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9日 星期日

新聞自選輯 20181209

時數採核實計算 加班費縮水 高鐵員工釀春節拒加班

台灣高鐵公司上月公告新版國定假日和休息日加班費計算方式,加班時數採核實計算,雖加班費倍率調升,優於《勞基法》規定,但仍引發員工不滿,原因是如此一來加班費反而縮水。高鐵企業工會籲員工拒絕加班,並傳出車站員工私下串聯醞釀明年春節不加班,高鐵春節疏運潛藏未爆彈。



不具名高鐵員工表示,公司上月19日公告國定假日加班費費率改為核實計算,以往加班費是以4小時、8小時、12小時計算發放,加班1小時到4小時直接給4小時加班費,以此類推,但最近改為加班時數核實計算,1小時就算1小時,即便加班費倍率調升,但實際上不少人加班費縮水,加上今年未調薪,而是將明年調薪幅度提早至今年11月實施,種種做法引發員工不滿,很多車站的站務員已醞釀要連署過年不來加班,不願意賺這種歹命錢。

刪3成引發內部反彈
高鐵企業工會表示,高鐵國定假日加班費計算雖然倍率調升,但工時計算修惡,如工時以8小時為原則,以往若超時,即便工時僅9或10小時,會直接以12小時計算,但現在超時部分改為依實際時數核實,導致加班費刪減約3成,且高鐵在未與工會協調的情況下,擅自片面更改協議、逕行公告,此舉更埋下引燃勞資爭議的火種,呼籲員工和會員若國定假日排定出勤班表大於8小時的長班,應主張更換為8小時班別,或直接拒絕加班。
對於員工的反彈,高鐵公司表示,《勞基法》修法,將休息日出勤工時以每4小時為單位,調整為依實際出勤工時計算。公司考量《勞基法》修法前後對員工造成的差異影響,已提高休息日出勤加班費率,幅度為12%到31%。
以一名月薪3.6萬元的員工為例,依照現行已修正《勞基法》規定,若加班2小時,一般勞工僅能領400元,但高鐵員工可領450元,若加班8小時,一般勞工僅能領1900元,但高鐵員工可領2250元,加班費優於優於法令。

「不要波及旅客權益」
高鐵公司指出,去年曾與工會溝通加班費出勤給付費率及工時計算方式,結論是國定假日出勤給付費率比照休息日,也說明「該項原則將逐年檢討後公告」。公司並未違反與工會共識,也沒有擅自片面更改協議,且將員工休息日出勤加班費率調高,已充分兼顧法律及員工照顧。
民眾黃小姐說,高鐵是春節疏運很重要的交通工具,勞資應好好協商,不要波及旅客權益。

https://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81209/LA11/LA11_001.jpg

加班費不同 應搞清楚休息日或國定假日

明年農曆春節有9天連假,但9天連假中僅除夕至初三等4天為《勞基法》所訂國定假日,另有兩個周六、周日和1天休息日挪移的彈性放假日才結合成9天連假。勞動部指出,因連假期間包括例假日、休息日和國定假日,僱主若要勞工加班,應先確定加班的日子是休息日或國定假日,並依法令規定計算加班費。
勞動部指出,農曆除夕至年初三為國定假日,僱主應依法給假並給薪,若僱主徵得勞工同意要求勞工加班,依法需發給加倍工資,也就是除了原本的薪水之外,要加發1日工資。若是在休息日加班,則要以加給1又1/3或1又2/3倍的方式發給加班費,因去年《勞基法》修法已取消「做一給四」規定,因此只需按照實際出勤時數加給加班費即可。至於例假日除非有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否則不可加班。
勞動部指,《勞基法》是最低保障,企業給予優於法令的加班費亦無不可;若未依法給足加班費,可罰2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勞工可向各縣市勞工行政主管機關申訴。

(蘋果日報)
--
瘋木作 電鋸斬手連4起 妻撿夫5斷指求救

國內興起DIY木作風潮,但斷指、斷掌意外頻傳。高醫3個多月來,接獲4起因在家自製木頭工藝,被電鋸截斷5指、甚至斷掌意外,各經10多小時顯微手術接合,才保住手部,未來須漫長復健。醫師提醒,受傷後先加壓止血,撿齊斷指或斷掌後,沖淋生理食鹽水置塑膠袋內,再放入另裝冰塊水塑膠袋內,盡快到大醫院就醫,愈快手術愈好,不宜逾6至8個小時,以防斷指或斷掌壞死。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黃書鴻說,這4起案例分別是3男1女,都不是專業木工,只是想在家做簡易木櫃、凳子等木製品,買了木板、電鋸在家自製,一不留神,有人5隻指頭隨電鋸滑過、應聲落下,其中一名50多歲的主婦,更是右手掌整個掉下來,成了「斷掌婦」,左手拎著右手掌,先後被送到高醫就醫,由團隊進行馬拉松式顯微接合手術。

手術耗時11.5小時
61歲的李先生,是其中一名5指全斷的傷患,他說,因對木工有興趣,買高轉速電鋸,在家自製一些木藝品,受傷那天他如往常使用電鋸鋸木頭,一不留神,「咻一下」左手5根手指掉下,當下他嚇傻,血不斷滴,太太幫他撿齊斷指送到高醫急診。
參與李先生顯微接合手術的高醫整形外科主治醫師賴昕隄(昕隄音同欣提)表示,電鋸所造成的傷口,是拉扯性撕裂傷,不是平整性傷口,一般顯微手術接合成功率只有5成,團隊不放棄,花了11個半小時,為李先生清創斷指傷口,再以顯微手術,縫合肌腱、神經、血管與固定指骨等,除左手大拇指外,其餘4指斷指均成功接回。
李先生術後住院近兩周出院,日前回診,賴昕隄為他檢查後,確認李先生左手重新接回的4根手指,已經具有冷熱感覺與觸覺,但尚未能彎曲,已安排他做手部的復健療程,預估需1年,才能做握杯動作,長期復健可能達2至3年。李先生則滿心感謝高醫醫療團隊,有機會的話,仍想再做木頭工藝。

0.1公分血管縫8針
至於另名使用電鋸DIY木製家具的婦人,則是當場成了「斷掌婦」。黃書鴻說,婦人被送抵高醫時,是左手拎著右手掌,也是經團隊十多個小時顯微手術才接回,目前定期回診與接受復健等療程。
如果不慎遇斷指、斷掌等意外,黃書鴻與賴昕隄都提醒,民眾可先在患部加壓止血,必要時可用止血帶,撿齊斷指或斷掌後,沖淋生理食鹽水或冷開水,置於塑膠袋內,將裝斷指或斷掌塑膠袋放於另一個裝有冰塊水的塑膠袋內,避免斷指或斷掌直接觸碰冰塊水,帶斷指或斷掌盡快到大醫院就醫。
黃書鴻說,斷指或斷掌接合手術屬顯微手術,手術時醫師需在放大鏡輔助下,縫合肌肉、肌腱、血管與神經等組織,單是0.1公分寬的血管,即約縫6至8針,手術達8至10多個小時,受傷後愈快手術愈好,不宜超過6至8個小時,以防壞死。
在接合成功率上,賴昕隄指,平整的斷指或斷掌的手術接合成功率,預估約8至9成,但若是遭電鋸扯斷或動物咬斷傷口,因傷口較碎裂、不平整與帶有細菌多,即使進行顯微接合手術,成功率僅約5成。
台中亞大醫院整形外科醫師鄭旭棠指,先前發生過70多歲獨居老人拿電鋸做木工鋸斷自己手臂,被緊急送醫,斷肢手術最難進行在於接血管,尤其是末端肢體,血管太細小,很難接合,因肌肉一旦缺血超過4個小時就會壞死,術後24到48小時須再觀察血液循環是否回復,再等3到4周傷口復原後,才能進行漫長復健。

斷掌、斷指注意事項
◎送醫前先在斷指或斷掌處加壓止血,必要時可於傷肢上方用止血帶
→◎將斷指或斷掌淋生理食鹽水或冷開水後,置於塑膠袋內
→◎將裝有斷指或斷掌的塑膠袋封妥後,再放於另個裝有冰塊水的塑膠袋內,避免斷指或斷掌直接接觸冰塊水
→◎綁緊前述2個塑膠袋,連同斷指或斷掌、患者盡速送醫
手術類型:屬顯微手術,須在放大鏡輔助下縫合肌肉、肌腱、神經等組織,0.1公分寬血管約縫6至8針
手術時效:愈快手術愈好,室溫下不宜超過6至8小時,以防斷指或斷掌壞死
成功機率:平整斷指或斷掌接合成功率約80%至90%,若遭電鋸扯斷或動物咬傷等較碎裂或較髒傷口,接合成功率僅約50%

https://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81209/_Other/1544298316.jpg

接指女醫專攻整形 論文曾登期刊

在高醫整外團隊中,31歲的賴昕隄醫師常成為「亮點」,她2006年、大二時,曾登上《蘋果》「今天我最美」專欄,今年2月,時任住院醫師的她,所寫的論文刊載在全球醫學期刊排名第一的《新英格蘭期刊》,再度躍上媒體版面,現她已升任主治醫師,專攻乳房手術等整形領域。

曾登「今天我最美」
賴昕隄在家中排行老二,有個讀大學的妹妹,另有個大她2歲的姊姊、高雄大同醫院整外主治醫師賴雅薇,與賴昕隄一樣,曾登「今天我最美」專欄,賴雅薇專長是女性私密處、眼整形等領域,兩姊妹上月並同時受邀赴韓國整形外科醫學會中發表論文。
賴昕隄因外表出色,高醫外科部徵住院醫師,曾以她的照片,當宣傳海報,高醫經營的旗津醫院,也曾以她的人形立牌,來宣導衛教資訊,但相對外界注意她的外貌,賴昕隄更希望以實力在醫界扎根。
今年8月,賴昕隄升主治醫師,除一般整外專科醫師燒燙傷、皮膚癌重建等領域外,賴昕隄跟進姊姊賴雅薇腳步,專攻乳房重建、乳暈調整等女性整形領域。
「人生最該追求的一張標籤,就是自己的名字」。這是賴昕隄在LINE標註的座右銘,她說,希望以同為女性特質,以醫術幫助女性恢復健康與自信;仍小姑獨處的她,避談是否有男友,說盼外界注意她時,是因專業受到肯定,而非外貌。

(蘋果日報)

社會

名嘴劉駿耀 胰臟癌病逝 1個月內急速惡化 年僅52歲

52歲名嘴劉駿耀前晚因胰臟癌病逝內湖三軍總醫院。三總昨證實,劉駿耀自今年6月起因胰臟癌頻繁住院治療,前天晚上9時46分辭世。醫師表示,胰臟癌素有「癌症之王」稱號,並無有效的篩檢與預防方式,發現時多為晚期,若患者確診時已是第4期,存活時間只有6到9個月,死亡率高達9成,堪稱「沉默殺手」。

三總指出,劉駿耀最近一次住院是在上月12日,直到前天晚上過世。不具名醫師表示,劉駿耀發現罹患胰臟癌時已屬晚期,這1、2年陸續在三總治療,最近半年病情出現變化,1個月前起急速惡化,很年輕就不敵癌魔走了。

帕華洛帝也患病喪命
衛生福利部統計,胰臟癌高居去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8位,讓2082人死亡。近年國內外因胰臟癌過世名人不少,包括今年赴瑞士接受安樂死的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另有美國傳奇靈魂歌后艾瑞莎弗蘭克林、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帕華洛帝、「米其林摘星巨匠」法國名廚侯布雄、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飾演「石內卜」的英國演員艾倫瑞克曼等。
胰臟位於肝、胃、脾、膽囊、小腸之間,是身體唯一具有外分泌和內分泌功能的器官,外分泌部分是分泌消化酵素,用於分解食物中的脂肪和澱粉,內分泌細胞則位於胰島,分泌胰島素和升血糖素等荷爾蒙,用於調節體內葡萄糖、脂質、蛋白質新陳代謝。

僅2成患者能動手術
胰臟癌權威、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任田郁文指出,胰臟癌多為胰臟腺癌,致死率高。胰臟癌若未阻塞到膽管造成黃疸症狀,大部分都要到晚期出現腹痛或背痛後才發現。早期胰臟癌開刀切除乾淨,再搭配化療,最近法國有研究顯示平均可存活約50個月,而其他則平均存活約30個月。
田郁文說,胰臟會分泌保護癌細胞的纖維組織,把腫瘤包圍起來,像是在腫瘤外築一道牆,化療、電療都難以攻破。治療胰臟癌最好的方法是手術,但只有2成到2成5的患者診斷後能動手術,就是因為胰臟癌易侵犯周邊神經,很難切除乾淨,且因此容易復發或轉移到其他部位。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長庚醫院教授王正旭指出,胰臟位於後腹腔,癌變症狀不明顯,也少有效的篩檢與預防方式,故發現時多為晚期。胰臟癌好發於60歲以上族群,以52歲病逝的年齡,確實相對年輕;胰臟癌容易惡化無法控制,大多數病人癌細胞會轉到肝臟或有其他因素導致惡化,易導致器官衰竭死亡。

應留意上腹不明悶痛
王正旭說,胰臟位於腹腔深處,不易以超音波、電腦斷層攝影等檢查早期揪出,也沒有較好的預防方式,只能提醒60歲以上族群平時若有不明上腹部悶、不適感,照胃鏡卻無發現異狀,且合併有體重減輕,就要懷疑恐是胰臟癌上身,最好做進一步檢查。

胰臟癌示意圖
胰臟是消化系統一個長且扁平的腺體,負責分泌消化酵素和胰島素、升血糖素等荷爾蒙。因胰臟位置較深,早期胰臟癌僅有小腫瘤時幾乎沒症狀。
https://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81209/LA02/LA02_004.jpg

胰臟癌小檔案
成因:不明,目前已知高危險因子包括吸菸、酒精、肥胖、糖尿病等
現況:國人10大癌症死因第8名,去年造成2082人死亡
類別:9成以上為胰臟腺癌,預後極差;少數為神經內分泌瘤
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搭配化療、放射線治療,但仍易轉移或復發
好發族群:60歲以上老人、50歲以上糖尿病患、慢性胰臟炎患者、有胰臟癌家族病史者
預防方式:多吃蔬果、少吃紅肉或高熱量食物、戒菸酒、多運動,並留意身體警訊

劉駿耀
享年52歲
學歷: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
經歷:
.資深社會記者出身,曾任職《中時晚報》、TVBS、三立、《中國時報》
.常受邀上電視台評論新聞,也曾在廣播和電視台主持節目
病情:罹患胰臟癌2年,近半年病情惡化,今年6月頻繁住院,11月12日住院,12月7日病逝
婚姻:妻子陳心,2001年結婚
著作:《肥男大翻身》、《我的經驗:四年內讓月薪從6萬飆到22萬》

吸菸 肥胖罹癌風險高「最好每半年檢查一次」

胰臟癌成因至今不明,據醫界研究發現,胰臟癌與吸菸、高脂飲食有關,因此越高開發的國家,胰臟癌發生率也越高。義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文倫表示,肥胖、抽菸、喝酒、糖尿病,都證實是罹患胰臟癌的危險因子,建議民眾儘量避免不良生活習慣,肥胖者要多運動、糖尿病者要做好控制。

應少吃紅肉並戒菸酒
王文倫說,有胰臟癌家族史者、新發現糖尿病者、長期酗酒者,最好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抽血、超音波檢查;若出現體重急速減輕的狀況,最好盡速做抽血、超音波檢查,及早診斷是否罹患胰臟癌。
劉駿耀生前曾出書談減肥,並透露最胖時曾達96公斤。三總今年初發表的最新研究就指,肥胖造成的脂肪肝患者罹患胰臟癌機率,是沒有脂肪肝者的2.63倍,而胰臟癌病人若有脂肪肝,存活時間也較短。
據了解,劉駿耀生前也曾喜歡抽菸,他自稱15歲就開始吸菸,之後改抽雪茄,直到被老婆趕出門才下定決心戒菸。根據癌症希望基金會資料,抽菸是目前確認與胰臟癌最相關的危險因子,吸菸者罹患胰臟癌的機率比不吸菸者高出3倍。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多數癌症早期症狀都不明顯,建議多吃蔬果、少吃紅肉與高熱量食物,多運動、戒菸酒檳榔、留意身體警訊並定期篩檢,是防癌不二法門。

(蘋果日報)
--
劉駿耀胰臟癌病逝 醫師:6成患者一確診就是第四期

電視評論節目名嘴、曾任社會線記者劉駿耀傳出罹患胰臟癌末期病逝。三軍總醫院證實,劉駿耀自今年6月起頻繁住院,最近一次住院是在上月12日,但仍不敵病魔,於昨日晚間9時46分辭世。

「高達六成的胰臟癌患者一確診就是第四期」,國立成功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沈延盛說,一方面是因為胰臟癌細胞成長快速,短短六個月就能從早期變成末期,另方面是因為許多患者發生症狀時往往忽略、平均拖上六個月才就醫。

沈延盛說,糖尿病患者罹患胰臟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3至5倍,臨床上發現,高達半數胰臟患者確診近日不是新發生糖尿病,就是已患糖尿病但血糖控制不佳;罹患糖尿病達三年以上的人確定是胰臟癌的高危險群。

他指出,因為胰臟是製造胰島素的器官,若罹患癌症,胰臟與胰島素分泌就可能出現問題;另一方面,胰臟癌細胞相當耗糖,因此身體必須製造更多的糖提供給癌細胞,「但究竟胰臟癌與糖尿病誰是因、誰是果,目前沒有充分的研究證據可以證實。」

因此,沈延盛建議,如果新發生糖尿病,或是突然血糖控制不佳,都需要進行胰臟的影像學檢查,像是腹部超音波、內視鏡超音波或電腦斷層。

除了糖尿病之外,平常有喝酒習慣的人也須注意,每天喝超過30克酒精的人,罹患胰臟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2倍,若發現不明原因腹痛,要懷疑是胰臟炎或胰臟癌。另外,每天抽菸抽一包以上的人,得到胰臟癌的風險高達常人的23倍,這群人若發生腹痛、背痛也要警覺。

衛福部國健署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我國104年新增2237人罹患胰臟癌,1948人死於胰臟癌;無論是發生率還是死亡率,從35歲左右就開始漸漸提高。

沈延盛說,較年輕的病人罹患胰臟癌,往往跟基因與飲食有關,呼籲民眾日常飲食盡量吃新鮮的食物與蔬菜水果,注意糖分攝取,特別是糖尿病患者要嚴格控糖。一般民眾若腹痛、腰痛、背痛、甚至吃不下,但連續兩三個月、甚至到家醫科或腸胃科都看不好,就須要要針對胰臟進行影像超音波檢查。

(聯合報)
--
法院認定:管轄權屬北市 公路總局無權開單 Uber勝訴 免罰3千萬

Uber叫車服務2013年進軍台灣後,在台經營一波三折,光是營業登記沒有運輸業部分,就屢遭交通部公路總局開罰,Uber公司針對其中233件罰單、逾3000萬元罰鍰提訟抗罰,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認定,Uber申請從事運輸業未被核准就上路營運確實違法,但該公司位於台北市,理應由北市公路主管機關開罰,公路總局並無管轄權、無權開罰,日前判Uber免罰。

全案緣於公路總局所屬台北市區監理所調查發現,Uber以網路招募司機,在自家經營的Uber App應用程式平台,指揮調度233輛Uber小客車營運載客,載客完成後讓乘客以信用卡付費,Uber公司再與司機拆帳分配金額。

開罰有理無管轄權
公路總局認為,Uber公司登記為資訊業,卻未經核准擅自經營汽車運輸業,並載客收取報酬,已違反《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公路法》相關規定,因此針對被查獲的233件行為,各處罰5萬元、10萬元、15萬元不等罰鍰,總計逾3000萬元,並勒令該公司停業。
但Uber公司主張,該公司沒有利用「Uber App」軟體與個人司機簽署任何契約,也沒有原處分所認定的「未經申請核准利用網路平台經營汽車運輸業」違規行為,況且透過Uber平台進行的交易均屬境外交易,並非由公司收受款項。
此外,公路總局自2014年12月起,已陸續裁罰Uber公司逾500件違規行為,依《公路法》規定,交通部、直轄巿政府均為公路主管機關,但本件裁罰案件應由「直轄巿公路主管機關」裁罰,而非公路總局。
法官審理後認為,Uber公司位於台北巿,Uber未向北巿公路主管機關申請核准經營汽車運輸業、計程車客運業,確實違反《公路法》規定,公路總局開罰有理,但公路總局針對「台北巿轄內計程車客運業」,並無管轄權也沒裁量權,Uber公司違規行為應由台北巿政府公路主管機關開罰,因此撤銷公路總局的處分,判Uber勝訴免罰,可上訴。
Uber叫車服務自2013年來台後,引發極大爭議,不僅挑戰交通部相關法令,也因境外交易不必納稅,計程車業者不斷抗議,去年2月Uber一度宣布停業,但2個月後捲土重來,改與合法租賃車業者合作,繼續上路。

公總:將再提上訴
台灣Uber昨天回應,尊重判決,也樂見過去爭議有妥適結果。Uber會遵循納管、納稅、納保的「三納」原則,持續耕耘台灣市場。公路總局表示,尊重判決,後續將與法制單位研究並提出上訴。
北市公運處官員說,因Uber可能跨縣市營業,早期中央與地方協調由公總為管轄機關,法院僅以管轄權認定公總無權裁罰,卻未進入實質審查,後續北市公運處將配合公總作業。

Uber在台爭議事件
2014/12 公路總局以Uber在台登記為資訊公司,未申請運輸業登記卻召募司機載客,對Uber公司開罰並攔車取締司機數百件
2015/11/19 Uber公司陸續打行政訴訟抗罰,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以交通部勒令停業範圍不明確,要求重新審酌範圍,並撤銷其中230萬元罰單
2016/08/03 經濟部投審會認為Uber公司應申請運輸業,卻以資訊服務業入台,撤銷其投資許可
2017/02/02 交通部勒令Uber公司歇業並送交北市商業處撤銷其商業資訊業商業登記;Uber公司宣布2月10日起暫停在台服務
2017/02/10 Uber司機組成台灣優步司機聯盟並上街遊行抗議
2017/02/26 台灣優步司機聯盟號召350位Uber司機兩度到交通部抗議,要求廢除靠行制度
2017/03/15 Uber公司欠繳營業稅、罰金共約1億3500萬元,行政執行署台北分署派員查封台北總公司
2017/04/13 Uber公司宣布恢復營運,改採與租賃車、計程車業者合作模式上路

Uber小檔案
服務起源:2009年成立於美國舊金山,2013年進軍台灣,目前服務遍布逾60國
服務性質:以手機App平台媒合個人司機與乘客,提供載客服務,採信用卡線上付款
駕駛人數:號稱與數十家租賃車業者合作,詳細數字未公布
用戶數量:去年業者曾稱App下載數破100萬次,但詳細用戶數字未公布
營運模式:
◎去年4月起改與合法租賃車業者合作,協助租賃車業者與乘客(租車消費者)間媒合
◎計費方式依租賃車業者不同,在不同時間和路況也會有不同報價

聯合租賃車業 Uber讓步合法化

Uber在2013年進軍台灣市場,招募白牌車、個人司機違規載客,加上被質疑未足額繳營業稅,引發爭議,交通部公路總局連續取締4年無效後,政府去年修法祭出重罰,違規累犯6次以上或半年3次以上,最高罰款從15萬元提高至2500萬元,讓Uber急踩煞車,去年2月10日起公告停業。時隔2個月,Uber在重整腳步後,去年4月13日宣布改與合法的租賃車業者合作,再度重返台灣市場。

叫車時可先看報價
根據規定,租賃車代僱駕駛需要有職業駕照,Uber與租賃車業者合作,等同擺脫以往採用白牌車載客的爭議。Uber更宣布,回歸單純提供資訊的技術平台角色,不僅與租賃車業者合作,更協助租賃車業者與乘客(租車消費者)間的媒合,費用由租賃車業者設定和提供,在不同時間和路況,也會有不同報價。
現在民眾使用Uber叫車時,就可以即時在Uber App上看到車資報價,同意車資後再叫車。離峰時段收費有時會比計程車低,但交通尖峰收費就會比計程車高。抵達終點後,民眾可透過Uber App信用卡付款,車資由Uber與租賃車業者拆帳,Uber依舊抽成約25%。

(蘋果日報)
--
Uber拒繳3625萬罰款勝訴 公總要上訴

台灣宇博數位服務公司(Uber)未登記為計程車客運業,卻招攬司機載客營利,被公路總局依違反「公路法」裁罰二一五件、共三六二五萬元,並勒令停業,但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發現,宇博公司登記在台北市,公路總局對「直轄市轄內計程車客運業」欠缺管轄權,日前判決撤銷處分,可上訴。

Uber稱樂見爭議有妥適結果
交通部公路總局表示,收到判決書後一定會提出上訴。Uber公司則表示,尊重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樂見過去爭議有妥適結果。

Uber五年前進軍台灣,由APP平台指揮調度車輛營運載客,Uber公司拆帳分配金額給司機,違反「公路法」中的未經核准擅自經營汽車運輸業,公路總局鐵腕開出二一五張罰單,總計三六二五萬元,並勒令宇博停業。

宇博不服處分,赴北高行提出撤銷處分告訴,主張宇博登記於台北市,僅限台北市政府具有裁罰行政管轄權,公路總局並無。

公路總局抗辯,「公路法」第卅七條第一項第三款及第七十八條第一項規定,對未經核准經營計程車客運業而違法者,直轄市政府及公路總局皆有事物管轄權限,且就算土地管轄錯誤,交給台北市政府也應為相同處分,依「行政程序法」規定無須撤銷處分。

北高行合議庭指出,Uber未向主管機關申請核准經營汽車運輸業,本來就不得招募司機經營計程車客運業而受報酬,公路總局認定違法確有依據,不過,一口氣開出二一五張罰單,是否有違一行為不二罰原則?公路總局未深究清楚。

合議庭再表示,撤銷處分主要理由在於「公路法」規定,登記在直轄市的計程車客運業者,主管機關應為直轄市政府,本案應由台北市公路主管機關做成處分才是合法。

北市︰中央和地方都有管轄權
公路總局表示,裁罰Uber相關訴訟分成很多批案件在進行中,前年開始高等行政法院陸續有判決出爐,之前有許多案都是駁回,等同判公路總局勝訴,此案應該只是個別法官對此事有不同認知,會提出上訴。

台北市公共運輸處長常華珍也指,由於Uber車輛會跨縣市營業,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早就協調過,最後由行政院認定,對於以自用車牌車輛做為計程營業用車的Uber,交通部和地方政府機關都有管轄權。

(自由時報)
--
高院判Uber免罰3千萬 公路總局將上訴

台灣宇博數位服務公司(Uber)遭公路總局開罰233件總計逾新台幣3000萬元及勒令停業,提起訴訟抗罰。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免罰,公路總局今天表示,尊重判決,但會提起上訴。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認定公路總局並無管轄權,開罰違法,判Uber勝訴免罰;全案可上訴。

公路總局回應,針對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對公路總局未具裁處Uber案管轄權的不同見解,公路總局原則尊重,後續正式收到裁判書後,對於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不同見解部分,將會同法制單位,研析依程序向最高行政法院提出上訴說明。

事實上,公路總局對Uber開出的罰單超過11億元,至今只收到7000多萬元。

Uber大約在2014年進軍台灣,因招攬一般小汽車駕駛用私家車,違規經營計程車,公路總局屢勸不聽,從2015年開罰,但Uber違規未改善,立法院2016年底修正「公路法」,將裁罰金額從每件最高15萬提高至2500萬元。

Uber因不敵重罰,2017年2月曾宣布暫停在台灣的服務,不久後,改以與租賃業合作,以提供資訊服務方式合法營業,但現在又遭計程車業者指Uber仍是在經營計程車業,是不公平競爭,交通部研擬管理辦法,日前卻引來租賃業者不滿,指打壓創新。

公路總局估計,Uber違規期間的罰金高達11億5000萬元,Uber已繳的罰金約7000多萬元。

公路總局運輸組長劉育麟說,與Uber的罰金官司一直在進行,且不同案件由不同法官審理,有些是公路總局勝訴。

(中央社)
--
羅東夜市挨批墾丁化 60元排骨酥竟僅4塊 《蘋果》查價 同業也嫌貴

屏東墾丁因接連坑客糾紛,觀光雪上加霜,有遊客在宜蘭羅東夜市,花60元買3兩排骨酥卻只有4塊,擔憂「羅東夜市也要墾丁化了嗎?」《蘋果》昨回店家,同樣價格買了6塊,新北、桃園、台中、台南都是3兩50元,新北有9塊、桃園和台南7塊、台中12塊,對於網友60元只買了4塊,同業說除非肉很大塊,若是普通尺寸,「那就太貴了!」

一名女網友在臉書「宜蘭知識+」po文說,日前到宜蘭羅東夜市逛街,在某攤位買了一份60元排骨酥,老闆只夾了4塊,她看了傻眼,不可置信地問:「分量太少了吧?」老闆回嗆:「不然你買100元啊!」她氣得拍照po網,強調「真的不是吃剩的!」

實秤6塊業者喊冤
網友看了照片直呼好貴,也有網友附和「這是真的,因為我也買過」、「越來越貴,之前50元還有5塊」,不少宜蘭商家憂心「外界以為羅東成了第二個墾丁」,盼同業自律。
《蘋果》昨重回該店,林姓老闆娘抱怨:「已經很黑了!污點了!」強調店內用的是真材實料豬小排,肉很大塊,過去從沒有客人抱怨分量少,說她坑人太不公平。記者請老闆娘秤3兩排骨酥,結果有6塊,詢問為何網友只買到4塊?老闆娘氣說:「買了嫌貴為何不當場講,回家拍照上網,誰知道是不是吃過了?」還說肉有大小塊之分,一定會有差別。

一中商圈50元12塊
為了解排骨酥售價,《蘋果》昨天走訪新北、桃園、台中、台南4地,新北永和樂華夜市的吳記排骨酥攤十分有名,店家表示小份50元、中份100元、大份150元、特大份200元,記者買了小份,重約3兩有9塊。店家說,網友的照片無法看出實際尺寸,無法評論。
桃園觀光夜市入口處不遠處也有一家排骨酥攤,分量有大、中、小選擇,但未標示重量。店家告訴記者,小包50元,大約3兩重有7塊。
《蘋果》到台中一中商圈買排骨酥,一包3兩的排骨酥,售價只要50元,打開包裝數一數,有12塊排骨酥。張姓老闆娘說,羅東夜市60元3兩只有4塊,「真的有點誇張!」記者在台南市永康區中山南路吳記排骨酥店選購排骨酥,一包3兩重售價50元,內有7塊排骨酥。
常到夜市買排骨酥的羅小姐說,如果網友所言無誤,「賣這麼貴,傳出去以後生意很難做」;張小姐說,如果只能買4塊排骨酥,不如改吃雞排。

夜市坑人爭議事件簿
2018/12 高雄瑞豐夜市
網友買水煮玉米4支要價220元,嫌貴不想買,還被老闆罵「都剝皮了怎能不買?」
2018/04 台北士林夜市
韓國遊客買現切水果,詢價100公克30元,買了7包水果被索1500元
2018/04 屏東墾丁大街
網友點2碗麵,看起來一模一樣,但肉燥乾麵180元,三色拌麵220元
2017/12 屏東墾丁大街
網友到「吳師傅魯味」買2盤滷味1845元
2017/01 高雄六和夜市
民眾點一盤炒烏魚膘,索價1680元,民眾不服報警,雙方840元和解

消保官:先問清價錢分量自保

民眾到宜蘭羅東夜市買排骨酥,事後上網嫌貴,消保官指出,每個人對貴或便宜的感受不同,店家販售商品,價格應公開,民眾購買前一定要詢問清楚,以免遭哄抬,若遇糾紛先用手機蒐證,再報警或向當地消保官申訴。
花蓮縣政府消保官危正美指出,一般店面做生意,價格大多公開,但夜市攤販因為不用開發票,價格不一,有些甚至老闆喊了算,消費者最好的自保之道就是「先問價錢」,確認計價方式及食物分量,若商品與自己期望的價格有落差,就不要買。不幸遇到購物糾紛,可先用手機拍照、錄影蒐證,報警或向當地消保官申訴。
宜蘭消保官王雅琳指出,貴或便宜每個人看法不同,政府尊重市場機制,但店家應將價錢、分量標示清楚,才能避免爭議。
花蓮東大門夜市管理委員會說,消費者若遇到消費糾紛,可向管委會申訴,若調查屬實,會去約束攤商,必要時也會將惡劣攤商趕出去,不讓其破壞夜市名聲。

(蘋果日報)
--
假訊息 社群網站也有責

今年九合一選舉網路假訊息滿天飛,行政院嚴懲假訊息決祭出一整套逾十項法案的修法,將修正「數位通訊傳播法」,增列政府主管機關或檢舉人若發現有人在Facebook、Youtube等社群網站散播不實訊息,可要求社群平台業者進行事實查核,經查證屬實,業者須在廿四小時內將假訊息下架,否則將處以罰鍰。

推動一整套修法 嚴懲假訊息
據透露,行政院決在本週四院會通過這十多項修法,增訂在網路系統性、大量散布意圖使人不當選的訊息,適用「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意圖使人不當選的規定。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散布謠言或傳播不實之事,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行政院官員表示,對於規範假訊息,為避免外界有針對性立法的不當聯想,決定不立專法,而是推動一整套修法。

政務委員羅秉成召集跨部會研商多時,本週四將提報行政院院會通過的假訊息一整套修法,包括「數位通訊傳播法」、「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社會秩序維護法」、「災害防救法」、「傳染病防治法」、「保險法」、「農業金融法」、「氣象法」等十多項修法草案。

週四院會也將通過內政部所提修正社維法,若散布假訊息不實之事使公眾產生畏懼或恐慌者,可處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另將修正「災害防救法」,對於散布災害不實資訊,造成危害甚至傷亡,最高可處無期徒刑。

數位通訊傳播法 增連帶責任
行政院發言人谷辣斯.尤達卡(Kolas Yotaka)表示,政院這次對假訊息的修法,包括修正「數位通訊傳播法」,對社群網站平台業者訂定規範,其他有關修法主要是在民事方面加重賠償責任,刑事部分加重其刑。

政院去年十一月提出「數位通訊傳播法草案」,正在立院審查。這是鼓勵數位通訊服務的平等近用,草案明定網路資源與流量管理的合理使用與資訊揭露原則,並未規範社群網站業者對拒絕將假訊息下架的連帶賠償責任,政院此次予以增訂。

高雄港務大樓倒塌? 男散佈假消息被查辦

一名複姓范姜的網友,前天在網路散佈興建中的高雄港旅運中心大樓 ,倒塌的假消息,高雄港務警察總隊查出他住新北市,昨由三峽警分局通知到案,范姜承認收到友人傳來照片,未經查證便散佈提醒,對於造成恐慌表示對不起大家,並在臉書道歉;警方依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將他移請裁罰。

友人傳來 未查證就轉PO
有人7日在臉書PO出高雄港旅運大樓鋼骨照,聲稱「海邊路港務大樓倒塌」,媒體向警察、消防及台灣港務公司高雄分公司查證,確認是假消息。經查,照片是從旅運大樓上方往下拍,看起來像倒塌,實際上是延伸的鋼骨結構,屬帷幕曲面造型。

三峽警分局通知29歲范姜姓工人到案,他供稱,接到南部的朋友傳來照片,深感台灣近年歷經復興空難、普悠瑪車禍,憂心高雄港旅大樓的安全性,遂在沒查證下散佈。

警方表示,依目前法令,本件散播假消息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散佈謠言,足以影響公共之安寧者」規定,可處3日以下拘留或3萬元以下罰鍰。

(自由時報)
--
高雄樓塌? 散布假消息 面臨裁罰

複姓范姜的男子七日在網路貼文稱「高雄海邊路港務大樓倒塌」,還張貼大樓鋼骨外貌的空拍照片,後來被查證純屬謠言。高雄港務警察總隊認定他以假消息造成眾人恐慌,昨依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將全案移送高雄地方法院簡易庭裁罰。

新北市三峽區一名複姓「范姜」的卅四歲男子,因在臉書爆料公社上張貼高雄港旅運大樓倒塌的貼文,引起許多人恐慌,瞬間引起許多網友討論,更在臉書、PTT瘋傳,甚至連LINE群組都在轉貼。

隨後有網友指出是散布假消息,根本沒有大樓倒塌的情況,警方發現該男宣稱倒塌的大樓,是還在興建中的「高雄港埠旅運大樓」,因為大樓採用鋼骨結構興建,又設計成非典型的幾何形狀,照片的鏡頭顯示是從旅運大樓上方往下拍,照片看來像倒塌的樣子。

警方隨即追查散布謠言者,范姜除迅速刪文道歉,並貼文表示「確實是我未經查證而導致大家誤會」,會去警察局說明。

范姜昨天到三峽警分局接受警詢時稱,一名南部的朋友傳照片給他,他收到後誤以為是真的,想到台灣社會近年來歷經普悠瑪等公安事故,憂心高雄港旅大樓安全,才好心轉貼到臉書。

後來引起議論,他向朋友求證,才知道原來只是朋友和他開玩笑,要上網刪除留言,已來不及。他向員警表示,很後悔沒查證就傳出照片和留言。

高雄港務警察總隊依違反社維法,移送法院簡易庭裁處,以現行條例可處三日以下拘留或三萬元以下罰鍰。

內政部日前才剛通過社維法部分條例修正草案,散布假消息可處卅萬元以下罰鍰,另外,《災害防救法》第四十一條修正草案,散布有關災害的不實資訊致人傷亡,最重處「無期徒刑」。

謠傳高雄港務大樓倒塌 警依社維法查辦

新北市複姓范姜的男子昨天將興建中的高雄港旅運大樓鋼骨外貌照片貼上臉書,留言「高雄剛剛海邊路港務大樓倒塌」,引起信以為真的網友一陣恐慌,後來經查證,純屬謠言。今天高雄港務警察總隊依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將全案移送高雄地方法院簡易庭裁罰。

警方表示,范姜男子(34歲)昨天將高雄港旅運大樓照片和留言,貼在臉書爆料公社,後來被踢爆是「假消息」、「假新聞」,只是鏡頭從旅運大樓上方往下拍,照片上看來像倒塌的樣子,警方也追查散布謠言者,范姜才在昨天下午再上爆料公社,貼文表示「確實是我未經查證而導致大家誤會,散佈(布)假消息的責任,我會去警察局說明,非常對不起」。

昨天警方查出范姜身分,得知他住新北市鶯歌區,委由新北市警三峽分局代詢問他的說詞。范姜今天到三峽警分局接受警詢時稱,1名南部的朋友傳照片給他,他誤以為是真的,沒再向朋友查證,就把照片轉貼到臉書爆料公社,後來引起議論後,他向朋友求證,才知道原來只是朋友和他開玩笑,要上網刪除留言,已經來不及。他向員警表示,很後悔沒查證就傳出照片和留言。

高雄港務警察總隊刑警隊長趙明宏表示,范姜涉嫌散布假消息,警方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5款「散佈謠言,足以影響公共之安寧」,可處3日以下拘留或3萬元以下罰鍰,將把全案移送高雄地方法院簡易庭裁罰。

(聯合報)
--
減碳績效不佳 環署:與天氣有關

環保團體「德國看守協會」將公布全球減碳績效排名,台灣今年成績退步2名,只略勝南韓、伊朗、美國及沙烏地阿拉伯。(資料照)

環保署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簡任技正邱國書指出,主要原因應與天氣有關,去年雨量偏低、水力發電減少17%,雖然太陽光電及風力發電有顯著提升,還是增加火力發電來填補水力發電的不足。去年夏季高溫日數多,平均每人用電量亦為歷年最高,較前年增加2.34%,也是原因之一。

邱國書也質疑,這項排名根據溫室氣體排放量、再生能源發展、能源效率及氣候政策等4大領域14項指標進行評比,氣候政策這一大項缺乏客觀指標,台灣在此項得分偏低。

(自由時報)
--
全球減碳台灣只贏4國 環保署:要怪雨少天又熱

聯合晚報記者在波蘭獲得環保團體「德國看守協會」(Germanwatch)公布的全球氣候變遷績效指標排名,台灣今年退步兩名,被列為「非常糟糕」等級,只贏南韓、伊朗、美國及沙烏地阿拉伯。環保署今發新聞說,指標退步是因雨量過少,所以需增加火力發電來填補水力發電的不足,並指氣候政策缺客觀指標,台灣在此項目的得分偏低,相對若干排碳大國,如印度等卻獲得高分,讓人不解。

環保署表示,我國在再生能源發展指標顯著退步,主要是因去年雨量偏低,造成慣常水力發電減少 17.0%,使得整體再生能源發電量減少 2.87%。因此雖然太陽光電及風力發電有顯著提升,但還是需要增加火力發電來填補水力發電的不足。

環保署還說,去年夏季溫度偏高,且高溫日數又多,造成產業與民生用電需求超出預期。去年用電量為歷年最高,平均每人用電量也是歷年最高。106 年用電量較 105 年增加 2.34%。

環保署指出, 該項指標排名根據溫室氣體排放量、再生能源發展、能源效率及氣候政策4大領域14項指標進行評比。但氣候政策這一大項較缺乏客觀衡量指標,台灣在此項目的得分也偏低。相對若干排碳大國,如印度等卻獲得高分,也是讓人不解之處。

環保署認為,該項評比以人均碳排放為主要指標,這對台灣與韓國等以出口外貿導向的國家較為不利。

環保署說,氣候變遷績效指標預計下周一(10日)發布,環署將持續關注指標發布與排名情況,進一步索取我國各項指標評比結果,分析檢討我國氣候變遷政策相關政策與方針。

(聯合報)
--
用孫悟空治豬八戒12年/豬農養台灣獼猴 吃官司

新北市60歲陳姓養殖戶,聽信「只有孫悟空治得了豬八戒」的古早傳說,在豬舍裡養了一隻台灣獼猴,說來也巧,從此小豬仔隻隻健康,順利長大,他喜孜孜地形容「真的有用」;結果上月間被人檢舉他違法鍊拴猴子,保七總隊會同新北市動保處前往帶回該猴收容,並將陳男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送辦,陳男委屈說:「不知道這是保育類動物。」

稱豬仔都平安 不知違反野保法

陳男說,多年前剛開始經營養豬場時,小豬仔連連暴斃或病死,讓他損失慘重,村裡老一輩告知,只要在豬舍養猴子「坐鎮」,豬隻就不會病死,長輩還以「西遊記」為例,表示除了唐僧外,只有孫悟空能治得了豬八戒。

他供稱,剛巧12年前,住在高雄市六龜的友人偶然間捉到一隻台灣獼猴無處飼養,安置到他的養豬場,從此所養的數十頭豬,果然都平安長大;至於用鐵鍊拴住則是怕牠亂跑。

保七總隊月前接獲「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通報,前往新北市淡水區這處養豬場,發覺台灣獼猴脖子上遭鐵鍊綁住,豢養在豬圈旁的髒亂環境中。

台灣獼猴 還是保育類動物

若公告改列一般 飼養仍觸法
台灣獼猴已被列為保育類動物30年,農委會林務局今年6月將台灣獼猴從保育類除名,調整為一般類野生動物,不少民眾以為台灣獼猴已經不是保育類動物;林務局表示,目前僅預告期結束,還在整理各方意見才公告,台灣獼猴目前仍是保育類動物。

林務局保育組組長夏榮生說,無論台灣獼猴是保育類或一般類,基本上都不能有獵捕行為,除了研究性質,基本上也不能飼養,飼養保育類動物涉及刑責,如果是一般類,則有行政罰鍰。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騷擾虐待保育類動物,最重可處1年徒刑,獵捕一般類野生動物,則會面臨6萬以上、30萬以下罰鍰。

(自由時報)
--
冠鈞之死效應 國道警察 明年起發放危險加給

國道公路警察局楊梅分隊員警王黃冠鈞上月不幸殉職,喚起各界對國道警察權益的重視,在王黃員告別式當天,朝野立委與內政部長徐國勇、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施能傑特別赴國道視察,體驗國道警的危險工作環境,施能傑視察後允諾,危險加給將在明年上路,且不管何時通過,都會追溯自明年元月一日發放。

無論何時通過 都追溯自元月
國道公路警察局表示,危險加給並不能降低警方面對的危險性,但能鼓舞明知環境危險,卻仍勇敢保護用路人的現職員警,目前全台國道外勤警員人數約1260人。基層表示,危險加給對於第一線執勤警員是一種肯定,警員有了認同感,面臨險惡工作環境自然能夠「無所畏懼」。

今年4月國道警察郭振雄、葉家豪遭大貨車追撞殉職,內政部即發文向行政院提議增加國道警察危險加給,加給金額比照刑警增支6成警勤加給,即每人每月可實領5061元;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認為可能影響整體警察薪資的「衡平性」,案子延宕至今。

王黃冠鈞上月殉職後,立法院內政委員會與徐國勇、施能傑等人,實地上國道體驗員警工作環境,視察結束後,施能傑即允諾明年發放危險加給。至於加給金額是否會「打折」,徐國勇表示會全力爭取給足5061元。

徐國勇爭取給足5061元
施能傑表示,加給無法降低工作危險性,只能替國道警察局「留住人」,真正要解決問題,還是要請警政單位從教育訓練、裝備汰換等方向一起努力。

1年多來4人殉職 執勤高風險 警擬購緩撞車

一年多來已有4名國道警員在高速公路執勤中殉職,去年至今更有超過200名國道警員申請調離,為保護員警安全,國道公路警察局擬以明年度預算添購31輛緩撞車,當員警在高速公路處理事故,若不幸遇駕駛追撞,緩撞車可以為員警帶來多一層防撞的安全防護。

另外,國道警以往排除事故、拋錨車輛、掉落物等勤務,都是1車2警負責處理,今後也改為2車互助處理,且鄰近分隊會增派1輛巡邏車到場協助警戒,希望減少追撞意外發生。

據了解,目前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的事故處理小組有20輛緩撞車,國道警察有31個外勤分隊,但沒有緩撞車。現行國道發生事故,員警第一時間趕抵現場,通常員警處理一段時間後,高公局事故處理小組的拖吊車與緩撞車才會駛抵,追撞事件常發生在這段「空窗期」。

基層表示,國道警察處理事故,警示燈和警報器都有開,但肇事駕駛都說「直至撞到警車,才醒過來」,故只有擺上緩撞車,讓追撞車輛先撞上緩撞車,才能保障員警執勤安全。

國道警局表示,緩撞車未到位前,仍需高公局事故處理小組協助支援緩撞車。

http://img.ltn.com.tw/2018/new/dec/9/images/bigPic/600_192.jpg

(自由時報)
--
拜訪客戶不算加班?法院支持勞檢裁罰

桃園某銀行營業員連續2天超時工作,銀行未給加班費,被市府勞動檢查發現,裁罰5萬元,銀行以員工是拜訪客戶,非提供勞務主張免責,法官判裁罰有理。

桃園地院調查,在銀行服務的潘姓營業員,2年前的7月中旬,連續2天下午拜訪客戶,隔天補登下班時間為下午4點50分,超過約定下班時間50分鐘,銀行未給行員加班費,被市府勞動檢查發現,裁罰銀行5萬元。

銀行提行政訴訟指出,「營業員就職約定書」約定上班時間是上午8點到下午4點,潘姓員工連續2天下午外出,隔日補登簽退時間,但其訪談客戶紀錄表並無登載任何提供勞務的內容,且以拜訪「非自己客戶」名義外出,與業務無涉,不屬於提供銀行勞務,主張不算加班、應撤銷裁罰。

法院審理時,桃園市府指出,曾訪談二名工作性質與潘姓員工相同的營業員,二人都表示,因業務與證券交易有關,中午無休息時間,收盤後都會外出訪視客戶,外訪到何時結束,隔日再補登下班時間,拜訪客戶屬於「業務範圍」。

法官審理後,引用最高行政法院判決「勞工是否延長工時,應以出勤紀錄為主要依據」,銀行主張員工拜訪「非自己客戶」,不算提供勞務,法官認定這項主張不足以推翻員工出勤紀錄,以銀行未給超時工作加班費,判裁罰無誤。

(聯合報)
--
檢舉警察冷笑 反因誣告判刑

經常檢舉的洪姓男子不滿鳳山警分局忠孝派出所鄭姓員警不受理他的報案,直接檢舉鄭、還稱鄭姓員警對他冷笑。督察室調查後確認與事實不符,鄭姓員警對洪提誣告,高雄地院依誣告罪,判洪有期徒刑四月,並指責他浪費行政監督資源,可上訴。

洪自二○一四至二○一六年間,多次檢舉鄭姓員警。鄭昨在得知判決結果後說,洪姓男子每次對他的檢舉,原都選擇容忍,承受分局督察組、警局督察室調查壓力,結果都查無事證。這次他決定不再隱忍提告洪誣告,也謝謝長官支持,希望對方能尊重警察工作。

高雄地院判決指出,洪姓男子(四十多歲)到案後,指因為到派出所報案,請員警幫忙調閱監視器,鄭姓員警對他冷笑,才打電話去問一九九六,民眾遇到這個狀況怎麼辦。

法院審理時,鄭姓員警說,今年一月洪到派出所時,他剛好一點交接班,準備外出巡邏,「當天不是我值班、備勤。我沒有受理洪的報案,沒有對洪冷笑,完全沒有跟洪接觸,那兩個小時不是我值班」。

合議庭調閱當天勤務分配表、派出所監視錄影畫面,並傳喚當天值班、備勤員警,確認當天鄭姓員警雖出現在派出所,當晚一點負責巡邏,不是值班或備勤人員,沒有與洪互動、交談。認定洪打一九九六內政服務熱線表示,鄭姓員警對他冷笑、不受理報案,都與事實不符合。

合議庭認為,洪姓男子誣指鄭姓員警是當時值班員警拒絕受理他的報案,讓鄭姓員警受到懲戒處分危險,浪費調查資源,洪所為應嚴予非難,且否認犯行,判洪有期徒刑四月,可上訴。

誣指員警不受理報案 法院判誣告罪徒刑4個月

高市洪姓男子對鳳山警分局忠孝派出所鄭姓員警受理報案、檢舉事項有所不滿,打1996內政服務熱線指控鄭姓員警。鄭姓員警被督察室調查後確認與事實不符,員警決定對洪男提誣告,高雄地院審理後,將洪姓男子依誣告罪,判處有期徒刑4月。

高雄地院判決指出,洪姓男子到案後坦承打1996內政服務熱線,但否認誣告。洪辯稱,他到派出所報案,請員警幫忙調取監視器,鄭姓員警在派出所對他冷笑,才打電話去問1996民眾遇到這個狀況怎麼辦。

合議庭審理時,鄭姓員警說,「對方檢舉我拒絕受理或是態度不佳」,表示今年1月案發時,他剛上班準備巡邏,洪來找他時,剛好一點鐘交接班,巡邏時間是1到3點,「當天不是我值班、備勤。我沒有受理洪的報案,沒有對洪冷笑,我完全沒有跟洪接觸,那2小時不是我值班」。

合議庭調閱當天勤務分配表、派出所監視錄影畫面,證實當天雖然鄭姓員警有出現在派出所內,但當晚1點負責巡邏,不是值班或備勤人員,沒有與洪互動、交談。認定洪打1996內政服務熱線控鄭姓員警對他冷笑、不受理報案,都與事實不符合。

合議庭認為,洪姓男子誣指鄭姓員警是當時值班員警拒絕受理他的報案,讓鄭姓員警受到懲戒處分危險,浪費有限的行政監督調查資源,洪姓男子所為實應嚴予非難,且犯後否認犯行,判洪犯誣告罪,處有期徒刑4月,可以上訴。

法院審理時,鄭姓員警告訴合議庭,洪多次檢舉他,2014年3次、2015年1次,2016年4次。鄭姓員警對於洪男每次檢舉都隱忍下來,承受分局督察組、警局督察室調查壓力,但都查無事證。這次在同事鼓勵下,他決定不再隱忍,提告對方誣告,希望對方能尊重警察工作。

(聯合報)
--
部分求職者 不為五斗米折腰

經濟成長果實分配不均已非新議題,也有求職者不願「為五斗米折腰」。

根據主計總處調查,超過三成失業者曾遇有工作機會,最後卻未踏入職場,其中因「待遇不符期望」的占比高達六成四,顯見雇主與勞工對於合理薪資認知仍有不小落差。

為避免季節性因素影響,主計總處固定在每年5月進行「人力運用調查統計」,並於日前公布今年調查結果。今年5月失業者共43萬人,其中有15萬人在求職過程中遇有工作機會,但因「待遇不符期望」而未就業者占比高達64.31%。

此外,名列前茅的失業者不願屈就原因,還包括「工作地點不理想」、「工作環境不良」、「需輪班或排(輪)休」,占比依序是11.95%、6.73%及6.06%,「學非所用」以1.5%占比最低。

根據主計總處調查,全時受僱者主要工作經常性收入(不含非經常性的獎金、紅利)平均為39,461元,年增2.08%,此為2011年以來首次超過2%。

其中,月收未滿3萬元者由2009年的334.9萬人遞減至267.4萬人,占比雖仍超過三成,但已是近十年來最低。

至於3萬元以上未滿5萬元者達434.8萬人或50.04%,占比首度超過五成。

(經濟日報)
--
Airbnb改變旅宿市場 觀光局難立專法管理

Airbnb風潮改變人們旅遊住宿的習慣,日本今年訂出民泊新法將房東納管,台灣業者仍遊走在法律灰色地帶,觀光局官員坦言,市場不夠大,傳統旅宿業者抵制是最大難題。

全球旅宿預訂平台Airbnb住家共享受到全球旅客歡迎,越來越多旅客在旅行時選擇入住Airbnb民宿,而非傳統旅館、飯店,希望更深入體驗在地的文化和生活,也有越來越多民眾希望成為短租房東,增加自己收入。

根據Airbnb調查,全台3大都會區有84%民眾認為透過Airbnb將住家分享給旅客短住,有助於在地旅遊產業的發展。也有77%受訪者表示,住家分享與Airbnb模式,有助於所在都市的經濟發展。

另外,有66%民眾表示願意使用Airbnb上的房源作為旅宿選擇,更有44%的民眾表示,願意嘗試出租家中多餘空間,當個Airbnb房東,補貼生活開支。

Airbnb台灣暨香港公共政策總監蔡文宜日前受訪時向政府喊話,呼籲台灣政府盡速訂定專法,讓想要投入地方創生的房東有法可循。

蔡文宜舉例說明,目前日本、柏林、溫哥華等國家或城市都陸續以明確法規管理住家分享,其中台灣人最愛旅遊的國家日本更是以民泊新法來輔導業者合法化,新法上路後,房東一年最多只能營業180天,還得通過消防安全檢查等查核,不只是讓消費者有更多保障,也帶動地方創生。

對此,觀光局旅宿組長湯文琦表示,現行已經有民宿管理辦法可以輔導偏鄉投入地方創生產業;觀光局也修法,授權地方政府可以開放讓具有歷史、文化風貌的地區的設立民宿,台南、高雄鹽埕等地都陸續有合法民宿。

事實上,觀光局曾在2017年擬有條件開放短租,當時也邀集專家學者、業者研議;不過考量觀光業大環境不景氣,傳統旅宿業者反彈聲浪大,最後不了了之,只能授權地方政府認定開放設立民宿。

觀光局坦言,目前觀光市場不夠大,傳統旅宿業已經面臨住房率下降的問題,業者反彈聲浪大,是難以開放短租的最大因素。

中華民國旅行公會全國聯合會召集人李奇嶽說,訪日國外觀光客在2012年時只有800萬人次,到了2018年已經提前達到2000萬人次目標,觀光大餅人人都有得吃,民泊新法上路後也不致影響原有旅宿業者的生意。反觀台灣,從2015年起連續4年都停滯在1000萬人次,觀光這塊餅不夠大,傳統旅宿業者當然群起反彈。

他說,自己支持地方創生,也在宜蘭經營民宿,他認為開放讓具有歷史、文化風貌的地區的屋主進行住家分享是好事。

台灣觀光市場不夠大,若是開放勢必會對傳統旅宿業者產生排擠效應,李奇嶽認為,當務之急應該是先將餅作大,提升觀光客人數,吸引各國遊客來台灣玩,讓大家都有錢賺。

(中央社)
--
耗能新規嚴3成 逼車廠推電動車

未來電動車販售會更多!經濟部公告新版《車輛容許耗能標準》,自2022年起,各車商銷售車輛平均油耗容許值大幅加嚴,汽車提高3成、機車提高1成。車商全年車輛出廠總平均油耗如超出標準,不合格耗油車將不准販售,屆時會逼使車商推出更多電動汽機車、高效節能省油車。

經濟部能源局2016年大幅改制車輛耗能標準,除傳統個別車輛排氣量耗能管制外,首度導入歐盟採用的「總量管制」,對生產或進口車商多加一層總量油耗管制。能源局是依車重不同(機車為排氣量),核給每公升燃料不同平均耗能標準,假設某品牌車商賣10款汽車,年度銷售5萬輛,其實測油耗加總後,每公升平均耗能超過政府允許值就不合格。

能源局官員說明,如果超過總量標準,車廠雖還是可以賣車,但只能出廠符合油耗的汽機車,低於允許值的較耗油車將不能掛牌上市。目的是透過政策引導,讓車商推出更多電動車、高效率省油節能車、或更輕型的車。

為了節約能源、減少空汙,自2022年1月起,車輛容許耗能標準會再度加嚴,官員表示,新標準汽車平均提高3成,機車提高6%到12%,平均是1成。

以長居國產車龍頭的中型客車ALTIS來說,其車重1250公斤,屬於1190~1305公斤等級,現行耗能標準是一公升汽油要跑15.7公里,新版標準提高到21.3公里,拉高3成6。機車方面,以山葉GTR 125來說,屬於100到150CC等級,新版平均耗能提高到48.2公里,比現行拉升1成。

雖然新標準加嚴不少,但因還有超過3年準備期,能源局認為足夠車廠調整。且該車輛耗能標準中,允許車廠出一輛電動車,可抵約10輛汽油車耗能額度,只要汽機車車商推出更多電動車,就可符合總量標準。

該標準同時給予車商研發獎勵,2022年後推出經認可的節能技術、環保產品,就可獲贈一定數額的平均燃料消耗量,鼓勵節能車研發。

https://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8-12-09/clipping/656/b05a00_t_02_02.jpg

(中國時報)

政經

勞工薪資占GDP比率 成長

近年受惠國際景氣復甦,我國經濟表現水漲船高,許多勞工卻仍有怨言,究竟經濟成長果實都落到哪了?從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分配面結構來看,2017年受僱人員報酬占比「跌深反彈」,升至四年新高的44.18%。

官員分析,去年我國受僱人員報酬占比回升至44.18%,是因政策效果發揮效益,包括調升基本工資、一例一休加班費加成計算,有助提高廣大勞工報酬。

官員表示,政府深知所得分配不均問題,已祭出相關因應措施,除鼓勵企業加薪,明年也將要求上市櫃公司進一步揭露員工薪資結構;行政院先前也表態,未來針對投標公共工程的廠商,會將員工薪資水準與結構納入考量因素。

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在敗選檢討記者會上坦言,台灣總體經濟表現不差,但並非人人雨露均霑,基層民眾仍對經濟成長無感。由此可見,「不患寡而患不均」仍是問題核心,政府拚經濟除了追求成長,還得重視平均。

近幾年來,我國經濟成長率趨於平緩,若從分配面更可看出,勞工分食經濟成長果實愈來愈少。根據主計總處資料顯示,我國受僱人員報酬占GDP比重,在1990年代達到五成的高點,此後一路下滑,2016年已跌至43.83%;至於歷史低點則屬2010年的43.80%,此與歷經金融海嘯,廠商遭逢重創有關,以致發放的獎金額度銳減。

官員解釋,其實不僅台灣如此,受僱人員報酬占比下滑趨勢全球皆然,因為在全球化浪潮下,整體產業結構產生很大轉變。以我國經濟支柱「製造業」為例,海外生產比重偏高,雖然可以降低成本、加速效率及擴大生產規模,但民眾對這樣的經濟成長結果難以感同身受。

另一方面,勞力密集產業外移至生產成本更低的國家,既有員工被迫流向技術門檻相對較低的餐飲、零售等薪資普遍不高的服務業,在就業人口不斷湧入下,也抑制了相關行業薪資成長空間。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09/2/5637653.jpg&x=0&y=0&sw=0&sh=0&sl=W&fw=500&exp=3600

(經濟日報)

國際

華為公主願交出中港護照 《蘋果》加國直擊 孟晚舟出庭露笑拼交保

中國通訊設備大廠華為的副董事長兼財務長孟晚舟,本月1日在加拿大被捕後,保釋聽證會前天舉行。庭訊中,孟的辯護律師搬出孟的老爸、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強調孟如果潛逃「只會對她所摯愛的父親帶來羞辱和難堪」,且孟願意交出中國和香港護照、拿出價值3.2億台幣的房產擔保,但顯然未能說服法官准予保釋,保釋聽證會明繼續進行。香港《蘋果》特約記者直擊,孟在法庭還露出微笑。

前天上午9時40分左右,旁聽民眾開始進入溫哥華的法院,等待孟晚舟案保釋聽證會進行。《蘋果》駐溫哥華特約記者在庭訊現場直擊,200個旁聽席全部坐滿,孟晚舟穿綠色毛衣出庭,在等待法官到庭前,還跟律師有說有笑。現場還有多名講中文的旁聽民眾,不僅在庭訊過程中不斷發送微信,還利用中場休息時間向記者打聽消息,有如中方派出的探子。
加國檢察官吉布卡斯里(John Gibb-Carsley)當庭表示,孟晚舟利用華為旗下的星通技術公司與伊朗進行業務往來,過程中「直接參與」華為對多家美國銀行的不實說明,導致這些銀行與伊朗進行金融交易、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令,成了「受害機構」。吉布卡斯里說,美國在8月22日對孟發出通緝令,加拿大當局在孟本月1日從香港過境溫哥華,準備前往墨西哥時將她逮捕。
吉布卡斯里主張,現年46歲、從母姓的孟晚舟擁有龐大資產,且涉及的罪行都可能導致她入獄服刑達30年,加上中國與美、加都無引渡協議,一旦孟潛逃回中國,勢必從此逍遙法外。吉布卡斯里說,孟所犯的罪行是「串謀欺詐多間國際機構」。另據法院文件,美國當局相信,孟去年4月得知美國對她展開調查後,便開始避免入境美國,只是沒想到行蹤被美方掌握,最後在加拿大落網。

以3.2億房產做擔保
孟晚舟的辯護律師馬丁(David Martin)則從身體健康談到家庭背景、社會地位,又提及願配合檢方限制其人身自由,極力爭取孟脫離監禁。馬丁強調,孟晚舟「努力工作」而擁有的龐大資產,不應成為拒絕她保釋的理由,且孟是華為創辦人任正非之女,潛逃「只會對她所摯愛的父親帶來羞辱和難堪」,若獲得保釋,還願以在加拿大總值約3.2億台幣的2間房產做擔保,並佩戴電子腳鐐、交出身上所持有的中國和香港護照。中國外交部昨發出聲明,要求加拿大立刻釋放孟晚舟,否則後果自負。
保釋聽證會在控辯雙方辯論了6小時後結束,法官裁定明上午10時(台灣時間後天凌晨2時)繼續審理,孟還押拘留所。由於保釋聽證會與實際引渡程序分開,除非孟獲保釋,否則她可能得在拘留所內蹲上數個月,等待加國當局做出最終決定。

孟晚舟保釋庭的控辯攻防
檢方反對保釋理由:
.孟晚舟是不誠實的人,且財力雄厚、每項犯行所涉及的刑責恐達30年徒刑,潛逃風險極高
.孟晚舟與加拿大沒有「有意義的聯繫」,房產只用於度假之用
.中國和加拿大、美國都沒有引渡協議,一旦孟晚舟逃回中國,勢必逍遙法外
辯方要求保釋理由:
.孟晚舟有高血壓和睡眠呼吸中止症,不適合遭關押
.孟晚舟的社會地位,不可能潛逃出境、違反法律規定
.孟晚舟是華為創辦人任正非之女,潛逃出境「只會對她摯愛的父親帶來羞辱和難堪」
.孟晚舟的丈夫、女兒人在加拿大,且有2處房產可以抵押
.孟晚舟若獲保釋,願交出身上所有護照、佩戴電子腳鐐
.孟晚舟「努力工作」而擁有的龐大資產,不應成為拒絕保釋的理由

美「長臂管轄權」法院有權管境外

孟晚舟被美方以違反「單邊制裁」國內法規為由遭加國警方逮捕,美方最重要的法律依據就是「長臂管轄權」與「司法互助協議」。
長臂管轄權原是美國民事訴訟中概念,凡涉侵權行為與商業交易的爭訟,只要被告與法院間存在「最低限度聯繫」,法院就有權管轄或發傳票。長臂管轄權延伸至美國境外時,只要相關行為在美國境內產生「效果」,合理範圍內美國法院便可因相關效果行使管轄權。儘管長臂管轄權在國際法上存有爭議且不時引發反彈,但各國現仍缺乏有效應對手段。
在孟晚舟事件中,紐約霍夫斯特大學法學教授古舉倫(Julian Ku)指,美國國內法禁止源自美國的科技出口到伊朗等特定國家,當華為付費取得相關科技授權時,等於同意不會把這些科技出口到伊朗等國。儘管孟非美國公民,但其公司與美國法院所在地存在「最低限度聯繫」,美國法院以此獲權管轄受理相關指控,並據司法互助協議與引渡相關規定向加國提出申請。

擁至少7本護照 曾為加國永久公民

在保釋聽證會上,華為公主孟晚舟表明願意交出所有護照換取保釋。然而孟晚舟擁有的護照總數至少7本,其中包括中國護照與香港護照,這與中國法律中「中國與香港護照只能2擇1」的規範相衝突。香港《蘋果》更發現,孟晚舟曾在香港使用一本中國「因公普通護照」(類似公務護照)。此外,孟還曾領有「楓葉卡」具加拿大永久公民身分,惟2009年已到期。

香港護照已經被沒收
美國司法部國際事務辦公室在前天的聽證會證詞中,指過去11年來,孟晚舟光是出入美國就曾使用過4本中國護照與3本香港護照,總計7本不同證號的護照,且自2017年起,孟晚舟與其他華為高級主管為躲避美國對華為展開的調查,開始改變旅行方式避開美國,因此美司法部認為孟有可能持有更多本護照,無法確保其保釋後能依規定到法庭受審。
香港《蘋果》記者查證後發現,孟曾在2004年於香港使用過一本中國公務護照進行公司登記,而依中國規定,特殊身分者可同時持有公務護照與私人護照。孟的律師表示,孟有許多過期護照,但現在只有一本中國護照與一本香港特區護照仍有效,其中香港護照已在12月1日被捕之際被加拿大當局沒收,至於孟的中國護照正從中國寄到加拿大,準備上繳法庭。

未依規註銷中國護照
然而中國《國籍法》規定,持有中國護照者不可同時持有其他護照,如香港護照,然而孟晚舟同時擁有香港與中國護照,中國律師陳南沙對香港《蘋果日報》表示,唯一的解釋是她在取得香港居民身份與護照後,並未註銷中國護照。

陸企令員工專用國貨 聲援華為 買iPhone要扣錢

美中貿易戰才剛宣告停火之際就傳出華為公主被捕,事件激起中國民眾強烈反美情緒與愛國心態。包括上海、成都、深圳等地傳出有企業以高達15%補貼款方式鼓勵員工改用華為等中國產品,而購買美國iPhone的員工則祭扣除獎金的「懲罰」。外界憂心這番激化的中國民族主義恐對貿易休戰帶來阻礙,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可能因此陷入進退兩難。

祭出15%補貼款
由成都軟易達信息技術公司發出「關於全使用華為產品的通知」文件,連日來在中國網路瘋傳,通知要求全體員工改用華為產品,同時對購買華為產品的員工給予產品價格15%的補貼款。除了成都軟易達外,華為在深圳的供應商「夢派科技」也發出類似通知,甚至以扣除獎金懲罰購買iPhone產品的員工,辦公電腦及車輛等器材也停止採購美國貨。
夢派科技劉姓職員昨向香港《蘋果》證實此新規定,稱相關規範是公司與員工達成的共識,支持對象不限於華為,還有中興等中國產品,並稱此做法是向美國霸權主義表達不滿。
面對日益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中國戰略分析智庫專家鄧聿文憂心恐將對美中貿易停火帶來負面效應,坦言華為事件激起民族主義及中國軍方對美國的高度不滿,一旦「中國不讓步就只有繼續打貿易戰」。
美國《紐約時報》則指,基於孟晚舟屬於「體制內人士」,恐迫使習近平對美採取更強硬姿態,甚至報復美國,然而強硬舉措所引發的中美關係緊張與貿易戰持續惡化等代價,將使習近平陷入進退兩難窘境。此外,孟晚舟被捕之際正巧是「川習會」在阿根廷舉行當天,敏感的時間點讓習近平面對的壓力大增。

憂華為成國安漏洞 NCC:禁中國設備

華為今年已在台北開設旗艦店,外媒憂慮華為產品恐成台灣國安漏洞。翻攝臉書
孟晚舟被捕引發外界對華為可能帶來的國安疑慮,美國政治外交雜誌《國家利益》前天以「藏在台灣的特洛伊木馬」指稱已在台快速發展的華為公司,並稱華為產品恐形成台灣的國安漏洞。但我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表示當前已禁止行動寬頻業者使用中國設備,政府採購也禁用中國廠牌,沒有國安疑慮。
報導稱2012年台灣電信業者的核心網路一度使用華為產品,國安局2013年的資料更顯示,調查局與總統府內曾被查出部分使用華為網卡的手機。報導引述台灣Team T5網路安全顧問公司分析師廖彥棻說法,台灣到處在用華為設備,然而華為產品所設置的後門兼具間諜功能與破壞性,對通訊帶來雙重威脅。
NCC發言人翁柏宗昨稱,我國2013年便明文禁止行動寬頻業者使用中國製造的相關設備,電信業者架設系統時也不得使用陸製廠商設備,未來5G架設也將比照辦理。此外,政府公務手機採購則禁用中國廠牌,至於一般民眾則建議採購經NCC資安認證的手機,以免有資安外洩疑慮。

落難公主孟晚舟 隱身華為20年 彷彿別人家孩子

虎父無犬子,外號「頭狼」的華為創辦人任正非有個狼性的長女孟晚舟,今年3月,她接任華為副董事長兼財務長,被視為接班熱門人選。但由於這個特殊身分,孟晚舟因華為違反美國制裁伊朗措施,上周在加拿大被捕,成為美中貿易戰中第一個落難的公主。

也因為這個特殊身分,孟晚舟在父親標榜狼性文化的公司裡工作,必須比其他人付出加倍努力,不能讓人講她依靠家世背景,因為任正非曾說:「華為從創立那一天起,確立的路線就是任人唯賢,而不是任人唯親。」
1993年21歲的孟晚舟進入華為,從打雜小妹做起,接電話、影印文件樣樣都得幹,隱姓埋名20年,彷彿「別人家的孩子」,直到1993年以華為財務長身分首度公開亮相,外界才發現這個長相神似任正非的「女狼」,正是「頭狼」的女兒。

稱任正非是嚴父
外界很難從孟晚舟聯想到任正非,是因為她姓孟。儘管任正非話說得漂亮,稱孟晚舟之所以姓孟,是因自己從岳父孟東波身上學到廣闊的視野和不屈不撓的精神,所以讓女兒從母姓,但孟晚舟卻直言不諱,說名字是16歲那年自己改的,「跟母親孟軍姓,任平以前也和我一樣,隨母姓叫孟平,只不過他後來改過來了。」
不過,管你姓孟還是姓任,任正非是出了名的六親不認,狠起來真是連自己也不放過,今年初曾為管理不善下詔罪己,發公文自罰百萬元人民幣,對親生女兒當然也不會客氣。
任正非曾透過電子郵件,公開斥責孟晚舟領導的財務團隊「財務審批流程太複雜、財務人員經常設阻力」,甚至在春節與財務部座談後爆氣指著孟晚舟的鼻子大罵:「這還過什麼年!」
在不明就裡的外人眼中,一定覺得任正非會這麼對待她,孟晚舟應該是別人家的孩子吧,但事實上,在孟晚舟成長過程中,也感覺自己是「別人家的孩子」。
孟晚舟小時候與任正非聚少離多,1984年,12歲的孟晚舟與弟弟任平因為父母轉業到深圳油田集團,才得以被父母接到身邊,但一家人才團聚沒有多久,孟晚舟就因為要上初中,再次離開父母身邊,被送回遠在貴州的爺爺奶奶身邊。
孟晚舟很少以女兒的身分直接評價任正非,只有在一次採訪中說到:「他曾經是一個慈父,我媽媽才是嚴母,在創辦華為後,可能是管理一家企業對他個性要求很高,他現在成了一個嚴父,我媽媽變成了慈母。」
曾有記者提問,任正非在華為的真實股份有多少時,孟晚舟回答時沒有稱任正非為父親或爸爸,而是稱呼任總。她說:「任總在華為持股1.4%,華為是一家全員工擁有的公司,而不是被個人所擁有的。」

從打雜小妹做起
孟晚舟家世還沒曝光前,外界一直傳言任正非的女兒是一個高中都沒畢業,見不了大場面的女孩,這傳言如果早30年,還真有幾分正確性。孟晚舟回憶,1987年華為成立於時,她正好15歲,經常到華為辦公室使用影印機,「我父親創業時,我在讀高中,他辦公室有個影印機,我老去那影印試卷。」
怎料,影印也成為孟晚舟長大進入華為後的第1份工作。1992年大學畢業之後,孟晚舟先在中國建設銀行工作1年,第2年由於銀行據點整併,才轉到華為工作。她原本一心想出國留學,取得入學許可後卻被懷疑想藉機移民,拿不到簽證,出國不成,只好繼續隱瞞身分留在華為。
孟晚舟一開始都做些雜務,那時公司小,她做過秘書、協助過銷售和服務部門,負責打字、製作產品目錄、安排展覽會務等。當時任正非告訴她,社會閱歷的第一條是對人要有認識,這份工作將會幫助她培養人際交往能力、積累工作經驗。
孟晚舟曾在公司內部刊物《華為人》撰文回憶:「最初的幾年,我和另外3個女孩承擔了總機轉接和列印等工作,瑣碎且辛苦,那時公司的總機是一個密密麻麻鍵盤的平板,足足有一張辦公桌那麼大,每當電話進來,紅紅綠綠的信號燈就會不停閃爍。手忙腳亂的我,不知道曾經轉錯過多少電話。」

大刀改革藏狼性
1996年華為第1次參加莫斯科的國際通訊展,孟晚舟的長官要他把美金兌換盧布,她第1次感受到「換匯」的擴大效應,兌換後立刻狂奔回賓館,鎖門仔細清點後才發現少價值100美元的盧布。
1997年,孟晚舟回到校園,赴華中理工大學會計所讀碩士,1年半學成,又回到了華為財務部門,這才真正開始了在華為的職業生涯。她從公司財務部的最基層做起,歷任國際會計部總監、香港華為財務總監、帳務管理部總裁、銷售融資與資金管理部總裁等職。
在財務部門任內,孟晚舟大刀闊斧地推動全球統一的華為財務組織,並主導建立華為全球5個共享中心,並與IBM合作推動長達8年的IFS(整合財經服務)改革。
2003年,孟晚舟負責推動全球統一的華為財務組織,並對組織架構、業務流程、財務制度與IT平台改革,使華為財務組織成本更低、效率更高。2005年起,他再主導建立華為全球5個共享中心,並推動華為全球集中支付中心在深圳落成。2007年起,他主導與IBM合作,推動長達8年的華為IFS(整合財經服務)改革。
直至2011年,華為前任財務長梁華卸任,在華為財務歷練18年的孟晚舟才有了機會。2011年4月17日,華為在官方網站上首次公布董事會及監事會成員名單,孟晚舟成為新1屆董事會成員,出任公司常務董事,並兼任財務長。
不過,直到2013年1月21日,身為華為財務長的孟晚舟才透過集團財報記者會場合首度公開亮相,外界對她的第一印象是自信、明媚、低調,她在公開的講話中展現出與任正非相似狼性作風,但仍存著屬於她自己的溫和態度。
在華為人眼中,孟晚舟待人隨和,毫無老闆女兒的架子,曾接近孟晚舟的人士回憶說孟喜歡穿色彩鮮豔的衣服、在意妝容修飾,與通常職業女性的氣質迥異,但思維方式頗具國際化視野。
不僅獲得華為內部肯定,孟晚舟近年還入選財經雜誌《富比士》(Forbes)「中國最傑出商界女性排行榜」,2017年排名第8,今年則排名第12。不過,同公司的女強人華為前董事長孫亞芳去年排名第2、今年登上榜首,若以華為狼性的角度來看,孟晚舟還有加倍努力的空間。

接班仍是未定數
任正非今年已經74歲了,若依傳統觀念,任正非的長子、長女是接班不二人選,但在用人唯才的狼性華為,卻沒有這麼篤定。任正非曾說:「華為所有員工將集體決定公司的命運,怎麼可能由一個人決定這個事怎麼做呢?」
孟晚舟也深諳華為只憑本事、不憑背景的文化,曾在在演講時說:「在華為不拼爹,不拼媽,一切看貢獻和能力。幹部選拔沒有年齡、資歷標準,只以責任結果貢獻為考核標準。」還說:「在華為是『英雄不問出處,出處不如聚處,貢獻必有回報』。」
任正非獨子、孟晚舟的弟弟任平曾被視為「華為接班人」,但後來華為開始推行「輪值 CEO」制度,淡化了他接班色彩,甚至在今年3月華為公布的新任董事名單中意外消失。
而身為公主的孟晚舟就算打拼20多年到今天,也只是網傳接班人的其中之1,華為下一任掌門依舊是個謎,並隨著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更加撲朔迷離。

【孟晚舟 小檔案】
★年齡:46歲
★現職:華為副董事長兼財務長(梁華暫代)
★學歷:華中理工大學(現為華中科技大學)管理碩士
★經歷:
.華為常務董事
.華為國際會計部總監
.香港華為財務總監
.華為帳務管理部總裁
.華為銷售融資與資金管理部總裁
.中國建設銀行職員
★家庭: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長女,母為任首任妻子孟軍
.丈夫為劉曉棕,兩人育有1子1女
★房產:名下及公司在港共持有22個物業,特別鍾情大角嘴豪宅維港灣

【孟晚舟 大事記】
★1972 任正非首任妻子孟軍生下任晚舟
★1987 華為創立,任晚舟常到公司影印
★1988 任晚舟隨母姓,自行改名孟晚舟
★1992 大學畢業後赴建行工作1年
★1993 進入華為從打雜秘書做起
★1997 重返校園,進入華中理工大學
★1998 從華為行政部門轉到財務部門
★2003 推動全球統一的華為財務組織
★2005 主導建立華為全球5個共享中心
★2007 IBM合作推動長達8年的IFS(整合財經服務)改革
★2011 接替梁華出任華為CFO,兼任常董
★2013 發表年報首度公開亮相,身世揭曉
★2017 獲選《富比士》年度中國傑出商界女性第8名,2018年退居第12名
★2018
.3月兼任華為副董事長
.12月在加拿大被捕

(蘋果日報)
--
美控華為公主涉詐欺 最重可判30年

指控孟晚舟「密謀詐欺美國多家金融機構」
中國華為(Huawei)財務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原因揭曉,加拿大檢方七日在溫哥華法庭中指出,美國檢方指控孟晚舟涉「密謀詐欺多家金融機構」,隱匿華為和旗下香港公司星通技術(Skycom)之間的關係,星通試圖將設備賣給受美國制裁的伊朗,欺騙銀行業者讓其交易。孟晚舟若被引渡至美國受審,每項罪名面臨最高三十年徒刑。

美要求引渡 檢辯攻防6小時 保釋庭10日再開
加拿大檢方以孟晚舟有潛逃之虞,要求溫哥華法院駁回孟交保申請,但法官在聆聽檢辯近六小時攻防後,並未做出是否交保決定,另訂於十日上午十點(台灣十一日凌晨二點)再開庭。從母姓的孟晚舟是華為創辦人任正非之女,一日在溫哥華轉機時,加拿大司法人員在美國引渡要求下予以逮捕,將在郊區拘留中心度過週末。

隱匿子公司星通與伊朗交易
加拿大檢察官吉布卡斯里(John Gibb-Carsley)在法庭上指出,自二○○九到二○一四年,華為透過香港非正式子公司星通進入伊朗做生意,違反並規避美國對伊朗的貿易制裁規定;星通是一家不知名公司,孟晚舟「直接參與」華為對這些美國銀行業者的不實陳述,否認兩公司有直接關聯,讓這些幫華為清算的銀行無意間也跟星通有業務往來,成為她詐欺的「受害機構」。

「直接參與」對銀行業者不實陳述
吉布卡斯里說,孟晚舟向銀行謊稱華為曾持股星通但已出脫,事實上,星通員工就是為華為工作,使用華為電子郵件帳號、在伊朗員工交換使用兩公司信箋文具,「星通就是華為」。

孟有7本護照恐潛逃 檢反對交保
加國檢方代表美國陳述證詞,不同意孟晚舟交保,指孟財力雄厚、刻意逃避美國通緝,「有包含中國、香港在內不少於七本護照」,去年四月起意識到美國刑事調查,開始改變旅行模式;且她父親任正非淨資產達三十二億美元,即使數百萬美元保釋金也僅九牛一毛;孟能輕易逃離回國,無限期在逃和躲避起訴,因為中國和美、加之間無引渡條款。

孟晚舟委任律師馬丁(David Martin)則表示,孟晚舟的加拿大永久居民身分在二○○九年已到期,以她身分地位不可能違反法院命令,潛逃「只會對她摯愛的父親帶來羞辱和難堪」;如獲交保,孟同意交出護照、接受電子監控,直到獲釋或引渡至美國受審,所有安全相關費用由她支付。孟晚舟丈夫劉曉棕在溫哥華擁有兩處房產。

本案一旦上訴,引渡過程可能耗費數月至數年,美國有六十天時間可以正式提出引渡孟晚舟的要求,加拿大法官將裁決美國所提理由是否足以支持引渡,最後由加國司法部長拍板。

外媒:設備充斥台灣// 華為恐成駭台特洛伊木馬

各國對中國華為、中興通訊等產品可能帶來的國安隱憂浮上檯面,已有多國政府決定禁用。美國《國家利益》雜誌報導,台灣電信業者的核心網絡曾被發現採用華為設備,法務部調查局及總統府的手機也曾使用華為網路卡,顯示台灣政府和民間機構充斥華為設備,恐淪為中國駭台的「特洛伊木馬」。

台灣政府和民間充斥華為設備,圖為台北三創生活園區華為旗艦店。 (記者陳志曲攝)

對此,NCC副主委翁柏宗表示,政府對中製產品已有把關機制,二○一三年辦理4G釋照時,就規定不得使用中製核心、傳輸骨幹網路及基地台設備,5G也將比照辦理;目前政府也禁止採購中國廠牌手機,民眾若擔心個資外洩,建議採購經資安認證手機或不購買中國手機。行政院及國防部也表示,目前政府機關沒有使用中製資訊產品,並明文禁止採購,中製手機也不得進入國軍營區。

二○○五年華為香港分支機構在台北設立辦公室,儘管十個月後被政府勒令關閉,但二○一二年華為設備重新在台灣幾家電信服務業者的網絡出現;二○一三年台灣國安局公布資料顯示,當時連調查局與總統府都在使用華為網路卡;華為二○一八年四月在台北三創園區設立旗艦店,且華為主題的裝飾在新北市歡樂耶誕城活動中隨處可見。

報導引述台灣資安公司「Team T5」網路安全專家廖彥棻指出,華為設置的後門兼具間諜和破壞能力,對通訊設施造成雙重威脅;台灣政府雖企圖阻擋華為在台灣市場漸增的能見度,但仍有待努力;只要在駭客與資安專家愛用、有世上最危險網路搜尋引擎之稱的「SHODAN」上打「Huawei(華為)」及「TW(台灣)」,搜尋結果顯示台灣遍布包括網路視訊攝影機在內的華為設備。

廖彥棻說,「最重要的是,華為和中興通訊的硬體本身就不安全」,建議台灣政府機構與承包商應對中國製的個人設備訂定嚴格規範,對於使用未經授權許可的裝置處理與政府有關文件,也應加以嚴罰;尤其國安局負責科技情報與電訊安全的第五處,應儘快公布情資,讓民眾提高警覺。

華為公主被捕》封殺華為5G 比利時、法國考慮跟進

間諜晶片疑慮
中國華為產品存在「後門」的間諜風險和資安疑慮,引發更多國家表達擔憂。歐盟科技事務執委恩席普七日表示,應提防華為及其他中國科技公司對歐盟產業和安全構成威脅。比利時網路安全中心將調查華為產品的國安風險,考慮繼美國、澳洲後也禁用華為設備。法國財政部長勒麥爾同日在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會面後也指出,可能對涉及國家主權或敏感技術的華為投資設限。

加前總理籲加國禁用
前加拿大總理哈珀(Stephen Harper)接受美國福斯新聞訪問表示,他注意到美國正敦促西方盟國將華為排除在5G行動通訊網路的建設之外,加拿大政府也應禁止華為參與5G網路的建設;在他任總理期間(二○○六至二○一五年),加拿大越來越擔心華為和中興通訊進入西方民主國家的電信網路,這些公司終歸是跟中國安全部門緊密相連。

加拿大媒體報導,現任總理杜魯道政府正在審查華為設備是否對加國的國家安全造成威脅。加拿大是目前五個英語系國家情報分享的「五眼聯盟」中,尚未宣布禁止華為產品的國家。

歐盟科技事務執委恩席普(Andrus Ansip)在記者會上表示,歐盟應該對華為和其他中國科技公司感到擔心,因為這些中企對歐盟的工業和安全構成威脅,他們可能會被要求與中國情報機構合作,這些公司生產的晶片可能被用來「竊取我們的機密,我們必須對這些公司存有疑慮」。

華為長年在歐盟總部所在地的比利時深耕,二○一五年還在魯汶設立歐洲研究院,做為歐洲業務研發創新基地。不過,比利時網路安全中心已表示,將分別透過國內外管道展開調查,檢視使用華為的設備產品是否存在風險。

華為公主被捕》迪士尼等美企 擬限制員工赴中

憂成報復對象
路透報導,知情人士透露,中國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後,美國大企業六日在新加坡一場閉門會議上向華府反映,擔憂美國企業和其主管可能成為被中國報復的對象;一些與會者表示,公司正考慮限制不必要的中國旅行,並把會議移至中國境外舉行。

中國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後,美國大企業六日在新加坡一場閉門會議上向華府反映,擔憂美國企業和其主管可能成為被中國報復的對象。 (法新社)

美股道瓊指數七日又大跌五五八點(二.二%),單週跌幅達四.五%,創三月以來最糟週線表現,今年漲幅化為烏有。美中一日達成貿易戰休兵九十天、重啟談判的共識,孟晚舟事件為美中貿易談判和雙邊關係投下震撼彈。孟晚舟一日被捕當天,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在阿根廷展開會談。

白宮:貿易談判 90天期限不排除延長
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接受財經媒體CNBC訪問時緩頰,孟晚舟事件與美中貿易談判為兩回事,他不認為會影響到美中貿易談判,且談判若有進展,川普有可能延長九十天休兵期限。白宮貿易顧問納瓦洛告訴美國有線電視網(CNN),孟晚舟被捕的時間點是個巧合,主因「華為行為不當」;若九十天談判未能達成協議,美國可能逕行提高中國產品的關稅。

消息人士指出,六日美國國務院海外安全顧問委員會(OSAC)在新加坡分會的一場會議,包括迪士尼、Google、臉書、PayPal控股在內的多家知名大型美企的安全主管都出席。這場會議正式議程在新加坡的Google亞太總部舉行,包括經濟犯罪和區域性恐怖主義的報告,OSAC提倡「在美國民間部門全球利益和美國國務院之間的安全合作」。

孟晚舟被捕消息傳出後,引發全球金融市場重挫,投資人擔憂可能使美中重新點燃貿易爭端的戰火,也促使美國國務院OSAC新加坡會議出席者間的非正式討論,很快轉到中國反應的潛在風險。新加坡顧問機構德意志風險(Deutsche Risk)執行長Jakob Korslund表示,這幾天已接到一些有關赴中的風險詢問,「我們的建議是,延後沒有時間重要性的旅行,告訴客戶未來幾週先觀望情勢發展」。

華為公主被捕》中國掀反美聲浪 習近平陷兩難

對內須安撫反美情緒 對外要顧及貿易戰等美中關係
華為財務長孟晚舟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制裁令,在加拿大被捕且可能被引渡至美受審一事,掀起中國一片憤怒和恐慌。《紐約時報》報導,華為象徵中國人的榮耀,而屬於「體制內人士」的孟晚舟落難,迫使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須回應中國的反美情緒,包括對美展現強硬立場,這使得習在處理美中關係上更加左右為難,也可能影響已進入「中場休息」的美中貿易戰。

體制內人士孟晚舟落難 中國鷹派嗆宣戰
《紐時》指出,美方的行動被認為旨在反制中國科技實力崛起,且相較於美方此前開徵新關稅或口頭抨擊中國,中國人對此產生益發強烈的反彈,包括形容孟是遭「綁架」,以及呼籲國人抵制蘋果(Apple)等美國產品;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更直言,此舉形同對中國「宣戰」。

華為由具中國解放軍背景的任正非所創立,現年四十六歲、閱歷豐富且英語流利的孟晚舟,為任正非的長女,是華為未來接班的熱門人選;因此,孟晚舟在國外被捕一事,深深挑動中共及中國人的敏感神經。中國政治評論家鄭聿文分析,美國若向華為開鍘,將使中國保守民族主義勢力和軍方非常不滿,導致中方在接下來數月的貿易談判中,更難與美方妥協;且美方此舉雖然可見短期之效,長期卻會使中國的改革派更難出頭。

更重要的是,孟晚舟一日被捕時,川普與習近平也正好談妥貿易戰休兵,但美方未在會議期間提及此事,被部分中國官員視為美方鷹派刻意羞辱中國,目的是讓習近平面子不保。雖然習近平的領導權威仍無庸置疑,但其處理美中關係、中國經濟問題等的表現,此前在國內引發批評,部分人士更直指習近平野心過大的經濟政策,正是激怒川普政府的原因。如今,習近平得安撫國內反美聲浪,又須顧及美中貿易戰等兩國關係,面臨重大政治考驗。

《紐時》指出,中國人知道美方將華為視為中國政府的情報力量,並呼籲各國停用華為產品,但普遍認為這個觀點未經證實、也不甚公平。上海復旦大學國際關係學者吳心伯指出,許多中國人認為,孟案是美方逼迫中國繼續生產低端產品,避免往更高階、更有價值產品邁進的手段。原本對美中貿易戰保持克制態度的《環球時報》等官媒,也在社論中呼籲政府及社會給予華為更多道義支持,並要求中國外交官及時對孟伸出援手。

(自由時報)
--
早知被查!孟晚舟 航程避開美國…仍被捕

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七日在溫哥華法院出席保釋庭,加拿大檢方以有潛逃之虞,要求法官不准交保;主審法官當庭並未作出裁決,將於十日再度開庭。

保釋庭中,孟晚舟被捕的原因也進一步公開,她被控在二○○九到二○一四年間,以Skycom公司的名義,向伊朗輸出美國禁運器材設備。加拿大檢方告訴法官,孟晚舟表示華為和Skycom是互不隸屬的兩家公司,且華為在二○○九年就把Skycom賣掉了。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面臨三十年徒刑

一旦引渡美國,四十六歲的孟晚舟將面臨密謀詐欺多家金融機構的罪名,最高恐面臨卅年徒刑。

檢察官吉布-卡司理說,逮捕令是八月廿二日從紐約發出的,孟晚舟知道她已被調查,因此刻意避開美國,即使她十多歲的兒子在波士頓念書。

溫哥華轉機被捕

孟晚舟是從香港前往墨西哥途中在溫哥華換機時被逮捕。

身穿綠色毛衣出庭的孟晚舟並未帶手銬;她的代表律師馬丁說,孟在溫哥華有兩棟房子作為保釋金,也願意戴上監視腳環,在家接受軟禁,並願交出兩本護照,孟晚舟絕不會違反保釋條件或其他法院裁定。馬丁表示,以孟晚舟的身分地位來看,她不可能違反任何法院命令。「你可以相信她」,潛逃「只會對她所摯愛的父親帶來羞辱和難堪」。

主審法官厄克未做出裁決,等待下周一再度開庭,他會在周末思考保釋條件。

加拿大政府對本案的立場是「司法事件」,非政治事件;加拿大外長方慧蘭表示,「我們遵守程序、法律以及協議。」她表示,已透過加拿大駐華大使麥卡勒姆向北京保證,「加拿大絕對是依法實施正當程序,中國領事館也可以代表中國接觸孟女士」。

加美之間的引渡條約規定,只要刑期滿一年以上的案件,雙方都有義務要引渡;如果六十天內仍未引渡,美方將提出更進一步的「證據」,要求加拿大司法部長盡速做引渡審訊。

引渡聽證會不是審判,法官不會裁定無罪或有罪;只是確定外國政府提供的證據是否足以證明有理由進行審判,以執行引渡。如果法官判定美國的請求不合理,孟晚舟就會被釋放。孟晚舟也有權對引渡法官的決定提出上訴,並申請對部長的決定進行司法審查,可以一直上訴到加拿大最高法院。

法新社報導,孟晚舟過去一周多數時間被羈押在溫哥華郊區一處女子拘留中心。本案一旦上訴,引渡過程可能耗費數月,甚至數年。

孟晚舟被捕 華為:相信司法有公正結論

華為副董事長兼財務長孟晚舟的保釋聽證會首日未有結果,法官延至十日再審議。

華為昨回應表示,相信後續會給出公正的結論。中共環時社評指出,最近兩年美國對華為的打壓開始升級,這是華為注定要面對的挑戰,也是中國科技發展所面臨挑戰的縮影。

針對保釋聽證會首日的結果,中共外交部昨日尚未有新的回應。華為則回應表示:「我們將繼續關注下周的保釋聽證會。我們相信加拿大和美國的法律體系後續會給出公正的結論。」

孟晚舟被捕掀起中美新一輪風暴,環時昨社評指出,華為是十分徹底的民營企業,意識形態色彩之淡,處在中國企業的之最行列。即使這樣,它受到美國如此重的政治歧視和基於此的排斥,這反映了中國與美國及少數西方國家跨越彼此政治鴻溝的艱難。

對於華為的困境,社評提出兩個努力的方向。第一,華為唯有在技術上更加卓爾不群,更加不可替代,才能一定程度上消除來自美國的歧視。

第二,中國需要通過擴大對外開放,緩解中美及中西的地緣政治或意識形態緊張。

社評說,現實表明,緩和中美和中西關係同樣是中國現階段的核心利益之一。中國需要將捍衛傳統國家利益與改善同西方的關係實現最大限度的協調,這會對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經濟的前沿位置更有幫助。

美為何打擊華為?除了怕它的背景 更恐懼一項黑科技

12月5五日,外電一則快訊報導「應美方引渡要求,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立刻掀起中美關係新風暴,尤其美中領導人川普和習近平才剛在G20會談中取得貿易共識,這把「華為之火」,迅速燒遍全球,也燒掉了外界以為美中貿易戰可望暫時停火的假象。

華為風暴已延燒數日,昨天最新訊息是,孟晚舟保釋聽證會首日,法官並未做出是否交保的決定,10日將再度開庭。這也預告,這場華為風暴恐難在短時間內落幕,甚至可能引發成中美之間更嚴重的貿易對壘和外交角力,並阻撓中國的科技崛起。

以下用簡單易懂的問答形式,整理歸納華為風暴發展至今的關注焦點,對中美關係的衝擊,以及世界各國的回應等,讓讀者最快時間掌握事件重點。

▲華為強大5G 惹美眼紅

華為是電信設備製造商,海內外員工達18萬人,連續多年居大陸民營企業第一名,2018年7月「財富」世界五百強排名第72,2017年營收超過9百億美元,稅後淨利潤68億美元。近期更超越蘋果,成為僅次於三星的第二大智慧手機製造商,堪稱全球科技巨霸。華為也投入鉅資研發多個項目,躋身全球5G科技領頭羊。2012年美國國會調查報告稱,華為與中興可能成為中共發動監視或破壞行動的工具,因此限制這兩家公司在美國發展,為後來爆發的中興案和華為案,埋下伏筆。

▲孟晚舟是誰?

孟晚舟是華為公司的副董事長兼財務長,也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長女,被視為華為未來的接班人。她在12月1日自香港前往墨西哥途中,經溫哥華轉機時,在美國要求引渡下,遭加拿大司法人員逮捕。美方證詞稱,2017年4月,孟晚舟和其他華為高級主管意識到美國對華為展開刑事調查,開始改變旅行模式,以避開美國當局。

▲她神祕低調的背景

任正非有三任妻子,分別是孟軍、姚凌、蘇薇。孟晚舟是任正非與孟軍所生,並從母姓。孟晚舟於1992年自華中理工大學畢業,1993年進入華為。孟晚舟在華為基層做過各種職務,包括打電話、打字、製作產品目錄等。2011年,華為財務長梁華卸任,孟晚舟接任該職並兼任常務董事。孟晚舟在溫哥華有兩棟住宅,目前與丈夫和10歲女兒同住。她的前一次婚姻生下3個兒子,現在分別是14,16和20歲。

▲她被捕時 川普竟不知情

孟晚舟被捕之際,川普和習近平正在阿根廷G20峰會期間共進工作晚餐,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人士透露,中共當時已知孟被捕,但習近平希望把重心放在貿易戰,並未在晚餐時提出此事。而據美方官員表示,川普當時並不知道逮捕孟晚舟的計畫,顯然是為了避免此事阻礙美中重要貿易對談。

▲美指控哪些案件?

美方提出詐欺控訴,指控華為在2009年至2014年間,利用一家名為星通(SkyCom)的子公司進入伊朗市場,逃避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貿易制裁。華爾街日報披露,匯豐控股的聯邦任命監督機構向檢方舉報,華為帳戶存在可疑交易。

▲陸方強勢回應

中共駐加大使館痛批,這次逮捕是嚴重侵犯人權。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說,加拿大應該解釋為什麼要逮捕孟晚舟。華為則堅稱,相關業務經營皆遵循當地法律規定;相信加拿大和美國法律體系後續會給出公正結論。

▲孟晚舟最高恐關30年

代表加拿大政府的律師以孟晚舟有潛逃之虞為由,要求法院駁回她的保釋申請,表示她被控「密謀詐欺多家金融機構」,若在美國被定罪,將面臨逾30年刑期。法官留待10日再開庭。

▲各國如何因應?

各國對華為可能帶來的國安隱憂浮上檯面,日本擬通過排除華為和中興產品在政府採購清單內,比利時也將展開調查,檢視使用華為產品是否存在國安風險。美國、澳洲等國也對華為採取進一步限制措施。

▲北京不悅 仍怕破壞貿易談判

孟晚舟案預料進入中長期的法庭訴訟戰,必然會影響到中美貿易談判的氛圍,以及中共面對內部情緒的巨大壓力。不過,華盛頓郵報引述專家表示,北京當局儘管不悅,仍將努力管控孟案相關發展,以免破壞中美談判。

陸外交部急召加國大使 要求立即釋放「華為負責人」

中國大陸外交部網站12月8日發布消息,指出中國大陸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緊急召見加拿大駐華大使麥家廉,就加方拘押「華為公司負責人」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不過,這條消息中,中方卻通篇不提「孟晚舟」名字。

樂玉成指出,加方以應美方要求為由,將在加拿大溫哥華轉機的中國公民拘押,嚴重侵犯中國公民的合法、正當權益,於法不顧,於理不合,於情不容,性質極其惡劣。

樂玉成表示,中方強烈敦促加方立即釋放被拘押人員,切實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正當權益。否則必將造成嚴重後果,加方要為此承擔全部責任。

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立刻掀起中美關係新風暴,尤其美中領導人川普和習近平才剛在G20會談中取得貿易共識,時機免感,美中貿易戰恐怕很難暫時停火。昨天最新訊息是,孟晚舟保釋聽證會首日,法官並未做出是否交保的決定,10日將再度開庭。

(聯合報)
--
華為公主孟晚舟最重可判30年刑

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7日在溫哥華法院出席保釋庭,加拿大檢方以有潛逃之虞,要求法官不准交保;主審法官當庭並未作出裁決,將於10日再度開庭。

保釋庭中,孟晚舟被捕的原因也進一步公開,她被控在2009到2014年間,以Skycom公司的名義向伊朗輸出美國禁運器材設備。如果罪名成立,可能面臨30年的有期徒刑。

加拿大檢方告訴法官,孟晚舟公然表示華為和Skycom是互不隸屬的兩家公司,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她因此涉嫌詐欺數家金融機構。

孟晚舟則辯稱,華為在2009年就把Skycom賣掉了。

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席納瓦羅(Peter Navarro)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時對孟晚舟案表示,華為是「壞人」(bad actor),雖然孟晚舟被捕的時間點不尋常,但行動是合法的;白宮國家經濟會議主席庫德洛(Larry Kudlow)接受財經媒體CNBC訪問表示,孟晚舟被捕,不會影響美中貿易談判。

檢察官吉布-卡司理(John Gibb-Carsley)說,逮捕令是8月22日從紐約發出的,孟晚舟知道她已被調查,因此刻意避開美國,即使她十多歲的兒子在波士頓念書。她是從香港前往墨西哥途中在溫哥華換機時被逮捕。

身穿綠色毛衣出庭的孟晚舟並未帶手銬;她的代表律師馬丁(David Martin)說,孟在溫哥華有兩棟房子,願意戴上監視腳環,在家接受軟禁,孟晚舟絕不會違反保釋條件或其他法院裁定。主審法官厄克(William Ehrcke)未做出裁決,等待下周一再度開庭,他會在周末思考保釋條件。

加拿大政府對本案的立場是「司法事件」,非政治事件;加拿大外長方慧蘭表示,「我們遵守程序、法律以及協議。」

加美之間的引渡條約規定,只要刑期滿一年以上的案件,雙方都有義務要引渡;如果60天內仍未引渡,美方將提出更進一步的「證據」,要求加拿大司法部長盡速做引渡審訊。

(聯合晚報)
--
急召加國大使 陸外交部:立即釋放華為負責人

中國外交部官網今晚發布新聞稿稱,副部長樂玉成緊急召見加拿大駐北京大使麥家廉,就加方拘押華為公司負責人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但通篇文稿未提「孟晚舟」名字。

原本對孟晚舟事件採低調態度的中國外交部,8日晚間在官網以「外交部召見加拿大駐華大使就加方無理拘押華為公司負責人提出嚴正交涉」發表新聞稿,正式表明中國官方立場。

據官網報導,樂玉成指出,加方以「應美方要求」為由,將在加拿大溫哥華轉機的中國公民拘押,嚴重侵犯中國公民的合法、正當權益,「於法不顧,於理不合,於情不容,性質極其惡劣」。

樂玉成表示,中方強烈敦促加方立即釋放被拘押人員,切實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正當權益。「否則必將造成嚴重後果,加方要為此承擔全部責任」。

此前報導,在加拿大被捕的中國通訊設備大廠華為公司財務長孟晚舟,7日上午出席在加拿大溫哥華法庭召開的保釋聆訊,加拿大法官在聽取正反方將近6小時辯論後,未就孟晚舟是否交保做出決定,訂於10日上午10時再開庭。

根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取得的美國司法部證詞,美方將孟晚舟描述成一位擁有龐大財力、試圖逃避美方通緝的女性;還說她擁有「來自包括中國和香港在內,多達7本的護照」。

華為耕耘台灣市場 今年4月才設體驗店

外媒報導台灣大量使用華為產品,恐有國安疑慮。根據市調機構報告指出,華為在台灣手機市占並不高,但華為仍相當重視台灣市場,今年4月才在台開設品牌體驗店。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發言人翁柏宗則指出,NCC審核電信業者系統架設許可及建設計畫依規定,並不允許使用陸製廠商設備,不只華為、陸製設備都不行,因此也沒有後續衍生的國安疑慮問題。

IDC(國際數據資訊)手機市場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第3季台灣手機市場總量189萬支,年減13%,其中智慧型手機占182萬支,年減11%。各品牌以Apple(蘋果)25%的市占居第一,韓國三星以22%其次;華碩市占14%,並領先第四名的OPPO(歐珀)兩個百分點,HTC(宏達電)市占5%居第5名。

不過,華為仍相當重視台灣市場,在台積極推出高、中、低階手機與筆電,並布局電商品牌銷售管道。

華為在台代理商訊崴技術有限公司今年4月全台首家品牌體驗店,在台北三創生活園區開幕,訴求以創新的產品設計與高科技體驗,來滿足消費者的全方位需求。

孟晚舟被捕 傳美企業高層擔心中國報復

美國企業6日在新加坡舉行閉門安全會議中討論一個重要議題:中國通訊大廠華為財務長孟晚舟被捕,在中國運營的美國公司恐受到報復。

2名消息人士表示,在美國國務院海外安全顧問委員會(OSAC)新加坡分會既定會議中,美國大公司主管憂心美國企業和主管受到報復。

消息人士並說,許多與會者表示,他們的公司正在考慮限制非必要的中國旅行,並打算將會議移至中國境外。

根據消息人士和其中一名與會者在LinkedIn發文,迪士尼公司(Walt Disney Co)、谷歌(Google)、臉書(Facebook Inc)和PayPal控股公司(PayPal Holdings Inc)等企業的安全部主管都有出席這場會議。

在相關消息公開之前,這些公司都拒絕置評或不予回應。

在新聞刊出後,Google發言人梅多斯(Taj Meadows)發表聲明表示,會議中發生的事遭到「曲解」。他堅稱,「無論是公開表明或閉門會議,都沒有討論到華為財務長被捕或是在中國運營的美國企業」。

梅多斯也說,他並未在會議現場,無法證實與會者是否有非正式地討論赴中國旅行一事。

這場會議的討論內容凸顯出在中國經營的美國企業普遍憂慮,在美中兩國貿易爭議處於劍拔弩張的對峙情勢下,這些企業早已面臨拿捏微妙分際以取得平衡的窘境。

逮捕華為財務長 加拿大:別無選擇

在卑詩省最高法院考慮是否讓華為財務長孟晚舟交保之際,加拿大官方正極力淡化此案對加中關係形成的重大政治風險,並強調他們「別無選擇」,必須依美加引渡條約行事。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在渥太華四兩撥千斤地表示,上周末他曾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過去幾週也曾與總理李克強會面。

杜魯道說:「我們一直和中國談論人權和法治,一直在尋找深化彼此經濟參與的方法,也會持續下去。我們的關係良好又有成效。」

加拿大外交部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也設法消除若引渡孟晚舟將對在中國的加拿大人構成風險的擔憂,她一再強調:「這案子與政治無關。」

方慧蘭今天呼應杜魯道日前的說法表示,決定應美方要求發布臨時逮捕令,是由「官員階層」處理,加拿大一切遵循正當程序。

她表示,已透過加拿大駐華大使麥卡勒姆(John McCallum)向北京保證,「加拿大絕對是依法實施正當程序,中國領事館也可以代表中國接觸孟女士」。

針對10日再次開庭的保釋聽證會,前美國聯邦檢察官和柯林頓政府特別顧問康寧漢(Nelson Cunningham)向溫哥華星報(The Star Vancouver)表示,他預料孟晚舟會繼續留在獄中等待引渡結果,「如果她獲得保釋,我一定會很震驚」。

康寧漢指出:「就我所知,這樣的人很可能在案子裁定期間持續拘留,他們脫逃的風險很高,她一旦離開加拿大,就會去中國,就碰不了她了。」

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導,保釋聽證會與實際的引渡程序是分開的,引渡可能需要數月的時間。

美國必須在孟晚舟被捕後的60天內提出正式引渡請求,並將相關文件送到加拿大司法部處理引渡事務的專門分支機構國際援助小組(the International Assistance Group,IAG)。IAG收到文件後30天內,再就正式引渡聽證會是否合理,向司法部長威爾森芮博(Jody Wilson-Raybould)提出建議。

根據與美國簽署的引渡條約,加拿大不能任意拒絕執行;不過一旦決定正式引渡,威爾森芮博可以行使部長的自由裁量權。

引渡聽證會不是審判,法官不會裁定無罪或有罪;只是確定外國政府提供的證據是否足以證明有理由進行審判,以執行引渡。如果法官判定美國的請求不合理,孟晚舟就會被釋放。孟晚舟也有權對引渡法官的決定提出上訴,並申請對部長的決定進行司法審查,可以一直上訴到加拿大最高法院。

司法部數據顯示,過去十年來,因為引渡而被捕的人當中,90%終被加拿大交給要求引渡的國家。

紐時:孟晚舟被捕掀反美聲浪 習近平進退兩難

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恐被引渡至美國受審,中國民間反美聲浪高漲。紐約時報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既要穩住中美關係,又要鎮住軍方和保守勢力,面臨嚴峻考驗。

報導指出,這起事件在中國激起複雜情緒,部分中國民眾鼓吹抵制美國產品,也有人對他們在美國的投資緊張不已,在在顯示美國總統川普政府反制中國爭奪科技霸權的最新動作,充滿非比尋常的政治色彩。

孟晚舟1日在溫哥華轉機時被捕,今天出庭。加拿大檢方指控孟晚舟涉嫌參與謀畫,誘騙多家金融機構從事違反美國制裁伊朗規定的交易。檢辯雙方經過近6小時攻防,法官最後未決定是否保釋,下次開庭時間是台北時間11日凌晨2時。

觀察家認為,孟晚舟被捕可能迫使習近平對美國採取更強硬的姿態,部分原因在於孟晚舟是「體制內人士」。

46歲的孟晚舟閱歷豐富、英文流利,是中國名聲數一數二響亮的商界女性,也是全球電信設備霸主華為的熱門接班人選。她是華為創辦人任正非的長女,紐時形容孟晚舟在中國的地位,有如臉書的(Facebook)營運長桑德柏格(Sheryl Sandberg)。

紐時表示,孟晚舟被捕掀起軒然大波,導致習近平進退兩難。習近平可能以報復美國示強,但也要控制中國統治階級為中美關係緊張和貿易戰付出的代價。

習近平在中國的絕對領導地位仍穩固,但早在孟晚舟被捕之前,習近平處理中國經濟和中美關係的表現便已遭受批評,部分人士指責他推動的政策野心太大,激怒川普政府,導致貿易戰爆發。

孟晚舟被捕時機讓習近平面臨更大壓力,因為習近平當時正在阿根廷與川普討論貿易戰休兵。據美方幕僚說法,川普當時不知道孟晚舟被捕,但部分中方人士指稱,美方未在「川習會」上提及此事,是要讓習近平難堪,也許是華府鷹派蓄意羞辱中國。

中國社群媒體上充斥反美言論,許多網民聲稱孟晚舟形同被美國綁架,還說中國人無論到哪都不安全。還有人怪美國「管太大」,質疑華為在伊朗活動為何要遵循美國法律。

有網民在一段熱門影片中把iPhone摔到地上,還用鐵鎚砸爛,呼籲全中國抵制蘋果公司(Apple)產品。

中國官方媒體維持貿易戰開打以來一貫克制,並未拉高分貝宣傳反美,但孟晚舟被捕後,民間反美論調有升高趨勢。鷹派立場鮮明的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6日發文,指美國發動逮捕孟晚舟,形同對中國「宣戰」。

美中貿易談判限期90天,若無法取得協議,美國對2000億美元中國貨品加徵的關稅稅率,可能從現行10%調高到25%。北京時政觀察家鄧聿文認為,中國社會和政府內部保守勢力可能利用孟晚舟被捕事件,反對中方在貿易談判讓步。

鄧聿文說,美國若拿華為開刀,中國保守民族主義勢力和軍方將非常不滿,使北京更難和美國妥協。美國出這張牌短期可能獲益,但長期未必如此,因為中國的改革派將更難發聲。

(中央社)
--
孟晚舟天價保釋 法官未裁定

大陸科技巨頭華為副董事長兼財務長孟晚舟1日在加拿大被捕,保釋聽證會於7日舉行,檢方指孟涉嫌透過總部設在香港的星通技術(Skycom Tec),串謀詐欺多家美國金融機構,從事違反對伊朗制裁的業務。辯方則開出約3.28億台幣天價保釋金等12項保釋條件,但法官未作出裁定,下周一(10日)將再開庭。

將審視理據10日再開庭

保釋聽證會在溫哥華的卑詩省最高法院舉行,孟晚舟身著綠色上衣和長褲出庭聆訊。加拿大檢察官在法庭上表示,孟被控詐欺等罪名,美國司法部今年8月向她發出逮捕令。若孟晚舟被引渡至美受審,每一項控罪的最高刑期是30年。

檢方稱,2009年至14年,華為涉嫌利用其「非官方子公司」星通在伊朗開展業務,違反美歐對伊制裁。孟晚舟隱瞞星通是華為子公司,誤導美國金融機構與之生意往來,從事與對伊制裁相牴觸的業務。檢方提到,2013年就有某家美國金融機被蒙騙而涉入,據悉指的就是匯豐控股(HSBC)。

據美媒報導,星通曾出售電信設備予伊朗通訊商MTN Irancell,而先前路透另指,2010年末星通曾試圖出售價值130萬歐元的惠普電腦設備,違反對伊制裁。星通的紀錄顯示,孟晚舟在2008年2月至2009年4月期間擔任公司董事。

孟願棄護照戴電子腳鐐

檢方指出,孟晚舟意識到遭調查後,便刻意避免赴美。他要求法庭拒絕保釋,理由包括孟晚舟很富裕,易棄保潛逃,且一旦被引渡至美受審,遭重判機率高,這也讓她有動機潛逃回大陸,而美、加與大陸間並無引渡協議。

孟晚舟的辯護律師則稱,孟的家族在溫哥華有房產,她每年會待上兩星期,她不會違反保釋令,因為那會令她的父親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及全大陸蒙羞。他也提及,現年46歲的孟有高血壓及睡眠窒息等健康問題,不宜長期被拘,還開出1400萬加元(約3.28億台幣)的天價保釋金、放棄大陸與香港護照及願戴上電子腳鐐等12項保釋條件。

引渡聽證會將分開舉行

律師另辯稱,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很複雜,涵蓋的是石油和能源領域,以及可能干擾通訊的技術領域,但華為和星通專注於民用電信服務,不是軍事設備。

最終,法官以需要時間審視保釋理據為由,諭令孟晚舟暫時還押,10日再開庭。決定孟是否會被引渡至美的「引渡聽證會」,將與保釋聽證會分開舉行。

憂報復 思科禁員工赴陸

大陸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拘恐將引渡美國,陸美貿易戰益發緊張,美國跨國企業杯弓蛇影擔心遭大陸報復,人人自危共商對策,已開始重新考慮派遣管理階層前往大陸的安全性。美國科技巨頭思科集團更傳已劍及履及,限制員工赴大陸出差,以策安全。

路透社報導,新加坡6日有場非公開的美國公司安全會議,與會的有迪士尼、谷歌、臉書和PayPal等。首要話題是「華為公主」被拘後,在大陸的美國企業會遭到什麼報復。

報導指出,兩名了解會議內情的人士說,參加這次美國國務院海外安全諮詢委員會召集會議的一些美國大企業高層,擔心公司與主管會遭報復。其中一人轉述與會人士發言,他們的公司正考慮收縮非必要人員在大陸的旅行,並研究把在大陸舉行的會議轉到其他國家。不過,這些企業都拒絕發表評論。

多維新聞報導,有網友7日爆料,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聖荷西的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思科,發出限制員工赴大陸出差的內部郵件,指出加拿大應美國要求拘留一名中國公民,在無必要的情況下,將禁止有美國背景的思科員工赴陸出差。但未經思科證實。

據報導,一名不願具名的美國說客表示,如果大陸採取同樣手段報復,美國高科技領域的高層,應該會感到害怕,「這非常嚴重」。

據悉,思科集團是網際網路解決方案的領先提供者,設備和軟體產品主要用於連接電腦網路系統,在全球很多國家思科與華為都有直接交手。2017年,華為在思科比較倚重的核心路由器市場占比超過思科,登上了全球市場龍頭寶座。

多維報導,針對在陸美企高管擔心成為陸方報復對象,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指出,陸方一貫依法保護在陸外國人的合法權益,當然他們在大陸也應該遵守大陸各項法律法規。

路透稱,華為創辦人任正非的女兒孟晚舟,是加拿大按照美國請求拘押;知情人士說,美國正在調查利用全球銀行系統繞過美國對伊朗的制裁的問題。

(中國時報)
--
孟晚舟案 加國檢方要求拒保

中國通訊系統大廠華為創辦人任正非長女、財務長孟晚舟日前在加拿大被捕,消息震撼全球市場。孟晚舟在溫哥華時間7日出席保釋聽證會,檢方指控其違反美國對伊朗制裁令,以及欺詐多家金融機構,要求拒絕孟晚舟保釋。惟法庭當日並未對此做出裁決,聽證會將於周一(10日)繼續進行。

綜合外媒昨(8)日報導,孟晚舟本月1日由香港前往墨西哥,途中在溫哥華轉機時,加拿大警方應美國政府要求將其逮捕,之後可能被引渡至美國。由於時值中美貿易戰與「習川會」的敏感時刻,日前消息曝光後引發全球股市重挫。

12月7日,加拿大法院首次就孟晚舟案件進行保釋聽證會,當日孟晚舟穿著綠色毛衣,神態輕鬆與代表律師談笑。孟晚舟的律師向法庭表示,她過去沒有任何犯罪紀錄,並有高血壓和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健康問題,孟晚舟願意支付幾百萬美元的保釋金,同時放棄中國護照與被捕時遭扣押的香港護照,並願意在保釋期間戴上電子腳鐐。

然而,加拿大檢方指控,孟晚舟涉嫌利用一家位於香港的公司Skycom與伊朗進行非法交易,並欺詐多家銀行機構,違反美國制裁禁令,美國司法部在今年8月對她發出逮捕令。如果孟晚舟之後在美國被定罪,其每一項罪名的最高刑期是30年,這讓她有動機逃離加拿大,要求法院拒絕讓她保釋。檢方進一步指出,孟晚舟過去頻繁赴美,並且她的兒子在波士頓上學,但自Skycom在2017年4月遭美國調查後,孟晚舟再沒有去過美國。這意謂著她警覺到美方調查後,刻意避免前往美國。

不過,加拿大法院當日對孟晚舟的保釋申請並未做出裁決。法官表示,需要時間考慮孟晚舟提出的保釋條件,之後會在10日下午1時繼續舉行聽證會。對此,華為稍後回應公司會繼續關注事件,相信加拿大和美國的法律體系會做出公正結論。

目前全球市場高度關注孟晚舟事件進展,擔憂其將重創「習川會」後好不容易走緩的中美關係。但據CNBC報導,美國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稍早表示,華為因違反對伊制裁而受到「相當長一段時間」的警告,但孟晚舟事件不會影響中美貿易談判。

華為遭圍剿 歐盟高層也補刀

近年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的中國通訊設備巨頭華為目前麻煩不小,除了公司財務長孟晚舟近日在加拿大被捕引發全球市場譁然,華為也遭到來自美歐的抵制壓力。歐盟高層日前更表示,歐盟應該對華為和其他中國科技公司感到擔心。

華為已是中國最成功的通訊科技企業,除了在通訊設備、智慧手機、5G、雲端運算等領域等取得好成績,但其背後與中國政府及軍方的神祕關係,一直讓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難以釋懷。

路透昨(8)日報導,歐盟執委會副主席兼單一數位市場事務負責人安西普(Andrus Ansip)日前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記者會上表示,歐盟應該對華為和其他中國科技公司感到擔心,因為它們對歐盟的工業和安全構成了威脅。

「和正常的普通人一樣,我們不得不感到害怕。」安西普表示,他之所以感到擔心,是因為中國科技企業被政府要求與情報機構合作,譬如「強制開後門」,讓中國情報機構可以藉此獲得加密資料,「這些公司生產的晶片可能被用來獲取我們的祕密」。

分析指出,自今年初遭到美國政府抵制,宣告華為赴美之路夢碎,美國甚至動員盟友停用華為的手機、通訊設備。目前包括澳洲、紐西蘭、日本、英國、比利時、加拿大等國家均傳出停用或考慮停用華為設備的消息。因此對華為來說,當前鞏固歐洲市場十分重要。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兩名知情人士說法指出,華為為了避免將來被英國政府禁止參與發展5G網路計劃,已同意英國國家網路中心的要求,處理設備和軟體中存在的風險。另外,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國家指稱華為的設備造成國安問題,傳出華為已經準備花費20億美元修改旗下設備,希望藉此通過英國及歐洲的法規。

(工商時報)
--
逮財務長抓證據 美處理華為 套中興模式

華為公司副董事長兼財務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有可能被引渡到美國;路透報導,眼下對華為的調查跟差點讓中國中興公司(ZTE)倒地不起的調查頗為類似;正在調查華為公司的紐約東區聯邦檢察官辦公室拒絕發表評論。

了解案情的消息來源向路透表示,在美國當年調查中興的時候,中興的財務總管也曾在波士頓國際機場被攔截。美國當局繳獲一台筆記本電腦,裡面含有大量的證據,顯示中興在伊朗有非法營業。

中興在2017年認罪,承認違反美國限制向伊朗銷售美國技術產品的法律,中興為此支付了8億9000萬美元罰金。今年早些時候,美國稱中興就處分違反美國法律的一些主管的問題作出了虛假不實的陳述,並因此禁止美國公司向該公司出售零件和軟件。中興為此被迫停止主要的運營活動,隨後向美國再償付10億美元,從而獲得解禁。

美國之音報導,2016年,美國商務部公布文件顯示中興的違法行為,並透露另一個代號為F7的公司成功地繞過美國的出口管制。同年,十名美國國會議員致函商務部說,引述媒體報導,F7被認為是華為。2017年4月,一些國會議員再度致函商務部部長羅斯,要求公開F7的名稱並進行全面調查。

路透曾於2013年報導,香港的天通科技公司試圖向伊朗最大的手機運營商出售惠普計算機設備,而該公司跟華為的關係,比先前人們所知道的要密切得多;孟晚舟從在2008年到2009年期間,擔任該公司的董事會成員。

願戴腳環、在家軟禁…孟晚舟保釋未決 續關押

華為財務長孟晚舟7日在溫哥華法院出席保釋庭,加拿大檢方以有潛逃之虞,要求法官不准交保;主審法官當庭並未作出裁決,將於10日再度開庭。

保釋庭中,孟晚舟被捕的原因也進一步公開,她被控在2009到2014年間,以Skycom公司的名義向伊朗輸出美國禁運器材設備。如果罪名成立,可能面臨30年的有期徒刑。

案情細節披露 指孟涉詐欺

加拿大檢方告訴法官,孟晚舟公然表示華為和Skycom是互不隸屬的兩家公司,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她因此涉嫌詐欺數家金融機構。

孟晚舟則辯稱,華為在2009年就把Skycom賣掉了。

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席納瓦羅(Peter Navarro)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時,對孟晚舟案表示,華為是「壞人」(bad actor),雖然孟晚舟被捕的時間點不尋常,但行動是合法的;白宮國家經濟會議主席庫德洛(Larry Kudlow)接受財經媒體CNBC訪問表示,孟晚舟被捕,不會影響美中貿易談判。

華為8日在北京就孟晚舟案表示,將繼續關注下周的保釋聽證會,「相信加拿大和美國的法律體系後續會給出公正的結論。」

自知被調查 刻意避美出行

檢察官吉布-卡司理(John Gibb-Carsley)說,逮捕令是8月22日從紐約發出的,孟晚舟知道她已被調查,因此刻意避開美國,即使她十多歲的兒子在波士頓念書。她是從香港前往墨西哥途中在溫哥華換機時被逮捕。

加拿大媒體初步判斷,她很可能被引渡到美國受審,但過程會很冗長。

身穿綠色毛衣出庭的孟晚舟並未戴手銬;她的代表律師馬丁(David Martin)告訴法庭,雖然孟擁有龐大資源,但這不是讓她不得保釋的理由。

馬丁說,孟在溫哥華有兩棟房子,願意戴上監視腳環,在家接受軟禁;馬丁強調,孟晚舟絕不會違反保釋條件或其他法院裁定。

主審法官厄克(William Ehrcke)未做出裁決,等待下周一再度開庭,他會在周末思考保釋條件。

敏感引渡案件 短期難結束

加拿大政府對本案的立場是「司法事件」,非政治事件;加拿大外長方慧蘭表示,「我們遵守程序、法律以及協議。」

加美之間的引渡條約規定,只要刑期滿一年以上的案件,雙方都有義務要引渡;如果60天內仍未引渡,美方將提出更進一步的「證據」,要求加拿大司法部長盡速做引渡審訊。

根據加拿大的司法獨立傳統,此類敏感引渡案件聽審不會短期內結束;1996年台灣福明輪船長等幹部被控將東歐難民丟入大西洋案,北京插手搶管轄權,中華民國政府則依國際法主張管轄權,最終還是把嫌犯引渡回台灣受審。

加拿大媒體預測,此案雖非政治案件,多少有兩國右派勢力合作反擊中國「擴張勢力」的影子,也就是情報界、警界與美方調查單位充分合作,抓準時機逮捕僅在溫哥華轉機的孟晚舟。

多家媒體同時預測,中國對加拿大的報復難免,最大可中斷與杜魯多政府談判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激烈的時候,甚至逮捕到中國出差的企業主管。

右派的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今天的社論就呼籲,即使中國使出其他威脅手段,中國要生氣就讓她生氣。

孟晚舟曾有多本護照 一度是加拿大永久居民

隨著溫哥華保釋聽證會的檢辯交鋒,華為財務長孟晚舟擁有多本護照、曾是加拿大永久居民的多重身分,也隨之曝光。

根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取得的美國司法部證詞,美方將孟晚舟描述成一位擁有龐大財力、試圖逃避美方通緝的女性;還說她擁有「來自包括中國和香港在內,多達7本的護照」。

美方證詞指出,2017年4月左右,孟晚舟和其他華為高級主管意識到美國對華為展開刑事調查,於是開始改變旅行模式,以避開美國當局。

另一方面,辯方不斷試圖在法庭上重建孟晚舟形象,指她自25年前在華為擔任秘書以來,獻身公司,為公司的成功自豪,不會棄公司於不顧。

對於檢方指孟晚舟刻意「避開美國」的說法,辯方以中美貿易局勢緊張、美國國會禁止華為的背景回應說,一個人要是不能理解「美國是(華為)開展業務的敵意場所,那想必是耳朵有問題。」

辯方律師馬丁(David Martin)告訴法官,孟晚舟有許多過期的護照,但她現在只有兩本有效護照:一本中國大陸護照和一本香港護照。香港護照在她遭逮捕時,已由加拿大政府收走。她的中國護照正從中國寄來,也已準備交出。

與此同時,辯方詳細說明了孟晚舟過去與加拿大的關係,指孟晚舟曾經取得加拿大永久居民資格,但此身分已於2009年到期。

辯方指出,孟晚舟早在15年前第一次訪問溫哥華之後,在某個時間點成為加拿大永久居民,後來在2009年到期。她曾持有BC健保卡、身分證和社會保險號碼。

辯方還出示照片,顯示孟晚舟全家在溫哥華的生活。孟晚舟和丈夫曾在溫哥華登巴(Dunbar)附近的第28大道4005 W買了一棟房子;2016年,又於溫哥華買了第二棟住宅,地址是1603 Matthews Ave。孟晚舟目前與丈夫和10歲女兒同住。她的前一次婚姻生下3個兒子,現在分別是14,16和20歲。

為了爭取保釋,辯方還表示,孟晚舟過去沒有任何犯罪紀錄。她有狀況複雜的健康問題,如高血壓和睡眠呼吸中止症等。

(世界日報)
--
香榭大道成戰場 巴黎變鬼城 7百黃背心被逮

法國半世紀來最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黃背心」運動,已連續兩個周末在巴黎爆發衝突。因有情報顯示,革命派計劃衝進總統府愛麗榭宮,逼總統馬克宏辭職,警方先下手為強,昨大肆拘捕約700名示威者,又攔阻身穿黃背心者入城,但抗議聲勢仍然不減。先前騷亂不但嚇跑遊客,連香榭麗舍大道至凱旋門一帶商家昨天也不敢開門做生意,原本聖誕前消費最旺的巴黎市區變得冷冷清清,猶如鬼城。

示威者起初只是在凱旋門前和平集會,但不久便與警方發生衝突,還有數百人企圖朝愛麗榭宮挺進。鎮暴警察圍住示威者的去路,並施放催淚彈驅離。但抗議規模不斷升高,昨又出現抗爭者在街頭縱火的場景。

巴黎約8000人上街
上個周末(1日)「黃背心」在巴黎市中心縱火暴亂,造成逾百人受傷,200輛汽車被燒,法國警方這次不敢大意,出動8千警力在全市戒備。情報機關也密切注意「黃背心」網路上的最新動靜,發現該運動內最激進的革命派,曾提過想「搗亂和殺人」,甚至談及政變,黃背心領袖杜洛埃呼籲支持者衝入愛麗榭宮向馬克宏(Emmanuel Macron)逼宮。執政的共和前進黨有國會議員前天更收到內含子彈的恐嚇信,遭警告「下次子彈就會在你的眉心。」
警方在昨晨示威前先拘捕300人,更在部分人身上搜出扳手、榔頭、木棍、彈弓和石頭,懷疑是準備用來襲擊。當局又在全國火車站對準備前往巴黎的旅客進行檢查,禁止攜帶螢光黃背心及示威裝備的人登上火車。美聯社記者雖然在示威現場出示記者證,但仍被警方沒收可抵擋催淚瓦斯的面罩及護目鏡。
在法國內政部長卡斯塔納揚言對暴徒「零容忍」之際,總理菲利佩(Edouard Philippe)前晚接見「黃背心」中的溫和派代表,促請對方周末不要上街。代表會後似乎頗為滿意,稱菲利佩答應會轉達他們的訴求給馬克宏,眾人決定等待馬克宏的答覆。
法國政府一手硬、一手軟的策略,原想分化聲勢浩大的「黃背心」運動。但法國內政部次長昨表示,這次全國約有3.1萬人參加黃背心抗議,在巴黎估有8千人之多。

人頭帳號傳假消息
不過這次有關當局早有準備,封鎖市中心十幾條街,關閉奧賽美術館、艾菲爾鐵塔、羅浮宮、龐畢度藝術中心等。上次騷亂中吃了大虧的香榭麗舍大道商家,更是一早就關門大吉,甚至運走店內貨品,避免再受搶掠。
此外,美國資安公司New Knowledge指出,約有200個俄羅斯控制的推特人頭帳號每天發出或轉發約1600則關於黃背心的推文,散播假新聞,煽動示威者。該批帳戶利用在其他場合中受傷的示威者相片,誇大法國警方在本次示威中使用的武力。

法國黃背心抗議事件簿
10/18 臉書瘋傳一名女子在家中痛罵燃油增稅的自拍片,網路出現調降油價請願
11/17 首輪示威,近29萬人穿螢光黃背心上街抗議燃油稅調高
11/24 第2輪示威,16.6萬人上街,巴黎8000名示威者在香榭麗舍大道與警方衝突
11/27 總統馬克宏稍作讓步,提出調整加稅機制和3個月諮詢期,但黃背心不滿
12/01 第3輪示威,13.6萬人上街,巴黎爆發半世紀以來最嚴重騷亂,凱旋門和多個高檔社區受重創
12/03 總理菲利佩會見各政黨領袖,但尋求與黃背心對話失敗,學生加入示威
12/04 菲利佩宣布燃油稅凍漲6個月,但未能令黃背心滿意
12/05 馬克宏宣布燃油稅明年不調高,但拒絕恢復富人稅

挨批「富人總統」馬克宏持續神隱

法國「黃背心」示威浪潮越演越烈,媒體分析,示威者沒有同質性、訴求持續擴大延伸,加上沒有組織或可協商的領袖,因此短期內恐難收拾殘局。在此同時,總統馬克宏持續「神隱」,龜縮在愛麗榭宮中閉門會議,據稱本周稍後才會出面公開發言。
「黃背心」運動最早起源於較低收入的中產階級抗議燃料稅,但隨著法國當局輕忽,規模越演越烈,示威訴求也持續擴大,包括青年學子也參與,要求改變高中考試和大學入學程序。大多數示威活動是透過臉書串聯,許多極端主義團體,如反移民的民粹主義者、無政府主義者和法西斯主義者也趁機加入,導致示威者沒有共同政治利益,也沒有明顯領袖。

改革不利勞工引民怨
不過,憤怒示威者倒是有志一同地指控馬克宏是「富人的總統」,不知民間疾苦。特別是他推動各項親商改革,雖然意圖提升法國經濟的競爭力,但卻被視為不利於勞工階層,削弱勞工的權益。
馬克宏在「黃背心」浪潮以來,一改熱愛鎂光燈習性,異常低調。他過去一周來「神隱」,一切交由總理菲利佩代打,被外界質疑是為日後「棄車保帥」做準備,在情況不利時,可由總理辭職負責。
馬克宏年僅39歲就當上法國總統,被視為是拯救法國落入民粹主義的浪潮、打敗極右派的救星。但短短1年多,他的政治金童魅力已不再。媒體分析,因素有二,一是席捲西方民主國家的「起義浪潮」,這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針對舊政黨無法處理新挑戰而起,結果導致英國脫歐、川普當選等民粹現象。另則是馬克宏採取「技術官僚中間路線」並稱之為「革命」,但他所推的卻是由上往下的「革命」,對廣大工人階級不聞不問,以致引發民怨,而且一發不可收拾。

「不聽人民聲音」稅制不公爆怒火

法國「黃背心」示威抗議進入第4周,抗議人士政治立場、年齡和職業各不同,但一致抱怨受困於每下愈況的經濟環境,更對馬克宏傲慢態度感到不滿,「他的傲慢讓我們團結」。
在法國西南部的土魯斯郊區,抗議民眾在公路築起路障、佔領收票亭,展示法國國旗和「馬克宏下台」標語。41歲的席琳去年大選曾支持馬克宏,現在卻對他失去信心,「馬克宏一上任後就取消富人稅、刪減窮人住宅福利預算,這是嚴重的不公不義。現在全國起義,他卻躲在象牙塔內,他沒有負起責任,這是最令我憤怒的。」月薪僅800歐元(約2.8萬元台幣)的席琳因負擔不起房租,和4個孩子一起借住親戚家,已經準備好和孩子在示威現場過聖誕節,「我們豁出去了」。
單親媽媽伊莎貝爾在機場賣三明治,凌晨3時開工,月薪卻不到1200歐元(約4.2萬元台幣)。她過去從不曾上街抗議,去年大選時投廢票。現在她也上街,強調「有錢人幾乎不用繳稅,窮人不斷被徵稅。我們已經受夠那些精英了」。64歲左派木工荷貝特說:「我一直擔心馬克宏處事有獨裁者的氣息……他自以為是法國的救主,不聽人民聲音。」

(蘋果日報)
--
巴黎「黃背心」示威延燒 裝甲車圍城

抗議加劇 怒喊馬克宏下台

法國「黃背心」示威者八日再度走上巴黎街頭,高喊「總統馬克宏下台」,當局出動十二輛裝甲車應變,是數十年來當局首度為了群眾示威動用裝甲車,巴黎警方在香榭麗舍大道附近發射催淚瓦斯驅散抗議者,並逮捕五百七十五人,其中三百六十一人遭拘留。

法國各地八日都有黃背心示威,許多甚至發生在高速公路上,造成全國幹道交通一片混亂。

香榭大道的商家提前在七日用木板封住玻璃櫥窗,並清空店內商品,多家百貨公司八日暫停營業。若不是為了防止暴徒劫掠打砸,這些店家才捨不得放棄耶誕節前的購物商機。

全法風暴 各地九萬警戒備

擔任堆高機駕駛的示威者丹尼斯現年卅歲,專程從法國西北部城市卡昂來到巴黎,他說,他跟其他人一樣,打算一路朝總統府遊行,抗議馬克宏只為有錢人服務:「我是為了我兒子來抗議,我不能讓他活在剝削窮人的國家」。

巴黎警方對抵達火車站和香榭大道、巴士底廣場等抗議熱點的行人進行檢查,總理菲力普說,被逮捕者主要是因為攜帶鐵錘、彈弓和石塊等可能用於攻擊員警的物品。

艾菲爾鐵塔、羅浮宮、奧塞美術館等博物館和許多商店、地鐵站都不開放,最高級別的足球賽和音樂會也都取消。菲力普說,全法各地共出動八萬九千名員警戒備,其中巴黎就部署了八千名。

部長矢言「對破壞者零容忍」

法國內政部長卡斯坦德七日說:「過去三周的示威製造出一隻怪獸,連創造者都控制不了。」他矢言對打砸破壞者「零容忍」。

菲力普七日晚間會見一群自稱「溫和」的黃背心示威者,他們呼籲民眾別參加八日的抗議。黃背心運動發言人夏朗康說,菲力普「聽取了我們的意見,並承諾轉達給總統,現在我們在等馬克宏出面回應,希望馬克宏像父親一樣,帶著愛與敬意對法國人民說,他會做出強而有力的決定」。

黃背心示威起於上月十七日,對政府調漲燃油稅不滿的群眾擺放路障阻礙交通,後來示威迅速擴大,成了反對馬克宏多項政策和由上而下決策風格的群眾運動。本月一日巴黎爆發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暴動,兩百輛車被縱火燒毀,凱旋門遭塗鴉破壞,讓馬克宏陷入上任以來最大危機。

「黃背心」暴力威脅 記者戴頭盔、配保鑣

「黃背心」運動發起第四波全國串聯抗議,由於群眾行動一次比一次暴力,為保障記者採訪安全,法國多家媒體備妥頭盔和防毒面具,甚至配有保鑣。

根據中央社報導,自「黃背心」運動於十一月中旬發展以來,部分抗議者就認為媒體立場偏向政府,或對報導角度不滿,因此抱有敵意,有數起記者在採訪中遭受威脅的個案。

在十一月底及十二月一日的「黃背心」抗議行動中,部分法籍記者遭到抗議者言語辱罵或安全威脅,也有人在混亂中遭波及流血,還有俄羅斯籍記者宣稱在採訪中受傷;六日,在南部大城土魯斯,一名法國第三電視台攝影記者採訪時遭攻擊,攝影機被砸成碎片。

法國地方媒體「南方電訊報」主管畢歐斯卡說,已替記者備妥頭盔,並給出嚴格指示,一旦察覺情況不對就離開。BFM電視台也以記者及技術人員安全優先,總經理貝胡說,每名現場記者都有一名保鑣伴隨,這名保鑣會負責評估情勢危險程度,並在被攻擊時採取行動。

比起文字記者,帶著攝影機和麥克風的採訪團隊是更加明顯的攻擊目標,數家媒體要記者以手機取代攝影機,並盡量融入人群,較不引人注意。

川普自吹 巴黎「黃背心」抗議民眾喊「我們要川普!」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法國民眾持續抗議燃料稅上漲與對政府的其他不滿時,美國總統川普再次譴責巴黎氣候協議。川普8日在推特表示,巴黎協議在巴黎不太管用,他還宣稱法國抗議民眾高喊「我們要川普!」,但該說法並無根據。

川普8日上午推文表示:「巴黎協議在巴黎推行得不太順。法國到處都在抗議和暴動,人民不想花大錢來進行可能的保護環境,而且大部分的錢都跑去(治理有問題的)第三世界國家。高喊「我們要川普!」愛法國。」

巴黎的燃料稅抗議行動演變成法國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暴動,也成為法國總統馬克宏的政治危機。民眾起初因不滿法國燃料稅上漲而開始抗議,隨後擴大變成抗議生活開銷壓力和表達對馬克宏政府的不滿。

川普在8日推文中重申巴黎抗議民眾不停高喊「我們要川普」,但這項說法仍無根據。

馬克宏自2017年5月上任以來,一直捍衛2015年巴黎氣候協議,去年川普宣布要從聯合國退出巴黎協議時,馬克宏也再次表示會致力遵守該協議。

許多「黃背心」抗議民眾不滿馬克宏要沿用法國前總統歐蘭德(François Hollande)實施的環境政策。法國總理菲力普(Edouard Philippe)4日宣布,為了對抗氣候變遷而預計在2019年1月1日實施的燃料稅,將延後至明年中實施,希望平息抗議。

川普4日稍晚推文表示,他樂見法國同意他兩年前的結論,巴黎協議有致命錯誤,因為負責任的國家能源稅會上升,某些嚴重汙染國卻可撇清關係。

隔一天,法國政府宣布2019年不會調漲燃料稅。

黃背心運動Q&A/反政府上街 鄉村怒火燒向巴黎

法國「黃背心運動」愈演愈烈,示威活動已上演一個多月,號稱是法國五十年來最大的暴動。政府雖承諾要採取一連串措施,回應抗議民眾的訴求,但這次真能澆熄抗議者的怒火?

Q:是誰在抗議?

A:法國十月底爆發第一次的黃背心運動,剛開始是反對總統馬克宏為因應氣候變遷計畫調漲燃油稅。基層民眾透過社群媒體組織發起,雖無具體的領袖,但號召數千人湧上法國各地街頭。

運動愈滾愈大,據稱運動的訴求獲百分之七十五法國民眾支持,現在已逐漸演變成更廣泛的反政府運動,示威人士大多是生活在小鎮和鄉村地區的人民。許多人批評馬克宏是傲慢的「富人總統」,忽視為生活掙扎的普羅大眾。

Q:為什麼稱為「黃背心」?

A:群眾統一身著螢光黃背心作標誌,主辦單位號召群眾每周六發起示威,首都巴黎的抗議現場淪警民衝突戰場。

Q:示威群眾要什麼?

A:這個肇基於社群媒體的運動沒具體領導人。有些抗議人士聚焦降低燃料稅和生活成本上升,尤其是低收入家庭;有些人反對馬克宏去年上任後不久便為富人減稅的決定。另外,要求政府立即增加最低工資和養老金福利,也是運動的訴求。

Q:為何法國逾七成民眾都支持?

A:法國當局原本沒有意識到民怨這麼深,但日前已宣布暫停原訂在明年元旦的上調燃料稅計畫、電力和天然氣價格凍漲,嚴格的車輛排放管制也延後上路。不過,示威群眾認為,這些舉措來得太晚,規模也太小。

支持度跳水 馬克宏遭民意反噬

法國總統馬克宏上月六日前往東北部城市凡爾登參觀一次大戰戰場遺跡時,一名白髮男子當街痛罵馬克宏,打算調漲燃油稅「壓榨人民」。馬克宏提醒他,降低碳排放有其必要,「改革總會打破習慣,人們不見得高興」。

華爾街日報指出,這段對話顯示馬克宏的盲點:往往對普羅大眾說教,而不是表現感同身受。從那時起,法國各地每周都有數萬人上街抗議他的高傲態度。意識形態各異的示威者一致穿上螢光黃背心,反對馬克宏的政策。

此情此景,對照一年半前馬克宏以極高懸殊比率當選法國史上最年輕總統,顯示如今他正面臨廣大民意的反噬。

暴力示威與強大民怨,逼得馬克宏做出上任以來首次讓步:緩漲燃油稅六個月。

當示威愈演愈烈時,馬克宏與內閣密集討論應該在哪些方面讓步,才不會妨礙他接下來要推動的改善投資環境政策,包括簡化行政程序和退休金制度。一名馬克宏貼身幕僚透露,馬克宏在與總理菲力普閉門討論時感嘆說,看到反對派把他的整套環境政策扭曲成只剩調漲燃油稅,他感到挫折。

馬克宏對菲力普說:「我不想為了捍衛一個稅,跟法國人民作對。」

馬克宏菁英學府出身,曾是投資銀行家和技術官僚,在總統任內推動重大改革時,幾乎都避開公眾討論,而偏好幕後協商。馬克宏想推動「文化變革」,廢除法國數十年來的工作保障和富人稅。

馬克宏想讓法國準備好在全球化經濟中競爭,所以捍衛歐盟體系,反對民族主義,支持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和巴黎氣候協定等多邊協定,這些崇高的目標卻讓人民覺得他很遙遠,以致馬克宏的支持率掉到兩成三。

裝甲車碾巴黎鬧區 「黃背心」示威者肉身擋高速公路車

法國「黃背心」示威者8日再度走上巴黎街頭,高喊「總統馬克宏下台」,當局出動12輛裝甲車應變,是數十年來當局首度為了群眾示威動用裝甲車,巴黎警方在香榭麗舍大道附近發射催淚瓦斯驅散抗議者,並逮捕575人,其中361人遭拘留。

法國各地8日都有黃背心示威,許多甚至發生在高速公路上,造成全國幹道交通一片混亂。

香榭大道的商家提前在7日用木板封住玻璃櫥窗,並清空店內商品,多家百貨公司8日暫停營業。若不是為了防止暴徒劫掠打砸,這些店家才捨不得放棄耶誕節前的購物商機。

擔任堆高機駕駛的示威者丹尼斯現年30歲,專程從法國西北部城市卡昂來到巴黎,他說,他跟其他人一樣,打算一路朝總統府遊行,抗議馬克宏只為有錢人服務:「我是為了我兒子來抗議,我不能讓他活在剝削窮人的國家」。

巴黎警方對抵達火車站和香榭大道、巴士底廣場等抗議熱點的行人進行檢查,總理菲力普說,被逮捕者主要是因為攜帶鐵錘、彈弓和石塊等可能用於攻擊員警的物品。

艾菲爾鐵塔、羅浮宮、奧塞美術館等博物館和許多商店、地鐵站都不開放,最高級別的足球賽和音樂會也都取消。菲力普說,全法各地共出動8萬9000名員警戒備,其中巴黎就部署了8000名。

法國內政部長卡斯坦德7日說:「過去三周的示威製造出一隻怪獸,連創造者都控制不了。」他矢言對打砸破壞者「零容忍」。

菲力普7日晚間會見一群自稱「溫和」的黃背心示威者,他們呼籲民眾別參加8日的抗議。黃背心運動發言人夏朗康說,菲力普「聽取了我們的意見,並承諾轉達給總統,現在我們在等馬克宏出面回應,希望馬克宏像父親一樣,帶著愛與敬意對法國人民說,他會做出強而有力的決定」。

黃背心示威起於上月17日,對政府調漲燃油稅不滿的群眾擺放路障阻礙交通,後來示威迅速擴大,成了反對馬克宏多項政策和由上而下決策風格的群眾運動。本月1日巴黎爆發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暴動,200輛車被縱火燒毀,凱旋門遭塗鴉破壞,讓馬克宏陷入上任以來最大危機。

(聯合報)
--
黃背心將掀第4波抗議 法國總統依然神隱

法國反對調漲燃油稅的「黃背心」運動未歇,今天將掀起第4波抗議,政府嚴陣以待,呼籲巴黎店家緊閉門窗並暫停開放若干景點,總統馬克宏迄今卻依然「神隱」。

一整週來,馬克宏(Emmanuel Macron)都未出現在鎂光燈前,僅讓他支持率低的政府出面緩和憤怒民眾的情緒,如今「馬克宏,下台!」已成「黃背心」示威人士高喊的主要口號。

抗議民眾的憤怒直指馬克宏,他們認為馬克宏是「富人的總統」,不知民間疾苦。

馬克宏上任以來推動親商改革,意在使法國經濟更具全球競爭力,但勞工認為改革措施嚴苛,削弱他們的權利。

近幾個月來,馬克宏支持率急劇下降,外界多視他為傲慢的領導人,例如他曾告訴一名失業人士,「只要過個馬路」,就能找到工作,這番言論隨即遭受抨擊。他也曾建議退休人員不要抱怨。

馬克宏人氣低落其來有自,他這週多在總統府艾里賽宮(Elysee)召開閉門會議,許多抗議人士認為總統府猶如象牙塔,而馬克宏隱身其中,遠離民眾。

如今「黃背心」將掀起第4波抗議,艾里賽宮表示,馬克宏不會在抗議活動前發言。

一般而言,馬克宏算是喜歡鎂光燈關注的領導人,自去年大選一鳴驚人入主艾里賽宮以來,他便是世界政壇關注的閃爍新星。

馬克宏上週在阿根廷20國集團(G20)峰會上,也因挑戰美國總統川普的氣候變遷立場及貿易保護主義措施,而再次受國際關注。

但就在他與世界其他領導人會晤時,巴黎發生1968年以來最嚴重的動亂,電視畫面盡是花都燃燒的路障及周遭彌漫催淚瓦斯的凱旋門。

馬克宏結束20國集團峰會返國後,立即前往凱旋門評估暴亂後的損害情況,但不准媒體提問或靠近。

總理菲力普(Edouard Philippe)則被派往前線面對國會反對派議員的質問。菲力普也發表電視談話,對外解釋政府因應暴亂的安全措施。

獨裁治國惹民怨 黃背心要馬克宏走下雲端

巴黎香榭麗舍大道今年初冬連續兩個週末瀰漫嗆鼻煙霧,不時響起爆裂聲。「黃背心」在此集結,原本是抗議調漲燃油稅,但從他們自製標語來看,怒火已燒到總統馬克宏個人身上。

「黃背心」運動起因是政府要於2019年元旦調漲燃油稅,自11月中旬以來,這場沒有工會或政黨領導的草根運動,在全國串聯抗議,尤其在巴黎掀起數十年來最嚴重的街頭暴力,群眾怒火燎原,即使政府罕見退讓,宣布不漲燃油稅,仍持續抗議。

許多上街抗議的群眾自製布條及紙板,或在身上的黃背心背後寫下訴求,頻繁出現的字眼包括「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辭職」、「馬克宏滾」等針對馬克宏個人發洩的怒氣,還有「法國底層對抗上層」、「權力規則由人民來寫」等凸顯政府與人民對立的角度。

在香榭大道上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的「黃背心」,談到馬克宏,不約而同脫口而出的單字就是「獨裁」或「專制」。

住在大巴黎地區的薩賓(Sabine)說,馬克宏以專斷獨裁方式治國,民眾怒氣不減,情況會越來越糟,「他想讓人民噤聲,這是不可能的」。

「黃背心」運動自11月開始醞釀,於12月1日的抗議中達到前所未見的暴力程度,馬克宏當時在阿根廷出席20國集團(G20)峰會,隔天返回巴黎,他視察了遭到破壞的凱旋門,但未公開發言,只是一如既往把說明及宣告新決定的工作交給總理菲力普(EdouardPhilippe),或由總統府艾里賽宮(Elysee)向媒體發布。

馬克宏自去年5月就任以來,很少為了重大政策接受媒體訪問,除了在國際場合之外,也很少公開發言,因此常被輿論批評為「高高在上」,稱他是古羅馬神話中的眾神之王朱比特(Jupiter)。

特地從法國中部到巴黎抗議的亞歷山大(Alexandre)對馬克宏這種態度特別反感。他說,黃背心運動發展一個月,馬克宏什麼都沒做,還出訪外國,「我不是說G20不重要,法國在這種場合要有代表出席,但他也應該關注發生在自己國家、自己人民身上的事,他卻缺席」。

31歲的亞歷山大說,群眾到香榭大道表達意見,警察不是來保護他們,而是把他們團團圍住,「這是個鎮壓人民的體制,根本不是民主,是獨裁」。

「共和前進」(LREM)黨籍的國民議會議長費宏(Richard Ferrand)表示,為了不在今天的抗議行動「火上澆油」,馬克宏下週才會針對「黃背心」危機發言。而他的一時沈默,被解讀為「缺席」。

法語中的形容詞「朱比特式的」,可解為「帝王的」或「支配的」,馬克宏並不排斥這個詞,只是自有解釋。

馬克宏早在2016年10月就向財經媒體「挑戰」(Challenges)提到,法國需要一個「朱比特式」的總統;他認為,一件事有商議的階段,也有做決定的階段,不該混淆兩者,「這與專制一點關係都沒有」。

因此,馬克宏一旦定下政策,即使遇到反彈也不改立場,過去在勞動法改革、法國國家鐵路公司(SNCF)改革上都是如此,卻在「黃背心」運動第一次破例讓步,取消既定措施,向來不甚在意民調的他,嘗了一回民意反噬的苦果。

但讓步太晚,民怨已被燃油稅這條導火線引爆,群眾對馬克宏自上而下的治理方式不再買帳,進一步要求提高勞工薪資、復徵「富人稅」,想把一年多來對政策的不滿一次算清。

40歲的社會學研究員賀吉斯(Regis)是為了要求政府提高學者待遇而穿上黃背心,與燃油稅已然無關。

賀吉斯說,馬克宏習慣不與工會等團體商量就逕自做決定,像勞動法改革就是強行實施,「他對人民、對底層群眾有一種輕蔑,這讓大家再也無法忍受他的施政方式」。

馬克宏競選時大力塑造「改革者」形象,當選時也宣告「要讓法國進入新世代」,「讓法國擺脫衰退及地位跌落的感覺」,還要「徹底改變法國」,他執政後的改革方向也大致如他所承諾,卻未能獲得人民理解。

與賀吉斯同為研究員的奧嘉(Olga)說,她對馬克宏的整體政策都不滿,尤其是在教育上,例如政府近期宣布將針對非出身歐洲的外籍學生調漲學費,一下要漲十數倍,「以前不是這樣,這是馬克宏來了以後才有的(措施)」。

她說:「朱比特必須走下雲端,走到街上,艾里賽宮(離香榭大道)不遠,他必須走出來看看。」

(中央社)
--
巴黎黃背心爆衝突 逾700人被逮

法國「黃背心」示威8日進入第4個周末,擔心燒車砸搶事件再現,當局嚴陣以待,在全國部署近9萬警力,光首都巴黎就多達8000警力戒備,並出動12輛裝甲車。在地標凱旋門與香榭麗舍大道,鎮暴警察與示威者爆發衝突,警方不僅用催淚瓦斯驅散群眾,也以盾牌阻擋示威者向前推進。

聲東擊西 示威者挺進總統府

擔心受波及,部分地鐵站、商店、博物館、艾菲爾鐵塔8日關閉1天,多場球賽與演唱會押後或取消,造成市民與觀光客極大不便。

在巴黎,超過5000名示威者聚集,他們先在凱旋門聚集再沿香榭麗舍大道遊行,被警察阻止,部分示威者改道,企圖向總統府愛麗榭宮挺進,遭鎮暴警察發射催淚瓦斯驅散,現場煙霧瀰漫,已知超過700多名示威者遭拘押。

警方除出動大批警力和裝甲車戒備,並在香榭麗舍大道、巴士底廣場等示威地點及火車站加強盤查,以免極端或暴力分子滲入。其他地方的警察則試圖阻止民眾登上前往巴黎的火車馳援。

總理菲利普在全國電視講話中強調,政府會盡一切方法避免黃背心運動釀成暴動。但與警方多次交鋒的黃背心示威者,這次與警方大玩捉迷藏,一邊宣布放棄香榭麗舍大道等地標集結抗議,一邊聲東擊西,向所有權力象徵地段挺進,包括議會、政府部門等多達19個重地。警方疲於奔命,在所有可能被示威威脅的地方都部署重兵。

根據情報,有極端暴力分子會滲入8日示威,警方因而加強對穿著黃背心路人的盤查,沒收所有疑為暴力攻擊的工具,包括鐵錘、木棍、鐵棒等,並沒收一些用來防禦催淚瓦斯的潛水鏡與面罩。部分地鐵站、商店、羅浮宮博物館、著名觀光景點全部關門,以防被劫或被砸。

擔心波及 地鐵站羅浮宮關門

除法國,鄰國比利時及荷蘭也出現黃背心示威,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數百名警員在市中心及歐盟機構外戒備,防止示威者衝撞。

法國自上月中爆發示威,釀成暴亂、警民衝突及縱火等,導火線是不滿調漲燃油稅,其後演變為大規模反政府示威。即使總統馬克洪近日宣布停止加徵燃油稅,仍未能平息民怨。示威者伯努特(Herve Benolt)說,「我們來巴黎只想有人聽取訴求。」他要求政府提高國民的消費能力及增加富人稅。

數千黃背心 穿越防線奔巴黎

儘管法國當局在首都巴黎部署特警、裝甲車等重兵,卻阻止不了「黃背心」示威群眾上街抗議。數千名示威者連夜搭乘大客車等運輸工具奔赴巴黎,就為了展現跟政府對抗到底的決心。

分析人士認為,法國近期的示威活動反映了中低收入階層在經濟不景氣、政府加稅背景下的困境和不滿,也再次凸顯法國作為高福利社會對觸及自身利益的改革缺乏共識。

法國總理菲力普在宣布調集警力赴全國各地維持治安時表示:「我們針對的不是示威者,而是破壞者。我們不希望他們為所欲為。」法國經濟部長勒梅爾日前宣布,抗議活動給法國批發業、零售業、酒店業等多個行業帶來明顯影響,營業額下降15%至40%不等。

抗議增加燃油稅只是黃背心示威的導火線,根本原因在於法國經濟持續不景氣、中低收入民眾購買力下降,生活負擔加重。分析家稱,大規模示威活動或進一步削弱馬克洪在法國民眾中的威信,增加其今後推進勞動力市場、清潔能源等改革難度,法國國內反對派也可能借機對其發難。

馬克洪執政一年多來,推進了一系列整體上削減民眾福利水平的改革措施,同時還取消 「巨富稅」、資產稅等,鼓勵法國人將目光從「分蛋糕」轉向「做蛋糕」。這些改革措施儘管長遠有利,但短期內勢必觸動一些階層的利益,導致民眾不滿增加,致使馬克洪的民意支持率下降。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馬克洪目前對內閣掌控力較強,其所在的共和國前進黨在法國國民議會的多數席位依然穩固,恐怕不會輕易放棄改革的大方向。

銳意改革的馬克洪在一波接一波的抗議聲中,在上調燃油稅問題上做出讓步。分析家指出,改革從來不是輕鬆的事,需要頂層設計的引領,也需要社會共識的廣泛支持。如何為改革培育土壤,有效推進改革,尚需馬克洪政府拿出政治智慧。

(中國時報)
--
黃背心掀第4波抗爭 法零售商慘虧11億美元

法國「黃背心」運動持續升溫,已從反燃料稅政策擴大為反政府示威,民眾不滿總統馬克宏主政下生活成本大增,連續第四個周六走上巴黎街頭抗爭,鎮暴警察動用催淚瓦斯驅趕,爆發嚴重警民衝突,300多人被捕拘留。然而根據法國零售協會預估,這項草根性抗爭運動從11月開始以來,已使得當地零售業者遭遇10億歐元(約11億美元)的損失。

法國官方透露,周六的示威活動中,有575人在警方搜索後短暫遭到逮捕,361人因查獲持有武器而持續拘留中。

因應「黃背心」的第4波抗爭,周六全法部署8.9萬名警力,其中8,000人力鎮守首都巴黎。數百名抗議者聚集在凱旋門周圍,該巴黎著名地標在前一周六的示威中蒙難,慘遭反馬克宏人士塗鴉破壞。而在香榭大道則擠滿1,500名左右示威者。原本應該洋溢迎接耶誕節歡樂氣氛的周末巴黎,因「黃背心」示威運動宛如鬼城,店家擔心遭到失控抗議群眾打劫索性不營業。艾菲爾鐵塔、羅浮宮、奧賽美術館、龐畢度中心等熱門觀光景點也預防性關閉,巴黎遊客奚奚落落。此外還有四場甲級足球賽也已遭取消。

馬克宏政府在「黃背心」激烈抗議的壓力下屈服,總理菲利普上周二(4日)宣布,原定明年元旦上路的調漲燃料稅措施暫緩6個月。原本這項加稅計畫是要協助法國從傳統汽車轉型到電動車,藉此達成減稅目標。

不過暫緩調漲燃料稅做法的仍不能平息「黃背心」抗議群眾的怒火,他們趁勢擴大抗爭逼政府做更多讓步,包括減稅、調升最低工資、調降能源價格、提供更優渥的退休福利、甚至要求馬克宏辭職下台。

(工商時報)
--
梅克爾卸18年黨魁 「開啟新篇章時刻到了」 愛將驚險接班

「現在開啟新篇章的時刻了!」德國執政黨基民黨(CDU)前天在漢堡召開黨代表大會,總理兼黨魁的梅克爾發表告別演說,熱淚盈眶地接受全場起立鼓掌10分鐘致意。隨後在黨主席選舉中,號稱「小梅克爾」的秘書長克蘭普卡倫鮑爾驚險勝出,預料將延續梅克爾的中間路線。

克蘭普卡倫鮑爾(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前天在第二輪投票中,以517對482票數險勝親商且保守的對手默茨(Friedrich Merz),奪得基民黨黨魁寶座。因梅克爾先前宣布不連任黨魁,且打算在2021年總理任期屆滿後下台,新黨魁克蘭普卡倫鮑爾也被視為角逐下任總理的熱門人選;在她之前的7任黨主席,僅2人未當上總理。

社會議題相對保守
現年56歲的克蘭普卡倫鮑爾在今年2月接任基民黨秘書長,在此之前,她是西部薩爾蘭邦的人氣首長,在當地有與綠黨、社民黨、自由黨等黨派共治的經驗,被視為有助於處理未來德國政治碎片化的局面。她在經濟等政策立場與梅克爾接近,但在社會議題上比梅克爾保守,例如對同性婚姻抱持懷疑態度。
對於外界常形容她是「小梅克爾」、「梅克爾接班人」,她前天駁斥說:「我讀到許多關於我的報導,不外乎是『迷你版』、『複製人』、『將延續相同路線』等。但我就是我。如今站在這裡,是過去經歷造就今日的我,我為此感到驕傲。」

告別演說博滿堂彩
在黨魁投票前,梅克爾發表告別演說,感謝有機會帶領基民黨18年,稱這是一大榮幸。她說:「我不是生來就是總理或黨魁的料。我總是希望能夠有尊嚴地做好公職或黨職……有一天也能有尊嚴地下台……現在是開啟新篇章的時刻了!」台下掌聲不時打斷她的演說,更有人高舉「謝謝老闆」標語、高喊「謝謝梅克爾」表示支持。在她演說結束後,全場更起立鼓掌近10分鐘,讓她熱淚盈眶。
梅克爾自2000年以來擔任基民黨黨魁,並自2005年以來擔任德國總理,近年來在英國脫歐、「美國優先」風潮下,成為「自由世界的領袖」。她過去13年來謹慎務實領導德國,被《富比士》雜誌連續8年選為「全球最具權勢女性」之首,但卻敗在難民政策上,民心盡失,只能黯然告別黨魁職務。

克蘭普卡倫鮑爾(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
★年齡:56歲,1962/8/9
★黨派:基民黨
★家庭:已婚,育有3子女
★學歷:薩爾蘭大學及特里爾大學法律與政治學碩士
★經歷:
.2011-2018/01:薩爾蘭邦首長
.2018/02:基民黨秘書長
.2018/12:基民黨黨魁

(蘋果日報)
--
梅克爾接班人 卡亨鮑爾時代來臨

德國執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七日召開黨員大會,選出該黨秘書長康-卡亨鮑爾(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簡稱AKK)為新黨魁。她經常被認為是梅克爾的「迷你版」,兩人有相似的風格,說話溫和,但堅定務實。

從邊境小州開啟政治生涯,耕耘地方卅餘年,AKK以低調、務實著稱,媒體常稱她為「小梅克爾」。在德國國內政局不穩、國際局勢變化的情況下,AKK以更加包容的政策主張贏下黨魁一職,成為梅克爾的接班人。她或將成為背負德國下個時代的關鍵人物。

外電報導,在政治生涯的早期,AKK承擔了薩爾州基民黨內的青年與婦女事務。她在二千年被任命為薩爾州內政部長,成為德國歷史上首名州政府中的女性內政部長。她的政治導師、時任薩爾州州長的米勒對她評價頗高,「什麼事情交給她都很放心」。

米勒二○一一年出任聯邦憲法法院法官,AKK接班成為薩爾州州長。上任不到半年,她就打破州政府中基民黨和自由民主黨、綠黨的執政聯盟關係,提前舉行州議會選舉並獲得勝利,與社會民主黨(社民黨)共同組成州政府。

擔任州長七年時間中,AKK除管理州事務外,在聯邦層面還承擔過對法文化交流、外交以及國防事務,並參與了二○一三年聯邦議院選舉後基民黨與社民黨的組閣談判,經受了歷練。

今年二月,AKK辭去州長職務,出任基民黨秘書長。德國媒體認為,這位「封疆大吏」甘於打理黨務,應該是受到梅克爾欽點,作為「接班人」培養。

對AKK而言,她與梅克爾的緊密關係既是「優勢」也是「劣勢」。梅克爾擔任黨主席以來,累積了不少黨內矛盾,特別是難民危機以來,不少人對梅克爾的政策不滿。

AKK支持梅克爾的難民政策,但強調要懲罰身分造假的難民。社會政策方面,她不提倡同性戀與墮胎,立場趨於保守。經濟方面,她支持德國最低工資標準法案,支持保護工人福利,宣稱將在未來進行稅收改革。外交政策方面,她強調支持多邊主義,願意加強歐盟以對抗民粹勢力。

基民黨黨代會主持人七日宣布AKK勝選後,她上台擁抱梅克爾,多家電視台用鏡頭仔細記錄此一場景。這或許標誌著德國梅克爾時代的淡去,AKK時代的來臨。

(聯合報)
--
內定下任德總理 梅克爾盟友獲選基民黨黨魁

德國執政黨基督教民主黨(CDU)7日舉行黨員大會,保守派選擇該黨秘書長卡亨鮑爾(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出任黨魁,並內定成為下任總理。

卡亨鮑爾當選,加強基民黨與中間偏左社會民主黨維持目前聯合政府的機率,使梅克爾的總理之職,威脅可獲緩解,應可維持到下次選舉。

獲梅克爾力挺的卡亨鮑爾與主要對手、議會黨團主席默茨(Friedrich Merz)在首輪投票中,分別從999名黨代表手上取得450票及392票,由於無人得票過半,於是舉行第二輪投票。卡亨鮑爾最後以517票對482票擊敗默茨當選。另一參選人,衛生部長史巴恩(Jens Spahn)第一輪就出局。

作為進入後梅克爾時期的第一個具體行動,保守派選出52歲的卡亨鮑爾,被視為對梅克爾政治遺產的認可。

卡亨鮑爾的溫和領導風格使她擔任薩蘭邦(Saarland)首長六年後,今年初出任基民黨秘書長。她在選前的發言中表示,現在的問題在於是否願意離開舒適區,有勇氣做民眾期待的事情,包括改善教育及穩定的養老金。

多位重量級人物投票前均已表示支持她,包括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邦(Schleswig-Holstein)首長根特(Daniel Gunther),認為她可使基民黨維持一個中間派角色,包容不同角色的人。

此外,不少人認為她更有同情心,腳踏實地,與選民保持聯繫。但政治分析人士指出,黨代表們的選擇,不僅取決於黨的運作,還要關注領導人在下屆選舉中的機會。由於在難民問題上,她反對梅克爾相對開放的政策,未來也較為選民所接受。

投票結束後,卡亨鮑爾轉過身與梅克爾擁抱,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另一個時代就此開始。

(聯合晚報)
--
人類史上首次 洞察號錄火星風聲

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火星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上月27日登陸火星後,NASA前天公布洞察號在火星上錄得的風聲,但由於聲音頻率太低,所以NASA特別調高2個八度,人耳才能清楚聽見。這除了是人類首次錄到火星上風聲外,也是人類首次可以依稀感受到在火星上「吹吹風」的感覺。

「意想不到的收穫」
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表示,洞察號錄到風聲時,當時測得的風向為西北方吹至東南方,時速介於18至25公里之間,只是火星空氣稀薄,氣壓約只有地球的1%,所以頻率很低,人耳幾乎無法聽見。NASA將風聲的頻率調高2個八度後,人耳即可聽到低沉的轟隆轟隆聲。NASA研究員巴納特說,洞察號原無計劃刻意去錄火星上的風聲,「這是意想不到的收穫」。
這並非火星探測器首次攜帶麥克風前往火星捕捉聲音,1999年的「火星極地登陸者號」和2007年的「鳳凰號」都曾攜帶麥克風,但前者墜毀失聯,後者疑似在降落過程中毀損,導致無法運作。
另外,前蘇聯和美國也曾分別透過探測器捕捉到金星和土星衛星「泰坦」(Titan)上的風聲。

(蘋果日報)
--
NASA洞察號 捕捉到火星風聲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七日指出,在甫於上月二十六日登陸火星的探測車「洞察號」(InSight)捕捉到火星強風造成的顫動後,讓人類的耳朵首次聽見火星上低沉、空靈的風聲。

降落於火星赤道附近埃律西昂平原的洞察號探測車。洞察號捕捉到在當地吹起的強風,讓人類首次聽見火星風聲。(法新社)

這起人類首度記錄到的火星聲音是透過地震儀器與氣壓感應器取得,並非麥克風,因為洞察號沒有配備麥克風。洞察號旨在研究火星內部,它利用地震儀器監測地震。

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的洞察號主要研究員巴納特(Bruce Banerdt)指出,一日當地時間下午五時,一陣時速十六至二十四公里的強風吹過洞察號的太陽能板,導致該探測車振動,內部的氣壓感應器以及暫置於甲板上、等候機器手臂將之部署在火星表面的地震儀捕捉到該振動。

主管洞察號儀器項目的科學家派克(Thomas Pike)解釋說,太陽能板像是耳膜,探測車的結構像是內耳,地震儀功能如同耳蝸,也就是耳朵裡將振動轉換為神經訊號的部分。它們能夠記錄頻率達五十赫茲的振動,而該音頻在人類耳朵聽來就是低沉的隆隆聲。火星風聲的音頻之所以低沉,主因在於火星的空氣密度僅為地球的一%,該環境有利低頻聲音,其次,洞察號的儀器對較高音頻不敏銳。

派克指出,「開始十五分鐘的資料來自短周期地震儀,(聽起來)有點像是在風中飄揚的旗幟。真的很空靈,事實也是如此」。康乃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班菲爾德(Don Banfield)說:「這讓我想起在夏日多風的下午,坐在室外的感覺,就某種意義,聽起來就像是你人坐在火星上的洞察號裡面。」NASA在其網站www.nasa.gov/insightmarswind提供火星風聲,由地震儀記錄的聲音調高兩個音階,由氣壓感應器記錄的則調高六個音階。

(自由時報)
--
演唱會人踩人 義夜店釀6死悲劇

義大利一家夜店昨凌晨發生踩踏意外,造成6死118人受傷,死者為5名青少年及1名母親,消防人員懷疑有人釋放類似防狼噴霧的刺鼻氣體,引起眾人爭相逃離時釀成悲劇,當局表示仍在調查事故原因。

義大利東部安科納省柯里納多鎮的夜店「藍燈籠」昨天凌晨舉辦饒舌歌手艾白斯達(Sfera Ebbasta)演唱會,當時店內約有1千人,但在表演開始前,疑有人釋放刺激性噴霧,引起眾人逃竄,造成6人不幸喪生,另有118人受傷,其中12人傷勢嚴重。
一名目擊者說:「我們邊跳舞邊等演唱會開始,這時我們聞到刺鼻味……我們立刻跑到一處逃生門卻發現堵住了,警衛叫我們回頭。」
但警方澄清逃生門沒有被堵,是門外連接停車場的橋上有圍欄脫落,許多人摔進下方水溝,最底層的人被壓傷或壓死。有目擊者拍攝事發過程影片,可見到圍欄脫落瞬間,橋上人群開始接連掉落。
義大利古城杜林去年6月曾有上千足球迷聚在廣場看冠軍賽時,誤認鞭炮聲為槍聲而發生踩踏意外,釀1死逾1500人受傷。

(蘋果日報)
--
義夜店踩踏 6死120傷

義大利中部城市安科納附近的柯里納多鎮一家夜店,在當地時間8日凌晨1時(台灣時間8日早上8時)發生群眾踩踏事件,造成6人死亡與至少120人受傷,死者中有5人是未滿18歲的青少年,傷者有10人性命垂危。消防單位表示,踩踏事件據信肇因於有人朝人群噴灑胡椒噴霧引發恐慌,眾人爭相奔逃時還曾壓垮欄杆導致數十人跌落。事發時義國饒舌歌手艾巴斯塔的演唱會還差半小時開唱,現場聚滿年輕人。義國檢方說,店內只能容納870人,門票卻賣出1400張。目擊者證實,民眾從緊急逃生出口離開時,竟遭夜店保鑣攔阻。諷刺的是,留在夜店內未奔逃者反而沒事。

(自由時報)
--
義大利夜店人群驚慌向外逃竄 6人混亂中被壓死

義大利官員表示,位於義大利亞得里亞海岸安科納(Ancona)附近的一家人聲鼎沸夜店,今天凌晨因人群驚慌向外狂奔,導致6人在混亂中被壓死,其中5人是青少年。

這起多人死亡事件發生在柯里納多鎮(Corinaldo)的「藍燈籠」(Lanterna Azzurra)夜店,當時一條通向外面的走道坍塌,數十人跌落下方的溝渠,導致3名女孩、2名男孩以及一名陪小孩來夜店的母親被壓死。

警方說,死亡青少年的年齡介於14至16歲間,至於被壓死的婦女則是39歲。

義大利官員說,另有超過100人受傷,其中13人傷勢嚴重。

當地消防隊說,疑似有人對著人群噴灑類似胡椒噴霧的刺激性物質,導致人群驚慌湧向緊急出口逃跑。

副總理兼內政部長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說,初步跡象顯示,夜店裡的人數超過許可。知名饒舌歌手艾白斯達(Sfera Ebbasta)原本預定在此舉辦演唱會。

薩爾維尼表示:「對於這6名死者負有責任的人,以及出於惡意、馬虎、或貪婪,使得派對之夜變成慘案的那些人,我們絕不寬貸。」

防狼噴霧遭人點火?義大利夜店驚傳人群逃竄 釀6死100傷

義大利官員表示,一家夜店7日舉辦演唱會時,因恐慌引發人群逃竄,導致6人死亡及100人受傷,其中10人傷勢嚴重。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意外發生在義大利東海岸城市安科納(Ancona)。

部分報導表示,在柯里納多鎮(Corinaldo)的夜店有防狼噴霧遭人點火,造成群眾恐慌,但這項消息未獲官方證實。

這家夜店當時正在舉辦義大利知名饒舌歌手艾白斯達(Sfera Ebbasta)演唱會,預計當時高達1000人在內。

(中央社)
--
日本擴大開放外勞 明年上路

日本擴大開放外國勞工的「出入境管理及難民認定法」(簡稱「入管法」)修正案,經過參議院挑燈夜戰,於八日凌晨表決通過。新版入管法將於明年四月實施,預定在五年內最高接納三十四萬五一五○名包括建設、看護等十四相關業種的外國藍領勞工。

日本民眾七日在國會外抗議,要求阻止擴大開放外國勞工。 (法新社)

入管法被執政的自民黨列為本次臨時國會的重大法案,由於朝野態度對立,在十日臨時國會結束前進行激烈攻防,參院院會連開十八小時,最後於日本時間八日凌晨四點左右表決,以一六一票贊成、七十六票反對通過。

日本現行入管法只開放大學教授、企業經營者等高階專門人才取得工作居留資格,為解決日本嚴重的勞力不足現況,新版入管法新增兩種居留資格「特定技能一號」及「特定技能二號」,擴大開放外國藍領勞工。預定開放的十四業種包括建設、看護、外食、宿泊、大樓清掃、農業、漁業、飲食料品製造、素形材產業、產業機械製造業、電子電氣機器相關產業、造船工業、汽車整備業、航空業。

兩種新居留資格將分階段實施,「特定技能一號」將於明年四月首先開放。外國人只要具備相當程度的知識或一定的技能,透過完成最長五年的技能實習,或通過技能及日語能力測驗來取得居留資格。居留時間最長五年,每年更新一次,不可攜帶家眷。

以「特定技能一號」取得居留資格者,可測驗取得「熟練技能」認定,進階以「特定技能二號」身分申請沒有年限的長期居留,並可攜家帶眷到日本,形同永久居留。

日本政府試算,「特定技能一號」居留資格者五年內最多將可接納三十四萬五一五○名,詳細業種及人數將明列於年底前公布的運用方針中。

根據新法,日本政府將於明年四月改組法務省入國管理局,新設「出入國在留管理廳」負責相關業務。政府同時也將針對協助外國人學習日語及生活諮詢窗口等推出配套措施。入管法修正上路兩年後,將進行制度檢討與修正。修正案通過後,司法相山下貴司在國會內向媒體表示,將在實施前進行充分的準備,以回應國民的期待。路透調查發現,七十五%的日本企業界歡迎修法,但日本民意分歧。根據日本放送協會十一月的民調顯示,兩成七民眾支持開放,三成反對,三成六尚未決定;六成二覺得無需倉促修法。

(自由時報)
--
日本放寬外籍勞工規定 5年增34.5萬人

日本參議院今天凌晨通過放寬外籍勞工簽證的規定,法案預計明年4月上路,將允許更多外籍藍領階級勞工到日本工作,以緩解勞動力短缺問題。

外界看法兩極,不少人批評法案擬定太過匆促,讓勞工陷於剝削危機。

對於一個稱頌種族同質化的國家來說,移民問題長期來都是禁忌,但日本面臨人口萎縮和老化問題,加劇放寬外籍勞工管制的壓力。

新法中為外籍藍領階級勞工提供兩類新簽證,一類是針對擁有一定知識與經驗的人才,最長可居留5年,但不可攜帶家眷;另一類則是針對高專業的人才,可以在居留期間滿後,更新許可繼續留日,並可攜眷。

新法中詳細說明包括允許多少外籍勞工入境、涉及哪些行業以及需具備哪些技能等,反對派則表示,應該花更多時間來起草立法。

政府計畫五年內增加34.5萬名外籍勞工,低於原先考慮的50萬人。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希望因應企業需求,試圖緩解近40年來最吃緊的勞動力市場。但安倍也擔心此舉將激怒保守黨,因為他們憂慮更多的外籍人士將提高犯罪與文化衝突,安倍表示,新措施並非移民政策,強調填補勞動力市場缺口的必要性。

此次新制的最大受益者「技能實習生」計畫也飽受批評,不少人認為該計畫為剝削外籍勞工的溫床,應該廢除。

日本安藝高田市的非營利組織負責人Yohei Moriwake表示,「由於實習生計畫形象不好,他們只是重新貼上新標籤,希望吸引更多外籍人士以防人口下降」。

日本大約有128萬名外籍勞工,比10年前增加一倍多,約占勞動力2%。來自越南和中國等國家的約26萬名實習生可以待3到5年。

路透調查顯示,近四分之三的日本企業對新法表示歡迎,但民眾看法兩極,27%民眾同意,30%反對,36%未決定。多數人(62%)認為沒有必要急於修法。

(聯合報)
--
日本鬆綁外勞簽證 五年內估增34萬勞工

日本參議院8日凌晨通過放寬外籍勞工簽證規定,預計明年4月正式上路,將允許更多外籍藍領勞工到日本工作,以緩解勞動力短缺問題。不過,外界對此看法兩極,不少人批評法案擬定太過匆促,將讓勞工陷入剝削危機。

新法為外籍藍領勞工提供兩類新簽證,一類是針對擁有一定知識與經驗的人才,最長可居留五年,但不可攜眷;另一類則是針對高階專業人才,可在居留期滿後更新簽證繼續留日,並可攜眷。

日本政府計劃五年內增加34.5萬名外籍勞工,低於原先考慮的50萬人。新法中也詳細說明允許多少外籍勞工入境、涉及哪些行業,以及需具備哪些技能等。但反對派表示,應花更多時間草擬法案。

對稱頌種族單一的日本來說,移民議題長久以來都是禁忌,但人口的萎縮和老化已加劇其放寬外籍勞工管制的壓力。

首相安倍晉三希望應企業需求,試圖緩解目前近40年來最吃緊的勞動市場。但安倍也擔心此舉激怒保守派,因為他們擔憂外籍人士增加將提高犯罪率與文化衝突,安倍表示,新措施並非移民政策,且填補勞動市場缺口有其必要性。

部分人士也擔憂,新法可能讓1990年代起的「技能實習生」制度的缺陷延續下去,不少人認為此制度是剝削外籍勞工的溫床,應該廢除。廣島縣安藝高田市一家非營利組織的負責人森脇洋平表示:「因為實習生制度給人的印象不好,所以政府只是想重新包裝」。

日本目前約有128萬名外籍勞工,比10年前增逾一倍,其中來自越南和中國等國的實習生約26萬名。

路透調查顯示,近四分之三的日本企業對新法表示歡迎,但民眾看法兩極,27%民眾同意,30%反對,多數人(62%)認為沒必要急於修法。

(經濟日報)
--
提名新人補刀舊人 川普罵前國務卿又懶又笨

美國總統川普七、八日宣布最新一波內閣人事,包括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與攸關通俄門調查的司法部長都有新人選;在此同時,針對前國務卿提勒森稍早發言時批評川普「很沒規矩」,川普竟回嗆石油業高層出身的提勒森「又懶又笨」。

川普七日宣布提名前司法部長巴爾(William Barr)取代惠塔克主掌司法部。巴爾是日前辭世的前總統老布希主政時期的司法部長,惠塔克則是一個多月前川普開除司法部長塞森斯後的司法部代理部長。司法部長的任命需要獲得國會參議院的確認,共和黨人對於巴爾接掌司法部表示歡迎,民主黨人則對巴爾能否獨立行事感到憂心,畢竟巴爾曾批評過通俄門調查。

川普稍後於八日證實提名陸軍參謀長麥利將軍(Mark Milleyr)擔任美軍最高級軍官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現任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是前總統歐巴馬提名的陸戰隊將領鄧福德,照理任期要到明年十月一日,目前並不清楚鄧福德是否會因繼任人選浮出檯面而提早去職。另有消息人士透露,同樣出身軍旅、下台傳聞盛傳多時的白宮幕僚長凱利,可能會在近日內請辭。

今年三月遭川普革職的前國務卿提勒森,六日晚間在德州休士頓出席一場慈善晚宴,批評川普「很沒規矩、不愛閱讀、不看簡報與不愛追究事情細節」;提勒森在晚宴上還罕見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訪問,直言他與川普關係不睦顯然就是因為兩人作風迥異,缺乏共同價值系統,「我告訴他(川普),『總統先生,我了解你想要做什麼,但你不能那麼做─那是違法的,違反條約的。』」提勒森說,川普聞言大為洩氣;提勒森還認為,川普對於天天被提勒森告知哪些事不能做與哪些事能做,愈來愈難以忍受。

川普數小時後爆氣在推特上發文回嗆提勒森,大罵提勒森的「心智能力」不足以擔當國務卿大任、蠢笨如石、巴不得早點甩掉與懶得要命,還說提勒森走後的國務院氣象一新,現任國務卿龐皮歐「做得很好」。

(自由時報)
--
提勒森批毫無紀律 川普嗆蠢得像石頭

美國前國務卿提勒森7日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節目訪問時,毫不掩飾他和總統川普的惡劣關係,批評川普「毫無紀律」之外,更表示川普經常想打破法律底線,一次又一次想違反法律,被提勒森一次又一次勸阻。川普當然不甘示弱,隨即推文怒嗆被他在3月炒魷魚的前國務卿「蠢得像石頭」。

提勒森在節目中談及兩人的緊張關係時說:「我想有部分原因是我們有完全不同的做事方式,我們的價值觀不一樣。我需要對他說:『總統先生,我知道你想做什麼,但你不能這樣做,這是違法的,這是違反協議的。』然後他就非常沮喪。我想他當時已厭倦我每天提醒他不能做什麼,大概是這個原因,他愈來愈討厭我。」

川普數小時後推文怒回,指提勒森「沒有成為國務卿所需的心理質素」,又說:「他像石頭一樣愚蠢,我恨不得快點趕走他,他懶惰得要命,現在一切已改變,全國都士氣高昂。」

他也讚揚接替提勒森的蓬佩奧「做得很好」。

提勒森在出任國務卿前,是石油巨擘艾克森美孚的執行長,他說:「艾克森美孚有紀律、重視程序,要我為一個沒有紀律、不閱讀、不看簡報、不注意細節的人工作,是一次考驗。」

提勒森是最近一名遭川普開炮抨擊的前內閣成員。上月才去職的前司法部長塞申斯也因未擋下通俄門調查,而被川普痛批「十分懦弱」。

(中國時報)
--
日本納管日租房 瞄準4千萬旅客

當台灣仍為日租套房議題爭論不休,日本正透過民泊法達到四千萬國際觀光客目標。民泊法幕後推手、日本前總務大臣增田寬也直言,旅客透過網路尋求不同住宿體驗已是全球趨勢,民泊法讓曾遊走法律灰色地帶的日租套房有法可管,另一方面也能增加國際旅客在日本停留時間,將觀光大餅做大,與旅宿業創造雙贏。

為解決日本急速降低的出生率、人口過於集中都市、鄉村人口外流等問題,安倍政府二○一四年便提出「地方創生」概念,從農業生產、教育和觀光等面向出發,盼在東京以外的鄉鎮創造更多工作機會,吸引年輕人回流,今年六月上路的民泊法就是其中一項政策。

增田寬也接受本報採訪表示,隨著人口外移,日本的鄉鎮出現許多空屋,短期出租空屋可活絡地方需求,讓觀光客到日本可以進入農家吃地方料理、當地生產的農產品,轉型為體驗型觀光,吸引更多觀光客,因此民泊法不只解決二○二○東京奧運房源不足問題,更是延長旅客停留在日本的重要一環。

增田寬也表示,「大家早就在找旅館以外的住宿」,這是全球趨勢,但舊有旅館業法規讓日租套房長期處於灰色地帶。增田寬也坦言,一開始政府也面對傳統旅館業大力反彈,但飯店旅館多集中在大都市,二、三線城市住宿選擇少,民泊法主要是希望鄉下的空屋問題得到解決。對於安全疑慮,日租套房必須加裝防噪音設備、強化消防設施,並有客訴機制。

日本政府訂下目標,二○二○年國際旅客將達四千萬、二○三○年達六千萬人次,民泊法能提供多元住宿體驗,讓旅客留在日本時間更長、甚至將入境市場做大,與飯店旅館共創雙贏。

http://img.ltn.com.tw/2018/new/dec/9/images/bigPic/600_180.jpg

(自由時報)
--
日本Airbnb合法化…旅宿、民宿雙贏

日本今年6月頒布「民泊新法」,使原本處在法律灰色地帶的民宿合法化。日本前總務大臣增田寬也表示,跟台灣一樣,日本立法過程中受到傳統旅宿業者反對,但他認為,愈來愈多觀光客偏好民宿已成趨勢,放寬民宿規定吸引更多外國觀光客,進而做大觀光產業的餅,對旅宿、民宿都是雙贏。

傳統旅宿業者與住宿平台Airbnb激烈交鋒,原因在於,Airbnb希望政府放寬民宿申請規定,允許更多區域成立民宿,但旅宿業者認為,此舉會讓存在已久的非法日租套房合法化,侵蝕到旅宿業者生計,因此強力反對。

增田寬也指出,日本推動民泊新法時,政府不斷跟旅宿業者溝通,強調即便沒有這部法律,觀光客依然會透過手機去找尋民宿,「這是不可逆的趨勢」。

台灣觀光局官員認為,日本頒布民泊新法推動民宿合法化,是為了因應2020年東京奧運可能導致的住房不足問題。台灣的現況是飯店、旅館嚴重供過於求,放寬民宿規定受到傳統旅宿業者的阻力,肯定比日本大得多。

(經濟日報)
--
科技戰升溫》 美最快本週起訴中國駭客

駭客組織APT10、雲端跳躍 背後老闆就是中國國安部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聯邦檢察官最快本週將對駭入美國科技服務供應商的中國駭客提出刑事告訴。美國官員指出,這項多年嚴密進行的行動,是中國政府迄今最厚顏無恥、最有害的駭客活動之一,旨在竊取智慧財產及支持北京的間諜目的。在加拿大政府應美方要求逮捕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後,該起訴恐令美中關係更加惡化。

駭入美數千家科技服務商 竊取智財
報導指出,相關駭客活動讓入侵者可獲取依賴供應商提供遠端科技基礎建設管理、雲端儲存等各樣數位服務的美國企業與政府部門的資料。網路安全研究人員早已辨識出相關攻擊是稱為「APT10」或「雲端跳躍」(cloudhopper)的駭客組織所為,而他們皆與北京有關;APT意指「進階持續性滲透威脅」。澳洲媒體上月也披露,中國國安部是「雲端跳躍行動」的主謀。

報導表示,相關起訴是美國執法部門為宣傳並譴責北京對美企的駭客攻擊所進行的最值得關注的作為,中國以各式手法竊取美國的智慧財產,美國公私部門與高階官員皆表示,鎖定科技服務供應商的駭客攻擊或許是北京最嚴重的網路竊盜行動,受衝擊的公司恐達數百甚至數千家。美國國土安全部十月警告,一波活躍的駭客行動鎖定能源、健康照護、通訊與製造產業的科技服務供應商展開攻擊,以遂行間諜與智財竊取的目的。

「北京迄今最厚顏無恥的駭客活動」
服務供應商往往不是最初受害者,駭客有時駭入客戶公司,以便跳入供應商的系統,再從該系統跳入其他的客戶網絡。美國國家安全局高級官員喬伊斯(Rob Joyce)指出:「我們視為中國人利用來為所欲為的平台,一旦他們進入一個管理良好的服務供應商,那麼就能前往那些供應商的任何客戶(的電腦)裡。我們非常憂心。」

他指控,中國違反與美國在三年前簽署的協議,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協議,承諾不為經濟間諜目的進行駭客行為。 儘管相關行徑有所收斂,但英國航太系統公司(BAE Systems)威脅情報總監尼斯(Adrian Nish)指出,今年起該行為再度活躍,「我認為APT10或許是此處最重大的中國威脅團體」。美國官員透露,為避免影響先前二十國集團(G20)峰會的進行,因此延後公布相關起訴的消息。

(自由時報)
--
神複製!普亭小女兒首露面 俄媒打破「不能報」禁忌

俄羅斯總統普亭近20年來的私生活對媒體來說實屬禁忌,相當神秘,不過,俄羅斯國營電視台近日專訪一名被大眾描繪為總統普亭小女兒的女子提克胡那娃(Katerina Tikhonova),這也是她首度公開露面。

紐約時報報導,此次訪問代表普亭如鋼鐵般的形象稍稍軟化,以及他的兩個成年女兒可能已緩緩踏入公眾生活。

俄羅斯長期以來並沒有讓第一家庭曝光於公眾場合的傳統,普亭先前曾是間諜,因此大多時間並不會將女兒置於大眾視線範圍內。

普亭偶爾也會向女兒深情喊話,去年更宣布自己做祖父了。

儘管如此,他在任職期間,仍然堅守家人的私生活不允許曝光,即使媒體捕捉到不少他獨自徒步旅行、騎馬或上空健身的畫面。

俄羅斯媒體稱,這次訪問是第一次與提克胡那娃面對面談話,電視台於6日播出並於7日重播,

儘管普亭從未公開承認提克胡那娃為自己女兒,但俄羅斯和西方媒體早已稱她為總統的二女兒。

該節目當時在介紹一組科學團隊,他們合力研發出閱讀腦波的相關設備。現年32歲的提克胡那娃為科學研究機構負責人,節目中提及她的主要工作內容。

此報導將該項研究描述為對俄羅斯技術具有開創性和重要性意義,意味著提克胡那娃正成為俄羅斯科學領域的新星。

紐約新學院國際事務所教授尼納(Nina Khrushcheva)表示,提克胡那娃的露面,代表了第一家庭的潛在公眾角色,這也是自蘇聯時代以來,俄羅斯政治文化中的爭議性話題。


克里姆林宮拒絕對提克胡那娃的身分做出回應。從節目中只能確定她在莫斯科大學擔任複雜系統數學研究所副主任。

普亭曾於2017年時表示,希望他的孫子們能過著「普通人生活」。他說:「問題是,我不希望他們長大後像王室公主,他們需要一個正常環境與其他孩子互動,在我說出他們名字和年齡的那刻起,他們將永遠不會置身於和平中。」

他補充,他的女兒們從事科學和教育領域,並「過著平凡生活」。

(聯合報)
--
開車5分鐘就出軌 南韓高鐵事故14人輕傷

南韓8日早上發生一班開往首爾的高鐵列車 (KTX)駛出江陵站後不久出軌,司機與乘客共14人受傷。

根據《Korea Times》、《YTN》與《韓聯社》的報導,事故發生在南韓當地時間約7時35分左右,該班高鐵列車載有198人與3名乘務人員,當時的時速約103公里,原定9時30分抵達首爾,開車才約5分鐘就出事。從現場畫面可以看到,前方車頭跟第一節車廂整個衝出軌道,據報後方車頭與另外7個車廂也都偏離軌道傾斜。

一名乘客表示,突然晃動的車廂在一聲巨響後傾斜。另一名坐在6車的22歲乘客同樣指出,離站不久的列車在轟然聲響中出軌,感覺向前滑行約50公尺,還能聽到拖著道碴碎石的列車發出金屬聲。同車廂的乘客當時都緊抓著座位,部分傷者則發出尖叫。乘客指出,雖然大家都成功離開車廂,但他們在戶外足足等上50分鐘,還可見到一位老太太頭上在流血。

儘管另有乘客抱怨緊急逃生門無法啟動,事故發生當下也沒有聽到車內廣播,所幸整體狀況並不算嚴重,受傷司機與乘客也都已經被送往醫院治療,其他乘客則由南韓鐵道公社安排巴士前往附近車站,再轉乘高鐵繼續行程。

出事的鐵道連結首爾與江陵,在平昌冬奧開幕前的2017年12月22日通車,民眾只需要1個半鐘頭就能來往兩地,比搭乘巴士時間要足足縮短一半,此次出軌還是第一次發生事故,重型機具已抵達並展開搶修。一位南韓鐵道公社的代表指出,事故原因可能出在溫度驟降,但仍需進一步調查。警方與南韓國土建設交通部也已介入,並且清查南韓鐵道公社是否有怠忽職守的情況。

(聯合報)
--
煤炭大國波蘭轉型 遇環保經濟兩難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4次締約國大會(COP24)正在波蘭卡托維治舉辦。波蘭是歐洲燃煤大國,卡托維治產煤量更居波蘭首位,素有「煤礦之都」稱號,在此舉辦氣候峰會頗諷刺。波蘭思考轉型洗刷汙名,但遭煤礦產業抗議,面臨環保與經濟兩難。

2015年巴黎協定決議,全球升溫應控制2度C內,並朝1.5度C努力,減碳成各國目標,對盛產煤礦的波蘭而言十分棘手。

台灣近來因深澳燃煤電廠通過環評,引發環團及北部民眾強烈反彈,行政院最後以通過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環評、提供大潭電廠燃氣發電,換來停建深澳電廠解套。相較台灣,波蘭燃煤空汙問題更嚴重波蘭約八成電力靠燃煤,估計2030年降至六成,不少環團仍批評太高。峰會前,環保人士爬上波蘭最大燃煤發電廠抗議空汙。

煤礦是波蘭重要產業,波蘭近日還宣布開採新煤礦,連氣候峰會都接受煤商贊助。波蘭為取得平衡,盼用新科技帶動煤業轉型,將經濟影響降至最低。

清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所長范建得分析,波蘭主打三項重點,以人、科技、自然為核心。如煤礦產業牽涉多人生計,因此以人文關懷角度規畫區域及地方產業轉型。

范建得說,波蘭也推動電動車幫助減碳,並利用碳捕獲技術,將煤礦產生的大量排碳吸附至地底,對轉型中的煤炭大國而言,這項技術非常重要。

面對全球能源轉型趨勢,不只波蘭遇到困難。范建得說,德國很大部分發電也來自燃煤,且以煙塵較大的骯髒褐煤為主,同樣涉及就業經濟問題,難推動減排。

他說,過去的「霧都」英國現改用核電、天然氣、離岸風電,但核電被認為不安全,天然氣來源又來自不穩定的戰爭地區,風電更是高成本,英國也正在痛苦地思考下一步。

(聯合報)
--
蘋果、Google股價疲軟 今年漲幅盡數回吐

兩家美國科技業巨擘周五(7日)收盤後,將今年漲幅盡數回吐。

由於就業報告不盡理想,道瓊工業指數周五收跌2.2%、那斯達克指數收低3.1%。蘋果股價收跌3.57%,Google母公司字母(Alphabet)的股價則走低3.01%,今年來漲幅全數吐出還不夠。根據彭博資訊報價,蘋果今年來跌0.44%,Alphabet則跌0.9%。

蘋果掙扎著要守住全美市值第一的寶座,上周一度坐回冠軍大位,但周五收盤又再度敗給微軟。而亞馬遜也頻頻對微軟及蘋果發起攻勢,搶奪市值龍頭。

蘋果股價走跌的原因,在於市場預期iPhone需求疲軟。特別是蘋果在發布上季財報時宣布,以後不再發布iPhone銷量,更助長了這樣的預期。而不久之後,許多蘋果供應商紛紛下修營收預期。

在此同時,Google近來也被嚴格檢驗,執行長皮伽11日將赴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作證,勢必將面對透過受審查的搜尋平台進入中國等相關議題。

Google員工對公司的性騷擾政策,還有對臨時工及派遣工等政策感到不滿,也是亟待公司處理的問題。

(經濟日報)
--
聯合國通過全球移民契約

聯合國預定下周通過劃時代的「全球移民契約」,已於去年退出這項契約的美國川普政府7日再發表聲明反對,稱此契約為「支持移民」、破壞國家主權的文件,並警告說,契約的支持者企圖創造新的國際法。

「安全、有序和經常性移民的全球契約」(Global Compact for Safe, Orderly, and Regular Migration)預定於10和11日在摩洛哥馬拉喀什的高層會議中正式通過。

美國駐聯合國代表處7日針對此契約發表三頁的「國家聲明」,稱此契約意圖「犧牲國家主權,將移民的治理全球化」,而且「其支持移民的立場未能承認,妥善管理的合法移民必須始於國家對邊界的有效控制,且終於此。」

包括美國在內的聯合國193個會員國2016年通過宣言,表示沒有國家能獨力管理國際移民,並同意擬定一項協定,因此草擬「全球移民契約」。

當時美國由歐巴馬總統主政,川普上台後,於一年前退出「全球移民契約」,聲稱其中許多條款「與美國的移民和難民政策不一致」。

今年7月,聯合國其餘192國一致通過34頁的「全球移民契約」,這是全球第一份處理移民問題的文件,只有美國抵制。

日放寬外勞法規 5年招34.5萬人

日本參議院今天凌晨通過放寬外籍勞工簽證的規定,法案預計明年4月上路,將允許更多外籍藍領階級勞工到日本工作,以緩解勞動力短缺問題。外界看法兩極,不少人批評法案擬定太過匆促,讓勞工陷於剝削危機。

新法中為外籍藍領階級勞工提供兩類新簽證,一類是針對擁有一定知識與經驗的人才,最長可居留5年,但不可攜帶家眷;另一類則是針對高專業的人才,可以在居留期間滿後,更新許可繼續留日,並可攜眷。

新法中詳細說明包括允許多少外籍勞工入境、涉及哪些行業以及需具備哪些技能等,反對派則表示,應該花更多時間來起草立法。

政府計畫五年內增加34.5萬名外籍勞工,低於原先考慮的50萬人。安倍表示,新措施並非移民政策,強調填補勞動力市場缺口的必要性。

(聯合晚報)
--
英脫歐協議國會投票在即 過半民眾想留歐盟

英國國會11日將投票決定是否接受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的脫歐協議,不過最新民調顯示,有過半數民眾認為英國應該繼續留在歐盟,且多數民眾不滿意脫歐協議。

「獨立報」報導,民調公司BMG Research調查發現,今年夏天以來,支持留在歐盟的比例逐月增長,隨著脫歐時間逼近,到了12月,支持留歐的比率突破50%、攀升到52%。

民調也顯示,約有半數民眾認為首相梅伊的脫歐協議是「爛協議」,認為議員在11日投票時應該否決這份協議。

民調訪問約1500名受訪者,「英國應該繼續留在歐盟,還是離開歐盟」,有52%回答「留下」,40%回答「離開」,6%表示不知道,另有1%拒絕回答。

至於梅伊的脫歐協議是「好協議」還是「爛協議」,有49%認為是爛協議,僅有13%認為是好協議,23%認為不好也不壞,15%表示不知道。

被問到議員是否應該支持脫歐協議,43%認為國會應該否決,26%認為應該通過,31%表示不知道。此外,43%受訪者認為,國會如果否決脫歐協議,梅伊應該辭職,36%認為她不應該辭職,22%表示不知道。

這份最新民調並沒有替急於爭取支持的梅伊帶來新希望,反而顯示,在脫歐協議似乎沒有即時備案的情況下,第二次脫歐公投、和歐盟維持挪威式關係,以及無協議脫歐,似乎都比梅伊的脫歐協議支持度更高。這也是最被討論若脫歐協議遭否決後的3種可能情況。

然而,民眾對於這3種可能情況仍舊意見分歧。無協議脫歐的支持度是44%、反對37%。第二次脫歐公投的支持度是46%,30%反對。挪威式關係的支持度為41%,39%反對。

部分閣員似乎傾向挪威式關係。英國就業及退休保障大臣魯德(Amber Rudd)昨天受訪指出,她仍支持梅伊的脫歐協議,這是最佳也是唯一的脫歐方案,但她也坦承,可能還需要一個備用方案。

魯德是第一個提出要有「備案」的閣員,她表示,「挪威加強版」或是第二次脫歐公投,都是可能選項。

挪威並非歐盟成員,但為歐盟經濟區(EEA)成員。所謂的「挪威加強版」就是讓英國在脫歐後參加EEA,和歐盟成為關稅同盟。英國想要加入EEA,必須申請參加歐洲自由貿易協會( European Free TradeAssociation)。

然而,英國可能必須接受讓人民自由流動,將違反梅伊先前為了管制移民所劃下的「紅線」。「控制移民」和「與歐盟維持順暢貿易」似乎相斥。梅伊的脫歐協議若在11日遭到國會否決,她可能會利用接下來到布魯塞爾參加歐盟高峰會時,和歐盟進行協商,試圖拿出一個國會比較可能接受的版本。

儘管多名歐盟高層一再表示,不會和英國進一步談判,現在的脫歐協議就是唯一版本,前歐盟執委會主席普羅迪(Romano Prodi)卻不這麼認為。

曾兩度出任義大利總理的普羅迪接受「觀察家報」訪問表示,為了避免無協議脫歐這個「經濟大災難」,歐盟會願意重新上談判桌。

他說:「英國議會接下來還要投票,你當然會秉持(唯一脫歐協議)這個立場。但是那一天(國會投票日)過去之後,你就得開始想新辦法。這就是政治。」

(中央社)
--
葉門饑荒危機 2000萬人面臨糧食不安全

聯合國3大機構今天表示,戰火衝突推升赤貧葉門飢餓程度,當地約有2000萬人糧食不安全。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及世界糧食計劃署(WFP)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在這場全世界最嚴重人道危機中,約2000萬葉門人糧食不安全。」

他們援引「糧食安全階段綜合分類」(IPC)的分析表示,葉門「現有1590萬人從起床睜開雙眼就餓著肚子」。

「糧食安全階段綜合分類」是國際上對糧食安全的認定標準,也是判定一個國家是否處於饑荒的指標。根據糧食安全階段綜合分類分析,葉門有67%人口,即約2000萬人面臨「嚴重且急性的糧食不安全」。

世界糧食計劃署署長畢斯利(David Beasley)表示,這份分析「是飢餓正在上升的警鐘」。

他警告:「為拯救數以百萬計的人們,我們需要大幅增加援助,並保持葉門各地區出入管道暢通。若不這麼做,我們將因飢餓痛失一整個世代的孩童。」

世界糧食計劃署發言人維胡塞爾(HerveVerhoosel)表示,世界糧食計劃意在推升葉門贊助計畫,從目前協助7、800萬人提升至12月底的1000萬人,並在明年1月底增加到1200萬人。

他說:「世界糧食計劃署目前在葉門有足夠的糧食儲備,但擴大援助後,每個月將需要1.52億美元才能支撐到明年。」

沙烏地阿拉伯2015年3月率領聯軍助葉門政府對抗伊朗支持的青年運動(Huthi)叛軍,引爆葉門這場全球最嚴重人道危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葉門內戰造成至少一萬人喪生。

「糧食安全階段綜合分類」出爐的同時,葉門政府代表團與叛軍代表團正在瑞典舉行聯合國斡旋的和平談判。

(中央社)
--
不畏黃背心騷亂 巴黎綠背心為氣候變遷上街

儘管擔心本身的遊行可會受「黃背心」示威抗議所破壞,今天仍有高達2萬5000人在巴黎走上街頭,呼籲針對氣候變遷採取更大行動。

警方估計,約有1萬7000名綠色運動人士走上街頭,但主辦單位宣稱高達2萬5000人敦促世界各國政府加強保護環境。

今天上街遊行人數與先前多次巴黎氣候遊行相當,儘管數千名「黃背心」示威抗議民眾在市內展開零星暴力行動。

由於「黃背心」示威抗議同日登場,主辦單位不得不改變氣候遊行路線,改由民族廣場(Place de laNation)遊行前往共和國廣場(Place de laRepublique),但拒絕內政部長卡斯塔納(Christophe Castaner)的延後要求。

數以千計民眾在法國其他城市走上街頭,包括馬賽(Marseille)估計約1萬人,蒙貝列(Montpellier)3500人以及里爾(Lille)3000人。

「黃背心」運動緣起法國小城鎮及鄉村地區民眾不滿調漲車輛燃料稅,增稅目的是要協助法國轉型為更環保經濟,但抗議人士主張增稅傷害到窮人。

但參與氣候遊行的綠色運動人士敦促民眾,為環保問題以及法國最窮困人口面臨的財務困境找出解決方案。他們高呼「黃背心,綠背心,相同憤怒。」

部分「黃背心」抗議人士從本身示威抗議脫隊,加入巴黎氣候遊行。

配合正在波蘭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4次締約方會議(COP24),法國各地逾120個城鎮籌辦氣候遊行。

(中央社)
--
不甩川普 俄與OPEC減產定了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一再施壓,要求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 降低油價,不過OPEC依然無視川普要求,上周五在維也納例會與俄羅斯為主的產油盟國達成減產協議,決定從明年1月起每日減產120萬桶原油以提振油價。

由於石油減產幅度超出預期,激勵國際油價應聲大漲逾5%,不過周五收盤已脫離高點,布蘭特油價收漲2.7%至61.67美元、美國西德州油價也漲2.2%至52.61美元。

總計一周布蘭特油價勁揚4.8%、西德州油價也攀升3%。

OPEC與其他產油盟國上周四在維也納召開例會,經過兩天協商,終於在周五達成減產協議。其中OPEC從明年1月起每日減產80萬桶、非OPEC油國則減產40萬桶,兩者加總起來共為120萬桶,高出市場預期的100萬桶。

不過上述協議並不涵蓋伊朗。該國政府以其能源業遭到美國制裁為由,要求豁免減產。

Stratas Advisors顧問公司執行副總裁佩西(John Paisie)認為,如果沒有周五減產決定,油市勢必將面臨極大下檔壓力。

受供給激增與全球需求成長轉趨疲弱,油價自10月來已重挫3成。

不過這次減產協議對於身為OPEC老大哥的沙烏地阿拉伯並不容易。它在先前已多次面臨川普要求降低油價的壓力。

特別是今年10月發生記者哈紹吉(Jamal Khashoggi)在伊斯坦堡沙國領事館遭遇殺害事件後,使得沙國陷入嚴重的政治危機。雖然美國許多政治人物呼籲川普應對沙國實施經濟制裁以示懲罰,不過川普卻選擇力挺沙國,相信該國政府高層對於此事並不知情。

因此當沙國油長法里(Khalid al-Falih)周五在被問及減產協議是否將損害沙國與華府關係時,他避重就輕的回答,一旦原油供給發生短缺,沙國將會隨時增加產出。

佩西表示此事反映了沙國正如履薄冰。它既要確保與美國維持友好關係,但同時又需要透過減產拉抬油價,來平衡該國的預算。

(工商時報)
--
暖化讓玉米往北生長

氣候暖化雖對全球環境造成嚴重衝擊,卻也意外讓加拿大玉米田耕種面積向北擴增。

■Agricultural and weather researchers say warming is having a demonstrable effect on Canadian farming.

加拿大北亞伯達省一年當中有多數時間都處在嚴寒氣候。沿著前往拉克里特(La Crete)的高速公路兩旁,隨處可看見警告麋鹿出沒的警告標語。過去農民多在此種植小麥、油菜與大麥等。由於夏季太過短暫,卓傑(Dicky Driedger)經常嘲笑他的妻子在此種植玉米是浪費時間。

沒想到,事隔幾年,卓傑如今也成為專種玉米的農民之一。當地許多農民甚至砍掉森林,只為擴大玉米田的面積。氣候逐漸暖化,使得加拿大玉米田的耕種面積能向北方推進,目前在拉克里特附近一英畝土地,售價已是10年前的近5倍。

溫度影響作物生長

農業與氣候專家指稱,氣候暖化症對加拿大農業帶來重大影響。地球觀測組織全球農業監測計畫負責人賈維斯(Ian Jarvis)指出,「我們現在看到許多作物生長在過去從未種植的地區」。

位於亞伯達省的萊斯布里奇大學研究團隊曾在2015年預估,亞省每年的種植季節已延長兩到5周,至於平均年溫也比1950年高出華氏2到5.5度。

以拉克里特為例,受氣候變遷影響,附近氣溫已比1950年高了華氏3.6度,影響所及,作物種植季節則比過去多出兩周。

56歲的卓傑說,溫度升高幾度雖然對小麥或油菜差別不大,不過對種植玉米的農民而言,卻有極大的意義。

除了玉米外,黃豆種植面積也拜暖化之賜擴大。根據加拿大政府資料顯示,該國玉米田面積在過去十年已增加兩成,至於黃豆田也增加近1倍。多倫多投資公司Area One Farms執行長福克納(Joelle Faulkner)表示,他現在正在尋找過去無法種植,但如今卻終能種植黃豆的地區。

儘管目前還難以準確預測氣候變遷對地球將造成何種影響,不過商界已嘗試為此定價。農業在這些產業當中位於第一線,因為氣候暖化改變農民種植的作物,並影響產能與土地的價值。

地球過熱 反而不利作物

農業巨擘拜耳、嘉吉、陶氏杜邦與邦吉現今正積極研發更耐寒的作物、計劃新的流通網路與提高農民新的技術等。生產Pioneer品牌種子的陶氏杜邦表示,科學家正研發生長時間較短與在乾燥氣候下能存活的作物。它還針對農民促銷氣象預測服務,協助他們能準確預測風暴與企後造成的作物病害。

杜邦提到,除了水源的供應,「對我們產業與我們世界而言,沒有任何挑戰比氣候變遷來的更重要」。

根據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在2018年發布的一分研究顯示,氣候暖化已讓適合葡萄生長的地區面積擴大。這可能需要在法國的葡萄園,可轉換較耐熱的品種在希臘生長。

另外《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日前發布的報告也提到,氣候溫暖讓美國玉米收成大幅增加,使得玉米帶種植區的收成率自1981年來已增逾4分之1。

不過專家也警告,若地球溫度再度升高,當前的收成增加恐怕將難以持續。整體而言,氣候變遷帶來的高溫、乾旱與土地侵蝕,反而對農業收成造成不利影響。

(工商時報)
--
瑞士公投無奇不有

瑞士1年最多舉辦4次公投,對大小議案都能投票,從要不要加入歐盟,到本次的「牛角留不留」,讓選民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

■Recently,households all over Switzerland received bulky envelopes stuffed with ballot papers and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untry's upcoming referendum.

在台灣11月舉行10項公投的隔日,實施直接民主制的瑞士也對3項議案進行公投,其中最受關注的議題是國內法凌駕國際法提案,遭到將近三分之二的選民否決,反對者表示若讓瑞士法優先,將嚴重損害國家聲譽和經濟。

瑞士政府表示,66%的選民和所有州在公投否決「要瑞士法,不要外國法官」提案。

發起該提案的右翼政黨瑞士人民黨(SVP),要求在國家憲法增加一條條文,讓國內法的位階高於國際法。若瑞士法與國際法發生抵觸時候,優先遵從瑞士法律。

瑞士人 很愛搞公投

支持者主張,中立國瑞士的自治權因為參與國際協議而被稀釋;國際協議內容包羅萬象,從環境保護、警方合作、空中運輸到貿易。支持者認為這些國際協議危及瑞士的直接民主制。

瑞士法優先的反對者包括瑞士政府、商業團體和多數其他政黨,他們認為提案可能使瑞士被迫取消現行協議、削弱人權保護,和危害國家經濟。若是投下同意票,現有的數千項協議可能得重新協商,削弱瑞士的開放經濟。

瑞士司法部長索瑪魯加(Simonetta Sommaruga)表示,瑞士內閣對公投結果感到滿意,也凸顯瑞士直接民主制的重要性。

商業遊說團體瑞士全國工商總會(Economiesuisse)主管阿提斯蘭德(Jan Atteslander)表示,若是公投支持瑞士法優先,將有損瑞士的聲譽和經濟。「瑞士必須堅守國際承諾,當個值得信賴的好夥伴。」

瑞士公投的第2項議案是一名酪農提出,要求政府補貼讓牛羊留下頭角的酪農戶。理由是人類不應該因為安全疑慮就殘忍地除去牛羊頭角,保留頭角得需要更多飼養空間,故希望政府補助。

這項議案並未過關,54.7%的選民反對。政府補貼酪農每年將耗費國庫3,000萬美元,將排擠其他支出。瑞士飼養的牛隻有四分之三去除頭角,或是天生無角。

電子投票可靠度遭質疑

本次公投唯一過關的議案是允許保險公司監控保戶,防止保險詐欺。將近65%的選民支持提案。

瑞士每年至多舉行4次公投,凡是年滿18歲的瑞士公民都能投票,包括住在海外的公民。除了全國性的提案,也對各州的議案投票。投票方式包括郵寄投票、親自到投票所投票,部分州還提供電子投票。不過電子投票仍有爭議,因為系統安全疑慮。

就郵寄投票來說,選民在投票前2個月便會收到一個信封,裏面裝有公投票和一本小冊子,內容包含相關立法,和議案正反方的主張,也會附上聯邦政府的建議,讓選民在公投前對投票議題有深入的了解。

個人議題獲得較多選民關注,例如將近55%的選民參與今年3月廢除公視執照費公投,結果多數民眾反對,表示此舉將讓國家廣播電台失去財源。

2017年瑞士舉行3次公投,平均投票率為45%。過去10年瑞士公投的平均投票率皆超過4成。

(工商時報)
--
英國脫歐令人鬱卒

新研究指出,英國公投脫歐後,抗憂鬱藥物用量比起其他藥物增加13.4%,意味著民眾變得更加憂鬱。

■A new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use of drugs such as Prozac has increased by more than 13 percent compared to other drugs since the referendum.

一份最新研究發現,英國在2016年6月23日通過脫歐公投後,該國抗憂鬱症藥物用量隨之攀升。研究者認為,英國脫歐帶來不確定性,導致民眾憂鬱程度升高。而酒吧業者也表示,許多民眾對於脫歐議題感到厭倦,於是紛紛躲到酒吧買醉,希望求得寧靜。

英國酒廠兼酒吧經營公司Greene King指出,民眾為了脫歐議題經常吵得不可開交,許多人乾脆躲進當地酒吧放鬆,而這讓他們最近生意翻了好幾倍。

Greene King表示,截至10月14日止的上半年,該公司稅前獲利攀升3.2%至1.27億英鎊(約1.63億美元)。執行長阿南德(Rooney Anand)指出:「大家聽到脫歐就厭煩,因此都跑來酒吧解悶。」

而《英國醫學期刊》(BMJ)11月底刊出一篇研究,來自英國倫敦國王學院與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試圖探究「脫歐公投對於民眾心理健康有何影響」。研究者收集英國326個選區2011年~2016年的資料,並比較這些年度7月分的抗憂鬱與非憂鬱症(如痛風、貧血)藥物用量的差別。

抗憂鬱藥用量 持續增加

結果顯示,在英國脫歐公投前,兩者用量皆逐年增加。但非憂鬱症藥物用量在公投後開始下降,但抗憂鬱藥物用量卻持續增加,儘管成長速度不如先前。報告指出,公投後抗憂鬱藥物用量比起其他藥物增加13.4%。

研究作者之一、同時也是倫敦國王學院商學院講師梵多羅(Sotiris Vandoros)指出,脫歐公投可能是英國民眾服用更多抗憂鬱藥物的原因。

梵多羅指出,脫歐公投帶來的煩惱,包括英國未來陷入未知、經濟動盪、工作機會流失、企業外移、歐盟公民能否繼續留在英國等。

梵多羅表示:「這些不確定因素帶來壓力、焦慮與煩惱,有些人因此變得更加憂鬱。」

而當問及「為何非憂鬱藥物用量在脫歐公投後降低」,梵多羅回應,其一理由可能是脫歐公投後的混亂導致民眾分心,因而減少外出看病與拿藥次數。

但英國索爾福德大學社工系講師康明斯(Ian David Cummins)指出,此研究難以證實「英國脫歐與抗憂鬱症藥物用量兩者有關」,畢竟脫歐議題牽連極廣,而民眾尋求憂鬱症治療原因亦相當複雜,包括社會福利縮減、薪水變低、工作壓力過大等。

康明斯指出,英國政府在這段時間大力推動撙節政策,加上社會不平等情況加劇,這些恐怕才是民眾憂鬱的根本原因。事實上,康明斯今年稍早曾發表報告證實「撙節措施會對心理健康帶來不良影響」。

實施撙節 20%英國人陷赤貧

根據聯合國最新報告指出,英國實施撙節等相關政策,導致該國約1,400萬人陷入赤貧狀態,約占總人口的五分之一。

而倫敦國王學院心理與神經科學教授楊艾倫(Allan Young)則指出,英國抗憂鬱藥物用量近年來不斷攀升,此報告數據可能只是單純反映這個事實而已,無法斷言原因來自於脫歐公投影響。

(工商時報)
--
石油救不了委內瑞拉

在國際社會連番制裁下,委內瑞拉因產油量急凍爆發經濟危機,目前通膨率高達近50萬倍,今年經濟衰退幅度估達近2成,已有超過200萬委內瑞拉人出走海外。

■Venezuela's state oil producer's slump reflects nation's decline.

委內瑞拉國營石油公司(PDVSA)總部大廳的牆上懸掛著一幅巨大鑽油平台的相片,上頭除了一面委內瑞拉國旗外,還有前總統查維茲(Hugo Chavez)的題字勉勵,寫著「我們希望PDVSA帶來愛與和平」。

身為PDVSA的工會理事長,佛瑞帝(Ivan Freites)也有同樣的期許。只不過,在查維茲政府與之後的馬杜洛(Nicolas Maduro)政權對這家國營企業進行掠奪、凍結投資並以軍官取代資歷豐富的經理人後,他再也不認為這個目標可以達成。

至少短期內不可能。「我在PDVSA整整幹了35年,當前的亂象前所未見,」他說。「我們目前最迫切的就是恢復民主。」

據美國能源資訊署的資料,PDVSA是掌管全球最大能源儲藏的石油企業,這是為何它會捲入政治風暴以及委內瑞拉經濟與社會大崩潰的主因。

石油占9成外銷收入

石油可是委內瑞拉的經濟命脈,高佔委國外銷收入9成之強,但因貪腐與管理不善,導致石油產量已跌至75年新低。委國經濟產值因此在過去5年來腰斬,衰退幅度比美國大蕭條或西班牙內戰時還要恐怖。與此同時,惡性通膨率也直逼1923年的德國慘況。

委內瑞拉是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的創始成員國,前總統裴瑞茲(Carlos Andres Perez)將石油產業收歸國營,並於1976年成立PDVSA,當年委內瑞拉的產油量高達每日300萬桶。

根據資料顯示,委內瑞拉今年9月石油日產量已降120萬桶,創1940年代以來的新低。一些分析師並預估,到今年底時產油量可能下探每日70萬桶。

之前委內瑞拉主要透過將石油外銷至中國與俄羅斯來償還外債,如今則僅能賣給古巴或是供內需,因此收入急凍。

新經濟改革 成效不彰

馬杜洛雖在8月宣布新的經濟改革方案,但成效不彰,目前通膨年增率仍高達近500,000%,國際貨幣基金(IMF)並預測,該國今年經濟產值將劇縮18%,明年再減5%,接下來幾年仍無法擺脫衰退。

嚴重的經濟衰退已引發人口大量外移,出走潮與敘利亞難民逃亡一樣驚人。2015年當時委內瑞拉人口約有3,000萬人,之後已有超過200萬人搬至海外。根據聯合國的估計,委國目前每天人口外流量約5,000人,到2019年底時將再流失200萬人。

委內瑞拉經濟危機並使該國成為區域不穩定的禍首。拉丁美洲的鄰國,尤其是哥倫比亞,都對此一問題公開叫苦。隨著石油產業的崩潰,並加劇委內瑞拉人口大量出走,國際社會已開始認為必須採取對策,以防止危機擴大蔓延。

與加拿大和歐洲一樣,美國也對委內瑞拉涉及貪腐與違反人權的官員採取制裁措施,美國總統川普甚至一度放話考慮對該國採取軍事行動。

通常區域領袖與外交官都不願以動武解決問題,但美洲國家組織秘書長艾瑪格羅(Luis Almagro)認為,「從保護人權責任的角度來說,所有的選項都得考慮,不然就會有無數無辜民眾因此受迫害身亡。」

(工商時報)
--
英保證安全引渡 亞桑傑仍拒絕離開厄使館

厄瓜多總統莫雷諾6日表示,英國已提供書面保證,維基解密創辦人亞桑傑(Julian Assange)可以離開自2012年起藏身的厄瓜多駐倫敦使館,不會被引渡到可能面臨死刑的國家;但亞桑傑對英厄之間達成的協議表示拒絕。

「沒保證不引渡美國」

莫雷諾在直播電台訪問時說,他與英國政府談過,後者將「保證亞桑傑的生命,不會被引渡到任何可能招致生命危險的國家」。但英國要求亞桑傑短暫入獄服刑,因為他違反假釋規定。

不過亞桑傑方面認為,英國與厄瓜多之間的協議不可接受,因為它沒有保證阿桑吉不會被引渡到美國。

為避免因性侵指控被捕並引渡至瑞典的亞桑傑已在倫敦厄瓜多使館內藏身六年。根據駐厄瓜多首都基多的分析師,厄國本周改派新大使派駐倫敦,顯示有意解決這個問題。

亞桑傑最近面臨的壓力漸增,厄國3月起切斷他的網路連線,而衛報等媒體報導,厄國提供他庇護已花掉數百萬美元。

莫雷諾表示「並不喜歡阿桑吉待在厄瓜多大使館」,但沒說會逼他走。莫雷諾補充說明,阿桑吉在厄國使館「待太久,近乎被囚」。

民調顯示,大部分厄瓜多人想要亞桑傑離開使館,莫雷多同時面臨國內和來自美國的壓力,結束收留這位棘手的客人。

(世界日報)
--
俄國名導涉盜公款 普亭一出馬…火速撤案

俄國知名導演索庫洛夫(Alexander Sokurov)為協助年輕導演成立的非營利基金會,遭密報疑似盜用公款,6日遭警方搜索。據稱在總統普亭介入後,警方7日宣布罪證不足,結束調查。

現年67歲的索庫洛夫可能涉及刑事調查,很快讓人拿來與現正因侵占公款受審的電影和劇場導演賽瑞布瑞尼柯夫(Kirill Serebrennikov)相比,支持者視作是當局打壓藝術自由。

聖彼得堡警方7日表示,他們檢查索庫洛夫的基金會涉侵占公款的指控後,因「罪證不足」,決定不展開刑事調查。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告訴記者,普亭知悉警方搜檢索庫洛夫,但未說明普亭的反應。

不過,根據數家俄羅斯媒體報導,普亭7日稍早偕同外賓造訪索庫洛夫基金會所在地聖彼得堡時,隨行人員告知他搜索一事。普亭即刻要求聖彼得堡代理市長查明事由,以及搜索行動是否出於司法單位「挑釁」。檢警旋即宣布結束調查。

索庫洛夫屢獲國際影展肯定,是俄羅斯影壇當代最重要的導演之一,被認為是塔可夫斯基精神的繼承人。索庫洛夫2011年以電影「浮士德─魔鬼的誘惑」(Faust)拿下威尼斯影展金獅獎,他拍這部電影時獲得普亭大力支持,還向他保證不用擔心資金問題。

(世界日報)

健康

40歲不舉服藥 醫師:9成有效

勃起功能障礙一般出現在50歲以上男性較多,但醫師發現,40歲以下男性因勃起功能障礙的求診者,這幾年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林口長庚醫院男性學及婦女泌尿科主任陳煜指出,勃起功能障礙除了年紀增長、壓力、熬夜、抽菸、喝酒外,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長期下來也可能造成血管硬化,導致勃起功能障礙。此外,使用部分胃藥、抗凝血藥物、抗憂鬱等藥物也可能導致勃起功能障礙的副作用。

應控制好慢性病
陳煜說,若只偶爾1、2次不舉,還不用擔心有勃起功能障礙;但若超過一半以上的性行為都不舉,建議找醫師檢查,釐清主因。醫師可協助上述危險因子的排除外,也可適當開立壯陽藥物,約9成使用者能見效。若有心血管疾病問題者,即使開立壯陽藥物也可能僅有4至5成使用者見效,建議應先把慢性病控制好。

(蘋果日報)
--
早期發現鼻咽癌 留意4前兆/溫惟昇(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治醫師)

韓國明星金宇彬與大馬羽壇一哥李宗偉接連驚傳罹患鼻咽癌,正值青壯年的他們,必須放下手邊所有的工作接受治療。

鼻咽癌是僅次口腔癌第二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由於位處鼻腔最後方的深處,長腫瘤的時候往往不容易被察覺。

以往以中老年齡層居多,但數月前台中市一名男病患確診鼻咽癌時,不到30歲。因解剖位置關係,加上症狀與感冒、過敏相似,被忽略,甚至已屬末期,不易治癒。

許多鼻咽癌患者本身不菸不酒,飲食生活作息也正常,要如何自我留意可能的警訊?

目前已知鼻咽癌有多重的因素影響,包括:種族(台灣與廣東地區)、遺傳(一等親有鼻咽癌會增加4-10倍罹癌機率)、感染EB病毒(唾液或飛沫傳染)、飲食(鹹魚等醃漬食物)與長期吸入刺激性物質(如香菸和工業用的石綿、鉻、鎳、甲醛等)。

根據統計,鼻咽癌最常見的症狀分為4類,包含:頸部淋巴結腫大(76%)、鼻涕或痰帶血絲(73%)、耳朵悶塞與聽力減退(62%)及腦神經壓迫(20%)引起頭痛、臉部麻木、複視。因此,有前述症狀者,應儘速就醫接受完整檢查。

早期診斷與治療痊癒機率高
若鼻咽內視鏡發現異常病灶,可透過鼻咽切片、抽血(EB病毒DNA定量檢查)與核磁共振造影來確診。

◎以下高危險群者,應定期接受耳鼻喉頭頸外科專科醫師的追蹤檢查:

●有前述四大鼻咽癌前兆。

●一等親有鼻咽癌病史。

●健康檢查曾發現有血清中EB病毒抗體陽性。

早期的鼻咽癌以放射線治療為主,完全治癒的機率,甚至高達9成。晚期或是復發、殘餘的腫瘤則可輔以化學治療或手術。

整體來說,鼻咽癌治療的反應遠比乳癌、肺癌或大腸癌等其他常見癌症來得好。如金宇彬、李宗偉能夠在短期內完成治療,重返正常生活,均是在早期癌症時就診斷出來,並配合治療的緣故。

(自由時報)
--
中醫美顏微針 孕婦不宜/許秀慧(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

傳統的針灸除了用來治療疾病,也可利用中醫經絡穴位的原理,配合西醫肌肉筋膜解剖的概念,針對臉部微小表情肌肉,使用細如髮絲的細針針刺臉部穴位及皮膚基底細胞層,達到疏通經絡,加強臉部氣血循環、促進表皮細胞的代謝和再生,以達到延緩衰老的效果。

加強臉部氣血循環 延緩衰老
美顏微針所採用的針具屬於臉部專用微針,針身較一般針灸針更細,僅0.16公釐(mm),扎在臉部的針刺深度約0.2-0.5公分,大幅度降低傳統針灸針所產生的疼痛針刺感;此外,細小針尖在臉部皮膚較薄不易留下針孔痕跡,出血機率更低,是低侵入性且效果佳的治療。

美顏微針可改善皮膚彈性及光澤,緊緻肌膚,針對除斑、膚色暗沉不均、消除皺紋、黑眼圈、痘疤、眼袋皆有改善效果,亦可全臉拉提,矯正大小臉,重塑臉部輪廓。

治療部位的選擇以臉部之膽經、胃經及大腸經相關穴位為主,針對臉部欲改善部位的皺紋、光澤、彈性等,作不同深度或方向的治療。每次療程約留針30分鐘,治療後可外敷面膜,以達鎮靜皮膚效果。

蟹足腫、易暈針者不適合
美顏微針侵入性低,但孕婦、皮膚感染、凝血功能不佳、易暈針等患者並不合適,若有蟹足腫體質患者也須經醫師評估。

除了美容之外,對於顏面神經痲痹引起的口眼歪斜、僵硬,整形術後的顏面水腫,以及癌症放射治療後的顏面僵硬緊繃等也有改善作用。

無論是為了美肌,還是改善顏面僵硬、水腫、口眼歪斜的問題,有意嘗試美顏微針的朋友,應先諮詢專業中醫師,並由中醫師親自操作,才能保持美麗活力又健康的面容!

(自由時報)
--
想要控糖 留心這三大類食物都有影響

飲食對每個人來說很重要,對糖尿病患來說亦同,只是,有了糖尿病後就得吃得苦哈哈嗎?其實只要根據營養師建議,控制飲食份量,再配合醫師用藥,就能有效的控制血糖,可以和一般人一樣「均衡飲食」。

「全榖雜糧與水果跟乳品類,會影響血糖變化。」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助理教授吳映蓉表示,六大類食物包括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其中國健署在今年公布的最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將舊版「全穀根莖類」修改為「全榖雜糧類」、「低脂乳品類」修改為「乳品類」;而全榖雜糧與水果跟乳品這三類糖分相對高,直接影響民眾血糖變化。

吳映蓉說,全穀雜糧類是身體重要能量來源,取代過去的「全穀根莖」類,而依食物「營養成分」畫分,是為了讓民眾有更清楚的認知。她舉例,除了民眾熟悉的米飯、麵包等穀類,口感綿密的番薯、芋頭、馬鈴薯等食物屬根莖類,但富含澱粉,可提供醣類作為身體能量又具飽足感,所以也可作為主食;而蘿蔔、洋蔥等雖也是根莖,但屬蔬菜類。

吳映蓉提醒,若怕血糖過高,可留意食物的GI值。GI值又稱升糖指數,指的是食物吃進體內後,造成血糖上升速度。大部分蔬菜、含糖量低的水果,如奇異果、富纖維的糙米,都屬於低GI食物,能增加飽足感,腸道吸收較慢,也能避免吃下過多澱粉。

但稀爛、切碎或重複烹煮的食物,因吸收程度佳,GI值相對高。吳映蓉以相同重量的白飯及稀飯來舉例,感覺白飯會比較扎實,但澱粉糊化後反而好吸收,所以稀飯的GI值較高。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部顧問、輔大營養科學系副教授金惠民則提到,民眾跟糖尿病友應先區分「醣」與「糖」,有助分辨食物種類。「醣」(carbohydrate)泛指所有碳水化合物,如纖維質、澱粉等,澱粉屬於多醣類;而「糖」(sugar)是指具有甜味的醣類,如葡萄糖、麥芽糖等。

金惠民說,我們日常所吃的飯、麵、麥等雜糧,及根莖類食物如芋頭等都含澱粉,吃入體內可被身體分解為葡萄糖,提供細胞所需能量,若過量,身體會將多餘澱粉轉變成脂肪儲存,待血糖太低時釋放,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血糖飆高時,胰島素就會分泌以降低血糖,但此時也對胰臟造成負擔,當胰島素無法處理飆高血糖時,就會引起糖尿病。

而在飲食的先後順序上,吳映蓉鼓勵糖友先吃不含醣類型,如蔬菜與蛋白質,再吃含醣類,如全榖雜糧類,這樣可減緩腸胃吸收,更有國外文獻顯示,可有降低血糖。

(聯合報)
--
罹患缺脂性皮膚炎全身抓抓抓 醒來被上都是血漬

入冬以來,氣溫仍高,氣象局預告大陸冷氣團南下,張先生一看到氣象訊息,就開始心煩,連續幾年來,冬季癢成為他的惡夢,晚上一蓋上棉被,常會癢到睡不著,好幾次睡著後被癢醒,半夢半醒之間,不自覺地用力一抓,早上醒來發現,棉被上竟滿是血漬。

為什麼到了冬天,皮膚就容易發癢?國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陳怡安指出,許多中老年人都有冬季癢等缺脂性皮膚炎困擾,到了冬天,天冷乾燥,症狀更為嚴重。

陳怡安表示,缺脂性皮膚炎最常發生在小腿前側,因為這個部位皮薄、缺乏脂肪,如果皮脂腺調節功能變差,表皮障壁功能不好,遇到乾冷時,或是泡湯、洗了熱水澡,沒有立即補充乳液,就會引發乾癢。

皮膚科醫師邱品齊表示,許多皮膚乾癢患者睡覺最怕蓋上棉被,因為身體暖活變熱,體溫一高,就會引發乾癢,如果沒有適時塗抹止癢藥膏或乳液,或是服用抗組織胺,就會癢到難以入眠。

邱品齊說,曾經收治皮膚嚴重乾癢的患者,局部皮膚乾裂,出現不規則龜裂、脫屑,顏色呈灰黑色,有如極度乾燥的稻田,如果用力去抓,破皮紅脹,就形成紅色斑塊。

除了中老年人之外,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也容易冬季癢,邱品齊解釋,異位性皮膚炎為慢性發炎的皮膚疾病,與體質、基因以及免疫系統有關,原本皮膚狀況就不好,到了冬天,外在環境乾燥,容易讓症狀惡化,併發乾癢。

此外,容易濕疹的人也比較會冬季癢,陳怡安指出,常有病人問著,冬季癢的主因是皮膚過於乾燥,如果體質容易長濕疹,不就代表濕濕的、常會冒汗,怎可能因為乾燥而導致發癢?

看似有理,不過,陳怡安解釋,濕疹為皮膚發炎的統稱,過於乾燥、缺乏保濕,就可能引發表皮細胞發炎,皮膚屏障功能變差,形成濕疹等症狀,甚至滲出組織液。如此一來,冬天低溫乾燥,對於某些人來說,就可能先有乾癢,接著嚴重濕疹。

如何預防冬季皮膚搔癢?邱品齊強調,首要任務就是做好保濕,應該養成擦拭身體乳液的習慣,形成一道堅強的皮膚障壁,防止皮膚水分流失,建議洗澡後,身體還有點濕濕時,塗抹保濕乳液。如果擔心冬季癢大爆發,在天氣還不冷時,就應該勤擦乳液。

邱品齊說,「挑選正確的保濕乳液也是一門學問」,原則為成分簡單,最好低於15種以下,且不含酒精、香料、色素、精油等成分,越簡單越好,才能減少過敏風險。

此外,皮膚過敏、有冬季癢困擾的人,不見得一定要每天洗澡,邱品齊說,如果沒有流汗,建議只用濕布擦拭身體。洗澡時,水溫不可太高,也不要選擇清潔力過強的沐浴產品。

乾癢發作時,最好忍住不抓,先塗抹一些可以止癢的乳液,如果還是癢個不停,則可服用抗組織胺藥物,千萬不要用力搔抓,以免陷入「越抓越癢、越癢越抓」的窘境。

如何避免冬季癢?

1.平常養成擦拭身體乳液的習慣
2.冬天洗澡後,趁著身體微濕,塗抹乳液
3.選擇成分簡單的保濕產品
4.如果沒有流汗,中老年人不需天天洗澡
5.洗澡時,水溫不可太高,盡量少去烤箱、蒸氣室
6.不要選擇清潔力太強的沐浴產品
7.隨身攜帶止癢藥膏乳液,忍住不抓。

(聯合報)
--
分段睡滿8小時也OK? 醫:長期下來會出問題

有人總覺得自己一覺好眠,有人則說自己常常作夢,為什麼呢?台灣大學獸醫系暨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教授張芳嘉說,其實,每個人進入睡眠後都會作夢,作夢會發生在睡眠階段中的「快速動眼期」,如果一個人總是剛好在「非快速動眼期」醒來,就可能誤以為自己天生一覺好眠、都不會作夢。

張芳嘉說,一般來說,當人們進入睡眠後,會先進到「非快速動眼期」,由淺睡進入深睡可再細分為N1、N2、N3三個階段,接著會從N3回到N2,但是,N2不會回到N1這麼淺的睡眠階段,而會進入介於N1與N2之間的「快速動眼期」。

在「快速動眼期」階段,大腦會從視覺皮質區提取白天的記憶,加以重整、固化,以變成長期記憶。由於視覺皮質區參與,因此這個時候會出現影像,但因為掌管邏輯的前額葉此時沒有與之連結,因此夢境往往雜亂無章。若是在這個階段醒來,就可能清楚記得夢裡發生什麼事,隨著清醒再逐漸淡忘。

他說,從N1、N2走到N3,再從N3回到N2與快速動眼期,這稱作一個睡眠周期,所需時間約為90分鐘,一般睡眠需經過4到6個周期,共需6至9個鐘頭。只有前兩個周期可進入N3這個深睡階段,且快速動眼期時間較短;後面的周期都只到N2,而快速動眼期時間增加。

了解睡眠周期就知道,「一次睡滿8小時」跟「分段睡、總時間長為8小時」是不一樣的。張芳嘉提醒,如果睡眠切割成好幾段,那麼每次開始睡,睡眠周期就得從頭來過,走不到較長時間的「快速動眼期」,因而無法修剪不必要的記憶或將必要記憶固化保存,長期下來將出現問題。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