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8日 星期日

新聞自選輯 20181118

回診10天後死亡 家屬控疏失 花蓮慈濟 拿尿注射病患

花蓮一名男子月前因肝病到花蓮慈濟就診,未料護理人員竟將尿液當成白蛋白,注射進男子體內,導致其10日後死亡。男子家屬指控院方疏失害命。院方昨澄清,醫護人員發現注射失誤,立即抽出液體並施打抗生素,事後檢驗也確認未受感染,因男子是急性肝衰竭入院,病情本就不樂觀,死亡與注射失誤無關。



花蓮一名蔡姓男子指控,患有肝硬化的父親(68歲),今年10月下旬到慈濟醫院例行性回診,醫師認為他肝指數偏高,要求住院觀察,當晚安排打白蛋白。院內一名護理人員事後告知,當日小夜班護理師用針筒抽取另一名患者尿液,離開時未將尿液注射進試管,另名護理師以為針筒內的尿液是生理食鹽水,混入白蛋白後注入他的父親體內。

護理師看不下告知
死者媳婦昨受訪說,公公因長期有肝硬化問題,10月24日因醫師認為父親的肝指數偏高,收治住院觀察,當天晚上安排為父親打白蛋白,便發生了這起離譜疏失。家屬當下不知情,是有醫院護理師看不下去跟家屬透露,當時家屬存疑不敢問,直到上月底才鼓起勇氣向主治醫師提出質疑,院方才坦承有此事。
花蓮慈濟醫院昨聲明,該案患者是C肝合併酒精性肝硬化病人,入院時已呈急性肝衰竭,膽紅素飆高至14(正常值小於1.2),肝細胞大量壞死,還有嚴重腹積水,主治醫師當時就告知病情不樂觀,請家屬做好心理準備。
院方說,這次失誤發生在小夜班,護理師誤拿尿液針筒,注射時因阻力大無法順利推入,檢查才發現出錯,立即反抽並更換新的點滴管路。值班主治醫師獲通報後,也給予抗生素,也電詢感染科醫師,處置無誤。

向院方索賠百萬元
院方說,患者多項檢體化驗,結果均正常,白血球從6000降至4000,血液培養一周也確認未長菌,後續追蹤患者並未因此感染,檢驗資料均登載於病歷中,家屬因患者死亡,要求數百萬元賠償金,不接受院方提供的慰問補償,若家屬提告,院方會配合司法調查,經第三方鑑定,釐清因果關係。

醫療注射失誤案例
2018 7月
.台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加護病房,發生移動式洗腎機誤接自來水,該院坦承行政管理疏失,病人幸無礙
6月
.台大醫院加護病房的護理人員,將原本應接RO逆滲透水的孔洞接到一般自來水,6名患者受影響
2月
.新竹馬偕醫院4名新生兒,出生當天本該施打B肝疫苗,卻打成五合一疫苗
2014 2月
.新北何婦在三軍總醫院內湖院區住院時,醫護幫她接上隔壁病人的點滴套管

酸性又有細菌 抵抗力差恐感染

針對花蓮慈濟醫院發生護理人員誤將尿液當成生理食鹽水,注射到病人體內的離譜案件,基隆長庚醫院腎臟科主任吳逸文表示,如果注射少許尿液到人體,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但尿液屬酸性又有細菌,如果病患抵抗力差,有可能得到菌血症、靜脈炎,醫院必須使用其他藥物壓制感染。

至於注射流程,基隆長庚醫院表示,護理師執行注射時,都會被要求「三讀、五對」,若有外觀相近的注射藥物,也會在容器、針筒外貼上藥物名稱辨識。「三讀」包含從藥櫃取藥時一讀,拿藥時二讀,將藥放回藥櫃再看一次三讀,確認沒有拿錯藥。「五對」則是確認病人對、藥物對、時間對、劑量對、途徑對。
有護理人員指,從病患尿袋以針筒取出尿液檢體後,會直接將尿液檢體注入試管中,貼上標籤,護理人員為病患注射前須再三確認注射內容物為何,這是基本動作。

(蘋果日報)
--
花蓮慈濟誤拿尿液注射 病患10多天後過世

花蓮慈濟醫院上月廿四日晚間,護理人員將尿液檢體的針筒誤為生理食鹽水,注射到另名肝硬化病患的點滴管路中,該病患不幸在十多天後過世。院方認為,患者死因與護理師過失沒有直接因果相關,但蔡姓家屬不滿,質疑院方態度「黑箱」,花蓮縣衛生局已進行調查。

家屬批院方黑箱 衛局調查中
花蓮縣衛生局表示,該「安全異常事件案」發生在上月廿四日晚間八點,醫院在上月廿五日凌晨依規定向衛生福利部「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線上通報,醫院於上月卅日向家屬說明;衛生局將調閱醫療紀錄及相關資料進一步釐清,若違反醫療法規將依法處理。

花蓮慈濟醫院昨發表書面聲明指出,這名病患為C型肝炎合併酒精性肝硬化病人,入院時呈現急性肝衰竭,膽紅素飆到十四以上(正常值小於一.二),代表肝細胞大量壞死,當時已告知家屬病危。

醫院內部調查,護理師為病患靜脈輸注白蛋白後,因點滴管路阻塞,護理人員誤以為置於護理車注射針筒內的尿液檢體為生理食鹽水而使用於通暢管路,不過阻力甚大無法順利推入,同時間另一護理人員察覺,該針筒為誤放在護理車上的尿液檢體。當場兩位護理人員反抽、拔除及置換點滴管路,隨即通報值班主治醫師進行兩套血液培養,並給予預防性抗生素,處置過程無誤。

慈濟︰處置過程無誤 未因此感染
院方表示,經緊急處置後,患者白血球六千多降至四千多,血液培養一週後完全未長菌,且後續追蹤病人並未因此感染,檢驗資料均登載於病歷中,不過患者仍因肝病於本月四日晚間六時許宣告死亡。

家屬認為,不會歸咎第一線辛勤的護理人員,但醫院高層無人「主動告知」發生什麼事情,直到有人私下告知家屬,家屬主動詢問主治醫師才得知是真的,讓他們非常震驚,如非院內有「吹哨者」告知家屬,醫院是否準備當沒這回事?「難道認為家屬不是醫療專業,利用資訊不對等,能騙就騙過去?」

家屬說,事後慈濟高層找他們開會說明當天發生過程,但他感覺院方自認無疏失,之後說要廿萬元和解,讓家屬無法接受,他痛批「這麼大間醫院怎麼可能發生這麼離譜的事?」並質疑醫院的標準流程及教育訓練出了大問題。

(自由時報)
--
誤注射尿液 醫改會:應強制醫院通報

台大醫院接錯管事件將屆滿半年,國內醫院又發生重大病安事件。上月下旬,花蓮慈濟醫院一名小夜班護理人員,誤將尿液當成生理食鹽水,注射到急性肝衰竭患者體內。類似重大醫療疏失不斷發生,醫改會呼籲盡速立法,強制醫院通報病安事件,由第三公正單位協助分析原因。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表示,已請花蓮縣衛生局介入調查,若認定醫院管理疏失,將要求院方提出報告;若是人為疏失,則由醫院負起賠償責任。他說,台灣目前並無任何法令可強制醫院通報病安事件,雖已將相關法案送交立法院審議,但仍躺在立院,目前僅能透過評鑑加強院方制定除錯機制,醫策會也有鼓勵醫院匿名自主通報機制,盼能從根本解決。

該名慈濟醫院護理人員當時正為急性肝衰竭患者注射白蛋白,因注射點滴管路阻塞,欲使用生理食鹽水暢通管路,卻誤用放在同一台護理車上的尿液檢體,雖隨即被發現,但尿液已進入患者體內,緊急反抽並置換點滴管路。患者數日後過世,家屬質疑兩者有關連,要求賠償。

花蓮慈濟發出聲明強調,患者入院時急性肝衰竭,肝細胞大量死亡,呈病危狀態。護理部發現後,也立即啟動調查,檢驗化驗結果都屬正常,追蹤患者也未因此感染。事發後,家屬先由其他管道得知,院方也如實說明並致歉,後續會吸收所有醫療及看護費,若家屬不接受要循司法程序則尊重。

一名醫院管理人員表示,正常來說,檢體蒐集車跟護理車要分開,把生理食鹽水注射成尿液檢體,實在太離譜。

「重大病安事件並非首次發生。」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發言人朱顯光說,病安事件發生後,院方是否坦承錯誤或清楚說明來由,一直以來都是病家最關心的事。台灣至今卻無任何法源可幫助民眾,後續也沒比照國外制度,由第三公正單位協助分析原因,患者家屬到最後根本摸不著頭緒。

朱顯光說,盼台灣能盡速訂定法源,強制要求各醫院通報病安事件。

photo.php (400×400)

病安事件/家屬:醫院未主動告知 誠意在哪?

花蓮慈濟醫院爆發護理人員誤將尿液當成生理食鹽水施打的醫療疏失,六十八歲的蔡姓病患十二天後死亡,花蓮縣衛生局昨啟動行政調查。資深護理人員表示,應將生理食鹽水拿到病床邊即抽即打,才是最安全作法。

蔡姓病患有長期肝硬化問題,上月下旬例行性回診,醫師認為肝指數偏高,收治住院觀察,安排打白蛋白,卻發生誤打事件,病患本月四日死亡。

為何會出現誤把尿液當生理食鹽水的離譜疏失?院方向家屬解釋,當時小夜班一名護理人員照顧一名心臟衰竭患者時,以針筒抽取尿袋中的尿液,暫置行動護理車上。因這名病患尿液顏色較淡,被另一名不知情護理人員誤以為是生理食鹽水,拿來使用,但馬上察覺,立即進行反抽,拔除及置換點滴管路,也依規定通報。

蔡姓病患的媳婦昨天說,此事上月廿四日發生,家屬到卅日才由其他護理人員私下告知,隨後質問主治醫師,對方才承認,家屬從頭到尾被蒙在鼓裡。花蓮慈院未主動告知,還開出廿萬元要和解,誠意在哪裡?希望醫院深切檢討,不要再有受害者。

院方昨表示,事發後,兩名護理人員隨即通報值班主治醫師,進行兩套血液培養,接著給予預防性抗生素,隔天凌晨上系統填寫異常通報單。至於沒有第一時間說明,是在作檢體培養,以便向家屬詳細說明可能之影響。後續檢體化驗結果都正常,院長室、護理部主管也都向家屬如實說明並道歉。

院方說,家屬提出精神賠償及維護醫院名譽數百萬元賠償,後來醫院再提慰問性補償,可惜家屬不接受。尊重對方,也同意第三方鑑定釐清因果關係。

一名超過廿年臨床經驗的護理人員說,給藥前後經常需要用生理食鹽水沖洗管路,如先用針筒抽取再帶到病床邊,因針筒上沒標示,有可能誤用。最安全作法是,將小瓶生理食鹽水帶到病床邊,即抽即打,就不會有給錯藥的可能。

小夜班太累才打錯針? 專家:難以判定原因

花蓮慈濟醫院爆出重大醫療疏失,一名小夜班護理人員誤將放尿液檢體當成生理食鹽水注射。花蓮慈濟事件與台大接錯管事件皆發生在小夜班,被質疑是護理人員太累所導致,護理師護士公會理事長認為,無法證實兩者相關性。

今年5月底台大醫院發生洗腎接錯管醫療事件,6月被媒體揭發,不到半年又傳類似事件,衛福部表示,主動通報未具法源強制性前,將以醫策會匿名無責通報系統,抓出更多醫院流程及制度中,可事前防錯防呆處,提升醫療安全性。

這次花蓮慈濟醫院醫療疏失及台大接錯管事件皆是小夜班護理師出錯,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高靖秋說,雖國外研究證實,護病比愈高愈易「忙中錯」。

但沒有統計佐證小夜班護理師出錯率高於其他護理師,高靖秋認為,兩起事件不相同,一般病房小夜班護理師照顧病人數較多,但洗腎照護病人數不分班別都一致,不可將疏失與小夜班人力畫上等號。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發言人朱顯光指出,國內小夜班值班人數確實較少,但目前沒有報告證明這真的是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

朱顯光說,依國外標準,發生醫療事故後,都會由獨立公正第三人進行根本原因分析,但至今未見任何根本原因分析報告,包含台大接錯管事件,也因此無法推測是否為小夜班結構而導致出錯。

花蓮慈濟醫療疏失 院內護理師:最近每天被叮嚀要小心

花蓮慈濟醫院爆出護理師誤將尿液當成生理食鹽水注射疏失,當事病患數日後死亡,對此,慈濟一名內科護理師表示,近日上班每天被主管叮嚀「注意病人安全,做什麼事前要小心核對」,可能就與該醫療糾紛有關,但自己也是今早才得知該訊息。

「護理師壓力很大,常一人兼顧多位病人」,該護理師說,自己還是菜鳥時,每天都要提早半小時到,先查看當天負責病患病例史,依照病人狀況事先準備, 例如病人當天要輸血,就要準備輸血工具,也要記下每位病人吃藥、照X光、抽血等時間,接著與即將下班的同事交班,有時病人一多,壓力就很大,非常忙。

他表示,內科要接觸如腸胃、腎臟、肝臟、心臟等器官出問題的病人,一般來說,當天若有30位病人,應會有4至5位護理師上班,工作負責幫病人量血壓、發藥 、掛點滴、洗腎等。但他說,雖護理師壓力大,確不能成為誤將尿液當成生理食鹽水注射疏失藉口,工作時一定要做好再三確認動作。

花蓮慈濟醫院護理師誤將置於工作車的尿液檢體,當成生理食鹽水注入點滴管路,當事病患數日後死亡。家屬指控,該疏失於上月24日發生,慈濟醫院卻未主動告知,反而是自己聽聞有該誤用情形,主動詢問院方,院方才承認,而承認當天已事隔一周,病患並於數天後過世,直批慈濟「危機處理都做不好」!

慈濟醫院回應,院方確實有疏失,事發後,護理部隨即啟動調查程序,以便向家屬詳細說明可能影響,而家屬已先從其它管道得知,院內也立即由主管出面,向家屬承認並道歉,並表示願意吸收全部醫療、看護費用,也願與家屬協調,進行後續慰問性補償。

(聯合報)
--
花蓮慈濟誤拿尿液注射 護理人員看不下去爆料家屬

病患數日後身亡 家屬痛批隱瞞

花蓮慈濟醫院重大醫療疏失,小夜班護理人員誤將放在護理車上的尿液檢體,當成生理食鹽水注射到肝硬化病人靜脈,多日後病人過世。家屬質疑院方隱瞞未主動告知,醫院表示已提出合理慰問補償,不為家屬接受,這名病患入院時已是末期,呈現病危狀態,若對方走司法程序會尊重,同意由第三方鑑定,釐清因果關係。

死者子女指控,68歲的父親長年在花蓮慈院就醫,10月下旬回診,醫師診查後認為父親肝指數偏高,收院治療,當晚就發生這起醫療疏失,當時院方未主動說明,是有護理人員看不下去私下透露,他的父親在這件疏失發生後10多天後過世。

家屬指控,院方涉嫌隱瞞,直到家屬提出質疑才回應,家屬要的不是賠償,而是真相與道歉。

花蓮慈濟醫院今天說明,病人為C型肝炎合併酒精性肝硬化病人,入院時呈現急性肝衰竭,當時膽紅素已飆高14以上(正常值小於1.2),代表肝細胞已大量壞死。主治醫師曾告知家屬,病人病情嚴重,有嚴重腹水,呈現病危狀態。

院方:預防性投藥未感染

此事發生於小夜班,病人在靜脈輸注白蛋白後,注射點滴管路阻塞,護理人員誤將放在護理車上檢體當成生理食鹽水,欲使用於通暢管路時,沒有順利推入,一旁另外的護理人員察覺,立即進行反抽後,拔除及置換點滴管路。

兩名護理人員隨即通報值班主治醫師,進行兩套血液培養,接著給予預防性抗生素。隔天凌晨也在系統填寫異常通報單。主治醫師電詢感染科醫師,處置無誤。

對於為何未在第一時間告知家屬,花蓮慈院說,護理部隨即啟動調查程序,只是家屬在培養結果出來前,先透過其他管道得知。院方表示,這事不應歸咎第一線護理人員,除關懷護理人員的心理狀況,護理部也進行系統原因分析,完成改善。

(聯合晚報)
--
疫情擴散 日本又爆第2例 防豬瘟 我禁日豬進口

日本繼9月在岐阜縣發現首起豬瘟案例後,前天宣布發現第2例豬隻感染豬瘟。我國農委會防檢局隨即緊急公告,即起停止進口日本活豬、豬肉及相關產品。電商業者表示將配合政府法令且自主下架。防檢局指日本豬肉進口數量少,不至於影響豬價,但呼籲民眾切勿違規自日本攜帶肉類產品回國,否則將罰3千元至1萬5千元罰鍰。

根據外電報導,日本岐阜縣一間養豬場在9月上旬有80頭豬因豬瘟死亡,養豬場內610頭豬全遭撲殺,並進行管制,希望防堵疫情擴散。但前天岐阜縣有另一處養豬場有豬隻被檢出疑似感染豬瘟,這個養豬場共飼養23頭豬,當地政府將盡速撲殺。這兩起案例是日本從1992年在熊本縣發生豬瘟疫情以來,時隔26年再度確認有豬隻罹患豬瘟。

對價格應無影響
防檢局指出,日本爆發的豬瘟與中國爆發的非洲豬瘟不同,兩者發生症狀相似,均有高熱、出血點、死亡率高達百分之百等症狀,都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規定應通報動物傳染病,不過豬瘟已有疫苗可預防,台灣採用全面疫苗免疫注射方式控制豬瘟疫情,2007年起都沒有豬瘟案例發生;非洲豬瘟仍無疫苗可預防。
防檢局指出,為避免境外不同基因型豬瘟病毒入侵,決定即起停止日本活豬、豬肉及相關產品輸入我國。日本每年輸入我國的生鮮豬肉產品約40公噸,佔我國進口重量比率僅為0.06%,並非我國主要豬肉輸入國家,暫停進口對於國內豬肉市場供需與價格應無影響。

電商急清查下架
防檢局官員解釋,日本進口豬肉產品量很少,多半是由在台的日本餐廳使用;市面上雖然常有品名標榜為「松阪豬」的肉品,但多半不是來自日本,有些國產豬肉因油花分布和口感與日本松阪豬肉近似,才會以此為產品名稱。
電商Yahoo奇摩表示,目前旗下Yahoo奇摩購物並未有日本進口豬肉製品,Yahoo奇摩拍賣平台日本豬製品也佔少數、會進行自主性下架,全力配合政府防疫大作戰。創業家兄弟旗下的好吃市集表示,第一時間已全面清查站內商品,確認平台並未販售日本進口豬肉製品。
日本有豬瘟的消息傳出後,引發網路熱烈討論。網友表示「連日本都淪陷了」、「日本危險了!」;也有網友開始擔心「台灣被豬瘟包圍」,「台灣要撐住啊」。

攜疫區肉類回台 最高罰1.5萬

除日本爆發豬瘟之外,中國大陸的非洲豬瘟疫情也持續延燒,農委會防檢局表示,中國的非洲豬瘟疫情已擴及18省市區,包括家豬69案例、野豬1案例,顯示疫情持續擴散,傳播至我國的風險劇增。防檢局持續加強查緝,農委會主委林聰賢昨到小港機場視察,就碰上有旅客違規帶牛肉乾與雞肉絲入境。

防檢局指出,為維持我國非洲豬瘟的非疫區狀態,針對違規攜帶疫區家畜肉類產品旅客,已自上月18日起裁罰最高額1萬5千元,另為提高嚇阻效果,已研修《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提高罰鍰額度最高至30萬元,行政院已於上周一函送立法院審議,防檢局強調修法後罰鍰加重,旅客切勿以身試法。
林聰賢昨南下高雄小港機場視察防檢局與財政部關務署共同執行旅客通關行李查驗工作及檢疫犬的執勤情形,視察過程就遇上有旅客從越南違規攜帶肉品入境遭查獲,林聰賢當場對違規旅客說明中國大陸非洲豬瘟疫情對我國養豬產業之威脅、疫病入侵後之重大損失及影響,呼籲旅客切勿自疫區攜帶家畜肉品入境。

(蘋果日報)
--
豬瘟擴散 日豬及產品暫停進口

前天出現第二例 疫情升溫 與非洲豬瘟病毒不同
除了擔心非洲豬瘟從中侵台之外,日本的豬瘟疫情升高也逐步威脅台灣;九月九日日本岐阜縣出現廿六年來第一例豬瘟,前天(十六日)又出現第二例豬瘟,因應疫情升高,農委會防檢局昨天公告暫停日本活豬、豬肉及相關產品輸入我國,民眾自日本攜帶肉類產品回國,將依法裁罰三千元到一萬五千元罰鍰。

自日帶肉類產品回國 最高可罰1.5萬元
日本每年輸入我國的生鮮豬肉產品約四十公噸,佔我國進口重量比例為○.○六%,不是我國主要豬肉輸入國家,暫停措施對我國國內豬肉市場供需及價格應無影響。據了解,從日本進口的豬肉應屬於較昂貴的肉、供應較高消費市場。

我嚴控豬瘟疫情 11年來無案例發生
防檢局表示,我國採用全面疫苗免疫注射方式控制豬瘟疫情,自二○○七年起至今無豬瘟案例發生,但為了避免境外不同基因型豬瘟病毒入侵,因此採取暫停自日本輸入活豬及豬肉相關產品措施。

防檢局表示,日本雖是口蹄疫及非洲豬瘟非疫區,但為防範豬瘟疫情傳入,提醒民眾別違規自日本攜帶肉類產品回國,否則將依法裁罰三千元到一萬五千元罰鍰。

日本發生的豬瘟與中國的非洲豬瘟是不同的疾病,豬瘟(classical swine fever)是瘟疫病毒屬(Pestivirus)感染,是RNA病毒;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為非洲豬瘟病毒屬(Asfivirus)感染,是DNA病毒。

防檢局官員表示,兩者發生症狀相似,都有高熱、出血點、死亡率高達百分之百等症狀,也都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規定的應通報動物傳染病。但豬瘟已有疫苗可供預防,非洲豬瘟則仍無疫苗可供使用。

豬瘟有疫苗預防 非洲豬瘟仍無疫苗可解
根據外電報導,日本首例典型豬瘟病例與第二例在畜產中心公園出現的病例都發生在岐阜縣內,彼此相隔約八公里;日本農林水產省緊急下令縣內八個養豬場禁止將豬和豬肉運出區域外,該公園飼養的廿三頭豬預防性撲殺,截至昨天止,岐阜縣內累計四十九頭豬被確認感染典型豬瘟。

日本原定最快在下月進行作業、證明已成為「豬瘟清淨國」,但因發生了第二例感染,至少要等到明年二月才能再次進行相關作業。

中國非洲豬瘟若襲台 經濟損失恐達2千億元

中國豬隻數量佔全球三分之二,多達六億隻,已有十九個省爆發非洲豬瘟,疫情非常嚴峻,一旦入侵台灣,經濟損失恐將高達兩千億元,但國人警戒心仍不夠,以上週結束的雙十一購物節為例,民眾在網購平台訂購中國的豬肉產品竟高達一千八百多件。

中國已19省淪陷 我加強邊境防疫
為了加強邊境防疫,農委會主委林聰賢昨天到高雄國際航空站視察防疫措施;目前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宣導措施包括︰在航空公司報到櫃台發放宣導單、在出境大廳及領取行李等顯目處張貼海報、航空公司也在飛機上宣導;查緝手法有X光機檢測、防疫犬嗅聞、海關抽檢等。

林聰賢視察過程中,海關剛好攔下一名越南新住民,交由防疫檢疫局拆封檢查,赫見裡頭有牛肉與雞肉製品,當場開出一萬五千元罰單。林聰賢要求防疫檢疫局儘速跟移民署協調,針對中國及越南新住民加強宣導,呼籲新住民不要違法夾帶「家鄉味」的肉製品。

隱憂 雙11網購中國肉品竟達1800件
網購也成為防疫隱憂,雖農委會等各界不斷宣導勿攜帶或網購中國的肉品,但農委會統計,雙十一購物節中,民眾在網購平台訂購豬肉產品竟高達一千八百多件。

非洲豬瘟作戰計畫工作小組召集人、農委會參事許桂森指出,根據他們統整一連串網購紀錄,從十一日起到十三日,在各網購平台消費者訂購豬肉產品達一千八百多件,雖然這些商品應進不來台灣,但也已拜託電商配合下架。

肉品製程無法殲滅病毒 學者籲嚴防走私
許桂森指出,還是有許多民眾搞不清楚規定,有的是中配在中國的親朋好友寄來、有的則是台灣人訂購,但只要走快遞進來台灣,罰則就非常重,除了行政罰外,移送檢調還可處七年以下刑責、得併科三百萬元罰金。

台大獸醫學院教授周崇熙指出,「非洲豬瘟」是「豬隻的伊波拉病」,現今常用的豬肉產品製造過程無法完全殲滅沾附在豬肉上的病毒,主管機關要嚴防走私豬肉產品,禁止旅客違規攜入所有國外肉製品。

(自由時報)
--
防豬瘟 日豬肉緊急暫停進口

今年九月日本發現廿六年來境內首起豬瘟,前天出現第二例,農委會防檢局緊急公告,為避免日本豬瘟病毒傳入我國,即日起暫停日本活豬、豬肉及相關產品輸入我國,旅客若違規自日本攜帶肉類產品回國,可依法裁罰三千至一萬五千元罰鍰。

今年大陸爆發豬隻致死率百分之百的「非洲豬瘟」,防檢局強調,日本發生的豬瘟,與大陸非洲豬瘟是不同疾病。豬瘟是瘟疫性病毒感染;非洲豬瘟則是非洲瘟疫病毒,兩者症狀相似,都有高溫、出血點與死亡率百分百等症狀,但豬瘟已有疫苗可供預防,非洲豬瘟則沒有疫苗可供使用。

防檢局說,日本每年輸入我國之生鮮豬肉產品約四十公噸,只占我國進口量百分之零點零六,非我國主要豬肉輸入國家,暫停措施對國內豬肉市場供需及價格應無影響。

今年九月九日日本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通報,日本岐阜縣發生廿六年來第一例豬瘟疫情,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將日本由豬瘟非疫區國家狀態改為暫停,但尚未自非疫區名單除名。前天日本傳出發生第二例豬瘟案例,雖尚未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通報,但為了保護我國產業,農委會立即公告暫停日本之活豬、豬肉及相關產品輸入我國。

防檢局補充,我國採用全面疫苗免疫注射方式控制豬瘟疫情,自二○○七年起迄今無豬瘟案例發生,為避免境外不同基因型豬瘟病毒入侵,暫停自日本輸入活豬及豬肉相關產品。至於非洲豬瘟則仍無疫苗可供使用。

(聯合報)
--
日傳豬瘟 相關肉品禁止入台

農委會正忙於防堵非洲豬瘟從大陸傳入之際,孰料日本豬隻也出問題。農委會官員昨表示,前天日本傳出發現第2例豬瘟病例,雖尚未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通報,但為避免日本豬瘟病毒傳入,農委會已於16日公告暫停日本活豬、豬肉及相關產品輸入,且旅客不得從日本攜帶肉類產品回國,否則最高罰1萬5千元。

農委會防檢局副局長杜文珍表示,台灣每年從日本輸入的生鮮豬肉產品約40公噸,僅占進口比例0.06%,並非主要豬肉輸入國,暫停進口對國內市場供需及價格影響並不大。至於何時恢復進口?要等日方提供相關資料證明已無疫情,並經防檢局等相關單位審查確認後才會開放。

台日確認無疫情再開放

防檢局呼籲,日本雖不是口蹄疫及非洲豬瘟的疫區,但了為防範目前發生的豬瘟病毒不慎傳入台灣,旅客不得從日本攜帶肉類產品回國,否則將依法裁罰3千元至1萬5千元罰鍰。

台大獸醫專業學院教授周晉澄表示,農委會明快處置是標準程序,依照以往的經驗,豬瘟病毒的種類時常有變化,如果不慎被帶進台灣,引發一波新的疫情感染就很麻煩。豬瘟已研發出防治疫苗,可供豬隻施打預防,最可怕的還是非洲豬瘟,根本無疫苗可用,若出現病例且蔓延開來,國內養豬產業恐將繼1997年的口蹄疫後再次面臨浩劫。

松阪豬需求可找替代品

家畜肉類公會全國聯合會祕書長袁仁琦表示,其實台灣進口的日本豬肉很少,那是屬於高端價位的肉品,通常只供應高檔餐館或專售日本食品的超市,對於旅台日本人或許有影響,國人應該不用擔心才是。

袁仁琦說,國人最熟悉的名詞莫過於「松阪豬」,以一頭120、130公斤的豬隻而言,松阪豬肉僅有6兩,如果從日本進口價格當然很昂貴,如今暫停進口,或許可用口感稍微差一些的台灣產松阪豬肉,或者比日本豬更高檔的進口西班牙伊比利豬代替,就看消費者的荷包厚薄了。

為了防堵非洲豬瘟自大陸或鄰近國家、地區傳入,農委會主委林聰賢昨南下高雄小港機場,視察旅客入境通關檢疫作業,當場目睹海關查獲來自越南的旅客攜帶2公斤牛肉乾與1.1公斤雞肉絲,立即依法開罰1.5萬元。農委會也已研修《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罰鍰額度最高將增至30萬元。

野豬疑似禍首 日架電網仍難防

日本岐阜市畜產中心公園16日發現有豬隻感染豬瘟後,當日內已將所飼養的21隻豬撲殺、掩埋,且進行了消毒。該園區今年9月下旬在離豬舍數百公尺處,曾發現2隻感染豬瘟的野豬屍體,為日本26年來首度發現豬瘟疫情,時隔兩個月連飼養的豬也傳出疫情,縣內的養豬業者無不人心惶惶,擔心疫情會擴大。

岐阜市表示,今年9月18日曾在該園區離豬舍約400公尺處發現1頭死野豬,9月21日則在離豬舍約200公尺處的小河裡發現另一頭死野豬,周邊也發現野豬入侵園內的形跡。縣政府表示,這次的野豬可能是經由入侵園區的野豬感染,但目前尚未查明感染源。

岐阜市政府強調,已採取萬全的防疫對策,在發現死野豬後,便在豬舍周邊架設了電網和鐵絲網,也不再放牧豬隻,改為全在屋內飼養。公園內飼養的豬主要用來展示,長大後也會出貨到岐阜市最大的食肉地方批發市場,最近11月12日才剛送走2隻豬。

根據《岐阜新聞》報導,北海道大學研究所獸醫學研究院教授迫田義博研判,此次很可能是經由野豬傳染,野豬帶進園內的病毒,經某種途徑侵入豬舍,可能是飼養員的鞋子、野鳥、蒼蠅等。

關於防疫對策,迫田表示,「不只是設置防止野豬入侵的電網,還必須設防蟲網才行」、「養豬業者今後若再發現豬隻有異樣,首先應懷疑可能感染豬瘟,毫不猶豫地通報縣政府檢查」,才能阻斷疫情。

(中國時報)

社會

台鐵大驗毒 2駕駛陽性反應

台鐵普悠瑪號上月21日出軌,傳出肇事司機員去年曾吸毒遭緩起訴。為此台鐵一改每年抽檢慣例,要求所有司機員在本月9日前完成尿檢驗毒。初檢結果日前出爐,有2人呈現陽性反應,已遭台鐵暫停駕駛職務。當事人喊冤,聲稱是感冒服用感冒藥,影響尿檢準確性。

喊冤:有服用感冒藥
台鐵日前委託各地區醫院對1500名乘務人員全面檢驗,初檢發現有2名司機員呈陽性反應。據轉述,這2名司機員都喊冤,並稱受檢前曾說明罹患感冒有服用感冒藥,有可能影響尿檢準確性但仍強制檢驗;如今檢驗不合格,不但工作喊停,還讓他們成為吸毒嫌疑人,要等複檢還清白恐需半個月時間。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說,某些感冒藥成分如常見的「可待因」,若服用後1周內驗尿,且採用免疫檢測法,確實有可能造成誤判,但複檢多用串聯質譜儀分析,準確率幾乎是100%,初驗如有偏差,複檢即可還清白。
台鐵表示,檢驗前有逾10人填寫近期有服用感冒藥,其中僅兩人呈陽性,這兩人先暫時調整職務,目前已協調醫檢盡速進行複檢確認作業,待檢驗確認通過會恢復原有職務;未來也會納入體檢必要檢驗項目,執行過程會注意確保員工隱私。

「應馬上安排複檢」
全國火車駕駛產業工會理事長張世宏表示,這2名被檢出陽性的司機員之一是資深的機車長,負責教導司機員工作,年資已有30多年,已符合可退休資格;日前他重感冒,原想休息,但駕駛人力不夠,只好出勤抱病上班,沒想到吃感冒藥後尿檢呈陽性,讓他遭到異樣眼光看待。
該工會表示,贊成全面實施尿檢,初檢未過先暫停駕駛勤務也是為了安全考量,但台鐵應馬上安排複檢,否則會影響無辜同仁權益。

(蘋果日報)
--
台鐵司機員尿檢 2人陽性反應

台鐵普悠瑪翻覆事故後,爆出司機員曾吸毒及自費勒戒但台鐵全然不知情,緩起訴期間仍持續開火車,台鐵於十一月九日完成司機員全面尿檢,結果兩名司機員呈現陽性反應,台鐵局表示,不合格者已暫時調整職務,若複驗確認沒有吸毒,會恢復兩名司機員原有職務。

台鐵根據「陸運特定人員尿液採驗實施要點規定」,受僱前實施尿液檢驗,就職期間懷疑有施用、持有毒品可能時,可實施尿液檢驗,工作發生意外時也要實施尿液檢驗。台鐵局表示,目前每年需抽檢司機員總人數的十%,分成四季執行一次。

爆出普悠瑪司機員曾吸毒事件後,台鐵隨即委託各地區醫院,對乘務人員全面檢驗,台鐵表示,初步有兩人呈現陽性,不過檢驗前有讓員工填寫評估單,有逾十人填寫近期有服感冒藥,可能有誤判情況,目前先將兩名陽性反應者調離原職,複檢後若確認是初檢誤判,會恢復原有職務。

全國火車駕駛產業工會理事長張世宏表示,許多司機員平常感冒去看病,都會因為還要上班,要求醫生開重一點的藥,可能使尿檢產生誤判情況,因此,下次與台鐵開會時,將要求台鐵未來需於複檢後,有陽性反應再對外說明,否則每次這樣搞,大家都人心惶惶。

(自由時報)
--
驗毒!台鐵2司機員呈陽性反應

台鐵普悠瑪出軌翻覆後,傳出尤姓司機員曾涉毒勒戒,台鐵因不知情挨批,最近要求全台一千五百名司機員、學習司機員完成尿檢驗毒,結果有兩名司機員呈陽性反應。台鐵先將兩人調離乘務工作,須再次複檢,還不能斷定這兩人吸毒。

台鐵副局長杜微說,很多運動選手比賽前尿檢呈現陽性反應,可能只是吃普拿疼等感冒藥,並非吸毒。台鐵表示,醫院實施尿檢之前,約十餘名受檢者表示近期有服感冒藥,已協調醫院盡速複檢確認,若複檢通過,會恢復兩名司機員原有職務,未來也會將尿檢納入體檢必要項目。

據了解,台鐵司機員每班出車前,都會做酒精濃度測試避免酒駕,尿檢驗毒是定期抽檢,比例僅約一成,且排班主管常在抽檢名單之外,出現漏洞。台鐵在普悠瑪事件後,委託各地區醫院,要求本月九日前,完成所有司機員尿檢驗毒,只有兩人呈陽性反應。

全國火車駕駛產業工會理事長張世宏說,其中一人是服務卅幾年的老師傅,最近因重感冒,可能吃藥出現陽性反應,被誤認吸毒很冤枉,盼台鐵不要輕易懷疑司機員。

台灣鐵路工會組長吳長智說,外界謠傳有司機員藉吸毒提神,他從未聽說,也不符合司機員的實務工作常理。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說,日常生活中許多食物、藥物可能使尿液毒物檢驗呈現陽性,例如部分感冒藥與感冒糖漿含有可待因(Codeine)、調酒常用的通寧水含有奎寧(quinine)、大麻籽油中的四氫大麻酚等,可能造成鴉片類毒品檢驗呈陽性,糖尿病藥Metformin可能影響安非他命檢驗呈陽性,多種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可能使大麻檢驗呈陽性。

(聯合報)
--
2司機驗毒呈陽性 台鐵謹慎:須複檢 不能斷定吸毒

台鐵:暫時調離乘務工作

普悠瑪出軌事件後,台鐵要求全台1500名司機員、學習司機員完成尿檢驗毒,檢驗結果出爐,有兩人呈陽性反應。台鐵將這兩名司機員調離乘務工作,須再次複檢,台鐵說,不能直接斷定這兩人吸毒。

吃感冒藥也可能呈陽性

台鐵副局長杜微說,很多運動選手比賽前尿檢呈現陽性反應,可能只是吃普拿疼等感冒藥,並非吸毒,這兩名司機員是否涉毒尚待複檢確認。

10月普悠瑪事故的尤姓司機員曾涉毒勒戒,台鐵不知情挨批。據了解,台鐵司機員每班出車前,都會做酒精濃度測試避免酒駕,尿檢驗毒是定期抽檢,比例僅約一成,排班主管經常在抽檢名單之外,出現漏洞。

台鐵委託各地區醫院,要求11月9日前,完成所有司機員尿檢驗毒,總計約1500人依陸運特定人員尿液採檢實施要點,及台鐵勞安的尿液採驗標準作業程序接受檢驗,確認其中兩人呈陽性反應。

台鐵表示,醫院實施尿檢之前,曾提供受檢人員填寫評估單,當時約十餘人表示近期有服感冒藥。目前不合格者先暫時調整職務,已協調醫檢盡速進行複檢確認作業,若複檢通過,會恢復兩人原有職務,未來也會將尿檢納入體檢必要檢驗項目。

工會:不要輕易懷疑司機

全國火車駕駛產業工會理事長張世宏說,其中一人是服務30幾年的老師傅,最近重感冒,可能吃藥出現陽性反應,被誤認吸毒很冤枉。台鐵不要輕易懷疑司機員,工會將保留法律追訴權。

台灣鐵路工會組長吳長智說,外界謠傳有司機員藉吸毒提神,他從未聽說,也不符合司機員的實務工作常理。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說,日常生活中許多食物藥物可能使尿液毒物檢驗呈現陽性,例如部分感冒藥與感冒糖漿含有可待因(Codeine)、調酒常用的通寧水含有奎寧(quinine)、大麻籽油中的四氫大麻酚等,可能造成鴉片類毒品檢驗呈陽性,糖尿病藥Metformin可能影響安非他命檢驗呈陽性,多種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可能使大麻檢驗呈陽性。

(聯合晚報)
--
台鐵2司機員涉毒 喊冤感冒藥害的

台鐵普悠瑪上月出軌造成慘重傷亡,事後扯出司機員曾涉吸毒,台鐵日前要求全台所有司機員驗毒,發現有2人呈陽性反應,遭到調職。不過2人喊冤,認為是感冒藥影響檢驗,台鐵強調會再複驗,同仁通過就能夠復職。

1021普悠瑪出軌事件仍在調查中,但事發後一度爆出司機員尤振仲曾吸食安非他命,台鐵卻完全不知情,引起輿論譁然,內部接下來又爆出每年抽驗比例僅1成、主管易成為漏網之魚等問題。

台鐵證實,日前要求全台司機員在11月9日前完成毒品尿液篩檢,約1500人接受檢驗,而初步結果顯示,有2人呈陽性反應,已遭調職並暫停駕駛列車。但2名駕駛喊冤,指稱受檢前有服用感冒藥,可能因此影響檢驗準確性。

全國火車駕駛產業工會理事長張世宏指出,其中一名被驗出陽性的司機員,是非常資深的機車長,年資已有30多年,負責教導司機員工作,很多人是他的徒弟,他相當重視榮譽,自我要求高,不可能碰毒品。

張世宏轉述,該名司機員日前得了重感冒,人力不夠只好吃感冒藥抱病上陣,沒想到尿檢呈現陽性反應,遭受異樣眼光,讓他相當氣憤,停止半個月勤務也讓他收入減少上萬元。

台鐵表示,普悠瑪號事件後,已委託各地區醫院對乘務人員依據「陸運特定人員尿液採檢實施要點」及台鐵勞安「尿液採驗標準作業程序」全面檢驗,目前還在檢驗進行中,初步有2人呈現陽性。

台鐵強調,檢驗前有提供填寫評估單,約10餘人填寫近期有服用感冒藥,已供參考,檢驗程序有複檢機制,不合格者先暫時調整職務,目前已協調醫檢盡速進行複檢確認作業;之後若檢驗確認通過,就會讓司機員恢復原有職務。

(中國時報)
--
台商當共諜 企圖吸收調查官判7年

卅九歲台商林偉琳被中國國安單位吸收為共諜,得知國中同學擔任調查局調查官並曾辦理國安業務,多次於返台時以現金、禮品等方式企圖吸收,要求提供藏獨、疆獨入境及業務上可獲取的資訊,林男雖否認,但犯案過程都被蒐證,桃園地院法官依違反國家情報工作法判處他七年徒刑。

「對岸想跟你交個朋友」
林男二○○○年九月從海軍陸戰隊下士退伍後,轉往中國從事空壓機等行業,曾擔任中國蘇州台青會會長等職務。判決指出,二○一六年林男返台參加同學會,得知老同學是調查局調查官,隔年三月他因經商涉訟,找上自稱南京市國家安全局「耿主任」的男子協助處理,並允諾可找老同學刺探情報當作對價。

林男於二○一七年九月返台,主動邀約調查官餐敘並暗示「對岸想跟你交個朋友」,希望他能提供藏獨、疆獨入境訊息,或是業務上可獲取的資訊,如果可以的話,下次回台會帶回對岸給的廿萬元心意,被調查官直接拒絕。

林男不死心,同年又兩度約出調查官,祭出現金、禮品攻勢仍被拒,隔年三月直接塞給現金六萬元,甚至直指「對方希望建立長期關係,要你潛伏在調查局慢慢往上爬,拍下機密文件存在SD卡交付」,見調查官不斷拒絕,林男還不斷勸說「你有甚麼困難,對方可幫忙一百、兩百萬元,將來還可在大陸安排個一官半職」。

桃園地檢署獲報後拘提林男到案並起訴,林男在審理期間仍否認是共諜,也未將調查官身分洩漏給對方,僅有在今年三月因喝醉向調查官吹噓「對岸要我來吸收你」,其餘只是同學間的閒聊;不過,林男犯案過程都被蒐證,交付的六萬元也被查扣,法官依違反國家情報工作法判處他七年徒刑。

(自由時報)
--
沒病史仍聲請精神鑑定 華山分屍男「拚免死」

與警鬥智才投案
拚免死出招,分屍男沒病,仍聲請精神鑑定!華山大草原命案凶嫌陳伯謙,今年6月殺害高姓女學員,把屍體切成13塊丟棄,還割下雙乳作紀念,檢察官建請判死。陳伯謙過去並無精神病史,當初還一度與檢警鬥智,但仍向法官聲請精神鑑定;法界人士認為,陳男應是想「被鑑定出有病」,藉此取得「免死金牌」。

法官同意鑑定聲請
陳伯謙當初與檢警鬥智想躲過刑責不成,如今把戰場延伸到法院,又想透過訟訴技巧逃過死劫,不僅受害人家屬難以接受,記者昨街訪民眾,受訪者無不痛斥陳男,有人直呼他「狠毒又可惡」,另有人提醒法官「千萬不要上當」。

陳的律師日前提出精神鑑定聲請,台北地院合議庭認為,本案為本刑10年以上重罪,各方證據都有必要詳加調查,依此同意精神鑑定,本月初發函台北看守所,告知請警察大學教授沈勝昂等人赴看守所鑑定陳的精神狀況,鑑定報告預計數月後出爐。

報告數月後出爐
這種聲請精神鑑定的訴訟潮流,始於聯合國「公政公約」、「社文公約」,即俗稱的兩公約,兩公約建議締約國不得對精障者處以死刑,我國雖非締約會員,但馬政府2009年把兩公約國內法化後,儼然成為司法機關的緊箍咒,只要發生重大刑案,律師往往會要求法官對被告做精神鑑定。

一旦被鑑定認為被告有精神障礙等情況,幾乎都可逃過一死,比如北投女童割喉案,龔姓被告被鑑定認為罹患「思覺失調症」,最後獲判無期徒刑確定;小燈泡命案凶手也被認定罹患「思覺失調症」,雖然檢察官當初認為凶嫌王男的精神狀況,未影響他的犯行所為,但一、二審判決結果也均免死。

法界人士認為,陳伯謙的訴訟策略若成功,有很大機會保命。

而負責鑑定的沈勝昂為我國刑案精神鑑定專家,曾參與犯下捷運隨機殺人的鄭捷、北投女童割喉的龔男、燒死6親友的翁男等被告的精神鑑定。

醫師看法:鑑定有專業 裝病沒那麼容易

衛福部草屯療養院精神科醫師沈政男表示,司法精神鑑定有專業程序,包括生理檢測,還有臨床問診、心理測驗、刑事筆錄分析等,一般人如果想裝病,讓自己「沒病變有病」,並不容易。

沈政男指出,一般精神鑑定程序包括抽血、腦波等生理檢測,醫師對當事人做心理測驗、問診,或是參考該案的刑事筆錄,也可根據當事人表露的神情、行為及思考邏輯等,進一步判定真偽,若有必要,還可強制住院至少7天,詳細觀察評估。

沈政男強調,精神鑑定雖無法保證完全沒漏洞,裝病也不是不可能,但一般人想要通過層層關卡,裝病逃避法律制裁,真的沒那麼容易。

對於重大刑案的被告聲請精神鑑定,沈政男表示,承審法官會審酌當事人的狀況,裁定同意或不同意,交由專責的專業人士執行,目前也有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等單位可提供協助。

為何要做精神鑑定:兩公約後 精神病患幾無判死

聯合國兩公約2009年在台灣國內法化,成為「兩公約施行法」後,法官對判死刑的立場趨於保守,遇到犯下重案的精障與智障被告,幾乎不判死刑,至今僅一名罹患精神疾病的被告被判死確定,且尚未執行。

兩公約雖未明文規定廢死,但因規定參照人權事務委員會解釋,延伸出不得對精障者科處死刑的意旨,法官只要遇到殺人等重大刑案,多會准予對被告精神鑑定,以免誤判,且就算被告沒有精神病史,只要鑑定出犯案當下辨識能力顯著降低,也往往可依此減刑。

受到兩公約的拘束,國內這9年來,只有一名精神病患被告被判死刑,他是新竹KTV縱火案的凶嫌彭建源,有精神病史,因不滿周姓友人未幫忙助陣,2012年3月12日凌晨到周男的KTV縱火,造成5死4傷慘劇,到案後只關心自己有沒有符合自首要件,經鑑定,認為他犯案時辨識能力沒有降低,無教化可能,最後判死定讞。

彭建源案確定後,最高法院解釋,兩公約要求不得處死精障或智障者,只具有「敦促」性質,不具強制力,法官仍有獨立審判的空間。

(自由時報)
--
達新排800噸廢氣 3任廠長判刑

PU大廠達新工業公司被控違法排放廢氣八百噸,過去十年短繳空汙費六八七一萬元,台中地院一審依詐欺罪,判鄧姓、黃姓、蕭姓前後任廠長、張姓技術員,五月至一年十月不等徒刑,達新公司則被判罰八十萬元,沒收短繳的犯罪所得。

法院考量達新已繳回短繳空汙費,鄧等四人在案件審理時,都坦承犯行,犯後態度良好,一審分別判鄧、黃、蕭、張等四人五月、七月、一年八月、一年十月不等徒刑。因蕭有公共危險前科,累犯依法加重其刑,不得緩刑,其餘三人獲二至三年緩刑,並支付六至十二萬元罰金。達新被控違反空汙法申報不實及業務虛偽記載罪,處罰八十萬元,扣案的六八七一萬元沒收。

判決指出,達新中港廠鄧姓前廠長(五十六歲)為美化達新中港廠的營運績效,在二○○七年間指示負責設備操作、用料申報的張姓技術員(五十三歲),只申報廠內有機溶劑DMF(二甲基甲醯胺)、VOCs(甲苯、丁酮)實際使用量的三成,因二○○七、○○八年的資料已逾公司保存年限銷毀,檢方未據起訴。

先後在二○一○年一月、二○一二年四月接任的黃姓(五十八歲)、蕭姓(五十一歲)廠長,繼續短報,直至去年七月被檢警查獲,短繳空汙費六千八百餘萬元。

達新中港廠因汙染源處理設備量能不足,蕭在二○一二年間,未經許可私設排氣設備,逕自導流到廢氣排放管,去年遭居民檢舉後,市府環保局以儀器監控察覺有異,報請檢察官調查。

去年七月檢方查扣物料明細表等文件後,今年三月搜索查扣公司文件,與環保局資料逐一比對,查出達新涉嫌短報空汙費,違法排放廢氣八百噸。

達新排800噸廢氣 前後任廠長等4人判刑5月至1年10月

國內PU塑膠產品製造大廠達新工業公司為規避空氣污染防制費的支出,涉嫌只申報ㄧ成半至四成的「聚氨基甲酸酯合成皮業揮發性有機物」實際使用量,短報空污費6871萬餘元,又從2012年間至2017年間,偷排800多噸廢氣毒害附近居民,檢方在今年8月間依空污法、詐欺罪起訴達新公司、鄧姓、黃姓、蕭姓前後任廠長,以及張姓技術員等人;台中地院一審日前宣判,依詐欺罪判涉案蕭等4人分處5月至1年10月不等徒刑,其中只有蕭不得緩刑,都可易科,另達新公司違反空汙法,判罰80萬元,犯罪所得6871萬沒收。

台中地院一審合議庭審酌,鄧等4人為達新公司不法利益,未如實申報,致使達新公司免除繳納空氣汙染防制費,罔顧社責任,手段非議,損害主管機關對於空氣汙染防制費徵收的正確性,危害國人健康,但考量到達新公司已自動繳交減省的空汙費,且涉案鄧等四人在案件審理時,都坦承犯行,犯後態度良好。

一審依共同詐欺得利罪,判鄧應執行5月徒刑,得易科罰金15萬元,緩刑2年,並支付國庫罰金6萬元;判黃應執行7月徒刑,得易科罰金21萬元,緩刑2年,支付國庫罰金8萬元;判蕭應執行1年8月,得易科60萬元;判張應執行1年10月,得易科66萬元,緩刑3年,支付罰金12萬元。

另達新工業公司涉違反空汙法申報不實及業務虛偽記載罪,處罰80萬元,扣案的犯罪所得6871萬元沒收,全案可上訴。

判決指出,政府從2007年起開徵空氣污染防制規費,達新中港廠需支付空氣污染防制費;鄧姓前廠長(55歲)為規避支出,指示張姓技術員(49歲)申報3成實際使用量;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間,黃姓男子(58歲)接任廠長後,繼續填製不實的「污染防制記錄申報書」。

檢方查出,鄧、黃任內從2009年至2012年間,短繳空污費2337萬餘元,達新公司吳姓董事長今年5月間派員繳回短繳欠款。

2012年4月初,蕭姓男子(48歲)接任廠長,又只以實際使用量的ㄧ成半至四成作為申報量,至去年7月間,共短繳空污費4533萬餘元,今年3月間達新公司也主動繳回至中檢贓物庫。

2012年間,因達新中港廠的既有固定污染源處理設備處理量能不足,廠房內廢氣瀰漫,員工呼吸廢氣無法工作,前蕭姓廠長未經主管機關許可,逕行私設排氣設備,將製程所產生未經處理的有氣毒體、有機溶劑廢氣,逕行導引至「POO4廢氣排放管」排出。

工業區附近的居民發現,而向台中市環保局檢舉,檢察官王銘仁去年7月21日率員查獲,查出該公司從2012年至去年排放800噸廢氣毒害附近居民。

(聯合報)
--
運安會可望明年成立 不以死傷人數做調查標準

台鐵普悠瑪列車出軌翻覆後,外界更加急切希望成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指出,目前運安會的組織法、作用法草案皆已完成,未來不以死傷人數當作運安會調查標準,而是綜合評估事件狀況介入調查,「通報從寬、調查從嚴」,草案在15日行政院院會通過後已送入立法院。

飛安會指出,此次是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原樣改制為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範疇將從航空,擴大到水路、公路、鐵道等,並將飛航事故調查法擴大為運輸事故調查法,內容涵蓋陸海空相關運具,包含民用航空器、公務航空器、超輕型載具、遙控無人機、船舶、鐵路系統及汽車等。

而原本規定運安會介入調查的標準為公路、軌道傷亡達15人,水路、航空器死亡達1人或船舶、航空器毀損,飛安會表示,此次通過的草案將死傷相關規範刪除,改由造成社會關注且經認定重大的案件來認定,且飛安會角色定位同樣不在究責,而是提升安全,避免重蹈覆轍。是,

目前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專職人員25名、兼職委員7人,原樣改制為運安會後,預計擴編為100~108人,委員會擴大為9到11人,飛安會表示,修正草案已送入立法院列為優先法案,期望最快能在本會期順利通過。

國防大學管理學院運籌管理系教授王中允表示,運安會成立,最大意義在於行政院把運安視為如同飛安一樣重大,因此拉高層級來運行,相對理賠上也有機會拉高,且過去有些錯誤不斷在發生,但問題沒有被揭露,之後有公正第三方介入監督,立法要求發生事故要通報,也可即時糾正出錯誤,規範限期內改正,提升安全。

拉高安全層級 台鐵局行保會轉型營運安全處

目前台鐵局遇到事故或問題時,都是透過營運單位自行調查後,再往上呈報,行車保安委員會球員兼裁判的狀況亦為人所詬病。未來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成立,台鐵局亦會成立安全專責單位「營運安全處」,將原本散在各單位的安全管理單位及人員,歸併為一個專責獨立的組織,繼續負責台鐵局的營運安全。

由於運安會對於較小的事故案件不會一一介入,台鐵局仍需要一個專責保安單位,因此將成立營運安全處。台鐵局表示,過去行保會雖然也是負責調查所有台鐵局的事故,但卻是任務編組,未來行保會轉型為營運安全處後,會改為專責單位,專人專職進行事故的檢討與改善,提升安全風險管理效能,並且有效執行SMS(安全管理制度)。

台鐵局表示,安全的把關一刻也不能鬆懈,因此可能採取邊運行營運安全處,邊修改組織法的方式運作,營院安全處應該會在運安會前成立,至於詳細期程還在討論。

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表示,行保會的方式只是單純事故的原因釐清,沒有風險管理機制,風險預防能力也很弱,雖樂見台鐵將安全管理單位由任務編組升級成為專責組織。但是台鐵目前最急迫的,並非成立專責組織,而是對於安全風險管控是否有立即性的改善作為。

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指出,成立專責組織到真正發揮功效前,台鐵如何能向大眾說明安全改善的決心?營安處成立前,台鐵就要精進現在的風險辨識作為,不再是一人一把號的各自為政狀態,而是先讓處置程序標準化,讓改善作為立即開始。

運安會v.s台鐵安全處 學者籲避免疊床架屋

台鐵局長張政源將調整台鐵組織,成立專責的安全處,負責台鐵行車安全。學者提醒,成立前要先思考安全處的定義及成立目的,避免疊床架屋才是關鍵;另為避免與運安會角色重疊,安全處未來可初審鐵路事故,再交由運安會複審。

台鐵過去發生車禍事故,都由內部調查小組行車保安委員會調查,遭諷球員兼裁判。但行政院已於本月15日拍板,將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升格為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獨立公正調查海陸空重大運輸事故。

張政源上任台鐵局長首日曾表示,過去行保會只是任務編組,但有關行車安全應由專責人員處理,因此未來將設安全處。

逢甲大學運輸與物流學系副教授李克聰說,台鐵可以成立安全處,但絕對不要疊床架屋,因為台鐵本就有些單位業務跟行車安全有關,這些既有單位未來角色若與安全處重複,就失去設立安全處的意義。

他建議,台鐵應審慎思考安全處的定義及設立目的,究竟要選用什麼樣的組織與人才,以及如何整合相關單位。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系副教授陶治中說,安全處委員應是超然於台鐵之外的人,因此不可聘請台鐵員工。雖然運安會明年即成立,但若設立安全處,未來鐵路事故可先交由安全處初審,再把檢核報告送給更高階的運委會,兩道關卡審核事故,可以更加嚴謹。

另外,他說,跟行車安全有關的系統及設備採購案,未來也都應經過安全處審核,更能落實全面體檢。

(聯合報)

生活

稅改紅包連發 中低收入同享「林若亞們」後年省更多

財政部降稅紅包連發!不論所得者高低,明年起報稅就有福,明年不僅年收入低於40.8萬的小資族,都不需要繳稅,雙薪家庭1家6口還可能較今年少繳稅達到2.4萬元。

而立院本會期若順利通過薪資所得費用減除方案(俗稱林若亞條款),高薪的「林若亞們」後年還可省更多。以年薪300萬元的電子新貴A君為例,沒房貸、沒買保險,報稅採定額扣除,明年稅改上路,馬上少繳3萬元,A君每年因工作需要添新裝、進修等,後年報稅還可少繳近2萬元,省稅逾5萬元。

林若亞條款將上路
今年年初稅改通過,除降低綜所稅最高稅率,還調高4大扣除額,加上基本生活費不課稅等等,對民眾都是利多;此外,「林若亞條款」也將在明年上路,後年報稅時可用,薪資所得者將從目前「定額扣除」的方式,新增「特定薪資費用核實減除」的2擇1雙軌制度,選擇更彈性。
明年5月申報所得稅時,原先稅率在45%的民眾,可以降到40%,假設小明過去綜合所得淨額為1100萬,必須繳稅360萬4900元;明年報稅時就只要繳納357萬400元的稅負,現省3萬4500元。
按照綜所稅繳稅公式,每年繳納稅金為(綜合所得總額-免稅額-標準╱列舉扣除額-特別扣除額)X稅率-累進差額=應納稅額

小資族現省5100元
而在稅改過後,標扣額從現行9萬調高到12萬;薪扣額及身障額皆從現行12.8萬調升到20萬;幼兒學前扣除額也從現行2.5萬提升到12萬。因此,若是套用上述公式,只要年收入低於40.8萬的小資族,都不需要繳稅;高於40.8萬也可省下不少稅負。以年收入46.8萬的單身小資族來試算,明年報稅時可現省5100元;而若是1家4口年薪共130萬元、育有2個未滿5歲的小孩,則可省下1萬9700元稅負。
省稅好康不僅如此,官員提醒,在計算應納稅額時,也不要忘記還有「基本生活費」的適用。基本生活費是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最近1年全國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60%計算,每2年定期檢討,目前為16.6萬元,今年底預期將會調高。

基本生活費16.6萬
納稅者權利保護法規定,每戶基本生活所需費用是以「人頭計算」,在報稅時,每戶可用16.6萬元乘以納稅者、配偶及申報受扶養親屬人數後,如果超過(免稅額+扣除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合計總額,兩者差額就可從綜合所得的總額中減除。
舉例來說,以雙薪家庭1家6口,父母年滿70歲,且2兒沒有身心障礙、幼兒學前可扣除,僅有教育學費扣除額5萬、儲蓄投資扣除額1萬為例,去年基本生活費16.6萬X6人=99.6萬元。
而(免稅額8.8萬X4+13.2萬X2)+(標扣額24萬)+(教育學費扣除額5萬+儲蓄投資1萬)=91.6萬元;99.6萬元-91.6萬元=8萬元,因此可在綜合所得總額中先扣除8萬元,再繼續計算應納稅額。
此外,配合大法官釋字第745號解釋,本會期將推出薪資費用核實減除方案(俗稱林若亞條款),將薪資所得者將從目前「定額扣除」的方式,新增「核實減除」的2擇1雙軌制度。
按現行綜所稅規定,薪資族只能採「定額扣除」方式,適用「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以固定金額(20萬)扣除職務上的相關成本支出,即使薪資費用超出20萬元,也不能比照會計師、律師等執行業務所得者,核實扣除成本費用,因而遭大法官宣告違憲。
因此,為解決該問題,財政部預期在既有的「定額扣除」方式外,增訂「特定薪資費用核實減除」的選項,改為雙軌制,且兩種方法只能2擇1。

治裝費擬定薪資3%
依據財政部拍板的版本,目前擬定納入治裝費、職業上工具支出以及進修訓練費等3項目,且各項減除的上限,擬定為薪資收入的3%,且要將會有嚴格限制,同一事件只能使用一個項目,若要3項同時都有可列報的事件,機率非常低。
舉例來說,若小美年薪100萬,因工作需求進行進修,花費6萬,因此小明可列報的進修訓練費最多為3萬(100萬x3%),因此選擇20萬元定額扣除會較有利。
但若列報金額要超過20萬的話,年薪要多少呢?假設小麗3項目都可以列報扣除,總計可減除的上限就是薪水收入的9%,則年薪至少達222.23萬以上才可適用;若小麗只有2個項目可列報扣除,則可列報的百分比就是6%,換算年薪必須在333.34萬以上才划算。
而薪資所得費用減除預期明年上路、後年報稅時適用,雖然可適用的條件較嚴苛,但對薪資費用較高的族群來說,也是一大福音。

BN03_006.jpg (640×640)

扣除額稅改 最快要等後年

在經歷首波稅改及薪資費用扣除後,下一波緊接著的是扣除額稅改,原先預期在今年將推出,但由於稅損過高,因此延後到明年報稅結束後,再考量修正方向,外界預期,即便法案在年底推出,要經過立法程序到上路還需要很長一段時日,可能要到後年、甚至大後年才有機會在報稅時使用。

新增長照扣除額
先前在扣除額稅改中,已經進入研商階段,各界較有共識的項目為「長照扣除額」,若確定新增長照扣除額,未來不論請外籍或本勞看護,或住宿長照養護機構,都有機會使用該扣除額。
不過據綜所稅申報資料顯示,2016年申報所得總額共5.8兆元,列報免稅額及扣除額3.6兆元,為綜合所得總額的62%,等於真正可以計稅的部分佔38%。
但今年2月稅改後,大幅調高4項扣除額、降低最高稅率到40%,使總扣除額佔比大幅提升到76%,意即可以課稅的稅基只剩24%,大力衝擊財政。

佔比快達美日2倍
而財政部也考量到,上一波稅改已經提升標扣額、薪扣額、身心障特別扣除額以及幼兒學前扣除額,其實已填補一部分在扣除額上的需求。
此外,參考美國、日本的課稅所得淨額,免稅額、扣除額所佔的比重才僅有30~40%,我國就高達76%。
幾經思考之後,財部才決定報告行政院,獲得同意後即暫緩扣除額稅改。但也由於長照為現行台灣急迫所需的項目,因此一停擺,除了面臨民眾反彈外,也必須面對選舉即將到來的「政治風險」。
不過,財政部強調,扣除額稅改僅是「暫緩」、不是不做,第1波稅改在今年上路、明年申報,明年之後效果才會顯現,因此希望可以延後1年,觀察稅改對稅基有無擴大效果,再來決定到底要如何加、減法,如果到時稅基有放大,財政部才有實力可以繼續調整扣除額。

立委拗紅包 蘇建榮挑戰大

財政部長蘇建榮上任至今還不到半年,挑戰就一波波。除「薪資費用扣除」重擔外,還要面對明年扣除額稅改挑戰,尤其選舉過後,可料想立委都會想拗財政部「給紅包」,蘇建榮該如何堅守數字底線?外界都在看。

稅損近40億敢喊卡
蘇建榮身為學者,具有強烈使命感,在看見我國可納入計稅的稅基僅剩24%,再想到大法官釋字745號薪資費用核實減除方案必須要本會期提出,且目前估算出的稅損就近40億元,可能將使稅基更加脆弱,對國家稅制健全有更不利影響,因此他不畏外界壓力,依據專業直接將眾所期盼的扣除額稅改喊卡,展現魄力。

頂住壓力堅守底線
不過,過去在首波稅改時,蘇建榮僅是次長,並非真正與立委斡旋的「頭頭」,因此在各立委漫天喊價的時候,蘇建榮還未真正體會如何頂住壓力、堅守財政部的底線。
選舉前為替政黨拉票,不難想像各立委會為了選票而使出渾身解數,多跟財政部要一些紅包,幫選民們謀福利;現在選舉結束了,立委也肯定不會想讓選民們失望,會盡力爭取調高扣除額,甚至更多項目,如何在立委與財政部的底線間取得平衡,是蘇建榮接下來必須面對的最大挑戰。

(蘋果日報)
--
北市月收不到24K 明年列中低收入戶

衛福部宣布明年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高雄市最低生活費(低收入戶標準,俗稱貧窮線)將調高1.22至6.47%不等;其中北市最低生活費調為1萬6580元,中低收入戶標準也調至2萬3686元,代表設籍在北市家庭總收入分配到全家人口,平均每人每月低於此數就屬低收或中低收入戶。
衛福部表示,這次調高是依《社會救助法》規定,參照各地區最近一年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60%,累積變動達5%才會調整。至於台灣省、台中市、台南市與福建省明年則維持不變。

「有存款及不動產門檻」
最低生活費調整後,被納入低收入戶與中低收戶的人數也會增加,但戶數尚未統計。申請通過後,可獲健保費減免、子女就學補助等,低收戶更有生活扶助費。衛福部提醒,中低收入戶與低收入戶除家庭每人每月平均所得限制外,還有存款、投資與不動產的限制。另為避免過度依賴社福資源,家中人口若16歲以上、未滿65歲者,即便沒有工作,也會以基本工資計算收入。若民眾有疑問,可撥打1957福利諮詢專線。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說,中低收入戶或低收入戶代表收入低於此水準仍屬貧窮,需其他社會福利支持。從數字上來看,就算明年基本工資調高為2萬3100元,仍低於北市中低收入戶標準,代表領合法的基本工資,生活仍有困難。

LA14_008.jpg (640×209)

(蘋果日報)
--
台中名列前茅!空污明顯改善 全台改善率達13%

環保署統計,107年度全國自動測站細懸浮微粒(PM2.5)平均濃度為18.8μg/m3,較104年同期平均濃度21.5μg/m3下降2.7μg/m3,改善率為13%。其中,台中市更是名列前茅。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今天發出新聞稿表示,根據空氣品質監測自動測站的細懸浮微粒(PM2.5)數據顯示,比較104年度至107年度1月至10月底,各年度同期,107年全國自動測站PM2.5平均濃度為18.8μg/m3,較104年同期平均濃度21.5μg/m3下降2.7μg/m3,改善率為13%。

其中,台中市104年度至107年度平均濃度值亦逐年改善,107年平均濃度為18.8μg/m3,較104年同期平均濃度23.0μg/m3下降4.2μg/m3,改善率為18%。

環保署副署長蔡鴻德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表示,改善空污大有成效,已經達到紅害天數減半的目標,未來會儘快訂定相關子法跟規定,繼續改善空品狀況。其中,台中市更是名列前茅。

環保署表示,空氣污染防制行動方案採取獎勵與限制並行的方式,規劃投入新台幣365億元,以多項防制措施,從電廠等大型污染源、中小型鍋爐、營建工程、老舊柴油車、二行程機車、農業廢棄物燃燒、民眾生活習慣改變等多面向進行。

環保署指出,以台灣電力公司台中發電廠為例,其發電製程規劃執行第1至4號機空污改善工程、第5至8號機大修改善工程、第5至10號機全面改善評估,預估改善完成後,粒狀污染物(TSP)每年可減量469公噸,硫氧化物(SOx)每年可減量7118公噸,氮氧化物每年可減量1萬319公噸。

(中央社)

國際

法官裁定歸還 川普:沒啥大不了 CNN記者贏回採訪證

美國總統川普輸了!聯邦法官前天援引保障言論自由的美國《憲法》修正案,裁定白宮須立即歸還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記者阿寇斯塔的白宮採訪通行證。採訪證當天物歸原主。對此,川普嘴硬回應,「沒什麼大不了」。

阿寇斯塔(Jim Acosta)前天步出法庭時只對媒體表示,「我們回去工作吧」,隨即就到白宮領回由密勤局發的記者通行證。CNN槓上總統川普是對美國新聞自由的一大檢驗,聯邦法官凱利深知他的判決動見觀瞻,花了近20分鐘說明判決,裁定白宮未依正當程序撤銷阿寇斯塔的通行證。

嗆還是會趕出去
凱利並未對違反《憲法》第一修正案與第五修正案的相關事宜作出裁決,僅以第五修正案保障的正當法律程序為依據,批准CNN要求的暫時禁制令。此舉為白宮日後可以「依法」撤銷阿寇斯塔的採訪通行證留下空間。
或許如此,川普前天接受「周日福斯新聞」節目專訪時,輕鬆表示該判決「沒什麼大不了」,還說白宮正在制定規範記者的行為準則,因為記者不能接二連三地提問,不坐下,「如果他(阿寇斯塔)再有不當行為,我們一定會把他趕出去,或是中斷記者會」。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川普還揚言,「如果他們不遵守規定,我們就回法院見,一定會打贏官司」。

難查誰下撤銷令
阿寇斯塔本月8日於期中選舉後的首次白宮記者會上,就中美洲移民與通俄門問題與川普激辯,惹火川普。川普當場形容阿寇斯塔「粗魯、糟糕」。白宮發言人珊德斯接著指責阿寇斯塔粗暴對待試圖拿走他手中麥克風的白宮助理。密勤局隔天撤銷阿寇斯塔的採訪通行證。
法官凱利抨擊白宮上周將阿寇斯塔列入採訪黑名單的舉動是個「謎」,因檢方至今查不出是誰下的撤銷令。針對珊德斯的指控,法官認為應非事實。這次CNN提告白宮,美國主流媒體大多力挺,因為他們擔心白宮日後會對其他記者發出禁令。

(蘋果日報)
--
CNN記者重返白宮 川普:要有禮貌

七日在白宮記者會上與美國總統川普口角後,遭取消在白宮採訪資格的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記者阿科斯達(Jim Acosta),十六日經法院裁定,重新取得在白宮採訪的資格。法官凱利強調,其裁定並未考量言論自由,而是認為白宮取消採訪證的程序不合法。對此,白宮發言人桑德絲表示,應法院要求,將暫時恢復阿科斯達的採訪證。同時白宮正研擬一套規則及程序,確保記者會未來能「公平且有秩序」地進行。

法院裁定撤證程序不合法
十六日下午阿科斯達重回白宮上工,也成為其他媒體同業的採訪焦點。他說,該裁定正是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所保障的,記者在白宮的工作權不該受剝奪,也是美國民主機制監督與制衡的展現。

不過,桑德絲堅稱,該裁定表明,根據第一修正案,記者並非擁有出入白宮的「絕對權利」。川普十六日接受「福斯新聞」專訪時揚言,若阿科斯達再次「舉止失禮」,「我們會把他趕出去」,強調「我們都想要完整的新聞自由」,但記者在白宮採訪時「必須有禮貌」。川普說,白宮官員在記者會中受到的某些對待「糟透了」,因此白宮正建立「法院要求」的一套採訪標準。若記者不遵守,那就法院見,「而我們會勝訴」。

包括被認為對川普最友善的福斯新聞在內,全美主流媒體大都對阿科斯達表達支持。美國新聞網站「政客(Politico)」專欄作家夏佛(Jack Shafer)則認為,川、阿兩人一搭一唱,如同上演愛情故事的連續劇,一個為了政治算計、一個為了收視率,各取所需。

(自由時報)
--
CIA認定 沙國王儲下令殺害卡修吉

沙烏地阿拉伯異議記者、美國《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卡修吉(Jamal Khashoggi)上月在沙國領事館遇害、甚至被溶屍滅跡的慘案後,消息人士前天透露美國情報單位已經認定,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就是首謀。
卡修吉案使長期互為盟友的美國與沙國關係緊張,若沙國王儲正式被美方認定為兇手,進一步的制裁與報復將使國際油價、中東局勢再掀起更大的波瀾。
《華盛頓郵報》前天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已經認定是沙國王儲下令行兇。美聯社報導,美國情報官員上周向參議院提出簡報。美國政府上周已經制裁17名涉案殺害卡修吉的沙國人士,但美國總統川普不願意得罪沙國王儲,美國國會若推動進一步的制裁將使川普更顯為難。

潘斯:會追究到底
正在亞洲訪問的美國副總統潘斯昨說,他無法評論「機密資訊」,不過美方勢將對卡修吉遇害的「暴行」追究到底,讓相關涉案者負責。潘斯也表示,美國希望「追求事實」,但也希望保持與沙烏地阿拉伯「強韌的歷史合作關係」。
卡修吉10月2日進入沙國駐土耳其伊斯坦堡領事館後失蹤。沙國說辭一變再變,最後承認卡修吉在領事館內遇害,但堅稱王儲與此事無關。沙國是全球第一大原油出口國,美國也仰賴沙國在中東制衡伊朗等對手。川普一再表示不願此案損及對沙國軍售。

(蘋果日報)
--
殺害華郵記者 CIA直指沙國王儲下令

川普稱尚未聽取簡報 重申王儲無涉命案
華盛頓郵報十六日披露,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斷定華郵專欄記者哈紹吉之死是由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所下令。中情局的推斷是穆罕默德與該暗殺行動間迄今最有力的連結,但沙國隨即反駁報導有誤。美國總統川普十七日表示,CIA尚未向他簡報,他會和國務卿龐皮歐與CIA會商後再回應。但川普重申,之前他已被告知穆罕默德與哈紹吉案無關。川普曾表明,他希望穆罕默德掌權以協助牽制伊朗,也不希望該爭議妨礙沙國石油生產。

據截聽通訊與王儲實質掌權推斷
中情局是根據兩通截聽的通訊,加上研判王儲實質掌權、殺人不可能未經他同意,做出上述結論。華郵還指出,中情局掌握的情報還包括土國提供的錄音檔備份,該錄音檔來自土國在沙國領事館裝設的竊聽器,錄音顯示,哈紹吉死於沙國總領事辦公室,可以聽到總領事奧泰比對必須處理掉哈紹吉的遺體及滅證表達不滿。

王儲胞弟曾致電記者 促赴土國領結婚文件
沙國十五人小組十月初搭乘沙國政府客機飛抵伊斯坦堡,在沙國領事館內殺害時常批判穆罕默德的哈紹吉。華郵報導,中情局掌握的線索包括沙國駐美大使、王儲胞弟哈立德致電哈紹吉,告訴他應赴伊斯坦堡的沙國領事館,領取結婚相關文件,他並保證其人身安全。而根據截獲的訊息顯示,哈立德是受王儲胞兄指示,才致電哈紹吉。

中情局也檢視一通行凶後從領事館打出的電話,電話中,十五人小組成員、時常伴隨王儲出訪的安全官穆特瑞伯通知時任王儲首席顧問的卡塔尼,「告訴你的老闆,任務完成。」在哈紹吉生前,美國也接獲他恐遇害的情報,但直到他失蹤,情報當局才探查截獲的情資,發現沙國王室企圖誘使哈紹吉返回利雅德。

中情局分析,實質統治沙國的穆罕默德不可能被蒙在鼓裡或置身事外。穆罕默德性格暴躁,難以捉摸,「似乎不了解有些事不能做」。中情局也認為,他已牢牢掌權,即使哈紹吉醜聞纏身,也不會損及王儲地位,消息來源透露,「普遍認定他應可全身而退」,他被認為「理當」是未來沙王。

哈立德十六日否認華郵的報導,紐約時報指出,哈立德的回應異常快速。他推文說,他與哈紹吉去年十月二十六日的簡訊互動是兩人最後一次的聯繫,他寫道:「我未曾與他通話,當然也未曾依任何理由,建議他前往土耳其。」沙國駐美大使館強調,中情局「據稱的推斷是錯誤的」。川普迄今不願譴責與女婿庫希納交好的穆罕默德,即使其涉案證據展示給他,仍對穆罕默德下令行凶存疑。

中情局的推斷直接牴觸沙國檢方前一天公布的調查結論。沙國檢方指稱王儲完全與該案無關,並宣布起訴十一名參與者,其中五人求處死刑。本週,美國財政部也宣布制裁十七名涉案者,包括卡塔尼、穆特瑞伯及奧泰比。

(自由時報)
--
CIA認定沙王儲下令殺記者 美沙尷尬了

華盛頓郵報十六日報導,消息人士透露,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認定,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下令殺害異議記者哈紹吉,雖然沙國政府宣稱穆罕默德並未涉及此事。此外,CIA指出,王儲之弟、沙國駐美大使哈立德也可能涉案。這是目前為止最能確定哈紹吉之死與穆罕默德有關的說法,也讓美國川普政府與重要盟邦沙國的關係變得複雜。

川普十七日前往加州視察森林大火災情時表示尚未聽取簡報,要和中情局已及國務卿龐培歐好好討論後才能決定下一步該怎麼做。川普的談話等於證實中情局在向總統簡報前就先披露給媒體,很不尋常。

華府智庫「阿拉伯中心」研究員馬卡龍認為,華郵的報導再次證實白宮和中情局彼此不對盤:「情報圈擔憂王儲掌權後無法穩定大局,川普的中東政策則以王儲為中心。白宮面臨的重大挑戰是目前沒有浮上檯面的替代人選,必須決定是否繼續押寶王儲,以及付出何種代價。」

華郵報導,中情局論斷的根據之一,是哈立德與哈紹吉的通話內容。哈立德當時告訴哈紹吉,哈紹吉前往沙國駐土耳其伊斯坦堡領事館領取結婚所需文件時,不必擔心自身安危。知情人士說,哈立德是依王儲的指示打電話給哈紹吉,但目前不清楚哈立德當時是否已知哈紹吉命將不保。

哈立德十六日發推文回應說,他與哈紹吉最後一次聯繫是在去年十月廿六日傳簡訊,距哈紹吉喪命之日約有一年的時間。哈立德寫道:「我從沒跟他講電話,當然也從未建議他基於任何原因前往土耳其。」

知情人士指出,土耳其在沙國領事館內裝設竊聽器,並提供中情局錄音檔備份,中情局局長哈斯柏已聽過檔案。

哈紹吉遇害後,常跟隨王儲出訪的沙國安全官員馬德里伯(Abdulaziz Mutrib),從領事館內撥打電話給時任王儲首席顧問的蓋賀達尼( Saud al-Qahtani),表示「告訴你老闆任務已經完成」。中情局檢視了這通電話內容。馬德里伯在哈紹吉遇害當日被拍到出入領事館。

中情局還找到一些沙國暗殺小組成員與王儲有往來的蛛絲馬跡。根據華郵取得的護照出入境紀錄,一些成員曾為王儲安全團隊效力,也曾陪同王儲等沙國高官訪美。

前中情局官員、現為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研究員的瑞德爾表示:「中情局有關王儲下令殺人的論斷並不令人意外,但這會讓白宮努力掩飾王儲的行動大打折扣。」

沒直接證據 CIA兩步驟拼湊哈紹吉案真相

美國中央情報局官員透露,中情局並未掌握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涉及異議記者哈紹吉謀殺案的「直接確鑿證據」,那麼中情局如何認定穆罕默德下令謀殺?曾在中情局擔任跨國威脅國家情報副處長的卡爾(Glenn Carle)撰文指出,中情局是按照兩個步驟才得出這個結論,首先是查證每個消息來源,再來是從所有獲得證實的消息推論出可能的情況。

卡爾說,中情局首先會問「發生什麼事?是誰做的?哪些人涉案?」接著,中情局會仔細審視所有消息來源,包括人員提供的、儀器提供的和傳言等等,每一條消息都要仔細查證,看看有無證據,而後中情局可能會說,「這條消息有多項證據支持」。最後篩選出來的消息,彼此之間並無矛盾。

第二,中情局會看著這些消息問道:這很可能意味著什麼情況?專家會從各種跡象拼湊出事情的真貌,依據的是他們了解的沙國權力運作方式。

就哈紹吉案而言,查證過的消息壓倒性地指向穆罕默德涉案。卡爾說,除非有多項證據支持,否則中情局不會這麼說。

(聯合報)
--
哈紹吉命案CIA認定沙國王儲下令 王儲弟疑涉案

華盛頓郵報報導,根據消息人士,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認定,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下令殺害華盛頓郵報記者哈紹吉,雖然沙烏地政府宣稱穆罕默德並未涉及此事。

此外,根據CIA的監聽,王儲之弟、沙烏地駐美大使哈立德也可能涉案。

消息人士表示,CIA對此結果具相當把握,這也是至今最能確定哈紹吉之死與穆罕默德有關的說法,也讓美國川普政府與親密夥伴沙國維持關係變得複雜。

沙國15人特務小組10月搭乘沙國政府飛機到土耳其伊斯坦堡,在沙國領事館內殺害哈紹吉,當時哈紹吉到此領取再婚的證件。

沙烏地阿拉伯檢察總長莫杰布15日宣布,將對五名涉及下令及執行謀殺異議記者哈紹吉的犯嫌求處死刑,但表明王儲和本案無關。

消息人士說,中情局根據各種情報來源做成結論,包括哈立德曾與哈紹吉通電話,叫哈紹吉到沙烏地駐伊斯坦堡領事館拿文件,並保證他將安全無虞。

消息人士說,哈立德是否知道哈紹吉在劫難逃不得而知,不過他是奉穆罕默德指示打電話給哈紹吉,遭到美國情報當局截聽。

沙烏地駐華府大使館發言人宣稱,哈立德與哈紹吉從未討論與到土耳其有關的任何事情,中情局的評估也完全不實。

消息人士說,中情局斷定穆罕默德下令殺人的另一個理由,是因為穆罕默德實際統治沙烏地,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管,沒有什麼是他不知道或不參與的。

美國官員說,中情局認為穆罕默德是個優秀的技術官僚,可是生性傲慢脾氣火爆,不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中情局分析師認為他大權在握,王儲地位不會因哈紹吉事件而動搖,繼任沙烏地國王也理所當然。

(聯合晚報)
--
川普:將與CIA和國務卿通電話 討論哈紹吉命案

有報導指出,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斷定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下令殺害異議記者哈紹吉,川普總統表示,他今天將與國務卿蓬佩奧和中情局官員商談。

川普今天早上離開白宮以前往加州視察野火災情時告訴記者,他對整個情況瞭解還不足,沒辦法做任何決定。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和「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等媒體報導,中情局斷定是穆罕默德.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下令在土耳其伊斯坦堡殺害哈紹吉(Jamal Khashoggi),這與沙國政府聲稱他沒有涉案的說詞牴觸。

川普說:「我們還沒有聽取簡報。我們稍後將會與中情局和其他許多人通電話,我會在飛機上做這件事。我也會跟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通話。」

(中央社)
--
CIA認定 沙王儲下令殺害卡舒吉

美國《華盛頓郵報》引述消息人士報導,中央情報局(CIA)認定,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下令殺害沙籍異議記者卡舒吉,就連他的胞弟(現為沙國駐美大使)哈立德也可能涉案。但CIA認為王儲權傾朝野,這場風波不會動搖他的地位,繼位登基仍是理所當然。

對於上述報導,CIA拒絕置評,沙國則否認報導內容。無論如何,這是迄今最能確定卡舒吉之死與穆罕默德有關的說法,也可能影響川普政府與中東盟友沙國的關係。

根據CIA的監聽,王儲之弟哈立德曾與卡舒吉通電話,叫卡舒吉到沙烏地駐伊斯坦堡領事館取再婚的文件,並保證他將安全無虞。

消息人士說,哈立德是否知道卡舒吉在劫難逃不得而知,不過他是奉穆罕默德指示打電話給卡舒吉,遭到美國情報當局監聽。

據消息人士透露,CIA認定穆罕默德是沙國實質統治者,對國內大小事一把抓,因此沒有王儲的知情或參與,應不會發生這種事。此外,該人士還透露,CIA認為,儘管卡舒吉遇害讓王儲飽受困擾,但他王儲的地位依舊穩固。

沙國15人特務小組10月搭乘沙國政府飛機至伊斯坦堡,在沙國領事館內殺害卡舒吉。沙國日前宣布,將對5名涉及下令及執行謀殺卡舒吉的嫌犯求處死刑,並表明王儲和本案無關。

對於華郵的報導,沙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稱,哈立德與卡舒吉從未討論赴土耳其的任何事情,CIA的評估也完全不實。

至於後續影響,這起事件可能衝擊白宮的中東外交政策,尤其是川普把沙烏地視為中東地區最重要盟友,恐讓拉攏沙國對付伊朗的做法受到質疑。美國官員說,中情局認為穆罕默德是個優秀的技術官僚,可是生性傲慢脾氣火爆,不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中國時報)
--
川普收到大清單 貿易戰 中國求和

「我們可能不必那樣做。中國想要達成協議!」美國總統川普前天示意中方已向他提出貿易改革清單,美方可能不必再對中國加課懲罰性關稅。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在本月底會面,外界期待雙方可以達成一定的共識,促成貿易休戰,但美方官員仍對中方誠意感到懷疑。
川普前天在白宮召開記者會時說:「他們(中國)送來一份很大的清單,有很多我們要求的東西,但是還有4、5件事被漏掉了,我仍認為不可接受。」不過川普也表示,他有信心可以在接下來的談判中讓中方同意補上要求。
美國川普政府目前已對2500億美元(約7.7兆元台幣)的中國商品施加懲罰性關稅,川普並揚言可能再對2670億美元(約8.22兆元台幣)的中國貨加徵關稅。美方示意課稅與否要看雙方的談判有無進展,尤其要看本月稍後的川習會。二十國集團(G20)本月30日將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領袖峰會,川普預期將藉此場合與習近平舉行雙邊會談。
路透引述官方消息人士報導,中方上周已向美國呈交對於貿易問題的回應清單,列明142個項目。這些項目分成三大部分,一是中方認為他們已經在做的改革,二是中方願意談判的項目,三是中方認為無法商議讓步的項目。川普的發言證實有這項清單。而官方消息人士也向路透表示,這份清單目前無法接受。
這項回應清單被一些海外中文傳媒形容為中共對美方的「答卷」,有評論認為,中國向美低頭交清單,一國向另一國報告自己貿易改革方案,尋求對方同意,這在國際外交史、中共歷史上都極為罕見,非常滑稽;不知習如何向國人和黨內解釋。

美力抗一帶一路 砸1.85兆助窮國

主辦APEC峰會的巴布亞紐幾內亞是中國推動「一帶一路」的重點國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不但提前到訪,還出席中國援助巴紐鋪設的「獨立大道」的移交典禮及中資學校開幕儀式。但「一帶一路」明顯在挑戰國際現存秩序,已引起歐美警覺。
美國國會本月初通過議案,成立新機構,撥款600億美元(約1.85兆元台幣),用來幫助全球貧困地區興建基礎設施和發展經濟,給有關各國「多一個選擇」。歐盟也準備推出歐亞「連結戰略」計劃,加強與亞洲的經濟合作。

憂陷「債務陷阱」
新成立的美國國際發展金融公司,負責向發展中國家的能源、港口和水利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貸款。新機構獲撥款600億美元。國會議案認為,放款目的是要更有效率進行融資,趕上中國在世界各地愈來愈多的投資,對抗中國靠「一帶一路」日益增強的影響力。美官員擔心貧窮國家屈服於北京誘惑接受中方貸款,陷入中國「債務陷阱」。
一帶一路戰略由習近平於2013年正式提出,撇開美國,分陸路和海路經西亞、東南亞、南亞、中東延至非洲及歐洲,以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實現互通互連。全線涉65個國家;預計總投資超過1兆美元(約30.8兆元台幣)。此戰略實施幾年來有多國獲益,但同時製造不少大而無用的「大白象工程」;有些國家更因此背上沉重債務,不得不割讓國家利益以向中國還債。

(蘋果日報)
--
失蹤1年 800公里海底尋獲 阿根廷潛艦找到了

阿根廷海軍昨天宣布已尋獲1年前在南大西洋失蹤的柴電潛艦「聖胡安號」遺骸。該潛艦及艦上44名人員去年11月15日在阿根廷東方海域失蹤,疑在海底爆炸,13國參與大規模搜救行動未果。受難者家屬上周四於馬達普拉塔海軍基地舉行周年追思儀式,並表達對政府的失望及憤怒,阿根廷總統馬克里承諾「會找到真相」。
阿根廷海軍前天公布海底疑為「聖胡安號」的60公尺長物體照片,昨天確認美國承包商已在大西洋海底800公里深處尋獲該潛艦。該承包商上周曾宣布即將暫停搜索,1位家屬受訪時說,這1年來精疲力盡、失望又沮喪:「我們至今還是不知道他們在哪裡,或發生了什麼事。」
潛艦去年因電池故障提早結束任務,北返航回馬達普拉塔海軍基地途中神秘失蹤。潛艦最後與軍方通訊時,位於巴塔哥尼亞海岸外海430公里處。失蹤後10多國派出船艦、直升機參與大型搜救行動。也傳出失蹤時附近有偵測到巨響,可能是潛艦爆炸。潛艦失事原因仍未明朗,專家表示,阿根廷海軍因經費不足持續使用年份久遠的潛艦。聖胡安號原製於1983年,總長66公尺。

LA18_004.jpg (458×640)

(蘋果日報)
--
阿根廷潛艦載44官兵 失蹤1年後尋獲殘骸

阿根廷海軍十七日清晨宣布,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地區瓦爾德斯半島(Valdes)外海,水深八百米處的大西洋尋獲一年前爆炸後失去蹤跡的「ARA聖胡安(ARA San Juan)」潛艦殘骸。該潛艦搭載四十四名官兵,兒子為官兵之一的維拉利爾說:「我們找到他們了,現在我們要尋找真相。」

沉沒大西洋水深800米處
聖胡安號原訂去年十一月十六日返抵馬德普拉塔(Mar del Plata)海軍基地,但在十五日通報海軍,海水灌入潛艦的換氣裝置,導致電池短路後失聯,當時船內空氣僅足以提供七天使用。事發近十天後,阿國海軍才證實潛艦曾發生爆炸,專家說,這恐與電池問題有關。聖胡安號為德造柴電潛艦,一九八○年中期服役。二○○八至一四年間,阿國政府斥資一千二百萬美元進行改建,將船體切半以換掉引擎與電池,相關施工難度極高。

馬德普拉塔基地指揮官艾提斯十七日說,影像畫面顯示艦身大致完整,但明顯出現因海水壓力而內爆的狀況。聖胡安號最後發送訊號的位置距阿國海岸約四百五十公里處,該處正位於巴塔哥尼亞大陸棚邊緣,海水深度從兩百公尺驟降逾三千公尺。專家說,若聖胡安號墜落至六百公尺以下,水壓恐壓碎船體。當時全球十三國曾進行搜救,但均無所獲。

在國際行動毫無進展後,阿國轉向可搜尋、測繪海床的美國公司「無限海洋(Ocean Infinity)」作最後的搜索努力,其旗下的深海探勘船九月開始進行搜尋,發現聖胡安號可讓該公司獲得七百五十萬美元(二.三三億台幣)。

(自由時報)
--
肥胖罹癌風險高 大解密 脂肪阻塞 自然殺手細胞難發揮抗癌力

先前專家懷疑脂肪向身體傳送的訊號會造成細胞受損,引發癌症。愛爾蘭科學家以另一種角度解釋為何肥胖者易得癌症。都柏林三一學院近日發表的研究指出,免疫系統中能摧毀癌細胞的自然殺手細胞被脂肪阻塞的話,就難以發揮功用,癌細胞得以橫行無阻。研究人員希望未來能找到藥物療法,恢復自然殺手細胞的抗癌能力。

肥胖被認為跟癌症有關之說已存在數十年,但科學界對肥胖如何影響免疫系統的了解卻不多。在此之前已找到一些可能原因,愛爾蘭的研究被視為一大突破。由都柏林三一學院林區(Lydia Lynch)教授領導的研究發現,原因原來是肥胖者免疫系統中的自然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簡稱NK細胞)被脂肪塞住了。

可靠運動恢復功能
林區教授說透過運動或減重,可重拾NK細胞的行動力。他們也發現,阻止體內脂肪酸流通,可誘導產生「一種新陳代謝開關」,讓NK細胞恢復功能。這項研究是以人類NK細胞,在小鼠身上實驗得到的結果。研究人員發現,脂肪阻塞雖不會讓NK細胞認不出腫瘤細胞,卻會阻止它們去殺死腫瘤細胞。

5%癌症由肥胖引發
林區說,儘管公眾意識提高,但肥胖和相關疾病依舊盛行。因此,了解肥胖導致癌症的通道顯得日益迫切重要,好找出新對策,避免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她說:「我們的研究成果凸顯了,免疫─新陳代謝的通道,可能是反轉肥胖造成免疫缺陷的重要指標。」新發現顯示,若自然地再啟動NK細胞,或許能發動它們的抗癌行動並改善治療結果。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林區說,實驗室小鼠試驗顯示,有一種可阻止NK細胞攝入脂肪的化合物,讓NK細胞又能殺死癌細胞。不過她強調,減重還是比較好的方法,對人體而言比較健康。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權威的《自然免疫學》(Nature Immunology)期刊。
全球有19億成人屬於過重或肥胖,在所有癌症中由肥胖引發的比例約為5%。英國癌症研究協會研究稱,肥胖將在25年內成為英國女性癌症第一大可預防原因,也就是隨肥胖人口增加、抽菸人口比率減少,到2043年,肥胖將取代抽菸成為女性罹癌最主要原因。跟男性相較,女性更易得到與肥胖有關的癌症,例如:乳癌和子宮癌。
肥胖的定義指BMI(身體質量指數)達到30或以上,正常值介於18.5-24.9之間,25-30之間屬於過重。肥胖可能引起第二型糖尿病、心臟病和乳癌等癌症,肥胖孩童因血壓或膽固醇高都可能導致心臟病。BBC提醒,改變生活型態有助避免罹癌,如保持健康的體重、戒菸、飲食健康、減少酒精攝取、避免曬傷。
英國格拉斯哥畢特森癌症研究院卡林博士說:「雖然我們知道肥胖會提高得到13種癌症風險,但對於關聯性的機制並不是完全了解。」他指新研究揭露了脂肪分子,如何阻止免疫細胞去部署殺死腫瘤細胞的機制,對找出新療法提供新途徑。

【報你知】自然殺手細胞
自然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簡稱NK細胞,是先天免疫系統裡能夠阻止腫瘤細胞擴散的細胞。從許多體外模式研究已知,NK細胞會認出腫瘤細胞,把它們當成攻擊目標,殺死它們。這種免疫細胞也可以辨識出人體內感染了病原體的細胞,並加以殲滅。
NK細胞有缺陷的人,通常是因遺傳性的免疫系統失調所致,比較容易招致一些病毒。NK細胞分布人體的血液中,有時為了尋找攻擊目標,也會跑到其他組織去。

高BMI基因作祟 肥胖者易憂鬱

憂鬱症多被認為是心理因素所致。先前有研究發現,肥胖者較易有憂鬱症,但不清楚兩者因果關係。最新研究發現,跟高BMI值有關的一些基因突變,會造成心理健康出問題。

對女性影響較大
英國《衛報》報導,專家在這項針對兩者關係的最大規模研究中指出,跟「身體質量指數」(BMI)值高有關的幾種基因突變會導致憂鬱症,而且對女性的影響較大。
研究共同作者、英國艾克斯特大學醫學院教授富萊寧指出,過重越嚴重越容易感到憂鬱,可能部分與BMI有關。這份發表於《國際流行病學期刊》的研究,募集50萬名37歲到73歲英國人,在2006年到2010年進行研究。透過檢查參與者的就醫資料和問卷,確定約4.9萬人有憂鬱症。
研究人員鎖定73個跟高BMI有關的基因突變,它們也跟易得糖尿病等相關基因突變,發現BMI值每高出4.7,整體得憂鬱症機率增18%,光就女性來看則增加23%。研究小組將不同來源資料整合發現,14個會增加體肪脂但不會引起新陳代謝疾病的突變基因,也會提高得憂鬱症機率。富萊寧說,由此推論,引起憂鬱症的原因,心理因素跟生理因素都有可能,如果後者也存在的話。

(蘋果日報)
--
北約戰情室GIS系統軟體機密 恐遭中國掌握

香港南華早報十七日報導,中國藉由與總部在比利時的國防承包商「露琪亞(Luciad」)的交易,取得北約組織(NATO)和美國的戰情室大螢幕使用的尖端地理資訊系統(GIS)繪圖軟體,將使中國在與西方國家進行資訊戰的軍備競賽上迎頭趕上。這對美、歐國家的政府及軍方恐帶來風險和課題。

透過與歐洲國防承包商交易取得
露琪亞有GIS軟體中的「法拉利」美譽。面臨戰場上的瞬息萬變,北約軍事司令部利用該軟體進行狀況分析與情境感知(Situational Awareness, SA),SA能知悉一個目標環境正發生什麼,並運用這些情報克敵制勝。

中國政府和露琪亞之間的包裹交易包括名為「露琪亞光速(LuciadLightspeed)」的程式,能迅速且正確地處理即時數據,例如快速移動的物體。戰情室的規劃人員利用的數據,係取自無人機空拍的影像、衛星影像、雷達、感測器標繪圖、天氣預報等之類的原始資料。

即時定位目標 誤差不到3公分
傳統的SA軟體在利用不同的數據流對移動目標定位時,誤差最大為五百公尺。根據美國製圖科技公司「輝達(Nvidia)」,露琪亞的軟體則能以每秒計算一百次的速度,分析數據與產生無縫的視覺資料,計算速度比全球次佳的這種軟體快七十五倍。在全球範圍內,誤差更不到三公分。戰情室規劃人員可藉此具象並分析敵軍位置的變動,或即時評估目標資訊,隨之調整任務參數。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也採用這套軟體。

中國法律規定,任何供應軟體予中國政府的外國廠商,必須把原始碼行數交給中國當局進行安全檢查。露琪亞是否已遵照此一要求,目前不得而知。該公司二○一七年被瑞典科技集團「海克斯康(Hexagon)」收購,海克斯康已與中國軍方及國防產業建立關係。露琪亞軟體的客戶還包括波音、「空中巴士防衛暨太空」、洛克希德馬丁和泰雷斯等美歐國防巨擘。

針對該先進軟體進行研究,尤其是其原始碼,則有助中國了解西方強權戰情室的運作方式。不過,一名中國政府的資安專家向南早指稱,鑑於露琪亞的軟體內可能含有隱藏碼,因此採用北約軍事司令部使用的技術,對中國恐也存在風險,規劃中國軍事行動的電腦恐遭駭滲透。

(自由時報)
--
脫歐協議卡關 英相打槍二次公投

英國首相梅伊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草案,起初雖獲內閣一致同意,但隨後官員接連辭職以示不滿,使梅伊隨時可能面臨黨內逼宮。更重要的是,距離明年三月廿九日正式脫歐僅餘四個月,但該草案光是通過英國國會表決就困難重重,迫使梅伊十五日提出警告,英國或將「無協議脫歐」或「取消脫歐」。在前景未明下,第二次公投的聲浪也水漲船高。

傳黨內20日發動不信任投票
在梅伊十四日宣布內閣同意與歐盟的脫歐草案後,脫歐大臣拉布等多名官員相繼辭職明志,執政保守黨內也醞釀啟動對梅伊的不信任投票。不信任案成案須至少四十八名保守黨議員連署,而三一五名議員須有一五八人投下同意票,始能推翻梅伊。部分英國媒體推測,不信任案可能在廿日舉行。

不過,梅伊十六日獲得國際貿易大臣福克斯(Liam Fox)等閣員聲援,並宣布任命衛生副大臣巴克雷(Stephen Barclay)為脫歐大臣,鞏固其脫歐協議草案。她也重申,不會舉行第二次脫歐公投,並警告國會若未能通過草案,英國或將面臨「無協議脫歐」或「取消脫歐」。歐盟各國領袖廿五日將召開特別峰會討論是否批准草案,通過後再由英國國會在十二月初表決,最後還須經歐洲議會同意。

值得注意的是,保守黨內及支持梅伊組閣的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DUP)」對草案都不滿意,使得草案遭國會否決的可能性大增。英國「人民選票」組織(People’s Vote)指出,否決協議不代表英國將無協議脫歐,而是意味極有可能再次由人民投票,決定是否留在歐盟。梅傑、布雷爾、布朗等三名前首相都曾表示,第二次公投不失為解決危機的辦法。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學者鄧利維(Patrick Dunleavy)分析,為了避免混亂的無協議脫歐,二度公投的可能性正節節高升。不過,再次公投也將面臨諸多難關,例如,歐盟須同意展延英國的脫歐日期,以及公投結果可能與兩年前相同。許多脫歐支持者更批評,二度公投將使英國出現憲政危機,導致局面更加複雜。

(自由時報)
--
英首相梅伊面臨3大危機 5人小組試圖扭轉乾坤

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推動的歐盟脫歐協議草案,她的政治生命面臨3大危機,據稱有5人閣員小組已展開行動,試圖說服梅伊改變脫歐協議方向,扭轉乾坤。

脫歐協議草案於內閣特別會議通過後,英國政壇風雨飄搖,閣員爆發辭職潮,英鎊匯率動盪,英國的脫歐前景與梅伊的政治生命都陷入不確定性。梅伊面臨3大危機,首先是她可能面臨黨內不信任投票,動搖領導人地位。

不信任案要成案須有至少48名保守派議員,致函給保守黨「1922委員會」(1922 Committee)主席布雷迪(Graham Brady)。315名保守黨議員(扣除梅伊)中,若有158人對梅伊投下反對票,梅伊將遭推翻。

致函的確切人數只有布雷迪知道,但前脫歐事務副大臣貝克(Steve Baker)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他認為距離48封門檻「相當接近」,可能在下週就會達標。部分英媒猜測,不信任投票可能在20日舉行。

梅伊面臨的第2大危機,就是脫歐協議草案可能無法在國會過關。

歐盟領袖25日將召開高峰會,接著就輪到梅伊取得英國國會同意,國會的投票日期可能在12月7日。然而,依目前分析來看,距離過關門檻還差了一大截。

英國下議院有650席,扣除不能投票的議長及不參加會議的愛爾蘭新芬黨(Sinn Fein)等人,梅伊需要320票才能讓脫歐協議草案通過。

BBC分析,保守黨可以投票的席次有316席,加上與保守黨聯手的北愛爾蘭民主聯盟黨(DUP)10席,她原本應有326席支持票。

然而,DUP已經表示不會支持梅伊版本的脫歐協議,326席要減去10席。此外,保守黨內的硬脫歐派不太可能支持梅伊,再減去他們的58席。另外,還有部分保守黨議員訴求第二次脫歐公投,他們也不會投下贊成票,再減去14席。

東扣西扣之後,梅伊僅剩下244席支持票,若樂觀加上工黨可能投給她的支持票,大約15席,總計也僅有259席左右,遠遠不到320席。

梅伊的第3大危機是,任內有太多閣員因為與她脫歐理念不合而辭職,包括前外交大臣波瑞斯.強生(Boris Johnson)、先後兩任脫歐大臣戴維斯(David Davis)與拉布(Dominic Raab),以及就業及退休保障大臣麥蔚宜(Esther McVey)等人。

相較於前幾任首相,梅伊的閣員「消耗」速度特別快。雖然在她上任後的前475天並沒有任何人辭職,但從去年11月國防大臣法隆(Michael Fallon)因為涉嫌性騷擾醜聞而辭職後,閣員辭職速度宛如坐上特快車,才1年多就失去8名部長級閣員,速度是前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的2倍。

梅伊的閣員辭職潮在今天暫時止血,一度傳出可能辭職的環境食品暨農村事務部大臣戈夫(Michael Gove)和國際貿易大臣佛克斯(Liam Fox)都選擇留下,並公開表示對梅伊有信心,注入一劑強心針。

BBC指出,據知戈夫、佛克斯,和運輸大臣葛瑞林(Chris Grayling)、國際開發大臣摩丹特(Penny Mordaunt),以及下議院領袖李德森(Andrea Leadsom)組成的5人閣員小組,希望能讓梅伊改變心意。

這個小組由李德森主導,希望能說服梅伊修改脫歐協議草案當中有關愛爾蘭邊境,也是脫歐協議當中最有歧見的部分。

由於英國和歐盟都不希望脫歐之後,愛爾蘭和英國屬地北愛爾蘭出現硬邊界,因此決定採用「備用計畫」,以免英國和歐盟在過渡期沒有談成貿易協定,兩地之間會出現海關等硬邊界措施。

然而,備用計畫代表北愛爾蘭的食品和商品標準必須採用歐盟規定,反對人士批評這會讓北愛和英國採用不同法規,造成英國內部分裂,令人無法接受。

根據BBC了解,5人閣員小組希望把目前的備用計畫改為使用高科技讓邊界儘量自由化,或是訂定自由貿易協定。

消息人士指出,如果脫歐協議草案不做修改,「不排除」脫歐派閣員再度爆發辭職潮的可能性。

(中央社)
--
兩韓邊界傳槍響 南韓士兵頭部中彈身亡

南韓官員表示,一名南韓士兵16日在兩韓邊界的東部崗哨廁所內被發現中彈,送醫途中不治。

南韓軍方表示,目前只知道該名21歲一等兵的姓氏為金(Kim),他在傍晚約5時被發現中彈,送醫途中死亡。

死者8月被派調到該崗哨負責感熱觀察設備。官員表示,事件發生時,該名士兵正在站夜哨。一名資深軍官表示:「我聽到槍響後立刻跑到廁所,發現他中彈倒臥在地。」

南韓軍方當局表示,他們正在調查該名士兵死因。

一名南韓軍官表示,自從事件發生到現在,並未發現北韓士兵有異常行動,此起事件似乎與北韓無關。

(聯合報)
--
手推車阻惡徒一度成英雄 澳街友涉舊案遭起訴

澳洲墨爾本一名街友本月初利用購物手推車,協助制止一起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同情者持刀攻擊事件,被網友封為「手推車俠」,遭以竊盜等5項罪名起訴。

路透社報導,羅傑斯(Michael Rogers)一再試圖以手推車衝撞持刀歹徒希爾阿里(Hassan KhalifShire Ali)。希爾阿里撲向警員,3人遭到刺傷,1人喪生。

警方將這起攻擊案定調為恐怖攻擊事件。希爾阿里遭警方擊中後不治。

警方今天表示,現年46歲,被社群媒體網友封為「手推車俠」(trolleyman)的羅傑斯被以竊盜等5項罪名起訴。

羅傑斯昨晚接受偵訊。警方並未透露進一步細節,但澳洲媒體報導,羅傑斯所涉案件都發生在11月9日攻擊案前。

羅傑斯見義勇為表現被目擊者拍下上傳網路,而成為英雄人物。網路募資平台,幫他募集捐款超過14萬澳元(約新台幣316萬元)。

(中央社)
--
加州野火增至71死 逾千人下落不明

美國加州北部遭野火重創,救援人員今天發現另8具受害者遺骸,使死亡人數增至71人,失蹤人數也一路飆高破千。

標特郡(Butte County)警長哈尼亞(Kory Honea)告訴記者,當局已檢視火災爆發時的緊急呼叫紀錄,加上有更多人通報失蹤,因此失蹤人數在過去24小時內從631人增至1011人。

哈尼亞對記者表示:「我希望各位了解,這是張人數持續變動的清單。」

他說,自火災爆發以來,目前已尋獲先前被列為失蹤人口的329人。

哈尼亞表示:「我現在提供的是原始數據,我們發現清單上很可能出現重複的人名,若干逃生的民眾可能不知道自己已被列為失蹤人口。」

坎普野火(Camp Fire)8日竄起後,重創內華達山脈(Sierra Nevada)北端山腳下的天堂鎮(Paradise),數以千計的民眾被迫逃離家園。

此外,坎普野火吞噬了如芝加哥大小的區域,釀成加州史上死傷最多且最災情最慘重的火災事件。

總統川普明天將前往加州慰問災民並視察災情。

川普在動身前接受福斯新聞頻道(Fox News)訪問,他再次重申加州森林管理不善是火災肇因,但他也坦言,氣候變遷可能「稍微」助長野火災情。

當局表示,坎普野火已使5萬9000公頃的面積成為一片焦土,目前控制住50%的火勢。此外,當局也疏散了4萬7200人,近1200人撤離到避難所。

(中央社)
--
新iPhone在新興市場碰軟釘子 美元強勢是主因

蘋果新款iPhone銷量備受關注。整體觀察,新興市場對新款iPhone反應平淡,主要是美元匯率相對強勢,新款iPhone在新興市場售價過高所致。

觀察新款iPhone在新興市場的銷售狀況,國外科技網站Appleinsider和新聞網站CNBC引述瑞士銀行(UBS)報告指出,iPhone在海外市場銷售遇到壓力,主要是美元匯率相對強勢,使得iPhone售價過高。

報導表示,不僅iPhone XR銷售量可能減少,包括iPhone XS Max銷售也可能遇到逆風。

報導預估蘋果第4季銷售量從原先預估的7500萬支調降到7350萬支,預估較去年同期減少3%,其中原先預估當季新款iPhone出貨量約6300萬支,現在預估可能減少600萬支到700萬支。

在中國,報導並指出,當地消費者傾向選擇功能類似、但價格相對iPhone XR低廉的本土品牌手機產品。

Appleinsider也引述摩根大通(JP Morgan)分析師查特吉(Samik Chatterjee)指出,包括中國、俄羅斯、土耳其和印度等新興市場,對新款iPhone XR回應不夠熱烈,除了經濟大環境景氣趨緩因素外,美元在新興市場維持強勢,使得新款iPhone在新興市場價格偏高,影響新興市場消費者的購買意願。

查特吉指出,新興市場貨幣平均匯率相較於美元,已經年減15%。

古根漢合資集團分析師希哈拉(Robert Cihra)指出,iPhone銷售量在中國、印度和其他新興國家需求趨緩,可能對iPhone銷量產生風險,不排除蘋果可能在新興市場調整售價刺激銷售量。

展望明年上半年,UBS預期,明年第1季iPhone銷售量從原先預估的5330萬支下修到4670萬支,明年第2季銷售量從原先預估的4170萬支下修到3750萬支,分別年減11%和9%。

觀察整體iPhone銷售狀況,查特吉表示,由於全球經濟出現不確定的因素,原先預期iPhone的購買量出現遞延的現象,不過他認為,若全球經濟回穩,iPhone銷售量可望回溫。

(中央社)
--
限塑浪潮轉向紙杯

全球環保意識抬頭,政府與民間在淘汰塑膠吸管、杯蓋之外,開始將焦點轉向紙杯。

■The growing backlash against plastic waste has a new target: paper coffee cups.

英國BBC去年製作的紀錄片《藍色星球2》(Blue Planet II),把塑膠廢棄物對海洋生物的危害活生生地披露在世人眼前,像是海龜的後腳被塑膠廢棄物纏繞,信天翁誤食塑料牙籤造成胃穿孔死亡,這些觸目驚心的景像促使主管機關和企業推動拋棄式塑膠製品減量。

紙杯多年來被視為是比塑膠更環保的選擇,包括Dunkin' Brands和麥當勞等餐飲業者,皆矢言改用紙類容器。但紙杯環保與否近來引起外界關注,因為紙杯的防水內層混有塑膠材質,回收之前必須先透過特殊設備,將塑膠內層與紙杯分離,換言之,多數紙杯即便投入資源回收筒,最後仍被當作垃圾丟棄。

《藍色星球2》顯示,每年有800萬公噸的塑膠廢棄物被倒進海洋。隨著消費者逐漸關心保特瓶、塑膠袋、吸管和其他單次使用的塑膠製品,為何會流入海洋,危害生態環境,限塑浪潮開始瞄準紙杯。

星巴克測試更環保紙杯

外帶咖啡盛行讓連鎖咖啡店遭受製造太多垃圾的批評。據研究機構Mintel數據顯示,美國咖啡店的數量在2012年至2017年間增加16%,同期英國攀升28%,創造數十億個外帶紙杯。

星巴克今年夏季率先在英國門市推行環保新策略,對使用紙杯的消費者多收取5便士(約7美分)。星巴克內部也在測試不含塑膠材質的紙杯,該公司投資英國新創公司Frugalpac,後者生產的紙杯有一層可輕鬆撕下的特殊防水薄膜,方便紙杯回收。

英國其他連鎖咖啡店也提供消費者自備容器優惠,Pret a Manger今年將環保優惠提高1倍至50便士,星巴克在許多市場也推出自備隨行杯優惠。

咖啡業者祭出誘因鼓勵消費者減用紙杯,但業者坦言,減塑需要消費者的配合,像是改變習慣。星巴克全球責任副總裁查普漢(Colleen Chapham)表示,減塑的方法就是一開始就不要使用拋棄式紙杯。

高盛、摩根大通少用紙杯

高盛繼在歐洲、中東和亞洲辦公室停用紙杯後,10月也開始在美國頒布紙杯禁令。高盛在寫給員工的備忘錄中,請美國員工上班自備馬克杯,透露美國辦公室每年製造超過800萬個不可回收的紙杯容器。

高盛已禁止倫敦辦公室的茶水間使用紙杯和塑膠杯,美銀美林把英國和愛爾蘭辦公室的塑膠杯換成可回收的紙容器。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10月起禁止英國辦公室販售塑膠包裝的食品,包括保特瓶和紙杯,目的是減少塑膠廢棄物。該銀行表示,英國1.6萬名員工每年使用750萬個塑膠和飲料容器。

摩根大通將把英國辦公室的塑膠瓶,全數換成鋁或天然替代材質,並把塑膠包裝的優格和水果改用生物可分解的材料盛裝。小摩每年耗用450萬個紙杯,正計畫逐步減少紙杯使用量,該公司已經把1,500個印有公司商標的馬克杯,發給倫敦的員工使用。

摩通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部門主管阿巴迪(Andre Abadie)表示:「這項計畫單純的只是公司欲盡一己之力,減少耗用資源。」

(工商時報)
--
法國專業人才荒

法國景氣回溫,企業訂單回籠,但企業主卻很苦惱,因為專業人才嚴重短缺,學校訓練不足、社會福利太完善是造成缺工的禍首。

■France faces growing threat of skills shortages.

勒魯(Bouyer Leroux)是法國首屈一指的赤陶建築磚製造商,近來因國內景氣復甦,帶動訂單大增,但該公司卻人力不足而深感困擾,擔憂此波營收成長就此踩煞車。

勒魯在法國西部紹萊(Cholet)設有製磚廠,執行長貝斯納(Roland Besnard)表示,「目前招募情況,無論有沒有需要專業技能的職缺,都面臨很大的挑戰,因為人力市場供需失衡。」

法國失業率仍高達9%以上,然而企業對缺乏技術工人的情況怨聲載道。事實上,這也反映歐元區許多國家普遍的困境,難得出現景氣回溫跡象,但專業人才嚴重短缺,可能會拖慢經濟成長速度。

勒魯約有1,400名員工,年營收成長達10%,今夏該公司出貨時間卻被迫延長,主要歸咎於生產線維修技工短缺。

貝斯納說:「維修人力並不侷限於一個產業,拜景氣略現復甦所賜,各產業都在搶維修工人。」

貝斯納的說法也是許多法國企業領袖的心聲,不管是專業或非專業勞工都供不應求。貝斯納直言,「最主要的問題出在學校系統以及太過慷慨的社福系統。」

法國財長樂梅爾(Bruno Le Maire)10月時表示,缺乏技術人力是「法國最重要的經濟議題」。他說:「我們國家有學習體系,卻無法提供所需的技術人才。」

教育、社福、缺房挨批

經濟研究中心Asteres負責人波佐(Nocolas Bouzou)指出,「法國就業市場呈現矛盾的情況,一方面失業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許多企業表示招募困難是當前最大威脅。」

波佐認為這歸咎於3大原因:其一在於缺少受過符合企業要求、接受專業訓練的人才;其二是法國提供相當優沃的福利制度,使失業者沒有動力去找工作;其三是許多有工作機會的地方卻沒有足夠的住宅供人居住。

紹萊位處在羅亞爾河區,拜當地服務、建築等產業興盛所賜,紹萊第2季失業率僅5.7%,遠低於法國平均的9.1%,也是法國失業率最低的地區。

IT架構公司DSMI總裁提博(Matthieu Thibault)表示,數位產業缺工情況尤其嚴重。DSMI公司位於南特(Nantes),員工數約70人。

提博說:「IT領域的難處在於如何招募到人、以及如何留住人才。公司面臨的挑戰愈來愈沉重。」

政府砸重金推職訓

去年約有20萬到33萬個職缺招募不到人,法國政府因此斥資1年320億歐元的預算,展開職業訓練方案,希望提升人民技能、縮減技術缺口並降低失業率。

此外,法國政府今年3月再祭出30億歐元的計畫,自2020年1月提供職業課程補助,估計可協助訓練100萬失業者以及100萬輟學生。

法政府另規劃更多實習機會,並與工會與企業主協會協商如何將訓練與福利緊密結合。

專家樂見於政府的作為,但也坦言這並非一蹴可幾。興業銀行經濟學家馬庫森指出,「這需要時間,而且也需要企業界、職業訓練和高等教育之間有更深入的溝通。」

(工商時報)
--
義國土洋咖啡大戰

星巴克、雀巢等跨國巨頭揮軍咖啡王國義大利,義國兩大本土咖啡品牌Lavazza、Illy拒絕坐以待斃,以積極併購與強化經銷的戰略迎戰。

■Lavazza and Illy try to fend off global giants with acquisition and distribution deals.

全球連鎖咖啡龍頭星巴克今年終於踏足咖啡聖地義大利,9月在米蘭開設首家分店,此前更與瑞士食品巨頭雀巢聯手,將星巴克產品行銷到義大利。面對外來品牌強勢入侵,義國本土老牌咖啡Lavazza和Illy,也不得不透過併購或強化分銷的策略應戰。

今年交棒退休的星巴克傳奇領導人蕭茲(Howard Schultz),1983年前往時尚之都米蘭差旅,啟發他打造星巴克連鎖王國的靈感,歷經35年的等待,終於了卻他進軍義大利的心願。星巴克這家義大利1號店走精品咖啡路線,供應出自米蘭烘焙師普林西(Rocco Princi)之手的糕點。

其實早在今年5月,瑞士食品大廠雀巢就宣布,取得星巴克咖啡的全球行銷權,當然包括義大利。

星巴克與雀巢來勢洶洶,義國兩大家族傳承經營的咖啡品牌Lavazza和Illy各自採取不同戰略因應。Lavazza靠大舉併購來鞏固其義大利咖啡龍頭的地位,Illy則屬意布局全球通路。

已有123年歷史的Lavazza,上月以6.5億美元將美商瑪氏食品(Mars)的咖啡事業納入麾下,同時概括承受債務。Lavazza搭上併購熱潮擴張其全球版圖,近3年來在法國、丹麥、加拿大、澳洲收購咖啡業務。

雀巢想併 Lavazza說不

今年稍早趁著Lavazza的杜林新總部大樓舉行落成典禮,副總裁拉瓦薩(Giuseppe Lavazza)宣布,已對JAB控股公司與雀巢的收購提議說不,斥資興建新總部,也是要展現Lavazza家族不讓自家品牌落入外人之手的決心。

拉瓦薩表示,營收要是從去年的20億歐元擴大到25億元,他便能鬆一口氣,Lavazza壯大可讓惡意併購知難而退。併購瑪氏食品可望增加3億歐元年度營收,有助Lavazza在2021年前達成營收目標。

標榜原料百分之百高檔阿拉比卡咖啡豆的Illy,上月與甜甜圈Krispy Kreme母公司JAB控股達成經銷協議,2015年也簽了類似合同,顯示Illy積極尋找盟友,助它在膠囊咖啡市場搶占一席之地。

Illy創辦人之孫、現任董事長安德魯.伊里(Andrea Illy)指出,雖然沒有什麼比Illy的獨立性還重要,以後還是會簽其他經銷合約。Illy對併購敬謝不敏,但熱中投資開設咖啡館,目前在43國有近250家分店。

義大利血統 成抗敵利器

根據市調機構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資料,雀巢包辦近四分之一的全球現煮與即溶咖啡市場,咖啡店販售的咖啡不計。排名第2的JAB市占率僅10%, Lavazza及星巴克則以2.5%緊跟在後。

義大利諮詢公司Nomisma行銷專家祖柯尼(Silvia Zucconi)表示,義式咖啡雖欠缺規模,卻可從其他方面扳回一城,「它們相較跨國企業最大的優勢,就是其義大利血統。Espresso被視為義大利產品,代表『義大利製造』(Made in Italy)。」

(工商時報)
--
拉美爆公共衛生危機

委內瑞拉的經濟崩盤,造成數百萬難民逃往國外,也引發成拉丁美洲聞之色變的傳染病危機。

■Once a leader in the Americas in disease prevention, the country has seen its public health care system deteriorate to the point where hospitals are unable to provide basic services or medicines.

隨著委內瑞拉政經動盪,大批難民逃往鄰近國家,導致他們身上的傳染病也對外擴散,為拉丁美洲帶來公共衛生危機。

委國的健康體系因經濟危機而全面崩解,這個曾是拉美最富裕的國家,如今卻變成孳生瘧疾、黃熱病、白喉、登革熱、肺炎、甚至是愛滋病毒的溫床。

在這些疾病中,有許多被視為已經絕跡,但是如今又重新出現在與委國接壤的鄰國。

委內瑞拉難民 帶病逃竄

今年稍早,波特拉(Elainy Portela)警覺地發現,麻疹再次捲土重來。她位在巴西瑪瑙斯(Manaus)的住家附近就有6名小孩被傳染。瑪瑙斯為亞馬遜州的首府,緊鄰委國邊境。

這種藉由空氣高度傳染的疾病,18年前曾宣布已經絕跡。不過今年3月,該城市已發現4個可疑案例。到了10月初,此地有近1千人患有麻疹,至於瑪瑙斯與鄰近的Roraima則約有兩千人患病。巴西衛生部指出,麻疹大流行最早源於委國跨入巴西的移民。目前已有12人身亡。

波特拉無奈的表示,「我雖然了解委內瑞拉民眾沒有選擇,被迫逃來這裡,但我認為我們也需要保護。」育有18個月女嬰的她,因為曾經擁抱陌生人,目前正憂心忡忡,害怕自己與女兒也會染病。

根據南美衛生組織報告指出,麻疹現在已從巴西亞瑪遜洲蔓延到其他城市,並波及哥倫比亞、秘魯與向南遠至阿根廷等國家。其他原本只限在委國的疾病也開始跨越邊境,引發包括美國等多項國際衛生團體的擔憂。

在美國衛生組織任職,專研哥倫比亞與委內瑞拉傳染病的科學家鮑許(Dr. Irene Bosch)指出,這些被迫離開家園的民眾,由於沒有獲得適當的醫療照護,導致病菌向外擴散,未來恐將發生沒人可以預測,卻終將爆發的大規模傳染病疫情。她警告,「這是引發災難性醫療情況的完美風暴條件。」

麻疹、白喉、瘧疾肆虐中

委內瑞拉經濟自2013年起就陷入嚴重萎縮,連帶導致舉國陷入饑荒、電力短缺與基礎服務的匱乏。委國過去曾是南美疾病防禦的領導國,如今其公共衛生體系卻惡化到連醫院都無法提供基本醫療服務或藥物。該國許多地方已不再提供孩童完整的疫苗注射。

而委國內部的傳染病快速蔓延也讓許多關注的醫生束手無策。

在卡拉卡斯醫藥大學任職的教授瑞斯奎斯(Alegandro Risquez)表示,在委國至少有3種傳染病在流行,分別是麻疹、白喉與瘧疾。他警告,這是相當嚴重的危機,有人甚至在同時間傳染到一種以上的疾病。

委國總統馬杜洛(Nicolas Maduro)與幕僚卻不願面對醫療照護系統已經面臨癱瘓的事實,並把矛頭指向是部分居心人士刻意製造假新聞,讓外國政府趁機能干預內政。

曾經公開披露委國公共衛生情況的醫生也被開除或威脅將關入大牢。該國政府自2015年起就不再提供衛生與死亡相關數據,導致委國的實際衛生醫療情況目前已成為黑箱。

(工商時報)
--
韓國媳婦不要當「媳婦」

韓國15歲以上的人當中,超過一半認為結婚不是必要的,而不少結了婚的人,每過一次節日,就會鬧一次離婚。其中,約有3成的夫妻是在節日過後離婚的;有人雖然沒離婚,卻在中秋節前夕,向公婆提出辭職信:辭去「媳婦」一職。

■Less than half of Koreans say marriage is necessary.

1980後的尹淑是韓國典型的斜槓青年,除了在網路上經營保養品小買賣外,還擔任俄文、中文的翻譯。

尹淑也是韓國超過50%認為「結婚是不需要」的統計裡的數字,這項統計數據是政府對韓國15歲以上民眾的普查結果。

尹淑並不是獨身主義者的擁護者,但是當她周遭的朋友一個又一個的結婚,卻一個又一個的羨慕她後,她開始對「結婚」這件事感到懷疑:「真的要結婚嗎?」

一本書 讓女性覺醒

然而,真正動搖尹淑對婚姻的必要性,是去年間在韓國社會引發討論的一本書《媳婦的辭職信》(中譯名)。《媳》書,據說是真人真事,作者在當了20多年的媳婦後,有一年中秋節前夕決定向公婆遞出「辭職信」,表明她要辭去「媳婦」一職,從此不要再當媳婦了。

《媳》書的作者選擇向公婆「辭職」,而不是離婚,就是因為她覺得為什麼只能「離婚」或「死亡」才能脫離「媳婦」這個角色/職務?《媳》書的作者的疑問,也讓像尹淑這樣的韓國適婚年輕人有了「那不如一開始就不要結婚」的念頭。

在《媳》書中,還有一個關鍵詞是:「中秋節」。事實上,在韓國,包括中秋節、春節、清明節等等節日,可以說是媳婦們的夢魘,因為每到全家團聚的節日,都是由媳婦打點一切,包括餐點、打掃等等。

也因此,韓國的統計數據裡,超過8成的夫婦會在節日過後鬧離婚,其中,約30%的夫妻真的因此離婚。

這樣的現象,加深了像尹淑這樣的韓國適婚年輕人「那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結婚」的意志。這樣的意志轉換為統計數字,就是15歲以上的韓國人,超過一半認為「結婚並不是必要的」。

當結婚並非必要時,即使有了伴侶也未必會想要結婚,事實上,統計數據也顯示,約56%的伴侶是不覺得一起生活,就得結婚。

去年韓國結婚人數大降

這也說明韓國去(2017)年結婚人數降為26萬4,500對,較前一年下滑6.1%,是1970年開始記錄以來的最低點。

面對這樣的趨勢,韓國從教育著手,在大學開班授課,教育年輕人男女關係,想要以此鼓勵年輕男女們「想結婚、想生兒育女」。

教育外,韓國政府也提出不少措施鼓勵國民結婚、生育。不但推出育兒津貼,還推出「家庭日」:每月擇一日提早下班,以享天倫政策等。只是,不管是教育、鼓勵措施,都無法改變不想結婚的人的想法。

為什麼韓國年輕人不想結婚?除了尹淑、《媳》書中的理由外,其實年輕人不想結婚的主因是經濟因素,包括低薪、工作保障不佳、缺乏可負擔住宅等。

當自己都活得辛苦時,就像尹淑說的,「要如何養兒育女?還不如對自己好一點。」所以,韓國政府與其花思想要教育年輕人去結婚或是用政策鼓勵育兒,還不如從國家經濟、提高年輕人薪資所得著手。

(工商時報)


健康

溫差大易落枕 多做伸展運動

脖子動不了的落枕好發於天冷或日夜溫差大的時候,醫師提醒,落枕已導致肩頸肌肉、韌帶等軟組織拉傷,切記不可找人喬脖子,宜慢慢休養或就醫治療。

先冰敷再熱敷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任武俊傑指出,天氣轉冷,肩頸肌肉、韌帶、筋膜等軟組織易僵硬,引發肩頸痠痛。晚上睡覺身體翻身時,頭、肩頸沒有一起順勢轉動,肌肉、韌帶就會拉傷,導致起床後脖子轉動疼痛或動不了,就是俗稱的落枕。
武俊傑說,避免長時間低頭滑手機、打電腦,多做肩頸伸展運動可減少落枕找上門;常落枕的人睡覺時可穿高領衣物保暖肩頸。如果落枕了,建議第1天先冰敷,緩解肩頸軟組織發炎;第二天起用40℃的熱敷袋熱敷肩頸不適處,1天3次,每次10到20分鐘,舒緩拉傷組織,約1周後即可痊癒。若嚴重到無法轉動脖子,可注射類固醇藥物加速復元。

(蘋果日報)
--
選舉太激情 慢性病患者就醫增2成

距離投票日剩一週,許多縣市選情越來越激烈,但不少慢性病患者病情也越來越危險!醫師發現,最近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就醫人數從一成增加到三成,相當於增加兩成,甚至有高血壓患者參加造勢活動太激動,血壓飆升而送醫急救。

高血壓、糖尿病友莫輕忽
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心血管科醫師王宗道說,往年這個時節天氣冷熱交替,高血壓患者病情較難控制,但最近這類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從一成增加到三成,仔細詢問後才知道,可能跟越來越激烈的選情有關。

血壓起伏和心腦血管疾病有關,王宗道說,基礎血壓越高、血壓波動就會越高,例如正常收縮壓120毫米汞柱,增加10%就是132毫米汞柱,而收縮壓160毫米汞柱的患者同樣增加10%,卻會增加到176毫米汞柱,「基礎血壓越高,若有波動會更危險」。

人遇上天氣冷、情緒興奮、緊張,就使心臟與周邊血管收縮,導致血管管徑空間變小,血壓隨之升高。

王宗道說,參加候選人造勢活動的激烈情緒,現場嘈雜和人擠人,會一定程度影響了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

王宗道建議,若要出門參加活動最好先量血壓,若超過160毫米汞柱就別去了,且一天最好量三次血壓,服藥要規律,千萬別隨意停藥,家人之間互相提醒。

不只血壓易受影響,糖尿病患者也會隨著選情熱烈程度改變。三軍總醫院代謝症候群防治中心主任李建興說,最近發現許多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問了以後才知道因參加選舉造勢活動,吃飯不定時也不定量,甚至忘了吃降血糖藥,身體真的很不舒服了才來就醫。

李建興指出,糖尿病患者參加一連串的選舉活動,可以帶一點蘇打餅乾在身邊,不會讓血糖忽高忽低,而病情較嚴重的患者一定要按時吃藥、三餐定時定量。

(自由時報)
--
9旬嬤誤吞雞骨穿破腸 大腸鏡救命/江承源(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

95歲的廖奶奶日前因腹痛被送往急診,檢查發現竟是雞骨頭穿腸所致,經由大腸鏡移除雞骨頭後再關閉傷口,並透過抗生素治療才緩解症狀;治療後,詢問她近期的飲食狀況,才得知日前奶奶食用雞翅料理,因此這次的意外應該是年紀大、牙口不好,誤將雞骨頭吞下肚,才會發生腹痛難耐的症狀。

廖奶奶被送到急診室時,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有一根約4公分的雞骨頭穿破大腸,導致劇烈腹痛,因考量患者年紀大,麻醉及手術風險高,因此選擇透過大腸鏡取出雞骨頭,關閉傷口,後續合併靜脈營養支持及廣效抗生素治療後,奶奶順利出院。

大腸鏡治療可減少麻醉的風險、手術傷害,並縮短恢復期,免除產生嚴重併發症的厄運。

大腸鏡治療 降麻醉風險
隨著內視鏡器械及技術的進步,現在醫師可以嘗試用內視鏡處理以往必須開刀的問題,例如較大顆的息肉,甚至是早期癌,或是關閉小傷口,讓一些開刀或麻醉有較大風險的患者多一些選擇。

雞骨頭、魚刺等物細小尖銳,若吃飯時不慎,很容易隨著食物吞下肚,尤其老年人牙齒功能不佳,經常未經咀嚼便將食物嚥下,誤吞異物時有所聞,許多較小或不尖銳的骨頭可能被食糜包裹排出,但若是較大或尖銳的骨頭,不幸穿破消化道的風險較高,可能因造成嚴重腹膜炎或腹腔膿瘍而致命,若加上長者本身患有其他慢性疾病,更會增加治療上的困難。

有些民眾誤食異物時,會透過吞飯、喝醋、用手挖或催吐等方式,試圖取出異物,但吞飯和用手挖只會讓原本位在表淺組織的異物越刺越深;催吐則可能造成氣管哽咽。至於喝醋通過食道的時間相當短,完全無法軟化魚刺,還可能造成食道灼傷,故如果有相關問題建議找專業醫師處理才安心。

家中長輩隨著年齡增長,神經肌肉活動能力下滑,造成咀嚼和吞嚥功能退化,為了使長者仍能愉悅又自在的進食,建議選擇軟質食物、縮小食物的體積、增加食物黏稠度等,及沒有干擾的用餐空間,便能提供長者安全、放心的用餐環境。

(自由時報)
--
幼兒太早學寫字 傷手傷視力/王千惠(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職能治療師)

其其(化名)是幼兒園中班的小朋友,最近因為學寫注音感到壓力很大,常常作業寫了又擦、擦了又寫,就算媽媽說「可以了」,他還是會說「不行,這樣沒寫在線上,老師會擦掉…」。

教部明令幼兒園禁教寫字
其實教育部有明令禁止幼兒園階段教寫字,認為太早教寫字,會讓孩子產生挫折感,過度練習也會影響骨骼、視力與肌肉的發展。但目前大部分私立幼兒園還是有讓小朋友練習寫注音或數字,甚至是國字。

以治療師的角度來看,我們注重的是小朋友的動作表現,他有沒有用前三指握筆?他的運筆技巧好不好?她的姿勢如何?而不是在意小朋友的字寫得工不工整、有沒有對齊線。

因為每個小朋友發展的速度不同,有些小朋友很早就能用前三指握筆,此時讓他練習畫些圖形、線條,甚至隨便塗鴉,這些都可以增加他的運筆經驗,為未來真正寫字做準備。

但小朋友發展較慢,連握筆都握不好,此時若還要求寫字,只是造成不良的握筆方式;因不好的握筆方式造成容易疲勞,進而產生挫折感而排斥寫字,這樣就有點本末倒置了。此時應該多讓小朋友去玩玩黏土、積木或投錢幣等手部小遊戲,取代練習寫字。

幼兒園階段的孩子,手部肌肉肌耐力與協調性還不夠好,若要學寫數字與注音,應使用較粗的筆,如彩色筆或三角鉛筆,讓他比較好握筆。

同時,重點在培養孩子對寫字的興趣,而不是要求字寫得工整端正、有沒有在格子內或在線上,嚴格要求這些表面上的東西,反而會讓小朋友戰戰兢兢、害怕寫字,失去對寫字的興趣。

學齡前的教育,本來就著重在生活教育及對學習的啟發,字體端正漂亮可留待小學再來要求,所以當一個中班的小朋友認真寫出一個讓人看得懂的注音符號,應該要拍手說:「你寫得真好!」鼓勵他認真的態度,而不是他多漂亮的字體。

(自由時報)
--
「零卡」飲料≠零卡路里 減重喝白開水最好/倪曼婷(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

零卡碳酸飲料一直是減重者的首選,究竟零卡跟一般的碳酸飲料差別在哪裡呢?真的零大卡嗎?

僅代表每100毫升中低於4大卡
其實兩者最主要的差別是添加的糖漿,零卡飲料不同於一般飲料,其中的糖漿是屬於「代糖」。代糖又被稱作為人工甜味劑,常見的代糖如:糖精、甜精、阿斯巴甜。

舉例來說,阿斯巴甜每公克產生大約4大卡,但甜度大約為蔗糖的180-200倍,只要添加少量便可達到甜味的效果。依照我國衛生福利部頒布的包裝食品營養宣稱應遵行事項,營養素標示「零卡」時,該食品每100公克的固體(半固體)或每100毫升液體所含該營養素量分別不超過4大卡,故「零卡飲料」不是真的完全零卡,只是「每100毫升中低於4大卡」。

零卡飲料的另一個疑慮是「代糖會增高致癌風險」?早期動物實驗指出,過多的代糖攝取可能增加膀胱癌風險,但近期無明確的證據顯示代糖攝取會與人類致癌具有相關性。所以目前我國法規已經許可代糖添加至食物及飲料中做為甜味劑,在食品/飲料生產時,也會依照我國的規範,針對甜味劑的種類不同,做不一樣的使用範圍及用量規範。

其實與其喝減糖手搖飲或標榜零卡的飲料,不如喝白開水,既解渴又沒有負擔。但要注意水分攝取量是否足夠,建議民眾飲水量須達體重乘以30毫升,如:60公斤者每日應攝取1800毫升的水。若水分攝取不足時,便容易導致泌尿道相關疾病,如:泌尿道感染、尿道發炎、腎結石等。

(自由時報)
--
下背遽痛到腰 竟是腹主動脈剝離/顏廷璇(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急診專科護理師)

52歲李先生每天抽菸2-3包超過30年,由於開車開到一半突然下背部疼痛,還延伸至左腰及左下肢都有麻痛的感覺,僅能勉強走路,因而就醫。

李先生說,就醫前幾天就有下背部痠痛的情形,曾至泰式按摩店按摩紓解,不料卻症狀加劇。

急診初步檢查腰椎X光正常,並無明顯椎間盤突出的問題,便轉送至區域教學醫院進一步檢查。該院安排腰椎核磁共振,仍無發現明顯病變,遂開立止痛及肌肉鬆弛藥劑,請病患再於骨科門診追蹤。但隔日病患已經無法行走,左下肢已形同癱瘓,只好再度到急診就醫。

有鑑於病患有多處無法解釋的疼痛,又發現左下肢脈搏減弱且無法測得血壓,腹部也有壓痛,懷疑是主動脈剝離的多樣性臨床表徵,立刻安排了電腦斷層檢查,隨即證實除了主動脈弓剝離、升主動脈與降胸主動脈,甚至腹主動脈都有剝離現象。因此,再度轉送至醫學中心手術治療後,目前已返回本院門診定期追蹤中。

致死率高 5成來不及送醫
急性主動脈剝離是主動脈最嚴重的致死性急症,隨著病程進展,疼痛可移行至胸部、腹部、背部或肢體,同時也會造成許多不同的臨床表現,如心肌梗塞、頭暈、暈厥、腦中風、休克、腹腔及腸繫膜或脊椎動脈血流不足、肢體無力等,即使進行積極治療,仍然可能快速命危,致死率高達80%,甚至有50%的病患還來不及送醫就已經死亡。

電腦斷層掃描是最常用來診斷主動脈剝離,且確診率最高的檢查方式,過程中須注射碘顯影劑,才能排除其他疾病,增加確診機率。

◎預防主動脈剝離的方法有3種:

●控制血壓:一旦血壓的收縮壓大於120,舒張壓大於80,立即就醫由醫師判定是否服用降血壓藥,且一旦服藥切勿自行停藥,應養成每天固定時間量血壓且記錄血壓的好習慣。

●戒菸:尼古丁會造成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血管硬化,甚至管壁破裂,因此抽菸是高危險因子。

●控制體重: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皆與肥胖有其相關性,所以應適度運動、適量飲食、少油鹽糖才能控制體重,降低罹患主動脈剝離的危險。

(自由時報)
--
指甲下緣脫皮、邊邊有小硬皮 身體出了什麼問題?

Q:指甲下緣脫皮、側邊有小硬皮,是健康警訊嗎?

A:許多人指甲下緣會發生脫皮,或者指甲側邊有硬皮或肉刺,讓人忍不住想剪、想拔,甚至可能不慎拔傷流血。中醫師指出,脫皮、甲緣長刺不是疾病,卻可能反映肝、腎、心氣不足,致使末梢血液循環差,皮膚因為沒有來自血液的充分營養,更容易衰敗凋亡。

肝的好壞可能反映在眼睛或爪甲之上,當工時長、太操勞、熬夜晚睡,人體的營養供應可能不夠,而發生肝血不足的症狀,在眼睛可能發生酸澀,在爪甲可能因末梢血液循環差,差到影響指甲周圍的皮膚脫皮、變硬或指甲側邊長有肉刺。

末梢循環不佳也可能緣於腎氣不足或心氣不足,無論是以上何種,都應注意飲食均衡、水分充足、睡眠足夠、適度運動等,幫助回復健康狀態。如若改善生活型態仍無法緩解眼乾、酸澀、貧血、手腳冰冷等症狀,建議尋求中醫調整體質。

指甲出現異常的變化也可能緣於疾病,舉例來說,乾癬、乾癬性關節炎或甲狀腺有問題的人,可能使指甲生長點受到破壞,導致指甲不正常生長,像是指甲出現凹洞、指甲甲床分離、指甲上呈現黃色油滴狀,而黑色素細胞癌則可能因為生長點長出癌,造成指甲長出黑色紋路。

(聯合報)
--
做瑜珈地板動作、便秘 又讓你胃食道逆流了嗎?

胃食道逆流未必是「吃」出來的,腹壓過高會間接影響胃酸往上衝。年約30歲的讀者志成分享,他幾乎每天都有氣從身體裡面走到喉嚨再從口中跑出來,另外長期便秘、少排氣,他就醫時向醫師詳細描述生活習慣與身體狀況,才從醫師那兒得知,原來腸胃蠕動差可能影響胃部食物排空,便秘則會增加腹壓,進而導致胃食道逆流。

25歲的圓圓食量不大、身形消瘦,不知為何時常受胃食道逆流之苦,醫師詢問才知,圓圓會在晚上安排上瑜珈課程,課程中有許多地板運動,極可能是肚子壓在地板上這類姿勢提升腹壓,使得胃酸容易往上走。

開業肝膽胃腸診所院長林宗男說明,胃食道逆流的發生往往與食道括約肌鬆弛、胃腸蠕動不佳、胃部食物排空速度慢、腹壓過高等因素有關。

上食道括約肌介於口腔跟食道之間,下食道括約肌位於食道與胃之間,這兩道設計可避免太多空氣進到消化系統而引發脹氣,也避免胃部氣體往上走,不過有些人或因老化、或因疾病、或因吸菸發生食道括約肌鬆弛,使得胃部空氣、胃酸、甚至是食物容易往上衝出口腔。

胃腸蠕動不佳、胃排空速度過慢,胃會被食物撐大,進而誘發刺激暫時性的下食道括約肌放鬆。另外,若愛好甜食與含糖飲、高油脂食品、咖啡因、酒精、辛辣食物等,也可能因胃酸過多造成下食道括約肌鬆弛,這些情形都會增加胃食道逆流的風險。

林宗男在臨床上還遇過不少便祕、懷孕、肥胖、常做瑜珈地板運動、進行舉重訓練、愛穿緊身褲的人,因腹部的壓力增加,使得胃部的空氣、食物被往上推,釀成火燒心。

林宗男說,國內有研究顯示,台灣約每4人就有1人有過胃食道逆流,若長期沒有改善,可能導致食道發炎、糜爛、潰瘍、出血、食道纖維化、食道狹窄、甚至發展成食道癌。

胃食道逆流的常見症狀包括胸口灼熱、胃酸逆流造成喉痛、聲啞、咽喉有異物感、吞嚥困難、經常打嗝、口中有酸苦味、喉嚨發炎、慢性咳嗽氣喘,甚至有食於不振、體重下降、貧血、失眠等症狀。當上述症狀發生時,應就醫評估治療,並檢視與遠離生活中的危險因子。

(聯合報)
--
地中海飲食 西班牙長壽密碼

西班牙人長壽?預期西班牙將在2040年擊敗長壽優等生的日本,成為全球最長壽國家!平均壽命達85.8歲。力壓日本的85.7歲。其實怎麼想都想不到西班牙人會長壽,畢竟該國人經常熬夜玩通宵。此外,西人愛抽菸、又喝酒,而且往往吃到撐。種種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並沒有讓西班牙人未老先衰,目前西班牙人平均壽命82.9歲,在195個國家中排名第四。怎麼會這樣?不少營養學家分析,這得歸功於地中海飲食文化。

最長壽將超越日本

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與指標評估研究所(IHME)調查了全球195個國家與地區,發現西班牙人除了在吸菸方面應該改善外,在肥胖、高血壓、高血糖、飲酒等「富貴病」問題上,表現都不錯,尤其在飲食習慣上可謂模範生,連帶預期壽命也明顯提升。反觀日本人的預期壽命雖然在25年後也呈上升趨勢,但升幅不及西班牙,主要受男性吸菸、肥胖率上升拖累。

所謂病從口入,同理健康也是吃出來的。地中海飲食大量使用橄欖油,食物以豆科植物、全穀物、蔬果為主,搭配適量魚、乳製品(乳酪和優格),儘可能減少紅肉攝取,並在餐後佐杯紅酒。

橄欖油全穀物為主

相較於米麵,全穀物有更低的升糖指數(GI)、更豐富的蛋白質、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可發揮更好的疾病預防作用。橄欖油富含不飽和脂肪和橄欖多酚,不僅可降低壞膽固醇LDL,還可提供一系列的抗氧化功效,幫助防治心血管疾病。

再者,地中海飲食重視植物性蛋白質甚於動物性蛋白質,所以紅肉吃得少,偏好堅果和豆類。

用一杯葡萄酒佐餐,在地中海飲食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適量飲酒的好處包括提升高密度膽固醇、減少組織發炎、降低細胞的胰島素阻抗,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此外紅酒內的白藜蘆醇是種抗氧化劑,可活化長壽基因SIRT1,協助抗衰老、預防隨老化而來的疾病。

除了營養素,地中海飲食還有助於保持基因健康。之前曾有研究調查了地中海飲食與長壽的關係 ,其中就提到端粒長度,顯示飲食越接近地中海飲食的人,端粒會比較長。端粒是細胞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質結構,猶如讓染色體兩端戴上了帽子,作用在於保護染色體的完整性。

有助保持基因健康

隨著年齡增長和細胞不斷分裂,端粒也會不斷縮短,縮短代表細胞開始老化,一旦端粒消耗殆盡,細胞也隨之停止分裂並死亡。而長期採地中海飲食者,端粒較慣食大魚大肉者更長因此也活著更健康。地中海飲食除了吃的健康,也強調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運動、休閒、用餐氣氛,懂得釋放壓力等。簡言之,就是實踐「聰明吃、快樂動、健康活」。

發酵美食 韓國泡菜的神奇力量

最近研究發現,南韓在2030年左右將成為全球第一個預期壽命達90歲的國家,當然這得歸功於經濟增長強勁,醫療衛生條件良好等條件。不過,泡菜也是大功臣,發酵的泡菜不但可降低膽固醇、提高免疫力,據信還可抑制癌症。

全球5大健康食品

南韓的泡菜與西班牙的橄欖油、希臘的優格、印度的小扁豆、日本的納豆,並列為全球5大健康食品,可見其營養價值。泡菜有益健康,關鍵在於發酵過程。早在數千年之前,古人就懂得讓食物發酵,發酵食物含有豐富的益生菌,有益消化系統。泡菜主要用大白菜,先將白菜浸入鹽水,殺害有害細菌,剩下的細菌就是乳酸菌與益生菌,能夠把糖與澱粉分解為乳酸,不僅可延長泡菜的保質期,也讓泡菜有了的獨特酸味。每公克含菌量約107-109億。

泡菜除了對腸道有益的益生菌,也富含維生素A與B,以及鈣鐵等礦物質。據說,南韓成年人每天平均食用至少一份泡菜(100克),已達到維生素C與胡蘿蔔素的每日攝取量。泡菜中的辣椒、蒜、薑、蔥、韭菜等佐料可殺菌、促進消化脢分泌。而辣椒所含的辣椒素能加速脂肪燃燒,還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是韓國女性維持身材的祖傳祕方。泡菜的辛辣也能促進胃酸分泌,有助消化吸收。

瘦身美容還能防癌

專家也提到,吃泡菜除了吃進豐富的膳食纖維,微生物中的植酸酵素因發酵而被活化,可將蔬菜中80-90%的植酸(phytates)分解。而乳酸菌也會產生小分子的有機酸,有利人體對礦物質如鐵、鋅等吸收。另外,使用蝦醬、貝醬等漬汁醃製過的泡菜,也有豐富的動物性蛋白質。

韓國有句俗話說得好:「泡菜是半個糧食。」不管多奢華的宴會飲食,餐桌上絕少不了泡菜,尤其過冬之前是醃泡菜的季節,傳統上每家大約要醃100至150顆白菜。更有人曾說:「一份泡菜,一份情,是人情融進了傳統的飲食之中,沒有泡菜的飯不是給韓國人準備的。」可見泡菜對於韓國人的重要性。在韓國,無論貧富貴賤,餐桌上除了主食米飯以外,泡菜絕不會缺席。

文化國寶成功申遺

泡菜不只是健康食品,也是韓國的文化國寶。南韓與北韓的泡菜分別在2013年與2015年申遺成功, 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了輸出泡菜文化,南韓也真是拚了,「泡菜之都」的光州每年舉行「泡菜節」。首爾也會年年在11月舉辦越冬泡菜文化節,今年更是號召3500人醃製,打破「最多人共同醃製泡菜」的金氏世界紀錄。此外,幾乎每一部熱銷的韓劇裡,都會出現泡菜的身影,隨著韓流、韓潮輸出,韓式泡菜(Kimchi)不僅進入英文辭彙,也是國際美食的常客。

超級食物 抹茶你喝了沒

抹茶最近大紅,好萊塢名人常在街頭被拍到人手一杯,女神卡卡靠它戒菸,更是讓抹茶一躍成為超夯的超級食物。抹茶的咖啡鹼含量很高,所以健康功效優於普通的綠茶,還含有很多抗氧化物質,比如具有抗癌效果的兒茶素。另外,茶胺酸具有鎮靜作用,能夠提升記憶力和專注力。

起源隋朝 日發揚光大

抹茶起源於隋朝,在唐宋時期達到頂峰,特別在宋朝,已經有了完整的寺院抹茶茶道(點茶)。九世紀末,抹茶隨日本僧侶進入日本,點茶被日本人民所接受並發揚光大成為今天的日本茶道。反觀在中土,明朝以來,中國開始流行用茶葉泡湯棄渣的喝法,傳統茶磨也隨之絕跡。

根據2014年版的牛津字典對於超級食物下了定義:對健康非常有益,且含有豐富營養的食物。而麥克米倫字典對超級食物的解釋是:對健康非常有幫助,甚至可能對某些疾病具有改善功效的食物。抹茶的超級食物地位當之無愧。

抹茶裡的兒茶素能中和自由基對細胞的傷害,被認為有抗癌和預防心臟病、糖尿病等效果,但效果比綠茶更強。此外,抹茶的活氧指數(ORAC,或譯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比藍莓高出近17倍、比菠菜高出近125倍。

活氧指數 高菠菜125倍

許多人喜歡靠咖啡提振精神,但頭痛、心悸等症狀常在咖啡下肚後伴隨而至。營養專家建議可改喝抹茶,同樣可提神卻不會有這些副作用,關鍵在於抹茶的茶胺酸。研究顯示,茶胺酸能讓大腦釋放α波,舒緩壓力,讓心情放鬆,同時也能舒緩肌肉,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手腳冰冷。

抹茶裡的葉綠素可清理體內的毒素,均衡血液的pH值。葉綠素還能將結腸壁上有害的毒素排出體外。

茶胺酸與兒茶素還能提高免疫力,甚至有研究發現,抹茶或許可抑制人體T細胞內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攻擊。

種種好處讓好萊塢名流對抹茶趨之若騖,也帶動抹茶瘋,但營養學者警告,有些消費者可能對這樣超級食物的價值堅信不疑,造成飲食偏頗而有營養不均衡甚至過多的問題。更有甚者,標榜超級食物的售價普遍偏高,反而讓消費者付出較多的錢,但又得不到足夠的營養。所以應該要養成是什麼食物都吃,而不是過度倚賴特定的超級食物,才是健康的保證。

(中國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