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9日 星期日

新聞自選輯 20090719

14分登記大學 錄取率98%

為避免七分就能上大學,今年大學考試入學分發新增最低登記標準,最低為採計英文等三科的十四分,八萬七千多位報考者中,有七、八千人未達門檻「不予分發」,其中分數過低者近三千五百人,其他則是缺考。
聯分會主任郭堃煌指出,今年考試分發名額八萬兩千多人,有資格的考生只有七萬九千多人,供過於求,扣掉部分非某科系不讀的考生,預估錄取率可達九成八,有機會超過去年九成七,但不會百分之百。

分發會昨天公布卅六種不含術科最低登記標準組合,最低分數落在採計英文、數甲和物理的校系,原始總分十四分以上可分發。郭堃煌指出,採計這三科者包括成大數學、中原物理、東海物理等,這些學校去年最低錄取標準都遠高於十四分。

今年新增馬偕醫學院,但因致遠和稻江兩校採單招,共有六十七校一五八三個系組招生,學測檢定限制兩科以內,但新增各組合最低登記標準,以採計科目第五百分位數考生成績總和為門檻。

傳統第一類組採計國、英、數乙、歷、地五科者,總分七十七分才可分發,他預估,不少都加權計分,最低錄取分至少一百分。

採計國、英、數甲、物、化等五科的二類組門檻為四十八分,去年最低分的七點六九分立德大學資源環境系(現更名為休閒資源暨綠色產業系自然組),今年要四十八分以上才可分發。

今年五十七校系自訂門檻,郭堃煌指出,這些已自訂門檻的校系,有半數低於這項最低登記標準,考生仍需以昨天公布的為準。

聯分會提醒,考生繳交登記費廿日到廿七日,登記志願廿四日到到廿八日,建議考生最好在廿七日前完成,以免趕在最後一天因突發狀況錯過。



今年一類組 志願很難填

升學輔導老師指出,第一類組採計三科到六科都有,加上新增「公民與社會」,各組合科目加權也不同,今年志願「很難填」,鼓勵考生填滿一百個志願,公民分數好的人,更可挑戰夢幻科系。

補教老師劉駿豪說,一類組採計變化多,有自然組搶進,加上今年一百廿八個科系採計「公民與社會」,又沒有去年資料可參考,考生很難填志願。

他表示,加採公民變成六科的科系,可先以公民之外的五科組合成績及累計人數來看,因狀況不明,建議考生「趁亂多填夢幻科系」,尤其公民好的人,可多挑戰有採計者,如法律、政治系等。

升學輔導老師胡天爵更建議,一類組最好填滿一百個志願,也許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其他類組考生也可如此。分數不夠但又很想念的「夢幻校系」填卅個,錄取分數相距不遠的「務實校系」填四十個,高出科系錄取分數的「安全校系」填卅個。

劉駿豪指出,不少科系今年以數甲和數乙等不同採計,分成社會組和自然組,考生要多注意。

清大計量財務金融系分甲乙組,新增採計數乙的社會組;中山資訊管理系分自然和社會組,自然組今年才有;銘傳資訊傳播工程系也分成社會和自然組,社會組是新的。

胡天爵說,今年新增科系中,台師大視覺設計系要加考美術、中正的運動競技系要加考體育;陽明生物醫學工程系則為二類組;大葉大學設計暨藝術學院則細分為工設、視傳等四個系。

劉駿豪表示,交大電機與控制工程系及電信工程系合併為電機工程系甲組和乙組,甲組還提供獎學金鼓勵成績優異學生出國,去年分數不高,考生可把握。

不分系是趨勢,胡天爵說,今年再增為廿五校四十九系。



興國去門檻 稻江致遠改單招

今年大學入學分發增加最低登記標準,有的大學忍痛再增設第二道門檻,但也有學校大膽拿掉所有門檻,只採用分發會最低登記標準。

華梵大學電子工程系去年最低錄取分數十七點四分,今年該系採計國、英、數甲、物、化五科,除分發會最低登記標準四十八分,環境與防災設計、哲學等系則設一百分以上的標準。

華梵大學教務長蔡傳暉指出,學校加訂門檻,也擔心會造成招生不足,但為維持招生品質,只能如此。因為分數太低的學生若要念電工等科系,恐怕也念不來,所以全校各系招生門檻都要一百分以上。

包括大葉大學、亞洲大學等數個科系今年加設門檻,不少大學則取消自設的最低入學標準,如東海中文系、北醫公衛系等。興國管理學院去年包括企管等十二系都設最低門檻,今年全取消。

因大學缺額可能更嚴重,稻江和致遠兩校今年單招,尋求更寬廣招生空間,部分大學表示,正觀察單招效果,再考慮是否跟進。

開南大學銀髮健康促進學系去年最低錄取分數十三點九四分,今年最低登記標準六十五分。校長高安邦表示,該系去年為新設系,簡章來不及列,很多學生不知道才會如此,今年分發會雖設門檻,該校不受影響。

(聯合報)
--
大學分發 門檻14分至少刷掉8千人

大學指考分發今年首度增加「最低登記標準」,至少需十四分才能登記志願,預估將刷掉八千人。分發會表示,最低登記標準只是「門檻」,實際錄取分數可能更高,保證不會再出現去年「七分上大學」的情況。

分發會昨天公布九八指考分發組合累積人數表及最低登記標準,今年共有六十七校一五八三個系組參加分發,招生名額加上甄選回流計有八萬二二六四人。考量考生減少與新增門檻等因素,今年錄取率約為九七%,和去年差不多。

「最低登記標準」三十六種採計組合中,最低需十四分(採計英文、數甲、物理),最高為九十八分(採計國文、英文、數乙、歷史、地理、公民),考生必須達到標準,才能填選採用該組合的志願。

分發會分發組主任郭堃煌表示,雖然最低的組合是十四分,但外界千萬別誤會十四分就能上大學。該組合僅有十四個系組採用,且幾乎都是公私立名校。舉例來說,採用該組合的成大數學系去年要三四七分才能上榜,輔大數學系純數組也要一三七分(加權後)。

而以去年最低分的立德大學資源環境系為例,採計國、英、數甲、物、化五科,去年七.六九分就能上榜,今年至少需四十八分。

郭堃煌表示,若未達登記標準,分發系統上該志願將顯示「紅底」。基本上只要有報名就能填志願,就算該科缺考,採計組合的科目總分高過登記標準,也算跨過門檻。

另外,除了「最低登記標準」,今年還有五十七個校系自訂「最低入學標準」,考生等於須跨過二個門檻。郭堃煌說,部分校系「最低入學標準」可能比「最低登記標準」還低,若遇這樣的情形,則以較高的標準為準。

分發會將於二十日至二十七日開放繳交登記費,可使用臨櫃繳款、ATM轉帳、華南銀行網路ATM轉帳等方式;二十四日上午九時起,開放網路登記志願,截止時 間為二十八日下午四時三十分。郭堃煌說,按照往年經驗,二十七日是最高峰,建議考生早一點完成登記,最起碼提早一、二天先登入系統熟悉操作方式,避免在最 後時刻驚慌失措。

詳細情形可上網站:http://uac.edu.tw查詢,分發會也開放服務電話:(○六)二三六-二七五五,由專人接線,考生可多加利用。

公民攪局指考一類組落點諜對諜

今年指考新增「公民與社會」一科,全國共有一二九個校系採計,法律、政治、社會三個學群採計尤多,使預估落點變得極為困難。選才赫偉全科班主任劉駿豪表示,考生可「趁亂」多填幾個加計公民的夢幻科系,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一類組由於採計科目組合繁多、各校系加權方式又極為複雜,往年就很難預估落點,今年又加入公民科,「豈止是一個亂字了得!」劉駿豪建議,考生若想知道自己的落點,不妨先將公民科去除,以其他採計科目成績對照去年的分數,再猜測程度接近考生的公民分數。

三學群逾百系採計 預估添變數

劉駿豪預估,採計六科的台大法律系財法組,今年預估需四七三分才有機會(以下皆指原始分數),台大外語系則需四五七分。商管熱門科系方面,台大國企系約為三八八分,台大會計三七二分。

若以考上台大為目標,傳統文組五科(國、英、數乙、歷、地)至少要三五八分左右,六科加上採計公民的科系(如哲學系),則得約四二六分。

升學輔導專家胡天爵提醒,今年有許多合併或分組的校系,例如清大計量財務金融系,過去只招收自然組學生,今年分為甲、乙組,乙組採計國文、英文、數乙,顯 然是針對社會組而來,不妨列入志願考慮。另外包括中山資管、銘傳資工、交大電機等系,今年都有合併和分組的更改,考生可參照招生簡章。

自然組分組搶學生 大傳仍熱門

胡天爵說,一類組志願序較易受產業發展與工作需求影響,近年來社會、社工、教育也有式微的趨勢,至於傳播科系,雖然近年需求急速緊縮,卻仍是學生的夢想目標,分數應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政治大學新聞系錄取分數約為三五二分。

14分門檻 後段班學校「生」信心

針對大考分發會設下最後五%、十四分的最低錄取門檻,中華大學表示,該校本來就設有不招收最後五%的學生的門檻;玄奘大學則表示,該校今年最低錄取分數至少要卅分以上,這項政策不致影響學校招生。

大學分發新增最低錄取標準,至少十四分才可以登記分發,兩年前因十八分錄取學生的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今年改為單獨招生,不再參與聯招。

稻江學院表示,甄選入學或考試分發對新設學校較為不利,所以學校決定今年改採單獨招生,就是希望重新開始,學校有信心找回學生,也相信學生會逐漸回流,單獨招生預定下個月舉行考試。

弘光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王本正則表示,聽到十四分就能上大學,教授們都很無奈,他經常聽到有許多表示,「學生素質明顯下降」、「程度根本跟不上」。他強 調,這與少子化、新大學不斷設立有很大的關係,不少學校怕招不到學生,因而降低標準,也導致惡性循環。王本正強調,由於市場供需相當,絕大多數考生都可以 進入大學,大學不再是窄門,使得許多程度不夠學生進了大學,也使得台灣大學生的競爭力不斷下降,政府應該好好思考這個問題,想出對策。

中華大學指出,該校過去為維持學生的水準,在大考分發會還未設下錄取門檻前,就自行先設下不招收最後五%學生的規定,今年大考分發會設下門檻,不至讓分數太難看的學生能僥倖上大學,絕對是好立意。因此,今年的新分發門檻,對該校招生不會有影響。

玄奘大學也表示,該校今年的招生最低錄取落點至少要卅分以上,低於此分數,玄奘都會捨棄不收,就算沒有門檻限制,玄奘也不會招收十四分的學生。

桃園開南大學主秘李艾安表示,開南不會有這個顧慮,因為每年登記分發的人數,比學校開班招收人數還多,學校招生也不會受到影響。

中國科技大學湖口分校主秘尤本志說,個位分數的學生,校方絕對不會違規招收,何況中國科技大學所有系所在全國大學院校排名,介於前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不會有這種情況,學校招生也不會受到影響。

(中國時報)
--
指考設門檻 14分可登記難上榜

近八千考生 無登記資格

為杜絕七.六九分上大學的情況重演,今年大學登記分發設計了成績未達最後五%不得登記的門檻,因此報名指考的八萬七千三百五十八名考生中,有近八千人無法登記。

供過於求 錄取率逾97%

不過,今年總計招生名額達八萬二千二百六十四個,只比去年減少約三千個,比有登記資格的近八萬考生還多,供過於求,錄取機會超過百分之百,就算部分考生對選填志願有所堅持,或高分落榜,評估錄取率仍可能超過去年的九十七%。

大 學考試分發入學委員會指出,今年增訂最後五%的最低登記標準,在三十六種採計組合(不含術科)中,第二類組考生若選擇只採計「英文、數學甲、物理」的系 組,三科原始總分高於十四分就可以上網登記分發。另外,採計「物理、化學、數學甲」的兩所系組,最低登記標準也只有十七分。

分發會分發組 主任郭?煌強調,最低登記標準分數低不代表錄取分數就低。這十四個系組包括成大、中山、中正、高雄等國立大學,及元智、輔仁、東海、中原等私校,以去年加 權後的錄取分數來看,成大數學系需要三百四十七.四五分,十四系組較低的輔大數學系純數學組去年也要一百三十七.七六分。中山、輔大等校也表示,不擔心採 計科目少會招到低分學生。

去年7分校系 今年48分

至於去年最低錄取分數七.六九分的立德大學資源環境系(已更名為休閒 資源暨綠色產業系自然組),今年該科採計科目為「國、英、數甲、物理、化學」五科,至少要四十八分才能登記。另外,去年倒數第二,最低錄取分數只有十三. 九四分的開南大學銀髮健康促進系,今年採計「國、英、數甲、化學、生物」,最低登記標準為六十五分。

根據分發會的統計,今年扣除致遠、稻江單獨招生,加上新增的馬偕醫學院,共有六十七校、一千五百八十三系組招生,原核定招生名額七萬一千七百五十七人,加上回流名額一萬零五百零七人,總計招生名額八萬二千二百六十四人。

補教業者認為,今年後段班私校仍會出現招生不足,未達登記標準的近八千名學生部分會流向單招的致遠或稻江。分發會公布招生名額、組合成績人數累計等訊息。網址是http://www.uac.edu.tw/。







128系採計公民 高分生往上多填

大學入學考試分發二十四日開放考生上網登記志願。補教業者認為,今年第一類組非常難填,考生不妨多填幾個自己的夢幻科系,儘量填滿一百個志願,公民考高分的考生不妨往上填幾個採計公民的科系,或許會有驚喜。

選才赫偉全科班主任劉駿豪認為,第一類組的法、商、外語(包括英語、歐語科系)近年來頗受學生的青睞,不少高中生對於社會、社工、中文、歷史、教育等科系的出路感到擔心,影響選填意願。

補教老師胡天爵說,傳播產業不景氣已三年,但想讀傳播科系的學生仍很多,不少人有主播夢,因此今年政大新聞系可能會有三百五十分。

劉駿豪評估,今年第一類組有採計三科、五科、六科的採計組合,採計公民的一百二十八系又沒有去年資料較難推算,且加重計分方式多,還有自然組跨考考生的變數,志願非常難填,他建議儘量填滿一百個志願,公民考高分的考生可以多注意台大、政大等明星大學採計公民的科系。

大 學考試分發入學委員會分發組主任郭?煌指出,已開放考生下載「登記志願單機版」練習,考生上網登記分發志願時,必須依「大學考試入學登記分發相關資訊」所 附的登記志願繳款帳號及通行碼才能登記。大學考試分發入學委員會網址是http://www.uac.edu.tw/。

(自由時報)
--
指考公布最低標準 拼大學 14分可登記 今年新設門檻 8千考生恐無法分發

為 避免重蹈去年7.69分上大學的覆轍,大學考試入學分發今年新增最低登記標準,據昨公布的標準,估計今年8萬7千多名考生中,約有8%到9%、即7、8千 名考生,因未達最低登記門檻無法分發。成功大學數學系、輔仁大學應用數學系等14個系組的登記門檻最低,原始總分達14分即可參加登記分發。學者指設最低 登記標準成效有限,根本問題是太多大學。

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分發會昨也公布招生名額與組合成績人數累計表,總計今年有8萬2264個招生名額,約有8萬名考生可參加登記分發,招生名額仍供過於求。

錄取率可能創新高
分發會主任郭堃煌推估,今年錄取率可能再創新高,超過去年的97.1%。
今 年新增的登記分發最低標準,為指考組合成績最後5%的考生不得參加登記分發。分發會主任郭堃煌表示,根據新規定,不含採計術科的校系,有36種採計組合設 有最低登記門檻,一類組中採計5科成績的文史法商系組,最低登記標準為原始總分77分,採計3科的商管系組,最低登記門檻為39分。
第二類組中採計5科成績的理工系組,原始總分至少要48分才能登記;第三類組中採計6科的生醫農系組,則須達71分才可登記。郭堃煌推估,將有7、8千名考生無法參加登記分發,必須明年重考或參加有單招的學校。
至於登記門檻最低的是14分,包括成大數學系、中山應用數學系、輔大應用數學系等14個系組,僅採英文、物理、數學甲3科,考生只要原始總分達14分即可登記。

自訂不得低於標準
但郭堃煌強調,最低登記分數吊車尾的學校,實際錄取分數都遠高登記門檻,以中山應數系為例,去年原始總分189分,輔大應數系也要103分。成大、中山、輔大昨也強調,不擔心最低登記標準只有14分,因為錄取分數比這個高出太多,分數太低根本上不了。
此外,今年大學考試分發有57個系組自訂「最低入學標準」,但郭堃煌說,其中有半數校系自訂門檻低於今天公布的最低登記標準,將改以分發會公布的分數為標準。
永春高中邱姓考生說:「適度設立門檻很好,可挽救大學教育品質、提升大學生素質。」祐德高中張姓考生說:「設門檻很不公平,等於還沒念,就先被判死刑,剝奪受教權。」景文高中林姓考生也表示:「高中沒學好,不代表大學不會急起直追,這個制度會害低分生重考。」

提升素質功效有限
長期關注教育改革的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黃光國昨表示,設立最低登記標準對提升學生素質,恐怕功效有限,根本的問題是大學太多,教育部應輔導大學轉型或各自發展特色。

分數組合有夠亂 一類組超難填志願

大學指考今年首度加考「公民與社會」,1583個考試分發招生系組中有128系組採計該科,使得以文法商為主的第一類組成績組合從10種暴增為15種,且其中有6種加採公民。
補教業者都忍不住大呼:「今年一類組的分數組合有夠亂,超難填志願。」

盡可能填滿百志願
選 才赫偉升學輔導顧問劉駿豪說,去年還沒公民科,使得今年計算落點時缺乏參考數據,加上增考公民後,成績組合也變多,除採計考科數有6、5、3等3種外,相 同考科數又有不同科目組合,「實在超難填志願」,建議考生計算落點時先剔除公民,再與去年累積人數比較,若分數差不多,且公民分數達前標或頂標,就可全力 搶攻採計公民成績的校系。
選填志願專家胡天爵則表示,建議考生分成30個想念但是分數卻不夠的「夢幻校系」、40個分數相近的「務實校系」,以及30個分數高出的「安全校系」,並應盡可能填滿100志願,以防發生失誤。

想擠上台大 至少要拿350分 熱門理工科錄取總分可能提高5分

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昨天公布指考組合成績人數累計表,由於多數的考科5標都提高,因此,補教業者昨天推估,熱門理工科系的原始錄取總分可能會提高5分,生醫農科系則可能提高12到16分。
非台灣大學不念的考生,一類組至少要358分才有機會錄取台大社會系,二類組則要350分才有可能擠進台大地理環境資訊系,三類組台大護理系也要407分。
選才赫偉升學輔導顧問劉駿豪分析,由於今年的物理、化學、生物5標都提高,年年搶破頭的醫學系原始錄取分數平均將提高15分。

念醫學系得考475分
台大醫學系推估得524分才能夠上榜,陽明醫學系、成大醫學系、長庚醫學系分別要514分、509分、506分;台大牙醫系也要505分。
劉駿豪說,首度招生的馬偕醫學院醫學系因招生積極,可望與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並列第三類組第6高分,要496分才有希望上榜。最後搶進醫學系的機會可能是慈濟醫學系或輔仁大學醫學系,估計得要475分。
對於非台大不念的考生,劉駿豪預估,一類組採計5科的情況下,最少要358分才能擠上台大社會系,而以往被視為「台大末班車」的哲學系,因今年加採公民與社會,估計原始總分要426分才有機會錄取。
此外,劉駿豪預估,二類組進台大的基本分數是350分,三類組的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或護理系則為407分。

財經法律依然熱門
選填志願專家胡天爵也指出,今年的熱門科系變動不大,一類組仍以財經、法律、國企國貿、經濟與外文最為搶手;三類組除了醫學、牙醫、藥學與獸醫系熱門之外,醫技、醫檢系錄取分數近年也有上升的趨勢。
至於二類組方面,則以電機、光電、材料最為熱門,但若以畢業後職缺來做為觀察指標,土木系也會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蘋果日報)
--
周三見日食 機率高

中央氣象局昨天上午解除輕颱莫拉菲的海上颱風警報,但微弱的外圍環流仍會為東部、東南部、南部山區帶來短暫陣雨。明起天氣回穩,各地多為高溫炎熱、午甚至下雷陣雨的天氣型態。

明天起一直到七月廿三日,太平洋高壓籠罩,天氣較為穩定,上半天多為晴朗炎熱的天氣,因此目前看來廿二日的日偏食,觀測到的機會應該不低。

(聯合報)
--
太空人重聚 阿姆斯壯:登月只爽5秒

1969年7月20日,首位登陸月球的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說:「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40年後,曾陸續參與登陸月球任務的阿波羅號太空人17日再度聚首,他們在「美國空軍國家博物館」回憶當年事蹟,並接受「全國航空名人堂」頒贈的「飛行精神獎」。

阿 姆斯壯回憶剛看到月球表面的情景時表示:「很壯觀,不論何時,當你到一個地方,若所見景觀與你一生所見的完全不同,那將既獨特又難忘。月球就是這樣。」不 過阿姆斯壯說,他和艾德林沒有太多時間享受這個經驗,「我們休息不到5秒鐘就收到任務控制中心傳來的訊息,要我們繼續做事。」

第一次登陸月球對太空人和任務控制中心而言,是件很嚴肅的事。原本指定的登陸地區因遍布岩石而必須捨棄,阿姆斯壯只得繼續燃燒愈來愈少的燃料,直到找到一個適合的地方。

當時在任務控制中心的杜克說:「我不能說任務控制中心陷入恐慌,而是非常注意細節。燃料不斷減少,情況愈來愈緊張」,當只剩下可維持30秒的燃料時,「整個控制中心寂靜無聲」。

於1972年登陸月球、同是至今最後一位登陸月球的太空人賽南說:「比起第一步登陸月球來說,最後一步更讓我難忘,我從肩膀往下看地球,它太美了,太絢麗了,我現在無法想像。」

報導指出,1969年首波登陸月球的3位太空人除了公開活動時聚首以外,彼此私下的往來並不頻繁。

(聯合報)
--
B肝疫苗失效 11歲肝癌亡

十一歲的明嘉(化名),一向被公認為健康寶寶,沒想到一次嚴重的上吐下瀉、送進醫院,才發現已是肝癌末期,不到半年便離開人世,明嘉的母親一開始不解,按時接種B型肝炎疫苗的孩子,為什麼還會感染B肝、並惡化為肝癌?

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院小兒腸胃科主任張美惠說,統計顯示,B肝帶原、特別是e抗原陽性的母親,因體內病毒量高,約有十分之一的孩子即使打疫苗仍告失效,多數成為B肝帶原者。

張美惠提醒,母親若是B肝帶原者,在孩子接種完三劑B肝疫苗後一到十八個月,必須抽血追蹤有無抗體產生,是否需要補接種。

明嘉今年二月過世,明嘉的媽媽發現小兒子也沒有B肝抗體,馬上再次接種疫苗,她昨天不辭辛苦,從台東到台北出席活動,不希望再有人面臨同樣的憾事,呼籲父母重視孩子的肝臟健康。

快四歲的小宜則相對幸運,在六個月大時因手臂血管瘤手術,進而發現B肝帶原,讓父母相當錯愕,沒想到按時接種免疫球蛋白、疫苗的女兒,肝指數超過正常值近三倍,還好及時發現、多年追蹤治療後,病毒已消失了。

另 外研究發現,約有四、五成從小接種B肝疫苗會在長大後抗體下降,張美惠表示,由於經施打疫苗,體內已有免疫記憶力,目前學界並未一致建議每人再追加一劑, 除非媽媽是B肝帶原者或經常接觸病人的醫護人員,才有補接種的必要,至於打一劑或打三劑,則視接種後抗體有無上升而定。

(聯合報)
--
母B肝帶原 打疫苗 童仍肝癌亡 出生時遭感染致疫苗未生效

11歲的明嘉(化名)去年8月因嘔吐就醫,檢查發現是末期肝癌,半年後便離開人世。醫師說,明嘉嬰兒時期打過肝炎疫苗,但出生時垂直感染B肝,之後施打疫苗未生效。建議B肝帶原母親,即使孩子打過疫苗,仍應在7到18個月大時,就醫確認體內有無抗體,以利防治肝癌等疾病。

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昨舉行病童回娘家活動,明嘉媽媽現身說法,以傷心經歷告訴社會大眾,孩子打過肝炎疫苗,不代表不會得肝炎、肝癌。她表示,明嘉去年8月全家烤肉後,因嘔吐到診所看病,想說沒事了,第二天卻連喝水都吐,最後轉診到大型醫院,才證實是罹患末期肝癌。
明嘉媽媽指出,當時很難接受,想說孩子出生後的半年內,有帶他完整接種完3劑肝炎疫苗,但今年2月卻因肝癌死掉,後來才知道孩子打完疫苗,不代表一定生效,還須帶其回診確認。

寶寶帶原接種無效
明嘉還有一個弟弟,昨跟媽媽出席記者會。明嘉媽媽說,明嘉弟弟嬰兒時期也打過肝炎疫苗,但有明嘉經驗後,她也帶明嘉弟弟抽血檢查,「結果弟弟體內沒有B型肝炎抗體,表示疫苗也沒生效」,但還好沒有帶原,最近已補打疫苗。
明嘉的主治醫師、台大醫院小兒腸胃科主任張美惠說,兒童肝癌沒明顯症狀,明嘉會嘔吐,可能是肝癌腫瘤壓迫胃所致。
而當母親為帶原者時,垂直傳染給寶寶的可能性很高,若寶寶也帶原,打疫苗便無效,建議帶原媽媽給孩子打完3劑疫苗後,在孩子7到18個月期間,一定要抽血檢查,確認疫苗生效。

兒童肝病防治 注意事項
◎孩子出生1周內、30天大、滿6個月時完整接種完3劑肝炎疫苗
◎當母親為B型肝炎帶原者時,孩子即使打過肝炎疫苗,仍應在7到18個月大期間,進行抽血檢查,以確保疫苗生效
◎調查發現,父母最易延遲第2劑,家長應特別注意施打時程
◎若完成接種,後續檢查發現沒有產生抗體者,可再補打3劑,並定期追蹤,以避免感染肝炎、甚至肝癌發生

(蘋果日報)
--
非擠醫學系? 徬徨青春 哪懂白色巨塔…/沈政男(醫)

又 是寄發指考成績單、選填志願的季節,各明星高中紛紛公布錄取第一志願,特別是頂尖醫學系的人數。即使歷經多年教改,這樣的景象始終未變,醫學系仍是眾多同 學與家長的首選,擠不進窄門的,甚至負笈遠行,到國外就學。在這樣的背景下,若有人要把醫學系摒除在志願卡之外,真的需要獨排眾議的氣魄。

十 七、八歲高中畢業生,對於科學、藝術、思想這類與學校科目相近的領域比較熟悉,選填相關科系時容易產生共鳴;反過來說,像醫療這種技術性、實用性的學科, 除非有家學淵源,大多數同學恐怕難以想像白色巨塔裡面的生活。要甫結束徬徨青春、人生正要起步的年輕人,執起大筆,寫下自己的生涯抉擇,實屬不易,多數人 恐怕只能奉父母之命排出志願順序,是以進到醫學院以後,學非所願,志趣難伸者所在多有。

當年念醫學院的時候,當眾人為了微生物學、病理學 考試挑燈夜讀的時候,有數理天才拎著高等微積分在校園閒蕩,難以割愛;當進到大體解剖室,濃濁的福馬林味道充塞口鼻,多數同學執起解剖刀躍躍欲試的時候, 有人不敢直視屍體,從後門悄悄離開,準備轉系;當初披白袍,為了值班徹夜未眠之際,有人忙得興高采烈,也有人身心俱疲,難以負荷。

多年後 重逢於同學會。當年轉系的同學如今學術成就蜚聲國際;數理天才勉強念完七年,得以向父母交代後毅然改讀工程,如今在國外任教;心力交瘁的那位同學不知去 向,聽說精神狀況不佳。然而,大多數人還是順利完成學業,展開行醫生涯,這些同學有人功成名就,收入優渥,但工作與責任超時超量,生活看似外人稱羨,實則 冷暖自知;也有人當初含怨進入醫學院,最後竟讀出興趣,一頭鑽研下去;更有同學事業穩定以後,得以重拾荒廢已久的畫筆樂器,滿足年少夢想,兩全其美。

在資訊不足、認識不清狀況下,如何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念醫學系?師長若希望成績優異的下一代進醫學院,在校期間最好協助同學接觸相關領域,比如安排同學到醫院當義工、請醫師校友回校演講、或者直接到醫學院參觀旁聽,多少了解相關背景,應有助於選擇科系。

(聯合報)
--
病歷中文化 醫法界合力催生

多位醫師、學者、法官十八日同步發起「病歷中文化」運動,呼籲行政院衛生署與醫界以中文書寫病歷,落實醫療人權;立委趙麗雲已提案連署修正醫師法及醫療法,增訂「以中文表達」等文字;衛生署官員指出,推動中文病歷需有配套措施,衛生署會先從統一醫界專業名詞著手。

趙麗雲已提案連署修正醫師法第十二條、醫療法第六七條及第七一條,增訂「前項各款事項應以中文表達;其科學用詞無全國一致性翻譯名得附註外文原名」等文字,以保障病人在醫病關係中的基本資訊權。

偽造病歷頻傳 立委提案修法

昨日記者會中,竹東榮民醫院副院長高克培醫師直言,用英文書寫病歷,病人看不懂,導致台灣醫療「筆錄不實」、詐領健保費的弊端頻傳,光是過去六年媒體登載的新聞,就有十五件是因醫師偽造病歷,詐領上數千萬甚至億元的健保費。

高克培說,許多醫療醜聞所操作的手段是以「偽造或竄改病歷」,比法律上「筆錄不實」更傷人,因為受害的絕大多數是學經地位較低的社會弱勢,他呼籲馬政府應立即組織「病歷中文化」推動小組,規畫所有準備工作。

新光醫院洪惠風指出,最早期的病歷是以拉丁文書寫,但後來各國都改用自己的文字,英國人用英文、德國人用德文,除了台灣,沒有人用別國語言來記錄自己國人的病歷。

減少醫病誤解 法官大表贊成

立委提案修改醫療法規推動病歷中文化,士林地方法院法官多表贊成。士林地院民事醫療專業庭庭長黃小瑩指出,英文病歷讀來吃力,通篇幾乎都是醫療專有名詞, 法官甚至必須逐字翻查字典,但遇到字典沒有記載的詞彙,還得私下詢問醫師友人,加上手寫病歷字跡潦草,要真正搞懂病歷得花上不少時間。

士林地院刑庭庭長洪英花也表示,包括普通傷害、殺人、車禍等一般刑案,醫師診斷的病歷也都是重要證據。但她也坦言,許多中文醫療專有名詞都未必看得懂,更何況是英文病歷,如果病歷能順利中文化將可排除語言閱讀障礙,減少不必要的誤解,更有助於發現真實。

承審醫療糾紛案多年的法官張國勳指出,曾多次要求醫院將完整病歷翻譯成中文,但醫院多以擔心病患會將中英翻譯的語意落差當成攻擊醫師的理由而回絕,不如一開始就用中文寫清楚,避免各說各話,也省得醫師還得遭傳喚出庭說明病歷。

衛署:病歷 不是給民眾看的

總統馬英九日前公開提及病歷中文化的推動,但衛生署對全面推動病歷中文化的看法,卻認為是弊多於利。醫事處長石崇良表示,含有眾多醫學專有名詞的病歷,就算寫成中文患者一樣看不懂,民眾若想瞭解自己的病情,不如當面請教醫師比較實際。

石崇良說,記錄病歷的目的本來就不是給民眾看的,而是為了針對患者的病情,可與醫療團隊之間甚至跨科別醫師,進行討論與照會之用;病患想要更瞭解自己的病情,應透過醫病關係提升的手段來達成,而非病歷全面中文化。

他舉例,醫學有許多艱深的專有名詞,絕非寫成中文民眾就能看得懂,就好比《六法全書》,民眾或許每一個字都認識,卻未必能夠瞭解其中的涵義。更何況,多數 疾病名稱目前並無一致中文翻譯。舉例說,一種常見的腸胃道疾病,有醫師把它翻成「克隆氏症」,另有醫師叫它「客榮氏症」,寫成中文反而容易混淆,若病歷上 寫的是「Crohn’s disease,CD」,所有醫師都清楚。

他說,台灣醫學要與世界接軌都來不及了,如果病歷全面中文化,就此部分無異是「開倒車」的做法。

貼近病人感受 高克培早就用中文

用中文寫病歷,真的那麼難嗎?雖然醫界普遍都是以英文寫病歷,但不少有心人早在幾年前即開始「以身作則」,以中文記錄病歷,這些醫師認為,中文更能確實描述病情,和病人溝通無障礙,就診民眾多叫好、滿意度高;台大醫師則表示,翻成中文病人也未必看得懂。

多年來一再倡導病歷中文化的榮總神經科、竹東榮民醫院副院長高克培醫師,一直是以中文記載病歷,民眾每次看完門診,他即主動列印一分病歷記錄給病人看,確認患者真的弄清楚,所以,多年來他不曾碰到醫療糾紛。

榮總神經加護病室主任鍾文裕表示,神經外科多半是開脊椎的大刀,早在六、七年前,科裡即對於手術前後的相關文件,除了以口頭說明,還以中文記載,讓病患充分了解手術的整體發展與未來預後,未來還打算進一步擴大到其他領域也實施中文記錄。

新光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洪惠風說,很多病人的陳述,用台語、國語表達有不同的形容詞,例如「喘」,從走路會喘、喘大氣、上氣不接下氣…,但寫成英文都簡 化成同一種喘,所以,他從七、八年前即嚴格要求他的住院醫師,一律以中文寫病歷,發現以中文書寫確實能寫得更詳細且貼近實事。

三總外科加護中心主任廖文進,創新在民國九十年率先引進中文化臨床資訊系統(CIS),他說,在醫院各單位中,加護病房的臨床資訊最為複雜、變動也最頻繁。

現在,病人身上插的每根管線、各種臨床數據,如生理監視器、血液氣體分析儀及呼吸器等,都直接傳送到系統資料庫,而且都以中文呈現,實施迄今,加護中心感染病例已大幅減少。透明化的中文數據,更有利於醫病溝通,讓家屬感到安心。

一名不願具名的台大醫師表示,台灣的醫學院課程從一開始就是英文化,對國內的醫師來說,多數人不是「不願意」用中文寫病歷,而是以他們所受的醫學教育,用中文描述、記載患者的病情,本身就是一件困難的事。

另一名台大醫師則說,對國內的醫師來說,無論是手寫或電腦輸入寫病歷,以英文表達都比中文快太多了!尤其台大每一診次患者動輒五、六十人甚至近百人的診量,若醫師都用中文寫病歷,恐怕早上的診,病人等到晚上都看不到,將會更拉長病人等診的時間。

(中國時報)
--
台大文學院的迴廊/齊邦媛

這敞朗、陳舊的迴廊,以大半圓的弧形,穩坐在台北帝大(創立於昭和三年,1928年)初建的校園中心,兩端開著小小的門,中間包著一個小小的院子,和我三 十年前初見時完全沒有改變。在台灣漫長的夏天,隱約可以感覺到迴旋的、流動的文學餘韻(whispering coolness),安頓我的身心。離開我的教室之後,他們投入現實的人生,那些青年人之中,總該有幾個人是我的知音,在他們中年的喜怒哀樂中,記得一些 句子,一些思想,似在不同的落葉林中聽到的聲音。若如此,我的一生即未白活。

由那幾步台階走下來,穿過如今已不存在的舟山路,進入台大舊牆內的校園,穿過校警室、福利社,從行政大樓和農化館間的小徑出來,立刻面對文學院的紅樓。橫 切過種滿了杜鵑花樹的椰林大道和紀念傅斯年校長的傅鐘,即可從氣勢寬闊的門廊進入迴廊。對於我,似乎有一種「儀式」似的意義。這敞朗、陳舊的迴廊,以大半 圓的弧形,穩坐在台北帝大(創立於昭和三年,1928年)初建的校園中心,兩端開著小小的門,中間包著一個小小的院子,和我三十年前初見時完全沒有改變。 在台灣漫長的夏天,隱約可以感覺到迴旋的、流動的文學餘韻(whispering coolness),安頓我的身心。

很難與記憶妥協的是,外文系的辦公室,已經搬到樓下,現在是個熱鬧的地方了。進了院門樓下右轉一排大屋子,只有這一間門經常開著,迎面是一座木櫃,上面放 著一把當年標準辦公室用的大鋁茶壺,沒有力氣從木櫃上提下那把茶壺的時候,你就該退休了。茶葉裝在白色小麻袋裡,由總務處分發給各系辦公室。我至今記得咖 啡般的茶色與苦澀的茶味,兩節課之間實在太渴,也常得去喝一大杯,茶幾乎永遠是冷的。木櫃有數十個格子,當作教師的信箱,後面桌椅相連,坐著五位助教和一 位事務員,川流不息的人和事。一直到我退休,外文系沒有一間真正的教員休息室,上課前後的「交誼」似乎都在迴廊「舉行」。我至今記得,有時從「二十四教 室」出來等下一節課鐘響,相當疲勞地靠窗台站著,會看到走廊那一端出現一位多年不見的老友,免不了有「驚呼熱中腸」的場面,然後匆匆忙忙在粗糙的木窗檯上 寫下電話號碼,各自奔往教室。

那時外文系編制已近八十人,還有許多位兼任老師。第一批開課的老師如英千里、王國華、黃瓊玖、蘇維熊、李本題、夏濟安、黎烈文、周學普、曹欽源、曾約農等 都已離開。一九七○年以後的台大外文系,有人戲曰:「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在那陳舊斑駁但敞亮可愛的迴廊,來來去去的學生有許多年是聯考第一志 願分發來的,心理上也許有置身雕欄玉砌之感。而課程確實有很「現代化」的大改變。最大的推動者,恰好一位姓朱,一位姓顏。朱立民和顏元叔先生在一九六○年 代後期由美國拿到文學博士學位歸國,在台大校園被稱為「稀有貴重金屬」;不久另一位文學博士胡耀恆先生也回到台大,以最新方式講授西洋戲劇,帶領學生以比 較文學方法關懷中國戲曲的發展。

影響最大的改革是重編大一英文課本,以增強全校學生的英文能力,擴展人文和科學方面的知識。為本系一年級學生開設「文學作品讀法」,列「中國文學史」為必 修課,此課前後有臺靜農、葉慶炳、林文月、柯慶明等中文系名師授課,不僅使學生真正認識中國文學的傳統和演變,也增強中文和外文兩系的師生情誼,影響學生 日後進修的視野,甚為深遠。

「英國文學史」改為兩年十二個學分的課程:第一年由中古英文時期(The Middle Ages,1485)到十八世紀(the Eighteenth Century);第二年由浪漫時期(The Romantic Period,1785-1830)到二十世紀(The Twentieth Century)。使用的課本以重要作品為主,不僅是背景、潮流、發展的敘述而已。我教的時候已使用全世界的標準本,諾頓版的《英國文學史》(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共約五千多頁。

在台大我一直講授英國文學史第二年課程,有一年顏元叔先生出國,由我代課,上了英國文學史第一年課程。此課我在中興大學教過四年,有過相當研究。同一星期 之內要按不同的進度調整自己的思緒,在二年級的教室講八世紀北海英雄史詩〈貝爾伍夫〉(Beowulf),甚至還須放一兩次古英文發音的唱片。第二天則在 三年級班上費力地闡釋十八世紀奧秘浪漫詩人威廉.布雷克〈心靈旅者〉(William Blake,1757-1827,The Mental Traveler),此詩描寫兩個反方向轉動的循環,自然與人生,其中奧秘實非課堂中可以完全闡釋。我在中學時曾讀過一篇英國人寫的文章,他說人腦裡似有 許多隔間(compartments)儲藏不同的知識。我在腦中清清楚楚區分英國文學史各階段重要作品,各自為它的時代璀璨發光,所以自己並沒有時空混淆 或時代錯置(anachronism)之虞。



我回到台大另一座安身立命的基石,是自一九七○年到一九八八年擔任中文系和歷史系研究所共同開設的「高級英文」課程,它是我最穩定、最強大的挑戰,也是我最樂意接下的挑戰。

那個年代,幾乎所有文學院研究所的學生都有進修的企圖心,除外文系稍好,中文系、歷史系的外文能力不夠深入研究文化,因此閱讀的幅度、深度和速度都必須加 強。一九七○年,我開始教第一班時,為測量他們的思考和英文深度,先油印一些有關世界文化的英文單篇文章,給他們讀後回答我一些問題。我驚訝地發現,這些 研究所一年級的學生,很少讀過西方文化觀念的作品,更未曾有過與一本本英文原著奮鬥的經驗。我認為要達到任何語文的深處(advanced depth),必須由完整的書才能看到比較完整的看法,不能只閱讀零星的選文,所以我希望上學期至少讀兩本,下學期讀三、四本。當我說出這個計畫時,引起 一陣輕聲的驚呼:「怎麼?要讀五六本原文書嗎?」但是,我了解,台大研究所學生不會承認什麼是「困難」的。

我自幼讀書,最愛那些令我反覆思索的書。在美國讀書或到歐洲訪問,關注比較文學的領域,以東方人的心態(mentality)看西方多思辨的文化;再由西 方的觀點看中國豐美的文學,往返之間,天地極寬,可以與這班學生認真討論的甚多,很值得我悉心計劃。選取內容豐富、文字優美的書,對我不是難題。

對我最大的難題卻是如何在同時對不同領域的人說話。中文系和歷史系是我所尊重的專業領域,他們在校選修的課程不同,未來進修和工作的目的也大不相同,我如何能引起他們共同的興趣,達到「高級」英文的程度?唯一可行之路,也許是訴諸於共同的文學心靈。

那時是以美蘇為主,冷戰熾熱的世界,台灣在反共抗俄二十年後,禁書名單很長,可作為教材的英文資料多來自美國,最「前衛」的新書只有極少數在台大附近,如 歐亞、雙葉等幾家書店,照相盜印文化、心理或哲學方面的書,裝訂非常簡陋。幸好可以流通的《時代》(Time)雜誌,每期有十大最暢銷作品(Ten Best Sellers)的名單,分為小說與非小說兩種。照相本常常可以在中山北路幾家書店買到,據說是有一些越戰美國軍人需要,所以我經常到中山北路尋書。常去 的是敦煌書店,書單出來後就可以買到翻印本,「效率」極高,也是一種盛況。我至今記得自己精神奕奕地提著新出的洋書走在中山北路人行道上,回家連夜讀著。 我能用作教材的書必須言之有物,能引起青年人興趣的書,文字優美清晰,政治立場並非那時流行的狂右或狂左派,不能太厚,也不可太薄,必須是學生買得起的台 灣翻版。

雖然我並未按年詳記,但即以今日記憶搜集所及,我們用的教材竟也可以某種程度地反映那二十年間西方文化關懷的變化,它們在台灣被翻印和閱讀,也產生了相當的影響。



那十八年上我那門文學院「必選」的高級英文課的學生,被我逼迫研讀原文書,必須回答我隨堂測驗的無數個「為什麼」(“why”)。那些問題必須要讀完全書 才能用英文回答,沒有逃避或取巧的門徑,一年中大約問答了近百題。十八年歲月,我竭心盡力將這門課達到可能的「高級」程度。那四百多位青年,而今都約五十 歲左右,按人生自然的栽種和收穫現象,多數成為社會的中堅份子,他們今日戲稱為「黃埔一期」的學生,多數在學術、教育、文化界服務,不乏在文史領域有傑出 成就者,黃俊傑、陳萬益、呂興昌、張淑香、陳芳明、陳芳妹、杜正勝、陳秋坤、林馨琴、周伯戡、葉其忠、林瑞明等,至今三十多年仍常有聯繫。

顏娟英與陳芳妹為我主編的筆會英文季刊撰寫文化藝術資產專論十多年。李孝悌在我編輯《齊世英先生訪談錄》時大力協助。陳幸蕙多年來伴我飲茶談心。二○○四 年我去美國小住,她在台北與隱地全力主編,將我的散文集《一生中的一天》出版;一九八○年以後的鄭毓瑜、洪淑苓、梅家玲,助我筆會季刊選材,真是「有事弟 子服其勞」最真實美好的例子。最晚到了陳昌明、康韻梅、張鈞莉那一班教完,正逢我遭遇車禍,他們不停地去汀州街三軍總醫院看我,令年輕醫生們非常羨慕。如 今他們都已是社會中堅分子。即使我最後一班學生也都各有成就了。這十八年間無論各人遭際,政治立場等等如何不同,我們師生之間的「革命感情」是不變的。

離開我的教室之後,他們投入現實的人生,那些青年人之中,總該有幾個人是我的知音,在他們中年的喜怒哀樂中,記得一些句子,一些思想,似在不同的落葉林中聽到的聲音。若如此,我的一生即未白活。

(本文摘刊自天下文化出版作者新書《巨流河》)

(中國時報)

--
極端氣候頻傳 聖嬰現象恐重返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管理局」(NOAA)科學家指出,因太平洋暖化而造成全球氣象混亂的聖嬰現象,現正捲 土重來,預料聖嬰現象會在未來數月持續加強,並在北半球冬季期間達到最高點。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博士提醒,下半年可能有聖嬰現象,過去對農作物 影響是大起大落,農民要留意。

印尼、澳洲、印度 農業飽受衝擊

英國泰晤士報報導說,根據上個月的衛星影像及太平洋自動偵測浮標,整個東太平洋的熱帶水域表面溫度,已較正常值上升約攝氏一度,且仍持續上升中。更嚴重的是,表面下約一百五十公尺處的水域持續升溫,增幅達攝氏四度。

NOAA氣候預測中心官員哈波特說:「持續溫暖的海溫乃是聖嬰現象的重要指標。隨著印尼有乾旱之勢,熱帶降雨朝中太平洋的國際換日線移動,我們也看到海洋與大氣層之間的關聯性。」

聖嬰現象的嚴重性不僅在於氣候本身,也在於對糧食、供水與其他日用品的影響。如果無法獲得雨水滋潤,目前尚未從一世紀來最嚴重乾旱中恢復元氣的澳洲小麥將再次受到重擊;印尼是全球最大的橄欖油製造國之一,乾旱也會重創橄欖油的生產。

此外,今年印度的降雨來得早但旋即中斷,上週降雨再度來得又急又廣,涵蓋全印度,但雨量遠低於正常值,如果降雨情況無法改善,將導致作物枯死及糧價飆高。

不過要評估聖嬰尚言之過早,NOAA氣象學家預測,要等到九月或十月情況才會明朗,但初期跡象顯示,這次聖嬰的威力可能會在中等到強度之間。

氣象局:台灣關聯性並不明顯

我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指出,不管是台灣氣候,或者是台灣農作物,和反聖嬰或聖嬰現象的關聯性並不明顯。聖嬰現象成立條件為該區域水溫連續五個月高於平 均水溫零.五度,今年上半年反聖嬰現象差一個月達到標準,而各國氣象單位也認為未來正朝聖嬰現象發展,但尚未達到成立標準。

當一場強烈聖嬰來襲時,會擾亂整個太平洋及以外地區的氣象,導致某些地區乾旱,某些地區則會降下暴雨。

(自由時報)
--
別惹隱翅蟲 碰到蟲液10幾秒就會潰爛

在一個剛下過雷陣雨的午後,門診即將結束前,有兩名患者到門診要求「加號」,他們要求門診護士盡快安排看診。過了10分鐘後,輪到老先生就診時,另一名年輕女病患也跟著進來。

我心裡正覺得詫異時,老先生用台語解釋:「阮不認識啦!只是剛才等待門診時,發現彼此的皮膚病差不多,都是沒原因就來勢洶洶地發作起來,商量好一起看,作參考…」這真是台灣特有的看病文化,候診室裡的病友醫學。

老先生是鄉間務農的莊稼漢,因下午一場大雷雨,沒法出門就待在家中午寐,睡得香甜時,卻突然感到臉上和胸口一陣灼燙的感覺而醒來,老妻一看,怎麼他的半邊臉都紅腫起來?就趕來看醫師。

女病患是住在市郊的上班族,趁著雨後初晴,趕著騎摩托車回家,還沒到家門口,就突然感到眼皮上一陣刺痛,對著後視鏡一照,真是花容失色,當下直奔醫院。

我仔細檢查了老先生的臉頰和領口的位置,兩處傷口的狀況模樣類似,面積不規則,呈現灼傷般的紅腫熱痛反應,還帶著皮膚焦痂,傷口有潰爛的感覺;女病患的情況也很類似,位置在右眼皮,腫得快睜不開眼睛了。

這就是「隱翅蟲皮膚炎」,也是老一輩所熟悉的「長腳蜘蛛撒尿」(台語音為「喇牙漩尿」)。老先生一聽就了然於胸,女病患還是一頭霧水。

隱翅蟲是一種小型昆蟲,因翅膀藏匿於腹下不易察覺而得名,體態上有點像鐵青色的白蟻,腹部有黑黃色相間的環紋,身體很細長,長約0.5至1公分,寬約0.2公分。棲息在水田、草叢或樹林中,以腐敗的植物和動物為食,並不會螫人。

隱 翅蟲雖然不會螫人,但牠的體液含有「隱翅蟲素」(Pederin),是一種高度刺激性物質,患者皮膚接觸到10到15秒就反應成壞死性紅斑,產生劇烈灼傷 般的疼痛,造成以皮膚潰爛及小水泡般表現的「隱翅蟲皮膚炎」;此時應立刻以大量清水沖洗,絕對不能用手搔抓,並就醫治療。

隱翅蟲在皮膚上爬行時,會形成線狀的病灶;當它被打死或捻碎時,會造成毒液大量濺出,所到之處皆成糜爛,這時若患者的手沾著毒液,再去碰觸其他地方的皮膚,會將毒液散佈開來,引起廣泛的病灶。

夏天是隱翅蟲活躍的季節,尤其是在夏日大雨後,或是當牠的棲息處受到騷擾時。蟲本身具趨光性,夜間會飛到有燈火的地方,因其細長的體態可以穿過紗窗的格目,所以即使安坐家中,還是有機會被襲擊。

隱翅蟲皮膚炎引起的急性接觸性皮膚炎,患者常覺得莫名其妙、百思不得其解,老一代常認為,這是「長腳蜘蛛撒尿」的結果。

古醫書裡記錄著:「蜘蛛瘡,或衣沾蜘蛛遺尿,或蟲蟻遊走,染毒而生,淡紅作癢且痛。」以及「蠼嫂蟲又名八腳蟲,隱壁間以尿射人,遍身生瘡,如湯火傷。」泛指的便是這種因小昆蟲毒液引起的皮膚灼傷。

古人對傷口的形容十分傳神:又癢又痛,有如燙傷;不過,古人大概也沒真的捉到禍首,殊不知長腳蜘蛛雖然長相可怕,但是牠愛吃蟑螂,稱得上是「殺蟑高手」。長腳蜘蛛與人無害,卻替隱翅蟲背了千年的黑鍋。

在夏天,若是遇上隱翅蟲,請高抬貴手,將蟲子搧離、吹走,或輕輕撥開即可。

(自由時報)
--
大腦顳葉放電 肚子痛要看精神科

台中市一位40多歲的婦人,從小到大幾乎每天都會腹痛幾小時,也一直找不出病因,她因失眠而看精神科,沒想到原來她是大腦顳葉不自主放電引起的「腹痛式癲癇」,腸胃真的沒問題!

台中市維新精神專科醫院院長許景琦指出,這位婦人就醫時表示,她從小到大,有時白天,有時深夜,會腹痛如絞到彷彿要拉肚子,但卻拉不出來,每次持續3至4小時,即會自動緩解。

她看遍中西醫腸胃科,都說她的腸胃沒問題,但她的肚子還是常絞痛,每次就醫,醫師於是建議她去看精神科,認為她可能是精神方面有問題而造成的。

直到最近腹痛常在晚上發作,她也因此失眠,看精神科,沒想到陰錯陽差,真的在精神科找到答案!

許景琦院長指出,10多年前,他在高雄榮總當總醫師時,曾有一位18歲少女,和這位婦人的情形一模一樣,當時也是會診精神科,後來檢查出她的大腦顳葉有一處病灶會不自主放電,引起「腹痛式癲癇」,服用抗癲癇藥物即止痛了。

台中市這名婦人因長期不明原因腹痛,已經出現中度憂鬱症,因此醫師讓她服用抗癲癇、抗憂鬱和抗焦慮藥物後,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整藥量後,終於在服藥後,既不會昏昏欲睡,也不會腹痛,宛若重生般欣喜不已。

許景琦指出,這位婦人的大腦顳葉不自主放電,猶如同心圓逐漸往外擴散,每次放電時,她就感覺自己的腹部絞痛,大腦顳葉不自主放電是偶發的疾病,推測是胚胎形成的過程中,剛巧在顳葉處出了小狀況,但它不是遺傳疾病,因此婦人不必擔心遺傳給子女。

(自由時報)
--
素描畫像 麥可遺容還原 英媒刊出 稱根據驗屍官敘述所繪

「流 行樂之王」麥可傑克遜(Michael Jackson)上月猝死,傳他生前濫用藥物成癮,英國《太陽報》昨披露,他過世時,身體有如針包,到處可見針孔,連腳趾縫都有。英國《周日快訊》 (Sunday Express)日前刊出宣稱是「由驗屍官描述的遺容素描」,畫像中麥可禿頭、鼻翼變形、雙頰凹陷,與之前報導披露的遺體狀況十分吻合。

毒物報告再延2周
至於驗屍毒物報告原定本周出爐,但法醫前天表示,需再等兩周。
《太陽報》在麥可死後第4天報導,身高178公分的他,過世時體重僅51公斤,全禿、沒鼻梁,右側鼻翼塌陷,肋骨斷裂;昨則指出,麥可長年注射藥物,手臂靜脈萎縮,幾乎找不到血管,只好在小腿脛骨、腳趾縫等處注射。消息人士說:「他身體就像針包,很嚇人。」

妹妹有意撫養遺孤
日本《Friday》周刊前天轉載英國《周日快訊》刊登的麥可遺容素描,狀態與《太陽報》報導幾乎一致;《周日快訊》宣稱素描根據驗屍官的敘述所繪,但未透露從何處取得相關資訊。
麥可的家人另請法醫二度驗屍,發現4處新的針孔痕跡,姊姊拉托雅直指有人覬覦麥可財產而謀殺他,洛杉磯警方亦不排除他殺可能,替麥可急救的醫師康拉德墨瑞已被列為調查對象。
麥 可身後留下3名年幼子女,最近他的胞妹珍娜傑克遜每晚說床邊故事伴他們入睡。珍娜與交往7年的音樂製作人男友剛分手,打算全心全意照顧哥哥遺孤,她向家人 表示:「我深愛他們,只要他們願意(和我生活),我會視如己出。」據悉小孩也想跟著姑姑。目前麥可母親凱薩琳暫時獲得小孩監護權,傳她與麥可前妻黛比洛為 已達成共識,不會上法庭進行監護權大戰。

(蘋果日報)
--
手法仿法國國寶 系主任升等作品涉抄襲 更翻拷學生創作 何懷碩直言不妥

藝 術界爆出副教授作品疑抄襲學生!東海大學校方接獲具名檢舉,曾任國內最高藝術成就—國家文藝獎評審、該校美術系系主任林平,其送審升等教授代表作品,不僅 抄襲法國國寶藝術家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的創作理念、表現手法,更翻拷高雄師大學生創作後展出。

東海大學公關室主任沈哲正昨證實,該升等案確因有人提出不同意見,校方已退回原審單位,要求補充、說明後再審。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專委王明源則說,依各校著作抄襲處理準則,校教評會若認定教師著作抄襲,該教師將受5到7年不受理升等案,甚至解聘等懲處。

都是傳真機吐紙卷
遭控抄襲的林平(53歲)為知名策展人,她曾任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組長、國家文藝獎評審及台北美術節評審團主席,為國內美術教育界指標性人物;她去年底在文建會台中20號倉庫展出升等代表作《尋獲的記憶》,以18組裝置及影響作品呈現主題。
檢舉人以「剽很大」形容林平作品說,《尋獲的記憶》展覽現場有如波東斯基附身,波東斯基註冊商標的舊物件、燈箱、細線、光影等手法全被挪用,連表現手法都如出一轍,「明顯是抄襲、剽竊!」
檢舉人更指出,林平作品《日常生活的製造與殘存》,更剽竊獲得「2003華山新秀特別獎」的高師大美術系學生作品,他質疑:「都是傳真機吐出長條紙卷,難道傳真文字內容不同就是新創作?」
對 此,知名藝評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何懷碩直言:「確實不妥當,不但相似度高,連靈魂都追隨別人。」他更說:「把人家的東西拿來改造,我認為不可 以!」台北藝術大學前教授林惺嶽則坦言,「作為藝術家領導者,這個東西說不過去。」他並說,若是學生模仿還說得過去,「若是升等教授則說不過去。」

林平否認:還我清白
高師大美術系92級學生則多不願評論,但有同學直言,「建議寫信給該教授,不要再展示該件作品,以免被人認為抄襲。」
林 平昨則否認作品抄襲,她回應:「這是不實的檢舉,我相信體制可還我清白。」她說,案件已進入答辯程序,她的升等作品經歷校外審查委員審查通過,「假設我的 東西是抄襲,難道別的委員會看不出來嗎?」至於與學生作品雷同,林平則說,她做的是媒體藝術,「使用媒體一樣,並非抄襲。」

林平小檔案
◎年齡:53歲
◎現職:東海大學副教授、美術系主任
◎學歷: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學藝術碩士、藝術教育碩士
◎經歷:
˙2008台北美術節評審團主席
˙第10屆、第12屆國家文藝獎評審委員
˙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組長

波東斯基小檔案
◎年齡:65歲
◎婚姻:娶法國知名空間藝術家梅莎傑(Annette Messager)為妻
◎專業:攝影、雕刻、繪畫和裝置藝術
◎特色:作品主題多與死亡、記憶和失去有關,紀念已消逝的無名人士。偏好重新翻拍現成的家庭照,刻意製造放大後失真的影像,呈現熟悉又疏離的風貌

專家說法:藝術作雷同 判抄襲不易

針對藝術作品如何認定是否抄襲?律師鍾文岳表示,《著作權法》保護的是作品表達方式,並非創作理念,依法原著作的重製與改作皆受保護,若作品僅是稍微作改變,但本質上很像,仍可能構成違反《著作權法》。
但鍾文岳也坦言,判定抄襲確實不容易,一般使用的準則,是雙方是否有接觸及作品是否近似,像是是否事先看過對方作品,「近似的作品確實不容易判斷。」

有兩派解釋
知名藝評家何懷碩說,藝術作品的雷同通常有兩派解釋,一派認為是抄襲,另一派則會認為,藝術畢竟是在人家生活尋找題材,難免會有重複;但他認為,藝術作品仍須有獨立性,若無自己的創造,即便兩件作品有不一定的地方,也是「完全沒有自我」。

(蘋果日報)
--
拒吃肉類水果 嚴重偏食 男險瞎

一名男子非常偏食,幾乎不吃肉類與水果,日前因視力驟降、意識不清,才被女友送往醫院,經檢查他因長期缺乏維他命B1,已致使腦神經與視神經病變,雖緊急注射維他命B1,雙眼視力仍僅剩0.05、幾近瞎掉。醫師提醒偏食者,應額外補充綜合維他命。

缺維他命B1所致
收治病例的新光醫院眼科主任鄭成國表示,這名29歲男子到院時,視力僅剩0.03 ,檢查後發現其腦神經與視神經已病變,幾乎不傳導,才會造成看不到與意識混沌,推論應與男子偏食,長期未攝取含維他命B1食物有關。
鄭成國說,男子經注射維他命B1後,半天內恢復意識,雙眼視力也約恢復至0.05,但也僅能感應光感,對自己太偏食導致幾乎瞎掉,他非常後悔。
亞東醫院眼科醫師陳是辰說,維他命B1可保護神經,而肉類、水果等食物,都富含此營養素,民眾只要均衡飲食,應不致有缺乏問題;但若真的非常偏食,建議應額外補充綜合維他命,一旦發現視力變差,即應迅速就醫,以免視神經受損,可能導致失明。

(蘋果日報)
--
重創形象 32人捲入 口交醜聞 軍法嚴懲 僅剩1人服役 幹部匿報「會死得很慘」

國 軍爆發官兵圍觀公然口交的醜聞,在馬英九總統和國防部長陳肇敏震怒下迅速徹查,軍方將領昨表示,已查出這是2006年4 月,後備907旅預財士新進士官受訓班隊,共32人涉案,大部分已退伍,只剩1人還在軍中。軍方原則決定從重議處,將追究當時幹部行政責任,3年前涉案的 當事人若涉及公然猥褻,也將依法追訴,送軍法嚴辦。

不過,國防部官員認為,《陸海空軍刑法》雖規定軍人犯罪後喪失現役軍人身分仍適用該法 處罰,但公然猥褻屬《刑法》懲罰,頂多被移送一般地方法院檢察署法辦。公然猥褻罪刑度不高,最重處1年以下刑期或易科罰金,追訴期有5年,此事還在追訴期 內。另有軍方人士說,當時的幹部知情不報,行政處分重則記大過,「一樣會死得很慘。」

預財士官班捅漏子
軍方將領指出,此事嚴重傷害國軍形象,國防部總政戰局軍紀監察處已接手,等南區後備指揮部呈報後備司令部,再報給國防部核定懲處名單,即可公布懲處情形。
將 領透露,事發在3年前專門訓練部隊負責發餉、財務等業務的預財士受訓士官班,志願役和義務役都有,還有部分以兵代士被送去受訓的人,散布在各地方,大部分 在2年前都陸續退伍,只剩1人還在服役,且已承認此事。至於當時的連、營等隊職幹部都還在部隊,事發時在場掛值星帶的排長也已找到。預財士的圈子很小,即 使退伍後還是有聯繫,目前仍有1、2名關鍵人還沒找到,等查到後,後備司令部將召開人評會再公布懲處。

「應有人付出代價」
對此, 台大社工系助理教授王雲東表示,國防部對事過境遷的軍紀案採嚴懲大動作,或許有藉此平衡社會壓力的考量,尤其最近出太多事,透過嚴辦宣示整飭決心,對現役 官兵多少有「殺雞儆猴」效果。但重懲可能有公平性的質疑,畢竟軍中發生過類似情節重大的軍紀案,不見得都被重懲,何況有那麼多人已退伍,追訴犯行的輕重程 度,國防部須好好拿捏,例如起鬨、圍觀的官兵是否也要從重處理?免得又引發新爭議。
藍委徐中雄痛批,國防部的做法毫無意義,國防部高層若不徹底檢討軍中文化,只想用重懲向外界交代,那些離譜狀況仍會發生。藍委林郁方則說,口交醜聞實在太過分,「應有人為此付出代價。」

(蘋果日報)
--
PMP專案管理師 具工作經驗 再考證照 善用知識領導 跨界管理通才

專 案管理師(PMP,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證照,近幾年在台灣常被提及,簡單來說,企業管理是基本概念,而專案管理強調管理方法。考PMP證照不容易,專業課程需36 小時以上,收費至少近3萬元,加上近2萬元的考試費,專家建議做好職涯規劃,再決定進修考試,因在重視PMP的企業中,除了工作表現,獲此證照才算拿到晉 升中高階主管的入場券。

美機構認證 具工作經驗
PMP 專案管理師是由創立近40年的美國「專案管理學會」(PMI,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發出的證照,屬企管類的專業證照,但PMP有報考資格限制,大專以上學歷者需具3年以上工作經驗,高中職學歷者要有5年以上工作經 驗;已獲PMP認證者,還須至認證機構上課或參加研討會,每3年獲得至少60個「專業發展課程學分」(PDU,Project Development Unit)。謝志傑表示,PMP的確是獲得國際企業認同的證照,有志考取者,一定要確定在想任職的企業中可學以致用,不要一廂情願認為「考上即可獲高 薪」。

專家說
指標型企業敲門磚
以台灣來說,某些企業很重視源自美國PMI的專案管理系統,如台積電、IBM、宏碁、趨勢 科技、中華電信、中鋼、中信金等,公司若原本就有支持專案的架構,完善的管理工具及歷史資料,受過PMP訓練的員工等於與企業說著相同語言,有共識下做事 效率自然較高。因此是否要花時間、金錢去考證照,端視自己的職涯規劃。建議若只是想在工作上更得心應手,對專案管理有興趣者,可選擇進修但不一定要考此證 照。

與現實妥協 解決問題
專案管理是「限期結案」,為了要製作產品或達成某目標,在特定時段將各有專長的人集合來完成,專案規模大小不同,可能是生日派對,也可能是耗時數年的建設。謝志傑說,專案管理是一套方法論,在大部分狀況下將系統適度簡化,符合現實。

內化知識 加強溝通
蕭永生則表示,所謂考慮現實,便要管理人事,PMP的專業知識不缺,但能不能站在相關人等的立場思考,做好適當壓力與情緒管理,甚至利益妥協,這些都是更重要的。
謝 志傑曾擔任手機產品專案顧問,隊員發現手機晶片故障,丹麥工程師認為須花10天修改,台灣工程師卻覺得3天就可完成,謝志傑找出「樂觀、悲觀」時間點,得 出「最有可能完成」的時間,於是得出5天交貨結果。除了將專案管理整套思考體系內化,懂得變化運用,還要加強溝通。軟體開發工程師林大鈞說,「不是所有人 都是PMP,」於是轉換蒐集資訊方式,觀察對方工作狀況或常聊天,以旁敲側擊做好PMP的「需求訪談」。

專家說
虛心加強執行力
通過PMP證照考試者,並不保證一定具專案管理能力,或直接領高薪。能在市場上立足的資深專案經理人,都經過專案管理實戰經驗,建議專案管理師可多在執行上虛心學習,不需侷限於書籍的理論。

團隊表現佳 管理企業
面 對未來的發展,謝志傑表示,專案管理等於說是跨領域的人才,假如可以將規模小的專案作好,學會掌握產業訊息的變動,面對客戶時的溝通與談判技能,對內的管 理以及跨部門的協調與領導等,累積經驗後就可朝向更高階的管理職發展。蕭永生與林大鈞目標則是希望自己的工作團隊能表現更好,林大鈞說:「我可利用PMP 的專業知識來說服同事,改變過去沒有效率的作法,讓工作更順暢。」蕭永生補充,還可從利益關係說服同事:「因為團隊表現佳,受到公司重視,所有成員日後都 會獲利。」

專家說
重英文放眼國際
PMP在各國每年通過率平均低於10%,但近年由於大陸版的簡體中文考試也可取得證書,讓中國的PMP考試通過率高於10%。美國PMI已注意到此狀況,加上企業應徵時也會強調需以英文操作管理,建議有PMP證照者,加強英語能力,增加國際競爭力。

報你知
PMP考試報名費用
從 PMI網站(http://www.pmi.org) 可報考PMP認證考試。已入會者(入會費129美元,約4000元台幣)報考費用405美元(約1萬3000元台幣),非會員為555美元(約1萬 8000元台幣)。想上進修課程,要選具PMI認證的教育機構證明的REP(Registered Education Provider)標章單位。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