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7日 星期一

新聞自選輯 20181217

末代義務役 後天退伍 412人「永遠最菜」67年徵兵制成歷史

因應國軍即將進入「全募兵」時代,陸、海、空軍最後一梯服役1年的義務役阿兵哥預定本月19日前陸續退伍後,宣告義務役制度走入歷史。這也是政府遷台後推動67年的「徵兵制」結束。國防部表示,未來1993年以前出生、尚未服役的役男,將全面轉服1年的替代役。



國防部於2013年修法,凡1994年以後出生的役男,只要接受4個月的常備兵役軍事訓練(即目前所稱的「軍事訓練役」);至於服1年兵役的義務役阿兵哥,則在2018年底全數退伍後,國家的兵役制度正式轉變成「平募戰徵」型態。
據統計,國軍陸、海、空三軍部隊最後一梯次入伍的義務役士兵,包括海軍艦艇兵735梯次(去年12月13日入伍)共39人;陸軍2225梯次(去年12月19日入伍)共299人;空軍892梯次(去年12月19日入伍)共33人;海軍陸戰隊811梯次(去年12月26日入伍),共41人。總計共412名末代義務役士兵。

還有人轉服志願役
國防部也指出,雖然412人中最晚的是在去年12月26日入伍,依規定應在今年12月25日服役滿1年,但因可折抵役期,最晚的明天即可退伍。反而是陸軍有國中畢業就服役的阿兵哥,因無法折抵役期,最晚是在本月19日凌晨零時退伍。
至於外界質疑412名末代義務役阿兵哥是「從頭菜到尾」的一梯,但資深士官透露,這批義務役阿兵哥仍有「徒弟」,也把部隊的崗位及任務傳承給志願役士兵,甚至還有人從義務役轉服志願役,把熱愛國軍的心轉換成行動,繼續擔負起保國衛民的責任。

(蘋果日報)
--
實施67年 徵兵制走入歷史 末代義務役 26日退伍

國軍推動募兵制 志願役成骨幹
國軍推動募兵制,以志願役官兵作為軍隊骨幹,隨著兵役制度調整,最後一批「末代」一年期義務役男,也將在今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前全數退伍,同時象徵實行六十七年的徵兵制走入歷史。

我國政府遷台後,自民國四十年起實施徵兵制,四十三年起役男役期為兩到三年,直至七十九年才統一調整為兩年。政府自八十九年起,曾經五度調降義務役男役期,九十七年七月起,常備體位義務役男只需服一年兵役。

83年次以後 僅需四月軍事訓練
隨著時代變遷,加上我國推動募兵制,一○二年十二月起,八十三年次以後役男只需參加四個月的軍事訓練,八十二年次以前役男仍需服一年期常備役或替代役。而最後一批一年期義務役男去年十二月入伍,將在今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前退伍。

根據國防部統計,最後一批陸軍、海軍、陸戰隊及空軍的一年期義務役男共四一二員。自九十七年至今,共有七十八萬餘名役男服一年義務役。

陸軍二二二五梯下士班長葉紹庭、李亞哲為最後一批義務役男,兩人在退伍前,仍須帶領新入伍的志願役士兵、軍事訓練役男操課。葉員表示,當兵只要認真投入,也能很有收穫;李員則說,能看到受訓的官兵平安,就是最大目標。

雖然一年期義務役男退場在即,仍有部分役男決定「簽下去」,轉服志願役。現擔任食勤兵工作的陸軍一○四旅一兵陳聖福、張隆旭,每日在伙房辛勤工作,為施訓、受訓官兵準備豐盛菜餚。兩人皆表示,國軍薪水、福利皆不錯,因此已決定轉服志願役繼續學習、發揮所長。

(自由時報)
--
金門開鍘 女攜中國肉品闖關罰5萬

一名鄭姓女子昨從廈門搭乘金祥龍輪至金門,竟在隨身行李挾帶1.5公斤火腿腸,當場被海關查獲;由於中國的非洲豬瘟蔓延,攜帶豬肉製品闖關已違反動植物檢疫相關規定,全案移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高雄分局金門檢疫站處理,依法裁處5萬元罰鍰,成為新規上路後金門重罰首例。
高雄關指出,35歲鄭女是陸配,昨早她循小三通要到台灣探親,準備把3包火腿腸都贈親友,沒想到會被攔下,還質問為何不能帶,經海關人員告知原由且要重罰,她還求情能否罰輕一點,海關還是依法重罰。

最高可罰100萬
高雄關表示,今年下半年7月1日至昨天為止,該關查獲金門小三通入境旅客違法攜帶肉類製品已逾1千1百多件,攜入物品有豬肉乾、香腸、火腿等,這些違規旅客多辯稱攜入物品為自用,不知已違規。
為防止非洲豬瘟疫情擴大,農委會動植物防檢局14日起提高罰款,旅客自非洲豬瘟發生國家,違規攜帶豬肉類等產品入境,第一次罰5萬元,第二次罰50萬元,第三次以上最高罰100萬元;若從口蹄疫或禽流感疫區,違規攜入家畜或家禽肉類等產品,罰款額度依次為3萬元、30萬元、100萬元。
農委會動植物防檢局高雄分局強調,中國非洲豬瘟已有22個省份淪陷,一旦入侵金門或台灣本島,對地區畜牧產業影響巨大,民眾到中國旅遊切勿攜帶肉製品入境,以免遭罰。

(蘋果日報)
--
調高罰鍰後金門首例 陸客小三通攜火腿腸挨罰5萬

農委會加強防範非洲豬瘟侵台,本月14日起提高自疫區攜帶豬肉品入境罰鍰,首犯罰5萬元,最高罰100萬元。陸客鄭姓女子昨由廈門搭乘金祥龍輪至金門,因私自攜帶豬肉製品火腿腸1.5公斤,被罰5萬元,成為罰鍰調高後,金門關查獲的首件違規案。

金門今年10月31日首度在水頭碼頭邊境檢驗的棄置箱中,發現具非洲豬瘟病毒的肉製品,研判是旅客入境前丟棄。11月罰鍰未調高前,另查獲2起陸客違規,各裁罰1.5萬元。

關務署高雄關指出,鄭姓陸客昨由廈門搭乘金祥龍輪至金門,海關發現她的行李X光影像可疑,便引導至檢查台詳查,結果發現內裝火腿腸。鄭女檢查前未提出書面或口頭申報,全案依法裁罰5萬元。

動植物防檢局高雄分局表示,大陸非洲豬瘟蔓延,與金門一水之隔的福建莆田也淪陷,呼籲民眾到中國大陸旅遊,勿去養殖場參觀,也不要攜帶肉製品入境,檢舉走私可撥免費專線0800-711117。

防檢局防非洲豬瘟入境 打開旅客行李箱仔細檢查

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提高違規攜帶肉製品入境的罰鍰,新制上路三天,已開罰卅三件違規、罰鍰達一一九萬;光是昨天第三天,就有十七件,比前兩天累計還多。為何加重罰款後反而違規案件更多?農委會防檢局昨天說,可能與加強稽查有關,現在還會打開行李箱仔細檢查,民眾不要心存僥倖。

只要違規攜帶肉製品入境,可罰一萬到一百萬元,裁罰基準依是否為疫區、肉製品種類和違規次數,有不同的裁罰額度。防檢局說,從前天下午四點到昨天下午四點,全國各邊境機場、港口查獲旅客違規共十七件,共開罰六十一萬元。來自有非洲豬瘟的中國大陸就有十件,其中五件是豬肉製品,依新制裁罰基準罰首罰就五萬元;其他是來自越南、印尼、泰國,甚至有一件是匈牙利。

攜帶疫區肉品入境加重罰 新法生效2天開罰33件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今(16)日表示,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第45條之1修正案已於14日生效,旅客違規攜帶動物產品入境罰鍰提高至新臺幣1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根據統計,從昨天下午4點到今天下午4點止,全國各邊境機場、港口查獲旅客違規共17件。

防檢局指出,違規情形如下,來自中國大陸10件,其中有5件罰5萬(豬肉類產品),4件罰3萬(禽肉產品),1件罰1萬(犬貓食品);來自越南有4件,均罰3萬元(豬肉或禽肉製品);印尼1件罰3萬(牛肉及雞肉製品);泰國1件罰3萬(豬肉製品)及匈牙利1件罰5萬(豬肉臘腸)。至於14日零時起到今天下午4點止,違規共計達33件,其中罰5萬共11件。

針對有網友質疑裁罰基準不夠嚴格,應予提高加重罰鍰。防檢局表示,政府依法行政,訂定裁罰基準必須考量來源國及產品種類之風險高低,同時應符合比例原則,如豬肉產品來自非洲豬瘟發生國家,違規者第一次罰5萬元,第二次罰50萬元,第三次以上罰100萬元。

防檢局表示,針對違規旅客,將加強外國人入境前的宣導,以及加強提高本國人的防疫意識。新法剛上路,實施一段時間後,將視違規案件情況進行評估,如有必要將調整修正。防檢局呼籲,旅客違規攜帶動物產品的罰則已提高,民眾千萬勿以身試法。

提高豬瘟罰鍰後首例 金門開罰陸客5萬元

中國大陸爆發難纏的非洲豬瘟疫情,與對岸往來密切的小三通路線是防疫重點;農委會14日起加重對自非洲豬瘟疫區攜帶豬肉品入境罰鍰,首次犯法罰5萬元,最高可罰100萬元。今天金門海關在罰鍰調高後,首度抓到違規,對一名鄭姓中國大陸籍開出5萬元台幣罰鍰。

金門在今年10月31日就首度在金門水頭碼頭邊境檢驗的棄置箱中,查到具非洲豬瘟病毒的肉製品,當時是旅客於入境前丟棄;11月又有2起陸客違規,一起攜帶豬肉加工火鍋料,另一起則攜帶肉粽,各裁罰1.5萬元。

金門海關指出,今天中國大陸籍鄭姓旅客由廈門搭乘金祥龍輪至金門,海關發現其隨身行李X光影像可疑,引導至檢查台詳查,結果查獲豬肉製品(火腿腸)1.5公斤。因檢查前該旅客未提出書面或口頭申報,全案移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高雄分局金門檢疫站處理。

該分局依違反動植物檢疫相關規定,裁處新台幣5萬元罰鍰,是「違反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第34條第2項規定案件裁罰基準」提高後,金門地區首例重罰案例。

金門海關管理單位高雄關指出,今年7月1日至12月15日止,該關查獲金門小三通入境旅客違法攜帶肉類製品計1105案,類型有魚肉、豬肉乾、香腸、火腿等,未必是豬瘟違規物。

據農委會動植物防檢局高雄分局表示,大陸非洲豬瘟蔓延,已有22個省份淪陷,與金門一水之隔福建莆田也淪陷,呼籲民眾到中國大陸旅遊請勿去養殖場參觀,也不要攜帶肉製品入境。也呼籲勇於檢舉走私,免費檢舉電話專線「0800-711117」。

(聯合報)
--
義務役走入歷史 412名官兵要菜一輩子

被稱為「末代義務役」的陸軍2225梯、空軍892梯、海軍892梯、海陸811梯等,經過一年,共412名官兵將在26日前全數退伍,這些人到退伍都沒有學弟,退伍後也要菜一輩子。

根據國防部統計,自2008年至2017年12月入伍的一年制義務役人數,共約78萬人。

而國軍三軍部隊最後一梯次入伍的義務役士兵,包括海軍艦艇兵735梯次(去年12月13日入伍),共39人;陸軍2225梯次(去年12月19日入伍),共299人;空軍892梯次(去年12月19日入伍),共33人;海軍陸戰隊811梯次(去年12月26日入伍),共41人。

由於這412名末代義務役去年入伍時,確定不會再有學弟,被外界笑稱是「從頭菜到尾」的一梯,軍旅生涯甘苦受到各界關注及討論。

因應國防部推動募兵制,未來不再徵集役期一年制的義務役,將全面改成4個月的軍事訓練役。有部分設籍在新北市的末代義務役在去年入伍時,新北市政府甚至找來陸軍78、97及99梯的823砲戰老兵,以老學長的姿態替新兵掛上「光榮入伍」彩帶,象徵傳承國軍的精神。

根據國防部提供的資料,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西元1951年便實施徵兵制防止共產黨侵入台灣,當年陸軍必須服役2年,海、空軍及陸戰隊3年;1990年開始,不分軍種統一為服役2年,直到2008年再統一為一年。

義務役全數退伍之後,國軍將成為全募兵制的部隊結構。目前國軍兵力總員額為21萬5000人,扣除維持員額(學生、入伍、受訓、住院調療及留職停薪)共1萬9000人,及文職、聘雇8000人;常備部隊正式軍職編制共18萬8000人,以計畫補充目標90%計算,需16萬9200人。

國防部10月曾發布新聞稿表示,迄今現有志願役人力已達15萬3000餘人,編現比81%。人力補充採每年逐次分批招募方式,逐年提升編現,民國108年計畫招募2萬1000餘人,預期109年底可達志願役人力達成90%的目標。

當兵趣事一籮筐 義務役走入歷史回憶成絕響

當兵是大部分台灣男人共同回憶,打開話匣子總提「當年勇」,從新訓的理髮、投飲料、搶電話、懇親假,一直到下部隊站哨的鬼故事,甚至誰被兵變躲在棉被裡暗夜哭泣,都是話題。

義務役役男入伍前,都會接到兵役局的「兵單」,並於指定時間在火車站集合,當中還會有地方人士發放電話卡、痱子粉等「當兵小物」。役男坐在車站地板上等候上車,身邊的親友則是兩樣情,有人拿起手機拍照留念,也有役男女友淚光閃閃,離情依依。

民眾平日在販賣機投飲料、抽菸及講電話,都是稀鬆平常的事;但役男在新訓中心階段,這些都是難能可貴的「福利」,必須表現好才能買飲料。每當短短10分鐘的飲料時刻來臨,上百人排隊擠在販賣機前,若前面「弟兄」猶豫太久或是掉錢,甚至投入多個1元零錢,浪費珍貴的飲料時間,都會聽到後面不耐久候的責罵聲。

但這不是最誇張的,由於新訓時不能攜帶手機,晚上「電話時刻」就成了大家與女友、家人聯繫的寶貴機會,但公用電話有限,常常會有人情話綿綿,遲遲不肯掛電話,後方「弟兄」就會急得跳腳,甚至爆粗口。

當兵講求紀律與效率,最難的不是洗澡與著裝的時間限制,而是在有限時間內將棉被摺成有稜有角的「豆腐乾」,若班長檢查不合格,輕則重摺、重則舉著棉被到連集合場上罰站。

拜當兵時訓練所賜,許多人退伍後彷彿有了強迫症,仍將棉被「摺好摺滿」,也算是退伍症候群之一。

此外,當兵用餐也必須團體行動,用餐時必須抬頭挺胸、以碗就口,若不小心將鐵製筷子掉地上,往往遭到懲罰,並在數百人面前罰站,並高喊「筷子筷子對不起,我會好好保護你。」

在軍中講求團隊合作,很多福利是靠爭取來的,因此各個班、連為求表現,總是聲嘶力竭操課,當然也不容許有害群之馬、裝瘋賣傻的袍澤出現。

一名退伍上兵回憶,當年他在新竹關西新訓時,曾有一名官兵每逢操課,甚至要爬山打靶前,「膝蓋就會痛,痛到無法走路」;沒想旅長宣布新訓結束、要上遊覽車放假的那一刻,這名官兵健步如飛的上車,讓全連的弟兄「看傻了眼」,直呼根本就是藝校畢業,演技一流。

由於義務役的役期仍有一年,不少役男新訓結束下部隊後,曾受過特殊專業訓練。例如少數憲兵因任務需求,曾赴谷關接受特戰訓,學習陷阱製作、垂降,甚至必須從5樓一躍而下,這些課程在坊間學費要價上萬元,因此對義務役來說,能學習到這些技巧,也算是賺到。

另外,在台灣過去有低調的國外部隊駐紮代訓,極為少數的義務役能夠前往支援,不僅能夠接觸有別於國軍以外的軍風,可能結交不少外國籍的軍人、了解不同文化,是難得的經驗。

隨著一年制義務役走入歷史,軍方在推動募兵制之餘,培訓的重點將會著重在志願役軍人,4個月的軍事訓練役,可能無緣接觸到這些特別的軍旅體驗。

(中央社)
--
金門小三通開罰首例 客帶火腿腸入境遭罰5萬

違規帶肉品入境裁罰加重14日上路,關務署高雄關今天在金門小三通查獲鄭姓旅客違規攜帶火腿腸豬肉製品闖關入境,將開罰新台幣5萬元。這是裁罰加重上路後,高雄關開罰首例。

財政部關務署高雄關表示,鄭姓旅客由廈門搭乘金祥龍輪至金門,海關稽查人員發現他隨身行李的X光影像可疑,因此引導至檢查檯進一步詳查。

海關稽查人員在一只隨身行李查獲火腿腸約1.5公斤,由於檢查前鄭姓旅客未提出書面或口頭申報,高雄關將全案移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高雄分局金門檢疫站處理,依違反動植物檢疫相關規定裁罰5萬元。

農委會動植物防檢局高雄分局表示,大陸非洲豬瘟蔓延,已有22個省分淪陷,與金門一水之隔的福建莆田也淪陷,一旦入侵金門或台灣本島,對地區畜牧產業影響相當巨大,呼籲民眾到大陸旅遊請勿去養殖場參觀,也不要攜帶肉製品入境。

關務署高雄關統計今年7月1日至12月15日,共查獲金門小三通入境旅客違法攜帶肉類製品1105案,類型有豬肉乾、香腸、火腿等。

違規攜帶肉品入境 機場靠X光與檢疫犬防疫

新修正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上路第3天,違規肉品查獲情形暴增一倍,關務署台北關表示,透過X光機與檢疫犬雙管齊下的防疫,讓桃園國際機場的違規肉片查獲率始終保持穩定。

新修正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上路第3天,旅客違規攜帶肉品入境的情形卻不減反增,根據防檢局最新統計,從15日下午4時至今天下午4時,台灣各邊境機場及港口共查獲17件,相較昨日的8件,足足增加了一倍。

關務署台北關稽查人員表示,桃園機場的違規肉品查獲數量,從新制度上任以來一直持平,這是因為機場在非洲豬瘟疫情爆發前,每天都在進行走私、毒品、防疫檢查等工作,對防疫作業駕輕就熟,每天都能保持穩定的查獲數量。

台北關表示,為避免耽誤旅客行程,海關的防疫工作多透過X光機及檢疫犬協助進行,不管是托運行李或旅客的手提及隨身行李,都會透過X光與檢疫犬交叉檢驗協助,從中國大陸爆發非洲豬瘟疫情後,海關即增加檢疫犬的出勤頻率,這幾天的查獲成果也展現了檢疫犬的防疫成效良好。

最可愛的防疫尖兵 嗅查違禁肉品沒有過勞

中國旅客日前入境日本攜帶10公斤豬肉特產,被檢疫犬發現而淚灑機場;台灣檢疫犬則有立功溫馨故事,某愛狗的西方遊客被米格魯發現誤帶檢疫品入境,不但不生氣,還誇讚檢疫犬。

非洲豬瘟在中國大陸肆虐,鄰國沒有疫情的日、韓、台都上緊發條,啟動陸海空邊境防疫。在防範入境旅客攜帶違禁品闖關機制中,機場、港口的檢疫犬與X光掃描並列的2大法寶。

近期網路流傳影片指一對中國大陸夫妻準備入境日本時,機場檢疫犬走向兩人行李嗅查一番,然後「坐下」表示查到違禁品,並向領犬員要獎賞,老婦氣憤拒絕承認,等到防疫人員開箱檢查確認兩人私帶多達10公斤的中國肉製品,老婦轉而討饒,還是必須丟棄肉品。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人員說,日方拍下這段畫面宣導國內外旅客千萬不要帶疫區肉品入境,防檢局不是沒想過跟進,但是考量民情、兩岸特殊關係,所以未拍攝類似的執勤宣導影片。

台灣現有47隻檢疫犬,犬種包含29隻米格魯、10隻拉布拉多、8隻米克斯混種,分工在全國機場、港口、國際郵包中心執勤,數量最多的是桃園機場,分派25隻執勤,就連金門小三通的水頭碼頭也有3隻。

國內檢疫犬跟國內外違規旅客的互動,其實有佳話。曾有一對結伴來台旅行的西方女性,提取托運行李時,其中一位看到米格魯檢疫犬走上時前,覺得很可愛而撫摸,不知道檢疫犬接著「坐下」是什麼意思,領犬員於是告知必須檢查行李,懷疑有不能帶入境的東西。

防檢局說,這位女子沒有反彈,而是顯得意外,後來同行女友告訴她,可能是沒吃完的水果在包包裡,果真檢查時也發現了,便配合丟棄,又再誇讚米格魯,「你好棒!」

防檢局說,還有一個例子是父母帶著孩子,為了隨時可以拿東西給孩子吃,誤帶各種食物在隨身行李,包含不能帶入境的品項,一旁小朋友看到檢疫犬發現時父母配合丟棄違禁品,也給了孩子正確的教育觀念。

不過,也不是每個遊客都會如此欣然接受檢查,防檢局說,當可預見遊客不友善時,會把檢疫犬帶離開,由防疫人員處理,因為保護檢疫犬優先。

檢疫犬的培訓是與領犬員同步進行,剛開始的1到2月分別受訓,狗狗要學會聞、聽從命令等,領犬員要會引領狗狗樂於在遊戲中執勤、照顧其健康起居,再10到12週一起受訓,並現場學習,通常2歲起服務4到7年。

檢疫犬的犬種以米格魯較多,米格魯由屏科大、拉布拉多由海關育種,也會從收容中心尋找米克斯,或由民眾捐贈。

防檢局說,曾有外電報導有軍犬雖能執勤,但是不快樂,恐對狗兒的身心不好而開除開放領養當寵物犬,台灣檢疫犬也有類似案例,但領犬員有優先領養權。

台灣全力防堵非洲豬瘟入侵,防疫當頭,各界擔心檢疫犬過勞。防檢局說,依據「政府部門執勤犬照護管理規則」規定,出勤1次不得連續超過4小時,1週工時不能超過40小時,1天可能出勤數次,若有不適就會休息,請大家安心。

多年前發生檢疫犬腳被壓傷事件,防檢局說,是米格魯太興奮向前衝而發生意外,因此領犬員適當引導檢疫犬在遊戲中完成任務很重要;反之,旅客配合行李開箱,若沒發現違規物品,雖然檢疫犬想要零食跟口頭獎勵,領犬員會告訴牠,「這不是我們要找的東西,再找看看」來鼓勵牠。

防檢局說,X光掃描是視覺把關,檢疫犬則是嗅覺,魚幫水、水幫魚,不宜作比較,日前裁罰加重新制首日,4件來自非洲豬瘟疫區開罰案件中,檢疫犬也貢獻了3件,明年還將再培育3組新力軍。

入選檢疫犬條件 嗜吃好玩常保好奇心

在全面提升國境防疫層級之際,檢疫犬扮演角色吃重。要成為好的檢疫犬的條件,除了嗅覺靈敏、活動力強外,嗜吃、好玩、常保好奇心、無攻擊性,更是領犬員心目中的首選。

行政院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新竹分局副分局長林崧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指出,具有敏銳的嗅覺及高度的忠誠性,並且常保好奇心,是選擇犬隻成為檢疫犬的基本條件,藉由各種訓練,才能讓檢疫犬投入入境旅客行李、郵包或快遞貨物的巡檢。

談到檢疫犬,不能不談領犬員,這些與檢疫犬朝夕相處的「狗主人」,成為培養默契的最佳拍檔,目前防檢局會依照各港口、機場站等勤務需求增加犬組數,並安排領犬員招募及犬組訓練時間。領犬員招募包含書面審查、犬舍及訓練教室操作及面試程序。口試需包括英語會話,錄取後再進行10到12週的檢疫犬領犬員訓練。

不少擔任第一線的領犬員也說,如果犬隻「嗜吃、好玩且無攻擊性」等特性就更好,這些都代表犬隻具備活潑且安全性高的特質。

目前檢疫犬最經常執勤的地點包括國內各機場、港口旅客入境處、國際快遞貨物倉儲區、國際郵件處理中心,進行旅客行李或國際郵包與快遞貨物的檢疫工作。

隨著國際物流市場不斷擴大、兩岸網購風氣蓬勃,不少消費者選擇從大陸淘寶網購買物品寄送到台灣後,防檢局也會依照實際需要,出動檢疫犬支援防疫檢查。

根據關務署台北關統計,今年「雙11」快遞貨量大增,進口快遞貨物簡易申報單件數達485萬多筆,比去年同期增加約130萬筆,而在這龐大的貨運量中,貨物檢疫對於國境的確是相當龐大的挑戰與責任。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新竹分局技正蕭淑瓊說,桃園機場屬於國家大門,檢疫犬每天執勤的責任比其他國境單位來得吃重,而檢疫犬平日訓練,則針對如何辨識鮮果、蔬菜、種子、肉類與動物活體,以有效攔截禽流感、口蹄疫、非洲豬瘟等不同疫情。

蕭淑瓊說,目前國內檢疫犬也委託屏東科技大學建設動植物檢疫偵測犬訓練中心等單位,透過專業的訓練,提升犬隻在不同環境中的適應性與執勤成效提升。

檢疫犬藉由靈敏的嗅覺,可以偵測標的物計可達10多種動物產品及80多種植物產品,平均偵測正確率為8成以上,十足成為國境防檢人員最有力的助手。

(中央社)
--
陸客夾帶火腿腸 罰5萬元

大陸非洲豬瘟疫情延燒原因找到了!據調查,因為生豬調運車時消毒不徹底及廚餘餵豬兩項原因占8成以上。農委會表示,目前要求廚餘養豬戶落實高溫蒸煮,至少達攝氏90度、持續1小時,可有效殺死非洲豬瘟病毒。

今年8月大陸發生首起非洲豬瘟疫情,大陸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除近期發生的6起家豬疫情尚在調查中,其餘81起家豬疫情的傳播途徑均已查明。其中因異地調運引發的疫情共有14起;因餐廚剩餘物餵豬引發的疫情共有32起;因生豬調運車輛和販運人員攜帶病毒後,不經徹底消毒進入其他豬場,引發的疫情共有35起。

對此,農委會防檢局局長馮海東表示,農委會目前要求廚餘養豬戶落實高溫蒸煮,至少達90度、持續1小時,是依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規定,可有效殺死非洲豬瘟病毒,大陸則因疫情爆發即禁止廚餘餵飼,故沒有要求蒸煮。

他說,以動物防疫角度來看,禁止廚餘餵飼可直接截斷疫病傳播途徑,但因台灣廚餘用於養豬餵飼,就民生整體考量還無法直接禁止。

另外16日有鄭姓女陸客由廈門搭乘金祥龍輪至金門,遭海關查出行李箱裝有1.5公斤豬肉製品火腿腸,且檢查前也未提出書面申請或口頭申報,金門檢疫站訊後依違反植物檢疫裁處5萬元罰鍰,成為違反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規定,裁罰基準提高後,金門開罰首例。

海關表示,鄭女透過金門小三通來台旅遊,疑因不諳規定將1.5公斤的火腿腸放在行李箱內入關,檢查前也未提出書面或口頭申報,海關發現行李箱X光影像有異不敢輕忽,立即引導至檢查檯詳查,發現鄭女攜帶豬肉製品入境,經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高雄分局金門檢疫站調查後,依違反植物檢疫裁處5萬元罰鍰,是金門小三通開罰首例。

農委會動植物防檢局高雄分局呼籲,大陸非洲豬瘟蔓延已有22個省分淪陷,與金門僅有一水之隔的福建莆田也出現案例,一旦入侵金門或台灣本島,對畜牧產業影響相當巨大,民眾到大陸旅遊時切勿去養殖場參觀,也不要攜帶肉製品入境,經查獲將處5萬至100萬罰緩,勿以身試法。

(中國時報)

社會

總統維安憲兵 簽賭瞞3年 憲指部渾不知「若欠債鋌而走險怎麼辦」

負責總統蔡英文、副總統陳建仁官邸警衛安全,以及大型造勢活動警衛安全任務的憲兵警衛大隊,2016年發生陳姓上士在營外簽賭遭警方查獲,但部隊3年來毫不知情,直到銀行向部隊查扣陳的薪資時,這起違紀事件才曝光。憲兵指揮部昨發新聞稿指陳的行為嚴重影響軍譽,記2大過處分,並辦理汰除作業。

這也是警衛大隊繼日前發生已婚劉姓上尉與曾擔任前總統馬英九夫人周美青隨扈的林姓女士官,在營內及值勤場所發展不當男女關係的風紀案後,再度發生警衛大隊士官在營外不當借貸的風紀案。

已重懲2大過汰除
爆料人士指出,這名陳姓上士2016年經常在營外樂透投注簽賭,甚至因簽賭問題被人以「詐欺罪」提告,並由南投地檢署偵辦。這段期間,憲兵警衛大隊完全被蒙在鼓裡,直到今年3月銀行依據司法判決,向憲兵警衛大隊申請查扣陳每月部分薪資的「支付命令」時,警衛大隊才知道自己所屬的士官涉及簽賭風紀案及不當借貸案,依規定給予記2大過汰除。
國安局特勤人員透露,憲兵警衛大隊擔任總統、副總統維安任務。以總統蔡英文在重慶南路上的總統官邸維安部署為例,由外而內,依序是外衛區、中衛區、內衛區、侍衛區。其中,外衛主要是警方負責;中衛區是憲兵332營;內衛區就是憲兵警衛大隊,責任重大。
《亞太防務》主編鄭繼文認為,因憲兵警衛大隊具特殊性,接連發生違紀案「茲事體大」,已涉嚴重的國家安全問題。
鄭繼文舉例,若警衛大隊的士兵有賭博等不良習慣,很容易被有心人士用色誘、利誘,一旦透露總統、副總統的相關情資,而部隊在管理上卻完全無法有效掌控,維安的風險將非常巨大。
鄭繼文批評,從這次事件觀察,憲兵警衛大隊對於人員的管理,以及他們的個人家庭、生活品德等層面,國安單位顯然都欠缺有效的督導、追蹤和管理機制,應該立刻加強管理。

憂心「僅冰山一角」
陸軍司令部前中將副司令吳斯懷表示,過去軍紀嚴明,但發生「洪仲丘案」之後軍法蕩然無存,尤其警衛大隊萬一有人因欠了賭債,做出更危險的事情怎麼辦?吳憂心地說,這只是冰山一角,應盡快將軍事審判制度回歸軍隊,才能遏止違法亂紀的歪風,讓部隊管理回到正軌。

總統府憲兵大隊違紀案例
2017/12 負責總統官邸維安的憲兵王姓上尉因熬夜精神不濟,清槍時未卸彈匣不慎擊發,當時蔡英文僅距誤擊處約50公尺,所幸未發生意外,案發後王遭調職懲處
2018/12 已婚劉姓上尉與林姓女士官,過從甚密,在營內及值勤場所發生不當男女關係。憲兵指揮部在接獲爆料後,立即將兩人記大過重懲,申請退伍獲准

憲兵管轄 將回歸「一條鞭」

總統府憲兵警衛大隊主要負責總統、副總統官邸警衛安全任務,卻接連爆發偷情、簽賭違紀事件,引發關注。特勤中心警衛隊前特勤組長李天鐸質疑,憲兵警衛大隊編制上是憲兵的員額,但人事權和指揮權屬於國安局特勤中心及總統府,未來應將「三頭馬車」回歸國安局「一條鞭」式管理。
不過,軍事與航空網站主編施孝瑋則認為,軍紀與高層任務分配關係不大,關鍵在於單位主官能否快速發現問題、有效處理。
國防部官員指出,憲兵警衛大隊的名稱雖屬憲兵指揮部,但實際管轄權及支配權卻都是國安局特勤中心。李天鐸也擔心,在這種特種勤務無法一條鞭管理情況下,恐會危及總統、副總統的安全,國安局應盡速將憲兵警衛大隊移編至特勤中心,讓總統維安勤務能回歸國安局,有一貫的訓練、管理及獎懲。
施孝瑋說,以軍方的管理來說,牽涉軍法紀的事件和單位任務沒關係,也和「誰在上面擔任最高層」關聯不大,重點是該單位主官(管)有無警覺性。這些軍紀問題屬內部管教問題,和總統府、國安局、憲兵202指揮部等,關係都不大。

(蘋果日報)
--
總統維安單位士官涉簽賭案 記大過汰除

國防部憲兵指揮部今天表示,負責正、副總統維安的憲兵警衛大隊陳姓上士,疑涉民國105年樂透投注簽賭案遭警方偵辦,因嚴重影響軍譽,已記大過2次、並汰除。

蘋果日報報導,負責正、副總統安全任務的憲兵警衛大隊再傳出醜聞,一名陳姓上士長年在外進行職棒簽賭,甚至被告「詐欺罪」,但憲兵警衛大隊完全不知情,直到銀行依司法判決向部隊查扣其薪資,部隊才知道。

憲兵指揮部發布新聞稿表示,陳姓上士因疑涉105年樂透投注簽賭案,遭台北市警察局中正二分局偵辦,嚴重影響軍譽,秉持「毋枉毋縱」原則,核予大過2次,並辦理汰除作業。

(中央社)
--
連鎖店 王老吉爆欠薪2月 中國百年涼茶 台90員工「心涼」

再1個半月就要過農曆年了,當大家都在盤算年終獎金時,王老吉涼水舖員工卻滿臉愁容,他們從10月起被公司拖欠薪水,有員工苦到付不出房租,甚至店內原物料也供應不足,「賣到沒茶葉可煮」。房東還打電話催討店租,經營危機浮現;北市勞動局表示,今會確認了解,視情形進行調解或勞動檢查。

台灣是手搖茶飲王國,經濟部資料顯示,全台冰果、冷熱飲店近1.7萬家,年營業額逾500億元。若以均價50元估算,台灣人1年可喝掉10億杯,加上愛嘗鮮,一個捷運出口,可能就有2∼3家手搖飲廠商進駐。
王老吉涼茶是中國廣東著名涼茶,由王澤邦於1828年(清朝道光年間)所創。因其得到一草藥方,在咸豐年間飲了此方可避疫病,獲咸豐帝賞識封為太醫令,因而暴紅,在香港等華人世界熱銷。去年「王老吉茶館股份有限公司」取得授權,從台北、台中、高雄、宜蘭及桃園等地,迅速開了7家店,目前擁有90名員工。
王老吉男員工向《蘋果》爆料,今年10月公司就爆發欠薪,拖了許久才分2次入帳,各店也出現原物料供應不足,沒茶葉可煮,「貨少到非常誇張的地步」,連房東都打電話催房租。如今公司又未如期發薪水,擔心欠薪情況會重演。
另一名女員工也出示公司透過LINE請店長轉達訊息,寫明「11月份薪資原訂今日發放,但遇到一些突發狀況,12號以前會發放完畢」,說法跳票後,公司改口說是「因遇公司搬家,且因操作上出現狀況,但確定改為禮拜五前會陸續發放進各位員工的帳戶」,這張支票依舊未兌現。女員工納悶說:「有錢展店怎麼沒錢付薪水?」

害員工付不出房租
有店長在LINE群組追問何時發薪水,公司才說本周會發,還說「這次出現狀況,實在很對不起大家」、「接下來下星期會比較穩定了」。
「很擔心辛苦打工賺的錢都拿不回來。」女員工向《蘋果》說,有員工卡費、學貸還不了,甚至有人房租付不出。一名離職男員工說,原本10日領薪卻領不到,不僅付不出房租,吃飯也成了問題,希望公司把積欠的2萬多元薪水發給他。
10月爆發欠薪問題時,公司人心浮動,多名員工離職,公司緊急在LINE上說:「我答應大家之後不會再有遲發薪水的事情發生!」甚至表明11月要替留下來打拼的員工加薪5%,但這張支票正面臨跳票。
相對於員工領不到薪水的憂心,位於新光三越站前店旁的旗艦店,昨假日買飲料的客人幾乎沒有停過,《蘋果》詢問薪水發放是否延遲,店長表示細節應由總公司說明;《蘋果》續追問,店長說:「大概都像新聞講的那樣,目前還在觀望,分內的事情一樣要做好。」他無奈說,吃人頭路不能講太多。
高雄新堀江店店員昨對公司是否欠薪,低調表示一切由總公司回應。台中逢甲店幹部昨不願受訪,但員工私下證實,11月薪資確實有延遲發薪,但不會擔心,「因為還有總公司!」記者告知總公司大門深鎖,內部連張辦公桌都沒有,該名員工沉默不語,不再受訪。

公司總部大門深鎖
《蘋果》走訪王老吉正在搬家的總部,北市基隆路新總部和民權東路三段舊公司,2地辦公室都大門深鎖,該公司卻仍在人力銀行網站求才。撥打王老吉在人力銀行登記電話,無人接聽無法取得該公司說法。
勞動局建議,勞方可先申請調解,勞動局會找雙方協調,若僱主仍不給薪、拖欠薪資,依《勞基法》恐面臨2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裁罰。
對於王老吉拖欠員工薪資,連鎖加盟創業顧問桂世平分析原因有3,第1、王老吉飲料和台灣人的口味有落差;第2、王老吉用1828年林則徐查禁鴉片年份和品牌做連結,台灣民眾較無感;第3、手搖飲旺季已過,緊接著是冬天淡季。
旗下有手搖茶品牌「日出茶太」(Chatime)的六角國際行銷企劃部副總監李寵珍分析,今年有不少新品牌加入,市場格外競爭,但今年台灣手搖飲料市場仍會成長。

台灣王老吉茶館
公司名:王老吉茶館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17/09/23
資本額:500萬元
員工:90人
旗艦店:台北市中正區南陽街1號
分店:台北士林店、台中逢甲店、高雄新堀江店、宜蘭羅東店、台北西門店、桃園ATT店
主打商品:桔檸格格、乳娘送奶、秘製茶、本土農產、複方古茶、乳茶等系列(價位在45至79元間)

中國王老吉涼茶
創辦:王澤邦(人稱王老吉)於1828年(清朝道光年間)成立王老吉涼茶舖販賣涼茶。其子孫在廣東、香港等地使用「王老吉」名號發展
更名:廣東「王老吉」1956年被中共徵收,最後更名為「廣藥集團王老吉藥業公司」,1992年起量產罐裝涼茶與盒裝涼茶
新事業:廣藥集團旗下廣州王老吉餐飲發展公司去年新設「1828王老吉」茶飲店,今秋並與美國業者合作在台北開設Fred Segal Cafe等

中國第一品牌 半年營收239億

王老吉創始人王澤邦小名阿吉,他本以務農為生,當時瘟疫流行,王澤邦偕妻兒上山避疫,途中巧遇一名道士傳授藥方,他依照藥方煮茶幫助百姓治病,效果奇佳,於是聲名遠播,之後他與兒子不斷嘗試配方製成獨家涼茶,生意興隆;另一說是,清代禁煙大臣林則徐因身體不適服用其涼茶,症狀痊癒,於是送來刻有「王老吉」三個金字的大銅壺,從此王澤邦就以「王老吉」為名。
1992年,該公司利用傳承100多年的配方,推出盒裝王老吉與罐裝王老吉涼茶,上市後造成轟動,穩坐中國涼茶一哥地位,以今年上半年為例,粗估營收達52.75億人民幣(約239億元台幣)。
王老吉曾和加多寶鬧出「紅罐糾紛」,2012年王老吉所屬廣藥集團對涼茶大廠加多寶提出訴訟,指控對方使用紅色罐裝與相似字體,構成侵權,法院一審判加多寶須停止使用紅罐包裝,公開刊登聲明,並賠償廣藥集團約6.8億元台幣,加多寶上訴,去年8月中國最高法院認定雙方均對外界熟悉的「紅罐王老吉涼茶」包裝形成有重要貢獻,雙方可在不損害他人合法利益前提下,共享「紅罐王老吉涼茶」包裝的權益,這起官司才定讞。台灣的「王老吉涼茶舖」,即屬廣藥集團旗下。

(蘋果日報)
--
兩岸僵局害的 圓仔找嘸配偶

大貓熊「團團」與「圓圓」來台已10年。近年台北市立動物園每年都派員去中國參加「大熊貓繁育技術委員會年會」,討論隔年哪些大貓熊要繁殖等問題;但今年疑因兩岸關係不佳,我方遭拒絕與會。因在台誕生的大貓熊「圓仔」已5歲,預備加入繁殖配對行列,園方打算另開管道和中方討論3隻大貓熊生育規劃。

今年大熊貓保護與繁育國際大會暨2018大熊貓繁育技術委員會年會,上月7日至11日在中國四川成都舉行,但據傳因綠營執政後兩岸關係陷僵局,又逢選舉年,因此此次北市遭對岸拒絕,無法參加。台北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證實,團團、圓圓來台後,除第1年沒參與年會,往後每年皆派員赴四川與會,但今年兩岸關係不順暢,「動物園沒有出席大貓熊年會」。

繁育年會拒我方參與
圓仔前年4月開始出現發情徵兆和行為,預備加入繁殖配對行列,今年7月台北動物園為圓仔舉行5歲生日趴時宣布,已將圓仔提報國際大貓熊繁育技術委員會的配對名單,11月時卻無法與會。
曹先紹說,近日北市府高層拍板,針對大貓熊議題仍要持續與中國對話,目前兩岸已達成共識「另闢路徑」,正積極溝通聯繫拜會的單位、層級等;至於繁殖問題,由對岸再送1隻大貓熊來台與圓仔配對,或取精送來為圓仔人工授精,都是幕僚作業討論的範圍,但無論是何方案,都需兩岸關係良善才易成功。

料團團圓圓列入名單
曹先紹認為,兩岸氛圍不好,不代表北市和中國不好,大貓熊是全世界關注的物種,但保育等級已經從「瀕危」降為「易危」,以前有發情就拿去配對,現在沒那麼急。年底前中方會公布明年參與繁殖的大貓熊名單,我方尊重國際專家建議,但揣測團團、圓圓還是會在明年的配對名單裡面。
民眾李小姐認為,生命的誕生應是順其自然,若現有飼養空間無法擴大,團團、圓圓甚至圓仔都不必生育,不必創造下一隻動物明星,不然只是滿足行銷。

(蘋果日報)
--
柯兩岸一家親破功 「圓仔」赴中找老公遭拒

大貓熊年會首度拒我參加 「政治因素是其中原因」
台北市長柯文哲力倡的「兩岸一家親」失效?大貓熊「團團」與「圓圓」從中國來台十年,二○一三年生下母貓熊「圓仔」,期間台北市立動物園幾乎每年派員赴中參與大貓熊年會交流,今年我方首度遭拒門外,外界揣測恐波及圓仔「找老公」的進度。動物園不諱言,政治因素是其中原因,但強調年會沒去成,無涉圓仔是否「脫單」,園方勢必會另闢蹊徑。

柯︰北市還管貓熊交配問題?
柯文哲昨受訪聞訊先是詫異反問:「台北市還管貓熊交配問題?」隨後在教育局長曾燦金提醒下,僅說「專業問題,專業解決」。

動物園今年七月為圓仔舉行五歲生日趴時宣布,由於圓仔已「轉大人」,動物園打算替牠「尋覓良人」,並將圓仔提報國際大貓熊繁育技術委員會的配對名單,規劃十一月派員赴中參加「大貓熊繁育技術委員會年會」,討論圓仔繁殖配對等問題,但就在北市府下週將舉辦雙城論壇之際,傳出年會沒去成,我方吃了閉門羹。

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昨證實今年報名參加年會不成,不排除兩岸關係緊繃是其中原因,「就像二○○八年兩岸關係融洽,優先順位就往前跑,若關係較僵持,就不會跑在前面。」但他也強調,責任不能通通往別人身上推,若我方相關專業知識及保育上傲視群倫,可能就暢行無阻,因此不妨也藉此機會檢討自我。

曹先紹強調,年會是號召各國的貓熊專家,一同分享相關最新資訊,繁育技術只是年會其中一項討論項目,況且貓熊要生育也並非僅有參與年會的管道,園方都會多方找管道嘗試,因此「圓仔能不能找到老公」與「年會去不成」是兩回事,直言外界想像力太豐富。

他還提到,大貓熊的保育等級已從「瀕危」降為「易危」,以前有發情徵兆就帶去配對,如今繁殖的急迫性隨之降低;而大貓熊遍佈世界各地,為維持生物多樣性,由「誰家的」先繁殖都會列入考慮。

另外,今年十四歲的團團與圓圓,九歲才生下圓仔,而圓仔今年不過五歲,其實還不用著急,有些「圓粉」認為圓仔還在過「少女時代」,不用那麼快「轉大人」。

園方︰會另尋管道與中溝通
曹先紹重申,參加國際年會確實是談人脈、建立合作關係的一種方式,但重點在於有沒有認識到關鍵人物,因此會另尋其他管道與中方溝通,像是兩年一次的兩岸四地會議等管道,並定期與四川臥龍基地保持聯繫,盼今年年底前派員赴中討論貓熊繁殖問題。

(自由時報)
--
兩岸急凍波及 圓仔空閨找無尪

民進黨政府執政後兩岸關係陷入僵局,連台北市立動物園明星動物大貓熊「圓仔」配對都受阻,讓圓仔苦守空閨。台北市立動物園原計畫赴陸參加「大熊貓繁育技術委員會年會」,因兩岸關係急凍,遭陸方拒絕園方派員赴會,成為大貓熊「團團」與「圓圓」來台後,除首年未與會外,首次被拒絕參加年會。

團團、圓圓於2008年12月23日從大陸四川抵台,當時是象徵兩岸關係向前邁進一大步,2013年以人工受孕生下女兒圓仔,市立動物園近年嘗試讓團團、圓圓拚第2胎未果,因5歲的圓仔在前年4月起有發情徵兆,園方有意幫圓仔配對找繁殖對象。

「2018大熊貓繁育技術委員會年會」11月7日至11日在四川成都舉行,邀請來自美、荷、奧地利等多國代表與陸方大貓熊飼養繁育單位共同討論熊貓飼育、繁殖相關議題,並研擬明年配對名單,預計今年底前公布。

台北市立動物園在今年7月圓仔慶生會上宣布,準備向國際大熊貓繁殖技術委員會提報,把圓仔納入配對名單,並派員參加11月年會,未料,無法如願出席,被解讀是兩岸關係不睦導致。

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昨證實,今年沒派員參加大貓熊年會。但他強調,列為配對名單與參加年會是兩回事,且各國代表、專家不見得每次都赴會,將尋求其他管道跟陸方溝通,像是2年一次的兩岸四地會議等管道,並定期與四川臥龍基地保持聯繫,盼12月底前赴大陸討論貓熊繁殖問題。

曹先紹表示,大貓熊是全世界關注的動物,但保育等級已經從「瀕危」降為「易危」,以前有發情徵兆就帶去配對,現在繁殖後代沒有那麼急,但不論是對岸再送1隻大貓熊來台與圓仔配對,或取精人工受孕等方案,前提是必須要兩岸維持良好交流模式,才容易促成此事。

(中國時報)
--
好心疼 壽山馬來熊長瘤吐血

高雄壽山動物園馬來熊驚傳吐血!一隻已30歲的老公熊「雄雄」,因牙齦下方長腫瘤,疑進食或摩擦導致出血。遊客目擊吐血畫面,當場嚇壞;園方表示,手術麻醉會有死亡風險,目前只能給予藥物治療,老齡動物伴隨疾病是正常現象,感謝遊客關心。
台中游先生上周五攜家帶眷遊壽山動物園,經過馬來熊區時,驚見一隻馬來熊躺臥在地上並吐血,當時全家人都「驚呆了」,他拍照並提供給《蘋果》,擔心問說「想知道牠是怎麼了,後續好轉了嗎?」
壽山動物園主任莊絢智表示,這隻馬來熊是30歲「雄雄」(馬來熊平均年齡約30歲),已是老齡,前年健檢發現牠嘴巴右下方靠近牙齦處有不明團塊,獸醫判斷為黏膜增生或腫瘤,擔心麻醉會有死亡風險或術後癒合不佳,因此採藥物治療。這次再出血,已噴藥治療,目前在內舍休養。

(蘋果日報)
--
一旅外民眾欠2.5萬健保費 返台耗費72萬醫療資源

旅外2.3萬人欠費 累積高達5.5億元
蔡英文政府二○一六年上任全面廢除健保鎖卡制度確保弱勢就醫,但近期一名旅外工作的國人返台發現健保卡遭鎖卡無法看病;衛福部表示,因旅外國人欠健保費仍回國使用醫療資源,甚至有人一年用掉七十幾萬元,所以先鎖卡,付清保費即可解卡。

健保署統計,旅外欠健保費者尚有二.三萬人、共積欠約五.五四億元,其中約九成透過戶籍地公所以無職業身分投保,每月自付健保費六成、七四九元,其餘四成、五百元由政府負擔;在未計入政府負擔部分下,去年欠費者自繳約○.七三億元,但使用醫療資源約○.七四億元。

其中,一名中年女性欠二十一.七萬元欠費金額最高,但該名女性近五年未曾在台就醫;另一名中年男性欠二.五萬元保費,去年尚未鎖卡前,回台看病四次、用掉醫療資源約七十二.九萬元最多。

健保署專委吳昕表示,欠費者約八成不在國內,可能返台時或在台親人未注意繳費事宜。

衛福部實施鎖卡 付清保費即解卡
當年廢除健保鎖卡、欠費也可就醫,衍生旅外國人返台未繳清健保費仍看病爭議,吳昕說明,基於合理與公平性,已於今年六月陸續寄出未繳清費用者將遭鎖卡、不得以健保身分就醫通知函給欠費人士,並強調信用卡約定轉帳扣款或網路銀行也能繳款。

醫改會副執行長朱顯光認為,旅外國人多有能力繳費,但疏忽未繳,建議鎖卡前須告知,避免回國緊急就醫發現鎖卡,造成不便。

(自由時報)
--
通報新制效應!疑換藥影響療效 半年暴增到243件

常見民眾因醫療院所換藥擔心藥效變差,衛福部食藥署建置「藥品療效不等通報系統」,每年的通報案件都是兩位數。食藥署與健保署今年五月合作推動「疑似藥品療效不等通報」新制,半年就接獲二四三件,數量暴增。食藥署認為可能是新通報機制較便利導致件數;藥師則建議釋出處方箋讓患者到藥局選擇領用原藥,減低換藥造成的心理影響。

醫院診間門口,護理師向一名老伯說明原廠商不再供藥,醫師開新藥,老翁皺眉說擔心吃不慣;醫院領藥窗口前,中年婦人向藥師詢問:「怎麼藥長得跟以前不同?」得知醫院換藥,滿臉憂慮。

為了降低患者用藥疑慮,食藥署二○○○年已建置「藥品療效不等通報系統」,食藥署科長洪國登表示,當醫療人員或民眾發現更換同成分、同劑量、同用法但不同廠牌藥品後,患者感覺藥效變差,即可通報。今年五月更與健保署合作,在「健保雲端藥歷查詢系統」增設通報管道。

食藥署統計,二○一五至二○一七年藥品療效不等通報分別三十四件、五十二件、二十九件;今年新通報機制上路後,據健保署統計,短短半年接獲二四三件,明顯增加。

安眠藥類占3成最多
健保署專委黃兆杰指出,二四三件通報以安眠藥等精神抑制用藥占三成最多,其次是抗高血壓、血脂調節劑、泌尿外科與糖尿病用藥,來源從診所到大醫院均有,且涵蓋學名藥、原廠藥,這些資訊每月轉給食藥署評估與追蹤。

洪國登補充,患者感覺療效不同,可能與個人體質或環境改變等有關,會再評估資料、專家會議討論,甚至抽驗藥品。

食藥署長吳秀梅解釋,今年可能因新通報機制較便利而導致件數增加,但過去曾就通報品項做檢驗,很少發現藥效有問題,且每年均有監測計畫確保用藥安全,推估民眾心理因素影響是主因。

藥師公會全聯會政策執行長沈采穎指出,原廠藥換學名藥或學名藥換原廠藥,都有病人反映換藥後感覺藥效變差,但衛福部調查沒問題,坦言心理因素難解決,建議健保署與醫療院所溝通,碰上未採購品項,釋出處方箋讓患者到社區藥局領取,民眾應有選擇廠牌的權利。

(自由時報)
--
選擇善終…病人自主權利法下月上路 面臨3大挑戰

病人自主權利法明年元月六日上路,讓成年民眾能預立醫療決定書,在五大臨床條件下選擇善終方式。但有專家指出,病主法有三大挑戰,一是宣傳太少,二是預立醫療決定的簽署流程太複雜,三是諮商費千元起跳,皆可能讓立意良善的法案推動效率不如理想。

病主法一○四年底完成三讀,讓具完全行為能力的廿歲以上民眾在接受「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後,可預先立下書面的「預立醫療決定」,當未來遇到末期病況、不可逆昏迷或極重度失智等五大臨床狀況,可選擇接受或拒絕醫療。

不過,雖然當初預留三年時間讓政府宣傳,但眼看上路在即,不但許多醫療人員搞不清楚病主法內容,更遑論民眾。

催生病主法的前立委、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執行長楊玉欣說,已故植物人王曉明生前就躺床四十七年,當有一部病主法能避免痛苦情事再發生,民眾卻普遍不知道,「這很嚴重。」呼籲衛福部加強宣傳力道。

記者實地走訪正試辦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發現,簽署前需事前預約諮商時段,除非二親等內的親屬死亡,不然二親等親屬至少一人需出席,若想要委任醫療代理人,也需代理人一同前往。諮商團隊則至少有醫護及社工師或心理師三人。

北市聯醫總院長黃勝堅坦言,試辦期間,宣導手冊已全數發完,但等很久都沒人來報名諮商,就是因過程太複雜。

陽明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秀丹說,病主法的法案內容已相當嚴苛,當五項臨床條件發生,不只要經過專科醫師鑑定,還要經二次安寧團隊照會,建議應調降簽署決定書的門檻。

此外,諮商費用也是問題。楊玉欣表示,經試辦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機構回報,若無補助及健保給付,諮商一次的費用約二千到三千元,讓有經濟壓力的民眾卻步。

但減少無效醫療,可省不少健保支出。楊玉欣建議,衛福部應積極決定是否挹注國家資源,讓諮商費全免或讓民眾採部分負擔。

衛福部醫事司科長郭威中說,諮商費用由醫院依實際投入成本計算,再提報所轄衛生局核備,中央並未訂費用天花板。若諮商民眾是中低收入戶,醫院可先提供補助,再從已公告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推廣獎勵計畫」中申請獎勵金。

預立醫療決定書 他們「不讓下一代痛苦」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在試辦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期間,四名姊弟走進醫院,希望能盡快簽好預立醫療決定書。大姊苦笑表示,照顧極重度失智老爸太辛苦,他們身為失智高危險群,先決定好生命的最後一哩路,「我不想讓下一代經歷我的痛苦。」

北市聯醫總院長黃勝堅身為國內安寧善終重要推手,也早就寫好遺囑:「若我命危,不要植入不屬於身體的東西活著。若六十五歲後死亡,不要器官移植,但家人若需要器官,就拿去吧!」

長期致力推動善終的陽明附醫主治醫師陳秀丹,已將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DNR)註記於健保卡,並交代家人當她哪天不行了,不要急救和插管,最好連鼻胃管也別插,「千萬不要拖。」

病主法重要催生者的前立委楊玉欣,則是預備好在病主法上路當天搶頭香,簽下拒絕維生醫療、鼻胃管和呼吸器的決定書。

病主法上路在即,除了家屬,醫療團隊也需具有專業認知及溝通技巧,黃勝堅卻說:「台灣的醫療團隊還沒準備好。」不少醫師仍停留在「救人是天職」的階段,只要出現一絲延長死亡想法,病人就受苦,還可能給家人不切實際的希望。幸好病主法保障病人,當醫院不施行患者的預立醫療決定,應協助患者轉診到願意施行的醫院負責。

衛福部醫事司科長郭威中說,安寧照顧基金會進行種子人員教育訓練,十一月底共訓練一四九名醫師、三八四名護理師、二九四名社工師和九十九名心理師,遍布全台六十五家醫院,期盼順利接軌病主法的施行。

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在即 卻面臨這三大挑戰

病人自主權利法明年元月6日上路,讓成年民眾能預立醫療決定書,在五大臨床條件下選擇善終方式。但有專家指出,病主法有三大挑戰,一是宣傳太少,二是預立醫療決定的簽署流程太複雜,三是諮商費千元起跳,皆可能讓立意良善的法案推動效率不如理想。

病主法民國104年底完成三讀,讓具完全行為能力的20歲以上民眾在接受「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後,可預先立下書面的「預立醫療決定」,當未來遇到末期病人、不可逆昏迷或極重度失智等五大臨床狀況,可選擇接受或拒絕醫療。

陽明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秀丹表示,病主法預留3年時間讓政府做好準備去推動,至今卻面臨不少挑戰,例如宣傳不夠,不少醫療人員搞不清楚病主法內容,更遑論民眾。

催生病主法的前立委、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執行長楊玉欣說,人有旦夕禍福,已故植物人王曉明生前就躺床47年,當有一部病主法能避免痛苦情事再發生,老百姓卻普遍不知道,「這很嚴重。」呼籲衛福部加強宣傳力道,讓人民的權利早一天行使,少一天受苦。

記者走訪試辦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簽署前需預約諮商時段,除非二等親內的親屬死亡,不然二等親屬至少1人需出席,若想要委任醫療代理人也要拜託他來一趟。諮商團隊則至少有醫護及社工師或心理師3人。

北市聯醫總院長黃勝堅坦言,試辦期間,宣導收手冊能全發完,但等很久都沒人來報名,就是因過程太複雜。陳秀丹認為,醫療複雜,民眾雖有必要接受諮商,但現行方式等同一堆人擠在諮商室,浪費醫病人力和時間。

相較18年前推廣至今的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DNR),簽署流程就很簡單,從醫療機構索取單張,再找2名見證人簽署,最後再交回醫療機構協助註記於健保卡上即可。

陳秀丹強調,病主法的法案內容已相當嚴苛,當五項臨床條件發生,不只要經過專科醫師鑑定,還要經2次安寧團隊照會。她認為,法律應是讓病人的自主權利能輕鬆地被保障,「而不是擾民啊!」建議調降簽署決定書的門檻。

此外,諮商費用也是問題。楊玉欣表示,經試辦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機構回報,若無補助及健保給付,諮商一次的費用約2000到3000元,費用會讓有經濟壓力的民眾卻步。

但減少無效醫療,可省不少健保支出。楊玉欣建議,衛福部應積極決定是否挹注國家資源,讓諮商費全免或讓民眾採部分負擔,花小錢省大錢。

衛福部醫事司科長郭威中說,諮商費用主要看花費時間,由醫院依實際投入成本計算,再提報所轄衛生局核備,中央並未訂費用天花板。若諮商民眾是中低收入戶,醫院可先提供補助,再從已公告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推廣獎勵計畫」中申請獎勵金。

病人自主權利法很難懂?1分鐘讓你看懂

●預立醫療決定的五大特定臨床狀況
1.末期病人。
2.不可逆轉之昏迷。
3.永久植物人。
4.極重度失智。
5.其他經政府公告之痛苦難忍的重症。

●醫療照護方式選擇
一、維持生命治療(CPR、機械式維生系統、血液製品等可能延長病人生病的醫療措施)
1.全接受。
2.全拒絕。
3.在一段時間內接受,但之後請停止。
4.當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時,由醫療委任代理人決定。

二、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指透過導管或其他侵入性施餵養的食物及水分)
1.全接受。
2.全拒絕。

3.在一段時間內接受,但之後請停止。

4.當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時,由醫療委任代理人決定。

●醫療照護諮商申請條件
1.具完全行為能力的20歲以上成年人。
2.未成年但已婚者。

●預立醫療決定簽署步驟
步驟一:準備醫療照護諮商
1.向醫療院所預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
2.邀請親友共同參與。

步驟二:進行醫療照護諮商
1.參與成員:自己、二親等內親屬(至少1人)、醫師1人、護理師1人、心理師或社工師1人。若有指定的醫療委任代理人,也會有醫療委任代理人參與。
2.商討五大臨床狀況下接受或拒絕醫療。

步驟三:簽署預立醫療決定
1.醫療機構核章。
2.2位見證人見證,或公證人公證。
3.醫療機構協助簽署人註記於健保卡。

●怎麼啟動?
1.五大臨床狀況之一發生,2位醫師確診。
2.緩和醫療團隊2次照會確認,啟動預立醫療決定。
3.完成緩和醫療照護,達成尊嚴善終。

●與安寧緩和醫療哪裡不同?
1.緩和醫療照護的對象不再限末期病人。
2.由民眾自己簽立決定書,保障其知情、選擇與決定權。但過去多由親屬為之。

●預立醫療決定書線上試填版
1.有意參與「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者,可事先透過試填版思考期待的醫療照護方式及選項。
2.表單連結:https://goo.gl/fMcZeG。
3.試填版未經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及醫院核章、上傳,故不具法律效力。
4.有意參與「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明年1月6日後洽詢各諮商醫院。

註:全台諮商醫院將於12月中旬公布於衛福部官網。

生命最終回的安排 醫:應讓活下來的人活得更好

生命進入最終回,你會怎麼安排?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在試辦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期間,4名姊弟走進醫院,希望能盡快簽好預立醫療決定書。大姊苦笑表示,照顧極重度失智老爸太辛苦,他們身為失智高危險群,先決定好生命的最後一哩路,「我不想讓下一代經歷我的痛苦。」

北市聯醫總院長黃勝堅身為國內安寧善終重要推手,也早就寫好遺囑:「若我命危,不要植入不屬於身體的東西活著;若我死亡,要葬在我指定的大樹旁。若65歲後死亡,不要器官移植,但家人若需要器官,就拿去吧!」

長期致力推動善終的陽明附醫主治醫師陳秀丹,已將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DNR)註記於健保卡,並交代老公和孩子當她哪天不行了,讓身體遵守大自然節奏,不要急救和插管,最好連鼻胃管也別插,「千萬不要拖。」

病主法重要催生者的前立委楊玉欣,則是預備好在病主法上路當天搶頭香,簽下拒絕維生醫療、鼻胃管和呼吸器的決定書。

黃勝堅說,他身為安寧療護專科醫師,見證過無數生命的最後一刻,卻也看到不少人替摯親決定放棄維生醫療後,走不出「我害最愛的人死亡」的陰影。但「死亡應讓活下來的人活得更好」,他提前寫好遺囑也是為了妻兒不受苦。

怎麼讓病人安死、讓活人安心,醫療團隊也需具有專業認知及溝通技巧。而病主法上路在即,黃勝堅卻打臉:「台灣的醫療團隊還沒準備好。」他至今還會收到家屬來函訴苦「家人病得好辛苦,但醫師不放棄,院長您幫幫我們好嗎?」

黃勝堅說,不少醫師仍停留在「救人是天職」的階段,只要出現一絲延長死亡想法,病人就受苦了,還可能給家人不切實際的希望。幸好病主法保障病人,當醫院不施行患者的預立醫療決定,應協助患者轉診到願意施行的醫院負責。

衛福部醫事司科長郭威中說,安寧照顧基金會進行種子人員教育訓練,11月底共訓練149名醫師、384名護理師、294名社工師和99名心理師,遍布全台65家醫院,期盼順利接軌病主法的施行。

(聯合報)
--
台泌尿科首位女醫:讓病人脫褲子很重要

行醫25年、身為台灣首位女泌尿科醫師的張美玉,16日將在醫學會以「女醫師診治男性性功能障礙」為題演講,她在個人臉書上詢問網友「如果妳和先生性生活不協調,願意一起找泌尿科醫師諮商?會找男醫師還是女醫師?如果女醫師就是我,你們願意跟我談嗎?」有人覺得男人面對女醫師會有障礙,但也有女網友認為女醫師會「比較懂太太的內心戲」。

張美玉表示,泌尿科醫師診治時經常面對男性病人,而且「脫病人褲子」更是必經診斷程序,當自己還是名充滿「少女心」的醫師時,要叫病人脫褲子的確很扭捏,但該完成的任務還是要完成,硬著頭皮一定要脫;慢慢地病患看多了,碰上病人害羞問「一定要嗎?」她立馬回「當然要脫啊!」當下還會順手就把褲子脫了,邊說「後面還有很多病人好嗎?」

張美玉一個診約30幾個病人,內診的就占15個, 幾乎有將近一半病人得脫褲子,懷疑是性病得檢查、性功能障礙的狀況得檢查,偶爾碰上「粉絲」說他下面不舒服,一樣得遵從其意願脫褲檢查。

以人人聞之色變的癌變為例,有位阿嬤自述血尿,看了好幾位泌尿科醫師,醫師做了膀胱癌、腎臟癌檢查都沒問題,但半年後還是有血,直到找上她看診,張美玉問「內褲有沒有血?」阿嬤點頭,她又決定脫對方褲子,手一掏,子宮頸那邊一團亂,轉診婦產科確診是子宮頸癌。

至於大家最在意的房事問題,有些夫妻性的問題在哪裡是說不明白的,碰上太太帶老公來看診,欲言又止,當然大家知道「陽痿是不夠硬,早洩是很快射出來」,但一問「硬度呢?有一點硬」,「射精時間快不快?有時蠻快的」,要釐清這些模糊空間對症下藥,就又要脫褲子檢查了。

張美玉說,有時一看男生包皮很長,一摸到就硬起來,一推不用數到三就射了,原來早洩才是主要問題,就會建議他包皮割掉,才不會一碰到女生就射精。

有些男生去嫖妓或發生一夜情後得了淋病,來看診說尿道痛、頻尿,有沒有分泌物就是診斷指標,但病患可能自己忽略了,或覺得症狀不重要,被當成尿道發炎治療,一直治不好;如果內診擠擠看有黃色分泌物,問他是不是一周前嫖妓?對方就會坦言沒戴套,或戴了卻被對方口交。

身為女性泌尿科醫師,難免碰上「病粉」,有名出家人從10多年前固定找張美玉看診,症頭從下體搔癢、陰囊痛到腹股溝不舒服,全都需要內診,她必定展現專業,提供全套下體理學檢查,這位「seafood」也從沒讓人失望,每次都向她行「最高致敬禮」,後來甚至出家服下不穿內褲,穿著用繩結佛珠串起的鏤空內褲示人。

雖然「奇珍異獸」看多了無妨,但跟診護理師深覺已構成性騷擾,院方派出男性公關人員坐鎮,幾次後才不再出現。近一年張美玉出來開業,這名出家人竟聞風從嘉義搭高鐵、捷運再走路到診所來看診;只是時隔多年,師父已60多歲,繩結佛珠內褲還在,但「老朋友」已不再硬了,黃金右手魅力不再,讓她面對鐵粉有著無限感概!

張美玉說,有些泌尿科醫師除非碰上性病或嚴重感染,很少幫病人內診,不過從她多年臨床經驗,很難不脫病人的褲子!近來門診上也會遇到男同志大方帶另一半就診,同樣問「我可以不脫褲子嗎?」她仍會秒回「我又沒有透視眼」,「不內診萬一有重大發現怎辦?」下次萬一有機會去看泌尿科醫師,請理解「脫褲子真的很重要!」

(聯合報)
--
拆紅單超傻眼…在這開車「低於速限」 竟被重罰五千元

駕駛人收到「紅單」,如果是因超速、闖紅燈、違規停車等明顯違規行為,看到內附相片,即使極度不爽,心裡也有數。但有時收到的紅單的原因,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這樣子算違規嗎?」有哪些交通違規行為,會讓人誤踩地雷而不自知?民眾開車上路,請務必搞清楚,免得吃上紅單傷荷包。

國道龜速車 最重罰5000元

在國道開快車飆速很危險,讓人深惡痛絕,但龜速車容易發生追撞,同樣不安全,造成塞車也會讓後車恨得牙癢癢的。

根據國道交通規則,在非交通壅塞情況下,外側車道如果低於時速60公里可處3000元罰款,中線車道低於80公里處罰4000元,內側車道為超車專用道,不同路段低於時速90、100、110公里罰5000元。

有駕駛人在內側車道時速100公里,會仍因龜速被告發。使用內側車道超車完畢,未駛回中線車道,導致後方堵塞且不讓行,也會被開罰6000元至1萬2000元。在不堵塞交通狀況下,才得以該路段最高速限行駛內線車道。

國道未保持安全距離 荷包失血

行車不要跟車太近。保持安全距離才有足夠時間應變,尤其天雨路滑或路面潮溼、濃霧、強風等天候欠佳狀況、夜間行駛、行駛下坡路段或隧道內等特殊狀況,安全距離更應適度增加。最近在網路上就有駕駛人抱怨,不知道行車安全距離規定,害他傷了荷包。

國道有車道會劃設安全距離標線,這是警方舉發未保持安全距離的地點及依據。國道安全距離是以行駛速度計算,小型車應與前車至少保持「時速除以2」的距離(公尺),大型車應與前車至少保持「速度減20」的距離(公尺)。舉例來說,小型車時速100公里,安全距離就是50公尺;大型車時速100公里,就是80公尺,違者處3000元至6000元。

轉彎、變換車道 要打方向燈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規定汽車行駛途中,不得驟然或任意變換車道,如欲超越前車或變換車道,應先顯示方向燈告知前後車輛,並保持安全距離及間隔,方得超越或變換車道。

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轉彎或變換車道前未使用方向燈,或不注意來往行人,或轉彎前未減速慢行,可處600元至1800元罰款。

路口10公尺內 就是不得停車

很多駕駛人以為未劃設黃線、紅線的路段,就可以停車,並在被被告發或拖吊時,以未劃設黃線、紅線提出申訴,結果被駁回。

彰化縣警察局交通隊組長蕭汝上說,路口停車容易阻擋視線、妨礙轉彎與交通等問題,多數道路主管單位會在各處路口劃設黃線、紅線,但礙於預算,仍有不少路口未劃設。

蕭汝上說,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在交岔路口、公共汽車招呼站10公尺內或消防車出、入口5公尺內均不得臨時停車,因此即使未劃紅、黃線也不能停車。如果停車導致車禍,不只違規要受處罰,還可能要負刑責。

行人闖雙黃線 也會被罰

車輛要防違規,行人也沒有特權,不遵守交通規則照樣要吃罰單。日前彰化市有名老先生橫越中山路雙黃線,被警察開單罰300元。他說,以前沒聽說罰行人,要求警方撤銷,但警方提出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相關規定,悻悻然離去。

彰化縣警察局鑑於去年全縣車禍死亡100人中,有14名行人,比前一年多出6人,今年起加強執行「護老專案」,11月底已針對行人違規開出480張罰單,各處300元。主要違規項目包括有未依號誌穿越馬路、不走斑馬線等人行專用道、闖越雙黃線、道路嬉戲等。

檢舉風氣盛 小心處處有「電眼」

以上交通違規行為,不要不被警方逮到就平安無事。近幾年檢舉風氣特別盛,彰化縣交通違規檢舉案件年年成長,切記只要有違規行為,隨時隨地可能踩到地雷。

彰化縣今年1到11月受理交通違規檢舉3萬4124件,比去年同期3萬7373件,多出7千多件,更比前年同期多出1萬1千多件。其中約五成五是檢舉違規停車,其次是未打方向燈及闖紅燈。

彰化市一名代書騎機車從不打方向燈,直到有一天收到未打方向燈罰單,才知道被檢舉,為了荷包著想,從此轉彎、超車都會打方向燈。

(聯合報)
--
被譏打工軍人 後備戰士明年召募要會救災

國防部推動後備戰士,召募具備服役專長的屆退官兵,在退伍後返部短期任職,被譏為打工軍人,成效不佳,陸海空軍明年招募預算被立委大砍650萬元。國防部長嚴德發說,明年起,後備戰士將朝向召募具備民間救災專長的官兵入營,站到國軍救災第一線。

國軍後備戰士計畫執行率不佳,明年三軍招募預算案合計2500餘萬元,被立委刪除651萬元,剩下1800萬元。明年後備戰士依據各軍種依需求,須審慎評估招募員額。

針對今年後備戰士招募狀況,國防部說,後備指揮部募後備戰士,計畫28人募26人。憲兵計畫募20人,募21人。空軍計畫募26人,募4人。海軍計畫募20人,募23人。陸軍計畫募29人,29人達標。

國民黨立委江啟臣表示,國軍後備戰士制度,和外界原本期待和民間結合周末戰士初衷不同,是以後備戰士補部隊缺員,是要屆退志願役官士回鍋任職幫忙,性質是打工。預算形同編工讀金,不符周末戰士理念。外界期待的的後備戰士,是希望國防部利用現有國防軟硬體資源,讓民間有志於從軍,但無法當職業軍人,或加入義警消救難隊者,與國軍結合,交流經驗,這在救災第一線非常有用。

江啟臣說,救災明明是內政部的事,現在卻變成國防部的事,民眾沒有看國軍迷彩服,人民就不安心。沒有國軍,救災就失敗。他建議後備戰士應徹底檢討,與救災結合。

國防部表示,後備戰士是依各軍種需求,招募當年度均具成熟軍事專長的屆退志願役軍士官,若讓民間團體民間自衛作戰需求的民眾志願加入,不但平均年齡超過45歲,脫離軍中專長較久,要納入後備戰士招募範圍,不符各軍種需求,也無法立即投入作戰。

嚴德發說,後備戰士是國軍新政策,國防部正在實驗,各軍種召募情況,有的好,有的並不理想,國防部會檢討。現在招募對象都是具備軍中專長,以教召性質實施。

嚴德發表示,江啟臣意見很好,國防部將修正調整,從明年開始引進民間專長,執行災害防救任務。讓後備戰士制度注入全民國防包括災害防救任務。

(聯合晚報)
--
焚化飛機上遺留垃圾 桃機單日處理逾十噸

中國大陸非洲豬瘟疫情嚴峻,為防止病毒入侵,位於桃園國際機場的4號焚化爐,每天負責銷毀從飛機上所遺留的垃圾達10公噸以上,垃圾經過徹底銷毀,有效減低防疫漏洞。

根據桃園國際機場公司統計,桃園機場單日旅客疏運量約為11萬多人次,而入出境的班機多達600多架次,面對各國旅客出入往返、頻繁飛機起落,如何在國境阻絕病毒,變得相當重要。

有旅客提問遺留在飛機上的食品、物品是否會因為處理不當,流入台灣,反而成為防疫漏洞,桃園機場公司維護處長孫宏彬在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桃園機場4號焚化爐目前處理包括機場航廈、免稅店、餐飲業、不同國籍的航空器所留下的垃圾,一天的垃圾量約為30公噸,航空器所產生的垃圾量則為10到15公噸。

孫宏彬說,4號焚化爐的最大的垃圾處理量為60公噸,以前停一天燒一天,但因為現在的航班大幅度增加,現在需要每天燒一次垃圾。

他說,在航空器上所產生的垃圾,都會在機場的焚化爐處理銷毀,不會流入境內,因此「航空器垃圾造成疫情漏洞的機率比較低」。

位於桃園機場園區內的4號焚化爐,處理包括不同國籍航班在飛抵桃園機場時所遺留垃圾,當垃圾送到焚化爐時,也都會經過特殊處理。記者靠近這座室內的焚化爐時,才驚覺高聳的「垃圾山」,原來是從飛機上所產出。

負責處理垃圾的工程人員說,因為班機往返相當頻繁,許多他國的航空公司飛抵台灣後,會在停留2到4小時內,又再度起飛離境,因此在很短的時間內,不可能對垃圾進行分類,不少航空公司直接採取統一回收銷毀的方式。

(中央社)
--
公保費率調降

年金改革讓軍公教人員抱怨「繳多領少」,考試院和行政院會商後確定,公教人員公保提撥費率明(2019)年元旦起全面調降,不適用年金的公教人員從8.83%調降為8.28%;適用年金的私校教師等人員,從13.4%調降為12.53%,每月約可少繳21元到189元,約有58萬人受惠。

蔡政府上任推動年金改革,引發軍公教人員反彈,被認為是民進黨九合一選舉大敗的重要原因之一,也讓公保費率的調整受到關注。

年改引反彈 施小惠意圖安撫

根據現行公保法,只有私校教師、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員工、公部門駐衛警,能夠依1.3%的給付率領取養老年金,其餘領有月退休金的公、教人員,只能領取一次養老給付,必須等公保年金化修正條文通過後才能領取公保年金。

由於公教人員保險法規定,公保的財務預警和保險費,由承保機關台灣銀行委託精算機構,至少每3年辦一次精算,每次精算50年,精算後的保險費率如果與當年度的保險費率相差超過正負5%,或者給付標準超過財務負荷時,就要調整費率,並且報請考試院和行政院核定,台銀日前將精算結果送交相關單位。

公教不領情 只想討回退休金

銓敘部表示,現行公保保險費率,是根據第6次精算結果所擬訂,其中不適用年金者的保險費率從2016年元旦起即訂為8.83%,適用年金者為13.4%,但依照最新精算結果,適用年金者的保險費率為8.28%,適用年金者為12.53%,兩者的費率都比現行費率要低,且已經超過5%。

銓敘部本月7日與行政院會商後確定調降公保費率,新的公教人員保險費率從2019年1月1日起生效,銓敘部上周五也已陸續發函通知各機關。

目前公教保險俸給表,不適用年金者的一般公務員和公立學校教師,最低一級保險俸給為10810元,保險費自付的分擔比率是35%,在適用新的費率後,可由每月繳交334元,降為313元,少了21元,最高保險俸給98160元,原本自付3034元,降為2845元,每月可少付189元。

至於適用年金的私校教師等人員,最低保險俸給為15575元,自付保險費從730元降為683元,每月可省47元,最高保險俸給56930元,每月自付保險費則可從2670元降為2497元,省下173元。

根據台灣銀行的統計,2017年底公教保險人數共計58萬4469人,預估在調降保險費率後,將可受惠。不過公教人員似乎並不領情,紛紛在銓敘部的臉書上留言,認為公保費率調整後,退休金依舊是「晚退、領少」,寧可讓保費照繳,但可領回未改革前的退休金。

微調不痛不癢 教師喊無感

考試院和行政院決議明年元旦起調降公保提撥費率,每人每月約可少繳20元到184元。對此,教師團體完全無感,認為這種「無關痛癢」的微調,只是將過去多收的公保費做一些處理而已,並無助於減少年改造成的民怨。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黃耀南說,這次公保費率微調,是因為公教人員過去繳太多了,政府精算過後,就做一些必要的行政措施,如是而已,完全跟年改扯不上關係。

「教師對每月少繳幾10元公保費,根本無感。」黃耀南說,政府推動年改造成民怨,稍微調降公保費根本不算是對民怨的善意回應,到目前為止,教師被砍掉的退休金,一毛錢都未改回來,他們對政府仍然是相當失望。

黃耀南說,退休金應屬軍公教的薪資,只是有一部分在他們退休後才發放,因此政府不得任意刪減。如果政府覺得年改是錯誤的,那有必要調整,尤其應秉持「不溯及既往」的原則,已退休者的生活才不會這麼難過。

全國私立學校產業工會理事長尤榮輝表示,公保費率調降一點點,每月少繳幾十元,雖然是好事,但影響微乎其微,可說「無關痛癢」,私校教師不會對這樣的微調有太大的感受。

「相較於微調公保費率,私校教師更關心退休制度的改革。」尤榮輝說, 現在私校教師退休金的所得替代率僅25%至30%,每個月可領到的退休金大約僅公校退休教師的1/5,實在太少了,退休的日子過得很辛苦。

尤榮輝表示,政府對私校教師的退休制度似乎很滿意,因此目前未聽聞要改革,但事實上,私校退休老師的生活根本沒有保障,希望政府想辦法提高他們的退休待遇。

調降杯水車薪 難消公教怨氣

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公教保險費率在行政和考試兩院會商下決定調降,儘管對公教人員不無小補,但相較於被大砍的退休金,這樣的調整只是杯水車薪,仍難消除公教人員的怨氣。

年改爆怒火 公教大反撲

蔡政府上台後積極推動年金改革,今年7月起,大幅調降退休軍公教人員月退俸的所得替代率,並讓18趴逐步歸零,引爆軍公教人員的怒火,被視為這次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敗選的關鍵原因之一。

就像勞工享有勞退金和勞保老年給付金一樣,公教人員也有退休金和公保養老給付,只不過,公教人員的退休金可以選擇領取月退金,但公保除了私校教師等人之外,都只能領取一次金,無法選擇領取月退金。

這波年金改革除了大幅調降公教人員的退休金之外,原本也配套要推動公保年金化,讓公保的養老給付,也能按月領取,卻因爭議過大,草案送到立法院之後,至今仍躺著不動。

主要原因就在於公教人員領取的退休金是採取「固定給付制」,也就是說,如果只計算公教人員按月提撥的金額,根本不足以領到這麼多的退休金,但無論當初提撥了多少,政府都得要依據承諾的退休金標準來支付。

公保年金化 草案躺立院

但公保所規畫的年金,則是採取「確定提撥制」,也就是繳多少領多少,最多只是多賺點利息,而且在實施後,公教人員的保費必須調高,又得受限於所得替代率的「天花板上限」,讓公保年金化的推動因備受爭議而暫緩 。

政府在公保精算後決定調降公保費率,公教人員並不領情,多數人都反應,寧可現在多繳點錢,讓未來的退休生活能夠享有更多的保障。其實,這不僅是公教人員的想法,也是許多勞工的願望。

年改讓公教人員退休金大縮水,政府與其調降公保保費,不如妥善規畫公保年金化,讓未來公教人員的月退金加上公保養老給付年金,能真正保障未來的退休生活,也才能真正減輕公教人員對政府的不滿和怨氣

(中國時報)
--
鴻運計畫增10億惹議遭保留

108年度國防預算正在立法院審查,包括國艦國造的兩棲船塢運輸艦案及沱江艦案,以及F-16V戰機性能提升案,都有追加預算,從10億至196億不等。其中,代號「鴻運計畫」的兩棲船塢運輸艦案,是軍方自行追加10億,並和承造船廠台船簽約,事後再向立院要錢,多位在野立委不滿軍方先斬後奏,全案決議保留。

「鴻運計畫」兩棲船塢運輸艦案,軍方委由台船建造載台,標金約46.3億餘元,全案預算經立院審查同意為62億餘元,但明年預算卻重新編列為73億餘元,增加10億餘元;朝野立委認為,立法院只同意能花62億元,軍方不能先花了再來要,如果立院不同意追加,這些錢誰出?國防部長嚴德發還一度決定,全案減項減量,再改回62億。

海軍官員說明,鴻運計畫去年執行,至2021年,預算原編列62億餘,其中36億餘建造載台,其他則用於戰系等項目,但因底價太低,多次流標後,在國防部同意後,海軍增加經費,台船今年以46億3500萬元得標,全案預案因而增加至73億餘元。

除了鴻運案追加預算外,海軍後續將建造3艘沱江艦,建案名稱是「高效能艦艇後續量產案」,明年至2025年編列163億餘元預算,明年編11.9億餘元。立委馬文君質疑,沱江艦量產案預算規畫本來是144億元,現卻追加20億,海軍則解釋,原型艦火砲、飛彈是由海軍提供,後續艦則含在預算之內。最後決議明年刪減1億,凍結3億元。

此外,海軍重型魚雷購案,也是由6年調整為11年,總經費追加7億餘元。海軍以全案機密為由,未做公開說明。另空軍F-16V戰機性能提升案「鳳展計畫」執行到112年,預算由1100億餘元追加到1296億餘元,明年編列91.7億餘元,也引起立委關注。

為何增加196億,空軍官員說,並未額外增加不該買的裝備,是因部分已編列於起始作戰需求的武器裝備,之前未獲美國同意供售,現在同意了,所以才編列。

海軍花預算又狠又敢 遲早出大事

海軍建兩棲船塢運輸艦,擅自追加10億元,事後要立委認帳。海軍這種行徑已不是第一次。明年起,海軍有好幾個國艦國造新案,潛艦案也開始編原型艦的建造預算,這些新建案,都有追加預算風險,海軍花預算「又狠又敢」習慣若不改,遲早出大事。

海軍前年買方陣快炮案,預算書尚未送到立法院,海軍以提前簽約可省錢為由,在立委審查預算前,就和美方簽訂發價書,立委氣得又刪又凍結,還要求懲處失職人員。這個100億的案例,最讓人吃驚的是,海軍手上沒一毛錢,空手也敢簽約,吃定了立院不敢不給預算。

此外,鬧得滿城風雨的獵雷艦案,海軍也是不管合約時程,提前付24億給慶富公司。

兩棲船塢運輸艦又是另一案例,立院是給錢了,海軍不是空手。立院同意給62億元,問題是海軍把載台的價格訂太低了,船廠標了會賠錢,所以沒有人標,海軍只得再追加10億。立院給的錢不夠,海軍也不管了,買了再回頭要,似也吃定立院不敢不給。

兩棲船塢運輸艦是國艦國造案中,預算最低的,還不到百億,這麼小的一個造艦案,預算都要追加;明年起,幾個百億千億預算的造艦案,以及天文數字的國造潛艦案,海軍根本說不準最後要花多少錢。

事實上,海軍很聰明,不說潛艦全案所需預算,而是分段、拆零,只編列階段式預算。潛艦第一階段預算是29億多,第二階段是490億多。而造完8艘潛艦,預算究竟要編幾個階段,海軍也不公布,這種階梯式做法,已埋下預算追加的伏筆。錢不夠,預算就編到下一個階段。潛艦預算又是機密,知道的人,全海軍數不到10根指頭。

一個不到百億的兩棲船塢運輸艦案,都要追加預算,先斬後奏,海軍的造艦人才與國艦國造預算的規畫能力,都待改進。

(中國時報)
--
學測選考5選4 明年大學個人申請 恐陷混亂

明年大學個人申請入學,絕大多數校系擬定全新篩選倍率,專家分析,往年的落點資訊明年不適用;許多原本同時招自然組及社會組考生的校系,變成社會組考生難報考;純文組的台大人類系,則不知要招什麼學生。預期明年申請入學將陷入混亂,7、8萬考生受影響。

社會組考生將難報考

明年學測改為選考,大學個人申請採計科目從過去至多5科降為4科,一般而言,自然組考生在學測不會考社會科、社會組考生不會考自然科,各校系明年個人申請入學因此訂出新篩選倍率因應。

升學專家劉駿豪表示,過去台大經濟系、政大統計系、中央資管系及東海建築系等,個人申請入學管道同時招收社會組及自然組的考生,但明年新增以學測自然科成績篩選,而社會組考生基本上不會考自然科,因此這些系最後只有自然組考生會來報考。

劉駿豪進一步舉例,台大人類系過去是純文組科系,明年竟然以國、英、社、自等4科成績來篩選,因為要看自然科成績,社會組考生可能進不來;又要看社會科成績,自然組考生絕大多數不考這一科,即使有考,他們會有興趣讀人類系嗎?

英文系要比數學成績

劉駿豪還說,政大英文系過去是以英文科成績及學測總級分來篩選,但明年篩選第一科竟然是比數學科成績,不知什麼邏輯;政大企管系過去以英文科及數學科成績來篩選,但明年還新增國文科及社會科成績,差很多。這些校系明年篩選方式變動大,考生無法根據過往資料找落點,將非常困擾。

7、8萬考生受影響

「明年個人申請可能陷入重大爭議,會是有史以來最恐怖的一年!」劉駿豪說,全國大學約2000個校系中,篩選方式未變動的沒幾個,因此過去的落點資料已無法參考。

女兒讀高三的于先生說,最近聽了一些升學說明會,發現明年個人申請的篩選方式有非常大的變動,「我很震驚,也要女兒提早因應。」他舉例,女兒讀社會組,過去原本可以報考台大、政大、中央等名校的許多科系,明年竟然不行了,如果一直都不知道這樣的資訊,明年肯定很慘。

每年個人申請有7、8萬考生報名,約5.5萬人被錄取。教育部高教司長朱俊彰表示,大學校系個人申請怎麼篩選或採計,教育部尊重,有人說明年會出狀況,也只是猜測,教育部密切注意發展。

校系篩選科目弔詭 招生將兩極化

明年大學個人申請規則有非常大變動,高中老師表示,許多學系的篩選及採計方式「非常弔詭」,最後可能招不足學生或是招到學測考5科的全才學生等兩極化發展,甚至造成教育部要「減輕學生壓力」的目標落空。

根據統計,明年大學個人申請入學,台大人類系、台大經濟系、台大數學系、台大經濟系、台大地理系、台大公衛系、北醫醫學系、慈濟醫學系等49系都同時在門檻或篩選倍率採計社會科與自然科。

同時採計社會科及自然科,是不是搞錯了?台大註冊組主任李宏森表示,台大各學系訂出篩選及採計標準,都經過多次開會及確認而成,不可能搞錯。以台大人類系來說,數學科對他們相對不重要,因此就捨棄,以國、英、社、自等4科來篩選;台大經濟系以社、自來篩選,是想收到同時具這兩方面能力的學生。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祕書長、北市萬芳高中老師許麗吉說,從最近高三生模擬考來看,自然組考生放棄社會科、社會組考生放棄自然科的趨勢相當明顯,因此她看到許多校系同時以社會科及自然科來篩選時,覺得「非常弔詭」。

同時以社會科及自然科來篩選的學系有兩個下場,一是生源限縮而招不足學生,另一是吸引學測考5科的全才學生前來。許麗吉說,如果頂大校系以這種特殊篩選方式收滿學測全才學生,往後勢必造成其他校系跟進,屆時愈來愈多學生在學測選考5科,教育部要減輕學生學習壓力的目標將落空。

明年個人申請入學大變動,以前的落點資料將不具有參考價值,考生可能陷入慌亂。招聯會執行秘書、清大教務長戴念華說,明年個人申請入學確實可能亂一點,但招聯會原本就不希望考生根據往年落點資料來填志願,而是希望他們能以志願、興趣來選擇。

對於同時以社會科及自然科來篩選的學系,戴念華說,校系要這樣採計,應該是想收兼具人文及自然科學能力的學生,但同時也要冒著「招不足學生的風險」。他相信,如果這種篩選方式未達目標,那些校系很快就會調整、改進。

降低學習壓力 教部喊假的

今年大學個人申請入學因為第二階段甄試時間嚴重衝堂,造成民怨,教育部及招聯會花了很大力氣來處理。但相較之下,今年亂象「只是小意思」,明年大學個人申請制度「劇烈變動」,可說是全新開始,教育部若不提早因應,將會面臨「大風暴」。

明年大學個人申請入學紙本簡章11月12日出爐後,許多專家及高中老師愈翻愈震驚,因為跟往年相較,各校系篩選及採計方式實在變動太大,往年落點資料無法參考,考生在選擇志願時可能會陷入無所適從。

各式升大學管道中,個人申請可說是最複雜的一個,在全部2000個校系中,每個系的篩選及採計方式都不一樣,因此考生要從中找到符合自己學測成績及興趣的學系,並不容易。

大學個人申請已經辦了10幾年,但每年還是有新狀況。舉例來說,過去每年都有的第二階段甄試時間撞期,今年仍變成大問題。此外,像輔大醫學系,今年只是未將甄試時間跟其他10個醫學系撞在一起,就產生悲劇,一個學生都沒有收到。

明年學測改為選考,個人申請採計科目從過去至多5科降為4科,這造成各校系在篩選及採計上有大變動,專家已經預期,許多校系的篩選方式「沒邏輯」、「莫名其妙」,很可能步入輔大醫學系招不到學生的後塵。

教育部將大學個人申請採計科目從至多5科降為4科,通常而言,自然組考生在學測可以不考社會科(含歷史、地理及公民),社會組考生可以不考自然科(物理、化學、生物及地球科學),這大大降低他們的學習壓力。

但觀察明年許多大學校系的篩選及採計方式,若不是刻意和教育部唱反調,就是不想招足學生。許多頂大校系同時以學測社會科及自然科來篩選,如果不是設計錯誤,就是要招學測考5科的全才學生,他們的目的一旦得逞,教育部說要「降低學習壓力」,根本是假的。

現在考生專心準備考學測,對於明年個人申請制度的變動,還未有太多感覺,不過他們如果明年2、3月才發現真相,勢必會受到很大衝擊。教育部及招聯會應用更大的力度來宣導明年個人申請制度的變化,屆時才不會因大亂而引來民怨。

(中國時報)
--
華山分屍案賠百萬 檢方代償

震驚社會的華山分屍案,凶嫌弓道教練陳伯謙遭北檢起訴並具體求處死刑後,檢方審酌被害的高姓女學員,正值青春年華,慘遭陳嫌毒手,高女父母遭受喪女之痛,精神受到極大痛苦,日前依《犯罪被害人保護法》,共補償高女父母100萬元,檢方將先墊付100萬元,日後將提民事訴訟向陳嫌求償。

據了解,外界認為陳嫌並無資力,擔心這筆百萬補償金,最後恐將「全民埋單」。但檢方強調,會積極清查陳嫌資產追償。

檢方調查,高女今年5月間參加陳伯謙設於北市華山草原的「野居草堂」弓道技藝課程。5月31日下午,高女赴草堂與陳嫌多人飲酒聊天,翌日凌晨酒醉休息時遭陳嫌性侵。陳嫌因高女抗拒而勒死她,先將屍體藏放在草堂塑膠箱。6月3日深夜,陳嫌在草堂內將高女分屍切割成13塊,並把屍塊分裝成7包。

6月4日清晨5時,陳騎機車載運7袋屍塊至陽明山子坪後,再以步行方式沿路棄置。陳嫌棄屍後再以鹽巴、明礬覆蓋死者左側乳頭及外陰部製作標本。今年8月,北檢以陳嫌手段凶殘,令人髮指,依性侵殺人、竊盜、遺棄屍體、毀壞屍體4罪起訴陳嫌,並具體求處「最嚴厲之刑」(死刑)。台北地院考量死者高女的左小腿迄今仍未尋獲,全案不排除有共犯,陳嫌有繼續羈押必要,已裁定延押2個月。

痛失愛女的高女父母,日前向北檢申請犯罪被害補償共計300萬元,其中法定扶養義務的200萬元部分,檢方認為2人名下有財產而予以駁回,至於2人申請的殯葬費、精神撫慰金合計100萬元,則全數補償。

https://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8-12-17/clipping/656/b11a00_t_03_02.jpg

犯罪補償 9年付了21.9億

政府為對弱勢的犯罪被害人及其家屬,提供照顧保護,自1998年起實施犯罪被害人保護法,提供因被害死亡遺屬、受重傷者一定金額的補償,2009年再將性侵被害人列入補償範圍。

犯罪被害補償分為遺屬補償、重傷補償、性侵害補償。申請項目為醫療費(最高40萬)、殯葬費(最高30萬)、因被害人死亡致無法履行之法定扶養義務(最高100萬)、受重傷或性侵害被害人所喪失或減少之勞動能力(最高100萬)、精神撫慰金(最高40萬)。

法務部統計,自2009年至去年止,全國地檢署受理犯罪被害補償金件數計9873件,以去年1378件最多,各年均以遺屬補償金所占比率最高,去年為44.8%。

近9年的補償金額共計21億9695萬元,平均每案補償金額53.9萬元,以遺屬補償金13億1499萬元最多,約占六成。去年的補償金額為4億9689萬元,是9年來最高,其中遺屬補償金有2億2574萬。

(中國時報)
--
開徵數位稅 全球大趨勢

財政部長蘇建榮為擴大稅基,表示將研議數位經濟稅制。事實上,國際間已逐漸興起向科技大廠開徵數位稅的趨勢,目前動作最積極非歐盟莫屬,不過歐盟原擬開徵3%數位稅,但最後在內部歧見下決定縮小範圍,僅針對線上廣告銷售課稅。其他包括英國、韓國皆已規劃或立法數位服務稅。

歐盟討論課徵數位稅多時,但始終未有重大突破,直到12月初德國和法國提出折衷版本,僅針對線上廣告銷售課稅3%,若所案通過,意味谷歌、臉書等網路業者將成為主要課稅目標,亞馬遜、蘋果則可逃過一劫。

法德提案已獲奧地利的支持,並呼籲各國財長儘快同意新版數位稅,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未提出全球性解決方案,新稅制訂於2021年實施。法國甚至考慮不等歐盟,就先行開跑。在面對國內對燃料稅排山倒海的抗議聲浪,法財長樂梅爾(Bruno Le Maire)12月初宣布,倘若新版數位稅未能其他歐盟夥伴的同意,「我們將從2019年起在國內自行實施」。他表示目前設定的通過期限是明年3月。

法國政府希望藉由課徵數位稅,展現與大企業對立的態度,藉此平撫憤怒的群眾,並且透過稅收有助緩和預算赤字。

即將脫歐的英國也提出開徵數位稅計畫。英財政大臣哈蒙德(Philip Hammond)表示,倘若立法通過,谷歌母公司Alphabet、臉書、亞馬遜、優步都將從2020年4月起在英國取得部分收入繳納2%稅率。

信評公司穆迪(Moody's)表示,英國提出的「數位服務稅」將使科技大廠現金流減少,原本因美國普稅改法案而獲得的企業稅務優勢,如今將大打折扣。

韓國國會12月通過加值稅法修正案,擴大向外國網路與科技公司課稅範圍,自2019年7月起包括線上廣告、雲端運算、O2O(online-to-offline)型式線上服務皆課徵10%數位加值稅(VAT)。

(工商時報)

政經

桃市議員當選人 涉賄選收押

無黨籍張運炳 投票日仍涉現金買票 吊車尾連任
桃園市中壢區六十三歲無黨籍市議員當選人張運炳,選前涉嫌以現金向選民買票,桃園地檢署前天指揮桃園市調查處搜索張運炳與其六十二歲張姓競選總幹事住處及服務處等處所,查扣四十四萬一千七百元賄款、行動電話及選舉拜訪名冊等證物,並傳喚廖姓、游姓、簡姓助理及證人楊姓、許姓等十餘人,檢察官複訊後認定張運炳涉嫌重大,且有逃亡、勾串共犯及證人之虞,檢方昨依違反選罷法向桃園地院聲押禁見獲准。

尋求連任的市議員張運炳,曾任桃園縣第十二、十三、十五、十六、十七屆縣議員。由於中壢選情激烈,張運炳為求當選,直至投票日當日凌晨仍安排樁腳涉嫌以現金買票,開票結果驚險以吊車尾當選。

檢調指出,張運炳於十一月廿四日凌晨,選舉活動結束後,駕車載著張姓總幹事前往中壢區大崙、龍崗及內定里等處,以電話聯絡樁腳碰面,並交付每人一萬二千元至四萬元不等,向熟識的選民買票。

據了解,檢調選前即接獲檢舉,上月廿七日約談張姓總幹事到案,聲請羈押獲准;考量桃園市議會於選後召開臨時會進行總預算審查,於臨時會結束後的十五日發動搜索約談,檢察官前晚訊後認定張運炳涉犯選罷法,當庭將他逮捕並向桃園地院聲請羈押禁見,法院昨裁准羈押禁見。部分被傳喚的選民坦承收賄,並繳回賄款七萬九千元,訊後請回,全案持續深入追查中。

(自由時報)
--
桃市議員當選人 涉賄收押

桃園市中壢區無黨籍市議員當選人張運炳,被檢舉在十一日廿四號投票日,以一萬兩千元至四萬元現金買票;張吊車尾當選,檢方傳喚時正逢桃園市議會召開臨時會,張靠議會保護傘遲至前天出庭,檢察官訊後聲押,法院昨天裁准。

檢方說,張運炳(六十三歲)曾任桃園縣五屆縣議員,桃園市升格後當選第一屆市議員。

檢方調查,上月廿四日投票當天一大早,張開車和張姓競選總幹事到中壢區大崙、龍崗及內定里等選區,打電話聯絡選民上車,親自交付一萬兩千元至四萬元不等現金買票,另也請熟識者轉交他人行賄。

檢調早有張運炳賄選情資,承辦人員說張可能擔心落選,所以大筆現金直接買票。

檢方上月廿七日指揮調查官、警方搜索,查扣疑似賄選現金四十四萬多元及相關通聯紀錄、選舉造訪名冊等,另傳喚張姓競選總幹事和廖姓、游姓、簡姓助理及證人等共十人到案,部分選民坦承收賄,繳回七萬九千元賄款,張姓總幹事訊後被收押。

張運炳傳喚未到,因十一月廿八日至十二月十四日為桃園市議會第廿六、廿七次臨時會,依地方制度法會期非經議會同意不得逮捕或拘禁;檢方直到會期結束前天再度傳喚,張沒了議會保護傘到案,遭到羈押。檢方說,將視偵查結果,對張運炳提出當選無效之訴。

(聯合報)
--
促轉會要建轉型正義資料庫 終結「沒有加害者」

行政院促轉會今天將舉行記者會,公布半年任務進度報告。其中較引人矚目的,包括建置「台灣轉型正義資料庫」,整合檔案局與國家人權博物館的檔案與資料,讓民眾可以檢索查閱,瞭解各案件的加害程序與參與者,以終結「只有被害者,沒有加害者」的現象,預計明年底完成。

促轉會發言人葉虹靈表示,威權統治時代的政治檔案,保留至今總數超過一百萬份,完整程度為新興民主國家少有。這些檔案現在已經可供一般人查閱,負責起訴與承審者的名字也非機密,但是數量龐大、缺乏系統性整理,查閱不易,使得運用大受局限。

勾勒加害機制 瞭解受害處境

這次建置轉型正義資料庫,將檔案上登載的資訊進行整合與編碼,一方面勾勒「加害運作機制」,有助於促轉會在未來發表的總結報告中,呈現加害體制的運作方式,並瞭解受害者處境。同時也提供整合性資訊,幫助學者開發這些珍貴檔案的研究潛力。

例如在資料庫輸入「蔣中正」

葉虹靈說,資料庫的正式名稱還未定,但其中確定會有受害者、加害體制、加害者的資訊。例如未來在資料庫中輸入「蔣中正」,就可看到當時有哪些案件最後是送交蔣總統,他對哪些案件各作了怎樣的裁示?如果輸入某位當時軍法官的姓名,也可查出他曾經參與審理過哪些案件,各作了怎樣的判決。

釐清責任追究 而非直指某人

她表示,建置「加害者資料庫」,釐清責任追究,並非希望外界把所有罪過簡化到兩蔣或某些個人身上,而是揭露這些刑事判決形成的程序:每個案件經過哪些單位、哪些人的偵訊與判決?一層層送到哪個層級去批示?最後按照判決執行,或被高層要求重新審理?資料庫裡的敘述不會直指某人是「加害者」,但是能讓一般民眾對當時加害體系的複雜性,有更清晰瞭解。

促轉會前主委黃煌雄表示,自己在任時就有建置資料庫的方向。因為大家都想知道,當年這些案件的判決過程,相關資料都還存在,這些「細緻功夫」本就該做。

促轉會先前邀集法務部、智財局、檔案局、黨產會及律師討論資料庫問題,至於會中討論有無以納粹檔案為例?葉虹靈說,沒看過其他組的每份會議紀錄,不能確定。

新聞眼/忽略歷史脈絡 怎能弭平爭議

正副主委都出缺的促轉會又出招,聲稱要建立「轉型正義資料庫」,並試圖勾勒「加害運作機制」。促轉會說,希望藉此終結轉型正義「只有被害人,沒有加害人」的情況,但真能如此嗎?

依照目前促轉會的說明,這個資料庫並不會使用所謂「加害人」這個名稱,而只是建置一套查詢系統,讓所有政治案件的經手人能完整呈現,甚至是「完整勾勒加害運作機制」。

依此看來,促轉會若要完整勾勒「加害運作機制」,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何謂「加害者」?依照促轉會的說法,所有經手過這些案子的軍法官、呈核者、核定者都可能是「加害者」。但政治案件一如所有的司法案件,樣態各有不同,促轉會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未免武斷。

更進一步看,一個政治案件的形成,牽涉的固然包括軍法官、呈核者和核定者,但舉發人、檢舉人呢?被其他被害人株連的對象呢?當初承辦的基層執法人員呢?這其中的盤根錯節,很可能根本就超過了單純一分為二的「加害人」與「被害人」層次。

再從歷史的軌跡來看,白色恐怖根源於國共內戰和冷戰,國共內戰又根源於日本侵華,這不是推得多遠的問題,而是歷史事實的認定。可以說,在這段歷史的長河裡,每個曾經歷過的人,都是被害人,只是被害程度的深與淺而已。

這也是民進黨政府處理轉型正義,始終無法跳脫到更大格局的關鍵。民進黨的思維理路認為,白色恐怖只是像納粹一樣,是某些人有心為惡,使得某些人受害,如此忽略歷史脈絡,當然不可能弭平爭議。

促轉會要公布白色恐怖時期的檔案資料,反對的人應該不多,但要在將成為歷史資料的「轉型正義資料庫」裡,勾勒「加害運作機制」,在未經司法審判的機制下,擬透過行政權將所有的關係人分為「加害」與「被害」,除橫生枝節與衝突,實質意義恐怕不大。

促轉會非司法機關 勾勒「加害運作機制」惹議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預計建立「轉型正義資料庫」,並試圖勾勒「加害運作機制」,法界人士多不以為然,強調促轉會是行政機關而非司法審判機關,如何認定一個人是否為加害人?況且不少當事人已死亡,貿然將其納入,對當事人及遺族都不公平。認為「加害運作機制」的勾勒,需經司法嚴格審查程序,若僅是行政認定,值得商榷。

律師林富貴認為,此事有二個層面值得探討,一是資料庫涉及個人資料保護法和政府檔案法,促轉會不能逾越合理使用範圍。其次,促轉會此舉可能會另開戰場,主要是轉型正義一些事例是歷史共業,要恢復名譽也非迫在眉睫,促轉會的作法有討論空間。

沒有公平審判 如何定罪

多位法界人士也認為,促轉會連組織法在哪都不知道,作為行政機關負責寫台灣歷史可以,但要勾勒「加害運作機制」,恐涉及認定加害者有無犯罪的爭議,站在司法立場,有無構成犯罪,應經過審判,被告要有公平審判、答辯的機會,但許多人已歿,沒有辯駁機會。

一名不願具名的司法官認為,資料庫若建置「加害運作機制」,形同貿然將加害者公諸於世,非但沒弭平傷口,是否會延伸加害人後代、親屬,和被害人後代間的對立,造成社會不安,值得憂心。

恐成轉型正義另種傷害

另有司法官說,二二八事件至今,不少加害者已經死亡,無責任能力,若公諸於世,等同於對後代、家族冠上一個標籤及印記,讓家族蒙羞,算是名譽上的侵害,轉型追討正義的結果,恐造成轉型正義的另種傷害。

若僅行政認定 值得商榷

此外,這一作法還可能衍生求償問題,若有被害者引用資料庫資料,向加害者或家屬求償,由於加害行為並沒有經過刑事審判,憑何求償。再者,現今網路社群平台發達,被勾勒在「加害運作機制」的人或其家屬,可能在網路世界遭謾罵羞辱。「加害運作機制」的勾勒應非常嚴謹,需司法嚴格審查程序;沒有經過司法程序認定,若僅是行政認定,值得商榷。

(聯合報)
--
中選會、促轉會等獨立機關會議紀錄公開

目前政府資訊公開法規範,中選會、促轉會等合議制機關應主動公開會議紀錄,但僅止於決議內容。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江啟臣提案修法,要求公開參與會議成員的發言內容,讓社會大眾檢驗,達到監督目的。

今年促轉會引發東廠爭議,傷害推動轉型正義的公信力,加上中選會在辦理公投過程中遭質疑不夠中立,外界批獨立機關受政治干預,早已不獨立。

江啟臣指出,我國設立獨立機關的目的是為了讓特定機關能維持中立、遠離政治,超然獨立行使職權並作出最佳決策,現在包括中選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公平會及促轉會都是獨立機關,委員由行政院長提名,立法院同意後任命,除非違法失職,才能由行政院長免職,一經任命通常可做到任期屆滿。

江啟臣表示,獨立機關所做的各項決議都與人民基本權利有重大關聯,但近來中選會發生的選務亂象、促轉會前副主委張天欽的東廠爭議、NCC的中嘉購併案、公平會的高通和解案,都讓各界質疑不斷,個別委員在審查過程所發表的意見攸關決議如何形成,現行法只規定公開決議內容,決策過程顯然不夠透明,應修法公開個別委員發言內容,供社會大眾檢驗。

江啟臣在提案說明指出,依據政府資訊公開法第7條第10款,要求合議制機關的會議紀錄,有主動公開的義務,指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的成員組成的決策性機關所審議議案的案由、議程、決議內容及出席會議成員名單,僅要求決議內容應予公開,未納入出席會議成員之個別發言內容,外界難以知悉個別成員意見。

對此,中選會代理主委陳朝建表示,中選會屬於獨立機關必須依法行政,對於外界修法的意見都予以尊重;促轉會則在截稿前未取得回應。

(聯合晚報)

國際

爭議聲中 氣候峰會達共識 各國減碳龜速 專家:難防暖化災難

全球196國代表耗時兩周商議《巴黎協定》施行細則,經過連日挑燈夜戰爭論不休,終於在前晚的「延長賽」中達成共識,讓這項對抗氣候變遷的協定能在2020年付諸實行。然而在全場代表起立鼓掌、相擁歡慶之際,各方專家也質疑各國達成的協議過於薄弱,恐難真正防止全球暖化帶來的災難後果。

本月2日起,「《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第24次締約方會議」(COP24)在波蘭產煤重鎮卡托維茲揭幕,前天針對各國2015年簽署《巴黎協定》、要讓全球均溫較工業革命前升高幅度少於1.5℃的目標,達成更詳細的框架規範,不過已較會議預定落幕的日程晚了一天。

對排碳計算建立框架
擔任會議主席的波蘭能源部長柯提卡(Michal Kurtyka)宣布達成協議後,興奮得從主席台跳下。他向各國代表表示,要針對「如此具體且技術性的協議」達成共識並不容易,「各位已攜手邁出1000個一小步,可以感到自豪」。
不過,不少專家批評協議野心不足,因為依照各國目前的減碳承諾,地球均溫將升高3℃以上。華府「治理與永續發展研究所」主席柴爾克指出,以目前的氣候緊急狀態,「緩慢進展等於沒有進展」,「消防車如果太慢趕到,你家已付之一炬」。
多達156頁的協議內容,主要包括一套透明度框架,涵蓋各國如何計算、匯報溫室氣體排放量,以及如何監控是否達成減碳目標。不過,對於要求各國做出更多減碳承諾以遏阻均溫上升,以及碳交易巿場的建立,會中歧見仍深,有待明年在智利舉行的氣候峰會解決。
雖然美國總統川普決定退出《巴黎協定》,但依協定內容,締約國2020年才能正式退出。在這次會議中,美國仍扮演要角,與要求開發中國家申報碳排量應採不同計算方式的中國努力磋商。
不過,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10月發表報告,嚴詞警告若2030年全球未能減排45%,就無法達到1.5℃目標;但在上周末,美國與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等產油國卻聯手反對在協議中正式「歡迎」這份報告,震驚與會代表,最終出爐的版本刪除了要在2030年以前具體降低碳排放等文字,僅感謝「報告及時完成」。

碳交易各國意見分歧
此外,各國也對碳交易巿場的規範相持不下。經濟學家認為,建立國際碳交易系統能有效降低排碳量、同時為遏阻暖化籌得巨額資金,但擁有大片雨林的巴西希望維持該國在舊有機制下累積的碳信用,遭多國反對,最後只好留待明年的會議解決。
自《巴黎協定》2015年簽署後,全球均溫仍持續攀升,恐在35年後就會突破升高1.5℃的災難臨界點,但全球地緣政治變動、國族主義興起,都使得對抗氣候變遷面臨的政治阻礙日益增加,就連承諾要在2020年前更積極減碳的歐盟,相關討論都一再延宕。分析家表示,在2020年《巴黎協定》正式生效前,就看各國能否自主提出更深入的減碳方案。智庫學者梅爾(Alden Meyer)說:「各國代表返國後,真正的考驗才要開始。」

卡托維茲氣候峰會成果
◎達成共識
.各國應如何計算與申報各自的溫室氣體排放資訊
.《巴黎協定》中保證,自2020年起由已開發國家連續7年每年金援開發中小國1000億美元(約3兆元台幣)。峰會協議中,同意在2025年訂定「更具野心」的財政支援目標
.協議中強調要增加資助再生能源、綠建築等原本未列入氣候變遷相關的產業,以擴大民間企業投入的金流
◎未達共識
.未要求各國在《巴黎協定》2020年生效前提出更積極減碳的承諾,顯示各國對於當前暖化危機的嚴重程度仍未達成一致的基本認知
.未能同意國際碳交易巿場的遊戲規則

堅守利己制度 巴西成談判障礙

巴西向來積極參與氣候談判,斡旋已開發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達成協議,但在這次氣候峰會中,巴西卻變成談判的障礙。有「巴西川普」之稱的博爾索納羅明年1月1日就任總統後,可能會使談判增添變數。
碳排放市場有所謂「碳信用額」,每減排1噸二氧化碳就可得1個單位的信用額,可賣給其他國家抵銷其碳排放額。巴西由於有廣大面積的熱帶雨林吸收二氧化碳,所以累積了大量碳信用額,問題在於碳信用額賣給外國後,減排的額度是應計入賣方還是買方?《巴黎協定》規定碳信用額易手後,減排額度亦計入買方國,但巴西主張發展中國家可享寬限期,期間可將賣掉的碳信用額都計入自己的減排額度,日後才作出「相應調整」。其他國家認為這種容許雙重計算減排額的做法,自欺欺人,但巴西堅持下,峰會延長一天仍未解決,只能留待明年再談。
此外,巴西也取消明年主辦氣候峰會,改由智利主辦,外界相信跟博爾索納羅將上任有關。

美國出力協商 成功使中國讓步

美國總統川普雖在去年宣布退出《巴黎協定》,但依協定內容,締約國要到2020年才能正式退出,這次美國也有派代表出席卡托維茲氣候峰會。有國家代表指美國在談判桌上仍然扮演積極角色,對談判有幫助。
在碳排放量的計算與申報透明度規範上,中國原本強調發展中國家應有另一套申報規則,但美國傾向支持所有國家都需遵守的單一申報規則。有觀察員指美國代表在會中與中國代表進行建設性的協商,也成功解決以往在此規範上的不同看法。
國際環保組織「守護天然資源會議」的國際政策總監史密特(Jake Schmidt)表示「美國有一套方法讓中國及印度能達到他們的目標,創造出美方一直要求的公平環境」。
荷蘭的歐洲綠黨歐洲議會議員艾克奧特則認為「美國是半隻腳在外、半隻腳在內」,「在政治層面上他們是一種阻礙,但在技術磋商層面上,他們通常在撰寫妥協性語言上有所幫助」。這可能代表美國仍希望可以在氣候變遷問題上領導塑造全球規範,不過加拿大、中國及歐盟在會議上也已經嘗試在氣候問題中取得領導地位。

(蘋果日報)
--
聯國氣候峰會細則出爐 碳交易無共識

經過馬拉松式的冗長討論,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四次締約國大會(COP24,下稱氣候高峰會)十五日在波蘭卡托維治,就落實「巴黎氣候協定」達成一系列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範各締約國的氣候政策,以期達成全球氣溫升幅不超過攝氏兩度的目標。然而,透明的國際碳排放交易制度、開發中國家減碳資金來源等問題,仍未獲得妥善回應,使得該細則遭批軟弱無力。

減碳資金、碳排交易 未獲妥善回應
匯聚全球近兩百個國家代表、為期兩週且原定十四日閉幕的聯合國氣候高峰會,在十五日「加班」討論十一個小時後,終於產生一份長達一五六頁的「巴黎協定」實施細則手冊,針對各締約國如何查核及彙報碳排放量、如何提升減碳目標、二○二三年全球盤點機制的實施方式、二○二五年後的氣候資金新目標和進程,以及如何評估技術發展和轉移的進度等事項做出指引,以確保巴黎協定能在二○二○年如期上路及落實。

然而,大會未能就巴黎協定的重要課題─被視為可有效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且募集大量對抗暖化資金的「國際碳排交易制度」─達成共識。巴西是最大反對方,希望保留舊制度下累積的大量碳排額度(carbon credit),但美國等已開發國家批評舊制度不可靠且不透明。美國政府認為,舊制碳排額度是部分國家得以規避減碳責任的主因。不過,各國已同意在明年九月的聯合國峰會上,繼續討論該問題。

巴西等國 盼保留碳排額度舊制
主要經濟體也同意擴大對開發中國家對抗暖化的補助,包括德國和挪威承諾在綠色氣候基金(GCF)中投入雙倍金額。GCF為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FCCC)架構下的財務機制,目標為從二○二○年開始每年提供一千億美元,協助開發中國家制定及執行減碳計畫,目前已募集逾一百億美元。對此,擔任「七十七國集團與中國(G77/China)」主席的阿布爾麥德(Wael Aboulmagd)批評,開發中國家的迫切需求,在新協議中被當成次等問題對待。

美科學家︰有助川普政府重返巴黎協定
此外,「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十月公布的「決策者摘要」,指出全球暖化速度已失控,世紀末恐增溫達攝氏三度等論證,大會也未能加以強調,進而規劃更具體的減碳計畫。格瑞那達(Grenada)等島國因此砲轟,大會在此點上做出「行政妥協」,使島國面臨的急迫氣候危機被忽視。美國憂思科學家聯盟(UCS)的邁爾(Alden Meyer)則指出,雖然實施細則的內容仍待充實,但已強化巴黎協定的基礎,有助於美國政府重新加入該協定。

(自由時報)
--
邊退巴黎協定邊督促別國減碳 矛盾美國都為保住「它」

美國在這次波蘭卡托維茨氣候大會中表現矛盾,美國代表與總統川普立場一致,質疑巴黎氣候協定,還宣傳化石燃料,但觀察家指出,美國在幕後積極與中國大陸代表協商測量溫室氣體排放量的規則,而且最後也同意了協定施行細則。

美國在大會場邊舉辦了推廣化石燃料的活動。美國還與沙國、俄國和科威特一起,淡化大會動議中認可聯合國氣候報告的用詞。川普的能源氣候高級顧問葛瑞菲斯在卡托維茨表示:「我們堅定認為,沒有一個國家應該為環境永續犧牲經濟繁榮或能源穩定。」這番話遭到台下聽眾打斷抗議。

不過,一些與會人士告訴華爾街日報,美國代表也在檯面下積極促成各國同意施行細則,他們認為這顯示川普政府雖然退出國際協定,但仍想打造全球規則。

歐洲議會「歐洲綠黨」議員艾克浩特說:「美國一腳在裡面,一腳在外面。在政治層面,他們故意阻撓,但在談判細節層面,他們倒是善於促成妥協。」

觀察家認為,這反映出美國雖然矢言退出巴黎協定,但仍想主導國際規則。根據協定條款,美國最快也要二○二○年底才能正式退出。與會代表希望,美國同意細則能讓川普更容易回心轉意,或讓下一位美國總統更容易重新加入協定。

大陸一直堅持,開發中國家測量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標準應該有別於已開發國家,美國則偏好全球一致的標準。環保組織「自然資源保護協會」國際政策主任史密特說:「美國要讓中國和印度符合美國的標準,打造美國希望的公平環境。」

另外,在這次大會上,一些國家跟著川普一起質疑巴黎協定。會議開幕當天,土耳其就阻撓議事程序,要求把土耳其從已開發國家更改為開發中國家,希望能從富國拿到數十億美元的氣候援助資金。巴西則強烈反對建立國際碳交易市場。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7/1/5671109.jpg&x=0&y=0&sw=0&sh=0&exp=3600

近200國終達共識 巴黎氣候協定細則拍板

為期兩周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第廿四次締約國會議(COP24)十五日在波蘭礦業城市卡托維茨閉幕,近兩百個國家的代表就「巴黎氣候協定」施行細則達成共識。紐約時報和BBC等媒體指出,這次會議讓巴黎協定能夠存活且落實。

會議主席、波蘭環境部副部長庫提卡當晚十點左右落槌宣布巴黎協定實施細則正式通過,場內各國代表紛紛起立鼓掌。庫提卡說:「訂定巴黎協定的工作計畫是重責大任,這是一條漫長的路,我們竭盡所能不要遺落任何一個國家。」

與會各國同意,全球應採用統一標準測量溫室氣體排放量,並衡量各國的氣候政策;各國應在二○二○年下一回合談判前加強減排;富國應更清楚說明,願意如何協助窮國採用更多清潔能源或強化應對天災的能力。與會代表還建立一個流程,讓難以達到減碳目標的國家能獲得幫助,回到正軌。

由於談判各方在部分問題上歧見嚴重,會議延後一天閉幕。開發中國家希望得到關於氣候援助資金的堅定承諾,但這個議題最後留待未來再談。

大多數與會代表希望正式認可「聯合國氣候變遷跨政府小組」(IPCC)十月發布的特別報告,報告指出,在本世紀末之前將全球均溫升幅控制在攝氏一點五度以內是可能的,但全球經濟形態必須重大變革,包括減少使用化石燃料、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要在二○三○年前減半。不過,美國和產油大國沙國、俄國和科威特阻撓各方積極認可。最後各方妥協,在聲明中對這份報告表達「欣賞和感謝」。

最終,磋商未能就「碳交易」關鍵問題達成一致,這將在下次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中再次談判。

美國總統川普雖表明退出巴黎協定,但根據規定美國要在二○二○年才能正式退出,因此美國仍派員參加這次會議,且同意會議結論。雖然美國代表刻意在會場宣揚使用石油、燃煤等不利環保的燃料,但美國至少願意參與會議,讓外交和環保人士寄望美國能改變心意留在巴黎協定,或者未來的美國總統能重新加入。

美國不想扛責又要當老大 邊喊退邊喬減碳

美國在這次波蘭卡托維茨氣候大會中表現矛盾,美國代表與總統川普立場一致,質疑巴黎氣候協定,還宣傳化石燃料,但觀察家指出,美國在幕後積極與中國大陸代表協商測量溫室氣體排放量的規則,而且最後也同意了協定施行細則。

美國在大會場邊舉辦了推廣化石燃料的活動。美國還與沙國、俄國和科威特一起,淡化大會動議中認可聯合國氣候報告的用詞。川普的能源氣候高級顧問葛瑞菲斯在卡托維茨說:「我們堅定認為,沒有一個國家應該為環境永續犧牲經濟繁榮或能源穩定。」這番話遭到台下聽眾打斷抗議。

不過,一些與會人士告訴華爾街日報,美國代表也在檯面下積極促成各國同意施行細則,他們認為這顯示川普政府雖然退出國際協定,但仍想打造全球規則。

歐洲議會「歐洲綠黨」議員艾克浩特說:「美國一腳在裡面,一腳在外面。在政治層面,他們故意阻撓,但在談判細節層面,他們倒是善於促成妥協。」

觀察家認為,這反映出美國雖然矢言退出巴黎協定,但仍想主導國際規則。根據協定條款,美國最快也要二○二○年底才能正式退出。與會代表希望,美國同意細則能讓川普更容易回心轉意,或讓下一位美國總統更容易重新加入協定。

大陸一直堅持,開發中國家測量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標準應該有別於已開發國家,美國則偏好全球一致的標準。環保組織「自然資源保護協會」國際政策主任史密特說:「美國要讓中國和印度符合美國的標準,塑造美國希望的公平環境。」

另外,在這次大會上,一些國家跟著川普一起質疑巴黎協定。會議開幕當天,土耳其就阻撓議事程序,要求把土耳其從已開發國家更改為開發中國家,希望能從富國拿到數十億美元的氣候援助資金。巴西則強烈反對建立國際碳交易市場。

全球達成減碳規則 未提上升溫度控制在1.5°C以下

在波蘭卡托維治(Katowice)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UNFCCC)第24屆締約國大會(COP24),經過兩周的吵吵嚷嚷後,全球196國15日終於就減少碳排放和遏止全球暖化的規則達成協議,讓各國得以將2015年的巴黎氣候協定付諸行動。

不過,一些有爭議的議題仍留待明年解決。

與會的談判代表認為,新規則將確保各國遵守減碳承諾,達成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將全球溫度上升幅度控制在「遠低於」攝氏2度以下。

各國好不容易解決如何說明和記錄溫室氣體排放的複雜細節,此為執行巴黎協定的「規則手冊」的基礎。但更困難的問題,例如遵照聯合國科學報告的建議,擴大減排承諾,以及如何對窮國的減排計畫提供資助,則留到以後解決。

會議主席庫提卡(Michal Kurtyka)表示:「匯整巴黎協定的工作計畫是重大責任,這是一條漫長的路。我們竭盡所能讓所有國家都不致落後。」

會議因碳交易市場爭執延長一天。減排有成或擁有可吸收二氧化碳的碳槽(例如森林)國家可獲得碳信用額度。擁有龐大雨林的巴西要求增訂對其有利的修正案,但其他國家反對。

開發中國家尋求對氣溫上升影響的認可和補償。富國一向不願承擔造成暖化的法律責任,惟恐將來要付大筆帳單。

至於是否要擴大減排承諾,把全球上升溫度控制在攝氏1.5度以下,會議未做成結論。

聯合國氣候變遷跨政府小組最近發布報告,總結在本世紀末之前將全球上升溫度控制在攝氏1.5度以下是可能的,但全球經濟形態需要重大變革,包括減少使用化石燃料。

產油國美國、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和科威特反對這次會議「歡迎」上述聯合國報告,因此會議的最後結論僅表示對聯合國的報告「及時完成」表示歡迎,未對報告的結論表示歡迎。

誰這麼開心?巴黎氣候協定細則拍板

為期兩周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第24次締約國會議(COP24)15日在波蘭礦業城市卡托維茨閉幕,近200個國家的代表就「巴黎氣候協定」施行細則達成共識。紐約時報和BBC等媒體指出,這次會議讓巴黎協定能夠存活且落實。

會議主席、波蘭環境部副部長庫提卡當晚10點左右落錘宣布巴黎協定實施細則正式通過,場內各國代表紛紛起立鼓掌。庫提卡說:「訂定巴黎協定的工作計畫是重責大任,這是一條漫長的路,我們竭盡所能不要遺落任何一個國家。」

與會各國同意,全球應採用統一標準測量溫室氣體排放量,並衡量各國的氣候政策;各國應在2020年下一回合談判前加強減排;富國應更清楚說明,願意如何協助窮國採用更多清潔能源或強化應對天災的能力。與會代表還建立一個流程,讓難以達到減碳目標的國家能獲得幫助,回到正軌。

由於談判各方在部分問題上歧見嚴重,會議延後一天閉幕。開發中國家希望得到關於氣候援助資金的堅定承諾,但這個議題最後留待未來再談。

大多數與會代表希望正式認可「聯合國氣候變遷跨政府小組」(IPCC)10月發布的特別報告,報告指出,在本世紀末之前將全球均溫升幅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是可能的,但全球經濟形態必須重大變革,包括減少使用化石燃料、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要在2030年前減半。不過,美國和產油大國沙國、俄國和科威特阻撓各方積極認可。最後各方妥協,在聲明中對這份報告表達「欣賞和感謝」。

最終,磋商未能就「碳交易」關鍵問題達成一致,這將在下次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中再次談判。

美國總統川普雖表明退出巴黎協定,但根據規定美國要在2020年才能正式退出,因此美國仍派員參加這次會議,且同意會議結論。雖然美國代表刻意在會場宣揚使用石油、燃煤等不利環保的燃料,但美國至少願意參與會議,讓外交和環保人士寄望美國能改變心意留在巴黎協定,或者未來的美國總統能重新加入。

(聯合報)
--
氣候協定細節…拍板

在協商好幾周後,巴黎氣候協定近200個簽署國15日對限制氣候暖化的實施細則達成共識,包括如何評估各國的減排進展等。雖然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退出巴黎協定,但美國要到2020年才能正式退出,因此至少在2020年前也須遵守規範。

各國在波蘭氣候會談協商到15日深夜,才敲定執行巴黎協定的技術細節,重點包括訂定所有簽署國評估、公告及驗證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標準,所有國家須在2024年前提出評估檢排近展的最終報告;2023年起每五年進行一次全球性「盤點」,衡量排放量是否能符合限制地球暖化的目標。

已開發國家也須對2020年時如何提供開發中國提供1,000億美元援助,提出詳細做法。2015年巴黎協定預定2020年生效,沒有結束期限,各國能自行訂定氣候目標,目標是讓全球氣溫平均升幅限制在比工業革命前高攝氏兩度以內。不過,批評人士認為這些細節仍缺乏立即行動所需的詳細內容,避免全球暖化危機的企圖心也不夠。協議未包含全球碳市場機制的相關條款。碳市場條款是要讓各國能交易減碳量進行,但因巴西反對而延到明年再討論。

美國與沙烏地阿拉伯等石油出口國也不同意列出科學家小組提出的限制地球暖化措施。

(經濟日報)
--
聯合國氣候會議 談成減碳細節

在波蘭卡托維治(Katowice)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公約(UNFCCC)第24屆締約國大會(COP24),全球196國經過兩周的吵吵嚷嚷後,15日終於就減少碳排放和遏止全球暖化的規則達成協議,讓各國得以將2015年的巴黎氣候協定付諸行動。

不過,一些有爭議的議題仍留待明年解決。

與會的談判代表認為,新規則將確保各國遵守減碳承諾,達成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將全球溫度上升幅度控制在「遠低於」攝氏2度以下。

各國好不容易解決如何說明和記錄溫室氣體排放的複雜細節,此為執行巴黎協定的「規則手冊」的基礎。但更困難的問題,例如遵照聯合國科學報告的建議,擴大減排承諾,以及如何對窮國的減排計畫提供資助,則留到以後解決。

會議主席庫提卡(Michal Kurtyka)表示:「匯整巴黎協定的工作計畫是重大責任,這是一條漫長的路。我們竭盡所能讓所有國家都不致落後。」

會議因碳交易市場爭執延長一天。減排有成或擁有可吸收二氧化碳的碳槽(例如森林)國家可獲得碳信用額度。擁有龐大雨林的巴西要求增訂對其有利的修正案,但其他國家反對。

開發中國家尋求對氣溫上升影響的認可和補償。富國一向不願承擔造成暖化的法律責任,惟恐將來要付大筆帳單。

至於是否要擴大減排承諾,把全球上升溫度控制在攝氏1.5度以下,會議未做成結論。

聯合國氣候變遷跨政府小組最近發布報告,總結在本世紀末之前將全球上升溫度控制在攝氏1.5度以下是可能的,但全球經濟形態需要重大變革,包括減少使用化石燃料。

產油國美國、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和科威特反對這次會議「歡迎」上述聯合國報告,因此會議的最後結論僅表示對「適時完成」聯合國報告的目標表示歡迎,刪除了在2030年之前進一步減排的目標。

(聯合晚報)
--
巴黎氣候協定施行細則達共識 企圖心仍嫌不足

近200個國家今晚克服了政治歧異,終於就落實巴黎氣候協定的規則手冊達成共識,但批評者表示,對防止全球暖化的危險效應,施行細則仍未具有足夠企圖心。

在波蘭卡多維斯(Katowice),各國歷經兩週的協商,終於達成共識,就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擬出更詳細的執行架構,目標是限制全球平均增溫「遠低於」攝氏2度。

當COP24主席庫提卡(Michal Kurtyka)在會議中敲槌象徵這項共識達成時,與會各國部長都跑上主席台,大家相互擁抱歡笑,大大鬆了一口氣。

在會談前,很多人預料將無法達成實際所需的重大協議。但在冗長協商過程,疲累的部長們仍努力溝通眾多歧異,最後產生長達156頁的規則手冊。雖然手冊中對有些主題仍未能規範,諸如各國如何提出報告,如何監督各國所承諾的溫室效應排放執行情形,以及如何適時更新排放計畫等。

幾位部長都說,不是每個人都滿意每件事,但運作仍在軌道上,而且已有些建樹。

一些國家與綠色團體批評,對於遏止全球溫度上升、足量減排方面,共識結果仍未有足夠企圖心。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聲明強調,需要更多的努力。他說:「從現在起,我的5項優先要務,就是企圖心、企圖心…」他連用5個「企圖心」字眼。

多數國家原希望,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先前的研究,能成為未來計畫的重要部分。IPCC的研究指出,全球升溫若要限制在攝氏1.5度,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要在2030年減少50%。

(中央社)
--
聯合國COP24氣候會議落幕

經過近2星期馬拉松式的談判和協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4次締約方會議(COP24)15日終於在波蘭卡多維斯閉幕。在最後一刻,197國代表共同簽署《巴黎氣候協定》實施細則,依此採取具體行動,來達成減排與抑制氣溫上升。

由於各國對如何落實協定出現分歧意見,導致會議被迫延後一天結束。會議主席波蘭環境部副部長庫爾提卡15日晚上10時左右宣布,氣候協定的實施細則正式通過。議場內各國代表紛紛起立鼓掌,更跑上主席台相互擁抱。庫爾提卡說,「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我們盡最大努力,不讓任何一方落後」。

實施細則手冊長達156頁,內容規範各國氣候計畫制定的透明度、未來各締約方應遵守的標準、如何匯報與監測減排、設立2025年後的氣候資金新目標,以及5年後如何實施減碳排的全球檢討。

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肯定會議成果,稱讚實施細則是取得新進展的基石。他表示,將於明年9月召集聯合國氣候峰會。曾參與制定氣候協定的巴黎歐洲氣候基金會執行長蒂比亞納表示,此次大會達成共識,將對落實協定起到巨大作用。曾托稱不清楚規定而拒絕參與的國家,不能再用相同的藉口。但部分國家與環保團體批評,新訂的實施細則未能促使各國加強減排。

2015年全球195國通過《巴黎氣候協定》,要點包括限制全球氣溫升幅不超過2度,富裕國家從2020年起每年提撥1000億美元,協助未開發國對抗氣候暖化,以及每5年檢討減碳排量執 行情況。但當年僅定下目標,並未確立執行細節。

(中國時報)
--
烏克蘭東正教脫離俄教會 烏俄緊張關係加劇

烏克蘭總統波洛申科前天在基輔宣布成立烏克蘭自己的東正教會,並選出烏克蘭自己的大主教,擺脫俄羅斯在宗教上的影響,「這是個沒有(俄羅斯總統)普丁的教會,不用再幫屠殺烏克蘭人民的俄國政府和軍隊禱告。」烏克蘭此舉勢必將加劇與俄羅斯的緊張關係。

新大主教:接納所有人
烏克蘭和俄國過去都是蘇聯的一份子,即使烏克蘭1991年從蘇聯獨立,境內仍有許多民眾講俄文,俄國的東正教會也是最多烏克蘭人信仰的教會,但2014年俄國強行併吞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加上俄國不斷派兵介入烏克蘭東部事務,烏克蘭官員指控境內的俄國東正教會支持俄國軍隊,越來越多烏克蘭人轉而加入烏克蘭的東正教會。
前天數千名烏克蘭信眾一大早就頂著凍人低溫在聖索菲亞大教堂外,等待教會閉門會議結果,傍晚5時總統波洛申科(Petro Poroshenko)出面宣布成立烏克蘭自己的教會:「今天我們終於從俄國完全獨立,烏克蘭過去、現在和未來都不會是俄國教會的一部分。我們將享有宗教和政治獨立,斷開把我們跟俄帝捆在一起的鎖鏈。」
獲選烏克蘭東正教會領袖的39歲大主教伊皮法鈕斯(Metropolitan Epiphanius)隨後登台演說:「上帝聽到我們的請求,所以賜給我們預期的團結。」強調新教會將接納所有人,呼籲大家加入烏克蘭東正教會。
但烏克蘭此舉勢必將加劇與俄羅斯的緊張關係。俄國事先施壓俄國東正教會主教缺席在基輔的閉門會議,但前天仍有2人出席,挨轟是叛徒猶大。
波洛申科承諾將尊重選擇留在俄國東正教會的民眾,但本月烏克蘭安全部隊突擊多所親俄國的東正教會,俄國政府與俄國東正教會擔憂烏克蘭將動用武力接管境內的俄國教會,呼籲聯合國、德國和法國領袖、天主教宗和其他精神領袖保護烏克蘭的東正教信徒。

烏克蘭、俄羅斯恩怨大事記
●1991年
烏克蘭從蘇聯獨立
●1995年
烏克蘭主動將蘇聯時期核武交還俄國,換取俄國保證烏克蘭安全及獨立
●2014年
當時的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親俄引發示威,俄國出兵佔領烏克蘭克里米亞半島並加以併吞,引發國際譴責並拒絕承認俄國主權
●2018年
俄國在克里米亞半島附近海峽,對3艘烏克蘭海軍艦艇開火並扣留,緊張情勢一觸即發,國際呼籲雙方克制

(蘋果日報)
--
烏俄東正教分家 兩國緊張升高

烏克蘭總統波洛申科十五日宣布,當天在首都基輔建於十一世紀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召開的全烏東正教主教會議,選出三十九歲的基輔「都主教」伊皮法鈕斯(Epiphanius,或Yepifaiy)為基輔「牧首(或稱宗主教)」,並創建一個不再受「俄羅斯正教會」管轄、新的東正教「自主教會」─「烏克蘭正教會」,實現三三二年以來俄、烏東正教間的「歷史性分家」。此事恐將大幅升高俄烏緊張情勢。

烏國總統︰終於從俄國獨立
波洛申科對大教堂外聚集的數千名烏國民眾說,烏國終於完全從俄國獨立,這一天將寫入歷史!將創建烏克蘭正教會列為二○一九年烏國總統大選競選政見的他指出,創建獨立的烏克蘭東正教會攸關國家安全,斷開將烏國與俄羅斯「帝國」綁在一起的鎖鏈,這是烏國「國家地位的問題」,烏國現在掌握教會、宗教、精神的獨立,可比做政治獨立。

波洛申科是以不具投票權的觀察員身分出席前述主教會議。他向大教堂外欣喜地高喊著「榮耀」的信眾,引述十九世紀烏克蘭抗俄詩人舍甫琴科(Taras Shevchenko)的名言:「烏克蘭不會再喝酒了,不用再喝來自『莫斯科杯」的毒酒了。」

全球東正教名義上最高的神職人員、「君士坦丁堡(即伊斯坦堡)普世牧首區」普世牧首巴爾多祿茂一世,十月間宣布烏克蘭教會將從俄羅斯東正教會獨立,承認烏克蘭東正教會的自主地位。莫斯科暨全俄牧首基里爾(Kirill)也將失去對烏克蘭教會的管轄權。對此,俄羅斯正教會聲稱不符合教會法、不具正統性。

俄不承認烏國教會正統性
俄羅斯東正教會與俄國總統普廷關係密切。據報導,烏國約有一.二萬座教堂受「莫斯科宗主教區」管轄,近年來約有五十座教堂遭強制查封並轉移給「基輔宗主教區」。因此,在前述主教會議表決前,俄羅斯正教會呼籲聯合國、德國和法國領袖、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和其他宗教領袖,保護烏克蘭境內的東正教信徒。

(自由時報)
--
烏克蘭歷史性切割 自選39歲教會新領袖

烏克蘭東正教會15日在首都基輔舉行閉門會議後,表決通過成立脫離俄羅斯東正教會的獨立教會,並選出39歲的新領袖,此舉將加劇烏克蘭與俄羅斯的緊張關係。

會議在基輔聖蘇菲亞大教堂舉行,這場表決是俄烏兩國的最新一次對立。在投票前,俄羅斯東正教會呼籲聯合國、德國和法國領袖、天主教宗和其他精神領袖保護烏克蘭的東正教信徒。

現年39歲的基輔都主教伊皮法鈕斯(Metropolitan Epiphanius)將出任新的自主烏克蘭東正教會領袖。

伊皮法鈕斯向聚集在教堂外的數千人說,「上帝聽見我們的懇求,並給了我們預期的團結」。他強調,新教會的大門將向所有人敞開,鼓勵烏克蘭人團結一心。

參加會議的精神領袖致力於建立一個愛國的獨立教會。神父特里耶夫(Sergei Dmitriev)表示,「有鑑於烏克蘭與俄羅斯間的衝突不斷,我們應擁有自己的教會,而不是克里姆林宮在烏克蘭的代理人」。

總統波羅申科表示,烏克蘭不是、也不會是俄羅斯教會的領土,建立一個獨立的烏克蘭東正教會已成為國家安全問題的一部分。

他說:「這是烏克蘭國家的問題,我們掌握精神上的獨立,這可以比作政治獨立,我們打破了與(俄羅斯)帝國綁在一起的鎖鏈。」

17世紀末以來,烏克蘭的東正教會一直是俄羅斯東正教會的一個分支,而不是真正的教會獨立。許多烏克蘭人不滿這意味烏克蘭是俄羅斯附庸。

俄羅斯東正教會大牧首基里爾的發言人15日誓言,儘管新的獨立教會成立,莫斯科宗主教區將繼續在烏克蘭運作。莫斯科宗主教區在烏克蘭約有1.2萬座教堂,這些教堂的未來存在疑慮。

(聯合晚報)
--
烏克蘭東正教會 脫俄獨立

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紛爭從政治延燒到宗教。烏克蘭東正教會15日在首都基輔舉行閉門會議,表決通過脫離俄羅斯東正教會,並選出39歲的基輔都主教伊皮法紐斯,出任烏克蘭東正教會新領袖。

成立「沒有普丁的教會」

參與這次宗教會議的烏克蘭總統波洛申科認為,烏克蘭東正教脫離俄國教會,成立一個「沒有普丁的教會」,對烏克蘭的安全和獨立至關重要,但外界認為也很可能加劇與莫斯科的緊張關係。

2014年俄國併吞克里米亞後,烏克蘭與俄關係急遽惡化,要求烏克蘭教會脫離俄羅斯教會的聲浪愈來愈高張。今年10月,全球東正教精神領袖-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巴爾多祿茂正式宣布,自1686年以來一直從屬於「莫斯科宗主教區」的烏克蘭教會與俄羅斯教會分家,取得自主教會的地位。

烏控俄藉教會擴張勢力

波洛申科表示,烏克蘭不是、也不會是俄羅斯教會的領土,建立一個獨立的烏克蘭東正教會已成為國家安全問題的一部分,也驅散俄羅斯的帝國幻想。他並質疑,莫斯科利用俄東正教會破壞烏克蘭國家主權。教會成了克里姆林宮推動俄國勢力擴張、助長烏東分離主義的工具。

波洛申科說:「烏克蘭人終於有了自己的東正教教會,這是一個沒有普丁的教會,這個教會也沒有基里爾(俄國東正教會大牧首),這是一個不會為俄國當局和軍隊祈禱的教會,因為他們殺了烏克蘭人。這是烏克蘭的教會!」由於波洛申科明年3月將爭取連任總統,烏克蘭教會「脫俄」成功有助於他的選情。

烏克蘭東正教會新領袖伊皮法紐斯與波洛申科預計明年1月初前往伊斯坦堡,從東正教宗教主處,領取自主教會的正式文件。自此烏克蘭教會的基輔都主教將被提升為基輔牧首,和莫斯科牧首平起平坐。

新牧首將與俄平起平坐

君士坦丁堡的巴爾多祿茂之所以聲援烏克蘭教會獨立,除了波洛申科遊說,也可能與俄羅斯東正教牧首基里爾近年來挾總統普丁之威,在東正教世界自行其事、與君士坦丁堡方面多所摩擦有關。

今年年初,普世牧首巴爾多祿茂就多次公開贊同烏克蘭正教會的獨立主張,這一表態讓莫斯科牧首大為光火,今秋開始,俄羅斯正教會即全面凍結與君士坦丁堡的互動。

不過烏克蘭正教會獨立後,接下來莫斯科宗主教區仍會繼續在烏克蘭運作。莫斯科宗主教區在烏克蘭約有1.2萬座教堂與修道院,這些資產的所有權未來恐又是烏俄衝突的導火線之一。

飽受箝制332年 終於分道揚鑣

烏克蘭東正教會宣布脫離俄羅斯東正教會,中止自17世紀以來的傳統;過去332年來,烏、俄屬於同個教區,如今因兩國決裂形同陌路,在信仰上也分道揚鑣,俄烏關係恐將進一步惡化。

1054年,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方教會,和以羅馬為首的西方教會,因長期在神學、組織和紀律等方面嚴重分歧,而導致東西教會大分裂,即希臘正教(東方正教會)與羅馬公教(天主教)。

自1686年後,烏克蘭正教會一直從屬於「莫斯科宗主教區」之下,而這300多年來,烏克蘭經歷俄羅斯帝國和蘇聯統治;到了1991年,烏克蘭脫離蘇聯獨立,不過烏國的東正教仍歸莫斯科管轄。

烏克蘭的東正教會分3派,包括前述奉俄羅斯牧首為領袖的「烏克蘭正教會莫斯科宗主教聖統」、以及烏國獨立後,主張脫離俄羅斯體系的「烏克蘭正教會基輔宗主教聖統」,加上早在1921年後就獨立運作,但未受君士坦丁堡普世正教會承認的「烏克蘭自主正教會」。

今年最新調查,烏克蘭各派的東正教徒共占全體國民的67.3%,意味俄羅斯除了在政治、外交上對烏克蘭頤指氣使,甚至可藉宗教勢力掌控烏克蘭。

烏國獨立後,儘管基輔當局希望在宗教上同樣能脫離莫斯科牧首管轄,但始終未受東正教世界重視。不過在2014年,烏克蘭克里米亞半島公投要求併入俄羅斯,公投結果雖未獲國際社會承認,但俄國總統普丁政府仍強行併吞克島,並在烏東支持親俄分離主義叛軍發動戰事,兩國正式撕破臉,雙方的外交衝突更延伸至宗教。

烏克蘭國內高漲的反俄聲浪,連帶助長對信徒對教會脫離莫斯科勢力、自組東正教會的聲音,甚至開始獲得東正教世界支持。今年10月的君士坦丁堡神聖大公會議中,全球東正教名義領袖巴爾多祿茂正式宣布,300餘年來在莫斯科宗主教區轄下的烏國教會,可脫離俄羅斯教會獨立,從而為烏境3個東正教派合組新的教會,鋪平了道路。

(中國時報)
--
專家︰瑞典有機農耕方式 恐增碳排量

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研究團隊日前發表在《自然》期刊的最新研究顯示,相較於傳統農業,瑞典有機農業的種植模式會佔用更多土地,導致更多森林被砍伐,間接增加碳排放量;看似對環境更加友善的有機農業,其實更容易造成氣候問題惡化。不過,團隊也指出,該研究僅關注當地數種作物,並不代表有機農業全部都會對氣候產生負面影響。

不同於此前的主流研究方法,這項研究更著重於土地利用與碳排放量之間的關聯性。研究團隊提出一項稱為「碳機會成本」(carbon opportunity cost)的評量標準,衡量各式農產品的碳足跡,結果顯示有機豌豆相較於傳統豌豆,對氣候多出五十%負面影響;有機冬麥相較於傳統冬麥,對氣候多出七十%負面影響。此外,生產豬肉、雞肉、魚肉、雞蛋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遠小於生產牛肉、羊肉。

不等同有機農業都有負面影響
研究報告主要作者沃森尼雅斯(Stefan Wirsenius)指出,由於有機農業不使用化學合成藥劑,單位產量遠比傳統農業還少,因此需要更多土地種植;而為了獲得更多耕地,會有更多林地被開墾,導致總體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土地利用對氣候變遷的影響相當深遠,但過去的研究經常忽略掉這些影響。

研究團隊也指出,有機農業不使用化學合成農藥、化學合成肥料,可大幅降低對土壤與水資源的污染,有效保護野生動植物,「與傳統生產模式相比,有機生產模式具有許多優點…,但是單就氣候問題而言,有機模式是比傳統模式更糟糕的選擇。我們建議政府在推廣有機農業時,應更加審慎地思考與評估」。

(自由時報)
--
瑞典研究 有機耕作危害地球

瑞典查爾默斯理工大學研究發現,原先被認為有助環保的有機耕作,因為不用化肥,農夫需要更多土地來種植糧食作物。這導致大量森林被砍伐,碳排放量遽增,反而造成更大的環境傷害。

這項研究近日刊登在《自然》期刊。查爾默斯理工大學(CUT)團隊,運用「碳機會成本」度量標準,評估增加耕地對碳排放的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在瑞典種植的有機豆類,對環境的影響比傳統方式種植的豆類多50%;有機種植的穀物如冬小麥,對環境影響甚至比傳統方式多將近70%。

研究負責人沃森尼雅斯表示,問題在於有機種植不用化肥,令每畝產量遠少於傳統方式。為了讓有機食物達到相同產量,就需要更多土地。全球糧食產量受制於國際貿易,因此瑞典的耕作方法,會影響熱帶地區的森林砍伐規模。

沃森尼雅斯強調,以往比較有機食物和傳統食物時,經常會忽略增加耕地對環境帶來的深遠影響,這是很大的疏失,因為這影響比溫室效應強上很多倍。

沃森尼雅斯進一步指出,有機畜牧也需要更多耕地,因此上述研究結果也適用於有機畜牧業。

(中國時報)
--
復育動植物、鳥類 荷蘭斥資21億造人工島

荷蘭人是「與海爭地」的民族,由於二十六%的國土在海平面以下,因此以先進水利技術不斷築堤造湖,但也付出動植物絕跡等環境代價。為此,荷蘭近來豪擲六千萬歐元(約二十一.三億台幣)興建人工群島,是歐洲最大重建工程之一,希望讓環境重現生機。

荷蘭於一九三二年完成世界奇蹟工程,在該國須德海(Zuiderzee)興築堤壩,隔開北海對抗洪水,造出內陸湖泊與海埔新生地。但數十年後,用來建堤隔絕馬肯湖(Markermeer)與鄰近愛塞湖(Ijsselmeer)的沉積物,不是被水沖走就是沉入湖底,導致湖水混濁,危及魚類、鳥類、植物及軟體動物。

馬肯湖為歐洲最大淡水湖之一,面積七百平方公里,可調節荷蘭其他地區水位,如今已成為一片沒有生命的污水。為此,荷蘭非政府環保組織Natuurmonumenten發起造島計畫,資金主要來自個人捐款,希望藉由一座由五個島嶼組成的新人工群島,讓當地自然景觀恢復生機。這五個人工島耗時兩年半完工,面積七百公頃,多數地區覆蓋著稀疏植被,其中主島已對外開放,其他四島為野生動植物保留。

承攬建島計畫的荷蘭Boskalis公司團隊,在主島挖出一條長達一千兩百公尺的廊道,讓強勁海流造成的淤泥,形成沼澤地區、肥沃土壤及蓄水池,為候鳥提供覓食地。該團隊還在主島興建三座鳥類觀測站、十二公里長的人行橋及道路等。專家統計,島上出現一百二十七種植物,多數是由風傳種子散播落地生根。今年已有三萬隻燕子在此棲息,灰雁、燕鷗、大白鷺和夜鷺等多種水鳥已經回來,水中浮游生物數量也暴增,生物多樣性初步恢復。

(自由時報)
--
雙胞案權鬥落幕 斯里蘭卡前總理回鍋

引發憲政危機的斯里蘭卡總理雙胞案十六日宣告落幕,在前強人總統拉賈帕克薩自請下台後,今年十月遭解職的前總理維克勒馬新哈,重新獲得總統席瑞塞納任命,並於十六日宣誓就職,結束歷時近兩個月的權力鬥爭。

六十九歲的維克勒馬新哈在首都可倫坡總統辦公室的一場閉門典禮中,正式官復原職,這也是他第五度承接總理職務。根據維克勒馬新哈的政治盟友張貼在社群媒體上的照片,威、席兩人在典禮上均面帶笑容,朝對方合掌;但從席瑞塞納禁止記者採訪宣誓典禮來看,在經濟政策與政府治理上存有嚴重歧見的兩人似乎並未和解。消息人士甚至透露,兩人在宣誓結束後論及組閣問題時,場面火爆。維克勒馬新哈的發言人表示,他會在數日內組閣,當務之急為擬定與提交二○一九年預算案,以避免政府停擺與拖欠外債。

斯里蘭卡的這場憲政危機始於今年十月,席瑞塞納突然宣布將總理維克勒馬新哈解職,改由同黨的拉賈帕克薩取而代之;但維克勒馬新哈堅持自己仍是總理,並反控席瑞塞納違法。斯國在二○一五年通過的新憲法已取消總統解職總理的權力,況且憲法規定,現任總理領導的執政黨或執政聯盟的國會席次不足時,總理去留應由國會舉行信任投票來定奪。斯國最高法院也裁示,除非獲得國會支持,否則拉賈帕克薩無權行使總理職務;而支持維克勒馬新哈的國會,顯然不會為拉賈帕克薩背書。

總統、總理未和解 政局動盪
斯國國會十二日以壓倒性票數通過要求重新任命維克勒馬新哈出任總理;最高法院十四日禁止拉賈帕克薩職行公務,拉賈帕克薩終於十五日宣布下台,結束五十一天的政治對峙。不過,在二○○九年斯里蘭卡結束血腥內戰時擔任總統的拉賈帕克薩,誓言將在地方議會選舉中重返政壇。分析家警告,維克勒馬新哈的聯合政府仰賴前「塔米爾之虎」國會議員支持,給予拉賈帕克薩操弄空間,斯國未來政局恐將更為動盪。

(自由時報)
--
斯里蘭卡政局再變 前總理重新掌權

斯里蘭卡媒體報導,先前遭到解職的總理威克瑞米辛赫(Ranil Wickremesinghe)今天重新掌權,結束這個南亞島國長達51天的政治危機。

在總統席瑞塞納(Maithripala Sirisena)監誓下,威克瑞米辛赫宣誓就任總理。

席瑞塞納10月26日將威克瑞米辛赫解職,觸發一場權力鬥爭,導致政府運作停擺。

第5次就任總理的威克瑞米辛赫,在上午11時15分宣誓就職,據信那是他的良辰吉時。

席瑞塞納以拉賈帕克薩(Mahinda Rajapaksa)取代威克瑞米辛赫,兩度遭到國會否決,導致斯里蘭卡陷入動盪。

(中央社)
--
總理鬧雙包 斯里蘭卡親中新總理閃辭

斯里蘭卡10月發生總理雙胞案,導致憲政危機擴大、總統解散國會。斯里蘭卡最高法院13日判決總統違憲後,剛被提名不久的親中總理拉賈帕克薩15日宣布辭職;上任僅一個半月就下台,也給總統政治空間。

斯里蘭卡總統西里塞納在今年10月26日突然以無法復甦經濟為由,將總理維克勒馬辛哈解職,轉任命強人前總統拉賈帕克薩回鍋擔任總理,鬧出「總理雙胞案」,引發雙方黨派對立,憲政危機持續擴大。加上最高法院判決總統提前解散國會的作法違憲,拉賈帕克薩15日辭職,避免斯國在2019年1月5日淪為無政府狀態。

前總統兼現任總理的拉賈帕克薩在擔任總統期間時,因為不斷向中國舉債而被視為親中派。維克勒馬辛哈則是被認為親印度派。中印兩大強國勢力也被傳聞捲入這場政爭,各方都設法贏得區域影響力。

現在的局勢有利被解職的總理維克勒馬辛哈恢復原職,而且許多國家也不承認拉賈帕克薩組閣的政府。這次的政局動盪,導致斯里蘭卡被惠譽國際降級信用評等,使得經濟早已不振的斯里蘭卡,更是雪上加霜。

(世界日報)
--
斯里蘭卡法院定調 總理請辭仍難解危

僵持一個多月的斯里蘭卡政治危機將劃上句號?斯里蘭卡最高法院14日裁定,總統席瑞塞納解散國會之決定違憲後,被他強行任命的總理、前強人總統拉賈帕克薩15日宣布請辭。由於法院早前裁定,席瑞塞納撤去韋克瑞米辛總理一職屬違憲,但拉賈帕克薩請辭後,席瑞塞納還是堅持要委任另一新總理,該國政治危機恐沒完沒了。

拉賈帕克薩請辭

斯里蘭卡高等法院14日裁定,席瑞塞納解散國會之決定違憲。該國憲法規定,國會議員在其任期5年內的第4年6個月後,總統才有權解散國會。得悉法院判決結果後,韋克瑞米辛在其推特上說,「我們相信總統會立即尊重法院的判決。立法、司法和行政機關是民主的重要支柱,其所提供的制衡對確保公民權益至關重要。」

據《BBC》報導,為了結束政治僵局,拉賈帕克薩15日宣布辭去斯里蘭卡總理職務,他在辭職聲明中表示,「我並不打算在沒有提前舉行大選的情況下繼續擔任總理一職,並為了不阻礙總統的執政,我將辭去總理的職務,讓總統能為籌組新政府找到出路。」

政治危機未解除

然而,就算拉賈帕克薩請辭,席瑞塞納也沒有打算恢復韋克瑞米辛的總理職位。據《經濟時報》報導,席瑞塞納在得悉法院判決結果後隨即召開緊急會議並表示,17日將從其所領導的統一人民自由聯盟(UPFA)中選出新總理及內閣,他發誓永遠不會重新任命韋克瑞米辛,也把該國引發政治危機的責任指向他。

席瑞塞納一再企圖挑戰法院判決已惹來多國關注,該國政治危機若不盡快解除,債務危機或會接踵而來。據《路透社》報導,在多國拒絕承認拉賈帕克薩政權的合法性下,因著多項政策前景不明朗與再融資風險的不利因素,包括惠譽國際(Fitch)和標準普爾(S&P)等多國國際信評公司將再降低斯里蘭卡的信用評等。

(台灣醒報)
--
涉國安 又3中企恐遭美制裁

根據「日經新聞」報導,隨著越來越多國家跟進美國封殺華為產品後,全球規模數百億美元的供應鏈將受到衝擊;而除了華為、中興通訊外,杭州海康威視、大華技術及海能達通信等,都與「中國製造二○二五」計畫有關,不僅是協助中國國安監控的主要廠家,還接受中國政府資助,也將被列入美國制裁名單。

杭州海康威視等 皆受中國政府資助
根據高盛整理資料,自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消息曝光後,不到二十四小時,華為主要供應商就接獲全球券商的來電詢問,這些供應商包括高通、博通、日本顯示器公司(JDI)及SK海力士等。

華為去年斥資一四○億美元採購半導體,大部分是向美企採購,包括高通占十八億美元、英特爾七億美元,若美中貿易緊張進一步升高,這可能成為華為的一大弱點;今年四月,同樣高度依賴進口晶片的中興通訊,就因違反美國制裁伊朗及北韓禁令,遭美國商務部祭出出口限制,被迫停止營運,差點破產。

華為也向日本TDK和JDI分別採購智慧手機用電池及LCD面板,占兩家公司營收的數個百分點。去年華為向日本企業採購的金額約五千億日圓(四十四億美元),並暗示二○二○年時將把採購金額調高一倍;若華為遭制裁影響其資本支出,將對不少日本企業造成衝擊。

日經報導點名,除了華為、中興外,還有三家中企恐遭美國制裁,包括杭州海康威視、大華技術及海能達通信,這幾家都與「中國製造二○二五」計畫有關,不僅涉入中國國安監控業務,還接受中國政府的資助。

逾四成股權是國企所持有的海威康視,是全球最大的監控攝影機製造商,提供人工智慧驅動的影像分析技術;該公司生產的臉部識別攝像鏡頭,被中國政府廣泛用於新疆維吾爾族再教育營;海能達通信是全球主要的專用無線通訊設備製造商,許多產品被中國軍警採用。

(自由時報)
--
法黃背心抗議人數劇減 理由竟是…

法國「黃背心」示威者十五日再上街頭,是連續第五個周末集結抗議,但示威人數比上周末劇減一半。法新社說,由於法國總統馬克宏已在示威者不滿的燃料稅等問題上讓步,加上巴黎等地低溫下雨,有助於化解這場持續一個多月的騷動。

法國內政部估計,十五日全國有六萬六千人上街遊行,比上周同時段的十二萬六千人少了近半。法國警方說,巴黎約三千人在攝氏一度左右的冷雨中抗議,比上周約一萬人驟減。

始於十一月中旬的「黃背心」運動,起因是反對調漲燃油稅,但政府於五日讓步,宣布取消調漲,且總統馬克宏宣布,領取基本工資的勞工將可每月多領一百歐元、加班所得不課稅等措施,使得最初抗議目標已經達到。

政府既已針對燃油稅做出讓步,部分「黃背心」的訴求也從賦稅公平轉為強調公投發動權。「黃背心」運動正從對經濟及賦稅政策的不滿,朝爭取更多直接民主的方向發展。

法國憲法原本只允許由總統發動公投,直到二○○八年修憲放寬規定,當五分之一以上國會議員提案,加上十分之一合格登記選民、即約四百五十萬人連署支持,也允許公投成案,不過題目僅限經濟、社會及環境議題。由於成案門檻很高,直到現在都未有公投案循此管道成功發動,也仍不允許由人民直接發動。

此外,這周東部大城史特拉斯堡耶誕市集發生槍擊案,政府呼籲群眾暫停抗議,好讓警察憲兵們在連續高密度維安後有喘息空間;加上耶誕節即將到來,人們準備過節,各種因素加起來,使得響應街頭抗議的人越來越少。

警方十五日在巴黎出動八千人、十四輛裝甲車與水龍車維安,防止有心人破壞劫掠。雖然巴黎示威人數不到三千人,警方仍在香榭大道朝示威者發射催淚瓦斯,入夜後則向不肯散去的群眾噴水,希望寒冷天候能促使他們解散。警方在巴黎逮捕了一百六十八名示威者,比上周末的上千人大為降低。

在波爾多、貝桑松、南特等地也有零星警民衝突,但暴力程度不如上周。

馬克宏政治危機降溫 但支持度回不去了

法國「黃背心」示威聲勢雖然降低,但十六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法國總統馬克宏支持度續創新低,分析家說,馬克宏將被迫大幅改變執政方式。

法國全國十五日有六萬六千名黃背心示威者上街,人數比上周末少了一半。法新社說,這顯示示威聲勢已減退,馬克宏上任十九個月來最嚴重的政治危機可望逐漸平息。

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學者雷布拉斯說,「情勢已逐漸平息,但對於馬克宏強烈的仇恨還在」。

法國公共輿論研究所(Ifop)最新民調顯示,馬克宏現在的支持度只剩百分之廿三,比一個月前再降兩個百分點,對馬克宏執政「非常不滿意」的比率則上升六個百分點,來到百分之四十五。

許多黃背心示威者把矛頭指向馬克宏本人,要求他下台,並認為他曾任投資銀行家的菁英背景導致他和民眾脫節。

雷布拉斯說,這場示威顯示民眾對馬克宏本人和他的執政方式都很不滿,許多人批評他「傲慢」、「高高在上」。

因反對調漲燃料稅而在一個多月前展開的黃背心運動,像滾雪球般擴大為對馬克宏眾多政策的大反彈,且一度獲得超過七成民意支持。馬克宏被迫宣布取消調漲燃料稅、調高最低薪工人的薪資等措施,估計將讓政府支出一百五十億歐元。為了平息民怨,四十歲的馬克宏還為了過去貶抑窮人和失業者的失言表示反省。

馬克宏讓步後,上周二的一項民調顯示,民眾對於黃背心運動的支持度降低不少,認為示威是否應該繼續的民意呈現五五波。

民調專家塞馬利說:「這場運動成功迫使一個強勢政府讓步。民眾現在更有自信,情勢已經不會回到上月十五日示威爆發前那樣了。」

哈里斯機構的民調專家李維說,馬克宏已表明他願意對話,並宣布將和社運團體、地方首長、企業界和黃背心運動人士展開半年的協商,討論稅務和其他經濟改革問題。李維說,馬克宏就算不改變他改革的大方向,也會修正執行方式。

(聯合報)
--
黃背心運動超過一個月 法總統支持度再滑落

根據一項今天公布的民調,已持續5週的法國黃背心運動讓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近一個月的支持度下降2個百分點,來到23%。分析家認為,馬克宏勢必得改變治理風格。

昨天大約有6萬6000人響應「黃背心」運動上街示威抗議,約為上週末的1/2,顯示街頭運動力道有減弱趨勢。

巴黎高等社會科學院(EHESS)的資深社會學研究者勒布哈(Herve Le Bras)表示:「運動確實正在冷卻,但對馬克宏強烈的憤恨卻會留下。」

他指出,街頭運動顯示民眾對馬克宏高傲的人格特質和冷漠的治理風格深惡痛絕。

法國輿論研究中心伊佛普(Ifop)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馬克宏過去一個月以來的支持度已下降至23%新低,較月前還低2%。對馬克宏「非常不滿」的人數倒是逆向飆升6個百分點,來到45%。

(中央社)
--
北海道札幌居酒屋爆炸 傷者增至41人 1人重傷

北海道札幌市豐平區一家居酒屋16日晚發生嚴重爆炸,已有41人受傷,大部分是輕傷,但其中一人傷勢嚴重。爆炸原因仍待調查,當地媒體報導,應是瓦斯氣爆意外。

朝日新聞報導,晚間8時半(台灣時間7時半)左右,札幌市消防單位接獲民眾報案,位於豐平區平岸3條8丁目,面對國道的「居酒屋 海櫻」發生嚴重爆炸。警消趕至現場,看到烈焰沖天。

富士電視台報導,事發當時居酒屋內有41名客人及5名員工。另外,居酒屋周邊至少3棟房子被波及,有民眾受傷。

(聯合報)
--
北海道札幌居酒屋爆炸 傳20多人受傷

北海道札幌市豐平區一家居酒屋今晚發生嚴重爆炸,日本媒體報導,居酒屋整間店全毀,玻璃四散,有20多人受傷。

朝日新聞報導,晚間8時半(台灣時間7時半)左右,札幌市消防單位接獲民眾報案,位於豐平區平岸3條8丁目,面對國道的「居酒屋 海櫻」發生嚴重爆炸。警消趕至現場,看到烈焰沖天。警消指出,有20多人送醫急救,傷者意識清楚。

富士電視台報導,事發當時居酒屋內有41名客人及5名員工,已知至少10多人受傷。另外,居酒屋周邊至少3棟房子被波及,有民眾受傷。

北海道札幌一家居酒屋爆炸 傳多人受傷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消防單位表示,北海道札幌市豐平區一家居酒屋今晚8時半過後發生爆炸,附近另一家飲食店店員指出,爆炸後玻璃碎片散落一地,現場有多人受傷。

報導引述附近另一家飲食店的店員表示:「隔兩間的居酒屋傳出巨大爆炸聲,爆炸也導致自身任職店鋪的窗戶玻璃破裂,現場似乎有很多人受傷。」

(中央社)
--
凱旋門 原來有這麼多你不知道的感人故事

法國總統馬克宏已對「黃背心」示威者讓步,宣布提高低薪者工資、取消引發示威的燃油稅調漲措施。馬克宏雖然低頭,但許多人都還記得,本月1日示威者在巴黎凱旋門噴漆塗鴉、破壞門柱內的國家象徵瑪麗安娜雕像,在阿根廷參加峰會的馬克宏隔天回國後立即前往凱旋門視察,嚴厲譴責暴力,許多法國人也不認同破壞凱旋門這種失序行為。凱旋門在法國近代上史上,究竟有何特殊意義?

凱旋門是世界最出名的紀念建築之一,位於戴高樂廣場(前稱星形廣場)中央、香榭麗舍大道西端,在兩公里外的香榭大道東端,就是協和廣場。凱旋門坐落在圓環中心,巴黎12條大道從這裡開始呈放射狀延伸,構成一個星形。

1805年,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指揮6萬8000人的軍隊,在現今捷克境內的奧斯特利茨村以寡擊眾,擊敗近9萬人的俄羅斯、奧地利聯軍,為了宣揚法國軍隊的戰功,拿破崙下令建造凱旋門。凱旋門由建築師夏爾金設計,高50公尺,寬45公尺,深22公尺,是世界上最大的拱門。

1806年凱旋門動工,選在8月15日拿破崙生日。1810年,凱旋門才剛完成奠基不久,拿破崙迎娶第二任妻子奧地利女大公瑪麗-路易斯,為了討新娘歡心,讓她永生難忘,拿破崙要夏爾金用木頭和彩繪帆布在原地搭起同尺寸的凱旋門,讓新人從下方穿過,直抵羅浮宮進行結婚大典。

1811年夏爾金過世,凱旋門只完成一小部分。1814年拿破崙退位、波旁王朝復辟後,工程幾乎停頓。直到1823年,法王路易十八才下令復工。1831年凱旋門基礎結構完成,1836年法王路易-菲利普一世時總算完工。

建造凱旋門的拿破崙來不及看到它落成,1821年客死於南大西洋英屬聖勒赫拿島。1840年,他的棺木被重新移出送返巴黎,12月15日,在暴風雪中、40萬人見證下,拿破崙的移靈隊伍浩浩蕩蕩帶領拿破崙穿過了凱旋門,這也是他第一次通過凱旋門,最後將他歸葬到巴黎傷兵院。

1885年,法國大文豪雨果去世,法國為他舉辦隆重的國葬,把他的靈柩放在凱旋門下停靈一夜,才安葬於先賢祠。

1919年,盟軍在一次大戰獲得最後勝利,凱旋的軍士返回巴黎時,就是列隊由這座大拱門下邁步走入香榭麗舍大道。1921年,拱門下方空地增設無名戰士墓,以紀念140萬名一戰殉難法軍。1923年11月11日,法國戰爭部長馬奇諾在「鋼琴詩人」蕭邦的「送葬進行曲」樂聲中,首次點燃墓旁的紀念火焰,此後至今,凱旋門長明燈委員會每晚都會添火。

1944年8月26日,占領巴黎的德軍投降、法國重獲自由的消息,由法軍統帥戴高樂將軍向法國人宣布。為紀念這位帶領法國人度過二次大戰的英雄人物,巴黎市政府將凱旋門所在的星形廣場改名為戴高樂廣場。至今每年7月14日法國國慶日的閱兵典禮都從凱旋門開始。

最近幾個月,凱旋門經常出現在國際新聞中。7月15日世界杯足球賽,法國以4比2擊敗克羅埃西亞,暌違20年再度奪下大力神盃,凱旋門的牆上投影了法國隊球員的照片、球隊隊徽高盧雄雞,和代表法國兩度贏得世界杯的兩顆星星。16日法國隊回國後立刻舉行勝利大遊行,30萬名法國球迷集結在香榭大道迎接球員,紅白藍三色煙火齊放,球迷尖叫聲和汽車喇叭聲不絕於耳,坐在敞篷雙層巴士上的法國隊球員,高舉大力神盃,頻頻向球迷揮手致意。

11月11日,70位各國領袖齊集凱旋門無名戰士墓,紀念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一百周年,法國總統馬克宏在演說中要求警惕民族主義抬頭,勿忘一戰教訓。

(聯合報)
--
中印夾縫裡圖存...尼泊爾拒抱大腿 反而居間得利

喜馬拉雅山中古國尼泊爾將迎來第一條現代化鐵路,這個處於中共與印度夾縫間的南亞內陸國正左右逢源,同時接受兩國投資,從這兩個亞洲大國競爭區域影響力中得利,甚至可望獲得更多好處。

•爭搶話語權 印為尼國蓋鐵路

美聯社報導,連結尼泊爾東南部珍納普和印度比哈省傑納賈、全長34公里的閃亮新鐵道正為兩地帶來更多商機和朝聖人潮的希望。這條鐵路是印度在南亞這個傳統勢力範圍內穩住立足點的最新舉動,因中共在其龐大的一帶一路計畫上投入了數十億美元。一帶一路計畫是個基礎設施項目,旨在擴大從南太平洋到非洲和歐洲沿線共65國的貿易。

在緊鄰印度邊界的蕞爾小鎮珍納普,每天有數百人去參觀仍在興建中的火車站,看看工人們擦亮大理石地板、在月台上鋪瓷磚並在候車室牆上塗上當地藝術繪畫。

•當地人:這段時間最棒的事

62歲農民畢斯翁巴‧薩說:「這些鐵軌是我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發生的最好事情。我們都很高興將有一輛現代化的火車,這將讓旅行變得更容易與更便宜。」

一旦這條耗資8000萬美元(約台幣24.7億元)的新鐵路開始營運,下一步計畫便是延伸鐵路,深入尼泊爾。

•拉攏尼泊爾 中印投資搶基建

目前,尼泊爾只有一條通過村莊、連結珍納普與傑納賈的舊鐵路,多數時間被以摩托車和小卡車上載運日常用品的人使用。從1858年至1947年統治印度的英國人在1937年建造一條2.5英尺(76.2公分)寬的窄軌鐵路,以運輸來自尼泊爾的木材,從那時沿用至今的火車只有三節生鏽車廂,沒有車窗玻璃和車門且服務欠佳,發動機常故障數日,最終在2014年停止營運。

由於境內高峰林立且擁有世界最高峰聖母峰,尼泊爾的公路交通深受限制。多年來,該國政治人物一直承諾在這個多山國家修建新的火車線路,而中印兩國正透過提供興建鐵路方式來拉攏尼泊爾,這也促成了印度資助興建珍納普到傑納賈線的鐵路。

儘管等待新列車的人們寄予厚望,但目前尚不清楚客運服務將於何時開始。印度總理莫迪原本打算在本月搭火車前往珍納普,在一個印度教節慶開通新線路,但計畫已經取消。

•莫迪開支票 鐵路將不只一條

三面與尼泊爾為鄰的印度,傳統上對尼泊爾的經濟、社會與文化有重大影響,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印度強烈反對尼泊爾近來靠向中共。印度曾在1950年幫助尼泊爾建立民主制度,並在1990年實現民主,但尼泊爾共產黨在去年選舉中贏得政權。

尼泊爾總理奧利今年六月訪中期間簽署一項協議,內容是調查從首都加德滿都到中國大陸北方及其他地區邊境的可能火車路線。

中共正在尼泊爾建設2座機場、公路、城市道路、水力發電廠與一個水泥廠,印度同樣也在水力發電、交通與鐵路方面進行投資,莫迪在今年稍早訪問尼泊爾時,也承諾針對興建從加德滿都至印度邊境鐵路進行研究。

(聯合報)
--
曾保存耶穌包皮 義大利小鎮即將與世隔絕

曾經保存耶穌包皮的義大利小鎮卡爾卡塔(Calcata)因為道路毀損,即將與世隔絕。

經過最近的幾次暴風雨,卡爾卡塔聯外道路已經不通,只能靠步行進出。但懸岩邊的步道何時會崩落,沒有人知道。當地目前只有為數不多的藝術家、嬉皮居住。

根據地方傳說,一名日耳曼逃兵1527年逃到卡爾卡塔,被捕後關在地牢。他口袋裡裝著從羅馬教堂偷來的耶穌包皮,把它藏在地牢裡。

包皮後來被發現,讓卡爾卡塔變成朝聖地點,梵諦岡還因此設法防止狂熱主義愈演愈烈。

1987年,包皮再度被偷,但至今仍有人不死心,想尋找它的下落。即使現在要到卡爾卡塔必須在幾公里外停車然後步行,每天仍有人前往。

卡爾卡塔位於羅馬北方,開車距離僅47公里,但到了鎮內,別想無線上網或打手機,因為收不到訊號。

(聯合報)
--
英脫二次公投 有眉目了

距英國正式脫歐的期限只剩百餘日,英國首相梅伊的脫歐協議因國內各陣營反對而動彈不得,媒體報導,梅伊政府的閣員為了解決此僵局,正準備其他替代方案,包括醞釀推動二次脫歐公投。

周日泰晤士報16日報導,英國內閣大臣、梅伊的實質副手李丁頓已與在野黨工黨國會議員會商,試著建立推動二次公投的共識,內閣辦公室正討論計畫提出幾個選項讓選民選擇,包括接受梅伊的脫歐協議、無協議脫歐、或是留在歐盟。

報導指出,梅伊之前也曾和前首相卡麥隆討論過二次公投,並表示若議員表決通過二次公投,她也會支持。首相辦公室幕僚長巴威爾則表示,二次公投是往前走的唯一途徑。多位在野的小黨領袖上周也公開呼籲梅伊政府要考慮並且準備第二次公投。

彭博也報導,向來堅決反對二次公投構想的梅伊,上周提到二次公投是可能結果,雖然她仍反對,但光是提到這個想法,就可能暗示她的態度正在轉向。

李丁頓16日則表示,他曾與其他政黨議員討論過脫歐的替代計畫,但重申反對二次公投,貿易部長福克斯也說,政府並未準備二次公投,仍試著讓小幅修改後的梅伊脫歐協議獲得國會表決通過。不過,先前也曾傳出梅伊將延後國會預定上周表決脫歐協議的安排,政府也出面否認,而梅伊到最後一刻也宣布延後表決。

福克斯表示,要說服國會支持梅伊的脫歐協議,需要一點時間,可能要到明年初才能成功。但脫歐協議僵局拖愈久,要求二次公投的呼聲也將愈高,也提高工黨扳倒梅伊政府的可能性。

梅伊上周在歐盟峰會時警告歐盟各國領袖,弱歐盟堅決不願修改協議內容,這項協議已「幾近死亡」。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2/17/2/5671017.jpg&x=0&y=0&sw=0&sh=0&exp=3600

(經濟日報)
--
解決脫歐僵局 英國認真醞釀二次公投

距正式脫離歐盟的日期只剩3個多月,但英國脫歐進程卻隨脫歐協議在國內卡關而陷僵局。為脫歐進行第2次公投,在4個月前還看似是個笑話,如今卻在英國國會走廊被嚴肅討論。

彭博(Bloomberg)報導,部分內閣閣員私下談論並自發性地醞釀。在11日的一場記者會,一些在野小黨領袖敦促政府考慮,把二次公投列為值得準備的一步。

最重要的是首相梅伊(Theresa May)似也開始鬆動。她仍反對二次公投的構想,認為有損選民對政治的信任,但據報她和前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討論再次公投的構想後鬆口,說只要國會議員通過要再辦公投,她會支持。

在過去,有關二次公投的設想都是它會對梅伊帶來災難後果,但現在來看,只要規劃得宜,反而可能有助她脫離僵局。舉行一個兩階段式的投票,先問選民希望脫歐或留歐,然後再問選民究竟屬意梅伊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還是無協議脫歐。這樣的投票可能有助梅伊的脫歐協議,以妥協版之姿從光譜的兩端中脫穎而出。

據「星期泰晤士報」(Sunday Times)報導,內閣辦公廳的官員正討論相關方案,提供選民在梅伊脫歐協議和無協議脫歐之間做選擇,選票上也還是會問願否留在歐盟。

一名支持二次公投的閣員說,再次公投理由很簡單:若什麼方案在國會裡都過不了-看樣子也的確如此,就需要把問題再訴諸選民。

星期泰晤士報指出,相當於梅伊副手的李登頓(David Lidington)已與反對黨國會議員舉行過會談,盼營造二次公投的跨黨派共識。

有內閣閣員這週表示,他希望二次投公能擺在檯面上,對保守黨內的反對派講清楚,不要梅伊的脫歐協議就意味脫不了歐。就連推動2016年脫歐公投的英國獨立黨(UKIP)前黨魁法拉吉(Nigel Farage)14日都開始向支持者喊話,要為二次公投做好準備。

(中央社)
--
「脫歐草案已死」 英內閣分裂3派擬對策

英國首相梅伊近日出訪歐盟多國,尋求與歐盟再次談判脫歐協議卻吃閉門羹。英國「泰晤士報」指出,大部分內閣成員認為梅伊的脫歐協議已死,正分裂成三個陣營各自研究對策,包括舉行第二次脫歐公投等,將於未來一周的內閣會議上向梅伊提出替代方案。

梅伊上周在歐洲峰會尋求歐盟讓步,或至少就北愛爾蘭問題的「備案」(backstop)給予更多保證,卻踢到鐵板,內閣主流認定脫歐協議幾乎不可能通過國會,但回應形成三股不同意見。

第一股勢力由就業及退休保障大臣魯德(Amber Rudd)、財相韓蒙德(Philip Hammond)、內閣辦公室部長利汀頓(David Lidington)、司法大臣高克(David Gauke)和商業大臣克拉克(Greg Clark)組成,他們商討是否支持二次公投。

環境大臣戈夫(Michael Gove)和內政大臣賈偉德(Sajid Javid)希望脫歐成功,但反對硬脫歐;由下議院議長李德森(Andrea Leadsom)、財政部首席秘書特拉斯(Elizabeth Truss)和外相侯俊偉(Jeremy Hunt)則寧願硬脫歐,堅持梅伊應撤走北愛「備案」。

另據每日電訊報報導,最大反對黨工黨成員也敦促黨魁柯賓(Jeremy Corbyn)在脫歐問題上擺出更強硬姿態,並在18日向梅伊政府提出不信任動議,但接近柯賓的人士認為,在國會表決梅伊的脫歐草案前提出不信任動議,被否決的機會極大。

(世界日報)
--
川普打關稅戰 美進口陸科技品成本增13億美元

川普政府加徵的新關稅生效後,美國公司10月從中國進口的科技產品所交付的關稅比上年同期增加13億美元。

根據美國消費技術協會提供的數據以及顧問公司The Trade Partnership 對數據的分析,美中陷入貿易戰以來,美國企業10月為從中國進口的科技產品所付出的關稅成本增加逾六倍,達到13億美元。

美國總統川普自7月初以來對2,500億美元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這些關稅分三批實施,最近一批適用於2,000億美元商品的關稅措施已於9月24日生效。

美中兩國政府之間的新一輪談判為持續的貿易休戰點亮希望。在川普與習近平12月1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會晤之後,美國同意暫停執行將2000

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稅率從10%提高至25%。美國貿易代表賴海哲正在領銜談判,以在3月1日之前就中國經濟的「結構性改革」問題達成協議。

目前,無論是印刷電路板、電腦伺服器,還是吸塵器,大量科技產品都要適用提高之後的新關稅。目前為止,蘋果iPhone和Apple Watch等在中國製造的熱門產品暫時免於被加徵關稅。

(經濟日報)
--
川普貿易戰傷己 美企10月關稅大增逾400億

美國總統川普9月對2000億美元中國貨品發動新一輪加徵關稅生效後,美國公司行號10月從中國進口科技類產品,得比去年同期多付13億美元(約新台幣404億元)關稅。

彭博(Bloomberg)報導,據「美國消費科技協會」(Consumer Technology Association)提供的數據及諮詢公司「貿易夥伴」(Trade Partnership)分析顯示,今年10月增加的關稅,較去年同期多7倍,達13億美元。

川普自7月初以來,分3階段對價值2500億美元的銷美中國貨品加徵關稅,最近的是9月24日生效、對價值2000億美元中國貨品加徵10%的關稅。

對2000億美元中國貨品加徵關稅的稅率原訂明年1月1日起還將上調至25%,後來12月1日的川習會達成休兵共識,美方便將加徵關稅的時間暫緩至明年3月,以便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領銜的談判,能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讓中國對經濟做「結構性調整」。

美國企業進口自中國生產的科技類產品,從印刷電路板、電腦伺服器到真空吸塵器,幾無一倖免均受加徵的關稅所打擊。目前只有蘋果在中國生產的像是iPhone、Apple Watch等受歡迎品項有豁免,不受加徵關稅影響。

(中央社)
--
中美貿易戰 川普大獲全勝?

中國大陸的各項統計數字顯示經濟發展趨緩,其進口大豆、降低關稅等各項舉措對美國有利,美國的專業媒體因此稱川普在這一波對中國大陸的貿易戰中大獲全勝。但是這樣的勝利也許只是表面或短期的。

《企業內幕》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無疑是毛澤東之後最強勢的領導人,但在川普的強力要求下,陸方官員同意不再提及「中國製造2025」這句口號,使川普在這一波交手「大獲全勝」(outright victory)。

北京讓步不尋常

「中國製造2025」強調「自主創新」及「自給自足」,要使中國成為製造業及科技的超級強國,但面對川普的關稅攻勢,中國準備進一步開放市場,先是恢復進口美國大豆,然後是把美國汽車的進口關稅由40%降至15%。亨利‧傑克遜協會的亞洲研究中心主任John Hemmings說,北京當局同意在「中國製造2025」一事上讓步,的確很不尋常,因為「中國製造2025」是與習近平的名字緊密結合的。

連日來,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說明了中方何以讓步。11月,工業產能增速為5.4%,低於預估,是3年來的最低增幅。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8.1%,同樣低於預估,且是2003年以来的最低數字。這還只是剛剛顯示出來的數字,接下來幾個月,貿易戰的衝擊將進一步顯現在經濟數據中。

僵局中川普享優勢

《國會山莊》也有一文,稱貿易戰看似僵局,其實川普正在享有優勢,理由有3。1是美國的經濟情況良好;2是共和黨重要成員以及共和黨票倉的選民支持川普;3是中國大陸的經濟過於倚重貿易。

文章說,中國大陸今年第3季的GDP成長6.5,低於預期的6.6,且是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弱的成長。中國大陸面臨的挑戰很多,諸如要把經濟發展重心由外貿轉為內需;要降低政府負債比重;要處理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之間的矛盾等等,麻煩已經夠多了,因此「有證據顯示中國的決策階層要求盡快解決與美國的貿易戰」。

《國會山莊》指出,習近平要求盡快使貿易戰停火,因為貿易在美、中兩國的經濟所占比重有很大差異。中國的經濟總產值是美金12萬億,對美出口占了5千億;美國的經濟總產值是19萬億,對中國大陸出口只占1300億。連同上述其他原因,中國很願意早早與美國達成協議,免得習近平的統治出現不利因素。

中方志在戰爭不在戰役

不過《企業內幕》指出,中國大陸也許只是一些表面動作,目的是讓川普高興,其實中國的實質作法並沒有改變。也就是說,習近平依然朝原有的目標努力,只要能夠贏得長遠的戰爭,不在乎輸了眼前這場戰役。

《國會山莊》也認為,北京的作法是:用一些最低承諾來敷衍川普,耐心等待變化,也許美國的經濟出現疲軟,轉而有求於中國;也許美國的民意發生變化,不想再打貿易戰;也許川普任期結束,換人主政。

《CNN》報導指出,川、習在阿根廷會談之後,中方確實做了一些令川普高興的事,難怪川普發推特說貿易協議「很快就會達成」,還說,如果中國大陸此刻在經濟上有麻煩,「完全是因為我」。

貿易勝,股票卻跌

但是,CNN表示,道瓊指數上周五一度下跌約500點,因為各方擔心「中國經濟放緩會對全球造成衝擊」。CNN並指出,即使美、陸達成貿易協議,美國最在意的各項問題是否就此完全解決,仍需關注。這些問題之一是中方大規模竊取美國的智慧財產權。因此,雖然各項進展對川普而言是好消息,但有待處理的議題仍然很多。

《福斯新聞》認為,美國在貿易戰獲致重大進展,但是美股在一個月中跌了逾1000點,這意味著市場對於兩國經貿前景仍存有很大疑慮,所以「除非我們有穩定、清晰的對華貿易政策,不是只有一波又一波的關稅,否則我們會失去我們的全球經濟領導者地位」。

(台灣醒報)
--
俄饒舌歌手遭捕 普亭:防止國家墮落

饒舌歌(rap)近年來風靡全球,在俄羅斯年輕人中也越來越受歡迎,俄羅斯總統普亭表示,饒舌歌應該管理而非禁止。

普亭說,「如果不能阻止,那我們必須領導它、指引它」,他呼籲文化領袖設計一套能「管控」饒舌歌的方式。

普亭16日在聖彼得堡會晤文化顧問時表示,試圖禁止饒舌表演將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反而加強其受歡迎程度。

普亭指出,「饒舌歌基於三大要素:性、毒品和抗議」,但毒品議題特別讓人擔憂,稱「這是通往國家墮落的道路」,「宣傳毒品比罵髒話更糟糕」。

俄羅斯最近管制當代音樂,令人想起蘇聯時代的藝術審查。

上個月,名叫赫斯基(Husky)的饒舌歌手原定在俄羅斯南部城市克拉斯諾達舉行演唱會,但在當局壓力下取消,他隨後在市內的一條街道上即興表演,遭到警方逮補。

這位25歲的饒舌歌手以有關貧窮、腐敗和警察暴行的歌詞聞名,原先準備在11月21日登台演唱,當地檢察官警告,演唱會內容可能涉及「極端主義」,迫使演唱會取消。

此外,饒舌歌手Gone.Fludd在11月30日宣佈取消兩場演唱會,理由是受到「每個想像得到的警察單位的壓力」。高人氣嘻哈歌手Allj受到暴力威脅後,取消雅庫茨克(Yakutsk)的演出;流行歌手Monetochka和龐克樂團Friendzona的演唱會也被當局喊卡。

(聯合晚報)
--
俄國沒嘻哈?普亭:說唱使國家墮落

「說唱是國家通往墮落的道路!」俄羅斯總統普亭15日表示,說唱(Rap)音樂以性、毒品和抗議為三大支柱,並認為放縱說唱音樂的流行,將會使國家通向「墮落之路」(the route to a nation's degradation)。普亭要求克里姆林宮應加強對說唱的控管,並強調「如果無法制止它,那麼我們必須領導與指導它。」

防年輕人入歧途

據《時代》報導,普亭15日於聖彼得堡與文化顧問會面時表示,對說唱音樂普遍存在的毒品主題感到擔憂,也指出說唱音樂充斥不良語言等問題。他認為,隨著說唱音樂在年輕人圈子愈來愈受歡迎,他希望文化界的領航者能夠設法「控制」(controlling)說唱音樂,避免年輕人誤入歧途,使國家朝向墮落之路前進。

雖然俄羅斯著名音樂製作人、音樂製作人和諮詢委員會成員Igor Matvienko在該會議上建議,為音樂會建立一個類似「電影分級」的家長諮詢指導系統。但對於「控制」說唱音樂的具體做法,普亭未有任何具體說明,他說,政府和文化部將進一步討論相關問題。

政治因素是主因?

但空穴來風,未必無因,讓普亭不得不關注俄國說唱音樂的最大原因是,愈來愈多批評政府的歌曲透過說唱音樂而被廣泛流傳,據《衛報》報導,上月一名叫做「哈士奇」的說唱歌手,在克拉斯諾達爾演出時被警方拘捕,並指控他的演出帶有「極端主義」(extremism)元素。

這位25歲的說唱歌手,則是以其抗議貧窮、腐敗和警察暴行的歌詞而被廣泛認同,他的視頻更在YouTube上獲得超過600萬的觀看次數。隨後亦發生多位喜歡諷刺時弊的說唱歌手「被取消」演唱會等事件,引起當地說唱極大迴響,加上反普亭樂隊Pussy Riot、與DDT樂團舍夫丘克昔日的敵對關係,難以令人不懷疑箇中政治因素。

如今,普亭說要控制說唱音樂,到底是因為擔心該音樂類型宣揚毒品,而導致國家走向墮落?抑或是害怕說唱音樂宣揚政治意識型態,而對其執政帶來不利的影響?答案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普亭此舉勢惹來音樂人對「打壓音樂創作自由」、「重啟蘇聯時代對藝術作品意識形態的政治審查」之不滿與批評。

(台灣醒報)
--
紙鈔會說話!澳幣8%流入毒品犯罪

澳洲有澳幣760億元(約台幣1.71兆元)的紙鈔流通,澳洲儲備銀行(RBA)調查發現,其中高達8%的紙鈔與犯罪活動和毒品有關聯。

澳洲廣播公司報導,澳洲儲備銀行(央行)的「錢跑去哪裡」報告發現,澳洲違法經濟活動的市值約澳幣415億元,比澳洲統計局先前估計高出50%。澳洲儲備銀行認為,原因出自去年有澳幣125億元流入犯罪相關活動,而在這些經濟活動中,「現金就是王道」。

澳洲儲備銀行研究員指出:「我們推估約有澳幣35億到60億元的紙鈔流入非法經濟,這可分成地下生產(25-40億元)、購買非法毒品(大約10億元)及犯罪活動的獲利存款(10億元)。」換句話說,大約4%-8%的澳洲紙鈔涉及危險活動。

要追蹤有多少錢流入非法經濟和毒品很複雜,因為紙幣通常會使用許多次後,才會破損、遺失或繳回澳洲儲備銀行銷毀。

澳洲儲備銀行估計,2017年8月至今年8月,澳洲人大約花費澳幣130億元購買毒品。根據報告,毒品交易中,逾60億元用來購買甲基安非他命。這份研究也考量到,罪犯將很大部分的現金獲利轉換為資產,而不單只囤放現金。

澳洲儲備銀行團隊指出,當局沒收的現金與毒品數據可看出,毒梟平均只留下庫存毒品市價約2%的現金。結合銀行先前的預測,非法毒品供應鏈總共有澳幣4000萬到10億元現金,或者是流通紙鈔的0-1%。澳洲儲備銀行表示,公布現金流向有助了解未來紙鈔需求,也可了解現金如何被用來助長犯罪或逃稅。

(聯合晚報)
--
中企將接手經營海法港 傳以色列國安內閣圖翻盤

美國海軍日前表示,中國2021年將接手經營以色列最大國際港海法,美方因此勢必調整長期以來在此港的軍事行動。對此以色列國安內閣主張重審與中方簽訂的相關合約。

以色列和美國海軍定期在海法(Haifa)一帶舉行軍事操練,美方軍艦也不時在此停泊。海法附近還有以色列海軍基地,據稱可攜載和發射核彈的潛艦艦隊即駐紮在此。

不過,以色列交通部2015年和中國政府掌握多數股權的上海國際港務集團(SIPG)簽訂合約,同意這個集團自2021年起經營海法港25年。根據中國國營媒體報導,中方計劃投入20億美元擴大建設海法。

美國國防官員曾私下對以色列同僚表示,美軍勢必得調整在海法的行動。

耶路撒冷郵報(Jerusalem Post)引述熟悉相關事務的消息來源指出,美方的疑慮已迫使以色列政府高層重新檢視與中方的合約。國安和情報單位尤其積極主張採取必要措施,以維護以方和美方的安全利益。

其中一個消息來源說:「我們不希望一個號稱出於商業考量的決策對以色列和美國海軍的關係造成衝擊。」

當時代表以方與上海國際港務集團簽訂經營合約的現任交通部長卡茲(Israel Katz)也是國家安全內閣成員。

目前尚不清楚以方該如何扭轉已簽署且已開始執行的國際商業合約。以色列退役准將、以中關係專家歐立翁(Assaf Orion)認為,中國和美國近來在貿易、國家安全和其他問題上的關係緊張,為以色列內部討論中企經營海法的安全風險提供較過去良好的條件。

(中央社)
--
抗議右翼政府 逾萬奧地利群眾冒雪示威

上萬奧地利民眾今天不畏風雪天寒走上維也納街頭示威,向上任一年、由保守派與極右翼組成執政聯盟的新政府採強硬反移民路線,表達抗議;但奧地利的右傾政府民調不低。

據警方估計,即使天氣不佳,仍有約1萬7000名群眾占據首都街道;活動主辦單位則聲稱示威人數達5萬人。

許多人揮舞寫有「法西斯主義者滾出政府」、「種族歧視惹毛我了」、「要多點愛、勇氣與團結」的旗幟穿梭維也納街頭,群眾隨後聚集在霍夫堡(Hofburg)的奧地利舊皇宮外。

總理庫爾茨(Sebastian Kurz)的人民黨(OeVP)與極右派政黨自由黨(FPOe)所組的聯合政府,從去年12月18日上任,這場集會適逢新政府執政1週年前夕。

在庫爾茨政府過去一年帶領下,奧地利引進一連串強硬的反移民措施。奧地利在今年12月底前,還是歐洲聯盟(EU)理事會主席。

奧地利政府的最新舉措,是上月敲定削減移民福利的細節;此舉備受教會團體與掃除貧窮人士批評。

不過拜今年經濟成長有望達3%,加上失業率5.6%在歐元區算是最低地區之一所賜,奧地利的右翼聯合政府依然坐擁高民調支持。

庫爾茨的人民黨在去年選舉以31.5%得票勝出,如今支持率還提升至35%;同時,由副總理史特拉赫(Heinz-Christian Strache)領導的自由黨,僅從去年選舉獲得的26%微幅掉到24%。

(中央社)
--
葡萄牙醫療直升機墜毀 機上4人恐全數罹難

葡萄牙國家緊急醫療機構(INEM)及當地媒體今天報導,一架醫療直升機墜毀葡國第2大城波圖(Porto)附近山區,機上4人恐全數罹難。

葡萄牙廣播電視公司(RTP)和「早郵報」(Correio de Manha)報導,直升機墜毀造成機上2名飛行員、1名護士及1名醫師喪命。葡萄牙國家緊急醫療機構表示,救援行動已展開,但仍未尋獲直升機。

葡萄牙國家緊急醫療機構這架直升機今天送一名76歲心臟疾病患者至波圖就醫後,下午6時30分左右失聯。

當地消防局發言人表示,已出動200名救難人員搜尋直升機下落。

根據葡萄牙國家緊急醫療機構,直升機在返回位於布拉干沙(Braganca)基地途中,因氣候不佳墜毀。

(中央社)
--
印尼索普坦火山噴發 火山灰柱高達7500公尺

印尼當局表示,蘇拉威西島(Sulawesi)北部的索普坦火山(Mount Soputan)今天早上兩度噴發,噴出的火山灰柱高達7500公尺。

美聯社報導,印尼國家災害應變總署發言人蘇托波(Sutopo Purwo Nugroho)表示,將降下炙熱的火山灰,岩漿也料將沿著火山斜坡向下滑動,已籲請當地居民避免在火山附近活動。

當局並且提醒居民留意岩漿可能流入火山附近的河流中,並且籲請民眾戴上口罩以防火山灰降下。

針對今天的火山噴發,當局目前維持在次高的警戒程度。

印尼活火山超過120座,海拔1784公尺的索普坦火山是其中之一。

印尼位於太平洋火環帶(Pacific Ring of Fire)上,火山噴發和地震時有所聞。

(中央社)
--
邁向循環經濟》蘇格蘭零廢棄革命

編按:蘇格蘭於2010年提出「零廢棄」為發展目標,2016年提出「邁向循環經濟策略」,預計2025年之前循環利用70%廢棄物。倫敦預期2050年之前達成循環城市願景。英國發展循環經濟過程中,有那些創意值得台灣借鏡?中國時報特派記者謝錦芳前往英國採訪,即日起推出「邁向循環經濟」系列報導,以供國人借鏡。

蘇格蘭曾是工業革命發源地,蘇格蘭發明家瓦特(James Watt)於1776年改良蒸氣引擎,奠定工業革命的基礎;242年後,蘇格蘭要以創新精神引領世界邁向循環經濟。

在台灣,有人以咖啡渣開發環保布料,也有年輕人研發可分解的吸管。在英國,咖啡每年銷售額高達90億英鎊,每年產生50萬噸咖啡渣,其中9成以掩埋處理,必須花費近8千萬英鎊,形成一大問題。

咖啡渣可製肥料 萃取精油

摩爾(Fergus Moore)與甘乃迪(Scott Kenney)在Strathclyde大學商學院讀書時,曾在咖啡館打工,發現大量咖啡渣衍生許多商機,於是成立Revive Eco公司專門回收咖啡渣,製作天然肥料,並研發萃取精油與有用的化學成份,一方面減少廢棄物,減少處理費用,另方面開發咖啡渣的新用途。

自2015年成立Revive Eco以來,摩爾與甘乃迪年年獲得創新創業獎,今年11月甫獲得蘇格蘭零廢棄組織(Scotland Zero Waste)提供23.5萬英鎊資助年度計畫,研發咖啡渣高端應用於化妝品、藥品與清潔用品,以取代目前英國從外國進口大量化學原料。摩爾與甘乃迪表示,「我們除了回收英國的咖啡渣再利用,未來將放眼歐盟市場。」

蘇格蘭首席部長施特金(Nicola Sturgeon)10月31日在循環經濟論壇中表示,循環經濟預估可為蘇格蘭帶來逾10億英鎊經濟效益,蘇格蘭矢志成為循環經濟先驅。

施特金指出,循環經濟已成為許多國家優先政策,發展循環經濟可以創造許多好處,例如讓環境更乾淨,降低製造與消費的成本,新科技可以創造新工作機會等。

兼顧環保 創10億英鎊效益

施特金指出,「舉行循環經濟論壇會議中心所在地曾經是碼頭,Clydeside 早年曾是全球工業重鎮,在上個世紀初期,這兒是全球主要海運中心,如同瓦特發明蒸汽引擎,開啟工業革命;我們有責任帶領全球走向低碳時代。」

蘇格蘭兩年前發表「循環經濟策略」,選定食品與飲料、能源、建築、再製造等做為發展循環經濟的重點產業,並成立蘇格蘭零廢棄(ZWS)非營利組織扮演推廣並輔導產業轉型。

政府給資金 鼓勵青年創業

「循環經濟論壇」中,施特金公布3家新創公司,包括Total Homes、Revive Eco和Angus 3D,獲得「循環經濟投資基金」合計高達7千英鎊的資助。其中,Total Homes為解決蘇格蘭地區許多空屋清理時產生的家具廢棄物,這個由年輕人成立的社會企業主要協助把這些舊家具整修,以較便宜價格出售給其他租屋者,同時解決舊家具處理問題,為了清理並整修這些舊家具,衍生許多新的工作機會。

蘇格蘭零廢棄組織(ZWS)執行長古藍德(Iain Gulland)指出,「循環經濟投資基金主要目的是鼓勵青年創業家發揮創新精神投入循環經濟,這些資金投入之後,蘇格蘭零廢棄(ZWS)不持有股份,讓年輕創業者有更大的自由度。」

古藍德參與推動蘇格蘭資源回收與廢棄物清理長達25年,身上穿的外套是二手衣。他強調,人才是發展循環經濟最重要的核心,因此蘇格蘭花費很大精神在人才培育,包括循環企業領袖、推動零廢棄社區等。蘇格蘭零廢棄組織是今年循環經濟熱點主辦單位,古藍德表示,各國代表相互交流,可以創造許多跨國合作空間。

瓦特改良蒸氣機,開啟了工業革命;新一代蘇格蘭創業家將透過循環經濟開創新的循環,把工業時代留下的廢棄物化為資源,引領世界走向零廢棄、兼顧環境與社會包容的新世界。

https://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8-12-17/clipping/656/b08a00_t_01_06.jpg

邁向循環經濟》拚循環商機 政府採購扮要角

循環經濟之父施特爾(Walter Stahel)在一場演講中指出,廢棄物是丟棄的資源,而資源並非免費的,發展循環經濟與減廢帶來無窮的商機。他建議政府決策者、企業界以前瞻眼光發展符合循環經濟的科技,日本與挪威積極發展氫能,使用氫燃料電池生產零碳熱能和電力,這是非常創新的作法。

循環經濟教父級人物施特爾一篇論文「產品生命要素」於1982年獲得馬歇爾獎,強調延伸產品的使用壽命,日後被應用於循環經濟。他創辦「產品生命學院」(Product-Life Institute),積極推廣產品再利用、修復、再製造、科技升級,將產品延伸至服務層面,降低廢棄物,提升資源使用效率,創造工作機會,開拓永續發展策略。在格拉斯哥碰到來自台灣的媒體,施特爾親切地說,曾來過台灣,對台灣留下深刻印象。

現年72歲的施特爾10月31日於格拉斯哥「循環經濟論壇」的演講中指出,「循環經濟意指將產品和自然資產的質量儘可能維護最佳與最久狀態,如此一來,汽車製造廠會被迫走向租賃的商業模式,而消費者變成使用者,要強調的是永續使用,而非永續生產與消費。」

施特爾說,個人與物品之間的情感是這些物品長期被使用的基礎。他提到自己的泰迪熊和手錶是1962年製,自家兩部車是1969年份,自己住的房子興建於1756年,迄今依然維護保養得很好。

共享也是循環經濟。施特爾說,共享經濟必須以良好的管理為前提,否則會形成災難。在公共運輸方面有些成功的例子,如計程車、旅館房間租用等,必須建立良好信任與適當的管理。

推動循環經濟過程中,政府採購扮演重要角色。他指出,美國航太總署(NASA)於2005年決定採購政策,未來以採購服務為主,而非採購硬體,這項重大變革引發許多創新,例如SpaceX、Blue Origin開發出可重複發射的火箭,如此可節省大筆費用與減少廢棄物。

其次,挪威今年5月公布一項招標案推動氫能渡船計畫,預計2020年開始營運,2025年將禁止燃油船隻通過挪威峽灣,目前有關氫能渡船的設計尚未出爐,但已有造船廠接受挑戰。這是政府採購推動循環經濟的創新作法。施特爾強調,「發展循環經濟,必須在科技、商業和社會方面的創新。」

邁向循環經濟》減碳成效增5成 歐盟列優先目標

針對氣候變遷,聯合國環境署(UNEP)國際資源小組共同主席波特尼克(Janez Potočnik)在一場演說中指出,循環經濟是減緩氣候暖化的有效解方,一個較循環的經濟體會比傳統經濟體減碳績效增加50%以上。

繼荷蘭、盧森堡之後,蘇格蘭為今年「循環經濟熱點」論壇主辦國,10月30日起在第一大城格拉斯哥舉行,吸引20多個國家450多人與會。前歐盟執委會執委波特尼克10月31日應邀發表主題演講。他指出,歐盟已設定循環經濟為歐盟委員會的優先目標,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目標、競爭力等息息相關,歐盟將推動塑膠、紡織、食物的循環計畫,延伸生產者的責任與環保設計,並強化稅負、政府採購等經濟政策與誘因。

波特尼克引用瑞典永續發展顧問公司(Material Economics)的研究指出,歐盟各國推動鋼鐵、塑膠、鋁、水泥等朝向循環經濟,預估2050年時減碳績效會比傳統率由舊章的經濟體高出50%。若推廣汽車共享,推估2050年減碳績效會比傳統經濟體高出70%,政策效果相當明顯。

聯合國大會通過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與循環經濟息息相關。波特尼克指出,循環經濟牽涉社會與文化轉型,是達成永續發展目標最重要工具,開發中國家應掌握循環經濟的蛙跳優勢與商機。

針對各國發展循環經濟的步驟,他建議應訂定國家目標與時程,提出發展計畫與行動方針,制訂政策提供誘因並矯正市場失靈;鼓勵朝向循環經濟的創新;鼓勵人才開發提升資源使用效率的方法;強化跨國合作等。

(中國時報)
--
美內政部長請辭獲准

美國總統川普內閣又折損一人。內政部長辛克(Ryan Zinke)已經請辭,將在月底卸任。辛克因使用公帑搭私人飛機,又捲入土地交易醜聞遭聯邦調查。他在辭職信中批評,針對他及家人的攻擊太過惡毒且具政治動機。

川普以推特宣布辛克離職的消息,但沒有說明原因,他盛讚辛克任內貢獻,指下周將委派接任人選。據媒體取得的辛克辭呈,他寫道「去職是因為惡意且具政治動機的攻訐」,讓他無法全心完成內政部長職責。

57歲的辛克去年3月出任內政部長,任內被揭露曾3次花公帑搭私人飛機,最近一次是6月,甚至安排價值超過1萬2千美元的航班,從拉斯維加斯返回蒙大拿州老家。被踢爆後他怒稱不會出這筆錢,更表示費用早就獲批准。

辛克其他爭議還包括,前往加州巡視森林大火災情時,批評當地環保人士拒絕砍樹,才釀成森林大火燒不停,激怒環保團體。他也不顧環保人士抗議,有意開放美國外海供油氣鑽探。

美國期中選舉之後,政府通常都會進行人事改組,美國輿論多預料,負面新聞纏身的辛克可能去職。辛克下台,民主黨人額手稱慶。民主黨過去一直強調將調查辛克的不法行為,民主黨重新掌控眾議院後,原本已打算對辛克展開更嚴苛的監督。

美國內政部負責處理美國內部事務,目前職責包括管理美國聯邦土地、陸地和離岸自然資源、印地安人事務、國家公園、環境安全等。

(中國時報)
--
川普的低油價算盤 反不利美國

昔日油價下跌助長美國人消費能力,有利經濟成長,但隨著美國能源業轉型,美國總統川普為低油價歡呼的言論開始受到質疑,因為在節能車滿街跑的今日,消費者對低油價的感受度不再強烈,且頁岩油業者被迫縮減支出。

川普在11月21日推文中表示:「油價下跌,太棒了!對美國和全球來說簡直是大減稅。享受吧!54美元低油價,之前曾高達82美元。感謝沙烏地阿拉伯,油價可以再低一點!」但這番話在某些經濟學家聽來已有些刺耳。

Pantheon Macro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雪佛森(Ian Shepherdson)表示:「川普活在過去。低油價是他最不該祈求的願望。」

數十年前美國靠原油進口滿足多數能源需求,當時油價下跌對美國經濟產值的助力相當顯著,因美國人省下的油錢能轉向其他消費,企業省下能源成本也大幅提升獲利。

當時美國石油業集中在墨西哥灣的深海鑽油台。這類產油技術在探勘初期需要龐大資金,一旦鑽到油後便能靠龐大海底蘊藏量大賺10年,期間只須負擔些微營運成本。

當時美國石油產量掌握在埃克森美孚及殼牌手中。這類大公司資金充裕又鮮少負債,即便油價波動也不至於影響能源投資。近幾年隨著美國石油業逐漸轉型為頁岩油,且美國不斷擴大產量,在今年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後,美國經濟與油價之間的關係也起了變化。

頁岩油業者企業規模較小,負債比例較高,再加上油井的原油蘊藏量較小,需持續投入資金,因此只要油價暴跌就會立刻衝擊能源投資,甚至讓業者一夕之間瀕臨破產。

近年汽車業陸續推出節能車款,再加上美國逐漸脫離重工業,也使低油價對經濟成長的助益不再明顯,反而是衝擊日漸擴大。

達拉斯聯邦準備銀行資料顯示,美國每1千美元經濟產值只須消耗0.4桶原油,低於1972年的1.1桶。2014年油價自105美元高點下滑後,美國企業能源支出至2016年為止已下滑60%,造成能源產業裁員1.9萬人。

(工商時報)
--
抗議「奴隸法」 匈牙利爆發警民衝突

匈牙利國會12日通過總理歐本(Viktor Orban)推出的兩項具爭議法案,觸發大批群眾連續三晚在首都布達佩斯舉行反政府示威,14日晚約2000名示威者聚集國會大樓外,部分示威者與警方衝突,連日示威共有逾50人被捕。工會揚言16日會繼續發動示威。

綜合媒體報導,示威者14日晚聚集在匈牙利國會外,他們不滿國會通過勞工法修正案,將工人超時工作時數上限增至每年400小時,並延長雇主計算及支付加班費的期限至三年。工會批評這根本是「奴隸法」。

匈牙利還通過另一項法案,為成立新「行政法院」鋪路,以監督公共行政案件,例如公共採購案或選舉程序。由於新法院將由歐本親密盟友、司法部長特羅恰尼負責監督,反對派質疑法院將喪失司法獨立,令匈牙利變成獨裁國家。

示威群眾高喊「歐本滾開!」還拿他的名字做文章,說他是獨裁者(Viktator),並朝鎮暴警察丟擲瓶罐和煙幕彈,警方則以催淚瓦斯回擊。布達佩斯多條主要道路及大橋擠爆,導致交通癱瘓。

(世界日報)
--
全球第3國 澳洲政府承認西耶城為以色列首都

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15日表示,澳洲現在承認西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但在達成和平解決方案之前,不會遷移目前位於特拉維夫的大使館。澳洲成繼美國與瓜地馬拉後,全球第三個承認耶城為以色列首都的國家,反對黨工黨黨魁蕭頓痛批,莫里森的決定「讓澳洲在國際舞台上像個笨蛋。」

法新社報導,莫里森還允諾,當和平協議確認耶路撒冷的地位時,將會承認以東耶路撒冷(East Jerusalem)為首都的巴勒斯坦未來建國目標。他指出,支持中東地區的「自由民主」符合澳洲的利益。

與美國、瓜地馬拉不同的是,澳洲只承認西耶城為以都,此舉顯然無法討好任何一方。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抨擊澳洲不負責任,巴國外交官阿布杜哈迪說,澳洲承認西耶城為以都、東耶城為巴都,就是一種對兩國方案承諾,但以國還是會認為全耶城都是以色列「永久且不可分割的首都」。

澳洲在野黨痛批政府此舉有損澳洲國際聲譽。澳洲親巴人組織「聲援巴勒斯坦網路」主席布朗寧痛批,此舉將削弱澳洲與區域夥伴的貿易和安全關係。澳洲鄰國、穆斯林人口眾多的印尼與馬來西亞,也都批評莫里森的決定。

莫里森今年10月就曾表示,對於澳洲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他保持開放態度,當時適逢雪梨猶太票倉溫特沃斯區的議員補選,莫里森就被批評是為了贏得選舉不擇手段。

今年5月美國總統川普將駐以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以色列對這項舉動感到滿意,但激怒了巴勒斯坦人,並引起阿拉伯世界和西方盟邦不滿。

(世界日報)

健康

C肝治療雖成功 肝硬化仍會存在/許金川

Q:我是慢性C型肝炎病患,今年初接受C肝全口服新藥治療,治療12週後,C肝病毒消失測不到,治療結束後隔3個月再測,病毒仍然測不到,醫師說C肝治療已經成功了。

可是我的腹部超音波看起來還是有肝硬化,而且C肝抗體也還是陽性,請問這樣真的有治療成功嗎?C肝會不會再復發?肝硬化是否會在我C肝治療成功之後,慢慢軟化回來呢?

A:自從C型肝炎的口服新藥問世,很多C肝患者因此受惠,將纏身多年的C肝病毒根除了。根據統計顯示,C肝口服新藥治療成功的機率高達97%。

理論上,只要在停藥的3個月後,仍維持測不到C肝病毒的狀態,就表示C型肝炎治療成功,之後C肝病毒再復發的機率是相當低的。至於C肝抗體是曾經感染過C型肝炎病毒的標記,臨床上,絕大部分的C肝患者,即使已經治療成功,C肝抗體仍會呈陽性並不會消失。

不過,雖然是治療成功了,原本已經存在的肝硬化並不會因此軟化或恢復到沒有肝硬化的狀態,而肝硬化者每年有5%的機率會長出肝癌來,因此,即使C型肝炎治療成功,千萬不可忽略定期追蹤的重要性。

此外,因為C肝病毒有6種不同的基因型,原本的基因型雖然治療成功,之後還是有可能不小心再感染到其他基因型的C肝病毒,因此,對於可能造成皮膚黏膜受損的情況,還是要盡量避免。

總之,C肝全口服新藥治療的副作用少,慢性C肝患者若能藉此將體內的C肝病毒根除,可以避免肝臟進一步的發炎,也可以讓已經硬化的肝避免硬化加劇,降低日後發生肝癌的機率。

因此,慢性C型肝炎患者應積極追蹤、接受治療,才能免於日後的肝病之苦。

(自由時報)
--
3樣食材 助你遠離食道癌/江承源(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洪偵容(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胃腸肝膽科營養師)

食道癌是近10年來死亡率增幅第一的癌別,加上兩位名人相繼因食道癌匆匆離世,使民眾聞食道癌色變,但如何從吃下手呢?只要正確選擇食材,將防癌飲食生活化,就能吃得安心、吃出健康,遠離食道癌威脅。

另外,除了拒絕菸、酒、檳榔,也要遠離燙口食物、燒烤、火鍋、醃漬品等,為自己健康把關。

自然界許多食物具抗氧化或抗癌作用,如維生素A、C、E、類胡蘿蔔素、硫化合物和多酚類等,有國外研究指出,每天吃100克的柑橘類,即可降低14%罹患食道癌的風險,雖然國內並無類似研究,但可確定的是,每天盡量在一餐當中,至少吃5份蔬果,均衡攝取深綠、深紅、深黃色的蔬果,以提高免疫力。

目前正值柑橘類和番茄產季,柑橘類富含維生素C,可保護黏膜組織,阻礙亞硝酸鹽合成致癌物,而番茄含茄紅素及類胡蘿蔔素,抗氧化能力強,且能清除體內自由基,杏鮑菇含維生素A、C、E,可強化上皮細胞功能,透過將3樣主要食材加熱的方式,不失為冬天暖胃的清爽蔬食料理。

(自由時報)
--
2天拚完「延禧」 她坐著全身都痛

近期天冷,許多民眾假日不出門,窩在家中拚看劇。年約30的小芊,僅花2天就看完多達70集的陸劇「延禧攻略」,當她看完最後一集,準備起身時卻全身肢體僵硬,怎麼伸展身體肌肉就是不聽使喚,一陣痠痛貫穿全身,原以為過一天症狀會改善,沒想到連坐著全身肌肉都在痛。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主任康峻宏表示,小芊明顯是姿勢不良,導致肌肉痙攣,且已經出現不正常收縮,引起疼痛。每當天冷,民眾窩在家中當沙發馬鈴薯,門診量也會因此增加。

康峻宏說,一般人固定姿勢只要超過30分鐘,就可能造成肌肉痙攣,而沙發馬鈴薯族最常受傷的肌肉群分別為頸部的「斜方肌」、脊椎旁的「脊椎旁肌」以及腰部的「腰方肌」,這三塊肌肉被稱為「姿勢肌」。

他曾收治一名工程師患者,每天必須坐在電腦桌前超過8小時,不動如山,連續好幾個月,他的四肢出現麻痺感,怎麼舒緩都沒辦法改善,最後診斷為椎間盤突出。

康峻宏說,短暫的固定姿勢會先出現肌肉痙攣,嚴重者會出現疼痛感,若是置之不理,長期固定姿勢而不舒緩筋骨,就可能出現肌肉發炎,更嚴重就可能引起骨骼的改變,復健才能改善。

建議民眾固定姿勢滿30到40分鐘後,至少起身一次做伸展運動,不必久,只需要伸個懶腰,若是可以多擺動身體,避免肌肉痙攣,一旦肌肉出現痙攣,肌肉鬆弛劑可以給予短暫的舒緩,仍建議就醫確認病症,另外,也可以採用熱敷,改善不適感。

(聯合報)
--
睡覺怕黑開小燈? 小心可能影響生理時鐘

睡覺時,適合留一盞小燈嗎?台灣大學獸醫系暨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教授張芳嘉建議,睡眠還是關燈比較好。

人的生理機制依循日夜節律周期運作,大腦自動設定好固定時段應清醒工作、固定時段應睡覺休息,這也被稱為「生理時鐘」。「生理時鐘」幾乎不容易被改變,唯一會影響它的因子是光線;人體內生性的節律周期原來平均約24.5小時,而光線能將之調控在24小時。因此睡覺期間,應盡量讓環境空間保持黑暗。

光線之所以能影響「生理時鐘」,是因為光線進入眼球後,由眼球內的內源性感光視網膜神經節細胞 (ipRGC)接收,ipRGC會將訊息傳至大腦下視丘中的視交叉上核(SCN),而SCN正是生理時鐘的控制樞紐,因此光線會影響SCN的活性。

當SCN活性上升,會釋放出抑制性的訊息到脊髓頸神經節,脊髓頸神經節再將訊息傳回松果體,致使松果體減少釋放褪黑激素。褪黑激素是誘導入眠的重要荷爾蒙,若分泌量減少,就會影響人們入睡。

許多人有過經驗,即使閉上眼睛、關上眼瞼,似乎還是感受得到光亮,因此睡覺期間建議關燈,入睡困難的人更要讓睡眠環境保持無光才好。

(聯合報)
--
時代在進步 抽血顧心肝

老朋友見面,老王指著老婆對老張說:「這位是我的賤內。」老張:「喔!我家也有一個,比你的更賤!」

在古代,對外人謙稱自己的老婆為「賤內」,如在今日社交場合以此稱呼自己的老婆,大概很少老婆可以接受。

時代不同,許多稱呼也跟著改變,對治病、看病而言,亦是如此。例如在古代缺乏現代解剖學及病理學的基礎,治病學理與現代醫學大不相同,例如古代醫學中的肝火旺之症狀為口臭、長痘痘、睡不著,用現代醫學眼光來看,是指自律神經失調。古代沒有肝硬化、肝癌這些病名,但推測三國時代周瑜吐血而死,可能是肝硬化引起食道靜脈瘤破裂出血而死,因為一般的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出血,通常不會太大量,不會讓人死亡,除非是老人家被血塊哽住了。

長期以來,肝病號稱為國病,我國國人罹患B肝的比例是全世界最高的國家,成年人每5~6位就有一位B肝帶原。民國75年開始的新生兒疫苗注射,讓新一代的國人免除B型肝炎病毒的威脅,但是,目前聽到「賤內」會有感的成年人,大都飽受B肝病毒的威脅,不是B肝帶原者,就是以前感染過而有了B肝抗體,甚至有了肝硬化或肝癌而不自知。

因此,新時代雖然來臨,但國內2000多萬的「賤內」及「賤外」們,一定要知道好好的保肝,每年年底去抽血驗B、C肝、甲種胎兒蛋白以及腹部超音波檢查,才能擁有好心肝。

(聯合晚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