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3日 星期日

新聞自選輯 20170423

法今大選 脫歐留歐決戰 4強相爭差距小 「史上最難預料」

法國今天舉行總統大選首輪投票,4687萬選民將從11名候選人中,選出2人進入下月7日的第二輪投票,呼聲最高的前4強差距極小,很難斷言誰能挺進第二輪,被稱為法國「史上最難預測大選」。4強中有2名候選人明顯反歐盟,歐盟也繃緊神經關注。選前3天巴黎驚傳殺警案,讓大選籠罩在恐怖攻擊陰影中,5萬警察和7000軍人將在各投票地點維安。



這次大選熱門議題包括經濟、就業、安全、與歐盟關係等,11名候選人中的前4強為中間派的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極右派「民族陣線」勒朋(Marine Le Pen)、保守派的費雍(Francois Fillon)、極左派的梅隆松(Jean-Luc Melenchon)。
南美法屬圭亞那,昨開始首輪總統選舉海外投票。法新社

恐攻後取消造勢
之前民調顯示,選民最關心的議題為就業與經濟,不過選前3天,香榭麗舍大道發生針對執法人員的攻擊案,造成警員1死2重傷,槍手當場遭擊斃,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IS)宣稱犯案。法國2015年起已有239人在恐攻中喪生,此事件再度觸動民眾恐懼,安全問題成焦點。案發後馬克宏、勒朋、費雍都取消前天的造勢活動。

川普:看好勒朋
持反移民、反歐盟、嚴管邊境立場的勒朋,立刻呼籲驅逐國內所有受情報單位監測的外國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前天接受美聯社專訪時指出:「她(勒朋)在邊界及法國問題上最強硬。無論是誰,只要對激進伊斯蘭恐怖主義和邊界議題強硬,大選中就會有好表現。」不過川普澄清自己並非支持她。
但民調專家里維埃不認為攻擊案會支配選舉結果:「很不幸地,人們愈來愈習慣這種暴力事件,但若有候選人想利用攻擊案得利,那就會有巨大影響,這些候選人會付出沉重代價。」
勒朋反歐立場鮮明,極左派候選人梅隆松為也曾斥歐盟令民眾受「銀行獨裁」的宰制,稱若當選後將重新談協定,否則脫歐。歐盟近年在歐債危機、難民危機、英國脫歐等事件中頻遭重擊,若是由勒朋和梅隆松進入第二輪,對於已經失去英國的歐盟來說,無異敲響喪鐘。

馬克宏勒朋拉鋸
馬克宏和費雍立場較為親歐,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發言人昨表示,歐巴馬上周四致電馬克宏商討這場「重要的法國大選」。法國《觀點報》在殺警案後進行民調,馬克宏以24.5%,微幅領先勒朋的23%,梅隆松和費雍均為19%。民調公司BVA在攻擊案當天到前天的民調,馬克宏和勒朋皆為23%,梅隆松19.5%、費雍19%。

法國總統大選Q&A
●Q:此次大選有何重要性?
A:法國是歐盟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全球最大的軍事與外交強國之一。選前聲勢領先的前4名候選人中,2人反歐盟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若勝選可能啟動法國脫歐。在英國通過脫歐公投,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這場大選可能進一步撼動西方世界戰後自由主義派秩序
●Q:怎麼選?
A:由人民直選,投票可能1輪或2輪。若無候選人在第1輪得票率過半,2周後(5月7日)舉行第2輪投票,由首輪得票率前2名的候選人對決
●Q:首輪結果何時出爐?
A:23日晚上8時(台灣時間24日凌晨2時)投票結束後約半小時,各地開票結果陸續出爐
●Q:法總統有何重大權力?
A:為國家元首和三軍統帥,須任命總理,對外交政策有最後主導權,也有權解散國會

馬克宏 39歲
1977/12/21出生
家庭:妻子布莉姬大他24歲,是他高中老師
學歷:巴黎政治學院公共事務碩士
經歷:總統府副秘書長、經濟部長

勒朋 48歲
1968/08/05出生
家庭:父為民族陣線創黨人老勒朋。有過2次婚姻、3名子女
學歷:巴黎第二大學法學碩士
經歷:歐洲議會議員、民族陣線黨魁

極左派吸票
梅隆松 65歲
1951/08/19出生
家庭:離婚,育有1女
學歷:弗朗什-孔泰大學畢業
經歷:歐洲議會議員,創立左翼黨,曾任法國參議員逾20年

老將拼逆轉
費雍 63歲
1954/03/04出生
家庭:已婚,有5名子女
學歷:巴黎第五大學公共法律碩士
經歷:法國總理、教育部長、社會與勞工部長、國會議員

「移民搶工作」 法近半選民挺脫歐公投

歐洲近年經歷最嚴峻的移民危機和民粹主義崛起,任何法國總統候選人都無法在此議題保持中立,勒朋與梅隆松反歐盟,馬克宏與費雍挺歐,此議題立場幾乎成勝敗關鍵。民調顯示,近5成法國人支持脫歐公投,但也有逾7成人認為脫歐不實際,即使進入第2輪投票,選民仍將熱議法歐關係,以此決定誰來當下屆總統。

法國France 24電視台前天公布民調,49%選民贊成法國脫歐公投。失業、經濟和移民是此次大選最重要議題,這3個議題都跟法國脫不脫歐相關。
許多法國人認為移民搶了他們的工作,致失業率居高不下。他們也開始懷疑到底是關起門來的保護主義,還是歐盟的自由貿易對法國經濟最有利。
法國東北部曾是工業小鎮的努瓦永54歲失業居民多米尼耶深信,經濟不景氣的元兇就是歐盟,「歐盟只帶給我們一堆稅和移民」。
開放邊界拖垮法

許多草根階級也同樣憤怒,抱怨歐盟的官僚、商業管制和開放邊界拖垮法國。由於法國使用歐元,連疑歐派選民也認為脫歐不切實際,因成本比英國脫歐高許多,另一項民調則顯示75%選民不願脫歐或放棄歐元。
而各候選人都傾全力拉年輕選民的票,上月民調顯示5成18到25歲選民不打算投票。87%年輕人對政治沒信心,99%說各黨政客都同樣腐敗。即使不愛投票,不少年輕族群仍熱中在社交媒體討論政治。

(蘋果日報)
--
法國大選首輪投票 川普暗挺勒班

法國廿三日在巴黎襲警案陰影下舉行二○一七年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全法國動員近六萬名軍警,加強安檢與嚴防恐攻威脅。分析家認為,廿日的襲警案有助於極右派候選人瑪琳.勒班的選情,勒班的支持率在案發後進行的民調中也微幅上升。不過,由於有高達四分之一的選民在選前最後一刻仍未表態,成為左右選情的最大關鍵。

這場總統大選參選人數多達十一人,但有機會搶進第二輪投票的候選人只有四名,分別是四十八歲的極右派「民族陣線」女黨魁勒班、卅九歲的「前進黨」中間偏左派前經濟部長馬克宏、六十三歲的「共和黨」保守派前總理費雍,以及六十五歲、獲得共產黨支持的極左派梅朗雄。投票前民調顯示,沒有任何一名候選人能在首輪投票中囊括過半數選票直接當選,意味著法國新總統得等到首輪投票中,票數最多的前兩名候選人在五月七日舉行的第二輪投票後才能揭曉。

襲警案 助長極右派勒班選情

當局廿三日動員五萬名員警與七千名士兵維護全法國各地選民安全,發生員警遇襲案的巴黎維安將更勝其他地區,巴黎市政府透露會對有需要的投票所派遣額外軍警或人員。儘管法國選民對高達十%的失業率與疲弱不振的經濟關切遠勝於恐怖主義或安全,但投票前夕發生的襲警案可能改變此一情況,甚至獨惠讓自詡是對抗伊斯蘭激進主義者最佳人選的勒班。勒班也把握機會拉票,呼籲法國「立刻」從歐盟手中取回邊界管制權與將恐怖觀察名單上的外籍人士全數遣回。

就連美國總統川普也認為,襲警案足以影響選民支持對象,對立場強硬的勒班選情是一大助力。川普雖未明確表態背書勒班,但稱勒班在邊界及法國目前所遇到問題的態度最強硬……「任何強硬對付極端伊斯蘭恐怖主義與邊界議題者,將能在選舉中有表現」。不過,選前民調也顯示,勒班在第二輪不論是對上馬克宏或費雍,都不會有勝算。

在襲警案後進行的最新民調,勒班是唯一支持率上升的四大候選人之一,支持率上升一個百分點來到廿三%;馬克宏在Odoxa民調中雖以廿四.五%的支持率領先群倫,但已較之前下跌半個百分點;費雍與梅朗雄的支持率皆下跌一個百分點,同為十九%。BVA在廿、廿一日進行的民調也呈現類似結果,四強中的勒班與馬克宏以廿三%打成平手,梅朗雄十九.五%,費雍十九%。

法國大選若極右vs.極左 將是歐盟夢魘

法國總統大選廿三日展開首輪投票,四名主要候選人的支持度在伯仲之間。近幾週聲勢突飛猛進的極左派梅朗雄,被視為大選最後關頭的超級黑馬,外界憂心萬一他在首輪投票擠下中間偏左的馬克宏和左派的費雍,將使法國政壇出現他與極右派的勒班這兩名「疑歐派」對決的空前局面,被國內外企業和金融組織視為歐洲經濟和安全上的「夢魘」。

梅朗雄或勒班當選 「法將陷經濟混亂」

法國企業家協會「CroissancePlus」副總裁弗朗斯基(Laurent Vronski)坦言,若最後由梅朗雄或勒班當選,國家將陷入「經濟混亂」時期。國際貨幣基金(IMF)主席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也警告,屆時各國的政治和經濟都將因此產生劇變。

勒班主張法國脫離歐盟,並停止使用歐元、恢復法郎;梅朗雄則主張,只要「重塑」歐盟內部組織、令其左傾,並終止歐洲中央銀行的獨立性,法國即可續留歐盟。弗朗斯基形容兩人的經濟政策「一樣危險」,都擁抱貿易保護主義,並主張國家應積極介入市場,但上述做法將使法國在短短五十年內成為「下一個希臘」。

英國《獨立報》引述經濟學家吉翁(Marc Guillaume)的說法指出,比起其他候選人,梅朗雄當選對法國經濟將是「一場災難」,因為他除了提出「反資本主義」的基本方針外,更細部的經濟政策「完全沒有連貫性」。

都主張退出北約 將削弱歐盟抗俄力量

美國《華盛頓郵報》指出,勒班和梅朗雄都認為,法國應退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軍事指揮系統,甚至應該完全退出該組織,這將使法國乃至歐盟在面對俄羅斯威脅時,更加力量薄弱、甚至束手無策。

路透和法新社引述歐盟外交官員的說法指出,歐盟內部對於兩名「疑歐派」候選人突圍的「劇本」,尚未構想出應對的「B計畫」,只能聽天由命,期盼結果並非「極左或極右」。歐盟也認為,就算決選由偏向主流的馬克宏或費雍對決,不論兩人誰勝出,可能都無法振興法國經濟,遑論協助德國應對有關歐盟未來的棘手問題,未來歐盟也只能「剉咧等」。

選前最後民調顯示,梅朗雄獲勝可能性雖不大,但因其支持度急速上升,不能排除這個可能性;勒班雖有極大可能進入次輪,但屆時不論對手是誰,她的勝算都不是最大。

法國大選》馬克宏喊非左非右 親商親歐

不過三年前,曾是銀行家、擔任過經濟部長的馬克宏在法國還沒什麼知名度,如今民調顯示,這位親商、親歐盟且親全球主義的自由派政治新手,已是該國總統大選四強之一,卅九歲的他喊出「非左非右」,盼選民給他機會。如果他真的當選總統,不但會成為法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總統,更將打破傳統兩大黨寡佔政壇局面。

馬克宏去年八月才辭去經濟部長一職,之後即全力投入籌組中間派政黨「前進黨」(En Marche),四月該黨成立。這位從未當過議員也沒參加過任何競選的法國帥哥,在原先最被看好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費雍爆發妻小領乾薪醜聞後,民調一路竄升,成為選戰最大黑馬。

馬克宏鋼琴造詣很深,還是愛詩之人,憑藉著年輕活力,不僅吸引年輕、城市菁英族群,更在法國社會對政治人物極度失望下,爭取到跨階層的諸多選民。

現年39歲 妻比他年長24歲

馬克宏畢業於高級公務員與領袖搖籃的「國家行政學院」,在進入銀行業後,他在「羅斯柴爾德銀行」賺了近二四○萬歐元,一二年並成為法國總統歐蘭德的經濟顧問,一四年出任經長。

馬克宏支持自由市場、提倡企業家精神,主張法國應聚焦從全球化獲益,而非該國極左和極右派力倡的保護主義。馬克宏的自由經濟觀在任職經濟部長時就可看出,他提出的週日商店營業時間鬆綁、允許更多彈性工時引發相當爭議,由於想法太新,他的政策開始遭到左派社會黨執政團隊質疑,也因此讓他決定脫黨自組新黨競選。

出身法國東北部中產階級家庭的馬克宏,與妻子托涅(Brigitte Trogneux)的羅曼史也與眾不同,托涅比他年長廿四歲,已是三個小孩的媽,還是馬克宏中學時的老師。托涅二○○七年與前夫離婚,並與馬克宏結婚。馬克宏十六歲赴巴黎求學,托涅回憶,兩人當時常打電話互訴情衷,馬克宏逐漸「用耐心征服了我所有抗拒」。

新書《馬克宏‧一位完美的青年》作者佛達(Anne Fulda)表示,馬克宏想跟大家說,若他能在一個小鎮追到大他廿四歲 、三個小孩的媽,就算遭受抨擊與訕笑,他也能征服法國。

法國大選》勒班主張法國優先 女版川普

代表極右派政黨「民族陣線」角逐法國總統的瑪琳.勒班,承繼其父親的極右理念和價值觀,在英美等西方強權相繼吹起「向右轉」號角的時代,帶領政黨突破過往流於仇恨、敵視的窠臼,打著「為法國人民而選」的旗幟,成為此次大選中最勢不可擋的候選人,也可能成為一九五八年法國第五共和成立以來第一位女總統。

現年四十九歲的勒班,是「民族陣線」創黨元老、前主席老勒班(Jean-Marie Le Pen)的小女兒,在父親參政的耳濡目染之下,從小即對政治培養熱情,還曾形容這股熱情猶如「體內的病毒」。律師出身的勒班,二○○四年出任歐洲議會議員至今,二○一一年更從父親手中正式接下「民族陣線」主席的重任,並於隔年初次出馬競選總統,但僅在首輪投票排名第三,未能進入決選。

曾預言歐盟「將死」

儘管當年出師不利,但勒班主導「民族陣線」六年來,堅定領導該黨擺脫其父親所留下的「老舊體質」,例如反猶太主義和種族歧視等,甚至不惜於二○一五年將不願改變極端立場的父親開除黨籍,以便著力將該黨形象塑造成左、右派兼容的「愛國者政黨」,並逐步透過地方、區域和歐洲選舉累積實力,例如於一四年的法國地方選舉拿下多個城鎮,在同年的歐洲議會選舉,得票率更勝過其他法國政黨,成功為自己競選總統攢籌碼。

近年來,勒班高呼的「反全球化、反菁英建制」口號,隨著英國公投脫歐、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等事件推波助瀾下,在國內得到更多回響。勒班將法國經濟困境歸咎於大量移民,要求立即遣返所有非法移民,將每年收容移民數降至一萬人,並指出歐盟是罪魁禍首,甚至預言歐盟「將死」。

她在大選中提出「經濟愛國主義」路線,一反過去被批評為模糊無料的經濟政策,宣揚高關稅保護本國產業創造就業機會,恢復「法國榮耀」。她不僅有意舉行法國脫歐公投,還打算捨棄歐元、退出申根區、採取「法國優先」的工作和公共房屋政策,並向法籍海外設廠公司的進口產品課稅三十五%,退休年齡設在六十歲,一週工時定為三十五小時,被視為「法國川普」。

她在二○○四年擔任歐洲議會議員至今,日前因議員款項挪用問題,遭到歐洲議會暫停議員豁免權以利司法調查,但這項舉動被她視為政治迫害,對她的民調也毫無影響。此外,離婚兩次、撫養三名孩子的勒班,極力避免私事成為鎂光燈焦點,反而在總統電視辯論會上強調:「我是代表全體法國民眾的候選人。」

(自由時報)
--
向左?向右?法大選今投票

法國總統大選廿三日投票,出口民調結果最快於台灣時間廿四日凌晨二時揭曉。廿日首都巴黎發生恐怖攻擊後所做民調結果與恐攻前大致相同,前兩名仍為中間派獨立候選人馬克宏和極右派民族陣線的瑪蘅.雷朋,極左派的梅蘭雄及保守派的費雍落後差距不到四個百分點。選前仍有四分之一的選民拿不定主意,無人得票過半幾成定局,得票最多的前兩名將於五月七日的決選分出高下。

法國全境廿二日起全面禁止實體及線上政治宣傳活動,好讓選民在投票前冷靜一天。卅九歲法籍男子薛爾費廿日在香榭麗舍大道跳下車,以衝鋒槍朝警用巴士開火,致一名員警身亡;薛爾費邊奔逃邊向其他員警開槍,後遭擊斃,恐怖組織伊斯蘭國宣稱犯案。襲警案後,馬克宏、雷朋和費雍等三名主要候選人都暫停競選活動,形同提前進入冷靜期。投票日當天,法國派出五萬名員警與七千名官兵負責維安。

此次大選共十一名候選人競逐,海外法屬玻里尼西亞、法屬圭亞那和瓜德羅普等地,比法國本土提早一天投票。恐攻是否會對首輪投票產生逆轉效果深受全球矚目。民調機構Odoxa廿一日公布恐攻後進行的民調結果顯示,馬克宏支持率為百分之廿四點五,較之前下滑半個百分點,雷朋則為百分之廿三,上漲一個百分點。紐約時報報導的民調則是馬克宏百分之廿四,雷朋百分之廿二點五。梅蘭雄與費雍的支持率大致在百分之十九到廿之間。

攻擊案對選情影響未知的另一原因是,還有許多選民投票意向未定。未決選民最終可能會投空白票(廢票),這是法國流行的抗議方式。另外,有些登記選民可能不會去投票,人數可能多達三成,這也使投票率成為此次大選關鍵;二○一二年上次大選首輪投票有兩成登記選民沒去投票。選舉結果法國如果向左轉,可能使全球市場大受影響;向右轉則可能引發對移民的「川普式獵巫行動」,特別是對穆斯林。

無論大選結果如何,法國內部政治裂痕都將難以彌合。一位四十五歲女性選民說:「這次大選是場災難,法國一分為四。無論結果如何,都有四分之三的人不開心。」

法國大選 「川普浪潮」的試煉

美國總統川普擁護的民族主義與本土主義,是否對西方其他國家選民也有吸引力?紐約時報指出,法國總統大選將是此意識形態迄今所面對最嚴峻的考驗。

川普一月入主白宮時,他的顧問欣喜預測,川普的勝利將在全歐洲引發民粹狂潮,無論左右派政黨都將靠邊站,歐洲人將在和川普相同的民族主義意識型態下結合為一。其後全歐洲的極右派果真崛起,川普顧問的預測似非無稽之談。

這也可解釋,為何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大道廿日發生襲警槍擊案後,川普會唐突地想在法國選戰上軋一腳。川普推文說,這樁恐怖槍擊案將顛覆法國大選結果。川普說:「法國人不會再容忍這個,它會對總統大選產生巨大影響!」

白宮堅稱川普無意左右法國大選,表示他只是根據個人經驗做臆測。二○一五年底,法國巴黎與美國加州聖伯納地諾相繼發生致命恐攻,其後川普聲勢鵲起。

川普始終認為他的勝選是全球民粹運動的一部分。他在英國公投決定脫歐數月後當選總統,當時奧地利、荷蘭、甚至德國的民族主義政黨也正崛起中。

法國大選最後如果由和川普一樣高唱反移民的極右派候選人瑪蘅.雷朋勝出,將是川普民族主義巨浪湧現的最大明證。

川普應該心知肚明他的川普浪潮尚未興起。去年十二月,奧地利的綠黨候選人險勝極右派候選人當選總統。上月在荷蘭,極右派自由黨最後未成為眾院的最大黨,有些歐洲分析家稱之為反川普的事例。

川普並不受法國人歡迎,因此瑪蘅.雷朋從未在選戰中提及川普,倒是川普毫無疑問挺瑪蘅.雷朋,稱廿日的槍擊案對她有利。

紐時報導,川普的推文預料不會對法國大選產生影響。巴黎高等政治學院的政治學家蓋諾雷說:「影響根本不存在。」蓋諾雷認為,會受川普影響的選民定然「非常政治化」,早已是瑪蘅.雷朋的鐵粉。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23/1/3430400.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不管誰當選法國總統 都將衝擊西方防務

法國總統大選廿三日進行第一輪投票,四位最具總統相的候選人有三人反對西方經濟制裁俄羅斯,兩人計畫帶領法國退出北約的軍事指揮部,甚或完全退出北約。前述三人之外的這位候選人則認為美國靠不住,主張大幅加強歐洲的防務合作,以降低對美國的依賴。華盛頓郵報報導,無論何人當選法國總統,西方世界的安全現況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震撼。

華郵說,數十年來的國際安全秩序,在遭遇美國總統川普掀起的亂流後,至今尚未恢復平靜,預料法國大選將帶來另一個顛簸時刻。法國國內外的注意力此刻仍擺在法國若脫歐可能引發的政經地震,但法國大選結果對北約與西方國家防禦可能造成的影響也不容等閒視之。

無論是極左的梅蘭雄或極右的瑪蘅.雷朋當選總統,都將把法國帶到一個轉捩點,這兩人都仇視北約。法國是歐洲核武大國,軍力全球排名第六,也是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

法國巴黎智庫「戰略研究基金會」分析家、法國前國防部官員海斯柏格說:「這會是一場災難,六十五年來的外交與安全政策將會瓦解。這事非同小可。」

迄今,法國大選候選人的政見演說鮮少觸及國際安全與防衛,倒是個個承諾提高軍費。

倫敦智庫「歐洲領導網絡」的研究結論說:「無論何人當選,法國的安全與防衛政策都將有別於過去,有些候選人還會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海斯柏格認為,極左或極右獲勝,將對俄國有利,同時,「歐洲內外發生戰爭的風險將變得相當高」。

唯一不主張放寬制裁俄國的候選人是中間派的馬克宏,他認為俄國實行高壓政治,法國不應與俄國為伍,更不應與俄國結為主要盟國。他同時主張大幅加強歐洲的防務合作,以降低對美國的依賴,因為美國靠不住。

法候選人紓壓方法各異 冥想追劇逗貓

法國總統候選人各有維持身心平衡的方式,包括運動、注意飲食、冥想、看球賽或影集紓壓。

中央社引述法國費加洛報針對候選人維持身心健康的祕訣所做報導指出,共和黨的費雍每月諮詢骨科醫生,且盡量每周運動一到兩次。

極右派的瑪蘅.雷朋會在車裡小睡,「就像手機需要充電」。她拒絕所有晚餐邀約,每天喝三杯咖啡,午餐盡量吃魚,點心則偏好水果;天氣好時,她會跟愛貓一起在家蒔花弄草。

馬克宏是此次大選最年輕的候選人,年輕就是本錢,體力恢復得快,晚上只需要睡四小時,其他時間則閱讀、晨跑或做些無關選舉的事。左派的梅蘭雄靠規律作息維持體力,他很早就寢而且會睡廿分鐘午覺,飲食少油,平時閱讀無關政治的讀物。

社會黨的阿蒙習慣在車程中小睡,他在造勢大會登場前必喝一杯白酒,平常則看重播的橄欖球比賽和法國宮廷影集「凡爾賽」紓壓。

其他候選人也有特殊習慣,例如國會議員拉薩爾短暫冥想讓心神清明,有時吃香蕉當成一餐。

(聯合報)
--
法大選第一輪初步投票率高於2002年 出現意外機率降

法國內政部在台北時間23日晚間6時公布第一輪總統選舉的初步投票率,為28.54%,分別略高於2012年同期的28.29%、及2002年同期的21.40%。

路透先前分析,由於極右派候選人雷朋支持者的投票傾向較高,若這次第一輪選舉的投票率低於2002年的水準,出現意外結果的機率便大增。2002年第一輪選舉初步發布的投票率為21.4%,第二次發布的投票率為58%。

彭博資訊指出,若這次選舉的投票率低於1969年的64%,雷朋成為總統的數學機率便大增。

(經濟日報)
--
中間派馬克宏 革命是他的企盼

法國政治有一條不成文定律,是左右兩派輪流執政,形成看來誰也無法掙脫的固轍,但這條法則可能就要打破,因為自從第五共和1958年建立以來首次有一個獨立總統候選人選情看好。

馬克宏如果勝選,將成為拿破崙以來法國最年輕的元首。

23日的首輪投票中,外界看好馬克宏與「民族陣線」的瑪蘅.雷朋以不相上下的得票率勝出,但民調顯示,極右的雷朋將因過度走偏鋒而失利,立場中間的馬克宏將在5月3日二輪決選中出線。

39歲的馬克宏有哲學碩士學位,彈琴水準足當專業鋼琴家,他喜歡巴哈,性情也像巴哈的平均律鋼琴那樣平穩,其實他也會鬧事,不斷突破局限:他現在要為法國現狀製造麻煩,打破左右兩派輪流掌權的陋例。

馬克宏勇於打破陳規,最切身的例證是他無視人言,克服父母的反對,中學時愛上年長他24歲的戲劇老師布莉姬,她2007年離婚和他共結連理,轟動法國社會。

2011-12年,馬克宏是年收入240萬歐元(台幣7680萬元)的銀行家,被總統歐蘭德延攬從政。一直沒有誰把馬克宏當真,他太年輕了,簡直乳臭未乾。歐蘭德起先找馬克宏當顧問,後來要他當經濟部長,歐蘭德說:「他是我團隊的一員,受我督導。他也明白他欠我什麼。」說著,他朝馬克宏眨眨眼,彷彿馬克宏是任他擺布的牽絲木偶。

他們,如同整個法國政壇,都看走眼。歐蘭德政績不佳,宣布不連任,總理瓦爾黨內初選落敗而退選,在89%選民認為法國方向錯誤之際,馬克宏聲望勁增,民調一「馬」當先。

馬克宏2014年8月就任經濟部長,在歐蘭德政府裡聲音獨特,對內推動利商政策以救經濟,聲援德國總理梅克爾接納移民的政策。社會黨政府漸失民意之際,他聲音清新,人氣獨高。但入閣經驗令他失望,一切舉措前後瞻顧,程序繁瑣,步步妥協。2016年8月向總統遞辭呈前不久,馬克宏說,一項政策從他提出到走完程序,面目全非,完全失他原意。

他掛冠,11月宣布以無黨籍身分出馬逐鹿。4月成立政黨性質的「前進」運動,如今成員至少20萬。許多人覺得馬克宏為法國政治帶來清新氣息,他是唯一不以販賣恐懼感吸引民眾,也是唯一不靠對手醜聞得分的候選人。

馬克宏的政治魅力在於他代表一種「民主革命」,唯一問題則在法國選民只是對這個人好奇,還是真正準備迎接他帶領前進的這麼一場革命。

極右派雷朋 親情是她的缺憾

法國極右派「民族陣線」總統候選人瑪蘅.雷朋,日前在南法一場造勢會後台,抽著電子菸微笑道:「我的競選會相當愉快。」她原本一日兩包菸,現在改抽電子菸。

雷朋生於1968年,出身右翼政治世家,父親老雷朋是創建「民族陣線」的元老。現年48歲的雷朋是家中么女,上面有兩個姐姐。雖然老雷朋經常在記者會上炫耀女兒,但家庭生活卻不如表面和樂。雷朋小時候住在巴黎,家中三個孩子跟一名奶媽住在公寓上層,父母住在另一層。老雷朋和妻子皮耶特.拉蘭常在假日出遊,或獨自搭船環遊世界,有時還錯過耶誕節。

8歲時,雷朋曾穿著睡衣,在被炸彈炸碎的玻璃片和瓦礫堆中醒來,她才明白父親的政治角色和別人對父親的憎恨。雷朋表示:「身為一個8歲小女孩,我突然明白何謂死亡。但也許這個經驗讓我能夠維持一段距離看待事情,這是種武器,當你爭取需要負責的位置時,這相當有用。」

雷朋20歲時,老雷朋曾帶她去停屍間看一名因車禍而死的黨員,當問到原因時,老雷朋說:「我不希望妳看到的第一具屍體是我。」

「雷朋」這個姓氏曾是個負擔。她記得學校老師說她的姐姐是「法西斯黨員的女兒」,但她總是捍衛父親。

1980年代,老雷朋累積高政治聲望後,邀請一名記者同住家中,將家庭點滴寫成傳記。雷朋16歲時,某日放學後很驚訝竟是姐姐接她,姐姐只說:「媽走了。」拉蘭一聲不響,帶著所有行囊跟著那位記者離開了,此後拉蘭超過15年沒見過女兒,也沒跟女兒說話。當時最小也最黏母親的雷朋,被孤零零留給疏遠的父親照顧。

共同撰寫雷朋早年生活傳記的記者杜塞表示:「雷朋過了近20年沒有母親的生活,父親不了解她,保母和家庭女教師將她帶大,老雷朋任她自己生活。」

雷朋青少年時期常跟著老雷朋東征西跑,但最初她並不打算從政,只希望能多陪父親並獲得他的關注。事實上,雷朋研讀法律來逃避黨職,她還曾兼職義務律師六年,為面臨遣返的非法移民辯護。

雷朋2011年接任民族陣線黨魁後,極力改革政黨形象,對於老雷朋屢次發表反猶太言論,雷朋俐落開除父親黨籍,父女因而撕破臉。雷朋曾描述與父親的爭執是人生中除了生孩子外最艱難的時刻,她也暗示希望當選後父親能打電話給她。

極左派梅朗雄 瘋狂是他的政見

直到數周前,法國認為梅朗雄有希望者還寥寥無幾,但4月4日總統大選電視辯論後,他知名度劇升,民調支持率在參選11人中竄到第四,到了遙望總統府艾麗塞宮的距離。

這次法國大選,原是左派(社會黨)哈蒙、中間馬克宏、右派(共和黨)費雍、極右瑪蘅.雷朋競逐之局,極左梅朗雄急追而上,政治光譜增加不少看頭。

65歲的梅朗雄原本是社會黨員,2008年離開,自創「左黨」,四年後參選總統失利,從此在法國政治荒野流浪,今年大選再度傳出呼聲,並靠電視辯論竄起。4日的電視辯論,他風光十足,風趣的姿態逗得觀眾笑聲連連,直白的語言令觀眾耳朵受用,批評現狀則使巴望變天的民眾大呼過癮。

他在社群媒體頗有人氣,有個受歡迎的YouTube頻道,他獲得年輕世代好感,成為電玩「財政大戰」的靈感,遊戲裡,他的阿凡達型角色痛宰寡頭政治和逃稅避稅之徒,將他們的錢包掀底抖空。

但政壇最忌暴起,因為暴起之因不容易成為持久之基。梅朗雄徹底支持勞工權,要將每周工時從35小時減為32小時、退休年齡降到60歲,提高基本工資,大增政府支出來擴張法國福利制度,且主張大幅重新分配財富、全民健保免費,年收入36萬歐元(台幣1152萬元)者所得稅100%,廢除目前提供法國電力需求75%的核電,支票驚人。對外,他要公投法國的歐盟身分,退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並退出他認為只圖利少數人的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銀行。

法國媒體有個標題,叫「梅朗雄:法國查維斯的瘋狂方案」,道盡許多人的觀感,查維斯是已故委內瑞拉總統,以推動激進社會主義政策聞名。電視辯論之後,梅朗雄選情熱到傳出大選二輪投票將成他和瑪蘅雷朋對決。但支票驚人,是梅朗雄之長,也是其自縛手腳之短,這類政見只投極左選民所好,難俘右派基本盤之心,甚至無法吸引中間選民。

法國企業主說,大選要是淪為梅朗雄和瑪蘅雷朋對決,全民將淪於在「經濟災難」(雷朋)和「經濟大亂」(梅朗雄)的五十步和百步之間選擇其一。

所有大選都有乍現乍沒的參選人,這類參選人通常走不過首輪投票,梅朗雄自己就是現成例子。2012年大選前,他也由於口才便給、風趣、率直和擅長臨場發揮,民調急竄到第三位17%,首輪投票卻掉到11.1%。專家說,梅朗雄這次出馬,結果大概一如上回,但是,經過英脫和川普,不到開票,誰也難料。

(聯合晚報)
--
法大選投票 左右之爭不再 主流淪配角

法國總統大選今天8時(台北23日下午2時)展開首輪投票,這場激烈的選戰不僅攸關歐洲未來,選民對當權派的憤怒更值得關注,因為治理法國數十年的主流政黨,恐將無一進入決選。

路透社報導,近4700萬選民將在嚴密維安之下投下神聖1票,決定是要支持親歐洲聯盟(EU)的中間派政治新手,還是要選出醜聞纏身、想刪減公共支出的保守派老將;是要投給崇拜古巴強人卡斯楚(Fidel Castro)的極左派疑歐人士,或想選出法國首位女總統,來關閉邊界、揚棄歐元。

全世界都焦急關注大選結果,因為這是繼英國公投脫離歐盟和川普(Donald Trum)當選美國總統後,觀察民粹浪潮繼續高漲或慢慢消褪的指標之一。

民調最看好1年前才自創政黨的39歲中間派前銀行家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會贏得首輪投票,並在5月7日雙強對決的第2輪投票中,擊敗極右派「民族陣線」(National Front)候選人瑪琳.雷朋(Marine LePen)。

若馬克宏和雷朋果真進入決選,就代表法國政治生態有了天崩地裂的改變,因為治理法國數十年的主流政黨,將無一進入第2輪投票。

民意調查機構伊佛普研究所(Ifop)的福克(Jerome Fourquet)表示:「不是典型的左右之爭,而是兩種世界觀互相碰撞。馬克宏自許為對抗保守派的進步主義者,雷朋則是對抗全球主義者的愛國者。」

但因爆出親戚坐領乾薪重創選情的保守派費雍(Francois Fillon),近來支持度有回溫跡象,左派的梅蘭雄(Jean-Luc Melenchon)近幾週民調也急起直追,兩人也都有機會進入決選。

另7位候選人,包括執政社會黨(Socialist)的哈蒙(Benoit Hamon)、兩位托洛斯基主義者、3位極端民族主義者,以及曾為牧羊人、後來變成中間派議員的候選人,民調則是遠遠落後。

由於數月來的競選活動大都被醜聞佔據版面,許多選民還沒做出決定,約2至3成可能不會投票,打算投票的選民,也有約3成還不確定要投給誰。

此外,多家民調機構表示,因為中小型投開票所會比過去晚關閉1個小時,此次可能無法像平常一樣,約在晚間8時(台北時間24日凌晨2時)就有精確的預估結果出爐,這場法國史上最難預測的大選,將因此增添更多的不確定性。

致命攻擊是否衝擊法國選情 各界看法分歧

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大道20日發生殺警恐攻後,當局出動5萬名員警和7000名軍人,以保護全法各地選民。選前驚傳致命攻擊是否將對選情構成影響,各界看法不一。

法國恐攻事件頻傳,自2015年來已奪走230多條人命,香榭麗舍大道(Champs-Elysees)殺警槍擊案是最新一起濺血攻擊行動。

79歲退休人士貝爾克喬特(Guy Belkechout)在勞動階級的巴黎郊區特拉普(Trappes)投票時說,他感到很不安。

貝爾克喬特告訴法新社:「歷經這些攻擊案後,安全議題影響了我。我不會投給有意採取較少安全措施和刪減警力的候選人。」

不過,35歲的攝影師奧利佛(Yanis Olive)說,安全並非「重大議題」,失業率和經濟更加重要。

他說:「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的年輕和正面態度具有吸引力。我不希望費雍(Francois Fillon)和瑪蘅.雷朋(Marine Le Pen)當選,所以我會投給馬克宏,因為我認為他會闖進第2輪決選。」

但分析人士認為,在選戰尾聲爆發這起攻擊案,可能對安全議題立場強硬的候選人有利。

任職民調機構BVA的蘇菲卡巴希奇(AdelaideZulfikarpasic)說:「假如這能讓某方受惠,那肯定會是在整場選戰中主打這項議題的瑪琳.雷朋或費雍。」

巴黎發生襲警案後,瑪琳.雷朋呼籲法國「立即」從歐洲聯盟(EU)手中取回邊界控制權,並將所有名列恐怖分子觀察名單的外籍人士驅逐出境。

美國總統川普在推特推文說,這起槍擊案將為法國大選「帶來重大影響」。

雷朋若贏得法國大選 男友拒當第一先生

法國極右派總統候選人瑪蘅.雷朋可能成為法國首位女總統,但與她交往7年的男友、民族陣線副黨魁艾利奧卻說,即使雷朋勝選,自己也不會搬進艾里賽宮,或是扮演第一先生角色。

48歲的民族陣線(National Front)黨魁雷朋(Marine Le Pen)曾離過2次婚,根據Heavy.com網站與Gala雜誌報導,47歲的艾利奧(Louis Aliot)也曾離過婚並有2個孩子,兩人在2009年開始交往,但未再生小孩。

艾利奧剛與雷朋在一起時,還是民族陣線秘書長,後在2011年成為該黨副黨魁。

Gala雜誌報導也提到,艾利奧出生於土魯斯(Toulouse),父母都是出生在阿爾及利亞(Algeria)的法國人;根據Counter Current網站,他的外祖父是阿爾及利亞籍猶太人。

2012年法國總統大選期間,艾利奧曾在2011年12月前往以色列,為雷朋向當地法國選民拉票,因為民族陣線先前曾遭控使用反猶太言辭。

但在這次大選中,媒體注意到艾利奧試圖不介入這次選舉,並強調即使雷朋當選,他也不會在她領導的政府中扮演一角。

艾利奧告訴記者:「我不會當部長、不會當總理,也不會當第一先生。」

「你們不是投票讓1對伴侶當總統,而是投給1名男性或1名女性。候選人的伴侶不該置喙。」

艾利奧甚至說,如果雷朋贏得選戰,他不會搬進法國總統官邸艾里賽宮。

英國「週日快報」(Sunday Express)報導,雷朋也曾表示若她勝選,不會任命她的男友或姪女瑪莉詠‧雷朋(Marion Le Pen)擔任部長。

雷朋說:「法國人民已對可能存在政治中的家族關係表示不贊同。我已聽到他們的意見,因此我將不會任命我的伴侶艾利奧或我的姪女擔任政府部長。」

男子巴黎火車站 持刀威脅警察被捕

就在法國總統大選投票前一天,一名男子22日在巴黎火車站「巴黎北站」持刀威脅警察被捕,所幸無人受傷。法國國鐵表示,男子持刀接近巡邏員警,員警喝令他躺下聽令。

目擊者說,許多旅客驚慌逃竄,連行李都顧不得拿。許多車班延誤。

巴黎20日才發生男子襲警案,員警1死2重傷,激進組織「伊斯蘭國」宣稱犯案。
--
法國警方消息人士在選前情勢緊張之際透露,巴黎火車北站(Gare du Nord)今天有1名持刀男子遭到逮捕,引起了短暫恐慌。日前甫發生伊斯蘭聖戰分子殺警案件。

消息人士之一表示:「此人持刀走進了車站,有人向巡邏警察報案,警察立即將此人逮捕。」

無人在此事件中受傷。另1名警方消息人士透露,逮捕行動引起人群「恐慌走避」,有些乘客因此將行李棄置在車站中央。
--
武裝警察今天在巴黎北站(Gare du Nord)逮捕1名持刀男子,這起事件在這個國際運輸樞紐引發短暫恐慌,而兩天前剛發生伊斯蘭聖戰分子在馳名的巴黎香榭麗舍大道槍殺警察事件。

警方消息人士表示,旅客向行經的巡邏警察通報那名男子揮舞刀子,巡邏警察立即逮捕他。

巴黎北站是巴黎的主要國際車站,無人在此事件中受傷,那名男子也未拒捕。

但在廣大車站內仍出現恐慌景象,凸顯出法國境內緊張氣氛,法國近年來曾遭逢一連串致命恐怖攻擊。

巴黎北站的一部分曾進行疏散,在法國總統選舉首輪投票前夕,由於各界擔心聖戰士可能會鎖定大選發動攻擊,首都巴黎尤其彌漫緊張不安。

被捕男子是20歲的馬利人,無前科紀錄。他聲稱,自己在車站外面遭到好幾個人攻擊,他於進入車站前,取得其中1名攻擊者留下的刀子。

此事件引發旅客恐慌走避,有些乘客把行李棄置在車站中央。

車站曾短暫關閉,其後於下午約4時(格林威治時間14時)重新開放。據在現場的法新社記者表示,駛往倫敦的歐洲之星(Eurostar)列車,乘車作業也曾短暫停頓。

(中央社)
--
決選2席次 馬克洪、瑪琳贏面大

法國23日舉行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據20日巴黎發生恐攻事件後首份民調,中間派獨立候選人馬克洪仍拔得頭籌,而主張強硬移民政策且鼓吹恢復邊境管制的極右派「國家陣線」(FN)候選人瑪琳.勒班,則緊追在後且近日更搶得馬克洪若干票源,兩人打入決選的機率大。

4強對戰 爭拉31%游離票

從政治光譜的極左到極右,老老少少共11名候選人競逐法國愛麗榭宮(總統府)寶座。此次大選被視為民粹主義全球影響力的一大指標。目前仍有約31%的法國選民尚未決定要把票投給誰,這些選民成為各候選人在最後關頭使出渾身解數、爭相拉攏的對象。

《觀點》周刊發布的Odoxa最新民調顯示,法總統選舉首輪投票目前有4名聲勢領先的候選人,其中馬克洪拔得頭籌,支持率達24.5%,民粹派領袖瑪琳.勒班則在巴黎遭恐攻後上升1個百分點,達到23%。曾任總理的中間偏右派共和黨候選人費雍,以及疑歐的極左派「不屈法國」黨候選人梅朗雄,支持率都下滑半個百分點,分別獲19%選民的支持。

首輪得票最高的兩人將進入5月7日的第二輪決選。而BFM電視台與《快訊》周刊的民調顯示,若馬克洪與瑪琳進入決選,馬克洪最終將在第二輪投票贏得65%選票入主愛麗榭宮。瑪琳據料只能拿到35%的選票。

恐攻震撼 民粹派聲勢漲

巴黎20日發生「孤狼」恐攻,造成警員1死2重傷後,國安議題又成焦點。瑪琳加緊鼓吹恢復邊界控管、關閉所有伊斯蘭教清真寺,及驅逐反恐部門列入監看名單的外國人。馬克洪則不以為然表示,瑪琳自稱掌權後將可避免法國再遭特定攻擊,但「零風險」的事根本不存在,而佯稱可以做到零風險的人,「既不負責任且自欺欺人」。

美國總統川普21日向美聯社表示,他認為20日的巴黎恐攻事件「可能對瑪琳.勒班有所助益」,因為她是在邊境議題上立場最強硬的候選人,而且對於應對法國遭逢的恐攻,她的主張也最堅決。但川普又澄清,他並非毫不掩飾地為瑪琳背書,而是相信巴黎恐攻將衝擊法國選民23日投票意向。

投票維安 部署5萬警力

法國23日的總統選舉結果,勢必也將影響該國在國際社會與歐洲聯盟的地位。目前領先群倫的馬克洪向來持親歐立場,而瑪琳則倡議退出歐元區,並可能在掌權後效法英國舉辦脫歐公投。

法國當局至少部署了5萬警力以確保大選日各地安全,而在巴黎恐攻發生後,嘉茲納夫總理更在內閣緊急安全會議指示,包括精銳單位的安全部隊支援投票日維安。

法國大選起跑 歐盟繃緊神經

法國人將在4月23日與5月7日總統大選兩輪投票中,決定國家未來掌舵者。這場被譽為「歐盟的史達林格勒戰役」重量級選戰,將影響法國和歐陸未來,甚至被認為是歐盟永續關鍵:在歐洲統合一甲子後,大選將成「團結歐洲」的決定性公投。

歐盟命運 取決於法國

當前法國情勢險峻,除深陷高失業率泥淖、遭逢前所未見安全威脅,還要面對一大群移民。另方面,大選也關係歐盟前景,是就此遭摧毀或被挽救,端賴這個當初主導歐盟創建國家的人民意向。

「歐盟命運取決於法國」,從巴黎到布魯塞爾,從法國到歐陸,這觀點幾乎成共通認知。分析家把法國大選比擬為「歐盟的史達林格勒戰役」。

極右民粹 恐撕解歐盟

近年,歐盟碰上連串重大打擊,在部分成員國陷入主權債危機時祭出嚴苛撙節措施,但這些國家不領情,歐盟名望也受波及;二戰後最嚴重的移民危機,及英國脫歐公投意外過關,都令原已死氣沉沉的極右民粹主義政黨重生,撕解歐盟從不可能的任務,一下子變成迫切的現實。

專家分析說,極右派「國家陣線」(FN)候選人瑪琳.勒班若當選,法國離開歐盟的可能性存在,一旦發生,它導致的致命性後果,恐非歐盟其他近年的創痛可比擬。

法國的遠見造就歐盟的誕生。1950年,歐洲經歷二戰後百廢待舉,法國外長舒曼發表追求西歐重工業統合宣言,之後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成為歐洲一體化運動濫觴。共同體逐步演變為以法、德為核心運作的組織,法國掌控領導管理,德國負責經濟。

法若脫歐 後果難想像

萬一法國脫歐,歐盟將不再擁核武,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次也將不屬歐盟,還會損失最大經濟體之一。而義大利、芬蘭等國蠢蠢欲動的疑歐派勢力,可能迅速採取行動拆解歐盟。那麼,歐盟會淪為一個以德國為首、少了A咖強權的貿易共同體,這後果當然非戰後歐洲各國領導人樂見。

波士頓大學歐洲統合專家施密特女士說,法國反歐氛圍,也呼應英國脫歐與美國川普現象,論點大同小異,包括全球化趨勢過頭,及對失業率居高不下的滿腔怒氣,「但這也是一種社會文化,人們覺得一切都失控,瑪琳.勒班的主張則給大家一種對過往的眷戀感。」

選戰生手 馬克洪後來居上

去年11月,獨立候選人馬克洪宣布參選法國總統時,許多人認為籍籍無名的他只是陪榜,沒想到幾個月後,他突然聲勢大好,民調支持度甚至超越瑪琳。馬克洪主張法國應扮演重振歐盟關鍵角色,歐盟領袖也寄望他能擋住瑪琳的疑歐派民粹主義。

近日右派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費雍深陷妻女領乾薪醜聞,左派社會黨又遭現任總統奧朗德低迷不振支持度拖累,非主流中間派馬克洪(Emmanuel Macron)與瑪琳.勒班於是出線,馬克洪也成政壇耀眼新星。

現年39歲的馬克洪出身醫生世家,擁有哲學碩士學位。他曾在奧朗德政府擔任2年經濟部長,曾加入社會黨。去年8月辭職後成立自己政黨。

總統大選前,馬克洪從未打過選戰,部長任內也沒重要政績,但最近發起政治運動「前進中」(En Marche!),短期內吸引了大批支持者。馬克洪批高層腐敗、效率低落,並主張溫和經濟改革。

社會議題上,他傾向左派,支持宗教、種族平等、綠能環保,也希望實行彈性退休年齡、彈性工時。他強調,法國應扮演重振歐盟關鍵角色,與主張脫歐的瑪琳.勒班大相逕庭,若他當選,歐盟重要領袖如德國總理梅克爾肯定鬆一口氣。

此外,這次大選選戰過程可謂驚奇不斷。近來極左派候選人梅朗雄(Jean-Luc Melenchon)支持度突飆高,讓選情更加撲朔迷離。

由於反當權派氛圍高漲,加上法國經濟發展不振,越來越多選民轉而支持非主流候選人。梅朗雄近日內突然以黑馬之姿快速竄紅,民調支持度排在三或四。也顯示法國民眾希望採取更激進的改革措施。

高喊脫歐 瑪琳讓歐盟難安枕

法國極右派政黨「國家陣線」(FN)領袖瑪琳.勒班(下稱瑪琳),長久以來活在其父親─FN創黨元老尚馬利‧勒班陰影下。瑪琳接掌FN主席後,費了一番功夫洗刷該黨種族主義和反猶太形象,但她承諾一旦當選,將推動法國版脫歐公投,並退出北約,令歐盟領袖心驚驚。

現年48歲、兩次離婚的瑪琳,常要求媒體尊重她3個孩子的隱私,然她與父親尚馬利的關係,卻一直受媒體高度關注。瑪琳8歲那年,一家所住巴黎公寓遭炸彈襲擊,讓她了解到父親是多麼地惡名昭彰。

瑪琳演講天賦讓她走上攻讀法律一途,1998年她29歲那年,成為FN法律顧問,隨後在黨內拾級而上,擔任過副主席、歐洲議會議員、法國國會議員。

瑪琳表面上比父親溫和理性,她力圖「軟化」FN形象,導致與父親關係緊繃。2011年她任黨主席後,得以放手全面改造FN。她釋出許多寬容友善訊息,如肯定「與法國價值相容的伊斯蘭教」。如今FN已不被認定是恐同政黨,她親信也不乏同志。

2013年,尚馬利公開重申納粹設毒氣室屠殺猶太人,是「歷史的枝微末節」,再次引發眾怒,瑪琳為此斷然將父親逐出FN,父女正式決裂。然瑪琳對移民想法與父親無二致,並搶搭民粹主義風潮,她主張將合法外來移民人數由每年20萬減到1萬,並對他們從事公職設限。

經濟方面,瑪琳主張保護法國工人和建立大型社會安全網。她表現得像藍領階級的真正捍衛者,讓許多工人選民轉而支持她。瑪琳還贊成恢復使用法郎。

她相信,英國脫歐公投成功和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令法國民粹主義聲勢高漲,可望將她送進愛麗榭宮(法國總統府)。不過民調顯示,瑪琳雖能輕易通過大選首輪投票,但二輪選票要過半,恐怕很難。

(中國時報)
--
法國大選今投票 市場緊繃

50年來選情最為緊繃的法國總統大選周日將舉行首輪投票,支持歐元的前經濟部長馬克宏與要求脫歐的民族陣線黨魁雷朋(Marine Le Pen),預料將在11位候選人當中脫穎而出,進入5月7日第二輪投票,且民調預測最後由馬克宏勝出,但萬一開票結果超乎預期,全球金融市場恐發生驚天劇變。

根據民調機構Ifop在17~20日進行的選前最後一次民調,馬克宏以24%對23%的些微差距領先雷朋;另前總理費雍(Francois Fillon)支持率為20%、極左派梅朗雄(Jean-Luc Melenchon)則為19%。如果由馬克宏、雷朋進入第二輪投票,則民調預測馬克宏將輕鬆打敗雷朋,當選法國總統。

投資人顯然希望大選結果符合預期,歐元上周走高到1.07美元,並締造3個月來最佳單周表現。巴黎股市也表現強勁,CAC 40指數年來漲逾4%,上周五收在5059.20點。

然而,由於民調支持率極為接近,上周又發生香榭麗舍大道殺警恐攻事件,市場不敢掉以輕心。摩根大通環球市場策略師Vincent Juvyns表示,他們的客戶都很關心大選結果,這次投票比英國投歐來得更加重要。如果周日開票出現意外結果,市場將震盪數周或數月之久。

瑞士銀行(UBS)就雷朋最後當選進行過壓力測試,而估計屆時法國股市將崩跌7.6%;法國公債也將大跌,並拖累其他歐元區周邊國家公債。亦有分析師預估,歐元將由目前的1.07美元價位來到1.0美元的齊平水準。

以主要4位候選人來說,最有利於市場的組合是支持歐元的馬克宏與費雍進入第二輪投票,最不利於市場的組合則是同屬疑歐派的極右派雷朋對上極左派梅朗雄。儘管這兩種組合機率不高,但自去年英國公投脫歐與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後,任何意外都有可能發生。

(工商時報)

社會

漁船違法載遊客 澎湖花嶼 2人落海亡

澎湖一艘違法載21名遊客的漁船,昨晨從離島花嶼開往馬公本島,因海象不佳2人落海溺斃、2人受傷,據海巡統計,肇事漁船今年違法載客出海47次遭法辦,而這起意外掀起澎湖地區離島交通悲歌,原來縣府為解決離島交通問題,自訂辦法放寬漁船附載乘客規定,但安全難獲保障,檢方和海巡正偵辦事故原因及責任。

海巡表示,依《漁業法》規定,有船員證才能登漁船,而花嶼是澎湖最西離島,約1.55平方公里,約100多人居住,以漁業為生,近年人口外流嚴重,每周一、三、五可搭八罩之星交通船,因航班不足,澎縣2009年擬訂《澎湖縣漁船附搭縣轄離島居民及貨物管理辦法》,放寬讓居民可搭漁船通行,但漁船無固定座位、救生衣等,乘客只能站甲板,增加危險性。

不聽勸附搭21人
檢警調查,聯得利二號漁船19.97噸,昨晨5時30分,船長劉人和(42歲)不顧安檢人員勸阻,搭載顏秋雄(72歲)和馮文淵(62歲)2名死者在內等21人,前往馬公本島,但出港30分鐘遇上5級風浪,船傾斜較大,當時甲板上2名死者落海,救起時無呼吸心跳,兩傷者莊男和劉男,分別頭部撕裂傷及左髖骨骨折。
船長劉人和說,因交通船沒開,他要到馬公賣魚,才順便載這團人,其中顏、馮等5人,說要在甲板看風景,2人因一個大浪跌落海,他聽到船尾呼救聲,繞回以船鉤拉起兩人做CPR,送醫仍不治。

居民嘆:認命了
花嶼安檢所安檢人員昨晨發現該船附搭21名無船員證乘客並勸導,但船主執意出港,只能蒐證依違反《漁業法》送縣府裁處;岸巡第七總隊副總隊長鄭文豪說,漁船載遊客跟從事漁業目的不同,送澎縣府裁處,但縣府從未裁處過。
岸巡第七總隊總隊長鳳運昇說,漁船違法載客今年函送125案,其中聯得利二號佔47案,船隻要出港前若無立即危害,安檢不能制止。
海巡表示,這團由澎湖花嶼劉姓男子(前村長弟弟)邀請下,前天自高雄抵澎旅遊,並搭交通船赴花嶼,原定昨晨返馬公,再搭船到七美,正調查船長和旅行社責任。
從台灣遠赴花嶼國小服務的黃國揚感嘆,交通船一壞修好久,修好又壞,他認命了;花嶼一名上班族說,往來馬公跟花嶼交通船要1個半小時,漁船2小時,風浪加船簡陋,十分擔心。

20噸以下不開罰
縣府發言人蘇文章說,針對海巡函送未開罰,20噸以下歸縣府管,因有地方自訂管理辦法,就照辦法規定不罰。

花嶼小檔案
位置:澎湖本島西南方約33公里處,澎湖群島最西邊島嶼,隸屬望安鄉
面積:約1.55平方公里,澎湖群島第10大島嶼
人口:設籍人口逾300人,實際居住約100多人
交通:每周一、三、五有澎湖本島與花嶼之間的交通船,其餘時間有私人快艇或漁船
特色:安山岩與風化石的奇特景觀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70423/LB06/LB06_002.jpg

澎縣自訂簡陋辦法 害民玩命

外界批評
為解決離島交通問題訂定的《澎湖縣漁船附搭縣轄離島居民及貨物管理辦法》,雖讓漁船可合法載居民,卻有安全缺失;立委顏寬恒指管理辦法位階太低,應修成自治法規,才符合《船舶法》規定。

沒有求生訓練
一名法制人員分析,《船舶法》對營利行為明載載客人數、安全、罰責等規範,但澎縣該項行政命令根本「簡陋」,如安全保障、責任歸屬等都沒有,「修正法令才是解決安全、成本與經營的最佳辦法。」
針對該辦法,港務局一名官員坦承,為保障偏遠離島交通權益,漁船附搭「是沒辦法中的辦法」,漁業署也允許,但居民沒求生訓練,有很大風險。
澎湖不像金門、馬祖有軍艦支援,各離島仰賴縣府交通船與漁船,當地導遊小張說,該處海域水流較急,近日海象不佳,導遊會建議取消行程,想不到會出事。
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批:「就算有法令規範,沒死人就好像沒人注意,就算出了人命公部門也不一定能好好檢討。」他批業者不管遊客安全,官員也不管法令缺失,悲劇只會不斷出現。

(蘋果日報)
--
澎湖花嶼漁船 違法載客奪2命

澎湖縣花嶼籍「聯得利2號」漁船,22日清晨滿載21名乘客,準備開往馬公港,不料,剛開出外海不到30分鐘,就遇上大風浪,船身嚴重傾斜,兩名乘客顏秋雄、馮文淵不慎落海死亡,另有兩名乘客受傷,全案警方及安檢所刻正調查中。

滿載21人 報關不過強出海

澎湖縣消防局接獲通報指出,昨日清晨5時30分許,19噸級CT2花嶼籍聯得利2號漁船,於花嶼安檢所報關出港,船上滿載21名乘客,都沒有船員證,依規定不能出港,但因離島交通不便,常有漁船充當交通船的權宜措施,安檢人員只好放行,但船才剛出港不到30分鐘,就傳出民眾落海意外。

所謂違反規定,就違反漁業法施行細則第33條第一款規定,該法指出,漁業人或漁業從業人,未經核准,利用其從事漁業之身分、設備或機會,為「漁業法」第三條及同法施行細則第二條規定所稱之漁業以外之行為,即是漁船不可搭載非漁民的行為。

劉姓船長報案求救指出,天氣驟變,海象差,船在外海遇上大風浪,他雖然奮力緊緊握牢方向盤,仍然擋不住一波波浪頭打上來,怎料,一下子船身突然近90度大傾斜,站在船艙外甲板上的兩名乘客,抓不穩欄杆,失足不慎跌落海中。

船上眾人緊急將落海兩人搶救上船,消防人員立刻透過電話,指導船長緊急實施CPR,但似乎已無生命跡象;聯得利2號急速原船返回花嶼港,花嶼消防分隊及衛生室醫護人員,接受通報,已在碼頭待命,傷者被送上岸後,即施予自動電擊器及人工呼吸,仍搶救無效。

意外發生同時,船上還有兩名民眾也受傷,69歲莊姓乘客頭部些許撕裂傷、52歲劉姓乘客疑似左髖骨骨折,上岸後分別自行前往衛生室就醫,幸無大礙。

航行30分 天候大變掀意外

警方初步調查,意外落海的死者是台南籍72歲顏秋雄、61歲馮文淵,兩人都是船長的朋友,這次應邀特地返鄉探親訪友,竟不幸發生意外。

澎湖岸巡七總隊指出,昨日上午,聯得利2號漁船乘載21名乘客,向花嶼安檢所報關出港,依現行規定,漁船不可載客,所有乘客也都沒有船員證,依法不得報關出港,安檢人員現場勸導無效,無奈仍予以放行,怎知竟釀大禍。

安檢放行 已涉嫌過失致死

安檢人員透露,澎湖3級離島花嶼的交通,非常不便,望安鄉公所僱用交通船「八罩之星」,每2天才1班次,船又經常故障,雖然明知是非法載客,但礙於現況,平日仍須仰賴漁船協助運輸交通,安檢人員也不得不睜隻眼、閉隻眼放行。

全案由岸巡總隊蒐證、函送澎湖縣政府農漁局裁罰處分,另涉嫌過失致死等刑責,警方正積極偵辦中。

2萬居民8艘交通船 哪夠用

號稱百島的澎湖群島,實際上真正有人居住的只有13座島嶼,對外交通是島上共2萬居民的生活命脈,長期以來,縣府或鄉市公所的交通船,共只8艘,根本不敷使用,特別是望安鄉的花嶼、東嶼坪、西嶼坪、東吉嶼,幾乎都是每2天才一班合法交通船,無法滿足島嶼民眾外出需求,此次漁船載客落海死亡意外,再次凸顯離島交通不足窘境。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以交通便捷、艱困程度、經濟發展、地理環境等因素,將全國離島區分為一級、二級、三級離島。三級離島交通權責,歸屬鄉市公所,但礙於經費不足、島上常住人口不多,增購新船載運不符經濟效益,所以,多數採招標租用遊艇,委外經營模式。

根據統計,澎湖有人居住的13座離島,總共有8艘合法交通船,載運大約2萬位島上居民。白紗鄉大倉島、吉貝島、及望安鄉花嶼、東嶼坪、西嶼坪、東吉嶼、和西吉嶼等這些三級離島,交通最不方便,因望安鄉花嶼、東嶼坪、西嶼坪、東吉嶼等4座三級離島,合計大約住200人,但只有2艘交通船,平均2天才一個班次,對隨時有離開島嶼外出的島上民眾來說,根本無法滿足需求。

基於成本與實際需求面考量,加上民間交通船老舊,時常故障,原固定航班異動頻繁,根本無法配合居民實際需求,因此,漁船充當交通船司空見慣,反變成居民最主要對外交通工具,也讓離島運輸安全,潛在的危機,隨時爆發。

違法當合法 責任歸屬互踢皮球

澎湖發生漁船充當載客交通船,導致旅客落海死亡意外,這種存在已久的離島交通窘境,是便宜行事的縣府責任?抑或沒嚴格執法的安檢人員失職?還是類似「白牌計程車」的漁船,應擔起違法重責?事情爆發後,大家各說其詞,都說交檢察官釐清責任。

澎湖海巡隊昨下午將「聯得利」2號載運旅客傷者、及死者遺體,運回馬公港,澎湖岸巡第7總隊隨即表示,全案依違反漁業法函送澎湖縣府裁處,更指出,聯得利2號違法載客已函送47案,都未罰,顯然把責任都推給縣府縱容。

澎湖縣政府也針對不幸事件表示遺憾,並指出,澎湖縣漁船附搭縣轄離島居民及貨物管理辦法的訂定,是補足離島交通不足的權宜辦法;縣府也三令五申呼籲,交通船業者或附搭乘客漁船,務必善盡管理並加強安全教育,以確保乘船安全,顯然這又是漁船業主的責任。

澎湖岸巡第7總隊強調,縣府頒定的管理辦法,確與現行中央法規漁業法相牴觸,安檢人員不得不依法辦理函送縣府開罰。事實上,澎湖各離島漁船充當交通船載客情況,早已成常態,民眾將違法視為合法;今年迄今才3個多月,相同類型違法案件已函送125案,但縣府似未明確裁處。

因海巡單位堅持依漁業法究辦,縣府多次邀航港局、漁業署、海巡署及楊曜立委辦公室召開協調會,現已達成共識,正積極推動離島建設條例修正相關規定中。縣府也重申立場,若真有違法事實,一定重懲不貸。

(中國時報)
--
離譜店家 先拍照才出餐 客吃冷菜 任攝影師手摸餐點「侮辱自己招牌」

不以客為尊!新北巿一間中價位的鐵板燒店,前晚顧客點了近3000元的焗烤龍蝦套餐,未料廚師做好菜後,竟拿給一旁的攝影師拍照宣傳,攝影師不但評論擺盤、手也去觸碰餐點,等攝影師拍完後,再將冷菜再送給顧客食用,顧客當場表達不滿,不料第二道菜仍拿給攝影師拍,顧客怒不可遏,直接付3000元走人,並將整個過程po網;昨店家出面道歉表示願退款,但網友痛批店家:「侮辱了自己招牌!」

引起爭議的軒妮士鐵板燒餐廳位於板橋區中山路上,因鄰近後火車站商圈,再加上餐點精緻、CP值高頗受歡迎。今年3月店家重新裝潢,主打高級的龍蝦、生蠔、干貝、頂級牛排等套餐,其中一道要價1380元的焗烤龍蝦,更是店內首選,許多顧客都衝著這道餐點而來,不料卻發生廚師上冷菜給顧客。

「理智線快斷了」
一名姚姓女子昨在臉書「爆料公社」po文,指她和友人前晚去用餐,兩人共點了2960元焗烤龍蝦套餐,但廚師做好其中一道松阪豬後,竟不是直接上菜,「而是先拿去在旁部落客拍照,任由部落客評論擺盤、手也去觸碰餐點」,等拍完照送給顧客時,餐點早都已經冷掉,豬肉冷掉有股油耗味,「當時理智線真的是快斷了。」並不滿地說:「你們有點誇張,我們的時間也是時間吧?」
沒想到廚師做完下一道菜後,依舊先拿去讓對方拍照,在場另外兩位客人也跟著傻眼,她覺得不被尊重,氣憤得連主菜龍蝦還沒吃,就向店家要求結帳,廚師這時才發覺情況不對,連忙說:「這算招待啦、不要算錢!」但她仍當場付了3000元即快速離去。

打算不收錢息事
姚女事後po網抱怨:「以後應該也不會想再上門消費。」和姚小姐同行友人也在網路上回應說,要離開聽到廚師的處理方式是「不收錢,算招待」,「那我付3000元也不用找了,閃人。」
板燒店郭姓老闆娘昨出面說「拍照的人是廚師的朋友」,因店家才剛新裝潢完有推出新菜色,才請廚師請會攝影朋友幫忙拍菜色照片供宣傳用,對客人感受相當抱歉,希望顧客能和店家聯繫退款,經過此事後,店家將會虛心檢討避免再犯。

被譙危機處理差
事件經揭露後,網友批評:「連專門做一份打廣告做的餐拍照都不捨得,居然拿顧客現點的餐去擺弄?」「放涼的食物端給客人吃,就是侮辱自己的招牌了!」「客人沒吃就放下錢離開還不追上去,危機處理很差。」

軒妮士鐵板燒餐廳小檔案
店址: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127號
店家特色:中價位,店家設計簡約,今年3月重新裝潢
主打餐點:
.龍蝦全家4人餐(3980元)
.焗烤龍蝦(1380元)
.美國牛小排R級(510元)
.最便宜經濟特餐(180元)
網友評價:餐點精緻、CP值高

(蘋果日報)
--
「關成老人了」男冤獄10年獲釋 林金貴新事證翻案母串蚵盼團圓

被控槍殺計程車司機、關押近10年的林金貴,在台灣冤獄平反協會和家人努力下,前晚獲釋,他並未立刻返回雲林縣台西老家,而是待在台南,協會成員表示,林心情激動,急著想把這10年來在獄中思考的所有問題說出。林金貴75歲老母親說,兒子前晚有打電話,表示會找時間回家;思念兒子的林母直說「又沒看到人」,開心不起來;堂姊則淚崩直呼:「弟都被關成老人了!」

林金貴(40歲)所涉案件發生於2007年5月9日晚上,當時高雄鳳山王姓計程車運將在車上遭槍殺,路邊監視器雖拍到兇手身影,但面貌模糊。警方依據目擊者描述畫出兇嫌「長髮及肩」並懸賞20萬元,後從被害人通聯記錄找到一名林姓按摩女,林女依據素描指認很像恩客林金貴,警方因此逮捕林男,他否認涉案通過測謊,仍被判處無期定讞。

調適心情再回家
林男家人日前找出他案發前2個月理短髮後的大頭照,冤獄平反協會替林聲請再審,找醫師提供頭髮生長速度不可能2個月「長髮及肩」,並以中研院專家辨識監視影像認為拍到的兇手應非林男,高雄高分院裁准再審並停止刑罰執行,南監前晚釋放林男。
林金貴前晚並沒返回雲林老家或大姊台南住處,冤獄平反協會安排他住在台南友人家。協會執行長羅士翔說:「阿貴上午聽到鳥叫聲就起床了,心裡很激動。」林昨都跟協會朋友在一起,雖急著想見母親,但心情還沒整理好,大姊林玉芳也認為應等調整好心情,再回家探母。
林金貴排行最小,上有大姊與2個哥哥,林父早逝,全靠母親拉拔長大,大哥去年過世,二哥養蚵維生。

老母獨居舊平房
林母獨居在老舊平房,平日會幫忙串蚵、剝蚵殼打零工,周遭親友常關心、送食物給她。林母昨說,這些年來只去看過一次兒子,現在兒子頭髮變白了,問她「會希望兒子多陪伴嗎?」林母說,還是要工作過生活。
林金貴的堂姊昨對伯母恭喜。她說,堂弟乖巧、孝順,希望法官不要再判冤獄,讓無辜的堂弟無法孝順母親。

(蘋果日報)
--
大學生班遊2溺斃 導遊 旅行社判賠千萬

台中逢甲大學28名大學生三年前參加航飛旅行社的國內旅遊行程,並由羅姓女導遊帶隊,但前往墾丁南灣的行程遇上颱風,但羅女未注意南灣沙灘已插旗警告,任由學生戲水,造成蕭、涂兩男大生遭大浪捲走溺死。經被害家屬提告民事求償。新竹地院法官判羅女、旅行社須連帶賠償兩死者家屬千萬元。

法院判決指出,逢甲大學光電學系大一學生28人,2014年6月間舉辦3日班遊,一行人在颱風來台前夕出遊。承辦的航飛旅行社指派羅姓女導遊帶隊,其中一日行程到墾丁南灣沙灘,當時浪高1至2公尺,沙灘已插紅旗10支,依規定禁止戲水,但羅女僅告知學生要注意安全及淋浴、廁所等設施,未告訴學生海象已達不得下水的狀態。結果10多名學生在沙灘跳浪時,多人遭大浪捲入,其中蕭、涂二生溺水死亡。

刑事被判5個月
蕭、涂兩家人認為,羅女負有保護監督學生安全,未禁止學生嬉戲,還離開監督範圍,造成2生死亡,涉嫌業務過失致死,刑事部分,去年11月間高雄高分院判處羅女5個月徒刑。被害家屬並據此主張旅行社及導遊應連帶民事賠償,蕭、涂家分別索賠700餘萬及790餘萬元。

辯未獲颱風情資
羅女辯稱,學生要求前往南灣沙灘戲水,且南灣是合法海水浴場。行前她未收到颱風、巨浪的情資,旅行團抵南灣時,沒看到警示標語,當時還有近千名遊客在沙灘戲水。

旅行社也有責任
且蕭、涂等十多名學生以手拉手向大海前進,玩跳浪遊戲,才遭大浪捲走溺斃,行為人本身有重大過失,請求減免賠償。旅行社則主張公司無過失責任要求免賠。
法官經調查,認定導遊行前未確認氣候、海象是否適合遊覽,致蕭、涂兩生遭浪捲走溺死,確有違反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的過失,旅行社也應負連帶賠償。因此判羅女及旅行社連帶賠償蕭家485餘萬元,另賠涂家500餘萬元。

海邊戲水注意事項
◎在標示「危險海域」、「禁止游泳」或岸邊插有禁止紅旗區域,絕不可下水
◎下水前要注意海象、天氣,浪大不下水
◎選擇有救生員、有規劃的戲水範圍的海水浴場戲水
◎海邊戲水禁止單獨下水,最好找伴相互照應
◎逢海水漲、退潮時就避免下水
◎不要自恃游泳能力佳,輕易游向海流深處,體力不佳時就盡速上岸
◎有人溺水趕快呼救,勿輕易下水救人

(蘋果日報)
--
踢爆 中市植樹計劃澎風 吹噓種36萬棵 逾半竟不是樹

濫竽充數!台中市政府前年宣示8年要種100萬棵樹減碳,每年3億元經費。《蘋果》日前一一比對552筆市府植樹計劃資料,發現去年種的36萬2388棵中竟有51%不是「樹」──喬木,而是較好種、易見成果的灌木;其中一處200平方公尺分隔島還種了3056株灌木充當樹。學者批評:「灌木減碳效果差,市府根本在做表面工夫!」市府坦承計算有錯,市長林佳龍要求從嚴認定樹,刪除不符數量。

《蘋果》歸納中市府植樹計劃有5大缺失,分別是統計數量不符、灌木充數、種植密度太高、栽種環境不宜(例如海拔不對),以及應以面積非數量計算,植樹觀念待調整。

8年要種百萬棵
中台灣空污嚴重及中市府因協助台積電在中部科學園區擴展,一口氣剷除53公頃樹林,引發環保團體抗議,市長林佳龍前年宣示8年100萬棵植樹計劃,並提供植樹參考手冊,藉此彌補砍樹損失,並減碳改善空氣品質。前年種了8萬棵樹。
去年植樹計劃邁入第2年,《蘋果》比對552筆植樹計劃資料,發現去年植樹36萬2388棵,竟有18萬4694株是金露花等灌木,種灌木經費約7千萬元。

減碳效果差很大
記者並訪查文心國小、惠文停車場等市府稱植樹地點,種的是金露花、桂花等灌木,其中五權南路和高工路口僅200平方公尺分隔島,竟種植3056株金露花,平均0.065平方公尺就種一株。還有應種在中高海拔的樹種台灣肖楠,竟種在低海拔的太平區。
靜宜大學生態系退休副教授楊國禎指,植物學定義「樹」指的是喬木,須有主幹、獨立枝幹、高逾3公尺,金露花等18萬株應稱灌木,外型是樹叢且長不高,不能說是樹,把灌木密集種植會致折損。若依環保署減碳效果來看,樹(喬木)和灌木減碳效果差千萬倍!」他批市府:「太膨風!」
賴姓園藝業者說,灌木金露花苗一株30元,樹苗一棵200元起跳,3000株灌木半天就種完,若種樹苗1個月都種不完,「灌木確實較好種,易看到成果。」

被轟浪費納稅錢
中市建設局長黃玉霖一度辯稱不可能有18萬株灌木。後來該局副局長臧澎田、副總工程司白玨瑛與《蘋果》逐筆核對,認定17萬9826株不符。臧澎田說,勇於認錯,將召集各單位重新認定種植樹種。
相較中市拿灌木充喬木,高雄市府6年前發起「一年十萬、十年百萬」植樹活動,至去年種樟樹、阿勃勒等64萬棵,未將灌木列入。北市工務局表示,北市行道樹現約8萬8000棵,每年因折損補植1000棵,經費400萬元,至於灌木則種在公園和人行道。
生態學者陳玉峰批:「民眾在乎空污能否改善,不應玩數字遊戲!」民眾林嘉菲說:「亂種樹是浪費納稅錢!」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70423/LB08/LB08_003.jpg

金門爭500萬棵樹補助 挨批浮報

造林爭議
植樹造林是各縣市政府施政重點,卻爭議不斷。去年莫蘭蒂颱風過境,金門縣府估算有500萬棵樹受災倒下,向行政院爭取補助,惹批數量浮報。

應以面積當標準
另台中市府以減少碳排放量,6年前運用中龍鋼鐵綠化回饋金在大肚山造林,環保團體質疑,造林地早已是樹木茂密,是森林,質疑根本是浪費公帑。
東海大學景觀系助理教授鄒君瑋表示,若要達到減碳的目的,喬木是適當種植對象,若要讓城市綠美化,灌木也可種植,但都必須用對方法和種對地方,才能達到效果,即使是灌木也不能種植過密,不然會有蟲害,影響存活率。
台灣山林復育協會理事長蔡智豪提醒各縣市政府,應該以種植的面積當標準,不能以數量當目標,因為若以增加多少棵樹當考量,容易拿種植較易、成本較低的灌木混充,只達到綠美化居住環境,無法像種樹,能有效減少碳排放量。

(蘋果日報)
--
亞太技術學院 本週面臨退場

再過五天,苗栗縣私立亞太創意技術學院可能會被強制全面停招,成為新政府上任後,第一間被迫轉型或退場的學校!

新計畫若不合格 勒令停招

教育部技職司司長楊玉惠證實,教育部三月間發函給亞太技院,要求在四月廿八日之前,重新提出有效的改善計畫,包括能確實改善教學品質、師資專長及人數不足等問題。她強調,亞太去年底提出的改善計畫不合格,系所重整要有全盤規劃及長程目標,如果仍無法達標,將勒令該校在新學年全面停招。

亞太技院過去最讓人詬病的地方,在於課程規劃和師資都不理想,有極大的改善空間。例如,亞太技院以學校轉型為名,預定今年八月要停招十七系,數量高居全國之冠,其中,才成立一年的茶葉技術應用系,新學年就因招生不佳而停招,雖然校方保證會讓系上十位學生唸到畢業,已經聘任的系上老師也不會被資遣。但是楊玉惠強調系所重整要有全盤規劃及長程目標,不能隨意改來改去,否則學生和老師的權益均受損。

課程規劃、師資 遭人詬病

依教育部統計,我國大學在學人數由二○一五年的一○三萬多人快速下降,二○二○年估只剩八十五萬七千多人,大學校園「消失」了十七萬七千多名學生,但是大專校院總數仍多達一五七校,導致行政院長林全都不得不直言:「台灣的大學太多,已超過合理水準。」面對高教倒閉潮,新政府已設立轉型退場基金五十億元,今年先編廿五億元,轉型退場條例專法也在立院待審。

楊玉惠表示,教部雖不能強制學校轉型或退場,但可強制學校全面停招,一旦停招沒有學生來源,學校勢必只能轉型或退場。

亞太目前的學生一千四百一十人,楊玉惠強調,教育部一定會保障學生權益,如果學生不想轉學,想在原校畢業,一定會給予協助,教育部專案小組會儘快作出決定。

全盛時學生1.2萬 現僅千人

亞太創意技術學院原為親民工業專科學校,民國七十七年成立,九十三年升格學院,全盛時期有一萬兩千多名學生,現只有一千多名學生,教育部公布一○五學年大學部註冊率僅四十六.一五%,一○六學年度有十七個系停招重整。

怡盛集團董事長黃平璋去年九月接下董事長,挹注上億元資金,並擬改名為「懷德創新技術學院」,大幅調整系所,要在三年內拚轉型成功,前考試院副院長高永光去年放棄公職轉任該校校長,引發各界關注。

楊玉惠強調,高鳳技術學院和永達技術學院兩校在三年前先後退場,當時經驗不足,處理得不夠好,現在不一樣,除了有轉型退場基金,「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專法草案也力拚在立法院本會期付委,教育部會妥善處理轉型退場的相關工作。

下個可能退場 宜花3校剉咧等

蘭陽技術學院、台灣觀光學院、大漢技術學院已列專案輔導

亞太創意技術學院面臨退場危機,下一個出局的可能是位於宜蘭的蘭陽技術學院、位於花蓮縣的大漢技術學院和台灣觀光學院等校,原因是學生人數少於三千人,且註冊率連續未達六成,教育部已列為專案輔導對象。

學生不到3千 註冊率未達6成

學生源減少、大學林立,教育部訂有「教育部輔導私立大專校院改善及停辦實施原則」,明定四項「列入輔導對象、進而啟動退場機制」的指標。包括學生數未達三千人,且最近二年新生註冊率均未達六十%;最近一次技專校務評鑑四等或大學校務評鑑三分之二以上項目未通過,或系所評鑑三分之二以上系所未通過(三等以下),積欠教職員工人事費總額五十%以上,累計達六個月以上,或違反相關教育法規者。

專案列管不只這3校 還有未曝光

教育部不願透露完整輔導名單,目前只知蘭陽技術學院、大漢技術學院、台灣觀光學院都在輔導之列。技職司長楊玉惠表示,專案列管輔導的學校不到十所,各設有輔導專案。

註冊率已破7成 蘭院將祭獎學金

蘭院副校長劉建良說明,校內辦理系科轉換,餐旅管理及室內設計等六個新系特色還未發展出來,目前學生數減少,但註冊率已逐漸突破七成,將祭出優厚獎學金方案、添購新設備等措施,吸引更多學生。

統測500分讀大漢 最高月領一萬

大漢技術學院則是針對一○六學年起的入學新生,祭出高額獎助學金。校長宋佩瑄舉例,統測五百分以上,最高每個月領一萬元,外縣市學生四年住宿費還全免,註冊率應可提高。

台灣觀光學院聘名師 學生搶手

台灣觀光學院校長劉國成強調,即使註冊率低,仍聘請業界名師指導,所以學生畢業後很搶手。

一○五學年大學學士班註冊率低於六成以下的學校多達十七所,包含:高苑科大、康寧、大漢、和春、南亞、亞太創意學院、台灣觀光學院、台北海洋技術學院、遠東科大、元培醫事科大、明道、育達、台灣首府大、中洲科大、南榮科大、華夏科大、華梵。其中,南榮科大曾爆發前校長涉販售假學歷,重挫形象,學士班註冊率僅十八.七四%,十三個科系註冊率不到三成,是大學部註冊率最低的學校。

南榮校長王俊惠說,一○六學年度力拚新生註冊率六成以上,現已將十四個學系整合成十個學系、一個工程科技研究所,加強產學合作。另新設創客基地,也會往東南亞積極招生。

高教轉型求生…大學退場變小學

大專校院敗陣退場,未必不是轉機。轉型為私立崇華國民小學的高鳳數位內容學院、變身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的興國管理學院,都是例子。

興國也成功變身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首所退場的大專校院是位於屏東縣的高鳳數位內容學院,因學生數過少,學校財務亮紅燈,一○三年二月自行宣布退場。去年二月一貫道接手後,轉型為私立崇華國民小學,成為首件台灣大專校院退場後轉型的案例。

教育部表示,高鳳當初的土地是向台糖承租,租約簽五十年,大專停辦之後,由一貫道出面承接學校法人,改辦實驗小學,去年二月已核定。

崇華國小也是屏東第一所私立、雙語特色學校,屏東縣教育處今年度核准招收八十七人,一學期學費十二萬元,學生住宿舍,由專人照顧。近一年來,學校相當努力教學,希望做出特色,吸引更多人來就讀。

位於台南市的興國管理學院是另一個成功轉型的案例。興國一○三學年度註冊率僅十七.四三%,一○四年二月間,因師資不足遭教育部勒令停招,並要求學生轉學,原先師資也大多被資遣。

中信金控接手後,更名為中信金融管理學院,並重組為三個系,教育部同意復招,於一○四學年度起採獨立招生方式。由於結合實務,當年就做出口碑。一○五學年大學部及碩士班的註冊率,均達百分之百,且大學部錄取一五○學生中,有一四七名學生符合就讀國立大學資格。

全面停招的永達 轉型計畫仍需補件

至於因改善計畫書未通過教育部審議,一○三學年度被處分全面停招的屏東永達技術學院,校方分別提計畫轉型為社福、教育基金會,但都被教育部退回。去年再提出作為職訓教育中心的計畫,教育部原則同意,但要求財務計畫做得更健全,董事會還在研商中。若一○九年一月仍無法通過轉型,就可能面臨清算解散的命運。

永達原教職員向校方追討六千萬餘元薪資案,在一審及二審都判決敗訴,因法官認為校務會議時,教職員代表並未反對減薪,接受聘書及留任已默示同意。原本有五十一人提告,二審減為卅餘人,上訴最高法院的不到廿人,許多教職員都已經轉業或到他校教學。

高教怎麼救? 教部不能再和稀泥

台灣高教危機有多嚴重?數字會說話。

首先,大一新生人數逐年減少;一○五學年廿五萬人,一一七學年只剩十五萬六千多人,平均年減近七千人。學生少,學雜費就少,學校量入為出,就要減班減課,老師有失業危機,學生受教品質亦受影響,形成惡性循環。

其次,全台灣只有二千三百多萬人,大學校院卻多達一百五十七所,入學考試錄取率逾九成五,學測十八分也可以上大學,這些「高教奇蹟」,都在加速高教文憑貶值。

追究高教危機,民國八十五年接掌教育部長的吳京難辭其咎。他不僅積極廣設大學,並將大量技職校院升格為科技大學。大學總數在廿年內暴增一倍以上,教育資源遭稀釋,水平亦未提升,再加上完全忽略少子化的衝擊,導致各校都面臨招生不足的困擾,近五年招生缺額均高達四、五萬個。

學者早已對高教危機發出警告,但教育部的行動太保守。四年前才首次針對私立大學提出退場機制,三年前才肯公布大學的部分註冊率,今年也只公布各校的學制註冊率,而非全校的整體註冊率。這種緩步和稀泥的做法,讓家長和學生選校時無不提心弔膽,深怕一不小心就誤觸地雷成末代學生。

保守,無助大局,反而可能誤了轉型契機。蔡英文政府上任後,既砸錢又立法,關鍵時刻更要下重手,才可能化危機為轉機。

教育部今年設立了五十億元轉型退場基金,也制定了「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專法,目的都想合理調整我國大學數量,加速辦學不力的學校轉型或退場。

其次,教育部正在力推國立大學校院「公公併」政策,如清大和新竹教大合併,台灣每年九百多億的高教經費不算多,必須妥善規劃,用在刀口上,才能凸顯台灣高教競爭力。

在學校轉型退場之際,教育部應妥善安置現有的學生,維護學生受教權,並集中資源辦好高教,讓學生學有所用,重新擦亮文憑的價值與重量。

有態度,才有高度,現在是檢視教育部態度的關鍵時刻。

(自由時報)
--
亞太技術學院面臨停招 4月底提改善計畫

教育部技職司長楊玉惠今天證實,位於苗栗縣的亞太創意技術學院,必須於4月底前提出改善計畫,如果仍未通過,新學年可能停招。

少子女化使台灣大專面臨生存危機,高鳳數位內容學院、永達技術學院先後退場,另有多校在教育部輔導的名單之中,亞太技術學院也是其一。

楊玉惠表示,亞太技術學院過去已提出改善計畫,但未通過,今年度校方決定讓有多個系所停招,又新增多個系所。教育部要求校方在4月28日前提出改善計畫,預計5月上旬召開專案輔導會議,決定是否要同意計畫。

楊玉惠說,教育部審議重點在於新設系所的師資有沒有到位,保障教育品質。如果這次改善計畫仍未通過,106學年度就不能招生,舊有學生仍需照顧學習權益,如果要轉學,教育部也會協助安排。

楊玉惠表示,如果同意亞太技術學院招生,也會採取單招的方式,今年度亞太並未參與統測聯合分發。

亞太技術學院106學年度有17個系停招,目前仍有1000多名學生,105學年度大學部註冊率為46%。

(中央社)
--
大稻埕店租漲 老舖苦撐新店轉讓

富饒歷史特色的大稻埕,三年前湧入新興、文創店家後,形成新舊融合的特色街區,但房仲業者發現,近兩年租金漲幅超過兩成,尤其霞海城隍廟周邊「一直不便宜」,每坪月租三千至五千元不等,大一點店面租金十五萬元以上,逼近天母商圈金店面。不少新店家不堪負荷離開,傳統店家則備受調租壓力苦撐。

霞海城隍廟周邊巷弄 店租漲兩成

過去南北雜貨、布行林立迪化街,如今雜貨行旁有不少禮品店、餐飲店。旅遊業者、台北城市散步執行長邱翊指出,很多新創店家在此打拚,但有些店面三年易手三次,平均壽命不到一年,他曾向北市府反映是租金不斷上漲所致;「老街不能只依賴現代人美好想像、徒增文創店與咖啡店,卻忽略在地感受,無法掌握在地客群,就只能做觀光客生意。」

大稻埕旅遊資訊站創辦人呂大吉也說,這幾年大稻埕知名度「越炒越高」,很多店家都想進場,使得迪化街外小巷租金也漲,小巷內店面一、兩年前月租兩、三萬元,如今四、五萬元左右,翻漲一倍以上。迪化街南段熱鬧,大街上月租也從八至十萬元出頭,變成十五萬至二十萬元。

旅遊業者:老街不能徒增咖啡店

記者實際走訪迪化街,經營半年的天然食品店家表示,周邊十五坪店面月租每坪兩千元,面積較大的文創禮品店月租四萬三、每坪一千八百元;霞海城隍廟周邊,迪化街一段四十六、七十二巷等巷弄,比五分鐘車程外的四十六巷貴一倍以上。

永慶房屋重慶北路店陳彥傑證實,迪化街霞海城隍廟周邊,大街上雖然漲幅不大,但一直都不便宜,每坪落在三千到五千元不等,月租都在十五萬元以上;巷弄內早期多是倉庫或自住,以往平均兩萬元租下一層,這兩年漲幅兩成以上,若房東想租高一點,漲幅達三成也是無可避免。

記者查閱民間租屋網發現,天母商圈新光三越附近店面、天母東路金店面,月租每坪四千兩百多元,天母西路商鋪每坪五千元;大稻埕店鋪月租明顯已逼近天母商圈店面。

(自由時報)
--
鞋櫃算雜物 放公寓走廊就開罰

鞋櫃是不是雜物?桃園某社區大樓陳姓住戶把鞋櫃放在走廊,管委會要求移走仍置之不理,桃園市工務局人員以陳男堆雜物妨礙逃生,開出四萬元罰單。陳男不服,打行政官司抗罰,一審桃園地院認為「鞋櫃不是雜物」、也不妨礙通行,判決免罰,桃園市政府上訴,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認定「鞋櫃是雜物」,放走廊就該依法處罰,判陳男應繳納罰款定讞。

「影響逃生避難」 北高行罰4萬定讞

判決指出,桃園某社區大樓管委會多次公告要求住戶移除樓梯口和走廊上鞋櫃等雜物,本案陳姓住戶仍放置鞋櫃,管委會通報桃園市府處理,市府工務局遂在一○三年十一月廿六日發函陳姓住戶要求改善,但隔年一月廿六日,工務局派人到場查證,發現仍有鞋櫃,根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裁罰四萬元。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樓梯間和走廊不能堆放雜物,以免妨礙出入和逃生,違者可處四萬元以上、廿萬元以下罰鍰,可連續裁罰。

陳姓住戶表示,整件事是社區內兩家住戶的摩擦糾紛引起,導致所有住戶門口都不能放鞋櫃,甚至連放腳踏墊都不可以,管委會雖規定走廊通道間不能擺鞋櫃,但他母親認為,自家門口為何不能放鞋櫃?後來鞋櫃糾紛結束後,社區住戶又可以在門口放東西,管委會也不管。

市府認為,堆雜物違反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市府函請原告改善卻置之不理,只好裁罰。

一審時,桃園地院認為,鞋櫃不是雜物,陳姓住戶已把鞋子收納在鞋櫃內,鞋櫃也緊貼牆壁,不致妨礙逃生和出入,判決市府敗訴。市府上訴後,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改判住戶敗訴,認為法律已明文規定樓梯間不能放雜物,避免影響逃生避難,因此不管住戶在樓梯間堆放什麼東西,都是違法的;一審無視法律的強制規定,判決住戶免罰並不可取,改判市府勝訴確定。

http://img.ltn.com.tw/2017/new/apr/23/images/bigPic/600_30.jpg

(自由時報)
--
空品亮紅燈 環團:燃煤才是元凶

空氣污染問題難解,中南部地區空氣品質指標動不動就亮紅燈,行政院「空污防制政策」要透過淘汰烏賊車、電力業排放加嚴多管齊下求改善,不過才沒幾天,通過展延六輕許可證。環團及學者批評,治空污管制交通工具根本是逃避問題,真正的問題在燃煤、在區域污染。

管制交通工具 卻放任六輕

「千萬輛二行程機車不會廿四小時動,但燃煤電廠會。」「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解釋,在都市化程度高的地方,如台北市,管制交通工具確實是不錯的策略,中南部卻未必,策略一體適用只是拉低平均值,真正的問題在燃煤電廠。

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詹長權也持同樣看法,他以高雄大林電廠為例,過去幾年沒運作,附近PM2.5每立方公尺平均濃度馬上降十五至十八微克,顯然燃煤電廠就是元凶。政府只看交通工具,卻放任六輕燃煤許可證展延,空污防制策略中「禁煤」也隻字未提,心態可議。

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說,綠能需要時間,現階段雖然沒有禁煤,但已經採取減煤,就是不要讓核能再重啟。計畫中,包括電力業加嚴標準、鍋爐汰換,很多都跟中南部有關係,不足之處會持續去做。

蔡英文總統昨表示,行政院已經提出十四項具體措施向空污正式宣戰,她也期待,全民觀念要跟著改變。工廠要控制污染和耗能,農友不要任意燃燒農業廢棄物,民眾出門儘量搭大眾運輸工具,燒紙錢的傳統習俗也應與時俱進。

(自由時報)
--
守立院、顧銅像…警察還要保護我的蒜頭跟西瓜

蔡政府上台近一年,街頭抗爭、社會爭議事件不減反增,負責維安的警察,最近更難為。台北年金改革陳抗要「護立委」;台南八田與一銅像被斷頭,就要開始「護銅像」、「護古蹟」,再加上雲嘉南地區西瓜等農產採收,為防範宵小而啟動「護瓜」、「護蒜」等專案,警察勤務忙不完。

台北抗議多 兩個月超過400場

民進黨政府上台後,北市陳抗遊行次數不減反增,今年1、2月累計就超過四百場。

一名資深員警坦言,聚眾活動如遇到較爭議性的議題如「年金改革」、「婚姻平權」等,維安部署稍有閃失,就成眾矢之的,在議會、政論節目遭民代質詢、批評,或被社會大眾誤解;簡直是「做到流汗,嫌到流涎」。

以4月19日年金改革抗議活動為例,台北市警察局為避免「三二九遍地開花」行動的警民衝突再度上演,「請示警政署、台北市政府」後,在立法院、總統府、行政院等7個機關加強阻材設置,事後卻挨批「架設鐵拒馬和蛇籠是威權體制的象徵」、「立法院宛如監獄」,變成裡外不是人。

八田與一被斷頭 台南天天巡古蹟

八田與一銅像被砍頭,讓擁有許多古蹟的台南市繃緊神經。南市警方啟動「護銅像」、「護古蹟」勤務。

鹽水區就針對「八角樓」、「伏見宮貞愛親王御遺跡鹽水港御舍營所紀念碑」及「岸內糖廠」等日據時期建物增派警力、新增巡邏點。像八角樓1天就有4次巡邏勤務,岸內糖廠也新增巡邏點,1天最少巡1次。

護瓜者聯盟 防竊群組LINE不停

台南學甲區西瓜豐收,中盤價約每台斤15元,學甲警分局啟動護瓜勤務,3月成立「學甲警分局護瓜聯盟」LINE群組,讓瓜農與警方交流情資,互通訊息防竊。

雲林西瓜再過一星期也進入採收期,今年因雨水少、日夜溫差大,品質比去年好,每台斤賣15到20元,1顆大玉西瓜就約5百元。警察提前啟動護瓜專案,西螺分局豐榮派出所還出動吉普車,深夜巡邏時,打開車頂照明燈,方圓5公尺照得一清二楚。

漁蒜都要守 農家警休假也顧田

「一條龍膽石斑至少要養3年、大約20台斤才能賣。」60多歲的劉姓漁民說,養殖的龍膽石斑每斤約130元,農曆每月初一、十五是主要產期,每逢交貨期就要在養殖池邊搭蚊帳防小偷。

全國最主要的蒜頭產地在雲林,雲林縣四湖分駐所轄內有800公頃蒜頭田,巡一趟至少要一個半小時。警員廖振焜前幾天巡邏時,就發現許多蒜農裹著棉被睡在產業道路邊護蒜。

四湖分駐所副所長李建邦說,蒜頭產期快結束,接著就是西瓜產期,然後是花生,「護農」勤務接二連三,「雖然其他農作物還沒到收成期,但加減都要顧。」

雲林縣許多員警都是農家出身,自家還在種田。「明天蒜頭要採收,今晚要睡田間。」近兩年蒜頭價格一直飆高,警員白天保護他人財產,休假時的晚上就要顧自家,白天晚上、公私兩頭忙。

台北市的警察忙陳抗、中台灣的警察顧農漁、南台灣的警察顧銅像又守古蹟。讓人不禁要問,警察的正職、專業是什麼?

(聯合報)
--
老電線走火 小心燒了家還吃上官司

桃園近來發生多起電線走火引發祝融意外,檢警消指出,老舊房屋的電線可能因用久氧化,一旦發生電線走火,除釀災還可能吃上官司,建議民眾做線路健檢,花小錢保平安。

內政部統計,全台屋齡超過30年老屋逾384萬間,政府雖補助老屋健檢,但未補助老舊電路健檢。消防署統計,電線走火占火災總數三成以上,原因是國內55%以上的屋齡超過20年,桃園去年就有143件老屋電線走火案,潛藏危機不容忽視。

楊梅區一處32年透天厝頂樓加蓋鐵皮屋,胡姓屋主沒換過電線,半夜電線走火,火勢迅速延燒到鄰房,2名鄰居逃生不及命葬火窟,屋主被依公共危險罪起訴。一家近40年建築的機車行,凌晨失火,祖孫2人葬身火窟,後來鑑定是神明廳電線走火釀災。

桃園市消防局指出,最常發生火災的電器設備,有神明桌燈長期使用、浴室抽風馬達短路、電器插頭堆積過多灰塵。

為什麼老屋比較容易發生電線走火?消防局說,老屋的配線多半老舊,住久了可能漏水、壁癌,高溫高濕會造成電線氧化、外層絕緣體破損,另也有被老鼠啃咬露出銅線案例;加上家中電器用品不斷增加,電流超過負荷,或是無熔絲開關沒換過而故障,無法自動斷電。

電線用多久才算老舊?水電技師吳建成表示,使用超過10年就該健檢,如果要抽換電線,視住家大小,3萬到10萬元就能搞定。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23/1/3430377.jpg&x=0&y=0&sw=0&sh=0&sl=W&fw=400&exp=3600

(聯合報)
--
救護車不闖紅燈被家屬投訴 消防員萬念俱灰遞辭呈

救護車一定要闖紅燈嗎?新北市消防局第7救護大隊1名31歲的郭姓隊員2014年4月出勤跌倒救護任務時,載送1名年逾90歲的老婦人,未料對方事後卻投訴,救護車行進間沒有闖紅燈,家屬也認為不夠尊重病患,更誇張的是,當時擔任大隊長的林永東還要求郭員親自寫信到醫院向對方道歉,郭員無奈的說:「當不想迎合卻又改變不了環境,只能選擇離開!」據了解,郭員今年3月已提出辭呈。

據了解,當年老婦人跌倒受傷,幾天後叫了救護車,郭員到場後發現老婦頭部輕微腫脹,意識清楚,本應該送往附近醫院檢查,但家屬指定送到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以便下班後方便照料。郭員說,當時患者情況並不緊急,救護車沿途並未鳴笛、闖紅燈,僅開警示燈前往,沒想到事後卻被對方家屬投訴。

新北市消防局當年接護投訴後,經督察室調查,上級並未追究責任,沒想到當時的七大隊長林永東對此事震怒,要求郭員到醫院向家屬道歉同時附上道歉信,還大嗆郭員「不要跟我提法條!」還威脅郭員要道歉或處分二擇一。

據郭員透露,當年分隊長幫忙郭員到醫院向對方家屬解釋,林永東則將懲處報告送往局內,雖被長官擋了下來,但郭員數月後就從國光分隊調往中和分隊。郭員表示,「第一次覺得消防工作這麼沒有保障!」加上孩子剛出生,近日選擇辭職。新北市消防局對此事回應,當年經調查郭員程序皆合規定,最後並沒有懲處,但有與同仁討論如何精進與民眾溝通技巧。

(聯合報)
--
鼓掌通過不慰留楊泮池!台大預定明年1月產生新校長

台大今召開臨時校務會議,針對校長楊泮池不續任問題討論,楊泮池一開場即表示去意堅決,要求會議勿進行不續任投票,他離開會場後,在場會議代表以鼓掌通過該不續任請求,並將依照台大組織規程,在6月24日校務會議中選出遴選委員,預計明年1月將選出新任校長。

今日校務會議,原定將針對楊泮池提出不續任一事,進行投票決議,但楊泮池在會中提出聲明,表示堅持原本立場,並要求勿進行不續任投票,隨後交由副校長張慶瑞主持會議,提出將依照人事室及校內法規,啟動相關遴選作業,在場掀起一片掌聲,會議代表以鼓掌表示通過,確定對楊泮池不予慰留。

校方指出,台大遴選委員會組成包含教育部代表3人、學校代表9人、校友代表及社會代表人士9人,總共人數為21人。遴選委員將於6月24日校務會議中選出,遴選委員會成立後,將依規定推舉候選人,必須在校長職缺釋出後7個月內完成相關遴選程序。楊泮池確定不續任,原本任期至6月21日,依期推估,預計將在明年1月21日前產生新校長。

逼迫辭職聲浪不斷 楊泮池:太over

台大校長楊泮池涉及論文造假案,今天他再度重申不續任立場,6月屆滿即離開職務,不少會議代表認為教育部在召開校務會議前來函,要求校方啟動遴選校長程序,質疑是「逼宮」,楊泮池則回應外界非要他辭職,「太over(超過)」。

台大今上午召開校務會議,校長楊泮池重申不續任決定,回應論文造假案調查結果,會中有代表指出,教育部在會議召開前來函,要求校方啟動校長遴選,形同打壓,逼得楊泮池不得不走。

電機資訊學院教授吳瑞北則指出,教育部未經過此次校務會議決議,就在3月22日來函,要求台大應於現任校長屆滿10個月前或因故出缺2個月內,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根本是「將手伸進台大」,痛批處置相當不妥。

有學生代表質疑,教育部來文是否對校長造成壓力,一定要做出不續任的決定,教育部跳過校務會議,直接啟動遴選程序,他認為站在大學自治的立場上,教育部的做法相當令人非議。

「台大人、台大事,自己管。」校務會議代表、台大教授洪泰雄說,未來募款、所有事情都要持續推動,教育部已經看衰台大,大家更要凝聚力量,讓台大的明天更好,現在大家在同一條船上,學校要運作一定要有掌舵手。更直言「校長你不能走,你是我們選出來的,就算被打趴也要站起來」。

楊泮池回應,他已經宣布不續任,如外面要繼續打,非要他辭職不可,他認為「太over(超過)」,會後他也受訪表示,批評的人有他的立場和目的,但辭職是最不負責任的行為,將會做到6月21日屆滿離開。

中研院研究員阮麗蓉表示,教部不得把手伸入,那是因為台大自己沒做到利益迴避,她認為大學自主是對大學最高的要求,台大是由納稅人支持的,因此應該受到公眾的評判。

「台大讓人無法相信能做到大學自主!」她指出,台大的懲處遠低於教育部的懲處,對台大來說是很大的羞辱。像是郭明良教授台大認定停權5年,教育部是10年;台大醫院副院長林明燦涉及兩篇造假論文掛名第一作者,台大認定兩年不得再申請計畫,教育部則認定為8年不得申請計畫。

阮麗蓉指出,下一任遴選應更公平公開透明,候選人基於保護原則,但遴選委員會應該公布名單。未來是否真能選出優秀的台大校長,她個人表示非常擔憂。

(聯合報)
--
楊泮池走定了 台大將啟動新校長遴選

台大今天召開臨時校務會議討論校長楊泮池是否續任,楊泮池在會議一開始發表聲明重申不續任,要求校務會議不必表決,楊發言完後離席。據了解,台大將啟動校長遴選程序,這代表楊泮池在今年6月任期屆滿後離職,已成定局。

台大校長楊泮池去年被指涉及論文造假案,經教育部調查認定雖未違學術倫理,但有督導不周之責,影響學術甚鉅,扣除台大補助經費5400萬元。今年3月校務會議中,楊泮池首度發表不續任聲明,他上午在校務會議主動要求不必投票,重申不續任,盼減緩外界對台大的攻擊與傷害。

台大上午召開臨時校務會議,討論楊泮池不續任一事,有退休教授在會前抗議,認為楊泮池只提供細胞株就能掛名論文,根本「敗壞學風」,並質疑楊泮池球員兼裁判,於論文案審查期間不迴避,仍在行政職務,要求楊泮池立即請辭下台。

對於該案造成台大和台灣學術界重大影響,楊泮池上午表示深感抱歉,並重申不續任的決定,他在聲明中說:「為不讓台大因為學術倫理案繼續受到誤解和攻擊,也為了台灣學術界的和諧,本任期屆滿後,我不再續任校長一職。」他要求會議別對續任一事投票,表示未來的兩個月,他會協助校務交接,希望在代理校長的領導下,讓台大繼續成為台灣重要的大學,扮演好高等教育火車頭的角色。

對於楊去意堅決,有部分教師表達慰留,教務處主任洪泰雄表示:「校長你沒資格走,你是我們選出來的,就算被打趴也要再站起來」,並一度請求要求變更議程,進行續任的投票表決,但得不到現場其他人回應,大部分代表決定尊重楊校長的個人意願。

電機資訊學院教授吳瑞北指出,教育部未經過此次校務會議決議,就在3月22日來函,要求台大應於現任校長因故出缺兩個月內組成遴選委員會,根本是「將手伸進台大」,痛批處置相當不妥。對此教育部表示,是在3月得知楊泮池不續任意願後,才依照大學法第9條規定發出函文。

楊泮池聲明:希望離開後 能在最短時間重振台大

台大校長楊泮池今在台大臨時校務會議上發表個人聲明,強調經教育部及科技部調查結果,他均無違反學術倫理,但因秉持給年輕人機會,才在勘誤時發生督導不周的錯誤。他重申不續任決定,希望離開後,能在最短時間重振台大,盼望校友及民間、政府各方能夠繼續支持、挹注資源。

楊泮池在聲明中指出,3月18日舉行的第一次校務會議中,他就已說今年6月本屆校長任期屆滿後不續任。當時校務會議決議,將於今天召開臨時會議,來因應相關問題。他說,在學術倫理案的這一段期間,很多校內師生與校友對他表達支持的聲音,讓他感受到了信任及溫暖。

他表示:「為了不讓台大因為學術倫理案繼續受到誤解和攻擊,也為了台灣學術界的和諧,本任期屆滿後,我不再續任校長一職。」他指出,除了台大特別委員會的調查與教評會的審議結果,教育部和科技部的調查報告也都認定他沒違反學術倫理。

他指出,Cancer Cell(2006)論文是在勘誤被期刊接受後,他才接到通訊作者郭明良教授的通知。當時認定是負責實驗操作的第一作者蘇振良博士做事不嚴謹所致,但當時蘇已離開台大,他以為這只是單一事件。「身為教育從事人員,很難因為年輕人第一次犯了錯誤且認錯,就使用嚴厲的手段來追查和懲罰。我們在台大對待初次犯錯的學生,多會秉持教育的精神,讓學生知錯給予改過的機會。」

「台大最需要的,是在最短時間內,恢復慣有的運作模式。」楊泮池指出,希望台大未來在教學上、研究上、制度改革上、產學合作上尋求突破,開創新局,繼續籌募資源,在學術倫理上,力求反省與改進,建立機制,防範違反學術倫理的事再度發生。

(聯合晚報)
--
酒駕女撞飛交警害截肢 重判3年2月

女子陳以恩去年7月,酒後駕車在台65線高架道路,撞擊執勤中的警員陳昭宏,導致陳警雙腿粉碎性骨折、右小腿截肢。新北地院審理,依酒駕致人重傷罪重判3年2月,可上訴。

判決指出,32歲的陳以恩在2014年間就曾酒駕,有被吊銷駕照紀錄、並獲桃園地檢署緩起訴,卻再度酒駕造成警員重傷,事後也未達成和解,因此,依酒駕致人重傷罪判3年2月,民事求償則另移由民事庭審理。

陳女年7月16日,在台北市吉林路友人住處喝酒聊天後,清晨6時許,無照駕駛要返回桃園住處。

當天上午,陳以恩行經台65線高架道路,當時,新北市政府蘆洲警分局交通隊警員陳昭宏,正在執行閣揆林全交通管制勤務,人在高架橋上擺放交通錐。

判決書指出,陳女因酒駕注意力降低,未注意交通分隊指揮減速,並變換到內側車道,高速衝撞前方正在工作的陳昭宏,令對方被夾在兩車中間。

陳昭宏雖經歷多次手術,保住性命,但右小腿仍遭截肢,左膝、左踝也因骨折、肌鍵斷裂而嚴重影響活動能力,醫院也認為,未來完全痊癒的可能性極低。

法院開庭時,陳警說,無法再執行外勤工作,導致妻子要負起家庭經濟重擔,往後醫療花費,更是沉重負擔,要求法院判處陳女重刑。

陳女雖當庭認罪,坦承犯行,一再抱歉,但也坦承自己「一喝酒就會出事」,希望法院易科罰金,「願意用一輩子來分期賠償」。

法院安排3次調解,離婚、育有兩小孩又無業的陳女,拿不出任何錢。

新北地院判決認為,陳女不僅藐視法律,更漠視用路人生命、身體安全,也未和解,更認為,肇事時就已被警方查覺是肇事者,並非自首,因此重判她有期徒刑3年2月,本案可上訴。另,被害者求償新台幣1000多萬元,合議庭裁定移由民事庭審理。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中央社)
--
法官不判死 理由千奇百怪

犯下八里雙屍命案的謝依涵,因羈押時「信仰耶穌、讀聖經」,法官認為她「可教化」判免死定讞;另曾義城不滿遭詐賭連害2命,也因「抄寫佛經、捐錢建廟」輕判25年。民眾批評台灣法官不想判死,想盡各種方法發揮創意,已成另類「台灣奇蹟」!

細數近2年來的矚目死刑案件,只有犯下捷運瘋狂殺人案的鄭捷,以及刺死前妻、擄走6歲長女燒炭死亡的男子李宏基2人被判死刑定讞外,絕大多數的死刑上訴案件,最高法院均一再發回更審。

三度判死 謝依涵逃死刑

由於二審法官不願讓死刑案件反覆遭最高法院「打掉重來」,只好選擇妥協,設法找理由幫冷血殺人的凶手求生,改判無期徒刑後,再上訴最高法院,最高法院不僅免開庭「生死辯」,也可火速駁回、判免死定讞,謝依涵就是最明顯例子。

謝依涵曾三度被判處死刑,經最高法院二度撤銷發回,高院更二審認為謝女信教且讀聖經,她再犯可能低且有教化可能,改判無期徒刑,上訴最高法院僅3個月,最高法院火速駁回,讓她逃過死刑確定。

廢死聯盟執行長林欣怡在得知謝女免死確定後,曾接受媒體訪問說,希望謝依涵接下來能證明法官的判決沒錯,同時也要社會能好好思考,「最嚴厲的刑罰,不一定就是死刑」。

無獨有偶,曾義城因懷疑被王姓男子詐賭,他上門尋仇把王男及其室友殺死,今年2月高院更一審考量他在押期間抄寫佛經、捐款建廟,把功德迴向給死者,輕判他25年;已婚富商黃建河殺死曾姓小三,也因犯後抄佛經懺悔,獲輕判15年8月。

抄經懺悔 殺人犯獲輕判

另陳祐豎找人假扮刑警,擄走毒販凌虐致死再以水泥封桶棄屍,最高法院考量陳曾救了獄友一命,獲頒獎狀,判他無期徒刑確定。

還有許多離譜的免死理由,例如孽女蔡京京與丈夫曾智忠聯手弒母,最高法院認定曾男就讀大學時操行良好,且與蔡女的犯行不是人權兩公約「最嚴重的罪行」,將2人判處無期徒刑確定。

甚至就連被告「是個孝子」、「在校課業良好」、「會抄經書給法官」、「犯行凶殘程度比不上菲律賓武裝分子蘇祿軍」等,也都成為法官不判死的理由。為了不判死,判決理由千奇百怪,民眾不禁質疑標準何在?

可教化成保命符 顏大和要最高院踹共

近年法院動輒以殺人犯「可教化」不判死,「可教化」竟成保命護身符?不但社會難以接受,也讓檢察總長顏大和看不下去,日前藉由王鴻偉殺人案提起非常上訴,要求最高法院「踹共」,對於「可教化」的適用原則以及量刑標準,作出法律統一解釋,讓各級法院及檢察官有所遵循。

最高檢上月就王鴻偉案提起非常上訴,引發批評聲浪。顏大和昨澄清,王案提非常上訴目的是為釐清「有教化可能性」法律爭議,要求最高法院應界定「教化可能性之有無」,是否為判死刑、無期徒刑的分界標準?法院應如何認定被告「教化可能性」?標準何在?

顏大和說,「有教化可能性」並非是刑法57條規定的10項法官科刑輕重標準,但近年有多起社會大眾均認應判死刑之案件,最高法院常以未調查「有無教化可能」發回二審,隨即改判無期徒刑。

他強調,「可教化」讓法官「不判死就奉為圭臬,想判死就置若罔聞」,造成法律爭議,不但影響法的安定性、人民對司法的信賴,也影響檢察官求處死刑標準,有必要以個案提起非常上訴釐清爭議。

據悉,顏大和想就「可教化」爭議提非常上訴,已有一段時日,但是苦無個案,最高檢上月收到王鴻偉的律師遞狀聲請,認為可藉王案凸顯最高法院動輒以「有無教化可能性」發回理由的荒謬。

再加上王被判死確定,提非常上訴未違最高法院刑事庭會議「聲請非常上訴,不得為不利被告」決議,決定以王判死未審酌「可教化」理由,「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要求最高法院說清楚講明白。

最高檢調查,王鴻偉2009年5月判死定讞,在王案之前,最高法院審理黃朝輝殺人案4案,均考量被告「有教化可能」判無期徒刑;在王案之後,最高法院對蔡京京、謝依涵9件殺人案,也以「應再調查被告是否有教化可能性」理由發回。

唯獨王鴻偉從未調查有無「教化可能性」即判死確定,最高檢認判決已違反死刑判決之正當法律程序原則及法律適用之平等原則,提起非常上訴。

教化可能 鑑定人說了算?

近來多件殺人案,都因被認定有教化可能,從死刑、無期徒刑改判較輕刑度,中華人權協會名譽理事長許文彬直言,教化可能性不是量刑審酌的法定事項,在法、理、情上都站不住腳,他認為這是刑法廢除「連續犯」後,造成詐欺、性侵等罪,有時竟比涉及人命的殺人罪判得更重的原因。

許文彬說,近來法院對一些窮凶極惡的殺人犯,往往只要經鑑定「有教化可能」,就會作為免死或改判有期徒刑的主要依據,但所謂有教化可能,只是一種不確定的概念,指的是未來的教化結果,根本不是刑法57條量刑審酌依據,法院這樣判,很難令人信服。

他說,特別是有無教化可能,等同就是鑑定人說了算,無異是少數幾位鑑定人扮演法官的角色,只要鑑定人說有教化可能,被告就會被法官判免死,或輕判有期徒刑,在不願當壞人心態下,自然容易做出有教化可能的鑑定結果。

許認為,2005年立法院三讀廢除刑法連續犯,刑罰出現輕重失衡。原本連續犯可加重一半刑度,改成一罪一罰後,有些罪如性侵、詐欺,合併後可執行30年徒刑,反倒比殺人罪判刑20、25年還要重,這使修法意旨蕩然無存,並不合理,也損及司法威信。

被害人家屬:對司法無奈、失望

「法官這樣判,我們家屬也莫法度啊!」對於法官屢以「可教化」判殺人犯免死一事,女兒遭惡狼許川性侵並殺害的被害人父親直言「無奈,很失望」,言談間滿是心酸。

許川被控性侵同居人女兒長達5年、517次,不滿少女提告,以鋼絲勒死她滅口,還製造自殺假象;卻因士檢疏忽,致許性侵部分獲判無罪,只被依殺人罪判無期徒刑確定。

少女生父對判決失望,強調無法接受,說許川根本沒有悔意,「這種人難道不該判死嗎?」許獲免死定讞2年來,他每次憶及過往,內心總是痛。

蔡姓男子的妻子產後想找工作貼補家用,依求才廣告前往面試,竟遭陳昆明誘殺,但8年內連奪3命的殺人凶手陳昆明,最後獲判決免死。當年判決出爐時,蔡難以接受,指老婆為了家計兼差找工作,竟被陳亂棒打得不成人形,死狀悽慘,「這樣的司法判決公平嗎?」目前獨自扶養幼子的他,對於記者再度採訪,只是感謝還有人記得被害家屬,對司法不判死也只是無奈。

2歲男童王昊慘遭母親同居人劉金龍灌毒、凌虐致死,法院最後只依傷害致死等罪判劉徒刑30年,檢察總長一度提非常上訴。

王昊姑姑、「兒童權益促進協會」理事長王薇君無法接受虐童凶手竟可逃過死刑。她說,顯然凶手在法庭聲淚俱下看似「懺悔」的表現,對法官產生了效果,她很遺憾司法人就是感受不到被害人死亡前的恐懼和哭喊,請問誰可以讓被害人免死?

(中國時報)
--
全英語學程 公私校冷熱兩極

為招收國際生,愈來愈多大學開設全英語學位學程,教育部統計,104學年,全國157所大學中,開設全英語學位學程超過10班的有6校,其中僅台科大及清大是公校,另外4所銘傳、亞洲、淡江及南台科大均是私校;台大則只開了2班。

公立大學老師多抗拒

專家表示,英語授課的備課時間是中文授課3倍以上,公立大學因老師反抗力道很強,政大去年就發生老師抗議英語授課事件,導致無法開太多全英語學位學程;反倒是許多私校非常積極,開班數量超過多數頂尖大學。

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大學開設全英語學位學程招收國際生成趨勢。國內157所大學中,有54校開了229班全英語學位學程,招收8903個學生,其中本國生4587人、國際生4316人。台科大開37班全英語學位學程居第1名,第2至6名分別是銘傳14班、清大12班、亞洲11班、淡江及南台科大各10班。

開設全英語學位學程,公校幾乎都集中在碩博士班,但私校則從學士班開始。例如銘傳開14班全英語學位學程,其中9班是學士班、5班是碩士班;台大僅開2班,1班是碩士班、另1班是博士班。

私校衝高國際學生數

對於大學開設全英語學位學程,教育部次長姚立德表示「樂觀其成」,不過原先每年編列4000萬元補助大學開班的經費,卻在明年取消。他說,教育部自明年起將推動「高教深耕計畫」,大學可將國際化列為發展特色,向教育部爭取更大筆經費,招更多國際生、開更多英語學程及營造更國際化學習環境。

為何公校開全英語學位學程的意願不如私校?世新大學英語系榮譽教授李振清說,對本國籍老師來說,英語授課很辛苦,許多公校老師抗拒,學校也無可奈何;至於私校,面對少子化,必須多招國際生,就要用更高待遇,例如1.5倍要求老師英語授課。

有助未來職涯發展

台科大材料所全英語學位學程碩一生劉聿康說,班上有來自印度、印尼、日本及衣索比亞的學生,不管在課堂或實驗室,同學間幾乎都使用英語,對他未來職涯發展應有幫助。

亞大國際財經管理全英語學位學程大三生連盈瑞分享說,自己的英文原本只有中下程度,但她知道英文很重要,選擇了全英語授課的班級挑戰自我,3年下來英文聽和說的能力在無形間進步許多,而這樣的優勢,讓她未來有機會在海外職場工作。

學生不買帳 「中文學習有效率」

相較私立大學,公立大學推動全英語授課課程困難重重,不但老師反彈,學生也不買帳。台大教務長郭鴻基說,學生認為用中文學習更有效率,且部分系所也不適合用英語授課,像是中文系等;台科大校長廖慶榮也認為,大學部只需維持一定比例的英語課程就好,才不會衝擊到本國的語言和文化。

郭鴻基說,台大的老師多數都是留美回國,因此開設英語課程沒有問題,但主要是學生認為,專業課程用中文學習更有效率,「為何一定要用英文?」英文能力他們自己會加強。此外,有些系所也不適合英語授課,像是中文系,國際生既然選擇了這些科系,目的就是要學習中文,開英文課反而沒意義。

台科大是推動英語授課較為成功的公立大學,校長廖慶榮說,因為老師們迫切需要優秀外籍的研究人才,主動到東南亞、非洲等地區招生,並用英語授課,校方的行政力量幾乎沒有介入。

但廖慶榮認為,研究所可以全部英語授課,但大學部只需維持一定比例就好,像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語和法語分校,就堅持大學部不可開設英語課程,才能保存自己的母語。

亞洲大學國際學院院長陳英輝則說,私校與公校不同,私校是董事會治校,政策是由上而下推動,因此老師和學生的配合度較高,但校方不能只要求老師用英語授課,卻不提供幫助,像亞大每年選送多名老師到澳洲的語文中心培訓,以提升老師的英語教學能力。

銘傳大學副校長王金龍也坦言,用母語授課比較容易,因此對於願意用英語授課的老師,學校應該給予更多的鼓勵,譬如說讓老師教2節抵中文3節課程的時數等,更重要的是,當老師在教學現場遇到問題時,學校也要合力解決,一起營造出好的國際化學習環境。

(中國時報)
--
去年歸化國籍 越配最多近7成

內政部昨天公布最新統計,去年歸化取得中華民國國籍者有3252人,以女性為主,歸化原因又以「為國人配偶」最多,歸化前原屬國籍以越南籍人數居冠,占整體的68.5%。

依現行規定,歸化中華民國國籍者,須「每年合計有183日以上合法居留之事實繼續3年以上」,歸化者又以外國人或無國籍人與中華民國國民結婚為大宗。

內政部表示,近年為杜絕「假結婚」風氣,已持續加強外配境外訪談,以至於外配聯姻對數逐漸減少,歸化我國籍人數從2008年1萬3230人的高峰遞減,外籍配偶占歸化人數比率亦由96年的98.48%高峰,逐年下滑至去年的90.74%。

內政部統計,2016年歸化取得中華民國國籍總計3252人,較2015年減少360人,減少10%。歸化原因以「為國人配偶」的2951人、占90.74%最多;自願申請歸化者218人占6.70%次之;未成年人之父母或養父母現為國人者64人,占1.97%居第3。

如進一步分析歸化者原國籍,以越南籍2146人占65.99%最多,其餘依序為印尼籍382人、泰國籍284人、菲律賓籍275人、馬來西亞籍34人、緬甸籍20人、柬埔寨籍6人、新加坡籍1人,合計東南亞國家有3148人占96.80%,主要都是外配聯姻。

另,去年喪失我國國籍者計623人(其中女性333人、男性290人),較前年減少136人,減少17.9%。喪失原因以自願喪失者占94.7%最多,而加入他國國籍者以韓國籍占34.3%最多、日本籍占23.3%次之、新加坡籍占18.1%居第3。

(中國時報)

政經

月退俸黨職併公職 381人還在領

延續近半個世紀的「黨職併公職」問題,預計在週二的立法院院會進行處理。根據銓敘部、教育部清查,現有三八一位退休人員併計黨職年資;而在扁政府任內的清查結果,因採計黨職年資而溢領的金額,就高達三.二億元。

違背憲法平等原則 延續近半個世紀

據銓敘部報告,考試院最早在一九六九年將「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及「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的專任年資,採計為公職年資,一九七○年擴及世盟、亞盟、革命實踐研究院;一九七一年更發布「中華民國民眾服務總社專職人員暨公務人員年資互相採計要點」,納入「黨職併公職」最大宗的民眾服務總社(即國民黨),一九八三年再納三民主義大同盟。

由於監察院一九八五年的調查報告直指,「採計要點」違背憲法的平等原則,要求修正。考試院才在一九八七年的十二月三日決議廢止「採計要點」,同時終止併計黨職年資,但之前已轉任公務人員者,仍予以併計。

直到首度政黨輪替後,扁政府全面清查黨國不分的現象,並在二○○五年底提出「黨職年資併計公職退休年資第一階段調查報告」;考試院才於二○○六年四月廿日的院會決議,全面廢止採計社團年資,但沒對已退休者重新核算年資。

依行政院二○○七年的清查,共有五八一人採計黨職年資,支領超過三.二億元退休金。

按銓敘部與教育部截至去年十月的統計,目前仍有三八一人併計黨職年資,其中政務人員有十一人、公務人員一九五人、教育人員一七五人。其中最大宗的來自民眾服務總社,共有二七一人,超過七成;次為救國團的六十人,佔約一成五。

所採計的年資多為一年到五年,共二○三人;次為五年到十年,共一○九人;但超過十年的也有四十八人。已亡故的領取者共有一八八人,其中有六十人由遺族改領月撫慰金。

扁政府在二○○五年底的報告指出,前台中市長胡志強共併計十年的民眾服務總社年資;前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併計九年半的年資,除一年多來自民眾服務總社,餘皆救國團年資;前法務部長蕭天讚併計七年五個月的民眾服務總社年資、前國民黨主席連戰、前司法院長施啟揚皆併計三年八個月的民眾服務總社年資、前國民黨主席吳伯雄亦併計二年一個月的民眾服務總社年資。

立委點名胡志強 將溢領五千四百萬

民進黨立委李俊俋曾公開點名,前考試院長關中併計的黨職年資超過十年。民進黨立委陳其邁還以平均餘命估算,胡志強因併計的黨職年資,終身將溢領五千四百餘萬元。民進黨立委段宜康則質疑,胡志強在民眾服務總社任職的十年之間,都在英國留學,難道是去擔任職業學生?

http://img.ltn.com.tw/2017/new/apr/23/images/bigPic/600_129.jpg

黨職併公職修法後 溢領者須繳還

立法院院會預定在週二審議「公職人員年資併社團專職人員年資計發退離給與處理條例草案」。若完成三讀,三八一位併計黨職年資的退休人員,將重計月退俸;以往溢領的部分,則可向國民黨、救國團等社團要求返還,至於胡志強、連戰等曾任政務人員,更能直接向本人追討。

週二若完成三讀 將重計月退俸

民進黨團早在第六屆任內的二○○七年提出「公教人員退職退休給與併計黨務人員年資處理條例草案」,準備全面處理黨職併公職。但因未在國會取得過半席次,草案僅止於付委,無法進一步實質審查。

民進黨在本屆取得過半國會席次後,立法院司法及法政委員會去年十二月廿二日通過民進黨團版「公職人員年資併社團專職人員年資計發退離給與處理條例草案」。當時國民黨團希望能在行政院提出年金改革方案後再一併討論。但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強調,這是轉型正義,堅持完成審查。

司委會最後審查通過草案,規定年資併計人員,應在扣除黨職年資後,重新核算退職給與;若重算結果低於二.五萬元者,能續領二.五萬元;但現領總額已低於二.五萬元者,不再重新核算。

而歷年累計溢領之金額,核發機關應於一年內要求所屬社團(民眾服務總社、救國團)返還;不過政務人員的部分,亦可直接向領受人要求。若是拒絕返還,即可進行追繳。已身故者,包括改由遺族領取撫慰金者,均非溢領返還、重新核算之範圍。

由於民進黨團已敲定在本次院會處理,當時擔任司委會主席的尤美女早在十三日先行邀集協商;銓敘部建議將樓地板改定於三萬一二六○元,不過在場的民進黨立委均強調,這是本來就不該領的,不應與年改方案混為一談。

柯建銘指出,立法院長蘇嘉全已邀集於明日進行協商,無論朝野有無共識,週二就會交付表決。國民黨團總召廖國棟表示,除了有黨職併公職,也有公職併黨職,這是歷史因素應按個案處理。像民進黨如此一刀切之做法,是不公平的,他們將據理力爭,盼能達成共識。

(自由時報)

國際

地球日大遊行 全球挺科學

受到美國總統川普大幅刪減科學研究經費,及其政治凌駕科學事實的決策傾向刺激,美國科學家與其支持者在二十二日「世界地球日」發動史無前例的「遊行挺科學」(March for Science)抗議活動。從澳洲到巴西等全球各國逾六百座城市同日也響應該活動,為科學挺身而走。

川普稱氣候變遷是騙局,他的政府正考慮撤出旨在縮減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巴黎協議」,此外,川普提出的二○一八年預算案中,包括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美國航太總署、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等政府科學部門的支出遭大幅刪減,而環保署預算更是大砍三十一%,凡此種種將成為華盛頓「遊行挺科學」的重頭戲。

美國科學促進會執行長霍特指出:「有些科學家領悟到,是站出來呼喊的時候了。我不能說基本上是衝著川普而來,但是毫無疑義的,近幾個月來,有各種事令人憂心。」主辦單位也強調,該活動不是為了反川普或其他任何政治人物,不過承認川普確實「催化」該活動。

川普提名奧克拉荷馬州檢察長普魯特接掌環保署激怒大批環保人士,上月他說二氧化碳不是造成氣候暖化的主因,此立論與科學界的共識大相逕庭,科學家與記者獨立組織「氣候中心」(Climate Central)執行長韓勒說:「目睹以事實為根據的想法遭到攻擊,科學家無不激昂起來!」將參加華府場遊行的貴賓包括有「科學哥」之稱的電視名人奈伊(Bill Nye)、前白宮科技助理史密斯,以及使密州弗林特鎮鉛水案曝光的小兒科醫師韓娜—亞蒂紗等人。除華盛頓外,包括加州舊金山與阿拉斯加小鎮迪林厄姆等美國大小城市也將同步舉行該遊行。

在美國之外,澳洲、巴西、加拿大、許多歐洲國家、日本、墨西哥、尼泊爾、奈及利亞與南韓等國各城市也將共襄盛舉。

在澳洲當前的保守派政府執政下,政治凌駕科學的憂心也逐漸增強,「遊行挺科學」活動也在墨爾本、布里斯班、伯斯與阿德雷德出現。

(自由時報)
--
捍衛科學 全球600城市大遊行

從美國華盛頓國家紀念碑,到德國布蘭登堡門,甚至格陵蘭等,數以千計科學家、工程師、教師、學生及爭取研究權利的人,選擇22日「地球日」當天,在全球600多個城市的集會,要求在沒有政治干預下的科學自由。

許多科學家從公眾立場看問題,擔心政客及公眾否定現有的科學研究成果,例如否認氣候改變,以及否定注射疫苗更安全。有人在遊行中舉著標語「讓科學再度偉大」,明顯是衝著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讓美國再度偉大」而來。

在華府集會的科學家裡,其中一個就是賓州大學氣候專家曼恩,他以經常與政客對抗而聞名。他表示,其實科學家不會選擇以集會遊行作為戰場,但現在卻到了非挺身而出不可的地步。

在洛杉磯地球日集會,年僅26歲的民主黨數碼媒體總監利沙文說,政府官員及國會議員輕視科學及知識,因此有必要做出文化改變。

在芝加哥,一位植物科學家說,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日常的生活需要多少科學研究來支持,每一項藥物研究的突破,以至衣、食、住、行……都與科學有關,如果沒錢資助研究,這個世界不知會變得怎樣。

(聯合晚報)
--
政治攻擊科學事實 科學家怒了走上街頭

全球數以千計科學家和他們的支持者今天將走上街頭,抗議政治攻擊事實和證據。

除了華府外,全球超過600個城市也計畫發起同步遊行。主辦單位表示,這場首次舉行、「為科學而走」的活動是要呼籲重視生活中各個面向的科學。

主辦單位在官網上發表聲明說:「這場遊行引發關於科學家是否該涉入政治的熱烈討論。」

聲明說:「面對懷疑科學共識及限制科學探險這個令人憂心的趨勢,我們可能想問,我們負擔得起不出面辯護的後果嗎?」

分子和細胞生物學家柯瑪羅夫(Lydia Villa-Komaroff)表示,主辦單位說這項遊行沒有黨派色彩,也非針對美國總統川普或任何政治人物和政黨,但川普政府絕對「催化了」這項行動。

(中央社)
--
科學大遊行 抗議政客歪曲事實

4月22日是「地球日」,美國各大城市以及全球其他近600城市數以萬計的科學家和支持科學的人當天走上街頭,響應「科學大遊行」活動,抗議政治人物歪曲科學事實和證據。

從美國華盛頓國家紀念碑到德國的勃蘭登堡城門,甚至格陵蘭等地的科學家、學生以及爭取研究權利的人,都藉著這一天舉行集會,其中一個全球性的訴求就是在沒有政治干預下的科學自由、為未來的研究突破取得適當的資助等。

參加在華府集會的科學家裡,其中一個就是賓州大學的氣候專家曼恩(Michael Mann),他表示,其實他們不會選擇以此作為戰場,但現在卻到了非挺身而出的地步。

他說,與其他科學家一樣,其實他最想的是躲在實驗室裡,然而驅使他出來的,是一些政府官員,包括川普總統否認有關全球氣溫正在上升的研究結果。

川普在科學家們遊行開始後也發表「地球日」聲明,指出「嚴肅的科學並非依賴思想意識形態,而是在於專心致志的精神以及有益的辯論」,他也矢言政府會保護美國美麗的自然風貌。

47年前參與組織第一次「地球日」集會的海斯(Denis Hayes)表示,從他看到講台上的發言者以至白宮外街道的群眾,使他想到當年集會的情景,實在令人激動。

在洛杉磯上集會,年僅26歲的民主黨數碼媒體總監利沙文(Danny Leserman)指出,政府官員及國會議員不重科學、輕視知識,因此有必要作出文化改變。

在芝加哥,一位植物科學家說,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日常的生活需要多少科學研究來支持,每一項藥物研究的突破,以至衣、食、住、行都與科學有關,如果沒錢資助研究,這個世界會不知變得怎樣。

對於藉著「地球日」的集會有否政治目的?身為物理學家的民主黨籍前新澤西州國會眾議員霍特(Rush Holt),目前是「美國先進科學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負責人。他說,儘管集會聲稱是無黨派,然而早在1月20日川普就職總統後就開始蘊釀。

(世界日報)
--
神學士突襲軍事基地 阿富汗逾150死

阿富汗北部省份巴克省(Balkh)首府馬薩里沙利夫(Mazar-i-Sharif)的一處軍事基地,廿一日遭阿富汗神學士組織襲擊,造成至少一百五十名軍人喪生、數十人受傷,寫下阿國軍事基地遇襲死傷人數最高紀錄,阿國總統賈尼已宣佈廿三日全國哀悼一天。

遇襲基地是阿富汗陸軍第二○九軍團的總部,該軍團負責阿富汗北部維安。十名神學士民兵穿著軍裝駕駛兩輛軍用卡車潛入基地,卡車上並安裝有機槍。他們通過七道檢查哨進入基地內部後,隨即以步槍、火箭彈任意掃射攻擊,之後並進入餐廳與清真寺,當中兩名襲擊者在清真寺內引爆自殺炸彈,造成慘重傷亡,其他人則向剛結束禱告及用餐中的士兵開火。法新社報導,襲擊行動持續數小時,攻擊者最後均遭擊斃。

阿富汗國防部廿二日表示,這起攻擊造成超過一百名士兵死亡。法新社則說至少有一百五十死、數十傷。路透稱死亡人數達一百四十人,且可能更高。美聯社引用軍方與省政府消息來源報導,有一百三十人死亡、八十人受傷。當地官員透露,許多喪生的士兵只是來參與訓練的新兵。紐約時報引述該省一名議員的話指出,士兵大多於清真寺中遇襲身亡,有些則在餐廳喪生,「現在連棺材都不夠用」。

神學士發言人穆賈希德(Zabihullah Mujahid )廿二日宣稱,這起攻擊是為報復近來多名神學士領袖遭到殺害,襲擊至少殺掉五百名政府軍人,包括多位高階軍官。穆賈希德還說,該襲擊由四名長期潛伏該基地的神學士支持者所策劃。

路透報導,該起事件可能創下阿國軍事基地遇襲最高的傷亡人數。阿富汗總統賈尼廿二日親赴該基地視察並慰問傷者,他嚴厲譴責攻擊案,指攻擊者是「異教徒」,並宣佈廿三日全國哀悼一天。

西方國家支持的阿富汗政府,正與神學士等軍事力量陷入延長戰線。美國在阿富汗派駐約八千四百名兵力,另有五千名士兵由北約盟國部署,成為阿富汗政府對抗神學士及其他伊斯蘭激進組織的主要軍事力量。二○一六年阿富汗境內合計約有六千八百名軍警遇襲喪生。

(自由時報)
--
神學士變裝濫射 阿富汗北部基地逾140官兵喪生

阿富汗北部馬扎里沙里夫市的陸軍總部21日遭10名神學士變裝、駕軍車進入,趁總部未攜武器的官兵剛結束周五祈禱,準備吃午餐之際,大舉射殺五小時,造成140多名阿國官兵死亡,數十人受傷。這是阿國軍事基地過去16年來最慘重的攻擊,總統甘尼22日宣布全國哀悼一天。

阿國國防部尚未提供死傷名單,許多死傷官兵都是剛徵召進來受訓的青年,受傷軍官哈森在醫院接受治療時表示:「神學士殺手開著兩輛設有機關槍的軍用戰車到基地內對每個人開火,接著再開到清真寺和餐廳濫射。」

神學士發言人穆賈希德22日表示,最近阿國北部數名高階神學士遭殺害,所以他們攻擊阿國陸軍基地作為報復;他表示,在攻擊中殺害高達500名官兵和指揮官。

甘尼和高階國防軍官召開緊急會議,將深入調查此次攻擊。他也在網路聲明中譴責此次攻擊是「懦夫」、「不信神」的行為。

法新社報導,總統甘尼22日飛往扎里沙里夫市探視及慰問傷兵,死者家屬到陸軍基地領取棺材,上有國旗覆蓋。紐約時報報導,阿國官員指出棺材數量不足,且擔心死亡人數可能超過200人。

路透指出,此次攻擊顯示阿國政府和國際支持者雖長期對抗神學士,但其暴動卻日益激烈,威脅中央政府。

紐時指出,過去兩年,神學士在阿富汗鄉下占領越來越多土地,威脅許多城市。阿富汗國軍優柔寡斷又貪汙腐敗,在這兩年死傷慘重,一直打算增加軍力。2016年阿國安全部隊超過6700人死亡,創下史上新高,幾乎是美軍在阿富汗戰爭中死亡人數的三倍。

新跡象指出阿國軍隊節節敗退,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駐阿富汗聯軍指揮官尼柯森已要求新增數千名美軍,以協助訓練阿國新兵。

(聯合報)
--
塔里班自殺攻擊 160兵死亡

阿富汗反政府游擊組織「塔里班」(神學士)10名武裝分子假扮士兵,21日混進北部巴爾赫省首府馬扎里沙里夫附近一座陸軍基地進行自殺攻擊,造成至少160名士兵死亡,數十傷,形成該國軍事基地近來最重大的攻擊事件。

此陸軍基地為阿富汗陸軍第209軍團總部所在地,門禁森嚴。209軍團負責阿富汗北部大部分區域的安全,包括近年戰亂不斷的昆都士省。

10人扮士兵 掃射軍營

一名在醫院接受治療的受傷軍官胡山指出,武裝分子穿陸軍軍服,駕駛2輛頂部有機槍的軍卡車通過檢查哨進入基地,「朝所有人開火」。然後他們進入餐廳與清真寺,屠殺正在禱告或者吃飯的士兵。一名軍方消息人士說,前來受訓的年輕新兵慘遭殺戮。

塔里班分子至少有10人,使用武器包括火箭彈、步槍與炸彈背心。他們與阿富汗士兵槍戰持續幾小時。另一名受傷軍官指出,當時場面混亂,手無寸鐵的士兵突然遭到不明攻擊,「到處都是槍火與爆炸」。

受傷軍官努魯拉表示,武裝分子可能有內應,因為他們至少必須通過7道檢查哨,才能進入基地內部。

報復阿富汗軍方攻擊

阿富汗國防部表示,軍隊已經殲滅所有武裝分子,但未發布確實人數。「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一名武裝分子被活逮。

塔里班發言人穆賈希德22日晚上聲明,這場攻擊是為了報復幾名塔里班高層在北阿富汗遭到殺害。2名武裝分子引爆炸彈背心。4名武裝分子是塔里班支持者,滲透進入基地服役一段時間,對基地配置瞭若指掌。阿富汗軍方對此尚未證實。

塔里班作亂 軍方束手

北約聯軍派駐軍事顧問在此基地,訓練與協助阿富汗軍人與亂黨作戰。聯軍官員表示,傷亡名單中沒有外國軍人。美軍駐阿富汗部隊指揮官尼可森表示,這起攻擊相當嚴重,並讚揚阿富汗突擊隊員「終止暴行」。

這場事件凸顯塔里班有能力策畫和執行精密的攻擊,也顯示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聯軍在2014年12月結束反恐戰爭,撤出作戰部隊以後,阿富汗仍然無法平定塔里班等反政府團體作亂。

位在美國的阿富汗重建特別監察辦公室(SIGAR)指出,阿富汗軍隊死傷人數在2016年暴增35%,死亡的軍人和警察總共6800人。

(中國時報)
--
往中間靠或甘於邊緣?德極右另類黨年會激辯路線

以極右、反移民政見崛起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陷入路線十字路,22日在科隆市舉行為期兩天的年度會議,決定未來走向,場外上萬民眾示威抗議該黨的極右傾向,場內各路代表激辯是要維持極右立場而自甘為永遠的偏鋒邊緣政黨,還是向中間、主流社會靠攏,以便進圖9月的國會大選。

1萬5000名科隆民眾當日聚集全市第二大廣場「乾草廣場」,抗議AfD的極右與種族歧視立場,4000名全副武裝的警察布成方陣,保護AfD代表進入數百公尺外的會議飯店。

場外眾聲沸騰,場內火氣高漲。AfD黨魁富勞克‧派翠本月中旬提出一套AfD未來策略,主張AfD往德國主流民意靠攏,在未來的大選裡接受他黨伸出的聯合執政之手。新策略激起黨內激烈爭辯,甚至傳出派翠地位即將不保。

41歲的派翠現正懷著第五個小孩,她說:「我在九月大選競選期間將讓位,那顯然是本黨代表們想要的事。但她說,她至少現在還是該黨黨魁。這項年會23日在選出大選領導團隊後結束。

AfD創黨於2013年,創黨立場是反對德國出錢最多的歐盟紓困希臘與西班牙,後來中東移民日增,德國總理梅克爾2015年宣布照單全收難民,不但她的基民黨內鬨,德國社會也大譁,AfD立場趁勢從反對紓困不爭氣的歐盟成員,轉變成反對移民/難民,開始在地方選舉出線,迄今在德國16邦裡已進據11邦。

但德國輿論一年來趨於穩定,AfD支持率從去年15%掉到目前 7%到11%,如今面臨「變則可能通,不變則可能無路」的窘境。

(聯合報)
--
追尋悲劇的意義!臉書營運長新書談喪夫後的復原

臉書營運長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與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教授格蘭特(Adam Grant)合著新書,24日在美國上市,桑德柏格在書中記錄她的喪夫之痛,一段走過悲哀和憤怒迷霧、再度尋得快樂的歷程。

這本書的書名是《第二選項:面對逆境、打造復原力、找到喜悅》(暫譯,Option B: Facing Adversity, Building Resillience, and Finding Joy),可稱是一項復原力研究,探討的是如何面對任何形式的悲劇或逆境,為自己、為子女打造復原力。

桑德伯格2015年六月時,曾在自己的臉書上說:「我認為悲劇發生時,就是選擇出現之際。你可以向空虛感投降,讓那種空虛充塞你的心、你的肺,限制你思考或甚至呼吸能力。或者,你可以努力追尋意義。」當年5月,她與丈夫同去墨西哥為朋友慶生,丈夫在旅館心臟病發過世。

桑德伯格以新書《第二選項》分享她找到的意義,她還成立一個非營利組織「第二選項」,為那些面臨困境逆境的人提供支援團體。

格蘭特曾連續四年獲評為華頓商學院評等最高的教師,還曾獲選為全球25名最具影響力的管理學者、全球40名40歲以下頂尖商學院教授。

(聯合報)
--
英憂勞工技能不足 拖累經濟發展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英國正面臨嚴重的技能短缺,學校教育和成人訓練不足,使得年輕勞工難以達到閱讀和算數的基本標準。

根據英國特許人事與發展協會(CIPD),幾乎所有其他已發展國家在培養技能勞力上都取得不少進展,只剩英國經濟體還遠遠落後。

CIPD分析師發現,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16到24歲的讀寫算能力排名中,英國和北愛爾蘭皆墊底最後四名,比起多數歐盟會員國,英國雇主更少投資技能。

CIPD分析師呼籲政府應把產業策略的重心放在訓培技能上。英國首相梅伊日前推出旗艦計畫,期望未來幾年能帶動英國經濟。

CIPD的技能顧問莉姿‧克洛利說:「這份報告清楚分析英國技能現況。我們的報告應該給英國政府一記警鐘,促其廢除過去20年失敗的技能政策,並重設新路線為全體國民、組織和經濟帶來正面結果。雖然英國努力推動教育改革,但顯然有必要再加強職場學習與發展。」

如果英國政府未來幾年達到削減移民的目標,改善技能將變得格外重要。

克洛利表示:「英國脫歐可能會限制海外人才,重要的是,政府得和教育界和業界合作,解決長期傷害國民和企業潛力的問題。」

CIPD建議增加30億英鎊(約台幣1193億元)的技能基金,英國國家生產投資基金的秋季預算報告可撥出10億英鎊(約台幣397億元),另外20億英鎊(約台幣795億元)則可取自本月開始實施的「學徒捐」。

CIPD認為,另一個重點就是提倡終生學習,就算經濟發生變化,也能確保勞工不會只有學校技能可應對。

CIPD的報告指出:「老化人口、延後退休、科技快速發展和自動化功能,都需要勞工持續更新技能以適應持續改變的需求。處理職業教育體系外勞工的訓練和發展需求,在制度上仍有一段落差,有必要加以改善。」

這份報告發表之前,不少業界團體也呼籲政府聚焦產業策略,改善生產力,特別是英國最貧窮的區域,並期待能減少不平等,提升生活水準。

英國工商業聯合會疾呼英國更看重技能,以此作為解決經濟根本問題的重要方法。

英國工程雇主聯合會也提出警告,英國有四分之三的公司擔憂找不到具備必要技能的勞工,這可能阻礙英國經濟成長。

英國技能大臣哈豐表示,政府坦率面對眼前的技能短缺。哈豐說:「我們提出學徒捐,2020年前可提供25億英鎊(約台幣994億元)投資學員訓練。2019年政府將推出15類高品質技能教育,且每年都將再額外提供5億英鎊(約台幣198億元)投資技能教育。此外,我們已經投資理工學院1.7億英鎊(約台幣67億元),並投資國立大學8000萬英鎊。這些方法將讓英國邁向繁榮,鼓勵民眾把握機會向上爬。」

(聯合報)
--
技職危機 英勞工嚴重技能短缺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英國正面臨嚴重的技能短缺,學校教育和成人訓練不足,使得年輕勞工難以達到閱讀和算數的基本標準。

根據英國特許人事與發展協會(CIPD),幾乎所有其他已發展國家在培養技能勞力上都取得不少進展,只剩英國經濟體還遠遠落後。

CIPD分析師發現,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16到24歲的讀寫算能力排名中,英國和北愛爾蘭皆墊底最後四名,比起多數歐盟會員國,英國雇主更少投資技能。

CIPD分析師呼籲政府應把產業策略的重心放在訓培技能上。英國首相梅伊日前推出旗艦計畫,期望未來幾年能帶動英國經濟。

CIPD的技能顧問莉姿.克洛利說:「這份報告清楚分析英國技能現況。我們的報告應該給英國政府一記警鐘,促其廢除過去20年失敗的技能政策,並重設新路線為全體國民、組織和經濟帶來正面結果。雖然英國努力推動教育改革,但顯然有必要再加強職場學習與發展。」

如果英國政府未來幾年達到削減移民的目標,改善技能將變得格外重要。

克洛利表示:「英國脫歐可能會限制海外人才,重要的是,政府得和教育界和業界合作,解決長期傷害國民和企業潛力的問題。」

CIPD建議增加30億英鎊(約台幣1193億元)的技能基金,英國國家生產投資基金的秋季預算報告可撥出10億英鎊(約台幣397億元),另外20億英鎊(約台幣795億元)則可取自本月開始實施的「學徒捐」。CIPD認為,另一個重點就是提倡終生學習,就算經濟發生變化,也能確保勞工不會只有學校技能可應對。

CIPD的報告指出:「老化人口、延後退休、科技快速發展和自動化功能,都需要勞工持續更新技能以適應持續改變的需求。處理職業教育體系外勞工的訓練和發展需求,在制度上仍有一段落差,有必要改善。」這份報告發表之前,不少業界團體也呼籲政府聚焦產業策略,改善生產力,特別是英國最貧窮的區域。

英國工商業聯合會疾呼英國更看重技能,以此作為解決經濟根本問題的重要方法。英國工程雇主聯合會也提出警告,英國有四分之三的公司擔憂找不到具備必要技能的勞工,這可能阻礙英國經濟成長。

英國技能大臣哈豐表示,政府坦率面對眼前的技能短缺。哈豐說:「我們提出學徒捐,2020年前可提供25億英鎊(約台幣994億元)投資學員訓練。2019年政府將推出15類高品質技能教育,且每年都將再額外提供5億英鎊(約台幣198億元)投資技能教育。

(聯合晚報)
--
IMF及世銀年會促各國勿推動「國內導向政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WB)的春季會議22日落幕,閉幕聲明中,世界金融領袖並未嚴厲譴責貿易保護主義,也未提到任何氣候變遷的威脅,僅促請各國避免推動「國內導向的政策」。

此次會議共有189個與會國家,會議討論主軸在於如何因應近年高漲的反全球化情緒,這種情緒以美國總統川普最為明顯,他去年大選期間聲稱將減少美國巨大的貿易逆差,並譴責逆差造成美國流失上百萬個待遇優渥的工廠工作。

會議公報中,IMF除未提及任何氣候變遷威脅,也不像去年十月聲明那樣嚴厲呼籲各國「抵制所有形式的保護主義」,只鼓勵各國避免推動「國內導向的政策」。

川普曾威脅對墨西哥、中國大陸和其他與美國勞工不公平競爭的國家,實施高達45%的懲罰性關稅;川普大選期間也曾稱氣候變遷是場騙局。但川普在上任後對上述各項議題的立場已見緩和,或甚至髮夾彎。

閉幕新聞記者會中,IMF總裁拉加德與墨西哥中央銀行總裁兼IMF政策委員會主席卡斯騰斯,對於IMF未再嚴厲譴責保護主義輕描淡寫。卡斯騰斯表示:「我們都期待貿易自由公平,這也反映在公報之中。」

今年三月在德國巴登巴登舉行的20國集團(G20)會議的公報對於保護主義議題,也有類似的改變。

美國財政部長米努勤說,IMF內部討論公報字句的時間,遠比上個月各國為G20公報字句所花費的時間少;而美國政府的目標是讓貿易更公平,並不是要建立保護主義障礙。

(聯合報)
--
義大利惠譽信評 降至BBB

信評公司惠譽根據義大利的鉅額債務和政治紛爭,將長期負債評級由BBB+調降至BBB,只比垃圾級高一級,但表示義大利的債務展望「穩定」。該國債務去年達GDP的百分之一百卅二點六,為已開發國家之首。

(聯合報)
--
梅克爾教川普這個基本經濟概念 講了11遍他才聽懂

德國官員向泰晤士報透露,美國總統川普一直無法理解,為何美國不能單獨與德國洽談貿易協定,而必須與整個歐盟交涉。

該官員表示:「川普已經十度詢問梅克爾總理,為何他不能直接與德國洽談貿易協定,而她的回應都是美國不能單獨跟德國談,只能跟整個歐盟談。川普在第11次被拒絕時才終於聽進去。」

據傳,梅克爾也曾告訴內閣成員,川普對歐盟與貿易的基本原理有著根本上的誤解。川普政府之前數次向歐盟國家要求簽署個別協議,但都遭道拒絕,川普上月與梅克爾會面時終於被說服,決定與整個歐盟談判。

泰晤士報也引述美國政界消息來源報導,川普政府從中瞭解,相較於脫歐後的英國,先與歐盟談判貿易協定更符合美國的利益。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曾警告,若英國選擇脫離歐盟,在貿易談判方面可能「位於大排長龍隊伍的後方」,此話不久後可能成真。

(經濟日報)
--
OPEC減產失利 油價跌破50美元

雖然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暗示可能延長減產期限,美國頁岩油開採量今年來卻逐步上升,導致市場對原油減產信心不足,紐約油價21日跌破每桶50美元整數關卡。

西德州原油6月合約價21日在紐約收跌2.2%,報每桶49.62美元;6月到期的布侖特原油合約價在倫敦下跌1.9%至51.96美元。兩項國際油價指標上周都下跌逾7%,是3月上旬以來最大周跌幅。

油田服務商貝克休斯21日發布數據顯示,美國鑽油平台數已連續14周攀高,上周增加五座,總數達688座,升至兩年最高。

不過,高盛分析師認為,油價近來下跌主要反映技術面不佳,而非供需基本面引起。華爾街交易員表示:「目前同時發生了很多事情,美國產量上升、市場對亞洲需求有疑慮、以及避險基金減持多頭部位,不約而同對油價造成賣壓。」美國上周公布汽油庫存量意外上升,引發市場賣壓。即使OPEC部長會議也無法帶給市場信心。

(經濟日報)
--
國際油價重挫 跌破50美元

市場對於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回復油市供需平衡和對抗美國頁岩油商增產的信心動搖,使得上周國際油價累計大跌逾7%,創下1個多月以來最大單周跌幅。

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6月期貨上周五跌破50美元關卡,收在每桶49.62美元,當日跌幅深達2.1%。倫敦布蘭特6月期油收盤挫低1.9%,報每桶51.96美元。

兩項油品上周暴跌逾7%,周線跌幅寫下3月10日當周以來最大,同時終結連續3周漲勢。美國西德州期油上周5個交易日全數收黑,較4月11日觸及的1個月高點下挫7.8%。

OPEC和非OPEC產油國1月開始減產後,順利帶動油價回升,不過美國頁岩油業者則趁機增產,讓油價夾在兩股競爭勢力之間。

儘管OPEC產油大國沙烏地阿拉伯的能源部長法里(Khalid Al-Falih)上周透露,不少OPEC會員國同意延長減產,但其他成員國則語帶模糊,令市場信心鬆動。若減產期限少於市場預期的6個月,恐不利油市後市。

此外,上周三出爐的美國石油庫存報告再次顯示庫存攀升,又給市場一記重擊,令當日油價重摔近4%。該報告亦顯示美國業者小幅增產,意味著即便油價較3年前腰斬,頁岩油商依然有增產的餘裕,加重市場憂慮。

據美國油田服務供應商貝克休斯(Baker Hughes)資料,美國鑽油平台已連14周增加,上周新增5座讓總數達到688座,創2015年4月以來最高。

高盛分析師認為,上周油價大跌主要因為技術面的問題,而不是供需基本面。不過市場逐漸擔心美國頁岩油商將削弱OPEC減產的努力。

一名華爾街交易員表示,「影響油價因素很多,包括美國產量增加、亞洲對石油的需求,對沖基金降低淨多頭部位,這些原因適巧碰在一起,為油價帶來下壓。」

(工商時報)
--
埃克森美孚想在俄鑽油 美政府拒豁免

美國財政部今天說,財政部不會發豁免證給尋求重新在俄羅斯鑽探石油的美國企業。這些企業包括埃克森美孚公司。

法新社報導,美國財政部這項宣布前,媒體指資料來源:彭博資訊公司(Exxon Mobil)有意尋求豁免權,以與「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恢復合作投資。

財政部聲明表示:「在諮詢總統川普(Donald JTrump)後,針對當前對於俄羅斯的制裁禁令,財政部將不會授與包括埃克森美孚在內的美國企業豁免權。」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19日報導,2015年,埃克森美孚有意向歐巴馬政府尋求豁免權但失敗;埃克森美孚前執行長提勒森(Rex Tillerson)出任美國國務卿不久後,埃克森美孚今年3月開始為了豁免權向財政部施壓。

任職埃克森美孚期間與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及俄羅斯石油公司建立密切關係的提勒森,撇清與這項決定的關係。

埃克森美孚尋求在目前所禁止數個區域鑽探石油的許可權,其中包括黑海。

(中央社)
--
國際制裁打擊 反促俄國成農業大國

俄羅斯2014年入侵烏克蘭後,歐盟與美國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但當地官員表示,國際制裁加上盧布貶值,讓政府鼓勵進口替代政策並加強出口競爭力,反而促進國內農業發展。

農業出口雖仍遠不及石油天然氣業,但已取代武器銷售的軍火業,成為該國第二大出口產業。

俄國去年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穀物出口國,出口量超過3,400萬公噸,穀物總產量達到破紀錄的1.19億公噸。這樣的轉變相當驚人,畢竟15年前、甚至幾十年前的蘇聯時期,俄國都是淨進口國家。

俄國推行進口替代政策,使得國內生產的豬肉與雞肉完全取代進口產品。如今俄國已是甜菜最大生產國,去年溫室蔬果產量較前年暴增30%。

由於油價下跌導致盧布貶值,因此推升出口並讓進口產品變貴。物價也加劇上漲,對俄國消費者造成沈重負擔。

有些分析師指出,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利用制裁作為掩護推動他所制定的戰略目標,試圖讓俄國在食物上成為自給自足的國家。

此外,俄國政府也提高農民補貼。而政府過去幾十年來允許私人出售土地也是幫助農業發展的原因之一,雖然這些土地價格難以與其他國家相提並論。而俄國中部與南部的肥沃「黑土」地區,位置靠近黑海,能將產品輸出至北非與中東的小麥進口大國,如土耳其與埃及等。

肥料製造商PhosAgro執行長古里耶夫(Andrey Guriev)表示,不論是任何農產品,盧布貶值都創造出「有利的價格環境」。他並指出,肥料與燃料價格下跌,「讓俄國農業一夕間變得極為有利可圖。」

(工商時報)
--
冰島要求兩性同酬

冰島是全球性別平權表現數一數二的國家,但兩性薪資仍有不小的差距。該國政府最近立法,要求雇主證明平等支付兩性員工薪資,希望藉由縮小兩性薪資差距,推動社會邁向真正的平等。

■"There's a tendency to look at work usually done by men as more valuable," he said. "This is technically a discussion of equal pay, but it's really a question about equality in our society."

去年10月某個涼爽下午,辭去看護公司經理,投入女權運動的法迪馬斯多提爾女士,準時於下午2時38分離開辦公室,前往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的萊克托廣場,加入喧鬧的婦女群眾,抗議兩性同工不同酬的不平等問題。

除了這次活動,還有上萬個冰島婦女加入潮流,反對兩性收入不平等。

發起抗議的冰島女權協會主席法迪馬斯多提爾說,「幾十年了,我們一直說會解決這問題,但女人的薪水還是比較少,太不合理」。

雇主須證明兩性同酬

冰島政府確實有意改變,該國3月28日提出法案,要求雇主證明平等支付兩性員工薪資,創下全球首例。

冰島實施兩性同酬法已半個世紀,推動企業和政府逐漸縮小兩性薪資差距。新法案背後的想法是,除非更加強執法,否則差距可能永遠不會消除。

這個只有33萬人的國家,是全球性別平等先驅推行者。諸如婦女保障企業董事席次與優厚育嬰假的兩性平權政策,北歐5國領先大部分國家,冰島平權排名在國際則是數一數二。

然而,冰島在兩性薪資與女性擔任企業高級主管的平權事務落後已久。冰島政府資訊顯示,婦女薪資依然比男性少14%到20%,該國希望在5年內消除此差距。根據「國際勞工組織」,除非加快腳步,不然全球兩性薪資差距還會延續70年。

冰島政府先實施一項前導計畫,然後提出新法案。政府與業界透過前導計畫找出長期以來阻擋女性做相對高薪工作的原因:婦女從事的行業與男人不同,而且業界高階職位較少,造成低薪。現在參與計畫的一些雇主試著請更多婦女做傳統上由男人做的工作。

許多冰島企業早已主動採用商業組織與工會擬定的平等薪資標準。但商業團體說,這不應該強制執行,以免造成業界(特別是小企業)遵守規則的負擔。

企業董事 近半數女性

不過冰島婦女一直主張,兩性平權需要國家推動。1974年,該國90%女性決定罷工,離開工作與家庭崗位,展現婦女若不工作,將嚴重衝擊社會。那個時刻成為冰島歷史分水嶺,1980年冰島誕生全球首位女性民選總統芬博阿多蒂爾。

時至今日,冰島國會議員約半數為女性,全國婦女有將近8成投入職場。根據婦女保障名額規定,企業董事將近半數也由婦女擔任。

現在這項新法案要求大型企業與政府機關接受稽查,及取得遵守同酬法證明,自2018年開始實施。擁有25名員工以上的公司都須在2022年前實施。

冰島標準審查局局長克里斯廷森說,有些符合同酬法的企業已經把兩性薪資差距縮小到僅剩3%。

冰島官員還指出,海關局一次雇用一大批婦女時,給薪低於男性。穿制服的海關關員約8成是男性,該團體的薪資比海關稅務員多3成,後者大多數為婦女。

海關關員工時長,也需做查緝毒品這類風險較高的工作,因此稽查結論是薪資制度沒有不平等之處,但當局因此重新評估每種職位的男女比例。

(工商時報)
--
好萊塢的嚴酷挑戰

消費者觀影習性急遽改變,加上數位平台和智慧型手機快速興起,好萊塢正面對前所未見的嚴峻挑戰,在風光華麗的背後,這個夢幻王國悄悄上演一場高層人事大地震。

■"I definitely think the atmosphere and the market have changed, and when that happens, usually someone's getting blamed for it," said Brian Oliver.

由重金打造、帥哥美女巨星擔綱主演、極具聲光效果的好萊塢科幻動作大片,向來是全球年輕影迷的最愛,也讓好萊塢片商賺進大筆鈔票。不過,今日好萊塢正遭遇許多營運困境,各大片商紛紛撤換高層因應。

好萊塢6大片商中,去年有3家撤換營運主管。擔任「20世紀福斯影業」執行長多年的吉亞諾普洛斯(Jim Gianopulos)丟官下台;「派拉蒙影業」董事長葛瑞(Brad Grey)遭撤換;「索尼影業」執行長林頓(Michael Lynton)2月也辭職走人。

影音串流平台 堀起搶市

其它3大片商,「華納兄弟」、「迪士尼」和「獅子門」(Lionsgate)的營運高層也都傳出變動消息。《洛杉磯時報》指出,最近片商高層人事異動,象徵好萊塢身處影迷觀影習性快速變化的年代,正面對越來越嚴峻的生存挑戰。

消費者越來越少進多廳式影城觀賞電影,相較之下,「付費電視」(premium television)、娛樂影音串流服務(streaming services)和電玩遊戲(video games)持續成長。此外,有線電視訂戶也不斷減少,令擁有好萊塢片商的媒體集團獲利下滑。

回首過往,好萊塢在許多時期都曾面臨艱難挑戰。譬如,1920年默片年代告終,許多默片演員都失去頭路;1950年代電視開始普及,很多人都擔心電影將被取而代之;1980年代家庭錄影帶及後來的光碟崛起,也令人膽顫心驚,但事實證明,這兩項商品反倒成為片商的主要獲利來源。

不過,面對快速興起的數位平台和智慧型手機,好萊塢就不敢大意了。拜全球電影票房和票價上漲之賜,好萊塢每年票房營收雖平穩,觀影人數卻停滯不前。據「美國電影協會」(MPAA)數據,包括美國和加拿大的北美市場,去年共賣出13億2,000萬張電影票。

此成績與2015年相仿,但比10年前的14億張電影票,衰退甚多。

救片商 關鍵點在觀眾

根據投資銀行「Cowen & Co.」資料,去年好萊塢7大片商的總獲利只剩41億8千萬美元,較2015年遽減15%。不過此數據主要受其中2家片商拖累,派拉蒙在上個會計年度虧損4億4,500萬美元,索尼則為影片業務認列10億美元損失。

「Cowen & Co.」媒體分析師克魯茲(Doug Creutz)表示:「當片商虧損,肯定有人被炒魷魚,但這樣未必能解決問題。真正的問題是觀眾,現在人們越來越少看電影,當他們想去戲院時,大家卻選擇觀賞同一部電影。」

為吸引觀眾掏錢買票,片商只好砸更錢、拍攝更多強調聲光特效的「主力大片」(tent pole),尤其是一些賣座科幻動作續集片。根據統計,今日片商籌拍一部有賣座潛力的大片,至少須投資1億2,000萬至1億5,000萬美元,相較之下,10年前僅須約8,000萬美元。

在這樣的市場氛圍下,一些中級成本的好萊塢電影,很難贏得觀眾的青睞。事實上,像是班亞佛列克自導自演的黑幫電影《夜行人生》,製作費約6,500萬美元,北美票房卻只有1,000萬美元。另外,布萊德彼特主演的二戰諜報片《同盟鶼鰈》(Allied),票房也同樣慘不忍睹。

(工商時報)
--
加拿大的國中國

加拿大城市梅迪辛哈特憑藉石油與天然氣而一度號稱「富庶小國」,但因近來國際油價疲弱不振,今年首度面臨財政赤字,市府當局從而籌設類似主權財富基金,期能留給未來世代長遠而可靠的財源。

■We'd be a very, very wealthy little country, except we have no military.

加拿大亞伯達省(Alberta)濱河城市梅迪辛哈特(Medicine Hat)位於窮山惡水之間,人口不多且與世隔絕。據美國《紐約時報》指出,這是個有點像挪威的地方,因為兩地都蘊藏大量石油與天然氣資源、帶來與人口相對來說堪稱龐大的財富,因而獲致繁榮昌盛。梅迪辛哈特甚至還被形容猶如「富庶小國」。

蘊藏豐富石油、天然氣

這個6萬3,000人居住、生活的寧靜城市,是北美洲最後一個自有能源的城市之一。當地的油井數量超過4,000,且每日產油量可望從1,500桶增加到5,000桶。

梅迪辛哈特市擁有天然氣火力發電廠,且該市也有風力發電廠以及太陽能發電廠,是城市自有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領導者。市府當局甚至提供種種誘因,鼓勵有房產的民眾購置太陽能板。

梅市市長克拉史東在得過建築設計獎的市府大樓指出:「我們可與世界分離,能全然自給自足。除了沒有軍隊之外,我們會成為一個非常、非常富裕的小國家。」

梅迪辛哈特位於亞伯達省東南部,而亞伯達省大部分地區屬於古代海洋的海床,科學家稱之為「西部內陸海道」,過去曾分隔洛磯山與阿帕拉契山。此處昔日生物多不勝數,爬蟲類動物可以成長到約18公尺。許多凋亡的動植物殘骸沉積於該古代海床,歷經數百萬年之後分解成為甲烷。該古代海床現今殘餘的部分被地質學家稱為「梅迪辛哈特砂岩」,其中蘊含著加拿大規模最大、年代最久遠的天然氣資源。

加國原住民觀察到該地附近遭雷擊後,偶爾會出現一些氣燄,他們把這現象稱為「燃燒的噴泉」,而且他們知道地底下埋藏著某種神祕的物質。

1883年時,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公司在梅迪辛哈特南撒斯卡奇萬河上築橋,並於西邊鑿井期能找到火車蒸汽引擎所需補充用水,未料該公司意外挖到了天然氣。當時的報導指出:「點火後燃燒的火燄足以照亮周邊的鄉野」。

鐵路公司持續鑿水井卻不斷挖到天然氣,而最初公司只把天然氣用來製造火燄以炫惑遊客。英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吉卜林目賭此景後曾寫道,此地的地下室似乎是整個地獄,而梅迪辛哈特是它唯一的地板暗門。

到了1904年,梅迪辛哈特市當局決定鑽鑿深井,以利取得足以銷售營利的天然氣。曾有民營公司企圖向該市買下天然氣開採特權,不過,市府斷然拒絕並決定將其定位為公用事業。市府並籌錢挨家挨戶裝設天然氣輸送管線。

財產稅在加國最低

市府大多數預算來自出售石油與天然氣,這使得當地的稅負極輕,且財產稅在加國主要大城市中為最低。

然而,國際油價滑落、利潤消失使得該市今年出現首度財政赤字。面對此一財政警訊,市府將以盈餘準備金以及未來10年每年調高財產稅2%,填補收支缺口。

梅迪辛哈特也正籌設類似挪威、中國、新加坡等國的主權財富基金,並已獲得亞伯達省當局批准,得以投資股市。市府期望長期運作後,基金規模能增長,且基金配息最終能支應該市大多數預算,甚至使課徵財產稅不再有其必要。

梅市歷來也提供免費的天然氣、建築用地與稅負優惠以促進工業發展。愛爾蘭前政治人物史考利曾說,梅迪辛哈特可望成為加拿大西部的匹茲堡(曾是美國著名的鋼鐵工業城市,有「世界鋼都」之稱)。然而這個預言終究沒有成真。

梅迪辛哈特曾花費許多時間學習如何安全運用天然氣這種既看不見又聞不到氣味的能源,也為此付出了不少代價。市內曾有許多建築物因為天然氣外洩而爆炸焚毀,淪為斷垣殘壁。

(工商時報)
--
柏林居住權之爭

過去10年,德國首都柏林以相對平易近人的開銷、豐饒的文化和怎樣都行的精神,吸引許多新居民湧入,也造成租金一飛沖天,城市出現「中產階級化」現象,為爭奪居住權而生的草根運動也風起雲湧。

■Massive crowding is happening to the extent that a lot of people can't pay their rent, or they are having their leases canceled for the slightest triviality. People are finally starting to defend themselves.

德國首都柏林的海茵里奇廣場(Heinrichplatz)是該市十字山區的地標之一,它是獨立藝術、地下文化與激進政治的重鎮,這裡的多元文化,吸引許多想體驗德國另類特色的觀光客。但最近,許多到訪的遊客發現,這裡的集會遊行變頻繁了,示威群眾高舉「我們都要留下來」、「向排擠說不」的標語,並抗議高漲的租金、強迫趕人和炒房。

抗爭活動主辦人華瑟女士說,「排擠效應嚴重到許多人要嘛付不起租金,要嘛被(房東)以雞毛蒜皮小事取消租約,」忍無可忍的舊住戶,終於開始群起捍衛自己的權益。

草根運動愈來愈茁壯

在草根運動愈來愈茁壯的壓力下,柏林市當局落實一連串措施,期待阻止在其他大城早已勢如破竹的「中產階級化」(gentrification,指一個地區因為較高收入人士遷入、改建與租金上升,原居住的低收入者被迫搬離,社區特色也消失)現象。這些法規包括租金上限、部分禁止度假短租、劃設零開發區,以及提高社會住宅補貼,目標是約束行情搶搶滾的房市,並保護當地多元的社會與文化。

儘管柏林在近10年成為外來人潮造訪熱點,但租金也自此一飛沖天。去年,柏林增加6萬居民,和更大的城市相較並無差異。據追蹤地產行情的市調機構資料,柏林高檔的腓特烈斯海因-十字山等區域,租金10年來暴漲逾8成。但這段期間柏林民眾的收入仍維持低檔,在超過半數居民符合入住公宅資格的情況下,代表許多長期住民和低收入戶,因為無力承租而遭到排擠。

許多藝術家工作室、創作坊和左傾非政府組織,都在磚造的勞西茲(Lausitzer 10-11)公寓區落腳。該公寓的房客團體成員佛斯說,許多人在柏林工作生活很久,但沒賺太多錢,「他們也是這城市的一部分,是他們塑造出十字山的樣貌。」

房客設自救會與業主談判

去年,公寓區業主─丹麥Taekker開發公司,有意把房子賣給打算將它改建為豪華公寓的私人投資者,房客們成立自救會,並在市府暗助下與業主談判。十字山區的街道上,到處是支持草根團體聯盟的塗鴉、貼紙和傳單。名為「Bizim Kiez」的團體在2015年,為了挺身對抗驅逐土耳其僑民開設的雜貨店「Bizim Bakkal」的房東而成立,雜貨店也在民間力量施壓下得以保存。該團體喊出的「Bizim hleibt」(Bizim留下來)標語,也成為這波保留當地多元文化運動的共同口號。

在房客團體大聲疾呼下,市府以「優先承購權」條款,成功阻攔腓特烈斯海因-十字山另兩處公寓被業主賣掉。市府最近還介入並購入市區一處無人使用的車占用地,將改建為價位可負擔的住宅區。

儘管政府極力避免城市中產階級化,但無論「優先承購權」或其他反制方案都有其限制,例如租金上限規定,新承租合約的租金不得比當區平均值高10%,不過房東常故意視而不見。另一條比較有效的法規名為「社會環境保護法」,它可避免房東花大錢重新裝潢並大漲租金後,逼原房客滾蛋,除非屋主承諾7年內賣給現有房客。目前柏林有30處這類保護區,但一旦7年期滿,房東還是能趕走房客,並以高價把房子脫手。

柏林市府力挺草根運動,也可能帶來隱憂,這些新法上路恐讓業主承受龐大壓力,甚至嚇跑潛在投資客。旁觀爭奪居住權遊行的年輕業務員柯尼說,平衡才是目標,「人們能找到合理的租金,但城市也能持續開發,否則,巴黎郊區暴力充斥的情況也會在這裡上演,難道這就是我們所願嗎?」

(工商時報)
--
委內瑞拉恐懼之都

犯罪猖獗改變卡拉卡斯的建築與市容,高聳圍牆包圍住宅區,房子裝鐵窗,居民擁槍防身的情形愈來愈普遍。愈來愈多市民晚上只敢待在家裡;如果要出門則尋求成群結隊,以免遇上搶劫。

■"It's extremely irresponsible of you to be driving at this time of night, ma'am," Corina recalled her captor saying. "You shouldn't be going around in this tiny car at night."

委內瑞拉首都卡拉卡斯市民柯琳娜回憶,畢生最倒楣的事情是,晚上開車載2個孩子遭洗劫,還被匪徒嘲笑。搶匪對她說,「夫人,你在這麼晚的時間開車出門,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然後搶走車與現金,把她們留在黑暗街道中。

這個故事點出在全球最危險城市的生活現狀。「組織犯罪觀察」數據顯示,卡拉卡斯在2016年發生3,102件謀殺案,使得市民自主實施宵禁,待在家裡以保安全。天黑以後,只有膽大包天的人才敢走路上街。

南美巴黎 卡拉卡斯淪陷

卡拉卡斯以前並非如此,她被封為「南美洲的巴黎」。50年代石油產業強勢成長和歐洲移民湧入,卡拉卡斯靠著外來投資蓬勃發展幾十年,鄉下人來此尋求更美好的生活,無數大型住宅區隨之建立。

80年代油價崩跌和政府長期治理不當,導致委內瑞拉通膨飆升陷入經濟危機,4年前強人領袖查維茲過世後狀況變得更嚴重。

物資匱乏造成卡拉卡斯的食物和基本醫療物資短缺,這場人道危機令社會結構瀕臨崩解。民調顯示,全市95.1%人口不滿國家現狀。

人民貧窮、政府腐敗加上非法軍火氾濫,使卡拉卡斯罪惡橫行,350萬市民被迫改變生活方式。東區市民林可女士手指包圍社區的高聳鋼鐵柵欄說,「那是5年前蓋起來的,現在每一家大門都上3至4道鎖」。她又說,「我喜歡舞台劇跟電影,但現在不看了。我們不上購物中心,不穿戴漂亮的衣服與手表上街,手機也不帶出門」。她的年長鄰居說,「我們失去生活意義」。

卡拉卡斯現在分成東西兩區,西區是危險地帶,東區則屬安全區域。西區的貧民窟滿是紅磚房子和違章建築,滿載乘客的破舊巴士穿過狹窄昏暗的街。攤販排在路邊,許多黑市商人天價販賣生活必需品。

東區路邊布滿高大的行道樹和名車,居民主要是中產階級和極少數富裕階級,住在高樓大廈或者豪宅。某個原本屬於開放式的富裕社區,現在被厚牆、有刺鐵絲網和通電圍欄團團包圍。

建築師馬圖雷特說,「這裡的圍牆存在已久,不但愈蓋愈高,上面還加了鐵絲網,令人聯想到監獄,或者集中營」。

奈及利亞學者阿格柏拉提出「恐懼的建築」(architecture of fear)一詞,形容拉哥斯暴力猖獗影響建築地貌,用在卡拉卡斯很貼切。這裡除了圍牆,還動用各種維安工具,包括看門狗、獵槍、跟警方通話的無線電。如果你口袋夠深,還有私人保全。

太多市民犯罪,改變城市建築形式。委內瑞拉住宅曾以舒適和加勒比海開放式風格為本,現在安全才是最大的重點。

社會凝聚破散 機能失靈

不光如此,都市發展顧問卡山主張,這樣子的都市化對卡拉卡斯社會心理有負面影響,「公共空間被切碎,社會凝聚破散,不安全感廣泛散播,最終降低整體都市生活品質」。

卡拉卡斯市民,不管是哪個階層,都開始害怕「陌生人」。22歲平面設計師維茲凱諾說,「人人心裡都有一股不信任感。我住在富裕地區,但外表不像有錢人。我寧可外表讓人害怕,也不要被人認作肥羊,所以我刺青又戴鍊子。但即使這樣,我還是害怕別人」。

從夜晚派對狂歡到凌晨,成為市民流傳的故事,敘說一個消失時代的遙遠記憶。一位匿名夜店老闆說,這裡的夜生活曾經很精采,但跟17年前自己買下這家店的時候相比,已經失色很多。他說,「不安全感倍數增加,我們的目標客群已經離開這個國家,尤其這3年流失速度更快」。

現在很多市民寧可在家裡聚會,而且客人多半要求留下來過夜。如果有人想要晚上外出,可能會找很多朋友開3、4台車一起出去。因為害怕被搶劫,遇到紅燈就直接闖過去。

(工商時報)
--
翁山蘇姬光環漸褪

翁山蘇姬的「全國民主聯盟」(NLD)去年在大選中輕鬆終結軍方逾半世紀的獨裁統治,3月底執政屆滿一周年。儘管外界認為她當家之路不可能太輕鬆,卻沒料到她換了位置後的表現令人大失所望。

■We loved her so much before, but it seems like she doesn't do enough for us. For now, we are in trouble.

緬甸民主鬥士翁山蘇姬成為國家實質領導人屆滿1年,但過去萬民簇擁的熱烈景象已不復見。上月,數萬人走上南部歷史古城毛淡棉街頭,抗議政府把一座新建橋樑以蘇姬父親翁山將軍命名。他們對她喊話,必須體認「在地少數民族的意願」,新橋以迫害當地孟族(Mon)的翁山將軍命名,形同對孟族人再次羞辱。

翁山蘇姬成為實質領導人後隨即宣布,將終結長年來分裂國家的民族叛亂,但她尋求和平的努力至今一事無成,政府軍和少數民族武裝勢力的戰鬥有增無減。西部穆斯林少數民族羅興亞族遭軍方以非人道方式屠殺、強暴,暴行遭揭露後震撼全球,但翁山蘇姬僅輕描淡寫否認,也未認真解釋。蘇姬政府加強對網路言論的箝制,更讓為追求民主,失去自由、飽受親人離散之苦的這朵緬甸民主之花,光環不再。

經濟降溫 人氣不再

民間對她的耐性逐漸磨蝕。車站小販直言,蘇姬的人氣不如以往,「以前我們好愛她,可是她為我們做的顯然不夠,我們國家麻煩大了。」4月初的國會議員補選,NLD在19席中只拿到9席。

翁山蘇姬把道路建設視為上任後最大成就之一,NLD發言人年溫稱,政府的衛生保健和教育支出增加一倍,經濟在脫離軍方統治後持續成長。不過曾任聯合國官員的政治分析家霍爾西認為,經濟成長熱度已降溫,外來投資也驟降,美國政府雖在去年解除對緬甸經濟制裁,但尚未轉換為貿易數據和工作機會。

民眾也怨聲載道。櫃姐說:「她的支持度變低,因為大家對她期望過高,但根本看不到改變。」蘇姬的發言人佐泰坦言,各項進展的確緩慢,但不忘為政府緩頰,表示政府面臨諸多難題,這些都是多年沉痾,「我們不是魔術師。」

翁山蘇姬的確面對重重挑戰,她必須克服軍政府數十年來管理不善、導致經濟淪為各路軍頭與其小圈圈牟利工具的惡習。雖然NLD為國會最大黨,卻受制於軍政府起草的憲法規畫,重要內閣職位必須由軍方擔任,新政府在施政上難免掣肘,而軍方在國會占一定席次,更阻止修憲的可能性。

昔日人權鬥士 變身迫害者

她的支持者認為,能與軍方共存是翁山蘇姬的成就,但反對者痛批,她與加害者友好,根本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獨立分析家馬錫森指出,她的行事風格猶如教師,發號施令後必須服從,但這種作風不適合執政,「政治需要妥協。」翁山蘇姬絕少接受媒體提問,或針對重要議題發表談話。

最讓長期支持者沮喪的是她的人權紀錄。2013年由前政府推動上路的電信法,規定在網路上中傷他人可被處3年徒刑。軍政府掌政期間,該法只被動用過7次,但翁山蘇姬當家1年,觸犯電信法的案件高達47起。兩位媒體主管在臉書貼文質疑官員配戴名表,即遭舉報違反電信法,因而鋃鐺入獄。

翁山蘇姬對羅興亞人不聞不問,更令她成為眾矢之的。聯合國指責緬甸軍隊迫害羅興亞人,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和國際組織群起撻伐,多位諾貝爾獎得主甚至發表公開信,認為屠殺、迫害羅興亞人,是種族清洗也犯下反人道罪。

(工商時報)
--
義大利法院認證 腫瘤與使用手機相關

使用手機會讓人長腦瘤?義大利北部的法院在近期判定,57歲的電信公司員工羅密歐腦部長的腫瘤與過去15年每天使用手機4個小時有關,為世界首例。然而,腦腫瘤慈善組織的首席科學家詹金森認為,法院的判並沒有足夠的醫學證據。

根據《獨立報》報導,一名在義大利電信公司Telecom上班的57歲員工羅密歐,在過去15年因為工作的關係,每天都必須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使用手機4個小時,其在2010年所長出的腦腫瘤,雖然被醫生診斷為良性,但是在動過手術後,左耳便完全失聰了。

對此,在義大利北部皮埃蒙特的法院在近日承認羅密歐的損害,並命令國家保險公司以一個月500歐元的保障金終身賠償羅密歐。羅密歐的律師貝爾托告訴義大利媒體說,這場判決具有歷史性,「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法庭承認使用手機與腦腫瘤有關!」

然而,根據《BBC》報導,腦腫瘤慈善組織的首席科學家詹金森認為,法院的判並沒有足夠的醫學證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所監督的國家毒理學計畫在去年發表的實驗結果指出,老鼠在過去兩年,即使每天都暴露在大量的無線電頻率輻射中9個小時,發生腦腫瘤或心臟腫瘤的機率也極低。

「我並不是要妖魔化手機,但我認為我們有必要了解如何正確且明智的使用它們。」律師貝爾德表示,羅密歐目前並沒有打算控告任何手機製造商或手機行業。

(世界日報)

健康

樂手拉琴飄狐臭 同事倒退嚕 微波熱能免開刀 抑汗再現自信/蒲啟明(國泰醫院整形外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任)

一名拉小提琴的音樂家從小就飽受腋下多汗症所苦,尤其是當他演奏小提琴需要抬起腋下夾住琴身時,同事及朋友都嘲笑他有狐臭及汗臭,人際關係也受到影響,多方求醫保守治療都沒有效果,又不想開刀,最後透過微波熱能抑汗儀器才解決困擾。

腋下產生異味之原因,除了汗臭味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狐臭。所謂狐臭是指腋下頂漿腺(俗稱大汗腺)增生,但此大汗腺與體溫調節和出汗無關,主要分布於腋下、外耳道、乳暈與陰部,此頂漿腺的分泌物在高溫下被細菌分解代謝後就會產生令人不舒服的異味。

少吃刺激性食物
狐臭大多是因為遺傳而來,只要父母雙方有一人有狐臭,子女就會有一半的機會發生狐臭。
目前治療異味之方法有下列幾種,包括非手術與手術兩大類:
非手術部分
1.去除腋毛,減少腋下細菌滋生。
2.塗抹止汗劑:止汗劑成分主要分為鋁鹽及鋯鹽,其原理就是利用化合物膨脹減少汗腺出汗,所以會有代償性出汗的問題。
3.穿著輕便通風衣物,減少排汗過多積於腋下,造成異味。
4.減少攝取刺激性食物,盡量吃清淡食物減少頂漿腺分泌。
手術部分
1.傳統頂漿腺切除手術:在腋下以小切口,將頂漿腺以直接目視之方法將之切除,此方法根除率較高約可達90%以上。但疤痕較長,約2~3公分,恢復期亦較長,約需2周。
2.螺旋刀刮除術:以小傷口將螺旋刀伸入腋下頂漿腺處,將其刮除,但由於非直接目視,其根除率較差,約80%,但恢復期較短,疤痕小,約1公分。

找專科醫師協助
3.微波熱能腋下止汗:以微波熱能的方式,利用非侵入性的方式加熱破壞腋下汗腺的組織,並將能量匯集在真皮層及脂肪的交接處,將汗腺進行精準的破壞,此治療之好處為,無傷口,手術時間短,但壞處為破壞的是汗腺而非頂漿腺,部分病人有一定的復發率,必須接受多次的治療。
對於腋下異味的治療,現在有許多方法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每個人的狀況不同,有困擾的民眾可以尋求整形外科專科醫師的協助,以上述各種不同的方法複合式治療,全方位處理異味,別當個太有味道的人。

(蘋果日報)
--
微創手術治食道癌 併發症比率低/李章銘(台大醫院外科部胸腔外科主任)

因環境毒物的暴露,特別是抽菸、喝酒、嚼檳榔等,食道癌現為台灣男性十大癌症死因的主要疾病之一。其治療以手術為主,藉由正子掃描、電腦斷層掃描與內視鏡超音波檢查可以將腫瘤精確的定位且準確分期,作為可靠的治療依據。
食道癌在早期只要沒侵犯至下黏膜層,一般很少有淋巴腺與遠端器官的轉移,這類患者依照腫瘤範圍大小,可在內視鏡下分別以下黏膜切除、射頻燒灼與光動力治療等不同治療方式來移除腫瘤。

3天後可正常飲食
如果腫瘤已經侵犯出肌肉層,或者已有淋巴腺轉移的跡象,則手術前需透過同步放射與化學治療,降低患者在治療後的復發。
手術可以結合胸腔鏡與腹腔鏡或單孔微創的運用,在病患胸腹部間開一個3~4公分的微小傷口,即可清除腫瘤與摘除淋巴腺。若淋巴腺的轉移較多且明顯,需要進行廣泛性的徹底清除,則可使用機器手臂,透過放大的立體鏡與靈活的手術器械操作,來幫助淋巴腺的摘除。
以微創手術與內視鏡治療,病患可比以往恢復得更迅速。以內視鏡治療的病患在3、4天後可恢復正常飲食;微創手術病患術後第3、4天即可下床緩和行走。

戒菸酒檳榔更健康
根據台大超過300例全胸腔、腹腔鏡微創手術的病例經驗顯示,食道癌微創手術在近年來不只在術後併發症有改善(例如:吻合與肺部併發症出現的比率只有傳統手術的3分之1以下),而其整體存活近年來也有長足的進步,最近7年來手術後患者的5年存活可以接近50%。
食道癌雖然是一項困難治療的疾病,但在醫療技術的進步之下,患者不論是在術後恢復與長期存活都可以得到明顯的進步。
但我們還是提醒大家預防勝於治療,應避免生活的不良習慣,如:菸、酒、檳榔等,就能讓我們減少罹患癌症的陰影,過一個健康的生活。

(蘋果日報)
--
春季溫差大 兒童氣喘好發增3成 積極治療 遠離過敏原減少刺激

春季氣候多變,是兒童氣喘易好發的時節。亞東醫院小兒部病房主任陳家駿表示,春季早晚溫差變化大,加上環境潮濕,容易增加過敏原塵蟎的滋生,臨床觀察,兒童氣喘的發生約增加3成。除了喘鳴,如果發現幼童咳嗽拖延不容易好,半夜、清晨容易出現慢性咳嗽,運動後容易咳嗽等現象,往往是氣喘作祟,應儘快就醫檢查、配合治療,以免延誤病情,造成肺功能、呼吸道不可逆的傷害。

亞東醫院小兒部病房主任陳家駿表示,根據衛福部最新資料顯示,國內7歲小學一年級的學童有氣喘的比例佔20%,平均每5位幼童就有1位有氣喘。氣喘發作是因為支氣管慢性發炎導致收縮,有過敏性體質的幼童更易好發。臨床上常見許多家長誤以為,氣喘是指呼吸會喘、有喘鳴聲才是氣喘。其實很多氣喘常是以慢性咳嗽為主要表現,不一定真的會聽到呼吸有喘鳴聲。

拖延治療 損害肺功能
小兒科醫師陳家駿表示,幼童氣喘常見症狀包括久咳,還有夜間或清晨,以及運動後出現明顯的咳嗽。當吸入過敏原,如塵蟎、灰塵、冷空氣、菸味等,引發咳嗽、胸悶、或出現喘鳴聲。且不同於感冒的咳嗽3~5天會好,氣喘造成的咳嗽往往需要2周以上才會好。以及會有喘鳴聲或呼吸困難的咻咻聲。有疑慮應儘快就醫檢查確認,配合治療。
目前臨床上治療兒童氣喘,若在急性發作階段會給予吸入型擴張劑,擴張支氣管,還有口服或注射類固醇3~5天,改善呼吸道發炎。症狀穩定後,則配合使用保養性藥物,如吸入性類固醇與口服抗發炎藥。有些家長對於類固醇使用有疑慮,擔心副作用,其實急性期使用的類固醇,為短時間使用控制急性症狀,而慢性期使用的吸入性類固醇,劑量也相當低,家長不需過於擔心,且醫師3個月會評估1次,依症狀調整用藥量。若氣喘拖延治療、控制差,長期下來會對肺功能造不可逆的傷害,持續發炎,更可能造成呼吸道永久性的纖維化,導致日後一活動就容易喘,長大後氣喘更難控制。

減少呼吸道 刺激來源
陳家駿醫師表示,溫差大、空氣品質差時,外出應戴上口罩,減少呼吸道的刺激。
平常也應注意遠離過敏原,像是棉被、枕頭、床單最好2周換洗1次,絨毛玩具也最好1~2周就用溫熱水清洗1次。家中可配合使用除濕機,儘量讓環境的濕度維持在55%以下,也要注意遠離二手菸、拜拜的香等。並建議除了急性期階段,症狀控制差較不適合運動,到了穩定期建議可配合游泳、做體操,一周2~3天,每次至少半小時,鍛鍊肺活量,對於病情控制也有幫助。

【醫師說】
國內有8成以上過敏性氣喘兒是對塵蟎過敏,因此積極的居家環境控制很重要。

塵蟎是氣喘常見的過敏原之一,應注意被單、枕頭的清潔、更換。
外出溫差大時,空氣品質較差時,最好戴上口罩,減少呼吸道刺激。
幼兒有異狀時,應儘早就醫檢查確認,以免病況更加惡化。
家中可使用空氣清淨機,儘量減少空氣中的過敏原。
氣喘應依照醫囑規律用藥,以穩定控制病情。
吸入型類固醇可緩解發炎,類固醇劑量低,不需要擔心產生副作用。
幼童症狀穩定時配合適當的運動鍛鍊,提升肺活量,如做體操。

(蘋果日報)
--
茶葉蛋剝開灰綠色有毒? 食藥署︰正常現象啦

茶葉蛋是許多民眾下午茶的點心,但網路流傳「在茶葉蛋的蛋黃外緣,往往會有一層灰綠色區塊,這是因為用茶葉煮蛋造成化合物與鐵結合,進而產生有毒物質」,此項說法引起不少人恐慌。對此,衛福部食藥署澄清,該灰綠色區塊的成分主要是自然生成的硫化鐵,屬於正常現象,不會影響食蛋安全,民眾不必過於擔心。

食藥署企劃及科技管理組科長黃維生表示,雞蛋富含蛋白質,蛋白質有含硫胺基酸,而蛋黃含鐵,當白煮蛋或茶葉蛋煮久後,可能因為熬煮的時間較長、湯汁中的含氧量低、雞蛋中的鐵離子含量高等因素,促進硫化氫的產生。

當硫化氫又與鐵交互作用後,就會形成硫化鐵;在蛋黃與蛋白的交界處可能會出現的灰綠色區塊,成分主要就是硫化鐵,因此屬於正常現象。

農委會也說明,蛋在加熱時,蛋白中蛋白質的含硫胺基酸與蛋黃的鐵反應,會生成硫化鐵,也就是蛋黃表面會出現一層灰綠色,此區塊的範圍有時會擴及蛋黃接觸的蛋白,且當加熱溫度愈高、時間愈長時,灰綠色的外觀也會更顯著,但為正常現象,不會影響食蛋的安全。

同時,黃維生指出,一般而言,茶葉蛋中的硫化鐵含量不致於會太高,並不會產生毒性問題。

黃維生建議,選購茶葉蛋時,可以觀察色澤,顏色過深,代表煮的時間愈長,相對含鈉量也會較高,恐較不利於健康。

食藥署提醒,購買雞蛋要注意品質、檢視外觀,避免買到臭蛋、裂紋蛋、散黃蛋或黏殼蛋等,且回家要適當儲存,並儘快煮熟食用。

(自由時報)
--
長期健身膝蓋磨損大 才知退化性關節炎/慕德翰(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一名年約60歲的退休健身教練,年輕時每週教學數堂課,長期過度健身的後果,導致教練退休含飴弄孫之餘,經常覺得膝蓋疼痛,夜裡更痛到無法入睡,這才知道問題大了。

這位教練年輕時好勝心強,雖然早年就知道膝蓋痛的毛病,卻為了教學進度遲遲不願求診,直到日前帶孫子到公園玩時,蹲在溜滑梯的下方準備迎接,起身聽見膝關節喀喀作響,站起來的剎那痛到飆淚,差點跌坐壓到孫子,嚇得他趕緊請家人前來公園協助攙扶,經過這次驚魂記後,終於願意正視膝關節受傷的問題。

其實退化性關節炎為國人普遍的慢性疾病,也是造成成年人殘疾的首要原因。

退化性關節炎的好發年齡為50歲以上,但因教練從年輕時便長時間跑步、打球、重訓以鍛鍊體能,導致膝蓋承受極大重力,造成軟骨下的硬骨增厚,並長出骨刺,使得關節之間的空間越趨狹窄、磨損,最後出現關節疼痛、僵硬的現象。

深究退化性關節炎的原因,主要是關節過度使用與磨損、體重過重、長期姿勢不良、營養不均衡、曾經骨折或開刀,或是韌帶曾經受傷等等,而退化性關節炎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患者也不覺得疼痛,唯獨使用到受侵犯的關節時,才會感到不適,若是平時不留意身體變化,到了晚期甚至會導致關節變形,關節伸展角度變小及關節僵硬等。

經由X光檢查,教練的膝關節磨損程度約為2級,屬早期關節炎,所以我們先藉由注射玻尿酸緩解疼痛的症狀。

因玻尿酸具有高度保水性、黏彈性和潤滑作用,可覆蓋於軟骨表面保護軟骨,防止骨頭磨損及退化,並抑制發炎反應,更能改善關節攣縮,增加關節活動度。

另因教練退休後仍保有運動習慣,故在治療過程中,我們要求教練改做延緩關節退化的運動,如健走、游泳、騎單車等,才能避免膝關節軟骨加速磨損。

(自由時報)
--
藥品也有分級制 三類藥分明喔/蔡旻芳(彰化基督教醫院藥師)

台灣藥局林立,不少民眾有自行購藥的習慣,因此常想要自行購買需醫師處方的處方藥。但「藥品」不是「商品」,為維護民眾用藥安全,藥品和電影一樣,有分級制度,分別是普遍級的「成藥」、輔導級的「指示藥」與限制級的「處方藥」。

●「處方藥」的風險性較高,必須醫師診斷後開立處方,才能由藥師調劑交付。例如︰降血壓藥、降血糖藥、抗生素等。其中具成癮性麻醉藥、影響精神及其他認為有加強管理必要之藥品,列為管制藥,一至三級管制藥品需持有醫師開立的專用處方箋,經身分確認,並簽名後領藥。

雖然管制藥為避免遭到濫用及不當使用,需加強管理,但在醫師合理評估後,依病情治療需要仍可安心使用。

●「指示藥」的藥性溫和,風險較處方藥低,不需醫師處方,但仍須經醫師或藥師依症狀評估及指示後才可購買。例如多數的胃腸藥與綜合感冒藥等。

●「成藥」作用緩和,民眾可視需求自行購買,但使用前需詳閱說明書與標示。例如:綠油精、撒隆巴斯、枇杷膏等。自行購買藥品時,必須特別留意包裝上有無衛生署核准藥品許可證字號,「衛署成製字第○○○○○○號」、「衛署藥製字第○○○○○○號」、「衛署藥輸字第○○○○○○號」。

同時需要詳閱產品相關標示與說明,以緩解感冒症狀的「治╳單液」為例,用法為年齡12歲以上,一日4次、每次8毫升,而非一次一瓶;內含常見退燒止痛成分Acetaminophen(乙醯胺酚),須特別留意是否同時服用其他止痛或感冒藥造成劑量過高。

此外,任何藥品皆可能因個體差異而有副作用或過敏現象,服藥後,須密切觀察,若發生過敏及不適情形請立即就醫。

(自由時報)
--
粉刺吸過頭 愛美不成當心留疤

鼻頭狂冒黑粉刺,影響美觀好討厭!一名22歲的年輕男性,因不滿自己鼻子長期長滿粉刺,在朋友推薦下,自行在網路上購買號稱能輕鬆除粉刺的「吸粉刺神器」,買了後天天吸但效果不彰,卻仍不死心繼續使用,結果整個鼻子瘀血、紅腫化膿,嚇得趕緊就醫,醫師提醒,當心愛美不成,反留下疤痕。

收治該病例的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網路常見「吸粉刺神器」廣告,宣稱透過真空負壓吸力,可將鼻頭的粉刺吸得一乾二淨,但「負壓並非每個人都能有效控制」,很多人認為吸力愈強愈好,或是吸的時間愈久愈好,都可能讓皮膚因此受傷。

這名男子是在朋友建議下,網購美容儀器來除粉刺,因為想要快速見效,不僅把吸力開到最強,且每次一吸就是10幾分鐘,遠超過建議的時間,即便吸到鼻子紅腫發痛、鼻頭都是吸痕,仍忍痛繼續吸,結果隔天出現瘀血、發炎化膿等嚴重過敏反應,嚇得趕緊就醫,目前靠藥物治療中。

除了用器材「吸」外,不少人看到黑黑的粉刺,還會用手指甲去擠,或用夾子、細棒去清理,醫師提醒,無論各項器材或手是否乾淨,皮膚都可能因受到刺激而感染。

林口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說,臨床收治過許多患者,因為常用手去擠粉刺,導致毛囊破掉引發毛囊炎,「也就是變成非常大的一顆痘痘」,不僅更不美觀、還會出現紅腫熱痛的不適感,痊癒後更可能造成黑色素沉澱而留下不好看的痘疤。

衛福部食藥署指出,目前「吸粉刺儀器」並非醫療器材,在網路流通並未違法,但提醒民眾切勿相信誇大不實、甚至宣稱療效的廣告。

時序近夏,天氣也逐漸變熱,不少油性皮膚的人,臉上的粉刺開始逐漸冒出來,也讓「愛面子」人,忍不住用手去擠阿擠。萬芳醫院皮膚科暨皮膚雷射美容中心主治醫師石博宇表示,夏天因為氣溫高、油脂分泌多,較容易長粉刺,粉刺一族不應去擠,只要定期洗臉、適量擦一些含果酸A酸的保養品即可。

石博宇並補充,很多人總認為洗臉「多多益善」,但若清潔過度、導致皮膚過乾,也是一種刺激,「一天洗2、3次臉即可」。另睡眠充足不熬夜,以及少吃油炸物,均有助於改善粉刺狀況。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7-04-23/clipping/656/b08a00_t_02_02.jpg

(中國時報)

評論

美國的貿易赤字/于國欽

美國首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爾遜表示:「我們很難找到這樣一個例子,就是一個國家依靠築起一道抵制外國進口的牆,就可以成功地提高生產力與民眾的所得。」

■川普政府正研擬自出口統計中剔除「復出口」,如此一來美國貿易赤字便會膨脹,依新版貿易統計,美國去年對墨西哥的貿易赤字將由631億美元倍增至1,154億美元。

1997年春,美國商務部長戴利會晤經濟部長王志剛時,就我國對美貿易順差擴大一事表示關切,依美國海關統計,1996年台灣對美順差升至114億美元居四小龍之首,是美國第六大逆差來源。

對於美國國會成立「消除貿易逆差緊急委員會」,戴利又對我順差表示關切,我國自然不敢掉以輕心,然而查了我國海關統計卻發現,我對美順差僅69億美元,不如美方說的這麼高,且十年來我對美順差已減了一大半,估計美方應不致對我採取什麼行動。隨後美方公布「特別301」觀察名單,我國果然逃過一劫。

美放大自台進口金額

許多人一定會困惑,何以兩國海關統計的數字有這麼大的差距,這是因為台灣海關對輸美貨品概以離岸價格(FOB)估算,美國海關對這些來自台灣的貨品則以到岸價格(CIF)計算,到岸價格由於加計運費、保險費遠高於離岸價格,因此美國海關統計會放大自台進口金額,從而赤字也就跟著水漲船高了。

以去年為例,我國海關統計說我輸美僅335億美元,但美國海關說自台灣輸入393億美元,反之美國輸台以離岸價格算僅260億美元,而我海關以到岸價格算則達286億美元,這一來一往,美國估的貿易赤字比竟我方海關統計多了一倍以上。

再看美中雙邊貿易統計也是如此,去年美國海關統計顯示來自中國的逆差(赤字)達3,470億美元,然而依中國海關統計僅2,508億美元,美國估的赤字也比中國海關統計多了將近四成。

兩國雙邊貿易統計兜不攏,原是正常的事,但美國卻屢屢以這個被膨脹過的貿易赤字為籌碼,指控他國採行不公平貿易,半個世紀以來此一思維從未改變,從史密松寧協議、廣場協議要求法郎、馬克、日圓升值,到隨後要求新台幣、人民幣升值,皆是出於此一傲慢自大的心態,如今川普變本加利,還想藉由改變貿易統計的算法,進一步放大美國貿易赤字,實在是匪夷所思。

美國貿易赤字原是自由貿易之後,全球化分工的自然結果,但長期以來卻被美國認為是不公平貿易所致,年初以來川普政府在美國優先的思維下,忽而強化「購買美國貨、僱用美國人」,忽而啟動「鋼鐵進口調查」,忽而重新修訂美韓自由貿易協定。這些措施正在昭告世人,美國半世紀以來所倡議的自由貿易全是假的,當要求人家開放市場,美國高呼自由貿易,而當他國貨品兵臨城下,則舉起公平貿易的大旗。

全球恐掀保護主義風潮

美國於二戰後挾著充沛的資源及技術,一直是全球商品的最大供應國,連年貿易順差,直到1972年才出現逆差,對於逆差,美國不曾反躬自省,總不去思考貨品貿易的赤字早已自服務貿易順差、海外投資收入賺回來了。然而在此一傲慢狂妄思維應對下,四十年來美國貿易赤字非僅未減少,反而持續增加,由1985年的1,221億美元一路升至近年的7,500億美元上下,依當前情勢研判,這一股由川普所鼓動的保護主義,日後必引起各國效尤,果真如此,對全球經濟將會是個災難。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7-04-23/clipping/656/anla00_t_01_03.jpg

(工商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