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3日 星期四

新聞自選輯 20090723 失業篇

上個月近65萬人 沒頭路

主計處昨天公布,六月分失業率為百分之五點九四,雖還未「破六」,但失業人數已高達六十四萬七千人,都創歷史新高。不過,官員表示,國內失業狀況已近高峰,高失業率已是「強弩之末」。
畢業季來臨,大量社會新鮮人湧入職場,國內失業率再創新高。主計處第四局副局長黃建中表示,每年六到九月是畢業生求職季節,失業率明顯攀升,不排除未來兩個月內會突破百分之六。

不 過,他說,勞動市場多項指標已顯示失業情況逐漸改善,例如因為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的人數已連續六個月趨緩,六月僅微幅增加一千人;六月分就業人 數已連續三個月增加,累計有兩萬四千人;勞動參與率連續兩個月上升;加班工時也連續四個月成長。這些都代表,勞動市場情勢雖然還是不佳,但有轉趨穩定的徵 兆。

他強調,雖然未來兩個月內失業率恐持續向上,但目前已接近高點。

主計處指出,若政府沒有推出一連串促進就業措施,今年六月的失業率恐攀升至百分之六點三六,失業人數也將逼近七十萬人。

此 外,由於景氣欠佳,國內上班族的平均薪資水準每況愈下,主計處昨天公布,今年一至五月每人每月平均薪資只剩下四萬五千六百九十二元,較去年同期大減三千六 百二十九元,降幅為百分之七點四,創下民國六十九年調查以來的同期最大跌幅。官員說,國人薪水減少,主要是受到去年下半年以來的經濟衰退影響。

國內「尼特族」 攀升至18.5萬人

景氣欠佳,國內外的「尼特族」都越來越多!主計處最新統計,去年國內尼特族人數重回十八萬五千人的高峰,平了民國九十三年網路泡沫破滅後的歷史紀錄,占總人口的比率甚至高於日本。官員擔心,由於經濟復甦緩慢,今年尼特族人數可能會創新高。

所 謂的尼特族(NEET,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Education or Training),是指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或參加就業輔導的年輕族群,最早起源於英國。英國將族群範圍定為十六到十八歲;日本則是涵蓋十五到三十四 歲。

近一年因經濟景氣大幅衰退,失業人數快速增加,也有許多年輕人被迫淪為依附家人維生的尼特族。

英國今夏尼特族人數首度衝破一百萬人,研究人員擔心,一旦經濟復甦,許多尼特族可能因為無法融入就業市場而「受困」多年。日本本月最新的青少年白皮書也指出,今年日本尼特族人數將達六十四萬人,比去年增加兩萬人,而且還有「高齡化」傾向。

主計處官員表示,雖然國內沒有特別調查所謂的尼特族人數,但「非勞動力」中有一群人,既非學生身分,也不是因為身心障礙或為照顧家庭退出職場,就算是有心工作,卻欠缺實際找工作的行動,大致符合尼特族特性。

維基百科探討尼特族主要成因是,部分高學歷的畢業生不願從事低薪資工作,也可能是年輕人吃不了苦,不願從事太辛勞的工作,一味要求「錢多、事少、離家近」,結果高不成、低不就,一直在「空等」好機會,結果既沒工作也沒讀書。

90歲退休教授 「養」40歲雙胞兒

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認為,這一代年輕人剛好遇上台灣有史以來最有錢的父母,他們的爸媽年輕時遇上台灣經濟起飛期,加上工作勤奮、儲蓄意願極高,使得這一代年輕人的家庭經濟支持不虞匱乏;加上勞動市場大環境欠佳,尼特族人數想要不增加「很難」。

人力銀行業者更發現,尼特族還不想承認自己是尼特族,不想工作的理由千奇百怪,且「學歷愈高、理由愈多」。

某國立大學退休的許教授年近九十歲,還在「扶養」雙胞胎兒子,兩人四十多歲還沒上過一天班,大學畢業之後,兄弟倆不願深造、不想就業、不喜歡出門,也不交女朋友,兩人在家裡一窩廿多年,食衣住行全靠老爸老媽。

許教授名下有兩棟房子,兄弟倆早就商量好了,父母老去之後,留下屋子一間自住、一間出租,「規畫」的這麼好,許教授也無言以對。

另一對國中老師夫妻,唯一的兒子自小聰明伶俐,前幾年考上台大熱門科系後,成為街坊鄰居羨慕的對象。

沒想到,台大只讀一個學期,他宣稱「志趣不合」,決定休學重考,順利考上另一間國立大學但連一學期也沒念完又宣稱要重考。就這麼休學、重考、上學、休學、重考…不斷循環。父母為此憂心,兒子卻過的很悠然自得。

粉領族小莉(化名)也抱怨家中有個尼特族小弟,高中畢業後,藉口考上的大學科系不好,決定重考,從此賴在家裡,五年來沒有工作,但有錢買電腦、買電動玩具、買高檔手機,因為從起床到睡前的一天所需,爸媽都會幫他打理。

專家看法 無就業景氣復甦 恐延長

國內外最近傳出一些經濟止跌回升訊號,但學者指出,國內「無就業的景氣復甦」局面,恐將維持一段時間。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日前指出,其成員國在2007年底到2010年底的三年內,總計約有三千萬人將失業。OECD秘書長古瑞亞表示,「龐大的失業數字正在各地造成許多壓力」。

中 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也指出,台灣在二千年底曾出現一波失業潮,失業率連升十三個月,短短五個月間內就有二十一萬個工作消失不見,後來用了兩年時間才 把這些工作找回來。如今,這波金融海嘯引起的情況更嚴峻,而且是全球性的衝擊,想要將工作機會找回來難度更大,「無就業景氣復甦」的期間也會更長。

1111人力銀行副總經理吳睿穎質疑,「經濟真的復甦了嗎?」他說,國內像是鴻海、台積電等製造大廠,都只是召回部分的無薪假員工,並沒有大規模招募新人計畫。

1111人力銀行資料還顯示,現階段大力徵才的主要職缺,都是以勞力密集的民生消費業為主,像是超市、傳統市場等;要不然就是進入門檻極低的業務員。吳睿穎形容,今年對新鮮人來說,應是史上最炎熱的求職季。

(聯合報)
--
6月失業率、人口 雙雙飆新高

畢業大軍攻入就業市場,失業率卻持續攀升。主計處昨日公布,六月失業率為五.九四%,「無業遊民」多達六四.七萬人,雙雙創史上新高;值得注意的是,中高齡(四十五到六十四歲)失業人數,與去年同月比較,激增六.四萬人至十四.三萬人,漲幅突破八成,高居各年齡層之冠。

儘管政府推動多項促進就業措施,但主計處最新統計指出,六月份勞動市場的多項指標仍不佳,包括失業率飆高至五.九四%,經季節性調整後則為五.九一%(已連續上升十五個月),以及今年上半年平均失業率五.七三%,均創下史上新高。

失業率五.九四% 中高齡最慘

主計處第四局副局長黃建中說,受畢業生開始投入職場影響,六月失業人口勁揚至六四.七萬人,再度寫下史上最高紀錄;比五月份增加一.四萬人,其中,初次求職者占一.二萬名。

但事實上,中高齡人口的就業情況也沒有多好,失業人數多達十四.三萬人,雖與五月持平,但依然比去年六月增加六.四萬人,成長八○.三二%,增幅為各年齡層之冠。

另外,截至六月為止,因為被裁員而失業者三五.五萬人,雖然只比五月增加一千人,但仍為連續十個月增加,更是民國六十七年調查以來最高的一次。

廣義失業人口 高達八七.七萬

至於六月份廣義失業人口,包含「怯志工作者」(想工作卻沒找工作、但隨時可上班)十八.一萬人,再加上每周工時不到十六小時的「低度運用人力」四.九萬 人、符合失業定義的六四.七萬人後,合計八七.七萬人;受失業波及的人數則達一三八.九萬人,同樣是有史以來的最高數字。

黃建中直言,七、八月失業率突破六%的可能性極高,並以「強弩之末」來形容失業率走勢,預估失業率已近高點,只要過了八月最高峰後,將會止跌回穩。

不過,一一一一人力銀行副總吳睿穎卻分析,從人力銀行資料庫顯示,六月正職求職人數較去年同期大增約十三%,反觀求才端,廠商釋出正式職缺竟比年同期減少一成五,預估求職者所面臨的嚴峻情勢,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薪資平均蒸發3400元 跌幅最高

失業率屢創新高,民眾「薪」情也隨之黯淡。主計處最新數據指出,今年一到五月,不論是每人每月實質平均薪資(四萬五千六百多元)或經常性薪資(三萬五千五百多元),跌幅均是史上最高,平均一個人荷包蒸發三千四百多元。

弔詭的是,儘管薪資水準萎靡不振,但六月勞動參與率、就業人數都比之前增加,官員憂心指出,其中隱含非典型就業人口增加的危機,恐形成未來就業市場的最大隱憂。

所謂「平均薪資」,指受僱員工每月經常性薪資及非經常性薪資等總額;經常性薪資包含本薪、按月給付的津貼及獎金,非經常性薪資則囊括加班費、年終年節獎金、員工分紅、績效獎金與全勤獎金等。

主計處昨公佈,受景氣衰退衝擊,今年五月平均薪資為三萬九九九○元,比去年同月下滑近一.五%。

一至五月整體表現更難看,平均薪資為四萬五六九二元,比去年五月慘跌七.三六%,若扣除CPI(消費者物價指數)下跌○.一二%影響,減幅仍高達七.二五%,均創下民國六十九年以來最大降幅。若換算成實質金額,平均每人蒸發了三千四百四十七元。

至於經常性薪資,一到五月為三萬五五四四元,比去年同期掉了二.九五%,扣除CPI後,實質經常性薪資減幅達二.八四%,亦雙雙創下近二十九年以來最高紀錄。若換算成現金,平均每人減少足足一千零二元。

新鮮人覓職 比一般人多兩個月

六月份失業人口比五月份增加一萬四千人,但其中一萬二千名失業者是屬於「初次尋職」的社會新鮮人,顯示盡管教育部大方砸下一百廿億讓企業聘用畢業生,但年輕人「挑三揀四」的個性使得政府美意大打折扣,讓勞委會還得再加辦十場就業博覽會。

此外,六月份初次尋職失業周期雖下降六周,但平均仍得花上八個月才能找到第一份工作。人力銀行業者分析,因為新鮮人剛投入社會,稀釋了數據下降假象;求過於供的就業市場,工作條件自然越來越差,部分年輕人確實會「精打細算」找工作。

傳播科系畢業的小玉最近參加某媒體的徵才考試,筆試階段就被淘汰,但她其實沒有很期待考上。小玉說,一般大型媒體新人起薪大多有三萬元以上,但該媒體卻全以政府補助的二萬二千元招聘新人,「就算順利錄取,拿的也是低於市場行情很多的薪水,當然得多挑幾家」。

頂著國立大學企管碩士光環,宇軒從二月就開始找工作,中間陸陸續續放棄了二、三個工作機會,五月終於找到某家銀行的儲備幹部,薪水四萬起跳。

宇軒說,二月時工作確實不好找,但教育部宣布全額補助大專畢業生到企業實習薪水時,雖然廠商釋出較多工作機會,但大都低於市場行情,「碩士誰會去?」如果他同意二萬二的薪水,五月早就找到工作,不會拖到六月底才開始上班。

主計處數據顯示,今年頭兩個月各增加四十二萬、廿九萬失業者,同期社會新鮮人失業反而減少五萬、二萬,但三月開始兩個數字越來越接近,五月總共新增八萬人 失業,其中三萬是新鮮人;六月比五月新增的一.四萬人失業中,裡頭則有一.二萬新鮮人。主計處統計,五月份初次尋職失業周期超過卅八周,新鮮人平均得花九 個半月才能找到工作;六月下降到卅三周,看似下降但也得花上八個多月,比一般失業勞工多了近兩個月。

對於新鮮人質疑「實習低於市場行情」,教育部技職司副司長李彥儀解釋,有些廠商不會只有用政府補助的二萬二,還會自己加碼到符合市場行情的薪水。

金融海嘯 東部首見人口回流

經濟不景氣,公司紛紛倒閉,離鄉遊子逐漸回巢,內政部統計發現,東部地區九十八年首見人口呈現淨遷入。內政部統計處統計長陳敬宏認為,這是金融海嘯衍生的「回鄉潮」所致。這股回鄉潮,讓台東的農田裡多了很多「少年家」,農夫變年輕了。

台東選區立委黃健庭就表示,「以前跑選區看到的都是老頭子,現在多了好多年輕人!」而經濟能較好的回鄉遊子,也逐漸成為各界意見領袖。

金馬宜花東 遷出率漸和緩

此外,按近五年來區域別社會增加累計數觀察,金馬地區淨遷入二萬三千一百六十九人竄升到第二名,成長了○.○八%。陳敬宏表示,金馬地區呈淨遷入現象,顯 受金門縣福利措施及小三通影響,土地價格增值、金門酒廠的福利、就業機會增加等因素,早期遷來台灣討生活的金門人,紛紛返鄉。

陳敬宏說,宜蘭及花蓮這幾年遷出率漸和緩,宜蘭因雪隧改善交通,花蓮、台東是發展觀光好地方,不少在大都會謀生遊子,都在這波不景氣中返鄉務農。

農夫變年輕 碩博士頭銜多

黃健庭說,台東這幾年人口確實有回流狀況,這些返鄉遊子,多投入農業這一塊,有的確實做的很好,帶回新技術,認真經營,這二、三年稻米競賽前幾名,大多被年輕農夫拿走。

宜蘭縣是目前東部遷徙狀況最好地區,宜蘭選區立委林建榮說,因為一些生物科技補助,不少遊子返鄉,不是經營自家的農地,就是可用便宜的租金租到一塊地,不論在水草養殖,還是農村再生,投入者很多都是有博士頭銜的在地年輕人。

失業潮風暴 助長遊子返鄉

他指出,上次他去壯圍,就是有農民用了碩士生,把活菌繁殖技術帶進來,結果種出來的洋瓜(美濃瓜)長得又大、又白、又甜。

至於花蓮縣,花蓮選區立委傅(崑)萁說,前年到去年初,台灣房地產大漲時,花蓮是全國漲幅最小的,去年下半年不景氣,花蓮是全國跌幅第一名,這些年來,人 口遷出約二萬人,若出現和緩,顯然是失業潮造成人口回流。傅崑萁認為,花蓮有強勢的觀光資源,只要觀光能夠帶動的起來,花蓮不只人口回流,連失業率也會跟 著降低。

失業返鄉 頭路更難找

「回到台東以後日子更難過,但是好過、歹過,總是要過。」鹿野鄉阿美族的Agi,原本在台北廢鐵廠工作,被裁員後帶著女兒回老家,四處打零工;返鄉後,在知本開餐廳的林志藝,算是比較成功案例,他說,周遭許多朋友,還在這一波經濟寒冬中浮浮沉沉。

四十六歲的Agi,鹿野鄉永昌部落阿美族人,離婚後成單親爸爸,在台北待的廢鐵廠因為近幾年來鋼鐵價格不好,老闆請他「走路」。失業後,走投無路,還好鹿野老家還有間小房子可供棲身,一年多前帶著目前升國二的女兒返鄉,與老母親同住。

「鹿野是個偏僻地方,回到家鄉工作更難找」, Agi說,返鄉後還是到處打零工度日,幫人割草、搬運,常是青黃不接,工作機會有一天沒一天的,要填飽肚子都有問題,自己學歷不高,年紀又逐年增長,體力已大不如前,要找工作真的很難。

日子總是要過,對於未來,雖然依舊前途茫茫,但是Agi認為總是要克服。

相對於Agi,四十一歲的林志藝幸運許多,職業軍人的他,退伍後因為沒有一技之長,找不到工作,從事了一陣子業務工作以後,也因為經濟不景氣,最後選擇當「返鄉的鮭魚」。

林志藝說,現在日子還過得去,但是周遭有許多朋友,還在這一波經濟寒冬中浮浮沉沉。

台北居大不易 每年流失萬人

台北居,大不易!內政部統計,今年上半年人口淨遷出最多城市,台北市榮登榜首。內政部統計處統計長陳敬宏表示,就業機會、房價過高等因素,台北市近六、七年來,平均每年人口流失一萬人以上,十年內人口密度有被台北縣趕上的危機,競爭力面臨挑戰。

內政部統計顯示,近五年來台北縣、桃園縣、新竹縣、新竹市、台中市、嘉義市、台南市及金門縣等八縣市,人口社會增加均為正值,為我國目前人口遷移集中縣市,其中又以臺北縣、桃園縣及中市人數增加最多。

台北市、宜蘭縣、苗栗縣、台中縣、高雄市、高雄縣、澎湖縣、台東縣及連江縣等九縣市呈正負起伏現象;累計淨遷出的縣市,以台北市、彰化縣及屏東縣較多。

台北市房價逐年攀升,物價也高,買不起房子的人越來越多,在薪水和消費不敷成本的情況下,當年很多懷抱夢想到台北打拚的人,都嘆不如歸去。

陳敬宏認為,台北縣、桃園縣等地近年來發展迅速,就業機會多,房價也沒有台北市貴,且交通便利性大幅改善,住不起台北市的台北市人,紛紛往台北縣遷徙,是台北市人口逐年流失的主因。

陳敬宏說,這幾年,也看到台北市逐漸推出多項福利政策,因為,台北市若沒有突顯自己的優勢,十年內人口密度將被台北縣追平。

內政部統計上半年各縣市及區域人口遷徙狀況顯示,人口淨遷入以台北縣九千八百四十三人最多,金門縣四千六百五十九人次之,桃園縣四千五百八十五人居第三; 人口淨遷出以台北市七千八百七十八人最多,彰化縣二千零八十人次之,高雄縣一千二百七十三人居第三;國際淨遷入以台北縣二千八百八十五人最多,桃園縣一千 五百五十一人次之,台中縣一千零九十人居第三。

至於人口淨遷出排名第二的彰化縣,陳敬宏表示,彰濱工業區發展並沒有很成功,反而被台中的中科逐漸拉走人才,過去彰化靠花卉農業取勝,但因為旅遊大景點不多,無法像花蓮、宜蘭等鄉村縣市,能在不景氣中,靠著發展觀光業殺出重圍。

北縣房價 僅北市4成

台北巿的高房價,以及大台北地區捷運的開通,掀起北巿居民一波波遷徙潮。房地產業者指出,買北巿一戶三房(卅五坪)住家,民眾須二十三.五年不吃不喝才買得起;買北縣同樣的住家,只需九.一年,只要交通便利,民眾當然會選擇定居價格平易近人的北縣。

住展雜誌研發長倪子仁說,從數字上可充份感受到,要在北市購屋非但不容易,如想要買大安、信義與中正區三個精華區的房子,在所得沒有增加情況下,更是難上 加難。以北市平均房價最便宜的文山區為例,買三十五坪房子,總價就要達一千二百多萬元,要進入房價最高的大安等地區,沒有二千五百萬根本想都別想。

與北市僅有一橋之隔的北縣,房價就平易近人多了,以鶯歌、三峽、林口、樹林與八里為例,一戶三房(三十五坪)總價在四百至六百萬元之間,搭配目前超低優惠政府房貸,對首購族而言,真的是租不如買。

「造成台北巿居民一波波遷徒潮,主要因為北巿房價太高!」張欣民說,「北巿房子是給有錢人居住的」是現在許多民眾的心聲,因為買不起,民眾紛紛循著捷運向北縣移動。這種「移出」現象,張欣民認為,不會因北縣升格而改變。

(中國時報)
--
30年來新高! 六月失業率5.94% 139萬人受累

主計處:已是強弩之末

行政院主計處昨公布今年六月失業率五.九四%,失業人數六十四萬七千人,受失業波及人口一百三十八萬九千人,都創下史上新高。主計處表示,勞動市場依然嚴峻,但出現轉趨穩定徵兆,雖然失業率不排除破六%,但已接近高點,「恐怕已是強弩之末」。

主計處昨天公布勞動市場指標,包括失業率、調整季節因素後失業率、失業人數、受失業波及人口、關廠歇業失業者及中高齡失業人數等,都是一九七八年調查以來最高;平均薪資及經常性薪資,則創下一九八○年調查以來最大減幅。

實際失業人數約87萬人

根據主計處統計,六月失業率五.九四%,較五月上升○.一二個百分點;季調後失業率五.九一%,上升○.○七個百分點,已連續十五個月上升,但上升幅度是近十個月次低;加計「想工作而未找工作者」,廣義失業率七.四八%,是史上次高。

六月失業人數則是六十四萬七千人,較五月增加一萬四千人,其中初次尋職失業者增加一萬二千人;若加計「隱藏性失業者」(「想工作而未找工作」及「每週工時低於十六小時」)二十三萬人,合計實際失業人數約八十七萬七千人。

中高齡失業者年增80%

值得注意的是,六月「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三十五萬五千人,較五月增加一千人,累計十個月已增加二十二萬四千人,但六月增幅是近十個月最低。

此外,六月中高齡(四十五至六十四歲)失業人數十四萬三千人,與五月持平,增幅也是近十個月新低,但與去年同月相較則暴增八十.三二%,增幅居各年齡層之冠,由於中高齡勞工多屬非自願性失業,對家庭及社會影響較大。

8縣市平均失業率5.8%

各縣市中又以台北縣、桃園縣、台中市、台中縣、南投縣、高雄市、台南縣及花蓮縣等八縣市失業率最高,上半年平均失業率達五.八%。

主計處第四局副局長黃建中指出,近來關廠歇業失業者增加幅度逐月下降,季調後失業率持穩,加班工時穩定增加,就業人數則連續三個月成長,勞動力參與率也上升,顯示就業市場逐漸恢復動能,雖然失業率不排除破六%,但已接近高點。

黃建中表示,今年六月受政府僱用者為一百零五萬一千人,較去年十月增加九萬二千人,若政府未推動任何措施,六月失業率恐逾六.三六%。





官員樂觀看數字 勞工憂愁難生存

失業率不是數字問題,重點是民眾的感受!在官員的眼裡,五.九四%失業率是強弩之末,失業率九月過後就能下降,失業問題似乎馬上就要觸底。

但在基層勞團的眼裡,台灣勞工面臨的勞動市場,卻是前所未有的嚴峻,低薪、低穩定性的工作大量湧現,微薄就業趁著這波金融海嘯,蠶食了台灣的勞動市場。

官員們看不到,台灣運將有人每天穿梭街頭十幾個小時,勉強賺千元餬口,有人從宜蘭穿過雪隧到台北跑車,因為除了台北,幾乎載不到客人。他們晚上在橋下停車場睡覺,為的是多在台北掙幾天錢,才能養家過生活。

官員們也看不到,在鄉下廟口前的陣頭裡,出現了陌生而青澀的臉孔,那是從台北失業歸鄉的青年們、短期賴以維生的出路。

當大橋下,「我要短工」的噴漆,漸漸地被「我要工作」的電話號碼所取代,當那些過去動輒一天近三千元的板模工,現在降價到一天不到兩千、也無法天天有工作。官員卻還對外大聲說著,公共工程可以創造工作機會。

越來越多勞工,被迫簽下一紙自願離職書,變成了一年一簽的定期工,變成了公司裡的外人—派遣工。七萬勞工到現在還在無薪休假,長達八個月無法支領正常薪水。

他們在主計處的統計數字裡,都不是失業者。冷冰冰的數字,無法反映他們在這波金融風暴裡艱難的處境。

政府不能無視於台灣勞動市場的質變,只慶幸於守住了失業率!

當官員的眼裡,只看得到失業率數字的變化,施政便容易誤失方向。

政府花了百億、創造了十萬個短期就業機會,卻讓很多原本在公家機關裡面的派遣工必須打包走人;花了一百二十億讓企業免費用大學生,卻使得勞工遭公司逼退。

民眾在意的豈是數字而已,當政府統計數字無法反映民眾真實感受,還能期待政府的施政嗎?

平均月薪少3629元 創最大降幅

受景氣衰退、廠商業務緊縮影響,名目及實質薪資持續創史上最大減幅。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今年一至五月「名目平均薪資」減少三六二九元,減幅七.三六%;「實質平均薪資」減少三四四七元,等於回到十三年前水準。

恐成勞動市場隱憂

主計處第四局副局長黃建中表示,薪資是同步指標,失業率則是落後指標,近來勞動市場出現轉趨穩定徵兆,「薪資卻拉不起來」,除景氣衰退影響之外,可能是部分工時、派遣工作等「非典型就業」增加所致,未來恐成為勞動市場隱憂。

主計處表示,今年一至五月受僱員工每人月平均薪資四萬五六九二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三六二九元,減幅七.三六%,經常性薪資則是三萬五五四四元,減少一○八一元,減幅二.九五%,名目平均薪資及經常性薪資減幅都是一九八○年開始調查以來最大。

由 於今年一至五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下跌○.一二%,排除物價因素後,一至五月實質平均薪資四萬四○九一元,減少三四四七元,減幅七.二五%,實質經 常性薪資則是三萬四二九九元,減少一○○二元,減幅二.八四%,實質平均薪資及經常性薪資減幅也是一九八○年調查以來最大。

黃建中指出,國內平均薪資大幅減少,主要是廠商減少發放年終獎金,加上經常性薪資減少所致,受景氣衰退、廠商業務緊縮影響,名目經常性薪資已連續六個月減幅超過二%。

就業機會少 低工時青壯族暴增

台灣勞工陣線協會秘書長孫友聯指出,或許因為學生意識到景氣不佳、延後就業、延畢等趨勢影響,延緩失業率的惡化。不過,下月失業率勢必破六%,高失業問題已經無法迴避。

孫友聯指出,從統計數字可以看出,除失業人口增加一萬四千人,非勞動人口也繼續攀升,比去年同期多十八萬人以上。

他認為,這顯示勞工陸續退出勞動市場,從勞動力轉為非勞動力。這部分人口雖然在失業率沒有呈現出來,但絕對不能忽略,失業救助措施有必要介入。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認為,更值得注意的是,工作條件的惡化。

他表示,由於工作機會不多,勞動市場不對稱,若以勞工當作是提供勞務的賣方來比喻,現在的市場明顯是「買方市場」,勞工為了獲得工作、條件再差也可能搶著做。這個部分可以從平均薪資的持續下降,非典型勞動人口、部分工時人口增加看出來。

以低工時工作族群為例,五月份單月二十五歲到四十四歲的青壯年族群,有三萬七千人每週工作時數不到十五小時,比四月份整整多出一萬人。

林向愷說:「一個星期工作不到十五小時要如何養家?但卻有越來越多人做。這顯示政府沒有創造工作機會,工作選擇性很低,大家不得不做。」

他強調,沒有民間投資、沒有創造就業機會,失業率不到六%不值得高興,得去看看那些增加出來的農村人口、非典型就業人口。

(自由時報)
--
慘 上月64萬人沒頭路 失業率衝5.94% 新鮮人「不知怎辦」

畢 業潮湧出,失業情勢再惡化。行政院主計處昨公布上月失業率達百分之五點九四,有六十四萬七千人失業,創調查三十二年來新高,且預計未來兩個月失業率會持續 上升,七、八月恐衝破百分之六大關。勞團痛批,政府搶救失業措施失靈,還壓低青年起薪;學者也憂心下半年失業率即使下降,上班族薪資也難回升。

32年新高
主 計處統計,上月新增一萬四千名失業者,其中一萬兩千人是以應屆畢業生為主的初次尋職者。剛從大學畢業的黃小姐已找三個月工作,投近百封履歷都石沉大海,她 說:「工作比想像中難找很多,不知該怎麼辦。」另一名新鮮人何小姐在求職兩個月失敗後,選擇月薪兩萬兩千元的業務助理實習職缺,「薪水和工作內容都很爛, 但至少先有份工作。」

月薪縮水一千多元
主計處第四局副局長黃建中指,受畢業生求職影響,勞動市場依然嚴峻,從歷史經驗看,失業率最高峰會在八月,不排除七、八月將突破百分之六。上月因關廠歇業失業的人數仍增一千人,幅度已趨緩,估計「之後經濟衰退幅度減少,暑假後失業情勢應可趨穩。」
此外,主計處調查今年一到五月受僱員工月平均經常性薪資為三萬五千五百四十四元,平均每人月薪比去年同期縮水一千零八十一元,減少幅度百分之二點九五、也是調查三十年來最糟。上班族張明偉說:「景氣回升,老闆賺了錢卻沒把減薪加回來,很沒良心。」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痛批,教育部花一百二十億元全額補助企業以月薪兩萬兩千元聘用大學生政策失靈,不但無助解決整體失業問題,還壓低青年起薪,「根本是惡性循環。」
教育部官員昨坦承企業實習計劃三萬三千名實習名額目前只媒合四成六,勞委會則表示明天起到月底將加碼辦十場企業實習計劃徵才。職訓局長陳益民說,除了協助青年就業,近期也將針對中高齡等族群推出促進就業方案。
1111人力銀行執行副總吳睿穎指出,求職者暴增,但職缺數和去年相比大幅減少,「建議求職者要耐心求職,朝職缺較多的金融保險、民生消費等產業嘗試。」

低薪工作者恐大增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認為,七、八月是失業最高峰的時候,但各項經濟數據續顯示景氣有復甦跡象,下半年失業率應會開始下降,「接著要擔心的是失業潮後,派遣、打工等非典型就業盛行,低薪工作者將大幅增加。」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