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9日 星期一

新聞自選輯 20181119

更新時間:20:27

中國3大工業區 佔台空污來源13%

環保署過去多次宣稱台灣空污來源有3分之1是來自境外污染物。不過,最新研究顯示,被指為境外污染「禍首」的中國,其沿海3大工業區對台空污「貢獻」最多僅佔1成3;環團諷環保署,不應再卸責給中國,應確切檢討改善境內污染。



該研究由環保署委託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林能暉進行,主要是針對中國的環渤海、長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等工業區,在夏季與冬季對台灣西部5個空品區的影響進行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3大工業區以長江三角洲對台影響最大,環渤海次之,珠江三角洲影響較輕微,西部5大空品區以板橋最受影響。另3工業區冬季與夏季對台雖都有影響,但夏季不明顯,冬季影響最大地區是新營。

應檢討國內污染源
林能暉說,此模擬可證明中國城市型污染對台的確有影響,但這3個工業區不代表整個中國霾害於冬季隨東北季風或冷氣團南下對台影響程度,且境外污染還包含日、韓工業污染,整體境外影響比率無法從此研究看出。
環保署說,今年下半年起金門縣已與福州等中國沿海地區測站,就PM2.5、重金屬等項目,進行兩岸同步監測,預計明年春季可完成。未來希望能進一步針對影響台灣本島較大的長江三角洲工業區,進行同步監測,一同改善空污。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說,政府不該再把空污問題都推給中國,應針對台灣工廠污染排放拿出更積極對策。民眾邱太太說,國內污染源很多,政府應檢討。

(蘋果日報)

社會

「代客泊船」月入6、70萬!要學識、要經驗、還要搏命換高薪

海上討日子,豐厚收入背後是常人無法忍受的辛酸。船長月薪2、30萬,但有人在船上無聊到背完梁實秋英文字典。引水人月薪6、70萬,終其一生只能綁在同一個港口工作,還要面臨傷亡的高風險。

中華民國引水人協會理事長方信雄說,民國60年左右台灣出口旺盛,是全球船員最大輸出國,極盛時期有4萬多個台灣船員分布全球。當時老師月薪2500元,菜鳥水手月薪7500元,吸引許多年輕人跑船。

但當時船員形象不佳,民國70年政府為了提升風氣,規定甲級船員須大專畢業,4萬多個船員瞬間蒸發2萬多名,許多大咖船長及輪機長,一夕變成火車站排班載客的計程車司機。

隨後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南韓及菲律賓也搶攻海上市場,方信雄說,從此台灣再也回不去當初榮景。

海海人生真無聊 舊報紙當寶

「海闊天空是假的!」方信雄說,很多人以為海上生活可享受遼闊大海和星空,其實在船上被局限在很小空間,十分寂寞。

他說,現在船上科技發達,至少有光碟可看電影,以前船員都只能看武俠小說或傳記文學,他甚至還把梁實秋的英文字典從A到Z全部背起來。

不過,船員最常看的竟然是「舊報紙」,他們上船前會先準備2個月份的報紙,在船上沒事卯起來猛K,因為太無聊,連廣告都看得很過癮,所以那一代船員國語素養都挺好。

但海上生活也免不了驚心動魄。方信雄說,曾在大西洋碰到低氣壓籠罩,狂風驟雨襲擊船舶,任何知識跟技術在大自然面前都沒用,只能拚命向媽祖禱告。

「冒險下船打電話回家,女兒接了電話跟媽媽說,有個叔叔打電話給你⋯⋯」方信雄說,船員有分跑近洋或遠洋,近洋到東南亞,2、3天就到岸邊,月薪20多萬。遠洋會到美國,得在海上漂流一兩個月,月薪超過30萬,卻得跟家人分開。

厭倦飄泊 船長都想轉「引水」

海上生活太苦,許多人都想轉回陸地當「引水人」。引水人是什麼?方信雄說,可以想像成在餐廳前代客泊車,引水人則在岸邊「代客泊船」。

須船長經驗 全台僅99個引水人

目前全台只有99個引水人,是台灣最神秘高薪職業之一。想當引水人須是航海相關科系畢業,從船副升到大副,考試升到船長,任職遠洋船長三年以上,參加領港員考試,實習3個月才成為引水人。

終其一生 只能選定一個港口

方信雄說,引水人選定港口後,終其一生只能待在同個港口。因為他們要確實掌握港口水文地理環境,知道哪裡有淺灘、暗礁、水流,才能把船安全帶入大港,非常專業。外界只看到引水人高薪,卻沒看到他們天天爬上爬下,每年都有人手腳受傷或落海,風險很高。

不過,仍有人對海上工作趨之若鶩。交通部航港局說,從建中及台大機械系畢業的連晨,堪稱人生勝利組,卻放棄留學機會,畢業服完兵役後,報考台北海洋技術學院(現為台北海洋科技大學)航海系。他前後不到10年,就從實習生、船副、大副晉升為船長,如今月入已超過20萬元。

父親也在高雄擔任引水人,連晨說,從小習慣父親在外奔忙,航海工作對他不陌生,體會也特別深。他已做好心理準備,未來也要跟著父親步伐成為一名引水人。

(聯合報)
--
在家裡輕鬆賺 四年前有人打1通電話賺到200萬元

時機歹歹,錢難賺,在家打1通電話就輕鬆能賺到50萬元好過年!四年前彰化縣五合一選舉,彰化查賄績效名列前茅,共核發檢舉獎金762萬多元,有1人拿到200萬元檢舉賄選獎金,今年五合一選舉,到今天彰化已查獲19件賄選案,未來幾天還會增加,總獎金應會比四年前多。

根據彰化檢方的統計,到今天明確查獲事證的賄選案累計19件,其中禮品8件、現金10件、走路工1件;涉案的候選人共12人、大小樁腳共30人,已起訴13件、29人。

「四年前的選舉,彰化檢方核發的檢舉獎金共 762萬5千元,有人檢舉縣議員候選人現金買票賄選,法院判決確定,檢舉人獲得最高獎金200萬元。」彰化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黃淑媛今天說,檢舉獎金核發辦法是,起訴時先給四分之一,一審判決後再給四分之一,剩下的二分之一在全案判決確定後核發。

彰化檢警今年反賄選宣導比往年更積極,大大小小宣導活動超過一百場次,連檢察長和地檢署員工都下海變裝,甚至參加路跑,都以輕鬆方式宣導,鼓勵民眾一起反賄選,更要積極檢舉賄選拿獎金,果然情資不斷入。

不願具名的資深查賄檢察官說,每次選舉彰化檢方都會成立情資分析小組,今年更創各地檢署先例,成立戰情室,檢方邀請警調人員針對各選區候選人的背景建檔與分析;今年鎖定多名「不買票不會選」的候選人,並在當地選區「布雷」,果然查獲多件,但有不少選將至今仍未「出手」,顯然反賄選宣導發生明顯嚇阻作用。

(聯合報)
--
進口熱帶魚暗藏食人魚 被罰20萬

孫姓男子兩年前報關進口上百隻熱帶魚,挾帶禁止輸入的食人魚,被農委會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開罰廿萬元;孫主張是出口商誤裝魚類,提告請求撤銷處分,但法官查出他委託報關時附註「請注意第八箱咬人」,顯然早知有食人魚,判他敗訴。

孫姓男子主張,他二○一六年向南美出口商訂購熱帶魚,廠商出口一四四隻熱帶魚,他收到裝箱單後發現內有食人魚,立即通知報關行誠實申報,並主動聲明放棄貨物,結果被農委會開罰廿萬元;他自認並無過失,請求法官撤銷處分。

農委會人員說,孫是在二○一六年十二月七日申報進口熱帶魚,十日檢具放棄申請書,放棄貨品時間在「派驗」後,且孫收到裝箱單後,已知道貨物內有食人魚,卻未立即退運或申請放棄貨物,仍要求報關行報運進口,難認沒有過失。

判決指出,即使孫沒有訂購食人魚意圖,但出口商的裝箱單上載明食人魚名稱,孫也將裝箱單傳給報關行,還附註記載「請注意第八箱咬人」,認定孫報關前早知道貨品內有食人魚。另海關人員證述,在未驗貨前,報關行並沒有說要放棄貨物。

法官認為,食人魚是明文規定禁止進口的高風險入侵性外來種,孫有十年熱帶魚貿易經驗,得知貨物裡有食人魚,不僅未告知報關行、海關人員退運,反提供裝箱單,委託報關行進口,農委會開罰無誤。

注意咬人!進口熱帶魚卻藏食人魚 業者挨罰20萬元

從事熱帶魚進口的孫姓男子,2年前從國外進口144隻魚類,報關時被發現含有禁止輸入的食人魚,被農委會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開罰20萬元。他不服提行政訴訟,認為是國外公司誤裝食人魚,他也主動聲明放棄,沒有疏失,但法官認為,他在報關前就知道貨物中有食人魚,卻仍委託報關行申報進口,確實有過失,駁回訴訟,可上訴。

孫主張,他2016年向南美出口商訂購91隻熱帶魚,事後廠商告知有幾隻魚不健康,將另行挑選其他品種、多贈送數隻熱帶魚,故廠商同年12月5日出口144隻熱帶魚到台灣,他收到裝箱單後發現有禁止輸入的熱帶魚,隨即打電話通知報關行要誠實申報,且他主動聲明放棄食人魚,他並無過失,請求法官撤銷處分。

農委會認為,依照相關函文,孫同年12月7號申報進口後,10日才檢具放棄申請書,放棄貨品時間是在「派驗」之後,無法認定孫沒有進口意圖;孫收到裝箱單時早知道內裝有食人魚,卻未立即退運或申請放棄貨物,反而仍要求報關行報運進口,難認沒有過失,故開罰20萬元沒有違誤。

法官認為,孫原先訂購紀錄為91隻熱帶魚,檢疫證明卻有127隻魚,南美出口商傳送的裝箱單又是144隻魚,顯見孫原先訂購數量、報關數量等不同,難以認定孫一開始就沒有訂購食人魚。

判決書指出,即使認定孫沒有訂購食人魚,但南美出口商2016年12月6日就傳送寫有食人魚名稱的裝箱單給孫,孫也將裝箱單傳給報關行,還記載「請注意第八箱咬人」,足以認定孫在報關之前,早已知道貨物內有食人魚。

另外根據台北關人員的證述表示,他在驗貨之前發現進口報單上記載拉丁文學名是食人魚,但俗名卻寫鯧魚,「我覺得怪怪的」,開箱驗貨之後發現是食人魚。他說,在未驗貨之前,報關行沒有說要放棄貨物。

法官認為,經鑑定,孫進口的是黑色食人魚,是明文規定禁止進口的高風險入侵性外來種,孫有10年熱帶魚貿易經驗,知道貨物裡有食人魚,不僅未告知報關行、台北關人員要退運,反而還提供裝箱單,委託報關行進口,確實有過失,農委會開罰無誤,駁回孫的訴訟,仍可上訴。

(聯合報)
--
榮總7醫師浮報補助款 竟拿去買熨斗、電子鍋和烤麵包機

台北榮民總醫院醫師、教授、副研究員、助理等7人,以假發票浮報請領補助款2萬餘元至5萬餘元不等。檢方調查,除購買文具外,還買與研究計畫無關的電子鍋、烤麵包機、雞精等,但7人均認罪,犯後態度良好,予以緩起訴處分,分別得向公庫支付3至4萬元。

處分書指出,榮總教學研究部王姓副研究員、血液腫瘤科顏姓和鄧姓主治醫師、心臟血關外科施姓主任、口腔醫學部吳姓主治醫師、兒童醫學部洪姓主治醫師、陽明大學醫學系內科周姓助理等7人,2008年3月至2011年間透過元霖企業公司名義開立不實發票,再拿發票向核銷請領補助款。

檢方調查,7人核銷不實憑證金額約2萬至5萬餘元不等;其中,洪姓醫師甚至拿蒸汽熨斗、象印電子鍋、聲寶烤麵包機、雞精、喉糖、護髮吹風機、電鍋等發票,核銷共計5萬4682元。

檢方認為,7人在偵查期間均坦承犯行,素行良好,沒有前科,予以緩起訴處分;王等6人緩起訴期間需向公庫支付3萬元、吳姓醫師需支付4萬元。

(聯合報)
--
運安會調查標準 不以死傷人數認定

台鐵普悠瑪列車出軌翻覆後,外界急切希望成立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好讓未來所有運輸安全事件,都能有更全面獨立的調查。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指出,目前運安會的組織法、作用法草案皆已完成,未來不以死傷人數當作運安會調查標準,而是綜合評估事件狀況介入調查,「通報從寬、調查從嚴」,草案在15日行政院院會通過後已送入立法院。

飛安會指出,運安會組織是飛安會原樣改制,範疇從原先只有航空,擴大到水路、公路、鐵道等,並將飛航事故調查法擴大為運輸事故調查法,內容涵蓋陸海空相關運具,包含民用航空器、公務航空器、超輕型載具、遙控無人機、船舶、鐵路系統及汽車等。

運安會原本草案規畫介入調查的標準為公路、軌道傷亡達15人,水路、航空器死亡達1人或船舶、航空器毀損。飛安會表示,此次通過草案新版,將死傷相關規範刪除,改由造成社會關注且經認定重大的案件來認定,且運安會角色定位同樣不在究責,而是提升安全,避免重蹈覆轍。

目前飛安會專職人員25名、兼職委員7人,改制為運安會後,預計擴編為100至108人,委員會擴大為9到11人。飛安會表示,修正草案已送立法院列為優先法案,期望最快本會期順利通過。

國防大學管理學院運籌管理系教授王中允表示,運安會成立,最大意義在行政院把運安視為如同飛安一樣重大,因此拉高層級來運行,相對理賠上也有機會拉高。且過去有些錯誤不斷發生,但問題沒被揭露,未來若有公正第三方介入監督,立法要求發生事故要通報,將可即時糾正錯誤,規範限期內改正,提升安全。

台鐵設營運安全處 學者籲不要疊床架屋

台鐵過去發生車禍事故,都由內部調查小組行車保安委員會調查,遭諷球員兼裁判。台鐵局長張政源上任時表示將成立安全處,近日輪廓較清楚,表示將把原本散在各單位的安全管理單位及人員歸併為專責獨立單位「營運安全處」,負責台鐵局營運安全,業務也會與運安會區隔,基本上負責較小的事故。

台鐵局表示,運安會預定明年成立,由於運安會對較小的事故案件不會一一介入,台鐵局仍需要一個專責保安單位,因此將成立營運安全處。台鐵局表示,過去行保會雖然也是負責調查所有台鐵局的事故,但都是任務編組,未來轉型為營運安全處後,會改為專責單位,專人專職進行事故的檢討與改善,提升安全風險管理效能,並且有效執行SMS(安全管理制度)。

台鐵局表示,由於不能鬆懈安全把關,營運安全處可能邊運行、邊修改組織法,應該會在運安會前成立,至於詳細期程還在討論。

不過不少學者提醒,台鐵成立營運安全處應更清楚思考定義與成立目的。逢甲大學運輸與物流學系副教授李克聰說,台鐵本就有些單位業務跟行車安全有關,若成立營運安全處,既有單位未來角色恐重複,失去設立營安處的意義。他建議,台鐵應更審慎思考營安處如何整合相關單位,絕對不要疊床架屋。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系副教授陶治中建議,台鐵選擇安全處委員,應是超然台鐵之外的人,不可聘請台鐵員工。至於和運安會業務區隔,他建議未來鐵路事故可先交由營安處初審,再把檢核報告送給更高階的運委會,如此由兩道關卡審核事故,會更加嚴謹。另外,跟行車安全有關的系統及設備採購案,未來都應經過安全處審核,更能落實全面體檢。

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表示樂見台鐵將安全管理單位升級成為專責組織,但台鐵目前最急迫的,並非成立專責組織,而是對於安全風險管控是否有立即性的改善作為。

他們指出,成立專責組織到真正發揮功效前,台鐵應先向大眾說明安全改善的決心,精進現在的風險辨識作為,不能再是一人一把號的各自為政狀態,而是先讓處置程序標準化,讓改善作為立即開始。

台鐵不敢漲票價 學者提解方先漲運價

普悠瑪翻覆事故引發運安會成立,外界檢討台鐵人力不足等問題,則常指台鐵票價凍漲23年也是禍首。學者建議,立即漲票價恐致民怨,不妨先調漲運價(運客成本),由政府編列預算補貼,等台鐵公司化後再調漲票價。

台鐵局長張政源對此表示,會朝調整運價公式及運價結構的方向檢討,重申目前不會調漲票價。

台鐵乘客所支付的票價,長期不符台鐵所付出的運價,多年來靠政府補貼價差。但台鐵各項經營成本隨著通膨提高,現有運價已無法支應,自然影響台鐵人力。不過,交通部長吳宏謀10月初才喊票價凍漲2年,10月21日普悠瑪翻車事故後,台鐵局局長張政源仍表示漲價不是當務之急。

逢甲大學運輸與物流學系副教授李克聰說,台鐵票價未來一定要漲,非做不可,長年由台鐵自行吸收價差虧損,並不合理。

不過,為免過於衝擊民生,李克聰認為,先調漲運價是循序漸進的好做法,建議可清查台鐵目前運輸成本,計算出合理運價後,再由政府編列預算,補貼票價不足的部分。另外,台鐵也可藉此了解未來公司化後,合理的票價訂定範圍。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系副教授陶治中表示,政府補貼只是權宜之計,票價一日不漲,虧損永遠無底洞。他以雙北捷運公車月票1280元吃到飽為例,乘客一個月付出1280元,但客運成本假設為1500元,其中220元差價都由北市府補貼,遭外界質疑全民埋單。

(聯合晚報)
--
旅客違規攜帶疫區肉品 一個月查獲逾200件

中國大陸的非洲豬瘟疫情延燒,農委會防檢局10月18日起針對私帶疫區肉品的旅客開罰最高罰緩新台幣1萬5000元,根據統計,截至今天為止一個月期間,查獲超過200件案例。

中國大陸的非洲豬瘟疫情持續蔓延,目前已擴及19省/市/區,達74案例。防檢局為了防堵非洲豬瘟疫情入境,密切與關務署及海巡署等邊境查緝機關合作,針對非洲豬瘟入侵風險較高的管道,包含旅客行李及網購快遞、國際郵包輸入貨品等,以X光機、檢疫犬及人員查檢等方式加強檢查。

防檢局表示,根據統計,9月1日至10月17日止,旅客違規自中國大陸攜入未煮熟豬肉產品者共有26件,都裁罰最高額罰鍰1萬5000元。但由於違規攜帶肉品情形並無改善,因此自10月18日起,只要是違規從非洲豬瘟或口蹄疫疫區攜帶家畜肉類產品入境者,也都裁罰最高額罰鍰1萬5000元。

根據防檢局最新統計,10月18日至11月18日止,共裁罰209件,其中來自中國大陸有113件、越南66件、菲律賓12件、韓國5件、泰國及緬甸各4件、印尼2件、馬來西亞、新加坡及烏克蘭各1件。

防檢局也將違規攜帶的肉品送至家畜衛生試驗所檢驗非洲豬瘟病毒,已檢驗419件,分別於10月31日及11月9日各發現一件為陽性,其餘均為陰性。

(中央社)
--
大醫院門診減量2% 13家醫學中心達標

衛福部從今年7月推大醫院門診減量2%,第一季已見成效。90家大醫院中有70家達標,其中19家醫學中心有13家達標。未達標部分健保不予給付,預計減少給付1.33億點。

為落實分級醫療,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從今年7月1日起區域級以上醫院須門診減量一年減2%,以初級照護、輕症、穩定慢性病人為主。醫院若減量目標沒有達標,未達標部分,健保不予給付。

根據健保署統計,今年7到9月,90家區域級以上醫院(已扣除未設減量標準的13家精神疾病、癌症專責醫院及門診量少的醫院)中,有70家達到減量2%標準,達成率77%。其中醫學中心19家有13家達標,達成率68%、區域醫院71家,有57家達標。

達標的13家醫學中心包含台大醫院、國泰綜合醫院、馬偕紀念醫院、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亞東紀念醫院、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台中榮民總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奇美醫院、高雄榮民總醫院、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健保署長李伯璋下午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分級醫療是政府重點政策,希望大醫院可以依據醫院特性做醫務管理,將輕症病人下轉,可減少大醫院醫療資源浪費及門診壅塞。

李伯璋說,根據觀察,目前有達標的大醫院都跟下轉基層院所保持很好的默契,小問題、長期慢性病病人可轉到地區醫院、診所照顧,如果病情改變,基層也會把病人上轉,共築對病人有利的照護網。

李伯璋表示,有些醫院執行上遇到困難,如民眾會慕名而來,很難拒絕;或有些病人有多重器官問題,常在醫院看很多科。但這些問題都可以透過醫院管理解決,如和基層合作提供好的醫療網、在醫院開設整合門診,多重問題的病患只要看一次診就可解決問題,就能減輕門診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根據健保署統計,今年7月至9月,大醫院門診減量2%未達標的醫院,估計約1.33億點(1點約新台幣0.9元)不予給付。

(中央社)
--
年用電成長1.5% 台灣壓力很大

面對台灣未來電力需求,台綜院院長吳再益依經濟成長率換算,未來7年每年電力平均要年成長1.5%,到2025年,全台機組容量要達4800萬瓩(48GW)才夠,「台灣壓力很大」!

吳再益分析,2000年以前,大約我國經濟每成長1%,電力成長就要1.1%至1.2%,這叫電力彈性係數。2000到2010年,這個係數降到0.8%左右,主要是推動節約用電的關係。

未來國家長期目標是希望再壓到0.6%,但吳強調,即便如此,台灣經濟還是要保持合理成長,長期台灣經濟成長率是希望每年能夠維持2.5%上下,以0.6%電力彈性係數換算,則每年電力約成長1.5%。以目前一年最高尖峰用電落在3735萬瓩左右,要應付尖峰,得外加備用容量率15%,再加上每年1.5%用電成長,估計到2025年,全台機組容量須達4800萬瓩。

「這對台灣壓力很大!」吳再益說,主要是現在台灣要找到興建電廠的地方很難,看看深澳,規畫推動那麼久,環評也過了,結果還是沒法蓋。因此他認為,中油觀塘第三接收站未來視國家目標,第二期擴建還是得做,建議往外海海堤去蓋。

至於因應空汙,在野黨提出「無煤」法案,那麼能源轉型燃煤30%比例是否可再降低?吳對此連說三次:「NO、NO、NO」,因為,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是會砸鍋的。目前再生能源2成目標已經是要「拚死拚活」才能做到,燃煤如再低於3成,(國家)就要「瀉肚子」了。

(中國時報)
--
摩天大樓風潮再現! 近5年冒出1,099棟

據內政部統計處統計,2014到2018年前9月全台核發的使用執照中,21層樓以上摩天大樓就大噴出達1,099棟;其中,新北市最集中,台中市則有急起直追之勢,未來天空線將為之改觀。

內政部統計處資訊顯示,2001~2010年平均每年約有50棟超過60公尺(約21層樓)以上高層摩天大樓完工,並取得使用執照;不過到了2014~2017年,短短4年,就有933棟完工並取得使用執照,換言之,平均每年就有230棟完工取得使照。

尤其2012~2013年都分別超過140棟以上;2014~2018年更是急速噴出,其中2014~2017年每年都站上200棟以上完工並取得使照,分別為221棟、205棟、295棟、212棟,累計4年有933棟落成啟用。

進入2018年,前9月累計全台已有166棟21層樓摩天大樓取得使照,估計全年有機會站上200棟大關。總計2014~2018年前9月,全台已有多達1,099棟摩天大樓完工。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這幾年摩天大樓密集冒出來,高樓層建築數量快速激增,一方面反應建築技術進步,另方面可看出購屋客戶對於景觀的嚮往。就全台分布區域觀察,21樓以上摩天大樓最集中在新北市;至於台中市近年有急起直追之勢。

台北市信義計劃區內,除了地標101大樓,緊鄰的台北南山廣場今年也成為信義區的新地標。信義全球資產經理王維宏表示,摩天商業大樓往往可以拉抬資產身價及租金行情,以台北南山廣場來說,完工不到1年就全部滿租,租金行情也傲視群樓,在信義計劃區辦公室平均租金行情每坪月租3,300~4,500元,算是頂標。

摩天大樓可視為都市繁華與發展的象徵,目前全台第一高樓為台北101、樓高509.2公尺;第二高的是高雄85廣場,85層、樓高347.5公尺;排名第三高的是新完工台北南山廣場,48層樓、樓高272公尺。

接下來,新光人壽保險摩天大樓排名第四高,有51層樓、樓高244公尺;高雄長谷世貿大樓則以50層樓、樓高221.6公尺,排名全台第五高。前五高摩天大樓,全部清一色都是辦公商業大樓。

a03a00_p_03_01.jpg (656×676)

(工商時報)

生活

觀光補助加碼 改限時不限量

交通部觀光局本月起推國旅住宿、交通費補助方案,原預計2個月內投入9500萬元經費,但活動推出不到1個月、規劃經費已被請領近5000萬元,原經費恐不到年底就會用完。交通部已政策決定,補助內容將「限時不限量」,年底前提出申請均可獲補助,推估計劃總經費恐暴增1倍以上、直逼2億元。

觀光局上月宣布推出「前進宜花東·高屏暖冬遊」計劃,原規劃投入9500萬元,補助民眾到宜蘭、花蓮、台東、高雄及屏東5地區自由行或團體旅遊,年底前只要周日到周五到上述5縣市住宿,民眾每房每晚最高折抵1000元,60歲以上樂齡族每房更加碼,最高可折抵1500元;另每房最高也補助1000元交通費。旅行業者辦團體旅遊,也可獲每團最高3萬元補助。

花蓮申請案最多
該方案推出後,不少五星飯店也搭配政府方案推出套裝優惠,提供平日3折優惠價格,利用觀光局方案還可最高再折1500元,優惠價格比網路訂房更低,有些房間等同不到千元就可住;也有旅遊業者和旅宿業者攜手合作販售套裝產品,官網的旅遊商品售價直接折抵觀光局補助款,讓民眾省掉準備單據程序;高鐵公司也和旅宿業者合作推出高鐵假期,入住墾丁五星級旅館2000元有找。
觀光局統計,方案推出後,目前各縣市以花蓮住宿業者提出的申請案最多,宜蘭、台東次之,高雄、屏東申請補助者較少,交通費請領補助部分,以提出台鐵票券來請領交通費補助為最大宗。
但該項活動原規劃投入9500萬元經費,補助款若提早領完,觀光局會公告將補助活動提前截止。觀光局月中進行補助活動首波檢討,發現民眾反應熱烈,目前補助款項已被請領近5000萬元,9500萬元規劃經費恐在11月底、12月初用罄。

住宿率成長1倍
交通部長吳宏謀表示,已向旅宿業者承諾,此活動會如實進行到12月底,至於多出的經費,已請觀光局找錢,民眾可以放心使用。觀光局受訪時則尚未具體說明經費從何處來,據了解,可能會以明年度的預算來支應,內部評估以目前的請領狀況,加上年底出遊潮,補助總經費將逼近2億元。
旅館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張榮南表示,方案推出後,旅館業者的住宿率較去年同期至少成長1倍以上,不過,這次補助費中包含1000元的交通補助,多半只有北部旅客可請領到,住台南、高雄旅客南下來屏東住宿,還是選擇自行開車。

「前進宜花東•高屏暖冬遊」計劃內容
實施期間:11/01∼12/31
原計劃經費:9500萬元
方案內容:
.自由行:民眾到參與計劃的旅宿業住宿可獲住宿與交通補助最高各1千元
.團體行:旅行業辦理2天1夜團體遊,符合補助標準可申請每人每日最高500元補助,每團補助上限3萬元
查詢管道:0800-011765 (觀光局)

(蘋果日報)
--
暖冬旅遊補助 交長:經費無上限/民眾反應熱烈 9500萬額度已用掉5000萬 12月底前都可申請

交通部觀光局十一、十二月祭出宜花東高屏暖冬遊補助方案,每房交通加住宿費最高補助兩千五百元,引起民眾熱烈參與,不少業者擔心九千五百萬元補助不到十二月就會用完。交通部長吳宏謀昨掛保證,該方案經費無上限,十二月底前都可享受到補助,需要增加的經費已請觀光局籌措。

宜花東高屏訂房電話接到手軟
為刺激國旅,觀光局推出宜花東高屏暖冬遊補助方案,砸下九千五百萬元預算,民眾平日到宜花東高屏地區選擇和觀光局合作的旅館飯店住宿,每房最高可以補助兩千元,六十歲以上樂齡族加碼,最多補助兩千五百元。不少飯店業者表示,方案一推出後,訂房電話接到手軟,因擔心補助經費提早就被申請完畢,鼓勵旅客越快使用越好。

觀光局統計,截至目前經費已用掉約五千萬元,部長已指示要保證讓民眾申請到十二月底,由於該方案核銷期限到明年二月廿八日,目前規劃先把今年剩餘經費核銷完畢,剩下的可能再使用明年度的預算。據了解,增加預算後,該方案總經費不排除超過二億元。

明年主打小鎮漫遊 促進國旅
暖冬之後則是過年,明年春節將可連休九日,台灣人出國意願暴增。旅遊業者分析,明年春節旅遊買氣相較今年有近兩倍的成長,但國人連續假期出國也意味著減少國內旅遊機會。觀光局表示,將把明年定位為小鎮漫遊年,讓民眾在網路票選心目中最受歡迎的小鎮,包裝地方特色,也會和業者共推高CP值的遊程,盡量將國人留在國內旅遊。

旅遊業者易遊網統計,國人出國在短程線部分,最愛的旅遊地東京依舊稱霸,大阪、香港也排名前頭;長程線則以美西、倫敦、巴黎最熱門,尤其今年華航與法航聯營巴黎直飛航班,帶動巴黎旅遊熱潮,買氣較去年成長三倍。

春節休9天 出國買氣增2倍
易遊網觀察,民眾購票時間點,通常第一波買氣會落在二月份春節機票開賣時,第二波在暑假後漸增,最後的購票潮則是在過年前一個月。通常距離春節越近,容易發生機位緊張、理想票價難尋的情況,提醒若想趁九連休安排出國行程者,趕緊購票。

易遊網也建議,明年二月四日除夕前兩天是週末假日,因此二月二日至四日的票價最高,有預算限制的民眾,二月一日前或是二月六日初二後出發最划算,以大阪票價為例,有機會可省下近萬元。

(自由時報)
--
選前利多 暖冬遊補助改「無上限」

交通部觀光局本月推出的「前進宜花東·高屏暖冬遊」住宿、交通費補助方案,活動期至十二月底,但因原預備經費九千五百萬元,可能最快本月底就會用完,觀光局決定將經費改為「限時不限量」,也就是補助經費無上限,被外界視為是選前觀光利多。

依照目前申請情況,外界預料補助經費可能逼近兩億元,觀光局昨指出,經費不是重點,歡迎大家多多旅遊。

暖冬遊補助方案,只要民眾十二月底前到宜蘭、花蓮、台東、高雄及屏東旅遊,自由行旅客每房交通加住宿費最高可補助兩千五百元,團體行也有補助,上限三萬元,每家旅行社可補助十團。

原本觀光局規畫補助款申請完畢後,就將公告補助活動截止,昨傳出交通部長吳宏謀上周到花東與業者座談時,業者紛紛指方案成效好,擔心申請完就沒了,吳宏謀當場承諾會加碼。吳宏謀昨也證實,此活動會如實進行到十二月底。

觀光局統計,目前各縣市申請狀況以花蓮最多,宜蘭、台東次之,高雄、屏東申請較少,業者表示住房率提高約一到三成。

選前釋利多 觀光局:前進宜花東高屏暖冬遊經費無上限

選前又有利多。為刺激國旅,觀光局本月推出的「前進宜花東·高屏暖冬遊」住宿、交通費補助方案,活動期間至12月底,不過,因民眾反應熱烈,經費9500萬元恐最快本月底就用完,交通觀光局將把經費改為「限時不限量」、經費無上限的補助方式,外傳依照目前申請方式,補助經費可能逼近兩億,觀光局昨指出,經費不是重點,讓觀光局籌措就好,歡迎大家多多旅遊。

宜花東高屏暖冬遊補助方案,補助民眾到宜蘭、花蓮、台東、高雄及屏東五地區旅遊,自由行旅客每房交通加住宿費最高可補助2500元,團體行也有補助,上限3萬元,每家旅行社可補助10團。

該方案公布後,民眾熱烈參與,原本規畫補助款申請完畢後,就將公告補助活動提前截止,今傳出交通部長吳宏謀上周到花東與業者座談時,業者紛紛反映,這個方案成效好,擔心本月申請完就沒了,吳宏謀當場承諾會加碼。吳宏謀今也證實,此活動會如實進行到12月底,雖然會多出不少錢,但多出的經費,已請觀光局盡快籌措,民眾可以放心使用。

觀光局表示,部長已指示該方案將採不限金額的補助方式,一定要讓民眾使用到12月底。今傳出旅遊業者評估,若依照目前申請狀況,加上年底又有出遊潮,估計補助總經費將逼近兩億元,不過,對此觀光局表示,經費不是重點,最後是多少也說不準,歡迎民眾多使用。

觀光局旅宿組統計,目前各縣市申請狀況以花蓮最多,宜蘭、台東次之,高雄、屏東申請補助較少。吳宏謀日前赴高屏地區和當地旅宿業者座談,高屏的旅宿業者肯定此補助方案,表示住房率至少提高1成。

(聯合報)
--
國旅補助預算提高 交長:12月底前都可申請

觀光局推出「前進宜花東‧高屏暖冬遊」方案,投入新台幣9500萬元預算,交通部長吳宏謀今天證實,因反應熱烈,已經指示觀光局提高預算,讓民眾使用該方案到12月底。

為刺激國旅市場,交通部觀光局日前宣布推出「前進宜花東‧高屏暖冬遊」專案,11、12月平日赴宜花東高屏,將補助民眾住宿和交通費每人每房最高2500元,總計投入9500萬元預算,據了解,由於民眾反應熱烈,9500萬元預算可能在11月底到12月初就會使用完畢。

吳宏謀今天證實,花東和高屏的業者都表示民眾非常踴躍,飯店住房率比平常高出1至3成,而業者和民眾也都擔心9500萬元預算會提前被申請完,為了讓該方案能順利執行到年底,已經指示觀光局提高預算,只要民眾在12月底前入住宜花東和高屏的飯店,或是參加國旅團,都可以申請補助。

觀光局則表示,目前補助經費已用掉約5000萬元,接下來會改為不限預算上限,12月底前民眾都可以申請,業者則必須在108年2月28日完成核銷。

(中央社)
--
12月交通新制─機車考照安全講習 延長為2小時

為強化交通安全,交通部推出機車考照新制,十二月起將延長考照講習時間為兩小時,新增三十分鐘的「機車防禦駕駛」課程;每年約二十五萬新領機車駕照民眾,通過筆試與路考後,都須聽完兩小時的講習,才能領取駕照。

據統計,去年A一(事故二十四小時內死亡)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一五一七人、受傷三十九萬四一九八人,當中機車事故死亡人數達八七○人、受傷逾三十二萬人。台北市區監理所指出,去年機車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以十八至二十歲最多、占七十九%,顯示年輕族群初次考照後騎乘機車有風險,必須強化安全觀念。

交通部長吳宏謀因而宣布,除了機車考照筆試自十一月起增加情境題為十題,十二月起,考前道路交通講習將由九十分鐘延長至一二○分鐘,目標將交通事故三十日內死亡人數由目前二七二三人,到一一一年能降至二三○○人以下。

新增30分鐘防禦駕駛課程
公路總局指出,十二月起將新增三十分鐘「機車防禦駕駛」課程,內容包含認識人車路的基本特性及路況與如何防禦駕駛等,例如看見有球滾到路上,一定要想到後面可能有小朋友衝出追球,騎士應事先減速並注意四周;還有騎士經過路旁臨停車輛時,要減速並保持適當距離,避免車門突然打開發生事故等。

十二月還有其他交通新制。台鐵為增加夜間軌道、列車養護時間,預計十二月二十日起停駛五班列車、八班次縮短行駛區間,每日約影響四六八人,細節預計十一月二十六日公告。台鐵表示,第二階段將再透過大數據分析,明年五月大改點時評估擴大減班。

空中則將增加新航線,台灣虎航響應新南向政策,十二月開航宿霧、馬尼拉,首度插旗菲律賓;汶萊皇家航空也將首度飛進台灣。紐西蘭航空十二月二十五日起與長榮航空共掛班號聯營,包括長榮日本航線與紐航紐澳航線。

(自由時報)
--
郵局兌換發票將走入歷史 明年起四大超商可兌獎

財政部推行統一發票兌獎管制新制,郵局自今年12月29日,不再提供兌獎服務,將一舉擴增至超過1.3萬據點,包括四大超商、全聯、美聯社、大美折扣超市以及指定金融機構等,均可臨櫃兌領中獎獎金。

財政部表示,為提升「統一發票兌獎」便民服務,自明年1月1日起,將提供統一發票多元兌獎服務管道,實體兌獎據點從現有1,200多處,擴大至第一銀行、彰化銀行、全國農業金庫、農(漁)會信用部、信用合作社、統一超商、全家便利商店、萊爾富便利商店、OK便利商店、全聯、美廉社等超過1.3萬據點。

此外,民眾可以下載兌獎APP,網路線上兌獎,方便民眾中獎獎金直接撥入「指定帳戶」,並可隨時查詢兌獎紀錄,讓民眾領獎可以又便利又輕鬆,這個便民服務,預期將大幅提升民眾索取統一發票兌獎之意願。預計最快12月下旬,民眾就可下載APP,包含有儲存發票、消費分析、自動對獎等功能。

「線上兌獎」功能不論中獎金額多少,都可透過APP綁定帳戶入帳,可以省去印花稅,而紙本的電子發票也開放五獎、六獎直接入帳,而紙本發票也開放五、六獎,只要拍下中獎發票,上傳至APP,獎金即可入帳,24小時都可以領獎。

不過,轉帳前都需要身分驗證,才可開啟獎金入帳,但不會存取任何於APP中的消費資訊,而傳統的二聯式發票,仍需到實體據點兌獎。

至於實體據點,民眾可以持統一發票收執聯或電子發電證明聯、公用事業兌獎聯,至一銀、彰銀以及全國農業金庫等378據點的金融機構,即可兌換所有獎項;信用合作社、農/漁信用部則可兌換二獎(四萬元)以下與及雲端發票專屬千元獎。

四大超商、全聯、美聯社以及大美折扣超市等超過1.2萬家據點,為考量安全性,兌獎時間最晚只到深夜11時為止,可選擇兌領現金、兌換等值商品或儲值金,其餘營業時間僅可兌換等值商品或儲值金。

(經濟日報)

國際

反燃油稅 法28萬人上街 掀「黃背心運動」馬克宏支持度剩21%

「我們想要工作,但不想做白工,示威不是想要製造混亂,而是要爭回我們的權利,現在即使一個人兼兩份工,都沒辦法撐到月底。」這是前天在法國東南部參與「黃背心運動」的27歲青年古耶的心聲,前天法國逾2千地近28.3萬民眾佔據圓環、高速公路收費站,抗議政府一再調漲燃油稅,法國總統馬克宏的支持率也因此跌到創新低的21%。

馬克宏去年上台後先是幫富人和企業減稅,然後調漲香菸和社會福利稅,更企圖透過提高燃油稅,逼迫民眾換開環保車輛,降低法國對石化燃料的依賴度,使得法國油價來到2000年代初期以來新高,對靠便宜柴油車代步的中低階級民眾荷包造成衝擊,明年1月燃油稅還要再漲一波,怒不可遏的民眾因而在社群網站號召,穿上法國車輛必備的螢光黃背心上街抗議。

暴衝意外釀1死
巴黎前天有數百人聚集在協和廣場和香榭大道,沿路高唱法國國歌《馬賽進行曲》,其間不時大喊「馬克宏下台!」一路進逼總統府愛麗榭宮,最後遭鎮暴警察用催淚瓦斯驅散。東部薩瓦省一名媽媽開車要帶女兒去看醫生,因車子遭抗議群眾包圍,驚慌之下車子竟加速衝向人群,造成1死。西部城市坎佩爾的鎮暴警察,更動用水柱沖散充滿敵意的示威者。

「有錢人的總統」
前天各地示威共造成1死227傷,其中8人重傷,另有117名抗議民眾遭警方拘留,其中73人遭羈押。
在東部城鎮多勒抗議的38歲安德烈說:「馬克宏是有錢人的總統,不是窮人的。」67歲的退休民眾提希特,砲轟「馬克宏國王」不知民間疾苦,「我們已經受夠了,法國實在太多稅。」

(蘋果日報)
--
燃料稅調漲 法逾28萬人上街

法國各地民眾十七日發起「黃背心運動」(yellow vest)走上街頭,抗議燃料稅上漲,反對總統馬克宏的施政,估計有近二十八萬三千人參與,在全國逾兩千個交通要道示威;但期間多地發生警民衝突,造成約四百多人受傷,包含一名警員共十四人重傷,一名老婦意外喪命,還有三千五百多人徹夜示威,不肯散去。

法國首都巴黎有數百名示威者在香榭麗舍大道、協和廣場等地標高唱國歌《馬賽進行曲》,高呼「馬克宏下台」,朝著總統府艾麗榭宮前進。鎮暴警察封鎖遊行路線,抗議民眾仍試圖繞行穿越,警方動用催淚瓦斯強制驅離,但部分示威者宣稱將露營過夜,隔日持續抗議。抗議人士之間也爆發零星衝突。

除巴黎外,法國各地也出現類似示威活動,多數和平進行,並未傳出意外,但仍有示威者情緒失控,與駕駛人在路上僵持。在東部薩瓦(Savoie)地區,一名婦人駕車帶女兒就醫時,遭抗議民眾包圍,情急之下加速衝向人群,撞死一名六十三歲老婦。此外,法國地中海城市格拉斯(Grasse)也有一名警員受傷,東部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及西北部坎佩市(Quimper)亦傳出傷情。法國內政部統計,共有一百五十七人遭警方拘留。

這次遊行是在上月從社群媒體發酵,發起人呼籲民眾統一穿著螢光黃色背心,上街阻擋交通,媒體稱之為「黃背心運動」。示威者主要反對燃料稅調漲,不滿購買力無法提升,指控馬克宏放棄「市井小民」。馬克宏上任迄今一年半,他為落實重塑法國經濟及大力整頓機構的政見,強力推動一系列改革。

為了兌現乾淨車輛及能源的競選承諾,馬克宏政府今年調高碳氫化合物稅,汽油價格已從每公升一.三六歐元(約四十八台幣)漲至一.六○歐元(約五十七台幣),整體漲幅超過十七.六%;柴油價格也從每公升一.二四歐元(約四十四台幣)漲至一.五○歐元(約五十三台幣),整體漲幅更高達二十一%。柴油價格過去一年來已暴漲約二十三%,創二○○○年代初期以來新高。

馬克宏支持率剩25%
法國「星期日報」(Journal Du Dimanche)十八日公布「法國輿論研究所」(IFOP)民調數據,馬克宏的支持率只剩下二十五%。相較之下,法國民調機構「Elabe」上週發布調查顯示,有七十三%受訪者支持這次示威。面對強大的社會壓力,馬克宏十七日晚間透過電視公開表示,「大家的憤怒,我聽到了…,我相信讓每一個人有權表達不滿,是法國社會的基本權利與價值」。

(自由時報)
--
法擬漲油稅 28萬人示威

「黃背心」運動 全國響應

法國政府有意調漲汽油及柴油稅,引發近卅萬法國民眾十七日在各地封路抗議,造成四百多人受傷,東南部更發生一名婦人遭到汽車撞擊不治的悲劇。

這項號稱「黃背心」運動,號召法國民眾上街阻礙幹道、公路、機場交通,表達不滿。法國內政部估計,全國多達廿八萬八千人在全國兩千多處遊行。多數群眾在入夜後已解散,只有大約三千五百人徹夜示威,不過不少民眾十八日再度集結。

1死逾400傷 157人被捕

在法國東南部薩瓦省(Savoie),一名女子開車載小孩看病,遇到抗議群眾。有人拍打女子的車子,她一時心慌,踩油門撞到一名六十三歲婦人,導致對方喪生。

抗議活動造成四百零九人受傷,包括廿八名警消人員。不少汽車駕駛不滿道路遭示威者封鎖,試圖硬闖,與示威者衝突。

抗議群眾影響進入法國和義大利之間白朗峰隧道的車流,警方以催淚彈驅散。入夜後,警方在巴黎市中心加派警力,防止群眾前往總統府。警方表示,全國共有一百五十七人被捕。

法國新聞電台報導,歐盟的汽油價格平均每公升一點四歐元(約新台幣四十九元),柴油每公升一點三八歐元,而法國每公升汽油一點五四歐元,柴油一點五一歐元,在歐洲屬於價格偏高的國家。

法國交通部打算調漲汽油稅每公升零點零四歐元、柴油稅零點零七歐元,引發民怨。法國總統馬克宏被指與民眾脫節。

跟據法國公共輿論研究所(Ifop)本月九日至十七日進行的民調,馬克宏的支持度只剩百分之廿五,比上個月下跌四個百分點。

民調:7成受訪者盼取消調漲

政府官員表示,調高燃料稅是降低依賴化石燃料的必要措施,但民眾不接受這種說法。營造公司老闆奧多尼斯說,「我們需要改革,可是不應該犧牲民眾荷包」。

英國衛報報導,根據費加洛報民調,多達七成三受訪者支持「黃背心」運動,七成受訪者希望政府取消調漲。

(聯合報)
--
法掀「黃背心運動」 28萬人上街抗議燃料稅

法國政府有意調漲汽油及柴油稅,法國民眾17日在各地抗議,連科西加島等海外領土也有抗議活動。全法國共有227人受傷,東南部更發生一名婦人遭到汽車撞擊不治的悲劇。

「黃背心」運動號召法國民眾上街阻礙幹道、公路、機場交通,表達不滿。法國內政部估計,到當地時間中午為止,全國多達28.3萬人參與2000場抗議遊行。

交通大混亂 1死227傷

在法國東南部薩瓦省(Savoie),一名女子開車載小孩看病,在圓環遇到抗議群眾。有人拍打女子的車子,她一時心慌,踩油門撞到一名63歲婦人,導致對方喪生。

全國抗議活動有227人受傷,大多數案例是因為駕駛人想強行穿過人群。7人傷勢嚴重,包括北部阿拉斯一名被車子撞到的71歲抗議者。

抗議群眾影響進入法國和義大利之間白朗峰隧道的車流,警方以催淚彈驅散。入夜後警方在巴黎市中心加派警力,防止群眾前往總統府。警方表示,全國近百人被捕。

擬調漲汽油稅惹民怨

法國新聞電台(Franceinfo)報導,歐盟的汽油價格平均每公升1.4歐元(約新台幣49元),柴油每公升1.38歐元,而法國每公升汽油1.54歐元,柴油每公升1.51歐元,在歐洲屬於價格偏高的國家。

法國交通部打算調漲汽油稅每公升0.04歐元、柴油稅0.07歐元,引發民怨。法國總統馬克宏被指與民眾脫節。

政府官員表示,調高燃料稅是降低依賴化石燃料的必要措施,但民眾不接受這種說法。營造公司老闆奧多尼斯說,「我們需要改革,可是不應該犧牲民眾荷包」。

英國衛報報導,根據費加洛報(Le Figaro)委託進行的民調,多達73%的受訪者支持「黃背心」運動,70%受訪者希望政府取消調漲。

中央社報導,除了抗議燃料稅調高,這波行動也是人民對近年整體稅制改革和購買力未明顯提升的積怨爆發。

例如,政府取消「富人稅」、瓦斯費及電費漲價、提高社會保險分攤捐(CSG)、退休金縮水等,在在讓普羅大眾感到不平及擔憂。

(聯合晚報)
--
法國爆發抗稅示威 馬克宏支持度再度下滑

為抗議燃料稅不斷飆漲,法國各地數以萬計的「黃背心」走上街頭抗議,同時藉此表達對總統馬克宏推動經濟改革的不滿,根據今天公布的民調結果,馬克宏的人氣再次下滑。

根據伊佛普研究所(Ifop)本月9日至17日間對近2000人所進行的民調,只有25%的受訪者滿意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的施政成果,低於10月的29%。完整民調結果刊於「星期日報」(Journal Du Dimanche)。

路透社報導,馬克宏迄今已執政一年半,他不顧低支持率,落實重塑法國經濟及大力整頓機構的政見,推動一系列改革,包括鬆綁資方聘用及解雇員工的法律。

黃背心抗爭導致一人意外喪命,示威群眾入夜也不願散去,內政部長卡斯塔納(Christophe Castaner)今天表示,抗議事件已致400多人受傷,是昨天最後統計數字的兩倍,其中14人傷勢嚴重。

法國87處地點經歷了不寧靜的夜晚,抗議人士封鎖道路以示對燃料稅飆升的不滿,今天的受傷人數達409人,包括警察、憲兵及消防人員共28人。

卡斯塔納告訴RTL廣播電台,全國昨天約有28萬8000人分別在2034處地點抗議,約3500人徹夜示威。

警方共訊問282名抗議人士,其中73人是在夜間接受警方詢問,157人被拘留。

卡斯塔納說:「昨晚動盪不安…發生攻擊、打架及持刀傷人事件。『黃背心』抗議人士間也發生爭執。若干抗議場合可見一堆酒,因此才有這種愚蠢的行為。」

法國東部薩瓦省(Savoie)發生車撞意外,當時一名母親要開車帶女兒去看醫生,卻遭抗議群眾包圍,甚至有人拍打車頂,母親驚慌失措下突然加速衝向人群,造成一名63歲婦人喪生。

法國抗稅示威擴大 意外1死227人傷

抗議燃料稅上漲,今天法國各地數以萬計的「黃背心」抗議群眾阻擋街道示威,卻導致一名老婦人意外喪命,227人受傷,其中7人重傷,包括一名警察。

這場法國大規模示威活動,導因燃料稅上揚,實則是對總統馬克宏施政下,人民購買力無法提升的積怨,憤怒如野火蔓延全國。抗議人士統一穿上顯眼的螢光黃色背心,因此媒體稱他們為「黃背心」。

法國內政部表示,全國各地估約近28萬3000人參與活動,大約2000人聚集交通路口,有的則堵在主要公路和全國要道上。目前統計有227人受傷,其中7人重傷,52人被捕。

在東部薩瓦省(Savoie)發生車撞意外,主因一名母親要帶女兒去看醫生,所駕駛汽車因抗議人群包圍,驚慌失措下,汽車突然加速衝向人群,造成一名63歲婦人喪生。

這名肇事母親目前正由警方訊問中,警察表示,她還驚魂未定。

(中央社)
--
法國漲油稅釀示威 1死227人受傷

法國人民不滿燃油稅上漲而上街抗議,至今釀1死、227人受傷!法國日前傳出當局想對汽油與柴油增稅,加上過往電力、能源調漲等不利民生之因素,使得本次增稅形成「壓倒人民的最後一根稻草」,全國約有28.3萬人上街抗議。據該國內政部18日統計,示威遊行初始都是和平式,但最後升溫成暴力衝突,目前導致1死、227傷。

根據《時代雜誌》報導,法國近年來不斷限縮社會福利,從瓦斯及電力能源漲價,到退休金被砍,已讓法國人民對馬克宏政府逐漸不滿,因此日前該國交通部長伯恩宣布,將調漲汽油與柴油稅時,才會有高達28萬多人上街抗議,更從和平遊行升級成暴力示威。

法國內政部18日指出,法國全境約2000多個地點發生街頭遊行,其中又以身穿黃色背心的「黃夾克」抗議群聲勢最為猛烈,導致警察部隊需在著名的香榭大道投擲催淚瓦斯,阻止抗議的群眾衝往總統的愛麗舍宮。目前統計的受傷人數為227名,其中有8人重傷,有1人死亡,另外共117人被捕。

根據《加拿大CTV電視網》報導,雖然法國當局明白,該國油價已是歐盟區數一數二高的(歐盟定價汽油每公升為1.4歐元、柴油為1.38歐元,法國則分別是1.54歐元與1.51歐元),但總統馬克宏之所以要進一步提高燃油稅,是為了要縮小柴油與汽油的價差。

不過,法國人民並不吃馬克宏這一套,他們指出,多數人民為了生計會選擇較便宜的柴油作為燃料,但馬克宏此舉是將人民「往死裡逼」,將柴油調漲7分歐元(0.07歐元)等於是對人民傳達一個訊息:總統已不食平民的人間煙火,僅為富人服務。據了解,馬克宏因為抗議事件,施政滿意率準備跌破30%。

(台灣醒報)
--
6千人為環保抗命 癱瘓倫敦5大橋

英國環保團體「反抗滅絕」(Extinction Rebellion)前天發起抗爭行動,總計6000多人兵分多路,成功佔領倫敦市中心5座橫跨泰晤士河的橋樑,導致交通一度大亂。英國警方表示,抗議人士阻礙道路交通,已有至少85人被捕。

阻礙交通逮85人
抗議人士前天主要集中在靠近英國國會的西敏大橋,他們呼喊口號,手上舉著「停止破壞氣候」、「終結石化燃料時代」和「為生命而反抗」等標語,有的甚至席地而坐,擺明要癱瘓倫敦市中心的交通。
主辦人之一的布萊德布魯克說:「這是大型的公民不服從運動,這是國際反抗行動的開端,要抗議對生態危機的缺乏行動。」主辦單位要求,英國當局必須採取更大規模的行動減緩氣候變遷的速度,並在2025年前將碳排放量減至零。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指出,在2100年前全球必須每年減排500億噸二氣化碳,否則屆時全球氣溫將上升至少1.5°C,而英國每年排放量達11億噸。
警方當天已至少逮捕85名抗議人士,執法人員卡恩指出,「抗爭行動直接衝擊到倫敦人的日常生活,且導致救難人員無法透過橋樑在倫敦通行。」警方表示,多數人是因涉嫌阻礙交通而被捕。

(蘋果日報)
--
倫敦6千人上街環保示威 阻斷五橋85人被捕

英國倫敦17日有6000多人走上街頭參與環保示威活動,抗議政府處理氣候變遷不力,示威者阻礙五座聯外橋樑交通,導致85人被捕。

抗議活動為新環保組織「反抗滅絕」(Extinction Rebellion)所發起的系列行動之一,旨在促使政府採取進一步行動,應對氣候變遷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2025年零碳排放的目標。

示威者17日上午10時開始在倫敦五座主要橋樑上集結,一小時後每條橋樑已全被人海佔據。這些人當中有些站立不動,另一些人則挽手齊聲高唱。

五座橋樑包括南華克大橋、黑衣修士橋、滑鐵盧橋、西敏橋和蘭貝斯橋。所有橋樑後來都已重新開放。

這是英國十幾年來規模最大的和平抗議活動之一。抗議者當中有85人被捕,多數被逮捕的原因是違反公路法中的阻礙交通。

綠黨國會議員瓊斯(Jenny Jones)參與西敏橋的抗議活動,她支持示威者採取非暴力的直接行動。她說,「認為我們是一個富裕國家或是世界第六大經濟體是很好的,但實際上我們並未比其他國家做得更好,因為氣候變遷也將對我們產生重大影響」。

她說,「基本上,傳統政治讓人失望,它甚至也讓我感到失望,而我也是這個體制的一部分,所以人們別無選擇」。

在過去兩周內,其實已經有超過60人在類似抗議活動中被捕,包括將自己黏附在政府機關建築物上、阻礙倫敦幹道交通等。抗議活動在17日到達高峰,據悉有6000多人參與抗議。

反抗滅絕組織自稱以民權運動、婦女參政運動和甘地的不合作運動為靈感,呼籲政府在2025年前能採取措施將碳排放降至零等環保行動。

(聯合報 )
--
倫敦環保示威 6千人上街阻5橋

英國倫敦17日有6000多人走上街頭參與環保示威活動,抗議政府處理氣候變遷不力,示威者阻礙五座聯外橋梁交通,導致85人被捕。

抗議活動為新環保組織「反抗滅絕」(Extinction Rebellion)所發起的系列行動之一,旨在促使政府採取進一步行動,應對氣候變遷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2025年零碳排放的目標。

示威者17日上午10時開始在倫敦五座主要橋梁上集結,一小時後每條橋梁已全被人海佔據。這些人當中有些站立不動,另一些人則挽手齊聲高唱。

五座橋梁包括南華克大橋、黑衣修士橋、滑鐵盧橋、西敏橋和蘭貝斯橋。所有橋梁後來都已重新開放。

這是英國十幾年來規模最大的和平抗議活動之一。抗議者當中有85人被捕,多數被逮捕的原因是違反公路法中的阻礙交通。

綠黨國會議員瓊斯(Jenny Jones)參與西敏橋的抗議活動,她支持示威者採取非暴力的直接行動。她說,「認為我們是一個富裕國家或是世界第六大經濟體是很好的,但實際上我們並未比其他國家做得更好,因為氣候變遷也將對我們產生重大影響。」

(聯合晚報)
--
史上首次 APEC領袖宣言難產 習與潘斯寒暄1分半鐘 歧見未解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前天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的會場上與美國副總統潘斯隔空交火,兩大強權的恩怨最終導致APEC史上首次無法在閉幕時發表領袖共同宣言。更扯的是,4名中國官員前天竟試圖闖入會議主辦國巴布亞紐幾內亞外長的辦公室,希望趕在會議閉幕前修改領袖高峰會的公報內容,結果巴國當局動用警察,把中國官員趕了出去。

習近平和潘斯(Mike Pence)前天先後在APEC會場上發表演說,習近平先暗批美國「人為設置壁壘、切斷各國經濟上的密切聯繫,既是短視的,也是不會成功的。」潘斯隨後直接點名中國「佔盡美國便宜」,還說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導致向中方貸款的國家債台高築。兩人前晚拍攝APEC各國與會代表大合照前,雖被媒體捕捉到兩人短暫寒暄了1分半鐘,但歧見顯然仍未化解。
潘斯事後表示,他當時向習表明美方有興趣與中方建立更進一步的關係,但中方仍未作出改變,習則回應說,中美對話十分重要。

「對亞太願景有衝突」
巴布亞紐幾內亞總理歐尼爾(Peter O’Neill)昨坦承,21名與會的領導人或代表將不會發表共同宣言。巴紐外長巴托(Rimbink Pato)也說,美中兩國對亞太地區的未來願景有所衝突,讓起草共同宣言增添了困難。APEC於1993年起每年舉行領袖峰會,會後照例都會發表領導人共同宣言,此次宣言難產為過往25年來的首例,顯示美中關係的緊張程度。
據路透報導,當記者昨詢問是哪些APEC成員不同意共同宣言的內容時,歐尼爾在APEC閉幕記者會時說:「眾所周知的兩大經濟體。」當被問到難達成共識的主要障礙為何時,歐尼爾回答:「世界貿易組織(WTO)和相關改革問題。」他強調,「APEC無權過問世貿組織相關問題,這是事實。那些問題只能在世貿組織提出。」美中兩國對WTO皆有不滿,前者認為應該避免不公平競爭,後者則強調不可任意加徵懲罰性關稅。

中國官員硬闖被趕
更讓外界傻眼的是,法新社昨引述3名消息來源指出,4名中國官員前天試圖硬闖巴托在首都莫士比港的辦公室,希望趕在APEC閉幕前修改領袖高峰會的公報內容,但巴托認為不適合單獨與中國官員會面,所以拒絕接見。消息來源說:「他們(中國官員)想要硬闖,所以警方部署在(外長)辦公室外。」據稱,4名中國官員後來狼狽地被警方趕走。
巴托昨被問及中國官員無理硬闖的事件時,僅低調表示「這不構成問題」。中國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司長王小龍則辯稱「這不是事實」。其實,這已經不是中國官員首次在國際外交場合上出現魯莽的行為。諾魯今年9月4日舉行太平洋島國論壇時,中方代表杜起文欲搶先發言遭諾魯總統瓦卡(Baron Divavesi Waqa)制止,結果中國代表團竟還集體退席抗議。

中國外交官近來出格行徑
2018/11/17
參加APEC峰會的中國外交人員企圖強闖地主國巴紐外長辦公室,影響公報內容
2018/09/17
中國外長王毅在推特發文譴責瑞典,但把瑞典寫成瑞士
2018/09/15
中國觀光客曾男一行人大鬧瑞典旅館,被警察帶開,中國駐瑞典大使要求瑞典道歉,罵瑞典不是「天天講人權」嗎
2018/09/30
中國央視記者孔琳琳在英國保守黨舉行的香港問題研討會毆打工作人員,中國駐英使館要求英方道歉,停止「干涉中國內政」

(蘋果日報)
--
美中對峙 APEC領袖宣言首度難產

亞太經合會(APEC)昨閉幕,因美中在貿易政策上嚴重分歧,甚至傳出中國官員試圖闖進巴紐外長辦公室干預領袖宣言內容,造成領袖宣言「難產」,為一九八九年APEC成立以來首見;除此之外,週六發布的APEC部長聯合聲明最終版,也因泰國等經濟體有意見而重新討論。

巴紐總理歐尼爾(Peter O’Neill)昨被問到宣言為何難產?他無奈表示「兩大巨頭都在房間裡。」他坦言,主因是重要會員國針對世貿組織(WTO)改革等議題無法達成共識。

我方官員表示,根據大會訊息,由於各國領袖在未完成共識前即陸續離開巴紐,已無法談判,因此各國同意巴紐以發表主席聲明的方式,取代過去的領袖宣言。

美中官員劍拔弩張
本次APEC一開始就出現美中兩大強權對峙局面,包括中國意圖在主辦國巴紐高調宣示對南太平洋的影響力,引發與該區域原先主導者的澳洲、美國等關係尖銳化;美中貿易戰拖延無法改善,也為衝突持續加溫。

我方官員透露,首階段的資深官員會議就有卡關跡象,以美國為首提出將WTO改革內容納入資深官員會議結論,包括推動爭端解決機制「透明化」改革,但中方官員馬上對「透明化」表達強烈抗議。

最後達成部長聲明共識,納入美方「劍指」中國的透明化,以及中方為首要求美方消除貿易壁壘等文字。聲明包括「WTO必須以透明、非歧視方式來推動漸進式貿易自由化,而必須透過會員所同意的規則為基礎來進行」、「APEC各國承諾共同努力改善WTO談判、監督及爭端解決」、「同意打擊保護主義,包括所有不公平貿易作為」、「WTO貿易監督工作有其重要性,會員要確實遵守協定義務。」

部長聲明也重新討論
部長聲明雖在十七日達成共識,但在遞交作為領袖宣言參考後,泰國昨又發難,要求改掉其中部分文字,主要為WTO改革部分;也有外媒報導,四名中方代表團成員昨赴巴紐外交部要求會見部長帕托(Rimbink Pato),企圖在最後一刻影響峰會公報內容,遭巴紐當局驅趕。

(自由時報)
--
美中立場分歧 史上首次APEC領袖宣言難產

亞太經合會(APEC)領袖峰會十八日閉幕,領袖宣言卻難產,這是APEC史上首次,各經濟體領袖無法在峰會閉幕時就公報內容達成共識,主因是美國與中國大陸對貿易的立場截然不同,凸顯世界兩大強權歧見日深。

美聯社看到的公報草案顯示,美國希望公報以強烈用字,反對美國所謂的大陸不公平貿易手法,大陸則希望公報內容重申,反對大陸所謂的美國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

消息人士說,美國希望各國領袖譴責世界貿易組織(WTO)並要求全面改革,但這對大陸而言不可接受,因為任何改革都很可能使大陸得到的優惠待遇縮水。

「房間裡有兩個巨人」

路透報導,記者問到哪些APEC成員經濟體不同意公報內容時,峰會主席巴紐總理歐尼爾回答:「你知道的,房間裡有兩個巨人。」不過,歐尼爾也說,改革WTO不在APEC的權限內,「APEC無權過問WTO相關問題,這是事實,那些問題只能在WTO提出」。APEC網站顯示,自APEC領袖會議一九九三年首度召開以來,每年會後都發表領袖宣言。歐尼爾說,身為峰會主席,他將發表主席聲明。

美日澳紐合作 對抗一帶一路

APEC峰會舉行同時,美中也在亞太地區較勁。美國和日本、澳洲和紐西蘭三個盟邦十八日宣布,將投入十七億美元,協助巴紐在多數地區建立電力和網路設備,成為美日澳紐合作對抗大陸一帶一路倡議的第一個計畫。西方盟國的計畫旨在讓巴紐七成人口在二○三○年前享有電力,巴紐目前只有一成三的人口有電可用。

陸也有斬獲 東加參與倡議

大陸也取得戰果。東加王國總理波希瓦的政治顧問塞尼杜里十八日以電郵告訴路透,東加已加入大陸的「一帶一路倡議」,並獲同意展延五年還款。東加是欠下中國巨債的南太平洋八個島國之一,原本東加應開始償還首期債款,現及時獲得展延,可讓財政嚴重吃緊的東加喘口氣。

美國副總統潘斯離開巴紐首都莫士比港時,列出美中之間存在的分歧。他前一天才在會上批評一帶一路。

(聯合報)
--
史上首次 APEC領袖峰會閉幕宣言難產

路透社報導,巴布亞紐幾內亞總理歐尼爾今天表示,巴紐會過幾天再公布本屆亞太經合會(APEC)領袖峰會的閉幕聲明。這是亞太經合會史上首次出現領袖聲明難達共識。

路透社報導,歐尼爾(Peter O'Neill)在閉幕致詞時表示,APEC各國會設法在2020年之前促成「自由與開放」的貿易。

美中兩國在亞太爭雄,巴紐外長巴托(Rimbink Pato)告訴路透社,成員國彼此對版本內容意見不一,導致難以起草峰會公報。

(中央社)
--
史上頭一遭 APEC領袖宣言難產

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昨在巴布亞紐幾內亞閉幕,據了解,以美國為首的國家就提出WTO透明化以及爭端解決機制的改革納入會議結論,但陸方當場提出抗議,最終與會領袖無法就貿易和投資合作等重大議題達成共識,破天荒未發表共同宣言,寫下1993年以來的史上首例。

今年APEC會議,陸美相互角力不斷,也成為今年會議特色。美國副總統彭斯17日先是在APEC工商領袖會議上,批評大陸一帶一路是「束縛帶、不歸路」,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則暗批美搞封閉,直言對戰無贏家,雙方大噴口水。而彭斯當天大合照雖與習近平寒暄1分半鐘,但他與我方代表張忠謀會見卻足足長達20分鐘,大打「台灣牌」,力抗北京意味濃厚。

陸美關係緊張 全球憂慮

綜合外媒報導,陸美APEC角力一路延燒,更間接導致「共同宣言」難產。加拿大總理杜魯道稱,各國未能就會後公報達成協議,領袖們同意由東道主巴紐總理歐尼爾代表發表主辦國宣言。APEC網站顯示,自APEC領袖會議1993年首度召開以來,每年會後都會發表領袖宣言。

歐尼爾在記者會被媒體問到,究竟是APEC哪些成員國之間無法達共識時,坦言「你們知道,屋子裡有兩大巨頭。」他形容,美陸間的緊張關係「令全世界憂慮。」

談及公報難產關鍵,歐尼爾指出,就是否要在共同宣言中,寫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及世貿組織的改革」;「但WTO相關事務並非APEC的管轄範圍,這是事實。」歐尼爾也稱,他會以大會主席身分發表聲明,但並未說明何時才會公布。

難產原因 各家說法有異

不過,APEC大陸代表團成員、大陸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司長王小龍指出,各國無法就聯合聲明達成一致,「並不是因為特定兩國之間有癥結。」他並說,沒有一個國家因為和大陸展開「一帶一路」合作而陷入債務危機,強調合作是平等互利,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

但我官員透露,原本前天部長宣言已經完稿,但昨天凌晨2時許,主席卻突然詢問各會員是否對部長宣言有意見?泰國首先發難,針對WTO改革的文字提出異議,隨後有其他國家跟進。由於APEC屬於共識決,既然有人提出異議,部長宣言自然無法通過,連帶領袖宣言也跟著難產。

(中國時報)
--
史無前例 APEC領袖宣言難產

2018巴紐APEC年會於昨(18)日結束,但是本次會議的部長宣言、領袖宣言都難產,主因泰國於18日凌晨兩點,不同意部長宣言文字內容,進而導致領袖宣言難產。加拿大媒體形容,這次領袖宣言形同已經「破局」,外界也認為這是美中南太平洋的新戰場。這是APEC史上頭一遭沒有部長和領袖宣言。

APEC部長會議已於16日結束,按往例應該在當天或是隔天,提出部長宣言,作為給領袖會議討論和領袖宣言文字內容的參考。

但是APEC方面始終沒有提出部長宣言,我方經貿談判人員密切關注大會動態,直到18日凌晨兩點收到大會發出的電郵指出,因泰國不同意部長宣言草案中的文字,因此部長宣言遭到「擱置」。由於APEC採取共識決,只要一個會員國不同意,整份文件就不能成為正式宣言。

我方官員透露,大會始終沒有發布部長宣言正式文件,負責官員守到凌晨兩點,接到大會通知後,馬上做出因應,向負責與領袖代表張忠謀溝通的國安會副秘書長蔡明彥報告狀況。

18日上午舉行經濟領袖非正式會議時,由於部長宣言文字沒有呈交給領袖會議,主辦國巴布亞紐幾內亞宣布休息15分鐘,結果休息結束時,許多領袖代表都已經離開會場,也使得領袖宣言無法取得共識。

官員指出,泰國是對多邊貿易項目部分文字表達不同意,未來可能繼續由會員國承辦官員進行溝通,如果遲遲無法對領袖宣言達成共識,也許由巴紐方提出主席報告的方式來解決。

日前APEC資深官員會議時,就傳出美日澳等國在起草小組中,要求納入公布「開發中國家基礎建設項目」等文字,引起中國大陸方面不滿,昨日甚至有外媒報導指出,中國大陸4名官員闖入巴紐外交部,要求更改文件內容,美中衝突的新戰火,就在南太平洋點燃。

(工商時報)
--
美日澳紐齊抗中 524億助巴紐蓋電廠

美國和日本、澳洲和紐西蘭3個盟邦昨天宣布將投入17億美元(約524億台幣),協助巴布亞紐幾內亞在多數地區建立電力和網路設備,成為對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首項計劃。

東加跟進一帶一路
西方盟國的這項計劃旨在讓巴紐70%人口在2030年前享有電力,巴紐目前只有13%人口有電可用。該計劃也是為了展現這些國家對具戰略重要地位的亞太地區的承諾。巴紐擁有800萬人口,其中約80%居住在缺乏基礎建設的郊區。美中在這個地區競逐影響力之際,巴紐成了雙方角力的新戰場。
正在巴紐首都莫士比港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高峰會的美國副總統潘斯說:「我們相信美國今天做出的宣布,以及美國在這項聯合聲明中的角色,顯示美國將比以往更積極地在這個地區進行投資。」
正值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積極展現影響力之際,潘斯說,這是美國、日本、澳洲合作協議的第一個計劃,以向太平洋地區基礎建設提供資金。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5日抵達巴紐,受到巴紐官員熱情款待,隔天與太平洋島國領袖舉行會談,宣揚一帶一路倡議,引發西方國家關切。潘斯前天在APEC會議上,直接批判一帶一路倡議,呼籲各國不該為接受貸款傷害主權。
不過中國昨天也取得戰果,東加政府官員表示,東加已和中國簽署協議,加入一帶一路倡議,而積欠中國的債務也獲得5年展延。

批一帶一路 馬爾地夫斥「搶劫」

馬爾地夫新任總統索利(Ibrahim Mohamed Solih)前天宣誓就職,他演說時痛斥國庫遭「搶劫」,抨擊前朝向中國大舉舉債、亂蓋基礎建設,導致國家財政陷入困境。外界關注,馬爾地夫是否會跟馬來西亞一樣,在新政府下,叫停境內的一帶一路基建工程。

印度總理允將協助
索利表示,由於官員貪腐,導致國庫損失慘重,具體數字仍在統計中。接著他話鋒一轉說,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導致馬爾地夫瀕臨破產,「(前朝)僅為政治理由進行的建設計劃,造成巨大損害和虧本。」對此,獲邀觀禮的印度總理莫迪表示,印度將協助馬爾地夫度過難關。
索利的政權交接團隊日前透露,前朝對中國負債達15億美元(約462億台幣),這個數字佔該國國內生產毛額1/4,但實際金額可能更高。索利團隊揚言,將徹查前總統雅門簽署的交易,這些交易對象多數是中國國有企業。
馬爾地夫9月舉行總統大選,由親印度和親西方的索利擊敗親中的雅門,雅門在位期間曾與北京簽訂多項基礎建設合約,並配合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建設,大興土木。
當時反對派不斷警告,合約簽訂太輕率,恐把國家帶入萬劫不復的債務陷阱,且重要建設會被中國掌控。中國在馬爾地夫的興建計劃包括一座長達約2公里、造價逾2億美元(約62億台幣)的中馬友誼大橋,以及機場擴建計劃等。

(蘋果日報)
--
逆轉中國主場 美帶頭經援巴紐電力

本次亞太經合會(APEC)主辦國的巴布亞紐幾內亞(巴紐)是中國「一帶一路」重鎮,中國也因此自認有「主場」優勢;但昨APEC領袖閉門會議後,美國與澳、紐、日等盟國共同宣布將耗資十七億美元援助巴紐電力計畫,將目前僅十三%民眾有電可用提高到二○三○年的七成以上,逆轉中國的主場優勢。

中國透過本次APEC展現南太平洋「共主」的企圖明顯。除國家主席習近平比各國領袖提前一日抵達巴紐外,也親自參加由中國援助興建的巴紐國會前「獨立大道」開幕,中媒並大肆宣傳為「中國大道」;且搶在APEC正式大會前舉辦「一帶一路」峰會,與中國在南太平洋建交的七國領袖會面。

APEC的二十一國領袖昨舉行閉門會議,會議結束後發表聲明,由美國副總統彭斯代表盟國領袖宣布對巴紐電力援助計畫,包括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紐西蘭總理阿爾登(Jacinda Ardern)、日相安倍晉三,與巴紐總理歐尼爾(Peter O’Neill)簽署協議。

彭斯表示,這計畫希望讓巴紐在二○三○年有七成人口有電可用,「這是一個強烈的承諾,將與其他四國一同為巴紐帶來新的願景」;他還引述美總統川普所說,強調「美國與南洋地區國家的聯繫是史無前例的強壯,美國今日的宣布可保證會帶來更多機會,這只是第一個計畫」。

目前巴紐的八百萬人口中,只有十三%左右使用電力,城市以外的離島及其他區域大部分均沒有電網。中國一帶一路計畫中,也包含電力基礎設施建設,此次美國與盟國針對電力提供援助,比起過去的醫療、教育等,制衡一帶一路影響的意圖更加明顯。

(自由時報)
--
馬爾地夫新總統就職 索里:國庫遭中國劫掠

馬爾地夫新任總統索里(Ibrahim Mohamed Solih)17日宣誓就職,宣告國庫遭到「劫掠」,並警告指出,在向中國舉債瘋狂投資基礎建設後,國家財政陷入困境。

馬爾地夫新任總統索里在9月大選擊敗了親中的強人領袖雅門(Abdulla Yameen)。

以棕櫚樹環繞海灘島嶼等豪華休閒勝地馳名的馬爾地夫,是中國投資數以百萬美元計大舉興建公路和住宅的最新一個若干小國之一,這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

但這些計畫已導致人口僅40萬的馬爾地夫債台高築,引發要求調查前政府統治期間如何讓中國業者取得合約的呼聲。

索里於宣誓就職後隨即發表演說表示:「就在我接任總統時,國家財政情勢險峻。由於僅為了政治理由而進行的那些計畫,造成巨大損害和虧本。」

在首都瑪萊(Male)一座足球場舉行的宣誓就職儀式,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是應邀觀禮的最高階外國貴賓。

資深國會議員索里是反對陣營共同推出的總統候選人,於9月擊敗尋求連任的馬爾地夫強人總統雅門(Abdullah Yameen)。雅門帶領國家走親中路線,且因關押政治對手面臨國際壓力。

索里說:「由於政府不同層級的侵吞和貪腐,國庫已損失數十億盧菲亞(rufiyaa)。」

他表示,目前不清楚國家已損失多少錢。他的政權交接團隊本週表示,將會針對雅門政府簽署的交易進行鑑識稽核,其中許多交易是與中國國企簽約。

索里的政權交接團隊表示,已被告知馬爾地夫積欠中國融資者15億美元,但擔心金額可能更高。即使是負債15億美元,金額也超出國內生產毛額四分之一。

印度外交部於兩國領袖舉行會晤後發表聲明說,莫迪告訴索里,印度已準備好協助馬爾地夫度過經濟難關。

長久以來一直是馬爾地夫主要政經夥伴的印度,愈來愈擔心意圖在馬爾地夫建立前哨基地的中國擴張性外交。

馬爾地夫外交部長表示,中國文化部長雒樹剛也受邀觀禮。

(世界日報)
--
測量更精確 「公斤」重定義明年生效

總部設於法國的國際度量衡局(BIPM)十六日通過決議,逾六十個會員國一致同意重新定義「公斤/千克」(kilogram)的重量,將改以物理學的「普朗克常數」(Planck constant)做為公斤新標準。科學家指出,這項決定有助增進科學測量精準度,但對多數人沒有明顯影響。

公斤最早定義源自一公升水的質量,但缺點是不易量化精準複製,於是科學家於一八八九年起,以「國際公斤原器」(IPK)定義公斤。它是一個合金秤砣,由九十%的鉑及十%的銥打造而成,別名為「大K」(Le Grand K),擺在真空封存的三層玻璃罩內,與六個官方複製品置於BIPM法國巴黎郊區總部。

然而,隨著歲月流逝,科學家發現「國際公斤原器」及其複製品重量並非永遠一致,即便有玻璃罩蓋住,添加塵土微粒、空氣影響及清潔行為等都會改變它們的質量,因此科學家數十年來都想重新定義公斤。

為此,BIPM通過決議,改以描述量子大小的「普朗克常數」定義公斤,並投票重新定義電流單位安培(ampere)、熱力學溫度單位克耳文(kelvin)和物質量單位莫耳(mole)。四項新定義將於明年五月二十日生效。

重新定義公斤,預計可更精確地測量極小或極大的質量,有助引領科學、工業、氣候研究和其他領域的創新。美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菲利普斯(William Phillips)稱讚,這是「自法國大革命以來最偉大的測量革命」。

對於大多數民眾,這項改變不會造成可識別的影響。例如磅秤測量體重不會顯著改變,超市公斤及公克計量也不會受影響。現代質量測量單位全都衍生自公斤,包括測量藥品或金粉的微克,或測量鋼品的公噸等。

(自由時報)
--
野火燒不盡 川普轟地方政府管理不善

美國總統川普十七日前往加州,勘查被稱為「坎普野火」(Camp Fire)的森林大火災情。他在勘災時表示,祝融肆虐的景象令人難過,但全美將共同救災與重建。他並承諾聯邦政府將挹注人力、物力,協助加州進行災後復原。儘管外界認為起火原因和加州前所未有的乾旱、強風及氣候變遷的自然因素較為相關,但川普也堅稱大火肇因與地方政府森林管理不善有關,全球暖化因素只有些微影響。

這場加州史上傷亡最慘重的野火,災區面積約芝加哥大小,已知釀成七十六人喪生、逾一二○○人失蹤、近一萬間民宅和其他二五○○多棟建築物遭燒毀、四.七二萬人被迫撤離、約一二○○人棲身避難收容所。首當其衝的,即是內華達山脈北部山麓的天堂鎮。

川普十七日看著天堂鎮街道兩旁排滿燒得只剩骨架的汽車殘骸、樹木殘餘的枝幹、毀壞房屋的地基時表示,加州有些地區甚至比這還嚴重,燒到只剩焦炭。川普也前往天堂鎮附近的契科鎮,在臨時救災指揮所慰問並聽取消防員、執法人員等緊急救難人員簡報。

民主黨籍加州州長布朗及州長當選人紐森、川普女婿庫希納、白宮幕僚長凱利陪同川普勘災,有災民盼川普能提供受災戶若干援助,有人舉著感謝川普的標語,但也有人對著他罵「笨蛋」(moron)。至於被迫逃離家園的受災戶,他們只顧忙著收拾僅存的家當、尋求協助,無暇注意總統到訪。

川普此前批評民主黨籍州長主政的加州州政府,把火災歸咎於森林管理不當,一度揚言若州政府未有所改善,他將停撥補助款。他十七日則改口向布朗保證,「你已獲得聯邦政府(會提供協助的承諾)」、隨時可用,聯邦政府將提供若干幫助、一大筆錢和一些專業意見,中央、地方攜手救災。

川普同日下午再趕往吞噬南加州馬里布(Malibu)等地區的另一場「伍爾西野火」(Woolsey Fire),延燒面積約坎普野火的三分之二,所幸已知僅釀至少三死、四八三棟建築遭焚毀。然而,馬里蘭州氣象專家柏克(Patrick Burke)表示,十八日的降雨雖有助改善空氣品質,但在植被遭燒毀的山坡,降雨恐引發危險泥流。

明星自「保」 私人救火隊抗加州野火

美國加州南北各地近期遭野火肆虐,儘管救災人員疲於奔命,仍難以阻擋這場加州史上最猛烈的野火。在政府救援能力有限的情況下,有些逃脫不及的民眾甘冒生命危險,留在家園保護身家財產;反之,好萊塢夫妻檔肯伊‧威斯特(Kanye West)和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等富豪的億萬豪宅,則獲得保險公司僱用私人救火隊進行保衛。這種現象,使加州州長布朗(Jerry Brown)大嘆「新型態的反常」(new abnormal)。

拜俗稱「魔鬼風」的「聖安娜焚風」等環境因素所賜,加州野火一發不可收拾,光是南部「伍爾西野火」(Woolsey Fire),就已吞噬洛杉磯郡、文杜拉郡等廣達十萬英畝(逾四萬公頃)地區。州政府推估,逾一百萬棟房屋位於「高風險」火災警戒區,但救援遠遠不及延燒速度,洛杉磯郡消防局長歐斯比直言,是生涯最困難的打火任務。

因此,洛杉磯郡康乃爾地區(Cornell)的艾倫(Jeff Allen)等若干居民,在消防隊遲未現身、逃脫不易的情況下,只好留下來拯救家園,有人及時救下即將被火包圍的馬群,趕牠們到有自動灑水器的牧地;有人成功保護已有五十七歷史的酒吧餐廳。

與此同時,美國名人八卦網站TMZ報導,相較於多數民眾一夕間無家可歸,住在洛杉磯郡遁丘(Hidden Hills)的明星夫妻檔肯伊‧威斯特和金‧卡戴珊等富豪,為價值六千萬美元(逾十八.六億台幣)的豪宅額外投保,因此獲得「私人救火隊」保護,順利避免豪宅慘遭祝融。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曾報導,跨國保險及金融服務機構「美國國際集團」(AIG)即提供相關保險項目,且自設救火團隊。富比世全球前四百大富豪中,有四十二%都是其投保人。赫芬頓郵報指出,雖然住家安全多一層保障是好事,但必須付出高昂代價以獲得相關服務卻大有問題,此種結構的不平等並非正義。許多民眾也怒批,私人救火隊根本是「富豪特權」。不過,美國最大私人消防員集團「野火防禦系統」(Wildfire Defense Systems)澄清,其客戶絕多數都是財富落在平均值的民眾,且都不是投保只做富豪生意的保險公司。

(自由時報)
--
加州森林大火蔓延 空氣清淨機呼吸面罩大賣

彭博資訊報導,美國北加州野火蔓延逾一周,失蹤人數超過1,000人,也使北加州已淪為全球空氣品質最糟糕的地區之一,帶動當地的空氣清淨機與呼吸面罩大賣。

美國總統川普17日視察加州天堂地區災情,他表示:「我想我們都走在同一條路上,我們須管理與維護,我們將與環保組織合作」。坎普野火(Camp)已成為全美百年來災情最嚴重的森林大火,上蔓延逾14.6萬英畝,布特郡消防局表示,截至16日晚間僅控制住50%火勢。

這場森林大火也導致加州空氣品質急遽惡化,空氣品質監測應用程式(App)AirVisual的數據顯示,舊金山16日淪為全球空氣品質倒數第二名的城市,灣區空氣品質質「非常不健康」,灣區學校16日也因此停課。

舊金山灣區煙霧瀰漫,許多上班族因此待在家裡或乾脆離開灣區,留下來的人則大買氣清淨機與呼吸面罩,例如蘋果、Google及推特等矽谷科技業者必須上班的員工,都會買面罩自我保護,推特總部附近的商店就說,呼吸面罩「超級熱銷」。

Airbnb、EBay、Lyft等業者則發放呼吸面罩給員工,讓這種產品成為矽谷最新的員工福利。坎普野火8日爆發以來,「呼吸面罩」等類似關鍵字在加州的網搜熱度躍增40%,在美國電商亞馬遜工具與房屋修繕區,3M面罩也成為熱銷產品。

(經濟日報)
--
視察加州史上最慘野火 川普仍不信氣候變遷

美國總統川普17日到北加州視察已造成70多人喪生、1000多人失蹤的野火災區,表示聯邦政府將提供一切必要資源協助受到慘重破壞的加州復原,並防止再發生這種災難性的野火。

這是美國一個世紀來死傷最慘重的野火,也是加州歷來最嚴重的野火。一些災民揮舞國旗歡迎總統蒞臨,其他民眾則只顧搶救剩餘的財物。

川普上周責怪森林管理不當引發野火,並揚言斷絕對加州的聯邦補助。加州消防員組織主管指出,川普資訊不足,因為聯邦政府已刪減森林管理經費。

身段轉軟 願提供加州資源

面對批評聲浪,川普17日的談話大為緩和,雖然他仍宣稱改善森林管理措施將能減少未來的風險。

詢以看到這種連綿數哩的焦黑火場,是否改變他對氣候變遷的看法時,川普答以「沒有」。川普一直質疑人類的活動影響氣候,以及大氣暖化導致天災日益頻繁和激烈。

北加州野火已吞噬範圍接近芝加哥的面積,超過5500名消防人員全力滅火,可是迄今只控制了大約50%火勢。

北加州野火燒毀一萬棟民宅和2400棟其他建築,4萬7200人被迫疏散,將近1200人進入收容所。但是,一些收容所爆發諾羅病毒傳染,有25人住院治療。

川普後來轉往南加州視察馬里布一帶的野火災情,並到洛杉磯郊區的千橡市慰問當地7日發生的酒吧槍擊血案受害者。這個事件造成13死18傷,兇手飲彈自戕。

南加州野火範圍約為北加州的三分之二,迄今已控制82%。

(聯合晚報)
--
加州史上死傷最慘重野火 持續搜索993失蹤者

有關當局今天仔細搜索遭加州史上最致命野火焚燒殆盡的城鎮廢墟,尋找993名失蹤者的任何蹤跡,這場坎普野火(CampFire)肆虐山城天堂鎮,至少奪走77條人命。

標特郡(Butte)警長辦公室在聲明中表示,據信失蹤人數於今天晚間從原本1276人,下降283人至993人,但沒有透露其他細節。

有關官員今天晚間表示,目前尋獲77名罹難者遺體。這場8日引發的大火現已控制65%,高於今天稍早的60%。

這個地區本週預計將出現雨勢,可能有助於滅火,但會增加洪水和土石流的風險,這將使接獲疏散命令的4.6萬人更加痛苦。

許多火災災民暫居親友家中,其他人則搭起帳篷或露宿車內。

在天堂鎮,烈火焚燒速度快到許多罹難者在混亂逃難過程中命喪車內。疏散過程中,兩條逃出城的道路出現嚴重壅塞。

標特郡警局表示,失蹤人員名單是根據火災引發混亂後的第一時間,從特殊熱線、電子郵件及緊急號碼911收到的訊息彙編。

有關部門表示,部分名列失蹤名單者可能倖免於難,但尚未通知家人或官員,原因可能是他們缺乏電信服務或沒意識到有人在尋找他們。

除了人員傷亡外,烈火也導致加州史上最慘重財產損失,而在至少1萬3600棟房屋等建築遭燒毀後,還面臨為數以千計流離失所災民提供長期避難處所的挑戰。

加州野火失蹤人數暴增破千 箇中原因報你知

美國北加州「坎普野火」(Camp Fire)持續延燒,失蹤人數在過去幾天暴增至1200多人,之後減至不到1000人。人數突然暴增,讓部分居民及官員感到困惑。

路透社報導,美國官方今天表示,坎普野火造成的死亡人數增至77死。據信失蹤的人數原是1276人,但今天減至993人。坎普野火已寫下加州史上最多傷亡紀錄。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失蹤人數如此之高,是否代表死亡人數也可能跟著增加甚至破千,加州重災區標特郡(Butte)公開承認,這並非能簡單回答的問題。

警長哈尼亞(Kory Honea)在16日首次公布破千人的失蹤名單時形容名單是「變動」的。他說:「我提供給各位的資訊是原始資料,我們發現名單上的姓名可能有重複。」

官方表示,調查人員自8日坎普野火爆發以來,試圖從通報失蹤電話、報導及電子郵件匯集資料,因此統計人數大幅變動。而大火快速蔓延,據報許多人僅有幾分鐘能聚集親友,並從擁塞的道路逃命。

由於火勢猛烈,官員警告說,完全復原可能要花上數週。數百名專家帶「尋屍犬」,利用通報的名單在廢墟中搜尋罹難者遺骸。但部分媒體隨即指出,標特郡的名單有重複或異常的地方。

根據「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稍早版本名單列出5名年紀119歲的失蹤者,紐時也說,他們能透過社群媒體確定名單上部分人員實際上安然無恙。

美聯社報導,遭列失蹤名單的民眾康瑞(TamaraConry)在臉書上發文向親朋好友報平安。她15日晚間在尋找失蹤者的頁面上寫道:「我和丈夫一直都沒有失蹤,從未失蹤。」

「我們沒有家人在找我們…我還打去留訊息,要求把我們的名字刪掉。」

哈尼亞為公開「原始」清單的決定辯護說:「我不能讓完美主義阻礙進度。」他16日告訴媒體說:「發出資訊對我們來說很重要,這樣我們才可開始尋找這些行蹤不明的人。」

由於坎普野火破壞超過1.2萬座建築,且加州大片區域疏散命令尚未解除,數千名居民現待在臨時避難所。哈尼亞說,因為被迫疏散,名單上許多人或許沒意識到有人在找他們。

追蹤實際失蹤人口也因通訊受阻而變得困難,多數基地台及電纜受惡火破壞,行動電話無法使用,部分地區臨時基地台需由供應商安裝。

根據最新統計,受野火重創的標特郡天堂鎮(Paradise)人口約2.7萬人,其中1/4年齡在65歲以上。

天堂鎮警察局長芮恩波特(Eric Reinbold)說,這份數據凸顯在緊急情況下,快速疏散年長者的困難。他說:「就像在社區,我們有老人,而他們有的放棄開車,或無法開車。」

而長者成功脫逃後,可能也不太會透過網路或其他行動通訊聯繫認識的人,使得失蹤名單上出現許多老人。

綜上所述,當局不斷懇求當地民眾再三於名單更新時確認,並透過電話而非語音信箱,讓他們知道誰已證實安全,以助他們在資源早已捉襟見肘的情況下聚焦救災工作。

加州降雨雖有助減緩火勢 專家憂引發致命泥流

加州北部糟野火蹂躪的地區,處處是焚毀殘骸及嗆鼻煙霧,氣候預報員今天表示當地即將降雨,雨勢雖有助緩解火勢,但專家憂心若干植被已燒毀殆盡,降雨恐將引發危險泥流。

北加州近日多處野火已經奪去至少76條人命,其中坎普野火(Camp Fire)持續延燒,重創山區小鎮天堂鎮(Paradise),當局雖已尋獲數以百計倉皇四散的民眾,但失蹤人數昨天仍飆升至1276人。

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下屬單位天氣預報中心(Weather Prediction Center)表示,天堂鎮等內華達山脈山麓小丘地區預計20日晚上開始降雨,雨勢將持續至23日,雨量將達102毫米。

復原鑑識小組今天將持續在燒焦殘骸中採集檢體,再以DNA鑑定確認死者身份。

坎普野火雖在舊金山以北約280公里延燒,但仍讓舊金山的空氣充斥不利健康的煙霧,如今這座西岸大城也將降雨,料有助清除坎普野火所致的空污。

此外,「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Chronicle)及其他媒體報導,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的測量結果,當地空氣品質不利健康,若干體育賽事取消,當局也建議老人和兒童留在屋內,避免外出。

路透社報導,國家氣象局旗下單位、馬里蘭州大學園(College Park)氣象預報中心的氣象學家柏克(Patrick Burke)表示,下雨將有助清除煙霧。

但他也說,下雨也可能「雪上加霜」,雨勢雖為消防員帶來急需的援助,也有助改善空氣品質,但在植被遭燒毀的山坡,降雨恐引發危險泥流。

他說:「雨勢將持續至23日,計可累積76毫米的雨量,若干地區可能出現102毫米或更多的雨量。」

「而且,植被被燒毀的地點附著力不足,難使土壤及碎石不移位。」

柏克說,加州首府沙加緬度(Sacramento)北部等南加州一帶,本週預計降下最多50毫米的雨量。伍爾西大火(Woolsey Fire)在當地奪去至少3條性命。

(中央社)
--
美南大火加重暖化 往高緯度蔓延

溫室氣體排放量與森林野火對氣候暖化可說是惡性循環!針對前陣子加州大火,NASA科學家洛伊指出,野火會增加更多溫室氣體的排放,而地球變得更暖,讓原本緯度夠高、不易起火的地區可能出現火勢,「依照現階段趨勢預估將增溫3度,要達到巴黎氣候協定的2度已經不太可能,更遑論現在森林大火頻繁發生,更使氣候暖化惡性循環。」

野火增加排放又燒樹

根據《西方故事網》報導,各國對氣候暖化的目標是巴黎氣候協定的「降溫2度以內」,不過,加上加州野火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因素,這項目標看來困難性甚高。NASA科學家估計,目前約有20%的溫室氣體排放是因野火所造成,預計到2100年數字將增加到30%。

洛伊指出,森林野火造成的影響不只增加溫室氣體,它們更會燒掉吸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植物,一旦森林面積減少,氣候暖化程度會更難被自然控制,等到全球升溫後,這個情況將往高緯度地區蔓延。談及緯度高的森林起火率上升,《Nature Communication》上的研究數字顯示,一旦全球升溫3度,地中海地區的野火發生率將增加一倍。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美國研究估計出本次加州野火的二氧化碳排放程度,意外發現一週內的排放量竟約等於該州一整年的交通工具排放量總和。

不過,有部分專家提出不同觀點。倫敦經濟學院專家史密斯指出,比起其他人類活動的排放(如燃煤等),野火造成的排放量影響性可以不計,「加州野火看起來很恐怖,但它造成的CO2排放量頂多就佔每年燃燒電力的百分之幾而已。」他認為,雖然估計的數據比起交通工具排放量看似驚人,但其實世界各地隨時都有火勢發生,只是這次發生在靠近人口稠密的都會區,才會引起這麼多討論。

(台灣醒報)
--
特務大本營!為何維也納百年來都間諜趴趴走?

奧地利總理庫爾茨本月9日召開記者會,神色凝重地表示,該國一名退役上校涉嫌為俄羅斯情報單位工作數十年。這名70歲的間諜自1990年代起被俄國吸收,持續提供情報至今年,但俄國否認。

這起間諜案令人注意到奧地利的特殊地位。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在廿世紀前是哈布斯堡王朝和奧匈帝國首都,數百年間一直是歐洲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自然成為國際間諜的溫床。不過,經歷兩次世界大戰,二戰後奧地利成為永久中立國,表面上不涉入各國政治,檯面下卻仍是特務活動的大本營。

地理位置優越 情報機構競爭

就地理上而言,在蘇聯解體前,奧地利是最接近東歐共產國家的自由大城,歷史學家畢爾指出:「冷戰期間,以維也納為基地,情報單位可以就近指揮在南斯拉夫、匈牙利、捷克甚至是波蘭的諜報活動。」

此外,聯合國在維也納設有辦事處,這裡也是「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總部,國際原子能組織、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總部都在維也納。各國不只在維也納設大使館,也額外在維也納的國際組織設立辦事處,看起來是擴大外交工作,實則狡兔三窟交叉掩護,利用外交豁免權和特殊身分推動間諜行動。

極力保持中立 美俄換囚首選

奧地利極力保持中立,讓各方特工在維也納的活動沒什麼壓力,各路間諜在此以情報換取利益。畢爾形容:「間諜是一門生意,至今依然如此,它帶來很多有錢的人,形成對這個國家的另一種支援。」

2010年7月,維也納機場還上演一場美國和俄羅斯換囚行動,美俄選在維也納換囚,情報圈沒有人覺得意外。

豔諜落網返俄 化身社交名人

換囚名單包括近年兩個最知名的特工:安娜.查普曼(Anna Chapman)和史柯里帕(Sergei Skripal)。

被西方媒體封為「豔諜」的查普曼曾是俄國情報局特工,利用經商作為掩護,在美國從事情報活動,2010年6月被捕時年僅28歲,翌月即透過換囚遣返俄羅斯。返俄後的查普曼一躍而成社交名人,代言商品、拍廣告、走伸展台等活動邀約不斷。

史柯里帕原服務於俄羅斯情報總局,期間被英國軍情六處吸收,洩漏在歐洲活動的俄國特工名單,2004年被俄方逮捕,兩年後以間諜罪被判13年有期徒刑,2010年因美俄換囚協議獲釋,居留英國。

史柯里帕和女兒尤莉亞今年3月遭下毒,兩人倒在英國索爾茲伯里一間購物中心外長椅上不省人事,急救月餘才撿回一命。英國調查發現,毒物是前蘇聯研發的神經毒劑「諾維喬克」,英方指控俄國政府預謀殺人,但俄方始終否認。

間諜數以百計 搶拉大學教授

雖然蘇聯早就解體,東歐鐵幕也已倒下,但維也納的間諜活動未曾中斷。奧地利聯邦反恐及憲法保護局在今年初發表的報告中指出,在奧地利活動的間諜很多,「數以百計」。這些間諜也想方設法吸收在地奧國人當線民,茵斯布魯克大學國際關係教授曼戈表示,他就曾被俄國和英國情報人員接觸。

曼戈說,奧地利抓到俄國間諜完全不讓人意外,倒是奧國政府大肆宣揚此事,令人覺得有點奇怪。

歷史學家畢爾認為,與其譴責俄國,奧地利政府應該自問,情報系統究竟有何漏洞,以至於一名上校潛伏數十年都沒被抓到。

(聯合報)
--
黨內逼宮阻脫歐草案 英相:不會被阻撓

英國的脫歐協議草案面臨國會下議院可能否決的危機,更有執政的保守黨議員蘊釀發動不信任投票要趕首相梅伊下台。梅伊十八日強悍表示,趕走她也不會讓脫歐變容易,英國也很難再和歐盟談出更好的方案。

保守黨疑歐派人士有意拉梅伊下台,包括兩任前脫歐大臣戴維斯和拉布,以及前外相強生。下議院若要對梅伊提出不信任投票,必須至少有四十八名議員提交信函。梅伊表示,據她所知,信函數尚未達標。

梅伊接受天空新聞訪問時說,「這是艱難的一周」,但她不會因此被阻撓。梅伊說:「政治是種艱難的工作,我已從事多年。」對於可能被迫去職,她說:「這樣並不會讓談判變容易,也不會改變國會的席次比例。」

拉布則告訴周日泰晤士報,英國應該做好隨時退出談判的準備。他說:「理性而言,我們必須對這個國家誠實地說,我們不會被賄賂、被抹黑或被霸凌,我們會退出。」

在野黨工黨黨魁柯賓表示,該黨兩百五十七席議員絕不會支持脫歐草案,如果梅伊下台、工黨取而代之,他有把握在脫歐時限前和歐盟談出更好的協議。

梅伊和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草案,規定了英國脫歐必須付出的分手費、過渡期、雙方公民權利等細節。

英國和歐盟都同意,未來英國的北愛爾蘭和仍屬歐盟的愛爾蘭共和國之間不應恢復邊界,因此協議中有一項關於相關安排的「後備計畫」,為日後談判貿易協定預留空間。

這讓支持脫歐人士非常不滿,認為這會使北愛較傾向由歐盟法規管轄,且英國在未獲歐盟同意前無法擺脫「後備計畫」。

歐盟將於廿五日舉行緊急峰會,預定簽署脫歐協議,梅伊將前往布魯塞爾和歐盟領導人會面。

(聯合報)
--
梅伊陷逼宮危機 英鎊不妙

在英國首相梅伊宣稱脫歐協議「沒有替代選項」之際,前外交大臣強森等七名保守黨大咖傳出正積極運作,要挑戰梅伊的領導地位,使梅伊陷入逼宮危機,連帶讓英鎊後市更加不妙,投資人看空英鎊的程度已達到2016年英國公投決定脫歐以來最高。

周日泰晤士報報導,強森、戴維斯(David Davis)等七人據稱正積極醞釀挑戰梅伊領導大權,梅伊辦公室正在因應反對派議員最快在20日發動信任投票。

梅伊18日說,「就我所知」,反對派議員還沒蒐集到發動信任投票所需要的48名議員支持,仍未達到進行信任投票的門檻,負責信任投票的委員會主席布雷迪同日證實還沒觸及發動門檻。

梅伊警告,若她被罷黜下台,可能延誤脫歐協商。她也投書太陽報指出,脫歐協議沒有替代計畫,並宣稱北愛爾蘭邊境保

障措施將確保愛爾蘭邊境不會有問題,即便脫歐所有準備工作未能及時安排妥當。前脫歐大臣拉布則說,梅伊的脫歐協議有致命缺陷,他不會支持此協議,但也不支持把梅伊趕下台。

上周的發展顯示,梅伊的脫歐計畫未獲得足夠強大的支持,遭國會拒絕、英脫局勢將回到原點的可能性很高,如今她又身陷逼宮危機,使英鎊籠罩在更濃厚的政治衝擊陰霾之下。

如今投資人正在評估梅伊的脫歐協議遭國會否決,她下一步該何去何從,選項包括與歐盟談判另一項協議、舉行二次脫歐公投;如今在梅伊面臨不信任投票風險的情勢下,英國甚至可能提早大選。選擇權市場顯示,投資人看空英鎊的程度已達到2016年6月來最高。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Credit Agricole)認為,不論政局如何演變,英國與歐盟要在年底前敲定分手協議都極度困難,英鎊可能因此重摔至1.20美元。Woodman資產管理公司外匯策略師柏格更悲觀,預測若英國舉行二次脫歐公投,政局不確定性將更高,英鎊將重貶至1.10美元,為1985年以來新低。

photo.php (249×342)

(經濟日報)
--
脫歐協議恐遭國會否決 英國局勢看這裡

英國首相梅伊上週與歐盟達成脫歐協議草案後國內政壇譁然,現在協議草案需待國會審查,照政壇說法幾可肯定會遭國會推翻。若國會否決這份脫歐協議,英國恐得面臨硬脫歐及改選。

彭博(Bloomberg)報導,英國國會若通過這份脫歐協議,英國自然能有秩序地脫歐;協議若被國會否決,英國恐走向失序脫歐、二度公投甚至舉行大選。

● 英國國會何時審查

英國將等11月25日歐洲聯盟召開完特別峰會後,再進行國會審查,一般預料時間會在12月。由於英國國會在12月20日起休會,國會議員預計會在12月初展開審查。

● 國會否決後會如何

理論上英國法律規定是每5年舉行大選,但若脫歐協議被否決而許多國會議員覺得下一步應是改選,只要國會對當前政府進行不信任投票,或2/3國會議員贊成改選,就會進行提前大選。

若脫歐協議草案遭英國國會否決,在野的工黨將推動大選奪回執政權,接踵而來的混亂將提供國會議員絕佳機會發動第二次公投,以推翻2016年公投通過的脫歐。目前已有一個跨黨派團體在蘊釀二次公投,但尚未達能扭轉前次公投結果的多數。

因此脫歐協議遭國會否決後,最可能先出現的情況是法律狀況不明的脫歐,為貿易與市場帶來巨大傷害。

● 梅伊的脫歐協議過得了國會這關嗎

英國下議院(House of Commons)有650席,扣掉議長、3名副議長及7席不出席國會的新芬黨成員,需在剩下639席取得過半多數,即過關門檻為320票。

目前梅伊可掌握150票「薪水票」(Payroll vote,執政黨內閣首長若投票反對政府,會喪失職位)及85張保守黨死忠票,自由民主黨議員羅伊德(StephenLloyd)也已表態贊成這份協議。梅伊基本上能掌握236票,但要湊齊剩下84票以跨過門檻,難度不低。

包括工黨親歐派75票、工黨死忠票155票肯定投票反對,小黨更是都堅決反對脫歐。小黨裡蘇格蘭民族黨(SNP)35票、自由民主黨11票、綠黨1票及威爾斯國民黨(Plaid Cymru)4票,幾可確認這281票會否決梅伊的脫歐協議。

英媒指發起逼宮門檻將達 梅伊老神在在

英國「太陽報」披露,距發起保守黨內不信任投票門檻的48票,目前僅差6票。但首相梅伊表示,這週她仍會回到布魯塞爾討論英國與歐盟的未來關係,逼她下台也無助於重啟談判。

根據報導,隨著高史密斯(Zac Goldsmith)及凱希(Bill Cash)2名議員加入,讓已公開宣布提交不信任函者達25人,此外另有17人私下表示已提交,距離保守黨「1922委員會」啟動不信任投票的48票門檻,只差6票。

即便啟動不信任投票,仍得保守黨內315名議員中過半的158人對梅伊投下反對票,梅伊才會下台。目前看來過半機率不高;若梅伊挺過,未來一年將無法再發動不信任案。

梅伊政府上週與歐盟達成脫歐協議草案後,引發英國國內譁然,英國國會痛批協議對歐盟讓步過多,保守黨內反對派也蘊釀逼宮。但梅伊表示,當雙方都對攸關未來關係的協議感到滿意,才會簽署。

梅伊(Theresa May)表示,本週將是脫歐談判的「關鍵」。她接受電視台「天空新聞網」(Sky News)訪問時指出,她會回布魯塞爾與歐盟執委會主席榮科(Jean-Claude Juncker)會面。

她說:「本週焦點會放在雙方未來關係。在達成我們所希望的未來關係前…我們不會同意脫離這部分,因為脫歐與未來雙邊關係這兩塊密不可分。」

但被問到若脫歐協議遭國會否決該如何是好時,梅伊僅表示,國會自有一套程序,「政府會視情況,決定下一步」。

彭博(Bloomberg)報導,梅伊將訴求商界領袖協助脫歐協議過關。

英國工業總會(CBI)總幹事費爾貝恩(CarolynFairbairn)今天表示,想否決脫歐協議的議員都該回自家選區與區內企業聊聊。費爾貝恩指出,脫歐協議開啟貿易不再有磨擦之途,這是企業所樂見。

保守黨內串連逼宮 基層則盼梅伊留任

英國「星期泰晤士報」報導,7名保守黨內重量級人士正積極策畫,想挑戰首相梅伊的領導;但民調顯示,有7成的保守黨選民希望梅伊留任。

星期泰晤士報(Sunday Times)指出,包括前外交大臣強生(Boris Johnson)、先後兩任脫歐大臣戴維斯(David Davis)及拉布(Dominic Raab)3人在內的7名保守黨內人士在蘊釀挑戰梅伊,不過未引述消息來源。

報導指出,梅伊(Theresa May)的辦公室正在因應最快20日登場的黨內不信任投票。保守黨內若要發動不信任投票,需先要有48人以上提出不信任函,才能達發動門檻,但直到16日傍晚,黨內反對派還沒湊足達到門檻的人數,目前僅23人提交不信任函。

「週日鏡報」(Sunday Mirror)委託ComRes所做的民調顯示,有7成的受訪保守黨選民希望梅伊留在首相位置,顯示草根的保守黨基層不樂見梅伊被趕下台。

梅伊內閣本週與歐洲聯盟達成脫歐協議草案,引發黨內反彈,認為梅伊對歐盟讓步過多,4名閣員相繼請辭,保守黨內甚至串連逼宮。梅伊今天向黨內企圖逼宮者喊話,指他們所提的脫歐替代計畫,也解決不了他們認為脫歐協議草案有問題的地方。

梅伊告訴「每日郵報」(Daily Mail):「有人講『只要妳的作為有些稍稍不同,像是達成挪威模式或加拿大模式,就不會有愛爾蘭邊界保障的問題』。我說那是不可能的,問題依舊會存在。」

「這不是個能讓每個人意見都塞入的協議,你不可能達成這種東西。」

還留在內閣的2位脫歐派重量級人士戈夫(MichaelGove)與佛克斯(Liam Fox)16日已表態支持梅伊,不會逼她下台。

不過英國廣播公司(BBC)與「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報導,兩人週末仍與內閣裡另3名疑歐派的李德森(Andrea Leadsom)、摩丹特(PennyMordaunt)、葛瑞林(Chris Grayling)會面,想施壓梅伊修正脫歐協議。

路透社報導,梅伊表示她看不出有何替代方案能取代本週稍早她與歐盟所達成的脫歐協議草案。

她在刊登於今天「星期太陽報」的投書裡說:「檯面上沒有替代計畫,我們無法與歐盟達成這次脫歐協議草案以外的東西。如果國會議員否決了脫歐協議,只會讓一切倒退回原點,意即更分歧、更加不確定,也對不起投票贊成脫歐的選民。」

(中央社)
--
英脫歐盟一波三折 癥結在邊界問題

英國於2017年3月29日正式致函歐盟,根據「里斯本條約」相關規定啟動為期兩年的脫歐程序,目前距離2019年3月29日的脫歐日期,不到五個月時間,談判已進入最後關鍵階段。但整個過程卻一波三折,目前爭議的關鍵在於愛爾蘭與英國北愛爾蘭的邊界問題。

愛爾蘭為歐盟成員國,愛爾蘭與英國北愛爾蘭的邊界是英國與歐洲的唯一陸上邊界,若英國脫歐,此邊界將從「歐盟內部兩國邊界」變為「歐盟區與非歐盟區邊界」。由於雙方不希望北愛爾蘭出現硬邊界,因此脫歐草案中包括了保障協議。

保障協議中,北愛爾蘭將遵守部分歐盟規則,如部分商品標準等,在北愛爾蘭邊界上商品流通毋須檢查,但將商品從北愛爾蘭帶到英國其他地方則需要檢查。同時英國和歐盟將維持「單一海關區」的臨時性關稅同盟,直至貿易安排談妥。若在原定過渡期(2020年12月31日)內未達成貿易協定,2020年7月1日之前,雙方可以考慮共同延長過渡期。

保障協議在英國國內頗具爭議,一是北愛爾蘭接受部分歐盟規則,差異化的對待,不利於英國完整性。二是若貿易協定始終難以達成,英國將會永遠被綑綁在關稅同盟中。

英國脫歐大臣拉布在辭職信中直言,他無法接受協議草案的原因是:「首先,我相信草案中提議的有關北愛爾蘭的管理制度,對英國的完整性產生了實際威脅。其次,我無法支持一個無限期的擔保協議,讓歐盟可以對英國退歐事務擁有否決權。」

可見脫歐進程的癥結在於在英國內部,而非歐盟。接下來重要的時間點是11月25日歐盟召開臨時峰會簽署脫歐協議,12月初英國議會對於脫歐協議進行投票。

英國脫歐存在四種可能情形:一是無協議脫歐。二是舉行二次公投。三是梅伊卸任首相,英國重新大選。四是脫歐協議最終獲得通過,英國議會存在修改現有協議再批准的可能。以第四種的可能性最高。

(世界日報)
--
脫歐派密謀政變 梅伊恐被罷免相位

儘管取得內閣大臣一致同意脫歐協商草案,但英國首相梅伊始終壓不住黨內脫歐派的反對聲浪。消息指出,保守黨內脫歐派已陸續去信「1922 委員會」要求啟動彈劾首相動議,其中包括不少因不滿梅伊脫歐方案而相繼辭呈的前內閣大臣。黨內脫歐派指出,目前已有23人表明立場,並有信心能取得足夠的48封信函發起罷免動議。外界估計,梅伊或於20日迎來黨內不信任動議投票。

罷免案一觸即發

根據保守黨黨內規定,若有15%的保守黨國會議員簽署信函遞交予「1922 委員會」,便可觸發對黨魁的不信任動議,換句話說,目前保守黨於下議院佔據315個席次,故啟動不信任動議的最低門檻為 48名國會議員。前脫歐事務部次長布瑞佛曼接受《BBC》訪問時表示,目前計劃發動罷免案的議員已「非常接近」(pretty close)48名。

「政治家要堅持他們所作出的承諾,遺憾的是目前情況並非如此。」作為脫歐公投重要推手、保守黨歐洲研究小組(ERG)主席里斯莫格批評梅伊在脫歐談判桌上被歐盟搶奪主導權,最終達成的協議根本不是兩年前民眾所期待的脫歐方案。支持保守黨籌組少數政府的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DUP)更對梅伊下台表態支持,事關該份脫歐協議草案對主張北愛留在聯合王國的民主統一黨來說,無礙是一份「爛協議」(bad deal)。

動議易提不易過

據《衛報》報導,目前已表態支持罷免梅伊,並公開宣布已去信「1922 委員會」的保守黨員共23人,其中包括布瑞佛曼與里斯莫格外,還有前文化大臣韋廷戴爾、保守黨副主席布拉德利等保守黨重量級人物。

不過,不信任動議雖容易提出,但不易通過;48名國會議員發起不信任動議後,仍要取得過半數黨內國會議員的支持(158名),若不能達標,未來一年內將不得再發動不信任投票。因此,就算一如外界預期,20日「1922 委員會」將對梅伊提出罷免案,她仍然有機會擋下這波「政變」。

(台灣醒報)
--
哈紹吉遇害錄音檔 川普:不想聽也沒理由聽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不想聽沙地阿拉伯異議記者、《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哈紹吉(Jamal Khashoggi)遇害時的錄音檔,並稱殺人事件為「凶殘惡毒的」。

衛報報導,川普18日接受福斯新聞台節目專訪時表示,他已完全了解錄音內容,指那是哈紹吉「受苦」的錄音,不需要聽也知道發生什麼事,「所以我也沒理由去聽」。此外,他還稱哈紹吉上月2日在沙國駐土耳其領事館遇害案「凶殘惡毒」。

中央情報局(CIA)日前判定,沙國王儲穆罕默德為殺害哈紹吉的主謀,這已進一步危及美國和沙國關係,並可能有損沙國領導層及其在世界上地位。

但川普日前表示,這結論「太過倉促」,稱政府將在20日發布一份完整報告,包含殺害細節和影響以及美方的回應。穆罕默德一直否認涉案。

川普對於穆罕默德在此案的角色,以及美國對沙國該有多強烈的反應,始終含糊其詞。沙國是貿易的主要夥伴,也是中東的盟友。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上周是第一位承認聽過哈紹吉死亡錄音檔的西方國家領袖。

另外,土耳其媒體18日引述國防部長亞卡爾(Hulusi Akar)表示,哈紹吉遭謀殺肢解後,兇手可能已將屍塊放入行李箱並帶離土耳其。亞卡爾表示,兇手可能在謀殺哈紹吉後3到4小時內就離境。可能將哈紹吉肢解後的屍塊放在行李箱內帶出境。由於兇手有外交豁免權,因此在出境時沒有遇到任何問題。

沙國副檢察總長沙蘭(Sheikh Shalan al-Shalan)日前發布記者會表示,目前已有11個涉案人被起訴,將尋求對涉案的5個主謀求處死刑。但沙蘭並未公開他們姓名。

(聯合報)
--
油價由3人把持:川普、普亭、沙國王儲 但3人所求不同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已經失去過去對油市的控制,美國總統川普、俄羅斯總統普亭和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將是決定2019年起油價走勢的三大要角。但他們所求不同。

在OPEC努力尋求共同目標之際,美國、俄國和沙國主宰全球供應。3國產量處於歷來最高水準,明年說不定還可能增產。

今年6月,沙國與俄國推動OPEC與其他產油國放寬2017年以來的聯合產量限制,隨後開始增產。在此同時,在德州二疊紀盆地抽油的油公司突破了運輸瓶頸,美國的產量意外暴增。

市場現在擔憂的問題從供不應求轉變為3個月間就將供過於求。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內已開發國家的石油庫存,原本2017年初以來漸減,現又再度上揚,等10月數據結算出來,可能超過5年平均值。

眼見油價下滑,沙國計畫12月每日減產50萬桶,並警告其他產油國應較10月時日減100萬桶,但普亭反應冷淡,川普立即推文反駁。

穆罕默德需要油元收入來支應他改造沙國的宏大計畫。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明年油價要維持在每桶73.3元,沙國才能平衡預算,這比目前布蘭特原油價格高約5美元。穆罕默德唯一能維持油價的方法是連續第三年限產。

但普亭無意再讓俄國配合。莫斯科預算對油價的仰賴程度降低,和俄國2016年同意加入OPEC的努力共同維持油市穩定時不同,且俄國油公司希望對油田的投資能有收穫。下月生產商齊聚維也納時,俄國不見得同意減產。普亭說,每桶70元左右「完全」合宜。

川普反對減產的聲音會更大。此時正值他和默罕默德想維持政治關係,但美國參議員因異議記者哈紹吉遇害和葉門戰爭等事,考慮對沙國採取較嚴厲制裁。在川普的推文之外,對沙國威脅更大的還有德州油田產量。美國石油生產商過去12個月的增產,相當於OPEC的奈及利亞。他們可能在明年4月前達到日產1200萬桶,比1個月前的估計提早6個月。

沙國若想維持明年油價穩定,必須力抗川普發怒、普亭漠不關心,以及美國頁岩油業的榮景。

川普接招! 沙國續減供抬油價

沙烏地阿拉伯減少對美國出口石油,十一月持續減供,此舉是為了使美國原油庫存量減少,帶動油價上漲,但也可能與美國總統川普的低油價政策再起衝突。

據油輪追蹤業者估計,沙國十一月每天對美出口量約比十月減少六十萬桶,比六、七月時減少逾一百萬桶,可能很快就會逼近空前新低,這也是沙國去年實施「減產抬價」策略時所慣用的戰術。

美國能源資訊局的最新數據顯示,上周美國原油庫存量連增八周,共增加一○三○萬桶;但由於沙國從九月起減少對美出口,因此在考慮運油時間後,預料美國庫存量很快就會下降。

業界指出,由於美國能即時且透明地公布原油庫存數據,沙國若減少對美國供油,使美國庫存量下降,通常會拉升國際油價。由於過去六周油價重挫約百分之廿五,因此沙國繼續對美國減供石油。沙國能源部長法利赫上周還表示,油國組織與夥伴國(OPEC+)明年起將恢復減產。

但川普立即推文指出,「希望沙國與OPEC不要減產。依供給情勢,油價應該要低得多」。

油市專家說,沙國可能不會因為川普壓力而改變策略。川普對伊朗恢復石油出口制裁,同時說服其他產油國增產以彌補缺口,但川普卻又對八個進口伊朗石油的國家給予有條件豁免待遇,這意味油市供給不會受到嚴重壓縮;因此OPEC+若再增產,將造成油市供給過剩,壓低油價。

專家表示,沙國減少對美國出口石油,並不是在修理川普,而只是為了阻止供給過剩,並拉升油價;但沙國此舉仍是在挑戰川普的低油價政策。

(聯合報)
--
沙國拉抬油價 減少輸美

沙烏地阿拉伯除了計劃擴大減產,還持續減少對美國出口石油,11月持續減供,此舉是為了使美國原油庫存量減少,帶動油價上漲,但也可能與美國總統川普的低油價政策再起衝突,使沙美兩國緊張關係升高。

CNBC報導,油輪追蹤業者估計,沙國11月每天對美國原油出口量約比10月減少60萬桶,比6、7月時減少逾100萬桶,可能很快就會逼近空前新低,這也是沙國去年實施「減產抬價」策略時所慣用的戰術。

專家指出,沙國減少對美國出口石油,並非在修理川普,而是要阻供給過剩,並拉升油價;但沙國此舉仍是在挑戰川普的低油價政策。

根據美國能源資訊局,上周美國原油庫存量連增八周,共增加1,030萬桶;但沙國從9月起減少對美出口,因此在考慮運油時間後,預料美國庫存很快會下降。

業界指出,美國能即時且透明地公布原油庫存數據,因此沙國若減少對美國供油,使美國庫存量下降,常拉升國際油價。國際油價過去六周重挫約25%,因此沙國繼續對美國減供石油。

華爾街日報報導,沙國也正考慮在石油輸出國組織12月開會時,鼓吹每日減產多達140萬桶。油市專家指出,沙國可能不會因為川普的壓力而改變策略。

photo.php (249×293)

(經濟日報)
--
沙國削減輸美石油 恐惹怒川普

為挽救油價跌勢,沙烏地阿拉伯近月大砍對美國的石油出口,本月輸美的出口量較今年中縮減4成,此舉料將再度惹惱美總統川普。

根據能源研究公司ClipperData資料顯示,沙國本月對美的單日石油出口量約達60萬桶,低於7月、8月單日出口量逾100萬桶的水準。ClipperData估計,不久美國向沙國進口的石油量將降至歷史低點。

沙國這項政策將與川普對槓,因川普一直希望壓低美國能源成本,先前就曾指責沙國主導的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是帶動油價上漲的主因。

美國自沙國進口石油減少,意味美國庫存可能下滑,有助推升油價。沙國去年就曾藉由類似手法,減緩全球原油供給過剩以及提振油價。

ClipperData商品研究部門主管史密斯(Matt Smith)表示:「沙國減少輸美石油策略在2017年相當奏效,因為美國資料相當及時且透明,外界會看見庫存正在下降。」

早在2014~2016年油價崩跌時期,交易商就密切關注美國每周庫存數量,作為判定市場供需的依據。史密斯指出,透過油輪追蹤資料,市場已愈來愈透明,沙國自然也深知這道理,因此再度調降輸美石油量。

油價已連6周下挫並且進入熊市,沙國能源部長法里(Khalid Al-Falih)上周一表示,OPEC、俄羅斯等產油國不久後可能啟動新一輪減產以拉抬油價。

在法里發表此說法後,川普隨後在推特表示不認同這項計畫。

不過,沙國不太可能因川普的施壓而動搖。一些能源分析師皆認為,川普已食言在先,這使OPEC與其盟友不會再上當。

分析師指出,今年稍早川普揚言將對OPEC第三大產油國伊朗實施嚴厲制裁,呼籲產油國開始增產,但到最後川普卻對伊朗最大買家釋出進口寬限期,這意味油市供給緊縮的情況根本就沒發生。

史密斯認為,沙國近期減少對美出口石油並非為要懲罰川普,應該只為提振油價,避免油市再度供給過剩。

(工商時報)
--
德拚經濟 喊降企業稅

德國上季經濟陷入萎縮、為2015年以來首見,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Peter Altmaier)表示,德國需要一套減稅方案及其他措施,支撐長期經濟成長。

德國周日世界報(Welt am Sonntag)18日刊出阿爾特邁爾的專訪內容,阿爾特邁爾說,他將聚焦於調降德國高昂的企業稅,「目前德國的企業稅高於其他工業國家,這是不利因素,且置就業於危險之中,這是須中期減稅的原因」。在德國之前,美國、英國已相繼調降企業稅,法國很快將跟進。

阿爾特邁爾提議以半數增加的稅收來支應減稅,且須確保提撥的社會福利金不超過個人總薪資40%。他認為,上季經濟萎縮並非「災難」,德國經濟部稱這次經濟放緩僅是暫時現象,因國內車廠仍在適應新廢氣排放標準WLTP。

德國周日世界報指出,身為梅克爾總理緊密戰友的阿爾特邁爾,希望利用對上季經濟萎縮的擔憂,爭取財政部長蕭茲(Olaf Scholz)及其左派社民黨(SPD)支持減稅案。

阿爾特邁爾說:「我們需要明確減輕勞工及產業的負擔,包括逐步降低個人的團結稅(企業所得稅額為課稅基礎)。我們需要屏除繁文褥節以及更多的創新。」

(經濟日報)
--
越南芽莊市暴雨釀土石流 13死4失蹤

越南中部旅遊景點芽莊市(Nha Trang)18日暴雨成災,引發土石流與水災,導致13人死亡、4人失蹤與23人受傷,並造成交通中斷。

越南媒體「線上知識報」報導,芽莊市昨天凌晨遭暴雨來襲,導致多處嚴重淹水及山區土石流等災害。

報導指出,土石流造成數十間民宅遭掩埋與毀損,13人喪命與4人失蹤,另有23人受傷,送醫治療。

報導指出,土石流災情導致當地交通受阻,包括南北鐵路、南北一號公路以及芽莊市中心往返金蘭國際機場(Cam Ranh)中斷多個小時;此外,當地多條街道因淹水變成河道,嚴重影響民眾生活。

當地政府官員表示,這是多年來當地所發生最嚴重的暴雨災情,造成人員與財產的嚴重損失,相關單位正在全力救災,協助災民度過難關。

芽莊市隸屬中部慶和省(Khanh Hoa),有許多著名靠海旅遊景點,是越南國內外旅客很受歡迎的海濱旅遊勝地。

(中央社)
--
川普擬取消加徵進口車關稅

CNBC網站報導,據悉上周美國總統川普與貿易顧問開會討論後,為避免對汽車業造成過大衝擊,已考慮延擱、甚或取消依據「232條款」對進口車及零組件課徵最高25%的關稅。此消息也令美國汽車業高層鬆一口氣。

川普上周二與貿易顧問會面,討論商務部針對今年5月開始的貿易措施所作的調查報告。美政府若認定汽車進口品對國安形成威脅,可根據「貿易擴張法232條款」啟動制裁,但美汽車業者擔憂,一旦施行新關稅,加上原本已執行的中國進口車和鋼鋁稅,勢必會對美國新車市場造成負面影響。消費者將面臨更高的價格而降低購車意願,導致新車銷售衰退、傷及汽車業獲利。

福特(Ford)與通用(GM)近日皆表示,鋼鋁關稅已經令今年的原料成本較原本預期的高出約10億美元。飛雅特克萊斯勒(Fiat Chrysler)和在美設有組裝廠的外國車廠也都明顯感受到衝擊。

豐田汽車北美總經理霍利斯(Jack Hollis)在2020 Corolla車款媒體發表會後接訪問,他坦言「成本已經上升,而且正轉嫁至終端消費者」。霍利斯表示該車款將在美國兩處組裝,一是阿拉巴馬州正在興建的廠房,另一則會在豐田與馬自達的合資廠進行。

霍利斯指出,豐田預估若美政府啟動232條款的制裁措施,豐田一般車款的成本將增加3,000~6,000美元,就算是在美國組裝也是如此,因為進口零件面臨更高關稅。

(工商時報)
--
失蹤1年 阿根廷潛艦殘骸找到了

一艘搭載44名官兵的阿根廷潛艦一年前爆炸後失蹤,阿國海軍17日表示,艦體殘骸已在大西洋發現。軍方目前正在分析事故原因,研究下一步該如何處理。

美國搜尋船「海床建造者號」(Seabed Constructor),在水深800公尺處發現聖胡安號潛艦蹤跡。阿根廷海軍發言人拉馬羅(Rodolfo Ramallo)表示,海床建造者號「決定重新搜尋,感謝上蒼,真的找到了沈船海域」。

聖胡安號去年11月15日從烏斯懷亞(Ushuaia)海軍基地出發,預計前往馬德普拉塔(Mar del Plata),在距阿根廷海岸大約450公里處失聯。

海空搜索行動在潛艦失聯48小時後展開,共有13國派員參與。由於寒冷的南大西洋難以探測,以致多數搜尋人員在去年底前紛紛撤退。發現失蹤潛鑑的是「海洋無限」公司的「海床建造者號」(Seabed Constructor),這艘搜尋船於今年9月啟程,再次尋找聖胡安號的下落。

當局先前研判,潛鑑失聯的原因可能是通訊系統或電力供應故障,也有報導指出可能發生火災,但海軍嚴正否認。依照規定,潛艦若偵測任何動力問題,必須立即浮上海面。阿根廷海軍之後證實,聖胡安號曾浮上海面通報電力問題,但潛回海底後就失聯了。

(世界日報)
--
內戰阻礙伊波拉防疫 UN如臨大敵

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內戰令WHO的伊波拉防疫行動受阻,周邊各國擔憂疫情外散!DR剛果可說是內患不斷,剛果民主同盟軍(ADF)是該國的反叛民軍,與政府軍的內戰曠日費時,導致WHO防疫人員慘遭炮襲,只能撤出疫區貝尼市,使8月開始爆發的伊波拉疫情瀕臨失控,目前總計死亡人數已達213人,疫情達358例,令周遭國家擔憂疫情擴散。

WHO人員撤出疫區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DR剛果從8月初有首個確診病例爆發後,雖然政府當下宣稱,已有近3000人接種了疫苗,但疫情仍不斷延燒,10月多聯合國已經警告該國,若不停止武裝衝突,將難以控制伊波拉疫情,截至本月9日,病例數寫下該國歷史上最多案例的一次,僅比烏干達2000年的疫情與歷時4年(2013-2016)的西非伊波拉疫情少而已。

由於DR剛果難以遏止疫情蔓延,WHO派遣衛生工作者進駐大災區貝尼市,協助控制伊波拉病情。然而,18日內戰波及到衛生人員,目前雖然不清楚是來自哪一方的炮襲,但聯合國派遣的DR剛果穩定特派員已發聲明,要求內戰的反叛軍ADF與政府軍停火,「至少7名維和部隊喪命,同時為了衛生工作者的身心安全,將首次因戰火而撤出疫區貝尼市。」

聯合國憂可能蔓延

根據《CNN》報導,DR剛果的公衛部長卡蘭加指出,北基伍省的武裝衝突嚴重阻礙了防疫行動,不只是因叛軍ADF占據了不少疫情災區,連聯合國駐DR剛果的防疫應變中心都受戰火威脅。出於保護WHO防疫人員,維和部隊已與政府軍達成合作,將以驅離嚴重疫區的叛軍為首要任務。

防疫行動的受阻也讓DR剛果周遭各國感到擔憂,該國與9個國家有國土相連,目前無國界醫生組織已前往鄰國烏干達部署,嚴防病情擴散,雖尚未發現確診病例,但卡蘭加與聯合國都不敢大意。

伊波拉病毒首次於1976年出現在蘇丹與DR剛果,由後者的一條河流而得名,由於伊波拉病毒傳染途徑是透過血液與體液的接觸傳播,有時候連與死於該病毒的人接觸都可能患病,對於醫療衛生發展較差的非洲而言,可說是最霸道的傳染病。

(台灣醒報)
--
拒絕修改預算案 歐盟將懲處義大利

義大利與歐盟就預算案的僵持進入白熱化階段!義大利副總理迪馬尤18日表示,義大利政府準備就該國明年的預算案與歐盟進行對話,但前提是,歐盟不能削減預算案中促進經濟增長的開支來「屠殺義大利人」(massacre Italians)。由於義大利政府未能在13日前重新呈交預算修正案,預計歐盟將於21日對義大利採取紀律懲處措施。

雙方都不願妥協

據《彭博社》報導,義大利副總理迪馬尤18日表示,義國政府有信心,預算案中的保障條款(safeguard clauses)能防止赤字擴大,包括出售房地產、公家機關開源節流等。義大利聯合政府將維持其預算案中2.4%的年度財政赤字預算,按年增長率則為1.5%。

惟歐盟堅持,這份預算案將造成義國龐大的赤字開支,嚴重違反歐盟成員國的預算規定,故勒令義國必須進行修正,不存妥協空間。義國並不同意歐盟的看法,一意孤行推動預算案計劃。

據《路透社》報導,迪馬尤相信,羅馬和布魯塞爾可避免衝突,並認為明年的歐洲國會改選,歐洲各國反緊縮政黨(anti-austerity party)的勢力將會被看見,為義大利與歐盟的關係帶來改善。

歐盟將發動懲處

歐盟將於 21日發佈對歐元區預算草案的意見時,宣布對義大利預算案違反歐盟財政規定的紀律懲處措施。據《歐洲新聞台》報導,歐盟21日將向義大利發起「過度赤字調控程序」(Excessive Deficit Procedure,EDP),並交由經濟和金融委員會(EFC)進行為期兩週的審查與提出建議,若最終歐盟表決通過,義大利將面對一系列的經濟制裁,恐令該國經濟狀況雪上加霜。

目前義大利債務問題已超越其國內生產毛額(GDP)的 131% ,遠比歐盟設定的60%上限為高。若義大利政府明年增加 2.4% 的預算赤字,恐令義國債務問題惡化,成為繼希臘後,歐盟第二高的負債國家。

(台灣醒報)

健康

非性病仍在意 自費雷射求美化 男約砲後 陰莖長珍珠疹

高雄一名男大生與女網友發生一夜情,返家後擔心得性病,仔細清洗生殖器,不料翻開包皮,看到龜頭處長了一整排小疹子,他以為得了菜花,趕緊求醫,才知是長「陰莖珍珠疹」。醫師指,陰莖珍珠疹是種良性組織,並非性病、不用治療,但男大生無法接受下面「長東西」,自費為「小弟弟」打雷射去除。

收治病例的泌尿專科醫師李嘉文在高雄行醫多年,配合政府愛滋、性病防治等,今年獲衛福部疾管署頒發防疫績優獎。李嘉文指,陰莖珍珠疹好發於年輕男性龜頭冠狀溝處,為直徑1至2毫米寬的小圓疹,有白色、淡黃、粉紅色等,以單排或雙排呈現,國際文獻記載,青少年與大學生陰莖珍珠疹發生率約一成五。

正常組織不會傳染
李嘉文表示,陰莖珍珠疹是正常組織,沒症狀、不會傳染,更非性病,多數患者像上述男大生偶然發現極度驚嚇,男大生求診時,慌張自稱可能得菜花,並強調一夜情過程有戴套,回家仔細清洗,但下面還是長出東西。

包皮垢刺激引增生
男大生隨即褪褲受檢,李嘉文確認是良性的陰莖珍珠疹,告知男大生此疹非病毒或細菌引發,不必治療、不會傳染,若是長菜花,凸起物外型會像一顆顆花椰菜般,「兩者外觀不同」,但男大生依舊在意,自費一千多元打雷射去除。李說,雷射時需先在陰莖上麻藥,再以雷射熱能打掉。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幸福e學園」衛教網站,常見Q&A即列出陰莖珍珠疹單元,指陰莖珍珠疹係單純由腺體分泌與包皮垢刺激引起的增生,不需治療。李嘉文指,如同女性美容雷射,依健康觀點,陰莖珍珠疹患者無需打雷射或治療。
高雄長庚醫院泌尿外科主任王弘仁說,偶會在門診看到媽媽帶著就讀國、高中兒子掛診,主訴「兒子自稱下面長東西,但不敢給她看。」經檢查多是長陰莖珍珠疹,經他衛教是良性組織,不必治療後,這些母子才安心離開。

陰莖珍珠疹小檔案
.成因:不明。推論由腺體分泌與包皮垢刺激引起的良性增生
.好發族群:青少年與年輕男性
.症狀:在龜頭冠狀溝處,長出直徑1至2毫米寬的小圓疹,有白色等,以單排或雙排呈現,不痛、不癢、不會傳染
.治療:不需治療。若在意美觀,可用雷射去除

(蘋果日報)
--
用蜂蜜自製面膜 醫:先少量試用

網路傳言用蜂蜜敷臉可保濕美白,皮膚科醫師說,蜂蜜是不錯的天然保濕劑,但過敏體質者如要使用蜂蜜敷臉,最好先少量試用看看。
開業皮膚科醫師廖苑利說,蜂蜜所含的葡萄糖、果糖等,對皮膚來說是不錯的天然保濕劑,為少數可用來自製面膜的天然成分,使用適量的麵粉,加牛奶、蜂蜜,攪拌到適當濃度後,即為簡單的泥狀天然保濕面膜。

但廖苑利提醒,蜂蜜中的酵素可能不適合某些過敏體質者,有氣喘、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的民眾,使用蜂蜜可能會發作,可先少量試用。
另外,富含維他命C的檸檬也常被拿來敷臉,廖苑利也說,檸檬用吃的會比用敷的有用,因為檸檬的維他命C是右旋式,結構較安定,僅敷在皮膚上難以吸收,即使用吃的,人體能吸收的比率也僅3到5%。

(蘋果日報)
--
發燒起皮疹 可能是猩紅熱/葉昱廷(國際皮膚科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

「醫師,我兒子這幾天身上出了好多紅疹,出疹前,有一些發燒以及感冒喉嚨痛的症狀,究竟是什麼問題?可以麻煩你幫我們看一下嗎?」張先生(化名)帶著小學一年級的兒子進到診間問道。

仔細檢查後發現,在病患的軀幹、頸部及四肢多處紅疹,皮疹摸起來有砂紙樣粗糙的顆粒感,口咽部檢查則發現扁桃腺紅腫及微紅的舌頭。

我告訴張先生,弟弟的皮疹很有可能是鏈球菌感染引起的猩紅熱疹子,進一步做咽喉拭子採檢及培養,最後也證實是A屬鏈球菌的感染。

猩紅熱是由A屬鏈球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好發於兒童,成人也可能發生,主要是藉由飛沫或接觸傳染。此症的症狀包括:發燒、喉嚨痛、扁桃腺紅腫化膿、草莓舌以及全身紅疹等。

猩紅熱的皮疹具有特殊的砂紙樣粗糙的觸感,疹子會在發病的第一天或隔日在軀幹或頸部出現,接著蔓延至四肢、腋窩、肘部及腹股溝等皮膚皺褶處。皮疹在適當治療後,一般會在一星期之內消退,手指和腳趾則可能會陸續出現脫皮。

猩紅熱的鑑別診斷包括:其他細菌感染毒素引發的皮疹、病毒疹、藥物疹、川崎氏症等。因此,就診時提供醫師相關病史及藥物史,將有助於醫師更快速正確的做出診斷。

有經驗的醫師,一般藉由病史及臨床表現都能很快診斷出此症,然而咽喉拭子採檢、細菌培養或者抽血檢查則有助於進一步的確診。

要提醒的是,此症倘若有接受適當的抗生素治療並完成療程,通常預後都非常良好,因此民眾(尤其是小孩)發現有疑似猩紅熱的症狀,應儘速尋求醫師診療。

如果確診猩紅熱而未依照醫師指示完成治療則可能引發一些較為嚴重的併發症,例如:急性腎絲球腎炎、急性風濕熱、風濕性心臟病、中耳炎及淋巴腺炎等,千萬不可輕忽。

(自由時報)
--
中藥消食積 美食當前不「胃」縮/郭思含(鹿港基督教醫院藥師)

天氣漸漸轉涼,不少人嘴巴開始停不下來,大啖美食,補足熱量準備度寒冬了。但不忌口的下場往往是吃到過飽,超過了胃的納受和脾的運化功能,於是停積在中焦。

如果不好好處理,就可能造成「飲食積滯證」,症狀有腹部脹滿、打嗝有酸腐味、胃酸逆流、噁心嘔吐,甚至是大便失常,可能是便秘,也可能是瀉下又解不乾淨等。

中藥的消食藥主要作用為消積導滯、促進消化、治療飲食積滯。藥物可以依照食積的飲食類型對症下藥。飲食類型可分為:肉食類、澱粉類與上述兩者混合型。

◎簡單說明各食積類型可用的中藥:

●油膩肉食類:山楂。

山楂不僅可以增加胃中消化酵素的分泌,促進消化。其所含脂肪酶可促進脂肪分解。同時也含多種有機酸能提高蛋白酶的活性,讓肉食容易被消化。

●米麵澱粉類:雞內金、(生)麥芽。

雞內金為雞的沙囊裡黃色的角質狀內壁,含有促胃激素可以促進消化液的分泌,使胃液的分泌量、酸度和消化力增高。(生)麥芽為大麥成熟果實經發芽後乾燥而成,含有澱粉酶可消化澱粉類食物。

●上述兩者混合型:神麴。

神麴為麵粉或麩皮和杏仁泥、赤小豆粉、青蒿、蒼耳、辣寥等藥物混合後發酵而成,可促進消化液分泌而幫助消化,此外,藥材中還含有酵母菌可抑制腸內過度發酵而消除腹脹。

另外,若是食積停滯較為嚴重,上述單純的消食藥難以奏效時,可配伍瀉下藥(如大黃等)使用。

飲食積滯證的預防也可從平時的生活習慣做起;如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看時間」吃飯,三餐定時定量就可減少因過度飢餓而暴飲暴食。且細嚼慢嚥多咀嚼,如果可以的話盡量一口咀嚼20下,可減少胃部負擔。

古云:「吃飯皇帝大」,搞定食積證,美食當前讓你不再「胃胃」縮縮,但要提醒的是,有問題一定要就醫診治,像雞內金、大黃等都是屬中藥,不可自行服用。

(自由時報)
--
健保DRG制省錢?研究:骨折老人照護品質變差

陽明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研究發現,DRG實施於老人髖關節骨折,雖急性期住院天數降低,看似替健保省錢,但出院後照護品質變差,精神用藥比例也增多,增加再跌倒風險,不利長照,照護支出恐更多。建議健保支付制度應「因病制宜」,同時注重急性後期照護的重要性。

陽明大學醫學院今天與東京大學醫學院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針對老年衰老、高齡用藥等領域,建立五年教學研究協定。陽大同時舉辦「台日高齡醫學研討會」,兩校發表過去高齡研究成果並進行學術交流。

身兼陽大高齡醫學科助理教授的北榮高齡醫學科主任彭莉甯即發表「健保支付制度對於高齡者健康的影響」研究成果,討論老年骨科住院在DRG同病同酬支付制度下的照顧成效。

彭莉甯表示,全民健保2010年在部分科別實施「診斷關聯群(DRG)」制度,盼降低財務支出。她研究利用健保資料庫追蹤2007年到2012年新發生的1.8萬名髖關節骨折老人,再以2010年推動DRG為切點,前後分二組進行觀察。

彭莉甯說,研究結果發現,老人家住院天數從10天降至8天,但長期生活功能並未明顯提升。

而且,老人髖關節骨折後,容易因疼痛出現譫妄及睡不著狀況,醫師會開立鎮定劑或安眠用藥輔助。研究結果也發現,DRG推動後,老人家的精神用藥比例反而增多,多重用藥下導致的再跌倒風險也更著增加。

「這是因後續的復健及照顧強度不夠造成。」彭莉甯說,以北榮平均80歲高齡的髖關節患者為例,跌倒前的日常生活功能(ADL )平均分數為84.5分,跌倒後掉剩20分,要避免失能影響生活,後續的營養、復健及疼痛控制都很重要。

彭莉甯說,醫院很快就讓骨折老人出院,卻沒在急性後期提供足夠的復健復能,功能難顯著提升。可見DRG制度雖能降低急性住院天數,但若沒將複雜疾病、共病數和失能狀況考慮在內,反而會使老人功能下降,不利長照。

陽大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陳亮恭說,日本是全球人口高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台灣則是高齡化速度最快,加上歷史文化與地理因素,台日若能攜手共創亞洲健康老化模式或準則,比歐美連結更具意義。

陳亮恭舉例,長輩因慢性病常多重用藥,但用藥安全也常被忽略,例如止吐、止痛或肌肉鬆弛劑等抗膽鹼藥物。陽大研究團隊用健保資料庫研究證實,該類藥物會使老人家出現暈眩、嗜睡、口乾等症狀,增加急診、住院與失智風險。

陳亮恭說,日本政府重視老人用藥品質,以厚生省出版「跨專科用藥指引」,但台灣還沒有,值得我國學習。

此外,陽明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執行長李威儒今也以新北市的調查結果估計老年衰弱症盛行率約5.2%,相當於每20名高齡長者,就有1人有老年衰弱的健康問題,常見發生於有多重共病、精神疾病及居住偏鄉的高齡長者身上。

陳亮恭說,目前老年身心衰弱還沒有明確的診斷標準,但一般認為體重大幅度降低、走路速度緩慢、身體活動量減少、感覺耗弱乏力是明顯症狀。

陳亮恭說,過去陽大及東大就成功合作建立「亞洲肌少症診斷標準」,異於歐美的疾病定義,且進一步影響歐洲後續肌少症定義的修正。這次兩校合作也希望能聚焦,並提出適用於亞洲人的衰弱診斷標準。

(聯合報)
--
感冒藥吃多 失智風險增4~7倍

感冒藥、止痛藥可別亂吃。陽明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發表「累積性抗膽鹼負荷對於長者認知功能之影響」,分析12萬名65歲以上民眾健保資料,結果發現,多重用藥、經常服用常用藥品的老年人急診、住院風險較高,且容易骨折,失智機率更是其他同年齡的四至七倍。

陽明大學今天舉辦「台日高齡醫學國際研討會」,陽明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陳亮恭教授發表這項研究報告,他提醒民眾,少吃抗組織胺及鎮定安眠等藥物,如果長期用藥,務必請醫師開立比較不會令人昏睡的藥物。

抗膽鹼能藥種類繁多,用途廣,常用於治療腸胃道疾病、泌尿生殖系統發炎、呼吸系統疾病以及失眠等,因為療效較好,價格便宜,許多人將它視為家庭常備藥品,但許多國外研究發現,濫用這類藥物,恐提高失智風險。

陽明大學也證實這個論點,該項研究長期追蹤2002至2011年、12萬多名年逾65歲民眾健康與用藥情況,結果發現,多重用藥者除了容易出現口乾舌燥等抗膽鹼副作用,還合併不少後遺症。

陳亮恭指出,多重用藥老年人在急診、住院、骨折等機率上明顯高於同年齡老年人,在失智風險上更是高達四至七倍,年紀越大,失智風險越高,原因在於抗膽鹼能藥物作用於中樞神經,如果長期服用,將影響乙烯膽鹼等神經傳導物質,影響認知功能。

陳亮恭表示,抗膽鹼能藥物最常用於治療感冒(抗組織胺)、鎮定安眠、肌肉鬆弛,以及鎮熱止痛等藥物,這項調查也發現,三成以上老年人經常服用上述藥物。

陳亮恭提醒,如果服用藥物後,覺得昏沈,精神不濟、注意力不集中,就代表藥物內含抗膽鹼能成分,中樞神經受到抗膽鹼作用,務必要求醫師換藥,減少副作用,降低日後失智風險。

此外,許多老年人罹患多種慢性疾病,一天服用好多種藥物,建議尋求醫師、藥師協助,避免多重用藥,產生副作用,陳亮恭說,「能少吃藥就應該少吃」。

(聯合晚報)
--
愈小發病增愈快 醫師:孩子近視應當慢性病監控

3C產品當道,據統計,國內近視率隨年紀漸長而增加,從小一學生的兩成,至大學已有九成近視。專家說,近視已是我國失明原因第一位,應把近視當作是慢性病,時常監控度數變化、降低並發症發生。

高雄長庚醫院眼科系主任吳佩昌說,近視是不可逆眼病變,發病年紀愈小、度數增加愈快,若沒監控度數變化,短時間內可能超過五百度,成為高度近視。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理事長劉瑞玲表示,高度近視併發症治療效果有限,嚴重恐致失明,預防六至十七歲兒少近視相當重要。

吳佩昌說,給孩子手機就像古柯鹼,成癮會破壞視力健康,建議家長把近視當作慢性病,隨時監控度數變化。

台灣專注力研究學會理事長臧汝芬表示,今年六月世衛組織在第十一版的國際疾病分類中,已將「網路遊戲成癮」列入,且是「像吸毒一樣,會上癮的精神疾病」。

她曾收治一名高中生,因常失眠、凡事提不起勁,有時會呼吸困難,還出現拒學、少與人互動等症狀,初診為憂鬱症,服藥沒好轉,深入診察才發現是網路成癮。網路成癮已是疾病,常伴隨有憂鬱、躁鬱症與暴力傾向,是需要正視的問題,要有專業介入治療,例如適當用藥、專業諮詢或是住院戒斷。

(聯合報)
--
做瑜珈、穿緊身褲 又讓你胃食道逆流了嗎?

胃食道逆流未必是「吃」出來的,腹壓過高會間接影響胃酸往上衝。年約30歲的讀者志成分享,他幾乎每天都有氣從身體裡面走到喉嚨再從口中跑出來,另外長期便秘、少排氣,他就醫時向醫師詳細描述生活習慣與身體狀況,才從醫師那兒得知,原來腸胃蠕動差可能影響胃部食物排空,便秘則會增加腹壓,進而導致胃食道逆流。

25歲的圓圓食量不大、身形消瘦,不知為何時常受胃食道逆流之苦,醫師詢問才知,圓圓會在晚上安排上瑜珈課程,課程中有許多地板運動,極可能是肚子壓在地板上這類姿勢提升腹壓,使得胃酸容易往上走。

開業肝膽胃腸診所院長林宗男說明,胃食道逆流的發生往往與食道括約肌鬆弛、胃腸蠕動不佳、胃部食物排空速度慢、腹壓過高等因素有關。

上食道括約肌介於口腔跟食道之間,下食道括約肌位於食道與胃之間,這兩道設計可避免太多空氣進到消化系統而引發脹氣,也避免胃部氣體往上走,不過有些人或因老化、或因疾病、或因吸菸發生食道括約肌鬆弛,使得胃部空氣、胃酸、甚至是食物容易往上衝出口腔。

胃腸蠕動不佳、胃排空速度過慢,胃會被食物撐大,進而誘發刺激暫時性的下食道括約肌放鬆。另外,若愛好甜食與含糖飲、高油脂食品、咖啡因、酒精、辛辣食物等,也可能因胃酸過多造成下食道括約肌鬆弛,這些情形都會增加胃食道逆流的風險。

林宗男在臨床上還遇過不少便祕、懷孕、肥胖、常做瑜珈地板運動、進行舉重訓練、愛穿緊身褲的人,因腹部的壓力增加,使得胃部的空氣、食物被往上推,釀成火燒心。

林宗男說,國內有研究顯示,台灣約每4人就有1人有過胃食道逆流,若長期沒有改善,可能導致食道發炎、糜爛、潰瘍、出血、食道纖維化、食道狹窄、甚至發展成食道癌。

胃食道逆流的常見症狀包括胸口灼熱、胃酸逆流造成喉痛、聲啞、咽喉有異物感、吞嚥困難、經常打嗝、口中有酸苦味、喉嚨發炎、慢性咳嗽氣喘,甚至有食於不振、體重下降、貧血、失眠等症狀。當上述症狀發生時,應就醫評估治療,並檢視與遠離生活中的危險因子。

photo.php (399×509)

(聯合晚報)
--
定期檢查 不讓肝癌細胞轉移/許金川(臺大醫院名譽教授、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生理衛生課。

老師:「什麼叫子宮外孕?」

學生:「就是在太太以外的女人的子宮懷孕!」

胎兒應該在子宮內孕育生長,有時著床著錯地方了,例如在輸卵管內著床發育,就成了子宮外孕。

同樣地,器官的癌症長的部位在原來的器官內,但如果癌細胞跑出去,在別的器官著床發育,這叫轉移。如果癌細胞轉移到某一個器官,通常也會轉移到另一個器官,視轉移的路徑而定。

例如,肝細胞癌有可能經由肝臟內的門靜脈散布在肝臟各處;也有可能經由肝靜脈跑到心臟內,再由心臟打出去,跑到肺部至全身各器官;也有可能經淋巴系統轉移到局部或腹腔內或各處的淋巴結,又如胃、大腸消化吸收的養分,經由血管送到肝臟處理,因此,胃、大腸癌最容易轉移的器官就是肝臟。

子宮「外」孕,在自己老婆的身體內還好處理,但如果在別的女人子宮內懷孕就不好處理了,後果嚴重。同樣地,癌細胞轉移出去,就不易根治了,後果嚴重,因此,養成定期檢查身體的習慣益形重要,對肝癌的防治而言,國人一定要養成每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的習慣,才不會坐視癌細胞坐大甚至轉移了而不自知。

(聯合晚報)
--
選情激烈老公太碎唸 主婦壓力大罹焦慮症

一名家庭主婦近日心悸、胸悶、恐懼、又頻做惡夢,被診斷焦慮症及失眠。原來是近日選情激烈,她丈夫每天看政論節目又不斷放送政治理念,讓她壓力倍增,只要老公回家就害怕。

選舉投票日逼近,精神科醫師臨床觀察,因情緒問題求診民眾增加,尤其家人彼此立場不同更易生爭論。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治醫師施佳佐分享個案經驗,一名58歲家庭主婦,近日來求診,因她多日焦慮、心悸、失眠、又頻做惡夢,診斷有焦慮症及失眠。

個案自述,與先生常溝通不良,先生常會對她叨念且對她做的所有事都會大肆評論。近來選情激烈,先生碎念狀況更是嚴重,每晚必看政論節目,同時不斷放送自己的政治評論及理念。

這名女士每到傍晚先生回家時間,就感到有壓力,甚至害怕,心悸、胸悶、恐懼;到了晚上睡前情形更嚴重,失眠、淺眠、惡夢情形加劇。

另一名69歲男性,與妻兒同住,他因厭惡政治人物,常情緒起伏大,亢奮、焦慮、失眠且易怒;近來又因選情激烈,他投注過多精力,頻頻向妻兒拉票,兒子態度也很硬,堅持與父親不同立場,兩人因政治意見不合,雙方常有言語衝突,妻子居中調停十分為難及痛苦。

施佳佐表示,選戰激烈,民眾若太過投入會對情緒造成影響,產生不少身心上的症狀,影響自己甚至親友,而原有焦慮、憂鬱疾患的病人更可能會受影響而復發,造成「選舉症候群」。近來因焦慮、失眠求診患者也明顯增加。

施佳佐說,民眾若對自己情緒有覺察,發現對選舉過度投入,引發心悸、焦慮、失眠,甚至影響人際關係,家庭失和,可上網查詢簡式健康表(Brief SymptomRating Scale,BSRS-5),分數超標即建議就醫。

民眾也應學習自我放鬆技巧,幫助自己情緒緩和,學習轉移注意力。可找尋其他內外資源,幫助自己重訂生活中的優先順序,不要為了證明「我對、你錯」,陷入兩極化思維,患得患失,傷身又傷了關係,失了家庭和諧。

施佳佐建議,民眾應以平常心看待選舉的過程與結果。選舉是一時的,健康跟家庭關係和諧更是重要,選戰再激烈還是要回歸到正常的生活,當負面情緒傾巢而出產生身心症狀時,為避免症狀加劇,建議找尋身心專科醫師的諮商及治療。

(中央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