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9日 星期日

新聞自選輯 20170319

降工時 保全擬改14天2例2休 影響9萬人 業者怨難排班 工會憂收入減

一例一休去年底上路後,適用責任制的保全員不僅工時未降,也未享新增的休息日,引發勞工反彈。勞動部昨透露,近日擬修正保全工時指引,將給保全員每14天「2例2休」,另擬降低保全員總工時,將有9萬人受惠。業者擔心增休息日會造成排班困難;勞團也不滿勞動部方案,憂讓保全員收入縮水。



保全業的保全員是適用《勞基法》第84之1條(俗稱責任制條款)的50多種職類之一,工時、例假、休假等可不受原有法定限制,由勞僱另行約定後送地方政府依勞動部制定的參考指引審核。

過勞死高危族群
現指引中保全員每月正常工時上限達240小時,比一般勞工約176小時高,加上加班上限為48小時,總工時達288小時。另一例一休實施後,一般勞工7天中須有1例1休、休息日加班費提高,但保全員每14天仍只須給2天例假,未享有休息。
而依照勞保局統計,近5年全國過勞死勞工163人中,就有22%、36人是保全,是過勞死高危族群。
勞動部研擬方案,未來保全員每14天可享2例2休,在工時的部分提供2方案,甲案是每月總工時降為268小時,內含加班上限48小時不變,意即保全每月可少工作20小時;乙案是總工時維持288小時,但內含加班時數增加為68小時,等同一樣上班288小時,可多獲20小時加班費,加班費計算則依一例一休新法、比現行高。
勞動部說,正逐步檢討責任制工時指引內容,方案只是供討論,未預設立場,下周一將邀勞資雙方和學者就此案討論。

「2方案皆不滿意」
台灣保全工會秘書長羅添福說,保全業工時長,常聽到有人中風,雖縮短工時對勞工身心較好,但保全很多都有經濟壓力,盼多賺錢。他說對甲、乙兩案都不滿意,最好是能夠降工時,又能確保收入。

月上24天領31K
60歲大樓保全賴先生說,一例一休上路後保全仍無周休二日,他每月上班24天,每天上班12小時,實領薪資才31K,等於每月強迫加班112小時還沒加班費,他寧願縮短工時,薪資少點。
不具名保全業主管說,保全員多領基本工資,而近年幾乎年年漲,利潤變少,業界又削價競爭嚴重,若又要再加休息日,人力調度困難,若要合法給假根本經營不下去。

學者:應廢責任制
政大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分析,保全業過勞死嚴重,他支持縮短工時;但保全業同時存在嚴重低薪問題,若一例一休上路順勢縮短責任制工時,勞工恐因薪資縮水而反彈,確實是兩難。問題源頭是責任制過度浮濫,政府應檢討責任制存廢。

責任制相關規定
條款︰
.《勞基法》第84條之1「責任制條款」
適用對象︰
.僅保全、房仲、航空公司空勤組員等近50種職類適用,詳見goo.gl/4tm2nJ
.個別勞工的勞動契約須送各地勞工局處核備才生效,主管機關核備每年約5.5萬人次
工時休假規定︰
.工時可不受《勞基法》每天8小時、每周40小時上限規範
.但契約仍須約定工時上限,各地勞工局處會依準則審查契約是否有害勞工身心健康
.不須每7天休1天,但實務上部分地方政府會要求至少要14天內休2天
.超過契約約定工時仍要發給加班費
申訴管道︰
.各縣市勞工主管機關goo.gl/Nmb18v
.勞動部1955專線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70319/LB06/LB06_001.jpg

低薪爆肝「只想多領加班費」

保全辛酸
台中一名住宅大樓黃姓保全員說,他上日班,清晨6時至晚上6時,月休6天,月薪28K,除收信、巡邏等,還須處理住戶家裡漏水、鄰居飄來菸味、樓上太吵等問題,每天上下班時間得在車道口指揮,常遭路過被擋車主辱罵,只能將委曲往肚子裡吞,另夜班會遇到如住戶發酒瘋、夫妻吵架等狀況,長期日夜顛倒、睡眠不足,身體易出狀況。

高雄保全員阿宏說,老闆早說明,若一例一休適用保全業,就得多聘人來補員工增休的班,「要有減薪準備」,他當保全8年,每天上班12小時,回家倒頭睡,與親友相處時間少,月薪28K,付出比別人工作久,8年來有同事半夜中風,自己看了也怕,外面環境差,只能繼續做下去。

月休2天猝死
另名陳姓保全說,薪低、工時長是當保全認知,不敢期待一例一休,只盼政府在總工時內增加班時數比例,「至少讓我們多領些加班費。」
中市社區夜班保全廖德龍(51歲),2012年初上班時被發現倒在警衛室,送醫不治,死因「心因性猝死」。廖有高血壓及心臟病史,家屬當時指控廖男月休2、3天,曾多次以身體因素要求調日班,公司均不同意,才過勞死。

(蘋果日報)
--
保全業將適用休息日 9萬人受惠

勞基法修正實施一例一休後提高休息日加班費,但因保全業適用責任制並不在約束內,引發保全業不滿。勞動部近來研擬修正保全工時指引,除將新增保全業享有休息日與休息日加班費外,也研議兩方案調整保全業每月工時,預估有九萬名從業人員受惠。

保全業是勞基法第八十四之一條公告適用行業,即俗稱的責任制,工時、例假、休假等不受勞基法限制,勞動部也另訂有「保全業之保全人員工作時間審核參考指引」供各地方政府核備時參考,一般保全業每月正常工時上限可到二四○小時、加班時數為四十八小時,合計每月上限為二八八小時。

去年底一例一休新制實施後,規定一般勞工七天中須有一天例假、一天休息日,除休息日加班費提高外,還增訂休息日未滿一小時以四小時計薪,但保全業卻被排除在外。

此外,根據勞保局統計,近五年全國過勞死的一六三名勞工中,就有二成二、卅六人是保全,前年保全業平均月薪僅三萬一○四○元,較全體受雇員工近四萬七千元低。

為此,勞動部近來研擬修正保全工時指引,除新增休息日外,工時也有兩種選擇,甲案是每月總工時調降廿小時為二六八小時,內含加班時數仍維持四十八小時不變,相當於工時縮短,但報酬可能降低;乙案是總工時維持二八八小時,但加班時數增加為六十八小時,相當於總工時不變、但加班費會增加。

勞動部表示,法定工時縮減後,勞動部正逐步檢討包括保全、保育員等責任制工時指引內容,未預設立場,方案只是供討論時較聚焦。

勞動部擬增保全業休息日 估9萬人受惠

勞基法修正實施一例一休,適用責任制的保全業不在約束內引發保全業不滿,勞動部近來研擬修正保全工時指引,除將新增保全業享有休息日與休息日加班費外,也研議兩方案調整保全業每月工時,預估幾有9萬名從業人員受惠。

保全業是勞基法第84之1條公告適用行業,即俗稱的責任制,工時、例假、休假等不受勞基法限制,勞動部也另訂有「保全業之保全人員工作時間審核參考指引」供各地方政府核備時參考,一般保全業每月正常工時上限可到240小時、加班時數為48小時,合計每月上限為288小時。

去年底一例一休新制實施後,一般勞工7天中必須有1天例假、1天休息日,除休息日加班費提高外還增訂休息日未滿1小時以4小時計薪,但保全業卻排除在外,引發保全業不滿。

為此,勞動部研擬修正保全工時指引,除新增休息日外,工時也有2種選擇,甲案是每月總工時調降20小時為268小時,每月正常工時為220小時、延長工時上限為48小時;乙案是總工時維持288小時不變,每月正常工時220小時,延長工時上限為68小時。

勞動部表示未預設立場,將逐步檢討包含保全等責任制工時,將來也不會只限於這2種方案。

(聯合報)
--
保全業不再血汗 擬增休息日

《勞基法》修法通過後,明訂勞工一例一休與加班費等規範,但輪班的保全業是《勞基法》第84之1條公告適用行業,不受一般《勞基法》管束,勞動部正在研擬調整保全業的工時參考指引,初步提出調整工時比例的方案,讓保全業也享有休息日。

去年底一例一休實施後,規定一般勞工7天中須有1天例假、1天休息日,但保全業卻是排除在外,根據勞動部訂定「保全業之保全人員工作時間審核參考指引」,一般保全業每月正常工時上限為240小時,加班時數為48小時,合計每月總工時上限為288小時,且可彈性約定,2周內安排2天例假,不得連續工作超過12天。

由於參考指引配合舊的《勞基法》使用,沒有提到「休息日」,現在新法上路後增加「休息日」,勞動部也在研擬修改參考指引,目前提出新增休息日並調整工時的方法,方案之一是每月總工時調降為268小時,內含的加班時數仍維持48小時不變;或是總工時維持288小時不變,但內含的加班時數調整為68小時。

勞動部指出,保全業包含大樓保全、人身保全、運鈔車等,工作樣態多,時間和日數相對較長,休息日的安排還是一大難題,目前不限於上述2種方案,近期會盡快找勞資雙方進行對話,找論出雙方都有共識的版本。另外,像是社會福利服務機構的輔導員,如含保育員、看護工等工作的參考指引,勞動部也會陸續納入檢討。

勞基法惹禍?無本職兼任講師 淡大砍光光200人

又是《勞基法》出包!私立淡江大學法文系兼任講師宋亞克,網路發文指控淡大為節省每年數百萬元勞健保費,將不續聘總數3成,200位「不具本職」的兼任教師。高教工會憂心,淡江只是冰山一角,以全台4萬6千多名兼任教師計算,今年恐將掀起萬名教師「被大屠殺」的失業潮。

師憤怒納保反丟飯碗

自稱淡大校友的網友,日前於網路論壇PTT,轉貼淡大兼任講師宋亞克「淡大的兼任老師幾乎全數要遭到解聘」文章指稱,過去兼任老師並未納入勞健保,2012年《勞工保險條例勞基法》規定納保,但「資方每月提撥6%到勞方帳戶」保障排除在外。

歷經多次爭取之後,勞動部去年決議將兼任教師納入《勞基法》保障,引起教育界譁然,為減輕學校負擔,教育部與勞動部協商,去年9月公告「未具本職」的兼任教師才納保,今年8月1日實施。

宋亞克指出,私校大量聘用兼任講師以節省人事經費,納入勞健保後以為對兼任教師有保障,體現同工同酬的理念,原意為保障原先受到忽視與剝削的勞方。

校方證實僅留有本職

他說,去年淡大財政收入的獲利為1.8億元,這巨大的財政收入,依靠的是學校所有教職員在工作上的努力,沒想到校方為了保護獲利,罔顧國家立法的良善美意,不願分享利潤,冷血解聘所有無本職的兼任老師和員工,「淡江大學校方的社會責任心何在?」

淡江大學祕書長何啟東證實,校內700多名兼任教師,將不續聘200名無本職兼任教師,占全校兼任教師總數3成,集中在文學院、國際學院等人文社會科學系所,受影響的包括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和講師等。

高教工會憂「大屠殺」

他解釋,各系所下學期不再續聘沒有本職的兼任教師,僅留下另有本職、在業界服務的業師,「是為了學生畢業後能迅速和職場接軌」,絕非為規避勞健保。

「新法上路後,每年僅多出數百萬勞健保費用,學校不會在意這一點錢」。何啟東強調,教師聘用為三級三審制,聘任於否為系所自主,並非校方決定。

高教工會人員憂心,去年底開始,各地學校已陸續傳出不續聘消息,卻不見政府出面協助,這次淡江不續聘潮只是冰山一角。

根據教育部統計,目前全台4萬6000多名兼任教師,以3成比例來算,預估106學年度、也就是新學年度8月1日開始前,恐將掀起萬名教師失業潮,對台灣低迷經濟將雪上加霜。

上萬兼任教師 恐丟飯碗

淡江大學解聘200名兼任教師,高教工會批評,這已經非單一個案,過去多次向教育部檢舉,卻未獲得妥善處理,倘若不一同將所有兼任教師列入《勞基法》加以保障,未來恐怕將有1萬多名未具本職的兼任教師遭解聘或不續聘,影響的不只是教師的工作權,還有學生的受教權。

憂影響學生受教權

兼任教師長期擔任大學擴張中吃重的教學責任,但卻不受《勞基法》和《教師法》的保障,去年9月勞動部預告,自今年8月起,將未具本職的兼任教師列入《勞基法》,而已經有實質工作、具有本職的教師,則不納入,主要因為「未具本職」兼任教師,沒有其他專職工作,只在大專兼課領鐘點費,收入比較少,工作權利保障仍有強化空間。

高教工會祕書長陳政亮指出,此規定一出,各大學校開始調查兼任教師是否具有本職,應聘新進兼任教師時,也以具本職的教師為錄用標準,全台4萬多名兼任教師內,大約有1萬多名不具本職,導致大量未具本職的兼任教師未獲續聘,狀況相當嚴重。

被迫假造在職證明

高教工會辦公室主任陳書涵批評,問題就出在教育部未讓兼任教師一體適用《勞基法》,才讓校方得以鑽漏洞去降低成本,早已聽聞不少學校明示暗示,甚至要兼任教師申請一份假的在職證明,否則不予續聘。

陳書涵說,讓一位兼任教師享有《勞基法》保障,所帶來的人事成本,每月頂多4~5百元,但即便是像淡江大學這樣營收穩定的私立大學,都一樣出現問題。

而當兼任教師冒著沒有工作的風險檢舉後,得到的卻是教育部的怠惰、官僚作風,僅發文給學校,讓學校回應一切按照標準,陳書涵痛批,難道教育部是有意幫學校節省成本,來剝奪學生的受教權及老師的工作權?要求教育部應盡速處理此問題。

淡江兼任教師宋亞克質疑,為了兼任教師的飯碗,不少教師必須在外找公司掛正職,根本就是逼他們造假,校方甚至明示,若被勞工局查到,「3至15萬元的罰款,還得教師自付!」

宋亞克表示,目前自己在文化、輔仁和淡江等三校兼課,必須來回奔波才能領得足以支應家計的報酬,辛苦非外界能想像,卻遭學校如此對待,「感覺欺負人,真的非常吐血!」

淡大校方下封口令

淡江某位不願具名的兼任教師透露,校方已下封口令,若外界問起不續聘事宜,必須謊稱調整課程內容,「弭平學用落差」,事實上,根本就是把兼任教師的課程取消,交由正職教師負責,這種做法心態可議。

兼任大解聘 被點名大學否認

政府通過兼任職工納入退休勞保政策後,淡江大學解聘200名兼任教師,外傳部分大學因應勞動部從8月1日起,將兼任講師納入《勞基法》,基於成本考量,打算裁掉未具本職的兼任講師,但被點名的國立第一科大、清大及私立長榮、逢甲大學都否認有裁兼任教師計畫。

針對外傳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以不排課、不續聘「未具本職」兼任講師來因應政策,第一科大主任祕書陳其芬昨天澄清,該校並無以不排課、不續聘「未具本職」兼任講師的狀況。

陳其芬說,第一科大已多次在行政會議及相關管道宣導並重申,各系所兼任教師的聘任,應以教學表現及教學需要為主,不可因兼任老師無本職工作而不續聘或不聘任。另若因專任或專案教師教學人力補足後,致需調整兼任教師授課時數,務請向兼任教師妥予說明原由,以避免誤解。

她強調,第一科大兼任教師人數約230人,其中未具本職兼任教師人數約100人,校方聘任教師都是以學生受用與否前提為考量,不會因兼任職工納入退休勞保政策後而有解聘情況發生。

長榮大學表示,校方以保障學生學習為優先,會配合政府政策,目前並沒有計畫裁兼任講師。

對於有私立學校為求節省勞健保費用,打算不續聘無本職的兼任教師,長榮大學校長李泳龍強調,長榮辦學理念是照顧每一個學生,自然會以學生學習需要為優先,並沒有擬定要裁掉兼任講師的計畫,也絕對會善盡、確保各系所學生的受教權益。

清華大學主祕李敏表示,清大針對《勞基法》新措施召開因應會議,決定將不會解聘任何現職兼任教師,但發放聘書會依教師授課學期為準,也就是未授課期間將不能享有勞健保等福利。

李敏表示,清大校方以學生受教權利為依歸,因此只要是系所認定有需求,並聘任的教師,校方皆一視同仁,至於新法上路後多出的費用開支,校方將自行吸收,初估每年將新增逾百萬元。

對於這筆額外增加的開銷,經費從何而來?是否對校方財務造成衝擊?李敏坦言,校方勢必得截長補短,將新開支的洞補起,另就過去每年一聘的模式,將改為以符合教師授課期程為依據。

台中逢甲大學表示,針對勞動部擬將兼任教師納入《勞基法》,因為還有近半年時間,目前還未討論替代方案。

(中國時報)

社會

台大論文風波 楊泮池不續任校長 創校近90年首例「為避免學校被攻擊」

台灣大學論文造假風暴延燒,在部分爭議論文擔任共同作者的台大校長楊泮池,昨在校務會議中突哽咽宣布不續任校長,是台大創校近90年來,首次有已獲選連任的校長放棄續任,其任期將僅到6月。楊強調自己未違反學術倫理,是為避免台大繼續遭攻擊才有此決定。

楊泮池自2013年起擔任台大校長,首任任期為4年,因原本有意續任,台大校務會議依規定也已在去年5月通過楊續任4年,原本第2任任期到2021年6月。但楊昨在校務會議中主動提及學術倫理風波,指為了不讓台大因此事件繼續受誤解與攻擊,也為台灣學術界的和諧,誠懇請求6月任期屆滿後不再續任。他說其續任案是校務會議代表在去年5月28日通過的,這是大學自治的核心部分,因此其不續任請求也應徵得校務會議同意。

堅稱未違反倫理
楊並指,有幾篇論文自己列名共同作者,但他絕無違反學術倫理,也不知實驗室發生的問題,對發生此事感到遺憾,雖調查結果明確顯示,他個人與論文發生的問題無關,但身為校長須對事件表示態度。至於在任期屆滿前是否會請假?楊說還有校務須處理,包括為台大建置學術倫理機制,會做完這任任期再交棒。

開校務會議處理
校務會議隨後通過提案,將擇日再召開臨時校務會議,討論有關校長表達不續任相關問題。教育部指,楊原任期至6月21日,依程序台大須先提供教育部公文確認校長任期結束,校方會再依組織規程成立遴選委員會,通常須花6至8個月時間才能遴選出新校長,期間應另有主管代理校長職務。
對此,台大電機系教授吳瑞北認為,事件發生後,台大與楊都無完整的說明機會,他昨提案要求在教育部、科技部對論文案複審報告出爐後,再開臨時校務會議因應。台大學生會會長呂姿燕說,若校長此時決定不再續任,反會讓外界對這事件產生各種解讀。
在論文風波中遭懲處最重的台大口腔生物科學研究所教授張正琪昨則發表聲明指,重點在楊處理論文造假案沒有做到公正、公開及客觀、獨立審查原則,而非是否續任。

「沒負行政責任」
長期關注此案的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阮麗蓉指,楊不續任並非承認要為行政、科學負起責任,令人失望,她認為楊應立即離開行政職務以利後續調查。

肺癌權威 曾醫治林志玲墜馬

台大校長楊泮池是國內肺癌研究權威,也是台大醫院名醫,作風低調的他在2005年名模林志玲墜馬回台就醫時,擔任醫療小組召集人而聲名大噪。楊泮池在2013年擊敗朱敬一、楊永斌等重量級學者,獲選為台大校長,和他共事的台大主管認為他是開明校長,醫界指楊泮池多年來在肺癌精準醫療上的貢獻仍值得肯定。

「純本土」院士
台大研發長李芳仁說,楊是國內本土栽培的博士,取得學位後留在台灣發展,是少數以「純本土」方式取得中研院院士資格的學者。李說,楊是開明的校長,願提拔年輕教授,對學生選材也突破「成績最好進台大」的思維,首重對學習有興趣的學生。
不具名的台大醫院醫師說,在研究論文上掛名,本應對研究內容負責,而楊身為台大校長,更應以高標準檢視,他不續任,對台大未嘗不是好事。另一醫學中心資深主治醫師則說,楊精於肺癌治療,是台灣研究肺癌基因突變精準醫療的領頭羊,統合許多相關醫療資源,雖涉論文造假風暴,對醫界仍有貢獻。

(蘋果日報)
--
不捨台大再被傷害 校長楊泮池:任滿不續任

捲入論文造假案的台灣大學校長楊泮池昨天在校務會議中丟下震撼彈,他宣布,六月任期屆滿,將請辭下一屆校長、不再續任。由於去年五月廿八日校務會議已經通過他的續任案,他在會中懇切請求,讓他不再續任校長。楊泮池發言時數度哽咽、落淚,最後並向全體校務代表一鞠躬。

楊︰為學術界和諧 並非要負行政責任

會後楊泮池受訪表示,他不捨台大再被傷害,為了學術界的和諧,所以決定做完這屆校長任期,不再續任下一屆,這是他個人的意願,不是為了負行政責任,他也未違反學術倫理。媒體問楊泮池是否會接受挽留?他說不回答這個問題。

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表示,楊泮池的任期到六月廿一日結束,台大須正式行文給教育部,確認楊泮池不續任,接著校方要啟動遴選機制,先成立遴選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討論遴選作業時程,還要經校內投票、公聽會等程序。依此估算,順利的話,半年可以選出新校長,不順利也可能拖八個月到一年,楊下台後應有代理校長,可能創下台大代理校長最長的時間。

李彥儀表示,教育部專案小組針對台大學倫案仍在調查中。科技部也強調,此案已交由外部委員為主的學術倫理審議會審查,這一兩週就會完成。

楊泮池表示,台大已完成程序調查,大學精神是自治自律,有數篇論文,他列為共同作者,但他個人沒有違反學術倫理,也不知道郭明良實驗室發生這些事。

身為校長,他必須表態,台大是很特殊的大學,有很多優良條件和很多優秀學生,獨立自由的學風是最珍貴的資產,學倫案是台大的挫折,但台大需要自省與改進以克服挫折,對台灣和世界繼續貢獻,高教面臨重大挑戰,為了年輕一代,台大必須更進步,尋求突破。

楊泮池接著話鋒一轉,指責部分媒體報導及網路評論,對台大和他本人有很多不符事實的指控,台大會據理力爭、繼續說明,對單純的學倫案,有人不顧事實、隨意指控,把好惡等同於是非,少數人操弄媒體,他深不以為然,台大是台灣珍貴的資產,希望大家愛惜,不是靠打擊他人可以成就。

台大副校長郭大維在報告學倫案時,痛責有人(被剝奪教授資格的前台大教授張正琪)離開台大還不斷攻擊,企圖影響台大調查以及教育部、科技部及社會大眾,非常不對。他還帶了護照,出示墨西哥的出入境章,「大家不會覺得章也是我自己蓋的吧!」

避免干擾調查 學界要求即起請假

台大校長楊泮池宣布任期屆滿請辭,二月廿日發起「匡正學術倫理風氣」連署的五位起草學者,隨即在臉書發出聲明,對楊泮池的決定表達感謝,也建議楊應即日起請假,離開行政職務,以利後續調查。

五位起草人包括成功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謝奇璋、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阮麗蓉、陽明大學醫學院特聘教授李光申、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趙麗洋、中研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蕭培文。

他們強調,「非常感謝」楊泮池決定六月不續任,但建議楊泮池即日起請假。學者們指出,台灣學術界不能再虛耗三個月,呼應前中研院長李遠哲的公開回應,「請楊校長請假,再進行審查」。

阮麗蓉認為,楊泮池不續任的理由是為台大和諧,不是承認為行政與科學疏失負起責任。她直指:「這是什麼下台理由?」她指出,造假科學證據擺在全世界科學家面前,楊泮池仍不認錯,很令人失望!

對於楊泮池指有人操縱媒體?阮麗蓉反批,四大平面報紙都不報抗議造假連署記者會的消息,「是誰在操弄媒體?」

謝奇璋感謝楊泮池終於做了正確的決定,他指出,政府機關的調查應該限制在與其業務相關的事項(科技部的經費濫用調查和教育部的教師任用升等調查),不能做為拖延正當調查的理由。

謝奇璋更指,先前由當事人指定委員的調查程序有誤,台大必須重啟全面調查,重新釐清行政與學術責任,這才是維護大學自主的正確作法。

拖了三個月才宣布 前東吳校長︰晚了一點

前東吳校長劉源俊說,楊泮池拖了三個月才宣布不續任,「晚了一點,遺憾。」至於楊是否應即日起請假,劉源俊認為,教育部的調查仍進行中,是否請假,「關係不大」。

http://img.ltn.com.tw/2017/new/mar/19/images/bigPic/600_71.jpg

學生會發聲挽留 盼校長別默認不實指控

台大校長楊泮池昨天表明不續任下屆校長,挺楊泮池的老師和學生為他抱屈,但反對他的教團和學者仍嚴詞批判。

有教授︰你的犧牲是台大的光榮

有醫學院教授發言指:「你(楊泮池)的犧牲是台大的光榮。」但也有教授發言肯定楊泮池不續任是樹立典範、設立他本人和台大的停損點、保全台大聲望;更有教授和學生不捨,聽到楊泮池不續任宣言時,跟著落淚、挽留。

台大學生會長呂姿燕表示,校長請辭是對台大的二次傷害,希望楊泮池能陪台大度過風雨,不續任反而是默認外界的不實指控。有研究生代表也激動地說,很多老師急著判校長死刑,但楊泮池沒有學術瑕疵,為什麼沒有做錯事的人,要為一點行政瑕疵負責,做錯事的人卻可以往別人臉上抹東西?依此標準,台灣所有官員都應該要下台。

行政副校長張慶瑞表示,校內對校長楊泮池的支持度很高,反而是校外指責不斷。有教授說,科學論文列名,是研究上的合作,楊泮池提供素材,沒有參與造假,學校若有抄襲案,校長不須下台。他肯定楊泮池是歷屆校長中作風最自由派,最願意和學生溝通的校長。

全教總:看似負責卻是最不負責

但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張旭政直批,楊泮池一再錯過下台時間,最後選擇不續任而非辭職,是一個看似負責卻最不負責的下台方式,表面上是對論文造假案負責,實際上卻引起更多疑竇。張旭政認為,學者楊泮池或可叫屈,但校長楊泮池絕無卸責之理。

學者陳芳明說學術團隊的成員都是命運共同體,有成果,大家共享;出現瑕疵時,不就是共同瑕疵嗎?校長可以完全保持高度沈默嗎?他批評楊泮池是最沒有擔當的校長。

(自由時報)
--
楊泮池不續任 「避免台大再受攻擊」

台大論文造假案從去年十一月延燒至今,台大校長楊泮池昨天宣布,六月這屆任期屆滿後不再續任校長。學界昨有人表達敬意,但也有聲音指楊「不續任」決定得太晚、不足以平息爭議,「立刻請假」或「請辭下台」才是負責任。

根據台大組織章程規定,校長擬續任者,應於任期屆滿十四個月前,報請教育部進行評鑑,並由校務會議開會討論續任同意案。楊任期今年六月屆滿,去年五月,他已獲台大校務會議同意續任校長,按照規定,他可以再作一任四年。

但台大昨舉行校務會議,楊泮池哽咽宣布不續任。他表示此一決定是「為了不讓台大因此事件繼續受到誤解與攻擊,也為了學術界的和諧。」

楊說,「很遺憾的,單純學術倫理事件至今已演變為不顧事實、隨意指控、無限上綱的情況。對於這個事件中顯現的好惡等同是非、信口開河、少數人操弄媒體等現象,我深不以為然。」

但發起「匡正學術倫理風氣連署」的五位學者隨即發表聲明說,建議楊「即日起請假」,離開行政職務,以利後續調查工作。發起人之一、中研院研究員阮麗蓉表示,楊「不續任」的理由是為台大和諧,並不是為行政與科學疏失負起責任,「令人失望」。

楊回應,還有許多校務須處理,包括為台大建置學術倫理機制,都是職責所在,他會做滿這一任再交棒。

東吳大學前校長劉源俊認為,楊不續任的決定「拖太久」,「中間已發生許多不該發生、可以避免的事」,傷害台大校譽。中研院院士陳培哲則表示敬意,認為楊終於做到「把台大的聲譽放在個人之前」。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發聲明說,楊選擇不續任而非辭職,「這是一個看似負責卻是最不負責的下台方式」。質疑楊只要在任一天,仍可運用職權遮掩外界質疑之事。

「這不是請辭,而是遁逃。為台灣學界留下無可抹滅的恥辱。」政大台文所教授陳芳明受訪時說,楊必定還需要時間處理、鞏固相關「利益團體」,才不願馬上請假或請辭;楊身為學術界龍頭卻「沒有擔當」、無法示範對公平和正義的追求和對知識的尊重,「台灣學術招牌都被他弄髒了。」

台大造假案風波 楊泮池哽咽:6月後不續任校長

大消息!楊校長剛剛在校務會議上宣布6月任期滿後不續任,但據了解,後續還要走程序,須經6月召開的校務會議代表投票同意。

台大論文造假案一事持續延燒,日前中研院研究員阮麗蓉等人發起「匡正學術倫理風氣」連署,超過2500人連署,要求台大校長楊泮池應立即停止所有行政職務,楊泮池今天在校務會議上表示,6月的將不再續任校長。

去年11月爆發的台大論文造假案一事,台大日前召開校教評會審議,認定校內8人違反學術倫理,並決定解聘涉案嚴重的教授郭明良與張正琪等2人,但名列多篇論文共同作的楊泮池則被認定未違反學術倫理,未受懲處,引發外界嘩然。

去年5月的校務會議才通過楊泮池續任台大校長一事,沒想到受到論文造假案風波,楊泮池今天在校務會議哽咽地表示,屆期滿後不再續任校長。

「絕對沒有違反學術倫理」楊泮池說明,學術倫理台大仍有要改善之處,預防才是最重要的工作。獨立自由的學風是台大的根本,深以為榮,此次的學術倫理案是學校的挫折,台大將克服挫折對台灣、世界持續貢獻,台灣的處境不利。

楊泮池也說,對少數人操弄媒體的現象「不以為然」,台大是珍貴的資產,期盼大家能夠愛惜,希望台灣出現更多珍貴的資產,但不是靠打擊他人能夠成就,不忍心台大受到誤解與攻擊,為了台大不再受到攻擊,台灣學術界的和諧,誠懇地提出請求,今年6月屆滿後,不再續任職位。

台大主秘:楊泮池已強烈表達不續任

台大校長楊泮池昨宣布不續任校長,但表示其續任案是去年由校務會議通過,他提出的不續任請求也須經校務會議同意。台大公共衛生學系教授季瑋珠引台大組織章程質疑楊泮池「預留慰留伏筆。」

昨晚楊泮池透過台大主秘林達德轉達說,他已經「很清楚、明白,而且強烈地表達不續任」。

楊泮池昨在台大校務會議中發表聲明,聲明中表示「我的續任案是校務會議代表在去年五月廿八日通過的,這是大學自治的核心部分,現在的不續任請求,也應該徵得校務會議的同意。」

校務會議隨後通過臨時動議,六十八位代表(通過連署門檻)投票贊成召開臨時校務會議,討論楊的不續任問題,預計可在四月中旬前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決定楊的去留。

季瑋珠引「國立台灣大學組織規程」:「校長任期屆滿,不擬續任者,應於任期屆滿十四個月前向校務會議表示,並依本規程之規定,辦理新任校長遴選事務。」質疑組織規程中並未規定校長不續任須經校務會議同意。季瑋珠表示,她合理懷疑,楊泮池的「不續任」聲明經過沙盤推演,讓四月舉行的臨時校務會議投票決定「慰留」、讓他續任。

林達德說,台大組織章程對於校長提出不續任,並無明文規定是否要校務會議同意。因台大從無校長通過續任案,卻又宣布不續任的先例,但根據體制和法律,台大校長當初是校務會議同意他續任,若不續任,論理也須徵求校務會議同意。

新聞眼/楊泮池下台身影可以更優雅

台大校長楊泮池宣布不續任。此一乍看負責任的決定,卻未為他贏得尊敬和讚美,反惹來更多批評,全教總甚至稱此為「看似負責卻是最不負責的下台方式」。

去年「一代青衣」顧正秋辭世。女兒任祥指出,京戲迷、海基會前董事長辜振甫曾說,顧正秋唱戲時最美的是「下台的身影」。她每次唱完戲下台,優雅而從容、迅速,不留戀也不遲疑,是完美的典範。

教育部前部長蔣偉寧與國防部前部長楊念祖都曾涉及論文醜案。事發時他們很快地便請辭下台。即使日後調查還其清白,他們也不曾出來喊冤。在民眾心中,身影是漂亮的。

但台大論文案爆發至今,楊泮池拖了近四個月才吐出「不續任」決定。這個「不續任」還有但書,須等台大校務會議投票通過。如果台大校務會議不同意,責任又推給了校務會議。

楊的不續任聲明,充滿對他人的批評。他提到對「少數人操縱媒體」的不以為然、強調「我個人與論文發生的問題無關」、甚至出現「靠打擊他人」等負面詞彙。讓人覺得,他下台是不得已、忍辱負重。這樣的下台方式遲疑搖擺、欲走還留,這齣歹戲還要拖棚多久?

(聯合報)
--
台大論文造假風波 楊泮池不續任校長

台大論文造假案從去年11月延燒至今,校長楊泮池上午在校務會議上突然哽咽宣布,為了讓台大不再受到攻擊、台灣學術界的和諧,今年6月屆滿後不續任校長。

台大今天舉行校務會議,台大副校長郭大維代表校教評會、醫學院院長張上淳代表醫學院內調查小組,在校務會議上針對學術倫理案提出報告。楊泮池在報告後哽咽表示,屆期滿後不再續任校長。

但楊泮池強調,這次論文案很多報導和評論,對台大和他個人有很多不符事實、不合理的地方,這些都會繼續說明、據理力爭,維護台大的校譽。

去年5月28日台大校務會議才以過半數的同意票,通過楊泮池續任校長,今天楊泮池突然宣革布6月任期屆期滿後不再續任,投下震撼彈。

「絕對沒有違反學術倫理」,楊泮池說明,學術倫理台大仍有需要改善之處,預防才是最重要的;獨立自由的學風是台大的根本,他深以為榮,此次的學術倫理案是學校的挫折,台大將克服挫折對台灣、世界持續貢獻。

楊泮池加重語氣說,對少數人操弄媒體的現象「不以為然」,台大是珍貴的資產,期盼大家能夠愛惜,希望台灣出現更多珍貴的資產,但不是靠打擊他人能夠成就,不忍心台大受到誤解與攻擊,為了台大不再受到攻擊及台灣學術界的和諧,他6月屆滿後,不再續任職位。

楊泮池的續任案是去年5月28日由校務會議通過,因此他提出不續任請求,也要校務會議代表同意。

校務會議今天也通過臨時動議,將召開臨時校務會議因應,日期另訂。

楊泮池下台 最快半年選出新台大校長

台大論文造假風波爆發以來,外界要求台大校長楊泮池辭職負責的聲浪不斷,在校方調查結果公布,就學術倫理層面初步還楊泮池「清白」,但他今天突然宣布6月任期屆滿即不再續任校長。教育部表示,台大必須啟動校長遴選機制,大約要半年到一年才可選出新校長。

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表示,台大校長的任期到6月22日結束,如果楊泮池確定不續任,學校需要給教育部公文,確認校長任期結束,接著校內先啟動遴選機制,先成立遴選委員會,如果一切都很順利,一般至少半年可以選出新校長,但也有拖到八個月到一年。

民國38年以後,台大曾有兩次代理校長,一次是傅斯年校長病故,由沈剛伯代理校長三個月;另一次是孫震校長接任國防部長後,由郭光雄代理校長四個月。楊泮池突然宣布不續任校長,在新任校長出爐前,可能創下台大代理校長時間最長紀錄。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3/18/6/3294964.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聯合晚報)
--
楊泮池不續任 台大校務會議慰留

台大爆出違反學術倫理事件後,許多指控和謠言重創台大聲譽。台大校長楊泮池昨在校務會議中哽咽地說,為避免台大繼續受到誤解和攻擊,6月任期屆滿後將不再續任;但校務會議及學生代表多半力挺並表達慰留之意,校務會議更決議,最遲4月中旬召開臨時校務會議,再討論校長楊泮池不續任案。

學生會長:對台大二次傷害

楊泮池的續任案係去年5月28日校務會議就已經通過,因此他請求不續任,也必須徵得校務會議的同意。不少校務會議代表、學生代表昨都為校長抱屈,認為楊泮池的學術成就有目共睹,而學術倫理問題是整體結構性問題,不該由校長一人負責。

台大學生會長呂姿燕說,外界不應把行政責任無限上綱,而校長更應在此時領導台大,陪台大度過這個風雨飄搖的時期,督導相關委員會建立機制來處理類似事件,並樹立典範,再考慮不續任的決定。

呂姿燕表示, 若校長現在決定不再續任,反而是認可外界對於本次事件的虛實解讀,仍在審查中的案件,無限上綱追究責任,不僅損害校長自身名譽、更是對台大聲望的二次傷害。

臨時校務會議 4月中召開

台大教授吳瑞北會議中提案,應該以專案校務會議處理此案,給台大和校長一個完整的說明機會。最後校務會議以68票、通過5分之1門檻,同意未來召開臨時校務會議,再來討論校長楊泮池不續任案。

台大校教評會近日對學術倫理案做出決議,解聘教授郭明良、張正琪,校長楊泮池雖列名共同作者,經調查認定並未牽涉其中,「沒有理由需要辭職」,不過,外界對台大的調查仍有質疑聲音。

楊抨擊:少數人操弄媒體

楊泮池感嘆,單純學術倫理事件至今已經演變成不顧事實、隨意指控、無限上綱的情況,他感到很遺憾,而此事件所顯現出好惡等同是非、信口開河、少數人操弄媒體等現象,亦令他深不以為然。

楊泮池一度情緒激動無法言語,他感謝校內同仁這幾年的支持和厚愛,更感謝在調查過程中,師生的支持和信任,讓台大在狂風暴雨之中,仍維持穩定與互信。

楊泮池強調,雖然有數篇論文列為共同作者,他沒有違反學術倫理,也不知道郭明良實驗室發生這些事,但身為校長必須表態,學術倫理案是台大的挫折,相信一定能夠在自省與改進的基礎上,克服這個挫折,對台灣、對世界繼續做出貢獻。

捍衛台大聲譽 楊泮池忍痛求去

台大學術倫理案爆發至今,媒體和網路上的謠言滿天飛,台大校長楊泮池昨突然請辭不續任,師生錯愕。楊泮池感嘆有人操弄媒體、不實攻訐,外界也揣測,教育部及科技部調查報告月底出爐,是否結果可能不利楊泮池,因而有人刻意暗示施壓,楊泮池為顧全大局決不再戀棧。

嘆不實攻訐 寧不續任

台大昨天召開校務會議,楊泮池無預警提出請求,希望校務會議代表同意他「屆滿後不再續任」,令台下師生十分震驚。

事實上,台大學術倫理案砲火最猛烈的時間已過,楊泮池也走過了這段煎熬,並獲得台大校教評會認定「沒有理由需要辭職」,理應靜待教育部及科技部調查結果,自可還其公道,卻在師生驚愕聲中,決定不再續任台大校長。

相關人士直言,楊泮池宣佈不續任校長的時間點令人費解,最近唯一的可能變數,就是月底即將出爐的科技部及教育部調查報告,如果調查結果有利楊泮池,他根本不需要不繼續做下去,莫非兩部聯合調查結果不利楊泮池?主管單位因而刻意釋出訊息、暗示楊泮池知所進退,進而讓楊為了挽回台大聲譽萌生退意。

盼一切亂象 就此打住

一位不願具名的教授則指出,校長突然辭職,媒體一波波排山倒海而來的惡意攻訐,致校長與台大聲譽都受損,而且這一波波的擴大渲染明顯有計畫性的,背後似有隻看不見的操控黑手,白的都可以說成黑的,看在校長的眼裡自是十分心痛,希望這一切的亂象能因自己的離開,就此打住,不要再傷害台大。

不少學生代表也氣憤的表示,近日媒體和網路上,有諸多對台大不實的指控,但遭到解聘仍不斷放話的台大教授張正琪,卻不用負起任何責任,台大一直默默挨打,完全沒有反擊和發聲的機會,這對台大和校長來說都很不公平。

楊泮池無奈感嘆,針對媒體和評論對台大或他個人不符合事實的誤解及批評,台大會繼續向外界說明,同時強調,目前仍有許多校務需要處理,包括為台大建置學術倫理機制等,都是他的職責所在,因此他會做滿這一任任期,再好好的交棒給下任校長。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7-03-19/clipping/656/b03a00_t_01_02.jpg

楊泮池跟學生很麻吉

台大校長楊泮池是知名肺癌權威,除了硬梆梆的學術成就之外,在台大校內師生的眼中,他是一位願意傾聽、支持創新改革且富有強烈社會關懷的好主管、好校長,他滿懷台大需肩負社會責任的使命感,化身為一波波漣漪,影響著每一個台大人。

楊泮池一路在台灣求學,不曾喝過洋墨水,是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2013年成為台大首位土博士校長,也是中研院士中極少數的本土博士,他的學術成就卓越,不只肺癌分子生物學研究成果享譽國際,胸腔超音波診斷技術更居領先地位。

楊泮池鼓勵學生創新、創業,促成了「台灣大學創新設計學院」,引領國內的自造者(maker)風潮,也對翻轉教學、線上磨課師課程大力支持,而這些創新教學的方式現在已遍及各級學校,為教育帶來了改變。

在校內一級主管心中,楊泮池很有想法又具行政經驗,非常有領導力,他對於別人提出的創新點子都會大力支持,並且會以校長的位階提供更多的資源和協助,讓原本「很窄」的想法,都能擴大發展成台大的重要特色。

對弱勢學生的關懷,楊泮池尤其有很強的理念和使命,任內推動了讓弱勢生進台大的「希望計畫」。他認為,台大身為頂尖大學,一定要建立起幫助階級翻轉的入學機制,這份關懷也感動了校內主管,願意一起為了這個使命而努力。

對學生而說,他更是一個「沒有架子」的校長,每年的畢業典禮上,都可以看到學生抱著楊泮池跟他自拍的畫面,當他走在校園中,許多學生都會跑過去打招呼,跟學生幾乎沒有距離。

絕無密會 郭大維亮護照自清

台大論文造假案中,遭解聘的台大教授張正琪日前指控副校長郭大維等人,去年11月11日在校長室要她「閉嘴」,郭大維雖已出示登機證作為不在場證明,指出自己當時代表台大到墨西哥參加會議,但仍有媒體質疑登記證的真偽,郭大維昨在校務會議上再亮出護照自清。

台大教授張正琪指出,去年11月11日她被叫到校長室,當時包括校長楊泮池、副校長郭大維、主秘林達德等台大高層都要求她閉嘴,不要再對外發言,但最後調查結果出爐,卻是她遭到解聘,認為自己成為「代罪羔羊」。

對於這些指控,郭大維日前公開出示登機證,指自己去年11月8日到12日代表台大到墨西哥參加「第二屆環太平洋聯盟APRU學術副校長會議」,11月11日當天他根本不在台灣,因此張正琪的指控根本是子虛烏有、胡亂拼湊。

不過就算有登機證的不在場證明,少數有心人士仍質疑其真偽,繼續在政論節目上攻訐,認為要出示護照才能算數。台大昨天召開校務會議,郭大維在報告論文案進度時,特別在全體會議代表前,出示護照自清。

郭大維表示,最近外界對他屢有抹黑,把「密會」說的繪聲繪影,希望護照上的章能洗清對他的抹黑,他的確去年11月8日入境墨西哥,11月12日才回到台灣,「大家應該不會懷疑,這些章也是我自己蓋的吧?」

郭大維也說,很不幸在調查過程中,一直受到非常多的干擾,因此對所有調查委員感到抱歉,有人(台大教授張正琪)離開台大還不斷攻擊,企圖影響台大調查和教育部、科技部及社會大眾的觀感,「這非常非常不對。」

儘管已有多項證據打臉密會說,張正琪昨手機沒接,只發出聲明為自己叫屈,她認為台大校級教師評審委員會未查明事證,處分明顯輕重失衡、有失公允。

楊若確定不續任…

台大校長楊泮池決定不再續任校長,未來可能角逐的校長人選,外界揣測,當年與楊泮池的競爭者,包括現為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朱敬一是否又會捲土重來?台大醫學院院長張上淳也可能是黑馬。校內人士認為,的確有很多不同勢力角逐,等到下次臨時會議中確定校長不續任後,相信就會開始有外部的運作。

楊泮池在2013年擔任台大校長,當時共有6人角逐台大校長,包括當時台大副校長包宗和、國科會主委朱敬一、前台大管理學院長洪茂蔚、前雲林科技大學校長楊永斌、台大副校長羅清華,而楊泮池是唯一在第一輪投票就過半同意的候選人,並且高票當選。

今年楊泮池將屆滿第一任期,因此台大去年5月28日舉辦臨時校務會議,討論楊泮池的續任案,通過率近9成2,又是高票續任。但楊泮池昨表態不再續任,外界揣測,是否當年競選校長的競爭者又會捲土重來?或是會有黑馬出現?不過,不願具名的台大職員表示,畢竟校長才剛剛宣布不續任,還沒有聽說有人想競選校長的風聲。

依據台大校長的遴選辦法,遴選委員會包括13至21名委員,由學校、行政人員、校友、社會公正人士等共同組成,其中有一席是學生代表,每名委員都可對候選人投同意或不同意票,如只有1人獲過半同意票數,就直接當選;如有2人以上贊成票過半,針對最高票前兩人再投票,由遴委進行二選一,相對得票數較高的就獲選新校長。

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表示,台大校長的任期到6月22日結束,如果楊泮池確定不續任,學校需要發給教育部公文,確認校長任期結束,接著在校內啟動遴選機制,並成立遴選委員會,如果一切都很順利,至少半年才有機會選出新校長,但也曾有拖到8個月到1年的情況,在新校長產生前就需有代理校長。

在台大的歷史上,曾有兩次代理校長,一次是傅斯年校長病故,由沈剛伯代理校長3個月;另一次是孫震校長接任國防部長後,由郭光雄代理校長4個月。昨楊泮池宣布不續任校長,在新任校長出爐前,可能創下台大代理校長時間最長紀錄。

論文案 月底公布調查結果

台大論文造假事件備受各界關注,教育部及科技部則另組專案小組繼續調查。不過,台大校長楊泮池昨日突然宣布不再續任校長,引起校內震驚,傳聞與教育部或科技部施壓有關?教育部及科技部皆表示,目前相關事件都在調查中,有關消息不可能外流,預計月底公布結果。

針對台大論文造假案,台大校內日前已做出調查結果,並送至教育部以供參考,教育部將與科技部共同進行複審,追究相關研究人員的貢獻與責任。

日前教育部長潘文忠部長在立院備詢時表示,學術審查是非常專業的過程,教育部複審小組名單目前不方便公布,但會請論文案相關領域學者組成,秉持客觀、公正原則進行複審,並強調,對於楊泮池校長等相關學術倫理也會採取最高標準。

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說,台大日前的調查報告是台大的認定及說明,教育部組已另組調查小組,且皆由生醫相關領域的學者專家組成,將「獨立調查、重新判斷」。

李彥儀說,目前教育部和科技部各自的調查小組仍在調查中,雖然已有過跨部會討論,但仍有許多資料在進行更嚴謹的比對,還無法對外說明結果。

科技部次長蘇芳慶則表示,下周學術倫理審議會將召開最後一次會議,預計月底前即可公布審查結果,如確認這起台大論文造假案有違反學術倫理,將追回已補助計畫的經費,並可能列入永久不得申請補助名單。

對於楊泮池主動表達不續任,是否和教育部及科技部可能做出不利結論有關?蘇芳慶說,審議會還沒決定,不知道結果為何,無法做這樣認定;李彥儀則反問,怎麼會有這樣的揣測?在調查的過程中,消息不可能走漏。

(中國時報)
--
學運人物 3年後怎麼了

林飛帆 退伍後低調拼課業
在太陽花學運中有「帆神」封號的林飛帆,3年前還是台大政治研究所學生,學運時一身軍裝綠外套還引發風潮。學運退場後仍持續投入公民運動,除與時任中研院研究員的黃國昌等人共組「島國前進」,還為聲援「香港佔中」運動與群眾衝撞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
林飛帆前年2月休學服替代役,去年退伍後即專心課業,極少公開露面,就連媒體邀訪也不接受。林飛帆昨在臉書說,他無論如何必須在今年7月完成台大研究所學業,「順利的話,我將在今年9月出國念書。」

陳為廷 服役中擬出國念書
3年前的318,還是清大社會系學生的陳為廷率眾衝進立法院,口才便給、思慮清晰,成為學運領袖。學運結束後,對政治有強烈企圖心的陳為廷,2014年投入苗栗立委補選,但因傳出性騷擾醜聞,黯然退選。後來擔任時代力量立委參選人邱顯智競選總幹事,還因缺課過多遭清大研究所退學。
陳為廷去年4月入伍服替代役,在成功嶺受訓因拒向國父遺像行三鞠躬禮,再登媒體版面。陳現仍在服替代役,據了解正準備托福考試,退伍後將出國念書。

方仰寧 學運後仕途連3升
318學運時,負責立院維安的中正一分局長方仰寧,在學運後調任警政署交通組長,隔年再調升屏東縣警察局長,今年2月再升任北市警局主任秘書,仕途順遂。但他昨談起318時感慨地說,學運期間必須「依法」執行維安工作,「唯一的遺憾就是有學生受傷!」為此他一直以檢討的心態面對這起事件。
方仰寧說,2006年他也參與紅衫軍事件的維安工作,當時警察也被藍營指責,318則被綠營支持者痛罵,但方強調公務員本就應該保護合法政權的正常運作。

江宜樺 在香港任客座教授
2014年318學運攻佔立院議場,在未獲政府正面回應下,抗議人士23日夜闖政院,警方展開強制驅離將政院淨空。時任行政院長的江宜樺(圖,資料照片)之後對闖入者提告。2014年底,國民黨九合一選舉慘敗,江下台。
行政院院長林全去年上任後,撤回告訴,江投書媒體痛批撤告讓大家看到政府「只問政治,沒有是非」。2015年江在美擔任訪問學者,去年至今擔任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今年元月江成立長風文教基金會,協助年輕人連結國際。

張慶忠「半分忠」毀連任路
3年前的3月17日,國民黨立委張慶忠(圖,資料照片)主持內政委員會,在混亂中宣布「海峽兩岸服貿協議已逾3個月期限,依法視為已經審查,送院會存查」,成為學運導火線;之後被譏為「半分忠」,且競選立委連任失敗,回歸建築本業。
張慶忠昨嘆,把他當成服貿通過的罪魁禍首是欲加之罪。這件事原是正常議事攻防,卻被在野黨醜化,如今民進黨已執政、時代力量也進入立法院,卻沒有加速監督條例的審議進程,顯然當初「先立法、再審查」只是藉口。

(蘋果日報)
--
太陽花3年了 民團籲速通過兩岸監督條例

三一八太陽花學運屆滿三週年,民團「經濟民主連合」昨晚重返立法院旁舉辦「我們要一個答案」活動,要求民進黨政府兌現三年前同意儘速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承諾,否則「明年地方選舉、二○二○年的全國大選,就不要投票給民進黨。」

經民連提「不要一國兩區」等六主張

經民連昨晚在立法院旁的青島東路上舉行活動,約近百位民眾參加。三一八學運要角包括林飛帆、陳為廷、魏揚及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等,也都參與晚會。

經民連召集人賴中強表示,兩岸協議監督條例遲未通過,民進黨執政後立場漸趨保守,說要等兩岸破冰再來談,更有「現在不是時候」、「怕刺激對岸」等說法,但過去兩次兩岸所簽協議多直接生效,應先準備好保護機制,「先有監督條例才有兩岸協議」。

對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經民連也提出「不要張慶忠式備查,要完整國會監督」、「不要服貿作文比賽,要落實衝擊因應」、「不要主權談判,要捍衛民主自決」、「不要一國兩區,台灣不是地區」、「要民間諮詢會議,落實公民參與」、「要有溯及條款,解決服貿貨貿爭議」等六大主張。

對於太陽花學運屆滿三年,林飛帆也在臉書po文坦言,他對全面執政的民進黨,其實有很高的期待,也希望他們可帶台灣走出保守及一中的泥淖,但他也痛責,民進黨完全執政後,對學運訴求制定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連兩個會期立院「不排審就是不排審」,各版本草案都毫無進展。

林飛帆籲民進黨勿浪擲人民信任

林飛帆感嘆,他曾盼民進黨履行諾言,也想給多點時間,但看到的不是民進黨誠懇面對,等到的是一次又一次承諾跳票,還將議題刻意引導成藍綠對立。他呼籲民進黨不要浪擲人民的期待及信任,勿毀壞人民對政治的希望。

陳為廷也在臉書質疑,民進黨執政將滿一年,但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不只未通過,立法院審查次數還掛零,儘管民進黨有推出版本,卻有別於過去立場,還讓國民黨搶走排審權,「實在諷刺」。

陳為廷認為,看來民進黨對當時承諾已漸行漸遠,面對中國壓力也顯得搖擺不定。

面對民團的訴求,黃國昌說,時代力量黨團支持經民連及相關團體對於監督條例的主張,在議事程序上,將提案要求審查監督條例。

基進黨促限制立委在中國投資

基進黨昨天則在高雄召開記者會,強調要清除馬政權任內的中國滲透,應限制立委在中國投資,並加速通過「外來投資與國家安全法」、「敏感科技法」,以斷除有國安疑慮的中資,持續收購台灣產業。

與會的前駐日代表許世楷表示,蔡英文總統要「維持台灣主權不屬於中國的現狀」,須嚴肅面對馬政權任內所引進的各種中國滲透,確保各黨派國會議員不會因個人或親戚在中國的私利,而制定出賣台灣利益的法案政策。

(自由時報)
--
兩岸監督條例躺立院 林飛帆:民進黨擺明不鳥你

三一八學運三周年,民間團體要求先立法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仍躺在立法院。經濟民主連合等民間團體昨天聚集立法院外,舉辦「我們要一個答案」晚會,要求朝野黨團接力排審「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並提出在本會期儘速完成立法等訴求。

晚會現場民眾與三年前相比,冷落許多,也因天候不佳,僅約百人到場。當時的學運領袖林飛帆、陳為廷,以及時代力量黨主席黃國昌昨皆現身力挺,雖低調未受訪,但已在臉書表達心聲。

林飛帆表示,當初學運訴求制定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民進黨團版至今躺在立法院動也不動,任何儘速立法的呼籲,也只換來黨團總召柯建銘與綠委李俊俋的「未來兩岸若能破冰,屆時再來討論監督條例也不急」、「要先有協議,才有監督」等「擺明了不鳥你的說法」。

陳為廷則感嘆,又一年過去了,搞到現在,國民黨居然搶走「監督條例」的排審權,實在諷刺。他呼籲柯建銘,既然辦公室就在立法院對面,不妨走下樓來跟大家見個面,把民進黨團的立場說明清楚。

陳為廷說,過去一年,一方面他在服役,一方面的確曾經有認為民進黨處理監督條例,不會出太大差錯的念頭。但是如今看來,民進黨對當時三一八的承諾,已經漸行漸遠,令人費解;面對中共的壓力,也顯得搖擺不定。

民間版監督條例起草人邱文聰表示,蔡英文一再說要維持現狀,真的要維持現狀,有沒有法律制度保障的基礎?喊了半天,自由獨立現狀要如何維持?三一八運動代表的是所有人民對在這塊土地上追求自由平等價值的起點,監督條例是必須馬上要做到的事,在衝擊來臨前,台灣必須做好準備。

民連召集人賴中強表示,民進黨社運部主任雖到場,但仍遺憾柯建銘未現身,「他的大局承擔,信守承諾在哪裡?」民團在會末,手持蔡英文曾對三一八學運的承諾,當場撕毀,並揚言若監督條例今年未完成立法,二○一八、二○二○年將拒絕投給民進黨。

(聯合報)
--
國軍又出包 4億飛彈快艇撞漁船

「100分的國軍」又出包了!一艘隸屬海軍的飛彈快艇,昨晚疑因天候不佳、視線不良,在鼻頭角北方9浬處,撞上北洋號娛樂漁船,漁船船頭嚴重破損,所幸雙方無人受傷,事發後漁船返抵碧砂漁港,而飛彈快艇則是返回基隆港西12號碼頭,肇事原因待查。
編號CT3-6166的北洋號娛樂漁船,前年10月29日才下水,船上有4名船員、16名釣客,日前至鼻頭角外海進行海釣。

配4枚雄風二型
受害的娛樂漁船昨返回碧砂漁港,船首左側有撞擊凹痕,整個船首幾乎破裂,幸未影響航行,船員和釣客虛驚一場。
編號FACG-78的光華六號飛彈快艇,具匿蹤、快速功能,且配備4枚雄風二型反艦飛彈,可直接攻擊150公里遠的中國軍艦,是目前可嚇阻解放軍艦隊攻台的主要戰力,2010年下水,造價4億元。

所幸人員無損傷
海軍艦隊指揮部昨表示,所屬一三一艦隊飛彈快艇78艇昨晚7時許於北部海域執行任務,與本國籍海釣娛樂船北洋號發生擦碰,人員均無損傷。
海軍艦隊指揮部進一步表示,針對意外事件,本軍與海巡署均立即調查釐清責任,並通令各艦艇確實注意風險管控,提高危機意識,以維艦艇航行安全。

光華六號飛彈快艇
艇長︰34.2公尺
最大吃水︰2.96公尺
艇寬︰7.6公尺
最大速率︰33節
造價︰每艘4億元台幣
續航力︰1000浬
武器系統︰4枚雄風二型反艦飛彈、4枚干擾火箭、20公厘機砲
製造單位︰海軍研發,台灣造船廠製造

(蘋果日報)
--
海釣船擦撞光六快艇 16釣客平安

搭載16名釣客返港的「北洋號」娛樂漁業漁船,昨晚近8時許,疑因能見度不佳,在新北市鼻頭外海與海軍「光華六號」飛彈快艇發生碰撞;「北」船船頭嚴重破損,但無礙航行,16名釣客均平安返抵碧砂漁港,「光六」船尾則有輕微擦傷。

「北」船船長林重君氣憤指控,事發後,軍艦肇逃往西北方開;他確定船舶動力未受損,一路鳴笛緊追,軍艦就是不停,他只好求助漁業電台通知軍艦返港。

海軍駁肇逃 事發馬上停俥

但海軍官員反駁,指「絕無肇逃」,強調事故後馬上停俥,還以漁業頻道呼叫「北」船,但「北」船都未回應,繞行軍艦一周後離去。因雙方各執一詞,事故原因及經過仍待釐清。

海軍艦隊指揮部昨晚表示,已和「北洋號」船長達成初步和解共識,日後也將協助「北洋號」修復事宜。

昨天凌晨零時許,「北」船從碧砂漁港搭載16名釣客前往彭佳嶼海域垂釣,下午4時許從彭佳嶼出發返回碧砂漁港,晚間7時許,在新北市鼻頭外海約9浬處,船頭與「光六」左船尾發生碰撞。

海釣船指快艇根本沒停

「北」船船長林重君昨氣憤指出,不管肇事責任歸屬,軍艦都應該停在現場,萬一他的船沉了,這些人命軍方賠得起嗎?「還好船舶碰撞時,釣客只是從床上摔下來沒受傷!」

但海軍官員說,「北」船說法與事實出入甚大,軍艦在海上航行,所有停俥作為,都有記錄。

海軍艦隊指揮部表示,針對此意外事件,海軍與海巡署立即調查釐清責任,並通令各艦艇確實注意風險管控。

光華六號飛彈快艇 自製31艘

國軍為取代老舊的「海鷗飛彈快艇」,1999年啟動「光華六號」設計與研發案,原型艦於2002年完工下水後,隨即推動量產計畫,全案於2011年執行完畢,31艘現役艦艇皆隸屬於海軍131艦隊。

「光六」最大特徵為類似「康定級」巡防艦的匿蹤外型,船體亦有抗雷達頗特殊匿蹤塗料,可在正對或以左右各45度角面對雷達偵測時,僅出現大小約為小型漁船的迴跡,排水量約186.5噸,最快航行速度達每小時33節(約61公里),可搭載4枚雄風二型飛彈。

(自由時報)
--
海軍光華6號飛彈快艦與娛樂船擦撞 16人受驚

海軍光華6號飛彈快艇今晚7點多在鼻頭角外海,與北洋娛樂船疑視線不佳發生碰撞,一度傳出軍艦撞船後逃逸,軍方澄清,現場發生擦撞後立即停下處理,沒有逃逸。目前兩船都已回港,肇事責任還要調查釐清。

基隆海巡隊今天晚間7時27分接獲基隆漁業電台轉「北洋」號漁船CT3-6166通報,於鼻頭角北方約9浬,遭軍艦 (FACG78)碰撞,「北洋」船頭擦撞嚴重,但可正常航行,人員無受傷(北洋號船上計20人,船員4人、釣客16人),無立即性危險。

基隆海巡隊3555艇立刻前往通報海域,晚間8時於深澳北方6.7浬處發現北洋號,經詢問船長林重君相關資訊,船長稱該船無航安顧慮無人員受傷,隨即戒護該船安全伴航返港。

基隆海巡隊通知偵緝組會同海軍單位前往海軍碼頭,採證並釐清案情,晚間9時戒護北洋號安全返抵碧沙漁港。

光華快艇進基隆港東5碼頭,艦長表示,並未肇逃,當時的情況是北洋號的船頭從後方撞上光華6號的船尾,光華立即停下來,但因無線電一直無法與北洋號聯絡上,導致誤會未留下來處理,完全是誤會。

林重君說,光華號撞上他們後沒有停下來,才會通報電台,「目前已經沒事了」。北洋號船船頭毀損嚴重,船身還完好。

海軍人員到場處理,表示光華6號都有處理,並未肇逃。相關肇事責任將由海事單位調查。

飛彈快艇海上碰撞漁船 責任歸屬調查中

一艘北洋號娛樂漁船搭載16名釣客返港,今晚在鼻頭外海與海軍光六飛彈快艇發生碰撞,「北」船船頭嚴重破損,但無礙航行,16名釣客均平安返抵碧砂漁港。海軍表示,海軍與海巡署已展開調查釐清責任。

海軍艦隊指揮部晚間表示,所屬131艦隊飛彈快艇78艇晚間7時許於北部海域執行任務期間,與本國籍海釣娛樂船北洋號發生擦碰,人員均無損傷。

海軍艦隊指揮部表示,針對意外事件,海軍與海巡署均立即調查釐清責任,並通令各艦艇確實注意風險管控,提高危機意識,以維艦艇航行安全。

(聯合報)
--
快取寶負責人失聯 股東溫情喊話

設置在台北捷運與雙北各據點的智慧型取貨儲物櫃服務商「快取寶」,負責人孫岳澤驚傳周轉不靈,十五日跳票,他在臉書自爆帳面票據積欠約一百億元,夫妻倆已出境。三、四十名嘉義地區股東昨成立自救會,共同聲明對投資利得部分,願意放棄不拿,本金也可折減,呼籲孫某儘快出面處理並說明償債計畫,不要讓投資者家破人亡。

快取寶:公司營運正常

快取寶總公司在北市北投區,記者昨傍晚去電,公司人員表示,孫先生個人帳戶管理行為與公司營運無關,一直試圖聯絡孫先生都聯絡不上,公司目前一切正常營運,消費者的訂購與配送商品正常運作,合作商家也願全力支援出貨。

「快取寶」臉書粉絲團昨稍早發出聲明,指孫岳澤個人財務處理方式,為其個人行為,與快取寶公司無關,會維護消費者權益不受影響。

嘉義市調查站表示,已接獲報案,指孫某近日若不出面處理,跳票金額可能高達五十億元,不少股東受牽連,孫某恐將涉及背信、詐欺罪嫌,至於孫某是經營不善負債或涉非法吸金,尚待調查了解。

自救會成員說,孫岳澤是嘉義人,嘉義地區投資人上百位,不乏民代及其親友、建商、印刷廠、林木業老闆等,投資金額最高者逾億元。有投資人說,孫岳澤從開設「萱萱禮品」起家,後來成立「阿旺獅食品」、「快取寶」等公司,大家覺得孫某經營能力不錯,投入本金後,每月固定拿回二至四%紅利,不知他深陷財務危機。

孫岳澤十五日發生跳票,周轉不靈的消息才傳出,後來他在臉書自爆,帳面票據積欠約一百億元,光每天利息就無力回天,十六日輾轉向一名大股東表示:「希望大家不要給他壓力,會再想一下」,後來竟傳出失聯。

(自由時報)
--
快取寶負責人 臉書自爆欠債百億

「快取寶」公司負責人孫岳澤驚傳周轉不靈,欠債落跑。孫在臉書自爆「帳面票據100億元,每天利息無以回天…」,隨即關閉臉書,疑已和妻子出境前往香港躲債,讓許多跟隨孫的股東傻眼。18日上午,近30位股東要求孫盡速出面,據了解,股東已於16日向嘉義市調查站報案,市調站將釐清資料、報請檢方偵辦。

傳孫岳澤偕妻躲債

「快取寶」整合網購下單、倉儲物流與自助取貨服務,2015年9月於台北市北投、士林等地向外布點,2016年進駐台北捷運設點,目前全台約200處站點,以台北捷運全線108個站點最多,突然傳出欠債落跑,令股東們譁然。

快取寶官方粉絲團隨即澄清:指系孫岳澤個人行為,與快取寶無關,並強調仍正常營運,而粉絲團的回應也多為正面,仍會繼續使用。

公司聲明:正常營運

孫岳澤周轉不靈爆發乃一名股東因孫開的支票跳票,又聯絡不到孫,查看孫的臉書才知「代誌大條」。孫在臉書說自己「帳面票據100億元,每天利息無以回天」。

孫岳澤旗下30名股東昨天緊急開會研議對策,發表聲明5大點,一、大家將和孫岳澤共體時艱;二、投資人軋進去的支票先抽回來,沒軋進去的票先不要軋進去;三、對投資利得部分,大家願意放棄不拿;四、本金也可折減;五、呼籲孫岳澤盡快出面處理,並說明償債計畫,別讓投資人面臨慘狀。

跟著孫岳澤投資事業20年的蔡姓股東指出,孫的股東至少有5、60人,且8成都是嘉義人,投資金額少則百萬元,多則上億元不等,都是分紅賺錢。蔡姓股東說,孫取得香港迪士尼授權,到大陸深圳設工廠生產迪士尼公仔、在上海迪士尼樂園販售,業績強強滾,近年轉投資「快取寶」,才出現資金周轉不靈。

蔡姓股東透露,孫開的支票已跳票2次,還有一次兌現期限在3月22日,希望他能在當天出面回應。

孫曾借高利貸周轉

據股東轉述,日前曾在孫的臉書看到貼文「事實真相」,自爆曾在14年前一批貨出狀況後,為求生存及信用,借了一筆高利貸,但也如期出貨,後來則結識一位印刷老闆,陸續找印刷、木材業老闆當金主,利用2金主間交互融資,有金主更要他找多位金主,但孫說其實已無利潤可言,甚至還倒賠,導致帳面票據高達100億元。

嘉義市調查站表示,16日晚間接獲被害人報案,已請被害人提供詳細資料以釐清案情,並將報請檢察官偵辦。

(中國時報)
--
學生保險改制 千元以下傷病不賠

為避免學生保險資源遭濫用,新學年學保將有兩大變革:針對非強制入學的幼兒園及補校學生,保單將增設「卅天等待期」,若卅天內發生腦中風、高血壓等病變,將不提供保障,以防重病者帶病投保;學保住院醫療相關給付,增設一千元自負額,即一千元以下小額傷病不賠。

學生團體保險保費低廉,承保與理賠都較商業保險寬鬆,但長年遭特定人士當成「社會保險」運用,加上只要發生理賠爭議,壽險公司就被各界痛批,以致一○五學年度學保招標,八度流標,差點開天窗,一直到學年度開始前四天,政府情商原承保公司、三商美邦人壽再承保一年。

今年學保主辦單位、新北市教育局與壽險公會專案小組開會,研商修改學保條款,決定自今年八月起祭出上述兩大變革。目前全國學保納保人數約三百卅萬人,壽險公會表示,新學年學保自四月起開始招標,希望有壽險公司投標。

學保年保費約五一四元,政府提供補貼,只要「註冊入學」就有保障。壽險業者表示,學保理賠件數一年約十八萬件,但每周都會有一、兩件帶病投保個案,件數看似不多,但理賠金額卻很大,如此「利用」學保資源,等於把學保「當社會救助」使用。

壽險業者說,過去經常發生有高齡長者或體弱多病者,在補校或幼兒園註冊入學後,就開始申請保險理賠,由於學保「住院醫療理賠」一次賠五萬元,申請人「還懂得」要間隔十四天再來申請,即可一年多次申請。另還有八十多歲高齡重病者註冊入學後,一路請病假,結果沒多久去世,家屬馬上獲得一筆一百萬元死亡保險金。

許多家長還誤以為,只要繳了學保保費「什麼都能賠」,但壽險業者說,學保應該保障「重大傷害」,非零碎小額給付,尤其數百元的小額醫療傷病給付,只是浪費資源。

鄉鎮「微型保險」 招標遇難關

許多鄉鎮市公所利用微型保險為全體居民投保,老人跌倒骨折、騎車摔傷都有理賠,對一些連後事都辦不起的低收入戶來說,這筆意外險理賠更是及時雨。但因理賠件數、金額都不低,鄉鎮市公所招標愈來愈有難度。

政府核准開辦微型保險後,苗栗西湖鄉公所的鄉民保險大受歡迎,已續辦第三年,意外受傷每次最高三萬元醫療給付,住院每天六百元。這裡高齡化,超過八成的理賠是老人家跌倒、摔傷骨折,去年七月迄今,全鄉理賠金額已接近保費一一五萬元。

鄉民保險是鄉長古木賢的競選政見,設籍六個月以上鄉民都可納保。鄉公所祕書柯寶釵說,保險每年公開招標,以意外傷害醫療給付為主,意外身故理賠十萬元;兩年來保費也從一九○萬元降至去年一一五萬元,主要是讓鄉民多一分保障。

彰化縣芬園、伸港與線西等鄉鎮都為鄉民投民意外險,其中以車禍死亡申請理賠最多。

芬園鄉長洪慶章發現鄉民多務農長者,經濟條件普遍不好,家裡有人意外喪生,連支付葬費都有問題,常有民間慈善團體捐棺。兩年前為全鄉十五歲以上鄉民投保意外險,意外死亡理賠廿萬元,曾有兩輛機車互撞,兩人都是低收入戶,雙方家庭都籌不出治喪費,理賠金如及時雨;也有鄉民酒駕喪生,就拿不到錢。

線西鄉公所為鄉民保了十五年的意外險,身故理賠金卅萬元,公所社政課長黃強人說,保險幫了不少家庭,去年有八十歲老翁遭砍死亡,家人也靠理賠金度過難關。

許多鄉鎮市因為財務吃緊,沒辦這項業務,有的則用回饋金支付保費,像台中市大肚區和南屯區公所各用台電和文山焚化廠回饋金,有的則是承保業者難找,彰化芬園鄉公所去年就連續流標三次才找到承保業者。

邱姓保險業者說,承保鄉鎮市公所微型保險有些難免賠錢,但有提高知名度、擴大地方服務等效果,多數業者仍會設法承保。

免費福利惹紛爭 有鄉鎮喊停

鄉民多了免費的意外險保障,衍生不少紛爭,最常見計較死因的寫法,還有繼承理賠金的家屬為區區幾萬元吵得不可開交。

台中市龍井區用台電回饋金為區民投保,年保費一六五○萬元,意外傷亡理賠五十萬元。陳姓區民說,有意外才賠,像生病死亡、自殺都沒賠,被車撞還要看肇事責任歸屬;曾有鄰居過世,警方相驗時,家屬很在意死因怎麼寫,因為符合理賠要件,就可請領五十萬元。

苗栗縣三義鄉公所六年前曾開辦鄉民保險,但開辦三年就叫停。鄉長徐文達說,身故理賠金須由家屬繼承,許多家庭要湊齊人員辦手續很麻煩,有些子女感情不睦,為了幾萬元吵翻天,理賠金也發不了,後來乾脆停辦。

(聯合報)
--
不懂看護當看護 移工苦、病人癱

一名印尼籍女看護疑受不了工作壓力逃逸,卻因忘了帶護照回不了家鄉「投案」。她向員警說在印尼只是單純家庭主婦,沒受過任何專業看護訓練,根本不會照護病榻老人;警方訝異竟有「不懂看護的看護」,已將她送移民署收容安排遣返。

外籍看護照顧病人與雇主衝突時有所聞,業者潘頲維說,曾有外籍看護照顧中風老人,卻因缺乏專業知識,長期沒替老人翻身造成長褥瘡受傷見骨,外籍看護受不了家屬責備,最後只好逃逸。「不懂看護的看護」,是奇怪現象。

這名卅四歲印尼女子是本月九日向計程車司機說「護照掉了。」被載到派出所。員警見她提著行李,懷疑是逃逸外勞,但登入系統卻查不到逃逸資料;因她中英文都不通,員警使用翻譯軟體溝通,才確定她已逃逸四個月。

「阿嬤,我受不了…」她用手指著腦門說,八個月前來台,負責照顧行動不便的「阿嬤」。雇主對她很好,但阿嬤常半夜病痛哀嚎,她根本無法睡覺;去年十一月九日她帶著行李逃離雇主家,因匆忙忘了帶護照。

她說,在印尼只是家庭主婦,完全沒看護經驗,也沒有看護執照;因有三個小孩,最大的才十二歲,最小的六歲,丈夫薪水不夠養家,才會來台賺錢。在印尼她每月最多賺四千元台幣,在台灣可賺到兩萬元;但照護阿嬤太苦,她受不了。

警方確認她是未經通報的逃逸外勞,驚訝沒有任何看護專業的印尼婦人竟能來台照顧年邁老人,先以「行方不明」的外籍人士送移民署收容,等候安排遣返。

台北市也曾發生外籍女看護工疑因照顧癱瘓婦人不佳被婦人兒子打傷,暴瘦十三公斤;她受不了從四樓陽台攀出逃逸,掉落一樓遮雨棚撿回一命。雇主事後被依人口販運等罪起訴,但雇主喊冤,聲稱看護來了十天,連幫病人餵食都不會,他們也很煩惱。

(聯合報)
--
設計救命用!核電廠輕柴油機組 竟拿來天天燒

去年運轉2040小時 2013年的十倍

台灣近年供電餘裕逐漸惡化,核電廠內的輕柴油機組,原設計是在事故發生「全黑」救命使用,近年夏季用電尖峰幾乎成為常態運轉,去年三座核電廠共六部輕柴油機組,運轉發電時數達2040小時,是2013年的10倍。

輕柴油發電成本高 台電去年虧了2.8億

輕柴油機組不只從「救命用」變成「一直用」,就財務面來看,輕柴油機組發電量愈多,台電就虧損愈多。根據台電今年不同能源的發電成本,核能每度1.55元、燃煤1.24元、天然氣2.1元、抽蓄水力2.89元,輕柴油每度發電成本則高達10元。

若以夏季住宅用電1000度以上最高電費級距、每度6.13元計算,去年輕柴油發電7268萬度,等同台電因運轉輕柴油機組虧了2億8127萬元。

921曾緊急啟動 救援如今變輪值

核電廠輕柴油機組在緊急狀況才會啟動,幾十年來只有近四年常態運轉,其他只在1991年至1995年分區限電、1999年729全台大停電、921大地震皆曾長時間啟動。

三座核電廠各有兩部核能機組,核一廠每一機組裝置容量63.6萬瓩、核二廠98.5萬瓩、核三廠95.1萬瓩,另各電廠皆設置兩部裝置容量4萬瓩的輕柴油氣渦輪機組。

原只在緊急事故、颱風使用

台電表示,當緊急事故發生,外部電路無法供應核電廠用電,核電廠「全黑」時,啟動輕柴油機組可供廠區用電,是核能安全的重要環節。另外當颱風來襲,為安全起見,核電廠會將161、69千伏(kV)輸電線路隔離,採用輕柴油機組供應廠區用電,避免外部線路因颱風跳脫、供電不穩影響核安。

台電指出,核電廠內的輕柴油機組平時須定期檢修、測試運轉,運轉時會將機組併聯供電,但機組設計為電廠緊急供電,且受限全年運轉時數的環保限制,原則上不接受電力調度。

不過,台電近四年不只多次在夏天啟動核電廠內的輕柴油機組,而且愈用愈兇,發電量與運轉時數屢創新高,成長幅度幾乎是等比級數。根據機組運轉調度資料,2013年核電廠輕柴油機組運轉206小時、發電456萬度,2014年333小時、1087萬度,2015年1654小時、6141萬度,去年更增加到2040小時、7268萬度。

六部輕柴油機組若同時滿載發電,具有24萬瓩供電能力;去年5月31日供電亮起「限電警戒」紅燈,備轉容量剩下56.4萬瓩,若無輕柴油機組供電,備轉容量即低於50萬瓩,必須立即啟動限電措施。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3/18/6/3294885.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聯合晚報)
--
洗選是重點 禽蛋一次性包材可能鬆綁

農委會推動生鮮禽蛋應使用一次性包材,去年底正式上路,但政策可能轉彎。農委會主委林聰賢表示,未來將獎勵重點放在洗選,是否一定要使用一次性包材,則可回歸市場機制。

為加強防疫並避免感染,農委會2014年底修訂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增訂「裝載生鮮禽蛋,應使用一次性之裝載容器或包材」規定,去年12月24日起正式實施,半年輔導期過後將開罰。

此外,為同時達成源頭及末端管制,農委會也推動禽蛋全面洗選。現況洗選蛋占50%,預計今年底的目標是國產蛋洗選率要達75%,希望明、後年能全數洗選。

然而,要求同時採用一次性包材與洗選,將使業者成本大增,激起不少反彈聲浪,農委會日前態度出現軟化,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表示,防疫重點不在末端的一次性包材,而是前端的洗選;如果有洗選,即使不用一次性包材也沒關係。

林聰賢今天出席林務局舉辦的「106年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人士表揚大會」,會後接受媒體訪問時也指出,站在環保的角度來看,一次性包材也不夠環保;若能落實洗選,即能從源頭管控,避免防疫漏洞,農委會將獎助重點放在推動洗選,鼓勵業者興建洗選廠,並且不會讓增加的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至於宣導期過後,農委會是否會強制業者使用一次性包材,林聰賢表示,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2年前就通過,但宣導沒到位,導致業者反彈。他認為,使用一次性包材的洗選蛋,對消費者來說較安全,附加價值高,「這部分就回歸市場機制去做」。換言之,甫實施的「裝載生鮮禽蛋,應使用一次性之裝載容器或包材」規定,可能有修法空間。

(中央社)

國際

最冷峰會 控監聽 當面扯梅克爾下水 川普轟德欠錢

美國總統川普,前天與德國總理梅克爾於白宮會面,兩人過去互有批評,這場首次會面原是修補關係的好時機,但川普卻在梅克爾詢問要不要握手時相應不理;記者會上拿之前美國監聽梅克爾開玩笑,令她猝不及防,媒體形容這是「最冷峰會」。川普昨又在推特開砲,指責德國欠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及美國「很大一筆錢」,要德國付帳。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昨發推特:「德國欠北約(NATO)和美國非常大一筆錢」,指美國付鉅款給北約,提供德國強大、昂貴的防禦,「德國必須付款」。他前一天才與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會面,氣氛有些尷尬,現又痛斥德國,擺明讓梅克爾難堪。

「至少有共同點」
川普近日聲稱過去遭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竊聽,但提不出任何證據,白宮接著指英國情報單位「政府通信總部」(GCHQ)也涉入,引來英政府嚴詞否認。
繼英國後,川普前天在與梅克爾記者會上,又把德國拖下水,指著她笑說:「在被之前的(美國)政府監聽這件事上,或許我們至少有個共同點。」川普指的是2013年美國國安局(NSA)外洩的機密檔案顯示,美國政府監聽梅克爾的手機。這個玩笑讓梅克爾猝不及防,她看了川普一眼,接著望向台下記者,記者席一片笑聲,她則低下頭微笑,整理手上做筆記的紙張,沒有回應。
NSA機密曝光後,歐巴馬曾向梅克爾致歉、保證不再監聽。美、德兩國到歐巴馬卸任時都保持友好,不過那樣的融洽關係在川普任內恐難再現。

媒體前拒絕握手
記者會上兩人在貿易、移民等問題的發言上顯見歧見仍深,而稍早兩人在白宮橢圓辦公室讓媒體拍照時,川普也讓梅克爾難堪,在場多名記者要求他們握手以拍照,梅克爾輕聲問川普:「你想握手嗎?」他置若罔聞,直視前方,十指指尖相觸作出「尖塔手勢」指向下方或向攝影機,被晾在一旁的梅克爾尷尬笑笑作罷。

無交流場面尷尬
英國邊山大學心理學教授、肢體語言專家貝蒂(Geoffrey Beattie)表示,「尖塔手勢」顯示川普極度自信,而指尖時而指向攝影機,顯示對他最重要的是攝影機,而非梅克爾,川普一度對在場德國記者說:「請送些好照片回德國去。」
貝蒂說此尷尬場面顯示他們間並無交流。另有媒體為川普緩頰,指現場鎂光燈的聲響可能壓過梅克爾的輕聲發問。

監聽事件簿
●03/04
川普發推特指大選前歐巴馬下令於川普大樓竊聽他,批歐巴馬是「惡劣的傢伙」
●03/05
白宮發言人史派瑟指,川普希望國會情報委員會調查
●03/07
史派瑟說,雖無證據佐證竊聽說,但川普對發言不後悔
●03/12
白宮高級顧問康薇說,對川普的監控可能透過電視機或微波爐
●03/13
史派瑟說,川普消息來源是福斯電視台、英國廣播公司及《紐時》等媒體
●03/14
史派瑟說,川普有信心司法部會找到證據
●03/15
眾院情報委員會的兩黨議員指,無證據支持川普說法
●03/16
參院情報委員會的兩黨議員表示,無證據支持川普說法。史派瑟指,福斯政治評論員納波里塔諾還說,英情報機關「政府通信總部」幫歐巴馬監控川普
●03/17
英國政府及「政府通信總部」罕見嚴詞駁斥

川梅並肩登台 CNN戲稱古怪組合

西方世界最有權勢的兩位國家領導人—美國總統川普和德國總理梅克爾前天在白宮首次會面。英國廣播公司(BBC)形容,兩人雖並肩登台,卻像活在不同政治國度。美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則稱兩人是古怪組合,在貿易及移民等諸多議題都意見分歧。

重申強烈挺北約
BBC引述梅克爾曾說過的一句話,「每個領導人會從不同的通道進入政治」,這正好可以形容兩人前天的會面。說話快速、個性沉穩的梅克爾深入政策細節,與邏輯跳針的川普截然不同,但兩人還是試圖在一些重要的國際議題上找到合作之道。
兩人會談的焦點在於貿易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川普重申強烈支持北約,但強調「我們的北約盟友須支付應承擔的國防花費。」依北約協議,每個會員國須把2%的國內生產總額用於國防,德國等成員國未達此標準。針對川普的緊追不放,梅克爾表示,德國已承諾增加國防預算。
在貿易上,川普對外界稱他信奉「孤立主義」感到不滿。他表示,期待與德國建立「極佳」的貿易關係,「我相信的貿易政策應是公平交易。在過去許多年,美國被許多國家非常非常不公平地對待,這種狀況應停止。」梅克爾此行帶著BMW、西門子等德企業高層同行。她回應川普,期盼美國和歐盟可恢復貿易談判,移除雙邊貿易障礙。
兩人的移民政策也南轅北轍。川普曾在1月批評梅克爾犯了「悲慘錯誤」,允許數以萬計的移民和難民進入德國。梅克爾則批,川普針對數個穆斯林國家頒布旅遊禁令,反訓川普根據《日內瓦公約》規定,須接受逃離戰火的難民。

稱移民是「特權」
川普前天表示,移民是「特權」,而不是「權利」。梅克爾巧妙回應,「關於這個議題。我們顯然之前已交換過意見」。
專家分析,梅克爾與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及布希都互動良好,應會繼續尋求與川普合作。德國議員哈德特表示,「梅克爾的本領就是在私人討論中佔上風。我相信川普也無法免疫」。

「川梅會」各說各話 仍有重要象徵意義

新聞分析
對於川普與梅克爾的會談,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甘逸驊表示,儘管雙方看似未達成太多實際成果,但此次會晤仍有其重要的象徵與實質意義。

可改善對德印象
甘逸驊指出,今年正逢歐洲最關鍵的大選年,雖然荷蘭執政黨日前贏得大選,但選舉結果也彰顯極右派勢力已在荷蘭政壇佔有一席之地,而梅克爾身為歐洲第一大國的總理,過去的穩健執政形象,成為歐洲價值重要代表,而此次「川梅會」可視為德國所堅持的歐洲價值,與川普所代表的右傾勢力一次重要象徵對話。
至於在實質意義上,梅克爾與川普的會談,也有助改善川普對德國或歐洲的印象與看法,同時增進川普對國際多邊關係的支持度。川普早前曾多次在言談中表現出對北約等多邊組織的藐視,但他上台後的施政,包括移民禁令、美墨圍牆等,仍是以對內、且美國可控制的方向為主軸,至於對外的國際關係,川普仍較克制,而此次川梅會或有助於讓川普能對國際多邊關係有更多支持。
政大國關中心美歐所研究員嚴震生認為,此次川梅會幾乎各說各話,且表現出來的態度幾乎是「互相看不順眼」,「一個是超高調的自戀狂,一個態度低調沉穩,兩邊明顯不對盤。」但嚴也表示,此次會晤儘管形式意義較大,對美德兩國來說仍是「太重要」,「兩邊是必須見而見,因為要表現出兩大國間的正式互動」。

(蘋果日報)
--
川普晤梅克爾 各說各話

美國總統川普與德國總理梅克爾十七日在白宮首次會晤,雙方針對移民、貿易、反恐、軍事同盟等議題展開交流,但被視為西方自由主義最後捍衛者的梅克爾,與帶起全球民粹及孤立主義的川普,在這場晤談中盡顯歧見,連雙方互動也難掩尷尬,凸顯美德和美歐關係未來仍充滿挑戰。

川普與梅克爾被譽為全球最具權勢的兩大男女領袖,雙方就跨大西洋夥伴關係及各項全球危機交換意見。近午抵達白宮的梅克爾,先和川普進行單獨會談,隨後開放記者拍照,並舉行卅分鐘聯合記者會,兩人在不甚熱絡的互動中,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表達初步共識,但在移民和難民、國家安全、全球貿易等方面,卻看法迥異。

首先,川普向梅克爾重申,美方將強烈支持北約運作發展,但亦強調「很多成員國過去幾年欠下大筆金額,這對美國不公平」,要求各國必須平均分攤軍事費用。對此,梅克爾給出正面回應,指出她對川普支持北約,以及烏克蘭、阿富汗等地的和平協議感到「滿意」,並承諾德方會將國防支出從目前佔國內生產毛額(GDP)一.二三%,提高至二%。

在談及打擊恐怖主義和移民問題時,兩人的措詞和內容可說是南轅北轍。川普以「激進伊斯蘭恐怖主義」等挑釁字眼,表達兩國必須攜手戰勝「伊斯蘭國(IS)」,但對衍生之移民和難民問題,川普卻直言「移民是一項特權,而不是權利,我們國家公民的安全須擺在首位」。梅克爾稱兩人在該議題上有眾多交流,同時也回應川普,難民需要機會改善生活,被外界解釋為雙方在隱晦地指責彼此的移民政策。梅克爾還讚揚遷徙自由乃歐盟成就之一,指這促成德國的成功。

針對貿易問題,川普稱美方期待與德國開拓「良好、美妙」的貿易關係,但他也暗酸在貿易協商方面,「德國顯然做得比美國好」,甚至不諱言表示,德國和中國等國一樣,都在「佔美國便宜」。川普強調,他相信自由貿易,但美方多年來在全球貿易上受到各國不公平待遇,因此,「美國優先」的理念並非「孤立主義」,其目的在於公平貿易。梅克爾雖認可公平貿易的重要性,但也重申須以開放的全球化思維看待該問題,呼籲美方和歐盟就貿易協定恢復談判。

美國媒體指出,川普雖已減少對德國及歐盟的奚落和指責,但與梅克爾在思想和價值觀、執政理念和方法上的巨大落差仍未弭平,因此,美德關係和美歐關係未來仍將面臨嚴峻考驗。

會談冷淡沒交集 川普嗆假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與德國總理梅克爾十七日面對面會談,雙方在眾多議題上看法互斥,導致隨後接受記者拍照及舉行聯合記者會時,雖然盡力維持表面友好,但互動上卻始終難掩尷尬和不自然,現場氣氛相當緊繃,原本受外界熱烈期待的「川梅會」,最後卻冷淡收場。

不過,川普顯然對媒體有關兩人會面的報導十分不滿。他十八日以推特發文指出,媒體報導他與梅克爾的會談冷淡、沒有交集,全都是「假新聞」,稱兩人的交談過程「非常棒」。不過,川普也強調,在北約組織方面,德國「欠了一大筆錢」,德方必須「還給美國更多錢」,以尋求美方防禦。

川普和梅克爾的政治立場大相逕庭,處事及言論風格也天差地遠,川普甚至曾在去年競選期間,狂言批評梅克爾的開放難民政策是在「毀滅德國」,還稱「歐盟僅是德國的工具」,向來謹言慎行的梅克爾當時僅低調回應,指「歐洲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紐約時報》直言此次會晤乃「自由主義的守護者對壘破壞者」,各界無不屏息以待。

美東時間十七日近午,川普親自在白宮外迎接遠道而來的梅克爾,當梅克爾座車抵達時,川普立刻向這位「鐵娘子」伸出友誼之手,邀請對方進入白宮展開會談。

然而,當會談結束、開放媒體拍照時,有記者提議拍攝川普和梅克爾握手的畫面,川普先是沒有理會,任由目光停留在別處,即使梅克爾主動詢問川普「要不要握個手」,川普仍充耳不聞,令尷尬的梅克爾只能轉向媒體,露出無奈笑容,也令現場氣氛瞬間凍結。

上述畫面有如此次會談的寫照,在隨後的聯合記者會,川普和梅克爾幾乎在所有議題上,展現截然不同的立場和態度,鮮有交集。儘管如此,兩人在尾聲仍熱烈握手,結束這場記者會。

川普再咬歐巴馬監聽 不甩英否認介入

美國總統川普雖然對於他指控的前總統歐巴馬在二○一六年大選期間監聽其電話遲遲提不出證據,但他仍拒不道歉,十七日並再度攻擊歐巴馬下令監聽他。他也對於指稱英國情報單位「政府通訊總部」(GCHQ)牽涉其中,引發英國強烈反彈不當一回事。

川普十七日在與德國總理梅克爾共同召開的記者會上,面對GCHQ監聽他的指稱是否錯誤、是否對於時常推文感到後悔的提問時說,「很少」後悔,因為媒體不報導真相。他表示:「我們什麼都沒說,我們只是引述某個非常有才華的法律人的說詞,此人才須為他在電視上的言論負責。」

川普指的是福斯新聞分析家納波利塔諾。曾任新澤西州法官的他,十四日在福斯新聞節目上說,歐巴馬不是下令美國情報單位竊聽川普,而是透過GCHQ取得川普的對話紀錄,因此,「沒有留下美國指紋」。白宮發言人史派瑟十六日在記者會上引述此論。

川普說:「該聲明是出自福斯一名非常有才華的律師,所以你不應該跟我講,而是應該去跟福斯講,好嗎?」接著他以手勢意指梅克爾說:「就過去政府進行的竊聽而言,或許至少我們有某個共同點」。二○一三年華府竊聽梅克爾手機的機密文件曝光,引發兩國關係緊張。川普語畢,梅克爾皺眉望著他,露出無意捲入其竊聽風波的表情。

川梅記者會後,史派瑟重複川普不認錯的論調,他說:「正如總統所言,我只是宣讀媒體報導。」不過,福斯新聞稍後發布聲明,強調無法證實納波利塔諾的評論,福斯新聞也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現任美國總統在任何時候、以任何方式遭到監控。曾任布希總統國安顧問、現今服務於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謝克說,這顯示白宮為了避免承認說謊,完全不在乎對重要的夥伴關係造成傷害。

(自由時報)
--
川梅會相敬如冰 歧見檯面化

德國總理梅克爾十七日造訪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舉行峰會,這場被喻為全球最有權勢的男女的首次會面,雙方在移民、貿易、北約軍費分攤等議題上針鋒相對,相敬如冰。

梅克爾離開之後,川普十八日在推特發文表示與梅克爾的會面非常圓滿成功,批評相關報導不實,但隨即表示德國欠美國和北約很多錢,因為後者提供德國強力且昂貴的保護。

雙方都稱梅克爾此行具有建設性,但歧見完全檯面化。川普談到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時表示,北約盟國需要公平分攤防禦費用,許多國家過去欠很多錢,對美國非常不公平。關於貿易議題,川普說,「我不是孤立主義者;我是自由貿易者,也是公平貿易者。」

梅克爾則說,北約至關重要,之前她也說過,德國需要增加支出,承諾在二○二四年國防開支達GDP的百分之二,現為百分之一點二。

一名德國記者分別向梅克爾與川普提問:「妳認為美國總統的孤立主義政策多危險?」以及「總統先生,你不認為美國優先也會削弱歐盟嗎?」

川普首先回答,他不相信孤立主義政策,但相信貿易政策應該是個公平的政策;多年來,許多國家非常不公平地對待美國,這將停止。

梅克爾指出,她認為應該以開明且公平的方式形塑全球化,例如歐盟內自由移動是造就經濟進步、和平的重要因素。

梅克爾從經貿順勢提到移民與難民議題,她說,遷徙、移民必須繼續,人口販運必須停止,同時需關注難民,讓他們有機會在生活的地方塑造自己的人生,以及協助沒有能力如此做的國家。

川普在競選期間曾批判梅克爾的難民政策毀了德國,十七日致詞時說移民是一種特權(privilege),而不是一種權利(right),「我們公民的安全必須總是優先,毫無疑問。」

此外,川普表示,讚賞梅克爾與法國總統歐蘭德一起領導解決烏克蘭衝突,但他沒有提到俄羅斯;反而梅克爾替川普說,她很高興知道,美國政府及川普本人致力於「明斯克協議」進程。

被川普牽扯遭監聽 梅克爾面無表情

美國總統川普月初指控前總統歐巴馬在去年選舉期間監聽川普大樓,至今無法提供證據;川普十七日在白宮與德國總理梅克爾召開聯合記者會時被記者追問此事,川普不僅把責任推給福斯新聞,還牽扯梅克爾,指兩人至少有一些共通點,就是都被歐巴馬政府監聽。

一名德國記者向川普提出兩個問題,包括是否認為指控英國情報機構參與監聽是個錯誤,以及「你是否有時對自己的推文感到後悔?」記者還沒說完,川普便急著說,「很少。」川普還說,當媒體不說實話時,可以藉由推特繞過媒體,「我喜歡這樣。」

「至於監聽,我想,因為前任政府,至少我們可能有些共通之處。」川普說這句話時用右手指向梅克爾,暗指歐巴馬政府曾監聽梅克爾;當下梅克爾面無表情轉身看向川普,但川普沒有與她對看,而是對台下與會者露出無奈表情,引起一片笑聲,梅克爾這才低頭淺笑,對此沒有回應。

川普指出,「我們什麼也沒說,我們只是引用非常有才華的法律人士在電視上所說,他才要負責任。你不該和我說此事,你應該跟福斯說,好嗎?」

川普指的是福斯新聞司法評論家納波里塔諾,他十四日在福斯新聞發表評論,指稱歐巴馬透過英國「政府通訊總部」(GCHQ)監聽川普。

福斯新聞主播史密斯指出,該台無法確認納波里塔諾的評論,福斯新聞沒任何證據證明美國總統曾經在任何時候、任何方式遭到監視。

(聯合報)
--
梅克爾會川普 三歧見待解

美國總統川普與德國總理梅克爾17日首度會談,儘管雙方均稱這場會談「有建設性」,但在貿易、移民及北約(NATO)議題上,兩國領導人的觀點仍有明顯歧異。

梅川會是美國新任總統與歐洲最大經濟體領導人之間首次面談,也被視為有助決定跨大西洋聯盟未來,形塑其運作關係的重要會談。會後記者會上,梅克爾被問及與川普的歧異時並未直接答覆,僅表示雙方嘗試「找出公平的解決之道與折衷方案」。

川普在記者會上宣告,美國與最大出口國德國間的貿易關係可能需檢討;他表示,美德之間的貿易協定一面倒地有利德國:「目前為止,我得說德國的談判代表表現比美國好,但美國一直受到的不公對待,即將改變。」

梅克爾立即回應,德國與美國其實沒有直接的雙邊貿易協議,對美貿易是受歐盟代表成員國協商而成的法規管制。川普過去曾抨擊德國的移民政策,此次會談後的評論則稍有保留;他說:「移民是特權,不是權利,必須以美國國民的安全為先。」梅克爾則暗示雙方見解不同,她說:「我們當然對這個議題交換了觀點。」

對於北約議題,川普表示:「我相梅克爾總理重申我對北約的強力支持,以及各盟國應該公平支付北約所需防衛費用的必要性。」梅克爾則承諾,將致力增加德國支付的金額,從目前的國內生產毛額1.2%增加至北約設定的2%目標。

世界秩序捍衛者vs.破壞者

在一場相敬如「冰」的記者會末了,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他終於找到與德國總理梅克爾的一個共同點:都曾被他的前任者歐巴馬竊聽。

面對川普如此脫口而出的話,梅克爾神色自若,顯出忙著翻閱講稿的樣子,接著平靜地朝川普望了一眼,淺淺一笑但不發一語,不欲捲入川普指控歐巴馬監聽的政治紛爭。

這一幕凸顯兩人的差別。梅克爾鎮定沉著,堅持己見但不卑不亢,顧全大局,堪稱此時碩果僅存的自由派世界秩序捍衛者。川普則是現有秩序的破壞者,一副政治生手模樣,口無遮攔,竟把國內恩怨搬上國際外交舞台。

儘管風格和政策互異,兩位領導人都擺出願攜手合作的姿態,但無法掩飾對貿易、移民等議題的看法有鴻溝。

當記者詢問怎麼看待川普的作風時,梅克爾說:「有時折衷之道難尋,但那正是人民選我們的理由。若一切都順利無礙,就不必選政治人物出來做這些事了。」

(經濟日報)
--
竊聽疑雲 川普稱和梅克爾「有些共同點了」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與德國總理梅克爾首度會面,儘管兩人在歐盟及難民議題上歧見深,但川普暗諷,前總統歐巴馬執政時傳出美國涉及監聽梅克爾,這是他和梅克爾有的共同點。

川普和梅克爾在難民議題、歐盟、北約及貿易的立場上南轅北轍,他對外大鳴大放,但梅克爾低調冷靜自持,兩人在聯合記者會上一開始行禮如儀,各陳立場,直到德國記者問川普,英國已否認有關「協助歐巴馬監聽川普」的指控,他的回應為何?對自己不斷推特發文後悔?

川普先說,「很少(後悔)」,因美國媒體報導不誠實,推特是他和民眾直接溝通的管道,這時,他身旁的梅克爾露出這場記者會上的少見笑容。

緊接著,川普話鋒一轉說,「至少,我們有些共同點了,或許吧」!川普沒把梅克爾曾傳出遭歐巴馬政府監聽直接說出口,台上的他臉上掛著笑容,一旁的梅克爾先回看川普,後來皺著眉頭,接著低頭整理講台上的資料,一邊似露出無奈微笑,台下則爆出有所領會的狂笑聲。

當著外國元首面前,暗諷自己的前任,更把美國過去涉監聽外國元首的歷史搬上檯面,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時說,川普拿這種議題開玩笑,再度展現他「非典型」及美國「前所未見」的外交方式。

白宮近來深陷指控歐巴馬竊聽的風波中,白宮發言人史派瑟昨天引用福斯新聞的報導說,歐巴馬政府是藉英國政府通訊總部(GCHQ)竊聽川普,消息一出,已讓原本只是美國國內政治兩黨鬥爭的議題,成了英美特殊關係間的外交波瀾。

GCHQ更發表罕見的強烈聲明,稱這樣的指控是「無稽之談」;英國首相梅伊辦公室的發言人則稱,已收到美方保證,不會再有人提此事。

然而,英國媒體「每日電訊報」報導,包括白宮國安顧問麥馬斯特(H.R. McMaster)與白宮發言人史派瑟(Sean Spicer)分別向梅伊的國安顧問葛蘭特(Mark Grant)及英國駐華府大使達洛許(Kim Darroch)正式道歉;「紐約時報」則引述白宮不願具名的官員說,「沒有到道歉這回事」。

川普也沒有表達要向英國致歉的意思,他說,史派瑟只是引述福新新聞評論員的說法,「我們所做的只是引述一個非常有才華的法界人士評價,他才該為他的評論負責」,川普還要求記者「你該去跟福斯(新聞)說才對」。

美國有沒有道歉也成羅生門,看在歐巴馬團隊眼中,仍忍不住評論。

前白宮國安顧問萊斯(Susan Rice)在個人推特上說,政府發言人在台上錯誤的指控美國最親密的盟友,要付出的代價是不可忽視的;前白宮國安副顧問羅茲(Ben Rhodes)也在個人推特上直言,這種執行外交政策的作法「瘋狂」。

2013年,德國媒體報導,美國監聽包括梅克爾在內的盟國元首,梅克爾當時致電歐巴馬表明,要美方「立即與全面的解釋」,並要求美方「立即停止」。

歐巴馬政府選擇低調處理,白宮當時說,歐巴馬在電話中向梅克爾保證,美國「現在沒有」、「以後也不會」監聽梅克爾;但美國是否曾因反恐監聽、意外聽到梅克爾的通話?時任白宮發言人卡尼(Jay Carney)僅重申上述立場,未證實或否認美國曾監聽梅克爾。

川普又罵德國 欠北約大筆銀子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指控德國,欠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大筆金錢」;並說,德國應為美國提供防務援助支付較多經費。

川普和德國總理梅克爾昨天會談時,對北約和國防支出等許多棘手問題上,鮮有共同觀點。

川普今天推文說:「德國欠下北約大筆金錢,美國為德國提供的強有力且十分昂貴的防務援助也必須由德國支付較多經費。」

川普在昨天與梅克爾召開的聯合記者會中要求,美國的北約盟邦償還「以往的大筆金錢」。先前川普曾批評北約「已過時」。

梅克爾則說,德國已承諾增加軍事支出,達到先前為北約歐洲會員國所協議出的國內生產毛額2%水準。

(中央社)
--
梅川共通點:被歐巴馬竊聽

美國總統川普17日與來訪的德國總理梅克爾首次在白宮會面,儘管在難民、北約和貿易等議題立場相左,雙方試圖排除歧見建立新友誼。但在記者會上,川普仍堅稱曾遭到歐巴馬政府竊聽,還拉梅克爾蹚渾水說這是兩人的「共通點」。

暗諷美曾監聽梅手機

川梅會談後召開聯合記者會,川普對竊聽指控遭駁斥的最新回應喧賓奪主,成為最大焦點。記者問他,目前對竊聽指控的說法為何,以及是否有時候對自己在推特的言論感到後悔?似乎有些怒意的川普先回答後者:「不太後悔。推特讓我略過說謊的媒體,把真相說出來」。

川普接著語帶戲謔地說,「至於前政府竊聽,至少我們可能有這個共通點」,同時右手比向一旁的梅克爾。他係指2013年德國政府聲明,美國國安局(NSA)一直在監聽梅克爾的手機。梅克爾為此瞥了川普一眼,皺起眉頭,然後再整理手中文件。

美國國會參眾兩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已於16日駁斥川普指控,稱沒有證據證明川普與其幕僚遭竊聽。川普卻維持相同主張,使爭議進一步擴大。聯邦調查局(FBI)局長柯米20日將出席眾議院聽證會,預料亦會做出指控子虛烏有的結論。

移民政策 大相逕庭

除此之外,川普和梅克爾針對難民、貿易、國防等議題提出觀點,兩人立場大相逕庭。川普競選總統時曾批評梅克爾收容成千上萬難民。他在記者會談及移民問題時,表示重點必須放在國家安全上。他說,「移民是一種特權,不是一種權利」。梅克爾則說,「我們顯然對這件事交換過意見」,指兩人觀念相差太大。

暗示德 多攤北約軍費

不過迥異於先前猛烈批評,川普此回力挺北約。但他向梅克爾暗示,德國應該履行承諾,將2%的GDP用作國防經費。川普說,「我向梅克爾總理重申自己對北約的強力支持,但是同盟必須支付合理的國防費用。過去很多國家欠了太多錢,這對美國很不公平,他們必須把欠的錢還來」。

談到貿易議題時,川普說,美德貿易關係會「非常棒」,梅克爾表示,希望美國和歐盟恢復對貿易協定的討論。川普強調,支持「互惠公平」的貿易,又說自己「不相信孤立主義政策」,只要對美國公平,也會支持自由貿易。

(中國時報)
--
川普、梅克爾會面 話不投機

美國總統川普與德國總理梅克爾周五在白宮首度面對面,從北約、貿易到移民議題立場分歧的兩國元首,儘管會談時極力營造和諧氣氛,但雙方互動冷冰冰,且不時出現尷尬場面。川普一度拒絕與梅克爾握手,還自以為風趣地嘲笑他們兩人都被歐巴馬政府竊聽,讓梅克爾顯得不知所措。

美、德元首峰會後於白宮東廳(East Room)舉行聯合記者會,但兩人談到北約軍事支出、自由貿易協議、移民等棘手議題時,擺明沒什麼共識。

尷尬場面1:川普自以為風趣 重提歐巴馬竊聽案

川普在記者會一開始表示:「我向梅克爾總理重申本人對北約組織的強力支持,但我們的北約盟友也得公平分擔支付軍事費用。」川普於30分鐘的記者會上,數落華府的北約盟邦未「公平分攤」跨大西洋防務支出;此外,還要求與德國達成「平等互惠的貿易協議」,梅克爾大多時間都扳起臉孔面無表情。

其實,梅克爾在記者會上曾經試圖緩和氣氛,她表示:「彼此能這樣直接對話,比起議論對方要好太多了,我想我們的會談證明這一點。」

不過刻意營造的輕鬆氣氛,隨即因川普唐突的話題而變得緊繃。因為川普竟拿他指控遭前總統歐巴馬竊聽的事件開起玩笑,暗諷至少在這一點上,他與同受其害的梅克爾是在同一陣營。

尷尬場面2:梅克爾提議握手 川普竟沒理會

2013年柏林當局曾控訴華府監聽梅克爾,但這起已演變成國際政治醜聞的陳年舊事,聽在梅克爾耳裡顯然不覺得幽默。

川普和梅克爾互動並不熱絡,也反映在肢體語言上。川普在梅克爾抵達白宮時,還與她握手供媒體拍照,但隨後兩人進到橢圓形辦公室並肩而坐舉行峰會時,梅克爾提議再次握手,也不知川普是真的沒聽到還是故意不理會,場面頓時陷入尷尬。

(工商時報)
--
YouTube廣告竟置入反猶太影片 英國政府與企業急喊撤 怒影響形象

英國《泰晤士報》調查發現,Google旗下熱門影音分享網站YouTube未盡把關責任,造成英國政府花納稅人的錢購買的廣告,竟出現在宣傳極端主義的影片中,且上傳的人還可分享廣告收入,氣得英國政府、萊雅集團、麥當勞等企業急撤廣告救形象。

該報記者在YouTube找到至少200部反猶太人的影片,有的影片宣稱猶太人控制銀行、媒體和政壇,為了錢發動戰爭,把白人當奴隸,有的甚至讚揚納粹,否認大屠殺的存在,部分影片甚至穿插YouTube置入的英國政府等公家廣告和萊雅等企業廣告。根據使用條款,每1千人觀賞影片,上傳者可分得約232元台幣廣告收入,有的反猶太影片上傳4年多來,已有逾100萬人次看過,估計賺進約21萬台幣。

英要Google解釋
報導刊出後,萊雅集團(L’Oreal)對於自家廣告竟被安插在極端主義影片中感到「驚嚇」,同樣受害的英國《衛報》也表示「完全無法接受」。英國政府要求Google高層給個解釋,強調:「英國政府已暫停在YouTube下廣告,除非Google保證能以安全且適當的方式傳遞政府訊息。」
Google聲明指出,他們對廣告出現的時機有嚴格的規定,「我們承認,有時廣告會出現在錯誤的地方,我們還在努力改善,以保護廣告主的品牌形象。」

挨批推卸責任
報導指出,Google本周以使用者有「言論自由和接觸資訊的自由」,拒絕應英國國會內政事務委員會要求移除名為《猶太人坦承策畫屠殺白人》的影片。Google宣稱:「我們相信人們有權表示不同意見,但公司絕不縱容仇恨言論,違法或煽動暴力、仇恨影片,經通報必將移除。」不過,YouTube影片實在太多,籲請使用者幫忙檢舉,遭批是在推卸責任,「Google應善用搜尋引擎找出違法影片移除。」

YouTube廣告出包Q&A
●Q.網路廣告是怎麼回事?
A.現在網路廣告都已經電腦化,大多交由電腦決定廣告出現在哪個網站,稱為「程序化廣告」(Programmatic Advertising)。廣告主或代理商設定預算和目標族群後,在類似eBay的透明平台競標登廣告的機會,但不知道廣告最後會出現在哪裡。
●Q.Google是哪裡出包?
A.廣告設定目標族群後交由電腦媒合,系統可能認為激進廣告的觀眾年齡層符合廣告主的要求,就決定安插廣告。但Google和臉書是網路廣告兩大霸主,賺了廣告主的錢,就該改善媒合系統,讓廣告出現在對的地方。

(蘋果日報)
--
男奪軍槍遭擊斃 法國機場一度疏散

法國巴黎南郊的歐利國際機場昨天驚傳奪槍案,一名男子企圖搶奪巡邏軍人槍械時遭擊斃,幸未造成旅客傷亡,當局一度全面疏散機場、停止客機起降,已登機的乘客必須留在飛機內待事件平息。
法國當局消息人士說,昨早約8時30分,一名男子襲擊一組3人的巡邏軍人,打倒其中一名女兵,企圖搶她配槍,遭另兩名士兵擊斃,該男身上沒有爆裂物。警方在案發後疏散約3千人,目擊者勒康說:「當時正在排隊搭飛機,聽見附近傳來3、4聲槍響」,之後大家迅速撤離,機場到處是軍警。

傳是激進穆斯林
消息人士透露,該男是已被警方列入監控名單的激進穆斯林。兇嫌昨天稍早曾在巴黎北郊因為開車超速被攔檢,向攔檢警察開槍,造成一人頭部輕傷,之後偷另一輛車子開到機場。法國官方雖仍無法確認兩起事件是否與恐怖攻擊有關,但反恐檢察官已宣布展開調查。

(蘋果日報)
--
巴黎機場驚恐 奪軍槍男遭擊斃

法國第二大「巴黎︱奧利機場」(ORY)十八日驚傳槍響。一名早被當局注意的激進穆斯林,清晨七時先在巴黎北郊市鎮斯坦(Stains)以空氣槍襲擊臨檢員警及搶走女性民眾車輛,一.五小時後開到巴黎南郊ORY,徒手搶奪機場巡邏的一名法軍女兵步槍,但隨即遭其他士兵擊斃。

法國國防部長勒.德里安與警方未說明兇手身分與動機。但法國檢方指出,死者三十九歲,有強盜與毒品前科,但不在法國政府列管的國家安全危險份子名單。全案目前由檢方反恐怖主義部門接手,已拘提其父親與兄弟偵訊。

奧利機場事件發生在當時繁忙的南航站大廳,位於民眾辦理報到及通過安全檢查處,該機場容納國際線與國內線班機,國際旅客主要往返歐洲和非洲。目擊者指出,行兇男子當時扼住女兵咽喉,抓住其手臂試圖奪槍,民眾見狀倉皇逃逸;所幸女兵當時有另兩名同袍同行,他們隨即和歹徒槍口對峙,把他制伏在地後,現場爆發兩聲槍響,歹徒之後傳出斃命消息。

三千名旅客疏散 交通打結

儘管沒有民眾傷亡,但有三千名旅客被安排緊急疏散,當地交通因此打結,當天上午還有十五架原訂降落ORY的班機受到影響,陸續被安排轉往同樣位在巴黎的法國最大戴高樂機場降落;至於案發時已飛抵ORY的十三架航班,乘客被迫留在機上數小時,直至機場近午搜索完畢才下機。對這起事件是否為恐怖攻擊,法國當局坦言有可能,正在調查當中。過去兩年法國連續遭受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支持者的攻擊,造成兩百三十五人死亡,以致法國迄今仍處於緊急狀態當中。

(自由時報)
--
襲警再奪槍 男在巴黎機場遭擊斃

一名男子十八日上午八點半在巴黎歐利機場「南航廈」奪取巡邏士兵的步槍並躲進機場商店,後遭安全部隊擊斃,事件中並無其他人受傷。機場一度因而關閉,致使數千旅客滯留,但已於數小時後逐漸恢復運作。法國總統歐蘭德表示,將調查犯案動機是否與恐怖攻擊有關。

法國內政部長勒魯說,這名男子早晨七點在巴黎北郊「加爾熱萊戈內塞鎮」遇到例行交通臨檢時,對警方開槍,致一名警察頭部受輕傷。該男子後來又在另一個郊區偷車,開到歐利機場犯案。法國媒體說,嫌犯遺棄的車輛已在機場尋獲。警方透露該男子現年卅九歲。歐利機場是巴黎兩座國際機場中較小的一座,位在巴黎南方。勒魯說,這名男子試圖在一女二男的巡邏兵隊伍中奪取女兵的步槍,「但沒成功」,警方和情報單位都知道這號人物。

不過,一名目擊者告訴法國BFM電視台,他看到這名男子搶到女兵的槍並威脅她,「三個巡邏兵試著跟他講道理」,目擊者逃離現場時,聽到兩聲槍響。

旅客勒康原定飛往以色列特拉維夫,他說,在排隊等報到時,聽見附近傳來三到四聲槍響,「到處都是警察、救難人員和軍人」,後來他與三千名旅客被迫撤離南航廈。

歐利機場空中交通一度停擺,預定降落的班機轉降戴高樂機場。當安全部隊展開行動時,幾架即將起飛和剛降落的班機受命停在停機坪,機場另一座航廈「西航廈」的旅客暫時不能離開。警方精銳小組在機場並未查獲爆裂物。

(聯合報)
--
巴黎歐利機場 男子竊軍人武器遭擊斃

法國媒體快訊報導,一名男子今早於巴黎歐利機場竊取一名巡邏軍人的武器,試圖逃逸,已被安全單位擊斃,並無其他人受傷。

法國國家警察於推特(Twitter)發文表示,警方正於歐利機場(Orly)行動,建議在現場的民眾遵從安全指示。

根據費加洛報(Le Figaro)快訊,一名男子今早於歐利機場竊取一名巡邏軍人的武器,接著就近躲進一家機場內商店,已被安全單位擊斃,並無其他人受傷。

警方稍早也緊急疏散機場部分區域。

一男奪槍遭擊斃 巴黎歐利機場全面疏散

法國內政部表示,巴黎歐利機場(Orly airport)一名男子奪下一名駐守士兵身上的槍枝後,今天遭法國安全部隊擊斃,這起事件未造成任何人受傷。

目擊者說,這起事件約早上8時30分發生,機場接著進行全面撤離。

內政部發言人告訴記者:「一名男子搶奪士兵的武器後,躲進機場商店,後來遭安全部隊擊斃。」

發言人表示,這起事件未造成任何人受傷,內政部長勒魯(Bruno Le Roux)將前往機場瞭解狀況。歐利機場位於巴黎南郊。

目擊者勒康(Franck Lecam)說:「我們排隊等報到,要飛往以色列特拉維夫(Tel Aviv)。這時聽見附近傳來3到4聲槍響。」

54歲的勒康說,「整個機場全面疏散」,證實一名匿名機場人員稍早說法。

勒康說:「我們全都撤離至距離機場入口處約200公尺的地方。機場到處都是警察、緊急人員和士兵。一名安全官員告訴我們,事情發生在土耳其航空航班預計使用的37、38登機門附近。」

(中央社)
--
玻利維亞原民 全球「心」最好

80歲心臟 似50歲美國人

美國研究人員十七日指出,玻利維亞的亞馬遜「奇美內」族(Tsimane)原住民有著全世界最強健的心臟。發表在醫學期刊「刺胳針」的研究指出,四十至九十四歲的奇美內人中,十個有近九個沒有罹患心臟病的風險。研究人員認為,該原住民只求維生的生活方式是其動脈硬化程度全球最低的主因。

奇美內族人心臟 全球最強

約有一萬六千名奇美內族人生存於玻利維亞低地亞馬遜雨林的曼尼奎河(Maniqui)流域。為了該研究,新墨西哥大學的研究人員於二○一四年與一五年間,對七○五名四十至九十四歲的奇美內族成年人進行心臟的電腦斷層掃描,結果發現八十五%毫無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十三%為低風險,僅三%為中、高風險。相較之下,四十五至八十四歲的美國人中,約半數是心臟病的中、高風險群。

只求維生 動脈硬化程度低

若以年齡層觀之,在四十五歲時,奇美內族幾乎無人出現冠狀動脈鈣化(CAC)現象,反觀有二十五%美國人呈現此跡象;七十五歲時,三分之二的奇美內人無此症狀,美國人則有八十%出現該症狀。該研究說,一位八十歲的奇美內人,其心臟與動脈健康狀況相當於五十多歲的美國人。

奇美內人的生活與數千年前的人類祖先差別不大。他們十七%的飲食來自狩獵,包括獵野豬。七%來自捕撈淡水魚,包括食人魚與鯰魚。其他則來自家庭農耕,比如種植稻米、玉米、木薯與大蕉。採集來的水果、堅果也是他們的主食。研究發現,他們七十二%的熱量來自碳水化合物,美國則為五十二%。他們十四%的熱量來自脂肪,美國則為三十四%,他們攝取的飽和脂肪也少很多。美國人與奇美內人皆有十四%的熱量來自蛋白質,但後者食用較多的瘦肉。總而言之,他們攝取非加工的高纖碳水化合物以及低脂食物,並且不抽菸。

不菸多動 攝取非加工食物

奇美內人勞動力十分可觀,一天勞動四到七小時;以步行來看,男性平均每天走一萬七千步,女性為一萬六千步,年過六十歲者,平均每天也走路超過一萬五千步。反觀現代人每天走上一萬步並不容易。不過,奇美內人平均壽命為七十歲,開發中國家則為八十歲,研究人員說,除了心臟病外,他們的疾病罹患率非常高,特別是傳染病。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教授薩塔爾說,奇美內人的飲食與近來指稱碳水化合物不健康理論相反,現代人可向奇美內人學習的就是攝取完全未加工的食品與極低的飽和脂肪,加上不抽菸、多運動,動脈硬化的風險自然降低。

(自由時報)
--
福島核災 日法院首判「政府有責」

日本群馬縣前橋地方法院十七日以「海嘯可預見且災害可預防」為由,判決日本政府及經營福島核電廠的東京電力公司(TEPCO,簡稱東電)都有「過失」,須為二○一一年三一一福島核災負責並賠償原告三千八百五十五萬日圓(約台幣一千零五十一萬元)。這是日本法院首度裁定政府必須分擔核災責任及賠償,象徵意義重大,將影響其他卅宗集體訴訟。

二○一一年三月十一日,芮氏規模九的強震襲擊東日本,引發海嘯重創福島第一核電廠,造成三座反應爐爐心熔燬,周圍地區遭輻射汙染。

截至今年二月,仍有近四萬名福島居民登記為被撤離者,亦即無法回到福島的家園。

因福島核災從福島縣疏散至群馬縣等地的一百卅七名居民,以「失去生活基礎,在陌生地方承受精神痛苦」為由,向日本政府和東電提告索賠約十五億日元(約台幣四億元)。前橋地方法院十七日裁定,「巨大海嘯能夠預見,事故能夠預防」,勒令政府和東電支付三千八百五十五萬日圓賠償。最終賠償金額雖僅及原告索賠金額的四十分之一,卻是法院首度裁定政府必須負責,對其他案件的裁決具有象徵意義。

原告律師團說:「在關於核電廠海嘯對策的訴訟中,認定政府和東電存在過失尚屬首次。這對政府賠償責任的認定具重大意義。」審判長原道子指出,政府二○○二年匯整的長期評估中認為,卅年內日本海溝附近約有百分之廿的機率發生芮氏規模八、足以引起海嘯的地震,並指東電若採將配電器設在高處等措施就不會發生事故。

東電發表聲明再次就核災造成的不便與憂慮表達誠摯歉意,但表示將評估審判結果後再決定是否上訴。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拒絕評論細節,表示政府內部將研究如何因應。

(聯合報)
--
研究顯示地球愈熱 哺乳類動物愈矮

熱漲冷縮是恆定的物理法則,卻不適用於馬貓狗等哺乳類動物,根據專家研究古生物化石發現,當地球愈熱,哺乳類動物愈矮,當地球慢慢降溫,哺乳類動物體型則變大又變高。

這是新罕布什爾大學(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研究生德安布洛西亞(Abigail D’Ambrosia)的有趣發現,刊登在美國「科學先端」(Science Advances)期刊。

德安布洛西亞比較同類型哺乳動物牙齒的化石與下顎的碎片,證實哺乳類動物的高溫侏儒化,發生在距今5600萬年前,當時地球突然發高燒,全球氣溫急速攀升,漲了攝氏5至8度,且這高溫持續了17萬年。

而那段期間始祖馬Sifrhippus的形體至少萎縮了30%,之後地球溫度逐漸回復正常,則Sifrhippus的體型尺寸又增加了76%。

德安布洛西亞另好奇,是否5400萬年前較小規模的地球暖化,也導致哺乳類動物侏儒化,於是她蒐集並測量4種哺乳類動物的牙齒,暖化時與暖化前的體型變遷和差異。

研究也證實,5400萬年前那回的暖化雖然規模較小,不過像是大小如狗狗的馬Arenahippus pernix,尺寸就萎縮了14%,狗的型體變得跟貓差不多,其它哺乳類動物也有高溫侏儒化現象。

德安布洛西亞說,或許是物種體型小,便於散熱,而大體型可保溫,猶如當前科學界所知,即使同物種如紅狐生長於寒帶就比靠近熱帶區域大隻,這現象稱之為柏格曼法則(Bergmann's rule)。

而當前正值地球暖化之際,科學家正好可再次觀察哺乳類動物的侏儒化,這可說是一項規模最大的實驗。

(中央社)
--
海空突襲 索馬利亞難民船42死

聯合國難民署(UNHCR)證實,一艘滿載索馬利亞難民的船隻16日晚間在葉門外海約50公里處,遭到不明軍用船隻與武裝直升機攻擊,造成至少42人死亡、數十人受傷。目前尚無任何方面出面坦承犯行。

這起悲劇不僅再度突顯無辜難民的處境,也顯示紅海南端這條連接葉門與非洲之角的難民遷徙路線十分危險。

國際移民組織(IOM)葉門辦公室主任波埃克表示,遇襲的難民船上估計有140至160名來自索馬利亞的難民,他們都持有聯合國難民署簽發的身分證明文件,分別從葉門南部數個地點出發,預定前往蘇丹。當地時間晚間9時左右,這艘難民船行駛到曼德海峽(Bab al-Mandab)附近,1艘軍用船隻突然向其開火,1架武裝直升機也隨即開始射擊。目前已找到42具難民遺體,另有約90名難民生還。

在葉門什葉派叛軍團體「青年運動」占領區荷台達(Hodeidah),1名海岸巡防隊成員表示,該艘難民船是遭到1架阿帕契直升機攻擊。「青年運動」指控沙烏地為首的遜尼派阿拉伯國家聯軍犯下這起殘忍暴行,不過已遭到聯軍否認。

船上1名幸運生還的難民穆罕默德表示,事發當時大家都很驚慌,嚇壞的難民們拼命揮舞手電筒,企圖向對方示意船上都是平民。但當直升機停止攻勢,已有數十人死亡。慘劇發生後的現場照片與影片可看到,還有許多難民在攻擊中受傷,甚至四肢不全。聯合國難民署17日在推特上表示,這起悲劇事件顯示平民仍然是葉門內部衝突的最大受害者。

曼德海峽是連接紅海與亞丁灣及阿拉伯海的戰略要道,每天都有近400萬桶石油運經此處。葉門難民經常穿過這裡以躲避家鄉的內戰,許多非洲難民為了前往阿拉伯尋找更多工作機會,也不惜冒險渡海,再穿越烽火連天的葉門。

(中國時報)
--
德國汽車城的隱憂

通用汽車(GM)出售歐寶並退出歐洲市場的消息,令歐寶總部所在的德國小鎮感到不安,擔心失去經濟支柱後成為下一個底特律。

■"We don't want to imagine Russelsheim without Opel, because it's something we cannot imagine," says Patrick Burghardt, the town's mayor.

金融時報報導,位於法蘭克福西南方的小鎮羅素斯海姆(Russelsheim)自1862年以來一直是汽車製造商歐寶(Opel)總部所在地,鎮上處處可見歐寶的精神象徵,甚至一出車站就能看到歐寶創辦人亞當.歐寶(Adam Opel)的銅像。

回顧1970年代歐寶全盛時期,該公司曾是德國最大汽車製造商,光是在羅素斯海姆就有4.3萬名員工。儘管今日歐寶當地員工人數降至1.5萬人,但在全鎮總人口6.3萬人當中依舊占據不少比重,可謂全鎮經濟重心。

易主後面臨變數

然而,今年3月通用(GM)宣布將歐寶賣給法國標緻雪鐵龍集團(PSA)後,羅素斯海姆的未來出現變數,因為不少人擔心標緻雪鐵龍接手歐寶後會開始關廠裁員,使鎮上居民面臨失業危機。

羅素斯海姆鎮長伯格哈特(Patrick Burghardt)表示:「我們不願面對沒有歐寶的羅素斯海姆,因為這實在難以想像。」

經常從鄰鎮來此工作的營建工人韋斯利(Nisret Veseli)也表示,不只當地居民生計仰賴歐寶,歐寶易主也可能對整體經濟環境帶來衝擊。

退休公車司機基姆(Bodo Keim)則相信羅素斯海姆能度過難關。他自1948年便在當地定居,不僅親身經歷1970年代歐寶全盛時期,也目睹2008年通用破產時歐寶事業跌入谷底的慘狀。儘管如此,當地依舊吸引來自120國的人才來此工作。

伯格哈特指出,羅素斯海姆近年產業重心已逐漸從汽車製造轉型為研發。當地全體勞工當中有4分之1從事研發工作,比例高過其他德國城市。伯格哈特表示:「我們依舊仰賴歐寶,但依賴度與40年前相比已大幅減少。」

新企業仍看好該鎮

2003年現代汽車在羅素斯海姆建立技術研發中心後,三菱汽車也來此設立據點。伯格哈特認為「羅素斯海姆位於歐洲中心點,且臨近機場,鎮上到處布有光纖網路」,這些條件都將為鎮上開創新商機。

以加州自駕車感應器開發商Velodyne為例,該公司去年就選在羅素斯海姆設立第一個歐洲據點。Velodyne歐洲事業主管斯米特(Erich Smidt)表示:「我們之所以選擇羅素斯海姆,是因當地政府支持新企業來此發展。」

伯格哈特希望歐寶易主能讓羅素斯海姆的危機變轉機。他表示:「通用擔任歐寶母公司時從未用心發展歐寶,我反而聽說標緻雪鐵龍打算在本地製造更多車輛。」

歐寶在挪威推出的電動車Ampera-e單次充電可行駛500公里,已超越德國其他對手。伯格哈特希望標緻雪鐵龍能擴大投資歐寶電動車技術,吸引更多高技術人才來此發展。

然而,伯格哈特坦言羅素斯海姆眼前最大難關是政府預算不足。德國企業是根據獲利來計算地方稅金,但1999年以來連年虧損的歐寶讓鎮上稅收大減。

目前羅素斯海姆地方政府負債高達3.5億歐元。伯格哈特表示政府財政吃緊,但他仍相信羅素斯海姆能順應新局勢,重新找回優勢。

(工商時報)
--
朴槿惠下台的那晚

韓國首位女總統朴槿惠黯然遭彈劾下台,然而,民眾在「終於出了口怨氣」的短暫亢奮後,仍要面對因為美國部署「薩德」(THAAD)所引發的中韓外交齟齬,以及陸客銳減後的經濟變局。

■On the evening of the decision to remove South Korea's President Park Geun-hye, Seoul felt - and sounded - like a political rally. Tannoy announcements boomed across the rooftops, with protesters screaming their delight at the highest pitch.

3月10日,南韓首位女總統朴槿惠確定遭彈劾下台,憲法法庭外,數千名反對朴槿惠與挺朴的民眾爭鋒相對,更與警方爆發激烈衝突。不過換個場景,周末一向熱鬧的明洞及東大門街頭,卻是相對冷清,形成強烈對比。

仁川機場裡潮熙來攘往的人潮,見證韓國已是東北亞轉運樞紐,往來各登機門的穿梭電車,等待從未斷過,牆上掛著巨幅海報,宣告仁川機場第2航站即將於2017年加入營運,更確保韓國在轉運的優勢遙遙領先日本。

或許是朴槿惠下台已成定局,這天在仁川機場內的反應,呈現兩極。南韓民眾習慣性滑動著手機,看著朴槿惠下台的新聞持續更新,似乎以一種「她早該下台」的態度看待,轉個頭,看著身旁的旅客也盯著同條新聞,沒有太強烈反應,很快地又把頭轉回。

薩德衝擊陸客遊韓人潮

反倒是到南韓觀光的外國旅客,或許對於南韓政局相對關係,手機螢幕上,朴槿惠下台的新聞不斷被推播,然後以一種想知道南韓人會有什麼反應,端詳著坐在身旁的南韓民眾,看似木然,似乎想從其舉手投足間知道些什麼。

仁川機場的移民關口,不像過去總要排個半個到一個小時,才能在移民官蓋下「你可以進去了」的入境章後,人潮比想像得少得多。很大的原因,是大陸因薩德事件抵制南韓旅遊,讓過往充滿普通話的機場安靜多了。

仁川機場到首爾站的機場鐵道,是連結市區的大動脈。晚間10點過後,直達列車發出最後一班車後,所有人只能搭一般列車,需時59分鐘的車程,這晚感覺特別沉重,多數人只能自顧自地滑著手機,連短暫交談都省了。

明洞、東大門的街頭,應該是愈晚愈熱鬧,尤其周五晚上,兼賣啤酒的炸雞店應該高朋滿座才是,沒想到時間還沒到午夜,店裡只剩3、4桌客人,問問商家還願不願意收客,濃濃的韓國口音告訴你「closed、closed」。

東大門、明洞街頭冷清

這晚氣溫沒想像中的低,但明洞的街頭顯得冷清,對南韓民眾來說,朴槿惠下台雖是出了口氣,但迎接南韓的難題卻沒有斷過,北韓是老問題,因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THAAD,終端高空防禦飛彈)造成中韓間的關係緊繃,少了陸客的首爾街頭似乎少了什麼。

轉到東大門,通常要待午夜後才開始熱鬧,在韓劇推波助瀾下,一旁dpp(東大門設計廣場)這幾年成為新興景點,與隔街的Hello APM及DOOTA百貨相望,本該由人潮帶來的繁華,入夜之後居然顯得落寞。

過去在東大門買衣服,如果不是熟門熟路的批商,攤商根本不理,怕的是壞了這兒的行規。這一晚,攤商看著時有時無的人潮,滑手機的多了,即便在攤位前猛翻衣服,阿珠媽(韓語「大嬸」)的頭也未必抬起來過。

倒不是因為不做生意,而是與人擠人的昔日盛況相比,東大門生意淡了,用蹩腳韓語殺價的聲音也少了,過去這兒怎麼可能收信用卡?一律現金交易、銀貨兩訖,這回「Cardo,OK?」,掏出了信用卡,阿珠媽也沒囉唆。

商場外頭賣小吃的店家,不再像過去大排長龍,充滿嚐鮮人潮。於是乎紅通通的辣炒年糕,擱在餐車上許久,從鮮紅色變成暗紅色,冷了、硬了;賣甜不辣熱鍋裡,也只剩2、3支可賣,彷彿預告今晚生意就到此為止。

對照憲法法庭外情緒激昂,反映庶民生活的明洞、東大門,在朴槿惠確定下台的這晚,盡顯落寞。或許對聲嘶力竭要求朴槿惠下台的南韓人,選新總統並不困難,但如何在強敵環伺下,確保經濟發展優勢,難題還在後頭。

(工商時報)

健康

澱粉吃太少 小孩吃不胖 狂吃肉沒用 活動消耗殆盡

雖然現在兒童肥胖比例愈來愈多,但也有不少孩童卻是怎麼吃都吃不胖,不但瘦弱而且也長不高,營養師李婉萍表示,很多父母會認為吃肉長肉,所以拼命讓孩子吃各種肉類,覺得這樣CP值最高,但事實上孩子的活動量很大,如果澱粉攝取不足,當身體需要能量時就只能消耗這些吃下的肉,根本無助長高長胖。

對於家中有瘦皮猴孩子的家長,最大的煩惱就是孩子怎麼都吃不胖?明明孩子吃得很多,但怎麼就是不長肉?營養師李婉萍表示,其實孩子食物的優先順序和成人並不同,成人因為活動量少,所以平時如果吃很多肉類食物,體重就很容易增加,因此自然也會覺得孩子如果多吃肉,身體也會跟著長肉,但事實上孩童的活動量非常大,需要很多熱量,所以全穀根莖類的澱粉主食才是他們最需要的食物,如果攝取不夠,那當孩子身體需要消耗能量時,就只能先消耗肉類等蛋白質食物,因此孩子才會長不胖。

蛋白質被消耗 影響身高
澱粉食物攝取不足,不只會影響孩童體重,可能也會阻礙身高發展,因為如果無法靠澱粉類食物來消耗熱量,都是靠蛋白質食物,那孩子在長高時就會缺乏蛋白質的幫助,所以,李婉萍營養師建議孩童的食物比例,首先要以全榖根莖等澱粉食物為主,好消耗孩子極大的活動量;其次是蛋白質,可幫助成長發育;最後是蔬菜。全榖根莖類、蛋白質、蔬菜的比例大約是7:2:1,全榖根莖類除了白米飯之外,建議多加入一些南瓜、芋頭等,由於當中含有纖維、植化素,也能幫助腸胃蠕動與消化。

蔬菜佔比雖少 要多嘗試
另外,雖然蔬菜在食物比例中佔比最少,但不代表蔬菜不重要,由於蔬菜天生帶有苦味,如果孩子從小不吃蔬菜,無法訓練味覺,長大之後就會無法接受蔬菜的苦味,所以建議每餐孩子至少吃1份蔬菜與1份水果,一般來說兒童的1份蔬菜量,大約是他們的拳頭大小。此外,也建議盡量讓孩子多多嘗試各種不同的蔬菜,以免有「蔬菜恐新症」,因為根據臨床觀察,許多孩子會畏懼從未嘗試過的蔬菜,所以應該多吃各式蔬菜,同時也能攝取各種不同營養素。

不同於成人,孩子活動量相當大,應該要多吃澱粉主食。
如果澱粉攝取不足無法消耗熱量,小孩吃肉也無法長胖。
如果覺得孩子身高、體重有異,也可至兒童內分泌科就診。
孩子飲食比例,應該五穀根莖類佔7成、蛋白質佔2成、蔬菜佔1成。
五穀根莖類食物如南瓜,也可用來料理甜點、湯,讓孩子有更多選擇。
吃下的肉類等蛋白質食物,都用來消耗熱量,也會影響長高。

【專家說】
除了飲食之外,建議每天至少有一小時的戶外運動,同時也要睡眠充足,才有助孩子成長發育。

(蘋果日報)
--
天寒嗑鍋進補 急性痛風暴增/陳潮宗(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中原大學助理教授)

天氣冷颼颼,此時很多人會吃熱騰騰的海陸火鍋、羊肉爐、藥燉排骨或麻油雞等來暖活身體,但也導致因急性痛風發作而就醫人數明顯增多。

過食不動循環差
這主要是因進補的藥膳多需添加肉類、海鮮或動物骨頭燉熬,久煮後使得湯內溶入高量的普林,使體內尿酸鹽合成量激增,造成新陳代謝異常,尿酸鹽會沉積於關節腔內造成白血球吞噬作用,釋放出炎性物質,而造成發炎進而引發關節紅、熱、腫、痛,導致急性痛風。
痛風屬中醫「痹症」的範疇,致病原因是過食肥甘厚味,加上平素不喜運動而經絡閉阻,使得循環不佳所致,常在睡眠時突然痛醒,加上天冷末梢循環較慢,劇痛程度令人痛徹心扉,好似連風吹過也會感覺疼痛,若未適當治療,疼痛的頻率會越來越密集。通常發作的關節由下而上,先足後手,久而久之有結晶沉積成「痛風石」,不易消退。
當痛風急性發作時,西醫會給予秋水仙素等,以及終生服用排泄尿酸促進劑來控制;中醫以「急則至其標,緩者至其本」的治療原則,急性期選用當歸拈痛湯、上中下通用痛風丸等,外治法可冰敷後,一日數次外敷如意金黃散治療,慢性期以三妙散、桂枝芍藥知母湯等治療。

豆菇食素者留意
在攝食食物必須慬慎;痛風又稱富貴病,因為從前只有富裕人家常食大魚大肉,才會得此病,如今現代人營養過剩、暴飲暴食下,痛風也日益增加,不過,有人認為吃素的人應該不用擔心,那就錯了,因為在素的食物中,如豌豆、黃豆、香菇、銀耳、竹筍、豆製品等也都含有較高普林,臨床發現生活習慣不良、壓力大都會增加痛風機會。
建議平時一定要多喝水、補充水份以稀釋血中尿酸鹽濃度,嚴格執行不吃高普林食物,長期食用薏苡仁並配合運動保健,對痛風患者非常重要。

(蘋果日報)
--
23歲男前額掉毛 植髮治禿重生/林子鈞(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皮膚科主治醫師)

23歲的王先生,因為前額持續掉髮,懷疑自己有禿頭的傾向,因此半年前在父親的陪同下就醫,經診斷為雄性禿後,決定接受植髮手術治療,至今植髮半年後已改善王先生禿髮狀況,讓王先生非常滿意且變得有自信。

根據研究,台灣每三位男性就有一位禿髮,嚴重禿髮會影響同儕或人際關係間的溝通,並造成當事人缺乏自信心。

併服藥頭皮護理
市場上各式各樣解決禿髮的方式和一些頭皮護理產品琳瑯滿目,讓人看得眼花撩亂,但又不知道哪一種適合自己。
掉髮的原因很多,家族遺傳是造成雄性禿的主要原因之一,少數女性也會有雄性禿的體質,先與醫師討論找出掉髮的原因後再決定哪一種治療方式比較適合自己。這幾年來植髮夯,成熟的植髮技術也提供了禿髮患者另一種選擇,包括藝人黃仲崑、黃建群、張克帆、陳為民、張兆志等都曾經植髮,這與植髮技術的進步與成熟,不無關係。
禿髮治療除了外用擦劑、口服抗禿髮藥以外,還可以選擇植髮。植髮手術合併口服藥及頭皮護理保養,可有效改善禿髮的狀況。

機器取髮疤痕淡
植髮主要是將後枕區的頭髮取下來,然後再移植到前額或頭頂上,可以增加禿髮區的頭髮密度,因此將此區的頭髮移植到頭頂或前額較稀疏的地方,對於有些使用口服藥或外用擦劑治療禿髮效果不彰者,植髮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幾年採用新式機器手臂自動取髮,可在電腦導引下自動從後枕部取出頭髮來移植,因是機器自動化取髮,取髮效果比早期傳統取髮更好,傷口疤痕比較不明顯,術後傷口癒合快速好照顧。

與醫師討論療法
以前傳統植髮疤痕較為明顯,現在機器取髮取代傳統取髮,也使一般禿髮患者比較有意願接受植髮手術。植髮一般適合禿髮較嚴重的患者,而有些女性也會利用髮際線植髮來改善額頭太高的問題。禿髮治療與頭髮保養的方式多元,治療前一定要先與醫師討論後,才能選擇正確的治療方式。

(蘋果日報)
--
茶葉蛋有毒恐致癌? 營養師:安心吃

「茶葉蛋有毒」堪稱「長壽級」的網路謠言,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傳一次。該訊息聲稱「茶葉單寧酸和生物鹼會阻礙鐵質、鈣質吸收,並產生有害重金屬而致癌」;營養師表示,一天吃一個茶葉蛋是不會貧血、骨質疏鬆和致癌,反而吃太多肉,才容易引起骨鬆。

「茶葉蛋有毒」的網路文章,已經傳了6年以上,最近還分別在臉書及LINE傳播、分享。該訊息提到「茶葉的生物鹼會和蛋白質結合,影響對鐵質和鈣質吸收,導致缺鐵性貧血、缺鈣的骨質疏鬆。還說長時間煮茶葉蛋,會產生有害重金屬,這些是很危險的致癌物質」。

南投縣營養師公會理事廖美俞表示,蛋是優質蛋白質和好的膽固醇的食物來源,對老人家而言,是經濟效益高的食物。我們一天吃一顆茶葉蛋,因為數量少,不用擔心蛋白質氧化、單寧酸與蛋白質結合而抑制蛋白質吸收。

況且蛋主要是提供蛋白質的攝取來源,而非鐵質的主要攝取來源,因此不用擔心缺鐵而貧血。

此外,也不必擔心吃茶葉蛋會造成缺鈣導致骨質疏鬆,反而是吃太多肉會造成攝取過量蛋白質,容易造成體內鈣質流失,引發骨質疏鬆。

可選外殼滷色淺一點

廖美俞建議,選茶葉蛋可選外殼滷色淺一點,表示煮的時間短一點的。不過,吃茶葉蛋時,不要喝茶,因為茶葉有50%以上的單寧酸,會妨礙腸道對鐵的吸收,鐵質是製造紅血球的主要原料之一,鐵質不夠就無法製造紅血球而導致貧血,因此建議飯後1到2小時再喝茶。

(蘋果日報)
--
雷射除不掉黑痣 罹患基底細胞癌/黃星瑋(彰濱秀傳紀念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近日新聞報導指出,澳洲男星休傑克曼鼻子上的基底細胞癌5度復發,引起不少人的驚訝與恐慌。

其實,基底細胞癌在皮膚科門診中並不少見,在台灣每年約2000-3000人的皮膚癌案例中,基底細胞癌約占了5成以上,可說是最常見的皮膚癌。

最近發現兩例基底細胞癌患者,56歲張女士(化名)從發現病灶到就醫竟拖了超過5年,她以為是黑痣,不斷到醫美診所進行雷射除痣,但黑痣過一陣子又出現,直到來醫院求診,才確診是罹患基底細胞癌。

另一位蔡太太(化名)3年前發現肚皮有一圈黑皮,因為不痛不癢,並不太在意,近來看到黑皮膚附近有一圈紅暈,覺得怪怪的,才來皮膚科求診。

一般而言,基底細胞癌大多發生於年紀較大的人,且與長期紫外線傷害有關,故常見好發位置為陽光曝曬處,如臉上(圖1)、手背或前臂,但全身皮膚皆有可能發生,提醒民眾,一年四季都要防曬、防紫外線。

一般來說,基底細胞癌的惡性度較低,甚至有些病灶附近會有一圈紅暈,其實是身體的免疫細胞正嘗試清除惡性細胞所導致(圖2)。大部分的基底細胞癌生長緩慢且不易轉移,大多手術切除即可根治,像休傑克曼這樣5度復發的案例,臨床並不多見。

正因為基底細胞癌生長緩慢且不痛不癢,有時外觀長得像一般的黑痣,因此常常被人忽視,最常見患者去點痣、雷射,反而延誤了病情。

◎建議民眾可自我檢查身上的黑痣,是否有以下5種特徵:

●A(asymmetry):形狀上下左右不對稱

●B(border):邊緣不規則

●C(color):顏色不均勻

●D(diameter):直徑大於0.6公分

●E(elevation or enlargement):突然隆起或快速變大

若有以上特徵,切勿放著不理或胡亂除痣,應儘快至皮膚科門診尋求醫師協助。

(自由時報)
--
尿道被塞發泡填縫劑 醫呼︰被抓漏了

有些人為尋求性刺激或好奇,將異物塞入尿道,塞入物品千奇百怪,但也有人因此受害。

7小時解不出尿 痛不欲生

高雄一名29歲男子深夜掛急診時表示,他在酒後被「朋友」從尿道灌入「發泡填縫劑」,讓他7個小時解不出尿來「痛不欲生」,醫師摸他的尿道發現硬邦邦,忍不住驚呼:「尿道被抓漏了!」

醫師試著為他放尿管,但從尿道口進入1公分就遇到阻力,只好趁膀胱還漲尿,在恥骨上打上膀胱造瘻管,讓尿液引流出來。

高雄長庚醫院泌尿科醫師林士勛表示,為了診斷硬化的「發泡填縫劑」佔據尿道多少,隔天連絡放射科,進行逆行性尿道攝影,沒想到要灌入顯影劑過程中,硬化的填縫劑開始鬆動,放射科醫師慢慢推,竟然從尿道拉出一條約6公分的白色硬物。

林士勛表示,當時的情況真是「太令人震驚了」,有可能是顯影劑發揮潤滑的效果,讓硬化的填縫劑與尿道黏膜隔離,神蹟式地拉出硬化劑,讓患者毫髮無傷脫身,2小時後順利解尿,而且水柱強度跟平常一樣大,並帶著暫時的造瘻口出院。

高雄長庚醫院泌尿科醫師李偉嘉說,臨床上碰過不少將異物塞入尿道的病例,最常見有塞筆芯、筆蓋、筷子、牙籤,還有曬衣架、女性胸罩鋼絲,他第一次遇到被灌「發泡填縫劑」,提醒民眾千萬不要仿效。

李偉嘉說,尿道的黏膜很脆弱,塞入異物若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導致尿道狹窄、攣縮等後遺症,會影響尿道正常功能,最後可能還要進行尿道重建手術;異物若進入膀胱,則可能形成結石,建議千萬不要因好奇,嘗試將異物塞進尿道,以免造成危險。

尿道塞異物危害小檔案

●異物易刮傷尿道黏膜,導致尿道出血、感染,並造成尿道狹窄、攣縮等後遺症,影響尿道正常功能。

●異物若很小,通過尿道掉入膀胱,膀胱內的沉澱物可能卡在異物上,形成鈣化的膀胱結石。

●尿道雖然很平順,若放入異物時過於用力,甚至刺穿尿道傷害到陰莖內血管,可能會影響性功能。

(自由時報)
--
皮在癢變多 疥瘡缺一線藥

國內年後疥瘡悄悄大流行,皮膚科醫師指出,原本五、六年才碰到一個病例,近期明顯增加,關鍵在於第一線用藥Permethrin或Ivermectin已退出台灣市場,想買也買不到,須專案進口,而二線用藥效果不彰,加上疥瘡傳染力極強,讓疫情蠢蠢欲動。

高雄開業皮膚科醫師游懿聖日前發表一篇「年後疥瘡潮」文章,引發醫界討論,甫出生的幼兒被診斷出罹患疥瘡,奇癢無比,全家齊心消毒後,連續三周使用幼兒唯一能用的疥瘡藥「Crotamiton lotion」,仍舊復發。

開業皮膚科醫師、皮膚科醫學會常務理事蔡高頌指出,感染疥瘡後,皮膚劇烈搔癢,好發於指縫、陰莖等皮膚處,被醫界戲稱為「死該邊」;原本容易治療,但最近一兩年卻因第一線用藥難以取得,而變得難以處理。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皮膚科醫學會發言人林頌然說,Permethrin或Ivermectin是老藥,藥廠引進等同做賠錢生意,得先被健保砍價又要花臨床試驗的錢,且馬上遇到學名藥搶食市場,根本不划算,連帶影響疥瘡治療。

食藥署藥品組簡任技正祁若鳳表示,目前已經委託皮膚科醫學會尋找單一藥廠協助進口,分配給有需要的第一線診所,若是疫情大爆發,將委由疾管署協助專案進口。

(聯合報)

評論

全球貿易的巨變/于國欽

克萊恩(Lawrence R.Klein)由於在計量經濟模型及經濟波動研究的貢獻,於1980年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相信透過經濟模型可以對一國經濟結構、體制有更深入的了解。

■克萊恩認為1960年代是貿易發展的黃金時代,全球貿易量成長快於經濟成長,即令1970年代景氣趨緩亦是如此,歷史資料顯示全球貿易量成長約是經濟成長的1.5倍。

198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萊恩曾表示,歷史資料顯示全球貿易量成長速度約是全球經濟成長的1.5倍。但有鑑於進口替代,他預測這個倍率會縮小些,1981~1990年全球經濟成長平均3.7%,貿易量成長4.3%。

克萊恩的預測準確嗎?依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數據,這十年全球貿易量平均年增率5.3%,高於克萊恩的估計,而世界經濟成長3.3%則低於他的預測。

克萊恩之所以認為全球貿易量增幅會放緩,因為當時正面臨二次石油危機,保護主義興起,加以各國家致力於發展「進口替代」產業,這兩項趨勢都會讓全球貿易擴張受阻。

然而,在各國發展進口替代的同時,日內瓦的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的成員正披星戴月促成關稅調降,差不多就在克萊恩預測的同時完成了東京回合談判,九大工業國承諾調降關稅33%,1986年接續展開烏拉圭回合談判。在自由貿易超越進口替代下,全球貿易擴張速度領先全球經濟成長的倍率非僅沒放緩,反而高於歷史平均值,這恐怕也是克萊恩所未曾料到的。

全球貿易「新經濟」榮景

1980年全球貿易量增幅是經濟成長的1.6倍,迨1990年代,由於烏拉圭回合完成談判,工業產品關稅再降3成,農業市場也達成漸進開放的共識,受此激勵,1990年代全球貿易量平均年增率升至7.7%,為全球經濟成長率3.2%的2.4倍。

克萊恩認為1960年代是全球貿易發展的黃金時代,然而隨著多邊貿易談判陸續達成共識,自由貿易得以實現,1980年、1990年代全球貿易擴張速度更勝昔日,自由貿易帶來了高成長與低通膨的繁榮,成就了美國總統柯林頓所說的「新經濟」。

遺憾的是,這個「新經濟」的榮景進入本世紀以來出現了一些變化,2001~2011年全球貿易量平均增幅放緩,僅全球經濟成長的1.3倍,2012年以來全球貿易量增幅更已落至全球經濟成長以下,這是60年來未曾出現的情況,可謂全球貿易的一大巨變。

據統計,2012~2016年全球貿易量年增率2.6%,非僅是歷年新低,更低於同期間全球經濟成長3.3%,這5年的貿易量增幅,年年都低於經濟成長,這說明此一變化並非偶然的現象,而是已形成新趨勢。

三大現象改變貿易環境

何以如今會出現與1990年代相反的趨勢?略而言之,杜哈回合陷入膠著、進口替代漸趨成熟、保護主義再度興起是三個重要原因。申言之,其一、近年各國反傾銷、反托辣斯傾巢而出,這便是保護主義的復辟;其二,大陸紅色供應鏈自給自足,這正是進口替代趨於成熟的表現;其三、1990年代有烏拉圭回合為全球貿易注入動能,所盼望於2000年代的杜哈回合卻杳無音訊。三大現象並起,自然有此巨變。

世界貿易在1990年代登峰造極,於近年急轉直下,隨著川普粉墨登場,未來勢將雪上加霜。我國經濟深受全球貿易影響,此一外貿大勢我們無力改變,然其嚴重性卻不可不知。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7-03-19/clipping/656/anla00_t_01_02.jpg

(工商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