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0日 星期一

新聞自選輯 20181210

須裝ABS 新機車恐貴8千 元旦新制引民怨 交通部邀車廠研商降價

未來買新機車恐將漲價5千元以上。因應新規上路,下月起新款式的125c.c.以下新車,將須強制配備ABS(防鎖死煞車系統)或CBS(前後連動煞車系統),新款式126c.c.以上新車則須安裝ABS。市場預估,新配備恐將使車價漲逾5千到8千元;交通部將會同經濟部找車廠研商降低售價。



內政部警政署統計,去年機車肇事件數15萬5669件,占道路交通事故總件數52.44%,總計644人因此死亡、22萬5641人受傷;由於台灣多雨,機車易打滑,也威脅騎士安全。
交通部表示,歐盟已規範新出廠機車強制加裝ABS,目前國內大型重機多已配備ABS,一般重機和輕型機車則未納標準配備;根據瑞典經驗,實施該規定後,機車死亡件數大降42%,受傷也減少34%。

避免輪胎鎖死摔車
CBS能讓騎士煞車時,只要左邊或右邊有任何一邊煞車,就能同時煞住前後輪,降低單輪煞車打滑情形。ABS則可避免發生輪胎鎖死摔車的意外,只要時速超過10公里,ABS就可啟動。
為加強行車安全,交通部2015年已參考歐盟規定修正《車輛安全檢測基準》,明訂2019年元旦、也就是下月起,125c.c.以下的新出廠新款式機車,須配備ABS或CBS,126c.c.以上的新款機車須安裝ABS。
舊款式新車則預計2021年起適用,交通部公路總局統計,機車新領牌數每年約近百萬輛;根據目前市場銷售價格,部分車款有無配備ABS差價約5千元。
除機車要強化煞車防護功能,2017年起新出廠的新款機車,已強制配備一發動引擎就自動開啟的晝行燈或頭燈,此規定下月起也將擴及舊款式的新生產機車。交通部指,未依照《車輛安全檢測基準》製造的機車,都將無法領牌上路;新規上路前已領牌上路的機車,則不受影響。
光陽工業公司總務課表示,明年起機車都會配合加裝ABS或CBS,且2款都會有,讓消費者選擇,因為標配ABS,車價會比較貴,但實際車價多少,現在還無法說明,不過根據市場上價格,若有加裝ABS,價格會多7千到8千元;除了ABS或CBS外,明年銷售的機車也都要加裝晝行燈,只要車子一發動,大燈就會自動亮,這些都會趕在明年初完成變更設計。

「安全沒辦法打折」
明年起機車售價恐變貴的消息昨傳出後,也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抱怨,台灣的機車動輒要7、8萬元,有些甚至叫價9萬多元,再漲價恐破10萬元;也有網友抱怨,新規恐讓民眾換不起新車。
為避免引發民怨,交通部昨一度研議上路時程喊卡,但內部會商多時,代理部長王國材昨晚宣布:「安全這種東西沒辦法打折。」針對車價問題,交通部將會同經濟部找車廠積極討論降低售價方案。

新機車強制加裝煞車系統新制
下月起:
.125c.c.(含)以下:新款式機車新出廠須裝ABS或CBS
.126c.c.以上:新款式機車新出廠須裝ABS
2021年起:
.125c.c.(含)以下:舊款式機車新出廠須裝ABS或CBS
.126c.c.以上:舊款式機車新出廠須裝ABS
註:ABS為防鎖死煞車系統、CBS為前後連動煞車系統。

(蘋果日報)
--
安全至上 機車加裝ABS如期上路

明年元旦起,交通部規定新款機車須強制裝設防鎖死煞車系統(ABS)或連動式煞車系統(CBS),業者估新車將漲三千至八千元不等,恐影響機車族換車意願。但交通部代理部長王國材昨晚強調,ABS防止機車緊急煞車時失控,可降低機車事故中三成死傷,且八成五機車價格不受影響,新制仍將如期上路,另將與經濟部提出兼顧交通安全與民眾負擔的方案。

可降低3成死傷 且8成5售價沒影響
交通部修正車輛安全檢測基準,明年元旦起,新款一二六CC以上機車新車須強制裝設ABS、一二五CC以下機車強制裝設ABS或CBS,舊款新車則自一一○年起強制裝設,已領牌上路的機車則未要求改裝。

三陽機車發言人田人豪表示,強制裝設ABS、CBS會增加成本,價格預估上漲三千至八千元不等,各家大同小異。

光陽工業表示,明年起新車均將加裝ABS或CBS,實際車價還無法說明,但根據市場價格,加裝ABS價格約多七千至八千元。宏佳騰機車也說,新款機車搭載ABS將適度反映成本,會設定最高性價比。

業者反映,新車輛安全檢測基準恐造成「漲」聲響起,代理交長王國材昨緊急召集官員加班研商,討論之後,認為安全是最重要的事情,各國都在做,台灣沒有理由不做,昨天晚間拍板,新制將在明年元旦如期上路。

交通部表示,安全為普世價值,歐盟已於一○五年強制裝設ABS、日本去年也實施。我國交通部一○四年五月十五日修正車輛安全檢測基準,預告新款新機車明年起實施,估計須加裝ABS的新款機車約十五萬輛,僅占機車市場十五%,民眾可依需求自由選購。

王國材強調,ABS防止機車緊急煞車時失控,根據國外實施經驗,可以降低三成死傷,有必要強制安裝。

機車業者表示,二○○九年機車排氣第五期排放新標準上路,強制機車燃油系統必須升級為噴射系統,並加裝電腦主機板、觸媒轉化器等,已帶動台灣機車價格大漲,主流的一二五CC機車平均售價逾六萬元,頂級近八萬元,五萬元以下的機車幾乎絕跡。

(自由時報)
--
明年起機車強制加裝ABS 交通部:新車才適用

有關媒體報導機車需加裝安全設備,交通部今天提醒,該規定是104年所發布修正,針對「新車」才適用的車輛安全檢測基準規定,新款126CC以上機車新車自108年起強制裝設防鎖死煞車系統ABS,新款125CC以下則需強制裝設防鎖死煞車系統ABS或連動式煞車系統CBS,至於已領牌使用中的機車則不受限。

交通部表示,新款126CC以上機車新車自108年起強制裝設防鎖死煞車系統ABS,舊款新車自110年起強制裝設防鎖死煞車系統ABS;至於新款125CC以下機車則需強制裝設防鎖死煞車系統ABS或連動式煞車系統CBS,舊款新車自110年起強制裝設防鎖死煞車系統ABS或連動式煞車系統CBS。

交通部指出,未來將比照歐盟、日本等,相同要求機車新車裝設防鎖死煞車系統ABS或連動式煞車系統CBS,主要是基於提升機車安全考量。根據國外實施機車強制裝設防鎖死煞車系統ABS經驗,可降低3成死傷人數,若依照國內101年機車事故中路上翻車、摔倒A1及A2事故,預期可減少死亡23人、受傷4481人,將有助提升交通安全。

至於機車加裝安全設備後售價恐上揚,交通部表示,將由業者依市場接受度訂定機車售價,交通部尊重市場機制,據了解,加裝安全設備並未造成價格劇烈變化,不過隨著環保法規更新、配備全時點燈,以及廠商銷售策略(舊款車型採降價,新車型提高車價)等因素造成機車價格有略微上漲情形。

明年機車強制裝ABS僅15% 交通部:將找業者談降價

明年元旦起新機車將有新規定,新款126CC以上機車新車自108年起強制裝設防鎖死煞車系統ABS,新款125CC以下則需強制裝設防鎖死煞車系統ABS或連動式煞車系統CBS。消息一出,有業者指出新機車恐漲數千元,民眾憂荷包縮水,掀起一陣恐慌。對此交通部表示,具ABS(或CBS)機車的市占率僅1成5,政策如期上路,但將會同經濟部找機車業者積極討論降低售價方案。

交通部表示,基於安全是普世價值,104年5月15日發布修正車輛安全檢測基準,預告108年起實施新款126CC以上機車新車強制裝設防鎖死煞車系統ABS,舊款新車自110年起強制裝設防鎖死煞車系統ABS;至於新款125CC以下機車則需強制裝設防鎖死煞車系統ABS或連動式煞車系統CBS,舊款新車自110年起強制裝設防鎖死煞車系統ABS或連動式煞車系統CBS。

交通部指出,歐盟新款新機車2016年實施強制裝設ABS,日本新款新機車則是2017年實施。根據國外實施機車強制裝設防鎖死煞車系統ABS經驗,對照國內101年機車事故中路上翻車、摔倒A1及A2事故,預期將可減少死亡23人、受傷4481人,將有助提升交通安全。

至於機車加裝安全設備後售價恐上揚,交通部表示,明年具ABS(或CBS)新款新機車僅佔機車市場15%,約15萬輛,無ABS(或CBS)新機車則為約85萬輛,民眾購買新機車可依需求自由選購,不用一定買ABS機車。交通部也將會同經濟部找機車業者積極討論降低售價方案,交通部代理部長王國材強調,交通部堅持安全不打折,但將與廠商洽談降價方案。

最後交通部強調,ABS可防止機車緊急煞車時發生失控、滑倒、甩尾、翻車等狀況,依據歐盟等國機車裝設防鎖死煞車系統ABS實施經驗,可降低30%死傷人數,對台灣每年死傷慘重的機車事故很有必要。

(聯合報)
--
為了安全 機車又要漲價!明年強制加裝ABS或CBS 平均貴1成

交通部為有效降低事故發生,明年起出廠的新款機車須強制加裝ABS(防鎖死煞車系統)與CBS(連動式煞車系統),新車售價勢必暴衝,輕型及一般重機至少漲3000元、大型重機更可能漲8000到1萬元不等,整體漲近1成,是近年最大漲幅,點燃機車族熊熊怒火。

面對機車族反彈,交通部解釋「安全這種東西沒辦法打折」,不過將會同經濟部,找車廠討論降低售價,也強調新款機車僅占機車市場的15%,約15萬輛,沒ABS或CBS的機車多達85萬輛,民眾可依照價格與需求選購。

交部忙滅火 找業者談降價

交通部參考歐盟、日本等國規定,在2015年5月15日發布修正,自明年元旦起,新款126CC以上新車須加裝ABS,新款125CC以下機車則須加裝ABS或CBS,此項規定不溯及既往。不過2年落日期過後,2021年起不論是新、舊款,都強制加裝ABS或CBS,只要新購就會被貴到。

交通部路政司科長趙晉瑋表示,國內新車來源多是歐盟國家或日本等,而歐盟與日本都分別已在2016、2017年規定新車加裝,舊車則分別在2018、2021年須加裝,多比國內規定時間還早,因此對業者的衝擊也不會太大。

車輛公會機車製造委員會主委柯俊斌解釋,國內機車業者都有外銷歐洲,台灣要比照歐盟法規,都能因應,問題在於ABS的必要性,確實雜音較多,如果政府願暫緩實施、甚至重新邀集業者討論,樂觀其成。

「這是多輸的政策」,三陽工業發言人田人豪認為,加裝ABS對業者、對民眾都是負擔,且景氣不好,已經影響機車買氣,想要完全轉嫁ABS成本到消費者身上,根本不可能,到最後就是車廠忍痛吸收,也是有苦難言。

機車族譙政府 先把路弄好

據了解,加裝ABS價錢壓不下來的原因,是國內車廠缺乏此技術,只能向國外採購,而7成訂單都是BOSCH一家吃下。除了採購ABS外,還有測試費、專利費、維修備料等成本,若都要算,實際加價上看1萬5,確實很驚人。

對於機車又要變貴,頂規車款可能向10萬元挺進,機車族痛批「對那些飆仔亂騎的人,加裝啥都沒有用」、「裝了車禍就減少了嗎?」、「把道路規劃好,根本不用哩哩摳摳」、「就錢花了也換不到命啊」,幾乎一面倒幹譙政府。

盟標準硬上 ABS未必真安全

明年起新款機車加裝CBS、ABS政策箭在弦上,前機車黨黨主席董建一說,這項政策直接套用歐盟法規、成效是拿瑞典當範例,但台灣的道路條件差、加上「三寶」橫行,不是裝了ABS就能解決,推估實效只有1成,卻要耗這麼多社會成本硬上,比例明顯失衡。

ABS是「防鎖死煞車系統」,講白話點是預防車輪鎖死打滑,原理是透過電子系統判斷車輪運轉時的最大摩擦力,來取得最大的剎車制動性,避免像過去以鼓煞、碟煞「一煞到底」而鎖死車輪,以減少意外發生。

道路條件差 想煞都來不及

「問題是,台灣有多少機車事故,是你連煞車都還來不及煞?」董建一說,道路不平、坑坑洞洞,想想高雄那5000個天坑,這都不是靠ABS就能避免的;再者是台灣的交通標線抗滑係數偏低,這幾年雖有改善,就算有ABS,在滑到不行的道路標線上照常打滑,政府該解決的是這個。

董建一指出,ABS在直線行駛時才能發揮該有效果,像北宜公路這樣蜿蜒道路,毫無用武之地;加上台灣「三寶」多,有多少人是不看後頭直接開車門,機車直接撞上,或機車與大型車並肩行駛,來個轉彎就直接撞飛。

適用大型重機 別全面搭載

董建一表示,交通部不斷強調加裝ABS有多安全、能預防事故發生,但兩者關連之低,其實才是爭議焦點。他認為,車廠當然可以提供搭載ABS的車款販售,交由民眾自由選擇,若是要全面強制搭載,則應將分界點提高到150CC。

車輛公會機車製造委員會主委柯俊斌說,政府標準參照歐盟,但兩者在天候及騎乘環境有很大不同,以明年出廠強制搭載的晝行燈,是因為歐洲國家有「晝短夜長」的問題,反觀台灣的日照相對充足,確實格格不入。

道路標線打滑 解決卡實在

柯俊斌解釋,國外加裝ABS多為大型重機,這些車不是用來代步,休閒性質較高,反觀台灣卻一體適用,且ABS所費不貲,自然引發機車族強烈反彈,他不是否定ABS的功能,但業界普遍認為台灣道路環境用到碟煞,就能滿足多數需求。

雲端訂政策 聽不見底層怒吼

台灣是機車王國,在出廠法規上更是全球最嚴格,造就機車每年一小漲、三年一大漲的「台灣奇蹟」。坐在辦公室裡、平常靠汽車代步的官員,不知苦民所苦,更不用提這對以機車代步的底層勞工,有多麼殘忍。

平心而論,增加安全配備當然是好事,但制訂標準絕非「國外的月亮就是圓」,撇除天候環境不說,在國外騎摩托車(尤其是大型重機),可能是種興趣,但在台灣卻不然,衝擊的是經濟弱勢者的基本人權。

於是民怨一出,只看到官員不知所云,先說新款車只占15%,民眾不一定要買,但後年過後全體適用,避而不答。再者若政策有誤,絕不是找廠商來壓低售價,這叫頭痛醫頭,根本之道是懸崖勒馬、重新評估吧。

政府當然可以拿「安全」說嘴,但這叫自以為貼心的假安全。講白一點,新車買不起,安全根本是緣木求魚,再高檔配備毫無意義,就更不用提連車胎磨平都捨不得換,真以為裝了ABS後能一勞永逸,增加保命機會嗎?

況且,那冷冰冰的數據,如果是援引歐盟法規,還真的是便宜行事。問題就在於,台灣路況與國外完全不同,強制加裝ABS,未必會有國外的效果,台灣有無實測過?沒在台灣測過,到底是哪來的自信能保證,裝上ABS會有同樣效果。

但政府哪管這些,每年提高標準、機車的售價就再往上加,多數民眾還沒有享受到好的配備,先被價錢嚇跑,就算真的願意換車,其實也搞不清楚,到底哪些功能是必要的,買些根本用不到的殭屍配備,終究圖利廠商。

更何況,機車價格飛漲,早非底層民眾能夠負荷,想躲過「ABS魔咒」就只能選5萬元左右的舊車款。不過,也別以為這價格親民,這可能是勞工1到2個月的薪水,如此沈重的負擔,官員難道還活在雲端上,覺得「沒什麼,還好吧」嗎?

(中國時報)
--
社群網 須查證假消息 政院修法打假 要求平台業者把關下架

嚴打假訊息!繼內政部提《社會秩序維護法》修正草案,對意圖散布傳播不實訊息,使公眾產生畏懼或恐慌,最高將重罰30萬元後,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昨說,政院將透過立院民進黨團提《數位傳播通訊法》修正條文,未來若有民眾檢舉,有人在社群網站上散播不實訊息,可要求平台業者查核,若查證屬實就必須下架。臉書透過公關公司回應「不予評論。」LINE表示,將先了解政府對此草案的修法細則再回覆。

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昨說,現行法律中已規範散布謠言、不實訊息應負的法律責任,這次修正《數通法》、《社維法》、《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災害防救法》、《傳染病防治法》、《氣象法》等10幾項法案,就是要加重刑責,嚇阻有心人士刻意散播錯假訊息。

限時未下架恐開罰
羅秉成指出,《數通法》已在立院審議中,因此將由民進黨團提出修正,政院防制假訊息危害專案小組會提供意見給立委參考。對於是否24小時「限時下架」,羅說,內部有討論、搜集意見,政府和平台業者是協力關係,而非監管關係,最後版本將尊重黨團意見。
政院官員說,《數通法》原本草案中,對於網路上爭執、侵權行為,已根據「馬尼拉中介者責任原則」對平台業者訂出規範。例如有人在網路上惡意言論攻擊、侮辱時,業者應建立檢舉機制、維護處理機制,包括移除、使人無法擷取,或其他適當處置等,不一定強制下架。
官員強調,《數通法》是與平台業者協力,只要業者按照相關機制去做,「使用者的違法行為,業者就可以免責」。若業者沒有做到這些機制,被害者不但可要求違法使用者負責,也可要求平台業者負責,兼顧權利者、使用者和平台業者的權利義務關係。

「謠言非言論自由」
由於網路假訊息須由法院認定,外界擔心效率不彰?官員說,程序上還有假處分,權利者只要請求,法院就會依照請求去要求平台下架、移除或其他適當措施。至於境外公司如何與政府協力,官員坦言,德國的《網路執行法》規定,平台業者只要在德國境內營業、販賣廣告,就必須落地,在台灣目前主要平台都有落地,但較小規模、沒有落地的,就看未來草案審查如何處理。
對於修正《數通法》,藍委李彥秀批評,民進黨對網路資訊傳遞若只用防堵、處罰人民的心態面對,只是造成更多民怨沸騰。綠委王定宇認為,謠言不屬於言論自由,歐美各國也都有相關規定,執行起來不會有困難。

《數位通訊傳播法》可能修法重點表
●協力原則
社群媒體平台業者須就國家安全、資通安全、刑事犯罪之偵查、審判或執行、重大公共衛生或其他重大災害事件之因應及防免及使用者利益之維護,配合政府辦理
●處理機制
平台業者須建立不當內容檢舉管道及處理機制,包括通知、移除及回覆
●判斷假訊息
不另定假訊息專責機構與專法,由既有法律、法院判決決定訊息真偽
●境外業者
政府應鼓勵境外平台業者於我國設立分公司或代理商,以及稅籍

憂打壓言論 學者:判斷標準應明確

因應「假訊息」流竄可能影響明年總統大選,行政院擬修法要求平台業者對民眾檢舉社群網站上的不實訊息,應予查核,若查證屬實就必須下架。學者昨質疑業者是一個平台,怎麼可能有辦法處理這麼多的訊息?更擔心執行上恐對言論自由造成迫害,建議對假訊息應訂定明確的審核指標及判斷標準。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教授施正鋒說,政府本來就有很多機制可以澄清假消息,而不是把責任丟給平台業者,「況且政府也時常在放一些假消息,以測試民意風向,雖然最後政府沒做,但這不代表就是假消息!」
施正鋒認為,媒體要平衡報導,因此報導前必須做好查證,但FB(臉書)只是一個平台,業者要去跟誰查核?「怎麼可能有辦法處理這麼多的訊息,這不是要讓FB累死?」這種作法根本就是「無能的白痴政府!」
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表示,資訊對於選舉及國家安全議題的影響,確實愈來愈重要,被滲透的可能性也愈來愈高,德國於2017年就有相關的法案通過,以防止像美國總統選舉期間遭俄羅斯資訊戰影響的缺失。
不過,沈有忠質疑,針對社群媒體的平台做立法規範時,在執行上容易引發言論自由遭迫害的爭議,在判斷訊息真偽時,要有客觀的標準,尤其審核假訊息的指標及判斷標準必須明確,不能流於主觀,否則恐成為政黨之間互相攻擊、傷害言論自由的工具,必須謹慎。

(蘋果日報)
--
嚴懲假訊息 國安法列第二波修法

首波十多部修法草案 政院週四院會通過
今年九合一選舉假訊息鋪天蓋地、衍生諸多亂象,政府正啟動修法嚴懲假訊息,內政部等多個部會共要修正十幾部法律,將在週四的行政院院會討論及通過。行政院政委羅秉成昨受訪強調,修法不會只有這一波,後續「國安法」修正可能列在第二波,更不排除有第三波修法。

羅秉成:不排除有第三波修法
據了解,針對遏止假訊息,政院由羅秉成召集的「防制假訊息危害專案小組」,已召集跨部會研商多時,第一波修法將在週四提報行政院院會通過,相關一整套修法包含「社會秩序維護法」、「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災害防救法」、「傳染病防治法」、「氣象法」等十多部,各部會明天將把各修正草案送至政院。

「涉及散布不實訊息罪,要修的法律確實有十幾部!」羅秉成指出,現行多部法律都要進行檢討,包含構成要件內容明確化及責任是否合理,例如內政部要修正的「社會秩序維護法」,對於散布謠言過去是處三日以下拘留或三萬元以下罰鍰,新修正條文的法律效果是刪除拘留,改成可處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同時明確化假訊息定義。

據悉,政府祭出嚴打假訊息的大修法,各部會所列管法律,本次無論有調或不調,都必須回報行政院以利彙整;政院也指示各部會,對於新類型不實訊息,各部會盤點是否新入法規範。

散佈不實災情造成傷亡 最高無期
羅秉成提及,「民用航空法」對散佈有炸彈等假訊息,造成意外或恐慌是要重罰,本次「災防法」也修正散佈不實災情造成傷亡,最高可處無期徒刑。至於金融法規原本就對假訊息採較重刑罰,可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所以各法法律效果輕重、刑期寬嚴等,會在行政院會討論及檢視。

羅秉成指出,「國安法」相關修正未列入這一波修法,後續可能會列入第二波修法,因為檢討修正是一波一波來,例如法務部要修「刑法」需會銜司法院溝通,所以會列入第二波,未來乃至第三波都有可能,計畫確定後才會對外公布。

此外,對於 「數位通訊傳播法草案」的相關內容,行政院發言人谷辣斯.尤達卡(Kolas Yotaka)表示,「數位通訊傳播法草案」已送立院審議,尚未完成三讀,對於政府可要求社群網站上的假訊息,若廿四小時不下架要罰,該草案條文現無「限時」下架規定,移除只是選項之一。

她表示,是否要強化平台針對違法言論限時移除、加註清晰警示訊息,及平台相關事實查核協力機制等事項,雖有相關討論及建議,目前尚未定案,政院尊重國會未來審議結果。

(自由時報)

社會

中油95汽油出包 賠2倍金額 員工竟「撿發票」冒領

中油爆發95無鉛汽油銅片測試超標事件,11月起受理消費者「賠償2倍」申請。離職的中油加油站員工爆料,有員工拿消費者丟棄或轉贈的發票去申請賠償「發財」;消基會表示,中油員工此舉已違《民法》「損害填補」原則,車主可向冒領理賠者提告,或由中油協助追回賠償金額。

每月200張無主發票
中油95無鉛汽油出包,影響100萬輛車約400萬張發票,理賠分兩波,首波自11月1日至明年6月30日,受理發票正本理賠;第二波明年7月1日至7月30日,針對遺失發票車主,以補開發票或持其他足以證明文件申請理賠。
有中油加油站離職員工向《蘋果》爆料,以往消費者加完油,發票丟地上或隨手贈與員工「你幫我處理」,每座加油站每月平均有200多張這類「無主發票」。這次碰上95汽油理賠,有員工拿「無主發票」去別的加油站申請理賠,每人獲得7000元甚至1萬元理賠金,發了一筆不義之財。

車主痛批:中油太扯
對於離職員工爆料,中油總公司表示不知情,也未發現員工有此行徑。中油強調,首波理賠是認發票不認人,明年7月起出現重複理賠爭議再說;但弔詭的是,中油日前修訂賠償辦法,理賠如發生重複申請情形,以申請人能提出發票正本者為受賠償者,此舉有為拾獲無主發票者大開理賠後門之嫌。
消基會董事游開雄指出,車主可憑信用卡簽帳單等「加油證明」,要求返還不當得利,若有發生重複理賠爭議,中油必須提供資料,協助實際加油的車主追回理賠金。車主陳先生痛批,中油太扯了,95出包後還包庇員工大發不義之財,「大家趕快向銀行調信用卡加油簽帳資料,一起向中油追討被A走的理賠金」。

(蘋果日報)
--
國道通行費欠費6.5億 平均年增1.4億

高公局︰徵收率逾99.9% 欠費多因未裝設ETC
國道通行費欠費金額逐年攀升,平均年增一.四四億元,總額已達六.五一億元,立法院預算中心示警,恐影響國道基金財務。高公局表示,目前徵收率超過九十九.九%,欠費為少數,多為未裝設ETC,累計達三百元即移送強制執行。

累計達300元即移送強制執行
立法院預算中心「國道公路建設管理基金」預算評估報告指出,國道通行費逾期欠費快速攀升,累計欠費已從一○二年底的○.二九億元,至今年增為六.五一億元;其中,計程收費的欠費更成長四.九四倍。

無法追討者也有增加趨勢,根據高公局統計,截至今年八月,無法追討案件數達二六四.九萬件、累積金額一七五九.九萬元,分析主要原因,包括未懸掛車牌、車牌位置被遮蔽、車牌折曲變形、車牌塗污等。

高公局業務組長劉逢良表示,欠費主因為車輛未裝設ETC,因此無法儲值、預繳,須透過照相車牌辨識,人工作業分辨繳費帳戶,陸續以平信、雙掛號通知,每月寄發催繳單高達六十萬件。

他也說,通行費為小額,累計達三百元即移送強制執行,每年約有兩萬多件,多數均已繳納;持續欠費者多同時積欠燃料費、水電、瓦斯費等,且強制執行因當事人沒有財產,遲遲無法追討,逾十年將列呆帳。

不過,劉逢良說,目前通行費徵收率達九十九.九三%,去年國道基金收入二三○億元,欠費比例極低,不影響國道基金。除將逐年辦理強制執行,也針對欠費大戶查扣車輛、不動產,落實使用者付費原則。

高公局去年起加強宣導按時儲值、申辦銀行自動轉帳與儘速繳費觀念,並新增催繳通知,例如移送強制執行前的催繳通知,同時請遠通公司持續新增調整或改善既有服務項目,以增加繳費率、減少欠費案件。

(自由時報)
--
國道通行費逾期欠費 平均年增1.44億

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今天指出,國道通行費逾期欠費逐年快速攀升,平均每年新增逾期欠費淨額達新台幣1.44億元;其中,計程收費自103年開辦以來,已成長4.94倍,恐影響國道基金財務。

立法院預算中心最新出爐「國道公路建設管理基金- 108年度預算評估」報告指出,國道通行費逾期欠費逐年快速攀升,截至107年4月底欠費已達6.51億元;另無法追討的通行費案件也呈現增加趨勢。

報告指出,依據公路通行費徵收管理辦法規定,未依規定繳費者,徵收機關或營運單位應書面通知汽車所有人或駕駛人限期補繳。但依據高公局資料顯示,102年底至107年4月底國道基金通行費逾期欠費由0.29億元逐年攀升至6.51億元。

報告指出,其中「計次收費」累計逾期欠費隨著高速公路改採計程收費而降低,只有「計程收費」累計逾期欠費則由103年底1.06億元快速成長,至107年4月底達6.31億元,較103年底欠費成長4.94倍,欠費情形日益嚴重。

高公局統計,截至107年8月底止,非系統因素(非可歸責於遠通公司)且無法追討通行費累計案件數264萬9642件,累積金額1759萬9000元。累計續辦件數及金額也呈現逐年增加趨勢。分析主要原因,包括未懸掛車牌、車牌位置被遮蔽、車牌折曲變形、車牌塗污等,致無法掌握用路人資料。

報告指出,高公局已針對通行費逾期欠費提具相關改善措施,包括:加強向用路人宣導按時儲值、申辦銀行自動轉帳與儘速繳費的觀念,新增催繳通知(例如移送強制執行前的催繳通知)服務,並責請遠通公司持續調整新增或改善既有服務項目等,以增加繳費率與減少欠費案件。

針對非可歸責於遠通公司且無法追討的通行費,報告表示,高公局已邀集公路總局及公路警察局等相關單位訂定防制措施,包括加強攔檢取締、稽查未懸掛車牌等。

報告指出,國道基金近年通行費逾期欠費餘額統計,103至106年底通行費累計逾期欠費年增數,由1.1億元增加至1.69億元,顯示通行費逾期欠費的新增欠費情形仍較清理既有逾期欠費的速度為快,且平均每年新增欠費淨額高達1.44億元。

立法院報告指出,通行費收入為國道基金主要自籌財源,但截至107年4月底,國道基金通行費逾期欠費餘額攀升至6.51億元,其中計程收費部分自103年開辦以來,已成長4.94倍,且無法追討案件也呈現成長趨勢,恐有影響基金財務之虞,允宜在符合成本效益之精神下,持續檢討欠費清理作業流程與管控機制的有效性,以維持基金財源及永續經營。

(中央社)
--
台灣觀光逆差 敗掉千萬旅次觀光財

今年觀光客來台旅次已達千萬,不僅連四年破千萬大關,今年也較去年提早兩周達標。但國內觀光業近年卻未感受到千萬觀光大國榮景,遊覽車公司求售或倒閉潮偶有所聞,旅行與旅宿業者頻怨觀光低迷,究竟千萬旅次的觀光財哪去了?

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副教授黃正聰點出關鍵五大因素。他分析,過去五年來台旅客成長百分之十二,但國內一般旅館家數成長百分之十五,房間數甚至更成長百分之廿六,房間數成長數高於觀光客成長是其一因素,其次就是非法日租套房竄起,住宿大餅被分食。

黃正聰說,第三是陸客來台旅次不若以往,即使新南向十八國來台旅次攀升,即將超越陸客成為我國最大觀光市場來源,但非陸客市場旅次,充其量只是在「補洞」(補陸客人數);第四則是來台旅客團客萎縮、自由行增加,導致旅行業者生意下滑,另東南亞與日韓旅客雖增加,但高達八成都留在台北,中南部與花東無法受惠。

黃正聰指出,更直接的因素在觀光逆差擴大,也就是來台旅客成長率,追不上國人出國速度。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去年國人出國旅遊成長百分之七,國內旅遊卻出現五年來首次負成長,衰退百分之三點七,國人寧願出國玩,也不願國旅。

旅行公會全國聯合會召集人李奇嶽分析,國旅衰退有三大因素:大環境未感受到經濟轉好,加上一例一休、年金改革等因素影響預期心理,讓民眾降低消費意願,當消費緊縮時,非民生必需品的休閒觀光產業景氣敏銳度特別高,自然首當其衝。

李奇嶽再指出,國旅屬性集中在周休二日,但周末旅宿價格相對高,且近幾年廉價航空增開航點,大幅降低旅遊成本,出國旅遊甚至比國旅便宜。加上國內景點特色無法突顯,「從基隆到墾丁夜市,賣的都一樣」,難留住國人。

旅宿業者則指出,過去兩年國內非法日租套房數量攀升,但觀光局卻成了「補助局」,不斷撒錢補助、美化數字,人力都投入在核銷補助經費,卻忽略若能落實取締,讓千萬旅客都能住進合法旅宿業,根本就不用補助。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0/1/5641177.jpg&x=0&y=0&sw=0&sh=0&sl=W&fw=300&exp=3600

藥引或鴉片? 觀光補助別放煙火

為刺激國旅,交通部正研議將「宜花東高屏暖冬遊」擴大至全台,並鎖定銀髮族、青年族群加碼補助,這也是繼年初花蓮地震以來,第四度大幅度補助國旅市場。交通部觀光局形容這波補助是「藥引」,目的在引導業者建立品牌,但也有業者擔心,補助如同鴉片,一旦上癮就難以回頭。

觀光局副局長張錫聰表示,旅宿業低迷來自供給面過剩,加上二月花蓮地震、十月普悠瑪事故衝擊東部觀光,以及來台旅客集中在北台灣,導致南部分配不均等因素。觀光局除了獎補助花蓮與中南部機場落地費,引導外國旅客來台能走訪中南部及東部縣市,也盼能透過補助留住國人在國內旅遊,藉此讓業者提升體質,做出有吸引力的產品。

張錫聰強調,補助絕對不是「撒錢」、「美化數字」,否則光有補助只會養成「台灣就是低價」效應,他說,補助是盼能藉此作為「藥引」,地方政府與業者須趁行政資源挹注時,打造品牌、建立口碑。

張錫聰還說,觀光局明年推動小鎮漫遊,結合鄉鎮公所與社區做出特色,地方政府就應跟進協助替在地觀光品質打底、輔導接駁,觀光局也會舉辦座談宣導觀念,否則補助只會有如拉長的橡皮筋,放手又會恢復原狀。

旅行公會全國聯合會召集人李奇嶽說,觀光局今年陸續推出振興花蓮觀光補助、南灣補助再到暖冬遊,透過補助鼓勵國旅,都是「放煙花式的補助」,雖然會有短期刺激,但頻繁的釋出會彈性疲乏,更會養成旅客「有補助才出門」的習慣。他說,補助確實會有一陣子欣欣向榮,但也如同抽鴉片一樣,一旦上癮就難以戒掉。

但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副教授黃正聰說,政府補助須再擴大,「不是擴大一、兩倍,而是擴大十倍、廿倍」。他分析,景氣低迷時業者會停止投資,若維持現狀只會讓競爭力下滑,唯有全面性、大規模補助才能帶動產業。

(聯合報)
--
地震基金董座延任案 受矚目

財團法人住宅地震保險基金董事長陳明仁任期將屆滿,據了解,地震基金向金管會申請陳明仁再延任一年,然而,陳明仁今年五月在立法院財委會爆料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介入地震基金再保險安排,金管會也多次澄清絕非事實。因此金管會是否同意陳明仁延任,備受關注。

金管會表示,地震基金與怡安保險經紀人公司之間所涉數百萬元的求償糾紛,目前已循法律途徑處理中。至於地震基金人事案,按照既定程序處理。

陳明仁是民進黨立委陳明文的哥哥。金管會前主委曾銘宗二○一四年核聘陳明仁為地震基金董事長,二○一七年金管會前主委李瑞倉核聘他續任董事長。

地震基金董事長一任三年,陳明仁今年二月滿六十五歲。依金管會主管財團法人監督管理要點規定,代表政府擔任政府捐助財團法人董事不得超過六十五歲,且若是由政府核派的財團法人董事長,任期屆滿前年滿六十五歲應於三個月內更換。但地震基金以陳明仁處理國際貿易(國際再保險)事務,有特殊業務需要為由申請延任,顧立雄因而核准陳明仁延任一年到明年二月。

不過,今年五月卅一日,陳明仁在財委會接受黃國昌質詢時爆料,顧立雄介入地震基金再保安排。陳還說,地震基金的再保險經紀人怡安因為未能達成降費百分之五承諾,地震基金本來要求償,「但金管會不要我們追償」。

但顧立雄說,金管會和他本人從未要求地震基金不能求償,金管會的關切是基於地震保險危險分散機制不能中斷,再保險安排不能開天窗。另據了解,地震基金已在九月對怡安提起訴訟。

金管會在六月中旬應財委會要求提出書面調查報告,做出完整解釋,最近卻有人將當時黃國昌的質詢剪輯成一段五分多鐘影片,以金管會主委政商勾結為題在臉書上瘋傳,金管會為此在三天內兩度澄清,強調並未要求地震基金不得求償,本案也無利益衝突情況,臉書所傳並非事實。

直言集/坐擁300億 地震基金辦正事要緊

氣候異常,全球天災不斷,台灣更在三年內連續發生兩次芮氏規模六以上的南台及花蓮強震,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作為一個擁有三百億元可運用資金的國家級基金,除了追究再保費率合理性,還有很多重要事情要做。

首先,是否該強化住宅地震基本保障。九二一大地震後,歷經三年規畫,台灣住宅地震基本保險自二○○二年四月起上路,最初地震險基本保額為一二○萬元,二○一二年起上調至一五○萬元,臨時住宿費用調高為廿萬元,每年保費維持一三五○元不變。

相較強制車險幾乎年年檢討保費、保額,住宅地震險基本保額卻已六年不變,外界早有保額不足的檢討聲浪。雖然一五○萬元是設計為基本保額,但這筆錢須房屋在地震中全損或推定全損才賠。試問房屋在地震中都毀了,一筆一五○萬元的理賠怎麼夠用?

其次,是否該擴大地震險承保基礎,即所謂的「全民納保」。目前多數民眾都是因為有房貸火險被迫買住宅地震險,因此地震險投保率長年維持三成左右,地震基金統計,到今年九月底,全台住宅地震險有效保單件數二九七萬多件,占全國住宅戶數八六九萬多戶的百分之卅四點二三,六成六的家戶都沒保地震險,若強震來襲,這些家庭連一五○萬元保障都沒有。已有立委提出,有房屋權狀民眾都應投保住宅地震險、即「全民納保」,若當事人沒有火險考量,可規畫單獨投保地震險。

目前住宅地震保險基金總承擔限額七百億元,最底層由本國產險共保卅億元,地震基金自行承擔一七○億元,接續兩層共兩百億元保額,轉嫁國際再保險市場。今年五月底立法院財委會質詢後,外界聚焦這兩百億額度的「巨災保費」會否太貴,但今年國際再保費率普遍上漲百分之五,地震基金第一個一百億再保額度,費率還獲調降百分之○點三五,並無不合理處。

地震基金身為住宅地震保險制度「中樞組織」,更應該盡心盡力辦正事,才符合社會大眾期待。

(聯合報)
--
林園大停電致4廠跳電排煙 南帝氨氣洩漏未通報遭罰10萬

台電9日因6萬9千超高壓電塔故障,造成高雄市林園工業區多家廠商突然停電跳俥,環保局清查共計4家廠商使用燃燒塔排放黑煙,其中南帝造成氨氣外洩未在1小時內通報,環保局10日決定開罰10萬元,環保局今早入廠查核4家廠商燃燒塔使用情形,如有未符合部分,將另案依法告發。

林園工業區9日下午因台電停電,區內多家廠商停電,製程受影響而跳俥。環保局調查,包括亞聚、台苯、南帝及台達化等4家廠商因使用燃燒塔排放黑煙,均依規定在1小時內通報,但南帝另發生氨氣洩漏,未在1小時內通報,依違反空汙法33條開罰10萬元。

環保局表示,南帝化工因停電,導致氨氣管線的法蘭發生洩漏,加上風向關係,氨氣影響範圍達大寮潮寮地區,影響半徑達6.5公里,經環保署環境事故中心緊急介入處理,截至深夜進行偵測,空氣中已無殘氣。

此外,中橡化工9日深夜11點50分又因安全閥跳脫發生巨響並產生大量煙霧,環保局10日表示,派員到場時已沒有聲音,觀看民眾提供影帶,總共僅發出聲音2次,每次3秒;且調查其排出的成分為水蒸氣,並非汙染物,並未違反空汙法。

高雄林園下午大停電 驚傳釀石化廠氨氣外洩

台電供應高雄林園石化工業區的一條特高壓線路故障,導致周遭林園、大寮、小港等區3萬多戶停電,影響9家石化廠生產線停擺,傍晚5點半更傳出南帝化工廠的氨氣外洩,高市消防局獲通報趕赴灑水控制現場,幸好沒造成人員受傷。相關發生的原因、財損等廠方仍在了解中。

南帝化工廠內部人員透露,約2點多開始跳電,直到4點7分才恢復供電,雖然啟動發電機,卻仍傳出氨氣外洩,疑似還有爆炸聲響,廠區立即通報警、消。該廠工安組的劉姓經理也告訴警消確認為氨氣外洩,與台電跳電有關,但廠區水量不夠,須請消防隊協助灑水,目前現場已控制。

大停電後化工廠氨氣外洩 高市府將開罰

高市林園區今天下午大停電後,一家化工廠發生氨氣外洩,異味籠罩令附近民眾一度不敢出門,經高市消防局人車到場灑水控制,沒有人員受傷;高市環保局到場採證後將對業者開罰。

林園警分局指出,這起意外發生在下午5時30分,林園區工業一路一家化工廠氨氣外洩,經消防人員到場灑水控制未釀成災,高市環保局據報,隨後也派員到場採證。

業者表示,下午因台電無預警停電,廠內跳電造成這起意外,因廠內水量不夠,於是協請消防人員前來噴水後不久,就控制了氨氣外洩情況。事發後,公司立即作安全處置,現場並無人員受傷及財物損失。

環保局表示,原則上將依空污法對業者開罰,不過,將等明天相關單位到現場查核業者燃燒塔使用時機後,再依情節輕重開出罰單。

林園大停電致4廠跳電排黑煙 南帝氨氣洩漏未通報遭罰

林園工業區9日下午因台電傳電送至林園區變電所發生故障,造成區內多家廠商因停電影響製程跳俥。高市環保局調查,有4家廠商因使用燃燒塔排放黑煙,包括亞聚、台苯、南帝及台達化等,均在1小時內通報;但南帝氨氣洩漏未在1小時內通報,將依違反空汙法33條開罰。

環保局說,亞聚、台苯、南帝及台達化雖依空汙法規定在1小時內通報,但明顯產生粒狀污染物排放到空氣中,對於台電公司跳電造成空汙負荷表達不能接受,其餘包括信昌化、聯成、中橡、和益及科思創等均僅停機,未排放黑煙,下午3點30分已恢復供電,各廠持續開機運作。

環保局表示,南帝化工因停電,導致下午5點30分氨氣管線的法蘭發生洩漏,加上晚間吹西南風,氨氣影響範圍達大寮潮寮地區,影響半徑達6.5公里,因南帝公司未在1小時內通報環保局,將依違反空污法第33條規定告發。

環保局說,環保署環境事故中心已協助進行事故處理,在晚間8點04分止漏,中心人員身著防護衣進入事故地點確認止漏位置後,協助廠商進行法蘭更換後進行環境偵檢,目前狀況已解除。

(聯合報)
--
林園工業區停電損逾億 台塑、中油未受影響

高雄林園和大寮區昨(9)日下午大停電,林園石化工業區內的台苯等9家石化廠商中斷生產,所幸,經台電快速搶修,2小時之後恢復供電,加上台塑和中油未受影響,否則全區2,900億元的產值,恐怕損失慘重。粗步估計,此次的部分區域停電,廠商整體直接損失可望控制在2億元以內。

林園工業區主任簡守防表示,供應給林園工業區內石化廠使用的1條特高壓線路,9日下午1時25分左右,突然故障,以致供電中斷,使用特定饋線的亞聚、信昌化、台苯、聯成、國際中橡、台達化、南帝、和益、以及台灣科思創等9家石化廠,生產線被迫中斷,有3到4家情況較為嚴重,工廠還冒出黑煙。

他指出,使用不同饋線的台塑和中油等17家廠商,並未受到影響,正常生產,生產中斷的9家廠商,已在下午3時22分恢復供電後,趕著重新生產。

業界說,林園工業區共有26家石化廠商,全區年產值約2,900億元,不過,扣除台塑和中油等2家大廠,其餘的24家石化廠,產值約1,400億元。

因此,業界以受到影響的區內三分之一廠商推估,扣除在產線上的料源、以及半成品,此次停電的直接損失,應可控制在2億元以內。

台苯表示,高雄廠有2條線,其中一條雖因暫時缺電停車,但設備安好,且供電在3點多回復正常,預計可在9日晚上重新開車。另一條產線則因破裂盤受壓,有所損壞,將更新零件之後,重新開車,預計10日上午可重新復工、生產。相對公司單月營收約在11~14億元水準,停車不到1天的事故干擾,對該公司營收表現影響甚小,或僅牽動庫存建置水位。

此外,聯成指出,由於台電供電採2條線運作,公司剛好不是出事的那條,所以工廠沒發生過跳電停工狀態,一切運作如常。台塑也因林園廠區為自供電力系統,廠區生產一切正常。

信昌化則指出,有影響到半天的產量,不過由於年底廠商在調整庫存,因此此次停電對銷售並沒有損失。國際中橡也表示,停電的時間極短,對生產線並沒有影響。

(工商時報)
--
一氧化碳14年奪204條人命 消防編400萬預算更換熱水器

冷氣團來襲,熱水器燃燒不完全造成洗澡一氧化碳中毒時有所聞,據統計近14年來全台已有204人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消防更提醒,中毒案件最常發生在入冬、回暖時節,民眾最容易疏忽;桃園市消防局提高補助預算至400萬元,經評估符合資格,針對更換、改裝熱水器最高可補助1萬2000元。

桃園市消防局簡任技正李振坪表示,一氧化碳(CO)是無色無臭氣體,大多因瓦斯燃燒不完全產生,吸入體內會血紅素快速結合,造成人體缺氧世窒息,中毒初期會有頭暈、嘔吐、嗜睡,嚴重者就會「一覺不醒」窒息死亡。

根據統計,2004年至今全台一共發生915件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遭成204人死亡、2054人受傷悲劇,一般常見狀況為,熱水器安裝位置通風不良,例如10多年前在台南發生的5名女大生集體中毒死亡案件,主要因窗戶大多緊閉釀成悲劇。

此外,就算熱水器安裝陽台,一旦掛曬太多衣服造成空氣不流通,也恐會引發中毒危險,也曾有薑母鴨、羊肉爐店家空調設備故障,造成顧客用餐集體中毒情況,一旦有頭暈、想吐症狀產生,應立即打開門窗並報案求救。

消防指出,燃燒室熱水器分為屋外型、室內型2種,其中屋外型必須安裝在通風良好處所,保持和戶外空氣對流,另室內型必須有適當排氣管,最好能選擇有「強制排氣」功能的熱水器,且安裝得交由合格技術士。

李振坪表示,針對有危險性的熱水器,消防局從去年226萬元預算,提高到400萬元預算,預計明年1月1號開始接受申請,只要經過評估,一般戶更新或購買新型熱水器可補助3000元,而中低收入戶則可補助1萬2000元。

桃園市消防局今下午並站前大遠百廣場舉辦宣導活動,包含CPR、住宅用火災警報器,以及防範一氧化碳中毒等攤位,希望在初冬季節提前讓民眾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險性。

(聯合報)
--
機車車禍死亡 年齡兩極化

警政署統計,去年交通事故騎乘機車死亡864人,70歲以上164人占18.98%最高,各年齡層死亡原因,因機車死亡,18歲到20歲占79.22%最高,從數據分析,年輕人最容易因機車肇事死亡,老年人出車禍死亡率最高。

致命關鍵「年輕人搶快、老年人反應慢」

交通部公路總局新竹區監理所副所長江澍人解釋,這是「搶快」與「反應慢」導致車禍兩極化,年輕族群初次考到機車駕照後,臨危反應經驗不足,加上常搶快,在車陣中穿梭,騎機車風險仍相當高,「危險感知能力」待加強。

上月起,機車筆試情境題從5題增到10題,本月初次考取機車駕照講習課程新增「機車防禦駕駛」課程30分鐘,分析各種路況應變,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

年長者因反應慢,鄉下地區有不少未戴安全帽,一旦車禍,死亡率偏高。或年長者穿越馬路、早起運動衣服太暗,導致駕駛視線誤判出車禍。

新埔從駕駛著手 推動「放慢車速、注意年長者」

新竹縣關西鎮有長壽之鄉美名,近年來關西、新埔推展觀光有成,外地遊客多。新竹縣警察局新埔分局長陳啟明常提醒老人家注意安全,但他想到家中長輩,面臨行動和思考漸漸退化,決定反其道而行,「與其要求老人家配合,倒不如從駕駛著手」。

新埔分局4組組長楊進榮說明,分局統計轄內近3年死亡交通事故,發現65歲以上近4成,今年7月起,全鎮推動「放慢車速、注意年長者」,在重要路口設「長壽鄉」的特殊圖案來吸引目光,鎮上商家也會貼此圖案。

特別的是,在農會、地方人士支持下,結合電信公司發送「交通簡訊」,提醒來到新埔、關西駕駛人降低速度、禮讓慢行,全鎮主要幹道也都速限60公里以下。5個月下來,老年人死亡車禍比率從40%降到29.5%。

苗栗警方則進入校園宣導,年輕人騎車不要超速,要戴安全帽;老人晚上盡量不要騎車、開車外出,警方今年也有發反光手環,減少意外事故。

(聯合報)

生活

停用公費流感疫苗 檢驗月中出爐

同批號32萬劑能否再用 待業者再補件 確認安全無虞
國內公費流感疫苗供貨吃緊,預估本流感季恐有三十幾萬劑缺口,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將於本週四邀請衛福部專題報告,是否可能動用先前停用的三十二萬劑疫苗?疾管署表示,要視食藥署評估結果而定,食藥署則稱正在進行安全性檢驗,最快十二月中旬有結果。

供貨吃緊 估本季恐有30幾萬劑缺口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截至十二月五日,公費流感疫苗已接種超過四六二萬劑,應該有一定保護力,存貨尚有成人劑型約五十一.七萬劑,預計十二月底前各地陸續用罄,幼兒劑型剩餘約十.一萬劑,可用至明年初。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採購六百萬劑,來自兩家藥廠,因疫苗外觀顏色異常造成賽諾菲停用二十七萬劑、退運四十三萬劑,國光生技停用五萬劑,衛福部預估目前缺口約七十五萬劑,但賽諾菲已向法國原廠爭取到二十四.三萬劑新貨,可於明年一月中旬前全數到貨,剩餘約五十萬劑缺口已請藥廠再追貨,可望降至三十幾萬劑。

不過,疫苗屬於計畫性生產,加上今年世界衛生組織改變流感疫苗株組成建議,疫苗產製時程較往年延後,全球供貨均緊縮。

至於先前因兩劑外觀異常而停用同批號三十二萬劑疫苗,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指出,會在一個月內完成檢驗。食藥署研檢組長王德原補充,已採檢確認安全性,預計十二月中旬有結果。

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指出,賽諾菲、國光生技流感疫苗遭停用事件已交付調查報告,專家會議討論仍有疑點待釐清,已請藥廠再補件說明。

賽諾菲說明,法國原廠須再檢視廠區生產與品管流程,確認預防與矯正措施,預計十二月中旬前完成補件;國光生技也說明,估計十二月十日前可補交資料。

這些停用疫苗是否可能再用?莊人祥強調,將視食藥署最後判定結果而定。由於食藥署檢驗結果出爐、藥廠交付調查報告補件時程均落在十二月中旬,若確認品質無虞可用,公費流感疫苗缺口可望再下修。

自費四價流感疫苗方面,不少民眾預約仍打不到,但賽諾菲、葛蘭素史克藥廠已進口約五十萬劑,恐難再追貨,國光生技可出貨十六萬劑,也已出貨八萬多劑,尚餘不到八萬劑,藥廠估計應該夠用。

醫師︰可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同具保護力

嚴格把關品質 疫苗缺口卻擴大
外界質疑流感疫苗品質,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強調,食藥署會以最嚴謹態度檢驗,但因提高檢查發現問題疫苗而退運超過五十萬劑,卻也造成疫苗缺口擴大,引發民眾另一波恐慌。醫師指出,若打不到流感疫苗,也可考慮自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同樣有保護力。

「藥事法」規定,所有製造或進口的流感疫苗須經食藥署檢驗封緘,執行十一項試驗,原本抽檢比例為每批幼兒劑型二八○劑、成人劑型一九○劑,但外觀異常事件發生後,已經提升為每批十五%、至少上萬劑。

食藥署研檢組技士陳怡頻表示,當時對賽諾菲申報的四十三萬劑公費疫苗、八萬劑自費疫苗,加碼動員共七、八名人力負責外觀檢查,不到三天完成。

4度低溫及強風下 加強趕工檢查疫苗
由於目前外觀檢查仰賴人力用肉眼細看每支疫苗,必須全神貫注,但疫苗須存放在攝氏二至八度環境中,作業過程所在環境平均四度,並有循環扇,工作人員等於在低溫、強風下工作,有同仁因此出現頭痛與其他不適症狀。

陳怡頻說明,加強趕工看疫苗,就是希望儘速確認沒問題出貨,不料發現黑色、白色懸浮物全數退運,疫苗更短缺。

疾管署統計,今年十月進入本流感季,已至少八十九例重症,其中十例死亡。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指出,有一份歐洲研究讓老年人分兩組,一組接種流感疫苗、一組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結果流感併發重症、死亡比例差不多。

黃立民指出,國內流感重症超過九成併發症是肺炎,其中又以肺炎鏈球菌引起的肺炎為主,若民眾打不到流感疫苗,又擔心一月將進入流感高峰期、疫情可能升溫,可考慮自費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可降低流感併發相關肺炎機率約七成。

(自由時報)
--
住院部分負擔上限 元旦起調高1千元

生病住院支出恐增加!衛福部每年依平均國民所得調整民眾住院部分負擔上限,明年元旦起,單次住院擬由現行三萬八千元增至三萬九千元,全年住院從六萬四千元增至六萬五千元,分別提高一千元,長期住院民眾負擔增加。

單次住院三萬九 全年住院六萬五
衛福部社會保險司長商東福表示,健保法施行細則規定,保險對象應自行負擔住院費用的最高金額,單次住院以主計總處公布的每人平均國民所得六%為準,全年住院上限則是平均國民所得十%,因此每年都會視國民所得變動做調整;由於今年尚未結束,明年民眾住院部分負擔調整基準,就以去年國民所得而定,但持有重大傷病卡等族群均有補助,不受影響。

衛福部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指出,當初會設住院部分負擔上限,主要是擔心萬一病況嚴重、個人負荷住院費用太高,因此訂出一個限額,超過由健保負擔,藉以減輕患者與家屬經濟壓力。

重大傷病族群均有補助 不受影響
蔡淑鈴說明,住院部分負擔會達到上限,通常是長期住院者,可能是突發意外或慢性疾病等因素,較難說是哪些族群,但估計人數不多,影響有限。

檢視過去十年調整,民眾單次、全年住院部分負擔上限由二○一○年兩萬九千元、四萬八千元,增至明年三萬九千元、六萬五千元,已成長一萬元、一萬七千元,期間曾於二○一一年調降一千元、二○一五年調升三千元增幅最高。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召集人黃淑英認為,此一調整依法有據,且若重大傷病可以獲得補助、不受影響,應該可理解並接受。

商東福指出,目前相關調整已預告,若十二月十四日前無任何意見或修正建議,將進行公告,預計明年元旦上路。

蔡淑鈴提醒,若單次住院超過部分負擔上限,每次批價時會直接扣除結清,全年住院超額則由健保署在次年上半年自動於系統結算、通知退費,不必檢附單據另行辦理。

(自由時報)
--
中華郵政建置i郵箱 搶攻全台社區

中華郵政因應智慧物流,持續於全台建置「i郵箱」,目標明年底突破兩千座,中華郵政參考國外做法,盼將i郵箱內化為社區標準配備,加速普及。交通部回應,待i郵箱成為民生必需品,可望與地方政府洽談。

中華郵政一○五年推出i郵箱,標榜自動化、廿四小時寄取件服務,鎖定郵局、火車站、校園與人潮匯集處,目前全台設有四○九座,涵蓋離島在內的所有縣市,目標明年中突破一千座大關。

目標明年兩千座、後年三千座
中華郵政發言人郭純陽表示,中國浙江省面積僅台灣三倍大,功能類似的智能櫃已達五千座,主因為當地政府配合,要求社區必須設置,方能快速普及,值得台灣參考。

他指出,中華郵政目標明年底達兩千座i郵箱、後年底三千座;期待交通部與營建署溝通,評估將i郵箱內化為社區標準配備可行性,也可開放給其他物流同業共享使用。

交通部郵電司長王廷俊表示,中國將智能櫃視為民生必需品,由地方政府補助建置費用,但偏遠或財政不佳者仍無法配合,我國則將物流視為商業行為,普及後才能洽談。

此外,中華郵政陸續進化i郵箱功能,十一月推出新制,掛號郵件投遞未成功,經收件人同意可以改投鄰近i郵箱,三天內自行領取。中華郵政也持續與Yahoo、PChome等大型電商平台洽談,通路新增i郵箱。

轉型智慧物流 增物流管理職務
「百年老店」中華郵政拚轉型,智慧物流成為全新經營目標,中華郵政招考營運職將新增「物流管理」類科,由專業人才進行大數據分析,以客戶為導向,提高郵件投遞效率、降低營運成本,搶攻電商市場。

(自由時報)

國際

出動9萬警噴水柱 擲催淚彈 法12.5萬黃背心示威 延燒比荷

抗議提高燃油稅和高物價的法國反政府示威「黃背心」運動,前天進入第4個周末,除了首都巴黎,土魯斯、里昂等地也有示威,反政府浪潮還蔓延到比利時和荷蘭。法國總理菲利佩承諾,總統馬克宏很快會提出能「鼓勵」對話和恢復全國團結的新措施。

法國內政部長卡斯塔納表示,前天全法有12.5萬人上街抗議,巴黎有1萬人。儘管巴黎的情況「得以控制」,但轉為暴力的示威「令人完全無法接受」。約120名示威者和20名執法人員受傷,近1400人被捕。
為防止前一個周末巴黎遭嚴重破壞的情況重演,當局前天出動8.9萬名警察和安全部隊,其中巴黎部署8千人,並派出12輛裝甲車。巴黎示威者多集中在香榭麗舍大道一帶,前天一早就爆發衝突,激進示威者放火燒汽車、砸壞公共設施和商店玻璃窗,執法人員祭出水龍、催淚瓦斯。周邊商店關門,艾菲爾鐵塔和羅浮宮等著名觀光景點也暫時關閉。
黃背心運動始於11月,原是抗議政府從明年起調高燃油稅,後演變成反馬克宏運動。全法都在等馬克宏如何回應,預料他近日會發表演說。他已做出上任後第一項重大政策髮夾彎,放棄提高燃油稅。但示威者要求更多,包括減稅、提高薪資、增加退休福利,並要馬克宏下台。
比利時布魯塞爾和荷蘭阿姆斯特丹也見黃背心抗議。比利時警方前天以催淚瓦斯跟水龍對付布魯塞爾示威群眾,約1000人參與抗議,有400人被捕。

馬克宏顧人怨事件簿
★2017/08
違背反對用人唯親的競選承諾,尋求讓妻子布莉姬的「第一夫人」頭銜成為公職,遭近29萬人連署反對才作罷
★2017/09
廢除富人稅(向不動產總額逾130萬歐元,約4585萬台幣者徵收),挨轟「富人的總統」
★2018/07
媒體踢爆馬克宏隨扈在5月勞動節遊行時毆打示威民眾僅受輕罰,報導曝光後才被開除
★2018/11
法國柴油價格今年已漲16%,但馬克宏為提高環保車輛比例,2019年還要再漲燃油稅,引發「黃背心」運動抗議

(蘋果日報)
--
黃背心第4週 群眾要馬克宏滾蛋

法國民眾不滿政府擬於明年元旦調漲燃料稅,上月十七日發起「黃背心」運動,八日已是示威者走上全國各地街頭抗議的第四個週末。法國內政部九日證實,全國各地八日約有十三萬六千人上街示威,參與總人數與第三週差不多,但首都巴黎的示威人數比前一週多出一倍。多座城市爆發激烈警民衝突,警方已逮捕一七二三名滋事份子,其中一二○○人遭到拘留。

這波原本是抗議調漲燃料稅的全民運動,怒火已燒到總統馬克宏個人身上。馬克宏自上月二十七日強調,絕不會因為「暴徒」改變政策後,迄今從未面對大眾發表公開演說。法國政府發言人葛里沃九日表示,馬克宏即將在新一週開始時,對全國發表重要演說。葛里沃並未透露演說內容,僅表示政府遭遇如此大規模的抗議,顯示當局須改變作法。

馬克宏將發表重要演說
巴黎警方八日嚴陣以待,調派八千名警力,部署防暴裝甲車,積極加強路口與車站的維安;羅浮宮、艾菲爾鐵塔等知名觀光景點暫停開放,香榭大道周邊商家幾乎都歇業一天,並以木板或鐵網保護櫥窗。共有一○八二人因攜帶危險物品、焚燒汽車、砸窗打劫被捕,一七九人受傷,巴黎當局證實「八日造成的損害比前一週更嚴重」。

儘管法國政府四日已宣布凍漲燃料稅,但民怨已被燃料稅這條導火線引爆,再提出復徵「富人稅」、提高最低工資、降低稅率、增加退休金福利等訴求,持續號召反政府示威。黃背心運動者八日高喊「馬克宏辭職」、「馬克宏滾」等,手持「法國底層對抗上層」、「權力規則由人民來寫」等標語遊行。

不過,在網路上引爆「黃背心」運動的先驅穆羅(Jacline Mouraud)也警告,這場運動像是「放開牽繩的狗」一樣危險,已成為極端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的獵物。來自不列塔尼的穆羅十月間在臉書上傳一段影片向馬克宏喊話,希望政府思考調漲燃料稅等政策。穆羅的影片被觀看六二○多萬次,超過二十六萬次轉發。

工資凍漲、就業困難 加稅成最後一根稻草

法國「黃背心」抗議運動愈演愈烈,外國媒體紛紛探討其肇因,指出這場騷動雖然是在巴黎展開,源頭卻是全法勞工心中根深蒂固的憤怒,工資凍漲、就業和工作缺乏前景等侵蝕民眾生活的社會不平等,多年來持續累積,政府調漲燃料稅的政策成為引爆民怨潰堤的最後一根稻草。

紐約時報以法國中南部克勒茲省(Creuse)蓋雷鎮(Guéret)幾名千里迢迢前往巴黎參加「黃背心」抗議的民眾為例,解讀這場席捲全國運動的背後因素。克勒茲省是全法最貧窮的省份之一,蓋雷雖是省會,卻僅一.三萬人口,鎮上經濟活動冷清,多數居民不是失業、非典型就業,就是生活拮据的「月光族」,三餐不繼。由於付不起暖氣費,為度過寒夜,有人甚至必須砍柴生火取暖。他們的原生家庭只能偶爾提供接濟,工作大半輩子的雙親同樣貧困。

小城市、鄉鎮與農村的民眾對貧困揮之不去的焦慮,成為華麗的巴黎林蔭大道之外的「另一個法國」。從蓋雷開車到巴黎、用盡身上餘錢的倉庫物料處理員弗洛里安.杜(Florian Dou)說,參加黃背心抗議的動機,只是要「找回法國的優先要務:自由、平等、博愛的價值」。這些來自鄉村的抗議者並非政治狂熱者,不是任何政治人物的鐵粉,甚至說他們厭惡政治人物,與政黨及工會組織沒有任何關聯。

起初,法國總統馬克宏將反對調漲燃料稅的民意視為「反改革」,堅稱不會因此退卻。抗議人士揶揄他是「富人的總統」,只顧加稅平衡政府預算,罔顧燃料稅對庶民生活的衝擊,夸夸其談生態、環保與再生能源。直到許多來自蓋雷之類農村小鎮的示威者穿上反光黃背心,自發性地前往巴黎,凱旋門等地標慘遭塗鴉,遍地碎玻璃與火燒車的景象才引起馬克宏注意。

住在大巴黎地區的薩賓(Sabine)向中央社表示,生活吃住都要錢,大家過得很辛苦,燃料稅已超出大家可以容忍的極限。特地從中部趕到巴黎抗議的亞歷山大(Alexandre)則說,人民的憤怒來自於購買力好幾年沒有起色,菁英階層擁有好車、好房,「那些錢都是我們繳的稅」;有些議員在國會裡睡覺,卻拿很高的薪資,但有些人每週工作四十八小時還加班,才能在月底打平收支。

英國「衛報」則以文化喪失(cultural loss)的角度切入,認為「文化他者」的移民或穆斯林愈來愈被視為法國勞工的威脅,使平凡勞工喪失他們對政府民生政策的影響力。

(自由時報)
--
法國「黃背心」愈鬧愈大 逾1700人被捕

法國政府宣布撤銷引發民怨的燃料稅調漲計畫後,法國各地八日的「黃背心」示威並未降溫,內政部估計,全法國共有十三萬六千人上街抗議,跟本月一日的人數不相上下,而且巴黎市政府指出,由於警民衝突,示威造成的破壞比一日更嚴重。法國政府發言人葛里沃說,總統馬克宏本周將做出重大宣布。

這是連續第四個周末的法國上演黃背心示威,法國內政部統計,全國一千七百廿三人被捕,其中一千兩百廿人遭拘留。巴黎警方八日共逮捕一千零八十二人,比一日的四百一十二人激增。全法國共一百卅五人受傷,其中七十一人在巴黎。

馬克宏九日凌晨打破沉默,發推文感謝警方的辛勞。總理菲力普矢言「恢復全國團結」,與和平示威者的對話「一定要繼續」。

葛里沃告訴法國LCI電視台:「總統當然會做出重大宣示。」他另外接受BFM電視台訪問時說,馬克宏將於本周初發表電視演說。

巴黎抗議者把商家用來保護櫥窗玻璃的膠合板撕掉,打破櫥窗,丟擲照明彈,縱火燒車,擺放並焚燒路障。鎮暴警察屢次用催淚瓦斯和水龍驅散示威者。巴黎副市長葛瑞格說:「抗議者擺放的路障比上次少,但警方驅散抗議者的次數比上次多,所以有更多地方遭到暴力破壞。」

法國多個城市發生警民衝突,尤其是馬賽、波爾多和土魯斯。一些抗議者選在法國靠近義大利邊界示威,造成邊界兩側交通壅塞。

法國調漲燃料稅原本是要以此為財源加強對抗全球暖化,不料引發基層民怨大反撲,經濟弱勢者和不滿馬克宏政策的民眾抗議政府以陳義過高的理由加稅,無視他們生活困難。上周五發布的民調顯示,支持黃背心示威的民意略降,但仍達百分之六十六,相對的,馬克宏的支持度只剩百分之廿三。

美國總統川普八日在推特發文,再次抨擊巴黎氣候協定,並稱法國巴黎目前的抗議證明,他退出這項協定的決定正確。川普寫道:「巴黎氣候協定對巴黎沒好處,看看法國各地的抗議和暴動。」法國外長勒德里安回應說,請川普不要介入法國內政。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0/1/5641474.jpg&x=0&y=0&sw=0&sh=0&sl=W&fw=500&exp=3600

鬧事者亂入 正宗「黃背心」火大

紐約時報報導,鬧事份子八日混在巴黎「黃背心」示威人群中,專門打砸搶,讓和平示威者看得傻眼。在某些地方,從穿著就看得出誰是鬧事者和真正的黃背心示威者,鬧事者通常是穿黑衣的年輕人,示威者則通常是來自鄉間的中年人。

鬧事者把香榭麗舍大道商家保護櫥窗的膠合板撕掉,示威者至少有兩次把被撕破的膠合板換新並加以固定。

鬧事者在凱旋門附近砸破一家運動用品店的櫥窗,抱起好幾箱運動鞋逃走,黃背心示威者看得又驚又怕。從法國中部前來的中年列車司機莫拉說:「真是瘋了,怎麼能這樣。」周邊其他示威者也露出厭惡的表情。

當鬧事者用高爾夫球桿砸破櫥窗時,來示威的救護車駕駛史提費尼說:「這真讓人難過,不過如果事情沒惡化到這種程度,政府就不會改變。」

法新社報導,黃背心示威者的共同點是討厭馬克宏,但訴求各異,從多加照顧退休族到打倒資本主義都有。

七十歲的退休公務員席維雅.帕洛馬是在南部港市馬賽遊行的兩千名示威者之一,她抗議馬克宏凍結她的津貼,她說:「這是我生平第一次上街抗議,我每個月退休俸才一千兩百四十八歐元(約台幣四萬四千元),我的四個孩子都得資助我。活到這把年紀還得跟孩子要錢,真丟臉。」

五十三歲的小型建設公司老闆貝特朗在馬賽示威,抗議法國的稅和社福支出太高,讓他無法為員工加薪,他說:「我們的總統真是脫離現實,應該讓企業主、店老闆和工匠治國。」

卅一歲的愛麗絲從法國南部到巴黎遊行,她說,巴黎人過得很悲慘,「這不是政府的問題,要怪就怪自由派資本主義政治體系」,她要鼓吹左、右派的群眾共同反對資本主義。

說到加稅就是不爽 黃背心破壞比上周嚴重

法國政府宣布撤銷引發民怨的燃料稅調漲計畫後,法國各地8日的「黃背心」示威並未降溫,內政部估計,全法國共有13萬6000人上街抗議,跟本月1日的人數不相上下,而且巴黎市政府指出,由於警民衝突,示威造成的破壞比1日更嚴重。法國政府發言人葛里沃說,總統馬克宏本周將做出重大宣布。

這是連續第四個周末的法國全國上演黃背心示威,法國內政部統計,全國共有1723人被捕,其中1220人遭拘留。巴黎警方8日共逮捕1082人,比1日的412人激增。全法國共有135人受傷,其中71人在巴黎。

馬克宏9日凌晨打破沉默,發推文感謝警方的辛勞。總理菲力普矢言「恢復全國團結」,與和平示威者的對話「一定要繼續」。

葛里沃告訴法國LCI電視台:「總統當然會做出重大宣示。」他另外接受BFM電視台訪問時說,馬克宏將於本周初發表電視演說。

巴黎抗議者把商家用來保護櫥窗玻璃的膠合板撕掉,打破櫥窗,丟擲照明彈,縱火燒車,擺放並焚燒路障。鎮暴警察屢次用催淚瓦斯和水龍驅散示威者。巴黎副市長葛瑞格說:「抗議者擺放的路障比上次少,但警方驅散抗議者的次數比上次多,所以有更多地方遭到暴力破壞。」

法國多個城市發生警民衝突,尤其是馬賽、波爾多和土魯斯。一些抗議者選在法國靠近義大利邊界示威,造成邊界兩側交通壅塞。

法國調漲燃料稅原本是要以此為財源加強對抗全球暖化,不料引發基層民怨大反撲,經濟弱勢者和不滿馬克宏政策的民眾抗議政府以陳義過高的理由加稅,無視他們生活困難。上周五發布的民調顯示,支持黃背心示威的民意略降,但仍達66%,相對的,馬克宏的支持度只剩23%。

美國總統川普8日在推特發文,再次抨擊巴黎氣候協定,並稱法國巴黎目前的抗議證明,他退出這項協定的決定正確。川普寫道:「巴黎氣候協定對巴黎沒好處,看看法國各地的抗議和暴動。」法國外長勒德里安回應說,請川普不要介入法國內政。

黑衣人混入黃背心打砸搶 正宗黃背心又愛又恨

紐約時報報導,鬧事份子8日混在巴黎「黃背心」示威人群中,專門打砸搶,讓和平示威者看得傻眼。在某些地方,從穿著就看得出誰是鬧事者和真正的黃背心示威者,鬧事者通常是穿黑衣的年輕人,示威者則通常是來自鄉間的中年人。

鬧事者把香榭麗舍大道商家用來保護櫥窗的膠合板撕掉,示威者至少有兩次把被撕破的膠合板換新並加以固定。

鬧事者在凱旋門附近砸破一家運動用品店的櫥窗,抱起好幾箱運動鞋逃走,黃背心示威者看得又驚又怕。從法國中部前來的中年列車司機莫拉說:「真是瘋了,怎麼能這樣。」周邊其他示威者也露出厭惡的表情。

當鬧事者用高爾夫球桿砸破櫥窗時,來示威的救護車駕駛史提費尼說:「這真的讓人難過,不過如果事情沒有惡化到這種程度,政府就不會改變。」

法新社報導,黃背心示威者的共同點是討厭馬克宏,但訴求各異,從多加照顧退休族到打倒資本主義都有。

70歲的退休公務員席維雅.帕洛馬是在南部港市馬賽遊行的2000名示威者之一,她抗議馬克宏凍結她的津貼,她說:「這是我生平第一次上街抗議,我每個月退休俸才1248歐元(約台幣4萬4000元),我的四個孩子都得資助我。活到這把年紀還得跟孩子要錢,真丟臉。」

53歲的小型建設公司老闆貝特朗在馬賽示威,抗議法國的稅和社福支出太高,讓他無法為員工加薪,他說:「我們的總統真是脫離現實,應該讓企業主、店老闆和工匠治國。」

31歲的反資本主義者愛麗絲從法國南部到巴黎遊行,她說,巴黎人過得很悲慘,「這不是政府的問題,要怪就怪自由派資本主義政治體系」,她要鼓吹左、右派的群眾共同反對資本主義。

黃背心連四周出動!法財長:經濟年底將出現新放緩跡象

法國財政部長勒梅爾(Bruno Le Maire)9日向路透表示,「黃背心」抗議活動將對該國經濟產收「重要影響」。「我們必須預估,經濟成長將因『黃背心』抗議活動而在年底出現新的走緩情形。」

他在巴黎巡視遭破壞店家與拜訪小企業主時說,「我不需要對影響程度做出明確的評估,但我可以告訴你,這將是對法國吸引力的一場重要評估」,並稱重要的是,政府應支持受到抗議活動影響的中小企業主。

自11月17日爆發抗議活動以來,法國零售商損失約10億歐元收入,觀光類股上周股價更創數月來最糟表現。

(聯合報)
--
黃背心浪潮 蔓延至比荷

法國數萬名抗爭群眾8日再度走上街頭,並演變為警民衝突,這波「黃背心」抗議潮更蔓延至比利時與荷蘭。這起抗爭不僅重擊法國總統馬克宏的國際聲譽,也再次對歐洲於二戰後建立的自由秩序敲響警鐘。

數千抗議者8日群聚凱旋門附近,原本試圖前往總統官邸愛麗舍宮遊行,但遭鎮暴警察阻撓,最後演變成警民衝突,鎮暴警察與扔擲石塊、放火的示威群眾正面衝突,警方截至當地8日下午已逮捕逾1,300人,至少135人受傷。全法國估計約12.5萬人曾參與這場已進入第四周的抗爭活動。

法國財長形容,在當前耶誕購物季發生的「黃背心」活動是場「災難」,將重創法國企業與經濟,除了讓旅客卻步,衝擊觀光與零售業,抗爭群眾設置的路障也擾亂供應鏈,打擊製造業。媒體報導,法國總統馬克宏本周將發表全國演說,訴求中間偏左派選民的支持。

這場抗議潮8日也蔓延至比利時與荷蘭,數百人湧上布魯塞爾與鹿特丹街頭。比利時群眾要求總理米歇爾下台、試圖突破拒馬衝進總理辦公室與歐洲議會等重要組織所在地,促使警方動用催淚瓦斯與水柱驅散。荷蘭則有數百抗議者和平示威、唱歌並向路人遞上鮮花,邀請參與抗議。

荷、比群眾示威的動機和法國抗議潮的最初原因不同,相較於法國示威原是反對政府調高燃料稅,荷、比抗議人士顯然是呼應民粹運動,對整體政府政策以及主流政治人物和選民鴻溝擴大深感不滿。

這波抗爭潮也讓民眾對歐洲當前情勢不滿的情緒再度浮上檯面,特別是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退休者財務拮据、小企業稅負沉重等問題。

(經濟日報)
--
譴責巴黎氣候協議 川普稱:法國民眾高喊要川普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法國民眾持續抗議燃料稅上漲與對政府的其他不滿時,美國總統川普再次譴責巴黎氣候協議。川普8日在推特表示,巴黎協議在巴黎不太管用,他還宣稱法國抗議民眾高喊「我們要川普!」,但該說法並無根據。

川普8日上午推文表示:「巴黎協議在巴黎推行得不太順。法國到處都在抗議和暴動,人民不想花大錢來進行可能的保護環境,而且大部分的錢都跑去(治理有問題的)第三世界國家。高喊「我們要川普!」愛法國。」

巴黎的燃料稅抗議行動演變成法國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暴動,也成為法國總統馬克宏的政治危機。民眾起初因不滿法國燃料稅上漲而開始抗議,隨後擴大變成抗議生活開銷壓力和表達對馬克宏政府的不滿。

川普在8日推文中重申巴黎抗議民眾不停高喊「我們要川普」,但這項說法仍無根據。

馬克宏自2017年5月上任以來,一直捍衛2015年巴黎氣候協議,去年川普宣布要從聯合國退出巴黎協議時,馬克宏也再次表示會致力遵守該協議。

許多「黃背心」抗議民眾不滿馬克宏要沿用法國前總統歐蘭德(François Hollande)實施的環境政策。法國總理菲力普(Edouard Philippe)4日宣布,為了對抗氣候變遷而預計在2019年1月1日實施的燃料稅,將延後至明年中實施,希望平息抗議。

川普4日稍晚推文表示,他樂見法國同意他兩年前的結論,巴黎協議有致命錯誤,因為負責任的國家能源稅會上升,某些嚴重汙染國卻可撇清關係。隔一天,法國政府宣布2019年不會調漲燃料稅。

(聯合晚報)
--
黃背心運動越演越烈 社運先驅:活動失控如脫韁野狗

法國黃背心運動越演越烈,51歲的黃背心運動先驅穆羅(Jacline Mouraud)表示,這場運動像是「放開牽繩的狗」一樣危險,已成為極端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的獵物。

法國24台報導,穆羅來自法國不列塔尼(Brittany),她10月在臉書(Facebook)上傳一段影片,向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憤怒喊話,希望政府思考調漲燃油稅等政策,並呼籲看到影片的人都「錄製自己的影片,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穆羅的影片被觀看620多萬次,超過26萬次轉發。接下來幾星期,「黃背心」運動開始在社群網站興起,許多社團建立,超過1500場相關活動在法國各地舉行,並於11月17日舉辦首場大規模遊行。

然而,近日活動的暴力程度節節上升,昨天有12萬5000人上街遊行,警方出動近9000人,光是在首都巴黎就有8000名警察。

遊行者打碎玻璃、放火燒車、搶劫商店。截至目前為止,已有超過1700人遭逮補。

穆羅接受英國「週日電訊報」訪問表示,這場運動遭到越來越暴力的「極端主義者及無政府主義者」劫持,她呼籲較溫和的抗議人士與法國政府對話。

她說:「這場運動讓每個人解放,你無法和他們講道理了。有些人根本忘了活動初衷。這就像是你用牽繩綁著一隻狗,然後今天這條牽繩斷了。」

在黃背心運動變得暴力之前,穆羅曾說,這是人民自發性的活動,無法被操控。不過,她現在表示,這場運動「不僅不受政府、政黨、工會控制」,甚至「連參與運動的人」也無法控制。

穆羅說:「我們看到的是一場海嘯,海浪仍捲在空中,我們等著它下一次拍擊地面。」

穆羅和其他類似活動發言人的人都接到死亡威脅。她表示,有些人「不希望衝突落幕」。

她也表示,臉書一開始扮演凝聚和組織民眾的角色,現在卻有「非常負面」的作用。

專家表示,臉書的分散管理特性,在黃背心運動發起初期非常合適,特別是臉書在今年稍早曾調整演算法,減少大型媒體平台的動態消息露出。

在巴黎第七大學(Paris-Diderot University)教授數位文化的佛蘭斯(Tristan Mendes France)說:「臉書把社團、個人資料及地方資訊列為優先,這種改變刺激了活動興起。」

網路安全公司「新知識」(New Knowledge)則表示,法國的街頭抗議活動背後有數百個與俄羅斯相關的社群媒體帳號在推波助瀾。

穆羅和其他黃背心運動人士7日晚間與法國總理菲力普(Edouard Philippe)會面,列出諸多要求,包括賦稅正義、在議會推出比例代表及調高退休金等。菲力普要求地方與中央政府官員與黃背心運動人士展開3個月對話。

穆羅說:「我還不知道事情未來會怎麼進展。但我確定的是,如果我們不組織起來,就不會有未來,我們所做的一切就白費了。」

馬克宏拆解黃背心危機 歐洲多國關注

法國黃背心運動讓巴黎宛如戰場,怒火演變成反政府運動,法國總統馬克宏上任一年多被貼上傲慢、富人總統標籤,歐洲各國關注他如何拆解嚴峻的政治危機。

法國10月底爆發黃背心運動,抗議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政府計劃調高燃料稅,作為支持潔淨能源倡議的一環。黃背心運動如雪球般愈滾愈大,巴黎已連續4個週末淪為大規模戰場,警方8日出動防暴裝甲車,警民激烈衝突,逾千人被捕。

黃背心運動起始點是基層民眾抗議調高燃料稅加重經濟負擔,但匯集成龐大社會運動,除了集結小鎮和鄉村地區民眾,更是人民想要發洩對菁英政府的不滿,這也是為何法國政府12月初宣布停漲後,運動並未停止,許多人高喊「馬克宏下台」,演變成更廣泛的反政府運動。

從歐洲角度來看,2017年5月以黑馬之姿上台的馬克宏在國際舞台大量曝光,被認為是歐洲新世紀領袖,可以邀請美國總統川普在艾菲爾鐵塔餐廳晚餐,在華麗的凡爾賽宮接待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也可以高調提倡建立「歐洲軍隊」,抵抗美國和俄國的威脅。

部份歐洲媒體認為馬克宏已是歐洲最高外交官,勝過失色的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的角色。

相較國際事務積極曝光,馬克宏在內政溝通協調不足,提出刪減住房補助、提高社會保險分攤捐等讓民眾荷包縮水的措施,另一方面卻對富人減稅,引起廣泛不滿,並把說明政策的工作交給發言人、總理或部長,本人很少受訪,經常神隱。

馬克宏去年上任不久,譴責遭裁員的汽車零件工廠工會人士與警方衝突,還說「某些人如果不要盡找麻煩,去塞勒(Ussel)的鑄造廠找工作,可能會活得更好。」一席話引發法國社會批評他高高在上,根本不瞭解「找工作」的意思。

當領導者被貼上傲慢標籤,激發民眾對政策甚至是政府的反彈,歐洲媒體認為,這告訴領導者政策仍需選民的許可。馬克宏未來幾天將發表談話,歐洲各國關注他要如何拆解這場政治危機。

法國黃背心運動遍地開花 逾1700人被捕

法國內政部今天表示,在最新一輪「黃背心」抗議行動中,示威者和鎮暴警察發生衝突,全國共有1700多人被捕。

為抗議生活開銷攀升和普遍反對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法國已第4個週末爆發全國性示威,巴黎、馬賽、波爾多、里昂和土魯斯等多座城市都上演激烈衝突。

內政部說,被捕的1732人當中,共有1220人遭裁定拘留。

巴黎警方表示,他們昨天共逮捕1082人,遠多於上一輪抗議活動逮捕的412人。

內政部則說,約有13萬6000人參與昨天的抗議活動,和1日人數大致相同。巴黎也再度遭逢最嚴重的暴力和破壞事件。

儘管有裝甲車穿梭街頭,首都巴黎仍爆發零星暴力衝突,身穿螢光安全背心標誌服裝的抗議人士縱火焚燒車輛和路障,並砸碎玻璃窗。

巴黎市當局表示,「黃背心」人士這回在巴黎造成的「破壞」,比1日「嚴重許多」。

比利時也爆黃背心運動 400人落網

比利時出現仿法國「黃背心」的抗議運動,警方今天以催淚瓦斯跟強力水柱對付首都布魯塞爾(Brussels)的示威群眾,並逮捕約400人。

布魯塞爾警方發言人范德基爾(Ilse Van DeKeere)告訴法新社說:「一名員警臉部受傷,已送醫治療,並無生命危險。」范德基爾補充表示,抗議民眾扔擲物品及石頭。

她說有一定程度的破壞,並表示,現在情況已恢復正常。約1000名民眾參與這次抗議集會,警方必須訴諸催淚瓦斯及強力水柱等手段結束示威。

歐洲新聞台(Euronews)報導,范德基爾說,警方逮捕約400人,其中大多因持煙火等危險物品而被拘留。

為了小心起見,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C)和歐洲議會(EP)所在地區已先行封鎖。

法國「黃背心」運動最初是抗議調漲燃料稅,但隨後變成針對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親商政策及執政方式的抗爭,這波運動蔓延至比利時等國,特別是比利時法語區。

這是布魯塞爾8天內爆發的第2場暴力抗議,先前於11月30日出現約300人的仿黃背心抗議,後來演變成暴力衝突,過程中兩輛警車遭縱火。

(中央社)
--
馬克洪將作重大宣示弭平民怨

法國黃背心運動經過周六的激情抗爭和警民衝突,巴黎街頭周日略微恢復往日景況。為避免遭池魚之殃而關閉的諸多地標和商家,昨天都重新開放。在暴亂後神隱的總統馬克洪,將在本周初發表全國演說。

專家分析,馬克洪勢必得面臨弭平民怨、避免國家持續撕裂分化、以及適時設停損點。

巴黎鬧區許多商家,昨天一早忙著清理店外碎玻璃和石塊,準備恢復營業,希望在耶誕採購旺季前能彌補因騷動造成的損失。巴黎的重要地標,包括羅浮宮、艾菲爾鐵塔,周日也重新開放。

面對排山倒海的批評聲浪,法國政府發言人周日表示,馬克洪可望在本周「發表重要宣示」,但「不是黃背心抗議群眾(提到)的所有問題,都能揮揮魔杖就獲得解決。」總理菲利浦也呼籲官民對話。

紅色丹尼憂…黃背心暴力升級

黃背心抗爭歷時近1個月,被封為半世紀以來巴黎最嚴重的騷動,而上一次巴黎發生此等規模的暴亂,要回溯到1968年的學生運動「5月風暴」(Mai 68)。當年帶頭的學生領袖柯恩─班迪特(Daniel Cohn-Bendit)如今已是耄耋老者,他回顧過往,對黃背心運動暴力升級,表示這種現象令人憂懼。

5月風暴學生起義歷時53天,5月3日警察進駐巴黎大學,驅趕集會學生並封閉學校後,學生團體串連走上巴黎街頭,與警方爆發嚴重衝突,他們焚毀汽車,街道的鵝卵石被撬起當成攻擊警方的工具,幾波示威釀成近千學生受傷、近千人被捕。但這股動能也因此迅速外溢到巴黎以外各地的大專院校,形成全國性學運。

之後各大工會與共產黨等左傾黨派紛紛加入聲援,學運轉型為反對時任總統戴高樂的政治社會運動。他們發動全國大罷工,意圖逼退執政近10年的戴高樂。有軍方撐腰的戴高樂,在6月大選大勝,5月風暴的抗爭主力左翼則慘敗,暴亂正式落幕。

今年73歲的柯恩─班迪特,當年因政治立場加上髮色,而贏得「紅色丹尼」(Dany le Rouge)的綽號。如今柯恩─班迪特已成環保鬥士,戲稱自己已是「綠色丹尼」。馬克洪就任時,曾有意延攬他擔任環境部長,但遭柯恩─班迪特回絕;儘管如此,他對馬克洪的批判未曾稍減,認為政府的作為「不公不義分化民心」,導致官逼民反。

提起這兩場橫跨半世紀的騷亂,柯恩─班迪特認為二者不盡相同,差別在於「當年我們沒人對試圖談判的人發出死亡威脅」;他說,「我們正見證前所未見的極端暴力…如果暴力摧毀運動的成果,將會萬分可惜。」

https://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8-12-10/clipping/656/b09a00_t_02_04.jpg

(中國時報)
--
法國課稅全球最重 黃背心怨氣難解

法國上周末爆發第四波「黃背心」運動,這項抗議燃油稅調漲的運動從一開始和平抗爭已演變成暴力衝突。探究背後主因,在於政府高賦稅政策。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最近報告便顯示,法國擠下丹麥成為全世界課稅最重的國家。

黃背心示威運動延燒數周,迫使總統馬克宏允諾暫緩6個月調漲燃油稅。8日法國有超過12萬人參加第4波抗爭,單在首都巴黎有1萬人示威,一些商店遭到劫掠。內政部表示,衝突中至少135人受傷,超過1,000人被捕。

批評者指出,法國政府實施這類加稅行動,承受最大衝擊的將是低收入階層。

總部設於巴黎的OECD發布報告指出,OECD會員國平均稅收總額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從2016年的34%升至2017年的34.2%,寫下史上新高,而法國擠下丹麥成為稅收占比最高的國家。

報告顯示,全球主要已開發國家的稅收持續增加,其中以企業稅與消費稅的成長速度最快。

法國2017年稅收上升占GDP的46.2%,高於2016年的45.5%與2000年的43.4%。而自2002年起穩坐冠軍的丹麥,則從2000年稅收占比46.9%下滑至2016年的46.2%,2017年更降至46%。

而美國去年稅收占GDP的占比略升至27.1%,原因在於川普政府推動稅改法案鼓勵美國企業匯回海外獲利,使得該國稅收增加。

OECD共有34個會員國,其中去年稅收占GDP的占比提高的有19國,降低的有15國。排名吊車尾的是墨西哥,該國去年稅收占比約16.2%。而以色列去年稅收占比增加1.4個百分點至32.7%,增幅居冠。

(工商時報)
--
法國黃背心又暴力示威 1400人被捕

法國「黃背心」示威8日再陷暴力,巴黎等地逾12萬5000人上街示威、打砸商店玻璃並丟擲火炬等物品,當局出動8萬9000警力,以水龍和催淚瓦斯驅逐示威者,逮捕近1400人。

約1萬名黃背心示威群眾8日聚集巴黎街頭暴力抗議,朝鎮暴警察丟擲火炬等物品;香榭麗舍大道(Champs-lyses)和蒙田大道(Avenue Montaigne)兩側商家以木板保護玻璃窗,但示威者仍憤怒地拆下這些木板,砸毀商店玻璃;鎮暴警察則動用了催淚瓦斯和水龍驅趕示威者。

這場最初由抗議當局調漲燃油稅而起的黃背心抗議活動邁入第四周,當局已宣布暫緩調稅,但示威主軸儼然擴大為民眾對政府未能解決人民經濟困難的暴力示威;抗議地點也從巴黎延伸至馬賽(Marseille)、土魯斯(Toulouse)、波爾多(Bordeaux),甚至鄰國比利時、荷蘭和法國與義大利邊境城鎮Ventimiglia。

法國內政部長卡斯塔納(Christophe Castaner)表示,警方已控制暴力示威情況,8日有118名示威者和17名警察受傷,全國近1400人被捕。

法國聖德田鎮鎮長佩爾帝約(Gal Perdriau)呼籲法國總統馬克宏「出來面對」,「別一直躲在艾麗榭宮(Elysee Palace)」。

馬克宏在黃背心示威爆發以來保持沉默,飽受批評;法國總理菲力普(Edouard Philippe)說,總統最快下周將就黃背心示威發表演說。

黃背心人士的政治光譜從極左到極右,但這群無人領導的組織因為對馬克宏及其政府不解民情的理念而匯聚街頭抗議。

抗議者狄亞茲(Myriam Diaz)說:「我們在此告訴總統人民的不滿,我不是來破壞東西,因為我有四個小孩,但我仍想在此訴說『停止,夠了』。」

比利時和荷蘭也出現零星抗議活動;比利時抗議者呼籲比利時總理米歇爾(Charles Michel)下台,暴民朝警方丟擲石塊、路牌和煙火,約100人被捕。

法國黃背心運動 馬克宏高傲菁英施政遭民意反噬

法國總統馬克宏上月6日前往東北部城市凡爾登參觀一次大戰戰場遺跡時,一名白髮男子當街痛罵馬克宏,打算調漲燃油稅「壓榨人民」。馬克宏提醒他,降低碳排放有其必要,「改革總會打破習慣,人們不見得高興」。

華爾街日報指出,這段對話顯示馬克宏的盲點:往往對普羅大眾說教,而不是表現感同身受。從那時起,法國各地每周都有數萬人上街抗議他的高傲態度。意識形態各異的示威者一致穿上螢光黃背心,反對馬克宏的政策。

此情此景,對照一年半前馬克宏以極高得票率當選法國史上最年輕總統,顯示如今他正面臨廣大民意的反噬。

暴力示威與強大民怨,逼得馬克宏做出上任以來首次讓步:緩漲燃油稅六個月。

當示威愈演愈烈時,馬克宏與內閣密集討論應該在哪些方面讓步,才不會妨礙他接下來要推動的改善投資環境政策,包括簡化行政程序和退休金制度。一名馬克宏貼身幕僚透露,馬克宏在與總理菲利普閉門討論時感嘆說,看到反對派把他的整套環境政策扭曲成只剩調漲燃油稅,他感到挫折。

馬克宏對菲利普說:「我不想為了捍衛一個稅,去跟法國人民作對。」

馬克宏是菁英學府出身,曾是投資銀行家和技術官僚,在總統任內推動重大改革時,幾乎都避開公眾討論,而偏好幕後協商。馬克宏想推動「文化變革」,廢除法國數十年來的工作保障和富人稅。

馬克宏想讓法國準備好在全球化經濟中競爭,所以捍衛歐盟體系,反對民族主義,支持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和巴黎氣候協定等多邊協定,這些崇高的目標卻讓人民覺得他很遙遠,以致他的支持率掉到23%。

「憤怒很久了」貧富差距大 法國黃背心怒火難消

法國「黃背心」運動第4波抗議8日在全國進行,群眾對社會貧富階層之間巨大差距的不滿深埋在心,並非政府取消調漲燃油稅,就可於一朝一夕化解。

走上巴黎香榭麗舍大道抗議的社會學研究員賀吉斯(Regis)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人民已經很難因為政府提出二、三項補救措施就息怒,「我們的訴求早就大大超過燃油稅」。

賀吉斯表示,現在有工會開始號召罷工,要求提高勞工薪資,並恢復「富人稅」(ISF),總的來說,就是要政府減少社會不平等,「大家基於購買力降低、工作條件越來越差、公共服務減少等問題,已經憤怒很久了,真的是普遍都很憤怒」。

總理菲利普(Edouard Philippe)晚間向數日來呼籲群眾冷靜的政治人物及工會致謝,接下來「對話的時刻到了」;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則預定周末過後發言。

住在大巴黎地區的薩賓(Sabine)受訪時表示,生活吃住都要錢,大家過得很辛苦,燃油稅已超出大家能容忍的極限,但「黃背心」運動發展到現在,馬克宏一聲不吭,富人階級好好地待在溫暖的家,看不見底層人民過的是什麼日子。

專程從中部到巴黎抗議的亞歷山大(Alexandre)說:「人民的憤怒來自於購買力好幾年沒有起色,菁英階層擁有好車、好房,那些錢都是我們繳的稅,有的議員在國會裡睡覺,卻拿很高的薪資,而有些人每周工作48小時還加班,才能在月底打平收支,政府一邊減少年長者的退休金,一邊取消富人稅,一點邏輯都沒有。」

亞歷山大說:「這就是我來抗議的原因,我要讓他(馬克宏)知道,我不是為了這樣的法國而投票,父母親生小孩也不是為了看到孩子在這樣的法國長大。」

「黃背心」的靈感之父、汽車修理工庫塔爾(Ghislain Coutard)向德國之聲表示,「法國警方的策略完全失敗」,總統馬克宏應該「站出來面對法國民眾,而不是就發一個媒體聲明」。

在談到運動未來發展時,庫塔爾表示,示威運動將「不可避免地」激化;他說,「群情激奮,馬克宏太晚才做出答覆,我在街頭遇到的很多人都希望他下台」。

庫塔爾還表示,很高興聽說德國、比利時、義大利,一些民眾也穿起有象徵意義的黃背心,「我希望這能成為一個國際運動」。

Q&A╱法國黃背心運動 鄉村怒火燒向巴黎

法國「黃背心運動」愈演愈烈,示威活動已上演一個多月,號稱是法國50年來最大的暴動。政府雖承諾要採取一連串措施,回應抗議民眾的訴求,但這次真能澆熄抗議者的怒火?

Q:是誰在抗議?
A:法國10月底爆發第一次的黃背心運動,剛開始是反對總統馬克宏為因應氣候變遷計畫調漲燃油稅。基層民眾透過社群媒體組織發起,雖無具體的領袖,但號召數千人湧上法國各地街頭。

運動愈滾愈大,據稱運動的訴求獲75%法國民眾支持,現在已逐漸演變成更廣泛的反政府運動,示威人士大多是生活在小鎮和鄉村地區的人民。許多人批評馬克宏是傲慢的「富人總統」,忽視為生活掙扎的普羅大眾。

Q:為什麼稱為「黃背心」?
A:群眾統一身著螢光黃背心作標誌,主辦單位號召群眾每周六發起示威,首都巴黎的抗議現場淪警民衝突戰場。

Q:示威群眾要什麼?
A:這個肇基於社群媒體的運動沒具體領導人。有些抗議人士聚焦降低燃料稅和生活成本上升,尤其是低收入家庭;有些人反對馬克宏去年上任後不久便為富人減稅的決定。另外,要求政府立即增加最低工資和養老金福利,也是運動的訴求。

Q:為何法國逾七成民眾都支持?
A:法國政府原本沒有意識到民怨這麼深,但日前已宣布暫停原訂在明年元旦的上調燃料稅計畫、電力和天然氣價格凍漲,嚴格的車輛排放管制也延後上路。不過,示威群眾認為,這些舉措來得太晚,規模也太小。

(世界日報)
--
《蘋果》直擊 華為公主 押房求交保 5億宅曝光

直擊華為公主的溫哥華豪宅!中國華為公司副董事長兼財務長孟晚舟上周五在保釋聽證會上公開兩棟豪宅作擔保爭取保釋,兩宅現估值超過5億元台幣,屋主皆為孟晚舟的丈夫劉曉棕。鄰居坦言曾見過孟晚舟出入豪宅,但兩屋如今皆大門緊閉、窗簾拉掩防止窺看。

香港《蘋果》直擊發現,這兩處各位於馬修斯大道(Matthews Avenue)與西28號大道(West 28th Avenue)的雙層宅邸,皆坐落於溫哥華西部豪宅地段、治安較佳且環境清幽。兩宅花園都修葺得十分整齊,看似有人打理,至於屋內窗簾與百葉窗則全都緊閉,其中,西28號大道豪宅外周圍裝有監視器,馬修斯大道的宅邸則似乎正在裝修。

眼光獨到房價翻漲
據了解,內有5間臥室的西28號大道的豪宅,是9年前劉曉棕以6千多萬台幣買下,前年劉又以約3.4億元台幣高價買下馬修斯大道豪宅。據加國卑詩省房屋估價局的最新估價顯示,兩棟豪宅目前估價皆高於購入價格,西28號大道宅邸估價已翻倍,馬修斯大道豪宅也上漲超過8%,顯見相關投資的「眼光獨到」。
馬修斯大道豪宅在加國豪宅經紀網站「LuxmoreRealty」的資料顯示,豪宅內除一座兩層建築外,還包括超大前庭花園與後院草坪,土地面積逾6百坪。
主建物內除客廳、餐廳、娛樂間及視聽室外,還有7間臥室,其中5間是帶有衛浴的套房,另有3間獨立衛浴。從豪宅內裝的照片可以看到布置明亮奢華。
孟晚舟的律師曾說,孟目前與丈夫劉曉棕及10歲女兒同住溫哥華,西28號大道宅邸的鄰居稱看過孟進出該屋,馬修斯大道的豪宅則有建築工人進出。據悉,1996年大學畢業後加入華為的劉曉棕,是孟晚舟第2任丈夫,孟前次婚姻中育有3子,其中1子正在美國波士頓求學。

夫賣紅酒創辦學校
劉曉棕曾負責華為在中國遼寧的銷售事業,2001年被派到墨西哥,2006年離開華為創業,先從事紅酒貿易,後在香港創立「晴福投資」任董座,同時與妻合資在重慶創辦「德普外國語學校」,劉現任該校監事會主席,也是該校母公司「德普教育」股東和董事。

孟晚舟豪宅小檔案
豪宅位置:桑拿斯區馬修斯大道1603
屋主:劉曉棕(孟晚舟丈夫)
購入時間:2016年
購入價格:1500萬加元(約3.48億元台幣)
目前估價:1632萬加元(3.77億元台幣)
建築面積:約229.3坪/7房

豪宅位置:登巴區西28號大道4005
屋主:劉曉棕(孟晚舟丈夫)
購入時間:2009年
購入價格:270萬加元(約6269萬元台幣)
目前估價:560萬加元(約1.29億元台幣)
建築面積:約80餘坪/5房

陸急召美大使 痛斥無理拘押

針對孟晚舟被捕一事,中國外交部繼前天召見加拿大駐北京大使表達強烈抗議後,昨晚緊急召見美國駐北京大使布蘭斯塔德表達抗議,痛斥美方「無理要求加方拘押在溫哥華轉機的華為公司負責人」,要求美方立即糾正錯誤,撤銷對孟晚舟的逮捕令,中方將視美方行動作出進一步反應。
孟晚舟被捕也掀起香港護照「公信力」疑雲,上周五孟晚舟的保釋聽證會上,首次曝光孟竟持有3本香港護照。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指,美國司法部資料顯示孟被加國警方逮捕時,所持有的是第二本護照,這說明孟在第二本護照仍有效的情況下,成功申請並取得最新簽發的第三本護照。
港府規定要求護照持有人在領取新護照時須交回舊護照,孟的情況明顯不符規範,立法會議員楊岳橋籲港府說明,並稱「不希望此次事件影響港府聲譽,否則受損的只是香港人」。港府官員昨對相關質疑均未回應。

華為僅1款手機認證 NCC建議別買

華為公主孟晚舟事件震撼全球,華為手機資安也成為各國政府關注焦點,華為昨透過公關公司表示,從中國引進台灣的華為手機,都依NCC訂定的規範通過檢驗;NCC副主委翁柏宗說,華為有一款手機P20通過NCC資安初級認證,但強調民眾若仍有疑慮,建議不要購買中國製手機。

新北耶誕城高掛華為
此外,有立委質疑新北市歡樂耶誕城主會場高掛贊助商中國「華為」字樣,綠委蘇巧慧昨說,西方國家都在防華為滲透資安,新北卻讓華為商標出現在市府大樓,更酸這是:「中國華為新北市政府?」新北市府回應,歡迎任何國際大廠來台投資,其商業行為只要符相關法令即可。
立委蘇巧慧昨在臉書po文稱,(中國華為)有竊取情資、資安外洩的國安疑慮,不少歐美國家都禁止政府與電信商採購華為產品。但新北市府卻接受華為贊助、辦理新北耶誕城,甚至讓華為商標與吉祥物出現在市府大樓。蘇還問中國華為究竟給多少贊助?才有這種頂級待遇?文末更標註質疑:「中國華為新北市政府?」
新北市觀光旅遊局長陳國君回應,原則上只要合法,商品符合耶誕城的形象,並非酒類等爭議商品,都歡迎合作。

(蘋果日報)
--
國會主戰 逼川普對華為下重手

違反禁令、威脅國安 兩黨議員均籲不能軟化
根據彭博報導,雖然美國總統川普想降低與中國間的貿易緊張關係,卻爆發「華為公主」、財務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事件,川普可能很快面臨國會兩黨升高的壓力,要求他對華為採取更強硬行動。

孟晚舟因涉嫌違反美國制裁伊朗禁令,向伊朗出售美國技術,在美國有關單位要求下,加拿大警方十二月一日趁她在溫哥華轉機時予以逮捕,隨後美國民主黨及共和黨國會議員就要求川普追究華為責任。

川普現在面臨的兩難,有部分是他自找的。今年四月美國商務部長羅斯以中興通訊違反和美國達成不得向伊朗與北韓出售技術的協議,對中興祭出出口限制;但不久後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請求下,川普政府放寬對中興懲罰,當時跨黨派國會議員批評川普對中國態度軟化。

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魯比歐六日推文指出:「如果華為一直藉由轉移美國技術給伊朗,協助破壞美國制裁,他們應被禁止在美國營運,或不得採購美國技術。」

中興曾脫困 美議員盼勿重蹈覆轍
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也批評,華為跟中興一樣,這段時間以來一直對美國的國家安全造成威脅;「希望川普政府能追究華為違反制裁法的責任,因先前川普在中興案並未那麼做。」

華為一直被美國政府及國會議員視為國安隱憂,認為華為已成為中國情報機構監視他國的幫手。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中國專家史劍道(Derek Scissors)表示,川普要化解國內政治壓力,又要進行成功貿易談判,如今處在兩難局面。

美中談判恐生變數 川普陷入兩難
史劍道說,對華為罰款或要求更換高層,根本是不痛不癢,若川普讓華為脫離困境,可能會像中興一樣,落得失敗結局;川普曾說「中興若被制裁,可能導致中國損失太多工作」,最後取消對中興採取強硬行動。史劍道指出,若川普對華為採取強硬措施,形同結束此輪貿易談判,因華為對中國而言遠比中興更重要。

分析師和美國前政府官員指出,國會議員要求川普政府制裁華為,可能危及正在進行的美中貿易談判。

華為躍電信巨獸 靠英國當跳板

5G合約 英國電信也引狼入室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華為原本是深圳一家名不見經傳的電訊設備製造商,只有香港和記黃埔一家客戶,卻利用英國市場為跳板,逐漸打入西方市場,最後成為全球電信設備巨獸。

報導指出,英國電信(BT)前執行長韋華恩(Ben Verwaayen)在二○○三年上任後,希望將BT過時的類比網路系統轉換為速度更快、訊息運載量更大的數位網路系統,因BT的傳統供應商在承造價格上很硬,華為卻樂於趁機與BT合作這個規模一○○億英鎊計畫,二○○五年四月時華為與BT簽約。

韋華恩表示:「這提供華為出走中國的機會,他們取得立足點,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華為攻入英國市場,使得英國老牌電訊設備製造商馬可尼(Marconi)首當其衝,BT與華為簽約當天,馬可尼股價崩跌四十%,營收持續減少,最後被愛立信併購;自這筆交易後,華為利用英國做為國際營運的基地,在當地雇用一五○○人,今年二月時任華為主席孫亞芳拜訪英國首相梅伊,宣布將在未來五年投資英國三十億英鎊。

一位網路資深主管表示,華為已與英國電信營運商簽署多筆五G網路測試合約,將能吃掉很大比重的五G網路市占率,這是英國面臨的風險,「我們在方向盤上睡著了,他們不斷地讓我們偏離軌道」。

搶救華為公主 中怒召加國大使

警告不立即釋放孟 須對造成嚴重後果負起責任
針對「華為公主」、財務長孟晚舟遭逮捕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指出,中國副外長樂玉成日前已召見加拿大駐中國大使麥家倫(John McCallum),且警告若不立即釋放孟晚舟,加拿大得對造成的嚴重後果負起責任。中國官媒在隱忍多日後也一致聲援孟晚舟,痛批加拿大「踐踏人權」;但對於美國在此事件所扮演的角色,卻是異常的節制。

孟晚舟是華為創辦人任正非的女兒,她於十二月一日在加拿大轉機被逮捕,中國外交部遲至八日首度表態;加拿大外長方慧蘭辦公室尚未對中國外交部的聲明做出回應。

孟晚舟恐被引渡到美受審
加拿大最高法院七日就孟晚舟是否保釋開庭,首度揭露美國指控孟涉嫌詐欺而發出通緝,尋求加拿大司法協助;加國檢方以孟晚舟有潛逃風險且擁有龐大資源為由,要求不予保釋,法官並未作出決定,但會考慮各方提出的保釋條件,下次開庭預計是當地時間十日上午十時。

根據美國提出控訴,華為在二○○九年到二○一四年間,利用一家名為星通技術(SkyCom Tech)子公司進入伊朗市場,逃避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貿易制裁;孟晚舟還涉嫌誘騙金融機構為這些交易進行結算,可能因此被引渡到美國受審。

在中國外交部對孟晚舟事件表態後,隱忍多日的中國官媒開始發動砲火。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社、環球時報均發出評論,顯然是針對加拿大而來,對美國的不滿則顯得相對節制。

人民日報「鐘聲」專欄指出,加拿大警方在未經審判定罪情況下,做出有罪推定選擇,給孟晚舟戴上手銬、腳鐐,粗暴踐踏其基本人權、侮辱其人格尊嚴,絕非一個文明國度應有的作法;加拿大必須給中國人民一個應有的交代,才能避免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中媒批粗暴踐踏基本人權
新華社社評也怒批,按照加拿大領導人的說法,他是提前知曉有關行動,卻未知會中方,而是放任這種惡劣事件發生,助長美國單邊霸權行動,傷害中國人民感情。

環球時報社評指出,加國警方以如此不人道的方式對待孟晚舟女士,未加審判定罪就對她手銬腳鐐加身,令高度關心此事的中國公眾難以置信;加拿大不是一個講法治、重人權的國家嗎?他們怎麼會幹出這種像是只有野蠻國家才會有的行徑呢?

華為贊助新北耶誕城 立委批荒謬

中國華為產品因存在「後門」的間諜風險和資安疑慮,已有多國決定禁用,但現正舉辦耶誕城活動的新北市政府大樓外,竟大剌剌地出現華為Logo;立委痛批,當全球以戒慎恐懼之姿面對華為的資安風險,新北市府卻連續三年公然接受其大力贊助,已不是「荒謬」二字可形容。

新北市府稱合法商業行為
新北市府對此表示,華為是單純的商業贊助,一切符合法規。但仍有立委質疑,中資企業贊助官方活動的標準應更嚴格且更透明,合不合法不是新北市府說了算。

民進黨立委蘇巧慧昨於臉書發文指出,新北市府連續三年接受華為贊助,辦理新北耶誕城,甚至讓其商標與吉祥物,堂而皇之地出現在市府大樓;試問來自中國的華為與抖音(TikTok),究竟是提供多少贊助,才有這種直接現身在公部門建築門面的頂級待遇?

蘇痛批,新北市府以看似無害的耶誕城活動協助華為等宣傳、營造「關懷弱勢家庭」的正面形象,已不是「荒謬」二字可以形容。

民進黨立委吳思瑤表示,新北市府應說明,為何這樣一個世界各國都在防堵,在美國還有犯罪疑慮的中國企業,能夠大方地在台灣的官方活動放上Logo?新北市府應公布華為到底贊助多少錢?

新北市府發言人、新聞局長張其強回應,市府歡迎任何國際品牌在符合法令規定的前提下,來台灣投資、設廠及開店,包括依法進行的品牌行銷等商業行為。

至於華為贊助多少金額?歡樂耶誕城的主辦單位市府觀光旅遊局長陳國君表示,廠商贊助的部分由承辦的TVBS負責,相關資料要等上班日才能查詢。

(自由時報)
--
陸撂重話 籲美加立即釋放孟晚舟

華為副董事長兼財務長孟晚舟月初在加拿大轉機時遭逮捕,美方要求引渡孟至美國受審。中共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連兩天召見加拿大與美國駐華大使,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

中共外交部網站十二月九日消息表示,樂玉成在召見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時表示,美方所作所為嚴重侵犯中國公民的合法、正當權益,性質極其惡劣。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強烈敦促美方務必高度重視中方嚴正立場,立即採取措施糾正錯誤做法,撤銷對中國公民的逮捕令。中方將視美方行動作出進一步反應。

前一天樂玉成也召見加拿大駐大陸大使麥家廉,就加拿大拘押華為負責人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外交部新聞稿指出,「加方以應美方要求為由,將在加拿大溫哥華轉機的中國公民拘押,嚴重侵犯中國公民的合法、正當權益,於法不顧,於理不合,於情不容,性質極其惡劣。中方強烈敦促加方立即釋放被拘押人員,切實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正當權益。否則必將造成嚴重後果,加方要為此承擔全部責任」。

昨天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大陸官媒皆撰文聲援孟晚舟,具新華社背景的「牛彈琴」微信公眾號稱,中共外交部的強硬表態釋出三大訊號,即北京的強烈不滿、要求立即放人、不放人後果將很嚴重,北京與加國關係甚至將出現大倒退。

「牛彈琴」公眾號發文解讀稱,樂玉成召見兩國大使,並使用一連串的批評用語,其中的「性質極其惡劣」這一蘊含強烈情緒的表態,在近來中共外交部表態中較為罕見。

第二個訊號是,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加拿大是否放人,北京與加國將會展開一系列的激烈攻防戰。

第三個訊號是「加國不放人,後果會很嚴重」。樂玉成在表態中已明確警告,如果加拿大一意孤行,必然會造成嚴重後果,北京方面已做好準備,而外交抗議只是北京的初步反應而已。

文章分析,加拿大此次「強出頭」,顯然已「觸怒北京」,如果加拿大不放人又讓人引渡到美國,北京與加國的關係必然出現大幅度的倒退。

中共外交部急召美國大使 華為風暴升級到政治層面

大陸科技巨企華為集團副董事長兼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面臨被引渡美國,事件不斷升級。中共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繼前天召見加拿大駐京大使交涉,昨天也緊急召見美國駐京大使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要求撤銷對孟晚舟的逮捕令,並稱「中方將視美方行動作出進一步反應」。不過,樂玉成沒有將事件與中美貿易談判掛鈎。

中共外交部官網指出,樂玉成召見美國駐京大使布蘭斯塔德,「就美方無理要求加方拘押在加拿大溫哥華轉機的華為公司負責人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樂玉成指出,美方所作所為嚴重侵犯中國公民的合法、正當權益,性質極其惡劣。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強烈敦促美方務必高度重視中方嚴正立場,立即採取措施糾正錯誤做法,撤銷對中國公民的逮捕令。中方將視美方行動作出進一步反應。

觀察人士分析,中方應對華為孟晚舟事件上升到政治層面,中方態度強烈且明確,要求立即澄清與放人,中共官媒也從低調轉為強硬,這是一個危機形成,預估中方將會對美加採取反制措施。

孟晚舟被捕當天,恰逢中美元首在阿根廷舉行晚宴,並且達成共識,暫時停止徵收新關稅,展開90天談判。事件發生之後,大陸商務部仍然表示,對中美在未來90天內達成協議信心十足。川普則在推特上點讚大陸商務部的聲明,還表示談判進展良好。

孟晚舟被捕的消息於6日傳出,中國官媒低調處理,但昨天態度有了明顯改變。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社、環球網都就事件發出評論,轉趨強硬,內文字句大多針對加拿大,在表達對美國的不滿時,顯得迂迴。

寓意「中國之聲」的《人民日報》「鐘聲」專欄表示,加拿大警方在未經審判定罪的情況下,作出有罪推定選擇,給當事人戴上手銬、腳鐐。「粗暴踐踏其基本人權,侮辱其人格尊嚴,這哪裏是一個文明國度所應有的做法?」

新華社時評指出,按照加拿大領導人自己的說法,他是提前知曉有關行動的,但並沒有跟中方通氣(知會),「而是放任這種惡劣事件發生,助長美國單邊霸權行徑,傷害了中國人民感情。」在前天《環球時報》北京年會,趙小卓、喬良、楊毅等軍方退役少將都對孟晚舟被捕感到無奈,認為中國短時間內沒有能力改變美國的「長臂管轄」,「這口氣得咽」,只能加強理解美國現有法律,想辦法規避。

香港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區議員鄧家彪等30人,昨天上午到美國駐港總領事館請願,抗議無理拘捕並要求釋放孟晚舟。有示威者戴著美國總統特朗普面具,並手持加拿大總理杜魯多紙牌抗議。鄧家彪表示,事件「巧合地」發生在中美貿易戰期間,而華為是全球第二大手機銷量公司,背後有國際政治鬥爭的含意。

孟晚舟當地時間7日在卑詩省最高法院出席保釋聆訊。控方指她涉嫌透過香港註冊的空殼公司Skycom與伊朗進行交易,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令,並串謀詐騙多家金融機構。主控官指她有潛逃風險,要求法官不要批准她保釋。法官未作出裁決,當地時間周一繼續聆訊。

神秘人闖入孟晚舟溫哥華豪宅 警方沒逮到人

根據加拿大9日法庭文件,在溫哥華遭捕的華為財務長孟晚舟表示,她沒有潛逃風險,她與溫哥華有「長久關係」,而且在該市「持有房產」,希望可以申請保釋。

她也表示,她擔心自己的財產遭加拿大查封。

孟晚舟在宣誓書中表示,她不知道這些指控說的事情。

46歲的孟晚舟因遭控詐欺,包括利用空殼公司躲避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她1日在溫哥華遭捕,如今可能引渡到美國。

孟晚舟出庭當天的清晨,她在登巴區(Dunbar)西28號大道的豪宅遭人闖入。

加拿大電視公司新聞網(CTV News)報導,這是孟晚舟與先生劉曉棕持有的兩棟豪宅之一。另一棟豪宅位於溫哥華桑拿斯區(Shaughnessy)。

溫哥華警方表示,他們獲報在上午5點半前趕到現場,嫌疑犯先與屋內的人對到面後,並在警方趕到前已逃離該區。

溫哥華警察局表示,無人受傷也無人遭逮捕。警察在現場蒐集證據以確認嫌犯身分。

與英美日唱反調 法財長歡迎華為到法國投資

包括英美日等國傳出要禁用華為的通訊設備,避免資安疑慮,不過法國財政部長勒梅爾(Bruno Le Maire)卻表示,歡迎華為到法國投資。

新華社報導,勒梅爾7日在巴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對法國來說,華為是一家重要的企業,歡迎中國大陸電信企業華為在法國投資。

他還指出,法國樂於和中國大陸在對等原則基礎上共同維護多邊主義。

第六次中法高級別經濟財金對話7日在巴黎舉行,勒梅爾稱讚此次對話是「積極的、建設性的」,雙方共同探索在貿易和金融等領域擴大合作。

資料顯示,華為紮根法國已有16年,目前已在法國設立晶片、數學、家庭終端以及美學等四個研發中心,2013年華為在法國宣布一項15億歐元的投資計畫。

今年11月底,華為宣布將在法國東南部城市格勒諾勃設立第五家研發中心,主攻感測器和軟體研發。

(聯合報)
--
陸企挺華為 群起抵制iPhone

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在加拿大遭到扣留,不僅中國大陸官方表達嚴正抗議,多家大陸企業也開始力挺華為,獎勵員工購買華為產品、抵制蘋果iPhone。

業界人士指出,華為手機原本就進不了美國市場,即便沒有美國市場收入,華為手機今年銷量仍可望達2億支,而大陸卻是蘋果的重要市場,一旦抵制iPhone的風潮擴大,恐不利台灣蘋果供應鏈。

根據大陸媒體報導,夢派科技已發出公告,宣示公司所有相關產品設計,優先使用華為海思的晶片方案;員工個人購買華為和中興手機,公司給予市場價格15%的補貼;員工購買蘋果手機,依市場價格,給予100%處罰;公司辦公電腦等設備及購車,停止採購美國品牌等。

另外,成都軟易達信息技術公司公告,公司相關設備只允許採購華為產品,同時,員工若購買華為產品,公司將給予15%的補貼。

陝西利安發展集團發布通知,集團將採購華為產品,中層管理人員也要使用華為終端設備,建議分公司對買華為手機的員工給予不低於20%的補貼。該集團旗下利安旅遊將在2019年舉辦「華為手機攝影大賽」活動。

業界人士分析,20%的補貼相當於打八折,對員工是不錯的福利,例如華為Mate 20標準版目前售價人民幣3,999元(約新台幣1.8萬元),若採取補貼則可省下人民幣800元(約新台幣3,593元)。

上海悠飛電子科技公司宣布,員工購買華為手機或筆電產品,都能全額報帳。

華為今年在第2季、第3季連續兩季銷量超越蘋果,居全球第二大手機廠,除在大陸市場有不錯的銷量,歐洲及新興市場的市占提高,更是推升華為市占成長的主要動力,證實即使進不了美國市場,華為手機依然可以賣贏iPhone。

根據市調機構TrendForce預測,華為今年第3季出貨5,550萬支智慧手機,第4季因新機效應持續發酵,可望維持第3季水平,全年出貨上看2億支。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0/2/5641415.jpg&x=0&y=0&sw=0&sh=0&exp=3600

美商怕報復 減少出差中國

在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被加拿大當局應美國要求而逮捕後,跡象顯示,美國企業開始擔心中國當局也會「逮人報復」,開始重新思考派遣主管到中國出差的安全性。

彭博資訊與路透報導,孟晚舟遭捕後,美國企業界都開始擔心中國也會展開相關報復,讓已在憂慮美中貿易戰可能衝擊業績的美國企業,更加頭痛。

日經新聞報導,網路設備製造大廠思科(Cisco)的內部備忘錄指出,「由於近日加拿大應美國執法機關要求而逮捕一名中國公民的事件,思科正限制員工所有非必要中國行程」,這項限制立即生效,但思科稍後宣稱,這封電郵「誤發給一些員工」,思科並未設限,前往中國的商務旅行正常。

路透報導,臉書、Google及迪士尼(Walt Disney)等重量級美國企業主管上周在新加坡與美國國務院海外安全顧問委員會(OSAC)開會時,都表達中國可能對美國企業與美國主管展開報復的疑慮,一些公司正考慮限制前往中國的行程,並讓會議地點避開中國。

新加坡顧問機構德意志風險公司(Deutsche Risk)執行長考斯蘭指出,近日已接到許多有關赴陸風險的詢問,「我們建議一些業者延後沒有時間重要性的行程,告訴客戶未來幾周先觀察情勢發展」。

安可顧問(APCO Worldwide)大中華區主席麥健陸則說,業者在避免派主管前往中國這方面寧願反應過度,也不願冒險犯錯,都是為了避免風險,有人開玩笑地說「或許我該提早回家過耶誕節」。

大陸官方態度強硬 要加國放人

中國大陸外交部8日發布新聞稿指出,副部長樂玉成緊急召見加拿大駐大陸大使麥家廉,就加拿大拘押華為負責人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

繼大陸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8日召見加拿大駐華大使後,樂玉成9日也召見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就美方無理要求加方拘押在加拿大溫哥華轉機的華為公司負責人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

大陸外交部昨天表示,樂玉成在召見美國駐華大使時表示,美方所作所為嚴重侵犯中國公民的合法、正當權益,性質極其惡劣。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強烈敦促美方務必高度重視中方嚴正立場,立即採取措施糾正錯誤做法,撤銷對中國公民的逮捕令。中方將視美方行動作出進一步反應。

華為副董事長兼財務長孟晚舟日前在加拿大轉機時遭逮捕,美國要求引渡孟至美國受審。大陸外交部在事發之初態度低調,但近日轉趨強硬。

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社大陸官媒,昨(9)日分別以「『鐘聲』評論:中國公民合法、正當權益不容侵犯」「評孟晚舟被扣押:中國公民合法權益不容侵犯」評論,持續為孟晚舟發聲。

對於孟晚舟的結局走向,大陸官媒時常援引的政論微信公號「牛彈琴」今天列出最終只有三個結果:加拿大放人;加拿大同意引渡,美國裁決放人;加拿大引渡,美國判刑,華為被重罰。

評論認為,當中第一個結果自然是最理想的結果,對華為而言是有驚無險,而第二個結果則不太理想,畢竟這意味著孟晚舟須面臨長時間的關押和審訊,而第三個結果則是最糟糕的結局,將掀起激烈的鬥爭。

華為擬砸600億更新軟體

知情人士透露,華為計劃投資至少20億美元,改造其全球軟體系統,以回應歐洲企業及政府擔心這家中國科技公司電信設備易遭到窺探與駭客攻擊的疑慮,且華為不是只做一次性的改變及解決方案,而是持續到所有安全顧慮都能緩解為止。

彭博資訊報導,華為將提議斥資至少20億美元(逾新台幣600億元),改變撰寫軟體的方式,而非只是一次性的改變,這項作業將持續到所有資安疑慮都緩解。

消息人士指出,華為將於未來幾天內向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NCSC)提出軟體更新的細節,之後再正式對外公布此事。華為並未對此事做出說明。

歐洲電訊業者正準備採購價值數百億歐元的第5代行動通訊(5G)電信設備,華為科技為爭取此一市場已經布局十多年,但西方國家政府愈來愈擔憂華為的系統可能被中國情報單位植入「木馬」,於是華為將提出這項保證。

NCSC對華為的軟體工程有兩大顧慮。第一,華為的原始碼如何能夠在不同環境下以不同方式使系統運作;第二,對於「未受充分控制的」第三方零組件將如何控管。NCSC指出,英國60%民眾的家用路由器最終都與華為製造的套件相連。

英國軍情六處(MI6)負責人3日表示,政府須決定是否應禁止華為參與英國的5G網路;顯示華為爭取英國市場的處境已相當脆弱。

(經濟日報)
--
孟晚舟事件 陸外交部召加國大使抗議

中國大陸外交部8日發布新聞稿指出,副部長樂玉成緊急召見加拿大駐大陸大使麥家廉,就加拿大拘押華為負責人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

華為副董事長兼財務長孟晚舟月初在加拿大轉機時遭逮捕,美國要求引渡孟至美國受審。大陸外交部在事發之初態度低調,但近日轉趨強硬。

大陸外交部新聞稿稱:「加方以應美方要求為由,將在加拿大溫哥華轉機的中國公民拘押,嚴重侵犯中國公民的合法、正當權益,於法不顧,於理不合,於情不容,性質極其惡劣。中方強烈敦促加方立即釋放被拘押人員,切實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正當權益。否則必將造成嚴重後果,加方要為此承擔全部責任。」

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大陸官媒,今天分別以「『鐘聲』評論:中國公民合法、正當權益不容侵犯」「評孟晚舟被扣押:中國公民合法權益不容侵犯」評論,持續為孟晚舟發聲。

美中經貿關係因孟晚舟遭補轉趨緊張,美股亦受到衝擊。道瓊與那斯達克上周五分別重挫558點與219點。

孟晚舟7日上午出席在加拿大溫哥華法庭召開的保釋聆訊,加拿大法官在聽取正反方將近六小時辯論後,未就孟晚舟是否交保做出決定,訂於10日上午10時再開庭。

對於孟晚舟的結局走向,大陸官媒時常援引的政論微信公號「牛彈琴」今天列出最終只有三個結果:加拿大放人;加拿大同意引渡,美國裁決放人;加拿大引渡,美國判刑,華為被重罰。

評論認為,當中第一個結果自然是最理想的結果,對華為而言是有驚無險,而第二個結果則不太理想,畢竟這意味着孟晚舟須面臨長時間的關押和審訊,以及一系列的鬥爭,而第三個結果則是最糟糕的結局,將掀起激烈的鬥爭。

港媒:孟晚舟有2段婚姻 4名子女

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香港01新聞引述辯方在法庭提到的孟晚舟家庭狀況,她與丈夫劉曉棕(Xiaozong Liu)目前和10歲女兒同住。她曾與前夫育有三名14歲、16歲和20歲的兒子。

報導引述孟晚舟律師馬丁(David Martin)在庭上指出,孟晚舟丈夫與女兒都在溫哥華生活,她不願讓父親受辱及讓中國大陸蒙羞,可以相信她不會潛逃。孟晚舟拿兩棟總值1400萬加元(約新台幣3.3億元)的加拿大物業抵押,以及提出在保釋期間戴上電子腳鐐接受監控等條件,申請保釋。

辯方出示照片,孟晚舟全家在溫哥華的生活,孟晚舟和劉曉棕曾在溫哥華登巴(Dunbar)附近第28大道4005號買了一棟房子。2016年,又於溫哥華買了第二棟住宅,地址是1603 Matthews Ave。

辯方指出,孟晚舟的前一次婚姻生下三個兒子,她的16歲兒子正在美國波士頓求學。

2016年劉曉棕曾以晴福投資董事長身分,參加一個經濟論壇表示,他1996年大學畢業後,加入華為,2006年離開華為創業。每日經濟新聞去年曾報導,孟晚舟和劉曉棕曾於2016年11月8日,到重慶參加德普外國語學校校慶一周年典禮,發表演講。德普教育成立於2013年,註冊資金人民幣1.86億元,當地官員證實學校由孟晚舟和劉曉棕投資設立,劉曉棕是學校股東之一。

(聯合晚報)
--
日本傳禁購華為產品 陸駐日使館嚴重關切

外傳日本方面擬以國安為由,禁止政府機構採購華為、中興產品。中國駐日本使館發言人7日對此表示嚴重關切與強烈反對,要求日方為中國企業提供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

中國駐日本國大使館官網7日刊發前述聲明,內容指出,12月7日,部分日本媒體報稱日本政府擬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政府機構採購華為、中興公司產品,「我們對此表示嚴重關切」。

該發言人表示,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華為、中興公司產品存在安全風險。華為和中興不僅產品在日本市場和日本用戶中擁有良好聲譽,而且每年進口大量日本產品,雇傭諸多當地員工,為日本經濟做出重大貢獻。

該發言人稱,中國法律法規沒有授權任何機構可以透過通訊企業預裝後門、竊聽或間諜裝置,中國企業在對外合作過程中也一直遵守國際規則和當地法律。

他表示,如日本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政府機構和本國企業採購使用中國相關企業產品,則涉嫌針對特定國家特定企業採取歧視性做法,不僅不利於日本吸引外資,也不利於中日雙方經濟合作,中方對此表示強烈反對。

該發言人強調,中方要求日方積極看待華為、中興等中國企業在日投資,為中國企業提供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

孟晚舟3本香港護照 港媒推測:9年內獲發

美國司法部文件揭示,在加拿大被捕的華為財務長孟晚舟,至少擁有過4本中國護照及3本香港護照。港媒根據香港民眾的護照號碼推算,孟晚舟可能在2007年至2016年的9年間持有3本香港護照。

香港01今天報導,根據美國司法部文件,孟晚舟被形容為「旅遊常客」(frequent traveller),可能因此需要頻繁更換香港特區護照。

更換護照的時間點則藏在護照號碼內。上述文件顯示,孟晚舟的3本香港特區護照皆以KJ開頭,即KJ020、KJ040和KJ047。

報導引述港府內部知情人士表示,KJ或K開頭的香港特區護照是近10年發出,即2007年生物特徵護照推出後,一直沿用至今。因此,可以假設孟晚舟最早在2007年申請特區護照。

報導又引述一名在2016年3月申請續證的香港民眾說,他的護照號碼前4碼為KJ05。

由於號碼愈小,代表申請護照的時間愈早。孟晚舟的護照號碼KJ04比KJ05小,因此推測,孟晚舟最後一本特區護照是在2016年3月前申請。即孟晚舟曾在9年間,獲簽發3本特區護照。

由於每本護照有效期達10年,港府內部知情人士指出,未過期而再申請新護照,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出入境頻繁,護照很快蓋滿;二是遺失護照。但知情人士說,每次批出新護照時,都會將持有者舊的護照剪角,以示不再適用。

香港電台報導,香港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涂謹申表示,市民申請新的特區護照後,需要註銷原舊特區護照,但如果舊護照仍然有(他國)有效簽證註記,申請人可以向入境處提出保留舊護照。

涂謹申認為,港府應主動了解事件,調查清楚孟晚舟是否合法擁有一本或多本特區護照,以示重視本港出入境制度,消除其他國家對香港的疑慮。

美國為何打擊華為? 孟晚舟事件快速掌握

華為財務長孟晚舟被控觸犯美國對伊朗制裁本月1日在加拿大被捕,恐面臨被引渡美國的命運。孟晚舟事件不是單一個案,而是美國政府與企業間與華為長期交惡史的最新篇章。

美中兩國元首才剛達成貿易戰休兵共識,讓各方對貿易戰降溫稍喘口氣,但孟晚舟被捕再度引發美中關係緊張和角力升溫的憂心。彭博(Bloomberg)與其他外電整理了事件的相關脈絡與進展。

● 誰是孟晚舟

孟晚舟是華為創辦人任正非的女兒,除了擔任財務長,她還身兼華為副董事長。

現年46歲的孟晚舟從母姓,她被視為未來將接掌華為。根據華為網站,孟晚舟1993年進入華為,1998年於華中理工大學取得碩士學位,近年職位步步高升。

● 華為5G雄心引美國忌憚

華為於1987年由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師任正非創立,一直以來享有中國政府優惠待遇。長期以來,美國政府和業界懷疑,華為主要替中國政府的利益服務。美聯邦眾議院情報常設特別委員會2012年發布的報告,便將華為和中興通訊列為可能對美國安全利益構成威脅。

華為已投入數以十億計美元發展5G技術,目前在中國國內和國際上都是申請專利最多的中國企業,涵蓋範圍從數據傳輸到網路安全。華為現在可能擁有1/10的5G基礎專利,並加速發展配合5G網路預期將在2020年全面商業運轉。

此外,華為也正從事自家晶片設計,這對美國的高通構成直接威脅。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公司生產的麒麟系列行動處理器,和高通的驍龍(Snapdragon)系列晶片競爭。

● 孟晚舟被捕 據稱川普不知情

白宮一名官員表示,美國總統川普本月1日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20國集團(G20)峰會舉行場邊晚餐會前,不知道美國向加拿大提出引渡孟晚舟的請求。川習晚餐會主要為尋求降溫貿易衝突。

不過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於6日受訪時表示,他事先知道逮捕孟晚舟的計畫。

● 孟晚舟被控罪名

孟晚舟7日現身溫哥華一間法院尋求交保。加拿大檢察告訴法院,孟晚舟被控密謀詐騙多家金融機構,有逃亡之虞,並以再高的保釋金都難以確保她不會逃亡為由,主張不得交保。美國聲稱,華為利用子公司星通(Skycom)在伊朗做生意,違背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孟晚舟誤導多家銀行,說華為與星通是兩家不同企業,使這些銀行不知道生意已涉及伊朗。

一旦引渡美國,孟晚舟將面臨密謀詐欺多家金融機構的罪名,恐面臨30年的刑期。但知情人士指出,若孟晚舟打訴訟戰,也恐耗時超過1年才能將她引渡。

● 拿捏回應力道 中國內部在辯論

孟晚舟被捕在中國內部引發爭論,到底是繼續與美國貿易談判,還是把兩件事連在一起並展開報復。

彭博訪談5個中國政府部門的7名不具名官員,顯示聚焦經濟和負責國安的官員間看法分歧。前者認為有必要將兩件事切開,後者則希望加大力度回擊美國。

一名官員私下憤怒表示,華為是中國民眾引以為傲的品牌,要想讓孟晚舟被捕與美中貿易談判完全脫鉤,即便高層有此希望,難度也很高。

● 各國因應華為的狀況

川普今年8月簽署法案,以安全疑慮為由禁止美國政府使用華為設備;澳洲也在8月禁止國內的5G網絡使用華為設備,紐西蘭則於上週跟進,目前英國也在討論是否跟進。

知情人士透露,先前進行零星調整後仍無法打消各國的國安疑慮後,華為計劃全面翻修自家的全球軟體系統,以免被英國及其他歐洲市場拒於門外。

不具名的知情人士指出,華為將耗資至少20億美元,強化系統免受駭客入侵。

法國財政部長勒麥爾(Bruno Le Maire)7日在巴黎的記者會表示,華為是法國的重要投資人,法國歡迎華為投資,但也說若有必要,法國會對華為投資設限以保障主權利益。

陸媒聲援孟晚舟 重批加拿大輕提美國

華為財務長孟晚舟被捕,中國官媒忍耐3天後,今天發動砲火。然而仔細留意可發現,官媒批評焦點多集中在加拿大「踐踏人權」,至於美國方面在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主動性,則謹慎以對。

孟晚舟1日在溫哥華轉機時遭到逮捕,加拿大檢方指控她涉嫌參與謀畫,誘騙多家金融機構從事違反美國制裁伊朗規定的交易,孟晚舟恐被引渡至美國受審。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事件引來國際關注。

孟晚舟被捕的消息於北京時間6日傳出,中國官方以至媒體先前幾天仍低調處之,但就在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8日召見加拿大駐北京大使麥家廉(JohnMcCallum)之後,陸媒的態度今天有了明顯改變。

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社、環球網今天都就孟晚舟事件發出社評,雖未長篇大論,但對孟晚舟遭逮捕一事明顯轉趨強硬。但仔細觀察,內文字句多是衝著加拿大而去,在表達對美國的不滿時,顯得迂迴。

寓意「中國之聲」的人民日報「鐘聲」專欄表示,加拿大警方在未經審判定罪的情況下,作出有罪推定選擇,給當事人戴上手銬、腳鐐。「粗暴踐踏其基本人權,侮辱其人格尊嚴,這哪裡是一個文明國度所應有的做法?」

人民日報鐘聲還表示,加拿大必須想清楚,在公理正義與肆意妄為之間,根本不存在模糊地帶。只有糾正錯誤,立即停止侵犯中國公民合法、正當權益,給中國人民一個應有的交代,才能避免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新華社時評指出,按照加拿大領導人自己的說法,他是提前知曉有關行動的,但他並沒有跟中方通氣(知會),「而是放任這種惡劣事件發生,助長美國單邊霸權行徑,傷害了中國人民感情。」

環球網則說,加拿大是獨立主權國家,雖然加美關係比較特殊,但在孟晚舟的事情上應當是中立的,而不應唯美國馬首是瞻。在對美方進行司法協助的同時,應當尊重法律的基本精神。

(中央社)
--
陸要求撤銷孟晚舟逮捕令

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一事,大陸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昨緊急召見美國駐陸大使布蘭斯塔德,就美方無理要求加方拘押在加拿大溫哥華轉機的孟晚舟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並要求美方立即撤銷對孟的逮捕令,陸方將視美方行動作出進一步反應。

樂玉成指出,美方所作所為嚴重侵犯大陸公民的合法、正當權益,性質極其惡劣。陸方對此堅決反對,強烈敦促美方務必高度重視陸方嚴正立場,立即採取措施糾正錯誤做法,撤銷對大陸公民的逮捕令。陸方將視美方行動作出進一步反應。

事實上,樂玉成8日晚間已召見加拿大駐陸大使麥家廉,針對此事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陸方強烈敦促加拿大立即釋放被拘押人員,切實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正當權益,否則必將造成嚴重後果,加方要為此承擔全部責任。

樂玉成指出,加拿大以應美方要求為由,將在加拿大溫哥華轉機的大陸公民拘押,嚴重侵犯大陸公民的合法、正當權益,於法不顧,於理不合,於情不容,性質極其惡劣。

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表示,通過外交部副部長表示嚴正抗議,表示大陸相當憤怒,但外交部並未對美公開說出嚴正的話,代表孟晚舟被逮的重要性可能不及於陸美談判90天的重要性,所以目前大陸外交部對外表示還是較為克制,背後有更多考量。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的前外交政策顧問、渥太華大學教授帕利斯9日表示,北京的威脅不管用,因為在民主制度下的加拿大,政府不能指揮法庭。

加拿大前駐陸大使趙樸日前表示,一邊是簽有引渡協議的美國,另一邊則是財大勢大的科技巨擘華為,加拿大不但成了夾心餅乾,而且還可能遭到大陸方面的報復。

陸批不利經濟合作

美國發起對大陸5G領航者華為的國際「包圍網」,澳洲、紐西蘭、英國抵制華為後,日本「讀賣新聞」日前稱,擔心發生情報洩漏以及遭到網路攻擊,日本政府預計最快10日修改內部採購規定,禁止採購華為和中興通訊製造的電信產品。大陸駐日使館發文表示嚴重關切以及強烈反對,表明此舉不利雙方經濟合作。

「讀賣新聞」日前引述一名日本政府消息人士披露,日本政府預計10日修訂關於政府採購的內部規則。為避免激怒大陸,日本不太可能直接點名這兩家公司,但華為與中興將是禁止對象。

對此,大陸駐日本使館網站7日發新聞稿指出,「12月7日,部分日本媒體報稱日本政府擬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政府機構採購華為、中興公司產品,我們對此表示嚴重關切」。

文章強調,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華為、中興產品存在安全風險。全世界許多發達國家都在使用華為和中興的設備,華為和中興不僅產品在日本市場和日本用戶中擁有良好聲譽,而且每年進口大量日本產品,聘用諸多當地員工,為日本經濟做出重大貢獻。

文章指出,大陸法律法規沒有授權任何機構可以通過通信企業預裝後門、竊聽或間諜裝置,大陸企業也一直遵守國際規則和當地法律,如日本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政府機構和本國企業採購使用大陸相關企業產品,則涉嫌針對特定國家特定企業採取歧視性做法,不僅不利於日本吸引外資,也不利於雙方經濟合作,「我們對此表示強烈反對」。

華為贊助挨批 新北市稱合法都歡迎

新北歡樂耶誕城開城後,吸引各地觀光客湧入,民進黨立委蘇巧慧9日在臉書發文,質疑活動竟然接受副董事長遭逮的大陸「華為」公司贊助,「已不是荒謬二字可以形容」。新北市觀光旅遊局長陳國君回應指出,其實包含中央部會、或其他地方政府舉辦的大型活動,都有大陸品牌贊助,新北市並非特例,只要符合法律,市府都歡迎。

大陸品牌贊助非特例

蘇巧慧在臉書指出,華為由於具有竊取情資、資安外洩的重大國安疑慮,美國、日本、紐西蘭、澳洲、英國與部分歐盟國家,都已經禁止,或者正研議禁止政府與國內電信商採購大陸電訊設備大廠華為的產品,甚至計畫全面根除已建置的華為設備。

蘇巧慧說,新北市政府卻連續3年接受華為公司贊助,「試問來自中國的華為與抖音(TikTok),究竟是給新北市政府多少贊助,才能夠有這種直接現身在公部門建築門面的頂級待遇?」

蘇巧慧質疑,當全球以戒慎恐懼之姿面對大陸華為所帶來的資安風險,新北市政府卻公然接受其大力贊助,卻用耶誕城為華為營造正面形象,「已不是荒謬二字可以形容。」

網友反酸蘇應關掉fb

蘇巧慧的發文也引起網友留言筆戰,有網友反酸,「照這個邏輯,其實蘇巧慧委員應該關掉Facebook粉專,因為Facebook之前出賣使用者個資,立委帶頭避免國安危機」;也有網友認為,華為花錢買廣告,與資安問題無關,不認同意識形態的發文。

陳國君表示,只要符合中華民國法規,國內或國際品牌贊助活動,市府都非常歡迎,且不只新北市的活動,包括中央和各地方政府活動,國際贊助都很常見,只要合法都沒問題。

羅智強稱綠只會抹紅

準台北市議員羅智強晚間也在臉書批評蘇巧慧「真的是笑死人」,她以為民進黨2018年大敗,所以現在是國民黨執政當總統嗎?華為有國安疑慮,那蔡英文把華為抓起來啊!怎麼還審核通過讓華為來台灣賺錢。

羅智強還諷刺說,難道國家安全是由地方政府來決定的?「這個沒骨氣的蘇巧慧以及不爭氣的民進黨,除了抹紅,好像真的不知道如何執政啊!」

(中國時報)
--
孟晚舟被捕 陸批加國超惡劣

大陸資通訊巨頭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之女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一事引發中國外交震盪。中國副外交部長樂玉成不僅在8日緊急傳喚加拿大駐中國大使麥家廉(John McCallum)表達強烈抗議,更罕見以「性質極其惡劣」的強硬措辭,要求加方立即釋放孟晚舟,否則後果一切自負,為兩國外交關係拉響了警報。

根據中國外交部聲明,樂玉成強烈譴責,加方應美方要求為由,將在加拿大溫哥華轉機的中國公民扣押,樂玉成並形容此舉「於法不顧,於理不合,於情不容,性質極其惡劣」;中方強烈敦促加方立即釋放被拘押人員,否則加方必須對造成的嚴重後果負起全部責任。樂玉成昨晚亦緊急召見美國駐華大使,就孟晚舟一事提出嚴重交涉。

新浪財經報導,儘管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曾嘗試撇清關係,強調加拿大扣押孟晚舟沒有任何政治牽連或干預,但中方對此並不買帳。另一方面,加國尚未表態是否拒絕華為參與該國5G建設,樂玉成此時的強硬措辭,也對加國施壓更大壓力。

由美、英、加、紐、澳組成的「五眼聯盟」中,美國已經提出禁止華為產品在盟邦之間使用;紐西蘭和澳洲也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華為參與他們的5G建設;英國也考慮採取防範措施。目前僅剩加拿大還未表態。

加拿大前駐北京大使馬大維(David Mulroney)指出,孟晚舟被捕時間可能會導致加拿大與中方高層的互訪凍結,且自由貿易的談判也將在一段時間內被擱置。若加拿大無法擺平此事,恐將面臨中國更多壓力。

法媒稱,中方將矛頭直指加國、而非要求拘捕孟晚舟的美國,背後有兩重考量,做法一石二鳥。法廣網分析,其一,此事關係「民族大節」,中方不能不聞不問、委曲求全,否則將被視為軟弱。其二,將華為事件與中美貿易談判切割,以防範中美90日談判被干擾,使得中國經濟遭遇寒冬。

(工商時報)
--
不滿孟晚舟被捕 中:放人或面對後果

華為創辦人女兒暨財務長孟晚舟在美國的要求下遭加拿大逮捕,中國要求加國放人或「自負後果」!美國因為華為涉嫌違反美國的制裁法案,且疑似對銀行隱瞞華為與旗下子公司的關係,因此要求加國逮捕在溫哥華轉機的孟晚舟並引渡。加國法庭將於10日決定是否讓孟晚舟保釋,中國則認為此次逮捕侵害到孟晚舟的權利並要求放人,否則要加國自負後果。

根據《彭博》報導,孟晚舟因為美國指控其犯下詐欺來逃避美國對伊朗企業的制裁,而於1日在溫哥華轉機時,遭到加拿大警方的逮捕。目前孟晚舟正在加國接受保釋庭的審判,預計將於10日決定是否讓孟晚舟保釋。

孟晚舟之所以會遭到逮捕,主要是因為美國檢方發現孟晚舟在向銀行簡報時,刻意隱瞞了華為公司與星通公司之間的關係。星通公司因為被美國查出於2010-2014年間違反美國的制裁禁令,與伊朗有超過1億美金的交易往來,若華為與星通確實有關聯,孟晚舟的行為除了構成詐欺外,也讓華為違反制裁禁令。

在保釋庭訊上,加拿大檢察官認為孟晚舟的財力雄厚,完全有能力在繳交保釋金後棄保出境,而且證據顯示,孟晚舟與其他華為高階官員最近都已經避免出入美國,明顯是為了避免遭到逮捕。

《路透社》指出,若孟晚舟最後真的被引渡到美國,她將面對數起預謀詐騙金融機構的指控,而每一項指控的最高刑期都是30年。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因而召見加拿大駐北京大使,並向他表達中國對此事的強烈抗議。

而當媒體詢問加拿大外交部長方慧蘭與總理杜魯道時,兩人不約而同表示,與中國的關係相當密切,並未對事件本身多加評論。樂玉成則表示,若加拿大政府最後不放人,將面對嚴重的後果,但並未闡述可能的行動。

前加拿大駐中大使馬爾羅尼認為,中加雙方高階官員的互訪可能因此中斷,「但這就是與中國這類國家打交道的代價」,他無奈表示,也暗示加國政府恐不會屈服於中國的威脅之下。

(台灣醒報)
--
凱利年底走人 副總統愛將雀屏中選 白宮幕僚長 內定36歲小鮮肉

美國白宮再傳新一波換血,這次連「穩定的力量」也要下台一鞠躬!美國總統川普前天宣布,白宮幕僚長凱利即將在年底下台,被視為是著眼2020年大選、通俄門調查及民主黨掌眾議院等險峻情勢而布局。

川普前天向媒體自爆幕僚長凱利(John Kelly)就要離開了,「我不知道能不能說是『退休』。但他是很棒的人。凱利會在年底離開」,並表示近日將宣布接替人選,不排除是暫代人選。據傳他已相中副總統潘斯的幕僚長艾耶斯(Nick Ayers),認為他熟稔政治操盤,可替自己競選連任加分。但36歲艾耶斯以家庭因素為由,只願承諾暫代到明年春季,而倘若他無法長期接任,媒體點名財長馬鈕金、白宮預算主任穆瓦尼、貿易代表萊特海澤等人都是可能接替者。

協助趕走爭議幕僚
明年川普即將面臨上任以來最動盪的局面,特別檢察官穆勒調查進入最後階段,民主黨重掌眾院後也可能啟動一連串監管調查。他近來陸續宣布內閣大換血名單,除了上周五宣布司法部長人選巴爾,也提名國務院發言人諾爾特出任駐聯合國大使,及提名陸軍上將麥利出任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
68歲的凱利是陸戰隊四星退休上將,最早是川普的國土安全部長,去年7月接手蒲博思的幕僚長遺缺。當時白宮幕僚幾乎都是公職新手,身為沙場老將又熟悉政府運作的凱利加入後,著手建立秩序,包括減少橢圓形辦公室的訪客數量、嚴禁不相干人士出席會議等。他還常打消川普在衝動下產生的諸多危險、拙劣念頭;協助清君側,趕走班農等爭議性幕僚;替川普惡補國安議題,避免他在敏感區域撤軍等,被共和黨國會議員視為白宮不可或缺的穩定力量。眾院議長萊恩形容:「他是秩序、條理和理智的力量。」
儘管如此,凱利卻因常與川普意見相左,關係每況愈下。川普常常批評凱利欠缺政治技巧,對其管理風格也頗有微詞,不斷規避其努力建立的秩序。凱利則認清現實,約束川普是不可能的任務,不斷抱怨並放話:「我要走人了,再也不回來」。凱利曾埋怨川普是白癡,「他已失序脫軌了。我們根本是在瘋人鎮上。」

與伊凡卡交惡許久
消息人士指出,影響力逐漸式微的凱利近來常遲到早退,甚至已多日沒有跟川普說話。上周五白天他未進辦公室,晚間赴白宮官邸與川普談離職細節。當時兩人達成共識,周一由凱利向白宮幕僚宣布消息,未料前天下午川普就迫不急待地昭告天下。
凱利掛冠求去也被視為是第一千金伊凡卡與駙馬爺庫西納「政變」成功。雙方交惡已久,凱利認為伊凡卡夫婦是在玩「政府扮家家酒」、試圖降低兩人影響力,伊凡卡夫婦則抱怨凱利愛說他們壞話,企圖操控川普。

為川普連任操盤 「政治神童」將扛重責

資深官員透露,川普正在洽談多人接下白宮幕僚長的職位,其中一位是副總統潘斯的幕僚長艾耶斯(Nick Ayers)。擁有一頭金髮的艾耶斯,長相挺拔是川普偏愛的明星臉,最吸引川普的是他才36歲卻已是選戰操盤老手,有助川普2020年競選連任。

恐難阻止川普犯錯
喬治亞州出身的艾耶斯,19歲就從大學中輟,轉戰政壇,第一份工作是加入喬治亞州長普度(Sonny Perdue)尋求連任的競選團隊,且成功讓普度逆轉勝,2007到2010年轉戰共和黨州長協會,成功改革提高該會的影響力和募款能力。共和黨官員帕拉圖奇大讚:「艾耶斯的策略技巧無人能及,他深諳重大議題的操作之道。」
艾耶斯堪稱「政治神童」,他並創辦政治顧問公司,以高價出售政治廣告時段致富,從他去年的報稅資料推算,身家已達1220萬到5480萬美元(約4到17億台幣)之譜。
著有《守門人》(The Gatekeepers)一書、對白宮幕僚長頗有研究的惠普(Chris Whipple)則認為,艾耶斯太年輕,份量可能不夠鎮住川普,「我認為,川普需要的是敢走進橢圓辦公室告訴他不想聽的話的人。我不確定艾耶斯有那個氣魄做這件事。」前總統柯林頓的幕僚長帕內塔(Leon Panetta)認為,問題在於新幕僚長能否跟凱利一樣,阻止川普做出錯誤決定。

高官離職率83% 川普「將軍幫」恐全滅

美國總統川普喜歡起用將軍擔任官員,但他的高官折損率高,已創下雷根以來新高。而在凱利離任白宮幕僚長之後,國防部長馬提斯傳也將去職,川普的「將軍幫」將全部瓦解。

4職位曾換超過一次
美國知名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的資深研究員坦帕斯,追蹤白宮人事變更發現,到今年11月期中選舉結束後,白宮最高級官員的離職率已高達83%,12個被列為「第一等」的白宮官員已走了10個。比起過去5任總統的官員離職率,目前83%的離職率已比之前雷根創下的記錄,高24個百分點。
12個被列為「第一等」的職位分別是白宮幕僚長、副幕僚長、白宮發言人、總統公關助理、總統立法事務助理、總統政府事務助理、白宮法律顧問、白宮秘書、內閣秘書、正副國家安全顧問及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目前只有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哈塞特(Kevin Hassett)及內閣秘書麥金萊(Bill McGinley)留任至今,其他均曾換人,如果算上凱利辭職,有4個職位曾換人超過一次。
川普年少時就讀軍事學院,當選後提名官拜中將的弗林(Mike Flynn)與麥馬斯特(H.R. McMaster)先後擔任國安顧問,兩人都做不長。弗林還因捲入通俄門醜聞火速去職。如今官拜上將的凱利也將離任幕僚長,官拜上將的馬提斯(Jim Mattis)若也離開防長一職,原先被視為可能穩定川普政策的老將軍們,都即將退光。

國務卿 提勒森
Rex Tillerson 2018/3/13遭開除

國安顧問 弗林
Michael Flynn 2017/2/13請辭

駐聯合國大使 海莉
Nikki Haley 2018/10/9 請辭

聯邦調查局局長 康梅
James Comey 2017/5/9遭開除

白宮經濟顧問 柯恩
Gary Cohn 2018/3/6請辭

國安顧問 麥馬斯特
H. R. McMaster 2018/3/22請辭

白宮通訊聯絡主任 希克斯
Hope Hicks 2018/2/28請辭

白宮幕僚長 蒲博思
Reince Priebus 2017/7/28遭開除

白宮新聞秘書 史派瑟
Sean Spicer 2017/7/21請辭

白宮首席策士 班農
Steve Bannon 2017/8/18遭開除

(蘋果日報)
--
屢勸川普少衝動…白宮幕僚長被下台

美國總統川普八日宣佈,白宮幕僚長凱利(John Kelly)將於年底離職。軍人出身的凱利,與商人個性的川普及其多名心腹屢傳不和,各方早就預期會有這項人事改組。白宮官員透露,副總統彭斯的幕僚長艾耶斯(Nick Ayers)正與川普商談,料將接掌白宮幕僚長。

彭斯幕僚長將接任
川普在離開白宮前往費城觀賞陸海軍足球賽時表示,凱利將於年底卸任,感謝他在白宮效力,接替人選將於未來一、兩天公佈,但可能是過渡性人選。此前,川普早在多個場合釋出另覓人選的風聲,在前白宮幕僚秘書波特年初爆出毆打前妻的醜聞時,據傳川普對凱利的處理方式不滿,部分低階白宮官員也認為凱利說謊袒護波特。

六十八歲的凱利為退役陸戰隊四星上將,先是被川普政府延攬為國土安全部長,後於二○一七年轉任白宮幕僚長。他成功整頓前白宮幕僚長蒲博思留下的混亂,重新建立白宮西廂秩序。

然而,軍人作風的凱利也因此樹敵。他多次規勸率性的川普免於衝動,私下抱怨在川普手下工作難為,報導傳出後惹惱川普。另外,他也與前白宮首席策士巴農、第一千金伊凡卡及其夫婿庫希納等人傳出不和,以致他日漸遭到川普親信疏離,受到核心圈排擠。

在凱利去職後,三十六歲的艾耶斯是最可能的繼任人選,有望成為自卡特總統時期以來最年輕的白宮幕僚長。出生於喬治亞州的艾耶斯為福音派基督徒,年紀雖輕卻已累積大筆資產。

在擔任彭斯幕僚長期間,艾耶斯已與川普建立親近關係,並獲得伊凡卡夫婦支持。但白宮官員指出,川普希望新任幕僚長能任職至二○二○年總統連任大選,但艾耶斯計畫在今年底離開政府,不確定能否完成任期。

(自由時報)
--
川普將提名米利 接參聯會主席

美國總統川普八日宣布,他將提名陸軍參謀長米利將軍出任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這項決定違逆國防部長馬提斯的意見和美軍慣例。

曾赴伊拉克和阿富汗服役的米利上將現年六十歲,自二○一五年八月起擔任陸軍參謀長,他將取代鄧福德出任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預定於第二個兩年任期屆滿的明年十月退役。川普表示,職務交接日期尚待決定。

川普八日一早發推文表示:「我感謝為國效力的這兩位了不起人物。」

但川普決定選擇以戰鬥指揮經歷聞名的米利,卻違反國防部長馬提斯的意願。據報導馬提斯屬意由空軍將領古德芬接任,因為符合由各軍種輪流出任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的傳統。

法新社報導,川普約見米利和古德芬後,顯然比較喜歡開朗風趣的米利。

美國國防部對這項人事案反應有些冷淡。國防部發表簡短聲明說,「我們知道了總統的提名,並和總統一樣對米利將軍深具信心。國防部仍然全力聚焦於保衛國家。」

川普和馬提斯近來不太合拍,包括是否退出伊朗核協議、建立太空軍、派美軍到美墨邊境等,兩人都意見不同。

米利的任命案須經過參議院同意。倘獲參院同意,米利將擔任四年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去年通過的新法,將此職務的任期加倍,以更能確保連貫性。

白宮幕僚長年底走人 川普相中艾爾斯助拚2020

美國總統川普八日宣布,白宮幕僚長凱利將在年底前離職。各方早就預期白宮西廂將改組人事,把重心轉向川普二○二○年競選連任,並因應民主黨奪回眾院控制權對施政造成的挑戰。

陸戰隊上將退伍的凱利,據說與川普關係早就惡劣到彼此不再講話。川普到費城參加陸軍和海軍的年度足球賽前,在白宮草坪向記者說:「凱利將在年底離開。我們將宣布由誰接替,可能是臨時接替。我將在一、兩天內宣布。」

白宮官員說,副總統潘斯的幕僚長艾爾斯(Nick Ayers)是川普最中意的接替人選,兩人已談了幾個月。川普希望新幕僚長同意任職到二○二○年,卅六歲的艾爾斯卻因家有三胞胎要照顧,早就打算在年底離開公職搬回家鄉,不過他同意以臨時身分做到明年開春。

艾爾斯雖然年輕,政治手腕卻極老練,而且有選戰操盤經驗,對川普競選連任很有幫助,這是軍人出身的凱利缺乏的本事。

紐約時報說,川普還在勸說艾爾斯,如果不成,其他人選包括現任財政部長米努勤、貿易代表賴海哲、白宮預算局長穆瓦尼等人。

(聯合報)
--
川普喬人事 幕僚長凱利將走人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展開競選連任前的人事布局,白宮和內閣都將大換血。白宮幕僚長凱利將於年底去職,駐聯合國大使、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與攸關通俄門調查的司法部長也將出現新人選。

川普7日在白宮表示,將提名老布希總統時代的司法部長巴爾(William Barr)回鍋,取代代理部長惠特克。前任司法部長賽申斯因迴避「通俄門」調查惹怒川普,於11月期中選舉隔天「被辭職」,之後由惠特克暫代。他也點名現任國務院發言人、前福斯新聞主播諾爾特(Heather Nauert)接替海利任駐聯合國大使。

川普隔日接著宣布,他的最高軍事顧問、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職務將由陸軍參謀長麥利(Mark Milley)接任。他還說,「凱利年底會離職,我們會宣布他的接班人選,可能是代理缺,我會在這2天公布。」

一般預料,副總統彭斯的幕僚長艾爾斯(Nick Ayers)將取代凱利。有消息人士透露,川普6日晚上告訴幕僚:「別再打電話給約翰(凱利)了。打電話給艾爾斯。他是我的人。」

報導指,凱利上任後即展開鐵腕手段,包括限制人員進出總統辦公室、阻擋特定人士打電話到白宮等,2月傳出他替前白宮幕僚祕書波特的家暴案件護航,10月又與國安顧問波頓發生嚴重口角,加上外界盛傳他與第一夫人梅蘭妮亞有多次衝突,包括拒絕讓她的幕僚升遷、不公平對待她的幕僚、強迫她信任的助理離職,也成為他去職的導火線。

(中國時報)
--
反脫歐聲浪大 梅伊料延國會表決

英國首相梅伊預定將在周二把「脫歐」協議交付國會表決,由於面臨極大的反對聲浪,很可能表決失敗。《周日泰晤士報》報導稱,梅伊可能在今日宣布延後表決,希望再赴布魯塞爾爭取更好的條件。
但脫歐問題不能一直拖延下去,梅伊親信已經開始打預防針,說這次的方案如果國會不過,可以再有替代做法,而非先前揚言會在沒有協議下「硬脫歐」。

閣員允有替代方案
儘管唐寧街全力固票,要求國會黨團歸隊,但像是堅持投反對票的保守黨議員昆斯,前天已辭去梅伊政府的職務明志。梅伊與歐盟的妥協方案同時遭到脫歐派與留歐派的不滿,預料過關機會不大。
《周日泰晤士報》報導,如果政府不暫停投票,將會有更多保守黨議員與梅伊劃清界線。梅伊最終聽從了黨鞭史密斯的勸諫,決定先到比利時走一趟,要求歐盟就爭議性的愛爾蘭邊界最後擔保條款設下期限,消除保守黨內脫歐派對該條款可能把英國鎖死在歐洲關稅聯盟內的疑慮。
梅伊昨天受訪時仍警告,如果她的同黨同志不支持她,使脫歐協議在國會卡關,英國可能陷入從未有過的境地,甚至可能啟動國會全面改選。
但歐盟或英國國會能否讓步還屬未知之數,梅伊政府已做兩手準備。她的親信就業大臣魯德(Amber Rudd)前天承認,如果脫歐協議遭到國會否決,也可考慮其他替代方案。魯德稱二次公投或「挪威+」模式都是可能的選項。
這是梅伊的閣員第一次承認可有替代作法,而非先前那樣信誓旦旦說會以無協議方式硬脫歐。不過,「挪威+」模式意味著脫歐後要留在歐洲單一市場及關稅聯盟,幾乎肯定不會被脫歐派接受。據悉,多位內閣重臣已傾向再辦脫歐公投。

(蘋果日報)
--
逾半民眾挺留歐 英脫歐協議恐被國會否決

英國國會下議院十一日將就首相梅伊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進行表決。由於該案預料將遭到否決,為避免執政的保守黨面臨英國國會史上最難堪的挫敗,內閣大臣試圖說服梅伊延後投票,並認為舉行二次公投才是梅伊取得贊同的唯一機會,但梅伊堅決反對二次公投。英國脫歐事務大臣巴克萊(Stephen Barclay)九日也表示,當局已準備在沒有協議下脫離歐盟,表決將如期舉行。

在野黨工黨國會議員特里克特(Jon Trickett)指出,若有必要,工黨已準備在十二日上午組成少數政府,開始重啟脫歐談判。他表示,二次公投可能舉行,但該黨較樂見舉行大選。英國獨立報民調顯示,支持留歐民眾本月達到五十二%,支持脫歐者為四十%。再者,四十九%受訪者認為梅伊的協議是「壞協議」,僅十三%認為是「好協議」;四十三%認為國會應將其否決,二十六%表示應接受。

脫歐大臣︰即使無協議 英仍會脫歐
在十一日的關鍵表決前夕,有愈來愈多希望舉行二次公投的內閣官員辭職,國防大臣威廉森(Gavin Williamson)八日晚間遞出辭呈,抗議梅伊的脫歐協議。一名保守黨議員透露,黨內反對該協議的勢力不容小覷,至少有一百名黨籍議員不會投票支持梅伊。部分保守黨議員認為,二次公投或許是梅伊取得認同、保住其領導地位並避免黨分裂的唯一辦法,但梅伊堅決反對。歐洲法院法律意見書指出,英國有權片面撤銷脫歐決定,使二次公投支持者士氣大振。

跨黨派的下議院脫歐委員會九日公布報告,抨擊梅伊的協議對於英歐關係諸多最重要的議題未予著墨。但梅伊警告反對她的保守黨議員,若協議遭到否決,國家將置身於「未知水域」,英國恐面臨「沒有脫歐,或在沒有協議下脫歐的真實危境」。

前外交大臣強森指出,該協議遭國會否決的規模將決定梅伊的去留─若在五十票以內,梅伊可要求布魯塞爾讓步,然後在國會進行第二次票決;若在五十到一百票內,她的地位將岌岌可危;若在百票以上,她就勢必得下台。

(自由時報)
--
預料會慘敗...梅伊擬延後國會脫歐表決

下周赴歐盟要求更好脫歐條件

星期泰晤士報9日報導,英國首相梅伊預料將延後脫歐協議在英國國會的表決日期,她並將於下周前往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要求歐盟給予英國更好的脫歐條件。

報導說,梅伊的內閣成員和幕僚透露,他們預期梅伊會在周日(9日)宣布延後國會表決。一般預料,原訂11日的表決將無法通過。而內閣部長擔憂,表決的差距將大到足以讓梅伊政府垮台,他們警告梅伊,必須向歐盟取得更好的脫歐條件,才能獲得國會議員的支持。

梅伊的發言人上周五(7日)還否認將延後表決,但在保守黨國會議員昆斯(Will Quince)因反對梅伊的脫歐協議,周六辭去政府職務後,梅伊面臨更大壓力。

星期泰晤士報導,預料還有更多內閣部長辭職。一位部長告訴該報,若進行表決,他就會辭職。另外還有兩位支持脫歐的部長及兩位黨鞭很可能辭職。

報導並稱,部分內閣部長計畫針對英國脫離歐盟舉辦「二次公投」。

英國就業及退休保障大臣魯德(Amber Rudd)周六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表示,梅伊首相達成的脫歐協議是最佳選擇,也是唯一的脫歐方案,但魯德也承認,可能還需要一個備用方案,包括類似挪威與歐盟關係的「挪威Plus」方案,或是舉行「二次公投」。

魯德是梅伊的親信,她成為第一個公開表示可能有「B計畫」的內閣部長。挪威非歐盟會員國,但加入歐盟單一市場,允許與歐盟間的貨物、資金、服務和人員自由往來。「挪威Plus」方案還會讓英國留在關稅同盟。

梅伊正努力遊說國會議員支持她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但國會跨黨派的脫歐委員會周日公布報告,譴責梅伊的脫歐協議是「向未知的未來邁出一大步」,「無法給英國人民和企業對於五到十年內英國與歐盟貿易關係的確定感。」這份報告是為國會議員如何表決提供建議,梅伊再遭挫敗。

(聯合晚報)
--
梅伊:若國會否決脫歐案 英國可能繼續留在歐盟

英國首相梅伊今天警告,如果國會否決她的脫歐方案,那麼英國可能繼續留在歐洲聯盟,而在野的工黨也可能上台。

英國國會11日將針對梅伊(Theresa May)上月與歐盟簽下的脫歐草案投票表決,政府擔心可能遭遇重大挫敗。

媒體報導,保守黨籍梅伊面臨來自內閣要求延後投票的重大壓力,並且準備飛往布魯塞爾,在歐盟27成員國領袖13日、14日高峰會前,爭取歐盟更多的讓步。

但英國脫歐大臣巴克雷(Stephen Barclay)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國會投票將如期進行。

梅伊表示,如果這項經過近兩年的曲折談判所達成的方案,在距離明年3月脫歐表定時程倒數不到4個月的時間遭到國會否決,英國真的是前途未卜。

她告訴「週日郵報」(Mail on Sunday),這意味英國非常有可能脫歐不成功,陷於重大不確定性中。

她說:「現在我們有這樣一位反對黨領導者,什麼都不想,卻只想著要舉行大選,我確信如果工黨黨魁柯賓(Jeremy Corbyn)掌權,是我們不能承受的風險。」

爭取更好脫歐條件 梅伊可能延後國會表決

英國「星期泰晤士報」報導,預料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可能延後國會原訂11日針對脫歐協議舉行的關鍵投票,並在下週前往布魯塞爾,向歐洲聯盟要求更好的脫歐條件。

星期泰晤士報 (Sunday Times)引述多位「部長級官員和幕僚」表示,預料梅伊今天會宣布延後投票。很多人預期梅伊將輸掉脫歐案的表決,而且內閣閣員擔心,表決慘敗的程度,甚至會導致梅伊政府倒台。

根據報導,官員警告需要更好的脫歐條件,才能獲得國會議員們的支持,梅伊下週前往布魯塞爾將提最後訴求,以爭取歐盟對英國脫歐案有更好的條件。

梅伊發言人7日表示,雖然一些國會議員呼籲延後表決,但投票仍會在下週舉行。

梅伊堅持她所提脫歐方案是唯一的選項,但在保守黨議員昆斯(Will Quince)昨天請辭以表反對梅伊方案,梅伊的壓力是愈來愈重了。

一位部長級官員告訴星期泰晤士報,如果國會舉行投票,他也會請辭。該報補充說,至少兩位支持脫歐的官員以及國會黨鞭辦公室兩名成員也瀕臨辭職。

(中央社)
--
檢備忘錄︰川普涉違競選財務法

美國紐約曼哈頓聯邦檢察官辦公室七日晚間公布量刑備忘錄,首度將總統川普與違反競選財務法的聯邦罪名扯上關係,深信川普在二○一六年總統大選期間指示親信律師柯恩,支付封口費給兩名與他曾有婚外情的女性─成人片女星「狂暴丹尼絲」(Stormy Daniels)和花花公子雜誌玩伴女郎凱倫.麥克道格(Karen McDougal),但並未直接點名川普犯罪,也未對川普控以任何罪名。

能否起訴現任總統仍有爭議
分析家指出,能否起訴現任美國總統仍有爭議,但真正的關鍵在於川普到底有沒有犯法,以及如何證明他蓄意為之。前總統尼克森的白宮律師狄恩(John Dean)指出,國會如今除了著手彈劾川普,已「別無選擇」。

被曼哈頓聯邦檢察官以稅務、銀行詐欺及違反競選財務法等多項罪名起訴的律師柯恩,預定十二日宣判。檢方七日在備忘錄中指出,柯恩「協調配合並奉(川普之)命」,在兩年前總統選戰正熾之際,安排支付封口費給川普的前小三「狂暴丹尼絲」與麥克道格。

柯恩早就說過川普支付封口費,起訴書內容顯示檢方相信柯恩所言不虛。此外,檢方還指控柯恩付封口費是為了幫川普擋掉可能有損選情的傷害。美國聯邦法律規定,任何以影響選舉為目的的款項都必須申報,但這兩筆封口費並未進行申報。

川普八日一早推文喊冤,聲稱領導「通俄門」調查的司法部特別檢察官穆勒團隊,在歷時兩年、調閱數百萬頁文件與斥資超過三千萬美元後,仍無法證明他的競選團隊與俄羅斯政府串謀影響大選。

稍後,川普又對記者重申並無串謀,強調他最不想要的就是靠俄國勝選。不過,川普喊冤與檢方的起訴書顯然牛頭不對馬嘴,因為起訴書說的是川普涉嫌違反競選財務法,而非他與俄國串謀。

封口費與通俄門調查無關
檢方並未揭露與「通俄門」有關的新證據,而且就技術上而言,這兩筆封口費與「通俄門」調查無關。美國南德州法學院教授布雷克曼指出,檢方若要控告川普,就必須證明川普有犯罪意圖,以及「蓄意違法」。

專攻競選財務法的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教授哈森說,儘管兩筆封口費支付的時間點可議,川普的律師仍可堅稱,封口費是無關選舉的私人款項,並未違反競選財務法。

至於美國現任總統能否被起訴,聯邦最高法院從未對此做出裁示,但司法部法律顧問辦公室堅稱不行。不過,一旦川普卸任,便沒有能否起訴的爭議;由於違反競選財務法的訴訟時效為五年,檢方若要對川普動手,最晚必須在二○二一年結束前採取行動。

(自由時報)
--
通俄門調查 川普陷圍攻泥淖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通俄門」調查進入最後收網階段。美國媒體解讀,儘管總統川普不斷駁斥指控,或是採取故意無視、轉移目標或降低對手公信力等應對策略,但隨著特別檢察官穆勒主導的調查行動不斷深入,川普身邊的親信也逐個淪陷。即使川普擅長編織「另類事實」,一場艱困的「圍攻戰」勢已無法避免。

婚外情 違法付封口費

穆勒團隊與紐約南區聯邦檢察官7日公布川普前私人律師柯恩與前競選總幹事曼納福特的調查備忘錄。文件顯示,曼納福特多次就接觸俄方人士等情事說謊;檢察官也首度證實,柯恩在「一號人物」(Individual-1,即川普的代號)指示下,違法支付2筆「封口費」給曾與川普發生婚外情的女性。

對此,川普8日發布一連串推文,分別宣布白宮幕僚長凱利去職、駁斥檢方公布的新證據,還在前盟友法國總統馬克洪的傷口上灑鹽,稱應該終止「荒謬可笑又極度昂貴的巴黎氣候協議」。他在推文中呼籲,「獵巫行動該結束了」、「通俄純屬幻想,也沒有明確證據…我們經歷了這麼多事,花了數百萬元,結果沒有通俄。根本沒什麼好彈劾的!」

俄川普大樓 啟人疑竇

事實上,穆勒的調查範圍早已從川普幕僚通俄,擴大到去年5月川普開除聯邦調查局(FBI)局長柯米之後的妨礙司法案件。目前穆勒尚未公布任何顯示川普直接涉案的證據,不過前白宮國安顧問佛林、柯恩等人認罪並配合調查後,穆勒已掌握不少證詞與重要文件,近日檢察官也約談了剛被開除的凱利,川普很難輕易脫身。穆勒還發現,莫斯科川普大樓興建計畫在俄方企圖干預大選期間仍持續進行,柯恩曾就此事說謊,這也顯示川普的商業利益可能與俄方掛勾。

多項議題挑戰 川普頭大

華盛頓郵報報導,不少共和黨人士擔心,通俄門調查不僅將導致川普被國會彈劾,也可能把其他人拖下水。目前川普雖仍相信可以贏過對手,但面臨連串指控時,白宮沒有任何應對措施。

白宮前策略長巴農預測,「民主黨會把穆勒的報告當作武器」,由於川普的親信太樂觀,明年將有場長期「圍攻戰」)要打。

(中國時報)
--
川普再嗆廢除巴黎氣候協定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四次締約國大會(COP24,下稱氣候高峰會),三日起一連兩週在波蘭卡托維治召開,各國將討論如何落實「巴黎氣候協定」等議題,包括根據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一份地球暖化超出預期的報告進行協商,但在美國等國杯葛下難有共識。美國總統川普還藉法國反對調漲燃料稅的「黃背心」運動,再嗆應廢除巴黎氣候協定。

英國廣播公司(BBC)八日報導,IPCC十月公布的「決策者摘要」警告,全球暖化速度已完全失控,本世紀末恐將增溫達攝氏三度,必須在二○三○年前減少四十五%的碳排放量,才能在世紀末前將增溫控制在攝氏一.五度,以避免毀滅性災難發生。在聯合國第廿四屆氣候高峰會上,該報告因此被納入重要指標,以協商提高各國減碳目標,以及提供貧困國家必要財務支援等問題。

然而,美國、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和科威特等國,卻對COP24「歡迎」IPCC報告不以為然,盼大會改以較「溫和」的說法來指稱該報告,例如將報告列為「參考」等。在無法達成共識下,依聯合國規定,高峰會將不得採用原先的措辭,導致許多國家、科學家和環保人士都大表失望和挫折,指責美沙等國政治算計。各國盼望十日起展開的高階部長級協商,能讓IPCC報告重新成為大會的核心議題。

與此同時,川普八日再次推文抨擊巴黎氣候協定沒有好處,指稱法國「黃背心」運動已證明民眾或許不想為了環保而支付高額稅金,來援助第三世界國家。川普還表示,該是廢除荒謬又浪費錢的巴黎協定,透過降低稅率將錢還給民眾的時候了吧?此外,他也稱讚美國在調整作法上走在前端,更是去年唯一一個碳排量減少的主要國家。川普日前也曾藉「黃背心」運動批巴黎氣候協定「嚴重瑕疵」,並指法國總統馬克宏決定暫緩調漲燃料稅,使他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的決定獲得平反。

(自由時報)
--
泰明年2月國會大選 明解除政黨活動禁令

泰國軍政府在不斷拖延之後,終於宣布在本周二(11日)政黨選舉法生效日當天解除政黨活動禁令,並確定明年2月24日舉行國會大選。不過政黨的競選活動要到明年1月2日才能開跑。

泰國總理、國家和平暨秩序委員會(NCPO)主席帕拉育,7日召集其他政黨代表開會後,敲定明年大選時程。會議邀請105個政黨參加,有75個中小型政黨應邀,主要政黨如為泰黨、民主黨等均以會議是由非法的軍政府召集而拒絕參加。軍政府在會後表示,與會者屬意在明年4月25日公告選舉結果,5月9日組內閣。

泰國曼谷郵報報導,NCPO目前局部放寛政黨活動禁令,只准各政黨可以集會推選黨務主管、招募黨員、舉行黨內初選推出候選人,以及對選區劃分提供意見。軍政府現在仍禁止超過五個人的公共集會和競選活動,副總理維沙努(Wissanu)說,王室命令於1月2日正式下達後,公共集會就會解禁,競選活動可以上路。

維沙努表示,等新內閣宣誓就職後,軍政府就會交出權力退場。總理帕拉育則是強調,7日的會議是泰國重建民主的第一步。出身陸軍總司令的帕拉育在2014年發動政變,成為泰國總理。

(經濟日報)
--
全球住房危機…點燃引信

20國集團(G20)峰會甫於上周落幕,世人的焦點大多放在貿易議題,卻忽略了會場外的一個正義卻微弱的聲音:聯合國適足住房問題的特別報告員法拉女士(Leilani Farha)對與會的各國領袖高聲疾呼,促請他們集思廣義、合力解決一場正在剝奪數億人基本人權的全球住房危機。

法拉語帶無奈說:「世界各國政府似乎得了集體失憶症,忘了引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原因。在危機爆發後的這十年來,G20領袖非但未解決那場金融危機核心所在的住房危機,還任由它變本加厲。」

她表示:「當G20大多數成員國及世界其他國家的數億民眾正在掙扎覓尋一個適足且負擔得起的住所,以及全球有四分之一的都會居民住在非正式住所時,就很難認為世界經濟是穩定的。」

法拉說,將住房當成一種商品、一種用以停泊、成長及利用資本的金融工具的新全球秩序,造成了經濟的不穩定。她並表示,現在興建房子不是為了蓋住宅,而是要建造豪宅以滿足投資人,而這些人根本無意住在那兒。如今住宅不動產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產業,估計規模高達163兆美元。

豪宅林立 不為居住為投資

若從媒體報導觀察,會認為住房危機主要與紐約、倫敦、舊金山等超級城市有關,但包括費城、底特律在內的許多城市,住宅變得愈來愈貴。更令人不安的是,最嚴重的住房危機不是在先進國家的富裕城市,而是在開發中國家正快速都市化的城市,數億人口住在低於標準的住所,嚴重欠缺電力、自來水或基本的衛生設施。

這場全球住房危機反映現代資本主義的根本矛盾。世界各地城市比以往更具經濟實力與重要性,對土地有非常龐大的需求,造成住宅成本上揚、市場競爭加劇。

誠如法拉女士所說,住宅被金融商品化,成為投資工具,導致世界許多大城市的豪宅供給過剩,而負擔得起的平價宅卻是極其短缺,對勞動及中產階級最不利。

世界最負擔不起的房市不是紐約、洛杉磯或是舊金山,而是香港、雪梨、溫哥華及墨爾本;倫敦、多倫多及布里斯本的居住成本也居高不下;東京、新加坡、上海、北京、莫斯科、巴黎、斯德哥爾摩、日內瓦、米蘭、羅馬及巴塞隆納房價,也高得令受薪階級望塵莫及。

顯然有幾個因素在先進經濟體帶動這場住房危機,昂貴的城市未能興建足夠的住宅以趕上就業或人口的成長,有很多眾所周知的原因,包括「別在我家後院」的鄰避主義、限制土地使用政策,以及地理條件限制等。

根據資誠(PwC)和都市土地學會2018年歐洲不動產趨勢報告,「都市化是近年來不動產策略的最重要影響者」。在美國,不僅是科技新創公司,一些老牌企業不斷將公司總部遷往市區,可口可樂將2,000名郊區員工遷至亞特蘭大市區的一座摩天大樓,奇異公司將其總部從康乃狄克州的郊區遷至波士頓市區;麥當勞將其總部從芝加哥郊區移往市區。

受薪階級 淪為都市邊緣人

雖然,在這些城市具有經濟優勢人士,在支付居住成本後仍有足夠資金生活;但薪資較不優渥、經社地位較低的服務與勞動階級,在扣除住宅成本後,所剩資金幾乎難以負擔基本生活所需,這類族群不是住在都市邊緣,就是被迫離開。

租房族的處境更為弱勢,在許多大都會裡,租金的漲幅甚至超過房價漲幅。的確,美國在2006至2014年間租金平均上漲22%,但平均所得減少6%。這意味著租金負擔加重,對這些弱勢族群猶如雪上加霜,全美近半數租屋族負擔沉重,將逾三成所得花在居住上面。年收入不到1.5萬美元家庭,有近四分之三所得用於居住。

無怪乎全美無家可歸的人數與日俱增。在加州橘郡等繁榮地區,無家可歸者的營地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西雅圖則令人想起在開發中國家司空見慣的非正式居所。

目前最嚴重的全球住宅危機是8.5億人面臨的居住情況,這群比美國與歐盟人口總和還多的人口,住在非正式的居所。開發中國家住房危機的嚴重性不下於先進國家最昂貴的城市。在快速都市化的南半球城市,情勢更加嚴峻,租金占所得的比重平均達100%、150%、200%,甚或更高。

若根據這項標準,世界上最負擔不起的城市都落在南半球,在越南河內、印度孟買、哥倫比亞波哥大、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與巴西里約熱內盧,居住成本都超過所得的二或三倍。其中以經濟陷入困境的委內瑞拉卡拉卡斯最嚴重,當地的居住成本超過三倍。

租金飆漲 占所得比重逾倍

隨著每天有20萬人湧入南半球城市,預估在2020年前住在非正式住所的人數將超過10億人。以往,都市化支撐了當地產業的發展,例如製造業、磚頭生產、食品加工,進而支持中產階級的成長。在當今的全球化經濟裡,這些連繫已被切斷,而且這類經濟活動可能且確實發生在其他地方,使這些大城市分裂成富有知識勞工與弱勢族群。

不僅是產業和服務全球化,住房也難逃全球化洗禮。以往,住宅是在當地建造與支付,即使像美國這類先進經濟體,像Jimmy Stewart等社區銀行等地方金融機構,為住宅提供大量融資,一直到1980年代開始大規模鬆綁金融管制才式微。

然而,隨著與住宅有關的新金融工具出現,打破這種當地的連結,住宅及房貸成為全國性及全球性產業。

根據聯合國特別報告員在2017年公布一項關於適足住房的報告,住房已被當成一項商品、累積財富的工具,而且經常被包裝成為金融證券,可在全球市場交易與銷售。換言之,住房日漸與全球資本流動交織在一起,現在住宅市場對這些流動的反應比當地情況更為敏感。

聯合國的這份報告估計,全球不動產的總價值約占全球資產的60%,價值217兆美元,接近世界經濟總產值的三倍,其中四分之三為住宅,約163兆美元。自上次的全球大衰退(諷刺的是由不動產炒作造成)以來,不動產市場的成長率比許多其他金融市場更快。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0/2/5641350.jpg&x=0&y=0&sw=0&sh=0&exp=3600

三策略 改善貧民窟困境

全球有近9億人口住在貧民窟,缺乏足夠的用水及衛生設施、或是能滿足生活需求的住宅。估計在2025年前有16億人(約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將缺乏安全且負擔得起的住宅。

在美國,解決這場住房危機最常用的方法,是在退居城市邊緣的貧民窟興建大規模補貼住屋計畫,但愈來愈多證據顯示,這有反效果。世界資源研究所(WRI)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強調房屋所有權的錯誤公共住房政策,使貧民窟的狀況更加惡化。

全球有逾3.3億戶家庭缺乏安全、滿足所需與負擔不起的住房,在2025年以前將增加30%至4.4億戶。儘管住在都市貧民窟的人口比率在過去數十年來已下降,但絕對人數卻從1990年的7億人增至2014年的8.8億人,而且在未來數十年間還會繼續增加。在印度與中國,約有四分之一人口住在貧民窟,在非洲有逾半數人口的生活條件不符合標準。

1950至1980年代,解決貧民窟問題的主要策略是在高樓層建造公屋,這項策略經常導致貧窮與經濟困境更為集中;在1990至2000年代改採更「扶持性方法」,提高貧民窟生活條件,但在過去十年又恢復了大型補貼計畫。

這項報告及其他民間相關研究均呼籲各國政府授權弱勢族群升級自己的社區,若無社區的參與,貧民窟就無法成功升級。報告並提出改善全球貧民窟的三大策略:

一、讓居民留在原地

將貧民窟當成一個麻煩是錯誤的想法,而把他們從現有住處遷移到政府的新計畫更是大錯特錯。貧民窟通常出現在經濟機會中心的周遭,而貧民窟本來就知道如何動員社區資源並且創造機會。

報告強調,負擔得起的住房地點,與住房的品質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在這些定居點進行原地改善,將使貧民窟的居民能繼續維繫自己的網絡與經濟機會。

二、重新調整都會中心的既有基礎設施

弱勢與貧窮族群偏好定居於都會中心內或附近,因為經濟機會比較多。方法是將未被充分利用的都市土地,轉變成負擔得起的住屋及經濟開發,包括大量房屋修繕、妥善的社區規劃,以及簡單的分區使用規則與建築法令。

三、從所有權轉向租屋

對非常貧窮以及缺乏文件證明符合房貸條件者而言,房屋所有權根本不是一個選項。尤其是在南半球,有些國家的文化與法律使婦女擁有房屋的難度極高。因此,如果一味推行房屋所有權政策,而沒有支持在當地負擔得起的租屋,任何開發策略都不會奏效。

年輕人望房興嘆 被迫離城市而居

過去幾世紀以來,大城市吸引年輕及野心勃勃者尋找滿佈黃金的街道。現在這些城市街道似乎更可能吸引銀髮族,因為年輕人不是逃離就是避開愈來愈難負荷的不動產價格。

英國房市分析師赫德遜(Neal Hudson)說,過去以來倫敦「進口年輕人、出口老人」,但現在面臨反轉危險。國家統計局(ONS)指出,倫敦市逐漸老化,而且速度很快。在2001至2011之間,沒有發生有意義的變化,而在2011至2016年間,倫敦居民的平均年齡增加了一歲。

類似的故事在全球其他城市上演,房價增幅已超越整體經濟成長率:在2011至2016年間,紐約居民的平均年齡增加了八個月;同一期間在香港的平均年齡增加近二歲至43歲以上。

醫療保健與生活形態的改變,以及出生率小幅下降,都是推升平均年齡的因素,但也有一個人口完美風暴的證據:年輕人找尋其他地區,而老人留在城內。根據ONS的資料,從英格蘭、威爾斯淨流入倫敦的25-29歲年齡層族群,在2014至2016年間減少近三分之一;相形之下,淨流出倫敦的30-34歲族群,在2009-2016年間每年呈現增加,由6,615人增至近17,000人。

同一期間,隨著年輕人大量流失,倫敦留住老人在2016年6月底止的五年間,55至64歲人口成長近12%,是英國其他地區的八倍。

房仲業者Cushman & Wakefield公司的比克頓說,以往年老的屋主可能搬離前往首都以外的地區舒適退休,但現在許多人留在城市,因為「搬家成本非常高」。

不止是鼓勵老年屋主留下,房市動能可能阻止年輕人在城市買房。第一太平戴維斯 (Savills)的資料指出,倫敦首購族的平均存款為93,139英鎊,幾乎是英國平均水準的四倍。紐約的房市也同樣敵視年輕人:在2017年止的五年間,房價上漲62%;市場調查機構Demographia說,紐約房價現在是所得中間值的8.5倍。但比情況香港好一些,香港的名目房價上漲45%至所得中間值的19.4倍。

年輕人無法圓買房夢 元兇竟然是它…

許多千禧世代想要一圓買房夢,但最新調查指出,有89%的千禧世代計劃在未來買房卻辦不到,問題就是卡在學貸。

財經網站CNBC報導,租屋網站Apartment List調查了全美6,400名想買房、但在外租屋的千禧世代,儘管絕大多數年輕人想從租屋族變成有巢氏,但高達48%的受訪者連房屋頭期款都存不到,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許多千禧世代背負了金額高得嚇人的學貸。

調查顯示,「許多千禧世代因為學貸買不起房,預料未來五年內,只有23%不用負擔學貸的大學畢業生可以存夠房屋頭期款;相較之下,目前正在償還學貸的大學畢業生中,僅12%有能力存夠房屋頭期款」。

調查指出,沒有大學門檻的千禧世代,能存夠錢買房的可能性更低;僅6%的受訪者未來五年有能力存夠錢付房屋頭期款。

根據紐約聯準會去年公布的調查,美國學貸債務過去10年來已成長170%,目前每位申請者的平均背債金額高達3.4萬美元(新台幣104.8萬元),也推估每月的平均償還金額從2005年的227美元(新台幣7,000元)升高至2016年的393美元(約新台幣1.2萬元)。

這代表教育成本逐漸提高,愈來愈多年輕人更難存錢付20%的房屋頭期款。美國一般的房屋頭期款是20%。調查顯示,為解決這個現象,有19.4%的千禧世代正在靠家裡經濟支援,才能讓買房變得容易一點。然而,每位年輕人接受家裡金援的額度不一樣,端看他們的薪水高低。

Apartment List的調查也指出,年薪逾10萬美元(308.4萬新台幣)的千禧世代期望家裡提供逾5萬美元(154.2萬新台幣)的金援,這已經比美國平均公寓住宅的頭期款高出一倍有餘。

(經濟日報)
--
高恩低報薪酬 將遭起訴

知情人士透露, 東京檢方最快10日將起訴日產前董事長高恩(Carlos Ghosn)及日產汽車公司,理由是公司財報低報高恩的薪酬。

金融時報報導,高恩及其親信、日產前董事凱利(Greg  Kelly)還將因新的罪名再度遭逮捕,延長高恩的羈押期。法律專家已暗示,高恩可能會被關到耶誕節以後。高恩三周前遭日本當局逮捕。

日本檢方指控,在2015年3月底止的五年間,高恩於凱利的協助下,在公司財報上低報其薪酬50億日圓(4,400萬美元) 。此外,日產公司因吹哨者告發而啟動的一項內部調查,也指控高恩挪用公司資金。

知悉調查的消息人士說,新的指控將涵蓋最近三個年度的財報;高恩在過去九年涉嫌積攢共約90億日圓的遞延薪酬。

若被判有罪,高恩將面臨最高十年的有期徒刑、或被處以1,000萬日圓的罰金,而日產將面臨高達7億日圓的罰金。

這些指控讓原本飽受紛擾的日產更形混亂,外界擔心日產執行長西川廣人不太可能全身而退。華爾街日報報導,高恩在被逮捕前原本打算撤換西川廣人,增添外界對此案的聯想。

(經濟日報)
--
打破禁忌 普亭小女兒首公開露面

俄羅斯總統普亭近20年來的私生活對媒體來說實屬禁忌,相當神秘,不過,俄羅斯國營電視台近日專訪一名被大眾描繪為總統普亭小女兒的女子提克胡那娃(Katerina Tikhonova),這也是她首度公開露面。

紐約時報報導 ,此次訪問代表普亭如鋼鐵般的形象稍稍軟化,以及他的兩個成年女兒可能已緩緩踏入公眾生活。

俄羅斯長期以來並沒有讓第一家庭曝光於公眾場合的傳統,普亭先前曾是間諜,因此大多時間並不會將女兒置於大眾視線範圍內。

普亭偶爾也會向女兒深情喊話,去年宣布自己做祖父了。

儘管如此,他在任職期間,仍然堅守家人的私生活不允許曝光,即使媒體捕捉到不少他獨自徒步旅行、騎馬或上空健身的畫面。

俄羅斯媒體稱,這次訪問是第一次與提克胡那娃面對面談話,電視台於6日播出並於7日重播。

儘管普亭從未公開承認提克胡那娃為自己女兒,但俄羅斯和西方媒體早已稱她為總統的二女兒。

該節目當時介紹一組科學團隊,他們合力研發出閱讀腦波相關設備。現年32歲的提克胡那娃為科學研究機構負責人。

此報導將該項研究描述為對俄羅斯技術具有開創性和重要性意義,意味著提克胡那娃正成為俄羅斯科學領域的新星。

克里姆林宮拒絕對提克胡那娃的身分做出回應。從節目中只能確定她在莫斯科大學擔任複雜系統數學研究所副主任。

普亭曾於2017年時表示,希望他的孫子們能過著「普通人生活」。他說:「問題是,我不希望他們長大後像王室公主,他們需要一個正常環境與其他孩子互動,在我說出他們名字和年齡的那刻起,他們將永遠不會置身於和平中。」

(聯合晚報)
--
「摧毀地球」的世代2年內不覺醒 後果嚴重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2018年地球生命力報告」指出,全球野生動物族群在過去短短40年減少60%。WWF英國分部執行長唐雅.斯蒂爾(Tanya Steele)在聲明中表示:「我們是明白自己正在摧毀地球的第一個世代,也是可以對此採取行動的最後一代。」

德國之聲整理出這份報告重點,因為興建水壩、外來種入侵、過度捕撈、汙染、疾病等因素造成平均83%的淡水族群消失。

中南美熱帶地區族群受害最嚴重,平均89%族群消失,其一原因是大量濫砍。人類消費驅使過度開發和農業種植,這是生物多樣性的最大威脅。

WWF指出,就人類生態足跡而言,人類消費超過我們從陸地與海洋取用資源後的填補速度。

根據聯合國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台(IPBES),全球僅四分之一的陸地維持自然狀態,預計2050年前會縮水剩不到10%。

全球各區中,加勒比地區失去最多棲息地(60%)。濕地是全球最脆弱的棲息地,如今已減少87%。

授粉動物也是一大焦點,包括蜜蜂、蛾、蝴蝶等每年5770億美元的作物生產貢獻2350億美元。授粉動物超過2萬種,殺蟲劑及都市和農業擴張而改變土地使用,都威脅到牠們的生存。

WWF認為,未來兩年是人類改變使用地球資源的關鍵。目前自然體系嚴重消退的情況若無法改變,會對人類和動物帶來嚴重後果。

(聯合晚報)
--
300億歐元不明資金 流入德國房地產

國際透明組織7日發表的報告指出,去年有多達300億歐元(約台幣1兆674億元)來源不明的外國資金流入德國房地產。

德國最近實施對抗利用房地產洗錢的措施,但國際透明組織認為,德國改革措施成效不彰。

義大利的調查顯示,犯罪組織,尤其是黑手黨,鑽法律漏洞透過德國房地產洗錢,將販毒等不法鉅額資金漂白。國際透明組織估計,15%到30%的犯罪集團所得資金投入房地產,透過興建新房屋、裝修、出售或出租方式洗錢,而且通常利用人頭作業,追查不易。

德國洗錢防制單位首長舒特今年10月中呼籲,仲介和公證人踴躍檢舉可疑資金的買賣。2017年為止,當局接獲近6萬件可疑交易的檢舉,其中僅20件由不動產仲介業者提報。

(聯合晚報)
--
外交挑戰環伺 沙國主辦波斯灣峰會

波斯灣合作理事會(GCC)年度峰會今天於利雅德召開,地主國沙烏地阿拉伯與另2個成員國卡達和科威特關係緊張,且因記者哈紹吉命案面臨外交危機,區域團結陷入危險。

為期一天的峰會預計將聚焦於安全議題,包括葉門內戰和伊朗在區域內的活動,另外也可能觸及油價政策和抵制卡達的行動。

2017年6月,波斯灣合作理事會成員國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巴林以及非成員國埃及宣布,與卡達斷絕外交和經濟合作關係,理由是卡達支持恐怖主義。

卡達否認相關指控,認為上述區域國家的抵制行動意在限縮它的主權。卡達並於上週突然宣布退出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

沙烏地阿拉伯國王日前已對卡達國王發出波斯灣合作理事會峰會邀請函,但卡達只派出主管外交事務的國務大臣穆來奇(Soltan bin Saad Al-Muraikhi)出席會議,這顯示雙方的爭端不太可能很快解決。

巴林外長哈利德(Sheih Khalid bin Ahmed AlKhalifa)為此推文批評說:「卡達國王應該接受(採取抵制措施國家的)公平要求,出席這次峰會。」

卡達上週以專注生產天然氣為由,宣布退出參加了57年的石油輸出國家組織,此舉被視為意在打擊實質領導這個組織的沙烏地阿拉伯。

沙烏地阿拉伯目前也因產油問題與波斯灣合作理事會的另一個成員國科威特鬧得不愉快。兩國在所謂的「中立區」有兩處合作經營的油田,但雙方未能在9月間舉行的商務談判上達成預期的協議。

此外,記者哈紹吉(Jamal Khashoggi)10月2日在沙烏地阿拉伯駐伊斯坦堡領事館內遭殺害,引發國際社會譴責利雅德當局迫害國內異議份子後,美國重新對利雅德施壓,要求結束對卡達的區域抵制行動,但沙國抗拒。

波灣理事會裂痕難修補 沙烏地和卡達再過招

波斯灣合作理事會高峰會今天舉行,與沙烏地阿拉伯不睦的卡達僅派較低階代表團。由於沙國和卡達都無意協商解決爭端,理事會內部裂痕難修補,恐將證明這個組織在政治上一事無成。

沙烏地阿拉伯、巴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非波斯灣合作理事會(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GCC)會員的埃及2017年6月以卡達支持恐怖主義為由進行封鎖,導致GCC出現裂痕。卡達否認指控,反駁相關國家抵制目的是要侵犯其主權。

第39屆波斯灣合作理事會高峰會今天下午在沙國首都利雅德召開,儘管接獲主辦國沙國邀請,卡達國王塔米姆(Sheikh Tamim bin Hamad Al-Thani)沒出席峰會,由主管外交事務的國務大臣穆來奇(Sultan binSaad Al Muraikhi)率團與會。

阿拉伯半島國家巴林、科威特、阿曼、卡達、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於1981年成立波斯灣合作理事會這個政治與經濟聯盟,目的在社會經濟、安全和文化上強化合作,共同抵抗伊朗和伊拉克兩大強鄰。

不過卡達大學(Qatar University)海灣研究中心(Gulf Studies Center)主任齊威立(MahjoobZweiri)告訴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GCC峰會這項傳統已成為沙國維持區域強權角色的工具。

他說:「若無GCC,沙烏地阿拉伯在這區域就沒有影響力,它把沙國推上領導地位,不只經濟上,政治上更是如此。」

峰會邀請函是GCC去年6月出現裂痕以來,沙烏地國王沙爾曼(King Salman)致卡達國王塔米姆的首封正式信函,不過齊威立表示,發函邀請只是形式上,不代表沙國有意願化解這場危機。

今年峰會議程沒公開,但外界不認為這場波灣危機是GCC的當務之急。半島電視台報導,利雅德對杜哈發邀請可能讓人以為「球到了卡達手上」,若杜哈徹底回絕,進行封鎖的國家將更振振有辭指控它缺乏誠意坐下來談。卡達與會讓外界不致產生它疏遠GCC的印象,但派出較低階代表團,充分凸顯它無意積極解決爭端。

報導說,儘管沙國無意啟動協商解決當前齟齬,但專家們卻不約而同認為,沙國和卡達此刻留在GCC內,符合各自利益。

去年12月波斯灣合作理事會峰會在科威特召開前夕,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宣布與沙國組成新的「聯合合作委員會」,在經濟和軍事議題上結為與GCC脫鉤的夥伴關係,大有與GCC互別苗頭的態勢。不過沙國並未證實。

自去年爆發外交危機以來,卡達已在拓展新的戰略聯盟,主要是跟土耳其。另一個GCC成員科威特則因為與沙國在所謂中立區(Neutral Zone)共同經營的兩處油田產油爭議,雙方關係早已惡化。

另外,今年峰會期間正值記者哈紹吉(JamalKhashoggi)遇害引發外交危機,使沙國成為眾矢之的之際。同時,沙國介入葉門內戰導致生靈塗炭,並加強鎮壓國內異議分子,都使得利雅德當局實際領導人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受到外界日益嚴格檢驗。

齊威立認為,沙烏地可能以國際壓力受害者之姿,在峰會中向其他GCC國家取暖。但分析認為,若GCC無法修補內部裂痕,那只會證明這個組織在政治上一事無成,經濟上一定程度而言也是這樣。

(中央社)
--
葉門內戰 美國務院官員:續挺沙國聯軍

美國國務院副助理國務卿蘭德金今天表示,美國政府希望繼續支持參與葉門內戰的沙烏地阿拉伯為首聯軍,也會持續努力打擊葉門境內的伊朗勢力和伊斯蘭武裝分子。

路透社報導,「華盛頓郵報」(WP)專欄作家哈紹吉(Jamal Khashoggi)10月2日在沙國駐土耳其伊斯坦堡領事館遇害後,美國政府面臨國內壓力,要求停止對干預葉門內戰的沙國聯軍提供援助。

美國聯邦參議院上月進行表決,打算在近期提出一項決議案,以終止美國提供軍事援助給參與葉門內戰的沙國聯軍,其中包括販售武器與共享情報。

蘭德金(Timothy Lenderking)今天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阿布達比的一場會議上表示:「我們的體系存在壓力…不是退出這場衝突,就是中止我們對聯軍的支持,但我們站在政府角度強烈反對。」

蘭德金說道,美國政府認為內戰中的葉門,不應包含伊朗支持勢力對沙烏地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任何威脅。

他還說,美國正鼓勵獲沙國聯軍支持的葉門政府,與伊朗支持的葉門叛軍青年運動(Houthis)全力參與在瑞典舉行的和平談判。

(中央社)
--
俄羅斯人權鬥士艾勒席娃病逝 享耆壽91歲

纏綿病榻許久的俄羅斯人權鬥士艾勒席娃(Lyudmila Alexeyeva)今天在莫斯科病逝,享耆壽91歲。艾勒席娃在蘇聯時期為異議人士,在現代俄羅斯則成了反抗象徵。

自1950年代的蘇聯時期,到現今政治強人蒲亭領導的俄羅斯,艾勒席娃孜孜不倦地捍衛人權,她以傑出的生涯成就,成為國家動盪歷史洪流中的標竿人物。

克里姆林宮人權委員會(Kremlin Human RightsCouncil)主管費多托夫(Mikhail Fedotov)在聲明中說:「這是俄羅斯整個人權運動的重大損失。」

費托多夫說,艾勒席娃在格林威治時間今天下午4時30分,病逝於莫斯科一家醫院。

他表示,這不是艾勒席娃第一次住院,她最近一直與病魔搏鬥,但她的心智遠勝疾病。

艾勒席娃經常強力批判蒲亭,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蒲亭已向艾勒席娃家人致哀。

俄羅斯新聞社引述培斯科夫的話報導,總統非常感謝艾勒席娃對俄國公民社會發展的貢獻,對她攸關國家命運的多項議題觀點表示崇高敬意。

曾接受考古學訓練的艾勒席娃說,如同很多蘇維埃公民,在史達林1953年逝世時,她也為他哭泣過。但史達林繼任者赫魯雪夫揭發史達林的罪行後,她對蘇維埃體系失去信心。

在1950年代末期,艾勒席娃的公寓成了蘇維埃異議知識分子的聚會場所,也是禁忌出版品的儲存與發行地點。

她從事活動反對異議分子受審、失去科學出版的工作,並接受前蘇聯情報機構國家安全委員會(KGB)無數次搜查和訊問。

由於人身安全受威脅,艾勒席娃1977年逃離蘇聯前往美國,然後透過寫作繼續為人權奮鬥。

她1993年回到俄羅斯,當時蘇聯已解體,葉爾欽擔任總統,她懷抱著新紀元的自由希望回到故鄉。

俄羅斯2014年從烏克蘭手上奪取克里米亞(Crimea)半島,她嚴厲抨擊莫斯科政府「為我的國家帶來恥辱」。

(中央社)
--
尼羅河因暖化變小 威脅埃及糧產

雖然綠油油的田地覆蓋埃及北部的尼羅河三角洲,但這處埃及農業心臟地帶和不可或缺的水源地現在卻受到全球暖化的威脅。

尼羅河三角洲是片肥沃的弧形流域,是埃及近半人口的家園,尼羅河更提供埃及9成用水需求。

但專家和農夫表示,持續飆升的氣候與乾旱正使尼羅河乾涸,而海平面上升跟土壤鹽鹼化更讓問題加劇。

林林總總的問題加起來,將危害埃及的作物收成。埃及是阿拉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國家,9800萬人口的糧食,需求料將有增無減。

在尼羅河三角洲南部孟努飛雅(Menoufia)省種植小麥、玉米和其他作物30年的農夫塞西(Talaatal-Sisi)說:「尼羅河在縮小,水也到不了我這兒了。我們被迫挖掘地下水,並且停止種植(需要多水灌溉的)稻米。」

根據埃及經濟學家2016年發表的研究,這個地區到2050年之前,可能會因為鹽鹼化損失高達15%重要農業用地。

研究指出,番茄田可能會縮減50%,而如小麥、稻米等主要穀物將分別下降18%及11%。

(中央社)
--
武裝歹徒搶銀行 巴西警攻堅14死

巴西官員說,巴西東北部小鎮米拉格雷斯7日清晨發生警匪槍戰,警方成功遏止一批武裝搶匪同步打劫當地兩家銀行,攻堅行動一共造成14人喪生,其中包括6名人質,其中五人來自同一家庭,當中有兩名兒童。

法新社報導,巴西東北塞阿拉州(Ceara)安全部長柯斯塔(Andre Costa)發表聲明指出,一群火力強大的搶匪清晨抵達米拉格雷斯鎮(Milagres),然後前往鎮中心試圖行搶,並與警方駁火。

最後共有8名搶匪被擊斃,事發現場找到各式武器、爆裂物,以及作案用的3輛車。

柯斯塔在聲明中指出,已在調查死者的身分和事件發生經過。

當地鎮長藍汀(Lielson Landim)告訴「聖保羅頁報」(Folha de Sao Paulo),其中5名喪生的人質都是同一家人,其中包括2名孩童,他們是在機場回家的路上遭搶匪挾持充當人質。

由於這起暴力事件,米拉格雷斯市政府暫停大部分活動,並要求居民留在家中,「直到秩序恢復」。

巴西是世界上暴力犯罪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去年發生近6萬4000起謀殺案,殺人犯罪率每10萬人有30.8件,比聯合國認定的暴力頻發水準高出3倍。

(世界日報)
--
義大利夜店人群逃竄路塌 6人被壓死

義大利官員表示,位於義大利亞得里亞海岸安科納(Ancona)附近的一家人聲鼎沸夜店,8日凌晨因人群驚慌向外狂奔,導致6人在混亂中被壓死,其中5人是青少年。

這起多人死亡事件發生在柯里納多鎮(Corinaldo)的「藍燈籠」(Lanterna Azzurra)夜店,當時一條通向外面的走道坍塌,數十人跌落下方的溝渠,導致3名女孩、2名男孩以及一名陪小孩來夜店的母親被壓死。

警方說,死亡青少年的年齡介於14至16歲間,至於被壓死的婦女則是39歲。

義大利官員說,另有超過100人受傷,其中13人傷勢嚴重。

當地消防隊說,疑似有人對著人群噴灑類似胡椒噴霧的刺激性物質,導致人群驚慌湧向緊急出口逃跑。

副總理兼內政部長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說,初步跡象顯示,夜店裡的人數超過許可。知名饒舌歌手艾白斯達(Sfera Ebbasta)原本預定在此舉辦演唱會。

薩爾維尼表示:「對於這6名死者負有責任的人,以及出於惡意、馬虎、或貪婪,使得派對之夜變成慘案的那些人,我們絕不寬貸。」

(世界日報)
--
一年可加班400小時! 匈牙利「奴隸法」惹議

匈牙利擬立法容許企業一年可額外要求僱員加班400小時,引發民眾群起抗議!這項被匈牙利人稱為「奴隸法」(slave law)的勞動法修正案,由匈牙利總理奧爾班提出,目的是希望加強國家放寬「勞動力」,來吸引更多投資者,惟民眾並不接受這種以工人權益來換取經濟發展的手段,多個工會8 日號召萬人上街,反對政府修法。

不滿奴隸式加班

為增加國家勞動生產力,由奧爾班領導的青年民主主義者聯盟(Fidesz)與 基督教民主人民黨(KDNP)日前提出,把勞動法案中企業每年加班上限,從250小時提高至400小時,並把每周工時由40小時增加至48小時。此外,修正案也將增加雇主發放員工加班費的期限,由一年改為三年。

據《路透社》報導,政府此舉觸怒基層民眾,匈牙利聯合公會8日號召民眾上街抗議,並以「我們抗議奴隸法」、「要求你母親加班」等口號宣洩不滿,其中反對黨匈牙利社會黨(MSZP)更揚言要把首都布達佩斯變成巴黎,發動匈牙利人的「黃背心」(gilets jaunes)運動。

該項修正案預計將於12日送交國會進行投票表決,由於執政聯盟在國會擁多數席次,故法修正案被通過的機會極大,勞工將被逼面對每年可被要求加班400小時的事實。聯合工會對政府提出修法,卻沒有向受影響的基層勞工進行諮詢的行為表示失望;認為這項修法完成漠視工人的權益與健康,揚言將於12日發動更大規模的抗議行動。

增勞動力拚經濟

據《澳洲廣播電台》引述聯合工會主席Laszlo Kordas意見指出,匈牙利人正按歐洲最低工資為工時標準,但政府仍然強推 「奴隸法」,反映出奧爾班企圖透過犧牲工人的權益來提高企業利潤。目前匈牙利面臨勞動力短缺的困境,主因是人口老齡化、工人流動性低、以及政府對移民的強制入境政策所致。

據《今日匈牙利》報導,匈牙利創新科技部長Laszlo Palkovics表示,民眾對相關修正案的擔憂是被誇大。匈牙利政府也表示,修法是為了讓那些希望獲得更多工資的工人能夠有更長時間的工作機會、並以增加勞動力來滿足投資者需求,吸引外資,協助國家經濟成長。

(台灣醒報)
--
新黨魁被嘲傀儡 小梅克爾難阻黨分裂

德國執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CDU)日前舉行黨魁改選,並選出該黨秘書長克朗普凱倫鮑爾成為下任黨魁。惟外界質疑,這位與總理梅克爾立場接近、且以保守立場見稱的「小梅克爾」,只能蕭規曹隨,既無法對抗因不滿「梅克爾路線」的黨內反對聲浪,更會讓基民盟分裂問題變得更嚴重。

延續梅克爾路線

據《衛報》報導,基民盟全國代表大會與黨魁改選7日於漢堡舉行,結果由該黨秘書長克朗普凱倫鮑爾以517對482票險勝主要對手、前基民盟國會領袖默茨。

一般認為,主張保守立場與中間路線的克朗普凱倫鮑爾,預會延續「梅克爾路線」,其中對於難民問題的立場亦與梅克爾一致,故被指稱為「小梅克爾」(Mini-Merkel)。然而,梅克爾宣布卸下擔任18年的黨魁之最大原因就是因為她的路線,招致姊妹黨基社黨(CSU)10月時於巴伐利亞邦地方議會選舉中,慘遭大敗所致。

如今,這位「小梅克爾」將繼續延續舊路,或恐惹來黨內期待變革的勢力分裂問題,加上克朗普凱倫鮑爾只是險勝立場親商、兼主張不走「梅克爾路線」的默茨,反映黨內意見分歧。據《德國之聲》分析,將接下黨魁的克朗普凱倫鮑爾,首要任務就是要團結已陷入困境的基民盟,並幫助穩定他們與社會民主黨(SPD)的執政聯盟,因為自三月以來,這聯盟已經出現幾次瀕臨崩潰的狀況。

串通風波惹分裂

據《路透社》報導,克朗普凱倫鮑爾是位成功的「調停者」(bridge builder),她曾在其家鄉薩爾州,擔任內政部長時,整合自由民主黨(FDP)與綠黨的勢力,並成為這三方聯盟的領導人。

據《Politico》報導,揚言不能再讓基民盟繼續分裂下去的克朗普凱倫鮑爾,甫當選便傳出「紙牌屋」風波,默茨支持者指控她與基民盟青年聯盟領導人保羅齊米亞克達成秘密協議,串通以票數換取日後後者在黨內的更高位置。

由於克朗普凱倫鮑爾在這次選舉中拿下517票,比她在初選時多了67票。根據分析,這些票源是來自初選後,宣布落敗的健康部部長史潘的支持者,其中保羅齊米亞正是史潘陣營的重要支持勢力。事件傳出後,一些黨內反對勢力8日傳出將會脫離基民盟,並組建新政黨,令人擔心克朗普凱倫鮑爾是否有足夠能力防止基民盟分裂問題繼續惡化。

(台灣醒報)
--
日修法放寬移工 就業與人權遇兩難

日本因為高齡化社會而面臨短缺勞動力的嚴重困境,安倍政權因此強力推動修改就業法,放寬現有法律對外籍勞工的限制,希望能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但反對黨認為,此一修法過於倉促且有許多漏洞,並未妥善規範外籍勞工的居住、社會福利、語言學習等權利,恐衍生社會問題。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在此次修法通過後,外國人將自明年4月起,得以在部分行業如建設、農業、照護等申請工作。此法案將允許高達30萬名外籍勞工在規定內的行業領域中工作,可以緩解日本勞動力日益短缺的窘境。

這些勞工將根據其本身的工作與語言能力的不同被授與兩種不同的簽證。第一類簽證將頒發給具備一般專業與日語能力的外籍勞工,並能在日本居留五年,到期後得視情況延長。而具備高度專業與日語能力的外籍勞工將能獲得第二類簽證,並有機會在未來歸化為日本國民。

針對此一法案,《華盛頓郵報》指出,反對黨批評其立法過於倉促模糊,而且並沒有明確的保障勞工權利,或是建立相關措施,協助外籍勞工融入日本社會。在目前的社會氛圍下,外國居民在日本的生活相當不容易,除了法律並未明文禁止對種族或國籍的歧視,許多政治人物更被踢爆有排外心態。若開放更多外籍勞工入境,恐怕會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

反對黨立憲民主黨的長妻昭就表示,新的法案並未將外國人當作「人」來看待。他指出,修正後的法案並沒有保障外籍勞工的居住、勞權、社會福利、語言學習等權利,除了會製造社會問題,更可能會損害日本的國際社會形象。

從事外國人幼童教育的田中寶紀認為,日本不能忽略開放外籍勞工之後可能要面對的社會問題。「許多人可能會在未來突然意識到外國人的數量大大增加,從而爆發一系列的社會包容問題。」

(台灣醒報)
--
美不放寬經濟制裁 羅哈尼:無力反毒

若美國不放寬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伊朗將無法維持打擊毒品的力道!伊朗總統羅哈尼於六國反恐會議中指出,會議宗旨是剷除地區的恐怖主義與毒品暴力,而美國對伊的經濟制裁勢成障礙,「伊朗位於阿富汗與歐洲、波斯灣等地的主要毒品路線上,每年都得投入巨額資金防毒。」羅哈尼稱美國的制裁根本是經濟恐怖主義。

根據《路透社》報導,日前德黑蘭第2屆的六國反恐會議落幕,伊朗、中國、阿富汗、巴基斯坦、俄國和土耳其再度強調打擊各地區極端主義的重要性,各國安全部門更願意建立特別機制,以便情報共享,落實反毒反恐的會議宗旨。

其中,伊朗總統羅哈尼藉此呼籲,美國應該放寬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他提到上個月川普啟動第2輪制裁,認為美國做法不只缺乏過往的盟國支持(歐洲各國仍維持核協定,簡言之是站在伊朗這邊),若持續加壓,更影響到伊朗追求地區和平的動作。

根據《西雅圖時報》報導,海洛因是鴉片的主要原料,全球有高達8成的海洛因來自阿富汗,而伊朗正位於阿國出口海洛因往歐洲、波斯灣等國的主要路線上,可說是打擊毒品的首要角色。

伊朗過往為反毒行動付出沉重代價,除了邊防衛隊面對武裝毒梟時經常喪命,據羅哈尼的高級官員所說,該國每年更須花費高達25億美元在剿毒行動上,「僅僅在2013年時,伊朗當局就花費2600萬美元建立新哨站,更在該國與阿富汗、巴基斯坦的2000公里邊界設置帶刺鐵絲網。」

羅哈尼認為,伊朗本身在打擊毒品行動上已經投入高額成本,更在毒品道路上首當其衝,而歐洲欲建立特殊的支付系統,讓資金流入伊朗的行動又因各方都在看川普臉色而停擺,若美國持續加溫第2輪經濟制裁,伊朗恐怕會負擔不起六國反恐會議的行動。

(台灣醒報)

健康

名人食道癌警訊 喉嚨卡卡就醫增3成

日前藝人安迪、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相繼因食道癌過世,讓食道癌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醫師觀察發現,近日擔心罹患食道癌而來求診者多了3成,門診中希望做胃鏡檢查的患者則暴增了1倍。

自費接受胃鏡檢查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方冠傑說,嚴凱泰及安迪正值50多歲,都因食道癌過世,門診因擔心而詢問者上周就增3成。一名30多歲男子長期喉嚨卡卡,看到新聞後擔心罹癌來就醫,問診發現男子雖長期抽菸、喝酒,但因食道癌好發於50歲以上,年齡不符而排除,男子還是希望能詳細檢查,自費接受胃鏡檢查。
方冠傑指出,門診還收治一名40歲女子因聲音沙啞,擔心罹食道癌,因女子有喝咖啡習慣,研判女子罹食道癌機會不高,應是胃食道逆流所致。方提醒,遠離食道癌應多注意平時生活細節,不要抽菸、喝酒、吃檳榔,少吃燒烤類、高溫(溫度超過50℃)食物,有胃食道逆流應盡速治療。
萬芳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吳明順說,嚴凱泰過世後,門診要求做胃鏡檢查的患者竟暴增1倍。一名40多歲女子喉嚨卡卡就醫,問診得知女子的爸爸罹食道癌,她擔心遺傳,希望做胃鏡檢查,但經檢查女子應是生活壓力大,且將步入更年期,自律神經失調而感到喉嚨異物感,並非罹食道癌。
吳明順說,食道癌常有吞嚥困難、喉嚨卡卡或常常清痰等症狀,但感冒、咽喉感染、胃食道逆流等也會有類似症狀,建議就醫查明原因,至於是否須胃鏡檢查,則應由醫師評估。

食道癌小檔案
發生原因:
● 目前仍不明,好發於50~70歲,男性多於女性
常見症狀:
● 吞嚥疼痛或困難、食道逆流
● 胸口疼痛
● 咳嗽、聲音沙啞
● 不明原因體重減輕、消化不良
預防方式:
● 飲酒勿過量
● 戒菸、戒檳榔
● 少喝咖啡、茶及吃辣、甜食等,避免胃食道逆流
● 少吃香腸、臘肉等煙燻燒烤食物, 並避免長期食用過燙食物
● 有菸酒、檳榔習慣者,應每年接受1次食道內視鏡篩檢

(蘋果日報)
--
握拳檢測 拇指過長 主動脈剝離高危險群

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驚傳主動脈剝離送醫急救,台灣先天性心臟病關懷協會理事長陳豐霖提醒,主動脈剝離不只好發在高血壓、老年人身上,罹患馬凡氏症候群的族群不論年紀大小都易發生主動脈剝離,拇指向內握拳超出小指者,就有可能罹患馬凡氏症候群。

馬凡氏症患者易發生
台灣先天性心臟病關懷協會昨舉辦病友會,葉姓男商業設計師(30歲)分享自己在今年暑假發生主動脈剝離的案例。他不抽菸、不喝酒、家族無心臟病史,但7月某天晚上胸口突然疼痛,隔天就醫發現主動脈從根部撕裂,手術保住一命。
醫師陳豐霖指,檢查發現葉男是罕見的馬凡氏症患者,這類患者通常身高很高、四肢細長、視力不佳,葉男身高180公分、體重60公斤、近視破千度。陳豐霖說,馬凡氏症患者易有二尖瓣與主動脈方面的心臟問題,拇指向內握拳後超出小指者,就有可能罹患馬凡氏症候群,民眾可在家自我檢測;主動脈剝離臨床沒有明顯症狀可偵測,仍需要透過儀器判斷,但高血壓患者每天量血壓時,若左右兩手血壓差距高於30毫米汞柱壓力,就要留意是主動脈剝離前兆。

https://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81210/LA02/LA02_006.jpg

(蘋果日報)
--
30歲男胸悶就醫 驚見主動脈剝離

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主動脈剝離送醫急救受到關注,而台中市一名30歲男子日前胸悶,忍了一夜自行騎車到診所檢查,赫然發現是主動脈剝離,所幸緊急手術成功保住一命!

從事設計工作的葉姓男子,今年7月某天吃完晚餐後,突然感到胸口一陣劇痛,「感覺心跳好大一下」,之後雖未再有疼痛,卻整夜因胸悶而輾轉難眠,由於胸悶未解,他自行騎機車到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先天性心臟病科前主任陳豐霖的診所求診,經心臟超音波檢查,醫師赫然發現病人主動脈從根部已剝離7公分,緊急替他安排轉診到中山附醫手術,最後置換心臟瓣膜及人工血管後撿回一命。

陳豐霖指出,主動脈剝離是外科急症,有高達8成死亡率,患者通常要到出現劇烈、嚴重的上背痛,甚至昏厥才會就醫,這名患者只是前一晚短暫胸痛就察覺不對勁,警覺性救了他一命。

台灣先天性心臟病關懷協會昨日舉辦病友會,葉姓男子受邀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他說,從小並沒有特殊心臟病史,家族也沒有相同病史,他甚至因這次意外,才發現自己是馬凡氏症罕見疾病患者,主動脈剝離即是馬凡氏症的後遺症使然。

陳豐霖說,男子其實具有手長、腳長、蜘蛛指、千度近視等馬凡氏症特徵,但因其從小不愛運動,連服兵役體檢也因千度高度近視不必服役,以致未曾有機會檢查出罹患罕病,但未來只要注意血壓控制,不從事劇烈運動,並不會影響生活。

同時也是台灣先天性心臟病關懷協會理事長的陳豐霖指出,近來天候變化大,提醒有高血壓病史的民眾,務必留意保暖及血壓控制,畢竟血管脆弱容易發生意外;另主動脈剝離會出現撕裂式劇痛及胸悶情況,若有此情況,最好儘速就醫。

(自由時報)
--
後背如刀割 小心主動脈剝離

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8日晚間驚傳身體不適緊急送醫,搶救後轉入加護病房,由於江丙坤心臟曾裝支架,此次是主動脈剝離,送醫後緊急手術。醫師提醒,天冷時,如果有胸悶、胸痛,腳痛等疑似心肌梗塞症狀,或感覺疲累、活動量減少、全身腫脹、腳腫、喘等心衰竭症狀,甚至是感覺被人用刀子從背後由上往下割的主動脈剝離症狀等,應盡速就醫,避免延誤病情。

天氣忽冷忽熱會讓血管收縮,容易引發心臟問題,根據統計,心臟疾病是2017年國人10大死因第2名,尤其心肌梗塞更是冬天的隱形殺手,包括寒舍集團創辦人蔡辰洋、小北百貨創辦人黃卜文、台灣漫畫鬼才亞洲至寶鄭問,都是因心肌梗塞驟逝。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指出,心肌梗塞發生原因是心臟週邊血管被脂肪等增生物堵塞,包括三高、吸菸者、家族病史者、肥胖症者,都是高風險族群,通常男性40歲後發生率較高,女性則因為有荷爾蒙的保護,停經前發生率較低。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系主任褚柏顯說,氣溫降低、溫差過大,或喜歡在冬天吃火鍋等高鹽分食物,都易使血壓飆升,引起主動脈剝離、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本周入冬最強冷空氣來襲,主動脈剝離、心肌梗塞等患者將增2至3成。

褚柏顯說,天冷時,如果有胸悶、胸痛,腳痛等疑似心肌梗塞症狀,或感覺疲累、活動量減少、全身腫脹、腳腫、喘等心衰竭症狀,甚至「感覺被人用刀子從背後由上往下割」的主動脈剝離症狀等,應盡速就醫,避免延誤病情。

(中國時報)
--
進補要忌口 太燥恐爆痘

冷颼颼的天氣,呼朋引伴去吃麻辣鍋、薑母鴨,是最愜意不過的事,只是,隔天滿臉冒痘愁煞人。中醫師指出,飲食若能依照體質進行調配,就能吃出好膚質。
台灣中醫美容醫學會理事長、中醫師陳潮宗指出,經常冒痘、口乾舌燥、便秘的燥熱體質,最好少碰溫熱、燥熱食物,包含辛香料、咖哩、沙茶、油炸、燒烤、龍眼、荔枝、芒果、羊肉等;且進補也要斟酌,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或十全大補湯等,都可能使體質更燥熱,更容易冒痘。

寒涼體質少吃冰
至於經常手腳冰冷的寒涼體質,最好少吃冰品和冰涼飲料,以免讓體質更冷,影響皮膚變得乾燥粗糙。
陳潮宗說,要養出好膚質,飲食應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特別是冬瓜、絲瓜、薏仁等富含維他命C,具有抗氧化效果,還有助美白;另每天喝足2000c.c.的水,也可補充富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或新鮮果菜汁。

(蘋果日報)
--
頭痛畏光想吐 急性青光眼發作/蘇娟儀(岡山秀傳醫院眼科醫師)

◎案例1:

一名60歲的婦人因頭痛畏光、血壓飆高,又有噁心想吐的症狀,被內科醫師轉介到眼科門診來檢查,眼壓測量超過50毫米汞柱,原來是急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發作的症狀,經過藥物及雷射治療才回復到正常眼壓(大約12-20毫米汞柱)。

◎案例2:

48歲的蔡先生是上班族,休假日最愛和朋友摸兩圈,有時候玩興一來會打通宵,他說暗夜開車回家看路燈都有一圈彩虹光暈,原以為是眼睛疲累的關係。但近來常頭痛、眼睛痠痛,因此就醫,結果診斷是青光眼,視野已嚴重缺損,而這種缺損是不可逆,再也回不去原來的好視力了。

「青光眼」是由於眼球內水分無法正常排流出,造成眼內壓力升高,進而傷害視神經、視野和視力的疾病。40歲以上中年人,每百人中約1至2人罹患此病。

早期的青光眼無痛、無症狀,常會延誤治療時機。急性青光眼發作時,由於眼壓急遽升高,引起急性眼睛紅、眼部脹痛、頭痛、畏光、視力模糊、彩虹樣的光圈,甚至噁心嘔吐的症狀,有時會被當作是高血壓、腸胃或腦部疾患。

而慢性青光眼的症狀不明顯,偶爾會有慢性頭痛或是眼睛痠痛,等到視力減退發現症狀,往往視力及視野都已經受到很大的損傷。

青光眼是隱形又可怕的視力殺手,甚至會造成失明。眼壓是青光眼最重要的風險因素,但也有一部分病人眼壓正常,視神經卻已經萎縮,視野也有缺損,屬於正常眼壓性青光眼。

相反地,有些人的眼壓雖然高於正常,但是不會有青光眼的視神經及視野的變化,這種情況稱為高眼壓症。因此長期定時的追蹤是非常必要的。

建議有家族病史、遠視又有白內障、高度近視、糖尿病、長期使用類固醇,或40歲以上的成人,每年定期接受一次眼科檢查(包括視力、眼壓及視神經檢查),以期能早期發現青光眼。

一旦診斷確定青光眼,就必須長期接受治療及追蹤,利用藥物、雷射或手術來控制眼壓,並定期追蹤視力、眼壓、視神經及視野,防止視力惡化。

(自由時報)
--
肝指數高先查明原因 再評估是否用藥治療/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Q:我的先生是B型肝炎帶原者,一直都有追蹤檢查。他的肝指數GPT這一年來都持續偏高,大概在60-80之間,而且腹部超音波看起來有脂肪肝,也有纖維化。

可是這次回診,醫師卻告訴他「有進步」,因為B型肝炎已經消失了,也有B肝表面抗體。但我們納悶的是,GPT卻還是高達74,請問怎麼會這樣?醫師依然都沒有開藥,真的不用服藥嗎?我們實在有點擔心。

A:慢性B型肝炎患者隨著年紀增長,B肝病毒的複製能力也隨之降低,特別是50歲以上的慢性B肝帶原者,有部分人會出現B肝表面抗原消失,而且出現B肝表面抗體的情況,這對B肝患者而言,確實是個好消息,表示目前已經不是B型肝炎帶原者,而且有產生B肝表面抗體,對B肝病毒已經具有免疫力。

不過,因為B肝病毒已經存在肝細胞內好幾十年了,這段期間陸續可能有慢性肝炎的情況,久了肝臟就發生質變,演變為肝臟纖維化、肝硬化,因此,即使B肝表面抗原消失,日後定期的追蹤檢查還是很重要,千萬不可輕忽。

至於您的先生目前GPT偏高,應該與B肝病毒無關,由於他有脂肪肝,或許是因為肝細胞累積過多脂肪,引起「脂性肝炎」才導致肝指數偏高。

對此,需針對可能引起脂肪肝的原因包括:改善肥胖、高血脂的情況,以及調整飲食及運動習慣等。可是臨床上引起肝指數偏高的原因眾多,是否還存有其它原因,包括:有沒有感染到C型肝炎?或是併發自體免疫問題等,還需抽血進一步檢查。

喝酒、服用藥物或保健食品也都可能會引起肝指數高,因此,並非一旦肝指數高就需用藥治療,通常要確定病因了,再評估是否需用藥。

(自由時報)
--
子宮頸抹片異常 快做陰道鏡檢查/江盈澄(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50歲林大姐在診所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報告異常,她看到報告後腦袋一片空白,不知下一步該怎麼辦。後來被轉診到本院婦產部,經陰道鏡切片檢查後發現,病理報告為「子宮頸上皮細胞中度病變」。

子宮頸抹片檢查發現異常時,建議接受陰道鏡檢查,它是目前檢查子宮頸病變的標準方法。醫師進行陰道鏡檢查時,會以3至5%的醋酸塗抹在子宮頸上,藉由高倍數放大的陰道鏡輔助,可清楚看到病變的程度與位置,可同時做子宮頸切片進行病理化驗,以確定是否有子宮頸癌前病變。

子宮頸癌前病變,是指病變細胞侷限在子宮頸上皮內,依病變的程度又可以分為輕度、中度與重度病變。正常的子宮頸細胞,從癌前病變到子宮頸癌約需5至10年,因此可利用子宮頸抹片偵測有無異常細胞,早期發現子宮頸病變,並加以治療。

治療方面,輕度病變者建議每3至6個月進行子宮頸抹片或陰道鏡檢查追蹤;中度及重度病變建議進行子宮頸錐狀切除手術,將子宮頸癌前病變部位切除並進行病理檢驗,確認病變嚴重程度。

研究顯示,子宮頸癌與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有關,一般情況下,免疫系統會自行清除體內人類乳突病毒,但若高風險型人類乳突病毒沒有被清除,會造成持續性感染,演變為子宮頸癌前病變,甚至是子宮頸癌。

目前我國的子宮頸癌篩檢政策建議30歲以上婦女,3年至少做1次抹片檢查。提醒婦女朋友們,除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外,避免複雜的性關係及安全性行為,亦是不可忽略的重點。

(聯合報)
--
睡眠分段睡 久了恐出問題

Q:有人一覺好眠、有人常常作夢,是個性使然還是天生?

A:其實,每個人進入睡眠後都會作夢,作夢會發生在睡眠階段中的「快速動眼期」,如果一個人總是剛好在「非快速動眼期」醒來,就可能誤以為自己天生一覺好眠、都不會作夢。

一般來說,當人們進入睡眠後,會先進到「非快速動眼期」,由淺睡進入深睡可再細分為N1、N2、N3三個階段,接著會從N3回到N2,但是,N2不會回到N1這麼淺的睡眠階段,而會進入介於N1與N2之間的「快速動眼期」。

在「快速動眼期」階段,大腦會從視覺皮質區提取白天的記憶,加以重整、固化,以變成長期記憶。由於視覺皮質區參與,因此這個時候會出現影像,但因為掌管邏輯的前額葉此時沒有與之連結,因此夢境往往雜亂無章。若是在這個階段醒來,就可能清楚記得夢裡發生什麼事,隨著清醒再逐漸淡忘。

從N1、N2走到N3,再從N3回到N2與快速動眼期,這稱作一個睡眠周期,所需時間約為90分鐘,一般睡眠需經過4到6個周期,共需6至9個鐘頭。只有前兩個周期可進入N3這個深睡階段,且快速動眼期時間較短;後面的周期都只到N2,而快速動眼期時間增加。

了解睡眠周期就知道,「一次睡滿8小時」跟「分段睡、總時間長為8小時」是不一樣的,如果睡眠切割成好幾段,那麼每次開始睡,睡眠周期就得從頭來過,走不到較長時間的「快速動眼期」,因而無法修剪不必要的記憶或將必要記憶固化保存,長期下來將出現問題。

(聯合晚報)
--
保肝第一步 別傷肝

老同學開名牌店,規定:「帶老婆來打95折!」「帶女朋友來打9折!」同學問:「兩人同時帶來呢?」「敢兩個都帶來,就免費!」

有些事,敢說不敢做;有些事,能做不能說;如果敢說又敢做,就沒那麼容易了,可能要有相當勇氣。

例如,肝已經不好,還要跟別人比酒,這就是能說不能做。又如有些肝病病友求好心切,私下服用偏方草藥或保健食品,等到肝機能不正常,甚至引發猛爆性肝炎,醫師一再詢問之下,才敢承認,這就是做了不敢說。

又如肝硬化到了末期,要回復彩色人生,只能靠換肝一途,但目前最大的瓶頸在於肝臟來源,捐肝來源其一是親屬捐肝,或等人捐大體,但國人保持全屍觀念濃厚,生前就說往生以後要捐大體的很少,即使有人簽署器官捐贈卡,屆時家屬也不一定同意,因此,目前等待捐肝者不計其數,但許多人等不到肝來源就往生了。

所以,為了避免走入窮途末路,平時就要好好保肝,而保肝第一步就是不要傷肝,這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就是不要比酒,說說就好,不要去做,敢說不敢做,無傷大雅。

此外,就是瞭解自己有無B、C肝,沒有B肝抗原及抗體,就要趕快打B肝疫苗。有了B、C肝,要趕快找肝膽腸胃科醫師好好定期追蹤檢查,必要時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

最重要的是,說到做到,不可以為沒症狀,就忽視了保肝大業,如此才能擁有彩色人生。

(聯合晚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