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16日 星期一

新聞自選輯 20070716

「美麗島」政治烙碼過 你我傳唱過

一九七七年,「美麗島」這首歌誕生。在台灣,或許沒有第二首歌像它這樣和歷史緊密扣合,從戒嚴到解嚴,在不同年代,扮演不同角色。它的複雜身世,要從創作當年說起。


「我們要唱自己的歌!」「美麗島」原唱人之一楊祖珺回憶,在恐左怕統的戒嚴時期,鄉土文學的呼聲風起雲湧,淡江校友菲律賓華僑李雙澤在一場淡江舉辦的民謠演唱會質疑「大家都在唱洋歌,我們的歌呢?」,成為淡江大學講師王津平主持的「淡江週刊」熱門話題。

楊祖珺說,經王津平邀稿,她為文感慨「不是不唱自己的歌,而是我們的歌在哪裡?」,李雙澤隨即譜出「美麗島」,歌詞則來自淡大老師梁景峰改寫本土女詩人陳秀喜的詩作「台灣」。

不料李雙澤還來不及唱這首歌,數月後就因搭救一位美國青年而溺水過世。李雙澤出殯前夜,好友胡德夫及楊祖珺連夜錄唱「美麗島」,成為該曲第一個版本。

一九八○年被禁 台獨味

一九七九年,黨外人士創雜誌想刊名,想到當時與反對運動越走越近的楊祖珺「唱的『美麗島』很好聽」,「美麗島雜誌」就此誕生,不久即發生「美麗島事件」,「美麗島」一歌也被烙上政治符碼,在一九八○年正式遭禁,理由據說是因「有台獨意味」。

楊祖珺唱 被轟「外省歌」

「美麗島」一歌為當局不容,也並非所有黨外人士都肯定。楊祖珺回憶,美麗島雜誌在中泰賓館舉行創刊酒會時,館外被憲警重重包圍,有人說「祖珺,唱首歌帶大家走出去」,她便唱起了「美麗島」,卻立即有人嗆聲:「嘜唱(外省)豬仔歌!」她只好閉嘴。

閩 南語版的出現,似乎化解了「美麗島」國語版的爭議。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前助理總幹事林宗正表示,「美麗島事件」後,成大團契學生獲得陳秀喜同意,唱出「美麗 島」閩南語版。「光看詞,眼淚就掉下來,用母語唱,更觸動我們的心!」此後十數年,「美麗島」閩南語版傳唱全台長老教會。

一九八七年解禁 大聲唱

一九八七年宣布解嚴,「美麗島」終於解禁,取得「合法」地位。它的創作脈絡與歷史紛擾已少有人記得清,當年政治符碼漸褪,不變的是頌揚台灣土地的美好詞曲,這又恰好與解嚴後高張的本土意識相呼應。

台 大社會系助理教授范雲,這麼描述八六年她在抗議台大言論自由箝制的校園演講中,初次聽見「美麗島」的感動:「『水牛、稻米、香蕉、玉蘭花』這幾句像童年鄉 土般溫暖的歌詞,從此留在我的心版……如果沒有在那個黃昏聽到美麗島,我會不會是今天的我?」四年後野百合學運,身為總指揮的她即率眾唱「美麗島」。

戒嚴經典曲 版本不在意

二○○○年,台灣首度政黨輪替,負責規畫陳水扁總統就職慶祝晚會的紙風車劇團團長李永豐,找來胡德夫演唱「美麗島」。「這是戒嚴時期經典歌,當時很多人深受感動,在政黨輪替時再唱,更具歷史意義。」李永豐說,語言版本無需在意。

新世代似乎多呼應這種看法。二○○五年,胡德夫出版首張個人專輯「匆匆」,成為文化圈熱門話題,馬世芳認為是「美麗島」近年風雲再起的關鍵原因。翌年,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邀胡德夫合作「美麗島」舞作,「美麗島」光環更上一層。聽胡德夫而淚流不止,成了青年共有經驗。

紅衫胡德夫 唱出愛與痛

二○○六年,倒扁紅衫軍走上凱達格蘭大道,胡德夫應邀唱起「美麗島」,卻因此被業者取消談定的工作。發行「匆匆」的野火樂集熊儒賢感嘆,「美麗島」這首時代的歌,每回聽胡德夫唱起,都覺得歌聲裡「前景是愛,遠景是痛」。

走過卅年,「美麗島」就像是一塊層次豐富的寶石,不同人、不同團體,都能從不同面向解讀,它的命運,有如一頁台灣史的縮影。歷史再怎麼樣難以面對,都已不可扭轉;然而它的未來,將經過我們的口,繼續伸展。

報禁解除 媒體流血戰 聲望從高到低點

解嚴的隔年元月即宣布解除報禁,新聞自由與媒體一夕間鬆綁,緊隨而至的是廣播頻率釋出、不斷冒出的有線電視就地合法,形塑出一個三萬六千平方公里小島、百家媒體爭鳴的景況。

「解嚴前後的政治氛圍很清楚,就是要朝開放走」第一個突破禁令,踏上大陸採訪的記者徐璐回憶,宣布解嚴、對當時的媒體人猶如春雷一聲響,所有報老闆與記者都在卯足勁迎戰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就像是等待開跑前的預備哨。

徐璐說,解嚴前後到解除報禁,是台灣媒體前進很重要的里程碑,過去的禁忌沒有了,各種形式的深入報導與調查報導出現,媒體加速了台灣政治民主化。

呈現社會多元化與弱勢關懷的聲音,成了報禁解除後的另一重要影響。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曾昭媛指出,解禁前後五年,媒體對弱勢團體結合的社會運動產生高度興趣,對社會改革有很大助益。

一九九二年,新聞局釋出第一波廣播頻率,其後包括蔡明忠等新一代企業家,與吳念真、張繼高等文化人結合,創辦台北之音,當時大量利用call in節目在空中大談各種生活面的禁忌話題,也衝撞傳統的廣播生態。

同時期,非法第四台如雨後春筍地冒出,加上配套管理政策趕不上腳步,政府讓大量非法有線電視就地合法化,這也為後來媒體惡性競爭帶來後遺症。

世新大學廣電系助理教授管中祥指出,報禁開放的前五年,是媒體幫助民主化與社改最閃亮的黃金期,但隨後在電子媒體大量就地合法化、經營者多受市場壓力,開始要求製造利益所需的新聞與節目,媒體開始退步。

交大傳播科技系助理教授林照真表示,現在的媒體生態已變成財團操作的時代,媒體密度太高造成一場流血戰爭,狗仔文化入台腥色羶的作風,惡質化與商業化的內容,讓現在媒體聲望低落。

師大大眾傳播研究所所長胡幼偉說,電視台的「業配新聞」變多了,業務部對新聞部的壓力很大,其次,政界借助於廣告來對電視台發揮影響力,民進黨政府也開始所謂的「置入性行銷」。

這種情況在前一陣子民進黨初選發揮到極致,胡幼偉說,「電視台連(中立)的形式都捨棄了,」赤裸裸地展現非中立的取向,「電視台成為台灣撕裂的媒介!」

文學解放 忙著貼標籤 台灣文學苦悶

「解嚴後,台灣文學得到釋放的力量,卻始終缺乏凝聚的能量!」解嚴後,台灣文學一度百花齊放,然而廿年過去,在如今言論多元的自由社會裡,台灣文學反而沉寂。政大台文所所長陳芳明認為,「意識形態」毀掉了台灣文學的凝聚力。

陳芳明將解嚴後的台灣文學分成兩個十年。他表示,在第一個十年(一九八七到一九九七)裡,「過去被壓抑、潛藏的各種想像,統統釋放出來」。女性文學、眷村文學、同志文學、本土文學、原住民文學…紛然並陳,個個充滿爆發力。

但是到了第二個十年(一九九七到二○○七),這些燦爛的文學火花未見薪火相傳,連溫度也逐漸冷卻。「因為太多人太在乎什麼是台灣文學!」陳芳明認為,在本省、外省的分明壁壘下,台灣文學四分五裂,一遇上隨「全球化」浪潮進軍的歐美日翻譯文學,馬上潰不成軍。

「戒嚴的幽靈還是不斷回來,只是換了另外一個面貌。」陳芳明形容這十年的台灣文學是「苦悶的文學」,太多人忙著為文學貼上顏色標籤,卻失去了讀者。

「苦難時代,大家有理想!」戒嚴創辦「文學季刊」的文學評論家尉天驄說,解嚴前台灣文學,靠理想主義火燄燃燒;解嚴後消費時代,理想主義也消失。

蘇偉貞說,面對商業化潮流,作家、出版社慌了手腳,沒有做好調和純文學與大眾市場轉型準備。於是,純文學與大眾文學涇渭分明,彼此都無法從對方那裡獲取養分、茁壯成長。

(聯合報)
--
太悲情太歡樂 統統…不准唱

根據檔案管理局資料,查禁歌曲源起一九六○年二月九日警備總司令部「倡偵字第零四五號代電」,當時查禁的「漁舟唱晚」,是一首小提琴與國樂協奏曲,查禁的確實原因已不可考。

當 時發布的十大查禁原因,包括:一、意識左傾,為匪宣傳;二、抄襲共匪宣傳作品之曲譜;三、詞句頹喪,影響民心士氣;四、內容荒謬怪誕,危害青年身心;五、 意境誨淫,妨害善良風俗;六、曲詞狂蕩,危害社教;七、鼓勵狠暴仇鬥,影響地方治安;八、反映時代錯誤,使人滋生誤會;九、文詞粗鄙,輕佻嬉罵;十、幽怨 哀傷,有失正常。

在當時的肅殺氣氛下,許多紅極一時的流行歌曲,都被以各種奇奇怪怪的理由禁唱、禁播:太悲情的歌,影響民心士氣,禁唱;太歡樂的歌,危害社教及青年身心,也不准唱。

於是,連被譽為「軍中情人」、「愛國藝人」的鄧麗君,她所唱的「何日君再來」一樣被禁,只因為歌詞中的「君」字與「軍」同音,有影射共產黨軍隊之嫌,所以禁唱、禁播。

曾經紅遍大街小巷、姚蘇蓉唱的「今天不回家」也被禁,資深作詞家林煌坤回憶,當年街頭巷尾都在唱這首歌,「但家在山的那一邊耶,我們要打回老家 (中國)耶,那怎麼可以天天唱這個今天不回家?所以當然會被禁」。

終於,台灣走出了禁錮年代,過去八百九十八首戒嚴時期禁唱的流行歌曲,在二○○五年經新聞局邀請學者專家重新審議後,有近三分之二解禁。現在的台灣,不只暢所欲言,就算寫歌點名批判時事或政治人物,也沒人會大驚小怪。

一代奇才鄧雨賢 逃不過禁唱命運

一生浪漫沈靜的鄧雨賢,創作的歌謠「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卻大大撼動人心,被敬稱為「四月望雨」,但在國民黨政府剛來台的那個時代,還是逃不過禁唱的命運。

四季「紅」被迫改四季「謠」

除了「四季紅」的「紅」字觸及敏感的「紅軍」,後來被迫改成「謠」;另三首在日治時代被重新填詞編曲,「月夜愁」變成「軍夫之妻」,「望春風」被改成「大地在召喚」,「雨夜花」成了「名譽的軍夫」,成了激揚慷慨的日本軍歌,國民黨政府自然也把這些歌曲視為日本遺毒。

台灣何時開始有所謂的流行歌,說法不一,但一九三三年李臨秋寫了「望春風」、周添旺寫了「月夜愁」的詞,譜曲的都是鄧雨賢,應該是最值得被記得的年代,幾位才子自此合作多年,共同以音樂慰撫台灣苦痛的靈魂。

「四月望雨」中的「四季紅」也是李臨秋作的詞,「二二八事件」隔年一九四八年,他更創作了「補破網」。人們說,「漁網」台語諧音是「希望」,補破網就是在補希望。

李臨秋是台北市牛埔仔人,一九七九年病逝大稻埕,享年七十一歲。有一幅輓聯為李臨秋說:「望春風,傳情、傳族聲、傳萬世;補破網,補情、補民心、補人間。」

周添旺也是台北市人,住艋舺一帶,作品比較幽怨,除了「月夜愁」外,有名的還包括「四月望雨」中的「雨夜花」,以及「秋風夜雨」、「河邊春夢」等。

鄧 雨賢則是桃園縣人,一九○六年出生在平鎮山仔頂,住到三歲即遷居台北;山仔頂和龍潭大庄相交界,久而久之大家反而以龍潭大庄為他的故居地,這裡還保留著掛 著「南陽堂」三合院的二百年老宅,目前主厝供奉鄧家祖先牌位,側廂房則由鄧雨賢堂兄居住,只有一年三節,鄧雨賢的子孫會回來祭祖。

龍潭鄉孕育兩位文學藝術巨擘,鄧雨賢之外,正是「魯冰花」的作者鍾肇政。

龍潭鄉大池旁有一尊鄧雨賢的半身塑像;經由鍾肇政的努力,二○○三年還成立雨賢樓,鍾肇政也題下「望春風碑」,紀念大他九歲的這位台灣傳奇人物。

(自由時報)
--
一魚多吃 星光幫盜版CD夜市狂賣

上週才大肆慶祝合輯銷售突破十五萬張的星光幫,近來也成為盜版商眼中的「金雞母」。盜版業者還搶先唱片公司,將星光幫歌手在電視比賽的現場演出,剪接成地下版的個人專輯,推出後在各地夜市大賣,短短數週銷售突破五十萬張,比合法唱片還暢銷。

據了解,目前在國內夜市流通的「星光幫」相關盜版CD共有三大類,除了剛出爐不到一週的合輯之外、還有稍早盜版商自創的星光幫個人專輯以及星光幫唱紅的比 賽歌曲原唱歌手版合輯,這種「一魚多吃」的盜版模式堪稱首見,更大大刺激了買氣,盜版商笑呵呵地透露,以目前壓片都來不及的出貨熱度看來,破百萬應不成問 題。

由於星光幫中多名歌手都具有高人氣,盜版商乾脆把這些歌手一路從初賽打進決賽演唱過的所有比賽歌曲全部收錄,逐一推出專屬個人專輯,不論是人氣王楊宗緯, 或是拿到冠軍的林宥嘉、「彼得潘」潘裕文等人,全都一網打盡。其中楊宗緯專輯一口氣收錄了十九首歌曲,光是成名曲「背叛」就有比賽版、清唱版、PK版三 首。

雖然是標榜「俗擱大碗」,但要想一次蒐集完三大類星光幫盜版CD,至少要買超過十片,為了促銷,盜版商目前按照城鄉差異訂出兩種價錢。大台北地區一片一百元,買五送一;外縣市一片更只要五十元,還買六送一。

據本報實際前往桃園、北縣二處夜市現場觀察,星光幫盜版CD的銷售熱潮只能以「供不應求」形容,一疊約十五張的盜版CD,不到五分鐘就被搶光,一旁的顧攤 小弟光是補貨就跑得滿頭大汗,以桃園某夜市為例,除了楊宗緯外的星光幫眾的盜版個人專輯,都賣到沒貨,楊宗緯因為最被盜版商看好,進貨量較大,架上尚有 CD可買。

(中國時報)
--
非洲人防象夜襲 燒辣椒彈自保

在非洲尚比亞共和國尚比西河畔,剛從象背下來的英美觀光客都同意:騎著大象獵遊攬勝,是他們非洲之旅的重頭戲。獵遊途中,大夥瞧見八個月大的幼象尾隨著他們,而且笨拙地繞著母象嬉戲,都會驚呼連連,忙著拍照。

但是,遊客們不曉得,這幕光景背後,一場慘烈的人象戰爭正在進行;許多尚比亞國民及非洲其他地區居民很害怕大象,因為象群愈來愈具侵略性,會殺人、攻擊其 他動物甚至彼此攻擊。而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象隻幼時目睹父母被控制象口數目的人類殺死,於是長大了要復仇所致。

大象愈來愈具攻擊性

尚比亞李文斯頓鎮原本恬靜,但現在卻變成人象爭奪棲息地的前線,人群住居地漸漸逼近國家公園保護區,再加上鄰國辛巴威經濟崩潰,盜獵猖獗、水源枯竭,該國大象越界跑過來,情勢變得愈演愈烈。

英國《周日泰晤士報》十五日報導,尚比亞村民碰到大象,損失的不僅是莊稼,甚至會喪命。去年在那卡亭迪村,廿五歲婦女莉安芭與她兩歲大的女兒被大象殺害。今年三月,一對英國母女到「萬基」國家公園遊玩時,也被大象踩死。六月時,一頭大象甚至弄翻公路上的卡車。

一九八九年,大象被宣布為瀕絕物種,國際間訂定條約,禁止象牙交易,目前非洲南部象群數目已經增加。據估尚比亞一地的象隻便由七千隻增為三萬隻。

保育有成變最恐怖鄰居

奧斯本表示,好些百年來沒有大象的地方,如今都有象群居住。世界自然保育聯盟「人象衝突化解小組」成員、生物學家奧斯本表示,他由工作中學得教訓,深信大象是最恐怖的鄰居。

現在,李文斯頓鎮居民在奧斯本協助下,已能使用一種難以想像的武器來反擊大象,那便是紅番椒。

堪比蒜頭之於吸血鬼

奧斯本表示,紅番椒對大象,堪比蒜頭之於吸血鬼;象鼻有黏膜包覆,而且味覺比人類強上一百到一百五十倍。大象的視覺其實很差,是靠象鼻來查知四周風吹草動的,所以人類一燒紅番椒,大象只要吸到一點辣味,「都會發瘋狂舞,搖頭掀耳,噴氣跺腳」。

在奧斯本傳授之下,數千農民已在自家田園周遭種植紅番椒作為緩衝區,另外再把辣椒搗碎,混上象糞,做成「糞便炸彈」,一燃燒便會釋出嗆鼻辣味。

農民卡安加表示,傳統趕象法如敲打鍋碗瓢盆、燃放爆竹、點起篝火,目前都已失效,而紅番椒就像對付大象的催淚瓦斯,現在每天晚上十點,自己點燃「糞便炸彈」,一燒八小時,一覺到天明,安然無恙。

大象記仇!伺機報復摔死人

大象的記憶力不錯,能記住誰跟牠們有過節,並伺機報復。尼泊爾靠近印度邊界一個村落的村民本月十日晚攻擊一群大象,這群大象十三日發動報復,追殺了一名村民。

據《印度電子新聞報》報導,尼泊爾吉哈帕區巴曼丹吉村五十三歲村民哈拉南德.賈謝,被一群大象拋至空中,猛力投擲致死。警方表示,賈謝可能因聽障問題,未察覺象群接近的聲音,中了大象的埋伏,他並不知道大象正在接近他。

野生動物專家表示,這很可能是大象發動的一次報復攻擊。這群大象在巴曼丹吉村被村民們攻擊,其中一隻母象被村民們殺害,村民們還剁下牠的臼齒、尾巴、趾甲和生殖器。另外還有一隻象受傷逃逸。

遭攻擊的這群大象很可能一直在等待機會報復。大象擁有極佳的記憶力,有時候即使經過幾年,牠們也能準確無誤地認出曾經對牠們施暴的人。

二○○二年,在尼泊爾同一地區曾有一頭象被村民們用石頭擊斃,後來象群發動報復,踩死了十三名村民。

賈謝被象群攻擊致死的消息傳抵巴曼丹吉村後,村民們都非常害怕,甚至連晚上也不敢睡覺,他們擔心大象會有更進一步的報復行動。一名林務官員表示,當局已提升安全警戒,以防象群進入村子肆行報復。

(中國時報)
--
小辣椒剋大象!尚比亞治象新招

在尚比西河岸被摔下象背的英美遊客都同意,騎乘在象背上的狩獵之旅,一向是非洲假期最棒的部分。但在假期的背後,一場戰爭正隱然成形。

爭棲地 象殺人

尚 比亞與非洲其他地區,許多人生活在越來越具侵略性的大象所帶來的恐懼之下,原本寂靜的尚比亞李文斯頓鎮,現在成了大象與人類為爭奪棲息地,衝突日益頻繁的 前線;人類住處越來越接近國家公園,加上因辛巴威經濟崩潰,濫捕如脫韁野馬般無法控制,大批象群從辛巴威邊界湧入,人象衝突幾乎天天上演。

不僅農作物受損,村民丟掉性命的事件也時有所聞。去年,二十五歲的林芭還有她的兩歲女兒,在那卡廷迪鎮被大象踩死;三月,邊界的另一邊,一對在萬基國家公園度假的英國母女,也慘死在大象腳下;上個月還曾發生大象翻覆公路卡車事件。

現在,尚比亞當地居民在「世界保育聯盟人象衝突工作小組」的幫助下,試著以一種難以想像的武器──辣椒,來對付牠們。

工作小組的生物學家奧斯朋解釋說:「辣椒之於大象,就像大蒜對吸血鬼一樣,只要讓牠們吸一下辣椒味,牠們就會像卡通人物一樣亂跳舞、搧耳朵、頭亂搖、大吼大叫。」

他隸屬的「大象辣椒發展信託基金」,宗旨就在推廣運用辣椒,不讓飢餓的大象接近農作物。該基金總部就設在李文斯頓鎮。

奧斯朋說:「大象視力非常差,但嗅覺比人類好一百到一百五十倍,牠們透過鼻子取得資訊,所以即使是非常少量的辣椒味,也會讓牠們抓狂。」

科學家說,大象攻擊人類、互相攻擊或攻擊其他動物的情況都越來越頻繁。美國奧瑞岡大學的心理學家布萊德蕭認為,象群這種具「高度侵略性」的行為,是因喪失棲息地,加上親人遭殺害,罹患創傷壓力症候群所致。她說:「這是長期、創傷壓力帶來的結果,我認為這是憂鬱症的證據。」

大象數目增加,更加深問題的嚴重性。南非的象群,因大象被列為瀕臨絕種動物,數量已有回升,奧斯朋說,「人們認為大象瀕臨絕種,事實上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大象重新殖民了一百年前牠們生存的南非部分地區」。

(自由時報)
--
「市場驅動的政治」是超級泡沫/南方朔

去年逝世的美國經濟學界大老高伯瑞(J.K.Galbraith,1908-2006),在他逝世前所出的最後一本,也是他畢生第四十三本著作《揭開皇后 的面紗:造成當代亂象的經濟學迷思》裡,提出了「想當然爾的認知」(ConventionalWisdom)和「無罪的詐欺」(Innocent Fraud)這兩個很值得注意並極具分析價值的觀念。

所謂「想當然爾的認知」,主要是在指,目前全球熱錢泛濫,它的數量帶動出它的權力,以及為了實現其利益的各式各樣理由。於是投資理財專家那些似是而非的說 辭,遂日益成了人們想當然爾的認知。在這樣的情況下,投資理財的操作技術也就儼然取代了經濟學和經濟政策,而人們在耳濡目染下,也就把股市房市的上漲錯認 為即代表了經濟的繁榮。股市房市理應是實體經濟的反映,現在則成了股市房市就是實體經濟,甚至於還大過實體經濟。於是熱錢翻滾最後在實現它自己利益後轉移 陣地,對受害者而言,這不就是一種「無罪的詐欺」嗎?

因此,當今的全球經濟裡,熱錢已取得了終極的話語權,而這種話語權即濃縮在「資金行情」這個內容異常含混的「想當然爾的認知」裡。「資金行情」指的就是「熱錢湧入」,它不但扭曲了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甚至於還扭曲了許多社會與政治。

舉例而言,近年來的印度經濟即已嚴重向「資金行情」傾斜。過去印度在社會主義階段,成長率是在百分之三左右徘徊,因而國際上遂出現「印度式的成長」這種套 語。指的是「長期低成長」,及至實施開放政策後,成長加速,二○○三列名「金磚四國」後,由於外資熱錢湧入,股市房市快漲,二○○六年它成長率達到百分之 九點二新高,僅次於中國的十點四,而印度為了這樣的成長,持續放寬信用,拉低利率,對資金表示友善,由於儲蓄利率趕不及通貨膨脹,內外資皆被導向股市房 市。它的股市五年漲四倍,而代價則是政府資源配置失當,基礎建設投資不足、教育、福利、道路與電力等更加落後,對「資金行情」友善的結果,創造的乃是表面 過熱下更大的貧窮,印度持續出現平民的抗議物價暴動即是例證。不久前加拿大皇后大學榮譽教授柯林.雷斯(ColinLeys)在《市場驅動的政治》這部重 要著作裡已指出,近年來在美英帶頭下,公共政策日益「市場化」,它在某些界面製造出短期甚至可能是假象的繁榮,但政治更大的公共目標卻告廢弛。印度經濟為 了追求股市房市和消費而帶動的成長,卻讓資源錯置,公共政策形容棄守,而窮人則加速沉淪,它的「不可持續性」乃是近期討論的焦點問題,這即是「市場驅動的 政治」最佳的說明樣本。

再以當今最新興的所謂「極端新興市場」(EEM)為例。近年來國際熱錢過剩,除了「金磚四國」、「新興市場」外,由於可炒作的題材仍然不足,諸如高度動盪 不安的國家,也都成了熱錢湧入的國家,此即「極端新興市場」,最近五年裡,諸如黎巴嫩、象牙海岸、孟加拉等股市翻了四倍,巴基斯坦漲了五點七倍,羅馬尼亞 六點一倍,非洲波札那二點二六倍,而拉丁美洲的哥倫比亞則四年半翻了八倍。所謂的「資金行情」已演變到如此地步,國際投資界聲稱這是「投資者對風險的忍受 度提高」,但真正顯示的其實是「資金行情」為了尋找理由已到了相當荒誕的程度。

而除此之外,我們也都知道在「資金行情」拉抬下,近年來全世界在房市上日益詭異非理性。俄羅斯毫無疑問仍是貧窮國家,但熱錢炒作下,莫斯科早已成了全球房 價極高、生活費用全球最貴的城市;而波羅的海三小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則在國際熱錢炒作房市後,其房價已和巴黎、維也納、柏林等可相提並論。至 於像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窮國的主要城市,房價也都持續倍升。這些現象對當事國而言,等於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早已不是古代的傳說,而成了新興的 現實。用全球化的角度來解釋,那就是在國際熱錢帶動下,以及它所造成的「市場驅動的政治」,大多數國家的政府都日益追逐短期繁榮的假象。

而每個國家的「公共領域」(Public Domain)則將日益廢弛或解體。近年來所謂的M型社會,這種「市場驅動的政治」即是真正的推手。前代經濟歷史家波南伊(Kare Polanyi.1886-1964)早就指出過,當政治及社會被市場化,最後即會造成這樣的苦果;「如果讓市場機制變成人類命運及其自然環境的唯一主 導,最後將會造成社會的被消滅。人存在的文化建制的保護傘將會被褫奪,人做為暴露在社會裡的個體,將會遭到毀滅。他們將會在邪惡、顛倒、犯罪、饑餓等尖銳 的社會失位下淪為犧牲品。」

因此,「市場驅動的政治」,目前已成了不容忽視的嚴重課題。而此刻的台灣,我們不對經濟的根本問題設法解決,而只是企圖像印度或許多「極端新興市場」國家 一樣,利用國際熱錢帶動本地官商資本及人民儲蓄來演出一場股市房市狂飆秀,誤以為只要股市房市飆漲就代表了經濟繁榮,這種把投資炒作當做經濟政策的短線思 維方式,它的下場可能將和稍早前的消費金融泡沫破裂一樣,造成更大的泡沫。二○○三年台灣仿效南韓及香港擴張消費信用,俾短線刺激景氣,當時我就在「中 時」專欄裡提出警告這將是一場災難,最後果然不幸而言中,而目前這一波政府當莊在炒作股市房市,它的泡沫對台灣的傷害將不知是消費泡沫破裂災難的多少倍! 而台灣真正的一蹶不振或許將會從此而開始。

近年來台灣由於經濟自閉,民間業者自力救濟,儘管仍有若干經濟部門仍具競爭優勢,社會財富也仍持續累積,但就整體而言,經濟大環境的惡化和內部建構的轟跨 則屬不爭的事實。台灣經濟前景看淡,股市房市不振,經濟已成了當政者最大的罩門。而為了應付選舉,遂出現「每周一利多」的政府當莊,利用貸款鼓勵外資炒 股,以及釋出土地鼓勵本地財團炒房地產等撇步遂皆出籠。只是我們也知道台灣股市最大的變動因涉及於兩岸互動的敏感性,它隨時有外資抽手之可能。而房地產則 因本地中產階級萎縮,港澳外資觀察團在現階段也只會看不會買,這意謂著官方做莊,夥同外資法人炒作的結果,就有如吹氣球一般,和其他「極端新興市場」相 同,都具有極大風險性與揮發性。當欠缺了可長可久的基本面的支撐,吹出來的泡沫即難持久。而這個泡沫的破裂,受到傷害的將遠大於消費泡沫,為了選舉而做莊 炒股炒房,這其實已可算是「市場驅動的政治」最極端的形成了。對國民而言,不惑於這種假象,或許才是免於受害的關鍵吧!

(中國時報)
--
從自我殖民中解放/郭峰淵(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

台灣的政治處處都是戲,現在適逢解嚴二十年,各種政治戲碼也紛紛出現。例如,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就上演「重返龍山寺」,高唱絕不能讓國民黨大搖大擺的 回來統治。而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則來一場「魅力梨山,微笑水蜜桃」活動,並表示他所提出的「第二波民主改革」就是「向前看」。但對陷入自我殖民困境的 台灣而言,這種戲碼又能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台灣陷於自我殖民的困境?是的,試看以下經濟、教育與政治的分析:

在經濟上,九○年代國民黨執政的政策從發展台灣為「亞太營運中心」到「亞太高科技中心」,之後又變成為「科技島」,這樣的政策使得台灣在一九九七年的國家 競爭力排名為全球第十八。二○○○年政黨輪替之後,民進黨以「二兆雙星」及「挑戰二○○八」中的e台灣、m台灣為其經濟政策,可是台灣在二○○六年時的國 家競爭力仍然是全球第十八名。所以這兩個政黨執政時都意圖藉著世界最先進的科技來提昇競爭力,但卻不見實質的進步。為什麼?一九五二年,法農 (F.Fanon)發表「黑皮膚白面具」,指出黑人錯亂的心理狀態,總是認為白人優於黑人,並不惜代價模仿白人以證明自己的高尚。後續的後殖民研究也指出 知識程度越高者,「黑皮膚白面具」情節也可能越嚴重。這是否意味著今天的台灣菁英,不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也都犯了「黃皮膚白面具」情節?

在教育上,台灣的大學面臨一個基本的困境是:在戒嚴時期,大學是獨裁者的「御用工具」,孕育了不少「學術生命共同體」。這些共同體可以分享學校資源,也是 選舉校長或院長的主力。而就在這個背景下,教育部要推動「世界一流」大學計劃,使得教授們為了能快速的在「SCI」、「SSCI」期刊上發表文章,就以模 仿、拼湊西方的學術為主要的謀生之道。從此,台灣的學術主流,一方面成為外國學術強權的附庸,另一方面仍臣服於既存的利益團體,結果是大學不但未從戒嚴的 枷鎖中解放,反而加深了其束縛,形成了一個極度諷刺的「所有的指標都超越,但所有的目標都沒有達成」的現象。

在政治上,今天的國民黨權力基礎是眷村鐵票、媒體、財團及黨產,現在民進黨則有人頭黨員、媒體及財團。從這個權力結構上,民進黨的「國民黨化」已達四分之 三。更進一步看媒體操作,不管是支持泛藍的TVBS「2100全民開講」,或是支持民進黨的三立「大話新聞」,皆以煽惑群眾及公開凌辱為手段來提昇其收視 率。更妙的是此次的民進黨總統提名過程中,三立更炮口對內,以公開凌辱黨內同志為手段來肅殺異己。這種公眾酷刑正是傅柯(M. Foucault)所謂的規訓與懲罰,是封建或殖民社會的典型統冶手段。

人生如戲,但對國民黨、民進黨而言,演員雖然不同,但劇本及舞台的基本結構幾乎一模一樣。所以即使政黨歷經輪替,但新的執政只是過去執政的翻版,結果是使 台灣從一種僵硬的制度改變成另一種僵硬的制度。廿一世紀的全球化、科技化潮流中,資本主義帝國可以透過其政治、經濟及傳播力量的絕對優勢,享有比殖民更大 的力量來操控弱勢國家。這關鍵在於在地挾洋自重的菁英們,自願充當其買辦。對後殖民台灣而言,掌權的產、官、學、媒菁英們若無法自覺本身的盲目,則令人失 望的「指標超越,目標沒有達成」歷史也將不斷的重演。

所以,後殖民台灣若要改變,不是換主角或改戲碼的問題,而是要變更劇本及舞台的基本結構,更要有生命典範的轉移。唯有認清我們貧瘠的生命乃源自於我們自我設限,無法脫離封建、走出殖民,我們才能逐漸豐富我們的生命,改革也才有成功的希望。

(中國時報)
--
social networking fatigue社交網站疲勞

生活在資訊爆炸的今天,許多人都曾經歷 information overload(資訊超載),或患有plugged-in compulsion(連線瘋)及 Information Fatigue Syndrome(資訊疲勞症候群),讓自己成為資訊的轟炸對象。

許多上班族每天進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刪除或回覆數十封、甚至百封的 e-mail,也因此很多人抱怨自己得了 e-mail fatigue(電子郵件疲勞),亦即每天接收太多的 e-mail 而產生疲勞。為了避免整個早上的時間都耗在 e-mail 堆中,很多上班族因而規定自己只能在中午午休的時間處理郵件,不過這樣恐怕又會讓許多人食不下嚥,產生另一種問題。

現在還有一種網路疲勞正在流行,那便是 social network fatigue,指的是人們因為在不同的 social networking websites(社交網站)上建置太多帳號,且常常需要去維護資料、維持活躍的社交狀態,甚至過濾不想要的訊息等,而導致心力交瘁的情況。有人就戲稱這 種情形是 You join a lot, but you don’t keep up.(你加入一大堆網站,卻無法跟得上)。

為什麼加入社交網站會搞得大家很累呢?其實就像大家在上 MSN 時習慣常常換暱稱一樣,經常流連社交網站的網友常常會藉由創造不同「身份」(identity),或是「扮演」不同的角色,來吸引不同網友的注意。長久下來,就算不累人,應該也很錯亂吧。

(中國時報)
--
失蹤/隱地

連續撥了八通電話,都未接通。不是要找的朋友、同學不在家,而是八通電話根本無人接聽。

這太奇怪了,彷彿台北是個空城,而我要尋找的人,全成了失蹤人口。經過側面慢慢打聽,終於一一得到初步真相。

八位朋友,其中一位已經離開人世。一位中風住院。一位去了中國大陸。一位正在歐洲旅遊。一位進了廟中修行。一位搬到老人院安養。一位根本哪裡也沒去,閉門在家就是不願理人,電話當然拒聽。還有一位完全下落不明,無人曉得他到底去了哪裡。或許他才是真正的失蹤人口。

小學、中學、大學、就業、成家……一路走來,每一個新的人生階段,我們總在不停地認識朋友,忙著交換名片,這些曾經點頭、微笑、握手的朋友,到了後來多數 不知去向,只有少數成了來往密切的朋友,三日兩頭聚會,但隨著歲月流逝,各人際遇不同,有些好友又逐漸疏遠,甚至完全失去音訊。年紀越大,會慢慢發現許多 朋友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形同陌路,甚至懷疑和對方曾經有過熟稔情分。

失蹤,是的,好些朋友都失蹤了。這兒說的失蹤,部分指的是失聯,所謂失聯,我們心裡當然明白,對方其實仍和我們活在同一人世、同一城市,同一街道,只是沒 有真正去尋問或打聽,若誠心誠意想找尋對方,總會有些蛛絲馬跡,更有些明知對方住在那裡就是不想連絡。朋友若久不聞問,最後也就真的互不往來了。

朋友就像心愛的珍藏,藏來藏去藏到後來就突然失蹤了。有些失蹤了的朋友偶爾又會顯身,互相熱絡一陣子,在蹊蹺不明的情況下,其中一方又失蹤了。朋友的消失 或出現,往往充滿神祕,說到後來,只能用緣分解釋,所謂緣起緣滅。人生在每一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朋友,老朋友走,新朋友來,只有少數朋友,彼此熱情不減, 能從童年一直相互來往到老年,這是人生中極為難得又難求的,但最後還是會有一方讓對方傷心不已,因為死神隔絕了他們,讓他們生死兩茫茫。這種從陽界到陰界 的失蹤,對友情的打擊,最是傷人心卻又無可奈何。

失蹤的戲碼一直在人世間上演,像捉迷藏遊戲。有時我們故意不讓朋友發現自己身在何處,有時是朋友躲避著我們。曾經親密的朋友,為何有一天又互相閃躲?人是 多麼敏感,有時一個眼神,你就知道對方不再看重我們了,於是立刻有人扮起失蹤者的角色。朋友和朋友之間,到底什麼時候得罪了對方,有些人真的矇然不知,當 然也有人是心知肚明的。還是那句老話,朋友交到某年某月某時戛然而止,就再也不要悲傷自苦了,緣分盡了就是盡了,強求不得。若能瀟灑面對,也就釋然了。

失蹤,最後我們都是大地上的失蹤者。

(中國時報)
--
《哈七》結局 砸七億防洩 猛犬巡倉庫 書迷排11天才能買到

擁有廣大書迷的《哈利波特》完結篇將於台灣時間本周六上午7時全球同步開賣,出版社為避免結局提前曝光,重金砸下千萬英鎊(約6億6655萬台幣)保全費用,即使不能用隱形斗篷把新書藏起來,也要確保印刷、倉儲、配送等環節都滴水不漏,保密防諜功夫一流。

到目前為止,除了作者羅琳(J.K. Rowling),全世界只有編輯、插畫家和專門協助羅琳確保7本書情節一致的「波特學家」(Potterologist)等20人,知道哈利波特的最終命運為何。隨著《哈利波特》知名度提高,新書保全要求也是前所未見的嚴苛。

員工摸黑工作防偷看
完 結篇《哈利波特7:致命的聖徒》(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暫譯)的新書保密作業斥資近7億台幣,包括在英國各地承租倉庫存放新書,並高薪聘請數十組保全人員24小時嚴密看管,配有猛犬的警衛時薪 甚至高達2000台幣。英國印刷廠更警告員工,若新書內容外洩將丟掉飯碗,德國則禁止印刷工人帶手機、便當袋,部分員工甚至得摸黑工作,避免偷看。就連要 送交美國出版商付印的原稿,都得勞駕律師親自護送。
《哈利波特7》明起將配送到各零售書店,運書卡車都裝有衛星追蹤系統,一旦偏離原定路線就會被發現,新書全部上鎖,並加裝警鈴。零售商須簽署保密條款,保證不會提前開賣。
《哈利波特7》還有6天才上市,但美國阿拉斯加早在上周二就已有死忠書迷排隊,要排11天才能買到書,部分迫不及待想知道最後結局的書迷,甚至以親戚重病恐等不到新書上市為由,寫信懇求羅琳透露結局。

前6集作者賺進360億
《哈 利波特》前6集在全球熱賣3億2500萬本,並在全世界掀起魔法旋風,一切都要歸功於其傑出的行銷和宣傳手法,羅琳的經紀人李托(Christopher Little)則是最大的幕後推手,不僅讓羅琳大賺360億台幣,自己也獲得至少33億台幣的佣金,躋身億萬富豪俱樂部。

《哈利波特7》保密措施
.英國《哈7》儲放在24小時有警衛和猛犬看管的倉庫,運送新書的卡車將受到衛星追蹤系統嚴密監控。
.德國印刷廠禁止員工帶手機和便當袋,避免新書外流。
.美國邦諾書店的《哈7》全都保管在上鎖的卡車裡,亞馬遜網路書店在倉庫開闢存放專區,限制閒雜人等出入。
.所有的零售商都須簽署保密條款,不得在周六零時(台灣時間周六上午7時)前打開《哈7》,也不能提前上架。

哈利波特7》小統計
.《哈7》將在90個國家上市。
.亞馬遜網路書店每5秒預售出1本《哈7》,迄今已賣出180萬本。
.英國279家水石書店本周六凌晨將舉辦午夜派對,迎接《哈7》開賣。
.全球書商為避免《哈7》結局外洩,花在保全的費用高達1000萬英鎊(約6億6655萬台幣)。
.英國威廉希爾博彩公司開出賭盤,哈利波特在《哈7》中自殺的賠率為10賠11。

(蘋果日報)
--
金融中心 變得虛幻/殷乃平(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

日 前,萬事達全球金融中心公布亞洲區域金融中心排名,新加坡、香港、東京、上海、孟買及首爾等六強爭霸,獨缺台灣。而2005年十一月倫敦金融城做的世界金 融中心排名,亞洲地區以東京、新加坡、香港居前三名,並指出,未來上海將取代三者,而新加坡與香港可能淪為中國的境外金融中心,文中亦無台灣。僅香港證監 會於去年八月併倫敦的十四項分析為六項,對亞洲金融中心做了一個比較,結論是香港居首,令人堪慰的是台灣位居第六,排在馬來西亞之後。以上整個現象,是否 顯示台灣在世界各國的國際金融中心競賽中,已經出局?
金管會高層對於萬事達的報導,首先強調:「不論他人怎麼評,台灣有相當的潛力,政府正努力將 潛力化為實力。」又指出:「大家對金融中心的定義不同,以台灣為例,是定義為籌資中心、資產管理中心,以台灣的製造業與資金優勢,只要能建立一個平台,讓 資金需求、供給獲得應有的服務,台灣就具有區域金融中心的條件。」

全體銀行虧損74億
可惜的是,官員們為金融中心辯護時,忘了在 金管會的施政計劃內,施政目標綱目中第三項雖仍舊保有「推動台灣成為區域金融服務中心」等字樣,但是在九十四年以後,原內容中的籌資中心部份已被刪除,取 代以兩岸金融。同時,行政院的施政報告裡,區域金融中心早就消失了。由此觀之,當金融中心已經不再是政府的施政重心時,自然會有外國人認為台灣的區域金融 中心已成明日黃花,不值得一提。
當然,過去幾年,台灣股市表現一直是亞洲主要國家之末,而台灣的銀行業先打銷一兆五千億的企業壞帳,接著又要打銷 五千多億的卡債,根據麥肯錫報告,去年台灣全體銀行的淨值報酬率(ROE)為負0.34%;全體銀行總共虧損74億。金融市場脆弱,金融體制問題尚未解 決,如何有資格去談國際金融中心?
更糟糕的是,去年台灣民間資金外流估計超過六百億美元,今年三、四月,資金外流更加嚴重,央行不得不約談各基金 公司,以非市場的手段干預,試圖限制資金外流,卻不知此舉對自稱要成立籌資中心的台灣造成極大的傷害,因為金融主管機關若是懼怕資金外流,又怎麼會允許外 資機構來台籌措資金?

國際金融專才不足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行政院提出國際金融中心構想時,就已針對開放金融市場、走向國際化需要 修訂的三十餘種法規條文找出來了,其間外商也熱心的延攬金融專家為台灣規劃。只是官員們從「只說不做」,到「少說不做」,至今只在媒體報導時,才再敷衍一 下。多年來我國缺乏一個強而有魄力的執行者,去推動國際金融中心,難怪眼看其他國家不斷超越,台灣卻一事無成。
如以香港證監會的六類標準來看台 灣,台灣的國際金融專才不足;金管會成立之後,金融監理能力顯著轉弱;相關租稅條件不佳;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受內線交易與不時出現的行政干預影響,也有頗 多的缺失;與國際金融市場的連結互動,相對尚可;至於客觀環境的條件與營運成本則與亞洲他國各有長短。不過,問題雖多,卻非無一搏之能力。根據美林證券的 統計,台灣民間的金融資產逾1.3兆美元,錢只要不流出台灣,仍有可為。其實,在開放的金融環境中,資金不為己用,就會為他人所用,若不作為,自將徒利於 他人。只是不知執政者是否有決心,迎頭趕上。

(蘋果日報)
--
防隱翅蟲 皮膚潰爛 有灼熱感 要小心 被叮咬時勿拍打

夏 天是隱翅蟲活動的高峰期,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醫師詹融怡指出,每到夏季,門診中總會增加隱翅蟲皮膚炎的患者。隱翅蟲皮膚炎是蟲體的隱翅蟲素引發皮膚紅腫、 起水泡等症狀,還會在皮膚留下發炎的色素殘留。要預防隱翅蟲皮膚炎,除了減少待在野外的時間,在戶外時也應做好防護措施。

要注意
勿接觸 蟲體體液
隱翅蟲的毒害是蟲體所含的刺激性毒素接觸到身體後,導致皮膚產生不適症狀。當蟲體被打死或捻碎時,會有大量隱翅蟲毒素濺出,這時若皮膚沾到蟲的體液,就會出現症狀,產生塊狀的浮腫紅斑,並有灼熱及刺痛感,接著還會起水泡或化膿。

先預防
少靠近草皮或樹下
隱 翅蟲多棲息在草叢或樹林中,但近來都市綠化,都會區多公園、草皮,被叮咬的人不只山區或郊區居民,包括一般住宅區的人感染隱翅蟲皮膚炎的病例也很多,特別 是天氣濕熱或隱翅蟲活動處受到騷擾時,都會讓隱翅蟲活動性加劇。因此,夏夜應減少在公園、野外活動的時間,或者在出門前先噴驅蟲液。

穿薄長袖遮蔽身體
如果在有草皮、樹林的地方停留,最好穿上薄長袖和長褲,皮膚盡量不要曝露,除了四肢要遮蔽,也要注意頸部和臉部的地方,減少隱翅蟲在皮膚上停留的機會。

用嘴巴吹走蟲子
如果發現隱翅蟲停在皮膚上時,避免用手或其他工具打死牠,這樣會造成大量隱翅蟲素濺出,引發隱翅蟲皮膚炎,建議可以用嘴巴或扇子將蟲子吹走即可。

關窗防止昆蟲入侵
隱翅蟲的體型很小,可穿過一般門窗的紗窗潛入家中,不管家中的窗戶是不是有紗窗,都應在睡覺前關窗;若覺得關窗會造成空氣不流通,應在就寢時使用蚊帳來預防,且要注意蚊帳的網狀細孔越小越好。

睡覺避免 開小夜燈
隱翅蟲有趨光性,夜間會飛到有燈火的地方,因此晚上睡覺前建議將燈關掉,最好連小夜燈也不要開,避免吸引隱翅蟲入侵;睡前也要先檢查床上是否有昆蟲逗留,若發現有昆蟲可用扇子把牠驅離到戶外,不要徒手撥或拍打牠。

可驅蟲
香茅草 迷迭香防蟲
除了市售防蚊液有驅蟲的作用,台灣大學園藝系教授鄭正勇指出,包括含薄荷、樟腦、桉葉等刺激性味道的外用藥品,都可拿來塗抹預防隱翅蟲;也可利用香茅草、迷迭香等植物,摘取葉片並搓揉後塗在皮膚上,可散發香氣,避免隱翅蟲靠近。

急緩解
大量清水洗淨
萬一接觸到隱翅蟲液,應用大量的清水洗淨,患部不應該再接觸其他部位的皮膚,也不要亂擦藥膏或用其他清潔液沖洗患部,以免感染的範圍擴大。

毛巾擦乾患部
以乾淨的紙巾或毛巾擦乾患部,避免壓破或因搔抓弄破水泡,否則易造成細菌感染或身體的過敏反應,留下色素或疤痕,並迅速就醫,書田診所皮膚科醫師曾興隆表示,通常會依傷口情形給予收斂劑或皮膚保護劑,如痱子膏或氧化鋅軟膏等。

專家說
維持居住環境清潔
隱翅蟲喜歡潮濕的環境,要預防隱翅蟲也應該維持居住環境的整潔,家中如果有積水的地方就要立刻清理。

判斷隱翅蟲皮膚炎
若不確定是否為隱翅蟲皮膚炎,注意患部除了形狀不規則的紅疹,較中間處有沒有脫皮或膿皰潰爛產生,且前幾天是否曾在皮膚上拍打昆蟲等。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