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6日 星期五

新聞自選輯 20070126

劍橋研究:穿棉製衣物 不見得更環保

英國中年婦人約瑟芬.柯普蘭最近和廿歲女兒小蕎前往倫敦市郊的Primark服裝大賣場,她們原是去買禮物送朋友,結果母女倆為自己買了靴子、羊毛衫、套 衫和一件看似昂貴,實際只賣十二英鎊(約台幣七百八十元)的人造毛皮外套。小蕎說:「這些衣服如果穿壞,扔掉就是。」
穿過就扔掉 環保問題多

類似Primark這種平價服裝大賣場近來在歐美和其他國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賣場內堆積如山的運動衫和T恤,有些價錢比一份三明治還便宜。而這類賣場也掀起了所謂「即時時尚」(Fast Fashion)業風潮。

由於價格低廉,對於「退流行」的衣服,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處理方式很簡單:扔掉。然而這也成了令人頭痛的環保問題。

全球消費者每年花在衣料和服飾的金額逾一兆美元,其中西歐和北美各佔三分之一,亞洲約佔四分之一。廉價、可隨手拋棄的衣服在許多地方已成為人們穿著的主流。

英國劍橋大學研究人員針對服飾業所造成的環保問題,新近完成一篇研究報告,題為《穿得好?》(Well Dressed?)

報告寫道,由於低價刺激買氣,英國女用服飾銷售額於二○○一年至二○○五年間增加二一%,達二百四十億英鎊(約四百七十六億美元)。

報告稱,在富裕社會,人們購買衣服多半是基於時尚考量,而非衣服的功能。換句話說,衣服往往在其天然壽命尚未結束前,便遭到更換。儘管人們逐漸習慣對空瓶罐和報紙做資源回收,但對穿過的衣物通常是隨手將它扔掉。

清理棉織品 更耗費能源

研究也發現,棉織品這類天然產品,不見得比聚酯產品環保,因為洗滌棉織品比清洗合成衣料更耗費能源。

有些具環保意識的消費者會選擇「天然布料」製作的衣物,如棉織品,認為這種布料比較符合環保。但即使選用生產過程中未曾使用殺蟲劑的「有機棉」,棉製衣料必須以熱水清洗,再用烘衣機烘乾,然後還得熨燙。

相形之下,人工合成的聚酯衣料雖然在製作過程中消耗較多能源,但這種衣料比較容易清理,乾得也比較快,能省下更多能源。

領導這項研究的朱利安.艾伍德博士指出,英國消費者習慣將不要的衣服扔掉,較不常將它們送到資源回收中心,也習慣將髒衣服丟進洗衣機洗淨,再用烘衣機烘乾,而不是將它們晾乾。

開發耐久衣 要不用租的

劍橋大學這份研究報告的結論強調全球服飾業必須重視環保,也提出若干建議,例如紡織和服飾業應積極開發「耐久服飾」,並鼓勵人們花錢購買較貴,但耐用的衣物。在當今快速變化的時尚世界,這一建議聽起來似乎不切實際。

報告提出的另一項建議更像天方夜譚,它提出「服飾租賃」的構想,指人們可考慮向租衣店租借衣服,穿到月底或一季結束時歸還,衣服日後還可租給別人,就像圖 書館出借書籍一樣。在消費者忙於追求時尚,服飾店忙著賺錢,衣服價格又如此低廉的今天,很難想像會有多少人響應這一號召。

(中國時報)
--
人造黑冰 敵人摔跤、己方可行

美國國防部已籲請科學家協助美國軍方製造出一款新穎的武器-人造「黑冰」,目的是讓敵人易摔跤,己方則不易跌倒。

冬天路面溫度較低,若溫度降到冰點以下,水氣遇路面會形成一層看不見的薄冰,俗稱「黑冰」,車輛行人易打滑摔跤。

美國國防部「國防先進研究計畫署」絞盡腦汁想出來的點子,是造出類似塑膠的物質,或是「塑化物冰」,可以運用於酷熱、乾燥的戰地,如伊拉克與阿富汗。另外,美軍還想研發出「反介質」,噴在己方的軍靴或軍車輪胎,而不致於滑倒。

國防先進研究計劃署在其網站刊登的文件中指出,要由甲地運動到乙地,地面一定要有足夠的磨擦力。該署相信,以塑化物為本而造出來的分子,也可以擁有「黑冰」的特性。

「英國廣播公司」廿五日報導,國防先進研究計畫署列出「運動能力控制系統」的擬研發清單,包括這種塑化物「冰」、造「冰」原料、「反介質」噴劑,還有清掉 這種「冰」的方法。計畫署表示研發出這種系統後,已擁有前所未有的戰場情況控制力,除能維繫作戰節奏,還能減緩敵方的追擊。該署歡迎有意參加「塑化物冰專 案」的科學家,在四月中旬以前洽詢。

(中國時報)
--
台灣負債比超過中韓

國際信用評等機構「穆迪」,昨發布台灣主權仍維持Aa3評等,展望穩定。不過穆迪也指出,台灣政府收支失衡是台、港、韓與中國大陸等四國中最嚴重的國家,財政收入不夠健全,政府債務負擔在二○○五年是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一百九十四點五,去年更飆升至百分之二百零二。

專家指預算消化不當
穆迪也指出,台灣政府的債務節節升高,一般政府債務佔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已達百分之三十八點一,較香港的百分之一點四、中國的百分之十七點九與韓國的三十一點四還嚴重。

穆 迪副總裁高級信貸評等主任Thomas J. Byrne(白任恩)昨在「台灣主權評等與銀行證券公司評等研討會」中表示,政府財政赤字及債務問題若再惡化,將影響台灣的主權信用評等,而海峽兩岸的地 緣政治雖然同步影響台灣主權評等,但兩岸的緊張局勢近期已緩和,目前也沒有阻礙兩岸的經濟交流。
專家認為,穆迪的數據代表政府沒有妥善規劃與消化預算,立法委員為了討好選民,迫使政府這幾年來多用在福利支出,而不是資本支出,財政部最低稅賦制、能源稅、捐地節稅等增稅措施雖然都已積極補洞,但財政平衡仍有問題。

白任恩同時估計去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將從二○○五年的百分之四成長至百分之四點四,但預估今年將下降為百分之四點一。

(蘋果日報)
--
杜正勝誣陷胡適/吳昆財(嘉義大學史地系助理教授)

教育部因三隻小豬是否為成語,引起社會上軒然大波,教育部長杜正勝,繼前次罄竹難書的風波,再度展現他一貫的杜氏原則──硬拗到底。這次為了強化自己的論 證,他甚至搬出胡適的八不主義,證明胡適也反對「用典、用成語」。藉此,印證他反對用典、用成語是言必有據、言必有物。

退一萬步著想,三 隻小豬是否為成語?使用成語是否代表國文教育的失敗?這是仁智之見,彼此尊重,社會上總會有共識的。但是杜正勝所引用的胡適八不主義,內容卻完全與他的論 述背道而馳,這是身為著重史料引證,不能誤引、錯引的歷史學者、中研院院士,不可原諒的錯誤,杜正勝有必要為此向國人與文史學界道歉。

胡適的八不主義,原載於1917年元月一日《新青年》二卷五號,篇名為〈文學改良芻議〉,內容的第六項不用典,是為胡適全文的重心,這也即為杜正勝所引之論據。但綜觀胡適所主張的典,乃引用學者江亢虎的分類,區隔為廣義與狹義兩項。

所謂廣義指的是成語,這是胡適贊成應該使用並發揚光大的,他說:「成語者,合字成辭,別為意義。其習見之句,通行已久,不妨用之。然今日若能另鑄『成語』,亦無不可也。『利器』、『虛懷』、『捨本逐末』,皆屬此類,此非典也,乃日用之字耳。」

對文章斷章取義
至於狹義,才是胡適極力反對的,何謂狹義,胡適指出:「狹義之典,吾所主張不用者也。吾所謂用『典』者,謂文人詞客不能自己鑄詞造句以寫眼前之景,胸中之意,故借用或不全切,或全不切之故事陳言之代之,以圖含混過去。是謂用『典』。」

由此可知,胡適完全認同國人應充分運用成語,而且更應與時俱進,賦予成語新的活力與生命,絕不是如杜正勝所言:「成語這個東西會讓人思想懶惰、頭腦昏鈍、一知半解。」(胡適的原文乃是指:「用典之拙者,大抵皆懶惰之人,不知造詞,故以此為躲懶藏拙之計」。)

總之,身為歷史學者、院士與全國的教長,卻完全不知應秉持學術求真的精神,隨意對胡適的文章斷章取義,甚或曲解、誤導全國人民,這才是台灣教育的失敗,也才是杜正勝最罄竹難書之處!

(蘋果日報)
--
80萬年前 袋獅化石出土 骨骸完整 形似非洲獅 人禍致絕種

澳洲曾是巨型哺乳動物的天堂,學者新發現一批40萬到80萬年前古生物化石,體型大如汽車的巨型袋熊、400公斤的巨型蜥蜴、兇猛的袋獅都曾活躍在澳洲,學者對此發現欣喜不已,並推論人類才是澳洲多種古生物絕跡的元兇。

澳 洲臥龍崗大學考古團隊在前天出刊的《自然》期刊發表研究成果,2002年他們在西南部奴波拉平原發現一處石灰岩地下洞穴,歷年來陸續挖出70種化石,包括 哺乳類動物、鳥類、爬蟲類和一種軟體動物,其中八種袋鼠前所未見,有的小如老鼠,有的卻有3公尺高、200公斤重;他們更首度挖到完整袋獅骨骸,對這種兇 猛動物有更多認識。

體型像非洲獅的袋獅約為160萬年前至4萬年前的生物,牠牙尖爪利,無堅不摧,即使體重跟犀牛相近的巨型袋熊,骨頭上也有袋獅的齧咬痕跡。

過去學者總認為是冰河時期造成澳洲古生物滅絕,但這批化石證實好幾種160萬年前就存在的生物歷經過多次乾旱考驗但都存活下來,直到4、5萬年前才絕種,牠們從地球消失,唯一可能就是人類出現跟牠們搶地盤,人類採焚林方式開墾農地,導致草食動物絕糧,肉食動物跟著挨餓。

疑墜落洞穴摔死
從化石推測,這批動物看來是從地面墜落20公尺深的洞穴,有些當場摔死,有些雖掙扎移動,最後卻飢渴而死,因洞穴深入地下,未受風吹雨淋,故保存極為完整。

袋獅(Marsupial Lion)小檔案

學名:Thylacoleo carnifex
存活期:約160萬年至4萬年前
體型:從頭至尾約150公分長,高約75公分
體重:約100-130公斤
特性:袋獅是全球最大有袋肉食動物,外形似非洲獅,分類卻較接近袋熊或無尾熊。門牙及臼齒銳利,能噬咬比自己體型更大的動物。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