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6日 星期三

新聞自選輯 20101006

發現超薄導電質 雙傑奪諾獎 膠帶撕黏找出石墨烯 「愛玩得到頭獎」

2010諾貝爾物理獎
2010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名單昨天出爐。兩名俄裔英國物理學者蓋姆(Andre Geim)及諾佛賽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因找到世上最薄導電材質「石墨烯」(graphene)取得方法得獎。石墨烯導電性優於矽,被視為是日後取代矽、作為電子產品晶片 的新一代材質。


諾貝爾物理獎記者會於瑞典時間上午11時45分(台灣時間昨下午5時45分)舉行。人在英國的諾佛賽洛夫被新聞網站TT告 知時說,雖有風聲指他今年能拿到物理學界最高榮譽,但他並未因此有所期待。他說:「我很驚訝。真是太瘋狂了,經驗告訴我別聽信揣測。」諾佛賽洛夫今年36 歲,和一同得獎的蓋姆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同鄉兼同事。

自謙僥倖將更賣力
51 歲的蓋姆昨接到諾貝爾評選委員電話通知時,正在回電子郵件,他對得獎也感意外。「我(昨晚)睡得很好,沒料到今年得獎」,他的聲音透過實況轉播的瑞典公共 電視傳遍全球,「我認為得了諾貝爾獎的人分成幾種,有人後半輩子不再做任何事,這對科學界是一大損失。」而他屬於另一種,「認為得獎是僥倖,所以比過去更 賣力地工作。」諾佛賽洛夫與蓋姆將平分1000萬克朗(約台幣4628萬元)的獎金。
我中央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偉立指出,兩人的成就在於開啟量子物理新頁,他們以再普通不過的透明膠帶黏貼、撕開,將碳原子構成、常見於鉛筆芯的石墨,層層剝離至僅剩單一碳原子厚度的透明薄膜石墨烯(音同希),證實學界經演算認定存在的石墨烯真的存在。
李偉立說,在2005年公布的研究報告裡,蓋姆與諾佛賽洛夫寫道,將剝離出的石墨烯放上特製的矽基板,經高倍光學顯微鏡觀察,看見平面晶體結構的石墨烯在室溫下穩定存在。
在 蓋姆、諾佛賽洛夫成功前,不少科學家在實驗室試著以研磨或刮除法析出石墨烯,卻都失敗,直到他倆2004年想出膠帶妙招,石墨烯才現身。諾貝爾委員會形 容,「愛玩是他們的特色,他們總在過程中學到一些事,誰也沒想到讓他們玩到頭獎。」1公釐厚的石墨烯其實含300萬層的石墨烯薄膜,若非鍥而不捨的實驗精 神,恐怕也找不到難得的石墨烯。

「1~2年後可商品化」
石墨烯性質獨特,它密度高,連最小的氣體原子-氦也穿不透,但它又易於曲 折,大小隨溫度升高而縮小,更重要的是,它是室溫下電阻最低的材料,比起矽材,電子在石墨烯的移動速度快上100倍,用來製造半導體,甚至製成 1000GHz的晶片,可大幅加快如電腦或手機的資料傳輸速度。
要石墨烯進入大眾生活,必須具有大面積生產能力。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洪偉修指 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科學家已研發出有效的剝離法,可大量製造。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助理教授帕拉奇歐去年樂觀預言,石墨烯投入商品化階段只需1~2年;我中 央研究院應用科學所也在進行相關研究。李偉立表示,正由於蓋姆及諾佛賽洛夫替物理學界奠下基礎,石墨烯研究才能日新月異。

應用觸控螢幕 可製防彈衣

石 墨烯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薄的材料,厚度薄如原子,是以蜂巢般緊密結合的一層薄膜,近乎透明但卻異常緊密堅韌,比鑽石堅硬,導電性又勝過銅,自從蓋姆研究團 隊在2004年研發出取得單層石墨烯之後,改變材料工程學的發展,它可能應用於電路板的印刷塗料,透明電極,觸控螢幕、液晶顯示器等,未來可用來製作超輕 飛機原料、防彈衣,甚至是「太空電梯」可能用到的纜線。

耐摔堅硬但易碎
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洪偉修說,石墨烯是室溫下導電度最 好的材料,過去在外太空才能發現這種高速傳導的效應,國內已有學術單位研究其應用,實驗將其用在高速電晶體,研發高階的通訊器材,它也可用於高解析度電子 穿透顯微鏡,作為樣品承載器,也可作太陽能電池基板。石墨烯雖可作為曲折式的電子板,耐摔又堅硬,卻有易碎的缺點,目前還無法製成大面積的石墨烯原料,短 期內無法商業化。
中研院物理所助理研究員李偉立說,蓋姆團隊剝離出高純度的石墨烯,但工業界尚無法解析成可應用的原料,不過科技日新月異,也許幾年之內就會有重大突破。

近5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2009:
◎英美雙國籍、華裔物理學家高錕:首創光纖通訊系統,改變人類通訊模式
◎美國物理學家韋勒鮑約、喬治史密斯:發明數位相機CCD感光元件
★2008:
◎日裔美籍物理學家南部陽一郎:發現「自發破缺對稱」機制
◎日本物理學家小林誠、益川敏英:發現破缺對稱起源的「小林˙益川理論」
★2007:
◎法國物理學家費爾、德國物理學家古恩貝格:不約而同發現「巨磁阻」現象,iPod和超◎迷你筆電都是研究間接產物
★2006:
◎美國物理學家麥瑟與史穆:測得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溫度,支持宇宙生成的「大爆炸」論
★2005:
◎美國物理學家葛拉伯:突破光學同調量子理論,提出用量子力學解釋光學現象理論
◎美國物理學家霍爾和德國物理學家杭許:研發「飛秒光梳」術,可用來比較測出光頻

醫學獎爭議 教廷「違反自然」

英國學者愛德華茲(Robert Edwards)因為不孕治療開啟先河而獲得今年諾貝爾醫學獎,國際輿論肯定他的醫學貢獻,受惠的不孕民眾也普遍叫好,只有天主教教會人士有不同意見,擔任梵蒂岡醫學道德問題發言人的宗座生命學院院長鮑拉說,愛德華茲得獎並不恰當。

鮑拉受訪時表示他無意貶抑愛德華茲的成就,但他的研究導致市面上有人出售卵子,也造成許多胚胎被銷毀,這些都是教廷不認同的反自然行為,教廷當局一直主張生命該由男女自然交合而誕生,不贊成體外受精胚胎植入。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與我/曾啟瑞(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台灣試管嬰兒創始者)

很 高興得知結識超過20年的國際學界前輩愛德華玆(Robert G. Edwards)博士得到2010諾貝爾醫學獎,我在1988年與內子齊赴英國劍橋市郊的波恩診所(Bourn Hall Clinic)專程探訪,結識這位睿智的學者,最近見到他是2006年在中國長沙開會,當時已經感到高齡的愛德華玆博士身體逐漸走下坡,但這無法抹煞他此 生在實驗室為全世界懷孕遭遇困難的人們,所創造出的「美麗新世界」。

憶起當年懷著朝聖的精神,車子載著我們直奔劍橋市外的波恩診所)—創 造全世界第一個試管嬰兒的科學家愛德華玆博士工作的地點。猶記得當時愛德華玆博士甫自美國開會回來,聽說有遠道自台灣來的醫師來看他,雖然一身疲憊,仍然 在不及安排預約的情況下,欣然敞開心門,暢談他的科技人生,而我也有幸成為第一個與這位偉大科學家面對面交談的華人不孕症醫師。
那張臉,怎樣形容好呢?那張由於30年來不斷在媒體曝光,而使歐美人士熟悉的臉,如果不是經歷世事如此豐富,怎麼會自負又謙和,充滿智慧又滿布著天真好奇,嘴角爬滿老人的皺紋,又點綴著孩童的笑意?
30餘年前當愛德華玆博士與史戴普托醫師的心血結晶—全世界第一名試管嬰兒露易絲布朗誕生之際,這兩位最佳拍檔立即名震遐邇,成為全世界新聞媒體追逐的對象,也成為所有不孕夫婦心目中的神祇。
2010 年露易絲在英國歡度她的32歲生日,這項科技替無以計數的不孕家庭挽回了他們悲慘的命運,光英國已有11萬多名試管寶寶,據估全球有逾350萬名試管寶 寶。小露易絲4歲誕生的妹妹娜塔莉是全球第40名試管嬰兒。娜塔莉在1999年成為試管嬰兒自然受孕產子的全球首例。露易絲也在2006年自然受孕產下一 子。

掀起生殖科技革命
愛德華玆博士本身不是醫師,是一位傑出科學家,然而他30年前在實驗室內的心血結晶—全世界第一個人類受精卵,自此所掀起的生殖科技革命,和連帶而來的「美麗新世界」,引發的種種生殖科技的發展與進步,全世界因此尊稱他為試管嬰兒之父。
我鮮少對人提及的一封信,改變了我的一生,也鋪陳出後來的30年行醫路。這封信是我赴哈佛大學深造3年後,決定回國服務,寫給當時榮總院長鄒濟勳的信,信中說,我可以創造出台灣第一個試管嬰兒。
這 封信先到了當時擔任榮總副院長的彭芳谷桌上,彭芳谷批示,「人才難求、建議延聘」的字樣,處事明快的鄒濟勳院長,立即要求當時的榮總主任吳香達,邀我至榮 總擔任主治醫師職務。為報答鄒院長、彭副院長知遇之恩,我1984年10月回國後,即開始進行試管嬰療程的動物實驗,歷經半年;並在隔年3月下旬開始進行 艱困的人體精卵細胞的體外受精培育工作,經過披星戴月、不眠不休工作了無數個晨昏,1985年8月終於在我手中、在實驗室裡,一步一步親手培育出台灣第一 個試管嬰兒成功分裂的胚胎。
當我在顯微鏡下親眼看到健康亮麗的胚胎細胞,心中非常激動,我知道我寫下了台灣醫學的紀錄。我也體會一如前輩愛德華玆博士般興奮的心情。

(蘋果日報)
--
發現石墨烯 兩學者獲諾貝爾物理獎

諾 貝爾物理學獎5日公布,任教於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俄裔學者海姆(Andre Geim)和諾沃謝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發現並研究石墨烯(graphene),共同獲獎。這種輕薄、堅硬且導電性佳的材質已廣泛應用於生活中,如液晶顯示器及觸控面板。

瑞典皇家科學院稱許兩人以「二維材料石墨烯所做的突破性實驗」,引領許多新材料及創新電子產品誕生,為量子物理學的非凡成就。

海姆和諾沃謝洛夫經由實驗證明,極輕薄石墨烯是目前已知最堅硬的材質,硬度比鋼強100倍,延展性可達20%。

此外,石墨烯傳導速度比矽更快,可作為導體,應用於電腦製造,可提升電腦運作速度,也可用作太陽能電池或觸控螢幕的透明電極。

51 歲的海姆為俄裔荷蘭籍,接受電話採訪時表示非常驚訝,但決定保持平常心,5日照常上班。談到自己的研究,海姆難掩興奮。他說:「這種材料未來將像當年發明 塑膠一般,改變你我的生活。」海姆的研究與創意不侷限於正經科學領域,1997年,他利用磁場使青蛙漂浮半空中,贏得2000年的搞笑諾貝爾物理獎,據信 為同獲兩獎的第一人。

36歲的諾沃謝洛夫有俄國及英國國籍,是1973年以來最年輕的物理學獎得主,他和海姆可平分一千萬克朗(約台幣4600萬元)獎金。

美國物理研究院發言人薛威指出,物理學獎頒給海姆,可說是實至名歸。

諾貝爾獎4日發表醫學獎,頒給試管嬰兒之父、英國劍橋大學教授愛德華茲,英國學者連續2天傳出好消息。



膠帶剝離碳原子層 超低技術、超快得獎

鉛筆中的石墨,就是無數碳原子層的疊合;如果你把這些碳原子層一層層剝離,直到只剩單一碳原子的厚度,就洞悉了今年諾貝爾物理獎所表彰的貢獻:石墨烯(單一碳原子層)。

獲獎的兩位英國物理學家用「膠帶剝離」這種超簡單、超低技術的方法,在實驗室中發現石墨烯。與他們同時,哥倫比亞大學也有用比較高階的原子力顯微鏡技術,試圖做出單一碳原子層,但沒有成功。

中央研究院物理所助研究員李偉立表示,石墨烯這種材料的特性,是「電子在其中傳輸彷彿沒有質量」,若做成電子原件,電子在其中的傳輸速度只比光速少三百倍,比現在半導體材料的速度更快。

而且電子在石墨烯中可以不碰撞的距離,也比現在所有乾淨的半導體材料延伸得遠,有利於同步傳輸。日後若用這種材料取代半導體,電腦記憶體的體積可望縮得更小。

雖然石墨烯是未來極具潛力的材料,但是目前面臨的瓶頸是缺乏「能隙」,很難控制電子的流動、開關,李偉立的研究團隊目前正在研究,以雙層石墨烯的方式加大電場克服。



(聯合報)
--
發現石墨烯 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二 ○一○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五日揭曉,由兩位俄羅斯裔學者蓋姆(Andre K. Geim)與諾沃謝洛夫(Konstantin S. Novoselov)共享殊榮,平分一千萬瑞典克朗(約台幣四千六百萬元)獎金。負責評選的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兩人因為「對於二維物質石墨烯 (graphene)的突破性實驗」研究而獲獎。

蓋姆現年五十一歲,已歸化荷蘭,卅六歲的諾沃謝洛夫則有俄羅斯與英國雙重國籍,兩人都是俄羅斯培養出來的傑出科學家。蓋姆是諾沃謝洛夫的博士論文指導老師,目前兩人都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任教,蓋姆並主持該校「介觀科學與奈米科技研究中心」。

諾沃謝洛夫是卅七年來最年輕的物理學獎得主,他接受訪問時說:「我嚇壞了。我今天早上起來就用網路電話Skype,和同事討論最新發展,完全沒料到自己會得獎。」

蓋姆則點出他和愛徒的獲獎關鍵:「石墨烯非常有可能像塑膠一樣,改變人類的生活。」

諾貝爾物理學獎過去多半頒給歷經數十年驗證與發展的理論或實驗,但今年的主角「石墨烯」卻是相當新近的成果。蓋姆與諾沃謝洛夫在二○○四年發現這種無比神奇的物質,當時就引起各方高度矚目,近年來相關應用研究更是日新月異。

石墨烯的出身再平凡不過:鉛筆筆芯的石墨。它其實就是單層的碳原子,原子相互鍵結成六邊形碳環,再延伸成有如蜂巢的二維結構。過去多數學者認為這種結構不 可能穩定存在,但是蓋姆與諾沃謝洛夫利用簡單巧妙的透明膠帶剝離技術,配合半導體製程慣用的絕緣層覆矽(SOI)技術,終於讓這種傳說中的物質現身。

石墨烯的厚度雖只有一層原子,是目前已知最薄的物質,可以隨意彎曲摺疊,但是極為強韌,硬度比鑽石還高,導電效能與銅相當,導熱性超過任何已知物質,透光 率幾近百分之百,密度卻大到連氦氣分子都無法穿透。由於石墨烯天賦異稟,因此應用範圍極廣,從觸控式螢幕、太陽能電池、能量儲存裝置、微奈米機械系統、薄 膜電晶體、透明電極、手機到高速電腦晶片,都是它的用武之地。

石墨烯傳輸電流的速度比矽快一百倍,電子工程界期待石墨烯電晶體未來如果能取代矽晶圓,將在電腦工業掀起革命性的變化。中國科學家最近則是發現,石墨烯可以抗菌且對人類細胞沒有毒性,可望發展出直接覆蓋皮膚傷口的抗菌材料。

蓋姆獲獎無數 搞笑功夫一流

二○一○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兩位共同得主,荷蘭籍的俄羅斯裔物理學家安德列.蓋姆,以及具英國與俄羅斯雙重國籍的諾沃謝洛夫,不只是長期的研究夥伴,五十一歲的蓋姆與年僅卅六歲的諾沃謝洛夫還曾是師生。

蓋姆一九五八年十月出生於黑海度假勝地索契(Sochi),一九八七年取得俄羅斯科學院固態物理學研究所博士學位,之後陸續在俄羅斯科學院微電子技術研究院、英國諾丁罕大學、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

蓋姆後來進了荷蘭尼美根大學任職副教授,並與當時在尼美根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諾沃謝洛夫首度聯手研究。二○○一年,蓋姆轉往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擔任物理學教授,同時也成為該校「介觀科學與奈米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目前並是「英國皇家學會」的研究教授。

而諾沃謝洛夫後來也追隨蓋姆來到英國,目前以英國皇家學會研究員身分,參與曼徹斯特大學介觀物理學研究小組,鑽研介觀體系與耐米結構。

蓋姆因發現石墨烯曾先後獲得英國物理學院墨特獎章、歐洲物理學獎(與諾沃謝洛夫分享)、科博歐洲科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約翰卡堤先進科學獎,以及英國皇家學會的休斯獎。

二○○○年,蓋姆與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貝理爵士,運用磁懸浮技術使一隻青蛙克服重力作用,懸浮在半空中,兩人並推論使用類似的方法可以讓人克服重力作用漂浮起來,因而共同獲得「搞笑諾貝爾物理學獎」。

蓋姆還曾在二○○一年與他最愛的寵物倉鼠「堤夏」(Tisha)聯名發表以磁懸浮陀螺儀偵測地球自轉的研究論文,蓋姆稱讚堤夏以最直接的參與方式對實驗做出貢獻,後來還為牠向荷蘭的尼美根大學申請博士學位。

(中國時報)
--
兩俄裔 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於周二出爐,由兩名俄羅斯裔的科學家蓋姆(Andre Geim)和諾佛瑟列夫(Konstantin Novoselov),共同獲頒此殊榮,以表彰兩名學者對石墨烯「突破性的實驗」,這種材料預計在電子學發揮重要作用。

瑞典皇家科學院於頌詞中,讚揚蓋姆和諾佛瑟列夫在石墨烯實驗的傑出貢獻。頌詞指出,石墨烯實驗有助研發新的材料,以及「生產創新電子產品」,包括較快速的電腦。石墨烯是一種只有1個碳原子厚度的碳薄片。

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石墨烯是一種幾乎透明,且為絕佳的導電體,適合用來製造透光的觸控式螢幕、光板,甚至可用於太陽能電池。」

蓋姆現年51歲,為俄裔荷蘭籍公民,現年36歲的諾佛瑟列夫,擁有俄國和英國雙重國籍,兩人皆在俄羅斯開啟物理之路,現於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從事研究。

蓋姆接受電話訪問時表示,在獲知得獎消息後他感到很震驚,不過他打算像往常一樣繼續工作,他表示他不像是某些諾貝爾獎得主,獲獎後的「餘生就不再做任何事」。

據曼徹斯特大學的網站資料顯示,蓋姆去年榮獲柯柏歐洲科學獎(Korber European Science Award),表彰其發現由碳原子構成的2D結晶,網站稱該項發現「可望為微電子學帶來革命性潛能」。

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將會頒發1千萬瑞典克朗(約150萬美元)的獎金、獎狀與獎牌,予蓋姆和諾佛瑟列夫。

2010年的諾貝爾獎自周一開始公布得獎名單,今年的醫學獎頒發給英國試管嬰兒之父愛德華茲(Robert Edwards),化學獎預計於周三揭曉,文學獎得主將於周四出爐,而周五則會公布和平獎得主,經濟學獎得獎者名單將於下周一(11日)宣布。

(工商時報)
--
諾貝爾物理獎 2俄裔科學家共享

對量子物理學電子學影響大

二 ○一○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五日揭曉, 兩位在俄羅斯出生的科學家安德列.蓋姆與康斯坦丁.諾弗瑟列夫,因對石墨烯(graphene,又稱單層石墨)的突破性實驗,首創「膠帶剝離法」,剝出世 上第一片石墨烯,因而共同獲此殊榮並分享一千萬瑞典克朗(約台幣四千六百萬元)獎金。這種新導電材料預料將在量子物理學、電子學甚至消費性電子裝置的研發 等領域發揮重要影響力。

對於能夠獲獎,兩人同表驚訝,但強調會如常工作。荷蘭籍的蓋姆現年五十二歲,一九五八年十月出生於俄羅斯的索契。他之前的知名研究還包括發現如何讓非磁性物質飄浮在磁場中,當時他讓一隻青蛙看起來好像飄浮在空中,這也讓他在二○○○年贏得「搞笑諾貝爾獎」。

蓋姆也曾獲得搞笑諾貝爾獎

蓋 姆和擁有英俄雙重國籍、現年三十六歲的諾弗瑟列夫目前都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物理與天文學院擔任教授。諾弗瑟列夫二○○四年才在荷蘭獲得博士學位,他也是 自一九七三年以來,過去三十七年中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蓋姆和諾弗瑟列夫所合作的其他重大研究,還包括研發出模仿壁虎腳特質的黏性膠帶。

蓋姆和諾弗瑟列夫的多項研究看來都很奇特,而且橫跨多個領域,諾貝爾獎委員會在頌詞中特別指出,「嬉遊是他們的招牌之一,人在這個過程中學到事情,而且,誰曉得,你可能就中了大獎」。

頌詞說,蓋姆和諾弗瑟列夫的研究把由碳原子組成的石墨片分至非常薄的一片,直至它只有一個碳原子厚度,成為石墨烯,這是量子物理學上的卓越成就。

頌詞中稱,「由於石墨烯實質上是一種透明、良好的導體,適合用來製造透明觸控螢幕、光板、甚至是太陽能電池。」就石墨烯進行的實驗可用來研發新物質並生產創新電子產品,包括更快速的電腦。

瑞典皇家科學院提到石墨烯幾個可能的應用層面時指出,石墨烯電晶體預料將比現今的矽電晶體速度快很多,可打造出更快速的電腦。

石墨烯是一種從石墨材料中剝離出的單層碳原子面材料,是碳的二維結構,也是世上已知最薄、最硬的物質,比鋼硬一百倍,其導電性能可與銅相提並論。做為一種熱導體,其表現超越任何其他已知物質,它幾乎全部是透明的,但又十分密集,甚至原子最小的氦也難以穿過。

原本科學家認為單層石墨不可能存在於自然界中,這個悲觀的看法在二○○四年宣告打破,當時蓋姆和諾弗瑟列夫利用常見的膠帶,透過層層剝離,取得了只有一個原子厚度的石墨烯。由於獲得了石墨烯,科學家們如今可以研究這種具有獨立特性的二維結構物質。

石墨烯(graphene)小檔案

●被譽為本世紀的神奇材料,是單層碳原子呈蜂巢晶格排列形成的二維材料,厚度只有一個原子,是世上最薄卻也是最堅強的奈米材料。

●自2004年問世後,完全改變了材料科學,它的導電性比銅更好,導熱性超過一切其他材料。它幾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它也非常緊密,即使是氦原子——最小的氣體原子也無法穿透。

●未來甚至可能取代矽在電子界的地位。石墨烯製作的電晶體在理論上可以超越如今使用的典型電腦晶片,傳輸速度更快,而且更耐高溫。

●透明的特性則意味它可能用於觸控螢幕,甚至是太陽能電池,而且與塑膠混合使用時,可提供輕而超強的合成材料,供下一代衛星、飛機和汽車使用。

不到6年就獲獎創紀錄 石墨烯 導電比矽快10倍

諾 貝爾物理獎昨日揭曉,獲獎的是因對石墨烯(graphene,又稱單層石墨)突破性實驗的兩位俄羅斯物理學家,成為研究成果在最短時間內就獲得諾貝爾獎的 科學家,對於此不到6年的新興領域就奪得諾貝爾獎殊榮,其中一位得主甚至是年紀才36歲的博士後研究人員,中研院物理所所長吳茂昆表示「有點意外」。但透 過超薄石墨薄片,可望發展出更薄、導電速度更快的新一代電子元件或電晶體。

國內從事石墨薄膜研究的中研院物理所助理研究員李偉立解釋,單 層石墨薄膜是由碳原子組成的平面薄膜,厚度只有一個原子的厚度,特性是電阻極低,電子跑的速度極快,幾乎是沒有質量的粒子才能有的特性,速度只比光子慢了 300倍,比現行的半導體矽材料快了至少 10倍,是非常好的導體。

台大物理系教授梁啟德說,兩位科學家發現單層石墨薄膜的方式十分有趣,因為「很簡單」。他們用膠帶黏住石墨薄片的兩側,撕開膠帶,薄片也隨之一分為二,不斷重複這個過程,就可以得到越來越薄的石墨薄片,而其中部分樣品即為僅由一層碳原子構成的單層石墨薄膜。

李 偉立指出,兩位科學家的貢獻除了在於使用的「方式」特殊,是其他科學家利用高技術的原子顯微鏡都做不出來的之外,對於僅在攝氏零下兩百度才能看見的量子霍 爾定律,單層石墨薄膜首度在常溫下就可看到;梁啟德表示,單層石墨薄膜可以藉由改變矽基板偏壓,將電子變成電中性、再變成電洞,意味著可以製作成電晶體的 材料。

可望變成新型電子元件

吳茂昆表示,單層石墨薄膜目前多為10幾個微米的大小而已,最大只做到10公分,「變大」是 未來需要發展的目標。他說,單層石墨薄膜讓奈米科學有潛力變成未來新型的電子元件,可用來製作成具透光性的導電板材料,例如液晶顯示器等;梁啟德也說,未 來的太陽能電池將有可能以此電晶體材料製作。

李偉立說兩位得主都是「講話很快、看起來就很聰明的人」,他有感而發地表示,本屆諾貝爾物理 獎可以了解到做科學是要解決問題,不見得需仰賴高科技,台灣高科技發展已走在尖端,但需要更多的科學基礎當後盾,且這次得主有一位是年紀才36歲的博士後 研究,他也鼓勵年輕人做研究「不要設限」。

(自由時報)
--
楊志良「超級細菌若擴散 炒掉我」 堅持帶菌者無須隔離 吳揆要他再考慮

衛 生署檢測證實國內出現首例NDM-1(New Delhi metallo-beta-lactamase 1)超級細菌無症狀帶菌者,卻讓患者返家沒作隔離,引發醫界及立委質疑。閣揆吳敦義昨要衛生署長楊志良再考慮,是否讓患者先住在醫院等場所,但楊志良堅持 沒必要隔離,並以烏紗帽擔保,若因此擴大感染,就將他開除。

防疫爭議
國內前天傳出首例超級細菌帶菌者後,疾管局1922疫情專線從前天下午五時至昨下午五時,共接獲三十通與NDM-1有關的諮詢電話,多為詢問預防方法等問題。台大醫院旅遊門診醫師李龍騰表示,門診開始有人問NDM-1,擔心出國被感染。

蘇益仁:防線破掉了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前局長、成大醫院副院長蘇益仁昨晚在TVBS《2100全民開講》表示,「現在讓他(指病患)回家,防線就破掉了,不能保證細菌不在社區散開。」他建議應讓病患單獨住陽明山別墅觀察。民眾蔡媛如表示,若能隔離那名帶菌者 ,大家會較安心。
立委廖國棟、黃仁杼昨在立法院總質詢時,也質疑衛生署未將患者隔離恐擴大感染,楊志良則回應說,NDM-1不會透過飛沫傳染,個案留在醫院反不利控管,並說:「若發生更多感染,那把署長(楊志良)炒魷魚。」吳敦義則表示,會要求楊志良再作考量 ,並請蘇益仁參與防疫會議。

「隔離對防疫反不利」
楊志良昨受訪時回應,尊重各界意見,但現今做法,是按世界衛生組織、國內專家指引,亦即沒必要隔離,「他(NDM-1無症狀帶菌者)會自我健康管理,疾管局也會追蹤。」楊志良更強調:「隔離會造成社會驚恐,對防疫反不利。」
楊 志良說,NDM-1主要透過傷口與侵入性醫療感染,無症狀帶菌者是可回社區,細菌到化糞池都會被消滅,不會造成社區傳播,這是常識。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 任黃立民也認為,NDM-1病例國內終將出現,現沒必要讓無症狀帶菌者住院,以免增加院內感染風險,民眾也毋須擔心社區傳染。

醫質疑台灣檢驗能力
和信醫院副院長謝炎堯也認為沒必要隔離無症狀帶菌者,但他質疑疾管局檢驗首例無症狀帶菌者的能力,指目前並無商業試劑可快速檢驗,疾管局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做完NDM-1基因組合等檢驗。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昨回應台灣有此能力。
該 名NDM-1超級細菌無症狀帶菌者為TVBS《食尚玩家》攝影師柯強,他上月十九日於印度出外景時遭槍傷,在當地普拉卡希醫院開刀治療,疾管局推測在此時 感染。而印度普拉卡希醫院院長巴納吉昨接受中央社採訪時表示不認同,並說:「他(柯強)之前也到過其他國家,不能很確定他在哪裡遭感染。」

NDM-1超級細菌多重抗藥性腸道菌感染症
★類別:第4類法定傳染病,醫師發現疑似病例,應在24小時內通報
★ 說明:NDM-1(New Delhi metallo-beta-lactamase 1)是一種抗藥性基因,細菌帶有此基因,對非第一線治療所使用的碳青黴烯類抗生素(carbapenem)出現抗藥性,因此被形容為超級細菌,現發現大腸 桿菌與克雷白氏肺炎桿菌兩種腸道菌帶有此基因
★傳播方式:院內接觸傳染
★症狀:健康者帶有該菌,僅存於腸胃道,一旦腸胃道破損,細菌恐進入腹腔或血管發病,或在免疫力低時發病,症狀依感染部位而異,如膀胱炎、泌尿道感染、腹膜炎、膽囊炎,手術傷口感染,也可能敗血症
★首例:2008年印度裔瑞典人
★治療:被視為最後線抗生素的老虎黴素(tigecycline)及克痢黴素(Colistin)仍有效
★已出現國家╱地區:日本、香港、印度、巴基斯坦、澳洲、比利時、英國、荷蘭、美國、法國等20國,至少造成6死,多數病患都在印度、巴基斯坦接受侵入性醫療時院內感染
註:《傳染病防治法》據傳染病致死率、嚴重程度、傳播能力等,將法定傳染病區分為1至5類,第1類代表致死率等最嚴重

預防NDM-1須知
*避免參加開發中國家的醫療行程
*參加醫療團旅遊之前,應先探聽該醫療院所是否有良好感染管控措施
*勤洗手,尤其飯前、便後
*勿亂吃抗生素,醫師開的抗生素要確實吃完,以免出現抗藥性
*避免到醫院探病,非不得已前往時,應戴手套或勤洗手
*帶菌者排泄物應蓋上馬桶沖水2次,以避免細菌隨水噴出

NDM-1諮詢管道
*出國前可致電疫情專線1922,了解前往旅遊國疫病相關資訊
*若前往印度等易發生感染地區,在當地可撥打9810-502- 610聯絡我國駐印度代表處
*國內台大醫院、馬偕醫院等均設有旅遊醫學門診,可撥打(02)23123456或(02)25433535查詢相關門診訊息 ,並在出國前前往就醫諮詢

點名媒體 刊登患者照片 衛署揚言罰《蘋果》

國內出現首例NDM-1超級細菌無症狀帶菌者,衛生署長楊志良對部分媒體刊登個案柯強的照片及公開其姓名,認為已影響其隱私,並指示開罰;但律師與學者認為,現行法規無適用法令,政府應用勸導方式讓媒體自律,非使用開罰手段。

《蘋果》:不知依據
楊志良昨接受媒體訪問時點名《蘋果》指,「雖我們都知他(帶菌者)是誰,但不該將照片刊出。」將依規定開罰。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發言人施文儀指除《蘋果》外,TVBS也播個案畫面,但個案並非罹患法定傳染病,無法依《傳染病防治法》開罰。
楊志良昨晚受訪時得悉無法依《傳染病防治法》開罰後,仍堅持要對媒體開罰。他表示,會指示下屬與新聞局討論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等其他法開罰。但衛生署醫事處官員表示,不論《醫療法》、《醫師法》,對洩漏病人隱私處罰對象都是醫院或醫師,無法處罰媒體。
律師黃怡騰說,《個人資料保護法》是由受害人提告,但柯強昨受訪時表示不會提告。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教授郭良文表示,此案可用勸導方式進行。《蘋果日報》總編輯馬維敏昨回應不知衛署開罰依據為何。TVBS發言人張維銘說:「這件事還沒發生,不作假設性評論。」
主管電視台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昨說對此案現無罰則,新聞局局長江啟臣也指應由主管機關裁處。

心情平靜 中槍又染菌「不怨天尤人」

TVBS 《食尚玩家》攝影師柯強上月十九日赴印度新德里出外景,意外遭槍擊腹部中彈,在當地醫院接受手術治療,同月二十七日返台繼續住院醫療,未料前天又證實感染 超級細菌,遭受雙重打擊的他,昨接受《蘋果》訪問時心情平靜說:「老實說,我的心情還好,我也不會怨天尤人。」他返台治療後,本以為一切就此結束,突然又 接獲疾管局告知,體內發現有超級細菌,因不具傳染性,才讓他回家自主隔離。

「吃我大便才可能感染」
感染超級細菌的隱私曝光後,他 覺得有點不妥,卻表示不影響生活,「我的心情好很多,一切都沒問題,鄰居也覺得很正常,沒有任何不方便。」他稱,現在幾乎不出門,三餐全由住隔壁的媽媽料 理接送,也依疾管局囑咐勤洗手、使用獨立馬桶,也會以稀釋漂白水消毒馬桶蓋。他昨接受TVBS專訪時還開玩笑說:「除非吃到我的大便才有可能感染。」
從遭槍擊、再因動手術感染超級細菌,會不會覺得很衰?他笑笑說:「不會啦,家人也沒太大反應,因媒體太關注,讓我覺得很有壓力,我真不希望成為焦點。」

(蘋果日報)
--
台攝影師感染 印度醫院:未必手術造成

印度普拉卡希醫院院長巴納吉說,他們是正常方式為中彈的台灣電視台攝影師開刀,不至於感染多重抗藥性細菌;台灣指稱,病患感染抗藥性肺炎克雷白氏菌NDM-1與手術有關,科學上不全然正確。

巴納吉表示,「我並不全然同意病患因為本院手術而感染NDM-1的說法。由於病患是電視台攝影師,我相信他在此之前也到過其他國家,因此我們不能很確定他在何處遭到感染」。

他說,台灣疾病管制局僅在患者肛門拭子檢出NDM-1,不是從手術部位或其他部位檢出,「我認為,說病患感染一事與本院手術有關,科學上並不全然正確」。

他表示,因病患腸子中彈而必須切除一段腸子,但病患手術與復原過程極順利。

巴納吉說,該院九月十九日當天及前後兩天,曾為十七名患者進行腹部手術,包括這位台灣病患。該院希望找回這些病患,進行包括開刀部位、尿液、糞便、肛門、咽喉及其他受傷部位的多點拭子細菌培養檢查。若發現感染情況,將向印度疾管局通報。

超級細菌:正視濫用抗生素的問題/聯合報社論

天下竟有如此離奇之事,到印度出差挨了一槍,進醫院救治又竟將首例「超級細菌」NDM-1帶回台灣。這種超級細菌,目前幾乎無藥可治,在世界許多國家已陸續奪走多條人命;我衛生署上月已將之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予以嚴密監控。

如今,遽然傳出「超級細菌」進入台灣的消息,不免引發社會驚恐;有學者甚至質疑醫療機構允許帶菌者出院,抗藥性基因若經由腸道排泄物轉移給本土細菌,後續可能導致更難防範的問題。

民 眾會對這種超級細菌感到恐慌,主因在於NDM-1是一種抗藥性基因,非但能在細菌中自由複製及轉移,還會分泌可以分解碳氫黴烯類抗生素的酵素;而這類抗生 素是目前加護病房及感染重症病人的首選用藥,也是治療抗藥性病症的最後防線,通常醫師不到最後關頭不會使用。NDM-1的可怕,正因它顯然打破了這道最後 防線。

不過,NDM-1的抗藥性固然值得醫界正視,民眾為之太過恐慌卻大可不必。因為這種超級細菌造成的是「感染症」而非「傳染病」,目 前發現的病例主要都是經由手術傳染,透過人體接觸或共用物品,依附在其他病毒上傳播,醫院是主要的感染場所;所以,對社會大眾生活的影響十分有限,更幾乎 不可能在人群中造成大流行。

「超級細菌」其實是一個泛稱。醫界將產生多重抗藥性的細菌皆稱為「超級細菌」,意指這類細菌具有抵抗多種抗生 素的能力,與一般所指的細菌已大不相同了。過去,台灣也曾發現對特定的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超級細菌;對碳氫黴烯類抗生素具抗藥性的克雷白肺炎桿菌、大腸桿 菌和繡色偽單孢桿菌,也存在已久,只是沒有公開宣揚而已。因此,也有學者質疑衛生署並無必要將「超級細菌」列為法定傳染病。到目前為止,世界衛生組織也並 未將NDM-1視為重要傳染病。

台灣或許因曾遭受過SARS蹂躪,對於可能引發大流行的病源體之反應比較強烈,亦屬人之常情。譬如 H1N1新流感問世之初,全國如臨大敵,有學者公開宣稱,只要有人將變種的病毒帶進台灣六至八周,將會有四成人口(近九百萬人)染病;加以新流感最初在墨 西哥出現時,致死率極高,因而曾引起全國性的恐慌,人人自危,許多企業擔心再度爆發類似SARS的風暴,相關的疫苗採購及生產、接種也引起了許多爭議。醫 界現已知道,其實新流感和一般流感幾無差別,並不需要特殊防範。為此,世衛組織還曾遭到學界公開抨擊為危言聳聽。相較而言,超級細菌比新流感的傳播更困 難。

追根究柢,與其擔心NDM-1可能在台灣傳播,社會大眾更應關切的是,國內濫用抗生素的現象一直很嚴重,而這正是產生「超級細菌」的 主因。購買抗生素太容易、醫師開用抗生素的次數太頻繁、接受抗生素治療的病人經常主動斷藥等,都可能增加細菌產生抗藥性的機會。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研究 組監控發現,對碳氫黴烯類抗生素具抗藥性的鮑氏不動桿菌,2002年時只有樣本數3%,而2008年的樣本中,竟高達四九%有這種細菌。醫界指出,台灣的 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雙球菌的抗藥性,竟已高居全球第一。這種現象如不正視及導正,醫界擔心,未來許多病都可能出現無藥可醫的危機。

自發 明盤尼西林以後,抗生素一直是對抗細菌的利器;但近年來「抗藥性細菌」不斷翻新品種,增加了治療的難度與複雜度,早已成為醫界的困擾;由於世界各國的關連 日益密切,超級細菌的傳播更形加速,科學家研發新抗生素的速度已跟不上細菌蛻變的速度了。因此,已有人提出「後抗生素時代」的說法,認為不久後,人類可能 步入無抗生素可用的景況。這才是全人類真正需要感到恐慌與正視的課題。

(聯合報)
--
印度中彈攝影師 已自我隔離

在印度出外景,慘遭中彈,已經夠倒楣。身負重傷,回台就醫又被驗出腸道帶有超級細菌,成為台灣第一個超級細菌的帶原者。該名攝影師上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直說,「很悶!很悶!」

該攝影師表示,在被衛生署通知,自己腸道內驗出超級細菌時,感覺就很悶。回家後打開電視,又看到有些醫師認為疾管局處置失當,不能讓帶菌者出院,因為排泄物可能污染環境,一旦接觸恐導致社區傳播,讓他更悶。

他說,經醫院觀察一個多星期,做了兩次檢體採測,確定腸胃道中帶有抗藥性的細菌。由於復原情況良好,院方與疾管局都認為沒問題,所以讓他出院。現在醫界又有別的說法,讓他多少感受到壓力。他無奈地說,不管在醫院或回家,都已經自我隔離,但還是遭到醫界批評。

印度旅遊警示 提升為橙色

外交部發言人章計平今天表示,對印度的旅遊警示燈,由黃色提升為橙色,表示國人需要高度小心,避免非必要的旅行。章計平提醒國人前往印度,一定要注意自身醫療衛生。

章計平提醒國人,若在印度時需要接受當地醫療服務,應特別注意防疫問題。隨時至疾管局網站查詢相關訊息,也可以撥打免付費疫情通報及諮詢專線1922查詢。章計平說,在印度境內的國人如有緊急需要協助,可以跟我國駐印度代表處聯繫。

(聯合晚報)
--
防超菌 醫師:勤洗手、注意院內感控

針 對超級細菌NDM-1入侵台灣後,如何做感染控制才好,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醫師呂俊毅在受訪時指出,此菌株可能存活幾個月到幾年,甚至一輩子,個案不可 能一直留院觀察,衛生單位要注意的是院內感染控制。另外,長庚醫院感染科主任黃景泰則主張,可先居家隔離,並視情形調整公衛措施,民眾也要養成勤洗手的習 慣。

針對是否需要隔離的問題,衛生署長楊志良今天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超級細菌不同於新流感,把帶原者隔離在醫院內,反而不利院內感染控 制(因醫院多為抵抗力低、且使用抗生素病患),個案回到家中只要做好個人衛生,就不會有問題,而超級細菌是經由傷口感染,並非飛沫傳染,要有不一樣的處置 方式。

針對前疾管局長、成大醫院副院長蘇益仁批評,即使帶菌者沒有腹瀉或傷口感染等症狀,也應該先投藥,把腸道內的抗藥性NDM-1細菌都清除才能出院,否則其排泄物大量排出細菌,抗藥性基因再傳給本土細菌後,如再感染到其他人,將增加防疫困難。

呂俊毅表示,「腸道內本來就有很多腸內菌,無症狀帶原情形,可能會維持幾個月、幾年,甚至一輩子。」個案不可能長期留院觀察,一般講話和握手等不會傳染,即使家人被傳染的機率也不是很大。

呂俊毅解釋說,NDM-1是透過傷口傳染、分泌物,再加上抵抗力弱、施用濫生素等條件,才有可能傳染,與一般感冒的飛沫傳染有所不同,民眾只要注意衛生習慣勤加洗手,不必太過擔心。

「這個菌株是在糞便中被驗出來,糞便中本來就有很多細菌。」黃景泰指出,個案是帶菌者,不是被感染者,台灣也還有如金黃色萄葡球等具抗藥性細菌,在一定條件下,NDM-1是有可能將抗藥性基因,傳到其他人身上的細菌中,等到抵抗力弱或使用抗生素時,就有可能產生感染狀況。

「不會改變目前的做法。」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強調,患者做好個人衛生就是最好的隔離方式,疾管局事前也已做好充分評估,並會每天電話關心,個案也已充分了解和配合,只有在有傷口、免疫力低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感染,「不是摸到就中獎」,民眾不必擔心。

(台灣醒報)
--
超菌若傳染 楊志良:願下台

國內出現首例超級細菌NDM-1帶菌者,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認為應該將患者隔離投藥,衛生署卻「放人」出院,引發立委質疑決策輕率。衛生署長楊志良保證不可能釀成全國性的衛大危機,答詢強調「已經盡力了,如果有發生更多傳染,把署長換掉,我樂意」。

楊志良說,對蘇益仁的關心與謹慎表示佩服,但「防疫及醫療總是有不同看法,超級細菌非接觸或飛沫傳染,沒必要隔離健康帶菌者,若衛署決策導致疫情遍地開花、死亡一片,我知道該怎麼負責!」

民進黨立委田秋堇質詢時要求行政院長吳敦義要把蘇益仁請回來;吳敦義表示,一定會向蘇教授請教。

面對「超級」二字,立委質疑「光是聽到名字就很緊張」,建議衛生署能改用其他專業名稱。吳敦義回應,民眾觀感的確會有顧慮,但從專業角度應該是OK的。

外交部則表示,目前我國對印度旅遊警示為橙色,呼籲國人暫時避免去印度非必要旅行。

楊志良表示,有人擔心健康帶菌者的排洩物會造成傳染,其實只要看我國相較開發中國家極少痢疾等消化道傳染病,便可知以台灣化糞池及下水道設施的水準,發生的可能性相當低,衛生署已參考世界衛生組織指引、及各國多數感控專家的看法,並非草率決定。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王任賢認同衛生署做法。他指出,人一旦帶菌,根本不可能用藥物把細菌殺光,現在大家還不清楚NDM─1細菌會在腸道存活多久,多重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可以讓人帶菌長達一年,難道要把人隔離長達一年?

(中國時報)
--
超級細菌若擴散 楊志良︰換掉我

台灣應否對超級細菌疫區發布旅遊警戒?衛生署長楊志良昨在立院答詢表示,疫情與經濟活動必須兩害相權取其輕;他並拿烏紗帽為疫情控制打包票,強調若傳染開來,願被換下台。

楊志良強調︰一定擋不住的

楊志良強調,超級細菌「我們一定是擋不住的」,因為有健康的帶原者,且有時處於潛伏期,就像登革熱一樣;它是一個問題,但絕不是馬上會變成一個全國性公共衛生的大危機。

超 級細菌會否在台傳染擴散,成為昨日立法院總質詢焦點。民進黨立委黃仁杼質疑,為何不對超級細菌疫區的印度發布旅遊警戒?楊志良坦言,這樣對同是疫區的日 本、香港都要發布旅遊警戒,這是我們今天做不到的,「若從防疫角度我當然樂意這樣做,但經濟活動怎麼辦?我兩害相權取其輕。」

楊志良指出,未來一定還有新的病例,因入境後會有潛伏期,除非台灣閉關自守、停止所有與國外的經濟來往。

黃仁杼要求,疫情若在台灣擴大,「我唯你是問!」楊志良答:「沒問題,我已盡力了,若發生了更多傳染,把署長FIRE掉我很樂意。」強調自己做得沒比其他國家差,但他做不到零疫情。

國民黨立委蔡錦隆建議比照SARS標準,針對出入境區域加強檢疫工作。楊志良強調,超級細菌不是SARS,不可以這樣講,會讓人民緊張。

行政院長吳敦義允諾,衛生署與外交部可適度提升檢疫系統,現階段的處理方式很OK。

印醫院院長︰不能確定感染地

印度普拉卡希醫院院長巴納吉昨天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說,他對於台灣疾管局僅在患者肛門拭子檢出NDM-1肺炎克雷白氏菌,未自手術部位或其他部位檢出表示關切。他強調,這種是患者腸子裡原本就有的細菌之一。

他強調該院以正常方式為台灣傷患開刀、施予療程,不至於感染超級細菌。而且,病患是電視台攝影師,相信他曾到過其他國家,「我們不能很確定他在那裡遭到感染。」

他說,可能有更多人都是帶菌者,但正常人不會做檢測,猶如這名病患一樣毫無症狀。他向返台的攝影團隊其他成員「掛保證」,表示不會因與柯姓攝影師接觸就遭感染。

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該名健康帶菌者只有在印度因槍傷開刀,醫院位於北印度,身上帶的是NDM-1克雷白氏菌,北印度之前發現的也是NDM-1克雷白氏菌,所有的流行病學證據都吻合。

外交部提醒國人前往印度,如需接受當地醫療服務,應特別注意防疫。在印度境內的國人如有需要緊急協助,應主動與駐印度代表處聯繫,緊急連絡電話為:九八一○五○二六一○。

媒體違規洩個資 衛署:將檢舉開罰

媒體將NDM-1腸道菌健康帶菌者的姓名與影像公諸於世,衛生署署長楊志良批評,此舉嚴重侵害當事人隱私、人權,並會引發歧視,非常不恰當,將對蘋果日報等媒體開罰。

卸責找台階下 疾管局挨轟

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蔡季勳認為,媒體當然應受譴責,但疾管局前一天開記者會顯示其對疫情的掌控能力,邀功意味濃,隔天招致反彈壓力,想卸責找台階下,翻臉對媒體開罰,似「見笑轉生氣(台語)」!

記協︰衛署才是洩漏源頭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會長楊偉中也指,媒體本應自律,但洩漏個資的源頭是誰?此事反映出主管傳染病防治的機關首長,對如何保護病患隱私認識不清,才會標準錯亂。

蔡、楊都認為,在國人對「超級細菌」還不了解下,疾管局只須說明疫區、傳染途徑、發病特徵、台灣疫情、如何預防等通則,不應暴露病患特徵。

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解釋,之前已有媒體報導當事人正在等待NDM-1細菌檢驗,這件事根本隱瞞不住,但已要求媒體不要公開其姓名與照片。

施文儀表示,當事人為健康的帶菌者、並非感染者(未出現病症),因此不受傳染病防治法加重隱私的保護,恐難以阻擋媒體報導,曝光比貼標籤好,因此邀當事人開記者會,但對方因不想面對媒體而婉拒。

施文儀表示,針對這些媒體違反個人資料保護的部分,疾管局將向新聞局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檢舉。

個資法尚未實施

NCC 傳播內容處長何吉森表示,五月修正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尚未實施,無法可罰。另外,T台向NCC說明採訪時有獲得當事人同意,大體而言,廣電業者並無違反廣 電法規「影響兒少身心及公序良俗」法規。新聞局不願就個案回應,只表示由各行政主管機關依其主管之行政法令,進行監管。

蘋果日報編輯部回應說,疾管局已經表示超級細菌不是法定傳染病,不知道衛生署長要以什麼法來罰他們。

(自由時報)
--
花博票價亂 相差百元 退票扣手續費30元

台北花卉博覽會將於下月六日開幕,目前已售出近三百五十萬張門票,但發生票價不同,最多相差一 百元的爭議,市議員批評價格紊亂、早買反而吃虧,要求退差價。台北市議員陳建銘、簡余晏、李慶鋒昨說,花博賣票第一階段全票二百元、第二階段全票二百五十 元,有人第一階段買全票,第二階段經鄰里團購每張一百五十元,變成「先買先衰」,市府應退價差。

政風處:花價合理
花博營運總部回應,除大宗切票、團購票不能退,一般有憑證或收據皆可退,但須扣三十元手續費。民眾李泰德批評門票才二、三百元,收三十元手續費太高;消基會委員郭尚義也說偏高,並指花博門票適用《消費者保護法》,有爭議可循訴願等行政救濟管道解決。
此 外,北市廉政肅貪中心昨公布花博四大園區植栽價格調查結果,答案是「合理」。中心執行祕書、北市府政風處處長楊石金解釋,一千三百六十七項植栽中有一百三 十二項高於市價或參考價,其中三十六項比市價貴三成,最貴是林安泰古厝茶花殿,一株單價兩千四百元的茶花,比議會通過參考單價四百元貴五倍,但仍有一百六 十二項價格偏低,整體而言,植裁價格都符合花博總價決標範圍。楊石金強調,外界質疑較貴的花卉是涉及規格及藝術設計,不能光看單價,且未查出有人涉及不 法。

議員:騙三歲小孩
對於楊的說辭,北市議員莊瑞雄批評,在冷氣房查資料卻不去市面訪價,是騙三歲小孩。民眾黃鴻儒說:「球員兼裁判查花價,誰信啊?應移送檢調調查。」

(蘋果日報)
--
Google搶攻網路電視 Google TV 可看NBA HBO電影

這 些新簽下的供應商包括傳統電視台、影音租售網站及報業。傳統電視媒體包括美國國家廣播環球集團(NBC Universal)、美國職業籃球聯盟(NBA)賽事頻道、HBO電影台、CNN新聞台與TNT頻道;網路租售平台有亞馬遜網路商店與Netflix; 報業則有《紐約時報》和《今日美國報》的影音內容。
但Google TV仍舊缺乏美國廣播公司(ABC)、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福斯(Fox)、迪士尼這些重量級媒體奧援。這些集團另外成立的付費影音網站http://Hulu.com,目前是美國最受歡迎的付費網路電視。

評估是否登台
Google台灣區公關經理許佳齡表示,美國總公司已在洽談Hulu Plus。她說Google TV目前只在美國上市。而Google前天也推出http://Google.com/TV網站,讓民眾一覽Google TV運作方式。
另 外,蘋果的Apple TV二代機上盒在上個月以約3200元台幣的低價殺出,試圖複製iPhone與iPod的成功經驗,並簽下福斯電視與ABC的節目內容。加上美國非常熱門 的http://Hulu.com電視網站,美國的網路影音市場已呈現白熱化競爭。但目前僅有Google TV及友訊的Boxee TV正評估是否在台推出。

(蘋果日報)
--
暴紅餐廳「邊界驛站」拆了 野戰帳篷吸睛 卻是農地違建 饕客撲空傻眼

因超大牛排在北海岸暴紅的「邊界驛站」餐廳,因使用農地搭設帳篷開設分店營業遭查報違建,工務局昨派員拆除,外籍老闆孫方立無奈說:「政府拚觀光,卻拆除人氣餐廳!」抱怨縣府不通人情,餐廳員工則憂心拆店工作不保,落淚頻問:「還能不能來上班?」所幸拆除過程平和。

依法拆除
三 芝鄉「邊界驛站」本店原由台美夫妻經營,去年兩人感情生變,美籍丈夫孫方立(Frank Sampson)將登記在名下的店扛走,在距原址四公里外開新店;老婆擔心被告侵權,將店名改為「長角96」,控告老公偽造文書,要奪回「邊界驛站」招 牌,網友戲稱兩人恩怨「北海岸牛排恩仇錄」

月營業額達4百萬
今年一月,孫方立在萬里開設「邊界驛站」萬金店,耗資八百多萬元,採購搭設美軍野外炊事用大型帳篷,輔以木工、簡易地基與貨櫃開設,今年元旦開幕,每到周末大排長龍,月營業額高達四百萬元,但因使用農地搭設帳篷違法營業遭查報拆除。

美籍老闆:已送件
工務局昨派員拆除,現場先斷電,並拆開帳篷、餐廳外櫃子、貨櫃屋及木棧道,因拆除面積無法在一天內完成,加上業者表達配合意願,讓業者簽切結於兩周內自行拆除後離去。
一名從新竹慕名而來的民眾,昨天看到萬金店遭到拆除,當場傻眼,得知還有三芝店後才開心離去。
孫方立不滿說,「邊界驛站」萬金店只差五十坪就能申請為休閒農場,沒違法營運疑慮,他一直盼望相關單位協助輔導,怎知才在送件申請程序就被拆除,「在不景氣時間,要讓這麼多人失業真的很過份!」
工務局指出,農業局上周移送此案,指該處為農業用地不能營業,業者用途不符規定,確認為違建,業者曾表示要申請補照,但因用地不符之故仍被駁回,故依法拆除。

邊界驛站小檔案
老闆:孫方立(Frank Sampson,美籍德州人)
本店:台北縣三芝鄉淡金公路18.1公里處
分店:
今年1月開設萬金店
今年6月開設礁溪店
特色餐點:40盎司(約1.1公斤)超大牛排

(蘋果日報)
--
華麗背後的冷酷現實/吳介民(清華大學社會所副教授)

紀 錄片導演賀照緹的《我愛高跟鞋》(英文片名My Fancy High Heels更貼切),近日公視首播,以部分畫面過於「血腥」為由,被馬賽克處理,據說壓力來自NCC最近對公視兩部片子開罰而自我審查。為此,紀錄片工會 表達關切,認為是對言論自由和創作空間的緊縮。先看看這部影片引發關切的「血腥」畫面:宰牛與剝高檔牛皮。片中,中國屠宰場的勞動者為了謀生,在資本主義 世界市場巨大身影下,似乎無意識地每日重複著屠宰與污染的工作。鏡頭中,宰牛取皮過程之熟練的「沉靜感」,是最驚悚的片段。影片以偏低角度的固定鏡頭與長 鏡頭,呈現了安靜得讓人顫慄的氛圍,顯示攝影與導演的用心與功力,為本片題旨做了精準定義。工人們每日沉浸在稀鬆平常的解牛過程,就是這全球生產鏈的若干 前端「製程」被馬賽克,但地上淌流、漫溢的血,屠宰者來回踩踏著,夠說明一切了。本文不擬深入國家審查問題,而是要指出這部影片,對於年來爭議不斷的富士 康事件、工人與管理者處在全球生產鏈中巨大壓力等議題,提供了絕佳視角,逼人直視:精緻商品背後令人難受的現實。

全球生產層層剝削
這 個現實是:全球生產鏈的每個環節,都繃緊著壓力、宰制與剝削。東亞國家的代工廠商,為了精準控制品質與效率,發展出東亞型嚴格規訓的工廠體制。17年前, 里巷工作室曾經拍攝過《台胞》,裡頭就出現過軍事化管理。台灣幹部誇稱將台灣當兵學得的經驗「反攻大陸」,組訓「禁衛軍」,來保護管理階層的「總統府」。 在《高跟鞋》這部影片,我們再度看到類似的管理體制,著實令人訝異。
這種自以為是的軍事化管理,20年來竟一脈相傳。備受批評的「富士康模式」, 可說是「軍事化管理模式」的變形與細緻化:高階電子加工業對工人的管控,表面上比傳統產業人性化,福利更豐厚,工作環境也更「潔淨」,但其實掩蓋其精微的 身心控制模式。工人們被資本主義所鍛鑄的時間觀與品管體制所改造、分解、異化。而核心資本對於品牌、設計、專利、品管、價格的一路掌控,在本片開頭,紐約 百老匯與第五大道交叉的熨斗大樓區穿著美麗高跟鞋的女人們的挺拔身姿,已經給了足夠的提示。
全球生產鏈,其實就是一條跨國界、穿透階級與性別、生 態環境之層層剝削的連環銬。影片中,美籍韓裔設計師說:人們常以為時裝設計是個迷人行業;其實,只有5%是華麗,剩下95%是辛苦勞動。在中國的台商代工 廠老闆則抱怨:買方「要你爬,你就爬。」而第一線普通工人呢?他們月薪含加班費不過一千多元人民幣,哪天能夠穿上自己手工打造的絢麗高跟鞋?說穿了,所謂 的品牌精品,在耀眼奢華的背後,是一串冷酷的剝削鏈。本片討論層次,已經超出一般所謂「血汗工廠」的面向,而指向資本主義對人、動物、生態的多重剝削關 係。
值得玩味的是,高檔鞋的零售價很高,一雙可高達500、600歐元,甚至比iPad還貴。影片中台商表示,他獲得的加工費,約佔零售價的15%到20%;一般而言,製鞋業有5%到10%的毛利。
反觀從事高科技電子產品組裝的代工廠,只能拿到售價2%到3%的毛利。這部紀錄片提醒我們思考:所謂的傳產,究竟是不是夕陽工業?是否值得廠商與政府投入更多的研發經費與獎勵政策?
台灣廠商處在這條全球生產鏈的關鍵製造環節,如何能夠爭取合理的代工價格,使勞工獲得生活工資、享受良好的勞動環境,並且對生態環境友善的生產體制?這是《我愛高跟鞋》提供的一個積極訊息。

(蘋果日報)
--
野山豬的哀愁/劉培柏(台灣省家畜衛生試驗所前所長)

一 則新聞指稱台東地區一位原住民老獵人圍捕山豬時,被山豬咬死,他兒子上山獵殺了這頭山豬,並帶回在其父靈堂前祭拜,表達為父報仇之意云云。這位兒子因痛失 至親,民眾皆可理解其殺豬祭父的心情,但野山豬淪為國人獵殺的對象,難道是牠的宿命嗎?依據農委會91年4月公告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內容,歸納入保 育類的野豬,只有包括西里伯斯野豬、迷你豬等豬科動物等而已,台灣野豬則未被納入。台灣官方所列保育類野豬都住在國外。目前大部分的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 大陸和香港都已將當地野豬列入保育類動物,您可能沒想到寸土寸金的香港本島太平山上也可常見到野豬的蹤影喔。

大舉侵入棲地獵殺
台 灣野豬為台灣特有的亞種,普遍分布於全島山區及其周圍的丘陵地。由海平面起至海拔3000公尺均有分布,而以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地區出現最多。由台南 縣左鎮的野豬化石推測至少3萬年前,曾有大量野豬在台灣島上徜徉悠哉的生活著。台灣有些地方就是以野豬出沒或聚息地命名;如台北縣的山豬窟、豬槽潭,苗栗 縣的山豬湖,彰化縣的豬母乳坑,和南投縣的豬肚潭等等。30、40年來,由於山坡地的開發,人類大舉侵入其棲息地,甚至獵殺牠們,在這些以山豬命名的地 方,早已見不到豬影了。
20幾年前,北宜公路的坪林地區,筆者還曾見到牠們漫步在山區的道路上,但由於當地居民濫獵,如今已經絕跡了。
筆者呼籲農委會和台東縣政府應將山區的野山豬列入保育類動物,聘請熟知山豬習性的當地原住民為保育員,防範獵人濫殺及山豬誤入農墾區,將來或可闢為野豬保育公園,成為另一種觀光資源,讓當地居民和野山豬和平共處吧。

(蘋果日報)
--
法官如何思考/熊秉元(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對 於一個現代社會而言,法官當然非常重要。他們維持社會運作的常軌,也是憲政秩序的捍衛者。在某些關鍵時刻,他們更是推動社會進展的良知。可是,他們是怎麼 執行職務、承擔重責大任呢?這個問題不只有學術上的興味,一般民眾關心注意;法官們自己,相信也非常的好奇。關於台灣地區的法官,影響他們思維的主客觀因 素有很多。不過,至少有兩點因素,非常明確。而且,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還將是繼續影響法官思維的重要因素。

長期附庸行政部門
具體 而言,外在環境的特色,和華人文化有關,也和近年來台灣社會的發展密切呼應。眾所周知,任何一個人類社會,都有法律,也都有司法體系。華人文化上下 5000年,人口以億計,當然有律法和司法體系。不過,華人文化的特質之一,是各個朝代都是行政權主導一切。行政體系唯皇帝馬首是瞻,維持帝國的運作,奉 行皇帝的意旨,維護政權於不墮。司法體系附著於行政體系,而不是獨立於行政部門之外—例子:縣令是父母官,是地方行政首長,也主持官司的審理。
司 法為政治(政權)服務,是千百年來的傳統。即使推翻滿清帝制,情形還是依舊;因為,執政的一直是國民黨,行政部門和司法部門利益共生,共存共榮。隨著台灣 政治的民主化,這種情形逐漸鬆動變化。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帶來巨大的衝擊。黨政逐漸退出媒體,退出軍警,退出司法;步調當然緩慢,而且絕不是平坦 康莊。2008年第二次政黨輪替,確定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發展方向。
然而,雕塑獨立的司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過去行政權獨大時, 司法受到限縮壓抑,也同時享受到庇蔭榮寵。現在司法部門獨立性增強,同時也受到社會更多的關注和檢視。把過去30年涉案的法官加在一起,可能比不上最近3 年涉案法官的數目。這不是法官素質變差,剛好相反;是因為有更多的光線,照進了司法體系、落在法官的身上—試問,在「萬年國會」的年代裡,恐龍法官難道比 現在少嗎?
另一方面,在主觀的條件上,台灣地區的法官們,也有一種幾乎是「原罪」般、與生俱來的特質。由觀念上看,法官處理案件,涉及錯綜複雜、光怪陸離的人類行為。
因此,最好有一定的社會歷練,粗通人情世故。然而,文化背景使然,法官不是由幹練的律師、學者或其他專業人士遴選產生,而是由考試篩選拔擢。考試看似客觀公平,其實有許多廣為人知的副作用。
30歲不到的年輕人,大學或研究所畢業沒多久,補習班裡加持應考技術之後,考試及第。他們熟稔法條,對大千世界所知有限,手中卻驟然擁有生殺大權;他們所具備的條件和所承擔的責任之間,可以說有相當的落差。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養成歲月裡,耗費的是有形無形的社會資源!

孕育獨立司法體系
因此,台灣地區法官的思維方式,其實還處於醞釀變化的過程中。當司法的獨立性確定鞏固,和行政立法平起平坐、鼎足而立;當法官遴選的方式更成熟穩健時,法官的專業才會趨於穩定。像其他專業一樣,法官的思維會一直受到內在和外在因素的影響。
在某種意義上,台灣的法官們還承擔著很特殊的歷史使命。在不很遙遠的未來,台灣的司法將是華人文化裡,首次孕育出獨立自主的司法體系。那時候,法官們的思維方式,將掙脫了多少傳統文化的包袱,又將雕鑿出哪些新的特質,確實令人翹首以盼、拭目以待?

(蘋果日報)
--
入秋漸乾 異位性皮膚炎 加強保濕 淡妝用不起泡洗面乳卸妝

皮 膚科醫師廖苑利表示,秋季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求診人數普遍會增加2~3成,原因在乾燥讓油脂分泌不足,使表皮肌膚屏障功能下降而導致乾癢、紅腫,並好發於手 肘、膝蓋後方、小腿、臉及背部等處,可能會發炎、甚至罹患蜂窩性組織炎。要避免症狀惡化,清潔時水溫勿過高,而臉部或身體用的保濕品,盡量選油脂含量高的 霜狀質地,幫助鎖水潤澤。

這樣做
洗澡水溫約38℃
高溫的水會讓皮膚油脂流失而造成刺激,洗澡及洗臉水溫約38℃,與膚溫相近、略帶暖意即可,且時間勿過長,淋浴約5分鐘、泡澡最多10分鐘。

沐浴乳1周2次
沐浴乳的清潔劑成分也會帶走皮膚油脂,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用沐浴乳洗全身每周1~2次,平常除了腋下、私密處等用沐浴乳,其他部位用清水洗淨就好。

速擦乳液助保濕
洗澡後身體殘留些許水分時,儘速擦乳液,皮膚此時因角質層軟化,較易吸收保濕成分,並選含乳油木果油、月見草油等質地偏稠的產品,保濕度較佳。

臉部卸妝要溫和
卸妝油乳化能力強,敏感肌不建議用,淡妝用不起泡洗面乳來卸,濃妝者除了妝彩重的眼部用卸妝油或刺激性較卸妝油低的卸妝乳,其他用溫和的卸妝水。

改用潤澤保養品
隨溫度及濕度下降,保養品要換季,如夏天用乳液,秋冬改用保濕度較足的乳霜,精華液則由透明的清爽質地改為白色乳狀,讓皮膚維持足夠潤澤度。

作息正常少熬夜
睡眠不足及壓力等因素,都會導致荷爾蒙分泌系統變亂,讓皮膚的皮脂分泌失衡、調節力變差,導致敏感症狀惡化,養成規律作息的習慣,盡量別熬夜。

提醒你
發癢不可用手抓
皮膚乾燥而發癢時,不要用手抓,萬一抓破皮可能造成發炎或細菌感染,用手輕拍就好,或者可用冰的飲料罐,在發癢處來回滾動,幫助冰鎮及紓緩癢感。

毛料易刺激皮膚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對刺激較敏感,毛料材質衣服若接觸或摩擦皮膚,易引發過敏,穿毛衣保暖前,最內層貼近皮膚的部份,建議選擇刺激性低的棉質衣服。

避免自行買藥擦
勿自行到藥房買藥,有些人會擦含抗生素、抗菌劑的萬用藥膏,但異位性皮膚炎並非細菌引起,擦了可能破壞皮膚表面菌落生態,引發其他細菌感染。

醫師說
發作時勿擦果酸
出現異位性皮膚炎症狀時,不要擦果酸等酸性成分保養品以免刺激;過敏體質者也要避免用綿羊油來保濕,因羊脂成分也是過敏原之一。

(蘋果日報)
--
日本緊急降息 零利率復活

日本央行日本銀行五日召開的金融政策會議,認為日圓急速升值及世界經濟減速,讓日本國內景氣搖搖欲墜,因而緊急宣布降低利率,日本實質上再度降為零利率。

這是時隔四年三個月來,日銀讓零利率政策復活,日本人再度步入把錢存在銀行,幾乎連一毛錢利息都拿不到的景況。

日本銀行從四日起召集為期兩天的金融政策會議,出席的幹部認為,雖然日本景氣有緩慢復甦的徵兆,但因為日圓急速升值,及美國經濟減速,景氣改善的動向嫌弱,經濟成長率有可能下滑,可能大幅推遲日本脫離通貨緊縮的時期。

為此,日銀認定繼八月實施的金融緩和措施之後,必須實施更進一步的推動金融緩和措施,才能夠打破目前的停滯局面。日銀決定,將政策利率從現在的年百分之零點一左右,調降到百分之零至零點一的範圍,等於又回到實質的「零利率」狀態。

日銀並表示,這次零利率實施的期間,要等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率達百分之一程度的正水準(現在為負)後,才會停止。日銀的「零利率復活」,是從二○○六年七月、時隔四年三個月,再度導入此一金融政策。

另一方面,日銀為了讓各種利率降低,刺激投資市場熱絡,將設置卅五兆日圓的基金,以便購買國債、公司債以及上市投資信託與不動產投資信託等金融商品,將這些資產擔保後,以極低的利率供應市場資金。

日銀利用這種資產的購入方式,進行綜合性的金融緩和作業,是相當罕見的,等於以明確姿態向市場宣示,將以政策總動員的方式支持景氣全面復甦。

東京股市對日銀實施零利率政策表示歡迎,日經指數上漲一三七點七,以九五一八點七六作收,漲幅百分之一點四七。日圓匯率應聲下跌,價位在下午六時左右是一美元兌八三點三六至八三點三八日圓。

日本零利率 日本家庭又要買金庫囤鈔了

日本銀行對金融市場下了劑「猛藥」,恢復零利率政策。事實上,日本在十一年前的小淵惠三時代,就率先實施過零利率,是先進國家第一個實施零利率的國家。

換言之,日本在這十年間,已是第三度實施零利率。日銀已下台的一位前總裁最近曾表明,「零利率等於是宣布金融政策的死亡」,認為非萬不得已,日銀不能隨便揮舞這支尚方寶劍,但日銀接連三度實施零利率,顯示日本金融已窮途末路,只剩這最後一招可用。

日本金融政策專家說,這次日銀雖又實施零利率政策,但還配套兩個對策,應可達到較高的效果。

這兩個配套措施是,明確設定零利率實施期間,即消費者指數未上漲到正百分之一時,不會解除零利率政策;另一個是設置一個卅五兆日圓的基金,投入各金融商品市場,然後再以這些商品作擔保,提供市場豐潤的資金。

日銀選擇此時候對金融市場下猛藥,主要是日圓又蠢蠢欲動,已經不是介入外匯市場就可解決,並且光是日本介入,對外匯市場影響不大。

日銀的零利率對策,也是為了對抗已在日本延續十數年的「通貨緊縮」,但既然過去十數年的景氣對策都未能讓日本脫離通縮,日銀這次乾脆接納菅直人的建議,把通膨率(物價指數)設定為百分之一,看能否讓日本走向通膨的道路。

無論如何,零利率是「無計可施」之計。對一般日本民眾來說,把錢存在銀行既沒有利息,還要小心銀行倒閉時只理賠一千萬的保證款,倒不如買個家庭用金庫,把錢鎖在自家的保險櫃裡。十年前家庭金櫃賣得特別好,這次大概會再出現同樣的金庫熱潮。

戰熱錢 亞幣「貶」聲隆隆

美國持續採行量化寬鬆政策,使得全球熱錢湧向亞洲市場,台灣、南韓、日本、新加坡、泰國政府紛紛進場干預匯價,或採取降息、審查外匯等干預手段,緩和自家匯率升幅。

韓國央行昨天率先出手對抗頑強的熱錢,韓元結束「連七漲」走勢,大貶百分之零點七四。中央銀行也將台幣由最高升值逾二角,硬生生打貶,終場小貶零點二分,以三十一點二五二元收盤,守住三十一元大關,也終結台幣連續四天的升勢。

匯銀人士解釋,昨天台股下跌、外資由買轉賣且反手匯出約一億美元,這也是過去半個多月以來,外資首度出現淨匯出,「台幣短線漲幅已大,有些人已經獲利了結,反手出去了。」

面臨國際熱錢瘋狂炒作,近日泰國、印度、巴西和韓國央行相繼出手,祭出各種新措施,打擊國際投機客,我央行是否跟進祭出新措施?外匯局長林孫源說,「目前還沒有。」

但他表示,最近匯入的外資大部分都有進場買股票,「只有小部分還停留在台幣帳戶,沒買股票。」

他重申,外資匯入後至少要在一周內投入股市,否則央行就會打電話給外資銀行保管銀行,「提醒」外資匯入的用途是買股票。

外銀主管說,昨天日本央行降息,一度激勵日股大漲;日圓則應聲走軟。

相較於日圓走貶,昨天韓元早盤依舊氣勢如虹,引起韓國央行高度關注,除出手干預,「口頭警告」將進一步限制遠期外匯交易,並配合釋出將針對銀行操作衍生性金融商品業務進行專案金檢消息。在韓國央行「動口又動手」下,韓元急挫至一美元兌一一三零韓元。

台灣的央行也緊跟在後,尾盤出重手「打貶」台幣,市場人士透露,央行不排除對交易較異常的銀行專案金檢,防堵熱錢炒匯。

巴西昨天也宣布,調高課徵外資投資固定收益證券的稅率一倍,由百分之二調高至百分之四,目的是抑制熱錢湧入,阻升巴西貨幣。

(聯合報)
--
暖流減速 歐洲面臨千年最寒冬

俄羅斯英語電視新聞頻道RT報導,氣象專家預測,今年歐洲將面臨1000年來最冷的冬天。

專家說,今年歐洲冬天會特別冷,與墨西哥灣暖流速度減慢有關,這幾年來速度已減慢一半。波蘭科學家說,這意味墨西哥灣暖流將無法緩和北極風的冷氣流,而當墨西哥灣暖流完全停止不動時,歐洲將進入新的冰河期。

現在才10月,俄羅斯已出現冷冬跡象,中部地區比平常溫度低了幾度。

俄國頂尖氣象專家札伏德臣科夫說:「雖然預測下個月氣溫的準確度只有七成,但我發現超冷冬天的可能性很高。到了11月,我們就能更準確判斷。」

俄國剛經歷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夏天,俄國當局被今夏的野火燒得焦頭爛額,現在又可能遇上千年來最冷的寒冬,當局如臨大敵,社工人員和警察已奉命強迫街友接受幫助。也開始檢查建築物的空調系統。

另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國人也準備迎接攝氏零下20度的寒冬。氣象專家預測,英國上個冬季是31年來最冷的冬天。

氣象公司Positive Weather Solutions預測,明年1月和2月將有連續大雪和低溫,蘇格蘭的艾爾特納哈拉村將接近去年創下的攝氏零下22.3度低溫紀錄。

(聯合報)
--
歐洲今年冬天 千年最冷

今年夏天北半球高溫頻創紀錄,尤其是歐洲地區,即將來臨的冬天似乎也將出現冷到爆的極端天氣。氣象預測顯示,今年有可能是歐洲1000年來最冷的冬天。

波蘭科學家指出,這種極端天氣形態是因為墨西哥灣暖流活動速度減緩所致。這股洋流是維持地球氣候平衡的要角之一,但近幾年來規模已經減少一半,代表它中和從極地南下冷空氣的能力減弱,而且一旦墨西哥灣暖流完全停止活動,歐洲將進入新的冰河世紀。

目 前俄羅斯中部部分地區已有低於過去同一季節均溫的氣溫出現。俄羅斯Fobos氣候預測中心專家查沃臣科夫說,雖然對下月氣象的預測準確度僅約70%,但 「我認為很有可能出現寒冬情況。」為了即將到來的嚴冬,莫斯科當局已經著手研擬因應策略,協助民眾度過酷寒,尤其是指示社福機構和警察單位準備安置無家可 歸的遊民。

另外,準確預測今年酷暑夏季的英國獨立氣候預測機構「正向氣候解決方案」(PWS)也預測,英國今年冬天可能冷到攝氏零下20度,將是自去年英國寫下31年最冷冬天的紀錄後,又一個酷寒冬季。

(自由時報)
--
金害… 400童死於淘金鉛中毒

無國界醫師組織五日表示,過去半年,奈及利亞北部贊法拉州有超過四百名五歲以下孩童因鉛中毒死亡,疑似和當地非法私採金礦有關。

無國界醫師組織專案主任阿瑪德說:「根據一份鉛中毒死亡名單,過去六個月內,有超過四百名孩童死亡。但我們研判實際死亡人數會更多。」

大批幼童鉛中毒與當地非法開採金礦有關。以穆斯林居多數的贊法拉州,自年初開始出現非法採礦熱潮。村民私採金礦後,將敲碎的礦石運回家,在家中提煉黃金。含有鉛的廢礦土被隨意丟棄,孩童暴露在此環境中,就可能吸入或誤食含鉛礦土。

(聯合報)
--
不必做大官,也不必然得做大事/廖玉蕙(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系教授)

建國百年即將到來,媒體記者前來採訪,要我談談百年的期望。我一時語塞,竟然有些感傷了起來。

攤 開報紙,白紙黑字,從頭版到報尾,一逕是黑幫擄人勒索、子女為錢弒親、官員貪腐無能、豪門出手闊綽、補習班老師為爭取學生大爆緋聞……。打開電視,更是讓 人不敢恭維。螢光幕上,年輕貌美的所謂「時尚女王」巧笑倩兮,展示動輒以百萬計的名牌皮包好幾只,還聲稱:「家裡類似的皮包還有好幾十個!」名人偷腥,媒 體一定在緋聞對象身上大做文章—山寨版名牌、租來的豪華轎車;豪門嫩妻,每一出現鏡頭前,穿著的服裝、耳環、戒指,都被刻意圈出,打上亮光,並標示出昂貴 的價碼!

國小的教科書裡,一不小心就透露了在這種氛圍下年輕編輯的渴慕,拿「換」和「煥」造出的句子,竟然是:「自從他換了名牌車之後, 整個人變得容光煥發起來」;習作裡填空的日記是:「星期天,我們去參觀同學小明的豪宅。」「夢想」的示範文章裡寫著:「因為他經營得法,生意變得興隆,他 的生活就開始奢侈起來。」一篇課文中,編輯心心繫念的無一不是發財夢!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念這樣的文章,我們能期待他們擁有怎樣的人生觀!

金 字塔型的社會結構,居上位的人本來就少,在底層的人必多,只有底層的人穩住了,才能全民齊心各就所長發展努力,而不必浪費資源在弭平社經差距過甚所引發的 人心憤恨上。可惜的是我們的社會並沒有營造出讓一般平民百姓感到心平氣和的氛圍。人心被這些對老百姓而言明明遙不可及卻又確實存在眼前的豪奢招得忽忽若 狂,氣血賁張。整個社會上下一心在名牌包、豪宅、昂貴轎車……間打轉,在這樣的氛圍下,我們能有怎樣的期待?這時,談百年期望不是顯得迂闊麼!

小 門深巷裡,要天地靜美,不必得桂花飄香,卻一定要讓民眾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不是只有郭台銘受到羨慕,不是只有會讀書的台大學生得到矚目。在大賣場裡勤 奮搬運的員工,也可以得到顧客真心的感謝;俐落巧妙地幫忙洗頭的小妹,也能得到雇主打從心底的讚美;盡責的清潔隊員一樣受到全民的尊敬。只有摒除所謂的: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陳腐概念,德、智、體、群四育受到同等的重視,讓不怎麼會讀書卻活潑乖巧的孩子也同樣受到家長、老師的疼愛與鼓勵時,教育才 算成功;固然不必做大官,也不必執意要他們聽國父的話去做大事,只有把自己分內的小事做好的人也能得到掌聲,社會才不必長期為那些潛伏的未爆彈感到惶惶不 安。

台灣的教育長期掌握在一群「聰明」人的手中,其實潛藏危機。他們天生睿智,求學生涯一帆風順,他們以為不會讀書只是因為不夠專心,完 全不能理解書讀不好的人是怎麼一回事!沒有設身處地的餘地,使得教育政策一逕圍繞資優生設計,資質稍差的學生,簡直走投無路。而課本裡不是陳腐的道德教 訓,就是讓老師教來棘手、學生學習受挫的枯燥文章,而媒體又不斷對豪奢、緋聞等歪風推波助瀾,思之真是讓人感到無比焦慮!

(聯合報)
--
又踩地雷模擬考何時考 教部:12月決定

教育部之前在公私立高中職學費齊一、停止營養午餐全面免費等重大政策上,均引起很大爭議或討論,如今拋出周末才能舉行模擬考,又引起各界強烈反彈。

教育部前天公布國中模擬考只能用周六、周日等課餘時間考,引發強烈風暴。教育部長吳清基昨日表示,模擬考不是法定考試,不能用正式上課時間考,可以改在第八節考。教育部將持續聽各界意見,十二月底前公布相關規範。

中華民國各級學校家長協會理事長李秀貞說,只要有升學考試,模擬考就不可能消失。許多學生需要經由模擬考試,知道自己程度在哪。另位家長表示,模擬考還是要考,但教育部可以規定次數少一點。

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劉欽旭也指出,在假日舉行模擬考,需要老師、學生與家長都願意,時間也要配合得來,短期內要這樣做,有待要商榷。全教會不主張假日舉行模擬考,因為會剝奪學生休息、親子互動的時間,不是好事。

教育部前天邀集各縣市代表、家長、教師及校長團體開會,將模擬考定位為「非正式學習所必要的考試」,不能在正式上課時間考。但這項共識引發「排山倒海」的反彈,被批評是「在雲端做決定」、「不食人間煙火」。

立法院昨日進行施政總質詢,民進黨立委黃仁杼也質疑指出,教育部的新規定將占用學生休假時間,成為學生另一項負擔,地方上也引起不少家長反彈,要求吳清基 收回這項決定。吳清基答詢時表示,提出模擬考的「三不」,即「不納入正式成績」、「不占用正課時間」、「不能強迫參加」。至於考幾次、什麼時間考,可再討 論。

教育部國教司長楊昌裕也「緊急滅火」說,模擬考不能占用正式上課時間只是目前的「建議」,學校不遵守也沒罰則。如果模擬考要占用正課時間,就必須修改學生學習評量準則,教育部還要再徵詢各界意見。

教育部如將模擬考定位為正式課程,一年考六次,要占掉十二天上課時間;若定位為非正式課程,學生只能在課餘時間考,但社會上幾乎都不支持周六、周日還要到校考試。

整慘國三生教部管太多 假日模擬考 家長大反彈

「我念國三的小孩,從周一拚到周五,周六日還要去學校考模擬考,不能給孩子一點休息的時間嗎!」家長諸葛志一說,模擬考有考有鞭策,但不能到課後或假日來考,那豈不是一周七天,天天都要到校。

諸葛志一認為,教育部實在管太多了,他不認同這種模擬考的時間和方式,因為孩子課業沉重,一周五天都很用功,只為了教育部要「教學正常化」,讓小孩承受更多壓力。

北縣永和國中家長吳志成認為考試是一種複習,只要不列入成績,就不會造成學生太大壓力,如果取消模擬考,「家長還是會把小孩送到補習班考試。」

吳姓家長認為,在現行升學大環境下,除非家長和學生都很「勇敢」要走自己的路,否則不能自外於模擬考的「試煉」;況且,都會區學校、私立學校考得更兇,學生早就身經百戰,鄉下學校望塵莫及,模擬考真的是「非必要」嗎?

北縣永平國中李姓家長認為國一、國二取消模擬考可以接受,但國三不能在上課時間考試,他有意見,「假日考試根本就是折騰父母」。

一位陳姓漁民說,偏遠學校的學生競爭能力本身就不如都會學生,就算辦再多次模擬考,基測成績不見得會多增幾分,若全國一致都在國三才辦模擬考,家長並不會反對,但都會區學生可能會上補習班參加模擬考,偏遠地區就遵照教育部規定辦理就吃了悶虧。

南投縣李姓老師則表示,社會資源有城鄉差距,模擬考亦然,模擬考繳納的費用雖然不多,但對鄉下地區的家長也是一筆負擔,過去曾經由學校老師自行命題,但畢竟是閉門造車,難以甄別學生在所有考生中的程度,因此最後還是作罷。

台中市東山高中校長王沛清表示,東山高中是完全中學,國中部六百多名學生,就有六○多名考試直升高中部,在學校的模擬考方式,由教務處和老師研擬,最適合學生的方式和效果,不一定要強制在第八節或周六日。

北縣新莊國中校長謝金城表示,該校一直將模擬考定義為複習考,不計入學期成績,重點在讓學生複習所學,如果嚴格限制行之多年的複習考實施方式,「實行會有困難。」

謝金城說,這學期已排定了全縣、全國複習考,一旦政策有變,考試時間都須重新調整,而假日考試自由參加,同學愛來不來,對複習考的公正性打了折扣,「等於一校好幾制!」

一般國中在九年級舉辦模擬考外,在八年級暑假、寒假結束後的第二周也會舉辦模擬考,北縣平溪國中鄧校長認為,八年級模擬考屬於複習性質,目的在提醒學生寒暑假不要荒廢課業,有存在必要。

北縣貢寮國中校長陳君武表示,公立國中八年級模擬考只在上學期與下學期各舉辦一次,次數不多,不致於造成學生太大壓力,且有收心之效,不宜取消。

(中國時報)
--
遇上熱、油、酸 高科技泡棉 恐釋三聚氰胺

網路團購熱暢商品「高科技泡棉」,宣稱不必使用任何清潔劑,從白鞋、桌面、玩具到蔬果、碗盤等什麼都能清潔,但消基會和環保署特別提醒,這一類的高科技泡棉產品,由「美耐皿」製成,一旦遇上熱、油、酸,都可能釋放出「三聚氰胺」,造成膀胱或腎臟病變。

台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解釋,美耐皿是以三聚氰胺與甲醛反應成「三聚氰胺—甲醛樹脂」,或用尿素與甲醛製成的「尿素—甲醛樹脂」,用高溫、高壓處理成形後,用來壓模製成廚具、餐具等。

市售「高科技泡棉」則是利用美耐皿分子製成非常微小的纖維構造,再製成海綿狀的產品,在沒有化學洗潔劑的介入下,這些超微細小纖維就可以深入污垢,配合水以及摩擦的作用,以物理的方式去除污垢。

環保署毒管處副處長宋浚泙警告,使用高科技泡棉時,不能用超過四十度的溫熱水,也不能沾到油污,不能直接用來揉搓蔬果表面。去污後的用品最好再用清水擦洗過較好。

長期累積 會造成膀胱或腎臟病變

消基會董事長謝天仁指出,消基會曾針對市售美耐皿餐具進行測試,結果就發現美耐皿器具若盛裝酸類或是溫度四十度以上的液體,可能溶出三聚氰胺,一旦進入人體,恐導致結石,若三聚氰胺再轉化三聚氰酸,累積後會讓人罹患膀胱癌或腎臟癌。

吳家誠說,實驗證實水溫若超過七十度,美耐皿泡棉釋放危險物質機率就會大增,九十五度以上絕對有危險,建議以四十度為限。

謝天仁表示,業者應在高科技泡棉上標示使用方法及警語,標檢局也應有具體規範。

市面上很多中國仿製品 品質堪虞

代理部分品牌「高科技泡棉」的台茂公司員工施小姐表示,該公司產品由德國製造進口,經SGS無毒認證,但市面上有很多中國仿製產品,品質堪虞。

施小姐提醒,高科技泡棉分子細,不能用在身體上,就曾有民眾用來去角質,結果磨破皮;而且用泡棉清潔環境後,會產生屑屑,最好用清水沖洗過。

台茂公司表示,目前官方對該產品及標示沒有具體規範,也未告知水溫或使用項目限制,未來若標檢局研擬具體規範,公司一定全力配合。

標檢局表示,正著手蒐集相關資料及國際規範,並提報技術委員會討論,研究是否為此增訂國家標準。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