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4日 星期五

新聞自選輯 20170414

德安航空撞牆 19人驚逃

又發生飛安事件!德安航空一架從台東飛往蘭嶼的DHC6-400型小飛機,昨午4時35分許在蘭嶼降落時,疑因遇瞬間側風,落地後衝出跑道撞上機場旁護欄,機上含機組員共19名人員逃離飛機,所幸只有4名乘客受輕傷;乘客驚恐說:「飛機一停下來怕爆炸,急著逃出連尖叫時間都沒有。」飛安會已派員與民航局前往調查,今早往返蘭嶼航班全取消,最快要等下午有望通航。



機長廣播有亂流
德安航空指出,該架B-55571飛機,是2013年2月21日出廠,迄今機齡4年多,駕駛姓周,空軍官校畢業,總飛行時數已5400多小時。事故發生後,旅客其中3女1男膝蓋、手肘受傷。機上乘客說,降落時機長有廣播遭遇亂流要乘客留意,才沒過幾秒,飛機在跑道上彈跳一下後開始滑行,從引擎聲中推測,機長可能想加速重飛,但當時動力不足且跑道長度不夠才選擇仍降落,滑行時機身晃動,大家都立即抱頭曲身:「3、4秒鐘時間,連反應都沒有就撞上了。」
德安航空董事長郭自行表示,飛機機鼻、機翼及發動機受損,「應該還能修復,所幸未造成重大傷亡。」

(蘋果日報)
--
降蘭嶼遇強風 德安飛機撞護欄 客驚逃4傷

德安航空台東飛往蘭嶼DHC6-400、編號B-55571客機,昨日下午降落蘭嶼機場時,疑受側風影響,失控偏離跑道衝撞護欄,左側機翼嚴重受損,受驚的乘客在機艙開啟後趕緊奔離,警消人員據報馳援,四名乘客受輕傷,確切肇事原因待進一步調查,今早航班全部取消。

鄉長︰水上飛機改裝釀禍

蘭嶼鄉長夏曼.迦拉牧質疑,德安航空換新機型後,去年冬天航班因風大導致取消班次比率較舊機型增加,這種機型是水上飛機,德安切割掉滑板換上機輪,風阻大,不適合海島氣候的蘭嶼,只要風大點就不能飛了,而且下雨跑道濕,飛機也不能起降,他曾向縣議會陳情,如今,新機果然才半年就發生事故,希望德安更換新機型。

民航局︰飛機從未被改過

但民航局強調,關於德安切割掉滑板再換上機輪百分之百是謠言,飛機從未被改過。先前的丹尼爾機型現已停產,DHC6-400機型抗風能力雖沒有丹尼爾這麼好,但也不會相差太多,是目前最適合在蘭嶼機場飛行的飛機。民航局人員昨已抵達台東,今日將前往蘭嶼,配合飛安會人員展開事故調查。

事故客機昨日下午四時卅五分落地,一觸地就失控偏離跑道,跑道外目擊的民眾表示,飛機落地後彈跳數次,突然轉向,向他們逼近,最後直接衝撞機場外圍護籬後停下,駕駛也飽受驚嚇,眼睛瞪得好大,乘客則在機艙開啟後趕緊奔離。

有乘客餘悸猶存地說,飛機三輪都落地即偏左滑行,然後直接衝出撞上護欄,他嚇得趕緊用手撐住客椅,接機家屬驚見全都嚇死了,還好都無大礙。

航空公司發五千元壓驚

機上兩名駕駛、十七名乘客,有四人輕微擦傷,其中兩人膝蓋、一人手肘受傷,婉拒送醫,另名男性因腳部疼痛由蘭嶼衛生所救護車送往蘭嶼衛生所,其餘乘客由航空公司發放五千元慰問金後離去。

德安航空董事長郭自行表示,這架客機造價九百萬美元,機鼻、左側機翼、發動機均受損,初步了解是因側風強勁肇事,相關數據需進一步確認。

(自由時報)
--
德安班機降落蘭嶼 偏離航道撞上護欄

蘭嶼機場昨天下午四點半爆出巨響!一架德安航空台東飛往離島蘭嶼鄉的班機,飛抵蘭嶼機場時,偏離航道,機頭撞上機場臨路護欄,左側機翼毀損嚴重,幸機上十九人都平安無事,出事原因待查。

「快嚇死了!」事發後乘客自行打開艙門下機逃離,即使航空公司第一時間發給每人五千元慰問金,仍難消他們害怕、質疑、氣憤的情緒。台東航空站主任詹元淮表示,今天早上所有飛往蘭嶼航班全面停飛,視調查狀況再開放起降。

德安航空是蘭嶼唯一對外空中交通,昨天上午風速大停飛,下午氣候稍緩開放飛行,最後一班次下午四點自台東豐年機場起飛,四點卅五分飛抵蘭嶼機場,未料出事。飛機撞擊後,機內乘客緊急自行打開艙門逃命;正、副駕駛無礙,十七名乘客中包括一名嬰兒,有四名成人乘客輕傷。

「飛機輪子接觸到地面時,先滑行一段就慢慢偏左,我看到機場護欄越來越近,趕快低頭、雙手撐住椅子,真的嚇死了!」坐在機師後方、第一排座位的蘭嶼人李志明目睹飛機失控的前方狀況,驚魂未甫,不敢置信自己搭過上百次返鄉飛機,竟會遇到「恐佈班機」。

一名目擊遊客指出,本想欣賞小飛機降落的景象,未料看見飛安意外!飛機落地後有兩度緊急煞車,後來突然偏左滑行,他感覺機身不斷在煞車,卻突然「甩尾」朝他站的道路護欄而來,他轉身快跑到路旁山坡,就聽見「碰」的巨響,機頭已撞上護攔。

機場附近小吃店老闆目睹撞擊,一開始以為會爆炸,嚇得躲進屋內,見飛機未起火花,緊急衝到現場救人,「從機頭看到機長眼睛還張開著,真的鬆一口氣。」蘭恩基金會執行長希.瑪拉歐斯表示,乘客中抱著嬰兒的母親是他的親戚,原本見面都會笑的人,早已嚇得臉色蒼白,緊抱著小孩,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德安航空公司緊急請求警消支援,針對下機乘客緊行安撫,致贈每人五千元慰問金。董事長郭自行表示,當時氣象所測得的最大瞬間陣風為每小時十八浬,飛機可降落;事故真正發生原因,待民航局飛安事故調查委員會今抵達蘭嶼後,才能展開後續調查,公司全力配合。

他說,這架事故飛機造價九百萬元,由加拿大引進,機齡三年,公司去年引進四架,目前都是承租,其中二架投入台東離島航線。

蘭嶼機場飛機撞護欄 鄉長:早抗議過這機型不能飛蘭嶼

今天下午4點半德安航空由台東飛往蘭嶼班機,失控偏離跑道撞護欄,機上4名乘客輕傷。蘭嶼鄉長夏曼‧迦拉牧說,去年德安換新機,淘汰機齡已屆的多尼爾機型,換成DHC6-400型的水上飛機,當時鄉民就曾抗議,此機型機頭圓、機翼厚,根本無法抵抗蘭嶼強大的側風與亂流,未料真出事。

夏曼‧迦拉牧強調:「藉由這次事件,拜託民航局不要再輕忽蘭嶼鄉民與遊客的生命、財產安全了,請換一個安全適合的飛機給我們吧!」

去年12月,大批蘭嶼鄉民就在台東機場抗議,當時鄉民指出,早期機型是7級風就飛,如今遇6級風就不飛,離島交通更加不便;同時抗議該機型的設計,根本不適合飛蘭嶼。

夏曼‧迦拉牧說,早期多尼爾機型機頭尖、機翼薄,DHC6-400型相反,且是水上飛機,降落反而不安全,尤其蘭嶼側風強,不時出現亂流,這款飛機根本無法因應。

「嚇死了!」這場飛安意外,機上乘客、目擊者都嚇壞了。目擊者李雲山及數名遊客都指出,先是看到飛機降落時原本在跑道上前進順利,突然兩度急煞,隨後機身不穩搖晃,最後竟「甩尾」直衝護欄而來。

事發後,航空公司每名乘客發給5000元慰問金。失事現場擠滿人潮,後航空公司人員封鎖現場,等待拖吊作業。

德安台東飛蘭嶼班機 落地衝入水溝3人受傷

德安航空一架編號7511 DHC6型小飛機今天下午4點從台東飛往蘭嶼,4點20分許降落蘭嶼機場時,疑因天雨跑道濕滑,機身一陣搖晃後,機頭偏向衝出跑道,撞上機場圍籬,鼻輪掉進跑道旁的一條寬約約1公尺寬,深約30公分的排水溝,機上共有2名駕駛及17名乘客,目前已知3名民眾輕微擦傷,兩位膝蓋撞上前座椅背、一位手肘碰撞前座椅背,3人因無大礙未就醫,德安航空初步貼償每名乘客5000元,安撫乘客情緒。

這起意外不僅嚇壞機師及乘客,機場航管人員看到飛機偏向衝出跑道更是嚇到目瞪口呆,有人大喊「糟糕」,機場消防分隊、台東縣消防局蘭嶼分隊都緊急出動救援,由於蘭嶼機場緊臨太平洋,跑頭頭尾就是大海,所幸飛機是偏向撞上機場另一側緊鄰蘭嶼環島公路的圍籬,至於詳細事故原因,還待飛安委員會調查。

撞護欄德安飛機還在原地 蘭嶼航班續受影響

台東縣離島蘭嶼鄉蘭嶼機場昨天下午發生德安航空班機降落撞護欄意外,由於島上吊掛與大型機具有限,加上維修人員尚未進入,目前飛機還維持當初撞擊位置,無法移動,今天的航班也無法運作。

德安航空公司董事長郭自行昨天晚上即抵達台東市,預計今天在天候允許下,承租直升機,與維修人員先行進入蘭嶼進行後續處置。

德安航空公司昨天在意外發生後,已通知今天下午1點前原本要搭乘飛機的5班次訂位旅客,傳達時間異動;不過,今天早上蘭嶼機場還是有少數要前往台東的遊客,到機場填寫候補機位,他們本來就沒訂到位置,但急著返回本島。

被問到難道不害怕搭機?一名女性遊客:「怕啊,但更怕坐船,要吐兩個多小時。」她也認為,這是個案性的突發狀況,不可能因此而不坐飛機,「眼睛瞇一下,就過了」!

不過也有遊客已經打算退票,改搭船回家,表示「很恐怖,親眼看到機頭撞成那樣,壓力好大,怎麼還敢坐啦」。連當地居民也十分惶恐,對於未來的飛安十分質疑。

一大早不少人再度到機場觀看撞擊的飛機,機場人員在跑道及機身周邊忙進忙出。

(聯合報)
--
德安航空飛機衝出跑道 旅客驚喊撿到一命

德安航空19人座飛機,下午在蘭嶼機場降落時遇到側風,飛機滑出跑道撞上護欄,4人受傷,無大礙。旅客驚魂未定說,老天爺保佑,未衝向海面。

「我的飛機撞護欄了」,蘭嶼兩隻魚民宿李姓業者說,今天下午3時許接到住宿客電話,對方受到很大驚嚇,他趕緊跑到蘭嶼機場,「看到畫面,讓人嚇了一跳。」

李姓業者說,19人坐飛機降落時,遇到側風,將飛機吹離跑道,飛機撞上護欄,躺在水溝上,遊客受到驚嚇,航空公司人員忙著疏離和安撫乘客,飛機的機翼和機鼻「應該報銷了(損壞嚴重)」。

「還好飛機不是往左衝」,李姓業者說,遊客下飛機後,看到一邊是海,驚魂未定的感謝老天爺,還好飛機不是衝到海裡,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李姓業者說,現場德安航空每人發放新台幣5000元慰問金。

台東縣消防局蘭嶼分隊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台東縣消防局表示,飛機乘客17人,2位機組人員,4名傷者(3女1男),其中一名男性傷者因腳部疼痛由蘭嶼衛生所救護車送蘭嶼衛生所,其餘乘客由航空公司發放慰問金之後已離去。

(中央社)
--
評青年愛花錢 徐重仁道歉 上粉絲團認失言「將謙卑理解年輕世代」

全聯總裁徐重仁日前一席「年輕人太會花錢」說法,遭網友群起砲轟,昨親上全聯臉書粉絲團道歉,徐說「我是真的失言了」,承認那些話是從「我那個世代的立場出發,有失周全」。徐的道歉引發兩極論戰,支持的認為徐根本不用道歉,因為從薪水比例來看,年輕人的確比較會花錢;但也有人批徐,雖然道歉,但懷疑他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徐重仁11日出席《真心看自己,有念則花開》新書發表會時表示,自己剛出社會時,薪水僅9千元,要大家「不要太計較薪水比別人低,忍耐不計較、好好工作,有一天老闆會看到。」徐說「每個人都想花更多的錢,但如果現在沒有那麼多的錢,就應該少花一點。」徐的說法引發網友大反彈,怒批「是說老闆500年以後會看到嗎?」
對談話被解讀批評年輕人太會花錢,徐重仁雖感委曲,但還是於昨天親上臉書粉絲團致歉,以「大家好,我不是全聯小編,我是徐重仁」開頭,全文403字道歉信中,徐表示是收到一名年輕同仁和他說「總裁,您失言了」,讓他驚覺發言雖是出自求好心切,但太過從自己的世代立場出發。

不該自身經驗評判
徐重仁說,網友的反應提醒了他,「我與我這個世代的人,是不是經常只用自己世代的經驗,就簡單做出評判?」徐說「我是真的失言了。接下來,我希望自己能少說,多聽,更謙卑地去學習和理解年輕世代的聲音。」強調自己很願意做一位因失言而道歉的老闆。

小編po圖幽默滅火
雖徐重仁於失言後立即道歉,但仍引發正反兩方激辯。律師林智群認為,徐不需道歉,年輕人確實較會花錢,但非金額數字比較大,而是佔薪水比例確實比較高。台北市議員王威中則舉全聯多次違反《勞基法》為例,提醒若真能接納年輕員工的良言,更要當一個對得起年輕人的老闆。
失言風波發生後,全聯粉絲團小編一夕之間成為網路紅人,掀起史無前例各界小編到粉絲團簽到「小編挺小編」活動。沉默兩天的全聯小編昨終於再度po上Q版徐重仁「金拍謝」、「和好啦」圖,同時以幽默文字寫「小編做事小編當,重仁做的重仁贖」。

全聯:有定期調薪
網友質疑全聯道歉文非徐重仁所寫,而是由奧美廣告操刀,全聯主管說,內容主要是徐本人構思,再由同事幫忙潤飾,「風波至今,全聯的業績並沒有明顯起伏,影響並不大。」
至於外界聲援要幫全聯小編加薪,全聯主管透露,「粉絲團小編是由奧美與全聯各1組團隊合作,小編只是平時愛開玩笑,但非常專業,並不是工讀生,薪水也不低。」
該主管也表示,近年來獲利狀況轉好後,都有定期幫同仁調薪,以全聯儲備幹部來說,起薪近3萬元並不差。
網友對徐重仁道歉看法不一,Kevin Lee說總裁自己出來面對,勇於道歉,給個讚;但Alan Yang說,口吻還是高高在上,不必委曲求全,討好媒體大眾。

徐重仁小檔案
生日:1948年1月6日╱69歲
籍貫:台灣台南市
身家:逾10億元
現職:全聯福利中心總裁
封號:台灣流通業界教父
家庭狀況:已婚,育有2子
學歷:日本早稻田商學碩士、逢甲大學企管學士
經歷:
.1977年毛遂自薦投入統一超商籌備處
.1979年出任統一超總經理,連虧7年後成台灣超商龍頭
.2012年6月自統一超退休
.2014年進入全聯福利中心擔任總裁

「曾僅領9千薪」換算現值逾7萬

一句「1977年剛出社會時,薪水僅9千元」,要年輕人不要太計較薪水比別人低,全聯總裁徐重仁惹惱網友。但到底1977年領9千元月薪過得如何?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說,當年每月基本工資2400元,換算徐當年的月薪相當於現在的7萬8783元,「現代年輕人生活壓力大多了!」

40年房價多20倍
徐重仁在日前新書發表會上稱自己1977年開始工作時,月薪僅9千元,還要付房貸、吃飯,生活很辛苦;但遭網友打臉,指當年台北市基隆路新建案每坪2.9萬元,八德路每坪約2萬元,精華地段忠孝東路4段每坪也只要3.25萬元,甚至西門町1間套房才5萬元,「徐重仁不吃不喝,6個月就買得起套房,但現在年輕人可能一輩子都買不起房。」
孫明德說,1977年基本工資2400元,徐重仁月薪9千元約基本工資3.75倍,以現在基本工資2萬1009元換算,徐月薪應為7萬8783元。
孫明德說,當時1個菠蘿麵包才1元,北市基隆路上40坪房子才115萬元,現在同地點、同大小房子可能要3千多萬元,40年來工資成長不到10倍,但房價卻跳升20多倍,「現在年輕人生活壓力真的比較大。」

(蘋果日報)
--
「年輕人很會花錢」掀波 徐重仁道歉︰我真的失言了

全聯福利中心總裁徐重仁一席「年輕人很會花錢」、「不要計較薪水比別人低」等談話,引爆失言風波;徐重仁昨早在全聯臉書粉絲團貼文道歉,他說:「絕非惡意,但仍感到抱歉,因為我真的失言了。」

徐重仁貼文表示,「大家好,我不是全聯小編,我是徐重仁。昨日收到一位年輕同仁向我諫言:『總裁,您失言了』。回想我當時發言,確實是出於對自己孩子說話的心情,其中夾雜著疼惜、擔憂,想求好,卻又太過心切。那些話語也的確是從我那個世代的立場出發,有失周全。思考得不夠,話說得太快,造成媒體和年輕朋友誤會。儘管絕非惡意,但仍感到抱歉。」

徐重仁指出,「此刻是一個讓我深切反省自己的契機,我對年輕世代的了解顯然還不夠深入,也提醒了我,我與我這個世代的人,是不是經常只用自己世代的經驗,就簡單做出評判?而沒有設身處地了解年輕人的處境與心情。」

他表示:「網路上不少人說,台灣不可能會有因為失言而道歉的老闆。我想,我很願意做這麼一位。因為,我是真的失言了。接下來,我希望自己能少說,多聽,更謙卑地去學習和理解年輕世代的聲音。」

徐重仁說:「年輕的朋友們,請接受我的歉意,我相信勇於反省與善意和解,仍是眼前我們的社會最需要的力量。無論你是否認同,你能讀到這裡,願意多聽我說這些,我都誠心感謝。」

對於徐重仁的貼文,第一時間許多臉書粉絲團的小編及網友紛紛上全聯粉絲團臉書給予肯定,認為徐重仁願意放下身段道歉,「了不起,負責」,並一面倒的幫全聯小編爭取加薪。

不過,也有網友不領情,認為公開批評年輕族群,卻又在臉書粉絲團道歉,宛如「大街罵人、小巷道歉」,不可取。截至昨晚,全聯粉絲團湧進萬則留言。

另外,外界也關注徐重仁失言風波是否影響全聯的業績。對此,全聯昨表示,這兩天門市營運一切正常,並未受到影響。

昨晚 ,全聯福利中心粉絲團小編 ,眼看網友怒火未消,先是貼文「那個。。。借問一下。。。我可以說話了嗎?」測水溫轉移網友話題 ;大約過了一小時,則送上勇於反省實用工具小圖 ,以徐重仁的卡通肖像獻上金拍謝、和好啦、我難過、 TT等圖賣萌 ,成功轉移徐重仁失言話題。

網友嗆到全聯隨機殺人 警︰行為已觸法將究辦

徐重仁昨雖為自己的失言風波上臉書道歉,但自稱「資方打手人權推手」的網友「左翼使者」,在知名網站「巴哈姆特」上發文聲稱,近期將隨機攻擊全聯門市,「誰敢到全聯消費我就殺誰!」警方說,這名網友的舉動,已明顯觸犯刑法三○五條恐嚇危害安全罪,最重可處二年徒刑,警方會追查上網IP與網站註冊資料,近期約談這名網友究辦。

(自由時報)
--
結合租車業 UBER重返台灣 實測恐比舊版貴 短途載客仍違法

網路叫車業者UBER昨重返台灣市場,捨棄派遣私家車的違法模式,改與租賃車業者合作,透過UBER App叫車,由車行派遣有職業駕照司機和營業用小客車載客。交通部認定此模式合法,但法規限定租賃車以小時計費,半小時內短途載客即逾越法令,將取締。《蘋果》昨實測不僅叫不到車,短程車資報價甚至比計程車貴,也恐比舊版UBER計費高。

來台4年的UBER未依法申請經營汽車客運業,政府今年1月6日起取締,UBER累計遭罰8.3億元、被通知勒令歇業,2月10日起自行暫停服務。

台北開通報價不一
UBER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顧立楷昨開記者會,宣布以新營運模式重返台灣,強調是和交通部長賀陳旦討論後,在現有法律框架下重啟服務,初期先和租賃車行合作,從台北地區開始,用戶透過UBER App叫車,可看到租賃車行報價車資,同意派車後,由車行派遣合格司機和車輛載客,未來也不排除和計程車合作。
顧立楷解釋UBER角色是科技平台,讓用戶看到報價,但車資由租賃車行依不同車款、時段訂定,司機也和車行合作,輸入起訖點,App就顯示即時報價,因規劃與數十家車行合作,各家報價不一,每次僅出現一家報價,不同意可重新叫車、媒合別家,一旦完成叫車,系統即顯示租賃車行、司機名稱。
顧立楷不確定此舉是否為全球首例,但強調此為總公司為台灣量身訂做。UBER稱不便提供合作的租賃車行;記者實測則顯示普捷、慶賓、浩銅、永鑫、宏運等都是合作業者。

花1小時叫不到車
針對車資,顧立楷昨未正面回應。記者昨下午實測台北市三創生活園區到捷運台北車站,新車資報價85到159元,價差高達74元,也比舊版貴,但持續1小時仍叫不到車,最後搭計程車車資100元。短程車資也會高於小黃。
民眾邱小姐批,新服務感覺不好用,昨下班要從北市中正區到台北車站,不僅叫不到車,報價也比以前貴約20元,價格仍是她唯一考量。UBER回應,昨叫不到車可能是太多人叫車;UBER司機則透露上線司機還太少,也坦言新車資會高於舊收費。
交通部指,樂見UBER退居第二線提供平台服務。但交通部路政司副司長張舜清說,租賃車須以小時或日租計費,以便和計程車區隔,小客車租賃低於半小時即逾越租賃車業服務範疇。而依UBER新運作模式,不少仍屬少於半小時的短程載客、恐仍違法,對此,交通部指將稽查取締小客車租賃是否低於半小時,但因現行法令僅規定租賃業小時計費上限,並無下限規定,取締後會要求限期改善,但不會開罰,未來會修法明訂下限,屆時違規可開罰9千到9萬元。
租賃車業者、職業駕駛胡先生認為,UBER新模式可讓司機放心接案。

司機拼考職業駕照
計程車客運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梁平良質疑,UBER和租賃業合作短途旅次,和計程車業有衝突,租賃車司機也不用像小黃司機須考營業登記證。小客車租賃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林順得直言,「其實很多會員擔心租賃車市場也被低價打亂。」
全台約1200家租賃車行,林順得指UBER未聯繫公會,私下找10餘家租賃車行合作,很多會員不清楚新模式是否合法,今將向交通部表達質疑。
逢甲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副教授李克聰則樂見新模式,建議可彈性放寬租賃車短途運輸,並鼓勵UBER服務偏鄉。租賃業者胡先生說,新模式讓司機放心接案,乘客有更多保障。UBER司機「菲菲」說,先前聽聞UBER要和租賃車行合作,考4次終於考到職業駕照,將為生計打拼。

欠8.3億罰金未繳
UBER挨罰8.3億元均未繳,其中2.3億已逾期,上月底遭公路總局函送強制執行,顧立楷昨不回應是否繳納,僅說已提出訴願。另國稅局對UBER開出1.35億元稅單追討中,月底還會針對去年7月至暫停服務前漏報的營業稅加開稅單;另已扣押UBER銀行帳戶1000萬元,限制UBER台灣負責人出境。

須繳掛牌靠行費 司機嘆難兼差

UBER重返台灣,「UBER台灣司機聯盟」發言人沈柏耀稱是好事,他評估之前兼差開UBER月賺2萬元,暫停服務後「司機日子難過。」仍盼政府能推專法,新設網路運輸服務業,只要取得職業駕照、申請營業用小客車即可載客。

須考職業駕照繳稅
記者昨去電與UBER合作的租賃車行,詢問如何成為其司機。業者解釋要備有職業駕照和營業用小客車來靠行,須付1萬至2萬元掛牌費,每月另付2千元靠行費,還要自付營業用車輛牌照稅、燃料費及保險費;也可日付800或1200元向其租車。業者說,UBER每周結一次帳,要扣掉25%平台費,之後車資可直接匯入司機帳戶,租賃車行賺靠行費或日租費,不會再扣司機錢。原就開租賃車但昨尚未運作UBER新模式的沈柏耀說,還不太清楚新的執行成效,不知獲利與之前相較如何。
不具名UBER司機分析,原有的1萬多名UBER司機,2到3成本來就開租賃車,不受新營運模式影響,但多數開自用車者須考職業駕照及付相關費用等,對兼職者「不划算」。

頂級多元計程車 比小黃貴1倍

UBER退場期間,交部趁勢推多元計程車,首家通過評選的皇冠多元化計程車隊上月21日上路,依車子等級收費,費率為小黃車資1~2倍,昨業者宣稱,在台北、高雄各有十多部車輛可供叫車,叫車數有成長但不透露數量。

憂UBER削價競爭
依規定,想參加多元計程車案者須經地方政府評選,車身禁用黃色、費率不得低於小黃,且須以App預約叫車;現僅核准車行與車隊經營。據統計,高雄有3家已上路;北市有12家通過評選,上月皇冠大車隊先上路,本月底台灣大車隊將跟進。
皇冠大車隊昨說,上路近1個月,北、高皆有十多台,車款有豐田、賓士等,司機多為兼職;未詳細統計,但確有成長。高雄倫永多元計程車隊駕駛許群典說,一天可載客約8至12趟,生意不錯,現擔心UBER削價競爭。
北市公運處試算,從北市府到台北車站,小黃離峰車資與皇冠一般車資同約200元,但尖峰車資小黃約200元(塞車要加20元),皇冠為小黃1.2倍220元,假日要2倍。而昨重新上路的UBER尖峰車資要價200~300元不等。

(蘋果日報)
--
Uber回來了 與租賃業合作派車

Uber昨召開記者會,宣布恢復在台灣營運;Uber台灣區總經理顧立楷表示,將與小客車租賃業者合作,未來也可能與計程車和職業駕駛合作,收費方式改採單趟報價,消費者輸入目的地後,可立即看到應付價格,但依各家租賃業者費率計算而有不同報價,Uber退居第二線,只提供平台服務,不再是主體營運者。

退居第二線 只提供平台服務

顧立楷表示,和過去最大不同是,Uber改為和租賃業者合作,由業者派遣駕駛及車輛,並訂定費率和收取費用,Uber扮演服務平台的角色,僅向業者收取部分費用。

昔採里程計費 今採單趟報價

過去Uber和小黃一樣採里程計費,但租賃業者是計時收費;顧立楷表示,與政府和租賃業者討論後,決定採透明的報價模式,也就是乘客在輸入目的地後,可以立即看到該趟車資,也能看到駕駛所屬的租賃公司,由於不同租賃業者報價不同,因此同樣路程會出現不同報價,由消費者決定是否要搭乘。但他不願說明費率如何計算,也不透露要和哪幾家業者合作。

營運首日 等了兩小時叫不到車

昨記者實測,若搭計程車從台北市三創數位生活園區到新北市永和樂華夜市,收費約一百七十到一百八十元,但打開Uber App叫車卻發現,同樣路程報價從一百四十六元到兩百元都有;實測中發現,合作的租賃業者至少有宏運租貸、普捷、慶賓、浩銅跟永鑫、普羅汽車租賃集團;昨雖是Uber重啟營運的首日,等了兩小時卻連一輛車都叫不到。

Uber宣稱這一次絕不違法,但租賃業者是以時間計費,若搭乘距離較短,收費價格會比跳表計費的小黃低,恐衍生惡性競爭問題,且Uber目前不願公開租賃業者名單及費率計算方式,也有資訊不公開的疑慮。

交通部路政司副司長張舜清認為,小客車租賃業者和計程車確實在服務內容上有模糊地帶,租賃業者提供半小時內的車程服務並不適宜,因已違反計費方式和服務內容,若發現會依照汽車運輸管理規則,要求業者改善,但因現行法規對此並無明確規範和罰責,確為很大的灰色地帶,會要求公路總局釐清。

Uber8.3億罰款 交部︰追討到底

交通部長賀陳旦昨天到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備詢,他說,樂見Uber在台營運,只要配合「納管、納稅、納保」就不會取締,但是該繳的罰款一定會追討到底。

Uber過去未登記為汽車運輸業,卻派遣私人駕駛及白牌自用車載客,合計被交通部重罰八.三億元,二月十日宣布暫停在台營運。公路總局指出,其中二.三億元已過繳費期限,上月底已函送行政執行署,罰款追不追得回來,還要看強制執行結果,其餘罰單若到期,「該追的還是會追」。

Uber台灣區總經理顧立楷表示,已進入法律程序,先找到合法營運的模式,再持續和政府溝通、和解。

日前Uber廣發簡訊給司機指出,將提供司機相關職業執照,並積極協助與車行媒合;賀陳旦表示,此舉並不合法,若真的這樣做,一定會強力取締。他強調,Uber和租賃業者合作應使用租賃業者旗下的駕駛和車輛,不可能、也不該讓其他人承租車輛在外攬客,對租賃業者來說,於法不合、也有損權益。

Uber則保證,絕對使用合法的租賃業者車輛及駕駛。

公路總局表示,目前Uber仍登記為科技業,和現有合法租賃業者合作,必須轉型成為資訊平台的模式,其車輛、駕駛都須符合小客車運輸業的規範,且不能個別攬客,駕駛及車輛都要有職業登記執照,不能像過去使用自用車載客。

(自由時報)
--
Uber重返 三問題待解:罰款未繳、資訊不足、價差大

Uber重返國內市場,但過去違規營業遭罰的八億三千多元仍一毛未繳。Uber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顧立楷昨對此未正面回應,僅表示已進入訴願,將循法律程序解決,就像Uber找出合法營運的方式,也將抱著同樣精神與政府溝通,盼能迅速得到共識。

Uber昨也不願透露合作的租賃車業者,但叫車後可於Uber App中看到,根據實測已知合作的租賃車業者有普捷、慶賓、浩銅、永鑫、普羅、宏運等。交通部說,租賃車業者若要與資訊平台(Uber)合作,須讓消費者充分了解租用費率,所有臨櫃租車會知道的內容,在資訊平台上全要揭露,否則可開罰租賃車業者九千元至九萬元。

台北市計程車工會理事長鄭力嘉說,工會尊重Uber合法營運,但他們該把欠的罰款、稅金繳清,或承諾何時繳清,才代表回來的誠意。他也說,換算新計費,短程恐比計程車最低費率還低,計程車一定會受到衝擊,將研究有無違反租賃車業法規後提出檢舉。

但台北市小客車租賃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王世璋說,過去政府規畫的「多元計程車」服務,包括車身不漆黃、提供高級車輛等,都是租賃車業者在做的,但多元化計程車卻可比照計程車隊,不用繳牌照稅、燃料稅、不用開發票,根本在圖利計程車集團。

王世璋說,雙方合作金流通透,租賃車業者也符合納保險、納管及納稅規定。他說,Uber號召力強、載客率高,業者不必各自開發App,客人也不怕沒車。

Uber短途便宜衝擊小黃 交通部要管

Uber昨重返台灣市場,新營運模式與十餘家租賃車業者合作,Uber成了叫車平台,且採計時收費,不同的租賃車業者、時段有不同報價,但半小時內的短途載客有可能比計程車便宜。交通部說,新型態短途載客衝擊計程車業者,將檢討相關法規。

交通部副司長張舜清說,對Uber與租賃車業者合作「樂觀其成」,初步認定新合作模式合法。但中華大學運輸科技與物流管理學系副教授林祥生說,Uber合法納管後應為台灣開創服務新藍海,而不是直接掠奪計程車生計;現況已改變租賃車原有功能,「沒有違法、但不合情理」。

張舜清說,租賃車以「時」計費,若透過Uber叫車、行車時間在卅分鐘內,服務內容已逾越租賃車業服務範疇,恐與計程車業惡性競爭,但目前法規未明訂最低租賃時間,確實有模糊空間,近期將修法明定租賃時間「地板下限」。

Uber進軍台灣四年,今年初因難抵政府重罰,二月十日宣布暫時退出台灣,但一直與交通部、科技部協調可行方案,科技部長陳良基日前也到美國Uber總部參訪。

Uber亞太區總經理Mike Brown說,停滯兩個月是危機也是轉機。Uber台灣區總經理顧立楷說,Uber成為叫車平台後,已符合交通部「納管、納稅、納保險」三原則,乘客叫車將可在平台上看到業者、駕駛名字及報價,Uber的角色成為「科技平台」,因與十餘家租賃車業者合作,不同的業者會有不同報價。

至於過去合作的私家車司機,除非加入租賃車業,否則無法繼續合作;去年推出的Uber Taxi將擇期繼續營運。

記者實測若從台北市杭州南路、仁愛路口,搭Uber到鄰近的台大醫院,車款較高檔的「尊榮優步」報價一六○元,但普通車款「菁英優步」五十五元,比計程車便宜;按「確認叫車」後可看到駕駛名稱、車型及租賃公司名稱,可信用卡、金融卡及現金付費。距離較遠、從忠孝新生到永和樂華夜市,「菁英優步」同個時段計價從一三六元到二○八元不等,價差高達七十元。

Uber壞事又一樁 傳用秘密程式追蹤同業Lyft駕駛

科技網站The Information報導,Uber曾用一款名叫Hell(地獄)的秘密程式追蹤叫車同業Lyft的駕駛人,一來用以查知他們是不是也兼Uber的工作,二來方便扼殺競爭。

這是Uber又一件壞消息。Uber最近陷入高層離職,以及性歧視、性騷擾等指控,有點手忙腳亂。

報導說,Hell程式在2016年初期停用,整件事Uber內部只有執行長卡拉尼克等一小圈子知道。

Uber上月被爆曾經使用另一款秘密追蹤武器Greyball(灰色眼珠)。當時紐約時報報導,Uber以該款程式鎖定各城市職司檢查Uber有無違反營業管理法規的主管,在他們叫Uber服務時讓他們叫不到車,或者在他們上車不久追蹤出他們是執法人員,司機就藉故要他們下車。

Uber承認報導,並表示將關閉那套系統。

(聯合報)
--
Uber重返台灣 攜手租賃車

Uber台灣停業兩個月後,昨(13)日宣布「重返」台灣市場。但這次Uber選擇以B2B為主要商業模式,與數十家租賃車業者、以及原先的計程車業者合作,並採取「即時報價」模式。但目前僅限台北市,台灣區總經理顧立楷說,要拓展到其他地區仍需要時間。

新的營運模式中暫時不與一般自用車合作,免除先前納稅、納保的爭議,不過消費者想要體驗「各種不同車輛」的期待落空,未來Uber等於仍然與商用租賃車輛服務,但範圍從計程車擴大到租賃車業者,可使用Uber App或Uber TAXI與平台,媒合想要搭車的乘客。

Uber新的營運模式是和租賃車業者及計程車業者合作,消費者可在App上指定要去的地點,可即時算出車資、讓消費者選擇。消費者也可透過App系統知道租賃車業者與司機姓名,依然可給予評價;付費方式可使用信用卡、金融卡和現金。

Uber昨天重返台灣的活動中,亞太區總經理Mike Brown與台灣區總經理顧立楷絕口不提要台灣政府趕快立新法「符合Uber共享模式」,並且不斷感謝交通部及部長賀陳旦的「指導與幫助」。顧立楷也表示,現在先與租賃車、計程車合作,將來仍會持續尋求與一般駕駛的合作。據了解,登記Uber合作駕駛約有一萬人左右,不過有二至三成原本就是租賃車或計程車業者,權益不受影響,但對先前加入Uber平台的自用車駕駛而言,未來要參加Uber服務,必須先靠行,要具備營業小客車執照。

交通部放話 罰款一定追回

Uber宣布重返台灣,交通部長賀陳旦表示,若是提供平台技術與租賃車業者合作,是合乎法令規定,和以往派遣自用車載客是不同。交通部對營業單位的要求不能放鬆,罰款一定追回,若追不回來,會透過國際法令去追回。

賀陳旦昨天赴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備詢,他在立委要求下表態宣示「罰款不繳,交通部不歡迎Uber回來」。他說,Uber和租賃車合作,交通部沒有同意與否立場,交通部在追討罰款上不會放鬆,而針對消費者保障的保險,交通部將針對租賃車業去修法要求相關保險。

據指出,Uber因違法載客,遭交通部公路總局開罰,總計罰鍰多達8.3億元,迄今一毛未繳。對此,公路總局局長陳彥伯在答詢說,已經有2億多元請法院強制執行,剩下的罰鍰到期後,也會比照辦理。

(經濟日報)
--
改與合法租賃車合作 Uber回歸台灣 首日亂糟糟

Uber昨正式回歸台灣市場,公布新營業模式,改與合法租賃車業者合作。但重新上路首日,卻出現叫不到車、報價亂糟糟,甚至價差2倍的亂象。Uber司機預估不易叫車情況恐持續3到4周。

報價亂 價差2倍以上

新Uber計價採「預告報價」,與舊版「基本費+里程」不同。輸入起訖點後,消費者支付App顯示的單一「即時報價」金額。

記者昨進行實測,搭乘1.8、3、5、8及11公里不同路程,同樣路程會出現5、6種不同報價,費率是計程車0.7倍至1.7倍,差異甚至達2倍以上。

除了價格差異大,昨日也極難叫到車,記者下午測試3個多小時僅成功媒合一次,且司機後來還取消。在取得即時報價後,App不是直接告知「暫無車輛可供預約」,就是「很抱歉,無法幫您找到一台Uber。請稍後再預約。」,也有人好不容易媒合到車輛,卻要等待30分鐘以上,只好取消。

對於造成費率不同的計費方式為何?Uber只說明,只是資訊平台,協助業者計算費率。如何計算報價,由合作租賃車業者各自決定,業者考量計算參數包括里程、時間、車種及供需狀況等。

難叫車 媒合成功率超低

Uber台灣區總經理顧立楷表示,每家租賃業者報價各異,消費者不接受,可重叫其他家業者。

交通部長賀陳旦昨重申,Uber納管、納稅、納保就不會加以處罰;路政司副司長張舜清表示初步認定營業模式合法。但媒體實測交通部到台大醫院Uber車資為80元。張對此表示,租賃車是用小時或日租計費,行車30分鐘內屬短途租賃,恐與計程車業惡性競爭,將要求改善但暫不罰款,會修法明定費率下限。

先繳清8億?在走法律程序

對於交通部要Uber先繳清8.31億罰鍰及欠稅,顧立楷說,願跟政府溝通與解決,目前在走法律程序。

對昨天叫不到車亂象,Uber司機指出,Uber全盛時期雙北地區有1到2萬台車提供服務,昨推估僅有幾百台車,卻要顧及雙北客群,再加上民眾得知訊息爭相嘗試叫車,導致叫車難如登天。多數Uber司機都想觀望個3到4周,估計這種叫車窘況恐怕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顧立楷表示,每周都與交通各單位開會聽取意見修正,包括交通部長賀陳旦,並與租賃業者討論出最後營運模式,「交通部認為現行模式,可讓Uber即時上路。」

Uber目前跟10家租賃業者合作。Uber司機表示有宏運、普羅、普捷、慶賓、浩銅及永鑫等合作租賃車行。

小客車租賃業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林順得指出,Uber是跟個別業者接觸,公會持觀望態度,要觀察是否違法拖累行業名譽,還有Uber是否援引舊制大額補貼,造成不公平競爭。

租賃不是共享經濟 法規待鬆綁

在交通部長賀陳旦引導下,先讓Uber合法,的確回應民眾希望運輸業結合科技提升乘車品質,但以「租賃車模式」硬套在共享經濟模式上,恐非長久之計。

其中至為關鍵的觀測指標,就是本報日前披露動輒數千上萬的Line地下叫車群組司機,是否願意透過新Uber回到檯面上合法化。

租賃車本質是業者自購車輛供租用,並自聘司機做為代僱駕駛,並不適合靠行。一名在Line叫車群組接單的前Uber司機就分析,靠行費1000到2000元,且太多車行成本要轉嫁司機,包括掛租賃車牌就要2萬元到10萬元,還有計程車免去燃料稅及牌照稅,租賃車卻比一般車輛還貴,「已根本不適合兼職,成本也會轉嫁消費者。」

由此可見,交通部煞費苦心搓合Uber跟租賃業合作,能否成功卻讓人質疑。此前就有多元化計程車無法吸引Uber司機轉入,交通部遲早要直面共享經濟的核心,就是科技進步嚴重挑戰既有監管法規存在的必要性,交通部不要只想著合於現有法規即可,最終鬆綁法規才是唯一的路。

(中國時報)
--
Uber重返台灣 攜手租賃車

Uber昨(13)日宣布重返台灣市場,並改變策略,與本地租賃車業者合作,初期以台北為主要服務地區,未來再擴至其他縣市,未來合作對象還希望擴及計程車業者及合法專業駕駛。

至於Uber先前被罰8.3億元的罰鍰,Uber台灣總經理顧立楷表示,目前已經聘請律師走法律程序,希望透過訴願來解決此事。

Uber在重返台灣之前,其實已經在台灣經營近四年的時間;最早期時的確與租賃車業者合作,爾後則是媒合個人司機與乘客,但因不符法律的規範,在2月10日被勒令停業該公司調整策略後,昨日決定再出發。

Uber亞太區總經理Mike Brown表示,很高興Uber可以重新回到全世界最喜愛的城市之一,Uber高層都很關注台灣市場的動態。

顧立楷表示,重返台灣市場後Uber的定位很清楚就是成為科技平台的角色,負責媒合乘客及租賃車業者。新版的APP方面,乘客輸入地址之後,可以看到駕駛的車子及所屬的租賃公司,以及實際要收費的金額。

而與租賃車提供者合作之後,收費是否會比較貴?台灣Uber表示,該公司會提供試算金額的程式給租賃車業者,但因為Uber會根據供需狀況調整車資,因此很難回答車資是否提升這個問題。

但據了解,與租賃車業者合作之後,車行需要扣掉繳稅金額、Uber拆帳費,其餘的收益才會給司機本人。目前Uber所合作的租賃業者大約十多家,服務區域以台北為主。未來合作對象可望再擴及計程車業者及專業駕駛人員,服務區域也會擴及台北之外的城市。

(工商時報)

社會

政院介入協調 六輕證照獲展延

台塑六輕電廠使用生煤和石油焦發電造成空污,其中7張燃料使用許可證將在本月16日到期,綠委劉建國前天才痛批此許可證是「殺人執照」,呼籲政府不該展延。怎知行政院副院長林錫耀介入協調,讓六輕展延成功。雲林縣環保局副局長張喬維說,縣府雖同意展延,但有附加註條款,例如縮短換照時間、增加重金屬檢驗次數等,確切條款內容,縣府正在研議中。

10億增設防污設備
政府雖強調「非核家園」,但去年夏天用電吃緊,讓府院高層要求今年夏天不得再有缺電危機。由於台塑麥寮六輕電廠使用生煤和石油焦的燃料許可證即將到期,行政院副院長林錫耀昨說,經濟部擔心雲林縣政府不展延影響電力,所以請他出面協調。
林錫耀表示,本周二在協調會中,雲林縣政府要求台塑禁止再使用石油焦,但經濟部認為應該要給台塑調適期。台塑化昨決定釋出善意,旗下2套鍋爐將改用燃煤取代石油焦,同時為確保轉燒煤後能符合雲縣空污排放標準,也將砸10億元增設污染防治設備。
張喬維表示,石油焦本身含硫量達8%,是屬較不乾淨燃料,台塑石化公司將停用石油焦,縣府持正面態度,而縣府昨也宣布六輕許可證獲得展延。台塑化總經理曹明說,待收到許可證後,再進一步說明 。

「政府應展現威信」
綠委劉建國痛批,過去大家一直把PM2.5當成外來污染,後來才發現,台灣自己產生的污染源高達8成,政府都很清楚來自哪裡,台塑燃燒生煤和石油焦,影響空氣品質,只要六輕降低燃燒生煤總量,台灣就會改變,政府應該展現出威信處理。
而行政院長林全昨被問到如何在電力穩定和空污間求取平衡時說,不能因妨礙經濟發展就不處理空污,就像車子要馬力好,也要有冷氣,才是一部好車,解決空污與確保供電穩定,都是政府責任。

台塑六輕小檔案
所在地:雲林縣麥寮鄉
動工投產:1994年動工、1998年投產
佔地面積:26.03平方公里(約新北市板橋區大小)
投資金額:7551億元
工廠數:53座(含港口、發電廠)
發電規模:3座火力發電廠、15部汽電共生機組總發電量462萬瓩
主要產能:煉油量54萬桶╱日、乙烯293.5萬公噸╱年
年產值:約1.6兆元

(蘋果日報)
--
台塑化停用石油焦 執照展延樂觀

砸10億降低空污 雲縣府樂見

台塑石化宣布,由於製程使用石油焦遭外界誤解而引發諸多疑慮,配合雲林縣政府政策,決定用燃煤來取代石油焦,且將斥資十億元降低空氣污染。外界推測,台塑雲林麥寮電廠六張燃煤操作許可證即將於四月十六日到期,近來雙方頻頻釋出善意,市場認為「許可證展延過關應該沒問題」。

麥寮電廠有六張許可證四月十六日到期,包括汽電共生鍋爐四張操作許可證和兩張燃燒石油焦發電的許可證申請展延,若無法取得展延,台塑六輕汽電廠恐得停機。

去年下半年台塑集團與雲林縣政府為了促協金一事鬧翻,台塑集團堅持要等「電業法」修訂後,「於法有據」才拿出促協金,但雲林縣政府堅持麥寮電廠是積欠「促協金」,堅持立即追討。

避免關廠衝擊供電 雙方各退一步

麥寮電廠若是六張許可證無法順利展延,將使得吃緊的夏季供電更捉襟見肘,為此傳出經濟部長李世光居中協調,台塑集團也為了避免台化彰化廠關廠事件再現、衝擊營運,願意支付二十億元促協金,雙方各退一步。

對「促協金換展延許可證」一事,雲林縣長李進勇和台塑石化總經理曹明都異口同聲表示:「這是兩回事。」曹明表示,目前核准函展延的申請仍持續中,該補件的也都補件,靜待縣政府的回應;至於促協金部分,將成立「委員會」討論如何運用。

曹明說明,燃料變更必須進行環評變更作業,將於今年六月十五日前提出申請,環保署通過後半年內即可改用燃煤,還會再投入十億元增設相關污染防制設備。

雲林縣環境保護聯盟協會理事長張子見指出,用燃煤替代石油焦相信只是台塑換取許可證順利獲得展延的權宜之計,台塑應直接轉換更乾淨能源。

雲林縣環保局長林長造表示,石油焦本身含硫量達八%,屬較不乾淨燃料,縣府前年已減核八十%使用量,每年使用量從七十三萬噸減至十八萬噸。台塑石化發電製程用燃煤取代石油焦是「過度階段」做法,將督促要求其盡早改為更乾淨燃料如天然氣或使用再生能源。

(自由時報)
--
六輕鍋爐 將改用燃煤

台塑六輕有五張許可證十六日到期,雲林縣府遲未公布審查結果,台塑石化主管心情七上八下,台塑昨天宣布以生煤取代自產的石油焦作為鍋爐燃料,向縣府釋出善意,但縣府堅持十七日才公布答案。

快到期的許可證包括六輕公用三廠的一張生煤和五張操作許可證,麥寮一廠有兩張石油焦許可證;麥寮一廠換證若閃失,對下游供應鏈影響很大,台塑力拚「一定要過」。

八張許可證中,去年底環保署以符合法令卻不合情理為由,撤銷公用三廠一張操作許可證和麥寮一廠的兩張石油焦許可證,現在只剩五張。

台塑石化公司三個月前遞交展延計畫書,依建廠的環評結論提廢氣排放量,但被環保局打槍,要求依前次核發的許可證生煤減量兩成,石油焦減八成,並要求檢測PM二.五和重金屬等,台塑化為此不斷修改文件,直到昨天審議結果還沒下文。

台塑化總經理曹明表示,石油焦是六輕廠區製程的產物,屬於循環經濟,但外界對石油焦含硫量及汙染有疑慮,未來將在兩年內投入十億元,用燃煤取代石油焦。由於燃料變更依法必須進行環評變更作業,今年六月十五日前提出申請,等環保署通過後半年內,就改用燃煤。

台塑化改用生煤取代石油焦,雲縣府正面看待,認為是「過渡階段」,將持續督促使用更乾淨燃料或再生能源;但環保團體認為生煤取代石油焦無濟於事。

雲林縣環保聯盟理事長張子見表示,用生煤取代石油焦,減少的汙染其實差不多,主張禁煤若有困難,至少應刪減總用量兩成。他說,最近適逢雲林縣府審查台塑石化操作許可換證敏感時刻,外界要看看,究竟最早喊出禁煤的縣長李進勇是否落實推動禁煤的決心,還是繼續發燃煤執照給台塑?

(聯合報)
--
陳寶郎︰六輕防汙改採燃煤

能源升級!台塑石化昨日宣布,位於雲林六輕的2套流體化床(CFB)鍋爐將以燃煤取代石油焦為燃料。台塑化董事長陳寶郎說,由於燃料改變,依法必須進行環評變更作業,預期將於今年6月15日前提出申請,待環保署通過後半年內即可改用燃煤,配合這項變更,還將投入10億元增設相關汙染防制設備。

投入10億增防汙設備

台塑化在六輕的2套流體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Bed,CFB) 鍋爐,每小時可以產生250噸蒸氣,及13.4萬瓩的電,原本的燃料石油焦,為煉製體系循環經濟的一環,屬自產,未來配合改用燃煤為燃料,台塑化1年增加購煤量約60萬噸。

陳寶郎說,2套CFB鍋爐是使用美國能源部2003年公布潔淨能源製程(Clean Coal Technology Programs),適用燃煤及石油焦為燃料。但近年來台灣社會對這項潔淨能源製程不甚瞭解,致此製程使用石油焦遭外界誤解,引發諸多疑慮,為正面化解外界疑慮,並配合雲林縣政府政策,經審慎考量後,決定改用燃煤來取代石油焦。

由於燃料變更依法必須進行環評變更作業,陳寶郎指出,預計將於6月15日前提出申請,待環保署通過後半年內即可改用燃煤。另為確保轉換燃煤後,符合雲林縣府空汙排放標準政策,台塑化需約2年時間,投入10億元增設相關汙染防制設備。

符合雲縣府政策要求

這2套CFB鍋爐證照期限於去年10月到期,台塑化於去年中提出展延申請,並獲雲林縣府核准展延,不過,環保署認為核定程序不符合規定,全案又回到原點,雖然環保署並未對燃料提出意見,但台塑化仍決定,為符合外界期待,直接將燃料改為燃煤,如此也較能符合雲林縣府政策要求。

(中國時報)
--
政院介入協調 六輕汽電共生廠 許可證可望展延

行政院副院長林錫耀11日邀集雲林縣府,與經濟部、環保署等單位研商六輕生煤、石油焦許可證處理方案,林錫耀說,政院的立場就是要確保空汙改善及電力穩定二大目標。

台塑麥電汽電共生廠16日有7張許可證到期,經部李世光基於麥寮六輕汽電共生廠執照4月起陸續到期,攸關電力供應穩定,不但涉及環保署等跨部會,也涉及雲林地方政府,因此請求林錫耀出面進行三方協調。

林錫耀說,11日他邀集經濟部、環保署及雲林縣府協調,了解地方政府針對環保要求,雲林縣府當天即明確表示,空汙要改善,石油焦燃料應停用,政院及行政部門均認合理可行,經部將此轉知台塑化,這是當天會議最重大結論。

林表示,經部轉知台塑後,台塑同意麥寮汽電共生廠的2套鍋爐將改變燃料,停用石油焦,不過過度需重新提報環差分析,改燒燃煤燃料,需有一段緩衝期,因此台塑同意中央地方所作結論。

台塑決在今年6月15日前提出申請,待環保署通過後半年內改用燃煤。而為確保轉換燃煤後符合空汙排放標準,台塑石化仍將投入10億元增設空汙防制設備,對此環保署長李應元昨表示肯定。

至生煤許可證到期,林錫耀說,政院大原則是空汙要改善,但不能影響供電穩定,在兼願二者政策下,由雲林縣府決定許可證展延內容。據悉,雲林縣府傾向縮短展延許可證效期,由5年縮為1年方式,並減載生煤使用量2成方式,展延台塑麥寮陸續到期的許可證。

至外界質疑因政院高層介入,才使得生煤許可證展延,對此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強調,解決空汙問題與確保供電穩定是政府的責任,也攸關民眾利益,日前政院協調會議的主要目的是在瞭解雲林縣政府目前處理情形,以為後續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預為因應;而攸關民眾權益的事情,中央和地方本來就應共同合作,一起解決。

台化事件後,據悉,府院高層從去年底即關注台塑六輕今年4月起陸續到期許可證展延,確保勿重蹈台化案覆轍,因台塑麥寮電廠加上汽電共生廠6部機組售電給台電的契約容量有245萬瓩、占夏季備轉容量6%;一旦無法順利換照,勢必衝擊今夏供電,導致限電,因此行政部門繃緊神經。

台塑化釋善意…用燃煤取代石油焦

有鑑於近年製程使用石油焦遭外界誤解而引發諸多疑慮,台塑化昨 (13) 日宣布,六輕的2套流體化床 (CFB) 鍋爐將改用燃煤取代石油焦為燃料。總經理曹明表示,燃料變更依法必須進行環評變更作業,預計將於6月15日前提出申請,待環保署通過後半年內即可改用燃煤。

由於燃煤溫度比燒石油焦高,可能產生氮氧化物也相對比較高。為確保轉換燃煤後能符合雲林縣政府空汙排放標準,台塑化仍需約2年時間,投入10億元增設相關汙染防制設備,貫徹企業環保責任。

此外,台塑集團興建海水淡化廠計畫進度也有所推進,台塑化公告斥資21.71億元取得公用部海水淡化系統購裝一套,進行海水淡化廠興建工程。

台塑集團海水淡化廠投入工程費用達50億元,預計每日產水10萬噸,將於第二季送出環評,預估3年內興建完成,可望成為台灣最大規模海淡廠,也是民營企業在台灣本島首座海淡廠。

雲林縣政府民國104年6月公布「雲林縣工商廠場禁止使用生煤及石油焦自治條例」,惟遭環保署函告無效,台塑化也取得石油焦訴願成功。然而,考量回應縣府環保期許,台塑化對縣府減量燃煤、核減石油焦要求,依舊給予實際配合減量運作,展現誠意。曹明表示,2套流體化床鍋爐係使用美國能源部2003年所公布潔淨能源製程,此製程適用燃煤及石油焦為燃料。

至於台塑集團規劃的首座海淡廠,未來將供應六輕廠區的66家業者使用,藉以減少廠區在枯水期的缺水危機。台塑集團指出,透過節約用水、增加水資源回收利用,目前每天取自集集攔河堰已降至27.5萬噸原水,與當地農業用水是一樣的。六輕廠區下雨時,雨水回收量每天1萬噸,未來目標是1.5萬噸。待海水淡化廠完工啟用,取自攔河堰的水可望大量減少。

(工商時報)
--
發票中獎未通知 YAHOO全額認賠

「YAHOO!奇摩」因遭併購系統轉換疏失,導致從去年下半年至今年1∼2月約4000張中獎發票未通知消費者兌領,YAHOO昨發道歉信,表示對未過兌獎期限者,將在21日前完成通知;至於已逾兌獎期限的消費者,則以現金全額賠償,並送100元超贈點。至於有多少人受影響,則堅不透露。

贈價值百元點數
YAHOO指出,這次失誤主要因電子發票會員載具編碼異常,造成部分發票上傳到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系統失敗,造成消費者困擾深感抱歉。對中獎發票未過兌獎期限者,將於4月21日前完成通知。
至於中獎發票已逾兌獎期限者,YAHOO將另行通知,並依中獎金額現金賠償中獎者,同時加贈價值100元的YAHOO超贈點,確保消費者權益不會受損。YAHOO強調這部分佔比不高,但不透露總金額是多少,若有任何問題,可與YAHOO客服聯繫。
財政部透露,有名在YAHOO花1580元買飛利浦黑晶爐的買家,幸運中千萬大獎,在前幾天順利完成兌領作業,權益並未受損。

(蘋果日報)
--
發票兌獎逾期 Yahoo奇摩現金賠償

系統出包 中獎未通知

Yahoo奇摩電子發票對獎出包,導致自去年九、十月至今年一、二月開出的近四千張中獎電子發票,卻通知消費者未中獎,造成部分消費者手中發票已過兌獎期限,Yahoo奇摩昨提出補償方案,強調已過兌獎期限的民眾,將另行通知,並依中獎金額以現金賠償中獎者。

有網友在臉書抱怨,在Yahoo奇摩購物中心買商品,電子發票號碼與統一發票末三碼相同,明明有中獎,但電子發票卻顯示沒有中獎,而且不只一次,質疑獎金跑去哪了?另立委江永昌日前也在立院爆出Yahoo奇摩電子發票對獎失誤,影響逾萬張發票,要求財政部徹查。

Yahoo奇摩電子發票對獎出包,外傳是因Yahoo奇摩去年下半年進行系統調整之故,但Yahoo奇摩否認,不過Yahoo奇摩昨提出的補償方案還特別針對已超過兌領期限的消費者,預估至少影響九 — 十月、十一 — 十二月及今年一 — 二月等三期發票,影響的數量有多少?Yahoo奇摩不願證實。

Yahoo奇摩昨聲明,是因電子發票會員載具編碼異常,導致部分發票上傳到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系統失敗,造成消費者困擾,Yahoo奇摩深感抱歉。

Yahoo奇摩昨也提出補償方案,針對中獎發票還沒過兌獎期限的民眾,將在四月廿一日前完成所有通知(含發票),提供中獎者兌獎;針對已超過兌獎期限者,將另行通知,並依中獎金額以現金賠償中獎者。另針對所有受影響的發票中獎消費者,將加贈價值一百元的Yahoo奇摩超贈點。

財政部表示,Yahoo奇摩內部系統出問題又未及時處理,已要求Yahoo奇摩補傳遺漏發票並一一通知中獎人,為避免事件再發生,已要求財政中心及國稅局未來應加強偵測、處置發票上傳異常情形。

(自由時報)
--
衛福部審查拖延 驗光師考照卡關

為提升全台2.6萬名驗光人員專業性,衛福部今年6月將舉辦首次驗光人員特考,但大批驗光人員近日抱怨,該部審查考生資格速度太慢,竟至今仍不知自己能不能考。衛福部坦承審查人力不足,但已擬妥補救措施,已報名應考者無須補繳格證明文件、可縮短相關程序完成資格審定。

效率差「螺絲鬆了」
衛福部去年公告實施《驗光人員法》,驗光人員特考將從今年起連辦5年,通過者資格永久有效;沒通過或不想考者,自2026年起不得執業。今年特考定6月10日舉辦,衛福部負責考生資格審查,考選部主辦考試作業。
但近日《蘋果》卻接到許多讀者抱怨,有考生投訴,他去年底就寄資料給衛福部審查,但至本月12日都沒收到應考資格證明,而考選部卻要他在本月14日,寄衛福部核發的應考資格證明影本,批政府部門溝通不佳。國民黨立委陳宜民昨也指,衛福部效率太差,痛批「螺絲鬆了」。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回應,該部自去年11月起審查考生資格,約1.5萬人想參加考試,但因許多人資料不齊,影響審查速度,加上這是首辦此特考、人力無法有效加快審查。
他說,約1萬名考生經審查合格,最快下周起可到該部網站查詢審查結果;其餘申請人,除確定約2千人不合格,另3千人待審,為維護考生權益,該部會直接寄送合格名冊到考選部,考生於考試當天攜帶正本備查即可。

驗光師特考資訊表
考試時間:今年起連續5年舉辦5次特考,今年為6月10日舉辦
申請人數:驗光人員共1.5萬人申請應考資格認定
審查流程:
.衛生福利部去年11月起審查應考資格
.已完成審查且合格件數為9800件,不合格約2000件剩餘3000件將持續審查
爭議:延誤應考資格審查,恐影響考生權益
解決方法:
.已報名應考者無須補繳資格證明文件,由衛福部直接寄送合格名冊至考選部,即完成應考資格審定
.最快下周可到衛福部網站(goo.gl/n6Vprt)查詢結果

(蘋果日報)
--
親吻身分證 百歲神父 成了正港台灣人 行醫授課50年北市首位因特殊功勳歸化

這才是正港的台灣人!來台近五十年、高齡一百歲西班牙神父賴甘霖,昨下午從台北市副市長鄧家基手中,拿到中華民國身分證,他成為全台灣第四個、台北市第一個因特殊功勳取得我國國籍的外國人,他拿到身分證高興親吻說,待台灣近五十年,自己早是台灣人,他昨拿到身分證,感性說:「我是一個傳教士,不管到哪裡都應該有感情,都要真正變成那一個國家的人。」

賴甘霖是二次世界大戰後,由西班牙派遣赴中國的第一批傳教士,來台後大家都叫他「小賴」,神父一九一七年十月三日出生於西班牙小鎮,醫學院畢業後進入耶穌會,以修士身分取得馬德里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一九四七年到中國,一九五二年升鐸品後離開中國,曾在菲律賓服務十年、東帝汶七年。

總統頒贈景星勳章
一九六九年賴神父來到台灣,幾十年來在台大醫學院授課,教授醫學倫理,在醫學教學貢獻良多,一九九六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東帝汶貝羅主教,曾是他得意門生,他在台醫療極度缺乏時出現,一待就是近五十年,迄今他每天都會到耕莘醫院探望、鼓勵病人。他因對台灣貢獻良多,前年獲總統府頒贈紫色大綬景星勳章。
去年十月賴神父過「百歲壽辰快樂」時,移民署長何榮村提前向神父祝賀壽辰快樂,副總統陳建仁還特別到場祝賀,賴神父哥哥的女兒們及曾曾孫等一行數十人,還特地遠從西班牙飛來台灣向他祝賀。當天賴神父感性地許願:「在台灣服侍你們,讓我一輩子都很快樂!希望能成為台灣人!」

去年底修法可歸化
移民署長何榮村表示,以往像賴甘霖神父這類「有殊勳於我國的外國人」,僅能向移民署申請外僑永久居留證「梅花卡」,如要申請身分證,需提出放棄原國籍證明文件。
但去年底《國籍法》修正,只要外國人符合有殊勳於我國者,或由主管機關推薦,有助中華民國利益,經審核通過後,免提出喪失原有國籍證明,即可成為中華民國國民,為此打開了有特殊重大貢獻及傑出專才留在台灣的暢通管道。
今年二月,台北市府民政局局長藍世聰到神父住所收受賴神父歸化國籍申請書,受理成為台北市首位《國籍法》修正後,以「有殊勳於我國」申請歸化並無須喪失原有國籍之外國人,賴甘霖神父當場流下眼淚。

「留得住且有尊嚴」
昨下午內政部與台北市政府於耕莘文教院頒發身分證給賴甘霖神父,賴神父開心地親吻身分證;內政部次長邱昌嶽說,感念神父熱愛這塊土地,這是為了使貢獻的外國人,「可以進得來、留得住、有尊嚴。」

賴甘霖神父小檔案
姓名:賴甘霖;綽號「小賴」
年齡:100歲
西班牙文全名:Andres Diaz de Rabago
出生地:西班牙西北部卡瑞米娜Caraminal
學歷:醫學院畢業後進入耶穌會,以修士身分取得馬德里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專長是斷層攝影
曾培養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貝羅(CarlosXimenes Belo)主教
經歷
.1947年 到中國
.1952年 晉升鐸品後離開中國,曾在菲律賓服務10年、東帝汶7年
.1969年 來台灣,40多年來在台大醫學院授課
.2015年 獲總統府頒贈紫色大綬景星勳章

貢獻斷層攝影專長「病人的甘霖」

愛台神父
成為台灣人的賴甘霖神父,喜歡大家叫他的綽號「小賴」,一九六九年他來到台灣,賴神父專長是斷層攝影,頂著醫學博士學位,在台灣醫療極度缺乏時出現在這塊土地上,貢獻出獨特專長,在台期間對照護病人不遺餘力,對病人精神撫慰更是起莫大作用,一如他的姓名,是人們心目中的「甘霖」。

「希望為人分享愛」
賴神父因父母是虔誠天主教徒,從小耳濡目染下,醫學院畢業後進入耶穌會,並以修士身分取得馬德里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專長是斷層攝影,運用於脊椎部分放射線醫學,當時全西班牙只有六部斷層攝影儀器。
賴神父年輕時被指定派到亞洲,教會要他先到中國北京學兩年中文,再到上海,後來因中國共產黨執政,才改到菲律賓與東帝汶傳教,最後終於落腳台灣。
賴神父平易近人,昨天在頒贈典禮上,酷愛西班牙甜點的他,不等主持人說完就品嘗起甜點,引起來賓哄堂大笑。但他也有感性一面,典禮後也在場唱起教會歌詞:「給,都給,全部都給」他說:「希望大家都能為他人分享自己的愛。」

(蘋果日報)
--
拿到身分證 西班牙神父賴甘霖變正港台灣人

99歲生日許願 要做台灣人

來台近五十年、對台灣醫療與教育有重大貢獻的西班牙神父賴甘霖,去年過生日時許願,希望能成為台灣人。移民署昨天頒發身分證給神父,讓他成為「正港」台灣人,成為北市首位以殊勳歸化國籍的外籍人士。神父拿到身分證相當激動開心,親吻身分證,還唱起歌,勉勵大家分享自己愛的能力。

北市首位殊勳歸化國民

今年高齡一百歲的賴甘霖(Andrés Diaz de Rábago),一九一七年十月出生於西班牙西北部小鎮卡瑞米娜(Caramiñal),父母是天主教徒,自幼耳濡目染,醫學院畢業後進入耶穌會,以修士身分取得馬德里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儘管年過百歲,神父至今仍活躍於古亭的耶穌聖心堂,有教友說,望彌撒時看到賴神父努力挺著駝背身軀端坐的樣子,令人動容。

西班牙醫學博士 奉獻台灣近半世紀

賴甘霖是二戰後西班牙派遣赴中國的第一批傳教士,爾後又轉至菲律賓、東帝汶等地辦教育,最後落腳台灣,一待就是四十八年,並在二○一五年獲總統府頒贈紫色大綬景星勳章。

他擁有醫學、神學雙博士學位,專長是斷層攝影、運用於脊椎部分的放射線醫學,在台灣醫療資源極度缺乏的時候,他不遺餘力、細心照料病人,在台大教授醫學倫理長達卅年。

退休之後,賴甘霖仍在北台灣探訪天主教病友、關心大家的身體狀況,若遇上教友臨終,縱使是深夜也會趕到醫院進行「敷油」聖式,讓教友屬靈獲得完整。

賴甘霖說,自己保持活力的秘訣就是從不吃太飽、睡太飽讓身體負擔過重,時時關懷別人就能在精神上獲得滿足。

賴甘霖笑說,這裡已經是他的第二個家,教友們對他拿到這份「遲來的禮物」比他還興奮,拿到身分證第一件事情就是「以台北市民的身分,為大家祈禱」。

(自由時報)
--
139號縣道多彎道 練家子愛試車

跨越南投縣、彰化縣的139號縣道,沿途彎道、坡道極多,近年來吸引大型重型機車、汽車前來試車、飆車,惟已發生多起死傷車禍,彰、投兩縣警方不時取締,但仍有汽機車駕駛挑戰公權力。

139號縣道北起彰化縣伸港鄉,南至南投縣鹿谷鄉初鄉,全長75.79公里,該道路依山勢闢建,彎道、坡道多,試車可看出車子的馬力及扭力,試技術可練過彎、超車,加上沿途有八卦山、微熱山丘、落羽松森林等景點,吸引不少重機族、開車族前來。

警強力取締 近年已少見飆車

139號縣道熱門路段近年來也有更迭,6年前南投縣中寮鄉到集集鎮路段,常有大型重型機車騎士到此競速,還PO上網炫耀,經草屯警分局和南投縣交通隊大力取締後,近兩年該路段已較少飆車。

近幾年,大型重型機車和汽車已移至139號縣道彰化到南投市路段,而該路段已發生多起死傷車禍,包括女警羅佳佳也撞到路樹傷重死亡;去年1月也有4輛汽車在彰化路段狂飆,時速一度高達130公里,後來在大彎道失控撞車,所幸傷勢不重。

(自由時報)
--
二行程機車高污染/今年汰換 每台補助1500元

淘汰烏賊車救空污 3年砸11.5億

為改善台灣空污,行政院院會昨拍板「空氣污染防制策略」,將空污防制分移動與固定污染源控制兩部分,鎖定淘汰烏賊車等移動污染源,環保署三年內將斥資十一.五億元,在一○八年淘汰一百萬台高污染的二行程機車,初期民眾每淘汰一台二行程機車,可獲一五○○元補貼,加上部分縣市如嘉義縣的補貼,最多可補貼五五○○元。

空品淨區 高污染老舊車輛禁入

環保署並推動修改「空氣污染防制法」,全台目前有四十四個國家風景區、港口等「空品淨區」禁止高污染等老舊車輛進入,增訂新的罰則至少罰五千元。相關官員透露,這項修法預定六月提報行政院院會通過,經立院三讀通過後,目前四十四個空品淨區就會擴大為超過八十處。

移動污染源占PM2.5總量3成多

根據環保署資料,移動污染源占PM2.5總量約卅%到卅七%,環保署主要管制策略,包括淘汰一、二期柴油大貨車,三年八萬台,預計投入經費一三七.五億元;三期柴油貨車加裝濾煙器,三年補助三.八萬台,投入經費廿六億元;淘汰二行程機車,三年一百萬台。這三項措施預計三年可減少PM2.5達六○九五公噸。

淘汰二行程機車部分,目前全台還有約一五○萬台,今年到後年每台分別補貼一五○○元、一○○○元、五○○元,以遞減方式激勵民眾加速淘汰。地方也可加碼補貼,如嘉義縣以二○一四年前設籍嘉義縣者,每人可補貼四千元,汰換者共可拿到五五○○元補貼。

據統計,柴油大貨車占所有污染源十一.二%到十六.八%,汰舊換新大貨車將可以退還定額貨物稅。

港區污染減量部分,將以推動高壓岸電設置、港區老舊柴油車管制與船舶管理如推動徵收船舶空污費等。政府也投注一四○億元提升公共運輸使用人次,希望三年後公路公共運輸載客量達十二.四四億人次。

西螺果菜市場等地推動的電動蔬果運輸車計畫也將擴大,預計三年後推動電動蔬果運輸車達二一○○輛,包括西螺五○○輛、其他市場一六○○輛,投入經費為三.四六億元。

http://img.ltn.com.tw/2017/new/apr/14/images/bigPic/600_118.jpg

http://img.ltn.com.tw/2017/new/apr/14/images/bigPic/600_117.jpg

工業鍋爐、燃煤發電、燒稻草… 固定污染源將嚴管

為改善空污,未來針對鍋爐、電力設施、農業廢棄物燃燒排煙、營建及堆置揚塵、餐飲油煙等固定污染源加強管制,三年內將投注逾四十四億元經費。

鍋爐管制部分,一○九年七月一日起將加嚴全國六千座中小型鍋爐排放標準,減少空污排放。其中,旅宿業、醫療機構等商用鍋爐約一千座,要推動燃油鍋爐改造或汰換為低污染性氣體燃料、太陽能或電能加熱設備,每座燃油鍋爐補助金額以五十萬元為限,環署預計編列經費約四億元,地方政府可視需要加碼補助汰換鍋爐,包括台中、桃園、高雄都已補助。

經濟部則負責約五千座工業鍋爐,投入經費約二○.八億元,推動減少鍋爐使用、天然氣管線佈設及輔導工業鍋爐改善。

目前固定污染源如工業污染,占PM2.5污染源比率為廿七到卅一%。電力設施管制方面,環保署預計三年投入一○一.一九億元,包括加嚴電力業排放標準、改善發電污染源如推動老舊高污染發電機組除役、天然氣機組裝設空污防制設備、提升發電機組空污防制效率等。

環保署長李應元說,例如林口電廠燃煤機組已更換為「超超臨界」機組,使排氣接近天然氣標準,長期目標將更換天然氣機組。

林佳龍盼中火更新發電機組

台中市府也力圖改善空氣品質,市長林佳龍建請經濟部督促台中火力發電廠比照林口火力發電廠更新發電機組,降低排碳量,並盼中央加速修正空污法令。

農業廢棄物燃燒排煙管制方面,則投入二.三億元經費,以二期稻作為指標,盼三年後國道一號及三號高速公路兩旁稻草露天燃燒面積可減少九十%。

環保署也要花費二.一億元,宣導減少燒紙錢、進口紙錢品質查驗、研究不燒紙錢的替代方案等。

餐飲油煙與營建揚塵 都有管制

針對餐飲油煙,則將投入二.四億元,並訂定「餐飲業空氣污染防制設備管理辦法」、將規劃特定區域 (住宅區)禁設油煙型餐飲業等,預計一○八年讓餐飲業者增設防制設備至少七百家。

營建及堆置揚塵管制,環保署擬投入七.○五億元 ,加嚴營建工地及堆置場空污防制,盼一○八年時,營建工地的空污防制設施查核符合率由八十%提升至九十%以上。

中國霾害 最大不確定因素

林內閣搶救台灣空污大作戰,歷時四個月規劃,行政院跨部會整合祭出十四項空污防制對策,閣揆林全親上火線說明,展現政府對抗空污的決心與態度。不過,管制空污與經濟發展如何取得平衡?政府不但要化解企業界的疑慮,宣導減少燒紙錢也將遭遇民間反彈,都是政府必須面對的挑戰。

更嚴峻的挑戰,則來自中國霾害污染。環保署長李應元認為,同樣戕害中國民眾健康,中國本身,也有必須改善的壓力,因目前兩岸協商中斷,有關中國霾害對台灣污染的協商,也因此停擺。中國霾害污染,儼然是我政府對抗空污的最大不確定因素。

今年二月,環保團體台中、高雄兩地同步發起反空污大遊行,強烈要求政府重視並解決空污問題。長期以來,台灣西半部特別是中南部縣市空污嚴重,已威脅民眾健康,民間團體選擇上街頭表達訴求,獲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等社會菁英的熱烈響應。當時李遠哲呼籲政府針對暖化、空污問題採取具體行動,林全這次親自對外說明政府改善空污的中短期行動方案,也是對民間強烈籲求的明確回應。

台灣由於國情特殊,機車迄今仍是不少民眾便捷的交通工具,雖然二行程機車已非台灣機車界的主流,政府以補貼方式,逐步汰換二行程機車以減低空污,應是正確做法,將帶動民間換機車風潮及電動機車業者的商機。

(自由時報)
--
3年2150億 政院14戰場打空汙

行政院長林全昨天宣布「空汙防制策略」對策,預計三年內政府投入三六五億元、台電投入一○一億元、民間投入一六八四億元,以加速汰除烏賊車、嚴格管制鍋爐排放等十四大項措施,林全宣示,政府「要開十四個戰場去面對空汙」。

林全昨自己再次上陣主持記者會,包括環保署長李應元、經濟部長李世光、交通部次長王國材等一字排開。林全說,民進黨上台後一直努力處理空汙問題,但西部地區汙染問題仍持續造成民眾不滿,去年十、十一月到中南部看到桃園到屏東的空氣品質,「一路灰濛濛」,讓他感受特別深。

林全提出改善目標,包括PM二.五年平均濃度改善比率達百分之十八點二,未來兩年半盼從每立方公尺廿二微克降到十八微克;超過紅色警戒的站數,改善比率要達百分之四十七,從每日九九七站降到五二八站,並以二○一五年底的空汙標準為改善基準,盼至二○一九年時,空氣品質改善情況達先進國家水準。

對於工商業界憂慮環境保護與空汙管制影響發展,林全說,國家經濟發展如車子需要好的馬力引擎,但要舒適環境,音響與冷氣也不能少,而這些也會耗能,造成引擎負擔,「但難道我們就不要做嗎?」李應元也說,環保署明天將邀請工總理事長許勝雄、副理事長林明儒與工總環安委員會企業成員與環保署對話。

空汙防制策略分移動與固定汙染源管制兩部分。李應元指出,固定汙染源改善方面,電力設施管制目標是提升發電效率降低汙染排放,例如林口電廠燃煤機組已換超超臨界機組,使排氣接近天然氣標準;長期目標將更換天然氣機組,環保署將加嚴電力業排放標準,並整合工業區管線,資源共用減少燃煤。

至於移動汙染源改善,李應元說,規畫淘汰一、二期柴油大貨車八萬輛及三期車加裝濾煙器三.八萬輛。此外,淘汰二行程機車的目標是一百萬輛,若地方政府有更多需求,中央將全力配合並分配財源。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14/1/3395638.jpg&x=0&y=0&sw=0&sh=0&sl=W&fw=500&exp=3600

(聯合報)
--
移動汙染源 淘汰100萬台二行程機車

行政院會今天拍板「空氣汙染防制策略」,將空汙防治分移動與固定汙染源控制兩部分,環保署預計三年內斥資約175億元防制移動汙染源,預計在2019年淘汰100萬台高汙染的二行程機車,民眾每淘汰一台二行程機車,可獲1500元補貼。

根據環保署資料,目前移動汙染源占PM2.5總量約37%,環署採三項策略做管制,包括淘汰一、二期柴油大貨車,三年8萬台,預計投入經費137.5億;三期柴油大貨車加裝濾煙器,三年補助3.8萬台,投入經費26億;淘汰二行程機車,三年100萬台,環保署部分預計投入經費11.5億元。這三措施預計三年可減少PM2.5達6095公噸。

在淘汰二行程機車部分,目前全台還有120萬台,2017至2019年每台分別補貼1500元、1000元、500元,以遞減方式激勵民眾加速淘汰。另外,地方也可加碼補貼,如嘉義縣以2014年前設籍嘉義縣者,每人可補貼4000元,若加上中央補助,汰換者可拿到共計5500元補貼。

淘汰一、二期柴油大貨車部分,根據統計,車齡逾20年者,占49%,柴油大貨車占所有汙染源11.2%至16.8%,中央規劃投入137.5億元。在三期柴油車方面則補助加裝濾煙器,三年編列26億元,每台平均最高補助15萬元以內。

政府目前已補助台北市等15縣市辦理3期柴油垃圾車加裝濾煙器示範運行,並已預告「大型柴油車加裝濾煙器補助辦法」草案,推廣民間車隊使用。

除前三項主要管制外,在推動港區汙染減量部分,將以推動高壓岸電設置、港區老舊柴油車管制與船舶管理如推動動徵收船舶空汙費等;同時,政府投注140億元提升公共運輸使用人次希望在2020年達到公路公共運輸載客量達12.44億人次目標。

而目前在西螺果菜市場推動的電動蔬果運輸車計畫也將擴大,預計在2019年推動電動蔬果運輸車達2100輛,包括西螺500輛、其他市場1600輛,總經費約3.46億元。

固定汙染源 嚴管工業汙染、鍋爐排放

行政院會今拍板「空汙防制策略」,環署針對電力設施、鍋爐、農業廢棄物燃燒排煙、營建及堆置揚塵、餐飲油煙等固定汙染源加強管制,預計至2019年投注約42億元經費,盼降低硫氧化物(SOX)排放約1萬2092公噸、氮氧化物(NOX) 1萬7163公噸。

目前固定汙染源如工業汙染,占PM2.5汙染源比例達31%。電力設施管制方面,環保署預計投入三年101.19億元,經濟部則從2020年後投入約211.56億元,包括加嚴排放標準、改善發電汙染源如推動老舊高汙染發電機組除役、天然氣機組裝設空汙防制設備等。

鍋爐管制部分,2019年起加嚴6000座中小型鍋爐排放標準,減少空汙排放。其中,由環保署與地方政府主管的商用鍋爐約1000座,環署預計編列經費約4億元,地方政府可視需要加碼補助汰換鍋爐,目前包括台中、桃園、高雄都已補助;經濟部負責5000多座鍋爐,投入經費約20.8億元。環署也預計在2020年7月1日起全面加嚴全國鍋爐排放標準 。

農業廢棄物燃燒排煙管制方面,則投入2.3億元經費,以二期稻作為指標,盼在2019年時,國道1號及3號高速公路兩旁稻草露天燃燒面積可減少90%。

對於營建及堆置揚塵管制,環署擬投入7.05億,盼藉此加嚴營建工地及堆置場空汙防制,盼2019年時,營建工地的空汙防制設施查核符合率由80%提升至90%以上。

另外,針對餐飲油煙,環署將投入2.4億元,並訂定「餐飲業空氣汙染防制設備管理辦法」、內政部將規劃特定區域 (住宅區)禁設油煙型餐飲業規範等,預計2019年能讓餐飲業者增設防制設備至少7000家。

(聯合晚報)
--
2150億空汙大作戰 PM2.53年減18%

行政院會昨通過「空氣汙染防制策略」,108年底前政府總計將投入2150億元,並提14項措施,預計讓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從目前平均1立方公尺22微克,降至1立方公尺18微克,改善18.2%。

政院祭出防制策略

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說,院長軍令狀已出,代表政府決心和態度。行政院長林全(見圖,方濬哲攝)於院會後記者會表示,政院跨部會盤點歸納了14項措施。「如把空汙當成一個大作戰看,就是開闢14個戰場」,希望讓空汙顯著改善,起碼要做到這地步,做為長期目標基礎。

措施包括改善固定汙染源、移動汙染源、境外汙染源和其他汙染源,目標至108年底,PM2.5濃度減少18.2%,每立方公尺自22微克減至18微克,紅色警戒站日數情況改善比率47%,由每日997站降至528站。

PM2.5減至18微克

主要是減少固定汙染源,管制電力、鍋爐、餐飲油煙、燃燒排煙、營建堆置揚塵、農業廢棄物燃燒排煙,及河川揚塵等。其中,解決移動汙染源部分,將從汰換一、二期柴油車,及三期柴油車加裝濾煙器、汰除二行程機車等部分著手。林全說,提出14項改善措施,希望民國108年前空汙改善,達先進國家水準。

經費方面,林全表示,政府預計投入365億元,包含空汙基金經費及相關公務預算;台電須改善發電廠設施,投入101億元;民間部分包括一、二期柴油車、二行程機車、鍋爐汰換等項目,投入金額共1684億元。環保署為達成108年空汙減量目標,將透過銀行融資預支未來10年空汙基金200億元,餘來自各部會公務預算。

境外空汙靠國際合作

至於境外汙染源如何解決,林全說,境外空汙難控制,「境外不見得是對岸」,日、韓、菲等鄰近國家也難免有影響,「而且我們也影響別人」;只能靠國際合作,不是完全操之在我。

此外,空汙管制措施會否影響經濟?林全拿汽車比喻,國家經濟發展如汽車要好引擎驅動,馬力要夠,但要環境舒適,不能少了音響與冷氣,這些耗不耗能?當然會造成引擎負擔,但要不要做?當然要做。「這是我們須面對的,遇到挑戰我們要克服」。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7-04-14/clipping/360/b03a00_t_01_03.jpg

訂「餐飲業空汙防制管理辦法」薑母鴨、燒烤店 禁入住宅區

台灣住商混合住宅普遍,餐廳生意好,常被民眾投訴汙染居家空品。行政院會通過空汙防制策略,環保署3年內將投入2.4億元,並訂定「餐飲業空氣汙染防制設備管理辦法」。內政部將規畫特定區域(住宅區),禁設諸如燒烤、薑母鴨等油煙型餐飲業規範等;同時,至108年,至少7000家餐飲業者須增設防制設備。

目前,固定汙染源包括鍋爐、電力設施、農業廢棄物燃燒、營建及堆置揚塵及餐飲油煙等,依防制策略,政院環保署將訂「餐飲業空氣汙染防制設備管理辦法」,蒐集大型餐飲汙染防制設備操作參數等現況資料。

區位管理方面,內政部將要求設置控制措施,規畫特定區域(住宅區)禁設油煙型餐飲業;衛福部將修正「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要求裝設汙染防制設施。同時,經濟部也將研究抽油煙機及其控制設備國家標準,訂定油煙處理設備標準。

住宅區遭餐廳油煙汙染問題最受垢病。今年3月,北市已規畫好草案,一旦議會通過,將自後年起實施。草案將強制規範餐飲業,設防制油汙設備;住宅區餐飲業不得用瓦斯或電力以外易致空汙的燃料,如住宅區燒烤等店不得燒木柴或煤炭;全面禁行二行程機車;高汙染車禁駛低汙染區,違者重罰。

此外,根據防制措施,除關注與民眾生活相關餐飲油煙管制,也重視鍋爐管制、農業廢棄物燃燒排煙管制、營建及堆置揚塵管制等,比如推動6000座燃油鍋爐改用較乾淨燃料,減少空汙排放。經濟部共祭出20億元補貼,平均補助一座40萬元。

同時,在農業廢棄物燃燒排煙管制方面,政府將投入2.3億元經費,以2期稻作為指標,盼108年時,國道1號及3號高速公路兩旁(新竹以南至台南以北)稻草露天燃燒面積,減少90%。

增設「空品淨區」闖關罰5000 汰換二行程機車 補貼1500元

行政院會昨通過空汙防制策略,環保署將在3年內斥資11.5億元,預計108年淘汰造成嚴重汙染的二行程機車100萬輛,民眾若報廢1輛,可獲環保署1500元補貼。同時,環保署將修法,讓「空品淨區」強制入法,未來一旦闖入如陽明山等「空品淨區」,將遭罰款5000元。

防治移動汙染源部分,108年底將汰除二行程機車100萬輛,如今年報廢可減1500元,明年減1000元,108年減500元。環保署長李應元說,嘉義縣有加碼4000元,最高民眾可領汰換補貼5500元。若換購電動車,環保署今年予重型7000元、其他5000元補助,桃園市更加碼每台至2萬元。二行程機車目前仍有150萬輛。

另一、二期柴油大貨車8萬輛將全數淘汰,汰舊每輛平均補助20萬元;換新部分,李應元說,財政部擬採貨物稅每輛定額退稅5萬元,環保署祭出137.5億元改善;三期柴油車加裝濾煙器部分共3.8萬,要祭出26億元補助,每輛最高補助15萬元。

李應元說,台北地區是台灣人口最稠密地區,但空氣較好,若有空汙百分百來自境外移入。台北市是人均機車最少縣市,高雄人均機車高達0.7輛以上,是台北的2倍。

此外,環保署空汙處長蔡鴻德說,6月底提空汙法修正案時,會將「空品淨區」強制入法,授權地方政府擴大劃設禁止或限制二行程機車及一、二期柴油大貨車進入區域及路段,迫使高汙染機車及柴油大貨車加速淘汰。

目前行政命令推廣約44處空品淨區,包括陽明山、台北港、桃園國際機場、日月潭、阿里山、墾丁、竹科、彰濱及雲林六輕等,禁、限高汙染柴油車進入。未來空品淨區入法,將授權地方政府可在轄區內塞車地段、港口、機場、觀光地區(阿里山區、新北市雙溪)、產業園區等劃設空品淨區,擴大至80至120處。

獎勵吹哨檢舉 追回不法利得

環保署空汙處長蔡鴻德昨表示,6月底將提空汙法修正案,增訂吹哨條款,鼓勵企業員工檢舉換取免罰,員工及民眾檢舉可獲高額獎金,並將追回企業不法利得。

蔡鴻德表示,空汙法修正案將訂吹哨條款,鼓勵企業員工對企業未遵守法律,製造空汙提出事證檢舉,如此專責員工及一般員工均可換取免責,包括行政罰及刑責,同時檢舉員工及民眾可獲高額獎金,目前移動汙染源檢舉為300元,未來不排除上千元。

這次會將惡意排放有毒物質列入擴大刑責對象,固定汙染源違規的行政罰加重刑度,從10-100萬調高20倍為10-2000萬元,對企業產生嚇阻。至不法利得要追回,蔡鴻德說,若企業欺騙行為,未加藥劑,節省設備操作電力成本等,導致排放空汙更嚴重,節省成本造成不法利得要追回。

此外,4月底或5月初環保署將公布「空品嚴重惡化緊急防制辦法」,採取手段包括限制車輛行駛,要求各地方轄區內工業界製程配合降載。

據知,「空品嚴重惡化緊急防制辦法」新修訂建立預警機制,共分2級預警(橘色)、1級預警(紅色)、3級嚴重惡化預警(紫色)、2級嚴重惡化預警(紅核)、1級嚴重惡化預警(深紅核)等五級,預警時開始準備防制。

官員說,指標達100(相當PM2.5為35微克)將在各轄區內加強檢視工廠製程有無符合規範;預報指標150以上(PM2.5為54微克)紅色警戒時,啟動緊急應變,工廠自主減產降載;嚴重惡化時,3級規定電廠及工廠粒狀汙染或揮發物等汙染物的削減量達核准之日排放量10%以上,2級則削減20%以上,1級削減30%以上。

環團:未見減煤政策 注定失敗

針對政院提出「空汙防治策略」,環團批評「空洞」,既未對境外汙染提出對策,也沒有減少燃煤、增加綠地等措施,注定失敗。今日北中南各團體將串聯召開記者會,炮轟此空汙政策。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指出,蔡政府執政快滿周年,昨日端出的政策仍令人覺得空洞,台灣的空氣汙染有一大部分來自於境外,不能把責任推給鄰國就事不關己,新加坡也受到印尼飄來的霾害之苦,但新加坡卻能對印尼展現出強勢的態度,值得我們省思。

葉光芃指出,中央政府應該是扮演主治醫師角色,帶著整體醫療團隊作戰,但身為主治醫師連診斷都失誤,提出的治療方法自然也不對。

葉光芃表示,政府也推廣電動車盼能改善排放汙染,但問題是發電的過程也可能帶來空氣汙染,不能以為電動車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究竟清潔的電力該從何而來,應攤開整體電力架構充分討論。

主婦聯盟台中分會副會長許心欣直指,政院放了許多力氣在移動汙染源,但淘汰老舊車輛不見得就能改善空汙問題,各國都在減少使用燃煤,此次也未見減少燃煤措施,改善空汙若不減煤,注定會失敗,政策與國際背道而馳很荒謬。

許心欣表示,城市綠地不斷消失,加劇空汙,政策也未見增加綠地相關措施,今日將串連北中南各地團體召開記者會,繼續對空汙政策提出批評。

(中國時報)
--
政院宣戰空汙 將投入2,150億

行政院長林全昨親上火線展現向空汙宣戰決心,3年內至108年底政府投入365億、台電投入101億、民間投入1684億元等共2150億元,採取汰除二行程機車百萬等14項措施,未來2年半使PM2.5濃度改善比率達18.2%,每立方公尺自22微克降至18微克,林揆說「相當於要開14個戰場面對空汙」。

林揆昨出席行政院會後記者會時指出,他去年10、11月到中南部視察,看到桃園到屏東空氣品質,一路灰濛濛,感受特別深,便下定決心改善,他希望中央、地方和民間一起合作,達成防制目標。

林揆表示,過去談空汙防制難有立竿見影效果,這次提出14項主要改善措施,將過去未盤點相關措施跨部會聯繫在一起,希望民國108年前空汙改善達先進國家水準。

林說,政府規劃投入365億元,台電改善汙染投入101億元,民間也要投入1684億元,其中環保署為達成108年空汙減量目標,將透過銀行融資預支未來10年空汙基金200億元,其餘來自各部會公務預算。民間則投入1078~1725億元汰換一、二期柴油車,投入經費最大。

14個面向策略主要包括著手改善固定汙染源、移動汙染源、境外汙染源和其他汙染源,目標至108年底,PM2.5濃度減少18.2%,每立方公尺自22微克減至18微克,紅色警戒站日數情況改善比率47%,由每日997站降至528站。

其中移動汙染源防制,政府3年斥資175億元,108年底汰除二行程機車100萬輛,汰舊投入11.5億元,每台報廢可補貼1500元,明年減為1000元,108年減為500元。環保署長李應元說,嘉義縣有加碼4000元,最高民眾可領取汰換補貼5500元。若換購電動車,環保署今年予重型7000元、其他5000元補助,桃園市更加碼每台至2萬元。二行程機車目前仍有150萬輛。

另一、二期柴油大貨車8萬輛將全數淘汰,汰舊每輛平均補助20萬元、換新部分,李應元說,財政部擬採貨物稅每輛定額退稅5萬元,環保署祭出137.5億元改善;三期柴油車加裝濾煙器部分共3.8萬,要祭出26億元補助,每輛最高補助15萬元。

李應元說,高雄將透過二行程機車與一、二期柴油車汰換,空出額度供台積電進駐。高屏地區未來3年訂定汰換高汙染機車目標高達37萬輛,柴油大貨車1.7萬輛。

李應元說,台北地區是台灣人口最稠密地區,但空氣較好,若有空汙百分百來自境外移入。台北市是人均機車最少縣市,高雄人均機車高達0.7輛以上,是台北的2倍。

追不法利得 空汙法要訂吹哨條款

環保署空汙處長蔡鴻德昨天表示,六月底將提出空汙法修正案,將空氣品質淨區強制入法,授權地方政府擴大劃設禁止或限制二行程機車及一、二期柴油大貨車進入區域及路段,迫使高汙染機車及載貨的柴油大貨車加速淘汰。另增訂吹哨條款,鼓勵企業員工檢舉換取免罰,員工及民眾檢舉可獲高額獎金,並將追回企業不法利得。

另4月底或5月初環保署將公布「空氣品質嚴重惡化緊急防制辦法」,採取手段包括限制車輛行駛,要求各地方轄區內工業界製程配合降載。

蔡鴻德表示,目前行政命令推廣約44處空品淨區,包括陽明山、台北港、桃園國際機場、日月潭、阿里山、墾丁、竹科、彰濱及雲林六輕等,禁止、限制高汙染柴油車進入。

未來將把空品淨區正式入法,授權地方政府可在轄區內塞車地段、港口、機場、觀光地區(阿里山區、新北市雙溪)、產業園區等劃設空品淨區,擴大至80處。

官員說,未來採禁止、限制(例單雙號牌管制、限制時段、加強攔檢)等手段,逼迫業者裁汰二行程機車及一、二期柴油大貨車,違者有罰則,自5000元起跳。官員說,因政府不能以法令「禁止」民眾不得使用這些老舊車輛,否則有違憲之虞。

另要訂吹哨條款,鼓勵企業員工對企業未遵守法律製造空汙提出事證檢舉,如此專責員工及一般員工均可換取免責,包括行政罰及刑責,同時檢舉員工及民眾可獲高額獎金,目前移動汙染源檢舉為300元,未來不排除上千元。

這次會將惡意排放有毒物質列入擴大刑責對象,固定汙染源違規的行政罰加重刑度,從10-100萬調高20倍為10-2000萬元,對企業產生嚇阻。至不法利得要追回,蔡鴻德說,若企業欺騙行為,未加藥劑,節省設備操作電力成本等,導致排放空汙更嚴重,節省成本造成不法利得要追回。

此外,「空氣品質嚴重惡化緊急防制辦法」新修訂建立預警機制,共分為2級預警(橘色)、1級預警(紅色)、3級嚴重惡化預警(紫色)、2級嚴重惡化預警(紅核)、1級嚴重惡化預警(深紅核)等五級,預警時開始準備防制。

官員說,指標達100(相當PM2.5為35微克)將在各轄區內加強檢視工廠製程有無符合規範;預報指標150以上(PM2.5為54微克)紅色警戒時,啟動緊急應變,工廠自主減產降載;嚴重惡化時,3級規定電廠及工廠粒狀汙染或揮發物等汙染物的削減量達核准之日排放量10%以上,2級則削減20%以上,1級削減30%以上。

工商鍋爐減排 有補助

行政院昨天宣布將祭出24.8億元,針對工業及商用鍋爐共6000座進行空汙管制,要求業者改用燃氣鍋爐乾淨燃料,減少汙染排放。其中商用鍋爐鎖定飯店、醫院及學校汰換,109年7月1日起加嚴全國鍋爐排放標準,每座平均補助40萬元。

另餐飲業油煙將列入管制,增設防制設備至少7000家,約增加1成,未來內政部也會在住宅區禁設油煙型餐飲業。

行政院昨拍板14項空汙防制措施,主要以固定汙染源及移動汙染源作主要管制空汙二大主軸。其中固定汙染源將投入24.8億元,針對工業及商用鍋爐改善,其中來自飯店醫院學校的中小型鍋爐共1000座,要改用乾淨的天然氣,政府補助平均一座約40萬元,地方政府可視情況加碼汰換,台中桃園高雄已補助。

而彰化、台北市及高雄市,將訂燃燒設備鍋爐加嚴標準,109年7月1日起環保署會加嚴全國鍋爐排放標準。

另工業鍋爐要改善5000座,改用天然氣燃料者每座也補助約40萬元,但業者也可改善天然氣管線佈設、推動能資源整合減少鍋爐使用。工業及商業鍋爐3年內將改善6000座。至電力設施方面,要求電廠汰舊換新,提升效率降低汙染排放,空品不良季節配合降載,環保標準不排除再加嚴。

台電投入加裝設備等108年以前約101.19億元,109年以後投入211.56億元。未來環保署會訂季節性空汙差別費率,秋冬時工業界排放汙染物每公斤增2~5元不等,若降載空汙排放為原來的9成可維持原費率。

這次也將餐飲業的油煙也將列入管制對象,目前全國7萬家合法登記餐飲業,要增加10%針對7000家中大型業者列入增設防制設備管制對象。官員說,目前連鎖式餐飲業多已裝設約3萬多家,現要增加中大型中式及西式餐飲業增設防制設備,至攤販及夜市未登記業者設法集中處理,或由內政部在住宅等特定區規劃禁設油煙型餐飲業,在人口集中區域加以管理。

此外,財政部和經濟部將針對進口紙錢進行查驗,加強紙錢進口品質減少空汙,也將推動紙錢集中焚燒數量達2.2萬公噸,並協調地方政府縮短跨年等節慶煙火炮竹施放時間,並由內政部研提並宣導紙錢燃燒具體可行之替代作法。李應元說,龍山寺等很多廟宇有意配合。

(工商時報)
--
NCC最後通牒 中廣音樂、寶島網 5月1日前停播

最慢五月一日,中國廣播公司的音樂網與寶島網現有頻率就要停播,中廣如繼續使用這兩個頻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將視同「地下電台」,由電信警察大隊依電信法移送法辦。

NCC十二日已收到行政院訴願委員會對於「中廣就換照及廢止使用頻率訴願」的駁回決定書,並已發出「廢止音樂網與寶島網兩網相關電台執照」的公文與新換發後的廣播執照給中廣,文到之日,中廣音樂網與寶島網即應停止原頻率播出節目,但因中廣有部分設備是與新聞網、流行網等共用,技術工程仍需時間做切割釐清,NCC希望中廣儘速處理停播事宜。

NCC主委詹婷怡表示,NCC去年做成換照與廢照處分後,就不斷責成中廣應該儘量宣導,並做好後續規劃,依法給予中廣三個月時間,讓中廣可以依照勞基法規定處理員工權益等問題,同時也要告知閱聽大眾節目變動訊息。

詹婷怡說,中廣雖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訴願聲請停止執行,北高行也於二月十四日裁定准許,但NCC二月廿四日向最高行政法院提抗告,三月十七日獲判抗告成功,四月十二日已收到行政院訴願委員會的駁回決定書,立即行文給中廣,中廣收到公文後,文到即生效,中廣就不能再使用「中廣音樂網(FM96.3MHz)」與「中廣寶島網(FM105.9MHz)」這兩個頻率,並依法將原有頻道,分別核配給客委會、原民會的客家廣播電台與原民廣播電台使用,其中客委會籌備進度較快。

中廣表示已有心理準備,往後會配合繳回頻道,目前公司內部決策尚不明朗,如有進一步回應,將會公開發布聲明。

(自由時報)
--
廢溶劑灌水增重 業者圖詐補助

保七總隊破獲弘力安環保業者涉嫌以合法掩護非法,意圖詐領台南市府工程款一五七萬元,市府為了善後,還要花二一○萬清理,警方循線查獲六人送辦,台南地檢署三月十六日將六人依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等罪嫌起訴。

台南市府環保局因學甲區一處空地,被人棄置三五○桶有害廢溶劑,去年委託領有甲級廢棄物清除執照的弘力安環保科技公司,進行三五○桶有害廢溶劑換桶移置暫存。

不料業者竟違法轉包給無照環保業者,還委託另家公司調度人力及水肥車,灌水偽造不實重量二十四,意圖詐領工程款一五七萬元,弘力安陳姓老闆、無照環保業者林姓經理、另家公司蔡姓負責人等六人送辦。

(自由時報)
--
毒垃圾處理 無良廠商偷天換日

台南市弘力安環保科技公司向台南市環保局標得有害廢溶劑換(併)桶及移置暫存作業,卻將約廿四公噸河水灌入有害廢溶劑內「膨風」桶數,並填具不實記載,意圖詐領工程款七十三萬餘元;台南地檢署依違反廢棄物清理法、詐欺取財未遂、偽造文書等罪嫌起訴該公司陳姓負責人等六人。

台南市環保局表示,後續將對弘力安扣除不法價金、求償衍生費用兩百四十四萬餘元及辦理撤銷清除許可文件。

保七總隊第三大隊調查,弘力安環保科技公司領有甲級廢棄物清除執照,去年九月標得台南市環保局三百五十桶、每桶兩百公升的有害廢溶劑換桶及移置暫存作業,陳姓負責人(四十二歲)將標案轉給「巨盛」、「學盛」兩家公司林姓男子(三十七歲)、蔡姓男子(三十八歲)協助處理。

檢警調查,有害廢棄物近一百三十噸,相關作業人員處理時,以未經許可載水車載運六車次約廿四公噸河水,灌注於強酸或強鹼等有害廢溶劑內「膨風」桶數,目前還有近七十噸有害廢棄物丟在原地。檢警長期蒐證,今年一月廿十四日及二月七日搜索,逮捕陳等六人,南市環保局估計得花二百多萬元處理剩餘棄置的有害廢溶劑與灌河水的廢溶液。

陳辯稱,灌水是為方便抽取桶內有害廢棄物至新桶內,但不為採信。陳、林、蔡三人收押,之後分別以廿萬元、十萬元、十萬元交保。

(聯合報)
--
弒親嫌稱被自白 檢警反駁

弒母嫌犯王忠義官司出現逆轉,他昨天反駁檢警所提的種種疑點,還稱他在檢警偵辦期間是「被自白」;檢警無奈回應,當天筆錄譯文多達6、70頁,王說的不合理處都被警方一一吐槽,最後他才承認,何來「被自白」?

70頁筆錄譯文反駁

王忠義昨日前往台中高分院拿個人物品和卷宗,強調會把卷宗分批上網,讓社會公評。

對於檢警指王母肩、頸和上背瘀血,且沒有擦傷,王忠義解釋,沒其他擦傷是因水中石頭是圓的,不一定會刮傷,況且潭深不是115公分,而是126公分,而法醫也說母親遺體沒有抵抗傷和防禦傷。

他還說,為母親投保並非要詐領保險金,是因為要上阿里山坐小火車,家中只有自己和母親沒有投保,因此才投保。

檢警對王忠義頻放話頗為無奈,透露王母若是摔入淺潭中,就算石頭圓的沒有擦傷,何以身體其他部位都沒瘀傷,只有肩頸上背瘀傷?況且法醫在解剖報告寫明瘀傷是壓制所造成。

投保一事則是保險員告知,曾請他為母親投保旅遊平安險就好,他卻堅持要保長期險,並向公司投訴,最後才讓他投保50萬元的微型傷害險。

另外,王忠義提及「被自白」,指因太太身體有恙也掛了號,為讓她快去就醫才會被自白,只要看過原始筆錄,就知「自白」是怎麼一回事。

檢警回應,其實當天筆錄譯文多達6、70頁,王說的不合理處都被警方一一吐槽,最後他才承認。

(自由時報)
--
弒母案王忠義稱「被自白」 檢警狠酸:還示範怎下手

前法醫高大成針對被控殺母的南投縣民王忠義獲釋,質疑王母肩頸部皮下大片挫傷卻無外傷,代表受到外力重擊,非溪底石頭碰撞造成。王忠義今表示,「我不能夠有太多情緒字眼,這對社會大眾和案情沒幫助」,一審有與高討論過沒擦傷這問題,台大和法務部法醫曾提及肩背部有衣服保護,若溪石不尖銳而是圓潤,不一定會產生擦傷,且沒發現母親有抵抗傷。

王說,若要將人壓制溺斃,受害者不會因為下手的人是親友就不反抗,反抗是本能反應,所以一定會有抵抗傷,但103年10月案發隔天,檢警也載明沒看到些微的抵抗傷,法醫也沒看到,光這點就可受公評。

他說,一審主刀解剖的潘法醫曾指出「不能夠確定是他殺」,其母頸背後深層傷勢較像撞擊石頭所致,人的手去壓反而不易造成。一審因此認定是用雙肘壓,就是為符合法醫說的深層撞擊傷,但依常理,「用肘部壓人溺斃,是合理的姿勢嗎?」

針對捐贈母親遺體、保險金理賠和自白等問題,他則回應,大體捐贈原是無償行為,確認4年後可領回喪葬,基於對台灣女性醫療盡心,也替母親增福報,而慰問金是單位人員主動幫他申請,他事前不知情。

保險金部分則是因為,妻子與孩子各有壽險和平安險等,就他跟媽媽沒有,有次要出遊去坐阿里山小火車,才為他們兩人各自投保;同時強調做筆錄當天是「被自白」,因為妻子本身需要就醫。

他說,妻子先前因巧克力囊腫動刀,遭檢警強制做測謊前有在醫院網路掛號,而被收押當時出現婦科內出血狀況,基於種種壓力讓他覺得應優先讓妻子出去,只要看過完整原始筆錄就能瞭解,檢警所謂的「自白」是什麼一回事。

對於王的辯白,檢警無法認同,強調自白不合理處在筆錄裡都直接被打臉和吐槽,無法狡賴後更清楚示範如何壓制下手;且無人指出有無抵抗傷,只載明瘀傷主因多是壓制造成。

(聯合報)
--
全球最多的國內萬人國小 如今剩500人

受少子化衝擊,國中小校數、規模逐年減少,「超級大校」已不復見。北市老松國小早期有1.1萬多名小學生,曾是全球最多人的國小,如今只剩500人;新北市秀朗國小學生曾達1.2萬多人,如今也剩1/4,但仍全居全台第二,只輸給新北市光華國小。

教育部統計,受少子化衝擊,部分小校整併,全台國小由99學年高峰的2661所,減為105學年的2630所,6年內減31校;105學年100人以下的國小占36.3%最多,比10年前增加14.6個百分點。

國中受少子化的衝擊則較小,105學年735所,只比5年前最高峰時減7所;學生人數300人以下國中占31.4%最多,則比10年前提高7.8個百分點。

分析105學年學生最多的國小,前9名都在新北市,新莊區光華國小3595人、永和區秀朗國小3195人分區冠亞軍;北市只有敦化國小2827人入榜第10名。

國中學生數前10名有5所位於新北市,其中永和國中3034人,連續8年居冠;其次是台中市私立明道高中附設國中部2947人。

1976年創立的秀朗國小,1985年學生曾多達1萬2470人,創最多人國小的金氏世界紀錄,如今只剩1/4。校長陳秋月分析,當年秀朗學生破萬人,主因是北市通往永和的福和橋、永福橋相繼開通,北市民眾紛轉往房價低的永和購屋。如今學區已漸老化,加上少子化,學生數才直直落,但已趨穩定,去年只減一班。

至於北市萬華區老松國小,創校已121年,1966年學生數達1萬1110人,世界紀錄後來被秀朗國小超越。老松校長林明助說,早期車水馬龍的萬華區,如今時空已改變,加上新北市新設很多國小,許多家長還讓孩子跨區寄讀升學率高的國中,先入學就讀當地國小,再升國中,如今老松小學部只剩約500人,連同幼兒園、夜補校,也只約800人。

學生數連續13年全國稱冠的新莊光華國小,人數曾超過5千人,校長林惠珍分析,該校位於房價較低的「蛋白區」,人口本來就較多,加上創校才31年、校舍新,且老師教學認真有口碑,學生各方表現好、今年直笛及管樂隊分獲全國賽特優第一及第二,因此吸引較多學生,有1/3到1/4學生跨區就讀。

萬人國小昔日分批上廁所 小七小八生寄讀考初中

北市老松國小昔日上萬人,學生下課上廁所要分年級、分男女、分不同時段上,才不會擠破頭,福利社也要好幾間才夠用;早期小六生還要考初中,很多人落榜後仍留校,小七、甚至小八生和小六生一起上課,班級人數可多達80幾人。

1896年創立的老松國小,去年才剛過兩甲子校慶,是台北第二老的國小,僅次於1895年創校的士林國小。該校鄰近萬華龍山寺,原校地一部分的剝皮寮歷史街區,已另設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學校拱形迴廊的老校舍古樸幽雅,已於1999年獲北市指定古蹟建築。

老松國小校長林明助指出,該校在萬人時代,每班70-80人,根據校友回憶,當時上廁所,不同年級要安排不同下課時段上,還分前5分鐘男生上、後5分鐘女生上;且當時不但校內設郵局,連福利社都有好幾間才夠用,全國罕見。

早期新北市的國小比較少,且很多家長到北市上班,讓孩子跨區念老松國小,當時每天要用12部公車搭載從中永和、三重、板橋、新莊、新店來的學生,每天做早操時萬頭鑽動。

林明助說,民國57年才實施9年國教,之前小六生升學都要考初中,老松國小錄取「明星初中」的人數多,很多畢業生落榜後,仍留校隨班附讀,甚至第二次落榜仍留校,出現小六和小七、小八生共讀的情況,現在的師生和家長很難想像。

有老松校友回憶,早期國小仍會體罰,尤其在仍要考初中的年代,體罰更兇,有人自嘲被老師藤條打了6年,結果一畢業就遇到9年國教上路,不用考試就能升國中,大嘆「被白打了6年」。

老松國小連同剝皮寮校地,超過3公頃,如今只剩幾百人,多餘教室並未閒置。林明助說,學校除了幼兒園、夜補校,還開辦銀髮族樂齡學習中心、英語情境中心、鄉土教育中心等,北市國教輔導團辦公室也設在該校。

至於新北市永和區的秀朗國小,32年前學生達1萬2470人,創金氏世界紀錄,如今只剩3195人,校長陳秋月說,當年人太多,教室不夠,低年級學生還要分上午、下午輪流上課,每班至少70幾人,教室桌椅擠到要側身才能走過通道。如今每班人數不到30人,教師編制也增加,多出教室剛好可當成自然、美勞、音樂等專科教室,並未閒置。

(聯合報)
--
白曉燕案20年 反綁架…挑戰更多

「總統認錯、撤換內閣」口號震天…廿年前,大批群眾在總統府前怒吼,大學生們在警政署前靜坐,質疑治安敗壞。犯下白曉燕命案的主嫌陳進興,逃亡七個月又犯下多起性侵及殺人案,被警方包圍在南非武官官邸棄械投降。

當年白曉燕命案撼動台灣社會,不過也促成警方反綁架能力的提升。台北市警局率先成立「反綁架部隊」,刑事局等單位開始加強科技、蒐證和鑑識等專業訓練;多數警察相信,以當前通訊、定位等科技, 加上正義的「鄉民」,絕對不會再有犯嫌流竄全台數個月並持續犯案的狀況發生。

一名警官說,現今街頭遍布監視器,還有民眾行車記錄器,加上通訊定位技術提升,一旦發生重大刑案,可立即循發話地點及監視器畫面釐清歹徒行蹤,國道與省道的車牌辨識系統也能同步運作,廿四小時內能掌握嫌犯去向與藏匿地點。

以一銀盜領案為例,廿多名外國人在北、中多地犯案,警方一周內還原每個人在台行動路徑;雨衣大盜案嫌犯王淵,犯案時在騎樓刻意隱藏廿分鐘後再逃,行蹤也難逃監視器「法眼」。

白案三嫌當年使用王八機躲避警方查緝,如今警方有「M化偵查網路行動電話定位系統」反制,利用衛星定位掌握歹徒行蹤;另外,逐步建立的大數據資料庫,相關資料只要被掌握,就有機會追出歹徒聯繫的共犯網絡。

不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歹徒也運用高科技犯罪。近年擄人勒贖模式走向跨境犯案,在台灣綁人,勒贖電話與交款都在境外,甚至要求以比特幣當贖金;這種「人錢分離」手法,成為警界新挑戰。

香港富商黃煜坤在台遭綁,主嫌就是躲在國外遙控,刑事局靠監視器、通聯分析肉票可能下落,動員警力搜索救人,數月才逮捕主嫌。

台北市刑大大隊長李文章指出,跨境綁票牽涉司法互助,主導權與偵辦速度都受境外司法單位影響,沒有他國配合,警方很可能斷了追查嫌犯的先機,對偵查十分不利。

白曉燕案 催生了「反綁架部隊」

20年前撼動台灣社會的白曉燕案,催生了後來警政機關的「反綁架部隊」,相較當年土法煉鋼的偵查技巧與科技,如今的台灣警察,已能充分利用監視器、通聯分析、即時定位等高科技,以專業分工之姿面對綁票案;不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歹徒也在進步,許多高科技如今也成為犯罪工具,尤其跨境綁票,成為警方新的挑戰。

白案發生時,陳進興等三嫌使用王八機與家屬聯絡,多次變更取款與藏匿地點,逃亡期間以機車代步,並頻繁侵入民宅躲避;當時警方只能跟著三嫌屁股追,發現三嫌新的作案點後即派出大量警力搜查,或靠民眾通報檢舉,總是棋差一著。

白曉燕案後,台北市警局率先成立「反綁架部隊」,中央也開始加強科技、蒐證和鑑識等專業訓練;北市一名警官說,現今台灣街頭監視器密布,發生重大刑案,警方第一時間就可循監視器從案發地點開始,往前、往後釐清歹徒行蹤,國道與省道的車牌辨識系統也能同步運作,廿四小時內絕對就能掌握嫌犯可能去向與藏匿地點。

以一銀盜領案為例,廿多名外國人在北、中犯案,警方一星期內破案,同時更還原每個人在台行動路徑;雨衣大盜案嫌犯王淵,犯案時在騎樓刻意隱藏廿分鐘後才繼續脫逃,行蹤也難逃監視器「法眼」。

白案三嫌當年使用王八機順利躲避警方查緝,如今警方也有反制利器,「M化偵查網路行動電話定位系統」,可迅速利用衛星定位掌握歹徒行蹤;另外警方逐步建立大數據資料庫,相關資料只要被掌握,就有機會追出歹徒聯繫的共犯網絡。

台北市刑警大隊長李文章說,不管是偵辦速度、科技與流程,警察都遠比廿年前進步,如果現在還有像陳進興這樣的人犯案,警方有把握迅速鎖定對象偵破。

李文章坦承,警方辦案方式進步,歹徒也跟著進化;近六年來,擄人勒贖模式走向跨境犯案,也就在台灣綁人,勒贖電話與交款方式卻選擇在境外進行,甚至要求比特幣交易避免警方從金流查緝,這種「人錢分離」手法,成為警界新興挑戰。

香港富商黃煜坤在台遭綁,主嫌就是躲在國外遙控,刑事局靠監視器、通聯分析肉票可能下落,動員地方警力搜索後救人,數月後才順利逮捕主嫌。

李文章說,跨境綁票牽涉司法互助,主導權與偵辦速度都受境外司法單位影響,如沒有他國、境外政府配合,警方很可能斷了追查嫌犯背景的先機,對偵查犯罪十分不利。

白曉燕案 對媒體影響深遠

白曉燕案當年衝擊台灣政治、社會,對媒體也影響深遠,案件發生之初有媒體不顧肉票安全披露案情,南非武官一家人遭挾持時,電子媒體更爭相連線訪問陳進興,嚴重干擾警方救人步調。事後媒體展開自律,警方也改變制度,開始設置新聞聯絡人與被害人家屬聯絡官;往後的擄人勒贖案,鮮少再有「媒體殺人」的亂象發生。

白案發生時充斥不少媒體亂象,不但有媒體率先披露白曉燕被綁消息,警方與林春生、高天民在五常街發生槍案時,更有媒體不顧安危衝進槍戰區域,造成警方還要分心保護記者離開火線;陳進興挾持南非武官當晚,電子媒體搶著與陳進興對話,透過連線直播到全國觀眾前,不但打亂警方救人,荒腔走板的對話內容,更一度險讓陳進興情緒失控。

案件之後媒體開始檢討,絕大多數媒體後來面對綁票案都高度自律,知悉案情也會放棄搶先報導,目的就是避免曝光造成肉票危險。

警方在此案後檢討和媒體互動方式,制度上增設新聞發言人與被害人家屬聯絡官,從媒體與家屬兩方面協調輿論方向;檢警和媒體,都以恪守「偵查不公開」為最高原則。

台北市警方說,現在發生擄人勒贖案,警方會立即成立專案小組並任務編組,指定副指揮官擔任媒體聯絡官;有媒體詢問案情,警媒會協調案情不要曝光,至少在肉票安全被救出前,相關案情都不會被披露在媒體上。

設置被害人家屬聯絡官,是包括白案發生後的幾起綁票案,警方發現被害人家屬面對歹徒或是媒體與親友詢問時,可能因情緒惶恐緊張,造成情資外洩或錯誤反應,讓肉票面臨撕票風險;為避免刺激綁匪,防止不必要案情曝光,由警方指導家屬應對外界詢問,包括表情、言語內容、語調,由警方指導應對進退,避免增加撕票變數。

不過台灣這幾年媒體風氣丕變,少數不肖媒體又出現搶新聞的惡質歪風;2015年2月高雄監獄6名受刑人挾持典獄長事件,有電子媒體透過斡旋的前議員和典獄長連線直播,陷肉票於險境;2015年9月香港富商黃煜坤在台被綁架,也有紙媒提早披露,媒體新聞倫理,又出現挑戰。

如果白曉燕案發生在今天 歹徒能逃多久......

「總統認錯、撤換內閣」口號震天,民眾走上介壽路怒吼,要求政府給人民安全的生活空間,這是廿年前五○四大遊行場景,台灣一個世代的共同憂懼。1997年4月14日,藝人白冰冰讀高中的女兒白曉燕遭綁架、虐殺,大學生們在警政署前靜坐,要求「0414專案」限期破案,但最後落網的凶手陳進興7個月後才投降。

如果綁架案發生在現在,凶手陳進興、高天民與林春生有沒有可能逃竄這麼久?大多數的警察都打包票「不可能!」,廿年來,台灣街頭遍布監視系統,加上民眾的行車紀錄器,宛若撒下天羅地網;加上通訊定位技術提升,犯嫌難以遁藏。唯一不能掌控的是--會不會發生槍戰?

白曉燕遭三煞剁下左小指,藉以勒贖白冰冰500萬美金,4天後遭棄屍泰山中港大排溝,但歹徒逃亡後仍流竄北台,接連綁架台北縣議員蔡明堂、勒索北投陳姓商人。

8月19日,高天民和林春生因現身台北市五常街,大批警力、包括特勤中隊前往圍捕。「五常街槍戰」雖讓林春生身亡,但警員曹立民卻也殉職。10月23日,高天民和陳進興到台北市羅斯福路上的方保芳外科整形診所,逼醫師方保芳為高整容,事後殺害方氏夫妻和鄭姓護士,手法殘暴。

三嫌在市區流竄,各警政單位在開會時卻提供錯誤或假線索,大批員警動輒搜山,浪費不少資源。一名警官點出問題所在--「長官想看報告」,發生刑案又要撤換下屬,各單位一方面只好亂丟線索含混,一方面還得「吃案」保官位,案件偵辦沒有章法,警察上山、守海。

民怨沸騰,警方也不是沒有作為,早在白曉燕遭綁事件曝光後,警方在無法獲悉歹徒的狀況下,決定「趕蛇出洞」,頻繁地掃蕩娛樂場所、加強路檢密度與地點,試圖讓他們現身。除了清查全台的空屋、廢墟,警方也大規模戶口查察,防止有人藏匿人犯。

台北市警局指出,現在時空環境已經不相同,台北的監視器系統宛如電子城牆,若發生刑案,可用同心圓、暴風路徑理論來調取影像畫面,犯嫌插翅難逃。再者,廿年前行動電話不普及,現在則不可能「不發話」,警方有M化車可偵查網路行動電話定位,隨時鎖定歹徒手機發話地點;而道路上的贓車辨識系統,鏡頭可隨即辨識出通過的車輛是否為贓車,再過濾掉歹徒交通工具這一環。另外,員警配備的M-Police載具也擁人臉辨識系統,可立刻比對出當事人身分。

科技辦案讓偵查不再毫無頭緒,不只避免警方亂槍打鳥,更可戳破「假情資」。若將陳等人當年的行徑置換至今,不可能還騎著車「趴趴走」,也難不靠手機或通訊軟體勒贖,且身影還可能隨時被「鄉民」po上網。

警方表示,在掌握了歹徒身分與行蹤,如何攻堅成了最終的難題,這有賴談判的技巧與戰術的運用,交火是警方最不願見到的局勢。從過去到現在,「人質安全第一」是警方永遠不變的原則。有員警提醒,發生重大刑案後,民眾恐懼交織憤怒、首長要安撫民心,仍常陷入「限期破案」的迷思,但這卻可能釀成冤、錯,警方現在也僅要求「儘速破案」,畢竟抓對人才是正事。

他跟陳進興駁火救了3女 中2槍

1997年8月11日,陳進興侵入台北市富陽街一戶民宅,企圖性侵3名女子,其中一女逃出求救,陳離去。令3女嚇破膽的是,陳在傍晚竟又折回來綑綁她們。六張犁派出所的員警張瑞榮因登門補問被害人資料,意外救了3女,還一度與陳駁火,遭陳射中2槍,鬼門關前走一遭。

「把槍交出來!」現任萬華分局偵查隊小隊長的張瑞榮回憶,當時沒想到應門的是要犯陳進興,陳拿槍抵比他的頭,氣氛肅殺。陳在退下樓離去時,張拿安全帽砸陳進興,雙方駁火;張的左肩胛、扣扳機的食指中彈,槍掉落地,他忍痛伸出左手撿槍,陳見狀拔腿逃竄。

張瑞榮說,三名女子不知道歹徒就是陳進興,但三嫌的通緝照片是所有員警的「必背」容貌,他一看就認了出來,事後屋外被發現的「三冠王」機車,證實是陳所有。張被送醫後住院治療一星期,傷口約兩個月後漸復原,他苦笑說「三個女子還以為我死了,在樓下燒金紙」。至今,張說既然當了警察,就要「不怕痛、不怕難」。

黃姓退休員警說,要犯沒落網,大家都提心吊膽,當時攔查車輛,警察還帶盾牌、戴面罩上場,同仁在旁持長槍警戒,就擔心攔到的是火力強大的他們;查戶口時,警察也佩槍防範,打破規則。雖然警用槍械有領用規定,當時不少派出所還要求員警「帶槍回家」以隨時支援、應付突發狀況,那時的氛圍殊難想像。

當時消息指高天民喜好漁色,所有轄區裡有風化場所的派出所全都繃緊神經,不想歡迎高「光臨」,當時每天臨檢特種業者,不只是緝捕要犯,更想嚇阻歹徒進入自己轄區。

當年查白曉燕案 周幼偉20年忘不了歹徒通聯號碼

「白曉燕案,是我從警生涯一大挫折與遺憾!」談起20年前的白曉燕案,保三警察總隊總隊長周幼偉語氣透露出悵然;他認為在當年的偵辦過程如果能夠少一點「人」的因素,老天爺能夠多給好運一些,或許會有機會救回白曉燕,也或許能更早抓到陳進興,不致於留下人生遺憾。

周幼偉是刑事專業人才,1997年4月14日,他剛升上刑事局偵三隊(現偵三大隊)副隊長不久,當時刑事局部分重心放在劉邦友官邸血案(1996年11月21日發生),周受命率隊支援白曉燕遭綁架案。

「當時是由署(警政署)交下來,叫我們支援。」雖然事隔20年,周幼偉記憶依然猶新,他記得承辦人員前往長庚球場警衛崗亭後面的墓碑拿回勒索信,打開裡面竟是白曉燕的一截左手小指和照片。

短短5天,4月19日白曉燕就已經遇害;周幼偉說,當年行動電話剛發展還不普及,辦案是和時間賽跑,最需要知道的就是歹徒是誰,歹徒用俗稱的「王八機」,一支手機裡燒2、30個人頭號碼,透過三家「A.Bcall」(電話秘書)聯繫,增加不少偵查困難。

「1793」、「5888」和「1138」!周幼偉等人日以繼夜分析通聯,很快就鎖定三組電話秘書呼叫代號;「當年,幾乎沒有睡,撐不過累了,就睡在竹林禪寺。」連續4天的分析資料,終於找到歹徒真正身分。到現在,他還能清楚背出林春生、高天民和陳進興三人的電話秘書代號,偵查毅力與投入的精神和心力,不是外人可以想像。

4月19日,刑事局初步掌握陳進興身分和林春生部分線索,但當天電話秘書突然出現留話「公司出事了!趕快回來!」周幼偉說,專案小組一聽就知道不妙了,很擔心白曉燕凶多吉少,事後查出通話來自五股西雲路287巷的巷口公共電話,果然就是白曉燕生前被囚禁附近;「如果能再多一點時間,或許就有機會可以救到人!」周幼偉口氣仍充滿了遺憾。

4月25日,專案小組展開第一次搜捕行動,目標就是林春生和陳進興;很可惜跟監林春生胞弟林致能時行動被發現,圍捕陳進興時也因現場環境突發狀況而告失敗。

「差一點」抓到陳進興尤其讓周幼偉相當扼腕,當年周幼偉已查出陳進興藏身地點,調派幹員「守株待兔」,正面遭遇時一度抓住陳進興手臂,卻被他硬是掙脫、開槍拒捕後逃逸;回想此案,對於當年未獲上級指派親自帶隊緝捕陳進興,內心深感遺憾。

周幼偉說,「天衣計畫」(指三嫌綁架白曉燕案)高天民是從頭到尾都在幕後指揮,林春生則負責勒贖和聯繫,陳進興只是「跑腿」小弟;但事後,陳進興陸續幹下多起強暴婦女、方保芳整形診所命案和南非武官挾持案,是做最多傷天害理事情的人。

之後,警政高層另有任務指派,周幼偉淡出白曉燕專案小組;當年的參與,周幼偉遺憾人命關天,生命無常,時光不能重來,這輩子他永難忘記「0414」。

保三總隊長周幼偉:白案…從警生涯遺憾

「白曉燕案,是我從警生涯一大挫折與遺憾!」談起廿年前的白曉燕案,保三警察總隊總隊長周幼偉語氣帶著悵然;他認為,當年偵辦過程如果能夠少一點「人」的因素,老天爺能多給點好運,或許會有機會救回白曉燕。

當時剛升上刑事局偵三隊(現偵三大隊)副隊長不久的周幼偉記憶依然猶新,承辦人員前往長庚球場警衛崗亭後面的墓碑拿回勒索信,打開裡面竟是白曉燕的一截左手小指和照片。

「差一點」抓到陳進興,尤其讓周幼偉扼腕。當年周已查出陳進興藏身地點,調派幹員「守株待兔」,還一度抓住陳進興手臂,卻被他硬是掙脫、開槍拒捕後逃逸;回想此案,周內心深感遺憾。

(聯合報)
--
什麼!連衛生紙也A! 警察侵占因「放閃」被抓包

台北市北投分局警員曾增琦擔任總務,卻冒用工友名義領用物品,分局內部盤點發現帳目不合,依將他函送法辦並調職。曾調職後與分局女會計再婚,兩人到國外度蜜月並在臉書貼恩愛照「放閃」,眼尖的同事發現分局遺失的相機竟在他手上。士院一審時依行使偽造私文書罪判曾4月徒刑,得易科罰金;侵占公有器材罪部分判曾2年8月,褫奪公權2年,曾上訴。高等法院今二審宣判,將行使偽造私文書罪改為行使偽造「準文書」罪,仍判刑4月,得易科罰金,侵占公有器材罪部分上訴駁回。

曾姓警員從警十多年,從2002年起就負責北投分局財產、營繕業務。2012年起曾即冒用藍姓工友名義操作「台北市政府員工愛上網」電子公務領物系統,以偽造的物品收發用報表領取文書、文具和簿冊等物品,前年分局內部盤點時發覺物品領用異常。

北投分局清查自2011年起3年,約有40萬元的帳、物對不起來,除將曾增琦改調人事室、法辦,也要他賠償。2014年底曾再婚,夫妻出國度蜜月,還把照片上傳臉書,同事發現照片裡曾拿的相機竟是行政組遺失的索尼類單眼相機,公器私用曝光。

曾增琦否認侵占公有器材,他辯稱「相機沒電了,我帶回家充電」,只是「忘了還回去」。但同事證稱,從承接曾的業務開始,「只看過相機的包裝盒」,沒看過相機。

調查發現,北投分局物品購置數量與登帳數量不符,例如洗手露購入120瓶,登列60瓶、抽取式衛生紙購入1440包,登列720 包、大捲筒徫生紙購入240捲,登列180捲,而及大、小公文封各購買1萬個、卻只僅分別登錄3千個,連廁所樟腦丸也被動手腳。

曾增琦事後遭停職,因審計部清查北投分局庫房消耗性品異常情形而賠償43萬餘元,一審法官認為曾法治觀念薄弱。高等法院今天雖撤銷行使偽造私文書罪部分改判,但曾的刑度與一審完全相同。

(聯合報)
--
25歲台灣青年登法國白朗峰 通報失蹤

法國媒體報導,一名25歲的台灣男子於法國白朗峰登山,已失聯約一週,法國國家憲兵高山分隊接獲通報,正搜尋他的下落。

地方媒體「多芬內報」(Le Dauphine)報導,一名台灣男性登山客被通報於白朗峰(Mont Blanc)群山失蹤,沙木尼(Chamonix)的國家憲兵高山分隊(PGHM)持續搜尋他的下落。

根據報導,這名男子自上週起就沒有音訊,他最後一次被人看見是在7日到8日凌晨、於海拔3613公尺高的宇宙高山小屋(refuge des Cosmiques),他當時在那裡過夜,小屋管理人已在照片上指認出他。

報導表示,推測這名台灣人可能一早離開小屋,取道「三山路線」(Trois Monts)往白朗峰頂而去,之後就沒有消息,台灣駐日內瓦辦事處即通報失蹤。

法國國家憲兵隊於塔居白朗峰(Mont Blanc duTacul)搜尋,目前沒有結果,現有資料也不足,只知道這名男子帶著一個附大口袋的綠色背包和一台相機。

(中央社)

生活

直接上大醫院門診 明漲60元 若經轉診可省錢 民:還是貴

衛福部明起調整門急診部分負擔,未經診所轉診、自行到醫學中心就醫者,門診部分負擔將由現行三百六十元漲至四百二十元,但為減少衝擊,該部昨另公告修正辦法,若經轉診才到大醫院,一個月內在四次以內(含)上大醫院回診,每次都視同轉診,不多收門診部分負擔。但民眾批評,看病終究還是變貴,弱勢生活壓力更大。

衛福部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組長龐一鳴指,醫療院所層級共分四級,從大到小依序為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診所,明起民眾若經診所轉診至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就醫,門診部分負擔將由現行二百一十元、一百四十元,分別調降至一百七十元、一百元,但若未經轉診而逕赴醫學中心就醫,門診部分負擔將由三百六十元調升至四百二十元。

輕症掛急診多百元
急診部分也有變革,龐一鳴說,急診檢傷共分五級,第一級最重,第五級最輕,而明起若到醫學中心急診,完成診療後屬檢傷分類第三、四、五級病患,部分負擔由四百五十元調至五百五十元,檢傷分類第一至二級的部分負擔,則維持四百五十元。其餘到區域、地區醫院急診,收費則未變動。
龐一鳴並指,健保署昨也修正「全民健康保險轉診實施辦法」,明起病患持轉診單就醫,經醫師認定需持續門診診療者,自轉診就醫日起一個月內四次以內(含)的回診,都視同轉診,不會多收門診部分負擔。
此外,轉診單開立之後,有效期間自開立日起算,九十日內都有效;另外健保特約院所應設置適當設施及人員,為轉診病患提供適當安排,且須保留一定優先名額給轉診病患。

轉診優惠每月4次
針對轉診,醫療改革基金會副執行長朱顯光昨說,許多大醫院因收治患者多,病人回診無法在一個月內回來四次,也許單月只能回診一到兩次,但明明是基於同一疾病的追蹤、回診,為何超過一個月便無法再享優惠,讓人懷疑一個月回診四次的優惠,其實是醫界喊價喊出來、而非健保署審慎評估的結果。
朱顯光指,要改善大醫院壅塞情形,關鍵應把長期未經轉診到大醫院看病的老病號疏散出來,但新制沒有針對此情形提供足夠誘因,例如這些病人也許不一定從診所看起,若能從醫學中心改到區域、地區醫院就醫,便給予部分負擔優惠,更可有效緩解大醫院爆滿問題。

「制度還是有缺失」
民眾陳小姐表示,轉診制度仍有缺失,民眾轉診有時還是會感到不便,但政府好像只會提高看病費用,「薪水沒有漲,看病卻愈來愈貴,日子真的辛苦。」

門急診部分負擔費用調整及轉診方案
實施時間:明天起
醫學中心門診部分負擔費用
.未經轉診就醫部分負擔由360元漲至420元
.經轉診就醫部分負擔由210元降至170元
區域醫院門診部分負擔費用
.未經轉診就醫部分負擔維持現行240元
.經轉診就醫部分負擔由140元降至100元
門診轉診調整
.門診轉診就醫日起1個月內4次回診,視同轉診,不多收門診部分負擔
.轉診單開立後,90天內都視為有效
醫學中心急診部分負擔費用
.急診檢傷分類第3、4、5級(症狀較輕)病患,部分負擔由450元調至550元,影響輕症直接去急診者
.急診檢傷分類第1至2級的部分負擔則維持現況

(蘋果日報)
--
大醫院看健保明起漲 小百姓省錢撇步全在這

周六起,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即將上路,如果未經轉診到大醫院看病,必須多掏腰包;掛急診經檢傷認為是第三至五級,也就是比較沒有麼急的病,部分負擔也從450元提高到550元。雖然說什麼錢都省,唯獨看病的錢不能省,但如果一定要進醫院,有沒有比較省錢的方法?

當然,最好的狀況是不需要進醫院,如果一定得去給醫師看,以下整理出健保看病省錢六大攻略:

1.小病去診所看

診所掛號費加上部分負擔約150至200元,醫學中心看病至少是500元起跳,能夠在小診所解決的問題,別去大醫院。

2.利用轉診醫療

在小診所檢查出問題,醫師建議轉診,此時一定請醫師開「轉診單」,或透過電子轉診平台媒合轉診,如此赴地區醫院就診部分負擔只要50元、區域醫院100元、醫學中心170元。

如果沒有轉診單, 地區醫院就診部分負擔50元、區域醫院240元、醫學中心420元,實在差很大。

健保署即將上路的轉診優惠制度,只要透過書面或電子轉診,掛號完成後一個月內,最多可享4次不費負擔優惠,如在醫學中心看門診,部分負擔從原來的420降為170元,每次看診可省250,看4次即可省1000元。

3.同醫師在不同醫院

可查詢醫師有沒有基層院所看診 ,例如台大醫師可能在台大北護醫院、國泰醫院的醫師除了在本院,也可能到汐止國泰醫院看診。醫院層級不同,部分負擔較便宜。

4.自費有時更便宜

選擇自費就可以不用繳交健保部分負擔,如果不做檢查、不拿藥,只是看報告或問診,選擇自費可能比健保便宜。

5.善用慢性病連續處方箋

若符合開立慢箋的條件,可以一次開立三個月藥量,第一個月開立兼領第一次藥,第二、三個月可以就近在住家附近健保藥局領藥。

6.善用優惠身分

榮民、榮眷、軍人、軍眷在軍榮體系醫院看病有優惠,部分機關學校有自己的醫院,也會給員工、學生看診優惠。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13/1/3395286.jpg&x=0&y=0&sw=0&sh=0&sl=W&fw=400&exp=3600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13/1/3395287.jpg&x=0&y=0&sw=0&sh=0&sl=W&fw=400&exp=3600

(聯合報)
--
經轉診回診大醫院 1個月4次享優惠

推動分級醫療,15日起民眾未經轉診到大醫院,門急診部分負擔漲新台幣60到100元。健保署今天公告,民眾若經轉診就醫,1個月內的4次回診都視同轉診,反可享優惠。

為推動分級醫療、落實雙向轉診,衛生福利部已公告自今年4月15日開始,實施健保門急診部分負擔費用調整方案。

15日後,民眾經轉診到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就醫,門診部分負擔由現行的210元、140元,分別調降至170元、100元;反之,如果未經轉診而逕赴醫學中心就醫,門診部分負擔由360元調升至420元;凡至醫學中心急診,完成診療後屬檢傷分類第3、4、5級的病患,部分負擔由450元調至550元,檢傷分類第1至2級的部分負擔則維持現況。

為提高轉診誘因,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今天公告修正「全民健康保險轉診實施辦法」,健保署醫務管理組長龐一鳴下午受訪時表示,新修訂的轉診作業辦法也是15日同步上路;重點包含落實雙向轉診、病情追蹤;醫院要保留轉診優先看診名額,雖沒有強制規定要多少名額,但要求醫院應該要配合。

此外,轉診單效期自開立日起90天內有效,龐一鳴說,也放寬視同轉診範圍,民眾拿轉診單就醫後,經醫師認定需繼續門診診療者,自轉診就醫日起1個月內未超過4次的回診,視同轉診。

健保署也建議,特約院所應採用健保署電子轉診系統傳送轉診單。電子轉診平台開放使用1個月餘,全台已有1264家院所使用電子轉診平台完成轉診及資訊分享。

(中央社)
--
轉診一個月內 享4次回診優惠

健保分級醫療明天上路。民眾未經轉診逕赴醫學中心就醫,門診部分負擔由360元調升至420元,若經過轉至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就醫,門診部分負擔由現行的210元、140元,分別調降至170元、100元,如果轉診至醫學中心,在一個月內的4次回診,均視同轉診,可享部分負擔費用的優惠。

健保署醫管組長龐一鳴表示,為推動分級醫療,衛生福利部已公告自本月15日(六)開始實施健保門、急診部分負擔費用調整方案;在急診部分,凡至醫學中心急診,完成診療後屬檢傷分類第3、4、5級、即病情較輕的病患,部分負擔由450元調至550元,檢傷分類第1至2級、即病情較重的部分負擔則維持現況,提醒民眾若是輕症,儘量不要占用急診醫療資源。

健保署已著手修訂「全民健保轉診實施辦法」相關條文,龐一鳴指出,特約醫療院所應設置適當的設施及人員,為需要轉診的病患提供適當就醫安排,並保留一定優先名額給轉診病人,且明訂轉診單效期,自開立之日起算,最多90日,持轉診單就醫後,經醫師認定需繼續門診診療者,自轉診就醫之日起,一個月內未逾4次回診,視同轉診,可享部分負擔調降優惠。

龐一鳴指出,電子轉診平台自今年3月1日開放使用,截至4月12日為止,全台已有1264家院所使用電子轉診平台完成轉診及資訊分享,預計今年6月,全數家醫群將透過該平台完成雙向轉診作業。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7-04-14/clipping/656/b06a00_t_05_03.jpg

(中國時報)
--
北市YouBike 30分鐘免費將復活

為了鼓勵轉乘,北市府交通局昨天表示,未來民眾騎YouBike轉乘公車、捷運,將再減免五元,等於轉乘民眾騎YouBike前卅分鐘免費,並與新北市府討論合作事宜。新北市交通局表示,自有YouBike以來,新北市一直維持前三十分鐘免費,優惠持續至今。

YouBike原本前卅分鐘收費十元,柯文哲上任前,台北市因有中央補助,前卅分鐘都免費。柯上任後,基於使用者付費且中央補助減少,前卅分鐘改為只補助五元;這次研擬對轉乘公車、捷運的民眾補助五元,等於讓轉乘民眾享有YouBike前卅分鐘免費的優惠。

外界質疑北市府政策轉彎。北市交通局長張哲揚解釋,最早免費是吸引民眾使用。但因休閒使用者過多,擠壓轉乘大眾運輸的民眾,才改為使用者付費;這次希望借助轉乘優惠,把YouBike最先、最後一里路的定位找回來。

市府交通局昨天到市議會工作報告。市議員簡舒培質疑,北市推周五綠色運輸日,鼓勵民眾騎自行車等綠色運具通勤,但YouBike與公車、捷運轉乘卻沒有優惠。

議員黃向羣說,YouBike定位應是搭乘大眾運輸最先、最後一里路的運具,也就是以通勤為主,而非社區休閒用途。議員陳文重希望YouBike能直接用手機借車,「用軟體取代硬體」,節省空間。

交通局長張哲揚回應,正研擬騎YouBike在一小時內轉乘捷運、公車,或搭乘公車、捷運後一小時內騎YouBike,都享有前卅分鐘補助五元的優惠;但需顧及雙北合作,雙方已進行討論。

他說,YouBike過去完全免費時,休閒使用者占最多數,達四成多,自開始收費後,已被通勤目的使用者取代;至於車柱設點都會徵詢民意,未來也會朝「用軟體取代硬體」為目標。

交通局運輸管理科長王湮筑指出,YouBike與大眾運輸間轉乘優惠,已找台北捷運、公車業者、YouBike公司及悠遊卡公司討論,但公車就有一萬二千台不同版本的讀卡機待更新軟體,預計四月底評估報告出爐,就能推估上路時間。

新北市交通局指出,日前詢問北市交通局有關整合捷運和公車轉乘Youbike的優惠,但北市府都未提,目前聽來應該是技術問題,因捷運和公車擴及整個雙北,新北為鼓勵低碳交通,Youbike優惠未來仍會持續。

(聯合報)
--
北市擬推出 YouBike轉乘優惠

台北市交通局將推出租借YouBike轉乘優惠,在1小時內不論是轉搭公車或捷運,還是搭公車、捷運後再騎YouBike,使用者都能省下5元,透過這項優惠,等同恢復YouBike原本前30分鐘免費;不過,事涉修改刷卡系統,且必須和新北市共同討論,上路時程未定,但北市也不排除先推出。

北市府在2012年推出YouBike公共自行車服務,原本是採取租借前30分鐘免費,市長柯文哲上任後,基於使用者付費及永續經營的觀念,改為前30分鐘收費5元。

等同恢復前30分免費

市議員黃向羣認為,YouBike已成為大多數民眾觀光、休憩工具,已失去設置初衷,應成為民眾轉乘公車、捷運的第一哩路和最後一哩路;議員簡舒培說,YouBike是大眾運輸的一環,可以提供YouBike轉乘公車或捷運優惠,鼓勵民眾使用,回復原始設計功能。

交通局統計,從民眾使用大眾運輸轉乘情況來看,搭捷運、公車後選擇騎YouBike的民眾約有4%和1%;騎乘YouBike轉搭捷運的民眾比例高達77%,換坐公車為19.3%。根據估算,目前每天YouBike與公車、捷運間轉乘約15萬4000人次,市府全年補貼給民眾的金額約2.8億元。

與新北市協調再上路

交通局長張哲揚表示,已著手研議使用者租借YouBike,在1小時內轉乘公車或捷運,給予YouBike前30分鐘租借免費優惠,除了修改系統需要一些時間,還要顧及雙北合作,但因新北市目前租借YouBike前30分鐘免費,雙北仍須持續討論,若最後新北市不願加入,北市可自己推出。

交通局運管科長王湮筑補充,未來優惠方案,不論是YouBike轉乘公車、捷運,或公車、捷運轉乘YouBike,使用者都可享有YouBike前30分鐘免費的優惠,30分鐘後的費率比照現行收費標準。

她舉例,民眾騎YouBike後,在1小時內轉乘公車,公車全票15元僅會扣款10元,若是搭公車後,1小時內換騎YouBike,在30分鐘內還車則不會扣款。

民眾吳小姐說,贊成有轉乘優惠,未來會多加利用YouBike,但也擔心免費後將無車可借。

(中國時報)

國際

聯國譴責敘國 俄否決 一向護航阿塞德 中國罕見棄權

俄羅斯前天動用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否決權,否決英、美、法等3國起草,譴責敘利亞總統阿塞德政府,用化學武器攻擊人民的決議案,英國駐聯合國大使里克羅夫特怒批俄國大使:「怎麼有人能夠看著那些死去孩童的臉,投下否決票?」

阿塞德:100%捏造
里克羅夫說,英國科學家分析敘國化武樣本,證實含沙林毒氣,「英國因此同意美國,很可能是敘政府幹的。」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軍及情報人員截聽到敘政府軍和化學專家討論準備沙林毒氣,「毫無疑問」是阿塞德下令發動化武攻擊。但阿塞德昨稱:「毫無疑問的,這100%是捏造的」「我們認為西方,特別是美國,和恐怖份子緊密合作。他們捏造這故事是為了要發動攻擊。」
安理會15個理事國,有10國贊成譴責敘國對人民發動化武攻擊,並要求敘國配合調查,擁否決權的中國,一改過去支持阿塞德的立場,成為棄權3國之一。

川普射戰斧習說OK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川習會晚宴上吃甜點時,被美國總統川普告知美國對敘利亞發射59枚戰斧飛彈之事。川普稱習當時回應:「如果有人這麼殘忍地對幼童與嬰兒用毒氣做出這種事,這是OK的。」
但俄國堅持第8度動用否決權護航阿塞德,是反對3國之一。美大使海莉批:「俄國否決維持敘國和平,選擇站在阿塞德那邊,儘管全世界都譴責阿塞德政權。」
川普前天痛批阿塞德是「劊子手」,「我覺得我們必須做點什麼,兒童、嬰兒垂死,大人抱著死掉的孩子,沒有比這更糟的景象,這種事不該被允許。」他坦言,美俄對阿塞德政權的態度不同,兩國關係「可能處於歷史新低」。

(蘋果日報)
--
俄否決中棄權 聯國懲敘表決未過

聯合國安理會12日就有關敘利亞化學武器問題決議草案進行表決,結果在俄羅斯否決、中國棄權下未能通過,而這次否決將會使莫斯科與西方國家間的對抗進一步升級;而中國令人意外的棄權,改變之前的否決做法,似乎反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普會晤後,北京的立場已有微妙變化。

這個草案是由英、法及美國提出,要求譴責敘利亞使用化武以及要求阿塞德政府迅速配合調查,結果十個國家支持通過,但常任理事國俄羅斯,加上玻利維亞反對;中國、哈薩克及衣索匹亞投棄權票,決議草案最終未能通過。

這是俄羅斯第八次就敘利亞問題的決議草案投否決票,反映出安理會大國之間,就敘利亞六年內戰及化武問題的分歧進一步加劇及擴大。

投票前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薩夫龍科夫(Vladimir Safronkov)指這個決議草案根本無必要,又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稍早在莫斯科已與美國國務卿提勒森同意由禁止化武組織(OPCW)派遣國際獨立代表團展開調查。

在草案遭否決後,英國駐聯合國大使面向薩夫龍科夫質疑說,否決草案,世人會怎樣面對失去生命的兒童。美國大使妮姬‧海理則指出,期望與俄羅斯合作向敘利亞施加影響力,阻止阿塞德的瘋狂行為。但在它的否決下,證實俄羅斯不負責任之說。

敘利亞駐聯合國大使賈法利(Bashar Jaafari)則駁斥國際指控敘政府使用化武,表示敘利亞政府就未持有被指使用的化武。

中國常駐聯合國大使劉結一表示,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國家、任何組織、任何人使用化武,中方認為決議草案中部分內容可以修改,所以投下棄權票;他並強調政治解決是解決敘利亞問題的唯一辦法。

但外界留意到,中國已從過去與俄羅斯投否決票的做法有所不同,似是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剛結束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後,出現的一個微妙變化。

(世界日報)
--
濺血班機乘客 聯航全賠 遭拖乘客律師團 要求保留影片和事證

美國聯合航空周日以粗暴手段拖拉越南裔美籍醫生乘客杜成德下飛機,引起全球撻伐,連美國總統前天也說這種做法「太糟糕」。聯航為止血,繼執行長穆尼奧茲三度道歉後,前天宣布全額賠償同班機所有乘客。

川普前天受訪時主張,航空公司若要請旅客下飛機,賠償不應有上限。聯航據稱提供1千美元(約3萬元台幣)賠償,請杜成德下飛機,但遭拒。川普說:「我如果真的必須下飛機,他們(航空公司)應該提高價錢,而不只是隨便說:『你應該下飛機』,這太糟糕了。」
69歲越南裔醫生杜成德在被航警硬拖下飛機的過程中不慎濺血,引起公憤。翻攝網路

杜冷靜沒鬧事
69歲的杜成德至昨仍在住院。他的律師團前天以「恐有嚴重偏見」為由,要求聯航和經營機場的芝加哥市政府,保留所有影片、機艙錄音、乘客和機組員名單和其他相關事證。芝加哥民航局宣布,聯航請3名航警上飛機處理杜成德的事件,原先只有1名航警被停職,另2名航警也遭停職處分。
而最新公開、由杜成德後座乘客拍得的畫面顯示,他在被抬離座位前,曾與執法人員理論,以冷靜而平和的語調反覆表明「不會離開」,因自己是「醫生,明天8時有工作」,證明聯航執行長穆尼奧茲指他「鬧事又好鬥」、執法人員別無選擇將他強行抬走的說法並不成立。

3航警皆停職
此事發生後,媒體及網友肉搜出杜成德(David Dao)身分。媒體先咬定是肯塔基州69歲越南裔的杜成德,還掀出他曾因以藥物交換跟男病人發生性關係,一度被吊銷醫師執照,後恢復執業。未料又有媒體稱,路易斯安那州也有醫生叫David Dao,但無前科。《洛杉磯時報》前天向兩位David Dao的工作單位求證,證明最初報導的受害者身分無誤。

(蘋果日報)
--
美國聯航求止血 同機乘客退費封口

美國聯合航空旗下「聯合快捷航空」九日因為超賣機位,強行將亞裔旅客杜成德(David Thanh Duc Dao,譯音)拖下飛機,引發全球公憤。根據美媒十二日報導,杜成德已聘請兩名「王牌律師」準備控告聯航,估計將索償天價和解費用。面對這場形象災難,聯航已承諾會賠償該班機所有乘客機票費用,也保證未來不讓這類事件重演。

遭拖行乘客僱律師 曾為職業運動員打官司

《芝加哥論壇報》報導指出,正在芝加哥一家醫院療傷的杜成德已委任芝加哥知名律師迪米崔歐處理法律事務。他專精於醫療過失、產品責任、空難賠償等訴訟,曾為美式足球聯盟(NFL)、國家冰球聯盟(NHL)球員打腦震盪官司,爭取到的和解金累計超過十億美元。

此外,杜成德也聘請了專精企業法的知名律師戈蘭。律師團隊十二日已向伊利諾州法院提出緊急請求,要求聯航和管轄事發機場的芝加哥市,保留當天的監視影像、座艙錄音、乘客和機組人員名單及其他相關事證。

另一方面,芝加哥航空部門也宣布,動手將杜成德拖下飛機的航警已停職接受調查,至於另外兩名航警也面臨「行政休假」處置。根據最新曝光的機上影片顯示,當時航警揚言要拖走杜成德,接著說:「你寧願坐牢,也不願意下飛機?」當杜成德回答「沒錯」時,航警就粗暴動手,釀成流血事件。

「寧坐牢不下機」 慘遭粗暴拖行

對此,聯航發言人回應說,該公司已補償七十名同機旅客,退還其機票金額。法律界人士指出,這起事件引起輿論譁然,可能迫使聯航以快速、慷慨的方式尋求和解。

聯航旅客伊斯伍德痛批,聯航的回應令她考慮不再搭乘該公司班機。另一名聯航旅客薩伊德則抱怨說,她日後對搭乘聯航可能會再三考慮,因為整天行程都浪費掉了。

除了民間以外,美國政界也是同聲譴責。美國總統川普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斥責聯航的處置「太恐怖了」,並呼籲終止機位超賣的生意手段。另外,美國參議院交通安全委員會共和、民主兩黨議員也致函聯航執行長姆諾茲,表示將徹查該起事件。

姆諾茲已表示他不會下台,而達美航空執行長巴斯提安則跳出來為同業辯護,指機位超賣是有效的商業措施,可因應如天候等不可抗力因素,問題關鍵不是超賣,而是如何處理超賣情況。

(自由時報)
--
「杜醫師沒有找碴」 聯航執行長:很羞愧

聯合航空執行長孟諾茲十二日再次為乘客杜成德被暴力拖下班機公開道歉,他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訪問時表示,看到杜成德遭到航警強行拖離的影片,讓他感到「非常羞愧」,還說杜成德沒錯,「他不可能是有錯的那方。」他把這起事件的原因歸咎於「制度缺失」,聯航並宣布將全額退費給該航班所有乘客。

芝加哥航警局也有進一步行動,原本只有動手拉扯杜成德成傷的航警被停職,現在另兩名在場的航警也一併停職接受調查。

杜成德的律師則向芝加哥法院申請保存證據,要求聯航和芝加哥機場保留此事件的監視畫面、座艙語音紀錄、乘客和機組員名單等。

孟諾茲說:「我們以後不會再出動警察進入機艙把乘客帶走,把花錢買了票、已經畫位,也已經登機入座的乘客帶走,這種事情我們不能做。」

被問到是否認為杜成德有錯?孟諾茲回答:「沒有。他不可能是有錯的那方。一位付費乘客,坐在我們的飛機上,沒有人應該受到那樣的對待。」

孟諾茲說,包括他自己在內的聯航人員,這段期間都不斷嘗試與杜成德聯繫,希望能夠表達歉意,但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聯絡上。

根據最新曝光的影片,杜成德九日遭強行拖離之前,與航警對話時多次表明「不想下機」,在座位上一邊以手機對外聯絡,一邊回覆航警要求,口氣堅定,卻沒有挑釁動作;孟諾茲先前形容杜成德「找碴又想鬥狠」,與這支影片顯示的經過不符。

這支影片由坐在杜成德後排的同機乘客康明斯所拍攝,內容顯示航警站在機艙走道上,坐在座位的杜成德對航警說:「我不想下機。我是醫生,明天有工作,早上八點。」

對於航警再度要求下機,杜成德說將控告聯航:「我不走,就是不走。」

其中一名航警對杜成德說:「如果那樣的話,我們要把你拖走。」杜成德回答:「那就來拖。我不想下機,我也不會下機。」他還對航警說,剛從洛杉磯搭機過來,寧可去坐牢也不想下機。

康明斯說,影片內容讓大家了解到「杜醫師根本沒有找碴鬥狠,只是一個坐了整天飛機疲憊不堪的旅客。」

加拿大警告航空業者,不容忍發生聯航強拉事件

美聯社報導,加拿大運輸部長蓋諾(Marc Garneau)已警告在加拿大營運的航空公司,加國政府不會容忍業者因為座位超賣,將旅客強行拉下飛機。

蓋諾致函每一家飛往或自加拿大飛出的航空公司,警告他們,類似上周日聯合航空強拉乘客杜成德下機導致他受傷的事件,不得發生在加拿大。

蓋諾發函時間距離69歲的杜成德在芝加哥拒絕讓座給航空公司機組人員而被硬拉下機已經5天。由於杜成德在違反意願的情況下被拽離座位,過程中頭撞到座椅扶手,導致他腦震盪、鼻樑骨折、失去兩顆牙齒。

(聯合報)
--
律師:聯航當事人牙齒被打落、嚴重腦震盪

聯航事件當事人杜大衛(Daivd Dao)女兒Chrystal Dao,以及兩位律師德米圖洛(Thomas Demetrio)、高冉(Stephen L. Golan)13日聯合在芝加哥舉行記者會,德米圖洛表示,9日事件是聯航長期罷凌顧客的證據,聯航必須在尊重乘客及給予顧客尊嚴方面改善,至於是否正式向聯航提告,目前仍在調查取證。

當事人女兒Chrystal感謝全世界各地對她父親的支持,她回答本報記者提到有關父親是越南華裔,或是純粹越南裔問題時回答,「我的爸媽是在越南出生」,她也提到,不清楚祖父母是否來自中國,至於父親究竟有沒有在班機上說,「因為我是華人,所以才被挑中」,女兒表示「我不清楚」,德米圖洛也表示需要進一步了解。

記者會全場大部分由德米圖洛發言及回答問題,多位媒體代表提出有關杜大衛傷勢情形,德米圖洛表示,杜大衛在事件中嚴重腦震盪,鼻子受傷,還掉了兩顆門牙,在身體、心理上都大受傷害,目前在芝加哥一處秘密的地點治療休養,等他恢復後,將會安排由他親自出面說明。

他也否認了聯航執行長孟諾茲12日表示「曾經與杜大衛醫師聯繫未果」的說法,德米圖洛說,聯航以及芝加哥市府至今都沒有任何人跟醫師聯繫過。

有記者問,為何執法人員上機企圖將他拖下飛機時,杜大衛反應如此強烈?德米圖洛說,杜大衛70、80年代從越南搭船逃到美國,當時在越戰的經驗,讓他對於執法者有相當恐懼,他認為這是杜大衛在航警動手後反應激烈的原因之一。

(世界日報)
--
美軍證實 在敘利亞誤炸死18名庫德族友軍

美軍中央司令部13日證實,以美國為首的聯軍11日在敘利亞北部的空襲行動中,誤炸死18名與「伊斯蘭國」(IS)作戰的庫德族友軍。

中央司令部表示,聯軍的飛機11日在一次「錯誤引導」的空襲行動中接獲錯誤的座標,轟炸了友軍「敘利亞民主軍」的陣地,炸死18名友軍。

不正確的座標據信是「敘利亞民主軍」自己提供的。

(聯合報)
--
美軍在阿富汗投擲非核武最大炸彈「炸彈之母」

美軍在阿富汗東部的「伊斯蘭國」(IS)戰士聚集區投擲一枚美國最大的非核武炸彈,有「炸彈之母」(mother of all bombs)之稱的大型空爆炸彈(massive ordnance air blast bomb)GBU-43,重2萬1000磅。

美國國防部13日證實,這是美國首度在作戰時投擲GBU-43。

一名發言人說,一架MC-130運輸機在當地時間13日晚上7點32分,投擲一枚GBU-43,攻擊IS的隧道和戰士。
--
美軍表示,美軍今天對阿富汗東部的伊斯蘭國(IS)目標發動空襲,投下一枚近萬公斤的大型空爆炸彈,這種炸彈號稱「炸彈之母」,是核彈以外歷來在作戰中使用的最大炸彈。

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與法新社報導,駐阿富汗美軍發布聲明說,這枚GBU-43/B大型空爆炸彈(GBU-43/B Massive Ordnance Air Blast)命中南加哈省(Nangarhar)亞珍地區(Achin)一處「隧道設施」。目前還不清楚這次攻擊造成聖戰士多大損傷。

攻擊是在當地時間晚間7時32分發動,地點接近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邊界。

空軍發言人賴德(Pat Ryder)說:「GBU-43/B炸彈是歷來在作戰中動用的最大非核彈炸彈。」

這種空爆炸彈(MOAB)俗稱「炸彈之母」(Mother of All Bombs),是在2002至2003年間於美國領軍入侵伊拉克前快速研發製造出來,重達9797公斤,是由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導引的炸彈。

根據美國空軍,上次測試這種炸彈是在2003年,炸彈爆炸後產生巨大蕈狀雲,遠在32公里外都看得到。

五角大廈發言人史敦普上校(Adam Stump)表示,這枚炸彈是由一架MC-130運輸機投送。

駐阿富汗美軍司令尼柯森(John Nicholson)表示,隨著伊斯蘭國在阿富汗分支呼羅珊組織(Khorasan)的損失增加,他們利用急造爆炸裝置(IED)、碉堡和隧道加強防禦,這種炸彈可以減少這些障礙。

白宮發言人史派瑟(Sean Spicer)在每日簡報會中形容,這種炸彈是「威力強大而能夠精準投送的大型武器」,他也強調,美國採取所有必要措施,避免空襲造成平民傷亡。

(聯合報)
--
炸彈之母威力驚人 相當1.8萬磅黃色炸藥

美軍今天在阿富汗投下號稱「炸彈之母」的最大型傳統炸彈GBU-43/B,此彈威力驚人,由1.8萬磅黃色炸藥(TNT)造成巨大爆震波,據說能向各方展延1英里,且為美軍首度用於實戰。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今天投擲的GBU-43/B大型空爆炸彈(Massive Ordnance Air Blast Bomb)縮寫「MOAB」,因而有縮寫同為「MOAB」炸彈之母(Mother Of All Bombs)的軍方統稱。

美軍今天用炸彈之母轟炸的目標,是伊斯蘭國(IS)在阿富汗東部的南加哈省(Nangarhar)亞珍地區(Achin)所使用的地道網絡。

MOAB既然是非核子武器,因此不需要美國總統批准即可動用。MOAB是一款由GPS導引的巨型武器,長30英尺(約9公尺)、重2萬1600磅(約9800公斤),由MC-130運輸機的貨艙門投放,並於即將觸地前引爆。

軍機投擲MOAB時,MOAB被放在一個小平台上,小平台由降落傘拖曳,投擲後炸彈從小平台滑翔降下,靠4片網格狀的尾翼穩定及控制方向。

MOAB的原理效果,是由1.8萬磅黃色炸藥(TNT)造成大規模的爆震波,據說可以向每個方向展延1英里。像MOAB這類武器的另一重要效果是心理上的,藉由強大爆炸威力加劇恐懼感。

炸彈的薄鋁外殼是經特別設計,讓爆炸半徑最大化。這種轟炸碉堡用的炸彈是設計用來摧毀地下設施與地道,美國是研發用來在入侵伊拉克時使用,據報一枚造價1600萬美元。MOAB於2003年首度測試,但直到今天前都未用於實戰。

不過,MOAB還不是美軍最重型的非核子炸彈。名為MOP的大型鑽地彈(Massive Ordnance Penetrator)是一款更重型的轟炸碉堡用炸彈,重達3萬磅(1萬3620公斤)。

(中央社)
--
政府態度轉向 俄擬讓比特幣明年合法化

莫斯科當局一改過去威脅要把數位貨幣使用者逮捕入獄的態度,反而計劃於2018年承認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合法地位,俄羅斯央行和政府將藉此針對數位貨幣成立執法單位。

(經濟日報)
--
蘋果設機密小組 攻血糖感測

CNBC報導,為了完成已故創辦人賈伯斯的遺願,蘋果公司成立一個神祕的生物醫學工程團隊,在總部附近一處不起眼的辦公室祕密研究治療糖尿病的良方。

知情人士透露,這項行動是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生前發想的機密行動之一,目的是研發出非侵入性、持續監測血糖濃度的感測器,以更有效治療糖尿病。

這項計畫若能成功,勢將成為生命科學領域的「聖杯」,許多生命科學公司嘗試打造這類儀器都以失敗告終,因為在不刺穿皮膚的情況下很難追蹤血糖值。

知情人士透露,蘋果祕密進行這項計畫已有五年之久。賈伯斯當年的想法是開發類似智慧手表的穿戴式裝置,以監控血氧濃度、心跳與血糖等重要生命跡象。

蘋果早在2010年便悄悄收購血液檢測新創公司Cor,據傳正是因為Cor當時的執行長梅塞施密特(Bob Messerschmidt)致函賈伯斯討論健康感測科技,才促成此事。梅塞施密特後來加入蘋果的智慧手表團隊。

蘋果神祕的生醫工程團隊一年前約有30名成員,傳言指出,蘋果最近又挖角十多位生物醫學專家,部分加入血糖感測器祕密開發團隊,部分投入智慧手表團隊。

消息人士透露,蘋果正在研發光學感測器,企圖利用光線穿透皮膚來測量血糖。業界人士指出,開發精準監測血糖的技術相當困難,也伴隨著無數次的失敗。醫療設備器材業者Dexcom執行長葛瑞格更表示,為達目標可能必須耗資數十億美元。

若蘋果獲得成功,將是全球數百萬糖尿病患者的福音,也可望催生全新的醫學研究、開啟潛在的健康管理消費市場、並帶動蘋果智慧手表從可有可無搖身成為必備品。

(經濟日報)
--
蘋果祕密研發新裝置 量血糖不必挨針

財經網站CNBC報導,根據三位知情人士,蘋果公司已招聘生物醫學工程團隊,進行超祕密專案,研發非侵入式、能持續定時檢測血糖濃度的感測器。這是蘋果已故創辦人賈伯斯生前擬定的發展計畫之一。

消息人士說,蘋果已於舊金山灣區醫療診所進行可行性試驗,且邀請顧問協助熟悉法令規範,該計畫有不小的成功機會。若真能突破,將具生命科學的「聖杯」地位,因為過去已有許多生命科學團隊和業者挑戰研發不必扎針就能正確測量血糖的方法,但都徒勞無功。屆時這項類似蘋果智慧手表的設計,勢將成為全球千百萬名糖尿病患者的必備裝置。

據信蘋果已投入研發至少五年。賈伯斯當初想像要製作類似智慧表的穿戴式裝置,檢測生命跡象的重要指標,例如心跳、血糖和血氧濃度。2010年,蘋果悄悄收購Cor公司,據說就是該公司時任執行長梅塞施密特寫電子郵件給賈伯斯談健康感測科技之後的事,梅塞施密特後來加入蘋果智慧表團隊。

血糖團隊據說直屬蘋果硬體科技部門資深副總裁施洛吉。該團隊據稱先前由2015年離開蘋果、跳槽臉書Oculus的希爾曼領軍,希爾曼在職場社群網站領英(LinkedIn)的個人履歷顯示,他在蘋果硬體科技部門擔任「機密角色」。這個團隊一年前約有30人,現在的規模則傳言滿天飛,因為蘋果又挖來十幾位生物醫學專家,部分加入專研血糖的祕密團隊,部分參與智慧表團隊。

消息人士說,蘋果在研發光學感測器,企圖利用光線穿過皮膚來測血糖。精準監測血糖極為困難,該領域的頂尖專家史密斯曾形容這是「我職涯中最難的技術挑戰」,但仍有不少公司前仆後繼。DexCom公司執行董事長葛瑞格先前估計,成功之前要先花「數百萬或甚至數十億美元」。

但技術突破後將造福糖尿病患,激勵新的醫學研究,並開啟消費者為了健康管理追蹤血糖起伏的潛在市場,有可能使蘋果智慧手表從可有可無變成必備裝置。

(聯合晚報)
--
蘋果祕密團隊 開發血糖感應器

美國財經網站CNBC引述內情人士指出,蘋果旗下一支生物醫學團隊正為糖尿病患開發測量血糖的感應器,這項由蘋果已故靈魂人物賈伯斯提出的願景一旦成功,可望讓蘋果智慧表Apple Watch搖身一變成為必需品。

消息人士表示,由生物醫學工程師組成的小型團隊,在蘋果總部數英里外的帕羅奧圖市(Palo Alto)辦公室工作,希望開發出以非侵入性的方式持續偵測血糖值的感應器。

要在不刺穿皮膚的情況下精確測量血糖值,難度非常高,許多生命科學公司多次試驗皆無功而返。消息人士表示,蘋果投入測量血糖感應器計畫至少有5年,賈伯斯曾提出利用智慧表等穿戴式裝置偵測心跳、含氧量和血糖值等數據的構想。

蘋果在2010年悄悄收購Cor公司,當時擔任Cor執行長的梅塞施密特(Bob Messerschmidt)曾在電子郵件向賈伯斯提及健康用途的感應器技術。梅塞施密特隨後加入蘋果智慧表團隊。

熟知內情人士表示,1年前蘋果的血糖感應器團隊的員工人數約有30人,並向蘋果硬體技術資深副總裁施洛吉(Johny Srouji)報告。

消息人士透露,蘋果正在開發光學感應器,擬利用光線照射皮膚來測量血糖指數。精確測量血糖相當具挑戰性,就連該領域的專家史密斯(John L. Smith)也表示,「這是職涯最困難的挑戰」,不過還是有許多公司勇往直前。

連續式血糖監測儀開發商DexCom執行董事長葛雷格(Terrance Gregg)表示,研發準確測量血糖的技術將耗費「數百萬甚至數十億美元」。

蘋果的研究可望造福數百萬名糖尿病患者,並開啟健身或健康目的自行測量血糖的潛在市場,此舉可望讓蘋果智慧表從「可有可無」變成「必備單品」。

(工商時報)
--
貝佐斯語錄 避免「第二天心態」

全球電商龍頭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的年度致股東信向來被企業界視為必讀文本,而2017年最新信函已於12日出爐,主旨圍繞在企業要避免「第二天」(Day 2)心態,強調要永遠保持在「第一天」(Day 1)。

貝佐斯指出,企業不應按「程序」治理、要留意調查與研究掩飾顧客的真正想法、儘早擁抱新趨勢,並且要注意決策的速度與品質同樣重要。貝佐斯今年股東信的重點如下:

●顧客至上不只是口號

「要保持在第一天,你必須耐心實驗、接受錯誤、播種、保護幼苗,並且在看到顧客喜悅時加倍努力。」

●拒絕捨本逐末

貝佐斯說:「隨著公司規模愈大且愈複雜,愈會傾向捨本逐末」,例如程序就是常見例子。

好的程序可以服務顧客,但一不小心就會讓程序凌駕一切。

他說要當心程序已變成想要結果的替代品,因為不再審視後果,而只是確保程序無誤。

資淺主管常以「我們照章行事」的藉口為錯誤結果辯解,而經驗豐富的領導人會利用這個機會改善流程。另一個例子是市調,調查和市場研究很重要,但它們只是輔佐工具而已。

●對外在趨勢,切勿逆勢而為

貝佐斯說,對抗大趨勢就是與未來作對。

他強調「機器學習」的重要性,還預測會迎來更多這類趨勢。

●決策要迅速果斷

貝佐斯說他決策時並非所有答案了然於胸,但遵守下列原則:勿墨守成規,同時在掌握七成資訊時就可做決定,等到掌握九成時已太慢。

另外,使用「要嘛反對,不然就支持」(Disagree and commit)一詞將節省很多決策時間,而且要立即擴大處理不協調問題,確保團隊目標一致。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4/14/2/3395984.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貝佐斯的薪酬…不如底下兩位主管

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Amazon)總裁貝佐斯(Jeff Bezos)去年賺了不少錢,不過他去年領到的總薪酬遠不及底下的兩名主管,甚至跟公司花在保護他人身安全的費用差不多。

根據亞馬遜向美國證管會申報的資料,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部門AWS(Amazon Web Services)執行長傑西(Andy Jassy)2016年的薪資總額是3,560萬美元,其中大部分來自公司發放的3,500萬美元股票。傑西的底薪是17.5萬美元。

AWS今年營收可望達到140億美元,許多以往將AWS視為「有趣副產品」的人,現在認為它是亞馬遜的核心。

執掌亞馬遜消費者事業(包括線上零售業務和裝置)的威爾克(Jeff Wilke),去年拿到的總薪酬略低於3,300萬美元,其中有3,280萬美元來自公司發放的股票。威爾克的底薪也是17.5萬美元。

相較之下,貝佐斯去年領到的總薪酬大約是168萬美元,包含略低於8.2萬美元的薪水。

但貝佐斯是亞馬遜最大股東,淨資產達756億美元,在彭博排行榜位居全球第二大富豪。

資料並顯示,亞馬遜去年花在保護貝佐斯人身安全的費用達160萬美元,與前年相去不遠。

(經濟日報)
--
油罐車與觀光巴士相撞 墨國至少24死9傷

墨西哥緊急救援官員表示,墨國南部一輛載著觀光客的巴士和一輛油罐車相撞,造成至少24人喪生,9人受傷。

法新社報導,格瑞羅民防局(Guerrero Civil Protection)秘書瑪亞瑞斯(Marco Cesar Mayares)表示,這起發生在格瑞羅高速公路上的車禍引發爆炸,造成油罐車駕駛及巴士乘客喪生。

英國天空新聞網(Sky News)網站報導,警方表示,巴士據報搭載36名乘客,其中大部分是觀光客。

地方政府安全單位發言人艾瑞迪亞(Roberto Alvarez Heredia)在聲明中表示,這起事故造成24人喪生,較瑪亞瑞斯稍早提供的人數還多。

民防局報告引述倖存者說法表示,他們當時正要前往格瑞羅的伊斯塔帕齊華達內荷(Ixtapa-Zihuatanejo)海灘地區度假。

報告中表示,乘客回憶當時感受到巴士後方一陣撞擊後,發生爆炸引發大火,少數人從熊熊烈火中逃生。

傷者已送到鄰近的米卻肯省(Michoacan)醫院。

(中央社)
--
化學攻擊事件 阿塞德:僅接受公正調查

敘利亞總統阿塞德在大馬士革接受法新社獨家專訪表示,有關上週敘利亞反抗軍掌控城鎮疑似遭化武攻擊,他僅准許「公正」的外部調查。他堅稱化武攻擊是美軍為發動攻擊找藉口。

阿塞德(Bashar al-Assad)昨天說:「我們僅准許公正、在確信無偏私的國家將參與代表團的調查,以確認他們不會用來為政治目的服務。」

敘國盟友俄羅斯昨天否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決議案,決議案要求敘利亞與這起攻擊案的國際調查合作。

阿塞德否認化武攻擊,他說:「對我們而言,百分之百可以肯定的是,那是捏造...我們感覺西方國家,主要是美國,與恐怖分子相互勾結。他們為攻擊找藉口,製造整個故事。」

這是美軍巡弋飛彈攻擊敘利亞中部空軍基地以來,阿塞德首度接受訪問。

(中央社)

健康

電子眼治夜盲症 創亞洲紀錄 植電極晶片戴特殊眼鏡助患者重獲視力

41歲高先生近5年視力減退,白天走路常因看不清地上雜物而被絆倒,起初不以為意,但病情持續惡化,後確診為夜盲症,卻無藥可醫,日前視力已幾全喪失,只能感覺眼前是否有光;林口長庚醫院上月在他右眼植入人工電子眼,創下亞洲國家紀錄,待本月底開通電流後,將可望重獲視力。
收治病例的林口長庚醫院視網膜科主任黃奕修說,俗稱夜盲症的視網膜失養症,會使患者的視網膜感光細胞不明原因持續凋亡,且該細胞無再生功能,受損後無法以藥物或手術治療,嚴重者恐全盲,全台確診患者約8千到1.2萬人。

視線模糊像馬賽克
黃奕修表示,人工電子眼為近年眼科學重大突破,醫師將電極片貼附於眼睛黃斑部表面,讓電極片接觸視網膜神經纖維,再讓病患戴上特殊眼鏡,利用鏡框上的攝影機取得影像,處理過的影像訊號會送到眼內,經過尚未受損的視神經傳至大腦視覺區,患者即可重獲視力。
針對人工電子眼手術,黃說,患者術後須休養1個月,待傷口恢復,才可開通電子眼電流,屆時患者眼前將出現黑白影像,但會有些模糊,「像打上馬賽克」,但起碼看得到外界事物,對日常生活幫助極大。

手術耗費逾9百萬
根據國外經驗,患者植入人工電子眼後,約9成6可見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等特別形狀物體,約6成可見10公尺距離的物體,並可朝目標物行走且執行動作,如精準走向10公尺遠的門並開門。
黃奕修說,人工電子眼手術、耗材等費用須逾9百萬元,此次費用是由弘廬基金會捐助支持;在美國、歐盟等國已實施約2百例,而該院已成立「人工電子眼與視覺研究團隊」,並於上月完成該手術、寫下亞洲紀錄。
三總眼科主任呂大文說,人工電子眼雖先進,但前提是夜盲症患者的視網膜神經尚未損害,進行此手術才有效;民眾范小姐則說,人工電子眼能讓幾乎全盲的人再看到東西,「很神奇」,但手術費用高,要降價才能讓更多人受惠。

夜盲症小檔案
病因:受基因變異影響,導致眼睛視網膜感光細胞不明原因逐漸凋亡
患者人數:全台患者約有5萬人,確診病患僅8千到1.2萬人
症狀:視網膜感光細胞無法再生,患者視力將逐漸模糊,嚴重恐全盲
治療方式:現無藥物或手術治療方式,須植入人工電子眼,才看得見東西
注意事項
.此症可能發生於任何年齡,一旦視力模糊,老少都不可輕忽
.若夜間視力逐漸模糊,周邊視野縮小,應速就醫檢查
.患者須視網膜神經尚未損害,才可進行人工電子眼手術
.病情輕微者,植入人工電子眼效果較佳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70414/LB08/LB08_003.jpg

(蘋果日報)
--
植入「人工電子眼」成功 視障重見光明

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部「人工電子眼中心」,在今年3月完成全盲病患植入人工電子眼手術,創下亞洲及台灣紀錄!

林口長庚完成亞洲首例

接受手術的41歲高先生因視網膜失養症(俗稱夜盲症)而喪失視力、幾近全盲,醫療團隊為他植入人工電子眼,未來只要再經過2、3個月的復健期,重建視覺記憶後,可望恢復部分視力;網友形容,這真的就是「你是我的眼」吧!

長庚醫院視網膜科主任黃奕修表示,人工電子眼就像替眼睛裝上迷你相機,在患者眼球植入小電腦、天線及晶片,患者戴上裝有鏡頭的眼鏡,眼前的影像可透過無線傳輸方式,傳導到眼內的電子元件,再經由未萎縮的視神經傳導至大腦視覺區,由於電子元件十分精密,患者並不會有「異物感」,設備充電也是靠體外電池無線傳輸,根據國外的植入案例,有效驗證已達9年,目前仍持續中。

黃奕修說,人工電子眼目前最佳的視力恢復紀錄為0.01,可看到的視野約為中心的20度,也就是病患眼前的景象類似馬賽克、黑白無色,就像早期數位相機畫素不高一般,

他舉例說明,裝人工電子眼的病患抱著一顆球,但他看到的影像可能變成正方形,因此需要做復健及視覺重建、觸覺輔助來適應,但這已經是醫學的一大突破。對於幾近全盲的患者來說,能夠大大地改善生活,例如:吃飯時可見刀叉、行走時能躲避燈柱等,未來人工電子眼的技術也會持續進步。

黃奕修表示,並非所有全盲患者都適合人工電子眼,需經醫療團隊深度評估,包括:視神經未萎縮、視覺狀況是否僅剩微光、全盲時間不長等條件。

人工電子眼耗材費用及手術費高達900萬元,林口長庚此次受到弘廬基金會捐助支持完成臨床醫療。高先生因年紀較輕、幾近全盲時間約兩年、視覺剩微弱光線且視神經未萎縮,因此獲選為移植病患。

高先生原本是建設公司主任,視力退化後無法工作、不敢出門,他在3月接受植入電子眼手術後一個月,預計月底,植入的人工電子眼就可通電啟用,在接受復健2、3個月後,就能開始新生活。

《新聞辭典》「人工電子眼」運作原理:

病人戴上配有鏡頭的特製眼鏡,錄影後將訊號傳到影像處理器,處理後再傳送到眼鏡投射天線。因它的位置與眼內接收天線非常接近,可透過無線傳輸方式將訊號送進眼內接收天線。

眼內接收天線收到訊號後,再傳遞給接收器,成為矩陣電極運作訊號,傳至平舖在視網膜表面的矩陣電極,並製造電流訊號於視網膜神經纖維,最後經由仍具功能的眼球視神經傳送到大腦視覺區,讓病患感覺到影像。

(自由時報)
--
盲人也可以看見!長庚完成首例「人工電子眼」

41歲的高姓男子,5年前視力漸退,常因為看不清楚地上雜物被絆倒,2年前視力快速惡化,晚上根本不敢出門,就診確定為夜盲症,嚴重恐惡化成全盲,長庚運用最新的電子眼技術,將視網膜上放上刺激視網膜神經,運用電極方式刺激傳導,讓高姓男子能重拾視力,但一次要價新台幣800多萬,未來將造福全台近1萬2000多名的夜盲症患者。

人工電子眼技術已經在美國、歐洲等地完成案例,但台灣卻遲遲沒有成功,人工電子眼外觀就像一副眼鏡,鏡架旁掛著電池裝備,電力刺激放置在視網膜上的晶片,患者即可在外掛的眼鏡上看見「黑白」的影像,且看的影像會出現大幅度的翻轉,如圓形的成像變成三角形,須受過2個月以上的訓練才能自理生活。

除了該種人工電子眼,交通大學也研發另外一種不用加掛電池,晶片放置在視網膜下,直接運用太陽能刺激神經的人工電子眼,但現在仍在人體試驗中,尚未上市。

林口長庚視網膜科主任黃奕修說,該款人工電子眼是目前全球唯一可以運用在人體的產品「Augus II」,國外已經完成200多例,現在僅核准「夜盲症」作為適應症,美國也積極在研議是否適應於「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若是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核准,將造福更多的人。

黃奕修說,國外現在也已經完成第一例全盲患者,人工電子眼移植的病例,就算原先已經喪失了眼球,也能進行手術,直接將成像區設置在大腦中,但現在台灣尚未核准該適應症,不過未來仍指日可待。

移植人工電子眼後的視力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根據統計,術後96%患者可見特別形狀之物體,如正方形、三角形、圓型等;約60%患者可見約10公尺距離之物體,並可朝目標物行走及執行日常動作,如精準走向10公尺遠的門並開門,雖然無法達到正常人的視力,但是可以自理生活。

黃奕修說,夜盲症是一種基因變異的疾病,晚上感光細胞不明原因壞死,連帶影響早上的感光細胞,最後全盲,有些人進程快、有些人慢,像是該名41歲高姓男子,2年內就幾乎全盲,該疾病不會遺傳也難以預防,唯一能解決僅有人工電子眼。

三總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表示,美國已經完成130多例的案例,視力最多可以恢復到0.1,國外每次要價需要30萬美金(約新台幣910多萬),台灣若是能完成第一例將會是眼科技術上的大突破。

黃奕修說,長庚執行第一例人工電子眼,光是手術就要新台幣500萬,不包含外掛的眼鏡、電池等設備,若是全套加上去大約也要新台幣800多萬,不過該例有弘廬基金會之慈善捐助支持,未來是否繼續挹注將後續討論。

只求能再看到孩子… 視網膜植晶片 亞洲首例電子眼

林口長庚醫院完成亞洲第一例人工電子眼手術,四十一歲高先生因夜盲症而全盲,醫療團隊在他的視網膜放上晶片系統,透過電極刺激使影像呈現於大腦,讓他重新看見世界。雖還須學習配戴特殊眼鏡,接受視覺復健,在黑暗世界生活兩年多的高先生說:「我真的好想、好想看著孩子長大。」

三年前,高先生一如往常開車返家,路標漸漸模糊,原以為是近視加深,後來連前面是人還是車都看不清。一開始就醫時,診斷為黃斑部病變,但他的視野愈來愈窄,短短三個月惡化為全盲,原來他罹患視網膜色素病變,俗稱夜盲症。

為高先生動手術的林口長庚視網膜科主任黃奕修說,全台約有八千到一萬兩千多人罹患夜盲症,致病原因不明,僅人工電子眼有機會讓患者重見光明。這次移植使用阿格斯第二代人工視網膜系統(Argus II),是目前唯一可運用於人體的電子眼,僅核准用於夜盲症。

黃奕修說明,人工電子眼原理是在視網膜植入晶片,外掛一副眼鏡,上頭附攝影機擷取影像,透過電流刺激晶片,系統會將轉譯的影像呈現在大腦影像區。不過,目前阿格斯第二代人工視網膜系統,成像像素低,患者視物看起來會像是一塊塊馬賽克,且是黑白的,六成患者可看見十公尺遠的物體,需經六個月視覺復健才能簡單自理生活。

電子眼要價不菲,黃奕修說,長庚執行第一例人工電子眼,光手術就要五百萬元,不包含外掛眼鏡、電池等設備,全套約九百萬元。高先生獲得弘廬基金會慈善捐助,全額得到補助。

(聯合報)
--
全國第一人植電子眼 他重見光明

罹夜盲症幾乎全盲的高先生,41歲的他因無藥可治,人生變黑暗。經過林口長庚人工電子眼植入手術,成為國內第一位裝入電子眼的視障患者,現正接受視覺復健,配戴特殊眼鏡,重新學習看見世界的技巧。

罹夜盲症近全盲 微型攝影機取代眼睛

比起電子耳,電子眼費用更為昂貴,光是醫材費就高達500萬元,還不包括手術費,在國外約需900多萬台幣。高先生這次為專案申請,獲全額補助,否則至少得花六七百萬元。

林口長庚眼科部人工電子眼中心主任黃奕修指出,人工仿生眼(又稱人工電子眼)是近年眼科領域的重大突破,以精密手術將微小刺激電極植入眼球內部,並緊貼黃斑部表面。

此外,患者則戴上特製眼鏡,框架上則有一台微型攝影機,取得病人想要看到的影像,攝影機利用類似悠遊卡式的非接觸訊號傳遞方式,透過電波傳輸影像訊號,至眼內電子元件,再經由未萎縮的視神經傳導至大腦視覺區。

黃奕修表示,電子眼適用於後天因素導致眼球感光細胞嚴重受損的視障患者,不過,視神經傳導纖維必須是好的,也就是完整、沒有斷裂、受損,才能順利傳遞外來影像訊息。

黃奕修指出,目前全球共有多個電子眼研究計畫,已有重大突破,包括人體內並無電池元件,植入眼球的刺激電極不會傷害網膜神經纖維,目前有效驗證達九年,且仍持續中。

目前美國與歐盟已經批准電子眼手術,適應症為後天感光細胞嚴重受損的病患,視力必須僅餘光感,但無法辨識物體的末期視力,也就是失去生活所需的視覺基本需求者。

不過,患者於術後須接受20堂視覺復健課程,由於眼鏡上的攝影鏡頭取代眼睛的視覺,因此患者眼睛與頭的方向必須保持一致,且挺胸抬頭,才能讓電子訊號的順利傳遞,並產生視覺效果。

(聯合晚報)
--
長庚電子眼 全盲重見光明

41歲任職於建築工地主任的高先生,5年前視力開始退化,連在大白天巡工地時,都會因看不清楚而遭地上雜物絆倒受傷,近2年更惡化到只剩光反應、雙眼幾乎全盲,確診為俗稱「夜盲症」的視網膜失養症。長庚醫院眼科團隊上月替他右眼裝設人工電子眼,未來透過復健可恢復部分視力,該手術也是亞洲首例!

視網膜疾病患者多

手術團隊成員之一的林口長庚視網膜科主任黃奕修解釋,視網膜失養症為一種基因突變疾病,視網膜的的感光細胞因不明原因而逐漸凋零、死亡,最初會出現夜盲症,最終會惡化到全天的視力和視野均喪失。

視網膜失養症至今無良好的治療方式,主因是視網膜細胞無法再生,一旦受損,將使得功能逐漸退化並「不可逆」,估計全台有8000到1.2萬人罹患視網膜相關疾病,日常生活大受影響。

接電後要數月復健

高先生的視力在短短的3年內急速惡化,近2年過著幾乎全盲的生活,苦不堪言。長庚眼科團隊上月替他完成右眼的人工電子眼手術,黃奕修說,患者術後要經1個月的修復期,待傷口完全恢復,才會進行接電,並展開復健恢復。

黃奕修說,人工電子眼又稱人工仿生眼,原理是將微小刺激電極、接觸視網膜傳遞神經纖維上,搭配患者眼鏡框上的攝影機取得欲視的影像,並透過一些特殊的傳遞方式,將處理過的影像訊號,無線傳送到眼的內電子元件,最終由未萎縮的視神經傳遞至大腦視覺區。

然而,該成像是因經電擊刺激產生,和一般的視覺成像仍有差異,故患者置換人工電子眼後,仍要經數個月的復健,重塑視覺記憶,該段復健期也將是人工電子眼是否能發會最大功能的關鍵,預計共有20堂復健課程,每堂課約2小時,每堂間隔2~3周。

6成目視約10公尺

統計顯示,96%患者在術後可見特別形狀的物體,像是正方形、三角形、圓型等;約60%患者可看到約10公尺距離的物體,並可朝目標物行走及執行日常動作,像是精準走向10公尺遠的門並開門,對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已有極大幫助。

目前美國、歐盟已批准人工電子眼可用於後天感光細胞嚴重受損病患,患者必須已失去生活所需的視覺基本需求;此個案為亞洲首例,由長庚醫院向衛福部申請,獲得專案許可執行,醫材費用約500萬元,由弘廬基金會贊助。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7-04-14/clipping/360/b06a00_t_01_03.jpg

(中國時報)
--
C肝未治癒 換肝易惡化 口服新藥可挽救 治癒率9成

根據統計,台灣約有1200名患者在等待換肝重生,其中又以C肝患者所佔比例最多,高醫大附設醫院肝膽胰內科副教授黃釧峰醫師昨(13)日表示,C肝患者如果沒有治癒就換肝,由於換肝後需服用抗排斥藥物,會引發C肝病毒不斷複製,反而容易使病況急速惡化成肝硬化,建議C肝患者應積極治療,若是急迫需要換肝,研究顯示C肝口服新藥的治癒率仍可達9成,效果較好。

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醫療團隊,首度發表C肝換肝患者的治療結果,12位換肝的C肝患者接受3種口服新藥,經過12~24周治療後竟全數治癒,這12位患者中,其中有10位患者在換肝前接受傳統治療方式皆失敗,換肝後改用口服新藥治療,在第4周時83%患者血液中已經偵測不到C肝病毒量,直到治療結束後已全數治癒,而且沒有任何嚴重不良反應,腎功能不佳者也沒有出現腎臟受損現象。黃釧峰醫師表示,若是採用傳統干擾素治療,隨著換肝之後病毒量增加效果會減為2~5成,相較之下,口服新藥效果較好。

原本要價昂貴的C肝口服新藥目前已有健保,但有條件限制。

【先了解】換肝病毒仍在
當肝炎惡化至嚴重肝硬化程度時,許多C肝患者就必須考慮換肝一途,黃釧峰醫師表示,如果體內C肝病毒仍存在,就算得到一顆新肝臟還是會遭受病毒攻擊,尤其換肝後需服用抗排斥藥物會使病毒複製,病毒量會增加2~5倍,會使病況迅速惡化,有2~3成患者會在5年內惡化至肝硬化。

新藥治癒率佳
黃釧峰醫師表示,傳統干擾素治療C肝的治癒率約為8成,而口服新藥約9成,但如果是針對C肝換肝病人,藥效會相差更大,干擾素的治癒率會隨著病毒量增加而遞減為2~5成,而口服新藥仍維持在9成。

【這樣做】建議抽血檢查
全台灣C肝患者約55萬人,但估計僅有1半的人知道罹病,黃釧峰醫師表示,由於早年醫療條件不佳,建議1992年前曾開刀輸血的人,或是有肝病家族史、曾經穿耳洞或刺青、針灸,都建議進行血液篩檢。

應要積極治療
黃釧峰醫師表示,與其去討論換肝之後如何治療較好,不如在病況惡化至需換肝之前,就積極消滅體內的C肝病毒,許多研究都顯示,如果在肝臟狀況尚佳的情況下治癒,之後罹患肝硬化、肝癌的機會較低。

【醫師說】
研究顯示,如果在肝硬化的情況下才接受治療且治癒,仍有1/100機會之後會罹患肝硬化,所以就算C肝治癒,仍然建議持續回診追蹤。

(蘋果日報)
--
脛骨手術免換人工關節 61歲男重拾釣魚樂

六十一歲林先生喜歡船釣,一有空就出海釣魚,近年左膝開始疼痛,雖接受藥物、復健、注射玻尿酸等治療仍不見改善,去年更痛到一走路就痛,就醫發現他左膝內側軟骨已磨損一半,膝關節因無軟骨緩衝變狹窄且壓迫神經,幸好去年底接受「高位脛骨截骨手術」,術後恢復良好,他昨出席記者會自在上下階梯,開心說:「這手術不但保留原本關節,走路一點也不痛,還可重拾船釣樂趣,很感謝醫師。」

建議別常走樓梯
台中榮總骨科部運動醫學科醫師李坤燦說,關節炎是種退化性疾病,六十歲以上每四人就有一人有退化性關節炎困擾,「一般膝關節軟骨只要磨損超過一半,經藥物、復健等治療無效,就會建議手術治療。」
但目前人工膝關節壽命只有十至十五年,為避免日後進行二次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李坤燦建議有運動需求、六十五歲以下且僅單側膝關節軟骨退化患者,可考慮接受「高位脛骨截骨手術」,藉由切開脛骨,上下撐開關節軟骨距離並調整小腿與骨頭角度,再以鈦合金支架固定,就可延長自體膝關節使用壽命十年左右。

臺安醫院副院長黃鐙樂說,無論哪種膝關節退化手術,術後有九成可恢復日常生活功能,建議關節出現疼痛或摩擦聲時,應找專業骨科醫師評估治療。
李坤燦建議民眾不要經常上下樓梯,多散步、游泳,保持正常體重,就可有效預防膝關節提前退化。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70414/LB10/LB10_005.jpg

(蘋果日報)
--
第3次被「家蜂」螫 婦人休克險送命

一般民眾都認為被虎頭蜂螫到才危險,而採蜜家蜂較溫馴,事實上並非如此。

台中市一名62歲陳姓婦人日前在家中,被飼養的蜜蜂螫到臉部,沒想到引發過敏性休克,家人緊急將婦人送到童綜合醫院急診室搶救,即時治療後,才救回一命。

醫師指出,極少數民眾遭蜂螫後會出現過敏反應,若出現休克狀態引起呼吸衰竭,要立刻送醫。

陳婦的兒子參加業餘養蜂社團,在自家住宅頂樓用蜂箱養蜜蜂,想要自採蜂蜜食用。婦人到頂樓整理物品時,不慎遭蜜蜂螫,旋即休克昏迷倒地,幸好家人也在現場,立即通報救護車,送醫急救。

童綜合醫院急診室醫師邱永偉表示,婦人到院時,呈現休克狀況,呼吸困難導致臉色發紺,立刻給予氣管插管,並施打腎上腺素及抗過敏藥劑等治療,並送入加護病房嚴密監視,避免後續器官衰竭,最後才保住生命。

邱永偉表示,這名婦人已是第三次遭自家蜜蜂螫傷而引發嚴重過敏,主要是她的體質對於蜂毒相當敏感。若民眾第一次被螫而有過敏症狀時就要注意,因為蜂螫之後對蜂毒會產生抗體,以後如果再次被叮螫,無論蜂螫次數多寡,甚至只要一隻蜜蜂,就有可能發生嚴重性過敏性休克。

陳婦的兒子歷經媽媽3次差點送命,終於決定要將蜜蜂送朋友,不再繼續養蜂。

邱永偉指出,大多數蜂螫傷僅產生局部腫痛,而少數個案會出現嚴重中毒及過敏反應。蜂毒中毒的個案是出現在多量蜂螫,20-30隻以上的蜜蜂同時叮咬,可能引起肝腎毒性,而過敏反應則與叮螫數量無關。有先進國家建議有此過敏病史的患者,居家旅遊都必須攜帶緊急腎上腺素注射筆,避免意外發生。

邱永偉呼籲民眾,被蜂螫時,不要直接用手擠壓也不可在傷處抓癢,以免再次刺傷自己或注入更多毒液;建議使用多量清水洗淨叮咬部位,一方面避免感染、除去毒液、冷卻紅腫熱痛反應,另一方面可除去蜂隻留下的費洛蒙,避免吸引更多蜂隻前來叮咬。

(自由時報)
--
對蜂螫嚴重過敏者 帶腎上腺素注射筆自救

童綜合醫院醫師邱永偉表示,部分民眾體質對蜂螫相當敏感,當出現過敏症狀就要特別注意,因為再次被叮螫,就可能嚴重過敏性休克。嚴重過敏病患最好攜帶緊急腎上腺素注射筆,確保過敏嚴重時,能儘速自行急救。

邱永偉表示,蜂螫症狀大致分為三種,一般反應是局部紅腫、劇痛、發熱、瘀血等。第二種為毒性反應,蜂毒造成溶血反應、橫紋肌溶解、電解質異常,進而全身性血管內凝血異常及腎衰竭,大多出現在多量蜂螫,如二三十隻以上的蜜蜂同時叮咬。

最後為過敏反應,症狀包括局部發癢及全身蕁麻疹、眼眶浮腫、乾咳、喉嚨或胸部有緊縮感覺,嚴重時會呼吸困難、血壓下降導致休克昏迷等。

民眾被蜂螫時,不要用手擠壓或抓癢,以免再次刺傷或注入更多毒液;建議使用清水洗淨叮咬部位。如果還有螫針及毒液囊必須使用鑷子夾除,若有過敏反應而身體不適時,須立即就醫。

而腎上腺素注射筆能確保過敏病患狀況嚴重時,能自行急救,過敏病患可請醫師開立處方箋,自費在醫院購買,以備不時之需。

兒在家養蜂 過敏媽被螫險丟命

飼養寵物不稀奇,國內有人興起養蜂,成立臉書社團聚集同好,分享養蜂經驗,還可品嘗自產蜂蜜;不過有玩家在頂樓養蜂,有過敏體質的家人被螫咬後休克,幸好緊急送醫才撿回一命。

這名被蜂螫的陳姓婦人,立即被送醫急救,醫師邱永偉說,婦人到院時已休克,呼吸困難臉色發疳,立即插管治療,施打腎上腺素與抗過敏藥劑,住加護病房多日才救回來。

醫師表示,婦人因為兒子玩養蜂,已三度被蜜蜂螫傷,多數人被蜂螫,會造成局部腫痛,若被大量螫咬,會引起中毒反應引起肝腎病變。

邱永偉說,有過敏體質的人初次被咬,症狀較輕微,但第二、三次再被螫咬,就會有嚴重過敏反應,甚至會休克死亡;蜂螫的過敏症狀為發癢、眼眶浮腫、乾咳、喉嚨或胸部有緊縮感覺。

醫師強調,嚴重時會呼吸困難、血壓下降導致休克昏迷,蜂螫後2-3分鐘就有反應,若蜂螫後15分鐘就休克、呼吸衰竭,很容易致死,要把握時間就醫。

國內外近幾年流行城市養蜂,目的藉由蜜蜂需要蜜源植物、無毒環境,帶動環境品質的正向改變。這股風潮吹近台灣後,臉書上有不少養蜂社團,供玩家交流養蜂經驗;有都市青年玩養蜂,購買蜂箱、一窩蜜蜂約花上萬元,住家3-5公里處要有足夠蜜源,最好靠近果樹、花圃等,才能順利養活整窩蜂口。

資深玩家表示,養蜂不只是買蜂箱、蜜蜂,有心投入要認真研究,最重要的做好安全措施,如果住在社區大樓內,要尊重同棟住戶的意見,避免造成困擾。

養蜂專家表示,蜜蜂不會任意螫人,養蜂社團倡議養蜂的立意很好,但也要教導成員正確的SOP,保護自己,也不造成鄰戶緊張。

(聯合報)
--
牛奶含大量磺胺劑? 食藥署:錯誤資訊

「牛奶含大量磺胺劑」是網路流傳已久的謠言,食品藥物管理署昨天在官方網站闢謠指出,磺胺劑是酪農治療牛隻乳房炎的常用藥劑,因此牛乳中的磺胺劑殘留標準是0.1ppm,為極低的量。

食藥署官員指出,乳牛可能會有細菌經過泌乳孔道入侵到乳腺,造成乳腺發炎,導致乳牛乳房紅腫、牛隻食慾不振、發燒、精神抑鬱、產乳量明顯下降,磺胺劑是酪農治療牛隻乳房炎的常用藥劑。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臨床上也常使用磺胺劑當抗生素,是很好的處方藥,雖有觀察到部分患者因體質問題會過敏,但那是在食用量極大的磺胺劑才會出現,和牛奶內殘留的0.1ppm以下的量「完全不能比較」。

顏宗海說,磺胺劑很安全,過敏反應也要接觸量極高且少數人才會有的現象,一般消費者不須擔心。

食藥署科長黃維生說,各乳品廠收購生乳時,會依據「動物用藥殘留標準」規定,牛乳中磺胺劑的殘留標準容許量不得超過0.1ppm,若發現酪農的生乳殘留超量的磺胺劑,那批生乳一律不收購並廢棄。

磺胺劑種類包括磺胺嘧碇(sulfadiazine)、磺胺氨苯(sulfanilamide)、磺胺奎林(sulfaquinoxaline)等10種。

(自由時報)
--
(聯合報)
--
(聯合報)

評論

從日劇HERO看檢察官多元進用/李允煉(桃園地檢署主任檢察官)

本周三司改國是會議分組會議決議通過法官多元進用方案,可惜對檢察官較少著墨。深受台灣觀眾喜愛的日劇《HERO》,除由木村拓哉扮演斷案如神之檢察官久利生公平外,令人印象最深刻的當屬松隆子扮演的檢事官雨宮舞子,其經常協助久利生公平破案,無疑是位優秀之檢事官,後來也順利晉升副檢察官,最終成為一位稱職的檢察官(在《HERO》電影版第二集)。
但理想情節似乎只存在日劇中,反觀我國檢察實務,檢事官確實擔負重要角色,礙於員額限制,檢事官無法一對一搭配檢察官,而各地檢署多以專組團隊配合辦案,發揮所長,許多矚目案件如營建署前署長葉世文合宜住宅弊案、下士洪仲丘死亡案都有檢事官參與,但優秀的檢事官是否有機會成為檢察官呢?

開檢事官轉任通道
法官、檢察官進用多元化,向來是司改共識。我國檢察官的進用來源,目前僅有二類,一為經司法特考錄取,另一則係學者、法官或律師轉任。但自95年迄今,未曾有學者申請轉任,且去年也僅有一位法官申請轉任,律師則因缺額關係未予辦理。法官來源方面,自95年迄今,已有132位檢察官轉任法官(尚不包括已申請但未通過轉任者),律師10年來也有74位轉任法官,法官多元進用比率有緩步增長。反觀檢察官來源幾乎都是司法特考分發,擴大檢察官進用多元有其必要性,優秀檢事官即可為來源之一,但依現行法律,檢事官並無法轉任檢察官,檢事官如欲擔任檢察官,僅有參加司法特考一途,許多優秀檢事官因而辭職準備考試,誠屬可惜。
目前檢事官之考試錄取分偵查、財經、電資及營繕4組,每年錄取人數甚少,錄取率極低。105年度檢事官考試總錄取人數僅14名(各組錄取率分別為1.9%、3.5%、2.3%、1.9%),同年度律師高考總及格人數為860名(及格率約10.9%)。檢事官錄取率遠低於律師及格率,能考上檢事官均屬佼佼者,律師都開放可轉任法官、檢察官,應考慮開放檢事官轉任通道。

仿效日本考試晉升
因檢事官係屬行政文官性質,直接轉任有身分疑慮,為周全故,應可仿效日本透過特別任官考試,晉升為副檢察官並具有刑事微罪結案之權,且自己具名結案也受監督問責,適格者則可再特任考試晉升,拔擢進入檢察官序列。目前,檢事官協助偵辦大量案件,佼佼者辦案純熟,許多具備財經、會計、電子、營繕、土木等專才,甚至領有律師、會計師、土木技師專業證照,加上長期與警、調合作,熟悉檢警調實務運作模式,僅須佐以適當訓練,即可無縫接軌檢察官工作,如暢開通道,不僅可為檢察體系注入新的活水,亦可補充每年大量轉任法官之檢察官人力缺口,並完成多元進用之目標。
值此司改之際,對檢察官進用方式多所討論,法務部對此修法亦持肯定態度,期司法先進就此能盡快達成共識、完成修法,使優秀之「雨宮舞子」們能晉升為檢察官行列,共同為司法努力。

(蘋果日報)
--
李明哲事件告訴我們的事/呂秋遠(律師)

民眾出國,原則上都必須尊重當地國的法律規範,尤其是在極權或威權國家,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要注意不應該碰觸當地國的政治禁忌,否則容易被當局視為眼中釘,輕則驅逐出境,重則鋃鐺入獄,甚至有喪失生命的可能。

所以,台灣人李明哲入境中國以後神秘失蹤,應該要怪他不遵守中國政治的潛規則?畢竟在中國境內,如果是政治異議份子,就要有隨時蒸發的心理準備,怎麼會預期自己可以全身而退?
然而,這樣的說法,是不是過於自我迫害?
中國《刑法》第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鬥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從刑法的設置任務觀之,本不難發現中國《刑法》本包含有政治實踐目標,因此當人民試圖挑戰政府權威,政府以刑法相繩,這就是鎮壓人民的手段,不足為奇,與台灣在解嚴前的白色恐怖有異曲同工之情。刑法為政權服務,而政權則是統治者鎮壓的執行工具。

殺雞儆猴也要告知
那麼,李明哲到目前為止,究竟涉犯中國《刑法》何種罪名?其犯罪行為的態樣為何?有何種相關證據可以提供認定犯行的依據?由於中國政府已經將其囚禁,限制其人身自由,這個人又是台灣「同胞」,並非領有中國身分證之人,無論是基於「兩岸」關係,或是人權考量,本應該充分告知,至少當局必須提供可檢視的、跨越犯罪嫌疑門檻的初步證據,讓台灣政府及家屬知悉,就算是「殺雞儆猴」,也得讓猴子知道,雞是怎麼違反主人的家規,不是嗎?
但至目前為止,所有罪名、證據、拘禁地點、探視方式等,竟然付之闕如。中國政府不僅未曾通知台灣政府與家屬,竟然也不許被告聘請律師,並且阻止被告家屬探視、拒絕台灣政府關切。
對於中國政府而言,彷彿這個人本無存在這個世界上,對此三緘其口。究竟犯何罪名、拘禁何處、有何權利,完全無可奉告。而家屬要前往北京爭取權利時,就悍然取消家屬的台胞證,以野蠻之方式拒絕其入境,這離基本人權的標準不是太遠,而是毫無。
面對這樣的事情,有部分的台灣人採取的態度是「亂邦不入、危邦不居」,因為李明哲選擇進入中國,自然要承擔風險,這種態度令人匪夷所思。縱令他是民進黨員、縱令他有人權組織成員的身分,當中國同意他進入國內,就應該保障他在中國境內,非經正當程序不受逮捕的合法權益。如果只是以譏笑的態度,認為李明哲「活該倒楣」,而不是去要求中國政府正視非法踐踏人權的問題,這無疑是本末倒置。

非法拘禁不願妥協
其次,李明哲的配偶要前往北京援救,在實質意義上或許「非常的唐吉訶德」。如果把李明哲定位為政治犯,雙方政府的默契以及私下的協議,可能是一種更快將李明哲帶回台灣的方式。這部分就類似當綁票犯出現時,家屬寧願給贖金和解,也不願意找警方處理的模式。然而,縱令中國是依照法定程序逮捕,且踐行中國《刑事訴訟法》上賦予被告的所有權利,也都不能讓家屬信服,何況是這種非法的拘禁方式?在中國非法拘禁台灣人的同時,家屬不願意以妥協的方式,靜待中國政府的「善意」與「交易」,就已經是僅剩的選擇。被動等待中國政府的善意,無疑是告訴對方,可以隨時無理由的逮捕與拘禁台灣人。某些人去批判家屬的同時,究竟是認為事不關己,還是認為委曲才能求全,應該就很清楚。
李明哲事件,我們看到的,是一葉知秋,也是唇亡齒寒。

(蘋果日報)
--
正視「包租代管」風險並調整/洪明東(《住者有其屋》作者)

政府擬推出社會住宅20萬戶,其中8萬戶將採鼓勵民間釋出空屋,由政府或民間業者包租代管,也就是政府當二房東予以承租,再轉租予符合承租資格者。新政府上任快一年了,轉租作業理應最快看到成果,卻一事無成,目前仍在規劃階段,當初輕率提出,待要落實時,才發現問題多多。「包租代管」唯有進行進階式、實質內涵之調整,否則必以失敗收場,甚至成為吞噬政權的巨大流沙。
目前頻遭議論者有三,一為誘因不足,若干年的租稅減免,並不具真正的吸引力;二為可能釋出的物件,很多都是不適用的違建頂加、公寓隔間套房等違建,若再扣除坪數太大、租金過高、地點偏遠者之後,可開發的量體就更少了;三為代價太高,據估計,要達到8萬戶包租代管約需耗費300億元,8年後還需再追加,這簡直是肉包子打狗,承租戶的居住問題並沒有真正解決。將300億元的絕大比例,以合理、漸進之方式補貼為該8萬戶中有意購屋者的購屋基金,才是真正送暖及根本解決問題,才是善用政府資源!

承辦者陷圖利泥淖
至於流沙泥淖之說,絕非危言聳聽,如果政府當二房東,那麼未來各縣市政府都將安排人員看屋、議價、簽約承租,公部門只要涉及金錢且由人做主之事,都有上下其手的圖利空間,未來因政府承租房屋所衍生的任何微小弊端,就算只是房東送個禮盒給承辦人員,或請客吃飯,只要被蒐證,都可能被指責租金偏高及圖利房東,而且將由政府承擔責任及罵名,承租1千戶就有1千個風險,承租1萬戶就有1萬個風險,一旦各縣市遭頻頻舉報承租房屋時有圖利的嫌疑,加上媒體渲染,屆時政府將被形塑為貪腐政權,而且很可能陷入弊案量最多的泥淖,九牛拉不出,悔之晚矣!
如果由民間業者承攬包租代管業務,風險一樣很高,業者以賺錢為目的,會媒合到租賃雙方都差不多合意時,才租下房屋轉租予房客,其性質將跟房仲業媒合房屋出租差不多,僅是多一道轉租,房仲只收一個月租金之服務費,相對的,依目前訊息,包租代管的媒合及第一年服務費總數約達4.5個月的租金,一般仲介費及大樓管理服務費都沒那麼高,政府當凱子嗎?是否真有圖利業者的嫌疑,都將成話題,主事者可想過政府所負的可預知之風險?
若無法防範弊端、無法排除上開政府直接承作或委由民間業者承攬的風險,那麼將變形的社會住宅──「包租代管」,往政府不蹚渾水、可發揮最大金錢效用、真正解決問題的大方向調整,尚屬不遲!

(蘋果日報)
--
聯航強制驅離事件不應模糊焦點/俞百羽(執業律師)

美國聯合航空為讓四位機組人員即時返回肯塔基州執行其他航班任務,臨時要求四位乘客下機,而亞裔醫師David Dao雀屏中選,卻因拒絕下機,遭到強制拖離。一時間輿論沸騰,許多民眾揚言抵制聯航。
我剛好跟移民美國的親戚們聊到這件事,有的親戚很生氣,決定要抵制到底 ; 但另個親戚卻說:你們趕快抵制,我以後訂位才方便!他說企業本就是要追求利潤,聯航當然算過那四個機組員飛過去,可確保另個上百人的行程沒有問題,好過得罪四個乘客,只是聯航在對待那四個乘客的手段上太過拙劣。
我同意企業以追求利潤為目的,但在追求利潤的目的下,手段也必須要適當且合理。或許聯航這次作為非出自種族歧視,也行之有年,所以聯航CEO在剛開始的內部文件中,力挺現場工作人員,畢竟這套流程是過去慣用的SOP,然而夜路走多了總會遇到鬼?
看了相關的現場影片後,發現那位醫師在被拖離時,應該沒被打昏,但卻任由航警拖離,當時也沒流血 ; 但之後返回座艙時,卻滿臉鮮血,且口中喃喃自語:「just kill me, I want to go home.」疑似情緒崩潰樣讓其他乘客拍攝,自行製造有利證據於無痕?不禁讓人合理懷疑,這是一場精明的將計就計?

犧牲乘客換取利潤
《尚書》云:「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宋儒蘇東坡在《刑賞忠厚之至論》一文中將此引伸:「可以賞,可以無賞,賞之過乎仁;可以罰,可以無罰,罰之過乎義。過乎仁,不失為君子;過乎義,則流而入於忍人」。
聯航事件是否將計就計或在未定之天,但聯航既粗暴對待乘客在先,則「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該乘客是否將計就計已非重點,而「可以賞,可以無賞,賞之過乎仁,不失為君子」,至少聯航應體現大企業之君子作風,鄭重賠償以示企業仁德胸懷。
我支持該位醫師提告求償,否則聯航會以為這套粗劣的調派機組員方法沒錯,並犧牲個別乘客權益來換取其企業的整體利潤。對聯航而言,這只是它數百次航班中的一次,但對那四個乘客而言,這是他們唯一的航班,在並非影響到「飛航安全」的情況下,被強制驅離,而且這種粗暴對待,居然在聯航的眼中叫做「重新安置」(re-accommodate),可見這種態度早已被聯航視為理所當然,這次就是一個改革的契機。
本次事件發生後,又陸陸續續出現一些疑似新聞操作的手法,諸如把那位醫師過去的私德跟刑事犯罪問題扯出來,以及聯航以前也對白人權貴臨時要求下機等等,企圖模糊焦點。然而,我們必須要問,又怎樣?這些事情跟這次聯航粗暴對待乘客的手段有任何關聯嗎?任何「目的」之正當性都不應該作為不擇「手段」的無限上綱理由!

(蘋果日報)
--
職業病認定的雙軌制亂象/鄭雅文(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理事長)、黃怡翎(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執行長)

日前桃園市設立「勞工職業疾病認定委員會」,成為全國第四個設立該委員會的地方政府。對此,我們認為政府應盡速推動「職業災害保險法」立法,並檢討目前因法源混亂導致的雙軌亂象、確立職業病認定的專業屬性、強化職業病爭議審議的勞雇雙方參與機制,並應公開資訊以促進社會參與。
職業病認定的雙軌制亂象:目前職業病認定程序,勞工若疑似罹患職業病,可依《勞工保險條例》向勞保局申請認定,由勞保局委託職業醫學專科醫師審查,大多數職業病申請案循此途徑。但依《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規定,勞工或雇主亦可向地方政府「勞工職業疾病認定委員會」申請認定,形成雙軌認定機制。一旦兩個管道產生不一致的認定結果時,將衍生爭議,也徒增行政困擾,更不利於勞工權益的保障與勞雇紛爭的解決。

審議委員缺代表性
職業病認定與鑑定的專業定位不明:現行在勞保局或地方政府的職業病認定發生爭議時,可交由勞動部設置的「職業疾病鑑定委員會」進行鑑定。鑑定委員會成員由勞動部遴聘,包括勞動部及衛福部代表、職業疾病專門醫師、職業安全衛生專家、法律專家,鑑定結果由成員投票決定。然該委員會理應為處理職業病的專業鑑定,卻仍有官方代表與非醫學專業委員,且由固定成員對不同類型的職業病鑑定以投票方式決定,亦難回歸專業鑑定的目的。因法律設計不當,讓外界誤將職業病專業鑑定視為是處理勞雇爭議的機制。
職業病爭議審議委員會缺乏代表性:先進國家的職業傷病爭議處理機制強調勞雇雙方參與,委員會大多包含勞工代表、雇主代表,及代表公共利益的社會人士。以德國與丹麥為例,職災爭議審理委員會由受僱者代表與雇主代表各佔二分之一,牽涉職業病鑑定上,由醫師或專家以專家證人身分提供意見,並不具行政決策權,也沒有專家證人以多數決作判斷的制度設計。韓國《職業災害補償保險法》規定,爭議審查委員由勞工團體與雇主團體各推薦五分之二,其他五分之一由勞動部長提名、總統指派。反觀台灣勞保局設置的爭議審議委員會,由勞保局單方面主導,擔任召集人且自行遴聘委員,決定爭議結果。

速推職災保險立法
資訊不透明:有關職業災害與職業病的申請與認定,包括申請者的傷病類型、職業與產業類型、通過與不通過的理由、投保單位屬性,以及職業病發生原因的調查等資訊,勞保局並未提供,統計資料亦殘缺不全。資訊不透明的行政作風,讓外界質疑職業病認定機制的公信力。
如何公平並有效填補職災對勞工身心健康造成的損害,是減緩健康不平等的重要社會機制;而職業傷病的認定,是決定勞雇雙方權利義務的重要基礎。提醒蔡總統勿忘競選承諾,應盡速推動「職業災害保險法」立法,更於其中明確規範職業傷病認定、調查、鑑定、爭議審議與資訊公開機制,以確保職業傷病勞工權益。

(蘋果日報)
--
蘋論:證據不足 弒親無罪

南投夫妻王忠義、陳麗雅3年前被控涉拿鈍器擊斃父親棄屍河中、又壓母入溪溺斃,詐領保險金近百萬元,被捕後求處極刑,但南投地院去年僅判王男殺母罪無期徒刑,弒父部分兩人均無罪,上訴後,二審前天大翻盤,法官以台大法醫研究所的鑑定,且欠缺直接涉案證據,裁定羈押2年多的王男無保停押、當庭釋放,待高分院判決。

仍在審理尚未判決
一審有罪的原因是:1、王男夫婦欠40萬元卡債,涉嫌弒親奪產詐保。2、王男把腎病住院的父親請假開車載出,佯稱失蹤。3、替母親投保50萬元意外險,後開車接母到溪邊抓蝦時落水溺斃。4、母親死亡隔天,王男火速把大體捐遺體處理中心,獲得5萬元慰助金並申請老人會互助金34萬多元。5、警訊時王否認殺父,僅坦承肘擊母親落水再壓母溺死,並導致王母左右肩部肌肉出血。
王男在地院審理時翻供,說傷勢是他拉母親上岸時掙扎所造成。一審認為王男弒母說詞前後不一,認定弒母判處無期,弒父部分因載父車上無血跡反應,夫婦倆都因罪證不足判無罪。上訴二審時,法院請台大醫學院說明死者傷勢的成因,台大回函稱「王母跌落溪中撞及石頭受傷溺斃成分居大,無積極證據證明王男有加工行為」,裁定無保釋放,但台中高分院強調,此案審理中尚未判決。
雖然王男在自白書上承認殺母,但翻供卻說是被檢警誘導自白,法官裁定釋放的關鍵理由是證據不足。不少網友覺得太扯了,已認定王男就是殺母(也可能弒父)的兇手。

寧可錯放不可錯殺
我們支持法官的裁定,因為欠債40萬並不能證明與殺父母有因果關係、在河中發現王父溺斃的遺體也不能證明是王男行兇、替母親買保險與母親溺斃沒有必然關係、王男火速處理母親遺體也無法證明王男行兇。根據無罪推論原則和證據原則,尤其是殺人大案需要更嚴謹的證據證明,王男即使真的是兇手,也不能判罪。這和蘇建和案很類似,經過十幾年纏訟,當初殺人現場證據完全遺失,連兇刀都不見了,法官還要判蘇案的3人死刑,當然說不過去,在輿論壓力下,終於判3人無罪。幾個當年的少年,出獄時已是落魄潦倒的歐吉桑。
民主法治國家是寧可錯放一百,也不可以錯殺一人。就算王男真的是兇手,只要證據力不足,就必須當他沒有殺人而無罪釋放。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