1965/05/23~2018/12/03
不敵病魔,一生以打造台灣汽車品牌為志業的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昨因食道癌復發病逝於台北榮總,享年54歲。
裕隆集團主管昨晚證實,指家人將遵照嚴凱泰生前遺願,不發訃文、不辦公祭、不設靈堂、懇辭花禮。消息傳來各界震驚,北榮不具名醫師說,嚴凱泰之前病情始終算穩定,但大約2到3個月前,病情開始惡化,上周住進台北榮總,但因癌細胞已擴散到腦,昨因多重器官衰竭過世。《蘋果》昨晚在嚴凱泰陽明山自宅目擊,一輛載運冰櫃的小貨車駛離。
嚴凱泰早於2016年5月即傳出罹患食道癌並住院治療的消息,當時市場傳言沸沸揚揚,指他檢測出已是癌症末期,但都未得到證實。嚴凱泰當時還透過發言體系證實的確曾因病住院治療,但他始終不願公開說明到底病情如何,只強調已康復。
不過同年6月,嚴凱泰首度缺席裕隆股東會,雖公司始終對外強調他另有重要行程,但有關他病重的消息再度甚囂塵上,但3天後他親自駕車出席旗下中華汽車於楊梅召開的股東會,才又打破病重傳言。
留下14歲女與4歲兒
儘管當時嚴凱泰抗癌療程已告一段落,不過由於藥物及治療副作用,食道及聲帶等都受到影響,因此當時雖接受採訪對時事侃侃而談,仍可感到嗓音有點沙啞、時而氣弱。有朋友擔心他身體狀況傳訊息給嚴時,他回覆「已經逐漸康復,不要擔心」。
嚴凱泰是國內最大汽車品牌裕隆集團唯一接班人,裕隆的發跡是由嚴凱泰父親嚴慶齡和母親吳舜文在1953年創立,嚴凱泰是獨子,始終事親至孝,即使在母親過世多年之後,嚴凱泰提到吳舜文還是充滿感激和眼淚。
對嚴凱泰而言,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打造一個台灣汽車品牌走向國際,如今他卻以54歲正當壯年病逝離開,對台灣汽車工業而言,可說是一大損失;而嚴凱泰無法親眼見到自己打造品牌納智捷持續發光發熱,也是遺憾。
嚴凱泰身為獨子,14歲獨自赴美求學,或許因此讓他更渴望家庭溫暖,回國後2年,1991年與曾為籃球國手的妻子陳莉蓮步入禮堂,他雖然26歲就結婚,但求子多年,直到2005年才獲現年14歲的千金Michelle,10年後再得現在年僅4歲的兒子John。
病中樂觀「面對就OK」
嚴凱泰身邊友人表示,嚴在得知罹癌後即積極治療,由於兒女尚年幼,因此也未讓孩子們知道太多,尤其當時大女兒Michelle已12歲,可自行從媒體獲知不少資訊,這也是當時他未正面回應媒體是否罹癌的主因。
2年前嚴凱泰接受《鏡傳媒》訪問時曾說出他對母親和子女的關愛。嚴說一場病讓他對人生有了更大的體悟,「菩薩要你走,你也活不了」,生了一場大病之後,才發現「2個小孩是我最好的禮物」。
嚴凱泰說,他樂觀到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很多人都因為他生病嚇壞了,但他自己感覺是「還好」,「我小孩都還不會走路,能不面對嗎?現在面對就OK啦」。
嚴凱泰表示,如果要問在過程中最怕什麼,「我只能說幸虧我母親已經死了,我不需要在她面前說,『媽我檢查出……』、『媽我現在要去開刀』,我阿彌陀佛沒有這個事」。
政界藝界友人震驚不捨
嚴凱泰昨晚病逝消息傳出後,嚴凱泰好友前總統馬英九表達震驚與不捨;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也在臉書,以黑底白字哀悼表示,「凱泰兄,感謝你為這世界帶來的一切美好。I'll see you again!」
資深玉女紅星甄珍與嚴凱泰是故友,她向《蘋果》表示,這2、3天曾撥打電話找嚴凱泰,卻一直沒撥通,心中還納悶為何沒接,想不到卻傳出這樣的消息,印象中的他,是斯文、風趣、瀟灑,聽他唱《溫暖滿人間》、《月滿西樓》,特別動人好聽,這樣年輕有為的人,竟然就撒手人寰,實在太可惜了。
由於嚴凱泰生前大力推廣籃球運動,陳建州(黑人)剛下飛機聞訊不敢置信:「真的假的?太震撼了!很難過。」張清芳向《蘋果》表示:「自己也是剛剛得知這個消息,嚴凱泰跟我老公(宋學仁)比較熟,但我們聽到這個消息,都感到相當震驚。」
台北醫學大學台北癌症中心副院長邱仲峰說,食道癌在台灣並不常見,許多人忽略食道鏡、胃鏡定期檢查,當發現食道癌多為第三期,因發現時機較晚,治療效果往往不好。
嚴凱泰小檔案
現職:裕隆集團董事長
享年:54歲(1965/05/23~2018/12/03)
學歷:美國聖若望大學榮譽商學博士、美國萊德大學企業管理系
家庭:妻陳莉蓮,育有1女(Michelle)、1子(John)
經歷:
.1989 回國繼承家業,任裕隆首席副總
.1990 任集團執行長
.1999 先後接裕隆汽車、中華汽車副董事長
.2003 裕隆分割為裕隆和裕隆日產2公司,任裕隆日產董事長
.2007 掌裕隆、中華、裕日車等,完全接班
身家:逾3百億元
https://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81204/LA01/LA01_004.jpg
*嚴凱泰留下4千億資產 妻陳莉蓮 接集團CEO
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昨下午病逝,晚上裕隆立即發布新聞稿,宣布嚴凱泰妻子陳莉蓮接任執行長,陳國榮維持原先副執行長職務,開啟裕隆集團「陳陳共治」新局。
陳莉蓮昨以裕隆集團執行長名義發給全體員工一封信,強調嚴凱泰未竟的使命,她會帶領大家一起完成。陳莉蓮在信中表示,嚴執行長除強化各公司競爭力外,也投入納智捷品牌的發展,並於2009年成立總管理處(經管公司)及決策委員會,建立集團的決策及管理體制。未來集團將繼續依循上述方向及體制,一步一步向目標邁進。陳莉蓮說,「他未竟的使命,我要帶領大家一起完成!」特別的是,陳莉蓮簽名時已冠上夫姓,簽「嚴陳莉蓮」,這是陳莉蓮首度公開冠上夫姓。
裕隆集團旗下公司合計上百家,若單純僅看裕隆、裕日車、中華車、嘉裕等上市櫃公司,資產總額即高達4000億元以上,雖然各公司皆已朝向專業經理人治理,不過過去主要仍由嚴凱泰一人主導,此次嚴凱泰離世,裕隆火速發布新聞稿,由集團副董事長陳國榮協助陳莉蓮共同經營。
陳國榮任副手輔助
裕隆發言體系昨強調,集團已朝向公司治理發展,雖董事長過世,但集團內各公司仍將正常運作,不會受到太大影響。《蘋果》昨晚嘗試以電話或簡訊聯繫陳國榮,至截稿前都無法聯繫上。
嚴凱泰和妻子陳莉蓮因籃球而結緣,兩人交往7年後結婚,結褵超過27年。過去陳莉蓮在公司擔任董事職務,對公司大小事情並不陌生,加上和高階主管嫻熟,接任執行長游刃有餘。
而扮演輔助陳莉蓮角色的陳國榮,過去在嚴凱泰時代堪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除是嚴凱泰工作上最得力幫手外,若兩人從嚴凱泰歸國以來計算,也有逾30年交情,彼此默契十足。
陳國榮堪稱是嚴凱泰一手提拔,他在1985年進入裕隆汽車後,原在研發單位擔任試車手,後來轉作市場企劃負責行銷工作,雖屬行銷「菜鳥」,不過老闆接連將多款新車的行銷計劃交到他手中,都因為表現傑出,獲得嚴凱泰高度認同。
在嚴凱泰回國後的8、9年間,陳國榮迅速從市場企劃科科長一路升職,以不到40歲的年紀,就做到業務副總經理的職位,之後又很快升任總經理,目前為集團的副董事長,嚴凱泰就曾玩笑說:「他現在在集團當董事長的公司比我還多。」
以廠為家拼出感情
公司資深老臣分析,若要看嚴凱泰最賞識陳國榮的地方,應該是他的創新與勇於嘗試,尤其在嚴凱泰歸國接手集團後,有許多新的想法,必須大刀闊斧改革,陳國榮每每在老闆有新的任務時,都能快速反應並開始行動。
最早從嚴凱泰大膽選擇以「司迪麥口香糖」意識廣告崛起的廣告公司,來幫裕隆作廣告,乃至後來納智捷品牌發展、土地開發,直到後來嚴凱泰推動集團組織改造、成立「裕隆經管企業」等,都是嚴凱泰提想法、陳國榮立即想辦法達成。
因此,嚴凱泰在納智捷進軍對岸、東風裕隆成立之時,也特別提到,自己感謝兩個人,一個是裕隆汽車董事林信義,另一個就是陳國榮。除公務之外,事實上,陳國榮與嚴凱泰當年在三義共同打拼,好長一段時間以廠為家,朝夕相處之下,培養出相當濃厚的革命情感。據了解,嚴凱泰後來罹癌治療,整個集團最知道情況的就屬陳國榮。
陳莉蓮 51歲 小檔案
家庭:夫嚴凱泰,育有1女1子
現職:
.中華汽車、台元紡織董事
.裕隆男籃及台元女籃領隊
學歷:文化大學體育系
經歷:
.1986年代表中華女籃隊,前往莫斯科參加世界盃比賽
.1992年任台元女籃領隊
.1994年亞運任中華女籃領隊
.1996年任中華職籃營運委員會主委
.1997年任中華職籃董事長
陳國榮 59歲 小檔案
家庭:已婚,育有1子1女
現職:
.裕隆集團副執行長
.裕隆經管公司總經理
.裕隆汽車副董事長
.裕隆中國董事長
.東風裕隆董事長
.納智捷汽車副董事長
學歷:國立交通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
興趣:閱讀、游泳
身家:數十億元
*承雙親品牌夢 創立本土納智捷
裕隆集團擁有日產、三菱兩個日系汽車品牌的代工及代理權,不過,嚴家兩代念茲在茲的都是要建立自有的國民品牌汽車,嚴凱泰生前積極發展納智捷(LUXGEN)品牌,是集團第二次創立品牌,即使走來一路風雨,甚至今年8月面臨U7車款在中國停產的慘澹成績,嚴凱泰也從不說喪氣話。
延續家族工業報國
在嚴母吳舜文逝世十周年時,他曾感性說:「我只有堅持研發,永遠站在父母的精神上努力。」一切都是為了延續家族「工業報國」的理想。
早在1986年10月25日裕隆正式推出飛羚101汽車,是第一部全部國人自行開發的轎車,當時相當前衛的設計與技術引起震撼,1989年再推出飛羚102,不過,自己推出品牌與技術母廠日產關係轉趨緊張,裕隆銷量大幅下滑,加上飛羚系列沉重的負擔,不久就結束飛羚汽車。
裕隆從嚴慶齡到吳舜文的願望,就是打造出真正的台灣汽車品牌,在裕隆集團營運回到高峰後,嚴凱泰延續父母親的理想與使命,於2007年再度籌劃推出自有品牌,2009年正式成立納智捷(LUXGEN),為目前唯一台灣汽車自有品牌,並在同年9月推出第1款車LUXGEN 7 MPV。
嚴凱泰認為,台灣市場始終較小,規模不足以支撐發展自有品牌,因此納智捷成立後隨即介入中國市場,並於杭州蕭山直接設廠,而在兩岸布局之下,納智捷兩岸銷量於2016年正式突破8萬台。
留下不可抹滅地位
不過,納智捷還是無法與國際品牌及中國品牌競爭,銷量一直起不來,甚至今年8月U7車款在中國銷量幾乎歸零,只能黯然停產,嚴凱泰仍不氣餒,總說:「要繼續堅持下去。」
嚴凱泰生前念茲在茲的一直就是希望自有品牌納智捷可以走向國際,目前品牌於兩岸正準備要重振旗鼓,嚴凱泰一直心心念念的品牌夢,如今只能交給其他人來替他繼續努力。雖然他以54歲的壯年離世,不過,在台灣汽車工業發展史上,已經留下不可抹滅的地位。
*嚴凱泰 安迪 同罹食道癌 無聲殺手 發現已晚期 醫:忌過燙食物
裕隆董座嚴凱泰罹患食道癌昨病逝,藝人安迪前天也因食道癌病逝。根據衛福部統計,食道癌為去年10大癌症死因第9名,每年新增約2千名病患,好發原因與吸菸、喝酒,或嗜吃過燙食物及香腸、臘肉等含亞硝酸鹽食物有關,由於初期沒有明顯症狀,被稱為「無聲的癌症」,約有7到8成的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
台北醫學大學台北癌症中心副院長邱仲峰說,相較於其他癌症,食道癌在台灣並不常見,許多人忽略食道鏡、胃鏡定期檢查,當發現食道癌多為第3期,因發現時機較晚,治療效果往往不好。
食道是連接咽部及胃部的管狀器官,食道壁的組成包括黏膜、肌肉及結締組織層。多數食道癌起源於最內層的黏膜層,常見的食道癌細胞組成型態有「鱗狀上皮細胞癌」及源於腺體細胞的「腺癌」,大部分食道、上、中段之食道癌多屬前者,後者較常見於下段的食道。食道癌初期通常不會出現症狀,當腫瘤變大時,病人吞食時才會感覺吞嚥困難。
食道鄰心肺 手術危險
邱仲峰說,食道癌每年新增患者約2000人,好發原因包括吸菸、喝酒,或嗜吃香腸、臘肉等含亞硝酸鹽的煙熏燒烤食物,或長期食用過燙食物,甚至長期胃食道逆流等,因許多人忽略食道鏡、胃鏡檢查,當發現食道癌多為第3期,治療先以放療、化療讓腫瘤縮小,再以手術切除。
邱仲峰說,食道癌屬於預後不佳的癌症,且因食道鄰近心、肺等重要器官,手術時仍有不小風險,一般食道癌第3期患者,如果經放、化療縮小腫瘤後再切除,都還可以維持1到2年的生命,但有部分患者對放、化療反應不佳,使得病情持續惡化。
邱仲峰指出,食道癌患者短時間內病逝,可能原因還有罹癌後無法正常進食,造成營養失調,或腫瘤壓迫氣管,吃東西時不慎嗆到,引發吸入性肺炎,甚至是腫瘤穿出食道引起大出血等,都會使病情急速惡化,提醒有噁心、嘔吐、吞嚥困難、吞嚥灼熱感等症狀,應速就醫,健檢時則經胃鏡、食道鏡檢查,以利及早發現。
戒檳榔菸酒 規律運動
根據去年國人10大癌症死因排行,食道癌位居第9位,男性罹患率又比女性高。除嚴凱泰和安迪外,近年國內外也有許多名人死於食道癌,包括香港影視大亨向華勝、曾執導民視八點檔《嫁妝》的導演陳俊良及《沉默的羔羊》金獎導演強納森德米(Jonathan Demme)等。
衛福部國健署提醒,食道癌與抽菸、喝酒、嚼檳榔息息相關,戒菸、戒檳榔、戒酒,加上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維持良好體態,是簡單有效的防癌措施。
食道癌注意事項
常見症狀:
.吞嚥疼痛或困難、食道逆流
.胸口疼痛
.咳嗽、聲音沙啞
.不明原因體重減輕、消化不良
預防方式:
.飲酒勿過量
.戒菸、戒檳榔
.少喝咖啡、茶及吃辣、甜食等,避免胃食道逆流
.少吃香腸、臘肉等含煙熏燒烤食物,避免長期食用過燙食物
.有菸酒檳榔習慣者,應每年接受1次食道內視鏡篩檢
*率裕隆隊3連霸「非常照顧球員」
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昨因食道癌過世,不僅台灣企業界痛失英才,台灣籃壇更少了一位重要的推手,他所支持的裕隆男籃隊與台元女籃隊為台灣籃球培育無數國手,昔日裕隆知名球星李雲光昨得知消息難以置信,直呼這是台灣籃壇的損失。
李雲光表示:「嚴凱泰非常照顧籃球員,而且毫無大老闆的架子,像我才小他3歲而已,我的籃球生涯一路都受他照顧,他從不會因戰績壓力責備球員,都是用鼓勵的方式,所以不管裕隆男籃或是台元女籃都是像一家人親密。」
男女籃當畢生志業
嚴凱泰也非常喜歡打籃球一直到40多歲都還在打,即使不打球,也會到比賽現場替球隊加油,而且非常低調出現,就深怕給球員壓力。近兩年有關嚴凱泰罹癌消息時有所聞,所以他經常到球場看球,據了解就是希望以行動來闢謠,證明他的身體健康。
裕隆退休球員過去常陪嚴凱泰打球,據李雲光的形容,嚴凱泰的外線非常準,運球動作很好,這些都反映在他經營企業的理念上,李雲光說:「裕隆企業在嚴凱泰手上反敗為勝,裕隆男籃也在中華職籃倒台後,在接下來的SBL(Super Basketball League,超級籃球聯賽)連拿前3季總冠軍。」
裕隆男籃隊是在1965年6月成立的,也就是在嚴凱泰出生後不到1個月,會成立球隊是因為嚴凱泰的父親嚴慶齡與母親吳舜文都熱愛籃球,吳舜文本身還是籃球員出身,所以當嚴凱泰出生時,他們一起成立球隊,希望球隊陪嚴凱泰一起成長,嚴凱泰也把裕隆男籃與台元女籃當成畢生志業在經營,為台灣籃壇培育無數國手。
*19歲愛上ARMANI 搶下台代理權
過去在重要場合上,嚴凱泰總是以一襲剪裁合身的黑色ARMANI西服出現,雖是車廠老闆,卻常成為品味時尚指標。而私底下喜歡收藏機械錶、名車的他,2008年更曾被《遠見》票選為全台最有品味的男士。
每季訂製10套西裝
因鍾愛設計師GIORGIO ARMANI的獨特剪裁和義式頂級工藝,19歲買下第1件ARMANI西裝後,每季平均至少會訂製十套西裝,還曾創下同一款服飾,各色都買的紀錄,堪稱全台有最多ARMANI西服的人,更專程飛往義大利爭取台灣區代理權,於2005年3月成亞曼尼銷售代理經營者。
受裕隆集團以紡織起家的先天優勢,嚴凱泰自小養成絕佳品味,除自家代理的ARMANI,也愛穿TOM FORD。說起跟西服的淵源,要追溯回1999年他大刀闊斧購進嘉裕股權,取得3席董事並入主,企圖透過連結集團旗下的台元棉紡產品及台文針織產品,達到上下游整合的優勢,成為台灣西服中具領導力的本土品牌。嚴凱泰也在代理ARMANI後,積極打造全新品牌CARNIVAL,從西裝、襯衫、領帶,乃至於量身訂製服都有向ARMANI學習的味道。
他常說:「我是個再簡單不過的人。」重視的是衣服設計與背後美學,因為內涵才是值得品味的所在。如他對衣著的堅持,發展汽車工業時,嚴凱泰了解,目前全球汽車業整合風盛行,台灣市場被國際廠進駐、國內車廠生存遭壓縮,只有與領導品牌合作,才有機會走出去,或許可簡單描述為他經營致勝的關鍵。
*少主浪漫戀女國手 50歲獲麟兒
嚴凱泰的老婆陳莉蓮是女籃國手,兩人因籃球而結緣,嚴凱泰19歲認識陳莉蓮,兩人因誤會而相識進而相戀,結褵超過27年,財團少東和女籃國手的戀愛故事,就像偶像劇般浪漫。兩人婚後多年方得一女一子,嚴凱泰相當寵愛兒女,在集團許多活動,經常可看到兒女的蹤影。
寵愛兒女常帶著跑
陳莉蓮14歲就入選女籃青年隊國手,後來進入裕隆體系台元女籃,嚴凱泰19歲時,有次因為無聊跑去女籃隊,當時下午3點球隊正在午睡,因為嚴到訪,教練不敢輕忽,把全隊都叫了起來,讓陳莉蓮很不滿,認為小老闆是仗著身分耍特權。
嚴凱泰因為遭到陳莉蓮誤會,還難過得掉下眼淚,後來雙方解開誤會約吃飯,進而相戀。據傳,嚴凱泰在追陳莉蓮時,為了接近佳人,還常帶著一票男生去向台元隊挑戰,結果都以慘敗收場,陳莉蓮還常笑他球技很爛。
兩人在1991年結婚,兩人個性互補,興趣相投,陳也扮演好媳婦角色,在母親吳舜文晚年時,嚴凱泰因為忙於事業,幾乎都是她陪在吳舜文左右。吳舜文過世後,兩人夫唱婦隨,不但經常一起去看SBL比賽,為裕隆隊加油,陳莉蓮也開始在集團包括新車上市、尾牙時,陪在丈夫身邊,尾牙時夫婦兩人上台高歌的畫面,令人印象深刻。
嚴凱泰身為獨子,14歲獨自赴美念書,因此讓他更渴望家庭溫暖,但求子多年,直到2005年才獲千金Michelle,10年後再得一子John。
嚴凱泰相當寵愛兒女,Michelle出生後,學齡前都跟著她到處跑,在集團的許多活動,經常可看到她的蹤影。嚴凱泰還感慨道:「等她上學就不能這樣跟在身邊了,我現在就已經開始有點失落。」
得子自稱半百老翁
不過嚴凱泰回憶兒時,「我看到女兒就想到我童年不愉快,希望她能愉快些。」因此對孩子,他告訴自己「零期待」。
嚴凱泰在50歲再得子,他透過簡訊向朋友宣布喜訊,幽默稱自己是半百老翁,再提及母親對自己的期望,最後宣布再次迎接新生命。從簡訊當中,可看出嚴凱泰對於得子的喜悅,及對家族傳承的期待。
(蘋果日報)
--
*嚴凱泰食道癌病逝 享年54歲
裕隆集團執行長 妻嚴陳莉蓮接棒
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罹癌不治,昨天下午病逝榮總,享年五十四歲,妻子嚴陳莉蓮將一肩扛下裕隆集團執行長的棒子;家人將遵照嚴凱泰生前遺願,不發訃聞、不辦公祭、不設靈堂、懇辭花禮,敬辭來自各界的致意。
二○○七年接下裕隆董事長及執行長的嚴凱泰,兩年前驚傳罹患食道癌,但集團始終未對外證實。嚴前年手術切除腫瘤後,復原狀況良好,還自嘲這場病掉了十三公斤;今年三月十八日,裕隆舉辦「裕隆納智捷籃球家庭日」,他還偕妻子及女兒Michelle一同出席,這是他最後一次現身公開場合,六月時集團各公司股東會就缺席了。
砸逾百億元 打造自有品牌納智捷
嚴凱泰在十四歲就隻身赴美留學,不僅自己洗衣服,還得跟著垃圾車掃校園、洗化糞池;他曾自嘲,雖然辛苦,但「學著做個正常人的生活」。一九八九年,二十五歲的他被母親叫回台灣接手裕隆,當時裕隆連虧三年,被某雜誌酸是「敗家嚴」;後裕隆啟動廠辦合一,引進百萬級國產車Cefiro,隨著營運翻身,又被捧成「少康中興」,但那篇罵他「敗家嚴」的報導,一直被他保存著。
母親吳舜文成立裕隆汽車工程中心,誓言「為中華民國汽車工業裝上輪子」;嚴凱泰承襲同樣的使命感,不甘心只做distributor(代理商)、拚命要做品牌Owner(擁有者),砸逾百億元打造自有品牌的納智捷。
嚴妻:他未竟使命 我領大家完成
嚴凱泰與女籃國手陳莉蓮結褵二十七年,嚴四十歲和五十歲才生下女兒Michelle和兒子John,如今女兒十四歲,兒子才四歲。嚴陳莉蓮昨晚以集團執行長的名義發給所有員工一封信;她說,嚴凱泰以無比的勇氣對抗病魔,一直懷抱著能夠跟大家一起繼續打拚的期待,但還是不敵病魔而離開了。
她表示,嚴凱泰是好老闆,也是社會大眾眼中的慈善公益家及傑出企業家,更是孩子心目中的好父親;但她要收起悲傷,因嚴「未竟的使命,我要帶領大家一起完成」。
*嚴凱泰病逝》「生命跟納智捷畫等號」嚴凱泰未竟的品牌夢
裕隆集團自主品牌納智捷(LUXGEN)在兩岸車市陷入苦戰,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生前強調,「我是把生命跟納智捷畫上等號」,絕不會退縮;他曾在醉後說,絕不甘心只做distributor(代理商),就算拚命,也要做個品牌owner(擁有者)!
不甘只做代理 「要做品牌owner」
三十多年前,裕隆推出第一輛台灣自行設計製造的「飛羚一○一」,但雷聲大雨點小,加上小改款的「飛羚一○二」,整個飛羚車系前後九年只賣約二.四萬輛,就因與日產、國產汽車關係生變而失敗收場。
為了繼承母親吳舜文「為中華民國裝上輪子」的遺願,十年前裕隆集團捲土重來,砸百億元打造自主品牌LUXGEN(納智捷);一句廣告台詞「從三義廠出發經台北港、走向世界之路,短短一三八公里,台灣的汽車工業走了五十年!」曾打動多少台灣民眾的心。
難與國際品牌競爭 兩岸都走得辛苦
站穩台灣市場後,八年前與中國東風汽車集團合資成立東風裕隆,但僅一年多好光景,面對國際汽車品牌競爭,納智捷品牌在兩岸都走得辛苦。但嚴凱泰依然堅持,「我是把生命跟納智捷畫上等號」,「是在跑馬拉松,要花二十至二十五年去走的路。」
曾被當面問到投資納智捷是否會設停損點?嚴直言,「我心中的停損點就是做錯了,不該繼續做的事情趕快停止,而不是不做了,那對我來說,叫做自殺點。」
他還說,「我嚴凱泰有個可愛的地方,我絕對不會去做一件事情,不是我能力所及的事,這是我從二十四歲到現在沒有變過的準則,我不會豪賭啦。」
據統計,裕隆集團包含旗下汽車、紡織與房產等一一九家事業體,去年總營收達三千八百億元,今年預估可挑戰四千一百億元新高。另據富比世台灣富豪排行榜,二○一二年嚴身家約三三六億台幣、名列二十七,曾蟬聯多年最年輕富豪;但今年十一月公布的排名,嚴凱泰身家縮水逾五成,跌出四十大名單。
嚴凱泰曾表示,納智捷汽車絕對不會停,「這是家族使命,如果停了,我怎麼去金寶山看他們(指父母)?」如今,嚴凱泰壯年撒手,納智捷打造的汽車品牌大夢未來何去何從?備受關注。
*小檔案》認識食道癌
食道癌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的第九名,也是男性癌症的第六位。據統計,男性得食道癌的風險是女性的三倍,食道癌攀升的主因是不當飲食習慣所致。
抽菸、喝酒、嚼檳榔、喝滾燙的湯或茶(攝氏五十至六十度)、吃太多重口味醃漬物,會反覆刺激食道,使黏膜增生出異常癌細胞。
食道癌是無聲的癌症,如果發現「吞嚥時會哽咽感、喉嚨乾卡、不停咳嗽清痰」三項症狀,要提高警覺,如果超過兩週食不下嚥,應儘早就醫,可藉由消化道內視鏡和病理切片診斷。預防食道癌,除了要避開菸、酒和檳榔等危險因子,並且要多吃蔬果,補充維他命C。
*安迪 嚴凱泰接連病逝 食道癌 吃出來的癌症/梁程超(台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
資深藝人安迪和裕隆董事長嚴凱泰相隔一天因罹患食道癌病逝,讓平常鮮少被重視的食道癌成為熱門話題。
其實食道癌在近幾年有發生率逐漸提高且年輕化的趨勢,生活繁忙緊湊,如果吸菸、喝酒、嚼檳榔,且熱湯、熱茶不離手,又酷愛重口味的醃漬物,都會使食道受到反覆刺激,黏膜增生,出現異常癌細胞。食道癌可以說是一種「吃出來的癌症」!
愛喝酒嚼檳榔、醃漬物 易刺激食道
食道是一個約20-25公分長的管狀構造,癌細胞長在黏膜上不會有痛感,初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隨著腫瘤長大佔據了管腔空間會逐漸感到吞嚥困難,「好像有東西吸附在咽喉或胸部」,先是吃白飯感覺難吞下,再來是滑溜的麵食也會卡卡的,最後連喝液體都不順暢。
喉嚨不適,伴隨而來的咳嗽、清痰動作、身型明顯消瘦,等到出現明顯症狀、有病識感就醫時,大多是食道癌中後期。
我看過的食道癌患者都非常痛苦,食不下嚥,常常美食當前,不禁會怨恨自己不懂節制,如今什麼都吃不下,全身只剩骨頭與病痛的折磨。
嚴重的食道癌要透過開胸手術切除大部分食道,再用胃或腸重建,並合併化療與放射療法,過程十分難受,且通常預後不佳,平均5年存活率僅12%至15%。
除了食道癌,胃癌、大腸癌也都算是「吃出來的癌症疾病」,共通點都是過度逞口腹之慾,讓不當的食物刺激消化道,引起癌變。
消化道內視鏡檢查 早發現早治療
我看了太多被食道癌摧毀的美滿家庭(特別是在擔任一家之主的男性上),身為在預防醫學領域貢獻的一份子,我強烈建議菸、酒、檳榔不離身的男性,除了要定期接受口腔癌篩檢外,也應安排消化道內視鏡檢查。
醫師會利用窄頻內視鏡的特性,觀察組織細胞的紋路與微血管的排列,快速、準確判斷是否為早期癌症病變;若病理診斷確診,有些可藉由內視鏡治療或外科手術切除。
至於胃及大腸,也能透過內視鏡找出病灶或切除息肉,降低消化道癌症的發生。只需要健檢「一次」,就能照顧到「3個」消化器官;健檢麻煩一次,勝過多年後的開刀多次。
若想預防食道癌,除了要避開菸、酒和檳榔等危險因子,並且要多吃蔬果,補充維他命C;若超過兩週感到食不下嚥,應儘早就醫釐清病因。
(自由時報)
--
*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 54歲癌逝
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昨天下午因食道癌病逝,享年五十四歲,裕隆集團表示悲痛與不捨,並將盡速組成治喪小組,全力協助家屬處理相關事宜。
裕隆集團是國內重量級汽車集團,年營業額超過三千億元,總資產超過四千億元,業務涵蓋汽車、紡織、不動產等領域,集團員工三萬人,版圖橫跨台灣、中國大陸、東南亞等地。目前裕隆集團在台灣有七家上市公司。
2016年發現食道癌 樂觀積極抗癌
嚴凱泰二○一六年四月發現食道癌,五月入院手術,事後他曾接受專訪談抗癌經歷,提及因檢查發現腫瘤,跟醫師討論後,入院開刀。他還說,樂觀面對,積極處理,還因為治療而運動,生活規律,體重少了十三公斤。
他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去年底台北車展,之後裕隆集團旗下幾家公司的尾牙都由集團副董事長陳國榮主持;今年六月裕隆旗下三家公司股東會,嚴凱泰皆缺席。
裕隆內部員工表示,前兩個月就聽說嚴凱泰住院插管。
50歲再得一子 遺願三不一懇
裕隆集團表示,旗下各公司已建立完善公司治理體制,集團總管理處也已建立制度化的決策與管理機制,未來裕隆集團將在嚴陳莉蓮領導下,按既定的方向及軌道運作,集團及各公司營運不受任何影響。
嚴凱泰是獨子,也是裕隆二代唯一接班人,十四歲獨自赴美讀書。一九九一年廿六歲時與籃球國手陳莉蓮結婚,婚後多年未生子,直到二○○五年四十歲時喜獲女兒Michelle,五十歲再得一子John。
裕隆集團指出,嚴凱泰家人將遵照嚴執行長遺願:不發訃聞、不辦公祭、不設靈堂、懇辭花禮,敬辭來自各界的致意。
*嚴凱泰遺孀嚴陳莉蓮 扛起裕隆集團
嚴凱泰遺孀嚴陳莉蓮將接手主導裕隆集團,她昨天以裕隆集團執行長名義發給全體員工的一封信,強調嚴凱泰未竟的使命,她會帶領大家一起完成,希望大家一起加油。
嚴陳莉蓮昨天在第一時間接下裕隆集團執行長職務,其他原來以嚴凱泰擔任董事長的各公司職務也規畫由嚴陳莉蓮接替,將通過法定程序召開臨時董事會確定後對外公告。由於裕隆集團這幾年嚴凱泰非常倚重老臣、集團副執行長陳國榮,外界推測,未來嚴陳莉蓮接掌裕隆集團,陳國榮仍會扮演關鍵角色。
嚴陳莉蓮在公開信並強調裕隆集團仍會在嚴凱泰一手擘劃的經營運作與決策機制下,一步步向目標邁進,集團及各事業公司策略發展方向不變,日常營運不受任何影響。
*嚴凱泰未竟之夢…幫中華民國汽車業裝上輪子
裕隆董事長嚴凱泰病逝,令人震驚,他帶領裕隆走向汽車自主品牌之路,心心念念的都是要完成父母親「要為中華民國汽車工業裝上輪子」的職志,如今留下這個未竟之夢。
嚴凱泰是台灣汽車工業之父嚴慶齡之子,從小就被父親賦予厚望,他在一九八九年進入裕隆集團歷練,開始他的接班之路。二○○八年母親吳舜文病逝,裕隆集團進入嚴凱泰時代,曾一度因經營不佳,被外界說是「敗家子」;之後他帶領裕隆振翅高飛,上演「少主中興」,被傳為美談。
嚴凱泰剛回台灣接掌裕隆時,負責製造的裕隆剛與經銷體系國產分家、銷售斷炊,與日產關係緊張,國內市場市占衰退一度僅剩下百分之二十。一九九三至一九九五年,裕隆汽車連續三年虧損,後來他做了重要決定,就是實施廠辦合一:把分散在四區的單位全部集中到三義工廠,進行一連串改革。
那年,他僅三十歲,帶著所有主管住在三義工廠內三坪的宿舍裡,跟大家一起沒日沒夜的拚命工作。廠辦合一後第一年的尾牙上,一開始大家都沒在聽他致詞說了什麼,直到他一路國罵,說出與大家同甘共苦的心情,台下才掌聲不斷。
至於發展自有品牌納智捷,對嚴凱泰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面對困境,他曾說,就算不做自有品牌,他手上的裕隆集團也已經表現很不錯;但發展自有品牌是一種責任跟夢想,不只是他自己的夢想,也是父母親的夢想,更要一圓華人汽車的品牌夢,就算外面很多人看衰,他只能悶在心裡。
嚴凱泰近十年來幾乎都是為了自有品牌納智捷而努力,在初成立的幾年間,他幾乎每一次主持新車的發表會時,都會講起父母親「要為中華民國汽車工業裝上輪子」的職志。他還說過,納智捷是他的命。
發展自有品牌,嚴凱泰度過人生最黯淡時期,但最懂他的妻子及集團老臣陳國榮,總是默默支持他。他曾說,「如果母親吳舜文還活著,相信她砸錢研發會比我還凶、衝的速度比我還快。」嚴凱泰離世後,這兩個最懂他的人,將接手完成他的夢想。
*不菸酒不檳榔 但熱飲喝超過這溫度...恐仍患上食道癌
資深藝人安迪罹患食道癌,與死神拔河後不幸於12月2日病逝。消息才發布,又驚傳曾因食道癌接受治療的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昨天病逝台北榮總,享年54歲。
食道癌有無聲的癌症之稱
食道癌有無聲的癌症之稱,國內每年新增2300名食道癌患者,超過9成為男性,男性得食道癌的風險是女性的3倍。根據衛福部公布106年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食道癌位居第九,卻是男性癌症第六位。以癌症損失的平均生命年數觀察,食道癌達13.4年,僅次於女性乳癌的15年、子宮頸癌的14.8年、口腔癌的14.4年。
為何稱作「無聲的癌症」
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李章銘解釋,食道沒有感覺神經,長腫瘤也不痛,很多人直到食道變窄,吞嚥困難才就醫。
初期無痛 幾乎沒有症狀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解釋,食道長約20到25公分,若癌細胞長在黏膜上也不會有痛感,初期幾乎沒有症狀,隨著腫瘤長大占據管腔空間,才逐漸感到吞嚥困難,起初是固體白飯難吞下,再來是滑溜的麵食也卡卡,最後連喝湯水都不順暢。
林口長庚胸腔外科主任趙盈凱也表示,當出現吞嚥困難等症狀時,通常腫瘤已經比較大了,診斷幾乎都是第三期或第四期,導致總體五年存活率僅約二到三成。
食道癌成因、好發族群
食道癌患者主要因食道反覆受到外在環境因子傷害、發炎,才使食道黏膜長出惡性腫瘤。包括抽菸、喝酒、嚼檳榔、喝滾燙的湯或茶(攝氏50至60度)或吃太多重口味醃漬物等,這些習慣會反覆刺激食道,使黏膜增生出異常癌細胞。此外,口腔癌患者也是食道癌高風險群。
注意自己有無此三症狀
趙盈凱提醒,一旦出現「吞嚥哽咽感」、「喉嚨乾卡」、「不停咳嗽清痰」三症狀,加上平時有抽菸、喝酒、嚼檳榔、喝滾燙茶湯等習慣者,應盡速接受消化道內視鏡檢查。
如何早期發現食道癌?
要早期發現食道癌,只有主動接受內視鏡篩檢,建議有頭頸癌或口腔癌病史的患者定期追蹤,另有菸酒與檳榔史的民眾定期健檢。梁程超也表示,食道癌比率逐年提高且年輕化,若自覺是食道癌高危險族群,應提高警覺。
食道癌癒後的存活率?
梁程超說,食道癌嚴重時,要透過開胸手術切除大部份食道,再用胃或腸重建,並合併化療與放射療法。過程辛苦,癒後通常不佳,平均五年存活率僅12至15%。
但若是高危險族群,每年應做一次消化道內視鏡檢視,能早期發現切除腫瘤,第一至二期患者五年存活率高達八至九成;第三期患者手術搭配化療,五年存活機率也不低。隨微創手術進步,患者術後一周即可出院並正常進食,無需使用呼吸器。
只是,台灣食道癌患者腫瘤常長在上端喉嚨,手術會拿掉咽喉,很多病人不願接受。趙盈凱感嘆,不少人接受化療後就拒絕手術,尋求另類療法,耽誤治療,反而錯過手術黃金期,結果腫瘤又長回來了,「真的很可惜。」
下咽癌易與食道癌混淆
容易與食道癌混淆的是下咽癌。台大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婁培人表示,食物吞嚥會先經過下咽再進入食道,即下咽就在食道入口處,致病高危險因子幾乎與食道癌一模一樣,而下咽癌患者有三成會併發食道癌,且初期無症狀,確診多已第四期,高達八成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僅20%。
應該如何預防食道癌?
如何預防「禍從口入」的食道癌?李章銘說,宜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服用維生素C以減少胃內「亞硝基胺」的形成,另外,多運動促進胃腸蠕動,可避免久坐導致胃酸逆流,降低造成食道癌風險。
抽菸與食道癌的關係
抽菸、喝酒、嚼檳榔是國人罹患食道癌最重要的危險因子,只要有其中一項,風險就會增加3至4倍,有二項則增加7至10倍,而三項結合更會擴增至30倍。但近年也有少數不菸不酒不檳榔的食道癌患者,據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可能與愛吃醃漬、愛喝熱飲有關,世界衛生組織已將超過攝氏65度的熱飲界定為可能的致癌因子。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03/1/5615243.jpg&x=0&y=0&sw=0&sh=0&sl=W&fw=400&exp=3600
*食道癌為什麼難救?醫師告訴你有這些原因
近日資深藝人安迪、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兩人,都於50多歲因食道癌病逝,英年早逝,相當令人惋惜。而在台灣,每年新診斷食道癌患者約2,500人左右,9成以上都是男性,男性好發年齡層大約在50-60歲期間,而在這幾年台灣男性食道癌的發生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可能與飲食及生活習慣有關,包括喝酒、吸菸、嚼檳榔等習慣,特別是濃度高的烈酒,更是誘發食道癌的危險因子,導致食道癌患者增多及年輕化。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詹凱翔表示,食道因為本身具有彈性,即使早期出現腫瘤也很難發現,通常等到出現症狀,例如吞嚥困難、喉嚨卡卡、常咳嗽清痰、胸口灼熱…等,甚至咳血、呼吸困難、胸痛,這些都可能已經是晚期了。據統計,台灣食道癌診斷時有超過6成以上的病人是已經第3-4期。
一般而言,食道癌除了很早期可以利用局部治療處理外,絕大多數病人都建議先經過放、化療將腫瘤控制縮小好再切除,這樣會得到比較好的存活率。然而,無論是化、放療或者手術治療,由於食道鄰近心臟、肺臟等重要器官,很容易因為無法正常進食,造成營養失調,或壓迫氣管導致嗆到,引發吸入性肺炎,甚至是引起大出血等,使病情急速惡化。
詹凱翔建議,減少暴露菸酒等危險因子是首要任務,若有這些暴露也建議在還沒有症狀前,於健檢時可以考慮安排食道鏡、胃鏡檢查,以利早期發現。當然,若有上述症狀時,更應及早去醫院腸胃科就診,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食道癌是無聲癌症 醫師籲留意3大症狀
資深藝人安迪罹患食道癌第三期,與死神拔河後不幸於昨天病逝。醫師表示,食道癌是無聲癌症,一旦出現「吞嚥哽咽感」、「喉嚨乾卡」、「不停咳嗽清痰」三症狀,加上平時有抽菸、喝酒、嚼檳榔、喝滾燙茶湯等習慣者,應盡速接受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及早確診治療。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表示,食道癌比例逐年提高且年輕化,已竄升十大癌症死亡率第9位,且是男性癌症的第6位。據統計,男性得食道癌的風險是女性的3倍,主因是不當飲食習慣所致。
所謂的不當飲食習慣,包括抽煙、喝酒、嚼檳榔、喝滾燙的湯或茶(攝氏50至60度)或吃太多重口味醃漬物等,這些習慣會反覆刺激食道,使黏膜增生出異常癌細胞。此外,口腔癌患者也是食道癌高風險群。
梁程超說,食道長約20到25公分,一旦癌細胞長在黏膜上不會有痛感,初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隨著腫瘤長大占據管腔空間,才會逐漸感到吞嚥困難,起初是固體白飯難吞下,再來是滑溜的麵食也卡卡,最後連喝湯水都不順暢。
後續咳嗽、清痰動作、身型明顯消瘦也伴隨而來,當症狀明顯就醫時,就大多是食道癌中後期。梁程超感慨,此時患者根本吃不下,只剩骨頭與病痛的折磨。
梁程超表示,食道癌嚴重時,要透過開胸手術切除大部份食道,再用胃或腸重建,並合併化療與放射療法。過程辛苦,預後通常不佳,平均五年存活率僅12至15%。
梁程超提醒,若自覺是食道癌的高危險族群,預防治療上能透過消化道內視鏡與病理切片診斷,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另呼籲民眾避開戒菸酒及檳榔,多吃蔬果,補充維他命C。若超過兩周感到食不下嚥,應盡早就醫釐清病因。
(聯合報)
--
*嚴凱泰拚改革 兩戰役成名
嚴凱泰在裕隆集團最廣為人知的是在與經銷系國產分家後的諸多危機,30歲的他主導改革,排除萬難執行廠辦合一,以及成功開發Cefiro轎車,創下空前銷售紀錄,也讓裕隆轉危為安,少主中興。
嚴凱泰是裕隆汽車創辦人、也是台灣汽車工業之父嚴慶齡之子,母親則是吳舜文,嚴凱泰當年回台灣接掌裕隆時,負責製造的裕隆剛與經銷體系國產分家、銷售斷炊,與日產關係緊張,國內市場市占衰退一度僅剩下20%。
1993至1995年,裕隆汽車連續三年虧損,股票遭打入第二類股。1995年11月,他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就是實施廠辦合一:把分散在四區的單位全部集中到三義工廠,進行一連串的改革。
那年,他僅僅才30歲,他自己帶著所有主管住在三義工廠內三坪的宿舍裡,跟大家一起沒日沒夜的拚命工作,全力力拼Cefiro上市。
廠辦合一是裕隆體質翻轉重要的一個決定。
廠辦合一後第一年的尾牙上,一開始大家都沒在聽,直到他在致詞的時候一路國罵,說出與大家同甘共苦的心情,才掌聲不斷。終於,1996年2月Cefiro上市大賣,一個月熱銷1萬多台。
Cefiro成功是裕隆第一個重要的翻轉,Cefiro成功熱銷多年,讓裕隆獲得穩固的發展基礎 。事隔一年,三義尾牙寒流來,只有4度,但情緒卻是激動,相對前年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情與風景。
至於自有品牌納智捷,雖然嚴凱泰圓夢成立,卻並非自此順利,在納智捷因為召回問題影響新車銷售時,嚴凱泰重新回到三義,每天盯著設計與製造各部門,接著發表U6時,才創下好成績。近兩年,東風裕隆在大陸銷售遭遇瓶頸,嚴凱泰也總是說,他已經知道問題了,知道問題就可以解決問題,他從來不怕,這就是嚴凱泰。
嚴凱泰雖然近年來以無比的勇氣對抗病魔,他一直懷抱著能夠跟大家一起繼續打拚的希望,但還是在12月3日不敵病魔而過世。
嚴凱泰生前遺願不發訃文、不辦公祭、不設靈堂、一切從簡,敬辭外界的致意,卻在過世前建立集團總管理處決策的管理機制,嚴凱泰的背影就與他的人一樣的帥。
*嚴陳莉蓮:要完成嚴凱泰未竟使命
嚴凱泰遺孀陳莉蓮確認接手嚴凱泰主導裕隆集團,她昨(3)日以裕隆集團執行長名義發出給全體員工的一封信,強調嚴凱泰未竟的使命,她會帶領大家一起完成,希望大家一起加油。
陳莉蓮在第一時間接下裕隆集團執行長職務,至於其他原來以嚴凱泰擔任董事長各公司職務,裕隆集團表示,將通過法定程序召開臨時董事會確定後,正式對外公告。由於裕隆集團這幾年嚴凱泰非常倚重老臣集團副執行長陳國榮,外界推測,未來陳莉蓮接掌裕隆集團後,陳國榮仍會扮演關鍵角色。
陳莉蓮在信中則強調,裕隆集團早在2009年成立總管理處(經管公司)及決策委員會,建立集團的決策及管理體制。未來集團將繼續依循上述方向及體制,一步一步向目標邁進。
陳莉蓮在這封公開信不僅確認她接手嚴凱泰的工作,並強調未來裕隆集團仍然會在嚴凱泰一手擘劃的集團經營運作與決策機制下,按既定的方向,在既定的軌道上,一步步向目標邁進,集團及各事業公司策略發展方向不變,日常營運不受任何影響。
陳莉蓮在信中說:「此刻我以沈痛的心情向同仁帶來一個不幸的消息,我們摯愛的嚴執行長雖然近年來以無比的勇氣對抗病魔,一直懷抱著能夠跟大家一起繼續打拚的期待,但還是在今日不敵病魔而離開了我們。」
她強調:「嚴執行長生前一直念茲在茲的都是為集團打造舞台讓同仁發揮所長,他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我每天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都是在想如何給集團3萬多名同仁及家庭帶來穩定、美好的生活。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嚴執行長除了強化各公司競爭力外,也投入納智捷品牌的發展。」
陳莉蓮還在信中說:「嚴執行長除了是同仁心目中的好老闆,同時也是社會大眾眼中的慈善公益家及傑出企業家,更是孩子心目中的好父親。
*裕隆…跨產業王國 年營收逾3,000億
裕隆集團事業包括以裕隆、裕日車、中華車為主體的汽車事業、周邊的裕融企業、相關的經銷商體系,零組件事業以及大陸轉投資事業,產業橫跨汽車、紡織、不動產開發等,集團年營業額超過3,000億元。
原本裕隆集團是千頭萬緒的數十家公司,但近年在嚴凱泰與集團副執行長陳國榮的強力整頓下,形成橫向整合趨於完整的集團事業,也讓集團的經營綜效有明顯改善。
裕隆集團從汽車上中下游事業到紡織相關事業,再到負責新店城開發建築業,相關事業高達百餘家,不過經歷過先前的整合,管理中心相當緊密,預期在嚴凱泰過世後,不至形成太大的衝擊。
裕隆集團的主體事業仍為裕隆、裕日車與中華車,這也是嚴凱泰到過世後仍然擔任董事長的公司。在此之前,嚴凱泰已經陸續將各公司董事長的職位轉移給陳國榮,也多次對外說陳國榮擔任董事長的公司已經遠超過嚴凱泰自己。
由於集團事業相當多元,嚴凱泰多半是採取專業經理人的方式,相信並信任專業經理人。但為了發展自有品牌,裕隆集團在新車開發與銷售投入大量資源,也更重視集團的橫向整合,以期發揮更大的效能。
因此近年集團企業橫向整合已有一定的成果,除了三大汽車公司之外,以金融為主的裕融企業扮演兩岸的金流公司,成為集團橫向整合的主體。
而三大汽車公司並各自有自己的轉投資事業,裕隆自然是集團主體,轉投資事業無數,中華汽車則是轉投資大陸東南汽車、福建奔馳汽車,裕日車的東風日產都為裕隆集團挹注可觀的獲利。
不過集團傾力投入的東風裕隆面臨兩岸關係緊張,自有品牌在大陸考驗相當大,在東風公司撤人之後,形成由裕隆主導的局面,必須投入大量的資金與人力,形成裕隆集團的考驗。既是嚴凱泰的理想,也是未來集團的壓力所在。
--
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驚傳因食道癌辭世,法人指出,集團股價短期波動機會不大,以集團主要事業裕隆汽車來看,因車市低迷,後續要觀看新經營者能否帶領裕隆衝出重圍。
大慶投顧協理陳杰瑞表示,裕隆股價目前在築底階段,在基期偏低之下,近來外資有連續回補買超,認為短期之內沒有立即性的賣壓,不過就從產業基本面而言,汽車產業循環,從去年至今都表現低迷,明年前景也不慎樂觀,長期產業趨勢呈現偏空狀態。然而因美中貿易戰等利空淡化以及油價偏弱,預期股價要重挫的機率不高。
也有法人指出,目前車市低迷,台灣在這一、二年銷售小幅衰退,中國車市則表現不佳,在全球車市能見度低之下,中性看待裕隆集團的發展。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04/2/5615322.jpg&x=0&y=0&sw=0&sh=0&exp=3600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04/2/5615323.jpg&x=0&y=0&sw=0&sh=0&exp=3600
*母親,嚴凱泰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嚴凱泰曾經說跟母親(吳舜文)多年來一直都是相依為命,所以跟媽媽非常親密的,什麼事情都可以談;結婚後,對自已最愛的妻子只有一個要求,他告訴太太,母親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一定要對我母親好。
嚴凱泰跟母親感情之好,是流露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他曾經分享,他的出國求學之路,是14歲的他,向萬般不捨的母親「求來的」;在他的年代,講求門當戶對當道,吳舜文完全支持兒子自已選妻子;到後來嚴凱泰大膽進行品牌研發,吳舜文也是穩定嚴凱泰心中最重要的力量,母子之間的感情流露在生活中。
2011年嚴凱泰拿到交通大學頒授的「名譽管理學博士學位」,在台上他回想起自已在汽車業界發展自有品牌這一路走來篳路藍縷,在他有一點成績時,母親已經離開他,他內心激動落淚,久久不能自已,而且當大家問他,想對母親說什麼時候,他說,「希望母親還在」。
了解嚴凱泰的人曾經說,吳舜文幾乎支持嚴凱泰任何決定,讓他有學習錯誤的機會。就算是門當戶對的年代,吳舜文對於他的擇偶條件也很簡單,只告訴他一個原則,愛一個人,要愛她的過去、現在及未來,也就是她的一生你都要愛。
*嚴凱泰走後 留下4000億元集團資產
裕隆集團事業包括以裕隆、裕日車、中華車為主體的汽車事業、週邊的裕融企業、相關的經銷商體系,零組件事業以及大陸轉投資事業,產業橫跨汽車、紡織、不動產開發等,集團年營業額超過3,000億元,據了解集團資產近4000億元。
原本裕隆集團是千頭萬緒的數十家公司,但近年在嚴凱泰與集團副執行長陳國榮的強力整頓下,形成橫向整合趨於完整的集團事業,也讓集團的經營綜效有明顯改善。
裕隆集團從汽車上中下游事業到紡織相關事業,再到負責新店城開發建築業,相關事業高達百餘家,不過經歷過先前的整合,管理中心相當緊密,預期在嚴凱泰過世後,不至形成太大的衝擊。
裕隆集團的主體事業仍為裕隆、裕日車與中華車,這也是嚴凱泰到過世後仍然擔任董事長的公司。在此之前,嚴凱泰已經陸續將各公司董事長的職位轉移給陳國榮,也多次對外說陳國榮擔任董事長的公司已經遠超過嚴凱泰自己。
由於集團事業相當多元,嚴凱泰多半是採取專業經理人的方式,相信並信任專業經理人。但為了發展自有品牌,裕隆集團在新車開發與銷售投入大量資源,也更重視集團的橫向整合,以期發揮更大的效能。
因此近年集團企業橫向整合已有一定的成果,除了三大汽車公司之外,以金融為主的裕融企業扮演兩岸的金流公司,成為集團橫向整合的主體。而三大汽車公司並各自有自己的轉投資事業,裕隆自然是集團主體,轉投資事業無數,中華汽車則是轉投資大陸東南汽車、福建奔馳汽車,裕日車的東風日產都為裕隆集團挹注可觀的獲利。
不過集團傾力投入的東風裕隆面臨兩岸關係緊張,自有品牌在大陸考驗相當大,在東風公司撤人之後,形成由裕隆主導的局面,必須投入大量的資金與人力,形成裕隆集團的考驗。既是嚴凱泰的理想,也是未來集團的壓力所在。
*嚴凱泰病逝 嚴陳莉蓮接裕隆執行長
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昨(3)日下午因食道癌病逝,享年54歲,裕隆集團表示悲痛與不捨,並將盡速組成治喪小組,全力協助家屬處理相關事宜,同時也宣布由嚴凱泰夫人陳莉蓮接任執行長。
裕隆集團是國內重量級集團,年營業額超過3,000億元,總資產逾4,000億元,業務涵蓋汽車、紡織、不動產等領域,集團員工3萬人,版圖橫跨台灣、中國大陸、東南亞等地。目前裕隆集團在台灣有七家上市公司。
嚴凱泰近年為食道癌所苦,初期一度獲得控制,前年傳出復發。他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去年底的台北車展,當時便顯得有些憔悴。之後,幾家公司的尾牙都由集團副董事長陳國榮主持,今年6月裕隆旗下三家公司股東會,嚴凱泰皆缺席。
裕隆集團表示,旗下各公司已建立完善公司治理體制,集團總管理處也已建立制度化的決策與管理機制,未來裕隆集團將在嚴陳莉蓮領導下,按既定的方向及軌道運作,集團及各公司營運不受任何影響。
裕隆集團指出,嚴凱泰家人將遵照嚴執行長生前遺願:不發訃文、不辦公祭、不設靈堂、懇辭花禮,敬辭來自各界的致意。
*嚴凱泰名言:你連吃都不能控制,那你還能控制什麼呢?
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今天因食道癌驟逝,享年54歲。其有話直說的個性與獨特經營哲學,也留下不少名言佳句。以下為讀者整理嚴凱泰的名言,以弔這位中生代企業家。
1) 賺錢或虧損要看企業自己,不能怪國家、怪社會。
2) 經歷比學歷更重要。
3) 年輕人應該多多「認命」,找到自己的路;但也不能只會「聽命」,畢竟有創新力,才有未來!
4) 從小,大概4、5歲時,我就知道自己存在這世界上的意義。我前半輩子都是活在解救裕隆的使命感裡。
5) 賺多少錢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高興的事還是對得起我老媽媽以及死去的爸爸!
6) 做品牌汽車,是我的使命。不做,我會仰愧於天、俯怍於地!
7) 跌跤也是一種學習,但不要天天想換工作,因為滾石不生苔。
8) 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成功,將來一定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失敗。
9) 你連吃都不能控制,那你還能控制什麼呢?
10) 我提醒我自己,要有自律的精神、要有危機感。
11) 我最怕人家說我驕傲,我也最恨自己驕傲,但有點自信不代表就是驕傲!
12) 管理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有些人說不能把情感放在任何一個企業,但若不把情感放在企業裡面,我就懷疑那你是不是真的在用心經營。
13) 帶人要帶心,當部屬犯錯的時候,你不要做得太過分。
14) 我要的人就是能跟得上時代、跟得上社會需求,能夠打仗的人。
15) 如果是看著景氣做事,那什麼事情都不要做了,那大家都留在台灣,什麼都不要動了,大家都存錢也不要花錢。
16) 我不和世界抗戰,反而有時間啟動更多靈感。
17)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偉大,交朋友也沒那麼困難。
(經濟日報)
--
*食道癌患者9成是男性 3大危險因子要注意
藝人安迪日前因食道癌病逝,今天又傳出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也因食道癌辭世。醫師提醒,食道癌患者多達9成是男性,初期無症狀可循,避免抽菸、喝酒,少喝滾燙熱湯和熱茶。
台大醫院食道癌治療團隊召集人李章銘今天受訪時表示,食道癌高居男性十大癌症死因中第6名,台灣盛行率每10萬人約14至15人,每年平均增加約2400名新病例,尤其好發於50歲以上族群,多達9成以上患者是男性。
李章銘指出,食道癌是食道的惡性腫瘤,主要是食道黏膜長期受到刺激,反覆發炎引發病變,但因食道是很長的器官,和吞嚥功能直接相關,加上旁邊都是大血管、心臟、脊椎等重要器官,兩者間沒有屏障阻擋,一旦長了惡性腫瘤,不僅手術難切除乾淨,擴散風險也較高。
由於食道沒有感覺接受器,因此食道癌初期幾乎不痛不癢,多達8成患者發現異常時,惡性腫瘤往往已經阻塞食道、東西都吞不下去才就醫,這時早已步入中、晚期,甚至擴散到其他器官。
另外2成早期診斷的患者,大多是做健康檢查、胃出血檢查時剛好看到,趁黏膜還沒被侵犯就發現,可以直接以內視鏡切除,第1至2期患者的5年存活率可高達8、9成。
食道癌在治療上進展較慢,標靶和免疫療法療效都沒有很好,因此第3期的患者只能以手術搭配化療,隨微創手術進步,不僅腫瘤清得更乾淨、恢復也更快,多達一半的患者有機會存活超過5年,或是下修期數,因此即便罹患食道癌,也務必聽從醫師指示耐心治療,不要灰心放棄。
李章銘說,長期抽菸、喝酒是食道癌最主要的2大危險因子,世界衛生組織(WHO)近年也將超過攝氏58度的熱湯、熱飲列為食道癌的致癌物質,但民眾喝湯不可能一一量溫度,建議只要舌頭覺得燙的程度,就應等到涼一點再喝,避免傷到喉嚨。
他也提醒,有吸菸、喝酒習慣、長期胃酸逆流的民眾,以及頭頸癌、口腔癌患者,最好45歲以後就到醫院自主篩檢,避免食道癌找上身。
(中央社)
--
*嚴凱泰罹癌病逝 享年54歲
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因食道癌復發過世,享年54歲。嚴凱泰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去年底台北車展,當時便顯得有些憔悴,今年6月以腳傷為由,缺席旗下子公司股東會,就引發諸多揣測,昨日驟逝消息傳出,震驚各界。
不設靈堂 懇辭花禮
裕隆集團則在傍晚發出聲明,強調家人將遵照其生前遺願:不發訃文、不辦公祭、不設靈堂、懇辭花禮,敬辭來自各界的致意,也強調公司有完善公司治理體制,按既定的方向及軌道運作,集團及各公司營運不受任何影響。
嚴凱泰是「台灣汽車工業之父」嚴慶齡的獨子,1989年返回台灣接手裕隆汽車的經營,1995年在老臣的支持下,實施「遷都三義,廠辦合一」,接著以一款Cefiro讓裕隆汽車由虧轉盈生,獲得「少主中興」美譽,2007年7月13日接手擔任裕隆集團董事長至今。
前年開刀 未料復發
嚴凱泰前年發現呼吸道有腫瘤,隨即開刀拿掉,一路追蹤檢查,恢復得還不錯,之後他接受媒體專訪聊抗癌的心路歷程,這場大病讓嚴凱泰體重掉了13公斤,原以為能完全康復,未料再度復發,終究沒能戰勝病魔。
在證實嚴凱泰辭世後,遺孀嚴陳莉蓮隨即發出致員工的公開信,強調嚴凱泰生前一直念茲在茲的都是為集團打造舞台讓同仁發揮所長,他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我每天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都是在想如何給集團3萬多名同仁及家庭帶來穩定、美好的生活」。
小馬不捨 賴揆哀悼
陳莉蓮說,嚴凱泰不只是好老闆,同時也是社會大眾眼中的慈善公益家及傑出企業家,更是孩子心目中的好父親,他的離去令她十分難以接受,但她會收起悲傷,也請全體同仁一起振作精神,「嚴執行長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嚴凱泰身為獨子,1991年與曾為籃球國手的妻子陳莉蓮步入禮堂,雖然26歲就結婚,但直到2005年才獲千金Michelle,10年後再得一子John,老來得子讓嚴凱泰很開心,多次讓子女站上裕隆內部活動舞台,分享喜悅。
前總統馬英九透過馬辦表示,感到非常震驚與不捨,並對家屬致上最深的哀悼之意。行政院長賴清德也於晚間表達哀悼之意,表示裕隆集團對台灣貢獻良多,願嚴凱泰安息。
*經理人相挺 遺孀無縫接棒
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辭世,誰來接棒備受關注。裕隆昨晚發出聲明,將由嚴凱泰遺孀嚴陳莉蓮接掌執行長,由於過往都由專業經理人擔綱重要決策,加上生前已安排副執行長陳國榮輔佐,應能安穩度過嚴凱泰辭世的重大震盪。
裕隆集團包括裕隆、裕日車、中華車為主體的汽車事業、還有周邊的裕融企業、相關的經銷商體系,零組件事業及大陸轉投資事業,加上紡織、不動產開發等,集團年營業額超過3000億元,總資產近4000億元。
由於裕隆集團事業體龐大,在嚴凱泰一聲令下,這幾年積極整頓,朝中樞決策發展,除了成立總管理處,一條鞭負責發展方向外,嚴凱泰也將許多董事長職位轉移給陳國榮,自己僅留下裕隆三寶最主要事業體的位置。
除了裕隆三寶外,裕隆在大陸布局也是近年亮點,除了與東風合資成立的東風裕隆,以融資事業為主的裕融企業則串接兩岸金流,成為集團水平整合的領頭羊,加上因應新店城開發而成立的裕隆建設,逐漸開枝散業。
面對嚴凱泰辭世,今日裕隆集團旗下個股會否遭逢賣壓?國泰證期研究部分析師蔡明翰表示,裕隆集團股價短期稍有壓力,但影響有限,尤其台股大盤上漲趨勢下,更淡化集團董事長辭世的利空消息,應能化險為夷。
蔡明翰進一步指出,投資市場上對嚴凱泰生病傳聞已久,除了過去罹患食道癌紀錄外,今年股東會又以腳傷為由,並未現身現場,市場上早有多種揣測,而嚴凱泰在治療期間,已逐漸淡出重大決策的核心,家族以及企業決策高層皆早有佈局及心理準備,事出並非突然,對公司運作不至於有負面影響。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則分析,裕隆股價處於低檔區,各界原本對股價反彈有所期待,尤其是對裕隆城的土地開發案,如今嚴凱泰辭世或許有些衝擊,但影響應該不會太大,中長期來說,還是要觀察能否穩定接班,加上目前車市低迷,對於裕隆來說仍是考驗。
*他最掛心的… 還是納智捷
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驚傳辭世,最令他掛念的還是一手催生的自主品牌「納智捷」,這個被嚴凱泰形容,已經與自己生命畫上等號的品牌,「如果做不下去,我生存的意義也就不存在了!」堪稱是其畢生大作,只可惜嚴凱泰沒能等到納智捷名揚國際那天。
嚴凱泰是汽車工業之父嚴慶齡獨子,帶領裕隆走向自主品牌之路,心心念念的都是要完成父母親「要為中華民國汽車工業裝上輪子」的職志,過去在母親吳舜文時代曾有飛羚,卻功敗垂成,嚴凱泰則承母志再創納智捷。
嚴凱泰沒參與過飛羚,但納智捷從構想到誕生,卻無役不與,尤其成立之初,每次發表新車時,顯少露面的他都會親自上台,每回致詞時也都不忘再提父母親「要為中華民國汽車工業裝上輪子」這句話。
納智捷是父母遺志,更是他每講必哭的哭點,談起一路走來,他幾乎沒有一次不哭,總是被記者拍到紅了眼眶的哭臉,讓他形象盡失,他總自嘲,「我又哭了,因為你們喜歡拍我這個畫面,我只好又哭了」。
成立納智捷之後,嚴凱泰自知台灣的市場規模太小,如果要讓納智捷站上國際舞台,必須駛向大陸市場。嚴凱泰與中國第3大汽車廠東風集團,在7年前合資成立東風裕隆,只不過面臨大陸市場強敵環伺,經營相當辛苦。
前年納智捷在大陸銷售狂挫,遭酸民唱衰不如收攤,不過嚴凱泰卻不改其志,他接受訪問時強調,「父母的遺願我一定要堅持到底。過程一定有起伏、有上下,對我來說都不是重點」,「不會停!這是家族使命,如果停了,我怎麼去金寶山看他們(父母)?」
為了讓納智捷脫胎換骨,嚴凱泰在積極推動東風裕隆組織重整後,端出「510計畫」,預計在5年內推出10款新車,並投入新能源車的開發。只是沒能等待納智捷交出好成績,嚴凱泰就先撒手辭世,但能夠確定的是,當他九泉之下見到父母時,能夠無愧了。
(中國時報)
---
*裕隆嚴凱泰病逝 兩岸車界哀悼
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昨(3)日病逝,年僅54歲,兩岸汽車業為之震驚。裕隆掌舵重任由嚴凱泰夫人嚴陳莉蓮接棒,在裕隆五人小組等專業經理人協助下,全力穩定集團運作。嚴陳莉蓮也重申將承繼夫志,持續投入推動自主品牌納智捷汽車等事業。
裕隆集團表示,嚴凱泰遺孀嚴陳莉蓮將接替嚴凱泰,成為裕隆集團執行長,並領導五人決策小組;後續相關企業,包括裕隆汽車、中華汽車、裕隆日產汽車等集團骨幹企業,將依法召開董事會,推選嚴陳莉蓮接任董事長。
裕隆集團是在昨晚發布聲明證實嚴凱泰辭世的消息,表示將遵照嚴凱泰生前遺願:不發訃文、不辦公祭、不設靈堂、懇辭花禮,敬辭來自各界的致意,公司將盡速組成治喪小組,全力協助家屬處理後事。
裕隆集團指出,旗下各公司已建立完善公司治理體制,集團總管理處也已建立制度化的決策與管理機制,未來裕隆集團將在新執行長嚴陳莉蓮執行長的領導下,按既定的方向及軌道運作,集團及各公司營運不受任何影響。
嚴凱泰是在2016年中發現罹癌,當時積極治療後,一度好轉,然今年以來病況急轉直下,自年初的裕隆集團新春團拜後,嚴凱泰就沒有在公開場合中露面,病況消息一直被封鎖,直到昨病逝,才對外公開。
嚴家兩代單傳,嚴凱泰一雙兒女Michelle與John仍年幼,嚴凱泰的突發狀況,也讓裕隆必須提前啟動接班工程。嚴陳莉蓮昨天也在第一時間對內發出公開信,安撫所有員工,重申將按嚴凱泰的規畫,帶領裕隆繼續向前走。
嚴陳莉蓮在信中表示,嚴凱泰生前念茲在茲的,都是為集團打造舞台、讓同仁發揮所長,他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我每天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都是在想如何給集團3萬多名同仁及家庭帶來穩定、美好的生活,為實現這個目標,嚴凱泰投入納智捷品牌的發展,並於2009 年成立總管理處(經管公司)及決策委員會,建立集團的決策及管理體制。未來裕隆集團將繼續依循上述方向及體制,一步一步向目標邁進。」
嚴陳莉蓮也表達對夫婿早逝的不捨,表示嚴凱泰除是同仁心目中的好老闆,社會大眾眼中的慈善公益家、傑出企業家,更是孩子心目中的好父親。嚴陳莉蓮說,嚴凱泰的離去,令她難以接受,但她要收起悲傷,也請所有同仁一起振作。嚴凱泰未竟的使命,包括納智捷等,她要帶領大家一起完成。
(工商時報)
社會
不到1年 崗山之眼封園 整修道路及改善排水 明年春節重新開放
斥資1億多元、位於高雄小崗山上的「崗山之眼」園區今年初開放後,每月平均吸引7萬人參觀,很受民眾歡迎,但才營運不到1年,卻從昨起休園2個月,讓不少想在元旦4天連假去玩的民眾失望,抱怨「怎麼才開放不到1年就整修?」高雄市觀光局表示,這次整修主要是為了提升園區的排水設施,希望提供更好的遊憩品質,明年春節就重新開園。
最近有民眾上網預訂元旦4天連假名額時,發現崗山之眼貼出「封園整修」公告,從昨起至明年2月4日進行整修,長達2個月,讓民眾上網抱怨「怎麼才做好不到1年?」、「當初工程怎麼做的?」
觀光局表示,整修是為配合明年農曆年初一(2月5日)重新開園,工程分成兩大部分,第一是通往園區道路旁水溝加蓋,因目前通往園區大莊路二巷道路窄小,影響車輛行駛,才施工增加車道寬度,總經費約300萬元。
民怨元旦連假不能去
第二部分則是提升及改善園區排水設施,今年6月及8月豪雨,原園區排水設施規劃不足因應,針對園區各平台與邊坡排水設施改善,經費約1400萬元。
觀光局長曾姿雯強調,園區安全無虞,只是整修期間園區工程車出入,不便遊園,才暫停白天開放,但這段期間每日晚上6時後,民眾可開車進入第四平台「遇見真愛」咖啡廳消費及賞景。
《蘋果》昨走訪崗山之眼,發現園區已拉封鎖線,貼出休園2個月公告,怪手也已進駐。一對從台中來的情侶還溜進園區拍照,隨即被工作人員請出。
學者:應早一點公告
崗山之眼是高雄首座天空步道,今年2月14日正式開幕,柱高40.5公尺,相當於10層樓高,成為熱門打卡熱點。觀光局統計,崗山之眼從2月4日試營運開放至12月2日,累積入場人數為76萬8607人,平均每月人數7萬8429人。
崗山之眼開園後因上山道路狹窄常塞車,造成排隊人潮。今年8月南部豪雨後,民眾發現天空廊道基座下方山坡崩塌,擔心危及安全,市府請技師判定後認不影響園區結構安全,正常對外開放。
高科大觀光系副教授蔡長清說,觀光景點要定期整修,以維護安全,管理單位整修應早一點公告,否則民眾到場才知休園,一定傻眼,建議市府與觀光業者合作,將此處納入套裝行程行銷。
針對崗山之眼休園,準高雄市新聞局長王淺秋說,團隊會在就職後全面檢討包括工程安全相關問題。
崗山之眼小檔案
位置:高雄市岡山區阿公店水庫附近
經費:1億3000多萬元
開幕:2018年2月14日
特色:柱高40.5公尺,標榜小提琴頭樑柱、放射狀琴弦鋼索天空廊道全長約88公尺
視野:俯瞰阿公店水庫、遠眺北大武山、台灣海峽及85大樓等
維修:2018年12月3日起封閉整修;2019年2月5日重新開放
門票:全票60元、套票(門票+接駁車)全票100元
https://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81204/LA07/LA07_003.jpg
高雄旅遊新亮點 帶來3億觀光財
高雄首座天空步道「崗山之眼」今年2月14日正式開幕以來,以小提琴頭樑柱、放射狀琴弦鋼索的特殊造型,成為北高雄旅遊新亮點,知名旅遊書籍《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更因此將高雄列為全球十大旅遊城市。
位置優且視野廣
「崗山之眼」位於岡山、燕巢區交界小崗山上,可遠眺大小崗山、大武山脈等,視野遼闊,附近觀光景點還包括阿公店水庫、阿公店自然森林公園、滷味博物館、空軍航空教育展示館、橋頭糖廠、十鼓文化園區、高雄都會公園等,自然地理環境可說得天獨厚。
觀光局局長曾姿雯表示,根據岡山附近滷味博物館、空軍航空教育展示館等景點統計,崗山之眼營運後,至今增加50萬人次遊客,成長二成,交通部計算國民旅遊每日消費1600元,若都算是市區遊客未住宿每人消費600元,觀光產值約3億元。
對園區整修兩個月,岡山餐廳岡大匯館董事長陳金波表示,其實崗山之眼開園之後,因為配套措施並不完善,沒有把園區和岡山的餐廳、伴手禮業者做結合,所以增加的遊客不明顯,現在休園把道路拓寬、排水設施做好是好事,希望觀光局或區公所未來可跟民間業者一起合作,把餅做大。
(蘋果日報)
--
無薪假人數躍增4倍 國瑞汽車2000人最多
勞動部公布最新無薪假狀況,截至上月底總計全台有26家企業實施無薪假,人數3278人,較上月中的665人增加3.9倍。據了解,人數大增的主因是國瑞汽車有2千多人,該公司採「停工減薪」方式因應車輛產量需求變化。
國瑞:支付部分薪水
勞動部未公布實施無薪假的企業,但據了解,主因係國瑞汽車原本10月初通報實施無薪假、但上月曾通報停止實施、後來又再申報實施無薪假,是單一企業造成人數增減幅度較大。勞動部表示,該廠商的員工可以選擇使用特休假,不使用者也不用上班,薪資打折發給,並非完全無薪,勞動部會再密切注意情勢。
國瑞重申,為10月已向主管單位提出之工時變更案,至今年12月底止,每月調整工作日數3~5天,僅限小型車,大型車生產線不受影響。強調經勞資協商及取得所有員工個人同意,在休假期間仍支付部分薪水,是「有薪假」。調整產能原因,國瑞表示,出口主要是受外銷市場中東地區消費力驟減,內需則因進口車競爭激烈加上消費者喜好不斷改變,國產車需求有所降低。
(蘋果日報)
--
無薪假暴增 國瑞又通報2000多人
勞動部今天公布最新無薪假統計,截至11月30日止,實施無薪假廠商26家、人數暴增到3278人。勞動部官員透露,其中有單一金屬機電事業單位通報無薪假人數就達2000多人。
勞動部表示,上期(107年11月15日)無薪假實施家數計20家,實施人數665人,但上期事業單位中,無停止實施者,另新增六家,實施人數增加2613人。但多數事業單位的實施人數在50人以下,實施期間未超過三個月,實施方式多為每月休五至八日。
據了解,桃園市汽車製造大廠國瑞汽車已在11月底前通報桃園市勞動局,同時勞動局在收文後,已轉報勞動部,主因是因應消化庫存和調節產量,通報「因景氣影響實施勞雇雙方減少工時」。
勞動部每月公布兩次無薪假通報人數,之前公布無薪假較多人數是2015年12月底的4761人,當時也是單一企業華映通報無薪假2515人,導致人數暴增,隔月即降到1000餘人。今年10月16日最新無薪假通報人數達3490人,是2015年12月以來最高,當時實施的事業單位是國瑞汽車。
--
國瑞汽車指出,為因應小型車輛產量需求的變化調整工作時間,至今年12月,每月調整工作日數三到五天,以配合市場需要。
國瑞汽車指出,經勞資雙方協商及取得所有員工個人同意,且本次實施對象僅限小型車生產部分,而非全廠全面實施,因此大型車生產部分不受影響。事前已與工會溝通,並在休假期間仍支付部分薪水,給予有薪假。
(聯合晚報)
--
餐會強吻女教師 原民會前主委遭訴
原民會前主委陳誼誠今年1月涉嫌強吻1名原住民女教師,事後女教師向性平會申訴,並告陳男性騷。陳男否認性騷,還稱該女是當天場中最愉悅的長者之一,但目擊者指證歷歷,北市府性平會認定他性騷。他10月請辭獲准,北檢昨依性騷擾罪起訴。
女教師指控,陳男1月在餐會企圖親她,第一次被她出手擋下,不料陳二度趁機親她,這次陳抓住她的手,親她左臉頰得逞。
陳誼誠反駁,當天他因公務耽擱,到場僅剩協會幹部,都是年逾60歲長者,他為表歉意和大家歌舞同樂,在隨歌舞搖擺過程偶碰觸彼此肢體,被控騷擾實為無辜。但台北地檢署傳喚目擊者,證稱看見陳男在餐會上唱歌時,疑喝醉突然親吻女教師左臉頰,因此昨以性騷擾罪起訴陳男。
(蘋果日報)
--
強吻女教師 北市原民會前主委被訴
台北市政府原民會前主委陳誼誠,遭控今年初在聯誼餐會上強吻一名退休原民女教師,過程中還說:「我一定要親到妳!」全案經市府性別平等委員會、市議員協調未果,女教師憤而提告,台北地檢署昨依違反「性騷擾防治法」起訴陳誼誠。
女教師指控,今年1月27日上午參加原住民教師協會舉辦的活動,下午再與陳誼誠等人到餐廳續攤,眾人飲酒歡唱,未料唱到一半,陳突然靠近,作勢要親她,她嚇得伸手推拒,陳竟拉住她的手和帽子說:「我一定要親到妳!」最後仍被強吻左臉頰,她感覺很噁心,隨即離開餐廳。
陳誼誠:隨歌搖擺碰到
女教師說,當天現場有許多人目擊,事後除至市府性平會申訴,也向多位原民市議員反映,但都沒有獲得公平與正當對待,陳誼誠甚至還跑到她住家樓下,對當天行為提出一份「聲明書」,但內容與事實不符,才會提告討公道。
陳妻道歉訊息成鐵證
陳誼誠到北檢應訊時否認犯行,辯稱當時與多名長者同台歡唱,女教師只是其中之一,過程中隨著歌曲搖擺,肢體偶有接觸,但仍恪守男女分際,絕對沒有強吻對方,也沒有說「一定要親到妳」,不知女教師為何要誣陷他。
不過,檢察官勘驗女教師的LINE對話紀錄,發現陳誼誠的妻子曾傳訊表示,願意帶陳當面致歉,此外,女教師找市議員求助時,協調過程都有錄音,現場證人對於事發經過有完整敘述,與女教師指控內容差異不大,因此認定陳誼誠犯行,將他起訴。
性騷擾事件爆發後,北市性平會10月初調查判定性騷擾案成立,陳為免影響市府形象,隨即以「生涯規劃」為由請辭。
(自由時報)
--
北市前原民會主委 涉性騷遭訴
台北市政府原民會前主委陳誼誠,遭控在今年初的聯誼餐會上強吻1名退休女教師,還說「我一定要親到妳!」台北地檢署偵辦後,依女教師與陳妻之間的LINE對話紀錄,發現陳妻曾表示要帶陳誼誠道歉,認定性騷擾成立,昨依違反性騷擾防治法將陳起訴。
女教師控稱,她1月27日參加原住民教師協會舉辦的活動,當天下午再與陳誼誠等人到某原住民餐廳續攤唱歌,未料,唱到一半,陳突拉著她手,作勢要親吻她,嚇得她急忙推開陳,但陳卻又拉住她的手說「我一定要親到妳!」最後她仍被陳強吻左臉頰,她感覺不舒服,隨即離開餐廳。
事發後,陳誼誠發表聲明稱「無中生有」,並強調相信司法會還他清白,但台北市性別平等委員會10月初調查判定性騷擾案成立,陳即以「生涯規劃」為由請辭獲准。
檢方調查時,陳否認性騷擾,辯稱當天他只是與女教師同台唱歌,互動時肢體或許有接觸到,絕無強吻,也沒說「一定親到妳」,懷疑遭人誣陷。
檢方勘驗女教師的LINE對話紀錄,發現陳妻曾私訊表示願意帶陳當面道歉;另女教師在案發後曾帶著證人向台北市議員求助,證人對事發經過有完整敘述,與女教師指控內容大致相符,檢方認為女教師沒有誣陷陳的理由,不採信陳說法,認定確涉性騷擾,依法起訴。
(中國時報)
--
遊戲男持牛排刀殺鄰 病發誤認網遊仇家 叫網友搬屍露餡
台南市沉迷線上遊戲的吳男疑有精神官能症,懷疑8天前剛認識的鄰居林男是遊戲中仇家,前天中午誘騙對方進屋,持25公分長牛排刀殺人,事後以LINE通知蔡姓網友「來幫我處理屍體」,事情才曝光。吳男坦承殺人,認為林男是「沙盒遊戲」的仇家要追殺他,才先下手反擊。
吳男(27歲)是台北人,家中有父母及3名姊姊,家人說他曾因精神疾病在台北求診,醫師診斷有幻覺、幻聽症狀,但沒身心障礙手冊。兩周前他以找工作為由南下,上月25日搬進台南北忠街大樓7樓獨居。
一刀割傷頸動脈
死者林緯成(43歲)是台南人,目前無業,父母親雖住台南,但他離家獨自租屋大樓8樓頂樓加蓋套房。警方說,林男沒有玩線上遊戲,吳男常到8樓頂樓抽菸,才認識死者,兩人互加LINE聯絡。前午吳男疑精神不穩,誤把林男當作線上遊戲中仇家,在家用LINE將對方騙下樓。林進門後,吳從後方持牛排刀猛割林男脖子,其中一刀割傷頸動脈,林男倒臥地板,傷重不治。
吳男伴屍3個多小時後,下午4時以LINE通知2年前玩網路遊戲時認識、家住安平區的蔡姓網友,表示「緊急狀況,來幫我處理屍體」。蔡男不敢前往,趕緊報案。
警方到場時,吳與警方隔門對峙5分鐘才開門,警方在房內床舖及牆壁間的縫隙發現林男屍體。警方鑑識,吳男持長約25公分牛排刀殺人,檢警昨相驗,確認致命傷是頸部,向法院聲押獲准。警指出,吳玩沙盒類遊戲(Sandbox)大多含動作、射擊,駕駛多種元素。
恐患網遊障礙症
嘉南療養院司法精神科主任李俊宏說,近年來線上遊戲成癮族群越來越多,可能罹患「網路遊戲障礙症(Gaming Disorder)」,容易合併其他精神疾病。他們可能沉溺網路遊戲,耽誤白天工作,影響生活,實際社交出問題,導致轉向網路社交活動,個案因社會支持系統薄弱,每天窩在家裡打遊戲。建議民眾從事網路遊戲一日不超過2小時,若家中成員出現精神官能症症狀,要協助就醫。
網路遊戲障礙症 Gaming Disorder
症狀1.比起和他人交談互動,電玩遊戲才是患者所有日常活動的首選
症狀2.就算朋友變少或工作效率變差,患者也無法停止玩遊戲
症狀3.遊戲玩到壓迫患者生活或人際關係,比如睡眠紊亂、飲食失調、體力衰退
家屬注意事項:
.家人協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網路使用習慣
.家人陪同患者多從事戶外活動
.家人若發現病徵,應陪同求助身心科醫師
(蘋果日報)
--
核一1號機「假除役」 全民恐多花3百億
核一廠一號機的運轉執照明日到期,原來表訂二十五年得完成除役工作,但因新北市堅持二○三八年才會出爐的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址必須先選定,才會同意核一乾式貯存(乾貯)啟用,造成核一一號機無法「實質除役」,粗估全民最多恐因此多付出三百億元。
核一一號機早在四年前把手鬆脫事件後即未能再轉,依規定六日起正式「退休」。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說,一號機除役有三個關鍵點,除了通過除役環評、原能會核發除役許可外,一期乾貯啟用更是關鍵中的關鍵。
一期室外乾貯完工5年 無法啟用
徐造華指出,拿到除役許可後台電有二十五年的時間,可完成相關作業,最困難是前八年的「停機過渡期」,除所有文件要完備、執行行政程序外,「核廢料也必須有適當的處理方式」;不論核電是否延役,都應該先解決核廢處置問題。
他說明,高放射性燃料棒存放在爐心內,除役時要先移到燃料池或乾貯,後續才可除役拆廠;而室外乾貯五年前已完工,但新北市府不同意導致無法啟用。依台電在非核家園小組專案報告的時程推演,最晚得在二○二○年三月前移出,才不致對除役工作造成重大影響。
燃料棒不移出拖延除役進度 維持費大增
若燃料棒移出拖到二期室內乾貯或集中式貯存完工,原規劃的二十五年除役進度也將因此延宕;依台電推估,整體除役完成至少將延遲六到十四年,且額外維護費得多花一一四億元或二六六億元。
假如依新北市府要求高放最終場址「選定」才同意啟用,增加的維護費用更將暴增到三○四億元,除役完成日則會比原規劃慢十六年。
因最終場址選定難度極高,且依法是在二○三八年選址出爐、二○五五年完工,台電已向非核家園小組建議,優先推動「集中式貯存」方案。
台電強調:乾貯絕不會成最終場址
台電強調,乾貯設施不會如新北市的擔憂,成為集中式或最終處置場址,「條件根本不符合」,且現在燃料棒放在爐心、燃料池內進退不得,實際上沒比較安全。
原能會則重申,國外也從未有過進入除役的電廠,燃料棒仍無法移出爐心的狀況,因此原能會在執照到期、除役許可尚未核發這段「空窗期」,只能比照運轉中電廠持續進行管制,安全管制絕不會有空窗期。
http://img.ltn.com.tw/Upload/business/page/800/2018/12/04/209.jpg
核一除役》 新北否認卡關 促先確認核廢最終場址
核一廠一號機五日除役,但除役環評仍在審查,用來放置核廢料的戶外乾式貯存場的水土保持計畫,至今未獲新北市政府核定;新北市長朱立倫昨表示,並沒有反對乾式貯存設施,但台電的暫存計畫長達四十年,安全性讓市民無法接受。
核一廠一號機組的除役計畫包括在廠內興建乾式貯存場放置核廢料,但地方憂心「暫存」可能變「永久存放」,乾貯場的水保計畫在市府歷經五年審查、十多次退件仍未通過,外界認為市府「技術性卡關」。
朱立倫對此表示,他多次與經濟部長沈榮津及台電公司董事長楊偉甫溝通,「新北市沒有卡關啊!只要符合相關法規,我們就予以通過。」
他強調,新北市沒有反對乾式貯存,但堅持水保計畫必須按圖施工,「台電到底有沒有做到?」此外,核一廠除役的環評計畫必須載明未來永久的核廢料去處,不能留空白,台電一直未載明核廢料的永久存放地點,新北市當然不能接受。
至於乾式貯存的安全性,朱立倫則表示,台電必須說服有疑慮的學者專家以及民眾,現在台電的乾貯設施暫存計畫是四十年,「四十年擺在你家叫做暫存,那它的安全重不重要?請大家思考!」
只要核電不要核廢 立委批太自私
核一廠一號機運轉執照明天到期,但新北市政府對核廢乾貯場仍未點頭,國民黨團又頻呼籲政府考慮核二、三延役。核三所在地屏東縣民進黨立委蘇震清昨持「堅決反對核三延役」標語質詢經長沈榮津,強調連新北市都不同意乾貯通過,「沒理由把屏東看成最衰尾的所在」、「人不能那麼自私,要核電卻不要核廢料」。
公投第十六案「以核養綠」過關,經濟部昨提出廢除「電業法」第九十五條第一項的二○二五非核家園條款,並送至行政院待核定。
經濟部表示,因「核管法」等規定延役須於除役五年前提出,目前僅核三符合標準,台電將在明年七月的期限前提出延役申請;至於核二,將於兩個月內盤點整體電力供應狀況後,考慮是否以修法方式提出延役申請。
立委蘇震清昨質詢時指出,公投只講要核電,「大家要核電,誰要核廢料?」新北市府贊成以核養綠,但連最起碼的乾貯都不要,「人不能這麼自私,用政治在騙這樣合理嗎?」「核一都要除役了,核廢要去哪裡都提不出來,屏東當然也不想要。」
火電年減1% 立委:難道全靠核電
另,公投第七案「反空污」公投案過關,要求每年減一%火力發電,卻未規定年限及條件。民進黨立委高志鵬表示,減空污應是減少燃煤發電,若天然氣也算進去,卻故意不寫清楚,「一直減下去,全台灣只能靠核電。」
民進黨立委鄭運鵬也質疑,反空污公投要求火力發電逐年減少一%,若一直減下去,「七十年以後發電變成○%,有哪一個政府能受得了」;明、後年電力供應估計,減一%應該仍有餘裕,可先試行兩年看看。
國民黨立委孔文吉指出,火力發電年減一%的話,「就算核二、核三延役也是絕對不夠的,是否要檢討核四重啟?」
沈榮津回應表示,一切將待兩個月重新盤點的能源規劃出爐後,再行決定;台電總經理鍾炳利也表示,台電在兩個月後,才會再執行燃料棒外運。
(自由時報)
--
台電:核一廠不是最終貯存場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昨天指出,核一廠一號機除役後規畫的室外乾式貯存場地,不管在地質條件或法律規範上,都不可以當作最終貯存場。
室外乾式貯存場地設計年限為40年,據了解,雖然法規定為40年,但如果核一廠室內乾式貯存場地通過環評,或最終貯存場完成建置,就會提前移出室外貯存場地,理論上不會到40年。
核一廠一號機12月5日除役後,因為室外貯存場地環評尚未通過,會將燃料棒暫時存放在爐心中。徐造華說,雖然台電會投入人力、時間、金錢等確保其安全性,但相較於室外貯存場地,仍然複雜一些,需要定期維護以確保安全,且只要爐心還有燃料棒,就不能進行「與安全性有關的除役實質工作」。
台電:核四燃料棒 暫無外送計畫
台電總經理鍾炳利昨天表示,暫時沒有核四燃料棒外送計畫,將等待經濟部新能源配比方案兩個月後出爐,再決定後續處理方式。至於此舉是否意味著核四有啟封的可能?經濟部能源局長林全能說,目前針對公投案,對所有核電廠進行詳實的分析,但無法肯定「什麼可、什麼不可」,還沒有任何定案。
「以核養綠」公投過關後,核三廠是否延役、核四廠是否啟封,攸關未來我國能源配比規畫,鍾炳利於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答詢指出,核四燃料棒已經分批送出,但基於尊重公投的民意,將會等待經濟部的能源政策出爐,再決定後續處理方式。
立委王育敏質詢經濟部長沈榮津,既然核電是選項,燃煤發電占比也要下降,現在要檢討能源政策,核四的可能性也要保留,希望經濟部本於專業好好因應,核四燃料棒不應該在短期內再去作處理,因為任何可能性都有,等經濟部盤點出來再說。沈榮津則說,「是,這我們會來注意」。
核四封存後留下一七四四束燃料棒,立法院今年一月決議「賜死」核燃料棒,台電於七月將三二○束核燃料棒外送,交由美國原廠核燃料公司處理、暫存,同時規畫明年運出三批、後年送出最後三批;並計畫二○二二年前,將抽取出的鈾燃料賣出,藉此活化資產,整個外送計畫處理費加上運送,共計六點九億元。
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表示,沒有核四燃料棒暫緩外送的問題,因為近兩個月本來就沒有外送計畫;至於未來要如何規畫,仍須回到整體能源政策考量,「現在說這些都言之過早」。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說,台電今年確實已經沒有再外送的計畫,先前早已運送完成,明年的外送時程尚未決定,「目前也不需要去做決定」,將配合能源上位政策做規畫。此外,明年外送啟動前,剛好有一個空窗期,各界可以共同討論核四議題。
若核四燃料棒最後決定不外送,是否能給可能延役的核三廠使用?徐造華表示,核四燃料棒為初始燃料,為專門提供核四運轉初期使用的特殊規格,構造上其他核電廠無法使用。
此外,「以核養綠」公投案過關,針對電業法中關於「二○二五非核家園」條文,經濟部也已在昨天將電業法第九十五條第一項「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一一四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的條文報請行政院廢止。
儘管經濟部指示台電評估核三廠延役,最大變數來自地方反彈聲浪,屏東選出的立委蘇震清、莊瑞雄昨於經委會表示反對核三延役。
(聯合報)
--
綠委大反撲 反對核廠延役 南北掀核電戰
綠委開始對「以核養綠」公投反撲!面對賴揆及經濟部同意重新盤點能源政策,並釋出核三、乃至核二延役考量,但民進黨立委昨天在立院開始開炮,認為公投案沒說要讓核電廠延役,要求經濟部不要先「棄甲投降」,另核能電廠延役議題,也意外引爆「南北核電戰爭」,「以核養綠」公投雖過關,但仍未終止供電之亂。
施壓反公投 供電之亂未終止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天聽取經濟部報告,針對核三核電廠延役問題,沈榮津說,因應火力每年減少1% 做法就是節電、綠電、核電,2個月內會盤點出能源政策,到時看供電能力,再找問題看怎麼面對。
民進黨籍立委蘇震清則將延役球丟給新北市,強調沒理由把屏東當作很倒楣的地方。同為屏東立委的莊瑞雄更嗆:「不要說新北市不要,就要放在屏東,這件事情不可能發生。」
蘇震清並形容屏東縣「生雞蛋沒有、放雞屎有」,堅決反對核三延役。他反問,那這樣核二可不可以延役?核廢料沒人要,它們(國民黨)贊成以核養電,但乾式貯存給你卡住,人怎麼這麼自私!
批經濟部棄甲投降 過度衍生
民進黨大老立委高志鵬也發言說,會尊重公投結果,但也不該過度衍生,他對經濟部第一時間就說核三延役不能認同。要求該部不要先放風向球,應盤點完跟國會溝通,而不是公投完就「棄甲投降」。他認為就算每年減少1%火力發電,也應該考慮節能與再生能源補。
同黨立委鄭運鵬呼應,第7案反空汙,看哪一個政府可以撐得住每年減1%,這樣70年後就沒有火力,就算核能重啟也不夠。他認為這兩年備轉容量夠,第7案建議走2年看看,也就是試行減1%火力兩年,等到2020年後看新變化再說。
火力發電年減1% 籲試行2年
立委蘇治芬則問經濟部長沈榮津,說反空汙公投面臨的不是降載1%問題,還有每年用電成長問題,如此加上去就是降2.5%,「這是個很頭大問題!」。她認為,若公投充滿陷阱,就要比人更奸巧,要跟民眾說清楚。要正面解讀第7、16案公投,是為了解決空汙問題,就應由空汙的結構面去處理。
至於蘇治芬的意見,沈榮津表示,既然提案目的是要反空汙,汙染工業、移動汙染源占7成,確實應該是系統性探討,這個要回到行政院裡來討論,各單位一起解決。對於公投法的法律見解,如效期是多久,經濟部也在研究。
新北拒成核廢永久儲存地
核三延役議題延燒新北,新北市府發言人張其強表示,核二廠已超過申請延役的期限,延役問題已不存在,相信中央也不會公然違法,經濟部必須要認真看待核廢料問題,核廢料一旦出事,嚴重性是遠遠超過核電廠,新北絕不允許核廢料永存新北。
核一、核二和核四分別位於新北市的石門、萬里、貢寮等地,目前核一廠除役計畫已提報原能會,核二廠則超過延役年限,除非修訂「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核一、核二才有機會補提。
由於公投廢除非核家園,截至目前僅核三符合延役資格,但民進黨籍的屏東立委蘇震清卻質疑新北市朱立倫、侯友宜前後任市長都不願同意核廢料乾儲通過,要新北別那麼自私。
張其強說,核二廠已超過申請延役的期限,延役問題已不存在,核廢料在新北已「暫存」這麼久,經濟部應該儘快確認,核廢料的最終處置場,儘快確認目前暫存新北的核廢料遷出時程表。
張其強指出,只要核廢料最終處置場一天沒有確定,地方上就永遠會擔心,核一廠的貯存場會不會最後淪為永久的核廢場,新北市府絕不會讓核廢料永久儲放在新北市。
新北市長朱立倫日前受訪時也說,台灣不能缺能源,而面對任何一個核電廠,一貫的態度就是堅持核安、核廢不能沒有去處,且新北市不能成為核廢料的永久儲存地。
中電不北送 「只能靠南電支撐」
台中市長當選人盧秀燕不想讓台中人呼吸髒空氣,反對「中電北送」,對此台電也很擔憂,認為台中可能採取扣除台中、彰化、南投用電度數後,多餘的電力不許台中火力發電,屆時北部電力一定不夠,只能完全仰賴「南電北送」。
盧秀燕喊出北部人需要用電,必須自己發電,還以撤發電機組執照作為籌碼。根據台電2017年區域供電資料分析,北部不包含核一發電在內的話,供電不足57萬瓩。中部則有多出234萬瓩空間,南部有167萬瓩餘裕,由於北部有用油的協和電廠、核一二的全黑氣渦輪機支應,基於其燃料較貴或時常檢修,確實需要大量仰賴中電北送。
台電內部表示,還不清楚盧秀燕拒中電北送如何實施,但可能是扣除台中市發電度數,或是中彰投發電度數後,多餘的電力要求台中火力電廠不發電,以減少燒煤汙染。
目前台中市尖峰用電在350萬瓩,但台中火力發電廠容量就有550萬瓩,台電說,光中火供應台中市確實有剩。而大台中還有大甲溪水力電廠,不過是屬於尖載用電調度。
台電坦言,如果台中市真拒絕中電北送,北部在尖峰時段電力一定不夠,畢竟現在只有取代深澳電廠的一部120萬瓩燃氣機組在規畫,未完成前只能靠「南電北送」支撐。
面對台中嗆聲,經濟部長沈榮津表示,中電北送問題,需要跟地方溝通部分,會在能源盤點後主動溝通。
(中國時報)
--
屁孩「炮決」保育海參 劣行PO網被舉發
澎湖海參真苦命!才逃過中國饕客的嘴,獲公告為保育類,好不容易休養生息恢復族群生態,卻又傳出一群屁孩在潮間帶用鞭炮炸海參嬉戲,民眾截圖向澎湖縣政府農漁局舉報,全案移送環保警察隊處理。
可處三年以下徒刑
海參屬於棘皮動物門、海參綱,為大型的海洋無脊椎動物,分佈非常廣,由熱帶、溫帶到寒帶,由潮間帶到水深十公尺以內海域,不論沙質、泥質或礁岩的海底都有廣泛分佈,有海中清道夫之稱;牠們以珊瑚沙表面之有機物為食,不停地吃進珊瑚沙,把沙中的有機物消化掉,再把乾淨的沙排出來,淨化海岸與潮間帶。
二○○九年因中國掀起食用海參熱潮,原本不起眼的海參身價一夕暴漲,二隻叫價一百五十元,暴利讓民眾趨之若鶩,一麻袋一麻袋捕捉,以往澎湖潮間帶隨處可見的黑海參、蕩皮參、糙刺參,逐漸失去蹤跡,造成嚴重生態浩劫。縣府翌年公告距岸三浬以內海域禁止採捕黑海參、蕩皮參、糙刺參,違者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十五萬元以下罰金。
但最近網路傳出一段影片,只見一群屁孩在澎湖潮間帶捕捉海參,一開始先猛力搖晃,或者是擠壓讓海參吐出白絲,但屁孩似乎覺得不過癮,幹脆點燃鞭炮炸海參,當場血肉模糊,還用特寫鏡頭照出海參橫屍岩石上的景象,引發民眾一片撻伐聲浪。
(自由時報)
--
逾半縣市中學生 嚼檳榔比率上升
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昨公布最新調查結果,台灣成人嚼食檳榔比率下降,但超過一半縣市的高中職生、國中生嚼檳率均成長,台北市更是連續三年攀升。
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工作小組成員莊麗真表示,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資料,台灣成人嚼檳率從二○一六年的八.四%降至去年六.一%,且全台二十二縣市有十八縣市呈現下降;但青少年嚼檳率相反,超過一半縣市成長,國中生有十二縣市上升、高中職生十三縣市上升。
北市衛局︰加強校園宣導
其中,莊麗真提及,若以二○一五年至二○一七年來看,雖然檳榔產地如台東縣青少年嚼檳率較高,去年國中生、高中職生仍分別有三.一%、五.二%,但已連續三年下降;但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連江縣的高中職生,以及台北市、新北市、屏東縣的國中生,嚼檳率連續三年成長。尤其是台北市,嚼檳榔的青少年越來越多,國中生從○.四二%增至一.一%,高中職生也從一.六六%增至三.二%。
致力推動戒檳班的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教授李明憲指出,通常家庭是影響青少年嚼檳主因,過去還有研究發現建築工地增加與食用檳榔人數有關,研判台北市建設不少,可能從事相關工作者有嚼檳習慣,青少年再受到家人影響所致。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科長周燕玉強調,雖然台北市青少年嚼檳率上升,但相較於其他縣市仍偏低。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科長林夢蕙則表示,中央與北市府為此情形商談過,兩方均認為調查抽樣方式缺乏一致性,可能造成失真,對調查真實性持保留態度。但會持續強化宣導,並採取青少年較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
30歲以上紅唇族 應定期篩檢
周燕玉分析,「紅唇族」以長途開車、要提神的貨車司機、建築工人,或是有取暖需求的漁民為主,不少人儘管家人已罹患口腔癌,仍逃避篩檢,導致延誤治療,提醒三十歲以上(曾)嚼檳榔,以及吸菸民眾,善用該署提供每兩年一次免費口腔癌篩檢,每年發現約一千多名口腔癌與三千多名癌前病變個案,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自由時報)
--
青少年吃檳榔比率 不降反升
最新「縣市口腔癌防治力調查」發現,八成縣市成人嚼檳率與死亡率皆下降,但青少年嚼檳率不減反升,其中台北市國、高中生連續三年的嚼食檳榔率皆增加,專家建議要訂定「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
每年十二月三日是「檳榔防制日」,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昨天發布「一○七年縣市口腔癌防治力調查報告」,分析衛福部國健署「成人吸菸行為調查」與「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問卷中檳榔題組的答案。聯盟主席韓良俊說,調查發現青少年嚼檳率上升。
調查顯示,一○六年過半數縣市國中及高中生嚼檳榔人口比前一年增加,包括六都中的新北、台北、台中市,與民眾以為偏遠地區居民較常嚼食檳榔的印象不盡相同。
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經理莊麗真表示,台北市一○四年高中生嚼食檳榔率為百分之一點六六、一○六年竟高達百分之三點二;國中生嚼檳率則從百分之零點四二增為百分之一點一。
全台高中生嚼食檳榔率最高的縣市落在傳統檳榔種植縣台東縣,達百分之五點二,但已比去年下降近百分之二。莊麗真分析,高中生嚼檳榔比率上升,應與青少年次文化有關,許多從事宮廟活動的青少年在同儕壓力下而吃起檳榔;她也推測,台北市有不少學校的學生可能在營建設計業半工半讀,青少年有樣學樣學起成人吃起檳榔。
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副主席舒靜嫻建議主管機關應將口腔癌篩檢納入勞工健檢,並訂定「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使國人嚼檳率逐年下降。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04/1/5615009.jpg&x=0&y=0&sw=0&sh=0&sl=W&fw=400&exp=3600
吸毒少年 多從抽菸、檳榔開始
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主任楊士隆三年前主持一項青少年非法藥物使用調查研究,透過藥物濫用進階理論分析發現,當使用香菸與檳榔頻率越高,越可能使用非法藥物,進階歷程依序為菸、酒、檳榔、K他命、其他毒品,從初次抽菸吃檳榔到使用毒品,平均時間不到一年。
這項調查資料來自訪談台北、台中、高雄少年觀護所共一四五名收容少年。楊士隆強調,不是調查抽菸吃檳榔人口與日後吸毒是否相關,而是從吸毒少年反推回去他們以前是否抽菸、喝酒、吃檳榔;研究顯示從抽菸、吃檳榔到吸毒可能是有階段期,因此學校、家庭和社會除了反毒,也要加投入心力預防青少年吃檳榔、抽菸。
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發現國內國高中生嚼食檳榔比率連續三年攀升,曾經參與科技部二○一四到二○一七年毒品防治調查研究的楊士隆說,調查發現吸毒人口中約有七成曾抽菸或吃檳榔。
楊土隆指出,非法藥物使用的發展順序具有階段性,大部分青少年多從合法物質(例如菸品)開始,染上菸癮後,有些會接觸大麻等軟性毒品,之後會使用其他毒品。
他指出,學者們以藥物濫用進階理論探討收容少年從香菸、檳榔進階到非法藥物、毒品使用歷程,研究發現當收容少年從抽菸、喝酒、吃檳榔到使用毒品等非法藥物的歷程僅零點九六年。
楊士隆認為,政府機關除要加強宣導抽菸、吃檳榔對人體的危害,更應即早介入輔導青少年遠離香菸及檳榔。
國、高中生吃檳榔率連3年上升城市 竟然是它
別再誤以為嚼檳榔有城鄉差距,最新的「縣市口腔癌防治力調查」發現,台北市的青少年嚼食檳榔人口逐漸攀升,為全台連續3年為國、高中生嚼食檳榔率上升的唯一縣市,跌破許多人眼鏡。
由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所發佈的「107年縣市口腔癌防治力調查報告」,將族群分為成人、高中職與國中組,其中發現雖8成縣市成人的嚼檳率與死亡率皆下降,但青少年嚼檳率卻不減反升,從106年的數據顯示,竟有過半數縣市的國中及高中青少年吃檳榔人口都比前一年還要高,包括新北、台北、台中市與宜蘭、彰化等縣市。
調查發現,在六都中又以台北、新北與台中的青少年嚼食檳榔率連續2年都上升外,驚人的是,台北市更是全台縣市國高中青少年中唯一連續3年上升縣市,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成員莊麗真表示,104年時高中生嚼食檳榔率為1.66%,105年時為1.7%,106年更高達3.2%,國中生嚼檳率嚼食檳榔率為0.42%,105年時為0.7%,106年也有1.1%;至於全台高中生嚼食檳榔率最高的縣市,則落在傳統檳榔種植縣台東縣,達5.2%,但已比去年下降近2%。
另外,全國的檳榔認知率也首度下降,雖然嚼檳率與認知率間並非必然因果關係,但認知率的降低被認為是異常訊號。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主席暨台大牙醫學院教授韓良俊表示,可能是策略或投入資源配置不均,或是嚼檳榔族群改變不易。
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副主席舒靜嫻則建議,主管機關應將口腔癌篩檢納入勞工健檢外,並訂定「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且香菸與檳榔的推廣防治要並重,透過主動推廣,讓成人青少年的嚼檳率與認知率等達到逐年下降。
(聯合報)
--
有樣學樣?青少年嚼檳率 北市年增幾乎翻倍
許多人都以為偏遠地區縣市居民較常嚼食檳榔,但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最新「縣市口腔癌防治力調查」卻發現,台北市青少年嚼檳率不降反升,竟是國高中嚼檳率連續三年上升的唯一縣市,令專家感到不解。
國人對檳榔危害認知率下降
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主席韓良俊指出,在衛福部、醫界等努力宣導衛教之下,106年全台成人嚼檳率已降至6.1%,但國人對於檳榔危害的認知率卻比105年低,僅51.2%。
更讓人意外的是,近幾年來,青少年嚼檳率並未穩定下降,以106年為例,超過半數縣市國中及高中青少年嚼檳率,比前一年還要高,其中包括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等。
其中又以台北市表現最差,青少年嚼檳率連續三年上升,104年高中生嚼檳率為1.66%,105年為1.7%,到了106年,幾乎翻倍成長,到了3.2%,而國中生嚼檳率也是如此。
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經理莊麗真分析,這應該與青少年次文化有關,許多從事宮廟活動的青少年將吃檳榔當成男性之間的社交禮儀,在同儕壓力下,開始吃起檳榔。
另外,莊麗真推測,台北市有不少高職學校,許多學生半工半讀,如果職場中成年人有嚼食檳榔行為,青少年如果不瞭解檳榔對於健康的危害,可能有樣學樣,就跟著吃檳榔。
全台以台東5.2%比率最高
調查發現,在六都中,台北市高中生嚼檳率最高,達到3.2%,其次為新北市、台南市的2.6%、桃園市2.3%、台中市2.1%、高雄市2.0%,至於全國高中生嚼檳率最高的縣市則是台東縣,達5.2%。
調查發現,青少年嚼檳率持續上升、國人對於檳榔危害健康的認知不夠,韓良俊呼籲政府,應該持續加強衛教宣導,因為每年都有新的一批學生進到校園,如果缺乏警覺,越來越多孩子們吃檳榔,絕非台灣之福。
(聯合晚報)
--
女兵控長官摸股溝╱陸戰隊駁回 法院打臉認定性騷
海軍陸戰隊登陸戰車大隊爆女兵在凌晨衛哨交班時,遭張姓下士摸股溝性騷擾,雖然海軍陸戰隊指揮部申訴委員會以罪證不足駁回,但橋頭地方法院傳訊相關證人及中隊輔導長,發現張男曾在部隊內部調查時,坦承有對女兵做出「不禮貌之行為」,認定性騷成立,判3個月徒刑。
判決書指出,服役於海軍陸戰隊登陸戰車大隊第三中隊(蚵仔寮營區)的張姓下士,今年元月25日凌晨1時45分許,擔任衛兵交接帶哨勤務,帶女兵前往營區大門交班,趁女兵不備之際,以手指觸摸女兵臀部股溝部位,遭女兵以手肘往後推拒而罷手。女兵不甘受辱,提出職場性騷擾申訴並報警。
部隊輔導長元月31日約詢張姓下士,張承認無法控制自己,而有觸摸女兵臀部的行為,輔導長還為此誇讚他的勇氣,同時立下案情自白書,承認對女兵做「不禮貌之行為」,隨後將調查結果向上級報告。
但張在陸戰隊指揮部申訴委員會調查時,改口否認對女兵性騷,委員會雖約詢相關當事人,發現所陳述的情節內容有出入、亦無監視器等客觀事證,認為罪證不足、性騷不成立。
橋頭地院受理調查時,傳訊兩造雙方、當天另一名下哨男衛兵,以及部隊輔導長等人,發現下哨衛兵雖無明確看到性騷動作,但女兵及下哨衛兵就有關交接說法較為一致,且輔導長也證稱張一度曾坦承有觸摸女兵臀部的行為,認定性騷案成立。
(自由時報)
--
府維安部隊不倫醜聞 憲指部祭重懲男女都大過自請退伍
憲兵警衛大隊有已婚的男尉官和女士官在營區內發展不當男女關係,在女士官丈夫也在同一營區任職下,兩人不避嫌牽手、擁抱,同袍看不下去向上反映,兩人被記大過重懲,自請退伍離營。
由於部隊任務負責總統蔡英文、副總統陳建仁官邸警衛安全與大型造勢活動的警衛安全任務,總統府維安部隊風紀受到關注。
針對此案,憲兵指揮部表示,經調查後兩者確有「過從甚密」的狀況,依規定給予兩人記大過處分,兩人已在日前申請退伍獲准;憲兵指揮部將對官兵加強宣導相關規定,避免有類似事件發生。
「蘋果日報」報導,負責總統蔡英文、副總統陳建仁官邸警衛安全,及大型造勢活動的警衛安全任務的憲兵警衛大隊,居然發生已婚的劉姓上尉與林姓女士官,因交往過從甚密,直接在營內及值勤場所發展不當男女關係。憲兵指揮部在接獲爆料後,已立即將兩人記大過重懲,目前兩人已在日前申請退伍獲准。
報導引述不具名的爆料者說法指稱,劉姓上尉與林姓女士官均已結婚,兩人因為執值與職務上關係,而發展有曖昧關係,兩人除了在營內手牽手之外,甚至還發生在營內的隱密處擁抱,由於女上士的丈夫也同樣是軍職,並在同一營區任職,因此憲兵指揮部在獲知此事後,立即介入調查,並將兩人調離現職。
(聯合報)
--
港男遊台殺女友 我發布通緝
香港籍男子陳同佳,今年2月帶女友潘曉穎來台旅遊,卻將她殺害,並變賣女友衣物、盜領銀行帳戶。香港法院昨開庭,僅依竊盜、處理贓物等罪審理,殺人部分無管轄權未調查;士林地檢署考量人命關天,不應放棄任何追訴兇嫌的機會,昨已對陳發布通緝,並透過法務部向香港政府請求,將陳遣送來台受審。
請求香港將陳嫌遣台受審
陳同佳早已躲回香港,潘女的父親多次向士檢表示,希望台灣向香港政府請求移送來台接受追訴及審判,士檢雖兩度向香港政府提出司法互助請求,卻未獲任何音訊;今年7月,士檢第三度致函香港,告知台灣掌握的證據或情報,若香港提出司法互助請求,台灣將給予協助,仍未獲回應。
士檢表示,若香港政府願意遣送陳同佳來台,不但能使陳受到有效的追訴及公平審判,也可撫平潘女家屬受創的心靈,且為台港社會人心求得公理與正義。
(自由時報)
--
遣返遭拒 我通緝港女命案凶嫌
香港籍潘姓女子今年二月來台遭同行港籍陳姓男友殺害,陳犯案後逃回香港,被依竊盜、洗錢等罪嫌羈押;士林地檢署要求香港遣送陳嫌來台偵審未過,昨天依殺人罪通緝,時效卅七年六月。
據指出,陳嫌案發後遭香港警方逮捕,羈押迄今;潘女父親認為港警偵辦殺人罪的態度不明,一直希望陳嫌遣送來台審判。
檢方指出,廿歲潘女和十九歲陳姓男子今年二月八日一起來台旅遊,陳嫌涉嫌在十七日凌晨殺害潘女棄屍後返回香港,當時潘女已懷有身孕,一屍兩命。
據了解,士林地檢署檢察官今年三、四月二度向香港政府請求司法互助,六月接獲香港律政司刑事檢控科高級檢控官電子郵件,對方請求台灣檢方提供相關殺人事證。
七月,士檢請香港提供陳嫌DNA比對相關事證,並要求香港透過司法互助管道「正式發函」,以方便台灣司法單位提供完整事證,但是未獲同意,雙方沒共識。
港女命案檢方今發布通緝 時效為37年6月
香港潘姓女子(20歲)今年2月入境台灣,慘遭同行的男友陳同佳(19歲)殺害,一屍兩命,棄屍在竹圍捷運站附近草叢,今早香港司法單位開庭依竊盜罪嫌延押陳嫌,士林地檢署今下午發布對犯嫌陳同佳通緝,通緝時效為37年6月,並請求香港遣返陳嫌來台。
台灣檢警調查,潘女和陳嫌在今年2月8日入境臺灣,入住北市大同區「紫園飯店」,陳懷疑被潘女戴綠帽,涉嫌在飯店房間殺害潘女,再將遺體放入一只粉紅色的行李箱,搭乘捷運至捷運竹圍站,將行李箱棄置在偏僻草叢。
當時潘女父親找不到愛女,向香港警方報案,今年3月11日,跨海來台報案尋求協助,3月13日檢警在捷運竹圍站附近發現潘女遺體,且經驗屍報告出爐後,證明潘懷有13至21周身孕。
經士林地檢署8個月偵查,陳嫌行凶後,即湮滅相關物證並搭機返回香港,顯然已經逃匿。今日下午發布通緝,通緝時效為37年6月,並由法務部國兩司發函轉請大陸委員會向香港政府請求前送犯嫌來台。
士林地檢署表示,根據相關事證顯示,陳嫌在入境台灣前,就在香港謀劃殺人計劃,今年3、4月二度向香港政府提出司法互助請求未果,檢察官在7月間致函香港權責單位告知所獲證據情資,表達香港若提出司法互助請求,將給予協助,可惜仍未獲回應。
檢方表示,考量死者父親多次向檢方表達,台灣司法單位能向香港政府請求遣送嫌至台接受追訴及審判,願台灣、香港兩方能克服法制差異,找尋合作辦案,香港能遣送犯嫌至台灣受審,並回應司法互助請求,使犯嫌在法庭受到有效的追訴及公平的審判,以撫平死者家屬受創的心靈。
(聯合報)
--
港女命案 檢跨海通緝37年半
港女潘曉穎與男友陳同佳來台旅遊卻遭陳殺害棄屍,檢警多次向香港請求司法互助未獲回應,香港法院昨開庭,陳被控洗錢、竊盜等7項罪名,遭裁定延押4周,但一直未能以殺人罪偵辦。士林地檢署昨則對陳發出殺人罪通緝,時效長達37年6月,並函請法務部轉陸委會向香港政府請求遣返陳男來台。
20歲潘女與19歲陳男,于今年2月8日來台過情人節,卻沒想到被陳殺害棄屍,陳還變賣女友衣物、盜領銀行帳戶,逃回香港。潘的父親案發後找不到愛女,先向香港警方報案,後來到台灣報案,才追查出陳同佳涉嫌殺人,並在竹圍捷運站附近尋獲潘女遺體。
檢警會同法醫相驗,查出潘女死亡時懷有身孕,經8個月的偵查,2度透過司法互助請求,希望能獲得陳男的筆錄、DNA資料,用以比對死者腹中取出的骨頭,是否為陳的小孩,但港方始終沒有回應,甚至港方檢控官寄信給承辦檢察官,希望取得相驗屍體報告,卻不回覆我方要求。
潘女父親多次向我方檢察官提出請求,希望士檢向香港政府請求遣返陳男,再以殺人罪論處,但港方一直沒有回應。
士檢表示,殺人是世界公罪,若港方無法證明是「預謀犯案」,將無法追訴海外犯罪,考量人命關天,檢察官維護公義是普世價值,不願見到真凶因跨境藩籬的隔閡而逍遙法外,所以除依殺人罪發布通緝外,也希望港方能遣返陳嫌,藉以撫平死者家屬的心靈。
(中國時報)
--
移民署:外來人口統一證號改版 未排除陸籍人士
移民署今天對外澄清,外來人口統一證號改版未排除陸籍人士。
移民署表示,有關外來人口統一證號改版一事,是為解決在台居留外來人口使用現行統一證號不便的問題,因此將現行「前2碼為英文字母+8碼阿拉伯數字」的外來人口統一證號,比照國人國民身分證號「第1碼英文字母+9碼阿拉伯數字」編碼原則改版,以營造友善外來人口生活環境及落實政府積極推動吸引、延攬外籍人才政策,為我國「留才」、「攬才」的希望工程鋪路。
移民署強調,目前政策規劃方向是適用所有來台居留外來人口,並未將大陸地區人民排除適用。
移民署指出,此案因牽涉範圍較廣,還須要籌備作業期程,移民署將全力加快腳步積極推動,但相關執行細節還要與各相涉機關及民營業者持續討論研擬,以整合公、私部門資訊系統及設備。
(聯合報)
--
普悠瑪事故二度協調會 因台鐵拒媒體在場引發家屬不滿
台鐵今天晚上舉行普悠瑪事故死傷者家屬協調會議,因會議開始交通部一度拒絕媒體在場,引發家屬嚴重一度離席抗議,指責台鐵「黑箱」;董家人與其其他家屬均表示「台鐵只想用人民的納稅錢搪塞家屬,但我們只要真相,沒有真相,不必談賠償,台鐵到現在還想把責任全推給司機員一人」。
在立委劉櫂豪要求交通部要儘速提事故真相調查報告,交通部次長祁文中表示,目前正進行行政調查及刑事調查,台鐵會儘速提出完整的調查報告,同步追究責任。
台鐵普悠瑪6432次列車今年10月21日傍晚在宜蘭新馬車站出軌,釀成18死,兩百餘人輕重傷,今天晚上8點,台鐵在台東車站邀集死傷者家屬舉行第二次協調會議,交通部常務次長祁文中、台鐵局長張政源、行政院調查小組代表楊正君、行政院消保官張英美等與會。
在事故中一次走了八個人的董家大女婿范銘浚、朱姓導遊的女兒等多位家屬都不滿第二次協調會議時,整個調查報告就草率敷衍家屬,加上會議前,交通部拒絕媒體在場,更引發數十位家屬不滿,紛紛憤而離席,轉往台東車站大廳抗議。
董家大兒子董民海及大女婿范銘浚說,整個調查報告荒腔走板,只說事故原因有司機員疏失、設備問題、發車管控流程、人員調度都有問題,但包括車上兩個主風泵壞掉、ATP未安裝等到底會不會影響行車安全,那個是真正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都沒有說明。事故至今都沒有人可以負責任,吳宏謀下台是為了選舉,根本不是為了事故下台,讓人無法接受。
范銘浚說, 家屬只想知道真相,是誰准許司機把在樹林已故障的列車開出來?列車出狀況,司機員用手機打電話向調度員及檢查員求助,談了什麼?調查報告為什麼都不說明?台鐵可以如此草率的讓故障列車載了三百多人上路,這是草菅人命。
家屬一致要求台鐵儘速調查事故真相,找出問題,把問題解決,不要讓災害再發生,因為明天其他人或在場的家屬都可能遇到這種不幸。范銘浚更指出,台鐵不要想用960萬元打發人,沒有真相,就不必談賠償。
(聯合報)
--
普悠瑪翻車後續 台鐵增養護時間、調13班次
台鐵普悠瑪翻覆事故釀成18死,台鐵局評估要調整13班次,以增長養護時間,預計本月20日上路。有立委提出質疑,調整班次後的接駁該如何進行,是否有相關配套方案?公路總局局長陳彥伯回應,和台鐵局討論過後,將彈性調度計程車和公車,市區公路客運也會延駛或延後收班,以配合乘客需求。
今日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上,立委李昆澤詢問台鐵局為增加夜間養護時間而減班事宜,台鐵局長張政源表示,為了增加夜間養護時間帶,今年4月份調整到4小時,但還是覺得時間不足,因此研擬增加到5小時,列車班次配合微調,將利用率較低的5班次停駛,調整8班次的行駛區間,一共13班次進行調整。
李昆澤質疑,減班後的接駁是否有明確對策?公路總局局長陳彥伯回應,目前和台鐵局討論過後,初步提出兩個做法,包含彈性調度計程車和公車,市區公路客運則延後收班等,預計近日就會提出訊息。
(聯合晚報)
--
增加養護時間 台鐵調整13班次20日上路
台鐵普悠瑪列車翻覆釀成重大死傷事件後,台鐵調整班次以增長養護時間,台鐵局長張政源今天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表示,已規劃調整13班列車,20日上路。
普悠瑪出軌翻覆事件發生後,台鐵局長張政源提出改革,其中增長養護時間就是其中一項,他今天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表示,目前規劃夜間列車停駛5班,另外還有8班列車會調整區間,希望可以把夜間養護時間由4小時拉長到5小時,20日上路。
對此,民進黨立委李昆澤、蕭美琴今天質詢時表示,夜間減班、調整班次對花東民眾影響非常大,尤其東部幹線列車已經一票難求,許多人清晨要趕上班可能沒車搭,也有人若北上喝喜酒,恐無法搭上末班車回家,得在台北多待一晚,成本提高,希望台鐵局和公路總局可以提出配套措施疏運民眾。
公路總局長陳彥伯則表示,目前已經和台鐵充分討論,會以客運和共乘計程車等方式接駁疏運,保障民眾行的權益。
另外,鐵道局長胡湘麟補充,普悠瑪事件改善建議報告將在下週或是下下週出爐,立委李昆澤有要求台鐵盡快公布懲處,給受害者家屬一個交代,交通部次長王國材則承諾,懲處是一定的,但目前當務之急是把改善做好,目前還沒進行懲處。
(中央社)
--
對地給付又保價收購!今年公糧大爆倉 誰之過
現在正值二期稻作採收期,但今年一期稻作收成已爆量,二期稻作收成稻穀再加入,各地農會倉庫大爆滿,官方歸咎氣候平順產量豐,但米糧界直指是因為今年全面試辦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與公糧保價收購雙軌並行所致,卻造成今年稻穀庫存爆滿,價格下跌;米糧界推估,今年整體糧界損失約20億元。
根據農委會的統計,今年第三季公糧已經接近90萬公噸,去年同期僅80萬左右,去年底的存糧約78萬8000公噸,同樣的倉容,今年稻穀量多儲存壓力大。
中部某不具名農會總幹事表示,周邊附近的農會公糧倉儲都大爆滿,日前,農糧署調查,各地農會是否要增加倉儲量,但是,稻穀不是放著就會賺錢,囤積米糧是要成本的,在消費力沒增加的狀態下,增加倉儲只是浪費更多公帑;他舉例,過去只要喊出東部米,就都賣得嚇嚇叫,今年整個東部、花蓮、台東稻米同樣都爆倉賣不動。
台南無米樂稻米促進會總幹事張美雪表示,這幾日收割,確實原本倉庫就很滿,米廠的空間有限,很憂心沒有足夠的倉容餘裕可以幫農民處理稻穀。
中華民國米穀公會前理事長吳源昌表示,整體來說,但今年因為政策改變,一期稻作過去從來沒有跌破每百台斤900元,但今年有的跌至830、850元,政府還訂個930元要求農會要用這價格收購;二期稻作一開始收成也是便宜的,現在慢慢價格有回穩,但整體還是低,一期稻作剩太多,不僅公糧倉庫大爆滿、糧商也沒有需求。
他表示,政策實施前,早就預期會發生這樣的問題,若以一年稻米總產量約170萬公噸計算,糧商收購部分約120萬公噸,二期稻作正常收購每台斤10.5至11.5元,前年還有12元的;一期稻作9.5至10元,和今年相比,若以平均每台斤落差1.5元,以120萬公噸相乘,粗估農民、糧界成本損失約20億元;農民端若有收益持平或比過去多一點,那是因為產量實在太多,實際稻穀平均單價是低的。
他直言,部分農民領了對地綠色環境給付的政府補助金額,加上產量增加,不論品質好壞,稻穀全都都丟出來讓政府收購;他認為,產銷必須接近平衡的狀態,才有資格做直接給付政策,但現階段我國供需失衡,供過於求。
中華民國米穀公會理事長李榮福表示,他之前也跟政府示警,這樣政策推出米價會下跌,遇到氣候平順豐收狀況更加劇,加上消費管道不多,認為整體配套並沒有做好。
(聯合報)
--
糧倉爆滿、米價下跌 估今年虧20億元
目前正值二期稻作採收期,但今年一期稻作收成已爆量,二期稻作收成稻穀再加入,各地農會倉庫大爆滿。官方歸因是因氣候平順產量豐,但米糧界直指是因為今年全面試辦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與公糧保價收購雙軌並行,才造成稻穀庫存爆滿、價格下跌,推估今年損失約20億元。
農委會統計,今年第三季公糧已接近90萬公噸,去年同期則僅80萬公噸左右。去年底的存糧約78萬8000公噸,同樣的倉容,今年稻穀量更多、儲存壓力更大。
台南無米樂稻米促進會總幹事張美雪表示,確實原本倉庫就很滿,米廠的空間有限,這幾日收割,很憂心沒有足夠的倉容餘裕可幫農民處理稻穀。
中部一名農會總幹事表示,周邊的農會公糧倉儲都大爆滿,日前農糧署調查各地農會是否要增加倉儲量,但稻穀囤積也要成本,若消費力沒增加,增加倉儲只會浪費更多公帑。他舉例,過去只要喊出東部米,就都賣得嚇嚇叫,但今年整個東部、花蓮、台東稻米也都爆倉賣不動。
中華民國米穀公會前理事長吳源昌表示,一期稻作過去從未跌破每百台斤900元,今年因為政策改變,有的已跌至830、850元,政府還訂出930元的收購價,要求農會用此標準收購。二期稻作一開始價格也很便宜,現在慢慢回穩,但整體還是低,因為一期稻作實在剩太多,糧商都沒有需求。
吳源昌表示,政策實施前,他就預期會發生這些問題。若以一年稻米總產量約170萬公噸計算,糧商收購部分約120萬公噸,今年一期稻作每台斤9.5至10元,二期稻作正常收購每台斤10.5至11.5元,前年還有到12元,和今年相比,若以每台斤平均差1.5元計,糧商收購的120萬公噸,粗估農民、糧界成本損失約20億元。
吳源昌指出,直接給付政策應該在產銷接近平衡狀態才能做,但現在根本供需失衡、供過於求,部分農民領了對地綠色環境給付政府補助,加上產量增加,就不管稻穀品質好壞,全都丟出來讓政府收,使問題雪上加霜。
中華民國米穀公會理事長李榮福表示,他之前曾跟政府示警,推出這種政策米價會下跌,尤其遇到氣候平順豐收會更加劇,加上消費管道不多,整體配套沒有做好。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03/6/5612748.jpg&x=0&y=0&sw=0&sh=0&exp=3600
(聯合晚報)
生活
反應熱烈 擬擴大至30歲以下青年 國旅補助 全台適用
為刺激國旅,政府繼上月推出「前進宜花東、高屏暖冬遊」旅遊補助方案後,交通部目前正研擬新一波暖冬觀光補助方案,預計明年初開始執行,刺激明年農曆年前的國旅市場。不過,有旅遊業者批,這種振興國旅觀光方式就是拿人民的錢去花,「很爛」。
交通部代理部長王國材昨在立法院透露,由於暖冬方案反應極好,目前正研擬新的暖冬觀光補助方案,加碼補助30歲以下青年,鎖定活動力較強的年輕族群、小家庭等,且可望擴及全台,不再限於部分縣市,全台各地共同拼觀光,中央與地方共同合作,盼補助方案作為催化劑,刺激國旅風氣。
挨批「自己補貼自己」
立委李昆澤昨在立院交委會質詢時表示,暖冬方案不應只有一次性補助,以免造成惡性循環,須建立區域旅遊品牌,並針對熟齡、青年族群,提出明確政策,扶植觀光產業發展。
品質保障協會國民旅遊線委員吳碧蓮對交通部所提的振興國旅方案,第一個反應是「很爛」。她說,觀光推廣是要走出去,把人、錢帶進來,不是自己補貼自己人,魚池裡面的魚游來游去根本沒意思,海外來的更多;這種補貼方式不會增加太多邊際效應、國家稅收,長遠來看,對提振國旅觀光產業是沒有幫助的。
23歲的邱先生表示,今年跨年預計要到台中聽演唱會、逛花博,若有補助可申請,可能就選擇住好一點的地方。
(蘋果日報)
--
國旅暖冬遊 將擴及全台
加碼補助30歲以下青年
暖冬補助案掀起國旅熱,可望進化為「新暖冬方案」,交通部政次王國材昨證實,正研議明年農曆春節前推出新方案,補助範圍可望擴及全台,將加碼補助三十歲以下青年族群。
暖冬方案 補助已超過億元
觀光局十一月起推暖冬方案,到高屏及宜花東旅遊補助住宿及交通費兩千元,年逾六十歲加碼五百元。據了解,迄今補助已逾億元,花東成效最好,其次宜蘭、高屏,截至十一月底,團客有一七八家旅行社申請四百團,達兩萬八九五六人、補助一一七一萬餘元;自由行方面,參與旅宿業者二八七三家、三六○八房間,計七七三六人受惠。
鼓勵年輕人 多在國內旅遊
王國材昨在立院備詢證實,暖冬案擴大確有腹案;觀光局長周永暉說,盼農曆年前更活絡國旅,尤其希望鼓勵更多年輕人在國內旅遊。
王國材表示,由於暖冬方案反應好,觀光局已研擬擴大補助,新案可望擴及全台,另改加碼補助三十歲以下青年,現正檢討內容、找財源,盼更「接地氣」,期讓年輕族群、小家庭更多參與國旅。
王國材也強調,方案應與地方產業結合,中央會更與地方合作,效益須加成。但因交通部長吳宏謀今卸任,距明年春節僅剩一個多月,恐須請示政院授權代理部長拍板。
外客來台 盼破一千一百萬
此外,來台國外旅客已提前達標一千萬人次,王國材昨表示,到今年底,估計來台旅客可突破一千一百萬人次大關,再加上國旅提振,台灣整體觀光市場發展一定更好。
立委李昆澤則提醒,以目前縣市申請金額推算、補助全台新方案估需二十億元,不應只有一次性補助,更須建立區域旅遊品牌,並對熟齡、青年族群提出明確國旅提升政策。又如日本北海道祭出八十億日圓旅客補助辦法,台灣也應做好品牌行銷、提升國內外旅客重遊率。
學者:刺激青年國旅 須開發新產品
為提振國內旅遊,交通部擬擴大暖冬遊方案,鎖定青年族群加碼補助。據觀光局調查,廿到卅九歲青年在國內旅遊人次逐年下滑,逾四成坦言是因出國旅遊而減少國旅次數。學者建議,不能只想砸錢刺激青年國旅,也得花心思提升旅遊品質、開發具吸引力的新旅遊產品,避免國旅淪為靠補助的低價市場。
觀光局二○一七年國人旅遊調查報告指出,青年族在國內旅遊人次只占整體國人國旅的卅五.二%,且有逐年下滑趨勢,原因以「沒時間」五十六%的比例最高,還有四十一.七%青年坦言是因為較多出國旅遊,相對減少國內旅遊次數。
觀光局也指出,相對於銀髮族常結伴組團,青年旅遊較以個人旅遊為主,參團比例低,且習慣自己上網蒐集旅遊資訊、訂房;報告也指出,青年在國內旅遊過夜比例甚低,高達六十七%當天來回,十二%會住旅館、十%會選民宿。另,青年每次國內旅遊平均花費為二一三○元,其中近三成花在餐飲,交通費占廿六%、住宿占十七%。
世新大學觀光學系副教授陳家瑜分析,觀光局瞄準青年族群加碼補助,一方面是希望年輕人多在國內旅遊,另一方面是即將放寒假,學生旅遊時間較多,可趁勢鼓勵青年旅遊,甚至可延續接軌到春節旅遊熱潮。
但陳家瑜也憂心指出,觀光局今年陸續推振興花蓮觀光補助、南灣補助再到暖冬遊方案,不斷透過補助鼓勵國旅,可能造成國人習以為常或彈性疲乏,一旦國旅價格恢復,反而更覺得國旅價格昂貴,更加深國旅市場就是低價的負面印象。
陳家瑜建議,觀光局應思考是否能挪出部分預算深耕市場轉型,或要輔導業者開發出更好的旅遊產品,讓市場回歸正常旅遊生態,靠特色及趣味吸引旅客。
靜宜大學觀光學系副教授黃正聰則認為,補助最重要的是能刺激業者針對青年族開發新產品,讓短期補助達到長期效果。
二十七歲的王小姐說,年輕人普遍薪水不高,自己也常覺得國內旅遊住宿費太高,不如存點錢出國玩,政府有補助是會讓她較願意在國內玩。台北陳先生說,有補助當然會想用,但國內很多景點都去膩了,希望各地方更努力變出新花樣,國人出遊會更有感。
http://img.ltn.com.tw/2018/new/dec/4/images/bigPic/600_136.jpg
暖冬遊補助 淡季不淡!花東住房率增二到三成
交通部觀光局推「前進宜花東高屏暖冬遊住宿優惠專案」,花蓮縣飯店住房率從往年同期的三成增加至五成,旅宿業者笑稱「淡季不淡」,遊客也大呼「暖冬遊好甜」!台東縣觀光協會理事長潘貴蘭也說,各飯店、民宿業績平均增加兩、三成,「有補助真的有讓遊客出門」。
今年三至六月,花蓮因有「三三五五方案」及平日二人成行、旅宿補助五百元好康,約吸引十二萬人次「錢」進花蓮,申請金額高達六千萬元。十一至十二月的「暖冬補助案」,超過四百家旅宿飯店,參與數量居五縣市之冠,截至目前已有六千件申請案,約帶動兩萬四千人次遊客。
花蓮旅宿業者表示,每年十一、十二月為旅遊淡季,平均住房僅三成,暖冬補助後約增加兩成,住房率達五成多,間接帶動地方觀光人潮。雖跨年夜無法申請補助,但目前訂房率已約有八成,若「新暖冬方案」上路,預計人潮、錢潮將可延續。
業者盼代墊款核撥流程簡化
不過,花蓮縣民宿協會理事長陳秉忠說,業者須先代墊補助金額,對許多民宿業而言壓力頗大,以每房最高補助二千五百元計算,若每月住房達六成,一個月下來約需十三萬多元,周轉負擔大,盼觀光局能在過年前順利核撥申請補助款項。
潘貴蘭也表示,飯店代墊款項一星期結算一次請款,台東縣目前已累積上千萬元代墊款還沒核撥下來,建議簡化請款流程,讓業者負擔不要這麼重。
觀光局副局長張錫聰回應說,業務單位已儘量將申請流程簡化,但因申請踴躍,一下子湧入太多件數,一時消化不完。張錫聰也保證,業者在期限內一定都能申請到款項,觀光局會盡力處理。
(自由時報)
--
新國旅加碼 「暖冬遊」擬擴及全台
明年春節前 擬推30歲以下青年旅遊補助
交通部日前推出「前進宜花東.高屏暖冬遊」後反應熱烈,交通部次長王國材表示,觀光局正研擬新的國旅方案,預計在明年春節前推出30歲以下年輕人的旅遊補助方案,希望振興國內旅遊。
目前暖冬旅遊補助僅限於高雄、屏東、宜蘭、花蓮與台東等縣市,今天立委在立院質詢時希望交通部能將暖冬補助方案擴及全國,官員表示會評估可行性。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今天審查交通部預算,立委李昆澤以日本北海道地震後提出80億日圓補助觀光為例,目前暖冬遊補助有成效,就應該要擴大到全台辦理。觀光局長周永暉表示,目前有在規畫,要在明年春節前活絡國民旅遊,評估青年30歲以下活動力比較強,希望鼓勵青年到各特色地點觀光,但整個計畫還在沙盤推演中,預計會再提出。
現行暖冬遊 補助自由行住宿每房最高1000元
「前進宜花東.高屏暖冬遊」從11月1日起至12月31日,補助自由行旅客住宿每房最高1000元,60歲以上加碼每房最高1500元,另補助交通費用每房最高1000元,實施地區包含宜蘭、花蓮、台東、高雄、屏東地區,總經費9500萬元,由於反應熱烈,交通部先是改為「限時不限量」施行至年底,更屢次傳出要擴大延長實施,但並未定案。
王國材指出,該方案還有幾個部分需要討論,第一,目前實施範圍僅有宜花東、高屏,實施範圍是否要擴大,實施時間多長,第二,30歲以下是否增加補助,第三,財源從何而來,是否能跟地方結合等,相關內容還未定案,目前評估是春節前推出。
依據先前觀光局專案報告內容指出,截至11月23日,暖冬旅遊補助方案共有178家旅行社、400團提出申請,參團人數為2.8萬人,申請補助金額為1171萬餘元;旅宿業則有2873家參與,共有7736人使用優惠,申請經費約496萬元,合計旅行社業者與旅宿業者申請經費共1667萬元,占總經費不到兩成。
(聯合晚報)
--
暖冬遊正夯 擬推青年補助
觀光局今年年底推出「前進宜花東,高屏暖冬遊」國旅補助方案,許多觀光業者業績大幅成長。交通部政務次長王國材表示,為振興觀光產業,同時鎖定農曆年節出遊人潮,觀光局預計在春節前推出青年補助方案,目前方案細節還在討論。另外昨晚來台國際旅客破1000萬人次,王國材也說希望今年能達到1100萬人次目標。
30歲以下加碼補助
觀光局推出「前進宜花東,高屏暖冬遊」補助方案,今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補助自由行旅客到宜蘭、花蓮、台東、高雄、屏東等地旅遊,住宿每房最多1000元,60歲以上樂齡族加碼補助最多1500元,另外交通費用每房也可補助最高1000元。而團客部分每家旅行社最多可補助10萬元。
該補助方案反應熱烈,多名立委建議觀光局可延長實施時間,或擴大補助地區,觀光局長周永暉表示,希望農曆年前活絡國民旅遊風氣,考慮到30歲以下青年活動力強,預計提出青年加碼補助的暖冬遊方案。
王國材表示,上周交通部已與觀光局開會討論,不過因為方案內仍有許多細節需要討論,例如曾申請過暖冬遊的國人可否再次申請、實施範圍是否擴大、實施辦法、經費來源等,之後也會再與觀光局開會討論,為把握農曆年節旅遊人潮,希望能在春節前推出方案。
目標拚破1100萬人次
王國材說,暖冬遊效果很好,許多國人因此注意到國內其實有許多不輸給國外的景點,考慮到30歲以下青年有學生、年輕夫婦等,活動力高、對國旅也感興趣,因此之後推出的方案應會針對青年補助,也就是推出全新暖冬遊方案,而青年旅客可再加碼補助。不過王國材說,會請教行政院是否要等到新部長上任,才能推出新方案。
另外,來台國際旅客前晚悄悄突破1000萬人次,王國材表示,會繼續努力拚觀光,今年的目標是1100萬人次,中央會盡力達成,過去旅遊業、遊覽車業等也對交通部多有抱怨,希望趁機提振觀光產業。
(中國時報)
--
公立醫院刷卡收費 大逆轉 明年維持不收手續費 由政府編預算支應
明年元旦起公立醫院刷卡將收費出現大轉彎!聯合信用卡中心昨日發布新聞稿宣布「公務機關信用卡繳費平台」明年度仍維持不向持卡人收費,也就是本來部分發卡行已陸續公告明年收費方案,聯信中心決議由公務機關編列預算方式支應,民眾明年起看病續享刷卡免手續費好康。
政府為推升公部門接受電子化支付工具,目前設有2大繳費平台:一是「公務機關繳費平台」,二是「電子化繳費稅平台」;前者是由聯合信用卡中心建立,屬公務機關的刷卡繳費服務,共有33家金融機構加入。
單月交易約2萬筆
後者是由財金公司建置的「電子化繳費稅處理平台」,除了可以繳政府規費、醫療費外,還可代繳稅款、學費等,也包括86家公立醫療院所,但目前僅有16家發卡行加入。
據聯合信用卡中心統計,2016年民眾在公務機關信用卡繳費平台,最常刷的是監理費、規費、罰單,金額多在1000元左右。
刷卡金額較大者,只有住院、開刀等醫療費用,動輒就是上萬元,整體平均單月交易筆數約2萬筆。
免手續費月底到期
去年外界質疑,民眾去台大等醫學中心,有部分銀行信用卡要付手續費很不合理,衛福部和金管會協調後,給了1年(2018年)免手續費的優惠期。
聯合信用中心和33家發卡機構合作的免手續費優惠將在12月底到期,11月初時傳出明年起將回歸平台作業機制,由各發卡行自行決定是否繼續免手續費。
19銀行公告收費案
據了解,聯合信用卡中心曾召集相關銀行討論相關事宜,且根據聯合信用卡中心到10月底初步調查,發卡銀行加入的「公務機關信用卡繳費平台」中,大多數銀行都要收「看病刷卡」手續費,多採依刷卡額高低的級距式收費,刷愈多、收愈多,最多收35元。
《蘋果》記者初步調查,包括中信銀、國泰世華銀、玉山銀等19家發卡行,均採級距式收費,分5大級距,最少刷1000元以下收2元、刷1萬元以上收10元、刷5萬元以上收20元,最多刷10萬元以上收35元;元大銀、郵局和彰銀則採固定收費,每筆刷卡交易收5~10元。
收費爭議立委關切
由於「看病刷卡」收手續費一案再度引發爭議,在陸續有發卡行都計劃明年收費後,已經引發政府、立委高度關切,昨日聯合信用卡中心正式發布新聞稿表示,「公務機關信用卡繳費平台」明年度仍維持不向持卡人收費,由公務機關編列預算方式支應手續費。
聯合信用卡中心昨也指出,目前仍與相關單位協商中,「看病刷卡不收手續費」是既定方向,但手續費支出這一部分仍須與銀行、公務單位協商,最終需編列多少預算仍待會議後結果而定。
(蘋果日報)
--
跨年送夕陽迎曙光 2019台灣首道曙光在蘭嶼
告別2018、迎接2019,中央氣象局天文台技正鄭振豐今天表示,今年台灣本島最晚日落地點是高雄西子灣和台南安平;明年全台最早日出地點在台東蘭嶼。
明年元旦連假有4天,鄭振豐今天受訪時表示,今年台灣本島最晚夕陽出現地點為高雄西子灣和台南安平,日落時間為傍晚5時25分,外島金門日落時間則是5時29分,至於台灣最晚落日地點則是太平島,傍晚6時11分太陽落下。
至於2019年要去哪裡迎接台灣首道曙光,他說,台灣平地最早日出將出現在台東蘭嶼東清,時間為清晨6時33分,綠島日出時間是6時34分,至於本島第一道曙光則會出現在屏東墾丁和台東三仙台,日出時間為清晨6時35分。
除了以上地點,新北三貂角、宜蘭蘇澳、花蓮崇德也可以在清晨6時37分看到首道曙光,台東富岡和太麻里日出時間則為6時36分。
(中央社)
政經
驗票第1天 雙方都不甩法院封口令 丁陣營喊「少60張票」
眾所矚目的台北市長選舉驗票昨啟動,以3254票之差飲恨的國民黨候選人丁守中親赴信義行政中心盯場,在他的激勵下,律師團成員一整天與柯文哲陣營的律師激辯,看到無效票就爭執是投給丁的,看到投給柯的就爭執是無效票,驗票首日,55位法官、近百名律師、110名選務人員已完成大安區及部分文山區共208箱票匭、逾15萬張選票,驗票工作今將持續。
昨驗票上午9時在信義行政中心展開,分50組進行驗票,每組6人坐1個長桌,長桌左右兩端分坐書記官、一名選務人員,一側坐法官、丁營律師,另一側坐另名選務人員、柯營律師,選票由坐側邊的選務人員傳到桌上,依序給法官、兩陣營律師過目,最後由右端的選務人員傳到桌下,法官、書記官、律師都不能經手、觸摸選票,2名選務人員也戴上白手套,避免污染選票。
柯陣營也po出細節
為因應驗票作業,丁守中陣營總共找了213位律師,柯文哲陣營則有265位律師,雙方陣營律師幾乎是半義務,只有領車馬費,首日驗票丁陣營缺席4位律師,法院說並不影響驗票進行。
即便法院曾要求參與驗票者不能對外透露驗票細節,但首日驗票結束後,丁陣營人士就透露,「驗票過程發現某箱票匭,比原先開票票數『少了60張選票』,在場法官表示將繼續追查」等語,還批「以選務工作來說,票數差距太多,選務工作如此不嚴謹,非常誇張」。
另名柯陣營律師也在Ptt貼文說,他這組上午只開2個票匭約驗了3000張票,其中只有1張爭議票,這張被認定投丁的有效票,因2號跟5號候選人都有蓋到章,他於是爭執這張是廢票,但丁營律師說蓋5號的章是沾到的,法官並未當場認定選票是否有效,僅指示影印留存,待合議庭討論決定。
針對丁柯陣營律師「各自表述」驗票細節,合議庭昨已向雙方陣營律師下達「封口令」,交代不要對外說明驗票經過及細節,以免為了個別選票的爭執衍生整個驗票作業不公平的爭議。下午驗票氣氛流暢,沒發生太激烈的爭執,每個投開票所頂多出現個位數的爭議票。
丁透露10天內驗完
針對先前傳北院希望力拼本周驗完1563個投開票所,北院行政庭長黃柄縉下午特別澄清:「沒有辦法預估在幾天之內完成。」不過丁守中離開現場時面對記者追問透露:「法院預計在10天之內驗完。」
丁守中上午8時多即親到驗票現場,為律師團成員加油打氣,強調要給市民大眾一個了解真相的機會。柯文哲則未到場,被問到對驗票結果是否有信心時,表示這次選舉(開票時)只有對手派監票人員,他自己沒有派監票部隊,所以「放心好了」。
數字看驗票
◎天數:依《選罷法》規定,得在查封票匭後20天內完成驗票
目前無法估計須耗費天數
◎時間:
.上午8時30分到中午12時30分
.下午1時30分到5時30分
◎作業:分50組進行,每組1名法官、1名書記官、1名丁陣營律師、1名柯陣營律師、2名選務人員。共6人
◎票箱:
.預計驗完1563個票匭、142.7萬張選票
.昨驗完大安區全部選票及文山區部分選票,共208個票匭、逾15萬張選票
◎人力:
.北院動員55名法官;70名書記官;法警、錄事32人;行政人員45人,共202人
.中選會動員110名選務人員
.柯文哲陣營動員265名律師輪流,每天50人上陣
.丁守中陣營動員213名律師,每天50人上陣,首日4人缺席
●合計至少動員790人
◎費用:
.每日法官日支費3200元;書記官2400元;法警、錄事等2000元;行政工作人員1800元
.選務人員每日2700元,加上中午80元便當
●合計每天花費至少81萬元
黃信介曾揪736張幽靈票翻盤
過去3次知名驗票案例包括連戰、宋楚瑜2004年總統大選時,以2萬9千多票輸給陳水扁、呂秀蓮;黃俊英也在2006年高市長選舉時,以1114票些微差距輸給陳菊,兩案都在選後提出驗票聲請,最終都未能翻盤,唯一逆轉的是1992年代表民進黨到花蓮參選立委的黃信介,透過驗票成功逆轉當選,還讓競選對手因作弊被判刑。
對手作弊遭判刑
曾任民進黨主席的黃信介,1992年在8搶2的立委選舉屈居第3,輸給時任國民黨籍花蓮市長魏木村62票,黃陣營掌握投開票過程有「作票」,支持者漏夜聚集要求驗票,法院歷時5天、查驗花蓮54個投開票所,揪出736張幽靈票,最後判黃取代魏當選立委,魏還被查出與弟弟魏東河預先收買投開票所管理員作票,被判刑1年與2年10月定讞。
2004年總統大選前1天發生319槍擊案,尋求連任的陳水扁遭槍傷,對手連宋配最後以不到3萬票落敗,連宋聲請全國大驗票,但驗票結果仍未能翻盤。2006年黃俊英不滿選前之夜,民進黨開記者會稱抓到他買票請「走路工」,敗選後興訟聲請驗票,最終也未能扭轉選舉結果,但事後檢方調查認定,「走路工」與他毫無關連。
(蘋果日報)
--
北市驗票首日 進度13.3%
九合一選舉結束逾一週,台北市選情仍未了結。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與台北市長柯文哲僅差距三千多票,丁陣營認為選務有諸多瑕疵,向台北地院聲請重新計票,台北地院昨啟動驗票程序,首日驗完二○八個投開票所,達成總進度的十三.三%。
北院、雙方律師昨集結到台北市選委會,重新計票最晚要在十二月十九日前完成,丁陣營則預計八至十天結果出爐。對於是否擔心翻盤,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受訪表示,這一次柯陣營這邊沒有派監票員,只有對手有派,「所以放心好了。」
丁守中昨到現場慰問驗票人員,對於是否認為驗票可翻轉選舉結果?丁表示就是讓市民有了解真相的機會;至於是否會續提選舉無效訴訟,丁將視驗票結果再決定。
每天花費逾80萬 市府買單
依高院核定的每日工作費支付標準,台北地院每天出動二○二位法官與工作人員,北市選委會出動一一○位選務人員,初估每天驗票工作費逾八十萬元,全由北市府買單,還不包括紙費、影印、文具等雜支;至於柯、丁的計票律師費用則是由兩造自行負擔。
丁守中已經繳付四百八十二萬元保證金,如果未能翻盤,將不予發還,直接收進國庫,不會交給北市府來抵消驗票費用;若是翻盤成功,保證金則會還給丁守中。
(自由時報)
--
北市長選舉驗票啟動 首日進度13%
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聲請驗票第一天,台北地方法院已驗完大安、文山區208個票箱,進度約13%。不過,法院驗票一天人事費至少50萬元,由台北市政府支出,等同全民埋單。
丁守中陣營召集168位律師協助驗票,台北市長柯文哲陣營則有200至250位律師支援,因多達1563個投開票所,選票總數約200餘萬票,法院無法預估驗票完成所需天數,但會在法定時間、12月19日前完成驗票。
法院昨天上午8時啟封選票,正式驗票,爭議票由各組法官初步認定,若兩造律師對法官認定有意見,會先記明筆錄,再由合議庭法官最終判斷。經報到程序,丁守中陣營一度缺少4名律師監票。法院指出,已盡通知義務,會照常驗票,法官也會依法判定爭議票。
台北地方法院昨出動55名法官、70名書記官、20位錄事和執達員,45名非驗票組人員、法警12人,總人數約202人。
法院驗票一日至少花50萬 北市府支付
依重新計票工作人員工作費支給表,法官每日3200元、書記官2400元,錄事、執達員、法警、行政人員1800至2000元不等,法院每日人事支出共48萬9000元,將由法院先行墊付,再向選委會請款。據悉,因時間近年底,市府可能動用第二預備金。
此外,PTT昨天有網友自稱是柯文哲陣營律師,爆料昨天上午才驗2箱、約3000張選票,竟然驗出丁守中少1票。
對於「丁守中-1」傳言,丁守中競選辦公室發言人詹為元說,根據法律規定,其實不能公布當天驗票結果票數,也無法確定爆料者的身分是不是柯陣營律師,但這種網路帶風向的行為十分不可取,會再和法院反映。
(聯合報)
--
總統立委併選? 明年六月決定
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大敗,親民黨立委陳怡潔昨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質詢問及,民進黨選不好,許多小雞都要跳船自保,二○二○年總統大選是否與立委選舉合併舉行?對此,中選會代理主委陳朝建表示,對於要合併或分開,中選會不預設立場,最快明年六月決定。
陳朝建說,合併選的優點是已有兩次經驗,只需舉行一次;若要分開選,立委選舉會在明年十一月、總統大選後年三月舉行,若總統立委合併舉行,則是後年一月舉行大選。
陳朝建表示,明年初徵詢各地選委會意見看要合併或分開舉行,過去兩次經驗都是合併舉行,最後還要經過委員會議討論才能決定。
(自由時報)
--
總統、立委分開選?明年6月決定
下屆總統、立委選舉是否合併舉行,中選會代理主委陳朝建昨天表示,明年初開始徵詢意見,要到明年六月才能決定。若分開選,立委選舉會在明年十一月,總統選舉是二○二○年三月;若是合併,因應立法院二月開議,選舉會在二○二○年一月。
民進黨九合一地方選舉大敗,傳出民進黨立委醞釀總統大選與立委選舉脫鉤。民進黨團幹事長李俊俋表示,民進黨雖然現在士氣不好,外界會討論民進黨內對此議題的看法,但重點是如何建立體制,他個人傾向支持合併選舉。
國民黨團總召江啓臣認為,站在民眾的角度而言,合併比分開選舉更能節省經費,也省去投兩次票的麻煩;但可能會面臨新舊任總統交接的空窗期,兩者各有利弊。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昨天邀請中選會對九合一選舉提出報告,親民黨立委陳怡潔質詢表示,民進黨今年選得不好,很多小雞希望跳船自保,中選會對於二○二○總統大選是否會朝向總統、立委選舉脫鉤?
陳朝建表示,中選會規畫將按照行程走,明年初徵詢各地意見,看是否合併或分開舉行。
陳朝建說,分開或合併各有利弊,合併選的優點是過去已有兩次經驗,選務上避免分次舉行,投票一次完成,分開選則回到更早制度。中選會不會預設立場,不會有政治考量。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表示,民進黨執政不得民心,會如骨牌般一路倒下去,無論分開或合併選,對選舉結果影響不大。不過,一些地方實力較強的立委,若要避免受民進黨拖累,就會認為分開選的勝選機率較大。
據了解,由於分開選舉花費太大,且三個月內要選舉兩次,可能造成民怨,民進黨內多持保留意見,主張選舉脫鉤的人不多;黨內人士說,民進黨正處於改革、改造階段,要等新任黨主席選出後,才會慢慢形成共識。
新聞眼/總統立委併不併選制度化 別4年吵1次
自從二○一二年首次立委合併總統選舉,每次中央層級的「二合一」大選,都有不同聲音,背後的理由,都無法脫離選情好壞的政治考量。
二○一二年主導二合一選舉的是國民黨政府,表面是方便選務,實際上卻是想要「母雞帶小雞」,當年民進黨就主張不該併選。
二○一六年,國民黨中央執政拖累立委選情,黨籍立委反而傳出脫鉤的聲浪。如今,民進黨在九合一敗選,同樣在綠營內部也有人主張選舉脫鉤。
總統和立委併選,說來說去,好處就是方便、省錢。過去,台灣幾乎每年都有選舉,被認為勞民傷財,各種選舉合併甚至取消,逐漸變成現在兩年選一次,一次選中央層級,另一次是地方選舉。
這個政治方向雖正確,但不能掩蓋幾項事實。首先是總統和立委是不同的憲政機關,憲法更有倒閣和解散國會的機制,雖然目前尚未行使過,但也證明「併選」不是制度化的常態,只是便宜行事而已。
更重要的是,立委的就職日期是二月一日,無論如何,選舉都必須在此之前舉行;但總統是五月二十日才就職,一旦併選,又面臨四個月的憲政空窗期,即將下台的政府得撐四個月,另一邊的新民意得等四個月才就任,如此尷尬的情境,兩年多前曾經上演過。
因此,從長期來看,總統立委是否併選,確實有很大商榷餘地。但若現在改變,將引發「政治考量」的批評,較可行的方式,是由立法院發動修法,明訂總統、立委選舉舉行的時間範圍,同時規定自二○二四年的總統、立委大選,再開始實施。
如此一來,誰也無法預料屆時選舉對誰有利,也不存在為誰政治考量的問題,待一切法制化之後,將不再有四年一次總統、立委併選與否的爭議。
怕總統「跛腳」殃及選情?總統、立委選舉分合有玄機
九合一大選剛結束,外界又將焦點放在一年多之後的總統與立委改選。針對下屆總統與立委選舉是否合併舉行,中選會代理主委陳朝建昨天在立院表示,將於明年初開始徵詢意見,到6月才能決定日期。如果決定維持合併,將在2020年1月;如果決定分開,立委可能在明年11月,總統則在2020年3月。
●總統立委選舉 分合各有利弊
陳朝建也說,總統立委選舉的分與合各有利弊。合併的優點是過去已有兩次經驗,選務上避免分次舉行,投票一次完成;分開選則是回到更早制度。
雖然陳強調,中選會不會預設立場;但對已舉行兩次的合併選舉,要花半年時間去決定存廢,仍然不免讓外界聯想,是否執政團隊在九合一大敗之後,有意將總統、立委恢復分開選舉,以避免「跛腳」的蔡總統殃及立委選情?
●總統就職 為何都在5月20日?
從1947年在南京舉行的第一次中華民國行憲後總統選舉,就是在5月20日就職,這日子是怎麼來的呢?
當年的正副總統選舉採取委任直選制,由國民大會代表選舉,並且總統、副總統分開投票。依據當時的總統副總統選罷法,首屆正副總統須在選舉完成後20天內就職。3月29日在南京召開的國民大會,決定4月20日進行總統副總統投票,依據前述的法條,應該在5月10日就職才對,為何拖到5月20日?
總統選出來了 但副總統仍不明
原來雖然蔣中正在20日當天就順利當選總統,但分別進行的副總統選舉,則爆發激烈競爭,六位候選人無人過半。經歷四次投票,到29日終於選出桂系將領李宗仁,擊敗了蔣中正支持的孫科。接下來配合立法院成立(5月8日),當時行政院長需通過立委同意權投票等,籌備工作繁雜,最後定於5月20日就職。
由於總統副總統選罷法規定,正副總統的任期,於上一任的任滿日就任。此後不管總統的任期是六年(國大選舉時代)或四年(直選時代),都是5月20日上任。另外,當年的總統、副總統分開選舉,也造成正副總統之間,若原本就是政壇上的老對手,無法齊心合作。等到國共內戰局勢逆轉,1949年1月,李宗仁就乘機「逼宮」,迫使蔣中正「下野」。
●立委和總統選舉 怎湊到一塊?
立法院的每屆委員任期,過去是三年一任。2005年,國民大會進行第七次修憲,除了決定「自廢」之外,立法院自下屆(第七屆)起,席次總數為113席,任期4年,選制則採單一選區兩票制。第七屆立委選舉,於2008年1月12日舉行,比以往經常在前一年底舉行略晚。
至於影響立委就職時間的法規,是立法院每年共有兩個會期,上半年會期是由2月1日起。因此在此之前,必須完成公告當選等相關作業。
「年年有選舉」 引發輿論質疑
由於台灣解嚴之後,每次選舉都成為各方政治勢力大動員的競賽。當時各項公職的任期起訖年份又不一樣,因此使得「年年有選舉」,引發輿論質疑過度頻繁。馬政府因此進行「選期整併」,將所有地方選舉的時間統一到西元的「4N+2」年,例如原本省轄縣市在2009年改選,下一次應該是2013年,但配合直轄市選舉(2010年改選)而延任一年,一併改到2014年改選。
至於中央級選舉,在廢除國大之後,只剩下總統與立委,兩者都是在西元「4N」年就任,因此在2011年,中選會決定,將次年的總統與立委選舉合併舉行,時間訂在1月14日。
●為了省錢 還是為了政治效應?
馬政府決定將總統與立委選舉的合併,檯面理由當然是基於兩者的任期接近,連續舉辦選舉,浪費公帑。不過外界仍會作政治解讀:由於馬總統上任後就遭遇全球金融風暴、莫拉克風災,導致聲望低迷,因此政壇傳出,在實施單一選區後,區域立委都是地方經營強固的「小諸侯」,因此把總統與立委的選舉綁在一塊,有助於拉抬總統聲勢。
因此當合併選舉消息一出,泛綠陣營與學界多所質疑。台灣法學會舉辦「論總統與立委選舉合併辦理之合憲性」座談會,會中學者一片抨擊,認為併選違反憲政慣例,又使五萬名首投族無法投票,更會創下四個月憲政空窗期的世界紀錄。最近剛因為九合一選務糾紛頻傳而下台的中選會前主委陳英鈐,當時是中央大學教授,就在會上痛斥,政府此舉「光看表面就充滿了惡意」。
互相拉抬的算盤 真的存在嗎?
不過,2012年舉行的第十三屆總統選舉,雖然過程中民進黨似乎聲勢不小,但最後馬英九仍以689萬票擊敗蔡英文的609萬票,差距超過外界預期。立委票數方面,國民黨獲622萬票,民進黨575萬票,差距還不及馬英九的總統勝差。顯示所謂「立委拉總統」的算盤,似乎並不存在。
當時另一個外界盛傳的併選理由,是擔心如果分別選舉,先進行的立委投票,其結果將對隨之而來的總統選舉,產生「鐘擺效應」。不過以2008年情況來說,1月間國民黨先在立委改選贏得大勝,奪得113席中的81席,民進黨剩下27席;在票數方面,不管是區域立委總票數或不分區票數,國民黨都領先140萬以上。兩個月後進行總統選舉,結果國民黨的馬英九以765萬票,痛宰544萬票的民進黨謝長廷,差距比立委更大,顯示「鐘擺效應」並未發生。
●合併選舉 造成詭異憲政空窗期
總統與立委合併選舉,乍看有減少選舉次數、減少過度動員的優點。但是兩項公職的任期不同,卻造成另一個困擾:
從第一任正副總統選舉以來,除了建立起5月20日就任的憲政慣例,也建立3月21、22日進行國大投票的慣例。此後雖然修憲改為公民直選,但仍然維持在3月21日前後投票:由於投票通常都在周六舉行,因此歷次投票日期,從3月18日到23日不等。
2016年 馬總統邀民進黨先組閣
2012年總統立委合併選舉,之所以放在1月的原因,是必須讓立委在2月1日的法定會期開始時就職。然而如此一來,卻也造成總統選舉投票到就任,時間長達四個月以上,創下各憲政國家空前未有的怪象。2012年馬英九擊敗蔡英文順利連任,問題還不明顯;2016年蔡英文擊敗朱立倫,政黨輪替,接下來的四個月,就變得尷尬不已。當時馬英九總統宣布,為落實雙首長制精神,請贏得國會多數的民進黨組閣,但不為蔡英文接受。
由於民進黨不願配合,已經總辭的閣揆毛治國又無意再任,馬政府只好任命無黨籍的原副院長張善政組閣。不過也因為民進黨已經「準執政」,過去八年對閣揆抨擊杯葛毫不客氣的綠營立委,對於「五日京兆」的張內閣,突然都手下留情起來。也因此引發外界感嘆:這四個月是2008年馬英九當選總統之後,立院難得出現的和平時光。
(聯合報)
國際
全球抗暖化 窮國喊不公 氣候峰會登場《巴黎協定》恐難落實
第24屆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COP24)前天在波蘭登場,由於此次大會的目標在訂立明確規範,以達到《巴黎協定》目標,所以被認為是各國是否有心對抗氣候暖化的指標。聯合國呼籲,事關人類存亡,四位大會前主席也前所未有發聯合聲明,促各國兩年內果斷行動,但在美國川普政府帶頭放棄挑重擔下,外界不敢樂觀。
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COP21)2015年12月在法國首都巴黎舉行時,195個國家的代表在會中通過了《巴黎協定》,承諾把全球平均氣溫的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的2℃內,並致力於1.5℃的目標。COP24主席、波蘭環境部副部長庫爾提卡表示,希望各國能透過此次大會,在落實《巴黎協定》上做出進展。
聯合國氣候專家小組10月就已表明,若想在本世紀達成升溫不到1.5℃的目標,人類在2030年前就必須把燃燒化石燃料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減半。曾擔任COP主席的斐濟總理班里馬拉馬、摩洛哥前外長梅祖阿爾、法國前總理法畢斯、秘魯環境部前部長普爾加-比達爾前天呼籲,各國未來2年是否有果斷行動,事關重要,「任何耽延都只會讓應對氣候變遷變得更加困難和昂貴。」
世銀加碼投資6.2兆
有鑑於貧窮國家難以在減少碳排放上與富國統一步調,所以貧窮且遭遇氣候變遷嚴重威脅的國家,可能要求富國支付高比例的因應經費,這將更添大會達成協議的困難。
科學數據顯示,氣候變遷速度正快速地超越人類的因應。美國憂思科學家聯盟的成員梅爾警告,「我們已沒有數十年或數百年的時間可以去擺脫化石燃料了。」
世界銀行昨也宣布將在2021年至2025年間投入2000億美元(約6.2兆元台幣)的氣候行動資金,額度是目前5年期經費的2倍。世銀氣候變遷部門的資深主管魯姆表示,「若我們現在不減少碳排放、建立適應能力,到了2030年,我們將增加1億貧困人口。」
波蘭也提延後達標
儘管氣候變遷的威脅迫在眉睫,但各國能否齊心對抗地球暖化令人憂慮。首先,美國總統川普已宣布退出《巴黎協定》,窮國更批評當下氣候環境大多是富國在工業革命留下的後果,現在要求各國都減碳並不公平。就連主辦此次大會的波蘭據稱也將利用此次為期兩周的大會提出延後達標的主張,並凸顯波蘭經濟對燃煤的依賴。
全球氣候的近期變化
●氣溫居高不下
今年1到10月的地表平均溫度比19世紀後半的平均溫度上升了1°C;2018年是史上第四熱的一年
●二氧化碳增加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在2017年達到405.5ppm(百萬分之405.5),創下至少300萬年來新高
●碳排放量升高
2017年的碳排放量比前一年增加超過1個百分點,相當於排放535億噸的二氧化碳
●極端氣候頻傳
極端氣候導致的天災自1990年以來已倍增;襲擊台灣、中國、日本、朝鮮半島的颱風發生率自1980年以來上升12至15個百分點
●海平面再上升
海平面正以每年約0.3公分的速度上升。1993年以來,全球海平面已經上升超過8.5公分
6.5萬比利時人上街 籲對抗氣候變遷
聯合國氣候會議在波蘭登場前夕,6.5萬名比利時民眾前天在首都布魯塞爾冒雨遊行,高舉「地球只有一個」、「氣候第一、政治第二」等布條,呼籲比利時政府及將總部設在布魯塞爾的歐盟政府,遵守承諾對抗氣候變遷,改用更多再生能源、規劃更多自行車道,及致力追求更潔淨的空氣。
德4年內棄用核電
主辦單位表示,這是比利時歷來規模最大的氣候議題遊行。比利時總理米歇爾(Charles Michel)稱遊行「大成功」,承諾將在聯合國氣候會議捍衛把地球升溫限制在1.5℃的遠大目標,以落實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
上周六德國也有上萬人在柏林和科隆遊行,要求政府承諾在2030年前放棄燃煤發電。德國政府明年初將訂出結束以污染能源發電的時間表,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2011年在日本311大地震引發海嘯灌向福島核電廠釀成核災後,決定在2022年以前逐步棄用核電,如今德國近4成電力來自燃煤發電。而去年全球有4成溫室氣體都是燃煤產生的,是全球最大的污染源。
氣候會高喊減碳 落腳煤鄉惹爭議
限煤減排自然是這次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的焦點,但弔詭的是會議地點竟然是產煤區卡托維茲(Katowice),場地的供暖又是來自附近的燃煤發電廠,甚至有煤企成為會議贊助商。難怪有環保人士質疑,東道國波蘭打出「公平過渡」的旗號,實際是永續化石能源業的幌子。
反讓煤商贊助大會
已是第三次成為聯合國氣候會議主辦方的波蘭,迄今仍是高度依賴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形同該國的「黑金」,硬煤產量高居歐盟第一。燃煤發電佔總電力80%左右,遠高於國際能源總署(IEA)會員國的平均值30%。煤炭業更是當地大僱主,要波蘭短期內去煤炭化基本是不可能。以卡托維茲為例,雖然當局宣稱該市正「邁向綠色城市」,但現實是當地的電廠仍不斷噴出黑煙,民眾依賴廣泛燃燒價廉但劣質的煤炭取暖過冬,因此在氣候會期間,卡托維茲的空氣污染還是居高不下。
在飯碗和環保之間,波蘭的立場不言而喻。能源部上周宣布會開採新的煤礦,預計煤炭到2030年在全國能源佔比仍會高達60%。美國國際環境法中心律師杜克坦言對此感到失望,他說:「我們原本希望波蘭政府會藉這次機會,全力推動公平過渡的理念,即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保證不會有人被遺棄。可是,波蘭總統府本周宣布讓煤商贊助聯合國氣候會議,向外界發出了一個令人非常不安的訊號。」
(蘋果日報)
--
波蘭氣候峰會 搶救人類滅絕危機
經過一波目前為止最嚴厲的警告,指出氣候變遷將構成災難性威脅後,將近兩百國代表二日起在波蘭集會,為人類避免全球暖化失控指引一條明路。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四次締約方會議(COP24)在波蘭礦業城市卡托維治登場。三年前的會議達成歷史性的巴黎協定,承諾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限制在遠低於攝氏二度,可能的話最好控制在攝氏一點五度以下。然而目前僅暖化攝氏一度,全球就已出現致命野火、熱浪災情增強現象,海平面上升也將讓颶風破壞力更強。
聯合國大會主席瑪莉亞.艾斯皮諾薩說,倘若讓氣候變遷以目前速度發展,人類將面臨「滅絕危機」。她說:「我們必須即刻行動,而且放膽去做。具有雄心,也要為下一代負責。」
聯合國氣候峰會前主席罕見在會議登場期間發表聯合聲明,呼籲各國採取「果斷行動,因應這些緊迫的威脅」。
法新社取得的聲明副本指出:「氣候變遷衝擊愈來愈難忽視。我們必須讓經濟和社會深度轉型。」
COP24為期兩周的氣候會談期間,各國必須為巴黎協定擬訂規則手冊。然而,邁向最後規範書之路充滿顛簸,美國總統川普決定退出巴黎協定,讓對抗氣候變遷行動難度更高。
廿國集團(G20)領袖昨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高峰會後發表最終公報說,巴黎協定「不可逆轉」,但也提及美國「重申決定退出」這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
巴黎協定重要推手歐洲氣候基金會執行長杜比安納表示,這次會議或許能讓大家知道,美國退出後「是否將有任何骨牌效應」。
這次氣候會議的辯論一大關鍵議題,是氣候變遷抗戰資金如何分配,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的要求仍然天差地遠。
窮困的小國將在氣候變遷影響中首當其衝,他們認為,碳排放量創紀錄,絕大多數源自富國,因此富國必須出資協助窮國進行綠能經濟轉型。但美國退出後,資金來源成為問題。
世界銀行三日宣布從二○二一到二○二五年投入兩千億美元(約台幣六點二兆元)氣候行動資金,讓綠能倡議者振奮,不過,若無各國政府出錢出力響應,光靠世銀還是不夠。
川普效應 阻礙全球對抗暖化行動
愛爾蘭國際及歐洲事務研究所(IIEA)三日發布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美國總統川普質疑氣候暖化、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等言行,限制了全球減少碳排放的努力,而「川普效應」正透過損害國際外交的方式,破壞全球因應氣候變遷進程。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報告分析說,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為其他國家仿效提供了道德與政治掩護,並指全球都在否認川普總統帶來的真實影響。這份報告發表的時機點,恰逢聯合國展開為期兩周有關巴黎協定未來的談判。
川普總統曾聲稱,他的當選是為了服務匹茲堡的公民,而非巴黎的公民,因此有理由讓美國退出具里程碑意義的氣候協定。其他國際領袖承諾不會在氣候問題上倒退,且美國的退出將激勵減碳努力。
這種團結氛圍在去年十一月敘利亞簽署巴黎協定後獲得凸顯,美國成為唯一拒簽協定的國家。儘管如此,報告認為,川普的言行正對巴黎協定造成「非常嚴重的損害」,並概述正被川普效應影響的三個關鍵領域。
在川普領導下,美國有關石油、天然氣與煤炭的聯邦環境法規已遭中止,使得一些汙染最嚴重的化石燃料項目對投資人更具吸引力。
報告中舉卅六間美國銀行對煤炭業的投資為例,在前年巴黎協定簽署後雖下滑百分之卅八,但在川普宣誓就職後,這一比率在去年成長了百分之六。
撰寫此份報告的IIEA資深研究員柯廷說:「這不是巧合,有一些東西支撐著這些趨勢,這就是政治訊號。毫無疑問,關於防止全球暖化不超過攝氏兩度目標的政治承諾,川普效應製造了一種不確定感。」
俄羅斯、土耳其、澳洲與巴西都以川普為由,減緩對抗氣候變遷行動。俄土兩國均已表示不會批准巴黎協定。即將就任巴西總統的波索納洛曾表示想效法川普退出巴黎協定,巴西原本同意主辦明年的氣候峰會,日前卻反悔表示不願主辦。
雖然歐盟、中國大陸與印度承諾採取更多措施支持巴黎協定,但柯廷認為,他們將不願在沒有美國參與下採取重大行動。他說,巴黎協定短期內將繼續存在,「但長遠來看,若沒有美國支持,巴黎協定最終不會有效,我們應該誠實地承認這一點」。
(聯合報)
--
很諷刺!氣候變遷會議 煤礦重鎮登場
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2日起在歐洲產煤大國波蘭的「煤都」卡托維茲(Katowice)舉行,而且是由兩家發電公司和歐洲最大的煉焦煤生產商贊助,除場景甚具諷刺意味之外,此次會議還將測試許多國家對抗溫室氣體排放的決心。
來自200個國家的代表,要在當地居民形容有時呼吸都很困難的嚴重空汙環境裡,商討能否建立全球減少碳排放的新規則。此次會議的場址原本是個舊煤礦境。
這項會議的全名為「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24次締約方會議」(COP24),三年前的會議達成歷史性的巴黎協定,承諾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限制在低於攝氏2度,可能的話最好控制在攝氏1.5度以下。然而愈來愈多國家抗拒這個必須要做的困難選擇。
首先是美國總統川普毫不掩飾自己是氣候變遷的懷疑論者,澳洲跟進他的觀點,巴西在10月新政府上台後,也傾向優先開礦創造就業機會,環境保護先晾在一邊。巴西、印度、中國及其他開發中國家,對於被要求應大砍煤炭消耗時大多怒目以對。
再看看主辦國波蘭,新政府害怕得罪礦業工會,也缺乏替代能源方案,早已放慢揚棄使用煤炭的步調。即便在歐洲大數國家承諾將在2025年之前將煤減到零,但波蘭說,在2030年前煤仍會占其國內能源的一半以上。2040年比率則可以減到三分之一強,遠遠落後巴黎協定的減碳目標。
在世人關注這項會議會達成何種成果之際,世界銀行3日宣布,將在五年投資2,000億美元,以協助對抗氣候變遷。
(經濟日報)
--
阻毀滅性氣候變遷 UN:全球做得不夠多不夠快
各國代表今天齊聚波蘭參加氣候變遷會議,他們將討論落實巴黎氣候協定的細節,以阻止全球暖化失控。聯合國警告,全球計畫阻止毀滅性氣候變遷的行動已「偏離軌道」。
連串科學報告警告,人類必須在未來10年大幅降低溫室氣體排放。聯合國(UN)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今天在聯合國氣候峰會開幕時告訴各國代表,「我們做得還不夠,行動也不夠快」。
這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4次締約方會議(COP24),目的在充實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達成的承諾。斐濟、奈及利亞和尼泊爾等遭遇氣候變遷風險國家的領袖,今天將現身述說自身情況。
不過,東道主波蘭因高度仰賴煤炭提供能源,將力推減少使用化石燃料的「合理過度期」。批評者表示,這將使波蘭能持續污染數十年。
全球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都未參與這場最高層級的氣候會議。
各國在巴黎協定中同意,將限制全球升溫不得超過攝氏2度,甚至攝氏1.5度。
來自近200國的官員將有兩週時間敲定如何實現這些目標。
(中央社)
--
COP24登場 討論《巴黎氣候協定》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4次締約方會議(COP24)2日在波蘭南部煤礦重鎮卡多維斯揭幕,以商討如何落實《巴黎氣候協定》。由於在剛結束的20國集團(G20)峰會上,美國再度重申退出協定,加上「抗戰基金」分配爭議不斷,本屆大會面臨艱鉅挑戰。而比利時布魯塞爾昨高達7萬人冒雨走上街頭,呼籲共同對抗氣候變遷。
近200國代表將展開為期2周的會議,目標是完成2015年《巴黎協定》執行細則談判,以取代2020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
COP24召開之際,曾主辦聯合國氣候峰會的4國前任領導人罕見發布聯合聲明呼籲,全球氣候變遷正在危急的十字路口,敦促各方「果斷行動,以因應迫切威脅」。
聯合國大會主席艾斯皮諾薩表示 ,若放任暖化依目前速度發展,「人類就會面臨滅絕。我們必須即刻行動,要放膽去做,要有雄心抱負,也要為下一代負責。」
本次大會堪稱《巴黎峰會》後最重要的氣候變遷會議,然而各方卻面臨強勁政治逆風。土耳其、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等國仍在猶豫是否支持巴黎協定,不少東歐國家也擔心減排會影響經濟發展。
雖然上周的G20峰會聲明強調巴黎協定「不可逆」,除美國外的簽署國也承諾致力執行協定內容,但各界仍擔憂,美國此舉是否會引發「骨牌效應」。
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COP15)要求,2020年前,已開發國家應為開發中國家提供每年1000億美元援助。惟因全球貿易紛爭及金融風險的增加,勢必打擊各方提供援助的意願。
世界銀行3日公布,2021到2025年間的氣候行動投資金額將達到2千億美元,是目前5年期資金的2倍之多。
(中國時報)
--
川普不願回巴黎協定 專家憂各國仿效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日前聲稱碳排放影響根本不大,更退回石油、天然氣與燃煤的環境法案,環境專家麥克葛拉斯認為,川普在G20高峰會中對相關的環境問題並無明確的說法,這說明川普持續對氣候變遷問題大打模糊牌,他認為,川普的參與度意義重大,很多國家可能對美國「有樣學樣」,巴黎協定恐怕難以在沒有美國支持的情況下落實。
川普於G20稍釋出善意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甫結束的G20高峰會多項議題中,環境類的最大議題就是巴黎協定的完成度,去年宣佈退出的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恰好大談美國聯邦環境法案,他認為這些燃煤的碳排放影響不大,且重申他不合作的立場,說明自己身為美國總統應該為匹茲堡(象徵美國工業城市)人民服務,而非各國人民。
不過,川普在緊接著的G20峰會上對環境議題態度卻沒有在國內時那麼強硬,雖然他重申退出協定的立場,且在最終公報上的環境立場語句中,還特別除去美國,僅寫著「G19對巴黎協定的落實」,但川普提出一項與巴黎協約無關、以能源為重點的環境保護計畫,說明美國在使用一切能源前,會考慮到環境保護。
美國歹鬼帶頭
雖然這項單獨的環境計畫看似是美國對環境協定所釋出的一點善意,但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專家麥克葛拉斯3日卻抱持著悲觀態度撰文,他認為各國都低估了川普在國際議題的影響性。
麥克葛拉斯指出,由於巴黎協定讓全球大型機構的投資客感到惶恐,部分商人只重視工業發展與能源應用,並擔心各國領導人會「忠實的」遵守協定內容,進而影響傳統工業大城與發展中國家的主要收入來源,川普強勢退出可能被這些人視為是汪洋中的一艘巨型戰艦。
麥克葛拉斯擔憂地說,俄羅斯、土耳其、澳洲與巴西都引用過美國當作例子,聲稱美國都沒打算遵守協定中嚴格的內容,更需要能源發展的這些國家自然是有樣學樣,其中,俄國與土耳其已經表示,將不會批准「降低2度C」這項國際間的政治承諾,言下之意指出,少了美國的支持,巴黎協定要落實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台灣醒報)
--
黃背心掀巴黎50年最激示威 馬克宏:絕不接受暴力
法國上周六有13.6萬人響應「黃背心」運動,上街抗議政府調漲燃油稅影響民生,巴黎凱旋門、羅浮宮等知名地標慘遭抗議民眾噴漆破壞,全法有近190處遭人縱火,造成至少263傷412人被捕,是法國巴黎50年來最火爆的示威。法國政府正在考慮包括宣布緊急狀態在內的各種選項,避免抗議越演越烈。
草根運動無正式領袖
法國總統馬克宏前天到慘遭抗議民眾破壞的巴黎凱旋門視察,凱旋門被人用噴漆寫上「黃背心必勝」等反政府文字,門柱內的國家象徵瑪麗安娜雕像被砸破頭,售票區也慘遭洗劫。羅浮宮旁的杜樂麗花園鐵門被暴徒推倒壓傷數人。馬克宏痛批:「我絕不接受暴力行為。」
已持續3周的「黃背心」運動轉趨暴力化,已因抗議損失數十億歐元的法國商界憂心忡忡,先前已被抗議民眾砸過的香榭大道兩側店家,為避免櫥窗或露天咖啡座再度遭殃,上周末乾脆歇業一天。昨天又有大批救護車加入反對調漲燃油稅的行列,在位於巴黎市區的國民議會前封路抗議,還有人縱火燒輪胎並高舉「國家殺人」標語。
法國總理菲利佩昨天找來各政黨領袖對話,尋找因應之道,但麻煩的是這次的黃背心示威運動是法國草根運動,並沒有正式領袖,主要是民眾不滿馬克宏去年上任後推行的經濟改革都在討好富人。
(蘋果日報)
--
「黃背心」亂巴黎 法政府尋求對話
法國抗議燃料稅調漲的全國性「黃背心」運動,已演變為數十年來最嚴重的都市暴動,失控的抗議者破壞公物、縱火打劫並攻擊警察,導致巴黎市容一片狼藉。為此,法國總統馬克宏二日召開緊急會議,要求總理菲力普三日與示威發起者、各黨派領袖等人士會面對話。官員表示,政府目前無意宣布緊急狀態,而是由各部門分頭處理危機。
目前無意宣布緊急狀態
甫自阿根廷返國的馬克宏,前往慘遭塗鴉破壞的凱旋門視察,遭部分民眾報以噓聲。電視畫面顯示,凱旋門內部擺設遭到洗劫,法國國家象徵「瑪麗安娜」(Marianne)雕像遭人砸毀,凱旋門外寫有反資本主義等口號。香榭麗舍大道、羅浮宮與協和廣場之間的杜樂麗花園等地標,都慘遭蹂躪。
隨後,馬克宏返回總統府艾麗榭宮主持緊急會議,菲力普特別取消出席波蘭的聯合國氣候大會,內政部長卡斯塔納也報告相關情況。艾麗榭宮於會後強調,馬克宏始終保持與各方密切對話的初衷,並重申絕對不接受暴力,攻擊執法當局不能被合理化。根據最新統計,一日抗議活動全國約有十三.六萬人參與,四百多人被捕。全國共兩百六十三人受傷,三人因此喪生。
經濟方面,法國商界聲稱,這場連續三週的暴力抗爭,已造成數十億歐元損失,商界代表三日在經濟部開會研商。總理府表示,五至六日將分別在國民議會及參議院進行相關議題辯論,同時蒐集各方意見。菲力普四日將與「黃背心」代表會面。法新社特派員走訪抗議現場後發現,「黃背心」運動參與者來自各階層,除極左及極右派團體與街頭抗爭老將外,還有不少青少年參與其中,這些年輕人在巴士底廣場、香榭麗舍大道等地打劫超市、焚毀路邊機車。
抗議人士:取消燃料稅再來談
民調顯示,七成二受訪者仍支持「黃背心」運動,與十一月十七日首波抗議前的調查相差無幾,顯示「黃背心」訴求符合多數民意;但也有八成受訪者反對使用暴力。法新社分析,「黃背心」是一場沒有正式領導者且訴求廣泛的草根運動;抗議人士表示,取消燃料稅是與政府對話的「先決條件」,政府發言人葛里沃則強調,政府願展開對話,但不會改變政策。
(自由時報)
--
民眾沒跟上改革?當改革鬥士馬克宏遇上公民起義
法國巴黎一日爆發破壞力強大的「黃背心」示威暴動,英美媒體皆指出,這場示威幾乎沒有組織、多半仰賴社群媒體集結,法國政府甚至找不到可以對話的示威領袖,顯示問題已嚴重到不可能忽視,法國總統馬克宏面臨重大壓力,得傾聽且處理示威群眾的心聲。
衛報指出,馬克宏曾多次表明,為了讓法國脫胎換骨,遠離數十年的高失業及低度經濟成長,他絕不會向示威者讓步,且絕不會在示威者的脅迫下,收回各項親商計畫。但如今一場原本僅是反對汽柴油價格及燃料稅的市民表態,逐漸轉變成反馬克宏運動,馬克宏承受龐大壓力,得傾聽且處理民眾對於生活條件惡化的憂慮。
當示威者在巴黎縱火燒車、打劫商家且怒稱法國政府是傲慢自大的精英時,馬克宏越來越難在世界舞台上以改革派鬥士自居,號稱帶頭對抗民粹主義及民族主義。
紐約時報採訪多位黃背心示威者,他們之中有人過去從不參加政治示威,這次卻因為受不了現況而站出來,且示威者未與任何一位政治人物或工會結盟;有人說,馬克宏跟老闆們站在一起,與民眾對立,還有人說,「眼下發生的是一場公民起義」。
衛報報導,法國多數民眾支持黃背心示威,民調顯示,半數法國人認為,他們個人未在馬克宏的改革中受惠,計多人認為稅收政策只嘉惠非常富有的那群人。
衛報說,黃背心示威過去幾周在法國各地蔓延,法國政府事前未料到事態已達危險的轉折點,現在很難壓制民眾的憤怒,馬克宏接下來要預防更多暴力事件的唯一希望,就是回應民眾對生計的關切:生活水準日漸低落,稅制不公,對政治系統及國會不信任。
馬克宏前年為了競選總統,成立草根組織「前進」,說是保證「傾聽」民眾且貼近全國脈動,當時他自稱是法國的「治療專家」。「前進」後來改組成「共和前進黨」,新黨魁現在警告,上周末的示威暴動顯示「民眾不需要心理學家,他們需要解方」。
法國黃背心運動大失控 揭開示威者的神秘面紗
法國民眾抗議燃料稅上漲的「黃背心」運動已延燒兩周,上萬民眾上街抗議,演變成法國多年來最嚴重暴動。走上街的示威者來自四面八方,包括穿黃背心的憤怒民眾、激進煽動者和涉及違法的年輕族群。
法國內政部長卡斯塔納大力譴責那些試圖「製造混亂」和「具高度組織」的破壞人士,他表示,摧毀巴黎部分地區的「暴徒」已滲透整場運動。法國內政部國務秘書努涅斯也稱,暴力行動其實都並非來自「黃背心」人士,而是摻和的其他人所為,「只有暴徒來到警察局」。
法新社記者實地採訪,發現一些「黃背心」人士參與破壞行動,他們來自法國各地、年約三十多歲,並帶著滑雪或工人面具。
他們不一定是激進政治運動家,也不見得是街頭暴力老手,但當中的部分人士已經準備好訴諸暴力以抗議政府政策。許多「黃背心」人士對此表達不滿,說他們破壞了抗議初衷。
警方證實,除了「黃背心」人士,還有許多有經驗的抗議者,包括極左派和極右派人士,兩邊都準備與當局發生衝突。這些群眾懂的如何與警方對抗,像是知道如何燒車和躲避警方的催淚瓦斯等。
極左派人士高喊反對資本主義的口號,並在商店牆壁上寫著「所有警察都是混蛋」(All Cops are Bastards)的英文首字縮寫。極右派人士也不甘示弱,在1日的抗議行動中,積極透過社群媒體號招支持者加入。
此外,1日稍晚也出現了違法的年輕族群,特別集中在巴士底廣場和香榭大道周圍,法新社記者目睹他們搶劫一家小型超市並燒毀一輛摩托車。
警方1日逮補近380人涉及暴力事件,確切的參與群眾有哪些,仍有待法院近一步調查釐清。
「黃背心」掀巴黎50年來最嚴重暴動 400多人被捕
法國民眾抗議燃油稅(hydrocarbon tax)上漲的「黃背心(gilets jaunes)」運動進入第3個周末;1日大批抗議民眾在巴黎市中心滋事,讓多處地標與高級購物區淪為警民衝突的戰場,演變成法國50年來最嚴重的暴動;巴黎警方表示,目前已經逮捕400多人,撲滅近250起火災,並有包括23名維安部隊成員在內的133人受傷;法國當局也傳出有意宣布進入全國緊急狀態。
法國民眾因不滿政府調漲燃油稅導致生活費攀升,11月17日起穿上黃背心走上街頭,在全國各地封鎖道路,阻擋公共場所、工廠和燃油儲存設施出入口以示抗議,因此被稱為「黃背心」運動。隨著民眾不滿情緒高漲,抗議活動的暴力情勢也愈演愈烈。
12月1日是「黃背心」運動連續第3個周末抗議,群眾湧入巴黎市中心滋事,不但縱火焚燒車輛、砸搶商店,還與警方爆發激烈衝突,成為自巴黎1968年5月學運以來最嚴重暴亂;著名地標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內部陳設遭洗劫、外牆也被噴上抗議標語,就連代表法國國家象徵的「瑪麗安娜雕像」(Marianne)也遭人砸毀。
警方寡不敵眾,鎮暴警察因此出動震撼彈、催淚瓦斯和強力水柱驅離。巴黎警方表示,已逮捕412人,撲滅249起火災,其中有112起是車輛縱火事件,另外有133人在動亂中受傷,包括23名安全部隊成員。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出席完G20峰會返國後,隨即前往凱旋門視察情況,指示總裡菲利佩(Édouard Philippe)召開緊急會議,並與示威代表及政黨領袖對話化解分歧。
緊急會議前,政府發言人格里沃(Benjamin Griveaux)受訪時表示,頒佈緊急狀態令是選項之一,「我們必須考慮可行措施,令這些事件不會再發生。不可能讓每個周末都成為暴力集會。」不過《BBC》報導指出,政府官員表示,雖然目前不排除任何可能方案,但並沒有討論到要實施緊急狀態。
法國開車族最常用的柴油(diesel),在過去12個月上漲了23%,來到一公升1.51歐元(約53.44新台幣),是2000年以來平均每公升最高售價;而在全球油價終於下跌時,馬克宏以環保之名不降反漲,在今年下令汽油每升漲7.6分歐元(約2.69新台幣),柴油每升漲3.9分歐元(約1.38新台幣),並要在2019年1月分別再漲6.5分歐元和2.9分歐元。
對此,「黃背心」抗議民眾大罵馬克宏與現實社會脫節,尤其是大量倚賴汽車通勤的郊區與鄉村地區民眾。《路透》報導指出,「黃背心」運動顯示民怨不斷高漲,總統馬克宏面臨上台以來最大政治危機與挑戰。
(聯合報)
--
法政府為黃背心找解方 暫無意宣布緊急狀態
法國「黃背心」運動因暴力行為變調,政府目前無意宣布緊急狀態,各部門分頭處理危機,總理菲力普將先後與各黨派及「黃背心」代表會面,經濟部則與受波及業者商討因應方式。
根據內政部數據,1日的抗議行動中,全國共有13萬6000人參與。巴黎警署統計,在巴黎的抗議行動共有412人被捕、133人受傷,包括23名警力,堪稱近年最嚴重的暴力抗議。
政府發言人葛里沃(Benjamin Griveaux)表示,「我們已經說過不會改變政策,因為那是正確的政策」,況且「過去30年來,法國每隔一年半就換一套政策,若非如此,國家本來可以更好」。
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昨天從阿根廷的20國集團(G20)峰會返回巴黎後,立刻到凱旋門視察暴力事件造成的損害,接著與內政部長、國務秘書等官員召開危機因應會議,並要求總理菲力普(EdouardPhilippe)今天與國會各黨派代表會面。
菲力普本應出席在波蘭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4次締約方會議(COP24),但為處理「黃背心」運動後續而臨時取消行程。
總理府今天表示,5日、6日將分別在國民議會及參議院進行相關議題辯論,同時蒐集各方意見;此外,菲力普明天將與「黃背心」代表會面。
經濟部暨財政部長勒麥爾(Bruno Le Maire)今天與銀行及保險業者、商家組織、旅館餐飲業者會面,估算因這幾波抗議行動而產生的損失,並商討因應方式。他認為,政府現在應加速減稅,同時降低公共支出,才能重振法國經濟。
為了維持1日抗議行動的秩序,光是巴黎就動員4600名警力,有警員從清晨5時執勤到入夜,沒有換班也沒有進食,非常疲累,數個警察工會要求政府宣布緊急狀態及禁止後續遊行,並希望軍方增援保護政府機構。在社群網站上,已有人發起於8日再度上街抗議。
如果宣布緊急狀態,內政部和警署等行政機構可採取限制自由的特別措施,如禁止部分路段通行、禁止集會、在家軟禁等。
但費加洛報(Le Figaro)引述司法部長貝魯貝(Nicole Belloubet)的說法表示,除了緊急狀態,還有別的方式可應對,她不認為事態已發展到需要宣布緊急狀態的地步。在馬克宏昨天召開的危機因應會議,也未討論到宣布緊急狀態一事。
法蘭西島(Ile-de-France)區域委員會主席波克瑞斯(Valerie Pecresse)在CNews電視台節目中表示,巴黎禁不起再一個週末的混亂,「人們當然有權抗議,但無權綁架整座城市」,政府必須堅定回應,對趁亂打劫、威嚇居民的人要有示範性懲戒。
法國民意報(L’Opinion)社論作者奧古斯特(Olivier Auguste)認為,要平息這股社會壓力,需要一項強而有力、容易理解且立即的措施來因應這場運動的根本問題,也就是人民對稅制的忍無可忍。
根據民調機構哈里斯互動公司(HarrisInteractive)替RTL廣播電台及M6電視台於1日抗議活動後執行的調查,72%的受訪者仍然支持「黃背心」運動,與11月17日首波抗議前的調查相差無幾,顯示「黃背心」訴求符合多數民意,但8成受訪者反對使用暴力來表達意見。
法國民眾為抗議燃油稅上漲及生活成本攀升,自11月17日發起示威行動,統一穿上螢光黃背心作為識別,稱為「黃背心」運動。
盼平息黃背心運動 法總理召集各方會商
法國爆發多年來最嚴重的市區抗爭暴動,導致數百人受傷、首都巴黎與周遭地區滿目瘡痍,當局窮於應付這場暴亂之際,總理菲力普(Edouard Philippe)今天邀集各黨派領袖會商。
法國「黃背心」運動變調,香榭麗舍大道陷入一片混亂,「是數十年來未見的景象」,總統馬克宏昨天視察巴黎一日暴動在各地造成的破壞,並召開緊急會議。
法國總統府艾里賽宮(Elysee Palace)表示,已責成菲力普會見示威活動主辦方與各黨派領導人,作為「一償對話宿願」的一環。
生態部長戴扈傑(Francois de Rugy)上週會見黃背心抗爭的代表,但沒能說服他們結束已喧騰超過兩週的示威。
當局不排除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以因應起初是針對燃料稅,後來演變成為反馬克宏陣線匯聚的抗爭。今年40歲的馬克宏是親商溫和派,去年5月當選總統。
法國抗稅示威變調 財長:工商業受重創
法國財政部長勒麥爾(Bruno Le Maire)今天表示,3週來的「黃背心」抗議活動已經重創法國經濟,商店、旅館與餐飲業生意明顯下滑。
與受影響的工業團體與商業公會會談之後,勒麥爾表示,產業營收已經掉了15%至50%。
他未提供詳細數字,但約估小零售商營收下降20%至40%,旅館業訂房減了15%到25%。餐飲業依地點不同,影響程度不一,劇跌2成到5成。
勒麥爾說,衝擊不但嚴重,而且還持續未停。
他強調,這是全國性衝擊,不過巴黎在1日下午和晚上,一些最高檔消費地區發生暴動與搶劫之後受損特別厲害。
黃背心示威活動自11月17日開始,原本是網路社群號召的抗議調漲燃料稅活動,但後來演變成反總統馬克宏的示威。
黃背心騷動 巴黎商家擔憂耶誕檔期生意
法國「黃背心」運動接連3個週末在各地抗議,正值耶誕節前購物高峰期,業者擔心騷動若持續,會影響年底營收,暴力畫面也會讓遊客對巴黎卻步。
反對政府調漲燃油稅的「黃背心」運動本月1日發起繼11月17日、24日以來第3波抗議行動,參與人數雖遞減,但部分群眾行為越趨暴力。
巴黎抗議行動的集結地選在香榭麗舍大道,兩側商家為避免店面遭波及,加上騷動會使消費者卻步,因此多半選擇歇業一天,並用木板封住櫥窗以防被砸。
香榭大道當天維安嚴格,未遭嚴重破壞,但香榭大道委員會估計,少營業一個週末日,商家損失約達800萬歐元(約新台幣2億7900萬元)。
香榭大道雖然倖免,但暴力份子轉往其他區域,仍有一些銀行或商店被砸或遭洗劫。
巴黎第8區的聖奧諾雷郊區街(rue du FaubourgSt- Honore)鄰近香榭大道,精品店集中,總統府艾里賽宮(Elysee Palace)也在這條街上。
「費加洛報」(Le Figaro)引述這條街的商家委員會主席席默曼(Benjamin Cymerman)表示,約有15家店被砸,這一區店家的客戶主要是到巴黎一遊的外國人,「暴力畫面的影響很巨大,他們會害怕再到巴黎來」。
耶誕節即將來臨,正是民眾大量採購食物及禮品的時節,有零售業者表示,有抗議就會封路,封路就會影響人流,人流不來生意就不會好,若抗議行動持續下去,年底進帳堪憂。
貿易銷售企業聯盟(FCD)總代表奎賽勒(JacquesCreyssel)估算,像1日這種週末日,整體銷售額衰退可能超過30%,今年的生意本就不算很好,原先為了耶誕節打算新聘一些人手幫忙,現在也取消了。
經濟部暨財政部今天將與銀行及保險業者、商家組織、旅館餐飲業者開會,將估算損失並商討因應方式。
此外,根據「巴黎人日報」(Le Parisien),巴黎市長伊達戈(Anne Hidalgo)打算調查商家損失,並推出緊急基金協助業者度過難關。巴黎2015年遭恐怖攻擊時動用過類似措施,當時商家營業額在短時間內大幅滑落。
法國黃背心運動走調 重點快速了解
法國「黃背心」運動,在警方發射催淚瓦斯與水柱驅離群眾後走調,衝突讓巴黎滿目瘡痍。這起原先因不滿調漲燃油稅而從網路發動的運動,訴求已擴大至其他議題。
彭博(Bloomberg)、法新社、路透社彙整今天的衝突及示威活動背景。
● 網上號召示威 起因不滿調漲燃油稅
民間基層透過社群媒體組織起「黃背心」(YellowVests)運動,雖無具體的發起領袖,但仍號召數千人湧上法國各地街頭,運動的訴求獲75%法國大眾支持。活動剛開始的訴求,是反對總統馬克宏(EmmanuelMacron)為挹注發展再生能源等措施而調漲燃油稅。
● 訴求益發擴大 反映對馬克宏改革不滿
黃背心運動過去2週不時出現道路、加油站與零售店關閉。訴求也從最初反對調漲燃油稅,延伸到要求提高退休金、提高最低工資、撤銷其他稅目、恢復課徵富人稅、要求刪減政治人物的最高薪資,甚至要求馬克宏下台及以「人民議會」取代國會。
黃背心運動被視為反映法國人不滿馬克宏的改革討好富人,且態度冷漠與高傲。華瑞克大學(WarwickUniversity)法國政治學系教授席爾德(Jim Shield)認為,黃背心運動最終可能消散,但民眾的怨氣卻不會,屆時轉化成別種新形式,可能對馬克宏更危險。
● 示威群眾拒與政治團體牽扯
雖然不乏有政黨想表達支持,但黃背心群眾拒絕與任何政治團體牽扯。
● 運動變調 官方認定極端分子介入
法國官方目前尚無黃背心示威潮的確切參與人數。這股全國性示威已進入第3個週末,大多數示威群眾堪稱平和,部分強硬派試圖闖入政府建物,但已被警方擋下。
電視畫面顯示,示威群眾昨天試圖破壞障礙,而與警方在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凱旋門(Arc of Triumph)附近爆發衝突。總統府艾里賽宮(Elysee)及總理府瑪蒂諾宮(Matignon)周邊已建維安警戒。
有關當局表示,約從11月17日起各地陸續出現黃背心示威,但極右與極左的暴力團體及外圍郊區的年輕人滲入昨天的示威,導致活動走調。警方表示昨天在巴黎已逮捕超過400人,另有133人受傷。
法國內政部指出,在今天全國各地約有7.5萬人走上街頭之際發生警民暴力衝突,極右翼團體與無政府主義分子需為此負責。
● 馬克宏籲各方對話
總理菲力普(Edouard Philippe)11月30日與示威群眾會面時,黃背心方面僅2名代表與會,且其中一人以他們要求會談需電視直播遭拒為由,很快就離席。
在警方鎮暴讓巴黎市中心滿目瘡痍後,馬克宏今天要求菲力普與各方政治領袖及示威群眾會談,盼能讓這場全國性示威落幕。儘管有人呼籲總統應即刻對示威群眾讓步,但總統府的消息指出,馬克宏今天不打算發表全國談話,也沒討論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的構想。
黃背心抗議商家喊苦 馬克宏視察暴動現場
法國總統馬克宏今天視察巴黎一日暴動在各地造成的破壞,並召開緊急會議,散會前呼籲與反政府抗議人士進一步對話。法國「黃背心」全國性抗爭迄今達2週,嚴重影響商家做生意。
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與法國總理菲力普(Edouard Philippe)、內政部長及高階安全官員開會,因應這場造成全國數百人受傷的暴力活動。
法國總統府艾里賽宮表示,菲力普奉命會見抗議發起人及政黨領袖,作為「願持續對話」的一部分。
生態部長戴扈傑(Francois de Rugy)上週和「黃背心」抗議代表會面,但沒能成功說服他們停止示威。
巴黎警方表示,昨天的暴動為首都多年來最嚴重衝突,共412人落網,目前仍有378人在警局。
全國共263人受傷,133人住院治療,當中包含23名維安人員。
馬克宏表示:「我永遠不接受暴力。」他說:「沒有正當理由可解釋攻擊當局、洗劫商家、威脅路人或記者、玷汙凱旋門(Arc du Triomphe)的行為。」
暴力讓法國商業界憂心忡忡,他們稱他們已損失數十億歐元,並將出席經濟部明天舉行的會議。
零售商聯盟代表奎索(Jacques Creyssel)表示:「我們最糟的恐懼成真,(抗議引發的)封鎖已連續3週,商業界蒙受重大損失。」
(中央社)
--
巴黎暴動 重擊觀光、交通股
「黃背心」運動上周六在巴黎引發半世紀以來最嚴重暴動,令投資者擔憂這場暴動不但將對法國經濟造成衝擊,還將重創遊客到巴黎的觀光意願。受此影響,周一法國觀光股與交通股雙雙重挫。
受美中貿易對峙出現緩和,雖然巴黎股市周一追隨其他股市上漲,不過在巴黎暴動陰霾籠罩,高速公路營業運者Vinci周一股價卻挫低2.6%、旅館連鎖業者雅高集團與法國航空股價也各自大跌1.6%與2.7%;超市集團家樂福也下滑2.1%。
總部位於日內瓦的Prime Partners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經理人蘇博(Jerome Schupp)指出,周一雅高股價下滑,主要是投資者擔憂它們旅館訂房是否會遭到取消。
一名交易員也認為,這場暴動並不利法國首都形象,「這恐對經濟造成重創」。
為抗議法國政府調升燃油稅與生活費用攀升,法國民眾自11月17日起開始穿上黃背心,發動全國性的草根性抗議運動,這也被外界稱為「黃背心」運動。
過去幾周「黃背心」運動還堪稱平和,不過到了上周六卻意外變調,並還演變巴黎自1968年來最嚴重的暴動。
這也迫使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周日結束G20峰會後,就立即從阿根廷返回法國,並與相關人士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因應措施。其中一項就是要求法國總理菲利佩(Edouard Philippe)周一與示威代表與政黨領袖展開溝通對話。
此外,馬克宏在周日回到巴黎後不久,曾直奔凱旋門,視察被示威民眾破壞的雕像與牆上的塗鴉。
根據法國警方表示,原本上周六在巴黎街頭舉行的「黃背心」示威抗議,卻演變成「前所未有」的動亂,示威者在凱旋門附近街道焚燒汽車、破壞玻璃與搶劫店家等。為避免暴動情勢惡化,鎮暴警察向示威者發射催淚瓦斯與水柱,結果在警民衝突下,造成133人受傷,其中有23名是警察。
(工商時報)
--
中國同意調降 美國汽車關稅
美中領導人在「川習會」上達成貿易戰停火協議。繼白宮稱中國將「大量」採購美國產品之後,川普前天深夜在推特加碼爆料,稱中國同意「降低及取消」針對美國進口車的40%高額關稅,但中方沉默以對。媒體指出,若消息為真,將是中國相當大的讓步。
川普推文並未說明中方新措施何時生效,或關稅將降到多低。值得玩味的是,中方既不願證實,也未矢口否認這項消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昨在例行記者會上僅表示,「兩位領導人已達成重要共識,中方將會依據該共識行事。」彭博報導,中方對於川普推文的沉默反應,也再度凸顯美中雙方對「川習會」結論的不同解讀。
《華爾街日報》分析,就中國而言,這將是相當大的讓步,因為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去年美國出口到中國的汽車價值高達95億美元(約2914億元台幣),僅次於航太產業及農業。
中國政府在7月將一般進口車關稅從25%調降至15%,不過數日後,因貿易戰越演越烈,針對美國進口車施加額外25%關稅,使其現行稅率高達40%。據消息人士指出,中方上周表態,若非貿易戰作梗,美方也能享有15%稅率,希望就此進行協商。
(蘋果日報)
--
美媒看衰「休兵」 90天後重燃貿易戰
美中談判1年來無法解決歧見 90天內取得共識難度非常高
華爾街日報、彭博等引述分析師報導,過去一年美中在解決強迫技術轉移、智財權保護等議題上都沒有重大突破,川習會後雙方雖決定暫時休兵,給九十天時間繼續協商,卻不可能改變上述情況,兩國後續談判是荊棘滿佈,九十天後貿易戰將再度升級。
川普和習近平上週六於阿根廷的二十國集團(G20)高峰會場邊舉行會談,川普同意明年一月一日起暫時不將中國二千億美元產品關稅由十%上調至二十五%,給予雙方九十天時間就強迫技術轉移、智財權保護、非關稅壁壘、網路間諜等問題繼續協商;中國承諾採購大量的美國產品。
這個協議讓全球投資人鬆口氣,週一全球股市全面大漲。但分析師指出,美國要求中國進行結構改革,北京當局恐怕會認為在政治上是窒礙難行;美中談判團隊在過去一年來舉行多次談判,都無法解決雙方的根本分歧,現在想在九十天內取得共識,難度非常高。
貿易戰停火「不代表實質突破」
荷蘭合作銀行駐香港亞洲金融市場研究主管艾佛利(Michael Every)表示:「如果美中暫時休兵是意味著有實質突破,我就不姓艾佛利,雙方對貿易戰都沒有做好準備,也沒有想要讓步。」
華府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問題專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指出,十二月十八日舉行的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紀念大會,將成為美中貿易戰發展的下個重要觀察點,中國很可能利用這個場合強調經濟改革的承諾。
但甘思德說,如果當天或當週中國沒有出現新的重大公告,「那就能確定,中國並不會把這個(休戰)當作是改變經濟和產業政策的機會」;在此情況下,美中之間的關稅戰,必然會在休戰九十天後再度升級。
美國提出九十天期限,意味談判要在三月一日前後得出結果,正好在中國年度全國「兩會」(中國全國人大、中國政協全國委員會會議)登場前夕,中國領導階層在那段時間不太可能對外做出讓步,這也拉高美中後續談判的風險。
http://img.ltn.com.tw/2018/new/dec/4/images/bigPic/600_241.jpg
川普︰美車40%關稅 中國願降
廿國集團(G20)舉行「川習會」,雙方同意讓貿易戰停火九十天。川普隨後在推特吹噓,中國同意降低或取消對美製汽車課徵的四十%關稅,振奮美國汽車業,他與習近平達成了「史上最大的協議之一」;但美國財政部長努勤警告,中國不要空口說白話。
美國對中國製的汽車課徵二十五%關稅,中國回敬美製車高達四十%的汽車關稅,相較來自其他國家進口車十五%關稅,美國車明顯被「壓著打」。
路透報導,若川普所言屬實,美國汽車製造業因貿易戰帶來的衝擊將獲得解決,先前美國品牌在中國車市占有一席之地,後因高額關稅、民眾仇美情結,銷售量明顯萎縮。
中國乘用車協會統計,去年中國進口車規模達五一○億美元,有約一三五億美元來自北美洲,包括BMW等非美國品牌在美國製造的車款;去年美製汽車占中國所有進口車數量約十%。
汽車研究機構LMC Automotive統計,今年中國最暢銷的前十大車款,有六款是BMW或賓士(Mercedes-Benz)等品牌的運動休旅車(SUV),若中國取消美製車進口關稅,最受惠的反而是美製德國品牌車廠。
金融時報報導,努勤警告中國,「不要空口說白話」,要求提出「具體日期和行動」;這顯示美國官員對中國是否會履行停火條款抱持懷疑態度。
中國的英文官媒「中國日報」社論放話,美中關係能否持續改善,將取決於美國誠意;美國若進一步加徵關稅,中國絕對不會是唯一輸家,白宮別以為美國經濟狀況比較好,就能迫使中國讓步。
(自由時報)
--
川普宣布:中國同意降低美國汽車關稅!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2日晚間在推特上貼文宣布,中國同意降低美國汽車的關稅。
此一宣布緊接在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國集團(G20)峰會共進工作晚餐之後,當時美國同意暫停對20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仍維持10%,不會在1月1日調升至25%。
川普的深夜推文寫道:「中國已同意降低和移除自美國輸入中國的汽車關稅。目前的稅率是40%。」
中國7月調降美國以外進口汽車的關稅,自25%降至15%,但幾日後,對美製汽車祭出40%的報復性關稅。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國際貿易局,美國2017年對中國出口價值95億美元的新轎車和輕型卡車。
阿根廷也選邊站?G20期間生怕得罪中國 川普不爽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阿根廷總統馬克里2日簽下多項新貿易協議,使中國在拉美經濟體之間扮演的角色愈發吃重。
習近平於20國集團(G20)峰會後,留在阿根廷進行國是訪問,他和馬克里宣布簽署逾30項農業和投資協議,包括將阿根廷的櫻桃銷往中國,以及擴大貨幣互換規模。
中國是阿根廷最大外銷市場之一,尤其是推動阿國經濟成長引擎的農產品,同時也是阿根廷最大放款國之一,根據華盛頓智庫美洲對話組織,中國提供182億美元(約台幣820億元)的融資,協助阿國進行基礎設施和其他工程。
馬克里表示:「中國的發展嘉惠阿根廷、我們的區域,以及全世界。」他致贈「解放者聖馬丁大項鍊級勳章」給習近平,這是授予外國政治人物的最高榮譽,另外,阿根廷的馬球協會送了一匹馬球用馬給習近平。
但白宮發言人桑德斯日前描述美國總統川普與馬克里雙邊會談時很不客氣地說 :「兩位領導人重申承諾,共同面對區域性挑戰,像是委內瑞拉,以及掠奪式的中國經濟活動。」
阿根廷出面否認。阿國官員表示:「這番評論未與阿根廷政府取得一致,不反映阿根廷的看法。我們非常重視和中國的關係。」阿根廷外長福瑞也說,「沒討論過那些詞彙。」
G20峰會的一段小插曲暴露出阿美之間的關係生銹。川普對阿國的冷淡在上周五表露無遺,他在G20活動中途突然離開舞台,獨留馬克里一人在台上,明顯一臉困惑又有些窘迫,台下有部分觀眾笑出聲來。這應該也是阿根廷更擔心惹惱中國,比較不在意與白宮唱反調的原因之一。
根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的報導,中國本周將提供給阿根廷的信貸額度加碼一倍至250億加元(約台幣6630億元),以協助該國安度最近一波金融危機。中國因此成為國際貨幣基金之外的阿國最大放款國。下周,中國還可望宣布,花約80億加元為阿根廷興建一座新核能電廠。
國際創新管理中心研究學者伯恩斯說,過去從未有兩個大國同時在經濟和戰略上占據主導地位,如今中美的競爭將慢慢迫使各國選邊站。
中美角力戰 巴拿馬是下一個爆點?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二日晚間抵達巴拿馬進行國是訪問;去年六月中旬與台灣斷交、與大陸建交的巴拿馬,已成為中國和美國之間拉美爭霸戰的另一引爆點。習近平此行是否會掀起中美洲與台灣的斷交潮,備受關注。
巴拿馬去年六月與中國大陸建交後,與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成為中國向拉美延伸的重要承接地。一年多來,中巴兩國已簽署廿八項外交和投資協議,巴拿馬預計年底前會發行高達人民幣五億元的熊貓債券,中國包商也拿到合約,將負責興建一個港口、一處會展中心和一座橫跨運河的新大橋。
由於台灣在中美洲尚有邦交國,習近平此行是否將引起「多米諾骨牌效應」,造成這些國家與台斷交進而與大陸建交,備受關注。
此外,巴拿馬已然成為中國和美國之間拉美爭霸戰的另一引爆點。中國在巴拿馬的投資和影響力增加,讓美國坐立難安。美國國務卿龐培歐七月結束訪問巴拿馬行程時警告,「中國來訪時,不總是對巴拿馬人有利」。他補充說明,大陸國有企業運作常有政治動機。
巴拿馬的阿馬多半島位於巴拿馬市和橫跨巴拿馬運河入口處的美洲大橋間,這裡曾林立美軍宿舍老建築,現在成為北京和華盛頓較勁的場所。美國正設法研擬一套連貫性策略,因應大陸在拉美日益升高的影響力。
巴拿馬資深外交人員透露,在美國官員施壓巴拿馬總統瓦雷拉政府撤回提供的四公頃土地後,中國在阿馬多蓋新大使館的計畫受阻。
衛報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美國當然會攔阻:他們不會允許大幅中國旗幟飄揚在運河出入口旁。但地方上的壓力也很重要。把這塊地交給中國,會讓瓦雷拉政府很失民心。」巴拿馬政府表示,撤回土地的決定是基於安全和環境因素考慮。
中國想把大使館蓋在巴拿馬市傳統的外交領事館區,也遭華府反對。北京臨時使館目前設在辦公區。
巴拿馬運河管理局情報專家塔畢耶洛說:「最近華府的慘勝顯示,美國還沒接受這條運河已從軍事資產變成商務資產。美國必須做出決定:是否接受在美洲的自由貿易,或恢復冷戰?後者會是大災難。」
中巴之間的自貿協議已進入後期商議階段,巴國官員認為,巴拿馬可逐漸成為區域性物流中心而受惠。巴國貿易部長艾羅賽梅納說:「我們會成為中國商品進入拉丁美洲的門戶。巴拿馬將成為小國與中國協商的範例。」
(聯合報)
--
川普:陸同意降低汽車關稅
在美國與中國達成貿易戰休兵90天的協議後,3日又傳出局勢進一步和緩的好消息。美國總統川普2日表示,中國已同意「降低與取消」(reduce, reove)在美國生產的汽車進口關稅,可望嘉惠特斯拉、戴姆勒(Daimler)及寶馬(BMW) 等在美國設廠的汽車製造商,激勵全球汽車類股3日盤中大漲。
川普並未在推文裡說明其他細節,中國外交部也拒絕評論關於調整汽車關稅的消息。不過專家認為,川普這則推文可能是暗示中國將取消對美國進口汽車課徵、25個百分點的報復性關稅。
這項消息激勵全球汽車類股3日盤中大漲,特斯拉漲3.5%,通用漲3.3%,福特也漲逾2%,歐洲汽車類股指數則躍漲3%,BMW、福斯及戴姆勒分別漲4%到5%。
中國7月全面調降汽車進口關稅稅率,從25%降至15%,但幾天後又提高在美國生產的汽車進口關稅提高至40%,以報復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徵關稅。中國上周說,若美中未出現貿易爭端,美國進口車的關稅稅率原為15%,並呼籲協商出解決方案。
知情人士透露,早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G20會議會見川普前,中國官員已討論過降低美國汽車進口關稅的可能性,但調降的幅度與時間尚不清楚。美國目前對中國進口車課徵27.5%的關稅。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中國去年從美國進口價值約102億美元的新車與中古車,遠多於2008年的11億美元。美國去年則從中國進口約16億美元的新車和中古車。
若此事獲證實,一直是中國市場前十大進口車品牌的戴姆勒與BMW,將受惠尤大,受惠程度也將甚於福特汽車和通用汽車等美國車廠。分析師指出,對中國而言,調降在美生產的汽車關稅不代表對美國讓步太多,因為受惠最多的是德國車廠,且有利中國車廠藉由自由貿易拓展海外市場。
從汽車關稅來看川習停火協議 各自表述有多海闊天空
美國總統川普周一宣布,中國同意削減對美國汽車的進口關稅。但這非白紙黑字的協議,也沒有得到中方的確認,讓他的閣員和顧問連忙解釋,但都說不清楚。
周一在回答相關問題時,財政部長米努勤和總統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不敢說沒這回事,只是附加很多先決條件 。
庫德洛說,「此時此刻我會說這是承諾,承諾不一定是貿易協議,而是他們將研究應可實施的東西,」
周六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共進晚餐之後,川普發表上述推文,引發全球汽車類股一陣驚喜。中美雙方在此次晚餐會上達成協議,美國將延後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提高關稅,換取雙方就更廣泛的經濟爭議進行談判。
「我認為雙方有個明確的理解,我們現在要在未來90天內將兩位領導人達成的協議變為真正的協定,」米努勤周一在白宮對記者說。「我相信習主席,相信他對川普總統的承諾。但他們必須兌現。」
這種不確定性,凸顯川普沒有事先敲定細節而急於達成交易所帶來的風險。晚宴結束後,美國和中國沒有發表聯合聲明,加劇這種混亂局面。金融市場正在費力消化白宮所描述川普的重大勝利。
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中國專家Bonnie Glaser說,「當你在峰會上沒有詳細的談判,最後是個海闊天空的協議,情況就是這樣」,「這有風險。肯定無法保證會產生我們想要的結果。」
儘管如此,川普仍然讚揚自己在晚宴上的成就,並在推特上聲稱中國已同意立即購買更多美國農產品,並放棄汽車關稅。努欽周一接受CNBC訪問時說,中國的額外貿易承諾為1.2兆美元,但強調細節仍需要談判。
針對川普的對中國加徵關稅,中國在今夏對來自美國的汽車加徵25%的報復性關稅。由於中國對其他所有進口汽車都徵收15%的關稅,因而美國汽車的關稅達到40%。
在記者會上,庫德洛說他認為中國最終會完全放棄汽車關稅。根據WTO規則,這種變化將適用於所有國家。
「我們還沒有就此達成具體協議,」庫德洛的說法顯然與川普的推特相矛盾。「但我告訴你,身為參與者,我們預計這些關稅會降至零。」
當被問及美國和中國在晚宴後發表的聲明中為什麼都沒有提到汽車關稅時,庫德洛硬拗說有。「我不同意這點」。
美中貿易協商美方原本一直由米努勤主導,但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川普已告知習近平,他已指示美國貿易代表賴海哲,來代表美方主導美中後繼談判。 這調整讓中方感到意外,賴海哲在美中貿易談判屬強硬派。
(經濟日報)
--
陸巴拿馬建使館 美扯後腿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日晚間抵達巴拿馬進行國是訪問;去年6月中旬捨棄台灣與陸建交的巴拿馬,已成中國和美國之間拉美爭霸戰的另一引爆點。
巴拿馬的阿馬多半島位於玻璃帷幕大樓林立的巴拿馬市和橫跨巴拿馬運河入口處的美洲大橋之間,這裡有曾是美軍宿舍的老舊建築,現在成為北京和華盛頓較勁的場所。美國正設法研擬一套有連貫性策略,以因應中國在拉美日益升高的影響力。
巴拿馬資深外交人員透露,在美國官員施壓巴拿馬總統瓦雷拉政府撤回提供的4公頃土地後,中國在阿馬多蓋新大使館的計畫受阻。
衛報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美國當然會攔阻:他們不會允許大幅中國旗幟飄揚在運河出入口旁。但地方上的壓力也很重要。把這塊地交給中國,會讓瓦雷拉政府很失民心。」
然而,這些可能只是得不償失的勝利。習近平在G20峰會後轉往巴拿馬訪問,強化兩國關係。
這是巴拿馬去年6月捨台與陸正式建交後,首次有中國領導人到訪。一年多來,兩國已簽署28項外交和投資協議,巴拿馬預計年底前會發行高達人民幣5億元(約台幣22.56億元)的熊貓債券,中國包商也已贏得合約,將負責興建一個港口、一處會展中心、和一座橫跨運河的新大橋。
中國在巴拿馬的投資和影響力增加,讓華府愈來愈坐立難安。美國國務卿龐培歐7月結束訪巴行程時警告,「中國來訪時,不總是對巴拿馬人有利」。他補充說明,中國國營企業運作常有政治動機。
習近平挖角阿根廷 川普吃味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和阿根廷總統馬克里2日簽下多項新貿易協議,使中國在拉美經濟體間扮演的角色愈發吃重。
習近平於20國集團(G20)峰會後,留在阿根廷進行國是訪問,他和馬克里宣布簽署逾30項農業和投資協議,包括將阿根廷的櫻桃銷往中國,以及擴大貨幣互換規模。
中國是阿根廷最大外銷市場之一,尤其是推動阿國經濟成長引擎的農產品,同時也是阿根廷最大放款國之一,根據華盛頓智庫美洲對話組織,中國提供182億美元(約台幣820億元)的融資,協助阿國進行基礎設施和其他工程。
馬克里表示:「中國的發展嘉惠阿根廷、我們的區域,以及全世界。」他致贈「解放者聖馬丁大項鍊級勳章」給習近平,這是授予外國政治人物的最高榮譽,另外,阿根廷的馬球協會送了一匹馬球用馬給習近平。
但白宮發言人桑德斯日前描述美國總統川普與馬克里雙邊會談時,很不客氣地說 :「兩位領導人重申承諾,共同面對區域性挑戰,像是委內瑞拉,以及掠奪式的中國經濟活動。」
阿根廷出面否認。阿國官員表示:「這番評論未與阿根廷政府取得一致,不反映阿根廷的看法。我們非常重視和中國的關係。」阿根廷外長福瑞也說,「沒討論過那些詞彙。」
G20峰會的一段小插曲暴露出阿美之間的關係生銹。
川普對阿國的冷淡在上周五表露無遺,他在G20活動中途突然離開舞台,獨留馬克里一人在台上,明顯一臉困惑又有些窘迫,台下有部分觀眾笑出聲來。
(聯合晚報)
--
川普推文稱 中國同意調降美國汽車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推文表示,北京已同意「降低並移除」對美國汽車加徵關稅。中國目前對美國汽車課徵40%的關稅。
川普今天推文說:「中國已同意降低並移除對美國出口到中國的汽車加徵關稅。現行關稅為40%。」
川普推文中並未提到中國新關稅的稅率。白宮和貿易代表辦公室未能立即回應記者置評要求。
川普和習近平昨天達成貿易戰停火90天的協議,讓雙方有時間進行協商。
美國主要汽車大廠表示,他們不清楚出口到中國汽車關稅調降事宜。曾聽取簡報的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汽車製造商原本已定於明天和美國貿易代表署開會。
北京調降汽車關稅對出口汽車到中國的車廠來說將是一大提振,其中包括福特汽車(Ford Motor Co.),以及在美國生產豪華車出口到中國的BMW。
中國今年雖然調降進口車關稅,從25%降至15%,但對美國車加徵懲罰性關稅25%,關稅因此提高至40%。
美國目前對中國車課徵27.5%關稅。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11月28日表示,川普指示他檢視手邊所有的工具,看看是否能調高中國進口車關稅至北京目前對美國車課徵的稅率。
傳中國同意調降美國車關稅 大振特斯拉、BMW士氣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推文表示,中國已同意降低美國汽車關稅,對出口汽車到中國的電動車大廠特斯拉汽車公司(TeslaInc)及BMW而言,無疑是一大福音。
路透社報導,20國集團(G20)阿根廷峰會落幕後,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90天貿易戰停火協議。川普推文表示:「中國已同意降低並移除美國出口到中國的汽車關稅。現行關稅為40%。」
若此言為真,將大振美國汽車製造商士氣。美中貿易戰越演越烈之際,中國針對美國多樣商品祭出報復性關稅,7月更對美國汽車徵收40%關稅,重創美國車廠。
中國是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美國去年出口價值約100億美元的客車至中國,北京今年加徵的關稅舉措,迫使許多美國汽車製造商大幅提升產品價格。
此外,中國今年調降大部分的進口車關稅至15%,但對美國汽車仍維持40%關稅,使特斯拉和福特汽車公司(Ford Motor Co.)旗下品牌林肯(Lincoln)等美國車廠處於競爭劣勢。
北京如今同意調降汽車關稅,對福特汽車及在美國生產豪華車出口到中國的BMW等車廠而言,將是一大福音。
中國對進口電動車加徵關稅,大幅衝擊正在上海設廠的特斯拉,特斯拉只能自行吸收關稅帶來的額外支出,以降低車款價格。如今關稅有望降低,對特斯拉而言無疑也是好消息。
美:中國態度大變 作出逾1.2兆美元額外貿易承諾
美國財長梅努欽今天表示,北京已做出逾1.2兆美元的額外貿易承諾,作為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所達成協議的一部分,且北京保證會針對前述承諾立即採取措施。
川普和習近平1日在阿根廷舉行會談時,雙方同意暫緩加徵關稅計畫,宣告兩國過去數月來在貿易等議題上不斷升高的緊張情勢暫時休兵。
梅努欽(Steve Mnuchin)今天表示,在阿根廷會談中,中國官員的論調出現有別於過去的明顯轉變,習近平明確承諾,會對美國企業開放中國市場。
梅努欽接受美國媒體CNBC訪問時表示:「他們提出逾1.2兆美元的額外承諾,不過細節仍須談判。我們首度獲得他們承諾,這會是一項真正的協議。」
(中央社)
--
90天喘息後…貿易戰前途多舛「中國即使讓步 美國未必休兵」
美中貿易戰雖然獲得三個月的喘息空間,強迫技術轉移、智財保護、非關稅障礙以及網路間諜活動仍是棘手難題。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分析,中國官員迄未表明他們已同意美國突出的談判日程或截止日期,現實未來三個月的談判前途多舛,何況即使中國就上述議題讓步,也不見得會讓美國從此就休兵。
美國官員表示,雙方同意休戰主要是考量國內經濟—關稅上升已傷及兩國經濟與國際市場。
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中國事務專家、曾任歐巴馬政府駐北京財政事務官員的杜大偉(David Dollar)說,如果美國經濟遲緩下來,川普政府不可能繼續把關稅擠上去,可是,如果美國經濟大好而談判受阻,「90天後我們可能真要進入嚴重的貿易戰了。」
北京亟需休戰,不但因為不斷上調的關稅已經大傷中國經濟元氣,更因民眾信心也受重創。
川普陣營裡則仍鷹鴿兩派壁壘分明,誰擔任主談判代表都未決。跟歐盟日本談判時,由貿易代表賴海哲(Robert Lighthizer)擔綱。
華爾街日報引述美國官員認為財政部次長馬爾帕斯(David Malpass)可能出線,但立場更強硬的賴海哲角色不能輕忽。
中方主代表劉鶴將繼續擔任,他未來數週內就將率領30人的隊伍到華府。
川普在返途轉機上告訴記者,兩國已達成「難以相信的協議。中國將開放,也將免除關稅,」但北京根本沒講同樣的話,華府官方也避用「協議」字眼,只說「宣布。」
美國業界的反應一片稱好,但馬里蘭大學經濟學者莫芮奇(Peter Morici)提出警語:「總統(川普)和歐巴馬、小布希甚至柯林頓一樣,都陷入中國的圈套。他得到的將只是陳腔濫調和無數承諾,非常少實質結果。」
路透社也引述中國日報表示,鑑於兩國需求與目標大相徑庭,未來即使打成協議也不可能「完全解決」問題。
ING銀行對雙方獲得突破不甚樂觀的理由是,雙方對中國對美貿易順差要縮減到何程度,立場仍相差太遠。
為何列管芬太尼?美國類鴉片藥 最大來源中國網購
類鴉片鎮痛藥芬太尼(Fentanyl)會成為美中兩國元首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會談的議題之一,而且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允將芬太尼列入「受管制藥物清單」,會受到川普總統的高度肯定,讓不少人感到意外。不過僅占世界人口總數5%的美國人,消費了全球80%以上的類鴉片藥物,中國是美國的這類不必透過美國醫生處方,就可利用網購郵寄到手的最大來源地。去年10月,川普還簽署備忘錄,宣布為應對類鴉片危機,美國進入全國公共衛生緊急狀態。
美國的藥物濫用情況近年來越來越嚴重。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今年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有超過4萬名美國人死於過量服用類鴉片類藥物,比前一年增加25%。
美、中當局前不久曾聯手摧毀一個從中國非法販賣芬太尼到美國的供應網路,21人在中國遭到起訴,潛在阻止了近2000萬劑類鴉片藥物芬太尼運往美國。這是美中執法部門首次合作打擊芬太尼走私。
國會創立的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11月26日曾發表2017年有關中國流入美國的芬太尼等類鴉片藥物的報告指出,儘管中國政府採取措施減少生產和出口芬太尼類藥物,但中國仍是美國非法芬太尼及芬太尼類藥物的最大來源地。
報告說,為對抗流入美國的芬太尼等類鴉片藥物,美國有關部門已開始針對中國毒品販運者採取法律措施,包括首次宣布對中國芬太尼走私者提出檢控和制裁。
報告說,從中國流入美國的芬太尼得不到實質性控制的原因,很大部分是由於中國政府對醫藥和化學公司的監管不強。
美國政府官員對此一直批評,但中國官員表示,美方沒有證據,罔顧事實,中國方面一直在與美方展開合作,芬太尼類物質在美國的氾濫是「由美國內眾多因素綜合導致的結果」。
芬太尼鎮痛效果是嗎啡80倍 攸關中國藥廠錢脈
中國藝人的各種八卦和醜聞,沒能把注意力從中美元首阿根廷會晤上吸引開,其中一個原因,來自芬太尼。圍繞芬太尼,急速湧起兩潮,一是解讀潮,因為之前好多人根本不知道什麼叫芬太尼;一是表態潮,一堆醫藥公司出來表態,說自己的生產銷售都沒沾上芬太尼。
按專業解釋,芬太尼是一種新精神活性物質,也被稱為實驗室毒品,具有與管制毒品相似甚至更強的興奮、致幻、麻醉等效果。聯合國毒品與犯罪問題辦公室預測,該類物質將成為繼傳統毒品、合成毒品後全球流行的第三代毒品。
在中國芬太尼被認為是種強效麻醉性鎮痛藥,適用於治療疼痛和手術鎮痛,鎮痛效果約為嗎啡的80倍。但去年3月1日起,中國公安部、衛計委和食藥總局將卡芬太尼等四種物質列為非藥用類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制品種。
按美方說法,習川會中習近平當場同意嚴控芬太尼,要擬出法規懲處向美國售買芬太尼的人。中方說法,雙方同意採取積極行動加強執法、禁毒方面的合作,包括管控芬太尼。中方決定對芬太尼類物質進行整類列管,並啟動有關法規的調整的程序。
雖然一般民眾不大懂芬太尼是怎麼回事,卻出現多家醫藥公司出來表態,有的說自己生產銷售芬太尼產品,但沒有銷售到美國;有的直接叫屈說自己有生產精神類藥物,但沒有芬太尼這種物質。
這些醫藥公司多是上市公司,他們急急出來澄清,是擔心星期一股市一開,自己股價將會狂跌。據證券界初步統計,中國A股上市醫藥公司中,有4家明確業務涉及芬太尼類藥物;又有10家公司屬於麻醉概念股。這14家公司的市值,超過5200億元人民幣。
(世界日報)
--
卡達退出OPEC 油價應聲大漲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本週四將於維也納召開會議,商討減產議題,但週一卡達能源部長卡阿比(Saad al-Kaabi)突然扔出震撼彈,宣佈卡達計畫退出OPEC;消息一出,國際油價應聲上漲。
不必遵守協議 致力提升天然氣產量
路透報導,卡阿比表示,「卡達在石油部分並沒有太大的發展潛力,我們非常務實地知道,卡達的潛力在天然氣」,因此卡達決定從2019年1月1日起退出OPEC,未來不必再遵守協議,仍繼續生產原油,但將會更全神貫注於生產天然氣。
卡達是全球液化天然氣(LNG)第一大出口國,年產量為7700萬噸,「未來卡達將致力於提升天然氣產量至1.1億噸」;此外,卡達也是台灣天然氣的主要進口國,去年進口額為1559億美元,進口量占比30.9%。
受卡達退出OPEC影響,國際油價一度飆漲逾5%,週一晚間7點半國際基準布倫特原油期貨漲3.87%,報61.76美元;西德州中級原油(WTI)期貨上攀4.20%,報53.07美元。
OPEC成員國及俄羅斯將於週四討論減產議題,以拯救崩盤的油價,然而卡達在會議前3天宣布退出,被外界認為受政治影響。卡達是OPEC最早的成員國之一,也是組織中最小的產油國之一,但日前卻與OPEC主導國沙烏地阿拉伯陷入外交爭端,沙國指控卡達支持恐怖主義,並聯合多個鄰國一同宣布跟卡達斷交,並實施經濟制裁。
卡達產油量少 不會影響OPEC決策
但卡阿比週一表示,卡達退出OPEC完全是「技術性和戰略性」考量,並不涉及政治動機,本週在維也納的會議卡達仍會出席,並將遵守屆時的OPEC承諾。OPEC消息人士指出,卡達不是一個大產油國,石油日產量僅為每日60萬桶,與沙烏地阿拉伯的1100萬桶日產量差異懸殊,因此卡達退出並不會影響到OPEC的決策。
(自由時報)
--
要沙國難堪 卡達喊明年退出OPEC
卡達三日宣布,將從明年一月起退出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以全力發展天然氣。路透指出,卡達此舉顯然是要讓OPEC實際領袖沙烏地阿拉伯難堪,並在OPEC本月六、七日開會討論如何應對油價下跌問題之前,讓OPEC展現團結的努力破功。
卡達能源部長卡比在首都多哈召開的記者會上宣布:「卡達決定退出OPEC,二○一九年一月生效。」卡比說,卡達仍將繼續生產原油,但將全神貫注於生產天然氣。卡達目前是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國。卡比說:「我們在石油部分並無很大的發展潛力。我們的潛力在天然氣。」
卡比說,退出OPEC的決定與政治無關,「許多人會把它政治化,但我保證,這只是關於卡達長期發展方針的策略決定」,但他接下來的發言顯然間接抨擊沙國,他說:「我們並沒有說要退出石油業,但石油業被一個組織控制,而這個組織又被一個國家控制。」卡比並未指名哪一國。
卡比說,卡達宣布消息前已事先知會OPEC,卡達仍將參加六、七日的OPEC會議,並遵守相關承諾。
卡比指出,卡達「把心力、資源和時間花在一個組織上,在其中,我們是個非常小的成員國,而且沒有決定權」,這樣並不實際。
OPEC主席克里爾曾任阿爾及利亞能源部長,他說,卡達退出會造成「心理上的衝擊」,其他不滿沙國最近片面決定的OPEC成員國「可能仿效」。
卡比說,卡達國營「卡達石油公司」十年內將把原油產能從每天四百八十萬桶提升到每天六百五十萬桶,此外,卡達還打算建立中東最大的乙烷裂解廠,卡達將持續擴大海外石油投資,「在油氣產業創造驚人成就」。
OPEC由產油量豐富的沙烏地阿拉伯主導。沙國指控卡達支持恐怖活動,自二○一七年六月起,帶領一群國家對卡達實施政治和經濟封鎖。卡達否認指控,說封鎖是為了削弱卡達主權。
卡達加入OPEC已五十七年,原油產量每天僅六十萬桶,沙國則是每天一千一百萬桶,不過卡達的液化天然氣產量達每年七千七百萬噸。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04/1/5615027.jpg&x=0&y=0&sw=0&sh=0&sl=W&fw=600&exp=3600
有錢有靠山 卡達懶得當沙國朋友
卡達人口兩百六十萬,其中絕大多數是外籍勞工,公民只占一成左右。一九七一年卡達脫離英國獨立,同年發現離岸的「北方天然氣田」。
卡達工程師花了幾年才探明北方氣田天然氣儲量龐大,一舉躍升為全球天然氣儲量第三的國家,僅次於俄國和伊朗。伊朗與卡達共享北方氣田。北方氣田讓卡達變得極其富有,也讓卡達成功爭取到二○二二年世界杯足球賽的主辦權。
滿手財富讓卡達得以在國際舞台扮演更大角色。卡達的半島電視台是收看人次最多的阿拉伯語新聞頻道,因此卡達被認為是沙國及其盟友的經濟和戰略對手。今年十月,半島電視台密集播報沙國異議記者哈紹吉遇害案,持續對沙國施壓。
二○一七年六月巴林、埃及、沙國和阿聯跟卡達斷交,並實施經濟封鎖,不讓卡達航空的飛機飛越領空,關閉卡達與沙國唯一陸地邊界,不許卡達船隻停靠自己的港口。
這四國指控卡達支持中東極端組織,卡達否認。他們還譴責卡達與伊朗走太近,後來卡達與沙國最大敵手伊朗恢復全面外交關係。
長期觀察波灣動態的西方官員說:「卡達沒心情跟沙國當朋友,對卡達來說,損害沙國形象比較重要,何時解除封鎖倒不太在乎。」
卡達敢和沙國硬碰硬,除了自己的經濟實力,也因為有美國當靠山。卡達的烏代德空軍基地是中東最大的美軍基地,卡達和沙國鬧翻後,向美國提議擴建這個基地,讓更多美軍進駐,用意非常明顯。
(聯合報)
--
卡達退出OPEC 學者:對油價影響甚微
卡達宣布退出OPEC,將專注於生產天然氣。學者分析,油價主要還是受供需影響,卡達產量不多,就算增產對油價影響很小。中油則表示,未向卡達進口石油,因此並沒有影響。
卡達今天宣布,將退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且於明年1月1日生效,退出OPEC後,將不再遵守OPEC的協議。卡達表示,仍將繼續生產原油,但將專注於生產天然氣。
對此,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說,鄰國以卡達支持恐怖主義為由,紛紛與卡達斷交,並實施貿易和旅行禁令,卡達選在此時退出OPEC,政治因素大於經濟因素。
國際油價猶如溜滑梯般,布倫特原油從10月份每桶86美元,在11月曾一度跌破60美元,近日又緩步回升至62美元左右。他分析,主要因期貨市場看空加上美元相較強勢等因素,加重油價下跌力道。
對於卡達退出OPEC,他說,卡達每天產量約60萬桶,2016年最高產量曾達65萬桶,若與OPEC唱反調增產,頂多每天增產5萬桶,對比OPEC日產3000萬桶、市場每天需求約一億桶來說,卡達油產量小,對油價影響有限,「供給面比消息面更重要」。
另外,根據能源局資料,台灣主要石油進口國為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並未向卡達進口原油。中油發言人方振仁說,以今年來說,中油主要原油進口國為美國和沙烏地阿拉伯,占比皆為23%,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占比19%,中油並未向卡達購買原油,卡達退出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對中油影響不大。
台灣天然氣主要從卡達進口,2017年進口金額為15.59億美元,進口量占比30.9%,其他進口國依序為馬來西亞、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和俄羅斯等。方振仁說,中油天然氣主要從卡達進口,不過中油是與個別公司簽訂買賣契約。
(中央社)
--
專注發展天然氣 卡達閃退OPEC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6日將在維也納集會,討論減產以穩住油價,孰料卡達卻在這個節骨眼拋出震撼彈!該國3日宣布,將自明年1月起退出OPEC,未來將把重心放在天然氣量產;此舉無涉政治動機,純粹是商業、技術和戰略考量。OPEC會員國數,將因此減為14個。
卡達能源部長薩阿德卡比在記者會表示,「退出OPEC的決定,反映出卡達專注於發展天然氣計畫、並提高天然氣產量的期待。」他說,卡達很務實,知道該國的強項在天然氣,未來幾年將把天然氣產量從目前的每年7700萬噸,增至1.1億噸。卡達是全球最大的液態天然氣供應國,產量約占全球30%。
薩阿德卡比指出,卡達已經告知OPEC退出的決定。OPEC成立於1960年9月,是亞、非、拉丁美洲等產油國為協調成員國石油政策而建立的國際組織;卡達1961年就加入OPEC,堪稱元老會員國。2013年起,卡達原油產量直線下滑16.6%,去年僅日產60萬7千桶,不到OPEC總產量的2%。
一般認為,卡達退出OPEC意圖跳脫該組織的產量限制管控。半島電視台特派員貝莉絲透露,卡達當局稱,此決定與波灣國家聯合切斷與該國外交關係,並實施海陸空封鎖無關,卡達對退出OPEC已考慮好幾個月,「卡達認為,如果想要退出,時間最好選在年底,他們希望在12月6日的OPEC會議前讓事情明朗化。」
去年6月,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4個波灣國家,以卡達支持恐怖主義為由,突然宣布與卡達斷交,並對卡達實施封鎖,卡達若想獲得解除封鎖,必須在10天內做到13項要求,但卡達並未就範,反而宣布增產30%天然氣。
(中國時報)
--
震撼彈 卡達下月退出OPEC
在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本周將於維也納集會討論減產議題之前,卡達周一卻對國際油市丟出震撼彈,宣布將從明年1月起正式退出OPEC,終結57年的會員國身分。
卡達油長卡比(Saad al-Kaabi)周一召開記者會上表示,為專注提高液化天然氣產量(LNG),「卡達已決定自2019年1月起退出OPEC。」他補充已在稍早通知OPEC有關這項消息。
雖然在OPEC是產油小國,卡達在最近數十年已躍升成為全球最大LNG出口國,它目前正尋求將LNG產能從每年的7,700萬噸增加至1.1億噸。
雖然卡比周一強調,這項決策與政治和經濟杯葛無關,不過由於這是繼卡達與其鄰國政治關係惡化後所做的決定,其時機太過敏感,依然引發國際間不少揣測。
去年1月,在沙烏地阿拉伯主導下,包括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與埃及等國家以卡達支持恐怖組織為由,宣布對該國實行貿易與旅遊禁令。
卡比聲稱,卡達本周仍會參加OPEC在維也納召開的例會,外界預期該會議將討論減產以提振近來跌跌不休的油價。
自1961年就為OPEC成員國的卡達,並非是第一個退出該組織的國家。印尼曾在2016年因不願配合減產政策,而結束OPEC會員國的身分。也是在1961年加入該組織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現今成為OPEC最資深會員國。
與OPEC其他會員國相比,卡達的原油產能相當有限。根據該組織在10月發布的報告顯示,卡達每日油產只有60.9萬桶,占該組織的市占相當有限。
不過卡達離開還是讓該組織面臨重大挑戰。美國總統川普先前曾砲轟該組織刻意拉高油價,並揚言將以反托拉斯法來對付OPEC。另外分析師還提到,在卡達決定不再成為OPEC會員國後,也讓以俄羅斯為首的非OPEC石油國日後在進行石油決策的影響力將僅次沙國。
(工商時報)
--
西班牙民主化後首見 極右派挺進地方議會
西班牙南部安達魯西亞省(Andalucia)二日舉行議會選舉,極右派政黨「聲音黨」(Vox)出乎意料奪得十二席,成為自獨裁領袖佛朗哥一九七五年逝世、國家民主化以來,首次進軍地方議會的極右政黨,取得與他黨合組政府的資格。西國總理桑切斯(Pedro Sanchez)的社會勞工黨(PSOE)則席次大減,面臨失去當地執政權的危機。
開票結果顯示,安達魯西亞省議會一○九席議員中,二○一四年才成立的反移民、反伊斯蘭、反加泰隆尼亞獨立的聲音黨,成功拿下十二席,遠多於民調預測的五席。法國極右派「民族陣線」領袖勒班(Marine Le Pen)也特地送上祝福。而過去卅六年來,一直在該省執政的社會勞工黨,僅取得卅三席,是有史以來表現最差的一次。友黨「安達魯西亞前進黨」也僅獲十七席,使左派喪失多數地位。
此外,保守派人民黨(PP)獲得廿六席,中右派公民黨(Ciudadanos)則斬獲廿一席。不過,安省的公民黨領袖馬林(Juan Marin)揚言,安省首席大臣、來自社會勞工黨的狄亞茲(Susana Diaz)已失去人民信任,他們不會與社會勞工黨結盟,席次不足的社會勞工黨可能因此失去對安省的控制。反之,人民黨正研擬與公民黨或聲音黨等右派勢力結盟,以掌握安省的執政權。
西國國會六月通過對人民黨時任總理拉霍伊的不信任投票,改由桑切斯繼任上台,故此次選舉被視為桑切斯的第一次考驗。更重要的是,西國明年將舉行市政、地方、歐洲議會等大選,甚至可能提前舉行國會大選,各方關注聲音黨是否將以此次選舉為跳板,在明年的各項選舉中繼續攻城掠地,包括成為一九八二年後首個進軍國會眾議院的極右派政黨。
(自由時報)
--
被假新聞「賜死」 奈及利亞總統驗明正身
奈及利亞總統布哈里(Muhammadu Buhari)有個不尋常的選戰訴求:我沒死。二日他在波蘭會見奈國僑民後,透過臉書表示,他不斷被問及說話者是本人,還是替身?「我保證真的是我,我仍然很健壯。」七十六歲的布哈里,去年因不明疾病前往英國治療逾五個月後,他的健康就成為話題。奈國明年二月將舉行總統大選,布哈里面臨執政黨內鬨愈演愈烈,以及前副總統阿布巴卡強勢挑戰的局面。奈國分離主義團體「比亞弗拉原住民運動」(IPOB)宣傳布哈里已在倫敦病故,現在是由一名長相類似、名叫朱伯爾(Jubril)的蘇丹男子冒充他。
(自由時報)
--
奈及利亞總統昭告天下:我是本尊 不是複製人
奈及利亞總統布哈里(Muhammadu Buhari)健康欠佳,民眾瘋傳布哈里已經過世了,現在的總統其實是複製人。布哈里2日在臉書、推特和Instagram上嚴正反駁,怒斥這是無知的謠言。
CNN報導,布哈里去年曾長時間待在英國倫敦治療,最長3個月沒有回國,民眾議論紛紛,一些認為布哈里已死的人,甚至要求副總統奧辛巴喬(Yemi Osinbajo)迅速肩負起總統代理人的責任。
布哈里說,這些傳言讓奧辛巴喬很尷尬,當他身體還在康復時,奧辛巴喬曾來探望,當時他們就討論了這些謠言。布哈里說,他可以向人民保證,「我就是真正的我,這個月我將慶祝76歲生日,我仍然屹立不搖!」
布哈里在波蘭礦業城市卡多維斯,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4次締約方會議(COP24),他跟一群奈及利亞人開會時,被問到「你是真的還是假的?」布哈里在社群網站上寫道,會有這些無知的謠言並不令人驚訝,因為去年他去倫敦就醫時,很多人都希望他死掉。
布哈里長期擔任奈及利亞將領,1983年藉政變奪權,1985年被推翻,不過他2015年捲土重來,當選總統。
(聯合報)
--
美國抗寄生蟲藥 治癒B肝新希望
日本「讀賣新聞」三日報導,東京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找到了可「功能性治癒」(functional cure)B型肝炎的候選藥物!相關研究成果,十月廿五日發表在美國《細胞與分子腸胃病學與肝病學》(CMGH)期刊網路版。
研究團隊聚焦於B肝病毒(HBV)的蛋白質(HBx)與肝臟細胞的蛋白質(DDB1)結合,造成病毒開始增殖。為找尋可阻止HBx和DDB1相互作用的物質,研究人員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許可的八一七種目前做為其他用途的藥物為實驗樣本。結果發現,抗寄生蟲藥「硝唑尼特」(Nitazoxanide,NTZ)不僅可有效抑制病毒增殖,還有減少病毒數量的效果。
試驗結果顯示,NTZ會鎖定一種HBV相關的「病毒—宿主蛋白質相互作用」,可望成為B肝的新治療劑,朝B肝的功能性治癒邁進一步。彙整這項研究的東大講師大塚基之表示,在研究如何使NTZ對B肝療效極大化的方法後,下一步是要探求實際應用的可能性。
功能性治癒與完全治癒(complete cure)不同,即B肝患者的肝炎表面抗原消失,但體內仍存在具有複製能力的共價閉合環狀去氧核醣核酸(cccDNA)。B肝為病毒感染引起肝臟發炎的疾病,全球有逾二.五億人為B肝患者,每年約九十萬人因此死亡。估計日本國內的B肝持續性感染者逾一百萬人,其中約七萬人會發病。
目前的藥物即使可抑制HBV複製增生,也難以將其清除,例如核酸類口服抗病毒藥物(nucleos(t)ide analogs),且患者一旦開始服藥,就不可貿然停藥。現階段B肝仍無法像C型肝炎一樣根治,前述研究為B肝的功能性治癒帶來曙光。
(自由時報)
--
史無前例! 索羅斯創辦的大學被匈牙利政府逐出布達佩斯
中歐大學(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3日宣布,該校明年將從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遷到維也納。該校與匈牙利政府打了長久的官司和口舌戰,這也是首次有大學被逐出歐盟國家。
中歐大學以英語教學為主,被認為是該區頂尖大學之一,但過去兩年卻成為匈牙利極右派總理奧班(Viktor Orban)的瞄準目標,部分原因是該校與「金融巨鱷」索羅斯(George Soros)的淵源。索羅斯1991年創辦該校培養後共產主義中歐的民主精神,現仍任董事會成員。
中歐大學校長葉禮廷(Michael Ignatieff)3日在布達佩斯記者會上表示:「在這個我們稱為家的城市與國家,我們無法繼續以自由機構運作。」他表示:「這對匈牙利的自由是黑暗的一天,也是學術自由黑暗的一天。」
該校給匈牙利政府一份協議,要求政府1日前簽署並提供該校在匈牙利營運的法律依據。雖然匈國政府受到國際施壓和美國大使干涉,但仍明確表示不簽協議。
匈牙利政府否認此事涉及學術自由,並稱該校未能符合高等教育規定,該校頒發美國文憑,但在美國卻無設校。
為了回應匈國政府要求,中歐大學在紐約巴德學院(Bard College )設立校區。葉禮廷表示:「我們遵從規定,但匈國政府仍拒絕接受紐約州的字眼。」他說,美國認可的大學被逐出北約盟友國,實在史無前例。
該校教務長馬太(Liviu Matei)表示:「有一條線已被跨越。人民被迫離開國家,這不再是法治,而是壓迫。匈牙利已展開鎮壓。」
奧班政府積極反移民,並把匈牙利出生的美國金融家索羅斯視為政治眼中釘,除了指控他支持開放邊界,匈國國會還實施「阻止索羅斯法」。
中歐大學被迫離開匈牙利後,比利時前總理維爾霍夫(Guy Verhofstadt)推文表示,歐洲為此蒙羞。美國兩名參議員也代表美國的歐洲安全與合作委員會予以譴責。
(聯合報)
--
莫里森是誰?梅克爾不熟澳洲總理 臨時抱佛腳被抓包
莫里森(Scott Morrison)是2013年以來澳洲第五位總理,他在G20期間與德國總理梅克爾首次會面時,鏡頭拍到梅克爾正在猛K他的背景資料,資料上還有他的照片。
觀眾覺得很有趣,澳洲觀眾更被逗樂了。
澳洲政府否認這個小插曲令兩國尷尬。澳洲貿易部長伯明翰(Simon Birmingham)3日表示:「毫無疑問,梅克爾的幕僚只是為了確保她能得到充分的簡報。」
他說,這類簡報附上簡歷和照片,也很常見。
不過,許多人認為這個場面有點尷尬。
澳洲的霍夫曼(Rhiannon Hoffman)推文:「原來梅克爾與莫里森總理會面需要小抄。我不怪她。我住在澳洲,對莫里森也一無所知。」
雪梨晨鋒報的標題寫著:「他是誰?澳洲人也許可以理解梅克爾的窘境。」
莫里森8月接任總理,他的前任騰博爾被黨內逼宮下台。騰博爾是自2010年以來第四位被黨內逼宮下台的澳洲總理,而梅克爾自2005起就穩坐德國總理寶座。
(聯合報)
--
沙國記者WhatsApp訊息曝光 指王儲為暴政野獸
沙烏地阿拉伯記者哈紹吉遇害案仍未水落石出,如今美國媒體獨家取得哈紹吉與另一名異議人士的訊息顯示,他生前痛批沙國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為野獸,更轟王儲暴政無邏輯可言。
流亡至美國的哈紹吉(Jamal Khashoggi)10月2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堡的沙國領事館內遇害,「華盛頓郵報」曾報導,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斷定是沙國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下令取哈紹吉性命。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獨家取得哈紹吉與身處加拿大蒙特婁的阿卜杜拉齊茲(Omar Abdulaziz)間的WhatsApp訊息內容,包括錄音檔、照片及影片,從中可見易怒暴躁的王儲讓哈紹吉深感不安。
根據兩人過去一年的400則WhatsApp訊息內容,哈紹吉指穆罕默德.沙爾曼為「野獸」及「吞噬獸」,稱他一路生吞活剝,連支持者都不放過。
一群沙國倡議人士遭圍捕後,哈紹吉5月發訊告訴阿卜杜拉齊茲,「(穆罕默德.沙爾曼)吞噬越多受害者,想奪取的也越多,若挺他的人受到壓迫,我也不會意外」。
在另一次對話當中,哈紹吉指儲穆罕默德.沙爾曼「好以武力壓迫,展現自己的力量,但暴政無邏輯可言」。
阿卜杜拉齊茲接受CNN訪問時表示,兩人逐漸萌生在網路上發起青年運動的念頭,希望藉此向沙國究責。他說,(哈紹吉)認為王儲是癥結,外界需出手制止。
然而8月時,哈紹吉懷疑兩人的對話被沙國政府攔截。當時哈紹吉甚至在對話中提及「上帝保佑」一類字眼。兩個月後,哈紹吉惡夢成真,命喪土耳其伊斯坦堡的沙國領事館。
阿卜杜拉齊茲今天對以色列一間公司提起訴訟,他認為這間公司發明破解手機的程式,導致他和哈紹吉的對話遭駭。
阿卜杜拉齊茲說:「我的電話遭駭客入侵,是賈瑪爾(哈紹吉)落得如此下場的主因。我很內疚,罪惡感要了我的命。」
2017年10月至今年8月間,哈紹吉與阿卜杜拉齊茲幾乎天天通訊,兩人提出組建網軍「網路蜜蜂(cyberbees)」的計畫,利用哈紹吉既有的形象及阿卜杜拉齊茲34萬人的推特粉絲,鼓吹沙國年輕人利用社群媒體戳破國家宣傳的假象。
阿卜杜拉齊茲今年5月向哈紹吉表示,:「我用電子郵件寄一些網軍的想法給你。」哈紹吉隨後回覆說:「這想法很棒!我會設法籌錢,我們得做點什麼才行。」
阿卜杜拉齊茲表示,去年5月時曾有2名沙國政府使者要求與他在蒙特婁會晤。阿卜杜拉齊茲答應兩人要求,並偷錄他們5天來共10小時的對話內容。
當時他們以阿拉伯語交談,對方提到自己是奉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的命令前來,且王儲本人看過阿卜杜拉齊茲的推文內容,想聘他為政府工作。
阿卜杜拉齊茲說,他們曾要他去沙烏地大使館拿一些文件,哈紹吉曾告誡他「切勿前往,只能在公眾場合」與沙國使者見面。他事後回想,哈紹吉顯然救了他一命,但卻無法阻止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憾事。
(中央社)
--
比利時首富佛瑞爾過世 享壽92歲
比利時首富佛瑞爾的投資公司GBL今天宣布,億萬富豪企業家佛瑞爾已經過世,享壽92歲。
根據「富比世」(Forbes)雜誌,佛瑞爾(Albert Frere)身價高達62億美元(約新台幣1922億元)。他從白手起家的釘子和螺絲商人,變成鋼鐵、公用事業和能源大王。
GBL發表聲明證實他的死訊。佛瑞爾自1990年起掌控比利時控股公司GBL的經營權,因為他是這家公司的兩大股東之一。
佛瑞爾1926年生於比利時南部逐漸沒落的工業中心沙勒羅瓦(Charleroi),他輟學至家族的小型鐵工廠幫忙。
事實證明,他具有商業才能,到了1970年代,他的公司幾乎掌控比利時所有的鋼鐵生產,之後他把公司賣給國家。
佛瑞爾85歲時罕見受訪時宣稱:「我的字彙裡沒有『退休』這個詞。」
他表示,他的成功歸功於「努力工作、熱忱以及創造一支緊密合作、有能力的團隊」。
佛瑞爾也坦言,他與法國和比利時商界高層菁英的聯繫網絡「幫了許多忙」。
(中央社)
--
普亭拒還人船 還嗆烏克蘭總統引戰
俄羅斯扣留烏克蘭船艇事件後,普亭出席阿根廷20國集團高峰會面臨各國壓力,他1日表示,已向美國總統川普簡短說明有關烏克蘭危機事件,並告訴媒體:「當前的烏克蘭當權者無意解決衝突,尤其是透過和平手段。」並表示只要目前烏克蘭當權者持續執政,他看不到烏國東部衝突有結束的跡象。
綜合媒體報導,普亭表示,「只要(烏國)現今的當權派依舊大權在握」,烏國東部的衝突就沒有盡頭,「戰爭、衝突將持續下去」。他說,現在談論莫斯科是否將其扣押的烏國海軍24名官兵和三艘船隻交還基輔,「為時尚早」
而川普原定在G20峰會場邊與普亭會談,也因為俄羅斯扣留烏克蘭船艇事件取消,兩人僅在場邊短暫相會,並未進行正式會談;不過克里姆林宮幕僚鄂夏柯夫1日表示,克宮希望川普和普亭能盡快會談,最好是在明年6月的日本20國集團(G20)峰會登場前。
而烏克蘭總統波洛申科(Petro Poroshenko)則不斷施壓,表示自危機事件發生以來,指示下屬安排與普亭通電話,要說「我們已經準備好協商,以緩和緊張情勢升高…但可惜的是,普亭至今並未回覆我直接通話的要求」。
他說,烏國會嘗試以外交方式化解俄烏僵局,但俄軍必須撤離克里米亞,並歸還俄方「在黑海中立水域非法捕獲」的烏國海軍官兵和船隻。
波洛申科上月底簽署戒嚴令,並指控俄國在邊境大幅增兵,警告烏俄兩國可能爆發「全面戰爭」。他也向北約組織盟國,尤其是以德國為首的歐洲國家尋求軍事支援。目前烏克蘭除在與俄國交界的地區實施戒嚴,邊境單位主管表示,從30日起,限制16至60歲的俄國男性入境。
(世界日報)
--
以國總理涉貪 警三度籲起訴
以色列警方2日建議以收賄等罪名起訴總理內唐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及他的妻子薩拉(Sara);這是近幾個月來,以國警方第三度建議以相關罪名起訴內唐亞胡,也是他所牽涉最嚴重的指控,假如總檢察官決定落案起訴,他將面對又一政治生涯重大挑戰。
以國調查人員今年稍早曾針對內唐亞胡涉及以色列電信巨擘Bezeq和最大股東艾洛維奇(Shaul Elovitch)的貪汙案進行偵訊,當時他被控要求艾洛維奇旗下的新聞網站Walla,發布對自己有利的報導,並以為艾洛維奇帶來高額利益的政策作為交換。
以色列檢察總長如今將決定是否就此案起訴內唐亞胡。
除了Bezeq案外,以色列警方在針對另兩起分別指內唐亞胡收受商人利益、以及為換取一名傳媒大亨正面報導,出手管制其競爭對手報章的貪汙案展開調查後,今年2月也建議起訴這位政壇老將。
有60人指證 內唐亞胡仍否認
雖然其兩名高級親信已轉作汙點證人,總共60名證人指證,但內唐亞胡立即駁斥指控,聲稱「(警方)在調查開始前便已決定提出這些建議,還對外洩露內容」。
內唐亞胡也一再指稱,警方在這三案中對他做出的指控,是政敵密謀迫使他下台的手法。他於聲明中表示:「我確信在這種情況下,有關當局審查相關爭端後,將得出同樣的結論:一切都是子虛烏有,空穴來風。」
以國警方宣稱有內唐亞胡收賄、詐欺、背信及違法收受餽贈的證據,足以將他起訴。他們也建議以收賄、詐欺、背信及妨礙蒐證等罪名起訴薩拉。
任總理多年的內唐亞胡如今捲入這三起案件,令外界猜測他是否終將黯然下台。
(世界日報)
健康
感冒進補薑母鴨 支氣管炎恐惡化
最近天氣多變化,網路流傳,不小心感冒誘發支氣管炎可吃薑母鴨治療。醫師說,這是錯誤的觀念,千萬別聽信網路謠言,以免病情更嚴重。
可能引發敗血症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康宏銘指出,支氣管發炎為下呼吸道感染,屬於呼吸道的深層感染;網路流傳吃薑母鴨進補可以治療支氣管炎根本是大錯特錯,若支氣管發炎又以薑母鴨進補,將導致發炎情形惡化,門診就曾收治許多此類患者。
康宏銘說,治療支氣管炎多採用抗生素藥物,服藥時間約7至10天。民眾常感覺支氣管炎不容易治好,主要是治療期間可能還必須忙於工作,無法好好休息所致,提醒治療時應好好休養。若支氣管炎惡化,除原先咳嗽、發燒、倦怠等症狀外,還可能會引發肺炎,甚至敗血症,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務必要小心。
(蘋果日報)
--
孩子飯前洗手 較不易得第一型糖尿病
澳洲團隊今年度於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發表新研究,發現有良好洗手習慣的兒童,較少得到第一型糖尿病。研究針對澳洲維多利亞省1至14歲兒童做衛生習慣分析,發現沒有規律飯前洗手習慣的小朋友,得到第一型糖尿病的比率較高;相反地,養成吃飯前洗手習慣的小朋友得到第一型糖尿病比率較低。
第一型糖尿病好發於幼兒及青少年,患者大多需要一輩子注射胰島素。第一型糖尿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白,一些研究發現,部分第一型糖尿病的產生與腸病毒(Coxsackie B virus)有一定的關聯性,可能是因為腸病毒中胺基酸序列片段與人體胰島細胞近似,因而引起人體免疫細胞「誤傷」胰臟胰島細胞所造成。因此好的洗手習慣有機會減少1歲以上孩童得腸病毒機率,進一步避免第一型糖尿病。
事實上,會誤傷自己胰島細胞的「自體免疫反應」,反而可能是現代人在嬰兒周歲前較少接觸腸病毒所致,使孩童在較大年齡才第一次接觸不同種類腸病毒,所以引起更激烈的免疫反應。因此,也有相關研究發現,在日間機構照顧,如托嬰中心的稚齡幼兒,第一型糖尿病發生率較低,可能是因為孩子在托嬰中心可能較早接觸腸病毒,並且有著輕微或無症狀的感染。
綜合各項研究,腸病毒與第一型糖尿病有著複雜難解的關係,我們目前所知仍不完善,但對於一歲以上兒童,提醒孩子勤洗手是預防腸病毒與第一型糖尿病最好的策略。
(聯合報)
--
「日日春」提煉物能做化療藥 但直接喝恐送命
一名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54歲男子,聽說「日日春」可提煉成癌症化療藥,在路邊採集花株回家榨汁喝,卻差點送命。醫師表示,日日春提煉出的生物鹼確實可做化療藥,但全株具毒性,自行食用恐出現骨髓抑制問題,進而導致急性肺炎或敗血症,嚴重恐致死。
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日前在內科醫學會會員大會發表上述報告,患者因肚子痛就醫,且同時有便秘、發燒、發冷及咳嗽等症狀,檢查發現白血球數值僅1000單位,低於正常值底標3800單位。男子住院後持續高燒,引發急性腎損傷、呼吸衰竭、肺炎併感染性休克,只能送加護病房插管。直到抗生素治療後他才從鬼門關前被救回來,第32天出院回家,結束一場驚魂記。
報告指出,個案男子清醒後才告知醫護,他把日日春榨汁喝,原因是他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長期胸悶且呼吸窘迫,聽朋友說日日春能提煉成強效抗癌藥物,他才想說試喝看看日日春汁液後能否改善健康,沒想到差點喪命。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中心主任醫師顏宗海表示,日日春又名長春花,其萃取出的長春花生物鹼用於常見的化療藥物Vincristine、Vinblastine及Vinorelbine。但日日春本身屬有毒植物,雖可做成化療藥,卻也含骨髓毒性及神經毒性。
2015年香港政府曾在幼兒園推動「一人一花」活動,盼讓孩子愛上大自然,但活動引發批評,就是因種植的花株是有毒的日日春。
顏宗海說,化療藥副作用大,醫師給藥必需精準,讓藥物能在副作用最小的狀況下殺死癌細胞。但若自己胡亂弄來吃,無法掌握濃度與純度,反而引發腸胃不適、傷肝傷腎,且骨髓抑制。
(聯合報)
--
冷天麻辣鍋吃到飽…小心胃食道逆流
連日雖然中午氣溫超過25度,甚至逼近30度,但入夜後氣溫下降速度快,吃麻辣鍋大有人在。壢新醫院腸胃肝膽科主任徐偉倫表示,火鍋湯湯水水,食用後容易造成胃食道逆流,飲食不節制、消費「吃到飽」容易暴飲暴食,都是腸胃殺手,應該避免。
徐偉倫說,辣椒具刺激性,會刺激胃收縮,過度收縮可能會造成痙攣,如果腸黏膜較薄,可能會刺激造成傷口,引發潰瘍。另外比較需要注意的是吃涮涮鍋,如果不新鮮的肉品或生雞蛋沒有煮熟,可能感染腸胃炎。
醫師提醒,不論細菌或病毒型腸胃炎,益生菌可幫助建立好的腸道菌叢環境能改善症狀,但是改善腸道環境需要時間,不是一服就見效。至於胃食道逆流吃益生菌或優酪乳並沒有太大幫助,再加上市售的優酪乳大多含糖,或全脂牛奶和奶粉油脂含量較高,反而不利改善胃食道逆流症狀。
徐偉倫建議,秋冬飲食不要過量,細嚼慢嚥才能避免造成腸胃負擔,一年四季飲食要注意清潔,食材要新鮮,要煮熟;用餐前要洗手。
壢新醫院中醫科主任陳宗政說,中醫有所謂「秋收、冬藏」的說法,秋天時開始要「收」,準備過冬,此時容易胃口大開,如上諸多美食在秋天產出,此時晝夜溫差懸殊,稍不注意就容易著涼;還有夏季大多喜好冰冷寒性飲食,季節雖轉換,大家常常不注意要改變飲食習慣,容易引發腸胃症狀。
「黃帝內經」提到「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陳宗政建議,養身可以從情志作息、飲食選擇、保暖和保健著手。
(聯合報)
--
眼睛乾得受不了 原來跟停經也有關係
停經多年的婦女出現夜間盜汗、熱潮紅、外陰不適、焦慮、失眠等更年期症狀,同時眼睛有灼痛、異物感和視力減退問題。經眼科醫師檢查,診斷為乾眼症,予眼藥水和眼藥膏治療數週。
之後婦女來向台南市郭綜合醫院婦產科主任李耀泰諮詢:荷爾蒙能舒緩更年期相關症狀,對乾眼症是否也有效?
李耀泰表示,乾眼症的定義為:淚膜(乃覆蓋眼球前表面的一層液體薄膜)因淚液分泌減少或過度蒸發(眼臉分泌淚液會因腺體因荷爾蒙不足、發炎及其它因素,以致腺體萎縮導致淚液分必不足)造成眼睛不適、痠痛、紅眼、眼睛疲倦、對光敏感和視力模糊,會干擾閱讀和使用電腦,影響生活品質,在美國的盛行率約14%、女多於男、年齡越大比率越高,特別是好發於65歲以上年長女性,是眼科門診常見症狀。
李耀泰指出,眼睛的睫狀體、虹膜、視網膜、臉板腺和瞳孔的表皮層皆有荷爾蒙接受器,因此有醫師曾單獨或合併雌激素與黃體素,或使用植物性荷爾蒙、皮膚貼片荷爾蒙來治療乾眼症,效果不盡相同。
2018年初,有一綜合7篇文獻的報告指出,對停經後婦女以荷爾蒙來治療乾眼症,在淚液分泌試驗(席爾墨試驗)有增加,但在淚膜破裂時間和眼睛表面疾病指數則無差異性。
近期更有多篇研究認為,以局部或全身性使用男性荷爾蒙來治療停經後婦女的乾眼症,效果甚佳,其機轉乃男性荷爾蒙可經由人體脂肪中的芳香族酵素轉變成女性荷爾蒙。如此,若以女性荷爾蒙來治療乾眼症是否有一樣的效果,值得日後相關研究深入探討。
是否有維他命可以改善乾眼症?李耀泰表示,根據文獻,血中維他命D3較低者,相對淚液分泌試驗、淚膜破裂時間的結果較差,疲倦和疼痛的比率偏高,加上維他命D3有抗發炎作用,對許多癌症、糖尿病、新陳代謝症候群、心臟血管、肌肉和骨骼均有助益,因此建議每天每人應口服800國際單位的維他命D3。
此外,魚丸油富含奧米加(omega)3脂肪酸,有抗消炎作用,深海魚蝦中其含量也不少,亦建議多加食用。
(聯合報)
李耀泰提醒,停經後婦女除有婦科相關症狀外,眼睛、牙齒、聽力、智力、骨骼也相對退化,值得婦產科醫師多方研究,造福更多婦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