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造謠 港埠大樓塌 引發恐慌po文者道歉 警將開罰
正興建中的高雄港埠旅運中心大樓,昨有網友貼文稱大樓倒塌,還附上疑傾倒的照片,讓不少網友以為發生重大工安意外,媒體求證警消單位並前往現場了解,證實是假消息;貼文者昨下午po文道歉,警方表示,將依《社會秩序維護法》散布謠言且足以影響公共安寧者開罰貼文者,可處3日以下拘留或3萬元以下罰鍰。
斥資45億元、位在高市海邊路、現仍興建中的高雄港埠旅運中心,今年7月10日舉行上樑典禮,預計明年12月完工,內部將設置免稅商店、餐飲空間和觀景平台等設施。主體結構採地下2層、地上15層鋼構金屬帷幕曲面為建築造型,周邊17至21號碼頭總長726公尺範圍,將作為停泊國際級郵輪供旅客出入境使用。
昨早有網友在臉書po文指,「海邊路港務大樓倒塌」,引發關注;警方追查發現,照片是從旅運大樓高點往下拍攝,把在興建中往港邊延伸的鋼骨結構拍入,乍看讓人以為大樓倒塌,實為現場施工情形。
挨轟「唯恐天下不亂」
網友在臉書看到這則大樓倒塌訊息後,一度引發恐慌並議論紛紛。警方聞訊後也派員趕往現場察看,但是到場訪查施工工人,確認並無此事。
港務消防隊與高雄港務警察總隊,證實沒有接獲大樓倒塌的訊息,但網路假消息已蔓延至民眾口耳間,散布速度驚人。
貼文的范姜姓網友知道自己「出包」,立馬發道歉文:「未經查證而導致大家誤會,散布假消息的責任,我會去警察局說明,非常對不起。」
有網友在假訊息的道歉文中痛罵:「怎麼有辦法這樣散布謠言呢?真是誇張,一句道歉就沒事了?」、「唯恐天下不亂?負起法律責任吧!」也有網友認為「勇於認錯也沒幾個人可以做到」。
假訊息、假新聞案例近期層出不窮,上月市長選舉前,高市就曾傳出三鳳宮籤文藏頭詩「韓國瑜痛宰陳其邁」的假消息。廟方出面澄清,該則流傳籤詩並非三鳳宮所做、與三鳳宮無關,基進黨鳳山區市議員李雨蓁還到高雄地檢署按鈴控告網友「ducklittle」涉犯誹謗罪及違反《選舉罷免法》。
傳「淹水吃辦桌」挨罰
今年8月間,也有假消息指彰化縣員林市有民眾站在淹水會場吃辦桌的影片,還稱這是「員林正港流水席」。事後遭揭穿影片其實是中國所拍攝,po文的呂姓男子遭判罰3500元罰鍰。
警方說,造謠港埠大樓塌的po文網友還沒有前來說明,到案後將會依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規定,散布謠言且足以影響公共安寧者開罰,可處3日以下拘留或3萬元以下罰鍰,呼籲民眾勿散播假訊息,以免觸法。
假訊息案例
★2018/11/28
九合一大選出現邊開票邊投票的誇張現象,中選會主委陳英鈐辭職下台,網路卻瘋傳陳英鈐將轉任台彩董事長,台彩澄清純屬網路傳聞
★2018/10/31
高雄市長選戰期間,網路出現高雄三鳳宮籤文藏頭詩「韓國瑜痛宰陳其邁」的假消息,廟方出面澄清並提告
★2018/08
台北呂姓男子在網路分享一段民眾站在淹水會場吃辦桌影片,稱a遭拆穿影片是在中國所拍
防止假訊息散布 政院擬加重罰則
九合一選舉假訊息流竄引發爭議。行政院長賴清德昨在選後檢討報告中也說,傳統文宣及訊息澄清因應方式,在這次大選中已完全失靈,對於假訊息的流傳與不實攻擊,在第一時間無法遏止,部會處理態度不夠積極,政府部門也缺乏在網路有效的說明,讓政府在數位時代中無法掌握民眾的偏好與需求。
為防杜假訊息,行政院早已送了《數位通訊傳播法》草案到立法院審議,該法案主要目的,是要建立澄清、溝通的平台,讓假訊息能有機制下架,不廣為散布。而為進一步防止假訊息散布,內政部前天也通過《社會秩序維護法》、《災害防救法》等修正草案等,對假訊息明確定義、加重罰則。
在《社維法》部分,意圖散布傳播明知為不實之事,使公眾產生畏懼或恐慌者,最高可罰30萬元。《災害防救法》修法重點則是,若散布有關災害的不實資訊致人員傷亡者,最高可處無期徒刑。
此外,為遏止假訊息及相關境外勢力影響國內選舉,內政部也通過《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明定大眾傳播媒體不得接受外、陸、港、澳人士及團體委託刊播廣告,違者最高可罰1000萬元。
(蘋果日報)
社會
恐怖 縫雙眼皮沒麻醉 倒鉤針穿肉如行刑 女模慘叫 爆料人:可怕
「危」整形!高雄范姓女美容師在臉書爆料,指到台北上標榜「沒有縫、沒有針、沒有風險」雙眼皮技術課程,自稱劉老師女子拿倒鉤針,在沒打麻藥下,幫女模縫雙眼皮,只見女模嗯啊的叫,有如「活人行刑」。《蘋果》昨走訪投訴人指稱在台北上課地點「信心天使國際有限公司」,大門深鎖,無人回應。
根據衛福部醫事機構查詢系統,並無「信心天使」相關名稱診所的立案資料。北市衛生局說,昨稽查時已人去樓空,將持續調查,如有查獲密醫具體違規事證,將依醫師法移送法辦,可處6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3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罰金。
針穿出「眼皮無痛點」
范女在高雄開立美睫店,昨接受《蘋果》獨家專訪稱,上月29日透過臉書認識這名自稱來自中國的劉女,劉女稱在招生,經確認此雙眼皮技術沒有縫、沒有針、沒有風險,她決定花4萬元,去上劉女於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北市所開的課程,「心想都是女性,應該不會騙人」。
范女說,初上課時,劉女講解眼皮無痛點等,保證「不縫、不侵入」,參與學員約有20、30人,多是美容、美睫等美容師,次日晚上劉女叫學員們可把示範縫雙眼皮的影片上傳,「把這個技術發揚出去」,接著劉女便在學員面前,為一名女模縫眼皮。
「過程太可怕了。」范女說,在沒打麻藥下,劉女用倒鉤針「穿過(女模)淚腺旁邊的肉」,說那個叫無痛神經區塊,從表皮穿出來、再把倒鉤針從眼皮穿下去,把下面肌肉勾住再穿出,約有4次重複動作,只見那麻豆嗯嗯啊啊的叫,很可怕。
業者疑是化妝品直銷
范女說,她看了衝出教室,卻被劉女抓回去,劉還鎮定地說「這沒什麼。」之後要學員用雞腿練習,她愈想愈奇怪,「連醫生都要解剖青蛙好幾個學期,怎麼會要完全不懂構造的我們操作。」
范女說,在1個半小時示範過程「有針、有線、有縫、還有血」,「我覺得她(女模)好可憐,疼到唉唉叫,哪是無痛呀。」她不希望有人再被如此對待,才將過程po網。網友留言「這完全違法、器材有沒有消毒都不知道,要是感染後果不堪設想……」。
《蘋果》昨到投訴人指稱的「信心天使國際有限公司」,在北市東區復興南路一棟商辦大廈4樓,但大門深鎖,1樓入口處有「Faith Angel」廣告,標榜「免費護膚諮詢」、「全球首創自然醫美塑型」。
同棟樓其他公司人員低調說,觀察「信心天使」自本周起就沒開門,也不知公司在做什麼。該大廈管理員透露,「信心天使」是公司非醫美診所,約自今年6、7月遷入營業,但公司的人平時不常出現,偶爾假日會有人來,每次約10到20人,出入人士「好像是貴婦型」,多是中年女性,每次離開都提大包小包,推測是化妝品直銷;該公司假日偶也開課,裡面像辦公室及教室。
雙眼皮手術 注意事項
★應找整形外科專科醫師,並在具有消毒設備的醫療院所進行
★有凝血功能不佳、高血壓、血液疾病者,不建議接受雙眼皮手術
★每個人眼皮厚度、鬆緊度不同,術前應由醫師謹慎評估,選擇合適手術方式
★若器械消毒不全,可能因此感染愛滋、肝炎或併發感染,造成眼皮壞死、腦膜炎等併發症
非專科醫師 恐刺破眼球病菌感染
看到「活人行刑」式雙眼皮手術,整形外科醫師均稱不可思議,表示雙眼皮手術屬侵入式手術,需在滅菌完全的開刀房進行,且受術者需上麻藥,若滅菌不全,且非專科整形外科醫師進行,受術者有可能在手術過程中,被刺破眼球,或因感染,造成眼皮壞死等併發症。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沈彥廷指,影片中施作者未戴口罩、無消毒與穿防護衣,還留著長指甲,可能讓受術者感染病菌,且過程恐刺破眼球致視力受損。
需要6年專業訓練
高醫附設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黃書鴻說,整形外科醫師需經6年的專科醫師訓練,才能做雙眼皮手術,「(影片中)4天學成,太扯了」,且器械未消毒,受術者恐因此染愛滋、肝炎病毒,或因術後感染致眼皮壞死、腦膜炎等併發症。
黃書鴻表示,每個人眼皮厚度、鬆緊度均不同,術前應由醫師評估,選擇用切開或縫合式等不同的手術方式,不管是用何種方式,都須在開刀房內,且使用滅菌完全的器械,另眼皮也沒有不痛點,不上麻藥即進行縫雙眼皮手術,受術者一定極其疼痛。
(蘋果日報)
--
聯考英文19分 現是美UCLA終身教授
四十七歲的屏東囝仔曾憲榮,大學聯考英文只考十九分,但他未曾放棄學習,憑毅力拿到台大化學博士,二○一三年成為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終身正教授,如今還在美國為台灣醫學生開設轉譯癌症醫學學程;從課堂魯蛇到頂尖醫科生的老師,他的奮鬥故事激勵人心,今天母校屏東高中校慶,他將接受傑出校友表揚。
曾憲榮:遇到困難 設法克服
曾憲榮是屏東土生土長的孩子,就讀屏東高中時成績普通,但對化學有興趣,高二時老師張雅雄發現他很會做實驗,鼓勵他參加科展,拿到全國高中第二名,原有機會保送大學,卻因考智力測驗身體不適,最後「智商七十五」,只好乖乖考大學,結果英文考了十九分。
課堂魯蛇 成頂尖醫科生老師
他後來進入東海大學化學系,再到台灣大學化學研究所攻讀碩士、博士,二○○○年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化學系任博士後研究員,以每天做十六小時實驗的韌性,拿到加大「博士後研究校長獎」,三年後獲聘分子藥學系專任教職,二○○九年成為終身副教授、二○一三年升教授。
曾憲榮現為UCLA醫學院分子藥理系及加州奈米系統研究所教授,因母親患肺癌辭世,他多年來全力投入癌症篩檢技術,目前與台灣國泰醫院和中研院團隊合作臨床實驗,研發非侵入性魔鬼氈晶片產檢技術。
回饋故鄉 為台灣醫學生開課
為提攜台灣學子,他與美國錫安山醫學中心(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針對台灣醫學生開設轉譯癌症醫學學程,由他帶領做研究,授予博士後研究待遇,已有至少六、七位台灣醫科生參與。
曾憲榮今年當選屏東高中傑出校友,昨天校長陳國祥邀請他回母校演講,學弟十分關心如何學好英文,他說,一路走來有挫折,也遇到許多好老師與貴人,從前英文不好,他會多參加派對與人聊天,並用英文學有興趣的科目,最重要的是,人生遇到困難不能只是沮喪,要設法找對方法克服,不僅堅持到底,更要終身學習。
(自由時報)
--
立院三讀 最高法院將設大法庭 廢除判例
立法院院會昨三讀通過「法院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案」、「行政法院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未來最高法院將增設大法庭,解決各級法院發生法律見解不一的情況,取代現行的「判例」與「民、刑庭決議」。司法院秘書長呂太郎表示,這是司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沒有判例之後,每個判決都一樣重要。
「判例」為具有參考價值的判決,對於法官的判決具有拘束力,「民、刑庭決議」則是最高法院的內部會議,雖無法律效力,卻有實質影響力,法官判決時均會參考且不會違背。兩者影響我國司法制度深遠,而在上述法案三讀通過後,將會在新法生效當日正式廢除。
呂太郎表示,判例廢除後,代表每個判決都是先例,重要性一致,畢竟法律只是抽象的概念,每位法官在判決做出的法律見解才是具體的,未來判決不再有高低位階之分,意義重大。為避免大法庭成員皆由資深庭長擔任,三讀條文明定,未來大法庭庭員兼任庭長者不得超過二分之一。
修正案第五十一條之二明定,最高法院各庭審理的案件,經評議後採用的裁判基準之法律見解與先前出現歧異者,該庭應將法律爭議提交大法庭裁定,以統一各庭間歧異的法律見解。
最高法院將設刑事大法庭(十一位法官)與民事大法庭(十一位法 官),最高行政法院則設大法庭(九位法官),成員組成規定庭長不得過半,象徵新舊融合,任期兩年,僅審理判決歧異與原則重要性的提案,且只處理法律爭議,不管事實認定,作出裁定後,交回給終審法院審理。修正案將在總統公布後六個月實施,屆時終審法院法官若認為法律見解有原則重要性,可向大法庭提案;當事人若認為判決見解歧異或有原則重要性,也可向合議庭聲請大法庭裁判。
曾任法官的民進黨立委周春米表示,常有人批評台灣法院判決初一十五不一樣,立院三讀通過的大法庭制度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提升裁判的安定性及可預測性。
(自由時報)
--
司改里程碑 大法庭制三讀過關
立法院昨三讀通過「法院組織法」、「行政法院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待總統公告後六個月正式施行。未來終審法院將新增大法庭制度,此項變革可望解決以往因法官見解不同,對類似案件常出現不同判決的爭議,是司法改革重要里程碑。
過往民眾常批評法院判決「初一十五不一樣」,導致民眾對司法信賴度偏低;修法後,若法庭見解出現歧異,可由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法官組成「大法庭」,就法律見解作統一裁定,現行「判例」及決議制度,三年後將廢止走入歷史。
過去各級法院審理案件時,若對法律見解不一,例如當事人是否涉及貪汙,法官是採用「實質影響力說」或「法定職務說」,通常是參考過去的判例,或透過最高法院決議機制,決定採用哪種說法。
但最高法院決議機制是採閉門會議決定法律見解,長期以來被質疑不夠透明,司法院參考德國制度,新增大法庭制度。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召委周春米說,三讀條文除廢除頗具爭議的判例、決議制度,為防釋憲可能出現空窗期,同時增訂過渡條款,給予三年緩衝期。確保大法庭制度施行後三年內,人民仍得對判例、決議聲請釋憲。
周春米指出,新法生效後有助縮短訴訟時間。此外,新法也規定大法庭必須舉行言詞辯論,針對爭議法律問題進行實質討論,如大法庭有法官持不同意見,也可提出不同意見書,與大法庭裁定一併公告。
修正條文規定,各庭審理案件,經評議後認採為裁判基礎的法律見解,與之前判決的法律見解不一致時,該庭就應將法律爭議提交大法庭裁定,以統一各庭間歧異的法律見解。
周春米表示,過去常有人批評法院判決法律見解不一致,打官司是輸是贏,相當程度取決於案件分配到哪個法官手上。大法庭制度用於解決此問題,提升裁判安定性及可預測性。
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表示,人民對司法改革有很深期待,現行制度對抽象法律規範,時常兩個法庭對同個事實有不同認定,例如之前的林益世案和陳水扁案,法庭有法定職權說和實質影響力說,不同見解就會有不同結果,導致人民對司法無法信賴。
避免「一院各表」 司法院:大法庭具憲法平等權意涵
立法院昨三讀通過「法院組織法」、「行政法院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未來終審法院將設大法庭,司法院秘書長呂太郎表示,過去有「一院各表」狀況,未來大法庭統一法律見解,具有憲法平等權的意涵,也可減少判決被撤銷、發回的時間。
呂太郎表示,終審法院過去出現「一院各表」的狀況,司法院參考德國二階審判制度,新增終審法院設置大法庭,避免法官裁判歧異,造成當事人權益受損,具有憲法平等的意義;下級審也會有遵循方向,當事人感覺較為公平,且減少判決被撤銷、廢棄發回的時間。
他說,大法庭僅判斷法律見解,不對實體案件作判決,此對最高法院裁判一致性、公開透明均有很大助益。
呂太郎表示,為配合大法庭制度,修法也取消了判例、決議制度。換言之,新法公告六個月後,司法就不會再做出新的判例和決議。
他表示,過往判例、決議常引起批評,因判例雖有法規效力,但僅是摘錄一段判決,常讓人忽視全案案情;決議只是法官會議上的溝通,也不該產生影響力。
據了解,司法院長許宗力去年底,在台灣法學會年會中指出,「現行最高法院以判例及民刑庭會議決議『統一法律見解』,我個人高度懷疑其合憲性。」並稱最高法院的決議「每做成一次決議,我心就痛一次」,力主在金字塔型訴訟制度完成前,應速修法設置大法庭。
解決法律見解不一 司改會:大法庭制只是過渡
「大法庭」新制將上路,最高法院判例及民刑庭決議制將走入歷史,民間司改會執行長陳雨凡肯定大法庭新制,認為的確能夠解決現階段令人詬病的判例爭議,但畢竟只是一個過渡期,最終還是希望建立金字塔型訴訟制度,徹底解決法律見解不一的問題。
陳雨凡強調,更重要的是還在立法院審查的憲法訴訟法,如果通過的話,即完成建立「裁判憲法審查制度」,大法庭作出的裁定,如果有違憲疑慮,將來還是可以接受大法官的違憲審查。
司改會表示,最常被討論的就是前總統陳水扁在龍潭案碰到的「實質影響力說」,過去最高法院的見解向來採取「法定職權說」,被告收賄的行為,必須落在法律上的職權範圍內。實質影響力說則不討論行為是否屬職權範圍,而是由法官認定這件事是否透過被告的實質影響力「喬」出來。
因兩個見解都有人採用,但顯然會因法官採取不同解釋,而有不同結果。大法庭制度可解決分歧見解所帶來的無所適從。當個案所涉及的法律問題,承辦案件的法庭見解與過往其他庭不同時,該庭應該提案給大法庭進行審理。
司改會表示,有關大法庭的成員及庭長,司改會主張,庭員應該採用遴選方式,由司法院、最高法院與最高行政法院院長提名人選,再由遴選委員會檢視提名人過去所撰寫的裁判和期刊文章來選定,較能選出適合的法官,但可惜這個建議未被採納。
(聯合報)
--
廢判例和決議 大法庭上路
立法院7日三讀通過《法院組織法》、《行政法院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即大法庭制度,未來法院判決將不再「初一、十五不一樣」。此外,新法也規定大法庭必須舉行言詞辯論,針對爭議法律問題進行實質討論,如有大法庭法官持不同意見,也可提出不同意見書,與大法庭裁定一併公告。
民進黨立委周春米表示,常有人批評法院判決初一、十五不一樣,打官司是輸是贏,相當程度取決於案件分配到哪個法官手上,法律見解不一致,大法庭制度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提升裁判的安定性及可預測性。
設在終審法院 11名法官
周春米表示,未來設立於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的大法庭,將由終審法院的11名法官組成,除院長及提案庭指定庭員外,其餘9名庭員以票選之,未免論資排輩造成票選出線者皆為各庭庭長,黨團協商時朝野也達成共識,增訂「大法庭票選庭員兼任庭長者不得逾總人數1/2」條款。
她說,現在最高法院審理案件時,鮮少進行言詞辯論,法庭活動不公開,當事人欠缺實質參與,在面對重大爭議時,社會欠缺討論、溝通,這些都是司法信賴度低迷的原因。
未來大法庭就爭議法律問題必須行言詞辯論;當事人也應有代理人或辯護人輔助其闡述事實上、法律上意見;法院也可以選任專家陳述法律意見,該專家如與當事人有利害關係或收受報酬也應揭露。
過渡條款 仍可聲請釋憲 此外,大法庭庭員所持法律見解如與多數意見不同,新法也明定其可出具不同意見書,與大法庭裁定一併公布周知。條文也一併廢除了頗具爭議的判例、決議制度,同時增訂過渡條款,確保大法庭制度施行後3年內,人民仍得對判例、決議聲請釋憲。
周春米表示,未來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針對爭議法律問題將有一致見解,判決初一十五都一樣,貫徹憲法平等原則的精神,也保障了人民的訴訟權益。
https://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8-12-08/clipping/656/b11a00_t_01_02.jpg
(中國時報)
--
難擋少子化 南榮科大明年停招
前年爆假學歷事件後 招生不佳 目前全校僅1600生
少子化現象蔓延,繼高美醫專、亞太技院到康寧大學出狀況,前年爆發假學歷事件的南榮科技大學,遭教育部懲處一○八學年全面停招。教育部表示,該校仍有大二到大四約一千六百名學生,須正常營運三年,無師生後才可申請停辦,停辦後三年若未轉型,政府可介入要求法人解散等。
營運3年無師生後 才可申請停辦
創校五十一年的南榮,位於台南鹽水區,全盛時期有六千名學生,目前二技、四技、五專、夜四技、夜二專共十一個學系只剩近一千六百位學生,教職員約一六○人。南榮學生昨天聽到明年被停招的消息感到驚訝,擔心學校未來會「關門」;但也有人相信學校會支撐下去。
南榮:財務正常 保障師生權益
南榮校方聲明學校財務正常、教職員薪資發放正常,也未積欠廠商貨款。南榮校長王俊惠說,在轉型或所系科調整過程,教職員工若有異動,學校一定依教師法、勞基法辦理,甚至規劃優資優退方案,保障教職員工權益。對在校生也會依原訂課程開課,輔導在校生取得學位,有意轉學則協助安置。
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昨天表示,接獲南榮教師投訴,校方於本月五日寄出一封通知信給家長,指出學校收支短絀、校務基金大減、財務不佳,被教育部暫停一○八學年各學制招生。
教育部技職司專門委員柯今尉證實,南榮被列為輔導學校多年,過去兩年招生率僅約三成,今年更降至二成五,加上未通過教學品質改善,今年十月私校諮詢會裁定全面停招。
王俊惠表示,學校董事會持續與知名企業或基金會洽談中,希望引進企業資源與資金,調整辦學所系科,擬採取「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模式,未來朝向產學合一、精緻務實的產業科技大學發展。
尤榮輝提醒,教部應嚴格審查未來擬接手私校的財團,不要再發生疑似「私校禿鷹」圖謀校產事件。柯今尉則說,南榮若找到企業資金挹注轉型,可循新設系所相關規定申請,但目前該校尚無提出轉型計畫,也未申請轉型退場基金。
高教少子化浪潮從四年前的高鳳與永達技術學院投下兩顆停辦震撼彈後,各校招生陸續惡化,今年類似風波不斷;五月高美醫護管理專科學校主動停招停辦,八月亞太創意技術學院被教部停招,康寧大學亦在月前爆發違規招收境外生事件,被教部撤銷一○八學年招生名額,未來恐還有私校倒閉未爆彈。
私校接連爆問題 教團批教部放任
南榮科大遭教育部停止一○八學年全部招生,教團批評,教育部故意不接管問題學校,放任師生受害風險擴大,成為最大受害人。
不接管問題學校 師生成最大受害人
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分析,南榮兩年前爆發校長強迫教師舞弊的重大事件,當時教部未接管、未指派適任校長、未徹查董事會與校長的連帶關係,校譽難挽回,導致招生不佳而停招,高層辦學不正,讓校內師生面臨退場,並不公平。
林柏儀認為,南榮未來擬循財團接手模式解危,並非理想的私校退場,因為校產仍不會回歸公有,教師卻因此失業、學生被迫轉學,是典型的惡性退場。
林柏儀說,近年私校陸續發生問題,不單為少子化因素,還包括財團意圖介入開發、教育部未能擔保教育品質、未能保障師生權益等,簡而言之,政府利用社會無知,把惡性退場解讀成「學校本來就會倒」,政府不介入私校退場,等於是轉嫁風險給該校師生,問題也不會因此解決。
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提醒,過去興國管理學院被中信集團接手,台灣觀光學院也被財團接收,未來若南榮董事會易手給企業集團,要注意財團是否有清空師生,逼退、逼轉學等情事,維護師生權益。
http://img.ltn.com.tw/2018/new/dec/8/images/bigPic/600_154.jpg
(自由時報)
--
美國蘿蔓生菜 大腸桿菌汙染 進口管制延長1個月
三明治、生菜沙拉常使用的蘿蔓生菜,日前在美國與加拿大發生大腸桿菌汙染,卅二人受影響,其中一人更出現溶血性尿毒症症候群。衛福部食藥署自上月廿三日發出為期兩周的進口管制令,管制令昨天到期。食藥署表示,依報告顯示目前問題生菜來自美國加州,將延長管制措施一個月。
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吳宗熹表示,大腸桿菌普遍存在於環境中,過去不會特別對其做邊境檢驗,輸台生鮮蔬果進口才需檢附報告;這次要求蘿蔓生菜輸台時額外檢附大腸桿菌報告,此舉是為保障民眾食品安全,美國跟加拿大絕對有能力提出證明。
目前據美加兩國報告顯示,問題來源的蘿蔓生菜皆來自加州,因此決定對美延長一個月管制措施,美進口蘿蔓生菜仍需附美國食藥局、農業部等官方檢驗證明,確認未受汙染才可放行;民間檢驗報告則不被認可。另外,加拿大輸台部分,則決定解除禁令,免額外檢附大腸桿菌報告。
吳宗熹表示,據署統計今年一月至十一月廿二日,蘿蔓生菜進口量近五百萬公斤,進口量以美國占百分之九十九,加拿大及其他國家僅占百分之一;因美國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民眾發出警訊,署內決定也發出「黃燈警訊」。吳宗熹表示,此為例行方式,因蘿蔓生菜有問題,目前燈號維持不變,建議國人近期別食用蘿蔓生菜,改以其他菜類代替。
美加蘿蔓生菜遭汙染 我維持進口管制
三明治、生菜沙拉常使用的蘿蔓生菜,日前在美加等國發生大腸桿菌汙染,32人受影響,其中一人更出現溶血性尿毒症症候群。衛福部食藥署2週前發出為期2週的輸台管制令,管制令今天到期。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吳宗熹今表示,目前據美報告顯示,問題來源來自加州,管制措施將延續進行。
吳宗熹說,大腸桿菌普遍存在於環境中,過去不會特別對其做邊境檢驗,而輸台生鮮蔬果進口都需要檢附報告,這次要求額外檢附大腸桿菌報告,美加絕對有能力提出證明,此舉是為保障民眾食品安全。
目前據美報告顯示,問題來源的蘿蔓生菜來自加州,食藥署將延續進行全部管制措施。吳宗熹說,美加進口蘿蔓生菜需附美國食藥局、美國農業部、加拿大食品檢驗局等官方檢驗證明,確認未受汙染才可放行。而民間檢驗報告,則不被認可。
而發布「黃燈」警訊,吳宗熹則表示此為例行方式,因蘿蔓生菜有問題,目前燈號維持不變,籲民眾減少食用。另,賣場販售的即食沙拉,以往皆使用蘿蔓生菜,現多以萵苣取代。
(聯合報)
--
冬季火鍋料標示不實 最高恐罰400萬元
每到冬季時刻,許多民眾最愛相揪大啖火鍋,為保障消費者食品安全,桃園市衛生局日前至轄內超市賣場、餐飲業、製造工廠以及火鍋店等,抽驗紅白湯圓、包餡鹹/甜湯圓、芋圓、粉圓配料及火鍋食材,共計抽驗71件,70件合格、其中1件火鍋料標示不符規定,已移源頭衛生局辦理,抽驗結果將公布於衛生局網站(http://dph.tycg.gov.tw/)。
衛生局食品管理暨檢驗科科長關百娟表示,本次檢驗項目,包含防腐劑、著色劑、法定外色素(羅丹明B)、順丁烯二酸、農藥殘留、動物用藥殘留及動物性成分等,不合格火鍋料「紅麴排(奶蛋素)」為素食加工食品,經檢出動物性成分陰性,疑涉違反「包裝食品宣稱為素食之標示規定」相關規定,已移請所轄衛生局後續辦理。
衛生局呼籲,業者製售產品時,皆應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辦理,若未依規定完整標示,依法將處新臺幣3萬至300萬元罰鍰;如標示不實者,依法將處新臺幣4萬至400萬元罰鍰,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衛生局提醒,民眾選購火鍋料時,應注意包裝標示是否完整,保存溫度(冷藏溫度0-7°C,冷凍溫度負18°C以下)是否符合條件,若購買市售散裝湯圓,則應注意儲存環境、製作場所清潔衛生。
另外冬天想吃火鍋但不想胖,可以多吃新鮮蔬菜,選擇當季天然無加工食材,避免攝取過量肉類加工品,並搭配適度的運動,才不會造成身體的負擔。如有因消費問題或任何爭議,可撥打0800-285- 000或1950消費者服務專線,向衛生局或桃園市消費者服務中心申訴。
(聯合報)
--
全球減碳排名 台灣「非常糟糕」只贏4個國家
環保團體「德國看守協會」(Germanwatch)每年公布全球氣候變遷績效指標排名,台灣今年退步兩名,在五十六國和歐盟間名列五十六(前三名從缺,實際是五十三名),被列為「非常糟糕」等級,只贏南韓、伊朗、美國及沙烏地阿拉伯。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四次締約方會議(COP24)正在波蘭卡托維治舉辦,德國看守協會預計下周一(十日)發布二○一九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排名。根據最新取得資料,台灣今年評比分數僅獲二十八點八分,不如去年二十九點四三分,排名也從五十四名掉到五十六名。
這項排名依據溫室氣體排放量、再生能源發展、能源效率、氣候政策等四大領域、十四項指標評比,檢視各國為氣候變遷所做努力。整體分析,台灣在能源效率上表現較佳,但再生能源發展趨勢顯著退步,從廿二名大幅下滑。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謝英士說,世界各國積極降低火力發電,僅台灣火力發電比率居高不下,跟巴黎協定減碳目標背道而馳,長此以往排名永遠最末端。
上月底以核養綠公投案過關,行政院不再為非核家園設定二○二五年的期限。謝英士說,現在應開始討論台灣未來能源路徑,例如乾淨但有安全疑慮的核能使用期限,及各項再生能源配比。
謝英士呼籲,不分朝野黨派,為三十年後的下一代找出好的能源政策。
另外,全球最大排碳國之一中國大陸,今年排名從四十一升到三十三,首次進入中等表現國家等級,主因是過去溫室氣體排放趨勢沒有增加。但報告指出,最新數據顯示大陸溫室氣體排放再度回升,預料下年度排名可能下跌。
(聯合報)
--
性騷犯不接受輔導 最高罰5萬
立法院7日三讀通過《性別平等教育法》修正案,未來性騷犯後不配合接受輔導,將可處新台幣1萬元至5萬元以下罰鍰,並會連續挨罰。
新法增訂,若性騷擾或性霸凌行為人沒有正當理由不配合接受心理輔導,輔導方式可能包括向加害人道歉、上8小時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等,經由學校報請主管機關後,可處新台幣1萬元至5萬元以下罰鍰,並可按次處罰,到行為人配合為止。
另外為避免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發生時,教師、系所或學校另設其他機制調查處理,未能公平對待受害者,因此規定此類事件應交由性別平等委員會調查處理,不得另設其他處理機制,違反者其調查無效。
此外,為了保障學生安全,學校內的教育人員和其他人員,只要涉及性侵害,或者情節重大之性騷擾或性霸凌經性平會調查確認,學校均應予解聘,且各級學校都不能聘用。至於犯下情節輕微之性騷擾或性霸凌者,被解聘後一到4年內不得再被聘任。
原本的法條規定加害者若為學生,轉學後主管機關及原學校應通知新學校。新法改為如果認為其「有必要追蹤輔導時」才須通報,避免行為人被標籤化,也給他改正的機會。
(中國時報)
政經
我公投拒核食進口 日嗆台「無法加入CPTPP」
由國民黨領銜提出的「反日本核災區食品公投」獲700多萬民眾支持、公投過關,依《公投法》未來2年政府只能照辦。日本外相河野太郎昨對公投結果深感遺憾,還說台灣可能將因此無法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黨政人士嘆公投傷害國家利益,但公投領銜人、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反嗆,日方以此要脅台灣不僅讓人遺憾,更戳破民進黨「台日史上最友好」謊言。
河野昨在記者會上被問到台灣反核災區食品公投案過關時答,食品管制一定要有科學根據,日本已對台灣提供各種觀點的資訊,盼能解除管制,現在變成這樣,實在感到很遺憾,「此事如果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日本不排除向WTO提告。此外,CPTPP今年之內將生效,在台灣表態想加入之際,發生這樣的事態無法加入,我感到非常遺憾。」
台灣在2015年5月起採取區域全面管制日本食品進口措施,日方以我方欠缺科學根據且不符合WTO規章規定,推遲與我方繼續召開EPC(台日經濟夥伴委員會),雙方洽簽EPA(台日經濟夥伴協定)進度也停頓。知情人士指,馬英九政府時期,已多次跟日方協商要開放食品管制,但在當時在野民進黨強力反對下,加上考量選票因素,最後沒有解禁。
「買的還不夠嗎」
黨政人士說,國民黨提出這種不負責任的公投,為了政黨選舉上的利益,去傷害國家重大利益,非常不可取。但郝龍斌以新聞稿反駁說,台日的貿易關係一直處在不公平的狀況之中,要知道台灣對日本的貿易逆差高達6000億元台幣,台灣買的還不夠嗎?若現在日方再以「禁日本核災區食品」一事來要脅台灣,這不旦讓人遺憾,也戳破民進黨所謂「台日史上最友好」的謊言。
教育交流仍照常
外交部長吳釗燮日前接受《蘋果》專訪時強調,「台灣既然是民主國家,必須尊重公民投票結果」。外交部昨說將透過各種可能管道,與日方進一步懇切溝通,謹慎處理。知情人士說,台日關係是否會因此受衝擊仍待觀察,目前除經貿議題受到影響外,其他在教育、文化、科學等領域的交流仍持續進行。
https://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81208/LA16/LA16_003.jpg
(蘋果日報)
--
持續禁止日本食品進口// 日外相:台灣難入CPTPP
台灣通過「反核食公投」,持續禁止日本五縣食品進口,對爭取加入日本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造成負面影響。日本外相河野太郎昨日首度表態,台灣已表明加入CPTPP的意願,若因這樣的事態而無法加入,會令人非常遺憾。
不排除向世貿組織提告
河野太郎昨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台灣持續禁止日本食品進口,若違反WTO(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將不排除向WTO提起告訴。他強調,對於食品的限制,應根據科學基礎,日本已對台灣提供各種資訊,但仍演變成今日的局面,只能說非常遺憾。
河野太郎並表示,CPTPP將在今年底生效,台灣已表明加入的意願,如果因為這樣的事態而無法加入,將會令人非常遺憾。
河野太郎:令人遺憾
駐日代表謝長廷表示,中國最反對台灣加入CPTPP,台灣公投禁止日本五縣食品進口,日本如果向WTO提訴,可能讓一些國家更有反對台灣加入的藉口。
謝長廷表示,昨晚參加台日親善協會,一位來自福島的國會議員對他說了很多抱怨,他也只能耐心說明。如果日本對WTO提訴,會影響到台灣加入CPTPP,那會令人很遺憾,但這是民主,公投結果大家必須共同面對、共同承擔,要盡全力溝通。
政院:積極與日溝通
行政院發言人谷辣斯.尤達卡(Kolas Yotaka)回應,這是台灣艱鉅的挑戰,將請相關部會積極與日方溝通,嚴肅面對,尋求理解與支持;外交部表示,將透過各種管道與日方懇切溝通,謹慎處理;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及經濟部強調,爭取加入CPTPP不能停止,除持續做準備,並持續溝通說明。
擔任反核食公投案領銜人的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則聲明,台灣對日本的貿易逆差高達六千億台幣,台灣買的還不夠嗎?現在日方以此事來要脅台灣,不但讓人遺憾,也戳破民進黨所謂「台日史上最友好」的謊言。
(自由時報)
--
日官方首度表態:台灣反核食 無法加入CPTPP
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昨天表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可望在年底生效;台灣日前已經表達想要加入CPTPP的意願,但因為日本食品解禁問題而無法加入,讓人非常遺憾。
這是日本官方首度表態,台灣將因為日本食品解禁問題,無法加入CPTPP。
對此,駐日代表謝長廷表示,會繼續與日本加強溝通,也希望國內不要再有刺激日本的言論。
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昨天回應表示,可以理解日方的反應,這將是台灣艱鉅的挑戰;行政院將請相關部會積極與日方進行溝通,嚴肅面對,尋求日方的理解與支持。
河野太郎昨天上午在例行記者會被問及台灣對五縣食品解禁公投結果、日方研議向WTO提告的進度時表示,食品的限制應以科學做為根據,這是國際間已確立的規則。日本對台灣提供了各種的資訊,仍演變成今日的局面,只能說非常遺憾。若違反WTO規則,日本將不排除提出告訴。
謝長廷昨晚表示,中國大陸最反對我國加入CPTPP,外交部一直努力遊說各會員國即使不能支持、但也不要反對我國加入,台灣是個高度自由的國家,經貿水準相當高足堪成為會員,但日本食品公投案會讓反對者有藉口反駁我國的自由貿易達到水準。
謝長廷說,國內有些言論認為南韓不甩日本,「我們為什麼不能?」但南韓無求於日本,台灣卻有很多事需要日本協助,包括爭取加入CPTPP、希望日本在世衛大會等國際組織為台灣發聲,支持台灣參與等,若退到和南韓一樣,對台灣將是大損失。
謝長廷說,隨著時間過去,全球都在放寬日本食品限制,中國大陸與香港也在放寬中,只有我國因公投加重限制,日本人的感受會很不一樣。他這幾天參加日方活動,日方都表達非常不滿,他一再說明台灣是非常民主的社會,須尊重制度的結果,希望不損及台日關係。
(聯合報)
--
台灣難入CPTPP 鄧振中:續與日溝通
日本官方昨(7)日首度表態,由於台灣「反核食公投」過關,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的期望恐將因此落空。負責領軍經貿談判的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表示,政府爭取加入CPTPP不會因此止步,仍將持續向日方溝通希望取得諒解。
鄧振中指出,日本帶領CPTPP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台、日雙方的溝通管道一直都很順暢,因此我方仍會持續向日本政府說明,希望對方協助台灣順利加入至關重要的CPTPP,至於會帶給日方什麼「禮物」?他則表示現在還不好說。
國發會主委陳美伶表示,先前她和鄧振中代表我方出席APEC亞太經合會部長級年會,並向CPTPP成員國強調我國意願與準備狀況,積極爭取加入的機會;當時許多成員國也公開宣示,只要符合相關標準,都歡迎加入CPTPP。
(經濟日報)
--
公投反核食 日拒台加入CPTPP
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昨日在記者會上,針對台灣反福島等5縣食品進口公投過關,未來兩年可能無法解禁一事強調,日本不排除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告,台灣已表態有意加入的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勢必因此事而無法加入,令人遺憾。
日對公投結果感到壓力
河野表示,「有關食品進口限制是必須依據科學根據的,這是國際之間確立的規則。日本至今對台灣也是基於這樣的觀點提供了各種情報,演變成今天的局面實在令人非常遺憾。」
此事若有違反WTO的規則,日本政府也不排除向WTO提出告訴。此外,CPTPP可望在今年底生效,台灣已表示有參加CPTPP的意願,在此時因這樣的狀況而變得無法參加,讓人十分遺憾。
謝長廷稱加強與日溝通
這是河野首度表明食品進口問題將使台灣無法加入CPTPP。針對是否準備向WTO提告之提問,河野沒有明確回應,僅再度強調,不排除向WTO提告。據觀察,日本政府對台灣公投的結果倍感壓力,也有人認為對日本的國家品牌形象也是一種傷害。政府朝野已傳出應向WTO提訴之聲浪,政府內的壓力勢必也會升高。
日本朝野有人指出,公投是內政的問題,他國不能置喙,但食品進口解禁問題不該有政治力介入,交由具公信力、不受政治影響的WTO判斷也是一種選項,也最容易被認同。
對此,駐日代表謝長廷表示,將繼續與日本加強溝通,也希望少數國人不要再繼續刺激日本,大家一起面對公投的結果,盡量彌補台日關係,希望不要因此影響到台日友好。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則說,CPTPP要求標準高,台灣過去做了很多努力,在經貿成就、智慧財產權保護等,都已經達到相當的水準,排除公投的結果,政府部門還是得多努力,尋求其他突破空間的可能性。
貿易組織不應與內政混談
對於日本將反核食公投與台灣加入CPTPP一事混為一談,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研究員湯琳翔表示,食品進口的邊境檢查是食安問題,應屬台灣的內政,而CPTPP是貿易組織,日本政府不應把它與整體貿易、甚至外交關係混為一談,這並不適當。
(中國時報)
--
日外相放話 台禁核食將無緣CPTPP
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昨日在記者會上,針對台灣反福島等5縣食品進口公投過關,未來兩年可能無法解禁一事強調,日本不排除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告,台灣已表態有意加入的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台灣稱CPTPP),勢必因此事而無法加入,令人遺憾。
河野表示,「有關食品進口限制是必須依據科學根據的,這是國際之間確立的規則。日本至今對台灣也是基於這樣的觀點提供了各種情報,演變成今天的局面實在令人非常遺憾。」因CPTPP可望在今年底生效,台灣在此時因這樣的狀況而變得無法參加,讓人感到十分遺憾。
這是河野首度表明食品進口問題將使台灣無法加入CPTPP。針對是否準備向WTO提告之提問,河野沒有明確回應,僅再度強調,不排除向WTO提告。
據觀察,日本政府對台灣公投的結果倍感壓力,也有人認為對日本的國家品牌形象也是一種傷害。日本朝野有人指出,公投是內政的問題,他國不能置喙,但食品進口解禁問題不該有政治力介入,交由具公信力、不受政治影響的WTO判斷也是一種選項,也最容易被認同。
對此,駐日代表謝長廷表示,希望少數國人不要再繼續刺激日本,大家一起面對公投的結果,盡量彌補台日關係。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則說,CPTPP要求標準高,排除公投的結果,政府部門還是得多努力,尋求其他突破空間的可能性。
對於日本將反核食公投與台灣加入CPTPP一事混為一談,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研究員湯琳翔表示,食品進口的邊境檢查是食安問題,應屬台灣的內政,而CPTPP是貿易組織,日本政府不應把它與整體貿易、甚至外交關係混為一談,這並不適當。
(工商時報)
--
高雄負債近三千億 柯酸韓接了大爛攤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赴世新大學演講,雖主題為「醫療專業如何問」,但柯文哲仍從時事、選舉談到公投,再度提及個人首屆任期內還債五三○億元,隨即又指高雄市負債近三千億元,高雄市長當選人韓國瑜不要高興,因為接了一個大爛攤。
對柯文哲又酸高雄財政,高市新聞局長張家興「不予置評」;而高市財政局最新債務專區顯示,截至今年十一月底,高市府公共債務統計,一年以上債務未償餘額為二四一○.八六億元、短期債務未償餘額廿七億元,若加上自償性債務未償餘額(含非營業特種基金、此項依公債法規定不用列入法定債務未償餘額)三○一.九六億元,總數約為二七三九.八二億餘元,與柯說近三千億元有些差距。
柯文哲昨演講指出,全台灣各縣市都在負債,台北市也是負債,但他擔任台北市長後,四年不到就還債五三○億元。柯強調,他當市長前一年,台北一年利息達廿九億元,現在利息一年降下七億多元,光利息就差廿二億元。
柯文哲接著說,高雄市負債將近三千億元,「要怎麼解決?」韓國瑜不要高興,因為他接了一個大爛攤,光是利息他就受不了了。
對此,韓國瑜表示,謝謝柯市長對高雄的關切,新市府團隊一定會面對這些問題,不可能逃避,傳統作法包括開源與節流,新團隊一定會想辦法,且要讓建設不能停下來。
(自由時報)
--
涉買票當選宜蘭議員 國民黨林騰煌被訴
國民黨宜蘭縣議員當選人林騰煌,選前被查出以每票一千元賄選,遭法院羈押;全案昨經檢方偵結,依投票行賄罪起訴,同時提起當選無效之訴,移送法院審理後裁定林還押候審。
七十歲的林騰煌曾任蘇澳鎮代會副主席、兩屆蘇澳鎮長,基層實力雄厚。林騰煌四年前鎮長卸任轉戰縣議員,以一五六票之差成「落選頭」;這次捲土重來,是國民黨在蘇澳鎮選區唯一提名的縣議員候選人。
檢方調查,十一月初,林騰煌涉嫌透過蘇姓女樁腳以每票一千元向選民買票,蘇女被拘提到案聲押獲准,雖未咬出是幫林買票,但林騰煌還有另案被檢舉,到林姓鎮民住處以五千元買票(一票一千元,全家五人);上個月廿一日,檢方搜索林的住家及競選總部,查扣選舉名冊等證物,向法院聲押禁見獲准,成為宜蘭縣這次選舉唯一被收押的縣議員候選人。
否認犯案 林騰煌與樁腳都收押
林騰煌雖被收押,仍以五千二百七十五票當選議員;據了解,林騰煌在法院羈押庭時,聲淚俱下否認犯案,強調自己是清白的,依他的實力根本沒有買票的必要,至今仍未承認犯行。
全案昨經檢察官偵結,檢方認為根據證人證詞與扣案證據,林騰煌買票事實明確,依投票行賄罪嫌起訴。另,公告林騰煌當選縣議員部分,將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向管轄法院提起當選無效之訴。林騰煌昨天下午被送往宜蘭地方法院審理時,法官裁定還押。
這次選出來的新任議員,將於廿五日宣誓就職,同時進行新任議長與副議長選舉,宜縣有三十四席議員,藍、綠陣營勢均力敵,林騰煌能否趕在就職當天之前交保,牽動選情備受矚目。
(自由時報)
國際
華為公主今拼交保 美追查2年 帳戶有可疑交易
中國科技大廠華為創辦人長女兼財務長、「華為公主」孟晚舟日前傳出在「川習會」同一天於加拿大被捕,消息震撼全球市場。她預定台灣時間今凌晨在溫哥華出席保釋庭,在此同時,媒體傳出美方是發現華為的滙豐銀行帳戶有可疑交易,才向加國提出逮捕引渡要求。中國官媒昨斥美方此舉是「卑鄙的流氓行徑」。
孟晚舟將出庭聆訊,以確定能否交保候傳,預料檢方將以她有潛逃疑慮要求羈押,而移民律師揣測,以她家族的財力,可能會以數百萬加幣取得保釋,然後待在私人住處等候引渡的聽審程序。
陸科技發展威脅美國
這段期間內,她的護照可能遭扣押,也可能得戴電子腳鐐、自費接受保全監控。而後她若決定不提出抗辯,可能數周內被引渡到美國,但若提出抗辯,則可能花好幾年打官司。目前外界對案情所知有限,加國司法部不願提供細節,而孟已取得相關案情的報導禁令。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對此引渡要求早已籌畫多時。美方早在2016年就著手調查華為是否違反伊朗制裁令,最近更深入調查該公司是否利用滙豐銀行戶頭從事涉及伊朗的非法交易。滙豐曾遭美國監管當局指控反洗錢不力,除了付出高額和解金外,還須聘請獨立監察員,監督執行反洗錢及制裁管制的情況,並直接向司法部報告。一名監察員發現華為的滙豐帳戶有可疑交易後,通知紐約東區聯邦檢察官,進而促成美方此次逮捕引渡要求。
報導指出,這起事件標誌美中在科技領域展開更為激進的對峙,凸顯美國把中國科技發展視為國家安全的迫切危機,也使美國盟友承受壓力,需進一步抵制華為。中國官媒《環球時報》昨則以評論痛斥美國打壓中國科技崛起,「顯然華府因為無法阻擋華為在5G市場上的領先,而訴諸卑鄙的流氓行徑」。中國外交部昨僅稱,無法討論案件相關細節。
川習晚宴前中方知悉
孟晚舟被捕時機,正逢美中領導以「川習會」達成貿易戰停火協議。她被捕後,外界也認為可能會影響美中停火。彭博報導,中國政府內部出現兩極聲音,一派主張著重於經濟,須把貿易戰與孟被捕事件分開看待;另一派著重國家安全,認為此事件是美國取得貿易談判籌碼的伎倆,認為習近平讓步太大,甚至形容有如「百年恥辱」,要求更強力報復美國。
美方官員表示,川普在「川習會」前並不知情。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波頓也稱,雖然事前曾接獲司法部告知,但這類事件很平常,「我們當然不會每次都通報總統」。英國《金融時報》則指,在川習共進晚餐前不久,中方已得知被捕消息,但卻決定按捺不提,把重心放在解決貿易戰。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表示事前知情,並強調沒有政治力介入。不過,這顯然已讓加國無端被捲入美中對峙之中。加國官方聲稱,已準備好因應可能的網路報復攻擊。美、加兩國媒體引述專家說法,稱目前人在中國的美國和加拿大公民,都有可能淪為中國報復目標。
華為重要性Q&A
Q.華為生產哪些東西?
A.華為是全球最大的通訊設備製造商,包括基地台等,其手機產量在全球僅次於南韓三星。
Q.華為規模有多大?
A.華為是中國最大民間企業,擁有18萬員工,去年收益達925億美元(約2.85兆元台幣)。
Q.華為的爭議性?
A.
.2003年,美國思科系統控告華為非法抄襲,隨後陸續有其他企業指控華為竊取智財權。
.華為因為創辦人任正非的解放軍背景,與中國官方關係密切,被質疑可能為中國政府服務;2012年,美國眾院情報委員會報告直指華為可能對美國國安造成威脅。
.華為近年來積極研發搶攻5G市場,全球競爭對手只剩下瑞典易利信和芬蘭諾基亞,讓各國心生警惕。
軍售台灣美廠商 恐遭報復性逮捕
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是相當罕見的企業高層遭跨境逮捕事件。觀察家認為,此案將使外企高層人人自危,可能延後或取消前往中國的行程,以免遭報復性逮捕。還有分析師指,美國若以伊朗制裁為由逮捕華為高層,中國也可以逮捕出售軍武給台灣的美國廠商。
外企高層暫緩訪中
中國市場研究集團(CMR)創辦人雷小山(Shaun Rein)前天發推文說:「如果美國可以用違反對伊朗制裁為由逮捕、引渡華為的財務長,中國是否也可以用對台軍售違反中國法律為由,逮捕波音或雷神公司的主管?」他並警告:「如果我是谷歌公司(Google)或思科(Cisco)高層,我不會在近期造訪中國。」
網路電子報「外國人看中國」創辦人利明璋(Bill Bishop)說,他懷疑中國是否在案子不充分的狀況下報復性逮捕美國商界人士,畢竟這會破壞中國企圖營造的對外開放形象,但他也建議美國科技高層最好延後中國行程。
美國律師協會負責國際、白領犯罪委員會共同主席漢尼斯稱,最近應會看到美國企業高層延後中國行程的狀況。他透露,近年來有些美國企業高層在離境時,遭中國執法部門攔阻並訊問。近年在外企圈鬧得最大的案子,是2013年英國藥廠葛蘭素史克(GSK)在中國分公司的行賄案,英國籍的GSK中國區主管2014年被中國法院判處緩刑,驅逐出境。
瑞士銀行交易部門主管卡辛表示,孟晚舟案非同小可:「這就像是中國逮捕了賈伯斯(Steve Jobs)的兒子。」一名不願具名的美國說客告訴《華盛頓郵報》,華為是中國最具影響力、最有價值的企業,若是中國採取同樣手段報復,美國高科技領域的高層應該會感到害怕,「這非常嚴重」。
孟被爆持加國護照 非中國公民
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中國政府反應激烈。但香港《蘋果》接獲爆料稱,孟晚舟根本是拿加拿大護照。依照中國不容許雙重國籍的作法,孟已非中國公民。
消息人士向香港《蘋果》透露,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全家,只有任本人未持加拿大護照,其他家庭成員都擁有加拿大護照,包括孟晚舟。不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昨回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孟晚舟是中國公民。」
中國富豪名流持有外國護照在中國是敏感話題。加拿大容許雙重國籍,但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中國的國籍法明訂公民如果加入或取得外國國籍,其中國國籍即自動喪失。若孟持加國護照,北京將十分尷尬。
華為總部所在地的深圳市政府昨罕見為了孟晚舟發聲明,強烈要求加拿大「立即澄清事實,解除(對孟的)無理拘押,還其自由」。有網路流傳的文件顯示,華為已通知由54歲的董事長梁華暫代孟晚舟的財務長職務。但華為公關部門昨告訴新浪,暫未收到相關通知。
而華為前天深夜也向全球供應商夥伴發表公開信,穩定軍心,批評美國「做法背離自由經濟和公平競爭精神」,強調「不會因為美國政府的無理,而改變與全球供應鏈夥伴的合作關係」。
圍堵華為發展5G 日決定加入
繼澳洲、紐西蘭與英國之後,日本也將加入美國主導的「圍堵華為5G」行列!日媒昨披露日方將基於安全理由,把中國兩大電信產品製造商華為、中興排除在政府採購名單之外,相關決定最快下周一正式確認,但為免激起中國反彈情緒影響中日關係,公布相關決策時將採「不點名兩家公司」的措辭。
共同網昨引述政府消息人士稱,為與盟友美國的步調一致,日方將以「安全保障上的考量」為由,不點名華為與中興名稱的方式,將其排除在政府採購名單之外。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昨迴避證實此說法,只強調「會採取措施確保政府機構的網路安全」,日本防衛大臣岩屋毅表示,防衛省在資訊系統的核心部分從未使用華為或中興產品。
中國外交部對此表示嚴重關切,發言人耿爽稱華為與中興長期在日本合法經營,希望日方為中國企業提供公平競爭環境。
此外,歐盟執行委員會副主席安西普昨也稱,歐盟的確應該擔心華為等中國科技大廠所帶來的安全等風險,隱有呼應圍堵之意。
儘管面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圍堵,華為仍持續開拓業務,周三與葡萄牙最大電信營運商Altice簽署合作備忘錄,將提供網路升級設備與軟體,為Altice明年推出5G服務做準備。Altice成為第15家與華為進行5G合作的歐洲業者,華為另與5家中東公司和3家亞洲公司簽有合作協議,全球合作客戶達23家。
(蘋果日報)
--
引渡華為公主?美中加鬥機鋒
美控華為涉銀行詐欺、違反伊朗制裁令 要求引渡孟晚舟至美
美國基於起訴犯罪理由,要求加拿大引渡中國華為財務長孟晚舟,代表美中進入科技激烈交鋒階段。據透露,華為被控利用全球銀行系統規避美國對伊朗制裁,這是美國調查其涉銀行詐欺和違反制裁令的一環。加拿大卑詩省最高法院週五召開保釋庭聆訊,法界人士評估,孟晚舟被引渡到美國受審的可能性大。
美國禁止企業利用金融系統輸送貨品和服務至被制裁國家,路透報導,美國至少從二○一六年以來就一直在調查華為是否違反對伊朗等國的禁運制裁,近期的調查包括華為是否透過匯豐控股(HSBC)進行有關伊朗的非法交易。加拿大司法部未提供案情細節,孟晚舟已取得報導禁令,限制媒體依法庭出示的證據或文件報導。
匯豐帳戶可疑交易遭舉報
專家表示,若華為從事禁運交易並欺騙匯豐銀行,可能涉及銀行詐欺犯罪。匯豐則不願評論,僅稱該行遵守所有美國出口管制、制裁和其他法令。據透露,匯豐不是華為案被調查的對象,監督該銀行洗錢防制和違反制裁法遵情況的機構Exiger,已向美國檢方通報有關華為帳戶存在可疑交易的資訊。
港媒南華早報揭露,華為內部會議紀錄顯示法遵不嚴格;孟晚舟在十月廿九日會議表示,須控管法遵成本,外部監管有「紅線」、「黃線」之分,前者不能討價還價,後者可把不守法規的代價視為「沉沒成本」;針對外部監管明確無爭議、實際營運無法遵守的情況,「或可接受暫不遵守的風險」。
加總理否認政治力干預
孟晚舟父親、華為創辦人任正非也說:「不能只因美國在攻擊,就把自己綁起來。如果我們手腳被綁,將無法繼續生產,遵守法規有什麼意義?」四十六歲的孟晚舟從母姓,長期被栽培為可獨當一面的第二代接班人選,華為已任命董事長梁華暫代財務長。
北京:美加至今未提違法證據
加拿大與美國簽有引渡條約,有義務與美國司法部國際事務辦公室合作。目前案件相關細節大多保密,加拿大司法部拒絕提供進一步資訊,但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否認有政治力干預。
孟晚舟傳出可能持有中、加雙重國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週五面對詢問時表示,案件細節無法提供,但依中國國籍法,孟晚舟是中國公民,並強調美加至今都未提供孟晚舟違反兩國法律的證據。
孔傑榮:引渡可能性很高
加拿大律師指出,保釋庭也可能是公布審理時程的預備庭,若她拒絕引渡,案子恐纏訟數年。美紐約大學法學教授孔傑榮(Jerome Cohen)和紐約州霍夫斯特拉大學法學教授古舉倫(Julian Ku)都認為,孟晚舟被引渡到美國可能性很高,她雖可提出抗辯,但通常不會成功。
華為公主被捕》憂影響貿易談判…白宮稱川普事先不知情
中國華為財務長孟晚舟一日在加拿大被捕,路透六日引述兩名美國官員報導,總統川普事先對此「並不知情」。惟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波頓六日受訪時證實,他事先已從美國司法部獲得相關資訊。加國總理杜魯道則撇清,本案「沒有任何政治干預或介入」。
英媒:川習會前 習近平已知情
英國「金融時報」六日則報導,在一日川習會登場前不久,中國政府即已知悉孟被捕,但因習近平欲聚焦在化解美、中貿易緊張情勢,因此中方決定不在川習會時提起此事。
一名白宮官員對路透說,在川習會前,川普並不知道美方要求從加國引渡孟晚舟至美國受審。另一名美國官員也說,本案係美國司法部的事,不是白宮事前的精心安排策畫。儘管華為風暴讓美中貿易談判增多變數,但是川普七日還推文說,美中貿易談判「進展非常順利」。
美國安顧問波頓:事先就知
參與一日川習會的波頓對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說,他不清楚川普事先知情與否,但這類執法行動常上演,「我們當然不會每件都向總統報告」。他還說,中國企業竊取美國智慧財產權、強制外國企業技術轉移,多年來,華為一直是美國當局極為關切的公司之一。
加總理:尊重司法獨立運作
另一方面,加國則擔心因此遭北京報復,總理杜魯道澄清他並未對加國當局的逮捕行動下指導棋。他說,本案乃相關當局所做的決定,「加國是擁有獨立司法制度體系的國家」,相關當局提供建議,預先告知正準備逮捕孟晚舟。
中國外交部已向美、加當局表明「嚴正立場」,要求釋放孟,並聲稱她並未違法。至於北京是否在川習會登場前就知道孟晚舟被捕一事?中國外交部昨不回答,指「無意討論關於此案的具體細節」。
事先知孟被捕?北京不回答
中共黨媒人民日報海外版編輯部的「微信」公眾帳號「俠客島」六日下午提到,有傳言稱,孟晚舟事件並非川普政府策畫,而是民主黨把持的紐約州司法機關蓄意肇事,給美中關係「製造障礙」、給川普「挖坑」,惟這篇文章已被下架。
華為公主被捕》美智庫警告:中國恐「押」美企高層報復
警告「最近別去中國」
中國華為財務長孟晚舟被捕,凸顯美國反擊中國網路間諜的決心。不過,專家警告,中國可能以美國對台灣軍售為由,抓美國企業高層做為報復;現在已有不少美企主管推遲訪中行程,或加倍謹慎小心地前往中國。
美中貿易戰甫休兵,隨即爆出加拿大應美國要求逮捕孟晚舟。法新社報導,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法律教授、外交關係協會網路安全研究員費德勒(David Fidler)認為「這是美國在挑釁中國」,貿易緊張升溫將導致「雙輸」,中國可能讓美國科技公司在中國的業務更難經營。
中國市場研究集團(CMR)創辦人雷小山(Shaun Rein)表示:「如果美國以華為財務長違反伊朗制裁令為由逮捕並引渡她,中國是否也同樣會以對台灣軍售違反中國法律為由,逮捕波音或雷神的執行長?」他說:「如果我是谷歌或思科的高層,我近期不會前往中國。」
華為案爆發後,波音公司週四宣布,取消中國政府資助Global IP公司的爭議性衛星訂單,理由是違約不付款。
波音取消中資衛星訂單
根據華爾街日報調查,北京政府在交易過程中扮演不透明角色,讓國有企業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旗下子公司,透過英屬維京群島的境外投資公司Bronzelink,提供約兩億美元給洛杉磯衛星技術新創公司Global IP,向波音訂購衛星,以規避美國「禁止出口衛星技術」的管制。
美憂中方謀奪技術
已辭職的Global IP創辦人指控,公司接受中國東方資產管理的資金後,就被中國秘密控制,且中國以欺詐手段接管衛星專案,使其面臨違反美國法律的風險。
美國國安官員憂心,中國意圖把波音的技術轉做軍事用途,而波音也試圖規避美國對於敏感技術的規範;如今訂單雖然取消,但這枚衛星已近乎完工,波音可能會嘗試轉售。
華為公主被捕》封殺華為、中興 日本跟進
日本讀賣新聞七日報導,基於安全保障上的考量,日本政府將修改政府採購內規,通令各府省(部會)及自衛隊等機構,排除華為技術(Huawei)與中興通訊(ZTE)的情報通訊製品,日本國內企業製品若使用兩公司的零件也可能列入排除之列。
日本讀賣新聞7日報導,日政府機構將排除中國華為與中興製品。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攝)
日政府機構排除使用
美國在今年八月通過「國防授權法」,禁止政府機關使用華為及中興的通訊器材及服務。報導指出,美國杜絕華為與中興的製品,也呼籲盟國跟進,目前澳洲及紐西蘭已明令排除華為等參加新世代5G通訊,日本也將跟進修改政府採購法,排除「威脅國家安全保障的企業製品和服務」,不過為避免過度刺激中國,並未明確指出兩公司名。
報導也指出,日本各府省將協調修改通訊電路、電腦等政府採購內規,研究以綜合評價方式決定得標者而非價格標,綜合評價中可能列入「低風險」的項目。
另外,民間的防衛產業和電力等重要基礎建設的企業,若普遍使用兩公司製品,遇到網路攻擊時災情將會加劇,為此,日本政府將與美、澳等國合作成立新的零件供給網,採購中國以外國家的零件。
保5G業務 傳華為同意遵守英國安全要求
美國代表團上月訪歐時,也力圖遊說德、英等盟友一同抵制華為,英國對華為的態度日趨謹慎。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消息人士透露,華為本週與英國政府通訊總部(GCHQ)國家網路安全中心(NCSC)官員會晤,為避免被英國5G電信網路拒之門外,華為已同意英國安全官員提出的一系列技術要求,解決網路設備的安全風險。
華為公主被捕》經長:台供應鏈多元布局 影響不大
中國華為公司財務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轉機時遭逮捕,外界擔心,若美國對華為實施制裁,將衝擊供應鏈,台廠也將遭到波及。
對此,經濟部長沈榮津昨天表示,台廠供應鏈除了供給華為外,與阿爾卡特、愛立信等大廠也有多元布局,如果華為受到影響,訂單會分布到其他廠商,影響應該不大。
沈榮津說,華為主要業務為核心網路,銷美數量不多,目前華為銷美已受限制,外界關心的是產業鏈;台廠供應鏈並非集中在某一特定系統廠,華為雖然可能受衝擊,但台廠已多元布局其他廠商,未來若華為遭到美國制裁,訂單將轉移到其他廠商或國家。他認為,由於台廠已多元布局,預估衝擊不大。
另外,華為、中興通訊之外,美國研擬對敏感技術實施出口管制,包括人工智慧(AI)、晶片、量子計算、機器人、聲紋技術等,目前正在徵詢意見。美國雖未提及中國,但一般認為美國明顯劍指中國,華為也是衝擊最大的中國科技廠商之一。
沈榮津指出,美國若實施技術出口管制,會影響到華為,並連帶影響到市場,但因台商有多元布局,評估影響還是不大。
華為公主被捕》美控竊智財 華裔物理學家張首晟墜樓亡
美中一日宣布貿易戰休兵,同日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張首晟墜樓身亡,中國華為創辦人任正非之女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隨後網路傳出陰謀論,認為三者間定有關聯。然而,香港南華早報七日報導,張首晟家屬駁斥網傳謠言是無稽之談,美中關係緊張與張首晟之死無關。
家屬否認與孟晚舟被捕有關
原先六日的消息指出,張首晟在史丹福大學跳樓身亡,享年五十五歲,當地警方以自殺結案。但有媒體臆測其輕生動機,指張首晟二○一三年創辦的公司丹華資本,因為充當矽谷與中國之間的橋樑,曾遭到美國調查。
創辦公司列301調查名單
報導稱,丹華資本被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列入「三○一條款調查報告」之中,指控丹華資本為「利用風險投資,為中國政府盜取美國的尖端技術與相關知識產權」企業之一。此外,中國網羅海外高級人才的「千人計畫」,張首晟也名列其中,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已把「千人計畫」的多名人士列為調查目標。
張首晟家屬則指網傳謠言為不實臆測,丹華資本確實列於三○一報告名單中,但未引發後續調查,張首晟是與憂鬱症對抗後過世,死於舊金山、而非史丹福大學。
張首晟出生於上海,後出國深造,成為史丹福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之一。他的研究領域包括量子自旋霍爾效應、拓樸絕緣體和高溫超導等。二○一七年張首晟和其他科學家證明了有「天使粒子」之稱的馬約拉納費米子的存在,這項科學貢獻使他一度被譽為「最接近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人科學家」。
(自由時報)
--
華為孟晚舟引渡美國 可能性高
華為副董事長兼財務長孟晚舟的保釋聽證會預定加拿大當地時間七日舉行,美國學者研判,孟晚舟獲得保釋的機會不大,有可能被引渡到美國。
中共外交部昨證實孟晚舟具有中國公民身分,華為總部所在的深圳市政府也要求加國立刻釋放孟晚舟。
據美國之音和自由亞洲電台報導,美國紐約州霍夫斯特拉大學(Hofstra University)法學教授古舉倫(Julian Ku)和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孔傑榮(Jerome Cohen)都認為,孟晚舟被引渡到美國的可能性很高。
孔傑榮表示,加拿大政府內部肯定進行了長時間討論,並提出了一致的引渡政策,這是法律技術的問題。古舉倫表示,孟晚舟可對引渡要求提出抗辯,但通常這樣的抗辯都不會成功。
美方為何在中美貿易談判看似有轉圜之際提出引渡孟晚舟的要求,孔傑榮提出三種可能:
一,川普有意識的政策,一方面對中國示好,另一方面表現強硬,胡蘿蔔與大棒齊下。二,川普周圍不希望兩國達成貿易協定的人,採取干涉貿易談判做法。三,這只是美國司法部、國土安全部和國務院「魯莽」的執法行動,絲毫不在意其可能對貿易、股市及企業產生影響。
針對孟晚舟國籍問題,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昨表明,「可以明確的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孟晚舟是中國公民。」
耿爽並重申,至今仍未收到美國或加拿大方面向中方提供孟晚舟違法的證據。
此外,昨天也傳出美國企業高層可能成為報復目標,因而決定推遲訪問中國。香港01昨引述「中國市場研究集團」創辦人雷小山的話表示,美國要求加拿大協助逮捕孟晚舟,中國是否也能以對台售武違反中國法律,逮捕波音等企業高管?
耿爽對此強調,中方一貫依法保護在華外國人的合法權益,但「當然他們在中國也應該遵守中國的各項法律法規。」
而針對日本政府有可能將華為和中興的產品排除在採購清單外,耿爽表示嚴重關切,並希望日方為中國企業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不要做有損雙方互信和友好合作的事。
川習會當天 華為公主遭捕 川普事先不知情?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一日於阿根廷G20峰會後舉行晚餐會議,同天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白宮官員表示,總統川普與國安顧問波頓等人當時並不知情,波頓則說自己事前已得知。
加拿大應美方要求逮捕孟晚舟,因她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貿易制裁;加國司法部聲明指出,孟晚舟於一日在溫哥華被捕,美國要求將她引渡。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六日表示,事先已知將逮捕一名中國大陸科技公司的高層,這是執法當局的決定,沒有政治干預。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六日接受福斯商業新聞訪問表示,川普、波頓等人,包括他在內與中方會晤的美國代表團在川習晚餐會議前,都不知道司法部的行動;納瓦羅說,司法部並未知會,這無妨,司法部可以獨立行事。
但波頓(John Bolton)接受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訪問卻說,他事先從司法部得知此事,這種事情經常發生,當然不會事事都告訴總統。
記者追問波頓,「所以你周末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共進晚餐時,就知道逮捕(孟晚舟)一事?」波頓並未否認,僅說知道很多事情待處理,但不知道特定執法行動確切發生的時間。
關於逮捕孟晚舟一事,波頓未談論執法細節,但表示非常關切中國大陸公司竊取美國智慧財產權、強制技術轉移的行為,而華為等公司一直受美方關切。
納瓦羅對美中在九十天內達成協議仍表樂觀,但也說,中國要遵守國際規則,成為國際貿易的公平競爭者,就要改變目前建立在國有企業、保護主義、重商主義之上的模式。
美國聯邦參議員魯比歐(Marco Rubio)六日發布聲明表示,歡迎加國逮捕涉嫌違反伊朗制裁的華為財務長,華為與中共有直接關係,長期以來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參院情報委員會副主席華納(Mark Warner)透過聲明指出,華為和中興一樣,對美國的國安構成威脅,希望川普政府讓華為對於違反制裁負起全責,因為中興並未做到這點。
華納與魯比歐皆強烈敦促加拿大重新考慮把華為納入其5G基礎設施。
日本將禁政府部門採購華為、中興設備
路透7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日本計劃明令禁止政府部門向中國廠商華為和中興通訊採購電訊設備。
最先發布上述消息的讀賣新聞報導,日本政府預計最快會在下周一(10日)修改內部採購規定,以防範情報洩露和網路攻擊。
中興通訊2017年認罪,承認違規出售美製技術給伊朗,該制裁禁令是為了阻止德黑蘭政府發展飛彈和核武計畫。
本周三傳出華為財務長孟晚舟12月1日被捕之前,英國電信集團(BT)宣布,正從其現有的3G和4G行動業務的核心移除華為設備,而且下一代5G網絡的核心部分不會採用華為產品。
有資安疑慮 日本政府 擬拒買華為產品
日本政府擬通過排除中國大陸通信龍頭華為技術和中興通訊(ZTE)的產品在政府採購清單內。據傳,這是由於二家公司被指涉及中國情報機構。
共同社等多家日媒報導,日本政府最快下周一(十日)舉行各府省廳網絡攻擊對策會議,確認新方針,納入若無法消除機器開發與製造過程中可能被加入竊取情報與破壞系統等含有惡意功能的憂慮時,將從採購對象清單中排除;新指針預計明年度開始適用,但為了顧及日中關係,不會直接點名兩業者,而以「考量資安保障的觀點」等字眼取代。
到目前為止,日本政府通訊設備的採購採一般招標,由價格決定,機密外洩等風險並不在條件中。
讀賣新聞引述日本政府人士消息,美國政府譴責中方與網絡攻擊有關,加強了制裁措施,並要求同盟國不要使用華為技術和中興通訊的產品,甚至不只官方,希望連民間企業的採購案也要排除兩家企業的產品。
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七日在例行記者會被問及此事表示,確保國家整體資安愈來愈重要,將從各個方面確實著手調整,但具體措施他不便對外說明。
對是否因應美方要求?菅義偉僅稱,一直以來,日本政府在包括資安在內的廣泛領域與美國緊密合作。
孟晚舟寒蟬效應 傳Cisco禁赴陸出差
華為公主孟晚舟被捕,恐成為中美經貿磋商的核彈,大陸輿論熱議不斷,新浪科技報導,微博今日被「美國IT 大廠思科Cisco傳令限制員工去中國出差」的訊息洗版,美國高科技業憂心遭中國報復,人人自危,更傳出截圖洩露訊息的是中國員工。
思科總部發言人今日回應稱,這封郵件是錯發給部分員工的,並不代表公司立場。並強調,
思科對中國的正常差旅將持續沒有變動。
報導指出,思科的郵件截圖顯示,思科正在限制員工對中國的非必要出差。限制政策立即生效,并延續到思科年底公司放假。假期結束之后再進行評估。
從截圖的iPhone中文界面來看,截圖者顯然是中國員工。但進一步追查郵件的發件人Umesha Muniswamy卻是在印度工作的思科外包員工,來自為思科提供差旅服務的外部供應商American Express。
新浪報導,思科美國總部一位員工看過截圖表示,郵件措辭令人不悅,而且帶有命令強制語氣,不像出自美國總部行政部門。
(聯合報)
--
華為陷風暴 面臨災難性後果
加拿大7日將舉行華為財務長孟晚舟保釋聽證會,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對華為的調查涉及銀行詐欺、違反伊朗制裁令等指控。專家認為,美國要握有大量證據、有充分信心才會採取這麼重大的行動,若美國指控獲證實,這起事件可能導致華為面臨災難性後果。
孟晚舟7日將在溫哥華法院出席保釋聽證會,檢察官可能主張孟晚舟有潛逃疑慮,應繼續羈押,孟晚舟的律師須證明她不會潛逃,若孟晚舟續遭羈押,接下來將另外舉行引渡聽證會,即便她獲准保釋,也可能須繳數百萬美元保釋金,並交出護照。
美國學者研判,孟晚舟獲得保釋的機會不大,有可能被引渡到美國。綜合路透與華爾街日報報導,孟晚舟被捕,與美國調查華為涉嫌利用全球銀行體系從事違法伊朗交易有關,美國檢方依據機密起訴書提出引渡要求,指控華為違反伊朗制裁案。
不過,溫哥華7日舉行的聽證會僅是加國司法程序的開端,最後若要把孟晚舟引渡至美國受審,也可能要花數月、甚至數年時間才能移交被告。
律師事務所Miller & Chevalier律師佛萊明表示,孟晚舟被捕顯示美國司法部手握大量對孟晚舟不利的證據,可能會有更多指控,目前只是冰山一角。
如果美國證實華為違反制裁令,將電信設備賣給伊朗,華為可能面臨災難性後果,因為一道道禁令可能隨之而來。若華為被禁止採購美國零件,旗下智慧手機業務恐陷入停擺,華為可能因此痛失許多全球獲利最高的市場。
孟晚舟被捕消息傳出後,美國官員6日透露,美國總統川普事先並不知情,這是司法部的事,非白宮事先策劃。加國總理杜魯多也試圖撇清關係,宣稱執法機關此決定沒有任何政治力量介入。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7日則重申,至今仍未收到美國或加拿大方面,向中方提供孟晚舟違法的證據。此外,昨天也傳出美國企業高層可能成為報復目標,因而決定推遲訪問中國,耿爽對此強調,中方一貫依法保護在華外國人的合法權益,但「當然他們在中國也應該遵守中國的各項法律法規」。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08/2/5634419.jpg&x=0&y=0&sw=0&sh=0&exp=3600
日政府加入抵制華為行列
因顧慮情資外洩和網路攻擊,日本據傳最快下周一(10日)修改內部採購規定,禁止政府採購華為和中興通訊的設備。
另一方面,華為為了避免未來被排除在5G設備供應商名單之外,據悉已同意英國政府要求,解決自家設備和軟體中發現的嚴重風險。
美國、澳洲、紐西蘭、英國抵制華為之後,傳出日本也加入圍堵行列。路透引述消息人士報導,日本政府最快在10日修改內部採購規定,儘管不會明確提到華為和中興,但會強化適用於這兩家企業的安全措施。消息人士說,政府雖不會購買有安全疑慮的設備,但很難限制私人企業購買。華為供應網路設備給NTT Docomo和KDDI公司等民間公司,與軟銀也有長期合作關係。
金融時報也報導,本周華為和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NCSC)開會後,同意NCSC提出的一系列技術要求,這將改變華為在英國現有的商業行為。
加拿大逮捕華為公主 美國下一步怎麼做?
美國要求加拿大逮捕逮捕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並尋求將她引渡至美國受審,預定周五在溫哥華舉行聽證會,但這只是加拿大司法程序的開端,即使美加有引渡條約,仍可能需要數月甚至數年才能將被告移交。
彭博資訊報導,美國以華為涉嫌違反美國禁止向伊朗出售科技產品的制裁措施為由,要求另一個國家逮捕第三國公民,雖然不是沒有前例可循,但相當罕見,也可能會使法律程序更複雜。
高偉紳律師事務所駐紐約合伙人Daniel Silver說:「針對這類被告的案件中,這種舉動極為激進。」他曾經擔任美國聯邦檢察官,負責跨境調查。
孟晚舟案的法律程序下一步是周五的聽證會,確定她是否有逃避起訴的風險。法官可能下令繼續羈押孟晚舟。如果沒有潛逃風險並獲准保釋,可能要求她交出護照,另舉行引渡聽證會。
美國當局可能必須提供部分目前仍列為機密的證據,作為孟晚舟違法以及要求引渡的依據。知情人士透露,華為涉嫌利用滙豐進行與伊朗有關的交易,美國司法部指定給匯豐銀行的監管機構Exiger向美國當局舉報後,導致孟晚舟被捕。
另一個更棘手的問題則是,孟晚舟遭指控的違規行為,是否在美、加都構成犯罪。加拿大雖定有伊朗制裁政策,但對於違規者是否觸犯刑法較不明確,違反制裁政策的行為,並不在美加引渡條約列舉的罪名中。
一名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指出,兩個主權之間的引渡條約主要概念之一是雙重犯罪;如果被請求引渡人的行為所犯罪行並不符合在兩地均構成犯罪,便無法引渡。
(經濟日報)
--
孟晚舟被捕內幕…華為在滙豐交易洩底?
督察員發覺可疑交易 向檢方舉報
消息人士說,由美國聯邦委派,負責評估滙豐銀行近年來的反洗錢和制裁管制作業的督察員,向檢方指出華為集團可疑的交易,導致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
華為涉嫌違反禁止向伊朗出售裝備的制裁措施,而這個督察員發覺華為在滙豐的不法交易,並知會紐約東區聯邦檢察官,促使美國要求加拿大逮捕在溫哥華機場轉機的孟晚舟,並尋求把她引渡到紐約聯邦法庭受審。
消息人士說,與華為有生意往來的滙豐正與調查人員合作,本身並非調查對象;根據2012年與美國檢方達成的協議,滙豐的管制作業直到去年底仍受到正式監督,以對付洗錢和違反制裁的活動。
「華爾街日報」今年4月報導,在商務部和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室就與制裁有關事務發出行政傳票後,美國司法部對華為與伊朗的往來,展開刑事調查。
孟晚舟被捕使全球市場為之震動,美國股市也暴跌,擔心最近才對貿易戰協議熄火的中美這兩大經濟強權,會因這個事件再度緊張對立。
滙豐因未能防止至少8億8100萬美元毒品利得經由其美國分行洗錢,以及逃避美國制裁,隱匿與伊朗、利比亞和蘇丹的資金往來,2012年同意付給美國19億美元,並接受五年監督以延緩制裁。根據這項協議,滙豐必須雇用Exiger顧問公司,監督滙豐改善管制作業,並向司法部報告。滙豐去年底已擺脫延緩制裁拘束,法官也斷定它的管制系統已充分改善,足以防止金融罪犯。
不過,滙豐會不會捲入華為案還不明。如滙豐與本案牽涉更廣,可能使美中貿易談判更複雜;滙豐總部雖設在英國,卻是中國影響力最大的公司之一,在中國擁有廣大的外資銀行網。
加拿大逮華為公主 習近平知情但隱忍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日於阿根廷G20峰會後舉行晚餐會議,同天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白宮官員表示,總統川普與國安顧問波頓等人並不知情,波頓則說事前已得知。
金融時報報導,習近平在川習會前已得知消息,但隱忍未提,以免影響貿易戰談判。
加拿大應美方要求逮捕孟晚舟,因她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貿易制裁;加國司法部聲明指出,孟晚舟於1日在溫哥華被捕,美國要求將她引渡。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加拿大總理杜魯多6日表示,事先已知將逮捕一名中國大陸科技公司的高層,這是執法當局的決定,沒有政治干預。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6日接受福斯商業(Fox Business)新聞訪問表示,川普、波頓等人,包括他在內與中方會晤的美國代表團在川習晚餐會議前,都不知道司法部的行動;納瓦羅說,司法部並未知會,這無妨,司法部可以獨立行事。
但波頓接受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訪問卻說,他事先從司法部得知此事,這種事情經常發生,當然不會事事都告訴總統。
記者追問波頓,「所以你周末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共進晚餐時,就知道逮捕(孟晚舟)一事?」波頓並未否認,僅說知道很多事情待處理,但不知特定執法行動確時間。
參院情報委員會副主席華納透過聲明指出,華為和中興一樣,對美國的國安構成威脅,希望川普政府讓華為對於違反制裁負起全責,因為中興並未做到這點;華納與參議員魯比歐皆強烈敦促加拿大重新考慮把華為納入其5G基礎設施。
「最近別去中國」專家:陸恐押美企高層當人質報復
華為財務長孟晚舟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制裁措施,在溫哥華轉機時被捕,美國正向加拿大要求引渡;國際問題專家指出,這次事件極可能引發中國以牙還牙的報復,同樣扣押某些美國企業高層主管「當做人質」。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6日發表聲明,要求加拿大立即釋放46歲的孟晚舟。
國際問題專家指出,在中國方面發表要求放人的聲明後,接下來可能會有更為強硬的後續動作,包括逮捕某些擁有高知名度的美國公民做為報復。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科技政策主任路易斯(James Lewis)接受訪問時說,美國應該對於中方反彈預做準備,並警告美國科技業高層主管暫時避開中國。
「如果我是美國科技公司高層主管,這周是不會到中國去出差的。」路易斯說,華為是「中國政府最悉心呵護的公司之一」,中國政府如果要「扣押人質」,絕不會手軟。
雖然耿爽在聲明中表示,目前為止美、加兩國均未說明扣押孟晚舟的理由為何,但華爾街日報今年4月報導,由於美國主管機關已展開調查華為是否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措施,使得中國政府對華府說情,希望美方不要採取任何可能傷害企業信心的行動。中國政府在6日發表聲明中說,孟晚舟並未觸犯任何美國或加拿大法律,加拿大應「立即改正錯誤」,將她釋放。
(聯合晚報)
--
財務長孟晚舟被捕 全球各國對華為疑心重重
華為的尖端技術打敗西方對手,成為連接現代世界的最大硬體供應商,如今全球各國將其拒於門外。美國多年來視華為是安全威脅,現在對領導階層開槍,在加拿大逮捕財務長孟晚舟。
美國商務部4月曾表示,中興通訊(ZTE)因為沒有確實懲罰違反美國對伊朗和北韓制裁令的員工,禁止美國企業出售通訊設備零組件給中興通訊。對於重度仰賴美製微晶片和其他技術的中興通訊,此舉等於被宣判了死刑。
在對中興提出指控的同時,美國政府也開始調查中國通訊大廠華為(Huawei)。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最近華為受到的挫折來自紐西蘭、澳洲、英國和加拿大等國。中國認為華為是領軍全球科技野心的重要推手,不過世界上愈來愈多國家將華為視作間諜和破壞活動的潛在管道。
華為今天表示,不知曉華為創辦人的女兒孟晚舟有任何不當行為,且華為遵守業務所在國的所有法律規範。華為始終否認替北京當局進行間諜活動。
多年來華為周遭圍繞不信任的迷霧,很大程度上僅限於美國。從2012年國會報告強調華為的安全風險後,AT&T等美國通訊大廠都避免在其網路中使用華為設備。
華為將事業重心放在其他地方作為回應。在歐洲等富裕地區的成功,不僅讓華為成為全球最大電信設備製造商,也成為第2大智慧型手機品牌。去年逾900億美元的營收,超過1/4來自歐洲、中東和非洲。
現在有更多國家似乎選擇與華盛頓站在同一陣線,反對使用中國技術。在華為最重要的市場中,許多國家由政府率領而集體倒戈,恐對華為業務造成嚴重影響。
澳洲聯邦政府今年禁止華為提供5G技術和設備給澳洲,紐西蘭上週也阻止一家主要行動電信業者採購華為5G設備。
英國對外情報機構軍情六處(MI6)處長楊格爾(Alex Younger)罕見地在公開場合露面,並表示英國對於是否該允許華為建造5G基礎建設,很難做出決定。
加拿大安全情報局局長維格諾(David Vigneault)4日也在演講中表達相同的擔憂,但沒有點名華為或中國。華為已在加拿大和英國與主要行動電信業者測試5G設備。
互聯網實驗室創辦人方興東說:「中國政府和中國企業必須面對新的形勢,拿出新的戰略對策,度過目前這個危機階段。這也是中國高科技在全球崛起必經的成人禮。」
加檢:孟晚舟參與計謀 讓美金融機構與伊朗交易
中國電訊設備巨擘華為公司副董事長孟晚舟在加拿大遭逮捕原因終於揭曉。檢方在法庭上說明,孟晚舟參與計謀,讓不知情的美國金融機構與伊朗交易,違反美國制裁伊朗的法律。
加拿大司法部檢察官吉布卡斯里(John Gibb-Carsley)7日在加拿大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最高法院的法庭上說,孟晚舟「直接參與」華為對這些美國銀行的不實說明,讓這些金融機構成為孟晚舟詐欺的「受害機構」。
這次開庭將裁定是否同意讓孟晚舟交保。「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法官預定台北時間8日中午前做出裁定。
加拿大當局是應美國紐約東區法院要求,逮捕孟晚舟。美方法院並要求將孟晚舟引渡到紐約受審。若在美國遭到定罪,孟晚舟面臨最高30年以上刑期。
吉布卡斯里在庭上說明46歲的孟晚舟被捕的原因,她則坐在一個玻璃隔間內聆聽。吉布卡斯里說,從2009年到2014年,華為利用一家名為星通技術公司(Sky ComTech Co.)的香港企業跟伊朗交易,並與伊朗企業做生意,違反了美國對伊朗的制裁。
他說,美國的銀行為華為的金融交易進行清算,無意間也跟星通有了業務往來。路透社曾在2013年的報導中指稱,華為利用星通在伊朗做生意,並試圖把美國製造的電腦設備銷售到伊朗,這是違反美國制裁措施的行為。吉布卡斯里說,當時有好幾家金融機構針對這項指控,對華為提出詢問。
他說,孟晚舟安排跟其中一家金融機構的主管會面,在會談中,她透過通譯與中文版的簡報文件檔案說明,華為在伊朗的業務完全遵守美國的制裁規定。她謊稱華為與星通的關係是正常業務往來,而且華為雖然曾持有星通的股份,但已經出脫。
但吉布卡斯里說,星通跟華為根本是一家人。華為把星通當成非正式的子公司來經營,並且設法不讓外界知道兩者之間的關係。
他說,星通員工使用華為的電郵地址,識別章與公司信紙有華為的標誌。根據在法庭上宣讀的證詞,星通的文件顯示,在2009年買下星通的公司至少在2014年以前,也是由華為控制。
吉布卡斯里說,孟晚舟對金融機構的說法構成詐欺。他沒有說出這家金融機構的名稱。稍早有報導說,華為透過匯豐控股公司與伊朗進行交易。
華爾街日報6日引述未具名的熟知內情消息人士說,匯豐控股的聯邦任命監督機構Exiger向尋求引渡孟晚舟的檢方舉報,華為帳戶存在可疑交易。
吉布卡斯里說,紐約東區法院8月22日對孟晚舟發布逮捕令,後來有關當局得知她從香港飛往墨西哥途中,將在溫哥華轉機,便請加拿大的法官在11月30日簽署逮捕令。她12月1日遭到逮捕,在美中兩國正在進行中的貿易戰投下震撼彈。
華為負面訊息多 比利時將調查是否危及國安
中國電信設備商華為集團全球財務長孟晚舟12月1日在加拿大被捕,除美國視華為具國家安全威脅外,歐洲也升高疑慮,比利時將展開調查檢視使用華為產品是否存在國安風險。
孟晚舟是華為創辦人任正非的長女,12月1日在加拿大被捕,今天出席在溫哥華法庭召開的保釋聽證會,法官並未做出是否交保的決定,但表示會在周末考慮各方提出的保釋條件,而下次開庭訂於加拿大當地時間10日上午10點。
自從2012年美國國會報告強調華為的安全風險後,許多美國通訊大廠都避免在網路使用華為設備,世界上愈來愈多國家將華為視為間諜和破壞活動的潛在管道。
比利時由於是歐盟總部所在地,是華為長年深耕的一塊市場,2015年華為在魯汶設立歐洲研究院以做為歐洲業務研發創新基地。2016年比利時國王菲力浦訪問中國時也曾訪問華為,不過即使華為在比利時市場日益深化,但也不減市場對這家公司是否為中國政府間諜門戶的懷疑。
歐洲聯盟科技事務執委恩席普(Andrus Ansip)今天表示,歐盟應對華為及中國其他科技公司存疑,這些公司生產的晶片可能被用來「竊取我們的機密」。
依據布魯塞爾時報(Brussels Times)今日即時報導,比利時網絡安全中心已表示,將分別透過國內外管道進行調查,檢視使用華為的設備產品是否存在風險;報導也表示,比國網路安全中心甚至正在考慮效法美國、澳洲等國家,對華為採取進一步限制措施。
而華為比利時公司對此表示,對調查沒什麼需要擔心,完全依照規定運作。
全球5G禁用華為 外媒:台灣恐有國安漏洞
華為財務長孟晚舟遭加拿大逮捕,各國對華為可能帶來的國安隱憂也浮上檯面。外媒「國家利益」指出,華為4月才在台北開設旗艦店,台灣大量使用華為產品,恐形成國安漏洞。
加拿大政府在美國引渡要求下,1日逮捕孟晚舟。保釋庭訊今天在溫哥華法院召開,華府尋求引渡孟晚舟至美國受審,並指稱孟晚舟涉嫌欺騙銀行,利用秘密子公司「星通」(SkyCom)與伊朗交易,違反美國的制裁規定。
儘管孟晚舟遭逮捕的主因在於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禁令,但這起事件也讓國際憂慮華為在5G網路的發展是否帶來國安問題,因為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孟晚舟的父親)出身解放軍工程師,但台灣卻缺乏對華為的警覺心。
「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在報導指出,創立於中國深圳的華為,今年4月在台北開設第一家旗艦店,也是今年新北耶誕城活動的支持廠商。
但華為與中國解放軍、中國國安部關係密切,中國國有的中國移動是華為的最大股東,而中國正在推動社會信用系統,大規模監視公民,若是社會信用系統分數太低,小孩將無法被大學錄取。
報導引述台灣資安研究員廖彥棻的話指出,華為設置的後門,兼具間諜功能與破壞性,對通訊帶來雙重威脅。
「國家利益」發表的這篇報導說,儘管中國一再威脅侵台,但華為早在2005年就透過香港分公司在台灣設立辦公室,雖然10個月後遭官方要求關閉,但2012年發現台灣電信業者的核心網絡使用了華為產品。國安局在2013年時發布的資料亦顯示,調查局與總統府也有使用華為的網卡。
廖彥棻指出,只要在駭客最愛的Shodan搜索引擎上鍵入「華為」(Huawei)與「台灣」(TW)就可以發現大量證據,顯示台灣到處在用華為設備。「即使排除中國透過華為與中興通訊硬體監控的可能,華為與中興通訊產品基本上也是不安全的。」
廖彥棻建議政府與承包商應當制定嚴格規範,限制中國製的個人設備使用規範,並嚴禁使用未經授權的中國設備處理政府相關文件,否則重罰。廖彥棻也建議國安局應該公布相關資訊,增加台灣民眾的警覺心。
華為財務長被捕 白宮官員稱川普不知情
兩名美國官員今天表示,川普總統並不知道有關逮捕中國華為技術公司財務長孟晚舟的計畫。
路透社報導,美國官員此舉,顯然是為了防止這起事件阻礙美方與北京的重要貿易談判。
孟晚舟1日在加拿大被捕,同日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利用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20國集團(G20)峰會之便共進晚餐。現年46歲的孟晚舟是華為創辦人任正非的女兒。
白宮一名官員告訴路透社,川普與習近平會面前,並不知道美方要求將孟晚舟從加拿大引渡到美國。川習兩人會面商定,美中貿易戰休兵90天。
加拿大當局5日宣布孟晚舟在溫哥華(Vancouver)轉機時被捕,股市應聲下挫。美中世界兩大經濟體的緊張情勢已讓全球股市感到不安,外界擔心孟晚舟被捕恐破壞兩國計劃中的貿易談判。
保5G業務 傳華為同意遵守英政府安全要求
英國「金融時報」今天報導,四面楚歌的中國電訊設備業巨擘華為公司為能參與英國的5G網路建設計畫,已同意遵守英國政府對其設備和軟體提出的情報相關要求。
根據「金融時報」(FT)訪問的消息人士說法,華為主管已和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NCSC)的高級官員會面,並同意遵守一系列技術條件,以緩和英方的安全疑慮。
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發布聲明表示,他們「致力於維護英國網路安全,並和華為針對產品須符合的標準定期交換意見。…NCSC對一系列技術議題有疑慮,並已向華為提出須改善的項目」。
中國電訊設備供應商華為過去幾週遭到嚴密檢視。華為財務長孟晚舟1日因美國要求引渡而在加拿大被捕,外界因此擔憂,中國和美國的貿易戰又將升溫。
中國鷹派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昨天批評,孟晚舟被捕是美國「卑鄙的流氓手段」,目的為了阻礙中國發展高科技的企圖心。
今年夏天,澳洲以間諜疑慮為由,禁止華為提供5G技術,紐西蘭也在11月跟進,但理由是技術問題。
英國最大行動通訊供應商英國電信集團(BT Group)也加入全球禁止華為設備的行列。日本「讀賣新聞」今天報導,因擔心情報洩漏及網路攻擊,日本政府準備禁止內部向華為採購。
匯豐監督機構向檢方舉報:華為帳戶有可疑交易
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說,匯豐控股公司(HSBC Holdings Plc)的聯邦任命監督機構Exiger向尋求引渡中國電信設備大廠華為財務長孟晚舟的檢方舉報,華為帳戶存在可疑交易。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消息人士說,負責評估匯豐近幾年反洗錢和制裁管理辦法的外部監督機構Exiger,向紐約東區聯邦檢方提交與華為交易有關的資訊。
加拿大當局1日應美方要求,以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制裁為由在溫哥華逮捕孟晚舟,成為美國棒打華為的最新舉措。華爾街日報說,華府正在尋求將孟晚舟引渡至美國,好讓她在東區聯邦法院受審。
消息人士透露,匯豐作為與華為有業務往來的銀行之一,正積極配合調查,但它並非華為案調查的目標。
根據匯豐2012年與美國檢方達成的協議,這家英商銀行的反洗錢和制裁違規管理一直受到正式監督,直至最近。
華爾街日報4月報導,司法部對華為啟動刑事調查,檢視這家公司是否違反禁止向伊朗出口的制裁措施,更早之前,商務部和財政部外國資產管制辦公室(OFAC)就已針對制裁相關問題展開調查。
匯豐2012年捲入一樁洗錢醜聞,除未發現美國分行涉及一宗至少8.81億美元的毒品走私收入相關洗錢活動,還隱瞞與伊朗、利比亞和蘇丹的交易以規避美國制裁,之後同意向美國政府支付19億美元,並簽訂一項為期5年的延期起訴協議。
匯豐與美國達成的協議,還包括雇請Exiger監督匯豐改善防堵可疑活動辦法的努力。
匯豐去年底擺脫延期起訴協議,監督人員也認為,匯豐已充分改善反洗錢機制。
孟晚舟被捕 更顯美重拳反擊中國網路間諜活動
加拿大應美國要求,本月1日逮捕中國電信設備大廠華為財務長孟晚舟,顯示華府憂心網路間諜活動已久,如今決定與中國科技公司交手時,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孟晚舟是華為創辦人任正非的女兒,而任正非曾任中共解放軍工程師。孟晚舟疑因華為違反美國對伊朗制裁措施而遭調查,1日在加拿大被捕後,美國已提出引渡的要求。
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對此表示強烈抗議,稱孟晚舟「未違反任何美國或加拿大法律」。
美國憂心美中貿易不公、中國竊取商業機密及進行網路間諜活動,雙邊關係因此一再受到壓力,如今孟晚舟落網,恐加劇美中緊張局勢。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法律教授暨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網路安全研究員費德勒(David Fidler)說:「我確實認為這是美國在挑釁中國。」
孟晚舟被控雖與違反美國對伊朗制裁措施有關,費德勒說:「中國人認為這與範圍更廣的經濟關係有關。」
費德勒表示,貿易摩擦升級將致「雙邊皆輸」,中國可能會使在中國營運的美國科技公司更難開展業務。
他說:「我認為中國人相信如果堅持不退,損失不大,他們還認為自己確實可以迫使美國屈服。」
「他們(中國)已擬好B計畫,如果雙邊關係破局,我不確定美國是否也有備案。」
長期以來,美國官員及國會議員一再表達對中國利用科技公司竊取商業機密的疑慮,2015年數以百萬計的政府僱員資料遭洩,北京也被視為幕後黑手。
此外,華為否認與中國政府有任何關係,但華府許多人都抱持懷疑態度。共和黨聯邦參議員柯頓(TomCotton)表示,孟晚舟本週被捕,是美國積極因應中國網路間諜活動的作為。
民主黨聯邦參議員華納(Mark Warner)則說,這則最新消息顯示,華為及其他中國公司聽令於北京,還藐視美國制裁。
基於安全考量,美國近期已祭出一道聯邦法律禁止軍方及政府使用華為及中興通訊製造的裝置。聯邦監管機構也在擬定禁止華為在美國推出5G網路的法規。
十多年來,華府也一再審查華為業務,2007年更拒絕批准華為併購美國網路設備供應商3COM一案。華為2010年有意為電信巨擘史普陵特公司(Sprint Corp.)升級,也在華府干預下以失利收場。
今年稍早,華為與AT&T公司合作在美國銷售手機的計畫也成泡影。
孟晚舟被捕 華為致函供應商:不會改變合作關係
中國電信設備商華為集團全球財務長孟晚舟被捕後,華為昨天發函全球供應商表示,「不會因為美國政府的無理,而改變與全球供應鏈夥伴的合作關係」。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的長女、CFO孟晚舟遭指違反美國對伊朗制裁的措施,1日在加拿大被捕,將引渡至美國受審。
華為6日晚間發布致全球供應商夥伴的公開信表示,最近一段時期美國對華為有很多指控,華為多次進行澄清,公司在全球展開業務,嚴格遵守所適用的法律法規。
據陸媒新浪網,華為在信中重申,美國政府透過各種手段對一家商業公司施壓,是背離自由經濟和公平競爭精神的作法。但是,華為「不會因為美國政府的無理,而改變我們與全球供應鏈夥伴的合作關係」。
公開信並表示,華為公司對於這項指控獲得的資訊非常少,而且並不知曉孟晚舟有任何不當行為。公司相信加拿大和美國司法體系最終將給出公正的結論。
華為進一步說,在全球化技術合作和產業發展的浪潮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互相依賴、榮辱與共。華為的發展成長與供應商夥伴的發展繁榮息息相關。
美日同盟 日本政府將討論禁購華為與中興產品
基於保障網路安全,日本政府考慮禁止採購中國通訊大廠華為及中興的產品,因這兩大廠被指與中國情報機關有所關連。媒體報導,日本政府最快將在10日召開跨部會的會議討論。
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預計最快10日召開有關網路安全的跨省廳(部會)會議,討論採購通訊產品的新指導方針。中國的華為、中興通訊可能被排除在政府通訊設備的採購名單,但日本政府考量到中日關係,不會直接點名這兩家企業。
日本政府人士透露,10日討論網路安全的會議上,只會以「基於安全保障的觀點做考慮」這樣的文字帶過。
美國政府譴責中國發動駭客攻擊,並採取了相對應的措施。一般認為,日本身為美國的同盟國,有必要與美國同調。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政府10日計畫召開有關網路安全的跨省廳(部會)會議,將訂出採購通訊產品的新指導方針,明年起據而採行。
日本政府發言人、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今天在內閣會議後的記者會上說:「日本政府機關需確保網路安全一事愈來愈重要。」
日本政府7月彙整了一套有關網路伺服器安全的對策,內容指出,資訊系統若內藏竊取、破壞資料、或讓設備停擺等惡意功能,這種供應鏈上的風險如無法摒除,就不要採購。基於此點,日本以內閣官房為主的內閣網路安全中心(NISC)將研議如何採購通訊設備。
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有關通訊設備等的採購,基本上是採一般競標,以價格考量做決定。但根據新的指導方針,主要考量將是如何降低在安全保障上的風險。日本政府並不直接點名禁止採購的企業,但禁令主角就是中國企業。
華為的財務長孟晚舟遭控違反美國對伊朗制裁措施,1日在加拿大轉機時遭逮捕。加拿大司法部表示,孟晚舟未來可能引渡至美國。而美國除了針對華為之外,還對中興通訊、監視器大廠杭州海康威視等5家廠商,以安全風險為由,提高戒心。
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如果華為產品銷往伊朗一事屬實,這抵觸日本政府新的網路設備採購指導方針,華為產品將被排除在採購名單之外。在日本,不少企業使用中國製的通訊設備,如果禁止採購的產品量多,可能會影響到供應鏈。
未來日本政府中央省廳(部會)主要網路系統的採購,選定標準將更嚴格,只有通過認證制度、無外洩情報疑慮的企業才能參加競標,資訊疑似外洩海外的中國企業等,將成為採購禁令的對象。
華為被視作中國崛起縮影 孟晚舟被捕外媒問不停
中國超級重量級企業華為集團全球財務長孟晚舟1日在加拿大被捕,引起國際震撼,外媒視這家電訊設備巨頭為中國崛起的縮影,外交部昨天記者會中,媒體即連串提出9個相關問題。
孟晚舟是華為集團創辦人任正非的長女。她遭指違反美國對伊朗制裁的措施,加拿大警方在她轉機時動手抓人,美國要求引渡,她的保釋聽證將於7日舉行。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昨天在例行記者會回應指出,中方已就此事分別向加拿大和美國提出嚴正交涉,要求對方立即澄清拘押理由並立即放人。
媒體在會中連串提問,耿爽一連回應了9個相關問題。他說,加、美兩國都未對拘押理由作出任何澄清;至於此事是否影響正在進行中的中美經貿磋商,耿爽未正面回應,而表示中美雙方應加緊磋商,爭取盡早達成互利雙贏的協議。
從母姓的孟晚舟在任正非長期栽培下,已成為可獨當一面的華為第二代接班人選。她被捕的消息傳出後在全球科技業掀起驚濤巨浪,有分析認為,美國將孟晚舟鎖定為打擊華為的目標,這對華為未來發展,恐造成重大影響。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引述分析說,孟晚舟被捕可能導致美中關係惡化,甚至可能再次引發華府和北京之間的貿易戰。
消息人士今年4月曾透露,美國有關當局至少從兩年前就開始調查華為公司。美方懷疑華為違反了美國的出口和禁運法律,因為華為可能向伊朗和其他國家提供源自美國的產品。
除了美國,華為在其他國家眼中也充滿神秘色彩,華為的通訊產品屢傳「間諜疑雲」。華為雖非中國國有企業,但西方國家擔心,中國安全機構會利用這家公司來搜集情報。
繼澳洲和紐西蘭政府拒絕本國行動網路使用華為製造的5G技術設備後,20多年來一直使用華為設備的英國電信公司(BT)日前表示,將在兩年內將華為的設備從現有3G和4G行動業務核心中刪除,並且不會將中國公司產品用於下一代5G網路的核心部分。
華為集團總部設在深圳,是全球最大的電訊設備商。今年8月,華為超過美國蘋果公司,成為僅次於南韓三星集團的全球第二大手機製造商。
BBC引述分析表示,華為公司商業成就非凡,僅研發部門就有多達8萬員工,每年研發經費130億美元,幾乎是全英國研發投資的2/3。
分析說,大概沒有其他大公司能像華為這般代表中國,華為公司影響力的擴大,其實就是中國崛起的縮影。
耐人尋味的是,中共當局日前列出過去40年對改革開放有傑出貢獻的百人名單中卻漏掉任正非,引起議論和猜測,「究竟是當局為了避嫌,還是任正非和政府的關係不夠好」。
不過,有件事或許可看出端倪。分析說,相較於今年稍早時另家中國電訊設備製造商中興公司遭美國制裁後北京作出的反應,中國外交部這次在孟晚舟被捕後要求立即放人並澄清的回應,姿態明顯更為強硬。
(中央社)
--
孟晚舟涉透過匯豐 與伊朗非法交易
大陸電信巨頭華為公司副董事長兼財務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扣留,對美陸貿易談判和雙邊關係投下震撼彈。但據美媒7日報導,川普政府明知此次事件會衝擊到與北京的貿易談判,卻仍安排扣留孟晚舟,為的是彰顯其決意打擊被控違反美國法律的陸企。
據知情人士告訴路透,孟晚舟被捕的原因是,涉利用全球銀行體系逃避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自2016年起美國就在調查華為,最近的案情包括其透過匯豐控股(HSBC)與伊朗進行非法交易。
《華爾街日報》另指出,2012年,匯豐因違反美國制裁令和《洗錢法》支付了19.2億美元,並與美國檢方達成暫緩起訴協議,此後一直受到正式監察,而一位監察人員發現華為的帳戶存在可疑交易紀錄,因此向紐約東區美國聯邦檢察官舉報。
孟晚舟1日在加拿大被扣當晚,美國總統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在阿根廷G20峰會期間共進晚宴,並同意貿易戰停火90天。外界懷疑川普事前已知悉逮捕行動。白宮國安顧問波頓6日受訪時透露,自己先從美國司法部得悉,美方要求加國扣留孟。而習川晚宴舉行時波頓也在座。
未具名的美國官員則堅稱,川普對扣留計畫事先並不知情。有知情人士指出,孟晚舟在習川會登場的同一天被扣,只是時間巧合,因為孟的行程安排就是當天要在加拿大溫哥華機場轉機。
一位美國官員坦承,扣留孟晚舟可能增添美陸達成廣泛貿易協議的難度,但他又說,藉由此案可彰顯出,華府當真要對付陸方違反國際貿易準則的行為。
(中國時報)
--
華為 涉用滙豐帳戶與伊朗交易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之女、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案,震撼全球市場。外媒昨(7)日曝光更多案件細節,除違反伊朗制裁令,還涉嫌銀行欺詐。消息人士稱,美國自2016年就開始調查華為是否涉及伊朗的非法交易,而孟晚舟涉嫌利用滙豐銀行帳戶逃避美國的制裁。
孟晚舟的保釋聽證會將於加拿大當地時間周五舉行。外媒分析,若要將孟晚舟引渡至美國受審,至少需要數月時間。另外,孟晚舟的國籍問題也是外界關注焦點,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昨強調「孟晚舟是中國公民」。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一名負責評估滙豐控股反洗錢的監督人,揭發華為利用滙豐帳戶與伊朗進行可疑交易,並向紐約東區聯邦檢察官舉報,才導致了整起事件。
報導稱,今年4月時,美國司法部就已對華為在伊朗的業務往來發起刑事調查。此前,美國商務部和財政部外國資產管制辦公室也就制裁相關問題向華為發出行政傳票。
路透報導,滙豐在2012年因違反美國制裁令和洗錢法,除了支付19.2億美元罰款,並按照美國要求,聘請聯邦任命的顧問公司負責監督工作並向美國司法部匯報情況,以確保落實反洗錢及制裁措施。而本次正是此監察人舉報了華為與伊朗間的帳戶往來資訊。
因捲入華為案情,周四滙豐控股在美股盤中重挫達6%,滙豐H股昨亦萎靡,終場慘跌1.92%。
值得注意的是,因孟晚舟被捕時間與G20習川會同日,外界均認定此案將重傷好不容易走緩的中美關係,但白宮官員則撇清美國總統川普與此事的關連。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昨日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他事前已從美國司法部方面,獲知孟晚舟會被捕的消息,但不確定川普知悉此事。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受訪時,則拒絕評論孟晚舟被捕一事。
華為案已為其全球供應商蒙上陰影,對此,華為在一封給全球供應商的公開信中強調,公司獲得的資訊非常少,且並不知道孟晚舟有任何不當行為,相信加拿大和美國司法體系最終將給出公正的結論,華為亦強調,「不會因為美國政府的無理,改變與全球供應鏈夥伴的合作關係。」
https://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8-12-08/clipping/656/a02a00_t_02_02.jpg
日擬禁購華為、中興產品
傳出日本政府將於下周一(10日)修改內部採購規定,擬禁止政府部門採購中國兩大通訊設備大廠華為及中興的產品,成為繼澳、紐及英國之後抵制華為產品的美國盟友。
但為避免激怒中國,日本讀賣新聞引述一名政府官員表示,在修改內規時,日方不太可能直接點名華為及中興,但該兩家公司正是日本政府部門禁止採購的對象。報導稱,日方今年8月下旬即決定跟隨美國腳步,在引進政府層面的情報系統時,將兩家公司排除在招標名單之外。
昨(7)日,中國外交部表示嚴重關切。發言人耿爽表示,中日經貿合作本質是互利共贏的,華為和中興長期在日本合法經營。希望日方為中國企業在日運營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不要做有損雙方互信和友好合作的事情。
今年8月1日,美國參議院通過2019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NDAA),禁止美國政府部門與政府有業務關係的實體,採購華為與中興的產品後,美方積極動員友好國家跟進,包括澳洲與紐西蘭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在5G網路中使用華為設備,此外,韓國亦將華為與中興列入「問題公司」,印度電信部(DOT)也禁止中興跟華為通訊參加該國的5G相關試驗合作。
英國國營電信公司英國電信(BT)本月5日表示,正撤走現有3G和4G行動網路核心部分使用的華為設備,5G設備也不會使用華為產品。不過昨日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華為仍力挽狂瀾,在本周安排高管與英國政府通訊部(GCHQ)國家網路安全中心(NCSC)高級官員會晤,同意滿足英國安全官員提出的一系列技術要求以換取英國5G市場。
(工商時報)
--
匯豐恐捲入華為可疑交易 美中貿易談判更複雜
消息人士說,由美國聯邦委派、負責評估匯豐銀行近年來的反洗錢和制裁管制作業的督察員,向檢方指出華為集團可疑的交易,導致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
華為涉嫌違反禁止向伊朗出售裝備的制裁措施,而這個督察員發覺華為在匯豐的不法交易,並知會紐約東區聯邦檢察官,促使美國要求加拿大逮捕在溫哥華機場轉機的孟晚舟,並尋求把她引渡到紐約聯邦法庭受審。
消息人士說,與華為有生意往來的匯豐正與調查人員合作,本身並非調查對象;根據2012年與美國檢方達成的協議,匯豐的管制作業直到去年底仍受到正式監督,以對付洗錢和違反制裁的活動。
「華爾街日報」今年4月報導,在商務部和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室就與制裁有關事務發出行政傳票後,美國司法部對華為與伊朗的往來,展開刑事調查。
孟晚舟被捕使全球市場為之震動,美國股市也暴跌,擔心最近才對貿易戰協議熄火的中美這兩大經濟強權,會因這個事件再度緊張對立。
匯豐因未能防止至少8億8100萬元毒品利得經由其美國分行洗錢,以及逃避美國制裁,隱匿與伊朗、利比亞和蘇丹的資金往來,2012年同意付給美國19億元,並接受五年監督以延緩制裁。
根據這項協議,匯豐必須雇用Exiger顧問公司,監督匯豐改善管制作業,以防止可疑活動,並向司法部報告。
匯豐去年底已擺脫延緩制裁拘束,法官也斷定它的管制系統充分改善,足以防止金融罪犯。
不過,匯豐會不會捲入華為案還不明。如匯豐與本案牽涉更廣,可能使美國與中國的貿易談判更加複雜;匯豐總部雖設在英國,卻是中國影響力最大的公司之一,在中國擁有廣大的外資銀行網。
美國眾院情報委員會的報告說,華為至少從2012年起就因接受來自伊朗的資金受到調查。
「路透」今年4月報導,美國至少從2016年就開始調查華為是否違反美國的出口和制裁法規,把來自美國的產品運到伊朗和其他國家。
消息人士說,華為是否利用匯豐與伊朗不法交易最近也受到調查。
美國禁止企業利用美國的金融系統,把物資和服務轉移給受到制裁的實體。專家說,如製造手機和電訊裝備的華為從事這種交易,卻對交易的真實性質誤導匯豐,將觸犯銀行詐欺罪。
加國抓了孟晚舟 美國要如何引渡?
路透報導,若美國政府希望在外國抓人並引渡回美國,通常步驟與法律根據如下:
1. 安排在外國抓人
聯邦檢察官或州檢察官不能直接要求外國執法機構抓人,而得透過司法部的國際事務處(OIA)安排。OIA與其他國家的執法機關聯絡,並且安排逮捕與引渡的所有事宜。
專長國際刑事犯罪的休士頓辯護律師麥奈布(Douglas McNabb)表示,要追緝孟晚舟這種外國人士的決策,可能要由政府高層決定,「因為她是中國公民,而且父親是中國權威人士」。
曾任聯邦檢察官的刑事辯護律師賽門(Bradley Simon)則指出,要追查孟晚舟可能需要司法部「更高指揮層級的額外考量」。
2. 如何從加拿大引渡任何人至美國?
美國與全球100多國有引渡條約,包括加拿大;因此,加國有義務配合司法部OIA的請求。這些引渡條約對於適用的當事人罪名不一,而且有些會排除當事國本身公民,或面臨死刑判決的任何人。
根據美加之間的引渡條約,司法部OIA請求引渡的對象,其犯行必須在兩國都是犯罪行為;一旦收到司法部OIA請求引渡,將由加國法院判定是否足夠證據支持引渡;若判定證據足夠,將由加國總理發出正式引渡令。
3. 孟晚舟可否拒絕引渡至美國?
司法部OIA對外國政府發出的引渡要求後,通常當事人抗辯不要被引渡至美國的理由,是如果自己將在美國被法辦,將侵害當事人在被逮捕國家的權益。先前有些案例就因此纏訟了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
4. 若當事國並未與美國簽署任何引渡條約?
有些國家並未與美國簽署任何引渡條約,包括中國、俄羅斯與沙烏地阿拉伯。若美國鎖定這些國家的任何人,可由司法部OIA聯絡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由其發出紅色通知(red notice),表示對當事人發出逮捕令。
紅色通知通常不會對外公告,但該通知要求逮捕的對象,只要通過第三國的邊界關卡或機場,即使該國沒有與美國簽署引渡條約,當事國家仍可以逮捕這個人。
孟晚舟是在溫哥華轉機時被拘留,但無法確認加國是否根據任何紅色通知而抓人。
(世界日報)
--
法黃背心運動再起 巴黎景點關閉
法國黃背心運動越演越烈。示威群眾今天4度在全國集結抗議,當局在各地共派出8.9萬警力嚴陣以待,巴黎尤其如臨大敵,派出8千警力與裝甲戰車戒備。數十個重要景點,包含艾菲爾鐵塔及羅浮宮都暫停開放,香榭麗舍大道上數十家店家也都關門避亂。
上周末約13.6萬名黃背心示威群眾在法國各地上街示威,在巴黎引發1968年「五月革命」以來最嚴重暴動,有人當街放火燒車、築路障,逾130人受傷,412人被捕。法國內政部表示,極左和極右派人士今將再會師巴黎,當局已有暴力四起的心理準備。法總理菲利佩(Edouard Philippe)表示,除調派警力,還會派12輛裝甲戰車進入巴黎,這將是2005年來都會區首次出現戰車。
馬克宏神隱未露面
有鑑於凱旋門在上周六暴動過程中受損,為確保安全,今天艾菲爾鐵塔、羅浮宮、奧賽美術館、多間劇院、巴黎大皇宮等景點都暫停開放,本周末也有6場法國甲級足球聯賽遭延後。由於香榭大道上周也有許多店面遭砸毀和搶劫,警方也要求周遭商家今天暫停營業,並移除可能被當作武器的戶外桌椅。
分析指出,法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是「黃背心」抗議焦點,但他本周神隱,全交由菲利佩對外發言,預計下周才會公開露面。已有民眾放話,要去愛麗舍宮抗議。《世界報》引述總統官邸幕僚說法,馬克宏擔心「數千名暴徒可能在巴黎又砸又殺,這是(馬克宏上任)2年來首見他憂心。」
黃背心運動起初訴求反對政府調升燃料稅,卻引爆法國生活成本高漲所累積的民怨,而延燒成反對馬克宏的運動。法國政府周三讓步,宣布取消調升燃料稅,但仍無法平息民眾怒火。
示威群眾已經提出40多項訴求,包含嚴徵富人稅、降低退休年齡和提高最低工資等。此次示威群眾來自各派,從極左派無政府主義者、極右派民族主義者到溫和派都有,許多人批評馬克宏親商立場,反對他為富人減稅,怒批他過於菁英主義、與社會脫節、忽略法國高稅制及高失業率問題。
司機工會響應罷工
即使經歷上周末巴黎騷亂,黃背心的民意支持度仍高達72%,吸引愈來愈多人加入。有2個貨櫃車司機工會響應號召,計劃明天發起無限期罷工,農民也揚言下周起每天上街示威。
黃背心示威者 到底不滿什麼?
★稅負沉重
民眾不滿課稅過高,政府坦承2000年起持續加稅,但強調想逆轉此趨勢。
★燃料稅
2014年通過立法,會固定小幅調漲燃料稅,以減少對石化燃料依賴。下一波調整原定明年1月,已因此次抗議取消。
★減富人稅
馬克宏決定減少對財產逾130萬歐元(約4568萬元台幣)家庭的特別稅,吸引資金回流,被轟圖利富人。
★減稅只有中產階級受惠
今年減稅針對商家、薪水和房屋,無利於退休者。
臉書群組串聯 缺領袖瀕失控
法國黃背心示威運動可說是一次「臉書起義」。老百姓在臉書群組你一言我一語砲轟政府,繼而發起示威行動,只是群龍無首的組織已有失控之勢,左右派都滲透群組,乘機綁架民意。
幾個月前,法國臉書開始出現多個政論群組,大罵燃料加稅、民生質素下降等問題。當中有人提議示威抗議,馬上一呼百應。這些人組織結構不及工會和政黨般緊密,但勝在可迅速散播消息,從安排搭便車,到現場動員支援者,都更能靈活應變,讓警方措手不及。
不過,網路組織始終欠缺主題,又沒領袖帶領,常見不負責任言論。前天有網友鼓吹暴力抗爭:「就算燒掉整個香榭麗舍大道也沒關係,讓有錢人多付一點稅,我們工人階級不用在意。」
也有政客趁亂散布不實消息,極右派盛傳,總統馬克宏下周到摩洛哥簽定聯合國全球移民協定時,準備放棄法國主權,「到2025年就會讓1.6億移民湧入歐洲」;有人主張逼馬克宏下台,由極右派的「女版川普」勒朋取代。左派也來摻一腳,留言說馬克宏下台後應一併推倒法國《憲法》,由公投決定一切。
(蘋果日報)
--
黃背心暴動 凸顯碳稅抗暖化困局
法國的「黃背心」運動讓全球環保人士憂心忡忡。這場因調漲燃料稅而引發巴黎近半世紀最嚴重的暴動,促使總統馬克宏暫時撤銷該計畫。然而長久來,經濟學家、政治人物與決策人士皆主張,對引發氣候變遷的化石燃料加稅,是對抗暖化的最佳之道,如今,史丹福大學環境經濟學家古爾德直言,巴黎的暴動讓他了解加重燃料稅的挑戰「比我之前認為的還艱鉅」。
馬克宏一上任第一個財政決定就是廢除富人稅,因此他被視為「富人的總統」,他的調升汽、柴油稅,對薪水凍漲多年的勞工階級更顯不公平。當馬克宏說,調漲燃料稅是他防止世界末日之法時,黃背心的示威者卻吶喊,「月底都過不去了,還談什麼世界末日。」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耶魯大學經濟學家諾德豪斯告訴美聯社:「若你要讓能源稅不受歡迎,第一步就是成為不受歡迎的領導人,第二步就是使用汽油稅,並將之稱為碳稅。」紐約時報指出,法國事實上已比多數國家遠能容忍高燃料稅。法國一加侖汽油約逾六美元,其中六十%為賦稅,相較美國,平均為三美元。
衝擊民眾家庭支出 能源稅不受歡迎
美國前總統布希顧問、哈佛經濟學家曼昆坦承,「高燃料稅向來是較受經濟學家,而非選民歡迎的政策。」即便是碳稅的支持者也承認,該賦稅恐不成比例的傷害低收入民眾。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經濟學家艾肯格林指出,馬克宏政府的錯誤就是沒有將調漲燃料稅與促進「黃背心」群眾的福利和收入等政策結合一起。維思大學環境經濟學家約賀認為,黃背心運動並沒有為碳稅敲響喪鐘,而是提醒在設計棘手事務時,應更加謹慎,關鍵就是讓徵收的稅金有一大部分能回到民眾身上,用在使低收入家庭受惠的退稅或賦稅抵免的計畫。
(自由時報)
--
馬克宏銳意改革 立意良善人民無感
法國總統馬克宏能否通過「黃背心」示威的考驗?曾任紐約時報與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駐外記者的安德曼(David A. Andelman),六日在路透撰文指出,馬克宏推動改革太急太快,引發激烈示威並不令人意外,黃背心示威沒有明確的領袖,所以馬克宏政府沒有談判對象,顯得一籌莫展,馬克宏需要新而細緻的政治手法才能弭平這場動盪,否則示威終將失控。
法國北部地方政府公共工程部門的勞工提諾伊,是當地黃背心示威的領袖,他對法國「世界報」說:「我們一定要消滅這個只為它自己服務、不為人民著想的政治機器。」安德曼說,提諾伊的話反映了法國各地數十萬示威者的心聲,黃背心「革命」已經不只是對加稅的抗議,而更是一場政治運動。
安德曼認為,馬克宏對法國的了解似乎很有限,法國其實是一艘巨型遠洋班輪,緩慢地往前挪,結果馬克宏一跳上駕駛座,立刻就要大改航向。熟悉法國歷史的人,對黃背心示威者抗議加稅和貧富不均,應該不覺得意外。
安德曼說,一七八九年的法國大革命,導致法王路易十六及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被送上斷頭台。一八四八年的法國二月革命,成功推翻當時的法王路易腓力。一九六八年春天,法國發生學生運動「五月風暴」,後來工人和農民也起而示威,演變成由左派主導要求總統戴高樂下台的政治運動。這些革命和示威,每一場都對政權構成不小的威脅。
安德曼指出,這一次,黃背心示威眼看又要擴散到社會其他階層。
安德曼評論,馬克宏推動政策固然出於好意並有其正當理由,但人民無感,譬如加徵燃油稅是為了促進減碳,取消富人稅是為了吸引英國銀行家離開脫歐後前景不確定的英國,前來法國投資不過,法國鄉村地區勞工才不在乎這些,他們許多人靠著一千五百歐元(約台幣五萬三千元)的基本工資養家活口,並從大眾運輸不發達的鄉間開車到城裡上班。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08/1/5634083.jpg&x=0&y=0&sw=0&sh=0&exp=3600
不只抗議燃油稅...這5個數字為「黃背心」怒火添柴
法國「黃背心」示威已成為法國總統馬克宏的最大執政危機,示威者不只抗議燃油稅,更抗議荷包縮水和生活水準下降。就讓我們從五個數字看法國人民為何火大。
1700歐元:個人月收入中位數
法國最有錢20%人口的收入,是最貧窮20%人口的近5倍。法國最有錢1%人口的財富,占全法國財富兩成以上。不過,法國個人每月可支配所得的中位數是1700歐元(約台幣6萬元),意味著法國半數勞工的月收入不到台幣6萬元。許多「黃背心」示威者抗議,薪水沒漲,生活費卻一直漲,尤其燃料價格漲得最兇。
從二戰結束後到1980年代初,在法國工會力爭之下,法國人的工資和生活水準曾連續成長30年,不過後來連續幾屆政府壓制工資漲幅,以提高法國的競爭力,結果中低收入勞工的平均收入就停滯了,每年最多成長1%,富人的收入卻每年成長3%左右。
1.8%:經濟成長率
歐洲爆發主權債務危機後,法國的經濟停滯了近10年,最近才開始恢復成長,不過在成長過程中,許多正職工作被取消,尤其在鄉間和先前的工業地帶,而許多新創造的工作是不穩定的約聘工作。
對抗議者而言,經濟成長是改善勞動條件的關鍵,不過,近年來法國每年經濟成長率已降到1.8%,跟歐元區其他國家一樣慢了下來。
超過9%:失業率
經濟成長放緩,讓法國高失業率問題更難解決。2009年歐債危機爆發後,法國失業率在9%到11%之間徘徊。馬克宏當選總統時,失業率10.1%,目前降到9.1%。馬克宏承諾在2022年下次總統大選前將失業率降到7%,若要達到目標,法國未來四年每年經濟成長率至少要1.7%。
馬克宏為了讓法國經濟加速成長,已推動多項改革。今年他改革勞動法,讓雇主決定雇用和資遣的規則,避開長期以來讓雇主不敢新聘員工的限制,並限縮工會拖延變革的能力。這些措施讓臉書、Google等跨國科技公司紛紛到法國投資,不過這些大企業投資的效果,要幾年後才能被一般勞工感受到。現在勞工感受到的是,政府剝奪他們得來不易的權利,討大企業歡心。
32億歐元:富人減稅額
馬克宏為了刺激經濟,上任第一年就為富人減稅,其中最惹爭議的是,取消對法國最富有家庭的多種資產課稅,只對這些家庭的不動產課稅,這讓法國今年歲入減少32億歐元(約台幣1100億元)。
此舉刺激經濟的效果,人們還看不出,但馬克宏「圖利富人」的流言不脛而走,成為引發黃背心示威的重要導火線。在富人享受減稅時,去年法國最窮5%家庭的購買力降低了,至於中間70%家庭的購買力,不增也不減。
馬克宏知道自己支持率下降,10月公布的2019年度預算,將在明年對中低收入勞工減稅60億歐元(約台幣2100億元),並在其他商業稅方面減稅188億歐元(約台幣6600億元),以促進雇用和投資。
7150億歐元:社會安全網
法國社會福利優厚,其經濟產值超過三分之一都花在社會福利。2016年,法國在醫療保險、家庭津貼和失業給付等福利上共花了7150億歐元(約台幣25兆元)。為了享受福利,法國勞工也付出代價,稅率之高在歐洲名列前茅,除了要繳所得稅以外,購買大多數商品時,都要繳售價20%的加值稅。
法警逼跪600名抗議高中生 雙手被綑綁面壁照曝光
法國反總統馬克宏的「黃背心」運動示威者八日連續第四個周末走上街頭的前夕,社群媒體突然瘋傳上百名高中生遭鎮暴警察喝令下跪的影片,已有人揚言要替學生討回公道,法新社用「位於刀峰邊緣」形容巴黎的處境。
位於巴黎西北部約五十公里處的芒特拉若利,六日有一百五十一名中學生涉嫌在抗議者縱火後,朝火堆丟擲瓦斯罐,被警方逮個正著,喝令下跪,雙手抱頭,許多人還被塑膠繩綑綁雙手。一名鎮暴警察諷稱:「這一班還真是守規矩。」
教育部長布蘭克觀看影片後表示震驚,但說要等了解更多細節後才發表評論。
內政部長卡斯塔納表示:「觀看影片必須了解來龍去脈,現場暴力充斥,學生朝起火的路障丟了好幾十個已開封的瓦斯罐。被捕的學生當中有人攜帶武器,但沒有人受傷。」
總理菲力普表示:「我們面對的人民不是來抗議,而是來破壞。」
卡斯塔納宣布,對於暴力抗爭將採取「零容忍」。他批評示威已經失控變成怪獸:「現在是對話的時候。」
示威進入第四周,已成為巴黎自一九六八年學運以來最嚴重的暴動。馬克宏原本交由總理菲力普處理,眼見事態持續擴大,先是宣布燃料稅凍漲半年,現在更是要親上火線。
法國交通部長包恩七日表示:「總統下周將發表談話,我想這正是法國民眾想要的,人民要答案。」
因應示威,法國政府軟硬兼施。除了馬克宏演說,巴黎更是全城戒備,派駐八千名警力,選出十四個高風險區域淨空。艾菲爾鐵塔和羅浮宮等知名景點乾脆周末休館,以免遭池魚之殃。全法國共派出八萬九千名警力戒備,上周末則是六萬五千名警力。
「不為人民著想」 觀察家:馬克宏被抗議活該
法國總統馬克宏能否通過「黃背心」示威的考驗?曾任紐約時報與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駐外記者的安德曼(David A. Andelman),6日在路透撰文指出,馬克宏推動改革太急太快,引發激烈示威並不令人意外,黃背心示威沒有明確的領袖,所以馬克宏政府沒有談判對象,顯得一籌莫展,馬克宏需要新而細緻的政治手法才能弭平這場動盪,否則示威終將失控。
法國北部地方政府公共工程部門的勞工提諾伊,是當地黃背心示威的領袖,他對法國「世界報」說:「我們一定要消滅這個只為它自己服務、不為人民著想的政治機器。」安德曼說,提諾伊的話反映了法國各地數十萬示威者的心聲,黃背心「革命」已經不只是對加稅的抗議,而更是一場政治運動,所以當法國總理菲力普四日在電視演說中宣布燃油稅緩漲六個月,人民的怒火依然沒有平息。
安德曼認為,馬克宏對法國的了解似乎很有限,法國其實是一艘巨型遠洋班輪,緩慢地往前挪,結果馬克宏一跳上駕駛座,立刻就要大改航向。熟悉法國歷史的人,對黃背心示威者抗議加稅和貧富不均,應該不覺得意外。
安德曼說,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導致法王路易十六及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被送上斷頭台。1848年的法國二月革命,成功推翻當時的法王路易腓力。1968年春天,法國發生學生運動「五月風暴」,後來工人和農民也起而示威,演變成由左派主導要求總統戴高樂下台的政治運動。這些革命和示威,每一場都對政權構成不小的威脅。
安德曼指出,這一次,黃背心示威眼看又要擴散到社會其他階層。法國各地數千名高中生也走上街頭,抗議馬克宏為了教育改革而修改課程,有時還跟警方發生衝突。在法國國會前,數十輛救護車阻礙交通數小時,警報聲響個不停,數百名駕駛抗議政府偏袒少數大型救護車集團,歧視小公司。
安德曼評論,馬克宏推動政策固然出於好意並有其正當理由,但人民無感,譬如加徵燃油稅是為了促進減碳,取消富人稅是為了吸引英國銀行家離開脫歐後前景不確定的英國,前來法國投資不過,法國鄉村地區勞工才不在乎這些,他們許多人靠著1500歐元(約台幣5萬3000元)的基本工資養家活口,並從大眾運輸不發達的鄉間開車到城裡上班。
「黃背心」運動爆發近三周 法零售商已損失約351億元
法國零售商聯盟─貿易銷售企業聯盟(FCD)7日說,自上月爆發「黃背心」運動以來,法國零售商已損失10億歐元(約台幣351.2億元)左右。
自1日抗議活動後,小型零售商營收更大幅下降,而FCD此前已警告抗議活動恐破壞重要的聖誕購物季。
法國財政部也指出,光是在抗議活動第一周的銷售額就較去年同期下滑35%,11月24日當周銷售額也年減了18%。
黃背心運動延燒 法多黨議員擬提出不信任案
法國社會黨、極左派不屈法國(LFI)和法國共產黨(RCF)國會議員不滿政府因應「黃背心」抗議危機的方式,將在10日提出對法國政府不信任案動議。
法國社會黨領袖弗和(Olivier Faure)6日與不屈法國、共產黨代表站在一起,他表示:「未來幾天,我們將尋找能與我們一起提出這項動議的一群人,包括其他政黨的人。」
馬克宏的「共和前進!」黨在國會有577席絕對多數,只靠三個左派政黨不足以表決扳倒政府,因此他們試圖吸引更多反對黨支持。
不屈法國的領袖梅蘭雄(Jean-Luc Melenchon)一直以來都是現在政府的直言批評者,他也同樣質疑法國總統馬克宏的領導。
法國政府原訂2019年元旦起調漲汽柴油稅,引發不滿民眾紛紛號召穿螢光黃背心上街抗議。這波「黃背心」抗議運動造成100多人受傷,迫使法國政府宣布取消調漲措施。
(聯合報)
--
黃背心延燒...馬克宏聲望重挫 支持度降至23%
法國從抗議燃料稅調漲演變為反政府的「黃背心」示威活動,已拖累總統馬克宏的支持度暴跌,左派政黨更打算在國會對馬克宏政府提出不信任投票案,把他拉下台。
「黃背心」抗爭群眾8日將再發動另一波抗議,政府已事先加強部署警力因應,巴黎鐵塔與羅浮宮等知名景點也將持續關閉。
「黃背心」示威活動從上月17日延伸至今以來,持續重創馬克宏聲望,馬克宏的民調支持率過去一個月來已重跌4個百分點至23%,低於前總統歐蘭德同期的支持率。
法國社會黨、極左派不屈法國(LFI)和法國共產黨(RCF)國會議員不滿政府因應「黃背心」抗議危機的方式,威脅將在10日提出對政府不信任案動議,希望把馬克宏拉下台。不過,不信任案通過的機會不高,因為在577席的國會中,通過門檻為至少289票支持,而這些左派團體只擁有62席,馬克宏的政黨則擁有309席。
儘管如此,「黃背心」抗議群眾預定將在8日發動新一波抗議,總理菲力普表示,為防範各種可能的抗議失控為暴力行動,將在全法部署8.9萬警力待命,包括巴黎的8,000人。
內政部官員表示,當局對這波示威已以「高度暴力」的層級保持警戒,因為情資顯示,極右和極左的兩派抗議人馬將在首都匯合,而不良份子可能會混入抗議群眾,引發動亂乘火打劫。馬克宏下周初也將針對「黃背心」示威,對對全法發表演說。
基於安全因素,巴黎鐵塔、數十間博物館、兩座劇院等其他巴黎文化景點8日將關閉,國立巴黎歌劇團也取消原定8日在巴黎兩地點的演出。上周抗議行動中受損的凱旋門仍關閉。
不過,耶誕假期在即,巴黎連幾個周末都被「黃背心」群眾占領,警方建議香榭大道周邊商家閉門停營業,保護櫥窗移走戶外家具,衝擊當地在假日購物旺季的經濟,因為觀光客卻步,當地人也繼續迴避。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08/2/5634029.jpg&x=0&y=0&sw=0&sh=0&exp=3600
(經濟日報)
--
法抗議升級 9萬警力嚴待黃背心
法國總理菲力普(Edouard Philippe)6日表示,政府8日將在全國部署8.9萬名警力,以防出現新一波反政府暴力抗議。巴黎的博物館、劇院和商店也宣布8日關閉,包括知名的巴黎鐵塔。
菲力普6日在法國電視一台(TF1)宣布,周末部署警力比上周抗議活動中的6.5萬名警察高出許多。光巴黎就將動員8000名警力,這些員警配有十餘輛裝甲車,是2005年來法國境內市區首見的情況。
菲力普表示:「我們面對的人民不是來抗議,而是來破壞。」巴黎發生1968年最嚴重的暴動以來,菲力普拒絕談論下台一事。
法國政府已打消調漲燃料稅的計畫,但民眾8日仍將抗議。不同組織的抗議民眾在社群網絡和聊天群組分享周末計畫,有些「黃背心」抗議者、法國工會人員和舉國知名政治人物6日呼籲各方保持冷靜。
巴黎暴動也引發遊客擔憂,促使法國職業足球紛紛取消本周賽程,並影響當地在假日購物旺季的經濟。
基於安全因素,巴黎鐵塔、數十間博物館、兩座劇院等其他巴黎文化景點8日將關閉,國立巴黎歌劇團也取消8日在巴黎兩地點的演出。上周抗議行動中受損的凱旋門仍關閉。
法國社會黨、極左派不屈法國(LFI)和法國共產黨(RCF)國會議員不滿政府因應「黃背心」抗議危機的方式,將在10日提出對法國政府不信任案動議。
法國社會黨領袖弗和(Olivier Faure)6日與不屈法國、共產黨代表站在一起,他表示:「未來幾天,我們將尋找能與我們一起提出這項動議的一群人,包括其他政黨的人。」
馬克宏的「共和前進!」黨在國會有577席絕對多數,只靠三個左派政黨不足以表決扳倒政府,因此反對黨試圖吸引更多政黨支持。
不屈法國的領袖梅蘭雄(Jean-Luc Melenchon)一直以來都是現在政府的直言批評者,他也同樣質疑法國總統馬克宏的領導。
法國政府原訂2019年元旦起調漲汽柴油稅,引發不滿民眾紛紛號召穿螢光黃背心上街抗議。這波「黃背心」抗議運動造成100多人受傷,迫使法國政府宣布取消調漲。
被撕裂的法國 面臨5後果
法國「黃背心」運動已持續近三周,示威浪潮日漸激烈,有分析認為,這次危機最少會產生五個主要後果:
1.權威被削弱的總統
曾任投資銀行家的馬克宏2017年5月當選總統以來,一直以戴高樂的風格自居,自稱是堅定而富有遠見的總統。然而批評者則指,在他身上只看到拿破崙獨裁本色。
馬克宏宣布取消調高燃料稅計畫後,權威和形象受到嚴重打擊。
2. 憤怒的法國回來了
對於法國的觀察者來說,在街上看到燃燒的路障,大規模的示威活動以及政府退卻,非常熟悉不過。
馬克宏有一次邀請全球企業執行長到凡爾賽宮吃飯,並亮出了「法國回來了」的標語。但是最終回來的是憤怒的街頭抗議活動,而不是他所設想的形象。
3. 民族主義者歡欣鼓舞
親歐盟中間派馬克宏當選總統,逆轉歐洲的選舉趨勢,打擊他口中所說的右翼民粹主義「麻風病」。
在歐盟和國際舞台上,他將自己定位為中間派政治及多邊主義主要代言人。
然而,這次抗議浪潮正反映民族主義者的還擊。
4. 經濟緊張
馬克宏上任以來一直將法國的公共支出作為優先事項,為自己定下1970年代以來首次平衡預算的目標。
但取消調漲燃料稅後,預算出現20億歐元赤字。任何進一步的退讓,只會令經濟成長下降。
5. 反思第五共和
這場危機引發民眾對法國第五共和的新一輪反思,第五共和是戴高樂在1958年成立,這個制度奠定以總統為最高權力的體制。
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馬克宏只獲得24%的選票,卻進入決選,開始有批評者質疑他的合法性。
(聯合晚報)
--
法國「黃背心」運動暴力威脅 憲警嚴陣以待
法國「黃背心」運動明天進行第4波抗議,當局警告可能有高度暴力威脅,預計全國動員近9萬名憲警維安,警方做出最壞打算,預期會積極應對極端抗議分子的攻擊。
法國政府原訂2019年元旦調漲汽油稅及柴油稅,引發民怨,群眾自發上街抗議,以螢光黃背心為識別,稱為黃背心運動,於11月17日、24日、12月1日連續號召全國串聯抗議及封路。
黃背心行動一次比一次暴力,總理菲力普(Edouard Philippe)4日宣布暫緩調漲燃油稅6個月,但民怨未平;總統府艾里賽宮(Elysee)5日表示,取消2019年調漲燃油稅的計畫,不是暫緩或延期。
黃背心運動主要是反對調漲燃油稅而起,但艾里賽宮宣告不調漲後,黃背心仍維持8日的抗議行動。
自本月1日的抗議以暴力收場至今,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並未針對黃背心運動公開發言。「共和前進」(LREM)黨籍的國民議會議長費宏(Richard Ferrand)告訴路透社,馬克宏將於下週發表談話。
根據法國公眾意見機構-菲杜奇(Ifop-Fiducial)於5日及6日替CNews電視台及南方電台(Sud Radio)執行的調查,66%的受訪者支持或同情黃背心,比3日及4日的調查降了6個百分點,這是自11月17日黃背心發起抗議以來首度下降。
針對明天的抗議行動,法國情報單位注意到,社群網站上有人煽動暴力,慫恿群眾攜帶武器甚至殺人,有意向政府官員、國會議員及維安人員動手。「費加洛報」(Le Figaro)報導,某個重要部會接到指示,不准相關工作人員及官員週末到辦公室或工作地點。
令人憂慮的是,在12月1日的抗議行動中,一支德製HK G36警用突擊步槍失竊,流落在抗議者手中,至今尚未尋回,這種槍能穿透部分防彈背心。
艾里賽宮數日前已示警,擔心部分極端人士針對政府機關、官員及維安人員採取暴力攻擊,警力除了在重要機關周圍加強戒備外,也特別保護數名議員的住家,戒備層級不下於以往因應恐怖攻擊時。
這波抗議行動組織混亂,除了黃背心外,還有工會、學生、醫護人員加入,各有訴求;在巴黎,黃背心主要集結在香榭麗舍大道一帶,聖拉薩火車站(Gare St-Lazare)、巴士底廣場(Place de la Bastille)等地也有集會。
為了避禍,香榭大道周邊住戶已準備把汽車移到別處停放,商家也接獲警方通知,用木板或鐵網保護櫥窗和招牌。
法國政府預計在全國動員8萬9000名警力及憲兵維安,光是在巴黎就有8000人,比上週的4600人大幅增加;當局尚未證實是否動用專門反恐或解救人質的國家憲兵特勤隊(GIGN)及黑豹特警隊(RAID)。
費加洛報引述不具名警察的說法表示,在上週的抗議中,有群眾用鐵棒毆打警察,很多動手的是外省來的年輕人,也有憤怒到發狂的女人,「如果不重新檢討警力配置,明天情況會更糟糕,同袍們不會猶豫使用執勤配備的武器來保衛自己」。
(中央社)
--
防黃背心失控 裝甲車進巴黎
法國反調漲燃油稅的「黃背心」示威人士計畫本周末繼續抗議,法國總理菲力普6日宣布,8日將會有8.9萬名警員在全國各地戒備,防範滋事者趁機鬧事,單是首都巴黎就出動8000名警員維安,裝甲車亦自2005年後首次部署在巴黎。有情報單位警告總統府,有人可能煽動示威者殺害警員、官員及國會議員,並發動政變。
當地媒體已拍到有裝甲車和軍車朝巴黎方向前進。巴黎多個主要地標和著名旅遊景點和商店8日將關閉。法國《回聲報》報導,巴黎8日將成為一座「死城」,幾乎巴黎最受歡迎的景點區域都不能通行。
菲力普透過電視說:「我們面對一些不是來示威而是來破壞的人。」他同時拒絕就巴黎發生如此嚴重的衝突下台,他說法國國會已通過政府撤回燃油稅政策,該政策是導致示威的最大原因。
巴黎市中心上周末爆發1968年5月學運以來最嚴重的暴亂,政府正竭力遏止巴黎8日再次出現汽車遭焚燒、街頭淪為警民衝突戰場。
此外有跡象顯示,極右翼及極左翼的抗議人士計畫在巴黎集合示威,內政部官員表示,當局正在準備防範8日出現的「重大暴力事件」。媒體拍攝到裝甲車和軍車朝巴黎進發,唯當局尚未宣布軍方將協助處理示威。
法國著名地標艾菲爾鐵塔,連同當地十多間博物館、兩家大劇院以及其他文化地標8日都會關閉,當地兩個音樂節因為示威而延期。在1日示威遭到破壞的凱旋門也會繼續關閉。警方也呼籲香榭麗舍大道一帶的商店暫停營業。
「黃背心」運動從反對不斷上漲的燃油稅,升高至對總統馬克洪親商政策及執政方式的抗爭,堪稱馬克洪上台以來的最大危機,馬克洪的支持度也降至23%。
(中國時報)
--
盧森堡率全球之先 明夏起搭大眾運輸不用錢
柯P看過來!周五「綠色運輸日」點數回饋實在不夠看。西歐盧森堡預定明年夏季起將全面開放免費搭乘火車、電車和巴士,也讓該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可以免費搭乘所有大眾運輸工具的國家。
一年塞車33小時
位於西歐的盧森堡,國土面積約等同台北加新北兩市,其首都盧森堡市居民雖僅11萬人,但卻有高達40萬通勤族、甚至外國人跨境來此上班,塞車嚴重程度全球數一數二。據2016年研究顯示,該市駕駛人平均1年花33小時在塞車上。該國政府為改善交通、加強環保,今夏已祭出政策:未滿20歲者可免費搭乘大眾運輸;中學生有免費來往學校及家裡的通勤巴士;至於一般上班族只需付2歐元(約70元台幣)就可以乘車2小時,以全境2590平方公里計算,幾乎涵蓋所有車程。如今政府又宣布將開放所有大眾運輸工具免費搭乘,預計明年夏季實施。
(蘋果日報)
--
日放寬外籍勞工規定 5年擬招34萬人
日本參議院昨晚投票表決是否放寬外籍勞工簽證規定,該法案預計明年4月上路,屆時外籍勞工可申請5年的短期工作簽證。
保守轉趨開放
昨天付諸表決的法案日前已經日本眾議院通過,是首相安倍晉三引進更多外籍勞工的政策之一。此法案將開放日本的營建業、農業、餐飲業、老人照護等14種人力短缺的產業,政府預期新制上路後,首年將多引入4.75萬名外籍勞工,並計劃在5年內增加34.5萬名外籍勞工。近年來日本的外籍勞工數量急遽上升,現在約有128萬名外國人在日本工作,2012年時僅68萬名。
此法案顯示素來保守排外的日本政府,轉向國際開放的跡象。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此「歷史性的決議,未來5年間,將為日本帶來無法估計數量的高技術勞工及多達50萬名的低薪勞工」。CNN指出,日本有超過20%的高齡人口,近年來勞動市場面臨嚴重的人力短缺問題。專家認為,日本的移民政策落後其他已開發國家,過去僅靠暫時性的方法解決人力短缺問題。
日本近年來大量聘僱實習生從事高工時、低薪工作,血汗實習生因壓力過大而失蹤、自殺的案例頻傳。
(蘋果日報)
--
日空屋爆多 免費送人 盼吸引青壯年回流鄉鎮 奧多摩已9戶進住
離東京市中心2個多小時電車距離的空屋,40歲以下單身的你可免費擁有!這聽來有如「詐騙話術」的說法,卻是東京都奧多摩町實際運行的方案。當地政府為避免因人口老化與流失,導致奧多摩淪為「消失的村鎮」,2014年起透過免費送屋與提供房屋修繕津貼吸引較年輕民眾定居,至今已成功安排9個家庭進住活化鄉鎮,其中包括來自美國紐約與中國的家庭。
帶著3個孩子,45歲井田貴之(Takayuki Ida,音譯)與妻子菜穗子,4年多前遷出岳父母家,入住奧多摩町,「我們得(對免費取得的空屋)進行大量維修工作,但這實現了我們要住在鄉間並擁有大花園的想望。」夫婦倆努力經營,把免費獲得的2層樓舊空屋改為復古風格咖啡屋,經營1年多,已成為單車客歇腳熱點。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井田所居住的奧多摩町位於東京都西北部邊緣,1960年代因木材交易繁榮,人口一度超過1.3萬。但自1990年代木材需求銳減後,年輕人外遷謀生,如今居民僅餘5200人,空屋高達400間。由於人口與經濟活動萎縮,當地被列為日本2040年將消失的900個村鎮之一。為扭轉衰退趨勢,當地政府在2014年成立「空屋銀行」,針對嚮往鄉村生活的民眾進行配對。
為吸引年輕族群定居,奧多摩町推出免費空屋還補助修繕,但條件是年齡在40歲以下單身著,或是育有至少1名18歲以下孩童、且夫妻至少1人在50歲以下家庭。除補助年輕新住戶,當地政府還以獎勵金鼓勵空屋持有者出讓土地,以活化使用。
孩子卻不想留鄉
儘管相關方案幫助部分家庭找到理想居所,但前景仍不樂觀。菜穗子便坦言,「我的大女兒說她等不及想離開家,在城市租一個自己的地方。」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傑弗里也坦言,像奧多摩町這類的鄉鎮,需找尋振興經濟的辦法,撐起居民生活,才能改善人口流失。
【報你知】日本「空屋銀行」
由於人口老化、萎縮以及年輕人湧入都市生活等現象,日本近年來出現空屋棄置問題,據富士通綜合研究所研究分析,預計到2033年前,全日本甚至東京,空屋率都會成長到20%以上。年久失修的空屋會滋生害蟲、破壞市容,成為治安死角,因此日本各地方政府與社區設立「空屋銀行」,藉以掌握各地閒置空屋的來源和需求。透過低價格、簡便快速的購買手續,或者政府提供修繕補助等誘因,吸引本地甚至外國居民購屋並移入居住。有時甚至會出現免費的空屋在網路上待售,買主只需要負擔稅金及佣金等費用。
(蘋果日報)
--
梅克爾卸黨魁 欽點接班人出線
德國總理梅克爾十月在地方選舉失利後,宣布不再續任執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CDU)」黨主席,七日正式卸下長達十八年的頭銜,同日並由黨代表大會選出新一任黨主席,兩位主要競爭者中,梅克爾欽點接班人、基民盟秘書長克朗普凱倫鮑爾(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AKK)經兩輪投票勝出,擊敗梅克爾宿敵麥茲(Friedrich Merz),帶領基民盟迎戰梅克爾二○二一年卸任總理後的全國大選。
基民盟一連兩日的年度黨大會七日在德國漢堡登場,掌理黨務十八年的梅克爾率先在「告別演說」中表示,現在是翻開新頁的時刻,希望基民盟和十八年前因醜聞陷入瓶頸時一樣,在極右派崛起、社會兩極化加劇等「重重挑戰」之際,努力捍衛自身基督教及民主核心價值,此次黨大會正是確保基民盟未來能繼續領導德國。梅克爾最後稱自己充滿感激、喜悅和榮耀,語畢全場起立鼓掌長達十分鐘。
梅克爾籲捍衛基督教及民主價值
隨後,一千零一名黨代表以不計名投票方式選出新任黨魁,拿下過半數有效票即告勝出,若無人過半則由前兩名再次對決。現年五十六歲、有「小梅克爾」之稱的克朗普凱倫鮑爾,從政經驗豐富、立場溫和中立,最受民調及黨內菁英愛戴,最後以五成七一得票率勝出。
事實上,克朗普凱倫鮑爾在薩爾蘭邦首長任內,即與綠黨及親商的自由民主黨共組聯合政府,充分展現整合各大政治派系的能力,被視為未來團結基民盟及贏得大選的不二人選,未來料大致延續梅克爾的治理風格及中間路線。不過,克朗普凱倫鮑爾在社會及外交政策上與梅克爾分歧較大,包括主張對俄羅斯更加強硬,日前也才表示,歐盟和美國應考慮就烏克蘭危機一事,封鎖俄艦行動。
現年六十三歲,在二○○二年與梅克爾權力鬥爭中退下國會黨團主席之位的麥茲,亦是有力人選。他在投身金融界擔任律師十餘年後重出江湖,立場較保守且親近商界,受到厭倦梅克爾路線的基民盟黨員追捧,包括黨內大老、現任國會議長蕭伯樂(Wolfgang Schauble),若他勝選後料帶領基民盟「向右轉」。第三名人選則是猛烈抨擊移民政策的三十八歲衛生部長史巴恩(Jens Spahn),但他出線機會渺茫。
分析指出,此次黨魁改選是基民盟對梅克爾路線的取捨,若克朗普凱倫鮑爾勝出,代表該黨珍視梅克爾留下的政治資產;若麥茲勝出,則意味該黨期望看見新氣象。重要的是,梅克爾雖表示將完成餘下三年任期,但黨魁之位最後由誰拿下,將影響梅克爾將提前被逼宮,還是能順利走完「最後一哩路」。
(自由時報)
--
宿敵與門生 誰接梅克爾棒子
德國執政的基督教民主黨七日舉行全國黨代表大會,選出接任梅克爾的新任黨魁。今年十月,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地方選舉接連失利後宣布,不再尋求連任基民黨黨魁,為歐洲政壇投下震撼彈。
梅克爾領導基民黨長達十八年,深深影響了一整代的德國人。此舉意味著梅克爾開始為下台鋪路,德國政壇從此進入世代交替的關鍵期,一如梅克爾所言:「這是打開新頁的時刻了。」
梅克爾在卅分鐘的開場白呼籲全黨應該「團結一致,展望未來,而非回首過去。」黨代表給予長達數分鐘的起立鼓掌,有人自製標語寫著「老闆,謝謝您。」
三位候選人當中,聲望最高的是現年五十六歲的卡亨鮑爾。長年擔任薩蘭邦總理的她,在梅克爾的推薦下,今年二月在黨代表大會上以高票被選為秘書長。政壇因此公認她是梅克爾欽定的接班人,也是最能延續梅克爾路線的候選人。
另一位候選人是六十三歲的麥茲,二○○二年原本有機會領導國會黨團,進軍總理寶座,卻在權力鬥爭中敗給梅克爾。轉任律師的他,在政壇上消失近十五年後,如今又重返政壇,得到黨內大老和商界的力挺。如果麥茲出線,梅克爾總理任期「做好做滿」的承諾恐將難以維持。
根據最新民調,百分之四十七的德國人支持卡亨鮑爾,百分之卅七的德國人支持麥茲。
(聯合報)
--
梅克爾卸任基民黨黨魁
德國總理梅克爾7日卸下基民黨(CDU)黨魁,基民黨同日也將選出黨魁接班人,成為下任德國總理。
基民黨代表7日投票選出新黨魁,這名人選將在2021年10月舉行聯邦選舉前帶領基民黨。根據德國公共廣播聯盟6日公布基民黨的民調結果,凱倫鮑爾的支持率高達47%,梅爾茨37%居次,德國健康部長史巴恩12%。
呼聲最高的是克侖普─凱倫鮑爾(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和梅爾茨(Friedrich Merz)。凱倫鮑爾是梅克爾提攜的後進,也被視為黨魁人選。梅爾茨是梅克爾的對頭,質疑憲法對避難所的保障是否適用於所有受政治迫害者,也認為德國須對歐盟(EU)做出更多貢獻。
(經濟日報)
--
梅克爾接班人 3強出線
德國總理梅克爾先前宣布無意角逐基督教民主黨(CDU)黨魁,這個德國最大黨周五將選出接班人,並預告梅克爾漫長的政治生涯即將走向終點。
此次的投票將在周五(7日)於漢堡召開黨代表年度大會時進行,勝選者很有可能是德國下屆總理人選。
梅克爾在10月表態不再競選黨主席連任,宣布此次總理任期將是她最後一任,在2021年任期屆滿後將不打算尋求政治職位。
梅克爾的宣告也開啟基民黨激烈的黨魁之爭,共有12位人參選,3位聲勢最高的候選人分別是梅克爾愛將克朗普凱倫鮑爾(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或稱AKK)、梅克爾黨內對手麥茲(Friedrich Merz)、衛生部長史巴恩(Jens Spahn)。
據先前非正式民調顯示,目前克朗普凱倫鮑爾與麥茲民調領先,形成兩強相爭的局面。
《週日畫報》(Bild am Sonntag)在12月1日發布的意見調查顯示,在1,001位黨代表中,僅有269位表示已決定投票給誰,其餘尚未決定或是不想說。願意表態投票對象的黨代表中,144位擬投給麥茲,96位投給克朗普凱倫鮑爾,29位投給史巴恩。
其餘未作決定的黨代表則在麥茲與克朗普凱倫鮑爾之間作抉擇,前者被視為較受黨員歡迎,後者比較受到社會大眾接納。
另據德國第一電視台(ARD)周四公布Infratest的民調指出,基民黨黨代表有47%偏愛克朗普凱倫鮑爾,37%支持麥茲,12%會投給史巴恩。
ING首席經濟學家布雷斯基(Carsten Brzeski)表示:「唯一確定的是,就是此次選舉結果難以預料。」
現年63歲的麥茲曾在2002年爭取黨主席,在敗給梅克爾後他轉入商界,如今捲土重來,並且贏得厭倦梅克爾政策黨員支持。
56歲的克朗普凱倫鮑爾為基民黨秘書長,過去在擔任薩蘭邦(Saarland)首長時她聯合綠黨和親商的自由民主黨合組政府。由於德國政治版圖破碎,結盟能力是鞏固政權的重要一環。
(工商時報)
--
川普欽點國務院發言人 出任駐聯國大使
白宮匿名官員透露,美國總統川普將於七日早上推文公佈駐聯合國大使海利(Nikki Haley)的接替人選,預料國務院女發言人諾爾特(Heather Nauert)會雀屏中選。然而,諾爾特雖是新聞專業出身,但在國際關係及外交政策上仍屬新手,遭人質疑經驗不足,難以貫徹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
海利是於十月時宣佈,將於今年底辭去駐聯合國大使。川普早於十一月就曾向媒體放風聲,諾爾特是他認真考慮的人選,並且稱讚她優秀。諾爾特的任命案仍待參議院同意,目前尚不清楚該職位是否仍像海利時代屬於內閣層級。
四十八歲的諾爾特擁有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碩士學位,曾在美國廣播公司(ABC)、福斯新聞(Fox News)兩大美國新聞網服務。她在福斯期間曾任職記者、主播、特派員及主持人,代表作是在川普最愛的電視節目「福斯與福斯之友」(Fox & Friends)擔任突發新聞主播。
之後,諾爾特獲得川普提攜,於去年四月起擔任國務院發言人,但與時任國務卿提勒森相處不睦,據傳她受排擠一度有意求去,但她後來與現任國務卿龐皮歐關係良好,不僅進入決策圈,三到十月時還代理國務院公共外交與公共事務次卿。
分析家指出,諾爾特任命案有助強化川普與保守派媒體福斯新聞間的關係,但批評者質疑,該任命案忠誠度大於經驗考量。歐巴馬政府時期國務院官員布魯文批評,海利接任駐聯合國大使時,同樣缺乏國際事務經驗,但她至少曾任南卡羅來納州州長。而諾爾特更缺經驗,擔任代理次卿時也毫無表現。
(自由時報)
--
川普宣布 將提名巴爾任司法部長、諾爾特任駐聯合國大使
美國總統川普7日宣布重要人事消息,將提名老布希時代擔任司法部長的巴爾(William Barr)回鍋主掌司法部,以及提名國務院發言人諾爾特(Heather Nauert)出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人事任命案還需經參議院表決。
此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7日報導,白宮幕僚長凱利(John Kelly)將在幾天內請辭,可能由副總統潘斯的現任幕僚長艾耶斯(Nick Ayers)接任。
川普7日上午赴密蘇里州前,在白宮短暫向媒體發言,僅提到將提名巴爾與諾爾特,並未提到凱利的去向,也未接受提問。
川普表示,巴爾從一開始就是他的首選。巴爾於1991年至1993年擔任老布希政府的司法部長,目前為國際律師事務所Kirkland&Ellis LLP的法律顧問。
司法部前部長塞辛斯因為迴避「通俄門」調查惹怒川普,11月期中選舉後隔天便「被辭職」,目前由塞辛斯的幕僚長惠特克(Matthew Whitaker)暫代司法部長。
川普並宣布提名諾爾特出任駐聯合國大使,遞補於10月宣布辭職的海理(Nikki Haley)遺缺,海理將於年底卸任。
(聯合報)
--
道路交通事故 全球第八大死因
世界衛生組織(WHO)七日在最新的「全球道路安全狀況報告」中指出,道路交通事故已成為全球第八大死因,每年奪走一三五萬條人命,遠高於瘧疾、愛滋病毒(HIV)或肺結核所造成的死亡人數,而且人數還在持續攀升,三年就暴增十萬人。WHO呼籲各國採取行動改善此等情況。
報告指出,全球每廿四秒就有一人死於道路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更是孩童與年輕人的主要死因,二○一六年全球有四十四萬名交通事故罹難者是五歲孩童到廿九歲的年輕人。報告中還指出,道安弱勢族群是行人與騎單車或機車的二輪族。行人與單車騎士佔所有交通死亡的廿六%,WHO秘書長譚德塞表示,為了移動而付出交通事故死亡的代價令人無法接受,國際社會沒有理由不採取行動。
儘管全球整體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增加,但對比同樣節節上升的車輛數量,近年的交通事故死亡率相對穩定。WHO認為,這顯示某些中高收入國家的現行道安努力奏效,像是適當立法規範超速、酒駕,以及未繫安全帶、未使用兒童安全座椅或未戴安全帽等主要道安風險。
但窮國在提升道安上仍落後富國一大截,甚至沒有哪個低收入國能減少整體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低收入國的汽車數量雖少,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卻是高收入國的三倍:低收入國汽車數量僅占全球一%,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卻占全球十三%;其中非洲的交通事故死亡率最高,每十萬人中有廿六.六人死於道路事故,其次為東南亞的廿.七。至於高收入國汽車數量雖占全球四十%,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卻僅占全球七%;其中歐洲的交通事故死亡率最低,每十萬人中僅九.三人死於交通事故。
(自由時報)
--
世衛組織籲「行的正義」:全球每年車禍死135萬人
世界衛生組織七日發布《二○一八年全球道路安全現狀報告》指出,全球因道路交通死亡的人數持續攀升,每廿四秒就有人喪生且每年死亡人數高達一百卅五萬人,要求全球採取行動。
法新社報導,世衛組織在這份報告中表示,全球死於道路事故人數在短短三年增加約十萬人,車禍如今是五至廿九歲孩童跟年輕人主要殺手。報告依據前年數據做成,而上一份根據二○一三年數據所做的報告則顯示,估計每年有一百廿五萬人因車禍而死。
而道路交通死亡人數的差異也反映在道路使用者類別上;行人和騎自行車者占道路交通死亡總人數百分之廿六,此數字在非洲高達百分之四十四,而摩托車與乘客占比則為百分之廿八,且此比率在東南亞更飆升至百分之四十三。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說:「這些死亡是為移動付出的一個無法接受的代價,沒有理由不採取行動。這問題有獲得證明的解決方法。」
前紐約市長、世衛組織全球大使彭博也表示,道路安全問題遠未得到應有關注,「我們知道哪些干預措施有效。強有力的政策和執行、智慧道路設計及聲勢浩大的公眾宣傳能在未來幾十年拯救數百萬生命」。
(聯合報)
--
全球每年135萬人道路意外喪生 世衛籲採取行動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說,全世界每隔24秒就有1人因道路交通意外死亡,每年總計135萬人因而喪生,呼籲全球採取行動。
法新社報導,世衛今天發布的「全球道路安全狀況報告」(Global Status Report on Road safety)顯示,短短3年,每年相關死亡人數就增加近10萬,道路交通意外已成為5歲至29歲小孩與年輕人的主要殺手。
世衛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聲明中指出:「這些人因交通移動而付出生命代價,令人無法接受。」
他說:「沒有不作為的理由。這個問題已證實有解決方案。」
然而,儘管死亡總數增加,與全球人口及車輛成長數相較,近幾年死亡率已穩定下來。
世衛說:「這顯示部分中等與高收入國家現有的道路安全行動,已讓情勢緩和。」
報告發現,這主要仰賴於針對重大風險的立法更完備,這些風險包括超速、酒駕、不繫安全帶、孩童規範或安全帽;另外,人行道、腳踏車專用道等基礎設施和更完善的車輛標準,也發揮功效。
不過,雖然許多國家為改善情況而加緊努力,還是有許多貧窮國家在這方面遙遙落後。
此外,根據這份報告,「沒有一個低收入國家的總死亡數有所下降」。報告補充,低收入國家道路交通死亡風險,仍比高收入國家高3倍。非洲的死亡率特別高,每年每10萬人當中,就有26.6人死於交通意外,相較之下,歐洲為9.3人,死亡率最低。
(中央社)
--
書店逛久了就會想做件事 日本流傳逾30年的都市傳說
不少日本人有過這樣的經驗,在書店逛久了,就覺得便意強烈,日本人稱為「青木真理子現象」。這個謎團經過30多年未解,但出現過好幾種說法,有的與生理有關、有的與心理有關,也有人做過簡單的實驗。
1985年日本書評暨書籍介紹的雜誌「書的雜誌」刊出一篇叫青木直理子的讀書投書,她說,自己不知道為什麼,在書店待久了,就覺得有便意。這篇投書引起許多人共鳴,衍然成為日本的「都市傳說」,日本人稱它為青木真理子現象。至今沒有醫學上的解釋,在此整理9種過去出現過的猜測。
1. 心理後遺症
書會讓人放鬆→ 活化生理功能 → 觸動想上廁所的欲望
這個論述認為,看書讓人放鬆,觸動便意;有過去書店想上廁所的經驗後,下次再去書店就成了反射的動作。但有人反駁說,從來沒去過書店的幼兒,一到書店也會喊著想上大號,這理論似乎不能成立。
2. 紙張、油墨的味道誘發便意
印刷的油墨含有揮發性化學物質,可能誘發便意。不過有人指出,對化學物質過敏的人確實會覺得油墨味讓人暈眩、想吐,但很少有人反映有腹部的症狀。
3.持續待在狹小空間引發便意
在書店的狹小空間幾乎站著不動會讓人想上大號。但有人反駁,現在有許多大型書店,顧客多但空間絕不狹窄。要說擠到幾乎無法活動而會想上廁所,那上下班尖峰時間的公共運輸工具內應該更慘,卻很少聽到有人會因此想大號。
4. 眼皮開關說
在書店低頭看書眼皮下垂,彷彿切掉交感神經的開關,緊張感被釋放出來,便意油然而生。這項論述認為,眼皮全開會打開交感神經的開關,讓人覺得緊張,就不會想上廁所。反駁者認為,眼皮下垂就想上大號的話,不一定在書店,在其他地方也可能發生,這個說法應不成立。
5. 放鬆說
尋求喜歡的書會讓人精神放鬆,便意隨之而來。指身心在放鬆狀況時副交感神經優先作用,腸胃蠕動變得活躍。
6. 壓力說
一到書店會擔心沒有廁所可以上,這個壓力反而催促了便意。但有人質疑,不能上廁所的心理壓力不只在書店,在高速公路上也沒辦法立刻找到廁所,為何只在書店內發生。
7. 腸道過敏的一種
要在大量的書籍中要找到想看的書,這種壓力會對敏感的腸道產生影響,腸子加速蠕動。
8. 拒絕幸福說
有人指人類在朝快樂的方向前進時,身體會不自覺地抵抗。「在大量的書籍中尋找想看的書」,本應是幸福的極致,但身體為了與之對抗而產生便意。
9. 反射條件説
書本的味道令人連想起廁所的衛生紙,便意隨之而生。就像看到酸梅就會流口水的反射條件一樣。
有趣的是,日本某電台節目曾做過「實驗」,利用坊間販售的書店味噴劑,於節目開始前1小時噴撒於密閉的錄音室。節目快要開始前,從來不在開播前去上大號的主持人跑去上廁所,之後3名工作人員也陸續去了廁所。
(聯合報)
--
義大利烏菲茲美術館要砍遊客人潮 杜絕黃牛業者
義大利烏菲茲美術館(Uffizi Galleries)請教演算法專家,希望減少聚在達文西和波提且利等巨作前方的群眾,並大幅縮短義大利最多人拜訪藝術博物館外的人龍。
這也是為了對抗另一個長期問題:黃牛票業者。
館長施密特(Eike Schmidt)5日告訴在羅馬的外國記者,烏菲茲美術館人員已和保護市民隱私的政府單位開會,擬定辦法讓購票者的身分照片可用來阻止黃牛業者以過高的價格轉售門票。
烏菲茲美術館旺季時一天有超過一萬名遊客參觀。這一座16世紀建築開放成為博物館的頭幾個世紀,每天只吸引約5名遊客。施密特表示:「如今我們有團體旅遊。」隨著遊客人數漸長,每天平均有6000-7000名遊客。
他表示,博物館與一間義大利大學合作,研究如何更有效管理人潮。烏菲茲美術館已開始使用一款可錯開入場時間的系統,門票上會告知遊客入館時間。通常不重視快速的義大利也提供一些緩衝,遊客超過預定時間後,最慢15分鐘內都可入館。
(聯合報)
--
英保證 不將亞桑傑引渡至死刑國家
厄瓜多總統莫雷諾六日表示,英國已提供書面保證,維基解密創辦人亞桑傑可以離開自二○一二年起藏身的厄瓜多駐倫敦使館,不會被引渡到可能面臨死刑的國家。
莫雷諾在直播電台訪問時說,他與英國政府談過,後者將「保證亞桑傑的生命,不會被引渡到任何可能招致生命危險的國家」。但英國要求亞桑傑短暫入獄服刑期,因為他違反假釋規定。
外界正在揣測亞桑傑是否將結束六年來藏身厄國使館的生活。根據駐厄瓜多首都基多的分析師,厄國本周改派新大使派駐倫敦,顯示有意解決這個問題。
亞桑傑最近面臨的壓力漸增,厄國三月起切斷他的網路連線,而衛報等媒體報導,厄國提供他庇護已花掉數百萬美元。
莫雷諾表示「並不喜歡亞桑傑待在厄瓜多大使館」,但沒說會逼他走。莫雷諾補充說明,亞桑傑在厄國使館「待太久,近乎被囚」。
民調顯示,大部分厄瓜多人想要亞桑傑離開使館,莫雷多同時面臨國內和來自美國的壓力,結束收留這位棘手的客人。
(聯合報)
--
英若引渡亞桑傑 不會至死刑國家
厄瓜多總統莫雷諾6日表示,英國已提供書面保證,維基解密創辦人亞桑傑可以離開自2012年起藏身的厄瓜多駐倫敦使館,不會被引渡到可能面臨死刑的國家。
莫雷諾在直播電台訪問時說,他與英國政府談過,後者將「保證亞桑傑的生命,不會被引渡到任何可能招致生命危險的國家」。
然而,英國要求亞桑傑短暫入獄服刑期,因為他違反假釋規定。
外界正在揣測亞桑傑是否將結束6年來藏身厄國使館的生活。
根據駐厄瓜多首都基多的分析師,厄國本周改派新大使派駐倫敦,顯示有意解決這個問題。
民調顯示,大部分厄瓜多人想要亞桑傑離開使館,莫雷多同時面臨國內和來自美國的壓力,結束收留這位棘手的客人。
據悉英國給予保證,亞桑傑違反假釋規定的刑期不會超過6個月。
(聯合晚報)
--
厄瓜多總統:亞桑傑離開駐英使館條件已具備
厄瓜多總統莫雷諾今天表示,維基解密(WikiLeaks)創辦人亞桑傑離開厄瓜多駐英國大使館的條件已具備。亞桑傑離去將化解厄瓜多與英國當局6年來的僵局。
莫雷諾(Lenin Moreno)告訴記者,「亞桑傑(Julian Assange)決定在近乎自由狀況下離去的條件已具備」;他並解釋,所謂近乎自由意指亞桑傑在英國仍須為他違反假釋規定負責。
然而莫雷諾說,英國已保證,現年47歲、澳洲籍的亞桑傑不會被引渡到任何會危及他性命的國家。
厄瓜多數月來一直設法要為亞桑傑在其駐英使館羈留劃下句點,亞桑傑近來指控厄國當局限制他上網,使得雙方關係惡化。
根據維基解密的消息,美國檢方上個月不經意地透露,現已為亞桑傑備妥起訴書,至於實際起訴內容不得而知。
可能存在的這份起訴書顯示,一旦亞桑傑離開厄瓜多大使館,美方將設法將他引渡。
有人猜測,美國對亞桑傑感興趣與特別檢察官穆勒(Robert Mueller)針對通俄案進行的調查工作有關。
(中央社)
--
盜油每年導致1082億元損失 墨西哥將發道德手冊
墨西哥總統羅培茲(Andres Manuel Lopez Obrador)7日表示,盜油行徑每年導致國家損失25到35億美元(約台幣772億到1082億元)。
羅培茲表示,國營石油公司(Petroleos Mexicanos)今年9月後未公布輸油管線上的偷油開關數量,因此還未得到確切的損失金額。最近一次的報告顯示,今年前9個月,共發現1萬1240個偷油開關,平均每天約41個。
盜油行徑包括裝設偷油開關、賄賂或威脅石油公司員工、偷油罐車以載送油料,敵對幫派甚至搶地盤。這導致瓜納華托州的兇殺案數量激增,此處的盜油賊猖獗,羅培茲承諾立法採取更嚴厲的懲罰手段。
羅培茲表示,「盜油將成為重罪,意味著無權保釋,這適用於那些偷取燃油以及分銷贓物的人」。
盜油賊通常為黑幫份子,他們常動員全社區的居民把風或阻止軍隊、警察進入逮人。油料從輸油管線上的偷油開關滲漏時,居民通常會聚集以桶子舀起汽油或柴油。
對於這種以社區為基礎的犯罪型態,羅培茲也承諾將採取非常規手段打擊犯罪,他說將重印1944年講述公民與道德的手冊發給各家庭。
他說,「我將向長者發送(手冊),以便他們能透過教導家人來幫助我們,他們能與子孫們談論堅守原則、理想和價值的重要性」。還說會請偷油賊的母親幫忙勸導。
(聯合報)
--
谷歌員工訓練出錯 3.1億元白白飛了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谷歌4日的員工訓練出錯,一名員工誤刊一個黃色矩形的廣告,讓這個虛構廣告大量出現在網頁和應用程式上。金融時報估計,該名員工的「肥手指」害谷歌損失1000萬美元(約台幣3.1億元)。
金融時報指出,這個黃框廣告4日出現在許多網站和應用程式上約45分鐘。該廣告只有美國和澳洲民眾可見。
當時谷歌正進行員工訓練,示範如何使用谷歌電子廣告系統。該廣告之所以被送出,是因為一名受訓人員操作過頭,將一份廣告訂單傳送到廣告購買系統。
該員工的下單價格是一般市價的10倍,而且因為經過幾個第三方機構處理,該廣告觸及廣大用戶。
谷歌發聲明表示:「我們一發現這個無心之過,便很快撤下這些廣告。」谷歌表示仍會依規定為這個虛構廣告付費給刊登的網站和應用程式,同時會設置防範措施避免重蹈覆轍。
(聯合報)
--
英國下周舉行脫歐關鍵表決 恐讓政局陷入動盪
英國下議院議員將於下周二(11)日表決,決定是否接受首相梅伊的脫歐計畫。
目前的可能結果仍不明朗,特別是若梅伊失敗的結果。有人預期這會導致梅伊下台以修正脫歐計畫、政府全面改組,甚至是第二次的英國脫歐公投。
英國政府及歐盟各國領袖已簽署這份初步脫歐協議,待英國下議院通過後,還要過上議院這關。
梅伊需要下議院的639票中,拿到過半數的320張支持票,但「衛報」預測,梅伊可能會慘輸近200張票,其他媒體也預期梅伊會輸掉表決,但差距沒這麼大。而預期此案會過關的議員、政治分析師、媒體評論員則都保持沉默。
若梅伊輸掉表決,票數差距也很重要,若只以30票、40票,甚至是50票等差距輸掉,梅伊在國會仍有立足之地,還能回頭跟歐盟討論修改計畫,並再度交付表決,之後若能讓歐盟小幅讓步,可望足以說服伊些英國議員在第二次表決中支持梅伊。
但這個情況有個隱憂,那就是歐盟重啟談判的意願不大,畢竟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已警告,梅伊的方案是「唯一可能的協議」。
但若梅伊慘敗,可能導致英國政壇大亂,可能的結果從保守黨黨魁換人、梅伊請辭、英國提前舉行大選、二次脫歐公投、一直到暫停英國脫歐進程等,甚至也有可能上述結果都發生。
爭取國會支持的梅伊也警告,若她的脫歐協議被國會拒絕,只會有兩種選項:無法履行2016年公投結果的「不脫歐」,或是可能讓英國直接切斷與歐洲的關係、並可能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無協議脫歐」。英國央行曾警告,若英國「無協議脫歐」,失業率將在未來一年升至7.5%,房價可能崩跌30%,英鎊會重貶,經濟產值也會萎縮8%。英國將於2019年3月29日倫敦時間晚間11時正式退出歐盟。
(經濟日報)
--
脫歐協議前景不妙 黨內勸說梅伊延遲國會投票
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的脫歐協議11日將在英國國會投票,由於目前看來通過可能性不高,保守黨資深黨員勸說梅伊延後投票日期,花更多時間和歐盟商討出更好版本。
「金融時報」報導,梅伊和閣員緊急商討,試圖扭轉頹勢。
下議院1922委員會主席布萊迪(Graham Brady)接受「天空新聞網」訪問表示:「我確定下議院會很高興給她多幾天時間。我不認為倉促投票然後慘敗,這麼做有任何意義。」
梅伊正試圖說服保守黨的疑歐派支持脫歐協議。
據稱保守黨的忠誠派在唐寧街的支持下,針對梅伊的協議做了修改,在避免北愛爾蘭和愛爾蘭設立邊境檢查的邊境保障措施(backstop)爭議上,會讓議員擁有更多發言權,把英國採用邊境保障措施的時間上限規定在1年。
不過疑歐派指稱,這種修改根本毫無意義,因為脫歐協議是國際協議,就算英國國內立法,法律位階也低於脫歐協議。
國防大臣威廉森(Gavin Williamson)和保守黨主席路易斯(Brandon Lewis)都認為,梅伊應該利用13日和歐盟領導人召開高峰會的機會,和歐盟尋求新共識,而非拿現在的脫歐協議於11日在國會試圖闖關。
疑歐派的保守黨議員希望歐盟能同意修改脫歐協議,寫明不會讓英國在脫歐後,仍舊無限期留在歐盟關稅同盟。不過,梅伊和布魯塞爾都已經否決將會針對協議重新協商。
根據幕僚,唐寧街近幾天都在「認真思考」是否要延遲國會投票,不過梅伊6日還是告訴閣員計畫照舊。
一名閣員表示,如果政府面臨失敗的命運無法避免,可能會尋求議員要求延遲投票日程。
保守黨黨鞭預計會在10日評估下議院的氣氛,向梅伊分析可能投票結果。更添戲劇性的是,歐洲法院也可望於10日公布裁定,英國是否能單方面中止脫歐程序。
英政府遭批虛偽 催臉書繳稅又靠它宣傳脫歐
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政府遭媒體揭露,政府一方面要求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繳稅,一方面又花大錢在臉書買廣告宣傳脫歐,根本就是「虛偽」。
「電訊報」報導,英國內閣辦公廳證實,在截至11月20日的3個月期間內,首相辦公室總共支付5萬2509.84英鎊(約新台幣210萬元)予社群網站作宣傳,希望民眾支持英國脫歐協議。
這些廣告包括在臉書張貼的一支影片,宣揚脫歐協議能「替商業和經濟帶來穩定」,並號稱「是時候該團結起來打造更光明的未來」。
另一筆費用則是支付給Google,推升民眾查詢關鍵字時的排名,搜尋會導向一個叫做「解釋脫歐協議」的網站,解釋協議內容,並警告無協議脫歐的危險性。網站引述英國航太系統公司(BAE System)董事長卡爾(Roger Carr)等商界人士的支持論調,宣稱脫歐協議「就是我們想要的方向」。
臉書曾因為採取手段避稅,遭到英國政府抨擊。
自民黨議員莫蘭(Layla Moran)表示,英國政府一方面催臉書繳稅,並臉書要為假新聞負責,一方面竟然又花錢在臉書「宣傳一個沒有人想要的協議」。
她表示:「梅伊應該停止浪費錢,在社群網站上宣傳她這份糟糕的協議,把協議當成好消息,其實根本是假新聞。」
反脫歐組織「對英國最好」(Best for Britain)執行長陶德(Eloise Todd)表示,整件事情非常虛偽。「政府把社群媒體視作假新聞的傳播者,卻花錢在上面宣傳爛透的脫歐協議。這很嚇人,也很浪費錢。」
他表示:「他們一直用無協議來嚇唬大家,藉此推銷自己的協議,非常無恥。」
政府發言人則表示:「有效地對大眾宣傳政府政策,是公務員的核心工作。我們達成了一個對英國、對民眾、對商界非常好的協議,我們會向全國傳達這一點。任何相關花費都會循往例公布。」
(中央社)
--
OPEC+減產協議敲定 油價飆
在歷經好幾天的艱困談判後,知情人士透露,石油輸出國組織與減產夥伴國(OPEC+)6日在維也納敲定比原先預期還大的減產規模,帶動國際油價7日盤中由黑翻紅,飆漲逾5%。
布蘭特原油2月期貨7日盤中大漲5.4%至每桶63.32美元,扭轉稍早前跌1.6%的頹勢;西德州中級原油1月期貨也躍漲5.1%至每桶54.11美元,也扭轉之前跌1.7%的態勢。
彭博資訊報導,與會代表透露,在各國同意給予正遭到美國制裁的伊朗豁免措施後,OPEC+達成協議,將每日減產120萬桶,多於沙國6日提議的每日減產100萬桶,而俄羅斯將每日減產40萬桶。
路透報導,在7日的會談中,伊朗原本可能是OPEC達成協議的主要阻礙,因為OPEC的實質主導國沙烏地阿拉伯反對豁免伊朗加入減產,但最後伊朗在與沙國會商後,同意每天減產約80萬桶,因而取得豁免。
策略師說,若立刻、且每天完全減產120萬桶,減產量應大到足以減少全球的原油庫存,基於6日沙國已淡化外界預期,這項協議是個讓市場感到驚喜的利多。
隨著供給上揚和全球需求展望減弱,石油價格自10月來已下跌30%。全球最大的產油組織和國家OPEC、俄國和美國的產油量,自2017年底來已增加每日330萬桶至5,638萬桶,相當於全球近60%的石油消費。
(經濟日報)
--
蘋果市值 掉到全美第三
美中貿易戰憂慮捲土重來、加上iPhone需求疲軟,使蘋果6日股價下跌,市值落居微軟及亞馬遜之後,在全美企業市值排名降到第三位。
蘋果股價6日收跌1.1%,市值8,291億美元,微軟及亞馬遜股價皆走揚,市值分別為8,381億美元及8,308億美元。微軟上周從蘋果手上奪走市值龍頭,雙方本周展開拉鋸戰,亞馬遜市值曾在今年稍早一度突破1兆美元,經過幾周的跌勢後,近來股價開始反彈。
蘋果多年來靠著強大的3C產品線,占據市值第一的位置,但微軟及亞馬遜靠著雲端運算事業迎頭趕上。與此同時,市場擔憂高價位的iPhone系列產品需求能否獲得支撐。今年迄今蘋果股價僅上漲3%,亞馬遜及微軟股價則分別上揚45%及27%,表現遠遠超越大盤。微軟及亞馬遜有個共同點,即總部皆設於西雅圖,這讓西雅圖贏得「雲端城市」的美譽,也讓被視為美國科技首都的矽谷光環有些失色。微軟及亞馬遜也讓區域產生磁吸效應,吸引人才流入,促使許多外地企業來設點、獵才。
不過微軟高層對於市值第一的寶座,倒是看得雲淡風輕。微軟行銷長卡波賽拉上周表示,「這不是資深領導階層追蹤的指標,沒人在股價創新高時擊掌,而是想說現在標準怎麼拉得這麼高」。
(經濟日報)
--
微軟籲管制臉部辨識技術
微軟公司呼籲世界各國政府明年立法監管臉部辨識技術,明訂這類技術的準確和偏差度須交由獨立機構評估,而且除非有法院命令,否則禁止持續監視特定人士。
微軟呼籲列管這項新興技術的同時,正與臉書、Google和亞馬遜在臉部辨識產品市場競爭,而保護用戶隱私也成為眾所關切的議題。微軟曾於7月籲請政府管制這類技術,指出若一些公司採用新標準,而競爭對手不予理會,技術變革不可能發生。
微軟總裁兼法務長史密斯6日強調立法管制的迫切性,以防作家歐威爾名著《1984》「老大哥」政府監控人民一舉一動的警世寓言在未來成真。他在部落格發文指出,臉部辨識技術有益處,例如可協助指認失蹤兒童,但政府應聚焦三個領域立法監管:種族與性別歧視、隱私、大規模政府監控。
微軟主張立法監管臉部辨識技術,凸顯科技業者對AI催生強大新技術的看法憂喜參半。臉部辨識技術正迅速獲採用,可能有遭濫用之虞,例如在中國就被大量用於監視民眾。但被問到微軟是否會向中國銷售臉部辨識技術時,史密斯拒絕表態。
(經濟日報)
--
微軟籲立法控管臉部辨識 防反烏托邦情節成真
微軟公司(Microsoft)今天表示,他們採取一套應用臉部辨識技術的原則,呼籲同業競爭對手效仿,並要求制定新法以防反烏托邦未來成真。
微軟公司總裁史密斯(Brad Smith)在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和部落格貼文中宣告,為避免作家歐威爾(George Orwell)知名小說「一九八四」中形容的國家監控情形發生,替臉部辨識科技設下限制刻不容緩。
史密斯表示:「我們必須確保2024年情景不會看起來像小說『一九八四』所描述。」
「民主永遠不可或缺的準則是政府不可凌駕法律之上。今天我們必須確保政府機關使用臉部辨識科技仍受法律約束,而新法規可以讓我們步上這條道路。」
史密斯說,微軟會督促相關立法盡快在2019年通過,將要求任何臉部辨識應用透明化、受人工審核和隱私保護。
史密斯說,當臉部辨識演算法被用於制定可能影響個人隱私、人權或自由,及防範歧視和偏見的關鍵決議時,「有意義的人工審查」會成為重要的一環。
另外,他說新法律應對警方使用臉部辨識設限,因此可能只會被用在法院命令或有立即威脅的案件上。
「除非我們行動,否則我們5年後可能會發現臉部辨識泛濫使得社會問題惡化。到時,這些挑戰會變得更加棘手。」
(中央社)
--
哥倫比亞前總統貝當固逝世 享耆壽95歲
醫生宣布,哥倫比亞前總統貝當固(Belisario Betancur)今天過世,享耆壽95歲。貝當固引領哥國走過1980年代全國最動盪的時期之一。
哥倫比亞總統杜克(Ivan Duque)率領各界向這位前保守派領導人致敬;貝當固1982年至1986年擔任這個南美洲國家的總統。
杜克推文說:「一個很棒的朋友、偉大的哥倫比亞人、前總統貝當固與世長辭,令我萬分悲痛。」
「他在政治及我國歷史文化留下的遺緒,是所有未來世代的典範。」
貝當固在波哥大(Bogota)的聖塔菲基金會診所(Santa Fe Foundation clinic)治療腎臟疾病。院方發表聲明說,貝當固在今天下午2時32分(格林威治時間20時32分)撒手人寰。
貝當固任職總統期間,左派游擊隊M19成員在1985年11月佔領波哥大司法大廈,戲劇性預示了哥倫比亞未來數十年將深陷暴力衝突的命運。
貝當固是首位召見1960年代崛起叛軍團體的哥國總統,他邀請叛軍團體與政府對話,並保證他會努力邁向和平。
主要叛軍團體哥倫比亞革命軍(FARC)終於時隔30多年後,在2016年與時任總統桑托斯(Juan Manuel Santos)的自由派政府簽署和平協議。
(中央社)
--
南韓高鐵江陵線出發7分鐘後脫軌 14人輕傷
從南韓江原道江陵出發前往首爾的高鐵(KTX)806號今天早上7時35分在江陵市雲山洞一帶脫軌,車上共198人,包括高鐵駕駛員在內有14人受輕傷。
南韓「文化放送」(MBC)電視台,以「速報新聞」插播脫軌現場直播畫面,報導高鐵出軌的消息。
報導引述坐在第8號車廂乘客的話指出,806號高鐵從江陵站出發7分鐘後,在一聲巨響、擺動後向左邊傾斜而脫軌。
報導說,另一位乘客表示,就好像是車子在雪道上踩下煞車的感覺,火車並不是在鐵軌上行駛,而是在硬生生的地面上彈跳。
消防當局在脫軌現場將受到輕傷的14人送往附近醫院治療,由於4個車廂脫軌,從首爾駛往江陵的火車只能行駛到秦富站,鐵道當局派出大型遊覽車將806號高鐵乘客從脫軌現場載往陳富站,轉乘高鐵前往首爾。
首爾至江陵段是為改善2018平昌冬奧會的交通運輸,而闢建的高鐵路線。
(中央社)
--
籲群眾募資造新戰艦 希臘國防部長帶頭捐
希臘國防部長克門諾斯呼籲正撙節度日的同胞,藉由群眾募資來籌資建造新戰艦,並承諾要捐出自己部份薪資來共襄盛舉。
據美聯社報導,克門諾斯(Panos Kammenos)表示,將於明年1月1日開設一個銀行帳戶,讓公眾可以為新的護衛艦和領航旗艦捐款。
克門諾斯不但對希臘富有的船商和一般大眾籲請募資,還在今天慶祝聖尼古拉(St. Nicholas,希臘航海員和海軍守護神)節慶的場合向海軍人員指出:「我會是第一個存入薪水參與這項行動的人。」
克門諾斯指出,2019年希臘艦隊會普遍升級,來面對鄰國土耳其的強勁競爭。
土耳其不但是希臘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盟友,也是希臘長久以來的區域對手。
(中央社)
--
45年首見! 美成原油淨出口國 產量全球第一
美國聯邦能源資訊署(EIA)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周美國原油和成品油淨出口總量為每天20萬1000桶,是自1973年有紀錄開始,美國45年以來首次成為原油和成品油淨出口國。
另方面,美國已超過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成為全球第一大產油國;到2019年,美國原油產量預計將達每天1200萬桶。
11月30日當周原油出口達320萬桶,創歷史新高。受出口激增的影響,當周油品淨進口降至歷史新低,為400萬桶。同期,美國汽油和精煉油淨出口達420萬桶。
2018年起,美國平均原油和成品油淨進口超過每天200萬桶;而在2005年,原油和成品油淨進口處於峰值時,平均淨進口量超過1200萬桶。
歷史上,美國一直都是原油進口大國,直到2015年,長達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才被解除。
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署(EIA)截至2017年的資料,美國的主要原油出口國依序為:加拿大、中國、英國、荷蘭、南韓、義大利和法國,僅加拿大和中國,就占了出口總量的一半以上。
「彭博」報導,美國實現原油和成品油淨出口,雖然意味著美國幾代領導人夢寐以求的「能源自給自足」終於得以實現, 但可能只是暫時現象,實際意義也不大,因為美國依然面臨全球能源價格波動的風險,也無法擺脫中東地緣政治的影響。
美國原油實現淨出口是頁岩油開採空前繁榮的結果;從德州和新墨西哥州的二疊紀盆地到北達科他州的巴肯,再到賓州的馬塞斯勒,數千口油井在鑽探;估計2019年,美國每日原油產量將可達1200萬桶。
美國成為原油淨出口國也給正在維也納討論減產計畫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造成壓力。如果OPEC進一步削減產量,將有可能失去更多的市占率。
6日一度傳出沙國暗示減產幅度小於預期,油價承壓下跌,WTI油價跌幅一度超過5%,布侖特油價跌幅一度逾4%,後媒體報導OPEC暫時同意減產,只需確定最終幅度,油價跌幅收窄。
此外,EIA數據顯示,11月30日當周原油庫存下降732萬3000桶,遠超預期的下降200萬桶,創7月以來最大單周降幅,也結束之前原油庫存連續十周增加的局面。
(世界日報 )
健康
吃草藥調身體 女肝發炎壞死
亂服用中草藥,小心調理身體不成反惹藥物性肝炎上身!一名34歲女性因出現噁心、腹脹、茶色尿等症狀,就醫檢查竟發現肝功能異常,肝發炎指數破千,比常人高逾35倍,且已有肝壞死現象,卻無染A、B或C型肝炎,且也無肝腫瘤。醫師問診後發現,病患長期自行買中草藥調身體,疑是藥物性肝炎惹禍。所幸停藥並接受支持性治療2個月後,肝功能恢復正常。
茶色尿腹脹食欲差
收治病例的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王志堂指出,藥物性肝炎症狀包含茶色尿、腹脹、發燒、腸胃不適、食欲變差、易疲勞等,但多數是沒有明顯症狀,少數嚴重者可能發生猛爆性肝炎或肝衰竭,嚴重甚至需要換肝。肝臟是人體的守門員兼清道夫,除病毒感染外,舉凡酒精、藥物、食物、荷爾蒙等太大量都會傷肝。
王志堂曾收治另一名69歲婦人,同樣因腹部腫脹就醫,檢查發現肝發炎指數飆高,且還有輕度脂肪肝,問診得知最近有吃家人買的保健食品提神,停止服用保健食品2周後,肝功能就恢復正常。
王志堂指出,藥物性肝炎可能是藥物本身或其代謝產物、藥物劑量、患者本身體質、年齡、多重藥物使用、進補不當,服用不適合的中草藥、聲稱有療效的食補、健康食品等也可能引起藥物性肝炎。
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理事長高嘉宏指,中草藥、健康食品等因非正規藥品,過去較少人研究對肝臟的傷害,但確實有某些顏色鮮豔的野生菇蕈、野草、野菜等,以及雷公藤、蛇膽等非正規中草藥,因具有肝毒性,吃下肚後引起肝細胞破壞。
別怕傷肝而不吃藥
除過量止痛藥中毒有藥物可治療外,其餘藥物性肝炎無特殊藥物可治,只能採支持性治療,有機會恢復肝功能。王志堂提醒,少服用非必要的藥物,但也別為了怕傷肝而不吃藥,建議疾病要找醫師或中醫師診治,中草藥或食補、保健食品等更要慎用,以免進補不成反傷身。
護肝注意事項
★作息正常,避免熬夜
★戒酒
★多運動、控制體重
★飲食均衡,少吃高熱量、加工食品
★身體不適應就醫,並依照醫囑用藥
★勿用來路不明的偏方、中草藥、強調療效的食補或健康食品
★肝炎帶原、脂肪肝者應定期追蹤檢查
BCD型恐變慢性肝炎 宜維持正常作息戒酒
肝病被稱為台灣的國病,肝癌長年位居國人10大癌症死因第2名,僅次於肺癌。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理事長高嘉宏指出,任何可能造成肝細胞傷害的,都會引起肝炎。台灣最常見是病毒性肝炎,包含A、B、C、D、E型,其中B、C、D型可能演變成慢性肝炎,但也可能急性發作看似急性肝炎,得靠血液檢查診斷或排除。
高嘉宏說,另外還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與酒精性肝炎,前者多為慢性肝炎型態,後者則是大量飲酒導致急性肝炎,可能出現腹水、黃疸、肝衰竭等症狀;藥物性肝炎與免疫性肝炎則較不常見,但仍有案例。
急性肝炎若肝細胞破壞達8成以上,可能出現肝衰竭、腹水、黃疸、肝昏迷等,嚴重甚至得換肝;而演變成慢性肝炎後若未積極控制病情,就可能走上「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高嘉宏提醒,養肝護肝要從日常生活做起,肝臟很辛苦,飲食生活不正常會加重肝臟負擔,最好維持正常作息、戒酒、不亂服用藥物、多運動、飲食均衡並少吃高熱量與加工食物等,都是護肝之道。
(蘋果日報)
--
別再亂吃補!小心吃出藥物性肝炎
肝病是台灣國病,隨著B肝疫苗及B、C肝新藥問世,B、C型等病毒性肝炎盛行率下降,但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藥物性肝炎病人數卻持續上升,近10年盛行率從1成升至3成,尤其台灣民眾普遍有「有病治病,無病補身」愛服藥、愛吃保健食品錯誤觀念,易引發藥物性肝炎,甚至每25名患者,就有1人因此死亡。
日前有一名34歲輕熟女及69歲婦人,都為補身體分別服用中藥、保健食品,吃一陣子後,突然連續一周出現腹脹、茶色尿,就醫發現肝功能異常,但篩檢顯示非病毒性肝炎,診斷疑藥物性肝炎,給予支持性治療,所幸肝功能都有恢復正常。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王志堂表示,國內急性肝炎患者中每10人就有1人與藥物引起的肝傷害有關,臨床上發現各年齡層都有藥物性肝炎患者,但又以50至80歲長者最多,且男性患者多於女性。藥物性肝炎的潛伏期從幾小時至幾個月,甚至停藥後3至4周才出現症狀。
王志堂進一步說明,藥物性肝炎可能是藥物本身或其代謝產物、患者本身體質、年齡等因素有關。此外進補不當,服用不適合的草藥、中藥、聲稱有療效的食補、健康食品等也可能引起藥物性肝炎。根據觀察,國內藥物性肝炎患者有25%是中草藥引起。
因服用中藥多是複方,更可能購買到來路不明藥物,有些甚至摻雜西藥;另外,保健食品也因不需處方即可獲得,且不需嚴格評估藥效、毒性,籲民眾及早改掉胡亂進補的惡習。
王志堂說,藥物性肝炎多數沒有明顯症狀,可能出現症狀為茶色尿、腹脹、易疲勞等,但約3.7%可能猛爆性肝炎或肝衰竭身亡,民眾身體不適應找醫師診斷,用藥前要了解副作用。目前除普拿疼引起藥物性肝炎,有藥治療,其他皆無特殊藥物,只能停用致病藥物,靠患者本身免疫力復元。
(聯合報)
--
LED「光毒」傷眼、傷身 3方法防藍害
現代人受到的「光毒」嚴重危害,而傷害是漸進式如溫水煮青蛙般,讓人失去警覺,清大材料系教授周卓煇說,藍光LED恐引起睡眠障礙等問題,民眾應要小心藍害,才能保護眼睛和健康,降低罹癌風險。
台大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葉伯廷指出,藍光傷眼是因容易造成散射,眼睛在藍光刺激下,用力聚焦,導致疲勞。LED當中的藍光遠大於鎢絲燈泡,科學界擔心每天、長時間累積暴露在藍光下,可能會對視網膜感光神經細胞造成傷害。
葉伯廷表示,電力照明比傳統的蠟燭、油燈等省能源,但因電力照明過多的藍光,會不分日夜傷害眼睛,晚間則會傷害身體。
周卓煇也分享抗藍害方式,除了選用無藍害照明之外,避免「藍害光毒」還有三個簡單作法,一是調降亮度,二是調減藍光,三是減少使用時間。
他建議,民眾換掉冷白或色溫偏高(大於凱度溫2500K)的檯燈與居家燈具,改用無或低藍害的照明產品,若還買不到色溫在2000K以下的燭光OLED或燭光LED的超低色溫燈具,可先使用傳統的白熾燈泡(2500K),都比LED、緊湊型螢光燈管(俗稱的省電燈泡),都來得安全。
陽明大學護理學院院長劉影梅也指出,人造夜光對人體健康有害,短期會引起失眠、肥胖、二類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增加,長期下來,攝護腺癌、乳癌比例也有增加趨勢。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08/1/5633949.jpg&x=0&y=0&sw=0&sh=0&sl=W&fw=400&exp=3600
(聯合報)
--
天冷胸悶想吐 當心急性心肌梗塞/梁瓊文(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科個管師)
急性心肌梗塞是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冬天是心肌梗塞高峰期,若年長者、患有三高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忽略生活中一些小細節,便可能導致心肌梗塞,一旦沒有及時處理,更可能危及生命。
◎案例1:60歲的吳女士為退休老師,有高血壓病史,多年前曾服用阿斯匹靈及降血壓藥,但因副作用而自行停藥,且沒有就醫追蹤。直到兩年前,健檢發現高血脂及高血壓症狀嚴重,才定期回診。
把握90分鐘黃金搶救期
不料日前因生活忙碌,某天在學校訪友時,突然感到胸口十分難受、想吐且發冷,經校護測量血壓數值正常,再由家人陪同赴醫檢查,才發現是心肌梗塞所致,所幸在90分鐘黃金時間內,打通阻塞的冠狀動脈,才幸運撿回一命。
◎案例2:65歲的邱先生長期抽菸和嚼檳榔,雖有高血壓病史,但有定期服藥。日前他和往常一樣健走後返家洗澡,5分鐘後開始感到胸口疼痛,「猶如被人撞到」,且呼吸困難,原本想休息一下看情況是否改善,但因家人堅持送醫,檢查後果然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3條主要血管都塞住,還好及時處理,不然就真的永別了!
上述兩位患者抵達急診時,醫療人員都會先根據檢傷分類及主述,再安排心電圖檢查,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後,會立即啟動心導管小組,務必打通患者嚴重阻塞的血管,很幸運他們都順利出院。
從上述的例子可知,高血壓是心肌梗塞最常見的危險因子,因此,按照醫囑服藥是第一要務,除非經由專業醫師判斷才能減量或停藥。
秋冬運動後如要沐浴,建議先讓身體休息5至10分鐘,等心跳趨於平穩且身體溫度適當下降再洗澡,水溫不宜過冷或過熱,以免造成血管過度收縮;洗澡後,也應適當保暖,以防血壓劇烈變化。
抽菸、高油脂飲食等也容易加速冠狀動脈粥狀硬化,導致血管栓塞,民眾若有突發性胸悶、胸痛、呼吸喘、冒冷汗等,應立即就醫檢查,以免錯過90分鐘黃金治療時間。
(自由時報)
--
肺阻塞不運動較好? 醫:仍應適度運動
坊間流傳「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經常咳嗽、活動量大就易喘,不要運動對身體比較好」,但醫師指出,臨床上,病人有咳嗽、咳痰、喘鳴或呼吸困難等症狀,運動可能加劇,使得當事人不想運動,以避免不適,甚至連家屬也認為不運動對身體比較好,其實這是錯誤迷思。
書田診所胸腔內科主任醫師周明文在衛福部國健署闢謠表示,「慢性阻塞性肺病」簡稱「肺阻塞」,致病機轉是由於長期吸入香菸或其他有害微粒,造成肺部、呼吸道慢性發炎,長期下來,肺部實質遭到破壞,呼吸道變狹窄、阻塞,進而導致呼氣氣流受阻與肺部空氣滯積。
周明文指出,肺阻塞患者會有咳嗽、咳痰、喘鳴或呼吸困難等症狀,雖然運動可能加劇症狀,但仍有助於減緩心肺功能、肌肉質量與肌力隨著年齡增加而走下坡的情形,因此不論肺阻塞病人與否,均應規律運動。而肺阻塞病人可依個人病況與醫師、復健師討論運動計畫,或自行挑選合適的運動項目。
短時間低強度 漸進式運動
周明文說明,運動都要採取漸進式,肺阻塞患者更是如此,最好從短時間、低強度開始,運動後,有點累又不會太累的狀態較佳,若過於疲累或肌肉拉傷則可能過度了,建議視個人病況選擇步行、快走、騎固定式單車等有氧運動,每日運動30分鐘、每週3至5次,必要時,減少每日運動時間或將運動時間分成多次,可彈性調整。
周明文也提醒,症狀較嚴重的肺阻塞患者,運動時可以利用簡單助步車等工具,協助行走更長的距離,並減輕其負擔,同時可適當使用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來減少不適;若運動時,有低血氧的情況,也可以在運動時給予氧氣治療,加強運動的耐力。
(自由時報)
--
約砲未戴套 23歲男中鏢染梅毒
一名23歲年輕男子一夜情未戴套,1個月後在生殖器出現潰瘍傷口,但他覺得不痛不在意,不久就全身起紅疹,身體、四肢、手掌、腳掌都長,接著發燒,影響外觀才就醫,抽血檢驗確診感染梅毒,注射抗生素盤尼西林後痊癒。
台中醫院感染科醫師曾婷玉說,梅毒潛伏期可長達90天,經由性行為、輸血或母子垂直傳染,感染後會在生殖器或口腔(接觸感染病患體液處)出現無痛性的潰瘍,為1期梅毒,傳染性極高,就算沒有治療,傷口也會在數週後癒合。
但是梅毒螺旋體已進入血液循環,並擴散到全身,為2期梅毒,常出現發燒、皮疹、掉髮、關節痛、扁平濕疣等,嚴重甚至會侵犯中樞神經,意識改變、失智、頭暈痛,曾婷玉說,臨床上也發現感染梅毒後有半數完全沒有症狀,進入潛伏期梅毒,一直傳播。
2期梅毒嚴重恐失智
曾婷玉表示,現在門診每月就有1、2人感染梅毒,大多是年輕人,而這名年輕人就醫時說其實自覺怪怪的,雖然感染梅毒也不太擔心,只是害怕會得愛滋病,直到抽血確診未感染愛滋,才鬆了一口氣。
曾婷玉指出,治療梅毒只要完成整個抗生素療程即算治癒,但仍有再感染的風險,所以3至6個月後要再追蹤。
曾婷玉提醒,只要是不安全的性行為,就可能感染梅毒、淋病、菜花和愛滋病,淋病在尿道口會有分泌物,可以抗生素治癒;菜花則會在生殖器長尖頭濕疣,無特效藥,必須電燒但易復發;愛滋病則大多無明顯症狀。
(自由時報)
--
K歌高音飆不上去 竟是甲狀腺癌
37歲的劉先生從事外勞仲介工作,平常喜歡和朋友去唱卡拉OK,一個月前發覺自己高歌時,高音飆不上去,並在右頸部摸到2公分的突起物,就醫後接受超音波檢查,發現右甲狀腺有一個3公分的不均勻腫塊併有微小鈣化,經細針穿刺檢查為惡性腫瘤,手術後恢復良好。
好發40歲以下 女多於男
雙和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陳聰明說,甲狀腺癌已經躍升為國內10大癌症,好發於年輕族群,由於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容易被輕忽,根據統計,40歲以下的族群居多,女性又比男性要高出4倍,可能造成的原因包括:家族病史、頭部曾暴露輻射、碘過多或不及、生活壓力或環境中的污染源導致。
陳聰明表示,原發性甲狀腺癌分為乳突癌、濾泡癌、髓質癌、淋巴瘤和分化不良癌,其中大部分病人以乳突癌、濾泡癌所佔比例高,手術通常是治療甲狀腺癌的第一步,儘量切除癌組織,少數分化良好的甲狀腺癌可考慮只做甲狀腺患側單葉切除,術後再評估給病人吃中高劑量的碘131,消除手術後留下來的甲狀腺組織(包括良性及惡性的組織),9成以上的甲狀腺癌平均5年存活率可達98%。
雙和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謝安慈說,由於病人服用高劑量的放射碘,身體會產生輻射,為避免影響他人,依法令規定接受30毫居禮以上的高劑量原子碘治療病患,需入住「放射線藥物治療病房」,直到身體的輻射量低於規定的安全劑量才可離院。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