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4日 星期三

新聞自選輯 20070704 指考篇

指考60分就可錄取 教部籲設最低門檻

大學指考昨天結束,今年因報名人數減少近萬人,預估五科六十幾分就有學校念,教育部希望大學招聯會要把關,維持一定素質,研議訂定填志願單科最低門檻,但招聯會擔心後段私校招不到學生,暫不考慮。
大考聯合分發委員會分發組主任郭堃煌指出,傳統聯考各類組會設定最低繳卡標準,即採計科目底標總和,至少有一百多分。民國九十三年,大考各校系採計科目放寬為只限採三到六科,再也無法依類組訂最低繳卡標準,因此取消。

郭堃煌說,根據他的估算,十年後大考招生來源將減少三萬人,私校減招、關門是遲早的事。預估今年考生只要有填志願,錄取率將比去年的九成一略增,但還不至於有太多缺額,去年各校系共只缺額廿九人。

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說,五科六、七十分就能讀大學,素質實在太差、太離譜了。教育部最近提案,希望招聯會討論,至少訂定單科最低繳卡門檻,如英文系至少設定錄取生英文最低分數,不能連英文零分都能讀英文系,但招聯會擔心後段私校招不到學生,教部會和招聯會溝通。

招 聯會主委、台大校長李嗣涔解釋,站在國立大學立場,恢復聯考最低繳卡標準,不影響招生,但在大考錄取率高達九成多的現狀下,少數後段私校可能因此招不到學 生,死路一條,曾有學校訂定最低繳卡標準,結果只招到一名學生。教育部應有配套,例如開放招收大陸學生,不能任由這些學校倒閉。

台北市補教協會總幹事張浩然指出,今年指考只剩十萬人報名,錄取率預估會飆到九成多,他還說,今年自然組只要五科總分六十幾分就有學校念,想落榜都很難。

台南的興國管理學院校長黃俊杰說,該校錄取分數雖低,但校方定位為實用大學,所有課程都朝向實用、與當地企業結合,學生畢業時的素質,絕對比四年前大大提升。

同樣位於台南麻豆的致遠管理學院校長朱文雄則認為,訂單科門檻有必要。他說,高中生畢業時,對自己的未來方向應有一定認知,若英文零分還要讀英文系,入學後鐵定讀得很辛苦。

本土化政策方針 命題老師不甩?

大學指考昨天結束,昨天歷史科考題台灣史部份僅占十八分,較往年明顯減少,不少學生大呼「被騙」,感覺命題老師並不買教育部本土化政策方針的帳。

今 年指考題目普遍來說各科難易度差不多,但國文命題文言文比率大增,數學也出現文言文命題,往年偏重的台灣史,今年份量減少,但地理的配分又出現外國地理占 了一半、台灣地理廿分、中國地理僅有四分的情況。讓考生抓不住命題方向,也普遍覺得今年出題老師並不受教育部去中國化的政策影響。

指考國文題有六成七是文言文,加上數學乙有一題是以文言文命題。在「台灣優先」政治氛圍中,許多考生在老師叮嚀下,都猛K台灣史,結果出題的分數十八分,比去年、前年的廿四分都少,讓考生跳腳,但補教及高中老師都認為,這樣才符合課程比率,無關政治。

考生蔡同學認為往年都是以台灣史為主流,但今年題目都大爆冷門,她說,該不會是命題老師故意和教育部長唱反調?而且她很後悔分配太多時間準備台灣史。也有高中歷史老師批評,命題老師完全不管高中課綱內容,考後應該公布出題的老師。

入闈的審題老師陳惠珠認為,目前高中歷史台灣史只占高一兩冊的五分之一,指考台灣史只占十八分,還算合理。

指考入闈審題的國文老師陳麗明指出,今年指考國文科文言文占分六成七,符合課程標準。指考應以能否考出學生理解、感受能力為第一,文白比率反倒其次,好文章不分古今都可入題,無關意識形態。

大 考指考昨天結束,入闈審題的高中老師中午出闈。北一女國文老師陳麗明說,不管教育部的國語文政策未來如何改變,至少就今年考生而言,適用八四年課程標準, 即文言文比率占六成五,湊巧今年試題和去年一樣,文言文都占總分六成七,符合課程標準精神;其實九一年指考首次登場,文言文比率甚至高達七成七。

她指出,好的白話、文言文都可入題,無關政治,例如今年國文廿三題,出自中研院士夏志清的名著「中國現代小說史」,就很肯定胡適推動白話文的地位,足見命題教授不貶抑白話文。

陳麗明說,今年指考出的文言文並不難,翻譯文章也不冷僻,應該不難答。未來九五、九八課程綱雖然把文言文比率降到四成五,她希望命題老師不必拘泥,以出好題目為要務,不要捲入意識形態之爭。

(聯合報)
--
7成7自然組跨考 威脅不小 數乙難 社會組進商管科系變難

大學指考結束,大學多元入學專家表示,今年七成七自然組考生跨考數學乙,數學乙又比去年難很多,對社會組考生不利。預估今年自然組考生成功搶進採計國、英、數乙三科的商管科系將大幅增加,對商管科系有興趣的社會組考生要小心了。

社會組錄取分數應會降

另依台北市補教協會推估,今年社會組國、英、數乙、歷史、地理五科,頂標總和預估三二六分,比去年三三八分下降十二分。今年社會組五科均標總和二○五分,比去年二一六分下滑十一分。今年社會組科系錄取分數應會下降。

至於自然組考生,國、英、數甲、物理、化學五科預估頂標共三二四分,比去年三二一分高三分。以這五科的均標來看,今年預估一八二分,比去年一七八分高四分。自然組科系錄取分數稍微提升。

去年採計國、英、數乙的科系有一五三個,今年只剩一三六個,包括台大財金系、經濟系、政大商學院等知名商管科系。由於今年採計國、英、數乙的科系比去年少,加上數學乙較難,社會組考生「雪上加霜」,進商管科系難度提高。

商管科系傳統上被列為社會組科系,最近幾年自然組考生紛紛跨組加考數乙,攻佔這些科系,社會組考生備受威脅。去年數乙超簡單,滿分有一七二四人,九十分以上高達一萬零九十五人,社會組考生考得很好,自然組考生搶不到太多商管科系的招生名額。

當心自然組考生搶名額

大學多元入學專家劉駿豪表示,今年數乙稍難,自然組與社會組考生得分差距會拉大,數乙考得好的自然組考生進商管科系機會增加,社會組考生選填志願要小心。這種情形和九十四年數乙不易,自然組考生搶很多商管科系名額類似。

台北市補教協會推估,今年數乙頂標、前標、均標都可能比去年降廿分以上,考九十分以上的人將大為減少,自然組考生表現應比社會組考生好很多。

補教老師建議考生,十九日大考中心公布最低錄取分數及累計人數後,考生不妨多蒐集資訊,準備上網選填志願時,才有足夠的參考資料,以免影響權益。

(中國時報)
--
一堆問「題」 凸顯不專業

舉辦六年的大學指考,多年沉痾似乎一併爆發,從身障生申請報讀遭拒凸顯應變能力不足,到命題爭議暴增、撞題甚至疑似「抄題」,文言文、台灣史試題配分及考科難易度變化極端,更是凸顯命題嚴重欠缺穩定度及信度,大考命題的專業度幾乎崩盤。

更令人詫異的是,還有文言文命題,遭外界質疑或是推崇為對政治時政的隱喻反諷,凸顯出的其實是大學指考已被長期匿名、不需面對社會公評的命題教授所挾持操控,成為個人喜好意念的闡述工具,十數萬考生的權益則是最大犧牲品。

細數三天考試重重問題,第一天大考中心拒絕身障生臨時申請報讀,雖有礙於規定的行政規範可以理解,但也清楚凸顯大考中心僵化的通病,距離明年大考還有足夠訓練時間,卻連規劃儲備人才的改善誠意都不願承諾,這種不願面對問題的消極態度,才是最令考生及家長無法接受的地方。

大考命題更是年年遭受詬病,相對於較晚起步的國中基測,早以經過試考、修題等審慎過程的「題庫」出題,大考卻還是一直沿用傳統的臨時組員命題、入闈組題,不僅試題穩定度、難易度總是因人而異,命題老師更是到處找題而不時傳出抄襲、撞題問題,命題品質根本不保。

以 今年國文科文言文試題高達六成六來看,甚至數學乙都以文言文出題,大考中心還以未超過九一年大考七十%、未超過舊課程文言文比例六成五而自以為是,但事實 上,今年古文題整體配分超過七成,這是逾越課綱、影響考生權益的關鍵,這明顯是為命題不周找藉口,漠視大考命題早已與高中教學發展趨勢背道而馳。

這其中凸顯的最大問題,是指考已經成為命題老師個人操控的工具,不僅未能避開政治敏感性議題,動輒胡亂調整配分比例,還被外界解讀為以試題彰顯個人意念,無論命題老師個人是否真有對抗政治時政的原意,但是造成外界社會誤解或另類詮釋,就顯示命題專業性出現瑕疵。

大 考試題問題重重,委託辦理的大學招聯會總是將責任推給大考中心,大考中心則推給命題委員會,而命題委員又總是匿名不必接受社會公評,這種互踢皮球的戲碼, 一年又一年上演,今年是否還是不了了之的爛戲一齣,芸芸考生及家長都必須擦亮眼睛看仔細,命題不專業的大學考試不能再因循苟且。

(自由時報)
--
歷史 超簡單 「國中程度就行」

「歷史超簡單,只要有國中基測程度就可以了。」建中的楊同學說。由於題目偏易,許多考生考出來後都眉開眼笑;但也有人不滿台灣史出得太少,「實在很後悔花這麼多時間讀台灣史,應該把複習重點放在別的地方。」

跨考的建中李同學表示,「我原來主攻第三類組的,但沒想到現在史地考得比理化好,可以考慮改唸第一類組了。」許多跨考的考生都說,因今年數甲難、史地易,可能有不少第三類組的中後段考生,會改讀第一類組。

建中李同學說,歷史考題多是國中與高一、二的課本基本題目,高三部分考得很少;同時考題多為觀念的判斷,用刪去法就可以輕鬆應答,拿七、八十分以上應該不難。

崇光女中自然組李同學也反映說,自己考前沒有特別準備,竟然題目出得這麼簡單,再加上數乙考得很順,簡直賺到。

中 正高中楊同學也認為,題目都只簡單地問發生時間、可能的事件,沒有複雜的觀念;比較特別的是單選第三題「那邊要統,這邊要獨。漢賊早已兩立,敵我正在言 歡。四十年前的神聖使命,成了四十年後的今古奇觀。」要學生答「逝去的文學」所指為何,答案是「反共文學」,這題在現在的時空背景來看,感覺有點怪怪的。

崇光女中李同學說,單選十五題附了一幅版畫,請考生依版畫內容推測「英格蘭白人奴工」所指為何,但是版畫印得不清楚,會影響作答。李同學還說,單選第十題有關拿破崙的題目,題幹線索很多,包括三色旗等,題目出得太簡單,簡直是「白痴考題」。


(聯合報)
--
歷史簡單「反共文學」考題有抄襲之嫌

台北市高中歷史輔導團老師和台北市補教協會歷史老師都指出,今年指考歷史是近五年來最簡單的一次,預估頂標會較去年提高七分以上。

歷史出了一題「反共文學」考題,是不錯的台灣史考題,可惜有抄襲台中一中和板橋高中段考試題之嫌。

今年指考歷史試題偏易,對跨組考生或社會組考生有利?台北市補教協會歷史老師葉施平認為,因為題目簡單且鑑別度不高,所以對跨組考生有利。

但中山女高歷史老師李彥龍認為對社會組考生有利。他解釋,去年,高三文化史部分僅占十四分,今年占卅分,幾乎占整份試卷的三分之一。高三文化史只有社會組 考生才選修,尤其試題涉及文化史部分,多須較深入概念才能判斷,有助區別社會組考生與跨組考生。今後命題只要持續今年的配分比例,應可提升高三社會組學生 的學習動機,亦可增加跨組考生的門檻。

爭議題方面,葉施平認為沒有爭議題,但非選擇第一題提供的二段資料,不易掌握重點,多數考生可能不知如何作答。這二段資料的重點是「從邏輯到人文」,也就是「從理性主義到浪漫主義」。

李彥龍說,整份歷史試卷堪稱「難得的完美」,但第十三題有些許爭議。此題問哪個國家的統治者實施「開明專制」,歷史老師認為C「統一德意志的普魯士」較符合題目敘述,但也不排除A「彼得大帝時的俄羅斯」,簡明版大英百科全書中,彼得大帝列在開明專制的統治者。

至於「反共文學」題:一九九○年代年代,有一位作家在《一種逝去的文學?》的文章中說:「那邊要統,這邊要獨。『漢』『賊』早已兩立,『敵』『我』正在言歡,四十年前的神聖使命,成了四十年後的今古奇觀。」此一「逝去的文學」所指為何?答案是「反共文學」。

李彥龍說,這個題目出得不錯,可惜有抄襲高中段考之嫌。他說,大考中心向來蒐集高中段考和模擬考試題,指考可以考同樣的概念,但抄襲就很不恰當,對沒接觸過同樣題目的考生很不公平。

台灣史僅占十八分 跌破眼鏡

「昨天考完歷史後,我被學生K!」台北市中山女高歷史老師李彥龍說,指考前他建議考生,「先讀台灣史,再讀世界史,有空再看中國史。」不料昨天的歷史考題,台灣史占十八分,中國史高達卅二分,跌破眼鏡!

李彥龍說,去年指考歷史試題台灣史占廿四分,如果再加上和日本相關的考題,幾乎衝到卅分;前年台灣史比重大約廿分;九十三年和今年差不多。因為前年和去年的台灣史比重快速往上衝,所以他考前建議學生先讀台灣史。

台北市補教協會歷史老師葉施平說,台灣史占十八分,而且簡單。反常的是,以前清末民初的中國近代史出題不多,甚至不出,今年卻占十五分左右。

李彥龍和另一名中山女高歷史老師邱永春都是台北市高中歷史輔導團解題老師。他們說,現行課程標準中,台灣史僅占高一下的三分之一,即高一的六分之一。以今 年考題台灣史占十八分而言,雖仍嫌略多,但已較前兩年符合課程標準規定。李彥龍認為,台灣史的合理占分應在十二分至十五分之間。

李、邱說,今年歷史考題文字敘述較近年簡短,有利學生詳細閱讀後判斷。今年史料題(引述資料或研究內容)雖多,但不難判斷;情境題、圖表題較往年少。部分 考題,如第五題考日治時期內地延長主義、第十四題寫實主義(科學主義)、第廿二題中國經濟重心轉移等,皆為常見考題。

王德威不滿:命題委員誤會我的意思

今年大學指考歷史科出了一題引自中研院院士王德威《一種逝去的文學?》文章,問此一文學指的是什麼,老師認為答案是「反共文學」。目前人在美國哈佛大學任 教的王德威昨天說,反共文學「並沒有逝去」,出題者要求學生選出「逝去的文學」所指為何,根本是誤導。王德威希望命題老師熟讀他的文章後,「再思考」。

王德威表示,此一考題只摘錄他文章的第一句話,顯得語意模糊,只要讀過全文,就可理解他的結論其實是:文學史裡的反共文學並沒有、也不必「逝去」。

王德威文章《一種逝去的文學?》的副標題是「反共小說新論」,收錄在他的專書《如何現代,怎樣文學?》。他昨天表示,文章標題下的標點符號不是句點,也不 是驚嘆號,而是「問號」,用意就是對「反共復國文學已經逝去」的陳腔濫調提出質疑。並不是如考題誤導的,把「反共文學」扣上「逝去的文學」的帽子。

王德威文章指出:「我們可以不(再)認同反共的意識形態,但卻不能看輕因之而生的種種,而非一種,血淚傷痕。明乎此,我們又怎能輕易的認為這是一種逝去的文學呢?」今年指考歷史命題人員顯然嚴重扭曲了他的意思。

王德威在文中也耙梳作家陳紀瀅、潘人木、姜貴、張愛玲、司馬中原等人的作品。

他寫道:「當那個『共』因內在或外在因素的使然,變成不能反,甚或不必反時,反共復國小說的存或歿,才真正成為一場徒然的辯證,一段無奈的遺事。惟從文學史的觀點來看,也只有在急切政治因素沈澱後,我們可以平心靜氣的重估反共小說的意義。」

王德威畢業自台灣大學外文系,赴美取得威斯康辛大學比較文學系碩、博士學位後,長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任教,目前擔任哈佛東亞語言文明系講座教授,二○○四年當選中研院人文社會組院士。

(中國時報)
--
歷史考題台灣史僅18分 考生大呼被騙

中國史佔30分 簡直「下錯工夫」

「哦!被騙了!」台灣史當道,教育部強調本土意識,但今年大學指考歷史科試題台灣史考題大幅縮水,整份試卷只佔了十八分,反觀中國史竟考出了二十至三十分之多,考生抱怨下錯工夫,補教老師葉施平認為比重分配不均,考生無所適從。

葉施平表示,過去大學指考的歷史科,台灣史所佔比例的份量,每年佔分都在二十分以上,甚至有一年佔到二十八分,台灣史一直都被視為歷史考試的重點趨勢,今年卻讓人跌破眼鏡。

考生認為,台灣史的試題雖然不難,但感覺量確實比去年、前年少,有點意外。不過也有考生覺得,每年都考台灣題,也該換換考別的主題。

南社社長質疑:深藍勢力大反撲

台灣南社社長鄭正煜說,過去幾年大學指考台灣史都佔有一定的份量,但今年突然大縮水,會讓高中生好不容易建立的土本觀再次迷失,而認為大考中心應該檢討命題單元的分配及試題的公正性。

他並質疑大考中心命題有「深藍勢力的大反撲」,包括文言文比例大增、台灣史變少、中國史份量增加等。

永春高中歷史老師邱永春則說,台灣史佔分比去年少,就比重而言是可以接受的,由於現行教科書的台灣史比重的十二分之一,佔分十八分還算合理,若佔二十分就太多了點。

大考中心:比84年課綱比例還高

大考中心指出,這一屆考生使用的是八十四年課綱的歷史課本,命題委員命題也採用八十四年課綱的歷史課本,台灣史在課本中所佔比例本來就不多。

大考中心解釋,目前台灣史僅佔半冊,等於佔高中三年六冊教材的「十二分之一」,即八%,這次台灣史配分十八分,即十八%,比課綱比例還高。

98年學測指考目標 台灣史佔1/3

大考中心表示,九五課綱之後,台灣史從半冊獨立成冊,佔三年歷史科教材「六分之一」,即十六%,使用九五課綱的第一屆考生將在九十八年考試,因此屆時學測、指考歷史科的台灣史配分比例將跟著課綱比例增加。

但教育部呼籲,首度獨立成冊台灣史,雖只佔六冊中的一冊,但是整體台灣相關內容及中國、世界應達一比一比一,考試單位命題應該注意整體內容實際分配,依據課綱再提高台灣本土試題。

歷史爆抄襲 大考中心震怒

破天荒!要求交出命題委員名單

九 十六年大學指考繼數學乙考題與今年國中基測考題「撞題」,昨天的歷史科考題又出現類似情況,經記者調查,該歷史考題應出自某出版社提供的題庫。考生及老師 得知後譁然,教育部也說不應該。大考中心震怒表示,將要求命題召集人交出九科所有命題委員名單,並對命題有爭議的委員「永不聘用」。

要求 提供命題委員名單創下大學聯考、學測、指考等大考首例。大考中心試務召集人郭鴻銘指出,大考中心向來只負責聘請各科命題召集人,並授權命題召集人聘請命題 委員,一科命題委員約四至五名教授,命題委員名單一律封存在考試中心,至今沒人打開過,以免名單外洩,引發有心人士拉攏或施壓。不過,這一次的命題委員名 單也將只有大考中心主任、兩名副主任及命題召集人四人知道,不會對外公佈,

郭鴻銘說,指考數學乙第四題與國中基測「撞題」問題不大,因為基測出這一題是高中數學的概念,而且五月底考基測時,指考命題委員已把指考考題密封後交給大考中心,僅闈場內的試考生與協助審題的高中老師看得到考題,他們不知道國中基測考題,自然也沒有挑出。

「無法原諒」 有問題永不聘用

郭 鴻銘強調,歷史科單選第三題與台中一中九十五學年月考、板橋高中九十學年月考的題目幾乎一模一樣,內容都是「有一位作家在文章中說:『那邊要統,這邊要 獨』…成了四十年後的今古奇觀。」只有答案「反共文學」的選項不同,顯示命題委員「沒有盡忠自己職責」,無法原諒這種事情。

台中一中:該考題是出版社題庫

台 中一中說,該考題是教師參考包括出版社提供的題庫後命題,該校考試結束後會將考題上網公告。一名老師說,指考與兩校考題雷同,應是參考出版社題庫的結果。 只是,高中月考參考就罷了,指考命題委員怎麼也這麼做?中山女高老師李彥龍痛批說,大考中心命題一直有專人搜集各方重要高中考過試題,在闈內仔細核對有沒 有撞題,出現此情況很不可思議。

郭鴻銘表示,大考中心將要求學測、指考命題召集人在大考過後交出命題委員名單,建立命題委員人才庫,確保出題更穩定。

(自由時報)
--
台灣史地題只兩成 考生罵:杜正勝騙人 審題老師:配分合理

大 學指定科目考試昨天結束,昨天的歷史、地理科考試,台灣史與台灣地理題目出奇的少,各僅約佔兩成比率,跌破不少老師及考生眼鏡;有考生大罵,被教育部長杜 正勝的本土化主張給騙了,「狂念台灣題都未考」,有考生還說,如果考不上好大學,都要怪杜正勝太會騙人。大考中心昨表示,尊重命題老師專業;入闈審題老師 則強調配分合理。

引發議論
今年指考三天下來,未傳出重大違規事件;昨歷史、地理科缺考率約百分之六,大考中心預計在七月十九日 寄發成績單,八月八日放榜。今年指考考題引發各界議論,例如杜正勝曾說文言文不重要,又提倡台灣史,結果前天國文科文言文被指佔比過高、連數學乙都出現文 言文,昨天史、地的台灣題也「意外」變少,不少「考前猜題」全猜錯的考生與老師,甚至歸納認為命題老師有「反杜」現象。

杜:盼知時代趨勢
杜正勝昨先接受三立新聞訪問表示,尊重大考中心的決定,但又說希望大考中心知道時代的趨勢;隨後又在三立《大話新聞》中面對民進黨立委葉宜津等人質疑,指此次考試顯然大考中心不聽杜的本土教育主張,杜以台語回應「如果社會認為我做(部長)不來,可以給別人做」。
補 教地理老師梁新山說,杜正勝向來提倡本土化,因此一直要求學生念台灣地理,結果今年地理科的台灣地理僅佔二十分、外國地理佔五十分,與去年兩者各約佔二十 五分,根本不能相比。補教歷史老師施平也說,今年台灣史僅佔十八分,比去年的二十多分還少,至於世界史則佔四十二分,中國史也有四十分之多。
景文高中吳姓考生氣得大罵:「杜正勝整天喊去中國化,結果台灣史考那麼少,害我『押寶押錯了』」。華江高中蔡姓考生也說:「後悔花太多時間讀台灣史。」大同高中王姓考生說,杜重視台灣本土,命題老師不甩他,如考不上好大學,都要怪杜騙人。
入闈審題的北一女歷史老師陳惠珠說,台灣史只佔高一歷史兩冊五分之一,今年台灣史佔歷史科的十八分,「配分很合理」。

(蘋果日報)
--
歷史很簡單 竟出現撞題

補教老師認為今年指考歷史科考古題近半,是近五年最簡單的一次,預估頂標將較去年提高七分;其中單選題第三題,與台中一中的期中考與板橋高中的月考「撞題」,遭其他高中老師批評出題不夠認真。

「20分鐘就寫完」
補教老師施平表示,今年歷史題很簡單,僅非選擇題第二題「日耳曼大學學風變化」較難,但考生若能把握「西塞羅」與「味吉爾」兩個人名,就能判斷出答案。
中山女高歷史老師李彥龍說,單選題第三題摘錄作家王德威所著《一種逝去的文學》,指的就是台灣反共文學,台中一中、板橋高中過去都曾考過此題,這不但對其他考生不公平,也凸顯命題老師出題不認真。
不少自然組學生笑嘻嘻地說,歷史科非常簡單,跨考是對的。中崙高中李姓考生說,二十分鐘就寫完趴在桌上睡。

(蘋果日報)
--
地理 時事多 「光啃課本沒用」

指考出現「高鐵」熱,不只出現在英文翻譯題,昨天還出現在地理題,考生們都認為頗有新意;由於老師事先提醒,多數考生都是有備而來,有的考生書包裡還帶了高鐵地圖與時刻表。

考生普遍認為,今年的地理難易度屬於中等,時事題多,題目很活;由於全是單選題,可用刪去法扣掉不可能的答案,答起來比較有把握。由於時事題多,社會組考生不見得比自然組吃香。

松山高中陳同學說,感覺上今年外國地理考得不少,還好平日關心時事,如汽油消費量等問題,才能順利答題。延平高中李同學說,考題中出現埃及的亞斯文水壩、西班牙進入歐盟等問題,都與時事有關。

時事題多,對光讀課本的考生不利。延平高中林同學說,經濟地理這次出得很多,且需要「常識」才能作答,光啃課本、考古題一點用也沒有。

建中李同學說,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各國人均汽油消費量的統計圖,其中有許多國家,必須判斷出英國汽油中稅所占的百分比最高,沙烏地阿拉伯則不課汽油稅,得出X軸是人均消費量,Y軸是汽油中稅所占的百分比。

永春高中蔡同學認為,此次地理非常有鑑別度,題組考出許多國家與時事,例如歐盟、澳洲大旱等,考生必須廣泛地瞭解不同國家的條件、特性才能作答。

地理科問到考生高鐵對台灣地方關係最大的影響為何?答案包括強化都市與鄉村間的交互作用、促進都市與都市間的交互作用、加速城鄉間財貨與人口的流動,讓部分考生感到滿混淆的。

(聯合報)
--
出乎意料 地理5年來最難 國外占50分

今年大學指考地理科出人意外,外國地理占分高達五十分,台灣地理廿分,而考生念了半年的中國地理,昨天只考了兩題、四分。老師分析,今年地理考題是歷年最難,腦筋靈活、懂得用刪去法的考生吃香,認真啃書的考生大失所望,但對自然組跨考考生有利。

台灣廿分 中國僅四分

有趣的是,英文考題有「高鐵」,昨天地理科單選第十題也出現高鐵題,大意是問「台灣高鐵對台灣地方關係的影響」?補教老師梁新山指出,這題最佳答案應是B「促進都市與都市間的交互作用」。

但高鐵發言人江金山和台北市交通局長羅孝賢都認為,除了D「縮小都市區域的商品服務範圍」是錯的,A「強化都市與鄉村間的交互作用」、C「加速城鄉間財貨 和人口的流動」都該算對。另一題考高鐵對台灣生活最可能的影響,C「南部與北部的生活機能差異相對縮減」最正確。

今年地理考題的配分方式也很少見。梁新山指出,通論只占四分,本國地理廿四分中,中國地理只有兩題、四分、台灣地理占廿分,外國地理五十分,十分驚人。

試題靈活 死讀書沒用

梁新山說,屬於中國地理的兩題,有一題問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的特色,以及「雲南省少數民族私挖亂採礦石,而浪費資源、破壞環境,最近獲得改善,地方財政收入 增加,是什麼礦業政策奏效?」他說,高一下半年都是中國地理授課,「但只出兩題四分,出這種題,讀課本有用嗎?」對認真讀書的社會組考生不公平。

此外,單選第五題考國人汽油消費統計圖,要考生判斷圖中X、Y軸依序代表什麼?梁新山說,這不是考地理,是時事題,但對自然組腦筋靈活或擅用刪除法的考生吃香。

入闈審題的台中文華高中地理老師李敘文表示,六冊地理課本中,台灣地理僅在第二冊出現五到六課,比重不算高。但這次地理考題連全球化議題,也幾乎都以台灣為例子。整體來看,台灣地理出題比重相當中肯。

(中國時報)
--
地理沒古題 近五年最難

今 年指考地理科未出考古題,但外國地理確破天荒出了二十三題、佔五十分,被認為題目是近五年最難的一次。補教老師梁新山指出,此科考題很像智力測驗,社會組 用功念書的考生很吃虧。建國中學地理老師譚柏雄也說,今年考題偏難,要腦筋靈活、運用邏輯才能拿高分,死背書者僅約能拿十分。

不少考生快抓狂
梁新山說,今年可說沒有任何一題是出自教科書內容,就連補教老師解題都是用刪去法判定答案,鑑別度相當高,而延續去年以台灣本土為主的趨勢,台灣地理與中國大陸地理的分數比例是二十比四,圖表題也較去年減少。
今年外國地理偏多,不少考生說又多、又難,寫到快抓狂。師大附中魏同學表示,題目很難,考完只想報名重考班;自然組跨考社會組的建中魏姓考生也說,很多題目根本看不懂,只能用猜的。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