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6日 星期四

新聞自選輯 20230406 俄烏衝突篇

更新時間:20230407 00:46

*昔兩國血腥歷史曝!波烏今攜手抗俄 誓言並肩前行

烏克蘭遭俄國入侵期間,波蘭是其最堅定盟友之一,不斷提供外交、軍事等援助。然而,兩國之間其實有段血腥的歷史,恩怨仍不時激起雙方對立。

據《美聯社》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週三(5日)訪問波蘭,受到了隆重歡迎,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承諾將繼續協助烏克蘭抵抗侵略。

然而,杜達、澤倫斯基在聯合記者會上也雙雙承認,兩國關係非常複雜。杜達說:「人們的記憶中,仍有尚未癒合的傷口。」指的是1940年代,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屠殺逾10萬波蘭人的不幸事件,波蘭認定其為種族滅絕。

被烏克蘭尊為民族英雄的班德拉(Stepan Bandera),是位民族主義者、極右翼領導人,為促使烏克蘭獨立,曾短暫與德國納粹結盟,不惜對波蘭人、猶太人犯下諸多暴行。

波蘭、烏克蘭的糾葛歷史,更可追溯到數世紀以前。烏克蘭曾在波蘭統治下度過艱困歲月,直至1944年蘇聯干預,烏克蘭才完全脫離波蘭統治,兩國有著激烈競爭的歷史背景。

因此,當兩位總統在華沙向烏克蘭、波蘭群眾發表公開演說時,杜達率先坦承雙方都曾犯下錯誤,「我們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話鋒一轉,杜達也正色強調:「但我們今天攜手向克里姆林宮發出了明確信息,即俄國永遠無法再次分裂我們。」

波蘭、烏克蘭官員在俄烏戰爭期間,大多選擇避談往事,擔心俄國利用任何機會製造分歧。畢竟,這場戰爭將決定烏克蘭的存亡及波蘭的安全。

澤倫斯基也在會見杜達之前,發出聲明表示:「未來,兩國人民之間將沒有邊界,不僅止於政治、經濟層面,更重要的是歷史層面。我們共同企盼取得勝利,為此我們將並肩同行。」

事實上,杜達正面臨龐大的政治壓力,尤其是波蘭極右翼政黨聯盟的聲勢不斷上漲,讓「反烏克蘭」的論調時有所聞。波蘭年底將舉行大選,考驗執政黨能否贏得第3個任期。

儘管如此,杜達週三仍熱烈歡迎澤倫斯基來訪。杜達更親自授予其波蘭最崇高的榮譽「白鷹勳章」(The Order of the White Eagle),杜達說:「您無疑是獲得此一殊榮的最傑出人士之一。」

澤倫斯基則稱杜達為朋友,並表示波烏關係從未如此美好。釋出善意的同時,杜達堅持不能忘記過去,直言此時正是面對的最佳時機,「我們不能遺忘逝去的生命,但此刻我們沒有禁忌話題」。

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奇(Mateusz Morawiecki)同樣在週三與澤倫斯基會面。莫拉維茨奇透露,兩人討論了屠殺罪行,及波蘭希望在烏克蘭境內挖掘受害者遺體的要求,「我們有段非常艱難的歷史。然而,今天將有機會以事實為基礎,將其徹底改寫」。

*烏克蘭軍力再強化!波蘭提供100輛裝甲車、24輛迫擊砲車

俄烏戰爭衝突持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5日受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邀請訪問波蘭,在雙方會談上杜達也宣布,將軍售烏克蘭「Rosomak」裝甲運兵車與「Rak M120K」迫擊砲車。

烏克蘭軍聞媒體《MIL.IN.UA》報導,在澤倫斯基訪問波蘭期間,雙方也簽署了關於向烏克蘭提供波蘭武器及國防工業領域合作的協議。協議中提供的武器包含100輛「Rosomak」裝甲運兵車、24輛「Rak M120K」迫擊砲車與MiG-29戰機等。

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奇(Mateusz Morawiecki)則在4月初即宣布將提供「Rosomak」裝甲運兵車,親自訪問國營「波蘭軍備集團」(Polska Grupa Zbrojeniowa)旗下「Rosomak SA」的工廠,他說,烏克蘭購買Rosomak裝甲運兵車的費用將由歐盟和美國支付。

Rosomak裝甲運兵車與Rak M120K迫擊砲車均使用同款車體,為芬蘭派崔亞公司(Patria)的AMV輪式裝甲車波蘭授權版,Rak M120K自行迫擊炮射程最遠達15公里,備有46發迫擊砲彈,並具備高度機動性。

*BBC持續追蹤 俄精銳部隊「第331近衛空降團」陣亡人數破百

俄羅斯「第331近衛空降團」被視為俄軍精銳,隨著烏俄戰爭持續進行,該精銳部隊損失慘重,不僅指揮官早已陣亡,在英媒持續追蹤下,認為該部隊已知陣亡人數已達94人,加上許多士兵下落不明,可以知道這隻俄軍精銳,已經損失了數百名士兵。

據《BBC》報導,第331近衛空降團成員多來自科斯特羅馬,曾在巴爾幹、車臣和2014年烏東頓巴斯地區參與行動,同時也是紅場閱兵的常客;第331近衛空降團被指控在2014年違反停戰協議,殺害的數百名烏克蘭士兵,是烏克蘭人的仇敵,俄羅斯入侵初期,第331近衛空降團從白俄羅斯出發打頭陣,試圖閃電拿下基輔完成斬首作戰,不過該企圖失敗,部隊蒙受不小損失,指揮官蘇哈列夫(Sergey Sukharev)也在去年3月13日陣亡。

《BBC》自去年起持續追蹤該部隊損失,他們透過俄羅斯社群媒體Vkontakte(功能相當於臉書)陸續出現紀念頁面,以及科斯特羅馬街景圖對照,在去年4月,確認死亡人數為39人,到7月底已確認死亡人數為62人,現在死亡人數已達94人。

報導指出,第331近衛空降團實際陣亡人數絕對更高,部分成員非科斯特羅馬出身,追蹤他們的訊息相當困難,同時許多人下落不明,包含重傷及被俘,可以合理地估計第331近衛空降團減員高達數百人。

第331團的總規模可以估計為1500至1700人,戰爭爆發後,部署了2個營,總共有 1000-1200名士兵,閃擊基輔失敗蒙受慘重傷亡後,該團於去年夏天撤回並在俄羅斯南部重整,現在重新投入頓巴斯戰場。

若按照傷亡人員1比3的比例計算,第331團的陣亡,負傷,被俘和失蹤的人數恐達4百多人,已占投入戰場人數4成;最後《BBC》直言,在科斯特羅馬的墓地裡,有大量俄羅斯入侵失敗所付出的代價,被埋葬的除了「精英中的精英」外,還有其輕鬆取勝的夢想。

*北溪管線爆炸案 瑞典檢方:誰幹的仍不知

負責調查去年北溪天然氣管(Nord Stream)爆炸案的瑞典檢察總署(Swedish Prosecution Authority)6日表示,目前仍不清楚破壞這條連接俄羅斯與德國的天然氣管道的幕後黑手是何許人也。

瑞典檢察官朱維斯特(Mats Ljungqvist)在聲明中指出,瑞典檢方「正無條件地工作,竭盡所能調查,絕不賭運氣。」

朱維斯特還說,儘管檢方希望能確認是誰犯下此一罪行,但有一點必須指出,即有鑑於當前情況,認定嫌犯可能會很困難。

北溪1、2號管線去年9月被發現在波羅的海水域有4處外洩點,分別位於瑞典與丹麥專屬經濟區,調查後研判應是爆炸所致的人為破壞。外界一度懷疑是俄羅斯自導自演或親烏克蘭團體所為,但媒體與中俄當局稍後又把矛頭指向美國。

*習近平稱願與澤倫斯基通話 歐盟執委會主席表達歡迎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今(6)日與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一同在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據法國一位與會的外交人士透露,習近平承諾他會在時機恰當時,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通電。馮德萊恩表示,她對習近平的舉動表達歡迎。

《法新社》報導,法國這位外交官指出,馬克宏在會議上還敦促敦促習近平,「不要向俄羅斯提供任何可用於對烏戰爭的東西」。

馮德萊恩表示,她對習近平願意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交談的舉動表達歡迎,「聽到習主席重申,他願意在條件和時機合適的時候(與澤倫斯基)交談,這很有趣。我認為這是一個正面的元素。」

*中國「勸和促談」烏俄 克里姆林宮:目前不可能政治解決

俄羅斯克里姆林宮今(6)日表示,雖然俄羅斯認同中國試圖調解烏俄衝突的立場,但目前並無「政治解決」的可能,當前除了繼續戰爭,別無他法。

《法新社》報導,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說:「無庸置疑的,中國擁有非常有效率與重要的調解潛力,但烏克蘭的局勢很複雜,目前並沒有政治解決的前景。」

佩斯科夫又說,「目前,對我們來說除了繼續特別軍事行動之外,沒有其他選擇。」

克里姆林宮的這番言論正值法國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訪問中國之時,馬克宏本日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他希望中國能「幫助俄羅斯清醒過來」;而習近平在今天與馬克宏的聯合記者會上則是重申了「中方堅持勸和促談、政治解決」的立場。

*習近平耍普廷? 中駐歐盟大使:外界誤解中俄關係

去年2月俄羅斯總統普廷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聯合聲明,稱兩國「友誼無上限」,不久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爆發烏俄戰爭持續至今,中國也被國際質疑暗助俄國,中國駐歐盟大使傅聰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稱外界誤解中俄關係,他稱所謂的「友誼無上限」只是一種誇飾法的修辭而已。

據《紐約時報》報導,中國駐歐盟大使傅聰5日接受專訪。傅聰稱,中國在這場戰爭中沒有站在俄羅斯一邊,外界針對中俄「友誼無上限」的聲明做文章,他表示所謂的「無上限」只不過是一種修辭形容而已(‘No limit’ is nothing but rhetoric),堅稱中國沒有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也沒有承認俄吞併包括克里米亞和頓巴斯在內的烏克蘭領土。

對於為什麼北京方面未譴責俄羅斯侵烏,傅聰指出,因為中國理解此舉是俄國對北約發動防禦性戰爭,發生衝突的原因比西方宣傳的更為複雜。

至於習近平在戰爭爆發後從未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電,傅聰則辯稱,因為習近平主席很忙,中烏兩國雙方一直有低級別的官員之間交流,強調沒打電話給澤倫斯基並不代表習近平支持俄國。

《紐約時報》認為,中國駐歐盟大使試圖拉開北京與莫斯科的距離,暗示他們的關係可能​​不像他們的領導人曾經宣稱的那樣無上限。

*馬克宏訪中 習近平對烏俄議題堅稱「勸和促談」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日與來訪的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商討了與烏俄戰爭相關的議題,習近平後續在聯合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堅持勸和促談、政治解決」,並且願與法國一同向國際社會喊話,避免局勢惡化。

中國官媒中央電視台報導,習近平在歡迎馬克宏到訪時表示:「中法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具有獨立自主傳統的大國,作為世界多極化、國際關係民主化的堅定推動者,有能力、有責任超越分歧和束縛,堅持穩定、互惠、開拓、向上的中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大方向,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繁榮。」

而後續習近平也在聯合記者會上表示,中國願與法國一同向國際社會呼籲五個訴求:

一、保持理性克制,避免採取使危機進一步惡化甚至失控的行動;

二、嚴格遵守國際人道法,避免襲擊平民和民用設施,保護婦女、兒童等衝突受害者。

三、切實履行核武器用不得、核戰爭打不得的莊嚴承諾,反對在任何情況下使用生化武器,反對武裝攻擊核電站等民用核設施。

四、盡快重啟和談,按照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兼顧各方合理安全關切,尋求政治解決,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框架。

五、合作應對烏克蘭危機在糧食、能源、金融、交通等領域造成的外溢效應,減少烏克蘭危機對世界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負面衝擊。

*防俄彈道飛彈威脅 芬蘭將購以色列「大衛彈弓」反飛彈系統

芬蘭4日正式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而為了防禦俄羅斯彈道飛彈帶來的威脅,5日該國宣布將從以色列購入「大衛彈弓」中程飛彈攔截系統(David’s Sling)。

美國網媒《The Drive》軍武專欄「戰區」(The War Zone)5日報導,芬蘭國防部長凱科寧(Antti Kaikkonen)表示,本次軍購總額為3.45億美元(約105億元新台幣),同時還有2.36億美元(約72億元新台幣)的選擇權。她指出,「大衛彈弓」將為芬蘭國防軍帶來新的攔截高空目標能力。

報導指出,芬蘭採購大衛彈弓的原因,可能是加入北約與俄烏戰爭所導致。尤其在俄烏戰爭中,烏克蘭軍方曾表示,軍方的防空系統難以攔截俄軍的Kh-22超音速反艦飛彈和「伊斯坎德爾-M」(Iskander-M)短程彈道飛彈。

「大衛彈弓」是以色列拉斐爾(Rafael)與美國雷神(Raytheon)兩家軍火公司合作開發的中程飛彈攔截系統,主要用於攔截短程彈道飛彈、無人機、火箭彈等中距離目標。「大衛彈弓」是目前以色列飛彈防禦體系的中程力量,短程以「鐵穹」(Iron Dome)防禦系統為主,遠程則使用「箭式3型」(Arrow 3)反彈道飛彈系統。

目前芬蘭的飛彈防禦體系由「國家先進防空系統」(NASAMS)、「ASRAD-R」車載短程防空系統、RBS-70便攜式防空飛彈(MANPADS)與空軍的F/A-18戰機組成。NASAMS使用的AMRAAM飛彈射程較短,且對彈道飛彈或超音速武器的攔截能力較弱。因此未來「大衛彈弓」加入芬蘭國防軍服役後,該國的反飛彈與防空能力將獲得進一步提升。

*說服烏克蘭放棄核武 柯林頓悔不當初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接受愛爾蘭廣播電視(RTE)訪問時表示,他後悔在1994年說服烏克蘭放棄核子武器。

柯林頓認為,若基輔仍保有核威懾力,俄羅斯或許就不會入侵烏克蘭。他在愛爾蘭廣播電視的節目Prime Time中,提到自己在北愛爾蘭和平進程中扮演的角色並評估最近的發展,也談到正在烏克蘭進行的戰爭。

柯林頓表示:「我覺得我有責任,因為我讓他們(烏克蘭)放棄自身核武。若烏克蘭仍保有核武,我想沒有人相信俄羅斯會做這種危險蠢事。」

1994年1月,柯林頓與時任俄羅斯總統葉爾欽(Boris Yeltsin)、烏克蘭總統克拉夫朱克(Leonid Kravchuk)簽署有關撤除烏克蘭境內自蘇聯留下來的戰略核武的協定。同年12月,美國也參與了相關協議的簽署,內容包括俄羅斯承諾尊重烏克蘭領土的完整。

這些承諾在2014年俄國侵略且併吞克里米亞時遭打破,更在去年俄國全面入侵烏克蘭後徹底粉碎。

柯林頓說:「當時他們(烏克蘭)害怕放棄核武,因為他們認為那是唯一能抵擋俄羅斯擴張主義的方法。」

柯林頓說,西方應持續堅定力挺烏克蘭,「我認為普廷(Vladimir Putin)大錯特錯,也相信歐洲和美國應該繼續支持烏克蘭」。

加威大學(University of Galway)法律系講師唐諾利(Larry Donnelly)告訴Prime Time:「有鑑於發生的一切,我可以理解為何柯林頓會感到後悔。但他當年希望撤除核武、試圖與俄羅斯改善關係的行為也合乎常理。當然,烏克蘭人民對此感到憤怒也可以理解。」

*澤倫斯基應邀訪問波蘭 強化雙邊合作

俄烏戰爭衝突持續,今(5)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受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邀請訪問波蘭,進行安全、經濟與政治等全方面討論,以強化合作關係。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今日報導,澤倫斯基和妻子澤倫斯卡(Olena Zelenska)已抵達波蘭,並預計在當地時間下午6點與波蘭總統杜達發表聯合演講。報導指出,這是澤倫斯基自俄烏戰爭以來進行最全面的國是訪問。

波蘭總統外交政策顧問普希達克茲(Marcin Przydacz)曾指出,此次訪問是由杜達所邀請,將會就安全局勢、經濟與政治等面向進行廣泛討論,雙方也將簽署雙邊協議以強化合作關係。

澤倫斯基也獲杜達頒發波蘭最高榮譽的「白鷹勳章」,該勳章主要授予在戰爭或和平期間於民事或軍事上對國家有重大功勳者、知名之波蘭人士及最高層級外國代表。杜達也稱澤倫斯基「是個獨一無二的人」、「將烏克蘭從俄羅斯的侵略中拯救出來」。

*氣死普廷!美國傳擬援烏「貧鈾穿甲彈」

美國表達力挺烏克蘭的立場,4日宣布再提供26億美元的新一波軍援,其中包括120毫米及105毫米戰車砲彈,如果沒意外,相關砲彈將包括讓俄羅斯總統普廷跳腳的「貧鈾穿甲彈」!

近期俄羅斯針對英國提供「挑戰者2式」戰車主砲用的「貧鈾穿甲彈」一事大做文章,統普廷甚至批評,英國提供烏克蘭「帶有核子成分」的武器,他還以此作為藉口,揚言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

烏克蘭軍聞媒體《國防快車》(Defence Express)5日報導,五角大廈在媒體簡報會上宣布,相關次口徑彈,不僅用於供美製M1艾布蘭(Abrams)主戰車,還將用於盟國轉移的其他西方主戰車。也就是指在彈藥方面與艾布蘭相容的德製「豹-2」主戰車(Leopard 2 MBT)。

「次口徑彈」是指彈徑小於火砲口徑的一種穿甲彈,主要特點是比同口徑彈重量輕、彈徑小,可獲得較大的初速。

報導指出,來自美國的戰車次口徑彈很明顯將是貧鈾彈,因為它們來自美國陸軍的儲備,現役M1艾布蘭使用的次口徑穿甲彈主要是使用貧鈾的 M829系列,最新版本是M829A3和M829A4。

M1艾布蘭是西方第3代主戰車中實戰經驗最豐富,也是現代裝甲大戰中敵我交換比最高的戰車,其中的關鍵之一就在於它那令人生畏的殺手鐧:120mm滑膛砲+M829衰變鈾(貧鈾)翼穩脫殼穿甲彈。

有鑑於俄羅斯出現新一代「接觸-5」(Kontakt-5)反應防護裝甲,供M1艾布蘭使用的M829A3穿甲彈於2000年代初期問世,重10公斤,由10毫米長的鋼製前端和70毫米的貧鈾彈組成,款次口徑反戰車彈的特色為具備衰變鈾(Depleted Uranium,DU)合金製的彈蕊,並可以在幾乎所有已知的戰車裝甲上達到優異的穿透力能力。據稱,在3000公尺距離外,可一砲打穿2輛俄軍T-72戰車。

自2015年開始生產的M829A4未對穿甲彈本身進行重大結構更改,彈彈蕊包殼數量從4片降為3片,據信也具備了更多強化穿透力與彈道性能的設計,但目前還無太多詳細資料公開。

*馬克宏抵中國 演說警告北京:若軍援俄羅斯侵略「就是共犯」

法國總統馬克宏5日展開3天的中國國是訪問,他抵達北京後的首場演說表示,中國與俄羅斯關係密切,能為促成烏克蘭和平扮演「重要角色」,但是他也警告中國,不要支持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行動,否則就是共犯。

馬克宏5日下午抵達北京後,出席法國大使館舉辦的與法國僑民談話,談到烏俄戰爭,表示由於中國與俄羅斯關係密切,在烏克蘭和平與穩定的共同責任上,「能扮演重要角色」,也因此「與中國對話不可或缺」,「不能讓俄羅斯有和中國對話的獨家權力」,這一點至為重要。

被問到西方擔心北京或許在考慮軍援莫斯科,馬克宏警告,這麼做就是共犯,「任何人協助侵略者,都會是觸犯國際法的共犯」,「一場久拖的戰爭不符合中國的利益」。

這是馬克宏4年來首次訪問中國,烏克蘭是其中一個首要議題,法國總統辦公室官員透露,他與習近平會面時會「立場堅定」。

馬克宏5日在北京的演說指出,國家領土、主權完整,是中國擁護的聯合國憲章的一部分,捍衛這些原則,意味著「共同前進,並且為和平找出一條路」;中國2月提出的烏克蘭和平路線圖,儘管法國並不完全認同,但是這套方案「展現有意願致力於解決這場衝突」,他希望中國能「參與對烏克蘭人民有用處的倡議」。

(自由電子報)
--
*澤倫斯基訪華沙感謝援助 波蘭允助加入北約

俄烏戰爭開打以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首次訪問華沙,感謝波蘭政府向烏克蘭提供的援助。波蘭政府也宣布將增援更多米格-29戰鬥機(MiG-29),並會協助烏克蘭加入北約。

「感謝你們的兄弟情誼,自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波蘭就一直與我們在一起,波蘭永遠是烏克蘭真正的朋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Zelenskyy)在華沙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上,向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表達感謝。

杜達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也提及波蘭將建議美國、英國和法國等北約主要國家提供軍事援助,以防更多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襲擊。

杜達表示,波蘭是繼美國、英國和德國之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的最大捐助國,金額高達24億歐元,占波蘭2022年整體GDP的3.5%。

澤倫斯基讚揚波蘭在這次戰爭中表現的兄弟情誼著實不容易。波蘭與烏克蘭過去內戰不斷,許多波蘭平民在二次大戰期間遭到受民族主義煽動的烏克蘭人殺害,尤其是「沃里尼亞(Volhynia)大屠殺」,造成共6萬波蘭人喪生。

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奇(Mateusz Morawiecki)表示,烏克蘭政府及官員已經承諾將挖掘遇難的波蘭人屍體,並以宗教方式安葬。

澤倫斯基同樣表示希望所有歷史問題都將得到解決。他還感謝波蘭在俄烏戰爭期間成為如此強大的鄰國,並感謝波蘭總統對烏克蘭加入歐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支持。

澤倫斯基訪問華沙的同時,也影響許多交通管制,因在華沙生活的烏克蘭人渴望能親眼見到澤倫斯基。

當中央社記者詢問在華沙生活已一年、約30多歲的烏克蘭人媽媽娜塔莉亞(Natalia)是如何看待澤倫斯基時,她說:「澤倫斯基是我們的英雄,沒有他就沒有烏克蘭,我們對他的敬重與景仰,讓我們想來現場表達對他的支持。」

*波蘭再增援米格-29戰機 澤倫斯基大讚兩國情誼

波蘭總統杜達宣布增援14架米格-29戰機。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天到訪波蘭,感謝波蘭提供「具歷史意義的」協助,並稱一旦俄烏戰爭落幕,波蘭理應成為大規模重建的關鍵夥伴。

路透社報導,華沙當局將自身定位成基輔當局最堅定的盟友之一,在說服那些不太情願提供重型武器給烏克蘭的盟友時,發揮了主導作用,而這些重型武器大多透過波蘭提供給烏克蘭。

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今天宣布,波蘭將再軍援14架米格-29戰鬥機(MiG-29)給烏克蘭。

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今天從波蘭總統手中接過象徵波蘭最高榮譽的白鷹勳章(Order of theWhite Eagle)。他隨後表示:「你們與我們肩並肩站在一起,我們對此充滿感恩…我認為這是我們兩國之間的歷史性關係、歷史性成果以及歷史性實力。」

杜達隨後在華沙皇家城堡(Royal Castle)的人群前發表談話,他表示,波蘭和其他盟國需要提供更多經濟、軍事和人道主義援助,「距離戰爭結束,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對被侵略的受害者負有責任」。

美國總統拜登數週前也曾在此允諾,美方將「堅定不移地」力挺基輔當局。

接著輪到澤倫斯基發表談話,台下不少支持者都揮舞著烏克蘭國旗。澤倫斯基說,他預期波蘭將比照先前主戰車的模式,協助組建西方列強聯盟以提供戰機給烏克蘭。

澤倫斯基說:「當戰爭需要大砲時,就應該提供;當勝利需要戰車時,前線就應聽到戰車的轟鳴聲。因為這是一場為自由而戰的戰爭,不可能獲得部分勝利。」

*不用手機、網路!俄通訊官叛逃曝:普亭病態地害怕生命安全

去年叛逃的一名俄羅斯高級安全官員罕見地透露俄國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的安保任務細節,其中包含秘密火車、不同城市的辦公室、嚴格的個人隔離和不斷升級的安全措施。

衛報報導,現年36歲、曾在負責保護俄國最高級別官員的「聯邦警衛局」(FSO)任職的卡拉庫洛夫(Gleb Karakulov)表示上述措施旨在掩蓋普亭的下落,並稱普亭「病態地害怕生命安全」。

身為通訊軍官的卡拉庫洛夫負責在總統與總理所到之處「建立安全的通訊網路」,並對俄羅斯高級官員的訊息進行加密,卡拉庫洛夫評估自己曾與高級官員一同行動超過180次,他在採訪中稱普亭為「戰犯」,並表示「我們的總統已經與世界失去聯繫,過去幾年他一直生活在一個被稱做碉堡的住所,他將自己置於無法逾越的隔離屏障和訊息真空之中」。

卡拉庫洛夫還證實普亭嚴重依賴其安全部門提供的報告,並稱「普亭既不使用手機也不使用網路」,且在新冠病毒出現之後便要與他待在同一空間的所有工作人員都須進行為期2周的隔離、嚴格限制與他接觸的人數。此外,相當害怕暗殺的普亭還會使用假車隊和誘餌飛機假裝自己離開。

至於卡拉庫羅夫則是在去年10月隨隊訪問哈薩克之際,選擇帶上妻兒「逃往」土耳其,目前更被俄國列為通緝犯。

*陸想扮和事佬調停俄烏 克里姆林宮:雖有潛力但無調解可能性

俄羅斯當局今天表示,目前並沒有由中國來調解烏克蘭戰事的可能性;並說,俄國除了積極推動攻勢以外,「別無他法」。

法新社報導,俄國發表這項談話的同時,法國總統馬克宏正在北京訪問,以圖勸阻中國,不要支持俄軍在烏克蘭的作戰行動。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說:「毫無疑問,中國具備十分有效而且優勢的潛力可從事調解。但烏克蘭相關情勢複雜,目前還沒有政治解決的可能性」。

他說:「此刻我們除了持續特別軍事行動以外,別無他法」。

培斯科夫是被詢及中國潛在調解角色時作此答覆,先前馬克宏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說,他仰仗習近平「讓俄羅斯恢復理智」。

中國已針對烏克蘭和平提出一項建議,但目前內容依然模糊,而且美國將此斥為,替俄羅斯保有所侵占土地舖路。

中國表面上對烏克蘭問題保持中立,習近平迄未譴責俄國的攻擊行動,也尚未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對談。

*法外交官:習近平適時將致電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

根據一名出席會談的法國外交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在會談中告訴法國總統馬克宏,他準備在時機成熟時,致電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

法新社報導,這名外交官並指出,鑑於西方擔心北京可能考慮運送武器給俄國、支持俄軍在烏克蘭作戰,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同時「敦促習近平勿向俄羅斯提供任何可用於對烏戰爭的物資」。

馬克宏和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今天在北京展開與中國領袖的一系列會談。馬克宏稍早在北京表示,中國可以扮演「重要角色」,以為衝突尋找和平解決之道,他也樂見中國「有意願致力找出解決之道」。

習近平與馬克宏會晤後在記者會中表示,「關於烏克蘭危機,中方堅持勸和促談、政治解決」,他並呼籲國際社會保持理性克制,儘快重啟和談。

*馬克宏訪北京晤習近平 力勸中國勿挺俄侵烏

法國總統馬克宏今天在北京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尋求力勸中國不要支持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他稍早會晤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時強調,「在這個動盪時期」中法對話的重要性。

綜合法新社與路透社報導,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和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今天在北京展開與中國領袖的一系列會談,可能會為緊張多年的歐盟與中國關係確立新方向。

馬克宏在北京表示,為衝突尋找和平解決之道,中國可以扮演「重要角色」,樂見中國「有意願致力找出解決之道」。

西方國家對北京施加越來越大壓力,希望中國在烏克蘭和平上助一臂之力。儘管官方立場上北京保持中立,但習近平從未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馬克宏今天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會晤時,強調中法對話「在這個動盪時期」的重要性。馬克宏說:「分享共同分析並且建立共同道路的能力,至關重要」。

這是范德賴恩於2019年就任歐盟執委會主席後首度訪中,稍早也與李強會晤。她行前曾表示,歐洲必須在外交與經濟上和日益強硬的中國「去除風險」。

范德賴恩會晤李強之前說:「歐洲和中國都曾經從此一關係中受益匪淺。然而,歐盟與中國關係近年來變得更加複雜,今天針對我們關係的所有面向共同商討,這有其重要性」。

李強說,對歐盟和法國的夥伴關係處在一個「新起點」上,雙方應堅守「相互尊重及雙贏合作」。

馬克宏與習近平會談後,兩人將向媒體發表聲明,接下來再與范德賴恩舉行三方會談,最後還將進行國宴。

*北約警告中國勿援俄 北京要求反躬自省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週三(4月5日)在布魯塞爾北約外長會警告,若中國軍援俄羅斯,將引發嚴重後果。

斯托爾滕貝格表示,中國若向俄羅斯提供任何致命性援助,「將是個具有深遠影響的歷史性錯誤」。他也暗示,若中國軍援俄羅斯,北約及美國將作出回應。

斯托爾滕貝格說,雖然目前為止,北約無法證實北京有向俄羅斯提供武器,但若此事成真,「中國知道這會有嚴重後果」。

北約這次也邀請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外長和韓國官員代表出席聯席會議,著重談俄烏戰爭,以及中國在該衝突所扮演的角色,另外也談及台灣問題、俄烏戰爭對印太地區的影響。

斯托爾滕貝格強調,北約將加強與印太地區的合作,以抗衡中國威脅。他也提議北約各國提高國防支出,盼於2024年之前實現國防支出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的目標,以因應地緣政治挑戰。

對中俄關係的隱憂
斯托爾滕貝格5日表示,北約對中俄的密切關係感到擔憂。中國至今拒絕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呼應了俄羅斯的政治宣傳,並支持俄羅斯經濟」。

他指出:「在北京和莫斯科挑戰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之際,我們繼續與彼此站在一起顯得尤為重要。」

習普會後,俄羅斯宣布將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對此,斯托爾滕貝格批評,先前中俄發布的聯合聲明是「空洞的承諾」。

他強調,若俄國總統普京在俄烏戰爭中獲勝,將向世界各地專制政體的領導人發出危險訊號,即他們可以通過武力實現自己的目標。與此同時,同為北約成員國、正訪華的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稱已向北京表明,任何幫助「侵略者」俄羅斯的人,都將被視為「幫凶」。

2021年,斯托爾滕貝格曾表示:「中國越來越靠近我們。」去年,北約在戰略文件中更直接將中國定位為「系統性挑戰」。

北約加強印太互動
北約近期逐步加強與印太各國之間的聯繫。4日,斯托爾滕貝格在北約外長會期間說,北約與印太盟友除了一同支持烏克蘭,也要應對中國在太空、網路安全等方面的發展及行動。斯托爾滕貝格還邀請亞太4國(日韓新澳)領導人出席7月在立陶宛舉辦的北約峰會。

4日,《雪梨晨鋒報》刊登對斯托爾滕貝格的專訪,他表示澳大利亞是北約保衛台灣計劃的重要夥伴,北約需要做好應對潛在台海危機的準備,而中國若動武,對全球和歐洲的安全、經濟和貿易將產生莫大影響。

他表示,雖然北約是一個區域聯盟,但中國帶來的安全挑戰,意味著北約需要加深與印太地區志同道合夥伴的接觸,包括澳大利亞。他強調安全是全球議題,「在區域面臨的威脅是全球性威脅」。

日本外相林芳正則投書美國政治媒體Politico,該文5日以「是時候深化合作」為標題刊出,主張「歐洲和印太地區的安全保障不能再分開討論」,且鑑於當前國際形勢,需要「強化志同道合的夥伴合作」。

4月初才訪問華的林芳正直言,日本不會容忍像俄國侵略烏克蘭等「片面透過武力改變現狀」的行徑,並歡迎北約積極參與印太地區事務。

日經指出,近年來中國擴大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北約也一直在商討是否可以在該區實施集體防禦。根據北約現階段規定,若北約國家的部隊或設施在印太地區遇襲,集體防禦原則將難以適用。

中國怎麼說?
針對北約秘書長的發言,中國駐歐盟使團發言人5日回應稱,「堅決反對北約反復對中國進行誣蔑攻擊」,主張中方在俄烏問題立場已很明確,並批評道:「北約怎麼不反躬自省,問問自己往別的國家老百姓頭上扔了多少炸彈?」

中國駐歐盟大使傅聰同日接受《紐約時報》專訪,也提到中俄關係。根據中方釋出的中文版新聞稿,傅聰說:「烏克蘭危機歷史經緯複雜。複雜問題沒有簡單解決辦法……中俄互為最大鄰國,雙方發展友好關係理所當然,一些人故意曲解、抹黑中俄關係,背後有政治目的」。

他稱中國沒有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支持,主張中國「所作所為光明磊落,不像某些國家拱火澆油、大發戰爭財」。傅聰稱中歐「不存在根本利益衝突」,且雙方關係將影響國際局勢走向,需確保關係「不針對、不依附也不受制於第三方」。

《紐約時報》的英文報導解讀,傅聰試圖淡化中國和俄國所謂「無上限」友誼關係。報導指出,傅聰說此「無上限」說法僅僅是「修辭」,並稱中國在俄烏戰爭中並沒有站在俄國一方,沒有軍援俄國,也並未承認俄國併吞烏克蘭領土的企圖。

對北約在戰略文件中將中國稱為「挑戰」,傅聰3月底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曾表明,北約作為區域性組織,「應在界限範圍內活動」,認為北約實際上試圖在「亞太地區擴大影響力」。

傅聰認為這些發展「令人擔憂」,並敦促北約「恪守地理範圍,不要妄圖將自己的觸角擴大到跨大西洋以外的地區」,並稱作為「防禦性」組織的北約,「任何發生在其防禦區域之外的事情都與之無關」。

他表示中方正保持警惕看事態如何發展,並認為美英澳三方安全聯盟(AUKUS)和美日印澳四方機制(QUAD),都是美國試圖建立類似北約的軍事聯盟,「這只會破壞地區穩定」。

*金融時報:俄烏戰爭將定義歐盟與中國關係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期間,北京宣布與莫斯科締結「無上限的夥伴關係」,讓許多歐洲人清楚體認到中國成為體制對手代表的意義。

俄羅斯殘暴侵犯烏克蘭主權與領土完整性後,中國沒有捍衛全球秩序與聯合國憲章的基本原則,現在看來反而把實現自己的野心看得更加重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月在莫斯科跟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說:「我們正在見證百年未見之大變局,我們應該一起推動它」。

北京以低價採購大量的俄羅斯石油與天然氣,協助替克里姆林宮的戰爭機器提供資金。西方情報機構一致認為中國尚未向俄國提供大量武器,但目前還不清楚如果烏克蘭在戰場占上風,中國是否將持續保持克制。

中國已為協調終結俄烏戰爭提出一系列原則,但如果不承認俄羅斯違反那些原則,以及只要習近平拒絕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會談,中國聲稱將擔任和平斡旋者的說法都將只是空談。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指出,俄烏戰爭對歐盟而言是一個變革性時刻,迫使歐盟對能源、經濟與安全政策做出痛苦改變。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上週發表直率且論點清楚的演講時說,北京是否助俄羅斯作戰行動一臂之力,或者真正扮演和事佬從中斡旋,將成為形塑歐盟與中國未來數年關係的「決定性因素」。

近年來,歐盟對中國的態度日趨強硬,因為中國採取不公平的貿易與限制性投資作法、對其視為「不友善」的國家施展強制性外交手段,以及侵犯人權。

歐盟執委會2019年表示,歐盟應該把中國視為合作夥伴、競爭對象與體制對手看待。這在當時為歐盟與中國關係勾勒出巧妙的框架,但卻不被歐盟最強大的國家德國接受,柏林當局持續將發展商業關係列為優先要務。

金融時報指出,歐盟必須重新定義與中國接觸的條件。如同范德賴恩所說的,「中國已從『改革與開放』時代翻頁,朝新的『安全與控制』時代前進」。對歐盟而言,這意味著首先要把中國當作體制對手看待,採行能降低中國風險的政策。

報導又提到,這不代表在氣候變遷或核擴散議題上放棄夥伴關係,也不代表經濟脫鉤,因為這不實際也不是大家樂見的。另一方面,與俄羅斯中斷貿易關係凸顯歐洲企業無法忽視對中國龐大市場帶來銷量與獲利的依賴。

去風險化作法能讓歐盟變得更積極且更敏銳。歐盟必須辨識自己的弱點與對供應鏈的依賴性,且應該運用貿易與其他防禦措施,阻止中國利用歐盟的市場開放性。此外,歐盟應該賦予新的權力,像是讓歐盟有權審查涉及敏感與軍民兩用科技的對外投資。然而,現在的問題在於,歐盟政府是否準備好在新的中國政策上團結一致。

*普亭怪美導致俄烏戰爭 「要為關係惡化負責」

俄國總統普亭5日在克里姆林宮接見新上任的外國大使。普亭向美國大使表示,俄烏戰爭以來美俄關係急速惡化,美國應負最大責任;他也向歐盟大使表示,俄國與歐盟的關係已嚴重惡化,並指控歐盟挑起與俄國的地緣政治衝突。

普亭告訴新上任的美國駐俄大使崔西(Lynne Tracy),正因美國曾在2014年支持烏克蘭「脫俄入歐」獨立廣場革命,才會導致如今俄烏衝突局面。普亭說,美俄關係如今面臨的「嚴重危機」,歸咎於兩國對於當今全球秩序,從基礎上便截然不同的看待及處理方式。

普亭說:「親愛的大使女士,我知道妳可能不會同意我的觀點,但我必須說,美國透過各種方法在各地推動顏色革命,等於間接支持了2014年的基輔動亂,最終導致了如今的烏克蘭危機」。

與此同時,在烏克蘭準備對俄軍發動春季攻勢之際,美國國防部今天公布,再提供烏克蘭價值26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包括3套對空監視雷達、反戰車火箭彈和105輛油罐車,並為各項武器添購彈藥。

美方今天公布的軍援,有21億美元來自「烏克蘭安全援助倡議」(USAI)的經費,美國總統拜登政府得以動用這些經費,向國防業者採購軍備而非動用美國的庫存品。

其餘5億美元來自「總統撥款權」的經費;根據「總統撥款權」,拜登總統可緊急動用美國庫存武器。這部分軍援包括6種型號的彈藥,諸如愛國者防空系統的彈藥、戰車彈藥以及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簡稱海馬士)。

自2022年2月24日以來,美方已承諾為烏克蘭提供352億美元以上的安全援助。

澤倫斯基抵華沙談合作
另一方面,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5日抵達波蘭訪問,將與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討論國防和經濟合作事宜。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波蘭就是烏克蘭最堅定盟友之一。

波蘭總統外交政策顧問稱,此次訪問是由總統杜達所邀請,進行安全、經濟與政治等全方面討論,以強化合作關係。據悉,澤倫斯基將會在波蘭首都、華沙的城堡廣場會見在波蘭避難的烏克蘭人民。

CNN報導,澤倫斯基和妻子已抵達波蘭,並預計在當地時間下午6時與杜達發表聯合演講。報導指出,這是澤倫斯基自俄烏戰爭以來進行最全面的國事訪問。

*馬克宏、馮德萊恩訪中 黑白臉施壓習近平

歐盟、法國兩面手法,訪中會習近平,盼施壓俄羅斯停戰!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與法國總統馬克宏近日連袂訪中,外媒分析,與美國、北約友好的馮德萊恩將會扮演黑臉,在俄烏戰爭、中歐貿易問題上強勢與習近平談判;馬克宏則在行前就放話,中國有些意見值得採納,因此將會是白臉,軟硬兼施試圖讓習近平影響俄羅斯。

出訪中國盼促停戰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6日報導,馬克宏與馮德萊恩5日共同訪中,於6日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他們之前,德國總理蕭茲與西班牙總理桑契斯都有訪問中國,展現歐洲仍願意與中國互動的態度。馬克宏與馮德萊恩出訪的目的也與德、西兩國總理相同,希望中國能施壓俄羅斯停止俄烏戰爭。

《歐洲新聞網》提到,雖然中國是歐洲最大貿易夥伴,但因為抖音、一帶一路政策等影響,讓原本要簽訂的《中歐投資協定》喊停,雙方仍有許多議題需要談判。《英廣》分析,在一系列談判中,與美國總統拜登和北約交好的馮德萊恩,將會是比較強硬施壓的一方,她在出訪前就曾發表演說,批評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保持友誼的行為不恰當。

歐盟內部意見不一
另外,針對中國對俄烏戰爭提出12點停戰協議,馮德萊恩也回應說,只要會正當化俄羅斯侵略的任何計畫,歐盟都不會接受。但馬克宏在出訪中國前卻說,中國一些意見是值得採納的,他也是歐洲少數至今仍願與普丁對話的領袖,《英廣》認為,他在此次訪中行將扮演白臉,使中國較願意與歐洲達成共識。

馬克宏也坦言,法國還是想跟中國做生意,中、法之間在商業與經濟的交流緊密,不是說要放棄就可輕易放棄,此次出訪他也帶了大批商業訪問團,希望能有更多協議與合作。

需明確劃出紅線
《英廣》分析,這也體現歐盟內部的分裂,德、法等大國還是希望與中國維持貿易鏈結,而許多後共國家(過去曾被蘇聯統治),看到俄羅斯對烏克蘭領土主權的宣示,會擔心自己遭俄羅斯併吞,因此會希望歐盟對中國強硬施壓。

對此,歐盟高峰會外交關係亞洲計畫主任歐特爾提醒歐洲領導人,歐盟需要明確劃出自己的紅線,不是單純聽從美國與北約的領導,其次,如果中國踩到紅線,也要有明確的回應,以穩固歐盟在國際體系的地位,並使中國了解歐盟會真的有所作為。

*中俄友誼無上限?中駐歐大使玩文字遊戲 稱外界誤解中俄關係

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傅聰接受紐約時報專訪,表示外界誤解中俄關係,指兩國並未如普亭與習近平所宣稱友誼「無上限」。他也呼籲中歐應緩和彼此關係,歐盟政策別被美國牽著走。

早在去年俄國入侵烏克蘭三周前,俄國總統普亭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一項聯合聲明,宣揚兩國友誼「無上限」。但傅聰告訴紐時,在這場戰爭中,中國並未站在俄國這一邊,有人「刻意曲解」。他表示,「無上限不過是修辭性說法」('No limit' is nothing but rhetoric)。

傅聰表示,中國並未提供俄國軍事援助,也沒承認其併吞烏克蘭領土,包括克里米亞與頓巴斯。他說,北京沒有譴責入侵,是因為理解俄國以戰爭防禦北約擴張的說法,北京也認為「根本原因比西方領袖所說的更複雜」。

針對習近平3月訪俄試圖調停俄烏戰爭,但遲未履行承諾致電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傅聰表示,還沒打電話並不重要,因為習主席很忙,兩國基層官員也仍維持頻繁接觸。「我知道人們執著於這場兩國領袖通話。習主席沒有致電澤倫斯基,不代表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站在俄國這邊」。

傅聰強調,中國現在與未來都不會提供武器讓俄國用於烏克蘭戰爭,並指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2月宣稱中國考慮向俄國提供致命武器,批評布林肯在「電視上散播謊言」。

目前法國總統馬克宏與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正在中國大陸訪問。傅聰也呼籲歐盟不要被華府牽著走,應打造自身政策,發展更多「戰略自主權」。

*瑞典持續調查北溪管線案 檢察官:幕後黑手仍未知

負責調查去年北溪天然氣管線爆炸案的瑞典檢察官今天表示,目前「仍不清楚」誰應為這起事件負責。

法新社報導,去年9月底,丹麥波荷木島(Bornholm)附近的2條北溪(Nord Stream)海底管線發現4處外洩,疑遭蓄意破壞。

莫斯科因入侵烏克蘭遭西方制裁,俄羅斯隨即切斷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疑似進行報復,連結俄國與德國的北溪1號和2號管線因此成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焦點。

案發後華盛頓和莫斯科皆否認涉案並互相指責。負責初步調查的瑞典檢察官朱維斯特(Mats Ljungqvist)透過聲明稱,現在「仍不清楚」誰是破壞管線的幕後黑手。

朱維斯特告訴法新社,「這是個困難而複雜的案件。」他強調,「犯罪現場位於波羅的海海面下80公尺」。

朱維斯特說,「我們的主要假設是,有一個國家在背後支持」。

朱維斯特還說,「做這件事的人可能早已意識到他們會留下線索,並可能小心翼翼確保證據不會指向單一方向,而是指向多個方向。因此很難明確指出單一嫌犯」。

相關調查迄今仍在繼續進行。

*曾勸說烏克蘭棄核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表示後悔了

本周二(4月4日),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接受愛爾蘭電視台採訪時說:「如果烏克蘭還擁有核武器,那麼沒人會相信,俄羅斯會做出侵略烏克蘭的決定」。

他說:「我感覺負有共同的責任。因為當年我真的相信烏克蘭應該放棄核武器」。

1994年12月5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美國、俄羅斯和英國分別與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舉行的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會議上簽署了《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該備忘錄規定烏克蘭承諾放棄蘇聯時期部署在其境內的核武器,美、英、俄作為擔保方保證烏主權和領土完整。蘇聯在烏克蘭遺下大量核武器,使烏克蘭一度成為第三大擁有核武的國家。

柯林頓在接受採訪時說,俄羅斯吞並克里米亞的時候就已經打破了《備忘錄》中的承諾。「我對此感到很不舒服」。他說。

他指責普亭發起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完全錯誤」。他說,歐洲和美國應該繼續支持烏克蘭。

*不用手機、網路!俄通訊官叛逃曝:普亭病態地害怕生命安全

去年叛逃的一名俄羅斯高級安全官員罕見地透露俄國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的安保任務細節,其中包含秘密火車、不同城市的辦公室、嚴格的個人隔離和不斷升級的安全措施。

衛報報導,現年36歲、曾在負責保護俄國最高級別官員的「聯邦警衛局」(FSO)任職的卡拉庫洛夫(Gleb Karakulov)表示上述措施旨在掩蓋普亭的下落,並稱普亭「病態地害怕生命安全」。

身為通訊軍官的卡拉庫洛夫負責在總統與總理所到之處「建立安全的通訊網路」,並對俄羅斯高級官員的訊息進行加密,卡拉庫洛夫評估自己曾與高級官員一同行動超過180次,他在採訪中稱普亭為「戰犯」,並表示「我們的總統已經與世界失去聯繫,過去幾年他一直生活在一個被稱做碉堡的住所,他將自己置於無法逾越的隔離屏障和訊息真空之中」。

卡拉庫洛夫還證實普亭嚴重依賴其安全部門提供的報告,並稱「普亭既不使用手機也不使用網路」,且在新冠病毒出現之後便要與他待在同一空間的所有工作人員都須進行為期2周的隔離、嚴格限制與他接觸的人數。此外,相當害怕暗殺的普亭還會使用假車隊和誘餌飛機假裝自己離開。

至於卡拉庫羅夫則是在去年10月隨隊訪問哈薩克之際,選擇帶上妻兒「逃往」土耳其,目前更被俄國列為通緝犯。

*澤倫斯基抵波蘭求援 北約有意邀請出席峰會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柏格已表示,但願北約今夏召開高峰會時,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能在座。澤倫斯基今天抵達鄰國波蘭進行正式訪問。

法新社報導,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昨天在北約外長會議後說,「一個獨立而強大的烏克蘭對歐洲-大西洋區的穩定至關重大,因此我們期待在7月(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峰會中能會見澤倫斯基」。

澤倫斯基今天已抵達波蘭訪問,波蘭收容了數百萬烏克蘭難民,並為烏克蘭提供了重要的武器。

法國總統馬克宏也將抵達中國訪問,先前他與美國總統拜登商定,法美兩國將設法與中國交往,期能加速終結俄羅斯逾1年來對烏克蘭的進犯。

路透社報導,美國昨天承諾,再為澤倫斯基政府提供26億美元軍援。俄羅斯塔斯社(TASS)報導,俄國駐美大使館指控美國企圖儘可能拖延這場衝突。

美國再次提供軍援的時機,正當烏克蘭軍隊準備在烏東對俄軍發起反擊的同時,儘管這項行動的精確發起時間尚未透露。

俄烏兩軍目前重點戰場仍在巴赫姆特(Bakhmut),這是位於烏東頓內茨克州(Donetsk)邊緣的礦業城市和運輸樞紐,而頓州大部分已在俄軍控制之下。交戰的兩軍都是傷亡慘重,經數月巷戰和轟炸後,市內已淪為廢墟。

今天上午巴赫姆特的命運依然未卜,俄軍週末表示,已攻占市中心,但烏軍予以否認。

澤倫斯基在華沙(Warsaw)預定會見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和總理莫拉維茨奇(MateuszMorawiecki),並探視烏克蘭難民。

波蘭總統幕僚普希達克茲(Marcin Przydacz)說:「烏克蘭方面將請求波蘭和其他外國夥伴提供更多支援,這不令任何人意外…不過我們必須知道,波蘭真的已做了很多事。」

他表示,波蘭已對烏克蘭交付第一批米格戰鬥機。

另一方面,俄國當局表示,白俄羅斯總統魯卡申柯(Alexander Lukashenko)今天將前往莫斯科,與俄國總統普亭展開兩天會談。

白俄羅斯是普亭最堅定的盟友之一,也是俄軍去年2月進攻烏克蘭的攻擊發起地之一。普亭上月甚至表示,俄國將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

*普亭宣布於白俄部署戰略核武 北約:中俄聯合聲明根本空談

俄國總統普亭3月底宣布將在白俄羅斯領土上部署戰術核武,北約祕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5日痛批,中俄日前發表的聯合聲明根本是「空談」。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普亭3月21日才針對俄烏戰爭發表聯合聲明,反對核武國家在境外部署核武,但普亭同月25日就宣布將於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讓史托騰柏格痛批中俄聲明根本是空談。

史托騰柏格說,北約目前還沒看見俄國真的展開部署,但將密切注意俄國一切行動。

*普亭批歐盟挑起地緣政治衝突 致俄歐盟關係嚴重惡化

俄國總統普亭5日於克里姆林宮接見接見新上任的各國大使,他向歐盟大使加拉葛(Roland Galharague)表示,俄國與歐盟的關係已嚴重惡化,並指控歐盟挑起與俄國的地緣政治衝突。

普亭表示,儘管目前全球局勢複雜,俄國對與他國建立夥伴關係抱持開放態度,不會孤立自身。半島電視台指出,俄烏戰爭爆發前,俄國與西方各國的關係就以經十分緊張,戰爭爆發後更是急速惡化。

*接見新上任美駐俄大使 普亭:美國要為關係惡化負責

俄國總統普亭5日在克里姆林宮接見新上任的外國大使。他向美國大使表示,俄烏戰爭以來美俄關係急速惡化,美國應負最大責任。

普亭告訴2023年上任的美國駐俄大使崔西(Lynne Tracy),正因美國曾在2014年支持烏克蘭「脫俄入歐」獨立廣場革命(Euromaidan),才會導致如今俄烏衝突局面。普亭說,美俄關係如今面臨的「嚴重危機」,歸咎於兩國對於當今全球秩序,從基礎上便截然不同的看待及處理方式。

普亭說:「親愛的大使女士,我知道妳可能不會同意我的觀點,但我必須說,美國透過各種方法在各地推動顏色革命,等於間接支持了2014年的基輔動亂,最終導致了如今的烏克蘭危機」。

*戰火連燒9個月…俄烏「最血腥戰鬥」 巴赫姆特對烏克蘭多重要?

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侵略戰爭前,約有7萬人在巴赫姆特生活。去年夏末,巴赫姆特戰鬥打響。自那時起,俄軍對該城市展開了圍攻。巴赫姆特位於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州由基輔控制的地區。

巴赫姆特拉鋸戰持續至今
在長達13個多月的俄羅斯全面侵略烏克蘭的戰爭中,已經持續了9個月的巴赫姆特塹壕戰成為迄今持續時間最久的戰鬥。這場包圍戰令雙方都遭受重大損失,數千名士兵死亡。但前線變化不大。

1月初,俄羅斯雇傭兵瓦格納集團領導人普裡戈任(Jewgeni Prigoschin)宣布完全佔領了巴赫姆特附近的小城索萊達爾 (Soledar)。約兩周後,烏克蘭軍方也證實已從索萊達爾撤退。這對於俄羅斯來說是一次重要勝利,其軍隊因此得以更接近巴赫姆特。

4月初,華格納集團領導人普裡戈任在一段影片中聲稱,已在巴赫姆特市政大樓上方升起了俄羅斯國旗,並稱已經在法律意義上佔領了這座頓涅茨克地區最具戰略重要性的城市。

基輔否認所謂「佔領」,稱其為虛假信息,俄羅斯國防部至今也沒有確認佔領該城市。因此,圍繞巴赫姆特的爭奪仍在繼續。

交戰雙方各自提供訊息很難被獨立核實。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座城市已被嚴重摧毀。據稱原先的7萬居民中只剩3000人還留在那裡。

巴赫姆特對烏克蘭有多重要?
俄軍圍攻,烏軍堅守--這種情形已經持續了九個月,這就是為什麼巴赫姆特在烏克蘭戰爭中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烏克蘭的反攻也在秋季陷入停滯,最後一次領土收復的重大勝利是在11月份解放了赫爾松(Cherson)及其西部地區。

巴赫姆特在頓巴斯地區具重要戰略地位,因其位於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Charkiw)和俄羅斯頓河畔羅斯托夫(Rostow-am-Don)之間的E40幹線公路旁。攻下巴赫姆特將為俄軍通往西部城市打開道路--如頓涅茨克地區重要的工業和行政中心斯洛維揚斯克(Slowjansk)以及克拉馬托爾斯克(Kramatorsk),也將使俄羅斯更進一步接近其完全征服頓涅茨克地區的目標。

未來會如何發展?
迄今為止,無論俄羅斯還是烏克蘭似乎都不願放棄這座幾乎已被摧毀的小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已多次表示要堅守巴赫姆特。但軍事分析家對此持批評態度。根據烏克蘭分析家日達諾夫(Oleh Zhdanov)的說法,更明智的做法可能是撤退到另一個防線。否則,反攻所需的預備兵力會被犧牲。

軍事歷史學家波諾馬連科(Roman Ponomarenko)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如果我們只是放棄巴赫姆特並撤回軍隊和裝備,不會發生什麼糟糕的事情。但如果他們進行封鎖圍攻,我們將會失去人員和裝備。」

北約總司令部私人辦公室前雇員/德國聯邦國防軍前上校蒂勒 (Ralph Thiele)在三月初告訴德國之聲,他認為烏克蘭在巴赫姆特戰役中勝算較低--烏軍在巴赫姆特被俄軍包圍,且在軍事上處於劣勢。

*馬克宏抵北京:不能只讓俄羅斯與中國專屬對話

法國總統馬克宏今天下午在北京表示,與中國的對話「至關重要」,不能只讓俄羅斯與中國進行專屬對話。而由於中俄間的密切關係,中國可在尋找烏克蘭的和平之路上「發揮重要作用」。

綜合法新社及路透社報導,對中國進行國是訪問的馬克宏(Emmanuel Macron)5日下午抵達北京後不久,即參加法國駐中國大使館舉辦、與會者以法國人為主的活動,並發表演講。

馬克宏指出,法國將「共同承擔和平與穩定的責任」,因此與中國的對話「至關重要」,不能只讓俄羅斯與中國進行專屬對話。

他並表示,儘管與北京的貿易關係「存在風險,也不平衡」,但歐洲「絕不能與中國脫鉤」。「我們必須以某種方式降低我們的行業風險,但絕不能脫離和孤立自己」,法國將「積極承諾繼續與中國保持商務關係」。

馬克宏5至7日對中國進行國是訪問,同時抵達者還有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這是馬克宏就任法國總統後第3次訪問中國,也是他第2任總統任期內首次訪中。

*馬克宏訪陸料將施壓習近平 盼抑制中國對俄支持

根據法國官員說法,法國總統馬克宏本周訪問中國期間將向習近平施壓,希望抑制中國在俄烏戰爭中對俄羅斯的支持。西方對於北京與莫斯科間深化的政治和經濟關係日漸憂心。

「華爾街日報」報導,馬克宏(EmmanuelMacron)今起訪中,預計明天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法國官員表示,馬克宏將勸阻習近平全力支持俄羅斯的戰爭行動。中國是俄羅斯最重要的夥伴,也是在西方經濟制裁下日益重要的貿易支柱。

更重要的是,馬克宏和其他歐洲領袖希望預防中國跨越西方的紅線,亦即大規模提供武器給莫斯科。

歐洲聯盟(EU)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說:「我們不希望見到中國站隊俄羅斯。」

但馬克宏想說服習近平恐怕十分困難。習近平上個月才訪問莫斯科,與俄國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會談。中國到目前未譴責俄國入侵烏克蘭,也採用俄國說法,不稱此事件為「戰爭」。俄羅斯今年已成為中國最大石油供應國。

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IFRI)亞洲研究中心主任朱利安(Marc Julienne)說:「馬克宏並沒有超能力。中國釋出的所有訊息都指向習近平支持俄羅斯。」

不過,許多歐洲官員仍認為,他們至少會有些影響力。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Leyen)此次與馬克宏同行,顯示歐盟與中國的經貿關係可能會受中方行動影響。范德賴恩將另外與習近平會談。

根據歐盟官員,歐洲是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若北京不希望歐盟遵循白宮路線,與中國對抗並縮減經濟關係,就有誘因做出對烏克蘭情勢更有幫助的行動。

*盼「重置」對華關係 馬克宏:中國在尋求俄烏和平扮演重要角色

法國總統馬克宏周三抵達北京。他表示,在尋找烏克蘭和平途徑中,中國扮演著「重要角色」。馬克宏表示,法國會尋求與中國「在這一和平與穩定的共同責任中」合作。

馬克宏說:「中國與俄羅斯有著緊密的關係,並且這一關係在近期進一步加強。中國可以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他提到北京表態反對在烏克蘭使用核武器,以及北京提出的基輔與莫斯科之間的和平建議。

馬克宏表示,鑑於中俄之間的緊密關係,與中國保持對話十分關鍵。

馬克宏此次為期三天的訪問行前,其辦公室一名官員向媒體表示,馬克宏寄望於提供「另一條道路」,有別於華盛頓經常展示的直接對抗語調,而與此同時,堅持對烏克蘭戰爭的立場。

「不應切斷與中國的關係」
馬克宏飛抵北京後,由中國外長秦剛接機。他隨後前往法國駐華大使官邸,與在北京的法國社區代表見面。馬克宏表示:「我們不應當切斷我們與中國的關係」。他表示,法國會「主動地致力於繼續與中國的商務關係」。馬克宏也表示,「我們必須更大程度地消除我們的工業所面臨的風險。」

據路透社報導,馬克宏在法國駐華使館向媒體記者表示:「我們不斷聽到對於西方與中國未來關係的很大憂慮,擔心會出現不可避免的緊張關係加劇的螺旋。」他補充說,此外,還有一種印象是,與中國經濟脫鉤已經開始了,現在只是快慢的問題。「我不相信、無論如何我不願意相信這一場景。」

周四他將與中國領導人會晤,並於晚間出席國宴。周五,馬克宏將前往廣州,與當地學生見面。此次陪同他訪華的包括法國政界、商界以及文化屆代表。

行前與拜登通電話
此次訪問前夕,馬克宏與美國總統拜登通了電話。白宮稱,內容包括馬克宏對中國的訪問以及對烏克蘭的支持。

馬克宏辦公室表示,通話顯示出「法國和美國的共同意願,即讓中國加入進來,與我們一道加快終結烏克蘭戰爭,實現持久和平」。

馮德萊恩與馬克宏協商此行
本周一,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巴黎與馬克宏會面,協商共同訪華事宜。上周,馮德萊恩在一次講話中提醒北京其對俄立場直接決定歐中關係,與此同時排除歐盟會與中國「脫鉤」。

馬克宏上次訪華是在2019年。馮德萊恩則在三年多前擔任歐委會主席以來尚未訪華。中國在疫情期間的嚴控措施也迫使所有外交會議均在線上進行。與此同時,歐中關係當時也受到影響,一方面是由於2021年歐中全面投資協定陷入僵局。再就是,北京拒絕在烏克蘭問題上譴責俄羅斯。

而對馬克宏來說,在面臨本國養老體制改革引發全國抗議的尷尬局面同時,此次訪問也提供了一個機會,在經濟方面獲取利益。隨同他訪問的經濟代表團有約50名成員,其中包括空客、阿爾斯通和核電巨頭EDF(法國電力公司)。空客正與中方就一項大規模飛機訂單進行談判。

馮德萊恩此前表示,歐盟必須在與北京的關係中「降低風險」(de-risk),其中包括限制中國獲取敏感技術,以及減少對核心產品的依賴,比如關鍵礦石、電池、光伏板和其它清潔能源技術產品。

對馬克宏而言,邀請馮德萊恩共同出訪旨在展現歐盟團結。此前,法國官員曾批評德國總理蕭茲去年11月初單獨訪問中國。

馬克宏的顧問稱,法國總統一直推動歐盟在對華貿易關係中更穩健,並在很大程度上支持馮德萊恩的立場。但馬克宏的公開表態則一直避免強烈的反對言辭,以避免引發雙邊報復措施。

馬克宏顧問:中國能改變烏克蘭局勢走向
除了貿易之外,馬克宏和馮德萊恩都曾表示希望說服中國對俄施加影響力,實現烏克蘭和平;或者至少能阻止北京直接支持其盟國俄羅斯。

歐盟駐華商會主席伍德克(oerg Wuttke)向路透社表示:「雙方不僅考慮商業,也考慮烏克蘭問題。我肯定這不是一次容易的訪問。」

中國今年提出一項烏克蘭危機12點立場聲明,呼籲雙方同意逐漸使衝突降級,以通向全面的停火。但西方因中國拒絕譴責俄羅斯而對此提出批評。美國和北約當時表示,中國考慮向俄羅斯輸送軍火,而北京則否認了這一說法。

上月習近平飛往莫斯科與普京會面後,給中國的烏克蘭立場帶來更大的疑慮。馬克宏此前表示,他希望向習近平強調,歐洲不會接受中國向俄羅斯提供武器。

馬克宏的一名顧問在此次訪華行程前表示:「考慮到中俄之間的緊密關係,很明顯,中國是少數幾個、如果不是唯一的國家,能夠在這場衝突中以某種方式改變局勢的走向。」

上周,西班牙首相桑傑士在北京與習近平會晤,桑傑士稱,他鼓勵習近平與烏克蘭領導人對話,第一手了解烏方的和平方案。有分析預計,馬克宏和馮德萊恩也可能會重申習近平與澤倫斯基對話這一提議。

而針對馮德萊恩上周對於對華貿易風險的表態,中國民族主義立場的環球時報周一稱,歐洲如果試圖切斷與北京的經濟聯繫,將遭受損失。該報稱,歐盟受到美國的巨大壓力調整對華經濟關係,因而面臨艱難的掙扎;如果中歐脫鉤,只會符合美國的利益,中歐都將受損。

馬克宏寄望「重置」對華關係
不過,除了烏克蘭、貿易緊張議題之外,此行也會有些相對輕松的部分。馬克宏的顧問稱,法國總統將努力「重置」對華外交與經濟關係。周五,據路透社報導,習近平將陪同馬克宏訪問廣州。這裡是17世紀首艘法國船只抵達中國海岸的地方,也是法國開設首個領事館的地方。

在那裡與大學生會晤後,馬克宏將與習近平共進晚餐和品茶。對習近平來說,廣州也有著特殊的個人意義:他的父親習仲勳曾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

位於北京的全球化智庫(CCG)負責任王輝耀向路透社表示:「我們相信這有著很大的象徵意義,顯示出法國願意與中國重啟合作。」

(聯合新聞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