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6日 星期三

新聞自選輯 20230426 俄烏衝突篇

更新時間:20230427 00:06

*烏博物館遇襲釀2死10傷 逾60處文化場館被俄軍摧毀

烏克蘭哈爾科夫州(Kharkiv)庫皮揚斯克(Kupyansk)一座博物館於25日遭到俄軍飛彈攻擊,造成至少2死10傷。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每日例行談話中提到,自從俄軍入侵烏克蘭以來,全國已有60多座博物館和美術館被俄軍摧毀或損壞。

綜合外媒報導,哈爾科夫州(Kharkiv)州長席尼胡波夫(Oleh Syniehubov)指出,庫皮揚斯克當地歷史博物館的建物遭到俄軍飛彈攻擊,造成至少2死10傷。烏克蘭總統府幕僚長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透露,俄軍發射的是一枚S-300地對地飛彈。

澤倫斯基指出,自從俄軍入侵烏克蘭以來,烏克蘭全國各地已有60多座博物館和美術館被俄軍摧毀或損壞。澤倫斯基也提到,在赫爾松州(Kherson)南部地區,有一座教堂被俄羅斯空軍丟下的炸彈摧毀,被俄軍攻擊而摧毀的教堂也多達數百座。

*習近平終於與澤倫斯基通電話 呼籲對話談判「核戰沒有贏家」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6日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電話,習近平呼籲烏克蘭和俄羅斯談判,警告「核戰沒有贏家」。這是烏俄戰爭爆發一年多來,這兩名領導人首次通電話。

《烏克蘭國家通訊社(Ukrinform)》26日報導,澤倫斯基在推特發文,表示與習近平進行了「長而且有意義的通話」,「我相信這通電話,以及派任烏克蘭駐中國大使,將對我們雙邊關係注入有力的動力」。烏克蘭總統府發言人尼基佛洛夫(Serhii Nykyforov)在臉書發文,指澤倫斯基與習近平通話「將近1小時」。

根據中國《新華社》報導,習近平在電話中使用「烏克蘭危機」,避免用「戰爭」一詞,他重申中國勸和促談的立場,「對話談判是唯一可行的出路,核戰爭沒有贏家」,對待核問題,有關各方都應該保持冷靜克制、真正從自身和全人類的前途命運著眼,共同管控好危機。

他說,中國對烏克蘭危機,「既不會隔岸觀火,也不會拱火澆油,更不幹趁機牟利的事」。他說,中國將派歐亞事務特別代表赴烏克蘭等國訪問,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與各方深入溝通。

*澤倫斯基、習近平通電話 白宮:好事、但還難說能有意義促和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6日通電話,是烏俄戰爭以來,兩人首度通話,對此,白宮26日表示,這是「好事」,但是還難說是否能帶來有意義的和平行動。

白宮國安會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John Kirby)26日向記者表示,「我們對(中國)習主席和(烏克蘭)澤倫斯基總統通電話的消息,表示歡迎,我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他說,「現在,這是否會帶來某種有意義的和平行動,或者計畫、提議,我不認為我們現在能夠知道。」

柯比說,「如果要談判達成和平,得是澤倫斯基總統準備好...能處於有力地位進行談判時」;美國肯定會歡迎任何達成正義和平的努力,只要那樣的和平是正義、可持久、可靠的,「在我們看來,除非烏克蘭人和澤倫斯基總統親身投入、並且支持,否則(和平)不會是長久或可靠的。」

烏國官方媒體報導,澤倫斯基電話會談後在推特發文,表示與習近平進行了「長而且有意義的通話」,「我相信這通電話,以及派任烏克蘭駐中國大使,將對我們雙邊關係注入有力的動力」。

根據中國官方新華社報導,習近平在電話中使用「烏克蘭危機」,避免用「戰爭」一詞,他重申中國勸和促談的立場,表示「對話談判是唯一可行的出路,核戰爭沒有贏家」;並宣佈中國將派歐亞事務特別代表赴烏克蘭等國訪問,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與各方深入溝通。

烏克蘭總統府發言人尼基佛洛夫(Serhii Nykyforov)指澤倫斯基與習近平通話談了「將近1小時」。烏國總統府會後隨即宣佈,任命前戰略產業部長李亞比金(Pavlo Ryabikin)為新任駐中國大使。

*與習近平通電後 澤倫斯基宣布駐中大使人選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今(26)日任命前戰略工業部長里亞比金(Pavel Ryabikin)為新任駐中國大使,這是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之後所做出的人事決定。

綜合《法新社》、《基輔獨立報》(The Kyiv Independent)報導,澤倫斯基在推特上表示:「我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了一次漫長又深具意義的通電,我相信,此次通話以及烏克蘭任命駐中大使的舉動,將為我們兩國的關係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報導指出,里亞比金曾於2021至2023年擔任烏克蘭戰略工業部長,在此之前,也曾出任過烏克蘭國家海關總署署長、鮑里斯波爾國際機場(Boryspil International Airport)管理者等職位。

烏克蘭自從2021年2月以來就沒有任命過駐中大使,而前任駐中大使卡梅舍夫(Serhii Kamyshev)已於2021年2月14日去世。

*愛沙尼亞總理親赴烏克蘭 表態支持基輔加入北約

烏俄戰爭迄今已逾1年,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Kaja Kallas)近日出訪烏克蘭與總統澤倫斯基會晤,會談後簽署一份共同聲明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表態支持基輔「在有條件允許的情快下,盡快加入北約軍事聯盟」。

根據《路透》報導,愛沙尼亞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與歐盟成員國,卡拉斯24日在烏國西北部日托米爾(Zhytomyr)與總統澤倫斯基會晤,並與他簽署一份聯合聲明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國。

聯合聲明指出:「我們一致同意,一個強大、獨立又繁榮的烏克蘭,作為歐洲-大西洋大家庭的成員之一,以及作為歐盟、北約組織(NATO)的成員,對於歐洲安全的未來至關重要。」

聲明還提到:「今年7月於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舉行北約峰會情況下,我們同意共同努力開闢一條拉近烏國與北約成員國的道路,以便在條件允許時,烏克蘭能儘快加入北約。」

澤倫斯基與卡拉斯會面後表示,感謝愛沙尼亞的國防支持,重申西方國家應盡速提供更多武器,同時呼籲「須就烏克蘭加入聯盟做出更積極的政治決定。」

*俄羅斯展開報復 宣布將10名挪威外交官驅逐出境

俄羅斯今(26)日宣布將10名挪威駐俄羅斯外交官員驅逐出境,作為日前挪威驅逐15名俄國外交官的「報復手段」。

《法新社》報導,俄羅斯外交部表示:「克維爾(Robert Kvile,挪威駐俄羅斯大使)收到了一張紙條,註明10個挪威駐莫斯科大使館的代表被認定為『不歡迎人物』(persona non grata)。」

挪威外交大臣惠特費爾特(Anniken Huitfeldt)本月14日宣布驅逐15名俄羅斯大使館官員,挪威外交部當時表示,這些俄國人是以外交官員身分為掩護的「情報人員」。

俄羅斯外交部則稱:「這個有敵意的舉動進一步加劇了我們原本已處於極低層級的雙邊關係局勢。」

*俄傭兵頭子再批俄國軍方:不給彈藥害瓦格納蒙受5倍傷亡

烏克蘭部隊在烏國東部巴赫姆特堅守數月,擋下俄國軍隊和傭兵「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拿下該城。瓦格納集團領導人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26日批評,俄國國防部不支援彈藥,導致瓦格納部隊在巴赫姆特,蒙受5倍的傷亡人數。

與俄國總統普廷關係密切的普里格津,26日在社群媒體發表錄音談話,指烏克蘭正將裝備精良的部隊送往巴赫姆特,「烏國一場反攻已無可避免」,他預期會在5月2日天氣好轉、地面變硬後展開。

他話鋒一轉指俄羅斯裡面有「叛徒」,再度批評俄國國防部沒有支援烏國戰場上,瓦格納士兵亟需的彈藥,他的傭兵部隊因為缺乏莫斯科的支援,蒙受5倍的傷亡人數。

他也質疑,為何俄軍沒有對巴赫姆特附近的斯拉夫揚斯克(Sloviansk)、克拉莫托斯克(Kramatorsk)等地發動攻勢,來緩解巴赫姆特的壓力。不過,他說,瓦格納會不惜任何代價,阻止烏國任何奪回該城的企圖,「我們會以任何代價推進,就是要消耗烏軍並且打亂他們的攻勢」。

普里格津已多次公開批評俄國國防部,美國軍事智庫「戰爭研究所(ISW)」22日的戰事分析指出,俄軍指揮階層為了說服普廷堅持目前在巴赫姆特的陣線,「或許部分修復了與普里格津之間的緊張關係」,國防部開始提供瓦格納彈藥和動員而來的補充兵力,普里格津4月初以來,有關俄國軍方的公開聲明論調也出現「大幅改變」。

普里格津已駁斥前述分析所言「是假的」,強調「就算是為了和神的友誼,我也不會拿我的人交換彈藥。」

*力抗中、俄!歐盟「甜頭」計畫 鎖定四個「優先國家」全力拉攏

為了抗衡中國和俄羅斯的影響力,歐盟計畫鎖定包括巴西、智利、奈及利亞和哈薩克等四個「優先國家」,提供「甜頭」拉攏,要贏得或者至少不要失去這些國家。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政客(Politico)》24日報導,根據《政客》取得日前歐盟官員在流傳的一份機密簡報,這四個「優先國家」是巴西、智利、奈及利亞和哈薩克,是正處於西方為首的孤立俄羅斯、軍援烏克蘭和遏制中國聯盟邊緣的國家。

這份機密簡報指出,歐盟認為在拉攏這四個國家上,除了預期中的使用貿易協議,還建議在能源、移民、經濟發展或者安全協調上,對這四國量身訂做策略,焦點在於鼓勵,而非懲罰。文件中沒說出的目標,就是爭取到更多朋友,建立一套次世代經濟,而不用與獨裁者交好。

文件中幾次語帶焦慮地提到,中國和俄羅斯的全球影響力,或者破壞穩定的行徑,文件中說,「我們身處於地緣政治競爭環境,不僅是論述之戰,也是能提供誘因的較勁」,「我們需要改善我們提供的誘因,強化我們與他們的關係」。

文件說,烏俄戰爭持續至今14個月,歐盟仍為擴張影響力所苦,儘管西方核心聯盟對這場戰爭的立場依舊堅定,但是難以更擴大打入拉丁美洲、非洲和亞洲,尤其在面臨中國大撒幣的情況下。一名外交官說,「終極目的,會是提出一套比中國能提供的,還更有吸引力的替代選項」。

這四國被列為優先國家的理由,顯而易見,因為這每一個國家都代表歐盟在這些區域的可能立足點,而西方盟邦正希望在這些區域與中、俄競逐影響力和資源。巴西和智利是拉丁美洲天然資源豐富的國家,奈及利亞是西非經濟大國,哈薩克在中亞握有原油和天然氣。

文件指出,這些國家是歐盟的利益所在、也是機遇和挑戰。另一名歐盟外交官員說,「在這個地緣經濟年代,歐盟得少點天真,多一點關注經濟安全」,「這會需要更多戰略,以及綜合運用所有可用的工具」。

*囂張言論遭輿論海嘯撻伐 盧沙野改口:中國尊重各國主權領土立場沒變

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21日受訪否定「克里米亞歸屬烏克蘭」的言論與公開質疑前蘇聯國家的主權地位,引發歐洲輿論海嘯。沉寂3天候,盧沙野24日在中國駐法大使館推特帳號發文談到輿論風波,重申「中國一貫尊重各國主權獨立及領土完整,立場沒變」。

盧沙野的言論引爆中國外交危機,包含法國在內的歐洲各國要求中方澄清盧沙野言論,更召見各地的中國駐外大使。中國駐法大使館官網25日凌晨急發聲明澄清,盧的談話純粹是「個人觀點表達」。

盧沙野則在中國駐法大使館推特帳號發文提到,當地時間24日下午,他與法國外長辦公廳主任瓦希進行了數天之前就安排好的會見,除就落實法國總統馬克宏日前訪中成果進行了交流,也談到了近期的「輿論風波」。

盧沙野重申,中國在有關問題上的立場沒有變化,一貫尊重各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

蘇聯解體後,中國是最早與有關國家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之一,但盧沙野當時在節目中表示:「根據國際法,這些前蘇聯國家沒有有效地位,因為沒有國際協議以具體化他們的主權國家地位。」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雖然盧沙野的言論看似只是小錯誤,但正值中國與歐盟關係回暖之際,這個致命性傷害使歐洲的親中派「一言驚醒夢中人」,對歐中關係造成打擊。

*被控宣傳恐怖主義 俄反對派領袖納瓦尼恐判刑30年

被監禁的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尼(Alexei Navalny)今(26)日表示,正在接受俄羅斯政府新的一項調查,他被指控宣傳和號召恐怖主義,可能會被判處30年有期徒刑。

據《路透》報導,納瓦尼的助手在推特上發文表示,納瓦尼因批評克里姆林宮而被指控詐欺罪等多項罪名判刑11年半,現在政府又對他提出荒謬的指控——在獄中犯下恐怖行為,並威脅他要坐牢30年。

納瓦尼原先是一位律師,十多年前因抨擊俄羅斯總統普廷的團隊貪腐而受到各界的關注。他的競選組織在俄羅斯被列為「極端分子」而遭到禁止。

俄羅斯調查人員本月聲稱一名軍事部落客塔塔斯基(Vladlen Tatarsky)在聖彼得堡被炸死的案件與納瓦尼的支持者有關,但納瓦尼和其支持者否認他們與塔塔斯基的死有任何關聯。塔塔斯基是一位俄羅斯軍事部落客,在網路上公開支持普廷出兵烏克蘭,4月2日在聖彼得堡一處咖啡廳遭炸彈襲擊身亡。

據俄羅斯塔斯通訊社(TASS)報導,調查人員周三表示,與納瓦尼有關的一起案件中,共有11人被列入俄國的「國際通緝名單」。

*批北約咄咄逼人!俄外長:歐盟已和北約一樣軍事化

俄國外交部長週二(25日)警告,歐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趨向軍事化」,並指控歐盟渴望實現「遏制俄國的目標」。

據《美聯社》報導,俄國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週二在記者會上稱,他現在毫不懷疑歐盟、北約兩者的「差別不大」。拉夫羅夫指出,歐盟、北約最近簽署了一項聲明,表明北約將確保歐盟政治與經濟的安全。

拉夫羅夫指的顯然是今年1月19日,歐盟與北約發表的「戰略夥伴關係」聲明,該聲明稱俄國2022年2月24日入侵烏克蘭,是「數十年來對歐洲、大西洋安全最嚴重的威脅」。

然而,縱使聲明強調現正值「歐洲、大西洋安全與穩定的關鍵時刻」,敦促兩者應加強合作;聲明亦鼓勵不屬歐盟的北約成員、及不屬北約的歐盟成員,盡可能全面參與合作。但通篇未提及「北約將確保歐盟安全」說法。

此外,俄國總統普廷長年抱怨北約勢力不斷擴張,甚至以此當作入侵烏克蘭的理由。但俄國的軍事行動卻激發了鄰國的恐懼,芬蘭已於本月稍早正式加入北約。

當被問及烏克蘭戰爭是否弄巧成拙、適得其反,拉夫羅夫堅稱「北約從未有停止擴張的打算」,他並表示:「俄國曾多次得到『北約不會擴大』的承諾,現在看來無疑是謊言。」

拉夫羅夫進一步辯稱:「政治學家對此做出公正評估,即北約試圖分裂俄羅斯。但這將讓俄國變得更強大,讓俄國更團結一致。至於這一切將以何種方式結束?我想千萬別妄下結論。」

*證實第聶伯河反攻 烏軍:戰果「令人印象深刻」

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ISW)22日報告指出,烏克蘭武裝部隊已在第聶伯河東岸建立據點及補給線,被視為「反攻」第一步,烏軍起初對此並沒有透露太多資訊,不過烏軍25日證實,在第聶伯河東岸對付俄軍的過程中,烏軍取得「令人印象深刻的戰果」。

綜合外媒報導,烏克蘭南部軍區司令部發言人胡梅紐克(Natalia Humeniuk)25日在廣播中提到:「在過去3天內,我們的戰鬥工作取得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我軍設法摧毀敵軍大砲、戰車、裝甲車、各式車輛與防空系統。」胡梅紐克表示,俄軍過去從第聶伯河周邊撤退,也對烏軍行動有正向影響,未來預計還會有進一步的發展。

烏克蘭赫爾松(Kherson)地區官員索柏列夫斯基本週曾接受美國《CNN》訪問,他提到再過去兩週,俄軍一直在脅迫第聶伯河沿岸城鎮居民離開家園。索柏列夫斯基24日也向《路透》證實烏軍行動,表示駐紮在第聶伯河西側的烏軍部隊經常向赫爾松市對岸發動襲擊,試圖驅逐俄羅斯部隊。

(自由電子報)
--
*習近平與澤倫斯基通話 將派代表政治解決俄烏衝突

中國大陸中央電視台26日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當天進行電話會談,這是去年2月24日俄國入侵烏克蘭以來,兩人首度通話,約1小時。習近平表示,中國將派代表去烏克蘭和其他國家磋商政治解決這1危機。澤倫斯基表示通話「很有意義」。

俄國外交部在談習近平與澤倫斯基的通話時表示,「我們注意到中國準備為建立談判進程在做努力」。

北京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推特帳戶以俄文表示,應烏克蘭方面倡議,澤倫斯基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了電話通話。

澤倫斯基辦公室指出這次通話「進行了很長時間並且涵蓋很多內容」。烏克蘭還宣布任命烏克蘭駐中國大使。

習近平對澤倫斯基多次表示重視發展中烏關係和對華合作表示讚賞,並感謝烏方去年為中國公民撤離提供大力協助。

習近平指出,中方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的核心立場是勸和促談,希望各方從烏克蘭危機中深刻反思,通過對話,共同尋求歐洲長治久安之道。他強調,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負責任大國,既不會隔岸觀火,也不會拱火澆油,更不幹趁機牟利的事。 

習近平還說,對待核武問題,有關各方都應該保持冷靜克制,真正從自身和全人類的前途命運著眼,共同管控好危機。這段話似乎是說給動輒揚言不排除動用核武的俄國總統普亭聽的。

習近平表示,中方將派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赴烏克蘭等國訪問,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同各方進行深入溝通。他說,中方已向烏方提供了多批人道主義援助,願繼續向烏方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澤倫連斯基祝賀習近平主席再次當選,感謝中方為烏克蘭提供的人道主義援助,介紹了對當前烏克蘭危機的看法,並表示歡迎中方為恢復和平、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危機發揮重要作用。

習近平此前就烏克蘭問題相繼提出的「4個應該」、「4個共同」和「3點思考」。今年2月24日,北京外交部在此基礎上發布「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包括尊重各國主權、停火止戰、啟動和談等12點內容。

*與澤倫斯基通話內容曝光 習近平:將派歐亞事務特別代表赴烏克蘭

在中國大陸發表「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後近兩個月,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已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強調「勸和促談」是大陸的核心立場,並指出將派大陸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赴烏克蘭等國訪問,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同各方進行深入溝通。

據央視新聞26日晚間消息,習近平當日下午與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通電話,消息指出習近平是「應約」通話。習近平強調,大陸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核心立場就是勸和促談,他指出「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負責任大國,我們既不會隔岸觀火,也不會拱火澆油,更不幹趁機牟利的事。中方所作所為光明正大。對話談判是唯一可行的出路」。

大陸官方已在2月24日公布「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提出十二點立場,支持俄烏相向而行,盡快恢復直接對話,逐步推動局勢降級緩和,最終達成全面停火,並強調大陸「願繼續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習近平也提出「四個應該」、「四個共同」、「三點思考」等表態。

由於北京已經成功促成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兩個中東宿敵恢復邦交,外界也一直高度關注綿延年餘的俄烏戰爭,北京是否也能發揮斡旋作用。

這次通話習近平還提到,現在各方理性的思考和聲音在增加,應該抓住契機,為危機的政治解決積累有利條件。他指大陸將「為盡快止戰停火、恢復和平作出自己的努力」。具體而言,將派「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赴烏克蘭等國訪問,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同各方進行深入溝通。

他強調,大陸已向烏方提供了多批人道主義援助,願繼續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此外,就核武危機,習近平則提到「有關各方都應該保持冷靜克制,真正從自身和全人類的前途命運著眼,共同管控好危機」。

而報導指,澤倫斯基表示烏克蘭「恪守一個中國政策」,並介紹對當前烏克蘭危機看法,感謝大陸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歡迎大陸「為恢復和平、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危機發揮重要作用」。

此前習近平3月底訪俄羅斯時,也與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就俄烏戰爭「深入交換意見」,呼籲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反對冷戰思維,反對單邊制裁。普亭則表示俄方認真研究了中方的立場文件,對和談持開放態度,歡迎大陸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

公開資料顯示,現任大陸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是李輝,李輝曾任大陸外交部副部長,並擔任大陸駐俄羅斯大使十年之久,2019年改任歐亞事務特別代表,不久前才於3月出席亞塞拜然舉行的「不結盟運動應對新冠肺炎聯絡小組峰會」。

據大陸駐烏克蘭使館官網資訊,習近平上一次與澤倫斯基通話是2021年7月,當時習近平強調大陸願同烏方繼續加強疫苗、中醫藥領域等合作,助力烏方戰勝疫情。他還呼籲雙方要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契機,推動基礎設施、中歐班列等項目合作,加強農產品合作,擴大人文交流合作。

*澤倫斯基與習近平在俄烏戰後首度通話 俄外交部發言人回應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6日跟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打了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的第一通電話,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札哈洛娃(Maria Zakharova)評論此事時表示,莫斯科注意到北京準備建立解決烏克蘭衝突的談判進程。

札哈洛娃在聲明指出,「我們注意到中方願意為確立談判進程做出努力」,但基輔仍然拒絕「任何旨在政治與外交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合理舉措,以及最終同意談判」,提出帶有「故意不切實際要求」的最後通牒。

札哈洛娃接著表示,「烏克蘭當局與他們的西方管理者已經證明了他們結束和平倡議的能力…因此,受到來自華府控制的魁儡不太可能充分接受任何和平的呼聲」。

*與習近平通話 澤倫斯基發聲:打了一通長又有意義的電話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6日在推特發言表示,他跟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打了一通長又有意義的電話。

澤倫斯基表示,他相信這通電話,還有任命烏克蘭駐中國大陸的大使,將對陸烏雙邊關係的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

衛報指出,澤倫斯基沒有立刻公布任何其他細節。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則在推特表示,陸方將派出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前往烏克蘭與其他國家,跟各方就烏克蘭危機的政治解決進行深入溝通,並指陸方已經向烏克蘭提供了多批的人道主義援助,並將繼續提供力所能及的協助。

華春瑩還表示,隨著理性思維與聲音如今在上升,為這場危機的政治解決抓住機遇跟創造有利條件至關重要。

*大陸「勸和促談」?習近平與澤倫斯基通話

在大陸發表「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後近兩個月,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已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是否發揮「勸和促談」的作用備受矚目。

據央視新聞26日晚間消息,指出習近平與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通電話,消息並未詳細指出通話內容、也未指出這通電話是誰發出邀約。

此前,大陸官方在2月24日公布「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提出12點立場,支持俄烏相向而行,儘快恢復直接對話,逐步推動局勢降級緩和,最終達成全面停火,並強調大陸「願繼續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

而大陸外長秦剛3月16日已與烏克蘭外長庫列巴通話,當時秦剛強調大陸在烏克蘭問題上一貫秉持客觀公正立場,致力於勸和促談,呼籲國際社會為和談創造條件。他並指,大陸對危機延宕升級並可能失控感到憂慮,希望各方保持冷靜理性克制,儘快恢復和談,推動重返政治解決軌道。

秦剛呼籲烏俄為對話談判保留希望,無論有多大的困難和挑戰,都不要關死政治解決的大門。大陸將繼續為停火止戰、緩解危機、恢復和平發揮建設性作用。

*烏克蘭任命前戰略產業部長為新任駐中大使

烏克蘭總統府今天發布人事令,任命前戰略產業部長李亞比金(PavloRyabikin)為新任駐中國大使。此前總統澤倫斯基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約1小時的通話。

自前任大使卡梅舍夫(Serhiy Kamyshev)2021年2月任內在中國過世以來,烏克蘭駐中大使一職持續出缺。不過,關於李亞比金有可能接任駐中大使的消息,在烏克蘭已流傳數月;今年初即有烏方知情人士向中央社透露,幾乎可以確定將由李亞比金接任駐中大使一職。

今年2月,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Kuleba)表示,尚未啟動駐中大使任命程序,但已有人選。3月中旬,烏克蘭外交部首度嘗試透過公開徵選機制選拔駐外大使、引入政府體系以外人才,開缺超過20個,但其中不包含駐中國、印度、巴西等國大使。

庫列巴當時說明,他已向總統府提交派駐相關國家的大使人選。他指出,烏克蘭有意派駐具擔任部長級或副部長級官員經歷的專家前往這幾個「特殊國家」。烏克蘭媒體隨後陸續報導李亞比金可能接任駐中大使。

具法律專業背景、近58歲的李亞比金2021年11月至今年3月擔任烏克蘭戰略產業事務部部長,此前曾於2020至2021年主管烏克蘭海關總署,歷任交通部次長、駐丹麥大使,以及擔任國會議員、歐洲理事會議員大會(Parliamentary Assembly of the Council ofEurope)烏克蘭代表團成員。

今天是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與習近平在俄羅斯去年2月全面侵略烏克蘭以來,兩人首度通話。習近平表示,中方堅持勸和促談,將派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赴烏克蘭等國訪問,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與各方深入溝通。

中方隨後發布,此特別代表為70歲的前駐俄羅斯大使李輝。李輝1970年代起即在中國外交部負責蘇聯、東歐和中亞事務,2009至2019年擔任駐俄大使,離任前獲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頒發友誼勳章。

獲任命為駐俄大使前,李輝曾任外交部副部長、駐哈薩克大使。

*報復不友好國家 俄羅斯可能擴大扣押西方公司資產

克里姆林宮今天說,俄羅斯暫時控制芬蘭能源集團富騰(Fortum)及其前德國子公司Uniper在俄國的資產,是為報復不友好國家非法扣押俄羅斯海外資產。

路透社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昨天晚間簽署一項命令,臨時控制這兩家歐洲國家國有能源公司的俄羅斯資產。

克里姆林宮(Kremlin)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Peskov)告訴媒體,這項命令不涉及所有權,只涉及管理資產的權力。他說,如果有必要,這項措施可以擴大到其他資產。

培斯科夫說:「採取這項命令是回應不友好國家的侵略性行動。這項舉措反映西方政府對俄羅斯公司國外資產的態度。」

他說,普亭簽署的命令「不涉及財產問題,也不剝奪所有者的資產,因為外部管理是暫時的,只意味著原所有者不再有權做出管理決定」。

培斯科夫說,受外部控制企業的名單「當然可以擴大」。

他說:「這項命令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個補償基金,以便在俄羅斯國外資產被非法沒收時,可能採取對等措施。」

*有望停火?馬克宏計劃與中國大陸聯手 推動俄烏和平峰會

據此前「彭博社」報導,法國顯然希望同中國一道,共同促成俄烏兩國的和平談判。為此目的,馬克宏已授權其外交事務顧問伯恩(Emmanuel Bonne)同中國前外長王毅進行協商,以便為未來的俄烏談判制定框架。

彭博社援引匿名消息來源報導稱,法國方面認為,今年夏季就有可能促成俄烏談判。一名法國高級官員已經證實了相關計劃的存在,不過他拒絕透露計劃的細節。他表示,法國已向各盟友進行了通報。

這位官員表示,法國也已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就「籌備和平峰會」事宜舉行過會談。而澤倫斯基本人則證實,他同馬克宏就其中國之行進行過溝通。克里姆林宮則表示,俄方對法國提出的和平計劃並不知情。

法國總統擬議中的外交攻勢,在歐洲引起廣泛批評。英國政治家史密斯(Duncan Smith)形容馬克宏猶如「草叢裡的蛇」。

即便是在法國國內,馬克宏的做法也招致批評。法國《世界報》報導稱,法國外交官們對於每次「馬克宏出訪之後,都要收拾殘局,挽回損失」感到非常厭倦。

中國一直表示願意為促成俄烏和平付出努力,並為此推出了烏克蘭和平12點計劃。但北京的動議只在克里姆林宮得到積極回應。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就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主權地位的言論引起抗議後,盡管中國官方做出解釋澄清,但中方在俄烏戰爭中的所謂「中立立場」,仍引起了更多的質疑。

除了計劃聯手中國推動俄烏和談之外,法國總統馬克宏兩周前訪華期間的一系列「討好」北京的言行,就已經引起廣泛批評。馬克宏表示,歐洲不應介入台海危機,不應成為美國的隨從。

歐盟議會人民黨議會黨團代表團主席德國基社盟政治家韋伯對《圖片報》表示:「中國領導層已經對歐盟及北約成員國的生存權利提出了質疑,而馬克宏的言行顯然是在鼓勵中國領導人進一步探尋我們的忍耐極限在哪兒。中俄領導人共同點越來越多的大背景下,馬克宏顯然在損害歐洲的團結和跨大西洋關係。」

德國自民黨國防問題專家史塔克齊默曼(Marie-Agnes Strack-Zimmermann)也表示:「馬克宏訪華之後的一系列言行,是在破壞歐洲的團結,削弱歐洲的對華立場。因為很顯然,中國站在了俄羅斯一方,而沒有站在自由和民主一方。」

中國問題專家Alexander Görlach 為德國之聲撰寫的客座評論中寫道:「歐洲大家庭正面臨著時代轉折點,因為巴黎正在同中國和俄羅斯專制政權建立新同盟,以取代法國同歐洲盟友的伙伴關係。如果馬克宏不能懸崖勒馬,那麼他的行為將會對歐盟構成嚴重的威脅。」

*為普亭退出國際刑事法院?南非突改口稱「不退了」

南非總統拉瑪佛沙先前曾表示將退出國際刑事法院,但南非總統辦公室今天又改口稱執政黨內部溝通有誤,南非並未打算退出,意味著俄羅斯總統普亭一旦入境南非就會被拘留。

綜合法新與路透社報導,拉瑪佛沙(CyrilRamaphosa)數小時前才表示,他所屬的執政黨非洲民族議會(ANC)已決定要求政府退出國際刑事法院(ICC)。

國際刑事法院3月對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Putin)發布逮捕令,指控他犯下戰爭罪,強行在俄國占領的烏克蘭領土上,將兒童驅逐出境;莫斯科當局否認犯下強行驅逐兒童等戰爭罪,並稱國際刑事法院無權逮捕普亭,因為俄國不是其成員國。

由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及南非共組的金磚五國(BRICS)峰會,今年8月將在南非普勒托利亞(Pretoria)舉行。國際刑事法院發布的逮捕令,意味著南非當局必須在普亭一入境時就扣留他。

拉瑪佛沙辦公室深夜發布聲明指出:「總統希望澄清,南非仍然是(國際刑事法院)的簽署國。」

聲明還指出「由於執政黨非洲民族議會在媒體簡報中發表的評論有誤,特此澄清」。

非洲民族議會先前曾告訴記者,南非退出國際刑事法院的議題,已在國家執行委員會週末舉行的會議中提出。

此後,拉瑪佛沙與來訪的芬蘭總統尼尼斯托(SauliNiinisto)舉行聯合記者會並接受媒體提問時,他也表示,非洲民族議會「做出明智的決定,南非應該退出國際刑事法院」。

總統辦公室聲明指出,「遺憾的是」拉瑪佛沙「向執政黨錯誤地證實了類似的立場」。

非洲民族議會今晚發布另一份聲明表示,「可能已產生一種意想不到的印象,即已做出馬上退出的明確決定。事實並非如此」。

聲明表示,非洲民族議會黨內最高決策機構「執行委員會」,已就國際刑事法院「不平等」且「經常選擇性地適用國際法」的問題進行討論。

*金磚五國峰會逮普亭?東道主南非兩難

國際刑事法院先前發布對普亭的逮捕令,讓金磚五國峰會東道國的南非陷入兩難。南非最近與俄羅斯關係要好,又遲遲不願在烏俄戰爭上表態。但身為國際刑事法院的締約國,又有法律上的義務要逮捕普亭,讓南非總統拉瑪佛沙一個頭兩個大,孰重孰輕,成最大難題。

抓與不抓很為難
根據《德國之聲》報導,南非總統拉瑪佛沙經過與自己政黨「非國大」一連串的商議後,在25日宣布,南非因為不滿國際刑事法院不公平對待某些國家,因此決定撤出國際刑事法院。但「非國」大的總書記姆巴魯拉則另外以政黨名義發布聲明表示,政黨並未做出要退出國際刑事法院的決議。

總統拉瑪佛沙本人也在稍晚發布聲明稿表示,先前的聲明是溝通上的疏失,並強調南非仍然會繼續待在國際刑事法院內。由於國際刑事法院已經發出了對普亭的逮捕令,任何國際刑事法院締約國都有義務要逮捕普亭,再加上普亭可能親自出席8月由南非主辦的金磚5國峰會,才會讓南非陷入兩難局面。

南非與俄羅斯是好友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南非最近與俄羅斯關係十分要好,不僅有許多政府官員認為俄羅斯不是造成戰爭的罪魁禍首,也有不少人質疑西方為何要支持烏克蘭。就在烏俄戰爭滿一周年之際,南非也曾與俄羅斯舉辦聯合海軍演習。

南非先前也曾因為2015年並未逮捕來南非訪問的前蘇丹獨裁者巴席爾,引發國際譁然,也促使南非後來制定確保政府會遵守國際刑事法院逮捕令的法律。為了平衡兩難,南非安全研究院的資深研究員辛格指出,普亭最終很有可能只指派部長代理出席或視訊出席峰會。

*烏克蘭大反攻尚未登場 美國被曝已憂「失敗後果」

媒體「Politico」24日報導,拜登政府正悄悄為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出現一種可能性做準備,即烏克蘭春季反攻要是未能達到預期,國內批評人士與國外盟友也會主張美方未能達到目標。

烏方就要登場的反攻將力求收復俄方占領的領土,最有可能是在東部與南部,基輔高層官員出於軍事行動原因,沒有提供詳細的具體細節。儘管拜登總統團隊公開表達他們對烏克蘭的堅決支持,保證提供武器與經濟援助,且「要多久就多久」。然而,美方官員私下表示,如果即將到來的戰鬥季節取得戰果有限,他們擔心將要面對來自鷹派與鴿派光譜兩端的雙頭怪獸攻擊。

報導指出,一方會說拜登政府,如果給了基輔當局索要長程飛彈、戰機與更多空防系統,烏軍向前推進就可能會成功。另一方則會宣稱,烏軍的不足之處證明了他們沒辦法迫使俄軍完全離開國土。這些憂慮甚至還沒有考慮到美國主要在歐洲的盟友反應,如果基輔不能證明勝利指日可待,這些國家就可能把烏俄之間的和平談判視為一個更有吸引力的選項。

同時,美方官員稱情報表明烏軍根本沒有能力把俄軍從他們深深扎根的地點逼走,而且類似的感覺已經在烏克蘭其他地方的戰場生根。

美方官員還說,有種信念是基輔當局願意考慮調整目標,一個更溫和的目標可能更容易作為勝利宣傳。據稱有過討論,要將此對烏克蘭人表述為「停火」,而不是永久和談,為他們在日後收復更多國土的可能性敞開大門,也將必須向基輔提供激勵措施。

另外,烏克蘭堅守東部巴赫姆特鎮(Bakhmut),與俄羅斯苦戰10個月,成為俄烏戰爭歷時最久也最血腥的戰役。當地烏軍長官不諱言疲憊,但他說巴赫姆特多撐一天,烏軍就多一天機會準備反攻。

中央社引述法新社報導,為搶奪這座昔日的鹽礦和氣泡酒知名產地,俄烏雙方已戰鬥10個月之久。俄方為擴大戰績付出高昂代價,如今控制巴赫姆特約八成面積;為守護逐條街道,烏克蘭也付出巨大代價,但烏方仍堅稱烏軍消滅了一波波來襲俄軍,並與敵人大打消耗戰,之後將發起大規模反攻。

一名自稱「哲學家」的烏克蘭副營長指出,俄軍日夜不停地攻擊,只有在我們襲擊他們的時候,才忙著撤離傷亡成員,「他們一點一點地蠶食(巴赫姆特)」。他還說,「我方很疲憊,士兵們筋疲力盡。但我們在這裡多撐一天,就能讓其他單位有更多機會準備反攻。」

分析家認為,巴赫姆特的戰略價值不高,但具有政治上的重大意義;觀察人士則稱,從這場戰鬥脫身時,哪一方能有更多部隊、硬體設備和戰鬥力持續推進,這點比較重要。

*民心思變?剖析獨裁政權垮台的新書 竟在俄羅斯狂銷

今年1月,俄羅斯政治評論家鮑諾夫(Alexander Baunov)出版了一本新書,剖析三位歐洲極權統治者如何失去政權,結果意外在俄羅斯成為暢銷書,不僅初版一上架就銷售一空,還迅速進入第四刷,雖然敢寫書評的新聞記者不多,但已在社群媒體和海外俄語刊物上掀起熱烈討論,成為一股現象。

鮑諾夫是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他投書紐約時報表示,這本著作是《政權的終結:三個歐洲獨裁政權如何滅亡》(The End of the Regime: How Three European Dictatorships Ended,暫譯),談論的並不是今日俄羅斯或俄國總統普亭,而是西班牙獨裁者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葡萄牙的薩拉查(Antonio Salazar)和希臘的軍事獨裁者,以及後來這些國家如何轉變成民主國家,並且重新融入全球社會。

《政權的終結》在俄羅斯熱賣、熱議
此書之所以在俄羅斯大賣,不是因為許許多多俄羅斯人對20世紀南歐歷史突然著迷起來,而是因為本書的主題引起共鳴,並好奇這些右翼獨裁政權壽命特長的獨裁政權究竟是怎麼終結的?俄羅斯將來也可能演變成民主國家嗎?

俄羅斯異議和反戰人士熱烈討論此書,不令人意外;令人驚異的是,連俄羅斯黨務幹部也在閱讀,似乎以此書作為討論一些禁忌話題的幌子,例如談政權移轉、領導人健康與死亡、殖民戰爭挫敗、結束國際孤立、政權的終結等。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和宮里姆林宮鎮壓異議分子後,已沒有開誠布公的討論空間。

俄羅斯人關心獨裁政權如何終結
留在俄羅斯的人失去公開議論國家未來的機會,如今此書引起熱議,證明俄羅斯人並未停止質疑國家未來走向:讀者關心的顯然不是政權如何延續,而是如何結束。

對許多人來說,光是購買這本書,就是一種政治宣示。在俄羅斯聯邦安全局(昔稱KGB)莫斯科總部附近,許多書店悄悄表明立場,例如在一堆《政權的終結》新書旁邊,擺放歌功頌德的《普亭的道路》(Putin's Path)和一本史達林傳記。用意十分明顯。

鮑諾夫說,這本書花了三年寫成,並不是為評論2022年2月出兵烏克蘭的普亭而寫,用意不在借古諷今、假裝談論西葡希其實影射今日俄羅斯。然而,此書卻能讓俄國讀者以更新、更精確的觀點,來檢視他們置身的國家。

以「納粹德國」類比普亭俄羅斯並不適當
許多俄羅斯民眾和外國有識之士明白,把納粹德國垮台與普亭政權作類比是錯的。很難想像現在能以擊潰納粹德國的做法,來對付俄羅斯這樣的核武強權。同樣地,當年蘇聯之所以崩潰瓦解,最主要原因是經濟體系僵化,使禁錮在「鐵幕」後的人口既缺糧食也缺消費品。

不過,普亭的俄羅斯即使在挑起戰爭後,仍是個市場經濟體和消費者主義社會,且至今仍未關閉邊境。從這觀點來看,更近似於本書描述的獨裁政權。這些獨裁政權也維持邊境開放,並保有私有制;但同時,他們把本國公民切割為「愛國者」和「敵人」,把西方國家烙印上「腐敗」之名,並把自己的國家推上特殊道路。

俄人閱讀西葡希獨裁者垮台歷史 心有戚戚
書中敘述的歷史,能引起今日俄羅斯民眾共鳴之處甚多。例如,希臘軍事獨裁政權把塞浦路斯視為希臘歷史上固有的一部分,在展現併吞企圖後,政權後來垮台;葡萄牙獨裁政權發動帝國主義式殖民戰爭,但戰爭拖了數年,終致葡萄牙政權崩垮;薩拉查健康問題纏身,雖被剝奪權力,卻自以為還在統治國家(為維持這種假象,當時特別印製一份專供他閱讀的報紙);又如西班牙,轉型至民主國家的理想慢慢生根,最後由執政菁英本身付諸實現。

如書中所言,政治能量不會憑空消失,只會以各種不同形式出現。俄羅斯人熱議《政權的終結》,似乎就找到了一種宣洩那種能量的管道。

*面臨恐怖主義指控 俄國異議人士納瓦尼恐再關30年

人在獄中的俄羅斯反對派領導人納瓦尼(Alexei Navalny)今天說,調查人員已經對他提起恐怖主義罪名指控,這可能會使他再被關30年。面對這項控罪,納瓦尼痛斥為「荒謬」。

納瓦尼之前擔任過律師,他在10多年前因嘲諷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領導的精英階層、指控他們大規模貪腐而聞名。納瓦尼因欺詐和藐視法庭罪被判處11年半的刑期,他說這些指控都是捏造,為的是讓他閉嘴。

在法庭現場的路透社記者說,納瓦尼今天透過影音連線在莫斯科法院出庭,這是調查他涉及極端主義犯罪案件的一部分。

納瓦尼的支持者在社群媒體發表納瓦尼的聲明:「他們提出荒謬的指控,據此我將面臨30年的監禁。」

納瓦尼說,認為他在獄中犯下恐怖主義的罪行是荒謬的。他指出,此案將由軍事法庭審理。

納瓦尼2020年在西伯利亞中毒,之後在德國接受治療,西方實驗室的測試顯示,有人試圖用神經毒劑毒害他。納瓦尼2021年從德國自願返回俄羅斯,贏得俄羅斯各個反對派的欽佩。克里姆林宮(Kremlin)否認企圖殺害他。

*失言急補救 盧沙野:尊重各國主權領土立場沒變

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日前質疑前蘇聯國家無有效主權國家地位的一番言論引發軒然大波後,他24日澄清指中國一貫尊重各國主權獨立及領土完整,立場沒變。

盧沙野在中國駐法大使館推特帳號發文說,當地時間24日下午,他與法國外長辦公廳主任瓦希(LuisVassy)進行了數天之前就安排好的會見,除就落實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日前訪中成果進行了交流,「也談到了近期的輿論風波」。

發文說,「我重申了中國在有關問題上的立場沒有變化」。中國一貫尊重各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蘇聯解體後,中國是最早與有關國家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之一。

法國LCI新聞台21日專訪盧沙野。他表示:「根據國際法,這些前蘇聯國家沒有有效地位,因為沒有國際協議以具體化他們的主權國家地位。」

盧沙野言論遭到歐洲國家撻伐,馬克宏24日批評外交官使用那種語言並不得體;波羅的海三國的外交部也於當天分別召見駐地中國代表。

此外,5名法國議員在內的近80名歐洲議員23日在法國「世界報」(Le Monde)發表公開信,批評盧沙野的激進言論違反國際法、威脅歐洲夥伴國家安全,並呼籲法國外長柯隆納(Catherine Colonna)宣布將盧沙野列為不受歡迎人物。

*盧沙野戰狼言論掀波 習苦心修復中歐關係恐受挫

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日前表示,根據國際法,前蘇聯國家沒有有效主權國家地位,掀起各界撻伐,在中國苦心經營中歐關係處於關鍵時刻之際,引爆一場外交風波。

北京當局隨即與盧沙野的爭議言論做切割,表示「中方尊重蘇聯解體後各加盟共和國主權國家地位」。

這場風波雖在中國官方定調盧沙野的言論是「個人看法」後暫時劃下句點,不過昨天在盧森堡的外長會議目的之一,就是要為6月歐盟27國元首高峰會尋求對中國政策的共識舖路,盧沙野這段插曲惡化了波羅的海等歐盟國家對中觀感,對歐盟討論新中國戰略產生影響。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盧沙野是中國最著名的「戰狼」外交官之一,以發表咄咄逼人且毫無歉意的好鬥言論著稱,分析人士說,他這番激怒歐洲多國的驚世狂言,恐破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北京塑造成烏克蘭和平締造者的努力。

最近幾個月,習近平忙著拉攏歐洲強權,接待來訪的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和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

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國際關係助理教授郝思誠(Austin Strange)說:「盧沙野在這種時機發表上述言論,對拉開歐盟國家與美國的距離或將中國塑造成俄烏和平調解人的進一步努力沒什麼幫助。」

「質疑歐盟成員國的主權為反對與中國改善關係的政治人物和國內民眾提供更多素材,尤其是那些對中國不願譴責俄羅斯感到不滿的人。」

許多官員表示,這起事件支持了某些國家的論點,這些國家警告各方別將中國視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世界大國,尤其是在烏克蘭戰爭的背景之下。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在記者會中表示,下次外長會議將準備立場文件,以供6月的元首高峰會討論,屆時將「更新並重新校準對中國戰略,畢竟2019年版本的戰略已是很久以前的事」。

不過他認為歐盟目前對中國的定位「夥伴、競爭者、體制性對手,三者同時存在」仍將有效,「你可以視情況作不同組合,對手和競爭者(的定位)正在增強,但不代表夥伴關係降低,我們與中國的商業貿易關係持續成長。」

他說:「我們期待中國的行為完全地,而非選擇性地捍衛國際規則與規範。」

波瑞爾表示,針對北京的「新戰略」將反映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的觀點;范德賴恩本月呼籲開發「新的防禦工具」,來保護量子計算和人工智慧等領域,以應對日益強大的中國。

然而,有些分析人士質疑過度解讀一位外交官言論的做法,他們認為中國的總體政策顯然是改善與歐盟的關係。

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中歐關係專家史志欽說:「我認為不同的外交官有不同風格。也許有時候,對某些人來說,他們的話被認為是挑釁,但這很正常。」

法國外交部曾在2020年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爆發期間召見盧沙野,因為中國駐法國大使館網站發表一篇文章,暗示在歐洲疫情擴散之際,法國養老院居民餓死病死無人管。

有些分析人士認為,儘管存在爭議,中國對他的支持依然強烈。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學者唐安竹(Drew Thompson)說,盧沙野質疑包括波羅的海國家在內的前蘇聯國家主權地位,潛台詞是中國對台灣的關切。

唐安竹說:「盧沙野這番言論的潛在含意是強調台灣在國際法下也欠缺主權及合法性。他力挺政府政策和執政黨。這番舉措雖帶有民族主義色彩,但就北京角度看來依然無可挑剔,因此他可能不會招致任何後果。」

中共「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是盧沙野的支持者之一。他說,西方媒體將盧沙野稱為「戰狼」的說法具有冒犯性,因為盧沙野接受採訪時的態度「非常有禮」。

*學者:盧沙野禍從口出 對中歐關係造成致命破壞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25日報導,學者分析,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質疑脫離前蘇聯的國家主權未定,對中歐關係造成致命性破壞力,至今盧本人沒道歉或收回言論,使得各方更懷疑北京的真誠。

報導說,俄烏戰火仍熾,北京口說盼促和談,但從未譴責俄羅斯入侵或要求俄國撤軍,加上中共領導人習近平3月會晤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呼籲中俄共推世界「百年變局」,凡此種種已引發歐洲擔憂。

此時盧沙野公然聲稱,前蘇聯國家沒有有效的國際法地位,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莊嘉穎表示,這無疑是火上加油。

莊嘉穎說:「普亭意圖推翻蘇聯解體後的新歐洲版圖,北京近期對於歐洲秩序曖昧的態度、默認俄羅斯的做法,已經讓很多歐盟成員國尤其是中東歐國家非常不安,因為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安全和存亡。盧沙野只是兩句話(惹禍),但恰好觸碰到歐盟的痛處。」

他批評,中國官方跟盧沙野切割「做得太遲也太少」,駐法使館似乎是發現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的回應無法安撫歐洲人情緒才發聲明補救,但拖延只會讓公眾懷疑北京的真誠,而盧本人也沒有明確道歉或收回言論。

報導說,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早前訪中向習近平示好已飽受批評,盧沙野的言論形同打擊親中路線。

莊嘉穎說:「(法國)做了那麼多讓步後,你居然講這些話『打臉』,實在太不給馬克龍(馬克宏)面子。以後歐盟政治人物與中國互動時會更謹慎。」

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陳家洛表示,盧沙野以外交官身分公開發表的「個人觀點」,中國外交部切割處理,意味著北京不打算概括承受,歐洲人都看在眼裡。

他說,盧沙野質疑主權的論述已造成傷害,對中國歐盟關係產生「致命性破壞力」,尤其衝擊與中東歐的關係。

陳家洛指出:「歐盟非常重視平起平坐、互相尊重,我不相信盧沙野不知道這價值觀,但他仍然表達出北京很不屑前蘇聯國家的看法,佐證了中國口講尊重主權,但實際上站在俄羅斯一方。」

歐洲議會前政治顧問、台灣國立東華大學助理教授馮儒莎(Zsuzsa Anna Ferenczy)表示,歐洲政界和輿論都感到震怒,破壞本來已經脆弱的信任,盧的言論也不合邏輯。

她說,若是不承認前蘇聯國家的主權如何建交?自相矛盾也是北京一貫的風格,比如一方面強調要和平、尊重主權及領土完整,另一方面卻默許俄羅斯侵犯烏克蘭主權和領土。

馮儒莎指出,對歐洲人來說,這全然印證中國並不是個負責任的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國,更不是他們自稱的世界強國。

她說,盧沙野言論或許不是個錯誤,而是中國故意模糊焦點,「把討論的焦點轉移到領土主權爭議,而不是問題的本質,就是中國默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馮儒莎指出,北京可能藉此試探歐盟的反應,但這是個愚蠢的試探,歐盟不僅沒有被分化還更團結。

*巴西總統盼南方共市與歐盟協議完成談判 呼籲結束俄烏戰爭

巴西總統魯拉今天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表示,希望今年內可以完成歐洲聯盟與南方共同市場之間協議的談判,並呼籲各國致力結束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瘋狂戰爭」。

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今天結束葡萄牙的訪問後抵達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出席巴西與西班牙企業交流活動。

巴西和西班牙將在今年下半年分別擔任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l)和歐盟的輪值主席。經過20年後,南方共市和歐盟在2019年達成初步協議,但兩個經濟體成員國對協議細節仍存在分歧。巴西前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政府的環境政策導致森林砍伐增加,使這一進程變得困難。

魯拉在企業交流活動中發言表示,巴西和南方共市夥伴正在進行對話,以完成與歐盟的談判,希望今年內能有好消息,雙邊達成平衡的協議,有助於巴西的再工業化。

關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魯拉表示理解歐盟對這場「瘋狂戰爭」的看法,因為不能允許一個國家入侵另一個國家。但魯拉強調「沒有看到任何人談論和平」。

魯拉還說,巴西致力於「努力尋找合作夥伴,讓大家一起為東歐帶來和平,這樣烏克蘭就可以保住自己的領土,讓俄羅斯人可以留在俄羅斯,讓世界不會缺糧,不會缺化肥,讓世界能夠再次繁榮,創造人類需要的就業機會。」

今天稍早,魯拉在離開里斯本之前,在葡萄牙國會發言,再次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呼籲聯合國安理會進行改革。

魯拉說,巴西理解戰爭重返歐洲所造成的擔憂,譴責侵犯烏克蘭領土完整的行為,並相信建立在尊重國際法和維護國家主權基礎上的國際秩序。同時,戰爭不能無限期地持續下去,每繼續一天,就會增加人類的痛苦、生命損失和家園被毀。

魯拉續稱,糧食和能源危機是全世界的問題,在某種程度上,所有人都受到戰爭後果的影響,唯有透過對話和外交談判才能實現和平。

也因此,巴西主張聯合國安理會進行改革,擴大理事會,使所有地區都有永久代表,以使其在審議過程中更具代表性,更有效地執行決議。

魯拉的發言獲得葡萄牙國會多數議員鼓掌,但右翼和極右翼政黨議員組織抗議活動,一部分議員故意退出會場留下空位,另一部分則在魯拉發言時高舉烏克蘭國旗和寫著「停止貪腐」和「小偷應待在監獄裡」的海報,拍桌起鬨抗議。

魯拉因捲入貪腐案,2018年入獄服刑580天,2019年魯拉的判決被推翻,讓他得以參加2022年10月的總統選舉,最終擊敗尋求連任的波索納洛,第3度出任巴西總統。

葡萄牙國會議長席瓦(Augusto Santos Silva)斥責抗議的議員,要求他們維持基本禮儀,停止侮辱外賓和丟葡萄牙的臉。

魯拉發言結束時,席瓦再次走到麥克風前,代表議會正式為這一事件道歉,並感謝魯拉的勇氣和理解。

(聯合新聞網)
--
*華郵︰俄密謀裂解西方 在德煽動「反戰」氛圍

拉攏德國極左、極右 削弱西方挺烏力道
歐洲情報機構取得的俄羅斯文件顯示,克里姆林宮正在拉攏德國極左、極右派,要在德國建立反西方聯盟,削弱西方團結和支持烏克蘭的力道。這些文件首次證明,莫斯科尋求在德國建立新聯盟,直接試圖干預德國政治。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則否認干預德國政治,「此事百分之一百是假的」。

想建立新聯盟 干預德國政治
華盛頓郵報披露,這些文件日期大多為去年七月到十一月間,記錄克宮和俄羅斯政治策士之間的會議,克宮下令把焦點放在德國、在當地建立歐洲反戰氛圍、削弱對烏克蘭的支持。文件並未包含任何俄國策士與德國盟友之間的聯絡紀錄,但若干訪問顯示,至少德國極左派「左翼黨(Die Linke)」國會議員瓦根克內希特的前夫尼麥爾,以及極右派「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國會議員拜斯特隆兩人,在這項計畫規劃時與俄國官員有聯絡。

根據文件,俄國總統辦公室第一副主任基里延科去年七月十三日曾召集一群策士到克宮,指示把德國當做削弱歐洲支持烏克蘭行動的「焦點」,拉攏德國兩個長期以來立場親俄的政治派系,並詆毀美國、英國和北約(NATO),同時要讓德國人相信,制裁俄國損及德國利益,要在三個月內把德國民意支持改善與俄國關係,提高十個百分點。

發動遊行 社媒狂洗「德國要和平」
這些策士隨即與俄國培養的網路酸民,在德國社群媒體上大量釋放「買天然氣,不要戰爭」、「烏克蘭想打仗,德國要和平」等口號,同時為能源費用上漲準備好一波抗議口號;八月底彙整出由德國極左、極右派,包括「帝國公民運動」在全德將展開的反戰示威計畫,推動俄方的政治意圖。

而在萊比錫、諾伊斯特雷利茨市每週一舉行的示威,示威者舉著克宮策士擬好的「解除反俄制裁」、「立即啟動北溪二號」等標語。

瓦根克內希特二月廿五日率領一萬三千人,在柏林布蘭登堡大門前示威,要求德國停止提供烏克蘭武器,「我們不希望德國被更深入捲入這場戰爭」。參加這場示威的還有極右派雜誌Compact編輯伊爾賽瑟,以及數十名另類選擇黨成員。

根據一份日期九月九日的文件,這個新的政治聯盟的目標是要在德國「任何層級的選舉贏得多數」,並「重新啟動」德國另類選擇黨,使其超越去年九月在德國大選獲得的約十三%得票率。

*捷克總統批中發戰爭財 無心斡旋烏俄停戰

捷克總統帕維爾廿五日在政治新聞網站「政客」(Politico)刊登的專訪中指出,不能信任中國斡旋烏克蘭和俄羅斯和平,因為中國從戰爭中獲得的利益太大,只想要戰爭拖下去。

北京貪圖俄國廉價能源
帕維爾在專訪中毫不含糊地表達,在烏克蘭問題上,中國想的只是什麼才是對中國自己最好,現在來說,就是戰爭繼續打下去。帕維爾說,「我相信,拖延現狀符合中國的利益」,「因為這樣能促使俄羅斯做一些讓步」,北京能從莫斯科那裡得到便宜的石油、天然氣和其他資源,交換與莫斯科之間「無止境」關係,「西方可能因為烏克蘭而變得有一點弱,這對中國來說也是好事。」

帕維爾這番談話正值中國正試圖展現烏克蘭和平締造者之姿,近期提出一份模糊的「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路線圖,儘管大多數西方盟國對於中國斡旋存疑,但是像法國等一些國家,堅持中國可對烏俄和談扮演重要角色。

曾任北約組織(NATO)軍事委員會主席的帕維爾表示,「我不認為中國對於在短時間內解決這場戰爭,是真的有興趣」,北京正利用這場戰爭汲取教訓,「他們密切注意俄羅斯在做什麼,西方又如何回應」。

俄羅斯本月起擔任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輪值主席,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廿四日主持安理會會議,討論捍衛聯合國憲章,遭支持烏克蘭的美歐盟邦齊聲砲轟。歐盟大使史庫格說,「這真是大錯特錯,真是諷刺」,並呼籲如果俄羅斯在乎有效的多邊主義,立即落實聯合國大會要求俄國立即撤軍的決議,「是證明這一點的第一步」。坐在拉夫羅夫旁邊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不假辭色譴責俄國侵略烏克蘭,是「侵犯」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他說,這場戰爭正造成烏國和人民承受龐大苦難和毀壞,加重全球經濟混亂。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湯瑪斯—葛林斐德,一手拿著聯合國憲章,批評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直接打擊聯合國憲章的核心」,她也直接要求俄國釋放美國記者格什科維奇和前陸戰隊員惠蘭。

普廷政治盟友、前總統梅德維傑夫廿五日放話宣稱這世界「大概正瀕臨一場新的世界大戰」,爆發核武衝突的風險也正在升高。俄國外交部防止核擴散與武器管制局局長葉爾馬科夫警告,今天最迫切的威脅「與核武國家之間直接軍事對抗導致核態勢惡化的危險有關」,如果美國持續目前與俄羅斯對抗的路線,「那麼戰略武器裁減條約(START)的命運或許已經注定」。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