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8日 星期日

新聞自選輯 20070128

求醫有撇步 1分鐘講出最困擾的症狀

常有病人抱怨,到醫院看病總是等等等,但一進診間,病情還沒有說完,醫師已開完處方。專家建議,看病前要先做功課、就診中則掌握訣竅,才能讓就醫過程更合理、有效率,也不致任憑醫師處置。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姚建安指出,「如何正確求醫其實是一門學問」,以台灣的醫療生態,平均每位醫師診療一名病患的時間可能不會超過五分鐘,所以病患在進入診間的前卅秒到一分鐘內,要先把自己認為最重要、最感困擾的症狀說清楚。

姚建安建議,不妨把想要問醫師的重點先條列出來,以免臨時忘了問。另外,也可先依醫師問診常問的「哪裏不舒服?」「怎樣不舒服?」「不舒服多久了?」依序想好答案,就可清楚描述自己的主訴。

以腹痛為例,要說到底是何部位出現疼痛,如上腹或下腹。至於疼痛的性質,最好說清楚是悶痛、絞痛或像刀割的痛,疼痛是持續還是間歇,有無特定發生的時間,或姿勢變化時有無改善,這些對醫師診斷都是很重要的線索。

醫師也提醒,若有持續在服用的藥,就診時應該把藥名、劑量或包裝盒拿給醫師看,可避免重複用藥或發生藥物交互作用。

另外,若醫師診斷為重症或需動大手術,姚建安建議不妨徵詢其他醫師,尋求「第二意見」,但要記得先取得原醫療診斷或病歷摘要(包括X光片或電腦斷層掃描片),並在事前稍做註記,好讓醫師迅速閱覽。

但他強調,徵詢第二意見的醫師最好為該科的權威,否則診斷結果若模稜兩可,反而增加困擾。

(聯合報)
--
全台僅8人同血型 病婦等救命 冷血男「寧賣不捐」

明(廿九)日將動手術的病患張淑文,血液屬極罕見「O型JK3」,全台相符捐血人只有八人,開刀需六袋鮮血,目前三人捐了五袋、就差一袋血,偏偏同血型呂姓男子「寧賣不捐」,張淑文家屬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卅六歲婦人張淑文,去年底因不慎車禍摔傷,造成腰部椎間盤突出。她起先不以為意,直到強烈陣痛速度加劇,才在先生蔣博章要求下,前往署立桃園醫院住院檢查。

檢查結果並無太大意外,椎間盤突出手術也計畫在下周一進行。沒想到院方抽血化驗時赫然發現,張淑文血液裡存在一種極罕見的「JK3」紅血球抗體,血庫根本沒這種血。

定期捐血 不知自己這麼特別

「我有固定捐血的習慣,懷孕生產時也曾抽血檢驗,可是從來就不曉得我的血液這麼稀有。」張淑文回憶院方轉告經過,仍感到不可思議。

新竹捐血中心接獲署桃通報,總動員洽請各地捐血中心協助搜尋建檔資料,目前比對出全台捐血人共八人相符,其中台北區四人、桃竹苗一人、雲彰南兩人、高高屏一人。

救人分秒必爭,業務組長王瓊玉緊急聯絡各捐血中心,想盡辦法通知這八人捐血救人,但部分捐血人已搬遷,僅聯絡上台北兩人,慷慨捐了三袋血,另高雄一人,也毫不遲疑的捐了兩袋血。

兩人慷慨捐輸 他卻開口要錢

距手術安全範圍六袋全血,就差一袋二百五十CC鮮血,寄望同血型、家住桃園縣的呂姓男子能響應捐血救人。署立桃園醫院指出,雖只少一袋血,萬一手術發生大量出血,張淑文就很可能會休克昏迷,「用錯血」也會出現凝血危機。

但醫院、捐血中心都聯絡不上呂姓男子,只得求助桃園縣警局,管區員警何國忠警方立刻展開「尋人大作戰」,連續兩天不眠不休四處打聽,終於聯絡上呂姓男子,希望能成功救人。

無奈最後結果卻讓何國忠大嘆「世風日下」,因千方百計取得聯繫,呂姓男子竟要求「提錢來講」。呂某不但寧賣不捐,還對何國忠表示:「血是我的,我不捐就不捐。」。

面對原本存在希望破滅,蔣博章把所有寄託放在網路求救文字上。「我不認識你,但我謝謝你。我老婆是一位溫柔體貼的好情人,也是一位特殊血型的好女孩。最近她要開刀,是O型血抗體JK3的特殊血型,請大家幫幫忙!」

不過這段文字並沒有引起太大迴響,眼見血型稀少的少數族群還不團結自救,張淑文獲悉呂姓男子寧賣不捐,痛心的說:「我不稀罕他的血,絕對不會跟他買血救命!」

王瓊玉也強調,捐血中心職責是幫醫院、捐血人及輸血人搭起撮合橋樑,絕不允許賣血行為,因捐血救人不但是義舉,也有助新陳代謝。

院方昨天下午替兩夫妻愛女蔣嘉恩抽血檢驗,希望在緊急關頭能派上用場。不過蔣嘉恩年僅十歲,且血型並未完全符合,要降低張淑文手術危險性,仍有賴熱血民眾協助。符合O型JK3血液的民眾可向署立桃園醫院聯繫,電話(03)3699721。

(中國時報)
--
抗原、JK3

病毒在人體內大量繁殖時,所製造的一種蛋白質,稱為抗原;一般通稱紅血球上的表面物質,就是抗原,每人血型系統不盡相同,因此不同抗原就會有不同頻率。

抗原可分為表面抗原、核心抗原及e抗原,而每個抗原都有相對的抗體,它們各代表著不同的臨床意義。JK3這種存在於紅血球中的特有抗體,出現機率幾乎是百萬分之一。

因此只要同血型,絕大部分健康民眾可以捐血救人,但病患抗原血型系統如屬JK3型,輪血只能輸JK3型血液。

簡言之,血型雖概分為A、B、O及AB型,不同族群有不同類型的血型系統,但絕大部分抗原血型系統都屬D型,頻率高達九九.六七%,但JK3型則幾近於零。

也就是全省O型JK3民眾到底有多少人不得而知,因沒捐過血或輸過血,就不會知道血型系統。不過依國人血型系統抗原頻率,JK3人數絕對少之又少。

新竹捐血中心透過全省各捐血協助搜尋,全台目前捐血建檔資料中,O型血屬JK3型者只有八位,機率之低有如中樂透頭彩。

(中國時報)
--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 160年不敗秘訣 堅持古典自由傳統

閱讀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的方式,有兩種極端。一種是才看兩頁,眼皮便忍不住下垂,悠悠見周公去的人;一種則是從頭到尾,逐字不漏,讀完整本刊物才稱心如意的讀者。

無論是那種極端,或一般讀者,只要接觸《經濟學人》,印象最深刻,最喜歡和最受不了的,可能非其寫作體例莫屬了。沒有一份新聞刊物的寫作,可以像它一樣,連續三行半寫下來,沒有斷句,沒有一個標點符號。

堅持不具名 部落格亦如是

《經濟學人》不但在書寫上有自己的體例(house style),在媒體爭相邀集名筆,所謂名家寫作的今天,更是極少數堅持不具名報導的刊物。目前在英國報章雜誌裡,除了另一本以調查報導見長的「私人眼」(Private Eye)外,不具名的風格,已經絕種。

自一八四六年成立以來,《經濟學人》雖然跟著數位化時代來臨的腳步行進,新近設立了兩個部落格,但在編採寫作風格上,不動如山的意志,於此可見。

令人更好奇和意外的是,在全球平面媒體一片景氣低迷中,過去十年,《經濟學人》的發行量,每年卻都以百分之七到百分之九間的比例上升。目前,《經濟學人》的發行量為一百一十三萬多份,比十年前上升了百分之八十七。預料這個數目,到今年二月統計時,還將上揚。

北美發行量 英國本土三倍

從其發行分布,不難發現,為什麼公認這本在倫敦市中心編輯的刊物對華府的影響力,超過「時代雜誌」和「商業周刊」?《經濟學人》在北美的發行量佔其總發行 量的百分之五十三,是英國本土(百分之十四)的三倍之多。其在歐陸的發行量佔總發量的百分之十九,亞洲(太)區域為百分之十一。

一本在倫敦編輯的周刊,憑什麼可以在全球平面媒體低迷中,獨樹一幟,屹立不搖?《經濟學人》的編輯哲學和秘密是什麼?它隱藏在倫敦聖詹姆斯公園後面,夾雜 於私人俱樂部雲集的Pall Mall和專買紳仕服飾用品 Jermyn st 間的編輯總部,是如何決定每期的封面故事和定稿的呢?《經濟學人》新任總編輯米克史威特(J. Micklethwait)日前在一個私下場合,透露了這本一百六十年英國老刊物的傳統精神、編輯作業,以及未來規畫。

身為第十六任總編輯,現年四十四歲的米克史威特強調,歷任總編輯的作風和原則就是低調。他們只有在離職撰寫告別信時,才具名與讀者說再見。這樣的風格,百餘年未變,並延伸到其作者群。

社區性編採 沒有個人主義

米克史威特指出,《經濟學人》目前有七十名記者和編輯,並有計畫的增派駐外特派。但是編採過程則是一種「社區性的編採」關係,《經濟學人》的記者要參與編務,編輯也要寫稿,沒有任何個人對自己撰寫、報導在該刊物的文章擁有智慧財產權,版權一律歸屬《經濟學人》。

「《經濟學人》是一個招牌」,米克史威特說,在這個品牌下,沒有個人主義,只有集體責任和榮辱。進入這個「社區」裡,首先要磨練的是寫作品質。除「使用好 的英文寫作」外,《經濟學人》同時講求報導格調,例如不稱美國卡特總統為「花生農夫」,對小布希可以嚴厲批評,但不說他是「德州佬」。

《經濟學人》迄今仍然採取傳統的編輯核稿作業程序,「一切都很人工化」。因為文稿不署名,代表的是共識立場,編輯時反而可以沒有負擔,全然放手修訂。

定位觀點報 提供思考方向

至於編輯策畫,每周五出刊的《經濟學人》不以雜誌自居,而以「周五觀點報」(Fridayviewspaper)定位。它不是替一周發生的新聞做總結或歸納,而是告訴讀者,在這些事件中,什麼是大眾「真的」必需知道的,以提供其他思考方向和討論空間。

每周一上午召開的編採會議上,決定當期封面和主題。儘管它是一個親商業、中間偏右立場的刊物,它推崇雷根和佘契爾夫人,甚至支持越戰和伊拉克戰爭,米克史 威特說,《經濟學人》真正最感驕傲的傳統核心,仍是其「古典的自由傳統」。  每當編輯會議出現歧異,最後大家總會繞著「自由派會如何處理這個議題?」思考辯論。從早期反奴隸制度、主張廢除死刑,支持同性戀婚姻到後九一一,推動關 閉關達那摩監獄,《經濟學人》走的都是自由派路線。

不怕激怒讀者 鼓勵辯思機會

最近一期探討有機食品未必有利於環保的議題,曾大大激怒環保團體。對此,米克史威特說,《經濟學人》在選擇和決定題材時,不會為挑釁而挑釁,但非常樂意讓讀者感到不舒服(happy to discomfort readers ),創造鼓勵討論和辯思的機會。

平面媒體在數位化的時代裡,是否只有消退一途,從《經濟學人》的例子看來,看來還未有定論。

(中國時報)
--
A菜 通乳助發育 脾胃虛寒、痛風者少吃

葉萵苣就是一般人熟知的A菜,又名「妹仔菜」、「鵝菜」,原產於地中海沿岸,葉呈尖形,吃起來味道有點苦,是市場常見的蔬菜之一。

A菜大約在10世紀初傳入中國時,必須以千金的價碼,才得以吃到這種略帶苦味的青菜,所以有「千金菜」這樣的別稱。

中醫認為,A菜性涼、味甘苦,有通乳汁、助發育、消水腫功能。A菜含有包括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C、菸鹼酸、鐵、鈣、磷等營養成分。

A菜適合兒童、青少年發育期、孕婦、飲酒者食用,也適合高血壓、冠心病、心律不整、水腫、肥胖症、糖尿病患者。

A菜半斤洗淨,瀝乾水分,蒜頭3粒去皮拍碎,起油(芝麻油)鍋放入A菜和蒜頭,快炒1分鐘,起鍋前,撒鹽和白芝麻粒,熄火拌勻即可,這道菜有促進胸部發育的功效。

選購食用A菜應注意以下各點:

●選購葉片完整,無病斑、顏色翠綠鮮脆、葉脈扁平的A菜為佳。
●不要煮太久,以免失去脆感。
●A菜性涼,脾胃虛寒的人要少吃。
●A菜含草酸及普林(嘌呤)類成分,痛風的人不要吃。

(自由時報)
--
非洲堇淨化空氣 最讚

國 內第一本調查室內植物淨化空氣品質能力的研究手冊將出爐。環署委託台大園藝系調查市售常見的50種室內植物,發現非洲堇、皺葉椒草、波士頓腎蕨、嫣紅蔓、 聖誕紅等植物,降低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滯塵(減少塵埃污染)能力佳。專家建議,春節期間訪客增加,民眾可多選購降低二氧化碳濃度的室內植物,維持室內空氣 品質。

首見室內植物手冊
國內首度強調「機能性」的室內植物手冊預定下月底上市,售價可能在150元~200元間。主編手冊的台大園藝系教授葉德銘說,此研究是在台大七間密閉辦公室進行,約花半年時間,以給星等符號呈現各種植物的淨化空氣能力,五顆星為最佳。

非洲堇是此次調查中降低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滯塵能力最佳的植物,兩項評定都達五顆星,平均每平方公分葉片可吸收空氣中30毫克的懸浮微粒。春節受歡迎的蝴蝶蘭,雖未列入調查,但葉德銘說,蝴蝶蘭屬夜間才張開氣孔的植物,「晚上擺一盆在室內,有助降低二氧化碳濃度。」

至於室內植物的照顧方法,葉德銘建議要把植物放在光線明亮處、表土水乾了再澆水。
喜歡種植花草的民眾李先生說:「手冊感覺頗實用,若定價合理應該會買來研究。」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