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涉Google次數揭露 獨缺中國 新搜尋工具公布政府「黑手」台灣少於10次
網路搜尋巨擘Google三月份拒絕中國要求過濾搜尋內容後,前天進一步揭露 2009年下半年各國政府要求Google移除內容或提供使用者資料的次數,只是其中來自中國的要求次數仍然保密。不過在此同時,英、法等10國政府也共同要求Google保護使用者隱私。
在名為「政府要求」的新工具中(www.google.com/governmentrequests),Google
以地圖方式,列出2009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各國政府要求Google移除內容的次數,以及要求提供使用者或產品資訊的次數。巴西奪得雙料
「冠軍」,在兩項排行中均名列第一;美國、英國、印度等國家也名列前茅。Google表示,各項統計數字將每半年更新一次。
「在中國還有員工」
在要求移除內容的次數方面,台灣以「小於10次」,與芬蘭、法國、日本等多國並列第12,Google順應了其中一半要求。至於要求提供使用者或產品資訊方面,台灣則未被列入。
外
交部副發言人章計平昨說,不是很清楚外電所提到的資料是哪些,但因
Google地圖上把金門、馬祖和東沙群島列為中國領土,外交部去年底有派我駐美代表處人員與Google在華盛頓的公共事務部門見面,要求更正錯誤,但
今年二月《蘋果》仍登出Google將馬祖列為中國領土新聞,會再請我駐美代表處進一步跟Google總公司抗議。
中國政府提出要求的次數,以紅框中的問號表示,秘而不宣。Google指出,沒有揭露的原因是,這些資訊被列為「國家機密」,而「我們在中國還有公司,境內還有員工。」
巴西干涉次數最多
Google
發言人芬維克(Niki
Fenwick)表示,各國政府所提要求中,多出於刑事調查等法律用途,巴西「成績斐然」奪雙料「冠軍」,原因之一是Google的社交服務網站
Orkut在當地頗受歡迎,許多移除內容的要求均涉及冒名或誹謗。至於美國政府排名甚高,則因為是Google總部所在國家。德國要求移除內容次數僅次於
巴西,主因是德國法律限制在網路張貼有關納粹的內容。
不過Google二月間推出微網誌服務Buzz時,自動將使用者最常通信的聯絡人加入公開朋
友名單,也引發侵犯隱私權爭議。雖然Google已道歉並修改相關設定,包括英、法、德、義、荷等10國官員前天仍聯合致函Google執行長舒密特
(Eric Schmidt),質疑Google為何會推出「涵蓋如此重大隱私權問題的產品」。信中也抱怨Google的「街景」(Street
View)服務未考量隱私問題。
Google公布新數據Q&A
Q:這些數字代表什麼?
A:Google自2009/07/01至同年12 /31,接獲政府提出移除內容或揭露資訊的要求。1次可能含移除多項內容、索取多名使用者資訊。
Q:這些數字完整嗎?
A:不完整,政府若因刑事調查要求提供資訊未達30次者,未包含其中。要求移除內容次數未達10次者,也未提供精確數字。阻擋整個服務如YouTube者也未包含在內。
Q:要求移除內容與索取資訊,差別何在?
A:前者涵蓋Google搜尋引擎及YouTube等產品,後者要求提供使用者資訊或產品資訊。
Q:這些數字涵蓋所有範圍的內容嗎?
A:不。Google原本就會移除兒童色情相關內容,這部分不計入。但誹謗、仇恨言論、冒名等移除內容的要求均計入。至於YouTube,移除侵權內容不計入。
(蘋果日報)
--
Google公布各國網路審查數據
Google二十日就推出「政府請求工具」(Government Requests tool)新網頁,首度呈現各國政府查詢某一使用者資料的次數,或要求Google從旗下搜尋網頁、YouTube等網站移除某篇內容的次數。
中國將審查需求列國家機密 不得披露
巴
西在這兩方面均位居第一,原因主要是
Google的社交網路服務Orkut在巴西擁有許多使用者。但中國政府將審查需求視為國家機密,因此Google無法披露相關資訊。根據Google引
述的資料,由於網路使用者人數大增,進行網路審查的政府,已從二○○二年的四個,增加到超過四十國。
去年下半年,在「移除要求」方面,包括台灣在內多數國家的請求次數少於十次,而請求次數排名前三名分別是巴西(二百九十一次)、德國(一百八十八次)及印度(一百四十二次),美國以一百二十三次位居第四,中國的次數則以問號取代。
Google:資訊透明化可減少審查
在資料要求(索取)方面,多數國家的次數皆低於一百次,巴西一樣位居第一(三千六百六十三次),其次是美國(三千五百八十次)、英國(一千一百六十六次),及印度(一千零六十一次)。
Google
法務長莊孟德(David
Drummond)強調,各國政府對移除內容的請求有許多都是完全合法的,例如要求移除兒童色情內容等,同時也經常會收到執法機構要求Google提交使
用者的個人資訊,大多數也都是有效及合法的。只是這些行為數據多半未被公開,Google相信更多透明化資訊可帶來更少的審查。
(自由時報)
--
全台一半胖子 有腸息肉
據國人健康檢查資料顯示,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超過二十四的過重者,半數有腸息肉,腸癌患者中,逾六成的BMI超過二十四。醫師呼籲,除少吃高熱量食物,並控制體重,可減腸癌發生機會。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院長鄭乃源昨說,分析去年一萬零一百名接受腸鏡檢查者資料,發現BMI逾二十四者,五成二有腸息肉,BMI愈高,長息肉比率及數量也愈多;息肉可分增生型和腺瘤型,腺瘤型五至十年後恐變為腸癌。BMI正常值介於十八點五至二十四。
應多吃蔬果多運動
四十六歲患者鐘小姐說,她喜吃熱炒、醃漬食物,不愛吃青菜,因膝蓋受傷沒運動,BMI超過二十六,九年前大腸鏡檢查發現疑似腺瘤型息肉,去年再檢查,息肉已變成二公分大的原位癌,切除後,她已改為多吃蔬果且控制體重。
鄭
乃源提醒,此次分析也發現,受檢者平均逾二成有腸息肉,應少吃高熱量、高油脂食物,並控制體重。林口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游正府表示,肥胖跟很多
癌症有關,應注意體重、多吃蔬果、多運動,以減少腸癌發生;五十歲以上應該每年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每三至五年應該做一次大腸鏡檢查。
預防大腸直腸癌注意事項
.少吃高熱量、高油脂食物,多吃蔬果、富含纖維質食物
.注意體重,肥胖是大腸直腸癌危險因子
.多運動,最好每周做5次、每次30分鐘、心跳每分鐘可達110下的運動
.50歲以上每年應做1次糞便潛血檢查,每3至5年做1次大腸鏡檢查
(蘋果日報)
--
走太快就咳鮮血 罕病美眉如黛玉
嘉義縣十九歲謝姓女學生自五年前起,只要爬樓梯、快走或激烈運動,即會感到胸腹熱意並咳出鮮血,宛如《紅樓夢》主角林黛玉常不定時咳血,因症狀日益嚴重,日前經嘉義基督教醫院醫生會診發現,罹患相當罕見的異常主動脈分支支配左下肺葉合併咳血,是國內唯一女性案例。
全台首例
嘉基胸腔外科主任張家銘及胸腔內科醫師鄭任勳會診後,發現謝女罹患的異常主動脈分支支配左下肺葉合併咳血,全球醫學文獻記載僅約數十例。
鄭任勳解釋,肺部需要的血液應由肺動脈提供,謝女卻有一條異常如拇指般粗的血管,將高於肺動脈五、六倍壓力的主動脈血液運送至肺部,導致肺部血液多、呈現充血狀態,如同水庫裡多了一條粗水管灌水,讓水庫的水滿溢出來。
主動脈異常肺充血
張
家銘指出,病患常感覺胸腹部熱熱的,因肺部充血後,血液透過肺泡往氣管送,病患不適而開始咳嗽,咳出肺部鮮血。他說,血液循環分體循環及肺循環,正常肺循
環的缺氧血是經肺動脈到肺部進行氣體交換,原本左下肺葉是以肺循環供應血液,但患者左下肺葉缺少正常肺動脈,被主動脈分支(體循環)取代,讓主動脈血液來
供應左下肺葉,造成咳血。
治癒感覺「像重生」
醫師後來以胸腔內視鏡手術結紮謝女的異常主動脈分支,並切除充血的左下肺葉,謝女終於不再咳血。謝女昨形容感覺像重生,手術僅四公分傷口,穿泳衣也沒問題,院方並贈送她排球和球衣,祝她實現愛打排球的夢想。
壢新醫院副院長吳清平說,單純的異常主動脈分支支配左下肺葉合併咳血,確實非常罕見,提醒若患者一天咳血超過六百c.c.,死亡率為兩成,應盡快手術處理,若咳血量不多、僅有血絲,門診觀察就好。
異常主動脈分支支配 左下肺葉合併咳血
英文名稱:Anonymous Systemic Artery to Left Lower Lobe
症狀:爬樓梯、快走等稍需體力的活動或是在激烈運動後,即會感到胸腹部一陣熱意,常會咳出鮮血
原因:肺部多了一條拇指般粗的血管,左下葉缺少正常的肺動脈,而被主動脈分支(體循環)所取代,造成咳血現象
治療:「胸腔內視鏡」手術,結紮了異常主動脈分支,切除充血的左下肺葉
(蘋果日報)
--
食物 病毒 恐誘發蕁麻疹
Q.我常蕁麻疹發作,之前也沒吃海鮮或不新鮮食物,請問為什麼?
A.
蕁麻疹致病原因是接觸過敏原後,造成皮膚出現紅疹、搔癢等症狀,蕁麻疹發作嚴重時將搔癢難耐。蕁麻疹誘發原因很多,雖大部分誘發的過敏原是不潔食物、海鮮
等,但接觸花粉、油漆、藥品、化學藥劑,或感染病毒、細菌,甚至罹患紅斑性狼瘡、甲狀腺機能亢進等自體免疫疾病時,也都可能引起蕁麻疹。
先檢查過敏原
蕁麻疹症狀輕微時,可冰敷約10至20分鐘,緩解搔癢情形,若皮膚持續紅疹、搔癢,應盡速就醫,並配合止癢、抗敏藥物治療,治療二周即可痊癒。
建議若有蕁麻疹,應至醫院進行過敏原檢查,找出真正誘發蕁麻疹的原因,往後應避免接觸過敏原,以降低蕁麻疹發作機會。
(蘋果日報)
--
溫差大 氣喘兒增2成 注意保暖 勿吸二手菸
春
天天氣變化大,兒科門診掛病號明顯增多,中華民國免疫學會秘書長,也是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中心主任葉國偉指出,氣喘兒發作率大幅上升,3月份氣喘發作的
就診人數比2月增加2成,小朋友出現喘鳴咻咻聲、胸悶、咳嗽,並併發發燒、全身痠痛、呼吸急促等症狀,嚴重者有可能引發呼吸困難而猝死,葉國偉醫師說,有
過敏體質的小朋友,因溫差大容易引起呼吸道過度反應而氣喘發作,此外,過敏原也是誘發氣喘的原因,提醒小朋友天氣變化時要注意保暖,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也
要遠離過敏原,可從改善居家環境做起,如床單常換洗杜絶塵蟎等,而勿讓小朋友吸入二手菸,也可避免氣喘發作。
氣喘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慢性
發炎的過敏病,來自於遺傳和外在環境的刺激而引發的疾病,葉國偉醫師說,台灣每5個小朋友中,就有1個是氣喘兒,溫差大小朋友因氣喘發作而咳嗽、流鼻水,
很多家長都誤以為是感冒,但感冒一般兩周以內會復原,若是小朋友在清晨或夜間出現明顯的咳嗽、反覆喘鳴或運動後喘鳴等症狀,且持續兩周以上,就要懷疑是氣
喘。氣喘和感冒的治療方式不同,因此,及早發現才能及早治療。除了溫差變化、感冒外,其他像是塵蟎、沙塵暴也會誘發氣喘。
氣喘兒感冒,易導致氣喘發作。
先了解
進行肺功能測試
塵蟎、動物的皮屑或蟑螂等過敏原是造成兒童氣喘發作的原因之一,家長可帶小朋友到醫院進行氣喘過敏篩檢,先抽血初篩是否為過敏體質的高險群,並做肺功能檢查,測試小朋友支氣管的敏感程度,再進一步找出過敏原,而加強環境清潔,避免接觸過敏原,也是控制氣喘的方法。
口服抗發炎藥
氣喘發作一般在治療上會給予支氣管擴張劑、抗發炎藥物,以減輕呼吸道發炎與腫脹,即便是咳嗽改善後也應繼續用藥,6個月內沒出現夜咳及急性發作,才可考慮減低劑量,甚至停藥。
預防氣喘病的口服抗發炎藥,可減輕呼吸道發炎反應改善症狀。
這樣做
天涼注意保暖
日夜溫差大時,或晚上變冷時突然吸入乾冷空氣易引發氣喘發作,穿高領衣、裹上圍巾、戴上口罩,體溫上升會使血液循環變好,提高免疫力,此外,家長可讓小朋友適度的泡澡,相較於淋浴,暖身效果較佳。
少去公共場所
空氣不佳也會誘發氣喘,氣喘兒應盡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如電影院、遊樂場、百貨公司等,以避免呼吸道感染或症狀加劇。此外,居家環境要保持空氣流通,並注意溫溼度的控制,保持室內溫度在25-27℃,溼度50%。
勿玩絨毛玩具
家中的寢具、棉被、枕頭、窗簾等,是過敏原容易藏匿的地方,葉國偉醫師說,臥室床罩、床單被套,最好每周換洗一次,並以攝氏60度熱水燙過,且家中不要放置絨毛玩具及避免飼養貓狗,也不要鋪地毯或掛布窗簾,杜絶過敏原,避免引發氣喘發作。
不吸二手菸
葉國偉醫師說,菸的煙霧會刺激呼吸道引發氣喘,經常吸二手菸的小朋友,得呼吸道疾病的機率在嬰幼兒期約1.6倍,學齡前約1.3倍,得氣喘的風險是1.2~3.8倍,建議家中成員最好戒菸,盡量避免讓小朋友吸入二手菸。
醫師說 多喝溫水助化痰
氣喘是一連串複雜的發炎反應,因此,小朋友會有久咳不癒及反覆的氣喘症狀,甚至佷多小朋友咳嗽時常會有痰,可多喝溫水、熱湯等液體稀釋痰液,讓痰順利咳出。
(蘋果日報)
--
個資法限制 NCC:牴觸新聞自由 世界少見
立法院前天二讀通過「個人資料保護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刪除民代與媒體的「免責條款」,衝擊媒體報導空間;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不以為然,指修正內容牴觸新聞自由,這是「世界少見」的做法。
NCC傳播內容處處長何吉森指出,尊重言論自由是NCC的一貫立場,對立法院二讀通過的「個人資料保護法」修正草案,排除媒體免責權,恐怕會影響新聞自由;而且違背了目前政府相關法令,例如通訊傳播基本法中,尊重新聞採訪自由基本精神。
NCC指出,連美國及歐盟等保障人權的先進國家,都已將「以新聞為目的」的個資蒐集,列為可免除事前告知當事人的項目,也不需取得當事人同意才能報導,立法院新修的個資法,看起來是違反世界潮流。
衛星電視公會新聞自律委員會主委陳依玫痛批,這次的修法過程粗糙,大開民主倒車,「連戒嚴時期的新聞管制都沒這麼嚴重」;若真的三讀通過,立委將成新白色恐怖的元凶,也將剝奪媒體揭發弊端、替人民把關天職。
陳依玫質疑,新聞在揭露前,要經當事人同意,形同變相保護「被舉發的對象」,這樣的立法,形同是台灣民主的大倒退。
立法院前天二讀通過的個資法修正草案,明定姓名、出生年月日、身分證號碼、職業、病歷、醫療、性生活、健康檢查、犯罪前科等個人資料,都受保護,他人使用前,須經當事人同意,並告知來源,民代、媒體也一併適用。
(聯合報)
--
個資法開鍘 Facebook貼照恐觸法
想像一下,你今天和朋友合拍了一張照片,很高興的上傳到「臉書」(Facebook)或部落格,並且標上每一個朋友的名字,隔天你的朋友就到法院告你,說你沒有經他「書面同意」,侵犯了他的人格權,有可能被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那是一個什麼樣的情境?
這不是天方夜譚,依照立法院二讀通過的《個人資料保護法》草案,一年之後,這樣的故事就可能發生在你我身邊。
拿大炮打小鳥 徒增民眾困擾
《個人資料保護法》原本是立意良善,希望保護個人隱私不受侵害的法案,卻因為沒有保留「合理使用」的範圍,並且擴大打擊範圍到所有自然人,反而可能是「拿大炮打小鳥」,徒增民眾紛擾。
《個
人資料保護法》草案是由現行的《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修正而來,原本《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僅規範經電腦處理的資料,規範的對象僅限公家機關、徵
信業、醫院、學校、金融業、媒體、電腦處理個資相關行業等,因業務會接觸到個人資料的行業,以及少數政府指定事業、團體或個人。
因為這些機關都是因業務關係取得個資,除了業務目的之外的使用都屬違法,自然沒有所謂的「合理使用」問題,所以也沒有相關的規定。但這次修法最大的問題在於把規範的對象擴及所有自然人,卻沒有增訂「合理使用」的範圍,一般人一些不見得侵害人權的日常行為,都有觸法之虞。
依照二讀通過的條文,自然人的姓名、生日、教育、職業、電話、社會活動,全部都屬於個人資料,非公務機關(含自然人)對於這些資料,除了法律明文規定、契約關係、當事人自行公開、學術研究、經當事人書面同意等五種情況外,都不能蒐集或處理。
小民日常生活 造成嚴重影響
按照這樣的條文,如果透過第三者問朋友的電話、MSN、臉書恐怕都有違法之虞。無論是公家機關的通訊錄或是學校的畢業紀念冊,也都必須要取得每個當事人的書面同意。
至於現在常見的網路「人肉搜索」,當然違法!YouTube上面的影片、Facebook上面的照片,很多恐怕都可能成為新的訟源,最高可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二十萬以下的罰金,另外還有民事的官司。
目前媒體關注的焦點大多集中在民代問政、媒體採訪權益的限縮,但相對於一般民眾要面對的困擾,有憲法言論免責權保障的立法委員和有大法官解釋保障「新聞自由」的媒體,已經強勢太多了!即將三讀的個資法草案可說「一網打盡」,將對你我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惡劣個資法 會毀了台灣言論自由/中國時報社論
立法院日前二讀通過《個人資料保護法》修正草案,將原有的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全面翻修,不但名稱改變,而且擴大保護範圍,將醫療、基因、性生活、健康檢查、犯罪前科、聯絡方式、財務狀況,社會活動及其它得以直接或間接方式識別個人的資料,均納入保護。
新法中最引起注意以及爭議的部分,應屬媒體或民意代表公開涉及個人的資訊,須要徵得當事人同意,即使是基於公共利益而有必要時,也必須由蒐集者以無從識別當事人為誰的方式加以揭露,始為適法。違及規定之行為,可能招致刑罰或行政罰鍰,民事求償最高額為兩億元。
此項法律尚未經過立法院三讀。我們認為,立法院應該懸崖勒馬,若聽任此法輕率通過,將會是一部違憲的惡法,恐怕會將台灣好不容易得來的新聞、言論自由令譽,片刻毀於一旦,更將嚴重損毀馬政府推動落實人權政策的招牌。
一般的看法或許認為,此法是為了防制民代或媒體名嘴爆料而設限制。問題是,此法將個人的資訊包山包海一概當做秘密處理,卻忽略了隱私權不是毫無界限的,也不是絕對的權利。
依
照此法規定,任何關於個人的活動,包括私人活動及「社會活動」(第二條),即使是公開的行為,未經告知個人並經同意,即使是在大庭廣眾之下,也不容包括媒
體「蒐集」或「以任何方式取得」(第二條)。如果按照此法的文義理解,以後恐怕可供媒體報導的消息極其有限。不知道此一立法是參考什麼國家的立法例,還是
純由法務部與立法院閉門造車泡製出來的?
更嚴重的問題是,此法所保護的個人社會活動,並未區分是否從事政府公務之人。換句話說,媒體即使
採訪政府官員,如果不得同意,也將無可以稱名道姓加以報導之事,民主社會寧有是理?中華民國政府從此法公布之日起,將要摘下任何可以自詡為施政公開透明的
招牌!陳水扁的貪腐行為,未先告知並得其個人同意之前,不能加以報導?民進黨如果在立法院中採取此種態度,國民黨占多數的立法院就通過此項立法加以實現,
算不算是愚不可及?
此法規定所顯現無知的程度,令人咋舌。起草者顯然不知道隱私與名譽是不同的權利。
媒體報導要求的是真
實,不實的報導侵犯名譽,媒體不能無緣無故地報導不實毀人名譽;指責媒體侵犯隱私,則是說媒體不該為真實的報導,因為只有真實的報導才會侵犯隱私,如果一
切的個人消息都算是隱私而不能加以報導,都必須得到個人的同意才能公開揭露,其實就是規定沒有任何個人的真實消息可以報導揭露,也就是說要讓所有的媒體關
門的意思。這樣的立法可以走出立法院,恐怕應該關門的是立法院!
如此明顯而簡單易懂的道理,立法院沒有人了解嗎?此法規定個人資訊,不區
分個人是私人還是公眾人物,也不問其是否是執行公務,不區分蒐集揭露個人資訊須得本人同意是否僅以私德為限,也不區分公開活動與私家活動的界限,就一概不
許任何非公務機關為之。公務機關呢?則為了維護國家安全或增進公共利益即可利用蒐集的個人資料(第十六條),州官放火與百姓點燈的差異大不大?像這樣一望
即知為違反憲法的惡劣立法,法務部與立法院究竟是渾然不覺,還是處心積慮?
看了立法院二讀通過的修法草案,我們擔心此法若不執行則已,一
旦認真執行,馬英九總統重覆陳水扁總統所為之事,未經他的同意,任何媒體不能公開揭露,否則就會吃上刑事官司,受到行政罰鍰,馬總統也可以對他求償新台幣
兩億元。我們也擔心不僅是不能報導馬總統,也不能未得同意報導任何人燒炭自殺或是開車撞了人,要逼我們媒體遵守此法,散亂斷炊算了。我們不能相信自己的眼
睛,但願我們解讀此法有誤。法務部與立法院請告訴我們,我們讀錯了嗎?
(中國時報)
--
恐怖! 高鐵溪州段、雲林站也在「淪陷」
參與高鐵沿線地層下陷調查的成大團隊指出,高鐵沿線下陷的問題,不只發生在日前被揭露的七十八號快速道路跨交路段,彰化縣溪州段、雲林高鐵站預定地,也都面臨下陷問題,應重新評估是否設站。
成大地層下陷防治服務團執行祕書丁崇绨並痛批,高鐵沿線地層下陷有多嚴重,是否達到危險情況,包括水利署與專家的資料都不夠完整,完全由高鐵掌握,高鐵局等主管機關不能再坐視這種情況發生。
丁崇绨表示,之前傳出雲林七十八號快速道路與過鐵跨交處下陷,高鐵當時回應危險警戒值為一千五百分之四點五,目前只有一點零七,所以不危險;但以往高鐵在專案會議中提出的資料,警戒值都是一千五百分之一,為何突然增加四點五倍,讓他驚訝。
他說,研究團隊與水利署獲得資料,高鐵沿線地層下陷嚴重區域不只七十八號快速道路跨交處,在彰化、雲林由北到南包括彰化溪州段、高鐵雲林站、一五八縣道跨交處,下陷的數據約為十五、四十六、四十八及五十五公分。
丁崇绨表示,溪州段的數據只有十五公分,但溪州段是四年前才開始量測,比其他三地區晚了三年,因此高鐵在該路段實際下陷量應更多。這些地區每年的沈陷速度都超過五公分,原因應與抽地下水有關,每公頃土地上平均至少有兩口上以的違法水井。
他表示,高鐵每次參與專案小組會議都沒有講清楚,提出的警戒值數據前後不一;會不會以後又由一千五百分之四點五變成一千五百分之八,不斷上修,「難道高鐵要做現地實驗,看軌道的承受力到底有多少嗎?」
參與防治團的成大水工所其他學者認為,政府單位應積極監督高鐵沈陷狀況,不能「單聽高鐵說了算」,應主動掌握最精準的數據,但這些目前顯然都沒有做到。
其中有關高鐵雲林站的問題,成大水工所副所長高瑞棋認為,設站後壓陷的力量更大,即使高鐵列車進站速度可能在站區會減慢,但不代表沒有危險,建議應重新評估;但他也承認,設站與否還牽涉到政治問題,不容易解決。
(聯合報)
--
批評社工引反彈 彭懷真辭東海社工系主任
東海大學社工系主任彭懷真昨晚請辭系主任,原因是他為小小曹事件接受訪問批評社工未盡責,遭到跨縣市社工、跨領域議論、反彈,甚至醞釀抵制東海社工系學生,他請辭以示負責。
連日來東海大學社工系信箱、辦公室接到許多批評、質疑的郵信和電話,彭懷真昨晚受訪時不諱言這幾天接到許多「關切」電話。
「我並非無法對抗外界對我的指責,只是不忍東海社工系也變成箭靶,更不希望見到許多人因此質疑、羞辱、杯葛東海社工。」彭懷真在寫給「系上師生一封信」中,說明了他請辭心境。
他表示,因個人身分接受媒體採訪,未料引發許多社工界批評,導致東海社工系受創,決定請辭系主任。東大社工系網站也宣布此消息,表示彭懷真本月底卸任。
彭懷真昨晚語氣平靜地說,不後悔接受媒體採訪,「任何一家媒體訪問我對曹小妹事件的看法,倘若社工人員真有疏失,我會指責,因為我的名字有個『真』字,一定要說真話。」
彭懷真寫辭職信給系上師生的同時,也寫書面簽呈給校長程海東及社會科學院長傅恆德。東大公共關係室表示,尚未收到辭呈,目前無法答覆是否批准請辭,傅恆德則說「我非常詫異」。
彭懷真在給系上師生的信中寫道,「職位不重要,職稱也不重要,最重要是救命。」他依舊重申社工的職責,「既然身為社工,就要有廿四小時待命的使命感。」
彭懷真很感慨,他說,有社工朋友把「東大社工系」、「社工」和「彭懷真」連在一起,「因為我個人言論影響了系上的聲譽與學生受教、工作權,因此辭職以示負責」。
台中市社會處副處長利坤明得知彭懷真請辭非常震驚,利坤明誇彭懷真是腳踏實地的好老師,他以老師觀點看這件事,發表「愛之深責之切」言論,提醒社工應該要有更多的敏感度、責任心與同理心。
台中縣市、南投縣府社會處也說,不認同部分縣市抵制東大社工系學生,「絕對歡迎東海社工系學生!」
太生氣是力量 但也帶來傷害/彭懷真(東海社工系副教授)
前
些日子讀齊邦媛教授的「巨流河」,提到她的父親為捍衛學生,在國家危難之際,即使是逃難,總是為學生設想,一定讓學生有書念。這是美好的榜樣。所以,當我
得知有些外地機構因為我批評社工而要阻撓學生去實習、去工作,我懊惱自己無法做個保障學生受教權的系主任,所以,應辭掉主管職位。以下投書是我先寫的,那
時還不知道有這些機構杯葛本系學生。
當聯合報以很大字體呈現「彭懷真:社工的疏失太嚴重了!」這使曹姓女童死亡事件出現了一個結果:社工被彭懷真批評,也因此被很多人指責。彭懷真則被一些社工、社工組織、社工家長指責。
這
幾天我學習很多,被罵是一種很特別的經驗。對於有時透過媒體批評現狀、反省時事的我,遭到如此對待,又是另一次可貴的學習。有不少對我的指責顯然很生氣,
當我在十八日晚上十點接到聯合報記者的訪問,對方述說女童悲劇時,我也很生氣。所以,太生氣是一種力量,可能帶來傷害,也可能產生強大的副作用力。我要對
因為被動接受訪問所帶來的傷害抱歉,尤其是對我投入超過卅年的社工界。我感謝很多的指責,包括昔日的學生,因為出於愛心的誠實話,非常可貴。不過,我還想
在此述說一些誠實話。
多年來,社工已經廣受重視。我們的一一三能夠與警方的一一○、消防的一一九同樣為大眾所知悉,也應該接受與警、消一
樣的標準,雖然人力、財力、物力都無法相提並論,但積極救命的態度不能打折。畢竟,在救命救家庭之時,無助的案主才是社工無怨無悔投入的關鍵。社工的確資
源不足、人力窘迫,但我們不能脆弱,因為有太多比我們還脆弱的案主。
這些天,很多對我的指責是「對社工的要求太高了,你自己做得到嗎?」
我是老師,難免會希望學生更好。我是自我鞭策的實踐者,目前我也義務地帶著廿多位社工,他們分別從事街友、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訪查、身心障礙者就業安置、
隔代教養等工作。多做,總是比少做好,「寧可被火燒盡,不願人生朽壞」,這是我投入社工的自我期許。
社工界的朋友,你一定會覺得我在唱高調,不能同理心體諒社工的苦。但對於弱勢者,他們的苦如果沒有社工體諒與幫助,那是何等的痛苦!
我還是要講真話,這行業又辛苦又無法領高薪,但是如果有一天你救了一個生命,挽救了一個家庭,你就能體會為什麼台灣還有六千多位社工在高度壓力、在惡劣工作條件下持續用大愛與專業付出。
(聯合報)
--
曹小妹案籲反省 社工抵制 彭懷真辭東海系主任
母女燒炭案帶走兩條人命悲劇,東海大學社工系主任彭懷真對社工積極度不足的發言,引發不滿,連日遭社工界責難,還揚言要杯葛學生就業和實習機會。昨天他向學校請辭系主任以示「負責」,強調這次是社工的「八掌溪事件」,他是苦口婆心,請不要傷害東海社工系。
彭懷真昨晚在東海社工系網站發表一封信,表示「彭懷真主任因為以個人身分接受媒體訪問,引發許多社工界的朋友批評,導致東海社工系連帶受創,已經辭系主任一職,即將於四月底卸任。」
他昨晚受訪時證實,已向校長、院長、系上同仁辭社工系系主任之職,在完成碩士班口試後卸任,彭懷真也對系上老師表明,「我並非無法對抗外界對我的指責,只是不忍心東海社工也變成箭靶,更不希望見到許多人因此質疑、羞辱、杯葛東海社工」。
彭懷真表示,連日來接到很多社工責罵的電話和訊息,有人還要以杯葛學生工作和實習的機會,讓他覺得自己應該負起責任,請大家要罵就罵他,不要打擊、傷害東海大學,他真的是要社工痛定思痛,記取這個痛心的教訓。
他也感慨的說,「彭懷真還是單純做彭懷真好了」,寧可被火燒盡,不願人生朽壞,所以發乎真心的吐真言,不料卻招致一些社工、社工的組織、社工的家長指責。
「我在這幾天學習很多,被罵是一種很特別的經驗」,但彭懷真希望社工真的要反省,還記得八掌溪事件,那時他痛心的撰文,批評消防救災體制,邱小妹妹事件也寫了文章,對醫療體系的疏失嚴加指責。
「如今,曹小妹妹的死,難道我們社工真的沒有疏失嗎?不該痛下決心反省檢視嗎?」彭懷真強調,社工已經提升到廣受重視的位置,但積極救命的態度,還是不能打折扣,在救命、救家庭之時,無助的案主才是社工無怨無悔投入的關鍵。
他說,對於台灣、對於社工、對於社工教育都恨鐵不成鋼,這些天很多對他的指責是「對社工要求太高了,你自己做得到嗎?」他是老師難免會希望學生更好,也能體會為什麼台灣還有六千多位社工在高度壓力、在惡劣的工作條件下持續用大愛與專業付出。
東海大學公關主任沈哲正表示,和彭懷真連繫,彭表示確已送出請辭社工系系主任的函文,但學校還未收到他的辭職函,目前仍在調查中,希望事情能平和解決。
講真話卻變成犧牲者 彭懷真 愛深責切
媽媽帶著女兒燒炭自殺的不幸案件,震驚社會,這起本來可挽救的悲劇,案發後,東海大學社工系主任彭懷真,曾批社工救援態度不積極,四月二日社工日,是社工之恥、官僚殺人,引來社工反擊,講真話卻變成犧牲者。
由
於案件橫跨南投和台中三縣市,連台中市長胡志強都感嘆,社工不是消極,而是不夠積極;而擔任社工教育和工作卅多年的彭懷真,更為女童「小小曹」的命運鳴不
平,直批是無法彌補的錯誤,社工人員造訪沒找到當事人,竟然只是貼一張公告了事,「警覺性太低,專業度不足。」彭懷真這席「救援態度太不積極」、「疏失太
嚴重!」「沒有追蹤後續,就是虎頭蛇尾交差了事」的話,在社工界引起軒然大波,這幾天醞釀串連抗議行動;社工界紛紛批評從事社工教育的彭懷真,怎會不能體
會社工的艱辛困難與無奈,還有人批評制度殺人,社工何辜。
擔任了五年系主任的彭懷真強調,他的說法全是愛之深責之切,而社工界衝著學生而來,他不樂見學生未來出路或到社政福利單位實習機會受阻,如果請辭主任一職,可以避免東海學生受傷害,離開系主任的位子,絕不眷戀。
(中國時報)
--
《母攜女自殺案》批社工太「言」重 彭懷真辭系主任
東海大學社工系主任彭懷真日前就母攜女燒炭自殺事件,接受媒體採訪時發表談話指責社工疏失嚴重,因此引起部分社工不滿彭未為社工發聲反打壓士氣,發起抵制「東海社工系學生實習」行動,昨日彭懷真宣布辭去東海社工系主任職務。
社工發起抵制東海社工系學生實習
曹姓女童被母親帶著自殺,但各救濟機制幾乎全都失靈,社工和警政單位都遭責難。另一個案,則是十一歲的女童在醫院被驗出毒品反應,醫院通報社工,社工因為擔心女童遭到餵毒而強制安置,事後證明此案烏龍,社工也遭到父母強烈指責。
國民黨立委徐中雄等人昨建議設置「社福警察」,內政部長江宜樺回應,警察的專業在治安而非社福,內政部將召開會議,檢討警政、社政、民政、教育、衛生等體系落實通報,遠比成立「社福警察」更重要,希望未來在通報體系上,老師也能充分發揮作用。
內政部次長曾中明坦承,社工確有人力與經驗不足的問題,已將充實地方社工人力計畫縮短為四年,未來名額可以考慮再增加。
而針對曹姓母女自殺事件,東海大學社工系主任彭懷真受訪時指社工疏失嚴重,後續效應持續發酵。
社工界痛心彭身為社工老師卻僅責怪社工,未對社工實務困難發聲,揚言抵制東海社工系學生就業及實習;彭懷真昨明快決定辭去社工系主任職務。
彭懷真:憑專業發表意見未昧良心
但彭懷真希望各界思考,當年八掌溪事件檢討消防體系,邱小妹事件檢討醫療體系,此次曹小妹事件難道不應該有單位檢討?他是學者也是教師,憑著專業發表意見,不能昧著良心。東大公關室主任沈哲正指出,校長將找彭懷真了解原因後,再決定如何處理。
台中縣政府社會處長王秀燕表示,不會因而不讓東海大學社工系學生實習,但也希望給社工一點支持,否則以後沒人要當社工了!
台
中縣府網站昨天出現「愛的鼓勵」留言,鼓勵社工,有社工在部落格寫下「學校沒有教的事」,文中提及「你們沒有教,訪視未遇不能寫進紀錄裡頭,也不能再用留
言、留紙條的方式,因為被發現之後會被批評我們僅是到此一遊。」「你們沒有教,如果服務的家庭抵死不開門,我們仍務必要想盡辦法突圍,即使法律沒有賦予我
們破門而入的權利」等。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直指,各縣市一名社工須同時負擔四十至八十個個案,是歐美國家的三至六倍負荷量,社工人力嚴重不足,政府長期違法剝削社工,應被正視。
(自由時報)
--
起厝一百年 屁股的記憶 「坐」擁生活文化 用椅子寫史
小
圓凳、長板凳、茶几椅、藤椅、太師椅、皮沙發、辦公椅…你的一生,坐過多少形貌不同的椅子?「生活方式,決定了椅子的樣貌與功能;時代環境不同,注定了椅
子的蛻變。」台南家具產業博物館館長葉泰欽認為,椅子不只是家具配件,還是一種文化象徵,依循著椅子的演進,就能窺見台灣的轉變。
早期製品 與大陸一脈相承
台灣自鄭成功父子開始,就延聘唐山師傅來台建造宮廟,家具技術也隨之傳入,因此,台灣早期的椅子與中國大陸一脈相承,不僅款式相同,材料上使用樟木、苦楝、烏心石等,漆繪為常見的裝飾方法,裝飾與雕刻也頗為精細。
椅子坐起來舒不舒服,人的屁股最知道。歷代椅子造型反映出不同的生活習慣,葉泰欽舉例,「清代坐高腳椅凳,又高又硬,原因是當時男人身穿長袍馬褂,椅子若不做得高一點,就不便入坐。」
日
治時期,開始引進日式及西洋的製作技法及流行元素,以往中國人慣用的八仙桌、四方椅漸漸消失,轉而變成圓桌圓椅;日治後期,巴洛克裝飾風格出現,沙發等西
化舶來品也慢慢流入台灣,「最早,沙發被稱為『文化椅子』,大多出現在寫真館(攝影館),許多攝影棚的老照片,常看到各種沙發。」作家陳柔縉解釋。
作家米果回憶台南老家那段座椅文化融合經驗,「幼時我家最常用是六把圓板凳,從小就坐在沒有靠背的凳子上,讓媽媽餵飯吃,奇怪的是,小孩子也不會掉下來。」這些簡單堅固的圓凳,全家用了十幾年,還剩下兩、三把堪用,「還有,我爺爺會自己用竹子、藤條綁小方凳。」
竹藤桌椅 就地取材智慧
走過那段艱困年代,沙發成了「摩登家庭」的首選,米果三歲前,家裡有幾張膠皮沙發,「椅腳很低,大人坐在上面,膝蓋可能會頂到肚子」。等到她父親當上紡織廠廠長,搬進宿舍那天,「就有一張真皮的綠色沙發」。
作家駱以軍小時住在永和竹林路的日式房舍,他也深刻記得,客廳有幾張單人的咖啡色皮沙發,「我們小孩子都很愛摳沙發椅面,手指慢慢在皮面上挖洞,把裡面的黃色泡棉摳出來」,整張沙發坑坑疤疤,大人索性買了幾張折疊椅,擋住沙發。
時至今日,沙發仍是我們客廳裡,高度西化的明確證據。但在葉泰欽眼中,沙發並不適合台灣氣候與生活,「台灣鄉間遍地竹林,孕育許多竹籐編製的桌椅,這是老一輩運用智慧,就地取材的生活方式,至今,許多鄉下人仍習慣坐竹椅,不喜坐沙發。」
真情陪伴 紀念價值無限
近年來,各式塑膠椅、鐵製折疊椅、不銹鋼板凳挾著大量生產的優勢,進入我們的生活;快速方便的自動化機器,使得傳統椅子的製作技法漸被取代,也讓過去常見的板凳、藤椅越來越稀有。
致力推廣木工家具的北科大退休教授林東陽認為,當代人對於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桌椅,重視程度低得令人吃驚,如今坊間充斥著廉價品,少有人願意在椅子上講究。他舉例,自己結婚時花了兩個月薪水、約六千多元購買一張書桌,三十多年來仍持續使用,已具有無限的紀念價值。
小小一張椅子,承載著我們「坐」的記憶,也是台灣人百年來,生活方式轉折的鮮明容器。
(中國時報)
--
還沒完?冰島更大火山蠢動
冰島艾雅法拉火山噴發的火山灰雲雖然已經減少,但相距十二.八公里的一座更大火山卡特拉蠢蠢欲動,很可能在幾個月內連動爆發,帶來更慘重的災情。
連動爆發 史上有三次
英國獨立報報導,過去兩千年來,艾雅法拉火山分別於西元九二○ 年、一六一二年,以及一八二一至一八二三年間,出現三次大爆發,每次爆發後的半年內,都引起卡特拉火山跟著爆發。
倫敦大學著名火山學家麥蓋爾教授指出,卡特拉火山比艾雅法拉火山大十倍,上面覆蓋的冰帽也大很多,而且冰帽混合了融化的冰水及岩漿,一旦爆發,將把更多火山灰噴到更高的天空。
麥蓋爾說:「卡特拉火山明年內爆發,我一點也不訝異,但它對英國及歐洲北部的影響程度,要視屆時的風向而定。」麥蓋爾建議航空業者未雨綢繆,不過他承認,能做的防範工作可能不多。
卡特拉火山上頭有米達冰川,是冰島最活躍的兩座火山之一,自公元一千年起,有確切記載的噴發達十七次,曾給當地居民帶來巨大損失。卡特拉火山的爆發周期通常是八十年,上次爆發在一九一八年,已經「有些過期」。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