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

新聞自選輯 20100407

王如玄:領2萬2還嫌少? 網友痛罵

教育部去年推出「大專畢業生企業實習方案」(俗稱22k方案),遭外界批評壓低大學生起薪。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接受天下雜誌專訪時認為,大學畢業生不該嫌兩萬二太少,若不是這個方案,他們可能連工作都沒有。


政府為救失業,去年推出大專畢業生到企業實習方案,一個月薪水2萬2,政府完全補貼,最近還擬延辦半年。不過有不少人批評這項方案拉低整體起薪,很多企業主都在等待免費使用22K實習生,就算新聘用,薪水也以22K為參考值。

王如玄在專訪中表示,去年金融海嘯,市場根本沒有職缺,「還嫌兩萬二少?」,要是沒有這個方案,這些人「是一毛都沒有的」。王如玄也認為台灣低工資的情形是 產業結構的問題,政府無法干預,去年求職人數多過職缺,供過於求的結果,就算沒有22k方案,新鮮人還是會「降價以求」。

聽到此種言論, 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執委林奕志聽到後覺得「難以置信」,覺得「王如玄是最沒有資格講這句話的人」。PTT網友則罵聲大斷、大罵粗口,Balders痛批: 「這就是傳說中的"苦民所苦"嗎?」;hu6111直說「選票制裁就對了」;EAFV則諷刺:「把官員的薪資改成22k好了」
--
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對大專生職場實習實薪新台幣2萬2000元(俗稱22K)是否拉低整體起薪,答覆「還嫌少?」說法挨批。王如玄上午表示,新鮮人求職「應先求有再求好」。

王 如玄在天下雜誌專訪中表示,去年金融海嘯,企業不喜歡聘用新鮮人,實習計畫讓大專畢業生有實習機會及工作經驗。至於22K是否低薪?王如玄說,「這些人本 來是沒工作的,職業市場講的是供需,去年時點根本沒有職缺,還嫌2萬2少」?她還說,「要是沒有這個方案(大專生職場實習),這些人是一毛都沒有的」。相 關說法引發勞團批評。

王如玄上午表示,金融海嘯使就業緊縮,當時那個時間點,新鮮人求職「應先求有再求好」。至於整體薪資起薪降低是否是因22K影響,她認為因果關係並不明確。不過,她當時反對給予大專生22K補助,因為補助金額確實過高。

(聯合新聞網)
--
大畢實習政府出資 王如玄:2萬2還嫌少?

「有 二萬二還嫌少?」教育部去年推出俗稱「廿二K」的大專生實習計畫,引發輿論批評「政府帶頭定價」、拉低平均薪資;但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接受雜誌專訪時,卻表 示薪資降低是職場「供過於求」造成,「去年的時點根本沒有職缺,還嫌二萬二少?」勞團則認為政府卸責,痛批「無恥的勞委會!」

教育部「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讓企業可以聘用近三年畢業的大專生,薪資二萬二千元全由政府出錢、資方不必出任何一毛,實習一年結束後也不一定得留用,結果去年經常性薪資出現史上最大降幅。

實習方案遭批拉低平均薪資

外 界紛紛把矛頭指向「廿二K」,認為該政策是降低薪資的最大元凶。但勞委會主委王如玄認為「不是如此」。王如玄在今天出刊的《天下雜誌》專訪中表示,台灣十 年薪資沒漲是產業結構的問題,去年薪水低是因市場供過於求,「即便沒有政府的方案,大家還是會降價以求」,「求職市場不是政府可以干預的」。

雜 誌記者提問「二萬二是否拉低薪資」,王如玄認為「這些人是沒工作的」,職業市場講的是供需,「去年的時間點根本沒有職缺,還嫌二萬二少?要是沒有這個方 案,這些人是一毛都沒有的」。王如玄強調,該制度主要是補助市場最低層四%的人,因為企業不喜歡聘剛出校門的人,不如讓他到職場學習。

王:這些人原本一毛都沒有

對 於王如玄「語出驚人」,勞團跳腳痛批。自主工聯執行長朱維立批評,創造就業機會本來就是政府該做的,但政府低水準全額補助企業聘僱,不但有帶頭定價效果, 還會讓企業全以二萬二做為新進員工起薪。現在勞委會又把薪資降低原因推給市場供需「非常的不負責」,「無恥的勞委會!」

去年五一勞動節號 召萬名勞工上街,要求政府停止廿二K計畫的桃園縣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毛振飛也批評,政府訂出「二萬二」公定價,造成有正職員工因為符合「畢業生」資格,薪水 馬上從二萬六降成二萬二。王如玄認為是市場供過於求造成薪資下降,但現在大量缺工的行業起薪就是二萬二,又怎麼解釋?

(中國時報)
--
大專生月領2萬2 王如玄:不少了 要是沒有22k方案 「這些人一毛都沒有」

教育部去年推出月薪兩萬兩千元的大專生企業實習方案(俗稱22K),遭外界詬病壓低大專生身價,不過,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接受雜誌專訪時卻表示,職業市場講的是供需,去年此時根本沒有職缺,「嫌兩萬二少?」「要是沒有這個方案,這些人一毛都沒有」。

天下雜誌以「大學危機」為題訪問王如玄,預定今日出刊,昨日網路上已可查閱相關內容,引起網友一片撻伐,專家與勞團也對勞委會主委說法感到錯愕,認為非常不恰當且欠缺同理心。

外界質疑兩萬二拉低青年起薪,王如玄於該專訪中表示,「求職市場不是政府可以干預的」,去年薪水很低,是因為供過於求、價格就是下降,即便沒有政府的方案,大家仍會降價以求。

勞團批無同理心不適任

王如玄認為,這一波景氣去年才剛觸底、剛在要回來的路上而已,今年底以前,政府公部門還會提供六個月短期就業方案,但補助會有調整。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政府推出這個薪資兩萬兩千元實習政策,對台灣勞動市場影響不會只有一、兩年,政府不但沒有承認決策錯誤,還一副這群人可以拿到兩萬二月薪就該高興,簡直讓人「錯愕」。

孫友聯更指出,如此說法出自勞委會主委之口格外「諷刺」,也讓人懷疑,這樣的勞委會主委是否「適格」。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則批評,若勞委會只把問題推給「供需」,不去想一個唸完大學還拿兩萬兩千元月薪民眾的心情,以及其他情況更糟的中長期失業族,根本就是缺乏同理心!

知名部落客朱學恆指出,政府補貼就已干預了市場,怎會說求職市場不是政府可干預的?何況政府蠢到沒有規定企業也應相對投入,不僅造成預算排擠,也使得這政策不具延續性、注定失敗。

王 如玄這番「要是沒有兩萬二方案,這些人一毛都沒有」的說法,引發PTT網友的群起撻伐。不少網友痛批「腦殘」、「何不食肉糜」,還有網友嘲諷「好大的官 威」,署名ntouhr的網友則呼籲,一人一信要求政府官員月領兩萬二,共體時艱。也有不少網友表達出小市民的沈重無奈。kingsinger留言,「看 看房價,想想二萬二」。

網友撻伐諷好大的官威

對於她的爭議言論,王如玄昨晚回應指出,在去年的狀況之下,她最擔心的是勞工沒有工作的問題,得「先求有、再求好」,此外,她是從「補助」的角度來看問題,認為大專生一個月兩萬兩千元的補助額度,真的是不低,畢竟勞委會過去推出的各項方案都沒有這麼高的額度。

如果今年青年的就業起薪還是兩萬兩千元月薪?王如玄則表示,會覺得「確實太低」,但是否因企業實習政策壓低薪資所致?她則表示兩者間因果關係不夠明確。

大 專畢業生到企業實習方案去年四月上路,政府花費約一百廿億元,補助三萬四千名畢業生到企業實習一年,實拿月薪兩萬兩千元,因方案倉卒上路,引發「政府公帑 補助企業用免費勞工」、「政府補助實習,導致企業起薪被拉低」等爭議,推動初期因主辦單位無力過濾職缺,連怪手司機、討債公司以及醫師等職缺,也出現在實 習方案內的離譜現象。



(自由時報)
--
競租和關係/熊秉元(台灣大學經濟系及研究所教授)

「競租」(rent-seeking)是30年前才出現的學術用語,現在幾乎升斗小民也都琅琅上口。原因之一,是競租的觀念簡單,一點就明,而且適用範圍很廣。
經濟活動裡,如果收入超過成本,利潤的部分可看成是經濟租(economic rent)。有利潤可圖,潛在的競爭者當然會聞香而至,希望也能攫取經濟租。台中市有上百家的「太陽餅」本舖╱本店╱老店╱始祖等,都是不折不扣競租者。

偶像團體也是競租者
政治活動裡,也有競租者:如果能透過關說和合縱連橫,通過特殊立法,往往就能取得獨佔或專利地位,享受可觀的經濟租。各種利益遊說團體,都是競租者。同樣的道理,演藝圈裡的各種偶像團體,也都是經過專家精心設計、量身打造的競租者。
關 於競租的現象,最早是由政治學者塔洛克(Gordon Tullock)所提出。二次大戰後,他被美國國務院派到中國,在駐天津領事館任職。他發現,天津的租界原來是天津市外的郊區,但是卻發展成天津最繁華富 庶的區域。許多富人住在租界裡,終年不踏出租界一步。還有,在租界邊上往外看,所有租界外的建築,似乎都突然硬生生的被切去一段,比租界裡矮了一截。
他 覺得很奇怪,華人都很聰慧勤奮,在藝術文化上有非凡的成就,1750年之前,國勢和西方並駕齊驅,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可是,他觸目所見,卻是經濟落後, 民生凋敝,多數人生活貧困。甚至有乞丐自殘手腳肢體,以博取同情和施捨。而且,人們花費大量的心思和氣力,去經營人際關係。「當時,我認為那是貪污腐化; 現在,我知道那些是競租!」「人們盡心盡力經營人際關係,希望因而得到特殊利益」,就是競租。
有趣的是,另一名政治學者奧爾遜(Mancur Olson)在研究軍閥馮玉祥時,也得到類似的靈感。他論證歷史上政府的出現,不是來自於自願性、契約論式的過程;實際的情形,往往是由一群四處擄掠的流 匪(roving bandits)落腳安居,成為穩定的官匪(stationary bandit)。而後土匪首領黃袍加身,成為替天行道、萬民擁戴的天子;他率領的狐群狗黨,也加官晉爵而成為政府官吏。
強盜變官兵,政府於焉出現。四處劫掠的流匪和落戶定居的官匪,都是向老百姓榨取,美其名為稅金或保險費;差別所在,不是性質不一樣,而是程度不同 ──流匪會竭澤而漁,官匪考量的時間較長,不會殺雞取卵。

建立關係享特殊待遇
雖 然奧爾遜沒有明講,但是他的理論明確的隱含著:流匪得到的經濟租最少,官匪以及漂白後的君王次之;民主政治,多數執政下取得政權的執政黨,得到的經濟租最 多。主要的原因,是在民主政治之下,財產權最穩定,經濟活動最蓬勃;企業家願意投入資本,資本也容易累積。長遠來看,可以創造出最多的財富。因此,由流匪 到官匪(君王)、再到民主政治,正好反映競租不同的形式;而且,還巧妙的襯托出,民主政治下的競租,和流匪和官匪的競租相比,事實上是一種進步。
競租的概念,多半用來探討政治過程裡的活動,其實可以做一整合和延伸。追根究柢,華人社會裡無所不在、重要性無與倫比的「關係」,抽象來看就是競租:建立起關係之後,就能享受特殊待遇。由人際關係,再發展到政府的出現,在學理上可以一氣呵成。
也就是由關係到競租,其實可以建構起人際互動和政府組織的一般理論(general theory)。結合這兩者,能一以貫之的掌握諸多社會現象的來龍去脈!

(蘋果日報)
--
蘇格蘭生命科學之光/許英昌(中正大學生命科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

布 拉克(James Whyte Black)醫師,蘇格蘭藥理學家,發現β-阻斷劑及新型胃藥,挽救許多許多心臟病及胃病患者生命;1988年布氏、艾林(Gerthude B. Elion)及希京斯(George H. Hitchings)博士因發現「藥物治療的重要原則」獲諾貝爾醫學獎。布氏今年3月21日病逝,享壽85歲。

在1960年代布氏領導的 研究小組,首先開發出第一個β-阻斷劑Propanolol,市場藥名為Inderal。70年代,開發出抗潰瘍藥物Cimetidine,市場藥名 Tagamet。這兩種藥物被認為20世紀醫學上重要成就,也是最暢銷藥之一。布氏發明Propanolol,毫無疑問改變治療心臟病的模式。
在研發Propanolol的過程中,他選擇艾氏先前所提出卻被他人忽略的理論,科學界長久以來,對於腎上腺素或正腎上腺素,對平滑肌造成收縮或放鬆並不清楚,1948年艾氏認為心臟肌肉有α及β兩種接受體,對心臟肌肉造成不一樣反應。

開啟心臟病治療新頁
交 感神經及腎上腺能分泌腎上腺素及正腎上腺素,作用α-接受體,使平滑肌收縮,減少血液流量及減少正腎上腺素影響;或作用於β-接受體,可使平滑肌放鬆,刺 激心臟,放鬆呼吸道及增加新陳代謝。艾氏認為心臟大多含β-接受體,布氏因此專注於β接受體,腎上腺素及正腎上腺素經此接受體,能使心臟運作加快,相對之 下,阻斷此接受體,將有安撫效果。
同時期布氏正尋找能減緩心臟缺氧引起心絞痛的藥物,大多數研究乃朝尋找增加充氧血送往心臟的藥物,而布氏則採取 另類策略,尋找一能減少心臟對氧需要的藥物。諾貝爾委員會認為,布氏是第一位採取此策略治療心絞痛的科學家。他熟悉生化及生理,以理性程序開發新藥,有別 於先前大部分藥物的開發,經由意外或用化學方法修飾天然物為主。布氏回憶,當時並沒有其他藥物可以減少腎上腺素對心臟的影響。1958年雖已有其他團隊開 發出β-阻斷劑,但只適合實驗動物。布氏以Isoprenaline為基礎,1962年開發出供第一個臨床使用的β-阻斷劑 Pronethanol,1964年開發出Propanolol,直到1973年美國才核准上市。
布氏研發β-阻斷劑的目的在於尋找減緩心絞痛的藥,當時醫師都開硝化甘油予病人,他的成果使醫師很快發現β-阻斷劑不僅能治療心臟病發作及心律不整,更能降低高血壓,舒緩心絞痛降低死亡率等,另一方面,可用來治療偏頭痛及焦慮。

研發新胃藥免於手術
1964 年到1973年間,布氏是S.K.F藥廠生物研究主任,他研究體內組織胺的功效,組織胺能刺激胃酸分泌,是造成胃潰瘍原因之一。當時沒有任何藥物能阻斷組 織胺刺激胃酸的分泌。布氏應用先前研究β-阻斷劑的方式,以H-2接受體為目標,發現 Cimetidine阻斷組織胺的功能,能治療胃潰瘍。Cimetidine革命性地改變治療潰瘍的方式,使潰瘍快速癒合恢復健康,也明顯減少外科手術的 需求。
布氏熱愛生理學,從接受體的觀念中,以實驗印證假說,製造β-阻斷劑及H-2阻斷劑等一系列藥物,為心臟病及胃病患者提供卓越藥物治療方式,科學家應學習如何善用他人智慧,整合思緒手腦並用,熱情堅持方能救世濟人。

(蘋果日報)
--
童眨眼晃頭 恐罹妥瑞氏症

Q 小二兒子總愛眨眼,眨眼時還會合併晃頭動作,帶往眼科就醫也看不好,可能是什麼毛病呢?
A 這可能是罹患妥瑞氏症,此症多數在這年紀發病,孩子除了愛眨眼及晃頭外,喉嚨也常不自主發出聲音。該症的病因是神經傳導出問題,目前有藥物可控制病情,但仍無根治方法,建議可帶去就醫評估。

或為鏈球菌感染
如果不是妥瑞氏症,則可能是鏈球菌感染造成的自體免疫神經、精神疾病,這是感染後引起較少見的發炎反應,服用抗生素即可痊癒。
但要提醒家長,感染鏈球菌一定得妥善治療,否則一拖久,恐引發猩紅熱、腎臟炎等毛病,應遵從醫囑用藥,切忌一看到孩子的症狀消退,便自行停用抗生素。

(蘋果日報)
--
高燒喉嚨痛 B型流感佔門診7成5 可能合併咳嗽肌肉痛 6歲童併發肺炎

一名六歲女童近期持續高燒,加上腿部肌肉痠痛、頭痛、喉嚨痛,形容自己「痛到沒辦法睡覺」,就醫檢查確認感染B型流感,且已併發肺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最近一周監測也發現,七成五類流感患者是B型流感,提醒民眾注意防範。

勤洗手戴口罩
接獲病例的新竹國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盧英仁說,女童高燒一周,合併疼痛、劇烈咳嗽、肺炎,收治住院並服用克流感,五天後出院。台北馬偕醫院小兒遺傳科主任林達雄說,最近B型流感患者增加,不少人合併黴漿菌感染,近三成住院病童是此類病例。
疾管局最近一周監測類流感通報檢體,七成五檢出B型流感病毒,僅二成五是A型H1N1新型流感。盧英仁提醒,B型流感與一般流感症狀相似,有人會痛到無法走路,預防方法是勤洗手、少出入公共場所,有症狀應即就醫,患者外出須戴口罩。
肺炎鏈球菌感染最近也有增加趨勢,現行肺炎鏈球菌七價疫苗並未涵蓋該菌流行的19A型,疾管局發言人林頂說,美國剛核准涵蓋19A型的十三價疫苗,可供六歲以下施打,業者今年將在台申請藥證,不排除明年引進為公費疫苗。

B型流感小檔案
分類:流感病毒分A型及B型,B型症狀較輕微
症狀:發燒、咳嗽、痠痛、倦怠、頭痛、喉嚨痛、肌肉發炎,尤其小腿、下肢常痠痛到無法走路
流行:10月開始流行到隔年3月,天氣變熱後漸消失
病程:發燒至少3天,整個病程約2周
治療:症狀治療為主,併發重症則需使用克流感
注意
.可接種季節流感疫苗預防
.勤洗手、避免到人多擁擠場所、均衡營養、適度運動
.出現發燒、咳嗽等類流感症狀,須即就醫以免引起肺炎、腦炎
.就醫後最好盡量在家休息,外出應戴口罩

(蘋果日報)
--
攝護腺肥大藥 4年可降23%罹癌風險

據 衛生署3月份最新統計,近年攝護腺癌發生率已從十大癌症中1991年第9位攀升至2006年第5位,且發生率約每年增加20%,死亡率則增加10%,台中 榮民總醫院泌尿外科醫師歐宴泉表示,3月在新加坡泌尿外科醫學會議中發表研究指出,攝護腺肥大患者使用治療藥物4年,可有效降低23%罹患攝護腺癌風險。 歐宴泉醫師建議,因攝護腺癌初期沒有症狀,建議50歲左右男性,都應抽血檢驗攝護腺特異抗原值(PSA),加上肛門指診,才能早期發現,若無異狀則可每2 到3年追蹤即可。

歐宴泉醫師強調,攝護腺癌在美國死亡率約僅12%,但在台灣卻高達30%到40%,主因還是太晚發現,延誤治療黃金期。 目前唯一經研究證實與攝護腺癌罹患機率相關的是血液中的 PSA值,正常男性PSA值小於2,而PSA值在4以上,5年內罹患攝護腺癌機率約20%。雖然目前沒有研究證實攝護腺癌與攝護腺肥大相關,不過,台灣 60歲以上男性中,近6成都有攝護腺肥大問題,卻常因誤認自然老化而未就醫,因此醫師呼籲有排尿困難、尿流速度慢等症狀時,應積極就醫用藥,不但可改善解 尿問題,還能降低罹癌風險。

看研究
2年降22%罹癌風險
歐宴泉醫師說,研究中共有8千多名50到75歲罹患攝護腺肥大, 且確認未罹癌男性加入試驗,分為每天服用攝護腺肥大藥物「5甲型還原酶抑制劑」0.5毫克的實驗組,及未服用的對照組。2年後做攝護腺切片檢查,發現服用 藥物的實驗組罹癌比例為13.4%、對照組則為17.2%,實驗組罹癌人數比對照組少3.8%,即罹癌風險降低了22%。而其他未罹癌患者則持續試驗,4 年後再做切片檢查,此時實驗組中罹癌比例為9.1%、對照組則為11.8%,實驗組罹癌風險比對照組降低23%。

這樣做
攝護腺肥大評估
回答以下7題,前6題為「5次小便中發生症狀的次數」,如發生1次即為1分,以此類推最多5分,第7題為連續5天中發生次數即為得分,同樣是1次1分。

Q1 小便完2小時內,馬上又有尿意。
Q2 小便完時感到膀胱內尿液未完全排盡。
Q3 當您小便時,發生小便斷斷續續情形。
Q4 憋尿時感到有困難甚至會出現尿失禁。
Q5 感到排尿無力、小便尿流力道很弱。
Q6 需要很用力才可以把尿液全部排出。
Q7 連續5天晚上睡覺時需要起床小便。

結果
˙0~7分 輕度症狀
★建議每年健檢時追蹤檢查攝護腺即可。
˙8~19分 中度症狀
★ 建議到醫院進一步檢查,可能需要治療。
˙20~35分 重度症狀
★罹患攝護腺肥大機率很高,應立即就醫。

50歲抽血驗PSA
歐宴泉醫師指出,攝護腺在 40歲以上會隨著年齡增加增生,造成細胞肥大或病變,因此男性應將50歲視為基準點,抽血檢驗PSA值,加上肛門指診,若指診發現硬塊,必須切片確認是否罹癌,而依照PSA值數值不同,追蹤檢查或建議接受治療如下。

攝護腺肥大應用藥
歐 宴泉醫師強調,小便困難、尿流細、流速慢就是攝護腺肥大典型症狀,若不接受治療,攝護腺肥大組織就可能持續增生,最後不但壓迫尿道,甚至造成尿道阻塞,屆 時就必須開刀刮除,但若在早期就使用藥物,可使得攝護腺縮小,尤其針對 PSA值大於4的攝護癌高危險群而言,還能降低罹癌風險。

一般泌尿科醫師治療攝護腺肥大主要合併使用「5甲型還原酶抑制劑」(黃色藥丸)及「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白色藥丸)2種藥物。

醫師說
維生素E 硒預防無效
過去有專家認為維生素E和礦物質硒可預防攝護腺癌,發起上萬人的大型臨床研究,7年後在數據上顯示無論單獨使用維生素E和硒,或合併使用,對於預防攝護腺癌都沒有幫助,因此這份使用攝護腺肥大藥物可降低罹癌風險,在醫學上而言顯得相當有意義。

(蘋果日報)
--
黃達夫:高價健檢 身體擔風險

台灣流行貴族化健檢,一般人動輒花數萬元,使用昂貴儀器如磁振造影、正子電腦斷層掃描,但和信院長黃達夫昨天指出,部分高價健檢有偽陽性,反而讓受檢者徒增困擾,效益不如糞便潛血、腸胃內視鏡、子宮頸抹片等檢查。

每隔一陣子,名人透過健檢揪出癌症的報導就會出現,每當這類消息曝光,醫院、診所的健檢中心就爆滿。

黃達夫昨天在一場新書發表會上點名,各大醫學中心推廣高價位健檢,但並非國際癌醫界所認同,病人花了冤枉錢,身體有時還可能承擔風險。

他 舉例,正子電腦斷層掃描檢查費用不便宜,但受檢者只要身體某部位發炎,或只是良性病變,都可能出現亮點,造成病人和家屬恐慌,醫師為了確診,必須做更多侵 入性檢查。有的侵入性檢查,必須切片,反而引發併發症,如院內感染;而肺部穿刺,有時可能引起出血、氣胸,要插管急救。

黃達夫認為,正子掃描偶可檢測到早期癌症,但應做為偵測癌症轉移追蹤之用,而不是像「散彈打鳥」,以為貴的健檢就有效。黃達夫也批評,現在有所謂的腫瘤指標,事實上常是「嚇病人」,他表示,國外就有報告,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數在正常值四以下者,仍有四分之一可能得攝護腺癌。

「國人需要的是用心的健檢,不必迷信貴族化健檢,」黃達夫說,找到癌症,還必須有醫師詳細探詢病史、周延理學檢查和長期追蹤觀察,最可靠的是找一家值得信任的醫院,定期做癌症篩檢。

台大醫院健檢中心主任吳明賢表示,健檢也是醫療行為,具有風險,病人應依個人狀況選擇健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台灣醫療俗擱大碗 老外自動來

台灣健保舉世知名,醫療技術更在水準之上,加上醫療費用相對便宜,不少外籍人士寧願遠渡重洋來台接受治療,國內許多大型醫院病房,出現越來越多老外。

住在阿拉斯加的美籍船長費亞拉因右膝有退化性關節炎,日前接受台北榮總開刀,置換人工膝關節,他說,在美國換人工關節要五萬美金,但台灣只要付十分之一的錢就夠了。

花蓮慈濟骨科主任于載九最近也為一名英國籍的船長置換人工關節,患者手術後能跑、能跳,直誇台灣醫師的技術高明,由於他選擇植入台灣製造的骨關節材料,更對於「Made in Taiwan」產品印象深刻。

根據健保局資料,在國內施行膝關節置換術,健保給付手術費用五千六百多元,低於南韓的一萬一千多元、新加坡的九千六百元,更低於美國的三萬元到五萬元,雖然外國人就醫,收費不可能比照健保,但相對還是便宜。

不僅置換人工關節、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前列腺手術等項目,「既便宜又大碗」,台灣活體換肝、顱顏整形與罕見疾病治療經驗,也聲名遠播。

高雄長庚副院長陳肇隆說,他每天打開電子郵件,有全球各地的病患或家屬詢問肝臟移植問題,高長庚醫治過的外籍人士,涵蓋東南亞、日本、大陸、巴基斯坦和美國。

去年四月,一名罹患肝硬化多年的美籍女畫家,她的兒子上網得知陳肇隆技術高超,也來台接受女兒捐肝的移植手術。去年初,一名泰籍罹患瓜胺酸血症男嬰,家長遍查其他亞洲國家有無救命的醫院,最後選擇跨海來台求醫。

台大醫院發言人譚慶鼎說,該院治療罕見疾病的經驗累積不少全球知名度,多數家長透過網路蒐尋,「根本不需廣告,就有病患自動上門」。

陳肇隆強調,各國媒體對台灣健保讚譽有加,無形中肯定台灣醫療,加上國內醫療費用相對比較便宜,以換肝為例,手術費用只有美國五分之一,難怪越來越多外籍人士千里迢迢來台求醫,假以時日,「台灣的住院病人發現隔壁床是位老外,將不再是新鮮事」。

判讀找病灶 健檢貴≠好

醫師指出,健檢最重要的是醫師對檢查結果做適切判讀,並非愈貴的儀器就能找出病灶。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弟弟郭台成因白血病過世,他的亡妻林淑如也和乳癌纏鬥數年後撒手人寰,這些年媒體陸續報導郭台銘重視健檢,會輪流到不同醫院健檢,這些健檢中心私下會跟受檢民眾打廣告,說「郭董也在我們這裡健檢過。」

台大醫院健檢中心主任吳明賢表示,健檢儀器只是輔助工具,重點在於檢查技術、醫師對結果的詮釋,「拿同一張片子給兩名醫師看,可能判讀出不一樣的結果」,這時醫師的專業和經驗就很重要。

吳明賢舉例,血中胎兒蛋白是現今被認為判斷早期肝癌的利器之一,但國外報告,有三成肝癌病人不會分泌胎兒蛋白,所以它僅是參考數據之一。沒有所謂「最好的檢查」,健檢也是醫療行為,有其風險,不是只談好處、不提壞處。

吳明賢也提到,美國健檢不如台灣盛行,是因為台灣健檢「俗擱大碗」,以台灣兩萬元的健檢而言,美國可能就得收費六十萬元。

(聯合報)
--
黃達夫:貴族健檢 輻射風險高

台灣平均每年有七萬多人被診斷為癌症,四萬多人死於癌症,令人聞癌色變。不少民眾對以檢查出癌症為號召、動輒數萬元的貴族化健檢趨之若鶩,但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說,非必要地使用昂貴篩檢儀器,可能過度暴露在輻射及侵入性檢查的風險下,對多數民眾無益而有害。

國內癌症專科醫院和信醫院醫師執筆出版《癌症大祕密─醫師很想說、你很想問的六十五個問題》一書。「貴族化健檢真的有必要嗎?」篇章直指國內近年浮濫使用磁振造影或正子攝影健檢的弊端。

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說,近年各大醫學中心大力推廣高價位包套健檢,甚至列舉廿大癌症篩檢指標為號召。但目前國際醫界公認具效益的癌症篩檢項目只有大腸癌糞便潛血、腸胃癌內視鏡、子宮頸抹片、乳房攝影及攝護腺抗原檢驗。

以目前各大健檢中心正夯的正子攝影為例,自費檢查每次三萬多元;且因為實在太精密了,幾乎都能在民眾體內發現可能是癌細胞或腫瘤的「疑點」。

為了確認,病人又會「逛醫院」反覆檢查,甚至要求切片、穿刺等侵入性檢查,搞得情緒焦慮不已。而正子攝影會釋放巨大輻射量、穿刺可能導致傷口感染、肺切片可能引發氣胸風險,都常被刻意忽略。

黃達夫說,相關研究顯示,一千名接受正子攝影者中,只有三人真正罹癌,其他人不是偽陽性,就是全無徵兆。正子攝影應用於追蹤確定罹癌者癌細胞是否轉移,而不應作為癌症篩檢工具。

和信放射診斷科主治醫師宋成龍說,健檢項目應視個人特殊的家族史或生活習慣不同,在醫師專業評估下,量身推荐檢查項目。醫院不應本末倒置,以篩檢工具為中心,忽略了患者的個別差異性。

宋成龍並說,一般健檢幾乎都少不了的電腦斷層,輻射線劑量是X光攝影的數十到上百倍,對年輕女性生殖器官傷害尤其驚人。「貴的健檢就是好的健檢」實為錯誤觀念。

黃達夫強調,據衛生署統計,國人每年總醫療支出高達七千多億元,自費醫療占卅七%、近三千億元,其中不必要的健檢占相當部分,是醫療資源的浪費。

(中國時報)
--
母乳冰棒大人嫌腥 小Baby最愛

母乳冰棒吃起來是什麼滋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產科技術師蔡秀珍產後奶水充沛,把過剩的母乳製成冰棒送給親朋好友,結果大人嫌腥、嬰幼兒卻吃得津津有味,吸引不少媽媽來預訂。

同樣奶水豐沛的口足畫家楊恩典則有不同想法,她產女後奶水也多得驚人,當初母乳協會和護士曾指導她,母乳可做香皂、冰棒,但她認為「一滴奶

如一滴血」,是母體的一部分,如果能善用更有意義,尤其很多血友病、心臟病或膽道閉鎖等重症病兒,無法喝配方奶,對母奶的需求很高,「我覺得用在這些病兒身上,更能受惠」。

蔡秀珍去年八月生產,產後當母乳媽媽,奶水愈擠愈多,一天的奶量扣除小孩吃還有一千CC,「冰箱冷凍庫放到沒有地方可放」。

孩子喝不完的母奶,她製成母乳冰塊、母乳冰棒送親朋好友,「市面絕對買不到!」

但好友們嘗過後告訴她,母乳冰棒吃起來有點腥味,且冷藏愈久、腥味愈重,加熱後喝腥味更重,都不愛喝,反而嬰幼兒吃得津津有味。

除了母乳冰棒,蔡秀珍還自製母乳皂,她說,母乳皂採冷製法,不添加任何化學物質,洗起來滋潤、滑順。

台中榮總新生兒科主任陳昭惠說,部分母乳冷藏後會有腥味,應和奶水中的脂肪←在消化奶水脂肪過程中產生的味道有關,對小朋友而言,吃母乳冰棒跟一般牛奶冰棒沒什麼不同。

楊恩典說,女兒的哭聲好像遙控器,女兒一哭她就噴奶,每次餵完女兒還可多擠出五大包,冰箱都裝不下,後來她多餘的母乳幫忙朋友餵兒。

由於要母乳的人太多,她把病童列為優先,先後幫助五位媽媽。

(聯合報)
--
午茶吃零嘴 優酪乳打底

上班族經常到了下午茶時間,會集資團購買炸雞、珍珠奶茶、蛋糕等點心,雖然吃得不亦樂乎,但長期處在這種亂食高峰期,胃潰瘍最容易找上門。

根據一項「國人五點鐘飲食危機調查報告」結果顯示,有六到八成的國人,一周內至少三次會在下午五點感到肚子餓,其中肚子餓的上班族,有六成五會選擇「就近取食」,以餅乾、蛋糕等高熱量食品充飢。

雙和醫院腸胃科醫師李宜霖說明,挨餓雖然對胃不好,但與其亂吃,還不如挨餓得好;「亂吃容易刺激胃酸分泌,造成腸胃不正常蠕動,會出現脹氣、噁心或胃酸過多的現象,尤其高熱量也會造成身體負擔。」

李宜霖進一步建議,如果要吃點心,盡量避免高油高熱量的垃圾食物。若真難以抗拒飢餓感,就在進食前選擇含「雷特氏B菌」優酪乳,以保護胃部健康。

這種雷特氏B菌並非藥物而是食品,根據醫學研究報告顯示,它能夠通過胃酸與膽酸的考驗,且對幽門桿菌有抑制的效果。不只如此,如果在吃零嘴前先喝優酪乳,它能產生飽足感,便能減少接下來對垃圾食物的攝取量。

李宜霖提醒,消費者挑選雷特氏B菌產品時,要留意產品上標示的菌種量,以飲品來說,每100c.c.至少要有一億個才夠。

(聯合報)
--
殘缺的自由 雙倍的責任/陳宜倩(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助理教授)

「三十歲了,我該辭職了!」(北市國父紀念館懷孕、結婚、滿三十歲自動離職的舊勞動規範)

「良家婦女深夜不外出!」(一九九五年桃園火車站站務公告)

「十一點四十五分了,我該回宿舍了!」(輔大女性宿舍門禁)

「校門口到了,我該將短褲換掉了!」(北一女中服裝禁令 )

「九點到了,我不能喝酒了,我該回部隊了!」(國防部最新禁令)

台 灣每天有許多的女性在一生中於一定的時間會提醒自己做該做的事、該穿的服裝、該待的位置。她們是高中學生、大學生、軍官、士兵、公務人員、工人,一同分擔 這個社會的各種角色,卻享有不完整的工作自由、人身自由、休閒娛樂自由、著裝自由(有時一定要穿裙子,有時一定不能露出膝蓋與小腿)。理由呢?這是對女性 的「保護」。

《中國時報》報導軍中為加強要求兩性營規管理,將「嚴禁夜間邀約女性同仁營外餐敘」,以建立性別平等規範;未來女性官兵若自 願參與聚餐,在餐敘現場不能超過晚間九點,這是對女性官兵的「保護令」。這樣規範的前提假設、邏輯與解決途徑,受過「性別與法律」課程基本訓練的大學生一 眼就看出破綻。

「如果擔心男性藉酒壯膽加害女性,也應該是喝酒失態的男性早早回營睡覺吧?」大學生不解的問。這個思維讓人想起美國一九七 六年的 Craig v. Boren案,當時奧克拉荷馬州立法禁止將酒精含量百分比三.二的啤酒賣給二十一歲以下的男性,但允許年滿十八歲之女性購買。立法理由認為男女性喝酒之習 慣與後果不同,因此根據性別做了差別待遇,此理由遭最高法院駁回並認為州政府無法證明此立法與交通安全之實質關聯性,此以生理性別作為差別待遇之立法違反 美國憲法平等保障條款。

國防部必須嚴肅回答起碼三個問題:第一,以男性女性為差別待遇之理由為何?第二,營外餐敘喝酒與性騷擾性侵害之因 果關係;第三,如果真有關聯,為何不如美國被宣告違憲的規定或者上述大學生提出的,應該規範潛在的加害者、酒醉肇事者不可購買酒精飲料或者九點就該回營 了,門禁為何總是對潛在的受害人,禁令為何總是針對潛在的受害人?

當女性擔任黨主席、軍警執法人員、法官律師等公職之際,一方面承擔公民 責任之際,我們又單方面要求女性要負起潔身自愛的責任,待在該待的地方,才能惹人疼愛。國防部又說了軍方已律定男性長官不得強迫女性官兵參與聚餐,難道男 性長官就可以強迫男性官兵參與聚餐嗎?女性長官呢?問題不是男性女性,重點應是長官與官兵之間的權力差異,必須要求擁有權力者自省自身的權力位階,與可能 之濫用。

筆者就先不提高中課本「公民與社會」的第一冊所教授的「性別工作平等法」與「性別平等教育法」,以及馬政府十分引以為傲的兩國際 人權公約簽署以後之國內法化,只想提醒國防部有睿智的長官們,如果用這個簡單邏輯,該不會在台海有衝突甚或戰事時,要求潛在的受害人(全國同胞)節制不要 給加害人機會當炮灰吧?

日前台南女中學生極有創意的反禁穿短褲事件,她們集體行動表達了新世代對層層限制的不解,並面對問題不膽怯退縮, 給近來沉悶的社會倡議運動帶來一絲希望。反觀國防專業面對軍中層出不窮的性騷擾與性別暴力問題,不但無法辨識問題核心源於自身性別權力結構存在長久問題, 其明顯外露之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偏見、粗糙之決策,與不願面對問題之態度令人擔心。當女性除了「齊家」,還要治國、平天下時,台灣社會準備好了嗎?擁有保 國衛民專業之國家軍隊看來是還沒準備好。

(中國時報)
--
6成大學生 科學知識國中程度

答不出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科普書你讀了沒?」科學月刊慶祝四十週年,啟動「科普閱讀年」,介紹百本好書並有專家導讀;科學月刊創辦人林孝信昨日感慨,台灣高達六成大學生念文法商,多只具有國中程度的科學知識,甚至理工科學生也大多只有學科專業,卻沒有科學素養,希望學生多看科普好書。

科學月刊創辦人林孝信昨日表示,台灣六成多的大學生念文法商,但科學知識僅國中程度。他於各大學教授通識課程時問學生,腳踏車在轉彎時為什麼不會倒下去?牛頓第二運動定律為何?月亮為什麼不會被地球吸引過來?許多同學根本答不出來。

答案是,速度提供向心力和離心力,兩者達到平衡時騎腳踏車就不會倒下;牛頓第二運動定律(F=ma)為質量固定的情況下,力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月亮不會被吸引,是因為地球的引力讓月亮會繞著地球公轉而不會撞上。

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國偉推薦科普書籍「爺爺的證明題:上帝存在嗎?」稱得上是數學小說的經典作品。他認為其實科學「很好玩」,最重要的是在閱讀過程中培養「追求真理」與「自我批評」的科學精神。

科學月刊設置科普網站

科 學月刊也於各地圖書館設立科普好書一百專區,並設置科普網站,發起「線上簽署宣言」推廣科普閱讀 (http://popsci.lib.ntnu.edu.tw/),二十三日「世界書香日」於台灣師範大學舉辦首場科普研討會,兩百個名額免費參加。報 名網址:http://www.tmu-science.com.tw/index.htm。

(自由時報)
--
一國兩制…台鐵賣月台票 民批搶錢

到火車月台接送親友,一定要花六元買月台票嗎?有別於大多數的火車站,彰化火車站在四、五年前取消月台票,只要出示證件或押金二百元,就可換臨時證進入月台。也就是說,台鐵月台票竟然是一國兩制,有民眾抱怨形同「搶錢」。

有些站可通融進出 必要性存疑

台 鐵將月台票的發售權限,授權給各車站站長。目前派有站員而無站長之簡易站,以及僅設有候車月台而無站員之招呼站,未發售月台票。此外,旅客爆量時,也可以 停售月台票。但有民眾指出,如果與站務人員熟悉,或是屬於鄉下的車站,通常只要講一下,站務人員都會通融免月台票進入,讓人質疑月台票的必要性?

台鐵一度鬆口 接送親友皆可換證

台 鐵副局長張應輝回應記者追問時,一度表示:「純粹接送親友者,其實都可向車站服務人員申請換證。」但對是否加強宣導,張應輝又語帶保留地說,對於未搭車進 入月台者,以月台票為主、換證為輔的雙軌制,換證只是權宜變通之計,因為台鐵車站全線旅次一天高達五十萬人次,全面換證人力有困難。

嘉市消保官批 收費已不合時宜

嘉義市政府消保官蔡江泉說,全國應該有一致的標準,不能對消費者有差別待遇,有必要修正。立委江義雄、嘉市議員王美惠、蔡永泉等人痛批,月台票收費作法不合時宜,台鐵應順從民意,提出改善之道。

交 通大學運研所教授黃台生表示,歐洲月台為開放式,沒有月台票制度,旅客在車上查驗票,台灣月台票確實可檢討。但因守法程度等國情不同,台鐵不妨考慮人性 化、方便旅客。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常務理事許乃懿、理事鄧志忠表示,台鐵虧損嚴重,派員防逃票人力有限,民眾換臨時證進出月台,符合潮流,建議作好配套 措施實行。

不過,鐵道專家鄭銘彰說,包括韓國、日本、泰國、新加坡等國仍實施月台票,台灣六元算很便宜,也有助管理月台秩序。

管理為由 台鐵年可多賺780萬元

台鐵一年賣出一百卅萬張月台票,以一張六元計算,收入約七百八十萬元;其中以台北車站一年廿萬張共一百廿萬元為最多。

台 鐵說明,彰化等部分車站因單一出入口較好掌控,特別申請不賣月台票、全面改為換證,也可避免逃票。宜蘭、高雄等車站則有不少民眾為了穿越前後站而買月台 票,對於攔路「留下買路財」的作法,張應輝說,這些民眾只去不回,無法適用換證作法,且臨近都有天橋等非付費區域可走,在辨識困難、管理不易下,還是得請 經過付費區的民眾購買月台票。

台北捷運對於同站進出在十五分鐘內的旅客扣款十六元,台鐵指出,旅客持悠遊卡、台灣通等電子票證進入台鐵車站,一小時內同站進出就扣月台票六元,且若因列車誤點造成,旅客可至服務台辦理免扣款。

台鐵及高鐵都規定,持月台票或換證無票乘車者,查獲除須補票外,還將加罰五十%票價。

(自由時報)
--
LED看板光害 無法可罰

台 北市鬧區大樓電視牆、電子看板林立,全天候播放的影音廣告,加上刺眼的燈光及音效,成為鄰近住戶抱怨的另類公害,北市府一九九九市民熱線頻頻接獲投訴,環 保局僅能針對噪音被動監測取締,對於LED外牆產生的光害卻完全沒轍,官員坦言:「無法可管」,市民抨擊:「難道只能自認倒楣,終年拉窗簾嗎?」

北市考慮訂自治條例規範

台北市環保局長倪世標坦承,中央環保署對於大型的LED電視牆、電子看板所產生的光害,目前沒有規範可依循,「應該只有大都會有這個問題」,考量這類光害隨都會區發展更趨嚴重,未來會訂定自治條例規範亮度及時間。

長一百公尺、高廿公尺,被稱為「台北天幕」的LED小巨蛋電視牆,由台北捷運公司管理,目前仍維持全天候廿四小時播放。捷運公司表示,已限制動態影片播放時間,晚間十點以後「只播靜態廣告」,但附近民眾仍多所抱怨,「市府管理小巨蛋電視牆,根本是球員兼裁判」。

除 了小巨蛋,北市十公尺以上的大樓外牆電子看板、電視牆,主要集中在信義計畫區附近。住在基隆路與信義路四段口五樓的陳先生投訴說,路口的電視牆平常從上午 七點就開播,除了惱人的噪音,入夜後各種顏色頻閃的亮光,閃到半夜二、三點,嚴重干擾生活,他打電話向一九九九投訴,長時間在聲光干擾下,「只能裝氣密 窗、拉窗簾,不然根本睡不著」。

倪世標表示,電子看板形成的「聲光公害」已不是個案,在北市自治條例修法通過之前,會與核發許可的建管處協調,要求類似廣告物設立前,必須有附帶條件,除要求業者在亮度上訂上限,播放時間也不能毫無限制。

(自由時報)
--
罰則竟放寬 大專師抄襲禁升等 5年變3年

學界批:罰則放寬沒道理 嚇阻力恐降

台灣學術抄襲風恐將不減反增?教育部修訂「專科以上教師資格審定辦法」草案,大專教師升等著作、作品、展演及技術報告有抄襲、剽竊或其他舞弊,禁止升等期間將從最輕五年放寬到三年,預計八月一日新學年開始實施。

總統府資政、前暨南大學校長李家同直批:「抄襲就是不對,罰則放寬沒道理。」台師大特教系名譽教授吳武典也憂心,嚇阻力恐怕會降低,教育部放寬的原因要說清楚、講明白,才能讓學界心服口服,否則難免有放水之嫌。

教部:有的可能只抄一段 判5年太重

教育部表示,學審會委員在審議升等作弊案件時,有學者認為每件抄襲或剽竊的程度有輕重之別,有的可能只抄一段,就要判到五年,實在太重,才會把處罰範圍放寬,讓審查更有彈性。

台 灣歷年來屢爆抄襲事件,例如二○○○年立委曾針對當時新任的國科會主委翁政義遭檢舉抄襲碩士學生論文一事提出質詢;二○○一年元月,前農委會主任、當時中 興大學校長彭作奎的得獎補助論文,遭國科會聘請專家組成的委員會判定「違反學術倫理」,追回十七萬元補助經費,並停止申請研究補助權利三年;前文化大學校 長林彩梅女兒的論文抄媽媽的論文,教育部認定抄襲屬實,取消女兒的碩士學位。去年教育部受理升等著作涉及抄襲等作弊案達十七件,七件成立。

教育部研擬新制除減輕抄襲剽竊及舞弊的最低處罰外,對於「嚴重違反學術倫理」也給予更大彈性,從現行的禁止升等三年到五年,改為一年到十年,並在條文中明確列舉例如論文掛名、一稿二投或多投、引註不當等。

吳武典強調,學術貴在求真,各大學在審查抄襲、各種舞弊案時,要嚴格把關,在事證齊全情況下,做到勿枉勿縱。他建議各大學應加強學術倫理、獎補助申請辦法的法治教育及宣導,教育部和教師團體則應著手編列大專教師的倫理守則。

台大教務長蔣丙煌則認為,抄襲有輕重之分,教育部放寬規定,增加裁量彈性,較能符合比例原則,避免因無心之過毀了學術生涯。

中山大學校長楊弘敦表示,學界對於不得抄襲的要求愈來愈高,大學教師必須更自律。

新辦法中另新增女性懷孕生子條款,大學女老師因懷孕生子升等,著作送審期限可延長二年,最長是九年。



(自由時報)
--
綜合維他命 罹患乳癌機率增加

很多人把維他命當成補品,「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瑞典一項研究指出,每天服用綜合維他命丸抵禦疾病入侵的女性,實際上可能會提高她們罹患乳癌的風險。研究人員發現,定期服用維他命補充劑的中老年女性,罹患乳癌風險比其他女性高出近二成。

研究發現,維他命補充劑可能透過提高乳腺組織密度的方式,觸發腫瘤生長。乳腺組織密度升高是乳癌的一個已知危險因素。但研究人員也強調,此一發現並不能證明維他命丸致使乳癌病例增加,女性乳癌風險提高也可能與她們不健康的生活型態有關。

儘管如此,專家警告,這一研究發現令人憂心,呼籲進行深入研究,以確定綜合維他命是否安全。

研究顯示,服用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可能將乳腺組織密度提高5%以上。此外,綜合維他命中的葉酸,也可能是一個危險因素。有研究指出,較高的葉酸含量可能促使腫瘤生長。

在 此項研究中,瑞典斯德哥爾摩卡洛琳斯卡學院的專家,對3萬5000多名年齡49至83歲的女性進行長達10年的追蹤研究。研究過程中,受測者並未透露其所 服用的維他命補充劑品名,只告知研究人員是否服用。研究人員發現,定期服用綜合維他命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要比其他樣本高出19%。即使將是否吸菸、大 量運動或有家族病史等危險因素考慮在內,綜合維他命劑與乳癌仍存在明顯的關聯。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