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4日 星期二

新聞自選輯 20070724

全球化效應 富人惹人厭

全球化導致的財富不均現象不僅窮國厭惡,富裕國家反感的人也相當多。英國金融時報與市調公司哈理斯合作的調查顯示,美國與歐洲絕大多數人都認為,政府應對最高所得階級增稅,甚至對企業領導人設定薪酬上限,以反制全球化造成貧富差距日漸嚴重的不公現象。


這項民意調查顯示,在所有的富裕國家,一般大眾正對全球化現象和全球跨國大企業的高階主管,都生出普遍不滿的情緒。

歐美絕大多數人都希望對富人課更高的稅,甚至是設定大企業高級主管的薪酬上限,以平衡他們認為不公平的高級主管薪酬和全球化帶來的不良影響。

這項在美、德、英、法、義大利與西班牙六國進行的調查廿三日公布結果,顯示歐美富國絕大多數民眾視全球化為一股「排山倒海而來的負面力量」,認為政府應緩和全球化下富國與新興國家自由貿易導致的衝擊。

針對企業領導人,美國與所有歐洲主要國家民眾「十分欣賞」大企業老闆的比率都沒有超過5%。

(聯合報)
--
北市空氣髒 古亭萬華最嚴重

暑氣高溫逼人,加上大氣擴散條件不良,台北盆地空氣品質拉警報,特別是位居下風處的古亭與萬華區,空氣品質連續兩天達到不良等級,臭氧濃度也偏高,北市環保局呼籲民眾減少使用車輛,敏感族群避免中午時段從事劇烈戶外運動。

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胸腔科主任莊淇源也表示,最近門診呼吸道患者人數並未明顯增加,但北市因盆地地形,髒空氣下沈不易擴散,民眾最好還是避免從事戶外活動,有敏感體質的人,外出應戴口罩。

他也提醒,室內外溫差高,容易促使氣喘發作,很多人在天熱時喜歡喝冰水,對呼吸道也是一種傷害。

環 保局表示,依北市空氣品質監測站監測資料,受到近日高溫氣候影響,台北盆地近日臭氧濃度最高都發生在中午至下午1點之間,由於臭氧是二次汙染物,主要來源 是由汽機車輛排放廢氣碳氫化合物與氫氧化合物,經日照反應生成,特別是日照強、風速低的情況下,臭氧累積的濃度會更高。

環保署監資處簡任 技正張順欽解釋,每年在4到9月間,全台中、南部平均空氣都不錯,但北市臭氧很易超過標準,特別是8月汙染值達到高峰。主要是這段期間吹西南季風,從淡水 河口吹進來的西南風,風力如果不夠強,進入台北盆地就會下沈,擴散效果差,加上日光照射使濃度增加,下午過後如果有雲或風,數值才會降低。

以22日為例,風向由南風轉成東風,到下午從淡水河口進來台北盆地後,又變成北風,萬華、古亭地區位於下風區,擴散效果差,臭氧數值累積,濃度超過標準,當天全市6個測站,有3個空氣品質不良。

環保局一科科長陳聰明表示,臭氧屬於二次汙染物,民眾減少開車、避免車輛惰轉,就可減少廢氣排放,幫助空氣淨化。有呼吸道或敏感體質的市民也應避免在中午時段從事劇烈戶外運動。

相關空氣品質,查詢網址http://www.epa.gov.tw,或撥環保署免費語音電話0800231260,查詢最新空氣品質狀況。

(聯合報)
--
冷氣房久蹲 蹲出「兔子眼」

在冷氣房待久了,小心「兔子眼」!醫師指出,暑期一到,隱形眼鏡族患者明顯增加,許多上班族幾乎全天待在空調環境裡,隱形眼鏡一戴就是十二至十六小時,使得眼睛缺氧又缺水,變成紅眼睛。

暑期因隱形眼鏡問題就診的眼科門診人數比平日增加二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任蔡景耀昨天指出,這些患者半數有紅眼症狀。

他解釋,眼睛發紅主要是乾澀造成角膜摩擦充血,長期累積可能造成角膜傷害,有些隱形眼鏡使用者忽視紅眼警訊,猛點人工淚液,反而會掩蓋眼睛病況。

蔡景耀說,正常角膜外頭有一層淚液,提供角膜水分和保護,當隱形眼鏡覆蓋在角膜時,會干擾淚液清潔滋潤角膜等功能,所以戴愈久愈覺得眼乾,尤其是含水量較高的日拋型鏡片,初戴雖然舒服,久戴卻會吸走眼睛的水分,若處在冷氣房中,會使眼睛更加乾澀、導致眼睛發紅。

最 近天氣炎熱,上班族在辦公室和家裡都吹著冷氣,學生族群不是長時間上網、打電玩,就是和朋友相約遊玩戲水,隱形眼鏡配戴時間都比較長,更容易出狀況。蔡景 耀提醒,隱形眼鏡會遮蓋住許多不適症狀,頂多只覺得乾澀,一旦卸下隱形眼鏡,發炎、刺痛等症狀隨之出現,所以隱形眼鏡族眼科急診經常是在睡前發生。

為免隱形眼鏡使用不當造成眼睛傷害,蔡景耀建議,應先請教眼科醫師找出不適原因、考慮適度降低鏡片含水量或一天用兩副日拋鏡片、機車族應使用全罩式安全帽防風沙傷害、在冷氣房內定時讓眼睛休息、選擇合適的隱形眼鏡保養液。

另外,蔡景耀不建議隱形眼鏡族使用人工淚液,以免其中的防腐劑留在鏡片上,可能造成角膜傷害。

(聯合報)
--
血管裡的「青春痘」

紐約時報報導,大部分人以為心臟病是膽固醇直接阻塞血管所致,就像水管阻塞一樣,一旦血管完全塞住,血液無法流到心臟,心臟病就會發作。其實,這個觀念錯了。

心臟病真正的原因,是動脈壁因膽固醇過多等因素影響而「發炎」,以致形成「斑塊」,斑塊爆裂後吸引紅血球在其表面形成血栓,從而阻塞動脈所致。雖與膽固醇有關,卻非膽固醇過多直接堵住了動脈這般單純。

與 哈佛大學醫學院結盟的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心血管科主任李比說,血管斑塊(plaque)其實就像在動脈壁裡長青春痘一樣,他形容這些「青春痘」裡面是 「一種慢性的膿瘡」,通常向外長,即使存在多年不致阻塞血管。但血管斑塊開始形成,一旦爆裂,就會遍布動脈壁,「很可能使動脈每個部位都不正常」。

從 解剖心臟病患遺體時取下的動脈,可以看得很清楚。李比說:「有各式各樣的斑,緊貼在一起。」最大最醜的黃色斑塊導致心臟病發作,斑塊爆開時,吸引紅血球在 其表面上形成血栓,阻塞動脈。還有一種淺灰白色的斑塊,是鈣化的老爛斑。還有一種所謂的「不穩定斑塊」,隨時可能爆開。另外有黃色的條紋,推斷是即將長出 斑塊的部位。

病患的動脈通常有幾十個不穩定斑塊,不可能知道哪個斑塊會爆開,哪個又會導致血栓形成,阻塞動脈。

紐約西奈山醫學院心臟科教授佛斯特說:「在一百個爆開的斑塊中,只有一個會造成心臟病發。」

動脈壁上有不穩定血管斑塊的人,想要降低心臟病發風險的唯一方法,就是控制膽固醇濃度、血壓、血糖,以及不要吸菸。這些也正是防止血管斑塊形成的方法。

過多的膽固醇會堵在動脈壁,造成動脈壁發炎引來白血球,白血球釋出活性很高的分子,改變動脈壁的生理狀態,因而長出斑塊。

至於高血壓的人,造成高血壓的分子「血管張力素II」也會釋放有害的小分子,使動脈發炎,開始長出斑塊。抽菸造成心臟病的原因不同,抽菸會使血液更容易形成血栓。因此控制這些危險因素,幾乎就可以預防心臟病。

塞住血管 其實是血栓

心臟病不是因為膽固醇堵塞了血管?心臟內科醫師說,那是十幾年前的理論,現在認為跟血管發炎反應有關,塞住血管的其實是血栓。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陳肇文說,血管內皮細胞受損後,血液裡的白血球跑到血管壁裡,由於白血球不認得含膽固醇的蛋白,大量吞噬這些脂蛋白。而這些脂蛋白像入侵皮膚的細菌一樣,愈積愈多,形成「膿包」,就是所謂的血管斑塊。

也是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的陳肇文說,血管斑塊破裂後,不只會導致血小板凝集、附著,還會活化凝血因子,紅血球跟著堆積,就形成血栓,大量的血栓可能讓血管塞住,因此,醫界會用抑制血栓形成藥物來預防心臟病。

振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馮安寧說,血管斑塊也可能愈長愈大,讓血管腔變得愈來愈窄,但因這些血管斑塊往往太軟,加上血管收縮、痙攣等因素,往往還來不及大到塞住血管就破了。他說,血管斑塊的堆積往往不只在一處,醫界目前也無法預測究竟那一個血管斑塊會破裂。

至於「血管張力素II」,馮安寧說,這是很強的刺激物,會引起血管收縮、增生肥厚,甚至發炎。

(聯合報)
--
聲音是一種責任/楊照

一 百五十年前,英國倫敦的一位居民,出於憤怒與疲憊,決定開始推動一項立法行動。這位居民,不是普通居民,他是當時英國最暢銷也最有名的小說家狄更斯,而最 早和他一起行動的夥伴,也不是平常市井小民,狄更斯找了李區(John Leach)幫忙,這人是誰?是鼎鼎有名的插畫家,任何書,包括狄更斯的小說,能有李區的畫在上面,幾乎就保證了在市場上會受到歡迎。

狄更斯後來送進議會的陳情書上,聯合掛名的還有另外一位名人──大詩人汀尼生。這些人花大力氣推動什麼樣的法案?這個案子,全名叫「在都會區加強管制街頭音樂法案」。

那 個年代,倫敦街頭音樂家,不是在廣場、十字路口或地鐵車站演奏演唱的。他們最喜歡的表演場所,是人家的窗下。聽來好浪漫,不是嗎?讓人想起求愛示愛的各種 男女故事。有人免費到你窗下來演唱演奏,不好嗎?理論上很好,你聽到音樂,享受音樂,如果覺得音樂值得獎賞,就遞一點零錢出去。可是現實上,會有別的狀況 別的問題。很多時候,街頭音樂家領到的,不是人家獎賞鼓勵的錢,而是拿來請他們離開,以求耳根清淨的錢。

像狄更斯、李區或汀尼生,他們是 倫敦新出現的Soho族(用今天的話形容),每天在家中寫作工作,而且工作中需要不受打擾的專注環境。這種人,當時就成了街頭音樂家心目中最佳顧客人選 了!只要站到他們窗下,開始演奏演唱,不一會兒,他們一定會把錢送出來,拜託你離開。啊,好賺得很。於是,前一組剛走,後一組馬上又來,大家都想賺方便錢 嘛!難怪狄更斯會感到不堪其擾。

狄更斯他們的運動,後來成功了,那個法案通過而且執行,許多街頭音樂家不得不黯然離開倫敦,到別的地方討生活。街頭清靜多了,然而,也有不少市民覺得街頭冷清無聊得多了。

看 到新聞上報導,國中基測最多的違規事件,是手機發出聲音來,我就想起這則故事。我們這個社會的「聲音警覺性」,到現在還很低,尤其是手機普遍到這種程度, 就更沒有了「聲音責任感」了。我們身上機器發出的聲音,應該是我們必須承擔的一份社會責任,任何人沒有權力讓你的聲音打擾別人,即便那聲音是美妙的音樂, 聽在要安靜寫作的人耳中,都會帶來痛苦。

新的環境,我們應該警覺到如何培養「聲音責任」,也是現代公民教育中關鍵的一環。倫敦街頭音樂都該受到「加強管理」,那麼我們身邊許多困擾別人的手機聲或占領騎樓的罐頭音樂,是不是也可以開始有點「文明解決」的可能了呢?

(聯合報)
--
國道尬車 女飆仔競速243公里

今年三月四日凌晨,中二高苗栗竹南段出現多輛賓士車競速、蛇行,群車呼嘯而過被測速照相,警方循線找到以243公里幾近極速飆車的32歲女駕駛謝宜芳。檢 方昨偵查終結,將謝女以公共危險罪起訴,她高速狂飆又否認犯行,檢方並建議從重量刑;超速部分,監理單位已裁罰她2萬4千元。

同群也被警方循線找到的25歲盧泰利與27歲邱暉閔2名男子,以202、204公里競速,也危害國道行車安全,檢察官黃棋安考量2人無不良素行且坦承犯行,讓他們各向聯合勸募協會支付8萬元,緩起訴處分。

超速先裁罰2萬4千元

國道警察二隊三月四日凌晨據報,中二高竹南段有飆車族結群競速,當時雖來不及攔截取締,但從測速照相器密集拍下飛車照片獲得證實。

在凌晨1時40分前,有3輛轎車以130至150公里的時速由北往南飆行;1時40分1輛賓士5千CC轎車,以243公里時速,如旋風般掃過竹南路段,之後約53秒及65秒,至少又有2部分別為2600CC及3500CC賓士車,以超過200公里時速競飆而過。

國道警方根據超速車輛款式、顏色,再比對車輛通過ETC電子收費車道時,被拍攝到前方懸掛的牌照,並計算時間差,先後過濾約7、80輛款式相近車輛,從中揪出其中3輛,追究駕駛人刑責。

警方傳訊謝宜芳、盧泰利、邱暉閔到案,依公共危險罪嫌將3人移送檢方偵辦。謝宜芳在警訊時曾供稱車子就是她開的,但檢方傳訊時,卻翻供辯稱是她吳姓友人開的,還反指被警方誤導才承認飆車。

另以公共危險罪起訴

謝女與盧、邱兩男子都設籍台北縣,超速被拍照的時間又十分接近,加上部分跡證又似乎顯示他們彼此有「連絡」,檢警曾經強烈懷疑3人有沿途競速飆車之嫌,但兩男子只坦承自己飆車,彼此並未互相指證一起競飆。

檢察官昨天偵查終結,認為謝宜芳在國道極速飆車、蛇行,一旦失控將大幅加重肇事傷亡程度,已嚴重危害其他用路人行車安全,謝女還否認犯行,將她起訴並建議從重量刑。盧泰利、邱暉閔坦承犯行,檢察官讓他們各支付8萬元緩起訴處分金。

換算秒衝67.5公尺 警:遇險來不及避

違規女駕駛謝宜芳以243公里時速飆車,國道警察2隊參考交通工程學、交通事故偵查理論與實務,在這種車速下,煞車所需距離要332公尺,駕駛人就算察覺到危險,根本來不及避開。

警方說,時速243公里,換算為每秒行進67.5公尺,速度驚人,在此時速下,煞車所需距離得要332公尺。

駕駛人從察覺到危險到產生閃避行為,需要「反應時間」,依照警方以往實務經驗得知,在事故現場偵查時,如未能測得駕駛人的反應時間,一般可採0.75秒配合偵查需要。

若以謝女車速計算,她每秒車速67.5公尺,乘以0.75秒的反應時間,顯示她對危險狀況真正採取反應時,其實車子又快速前進了50.63公尺。

另外,高速行駛會使兩旁目標或事物不易被發覺,視覺深度研判能力下降,胎壓增高易造成爆胎,撞擊力也隨著車速愈高相對愈大,加上掉落物經常可見,這些因素都大大提高肇事風險。

警方表示,高速競飆不但讓自己陷入高風險中,也危害其他用路人行車安全,檢方將謝女起訴並建議從重量刑,希望對飆車族有所警惕。

(中國時報)
--
中國士大夫 禮教之下虐妻嚴重

家暴事件頻傳,自古皆然,現代婦女有《家暴法》保護,古代婦女只落得自殺或被丈夫打死的厄運。日本漢學學者研究指出,即便唯「禮」是尚的中國明、清士大夫家庭,也頻傳虐妻、殺妻悲劇。

日本國立奈良女子大學文學部教授野村鮎子專長中國女性史、中國散文史,本學期在新竹清華大學任客座教授,日前在中研院發表〈明清士大夫的家庭暴力〉研究,被譽為華文世界第一篇有關中國士大夫家庭婦女慘受家暴的研究論文。

台師大歷史系教授林麗月表示,野村的研究取材「祭文」、「行狀」等「私領域」的文章,才能看出士大夫們平常不敢「公開」談論的家暴醜行。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游鑑明認為,野村的研究點出了史學家在史籍裡看不到的面向。

野村指出,嫁入士大夫豪門的女人如果婚姻不幸,下場只有死路一條,不是自殺了結,就是被丈夫打死。她分析明清士大夫家長悼念愛女之死的文章,包括明代的王 樵與駱問禮。他們的女兒都慘死娘家,為了抒發哀思,他們在給女兒的「祭文」或訴說女兒生平的「行狀」中,寫下對「女兒嫁錯人」的自責,展現明清士大夫家長 壓抑背後真情流露的一面。

野村指出,王樵親家父子雖然都是士大夫,但脾氣暴躁,頻頻虐待王樵的女兒,讓她痛不欲生。在「離婚」對娘家是「羞恥」的禮教下,最後只能選擇自殺。王樵在給友人的書信中寫到:「舅惡婿惡,非復人理,一念孝烈,義不辱及父母,哀哉哀哉」,對女兒之死感到難過。

女兒死後,王樵又在祭文中責怪士大夫親家對自己女兒施暴:「孰意惡翁,仍復怒吼,毒心無涯,百奉難副」。野村說,士大夫禮教嚴格,嫁出的女兒就是潑出水,即便家暴自殺,喪事也須由婆家主辦,生父只能透過祭文哀悼女兒遇人不淑。

駱問禮〈章門駱氏行狀〉與清代袁枚〈哭三妹 五十韻〉分別從父親與兄長的角度,描述出嫁之女在士大夫親家如何遭到虐待。駱女的丈夫抓起她的頭髮,用亂刀砍死(「入床把髮以刀亂刺」);袁女是遭夫家蹂躪(「采鳳從鴉逐,紅蘭受雪欺」)。

野村指出,比較起來,明清士大夫的家暴問題比日本江戶、明治時代的貴族家庭,還要嚴重許多。

(中國時報)
--
誰殺了 你的時間/吳淡如

再怎麼忙,也不可能連一頓飯都沒有陪孩子吃。這不是時間不夠,而是心意不足。時間不夠,把自己的生活整頓一下,就可以籌足;心意不足,就需要一番大徹大悟。

有個故事在網路上流傳很久,或許你也像我一樣,在你的信箱裡收過好多次同樣的信件。

這故事叫做「跟爸爸借錢的小孩」:

有一天,上班族爸爸加班回家,已經是深夜了,客廳的燈還亮著,他的五歲兒子等他很久了:「爸爸,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

「什麼問題?」爸爸很累,所以語氣裡有點不耐煩。

「你一個小時可以賺多少錢?」

爸爸不認為這麼小的孩子會有什麼金錢概念。「你不需要知道,去睡覺啦。」

孩子不肯罷休。

「好吧,」爸爸在心裡盤算了一下:「加班一小時,差不多是二十塊美金。」

「那麼……」小孩又提出要求:「你可以借我十塊錢嗎?」

「你要十塊做什麼?」

「現在不能告訴你。」小孩說。

「不可以。趕快去睡覺,你的玩具已經夠多了,如果想要買玩具,去問媽媽可不可以。爸爸累了,你不要吵。」

眼看爸爸有點生氣,小孩安靜的回到自己的房間裡。跟很多隨便對小孩發小脾氣的大人一樣,爸爸上床前有點懊悔,也許自己對兒子太兇了。只是十塊錢嘛,也許他想儲蓄。

他悄悄打開兒子房間,小孩還沒睡。「這是十塊錢,給你,你不要亂花唷。」

小孩見錢眼開,笑著說:「謝謝爹地,我最愛你了。」接著,他從自己枕頭底下拿出了一些縐縐的鈔票,小心翼翼的數著。

「你已經有錢了,為什麼還要跟我拿?」爸爸說。

「爸,給你。」孩子微笑著,把那一疊鈔票交到父親手裡:「總共二十塊,買你一個小時,你明天可以回家陪我吃晚餐嗎?」

對於很多盡心盡力在養家的辛苦父母而言,這是一個另人心酸的殘酷故事。

我相信,多數沒有時間陪孩子的人,都有他「不得已的苦衷」。

世界上沒有一家公司,喜歡聽到員工用「我要回家陪小孩」當藉口拒絕加班,老闆心裡應該會這麼想:「誰家沒小孩呀?你以為只有你家有小孩嗎?」

現代社會競爭壓力大,誰膽敢「以私害公」,拒絕加班。

其實很多孩子都最怕父母把他們當成「耽誤父母人生」的代罪羔羊:「都是因為你們,不然我早就……」

一切都是孩子害的。孩子們真是「擔當不起」啊。

很多人沒有耐心仔細剖析人生問題,只想找到一個可以歸罪的對象。這樣的人,做不好時間管理,也做不好情緒管理。找個可詛咒的原因是容易的,但若事事推諉,人生哪裡有進步的可能?

這個故事的父親,最好的做法,當然不是到辦公室去罵主管:「你剝奪了我的家庭生活!從此之後我不要再加班。」

他應該嘗試的是,是不是有一些方法,可以讓自己做事更有效率?至少不要每天加班。現在大部份的公司,都美其名的改成了「責任制」,除了按時計費的藍領階級之外,能領到加班費的,還真的少得可憐呢。

他也應該對自己可憐的休閒生活進行一下時間管理。在我看來,有幾個習以為常的觀念,正是殺死現代人時間的劊子手。

第一個殺手:自以為時間長,就代表自己很努力。

「把工作長當成很努力」的人,常見於在某些歷史悠久、規模浩大的官僚機構。拉長上班時間給長官看,其實什麼也沒完成。

我把它列為時間劊子手的第一名,因為它不只殺死時間,還會慢慢殺死一個人的能力,讓一個人壯志銷磨到老一事無成。

第二個殺手:什麼事都說好,什麼事都做不好。

這樣的人,本性都很善良,他們不想要讓別人失望,害怕拒絕別人,事事說好,反而事事延遲且無一做好。

重視承諾的人,可不能什麼都承諾。

第三個殺手:做這心在那,做那心在這。

偏偏有許多人,把在休閒時想到工作,當成是有責任感。如此混沌,人生何時才會快樂呢?

第四個殺手:不會控制時間節奏。

曾經引起微軟和Google兩大公司爭訟的李開復博士,曾說過一則少年往事。

他唸大學時,該校法學院長想要為該院的成績查詢系統設計新程式,和舊的系統接軌,本來想要委託校外的軟體設計公司執行,聽說他是個程式設計高手,就聘請他為工讀生,付他相當高的暑假工讀費用。

他心想,這樣簡單的要求,根本難不倒他,滿口答應,對院長說:「我八月初就可以大致弄好,開始運行,到九月開學時,一定可以正式運作。」

由於他認為此事難不倒他,於是並沒有馬上開始設計工作,一放假先昏天暗地的和同學打了三個禮拜橋牌,開始工作後才發現,事情沒有他想的那麼簡單,有許多繁瑣的小東西要處理。院長問他做到哪裡了,他改口說:八月底可以大致弄好,應該不妨礙開學以後系統的運作吧。

院長發現他前期進度很緩慢,大為光火,說自己根本不該把這麼重要的事交給一個學生,馬上叫他不要做了,請校外的公司接手。

他馬上低頭認錯,並且把已經收到的工讀費用還給院長。院長沒要他還,只是告誡他,希望他從此事得到教訓。

李開復得到訓,此事做人做事敬業踏實。

時間節奏的掌控很重要:如果接案開始,進度就慢了下來,業主或主管對你是絕對不會有信心。主動跟他報告進度,他才會安心。

如果等到他催你,開你進度?通常表示他已經投入不信任票了。

第五個殺手:缺乏叫停的機制。

心裡沒有個喊「」的機制。我身邊有不少人,都是網路上癮症者,網路上隨便逛逛,雞鳴天欲曙;或以各種理由不關手機,半夜不敢關,因而失眠。本想要得到便利,卻又被這便利機器掌控了人生。

當然,一個人有沒有時間,最重要的,還有心意問題。

再怎麼忙,也不可能連一頓飯都沒有陪孩子吃。這不是時間不夠,而是心意不足。

時間不夠,把自己的生活整頓一下,就可以籌足;心意不足,就需要一番大徹大悟。

時間管理的能力,與一個人的人生自信度成正比,管不了時間,只能終日惶惶,挖東牆補西牆,生活裡到處像被轟炸過的斷井殘垣,活得必然身不由己。

(中國時報)
--
雨點不斷打在我臉上/徐國能

我歌唱著,奔馳著,在小小的摩托車上我的前方只剩下模糊的街景,我的人生只剩下淡淡的絕望。中年聽雨,是無情也動人的時刻,唯一不解的是為何從古到今,這樣的時刻總是在失去了睡眠和夢境後,江闊雲低的客途之中呢?

韶光悠悠,歲月在不知不覺裡從容告別,日昇日落裡也漸漸臨屆了溫柔之必要、肯定之必要,一點點酒和木樨花之必要的中年時刻,新貧時代,城市風華不再迷人, 大街小巷都是為了繼續活著而努力的工作線。漫遊的雅興只是偶然從行道樹的葉隙窺見藍天時的無端想望;那些疲憊的朝朝暮暮,更沒有帶著一隻吉他浪跡天涯的雄 心。生命彷彿是還沒有歷盡滄桑便已老去,茶煙半涼,人生微苦,奔忙在清寂而嚴峻的日子裡,彷彿深深嵌緊的螺絲,對自我與整部機器已失去了改變或理解的熱 情。城市的存在若遠若近,那些燈光串聯起來的總名之為繁華,那些落葉堆積則或可稱為深秋,流年在深深淺淺的悲歡裡輕搖慢蕩,卻不禁偶然的思索。安於肥胖而 失去嚮往,鏡中的容顏日漸扭曲齷齰,像是用往日碎片拼湊而成的抽象畫,既笑且哀。這時我總愛眷戀一些過往並還顧舊時的輝煌;想起老電影的對白與畫面,想起 那些旋律初次響在心中的溫柔與甜蜜,彷若雨點不斷打在我臉上。

雨點不斷打在我臉上,天晴的時候,我偶爾也會用口哨吹起這被人遺忘的小調,在台北,四季送走許多的歲月,這首歌的旋律卻永遠年輕,像輕輕跑向夕陽的馬兒的 碎步,承載著我的夢想。可惜我並沒有一頂寬邊的牛仔帽,也沒有一件瀟灑的紅格子襯衫與背帶褲,否則我真的會學保羅紐曼在電影「虎豹小霸王」裡一樣,用單車 載著凱薩琳輕輕穿過鄉野和樹叢,穿過青春的悲喜。雨點不斷打在我臉上。我總是頂著紅白相間、圓得可笑的安全帽,騎乘在50cc摩托車上,我沒有一匹用口哨 便能喚來的馬,也沒有一個草原的漫漫黃昏,我只有貸款與卡債,以及一堆惱人的公事,我必須闖過一個又一個無趣的紅綠燈,追趕永遠來不及的明天。雨天的時 候,心中總也縈繞這般旋律,台北的雨有時倏忽有時滂沱,正是這城市的心境,它們沿著髮際頰邊那樣深深地滴進了領口和心中,冰凍了我的手腳也冰凍了我的靈 魂。這時我也會哼起這個令人心碎的調子,也想問問太陽為何在當班的時候睡著了?然而一抬頭,雨點卻是那樣無情地打在我臉上,冰冷一如打在我的心裡。環顧左 右,灰藍色的雨衣、銘黃色的雨衣、暗紅色的雨衣,這些大概都和我一樣,是那腳太長而床太短的男人,總是掙扎在都會坑坑洞洞的路上,盼望期期艾艾的生活能順 溜一些,即便是下一個街口不用停車等待都算好事。我實在很想和他們一同來分享這條幽默的老歌,歌詞裡說:不用藉著埋怨來逃避雨勢,因為我本來自由自在,什 麼事都無法使我懊惱。

自由自在?那是美國人的樂觀,是西部英雄主義的幻覺,青春年華的天真。

在東方新興的商業都會裡,無論是偪仄狹斜的街,或是牽腸掛肚的生活,可使我這中年人懊惱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不然我可以和頭頂上的捷運賽賽車,或是仔細欣賞 那些高樓的窗戶,想像每一個深深門庭裡有著如何動人的故事;我也可以在楓香林中尋覓鳥雀的蹤跡,在樟樹或欖仁的綠蔭裡追蹤季節的隱喻。我可以自由地闖盪台 北的街巷,風流撫遍;可以任意停駐於一個況味裡而感到生命的幽深。但我煩心的事實在太多了,課程、會議、閱卷,影印、購物、作業,繳費、演講、看病……剪 碎的生活像雨點,不斷打在我的潮濕的靈魂上,這教我只能儘快奔赴目的,完成任務,然後再趕赴下一個目的。只有直線的行程經常使我想起童年奔跑在綠野的好日 子,也讓我緬懷校園裡純真的邂遘逅與無言的愛情,我感到自己就快變成《駱駝祥子》裡總是與夢想擦身而過的青年,最後終將失去所有,包括對美好的一點眷戀。

我即將被世界打敗,毫無疑問。

曾經我天真地以為自己是多麼地自由而富足,不是那樣地窳陋不堪;我只需關心風的絮語雲的心事;只需苦惱天涯太近,不足以滿足我的馳騁。學生時代為了幾百塊 工資到遠地打工,在滂沱的雨中騎車回家,那時雖然淋漓,卻深深覺得自己征服了世界,那微薄的錢攢存夠了便可以買幾張嚮往已久的唱片幾本心儀的書,在夜裡獨 自聆享時感到無限的喜悅,似乎懂得了生命小小的雋永。我也曾經在黑夜的雨裡行軍,悶熱汗臭的雨衣使人絕望,但我的心中仍然等待一片和煦豔麗的陽光草坪。而 現在的我卻不免羨慕身旁駕著進口車的紳士或淑女,懷想他們將風雨屏擋於窗外,和著雨聲享受一曲巴哈或貝多芬的溫馨心情,並且深深感到自我的狼狽,無可救贖 的失落。在城市不斷落下的雨裡,思無邪的青春、奮不顧身的理想和輕盈的旋律,慢慢溶解為一灘油污的水,倒映了今天的滿懷心事,完全淪落的中年歡哀。

落在昔日的雨水豐潤、甜美而遼敻,如今我卻慢慢嘗出城市雨水深邃的清苦,枕上的梧桐秋聲,茶盞前枯荷悲吟,都比不上打落在安全帽上、節奏單調的城市之雨那 般無奈,那般淒清。每一顆雨滴都夾雜著被文明廢棄的化學物質,或酸或鹼都能蝕骨;而每一顆雨也都是現代生活昇華而又凝聚的心事,深沉且凝重。我總在雨裡諦 聽它們,奔波的嘆息、勞苦的絮語、塵念的聒噪、慢慢通過我流向溝洫,流向遠方的海,一個時代又一個時代,直到凝聚為一場巨大的海嘯,世界才短暫靜默,隨後 又恢復了日常不斷的嘈嘈切切,雨聲的叮叮咚咚。閱讀著打在臉上的雨,慢慢懂得了城市和自己的心事,天何言哉?陽光裡的自由留給他日,我們眼前必須安於腳太 長而床太短的狀態,不許抗議。

雨點不斷打在我臉上,我歌唱著,奔馳著,在小小的摩托車上我的前方只剩下模糊的街景,我的人生只剩下淡淡的絕望。中年聽雨,是無情也動人的時刻,唯一不解的是為何從古到今,這樣的時刻總是在失去了睡眠和夢境後,江闊雲低的客途之中呢?

(中國時報)
--
脫光光 彈鋼琴/焦元溥

大師說:「真的要脫也可以,但請脫得好看一點。」到底是譁眾取寵、離經叛道,還是有話要說?且看這些鋼琴家葫蘆裡賣什麼藥。

最近看到一則有趣報導:一位美國心理學家將裸體照片插入一般照片,比較受試者看完裸照後,是否還能記得之後的圖片內容。不出所料,裸照果然讓受試者出現 「逆行性與順行性遺忘症」。大部分受試者看過裸照後,都無法記得接下來照片的內容,甚至對於裸照背景中所出現的物品,平均也只記得0.23件,遠低於對照 組的0.72件。

看來太過刺激的誘惑,確實會妨礙人類的認知行為,不只是泳裝美女看板容易導致駕駛分心,裸照更足以讓人失憶。

裸奔、砸琴,哪個瘋狂?

不過,或許就是書念得太多了,非得忘一忘才能保持清醒。在波士頓的哈佛和塔夫大學(Tufts)等美東名校,在秋季課程結束、期末考溫書假開始前,只要有 膽量,耐得住酷寒冬夜和親友目光,不管男女皆可丟下課本、剝光衣服,參加校園年度大裸奔!本人就曾參觀過兩次塔夫大學的裸奔盛會,果然胡鬧徹底。

相形之下,向來和哈佛分庭抗禮的麻省理工學院,在表現期末瘋狂上甚至更為古怪──學生把老鋼琴搬到屋頂,然後砸爛它!

可想而知,如此作法門檻可不只高了一點而已。雖比裸奔更加瘋狂,但真要年年實行,卻談何容易。無怪乎哈佛和塔夫大學的裸奔年年皆有,麻省理工這項「傳統」卻只能偶爾為之,期待那年募款順利,又有強健學生,才能搬演期末屋頂砸鋼琴的鬧劇。

脫衣服容易,砸鋼琴困難,但比裸奔更受歡迎的,則是音樂史上獨一無二的裸體鋼琴曲──法國作曲家莎替(Erik Satie)的三首《吉姆諾佩第》(Gymnopedie)。

法文「Gymnopedie」來自希臘文「gymnos」,也就是裸體之意。在西元前七世紀的斯巴達,每年都有年輕男子的體育與武術競賽。在競賽前的慶典上,參賽男子裸體並塗抹橄欖油,以舞蹈呈現身體之美,而這種裸體男子舞就叫作「Gymnopaedia」。

裸體鋼琴曲問世

一八八七年十二月,莎替第一次到著名的黑貓小酒館作客。當主人問他在哪高就,沒有任何顯著職稱的莎替不想當場漏氣,故弄玄虛地自稱「希臘裸男舞主義者」 (Gymnopediste)。這個有趣經驗想必點燃他的靈感──兩個多月後,莎替動筆寫下第一首《吉姆諾佩第》,在一八八八年八月正式出版。

無論知不知道《吉姆諾佩第》這個曲名,或其背後「希臘裸男舞」的原由,現在要沒聽過此曲大概不太可能。莎替以恬淡清新的旋律,在舒緩的三拍中表現古希臘的 風韻。迷人的法式情感,配上簡約素雅的和聲,加上遙遠異國之思古幽情,讓此曲成為跨越時代的熱門名曲。從古典到爵士,由電影至廣告,眾人爭相演奏引用,讓 此曲家喻戶曉。

莎替或許沒有想到,他的《吉姆諾佩第》竟讓千千萬萬樂迷都成了「希臘裸男舞主義者」,裸體鋼琴曲果然不同凡響。

然而,在音樂會彈《吉姆諾佩第》的人雖多,當眾跳裸體男子舞的人卻少。女高音還可以感謝理察.史特勞斯寫了驚世駭俗的歌劇《莎樂美》,讓她們可以隨致命的〈七紗舞〉盡解羅衫。但鋼琴家呢?即使有「裸體鋼琴曲」在前,鋼琴家又有誰裸體演出呢?

答案竟是來自維也納的鋼琴大師古爾達(Friedrich Gulda)。這位在音樂之都成長學習的藝術家,十二歲進入維也納音樂院,十五歲即能演奏貝多芬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全集,十六歲更贏得日內瓦鋼琴大賽冠 軍。天資卓絕的他彈起巴赫、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完全是德奧正統,蕭邦、德布西和拉威爾也難不倒他。他的眾多錄音至今仍是經典之作,在莫札特和貝多芬的 詮釋上更有難出其右的成就。

然而,古爾達並不以此為足。早在一九五○年代,他就開始擁抱爵士樂。他先嘗試以古典技法表現爵士,後來更全身投入爵士樂的世界。他大膽創新、離經叛道不 說,更公開挑戰傳統。他退回維也納音樂院贈予的「貝多芬指環」,甚至還在晚年假發死訊,先閱讀報紙訃文為樂,之後高調宣布「復活」。種種奇特怪招,讓他生 前即被「譽為」古典音樂界中的「恐怖主義鋼琴家」。

脫衣彈琴,台下比較尷尬

或許,古爾達算是古典音樂中最徹底的嬉皮主義者──用怪異服裝和乖僻習性表現自我個性,並排斥固有的社會習俗和慣例。他在音樂會上總是穿著特殊,但其最為 人熟知的大膽「服裝」,還是以黑紗略遮重點,在音樂會上裸體演奏!韓國鋼琴大師白建宇就曾告訴我,他真的看過古爾達全裸彈琴──「相信我,我覺得台下比台 上還要尷尬!」

古爾達在舞台上瘋狂,教學上也甚為奇特。著名的鋼琴女王阿格麗希就是他的弟子,果然學到老師的自由與怪異。

事實上,傳奇鋼琴家中性格特殊者還為數不少,已故俄國巨擘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也是其中之一。雖然曲目博古通今,他只願演奏自己喜歡的作品,曲子中只要有一個樂句他感覺不對,他就絕不演奏。

但即使是喜愛的樂曲,他也不見得演奏,拉赫曼尼諾夫的經典名作《音畫練習曲》作品三十九之五,就被他捨棄於音樂會門外。「雖然我很喜愛聆賞此曲,但我其實試著避免演奏這樣的作品,因為彈這種曲子,讓我覺得自己在情感上是完全赤裸的。」

誰能想到,向來以「音樂會魔法師」聞名,總能以琴音催眠全場聽眾的李希特,竟也有「怯場」的時刻。不過,深愛此曲的他,最後還是對後輩說了藏不住的建議──「如果你真決定要彈,那就記得,脫得好看一點吧!」

或許,每位鋼琴家都有一個心靈上的「裸體鋼琴教室」,什麼時候穿,什麼時候脫,如何打扮合宜,又如何裸得好看,在在都是能以一生來追求的大學問。看了太多 虛情假意的偽善面孔後,我更能體會古爾達和李希特,那瘋狂與堅持背後的道理。不須裸奔,不須砸琴,甚至不須走上舞台,我們永遠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裸體鋼 琴教室」,只要你能誠實面對本心。

(中國時報)
--
絕世好Bra 港人找出新公式

英國每日電訊報二十三日報導,香港理工大學研究出測量女性胸部的新數學公式。目前胸罩罩杯的尺寸是依據一九三五年設定的公式所製作,在沿用七十年後,香港這項劃時代的研究成果可望帶動胸罩革命,絕世好Bra的誕生指日可待。

據裸胸三D計算而得

該篇發表在國際人因工程學刊的報告指出︰「女性的胸部是非常複雜的三度空間幾何學」,而現行的胸罩尺寸規格,對於胸部大小的歸類「恐不合宜」。

研究人員在對四百五十六位中國婦女進行胸部三D掃描後指出,要製作超合身的胸罩需要考量逾一百個關鍵測量要點,罩杯的尺寸需以新的厚度、寬度比例為基礎。

研究團隊已將百個測量要點簡化為八大元素,其中包括整體胸型、乳房體積、乳房內、外側與下部形狀、乳房頂點、斜度與方向。

研究指出,胸廓較小與大胸廓婦女雖然同樣穿B罩杯,但是兩者的乳房大小與體積必然有別,她們的胸部或許不只相當於三十四B,有時可能符合三十二C或三十六A。研究人員說,新的量胸公式將會使現行的胸罩尺寸增加八到十六個尺寸組合,讓女性內在美有更多選擇。

英七成婦女穿錯尺寸

他們說︰「這是胸罩尺寸規格首度依據裸胸三D特點而定,除了內衣產業,新的胸部尺寸系統或許也能應用在醫學領域,以確認出隆乳手術或其他內衣用品的胸部大小。」報告指出,多達七十%的英國婦女穿的胸罩尺寸都不對。

這項研究的用意旨在為華人婦女生產出讓曲線更優美、更舒適的胸罩,不過,若該研究能成功應用,這套新的胸罩尺寸規格可望全球採行。

(自由時報)
--
3D測胸 新罩杯尺碼更貼身 歸納8數值 挑戰ABC 更適合華人

世界各地通行的胸罩尺寸計算法,在沿用七十二年後有突破,香港理工大學研究團隊近期表示,舊有計算方式已不再適用,推出新版本,更貼近個人胸形、穿著更舒適。國內醫師指出,目前A、B、C、D等罩杯計算法還算符合台灣女性。

香港研究
研究人員表示,女性胸部尺寸是複雜的立體幾何學。新計算法須透過電腦3D掃瞄,取得一百多項胸部測量數值計算。

深度寬度比區別
香港理工大學研究團隊將上述研究結果集結成論文「根據人體測量學研發的中國婦女新胸罩尺寸測量方式」,發表在近期《國際工業人體工學期刊》。
香 港理工大學紡織及製衣學系副教授余詠文表示,研究人員為四百五十六名二十至三十九歲中國女性進行3D胸部掃描,取得一百多項數據,發現胸部深度及寬度比例 (depth width ratio)最適合區別乳房的形狀及大小。測量數值可歸納八類,包括乳房整體外型、體積;內部、外部及下方乳房形狀;乳房的高度、斜度、以及乳房方向。
余詠文說,傳統測量法包括胸腔及背肌厚度,但背肌厚薄會影響罩杯大小。她強調,新量度法針對華人女性,可覆蓋百分之八十七點五的女性,比傳統方法百分之八十為高。
林口長庚醫院顯微重建外科主任鄭明輝表示,罩杯計算不因時間久遠有不同。目前計算法是用胸圍減掉下胸圍,十公分為A罩杯,每增二點五公分提升一個罩杯。
華歌爾、奧黛莉等內衣業者表示,A至D罩杯還是判斷主要參考標準。身材嬌小卻有C罩杯的郭小姐說,3D技術聽起來很棒,但會擔心測量時「會被看光。」


依罩杯大小 買胸罩

雖然胸罩的歷史有數千年之久,但依照罩杯大小買胸罩,卻是近八十年才有的觀念,而時下女性習以為常地以A、B、C等英文字母區分罩杯大小,更是一九三五年後的事。
一 九二八年美國服裝公司Maidenform創辦人羅森賽(Ida Rosenthal)首創胸罩除了胸圍,也應考慮罩杯大小的觀念,她將胸罩分青春期(發育中)、成熟期、懷孕期和哺乳期,引起女性搶購;英國的胸罩業者則 以大(full)、中(medium)、小(junior)來區分。

精準再分六尺寸
一九三五年,美國華納兄弟馬甲公司 (Warner Brothers Corset Company)將罩杯由小到大以A到D區別,隨後再加上比A還小的AA,比D還大的DD罩杯,精準地分六種尺寸,讓顧客能挑選更合身的胸罩,引起全球業 者仿效,至今仍是女性選胸罩基準。

(蘋果日報)
--
ABC 發行量認證權威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發行公信 會(Audit Bureau of Circulations, ABC),是一個提供「發行量認證」的非政府、非營利團體,主要在針對報紙及雜誌有費發行量的稽核,依行銷區域和通路做全國性的調查及認證,以提供廣告 主、廣告媒體代理商做為廣告預算運用的一個重要依據。

「使平面媒體有一個公開的經營指標,意即促進廣告及經營之合理化,以達成社會公器之誠信目標。」

ABC於民國八十三年十月二十日在台灣正式登記成立後,自由時報、中國時報、聯合報都曾捐款資助,不過因為對組織、稽核方式的意見不同,最後僅自由時報於今年度加入;其他參與稽核的平面媒體還包括蘋果日報、商業週刊、壹週刊、爽報、MINA雜誌等。

ABC為國際性組織,在國外也行之有年,目前共有三十三個國家、成立了三十五個組織,包括美國、英國、日本等國。

為讓各國核查標準與核查報告形式統一,使各國能夠分享ABC的數據和資訊,甚至還成立了國際稽核組織聯盟(IFABC),我國目前也正申請加入。

(自由時報)
--
夏天越來越熱 北市7月超過35度天數增加 23天中已有15天 逾平均值

今年夏天很熱嗎?答案是肯定的,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過去十年北市超過攝氏三十五度天數,七月份平均十三點七天,而截至昨天為止,七月份二十三天中已有十五天超過三十五度,超越平均值,而一九五一年至一九六○年平均值僅八點七天,顯示夏天真的越來越熱。

連續高溫昨天終於獲得喘息,台北市昨天最高溫為三十五點四度,但是氣象局指出,今年氣溫高於平均值的機率偏高,主因是全球暖化效應,以及都市化產生的熱島效應,以此判斷,今年暑假酷熱的天氣將至少持續到八月。

至 於七月二十日至二十二日,台北市連續三天出現超過三十七度高溫,氣象局表示,這種連續高溫現象過去至少有三起類似例子,二○○三年八月八日至十日,台北市 連續三天高溫依序為三十八點七度、三十八點八度、三十七點三度,熱度更甚於過去三天,而一九九○年八月六日至九日,則有連續四天高溫都在三十七度以上,一 九九八年七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也有連續三天高溫在三十七度以上。

此外,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表示,台灣地區氣溫的確越來越 熱,像是百年來台灣地區平均溫度從二十三點三度增加到二十四點四度,雖然僅有一點一度,但增溫幾乎都集中在夜間,現在夜間溫度比百年前增加二點五度以上, 而且比起全球百年來平均溫度增加零點六度,台灣增加一點一度,成長幅度相當明顯,這與全球暖化及都市開發造成的熱島效應有關。

氣象局表示,太平洋高壓勢力開始東退,今天起山區午後有雷陣雨,中南部也會有零星午後雷陣雨,明天起白天晴朗炎熱,高溫約三十四、三十五度,北部、中部、南部山區有午後雷陣雨,局部地區有較大雨勢。

而因天氣炎熱,昨全國用電量再創歷史新高,昨日下午二時每小時平均負載達到三千二百九十萬瓩,台電供電能力為三千四百八十萬瓩,備轉容量有一百六十九萬瓩,供電其實有點吃緊。

(自由時報)
--
胃食道逆流/高銘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消化內科醫師)

「醫生啊!我火燒心啦!」經常在門診聽到患者訴說心凹處灼熱,有如一把火在燒,甚至往上延燒到喉嚨,有時伴隨胸腹疼痛與嘔酸水。

說穿了,這類患者的症狀,就是典型的胃食道逆流性疾病。這種疾病說來好治,但卻容易復發。

胃食道逆流性疾病的主因是,胃內的食物或胃液被反流,或逆流至食道,而造成各種不適。近年來,內視鏡對此一疾病的認識與診斷的進步,以及治療藥物藥效大幅提升的情況下,胃食道逆流性疾病已不是什麼特殊疾病。

根據筆者20年的臨床觀察,這類患者,有明顯增加的趨勢,藉由內視鏡的診斷與有效藥物的治療,一般患者的反應是:好很多了,不過藥停沒多久,相同症狀又來了!

由 於食道與胃交接處有一圈肌肉,稱為「下食道括約肌」,能允許食物及口水進入胃部。當平時非進食或吞嚥狀態時,此括約肌以緊密的狀態維持著,使得胃內容物不 致反流至食道,即便有少數反流,也可藉由食物及口水中和胃酸,再藉由食道的蠕動,將食物推入胃內,維持著括約肌以緊密的狀態存在。

胃食道逆流性疾病患者因下食道括約肌可能無法適當的發揮閉鎖功能;也可能因為某些食物或藥物所致,以至於鬆開,而造成胃內的食物或胃液被反流,或逆流至食道,這些含酸的胃液將使得食道壁受損,而發生心灼熱感及胃酸逆流等症狀。

除前述症狀外,耳鼻喉科的咽喉炎與鼻竇炎;胸腔科的慢性咳嗽、氣管炎、氣喘與失聲都可能與此病有關!表現的症狀也可有喉嚨灼熱、喉嚨異物感、腹脹、噁心、呼吸困難等,因此,一旦胃食道逆流性疾病症狀消失,有可能上述相關疾病與症狀也跟著消失。

根據統計,長期的胃食道逆流性疾病患者大約有0.5%的機會產生食道癌,因此,假使有相關症狀,做胃鏡檢查是必要的,除了鑑定胃食道逆流性疾病的程度以外,必要時,也可做切片,以便早期釐清食道癌。

藥物以胃酸的控制最重要,也可配合蠕動促進劑,以達到閉鎖下食道括約肌的目的,藥物治療一般效果均不錯。

不過患者需注意,某些食物可能會導致胃食道逆流性疾病的程度加重,例如咖啡、巧克力、汽水、可樂、辛辣、高油脂物、碳水化合物、薄荷、柑橘、番茄、全脂牛奶及洋蔥等,應視個人症狀程度而避免。

躺下時,胃與食道呈水平,容易誘發症狀,若有症狀產生,睡前3小時應勿進食,或將床頭墊高15公分。 若身體過重,應減輕體重,以減低腹壓,同時也要避免大吃大喝的情形出現。

若抽菸者應少抽,甚至戒菸及戒酒,衣物不要過緊,以免腹壓上升。

(自由時報)
--
烈日下噴農藥 命賤果更賤/林錦坤(梨山果農)

Q:去年台灣農藥用量高達37,393公噸,平均每人分到約1.7公斤。農民怎麼會噴這麼多農藥?
A:談到噴灑農藥,知道實情你會嚇死,室內栽種的菜類,幾天就噴一次;比較狠的,昨天噴,今天就採收。竹筍、薑、玉米等根莖類都是在土裡埋好年冬,這種藥很毒,殘留期達三個月,如果生長後期加藥,一定危害到消費者。

農民缺病蟲害知識
黑 心農民畢竟是少數,多數農民都是因為生計不得已,台灣氣候就是這樣,不噴農藥,植物沒法活,否則誰想多花成本來噴藥。更重要的是,農民普遍對病蟲害知識不 足,也不懂農藥藥性,有些人為求安心,本來只需噴一種藥,他就好幾種藥混在一起噴。就算參加CAS認證,有良心按照規定用藥,政府也沒有幫忙做管銷,產品 還是賣不出去,你要農民怎麼辦?
Q:農民自己敢吃嗎?
A:有些農民不了解藥性,也是照吃;知道害怕的,就另外種一撮給自己吃,不然就到市場買,反正沒看到就好,別人種的就當他沒噴藥。
電視說洗菜可以把農藥洗掉,又說菜有蟲表示沒噴藥,其實都是錯的;藥性會滲透到果肉,洗也沒用,菜有蟲可能是農民噴錯藥。消費者如果怕,買了菜最好不要冰,先放幾天再吃,因為冰起來藥性就不會退。
Q:農會難道沒輔導農民用藥?
A:農會專門吸農民的血,搞派系、搞鬥爭,很少真正幫助農民啦,都是農民做成功了,才跑來說是他輔導的。合作社也該幫助農民,結果都變銀行。
說真的,比較有輔導農民用藥的只剩農藥行,但他們會留一手。政府有印用藥手冊,問題是沒發給農民,我們想拿還得透過民意代表。
要控制農藥殘留,種植期間就該輔導、偵測;前面沒教育、沒把關,只會到菜市場抽驗,抓到農藥殘留的就把農民移送法辦,豈非陷農民於罪?
Q:那農委會呢?
A:農委會主委只會賣鮪魚,他懂農藥嗎?農委會毒物試驗所和大學的農業教授只做研究,偶爾辦講習,有下鄉輔導農民嗎?
拿果蠅防治來說,以前用照射鈷六十的方法讓果蠅不孕,效果不錯。但20年前,某些學者為了拿研究費,建議政府改用添加含毒甲基丁香油的誘殺板來撲殺果蠅,反而愈撲殺愈多,導致果蠅危害全台,這真是政府的偉大成就啊,逼農民多噴農藥,讓農藥商、賣誘殺板的有利可圖。
政府連我種什麼都不曉得,也沒做市場供需調查,難怪年年有果菜滯銷嘛。今年那麼多農民被活活曬死,要是生活過得去,誰要大熱天中午到田裡工作?

坐辦公室空談改革
以前政府讓蘋果進口,台灣蘋果一顆10元還沒人買,逼得果農把蘋果樹全砍掉,現在進口蘋果竟然一顆60元,難道不是政策護航?什麼都漲價,只有農產品一直賤價,台灣經濟也算農業賺來的;如果不是傻農民不忍土地荒廢,寧可賠錢也要耕種,全部仰賴進口,還有國家可言嗎?
大家關心農藥殘留,但請問哪個農民不用碰農藥?政府不輔導,等於讓農民陷於危險。農業單位應下鄉跟農民住,親身感受農民的困難,才能對症下藥,光坐在辦公室能改革什麼?

(蘋果日報)
--
大學生考智財權 「不計分」 引起反彈 教部澄清「不扣圖書館證」

《聯合報》昨報導教育部擬對大學新生施行智慧財產權測驗,未通過者將無法取得圖書館證,並將監控校園網路,引發各界撻伐。被教育部指為提供此建議的逢甲大 學校長劉安之昨澄清:「教育部扭曲我的意思。」教育部昨晚也改口,強調僅會要求新生填寫智財權自我檢核測表,並非考試也不計分。
為因應美國壓力,教育部四月、六月兩度邀大學主管開會,研議「校園保護智財權行動方案」,劉安之在會中以新加坡大學為例,指該校規定學生要上保護智財權課程,未通過測驗者不得畢業。劉安之昨指此例是說明教學生認識智財權的重要性,教育部曲解其意。

「如回到戒嚴時代」
教 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昨說,初步規劃今年九月新生申請圖書館證及電腦帳戶時,會發給智財權自我檢核測表,用意在宣導,不論答對幾題都不影響使用圖書館和學術 網路權益;也只在校園網路出現不正常流量時才會追蹤處理,具體做法八月上旬定案。教育部長杜正勝昨指媒體報導只是「個別意見」,尚未形成政策。
不願具名的國立大學學務長批評,要求各校監控網路是違法亂紀,有如回到戒嚴時代,人力也不足以隨時監測。
將就讀台灣大學生物系的魏姓學生說,原文教科書動輒兩千多元、甚至四千元,不合買即難以負擔,教育部定管制政策前應有配套。

監控網路侵隱私權
淡江大學統計系葉姓學生認為,監控網路會侵害隱私權,學生也會有破解方法。東吳大學法學院院長潘維大指測驗只是形式,強制做法很難奏效,老師應先要求學生勿用盜版書,以教育和溝通來強化對智財權的重視。

(蘋果日報)
--
迷你發電機 心跳可充電

油價飆升,人人都在尋找替代能源,英國科學家研發出用震動來發電的迷你發電機,可用心跳或其他震動發電,以後連手機、MP3音樂播放器 ,都可能不用插頭自動充電。

體積小於1立方公分
利用震動發電的構想並非首創,過去已有免充電腕表問世,主要原理是用銅製線圈感應周遭環境震動,當線圈震動時能驅動裝備中的磁鐵懸樑,自然擺動來發電。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研究人員的突破在於把發電機縮小為不到1立方公分,實驗證實可在52赫茲震動下,發出46微瓦的電力。
目前初步構想是把迷你發電機跟心律調整器結合,靠心跳就能發出足夠電力,病患日後不需再動手術更換電池。未來手機或MP3的電池中加裝迷你發電機後,使用者只要把它們放在胸前口袋,就能用心跳、走路或道路橋樑的震動來充電。

(蘋果日報)
--
高溫飆汗 乾洗手 明礬粉 止體臭
喝茶飲去味

夏天讓人汗如雨下、身體濕黏悶熱,當汗水被皮膚表面細菌分解時,還可能散發汗臭味。台大醫院皮膚科醫師蔡呈芳表示,要保持身體乾爽可利用乾洗手;自行開業中醫師許桂月說,也可拿明礬粉外敷。另外少吃辣、喝茶飲,都有助緩解悶臭體味。

外用

乾洗手塗抹助殺菌
乾 洗手的成分包含酒精,酒精有揮發作用又能殺菌,擦在容易流汗的皮膚上有助減少身體的異味。如果家中沒有乾洗手,可用酒精稀釋冰水,冰水可收斂毛細孔,作法 是用酒精和冰水以1比 4的比例先調製好,外出時隨身帶1小瓶調配完成的酒精水,出汗時再利用棉花塗抹在流汗的地方,例如腋下、頸部等,有助減少汗水、消除異味。
注意:若對酒精敏感或皮膚有傷口,則不建議使用,酒精揮發時會使皮膚表面乾燥,濃度不能過高的。

外出前先擦止汗劑
市售止汗劑的主成分是鋁鹽,透過塗抹鋁鹽,可收斂汗腺的毛細孔,緩解流汗的情形。但止汗劑只適用於少數部位,如腋下等,也必須在流汗前就噴或塗抹,才能達到止汗的作用,而且若發現已經流汗了,應該先擦乾皮膚的汗水,再補充止汗劑。
注意:過量使用止汗劑可能造成皮膚發炎,過敏體質者最好選擇無添加香料的止汗劑,以免皮膚產生不適,有紅腫傷口的皮膚也應避免使用止汗劑。

明礬粉 緩腳臭狐臭
明礬有助收斂止汗,緩解皮膚過度出汗。許桂月中醫師表示,通常會建議有腳臭或狐臭的人用以去腳汗、腋下的異味等,使用方法是每天睡前拿明礬粉直接塗抹腳、腋下,改善容易流汗的情況。
注意:明礬粉像鹽巴呈顆粒狀,如果不習慣直接拿明礬粉外敷,也可以加水稀釋後,洗澡時用來清潔容易流汗的部位。

內服

減少攝取辣味食物
辣椒是刺激性食物,胃會有所反應而產生熱,身體調節體溫功能感覺體溫升高時,就會擴張微血管、加速新陳代謝和流汗來緩和身體的熱,所以吃辣容易排汗。易流汗者在飲食要清淡一點,避免過度辛辣刺激汗水分泌。

白朮茶收斂緩排汗
白朮性溫味甘,可健脾燥濕、收斂止汗,可將白朮泡成茶飲用,緩解流汗的狀況。
作法:將4克白朮放入杯中,用300c.c.的熱開水沖泡,放涼後即可飲用,1周可喝2到3次。
注意:火氣大的人不適合飲用。

蕎麥飲清熱去異味
蕎麥性涼味甘,入心經,益氣收澀、清熱去濕,消除體內滯瘀,減少流汗異味。可沖泡當茶飲,也可加入紅糖,口感較佳,能緩解幼童多汗。
作法:將2克的蕎麥放入杯中,加入300c.c.的熱開水沖泡,放涼後即可飲用,1周可喝3次。
注意:口乾舌燥的人不適合飲用。

這樣做

盡量保持心情平靜
蔡呈芳醫師表示,緊張、焦慮、不安的情緒,都可能使身上的排汗量增加,尤其是夏天高溫更容易讓人產生煩躁等情緒反應,都會刺激交感神經,導致流汗。因此,保持心情的平靜可以緩解流汗的情況加劇。

專家說

流汗後立刻擦拭
流汗時最好能立刻擦拭,尤其是運動後流汗量大,如果沒有清潔,使汗水停留在皮膚表面與細菌結合就容易產生汗臭。

穿寬鬆綿紗衣服
容易流汗的人要比一般人要更注意清潔,平時最好穿著綿紗類的衣服,以寬鬆透氣為主,可以減少摩擦及局部刺激,緩解流汗的情況。

(蘋果日報)
--
吞檳榔汁 小心喉癌胃癌

喜 歡喝酒、抽菸、吃檳榔者罹患咽喉癌的機率較高,過去二氧化碳雷射可用來治療早期咽喉癌,不過台北榮總已將此法應用在末期咽喉癌,患者不必接受全喉切除手 術,仍能講話。台大醫院牙科部教授郭英雄說,菸、酒、檳榔這3項口腔癌危險因子,檳榔的風險最高,若吞下檳榔汁,則從咽喉癌、食道癌甚至到發生胃癌都有可 能。

末期癌免開刀
抽菸對咽喉癌的影響較大,台北榮總耳鼻喉科醫師戴世光說,健保已給付的二氧化碳雷射是經內視鏡從口腔進入,破壞 腫瘤細胞,同時可止血,外表無傷口,但腫瘤位置若在後聲門或軟骨組織較厚者,無法使用此法。過去末期咽喉癌若經手術切除,術後無法發聲且有明顯傷疤、手術 中出血也多,住院天數長。戴世光醫師還說,若無法開刀或使用二氧化碳雷射,則可選擇放射線療法、化學治療,或接受針對癌細胞特定基因作用的標靶藥物治療, 減少正常細胞傷害。

檳榔傷害較大
郭英雄教授提到,口腔癌很容易在病變時發現,當口腔內膜長了不明腫塊、無法治癒的潰爛或流血、有白色斑塊等,應立即就醫。目前治療方式以手術切除為主,若有轉移則再加做化療或電療,但會因血管阻塞、脆化,不易做顏面重建,造成患者術後常因此覺得自卑。

◎危險因子/致口腔癌風險
★菸+酒+檳榔/123倍
★菸+酒/22倍
★酒+檳榔/54倍
★菸+檳榔/89倍
★檳榔/28倍
★菸/18倍
★酒/10倍

(蘋果日報)
--
失業率 七年來新低

主計處昨公布今年上半年失業率為百分之三點八六,創七年同期新低;而今年一到五月經常性薪資成長幅度也創五年來最高。但勞工團體認為許多失業者轉往不穩定的打工、派遣等工作,造成失業率被美化。

人力派遣比率攀升
主計處第四局副局長黃建中昨表示,因畢業生投入尋職影響,六月失業率百分之三點九六,比上月上升零點零九個百分點,但也是七年來同期最低;上半年勞動參與率則創十年來同期新高。
今年一到五月經常性薪資則有三萬六千四百九十元,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一點四六,成長幅度也創五年新高。台北市產業總工會總幹事周佳君說,很多人雖有打工或派遣工作,但收入少、工作不穩定,卻未被計入失業率中。她也認為,物價飆漲,薪資成長恐追不過物價指數。
1111人力銀行昨發布調查發現,三成五的企業運用人力派遣,比前年增加百分之六,以作業員、行政和客服最多。接受派遣擔任客服的小霜指出,派遣雖比想像中穩定,但還是想當正職員工。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