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崗染毒 馮世寬竟自評100分 立委:社會無法接受
空軍清泉崗基地發生53包疑似安非他命毒品丟包案,受複檢的27名官兵,卻有8官兵竟驗出一級毒品海洛因。曾自評「一百分」的國防部長馮世寬昨在立院接受媒體詢問給清泉崗部隊打幾分時,馮說,「還是一百分」,一百分部長應帶出一百分部隊。對馮的回答,藍委江啟臣質疑,三級毒品就可能打垮國軍,何況一級毒品,國防部是不是想撐過去了事?綠委王定宇認為,馮基於相信部屬願給他們一百分,但社會大眾應無法接受,國防部要盡快想辦法防止毒品在軍中氾濫。
清泉崗毒品丟包案,偵辦進度陷膠著,專案小組原打算揪出吸毒者,進而鎖定丟包者,但情況卻如八點檔出現戲劇性轉折。27人呈毒品陽性反應,經三總複驗,只剩8人陽性,但竟是海洛因一級毒品反應,專案小組前天傳喚初驗未過關的27人,其中1人請假,26人均已接受採集毛髮「二次複驗」。而尿檢複驗未過的8人,亦強調是服藥造成,甚至拿出藥物或就醫證明。
8人均稱服藥造成
辦案人員表示,尿液殘留毒品成分時間約96小時,毛髮可長達數月甚至半年,既然8人均辯稱服用藥物造成,採驗毛髮比對最能還原事實。
檢方解釋,人體吸食海洛因後,尿液會出現嗎啡、可待因兩種代謝物,兩者都超過一定濃度,即代表吸食海洛因,但若是可待因的濃度,反高於嗎啡逾2倍,即可能是服用含可待因的感冒等藥物造成,因此對8名涉案人「吃藥說」,正持續調查釐清。
清泉崗涉入毒品風暴,馮世寬仍力挺官兵,軍方表示,當中國解放軍戰機逼近海峽中線時,清泉崗基地的經國號戰機,是我方最先起飛攔截的戰機,其重要性不言可喻,但基地官兵目前被毒品所困擾,已影響士氣,馮此舉完全是希望提振士氣,所以在檢方還未證實官兵吸毒前,正如馮所說:「我應該相信我的部屬!」
「管理出包是事實」
綠委蔡適應認為,案情還在偵辦中,還不到懲處階段,若現在馮世寬就雷厲風行,可能不利蒐證,因此馮先採鼓勵態度,希望知道真相的官兵勇敢檢舉,但他提醒國防部,清泉崗基地安全管理有問題是事實,聯隊長絕對要負起責任。
綠委王定宇也說,清泉崗是非常重要的空軍基地,若因少數人吸毒打擊士氣,對國家沒好處,馮世寬基於相信部屬,還願給他們一百分,代表他個性直爽,不過,社會應無法接受一百分的說法,毒品問題不是因為馮世寬上任才有,但馮上任就須解決,要求國防部盡快擬定相關辦法,防止毒品在軍中氾濫,大家再來討論是不是真的一百分、馮適不適任,比較有意義。
53包都驗不出指紋
江啟臣表示,馮世寬上周心情沉重,本周就說一百分,還說相信自己帶的兵,到底是要刻意營造輕鬆?還是真的覺得不嚴重?
此外,相關人士透露,被丟包的53包安毒,因風吹襲,且撿拾時經手太多人,上面竟驗不出指紋,讓辦案陷入瓶頸。馮世寬昨在立院也表示,丟棄毒品的動線上有兩台監視器,其中有一個監視器拍到官兵影像,目前正由檢調比對。但專案小組表示,監視器視距頗有限、影像效果不清,比對不順利。
針對清泉崗涉毒可能引發國安問題,馮世寬強調,因該案目前尚未排除刻意所為,國軍仍應以全面安全做考量,加強防範其他可能的危安事件,有效落實各項巡查。馮並強調,未來國軍將先做到染毒人員零成長外,並進一步朝「無毒害」目標邁進。
陰謀論滿天飛 馮:要報復2包就夠
空軍清泉崗基地發現53包毒品,且遍布營區,但迄今仍查不出任何線索與端倪,因此各種陰謀論滿天飛。藍委呂玉玲昨在立院國防委員會質詢時爆料指,此事件是因清泉崗基地的聯隊長王德揚少將和基地內的黃姓士官督導長不合,所以引發的人事鬥爭,國防部長馮世寬在答詢強調,毒品就是這名黃姓士官長在機場跑道巡視時發現的,絕不是人事鬥爭。
馮世寬指出,空軍司令沈一鳴曾告訴他,聯隊長王德揚表現非常好,和黃姓士官督導長合作也很好,並無人事鬥爭問題。馮說,如果真要報復,「撒毒品也不需要撒那麼多,兩包就夠了。」
不過,國軍內部也傳出因參謀總長邱國正即將在4月屆齡退伍,下一任總長人選以沈一鳴的呼聲最高,因此有人故意在空軍基地放毒品,企圖影響沈的治軍形象,讓他無法當上參謀總長,國防部官員澄清說,放這種消息也太會牽扯了。
撒毒2公里難想像
儘管軍方否認陰謀論,但清泉崗基地內的53包毒品,所發現的位置散落營區球場、車棚、跑道、宿舍周邊、塔台後方及機車棚旁的水溝,綿延約2公里呈帶狀,看起來就像有人故意為之,空軍依據散落毒品的動線,曾懷疑是負責飛機修護人員有問題,但第一時間的驗尿卻都沒涉案。官員說,如果有人走2公里,沿路掉毒品,不讓人看到也難,然而目前就是找不出是誰丟的,只希望檢調能盡速破案。
尿檢確陽率 國防部遭譏亂槍打鳥
國防部長馮世寬昨向立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進行「國軍反毒具體作為」專案報告,報告中比較各部會在2015年尿液篩檢結果,其中確陽率最高為教育部(各中等高等學校)高達4.66%,其次是法務部為0.41%、經濟部是0.18%,國軍的確陽率是0.08%排名第4。而教育部的確陽率還是國防部的58倍之多。
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司長鄭乃文回應,教育部的尿液篩檢對象包括曾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的學生、有事實足以認為有施用毒品嫌疑者、學校認為有必要並取得監護人同意的未成年學生等,另還有編制內的校車駕駛,由於篩檢對象屬特定人員,染毒風險較高,與普查不同。
認真列管命中率高
官員指,「教育部數據就是認真在做毒品列管,所以命中率高」。
法務部也澄清,中央部會依據《毒品危害防制條例》,針對所監督的對象有施用毒品之虞,或可能接觸毒品等特定人士進行採尿檢驗。
「浪費不少檢驗費」
例如法務部包括矯正機關特定收容人、曾有毒品前科者,及調查局緝毒員等均須接受採驗,去年採驗17多萬人次後,驗出736人次有陽性反應,但其中並無法務部官員吸毒。
官員透露,國防部前年對5萬多名入伍受訓者,進行30多萬人次採驗,但僅500多人次呈陽性反應,又對認為有毒品嫌疑者約1萬6千多人,做20多萬人次的採驗,國防部的採驗方式「亂槍打鳥,分母變大,當然比率就低,還浪費不少檢驗費。」
國防部則分析,軍中涉毒事件大部分是透過新兵入營或收假篩尿查獲,另查獲役前有毒品前科者,也會請各單位列為加強尿液篩檢人員。
(蘋果日報)
--
清泉崗案8官兵染一級毒品 最高階少校
清泉崗基地毒品丟包案事發已逾一週,不少疑點待釐清。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昨要求國防部就此案提出專案報告,國防部軍醫局長吳怡昌表示,原二十七名尿篩初檢呈陽性的官兵,皆無二、三級毒品反應,八名複檢呈陽性的官兵則待進一步檢驗。據悉,八名尿篩複檢呈陽性反應的官兵,最高層級為少校,但無飛官。
藥師公會:檢測可分辨感冒藥或吸毒
國防部長馮世寬昨赴立院專案報告。民進黨立委蔡適應詢問尿篩複檢狀況,吳怡昌說,尿篩和服用成藥仍有關聯,如服用「可待因感冒糖漿」,驗尿時可能呈現嗎啡陽性。這八人複驗皆呈現「微量異常」,但三軍總醫院只能依據衛福部檢驗標準判定尿篩反應,至於是否吸毒,則由檢察官及法官調查、判定。
藥師公會昨發布聲明表示,吃感冒藥和吸毒後代謝的可待因量不同,初篩時可能因服用感冒藥包括中藥而干擾,但只要以「氣質聯用」法檢驗,就能分辨出來,不會誤判,國防部不能護短,只用快篩就隨意做結論。
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沈采穎強調,嗎啡的代謝產物是可待因,某些感冒藥或咳嗽糖漿也會有可待因,但若檢測是經過定量檢測,可以很明顯判斷是吸食嗎啡還是服用感冒糖漿,在司法調查上才能做到毋枉毋縱。
由於此案疑點眾多,外界質疑是否為內部鬥爭。國民黨立委呂玉玲表示,她曾接獲爆料指出,第一時間發現毒品的士官長,可能和此案有關。但馮世寬反駁說,清泉崗基地主官、空軍四二七聯隊聯隊長王德揚表現良好,和士官長合作密切,「且要撒毒品不用撒這麼多,兩包就可以了。」馮隨後也說,內鬥因素已可排除。
另外,國防部專案報告也公布一份法務部提供的數據,指國軍前年篩檢九十四萬餘人次,確陽率約萬分之八,教育部檢驗一萬六千餘人次,確陽率達四.六六%。民進黨立委黃偉哲質疑,國防部拿教育部比較,「是把教育部拉下水?」國防部法律事務司司長林純玫表示,沒這個意思,是為了凸顯國防部檢驗人次較多。
爆發毒品案 馮世寬仍給空軍一百分
馮世寬昨也被媒體問到,此事爆發後,曾自評一百分的他,對部隊、空軍打幾分?馮說,還是一百分,畢竟「一百分部長應帶出一百分部隊」,吸毒不是軍中獨有問題,會控制在最低程度,他也相信他的部屬。
除清泉崗基地毒品丟包案,海軍日前爆發中校涉毒卻火速退伍案,民進黨立委羅致政昨指出,黃姓中校在軍中拒絕尿檢,卻僅遭記一支申誡了事,可見相關規定有疏漏,為避免其他官兵效法,要求國軍徹底檢討相關規定。馮世寬表示,國防部會整體考量。
清泉崗案還有237人未驗尿 空軍:受訓或婚假
陽性反應官兵應訊 都說沒吸毒
清泉崗基地八位官兵被驗出一級毒品陽性反應,但前天接受檢察官偵訊全部喊冤,聲稱絕無吸毒,是吃感冒藥、中藥造成,檢方訊後請回。檢方表示,三軍總醫院的複驗僅做參考,還要其他佐證才能證實確有吸毒,這些官兵不是現行犯,若確認吸毒,還要按程序聲請觀察勒戒或提起公訴。
至於有逾兩百名官兵早已過了採尿期,卻一直無法完成驗尿,檢方認為,這將近一成的「黑數」,讓軍方透過驗尿自清功虧一簣,建議軍方將請假未歸、通知歸營驗尿而未歸、應歸營而未歸營者的名單提供給檢方,列入重點追查對象。
受訓異地檢驗 婚假休畢再篩檢
空軍參謀長范大維昨在立院對此表示,未參與這波驗尿者共兩百三十七人,其中兩百二十五人長期受訓、十人接訓,另有兩人請婚假,受訓者已請訓練單位協助檢驗,婚假休畢者也將篩檢。
檢方一日晚間以關係人身分傳喚二十七名初驗毒品陽性反應的官兵,台中地檢署主任檢察官郭景東表示,檢方針對吸毒及毒品丟包案進行了解,其中八名複驗呈現毒品陽性反應的官兵,皆矢口否認有吸毒,供稱是吃感冒藥、中藥等。檢方發現,部分複驗結果中,嗎啡與可待因兩者代謝的「閾值」(濃度),比例確實異常,不排除是真的服用含有可待因的感冒藥造成,還要進一步追查。
對於八名官兵尿液複驗仍呈現陽性反應,有檢察官指出,軍隊是社會的縮影,社會有多少比例的吸毒人口,軍隊就有多少,並不奇怪。奇怪的是,查獲的毒品是二級安毒,驗尿卻只有一級毒品反應,沒有安毒也沒有民間普遍的三級毒品K他命,令外界質疑軍方是否有「先清場」再驗尿。
(自由時報)
--
清泉崗毒品案 檢方已對26名士官兵採毛髮送驗
台中地檢署偵辦清泉崗毒品案所查扣的是安毒,但在呈陽性反應的8名士官兵驗出的卻是「一級毒品」,讓外界感到訝異,檢方為慎重起見,昨晚傳訊有吸毒疑慮的26名士官兵到案,經他們同意,分別採毛髮送驗,以利偵辦。
空軍清泉崗毒品被發現後,軍方主動採尿送驗,初篩驗出有27名士官兵呈陽性反應,送三軍總醫院臨床病理科複驗,中檢收到三軍總醫院的檢驗報告,結果複檢查出有8名士官兵呈陽性反應,且都為一級毒品(嗎啡、鴉片、古柯鹼、海洛因等),尚有1人仍在複檢。
偵辦檢察官昨晚傳訊初篩呈陽性反應的26名士官兵,他們都否認吸毒,5名負責偵訊的檢察官取得他們同意,一一採毛髮送驗,以釐清有無吸毒。
專案小組成員表示,驗尿可查出3、4天的毒品成分,而採毛髮可驗出4、5個月,甚至半年前的毒品成分,所以此次對有吸毒疑慮的26名士官兵採毛髮驗毒,以利偵辦,追查毒品來源。
藥師怒了:國防部到底怎麼驗的?
「請問國防部是用何種檢驗方法?用驗尿盤嗎?」對於國防部軍醫局長吳怡昌指「吃感冒藥所以有嗎啡反應」,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聯會昨天嚴正抗議,指國防部草率發布訊息,可能引起民眾用藥恐慌。
藥師沈采穎指出,嗎啡的代謝產物是可待因,雖然某些感冒藥或咳嗽糖漿有此成分,但透過定量檢測,可精準得知是否吸食嗎啡或服用感冒糖漿。初篩時可能因服用感冒藥(包括中藥)而干擾結果,但在尿液確認時,若使用結合氣相色譜和質譜特性的GC/MS檢驗,並不會誤判。
先揪安毒!緝毒犬恐進清泉崗
台中地檢署偵辦空軍清泉崗基地毒品案,前晚傳訊廿六名接受採尿複驗毒品的官士兵,他們都否認吸毒,多數辯稱曾服用感冒液,訊後都被請回;檢方為慎重起見已分別採毛髮送驗,不排除帶緝毒犬進入清泉崗履勘,重建現場。
偵辦檢察官前晚傳訊初篩呈陽性反應的廿六名士官兵,他們都否認吸毒,大部分都辯稱因服用感冒液所致。經當事人同意,檢方一一採毛髮送驗,釐清有無吸毒。
辦案人員表示,驗尿可查出三、四天的毒品成分,採毛髮可驗出四、五個月甚至半年前的毒品成分,對有吸毒疑慮的士官兵採毛髮驗毒,可望解惑。檢方並將參考三軍總醫院所做的「濫用藥物尿液確認檢驗報告」閾值,了解到底是毒品或是服用感冒藥所致。
專案小組目前由憲兵隊先過濾清泉崗內監視器畫面,再交由於台中市刑大毒品查緝中心進一步檢視監視器畫面及調閱特定人士通聯紀錄,交叉比對是否有案底的藥頭與官兵有「不正常」通聯。
目前台中市刑大協助釐清的監視器畫面,「只有一、兩支而已」,由於警方無法進入清泉崗基地,目前看到的畫面只有「小範圍」,而非清泉崗基地大門口監視器。專案小組希望先追安毒來源,再追海洛因藥頭。
中檢主任檢察官林柏宏表示,廿日清晨,空軍清泉崗基地有名士兵在路旁看到以塑膠夾鏈袋包裝的疑似安毒,當時還以為是垃圾,撿起報告長官,隨即爆出清泉崗毒品案。
國防部:校園染毒 國軍58倍
國防部長馮世寬昨天到立院外交國防委員會,針對清泉崗基地的安毒事件進行報告。軍方列舉各部會尿液篩檢紀錄,指國防部檢查頻繁度遠高於其他單位,但陽性比率卻低得多,例如教育部對學校篩檢,確認陽性比率是國軍的五十八倍。
至於八名官兵複檢出現嗎啡陽性反應,被社會質疑是案外案。馮世寬也說,可能是服用感冒藥,未必是真吸毒。
軍醫局長吳怡昌說,市售感冒糖漿含有可待因,被人體吸收後,會有約百分之十轉化為嗎啡代謝物。因此即使複驗呈現嗎啡陽性反應,仍無法代表一定吸毒。到底是吸毒或只是服藥,理論上可由濃度來判斷,但必須由司法機關來判定,醫療機構只管檢測,無權解釋原因。
吳怡昌也指出,國軍去年共有七三五人複檢確陽,前年是七七七人。這些人最後有一半以上,判定是服用合法藥物的反應。真正因吸食二級以上毒品(安非他命與嗎啡類)而判刑者,每年不超過五十人。
行政院各部會每年實施毒品尿檢結果會彙報到法務部,國防部這次將民國一○四年藥檢結果列在書面報告上;當年國軍篩檢九十四萬人次,確認陽性比率萬分之八;教育部確陽率萬分之四六六,法務部萬分之四十一。
立委呂玉玲質詢表示接獲官兵爆料,清泉崗黃姓士官督導長不滿聯隊長王德揚少將,因此採取報復行為。馮世寬回答,這個理由應已可排除,如果真的要害人,兩包應該就夠了,不必撒五十多包。
教部喊冤:有前科、嫌疑才會尿檢
國防部昨公布各部會毒品尿液篩檢數據,指教育部染毒率在各部會最高,達百分之四點六六。教育部喊冤,澄清該數據的尿液篩檢對象主要是曾吸過毒、校車駕駛等少數特定人員,並非針對所有學校、學生的普查,比較基礎完全不同,比率自然較高。
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長鄭乃文表示,國防部公布的資料是一○四年度檢驗資料,主要針對一六一七○名「各級學校特定人員尿液篩檢及輔導作業要點」規範的特定對象,包括曾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行為的學生、有事實足認為有施用毒品嫌疑的學生、校車駕駛等,取樣對象本就限定,並非普查。
鄭乃文表示,「特定人員」本身就是染毒風險較高的對象,比率不能與一般調查相較。由於現行「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並無授權教部針對各級學校、全體學生做尿篩,因此無普查數據。
法務部也喊冤,強調驗尿對象是矯正機關特定收容人、曾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的社會勞動人,貿然以「法務部」為名,會造成外界誤解係法務部及所屬機關員工。
「排名第三」的經濟部表示,廿八人中有兩人是中油員工,複檢為陰性,其他廿六人是台電外包人員,已禁止入廠。
(聯合報)
--
軍人和學生比 國防部不羞嗎?
空軍清泉崗基地毒品案重擊國軍聲譽,軍方為証明軍中染毒人數非常低,昨天拿出各部會的染毒數據自清,其中,教育部含中高等學校尿液篩檢的「確陽率」,幾近國防部的60倍。
教育部4.66% 居第一高
根據國防部昨在立法院進行的「國軍反毒具體作為」報告內容,國防部比較2015年各部會的尿液篩檢成果,指出該年度篩檢94萬人次,比其他部會都高,確陽率0.08%則明顯低於其他部會,教育部為4.66%、法務部為0.41%、經濟部0.18%、交通部0.05%、海巡署0.02%。
由於法務部的0.41%陽性反應,均是監所內吸毒者,並非法務部及調查局員工吸毒,故而高於國防部的僅有教育部與經濟部。
國防部0.08% 新兵居多
報告指出,國軍2016年進行全軍105萬餘人次的尿液篩檢,確定陽性反應為735人,確陽率為0.08%,尤以義務役、軍事訓練役入伍新兵尿篩確陽性比率最高;從2014年到2016年分別篩檢78萬、94萬和105萬餘人次,全軍確定陽性反應人數為649人、777人和735人(入營新兵分別為483人、537人和401人),確陽率也分別有0.08%、0.08%和0.07%。
挺下屬 馮給空軍100分
當被立委詢及給部隊或空軍幾分?國防部長馮世寬說,「我想應該是100分,100分部長應該帶出100分部隊,吸毒不是軍中獨有問題,而是每年控制到最低程度。」
報告指出,檢視歷年涉毒人員,以具毒品前科人員、入伍新訓人員及有事實足認有施用毒品嫌疑者為主,探究原因多為役前染有惡習,或受營外不當誘惑所致,國防部對這類人員會予以追蹤輔導,協助遠離毒害。根據報告,軍中涉毒事件大部分是透過新兵入營或收假篩尿方式查獲。
軍方官員指出,依據現行法令,吸食一、二級毒品才有刑責,並強制移送勒戒;三、四級毒品則會被處罰鍰,並接受毒品危害講習。國軍每年因為吸食一、二級毒品,如嗎啡或海洛因而被判刑者,不及50人。
官兵染毒 馮世寬:感冒藥害的
清泉崗基地毒品案,檢方公布有8名官兵複驗出一級毒品陽性反應。國防部長馮世寬昨天在立院表示,是這些官兵吃了感冒藥後有一些不同反應,不是安非他命突然間升級到海洛因。
軍醫局長吳怡昌中將答覆立委時說,外界說法太聳動,不是專業解讀,市售感冒糖漿含有可待因成分,被人體吸收後,會有約10%轉化為嗎啡代謝物,因此可能會被驗出,即使複驗呈現嗎啡陽性反應,仍無法代表這人一定吸毒。他強調清泉崗官兵染毒的數目,今年目前是零位,去年有2位。
從馮世寬與吳怡昌答詢的內容,即可看出軍方內部對檢方偵辦進度沒有進展,卻又對外放話的不滿與心急。
至於為何有200多人至今尚未驗尿?馮世寬解釋,這些人目前正處休假在外、長期受訓、到部外見習。等到他們陸續受訓完成、休假回來,都會去驗尿。空軍參謀長范大維說,目前有237人未驗,其中225人長期外訓。據了解,外訓的是防砲營,元月即下基地在屏東受訓。
至於案情部分,馮世寬說,清泉崗毒品案,第一個發現的是黃姓士官督導長,是當天早上7點多巡查時發現,地點是在營區內的忠二路路邊草皮。
馮世寬說,該區域有兩個監視器,有一個可以拍得到,也有照到一些人,另一個不行,影帶都已交給檢方。馮世寬說,當天陸續有5個官兵撿到毒品,現由檢方偵辦。
國民黨籍立委呂玉玲爆料,第一個發現的士官督導長,很可能就是扔毒品的,因他不滿清泉崗聯隊長,採取報復行為,要鬥倒聯隊長。但馮世寬立即駁斥說,這位黃士官長與其王姓聯隊長相處很好,兩人沒有內鬥的問題,如果真的要撒毒品陷害人,兩包就夠了。但國防部仍會把情資提供給檢方。
馮世寬還特別強調,他昨天到立院備詢,檢方還特別交待不准說,要尊重檢方。
法務部長邱太三昨在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受訪時表示,地檢署會傳訊相關人員,把毒品事件真相調查清楚。若確認軍人染毒,將根據《毒品防制條例》規定,依據所吸食的毒品屬於一級或二級會有不同裁判,一般先期都希望戒治、勒戒,勒戒成功初犯會從輕處理,如果累犯會有後續戒治措施。
驗尿放水252人?尿篩SOP 檢軍不同調
清泉崗機場毒品丟包案,軍、檢查扣了53包二級毒品安非他命,但卻有8名官兵被驗出一級毒品陽性反應,而迄今為何還有252人遲未驗尿?台中地檢署指出,採尿初驗是軍方依內部作業標準進行,為何「獨漏部分人」?軍方應自行回覆,此與檢方偵辦無直接關連,不至影響辦案。
空軍427聯隊政戰主任施勝德則說,「全營完成尿篩」指的對象是「丟毒包案發生時所有在營弟兄」,案發前不在營內的200餘人,與本案無直接相關,無法強制要求返營驗尿,如檢方掌握這些人涉案事證,應由檢方接手強制採驗。
台中地檢署襄閱主任郭景東指出,1日晚間以關係人身分傳喚27名初驗、複驗有毒品陽性反應官兵到案;其中8名複驗出一級毒品陽性反應的官兵,全都否認吸毒,辯稱是吃感冒藥、中藥反應,訊後請回。
檢方昨天召開專案會議,過濾營區監視器,但未有具體收穫;檢方指出,當初是軍方依內部作業標準要求全面驗尿,而非是檢方要求他們這樣做,到現在還有252人未完成初驗,軍方應自行答覆,「對這些人放水的理由何在?」而當初的採尿依據又是如何訂定?
施勝德表示,離營在外的人員,協請施訓單位尿篩都是正常,出差、休假等人員,一來非戰時需要,二來與本案無直接相關,不能違法下達「緊急召回」命令,要求所屬返回部隊進行尿液篩檢。
(中國時報)
--
招收陸生 世新被控簽一中承諾書 澄清「不影響學術自由」教育部長:違法
世新大學遭爆提供陸生「研修承諾書」,由校方具名承諾學生來台不從事「一中一台」、「兩個中國」、「台灣獨立」等活動,被外界批評是「一中承諾書」。世新昨澄清,承諾書僅提供約40名有需要的學校與學生,旨在讓兩岸交流更順暢且不影響學術自由。但教育部長潘文忠昨認為世新此舉已違法,教育部官員則指將調查世新是否違反《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最重可罰50萬元。
世新大學遭爆料為招收來自中國大陸的研修生,去年底發出「研修承諾書」,承諾陸生的研修課程內容不涉及政治敏感活動,還標明不從事「一中一台」、「兩個中國」、「台灣獨立」等活動,承諾書由該校終身教育學院院長邱志淳簽名。
最高可開罰50萬元
教育部長潘文忠昨到立院業務報告時被質詢此事說,該研修承諾書未依規定和程序先報到教育部,還限縮講學和學術自由,已違法,將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和《私立學校法》向世新究責。
教育部官員則補充,世新是應中國江蘇師範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浙江師範大學等3校要求才簽署承諾書。若世新是私自和中方簽署書面約定,已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將請世新說明簽署過程和對象,再和陸委會認定有無違法,若有違法,可罰1萬至50萬元,並令其限期改正,否則還能連續處罰。
陸委會說,校方有處理失當之處,後續事實釐清與法律適用,尊重教育部審認。該會副主委邱垂正說,籲中國大陸不要以政治因素干擾兩岸正常學術交流。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則指,講學自由是民主政治重要基礎,作為民主國家,政府會努力確保人民相關權益。
現有600名研修生
世新現有600多名來自中國大陸的研修生,該校公共事務長葉一璋昨說:「研修承諾書」非全面性,僅提供有需要的學校與學生,是為了讓兩岸交流更順暢且不影響學術自由,提供「研修承諾書」給大陸研修生,不會影響老師授課,也不會影響學術自由。
陸生:沒承諾必要
世新中文系孫姓陸生說,年輕一輩學生思維開放,並無「研修承諾書」必要,自己來台就學也未遇到老師談論政治敏感議題。世新新聞系劉姓陸生說,來台灣就學就是要體驗台灣的思維、想法與文化,雖上課時曾遇到老師刻意提到「台灣是個國家」的言論、感到不舒服,但也是文化多元、民意的表現。
龍華科技大學校長、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前理事長葛自祥說,推測世新大學應有招生壓力才會簽署「研修承諾書」,官方應建立溝通機制協助各校。
也被點名 聖約翰:非一中同意書
他校情況
世新大學遭爆為收陸生而向對岸提供承諾書引發爭議。《蘋果》昨詢問多所有招收陸生的大學,均指未曾收過類似要求。媒體人鍾年晃昨在臉書爆料新北淡水聖約翰科大也出具承諾書,該校昨晚澄清僅承諾不涉政治議題宣傳,並非「一中同意書」。教育部說,將在2周內清查各校情況。
聖約翰科大出具「短期研修生學習承諾書」,聲明「不會刻意引導學生涉及兩岸等爭議性政治議題」。該校指,今年收到大陸姊妹校要求不得對陸生作涉及政治宣導,故「重申」學習內容不涉政治議題,並非出具「一中同意書」。
多所私校:沒遇過
大同大學副校長吳志富說,未曾有陸生提出「研修承諾書」需求,校方會提醒老師課堂上勿談論關於宗教、政治議題,因台灣學生也有不同的政治立場。
銘傳大學新南向暨兩岸暨境外生院長李安仁指,過去沒提供過「研修承諾書」,也沒收過相關要求。
大葉大學國際暨兩岸交流處國際長陳美玲也說,過去並未簽過,若遇類似情形,將考慮採「秉持學術中立」等正向表述,也會透過溝通排解對方擔憂。
4.1萬人 陸生佔境外生人數3成6
最大來源
在台就讀大專校院的陸生可分為研修生和學位生兩種,台灣約從1999年起有大專校院開始接受短期陸生,而2011年馬政府大幅鬆綁陸生來台,正式招收授予學位的陸生。教育部統計,陸生目前是我國各大專境外學生最大宗來源,去年學位生有9327人、研修生有3萬2648人,共4萬1975人,佔境外學生人數約36%。
招收研修生規定寬
教育部表示,台灣的大專校院若想招收陸生學位生,該校應先擬訂招生計劃,報教育部核定,除了經專案核准可單獨招生外,要由各校組成的聯合招生委員會招生,依規定陸生學位生名額採外加方式辦理,不能超過當學年度核定招生總名額的2%。
至於研修生的規定較寬鬆,目前台灣開放陸生來台研修最長1年、大多為半年,教育部說,台灣的大專校院只要和中國學校簽訂書面協議,向教育部申報即可。招生方式各校自訂。
據了解,近年許多私校大量招收研修生,來填補台灣少子化造成的招生短缺。但去年民進黨重新執政後,中國短期研修生比前年減少1466人,是10年來首次減少,教育部和部分學校猜測和政治因素有關。
(蘋果日報)
--
世新簽一中承諾書 教長:違法
教部一週內完成查處 最重可罰50萬
世新大學私下簽署中生來台交流的研修承諾書,引發國人譁然,教育部長潘文忠昨對此表示,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我國學校與中國學校締結聯盟或為書面約定的合作行為,應先向教育部申報,世新大學事先未向教育部申報,承諾書內容又涉及政治性,已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教育部將於一週內完成查處,如有違反,最重可罰五十萬元且限期改善;兩週內清查其他各校是否有類似情況,教育部將發函各校再次提醒要守法。
陸委會籲中方 勿政治干擾學術交流
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昨則表示,有關事實釐清與法律適用,尊重教育部審認結果,若世新有處理失當之處,應儘速對外說明並改正,但政府仍鼓勵兩岸學術交流,陸委會並呼籲中國大陸不要以政治干擾正常的學術交流活動。
潘文忠:這非大學可自由決定的事
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台灣與中國的學校締結聯盟或為書面約定之合作行為,應先向教育部申報,於教育部受理其提出完整申報之日起三十日內,不得為該締結聯盟或書面約定之合作行為;教育部未於三十日內決定者,視為同意。前項締結聯盟或書面約定之合作內容,不得違反法令規定或涉有政治性內容,若確有違法,可依條例第九十條之二處罰校方新台幣一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要求限期改正。
潘文忠表示,教育部鼓勵我國學校與中國的學校交流,也鼓勵兩方青年之間相互交流,但必須遵守法令規定,且基於平等互惠原則。世新大學簽署一中承諾書,並未依法先向教育部提出申報,教育部將依相關法規處理。
潘文忠說,世新大學簽署一中承諾書已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這是法令的問題,不是一個大學可以自由決定的事,該承諾書已限縮相關學術及講學自由。根據世新大學向教育部的初步說明,所簽署的承諾書對象為中國江蘇師範、浙江理工和浙江傳媒大學。
大學院校兩岸交流締約 兩週內清查
教育部國際司司長楊敏玲受訪表示,據教育部初步了解,只有世新大學簽署研修承諾書,應為個案,教育部已要求世新提報簽署的過程及適用對象,將在一週內和陸委會查處,兩週內清查全國各大學院校是否有類似情況,如有違法,將依法處罰並限期改善。
世新喊冤:就是依法 才簽研修承諾書
世新大學為吸收中國學生,私下簽署研修承諾書,引發批判與質疑。世新校方昨發聲明喊冤,聲稱就是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兩岸高教結盟或合作範圍不得涉有政治性內容,因此該校終身教育學院才會提供研修承諾書,做法完全符合交流目的與教學倫理的要求,畢竟中生不是來學兩岸政治關係或來參加政治性活動,世新主張自己未違法,將向教育部說明。
「台生去中國 也不想一直聽到統一」
對此,教育部長潘文忠昨在立院答詢時表示,不是學校自己說未違法就未違法,教部將詳查。教育部國際司司長楊敏玲表示,已要求世新提報簽署過程和適用對象,將進一步查處。
世新大學公共事務長葉一璋昨表示,研修中生多半就讀該校廣電或觀光等系,為維護學術中立,課程內容不涉及政治敏感議題,就像台生去中國,也不會希望一直聽到統一等議題。
「避開政治議題 不能和一中畫等號」
他並說,和世新交流的中國大學約有一百校,其中五十校往來頻繁,僅少數學校個別要求簽署研修承諾書,才願意讓學生來台研修。但研修承諾書僅是避開政治敏感議題,不能和簽署一中承諾書畫上等號。
世新聲明表示,終身教育學院中生服務中心為體現兩岸學術交流的善意與效率,兼為維護兩岸高教交流合作管道的暢通,而提供部分中國姊妹校申辦赴台手續所需的「研修承諾書」,說明課程內容不涉及兩岸政治敏感問題,這是對中生選擇學習專業及內容的尊重。何況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兩岸高教結盟或合作範圍也不得涉有政治性內容,因此,承諾書的做法完全符合交流目的與教學倫理的要求。
「承諾書發給個人 未違反兩岸條例」
世新並強調,承諾書是為使中國的師生研修申請順暢,依據單一、個別申請人的需求而提供,其發給對象為個人;承諾書兩造也非學校與學校,世新大學與中國各校的學術交流協議,均按規定在事前報請教育部核定,終身教育學院是依據協議內容執行中生來校短期進修業務,承諾書只是個案學習內容的說明,並非個別的締結聯盟或合作行為的約定,並未違反兩岸條例。
(自由時報)
--
世新與陸校簽「承諾書」 教部:將瞭解究責
世新大學昨遭爆與大陸的大學簽訂「研修承諾書」,承諾陸生在台課程內容不得涉及敏感政治活動,包括「一中一台」、「兩個中國」、「台灣獨立」等,引發爭議。陸委會、教育部均表示,承諾書未依規定報至教育部,已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將深入瞭解並究責。
世新則喊冤指出,承諾書並非校對校簽訂協議,只是為讓陸生家長或校方安心學生來台念書、確定學術交流不會扯上政治敏感議題,僅為個案學習內容說明,並非締結聯盟或合作約定,校方並非迴避申報,會再向教育部解釋。
教育部國際司司長楊敏玲指出,目前未接到其他大學有類似案例,但會在兩周內全面清查各校。若世新確實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最高可處五十萬元以下罰鍰。
教育部統計,目前共九三二七位大陸學位生、三萬二六四八名研修生在台就讀。傳出的研修承諾書由世新大學終身教育學院院長邱志淳署名、去年十二月發出,邀十一名陸生今年二至六月到世新研修課程。
但承諾書除學生來台交流的說明外,還特別強調,赴台僅「學術交流」及「研修學習」活動,「課程內容不涉及任何政治敏感活動」,更明列不從事任何有關「一中一台」、「兩個中國」、「台灣獨立」等方面活動。
教育部長潘文忠指出,依法各級學校與大陸學校締結聯盟或簽訂書面約定,都應向教育部申報,且內容不得違反法令或涉及政治性內容。世新的「研修承諾書」並未報部,且內容談及政治,已違反條例。
文化大學校長李天任則認為,在中國大陸確實很多家長不了解台灣,擔心學生來台後涉及政治敏感活動,簽訂承諾書只是讓家長、學生安心。過度解讀反而會讓對岸家長、學生擔心,各校現也在觀望,擔憂對兩岸學術交流產生衝擊。
世新與陸校簽「承諾書」 教部:將瞭解究責
世新大學昨遭爆與大陸的大學簽訂「研修承諾書」,承諾陸生在台課程內容不得涉及敏感政治活動,包括「一中一台」、「兩個中國」、「台灣獨立」等,引發爭議。陸委會、教育部均表示,承諾書未依規定報至教育部,已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將深入瞭解並究責。
世新則喊冤指出,承諾書並非校對校簽訂協議,只是為讓陸生家長或校方安心學生來台念書、確定學術交流不會扯上政治敏感議題,僅為個案學習內容說明,並非締結聯盟或合作約定,校方並非迴避申報,會再向教育部解釋。
教育部國際司司長楊敏玲指出,目前未接到其他大學有類似案例,但會在兩周內全面清查各校。若世新確實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最高可處五十萬元以下罰鍰。
教育部統計,目前共九三二七位大陸學位生、三萬二六四八名研修生在台就讀。傳出的研修承諾書由世新大學終身教育學院院長邱志淳署名、去年十二月發出,邀十一名陸生今年二至六月到世新研修課程。
但承諾書除學生來台交流的說明外,還特別強調,赴台僅「學術交流」及「研修學習」活動,「課程內容不涉及任何政治敏感活動」,更明列不從事任何有關「一中一台」、「兩個中國」、「台灣獨立」等方面活動。
教育部長潘文忠指出,依法各級學校與大陸學校締結聯盟或簽訂書面約定,都應向教育部申報,且內容不得違反法令或涉及政治性內容。世新的「研修承諾書」並未報部,且內容談及政治,已違反條例。
文化大學校長李天任則認為,在中國大陸確實很多家長不了解台灣,擔心學生來台後涉及政治敏感活動,簽訂承諾書只是讓家長、學生安心。過度解讀反而會讓對岸家長、學生擔心,各校現也在觀望,擔憂對兩岸學術交流產生衝擊。
大學簽一中承諾書連環爆 總統府要教育部說明
國內大學簽署「一中承諾書」事件越演越烈,繼世新、清大被爆料簽署承諾書保證課程不會涉及一中一台等政治議題,教育部今表示目前有6校曾簽署類似文件,但樣態不一。
對此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表示,實際狀況應該由教育部等權責部門進行了解,並盡速對社會說明。
黃重諺表示,無論如何,講學自由是民主政治最重要環節之一,也是國家政治發展的基石,包括學術自由在內,這是憲法的明文規範,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以限縮、侵害。作為民主國家,政府也會全力確保人民相關權益不會受到任何的危害。
媒體問及,由於這已經不是單一事件,背後是否是中國操作台灣各校簽署?對此黃重諺回應,細節還是讓教育部去做進一步了解再作說明,現在還在調查階段。
至於清大發聲明澄清未簽署所謂的「一中承諾書」,而是「堅持學術交流不涉政治」承諾書,與外界看法不同。對此黃重諺說,這說明是否真確,教育部要去了解。
(聯合報)
--
承諾書惹議 教育部確認共有這6間大學
世新大學與中國大陸交流時,簽署承諾書保證不從事「一中一台」等活動惹議,立委今天又爆料清華大學也曾簽署。教育部今天表示,目前掌握有6校曾簽署類似文件,但樣態不一。
教育部長潘文忠昨天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承諾,將在2週內清查各校是否簽署承諾書。國際及兩岸教育司長楊敏玲表示,初步清查招收陸生較積極的大學,確認包括中華大學、中原大學、朝陽科大、靜宜大學、清大、世新至少6所學校有簽署類似文件。
楊敏玲表示,各校簽署的承諾書樣態不一,但都沒有事先跟教育部申報,已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
世新大學校方昨天受訪認為,承諾書是學校對個人,非學校對學校,因此不涉及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3-3條的規定。楊敏玲則認為,這是學校自己的說法,已經發文要求世新說明。
至於今天被民主進步黨籍立委陳亭妃指簽「一中同意書」的清大,教育部目前瞭解,清大認為是簽署「堅持學術交流不涉政治」的承諾書,而非「一中承諾書」。
楊敏玲表示,對於各種樣態,教育部清查後,將和陸委會組成委員會共同審查,她並表示,教育部鼓勵兩岸學術交流、招收陸生,但仍必須合法,程序也必須完備。
(中央社)
社會
女教授 泣訴是代罪羔羊 論文案被解聘 台大:審議無黑箱
台大論文造假風暴再掀波,遭台大決議嚴重違反學術倫理而解聘的美女教授張正琪,昨出面喊冤,泣訴自己絕無造假,控台大把她當代罪羔羊,她會進行申覆及行政訴訟,捍衛個人清白。台大則澄清調查公正公平。
台大生化所教授郭明良團隊多篇論文去年11月遭控涉造假,台大上周公布調查結果,有8人違反學術倫理,其中郭明良和台大口腔生物科學研究所張正琪遭解聘,調查指張嚴重違反學術倫理,除解聘外還撤回教授證書,且五年內不得再向台大申請教職和申請研究案。郭明良上周六發聲明強調絕無造假,一直未露面的張正琪昨在律師陪同下開記者會,也強調自己未作假。
「主管要我閉嘴」
依台大公布的調查結果,有8篇論文認定違反學術倫理,其中5篇的作者有包括張正琪。張昨一一反駁,指其中已撤稿的兩篇論文,她均非第一作者,其中最早撤稿的論文第一作者查詩婷已坦承造假,另一篇的第一作者是林明燦(台大醫院副院長),她僅是負責潤飾英文的第三作者,「為何懲處比林明燦還重?」
至於她用來申請升等教授的兩篇2013年論文遭台大認定有剪接拼貼,她則說這兩篇論文都沒有勘誤、未遭撤稿,並無不實;另一篇2006年論文被指有兩處圖檔重複套用,她去年11月已完成勘誤。
張批校方沒給她充分答辯機會,更爆去年11月時,郭明良、楊泮池、副校長郭大維、主秘林達德等主管曾在校長室內要她「閉嘴」,此後她不再對外發言,沒想到她竟被懲處最重,「這是不公的黑箱審理」。
嗆告網路霸凌者
張也泣訴,事件爆發後網路上出現13萬8千多筆攻擊她的文章,包括說她是「北港香爐」等情事,讓她無法面對女兒,她對網路霸凌者不會輕放,將提告。
台大昨回應,郭案都秉持公正、公平原則調查,若當事人有疑義可向台大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申訴或向教育部提起訴願。台大主秘林達德說,印象中沒有張所說5人共同出現場合,可能是去年張陪郭明良到校長室口頭請辭,當時他跟校長在場,郭大維並不在;因當時已啟動調查,為免紛擾,依學校慣例統一由主秘對外發言,並非要她閉嘴,校方也不會要教授閉嘴不能發言。
盼獨立機構調查
林達德說,校教評會審議時,有邀張到場陳述意見,醫學院調查小組也有請她提供書面聲明,調查過程有交叉比對,審議過程非黑箱,調查報告已說很清楚。《蘋果》昨未取得郭明良、楊泮池、林明燦回應。
中研院士、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陳培哲說,郭明良、張正琪都認為調查不公,凸顯調查不夠公正,應由台大以外獨立機構,像教育部、科技部來做調查。
張正琪 41歲
●學歷:
˙台灣大學毒理學研究所博士
˙陽明大學解剖學研究所碩士
˙陽明大學物理治療系學士
●現職:台灣大學牙醫學院口腔生物科學研究所教授(解聘程序中)
●經歷:
˙中華民國毒物學學會秘書長
˙2009年世大運代表團物理治療師
˙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兼任教授
●研究專長:癌症生物學、訊息傳遞學、分子毒理學、物理治療與運動醫學
●榮譽:
˙2013年獲十大傑出女青年
˙2014年獲十大傑出青年
楊泮池責任 教長:採最高標準
立委質疑
對於台大違反學術倫理風暴,教育部長潘文忠昨天到立法院業務報告時表示,教育部和科技部將開聯席會議複審此案,其中多名立委質疑台大教評會決議校長楊泮池未違反學術倫理,潘文忠說,屆時對校長的學術倫理會採「最高標準」,大約本月中旬有結果。
立委柯志恩質疑,台大教評會已認為楊泮池不必負責,科技部長陳良基過去又是台大副校長、楊的下屬,「教育部能多做一些什麼?」潘文忠回應,教育部不管台大處理如何,複審已經開了三次會,研判論文上各研究者的相關責任再處置。
北市大:不再聘張
潘文忠說,教育部會延聘相關領域人士,與校長相關的學術倫理將採最高標準要求,大約本月中旬有結果。科技部則指,已收到台大調查報告,將和教育部召開聯合會議討論。
此外,張正琪除在台大任教,也在台北市立大學兼課,原本這學期要開設博士班課程「運動醫學專論」,校方透露,這門課已停開,主因是此案爆發後原選課的兩名學生都退選。北市大主祕陳顯宗說,大學要注重學術倫理,以後應不太可能再聘張兼課。
(蘋果日報)
--
美女教授遭解聘 「台大要我閉嘴」
張正琪控台大審議 沒給答辯機會
台灣大學針對郭明良論文造假案,決議解聘生化科學所教授郭明良及口腔生物科學研究所教授張正琪。張正琪昨召開記者會,大聲喊冤,除了指控台大要她「閉嘴」外,更強調審議過程都沒給她答辯的機會,審議結果與事實完全不符,輕重失衡,違反比例原則。
張正琪表示,台大在去年十一月十一日叫她去校長室,校長楊泮池、副校長郭大維、主秘林達德與郭明良都要求她閉嘴,由校方負責處理。林達德則表示,張正琪的閉嘴說,「不是事實」,他強調:「校方只是指定主秘擔任校方對外統一的發言窗口,我們不會要一個台大教授閉嘴,怎麼可能這樣?」況且當天的重點人物是郭明良,並非張正琪,校長怎麼可能要她閉嘴?
張正琪還指控教審會遲至審查前一晚才拿到資料,就要在九小時內對八個人的十七篇論文進行審查,如何能得到正確結果?另外,整個過程都沒給她答辯的機會,審議結果與事實完全不符、輕重失衡至違反比例原則,甚至還搞錯造假的負責人,過程充滿黑箱,她絕對無法接受。
圖檔重複已勘誤 也非實驗指導者
張正琪解釋,她只在造假四篇論文中的其中兩篇名列第三作者。二○○八年刊於JBC的論文,她不過是潤飾英文的第三作者,並非實驗指導者。台大認定刊於JNCI的論文,有兩處圖檔重複套用,但她已於去年十一月十八日勘誤,經JNCI建議完成註記,並非抄襲;二○一三年刊於CDD的論文,台大認定有不同實驗之圖檔剪貼,但她已交付所有圖檔,確無任何剪貼或造假;二○一三年刊於Oral Oncol的論文,台大認定實驗結果、時序、圖檔資料涉不實,但她亦交付所有圖檔,也無造假。自己涉及論文的程度極輕,卻要承擔最嚴重的懲處,有失公允。
林達德表示,張正琪有到校教評會說明,調查是依據所有共同作者提出的書面說明或親自說明做交叉比對,光是一張照片是誰提供的,就會比對很多人的意見,最後才做出結論。特別委員會只是檢視所有調查報告,並未特別針對張正琪。
張正琪並聲淚俱下表示,過去三個月以來,網路上出現各種妨礙其名譽的謠言,多達十三.八萬筆,甚至稱其為「北港香爐」,這要她如何面對女兒?她已對網路上的誹謗言論採取法律行動。
台大:調查過程嚴密謹慎
台大則發出聲明反擊,強調所有的調查程序均嚴密謹慎,也有給張正琪說明的機會。林達德強調,依據教師法,解聘一定要走完三級三審的程序,張正琪如不服,可以循管道提出申訴。
教育部長潘文忠昨在立法院答詢表示,將在三月中旬作出調查結果和處分。
(自由時報)
--
張正琪喊冤 台大:依造假行為認定
台大教授張正琪涉入論文爭議,遭台大教評會決議解聘,張正琪今天出面喊冤,認為不符比例原則。校方則說,是依實際造假行為認定,而非僅依照論文是否有勘誤或撤稿。
張正琪今天召開記者會,認為自己是校園政治鬥爭的受害者和代罪羔羊,批評台大教評會審議結果輕重失衡。她指自己受指控的論文中,有幾篇已完成勘誤,獲期刊認可是可接受的錯誤;最爭議的撤稿論文JBC 2008,她則僅是負責潤飾的第三作者。
對此,台大主任秘書林達德表示,「勘誤」裡有沒有造假行為,需要專業檢視。台大組織的調查小組,經過多方查證、交叉比對當事人的說法,再經由專業軟體和專家判斷,才完成調查報告。
林達德表示,教評會是依據兩學院調查小組的報告,經過超過8小時的會議討論,才做出解聘張正琪的結論。後續解聘程序,還會經過系、院、校三級三審,當事人都還有機會陳述意見。
張正琪質疑她沒有適當的答辯機會。林達德解釋,兩學院調查小組因人員不能曝光,調查過程主要以書面往返的方式進行,校級教評會則有請張正琪到場說明,「不能說是黑箱。」
至於張正琪說在調查過程中,曾被校方要求「閉嘴」。林達德還原當時情況,張正琪與另一名遭解聘的教授郭明良,一同到校長室處理辭職聲明,校方指定由主任秘書擔任對外統一發言窗口,「我們不會要一個台大教授閉嘴,怎麼可能這樣。」
台大教評會2月24日公布的聲明,指張正琪有3篇擔任第一作者的論文,分別有圖檔重複套用、以不同實驗圖檔剪接拼貼以及實驗結果、時序、圖檔資料均涉不實的狀況;另一篇遭撤稿的JBC 2008論文,張正琪是實驗實際指導者及投稿論文實際撰寫者。綜整張正琪10年來,涉及多件論文違失,因此予以解聘,並撤銷教授證書、5年內不受理教師資格的申請。
(中央社)
--
張正琪自打嘴巴 台大:絕無黑箱
台大教授張正琪涉論文造假,台大校教評會決議將其解聘,她昨首度露面喊冤,強調自己從未造假,也批台大調查過程黑箱;但台大回應,調查小組多次與當事人以電子郵件溝通,且張也親自出席校教評會陳述,「絕無黑箱」,另造假的認定是經多次會議、交叉比對相關資料的結果,未來也將由教育部、科技部再次檢視。
2篇論文 張未解釋
根據台大的調查報告指出,張正琪自2006至2016年涉及4件程度不等的違反學術倫理事件,包括擔任第一作者的論文圖檔重複套用、將不同實驗的圖檔剪接拼貼、實驗結果等均涉不實,另其中被撤稿論文,張為實驗實際指導者及投稿論文實際撰寫者,因此台大決議將其解聘,並撤銷其教授證書。
不過,張正琪無法接受此結果,她提出兩點指控,第一,調查過程並未給她充分的答辯機會,第二,4篇遭台大認定違反學術倫理的論文,其中兩篇未遭國際期刊勘誤,1篇因已勘誤代表是可被接受的錯誤,另1篇她僅擔任英文潤飾的第三作者,堅稱自己皆未造假。
校外4人 何來黑箱
台大主祕林達德回應說,調查小組由生科院及醫學院成立,包含校外委員4人、校內4人(含非屬醫學院之教授),調查過程公正、公平,期間歷經8次會議,多次以電子郵件和當事人溝通討論, 也包括當事人提供資料和回覆說明,最終做出調查報告送交校特別委員會認定,再送校教評會審議,教評會開會當天,張正琪也有親自出席陳述,「怎能說是黑箱作業?」
至於張以論文未遭國際期刊勘誤為由,表示自己並未造假,林達德說,這是兩件事,張不應該混為一談,大部分的學術期刊能理解難免會有錯誤,因此接受勘誤,但就算未遭到期刊勘誤,也不代表沒有造假,是否違反學術倫理,還是需要依照實際的造假行為判定。
3級3審 張可訴願
此外,停聘、解聘、不續聘都需再經由台大系所教評會、院教評會及校教評會的三級三審,張可在各級教評會審議時提出說明,也可向台大提出申訴或向教育部提起訴願。
台大的調查認定結果都將由教育部和科技部所組的調查小組再次檢視、驗證,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將秉持公正、客觀原則來處理台大論文案,教育部已成立小組審議,預計3月中旬會有結果,之後還會再跟科技部共同審查。
(中國時報)
--
好市多加油站 開幕冷颼颼 汽油每公升省3元 限持會員聯名卡
好市多開加油站了!知名美式賣場好市多(COSTCO)中壢店,在台首創賣場附設加油站,昨營運首日開賣,好市多祭出以自助加油的方式,油價比中油還低3元吸客,但因要有會員聯名信用卡才可自助加油,加上中壢店附近空曠較偏僻,昨營運首日並未吸引大批民眾加油。
購物可順便加
好市多指出這加油站是專為會員服務,以向中油批發價來回饋給會員,並非以營利為目的。
好市多中壢店率先開設自助加油站,有8個加油口,但只限和賣場合作的會員聯名信用卡才能使用,不提供現金交易,營業時間從上午7時至晚上11時。祭出汽油每公升省3元、超柴省1.6元吸客,若加40公升可省120元。
《蘋果》昨上午11時許觀察1個小時,發現只有20多輛車來加油。陳姓民眾說,來購物順便加油,等於省下開車來的油錢。
專程來不划算
李小姐則說,因為新鮮感加上比較便宜,所以來嘗試生平第一次自助加油。
吳姓民眾說,他從中壢市區來回要10多公里,且市區就有每公升可省1.5~2元的自助加油站,只為加油跑一趟不合算,但若住附近或來購物順便加油,可「摸蛤仔兼洗褲」。
對於好市多中壢店加油每公升大降3元,台灣中油、台塑石化與全國加油站昨均表示,對油品市場的影響不大,樂觀其成。全國加油站說不打算跟進。中油發言人畢淑蒨也說,好巿多加油站對其他業者影響與衝擊應不大。台塑石化說,消費者在好市多使用自助加油習慣後,有助其他業者推廣自助加油。
(蘋果日報)
--
「施壓」交警 議員夫妻喊冤 違停求情 警喊「拖走」網友叫好
議員妻子車子被拖吊涉施壓?民進黨台南市議員李退之的妻子郭貞慧,前天把轎車違停在東區市定古蹟台南州立農事試驗場宿舍群的紅線區,警方進行拖吊,郭聞訊趕抵求情,盼開單就好,不要拖吊,但警員嚴辭拒絕還車。事後傳出李退之夫妻向警界高層施壓,引發警界基層反彈;李退之夫妻昨喊冤表示,僅是事後致電交通大隊找認識的警員查詢放行標準。
李退之是民進黨台南市議會總召,李妻郭貞慧(四十一歲)前天下午三時二十五分許,把白色轎車停放在台南州立農事試驗場宿舍群園區紅線,遭民間拖吊車取締。
當場未表明身分
執勤警員先廣播、吹哨,但無人出面,因現場地形限制,拖吊車先直接以拖車頭前的「夾子」移動轎車,再裝上輔助輪,準備拖離時,郭貞慧跑至現場。據交通大隊提供的影片,郭並未表明身分,只是不斷求情,表示願接受罰單,但可否歸還車輛,因她身體不適,但皮包證件都在車上,希望能讓她開車到醫院看病。執勤警員說明,指車已移動,不能放車,還大聲要拖吊車司機:「拖走!」
郭貞慧說,她求情無效便請朋友載她到拖吊場領車,返家告訴丈夫這事。郭說,事後致電交通大隊找認識的警員查詢「拖吊車輛放行標準」,卻被傳成「向警界高層施壓,要求約詢執勤警並打報告。」
警:過程無疏失
李退之昨陪同因月經來大出血身體不適的妻子出面,他表示妻子未表明身分,且當時他認為妻子可自行處理並未多問,也未打電話給警察局。他說妻子只是請教警界友人,根據市長賴清德之前的說法,「不是車主到場,只要開單告發後就可放行嗎?」
台南市警局交通大隊長陳健民則說,賴市長所稱是在拖吊車還未移動的情況下,「不是民眾有看到拖吊車,警方就該還車」,該起案件車輛已裝上兩個輔助輪,依規定無法放行,過程並無疏失。台南市督察長許世旻說,督察室沒有約談該名員警,也沒有詢問。
各縣市標準不一
台南市新聞處長許淑芬說,市府不予評論。台南市議會機要秘書郭朝武說,雙方對車輛放行的標準有落差,但警方執法時應更委婉。
「違停就是違停,還要什麼理由嗎?」網友力挺執法警員,認為是郭貞慧違規在先。
《蘋果》調查,高雄市執行違規拖吊,只要駕駛人趕到現場,即使已上輔助輪,還是會停止拖吊。台中市則是只要移動就不放行。
車遭拖吊須知及申訴管道
●可用手機等錄影、錄音設備全程側錄拖吊過程
●若及時趕到拖吊場,全程在旁監看,到車輛放下時看是否造成車體損毀
●若看到車子未被緩慢放下,有掉落地面之虞,請警方介入處理
●領車時檢視車體有無毀損,並找朋友當證人
●若自認遭不當拖吊或發現車體毀損,可向縣市警察局、交通局申訴,如遭拒賠可向各縣市法制局提國賠
敗選負債數百萬 愛妻相助返政壇
形象清新
四十六歲的台南市議員李退之是台大政治系畢業,曾任台南縣府新聞室主任,對時事敏銳、善於掌握議題,三十四歲便代表民進黨競選新營市長,在當時藍大於綠的板塊中翻轉民調,最後雖以一百六十七票之差落敗,卻以清新形象打響名號,他在台南縣市合併升格後當選市議員,且順利連任。
選民讚身段柔軟
新營居民郭世宏說,李退之有專業涵養,身段柔軟,服務選民總是自己來,風格跟草根型民代差很大,「人家選戰是大聲公、放鞭炮,他是辦音樂會、行動劇,對年輕人較有吸引力」。
李妻郭貞慧現是擔任台南市台日友好交流協會理事長,親友說,李妻日文一流,曾任中興保全、雄獅旅遊等企業主管,為了丈夫政治路,抵押名下房子貸款支持,但首戰失利,夫妻同心努力還債,終協助丈夫當選市議員。
有社團代表說,立委蕭美琴、邱志偉分別是李退之的國小、大學同窗,李的政治路相較並不順遂,還曾因敗選負債好幾百萬,沉浮三年好不容易再躍上政壇,卻因妻子違停惹議,令人意外,能否挺過這次風波尚待觀察。
(蘋果日報)
--
財部高官 辦公室舔女下屬 辯「女的說不要就是要」遭起訴
財政部祕書處前處長黃麗鯤,涉嫌在前年退休前夕,在辦公室對女職員熊抱、舔耳又舌吻猥褻,黃男遭指控後否認犯行,看到女職員自行蒐證影片,黃竟改口「有時女的說不要就是要」,還在受訪時稱女職員想轉職遭拒所以爆料,台北地檢署昨依二次強制猥褻罪及妨害名譽等罪起訴黃男。
黃麗鯤(六十六歲)在財政部曾任國會聯絡人,當過南、北區國稅局副局長,前年九月從祕書處處長一職退休,轉任台灣金融資產服務公司擔任總經理。去年爆發醜聞後請辭,財政部當時對黃處分兩小過,並追回三等財政獎章,記者昨無法與黃取得聯繫,不過黃曾私下向《蘋果》透露,案發後家人不諒解、朋友也很少往來,自己只能往廟裡走以求懺悔。
誣女轉職不成報復
根據被害女職員指控,前年八月十七日晚上,黃麗鯤趁辦公室無人,突從背後熊抱、摸胸,她反抗:「不要這樣」,黃男卻變本加厲緊抱,甚至舔耳、舔臉還舌吻,她哭喊:「走開!」剛好有人經過,黃男才放手離開,結束長達三分鐘的猥褻行為。
沒想到黃在同月二十六日,又在女職員晚上加班時強吻、摟肩、襲胸,女職員拿出手機偷錄蒐證後投訴,財政部長官允諾處理,但黃男沒多久就退休轉職,女職員不滿「他爽領退休金,我卻每天做噩夢,生不如死!」因此提告。
黃麗鯤到警局接受訊問時,一開始全盤否認犯行,表示遭到誣陷,當看到蒐證影片後,竟向檢察官表示:「與女同事的互動不錯,有時女的說不要就是要。」
檢察官考量女職員否認與黃男熟到可以有肢體接觸,加上影片內容及女職員向友人傳訊訴苦等證據,認定黃涉兩度強制猥褻。此外,黃在接受偵訊且看過影片後,還向採訪媒體表示,女方沒有跟他去成台灣金服公司,才會向媒體爆料,也涉毀損女職員名譽。
照領六萬元月退俸
財政部表示,受害女職員仍照常上班,但不便公開她目前所屬單位。據了解,黃的月退俸保守估計逾六萬元,再加上轉任台灣金服月薪約十八萬元,離職前的年收入應逾二百八十八萬元。財政部官員昨證實,黃目前仍在領月退俸,須等司法判決確定,若黃被判褫奪公權,月退俸將會停發或追回。
黃麗鯤 66歲
●學歷: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
●家庭:已婚,育有2子
●經歷:
˙曾獲三等財政獎章(去年3月因涉強制猥褻案遭追回)
˙公職退休後轉任台灣金融資產服務公司總經理(因涉案請辭獲准)
˙財政部祕書處處長(前年9月退休)
˙南、北區國稅局副局長
˙賦稅署主任秘書
●收入:目前月退俸逾6萬元,財政部待判決定讞再決定是否停發或追回
(蘋果日報)
--
「女生說不要就是要」下流高官舔耳摸乳女部屬
部屬提蒐證片 他才改口
前財政部秘書處長黃麗鯤被控,在財政部內2度對女下屬襲胸、強吻及舔耳,女下屬畏於黃的權勢,隱忍到黃退休半年後才勇敢提告;檢察官偵訊時,黃麗鯤竟瞎扯他以為「女生說不要就是要」,還抱怨自己「快家破人亡了」;台北地檢署勘查女方提供的蒐證影片後,昨依2個強制猥褻罪將黃麗鯤起訴。
黃麗鯤案發後曾接受媒體採訪,反咬女下屬是因無法跟他一起轉赴台灣金融資產服務公司才爆料,此話使他再被控妨害名譽;檢方認為他惡意詆毀女下屬名譽,昨一併依妨害名譽罪起訴。
丟了台灣金服總經理職
已有妻小的黃麗鯤(67歲),曾任財政部賦稅署主任秘書、財政部北區、南區國稅局副局長等要職,前年以12職等退休,轉任台灣金融資產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被控強制猥褻的消息曝光後,請辭台灣金服總經理。
財經界人士表示,黃麗鯤若是任台灣金服的總經理,月薪約18萬元,如今泡湯,仍可月領6萬元以上退休俸。
黃麗鯤的女下屬去年指控,前年7月至8月的傍晚,黃男趁她獨自在辦公室加班處理公務,偷溜到她身後,出其不意地扳過她的臉強吻,甚至伸舌舔耳;她事後打電話及傳LINE向好友哭訴遭黃男猥褻。
事後,她不太敢獨自待在辦公室,曾囑同事離開前要提醒她;不料1個月後,黃男故態復萌,這次她有防備,趁黃假意找她聊天之際,將辦公桌上的手機開啟錄影,全程錄下經過。
被依2個強制猥褻罪起訴
黃麗鯤挨告後,原否認猥褻,檢方當庭出示蒐證影片,才改口稱「跟她感情比較好,快退休了很捨不得,才會做出較親密動作」,仍堅決否認猥褻,辯稱只是一時誤判情勢,以為「女生說不要就是要」。
檢方勘查蒐證影片發現,女方第2度被猥褻時,有推拉抵抗動作,但礙於黃男權勢,不敢大聲喝斥,且女方第1次被黃猥褻後,曾傳LINE及致電好友哭訴,因此不採信黃的說詞,認定黃2度強制猥褻女下屬,犯行各異,建請法院分論併罰。
(自由時報)
--
奇觀 違規左轉 18騎士排隊領紅單
排隊買東西不稀奇,排隊領紅單才是奇景!新北市新店分局交通分隊警方,前天下午三時許,在新店安和路執行違規攔檢勤務,發現許多機車騎士,從新北環快左轉安和路時,未依規定兩段式左轉,警方逐一攔下開單,因違規人數太多,最多一次攔查竟告發十部機車,馬路上出現排隊領紅單奇特景象。
貪快不肯待轉
新店分局交通分隊長利建德表示,該路段為易肇事高風險路段,警方才會加強該路段的違規取締,前天下午該時段車流量較多,同時攔查才會有高達十輛機車,該時段累計攔查違規達十八輛機車,警方開出每輛機車未兩段式左轉六百元罰單。
雖然前天有多名機車騎士違規左轉遭警開紅單,但《蘋果》記者昨天下午在這路口觀察,路口設有清楚的標示,規定機車在該路口須兩段式左轉,路口也設有待轉區,但大多數的機車騎士依然直接左轉,並沒有依規定待轉。
對此現象,警方表示,應是騎士不耐久候,貪圖一時方便才會違規左轉。
燈號等逾百秒
新店交通分隊長利建德表示,該路口為多時相號誌路口,所以燈號時間長,如果騎士兩段式左轉,等候時間動輒超過一百秒,因此許多人為節省時間,都會選擇違規直接左轉,加上後方車輛看見前方車輛直接左轉,也會跟著走,所以造成許多機車一起違規現象,但他提醒,機車騎士仍應遵守號誌行駛,「挨罰事小,發生意外造成傷亡事大。」
(蘋果日報)
--
驚 師大附中職員 校內揮刀 高喊「不要再被傷害」警機智解圍
一名在師大附中任職的總務處職員,昨突然情緒失控,持牛排刀抵住自己,在走廊上喊「我不要再被傷害了」,警方趕到對他溫情喊話:「別這樣!你有事好好講!」趁其不備奪刀後,將他送醫觀察。校方表示,該職員平常負責庶務工作,近期疑因壓力過大才會情緒失控,也駁斥外傳校方屢對他約談施壓的說法。
警方調查,情緒失控的彭姓男子(四十五歲)在附中任職十五年,平時負責財產、物品、場地及工友人事管理等庶務工作,個性溫和待人客氣,沒有任何病史,但昨下午一時許,他突然拿著鋒利的牛排刀跑到三樓的導師辦公室外,因曾發出怒吼走進辦公室,引起老師們恐慌,校方緊急報警求救。
警方表示,趕到現場時,彭男左手持刀抵住自己不斷顫抖,激動的說:「不要過來」、「我不要再被傷害了」,情緒失控放聲大哭。
「你有事好好講」
警員緩步靠近並對他喊話:「別這樣!你有事好好講!」一旁也有許多老師溫情勸說,警員見彭男稍有鬆懈,趁他不注意,從後方上前,奪下他手中的牛排刀,通報一一九將他送醫觀察。
校方否認曾施壓
校方向警方說,彭男可能因近期工作壓力大,才會突然失控持刀意圖自殘;但《自由時報》報導,彭男同學爆料附中因多次工程違法、地下室無使用執照等案被檢舉,校方懷疑彭男是內鬼,近來多次約談,才導致他情緒失控。
昨附中校長洪仁進回應表示,昨中午彭男本來要去輔導室接受諮詢,卻情緒激動拿牛排刀一路跑到三樓,送醫後醫師診斷須留院治療,也強調從來沒有約談過彭男,僅偶爾互相關心工作情況。
教職員失控案例
2017/02/08 華夏科大高姓副校長召開招生檢討會時,不滿一名教授打斷議程,竟拉扯該教授並辱罵
2016/12/02 高市新莊高中舉辦校慶,一女職員見學生違規帶水球,竟拿水果刀刺破水球
2016/06/01 東海大學一名林姓教官情緒失控,被架走時大吼「我還要妻小,鄭捷殺人為什麼怪我」
(蘋果日報)
--
師大附中職員揮刀 同窗驚爆校方抓內鬼搞垮他
台北市師大附中總務處彭姓男職員,昨天下午在校內情緒失控,持牛排刀抵住自己胸口狂吼,企圖尋短,警消人員引開他的注意力後奪下刀,將他強制送醫。
彭員的法律系同學向本報爆料,指師大附中校內因工程違法、地下室無使用執照等案,多次被檢舉,校方懷疑彭員是內鬼,近2個月多次約談、施壓,才導致45歲彭員昨情緒失控;其同學批校方「出事不思過,反而顧著抓內鬼,實在太誇張」!
校方回應:純屬揣測
師大附中則回應,爆料所指彭員遭校方施壓以致情緒失控,純屬揣測。
警方訪查彭員同事,研判他因工作壓力大,加上有精神方面問題,才突然情緒激動;確實原因仍待查明。
警研判:他工作壓力大
昨天下午1點多,彭員在師大附中校園內,突然拿起牛排刀,從至善樓1樓衝往3樓的導師辦公室走廊,刀尖抵著自己胸口,大喊「不要過來!」「我要叫警察保護我!」「我不要再被傷害了!」哭得很傷心。
2名到場員警立即分工,1警和彭員對話安撫情緒,另1警悄悄接近他的背後,趁其不備衝上前奪刀,制伏彭員,交由消防局救護員強制送北市松德院區就醫。
工作15年 「個性溫和」
校內師生與附中家長志工團臉書事後描述,師生見狀都嚇一跳,但彭員沒有揮舞刀子,也沒有要傷害他人,且是彭員自動放下刀子,並非被奪刀。
彭員未婚,雙親健在,已在附中工作15年。附中說,彭員工作態度認真、個性溫和,在校從無失控行為。
留院觀察 學校說會輔導
在醫院接受治療的彭員,醫生建議留院觀察,暫時不會出院,學校教官與輔導主任將視後續狀況給予輔導。
師大附中承認違法使用地下室
師大附中昨驚傳彭姓總務處職員情緒失控,在校園內持刀抵胸,彭員同學指出,師大附中近年不斷違法,從2、3年前起校內總務處發包的工程,如冷氣、教室及會議室裝修等,都是固定廠商得標,疑違法被調查局調查,教育部國教署政風處也前來調查,導致學校高層震撼。
彭員同學還說,甚至體育館地下室也沒申請使用執照長達4、5年,前2個月被人檢舉踢爆,校方接連出事被搞得灰頭土臉,但不思改進,剛好彭員是總務處職員,經手部分業務,遭校方質疑是「內鬼」,2個月來每天被高層約談,恐嚇要測謊,還懷疑事件不單純,騷擾彭員要其交出「幕後主使者」,並拿考績等威脅,如此壓力之下,才導致彭員情緒失控,彭員同學痛批:「學校高層太誇張!」
師大附中學生日前也在臉書社團「黑特八校」指出,體育館地下室是許多社團的多年來的使用教室,不料竟突遭檢舉,才驚覺竟無使用執照,痛批校方做事草率,也呼籲校方趕緊補足程序,還給學生使用空間,不要影響學生權益。
師大附中坦言,體育館地下室確實違法使用,建管處曾提醒該地下室為防空避難空間,不可作為其他用途,目前學校已在處理,要求社團辦公室搬離,預計本月底遷出。
至於彭員,師大附中指他任職總務處,負責財產登記的業務,體育館地下室作為學生社團辦公室使用,其業務歸屬學務處,並非彭員承辦業務,彭員與體育館地下室管理沒有任何關係。
(自由時報)
--
「爬黑山」突胃出血 登山客送醫不治
「爬黑山」又傳憾事!桃園市一名劉姓男子上月底與妻子參加登山隊,攀爬中央山脈「南一段」,劉姓男子疑因胃出血,受困海拔三千二百公尺的高山待援,因天候不佳,三天後搜救直升機將其吊掛下山,男子已病重不治。
困3天直升機馳援
高雄市警局保安科表示,該登山隊伍攀爬的中央山脈「南一段」,八八風災後因山區崩塌嚴重,屏東林管處等公告禁止登山,該登山隊未經申請核可,「爬黑山」卻發生意外,男子死因及責任歸屬由檢警調查。
高市消防局周二接獲台中市消防局轉報,指桃園市的十四人登山隊伍,上月二十四日自南橫公路高市桃源區進涇橋入山,要以六天攀爬「南一段」。團員劉韓秋(六十二歲)二十八日腹痛,由劉男妻子及另名團員在台東、高雄交界處的三叉峰下營地待援。
高市消防局會同台東縣消防局派出兩梯次搜救人員上山,並出動直升機,都因天候因素無功而返。昨天搜救直升機才將劉男等人接往嘉義水上機場,但劉男已無生命跡象。
劉男是苗栗縣議員周玉滿姊夫,周表示,姊夫因胃潰瘍舊疾,疑因吃不下造成胃出血。
(蘋果日報)
--
霧鎖山巔待援3天 憾救不回他
中央山脈「南一段」救援行動傳出憾事!劉姓山友日前因嚴重胃痛在三千公尺高山求援,直升機昨天雖順利降落,可惜劉已回天乏術;警方說,八八風災後,南橫山區三千公尺以上高山因道路不通無法申請入山,希望登山團體不要再冒險爬山。
劉是登山好手,臉書有許多爬百岳時拍攝的照片。親友說,劉家夫婦常跟山友一起爬大山,遺憾發生此事。
桃園市一支十四人組成的登山隊,上月廿四日攀登中央山脈「南一段」,預計六天走完。行進到高雄與台東交界處,六十四歲山友劉姓男子突然胃痛難耐,與妻子和一名友人留在三叉峰營地等待救援,領隊廿八日通報求助,高市消防局立即申請直升機救援,但因山區濃霧,空勤隊直升機無法降落,地面救援人員也要兩天才能抵達營地。
昨天上午直升機降落,可惜劉已無生命跡象;死因須報請檢察官驗屍查明。其他十一名登山隊成員前天已從石山林道下山。
高雄南橫山區百岳不少,中央山脈「南一段」有關山、海諾南、卑南主、小關山、馬西巴秀山等知名百岳,但八八風災後道路中斷,玉山國家公園公告禁止入山,警政單位也不受理民眾申請。六龜警分局說,這支登山隊沒向高市警方申請入山,若非法入山,將依社會秩序維護法處理。
(聯合報)
--
胃出血不適 登山客魂斷南橫
桃園登山隊上月26日從高市桃源區入山,擬花6天攀登南橫山區「南一段」,不料64歲隊員劉韓秋28日即胃出血,高雄、台東消防人員合力搜救,因氣候不佳,空勤總隊直升機昨才成功找到劉男及另2名隊員,但劉男已死亡,救難人員將遺體吊掛下山,死因待釐清。
死者劉韓秋是苗栗縣議員周玉滿的二姊夫,熱愛登山卻在高山身體不適遇難,他生前常促進勞資關係及行銷觀光旅遊等,親友形容他為人耿直、熱心,聽聞噩耗十分悲慟,山友臉書上的留言,滿是難過與不捨,有人仰問蒼天「說好的要一起完成北二段呢?」
周玉滿說,二姊夫這次於2月24日出發,與山友攀登中央山脈南一段,原預定6天行程下山,但228當天疑因高山症出現身體不適,夫妻倆都有食不下嚥的情形。
當時因通訊不良不利求援,後來是借用別隊山友的衛星電話,才順利尋求直升機救援,無奈又因天候不良延誤。周玉滿說,二姊夫前天凌晨1時還因口渴要水喝,未料2個小時後就叫不醒了,等天候轉好直升機可起降,卻為時已晚。
高市消防局在上月28日下午接獲求助電話,第六大隊出動桃源、美濃、六龜及寶來分隊共8人,會同台東4名消防人員徒步前往搜救,由於從桃源區徒步到南一段必須2天才能抵達,高市消防局通報空勤總隊,請求出動直升機上山空中搜救。
空中勤務總隊直升機1日上午7點54分到達目標區,但因雲幕籠罩,確認無法進入,返回清泉崗機場,昨天上午10時左右,救援直升機再次起飛接觸待救3人,發現其中劉男已死亡。
高雄、台東搜救人員被通知待救人員已由直升機吊掛下山到嘉義水上機場後,已從藤枝林道折返中。
六龜分局森濤派出所表示,並沒有受理到這支登山隊申請入山,搜救人員說,南一段自莫拉克風災後山區多處崩塌危險,被公告禁止入山,竟還有登山隊冒者生命危險去登山,感到驚訝。
(中國時報)
--
拒補票譙高鐵列車長 老董道歉罰一萬
紡織業「佳和集團」六十三歲董座翁茂鍾搭高鐵南下台南,買自由座想升等商務車廂卻拒絕補票,甚至對列車長黃佳帆嗆稱「我是高鐵執行長鄭光遠的朋友」,以髒話和「要搞你、弄你」等語辱罵威脅黃,並在列車上連傳三封簡訊給鄭光遠投訴黃。高等法院昨天開庭時,翁男當庭向黃男鞠躬道歉。
黃男表示,他接受翁男罵他三字經的道歉,但對翁批他服務態度惡劣,「仍無法原諒」,因為這部分太傷害高鐵基層服務人員。不過,「本案跟高鐵執行長鄭光遠沒有關係」,因為鄭從未對本案表示意見。
強逼升等 事後還投訴
翁茂鍾前年八月十四日晚間,在高鐵台北站購買台北往台南的車票,因沒買到商務車廂車票改買自由座,上車後向列車長黃佳帆表示:「我是高鐵執行長鄭光遠的朋友,拜託務必幫我找空位。」黃男幫他找到商務艙的空位,要求翁依規定補價差四七五元,未料翁竟對他抱怨、辱罵及投訴。
一審時,翁男承認當天在喜宴喝了些酒,不滿列車長服務態度,脫口罵髒話,但那只是口頭禪,並無侮辱意思,桃園地院認定他罵髒話已貶損對方人格和尊嚴,判罰一萬元。
上訴後,翁男昨在高院開庭時說,事發後慘遭各界批評,名譽嚴重受損,「這已是對我最大的懲罰!」合議庭預定本月卅日宣判。
(自由時報)
--
女性勞參率 過了30歲急速下降
三月八日國際婦女節將至,行政院長林全昨表示,卅歲以上女性勞動參與率急速下降,顯示女性承擔過多不對等及不友善的社會責任,是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台灣未來應更進一步將性別平等做得更好,共同營造性別友善的幸福社會。
行政院性平處代理處長吳秀貞表示,卅歲以上女性勞參率急速下降,主要是因女性面臨家庭與工作選擇。未來改善方式包括:第一,希望提供友善工作環境,讓女性不要離開職場。第二,促進二度就業,女性若離開職場,可以再度回來就業。
政院性別平等處昨公布去年性平報告指出,一○五年女性每月平均薪資是男性的八十三.六%,男女薪資差距由九十五年的廿.八%降至十六.四%,差距逐漸縮小。女性勞動參與率方面,廿五歲至廿九歲勞參率最高達九成,與男性差異不大;但女性卅歲後因婚育及照顧家人,面臨選擇家庭或工作處境,勞參率明顯因年齡增加而降低,約較男性少十四%,比例為廿九%。
(自由時報)
--
逾30歲女性勞參率遽降 林全要性平處改善
我國卅歲以上的女性勞動力參與率明顯急遽下降,行政院長林全昨天在行政院會上裁示,希望透過努力改善,共同營造性別友善的幸福社會;行政院性平處將透過促進二度就業等兩措施改善。
林全昨天在院會聽取「中央地方攜手.共創性別平等—我國性別平等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報告後表示,在行政院性別平等會、各部會、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努力下,我國女性的各項社經地位及相關指標逐年提升,性別落差持續縮小,值得肯定,但仍有許多努力的空間。
行政院性平處代理處長吳秀貞在院會後記者會表示,卅歲以上女性勞參率下降,主要是因女性面臨家庭與工作選擇,未來改善方式,包括第一,希望提供友善工作環境,讓女性不要離開職場。第二,促進二度就業,女性若離開職場後,可以再度回來就業。
性平處表示,我國女性人口連續四年多於男性,女性教育程度持續進步,女性勞動力也不斷提升,去年勞參率上升至百分之五十點八,但不同年齡差異相當大。其中廿五到廿九歲勞參率最高達九成,部分女性因婚育及照顧家人而離開勞動市場,使得勞參率隨年齡增加而降低,尤其是卅歲以上更呈現直遽下降情況。
此外,含上市櫃公司在內的公開發行公司,女性董事比率也呈上升趨勢,去年有百分之十三點○七,比五年前增加一點二四個百分點。公部門女性人數及主管占比也逐步增加,去年女性考試委員超過四成、女性監察委員超過半數;簡任公務員超過三成為女性,薦任公務員女性人數則多於男性。
(聯合報)
--
海研五號觸礁2死 船長大副被訴
造價十五億元的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所屬「海研五號」研究船,一○三年國慶日因遭遇「黃蜂」颱風引發的惡劣海象,在澎湖東方海域「外淺石」觸礁沉沒,導致兩人死亡;澎湖地檢署偵查終結,依業務過失致死將「海研五號」船長黃余發、大副林家威提起公訴。
檢方指出,海研五號研究船沉沒,導致擔任領隊的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教授許世傑、佐理工程師林怡君落海溺水死亡,檢察官相驗認定死者係因溺水窒息而死亡。再指派潛水人員潛入已沉沒的「海研五號」內打撈航程紀錄器(見圖,資料照),經勘驗潛水人員拍攝「海研五號」水下現況影像結果,發現船底龍骨附近有多處破洞、螺旋槳葉折斷。
另經多次偵訊相關人員後,認定觸礁當時,係因當值大副未仔細判斷航路上障礙物,也未適時測定船位、修正航向,遠離澎湖外圍海域,船長也未注意監督大副,致未能使「海研五號」沿所劃定航線返回安平,在水深不足的情況下,船底觸礁沉沒,導致傷亡。
(自由時報)
--
海研五號船難2死 船長大副被訴
台灣最大海洋研究船「海研五號」二○一四年國慶日在澎湖外海觸礁沉沒,兩人罹難,澎湖地檢署歷時約兩年半偵查,認定值班大副林家威未仔細判讀海圖,船長黃余發未善盡監督責任,導致「海研五號」船底在水深不足情況下觸礁沉沒,昨將兩人依業務過失致死罪嫌起訴。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所屬「海研五號」研究船,二○一四年十月十日晚間在澎湖東方「外淺石」海域,因遇「黃蜂」颱風引發惡劣海象觸礁沉沒,當時船上有中研院與海洋中心等工作人員四十五人,救難單位雖全力搜救,可惜海洋大學教授許世傑、佐理工程師林怡君落海溺水死亡。
澎湖地檢署曾派潛水人員到已沉沒的「海研五號」內打撈航程記錄器,會同各機關拆封與下載電磁紀錄結果,取得碰撞地點座標,還原事故發生前後駕駛艙內完整對話。
辦案人員勘驗潛水人員拍攝「海研五號」水下影像,船底龍骨附近破洞多處、螺旋槳葉折斷,另多次偵訊船長黃余發、大副林家威及二副等船上人員與工作團隊,釐清研究計畫航程、遭遇惡劣海象決定變更航程前因後果,查明觸礁當時所處位置與船上人員處置應變作為。
澎檢主任檢察官劉俊良說,觸礁當時,林家威已換班約四、五十分鐘,卻未仔細判讀海圖,海圖上有標示航路障礙物卻未注意,沒有適時測定船位、修正航向遠離澎湖外圍海域。船長當時在駕駛艙內,沒善盡監督大副責任,導致「海研五號」未沿劃定航線返回安平港,在水深不足情況下觸礁沉沒,造成兩人罹難。
(聯合報)
--
「幫檢察官辦案」 阿嬤被騙當車手
詐騙集團盯上曹姓母子,派出65歲葉姓阿嬤當車手,登門要取走200萬元時,被埋伏的警方逮獲,葉阿嬤見到警察,嚇得發抖說,有檢警指她涉入吸金案,指揮她到台北「協助辦案」以洗刷冤情,根本不知自己是車手;警方將她移送,士林地檢署檢察官無法確認她的辯詞真偽,聲請羈押禁見獲准。
阿嬤仍被收押禁見
上月24日,高雄也有詐騙集團騙走67歲羅姓婦人的200萬元後,再以「做好事」為由,利用她去當車手;由於這是第二起「阿嬤車手案」,有別於過去的少年車手扮假檢察官,警方正調查是否為新型態手法。
上月25日,詐騙集團以「假檢警監管帳戶」老哏,騙北市大同區的曹姓母子,曹母擔心已逝丈夫打拚來的房產會被查封,趕緊帶著30歲兒子去提款,銀行察覺曹家數度提領鉅款,因而報警。
先被假檢察官詐騙
大同警分局建成派出所上門勸說,曹姓母子才知被騙,但已損失200萬元,警方請母子假意配合,詐騙集團事後再來電要騙200萬元,經過周旋,本月1日下午葉姓阿嬤現身欲取款,警方當場逮人。
葉阿嬤無前科,落網後供稱不知是在幫詐騙集團收錢。她說,去年底接到苗栗警方和地檢署高姓檢察官電話,指稱她的帳戶捲入違法吸金案,要她拿錢出來監管,但她當安養院看護,丈夫早逝,與兒相依為命,銀行帳戶只有5萬元,對方才作罷,但仍不時來電嚇她「吸金案會被關,要賠很多錢」,害她幾個月來難以入睡,日前對方又來電說「妳配合檢察官辦案,就能洗刷冤情」。
葉阿嬤說,檢察官指示她坐計程車到台北協助辦案,還說2500元車資的收據要留存,可向檢方申請辦案車馬費,她於是依令去指示地點收款,但不知被利用為車手。
警方告知她已涉嫌擔任車手,葉阿嬤趕緊拿出「地檢署公文書」,指著公文書說「但我是配合檢察官辦案啊!」
員警懷疑,可能因年輕車手的招式用老,易被警方盯上,詐騙集團遂改找有年紀的老婦當車手,已展開全面清查。
阿嬤車手被詐再遭利用 連剝兩層皮
「妳涉及洗錢,必須監管帳戶!」假檢警詐騙集團的老哏手法未曾絕跡,出面取款的車手,從失業民眾變為涉世未深的少年,現在又出現老人,「阿嬤車手」不僅被詐財,還成為共犯,凸顯詐騙集團吸收車手型態的重大轉變。刑事局預防科表示,會加強宣導。
詐騙集團起初吸收車手,主要透過網路徵才,如「薪水日領、免經驗、學生主婦可、不需口才」的低門檻工作,佯稱是從事地下匯兌及期貨業務,吸收急需工作民眾。
檢警不會要求交錢
近幾年,在警方強力宣導與查緝下,詐騙集團轉為針對沉迷網咖的中輟生等少年為對象,灌輸錯誤觀念,例如「上班很輕鬆、錢很好賺」、「萬一被逮,刑度很輕也不會被關」,不少少年趨之若鶩,直到被逮判決有罪確定,還需承擔鉅額民事賠償,少年車手與家屬才知事態嚴重,後悔莫及。
如今高雄與北市各出現一宗6旬婦人擔任車手被逮案件,她們自稱先被詐騙集團告知涉及洗錢案,受騙後,再以協助辦案等理由,被利用充當收款車手,等於連剝兩層皮。
不會透過電話作筆錄
對此,刑事局呼籲,檢警偵辦案件,一定會以正式書面通知當事人到公務機關說明,不會在電話中辦案製作筆錄或要求當事人交錢,也不會以行動電話監控行動,更不會以監管帳戶為由要求提匯款或交付金錢、協助辦案收款。
民眾若接到電話提及「涉案」、「司法調查」、「個人資料外洩」、「監管帳戶」等關鍵用語,請務必先撥打165查證,以防受騙。
當車手的下場... 詐134萬被扣2千萬土地
為討回詐騙被害人損失的財產,新北市中和警分局祭出刑法沒收新制,報請檢方向法院聲請扣押51歲詐騙車手周東明名下市值2000萬元的土地獲准,這也成為車手遭扣鉅額財產的罕例。
警方調查,去年3月至去年底,周男所屬的詐騙集團以假冒「小學同學」的借錢方式,或以「假解除分期付款」的匯款方式行騙,雙北市至少有18人受騙,被騙金額達134萬元。
事發後到昨天,警方共逮回9名車手,其中周男供稱自己負責領錢,每次可抽1%做為酬勞,警詢後,周某等人被依詐欺罪嫌函送法辦。
由於去年7月1日實施的刑法第38條第3項規定,若犯罪行為人以外之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團體,無正當理由提供或取得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自得沒收;警方查知周男在苗栗縣造橋鄉有2507平方公尺的土地,市價2000萬元,報請檢方向法院聲請扣押土地獲准。
中和警分局偵查隊副隊長陳怡龍解釋,不論是詐欺或其他罪名,只要是嫌犯從被害人身上以「偷拐搶騙」等方式獲得贓款,警方都能請檢方針對嫌犯的財產向法院聲請扣押,以保護被害人權益。
賠償後有剩才發還
法界人士指出,未來扣押財產拍賣後,所得價金將用來賠償受害人,賠償後有剩餘,才會發還加害人。
(自由時報)
--
詐遍全台 車手擁地2千萬…遭沒收
詐騙集團「車手」常見缺錢或少不更事者,檢警去年逮捕涉嫌當車手的五十一歲周姓男子,查出他名下有不動產,向法院聲請沒收周嫌市值約兩千萬元土地獲准,成為新北市首位被依刑法沒收新制沒收不動產的詐欺犯。
警方調查,周嫌等人所屬詐騙集團,利用電信詐騙,打電話給被害人說「我是你國中同學」、「我是你當兵同梯,猜猜我是誰?」裝熟,或以「假解除分期付款」方式,誘騙民眾上當,匯款進人頭帳戶。
新北市中和警分局等單位去年逮回周嫌等九名車手,周坦承去年一月加入集團當車手,在全台共提領一百卅四萬餘元,抽取百分之一當獎金,但絕口不提上游身分及贓款流向。警方查出全台至少十八人受騙,偵詢後將周等人依詐欺罪嫌送辦。
刑法沒收新制去年七月一日實施,檢察官可扣押嫌犯名下動產或不動產,利用被害人金錢購得的品項也能沒收,檢警據以聲請扣押周嫌位於苗栗縣七百多坪土地。
中和警分局表示,詐騙集團會以「幫公司領款」、「代收債務」等求才名目招攬車手;若「受雇」到ATM領款,同樣觸犯詐欺罪,除所提領款項列為犯罪所得,名下財產也會被扣押。
另詐騙集團會以「資金整合」、「增加資金交易紀錄」,或「租用金融帳戶」等名義,要求民眾交付金融資料,若將金融資料寄交他人使用,變成犯罪工具,可能會由被害人變成嫌疑人,千萬要小心。
(聯合報)
--
詐騙車手栽了 2千萬地產遭扣押
51歲男子周東明去年3、4月間擔任詐騙集團車手,在全台26處提款機提領134萬元,新北市中和警分局循線逮捕周嫌等9人,訊後依詐欺罪法辦,檢警也依據去年7月1日實施的刑法沒收新制,成功向法院聲請扣押周嫌位於苗栗縣、市值約2000萬元土地,創下新北首例。
據了解,周嫌有竊盜、偽造文書等前科,去年1月加入詐騙集團擔任車手,負責在全台各地提領贓款,每次可獲得提領金額1%的酬勞。
警方調查,詐騙集團以「猜猜我是誰」及「假解除分期付款」方式向全台18名被害人詐騙,謊稱是小學同學、當兵同梯,其中不乏年逾70歲的長者,不疑有他聽信電話指示,將款項轉入集團指定的人頭帳戶,再由周嫌等人持提款卡,在全台26處提款機提領134萬139元。
中和警方歷時近1年偵辦,去年6月趁周嫌在中和領款時逮捕到案,最後1名車手也於今年1月底逮獲。周嫌到案僅坦承幫詐騙集團提款,但隻字不提幕後集團成員,其餘車手中還有人辯稱自己才是受害者,警訊後先後將9嫌依詐欺罪移送法辦。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7月1日實施刑法沒收新制,檢警依法向法院聲請扣押周嫌位於苗栗縣、市值約2000萬元土地,藉以保全追徵犯罪所得,成為新北成功首例,讓被害人得以獲得補償;有被害人得知周嫌土地遭扣押後,直呼:「老天有眼!這種人惡有惡報!」
中和警分局偵查隊長吳永坤指出,刑法去年6月22日修訂、7月1日實施,若犯罪行為人以外的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團體,無正當理由提供或取得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物或犯罪所生物,自得沒收。吳永坤解釋,不論詐欺或其他罪名,只要犯罪嫌疑人從被害人身上以「偷拐搶騙」取得財物,警方能主動為被害人向檢方對犯罪嫌疑人的財產聲請扣押,以保障被害人權益。
(中國時報)
--
Comebuy涉「假派遣」 勞動部:最重可罰200萬
Comebuy遭員工指控為規避休息日加班費,要求員工簽同意書將超過每日超過八小時正常工時部分,掛到另一家「威顧集團」名下。勞動部官員今日表示,若正常工時和加班工時都是受Comebuy指揮,將認定為脫法行為,將會重罰。
勞動部官員表示,Comebuy情況「很好認定」,初步可判斷是「假派遣」,將超出正常工時部分,以派遣方式由威顧承攬,以規避加班費。當地勞工局嚴查就一清二楚。
官員表示,若認定Comebuy脫法,係為切割工時行為,因未給員工加班,可依違反勞基法第24條處以2至100萬元罰鍰;此外,若再查Comebuy員工是否超時工作,還可再罰2至100萬元,換言之,最重可罰Comebuy高達200萬元罰鍰。
勞動部官員強調,要查Comebuy是否違法的關鍵在於,員工在正常工時之後的工作,是否受同一雇主指揮、指派。
根據台灣工人先鋒協會接獲申訴,威顧集團公文顯示,「每日正常八小時工資,由COMEBUY支付,正常工時以外(晚間6時過後、例假及休假等時段),必要時採承攬或委任制度,屬於計酬人員,由威顧集團發放承攬報酬。」
官員說,由此白紙黑字公文已可初判係為「假派遣」行為,意圖切割正常工時及加班工時,「很好認定」。
遭員工控訴違反一例一休 COMEBUY:會檢討缺失
針對員工申訴連鎖加盟飲料店COMEBUY違反一例一休新制規定,強迫員工簽署合約,將超過八個小時的加班工時,以及假日加班的工時,都轉移到名為威顧集團的第三方公司,以規避勞基法的加班費。
COMEBUY所屬的長沂國際實業有限公司表示,將會全面檢討疏失,並不斷行調整,以符合一例一休新制之規定,同時也會全面輔導要求加盟主務必遵守法規。
台灣工人先鋒協會於今年年初,陸續接到於COMEBUY工作的王先生與阮同學申訴,指COMEBUY強迫員工簽署合約,將超過八個小時的加班工時,以及假日加班的工時,轉移到名為威顧集團的第三方公司,欲以此方式規避勞基法的加班費。
經台灣工人先鋒協會調查後,還發現COMEBUY有違法超時,單日工時18小時,以及未給付加班費等惡劣狀況。
此外,王先生在本會輔導之下向勞工局提起勞資爭議調解後,竟被COMEBUY惡意解雇,此舉嚴重違法,台灣工人先鋒協會要求勞政單位盡速介入,並要求COMEBUY立即改善,否則將會發起抵制行動。
長沂國際實業有限公司表示,對於COMEBUY加盟主是否有違法超時,單日工時18小時,以及未給付加班費等惡劣狀況,內部將會檢討疏失,同時也會主動提醒加盟主,務必確實進行改善,並且也會輔導加盟主持續調整,以符合一例一休新制規定。
(經濟日報)
--
知名連鎖飲料店COMEBUY 涉加班工時移轉第三方
今年上路一例一休,加重企業休息日加班費負擔,也出現第一個企業「A地工作、B地加班」違法案例。台灣工人先鋒協會年初陸續接到知名連鎖飲料店COMEBUY(長沂國際實業有限公司)的員工申訴,指COMEBUY強迫員工簽署合約,將超過八個小時的加班工時,以及假日加班的工時,轉移到名為「威顧集團」的第三方公司,規避勞基法加班費。
台灣工人先鋒協會根據王先生與阮同學申訴發現,COMEBUY違法超時加班,單日工時18小時,但未給加班費。但王姓員工在協會輔導下向勞工局提勞資爭議調解後,竟被COMEBUY惡意解雇,嚴重違法,要求勞動部及北市勞動局盡速介入,並要求業主改善,否則將發起抵制行動。
交大科技法律學院助理教授、勞動視野工作室成員邱羽凡表示,此案威顧集團完全不在現場指揮監督,是否屬於不存在的雇主。勞動契約一般須實質認定,而非任何人說是雇主就是,否則就是「假承攬」。加班費非新規,COMEBUY以前就不發,以前已違法。
出席記者會的阮同學去年6月在COMEBUY政大店打工,她說打工常常單日工作超過八小時,但從未領過加班費,年年店長個別約談員工,指公司不可能給加班費,要求他們簽下同意書,將加班時數移轉到威顧集團;有別的同事以為是一般公文簽了,她知道這是公司規避新法上路後的勞檢手法沒簽,她擔心未來加班時外送,萬一出意外就沒保障。
王先生是COMEBUY TEA正職員工,他說公司約定一天正常上班九小時,每月被要求做到超過法定上限的198小時,若做不滿198小時,還會被倒扣薪資,但若超時加班,最多只給時薪一倍,被欠加班費至少一萬元以上。
此外,春節期間加班時數也移轉威顧公司,公司未依法給兩倍薪資,只說要分配營業額的35%給員工。更惡劣的是,他在群組詢問權益,卻被公司威脅妨害名譽,保留法律追訴權,並在申請調解後被公司解僱,法務室前一天才打電話,就告訴他隔天不用來了。
現場出示的威顧集團公文顯示,「每日正常八小時工資,由COMEBUY支付,正常工時以外(晚間6時過後、例假及休假等時段),必要時採承攬或委任制度,屬於計酬人員,由威顧集團發放承攬報酬。」
COMEBUY:檢討改進
針對員工申訴知名連鎖加盟飲料店COMEBUY違反一例一休新制,強迫員工簽合約,將超過八個小時的加班工時,以及假日加班工時,轉移到名為威顧集團的第三方公司,規避加班費。COMEBUY所屬的長沂國際實業有限公司表示,將會全面檢討並調整,以符合一例一休新制,同時會全面輔導要求加盟主務必遵守法規。
長沂國際實業有限公司表示,對COMEBUY加盟主是否違法超時,單日工時達18小時,以及未付加班費等惡狀,內部將會檢討疏失,同時也會主動提醒加盟主,務必確實進行改善,也會輔導加盟主調整。
(聯合晚報)
--
傳票寄平信 逾期誤事 民怨開庭還不知
影響訴訟權行使 立委促法部改善
許多民眾陳情指出,法院的開庭通知、傳票等司法文書都是以平信寄送,造成當事人或訴訟代理人常常沒收到或不知道,無法申請再議或無法結案,影響訴訟權的行使,立委今天要求法務部立即改善。
民眾反映,收到傳票才發現,開庭時間是昨天,由於傳票下面註明若傳不到,檢察官得命拘提,讓他覺得壓力很大,趕緊詢問律師如何處理;也有民眾表示,一直沒收到結案通知,去問才知道,竟然半年前就寄出了,只能要求法院補寄。
法務部專門委員黃淑媛證實,受限於預算,無法所有信件都以掛號寄出。法務部檢察司科長紀致光表示,若2012至2016年所有相關信件都以雙掛號寄出,需要4.4億元左右,但這五年的預算編列只有1億9000萬,實際預算還不到需要的一半。
行政院給法務部的預算是固定的,政府財政困難,預算又逐年減編,法務部想編足也無法,近年也希望檢察機關預算入憲,就不會有統籌分配問題。
國民黨立委張麗善說,民眾陳情指出,傳票、起訴書都是用平信寄發,當事人可能延遲收到,影響訴訟權,執政黨大談司法改革,希望不要只唱高調,要從基層做起。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說,不少民眾向他抱怨沒有準時收到訴訟相關信件,他認為用平信寄發有許多問題,例如民眾可能以為是詐騙而不予理會,遇到連假期間郵局郵務繁忙時還可能寄丟,也可能浪費司法資源,庭期都訂了,結果有一方未到,檢察官可能就要再擇期開偵查庭。
銓盛法律事務所律師張宜斌說,除了當事人,他也常常延遲收到開庭通知等信件,也常有民眾拿著晚收到的傳票問他該怎麼辦,他只能請民眾去電說明;雖然有些檢察官能了解這種狀況,不會第一次不到就命拘提,但這種情況不該在法治國家發生,另外他還遇過告訴代理人和當事人都沒收到結案通知,若寄丟、或被其他人拆閱該怎麼辦?
黃淑媛表示,民事案件法院寄雙掛號是因為郵資由當事人付,但檢方無法全部信件都寄雙掛號,就是因為預算減編,法務部這幾年來也希望檢察機關的預算能入憲,也希望立委修法幫忙。
平信寄傳票 法務部:雙掛號後才會通緝
針對立委指控刑案被告被通緝前只收到平信送達的傳票,法務部政務次長蔡碧仲表示,檢察官在通緝當事人前,一定會寄出雙掛號的傳票,確保當事人本人或住居所所在之人收到司法文書並取得回證,再據以開出拘票或發布通緝。
蔡碧仲指出,一般檢察官開出傳票而被告沒有出庭,會嘗試再次傳喚,如職權認定被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出庭,即會採取強勢作為,先簽發為期一或兩週的拘票指揮戶籍地警方拘提,拘提期限結束,再依法發布通緝。
蔡碧仲說,檢察官要通緝被告,必須經過傳喚、拘提2個程序,在此之前,會先以雙掛號郵件送達當事人取得一紙回證,然後根據回證簽發拘票或進一步發布通緝,不可能僅以平信送達即直接通緝當事人。
(聯合晚報)
--
新鮮人起薪 半數超過2.8萬
104科技資訊統計,今年企業應徵應屆畢業生職缺及起薪皆創下3年來新高,其中,工作機會最多的餐飲業平均起薪2.8萬元,以職務來看,資訊軟體系統類待遇最好,半數新鮮人起薪超過3.5萬元。
根據104資訊科技統計,目前104人力銀行線上有35.8萬個「接受應屆畢業生」的全職工作機會,占整體58.9萬個全職工作機會數的6成,換言之,平均每10個全職工作機會,有6個歡迎應屆畢業生。同時,接受應屆畢業生的全職工作機會,一年增幅10%、兩年增幅35.6%,均超越平均值。
應屆畢業生工作機會最多的前五大產業依序是,餐飲業(4.2萬個)、零售業(3.3萬個)、電信及通訊業(1.8萬個)、軟體及網路業(1.6萬個)及批發業(1.5萬個);其中,成長幅度最高的是電信通訊及軟體網路業,分別成長80.4%及21.2%。
此外,今年企業提供應屆畢業生的工作起薪,有半數超過2.8萬元,相較於去年和前年的2.7萬元,多了1千元。其中,運輸物流及倉儲、建築營造及不動產、醫療保健及環境衛生三大產業,給新鮮人起薪相對較高,半數超過3萬元。
以職務來看,資訊軟體系統類人員最高,半數起薪超過3.5萬元;其次是醫療服務類,半數起薪高於3.2萬元;第三是研發相關類,半數起薪高於3.1萬元。
儘管今年企業接受應屆畢業生職缺及起薪皆創3年來新高,但受到景氣好轉氛圍影響,今年早鳥應屆畢業生投履歷僅1.2萬人,反較去年同期減少18.8%,找工作似乎較不積極。
(工商時報)
生活
收費了 機捷通車 首日僅5萬乘客 試營運曾單日湧17萬人嘗鮮
機場捷運線昨天正式營運,相較試營運期間排隊人龍、車廂滿座的盛況,昨天人潮稍嫌冷清,台北車站一早僅10多人排隊,即便是在上下班的尖峰時間、且票價打對折,車廂仍有空位,桃捷公司統計,昨天搭乘人次為5萬多人,與試營運期間單日最高17萬人次相較,運量減少近2/3,但搭乘的旅客對機捷評價高,香港旅客也說:「台灣機捷便宜又乾淨,很方便!」
機場捷運線昨天正式通車,副總統陳建仁、交通部長賀陳旦、桃園市長鄭文燦、台北市長柯文哲等人都出席通車儀式。桃捷公司昨也準備了6萬包限定版「乖乖」,發給首日搭車的乘客作為贈品,民眾出站時拿到乖乖,忍不住笑了出來,還有人打趣說:「發乖乖,是不是希望機捷能夠乖乖不出狀況?」也有不少民眾拿著乖乖拍照留念,認為贈送乖乖很有創意。
港人讚便宜乾淨
機捷上個月試營運期間締造142萬人次,昨天正式營運,票價雖打5折,從台北到機場單趟160元打對折僅80元,台北到林口折扣後也僅40元,但是《蘋果》觀察搭車人數銳減,台北車站一早冷冷清清,只有10多人排隊,其他站的乘客也是稀稀落落,即便是在上下班尖峰時間,車廂仍未坐滿。
機捷工作人員表示,試營運期間免費,國人嘗鮮才締造高人次,收費後一般民眾減少,但是觀光客沒有太大波動。
昨搭機捷的民眾反應都不錯,來台的新加坡旅客陳小姐說,以前來台都要包車到台北市區,花費至少數千元,機捷便宜許多;香港吳先生表示,以前來台旅遊都要搭巴士到市區,覺得不太方便,昨天第一次乘坐機捷,方便又乾淨;香港卓先生也說,香港機場快線捷運非常貴,不像台灣方便又便宜。
航廈間來往免費
搭機捷要出國的黃小姐表示,她住在環北站附近,平時都搭國光號到台北上班,昨天首次搭乘機捷,預估花1個小時,比搭國光號方便。從事醫療相關行業的林小姐表示,第一次搭乘機捷,覺得列車行進平穩,以後會持續搭乘。
不過A15大園站乘客抱怨,該站高架化,候車亭設在3樓,採鏤空設計,無法遮風擋雨,昨天氣溫低,「等車期間真的好冷!」
另外,桃園機場配合機捷通車,也釋出利多政策,桃機公司指出,往返A12第一航廈站、A13第二航廈站及A14a機場旅館站的旅客及員工,這段路程搭機捷刷卡免扣錢,費用由桃機公司吸收。桃機公司說,出入境旅客增加,航廈及機場旅館間有電車、巡迴巴士接駁,現在也可選擇機捷,但僅限3站間往返,超出這3站仍要收費。
鄭文燦盼縮班距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桃園捷運是台灣公共工程界很大的里程碑,未來希望機捷能增加車廂,讓列車間距從現在的15分鐘縮短為6分鐘。
機捷「第一」紀錄
●興建最久:21年(1996年至2017年)
●距離最長:51.03公里
●票價最貴:160元
●坡度最陡:A6至A7約4.9%
●站距最遠:A9至A10為8.395公里
●行政區最多:跨越桃園市、新北市、台北市3市
通勤台北單趟80元 林口人沒興趣 搭公車多10分鐘 只要37元
機捷昨風光通車,但相較試營運期間,每天搭車人次從17萬掉到5萬,與原先預估的也有落差,觀光客捧場,但林口到台北市通勤的上班族不太捧場,林口民眾說,搭公車到台北車站只要37元,機捷來回最便宜的團體季票雖只要40元,但一次得花5600元、3個月內可搭70天,若不買團體季票,一般人單趟就要80元,直言:「票價太貴,不考慮搭乘!」
上班族:太貴了
機捷正式通車,桃園市長鄭文燦昨致辭時高興說,北北桃一日生活圈形成,機捷原本評估有10萬人的林口,因有龐大的上班族需求,應會有較多上班族搭乘,但昨林口站搭車人數稀少,沒有預期的通勤圈出現。
《蘋果》昨調查從林口站到台北車站,搭機捷約30分鐘,一般人票價80元(以4月2日後的價格為主),使用季票優惠單趟48元,使用團體優惠則是40元,且到台北A1站之後,還得轉乘其他公車或捷運;但林口搭公車到台北車站約40至60分鐘,費用37元。
此外,若民眾開車走國道,最快30至40分鐘就能到台北車站,每趟油錢約50至60元,停車費和過路費另計,雖然花錢,但機動性高;機車油錢不到20元,但只能走平面道路,到台北車站要先繞過泰山、新莊、三重,約1小時車程,最省錢卻也最費時。
住在林口的陳小姐說,機捷太貴了,且林口站沒有直達車,到台北車站還要30分鐘,「沒有比較划算!」胡姓居民說,他平常都搭公車到台北,再轉搭北捷,車資也比機捷便宜。
接駁票價被嫌貴
新北市議員蔡淑君說,林口居民除了反映票價高,位於林口的林口站和長庚醫院站,一個有直達車、一個沒有,票價卻一樣,2站接駁車還要花15元,機捷票價已經夠高了,還要多花接駁費用,民眾當然不埋單。
(蘋果日報)
--
機捷正式通車 首月5折還有優惠
斥資一千一百三十八.五億元興建的桃園機場捷運昨日正式通車,將近一個月的免費試營運,共吸引一百四十萬人次搭乘,昨通車首日票價對折,人潮明顯少了許多。桃園捷運公司總經理陳凱凌表示,現階段推出的月票、雙月票等優惠都會持續一段時間,初期預計每日有四萬五千人次搭乘。
雞年通機捷 歷史一刻
副總統陳建仁出席通車典禮時表示,「雞年通機捷」,對北北桃八百八十萬居民是歷史的一刻,機捷將高鐵、台鐵、捷運全部連結,讓國際觀光客來台灣能享受台灣便捷友善交通服務。
陳建仁說︰「對於國家門戶的改造,是一個階段性成果的展現。」他轉述總統蔡英文囑託「從今天開始,台灣公共運輸要邁向一個新的里程碑」,強調如果大家摒棄成見、攜手合作,一定可以「直達美好,而且直達更美好的未來」。
鄭文燦︰分散機場聯外運量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試營運期間百萬人次搭乘,堪稱高度壓力測試,也顯示民眾對機捷的高度期待,過程中發現的小缺點都會立即改善,相信通車後能逐漸分散桃園機場聯外交通運量廿五%至四十%。
交通部長賀陳旦指出,通車首月提供五折優惠票價,應能建立民眾搭乘習慣。鄭文燦則說,不論是台北還是高雄捷運,通車初期都虧損,有信心機捷運量能夠持續成長。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致詞時,不忘向中央喊話,是討論桃園機場和松山機場整合問題的時候了!柯強調,機捷通車後,沿著台北、新北、桃園,「首都生活圈透過這條捷運線建立起來」,既然機場捷運告一段落,「桃園機場跟松山機場的整合問題,也可以上檯面認真討論」。
柯︰該討論桃機和松機整合
柯文哲日前曾說淡海輕軌會虧到不省人事,但柯昨天還是再次給機捷打九十九分,並說第一天「這樣不錯了啦!」柯文哲認為,重點在於如何把機場每年四千萬的進出人次,從公路運輸移到機捷。
鄭文燦也說,桃園航空城計畫包含第三航廈與跑道,如果順利完成,的確可預留松機遷建空間。但賀陳旦認為,桃園機場已非常擁擠,機捷通車後要再等一段時間,除了等聯外壅塞改善,也可朝各面向分析,但要等第三航廈、第三跑道完成再來決定。
淡江大學運管系副教授陶治中表示,機捷行銷應更有創意,單靠票價打折不夠,建議打造成移動電子商務平台,像是新加坡的旅行獎勵,搭乘累積點數,或與景點、球賽、Outlet結合。
出國讚便宜 通勤嫌貴要買定期
桃園機場捷運昨天起正式營運,截至昨晚六時,約有三萬六千餘人次搭乘,由於車廂沒坐滿、進出站都很順暢。許多乘客表示,比起免費試營運時的人擠人,營運首日坐車的感覺很舒服。昨天搭乘民眾以出入境的旅客、通勤族、學生居多,也有不少人要到林口長庚醫院。
機場捷運首發車清晨六點開出,站務人員在各車站出口處發送限量六萬包的通車禮「機捷限量版乖乖」,包裝上寫著「乖乖搭桃捷、省時又快捷」,在每個站點發送,只要出站就有機會拿到,幽默逗趣的小驚喜,讓不少拿到的民眾面露微笑。
桃園市境內各站,仍以A8長庚醫院站、A18高鐵桃園站、終點站A21環北站的人潮較多。
對於票價問題,民眾意見兩極,出入境的旅客覺得很便宜,但一般通勤族或學生仍然嫌貴,表示以後會買定期優惠票才更划算。
廿一歲的盧先生還是學生,過去到機場多半搭乘國光客運,在傳統產業服務、卅歲的黃先生去機場多半叫車,昨天兩人異口同聲表示:「將來要去桃園看棒球就更方便啦!」
桃捷公司指出,機捷末班車行駛到A1台北站的時間是凌晨零時廿一分,台北捷運也將配合調整北門站末班車時間,讓搭乘機捷到站的旅客,還可以轉乘下一段大眾運輸。
(自由時報)
--
機捷正式營運 尖峰每班都有空位
桃園機場捷運昨正式通車營運,相較免費試乘期間乘客擠爆,昨上班尖峰時刻幾乎每班都有空位,桃園捷運公司評估初期每日運量4.6萬人次,要超過10萬人次才能收支平衡,桃園市長鄭文燦坦言「營運初期一定會虧損」,運量得慢慢培養。
副總統陳建仁在通車典禮上表示,機捷通車代表北北桃一日軌道生活圈成形;交通部長賀陳旦表示,機捷運量可先透過優惠票價培養載客量。
記者實際搭乘並到幾個站觀察,通車首日一整天下來,除直達車有出國旅客搭乘外,普通車大多數是空位,A1台北火車站、A21中壢環北站等大站可見人潮,其餘小站幾乎只有站務人員,不見乘客。
A9林口站鄰近三井OUTLET和商辦大樓,昨天上班時間站區只見兩位站務人員,7點到9點搭乘者不超過30人,陳姓上班族說,已經習慣開車通勤,機捷離住家和上班地點都有一大段距離,不考慮搭乘。
走進A8長庚醫院站,站務人員在閘票口發放機捷限定乖乖餅乾當紀念品,但通勤人數也是稀落,普通車都是空位。
「基本運量我們會慢慢培養出來,不擔心。」鄭文燦說,基本運量靠出國、回國旅客及通勤族,長庚醫院有兩萬人上班,華亞科技園區有三萬人上班,機場也有三萬多人,都是基本運量;另外散客也會利用沿線去看病、購物,人潮都不少。
他表示,機捷採低票價策略,原本試算基本票價270元,後來改成160元,現在首月打5折,等於打3折在營運,所以這條線會虧損,已與交通部簽備忘錄,希望中央多補貼。
鄭文燦說,要提升運量,列車要增加,車廂數也要增加,接駁轉乘也要做好,這要慢慢累積。
機場捷運試營運一個月期間,發現多項缺失,桃捷公司表示,A9緊急停靠站道岔鋼軌裂縫、月台滴水、刷卡閘門被撞壞已解決,至於列車空調系統啟動自我保護機制跳脫、列車關門警示鈴聲小等狀況,將加速改善。
通勤族嫌機捷貴 有人「方便較重要」
機場捷運昨開始收費營運,有民眾反映直達車和普通車同價,不利通勤族,林口到台北車站雖從100元降為80元,但來回還是要160元,大呼吃不消;但也有乘客說,方便比票價重要。
昨早7、8點上班通勤時間,機捷人潮不多,車廂坐不滿,在新北段,民眾多在長庚醫院站和新北產業園區上下車。
昨首搭機捷上班的葉小姐表示,原本都是搭公車,前天試著從台北車站轉機捷,發現時間差不多,昨試從三重轉機捷,看會不會快一點,「方便比較重要」。
桃園通勤族陳小姐說,若不是特殊情況不會搭機捷,因為「太貴又沒比台鐵快」;黃先生在三重站上車要去長庚站附近上班,他表示,現在機捷可能貴一點,但是「多了一個選擇」。
從林口站上車,要去五股新北產業園區上班的鍾小姐表示,原本開車約25分,昨先搭到長庚醫院站,再轉搭直達車,「等車時間太久了!」如果月票還是50多塊,就會回去開車,要不然就搭公車才30多元。
市議員蔡淑君表示,還在努力爭取降價,目前能做的是先開通3條公車路線,幫助民眾接駁到直達車站。也有地方人士表示,現階段要談調價,恐怕不簡單,畢竟近期才調整,要過陣子再來談。
擔任過機捷常務董事的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昨在通車典禮表示,機捷通車是大台北三環三線重要的一條,在新北有一些「噪音」和小缺點,會盡快把這些問題解決。
(聯合報)
--
機捷上路 消基會提5大缺失
盼了20年的機場捷運終於在昨(2日)天正式營運,但在經過試乘體驗後,消基會今天舉行記者會,直接點出包括:直達車與普通車之票價應採差別計費指引標示;動線與轉乘規劃欠周詳;月台與車廂設施缺失亟待改進;預辦登機服務應落實原規劃設計,以及消防安全與避難設備是否合乎標準等五大需改進的缺失。
消基會董事長游開雄指出,首先在「直達車與普通車之票價應採差別計費」部分,目前台北到桃園機場,直達車和普通車採均一價160元。但消基會認為,票價應拆開計算,建議普通車票價降為100~120元較為合理。因為若依照目前均一票價標準,對沿線通勤民眾的搭乘誘因不足。
指引、動線欠周詳
第二則是「指引標示、動線與轉乘規劃欠周詳」,游開雄指出,試乘體驗時發現整體指引動線有許多尚待改進之處,像是:直達車的車廂椅背設置收納式餐桌,但椅背卻貼了「禁止飲食」標示,月台、動線、班次的電子看板、轉乘接駁等指標,布局、字體與色彩尚須更明顯、放大,才有助於善加使用。以及機場捷運涉及台北、新北、桃園公共客運路線,但目前站內並未看到如台北捷運於各站站內製作轉乘、接駁的路線指引大圖標示,須做沿線車站和公車接駁、轉乘的整合,以及新增路線的開闢與調整。
第三則是「月台與車廂設施缺失亟待改進」,消基會指出,尤其是機場捷運A12(機場第一航廈站)之列車與月台間隙大(逾7公分),且有高低落差,提較重行李要注意行李箱輪的行進路線,更有民眾表示行李箱因此推不過去;走路不注意也很容易摔倒發生意外,有安全性的疑慮。且直達車車廂座位的置腿空間太狹窄,四人相對而坐的位置擁擠,膝蓋完全呈90度直角,雙腳無法伸展,並頂到對向乘客的膝蓋。此外,因捷運全線禁止飲食,車廂內座椅旁的杯架顯得多餘,可能還有碰撞的危險。
第四則是「預辦登機服務應落實原規劃設計」,消基會指出,桃園市政府原規劃新北市五股產業園區站和台北車站,兩站提供預辦登機服務,但目前僅台北車站能預辦登機,未來如容量無法應付預辦登機人潮、導致民眾出國延誤,恐引發民怨。另外,預辦登機服務初期僅限搭乘長榮、華航班機的旅客可使用,但國際觀光客漸多,消基會建議應研議放寬限制,擴及更多航空公司,才能更便民。
消防安全應合乎標準
至於第五點則是「消防安全與避難設備應合乎標準」,消基會提醒機場捷運主管機關應嚴格檢視消防安全設備、緊急廣播與通訊系統,是否符合實際需求?車站大廳、月臺是否可免防煙垂壁之設計?防煙區劃及防火區劃等防火避難設施,若採性能設計規劃時,平日宜加強自衛消防編組訓練、防火管理,並明訂重大假日容留人數管控規定。
(聯合晚報)
--
機捷通車 首日5萬人次
經20年等待,桃園機場捷運2日正式通車,首月票價5折,昨天預估運量達5萬人次,台北車站A1站也舉行通車典禮。桃園市長鄭文燦指出,機捷可讓北北桃形成1小時「軌道生活圈」。民眾則反映搭乘體驗不錯,但是建議行李托運以減少托運時間。
台北直達機場36分鐘
機捷昨天通車,首月票價5折優惠外,4月2日起推出通勤「369」專案,則是讓購買30、60、90天定期票民眾,能享有7折、65折、6折優惠。另外「135」專案則適用團體通勤族,桃園市長鄭文燦強調,機捷也會經歷虧損,還希望交通部能多補助。
鄭文燦指出,試營運1個月共140萬8529人次搭乘,機捷可讓北北桃形成1小時「軌道生活圈」,將朝替代機場聯外系統25%運量努力,最高目標40%。他說,提高運量後,希望高鐵局以工程節餘款購買多點車廂,提升到每6分鐘發1班車。
定期團體通勤推優惠
機捷從早上6點營運到晚間11點,台北車站A1站到A21環北站共22站。每7.5分鐘直達、普通車交替發車,單一車種每15分鐘一班,直達車從A1站到桃機約36分鐘。普通車則是站站停約70分鐘,到機場約50分鐘。記者實測從A1站搭普通車到A9林口站,回程從A9站坐到A8站下車,再轉搭直達車回A1站更省時。
高鐵桃園站湧入不少出國旅客,大多數旅客都提著行李箱準備出國,體驗機捷的便利。王姓旅客說,從台中搭高鐵到桃園站,準備搭飛機到香港,希望感受機場捷運的便利,高鐵站往返桃園機場路線的客運司機透露,機捷正式營運後,乘客數跟之前相比的確有受影響。
國光24小時服務搶客
國光客運找來日本團隊打造全新國道機場巴士轉運站,2日落成啟用迎戰機場捷運,國光客運副董事長王應傑表示,運量一定會減,但會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面對競爭,不但24小時不打烊,還祭出沙發躺椅、免費盥洗室的利器,要搶紅眼班機乘客,另也終結紙本推出「電子回數票」。
國光客運總經理吳忠錫說,客運單程票價125元,比機捷便宜但確實不像捷運沒有塞車問題,不排除用不找零的百元價迎戰機捷,雖然沒辦法預掛行李,未來可能提供搬運行李服務旅客。
人手一包乖乖 「一路綠燈」討吉利
桃園機場捷運2日通車,不少民眾搶搭嘗鮮、通勤,各站也出現一個有趣景象,沿著手扶梯望過去,出站旅客人手一包綠色「乖乖」,還有人吃了起來。原來,為讓通車留下獨特回憶,桃園捷運公司與乖乖公司合作,從昨天通車日起,全線免費發放6萬包「乖乖通車紀念限量包」,今還有機會領取。
「乖乖通車紀念限量包」昨天起於全線21站發放,限量6萬包,由站務員於民眾出站時逐一發放,只送不賣,包裝也經過特別設計,不僅正面印有機捷直達車、普通車圖像,背面還有沿線各站轉乘資訊,各站都有配額,發完為止。桃捷預估有5萬人次搭乘,所以今天還有「乖乖」可拿,民眾可前往搭乘領取。
為何與乖乖合作?桃捷表示,乖乖先前就曾與許多單位合作,個別打造特別包裝,也是許多台灣人的童年回憶,桃捷也參考乖乖長久以來是許多工程師求吉利的信仰,所以與乖乖公司合作,代表機捷人氣流動順暢。民眾笑稱,綠色乖乖就好比「一路綠燈」,為桃捷討個營運順利。
衛福部先前為了宣導「乖乖打疫苗、流感不再來」,彰化銀行為求新的一年財神到、招財進寶,都曾與乖乖公司合作,推出限量設計乖乖包。
(中國時報)
國際
43億年前細菌 地球最老生物化石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研究人員前天發表在《自然》期刊的報告稱,他們在加拿大東北部發現38億到43億年前的細菌化石,比去年在格陵蘭發現的地球最古老微生物化石還老。但有專家駁斥,報告提出的證據不足以證明那是生物化石。
專家斥證據不足
倫敦大學學院教授巴皮諾(Dominic Papineau)率領的團隊,在曾發現全球最古老沉積岩的加拿大魁北克省哈德遜灣東岸「努夫亞吉圖克地表帶」(Nuvvuagittuq Supracrustal Belt)的石英岩上,發現寬度僅髮絲一半的紅色管狀紋路,認為是一串過去生活在海底火山口附近吃鐵維生的細菌化石,每個細菌長度僅0.05公分。
研究人員用雷射造影和分析礦物質等多種方法,發現磷灰石和天然焦(carbonite)的存在,認為這就是生物化石的強力證據。
地球在45.7億年前誕生,44億年前出現海洋。報告第一作者倫敦奈米科技中心研究生陶德(Matthew Dodd)說:「若地球形成後這麼快就有生命出現,我們是否可以期待生命這麼簡單就能誕生,那麼其他行星會不會也有?我們可以期待在火星發現40億年前有生命的證據。」但他強調,也有可能地球「只是特例」。
去年8月在格陵蘭發現37億年前微生物化石的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教授范克瑞南頓克(Martin Van Kranendonk)則說,上述報告提出的證據不足以證明那是生物,「我認為那不是生物化石」。
(蘋果日報)
--
發現最老化石 地球43億年前就有生命
根據科學期刊《自然》1日公布的最新研究,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科學家發現了歷來最古老的化石,研究若經證實,可顯示地球在形成初期、大約38至43億年前就有生命出現,意味著生命起源的時間還要更往前推。
研究人員在加拿大魁北克哈德森灣「努夫亞吉圖克地表帶」(Nuvvuagittuq Supracrustal Belt)的石英層中,發現這些微小化石,並以雷射造影等多種方法檢驗,找到磷灰石(apatite)和碳化物(carbonite)等有力的生命證據。
半毫米長化石 藏有細菌
這些化石的寬度僅有人類頭髮的一半,長度最多只有半毫米,含有血紅色的管狀物,以及海洋食鐵細菌形成的細絲,由一種名為「赤鐵礦」(Hematite)的氧化鐵組成,裡面是白色花狀的石英構造。
這項研究顯示,太陽系內、外的含水星球,包括火星和木星的月亮「歐羅巴」(Europa),可能在同樣的地質階段也有生物存在。研究作者陶德(Matthew Dodd)指出,火星和地球在同時期間都存在液態水,也許能在火星上發現40億年前的生命證據,但也有可能地球「只是特例」。
證明生命起源於海底
另外,這些化石據信是在海底熱泉周圍形成。這種富含鐵質的熱液系統也存在於現代,是細菌的大本營。陶德表示,這可能證明長期存在的假說,生命是於數十億年前在海底熱泉演化形成。
不過,有學者質疑這次發現,認為可能因為高溫與高壓,才會形成這樣的「赤鐵礦」結構。此前最古老的微化石是在澳洲的西澳州(Western Austraila)出土,估計是34.6億年前的產物;然而,科學家也懷疑,這些古老化石其實只是某種天然礦物構造。
(自由時報)
--
美司法部長見俄大使 竟隱匿 國會聽證會上扯謊 被嗆「應下台」
美國川普政府的俄羅斯醜聞越演越烈!美國司法部長塞森遭爆料,曾兩度與俄國駐美大使見面,卻在任命聽證會上隱匿不報,現在不僅被要求退出關於俄國介入美國大選的調查,甚至被嗆應下台負責。在野的民主黨要求應由特別檢察官全盤調查川俄關聯。
俄:沒什麼大不了
《華盛頓郵報》前天披露,美國司法部長塞森(Jeff Sessions)去年與俄駐美大使基斯利亞克兩度會面,包括9月以參議員身分見大使,以及7月在傳統基金會演講後,與俄大使等數國大使交談。但塞森在今年1月司法部長提名聽證會卻稱「未曾耳聞」川普競選團隊成員與俄方有所聯繫,包括自己在內。司法部指出,塞森無誤導之嫌,因他是以參議員,而非川普競選團隊成員身分與俄大使會面。
新聞曝光後,塞森成為眾矢之的,民主黨要求他退出司法部調查俄國涉入大選疑雲,主張由國會任命獨立特別檢察官處理。民主黨眾院領袖裴洛西更直斥他「在宣誓下撒謊」,應該辭職。塞森以相關報導為「假」新聞回應:「我未曾與任何俄官員會面討論大選的議題。我不明白他們要指控什麼。」俄駐美大使館稱這沒什麼大不了,因為大使出於職責所需,幾乎每天都與「美方夥伴」接洽。
眾院監督委員會主席、共和黨議員查菲茲昨發推特,認為塞森「應澄清他的證詞,並迴避(對俄羅斯的)調查」,塞森昨受訪時重申:從未會晤任何俄國人,討論任何有關政治競選活動,並說:「毫無疑問,時機恰當時,我會迴避。」
不過,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Michael Flynn)可說是塞森的前車之鑑。弗林被媒體踢爆在川普就職前,私下「通俄」,又撒謊誤導副總統潘斯,最後被迫閃辭。
川普對國會演說獲好評,但卻擺脫不掉俄羅斯醜聞。美聯社
白宮留俄涉選資料
另外,《紐約時報》報導,歐巴馬政府官員在離開白宮前曾努力傳布俄介入美大選相關資訊,包括川、俄人馬的聯繫等,藉此留下明確情資以供日後調查。報導稱,川普人馬在勝選後曾與俄總統普丁官員在歐洲會面,美情報單位也曾截獲俄方通訊內容,顯示曾與川普人馬接觸。美聯社昨報導,白宮法律顧問已應參院民主黨陣營要求,指示白宮官員保留任何有關俄涉入大選的資料。
(蘋果日報)
--
美司法部長 隱匿曾密會俄使
華盛頓郵報一日披露,美國司法部長塞森斯在總統川普就任前,曾兩度與俄國駐美大使會面。而塞森斯在參議院聽證任命會上,卻斬釘截鐵否認自己與俄方有過接觸。此爆炸性消息讓一再否認競選團隊與俄國接觸的川普政府再度蒙上陰影,白宮則力挺塞森斯,強調他是以參院軍事委員會委員的身分進行會面,該報導是民主黨人的最新攻擊,塞森斯沒有做錯事,民主黨國會議員則排山倒海而來,要塞森斯下台。
塞森斯二日回應,他願意在適當時機迴避司法部對俄國干擾大選的調查。不過眾院民主黨領袖裴洛西二日堅持,塞森斯在任命宣誓中說謊,「除了辭職或撤職外,其他都無法接受。」至於俄國駐美大使館與克里姆林宮的回應一致,強調這類接觸是外交例行公事。
華郵指出,當中一次會面屬私人會談,時間是在去年九月,俄國發動駭客攻擊,企圖干擾美國大選的指控沸沸揚揚之際,地點是在塞森斯的參議員辦公室。報導說,塞森斯在去年七月、九月與俄國駐美大使基斯利亞克會談時,時任位高權重的參院軍事委員會資深委員以及川普的首席外交政策顧問之一。他在去年二月加入川普競選團隊後,就成為川普造勢活動中的要角。
今年一月十日參院司法委員會的任命聽證會上,面對民主黨參議員弗蘭肯質詢川普競選團隊與俄國政府往來的消息,他回以,未曾聽聞相關行為,「而我沒有與俄國人往來」。在回應民主黨參議員的書面質詢:「不管在投票日之前或之後,你是否與俄國政府任何部門的任何人聯繫過?」塞森斯斬釘截鐵說:「沒有!」他於二月八日通過司法部長的任命,翌日他舉行宣誓。
雖然塞森斯透過發言人否認誤導國會,指出在國會聽證會上,他被質詢的是俄方與川普選戰團隊的互動,而非自己身為參議員的相關會面,也強調自己去年與逾二十五國大使會面。
塞森斯聲明:「我從未與任何俄國官員會面討論選戰議題,我對該指控不明所以,這是謬誤的。」
塞森斯︰也與逾25國大使會面
為此,華郵聯繫二十六名參院軍事委員會委員,結果當中二十人,包括該委員會共和黨籍主席麥肯表示,去年未曾與基斯利亞克會面,另外六人則截至一日晚間未給予回應。華郵上月披露川普的國安顧問弗林在川普就任前,與基斯利亞克談論有關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事宜後,他被迫閃辭。
弗蘭肯指控塞森斯在聽證會上的答覆有誤導之嫌,須立即下台。與塞森斯私交甚篤的共和黨參議員葛蘭姆指出,若證實塞森斯與基斯利亞克會面不當,他也將加入要他下台的行列。參、眾兩院民主黨議員都要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由特別檢察官來調查川普親信與俄國關係。
俄干預大選證據 白宮被要求保留
美國行政部門三名匿名官員一日透露,白宮法律顧問麥甘(Don McGahn)二月廿八日發表備忘錄,指示總統助理保留可能與俄羅斯干預二○一六年美國總統大選與其他相關調查的資料;在此同時,紐約時報同日報導,早在前朝歐巴馬政府卸任前夕,白宮官員就開始保留相關資料,以免川普上台後湮滅證據。
根據了解,白宮律師是在上週參議院民主黨人要求白宮與執法部門保留川普政府、競選與政權移交團隊(或任何相關代表)與俄羅斯政府官員或其合夥人之接觸的所有相關資料後,對白宮幕僚下達此一指示。負責調查俄羅斯在去年美國總統大選中所扮演之角色的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也已要求十多個組織、局處與個人保留相關紀錄。三名匿名官員中的一人說,麥甘的備忘錄指示白宮幕僚保留川普及其競選團隊成員在川普上台後以及競選時的相關資料。
憂心川普政府滅證
一名川普發言人表示,白宮此舉只是採取主動預防步驟,並稱指控川普與俄羅斯之間有不合法關係的說法「是假的以及是具有政治動機的攻擊。」
國會幕僚表示,不清楚還有哪些與俄羅斯有關的資料尚未被保留;但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上週表示,川普政府裡有人可能企圖藉由刪除電子郵件簡訊與其他能暴露雙方往來之紀錄,掩蓋川普政府與俄羅斯的關係,著實令人憂心,因為這些證據可能成為行政部門與國會調查重點對象,必須保留。此外,這三名匿名官員還說,英國與荷蘭等美國盟邦也提供俄羅斯官員與當時的總統當選人川普的助理在歐洲城市會面的情報。
事實上,白宮早在歐巴馬政府時就企圖保留相關證據。紐約時報一日報導,歐巴馬政府卸任前的白宮幕僚曾忙著散播俄羅斯破壞去年總統大選的消息,目的在於確保此等干預之舉未來不會在美國或歐洲選舉中重演,以及為政府相關調查留下清楚足跡。川普曾否認其競選團隊與俄羅斯官員有任何接觸,甚至一度公開反咬這些相關全是美國情報單位所編造的,以及指控歐巴馬政府藉此打擊新政府的信譽。川普陣營的否認令歐巴馬白宮擔心,這些情報會在川普上台後遭掩蓋或銷毀。
(自由時報)
--
隱瞞會俄大使…美司法部長遭控說謊
華盛頓郵報披露,美國司法部長塞辛斯去年擔任川普的首席政策顧問期間,至少兩度與俄國駐美大使基斯里亞克談話。由於塞辛斯在國會批准任命的聽證會上否認與俄方有任何聯繫,民主黨議員以他宣誓卻作偽證為由要求他請辭,或至少迴避司法單位針對俄國意圖介入美國總統大選的相關調查。
塞辛斯原本是阿拉巴馬州的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去年二月就加入川普團隊,擔任川普的首席外交政策顧問。今年元月在國會的聽證會上,塞辛斯被問到假如任何與競選有關連的人士與俄國官員有聯繫會如何處置時,塞辛斯回答他不知情,但個人與俄方沒有任何聯繫,而且口頭和書面答覆都否認。
眾院少數黨領袖波洛西一日晚間發表聲明,表示塞辛斯不適合擔任最高執法人員,必須立即辭職。
川普的前國家安全顧問佛林因在川普就任前與基斯里亞克談論美國所實施的制裁,被迫辭職。
塞辛斯也發表聲明,宣稱「本人從未與任何俄國官員討論過大選議題。不曉得相關指控為何,純屬不實指控。」
塞辛斯的發言人佛蘿瑞斯說,塞辛斯在聽證會上的回答「絕對沒有任何故意誤導之處,不記得對話細節了。」
華爾街日報報導,情報單位調查川普團隊與俄國官員接觸的情況,塞辛斯和基斯里亞克的交談為其中一環,目前調查進度不詳。直屬司法部的聯邦調查局面對頂頭上司涉案,處境很尷尬。
在此同時,白宮法律顧問馬甘在寫給川普白宮幕僚的備忘錄中,指示眾人保存可能與俄國意圖介入美國大選有關的資料。
塞辛斯在去年七月和九月與基斯里亞克談話,當時塞辛斯是參院軍事委員會的資深委員兼川普的首席外交政策顧問。第一次談話發生在共和黨全代會期間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舉辦的活動,塞辛斯應邀發表演說,結束後包括基斯里亞克在內的數名駐美大使,趨前跟塞辛斯交換意見。
第二次談話發生在塞辛斯的議員辦公室,並未對外公開,當時俄國被指控試圖透過駭客影響美國大選。司法部對此發表聲明,表示塞辛斯係以參議員而非川普代表的身分與基斯里亞克談話,去年塞辛斯共與外國代表有過廿五次類似的談話。
華盛頓郵報詢問與塞辛斯在參院軍事委員會共事的其他參議員,去年是否曾與基斯里亞克談話,廿人回答沒有,六人尚未回覆。
消息曝光後,白宮發表聲明譴責民主黨籍參議員法蘭肯蓄意向媒體爆料,想要破壞川普對國會兩院演說所獲得的良好回應。聽證會上詢問塞辛斯的法蘭肯否認爆料。
川、俄互動「痕跡」 藏在多個部會裡
美國司法部長塞辛斯被踢爆,去年擔任川普政策顧問時,兩度與俄羅斯駐美大使會面,川普團隊在競選期間與俄國的互動再度成為焦點。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任期接近尾聲時,白宮幕僚努力將俄國意圖干預美國總統大選及川普陣營跟俄國有所聯繫的情資,散播到多個部會。
紐約時報報導,官員這樣做有兩個目的:一是確保俄國無法在日後的美國或歐洲選舉如法炮製,二是留下清楚的蛛絲馬跡以便日後追查。
儘管美國的盟邦,包括英國和荷蘭,都提供過有關俄國官員與川普陣營在歐洲城市會面的情資;美國情報單位也截聽到俄國官員間討論與川普團隊接觸的通訊。但從過去到現在,川普始終否認競選團隊和俄國官員有過任何接觸,甚至指控歐巴馬政府蓄意誇大俄國的角色,藉以抹黑新政府。聽在歐巴馬政府官員耳中,擔心白宮易主後相關情資可能遭到隱匿或湮滅,於是急著保存相關情資。
歐巴馬時期高層官員表示,保存證據並非出自歐巴馬的命令。
隨著川普就職典禮的接近,歐巴馬政府的官員愈來愈相信事證確鑿,有必要讓愈多的官員知道相關情資,甚至開放給沒有接觸機密簡報權限的官員知情。有些官員開始在情資簡報特別問一些問題,知道答案會被列入紀錄,以後調查人員可以輕易發現。
情報單位快馬加鞭將原始情報(raw intelligence)轉化成可資運用的分析,並從寬認定機密等級,確保政府內部愈多人能看到愈好。
兩度會俄官員 塞辛斯決定迴避相關調查
針對媒體報導美國司法部長塞辛斯(Jeff Sessions)上任前曾兩度與俄羅斯駐美大使見面,但在提名聽證會未據實以告;塞辛斯2日下午召開記者會表示,他決定迴避任何現有或未來與美國總統競選活動有關的調查。
據白宮隨行記者轉述,記者今天問川普是否對塞辛斯有信心,川普回答「絕對有」;川普也表示,他根本不知道塞辛斯與俄羅斯駐美大使聯繫。
華盛頓郵報1日引述司法部官員報導,塞辛斯上任前,擔任阿拉巴馬州參議員期間,曾兩度與俄羅斯駐美大使基斯里亞(Sergey Kislyak)會晤,但他在國會提名聽證中未據實以告。
民主黨人與部分共和黨人要求塞辛斯迴避關於俄羅斯是否干預美國總統大選,以及川普競選團隊與俄羅斯政府關聯的調查,塞辛斯今天稍早受訪表示,「只要時機適當,我會自行迴避;毫無疑問。」
民主黨參議院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眾議院領袖裴洛西(Nancy Pelosi)等民主黨人主張塞辛斯應請辭。
塞辛斯今年1月10日出席參議院提名聽證會時,面對明尼蘇達州民主黨參議員法蘭肯(Al Franken)詢問,如果他知道川普競選團隊成員在大選期間曾與俄羅斯政府接觸,他會採取什麼措施;塞辛斯當時說,並不知道陣營中有發生這種事情。
塞辛斯並說,大選期間,他曾有一兩次機會受命擔任代理人的職務,但他並沒有與俄羅斯方面聯繫。
(聯合報)
--
司法部長會俄官員被拆穿 川普反批對手獵巫
川普政府又有內閣成員陷入「通俄門」,華盛頓郵報引述司法院官員報導,司法部長塞辛斯上任前,兩度與俄國駐美大使見面,但在國會提名聽證會卻未據實以告;塞辛斯表示,將迴避關於美國總統競選活動的調查,但總統川普仍表示對塞辛斯絕對有信心。
塞辛斯下午在記者會上說,他從來沒有與俄羅斯人士談論關於川普競選活動,但他對之前否認川普團隊代理人曾與俄羅斯政府接觸時也表示,「回想起來我應該說」,他確實曾見俄羅斯駐美大使數次。
而在塞辛斯舉行記者會前不久,記者問川普是否仍對塞辛斯有信心,川普回答「絕對有(Total)」。川普晚間透過推特表示,「塞辛斯是位誠實的人。他沒有說錯話。他的回答可以更精確,但顯然不是故意的」。
川普說,整件事是民主黨人因為敗選想保住面子的方法,民主黨人越來越過分。他並說,重要的是非法洩漏機密訊息;「這完全是獵巫」。
川普下午在維吉尼亞州參觀福特號航空母艦時,記者詢問他何時得知塞辛斯與俄國駐美大使曾談話,川普說,「我之前根本不知道」,他不認為塞辛斯需要迴避關於俄國是否介入美選的相關調查。
白宮發言人史派瑟也告訴媒體,塞辛斯無需迴避調查,但塞辛斯仍舉行臨時記者會宣布:「我現在已經決定迴避現在或未來任何關於美國總統競選活動的調查」。
塞辛斯表示,因他的公正性遭質疑,因此諮詢倫理局官員,官員告訴他,因為他參與了川普的競選活動,不該參與相關調查;「因此,我迴避關於川普競選活動的事項」。
民主黨人與部分共和黨人要求塞辛斯迴避關於俄羅斯是否干預美國總統大選的調查;民主黨參議院領袖舒默、眾議院領袖裴洛西等民主黨議員並主張塞辛斯應請辭。
(聯合晚報)
--
美司法部長2會俄使 刻意隱匿
美國川普政府再爆出有官員與俄國大使接觸。《華盛頓郵報》1日報導,司法部長塞申斯去年曾2度與俄羅斯駐美大使基斯里亞克會晤,時間分別在去年7月與9月。但塞申斯今年1月在聯邦參議院的提名聽證會上,卻隱匿這件事。
川普團隊說謊第二人
若華郵報導屬實,塞申斯(見左圖,路透)可能涉及說謊與隱瞞。他也是繼前國家安全顧問佛林之後,川普核心團隊中被揭與基斯里亞克接觸而未據實以告的第2位官員。
華郵報導,塞申斯去年7月及9月8日,曾與基斯里亞克會晤,7月那次是在智庫「傳統基金會」舉辦的會議上;9月則是在塞申斯的辦公室。當時塞申斯身為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資深委員,同時也是川普競選團隊的首席外交政策顧問,正值美國情報部門指控俄國網攻干預美國大選的敏感時刻。但塞申斯從未公開申報上述會面。
民主黨轟隱瞞應下台
今年1月10日參院對塞申斯的任命聽證會上,塞申斯被民主黨議員法蘭肯問到,如果獲知川普競選團隊中有人曾與俄國政府接觸的證據,他會怎麼做?塞申斯答稱,他不知道有這類接觸,他本人也未曾與俄國官員有過任何交流與接觸。
川普風暴華郵再揭祕
法蘭肯說,塞申斯不再適合以司法部長的身分監管司法部和聯邦調查局(FBI)目前針對川普團隊與俄國關係的調查,他應當立即迴避,改由國會任命特別檢察官接手調查。眾院少數黨領袖裴洛西也認為塞申斯「作偽證」,已不適任,應辭職下台。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1日已決定,將就俄國干預美國大選的疑雲進行調查。
塞申斯1日晚間發表聲明,稱外界的指控「不實」,他說:「我從未與任何俄羅斯官員會晤商討競選。」塞申斯透過發言人稱,他在聽證會的回答並非誤導參院,因為在聽證會上被問到川普競選團隊是否與俄國接觸?但他當時是以參議員而非川普競選團隊代理人的身分會晤俄國大使。 上月,川普任命的國安顧問佛林被華郵揭露,上任前隱瞞與俄國大使討論美國對俄制裁一事,導致川普政府陷入風暴,最後辭職下台。
(中國時報)
--
川普團隊與俄接觸 至少還有6人
司法部長塞辛斯被爆去年大選期間與俄國大使基斯里亞接觸,卻未在任命聽證會據實以告。據了解,那段時間除了塞辛斯之外,川普競選陣營至少還有六個人曾和俄羅斯有接觸,其中包括另外兩名與基斯里亞會面的幕僚,川普本人是否知情尚不得而知。另外,民主黨眾議員謝安達2日重批聯邦調查局局長柯米,隱瞞俄國干預大選案的重要調查資訊。
共和黨於去年7月18至21日在克利夫蘭舉辦全國代表大會,提名川普和潘斯為正副總統候選人。7月20日,地方團體「Global Cleveland」舉辦一場專題座談會,共和黨人士和20多位各國大使出席。座談議程結束後,與會者在會場進行非正式交流。
根據主辦單位在社群媒體發布的照片,除了基斯里亞,司法部長塞辛斯、在川普競選團隊主導國安事務的戈登(J.D. Gordon)、國安幕僚佩吉(Carter Page)及費爾斯(Walid Phares)都出席這場活動,現任副國家安全顧問麥法蘭(K.T. McFarland)也在現場。
亦出席該場活動的共和黨華盛頓州代表科蘭(Hossein Khorram)表示,座談會目的在於讓大使和共和黨人交流,「包括俄國大使在內,他們表達對於反恐戰爭及與美國合作的關切,川普陣營並沒有作出任何承諾。」 科蘭強調,會場的對話都是非正式交流。
費爾斯和白宮都沒有回應媒體詢問,不過白宮發布一紙聲明指出:「這是一場為期四天、廣為公開的活動,有20多位使節和數百名參加者,現場沒有任何正式互動,如此含沙射影相當可恥。」
據了解,該場座談會在去年7月25至28日、民主黨於費城舉辦全國代表大會時亦有舉行,民主黨方面稱不便透露與會者名單,但看不出基斯里亞有參加這場活動。
被指曾在不同場合和俄方接觸的川普陣營成員,還包括前競選經理馬納福、前國安顧問佛林等。
民主黨重量級眾議員謝安達(Adam Schiff)2日批評柯米,在調查俄國干預大選案時,扣住重要情資。他在出席柯米對眾院情報委員會簡報的會議後表示:「我會說這個節骨眼上,我們知道的不及FBI的皮毛。」FBI對此不予置評。上月中柯米對眾院舉行機密簡報時,拒絕說明是否將調查當選總統川普與俄國關係,惹得民主黨議員大發雷霆。
(世界日報)
--
脫歐卡關 英上議院要求修正 料下議院將推翻 梅伊堅稱15日啟動談判
英國脫離歐盟法案前天在國會上議院短暫受挫,不過要求修正法案的決議料將遭下議院推翻。英國首相府堅稱,本月15日啟動脫歐機制的時程不變。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榮克前天發表歐盟改革白皮書,提出5種可能發展路線,令人訝異的是出現退回單一巿場的選項;但他仍力促成員國展現遠大抱負,共創區域和平繁榮。
英國上議院前天以358票對256票,通過在啟動脫歐程序法案加入條款,保證英國啟動脫歐程序後,旅英歐盟公民仍能留在英國。在工黨、自由民主黨及執政保守黨少數議員支持下,修正法案的贊成票數遠多於預期。
歐盟允許28個成員國公民在各國之間自由移動,英國一旦脫歐,約300萬住英國的其他27國公民、以及100萬名旅居27國的英國公民前途未卜。英國政府多次重申,在互惠條件下可保證歐盟公民留英權利,但批評者認為,旅英歐盟公民將淪為離婚協議談判籌碼。
工黨發言人海特前天表示,旅英歐盟公民對英國「太珍貴」,他們「必須現在,而非2年或1年後」才知道自己能否留在英國。
修正案決議通過後,法案將退回下議院重新表決,但保守黨議員居多數的下議院料將在13、14日推翻上議院決議。英首相府前天堅稱,預定15日啟動脫歐的時程不變。
保歐盟公民留英權
英首相梅伊(Theresa May)去年10月即矢言,將在3月底前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展開脫歐談判程序,預計2019年真正脫離歐盟。
歐盟執委會主席榮克(Jean Claude-Juncker)前天提出歐盟改革白皮書,將在歐洲議會討論。
可能退回單一巿場
他警告,相對於亞洲崛起,歐洲在全球的影響力正在減弱,呼籲英國以外27個成員國應積極發揮集體力量。他向來積極主張歐盟採行聯邦制,但在白皮書提出的2025年5種可能發展情況中,退回單一巿場、放棄其他政策的統一規範也是其中之一,令觀察家驚訝;此外,歐盟執委會要求成員國討論歐盟未來發展路線,也是前所未見,遭批評未能善盡執委會應負的領導責任。
2025年歐盟可能發展路線
★路線1:維持現狀。執委會決策須克服不同意見,迄2025年將在就業、經濟、歐元等議題上取得長足進展,但在集體國防方面,歐盟會在研發、產業和聯合採購方面合作
★路線2:退回單一巿場。歐盟不再試圖解決歐盟公民移動、國防等議題上的分歧,改由成員國各自達成雙邊協議
★路線3:想要更多的做更多。在國防、國內安全等領域各自形成聯盟,成員國可選擇加入
★路線4:縮減決策範圍但更有效率。強化單一巿場,以及加強數位化等成員國共同研發計劃,在就業等核心領域減少干預
★路線5:一起做更多。承認目前「半生不熟」的歐盟難以應付全球化挑戰,成員國應分攤更多權力、資源與決策,以單一實體參與國際社會,在援助、貿易等領域都扮演全球領頭羊
(蘋果日報)
--
脫歐恐延遲?英上議院要求保障留英歐盟公民權利
英國上議院以385票對256票通過修正案,要求脫歐後保障300多萬居住在英國的歐盟國家民眾的權利。
這項修正意味著脫歐法案必須送回下議院審議,可能被打回票,因為首相梅伊的保守黨擁有優勢。梅伊計畫本月31日前開始脫歐談判。
上院表決前,梅伊表示,啟動歐盟里斯本條約第50條展開二年的談判期時間表不會改變。她告訴國會:「我確實計畫在本月底前開始談判。」
下議院上個月以很大差距的多數票通過這項法案。法案因上院修正送回下院後,下院可以封殺修正條文。
不過法案來回將延後通過的時間,將打擊梅伊的脫歐策略。梅伊原本希望國會下周通過脫歐法案。
英國政府一再表示,只要住在其他歐盟國的英國公民獲得相同待遇,英國準備保障歐盟國家公民繼續住在英國的權益。批評者認為,英國政府把人民當成脫歐談判的籌碼。估計有120萬英國人住在其他歐盟國。
團結或分裂?英國脫歐後…歐盟的5種未來
正值英國即將脫歐、極右派人士質疑歐盟之際,歐盟執委會1日揭示歐盟未來五種可能的出路,希望下周舉行領袖峰會時能進行大辯論,以團結歐洲。
歐盟執委會預見2025年時的歐盟有五種可能性:一如往常的運作;只是一個單一市場;管得較少但更有效率;允許成員國集團以自己的步調前進;或者團結一致做更多的事。
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期待歐盟領袖在9日和10日舉行的高峰會上能討論所謂的「白皮書」。容克說:「這是一個進程的開始,並非結束,我希望能展開誠實和大範圍的辯論。」歐盟公民和非政府組織也受邀參加此一峰會。
英國即將在3月底展開最終可能導致2019年初脫離歐盟的協商程序,但以往沒有成員國脫離的前例可循,讓外界十分擔心。失去英國動搖歐洲前景,此區目前有難民問題急待處理,且遭極端份子攻擊。
容克說,對歐盟前途的辯論應專注在歐盟能做和不能做的事。他告訴歐洲議會議員說:「我們不該(嘗試)說服大家說,我們能召喚日月。如果各國的舉措不足,我們無法生出奇蹟。」他特別指出,歐盟機構無法解決青年失業嚴重之類的問題。
德國和法國外長也發表聯合聲明說,歐盟執委會的想法對辯論有「重要和珍貴貢獻。鋻於歐盟面臨的重大挑戰,不該收斂歐盟公共方案的雄心壯志。」
歐盟執委會官員表示,未偏好上述五種可能性當中的任一種,也可能結合其中數種,或採取完全不同的途徑。
容克1日稍後說,五個點子當中沒有任一種「會成為最終選項。很可能有第六種選擇」。他說自己排除「歐盟沈淪至自由貿易區級別」一途。
許多人士反對讓歐盟管太多,那樣會過度極中權利在未經民選的布魯塞爾官員手中。此外,部分改變可能需要更動歐盟的創始條約
(聯合晚報)
--
英國脫歐時程 延至3月中旬後
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預定3月致函歐盟啟動脫歐申請,但受英國上議院投票要求政府修正退歐提案的影響,啟動里斯本第50條的時間可能延至3月第3至第4周。
英國上議院周三以358票對256票,要求英國政府修正退出歐盟提案,保障目前居住在英國的歐盟公民在英國脫歐後的權益。上議院要求英國政府在啟動脫歐協商的3個月內,提出保障歐盟公民的提案。
英國政府表示對上議院的投票結果感到失望,打算於本月稍晚在下議院扭轉上議院的決定。
梅伊領導的保守黨在下議院擁有多數席次,扭轉上議院的要求機會很高。
英國政府原本預計自3月7日啟動脫歐程序,但國會程序無法在3月13日前結束,這排除梅伊於3月9日赴布魯塞爾出席歐盟高峰會提出通知信的可能。
部分外交官認為,梅伊可能會等到3月18日蘇格蘭國家黨(SNP)的春季會議結束,確認蘇格蘭不會再次舉行獨立公投後,才會致函歐盟。SNP黨魁史特金(Nicola Sturgeon)反對梅伊「硬脫歐」,有意再次舉行公投。
英國大臣曾表示,英國將避免在接近3月25日發出通知函,當日歐盟27國領袖將在羅馬慶祝歐盟60周年慶,1957年同日歐洲6國在羅馬簽定創立歐盟的條約。
此外,就歐盟方面,4月中的復活節假期,和法國總統大選分別於4月23日和5月7日進行2輪投票,皆不利歐盟在4月7日之後舉行高峰會。
據路透社取得的消息顯示,歐盟預計在4月6日舉行27國領袖峰會,回應梅伊的正式退歐通知。峰會日期已獲得證實。
在英國正式啟動里斯本第50條後,歐盟舉行高峰會需要4周的準備時間,2月敲定的峰會日期即是預估梅伊可能會在3月中提出退歐通知。然而英國國會的反對脫歐聲音可能影響脫歐時程。
(工商時報)
--
抗衡俄羅斯 瑞典恢復徵兵
為因應主要來自俄羅斯的全球安全挑戰,軍費預算近年不斷提高的瑞典政府二日宣布取消募兵制,恢復七年前終止的徵兵制,今夏重新上路,役期十一個月,明年和後年預計徵召四千名十八歲以下男女入伍從軍。
根據瑞典國防部長胡爾特奎斯特(Peter Hultqvist)說法,「政府想要有一個更穩定的兵源體系,因為安全局勢已變。」法案已經送入國會,雖然執政的社會民主黨與綠色環境黨是少數執政,但因朝野雙方已有共識,草案有望順利過關;正式生效之後,今年七月一日就會動員一.三萬名一九九九年以後出生的瑞典青年,不分男女,但僅選通過檢測的四千人入伍,並從明年一月一日起透過年度召集加以訓練。
瑞典青年幾乎零失業率,加上軍餉低於民間平均薪資,根據官方調查,每年僅有約二五○○人有意願入伍,低於目標值四千人。瑞典境內已有兩世紀不見武裝衝突,加上多年前評估冷戰以來的徵兵制無法滿足現代化軍隊需求,且已失去前蘇聯的威脅前提,才在二○一○年取消國民義務役制度。
瑞典和接壤的芬蘭都是中立國,國防策略相仿,皆非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集體防衛一員,僅加入北約一九九四年以後為了和非北約成員國發展軍事合作關係而成立的「和平夥伴關係計畫」(PfP)。
實際上,俄國一直阻止瑞、芬兩國加入北約,此事因此成為當地重要辯論議題。但俄國野心近年不斷擴張,不僅一四年併吞原屬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去年還疑似入侵距俄國邊境僅一三四○公里的芬蘭空域,離首都赫爾辛基僅五十公里的芬蘭南部沿海城市波爾沃(Porvoo)曾一天兩度驚見同架單飛的俄國戰鬥機。
中立國未加入北約
眼見俄國進逼鄰國,一三年還曾眼睜睜看著六架俄國戰機模擬來襲卻無力還擊,水域及領空也頻頻遭到侵犯的瑞典因此開始拉警報,除了與美國展開軍事合作,還因俄國已開口提出租港需求,趕緊派兵到波羅的海上的瑞典哥得蘭島駐紮;至於一九九一年冷戰末期還占國內生產總值二.五%的軍費,也從前年的一.一%占比重新拉高。
(自由時報)
--
加菲貓不是公的? 維基百科論戰
網路百科全書「維基百科」(Wikipedia)上週上演一場長達60小時的編輯激戰,兩造人馬爭執的重點並非國家大事或歷史新知,而懶惰、愛吃千層麵,喜歡欺負主人與狗的虛構漫畫角色加菲貓,究竟是公的、母的,還是無性別。
華盛頓郵報1日報導,根據加菲貓作者吉姆.戴維斯2014年時的一段訪談,他認為加菲貓放諸四海皆準,身為一隻貓,「他」不見得是公的或母的,或任何特定種族或國籍,老或少。這段話當時沒引起什麼爭議,但諷刺作家德克薩斯上週根據這段話,上維基百科把加菲貓的性別從公的改成無性別,隨即在全球加菲貓迷間引發一場大戰:從德克薩斯編輯後起算,總計在超過兩天半內,維基百科上的加菲貓性別被編輯了20次,連加菲貓的宗教信仰還一度被改成什葉派穆斯林。
維基百科使用者也在討論頁面上爭論加菲貓的性別,有人堅稱該漫畫中的角色,包括加菲貓自己,總是明確地使用男性代名詞來稱呼加菲貓,還秀出過去的漫畫佐證,如加菲貓飼主老姜曾以「乖男孩」大讚咬著報紙走過來的加菲貓。
加菲貓性別論戰稍後蔓延到社交媒體,有人忙著找答案,有人覺得根本是胡鬧;但也有不少人思索研究戴維斯當年那段話的含義—儘管戴維斯強烈暗示加菲貓無性別,但卻用男性代名詞he來稱呼加菲貓。
最後定調是公的 原作者背書
加菲貓的性別最後在維基百科上被定調為公的,證據是四段加菲貓漫畫,包括1979年的一段獸醫說加菲貓「他太胖了」。但這還是沒有解決加菲貓的性別疑雲。加菲貓作者戴維斯2月28日向華盛頓郵報證實,加菲貓是公的,女朋友名叫艾琳;看似不太甘心的德克薩斯質疑,那戴維斯之前的訪問內容又是怎麼回事,還說希望有機會能問問戴維斯。
(自由時報)
--
大馬取消北韓免簽 驅逐落網嫌犯
調查金正男遇刺案的馬來西亞檢察總長阿班迪二日證實,三日將釋放北韓男子李正哲,並驅逐出境。李某是全案至今為止,唯一被捕的北韓人,警方還在追緝七名北韓籍涉案者。同時,馬來西亞宣布自六日起取消北韓民眾入境免簽待遇。
由於本案的四名主嫌尚未落網,造成警方調查與搜集證據沒有進展,因此只能在李某的延長扣留令屆滿後釋放他。李正哲在金正男遇刺的四天後,即二月十七日在吉隆坡被捕。他所持的工作簽證已在二月六日截止,現在是非法居留。
被指是製毒專家的李正哲,案發時沒有被機場的閉路電視拍到;二名女嫌落網後都聲稱不認識他,調查也顯示他和女嫌之間不曾有直接聯繫。
警方消息指出,逮捕李正哲是根據機場閉路電視拍攝到一輛曾經載送北韓籍嫌犯的轎車車牌,而找到了他,因為李正哲是車牌主人。但李正哲落網後,聲稱車子不見了,堅稱不認識四名已潛逃出國的主嫌,也不認識這兩名女嫌。
北韓前常駐聯合國副大使李東一現為北韓代表團發言人,二日在北韓駐馬國大使館外召開記者會,表示已與馬國當局會談,議題主要涉及移交死亡的北韓男子遺體、釋放被捕北韓公民以及發展北韓與馬來西亞兩國友好關係等。李東一說,死亡男子有心臟病史,其死因很可能是心臟病發所致。
李東一說,如果有關方面認為使用了VX神經毒劑,相關樣本應該提交給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確認後,調查誰製造這種化武、誰帶入馬來西亞以及由誰交給兩名女嫌。
(聯合報)
--
大馬取消北韓免簽 提醒莫恣意妄為
大馬副首相阿末扎希今天(2日)宣布,將從3月6日起取消對北韓人免簽證措施。他提醒北韓使節,不要利用大馬當成較勁平台,視為他們曾愚弄的國家之一,可恣意妄為。
大馬媒體中國報引述副首相阿末扎希(AhmadZahid Hamidi)的話說,所有前來馬來西亞的北韓人從6日起必須要申請簽證。
阿末扎希指出,這項措施最主要是基於大馬國人的安全考量。馬來西亞會嚴正執法,確實保障國人的安全。
星洲網報導說,阿末扎希提醒北韓的外交官,不要把大馬看成是他們曾經擾亂過的其他國家。
大馬媒體報導說,馬來西亞和北韓是在2000年4月20日簽署協議,協定就1個月以內的短期訪問,實施部分性免簽證制度。大馬也是全球唯一一個不需要簽證即可前往北韓的國家。
(中央社)
--
雅虎被駭檢討 執行長紅利沒了
雅虎表示,調查顯示雅虎二○一三和一四年兩起數億用戶被駭事件,相關主管未即時處理,公司因此蒙受三點五億美元損失。執行長梅爾將被罰不得領取數百萬美元年度紅利和配股,雅虎法律總顧問貝爾也辭職負責。
(聯合報)
--
雅虎CEO減薪 為被駭負責
雅虎周三表示,2014年雅虎網站被駭後,執行長梅爾(Marissa Mayer)及其他高層未能確實調查案情並了解事情嚴重性,因此董事會決定取消梅爾去年現金獎金做為懲處,而梅爾也自願放棄今年股票獎金以示負責。
根據梅爾先前發出的內部信件,梅爾年度目標現金獎金為200萬美元,但實際金額依業績達成度而定。另據雅虎與梅爾簽訂的聘書,梅爾年度股票獎金價值至少1,200萬美元。
雅虎當初在去年9月公布,2014年雅虎網站曾遭駭客入侵,造成超過5億名用戶個資外洩。當時雅虎董事會便指派獨立委員會調查事情始末。
董事會於周三提交政府的調查報告中表示:「雅虎管理團隊未能確實盡到溝通、管理、調查及呈報的職責,以致高層在2014年網站被駭後處理不當,也未了解事情嚴重性。」
董事會調查發現,2014年雅虎多位主管及律師察覺駭客利用雅虎帳戶管理工具入侵網站。當時雅虎曾通知26名被駭客鎖定的用戶,並通報執法單位。然而,雅虎主管及律師卻未意識到事情嚴重性,雖然掌握足夠資訊卻未徹底調查案情。
梅爾自稱在去年9月才得知2014年網站被駭,但董事會質疑雅虎資安部門未即時將證據呈報上級,也未清楚說明網站被駭的影響範圍,才使高層疏於調查。
董事會也不排除相關部門在當時刻意隱瞞實情。
去年正值雅虎與威瑞森電信(Verizon)洽談核心事業出售案之際,而網站被駭消息在當時曝光不僅導致雙方重新談判收購條件,最終更使雅虎核心事業降價3.5億美元,因此梅爾受到董事會懲處也在外界意料之中。
(工商時報)
--
任天堂新機上市 一場豪賭
任天堂最新遊戲機Switch訂於3日上市,目標是統合整個掌上型和家用型遊戲機市場,這將是任天堂近年來最大的一場賭注。
為了以Switch拓展新領域,任天堂將這台遊戲機的研發主控權交給三名軟體經驗大過硬體的製作人。創造出超級瑪利歐或遊戲機Wii的任天堂知名資深製作人宮本茂、竹田玄洋等人,都沒有直接參與Switch的開發工作,凸顯任天堂想讓Switch與前幾代遊戲機有所區隔的企圖心。
和Wii遊戲機一樣,任天堂想用Switch在那些不重視遊戲機速度或華麗度、較重視遊戲體驗改變的消費者身上賭一把。Switch基本上就是台搭載無線搖桿、可隨處玩的平板,玩家可一個人坐在公園玩或接上客廳電視玩。這種多功能將為更多創意遊戲開啟一扇門,因而有機會與Sony的Play Station、微軟Xbox,和多到氾濫的手機遊戲做出區隔。
然而,任天堂這個策略的風險很高,投資人也正擔心這點。任天堂去年10月中首次公布Switch概念至今,股價已跌11%。
這回任天堂面對的挑戰是,人們已習慣用手機和電視玩遊戲,讓人懷疑任天堂是否能為結合這兩種遊戲方式的體驗找到市場。Switch主打讓人面對面玩遊戲,也與今日主流的線上多人遊戲和串流遊戲牴觸,這兩種遊戲方式更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遠距數位互動。
不過,玩家們倒是高度期待這台遊戲機的到來。一些試玩評論已在熱烈讚揚Switch的電視模式和攜帶模式切換十分順暢。有些則稱許任天堂這次的黑灰色外殼設計很「大人取向」,不像過去遊戲機長得就像玩具。
(經濟日報)
--
CNN又挨轟 俄官員斥:別再散播假新聞!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再度挨轟是「假新聞」,這次開罵的人是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沙卡洛娃(Maria Zakharova)。
沙卡洛娃2日拒絕回應CNN關於「俄羅斯大使在美從事間諜活動」的提問,並要求這家新聞機構「別再散播謊言與假新聞」。
CNN記者2日參與了沙卡洛娃在莫斯科召開的每周新聞簡報會。CNN日前在報導中引述「美國情報局官員」的消息來源,將前俄羅斯駐美大使基斯利亞克(Sergey Kislyak)形容為「高級間諜」,在美從事諜報與招募活動。
CNN記者在簡報結束後就間諜指控採訪沙卡洛娃,但她拒絕認真討論此議題。沙卡洛娃表示:「CNN指控他(基斯利亞克)是俄羅斯間諜,負責招募間諜...我的天哪!」
雖然CNN記者澄清,這番指控是由某位情報局官員提出,沙卡洛娃仍悍然表示「拜託,別再散播假新聞了,這是我給CNN的建議」,說完後便直接走人,不再接受訪問。
CNN去年因未經查證即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前往俄羅斯召妓的傳聞,而被川普怒斥是「假新聞」。
(經濟日報)
--
俄軍奧援 敘利亞政府軍奪回巴邁拉
俄羅斯與敘利亞軍方表示,由俄國噴射機支援的敘利亞部隊,今天自伊斯蘭國(IS)手中收復歷史古城巴邁拉(Palmyra),再次重創IS聖戰士。
法新社報導,敘利亞部隊在盟友俄羅斯的空襲與地面部隊支援下,在沙漠激戰數週後兵臨巴邁拉。
敘利亞6年內戰期間,綠洲古城巴邁拉數度易手,並成為IS在其控制區恣意破壞無價文化遺產的象徵。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在莫斯科告訴各大新聞通訊社,國防部長蕭依古(Sergei Shoigu)已將收復巴邁拉的消息稟報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
總部設於英國的監督團體「敘利亞人權瞭望台組織」(Syrian Observatory for Human Rights)表示,IS聖戰士已完全撤離巴邁拉,但在撤退前不久於數個地區佈雷。
敘利亞人權瞭望台組織的負責人拉曼(Rami AbdelRahman)說:「敘軍仍在清除雷區,還沒有散布進全城。」
(中央社)
--
戰火助孕 烏克蘭槍林彈雨卻現嬰兒潮
烏克蘭政府軍控制下的東部火線城市阿夫傑夫卡(Avdiivka)飽受戰火蹂躪,就在槍林彈雨聲中,奧蕾娜.高巴托娃生下她的第三個孩子。
法新社報導,40歲的高巴托娃(Olena Gorbatova)假裝屋外的攻擊只是為了慶祝她生下女寶寶米若絲拉娃,藉此讓自己保持平靜。「米若絲拉娃」(Myroslava)在俄語和烏克蘭語的意思是「將榮耀歸於和平」。
高巴托娃在戰事下的生產並非特例。二月初,就在戰火奪走數十條生命的同時,阿夫傑夫卡也出現迷你嬰兒潮。醫生說,這是因為人們在壓力下會想做愛做的事,以及壓力導致女性荷爾蒙的改變。
婦科醫生柯蒙申科(Svitlana Khomchenko )告訴法新社,在這個破敗而部分廢棄、人口不到2萬的城鎮,「近年來,我們為一些年逾40歲的婦女接生過」。
柯蒙申科說:「這些家庭多年來一直嘗試生育卻不成功。一些原本被認為不能生育的夫婦現在卻有了孩子。」
「結果就是,壓力成為成功的條件。」
戰爭迷霧(fog of war)意味沒有實際科學研究可以解釋,為何遭逢災禍打擊時,伴侶之間會有更多性事,以及為何婦女似乎更容易受孕。
柯蒙申科僅引用了她既有的統計數字。
戰事開始降臨的2014年,阿夫傑夫卡有45名婦女生產,2016年則有110個新生兒出生。這個數字幾乎是2014年的兩倍,而且許多當地民眾為避難已逃往這個前蘇聯國家其他地方。
(中央社)
--
茲卡遺毒 染病孕婦生畸形兒機率高20倍
美國衛生官員表示,去年感染茲卡病毒的孕婦生出具有先天缺陷嬰兒的機率,較在這種病毒擴散前生產的孕婦高出20倍。
法新社報導,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研究人員利用來自3間美國登記處資料,比較2015年茲卡疫情爆發前,與2016年感染茲卡病毒媽媽們的分娩結果。
這些缺陷包括畸形小頭,以及頭蓋骨發育不全、神經管缺陷與其他腦部或眼部異常。
這份研究發現,2013年至2014年間,每1000個新生兒中,只有約3人會出現這類缺陷;但在2016年感染茲卡病毒孕婦的孩子中,每1000名就有約60個嬰兒或胎兒出現缺陷。
茲卡病毒也導致48%的受感染女性流產,66%早產,胎兒發育早期也經常患有神經管缺陷或其他腦部缺陷。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去年12月發表的另1項研究也顯示,懷孕3個月內而感染茲卡病毒的孕婦,生缺陷兒的機率高出11%。
(中央社)
--
3D支架加幹細胞 科學家造出老鼠胚胎
英國科學家使用1個3D支架和2種幹細胞,首次創造出類似老鼠胚胎的構造。這項研究能增進科學家對哺乳類動物最初發育階段的瞭解。
劍橋大學研究團隊表示,雖然人工胚胎近似真實胚胎,但不可能進一步發育成健康的老鼠胎兒。研究結果刊載於「科學」(Science)期刊。
但在研究目的上,科學家得以展現人工胚胎和正常胚胎的發育模式如何相同,因為幹細胞自我組織的方式相同。
主導這項研究的劍橋大學生理、發育與神經科學系教授澤妮斯卡-高茨(Magdalena Zernicka-Goetz)指出,以老鼠細胞進行研究成功,應能為以人類細胞進行的類似研究鋪路,有助於科學家克服人類胚胎研究的一大障礙,亦即胚胎短缺。
(中央社)
--
真猛瑪象滅絕前生怪毛 基因崩壞惹的禍
研究人員今天表示,地球上最後一批真猛瑪象(woolly mammoth)慘遭遺傳疾病折磨,因而失去嗅覺、避開同伴、甚至有異常光滑亮毛。
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報導,研究人員分析這種已滅絕的動物古代DNA突變得出結論,顯示最後一批真猛瑪象死絕之前,牠們DNA出了許多差錯。
了解真猛瑪象末日光景,有助現代瀕臨絕種生物與數量少的瀕危動物保育,例如貓熊、山地大猩猩及印度象等。
法新社報導,真猛瑪象曾是北美和西伯利亞最常見的草食動物之一,但遭遇狩獵壓力日增和氣候暖化威脅。牠們3700年前從地球上消失。
研究人員分析歷來發現已知是最後一批真猛瑪象其中1隻的基因組,其標本來自西伯利亞北岸外的蘭格爾島(Wrangel Island),距今約4300年。
他們對照更久之前、距今約4萬5000年的標本,來自一個數量更多、更強健的族群。
研究共同作者、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羅傑斯(RebekahRogers)說:「我們難得有機會一窺單一物種數量下滑『之前』與『之後』的基因組狀況。」
研究人員發現,來自島上的真猛瑪象有害的基因突變,多過大陸上的那隻猛瑪象,後者的生育同伴充足且具多樣性,族群健康許多。
他們發現,部分基因缺陷可能導致這些動物遭遇胃腸問題,甚至可能導致較為光滑的皮毛,恐怕變得更難抵禦低溫。
研究結果刊登在「公共科學圖書館遺傳學期刊」(PLOS Genetics)。
(中央社)
--
貿易紛爭 美不甩WTO裁決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1日向國會提交川普政府的首份貿易政策報告,《總統2017年貿易政策》報告中載明美國將會捍衛貿易政策主權,貿易爭端的解決不受制於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裁決,若出現不利美國的裁決時,將以美國國內法為優先。
日媒發自華盛頓的報導指出,川普政權的貿易政策基本方針優先事項包括:1、透過貿易政策維護美國的國家主權;2、嚴格執行美國《貿易法》;3、為促使他國開放市場,動用一切手段;4、開始與主要國家簽署新的貿易協定。
有關WTO的爭端解決程序,報告中指出,WTO專家的裁決若與美國的主張相左,將不會原封不動地遵守,而將重視美國國內法,也不會自動改變美國國內的法律制度和商業慣例。
報告同時指出,由於貿易夥伴國的高關稅和出口補貼,使美國產品失去競爭力。基於WTO準則,以往反傾銷關稅等效果薄弱,故擬啟動美國貿易法的「301條款」,針對不公平貿易對象國採取徵收懲罰性高關稅等制裁措施。
報告中指出,將透過雙邊貿易協定談判,進一步要求主要貿易國開放市場。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為與日本等TPP參加國展開雙邊談判闢了道路。
(工商時報)
--
西班牙3人 共享普利茲克建築獎
西班牙3名不為人知的建築師艾蘭達、皮傑姆與維拉爾塔,2日以深植地方生活環境的現代建築作品,榮獲富有建築界諾貝爾之稱的普利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一改過往該獎項由知名建築師稱霸的局面。
3名同窗 合作30年
法新社報導,外界認為,評選單位捨棄以往稱霸普利茲克獎的知名建築師,轉而支持艾蘭達(Rafael Aranda)、皮傑姆(Carme Pigem)和維拉爾塔(Ramon Vilalta)建築師三人組「土生土長」的理念。三人本身是同學,畢業後合組工作室,已在家鄉加泰隆尼亞(Catalonia)奧羅特(Olot)合力耕耘30年。
本土理念 脫穎而出
普利茲克建築獎聲明說,在全球化世界,人們逐漸憂心「我們將失去地方價值、地方藝術與地方習俗」,「艾蘭達、皮傑姆與維拉爾塔告訴我們,兩者兼顧是有可能的」,「他們幫助我們以最美麗、最具詩意的方式看見,這項問題的答案並非只能『單選』,至少在建築領域,我們能嚮往兩者兼顧。我們的根深植原地,而我們的雙手能擴展到世界上的其他角落之外。」
這組建築師最富盛名的作品包括西班牙里拉劇院(La Lira Theatre)公共空間,以及法國西南部羅德(Rodez)蘇拉吉斯博物館(Soulages Museum)。
這是普利茲克建築獎第2次將獎項頒給西班牙建築師,也是首次由3人共享殊榮。
(世界日報)
健康
皮膚狂冒脂肪瘤 恐患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心血管發病率增20倍
若年紀輕輕皮膚長出一顆顆的脂肪瘤,應及早就醫抽血檢查,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葉宏一醫師表示,罹患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患者,因體內膽固醇濃度過高,容易在手肘、膝蓋、腳跟等部位長出脂肪瘤,心血管疾病好發率也是一般民眾的20倍,早期確診積極用藥才有助控制病情。
葉宏一醫師表示,一般人血中的膽固醇濃度約落在130~200mg/dL間,不過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患者,血液膽固醇濃度可能飆高到400~500mg/dL,在馬偕醫院院內門診觀察,每個月抽血檢測至少可發現約170~180名患者,若病程嚴重就容易冒出一顆顆的脂肪瘤,需要使用控制膽固醇的藥物才有助減少日後心血管疾病好發機率。
【先了解】遺傳基因疾病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是家族性遺傳疾病,因患者基因突變影響膽固醇的代謝機制,總膽固醇飆高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受體也無法正常運作。
心血管風險增
膽固醇過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因子,因膽固醇濃度高易讓血管堵塞,造成中風、心肌梗塞等致死率高的疾病。
【這樣做】先抽血檢查
如果父母有罹患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子女遺傳此病的機率高達50%;另外,像有早發性冠狀動脈疾病的民眾,也要及早抽血檢查,看膽固醇是否超出標準,若發現異狀,也應及時就醫檢查。
需積極用藥
除定期抽血檢測血脂,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應遵照醫囑使用口服膽固醇吸收抑制劑,由於是基因影響膽固醇代謝,患者需終生服藥,並配合飲食控制與運動,降低膽固醇攝取與增加膽固醇消耗。
【醫師說】
若口服藥物仍未達控制膽固醇標準,現在也有單株抗體PCSK9抑制劑,注射後可有效降低膽固醇濃度。
(蘋果日報)
--
年輕人猝死 原因出在這裡
一位30多歲的工程師,因為腦出血緊急送醫,最後仍然回天乏術,原來是他有高血壓,但自己竟然完全不知道。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俊立醫師表示,不要以為這只是個案,事實上有半數以上的高血壓患者不知道自己健康出問題,大多數都是30多歲的年輕人,常常是因為頭暈去看醫師,結果一檢查才發現血壓高到嚇死人。
林俊立醫師表示,以前都覺得中老年人才有高血壓,但現在年輕患者相當多,所以建議30歲時就要開始定期量血壓,然後頭暈、臉紅時,不要輕忽,趕緊量一下血壓看看是否正常,別小看這個舉動,這可能正是你逃脫死神魔掌的關鍵喔。
(蘋果日報)
--
每日看電視2小時 兒童肥胖風險增
兒童看電視時間長短,竟然與體型有關係!
最新一期《台灣公共衛生雜誌》發表一篇研究指出,學齡前兒童每日看電視時間大於2小時者的肥胖風險是看電視時間少於1小時者近2倍,建議家長要管控孩童每日使用3C產品的時間,以不超過2小時為宜。
參與研究的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麻醉學科副教授廖建彰表示,研究團隊在2015至2016年,針對全台各地共54家幼兒園的2至6歲學齡前兒童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含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與生活型態。再進一步探討台灣學齡前兒童觀賞電視時間的相關因素及其對肥胖的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全部3492名學齡前兒童的肥胖盛行率為12.6%、每日看電視時間平均為92.7分鐘,而每日看電視時間大於2小時者,肥胖風險是看電視時間少於1小時者近2倍,且每增加30分鐘,肥胖風險也會再提高1成,由此推論,學齡前兒童的電視觀賞時間與肥胖有關。
久坐不動零食又吃個不停
廖建彰說,學齡前兒童看電視時,容易久坐不動,並且經常會搭配零食吃個不停,甚至連三餐也一樣坐在電視機前,造成消耗熱量減少、攝取熱量卻增加,因此肥胖就找上門。
此外,若長時間將焦點放在電視上,也會導致從事運動或其他戶外活動的時間縮短,反而不利於均衡發展。
廖建彰也提及,不少孩童會在睡覺前持續看電視,不只影響入睡,也可能因為內容驚悚而導致夜晚做惡夢、睡眠品質下降,進而連帶影響生長發育。
不過,現在「3C保母」幾乎無所不在,廖建彰說,去年已完成一份新的後續研究,就是針對學齡前兒童除了電視外,還有使用電腦、平板、手機的時間進行調查,再探討對於健康的影響,初步發現孩童的入迷程度更深,更需要憂心,其他資料則尚在彙整中。
廖建彰強調,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兒童每日看電視不宜超過2小時,他個人則認為,應該是電視、電腦、平板、手機等3C產品的使用時間,加起來以2小時為限較佳。
(自由時報)
--
兒童每日看電視超過2小時 肥胖風險加倍
小孩普遍喜歡「看電視」,根據研究發現,觀看電視時間愈長,孩童肥胖風險愈高。每天若看電視超過2小時,比觀看低於60分鐘者,肥胖風險加倍。
台灣公共衛生雜誌第36卷第一期刊載「台灣學齡前兒童電視觀賞時間的相關因素及其對肥胖之影響:一項橫斷性研究」,研究在2015到2016年,以系統隨機抽樣方式,對全台灣共54家幼兒園的2至6歲學齡前兒童進行問卷調查。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助理教授廖建彰受訪時表示,研究結果發現,在3492名學齡前兒童中,肥胖盛行率為12.6%,每日電視觀賞時間平均為1.5小時。
廖建彰說,相較於電視觀賞時間小於60分鐘的學齡前兒童,電視觀賞時間超過2小時的學齡前兒童肥胖勝算比為1.90,肥胖風險增加近2倍,且每增加30分鐘的電視觀賞時間,學齡前兒童肥胖的風險也增加1成。
研究結論表示,台灣2到6歲學齡前兒童的電視觀賞時間與肥胖有關。
廖建彰分析,小孩看電視愈久愈容易胖,可能跟孩子觀看電視時,不只是看電視,也會一邊吃零食;看電視時間多,戶外活動就少,活動量也會變少;且如果看電視時間太長,也會壓縮到睡眠時間,睡眠不足會影響生長激素分泌,也會增加肥胖問題。
根據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孩童每日觀看電視時間不要超過2小時。廖建彰表示,研究顯示,兒童每日觀看電視時間為1.5小時,但有1/3的孩子看電視時間超過2小時,他們的肥胖風險會增加。
廖建彰表示,應重視兒童肥胖問題,如果小時候就胖,長大後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比一般人高10倍。建議晚上9時以後就不要讓孩子看電視,避免影響睡眠、內分泌。
他也說,衡量小孩有沒有肥胖,可以用身體質量指數(BMI),但跟成人的標準不同,要跟同齡、同性別、同身高的孩子比較,如果在前5%以內,就是有肥胖問題,可以去小兒科就診諮詢。
(中央社)
--
愛看電視 小時候胖 長大更胖
少子化,每個孩子都是寶,也容易放任孩子電視看到飽。北醫研究指出,兒童一天看電視超過2小時,肥胖的風險是一般兒童的2倍,且每增加半小時,風險增加10%。小時候胖,長大成人也容易胖,尤其罹患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更大增4倍,父母應注意減少兒童看電視的時間。
北醫醫學系副教授廖建彰與國立體育大學博士張鳳菊共同進行「台灣學齡前兒童電視觀賞時間的相關因素及其對肥胖之影響」研究,研究於2015至2016年以系統隨機抽樣方式,針對全台54家幼兒園2~6歲3492位學齡前兒童進行問卷調查,內容包括社會背景資料、身高、體重及生活型態等,研究結果刊登於最新一期的「台灣衛誌」。
研究結果發現,學齡前兒童肥胖盛行率為12.6%,每日電視觀賞時間平均為92.7分鐘。進一步分析,看電視時間與體重成正比,每天看電視2小時的兒童,肥胖率是一般幼童的2倍,且多看30分鐘,肥胖風險就增加1成。
廖建彰表示,看電視時間長的兒童,不僅坐著不動,且手、嘴會容易抓零嘴吃個不停,很容易就造成肥胖,值得注意的是,國內2~6歲兒童平均看電視時間為92.7分鐘,較國外平均80分鐘高,不少學童到了睡前還在看電視,不僅睡眠時間短,也會影響到品質,進而使得內分泌失衡,造成肥胖。
除了電視,兒童使用平板、手機的情況也十分普遍,許多兒童一玩手機或平板電腦就是2、3小時,電視加上3C產品的使用時間更為可觀。廖建彰建議家長,嚴格控制孩子看電視及使用3C產品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2小時,降低肥胖風險,也保護視力。
(中國時報)
--
小蘇打粉去粉刺? 醫斥︰洗馬桶的拿來洗臉
網路流傳「便宜去黑頭粉刺妙方」,其作法為「以食用級小蘇打粉以1:10加水比例混合,敷貼鼻頭及臉上」。據稱,這樣做「能夠酸鹼中和,溶解頑固粉刺」。但醫師駁斥指出,這根本是把洗馬桶的清潔劑拿來洗臉,太過刺激而且無效。
值得注意的是,醫師提醒,或許能清除掉表面開口粉刺,但毛孔裡的粉刺仍完好,還會破壞正常皮膚,造成乾澀、脫皮、紅疹,甚至變敏感性肌膚或細菌感染。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醫師賴柏如指出,粉刺生成是皮膚代謝,角質脫落不完全,堆積在毛孔裡,而小蘇打為碳酸氫鈉,為弱鹼性,但皮膚是弱酸性。想要用小蘇打粉加水去溶解粉刺,是不可能的,就算學理上說得通,但也僅止於表面粉刺,對於去除深層或閉鎖性粉刺則完全無效,等於沒用。
台中榮總皮膚科醫師阮昭奎說,化學式中,酸鹼中和是產生水和熱能,小蘇打粉加水可能溶解表面粉刺,但太強烈了,反而會破壞正常皮膚的屏障,使用幾次後,皮膚就會變成敏感性肌膚;賴柏如也說,這會造成皮膚蛋白質變質,也無法保水,易起紅疹,反而變成花花臉。
究竟角質代謝不正常、皮脂分泌過多,容易有粉刺困擾者該怎麼做?賴柏如強調,臉部清潔、卸妝一定要做好,除了生活作息正常、多運動加強新陳代謝,也可購買市面含水楊酸A酸、杜鵑花酸的清潔產品,因其通過政府法令,在一定濃度下,安全又具親脂性可進到毛孔溶解角質;阮昭奎說,選擇弱酸性洗面乳也能溶解毛孔外角質。
至於手指或青春棒擠粉刺,不注意可能感染變痘痘,至於妙鼻貼、深層海泥等方法,賴柏如認為,只能暫時清除或效果有限,如果真的對於粉刺不斷生成很困擾,可請皮膚科醫師找出原因或開藥加強代謝。
(自由時報)
--
輕忽腸病毒 2歲童心肌炎險送命
腸病毒也會引發心肌炎!
一名健康的2歲女童,因發燒1天喉嚨痛至急診報到,診斷發現咽喉已出現紅腫及數顆水泡,雖精神活力尚可,心跳速度卻呈現緩慢且不規則,進一步檢查確診為腸病毒引起的疱疹性咽峽炎合併心肌炎,緊急住院治療。
北市聯醫忠孝院區小兒科醫師吳佩圜表示,急性心肌炎是指心臟肌肉發炎,引起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症狀,若未妥善處理,短時間內就會惡化,甚至有猝死的疑慮;若是猛爆性心肌炎,死亡率更可達70%。
醫師聽診發現,女童心跳每分鐘僅50至90下,低於正常人標準的100下,心電圖檢查顯示,「房室」出現「第二度莫氏I型房室傳導阻滯」,導致心臟無法順利傳遞訊號,出現急性心律不整,讓心跳聲忽快忽慢。
因腸病毒引起的急性心肌炎尚無藥物可做治療,醫師先以支持性療法治療女童,住院3天才順利退燒,1個月後再做心電圖檢查,已無心律不整等症狀出現。
吳佩圜解釋,腸病毒有60多種病毒型態,會引起多種不同症狀,嚴重時會引發急性心肌炎、腦炎、腦膜炎、急性肢體麻痺症候群、結膜炎等重症,且約有9成重症病例是發生在5歲以下幼童。
吳佩圜說,急性心肌炎常與病毒感染有關,尤其是腸病毒中的「B族克沙奇病毒」,早期症狀會出現嘔吐、臉色蒼白、心跳急促等症狀,病情進展速度極快,但因心肌炎症狀不具特異性,許多人常誤以為是一般感冒。提醒父母,應多注意孩童變化,若出現不尋常症狀,應盡早就醫。
(自由時報)
--
精神醫療進步 思覺失調症住院率下降
台大公衛學院昨發表最新研究指出,經由健保資料庫分析,1998年至2007年的10年之間,我國思覺失調症(舊稱「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住院發生率降幅高達48%,在盛行率維持約千分之3未改變的情況下,代表因為病情惡化而必須住院的病人日益減少,是國內精神醫療進步的象徵。
新光醫院精神科兼任主治醫師江芝林為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在台大公衛學院院長陳為堅的指導下,利用健保資料庫探討我國思覺失調症患者首次住院發生率的歷年變遷。
江芝林指出,住院是一個病情嚴重度的指標,以思覺失調症來說,通常發病時間是17、18歲的青春期到20、30歲的青壯年,正值生產力時期,隨著每次發作,生活功能會逐漸降低,嚴重則出現自傷、傷人行為,或是門診已難以照護的程度,就會建議住院治療,估計每人每年直接及間接的社會支出至少約60萬元。
礙於檔案限制,研究時間從1998年至2007年,結果發現思覺失調症首次住院發生率從10萬分之35.6下降至10萬分之18.7;陳為堅更補充,早期思覺失調症患者門診診斷後,到住院的間隔約1.7年,後期則延長至2.7年,顯示醫療品質提高。
台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科名譽教授胡海國解釋,思覺失調症約7成屬於先天性的因素,造成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失調影響運作,另有3成則是在母親懷孕期間因為胚胎受到病毒感染,或是其他外力撞擊導致腦損傷等。
胡海國強調,早期患者會出現幻聽、人際關係敏感度變高的情形,例如別人多看自己一眼,就覺得被瞪,或是別人在罵人,也認為是影射自己,進而出現有人要害自己的念頭,提醒一開始患者本身會察覺身體不對勁,但若放任不理,時間一久,會認定自己的感覺都屬真實,甚至能夠說出一大篇道理來印證,屆時病識感降低,接受治療意願就會下降,呼籲把握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江芝林也說,思覺失調症患者及早接受治療、獲得控制,仍有不少恢復正常生活的案例,因此不用擔心。
(自由時報)
--
藥比糖果便宜?健保下月再砍7000逾項藥價
健保砍藥價議題屢掀討論,甚至有醫界質疑藥品可能比糖果還便宜。衛福部健保署日前公布今年度藥價調整,共有7331項藥品調降、332項藥價調升,平均調幅約3.5%,估計可減少健保藥費57.1億元,調整後藥價下月起生效。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施如亮表示,為減少藥價差與節省醫療支出,自2013年起試辦「藥費支出目標制」,也就是健保會依照前一年醫院與藥廠的實際交易價格,以及利潤空間進行調整,去年藥費支出金額超出目標值額度為57.1億元,因此依法進行調價。
本次調降單價前5名主要是癌症用藥,調整前後落差最高的是「益樂鉑定注射液」,調降金額達1308元,其次是「諾雷德持續性注射劑10.8公絲」、「輝克癒蘇注射劑6公絲/公撮杏輝”」、「『永信』伏摩素注射液」、「欣沛方注射液6毫克/毫升」;其餘常見的三高用藥與部分慢性病用藥也都有見調降。
施如亮說,因癌症不斷有新藥推出,競爭比較多,加上部分原廠藥專利過期,因此會在保留廠商利潤空間的狀況下調降藥價,並撙節資源,將省下的金額用於新藥給付或放寬給付規定,如先前擴大B肝藥物給付規定等。
此外,因應藥品同品質、同成分、同價格的三同政策,因此調升部分用藥的價格,而單價調升最高的前5名也多是癌症用藥的學名藥。
施如亮說,為兼顧藥品合理成本,已設定藥價調降下限,除原有的錠劑或膠囊劑、栓劑、口服液劑、輸注液等保障1到25元外,今年新增1000毫升以上之大型輸注液為35元;含青黴素類、頭孢子菌素類抗生素及雌性激素注射劑為25元;眼科製劑為12元,其中一日以內用量包裝眼藥水為4元;軟膏或乳膏劑為10元。
另某些藥物調整價格後價格甚至低於1元,簡直比糖果還便宜,施如亮解釋,是因指示用藥依健保法本來就不在健保給付範圍內,因此未設定藥價調整下限。
施如亮強調,健保逐年引進新藥,醫療費用成長是必然趨勢,本次藥價調整可緩和藥費支出的成長,調整效益除可運用於支付如癌症、重大疾病、罕病、老化引起疾病新藥及適應範圍擴大。
(聯合報)
--
健保7千藥品4月降價 癌症藥降最多
健保署今天公布,排除必要藥品及罕病用藥,4月1日起將調降藥費57.1億元,共計調升322項,調降7331項,平均調幅約為3.5%,單價調降前5名以癌症用藥為主。
健保自民國88年起,每1至2年進行依市場價格調整藥價,102年起試辦「藥費支出目標制」,每年依照前一年醫院與藥廠的實際交易價格,以及利潤空間進行調整,以節省不必要的藥費支出,進而用於放寬其他用藥規定、提供更佳的醫療處置給付等,並且可以避免藥價支出持續增加。
衛福部中央健保署今公布藥價調整結果,106年調降藥費金額為新台幣57.1億元,調幅為3.5%,調降單價前5名主要是癌症用藥,調整前後落差最高的是「益樂鉑定注射液」,調降金額達1308元,其次是「諾雷德持續性注射劑10.8公絲」、「輝克癒蘇注射劑6公絲/公撮杏輝”」、「『永信』伏摩素注射液」、「欣沛方注射液6毫克/毫升」。
此外,民眾常用的健保藥物前3名都在降價之列,其中降膽固醇「冠脂妥」從22.7元降到20.9元,防中風及心肌梗塞的「保栓通」從45.4元降到42.4元,降血壓藥「脈優」則從6.4元降至5.7元。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施如亮表示,部分藥品因過了專利期而降價,節省的錢將用於新藥或擴大給付對象。她強調,這次跟以往不同,把部分藥品設了「停損點」不會降到大家都無法接受的程度,希望廠商有利潤可以用於新藥研發上。
健保藥費降57億 專家憂患者被換藥
健保署今宣布,4月起調降藥費新台幣57.1億元。專家說,很多醫院靠藥價差賺錢,擔心降價患者恐被換藥;醫界認為,健保已很便宜,呼籲輕症、非必要藥品等指示用藥應讓患者自費。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副執行長朱顯光表示,很多醫院靠著藥價差貼補收入,健保若調降部分藥價,醫院也能用換藥因應,不少病人因此被迫換藥,或院方不願提供降價藥,導致好的藥品被「劣幣驅逐良幣」。
朱顯光說,不論是公立醫院、宗教性醫院都曾傳出患者被換藥,一名男性因攝護腺肥大,10多年來定期服用醫院開的健保原廠藥,不料某次回診卻被醫師告知換藥,而且成分也不同,並從一天吃1次變成2次,導致他常忘了吃藥。
不只如此,他也發現被換藥後不僅副作用多,還會影響血壓導致頭暈、性功能障礙等,經回診反應醫師原替他開立處方箋到外面藥局領藥,後來被醫院發現,竟把電腦系統鎖住,不讓醫師開藥,導致患者明明有健保卻得自費買藥。
朱顯光指出,醫院以藥價差為主要考量的方式,讓醫病都很痛苦,建議還是要醫、藥分業,別讓醫院根據藥價差決定進什麼藥,釋出處方箋,並且建立醫院採購藥品的時價登錄,讓藥價差透明公開,避免無限擴大,才能真正讓健保省下的藥費,用於醫療給付不足的部份。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施如亮表示,醫院換藥確實和調藥價有點關係,但並非主因,過去健保數曾監測,醫院換藥率為0.3%,
至於民眾對於學名藥藥效疑慮,去年12月已發包,預計將檢驗100多項藥品療效,4月會有初步結果,會送食藥署統一發布,如民眾發現被換藥且藥效變差,也可向醫師或直接向食藥署通報。
對於健保藥品單價調降,醫勞盟常務理事張志華則認為,健保已經很便宜了,擔心若藥品沒有替代藥物,醫院又因成本考量不進藥,會影響患者安全。他建議,輕症、非必要的用藥像是感冒藥、皮膚用藥、胃藥等指示用藥讓病人自費,不因砍藥價,影響到必要藥品。
(中央社)
--
啃手指、穿錯鞋 當心染甲溝炎
一名國小學童喜歡啃咬手指,某天手指卻腫痛難耐,不得不求助醫師;也有年輕櫃姐須穿著包鞋長時間站立,腳趾卻突然發炎疼痛,讓她幾乎站不住。醫師表示,俗稱「凍甲」的甲溝炎,是外科門診常見疾病,一年四季都有病患求醫,最常看見的就是因為啃手指,或是穿太緊的包鞋而造成感染,除了紅腫熱痛之外,可能還會化膿,若糖尿病人感染甲溝炎而未注意,甚至有截肢或引發敗血症死亡的風險。
收治病患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整型外科醫師剡友賢說,甲溝炎狹義俗稱凍甲,是指甲周圍軟組織感染,一般較常發生在足部,雖無明顯傷口,症狀多為紅、腫、痛,嚴重時會有化膿現象,常因天冷穿著包覆性鞋過緊,或因趾甲嵌入甲床而引發腳部甲溝炎,而手部的甲溝炎常因啃咬手指、修甲不當,或做家事頻繁碰水而感染。
病程在3周以內的急性甲溝炎,通常是因為外傷所引起感染病毒引起的,好發在成人、年輕族群,例如或因運動踢到硬物受傷,引起趾甲旁細菌感染,也有婦女因為家事工作造成手部傷口感染,臨床表現化膿、會有紅、腫、脹、疼痛、流膿或灼熱,治療方式以殺菌消炎為主,若有局部膿腫可以切開引流、照射氦氖激光,較嚴重者選用廣譜抗生素或選用敏感抗生素進行治療。
慢性甲溝炎病程多在2個月以上,由潮溼造成綠膿桿菌、真菌、多種細菌或黴菌感染,常見在孩童及婦女,剛開始症狀不明顯,之後慢慢的出現趾甲紅腫、變形與甲板分離、鬆動或脫落,通常要數週至月才會明顯影響趾甲,治療方式會建議患者保持局部乾燥,或是針對病原體使用內服加外用藥物治療。
剡友賢呼籲,民眾千萬不要輕忽甲溝炎,輕忽延誤者或未經適當處理,有可能長期不癒,甚至併發膿性趾頭炎或趾骨骨髓炎,尤其是糖尿病或化療病患,應盡量保持乾淨乾燥穿戴防水手套做家事,以減少感染,修剪指甲也盡量消毒器械;預防甲溝炎可以在勞動過程中加強趾甲防護避免損傷、保持趾甲乾燥、改正吮甲習慣。
(聯合報)
--
老年聽障增加失智風險 耳鳴、耳悶是警訊
根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長者至少3成有聽力障礙,老人家聽障問題,是引起失智症的風險因子之一。醫師指出,國內有16%長者有聽障合併失智問題,提醒45歲後聽力開始逐漸退化,若日常生活出現耳鳴、眩暈等症狀,應進一步進行聽力篩檢。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耳鼻喉科主任楊宗翰表示,長者罹患聽力障礙後,因聽力變差影響人際溝通、變得較少與外界接觸,缺乏腦部刺激,因而加速退化,是引起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之一;美國研究發現,長者得到聽障後,失智風險較正常聽力老人提高1.24或1.27倍,隨著聽障程度越重,風險越高。
門診經驗觀察,楊宗翰發現,許多長者在聽力出現問題、影響日常生活作息後,至醫院就診才發現已同時有輕微失智症,進行一般的純音聽力篩檢較困難,無法分辨測試的聲音來自左耳或右耳,必須做腦幹反應聽力檢查才能確診,治療需裝設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
根據國內研究分析,65歲以上長者有聽力障礙,且合併失智症的患者占16%,但本身沒有聽力障礙,卻也逐漸發展成失智的患者有12%,患有聽障的長者罹患失智症的比率較多,達到統計上的顯著相關。
老年聽障的因子,振興醫院耳鼻喉部主任力博宏說,可分為感音神經退化、傳導性神經受損和混合型三類,其中老年最常見為第一種,因年紀增長自然引起的退化現象,聽覺刺激變少後,降低對大腦聽覺皮質層的刺激,進而減少連結到運動、情緒、說話等次級區的刺激,甚至對認知、情緒皆可能有影響。
力博宏提醒,年輕時就應減少曝露在噪音環境中、降低個人娛樂設備使用量,且感冒病毒也會引起聽力問題,男性從45歲、女性從55歲開始,聽力就會逐漸因老化而退化,若出現耳鳴、耳悶或突然聽不太清楚聲音,應就醫檢查。
(聯合報)
--
聽障失智風險高 耳鳴、耳悶應篩檢
根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長者至少三成有聽力障礙,老人家聽障問題,是引起失智症的風險因子之一。醫師指出,國內有16%長者有聽障合併失智問題,提醒45歲後聽力開始逐漸退化,若日常生活出現耳鳴、眩暈等症狀,應進一步進行聽力篩檢。
要延緩或降低聽障發生,振興醫院耳鼻喉部主任力博宏提醒,年輕時就應減少曝露在噪音環境中、降低個人娛樂設備使用量,另外感冒病毒也會引起聽力問題。通常男性從45歲、女性從55歲開始,聽力就會逐漸因老化而退化,若出現耳鳴、耳悶或突然聽不太清楚聲音,應就醫檢查。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耳鼻喉科主任楊宗翰表示,長者罹患聽力障礙後,因聽力變差影響人際溝通,會變得較少與外界接觸,缺乏腦部刺激,因而加速退化,是引起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之一。美國研究發現,長者開始有聽力障礙,失智風險較正常聽力老人提高1.24或1.27倍,隨著聽障程度越重,風險越高。
門診經驗觀察,楊宗翰發現,許多長者聽力出現問題、影響日常生活作息後,至醫院就診才發現已同時有輕微失智症。
(聯合晚報)
--
防中風!氣溫忽高忽低 心房顫動別輕忽
氣溫忽冷忽熱,心血管急重症患者明顯增加,林口長庚心臟內科助理教授詹益欣表示,最近腦中風、心肌梗塞等患者增加三至四成,其中不少送至急診後,檢查才確診中風為心房顫動導致。
林口長庚內科部分析1996至2013年健保資料庫發現,18年來新增心房顫動患者30萬4252名,平均每兩小時增加一人,心房顫動造成腦中風失能比率高,但患者持續規律用藥比率卻偏低,原因為傳統凝血藥物warfarin易與含維他命K的食物及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出血副作用偏高,如引發腦出血未即時處理,死亡率相當高。此外,許多患者原本腎臟功能就不好,如遇腸胃道出血,將加速腎臟損壞速度。
林口長庚內科部副部長郭啟泰指出,許多醫師擔心患者服用warfarin引發嚴重出血,因此開藥時較保守,未給足劑量。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問世後,安全性較高,與藥物及食物交互作用低,不必定期回診抽血監測藥物濃度,提高患者用藥順從性,大幅降低出血風險。
林口長庚分析健保發現,服用新型(dabigatran)與傳統(warfarin)抗凝血藥物,使用dabigatran降低缺血性中風近四成、住院大出血發生率減42%、顱內出血減少56%、死亡率降低55%,無論有無慢性腎臟病史,皆降低急性腎損傷機率四成。
詹益欣表示,以往使用抗凝血藥物總擔心,遇緊急手術或嚴重出血無法即時恢復凝血功能,提高用藥風險,現已有反轉劑問世,可在數分鐘內反轉抗凝血藥物凝血功能,預計本月取得適應症。
郭啟泰提醒,心房顫動為心血管重症高風險因子,好發於50歲以上,年紀越大盛行率越高,可怕的是症狀不明顯,較難早期發現,建議中老年人應定期接受檢查,確診後應規律用藥,減少腦中風風險。
(聯合晚報)
--
冰炭同爐 中風、心肌梗塞增4成
玉山昨日清晨降到零下10.5度,創入冬最低溫紀錄,氣象局預報,今日嘉義以北及東北部低溫約9至11度,且因風勢強大,北部地區的體感溫度會再低2、3度左右,全台宛如「凍番薯」;林口長庚醫院觀察,近期腦中風、心肌梗塞患者暴增3到4成。
氣象局預報員張承傳說,今天白天冷空氣強度開始減弱,並且有陽光露臉加熱,溫度會有比較明顯的回升。
氣溫驟變 易誘發疾病
周六則因強烈大陸冷氣團逐漸減弱,清晨氣溫仍然偏低,中部以北及東北部低溫只有12至14度。但到了白天,氣溫又將持續回升至21、22度。
天氣忽冷忽熱,衛福部國健署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有吸菸或肥胖者,要特別小心氣溫驟變誘發疾病。林口長庚心臟內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詹益欣表示,如果是持續性的天冷,身體系統會逐漸適應,但忽冷忽熱,血壓會因瞬間收縮而飆高,進而出現中風、心肌梗塞等急重症。
心血管重症 更須小心
詹益欣說,觀察發現,心血管急重症患者,有一大部分會心房顫動,包括老化、糖尿病、高血壓、曾經心肌梗塞者,都易有心房顫動,將使得心房不規律跳動,造成血液在心房減緩、滯留,進而形成血栓,一旦剝落、血栓順著血流到腦部,將引發缺血性腦中風。他強調,每6名腦中風患者,就有1人是因心房顫動引起,「溫差一大,中風的機率也大幅提高」。
林口長庚內科部副部長郭啟泰表示,面對冷氣團,民眾應注意保暖、避免過勞來維持體力、戒菸、少量飲酒;他提醒,每天飲酒超過5杯,容易發生心房顫動,抽菸的中風風險更提高3倍。
(中國時報)
--
恐加速惡化…逾40歲腎臟患者 半數過胖
成人過重及肥胖 盛行率達43%
台灣腎臟病盛行率達11%,洗腎病人去年花費健保高達355億元,國人洗腎率居高不下。造成腎臟病的危險因子,肥胖問題不可輕忽。研究發現,肥胖會增加慢性腎臟病發生機會、加速惡化,但台灣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達43%,40歲以上每兩名腎臟病患就有一人肥胖。
43歲的謝先生是辦公室上班族,下午常吃點心、下班應酬,幾年下來體重高達116公斤,不僅有糖尿病、高血壓更合併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視網膜剝離等,去年2月腎功能急速下降,擔心步入洗腎危機,決定調整飲食、控制體重,才減重到102公斤,攸關腎功能的白蛋白尿、腎絲球過濾率降低不少。
台灣104年十大死因中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位居第9名,每年逾4700人死亡。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盧國城表示,肥胖會導致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等三高問題,脂肪會釋放發炎激素,降低胰島素作用,並激發血壓上升系統對腎絲球造成壓力,破壞腎臟功能,改變腎臟血流造成腎絲球超過濾和腎絲球高壓,加重對腎功能的傷害。
衛福部國健署調查,台灣20歲以上成人,每10人就有一人患有慢性腎臟病,且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高達43%,但40歲以上慢性腎臟病人BMI過重及肥胖者,過去一個月沒做任何運動者,也高達43%。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營養師陳淑子說,要減少腎臟病、應遠離三高、慢性疾病,身體質量指數(BMI)應維持在18到25間,男性腰圍低於90公分、女性低於80公分,飲食建議先戒除喝飲料習慣、多喝白開水,三餐飲食正常,才能降低飯後吃甜點、零食欲望。
(聯合晚報)
--
滑不停 青光眼找上門
3月6日是世界青光眼日,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統計顯示,2015年全台青光眼患者約34萬人,較10年前增加約6成,且年輕患者有增加趨勢,台北慈濟醫院眼科主任徐維成指出,這可能與年輕人喜歡滑手機、玩電腦與VR虛擬實境,導致用眼過度引發急性青光眼有關,不可不慎。
徐維成表示,曾有1名20歲大學生疑因整天待在網咖玩線上遊戲,眼睛出現嚴重不適症狀,甚至伸手看不清5指,急診就醫後診斷為急性青光眼,所幸經治療降低眼壓後逐漸恢復視力;徐維成說,急性青光眼若未立即治療,嚴重將導致失明。
徐維成指出,眼壓過高是造成青光眼主因,眼球腔內壓力稱為眼壓,正常眼壓約在12至20毫米汞柱,眼壓高低由眼球中睫狀體所分泌的無色透明房水決定,房水的功能為維持眼球固定形狀及新陳代謝。
徐維成說,正常情況下,房水產生與排出量會維持平衡,一旦過度使用眼睛,房水無法順利排出,就導致眼壓上升,若持續惡化,將壓迫視神經,導致視神經萎縮,形成青光眼,往年以中老年人為罹病主要族群,但近年來,年齡層有逐漸下降趨勢。
他表示,時下年輕人長期間玩手機、電腦、VR虛擬實境或看電視、3D電影,都可能造成水晶體膨脹,並向前推動瞳孔,導致房水排水道阻塞因此造成眼壓升高,持續時間愈長、眼壓會愈高,最後引發急性青光眼,這也是近年來年輕族群罹患青光眼比率逐年增高的主因之一。
徐維成說,據世界衛生組織2005年公布數據顯示,因青光眼引起雙眼失明者占全球盲人總數50%,為全球致盲主因第2名,僅次於白內障,建議民眾定期健檢,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年輕人更勿沉迷3C產品,多走到戶外運動,是保健視力的不二法門。
(中國時報)
--
咳嗽逾8周 小心菜瓜布肺
運動喘不停代表體能「欠操練」?台南65歲李先生退休後熱衷登山、路跑,近年卻容易覺得喘、咳,以為是身體老化衰退,轉為強度較低的運動項目,狀況卻未減緩,連在家附近散步都呼吸困難。經轉診至醫院胸腔內科檢查,才得知罹患「菜瓜布肺」,因延誤就醫,肺部纖維化程度已進入疾病中後期階段,超過1/2的肺組織已失去功能。
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賴建豪表示,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是一種漸進性的纖維化間質性肺炎,一旦患病,原本平滑的肺,透過斷層掃描,可見布滿許多細小空洞,就像菜瓜布一樣,因此俗稱「菜瓜布肺」。
菜瓜布肺因不明原因,肺泡上皮細胞遭破壞、修復結疤,反覆下來導致肺失去彈性並喪失功能。因屬特發性,無法預防,加上患者初期會因運動喘個不停、或是久咳不止,往往錯跑至耳鼻喉科、家醫科。臨床上更常被誤診為感冒、氣喘、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心臟疾病等類似疾病,延誤治療時間。
台大醫院胸腔科醫師王鶴健指出,菜瓜布肺盛行率不高,全台僅千餘位確診患者,然發病後存活率極低,就算治療,平均存活期僅0.9年,惡化速度與死亡率比慢性阻塞性肺病高得多,曾被描述為「狠過癌症」,早期發現與治療至關重要。
50歲以上的中高齡族群,在逛街、做簡單家務就覺得喘,甚至咳嗽不止超過8周以上,就應該主動至胸腔內科進行肺部精密檢查。
為提升民眾對菜瓜布肺的疾病意識,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首度進駐全省8間家樂福賣場,展開巡迴衛教宣導活動,喚醒民眾對於菜瓜布肺疾病的重視。
(中國時報)
評論
遏止環境犯罪增「裡應外合」新法制/林達(台北地檢署檢察官、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委員)
台灣美麗山川遭到破壞,工廠排放毒廢水、毒廢氣,亂倒廢棄物、汞污泥,山林濫墾濫伐,環境破壞日益嚴重。當日月光廢水案無罪,終於群情譁然,司法民怨沸騰。但是,罵歸罵,修法歸修法,為何情況持續惡化?
我在基層檢察官工作多年,對於環境犯罪的第一線觀察是:蒐證難。法律修得再漂亮,環保喊得震天響,違法廠商繼續幹,政府就是抓不到。為何會如此呢?因為,沒有內部人檢舉爆料,就沒有情資起案。沒有強力稽查的機動幹員,就無法有效檢查取證。說白了,不知道誰犯罪,知道犯罪也拿不到證據,就算修法加重到死刑,還是抓不到人,定不了罪。
制度鼓勵打死不認
如果廠商長期傾倒毒廢水,誰最清楚?當然是員工!但員工會檢舉爆料嗎?願意到法庭指證老闆嗎?傻子才會。檢舉爆料又沒好處,如果真要逞英雄當環保尖兵,公司解僱事小,自己變成共犯一起重判不說,弄不好指證不成,公司付錢請龐大律師團跟法官扯《水污染防治法》適用範圍(請參考日月光案),老闆判無罪逍遙,自己後半輩子完蛋!我國制度完全鼓勵員工聽從老闆指示,打死不認。
如果裡面沒員工檢舉爆料,縣市政府稽查人員總可以做些事吧?請問各位難道不知道,地方公務員有多難為嗎?人力不足不說,面對海量的檢舉,就算到了工廠門口要檢查,輕則受到斥喝擾民,重則引來民代關說,長官責怪多事。最困難的是,在污染事證還在初步查驗階段,基層公務員有多少膽氣敢堅持下去?雖然,《水污染防治法》第50條規定,工廠規避查證者,可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這裁罰範圍可寬了,民代就在一旁虎視眈眈,你裁看看!
增訂「吹哨者條款」
再說到,縣市政府公務員文質彬彬又沒配武器,又不是執勤警力可晝伏夜出,哪能經常躲水溝旁取廢水,就算認真賓果也只有獎狀一張。警政署雖有一批環境警察,人力及資源不足,勤務編制與各縣市政府不統屬,橫向聯繫機動性也不夠。何況,績效獎勵也不足,誰願意賣老命呢?
司法民怨既已沸騰,要救台灣環境,請拋棄傳統思維,增加「裡應外合」新法制。第一,在各類環境法規都增加「吹哨者條款」,明訂檢舉爆料指證者可以減免其刑,並且可自沒收不法所得或裁罰中分配獲得巨額獎金,爾後公司為避免被員工檢舉,自然會提升內控。同時,亦應比照參與工會者的保障,將吹哨作為禁止解僱事由。第二,大幅擴編環境警察並提升績效獎勵,且機動配署聯繫各縣市環保局編成有效戰力。遏止環境犯罪消除民怨,司改切莫再劃錯重點。
(蘋果日報)
--
這樣的說法徹底否定司法改革/呂秋遠(律師)
正如火如荼進行的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每天都會有不同的新聞焦點出現。最近引人注目的發言,大概就是張靜律師提及「司法官約有5%到10的比例收賄」。他的發言引起司法院與法務部的抗議,也有部分法官與檢察官要求將張律師移送律師公會懲戒。張靜後來召開記者會說明,並未對此進一步舉證,但是提及過去的環境,更有3到4成的司法官收賄,只是現在改善許多而已。
這樣的指控,對於戮力從公的司法人員而言,實在太不公允。首先,不論每一行都會有所謂的「害群之馬」,光從曝光的個案去評論比例與通案,本就會影射到無辜的第三人。以後介紹自己是司法官時,要不要特別說明自己是95%的那一群人,免得遭到池魚之殃?
滿足憎惡司法想像
其次,司法不公,是許多敗訴的人會想像的一種藉口,用來安慰自己敗訴或判刑的理由。只有自己勝訴,才叫做司法還我清白,倘若不如己意,就是司法不公或政治迫害,這個理由也太好用,對於有罪的人而言,特別是如此。倘若這樣的說法,從一個曾任檢察官、現任律師與司改委員的人口中「證實」,卻沒有任何實際證據,只有個案支持時,民眾對於這些司法改革的項目,何必存在任何信心?橫豎「法條千萬條,不如金條自己喬」,只要有錢,或許就能「僥倖」遇到一個收賄的法官,進而判生判死,這種想像不斷放大,進行司法改革究竟有何意義?振興經濟不是比較好?至少讓法官有錢收、民眾有錢給?國家更可以少編一點預算給司法人員?
張律師恐怕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樣的說法對於司法改革根本就是徹底的否定,才會持續的引用犯罪黑數等等的說法,繼續堅持己見。收賄的公務員,就跟作弊的學生、侵占公款的業務員、背叛感情的配偶一樣,都不可能在群體中缺席。然而,當我們用某個不小的比例影射整個群體,這時候群體的感受就會格外強烈,因為造成人人似乎都是壞人的陰影。
當判決不如己意,大部分的律師都會告訴當事人,法官見解可能有誤會,而不會說法官收賄,畢竟這是太嚴重的指控,對撫慰自己敗訴後的心情而言,或許可以聊表安慰,但對於司法卻是百害而無一利。如果有實證,就應該在檢舉後,督促檢調單位嚴加查辦,而不是用一種空泛的比例指控別人,讓自己可以好過一些。張律師的問題恐怕也在這裡,他的發言滿足了許多人對於「憎惡司法」的想像,畢竟打官司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人卻經常都會覺得自己有道理,有道理卻敗訴,不就是法官收賄?然而這種簡單的推論與想像,卻可能讓司法體制的任何改革,都徒勞無功,反正行賄就好了,不是嗎?
懲戒恐致寒蟬效應
不過,倒也不必為了張律師的發言,而堅持要將其移送律師公會懲戒。事實上,司法體制原本就不完美,不只是制度,而是因為人,只要有人,就會有偏差,就會有壞人。他的指控,固然對於絕大多數的司法從業人員不公,然而這個司法改革會議,原本就是容納各種不同聲音與意見於其中的討論會,本來就有不小比例的人有這種想像,或許當作這部分的人對於司法體制的鞭策發言,也就可以了。執意要為了這樣的發言移送懲戒,不也是一種寒蟬效應?不過,這樣的發言確實讓人不安,當張律師無端指控,法院判決有5%到10%是收賄寫出來的?司法人員會憤怒,或許有他們的道理。
(蘋果日報)
--
以機會均等改革:從一例一休到年金/張讚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客座教授)
蔡英文就任總統還不到一年,烽火四起。從綠營的過氣大老,更別提藍營的白頭宮女,到泛藍的初生之犢與各種民調,都對小英的執政表現,尤其是年金改革和一例一休,不是指桑罵槐,就是怨聲載道,退休將領更借屍還魂,號召「八百壯士」,兵臨城下。
蔡英文坐困愁城,根本原因是,面對各種攸關民生大計的難題時,企圖在結果上面面俱到,討好所有人,不但落得事倍功半,還得罪正反雙方不少人。在民主國家,政府的職責和施政在確保人民選擇生活方式和內容的機會均等,而非越俎代庖,打亂自由市場的邏輯,強制後果均等。
不論是概念或操作,蔡英文和幕僚似乎沒有對症下藥的能耐。年金改革的癥結在於機會不均等,18%優惠存款只有相當少數的軍公教人員,在1995年前,由於政治干預和操弄,形成一種不合理的特許年金制度。合理的解決辦法,不外是從機會均等下手,快刀斬亂麻,排除弊病根源,而非在後果均等上妥協,尾大不掉。
空洞字眼難動人心
理由無它,在特許下,既然機會不均等(少數人享有高利息存款),後果必然不公平(退休後所得替代率幾乎不變,甚至還高)。冤有頭,債有主,18%存款滋生的利息不會憑空而生,不管是政府或銀行擔保,其實是大多數納稅人或存款對少數人的一種補貼,也就是社會財富的非自願重新分配。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不該將錯就錯,縱容機會不均等,繼續產生長期的後果不均等。
蔡英文未能堅持以機會均等進行年金改革,公開談話往往只是文字堆砌,空洞字眼打動不了人心。她說年金改革草案是未來半年的「重中之重」,不過是四個字,就用了兩個「重」字,讀起來卻輕如鴻毛。就團隊來說,總統府、行政院與立法院無疑三頭馬車,險象環生。從總統府到行政院大小部會,不論是事前闡述或事後辯解,有關《勞基法》修正、同性婚姻修法、年金改革和司法轉型正義等重大議案,帶頭的官員提不出擲地有聲的說帖,有時還落井下石,激起反對團體更極端抵制,甚至玉石俱焚也在所不惜;兔死狐悲,一般人民看在眼裡,恐怕不免憂心忡忡,為國家社會的走向與個人未來提心吊膽。
後果均等橫柴入灶
一例一休已上路,塵埃卻未落定,實施以來引發的後遺症,多少也是機會不均等在作祟。因為各行各業的市場結構不同,就業人口能力和背景差異很大,工時安排很難一成不變,例休也就南轅北轍,以後果均等來規範,無異橫柴入灶,不免讓資方有機可乘,如巧立名目避開休假或變相加班,損失的不僅是眾多勞工,一般人民終究受波及,難以置身事外。
年金改革的不同版本3月起將陸續登場,由「八百壯士」的行動看,既得利益為維護後果不均等帶來的好處,顯然不會輕易讓步。如果政府強力主張後果均等,從勞資關係、婚姻平權到年金改革等法案,在機會均等上節節撤守,斷送的終將是人民自由選擇的決定權。
(蘋果日報)
--
高舉雙手 一七挺圖博/邱伊翎(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西藏台灣人權連線發起人)
2月27日是藏曆新年,在台藏人以穿藏服、跳藏舞、吃藏人傳統食物來度過他們的新年。很榮幸在台灣,西藏人可享有說自己的語言、實踐自己的文化跟宗教信仰的自由。
雖然目前仍有18位滯台藏人的居留問題仍待審查,「難民法」也尚未通過,無法提供給流亡者及尋求庇護者保護機制。但至少他們在台的人身自由、生命權等基本權利不會被任意剝奪。
二二八事件70周年,台灣民間社會剛以肅穆的心情舉辦多場活動,呼籲政府進行未竟的轉型正義事業。緊接著,在台藏人要開始準備310相關活動。藏人的310就跟台灣的228一樣,都是為了抵抗外來政權高壓統治的反抗及起義。每年310前夕,全球各地都有許多聲援支持西藏人權的社群舉辦活動,呼籲大家持續關注西藏境內的人權問題。
西藏是座巨大監獄
2月24日聯合國關於文化權、居住權、集遊權、言論自由、宗教自由的「特別報告員」也發布聯合報告,指出中國政府對於五明佛學院1萬多個僧侶、比丘尼的迫遷,已嚴重影響西藏的宗教自由、文化權及居住權,並要求中國政府應有所回應。
西藏人權與民主促進中心也在2月24日發布了一份《2016年西藏人權狀況年度報告》,標題就是「西藏是一座巨大的監獄」。這份報告指出中國政府對西藏的言論自由、隱私權、宗教信仰和集會自由的嚴格控制,中國政府以打擊恐怖主義、保障網路安全、國家安全等理由,對於隱私權及言論自由受到極大限制,對那些在西藏和平表達意見或分享訊息的人進行起訴。
在西藏境內,使用博客、即時通訊和網路論壇都持續受到監控和審查,而在2017年6月即將實施的中國《網路安全法》更將嚴重侵害藏人隱私權。自2011年以來,因討論達賴喇嘛的生日或微信上發送抗議訊息而被監禁或失蹤的藏人已經大幅增加。未來在西藏自治區,藏人如果在手機中儲存達賴喇嘛照片或被禁的歌曲,都可能將被處以兩年的徒刑。
雖然西藏境內的資訊經常被封鎖,每年310前夕,中國政府也都會禁止國外觀光客進去藏區。西藏境內的人們仍持續努力,嘗試將西藏的真實情況釋出給外界得知。我們也要呼籲在台藏人及更多的台灣人,一起來參加3月5日的西藏抗暴紀念58周年大遊行及3月10日的西藏抗暴紀念晚會,跟我們一起關注西藏的人權現況。
(蘋果日報)
--
轉型正義的法律困境/李中志(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教授、北美台灣人教授協會會長)
相較於古典的正義觀,轉型正義是相當近代的觀念,目的在處理信仰完全不同甚至對立的政權轉移後對前朝不法的界定與處罰,以伸張前政權受難者的正義。它往往牽扯到記憶與詮釋的競賽,信仰與服從的衝突,乃至於個人與國家的關係,種種複雜的思辨,讓轉型正義的道德基礎至今仍是哲學界辯論不休的主題。
台應以西班牙為戒
現實世界裡,多數政權的激烈變動來自革命或戰爭,典範的轉移相對清楚,但往往流為勝利者的正義。至於在體制內由極權和平過渡到民主的國家,又面臨不同的問題。由於兩政權的成員高度重疊,政客利出一孔,妥協的必要往往被過度強調,於是利用政權轉移同步偷渡歷史遺忘法律,制度性放棄追訴一整個世代的違法者。西班牙與台灣便是這種以國家機器強迫遺忘的代表。
西班牙的佛朗哥與蔣介石死於同年,但蔣介石有兒子繼位,台灣的民主化因此晚了10年。儘管有10年的差距,台灣跟在西班牙後面亦步亦趨,在寧靜革命美麗的外衣下,對轉型正義的處理付之闕如。後佛朗哥的民主政府全是前朝大員,1977年通過《大赦法》,但重點不是為了恢復政治犯的名譽,而是大赦佛朗哥政府裡破壞人權的爪牙,此法至今仍牢牢牽制住西班牙轉型正義究責的可能。
台灣亦然,1987年解嚴同時通過《國安法》,其中第九條無條件確認所有戒嚴時期的軍事審判有效,不得上訴,此法甚至違反《戒嚴法》第十條:解嚴翌日起,得依法上訴。台灣人民在《戒嚴法》下盼了超過38年的明日條款,解嚴當日終於落空。
空洞的框架性立法
過了整整遺忘的30年,西班牙終於在2007年通過了《歷史記憶法》。該法有其進步性,如去除公共場所佛朗哥的塑像與其政權的圖樣,但基本上還是一個高度妥協的產物,總理身為受難者後代,但受到自己陣營嚴厲的批評,例如賠償不足、被沒收的財產消失無法歸還;由民間組織自行調查,真相私有化,政府出錢但不介入;承認佛朗哥法庭裁判的正當性等等。這些批評不盡然是受難者後代的情緒性批評,例如拒絕廢除《大赦法》,以至於追訴違法者在法律上根本不可行。
剛好晚10年但仍爭議中的促進轉型正義條例顯然會面對與《歷史記憶法》同樣的缺失與死角,且是更空洞的框架性立法,能成就什麼?恐怕連蔣介石銅像都拆不掉。目前除了中樞宣示追求真相,究責加害者,並無看到具體的討論如何在法律上提供可能,是否又落入之前兩個補償條例以基金會形式運作的模式?是否要對《國安法》做出解套立法?如果要,戒嚴38年汗牛充棟的軍法審判如何面對?現行司法是否有意願、有能力處理?
轉型正義不是一個嘴巴工程,可能比制憲還難,不然聯合國也不必大費周章制定方針,也願意自告奮勇介入。如果這是一個國家不願介入的法庭,沒有法官,沒有檢察官,沒有被告,也沒有起訴書,只有證人與親朋好友組成的陪審團,一個還停留在真相私有化的時代,我們是否要認真以對?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