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5日 星期一

新聞自選輯 20090525

全台最大迷宮:台北車站

全台最大的迷宮是哪裡?台北車站。每天至少有廿萬旅次進出的台北車站,三鐵共構加上五條地下街及高達七十多個出口,站體設施盤根錯節,加上轉乘動線指引「各吹各的調」,讓車站成了一座大迷宮,天天都有人「迷走」!


許多民眾對於在台北車站轉乘都視為畏途,尤其是搭乘雙鐵從中南部北上的旅客,不論從「那一鐵轉到那一鐵」,常常連票閘門都找不到,更別說與親友相約在車站某個出口或地下街,都要費盡工夫才能「相認」。

從台北車站一樓東區手扶梯往地下一樓通往捷運車站的入口,天花板掛著各式令人眼花的指標,指標牌大小不一,指引的方式也不明確,非常的不「使用者導向」,許多民眾到了這個區域就會遲疑,像陀螺般打轉加上東張西望,類似這種「百慕達三角洲」的區域在台北車站內不只一處。

兩年前高鐵加入營運後,「迷走」的情況雪上加霜,再加上高鐵指標是灰底白字,燈光一暗,很容易被錯過。除了三鐵之間複雜的轉乘之外,再加上隱藏在站體內的五條地下街,那才是「迷中之迷」。

車站複雜的程度,讓「地頭蛇」台鐵台北站長李永生都承認「偶爾也會迷路」,他說,很多人剛從地下車站一出來,往往就會搞不清楚方向,加上台北站是以東南西北為畫分,台灣民眾比較不習慣,所以如果你在台北車站看到有人提著行李慌張奔跑,十之八九,他迷走了。

台鐵表示,一兩年前交通部曾進行台北車站指標整合,但就是「在舊的指標以外再加上新的指標」,才會感覺「資訊比較多」。

高鐵發言人賈先德也說,台北站「(指標)確實不夠友善」!台北站分屬不同管理單位,他呼籲,交通主管單位應該出面整合。

台北捷運公司表示,去年底市府已完成台北車站指標系統更新作業,將不同區塊以「M、R、Y、Z、K」符號及編號、顏色區分,同時也廣設旅客諮詢中心;不過可能是宣導不足,民眾對於這套「入口編號整合計畫」仍是「有看沒有懂」。

台北車站地下像蛛網 相約最好在一樓

台北車站複雜的程度別說一般旅客及觀光客,連許多每天在台北車站出入的通勤族及鐵道專家都有過迷路經驗。

鐵道專家建議,如果民眾要與親友約在台北車站見面,最好「直接約在車站一樓」!雖然這很笨,卻是最萬無一失的辦法。

外地人 大樓當座標

鐵 道專家鄭羽哲常接待日本及國外觀光客的經驗,他說,很多人出了捷運出口就會搞不清楚東西南北,但偏偏台北車站就是以東西南北來區分;不只國外人士辨認困 難,對於中南部上來的旅客都很吃力,尤其現在國道客運臨時站在台北車站外,且距離很遠,旅客到台鐵一樓服務台詢問度最高的問題是「國道客運怎麼走?」

鄭羽哲最常的做法,是直接把觀光客帶離地下樓層,直接出了車站一樓指著新光三越大樓當座標,告訴友人說「如果真的在地下樓層找不到路,就上來認這個」,雖然走比較遠,但總比在地下樓層找不到路好,民眾在地下街走不出來是常有的事。

台北人 以路找出口

除了離開地下樓層,鄭羽哲說,如果是住在台北市或是對台北有一定的熟悉度,也可以採取「以路找出口」的方式,例如,如果要往凱撒或是天成飯店,就是循忠孝東路指標,如果要到市立醫院中興院區,就要找市民大道的指標。

至於複雜而且潛伏在車站各處的地下街,他說,中山地下街是沿著捷運淡水線,台北地下街則是沿市民大道,新世界及捷運大街都在南側,不過,非得必要,最好避免跟親友約在地下街,「保證迷路,真的太困難了!」

等到新的國道客運總站交九轉運站啟用後,台北車站迷路的人一定會愈來愈多,因為據他了解,到時旅客得穿過地下街到交九轉乘國道客運,「到時情況一定會更嚴重!」

找嘸車、接嘸人 氣死人的車站停車場

除了三鐵間轉乘讓人昏頭轉向,許多人都有過在台北車站停車場接不到人或找不到車的慘痛經驗;台北站內東西各有停車場,中間並不相連,車站地下及平面共有五座停車場,常有人拿甲停車場的票卡跑到乙停車場,甚至連入口都找不到,更別說找不到車了。

何 先生曾有過在台北車站停車場「等嘸人」的不愉快經驗。他有天開車到台北車站停車場接坐高鐵回台北的太太,兩人相約在停車場,沒想到手機聯繫了半小時都還碰 不上面,兩人最後同時對著手機大吼「我在停車場,你(妳)到底在哪裡?」原來兩人的確都在停車場,但一在東一在西,最後好不容易才會合。

為什麼會這樣?答案還是怪指標不明顯,同樣是通往地下停車場,但兩個出入口並沒有區別的標示,才會發生同在停車場門口,卻看不到人的情況;更別說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車站內還有兩個互不相通的停車場,出現「捉龜走鱉」就不奇怪了。

其實台北站內不只東西兩個停車場,新世界地下街也有自己的停車場,常常碰到有民眾拿著新世界停車場的票卡到台鐵委外停車場服務台要繳費;更慘的還有人要取車時連停車場的入口都找不到,變成「永遠找不到的停車場」。

除了車站內的地下停車場,台北車站東西兩側還配置平面停車場,因此總共在台北車站內外就有五座且分屬不同管理單位的停車場,除了人在台北車站會迷路,停了車後卻找不到車的慘痛經驗更令車主火冒三丈。

計程車擠車站東側門 是場災難

台北車站會成為大迷宮,是先天設計不良加上後天動線欠整合。台大土木系教授張學孔說,台北車站當初設計是工程導向,沒有從車站營運及客流為出發點,台北站應把所有轉乘交通工具都內部化,「全世界成功的車站沒有不內部化的」。

在張學孔眼中,台北車站的站體規畫是錯誤示範。他說,台北車站是樞紐車站,早在車站興建時期,他就曾建議應該把公車、計程車等轉乘工具都內部化,不過,最後被內部化的只有停車場,凸顯規畫者仍停留在小客車優先的思維上。

他說,台北車站讓人覺得複雜,關鍵在於不夠人本;轉乘工具都配置在車站外,造成旅客必須要垂直且水平移動,甚至還要走到馬路對街,這些會造成人流的衝突,形成瓶頸,同時也會降低站體的運量。

他說,內部化的好處可以在車站內部將動線簡化,做到立體換乘,「旅客就不必『竄』出來,」這就是交通部長毛治國一再強調的無縫接軌,像現在台北站計程車出入都是在東側門,「那簡直是場災難!」

張學孔說,搭乘高鐵、台鐵要轉乘捷運的旅客,必須要在後段車廂處上下,要直接出站的與要轉搭捷運的旅客,常常會在狹小的月台上「撞在一起」;高鐵至少還有柵欄,但台鐵就沒有,常常讓他看得膽戰心驚,也代表對於轉乘空間規畫的不夠周延,不夠重視大眾運輸。

張學孔表示,台北車站因為涉及太多單位,尤其工程單位為了趕工,往往忽略了介面的協調,各做各的,但旅客「不會管你是台鐵、高鐵還是捷運公司」。

張學孔說,如果硬體原本就沒有從車站及旅客需求去設計,後來要再從軟體去改善,其實效果很有限,他希望,台北車站的錯誤示範能夠做為後來的規畫者的殷鑑。

日本車站 指標清楚一致

以日本新宿車站為例,新宿站是各種鐵路集中的超大型交通樞紐,經過的「鐵(路)數」比台北車站多得多,每天進出人數也是台北車站兩倍以上,卻比台北車站友善許多,鐵道專家點出核心:指標的「標準化」與「規格化」。

新 宿車站匯集的路線包括JR山手線、中央線、總武線、埼京線,都營地鐵新宿線、大江戶線,及私營鐵路公司的小田急線、京王線和西武新宿線。鐵道專家鄭銘彰表 示,當初為了因應二○○二年在日本舉行的世足賽,日本國土交通省在前一年就找了許多專家,將日本所有交通設施包括鐵公路、航空的指標都建立全國一致的標 準。

他說,這套指標綱要把包括動線引導、列車資訊、一般說明(禁行、禁菸)、緊急逃生指示等指標都清楚規範,包括在距離幾公尺要掛出指 標、指標有多大,甚至連留白的比例都有規定;雖然不同鐵路公司有不同的識別系統,但大家都會依照綱要的原則設計指標,也會善用車站LED多媒體系統指引。

要解決台北車站指標混亂的問題,鄭銘彰建議,交通部可以仿效日本,邀集三鐵及專家訂出統一的規格與標準,包括其他交通設施也可一致化。

鐵道專家鄭羽哲說,色彩管理也是一個方法,不同的路線會以不同的顏色區別,像日本傳統鐵路是黃底黑字,新幹線是藍底白字,讓旅客在轉乘時,可以清楚以顏色來引導旅客。

台 北捷運公司目前也引進類似的作法,例如捷運台北車站是藍色、台北地下街是黃色等,利用建築牆色不同顏色的飾條腰帶,方便旅客辨認;不過,鄭羽哲建議,不光 是在地圖或是「腰帶」上,日本的作法包括燈光也會隨著該路線所屬的顏色而變化,讓旅客可以沿著顏色走,或是「一走進來就知道到了哪條路線」。

(聯合報)
--
美食部落客 狂吃換來3根支架

超人氣美食部落客徐天麟(Gary),累積瀏覽人次已破三千萬,在部落格上打出「肥到深處無怨油」的名號紅遍半邊天,沒想到此話的代價竟是三根支架!

他本月因身體不適到醫院抽血檢查,檢驗報告一出來醫生通知他:「現在馬上打電話回家,我們要送你進加護病房。」

原來他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各超過正常值兩倍多和一百多倍,心血管嚴重堵塞,必須安裝心臟支架,而他今年才四十三歲。令他哭笑不得的是,手術後沒幾天,醫生便問他:「可不可以推薦好吃的牛肉麵?」

「這兩年我瘋狂地吃,我一直認為食物不應浪費,每次試吃都吃光。」他的食量在美食圈數一數二,大餐前,他會先吃一客牛排墊肚子,最高紀錄一個晚上可吃十八攤小吃。

如今一場手術讓他「瘦身」八公斤,他還是不改美食部落客本色,「吃還是要吃,不過以後會吃得有節制。」

美食家胡天蘭也因飲食失當得了胃潰瘍,「我曾經在兩小時內試了六十二款母親節蛋糕;今年還試吃了二百二十五款粽子,」她說,「雖然不是吃完,但有兩款太好吃了,還是不小心就吃光光。」現在,胡天蘭吃了大餐後,會選擇以大量步行來消耗熱量,不易消化的糯米、甜食淺嘗輒止。

食材達人徐仲本身雖是營養師,也因飲食過度油膩,而立之年就患了膽結石;美食作家焦桐也曾明言,自己深受痛風所苦。

(聯合報)
--
日食─從變態到常態/孫維新(台灣大學物理系與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

有學生上物理課,舉手嗆聲:「老師,你教的不是真正的物理!」老師不解,學生說:「因為愛因斯坦說過,真正的物理是簡單的!」

愛氏認為簡單的東西,對一般人而言卻難以理解,所以才有以下這個小故事:宇宙初始是一片混亂,上帝看不下去了,就說:「讓牛頓出生吧!」,於是宇宙就在牛頓定律的規範下寧靜有序地運行;撒旦看不下去了,就說:「讓愛因斯坦出生吧!」,於是宇宙又恢復了混亂!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這個小故事是在一九一五年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之後不久,大家發覺無法瞭解他對宇宙時空超凡脫俗的思考之後出現的。真正讓愛氏的廣義相對論站穩腳跟,逐漸為世人所接受,是一九一九年那次關鍵的日全食。

廣 義相對論重點之一,是天體本身質量,會改變它周遭的時空曲率,例如太陽周遭的時空就應該是彎曲的,來自遙遠恆星的光線,若是剛好經過太陽附近,就會沿著被 扭曲的時空改變方向,好像火車沿著彎曲的鐵軌前進一樣,也就是說:「光線會轉彎」!轉了彎繼續前進的光線若是落向地球,而地球上的人們一向認為光線應該直 線行走,就會發現這顆遙遠恆星的位置有了微小偏移!這個廣義相對論所預測的現象非常微弱,只能在太陽近旁發生,但太陽光芒耀眼,因此唯一的驗證機會,只有 等待日全食!

整整九十年前、西元一九一九年五月廿九日,英國深受敬重的天文學家愛丁頓爵士,帶著一支日食觀測隊遠征非洲西岸,為了要在太 陽被月球遮擋的那幾分鐘之內,拍攝太陽近旁的恆星,看看有沒有廣義相對論預測的位置偏移。當時一次大戰剛剛結束,在這個殘破世界的邊緣角落,愛丁頓爵士的 望遠鏡和相機,記錄了宇宙時空的曲率的確因天體存在而改變的事實!

由此可知,日食不單只是偶一出現的天象奇觀,更可以幫助我們驗證宇宙規 律,但是自有人類以來,日食這種天地驟暗的「變態」,不知道驚嚇了多少先民的心靈。只因為太陽一直是能量的來源,時間的圭臬,突然從天空中消失,只留下一 個鑲了一圈金邊的「黑洞」,是多麼令人驚恐惶悚的現象!時至今日,拜科學發展之賜,我們已經能夠準確地預測日食發生的時刻,可以用歡欣鼓舞的心情,迎接這 個「日—地—月」三者運行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常態」,這個由「變態」到「常態」的過程,就是理性分析和邏輯思辯導致了知識增長最好的例證。今天的自然界 中還是有許多現象讓我們迷惑驚訝,極有可能也就是因為科學知識還沒有被人完整掌握,假以時日,當我們愈知愈多,許多「變態」也自然成為「常態」。

本世紀最壯觀的日全食

想 看日食嗎?馬上就有!今年七月廿二日,在中國大陸長江流域將會出現本世紀最壯觀的日全食!在這次日食中,太陽完全消失的「全食」階段,不再是以前觀看日食 的一兩分鐘,而將長達五分半鐘!台灣雖然看不到「全食」,但是卻可以看到一次非常接近全食的偏食,這將會是一次難得的大眾科學體驗機會。有興趣欣賞天象奇 觀的朋友,盍興乎來!只希望當我們大家在拿著太陽濾鏡仰首向天欣賞日食的時候,能夠深刻體會這個由「變態」演化到「常態」的過程,以及這個「常態」是如何 地幫助過我們,發現了宇宙的真實結構!

(聯合報)
--
中研院新發現 未來 可用聲音捕烏賊

烏賊、章魚誰的聽力好?中研院研究團隊與台裔德籍研究生胡永安研究頭足類動物聽覺,首次證明頭足類動物的平衡石也扮演聽覺感受細胞的功能,而且烏賊的聽力略勝章魚一籌。

利用聽覺的不同,中研院表示,未來可以「用聲音來捕軟絲」,讓漁獲能更好。

全 球頭足類動物聽覺的研究相當少,中研院細生所研究員嚴宏洋是研究魚類聽覺的專家,他以自己開發的動物聽覺研究利器—「聲音誘發腦波記錄法」,研究台灣常見 的萊氏擬烏賊(俗稱軟絲、軟翅仔)和真章魚。並將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Faculty 1000」上,獲選為「最吸引注意論文」。

「章魚、烏賊等生物非常脆弱,」嚴宏洋說,這種研究法要肌肉麻醉,但因頭足類耗氧度高,須在水中打入大量純氧,讓章魚和烏賊「被麻醉而不死掉」,是實驗中最困難的部分。

研究發現,烏賊的聽覺音頻範圍在四百到一千五百Hz之間,而章魚最高只能聽到一千Hz。嚴宏洋解釋,烏賊聽力較章魚佳與生活環境有關。

烏賊棲息在表層水域,較寬的音頻可使牠們偵測到掠食牠們的天敵,像是海豚或齒鯨,這些「烏賊殺手」獵食時會發出聲音來定位獵物。

烏賊也可聽到牠們捕食對象發出的聲音;章魚則是底棲動物,較高頻的聲音碰到海底岩石或珊瑚就會被檔掉。

知道烏賊、章魚確實有聽覺後,「下一步是研究牠們在聽什麼聲音?」嚴宏洋表示,現在漁民捕捉烏賊通常利用牠們的趨光性,但燈光往往造成光害,未來如果瞭解什麼聲音會吸引烏賊,就可以發展出「用聲音捕烏賊」的方法。

(聯合報)
--
破解烏賊聽覺密碼 我獨步全球

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嚴宏洋領導研究團隊,利用「聽覺腦幹反應電生理記錄法」研究發現烏賊擁有寬廣且靈敏的音頻聽覺,是全球首次成功測量頭足類動物聽覺,可應用改良漁民現有以燈色誘捕方法,改以聲音誘捕。

這項研究成果日前發表《比較生物化學與生理》期刊,引起國際矚目,被學術網站「Faculty 1000 Biology」評選為最吸引注意的論文,兩周內被下載閱讀次數排名第三。

中研院嚴宏洋 論文登國際期刊

嚴宏洋指出,烏賊和章魚是頭足類動物最具代表性的兩大族群,烏賊分布全球五大洋,被人類大量捕撈食用卻從未因此面臨枯竭危機,顯示牠們一定有很好的「感覺系統」,才能在天敵和人類捕撈雙重壓力下,族群仍繁衍不息。

科學家過去都集中研究烏賊和章魚敏銳的視覺能力,對其聽覺幾乎一無所知。嚴宏洋研究團隊研發「聽覺腦幹反應電生理記錄法」,首次證實烏賊和章魚均有聽覺能力。

人類聽覺介於五十到一萬七千赫茲,烏賊在四百到一千五百赫茲,章魚是四百到一千赫茲,聽覺音頻雖比人類差,但在海洋生物中算水準之上。

利用聲音誘捕 節能又有效率

嚴宏洋分析,烏賊習慣棲息在海洋表層水域,音頻聽覺較寬廣靈敏,可偵測到可能攻擊掠食牠們的動物。

「我們好奇牠們到底聽到什麼聲音?」嚴宏洋表示,漁民都在晚上點燈用光誘捕烏賊,「假如我們知道牠喜歡聽某個頻率的聲音,就可以用聲音吸引牠們」,這是研究團隊未來的研究方向。

嚴宏洋指出,點燈較耗能源,用聲音誘捕較節能,也可提高捕撈效率。

記錄聽覺腦幹反應 好惡全都露

戰國時期莊子和惠子有「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之辯,現在利用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嚴宏洋研發的「聽覺腦幹反應電生理記錄法」,不但可輕鬆化解莊惠之辯,也成為科學家研究海洋生物聽覺生理的最佳方法。

「聽覺腦幹反應電生理記錄法」是利用聲音經耳部聽覺細胞接收後,轉為神經脈衝,透過神經傳遞到腦部聽覺腦幹匯集,再放大訊號(腦幹接收到的訊號強度極弱,僅十億分之一伏特),轉換成穩定的電位波型圖,藉此觀察魚類等海洋生物的聽覺反應。

嚴宏洋指出,傳統研究方法必須在海洋生物的頭部打個洞,再把探針刺進腦部聽覺神經。但聽覺神經有三千多條,很難準確找到測試部位。利用「聽覺腦幹反應電生理記錄法」,僅須輕輕放置銀絲電極在被麻醉的海洋生物頭部表層,就可量測牠們的聽覺反應。

這種記錄法在一九九八年開發完成,目前全世界已有超過三十個實驗室利用這套方法進行生物聽覺生理研究。嚴宏洋表示,海洋生物跟人類一樣,對不同頻率聲音也有好惡。

嚴宏洋舉例,很多水產養殖業者都利用水車打水,增加含氧量,卻忽略水車產生噪音造成魚類生理緊迫,長期之下,生長速率變慢、生殖率降低、抵抗力減弱,也可能提高死亡率。若能降低水車產生噪音,不但可縮短養殖天數,也可減少養殖成本支出。

(中國時報)
--
掏耳搔到癢處 名師享譽南北

「耳朵癢,有人想你!」是句通俗的俏皮話,但時下有許多人因「耳癢難搔」,甘願花錢找專門的掏耳師傅整治,有人甚至掏上癮,欲罷不能。還有上班族將掏耳朵視為抒壓妙方,而手法高明的掏耳師傅如「南劉盛,北姚賓」,讓「專業掏耳師」成了搶手行業。

每家理容院都有掏耳師傅,但單靠掏耳獨立門戶且闖出名號者,寥寥可數。在北市萬華區開業卅八年的姚賓堪稱傳奇人物,他的掏耳技藝曾讓日本旅遊雜誌慕名而來,並專刊介紹封為「台灣國寶」。

日本客慕名北姚賓 封為台灣國寶

姚賓的工作室牆上,掛著斗大的「神乎其技」牌匾,老師傅最喜歡展示他收藏的一瓶「戰利品」,瓶內裝著數十顆多年來為客人掏出的「耳結石」,有的比核桃仁還大,讓人嘖嘖稱奇。

姚賓說,耳朵生病就容易長結石,他當年從雲林隻身北上,從每次收費廿元漲到如今五百元。目前七十七歲的他堅持不收徒也不擴店,寧可讓一手掏耳絕技伴著佝僂的身影日益凋零。

在南部也享有盛名的掏耳師劉盛與姚賓不同,他不但開專門店,還收了十名徒弟,並和連鎖養生館合作,鎖定年輕上班族群。在台南市政府上班的趙小姐說,她和同事都喜歡中午去掏耳朵,半小時療程掏著舒服就睡著了,既抒壓又能充電。

南劉盛收徒弟搞連鎖 工具大不同

劉盛說,耳朵內外有兩百多處穴道,以耳膜周遭神經最敏感,只要以工具輕輕觸摸一圈,確實會讓人產生快感。但要如何「搔到癢處」又不傷害耳膜,就考驗功力。

專業掏耳可不是棉花棒就能打發,劉盛拿出一套自製工具,刮耳毛的「耳刀」、挖耳垢的「耳扒子」、形狀彎曲的「耳夾」、俗稱「梢失」的工具等,琳瑯滿目。他說,人的耳朵深淺、彎度都不同,所以需要不同輔助工具。

掏耳朵會讓人上癮,有一名中年婦女幾乎每晚打完牌都來報到,最後他只得「恐嚇」對方,天天清耳道反而容易細菌感染。最難忘則是替名製作人周遊掏耳朵時遇到停電,但他還是靠巧手與經驗完成工作。

廿六歲的年輕掏耳師蘇長浤當年在理容院打工,看到客人排隊掏耳,覺得好奇,決定拜師。出道兩年來,已有南部客人追到台北要他掏耳朵。蘇長浤說,客源「死忠」是他看好掏耳行業發展前景,願意全心投入的主因。

耳朵不舒服 還是得找醫生

東京的掏耳SPA,在不景氣時代撫慰了許多上班族壓抑的心靈;大陸則有詐騙集團擺攤誆民眾掏耳結石牟利,台灣有廠商研發出「不求人」的自助掏耳器趕搭這波熱潮。

金融海嘯來襲,東京街頭出現許多專門服務男性上班族的掏耳SPA,這類SPA都是由穿著和服的「女師」負責,一次約卅分鐘,收費新台幣九百元以內。

大陸瀋陽、長春、大連等城市去年相繼發生詐騙集團在市場擺攤,以替人夾耳結石為幌詐財。原來「耳結石」是滴入耳中的凝固劑「製造」出來的假貨。

台灣最近有廠商研發出兩款電動自助掏耳器,一種利用電動產生氣壓,一種在透明掏耳器內部加裝LED燈管,掏耳時「一目瞭然」。

「隨便掏耳垢可能會使聽力受損!」醫師指出,大部分人的耳垢會在咀嚼及跑跳過程中自動脫落排出,經常掏耳朵反而容易堆積黴菌。

耳結石患者會有聽力減退、耳鳴、暈眩等反應。醫生提醒,民眾一旦耳朵不適,最好找專業醫師診斷,才是維護健康的正途。

(中國時報)
--
台韓的恩寵政治/邱師儀(東海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盧 武鉉跳崖自殺,為韓國掙脫「金權政治」的努力蒙上陰影;台灣也因為陳水扁涉貪遭收押,讓世人了解到台灣政治,其實還未走出官商勾結模式。台、韓政壇以「抬 轎文化」、「樁腳文化」為經,配合「企業獻金」為軸,建構出盤根錯結的恩寵政治網絡,都無法擺脫依賴商人獻金,延續政權的宿命。

筆者認為 韓、台政治,過去與現在發展雷同,甚至連未來都會在同一軌道上發展,而恩寵政治,更是韓、台在文化、政治、社會、經濟等諸多變項雷同後的一個顯著結果; 韓、台政治從一九四○年代末期,即遙遙呼應,兩國在民主化前,都歷經威權統治,南韓有朴正熙,台灣有蔣氏政權;兩國都曾發生主政者屠殺國民的慘劇;反對黨 金大中、盧武鉉,乃至於從政前期的金泳三,以打倒朴正熙、全斗煥、盧泰愚的獨裁政權為宗旨。台灣方面則從黨外到民進黨,先以推翻蔣氏政權為目標、後以清算 黨國體制推進民主;韓、台的中產階級與大學生,也都在關鍵時刻挺出來,要求擴大政治參與;文化方面韓、台都遵從群體、受儒風薰陶、重孝勤學;經濟方面兩國 都以出口為導向。

有趣的是,韓、台的政治經濟發展如拉鋸賽,有時台灣會微幅走在韓國之前,例如南韓因有工運傳統,工資向來居亞洲四小龍之 冠,台灣在一九九○年代,因為工運孱弱、政府保護中小企業主,得以維持穩定的經濟發展,因此當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席捲南韓初期,南韓媒體和自由派政治 人物如金大中,轉向支持削減工資來挽救經濟;相反的,韓國發生過很多政治鬧劇,最顯著的莫過於全斗煥與盧泰愚的世紀大審,後來在金大中選上總統的一九九八 年特赦。至於陳水扁會不會在定罪之後遭到馬英九特赦?尤有甚者,陳水扁會不會選擇與盧武鉉一樣的了結方式?都是觀察台韓政治的關鍵點。

很 多民主國家發展初期,也都有韓、台的恩寵政治經驗,例如十九世紀末的美國,新任總統加菲爾沒把恩寵關係處理好而遭到支持者暗殺;就算民主鞏固之後,恩寵政 治也常像鬼魅般徘徊不去,例如前英國首相布萊爾就在下台前被控收受政治獻金以建立裙帶關係,但歐美先進國家,他們恩寵關係所延伸出來的「金錢政治」遊戲, 多能以陽光法案或者政治獻金法來有效管束,或至少檯面化、透明化;而在韓、台,即使制定「政治獻金法」,恩寵關係中涉及的不當利益輸送,仍舊猖獗隱密,關 鍵在於重人際關係、而輕程序正義的韓台「群體性」社會,所謂的遊戲規則常淪為陪襯,恩寵關係下,商人支持特定政治人物後能有多少實質回饋、收受獻金的政治 人物能利用獻金建立多少裙帶關係才是重點。

(中國時報)
--
婚宴醉酒 新郎回家猝死

喜事變喪事

35歲新郎吳政峰剛辦完喜宴回家,突然酒醉狂吐一陣,隨即人事不知、失去呼吸心跳,送醫急救不治,醫院判定是心臟病發亡故;面對喜事轉眼成了喪事,家屬哀痛萬分,直說實在難以接受。

紅酒混啤酒 疑因此送命

警 方前往了解,60多歲的吳父哽咽地表示,兒子只有鼻子有過敏老毛病,有按時用藥,沒聽說有心臟病問題。不過兒子酒量不好,喜宴現場僅看到他喝了1杯紅酒, 懷疑可能是飲酒過量猝死;新娘難過地說,先生前天在喜宴現場另外與友人喝了數杯啤酒,紅酒與啤酒混雜,讓他一下子就醉倒了。

吳政峰是家中老大,下面各有一名弟妹,目前在保誠人壽放款部工作,前天中午與小他1歲的新娘俞小姐在北市敦化北路蓮田飯店舉辦喜宴,招待眾親友,婚宴過後,下午與父母、妹妹及新婚妻子回內湖區的洞房。

嘔吐臉發黑 無呼吸心跳

當 天中午親友祝賀者眾,吳政峰很高興,喝了一些酒有些醉意,回家途中有點跌跌撞撞,由家人攙扶才回到家,一回家就倒在沙發上,昏睡一陣子,又突然爬起來嘔 吐,家人見他嘔吐過程臉色發黑,覺得不對勁,以為被嘔吐物噎住,一度齊力將他拉立起來,拍打背部急救,後來發現無呼吸心跳,趕緊送往內湖三軍總醫院。

醫生急救了1個多小時仍宣告不治,診斷應是心臟不正常放電導致心臟麻痺,檢警相驗無可疑後,遺體暫放醫院太平間由家人善後。

心異常放電 致心臟麻痺

新郎婚後住北市內湖區,兩人相戀六年,花了不少心思裝潢。記者昨天多次前往按鈴,無人回應。吳的父母住在北市中山區,當地里民表示,吳政峰父親多年前曾參加中山區里長選舉,敗選後作風轉趨低調,此次大兒子結婚多數鄰居們未受到邀請。鄰居們得知吳政峰死訊,感到非常惋惜。

據了解,吳政峰和俞小姐原打算婚宴後,再去戶政事務所辦理結婚登記,沒想到新郎撒手,兩人雖有婚宴、尚未登記,婚姻並未生效。

(自由時報)
--
賓客狂灌酒 新郎猝死 喜事變喪事「新娘怎受得了」

台 北市驚傳一名新郎在婚宴被灌酒死亡,導致喜事變悲劇!這名新郎因籌備婚禮期間過度勞累,前天宴請賓客時遭大學同學群起灌酒,未料他返家後竟休克猝死,新娘 雖立刻報案,但仍急救無效。好不容易與新郎走到紅地毯那端的新娘,悲傷地質問新郎大學同學:「你們到底灌了他多少酒?」

警方調查,婚宴當 天暴斃的新郎吳政峰(三十五歲),畢業於淡江大學財金系,在英國保誠人壽公司從事房貸業務工作,前天中午在北市蓮田飯店席開二十七桌,與相戀四年的余姓女 友(三十四歲)舉行婚宴;新娘事後向警方表示,新郎平常不太會喝酒,但法醫相驗後,卻發現新郎酒測值是零點九三,死因是飲酒引發心因性疾病導致。

宴客返家後癱坐暴斃
參加婚宴的人員指出,前天喜宴時,新郎在熱情的親友、同學勸酒下,喝下了不少紅酒與啤酒,雖然還能醉醺醺地送客,但已顯得不勝酒力、步履踉蹌;婚宴結束後,在家人與新娘攙扶下,先於餐廳大廳休息了五分鐘,隨即說:「扶我一把。」便與新娘、家人分別搭車返家。
新 娘向警方表示,當時她與妹妹、公婆及丈夫一同返回內湖新居,丈夫甫到家便因酒醉先去嘔吐,吐完就癱在客廳休息,自己則先回房內換衣服,但更衣後走到客廳, 卻發現丈夫動也不動,覺得情況有異趕緊上前察看,赫然驚見丈夫嘴角殘留疑似紅酒液體,但已無意識與呼吸,連忙撥打一一九求救。
台北市消防局內湖分隊救護人員表示,當時趕抵現場發現新郎已無生命跡象,經檢查呼吸道並無異物梗塞,隨即給予電擊及給氧後送醫,但急救後仍回天乏術。家屬則難過地說:「辦喜事卻發生這種事,新娘怎麼受得了?」

死者紅酒啤酒摻著喝
新娘悲傷地向警方說,事後她曾質問新郎大學同學:「你們到底灌了他多少酒?」同學估計,新郎當時喝下約一瓶半的紅酒,但有摻著啤酒輪流喝。據了解,新郎有氣喘、鼻子過敏等疾病,但平常沒喝酒習慣,加上最近準備婚宴,每天睡眠太少,法醫解剖後發現可能因此死於心因性疾病。
昨天有許多新郎國中同學,原本還結伴去新郎家要去替小倆口道喜,但一到現場才知發生悲劇,大家幾乎不敢相信。同學難過地說,新郎人緣極佳是個大好人,「只要我們有需要或困難,他一定都立刻跳出來幫忙,不敢相信竟發生這種意外!」

「很難歸咎賓客責任」
長庚醫院林口總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說:「喝酒過量可能猝死。」他指稱血液中酒精濃度每百c.c.、四百五十毫克(約酒測值二點二五),會產生心律不整、或呼吸衰竭致死,若混酒飲用,容易不知不覺中飲酒過量,空腹喝酒酒精吸收速度增加百分之十,而過度疲勞也有加乘效果。
林 杰樑表示,經常喝酒的人,其體內的酒精氧化酵素會增加,比較不易醉,不常喝酒者突然喝光一瓶高粱,則可能引發急性酒精中毒致死。林杰樑推測該新郎可能不常 喝酒,加上忙著籌備婚事太勞累,宴客時也沒時間吃東西,雖然死亡時酒測值是零點九三,但回推被灌酒時,血液酒精濃度應逾兩百毫克(約酒測值一點零),很有 可能飲酒過量猝死,或未發現有心血管疾病加以注意,造成這起意外。
署立雙和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郝文瑞表示,心血管疾病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許多三十多歲的壯年人亦無法避免,過度勞累加上不忌菸酒,若本身有心臟疾病的危險因子,都有可能引發心肌梗塞等心因性疾病,他呼籲,縱使飲酒文化盛行,婚宴時新人仍應節制,以免喜事變成憾事。
律師姚本仁則指出,新郎在喜宴上疑因遭灌酒致死,由於賓客不清楚新郎的身體狀況、喝了多少酒,亦無法預見後果,「很難歸咎是賓客的責任。」且這類場合難免會以戲謔口吻勸酒或灌酒,當時新郎應無畏懼的心態,亦不構成妨害自由,只能說是個悲劇。

少喝混酒 可請長輩擋酒

專家建議
對 於婚宴時新人遭賓客勸酒,WEDDING新娘秘書彩妝負責人語芳老師便指出,一般灌酒整新人的花招,除了請新郎和新娘喝交杯酒、以嘴餵酒,還有使用保險 套、新娘高跟鞋裝酒,強迫新郎喝下肚,甚至有賓客將各種酒類摻混成一杯特調酒,要求新郎為愛乾杯,語芳說:「就算再不願意,但這已是一種習俗,新人在大家 鼓譟下,幾乎都得勉為其難一下。」

麥茶偽裝酒類飲用
婚禮網站上的網友也表示,灌新人酒早已成為另一種飲酒文化,雖然有剛結婚的女網友痛斥:「搞不懂那些人在想什麼?婚禮上把新郎灌醉很開心嗎?」
但也有男網友無奈地說:「結婚這天不想把氣氛搞僵,反正一輩子就這一次!再難過也要撐下去。」
語芳則建議,如果親友灌酒整人太過分,新人不妨請出家裡長輩代為說項,「當著長輩的面,年輕人不敢太放肆。」
語芳也提醒,酒精類飲品混著喝容易醉,導致宿醉、身體不適,如果要喝酒盡量選擇一種,此外使用麥茶、綠茶等色澤與酒類相似的飲料,拿來作為擋酒、拼酒時飲用,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突發中心

婚宴遭灌酒因應之道
.表明不適或肝臟無法負荷
.事前便宣布以飲料代替酒
.飲酒前先吃點食物墊底
.被勸酒時找長輩來擋酒
.以茶水偽裝成酒類飲用

飲酒安全值 1天約2罐啤酒

醫生看法
台 北市傳出新郎在婚宴被賓客灌酒猝死事件,實際上,過去因拼酒、喝酒,導致命危甚至死亡的事件也經常發生,亞東醫院家醫科主任陳志道指出,每人每天的酒精純 攝取量,以四十c.c.為安全值,差不多就是一杯兩百c.c.的紅酒或兩罐啤酒,只是國人的飲酒文化喜歡灌酒,甚至強調「千杯不醉」,都可能引發潛在的致 命危機。

女學生灌高粱送命
因拼酒喪命的悲劇頻傳,去年底,就有一名台中東海大學日文系的女學生,因五名男同學慫恿,於是一口氣喝 掉三分之二瓶(約五百c.c.)、酒精濃度五十八度的高粱,趴在書桌上昏睡,沒想到卻因嘔吐物噎住呼吸道窒息身亡。另外,今年三月,南投縣一名高職女學生 上完調酒課,遭同學嘲笑:「妳學調酒卻一點酒都不會喝!」賭氣喝掉半瓶酒精濃度五十八度的高粱,結果急性酒精中毒、瀕臨死亡,醫生急救了三天,才將她救回 一命。
亞東醫院家醫科主任陳志道指出,東方飲酒文化中,在交際場合難免被同儕或同事灌酒,但飲酒每天每人的純酒精攝取量,以二十至四十c.c.為 限,也就是說,如果喝純的威士忌,差不多僅能喝八十 c.c.,紅酒差不多是一杯的量,雖然會隨每人的體質、身體疲勞度而有不同,但如果過量將增加肝的負擔,嚴重者恐導致肝臟病變,甚至致命。

(蘋果日報)
--
日本人口一罩 遭譏「偏執狂之國」

日 本境內爆發H1N1新流感疫情後,向來謹小慎微的日本人絲毫不敢大意,「戴口罩」也成為人人奉行的全民運動。不過,歐美各國卻難以理解日本為何草木皆兵, 尤其是在普遍認為「口罩對健康人士無法發揮預防效果」的情況下,有外國媒體就嘲諷近來「人口一罩」的日本簡直就是「偏執狂之國」。

日本自 十六日爆發首宗新流感境內案例後,全島口罩便開始大缺貨。東京業者表示,詢問口罩的民眾為平日的五十倍以上,銷售一空的口罩預計七月以後才可能再進貨。據 統計,日本國內每年的口罩銷售量約二十億個,各家業者三月底庫存約一億個口罩,至今已經幾乎出清,製造商也正全力趕工增產。

公衛專家︰口罩無防止感染功效

與 日本街頭人口一罩的情況相較之下,英國或紐約等地幾乎不見戴口罩的民眾,就連中國或南韓也鮮少見到民眾戴口罩。歐美等國政府認為,口罩並沒有防止感染的功 效,公共衛生專家間也將此視為常識。不過,日本自從花粉症的患者逐年攀升,再加上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爆發後,口罩使用量激增,戴口罩儼然成 為日本人的「生活習慣」,甚至成為某種根深柢固的「信仰」。

紐約時報日前就針對日本面對新流感的反應指出,日本和其他國家一樣,感染者的 病情皆屬輕微,也沒有死亡案例,但全國卻彷彿遭遇空前危機一般,出現學校停課、民眾搶購日用品、口罩缺貨及避免外出等現象。報導指出,「日本平時便幾近強 迫症地追求清潔,特別是對於源自國外的傳染病,更表現得猶如『偏執狂之國』」。

關西作家高村薰則表示,「戴口罩是為了保護自己免受未知病毒之害。就算外國人覺得奇怪,但這是讓我們覺得安心的方法之一。」

(自由時報)
--
新版電子導航地圖 機車嘛ㄟ通

使用網路電子地圖導航的民眾越來越多,但國內電子地圖幾乎都以汽車、大眾運輸為規劃基礎,上千萬機車族幾乎用不到。不過,台灣業者專為機車族設計的電子地圖已在測試,最快七月就可上路。

最快七月就可上路

國內的電子地圖系統由於多自國外引進,系統並沒有設想到台灣機車族眾多的特性,因此,不少電子地圖根本不符合機車族所需。

以台灣現況而言,除了大家熟知機車不能行駛的國道、快速道路,許多機車不能通行的高架橋、橋樑,其實也都存在著機車族無法使用電子地圖的盲點。

如台北市新生高架橋,機車族如行駛新生北路,到了市民大道附近,就會「碰壁」;跨越新店溪、銜接台北縣市的光復橋,機車、汽車引道也不同,機車族如根據電子地圖規劃,很可能在平面道路繞半天都上不了橋。

為了解決此一問題,國內知名的網路電子地圖UrMap最近推出了專門為機車族設計的電子地圖,業者表示,會有此構想,就是因為許多會員反映目前的電子地圖不適合機車族使用,不斷建議他們規劃適合機車族的電子地圖。

新規劃的機車導航地圖,從機車騎士的使用角度思考,在汽、機車明顯分流的路段,重新輸入適合機車使用的參數,讓機車族可以取得屬於自己的導航資訊。

目前此一系統已開放會員使用、測試,業者表示,下月開始會針對會員反映的意見來修正系統,如果測試順利,最快七月下旬,機車族的電子導航地圖,就能開放給一般民眾使用。

(自由時報)
--
引水人國考 9米繩梯30秒來回

包括消防設備士、中醫師、保險經紀人在內的九十八年專技國考筆試昨結束,今年共有一萬一千多人報考,其中,又以在考選部進行的引水人體能測驗最受矚目,二十六位船長級的應考人戴上手套、穿著輕便衣服,為挑戰數十萬高月薪的引水人工作而奮力爬繩梯。

所謂的引水人,就是負責搭小船到外海接引船舶入港的人,依應考資格規定,必須擁有三千總噸船舶船長資歷至少三年才能報考。

中 華民國引水協會理事長姚忠義說明,依交通部的規定,引水費率是依船吃水量及總噸位來計算,換算下來引水人一個月收入最高可達六、七十萬元,景氣差時也有二 十多萬元,雖然得冒著生命危險在大浪中爬繩梯上下大船,過去也有引水人工作意外死亡的案例,仍吸引不少船長們躍躍欲試。

由於引水人考試屬資格考,只要筆試與口試及格,體能測試只是門檻,也因此,昨天的考試不時可以聽到加油聲及掌聲,今年共有三十二位船長報名,二十六人應試;其中有人其實早已具有資格,為了換港自我挑戰,二度報考引水人。

昨日有人不到三十秒就完成上下高達九公尺繩梯的測試,有人則是在老經驗的應考人指點下,第二次複試才通過六十秒爬繩門檻,但仍有一位應考人因為體力不支,未能在六十秒時間內完成而被刷下,無法參加第三關的口試。

應 考人鄭心迪二年前就已是安平港的引水人,昨天他向大港邁進,報考台中港引水人,他說,換港為的是向自我挑戰;應考人王先生則說,船長與引水人最大的不同, 就是不需要飄洋過海工作,能兼顧家庭;談到引水人的甘苦,有二十八年引水經驗的姚忠義理事長笑著用台語說:「慣喜就好!」

(自由時報)
--
網上集發票 中獎眾人分 請律師見證 提撥10%做公益

最 近網路上出現一個收集統一發票兌獎及平分獎金的「發票聯眾網」(http://invoice.kubi.com.tw/),網站發起人王柏勝說,他從創 世紀基金會等募集發票的公益團體公告的募得發票數、中獎金額等資料樂觀預估,每寄一張發票約可獲得零點五至一元獎金,今(二十五)日開出三、四月中獎號 碼,該網站一共收到五十多萬張發票,會將發票號碼輸入電腦,而對獎由電腦代勞。

「若中大獎 平分很虧」
王柏勝是台中市一家科技公 司負責人,今年初推出「發票聯眾網」後,起初只有親友或員工提供發票,但隨知名度增加,收到的發票越來越多,他並強調,所有作業過程都有會計師和律師見 證,中獎金額扣除稅金、並提撥百分之十做公益,其餘平均分攤,舉例來說,五月二十五日對獎結果獲獎金五十萬元,李先生寄一千張發票,則可獲得獎金約一千元 (五十萬除以五十萬、再乘一千)。
財政部賦稅署六組承辦統一發票業務的組員張正坤說,初步了解該網站並無涉及不法,「充其量算是一種網路服務」, 但比較擔心業者將發票轉售供買家逃稅,但王柏勝說,兌獎後未中獎的發票封存一段時間後銷毀。會員劉先生說:「三月間寄了一百五十張一、二月的發票,結果分 得大約一百零五元獎金,以前不曾自己對發票,該網站算是替我們這種人服務、賺點小錢!」網友「吉米」則說,「萬一中了大獎和別人分實在很虧!」

「發票聯眾網」資訊表
網址:http://invoice.kubi.com.tw/
參加方法:免費上網註冊,註冊後取得會員資格,會收到會員帳號及密碼,可供查詢相關資料
獎金分配:總中獎金額先扣除應稅金額,再扣除10%的公益捐贈,之後依發票總張數均分
獎金領取:若獎金超過50元,則由業者直接匯入指定帳戶,若不足50元則保留、累積至50元再匯

(蘋果日報)
--
B肝急性發作 22歲男突重聽 病毒感染耳內 醫:帶原者應定期回診

一名二十二歲B型肝炎帶原男子,日前左耳聽力急速退化,幾乎聽不到聲音,檢查發現體內B肝處急性發作病況,且耳內構造有病毒感染跡象。醫師表示,B肝病毒也可能引發聽力損傷,提醒B肝帶原者,應定期回診控制病情,留意聽力變化。

及早就醫
收治病例的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黃啟哲表示,這名男子年幼打過B肝疫苗,但沒產生抗體,成為B肝帶原者,就醫前兩天,他感覺左耳聽力退化,呈現重聽現象,由於八成的突發性聽力損傷找不出原因,兩成可能是梅毒、疱疹病毒或腦腫瘤引起,因此安排他進行檢查。

國外文獻並未記載
黃 啟哲說,血液檢查中,發現男子體內的B肝病毒量已多到屬急性發作階段,經投以類固醇和抗B肝藥物後,病情稍獲控制,病毒量下降,再以磁振造影檢查發現,男 子耳內構造有病毒感染跡象,由於男子的疱疹病毒、梅毒檢測呈陰性,因此高度懷疑是B肝病毒引起,已將此病例投稿國外期刊;至於該男子則住院七天,但聽力仍 無法恢復。
黃啟哲說,國際文獻只有施打疫苗後引起急性聽損的個案,沒有B肝發作引發聽損的討論,由於台灣肝病患者多,帶原人數高達四百萬人,因此提醒B肝帶原者,要定期回診,並留意聽力是否出現障礙。
振興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力博宏表示,突發性聽損通常是疱疹、麻疹這一系列病毒引起,治療上會用類固醇,如果是B肝病毒引起,可能要考慮類固醇用量,以免讓肝臟負荷過重。

最好72小時內治療
力博宏說,黃金治療時間是七十二小時內,越晚治療,效果越差,而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若發生急性聽損,更要小心恐有腦中風危險。

防治突發性聽損注意事項
.發病72小時為黃金治療時機,拖越久越難痊癒
.睡不好、感冒、天冷、免疫力差,較易發作,須注意保暖,最好正常飲食、作息
.聽損超過70分貝、眩暈、失去平衡感、雙耳同時發作者,恢復情形較差,須更積極治療
.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若發生耳中風,須更小心日後腦中風危險
.B肝帶原者定期檢查,以免急性發作,聽力受損

(蘋果日報)
--
開先例 高市空拍圖可下載

即日起民眾可從高空觀看高雄市不同的面貌!高雄市府都發局首開全國先例,將近年來拍攝的高空鳥瞰圖整理上網,供民眾免費瀏覽、下載,首批約一百張圖已上網。
影像無使用限制

都 發局從二○○二年起,為全面瞭解地貌變化,開始租用直升機委託高空攝影師,在約五百公尺高空拍攝全市重要地貌,除少數影像供學術單位作為研究使用,多數民 眾都沒有機會看到。為達到資訊流通廣為應用目的,都發局決定把歷年拍攝所得約八百張照片,分為山、海、河、港、產業、交通、老及新城區、重要及懷舊建築等 類別,即起整理上網供瀏覽下載。
都發局長盧維屏說,城市影像資料也是公共財,相關資訊有愈多人使用、可創造的價值就愈高。都發局科長高鎮遠也強 調,釋出的高解析影像檔案無任何使用限制,影像版權完全公開,若有建商要把空拍影像拿來作為宣傳建物區位優勢,讓消費者一目瞭然也非常歡迎,相關影像日後 會陸續整理上網,之後也不排除以主題性方式空拍,創造影像更多參考價值,都發局網址:http://urban-web.kcg.gov.tw。

(蘋果日報)
--
血友病患 應每年健檢 整體性醫療照顧中心就診有保障

血 友病是一種遺傳疾病,台灣平均每年增加的病例數約40人,因血液無法凝結,經常出血不止,最後關節變形、疼痛,平均壽命比一般人短。昨(24)日台灣省關 懷血友病協會呼籲,患者應每年做一次健檢,且要有更多大型醫療院所具有整體性醫療照顧中心,才不致發生錯誤處置或因對此病不熟悉而使患者病情更危急。

台 大醫學院名譽教授沈銘鏡醫師表示,血友病患者最好選擇整體性醫療照顧中心的醫師,比較可能擺脫仍停留在出血時才急救止血的老舊治療觀念。鄰近國家例如日 本,去年才剛修訂此疾病的整體性醫療照顧指引,如果台灣現在要開始修訂,可參考如加拿大的標準,把對家屬的照護也納入考量。

要注意
婚前男女都檢測
血 友病是先天缺乏凝血因子的血液疾病,碰撞、拔牙等都可能血流不止,也容易發生消化道出血、腦出血、關節血腫變形等。患有血友病的父親與正常母親所生的孩子 中,所有女兒都帶異常基因、所有的兒子都正常,爾後帶異常基因的女性與正常男性所生下的男孩中,有50%會是血友病患者,女兒則有50%的機會為帶異常基 因者。所以結婚前雙方最好都做血液檢測,再決定是否要生小孩。

每年做一次檢查
曾有血友病患有牙周病或無法行走,甚至有被婆婆責怪帶有不好基因導致精神狀況不佳等狀況發生,建議病患每年應做一次完整健檢,包括牙齒、骨骼肌肉、精神狀況,若有明確治療指標與完整科別的醫療單位即能減少這些情況,但目前各醫院未標示所屬的治療層級,要多打聽。

多運動
游泳練肌少出血
許多血友病患者都不敢運動,但沈銘鏡醫師提醒,若沒有運動,肌肉萎縮情況會愈明顯,對關節的固定與保護愈差,也更容易出血。選擇運動種類,最好以游泳這種較不會有碰撞機會的為主,少打籃球或橄欖球等。

醫師說
及早做預防性治療
較新的治療趨勢是2歲開始或首次關節出血後打凝血藥,預防性治療能降低出血機率,可降低嚴重度,對關節與身體的傷害會變小。而第一次關節出血常是在1歲學走路或爬行階段時,會有關節處瘀血情況,要特別注意。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