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運攻佔政院 11人判刑 魏揚8人無罪「僅呼口號不構成煽惑」
3年前引發國際矚目的太陽花學運,台北地院上月底依公民不服從原則,判318佔立院案被告林飛帆、陳為廷等22人無罪,北院昨再針對323攻佔行政院做出一審宣判,法官認為,魏揚等8人僅呼口號激勵士氣,不構成煽惑他人犯罪判無罪,但許順治等11人因毀損拒馬、推警員,被依妨害公務等罪各判3至5月,均可易科罰金。
魏揚等人昨聽判後,在北院前開記者會稱:「應全體無罪!這是我們基本主張。」籲社會持續關注,國家暴力應繼續究責,包含當時行政院長江宜樺、下令驅離的方仰寧。
屢次爆發流血衝突
2014年3月17日,藍委張慶忠在立院內政委員會,以30秒時間宣布完成《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審查惹議,隔天反服貿民眾衝進立院佔議場,表達反黑箱訴求;323當晚,黑色島國青年陣線等團體,號召民眾在拒馬鋪棉被、架鋁梯攀窗衝進行政院。過程中警民多次爆發激烈流血衝突,隔日凌晨警方出動鎮暴水車以強力水柱,強制驅離。
事後時任行政院長江宜樺提告,檢方兩波起訴132人涉侵入建築物等罪,去年蔡英文總統上台,行政院主動撤告,但魏揚等21人被控煽惑他人犯罪、妨害公務等罪非告訴乃論,仍由法院審理。
不能因不滿毀公物
相較於318佔立院的被告,因符合公民不服從原則獲判無罪,北院昨判決對此隻字未提,此案法官認為,黑島青召集人魏揚等8人,是在現場對服貿爭議發表不滿言論、呼口號激勵民眾士氣,並非煽惑他人犯罪。至於王晟亦、郭修豪拿走政院濃煙逃生袋,是為防範警方投擲催淚瓦斯,無佔為己有犯意,也不構成竊盜罪。
至於被告李冠伶等人辯稱,破壞拒馬是在行使人民抵抗權,但北院認為,服貿爭議仍有政黨協商、釋憲等救濟方式,不能僅為攻佔政院表達不滿就損壞公物,因此將2人與破壞政院大門的黃茂吉,都依毀損公物罪判刑。而陳建斌等8人主動衝撞、甚至從後蓋布袋推倒警員,非單純反抗逮捕,均依妨害公務罪判3到5月。
基於公益不得不為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昨對判決表示「尊重」。318案中判無罪的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說,兩案都是基於公益不得不為的公民不服從,應全面獲判無罪。北檢表示,將等收到判決後再研究是否上訴。
多數網友不解判決,質疑「帶頭有名氣的無罪,小卒卻被判刑。」還酸遭判有罪的被告「幫別人抬轎!」也有人嗆:「亂打民眾的警察什麼時候要辦?」
*妨害公務 318無罪323有罪
兩案比較
北院半月內針對318佔領立法院、323攻佔行政院,先後做出一審判決,兩案各有學運領袖遭依煽惑他人犯罪、妨害公務罪起訴,318案依「公民不服從」理念,判22人無罪;但323案的法官卻打槍被告主張的「抵抗權」,依妨害公務等罪判11人有罪。法界認為,兩案未來若上訴都有翻盤可能。
上訴後都可能翻盤
律師陳佑仲指,兩案均為抗議《服貿協議》黑箱而佔官署,差別在於法官認定323案有被告推打警察,但318沒有,前者構成妨害公務罪,後者無罪,兩案行為不同,不能就此認定判決有問題。
至於323案,法官認為民眾破壞拒馬犯毀損罪,就連被告抗辯行使「抵抗權」也被駁回,法官還認為「服貿爭議可提釋憲來解決紛爭」。陳佑仲指出,破壞拒馬雖非抗議的必要手段,但當時立法院已「失能」、釋憲又緩不濟急,法律應容許民眾「抵抗」,此案上訴後,二審或許有不同見解。
律師陳恆寬指,318案法官雖舉出「與政府或公眾事務重大違法有關」等7項「公民不服從」要件,但這不是法律也沒判例,其他法官可能擔心此例一開激烈抗爭不斷,或許不會判318無罪。
*「國家暴力至今未被究責」
被告呼籲
北院昨針對323攻佔行政院案做出一審宣判,魏揚等多名被告到庭聆判並沉痛呼籲,不是有行動者被判無罪就結束,323事件焦點是國家暴力至今未被究責。眾人要求揪出打人的警察到底是誰;魏揚也說,當初被用煽惑犯罪起訴,顯示司法單位的思維還局限在社會運動有首謀,沒看到公民不服從的思維已蓬勃發展。
要求對施暴警究責
323攻佔政院案宣判後,魏揚等被告在法院外開記者會,手持「打人警察笑嘻嘻」、「譴責國家暴力」等標語,訴求本案應延續318無罪判決,判全體無罪,並要求當時驅離行動中涉施暴的警員,也應被追究法律責任。
魏揚表示,關於他被起訴煽惑犯罪獲判無罪,他給予法官正面肯定,因煽惑犯罪這條罪,本身就存在侵害言論自由的荒謬性,司法單位忽略現場上萬名民眾自發性,仍局限在社運有首謀煽動的舊思維。
律師尤伯祥也說,323事件是民眾為阻止前總統馬英九毀憲亂政,而不得不做出的行動,《服貿協議》能被擋下、台灣還保有民主自由,都是靠這些民眾勇敢的行動,他對所有參與佔政院的公民表示敬意。
相關官司進度摘要
318佔領立院:黃國昌、林飛帆、陳為廷等22人率眾佔立院議場,廷帆等22人被依煽惑他人犯罪等罪起訴
.北院判22人均無罪
324警方驅離事件:太陽花爺爺周榮宗(歿)、台聯前立委周倪安等人,告時任閣揆江宜樺殺人未遂等罪
.北院審理中
411路過中正一分局:太陽花退場後,洪崇晏號召群眾以路過為由包圍中正一分局,4人被依妨害公務等罪起訴
.洪等4人分判30至80天。上訴二審中
民眾請求國賠:國中理化老師林明慧等民眾遭警打傷。林獲判賠30萬元後,另30名傷者跟進求償1037萬元
.北院審理中
(蘋果日報)
--
*323佔領政院 魏揚等10人無罪
魏譴責國家暴力:應全面無罪
三年前「三一八太陽花學運」期間發生「三二三佔領行政院」案,學運領袖魏揚等廿一人被控煽惑他人犯罪、妨害公務等罪,台北地院昨宣判,被控煽惑犯罪的魏揚等八人、加重竊盜的二人無罪。但被控妨害公務、毀損公物部份,十一人獲判有罪,各判刑三至五月不等、可易科罰金;全案可上訴。
魏揚昨受訪肯定無罪判決,但對於被判刑的夥伴,認為應比照三一八佔領立法院「全面無罪」。他說,三二三事件應被視為臨時性大型集會遊行,人民有合法表達訴求的人權,警方強制驅離是侵害人權。他譴責國家暴力,認為時任行政院長江宜樺、中正一警分局長方仰寧和打人的警察應被究責,才能落實轉型正義。
時任閣揆江宜樺等人應被究責
義務律師尤伯祥說,這次事件是人民被逼得用更強有力行動來告訴馬政府「不可以毀憲亂政」,本案與先前獲判無罪的三一八攻佔立法院案同樣基於公民不服從而發起,法官應用相同角度看待才是。尤伯祥與起訴檢方均指出,收到判決書後再研議是否上訴。
行政院昨則對判決表示尊重。
判決指出,時任「黑島青」總召集人魏揚、成員陳廷豪、「沙漠野百合」發言人許立等八人,被控用臉書號召群眾,或在行政院、立法院持擴音器發言,號召指揮群眾佔領行政院。合議庭認定,八人言論是因為不滿服貿協議事件,發表情緒激動、不滿的言詞,或是為了要在抗議運動中帶領群眾靜坐,或為提振士氣而呼喊口號,主觀上難以認為具有煽惑他人犯罪的故意,判無罪。
另11人涉犯妨害公務、損毀公物被判刑
本案有九人被依妨害公務罪起訴、其中八人被認定有罪。合議庭指出,這些人有積極攻擊衝撞員警、出言恐嚇員警、推拉放倒員警的具體事證,還有人從後突襲員警用棉被「蓋布袋」再推倒,皆有蒐證影帶為證,依此判有罪。
另有三人被控破壞鐵拒馬、剪斷拒馬上的鐵絲、鎖頭、蓄意拉壞行政院大門,被認定犯行明確,判有罪。兩名學生被控竊取行政院內的濃煙逃生袋,法官查出兩人是擔心警方施放催淚瓦斯,沒有據為己有的犯意,判無罪。
台北地檢署分兩波起訴佔領行政院案共一三二人,去年五月行政院撤回告訴乃論的八十七人侵入建築物、毀損等罪,尚有廿一人被控非告訴乃論的煽惑犯罪、妨害公務等罪,昨一併將撤告部分判決公訴不受理。
太陽花學運共發生三件群眾運動刑事案件,除昨天判決的三二三案外,「三一八攻佔立法院」行動,北院上月底判黃國昌、林飛帆、陳為廷等廿二人均無罪;「四一一包圍中正一警分局」案,去年底一審認定洪崇晏等四人侮辱公署,各判拘役卅至八十日,上訴二審中。
*323佔政院案魏揚無罪》黃國昌:對馬江暴政再次審判
國家暴力行政責任 司改會:江宜樺、方仰寧應被究責
台北地院昨就學運三二三佔領行政院案宣判,學運領袖魏揚等人遭判無罪,但其餘十一人被控妨害公務、毀損公物者,各判三月到五月不等,得易科罰金。對此,三一八太陽花學運要角、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昨表示,肯定法院對魏揚等人的無罪判決,「這項無罪判決,毋寧是對過去馬江暴政的再一次審判。」
民間司改會則希望重視太陽花學運時「警方打人」與「主事者的行政究責」問題,要求對時任行政院長江宜樺與中正一警分局長方仰寧究責。
民間司改會法案研究員何友倫說,案發至今已三年,但當初打人員警究竟有幾人?確切身分是誰?仍不得而知,且遭控的江宜樺與方仰寧「都是屬於上層指揮角色」,迄未見任何懲處或行政究責,令人遺憾,他希望相關單位應究責。
江宜樺令限時清場 暴警打人濺血
太陽花學運期間爆發學生佔領行政院事件,當時閣揆江宜樺下令警方限時清場,期間傳出數起警方攻擊民眾等流血衝突;江宜樺並在隔天召開記者會表示,對抗議活動變質與失控極為痛心與遺憾,若不使用公權力會「愧對國人」。現任行政院長林全就職當日對闖入政院的一百廿六名人士撤回刑事告訴時,江甚至投書媒體批評蔡政府「只問政治,沒有是非」。
馬接受媒體訪問 批太陽花是暴力
至於當時總統馬英九,則在學運爆發第六天召開國際記者會,提出「沒有法治就沒有民主」回應抗議學生;同年底,馬接受媒體訪問時也批太陽花學運是暴力非民主,指任何民主國家都無法容忍國會或行政機關被任何人強佔。
羅瑩雪轟學生非特權階級 放話法辦
時任法務部長羅瑩雪當時更連日砲轟學運涉違反多項法律,應依法究辦,還認為應教導學生守法,不要誤以為學生就是特權階級。
台北地院上月底已針對學運佔領立法院案,判學運領袖林飛帆、陳為廷、黃國昌等人無罪。但佔領政院案仍有部分被告為有罪判決,黃國昌表示「難以理解,非常遺憾,不應如此區別對待」,三二三佔領行動與三一八佔領行動,都是為了挽救瀕臨懸崖的台灣憲政民主,基於公益不得不為的公民不服從,應全面獲得無罪判決。
11人有罪 律師:應比照318案全無罪
本案義務律師尤伯祥也主張,本案被告與三一八案被告同是基於「公民不服從」而發起,法官應以同樣角度看待。
尤伯祥說,這次事件是人民被逼迫用更強而有力的行動來告訴馬政府「不可以毀憲亂政」,最後也因此擋下服貿,但判決結果,法官將當事人當晚的行為與反服貿運動割裂,徹底否定當晚進入行政院的正當性。
黃國昌強調,期待司法在後續的審判中,能從憲政高度來肯認公民精神與行動,新政府也應查明三二三血腥施暴事件的真相,追究相關責任。
*323佔政院案》審判長:馬欲強行通過服貿 才引發抗爭
有別於318案 未援引公民不服從 11人判有罪
台北地院昨判決「三二三佔領行政院」案部分有罪、部分無罪,合議庭審判長程克琳昨受訪表示,合議庭是依據事實與證據,認定是否構成犯罪要件。她認為,政府在處理公共議題時要注意人民的感受,馬政府簽訂服貿時,輕忽人民內心對中國恐懼、疑慮的程度,仍一意欲強行通過服貿協議,才引發抗爭。不過,她也說,台灣民主法治的成果難能可貴,要格外珍惜,人民、政黨間即使意見不同,表達意見時不應使用暴力。
北院:11人妨害公務、毀損罪事證明確
對於「三一八攻佔立法院」與「三二三佔領行政院」案,出現不同判決,台北地院昨表示,原因是三一八案未見主動攻擊員警及人物證,三二三案的妨害公務、毀損公物有罪,則是犯行有明確事證。
台北地院發言人廖建瑜指出,本案的判決,並未像「三一八院」案宣判時,有闡述到「公民不服從」概念。
廖建瑜指出,立法院案判決中,也逐一檢視妨害公務事證,認定林飛帆、李惠仁都是為掙脫員警而抵抗,並非主動、積極攻擊員警;賴品妤、林楷翔被控向警察丟擲物品,但缺乏人證與錄影證據,罪證不足;蔡丁貴是為促使警察退守而指揮民眾把員警拉下台階,手段平和非猛烈暴力,也沒積極攻擊員警。
至於行政院案,合議庭開了八次影片勘驗庭重建現場,認定有罪的十一人,都有蒐證影帶或在場員警明確指證犯行。其中陳建斌、黃國陽惡意移開鋁梯,並推、拉、碰撞員警,陳威丞叫囂威脅、恐嚇落單員警「你過來,不要我兇你」,謝昇佑率不知名群眾惡意衝撞、推擠員警,許哲榕被警方逮捕留置在二樓廁所時,故意製造危險紛爭,向樓下群眾喊「警察抓人、救我」聳動言論,且推擠、拉扯員警成傷。
警方執行道路淨空時,吳崇道故意拍打警盾牌,大力推、拉、踢警方;劉建明拍打員警的頭,經制止仍持續踢打;林唐聿故意站在監視蒐證警後方,用棉被「蓋布袋」罩員警頭,推倒員警。
唯一被控妨害公務但獲判無罪的吳濬彥,合議庭認為他是被夾在群眾與員警間不得已推擠到員警,非自發積極地攻擊員警。
毀損公物部分,認定李冠伶、許順治用大型油壓剪剪斷綑綁鐵拒馬的鐵絲、鐵鍊、鎖頭,黃茂吉與身分不詳群眾合力扯斷行政院中央大樓的大門,拉壞大門。
李冠伶、許順治兩人在審理時,曾提出抵抗權的抗辯,但不被合議庭採納;法官認為,他們應可透過釋憲等救濟管道,解決服貿紛爭,並不構成行使的「抵抗權」條件 。
*馬政府強勢對付太陽花 操作脈絡明顯
太陽花學運二○一四年發動的三一八攻佔立法院、三二三攻佔行政院等行動,當時的馬政府是以「強勢對付學運」為執行主軸,因此既有時任行政院長江宜樺指示警方「限時清除」,並在黃世銘擔任檢察總長時,由台北地檢署大動作聲押學運領袖魏揚,所幸此一「政治聲押」立遭法官打臉,裁定將魏揚免保請回,魏被控的煽惑他人犯罪昨也獲判無罪。
大動作聲押魏揚 遭法官打臉
馬政府祭出「強勢對付指導原則」,警方執行指令,一舉拉高手段和強度來對付陳抗學生,不僅造成數十位民眾受傷,還出現不只一位的「暴力警察」,揮棒重擊亂毆群眾。但人民濺血之後,「暴力警察」一個也沒落網,連被拍到打人畫面的警察也沒事,暴力執法者至今逍遙法外。
學生拿逃生袋自保 被控加重竊盜罪
學生發動「公民不服從」運動過程中,王男、郭男二人只因擔心警方施放催淚瓦斯,拿取四個行政院內的濃煙逃生袋自保,結果就遭控告「加重竊盜罪」,把從事神聖學運的學生抹成偷東西的小偷,還好這部分也獲司法判決無罪。
此外,當時擔任行政院副秘書長的蕭家淇,透過媒體抱怨群眾攻佔他的辦公室,把他的太陽餅吃掉,似可看出都是相同的操作脈絡。
學生攻佔行政院後,檢警認定魏揚是行動主謀,指控他涉嫌公然聚眾、妨害公務、煽惑他人犯罪等多條罪名。時任閣揆江宜樺則控告學生毀損及侵入住宅,檢方以「有共犯未到案,魏揚有串證之虞」聲請羈押禁見。
但台北地院認為,魏揚行動主要是表達訴求,儘管他是現場主要發言人,無法認定他是主導者,且無其他證據指他侵入、毀損行政院或煽動群眾對付員警,裁定無保請回。
士林地檢署檢察官蔡啟文事後說,這案件沒有羈押魏揚的必要,抨擊當時的檢方是「政治聲押」。
*打人警「3年查不到」 陳其邁要求追究
太陽花學運今年屆滿三週年,當年三月廿四日警方以暴力手段驅離佔領行政院的學生,多位民眾被打得頭破血流,還有警察當眾打人被人拍下,但警方至今未「查出」打人警察,立委對此認為,應該全力追究打人警察的責任,讓加害者及真相水落石出。
黃帝穎:有人明顯不想查
永社副理事長、律師黃帝穎昨說,打人警察揮舞警棍畫面在電視、網路不斷播放,檢察官卻不抓人,警察也查不到人,以目前警方辦案科技,不可能三年來都找不到,很明顯就是有人不想查。
民進黨立委陳其邁也指出,為防止不知打人警察是誰的情況再度發生,立院未來將修正「集遊法」,警察未來執法也須配備足以識別的標誌,讓事後足以追查,保障民眾集遊安全。
當年流血驅離後,被稱為「太陽花爺爺」的七十多歲公投盟成員周榮宗(周亡故,女兒等人承受訴訟)等多名傷者,向台北地院自訴控告要求警方限時淨空的時任行政院長江宜樺、警政署長王卓鈞等人殺人未遂罪,目前由台北地院審理中。
當時教師林明慧及遭員警以警棍擊昏的醫師王心愷,也自訴控告江宜樺殺人未遂、重傷害罪,此案被認為與前一案重複自訴,遭駁回後,二人轉而請求承受周榮宗案的訴訟。
林明慧另提民事、國賠案,法院判台北市政府應賠卅萬元定讞,勝訴後,卅位傷者也跟進訴請國賠,求償一○三七萬元,也由北院審理中。
(自由時報)
--
*占領行政院 太陽花學運分子11人判有罪
「太陽花」學運分子攻占行政院案,台北地院昨天就學運領袖魏揚等八人遭檢方指控煽惑他人犯罪部分判決無罪,黃茂吉等人損壞公物,林唐聿等人襲警,共十一人分別被依妨害公務、毀損公物罪判決有罪,分別處三至五個月不等徒刑,均可易科罰金,全案可上訴。
昨天的判決,對照十一天前的占領立法院案,相同處,是煽惑他人犯罪的起訴法條法官皆不採納,不同處,是前案以「公民不服從」作為阻卻違法的事由,立委黃國昌等廿二名被告全獲判無罪;本案合議庭認為,即使服貿協議送立院存查程序惹議,仍可透過立委協商或大法官釋憲等方式處理爭議,體制內可解決紛爭或救濟,相關人士的違法行為,不應與所謂的抵抗權、反抗權相提併論。
魏揚無罪 「應該全體被告無罪」
判決指出,法律是經民主多數決而產生,法秩序不能宣告與多數民主決相悖的行為合法。
針對攻占政院案的判決,台北地檢署表示收判後研究是否上訴;律師團表示遺憾,將與被判有罪被告研究上訴,黑色島國青年陣線總召集人魏揚雖獲判無罪,但表示應該全體被告都判無罪。
攻占行政院共分四罪名,其中,被起訴煽惑他人犯罪的魏揚、陳廷豪、許立等八人,合議庭認為,他們或在臉書媒介散布不滿的言詞,或在群眾抗議運動中帶領群眾、提振士氣呼喊口號,並沒有煽惑他人犯罪的犯意,判決無罪。
妨害公務:「蓋布袋」偷襲警察
因妨害公務遭判有罪者包括陳建斌、黃國陽等八人,法官認定,他們惡意阻攔衝撞員警、出言辱警,與警發生危險推擠,在員警維持路口淨空時襲警,甚至「蓋布袋」偷襲警察,八人分別判處三到五月徒刑,得易科罰金。
毀損公物:破壞拒馬、政院大門
社運人士許順治被控占領立法院、攻占行政院涉煽惑他人犯罪、損壞拒馬,他在占領立法院案中全獲判無罪,但在占領行政院案中,法官認定他損壞公物,判有期徒刑四月,李冠伶也因破壞拒馬判刑四月;黃茂吉被檢方依普通毀損罪起訴,行政院長林全雖撤告,法官調查後認定,黃反推行政院中央大樓大門,導致大門不堪使用,侵害的是國家法益,不能撤告,判黃五月有期徒刑。
檢方另起訴指控王晟亦、郭修豪竊取濃煙逃生包四包、防毒面具,涉加重竊盜罪,法官認為他們並無將財物據為己有的犯意,判二人無罪。
太陽花學運二○一四年三月十八日爆發,學運分子五天後由立法院轉戰行政院,檢警依煽惑他人犯罪、妨害公務、侵入住居陸續起訴一三二人,行政院長林全上台對一二六人撤告,被撤告者中有人另涉非告訴乃論罪,台北地院繼續審理,其中八十七人在本案因撤告或死亡獲判不受理。
*太陽花攻政院…煽惑犯罪無罪 妨害公務輕判
因服貿協議爭議引爆的「太陽花」學運,2014年3月18日占領立法院部分,台北地院日前採納被告「公民不服從」辯解,判決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學運領袖林飛帆、陳為廷以及魏揚共22人全部無罪;魏揚等人3月23日轉進行政院抗爭另被法辦,台北地院今天對「323」攻佔行政院案情宣判,有關魏揚等8人被控煽惑犯罪部分無罪,有關妨害公務部分,法官則輕判許順治等10人3到5月。可上訴。
台北地檢署依煽惑犯罪、妨害公務、公物毀損、侵入住居等罪分2波起訴,第1波起訴93人,第2波追加起訴39人,共132人涉案;政黨輪替後,行政院長林全520上台即對126名涉告訴乃論罪的被告撤回告訴,不過,林全同意撤告者中,有人另涉非告訴乃論罪,不得撤告,由法院繼續審理,總計審理20人。
檢方指控,「黑島青陣線」總召集人魏揚與陳廷豪、「沙漠野百合」發言人許立夥同占領立法院的成員,在2014年3月23日晚間7時30分於青島東路立法院廣場上,以擴音器號召在場者百人攻佔行政院,主張退回貿協議。
隨即,有不詳姓名的群眾將預先準備的棉被、被單一層層推疊在行政院的拒馬上,陳廷豪另持擴音器指揮民眾翻越鐵柵欄,以優勢人力排除員警的戒護;林建興、許順治在忠孝東路、中山北路口煽惑不特定人進入行政院抗爭,同時間有人以油壓剪破壞拒馬。
檢方指控,魏揚也利用臉書貼文,號召群眾進入行政院,其中,行政院中央大樓大門遭黃茂吉反推致斷裂,有大批民眾繞到中央大樓的後側,闖入電器室,還分別霸占在政務委員陳希舜的辦公室,對維安的員警施以強暴行為,一群人直攻中央大樓內部。
此外,公投盟總召、台大教授蔡丁貴等人前往行政院區後側北平東路人行道花檯上,在接待室外牆上架設鋁梯,攀登鋁梯上2樓接待室,挺進中,陳建斌、黃國陽對員警拉扯,將員警拉下台階,讓群眾繼縱進入院區,並在院內滯留、抗爭,混亂中,王晟亦、郭修豪被控趁機竊取濃煙逃生袋,建築物內外辦公物品有許多被破壞。
後來,增援警力趕到,自建築物由內而外逐步驅離,3月24日0時許起到5時許止,警方執行5次驅離行動,6時許林唐聿、吳崇道、劉建明被控出拳、推打盾牌、抓扯員警方式抵抗,警方事後另查獲多人無故侵入院區,全案由中正一分局、南港分局移送法辦。
*太陽花占立院無罪 攻政院有罪的判決關鍵?
「抗議手段必要性」為判決不同關鍵
三二三攻占行政院案昨宣判,多名被告雖主張行使「抵抗權」妨害公務部分仍被判有罪;相較於「三一八」占領立法院案,林飛帆、陳為廷等人主張「公民不服從」獲判無罪,兩案對太陽花學運抵抗政府的作為是否違法認定有別,主要關鍵是抗議手段的「必要性」。
三一八案,法官依國內外學說及見解,列出「公民不服從」七大要件,包括「抗議政府或公眾事務具重大違法或不義、目的是關切公益、抗議行為和對象具關聯性、公開又非暴力、手段有助於達成訴求、無其他合法有效的替代手段、危害小於利益」。
合議庭認定,當時黃國昌、林飛帆等人占領立法院,因再過三天就要表決服貿協議,除透過占領立院讓院會無法順利召開,無其他即時救濟管道,其行為是對公共事務表達意見,群眾是透過臉書等社群主動到場,並非受學運領袖煽惑;且立委仍可改地點召開會議,造成的損害小於利益。
相較之下,在三二三案中,許順治和李冠伶兩人雖同樣主張參與抗爭是因服貿協議程序不當、黑箱作業,攻占行政院是在行使抵抗權、反抗權等;合議庭在判決中質疑:除此之外,「是否別無他法可救濟的最後手段?」
法官認定:並非無救濟管道解決爭議 侵入舉動無「阻卻違法」正當性
判決指出,即使當時服貿視為已審查、送院會存查,是否已侵害民主憲政的秩序?容有討論餘地;當天入侵行政院的抗爭行為,是本國制度上已經完全喪失處理歧見、解決爭議的方式?
合議庭認為,縱使服貿送立法院存查有爭議,立委仍可協商討論如何處理;有關備查與審查爭議、行政、立法權限間爭議及兩岸關係條例是否違憲,還可透過大法官釋憲等體制內的中立途徑解決紛爭與救濟,並不是只能違法抗爭。
審理兩案的法官,對於服貿爭議當時是否可用「體制內手法擋下來」有不同看法,對於學運分子主張的公民不服從與抵抗權,三二三案合議庭的法官,顯然不認為侵入行政院的舉動,具有阻卻違法的正當性及必要性,也就沒有所謂抵抗權及反抗權。
*政院、北市警 都說尊重判決
太陽花學運攻占行政院,台北地院宣判魏揚等八人煽惑犯罪部分無罪,妨害公務、毀損公務部分則判許順治等十一人三到五個月刑期。行政院及民進黨團對判決表示尊重,台北市警察局也低調回應,尊重司法判決。時代力量黨立委黃國昌則表示「難以理解、非常遺憾」,認為應該全部無罪。
昨天是三年前太陽花學運攻占立法院的最後一天,台北地院正巧在昨天宣判,行政院對此低調以對,發言人徐國勇面對媒體詢問表示尊重,其他不願回應。
時代力量黨團總召徐永明表示,煽惑犯罪判決無罪不意外,這也是給執政者一個教訓,要他們不能離民意太遠。至於妨害公務有罪,徐永明表示「比較遺憾」。
民進黨團書記長李俊俋則表示,尊重司法判決。至於黃國昌認為應該要比照攻占立院全部無罪,他認為,立法院是民意機關,立院從頭到尾沒有提出任何訴訟,但行政院是屬公訴罪,情況不同,「不能做同樣的類比。」
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者林為洲表示,國民黨團尊重司法判決,他則認為這次的判決比較持平。林說,行政院是行政機關所以屬公訴,如果連侵入到公署裡都不會被判妨害公務,將來會不曉得要如何去防範這些直接衝入公署的陳抗。
黃國昌說,他肯定台北地院對魏揚等人的無罪判決,但妨害公務部分被告有罪「難以理解、非常遺憾」,不應該區別對待,應該全判無罪。
*辯方:兩案法律評價應相同
「三二三」攻占行政院案昨宣判,魏揚等八人被控煽惑犯罪部分無罪,許順治等人被控妨害公務部分被判三至五月有期徒刑,得易科罰金。辯護律師團對於判決結果表示遺憾,將與當事人研究上訴。
出庭聆判、但獲判無罪的黑色島國青年陣線總召集人魏揚表示,應全體無罪,保障言論自由,並籲檢方不要上訴。
辯護律師團召集人尤伯祥指出,站在義務律師團的角度來看,「三一八(攻占立法院)跟三二三兩天的行動在法律的評價上是一樣的」,基於公民不服從的法理及行使抵抗權,法院應對這兩案做相同評價。
他表示,法官在攻占行政院中針對妨害公務部分判有罪,不曉得法官有沒有聽見,當時律師團在法庭上,主張抵抗權及公民不服從;他表示,在尚未收到判決書的當下,不曉得法官有無聽見辯護主張,倘若沒聽見,「我們將非常失望」。
法院判九名被告妨害公務有罪,魏揚認為本案應全體皆無罪。他說,依大法官釋字七一八號解釋,此類型臨時性大型集會遊行,屬人民合法表達訴求權利的管道,是警方先侵害集會遊行自由、進行驅離,民眾何來妨害公務罪名?他也呼籲政府落實「轉型正義」,咎責國家暴力,並應嚴正看待此事。
魏揚等八人被控煽惑他人犯罪都獲判無罪,他指出,這是法院正面肯定,該條法律本來就很荒謬,構成要件侵害人民言論自由,並忽略現場成千上萬民眾參與活動的自主性,局限在「首謀」的思維之中,希望延續對「三一八案」無罪的肯定,要求全體無罪判決。
*公民不服從 仍是學運護身符?
行政院長林全上台後對衝入行政院的太陽花學運分子撤告,以政治手段替司法爭議解套,台北地院先前在占領立法院案中,更以「公民不服從」為由,判被告無罪;昨天對占領政院的行動,依妨害公務判處十一名參與有罪,判決不只提醒「要民主,也要法治」,對於被告提出抵抗權主張也未埋單,「公民不服從」能否成為太陽花學運的護身符,仍待上級審定奪。
在占領行政院被判有罪被告中,許順治、李冠伶在法院審判時,同樣以「公民不服從」、行使抵抗權、反抗權要求法官判決無罪,不過太陽花爭議是由立法院國會程序黑箱而起,公民不服從的訴求對象是否可以無限上綱到每個機關不無疑問,這道擋箭牌在昨天戛然而止。
依照公民不服從的一般性學說認定,不服從的行為須與抗議對象間有可得認識之關聯,且需排除暴力,法官可據以作比例性的審查,問題是,服務貿易協議的審查機關是立法院,繞到行政院抗議,還同樣主張公民不服從,正當性顯得薄弱。
在台北地院以「公民不服從」為由判決占領立法院的廿二名被告無罪後,法學界到實務界討論的聲浪不少,不少人提出國、內外主張行使公民抵抗權、公民不服從主張,仍被判有罪的案例。
對照昨天的三二三案判決,合議庭以體制內還有可解決糾紛機制,幾人的行為並無阻卻違法正當性,讓先前的無罪見解受到挑戰。
拋開「公民不服從」的口號,太陽花攻占行政院的判決,至少維護二個法治價值,一是公務機關的財產價值,一是員警執法的職業價值,林全可以在法律期限內撤告,但行政機關想以政治訴求解決法律問題,司法不見得全部埋單。
*三年前太陽花這一闖 政院損失二千萬
太陽花學運分子從立法院轉進行政院,政院二樓辦公室內許多設備遭破壞;行政院清點盤損初步原查出損失三百萬元,後來陸續清點、修復後,行政院代表出庭證稱,行政院損失超過二千萬元。
學運分子攻占行政院始於二○一四年三月廿三日晚間七時許,攻占行動到翌日清晨近六時因被警察驅離而落幕,前後歷時十一小時。
行政院前秘書長李四川於二○一四年五月五日向台北地檢署提出的訴狀內容,行政院共列舉廿八項公物被毀壞或被竊,聲稱受損金額大約三百萬元。
司法查辦展開後,行政院後來檢附復原清單、核帳明細給法院,並再次遞狀陳報公物遭破壞的情形,原本估算的盤損大幅倍增,行政院代表出庭時說,被破壞的公物後來陸續復原,但行政院共花費二千多萬元,財損比外界想像中來得大。
*還記得「嗶嗶哥」嗎? 恫嚇他的人妨害公務判4月
學生、群眾在2014年「323」行動中占領行政院,男子陳威丞晚間7點原本在鎮江路參加立法院周邊的抗議活動,因聽到群眾要到行政院抗議,也跟著前往。陳走到行政院中央大樓政務委員辦公室窗檯前,見這裡的玻璃被打破,有民眾將行政院內冰箱送出,橫倒放在地上,供其他民眾攀爬翻過窗戶方式侵入行政院內。員警林致孝聞訊獨自趕到現場,他勸阻入侵者無效,無奈地長吹哨子,希望民眾冷靜。
林是保安警察第六總隊第一中隊員警,他在窗檯「以一擋百」,陳威丞走到林面前,以獰惡、威脅語氣說,如林不在場協助,現場民眾失控將會攻擊警察,並叫囂「理性,服貿會通過嗎,你講那什麼廢話,你過來,不要我凶你,你過來,我下令喔,我告訴你下來,大家都辛苦,你一個人在這裡,能擋多少人,那邊有幾百人也」。
台北地方法院認為陳威丞以脅迫性言詞,恫嚇員警林致孝離開所駐守,妨害公務執行,判他有期徒刑4月,得易科罰金。被訴無故侵入他人住宅部分,公訴不受理。
林致孝與擔任檢察官的妻子張安箴愛情長跑5年,2010年結婚,育有2子。林是慈父,臉書上一張鐵拒馬的照片旁貼文「快問把拔為什麼這麼愛你們。。為什麼?。。。。。。。因為喜歡。。。因為你們出生的時候,我覺得好幸福」,流露愛子之情。
林當時在抗議現場待9天,3月26日回家,張安箴說,當時3歲的大兒子得知後開心地說,「爸爸要回家了,好開心。」但丈夫只待了18分鐘就回隊上待命。
事後,林說「我不是英雄,只是個嗶嗶哥,只是剛好守在那缺口,表現出大家覺得可以稱讚的行為。」。
(聯合報)
--
*非公民不服從 攻占政院 11人有罪
太陽花學運攻占行政院部分,台北地院昨日判決,合議庭駁斥日前依「公民不服從」的抵抗權判決占領立法院被告無罪的理由,將破壞警方拒馬、鎖鍊及攻擊員警的許順治、李冠伶等11人依損壞公物、妨害公務罪各判刑3到5月、可易科罰金,但對被訴煽惑犯罪的魏揚等8人及涉竊盜的2人共10人,認定沒有主觀犯意,判決無罪。
台北地檢署表示,收到判決書後,再研議是否提起上訴;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表示,尊重司法判決。至於318占領立法院案,立委黃國昌等人一審獲判無罪,北檢指出,尚未收到判決書,也將在收到判決後研議是否上訴。
北檢:將研議是否上訴
2014年3月23日太陽花學運期間,在抗議群眾占據立法院多日後,黑色島國青年陣線召集人魏揚及其成員在網路上號召民眾,於行政院周邊警方的鐵拒馬上鋪棉被,爬入行政院,並在正門前廣場進行靜坐抗議等行動。
大批民眾、學生陸續趕到現場,闖進政務委員辦公室與電器室,甚至有民眾在院區後側外牆架設鋁梯,攀登鋁梯進入接待室2樓,過程中與警員爆發激烈衝突,甚至將警員推拉下台階。
隔天凌晨,警方展開強制驅離,過程中雙方陣營發生多次激烈肢體衝突,多人受傷。台北地檢署偵辦後起訴93人,蔡英文總統執政後,行政院撤回87人侵入建築物罪的告訴,至於魏揚等21人因被訴妨害公務等罪,屬公訴罪,北院仍進行審理。
煽惑犯罪 魏揚等8人無罪
北院昨審結,分為5大塊宣判,首先是蔡丁貴等87人侵入行政院,因行政院撤告,判決不受理;第2是加重竊盜罪,被控當時拿走4個濃煙逃生袋的王晟亦、郭修豪,因沒有據為己有的不法犯意,獲判無罪。第3則是煽惑犯罪,魏揚等8人被認定只有呼口號激勵民眾士氣,沒有要求他人妨害公務進行犯罪,主觀上沒有犯意,因此判無罪;總計10人判處無罪。
第4是妨害公務罪,陳建斌等8人依蒐證畫面可清楚看到他們攻擊員警,全遭判處有罪;第5則是破壞拒馬的許順治、李冠伶和破壞政院大門的黃茂吉,法官依毀損公務掌管物品罪、毀損罪分別判4到5月、可易科罰金;總計11人有罪。
魏揚等人聆判後,在法院外舉行記者會,他們大喊「落實集遊保障,停止濫用刑法」的口號,並指出對於部分有罪、部分無罪的判決感到非常遺憾,將與律師討論後再決定是否上訴。
法官:襲警是犯罪 理當科刑
台北地院日前審結太陽花學運318占領立法院案,創司法先例引用 「公民不服從概念」,認定被告犯罪動機與目的都與公眾事務有關,將黃國昌等人判無罪,引起社會譁然。但323攻占行政院案,2名被告許順治、李冠伶主張毀壞公物有抵抗權,是因抗議服貿、公民不服從,卻遭合議庭駁斥抵抗權不可阻卻違法,法秩序不容破壞,將被告判決有罪。
審理占領立法院案的審判長許泰誠,受命法官文家倩、陪席法官張少威,認定太陽花學運的被告符合「公民不服從」,相關意見表達不具實質違法性,包括拆卸立院招牌都有其正當性,因此全部判無罪。
攻占行政院案的審判長兼受命法官程克琳、法官姚念慈、唐玥,卻有不同見解,他們認為以抗爭服貿協議程序,就率爾攻占行政院,然後以抗議、公民不服從行使抵抗權為由,做為緊急避難來阻卻違法,依法論法,無法逃避刑罰究責。
判決中提出多項質疑,包括服貿協議真的是馬政府未經授權而私與大陸協議?立法委員有權限可以就該協議進行逐條審議?如果未經立院逐條審議,而經宣布視為審查送院存查是否侵害民主憲政?
合議庭並質疑群眾侵入行政院抗爭,是否只有該法別無他法救濟?難道台灣已完全喪失處理歧見、解決爭議的方式?縱然宣布服貿協議已審查完,但如有爭議,立委仍得提出協商處理,也可透過大法官釋憲處理爭議。
合議庭認為,當體制內還有中立途徑可解決紛爭或救濟,衝進行政院占領政府機關無法行使所謂的抵抗權,也不是所謂的「公民不服從概念」,被告到政院抗爭,不得主張抵抗權、反抗權。
他們語重心長地說,法律是經由民主多數決而產生,在法秩序必須追求民主及法程平性的前提下,法秩序不能宣告與多數決相悖的行為合法;群眾持油壓剪破壞警方架設鐵拒馬上的鐵鍊,將員警推倒,危及執法人員安全,就該科刑究責,無法阻卻違法。
法界人士指出,憲法保障人民的權利,但不能凌駕法規範,夜襲中央辦公處所,造成執法人員受傷,再以公民不服從合理化行為,無法獲得刑罰寬恕。否則如反對年金改革,都可主張公民不服從,衝進政府機構、干擾警方執法,把公權力晾一邊,將會造成嚴重的社會不安定性。
(中國時報)
社會
前立委妻 離譜大迴轉害命 28歲青年枉死 家屬怒控不聞不問
離譜大迴轉害命!前立委盧嘉辰妻子吳麗香,上月底開車行經桃園一處路口時,因路況不熟,竟在道路外側直接大迴轉,害一名機車騎士喪命,家屬指控,盧、吳夫妻事發後不聞不問,不僅未到靈堂拈香,更欠家屬一個道歉,前天在臉書po文後,盧吳兩人昨才到靈堂上香,家屬暴怒:「妳有懺悔嗎?妳知道失去家人的痛苦嗎?」痛罵盧妻為卸責「說謊!」盧則說不會袒護妻子,絕對負責到底。
肇事的吳麗香(62歲)是新北市土城區調解會委員,丈夫盧嘉辰(64歲)曾任台北縣(新北市升格前)土城市長及立委,去年盧尋求立委3連霸落馬,他也和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交好。遭撞死的騎士游浩強(28歲)虎尾科技大學畢業,在南亞科技任職2年多,他是家中的長子也是經濟支柱,妹妹尚在讀大學,學費都由他幫忙付,不料卻遭吳麗香撞死。
外線迴轉不打燈
警方調查,上月31日下午4時許,盧妻開車要從桃園蘆竹前往南崁交流道時,因道路不熟,開入南山路一段往山腳方向行駛,直到六福路口發現走錯,就在路口停車,猶豫後打方向燈想右轉,隨後熄方向燈突然直接左彎,從外線車道直接大迴轉,意圖轉到對向車道往回開。
未料車子迴旋剛橫過馬路,游男騎車閃避不及,雖緊急煞車仍撞上盧妻座車左前輪,游男胸部受重擊倒地,他疑因痛苦用手摀著胸口,盧妻也下車察看;不過游男送醫急救一個半小時後仍因傷重宣告不治,因游男外傷不明顯,檢察官昨上午解剖發現游男胸部內出血嚴重,肺部和心臟破裂應是主要死因。
家屬批警方包庇
游男家屬指控,盧妻肇事後不聞不問,游男妹妹前天更在「爆料公社」po文,指警方讓盧妻做完筆錄就回去,「為什麼撞死人可以先走?」事發隔天在醫院開偵查庭,盧妻還向檢方說謊指「在中線左轉」,事後盧妻在警方陪同下離開,「沒在醫院向哥哥上香致意,更沒向爸媽表示抱歉。」直到事發第3天,在雙方車輛採證時,看到她車上的名片,才知肇事人是前立委盧嘉辰的妻子。
游的姑姑暴怒說:「小孩子剛出社會就這樣走了,對方欠我們一個道歉。」並拿出警方繪製的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指盧妻行車路線標繪的是中線左轉,家屬調出游男機車行車紀錄器,才發現盧妻的車本來要右轉,卻先在外側停了9秒,突然大迴轉,完全沒有轉彎燈號,「孩子要怎麼躲?這不是在說謊嗎?」並質疑警方不給看盧妻筆錄,「難道是要包庇嗎?」
游男姑姑還說,對方說要等靈堂設好才來致意,「醫院往生室沒有休息,為什麼不來致意?」又說要等鑑定報告,「等到報告出爐就一個月後,都入土了。」
昨才到靈堂上香
游男妹妹的po文引起網友熱議,盧嘉辰昨下午帶妻子到游男靈堂上香,對於在中線左轉說詞,盧妻終於坦承:「當時過於緊張才向警方說錯話。」為此向死者與家屬道歉。盧嘉辰也承諾負責到底,絕不護短。
過程中家屬向死者告慰:「撞死你的人來上香了。」家屬也按捺不住憤怒,質問盧妻:「妳有懺悔嗎?妳知道失去家人的痛苦嗎?」盧拿出慰問金但遭家屬拒絕。盧妻則當面向游母致歉說:「很自責,也很難過,祈求妳的原諒。」游母淚流滿面,難過得說不出話。
對於家屬相關質疑,警方指游男出車禍非當場死亡,盧妻非現行犯無法逮捕拘留,盧妻做完筆錄請示檢察官後才讓她離去;至於不讓家屬看盧妻筆錄,警方說偵查不公開,「所有案件都一樣,不會讓當事人看對方筆錄。」
「三寶必須重罰」
網友批:「三寶就是三寶,真的很生氣」、「三寶駕駛一定要重罰,不得緩刑」;也有網友罵:「沒上爆料(公社)妳會出來上香嗎?」並質問「當調解委員當假的?有心會不知道靈堂在哪?」
律師魏雯祈表示,盧妻涉犯《刑法》過失致死罪嫌,最重可處2年徒刑,家屬並可附帶民事求償。桃園市警局交通大隊執法組長陳國煌說,車輛要迴轉,應先確認路口有無禁止迴轉標誌,並開入內側車道後打左轉燈、暫停再迴轉,盧妻從外側直接迴轉已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最重可處1800元罰鍰。
盧嘉辰妻 迴轉害命時序
●03/31 15:58
盧妻吳麗香開車經桃園巿蘆竹區南山路及六福路口,在外側違規大迴轉,騎士游浩強撞上其左前輪傷重倒地
●16:08
警消將游男送醫,但到院前已無呼吸
●17:27
游男急救無效死亡,家屬控盧妻做完筆錄即離去,在警局沒見到對方,也看不到盧妻筆錄
●04/01
檢方在醫院開偵查庭,家屬控盧妻向檢方謊稱在中線左轉,檢方裁示解剖
●04/02
雙方車輛採證,家屬指控派出所警員向盧嘉辰夫婦奉茶,對方還在警局來去自如走後門
●04/08
家屬指控事後第8天,盧妻才跟家屬聯絡,期間都不聞不問
●04/09
游男妹妹臉書po文指摘盧嘉辰夫婦事發後不聞不問,未到靈堂上香,引發關注
●04/10
檢察官和法醫解剖發現死者胸腔嚴重內出血,盧嘉辰夫婦到桃園游家靈堂上香致歉
盧嘉辰妻 出身地方民代
從政30年的前立委盧嘉辰,曾擔任國民黨第7、8屆立委,去年尋求3連霸慘遭滑鐵盧,妻子吳麗香也是地方民代出身。盧敗選後,在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安排下,擔任中華民國義勇消防聯和總會執行長,沒了立委光環,婚喪喜慶卻未曾缺席,努力維持地方關係。盧的友人透露,盧對政治還沒死心,但是否投入下屆立委選舉,還沒表態。
從基層白手起家的盧嘉辰,曾當過冷氣、冰箱維修工人,和妻子吳麗香一起開防水、防熱工程公司,草根性強能言善道,1987年盧當選土城市民代表,開啟他的民代之路,2007年土城市長任內選上立委,讓他的從政之路攀上高峰。
夫與郭董交情深
盧嘉辰信仰關公,他最常出現的地方,就是他的起家厝、現在的土城關公廟順聖宮,而篤信關公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也是順聖宮信徒,雙方交情深厚,每逢選舉郭董都會幫盧嘉辰站台。
盧嘉辰妻子吳麗香出身土城市民代表,目前是土城區調解委員會委員,2010年她在丈夫支持下,不顧黨內同志反對,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第一屆市議員,遭地方人士諷刺盧家立委、議員整碗捧去,最後落選收場,間接導致盧在去年立委選舉落敗。
盧嘉辰夫妻 小檔案
●夫 盧嘉辰 64歲
◎學歷: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
◎經歷:
.第7、8屆立法委員
.台北縣土城市長
.台北縣議員
◎黨籍:中國國民黨
●妻 吳麗香 62歲
◎學歷:崇右技術學院二專部企業管理科畢業
◎經歷:
.土城區公所調解委員
.台北縣土城市民代表
.土城市體育會常務理事
◎黨籍:無黨籍
(蘋果日報)
--
害人撞死還扯謊 盧嘉辰妻靈堂前認錯
大迴轉害騎士枉死
前國民黨籍立法委員盧嘉辰的妻子、新北市土城區調解委員吳麗香,3月31日開車行經桃園時,在路口大迴轉,後方同向的28歲機車男騎士游浩強撞上送命,家屬指控吳女事發後堅稱中線迴轉,意圖卸責,但監視器拍到,根本是外側迴轉,吳女謊話連篇、毫無悔意。吳女昨天捻香時,在游男靈堂改口稱「當時太緊張才說錯話」,向游男及家屬致歉,家屬痛批吳女︰「沒資格當調解委員!」
蘆竹警方調閱監視器發現,3月31日下午4點左右,62歲吳女駕駛小客車行經桃園市蘆竹區南山路一段與六福路口時,小客車先往右、停在路口外側路肩,接著突然違規跨越兩車道,想要迴轉到對向車道;游男當時騎機車從後方駛來,煞車不及、撞上小客車,送醫不治。
檢警會同法醫解剖,發現游男心、肺出血,身體並無明顯外傷,研判因嚴重內出血致死,吳麗香被依過失致死罪嫌函送法辦。
吳女肇事不理 游妹爆料
游男妹妹指控,吳女肇事後不聞不問,連上香致哀、道歉都沒有,她9日在臉書「爆料公社」PO出案發經過,引起媒體關注,昨天下午吳女才在盧嘉辰陪同下到游男的靈堂上香。
游男家屬當場質疑吳女:「妳有懺悔嗎?妳知道失去家人的痛苦嗎?」游男姑姑淚訴:「浩強才28歲,人生剛開始就被撞死,家庭破碎,如何入土為安?」
吳女︰緊張說錯非說謊
由於吳女仍堅稱「在中線迴轉」,家屬不滿怒罵「說謊」!吳女才改口稱︰「外側迴轉,太緊張才說錯話。」並向游男與家屬道歉;盧嘉辰也說,妻子會負責到底,他絕不護短。
盧嘉辰︰妻會負責
盧嘉辰隨後在靈堂前拿出慰問金,被家屬拒絕,吳麗香向游母表達歉意,游母淚流滿面,哀慟地說不出話,盧嘉辰夫婦在靈堂待了10多分鐘後離去。
吳女表示,事故發生時,她立即報警送醫、做筆錄,也與游父談好,等相驗完成再協調後事及賠償事宜,絕無不理不睬,她理解家屬心情不佳才上網爆料,「該負的責任,我一定負。」
家屬怒控 警和盧妻套招
游浩強與前立委盧嘉辰妻子吳麗香發生車禍身亡,游妹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暗批檢警縱放、偏袒吳女,監視器角度甚至「套招」,配合吳麗香的「中線左轉」謊言;檢警對此一一反駁,指均依法送辦,無縱放偏袒。
檢警澄清一一反駁
游妹指控,為何吳麗香撞死人可以當場離開?在第三天採證時,警方為何禮遇吳麗香走派出所後門,甚至奉茶?警方提供的監視器畫面角度也配合吳麗香的「中線左轉」謊言,幸好游男有行車紀錄器;此外,家屬也質疑,檢方在醫院往生室開偵查庭時,禮遇吳女可由盧嘉辰陪同,游父只能單獨進入不准提問,她希望大家幫忙找公道,讓特權到此為止。
蘆竹警方昨天表示,該路口內側車道可以迴轉,吳女從路邊跨過兩個車道大迴轉,已違反兩項交通法規;因本案不是當場死亡車禍,報請檢方同意後才讓吳女於第二天偵訊,相關監視器影像等證據都送到地檢署偵辦;至於一般民眾到派出所洽公,警方都會提供茶水。
桃園地檢署表示,檢察官開臨時偵查庭,主要是訊問肇事者,雙方僅由一名最親近的親屬在場,不可能讓所有親屬都進入偵查庭,而且當時並不知吳女身分。
游男姑姑表示,姪子是長子,大學畢業就到科技公司上班,工作認真也很孝順,一肩擔起妹妹的大學學費,不料遭此橫禍。
(自由時報)
--
前立委盧嘉辰妻撞死人 捻香挨轟
前立委盧嘉辰的妻子吳麗香,上月31日在路口從外線車道大迴轉,後方游姓騎士閃避不及撞上,送醫不治,家屬控訴吳事後不聞不問,肇事還備受禮遇。事隔11天後,吳昨在丈夫陪同下到靈堂捻香,一度遭家屬痛罵,盧低姿態強調絕對負責到底。
盧嘉辰的妻子、現任土城區調解委員會委員吳麗香,上月31日下午近4點,駕車行經蘆竹區南山路一段與六福路口時,疑因路況不熟停在慢車道猶豫,隨即從慢車道跨越2車道試圖迴轉,後方同向的游姓騎士見狀急剎,但閃避不及,撞上吳女左前輪,送醫不治,檢方昨解剖確認是撞擊力道太猛,內出血身亡。
事隔11天 家屬控卸責
死者姑姑控訴,吳麗香肇事後謊話連篇,對案情避重就輕、企圖卸責,警方第一時間還包庇她是在中線左轉,但家屬自己當「柯南」,發現吳根本就行駛在慢車道,車身還先向右偏,閃雙黃燈停在路口半分鐘後,突然往左橫跨2車道,肇事後至今更是不聞不問,檢警還聯手「保護」她,不但讓她離開,事後還奉茶、禮遇。
游的姑姑說,游是家中長子,非常孝順,科技大學畢業後在科技公司上班,負擔起妹妹大學學費,是大家口中的「大仁哥」,沒想到一場車禍結束28歲的人生,家中頓失經濟支柱,兩老還得承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傷痛。
盧否認特權 警依法送辦
吳麗香昨下午在丈夫盧嘉辰陪同下,到桃園殯儀館游男靈前捻香,一度遭家屬圍住痛罵。盧強調絕無耍特權,案發後一直有跟警方和亡者的爸爸聯繫,可能表達或聯繫不足造成誤會,強調妻子會承擔、負責到底,夫妻倆也一鞠躬向社會道歉。
檢警強調,從頭到尾都不知吳女身分,蘆竹分局副分局長李忠榮解釋,車禍當場死亡的案件肇事者才會隨案移送,游遭撞後還能移動,警方獲悉送醫不治,即調閱雙方行車紀錄器、監視畫面調查,隔日報驗時通知肇事者到案說明,並將現場照片、繪製圖和筆錄,依過失致死罪嫌函送桃園地檢署偵辦,絕無縱放。
他說,只要民眾前來洽公都會盡量奉茶,以拉近距離,一切按程序執行。桃檢也強調相驗現場非正式偵查庭,盧攙扶不敢看屍體的妻子進入後,全程戴口罩靜候在門旁,在場檢警根本不知道他是前立委,絕無禮遇,全案依法偵辦中。
(中國時報)
--
孝子護母弒父 檢求輕判 飽受家暴 嬤跪哭喊:救我的好孫子
發生在去年七月的屏東縣高樹鄉子弒父命案,屏東地檢署日前偵結依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罪起訴,檢方認定陳嫌犯案是為保護長年遭家暴的母親,其自身也長期遭父親家暴,且陳嫌素行良好,犯後主動自首坦承犯案,檢方認定被告情堪憫恕,建請法院除了自首減刑外,能依《刑法》第五十九條規定,再減輕其刑。
昨《蘋果》到陳家經營羊肉爐店,被告陳振惟(二十八歲)聽聞檢方起訴要求從輕量刑一事,沉默數秒,嘴角略微抖動後只說:「不知道怎麼說。」就默默將鐵門拉下。
獲裁定30萬交保
起訴書指,陳振惟去年七月二十三日深夜到隔天凌晨二時,因父親陳任郎(五十一歲)當時多次辱罵妻子「偷藏錢」、「討客兄」等,揚言將妻子趕出家門,陳振惟不滿,挺身為母辯護,引發父子口角、互毆,陳振惟氣憤下拿起桌上菸灰缸及剪刀,分別朝父親頭、頸部揮刺,造成父親左頸動脈大出血,送醫不治。陳於其父送醫期間,主動向警方自首。陳振惟經檢方複訊後聲押,法院裁定三十萬元交保。
鄰讚這個孩子乖
警訊時,陳振惟的阿嬤和姑姑到警局,向警方及媒體哭喊:「我要來救我的好媳婦及好孫子。」跪在高樹派出所門外,大罵兒子「惡質」,並稱媳婦長年被欺仍守護家庭與孫子,是「台灣阿信」。
檢警調查,死者陳任郎酒後時常情緒不穩,懷疑妻子外遇,長年對妻子言語和肢體暴力,家人深怕聲請保護令會使他情緒更不穩定,考量家庭和諧,才長期隱忍。
鄰居昨說,陳振惟交保返家後,休息一陣子繼續經營羊肉爐店。大家都知道這是家人的痛,沒人再提這件事,「這個孩子真的認真又乖,輕判是應該啦!」
法定本刑可處死
律師鄭伊鈞說,殺害直系尊親屬罪法定本刑是死刑或無期徒刑。自首符合減刑,若判死刑可減輕為無期徒刑,若判無期徒刑則減輕至十五年至二十年徒刑。屏檢建議法院從輕判刑,法院有無可能再減,就看法官決定。
弒親減刑輕判案例
2014/11
高市23歲曾男的父親對母親家暴20年,常磨刀恐嚇殺她,曾男憤而持刀殺害父親,法院認為曾男犯案動機為保護母親,判7年8個月
2014/03
彰化22歲何姓男大生不滿父親長期對母親家暴,砍死父親,法院認何男因長年負面情緒造成悲劇,考量其自首及犯罪動機,其情可憫,判8年6個月
2012/01
嘉義17歲少年因全家靠阿公拾荒為生,父親好賭,常向阿公要錢,揚言賣房還債,少年憤持刀砍死父親,因自首、阿公求情等,獲減刑輕判5年定讞
(蘋果日報)
--
護媽媽弒父 鄰居親友紛求情
陳姓男子因父親長期對母親家暴,還嗆聲趕母子出家門,去年涉嫌持菸灰缸及剪刀攻擊父親頭部,送醫不治;母親及親友不斷為他求情,屏東地檢署昨天依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罪嫌起訴,但認為他基於保護母親,其情可憫,且符合自首條件,建請法院減輕其刑。
檢方說,陳姓男子(廿八歲)去年七月深夜在高樹鄉住處,因父親多次無故辱罵母親「偷藏錢」、「討客兄」等不堪言語,並揚言要離婚、趕出家門。他出面護母,與父親發生激烈爭吵,進而互毆;陳情緒失控,持菸灰缸及剪刀,朝父親頭部、頸部猛烈攻擊,陳父大量流血,送醫不治。他事後向警方自首。
鄰居、師長、同學隨後都主動出面幫陳說話,指他是孝子,大學畢業後,就待家裡幫忙,一大早就開始準備晚上營業的羊肉爐生意,一天睡不到五個小時,三不五時還要忍受父親冷言閒語,相當辛苦。「這種孩子去哪裡找」,鄰居說「應該是長期以來、忍無可忍」造成,請檢察官給他自新機會。
檢方認為,陳從小目睹父親長期對母親家暴,身心遭受重大壓力;雖犯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罪,法定本刑為死刑或無期徒刑,但他是基於保護母親,加上求學期間表現良好,其情可憫,建請法院減輕其刑。陳的家人、親友及鄰居、師長對此相當感激,希望法官能量處輕一點的徒刑,讓他有機會再盡人子孝道。
孝子為母殺父 鄰居同學紛出面向檢方求情
屏東縣陳姓男子,不滿父親人多次在他面前無故辱罵媽媽「偷藏錢」、「討客兄」等語,揚言和媽媽離婚,並將媽媽和他趕出家門,去年7月間一日深夜,持桌子煙灰缸及剪刀,朝父親頭部猛刺擊,造成父親重傷不治,將向警方自首,屏檢今依殺人罪將他起訴。
檢察官偵辦期間,他的鄰居及母親均出面替他求情,檢方深入調查,了解他自幼目睹父親長期對太太家暴,他也屢遭父親言語等不法侵害,身心長期遭受重大壓力,事發係因出於保護家人動機。且他求學期間表現良好,案發後多位親友、師長同學、村里鄰居等多人亦均主動陳明他非常孝順乖巧,為保護母親而一時衝動弒父等情事向檢察官求情。
檢方調查屬實,認為他因長期目睹被害人對媽媽施暴,該長期恐懼及壓力實非一般人所能體會,被告基於保護家人之動機所為之犯行,應屬情有可原。建議法官依刑法59條減輕其刑。
(聯合報)
--
環保署長吃魚翅 挨轟「最壞示範」
環團近年力倡拒吃魚翅,勿當海洋生態殺手,環保署長李應元前天中午卻出席魚翅宴,被同席者臉書貼文曝光後引發爭議。李應元昨遭媒體追問時坦承當天有吃魚翅,吃前「曾有一度猶豫」,強調未來會自我警惕,不再吃魚翅。環團痛批,李身為環保署長卻做最壞示範,網友也罵聲連連。
資深媒體人蔡漢勳(溫紳)前晚在臉書發表「與李應元等政商界人士餐敘,許久已沒吃過魚翅」,搭配李應元參加聚會的正面照及魚翅餐點照等,但兩小時刪除該文;昨凌晨三時重新貼文又提到,「得到好書相贈,那才是真正的『滿載而歸』」、「口腹之欲只是一時」。
出席時已擺桌上
環團人士前晚看到溫紳的魚翅貼文,都已截圖轉貼並撻伐李應元行徑。消息昨傳開後,網友更是罵聲一片,痛批:「這政府怎麼了?環保署長帶頭吃魚翅,勞動部長只會欺負勞工。」
昨李應元參加守護海洋的淨灘認養活動記者會,被問到是否有吃魚翅這種破壞海洋生態的行徑,他回應前天中午是應陳姓友人聚會邀請,他既不是主人也不是主客,當天聚會遲到二十分鐘,出席時魚翅已擺在桌上。
李應元坦承:「我自己曾有一度猶豫」,但最後還是吃了,他個人過去不會點魚翅,家人也一樣,未來出席任何場合都會主動提醒主人不要吃魚翅,另感謝環團善意提醒,一起守護地球是他向來不變的目標。
「拒吃應是常識」
《蘋果》追查李應元前天聚會地點,是台北市南京東路「八號極品海鮮餐廳」,餐廳證實李應元有出席,當天吃每人一千六百八十元的午間套餐,含紅燒大排翅、干貝、和風蝦沙拉等。溫紳昨回覆《蘋果》提問表示,他因感冒且正聆聽現場討論一例一休,沒想到魚翅敏感而誤貼文,對「魚」波盪漾甚感過意不去。
台灣護樹團體聯盟發起人張美惠批評:「已端上來的魚翅不能不吃嗎?難道毒品已提煉好就要吸嗎?」李應元應呼籲全民拒吃魚翅,而非帶頭做非常壞的示範。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認為,拒吃魚翅應是常識。
海龍王愛地球協會執行長林愛龍說,鯊魚與生態系統有密切的依存關係,鯊魚會捕食海洋中的老、弱、病、幼物種,保持生態健全,一旦最頂端的掠食者遭滅絕,第二階層、繁殖迅速的掠食者就會過度壯大,造成更嚴重的混亂和損害。
應全面禁止撈捕
林愛龍強調:「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點餐宴客都別吃魚翅。」另政府現只禁止捕捉鯨鯊,他呼籲大白鯊、象鯊、巨口鯊也應全面禁止捕撈。
魚翅含重金屬 多吃傷神經
國人愛吃魚翅,但專家直言多吃恐有害。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昨說,魚翅多半來自鯊魚魚鰭,與鮪魚、旗魚等深海魚同為海洋食物鏈頂端,吃過量有重金屬甲基汞殘留風險,會損害腦部、神經系統。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指出,魚翅營養成分僅蛋白質與膠原蛋白,人體對食物所含膠原蛋白的吸收率不高,多吃無益。
規範「鰭不離身」
張斯蘭說,想維持皮膚光滑彈性,只要多攝取富含維他命C與鋅的食物,如芭樂、紅肉、蛤蜊、蚵仔、豆類等,人體就會自行生成膠原蛋白,不必吃魚翅。
顏宗海建議,海魚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可預防心血管疾病,選購巴掌大小的魚即可;若吃深海大魚,以體重五十公斤成人為例,一周約吃半個手掌量勿逾八十公克,幼兒、孕婦等敏感族群更勿過量攝取。
近年國內鯊魚年平均捕撈量約二點九萬公噸,漁業署副署長王正芳說,魚翅指鯊魚背鰭、尾鰭、胸鰭,目前鯊魚量雖充足,但很多漁民僅割取魚鰭卻丟棄魚身,鯊魚應全魚利用才不浪費,如鯊魚皮可煮佛跳牆、鯊魚肉能製鯊魚煙等,二○一二年已發布「鰭不離身」規範,要鯊魚鰭就得帶回整尾鯊魚,違規漁船可收回營業執照兩個月。
(蘋果日報)
--
聚餐吃魚翅 李應元認錯
保育團體大力呼籲民眾不要吃魚翅,但九日晚上網路卻傳出環保署長李應元參加聚餐吃魚翅湯的照片,環團痛批環保署長呼籲國人愛護海洋卻吃魚翅,和與會人士都做了錯誤示範。
李應元昨天參加淨灘活動時受訪表示,他到場時,魚翅已擺在桌上,他曾一度猶豫,但還是吃了,未來一定會好好地自我警惕,「以後不會再吃,也要親友別點魚翅」。
媒體人溫紳前晚在臉書發文,爆與環保署長李應元及政商界友人共赴魚翅宴;雖然溫紳隨即撤文,但已引發環團轉傳及爭議。
媒體人臉書發文 環團砲轟
台灣護樹團體聯盟發起人張美惠即砲轟指出:「自己為了環保不吃魚翅、不吃魩仔魚、盡量買在地食材,人家環保署長卻是用魚翅宴客耶!」
環團人士更循線查出魚翅宴是在台北市南京東路的八號極品海鮮餐廳舉辦,店家受訪表示,當天餐宴是點價格一千六百八十元的午餐,菜色包括和風蝦沙拉、紅燒大排翅、蘑菇煎干貝、季節性鮮魚等。
李應元:全家都不會再吃魚翅
李應元昨表示,九日中午是參加海外回國的友人宴會,自己不是主人也非主客,因為臨時受邀而晚了廿分鐘到場,到時已有魚翅湯在桌上,自己雖一度猶豫,但終究還是吃了魚翅。他強調,以後會警惕,也感謝關心環保的朋友善意提醒,個人與家人都不會點魚翅,也不會吃魚翅,將來也會在類似場合提醒朋友盡量不要去點這樣的餐點,一起守護地球。
網友痛批「不知自己職務為何」
有網友對李應元認錯似乎並不領情,網友Wen Sun留言表示:「這是標準的還不知道自己當什麼『職務』的官員吧!?別人點的,可以不吃?需要別人提醒嗎?」
另一媒體工作者莊豐嘉九日晚間也在臉書痛批此事,並質疑政治人物透過餐宴拉攏關係是不當行為。但他昨日又表示,因一時未察,將宴客主人誤為僅是受邀作客的環保署長李應元,雖然論述理由未變,但對象弄錯就是錯,對造成李應元困擾致歉。
捕撈鯊魚不違法 嚴禁「割鰭棄身」
環保署長參加魚翅宴惹議,農委會漁業署昨強調,目前雖無禁止捕撈鯊魚,但全面禁止「割鰭棄身」以及禁止捕撈保育類鯨鯊,違者依法可吊銷其漁業執照。漁業署表示,會持續強化打擊非法捕撈,但若是合法捕撈鯊魚則無問題。
漁業署副署長王正芳表示,過去食用魚翅被人詬病的是不人道的捕撈方法,即漁民只割取鯊魚經濟價值較高的魚鰭便放回海洋,導致鯊魚無法生存,進而影響生態。國際漁業組織幾年前就規定,魚鰭和魚身的比例不得超過五%,我國也跟進並更嚴格規定,二○一二年起全面禁止「割鰭棄身」。
王正芳指出,我國每年平均捕撈二萬九千公噸鯊魚,自二○一三年累積至今的違規件數,共有卅七件,違者都已依法吊銷漁業執照,另外,全面禁止捕撈數量較少的鯨鯊,其他國際已決議通過的保育鯊種如花鯊魚、黑鯊魚等也禁止。
王正芳認為,只要是合法捕撈鯊魚,並遵守國內、國際的捕撈規定,食用鯊魚原則上沒有違法問題,漁業署近年已積極強化打擊非法捕撈鯊魚。
綠色和平組織指出,全球每年約有一億尾鯊魚被宰殺,魚翅的高利潤使得割鰭棄身與非法捕鯊事件層出不窮,被去魚鰭的鯊魚,丟回海裡無法游行也無法捕食,只能等死。除了魚翅,在非洲與印度等國家,因鯊魚肉廉價,在當地也是受歡迎商品,台灣的海岸城市餐廳,也常見將鯊魚製成 「鯊魚煙」,許多保健食品中也有鯊魚肝油的膠囊、軟骨素等。
綠色和平指出,目前政府修訂通過漁業三法及相關子法規加嚴管控浮濫捕撈,但能否落實執行,仍有疑慮,更重要是呼籲民眾不要有這種飲食消費,減少供給面需求。
(自由時報)
--
聚餐吃魚翅 李應元:深深警惕
負面示範!環保署長李應元遭爆前日中午與政商界人士餐敘,吃下爭議食材「魚翅」。李昨出席公開場合坦言當時「一度猶豫」,但最後仍吃下肚,未來會深深警惕自己,不會再吃魚翅。環團批評李應元「很瞎」。
李應元遭爆出吃魚翅,來自同桌的資深媒體人溫紳(蔡漢勳)前日晚間在自己臉書愛炫曝光。溫紳臉書寫道,中午「與李應元等政商界人士餐敘,許久已沒有吃魚翅」,然後貼出現場魚翅照片。
稱到場料理已上桌
雖然他事後緊急刪文,但相關圖文早已被環保團體截圖轉貼,炮轟李應元身為環保機關首長,還帶頭吃魚翅。台灣護樹團體聯盟發起人張美惠在自己的臉書上諷刺說,她為了環保不吃魚翅、不吃吻仔魚,「人家環保署長是用魚翅宴客耶」。
由於魚翅價格比鯊魚肉高,因此有不肖漁民在割下鯊魚鰭後,把鯊魚身棄置丟回海中,讓鯊魚因失去游弋能力而死,衍生不少爭議。
據了解,李應元被爆吃魚翅的地點為北市南京東路五段的「8號極品海鮮餐廳」赴宴,當時是點餐廳的商業午餐,一人份要價1680元,共有7道餐點,第二道就是「紅燒大排翅」,其餘則是和風蝦沙拉、蘑菇煎干貝、季節性鮮魚、蒜苗米粉,季節時蔬、甜點水果。
8號極品海鮮餐廳昨日受訪,證實李應元前日中午有到場用餐,且餐點包含魚翅。
環團怒批「很瞎」
李應元昨日出席公開場合記者會時,面對媒體詢問坦言,看到魚翅曾一度猶豫到底要不要吃,但承認最後確實有把魚翅吃下肚。
但他強調,那天中午的餐敘他不是主人,也非主賓,純粹與美國回來的朋友聚會,他也是臨時受邀,當天遲到約20分鐘,人到場時魚翅已經放在桌上了。
但張美惠批評,環保署長理應帶動環境保護,竟還把魚翅吃下肚,「讓人覺得很瞎」。
面對抨擊,李應元指出,很感謝環保朋友們的善意提醒,他個人絕對不會主動去點魚翅,他的家人也一樣,未來有類似場合,也會提醒朋友們不要點魚翅餐點一起守護地球,也強調會自我警惕,盼此事可以到一個段落。
環團批李 環保概念未落實於生活
環保署長李應元應酬吃魚翅惹議,環團認為,魚翅已非聲望的象徵,食用價值也不見得高,期盼政府帶頭拒吃魚翅,減少鯊魚捕撈,降低對海洋生態的衝擊,環保署長李應元就算看到魚翅上桌,也應選擇不吃,否則只顯示了未將環保概念落實於生活。
黑潮海洋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張卉君表示,經過潛水調查證實,鯊魚被割鰭棄身後只會死亡,魚鰭不會再生,全球都有反對吃魚翅的聲浪,華人社會對於魚翅存有迷思,認為這是高檔食材,宴客場合若少了魚翅,做東的主人會覺得臉上無光,但事實上食用魚翅並沒有特別神奇的效果,且鯊魚屬於海洋食物鏈頂端的物種,含汞量相對更高,食用價值卻不見得高,不懂環保才會認為魚翅是聲望的象徵。
張卉君指出,李應元身為環保署長應以身作則,如今發生吃魚翅爭議,顯示未將環保概念落實於生活當中。
海龍王愛地球協會執行長林愛龍表示,鯊魚成長到性成熟需要20年,以前拍賣鯊魚可能要花2到3個小時,現在頂多30分鐘就結束了,顯示出鯊魚數量萎縮的情形。
林愛龍指出,李應元當時赴宴發現有魚翅,假如能第一時間宣導不要吃,是最合適的作法,另一方面,主管漁政的漁業署也應拿出更多保護鯊魚的具體措施,例如可以仿效美國的夏威夷和加州都已明令禁止餐廳販售魚翅,目前台灣僅規定捕撈到大白鯊、象鯊、巨口鯊等需要通報,卻未禁捕。
(中國時報)
--
UBER後天重啟營運「擬聯手租車業」
不堪重罰的叫車平台業者UBER,二月十日宣布暫停在台服務,UBER昨證實後天重返台灣市場,但暫不透露細節。據了解UBER擬與租賃業者合作,叫車時系統將顯示合作業者旗下車輛。由於租賃業者須為合作司機投保勞健保,交通部官員私下推估合法經營模式下,民眾搭UBER不見得便宜,將密切注意UBER新模式是否合法。
逾8億罰鍰未繳
UBER三年多前登台,因提供較計程車便宜的搭乘服務而大受歡迎,但交通部認定UBER違法經營汽車運輸業,今年起以新修正的法規大力取締,單是二月初開出的首波處分書罰鍰就逾兩億元,連同之後陸續出爐的處分書總計三十五件,罰鍰總額八億三千一百萬元,UBER均未繳納。
UBER近日大動作發出簡訊、宣傳郵件給合作司機及民眾,昨還宣布後天開記者會,屆時將公布未來營運模式、合作夥伴和新UBER App,並宣布當天啟用叫車系統時段,正式重返台灣市場。
交部關注合法性
據UBER簡訊,將輔導有駕照的司機與車行媒合。公路總局表示,UBER可與小客車租賃業合作,須符合法規,由小客車租賃業者訂出收費標準,幫司機投保勞健保,提出派車單、出租紀錄簿等,UBER只能提供資訊平台;合作司機也須有職業駕照,申請到營業小客車證,公總另將持續追討罰鍰。
交通部路政司長張舜清表示,UBER與小客車租賃業者合作,重返台灣市場,交通部感到欣慰,但會檢視新運作模式是否符合規定。
UBER司機聯盟對UBER重返台灣市場表示振奮,但之前開UBER的司機「格蘭陵」說,要去考職業駕照,每月還要付三千元靠行費及保險費的話,對司機幫助不大。
計程車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梁平良說,會檢視UBER與租賃車業者合作內容,若合作司機沒職業駕照,車子非營業小客車,一定會採取抗爭行動,交通部應嚴格取締非法。
UBER來台大事記
2013年7月底 正式在台北營運
2015年 拓展到桃園、台中、高雄
2016年11月 在台推uberEATS餐點外送
今年01/06《公路法》修正,UBER條款生效單次可罰2500萬元
02/02 遭交通部重罰2億3210萬元
02/10 宣布暫停叫車平台服務
04/13 預計開記者會宣布當天重返台灣市場
註:2010年7月UBER於美國舊金山營運,來台後未經核准經營汽車運輸業,被交通部認定違法
(蘋果日報)
--
預告回歸 Uber改租賃車重啟營運
Uber將重返台灣市場!Uber今年初因難抵政府修法重罰,二月十日黯然退出台灣,不過,Uber昨日發出媒體邀請函表示,十三日將召開記者會,公布未來的營運模式和新的Uber App體驗。Uber透露與租賃業者合作,以租賃車輛模式重啟平台營運,保證不違法。
後天對外說明 保證不違法
交通部回應表示,Uber如能循合法管道營運、與合法駕駛合作,樂見其成。公路總局則提醒,Uber還有八.三億元的罰單未繳。
Uber台灣司機聯盟PO文表示,雖然租賃車先行,但聯盟不會放棄為廣大兼職的自用車夥伴爭取權益,未來個人化租賃牌或類似計程車的合作社模式都是可能選項,透過網路平台媒合乘客與車輛的「網路運輸業(Transportation Network Company, TNC)」才是目標。
Uber雖自二月起在台暫停營業,但一直與交通部、科技部等相關部會積極協調可行方案,科技部長陳良基也曾到美國Uber總部參訪了解營運狀況。
交通部路政司副司長張舜清昨表示,交通部一直都很希望Uber能納稅、納管,先前也聽說Uber要與小客車租賃業者合作,只要循合法的經營模式,交通部都樂見其成。
公總︰已函送將強制執行
不過,公路總局也強調,從今年一月六日至四月七日,共對Uber開出卅五件處分書,累計罰金八億三千一百萬元,Uber至今一毛未繳,公路總局已於上月廿七日函送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強制執行。Uber則說已提出訴願,一切按照程序進行。
(自由時報)
--
「怕生意又被Uber搶走」 小黃籲嚴把關
Uber登台時,讓小黃業者業績狂掉三成,日前退出市場後,又引發前Uber司機向交通部抗議。昨Uber宣布將改變經營模式重返市場,除了引來小黃業者關注,也有Uber司機說:「投入意願恐大幅降低」。
計程車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梁平良說,Uber捲土重來,同業都很關注,就怕生意又被搶走,呼籲包括駕駛人資格、車輛登記營業牌照等,政府須嚴加把關。
「門一直都開著!」梁平良說,Uber若走向合法,不以削價等方式競爭,小黃業者都很歡迎,但如果還是非法,仍會抵制到底。
曾任Uber駕駛的陳姓司機昨獲知Uber將重返市場,直說「真是太好了!」不過,因可能是和租賃業者合作,未來司機須靠行、開租賃車業者的車子才可執業,司機也要有執業駕照才能合法開車,林姓前司機說,過去因服務時間彈性,吸引許多小資族或是退休族兼職,月收入可達二到八萬元不等,未來如營運模式轉變,會大幅降低加入的意願。
他說,Uber過去的優點在入行的門檻低,但未來如果重重限制,恐怕會失去了原本最大的吸引力與優勢。
Uber司機聯盟昨則發訊息給成員,樂觀振奮看待此事,聯盟說,雖然是租賃車先行,但不會放棄繼續爭取權益,未來個人化租賃牌或類似計程車的合作社模式,都是可能選項,這只是合法化的開始。
交通部說,依「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規定,Uber與租賃業者合作,司機須有合法的執業駕照,使用的車子也須是租賃業者所提供的車,而非之前司機是兼差駕駛、開自家車。
Uber逾8億罰款 一毛未繳
根據交通部公路總局統計,在「公路法」重罰新制實施後,共開罰Uber八億三千一百萬元罰鍰,但Uber至今一毛都沒繳;新法實行前,也有兩千八百萬元罰鍰未繳。
Uber公關經理潘瑞蓮表示,會持續再跟政府溝通,尋求好的解決辦法,但未回應是否繳或者不繳。
公路總局統計,在公路法修正前,共懲處Uber五百卅一件,裁罰金額七千三百廿五萬元,對Uber司機,也開出五百一十三張罰單,裁罰金額兩千三百廿四萬六千元,合計裁罰應繳金額總計九千六百四十九點六萬元,已繳六千八百廿多萬元。
今年一月新修正的公路法實施後,總共又對Uber開出卅五件處分書,裁罰金額八億三千一百萬元,但迄今已繳金額零元。
公路總局指出,卅五件處分書中,含有十一件處分書逾期未繳納罰鍰,已於今年三月廿七日函送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台北分署強制執行中。
Uber換「新模式」 重返台灣
Uber捲土重來。Uber台灣昨天公布,四月十三日將對外宣告重返台灣市場,並提供嶄新服務模式。知情人士表示,Uber會與數家合法租賃車公司合作,以租賃叫車或共乘經營,將不限小客車,也會循Uber Pool模式(共乘),提供七人、九人座廂型車服務。
交通部說,與小客車租賃業合作的話,只能載明系統是由Uber提供,但不能表明是Uber載客,並要告知旅客是哪一家小客車租賃業載客,租車收費方式則以小時起跳;另Uber也可直接申請成立為計程車資訊服務業,就能媒合計程車業者提供服務。
Uber用戶昨陸續接到Uber將重返市場的訊息,立即引發議論。Uber台灣隨後表示,將以嶄新模式服務台灣,但對於服務模式不願透露,僅表示會與合法的租賃車業者合作,周四將公布實際營運模式並發布Uber App。
一直不放棄台灣市場
據了解,Uber總公司認為台灣Uber成長過程值得全球參考,雖然政府以修法重罰嚴管,逼得暫停營業,但一直不放棄台灣市場。
科技部長陳良基日前才率團參訪美國Uber總部,引發聯想。科技部發言人蘇芳慶昨說,陳良基是去出席美國國家發明家學會年度會議,並接受表揚為院士,順道到Uber舊金山總部參訪,並無洽談合作。
「會符合納稅納保納管」
知情人士說,Uber會符合交通部納稅、納保、納管的要求,藉由他們的品牌威力及行銷優勢,由Uber提供平台,幫租賃業者接到更多訂單。事實上,Uber退出台灣後,網路上也開始出現不少叫車服務,透過LINE群組私下攬客共乘。
Uber二○一三年七月引進台灣,取名「台灣宇博數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登記資本額一百萬元,屬於資訊服務業,但因從事汽車運輸業相關,卻未取得營業登記證、駕駛也沒職業駕照而違法;交通部為此還修正「公路法」,提高違法罰鍰從十五萬元增至兩千五百萬元。
重罰逼得Uber今年二月十日停業,Uber司機聯盟則號召駕駛出動三百多輛車包圍交通部,訴求參考美國成立TNC(網路運輸公司)專法、廢除不平等的靠行制度、確認租賃車合法地位,並要求交通部給予跨部會溝通時間表。
Uber要回來 罰緩至今一毛未繳
Uber台灣今天宣告,將於4月13日重返台灣,不過,交通部公路總局「公路法」今年元月修正實施後,重罰Uber8億3100萬元罰款,Uber至今一毛都沒繳。
根據公路總局統計,從今年1月6日新修正的公路法實施後,至4月7日為止,總共對Uber台灣開出35件處分書,裁罰金額共計8億3100萬元,但迄今已繳金額0元。
公路總局指出,35件處分書中,含有11件處分書逾期未繳納罰緩,該局已於今年3月27日函送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台北分署強制執行中。
至於「公路法」修正前的取締及罰緩,公路總局表示,Uber台灣來台4年多,共懲處513件,裁罰金額7325萬元,對Uber司機,也開出513張罰單,裁罰金額2324萬6千元,合計裁罰應繳金額總計9649.6萬元,已繳6825.6萬元。
(聯合報)
--
Uber變身 本周四返台
暫停2個月的Uber昨日宣告,周四將重返台灣,當日將公布跟租賃車合作重啟的新營運模式,同日就恢復營業。據了解,Uber將先以App協助租賃業者媒合的乘客,代收金流後再拆帳,且直接報價不跳表,化解違法疑慮。
以租賃車 重啟營運
對於Uber要回來,交通部回應,Uber只能以資訊平台協助租賃業者,對外服務主體仍是租賃車業,將嚴檢是否遵守相關規範,包括未來Uber經手金流方式,檢視是否符合納稅規範。
Uber昨發給媒體邀請函,指出將在周四(13日)說明新營運模式和新Uber App,當天某時段就會恢復營業。Uber也發簡訊給前合作司機:「我們要回來了!」將以租賃車模式重啟平台營運。
媒合拆帳 交部嚴檢
交通部路政司副司長張舜清表示,欣慰Uber跟合法業者合作,法規未禁止Uber與其他運輸業媒合,但Uber只能以資訊平台協助管理跟調度車輛,此部分不需另外核准,租賃業者則對任何消費糾紛付全責。
張舜清強調,包括需遵守與乘客簽署租賃契約、向乘客揭露是跟哪家租賃業者租車、至少以小時計費、登記營業車、司機考取職業駕照、納勞健保及不得個別攬客等,交通部會嚴加檢視。
不過,公路總局統計,今年1月6日《公路法》修正案實施後,至4月7日止,共對Uber開出35件處分書,裁罰8億3100萬元,Uber皆未繳。其中11件處分書逾期未繳,公總已於3月27日函送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強制執行中。
據了解,Uber將會從運輸業轉換成純資訊服務業,具體做法是各租賃車公司如同將叫車App外包給Uber經營,Uber會協助媒合客人,但不再直接跟司機抽成,而是代收金流,再跟Uber拆帳。
直接報價 不再跳表
另外,Uber將改變App形式,包括乘客叫車時直接填寫電子派車單,視同租賃契約,且乘客具體輸入起訖點後,租車公司就會依個案需求,透過Uber App直接報價,不再有跳表問題。
不過,預料計程車業者不會坐視租賃車侵蝕市場,恐引發另一波抗爭。交通部2月16日曾召集租賃、計程車業者、Uber及Uber司機開會,小黃業者當時就指出,公路法只有「計程車客運服務業」派遣計程車,Uber派遣租賃車根本沒法源。
(中國時報)
--
Uber後天 合法重返台灣
共享經濟鼻祖Uber(優步)宣布將重返台灣市場,預計本周四(13)日將召開記者會,宣布新的營運方向。
據了解,Uber此次重返台灣市場,將以合法為前提,因此,將自己定位為媒合租賃車輛及乘客的平台。換言之,此次Uber捨棄了過往媒合私家車輛與乘客的模式,而改與租賃業者合作。
Uber表示,此次合作的租賃車輛業者有相當多的業者,不侷限於特定的業者。
Uber進入台灣市場已經四年多,一直以來以媒合私家車輛與乘客為主,但因為不符合台灣的法規,公務總局在2月初時勒令Uber停業,Uber也於2月10日正式宣布暫停營運。
而Uber違法經營期間,也頻吃罰單。到目前為止,Uber還有8億多台幣的罰款未繳。該公司表示,有關於欠稅一事,Uber正委託律師向國稅局提出訴願,期望能夠透過協調及訴願的方式來解決欠稅一事。
在沈潛近兩個月之後,Uber決定要重返台灣市場,將於本周四正式召開記者會。在邀請函上,Uber寫下「Uber將重返台灣市場,對各界的建議將誠心聆聽、積極跟政府溝通。而Uber對台灣有一份深刻情感」。並預告「Uber將以嶄新的面貌再次服務台灣民眾,持續深耕台灣市場」。
Uber表示,將於本周四對外分享未來營運模式及新APP體驗。但據了解,消費者不必下載新的APP,既有的APP仍可持續使用。
近10億罰款未繳 財部:回來更好追稅
今年初遭勒令停業的台灣宇博(Uber)公司,因欠繳營業稅5,000多萬元,連補帶罰共欠逾億元未繳,上(3)月已遭行政執行署台北分署強制執行。如今傳出Uber將重回台灣市場,台北國稅局官員直說,「回來反而更好追稅。」
Uber自102年起來台違法營業4年,今年2月10日暫停叫車服務。台北國稅局官員指出,先前透過刷卡紀錄掌握金流開出稅單,主要追討102年9月至105年6月漏報稅額,另加計滯納金與罰鍰後,國稅局共向台灣宇博追討1.35億元。
至於去年7月至今年2月停業前的所漏稅額,據了解,最遲將於本月底發出最後1張稅單。
除了欠稅外,Uber還有龐大罰款未繳,包括交通部公路總局開立35張處分書,裁罰金額8億3,100萬元。
而行政執行署台北分署3月中旬接到追稅案後,已立即前往Uber位於台北市大安區的辦公室,查封辦公室內電腦等設備,扣押其在德意志銀行內的帳戶存款1,184萬餘元,但因辦公設備還須鑑價,加上其他存款也明顯不夠抵稅,將繼續調查有無其他財產可供清償。
面對Uber10日指出,將在13日重回台灣市場一事,稅務人員指出,Uber欠稅是事實,追稅腳步不會停下來,一旦Uber回來,就表示該公司會持續有收入與所得,對國稅局來講,「反而更好追稅」。
(工商時報)
--
稅改建議 所得稅薪扣額 12.8萬升至15萬
財政部委外研究所得稅改革方案本周五出爐,財長許虞哲昨鬆口,方案中建議薪資所得扣除額由現行每人12.8萬元調高至15萬元、每人增加2.2萬元扣除額,但強調「15萬元只是研究報告方向」,最終版本要在5月才會報行政院審議,若修法順利,最快明年5月報稅適用,估539萬受薪階級可望受惠。
財政部賦稅署近期與所得稅制改革委外研究團隊就稅制調整展開最終討論,在周五期末報告出爐前,《聯合報》昨報導方案中建議薪資所得扣除額(薪扣額)將由12.8萬元增至15萬元。
財長:周五將審查
立委盧秀燕昨在財委會詢問,薪資所得扣除額為什麼是15萬元,而不是18萬元或20萬元?盧說,申報薪資所得的多是辛苦上班階級,該繳的稅一毛也跑不掉,站在公平正義的角度,「薪扣額應該提高一些。」
財長許虞哲回應:「那是委外研究報告的建議數字。」立委林德福追問提高薪扣額政策是否已確定?許說周五才要進行期終審查,並於下周向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溝通。許表示,還沒擬定實際政策,不過薪扣額每調高1萬元,國庫將少收27億元稅金,若加上整體稅制改革,稅收損失將近百億元。
節稅千元不無小補
會計師試算,若薪扣額由12.8萬元調高至15萬元,以雙薪年所得在136.5萬元的4口之家計算,新制上路後約可少繳約3530元,相當於可多買40餘個80元便當。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楊建華表示,薪扣額調高2.2萬元,即使適用最低稅率的族群,也有上千元的節稅金額,不無小補。
由於大法官會議2月初解釋現行薪資所得僅可採定額扣除違憲,財政部已在研擬將從現行定額扣除的單軌制,改為雙軌並行,新增核實減除方式,盧秀燕建議趁這次稅改,同步提出列報成本的做法。
未達申報門檻無感
不過許虞哲表示,其他國家對薪資所得核實減除採「正面表列」,只有規定可列成本的項目才能抵稅,由於列報項目涉及各產業,明年才會提案修法,不會在這次納入研究。
24歲在行銷公司工作1年的賴小姐表示,自己的月薪不到3萬元,根本就不到所得稅申報門檻,政策利多令人無感;33歲從事旅行業的Bernie也說,工作快10年,薪水都不漲,減稅優惠都被物價漲幅給吃掉。
股利所得分離課稅 最高降為30%
股民受惠
每年收取高額股利的股票族將有喘息空間!財政部即將修改,將現行股利所得併入綜所稅稅率計算方式,改採10%、20%、30%三級分級分離課稅;同時為了避免綜合所得稅率低的散戶、小股東被變相加稅,會配套提出股利抵減稅額,估計會有200萬申報股利的股民受惠。
根據周五出爐的稅改報告,股利所得課稅級距會對應綜合所得稅適用級距為計算基礎,以現行民眾申報綜所稅適用稅率級距有6級,每2個綜所稅級距將對應1個股利所得級距。
將調高營所稅
例如綜所稅適用5%、12%的人,股利課稅級距為10%;綜所稅20%與30%對應股利課稅級距為20%;綜所稅級距40%、45%者則對應股利課稅級距30%。
KPMG專業組織策略長張芷認為,現行股利所得減半併入綜合所得稅計算,最高稅率45%,若採分離課稅,最高稅率才30%,高股利所得者將直接受惠。
財部官員表示,取消現行兩稅合一之後,部分公司個人股東可以享有節稅空間消失,國庫估計可以增約500億元稅收,但搭配稅改配套措施又會減少稅收,為穩定稅收,現行企業營利事業所得稅17%將會調高,但最高不會超過19%。
(蘋果日報)
--
表情驚恐 荒山暗藏巨人像
台中市和平區達觀村廢棄逾20年的雪山花園農場,有一尊半埋土中只露出頭、雙手、右腳,且表情驚恐的巨人雕塑,畫面詭異,加上傳說墜谷挖土機工人死亡與巨人動作相仿,連日本軍機都曾在該處墜落,種種巧合令人「毛毛的」,但農場主人澄清,這些傳聞空穴來風,巨人雕像是他請藝術家仿照小人國遊記格列佛被小人困在沙灘上的情景打造。
桃山部落泰雅族頭目陳榮爵說,巨人動作如同抗日時遭山崩壓死的勇士死狀。林建鋒攝
農場主:格列佛啦
地方傳聞,巨人的姿勢就是依照農場開發時一名被埋的怪手工人;雪山部落第11代頭目陳榮爵則說,90幾年前第7代頭目抗日被砲擊,遭山崩壓死的勇士就跟雕像的動作一樣。但雪山花園的主人葉國良澄清,園區內都是自己規劃的,再給三義一名藝術家去施工,巨人是從小人國童話故事想出來的。園區裡共有3個塑雕,還有一個藍波巨人跟觀音菩薩。
雪山花園農場巨人小檔案
外觀:佔地約9×3米、手高7米,狀似半沉土中
興建緣由:20多年前耗資近3億元開發,在園內興建該塑像
鄉野傳奇:泰雅族勇士陣亡、日本飛機墜落、挖土機工人意外都在該處
(蘋果日報)
--
以為沒事走人被控肇逃 警:車禍先離開「輸一半」
台中市多名汽機車駕駛,接到警方通知才知成了肇事逃逸嫌犯,原因是發生車禍時,雙方都說沒事,先行離開竟被告,只得賠錢和解爭取緩起訴,但須捐錢給國庫,自身受傷和車損則求償無門。警方提醒,車禍未妥善處理前,先離開的人「先輸一半」,甚至全盤皆輸。
警方:先離開「輸一半」 當場和解應錄影存證 對方受傷要等警方到達
警方提醒,如發生車禍,對方沒受傷,當場雙方也願和解,互不賠償,應手機錄影和拍照存證。對方如受傷,應打一一○和一一九報案,等警方到達,救護車送傷者就醫,才能夠避免被控肇逃。
李姓男子說,今年初開車載妻到台中火車站,途中撞到一輛機車,騎士擦傷,因妻趕時間要搭車,車上朋友留在現場和傷者等警方到場,仍被告肇事逃逸。檢察官處分緩起訴,須繳六萬元給國庫,還要賠對方六萬元。
陳姓男子則是騎機車與另一名騎士擦撞,雙方都受傷,陳傷勢比較重。當時因下雨,雙方在現場談了十分鐘,說好不報案,沒想到事後對方告陳肇事逃逸,還要求和解金。陳被檢察官聲請簡易判刑,到社區勞動服務才免除牢獄之災,大喊冤枉。
林姓男子上月騎車在台中市區被陳女騎機車追撞,人車倒地。林受傷,機車被撞凹,見女子沒摔倒,爬起後向對方說「我沒事」,即騎機車回家。一周後,警方通知他到交通分隊作筆錄。林由家人陪同到交通分隊,看到陳女腳部包紗布,看起來很嚴重。林不斷向家人說「當時沒看到她跌倒受傷啊」,但對方指車禍後到醫院包紮,報案控告林肇事逃逸和傷害罪。
台中一對李姓母女搭公車到站下車時,公車司機沒注意李女緊跟女兒後面準備下車,關後車門時夾到李女右腳,李女被公車拖行跌倒,導致骨折、挫傷。
司機供稱,當時天色暗,以為是對方自己跌倒,曾下車察看並詢問是否需要就醫,李女說屁股撞到,不用就醫。司機告訴對方有事可再跟公司聯絡,因車上還有乘客,就開車離開。
檢察官認為,司機未確認李女是否被救護,在警方到場前離開,有肇事逃逸刑責,依過失傷害和肇事逃逸罪起訴。
(聯合報)
--
健保新制周六上路 民怨:變相漲價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即將上路,未經轉診直赴大醫院看病將變貴,雖然健保署提出轉診優免配套,經轉診首次掛號後一個月內可享四次部分負擔優免,但民眾反應,癌症追蹤、孕婦就醫等,難免有時須直奔大醫院,分級醫療制度「以價制量」,是另種漲價。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本周六(十五日)上路,若未經轉診逕赴醫學中心就醫,部分負擔由三六○元調升至四二○元,如透過書面或電子轉診者,部分負擔則由現行二一○元降至一七○元;健保署規畫一張轉診單有效期限三個月,轉診後首次至大醫院掛號成功,一個月內最多可享四次部分負擔優免。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說,看病幾次可痊癒,不是病人能決定,若採轉診優免制度,應是療程結束前都有優免。此外,許多病人並非不願意在基層看診,而是基層恐無相關設備可協助,例如癌症追蹤、身心障礙、罕見疾病、失智症等,並非以價制量就可解決大醫院人潮。
健保署醫管組長龐一鳴說,推動分級醫療是讓病人不再有「大醫院比較好」的迷思,基層診所一樣具有專業,部分診所也有提供癌友需要的檢查。
(聯合報)
--
雪隧車多、意外時 龜速不罰
為解決國五塞車問題,雪隧龜速車昨正式取締罰款,首日執法,有駕駛人被「嚇」到減速,傍晚又發生車輛追撞,時速不到四十公里。國道公路警察局第九公路警察大隊表示,傍晚下班是尖峰時段,車輛多,且有意外事故狀況,這種狀況不取締。
大隊長朱和貴指出,上下班尖峰時段、假日塞車、故障車或雪隧施工等狀況不執勤,只會在離峰時段取締龜速車。
外界關心的科技執法系統,國九大隊表示,隧道南北向共設置十六具自動科技執法系統,因行政程序還未完成,尚未啟用,目前暫以人工、離峰不定時在三處通風避車彎執行取締。
國五雪隧長十二點九公里,隧道內禁止變換車道,一旦遇有慢速車,影響後方行車,即造成塞車。高速公路局三月十日起,把雪隧最低速限從六十公里提高為七十公里,經過一個月宣導,昨開始取締龜速車。
執法首日,高公局表示,上午尖峰時間,雪隧北上最低車速為八十三公里,南下八十公里,與平常周一上午尖峰時間差不多。
國九大隊把警車停在避車彎,架設測速器及DV錄影設備,有駕駛人突然看到如此大陣仗,嚇到急踩煞車,導致跟在後方一整排車速全都降到七十以下。員警說,這屬例外狀況,不罰。
白天車速平均約八十公里,但傍晚下班時間北上路段又塞車,平均時速不到四十公里。坪林行控中心表示,主要是因下午四時許,北上隧道內發生三輛小客車碰撞事故,又遇上尖峰車潮,才會回堵。
有人質疑 這招真能不塞?
有駕駛人表示,走雪隧不但要留意車速不能高於九十、不得低於七十,還要保持五十公尺車距,「心裡壓力真的很大」,質疑取締龜速車這招,能否解決塞車問題。
昨天氣溫飆高,隧道內溫度約四十幾度,執勤人員即使站在通風處,沒多久就全身大汗;一次勤務四小時,飆汗並吸入大量廢氣,員警盼趕快啟動科技執法。
(聯合報)
--
比對學籍資料 揪出吸毒黑數
毒品也搞文創,佯裝成王子麵、糖果、咖啡等食品,吸引青少年吸食。教育部長潘文忠昨表示,「新興毒品是反毒最大挑戰」,政府將建置新興毒品資料庫,以加強查驗毒品;教育部每月也將提供學籍資料庫和內政部合作,將學生吸毒黑數揪出。
混合性毒品清查困難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昨邀請教育部、內政部、法務部及衛福部等報告「校園毒品氾濫之成因與因應對策」,潘文忠表示,近期青少年施用的毒品多為混合性物質,各品項的純度、重量都減輕,微量施用代謝後較不易檢出,以及新興毒品層出不窮,清查困難。
教育部統計,2016年學生藥物濫用共有1006件,其中3件吸食一級毒品、323件吸二級毒品、676件吸三級毒品。和15年相較,學生吸食三級毒品降幅54.8%;但第二級毒品施用人數成長60人,原因是使用混合性毒品者增加,最後以吸食高階毒品納入統計。
吸毒年齡層降到國小
此外,吸毒年齡層往下降,連國小生都名列其中。教育部表示,2014年至2016年,國小生分別有8、7、5人吸毒遭通報。
「毒品也在搞文創」,民進黨立委吳思瑤質詢指出,現在毒品非常厲害,包裝成軟糖、琵琶膏、果汁及汽水等,讓青少年吸食,官方對於吸毒人數的統計不具任何意義,「因為未列入的黑數超過10倍」。
潘文忠回應,行政院長林全已指示法務部及衛福部,將新興毒品的完整資料庫建立起來,作為檢驗單位的參考。法務部次長張斗輝說,新興毒品資料庫如何建置,本月底會有結論。
建立新興毒品資料庫
對於青少年吸毒黑數,潘文忠表示,教育部未來每月將以學籍資料庫與內政部警政署提供的18~24歲涉毒品案件嫌疑人進行比對,一旦發現具有學生身分,會請學校開專案進行輔導。
教育部今年2月首次將警政署合作學籍系統比對,發現具大專或高中職學生身分者390人,占查驗總數的5.1%。這些學生中,之前學校有通報教育部者僅37人,其他353人是經過比對後才查出。
警政署指出,查獲涉毒案件時,警用電腦的戶役政系統,無法查知嫌疑人是否在學,通常嫌犯也會隱瞞學生身分。警方會把18歲以下資料,由各縣市校外會提供給教育部比對學籍。18至24歲部分,則直接提供教育部,今年2月首度比對,未來每月都會進行。
(中國時報)
--
太魯閣變冷清 遊客少208萬人次
陸客急凍,知名景點太魯閣國家公園好冷清!內政部統計,2016年總入園遊客數452萬人次,較前年660萬減少208萬人次,大幅下滑31%,也是各國家公園中減少率之最,有攤販發現陸客真的不來了,轉將看板改寫韓文招攬韓國遊客求生存。
資料顯示,太魯閣國家公園從往年3、400萬人次緩慢成長,自2013年477萬人次,隔年暴增為627萬人次,更在2015年達660萬餘萬人次,為花蓮陸客觀光巔峰期,但去年受到兩岸關係急凍及陸客斷頭式銳減影響,只剩下452萬人,觀光產業受創嚴重。
民宿訂房掉了4成
來訪太魯閣遊客減少,也反應在台鐵搭乘人數,花蓮站長賴東震指出,過去陸客最多時,每天花蓮、蘇澳新站往返最多曾經開到5班區間車,可載運約5000人次陸客,目前則恢復每日2班次。除了鐵路,出入太魯閣車流量也從前年62萬輛,平均1天1703輛次,到去年的51萬輛。
攤販招攬韓客求生
觀光寒冬,旅宿業者感受最深,花蓮縣民宿協會理事長陳秉忠說,去年民宿業者訂房率跟前年同期相比,約掉了3、4成左右,雖然日韓及東南亞遊客有增加趨勢,但旅遊型態多「來去匆匆」,不少業者頂不住壓力,飯店餐廳、遊覽車紛紛轉讓、關門。
嗅到陸客不來,攤販也會轉彎!有人掛起「韓文」看板,招攬韓國遊客消費,小販業者說,他們雖做小生意,也發現到現在太魯閣遊客明顯以韓國團客為主,希望將招牌加註韓文,讓韓客有親切感,多少賺些錢。
太管處副處長張登文認為,去年受到「尼伯特」及「莫蘭蒂」2個強烈颱風侵襲,造成園區多處封閉,遊園人數減少,不可否認,陸客人數減少也是主因之一,但他強調,近10年太魯閣國家公園入園人數整體仍呈現上升趨勢。
(中國時報)
生活
昨熱到用電量飆破表 今降溫有雷雨
昨台北站35.5度最高溫
春天腳步尚未離開,全台卻熱得像烤爐一樣,昨天全台有十五個測站破今年高溫紀錄,最高溫是台北站卅五.五度、創下該站四月第三高溫紀錄;用電量也隨之創今年新高,電力系統亮出近三個月來第二顆供電警戒的「橘燈」燈號。要注意的是,今日起受鋒面影響,全台各地會有陣雨或雷雨,北台氣溫可能驟降十度左右。
破紀錄的十五個測站是:基隆、淡水、台北、板橋、新屋、新竹、梧棲、台中、嘉義、台南、永康、宜蘭、花蓮、成功和大武。氣象局解釋,台灣昨天位處鋒面來臨前的暖區,加上西南風的暖空氣沉降作用影響,導致全台溫度飆升。
用電量也隨高溫爆表。昨日用電尖峰出現在下午三點五十分,用電量約三○二四萬瓩,是今年首度飆破三千萬瓩,更比原預估值高出一百萬瓩,落差超過一部核二廠機組九十八萬瓩發電量,備轉容量率為三.五六%為今年最低,電力系統亮出代表供電警戒的橘燈燈號。
這波雨勢到週五才減緩
入夜之後,天空開始出現烏雲。氣象局表示,今起受鋒面影響,全台各地會有陣雨或雷雨,加上東北季風增強,北台灣天氣偏涼,約廿至廿六度,中南部則維持在廿二至卅二度;週四、週五,鋒面逐漸遠離,預估這波雨勢要到週五才會減緩。
氣象專家彭啟明表示,目前觀察菲律賓東方開始有些擾動,有機會發展為對流雲系,未來幾天有發展成為低壓的趨勢,時序也開始進入會有颱風發展的季節。氣象局則表示,過去雖曾在四月出現颱風,但機率不高。
四月五日已啟動第一階段限水的台南、嘉義地區,則寄望這波鋒面可以帶來明顯降雨。目前以供應民生用水為主的南化水庫,有效蓄水量跌破了三千萬立方米,蓄水率僅剩卅一.一一%。因水位不斷下探,原本被淹沒的湖中小島浮現,溢洪口的堰體也完全露出。曾文水庫蓄水率更只有廿二.八九%,水情也很吃緊。
(自由時報)
--
台北昨天35.5℃ 台電供電拉警報
台電發言人林德福昨天坦言,核二廠護箱裝載池已開始動工,預計二個月後完工,讓核二廠一號機可回到今夏供電行列;針對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揚言要先經立院同意才可以動工,台電屆時會尊重主管機關決定。
因核二燃料池已滿,核三的二號機也在歲修,昨天只剩核一的二號機與核三的一號機在運轉;昨天台北氣溫飆上卅五點五度高溫,許多民眾打開空調,台電備轉容量率也降至百分之三點六,為今年新低,亮起「供電警戒」的橘燈。昨天用電高峰在下午三時五十分達三○二三萬瓩,創今年以來用電量新高。
近年的氣候異常已讓夏天來得又急又快,昨日是今年首次用電量破三千萬瓩;去年則大約晚了十一天,到四月廿一日才破三千萬瓩大關。
台電表示,先前未滿載發電的星彰、豐德兩部民營電廠機組(IPP)已滿載發電,大林三號機目前也已升載;不過,未來幾天氣溫將降低,用電量也會減少,供電燈號預估轉為備轉容量率百分之六以上的黃燈。
原能會上周四同意讓台電改裝核二廠護箱,以騰挪更多空間貯存用過核燃料棒,林德福表示,此為技術層面審查,原能會也已花八個多月時間詳細審查才通過,台電就根據審查成果動工。
但昨天反核團體召開記者會,質疑審查過程未讓大眾及在地居民參與討論,是「蠻幹」。黃國昌也表示,將提案要求立院委員會審查,「未通過前,台電不得動工」。
林德福表示,立委有提案權,會予以尊重;一旦提案通過,台電會遵照主管機關,包括原能會、經濟部對提案通過後的指示處理。目前不清楚黃國昌會在哪個委員會提案,原能會分屬立院教育文化委員會,經濟部則在經濟委員會。
水情緊 水力發電少了五億度
今年水情緊張,降雨量少,連帶衝擊全國水力發電量。台電統計,今年一到二月,慣常水力發電量約三億五二七七萬度電,跟去年同期相比足足少了五億度電,等於打了四折。
台電主管表示,今年水情不理想,幾乎全台灣的水庫式、川流式發電都會受到影響。除了翡翠水庫因為蓄水率較高,其他水庫今年都有受到水情影響,發電量也受限。
台電表示,少了這五億度電,只好用火力來取代。慣常水力發電是利用水位自然落差來發電,相當天然,發電成本又便宜。
台電主管表示,台電為了水力發電而興建的水庫,早年主要功能是為了發電,但近年隨著人口成長,用水量越來越大,水力發電用水庫也轉以供水穩定為優先目的。因此,水利署會指示各水庫可放流量上限,還會因為水情緊張程度來調整放流量上限。如果降雨量豐沛,水庫可較為自由放水,自由發電,但是今年因為水情不理想,就受到影響。
(聯合報)
國際
逼俄放棄阿塞德 G7嗆經濟制裁
美國總統川普上周因敘利亞總統阿塞德以化學武器攻擊平民,立場丕變,下令空襲敘國基地,令外界期盼逾6年的敘國內戰能出現轉捩點。但美國下一步令各國猜不透,國務卿提勒森昨在七大工業國(G7)外長會議中僅模糊重申,美方會重新扛起捍衛無辜生命的責任。挺阿塞德的伊朗及俄羅斯前天則聯合指控美國跨越「紅線」,稱會加強支持阿塞德。
今年G7會議昨在義大利登場。川普說,他不願如前任者那樣干預他國事務,如果符合美國利益,願對人權被藐視的事件視而不見。外界都在觀望美國在本月7日以巡弋飛彈攻擊敘國後,是否會改變對敘政策,包括加強軍事行動打擊激進穆斯林組織「伊斯蘭國」(IS),或會參與推動敘國政權輪替,促使阿塞德下台。G7成員國義大利、德、法、英、加拿大和日本外長料將趁此拷問提勒森,施壓美對阿塞德政權的去留明確表態。
擬拉攏俄國重回G8
英國《每日電訊報》指,G7打算對俄國總統普丁以恢復俄國2014年因入侵烏克蘭而被取消的G8成員資格為利誘,及實施新一輪經濟制裁作威脅,逼使普丁放棄支持阿塞德。
英國外相強生取消原定G7會前訪莫斯科行程,改為與提勒森合作,推動各國在會上發表聯合聲明,要求俄方終止支持阿塞德政權,並撤回派遣到敘國的俄軍。若普丁拒絕,西方將對俄實施新懲罰性制裁。
川普政府口徑不一
會前美國官員對敘國政策說法不一。在川普下令發動攻擊前幾天,美駐聯合國大使海莉和提勒森都稱,敘國政權輪替不再是美國的優先考量。海莉周末改口,「我們的首要之務不僅是讓阿塞德下台,還要對抗伊朗在敘利亞的勢力」。
稱空襲宣示禁化武
提勒森上周六卻稱美國的首要之務是打擊IS,一旦減低或消滅IS威脅,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敘利亞的局勢。他在G7外長會議後,預定今訪俄國,與俄國外長拉夫洛夫會談,敘利亞議題料是焦點。他稍早譴責俄方未遵守2013年協議,對敘政府動用化武坐視不管。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麥馬斯特前天首度受訪,澄清海莉與提勒森的各說各話。他說,打擊IS和驅逐阿塞德是同步進行的目標,空襲敘國基地是要「向阿塞德傳達強烈訊息,停止使用化武」,阿塞德若繼續用化學或傳統武器對付反抗軍,美不排除發動更多空襲。
麥馬斯特還要俄國決定是否繼續支持阿塞德,他質疑俄國對化武一事必定知情,「我想全世界都認為俄羅斯是問題的一部分」。俄羅斯、伊朗和支持阿塞德政權的勢力前天發表聯合聲明,稱美國上周五空襲敘國基地已跨越「紅線」,「從現在起,我們會用武力對付入侵者和踩紅線國家」。
美、俄的敘利亞角力Q&A
Q:打擊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是否受影響?
A:美國主要打擊敘利亞拉卡和伊拉克摩蘇爾兩大IS據地,俄羅斯主要協助阿塞德政府軍,打擊其他地區的反抗軍,即使美俄停止軍事合作,對打擊IS的影響有限。
Q:美國被捲入敘利亞內戰的軍事風險為何?
A:若美進一步空襲敘國,或對阿塞德展開其他軍事行動,很可能誤擊俄方飛機或士兵。倘若這類意外發生,將提高兩大核武國家直接衝突的風險。
Q:一個沒有阿塞德的敘利亞會怎樣?
A:敘利亞多年內戰已培養出一批激進反對勢力,倘若阿塞德下台,敘國很可能變成遜尼派神權國家,而不太可能出現溫和派的政權,這正是美國前歐巴馬政府不願以軍事干預的理由。
59枚戰斧炸敘國「不痛不癢」
突襲效果
美國總統川普上周因目睹敘利亞無辜孩童、平民遭化武攻擊的悲慘照片,下令發射59枚戰斧巡弋飛彈摧毀敘國沙拉特空軍基地,是敘國內戰6年來,美國首度鎖定敘國政府軍發動攻擊,但僅此一次且攻擊範圍有限,沙拉特空軍基地很快恢復運作,對敘國獨裁總統阿塞德來說根本不痛不癢。
化武打臉歐巴馬
美國德州三一大學中東史教授列許分析:「阿塞德現在知道使用化武是禁忌,但若美國的反應只有這樣而已,阿塞德及盟國也不會當一回事。」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和駐聯合國大使海莉上月底表明,美國對敘利亞政策的重點放在剷除激進組織「伊斯蘭國」,而不是推翻阿塞德,部分分析家認為阿塞德的膽子可能因此大了起來,下令發動化武攻擊。列許說:「阿塞德人馬過分自信,認為即便發動化武攻擊,也不會有人算帳,因當地是基地組織的巢穴,而且美國、俄國在當地都有空襲行動。」
阿塞德動用化武,最尷尬的應該非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莫屬,因2013年歐巴馬在俄國總統普丁牽線下,要阿塞德交出所有化武。歐巴馬政府助理國務卿艾宏說:「若這次真的又是阿塞德政府用沙林毒氣,很可能他當年根本沒交出全部化武,或他後來又非法製造沙林毒氣。」
(蘋果日報)
--
誰再轟敘 俄與伊朗:武力還擊
聯合聲明警告川普已踩紅線
美國總統川普下令以巡弋飛彈攻擊敘利亞,令在背後撐腰阿塞德政權的俄羅斯和伊朗大為光火,俄、伊駐敘聯軍特別發表聲明警告川普政府,聲稱兩國在敘國也有「紅線」,一旦有人跨越,兩國將「以武力做出致命回應」。
俄、伊兩國在措詞強硬的共同聲明中表示,任何國家、任何越過紅線的舉動,俄、伊均將予以報復。「敘、伊、俄聯合作戰室(Joint Operation Room)」聲明稱,「美國侵略敘利亞的所作所為,就是越過紅線。今後,我們將以武力回應任何侵略者或來自任一方任何跨越紅線之行為,美方也知道我們確有如此回應之能力。」這項聲明最早是由伊朗官方媒體報導。
為替阿塞德政權續命,俄、伊介入敘國內戰甚深,這份聲明也提高美國繼續介入敘利亞的風險。俄、伊暗示,美國可能才是敘國平民慘遭化武荼毒的幕後黑手。兩國在聲明中指稱,在敘國動用化武事件為某些國家、組織、團體的陰謀,藉此充當攻擊敘國的藉口,暗指美方為正當化其軍事干預敘國內戰之舉,才策劃這起攻擊。
「七大工業國集團(G7)」十日在義大利召開外交部長會議,英國外交大臣強森(Boris Johnson)形容阿塞德「惡毒」,俄國總統普廷應面對阿塞德是「暴君」的現實。強森警告,支持阿塞德對俄國有害無益,呼籲俄方盡力促成敘利亞內戰的政治解決,確保上週的化武攻擊事件不再重演。
提勒森訪俄 將要求莫斯科約束阿塞德
強森指出,十一日轉往莫斯科訪問的美國國務卿提勒森,「會將這項明確的共同訊息向俄方傳達」。英國國防大臣法隆(Michael Fallon)九日也要求莫斯科約束阿塞德。
同樣態度強硬的還有川普的國家安全顧問麥馬斯特。他在接受「福斯新聞(Fox News)」訪問時向俄國喊話,質問莫斯科是否想要美、俄關係充滿競爭與潛在衝突?還是彼此合作、符合雙方利益?
不過,俄國並無退縮跡象。克里姆林宮發表聲明表示,伊朗總統羅哈尼(Hassan Rouhani)與普廷通電話,兩人支持就四日在敘國伊德利卜省(Idlib)發生的化武事件進行全面的客觀、公正調查,無法容許美國違反國際法對一個主權國家的侵略行為。俄國駐英國大使館在社群網站上貼文聲稱,若G7外長會議對俄國發出最後通牒,將帶來真正的戰爭。
除阿塞德後盾 美擬讓俄重回G8
在敘利亞發生化學武器攻擊事件後,七大工業國集團(G7)外交部長十日在義大利舉行年度集會,就俄羅斯對敘利亞問題的立場傳達「明確共同訊息」,要求俄國總統普廷自敘利亞撤軍,並停止支持阿塞德政權。在此同時,美國國務卿提勒森十二日也將前往俄羅斯談判,以重回八大工業國集團(G8)為誘因,希望交換俄軍自敘國收手,讓阿塞德政權失去後盾。
路透指出,為終結敘利亞六年內戰,美國的戰斧飛彈攻勢是否奏效,由提勒森此次出訪莫斯科將可略知一二。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掌握的消息,提勒森將把G7下達的最後通牒,帶給俄國總統普廷。不過,為拔除阿塞德,美國政府擬採「胡蘿蔔加大棒」策略,表面上態度強硬,私下卻將就G8「復活」做外交安排。
重返G8是俄國二○一四年因併吞烏克蘭克里米亞半島而遭凍結會籍後,普廷夢寐以求但不抱期待之事;況且前年底便已傳出普廷希望阿塞德下台,只是苦於找不到既能抽腿又可保持顏面的方式。英國官員也對《每日電訊報》透露,提勒森赴俄談判將準備「非常清楚的方向」,尤其「我們必須給他(阿塞德)優雅退場機制。最後通牒對俄國人往往是行不通的。但他已了解到,敘利亞已變成他的負債多於資產。」
這場會議在托斯卡尼(Tuscan)舉行,出席者包括美國、英國、德國、 法國、日本、加拿大和義大利等國外長。英國外交大臣強森(Boris Johnson)為會議定調,形容阿塞德「惡毒」,「是時候了,普廷應該面對有關他支持的暴君的事實」。
在訪俄前夕,提勒森九日對敘利亞伊德利卜省的化武攻擊事件仍為俄國緩頰,表示從策畫與執行面上都「看不到任何明確證據」。提勒森還強調,俄國並非美國七日反制行動的對象,而且「我不信俄國人會想跟美國關係惡化」,希望雙方藉由對話,找出「俄國想要的美、俄關係」,並催生「一個穩定的敘利亞」。美國國家安全顧問麥馬斯特九日也呼籲俄國重新評估,是否繼續支持阿塞德的「殺人政權」。
(自由時報)
--
提勒森重批 「俄無能約束化武」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預定十二日訪問莫斯科,他在九日播出的電視訪問中對俄國採取強硬立場,指俄國「沒有能力」約束敘利亞總統阿塞德不使用化武,並譴責俄國用干預美國總統大選手法干預歐洲選舉。
路透報導,莫斯科之行將是對提勒森外交手腕的重大考驗,也考驗川普政府是否能挾著轟炸敘利亞空軍基地的氣勢,擬出和執行結束敘利亞內戰的策略。
提勒森此行任務是避免與俄國發生衝突,同時讓俄國總統普亭做出讓步,包括解除阿塞德剩餘的化武,並向阿塞德施壓,要他認真協商敘利亞的前途。
提勒森表示,他沒看到俄國事先知道敘利亞使用化武的明確證據,但俄國沒盡到根據二○一三年協議解除敘利亞化武責任,俄國若不是化武攻擊的「共犯」,就是「沒有能力」約束阿塞德。
不過他說,美國攻擊敘利亞基地,只是要阻止阿塞德再用化武,並非要推翻他。
美國前官員和觀察家說,美國飛彈攻擊敘利亞,讓提勒森在面對俄國官員時更有分量,預料他將會晤俄國外長拉夫洛夫和普亭。
歐巴馬政府的副國務布林肯說:「川普政府展示願意使用武力,可能增加外交上的籌碼。」
他說,美國向俄國清楚傳達訊息,俄國必須為阿塞德的行為負責,提勒森應對俄方說:「你們若不約束他,我們還會採取行動。」
俄國譴責美國飛彈攻擊違反國際法,並傷害美俄關係,莫斯科表示,將維持與美國軍方溝通管道,但不會交換任何訊息。
一名美國高官說,莫斯科僅暫停,並未取消與美國的合作,拉夫洛夫也未取消提勒森的訪俄行程,顯示俄方願意容忍美方的一次性攻擊。
小布希政府的駐俄大使佛希保說:「他們仍未放棄與川普政府合作。」
美:俄羅斯早知道敘利亞化武攻擊
美聯社報導,美國資深官員10日表示,美國認為敘利亞4日進行化武攻擊前,俄羅斯早已得知此消息。
這位匿名的美國高官表示,敘利亞化武受害者被緊急送醫時,俄國的無人飛機曾飛過醫院上方。無人飛機飛離數小時後,一台俄製戰鬥機便轟炸該醫院,美關官員認為此舉是為了替敘利亞掩飾化武攻擊。
美國官員表示,那台監控無人飛機飛經醫院上方不可能是巧合,俄國肯定知道敘利亞即將進行化武攻擊,以及傷患需要治療。
逼阿塞德下台 G7外長將對俄施壓
七大工業國(G7)年度外長會議十、十一日兩天在義大利盧卡舉行,敘利亞動用化武,美國對敘發射戰斧飛彈施加懲罰料將成為會談焦點。媒體報導,預期七國外長將試圖謀求一致立場,敦促俄羅斯從敘國撤軍,以及終止對敘利亞阿塞德政權的支持。
七國外長將試圖找出對俄國施壓的途徑,促其與敘國劃清界線,美國的盟國同時也會要求美國釐清該國的敘國政策。目前美國傳遞出混淆不一的訊息。美國國務卿提勒森稱美國的「優先要務」是擊垮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但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妮姬.海理說,只要阿塞德繼續當總統,敘國就不可能見到和平。
英國廣播公司外交記者羅賓斯指出,七國外長會在兩天會議中,共同找出說服俄國總必須停止軍事支持阿塞德,並協助加快談判政治轉移的理由。若俄國執意不肯,預料英國外相強森將提議對俄祭出新制裁。
強森於會前表示,美國可能再對敘發動攻擊,以削弱阿塞德政權。俄國駐英使館則警告,英、美兩國若想對俄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俄國自敘國撤軍,可能引爆「真正戰爭」。
提勒森定十二日訪俄,他冀望能帶著七國外長的會談結果赴俄,對俄提出同時也受到美國盟友支持的一系列要求。
東道主義國的外長艾法諾表示,歐洲普遍支持美國對敘國發動的軍事攻擊,這點有助美國與歐洲「重拾和諧」。
艾法諾說,不是十年,而是一百或一百廿天前,歐洲的一大關切是新上台的川普政府與歐洲漸行漸遠,「我對重拾和諧歡迎之至」。
多位官員期盼這項外長會議能帶來新的外交動能,終止敘國六年內戰。不過,艾法諾對一旦敘國內戰透過外交解決,阿塞德是否必須下台的問題仍持審慎態度,表示將由敘國人自行決定。
英國外相強森說,他將與美國和其他G7國家,對敘國的「地面停火與加強政治進程,建立起國際共識」。
(聯合報)
--
提勒森:美轟敘意在警告北韓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9日接受電視訪問時表示,美軍發射戰斧巡弋飛彈轟炸敘利亞空軍基地,此舉意在警告包括北韓在內的其他國家,亦即若他們構成危險,美就「可能回應」。他也公開指責俄羅斯「無能」,放任敘國阿塞德政權續擁有化武。
批俄放任敘國擁化武
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領軍的戰鬥群已駛向朝鮮半島,因應逐漸升高的緊張態勢。提勒森表示,中國同意為了處理北韓核武威脅,必須有所行動。
提勒森在「美國廣播公司」的《本周》節目上受訪時,被問及7日美軍轟炸敘利亞空軍基地是否也在向北韓傳達訊息,提勒森說,任何一個國家違反國際規範或國際協議,或是成為其他國家的威脅,美國就可能在恰當的時間點做出回應。
他也強調,美國目標是朝鮮半島非核化,並不想顛覆金正恩的政權,所以北韓用美國威脅為藉口發展核武計劃,這理由根本不足信,只會對區域構成威脅。
中認同處理平壤威脅
他說,美國期望中國能有效約束北韓政權,而在上周的習川會上,中國也同意處理北韓核武威脅是必要的舉動。他說:「中國已表示他們會採取行動。」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麥馬斯特在「福斯新聞網」受訪時表示,川普近期內將評估去除北韓飛彈「威脅」的選項,包括經濟制裁、軍事措施等等。他稱北韓「是一個流氓政權,現在更是一個具有核能力的政權」,派遣航母戰鬥群赴朝鮮半島是明智的作法。
提勒森10日抵達義大利,準備出席7大工業國(G7)外長會議,12日並將首次以國務卿身分造訪莫斯科,和俄國外長舉行會談。但一向和俄國維持友好關係的他卻在出發前夕公開指責俄國「無能」,放任敘國總統巴夏.阿塞德政權繼續擁有化武,還指控俄國試圖影響歐洲選舉。
推翻阿塞德?美不同調
提勒森所謂的俄國「無能」,指的是當年歐巴馬政府與俄羅斯曾達成協議,要求敘利亞公開化武清單並將之銷毀,但事實上迄今阿塞德政權依然握有化武。
至於美轟炸敘國是要阿塞德下台還是警告他勿動用化武?對此提勒森與麥馬斯特立場一致,稱華府首要之務是阻阿塞德再動用化武,而非要推翻他。但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利女士則稱,推翻阿塞德現已成為美國的首要之務。美方釋出的訊息顯然並不同調。
俄伊放話:美已越紅線 將遭報復
由俄羅斯和伊朗軍方以及「真主黨」民兵組織共同設立的聯合指揮中心9日發表共同聲明,宣稱美國7日以巡弋飛彈攻擊敘利亞空軍基地已經「跨越紅線」,並警告今後任何人跨越紅線,將遭到武力報復。
敘利亞政府「戰爭信息中心」發布的這份聲明稱:「美國對敘利亞的侵略行為跨越了紅線,從現在起我們將以武力回應任何侵略者或任何跨越紅線者,美國知道我們有良好能力做出回應。」
聯合指揮中心還表示,美國派部隊赴敘北屬「非法」行為,其長期目標是要侵占敘利亞領土。目前,有數百名美軍特種部隊在當地,協助反政府「敘利亞民主軍」對抗「伊斯蘭國」(IS)。
赴義大利參加七大工業國(G7)外長會議的美國國務卿提勒森和英國外相強森,將聯手向莫斯科施壓,要求俄放棄支持敘並從敘國撤軍,否則將面對嚴厲的新制裁。俄羅斯駐倫敦大使館強硬回應稱,此一「最後通牒」有可能導致真正的戰爭。
另據報導,本月4日對敘利亞反抗軍占領的坎謝昆鎮投下沙林毒氣彈的敘國空軍飛行員,是擔任中隊長的穆罕默德.哈索里(Mohammed Hasouri)將軍。
敘北阿勒坡市國會議員、阿塞德政權重要成員法瑞斯.謝哈比(Fares Shehabi)在推特發布哈索里與敘部隊總參謀長阿尤布握手和接受表揚的照片。哈索里還曾於3月30日對坎謝昆鎮24公里外村落拉塔米涅進行毒氣攻擊。
(中國時報)
--
極左翼竄起 法大選3強變4強 梅隆松民調貼近費雍 緊追勒朋與馬克宏
法國總統大選首輪投票再過2周登場,中間派馬克宏、極右翼勒朋、保守派費雍三強相爭的局面已情勢詭譎,上周末極左翼獨立候選人梅隆松因在2場電視辯論表現突出,民調竄起,讓大選意外成為四強鼎立局面,讓選情更加難料。
現年65歲的梅隆松(Jean-Luc Melenchon)前天在馬賽造勢,吸引數萬支持者,他批極右派「要我們偉大的多元人種國民仇恨自家人」,也批自由巿場支持者「把苦難、悲慘化為金錢」。左翼《新觀察家》周報說,梅隆松異軍突起「打破所有預測」。由於表態不投票或心意未決的選民比重較往年高,選舉結果難料。
辯論出色衝高人氣
梅隆松提出的激進政綱包括實施1000億歐元(約3.2兆元台幣)的振興經濟計劃、每周工時32小時、重整歐盟、撤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等,吸引不少年輕人青睞。上周最後一場電視辯論後,民調顯示他表現居冠,甚至超越魅力驚人的39歲帥哥馬克宏(Emmanuel Macron)。
上周末最新民調顯示,梅隆松支持度約18%至19%,與醜聞纏身的保守黨候選人費雍(Francois Fillon)不相上下,一名費雍盟友坦言,若費雍本周民調再無起色,選情就完了;自創前進黨的馬克宏與極右翼民族陣線黨魁勒朋(Marine Le Pen)支持度都略下滑,約在23%至24%間,廝殺激烈。民調顯示,5月第二輪選舉,馬克宏可穩勝勒朋,但分析家警告別太篤定。
馬克宏批政綱空泛
《周日世界報》前天刊出馬克宏專訪,他列出上任後優先政策,包括通過新的國會倫理標準法案、削減3分之1國會席次、開放勞工巿場等。他的團隊對梅隆松吸走青年票源深感警惕,發布電子舞曲影片警告梅隆松的政綱華而不實。
勒朋前天陷入另一場爭議,稱法國在二戰期間逮捕逾1.3萬名猶太人送往納粹集中營一事,應由當時掌權者負責,「那不是法國」。法國前總統席哈克與現任總統歐蘭德都曾為此事道歉,猶太人團體指控勒朋說法「羞辱法國」。
梅隆松小檔案
●年齡:65歲(1951/08/19生於摩洛哥)
●學歷:弗朗什-孔泰大學畢業
●創立政黨:左翼黨、「不屈法國」組織
●曾加入組織:國際共產組織、社會黨
●從政經歷:
˙任國會參議員逾20年
˙曾短暫入閣擔任職業教育事務部長級代表
˙2012年曾參選總統,首輪得票率11%,居第4位
(蘋果日報)
--
梅朗雄躥起 法大選生變
距離法國總統大選首輪投票不到2周時間,最新民調顯示,上周電視辯論表現突出的極左派候選人梅朗雄(Jean-Luc Melenchon),支持度大升排名躥到第3位,與領先的馬克宏和雷朋差距有縮小之勢,為大選選情增添詭譎難測的變數。
獲法國共產黨員擁護的梅朗雄,9號在馬賽舊港舉行造勢大會,主辦單位聲稱吸引7萬名支持者到場。梅朗雄演說指出,除了「迫使我們廣大有色族群憎恨自己」的極右派及自由市場狂熱份子,選民還有其他選擇。
根據過去幾周的民調結果,中間派獨立候選人馬克宏與極右派領導人瑪琳雷朋,料在4月23日的初選強勢出線,進入5月7日決選做最後廝殺。
但最近民調反映出選情日益緊繃,主要是在電視辯論中表現搶眼的極左派領袖梅朗雄異軍突起,民調躥升超越保守派候選人費雍,進逼居於領先的馬克宏和雷朋。
據Kantar Sofres受媒體委託發布的最新民調,馬克宏與雷朋在總統大選首輪投票雙雙斬獲24%選票;以往民調只能排老四的梅朗雄,得票率18%,相較3月中旬的調查高出6個百分點,首度擠下醜聞纏身的費雍,爬升到第3名地位。
左傾雜誌《新觀察家》(L'Obs)評論指出:「梅朗雄以近20%的支持率,在4位候選人中躥起,不僅打破所有預測,也讓原本被看好的候選人是否還能保有優勢埋下問號。」
另有分析提到,梅朗雄在電視辯論搶盡鋒頭,非但助他拉抬聲勢,也吸走不少同屬左派的社會黨候選人哈蒙(Benoit Hamon)選票。
現年65歲的梅朗雄,2008年脫離社會黨自立門戶,現為「不屈服法國」(La France Insoumise)黨黨魁。他的政見包括縮短工時、提高基本工資、改革歐盟、退出北約等。
(工商時報)
--
美菜鳥大法官慣例:管餐廳練謙虛
49歲的美國最高法院新科大法官葛薩奇(Neil Gorsuch)昨宣誓就任,成為全美第101位大法官,補齊目前美國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的最後1個空缺。在重視年資輩分的最高法院,身為「菜鳥」的他,將肩負3項不成文任務,包括擔任員工餐廳委員、兼任會議記錄,和幫前輩開門,直到下一位新科大法官加入後才可交棒。
會議記錄兼門僮
《華盛頓郵報》前天報導,大法官卡根(Elena Kagan)去年曾接受時任聯邦第10巡迴上訴法院法官的葛薩奇訪談,恰好提早以「過來人」身分,詼諧地幫他上了一堂新生訓練。卡根說:「我擔任員工餐廳委員已6年,我想這是讓人謙虛的方法。你自以為是大人物了,你也已通過提名了……現在你每月得去員工餐廳委員會開會,討論內容真的就是原本好好的巧克力碎片餅乾,怎麼搞的變難吃了。」
卡根還說,在大法官閉門會議沒有無書記或助理,由首席大法官先發言,其餘大法官依年資發言,菜鳥法官是最後一個,得兼做記錄。若有前輩出去拿眼鏡、端咖啡等,返回會議室也統一由菜鳥去開門,「就算我正在發言,有人敲門的話,所有眼睛都盯著我瞧,等著我去開門」。
(蘋果日報)
--
教堂恐攻44死 埃及宣布緊急狀態三個月
埃及北部兩座科普特基督教堂,九日慘遭伊斯蘭教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發動恐怖攻擊,造成至少四十四人喪生、近一百二十人受傷。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al-Sisi)十日宣布,全國進入為期三個月的緊急狀態。這項命令已經國會批准,當局無需法庭令狀即可逮捕嫌疑人士並搜查住家。
塞西在電視演說中表示,他要求埃及人民忍住苦痛,對抗極端份子將是「漫長痛苦」之路;埃及政府將成立新的反恐機構,將採取必要措施掌控全局。
這項緊急狀態令隨即獲得國會批准。然而,人權團體痛批,埃及此前曾實施長達數十年的緊急狀態,擴張警方逮捕和監視的權力,直到二○一二年才終止。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反恐計畫研究員阿瓦德(Mokhtar Awad)指出,這項緊急狀態令僅具象徵性意義,只是為了傳達塞西的「決定性」行動,埃及的維安其實根本不受法律限制。
阿瓦德指出,埃及維安人員素質良莠不齊,許多人缺乏良好訓練,也沒有完善裝備,使其極易受到「伊斯蘭國」份子滲透。
塞西在案發後已下令軍方部署在重要基礎設施,但許多民眾仍對維安失敗深感不滿。「臉書」影片顯示,埃及西部省維安官員卡利發(Hussam Ad-Din Khalifa)前往事發地坦塔市(Tanta)的教堂調查時,遭到憤怒民眾包圍並毆打。儘管維安堪慮,教宗方濟各仍將照原定計畫,於二十八日造訪埃及。
(自由時報)
--
武裝部隊派兵 埃及進入緊急狀態
埃及總統塞西九日在兩起教堂爆炸恐襲事件發生後,宣布全國自十日起進入為期三個月的緊急狀態,並派出軍隊在各地重要設施部署。總統辦公室表示,塞西總統指示武裝部隊司令向各地派兵,協助警察維持治安,以保障重要設施的安全。
塞西是在與國家安全團隊會晤後,宣布全國三個月的緊急狀態,警方在這段期間可逕行逮捕列管的可疑分子,即使沒有證據將其起訴送審,也可拘禁最多四十五天。
埃及曾實行緊急狀態法數十年,直至前總統穆西二○一二年上台前一個月才結束。
埃及二○一一年爆發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抗議,民權活動分子呼籲取消國家的緊急狀態。抗議導致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被推翻,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的穆西成為總統。
但穆西二○一三年被時任軍隊總參謀長的塞西推翻後,埃及實行一個月的緊急狀態。
埃及衛生部表示,距埃及首都開羅一百公里的坦塔鎮教堂發生的第一起爆炸,導致廿八人喪命,至少七十八人受傷。數小時後亞歷山卓市發生的第二起爆炸,由自殺炸彈客引爆,炸死十七人,四十八人受傷。坦塔鎮的目擊者說,爆炸發生後,現場一片狼藉,一個身在教堂內的婦女說,滿地都是鮮血、碎片和屍塊。
埃及的基督徒約占全國九千兩百萬人口的一成,在中東地區規模最大。伊斯蘭國(IS)已宣稱犯下這兩起爆炸案。
埃及2爆44死 人權組織稱政府沒把IS威脅當回事
埃及9日發生兩起教堂爆炸後,總統塞西宣布全國進入三個月緊急狀態,並在全國各地加強部署軍隊。總統辦公室表示,塞西指示各地武裝部隊協助警察維持治安,及確保重要設施安全。
塞西召開國家安全團隊會議後,宣布全國實施三個月緊急狀態。根據埃及的緊急狀態法,警方得行使更大規模的逮捕、監視和追捕權,民眾的行動自由也大受限制。緊急狀態不得超過六個月,延長需經公投通過。
埃及曾實行緊急狀態數十年,到前總統莫西2012年上台前一個月才結束。埃及2011年爆發大規模的示威抗議,即阿拉伯之春運動,民權活動分子呼籲取消國家的緊急狀態,抗議潮導致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垮台,屬於伊斯蘭基本教義派的莫西成為總統。
莫西2013年被當時的參謀總長塞西推翻後,埃及實行一個月的緊急狀態。
9日的爆炸,IS聲稱作案,塞西在總統府發表強硬談話,警告對IS之戰將會「漫長而且痛苦」,緊急狀態是在「採取合法、合憲步驟之後生效」,國會也表示支持。
埃及基督徒約占埃及全國9000萬人口的10%,在中東地區規模最大,但一直被邊緣化,近年一些暴力型穆斯林團體興起,基督徒益增處境危殆之感,如今發生數十年來埃及最嚴重的教堂慘案,他們將更懷疑國家有無能力、有無意願保護他們。
「埃及人權倡議」組織表示,爆炸事件顯示「政府完全沒有把IS的威脅當回事」。一名基督徒說:「政府在那裡?根本沒有政府。」
(聯合報)
--
澳洲大堡礁連2年白化 近7成遭殃
去年四月傳出白化空前嚴重的全球最大、最長珊瑚礁群「大堡礁」,近日再現悲觀消息。繼上次觀察到北段白化,科學家十日證實狀況向南惡化,上月已透過空中拍攝確認中段受損,復育「零前景」。又因今年已排除聖嬰現象肇禍,專家呼籲全球儘速限制溫室氣體排放,以免珊瑚美景因環境變遷而滅絕殆盡。
復育「零前景」 專家籲限制溫室氣體排放
位於澳洲東北岸的大堡礁,綿延近兩千三百公里,因高度生態價值,一九八一年被聯合國教育、科學與文化組織列為「世界遺產」。不過,設於澳洲詹姆士庫克大學(JCU)的澳洲國立珊瑚卓越研究中心(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Coral Reef Studies)主任休斯(Terry Hughes)指出,大堡礁因這一年「接連白化事件,影響範圍長達一千五百公里,只有南段三分之一倖免。」
近廿年來,大堡礁共有四次白化,另兩次於一九九八和二○○二年發生。去年情形空前,疑與前年、去年全球氣溫創新高有關,不料今年又觀察到令人唏噓的現象。
珊瑚蟲與共生藻繽紛依存,造就美麗珊瑚礁景觀。前者雖耐得住上億年演化,卻敵不過近百年來環境變遷,地球增溫後果主要由調節氣候的海水承擔,導致後者離去,珊瑚骨外露,是謂白化。若環境迅速修復,共生藻增生,珊瑚即可恢復榮景;若持續惡劣,珊瑚蟲缺乏能量提供,就會開始真正死去。
JCU海洋生物學家凱瑞(James Kerry)補充解釋,「即使是生長最快的珊瑚,完全恢復也得花上至少十年時間;大規模白化事件相隔十二個月發生,讓二○一六年受損礁群復育零前景。」
(自由時報)
--
今年普立茲獎兼顧大小報 菲反毒戰作品得攝影獎
美國新聞界最高榮譽的普立茲獎在美東時間10日下午(台灣時間11日凌晨)揭曉,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因在新聞媒體備受敵視的環境下,深度報導大權在握的政治人物獲得殊榮。
華郵記者法倫托德揭露美國總統川普競選期間的不當言行,贏得國內報導獎。他發現川普的慈善捐款與對外宣稱的不相符,也曝光川普對女性的侮辱性言論和吹噓未經同意即親吻或觸碰對方;評審說他創立選戰新聞的透明報導典範。
紐時記者因剖析俄羅斯總統普亭暗地在海外擴張俄國影響力, 揭露「暗殺、網路騷擾和栽贓對手的技倆」,勇奪國際報導獎。紐時也另獲得專題寫作獎和突發新聞攝影獎,獲獎的攝影作品是菲律賓反毒戰漠視人命。
身為共和黨員的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努南,對川普問鼎白宮有系列批判報導,獲頒評論獎。路透報導,儘管普立茲獎凸顯出新聞媒體對民主的重要性,但近日來媒體遭遇「假新聞」的挑戰,川普常用這個詞攻訐批評他的真實報導。
另外,紐約每日新聞和專精調查報導的網路平台ProPublica,獲最大獎──公共服務獎,兩刊報導紐約警方濫權,將數百名多為少數族裔的貧民驅離家園。
其他獲獎者包括六大洲逾300名記者組成的國際調查記者同盟,他們公布詳細描述權貴如何運用海外避稅天堂的巴拿馬文件,獲解釋報導獎。
普立茲獎經常頒給大報,但名氣較小的報紙也不乏得獎佳作,今年西維吉尼亞州的查爾斯頓憲郵以吸毒成癮危害該州各郡的故事,獲調查報導獎,另有加州奧克蘭的東灣時報獲突發新聞獎,以倉庫派對大火造成36死的新聞事件,透露市府未採取措施防範悲劇發生。
1917年起頒發的普立茲獎,董事會有19位成員,由過去的得獎人、傑出新聞記者和學者組成,在102位評審的協助下甄選得獎人。今年有逾2500項作品競逐21個獎項。
(聯合報)
--
瑞典卡車攻擊事件 逮捕第2名嫌犯
瑞典上週發生卡車攻擊事件,警方表示目前逮捕第2名嫌疑人,並控制多名涉嫌與卡車攻擊有關的人士及進行問訊。
根據歐洲新聞台(Euronews)最新報導,瑞典警方表示,上週在斯德哥爾摩市中心發生的卡車攻擊事件,除逮捕一名來自烏茲別克的39歲男子嫌犯外,並另逮捕另一名嫌犯。
瑞典警方指出,目前逮捕另一名嫌疑人,且法院為其指派一名辯護律師,此外,警方還控制多名涉嫌與卡車攻擊有關的人士及進行問訊。
報導指出,關於這名來自烏茲別克的男子犯案動機目前尚不清楚,但嫌犯在此前曾在瑞典提出庇護申請但遭拒。
這起發生在4月7日的不幸事件造成4死、15人受傷,數千名瑞典民眾9日聚集在斯德哥爾摩為這起卡車攻擊事件的罹難者致哀。4名死者身份,其中2人為瑞典公民,另2人分別為英國及比利時人。
(中央社)
--
(中國時報)
--
(中國時報)
--
(工商時報)
--
(工商時報)
健康
國人過敏食物榜 蛋白第一 44%出現疲倦症狀 嚴重恐胸悶氣喘
吃完餐點後皮膚搔癢、紅疹,當心是過敏食物惹的禍。國內最新十大過敏食物排行出爐,國人過敏食物前三名為蛋白、小麥、花生;易引發過敏蔬菜榜首為竹筍,過敏水果第一名為奇異果。醫師說,可能因體質、腸道發炎,造成過敏物質侵犯各器官,對食物過敏者應特別留意,必要時就醫接受過敏原檢測。
聯安診所分析去年一千五百三十三筆慢性食物過敏檢測數據,找出國人十大過敏食物,依序為蛋白、小麥、花生、螃蟹、蜂蜜、牛奶、奇異果、杏仁、牡蠣、芝麻;前五大過敏蔬菜為竹筍、青椒、芋頭、四季豆、蘆筍,前五大過敏水果則為奇異果、櫻桃、鳳梨、葡萄柚、香蕉。
17歲以下七成重度
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昨說,蛋白在國人十大過敏食物中排第一,研判原因應是蛋白含巨大的蛋白質分子,平時進食若未細嚼慢嚥,引起腸道慢性發炎,造成消化不完全的蛋白質分子漏出腸道組織,跑到各器官引發過敏反應;提醒民眾若對食物過敏,或腸道正處發炎等不適狀態,應避開過敏食物。
調查另發現,不同世代因過敏食物引起的過敏嚴重程度也不相同,如四十一至六十歲成人接受過敏原檢測,重度過敏比率約四成,但十八至四十歲者重度過敏比率上升至五成二,十七歲以下比率更高達七成七。分析主因是年輕族群飲食種類缺乏多樣性,膳食纖維不足,加上課業壓力、情緒起伏大,造成腸胃功能變差,對常見食物也易出現強烈過敏反應。
頭痛失眠都是症狀
鄭乃源指出,調查分析臨床十大過敏症狀,第一為疲倦,比率高達四成四,再來依序為過敏性鼻炎、腸胃脹氣、皮膚乾燥、眼睛發癢、失眠、皮膚紅疹、頭痛、黑眼圈、胃酸過多;須留意過敏症狀不止出現在皮膚,頭痛、焦慮、腹瀉等都可能是食物過敏造成。
反覆過敏應做檢測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張棋楨說,因含蛋白引起過敏的食物,最常見是螃蟹、牡蠣等海鮮類,輕微過敏症狀為皮膚紅疹、蕁麻疹,或眼睛、嘴唇水腫等。
他提醒若反覆出現過敏症狀,應懷疑吃進過敏食物,只要症狀連續出現三到四周,應就醫接受過敏原檢測;一旦出現胸悶、咳嗽、氣喘等嚴重過敏症狀,應盡速就醫治療,以防生命危險。
天天喝精力湯 醫師腹瀉瘦如柴
過敏案例
天天喝精力湯,卻因對蔬果過敏,竟致骨瘦如柴。一名四十九歲麻醉科醫師長期腹瀉、腹痛,動不動就跑廁所,合併精神焦慮、情緒不穩、睡眠品質不佳,身高一百七十多公分的他,體重僅五十五公斤,瘦到皮包骨卻始終找不出病因,健檢才發現他對精力湯中的南瓜、奇異果等蔬果過敏,引發腹瀉、腹痛等過敏症狀。
應隨時更換食材
收治病例的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昨說,該名醫師因牙齒咬合不正,無法咀嚼硬物,長期以料理機處理食物,為補充精力,近一年多來更每天喝一杯蔬果精力湯,卻出現腹瀉、腹痛、精神焦慮等症狀,檢測過敏原才發現他對高麗菜、花椰菜、南瓜、奇異果等精力湯常見的多種蔬果,出現中度到重度過敏反應。
鄭乃源解釋,該名醫師長期飲用精力湯,蔬果過敏原刺激腸道,造成慢性發炎,進而引發蔬果過敏原穿透腸壁、進入體內,導致過敏反應。
臺安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營養組長劉怡里表示,喝精力湯引發過敏應是個案,臨床常見過敏蔬果為芽菜類,或蔬果皮沒洗乾淨,果皮上殘留的果蠟、農藥引起過敏;建議精力湯、蔬果汁食材應隨時更換,避免因不知對特定蔬果過敏,長期飲用引發問題。
(蘋果日報)
--
天天「錯飲」精力湯 有醫師喝成皮包骨
天然不一定最好!一名49歲麻醉醫師,崇尚天然飲食,每天喝1杯以蔬果打成的精力湯,原本想要增胖,卻越喝越瘦,身高170公分、但體重僅剩55公斤,還引起腹痛腹瀉;就醫健檢才發現原來是對部分蔬果過敏惹禍。醫師提醒,對部分蔬果過敏者,精力湯偶爾食用就好,且食材不應過度單一。
檢查才知對部分蔬果過敏
這名醫師因牙齒咬合不正,咀嚼硬物困難,每天起床先來1杯蔬果精力湯,但喝不到2年身體就出問題。問診發現,該名患者由於頻繁飲用精力湯,造成腸道反覆刺激而發炎,最後引發「腸漏症」,由於本身即對多種食物過敏,過敏原反穿過腸壁破洞進入體內器官,引起身體過敏反應,甚至有焦慮、不耐煩等心理症狀。
收治病例的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指出,慢性食物過敏會讓身體、腸道發炎,由於腸道是人體最大免疫器官,與腦循環、免疫、代謝系統息息相關,除發炎會造成皮膚癢外,還易引發焦慮、憂鬱等情緒。
過敏原檢測發現,該名患者不僅對蛋白、米飯、芋頭產生輕度過敏反應,連高麗菜、花椰菜、南瓜、奇異果等56種蔬果,也出現中度過敏反應。最後循醫師建議,增加蛋白質攝取,避開重度過敏原食物,再將飲食輪番替換,才改善過敏問題。
鄭乃源說,許多蔬果表皮都含有高度過敏原,且精力湯多會與果皮絞碎,建議有過敏反應者,偶爾飲用就好,食材則要輪替著吃。如果飲後出現腹瀉、腹痛、情緒低落等症狀,應就醫進行過敏原檢測。
(自由時報)
--
打肉毒桿菌 改善慢性偏頭痛 作息正常避免熬夜
許多人喜歡熬夜,容易讓慢性偏頭痛反覆發作。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醫師賴資賢表示,春季氣候不穩定,臨床觀察,慢性偏頭痛患者會比其他季節增加1~2成。應注意維持正常作息,避免熬夜,除吃藥外,也可打肉毒桿菌抑制易誘發頭痛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
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醫師賴資賢表示,臨床上常見慢性偏頭痛患者必須經常使用止痛藥,每個月至少吃10~15天以上,且持續3個月以上。目前臨床上除了藥物治療控制症狀,還有打肉毒桿菌可選擇,是治療另一選擇。門診中一名40多歲的婦人,多年來有慢性偏頭痛困擾,經常睡不好,也連帶影響情緒不穩,會怕吵鬧,因此容易遷怒打小孩,平常吃多種止痛消炎藥都無法緩解症狀,經過配合施打肉毒桿菌後,症狀已經緩解不少,減少頭痛發作頻率,也不需要服用大量頭痛藥,擺脫長年頭痛之苦,提升生活品質。
【先了解】單側頭痛伴噁心感
神經醫學部醫師賴資賢表示,根據台灣頭痛學會定義,慢性偏頭痛是指出現包括:單側性疼痛,頭痛頻率達到每月15天以上,並且持續超過3個月以上,每次發作4~72小時、從事日常功能會加重疼痛、噁心嘔吐、畏光畏吵。15天當中有8天以上符合偏頭痛特徵,就可界定為慢性偏頭痛。
熬夜失眠易偏頭痛
睡眠不足、熬夜,以及情緒與壓力,都是常見的偏頭痛誘發因子,尤其是熬夜,容易增加失眠狀況,加重病情反覆發作,形成惡性循環。其他像環境因素,如季節變換、溫差過大、也是患者常抱怨引起偏頭痛發作的時間點。
【這樣做】打肉毒桿菌減藥量
賴資賢醫師表示,偏頭痛除了依照患者病況使用止痛藥,現在還有施打肉毒桿菌可選擇。國外研究顯示,每3~4個月施打1次肉毒桿菌,對於慢性偏頭痛的緩解效果顯著,可有效抑制誘發頭痛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如P物質的釋放。通常都會施打在眉心、額頭,或頭部兩側、後腦、到頸部,一次約可施打31的部位點。但治療需自費,一次約2萬元,效果約可維持3~6個月。
規律運動並多喝水
應避免熬夜、作息顛倒或睡眠不足。研究也發現,規律運動有積極預防偏頭痛發作的效果,可使發作頻率顯著減少,可做些自身可負荷緩和、規律的運動,像是慢跑、健走或是游泳等。並建議多喝水,每天至少2500c.c.,對於減少頭痛發作也有幫助。
【醫師說】
平常可做頭痛日誌,記錄頭痛時間與頻率,提供醫師參考,了解病情控制狀況。
(蘋果日報)
--
愛吃辣 口腔癌機率增2倍
吃辣椒到底好不好?真是眾說紛紜,國外有研究指出,愛吃辣椒的人比較長壽,調查發現,相較於不吃辣的人,愛吃辣的人死亡率較低;但也有別的國外研究顯示,愛吃辣的人,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倍。台北馬偕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呂宜興表示,過於頻繁地吃辣或太燙的食物,等於一直在刺激口腔黏膜,所以會增加罹患口腔癌的機率。
勿吸菸嚼檳榔
呂宜興醫師表示,雖然吃辣的確會增加罹患口腔癌的機率,但如果是嗜辣者,其實只要掌握3個原則就能安全吃辣。首先,吃辣若有一絲不舒服的感覺,建議應該停止,這代表感官上已經太過刺激,對口腔黏膜可能會造成傷害;第二點,相較於吃辣,如果有吸菸、喝酒、檳榔等習慣,罹患口腔癌機率更高,比一般人多出123倍,所以如果已經喜歡吃辣,那就更要避免觸碰這些危險因子。
嘴破太久要當心
最後,呂宜興醫師也提醒,如果口腔黏膜有傷口,也就是俗稱的嘴破,那也應該暫時停止吃辣,以免太過刺激口腔黏膜。而口腔黏膜有傷口更要有警覺心,一般的嘴破大約1周就會痊癒,如果超過1周,甚至是拖到1個月,恐是口腔癌前兆,應盡速就醫。
(蘋果日報)
--
國人1年吞的胃藥 可疊成1600棟101
國人胃食道逆流普見,據統計近20年來成年人盛行率成長超過五倍,幾乎每4人中就有一人受其所困,進一步統計國人服用非處方藥物又發現,一年內吞下的腸胃藥粉高達185公噸,以單顆藥厚度0.2公分計算,相當於1600棟101大樓高。醫師表示,臨床上常見患者吃一顆胃藥無改善後就自行增加藥量,對於腎臟較不好患者恐傷害大,呼籲患者消除胃食道逆流要從調整生活作息做起,選擇適合自己病情的藥物。
台灣巨砲陳金鋒昨日現身分享自身經歷,經常處於高壓情況下常引起胃食道逆流,狀況最嚴重是在美國的那段時間,飲食習慣突然轉變(常吃油炸),加上進食時間很晚,導致心窩灼熱與不斷嘔酸水情況更嚴重,服用的胃乳片量也隨之增加。
林口長庚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林宗男表示,像陳金鋒這樣案例並不少見。據調查,腸胃不適的患者中有五成是因胃食道逆流,出現「火燒心」與「胃酸逆流」的典型症狀,其中患者多會自行服用非處方藥物,但有三成患者病況難紓解,常會自行增加藥劑,導致國人服用腸胃藥量增長驚人。
林宗男說,針對胃食道逆流的非處方藥物依治療機制區分有「制酸劑」和「H2受體拮抗劑」兩種,不過藥效短暫僅適合偶發性病情輕微患者,現有新含有PPI(氫離子幫浦阻斷劑)成份的非處方藥物,情況較嚴重患者可有效舒緩其不適症狀。
林宗男提醒,即使症狀舒緩,建議胃不舒服最好要就醫做檢查,如長期胃食道逆流不治療,根據美國研究指出,日後病變成食道癌的機率較大,建議患者遵循醫師指示治療,並從日常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調整做起,避免攝取如鳳梨、番茄與柳丁等容易胃食道逆流的水果。
(自由時報)
--
台灣人真的很愛吃胃藥 1年吃下1600棟101大樓
台灣人常把胃藥當飯吃,根據統計,台人一年內大約吃下185噸的腸胃藥粉,等於吃掉3億6000多萬的腸胃藥錠,換算高度,等於吃下1600棟的101大樓。林口長庚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林宗男表示,胃部疾病有5成以上都是胃食道逆流引起,若要解決胃食道逆流,都需要服用質子幫浦劑,但醫師開立處方前,患者都必須要照胃鏡,往往讓民眾受不了。
林宗男表示,胃食道逆流好發於30到40歲的成年人身上,台灣胃食道逆流的盛行率近20年成長超過5倍,平均每4人就有1人深受困擾,研究指出,8成亞洲患者認為胃酸逆流、胸口灼熱症及疼痛讓他們非常難受。
另,也有研究指出6成台灣胃食道逆流患者同時併有夜間症狀,半夜嘔酸水會影響睡眠品質、造成睡眠不足,隔天精神不濟導致工作能力下降,更進一步會引發焦慮及憂鬱的狀況。
目前市售的非處方腸胃藥物多達20種,主要的治療機制可分成制酸劑、H2受體拮抗劑兩種。制酸劑中多含有鋁、鎂或鈣等成分,藉由金屬鹽類來中和胃酸,常見的藥劑形式有胃散、胃乳等,藥效短暫僅有30到60分鐘,無法促進食道炎傷口癒合或預防症狀產生,長期服用恐引起便祕、食慾不振,或是傷害腎臟等副作用。
而H2受體拮抗劑則為錠劑的胃藥,藉由抑制胃壁細胞的組織胺接受體來減少胃酸分泌,藥效可以維持較久,但使用2到6周後,身體可能會產生耐受性而降低藥效。
衛福部新核准的非處方胃食道逆流藥物與醫師常開立處方藥物質子幫浦抑制劑(PPI)成分相同,可抑制胃酸分泌,1天只需服用1錠,大多數患者可在1週內消除胃酸逆流、胃灼熱的症狀。
(聯合報)
--
癲癇發作 掐人中沒有用
癲癇患者發作時,多半都會伴隨全身抽搐、意識不清,甚至口吐白沫,網路謠傳患者發病時,「掐人中、潑冷水可以幫助清醒」;但醫師駁斥此做法,強調這樣做不僅毫無幫助,甚至可能因過度刺激患者,讓病情加重。
醫師建議,發現患者發作,最好立即協助患者躺下,並將身體側臥或使頭部側向一邊,維持呼吸道暢通,讓抽搐症狀自然緩解。
亞大醫院兒童神經科醫師張鈺孜表示,「癲癇」是因大腦細胞異常興奮產生放電的疾病,連帶引起身體及器官劇烈的反應,時間從幾秒鐘到幾分鐘都有可能,初生嬰兒至青少年期間發病的原因,包括先天性腦發育畸型或異常、遺傳代謝疾病、中樞神經感染、頭外傷或顱內出血、腦血管異常等。
癲癇發作時,常伴隨全身抽搐、意識不清,甚至口吐白沫、雙眼往上吊、牙關緊閉等症狀,部分民眾擔心患者咬舌,會塞進竹筷或棍子等異物到嘴巴,但此做法可能導致牙齒斷裂,甚至假牙脫落誤入呼吸道窒息,醫師並不建議。
網路或民間還謠傳「掐人中、潑冷水可以幫助癲癇患者清醒」,其實臨床研究顯示,此做法不但對患者毫無幫助,反而可能因過度刺激神經反應,讓症狀遲遲無法緩解。
張鈺孜提醒,此類患者發作時,不要用力按壓抽搐的肢體,以免造成韌帶撕裂、關節脫臼甚至骨折,也不要移動患者身體,只需移開附近的桌子等障礙物,避免患者碰撞受傷,建議最好的做法是協助患者躺下,並將身體側臥或使頭部側向一邊,以利口水流出,同時鬆開過緊的衣服,維持呼吸道暢通,等到抽搐症狀自然緩解即可。
(自由時報)
--
吃飯太快要當心了!身材易走樣 高血脂風險增4倍
吃飯速度太快,當心變成水桶腰。
不少國外研究發現,孩童三餐吃得急匆匆、少於20分鐘,不僅會減少吃蔬果、主食的分量,孩童BMI、腰圍反而更高,增加日後罹患慢性病風險。專家提醒,吃飯應細嚼慢嚥,至少持續20分鐘營養才足夠。
美國研究顯示,午餐時間少於20分鐘的學生進食量減少,相較吃午餐25分鐘的學生,會少吃13%的主菜、水果和12%蔬菜、少喝10%牛奶,影響營養品質;日本昭和大學研究也指出,吃飯速度快的孩童BMI、腰圍更高;在台灣近3成國小學童的「腰圍身高比」超標大於0.5,日後罹患高血脂風險會高出4.6倍、高血壓風險多出2.6倍。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強調,吃飯速度快,會讓大腦飽食中樞來不及接收飽足訊息,孩童感覺到吃飽前就已經吃過量,容易導致肥胖,且根本不知道吃下了哪些東西,加上狼吞虎嚥易讓孩童消化不良、胃脹氣等傷害胃腸。
吃飯細嚼慢嚥好處不少,許惠玉解釋,吃飯慢會刺激唾液分泌,預防腸胃疾病發生,也能刺激腦部細胞,提升孩童學習與記憶力,同時咀嚼能按摩牙齦和清潔牙齒,若學齡前幼童足夠咀嚼也能幫助口腔齒顎發展,及舌頭、嘴唇等口腔器官靈活度。
董氏基金會提醒,家長或師長應給孩童,每餐至少20分鐘以上吃飯時間,且吃飯時不看電視、電腦或玩手機,專注在餐點上,飽足感自然會增加,避免消化不良或攝取過多熱量。
(聯合報)
--
看臉書也會焦慮?想擺脫壓力就跟醫師這麼做
你也曾因壓力感到焦慮嗎?高雄快樂心靈診所醫師陳豐偉表示,談到壓力,每人都應先釐清「我是不是容易焦慮的體質」,若比同儕更易出現嚴重焦慮、恐慌、畏懼,那就可能是了。
只是,壓力很主觀,連「臉書」等社群軟體都可能是壓力來源。陳豐偉就曾收治一名焦慮症患者,因看臉書好友的旅遊美食貼文,「羨慕」變成壓力,導致焦慮症復發而且更嚴重。他另舉例,女性主義發展後,自由空間增加,但父權、家庭、工作仍舊存在,現代女性對自己期待度升高,壓力程度不減反增。
陳豐偉強調,壓力並非完全是壞事,人因壓力而成長,例如考大學或創業,面對未來的不確定壓力,會激發人念書及工作的動力。只要在合理範圍,有壓力沒有不好,不過一旦大腦被壓力壓垮,就可能造成憂鬱症或嚴重自律神經失調。
有一些壓力,可能來自小時候大腦尚未成形時所遇到的強烈刺激,例如羞辱、創傷、霸凌、性侵、家暴等,長期擔憂下形成大腦迴路,只要遇到一點刺激,都可能引發過度焦慮反應。
陳豐偉舉例,小學生上台表演因緊張尿褲子,大人過沒多久就忘了,但孩子會因被嘲笑而覺得創傷,未來面對群眾,可能出現焦慮或驚嚇症狀,當然也可能是其他看起來「無關」,但其實有關聯的事物,只是追溯不易。
不過,也因大腦具可塑性,儘管無法完全改變小時候的創傷影響,仍可調整大腦迴路。「科學(Science) 」國際期刊最近發表一篇文章,證實腦幹有一群神經元,連結「呼吸」、「放鬆」及「集中注意力」,證實腹式呼吸有助情緒放鬆。
陳豐偉說,包括瑜珈、吐納、禪修、靜坐、太極、氣功等,也因跟呼吸調節有關,對放鬆減壓都有正面幫助,所以當遇到壓力時,隨時隨地練習腹式呼吸,方便又有減壓效果。
此外,運動也能改善焦慮。陳豐偉解釋,壓力會影響自律神經系統,導致全身緊繃,容易有頭悶、心悸等身體不適的感覺,惡性循環會更煩惱。運動能增加大腦迴路彈性、腦細胞新生、大腦衍生神經生長因子(BDNF),同時降低腎上腺過度分泌,改善壓力反應神經系統,進而達到放鬆身心效果。
陳豐偉說,臨床多半建議民眾進行緩和的有氧運動,每二天運動一次,並逐步增加運動時間,因運動太激烈,會使焦慮症患者的大腦誤認為「有事發生了」,結果恐慌發作,引發反效果。此外,平時也應有規律生活習慣、充足睡眠及均衡飲食,每周有一天半完整休息,都可增加大腦抗壓力。
振興醫院營養師林孟瑜表示,有些營養素在生理代謝過程中,會促進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的分泌,因血清素分泌能紓解壓力,有研究報告指出,補充葡萄糖、維他命B群、魚油、硒及鈣,包括吃全穀類、蔬果、堅果、魚、海鮮、牡蠣、鮮奶等,都有助安神紓壓,可適時補充。
但陳豐偉提醒,有些人靠吃高油、高糖的食物紓壓,但只是把壓力發洩在食物上,即使短期心情變好,但長期下來焦慮不一定降低,還可能對食物成癮,變成「暴食症」。
此外,包括喝酒、安眠藥、鎮靜劑、使用網路等都易沉迷成癮,不宜當作紓壓方法。陳豐偉指出,已有研究發現,臉書使用行為就可能會成癮,因與臉友互動、按讚、分享,不斷刺激大腦,會使人愈趨麻痺,需更強的刺激才能滿足,最後臉書成癮。
陳豐偉建議,因承受壓力而喘不過氣的民眾,可花點錢求助專業人員,心理師會提供「正念解壓」課程或「認知行為治療」,或利用醫療儀器協助民眾練習正確的腹式呼吸法,均有助長期降低整體焦慮程度。
(聯合報)
--
每4人就1人中!有打嗝停不了 當心是胃食道逆流
漢堡、咖啡等常見早餐,卻讓一名30多歲上班族猛打嗝,一打就是兩三個小時,就醫確診為胃食道逆流。醫師指出,夜咳、打嗝、喉嚨有異物感、經常清喉嚨,這些都屬於胃食道逆流的非典型症狀,有上述症狀者應戒吃高油、高糖等食物。
胃食道逆流 每4人就有1人
研究顯示,台灣胃食道逆流的盛行率逐年上升,現已達兩成五,每四人就有一人有胃食道逆流,六成患者合併夜間症狀,半夜嘔酸水,影響睡眠品質。
以該名上班族為例,早餐常是一杯咖啡、一個漢堡,自認營養,但連續幾個月後,吃完之後就開始打嗝,持續兩三個小時,幾乎一整個早上都在打嗝,直到胃排空之後,才恢復正常。
除了飲食之外,壓力也是導致胃食道逆流的主因,前職棒選手陳金鋒表示,在球場上只要壓力一大,就容易出現火燒心,不斷嘔酸水,心窩灼熱,讓人不舒服。服用球隊防護員提供的胃乳片,但並沒有明顯改善。
醫師指出,統計發現,在2015年9月到2016年8月,一年之間,國內民眾總共吞下185公噸的腸胃藥粉,吃掉3億6000萬顆腸胃藥錠,相當驚人,平均每年每人服用一百多顆胃藥。
林口長庚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林宗男指出,胃腸藥是國人常購買的成藥之一,但治療成效有限,以制酸劑為例,效果確實很快,但藥效很短,如經常使用,還會出現耐受性,效果越來越差。
緩解胃食道逆流 先改善生活習慣
台灣消化系醫學會建議,民眾若有典型胃食道逆流症狀,如火燒心,應先透過改善生活習慣,控制體重,少喝咖啡、少吃甜食以及油炸食物,並使用非處方藥物產品緩解症狀,若症狀未改善才就醫。
(聯合晚報)
評論
我可以理解你的美國夢/林達(台北地檢署檢察官、司改國是會議委員)
台灣人對美國文化熟悉,美國司法也有可取之處。當我們對司法失望時,許多人傾慕美國,希望直接引進。然而,訴訟制度是鑲嵌於政府體制的一組套件,也是揉雜於社會文化脈絡的寫照,更是民主社會如何放置公權力的選擇。本次司改對美式制度有一些呼喚,可宏觀來檢視。
先以政府體制來說,美國是聯邦制,全美有52個司法轄區,包括聯邦政府、哥倫比亞特區和50個州政府,所以有52位檢察長。在每個州政府之下,各郡還分別設有十幾個地檢署,各自又有檢察長,許多是人民直選。因此,美國的檢察長非常多,都是一方之霸,各自獨立,他們並不是金字塔型的集權結構。換句話說,美國的每一位檢察長就算要政治干預,也只能轄區偏安一隅。我國則是中央集權,檢察機關隸屬法務部,呈現完美金字塔結構,一旦將檢察官行政官化,政治不當干預將是由中央到地方的全面滲透,威力相當驚人,政黨輪替更是可怕,這恐非以「特別的行政官」、「獨立機關」或「檢察獨立入憲」可以簡單帶過,不可不慎。
再以社會脈絡來說,美國是高度資本主義國家,重視成本效率和個人努力。美國公民社會對於自身努力和政府照顧義務的要求,和歐陸福利國家、亞洲家長式政府也略有不同。美國餐廳服務生本薪很低,主要靠熱情取悅客人賺取小費,客人可以看服務態度大方多給。美國醫療昂貴,看病要靠購買商業醫療保險,看病就要花大錢。要享受好服務就要多花錢,是美國社會底蘊。
美國警察幾無天敵
美國訴訟也反映這個現象,昂貴訴訟也在對被告進行篩選,一般人請不起昂貴的律師,不少人跟檢察官認罪協商。各地檢察長有很大的起訴裁量權,民選下他們更專注重大矚目案件,「不重要」案件可以簡單不起訴,幾乎不須交代理由,就算寫理由也是為了教育警察。我國社會文化,要求政府照顧義務很強烈,健保、醫療和訴訟都呈現這種需求。若要走美式,成本效率思維和社會生活迥然不同,我們應該要注意。
連結到刑事偵查權力,有人批評我國檢察官濫權嚴重、又無專業效率,解方是退出偵查,只要負責審查起訴,到法庭公訴就好。運作機制上,美國警察直接向法院聲請搜索、逮捕、監聽令狀,我國警察必須先經過檢察官許可。現實狀況是,美國警察幾無天敵,權力極度膨脹,因為偵查階段制衡警察的人消失了!我們應當理解,只要犯罪存在一天,偵辦犯罪的公權力就會對應存在,這個權力並不會因為檢察官退出就消失,權力會挪移流動,他不會流動到後端法院,他會流動到前線警察。事實上,美國警察作偽證合理化自己的搜索逮捕,欺騙法院相對嚴重,已經是該國實務界經常取笑的對象。我國如要仿效美國,應當注意美國的實況。
主張檢察官是行政官通常以美國為藍圖,但是美國的聯邦分權體制、注重成本效率的資本主義社會脈絡,以及警察權力獨大的美式風格,與我國中央集權、庶民平等主義的台式文化迥然不同。我可以理解許多人的美國夢,但當我們從一個菁英視角,窺視美國金字塔上層的訴訟服務,也不能不注意隱身在美國夢背後,貧困弱勢的制度歧視與偏差、民粹重刑化政策、高達兩百萬以上監獄人口,正在美國中下層社會悲鳴。
外國月亮背後陰暗
外國月亮有時比較圓,但月亮背後也有陰暗一面。我國制度雖然也有很多問題,但是本土出發好好務實解決,也未嘗不是一個良徑。
蘇建和案告訴我們的司法改革/李佳玟(成功大學法律系教授、司改國是會議委員)
從以前到現在,有兩種說法一直在司法界流傳。一種是,如果你看過蘇建和案的卷宗,你就會知道蘇建和三人真的有參與犯案。一種是,蘇建和三人真的有做,只是當時蒐證不足,現在證據的標準高了,所以沒辦法定罪。
第一種說法是某法官告訴我的。我說,被告有沒有罪,法官只能透過判決對外界交代。如果法官無法在判決裡說服大眾,這法官無能且失職。不然,難道以後宣示判決還得附上卷宗?第二種說法我常聽說,這幾天還從某個年輕的實務工作者那裡聽到。聽到這樣的話,我既憤怒又擔憂。憤怒的是,欠缺足夠的證據,被告也有可能是真的無辜。到現在還講「只是當時蒐證技術不佳」的實務工作者,毋寧希望大眾對司法「無罪推定」。當時蒐證技術不好,是司法有罪的「合理懷疑」。
聽到這樣的抗辯,我只有憤怒。實務工作者所想的居然不是蘇建和三人如果有冤,持續被懷疑對他們不公平。曾幾何時,無罪推定原則不是用在面對生死重刑的被告,而是用在司法身上?
擔憂的是,這樣的想法居然在年輕實務工作者的心中出現。這些人不是在司法改革年代之後接受法學教育?他們不知道台灣近年來的司法改革,有不少是這些冤案所推動的?台灣的法律從來不是神奇地隨著時代而進步,是一個又一個的案件,讓人看到司法的昏聵,法律的不足。老師在刑訴課堂上因此必須講冤案,否則學生不會知道某些法律規定背後的血淚,不會知道那些改革是有人用自己的人生幫台灣社會換來的;不會知道現行法律還是不足,所以有人依然在看守所裡煎熬。改革的路漫長且艱辛,既有的體制即便再昏聵,永遠有抗拒改革的主場優勢。
實務界竟捍衛錯誤
不過,雖然法學教育該為年輕實務工作者欠缺歷史感負責,我卻感覺,這些年輕實務工作者對蘇案的反應還有別的原因。
王子榮法官用蘇建和等人申請刑事補償案件所衍生的法官評鑑案件,抨擊當時送評鑑之民間司改會的文章登出來之後,我看到有些年輕實務工作者很快地附和,興奮地支持當時的評鑑決議書,在網路上留下令人驚愕的回應。我一直在想,這些年輕人為什麼一直讓人想起當年那群出來開蘇案記者會的法官?他們可知道,在那個台灣司法史空前絕後的記者會裡,有法官公開表示,他從小考試都第一名,他絕對不會判錯?還是說,實務工作者因為對於司改會太過厭惡,覺得司法公信力低落都是司改會害的,所以只要抓到可以攻擊司改會的機會,就不願放過,絲毫沒有想過這個評鑑決議書反而可能證明法官評鑑是效能不彰的,司改會是對的?
即便這些年輕的實務工作者優秀而認真,外人看到的是,他們為了捍衛司法尊嚴,不知不覺地延續著「請給司法無罪推定」的態度,捍衛那個其實是台灣司法體系一直拉不下臉來承認錯誤的案件。就是這樣的心態,在政黨輪替司法改革之後,蘇建和三人還是只能委屈地自證無罪。今日,為了證明一切都是司改會的錯,有些年輕優秀的實務工作者甚至開始捍衛起老法官大有問題的訴訟進行方式!!
而我們這些司法牆外的人,就在這樣的反應裡,看到司法改革為什麼必須持續進行的原因。
(蘋果日報)
--
高中校園應有的民主教育/張惠博(彰化師範大學前校長)
以校風開放著稱的師大附中,9日舉行70周年校慶,學生在典禮進行中切斷電源、懸掛「校方雖猖獗、附中魂不滅」的白布條,抗議校方官僚作風,導致校方第一時間報警。前述所引發的爭議有二個焦點問題:一、學生的抗議手段或行為是否過當?二、學校向警方報案是否得當?不禁想起美國神學家雷因霍爾德.尼博爾的話語:人具有正義的能力,使民主成為可能;人具有不正義的傾向,使民主成為必要。因此,高中校園要如何實施民主,實有探討的必要。
過去一年師大附中曾發生不少爭議的新聞,至少有五:一、2016年3月中傳出因為學測滿級分掛零,校方有意限制學生社團寒暑訓的天數為5天。二、校慶晚會時間以3小時為限。三、管理學生手機與請假浮濫之問題。四、6月中爆出,學生抗議師範大學遲遲未訂定合法的師大附中校長遴選辦法,導致台師大校長可指定附中校長人選。五、2017年3月,則爆出違法使用體育館地下室長達4至5年。顯見學生不滿的情緒,應由來已久。
校園民主全人發展
然而,綜觀上述,前四項應與校園民主有關。當學生的學習權與個人想法可能受限時,學校亟需先與學生溝通、對話,不宜單向,且是由上而下,遽以改變規定。甚且,附中校長遴選辦法,亦應盡速完成立法,免讓學生質疑有不符民主程序或規避法律的做法。至於第五項,則是很客觀的事情,學校不難據實以告,倘一切符合規定,學生自然樂於理解,進而相信學校,支持學校。
自從12年國教課綱議題廣為社會各界關注,不少高中生紛紛挺身而出,高中生對於自身事務的參與,要求也益見殷切,為此,教育部明白規定,高中職的校務會議,或與學生權益有關的會議,皆須納入學生代表與名額。雖仍有不少人堅持認為高中階段的學生,應以讀書為要,且因身心尚未達完全成熟的階段,難以過問學校事務。然而,正因為求學的目的,旨在身心靈以及知識、技能、態度的健全成長,參與會議,透過校園民主參與,更是得到全人發展的機會與途徑,也必有助於其面向未來的世界。
教育學者杜威倡談民主與教育,這樣的理念,更應落實於各級校園之中,民主的種子,也才有可能扎根於生活之中。過度的權威展現,當無益於民主素養的塑造與發展。
(蘋果日報)
--
礦業法修法應考慮「社會影響」/王鼎傑(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吳玗恂(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我國《礦業法》長期受各界質疑而有修法之議,經濟部長李世光也在3月20日承諾半年內先暫停礦權展限核定,後遭爆料經濟部一周前已核准亞洲水泥新城山礦場展限,引起各方譁然。日前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至新城考察,原住民部落、環保團體和亞泥員工各舉布條,部分媒體免不了又以「經濟vs.環保」二元敘事進行報導。事實上,亞泥案所凸顯的,是過往的法條和實務規範做法,面對新時代的國土規劃與環境保護、原住民運動等新興社會要求,已幾近「不敷使用」;經濟部受抨擊後一再強調依法行政,更讓民眾對新政府改革的決心,再添疑問。
亞泥案之所以受矚目,可從幾個層面探討。首先,經濟部認定礦權展限無須環評,但成功大學王毓正教授曾論證,礦地延續租用雖有保護原則,但並非絕對,若有公益及環境考量,主管機關可採取要求說明、限期改善或駁回等作為,已接近實質環評作業,以有無採礦權來區分是否需要環評,實在說不過去。此次主管機關經濟部,以剔除國家公園重疊部分來說明審查已充分兼顧環保要求,卻未對亞泥案的環境影響多作澄清,遇批評則說其他政府機關都沒意見,自然難逃環保團體「護航」之譏。
再者,亞泥案一直是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的焦點,以現有《礦業法》及環評,是否能弭平爭議、防止出現類似個案?事實恐不樂觀。
納社區知情同意權
《礦業法》規範用地僅針對地面,礦權展限有原則性保障,且若未得地主同意,業者提供補償金仍可開採,以至於業者幾可無視鄰近社區。新城礦場多年來一直遭到太魯閣族人抗議,即使《原住民族基本法》明定應向部落諮商請求同意,但行政院會議卻認定該規定可排除既有礦場,也就是說,即使現有礦場是建基於歷史上不正義,而將來可能繼續製造族群、環境、世代不正義,政府卻無法可管。難道民進黨政府轉型正義的議程,實質上不包括原住民,只須口語表述?
而環評是否可改善民眾對於礦場開發的抱怨?環保團體或許希望藉由環評來阻擋像亞泥這樣的開發案,但事實上,不僅現有《礦業法》未提及鄰近社區之知情同意權,現行環評法規亦未完整納入社會影響的考量,也未要求業者與鄰近居民進行充分溝通諮詢,因此亞泥案絕非太魯閣部落的個案,而很可能成為一般社會大眾面臨的問題,許多人可能對與己相關的開發案一直毫不知情,等到宣布或進行開發行為時才發現,抗議卻已太遲,最後只能以激烈的抗爭維護權益。
環評並非只要阻絕有不良影響的案件,而是協助開發計畫從規劃開始,將資訊公開讓各方充分溝通,幫助社會朝向永續發展前進。將社會影響評估納入環評,才能有效地將不同的聲音帶入決策場域,對目前的制度進行矯正。上一屆政府在「依法行政,謝謝指教」的誦聲中落幕,不意政黨輪替後,類似詞語又在重大爭議中由經濟部道出,莫非民進黨政府已忘記前執政黨為何被選民拋棄?
(蘋果日報)
--
前瞻基礎建設莫忘「共同管道」/許聖富(逢甲大學兼任副教授、共同管道專業技師)
行政院會通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及特別條例」草案,擬以8年編列8825億元來推動綠色軌道、數位基礎、綠能基礎、水資源基礎及城鄉基礎建設,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起舉辦公聽會進行討論。前瞻計畫中軌道建設包括高鐵台鐵連結成網、台鐵升級及改善東部服務、都市捷運及中南部觀光鐵路等,總經費約4241億元,佔全數的48%,其中不乏效益及必要性有爭議的項目。
政府政策的擬定及建設計畫的推動,是否有政治性及為後續選舉布局考量,不言可喻。台灣的政治人物向來以選票為終極考量,一次性的活動(跨年、煙火、燈會、活動剪綵等)因有媒體及民眾群聚效應,首長們花錢從不手軟;至於建在地下民眾看不到的工程建設(如共同管道),往往被「沒錢沒人」搪塞。
道路上有眾多架空纜線,底下也埋設各式管線,前者影響都市景觀及火警救災,後者則經常反覆挖掘,而管線被挖斷挖破事件亦層出不窮,嚴重影響道路交通、生活品質及危害市民生命財產安全。猶記2014年7月31日高雄市連環氣爆事件,肇因於埋設於道路底下的工業管線破損外漏,造成32人死亡、314人輕重傷。今年3月17日高市府水利局的下水道管線工程,又因探管推進過程,撞擊到所謂「幽靈天然氣管線」後爆炸起火,造成1死3傷慘劇。
台地震颱風多應重視
台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大地震常造成架空纜線及傳統埋設管線破損;平均每年亦有3.5個颱風侵襲台灣,中度及強烈颱風也常導致電桿傾倒及架空纜線斷損。面對難以預測的地震及颱風天然災害,以及管線被亂挖誤挖人為災害,各級政府若能依《共同管道法》加速推動共同管道的建設,應屬上上之策。遺憾的是,這次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僅在城鄉建設的十大幸福工程之「提升道路美質」項下,編列200億元辦理路平、人行道、自行車道、景觀、纜線下地、共桿、排水溝等改善工程,其中用於收納天空凌亂纜線的「共同管道」經費僅30多億元。
筆者長期投入國內共同管道及寬頻管道工程建設,近年亦參與兩岸共同管道的工程交流,深切了解對岸中央及地方政府這幾年對共同管道(大陸稱為綜合管廊)建設的重視。除呼籲行政院重視共同管道的建設計畫、增加其工程建設經費外,亦建請中央及地方相關工程主辦和主管機關,在辦理軌道建設及其他重大工程計畫時,莫忘依《共同管道法》第11及12條之規定「優先施作及規劃設置共同管道」,以協力逐步完成這項福國利民的「裡子」工程。
(蘋果日報)
--
蘋論:是時候討論安樂死了
現年78歲的名作家瓊瑤,5日在臉書貼文為臥床老人請命,希望65歲以上老人寫下「拒絕當臥床老人」的遺囑,並說「這比立法安樂死容易得多。」前不久她在臉書交代後事,力挺安樂死,拒絕急救、插管、葉克膜,表示能尊嚴死就已滿足。
棄治療帶不走痛苦
瓊瑤為什麼突然如此感慨?原來她的先生,也是名出版家(皇冠出版公司創辦人)平鑫濤已無法自主生活,住院超過400天,病人和家屬都疲憊不堪,十分痛苦。多年來政府已准許那些無效治療的病患可簽署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後年也將實施《病人自主權利法》,病人可預立醫療決定,自己決定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的方式。所謂有尊嚴的死其實很難,《死亡的臉》作者努蘭醫師在書中說,就他45年的外科醫師經驗,只有極少數的人可以尊嚴地死去。「求得好死」變成善報、福報,而「不得好死」已非詛咒,而是常見現象。
不過這些都是消極的放棄治療,並不能解決病末痛苦。我們要求立法通過主動解除病痛的方式,就是「安樂死」。瑞士安樂死已合法化,為避開不願做安樂死的醫院與醫師(違背醫師救人的倫理),政府允許專業人員自行成立安樂死公司,先對申請人進行資格審查,看是否已在病末,醫師是否已放棄救治,家人親屬的意見為何(沒有否決權,只做參考),一切手續完成後,病人將在瑞士湖光山色景致動人的房間內,服藥無痛苦死亡。歐洲許多國家的病末病人都到瑞士進行安樂死,即使不到病末,也可申請。
《病人自主權利法》規定,病人可自立醫療決定,當出現癌末、嚴重失智、長期昏迷、極度疼痛或植物人5種狀態時,可不插鼻胃管、不灌食等,是「消極的安樂死」。這還是蠻偽善的,我們呼籲的是積極的安樂死,因為人有選擇自己生死的權利。
主導生命屬基本權
人無法選擇如何出生,應有權利選擇如何死,對自己生命握有主導權應屬基本人權範疇。很多社會都反對積極安樂死是基於5個理由:生命是上帝創造的,人無權奪走、違反醫學倫理、可能涉及謀殺及奪產等陰謀、生命寶貴,在有希望治好時不可放棄、生死觀念巨變牽涉極多社會機制改變,如法律體系;這些需社會大眾的討論,希望台灣盡快展開這樣的討論。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