薔蜜撲台 今發陸警
今年編號第十五號颱風「薔蜜」已轉為中颱,直撲台灣而來!中央氣象局於昨晚十一時卅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將對巴士海峽、台灣東南部海面構成威脅。預估最快今日上午,氣象局就會發布陸上警報。
氣象局指周日至周一是颱風影響台灣最嚴重的時期,適逢東北季風加強,恐產生「共伴效應」,未來三天將帶來可觀雨量,特別是迎風面的北部、東北部山區,更要嚴防豪雨。
中颱薔蜜目前位於鵝鑾鼻東南方約八百二十公里海面上,以每小時二十一公里的速度往西北移動,七級風暴風半徑二五○公里,十級風暴風半徑八
○公里。在靠近台灣時,速度更會減緩,影響台灣時間增長,目前中心陣風達十四級,瞬間陣風十六級。氣象局預報員湯舜然表示,薔蜜必定會直撲台灣,且無任何
轉向、減弱的跡象,全台都需做好防颱準備,預估周日至周一影響最劇。
周六開始,受東北季風影響,氣象局於昨日八時發布豪雨特報,東北部及北部山區將有局部大雨或豪雨,降雨機率三十%至六十%。晚間颱風外圍環流逼近,南台灣也會降雨。
氣象局提醒,薔蜜是典型的「秋颱」,外圍環流伴隨東北季風,將使北台灣降下可觀雨量。周六起鋒面系統南下,天氣逐漸轉涼,北部氣溫高溫可望下降四至五度,低溫下降二至三度。
氣象局預估未來薔蜜路徑,在接近台灣南端之後,因為進入太平洋高壓勢力邊緣,速度會開始放慢,並且偏轉向西北西。主任預報員吳德榮表示,颱風在接近台灣陸地時,速度會逐漸減緩,預估影響台灣的時間將加長,全國各地都需嚴防颱風帶來的雨量。
颱風走後,未來一周台灣受東北季風及鋒面影響,持續有短暫陣雨,北部氣溫下降至廿二至廿七度,南部廿四至廿八度。
昨日下午受到午後熱對流影響,氣象局發布大雨特報,東北角及南台灣累積雨量最多達六十公釐,嘉義山區達七十公釐,特報於下午五時解除。
(中國時報)
--
「薔蜜」明後天影響大 北部雨驚人
中央氣象局昨天深夜發布中颱薔蜜的海上颱風警報,若路徑與速度不變,今天中午前發布陸上颱風警報。薔蜜颱風明、後天影響台灣最劇,再加上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可能帶來驚人雨量,北部尤其要小心。
這一個月來幾乎可說是每逢周末就有颱風,打亂不少民眾的假日計畫,尤其薔蜜颱風看來是典型的秋颱,氣象局提醒,不能掉以輕心。
昨晚薔蜜颱風的位置在鵝鑾鼻東南東方八百廿公里的海面上,以每小時廿一轉十八公里的速度朝西北行進,強度不排除再增加。預計今晚十一時的位置,在鵝鑾鼻東南東方三百六十公里的海面上。
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說,由於導引氣流明顯,未來薔蜜颱風的路徑不會有太大改變,會直接朝著台灣而來。速度略微減慢,影響的時間會拉長。
追風計畫今天清晨啟動,這次不但美軍合飛,日本團隊也會加入觀測。美軍的C-130運輸機會以蝴蝶型方式穿越颱風中心。
(聯合報)
--
薔蜜加速撲台明後天狂風暴雨
陸上警報 今天上午發布
中度颱風薔蜜加快腳步直撲台灣而來,且有轉為強烈颱風的趨勢,加上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預料將帶來驚人雨勢。氣象局提早於昨晚十一點三十分發布海上警報,今天上午將發布陸上警報,提醒全台各地都可能在週日、週一受到狂風暴雨威脅!
氣象局分析,薔蜜路徑明顯直衝台灣,不像牛颱「辛樂克」行徑詭異;至於移動速度,則不輸來去匆匆的「哈格比」,更值得注意的是,薔蜜與東北季風形成的「共伴效應」,將使雨量倍增,東南部將首當其衝。
雨量比一般颱風大
外界臆測薔蜜的雨勢到底會飆到多少?氣象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說,得視風雨的分布與大小而論,但肯定比一般颱風雨量大。他舉例,民國七十六年十月二十五日中颱琳恩,就因共伴效應,陽明山一天下了一千一百四十毫米,創下史上颱風造成單日降雨量值的第二名。
但他強調,共伴效應帶來的颱風雨量多寡,絕非「是非題」,而是「申論題」,薔蜜未必像琳恩,各地雨量的預測猶須進一步觀察。
薔蜜昨晚距離鵝鑾鼻東南東方約八百二十公里,以時速二十公里往西北方向挺進,吳德榮說,不管薔蜜中心有沒有登陸台灣,以目前七級暴風圈半徑達兩百五十公里,加上行徑方向來看,「已經是直撲了!」
另一低氣壓 緊跟在後
轉為強颱機率有多大?他指,以薔蜜昨晚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攀升至四十五公尺、瞬間最大陣風每秒五十五公尺,頗有轉為強颱的趨勢,但因只剩一天有轉為強颱的高海溫環境,因此,未必突破「強颱」門檻。
吳德榮說,先要注意的是,東北季風影響已顯現,涼風襲來,迎風面的北部、東半部今恐有豪雨發生,高溫更將下降四至五度,白天溫度只剩攝氏二十五、二十六度。中南部高溫還會超過三十度。
令人擔心的是,緊跟在薔蜜之後,目前另在關島、南海附近海面,各有一個低氣壓形成,會不會成為第十六號颱風,氣象局仍在觀察。
吳德榮表示,氣象局曾預估今年台灣至少有二十六個颱風,並未比平均值二十七個多,而至今才發布第十五個。過去十月、十一月、十二月都還有機會出現結合東北季風形成共伴效應的颱風,颱風季還沒走完。
(自由時報)
--
秋颱薔蜜勢猛 豪雨伴隨 最快今發陸上警報「全台不能掉以輕心」
秋
颱來勢洶洶,今年第十五號颱風「薔蜜」(Jangmi,南韓命名,原意為薔薇)逼近台灣,中央氣象局昨晚十一時三十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最快今天上午發布
陸上颱風警報。明、後天將是颱風影響台灣最劇烈的時候,除了颱風本身的強風大雨外,薔蜜和東北季風將產生共伴效應,預計會為台灣帶來可觀雨量,氣象局警
告:「全台灣都不能掉以輕心!」
做好防颱
氣象局表示,中度颱風薔蜜昨晚十一時三十分位置在台灣鵝鑾鼻東南東方約八百二十公里的海面上,向西北移動,預測今晚薔蜜就只距離台灣三百六十公里。今天薔蜜的強度仍會增強,但颱風中心接近台灣時,附近海溫較低,將不利颱風繼續發展,是否增強為強烈颱風有待觀察。
明後天影響最劇
氣象局昨晚也已發布豪雨特報,今凌晨開始台灣東北部和北部山區有局部性大雨或豪雨發生機會,隨著颱風接近,雨勢和降雨地區還會擴大。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指出,薔蜜是典型秋颱,除了本身的強風豪雨之外,時常會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會為北部帶來很大雨量。所謂共伴效應是指颱風逆時針旋轉時所吹的東南風和東北季風會合時,北方冷空氣和颱風的濕暖空氣交會,造成大量降雨。
台
灣大學大氣系教授李清勝說,共伴效應帶來的雨勢相當驚人,過去歷史紀錄中,一九八七年的琳恩颱風、一九九八年芭比斯颱風、二○○○年象神颱風,都為台灣帶
來嚴重災情,雨量可能在一天內就累積一千毫米以上。「東北季風已經南下,薔蜜和東北季風一定會產生共伴效應,只是降雨帶是否會出現在台灣還需要觀察。」
吳德榮提醒,明、後天是颱風影響台灣最大時候,「各地都會有明顯降雨,民眾不能掉以輕心,全台灣都要做好防颱準備。」氣象局預測,等颱風較接近台灣後,導引氣流減弱、大氣條件較複雜,颱風速度會變慢,路徑也較無法預測,不過到時颱風強度也會減弱。
國科會與台灣大學等單位合作的「追風計劃」將在今天啟動,預計拋下十九枚「投落送」觀測蒐集薔蜜資料。
24小時監控封橋
為
避免薔蜜又造成斷橋事件,公路總局昨表示,已鎖定十三座基樁嚴重裸露的危橋,包括台一線溪州大橋、曾文溪橋、新埤大橋、台三線橫溪橋、汶水橋、烏溪橋、興
昌橋、里港大橋、台九線雙流橋、台十七線國姓橋、台十九線厚生橋、台二十七線大津橋、台二十七甲線六龜大橋,進行二十四小時監控,一旦瞬間雨量過大將封橋
禁止通行。
(蘋果日報)
--
吃香蕉減肥…日賣到缺貨、醫師不建議
「早上吃香蕉配白開水,午餐、晚餐照常吃就會瘦」,這是日本最近流行的香蕉減肥法。電視節目請胖女星森美公子體驗香蕉減肥法,在一個半月內瘦了七公斤,此減肥法立即造成轟動,導致香蕉賣到缺貨;而最近的減肥新招「記錄減肥法」也開始捲起小小的旋風。
所謂的早晨香蕉減肥法是,早餐吃幾根香蕉配開水,讓胃產生飽足感,豐富的酵素讓消化變快,使得中、晚餐照常吃也不會屯積脂肪。
去年春天《早晨香蕉減肥》一書出版後,創下四十萬本的銷售量,日本各家電視台紛以此題材製作特別節目,一口氣點燃了香蕉減肥法的熱潮,連超市都出現香蕉缺貨的現象
現在日本還流行「記錄減肥法」,又稱為「日記減肥法」。日本作家岡田斗司夫原是個重達一百一十七公斤的壯漢,他以記錄飲食內容的方式,在一年內簡單地減重
五十公斤,體重降到六十七公斤。岡田原是個來者不拒的美食主義者,他習慣將自己每天的飲食記錄下來,卻在無意中發現自己每天都吃得過量,於是開始記錄每種
食物的卡路里,提醒自己控制飲食而減肥成功。
日劇《冷暖人間》的主角,六十一歲的泉蘋子也嘗試此法,她在四個月內從六十三公斤減到四十七公斤,儼然已成為營養減肥美食權威。
泉蘋子指出,每次要吃零食前就想到要寫記錄很麻煩而乾脆不吃,且經由記錄卡路里的動作發現,許多食物原來都是高卡路里。
新潟大學醫學系教授岡田正彥在接受採訪時指出,香蕉減肥法確實有一定效果,因為水果沒有太多卡路里,一天當中若提高水果的攝取比例自然會瘦,但是他不建議用此法減肥。岡田指出,人體必須攝取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均衡的營養,光吃水果會造成蛋白質和脂肪缺乏。
(中國時報)
--
早餐香蕉減肥法 日掀狂潮
日本「朝日新聞」二十六日報導,日本人最愛吃的水果「香蕉」最近有供不應求的情況,因為書籍、網路、電視節目的推波助瀾,現在日本很流行「早餐香蕉減肥法」,結果出現民眾搶購的風潮。
報
導根據「SEVEN & i
HLDGS」公司人員的話指出,該公司旗下的「伊藤榮堂」等超市從本月二十日起,就出現香蕉熱賣的情況,有些超市還賣到缺貨。「Lifecorp.」超市
也表示香蕉營業額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七成。有一家東京的食品超市表示,現在賣場常擠滿人潮,晚到的客人就看不到香蕉了。
日本從去年開始,有關「早餐香蕉瘦身法」書籍陸續上市,網路上也流傳此減肥「秘方」。藉由媒體一波波的報導,香蕉的銷售狀況就愈來愈好,本月十九日,日本TBS電視台播放特別節目,請到歌手森公美子現身說法,聽到她以「早餐香蕉減肥法」減重七公斤之後,造成香蕉熱賣。
進口香蕉量排第一名的美國Dole公司日本分公司表示,今年六月以後的出貨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二十五%至二十七%。進口香蕉量排第二的住商青果公司表示,訂購量是預估量的二至三倍,無法完全因應,預估九月的出貨量可能比去年同期增加約三成。
報導說,中東、澳洲、亞洲等地隨著經濟成長,香蕉的需求量愈來愈大。Dole日本分公司人員表示:「只好從別的國家調貨了,但要大量調度得到,看來是有點困難。」
(自由時報)
--
想發洩一下 這店讓你砸個痛快
壓力太大?氣得快抓狂?恨不能抓起什麼東西砸得稀巴爛?卅八歲的美國創業家莎拉.蕾佛莉說,來她的「莎拉的砸砸屋」(Sarah’s Smash Shack),保證讓你砸得痛快!
曾任職獸醫的莎拉,自承自小每當情緒失控,便會亂砸東西。去年某日清晨醒來,她決定將壞癖好化為商機。去年十一月,莎拉找上朋友金恩,準備合夥創業。今年兩人在加州聖地牙哥市最熱鬧的「瓦斯燈街區」(Gaslamp Quarter)租下一間兩層樓的店面。
之後,她擔任職業攝影師的丈夫胡席格也跳下來幫忙,規劃出幾間獨立的「砸室」,裝設隔音設備、不鏽鋼牆壁,並測試不同材質的杯盤砸到鋼牆上的不同爆破效果和安全距離等。為保護客人安全,她們也準備連身防護衣、靴子、手套和安全帽。
花了廿萬美元後,「莎拉的砸砸屋」終於在八月一日正式開幕,不論你想砸餐盤、紅酒杯、小碟子、花瓶或高腳杯,統統一應俱全。店內有各式「套餐」可供選擇。最貴的「家庭特餐」,十五分鐘內可丟十五只盤子,索價四十五美元;「壺瘋子」丟兩只大水壺,要價十二美元。
最近美國油價高漲、房價崩跌、失業率創新高,大家無不縮衣節食,不過大環境不好,對莎拉似好消息。她說開幕一個多月來生意蒸蒸日上,不僅有中年熟女前往慶生,還有洛杉磯客人打算組團前來一砸。
(中國時報)
--
揉紙團發現抗壓 清大生登上國際期刊
寫信不順時,把紙張揉成紙團往旁邊一扔,再爽快不過,但這個不起眼的小動作,卻有著大學問!清華大學物理系學生林彥誌、教授洪在明以DIY器材實驗,發現
施壓達六個大氣壓時,紙團便不再縮小,呈現無比的抵抗力,且不同材質的紙張,抵抗能力也不相同。該論文已登上國際權威期刊《物理評論通訊》(PRL)。
你是否發現,紙團揉到一定大小,就很難再繼續擠壓,而把鋁箔紙揉成鋁球,丟進水中也不會沈下去?原因是紙球中還有七十%以上的空氣,擁有許多空隙卻又堅固無比,科學家相信和紙團內錯綜分佈的尖點結構、摺痕有關,卻沒人親自作實驗證實。
林彥誌DIY設計出壓紙球儀器,將大致揉過的紙球包覆保鮮模置入壓力腔,再灌入高氣壓氣體,觀察紙球承受壓力的狀況。實驗發現,最初壓力越大,紙球就縮的
越小,但大約到達六個大氣壓時,紙球便不再坍縮,內部產生許多皺摺互相卡住,而這些孔隙中仍保有大量空氣。如此「阻塞」(jamming)住的紙球,最多
可抵抗到十一個大氣壓,相當於一般人握力的二十倍。
另外,德國學者Gompper推論,紙球大小和施加外力的關係為「冪次法則」(Power
Law),無論使用何種大小、厚度、硬度、材質的紙,結果都會一樣。林彥誌的實驗卻證實,該推論部分正確,部分需要修改,他發現,在同樣的大小、厚度下,
塑膠紙比鋁箔紙還耐壓。
該實驗相當簡單,卻一舉登上連頂尖大學博士生都難以攀上的《物理評論通訊》。物理系教授洪在明說,「皺摺力學」在物理學界還是新名詞,但應用相當廣泛,例如地理的板塊、造山運動,車禍壓扁的汽車,甚至是臉上的魚尾紋,都是相關應用範圍。
洪在明本想探討汙漬在衣料上的分佈,卻發現國外已有人做過類似實驗,發現該學者另外提出過揉紙團。林彥誌好奇之下,開始製作儀器,第一代壓力腔以壓克力板製成,沒想到紙團能承受的壓力比壓克力還大,做到一半就爆炸報廢,聲響之大,讓他耳鳴了好幾天。
後來,林彥誌改用金屬壓力腔才順利完成實驗。洪在明表示,他們打算將紙團送去作同步輻射,觀察內部的結構,揭開小紙團的奧秘。
(中國時報)
--
高三國文多兩節 文言比例提高
國文科的授課節數、文言文及白話文比例長期引發爭議,教育部昨天宣布將在高中三年增加一至二節的國文科學分,列為必修或必選,優先考慮納入論語、孟子等中華文化經典教材,同時,文言文比例也將從目前的四十五%提高。
論語、孟子優先納入教材
中教司長蘇德祥指出,增加國文科的學分數不會影響畢業總學分數,也不會排擠到其他必修科目,原則上會挪用原本的選修學分數,改為必修或必選。未來高中總學分數仍維持在一百六十學分,但是必修學分則由目前的一百三十八至一百五十個,增為一百四十至一百五十個。
十月公布內容 最快後年上路
教育部次長吳財順昨天上午表示,教育部自從六月暫緩高中「九八課綱」之後,邀集各方意見,預計最快十月底公布修正內容,最快後年上路。
對
於爭議性大的國文科,吳財順指出,高中國文科的授課節數在民國八十八年前是三年三十學分(每週五節、共六學期),但後來修改為三年二十四學分(每週四節、
共六學期),節數明顯銳減,另一方面,文言文比例也從原本六十五%降為四十五%,因此,經討論後,認為國文科的學分數、文言文比例均有必要略增。
蘇德祥認為,目前高一的選修學分是零至二個,高二是零至三個,高三則為零至十九個,國文科學分節數若要更動,會規劃在高三較有彈性。
母語協會:違反本土化潮流
教育部在宣布這項政策後,引發兩極反應。「搶救國文聯盟」認為,這是善意的回應,可提高學生的國文程度,但仍堅持文言文比例應達五十五%以上,並認為最好提前至明年實施。
不過,台灣母語教師協會理事長陳金泉則批評,此舉違反本土化的潮流,教育政策不應隨著政黨輪替變來變去,弄得烏煙瘴氣,並建議應把新增的一至二個學分列為必修的鄉土及母語課程。
陳芳明:不應有政治目的
政大台文所所長陳芳明則認為,文言文、白話文各占五十%是合理的,最重要不是比例問題,而是要選好文章,且教科書不要一天到晚改,更不可以有政治目的。
教改總體檢論壇昨天也發表「給教育部長與高中九八課程委員的一封信」,認為教育部「似乎傾向枝節細部的微調,並未針對九八課綱的問題核心徹底解決問題」,應暫緩實施,同時減少高中修習科目,控制在每學期十科之內。
(自由時報)
--
後年起 高三國文每周多一節 文言文增為50% 《論語》《孟子》必修
爭
議不斷的高中九八課綱國文科課綱,教育部昨宣布調整方向,國文科的文言文比率將由百分之四十五提高到百分之五十,並增加國文科上課節數,初步規劃高三時有
一至兩學期每周將多上一節國文課;原列為選修的《論語》、《孟子》將改列必修,確定內容預定十月公布,最快二○一○年九月實施,適用目前就讀國二的學生。
課綱修訂
教育部長鄭瑞城五月上台後,對於如何修訂九八課綱遲未表態,遭外界批評「杜(指杜正勝)規鄭(指鄭瑞城)隨」;教育部次長吳財順昨宣布,現行九五課綱國文課每周上四節,三年共修二十
四個學分,不少第一線高中教
師反映授課時數不足,因此將增加一或兩個學分,初步傾向將增加節數安排在高三,因此高三時會有一或兩個學期,每周要多上一節國文課。此外,國文科文言文比率擬提高到百分五十,而《論語》、《孟子》也將優先改列必修教材。
教育部中教司長蘇德祥說,避免增加高中生負擔,未來增加國文科上課節數,會調整選修課節數,總學分數不會改變,至於確切調整的節數與比例,確定方案十月公布。
「多上作文較實際」
由詩人余光中等多位重量級文學界人士發起的搶救國文聯盟,之前曾多次召開記者會呼籲教育部修訂九八課綱,聯盟成員段心儀昨表示:「雖然修正幅度不如預期,但至少方向是對的。」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周祝瑛則說,九八課綱應做全面性檢討,不能只是微調敷衍。
對教育部將修正的國文科上課內容,敦化國中二年級陳姓學生說:「與其上《論語》、《孟子》,不如多上作文課比較實際。」懷生國中二年級蔣姓學生認為:「國文上太多會覺得厭煩。」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副理事長林文虎表示,國文科課綱再次修訂只是凸顯「會吵的孩子有糖吃」,節數不足是各科共同的問題,而且對學生來說:「艱澀難懂的文言文,對學生來說是另一種火星文。」
只增加文言文沒用
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吳忠泰認為,提升學生語文程度,要訓練聽說讀寫的能力,只靠增加文言文比率沒有用。
九八國文科課綱修正重點
適用對象:目前就讀國中二年級學生
修正重點:
.原國文科文言文比率45%、白話文55%,修訂後暫訂文言文與白話文各佔一半
.增加國文科上課節數,原規定每周4節,高中3年共24學分,修訂後暫訂高三有1至2學期每周增加1節課,總學分數增為25或26
.原列選修教材的《論語》、《孟子》改列必修
時程:最快2010年9月
(蘋果日報)
--
加國發現最古老岩石 地質史改寫
加拿大魁北克北部哈德遜灣東岸的古老基岩帶,可能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地殼。英國「自然」期刊二十六日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這塊岩石年代可溯及四十二億八千萬年前,顯示陸地在地球誕生初期即已形成,推翻地質學家長期以來認為年輕地球是一片岩漿海的理論。
地
球形成於四十六億年前,加拿大蒙特婁馬吉爾大學的地質學家歐尼爾表示,這片基岩帶在地球誕生不到三億年後形成,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岩石,為進一步解開地球
起源的秘密開了一扇門。之前地球上發現的最古老岩石在加拿大西北部,約有四十億三千萬年歷史,而地質學家也曾在澳洲西部一塊較年輕的岩石中,發現四十三億
六千萬年前的鋯石結晶。
歐尼爾與魁北克大學的同事,藉著岩石中兩種罕見元素釹與釤來判定年代。岩石的化學成分,看來非常類似大陸下的海床特徵,顯示大陸板塊構造、重組與移動的過程,可能在地球非常早期即已展開。
至少,這些有四十二億年之久的岩石,將駁斥過去認為年輕地球為一片岩漿海的想法,這個想法隨著越來越多資料出爐,已逐漸為地質學家揚棄。
(自由時報)
--
感覺統合發展 0~7歲是關鍵期
我
們的身體可以接受許多感覺,如視覺、聽覺、觸覺、本體運動覺(例如用手拿東西送到嘴巴吃)及前庭覺(譬如旋轉、加減速度時,能維持身體的平衡,不會摔跤)
等,隨時可將這些對生活環境接觸的感覺訊息,傳達到我們身體內、外各個部位;而身體也可藉由學習及使用這些感覺訊息,進行計畫與組織行為。
0
至7歲是孩子的「感覺統合」期,也是奠定孩子往後發展的基礎階段。所謂感覺統合(Sensory
Integration)是神經系統將各種感覺訊息傳達到大腦後,經大腦加以組織、處理,使個體可以適當運用其肢體、情緒與環境互動,而讓身體各部分表現
出適當的行為與反應。一旦感覺統合出現了障礙,將造成日後日常生活、人際關係或學習上的困難。
◎感覺統合障礙可分2大類:
●感覺調節障礙:意指對輸入的感覺刺激登入不足。若觸覺系統登入不足會產生觸覺防禦現象、沒有安全感及過分敏感、好動;相反地,感覺刺激過度登入,則對輕微的觸碰會產生過度反應、不舒服及厭惡。
●運用能力失調:指的是計畫新動作,或學習新動作技巧的能力失調。
◎和大多數同年齡的孩子比較起來,孩子如無先天的缺陷,智力的發育也正常,卻常出現一些讓人傷腦筋的徵狀時,就要儘快找醫師做進一步的評估,了解孩子是否有感覺統合失調方面的問題。例如:
●走路常會撞到桌椅或碰掉桌上的東西;無法準確拿捏自己和物體之間的遠近距離,無法做正確的判斷。
●動作不協調,如丟球、踢球有困難;小肌肉動作協調不佳,如不會使用剪刀、不會穿脫衣服、扣釦子。
●注意力短暫,很容易分心。
●聽力正常,卻常常有聽沒有到,無法注意周遭的事。
●語言能力有問題,如2、3歲以後才會說話或口齒不清。
●不喜歡別人碰到或觸摸他。
●活動量過多,一刻也不停,有用不完的精力;或者活動量過小,動作遲緩。
●特別喜歡或討厭旋轉、搖晃的遊戲活動。
●常會頭暈,怕爬高或被高舉。
●在閱讀(如唸書常會漏掉字)、寫字(如左右相反,抄寫時遺漏字句)、或數學的計算(69看成96)發生錯誤等障礙,或不會分辨相似的圖形。
◎建議爸爸媽媽在孩子的幼兒時期,應盡量給予探索環境的機會。在安全的前提下,鼓勵自發探索行為。最有效的探索行為,就是藉由遊戲中的接觸與互動來幫助幼兒學習。
另外,多和孩子親近,以同理心體會孩子在生活中所面臨的種種不適,同時還要經常省思管教子女的方式,學習有效教導孩子的策略,才能增進孩子的學習及行為能力,進而改善孩子現在及未來的生活品質。
(自由時報)
--
三聚氰胺具化學毒性 含氮量高 可偽裝蛋白質
近日,毒牛奶事件令我們十分恐慌!擔憂的問題明顯並非在於「食物」本身;而在對於「三聚氰胺」這個物質的疑慮。
三聚氰胺的分子式為C3N3(NH2)3,俗稱「蛋白精」,又名氰尿胺(蜜胺),是一種有機化工中間體,日常主要用途是與醛縮合,生成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屬一種耐高溫樹脂,用於塗料、層壓板、模塑料、黏合劑、紡織和造紙等。
該物質白色無味,與蛋白質外觀相似,但具有化學毒性,不存在於天然食品。若檢測食品中,含有三聚氰胺,即可證實為食品加工時,人為外在添加,已觸及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
由三聚氰胺化學式可知其含氮量約為66%,較蛋白質中含氮量高出甚多(<30%)。因蛋白質檢測較為複雜;實務上藉由含氮量檢測(Kjeldahl method)即可推估蛋白質含量。
該
檢測方法簡單來說,是先檢測總氮含量,根據總氮含量再「間接」計算出蛋白質含量。由於含氮量檢驗並不能區分「真蛋白氮」或「偽蛋白氮」。理論上,添加三聚
氰胺的食品可檢出較高的蛋白質(實際上是較高的含氮量),如此可大幅降低其製造成本,從經濟上來說有較高套利空間。三聚氫胺無法替代真正蛋白質,且沒有任
何營養價值。換句話說,添加的目的僅是為了「偽裝」蛋白質含量提高的假象,並可提高販賣價格!
若在不知情狀況下,不小心吃到含三聚氰胺的麵包或蛋糕,怎麼辦?成人的腎發展較成熟,功能也較好,且不需將奶粉當作主要營養來源,應不至於造成如嬰兒喝毒奶粉產生的嚴重後遺症。建議成人多喝水,讓一天排尿量到達2000西西,約一天上廁所7次,排尿量約300西西。
(自由時報)
--
看糞便顏色知腸胃健康 棕色較正常 紅色速就醫
糞便外觀顏色與腸胃道健康、生活飲食有很大的關係,北醫附醫腸胃科醫師羅鴻源表示,很少人會注意自己的排洩物外觀、形狀,通常都是出血或疼痛嚴重時才會就醫,建議平常就可多觀察自己的排洩物,了解身體健康。
吃
進的食物通過食道,進入胃,再進入小腸,大部份的養分在小腸被吸收,水分和部份電解質在結腸中被吸收,抵達結腸下段或直腸時已成半固體狀,這就是糞便形成
的過程。而最後在直腸中的糞便所造成的膨脹會引發直腸肌的反射收縮,而有排便的念頭。一般食物大約48到72小時會完全消化掉變成糞便排出,而最常見的棕
色糞便則是膽色素在腸內細菌作用後所形成的色素,但會受吃的食物、藥物影響。
看顏色
棕色是正常的
正常飲食下糞便呈現的棕色有時淡一點;有時深一點。例如多喝一點牛奶時就會變淡棕色;多吃點肉時就變成深棕色;甚至有時多吃了脂肪類食物就會更偏黃色。
小叮嚀
想讓糞便保持正常顏色就需飲食均衡,不要偏食例如愛吃肉、不吃菜等,否則不僅是顏色會變深,還會更臭,甚至會因缺乏纖維質而便秘。
綠色還算OK
如果你是個愛吃菠菜且極少吃其他食物的人,糞便可能會偏墨綠色,這可能與鐵質和其他營養素有關,至於其他蔬菜是否也會造成同樣結果,須有更多研究證明。
小叮嚀
不能只吃菠菜!菠菜含大量草酸,吃進體內會和鈣質結合變成草酸鈣,排出體外後會造成鈣流失,且有些人會形成結石。
黑色就要警覺
糞便偏黑色有2個原因,一個是吃較多動物血液如鴨血、豬血等;另一個則是上消化道潰瘍出血。兩者差別在於,前者大多不會持續太久,後者則可能伴隨腹痛等症狀,且潰瘍出血導致的黑便會像瀝青一般,食物影響的黑便顏色則稍淺。
小叮嚀
吃飯時細嚼慢嚥、生活不要太緊張等調整生活作息的方式,可預防上消化道潰瘍。若已是罹病的人,則要避免菸、酒、辣等刺激物。
灰白色有點糟
糞
便偏灰白色有2個原因,分別是膽結石和胰臟損傷。膽結石的患者常因總膽管堵塞造成膽汁排洩不順暢,糞便就會呈灰白色。關於膽結石要特別提醒的是,若長時間
未進食,也會讓膽汁過度濃縮,形成結石的機率就會變高。糞便呈灰白色的另一原因可能是長期酗酒造成胰臟損傷,當消化脂肪的功能被破壞時,胰臟90%損壞就
會變成「脂痢」,糞便就會是白色的。
小叮嚀
正常飲食之外,應少吃高油脂、少喝酒。
紅色就很糟糕
會造成糞便顏色偏紅、血便的原因有二,分別是痔瘡和大腸直腸癌。痔瘡是排便時糞便一端會帶血,或衛生紙擦拭時有鮮血,也可能是鮮血直接滴落馬桶內,但腸癌則會造成暗紅色血便,且伴隨排便習慣的改變,如糞便變細等。
小叮嚀
多吃新鮮蔬果、多喝水都可預防2種疾病,再加上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會比較容易觀察、比較出差異。
提醒你
排出健康糞便
1.乳酸菌:多吃含乳酸菌食物可改善腸道健康,進而讓排便更順暢。
2.吃蔬果:含豐富纖維質的小麥胚芽、燕麥、牛蒡等可幫助排便。
3.多喝水:每天應喝足2000到2500c.c.,排便更順暢。
4.少油炸:吃太多油炸物會引起消化系統問題,包括消化不良、胰臟炎等,影響排便。
醫師說
定時排便最好
每個人每天的排便次數約1到2次,如果能養成每天早上起來排便的習慣,那是最好不過了,但現代人通常都會拖延忍住,想說「等一下」,結果一整天都沒有排便,造成毒素廢物重覆吸收,有礙健康。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