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日 星期二

新聞自選輯 20110503 賓拉登身亡篇

擊斃賓拉登 美海豹部隊夜襲

美國總統歐巴馬昨宣布, 「基地」組織首腦賓拉登前天在巴基斯坦遭美軍擊斃。賓拉登是全球頭號恐怖份子、策動911恐怖攻擊的主謀,歐巴馬表示:「正義已獲伸張!」美國紐約、華府 等地民眾聞訊上街歡慶,各地股市也演出慶祝行情。美國媒體指出,美方已將賓拉登屍體海葬,但未獲官方證實;美國當局並提高警戒,嚴防報復攻擊。


美 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前晚(台灣時間昨天上午11時30分)在白宮宣布,近10年來追緝賓拉登(Osama bin Laden)的行動已結束,「在我的指揮之下,美國今天針對阿伯塔巴德(Abbottabad)一處集合住宅展開軍事行動。交火之後,他們殺死賓拉登。」 歐巴馬宣稱,這是「正義的制裁」,以向各種恐怖攻擊受害者致以最高敬意與安慰,行動中,「沒有任何美國人受傷,也未造成平民傷亡。」
媒體報導, 美 方去年8月獲可靠情資,上周確定賓拉登下落。令人訝異的是,54歲的「基地」(al-Qaida)組織首腦賓拉登,並非如外界預期,藏身在巴基斯坦山區以 山洞為家,而是住在巴國首都北方小城市阿伯塔巴德的百萬美元(約2867萬元台幣)豪宅,還有最年輕的妻子和家人在側。

婦被當人肉盾牌
美 國廣播公司(ABC)報導指出,巴國當地周日凌晨1時30分,約20至25名美國海軍「海豹特種部隊」成員,由阿富汗搭乘4架直升機,與美國中央情報局探 員聯手攻入賓拉登的大宅,雙方交火,美軍將賓拉登、其子、2名心腹,以及1名被當人肉盾牌的婦女擊斃,另有2名婦女受傷。行動僅花約40分鐘,賓拉登曾開 槍抵抗,但他頭部中彈身亡。巴基斯坦電視台昨也播出聲稱是賓拉登的死屍面容,畫面顯示死者右眼遭擊中,臉上血跡斑斑,但電視台隨後將該畫面撤除,引發畫面 真假的質疑。
當地居民表示,事發時「聽見一聲巨響,然後槍聲大作。然後又一聲巨響,接著巨大爆炸聲,出門查看只見有直升機殘骸落在地面。」另有 當 地網友在推特上寫到,凌晨時有直升機在空中盤旋,傳出「足以撼動窗戶的撞擊聲」,後來1架直升機墜毀。巴基斯坦官員指稱,賓拉登的人馬在屋頂朝直升機開 火,將之擊落。美軍則稱,行動中有架直升機因故障墜毀。
槍戰過後,美軍用直升機將賓拉登遺體送至阿富汗,並將他的DNA與他死去的姊姊比對,確認其身分。路透報導,據信是賓拉登妻子的一名女子在現場認屍,而DNA鑑定後「百分百」確定死者是賓拉登。

傳屍體採取海葬
美國國防官員指出,賓拉登的葬禮依照伊斯蘭儀典在美軍一艘航母執行,他的屍體被放進加重的屍袋中,念完經文後,便被拋入海中,沉入海底。美國媒體指,採取海葬,是為避免土葬地點成恐怖份子的聖地。
路透昨報導,海豹突擊隊接獲的命令是直接殺掉賓拉登,而非活捉。美國某高層官員表示:「這是場殺戮行動。」美國廣播公司報導,突擊隊員曾要求賓拉登投降,但他拒絕,並朝突擊隊員開火,賓拉登頭部中彈後,美軍再補一槍,以確定他死亡。
儘管美國媒體稱此次狙殺為美軍祕密行動,事後才知會巴基斯坦,不過巴國安全官員則向路透表示,這是美國中情局與巴基斯坦安全部隊的聯合行動。巴國媒體則報導,周日晚上有1架巴國軍用直升機在阿伯塔巴德墜毀,但並未說明與狙殺賓拉登有關。

美要求僑民戒備
歐巴馬強調,擊斃賓拉登是美國打擊基地組織「最重大成就」,但反恐行動尚未告終,「基地無疑將會持續針對我們發動攻擊,我們必須保持警戒,無論在海內外。」
根 據維基解密(WikiLeaks)網站上周透露,囚禁在古巴關達那摩灣的恐怖嫌犯曾供稱,倘若賓拉登被捕或被暗殺,恐怖份子將對西方國家發動「核子冥府」 戰爭。國際刑警組織昨也指出,賓拉登死後,全球恐怖攻擊風險增高;美國國務院也特別針對海外公民發公告,要求提高戒備。

賓拉登(Osama bin Laden)小檔案
★生卒:1957/03/10~2011/05/01(54歲)
★出生地: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德
★背景:為遜尼派穆斯林,父親是建築業富商,約有54名子女,賓拉登排行第17
★學歷:利雅德大學經濟管理系畢業,後擔任石油和建築業工程師,擁有數家公司,個人財產估計達上百億元台幣
★婚姻:四度娶妻妾,至少有26個子女

生平大事記
★1984:加入自願軍,協助阿富汗對抗入侵的蘇聯軍隊
★1988:創辦「基地」(al-Qaida)組織吸收各國伊斯蘭激進份子
★1991:離開沙烏地流亡海外
★1993:遭家族企業除名
★1994:遭沙國撤除國籍
★1996:被迫離開蘇丹定居阿富汗,同年10月被美國列為沙烏地阿拉伯兩起爆炸案主嫌
★1998:美國駐肯亞與坦尚尼亞使館分別遭炸彈攻擊,美指控賓拉登為主謀
★2000/10/12:美軍柯爾號軍艦遭基地份子攻擊
★2001/09/11:基地發動911恐怖攻擊,約3000人死亡
★2001/10/07:美國出兵阿富汗,以捉拿賓拉登為目標
★2001/12/06:美軍在阿富汗東部波拉波拉山區查獲賓拉登藏身處,但他已脫身
★2001/12~2011/01:賓拉登不定時以錄影帶或錄音帶發表談話,最後一次出現在錄影帶是2007年9月,最後一次公開錄音訊息是2011年1月
★2011/05/01:美軍攻擊行動中死於巴基斯坦

親信曝行蹤 美一舉斬首 6米圍牆豪宅難擋攻擊

美 國經過10年鍥而不捨追捕,終於將賓拉登一舉擊斃,關鍵是賓拉登一名心腹身分敗露。白宮官員透露,美國從911事件後被捕的多名恐怖份子嫌犯口中,問出賓 拉登最信任心腹的假名,2007年查出其真實身分後,去年8月循跡在巴基斯坦發現疑為賓拉登居住的大宅。今年3月中開始,歐巴馬與數名國安官員密集開會, 上周五正式下令狙殺賓拉登。

白宮官員前天深夜向媒體簡報發現賓拉登行蹤的幕後過程。歐巴馬在2009年6月2日,下令中央情報局(CIA)局長帕內塔(Leon Panetta)在30天內交出狙殺賓拉登的詳盡計劃。

屋內沒有電話及網路
官員透露,被鎖定的賓拉登心腹是911恐怖攻擊主謀穆罕默德(Khalid Sheikh Mohammad)的學生。2009年,情報人員查出此人及其兄弟出沒地區,直到去年8月,才發現他們同住的大宅位於巴基斯坦首都富裕郊區阿伯塔巴德(Abbottabad)。
啟人疑竇的是大宅佔地為當地其他民宅8倍,有2扇戒備森嚴的大門、4至6公尺高的水泥圍牆及鐵絲圍籬,部分建築另有約2公尺高圍牆隔離,且沒有窗戶。
情報人員還發現,這棟大宅竟沒有電話與網路,除這名心腹及兄弟兩人的家庭外,還有另一家庭住在此處,從其成員研判,極可能是賓拉登和他最年輕的妻子。今年2月中,歐巴馬及國安官員經過一連串密集會議後,判定已獲得「堅實情報基礎」,可針對這大宅展開狙殺賓拉登行動。

凱特大婚日下令狙殺
3 月14日起的1個半月內,歐巴馬針對獵殺賓拉登召開5次國家安全會議。上周五上午8時許(台灣時間晚上8時許),正當全球聚焦英國王室大婚時,歐巴馬和國 家安全顧問多尼倫(Tom Donilon)、白宮幕僚長戴利(William Daley)、白宮反恐顧問柏南(John Brennan)及副國家安全顧問麥當諾(Denis McDonough)舉行最後一次國安會議後,下令美軍周日展開賓拉登斬首行動。
周日下午 1時(台灣時間周一凌晨1時),國安官員抵達白宮戰情室。下午2時,軍方將領向歐巴馬簡報行動前最後準備情況。3時50分,軍方向歐巴馬報告在大宅中發現 賓拉登。晚上7時1分,歐巴馬得知賓拉登已遭擊斃。官員強調,從頭到尾知情者,只有歐巴馬和極少數親近幕僚,行動結束後,美國才向巴基斯坦及盟國通報消 息。

巴國退休將領住毗鄰
由於賓拉登藏身的大宅距巴基斯坦軍事學院僅百公尺,許多巴國退休將領也住在附近,令人懷疑巴國軍方是否包庇賓拉登。這次美國瞞著巴國祕密狙殺賓拉登,凸顯美國不信任巴基斯坦軍方和情報單位。
賓 拉登是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公布的10大通緝要犯之一,美國國務院懸賞2500萬美元(約7.1億元台幣)緝捕他,2007年7月,美國國會通過將賞 金加倍至5000萬美元(約14.3億元台幣),美國民航飛行員協會及空中運輸協會另提供200萬美元(約5700萬元台幣)賞金。

海豹 最神祕三棲部隊 真槍實彈訓練 打過波斯灣戰爭

美軍海豹突擊隊擊斃恐怖首腦賓拉登,達成美國10年來反恐行動的重大目標,這支號稱全世界最神祕、最具震懾力的特種部隊,再次向世人展現其精銳的作戰能力。海豹突擊隊1962年成軍以來,對重大戰役幾乎無役不與,賓拉登死在他們手中並不令人意外。

美軍最高榮譽
海 豹突擊隊(Navy SEAL)是美軍最精銳特種部隊之一,約2400名成員個個文武雙全、身強體壯,由於主要執行夜間任務,因此對視力要求不亞於戰鬥機飛行員。為了鍛鍊隊員 的毅力和團隊合作,訓練課程有時採真槍實彈進行,對美軍而言,能成為海豹突擊隊戰士是軍人的最高榮譽。
海豹突擊隊英文名稱「SEAL」是英文的海(SEa)、空(Air)、陸(Land)縮寫,全稱為「美國海軍三棲部隊」,意味著海豹突擊隊不僅能執行水中偵察、陸上特種作戰任務,還能以空降形式,迅速進入戰區,非一般陸戰隊訓練所能及。
1962年,海豹突擊隊在甘迺迪總統主政下成立,初期以執行水中偵察任務為主。越戰時,海豹突擊隊迅速發展,任務擴展至突襲、偵察、暗殺等機密行動。越戰的洗禮,證明海豹突擊隊可扮演步兵角色,進行城市巷戰。

王牌中的王牌
海豹突擊隊任務遍及世界各地,至於部隊在何處執行任務、何處訓練,始終充滿神祕。只能說,海豹突擊隊總會在國家最需要他們的時刻出現。
在最近一次深入阿富汗反恐軍事行動中,海豹突擊隊直搗黃龍,殲滅上百名躲藏在山洞裡的恐怖份子,突擊隊僅4人遇難。
在世人眼裡,海豹突擊隊是王牌軍中的王牌軍,是各國特種部隊中行動成功機率最高的一支,越戰、波斯灣戰爭、阿富汗戰爭中都有他們的身影。記者林沿瑜

美國海軍海豹突擊隊(Navy SEAL)
★重要戰績:越戰、巴拿馬戰爭、波斯灣戰爭、阿富汗戰爭、入侵格瑞納達、伊拉克戰爭
★成軍:1962年1月1日
★單位:海軍特種作戰司令部
★編制:約2400人
★任務:偵察、協防、反恐、直接行動、非常規作戰
★座右銘:
※唯一輕鬆的日子是昨天(The Only Easy Day Was Yesterday.)
※成為獲勝者是值得的(It Pays to be a Winner.)

核彈藏歐 基地誓言復仇 傳賓拉登已安排接替者 全球多國提高警戒

香 港《亞洲時報》報導,昨天美國總統歐巴馬宣布賓拉登死亡的消息後,「基地」領袖已在商量報復策略。伊斯蘭論壇的武裝份子昨也紛紛貼文表示,將為賓拉登復 仇。由於「維基解密」網站上周爆料指出,基地組織可能在歐洲藏匿一枚核子彈,一旦賓拉登被捕或死亡,就將引爆,對西方國家發動核子戰爭,歐洲各國、美國、 日本等已紛紛提高警戒。

賓拉登死亡的消息傳出後,各國領袖在喝采之餘,仍戒慎恐懼,認為恐怖活動不會就此結束,基地仍會捲土重來。據 《亞 洲時報》報導,賓拉登死前已安排多名領袖接替指揮任務,他們現在立刻會在巴基斯坦與阿富汗展開報復行動。英國外長海格(William Hague)說:「賓拉登之死對基地組織是非常重大的打擊,但他們一定會想辦法展現他們仍有運作能力。」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昨也發布警告表示, 「各國應防範賓拉登死亡後,基地相關組織可能升高恐怖攻擊。」

「基地組織仍存在」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帕內塔警告說,基地組織「幾乎可以確定」會展開報復。法國外長居貝(Alain Juppe)也警告各國勿「過度樂觀」,因「基地組織依舊存在」。
更令人憂心的是,維基解密網站(WikiLeaks)上周公布美國國防部報告,指出一名在古巴關達那摩監獄囚犯曾說,基地組織可能在歐洲藏匿一枚核子彈。這名囚犯利比說,基地組織成員馬士禮告訴他,若賓拉登被捕或遭殺害,「核子彈將在美國引爆」。

美國發布旅遊警示
全 球已有多國宣布升高安全警戒。英國已對全球各地使館採取額外安全措施,日本各軍事基地也提高戒備。美國國務院下令世界各地美國外交機構高度戒備,並發布旅 遊警示。美國國務院指出:「基於目前狀況未知且不穩定,強烈建議在最近可能發生反美事件的地區,美國公民應該避免外出,並避開大型集會與示威場合。」「美 國公民應密切關注當地新聞,隨時對周遭環境保持戒備。」
另一方面,賓拉登的支持者紛紛透過武裝份子的網路論壇發文,揚言要為賓拉登復仇。網路論壇向來是伊斯蘭武裝份子傳遞基地組織首腦賓拉登和2號人物札瓦希里訊息的重要管道。許多人昨表示他們不敢相信賓拉登死亡的消息,直到基地組織官網al-Fajr證實賓拉登確實已喪命。

伊斯蘭網友:等著瞧
阿 拉伯語論壇有網友寫道「喔,真主,希望這個消息不是真的。真主會詛咒你,歐巴馬。」賓拉登之死,象徵對全球伊斯蘭武裝份子的重挫,不過絕大多數伊斯蘭網友 的反應都充滿悲憤。伊斯蘭論壇的網友貼文表示,這項攻擊不會改變他們對抗西方強權的立場。「賓拉登雖然死了,但他的聖戰訊息永遠不死。兄弟姊妹們,大家等 著瞧。」阿拉伯語的安薩(Ansar)論壇有網友貼文表示:「真主會對你們這些十字軍展開報復。這是一場悲劇,兄弟們。」

國際領袖看賓拉登身亡
★德國總理莫克:和平力量勝利,但不表示極端主義已被擊潰
★法國總統沙柯吉:恭賀美國,這是全球對抗恐怖主義的重大事件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捷夫:歡迎美國反恐的重大成就,將持續和美方合作致力反恐
★梵蒂岡發言人隆巴迪:賓拉登散播仇恨和殺人無數,如今死亡已回應神的旨意
★阿富汗總統卡賽:盼神學士組織記取賓拉登教訓,停止對抗
★中國外交部:賓拉登之死是反恐里程碑
★英國首相卡麥隆:賓拉登斃命是「一大成功」
★日本外長松本剛明:對抗恐怖主義標誌性進程
★義大利總理貝魯斯柯尼:對抗惡魔的偉大成果
★歐洲議會議長布傑克:反恐戰爭仍未終止

巴國疑知情不報 藏匿多年相安無事

賓拉登藏匿多年,終於在巴基斯坦的阿伯塔巴德(Abbottabad)被格斃,但詭異的是該處是3座軍營所在地,令人質疑巴國軍方或情資是否知情不報。印度也嚴重關切,稱此事件凸顯恐怖份子已在巴國找到避風港。

藏身地數千軍人駐守
巴 基斯坦是美國反恐戰爭的長期盟邦,《紐約時報》昨報導,近十年來美國每年以逾10億美元(約290億元台幣)資助巴國反恐行動,儘管一直有情資指賓拉登藏 身巴基斯坦,巴國官員卻堅決否認,但最後事實卻顯示賓拉登確實在巴國,且藏身地阿伯塔巴德赫然是3座軍營和數千名軍人駐守地,賓拉登居然能在層層軍力的眼 皮下生活,實在令人費解。
美國高階政府官員昨透露,美國發動突襲賓拉登的行動之前,並未通知巴國這項情資,主要理由是這項祕密行動必須完全保密;但是否有可能是美國擔心消息走漏,讓賓拉登得以逃脫?
巴基斯坦宿敵印度昨表達嚴重關切,印度內政部長齊丹巴蘭昨指,「嚴重關切擊斃賓拉登的駁火事件」,「上述事實凸顯隸屬不同組織的恐怖份子已在巴國找到避風港的顧慮」,因此印方稱「相信在幕後主使和操控2008年11月26日孟買恐怖攻擊的犯案者,依舊藏身巴國」。

全美沸騰「這才是正義」 「歐巴馬抓到奧薩瑪」世貿遺址前高歌

美國總統歐巴馬前晚公布賓拉登死訊,震驚全球,美國各大城市歡呼慶祝,從政客到升斗小民,不少人喜極而泣,911受害人家屬則表示,經過了10年,這一切終於結束了。

紐 約世貿中心雙塔遭遇911恐怖攻擊炸毀,光是紐約就有2000多人死亡,民眾對主謀賓拉登感受最深,他死訊傳出後,數千人自動前往世貿遺址聚集,揮舞美國 國旗,高唱美國國歌,民眾爬上路燈,大喊「歐巴馬抓到奧薩瑪(賓拉登)!」狂歡中也帶著緬懷死者的感傷,不少人喜極而泣。

美民眾:鬆了口氣
20 歲紐約青年羅茂洛說:「我們欣喜若狂,好像不是真的。」住在紐約的國民兵葛梅茲則表示:「這輩子從沒有誰的死訊能讓我更開心。」寡婦莫薩羅利帶著丈夫麥克 遺照加入人群,她丈夫911當天在世貿101樓上班,至今沒尋獲屍骨,她說:「我鬆了一口氣,這總算結束了。」911受害人魏瑟(Harry Waizer)沉默良久才開口說話:「我快樂不起來,即使是死的是賓拉登,我也不希望再有人死了。」
紐約市長彭博(Michael Bloomberg)表示,擊斃賓拉登並不會減少紐約民眾或美國人民的傷痛,但這是重要勝利,「紐約民眾等快10年才等到這消息,我衷心希望能在此告一段落,安慰在911痛失親人的家屬。」
美國其他大城市都興奮迎接好消息,華府有數千人聚集在白宮外圍廣場,高舉國旗,呼喊「美國!美國!」口號,路過汽車閃車燈,狂按喇叭;洛杉磯酒吧中掌聲震天,費城人隊迎戰紐約大都會隊的棒球比賽中,全場球迷齊聲高呼「美國」慶祝。

支持者:我心碎了
賓拉登死訊傳遍世界各角落,菲律賓婦女米卡勒的妹妹在911當天死於世貿大樓,她哭著表示:「這才是正義!」但她也憂慮恐怖攻擊不會就此終止。
阿拉伯世界對賓拉登死訊反應不一,部分民眾認為他罪有應得,沙烏地阿拉伯民眾薩巴說,賓拉登害外界把「伊斯蘭」和「恐怖份子」連在一起,「他對伊斯蘭的損害已達可恥程度。」支持賓拉登的阿富汗農民莫賀巴拉則深表哀悼,他說:「我心碎了,如果消息屬實,這是黑暗的一天。」

布希稱「重大成就」
美 國前總統布希(George W. Bush)當年決定出兵阿富汗,追捕賓拉登,如今死對頭終於斃命,布希發表聲明說:「這項重大成就對於美國,對於追求和平的世人,對於在911喪失親人的 家屬而言,是一大勝利。」布希指出反恐戰爭仍然持續:「今晚美國向全球傳達明確訊息,那就是不論等多久,正義必獲伸張。」
巧合的是,賓拉登死訊5月1日傳出,美國完成反恐戰爭重要任務,布希也曾在8年前同一天提起「任務達成」,2003年美國以反恐為名出兵伊拉克,開戰才1個多月,布希就登上林肯號軍艦,站在「任務達成」布條下演說,孰料反恐戰爭至今未結束。

台碩士911遇難 父嘆10年難入眠

獨 子在911紐約世貿大樓遇難的簡金榮,昨聽聞恐怖攻擊主謀賓拉登遭美狙擊死亡,心中百感交集。他表示,十年來心中一直很不平,因為兒子慘死異鄉,每憶及此 事都難過的無法入眠。如今賓拉登已經為他所做的事付出代價,或許就如中國人所說的「冤冤相報何時了」,希望事情就到此為止。

受不了高溫跳104樓
簡金榮的獨子簡慧達,台灣大學土木系畢業、紐約大學資訊工程碩士,完成學業後就進入美國美林證券公司上班,隨後被摩根史坦利公司挖角到紐約世貿大廈104樓擔任電腦分析師,無論學業或工作都是人人稱羨。
簡 金榮接受《蘋果》電話採訪時說,那年兒子才40多歲,當天因公事急著處理,才在上午8時許進公司,沒想到兩架飛機衝撞世貿大樓,兒子人在104樓的辦公 室,大樓裡的人都慌了,兒子打電話跟在美國的媳婦道別,但才幾分鐘電話線斷了,大樓也跨了,兒子受不了大火高溫,只好從104樓跳了下來當場死亡,最後靠 DNA才確認身分。
在新聞界服務40年、曾經採訪過許多災難新聞的簡金榮說,經過十年才走出喪子的悲痛,如今只盼媳婦和兩個孫子能堅強過日子,恐怖攻擊的事件永遠不再發生。

基地滲透20國 反恐未了 911劫機襲擊 撞毀世貿雙塔 舉世震驚

2001年9月11日,一個晴朗的周二早晨,兩架巨大客機分別陰沉地劃過晴空,接連撞進紐約世貿中心的兩棟大樓,引爆震驚世界的「911事件」。當天恐怖份子分別劫持4架客機,衝撞世貿中心及美國國防部五角大廈。第4架則在乘客英勇反抗下,在飛往華盛頓的途中墜毀在賓州。

此事件約造成約3千人死亡,包括紐約世界貿易中心雙塔在內的6座建築被完全摧毀,其他23座高層建築遭到破壞,美國經濟一時遭到嚴重打擊。911事件是繼珍珠港事件後,歷史上第二次外國勢力對美國本土造成慘重傷亡的襲擊,死亡總人數超過珍珠港事件中的2400人。

雙塔遺址仍未重建
當時美國總統布希立刻直指賓拉登率領的基地(al-Qaida)組織策動這起攻擊事件。基地組織也很快發布錄音帶和影帶片段承認,賓拉登策劃主導了這場恐怖襲擊。
911恐怖襲擊對美國及全球產生巨大影響,事件現場一直清理到2002年年中,雙塔遺址至今也仍未重建。911事件後,美國境內反穆斯林情緒升高,很多美國人認為穆斯林應為911事件負責。
布希更發動了「反恐戰爭」,先是在2001年入侵阿富汗,推倒庇護賓拉登的神學士政權;接下來又在2003年進軍伊拉克,尋找據稱可能會用來資助恐怖行動的「大規模毀滅武器」。

1996年發動「聖戰」
賓拉登在1996年宣布發動「聖戰」,呼籲世界各地的穆斯林群起攻擊美國。他對美軍長期駐紮在他的故鄉沙烏地阿拉伯尤其憤恨。但是賓拉登的追隨者不僅限於沙烏地,埃及、葉門、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都是基地組織的大本營。
911 攻擊是賓拉登的得意之作,但在此之前他已策劃發動了多起針對美國的恐怖攻擊,包括1993年的世貿中心停車場汽車炸彈攻擊,1996年造成19名美軍喪生 的另一起沙烏地基地自殺攻擊,以及1998年在肯亞與坦尚尼亞美國大使館發動的連續汽車炸彈攻擊。他在2000年又策劃了襲擊重創停泊在葉門的美軍艦艇柯 爾號(USS Cole)。他最後一次成功的海外恐怖襲擊,是2005年的倫敦地下鐵炸彈攻擊。
據了解,近來基地組織的發展如傘狀般向外擴散,和埃及、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東南亞等國家的激進伊斯蘭教團體都建立密切的關係,而他們的行動,相信也已經滲透到全球20多個國家,隨時在世界各地策動恐怖攻擊。

賓拉登像精神領袖
專 家指出,基地組織散居各地,各自行動,賓拉登比較像是精神領袖,而非基地組織發動恐襲的指揮中樞。賓拉登之死對基地的實際操作面影響有限。基地成員也有可 能反而在激憤之下加強恐怖攻擊。倫敦政經學院基地組織專家葛格斯說:「這比較是象徵意義的勝利,而非實質進展。不過,長期而言,基地組織需要奇蹟才能完全 重整旗鼓。」

美911後發動的反恐戰爭
★日期:2001/10/07迄今
★地點:中東、南亞、東南亞、非洲之角、美國本土及歐洲
★重要戰爭:
※2001/10/07:美認定賓拉登藏匿阿富汗,受神學士政權庇護,以保障國家安全為由,對阿富汗發動大規模軍事攻擊,不到兩個月推翻阿富汗神學士政府。戰爭迄今未結束。
※2003/03/20:美國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武器及與賓拉登勾結為藉口,發動伊拉克戰爭。雖然推翻海珊政權,但卻未尋獲大規模毀滅武器證據。去年9月美國撤出所有戰鬥部隊,僅留下5萬名美軍留守,負責訓練及支援伊國軍警。
※2002年起:在巴基斯坦搜索賓拉登下落,執行無數空襲和掃蕩反抗份子行動;2011/05/01美國證實在首都伊斯蘭馬巴德北方約150公里處,擊斃賓拉登。

兇殘不輸賓拉登 札瓦希里料掌權

「基地」組織二號頭目札瓦希里(Ayman al-Zawahri)現在極可能成為取代賓拉登的一號領導人。這位埃及醫師出身的恐怖首腦智謀十足,逃過多次美軍格殺,長期以來就是基地的「大腦」,手段兇殘絕不遜於賓拉登。

嗆歐巴馬「家奴黑人」
札 瓦希里也是基地組織最常露面代表發言的臉孔,他在最近一次發言中呼籲,利比亞等北非國家的民眾應起而反抗「入侵」的北約部隊,殲滅利比亞強人格達費的傭 兵。他曾蔑稱美國總統歐巴馬是「家奴黑人」,指歐巴馬「跟布希沒兩樣」。分析師指出,札瓦希里長期以來就是基地的實際組織人,是賓拉登重要的「精神導 師」。曾替札瓦希里辯護的埃及律師札耶特形容:「札瓦希里之於賓拉登,就像大腦之於身體。」
1951年出生的札瓦希里是藥理學家之子,也是著名伊斯蘭長老阿札爾(Al Azhar)的孫子。他在埃及最好的醫學院攻讀時,已與埃及的穆斯林兄弟會組織接觸。1973年,當恐怖團體「埃及聖戰組織」成立時,札瓦希里立刻加入,因沙達特總統遇刺案遭逮捕,隨後無罪開釋。

曾建議俘虜全部斬首
札 瓦希里在1980年代結識賓拉登後兩人開始合作。他1993年成為埃及聖戰組織領袖,發動數起針對觀光客的恐怖襲擊,1999年被埃及政府判處死 刑,1998年在阿富汗的基地訓練營,逃過美軍的巡弋飛彈襲擊。但是他妻子與3名女兒據稱都在2001年死於美軍在阿富汗的空襲。
札瓦希里性情兇殘,他在2005年致信伊拉克的「基地」領導人時,建議對俘虜一概以「斬首」處理。他一再強調基地組織的目標是「奪取國家」,建立伊斯蘭政權。

札瓦希里(Ayman al-Zawahiri)小檔案
★出生:1951/06/19生於埃及開羅望族之家,現年59歲
★身分:與賓拉登共同創辦基地組織,有「賓拉登大腦」之稱
★疑似藏身處:巴基斯坦
★學歷:1974年畢業於開羅大學醫學院
★語言:通曉阿拉伯語和法語
★通緝:美國懸賞約7.1億元台幣緝捕

宗教狂熱 賓拉登搞聖戰 繼承百億遺產擴張勢力

賓拉登堪稱近代史上最受爭議的人物,但他一生的故事卻以不同的角度在眾人之間傳述。他是恐怖首腦,策劃的恐怖攻擊釀成無數死傷,西方世界斥罵他是惡魔化身,但有些穆斯林卻崇敬他為英雄,追隨其信念對美國及西方世界發動「聖戰」。

賓拉登祖籍葉門,1957年生於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德,父親是當地的建築業大亨,跟沙國王室關係密切,賓拉登是父親與第十個老婆所生,在54個小孩之中排行17。他從小住在充斥水晶燈、黃金雕像和義大利繡帷的豪宅,過著奢華生活,任誰都無法料到他日後會成為全球恐怖首腦。

擁4妻妾生26子女
根據美國聯邦調查局的資料,賓拉登身形削瘦,身高約193至198公分,體重75公斤,是左撇子,行走時通常手持竹杖。有消息指,賓拉登說話溫和,個性溫文爾雅。
賓拉登的父親1967年因空難過世,他繼承龐大的財產,估計擁有4億美元(115億元台幣)的身家,也成為他購買武器裝備、擴張基地組織勢力的本錢。
1974年,17歲的賓拉登娶了第一個老婆,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截至2002年,據傳他共4度娶妻妾,生育的小孩達26人。

子不認同劃清界線
1994年沙烏地阿拉伯撤銷賓拉登的公民權,但早在此之前,其家族許多成員早已跟賓拉登劃清界線,包括賓拉登的四子歐瑪賓拉登(Omar Bin Laden)。歐瑪2007年娶了大他25歲的英國女子為妻,兩人還為了生育下一代,兩度找代理孕母而聲名大噪。
身 為遜尼派穆斯林的賓拉登,由於宗教狂熱使然,很早就立志要把西方勢力趕出伊斯蘭世界。1979年前蘇聯入侵阿富汗之時,賓拉登離開沙國,前往與阿富汗毗鄰 的巴基斯坦西北邊境省省府白夏瓦,參與並資助阿富汗游擊隊對抗前蘇聯軍隊。1984年,賓拉登與巴勒斯坦宗教學者阿札姆(Abdullah Yusuf Azzam)成立訓練營,成為聖戰士前往阿富汗的第一站,該訓練營最後在包括美國在內,全球擁有約50個分支。

金援戰士生活簡樸
美國《洛杉磯時報》前天報導,賓拉登把大筆財產投入在阿富汗,卻與戰士們過著一樣嚴密紀律的生活,睡在其白夏瓦辦公室的簡陋小床。當時美國大方資助對抗蘇聯的戰士,美國中央情報局(CIA)也知道賓拉登這號人物,並讚賞其作為,但沒有任何互動。

美攻伊褻瀆伊斯蘭
直 到1988年,賓拉登不再滿足於只是支持戰士,想要扮演更多軍事的角色,因而與一群戰士成立基地(al-Qaida)組織。賓拉登加入聖戰起初是為了對抗 蘇聯勢力,但1990年美國部隊進駐沙烏地阿拉伯做為攻打伊拉克的基地,賓拉登怒不可遏,認為讓非穆斯林軍隊進入先知穆罕默德孕育伊斯蘭教的土地,是種褻 瀆行為,自此賓拉登的憎恨演變成對抗美國以及西方世界。
賓拉登主導的基地組織,分支遍布20餘國,並致力於反美、反西方以及反以色列的伊斯蘭教聖戰,1996年在聖戰宣言當中,公開表示要殺美國及其盟邦的人民和軍隊。

賓拉登語錄
★2001/10/07:談911攻擊事件:「美國最弱處、最知名的建築,已被阿拉摧毀,感謝真主。」
★2003/10/18:談伊拉克戰爭:「我們對所有參與這場不公平戰爭的國家,即英國、西班牙、澳洲、波蘭、日本、義大利,保留報復的權利。」
★2006/05/23:承認主謀911事件:「我確認(在美受審並被判刑的)穆薩歐和911攻擊沒有關聯,因為是我負責分派19名弟兄進行攻擊任務。」
★2009/09/14:談阿富汗戰爭:「歐巴馬沒有能力阻止阿富汗戰爭。」
★2010/01/24:宣稱主謀2009年底奈及利亞炸彈客聖誕攻擊事件:「我透過英雄穆塔拉所乘飛機想要傳達的訊息,就和我先前透過911英雄所傳達的訊息相同。」
★2010/10/01:關切全球暖化與巴基斯坦水患:「氣候變化造成的死亡人數非常龐大,甚至超過戰爭。」

交通工具 恐成攻擊目標

基地恐怖組織首腦賓拉登遭擊斃,是歐美反恐行動的一大勝利,但國內專家認為,賓拉登之死一定會引發一波報復行動,歐美國家要慎防反恐勢力的反撲。還有,除了繼續鏟除恐怖勢力外,歐美要想辦法改善有恐怖份子滋長國家的社會經濟狀況,唯有提振經濟才能杜絕恐怖勢力蔓延。
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教授黃介正指出,今年是911事件10周年,基地組織在喪失強而有力的領導之後,恐怕會發動恐怖攻擊,所以歐美國家應加以慎防,不要讓恐怖份子有可乘之機。

自殺炸彈不容小覷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吳東野說,就伊斯蘭行為而言,一定會有一波報復行動,歐美應該更加緊張,尤其是交通工具像是飛機、火車都可能成為攻擊目標。他認為,恐怖份子發動核武的可能性較小,但是自殺炸彈這類的恐怖攻擊殺傷力也不容小覷。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林中斌則認為,賓拉登死後,基地組織的勢力已經很難成氣候,不論其人員、財務狀況已大不如前,所以最近幾次企圖發動的恐怖攻擊都未能成功,所以歐美國家要擔心的恐怕是基地以外的一些其他恐怖組織。

中東各國加強反恐
除了慎防恐怖份子的報復行動外,黃介正和林中斌也指出,由於美國明年要大選,加上美國財政影響而削減軍費,所以在賓拉登死後,可能會加快美國從伊拉克、阿富汗撤軍的腳步,所以面對美國降低在中東地區布置的軍隊及反恐力量,恐怖份子所在的國家要負起更大的反恐任務。
專家一致認為,唯有提振中東地區的經濟,解決人民的貧窮及就業等問題,讓恐怖組織難以用金錢來招募成員,才能真正解決恐怖威脅,而這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

蘋論:賓拉登之死

美國總統歐巴馬正式宣布,激進伊斯蘭的基地組織領袖賓拉登已遭美軍擊斃。其實,賓拉登早已成為泛伊斯蘭主義的象徵性精神領袖,在新階段的美伊(斯蘭)衝突中沒有發號施令的地位,而美國擊斃賓拉登也只是象徵性意義,不能看作美國的大獲全勝,更不能以為從此「東線無戰事」。
賓 拉登的聖戰第一階段是1979到1988年的阿富汗抗蘇戰爭。靠美國的援助,及各地伊斯蘭戰士的來援,最終趕走蘇聯軍隊而獲勝。他的聖戰第二階段始自 1988年,為了在世界各地建立伊斯蘭國家及共同體(蘇丹、阿富汗、菲律賓的岷答那峨),必須摧毀障礙,包括宰制中東甚深而觸怒激進伊斯蘭的美國,其手段 逐漸升高,包括暗殺、爆破、對公共場所恐怖攻擊造成大量死亡的震撼等,其中以911紐約世貿大樓遭劫機撞毀為其高潮。他的第三階段目標是:破壞以美國為中 心的世界秩序、推翻沙烏地阿拉伯的親西方王室政權、建立伊斯蘭為中心的世界秩序。手段仍是劫機、爆破、大規模屠殺以及計劃中的核生化攻擊。

西方圍捕阻截奏效
但 是,在西方尤其是美國的圍捕阻截行動奏效後,賓拉登已成強弩之末。他無法使用已遭美國高科技監聽的衛星科技通訊設備、無法動用已遭西方全面凍結的龐大資 金、由於中高級幹部遭美軍大量擊斃及逮捕,他已無法指揮許多單線聯繫的行動網、在美國懸賞5千萬美元的誘惑下,全世界亡命之徒的賞金獵人和出賣他的線民四 處尋找他的下落,迫使他經常變換居所,以致無法有效指揮部眾進行攻擊計劃。這就是為什麼911之後恐怖攻擊迅速萎縮的原因。
賓拉登無法組織大規模全球性質的恐怖攻擊,尤其無法攻擊美國,其影響力必然很快降低,最後只剩下精神象徵。
他一手建立的跨洲際攻擊網既遭美國粉碎,各地的激進組織被迫在地化,偶爾零星攻擊歐洲,失去大規模破壞活動的能力。易言之,賓拉登的時代早已結束,至少在5年前就結束了,而其他恐怖組織的攻擊模式也進入了新的時代。

美趁反恐震懾中東
美國趁反恐、反賓拉登的道德之窗大開之際,掌握了阿富汗與伊拉克,取得與中、俄地緣軍事角力的優勢,也震懾了中東的反美國家。賓拉登愚蠢的911攻擊,引進了美國的勢力;雖然美國泥足深陷,但獲得的地緣戰略利益,將決定本世紀上半葉的全球戰略優勢向哪邊傾斜。

(蘋果日報)
--
40分鐘突襲格殺 美軍擊斃賓拉丹

五月一日深夜,巴基斯坦度假勝地阿伯塔巴德鎮郊一處占地七百六十坪的豪宅傳出激烈槍響。美軍發動突襲,不到四十分鐘鳴金收兵。在這場「外科手術」式行動中,凱達恐怖組織首腦賓拉丹頭部中彈,當場被擊斃,美國政府漂亮解決十年心腹大患。

這場突襲行動是十年耕耘的成果。九一一事件後,美國宣布通緝賓拉丹。中央情報局(CIA)四年前確認賓拉丹的一名信差身分;去年八月,追蹤這名信差,查到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鎮郊的一棟豪宅。雖不能百分之百斷言,但CIA研判,賓拉丹藏身該處的可能性極高。

情資回報白宮後,歐巴馬總統今年二月中召開一連串會議,最後一次會議於四月廿八日舉行。

賓拉丹大膽選擇度假勝地為藏身處的舉動,一度令美方懷疑情報是否正確。然而歷時八個月情資分析後,四月廿八日那場會議呈報的照片帶來重大突破,讓歐巴馬肯定賓拉丹就躲在豪宅內。

四月廿九日早上,歐巴馬下令突襲,美軍精銳部隊廿四小時內迅速規畫出行動綱領。五月一日早上,歐巴馬批准行動計畫。

巴基斯坦當地時間五月一日晚上約十點半(美東時間五月一日中午十二點半,台灣時間五月二日凌晨零時卅分),行動展開。美國海軍精銳特殊部隊「海豹小組」分乘二至三架直升機,在賓拉丹豪宅外降落。精銳部隊翻越五點五公尺高的圍牆,突破帶刺鐵網和檢查哨,長驅直入。

當時屋內有包括賓拉丹在內的四名男子及七名婦孺。四名男子激烈抵抗,向美軍開火,還把其中一名女子當成人肉盾牌;女子當場喪命,四名男子也被美軍擊斃,共五人死亡,兩女受傷。

除了賓拉丹,死亡男子分別為賓拉丹的信差、信差的兄弟,及賓拉丹的兒子。

美軍突襲行動全程不到四十分鐘,美軍一架直升機機械故障,被美方當場引爆墜毀。突襲士兵無人死亡。

美東時間五月一日下午三點五十分,消息傳回白宮,美軍以臉部辨識系統,初步確認死者之一正是賓拉丹,白宮爆出歡呼聲。三小時後,歐巴馬再獲通報,經由「多種科學方法」檢驗,確認賓拉丹已死,歐巴馬隨後親自宣布這個舉世震驚、興奮的消息。

擊斃賓拉丹 歐巴馬:正義已經實現

美國總統歐巴馬一日深夜透過電視宣布,美國已成功擊斃幕後主使九一一恐怖攻擊的凱達組織領袖賓拉丹,這是美國打擊該組織迄今最重大的成就,「今晚我們可以向在凱達恐怖攻擊中失去至愛的家庭說:正義已經實現」。

他強調,美國對凱達組織的行動不會因賓拉丹死亡就停止,毫無疑問地該組織將繼續對美國發動攻擊,「我們在國內及海外都必須、也會持續保持警戒」。

歐巴馬不忘重申,美國的反恐戰爭並非針對伊斯蘭,美國不是、也絕不會與伊斯蘭開戰。賓拉丹不是穆斯林領袖,而是殺害許多穆斯林的人,「所有相信和平及人類尊嚴的人,都應樂見他的死亡」。

他說,經過多年費心努力,美國情報部門去年八月獲得賓拉丹可能藏身處的線索,經過幾個月的查證,發現賓拉丹藏匿在巴基斯坦一處宅院;確定掌握足夠情報後,他在上周下令發動攻擊。

歐巴馬說,能夠掌握賓拉丹藏身地點,要歸功美國與巴基斯坦的反恐合作,美國突擊小組一日對賓拉丹位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的藏身處發動攻擊,過程中沒有美國人受傷;經過交火,成功擊斃賓拉丹,並把賓拉丹的屍體帶走。

他表示,經過近十年打擊凱達組織的努力與人命犧牲,美國人很清楚戰爭代價,但作為一個國家,美國絕不會容許國家安全受威脅,也不會在國民被殺害後袖手旁觀。他強調,成功擊斃賓拉丹證明美國的偉大及人民的決心,說明美國想達成的目標都能實現。

賓拉丹火速被海葬…怕墓地變聖地

凱達組織頭子賓拉丹被美軍擊斃後,美國火速把他海葬,並未透露海葬地點。這麼快海葬,是尊重伊斯蘭教人死後必須在廿四小時埋葬的習俗,選擇海葬,可能是要避免他的墓地成為全球伊斯蘭激進分子的聖地。

美國一位不願具名的高級官員表示,賓拉丹已被海葬。他說,要在短時間內找到願意接受全球頭號恐怖分子遺體的國家,相當困難,因此美國決定海葬賓拉丹。他並未透露賓拉丹究竟在何處海洋被海葬,也沒有詳述海葬過程。

他說:「我們要避免他的墓地成為聖地。」

他並表示,已透過DNA比對和面容確認技術,確認賓拉丹的身分,正式檢驗結果將在幾天內出爐。

稍早另一位美國官員也說:「我們保證一切過程依照伊斯蘭教習俗和傳統進行。我們非常認真看待此事,因此整個過程以非常妥善的方式處理。」

美國必須小心處理賓拉丹的遺體,一方面要避免激怒伊斯蘭世界,一方面要避免讓他成為殉道者,提供凱達組織大肆宣傳的機會,讓他的墓地成為穆斯林聚集和憑弔的聖地。

根據伊斯蘭教習俗,土葬是穆斯林通行的葬禮,但穆斯林的土葬不用棺木,而是把遺體直接放入土裡,墓穴底部也不必鋪木板、石板、水泥等非土質的製品,因為根據《可蘭經》,阿拉用泥土造人。

穆斯林在特殊情況下也可以水葬,因為根據《可蘭經》,阿拉「用水創造一切生物」,遺體可以還原於水,這種方法常見於旅人中途死在船上,三天內又靠不到岸。不過賓拉丹被擊斃的地點離海洋很遠,美國將他海葬,還是出於特殊考量。

埃及伊斯蘭領袖 譴責賓拉丹海葬

埃及主要的遜尼派伊斯蘭文化學習中心阿茲哈爾(Al-Azhar)清真寺的領袖塔耶布博士,2日譴責美國以海葬方式,處理頭號恐怖分子賓拉丹的屍體。

美國表示,他們替賓拉丹屍體淨身後,將屍體置於一個有重量的袋子內,再從美國一艘軍艦,替他舉行海葬,期間並有伊斯蘭的宗教祈福儀式。美國表示,如此做符合伊斯蘭一天內安葬的習俗。

塔耶布表示,美國的作法違反伊斯蘭宗教習俗與人的價值。他說,穆斯林非常重視土葬,只有船無法及時靠岸,遺體在船上無法完整保存時,才會選擇海葬。

「二把手」札瓦希里 曾幫賓拉丹療傷

雖然凱達組織預擬賓拉丹一旦亡故的應變計畫,但組織內部無人具備像賓拉丹一言九鼎的分量。組織「二把手」,同時是賓拉丹主要軍師和私人醫師的埃及眼科醫師札瓦希里(Ayman al-Zawahri),可能會藉由賓拉丹之死呼籲鞏固領導中心,趁機掌權。

倘若如此,札瓦希里將躍升為美國聯邦調查局全球通緝要犯的首席。曾擔任札瓦希里辯護律師的艾沙亞特形容,札瓦希里之於賓拉丹好比是大腦之於身體。

歐巴馬二○○八年當選美國總統後,札瓦希里曾以種族歧視意味濃厚的house negro(黑奴)一詞稱呼歐巴馬,並批評歐巴馬與布希的侵略者本質並無不同。

札瓦希里也有火爆的一面,有次在阿富汗,神學士與凱達據點遭到美軍轟炸,札瓦希里看見組織民兵在打羽毛球,當場發飆。

如果說賓拉丹憑藉個人魅力吸引許多年輕人投身「聖戰」,札瓦希里則是憑藉謀略和組織技巧讓凱達歷經美國十年猛攻仍穩定成長。

賓拉丹成人之後才投身反美的聖戰,現年六十歲的札瓦希里就讀高中時就搞秘密小組織,反對當時的埃及總統沙達特。

沙達特一九八一年遭到阿拉伯世界最老牌的激進組織「穆斯林兄弟會」分支機構暗殺,札瓦希里就是兄弟會的成員。他的父親是藥理學教授,祖父更是阿拉伯世界最重要清真寺之一的愛資哈爾清真寺大教長。

一九八○年,札瓦希里受邀到阿富汗協助治療對抗蘇聯軍隊的穆斯林傷兵。他在廿年後表示那次經驗讓他眼界大開,認為穆斯林青年應全力準備對付另一個世界強權:美國。

札瓦希里與賓拉丹於一九八○年代中期在巴基斯坦的白夏瓦相識,打游擊的賓拉丹後來在一次蘇聯空襲行動中受傷,札瓦希里到洞穴內幫他治療,雙方一見如故。兩人的革命情感為凱達組織的成立奠定基礎。

從不倒垃圾…藏身豪宅搞神秘反洩底

賓拉丹被美國追緝近十年,神出鬼沒的他最後藏身處不是山區洞穴,竟是巴基斯坦度假勝地的三層樓豪宅。行事小心的賓拉丹,豪宅沒有電話或網路線,連垃圾都自行焚化,反而引起情報單位注意,斷定住戶一定是非同小可的「大咖」,自曝行蹤。

美方追查賓拉丹下落多年,以為他藏身於阿富汗山區,沒想到賓拉丹「大隱隱於市」,住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馬巴德西北方約六十公里的小鎮阿伯塔巴德,距伊斯蘭馬巴德僅一小時車程。

阿伯塔巴德深受巴國軍方青睞,許多退役將領皆定居此處。賓拉丹和最年輕的妻子、一名已成年的兒子及數名親信選擇此處藏身,住在阿伯塔巴德郊區一棟三層樓住宅,且這棟豪宅距離巴國一所知名軍校不到一公里。

賓拉丹的豪宅建於二○○五年,房屋面積是一般民宅的八倍大。豪宅占地寬廣,和附近房舍有一段距離。

這棟豪宅外觀像是堡壘,戒備森嚴。建物雖樓高三層,但窗戶極少,光是外面圍牆就有五點五公尺高,外牆和內牆布滿帶刺鐵絲網,連露台都有二點一公尺高的「女兒牆」保護。豪宅兩處出入口設有崗哨,管制進出人等。

一名美國官員指出,賓拉丹的住所造價約百萬美元。明明是豪宅等級,卻沒有任何電話或網路線。且這戶人家從不倒垃圾,都在宅內焚化。種種跡象顯示,裡頭可能住了危險人物。

美方進一步分析豪宅內的住戶背景,裡面應住了賓拉丹與他最年輕的妻子、賓拉丹的一個兒子及一個女兒,加上九一一事件犯人指認出入豪宅的其中一人,正是賓拉丹信任的信差。至此美方幾乎可確定,恐怖攻擊的首腦就住這裡。

美追信差4年 賓拉丹竟躲在巴國度假區

全球頭號通緝要犯、凱達組織首腦賓拉丹被美國追緝近十年,他行事謹慎,下落成謎。美國中央情報局(CIA)鎖定從他的信差著手,情蒐行動直到四年前才有斬獲。賓拉丹並非外傳的躲在阿富汗山區,而是住在巴基斯坦度假勝地,可謂「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自二○○一年的九一一事件後,賓拉丹成為美國頭號追緝目標。傳言他可能藏匿於阿富汗與巴基斯坦邊界,例如阿富汗崎嶇的山區洞穴,或巴基斯坦西北部的偏遠部族地區。

九一一事件後三個月,美軍在阿富汗的「黑洞穴」地區發動空襲,賓拉丹躲過一劫。二○○五年他到巴國小鎮阿伯塔巴德落腳,蓋了一棟豪宅藏身。

空襲失敗後,美方始終無法掌握賓拉丹下落。期間賓拉丹雖數度透過錄影帶向美方嗆聲,但影片中的背景幾無線索可循。陷入膠著的CIA,決定從賓拉丹的信差著手調查。

賓拉丹有數名信差,其中一人最得他信任。然而信差亦訓練有素,不論名字或住處皆不得而知。直到四年前,情蒐終於出現突破性進展,掌握該名信差的名字。兩年前,CIA發現信差和其兄弟在巴國的出沒地點,逐步縮小範圍。去年八月,終於鎖定兩人住在阿伯塔巴德的一處豪宅。

CIA發現該棟豪宅固若金湯,戒備異常森嚴。監控一段時日後,發現裡頭住的除了信差和其兄弟,還有一男一女,特徵和賓拉丹的兒子及年輕妻子相符,推測賓拉丹就住在該處。

維基解密上周公布的一分電文,顯示一項來自關達那摩監獄的情資說,賓拉丹曾經住在阿富汗東部的賈拉拉巴德。二○○二下半年,巴基斯坦武裝分子穆哈瑪德派出五十名保鑣,護衛賓拉丹移動到巴國境內,美國便跟丟了,直到四年前解開信差身分,才重新鎖定行蹤。

電文還說,賓拉丹身旁有四十名忠心耿耿的保鑣隨侍在側,還設定「通關密語」。一旦來者答不出密語,便視為敵軍來襲,所有保鑣和親信在危急時將立刻自盡。

獵賓拉丹 格殺不留活口

美國海豹特種部隊奉命前往執行斬首行動,美國一名國安官員透露,軍人接獲的命令,是見到國際頭號恐怖分子賓拉丹,即格殺勿論。專家指出,政府指示不留賓拉丹活口,是一勞永逸作法。

官員告訴路透說,「這是一項殺人行動」,清楚強調美國一開始即不打算活捉賓拉丹。

美國成功狙殺賓拉丹,可說大快人心,然而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宣布好消息之餘,同時周告全球的美國人與單位,提高安全警戒,防範報復。

賓拉丹是凱達恐怖組織首腦、精神領袖,賓拉丹之死,篤定會激化恐怖分子情緒,全球恐怖細胞大有可能傾巢而出,伺機對美人以牙還牙。在恐怖攻擊手法一再推陳出新的此刻,格外令人提心吊膽。而任何恐攻得逞,都將助長恐怖分子氣勢。

專家認為,對賓拉丹殺無赦,是正確的一勞永逸、避免節外生枝策略。儘管安全威脅仍將揮之不去,且凱達組織仍有第二號人物札瓦希里遞補賓拉丹的地位,賓拉丹之死,將導致凱達暫時群龍無首,令恐怖分子有所忌憚。

若活捉賓拉丹,可能衍生的問題包括是否將他送回美國,或讓賓拉丹在何地受審,而能否讓他順利受審、判刑、伏法更是曠日廢時的另一問題,為避免多生枝節,還不如一舉幹掉賓拉丹,杜絕後患。

賓拉丹若被活捉,將有如一顆未爆彈,時時令美國憂心。

全球恐怖分子和賓拉丹的黨羽可能大肆綁架美國人,或攻擊全球美國相關地點,要求美國釋放賓拉丹,美國政府將難以應付。

自阿富汗撤軍大限將到 美謀斬首

美國總統歐巴馬和國安團隊最近下達高度機密指令,指示中央情報局限期緝捕九一一恐襲事件主謀賓拉丹,死活不論。原因是美軍自阿富汗撤軍的日期迅速迫近:今年七月。

美 方記取一九七五年美軍撤出越南,南越政府迅速落入北越共黨手中,讓美國在中南半島失勢多年。隨著七月美軍撤出阿富汗的日子逐漸逼近,現今的阿富汗政府貪汙 腐敗,不得人心,歐巴馬總統擔心一旦美軍撤離,舊事重演,現今的阿富汗卡薩政府可能馬上垮台,神學士政權將捲土重來,美國過去十年的努力,所花五十億美 元、犧牲近一千五百名美軍,全都白費。

同時,一旦神學士班師回朝掌權,將馬上歡迎賓拉丹回來,奉為上賓,如此一來將會是神學士和賓拉丹 最 風光時刻,美國在全球前顏面掃地,信心盡失,賓拉丹如同再被加持,成為堅不可摧的超級人物。過去近十年來,賓拉丹透過現在網路科技,親自現身或隱形發聲, 指揮各地凱達分子發動恐襲,威嚇美國及西方。

因此,歐巴馬總統決定不能再等,就目前手上已有的情報,指示加緊腳步追捕賓拉丹。

近十年前,九一一事件後,美方認定賓拉丹是幕後主謀。賓拉丹當時藏身阿富汗,受到神學士政權庇護,同時拒絕美方強烈要求交出賓拉丹。經過警告無用後,美方及西方盟國決定在二○○一年十月進軍阿富汗。

當年在中央情報局主導策畫下的攻勢並沒有及時逮捕到賓拉丹,他在多方協助下逃出首都,四處躲藏,多年來也躲過好幾次美方的追捕與軍事行動。

美反恐夥伴 巴基斯坦大玩兩手策略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宣布賓拉丹伏法的記者會上,特別提到「與巴基斯坦當局在反恐方面的合作促成美方找到賓拉丹的藏身處」,並表示當晚已與巴國總統札達里通過電話。

巴基斯坦在獵殺賓拉丹的行動中,究竟扮演何種角色?資深白宮官員對媒體簡報時透露,殲滅賓拉丹的行動中沒有巴基斯坦部隊參與,巴國事前也不知情。

巴基斯坦國防部與外交部似乎不同調。軍情局官員描述攻堅過程,形容這次行動是兩國聯合作業。

外交部卻發表聲明,特別強調這是「美軍採取的直接行動」。一種可能是美軍避免消息走漏,直到兵臨城下,才告知巴國,軍情局只是「觀察員」。

身為美國的反恐夥伴,巴基斯坦當局必須有符合華府期望的具體行動,讓每年數十億美元的援助不會中斷。

但是面對反美情緒日漸高漲的民眾,巴國政府又不能動作太大,所以矢口否認賓拉丹藏身境內,而是堅稱賓拉丹藏匿在巴國西北部與阿富汗交界的部落區,把責任推給阿富汗。

為了平息民怨,巴國政府主動向媒體爆料,過去有兩架美軍直升機曾遭巴國地對空飛彈擊落,機上人員全數陣亡,藉以宣稱「美帝」已為入侵巴國神聖的領土,付出慘重的代價。不久前,巴國才同意美軍派遣無人戰機到凱達組織與神學士組織分子藏匿的部族地區轟炸。

過去十年來,巴國一直在玩兩手策略。結果,賓拉丹並非躲在無法無天的西北邊省部族區,反而藏身在距離巴基斯坦最大城伊斯蘭馬巴德不到六十公里,國防大學就在附近的豪宅內,而且該區住了許多退役將領。

2.5億美元身家 賓拉丹砸錢向美宣戰

賓拉丹主使九一一恐怖攻擊,一戰成名,成為全球頭號恐怖分子及各路恐怖組織的共主,一名美國中情局人員稱他是全球恐怖組織的「北極星」,如今北極星殞落,恐怖活動將進入新紀元。

紐約時報指出,在賓拉丹之前,恐怖活動是由國家支持,而他是以恐怖分子的身分支持國家。從一九九六年到二○○一年,他付錢給阿富汗神學士政權來保護他。他用錢買時間和自由,把他的凱達組織(意為基地)打造成向全球輸出恐怖活動的跨國企業。

賓拉丹打著凱達組織的旗幟,以及伊斯蘭兄弟無國界的信念,把埃及到車臣、葉門到菲律賓的激進組織團結起來。

在九一一之後的幾年間,凱達組織和賓拉丹的名號像廿一世紀政治黑死病般傳染到全球,自稱為凱達分支或打著凱達名號的恐怖組織在伊拉克攻擊美軍,在峇里島犯下驚天動地的爆炸案,並在西班牙炸毀火車。

直到今天,賓拉丹有多大權力,凱達有多少成員,凱達「細胞」滲透到多少國家,還有賓拉丹宣稱擁有生化武器和核武是否為真,外界都無從得知。他以現代科技發動聖戰,透過傳真發表詔書,透過電郵對美國宣戰,在網路上公布錄影帶向西方嗆聲。

九一一後,賓拉丹成為美國全民公敵,與希特勒和史達林不相上下,讓美國人恨得牙癢癢。

賓拉丹一九五七年生於利雅德,父親是富有建商,沙國百分之八十的路都是他建的,有五十二名子女,賓拉丹排行十七。賓拉丹十一歲時,父親墜機死亡,據說留給他兩億五千萬美元財產。

賓拉丹在吉達上貴族中學時,老師中有穆斯林兄弟會成員,灌輸他伊斯蘭激進思想,當時穆斯林兄弟會主張以暴力達到伊斯蘭統治的目的。

他上大學後熱中神學辯論,一九七九年大學畢業後不久,蘇聯入侵阿富汗,賓拉丹加入阿富汗反抗軍十年,當時美國中情局提供反抗軍武器和訓練。但一九九一年美國打伊拉克的波斯灣戰爭,卅萬美軍進駐沙國兩個基地,賓拉丹認為美軍進駐是褻瀆。

他把他的戰爭技巧和伊斯蘭教狂熱傳給中東的反美教派,沙國在美國壓力下於一九九四年剝奪他的公民權,他一九九六年返回阿富汗。

賓拉丹在全球的投資使他財富增加,讓他透過凱達組織資助好戰團體。他一九九八年發表伊斯蘭詔書,宣示殺美國人及其盟友是穆斯林的責任。六個月後,美國駐肯亞和坦尚尼亞大使館遭炸彈攻擊,炸死兩百廿四人,五千人受傷,主導的賓拉丹從此成了美國的「頭號通緝犯」。

賓拉丹烏龍死亡照 2年前就有

賓拉丹遭美國擊斃後,巴基斯坦電視台隨即發布一張據稱是賓拉丹屍體照片,隨即獲不少媒體轉載,連國內電子媒體也不例外。但該電視台二日隨後撤回這張照片,表示非真的賓拉丹屍體。

部分巴國民營電視頻道稍早播出所謂賓拉丹遭到美軍特種部隊擊斃後,「尚未獲得證實」的賓拉丹面部血肉模糊的影像畫面。但不久後,巴國Geo電視台主管即出面表示:「那並非賓拉丹。這張照片兩年前就出現在網路。」

在巴國電視台稍早播出的畫面中,一名已經死亡的男子蓄有黑色濃鬍,灰白的鬍鬚較賓拉丹生前最新影像播出時所見還少。此外,死者前額與左太陽穴留有大片血跡,右眼緊閉,左眼的眼白仍然可見。


恨敵入骨 賓拉丹要兒當自殺鬥士

賓拉丹的元配娜吉娃與兒子歐瑪二○○九年聯名出版《在賓拉丹家族長大》一書,大爆賓拉丹的私生活,說他是嚴父,對待家人十分嚴苛,幾乎到了「恨敵人甚於愛兒子」的情況。

書中描述,一晚賓拉丹帶著四個妻子和十幾個子女到沙漠訓練,年紀較大的子女在他指示下挖掘沙坑,然後每人窩在一個坑中過夜,有人喊冷,而賓拉丹回答說,可以把泥土和草覆蓋在身上。

他的兒子們成年後,賓拉丹要求他們自願執行自殺式任務,歐瑪不肯服從,賓拉丹對他說:「你在我心中的地位不比全國任何一個男人或男孩,這話對我所有兒子都適用。」

家裡禁止玩具和現代家電,賓拉丹卻對跑車情有獨鍾。他至少擁有過一輛金色賓士車,甚至還曾買過快艇。

娜吉娃說:「沒有什麼比在沙漠中開一整天快車更能帶給他滿足感。當他散步時,就把車留在那裡。」

賓拉丹喜愛園藝,他被沙國流放到蘇丹時,發現種植向日葵的樂趣。娜吉娃說,賓拉丹最愛耕作,他種出最棒的玉米、最大朵的向日葵。

他管教孩子嚴格,就連笑的時候「露出太多牙齒」也要被處罰。賓拉丹有十二個孩子,也有人說有廿四個。

歐瑪說:「父親不准母親打開公寓裡的冷氣,也不准她使用冰箱。」

賓拉丹也有輕鬆的一面。他的英語相當流利,數學方面也是奇才。

歐瑪說:「父親的數學程度之好,好幾次有人來家裡,希望他能和計算機比一比。」他說,通常都是賓拉丹贏。

賓 拉丹的嫂嫂也出書大爆家族內幕。他的嫂嫂卡門.賓拉丹在她的回憶錄「王國內幕」中,也提到賓拉丹是嚴父,有一次到鄉下度假,氣溫高達攝氏卅八度,賓拉丹剛 出生的兒子口渴,幾乎要脫水,但人小不能用湯匙,賓拉丹又不准孩子用奶嘴。她實在看不下去,可是孩子的母親、祖母及其他所有女人都不敢吭氣。

傳賓拉丹結婚22次 子女數無人知

祖 籍葉門的賓拉丹一九五七年三月十日生於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一個建築業富商的家庭。他的父親有五十二個孩子,他排行十七。大學時期,學習管理和土木工 程。他於父親去世後繼承家中公司。當時估計他的財產達到三億美元,但因被各國凍結和從事恐怖活動需要大筆經費,一般認為現在只剩下兩千五百萬美元。

賓拉丹有三個正式的妻子和十三個子女,另有一說指他有四名妻子和廿四名子女,不過據說他結過約廿二次婚,所以實際有多少子女,沒有人正式計算過。

賓拉丹剛傳死訊…巴國清真寺爆炸

賓拉丹死訊傳出後不久,距離他伏法地點八十五公里處的西北小鎮就發生清真寺爆炸,造成一名婦女和三名孩童喪命。

凱達和神學士組織尚未坦承犯案,但兩個組織與外圍單位歷年來已在巴國境內造成四千二百多人喪生。這次被炸的清真寺距離警察局很近,分局長馬瓦特認為警局才是攻擊目標。馬瓦特表示,除清真寺被炸毀,警局外牆也受損,五名傷者中有兩人是員警。

賓 拉丹身亡,凱達和神學士已蠢蠢欲動。網路化名「伊斯蘭聖戰之獅」的評論員宣稱:「我們與國際暴政的鬥爭持續已久,不會因為我們鍾愛的伊斯蘭之獅遇害就喊 停。多少位想殉教的人今天誕生了呢?」專門在網路上回答教義問題的「伊斯蘭聖戰之獅」要那些認為聖戰已經結束的人,「再等一會兒」。

巴基斯坦境內神學士最大派系揚言,將攻擊巴基斯坦與美國。派系發言人艾山表示:「如果賓拉丹殉教,我們將對美國人、巴基斯坦政府與安全部隊發動攻擊。」

賓拉丹追隨者嗆:恐怖活動不終結

美國總統歐巴馬宣布美軍擊斃凱達頭子賓拉丹後,賓拉丹在阿拉伯世界的敵人鼓掌慶賀,但他的追隨者則警告說,恐怖活動不會因此結束,並揚言報復。

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當總統卡薩宣布賓拉丹被擊斃的消息後,在場的地方政府首長拍手叫好,卡薩說:「我希望賓拉丹的死能終結恐怖活動。」他說:「他得到應有懲罰,他的手沾滿阿富汗成千上萬老弱婦孺的血。」

賓拉丹出生的國家沙烏地阿拉伯發表聲明說,希望賓拉丹的死有助於國際反恐行動,並破壞凱達組織的「細胞」。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著名律師和人權鬥士阿曼蘇里說,賓拉丹把所有阿拉伯人和穆斯林變成嫌犯。

但在阿富汗東部,曾當過神學士戰士的農夫莫布拉說:「我的心碎了,過去我聽到很多有關他死亡的謠言,但他真的死了,這是一場災難和黑暗的一天。」

阿富汗三輪車夫賈拉說:「他是穆斯林世界的英雄,他對抗非穆斯林和異教徒,對抗世界強權。」

與凱達掛勾的巴勒斯坦好戰組織領袖阿納尼說:「很快就會出現另一個領袖。」他說:「殺人犯歐巴馬吹噓他的勝利,因為他無法隱藏他對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的恐懼。」

防報復 美發全球旅遊警示

歐巴馬總統宣布賓拉丹遭擊斃後,美國國務院隨即發布為期三個月的全球旅遊警戒,要求出國商旅及旅居國外的美國人防範可能的暴力攻擊。

國務院強烈建議,由於狀況不確定及多變,美國人若身在可能因賓拉丹死亡引發反美暴力事件的地區,應盡量留在住家或飯店,遠離群眾集會及示威活動。另外,也要密切注意當地新聞,掌握周遭發生的事件。

美國駐外機構將保持高度警戒。國務院指出,部分使領館可能基於安全考量暫時關閉或暫停部分服務,屆時這些使領館會盡一切可能提供美國公民緊急服務。

國務院提醒,為避免親友擔心,旅外的美國人應與親友固定聯繫,也應加入國務院的旅遊登記計畫,以便取得最新資訊。

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發言人萬德福表示,這是針對全球海外美國公民發布的旅遊警示,沒有特別針對台灣或提到台灣的部分。

行政院國土安全辦公室指示警政署通報全國各機關加強機場安檢、港區安全、貨櫃落地追蹤檢查,各國駐台使領館、外僑學校也加強安全勤務,維安特勤隊全面整備待命,防制恐怖活動。

外交部昨晚則發布領務訊息,針對賓拉丹死亡可能引發新一波報復性恐怖攻擊行動,呼籲國人赴海外商旅應特別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前往人潮聚集或示威遊行地區。如遇緊急情況,請就近與我駐外單位或「外交部緊急聯絡中心」聯繫。

行政院發言人楊永明轉述,院長吳敦義指恐怖主義是聯合國明定的罪刑,我國反對任何形式的恐怖主義及活動,採取恐怖攻擊的手段及從事恐怖活動的人或組織,都應該接受正義的制裁。

為防範恐怖分子乘機活動,行政院國土安全辦公室昨天指示內政部警政署待命成立應變中心,隨時啟動暴力恐怖攻擊應變機制,並通報全國各警察機關加強防範。

維基解密揭露 凱達將引爆歐洲核彈?

凱達組織頭子賓拉丹因九一一恐怖攻擊成為全球頭號恐怖分子,據洩密網站「維基解密」上周所公布的美國機密文件,凱達組織以賓拉丹馬首是瞻,據說在歐洲暗藏核彈,計畫賓拉丹萬一被逮或被殺,即引爆核彈,引發一場「核子地獄風暴」。

維基解密公開的文件揭露,九一一恐怖襲擊主謀穆罕默德於二○○三年落網後關在關塔那摩灣監獄,他在審訊時透露,凱達在九一一 後還策劃了一連串後續攻擊行動,包括在英國發動化學和生物武器攻擊、並在美國公共建築的空調系統施放氧化物。

九一一事件後有七百人涉嫌恐怖活動被羈押在古巴關塔那摩灣監獄,維基解密文件指出,穆罕默德身邊有一小群人,想要動用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展開攻擊。

種種陰謀包括在美西發動飛機攻擊行動、劫持客機撞向加州最高建築,造成公寓瓦斯外洩後予以引爆、引爆加油站,切斷支撐紐約布魯克林大橋的鋼纜等。

另外,穆罕默德二○○二年時並在英國倫敦希斯洛機場招募地勤人員,計畫在客機起飛後立刻劫機,並撞向機場航站大樓,複製九一一式恐怖攻擊。

反恐里程碑 不等於世界安全

美國擊斃凱達組織領袖賓拉丹後,世界各國紛紛肯定反恐怖主義勝利,仍審慎看待未來,認為恐怖組織仍在,反恐戰爭仍要持續。

法國外長朱貝表示,這是民主國家對抗恐怖主義的勝利,英國首相卡麥隆也認為賓拉丹被殺的消息,能讓「全球民眾寬心」。

德國外長韋特威爾則說,對自由思考且愛好和平的人們是好消息。

日本首相菅直人表示,日本政府歡迎美國此次行動,認為是反恐的一大進步,同時也對美國與巴基斯坦人士的努力表示敬意。

菅直人指出,雖然賓拉丹的死亡已經獲得確認,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國際蓋達組織已經根絕,現在世界各地恐怖事件依舊發生,受到恐怖活動的威脅依舊深刻。

他強調,現在並不是反恐活動的結束,今後有必要繼續監視蓋達組織活動,國際社會仍必須在反恐行動上緊密的協調。

此外,阿富汗的安定與復興,也仍需要國際社會的協助。

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表示,這是美國及其盟國的「一大勝利」,但新加坡政府認為,賓拉丹斃命並不意味這個世界更安全。

印度內政部長齊丹巴蘭說,賓拉丹命喪伊斯蘭馬巴德,證明恐怖份子能在巴基斯坦找到「庇護所」。

歐盟表示,賓拉丹之死,弱化了凱達的領導核心,是防止恐怖主義擴散的重要成果,印尼伊斯蘭教士聯合會主席席拉迪吉則表示,賓拉丹的死亡有助於重建伊斯蘭的形象。然而,只要穆斯林繼續受到不公平對待,恐怖主義仍然會持續。

追隨者:聖戰會繼續

賓拉丹家族發跡地葉門二日表示,他的死訊代表「終結恐怖行動的開始」。

賓拉丹的追隨者卻稱這項死訊是「大災難」,他們表示,聖戰會繼續進行下去。

一位不願具名的葉門政府官員說,「我們希望賓拉丹的死訊是『終結恐怖行動的開始』。」

凱達組織在二○○九年一月將沙烏地阿拉伯與葉門的組織分部合併,在葉門組成阿拉伯半島凱達組織,至今仍對美國在當地的相關單位和葉門總統沙雷形成嚴重威脅。

阿拉伯半島凱達組織一名成員向法新社表示,起初他們不相信賓拉丹的死訊,但他們在巴基斯坦的成員已證實這項消息。

反恐戰爭 美不改變難打贏

二 ○○一年九月十一日,美國民眾從電視目睹兩架遭凱達組織劫持的客機,撞向紐約世貿雙子星大樓,無處可逃的員工紛紛從高樓層的窗戶向外跳。幾乎在同一個時 間,華府美國國防部五角大廈也被同遭凱達恐怖分子挾持的客機撞毀一角。這個天氣晴朗的上午,成為美國人永遠無法抹去的痛苦記憶。

美國將九一一視為「戰爭」,為討回公道,美國進軍庇護凱達組織的阿富汗,推翻神學士政權。但這場軍事勝利沒帶來期望的和平,十年後的今天,仍深陷阿富汗,恐怖組織更在美國本土招兵買馬。

儘管美國成功擊斃九一一幕後主使賓拉丹,歐巴馬也宣稱「正義已經實現」,但這個狙殺行動無法讓美國人擺脫恐怖主義的陰影。

賓拉丹死亡,對凱達組織是一大打擊,但恐怖組織不會因此就失去動能,仍有很多人不惜犧牲生命對抗美國。過去境外伊斯蘭極端主義者被美國認為是主要恐怖威脅,但最近美國破獲的幾起恐怖攻擊陰謀,執行者卻是在美國成長的年輕人。

九一一恐怖攻擊發生後,美國民眾始終不能理解「為什麼有人這麼憎恨美國?」十年之後,美國還是得面對這個問題。

在白宮前慶祝賓拉丹死亡的美國民眾,狂歡之餘也清楚美國並非從此高枕無憂。許多民眾受訪時都強調,不知道未來會如何發展,這只是第一步,未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一位民眾更表明,賓拉丹之死不會改變任何事,美國總統調整中東及伊斯蘭政策才能帶來真正的改變。

這些年美國雖有意推動巴勒斯坦建國,但力挺以色列的立場沒有改變,加上持續在阿富汗及伊拉克用兵,都成為極端伊斯蘭主義者訴求「穆斯林兄弟遭異教徒欺侮」的佐證。如何用實際行動化解仇恨根源,將決定美國能否取得反恐戰爭的真正勝利。

學者:攸關戰略利益 美仍將打反恐牌

賓拉丹被美軍擊斃,政治大學阿語系副教授利傳田指出,賓拉丹死亡絕不是凱達組織恐怖活動的結束,甚至短期內還會激化恐怖活動。

政大國關中心美歐所研究員嚴震生也表示,賓拉丹之死對九一一事件罹難者家屬而言,心中的苦痛算是結束,但不代表美國全球反恐戰爭告一段落。

利傳田表示,近幾年來,賓拉丹其實已是凱達組織的精神領袖,真正策畫恐怖活動的是凱達組織第二號人物札瓦希里,所以賓拉丹被美國擊斃後,札瓦希里仍可掌控凱達組織,對美國發動報復行動。

不過,嚴震生認為,擒賊先擒王,美國已達到目的;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既然能狙殺賓拉丹,顯示美國的情資掌握可能已能滲透到凱達組織內部,美國可能還掌握凱達組織重要人物的行蹤,因此下一步是要乘勝追擊,還是持續監控以避免激化恐怖活動,仍要觀察。

賓拉丹之死也可能影響美國的全球戰略部署。嚴震生表示,賓拉丹已死,對美國從阿富汗撤軍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和理由,即使目前阿富汗局勢並沒有好轉,但美國若能從阿富汗撤軍,將可讓美國彈性調整在全球的戰略部署。

利傳田認為,賓拉丹之死並不意味恐怖活動的結束,美國也不會讓友邦和人民有此聯想,因為這還攸關美國戰略利益。目前美國在中亞和中東就是以反恐名義駐軍,如果凱達等恐怖組織被徹底打敗,美國就沒有理由在這些地方駐軍。

至於在九一一事件引發有關文化衝突的議題上,嚴震生指出,歐巴馬強調不與伊斯蘭世界為敵,因此除了調整中東政策,美國和盟國在內政上,還應尊重中東移民的文化,免得讓這些中東移民第二代回到父親的故鄉成為恐怖分子。

利 傳田則表示,賓拉丹死亡對阿拉伯世界的衝擊,可能還不敵茉莉花革命的民主浪潮。賓拉丹死亡也許會強化凱達組織內部的向心力,但對一般的阿拉伯世界老百姓而 言,可能也只是同情而已,不見得會投入恐怖活動。不過阿拉伯世界現正逢民主浪潮,社會動盪,凱達組織是否會藉此製造更多的恐怖事端,值得注意。

(聯合報)
--
賓拉登 54年的恐怖歲月

賓拉登是當代國際恐怖組織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很多人都認為他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恐怖分子,是恐怖主義的精神領袖。

他被美國指為2001年9月11日紐約世界貿易中心2986人死亡恐怖攻擊的幕後總策劃,名列美國聯邦調查局 (FBI)通緝名單首位。美國2001年10月7日發動阿富汗戰爭,目標就是找他斬草除根。

賓 拉登否認主謀911,但2002年阿富汗找到的錄影帶顯示他講話談到攻擊。帶子強烈暗示他至少是911主要策劃者。當時的美國總統布希宣布懸賞2500萬 美元捉拿他,使他成為史上身價最高的通緝犯。2004年3月18日,美國國會眾議院全體一致通過法案,將賞金從2500萬美元加倍為五千萬。

賓拉登1957年3月生於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一個建築富商家庭,其父有52個孩子,他排行17,大學主修管理和土木工程。父親去世後,他繼承家業,當時估計他財產有3億美元。

賓拉登是虔誠穆斯林,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他接受美國訓練,散財支援阿富汗游擊隊,直至1989年蘇聯敗走。他在1988年左右成立凱達,招兵買馬範圍包括東南亞、非洲、歐洲、美洲。

1990年波斯灣戰爭期間,賓拉登不滿美國駐軍沙烏地阿拉伯,認為美軍進入沙烏地阿拉伯是對伊斯蘭的侮辱。他公開演講,批評沙國親美,並要求所有外國人離境。

美國布下天羅地網,始終不得要領,2001年底,美軍密集轟炸他在巴基斯坦邊界托拉波拉地區的大本營,他照舊脫險,從此行蹤更神秘,不再有他現身的錄影,他已病故或被炸死的傳聞甚囂塵上。

2002年2月出據稱是他發聲的錄音帶,號召全球穆斯林反對美國入侵伊拉克。同年10、11月,阿拉伯半島衛視公布他的錄音,美國專家分析聲紋,研判幾乎確定是賓拉登。但他一直發音而不見影,至於他在何處錄音,更沒人知道。

(聯合晚報)
--
賓拉丹大軍師札瓦希里 凱達頭號接班人

埃及出生的外科醫生札瓦希里(Ayman al-Zawahri)是恐怖組織凱達第二號人物,在首腦賓拉丹遭擊斃後,他成為全球最大恐怖組織的頭號接班人選。

60歲的札瓦希里是賓拉丹極為倚重的軍師。911恐怖攻擊雖使賓拉丹成為美國頭號追緝要犯,但外界相信,如果不是札瓦希里獻策,可能根本不會有911事件。

美國聯邦調查局發布的頭號恐怖分子通緝名單上,札瓦希里的排名僅次於賓拉丹。現在斷言凱達會如何發展,尚言之過早,札瓦希里旗下勢力可能變得更極端,發動新一波攻擊行動以報復美國。

札 瓦希里的極端派觀點和隨時準備訴諸暴力,已無庸置疑。他2001年就擬定埃及回教聖戰武裝組織(Jihad)的長程策略,計劃發動可導致美國「最大傷亡」 的恐怖活動,目標是控制某個國家,以重建伊斯蘭政權。他說:「如果未能達成此一目標,我們不過是進行小規模騷擾行動而已。」

戴著眼鏡、頭髮及鬍鬚皆已灰白的札瓦希里出身自開羅望族,父親是藥理學教授,祖父是愛資哈爾清真寺(Al Azhar)大教長。他1974年畢業於埃及最知名的醫學院,隨後進修取得外科醫生學位。

不同於賓拉丹成年後才投入恐怖活動,札瓦里青少年期就是活躍分子,組織高中學生反對埃及總統沙達特的政權。他在回教聖戰武裝組織1981年刺殺沙達特時遭逮捕,最後因為無照持槍蹲了三年苦牢。

1980年代中期,札瓦希里進入阿富汗戰區,照顧反抗前蘇聯而受傷的伊斯蘭游擊隊員,雖然為時僅幾個月,卻成為他後來反對美國霸權的開端。他也在此時結識賓拉丹。911事件後,札瓦希里幸運躲過美國的追捕。

(經濟日報)
--
追殺10年 閃擊45分鐘 美軍擊斃賓拉登

美國花了十年尋找國際恐怖組織「基地」首腦賓拉登,這次接獲情資,由四架直升機搭載特種海豹部隊(SEAL),在巴基斯坦當地時間五月一日凌晨一時卅分,突襲賓拉登藏匿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的住宅;賓拉登頭部中彈斃命,整個攻擊行動花了四十五分鐘。

過程中,賓拉登曾經反擊,交火後,賓拉登和另外四人喪命,分別是信使、信使的兄弟、賓拉登的兒子、以及在賓拉登身旁的一名被當成「人肉盾牌」的女子。美軍無任何傷亡,唯有一架直升機因機械故障墜落,美軍基於安全理由,以炸藥將之摧毀。

這次閃電突襲堪稱軍事與情報系統的完美合作,中央情報局盯梢經年,層層過濾,上周出示照片給歐巴馬總統,讓歐巴馬下定決心發動攻堅。

四 年前,CIA掌握一條重要線索,是「基地」組織極受賓拉登信賴的一名信使的行蹤。二年前,CIA發現信使住宅的大致位置。去年八月,確認信使住在距離巴基 斯坦首都伊斯蘭馬巴德約二小時車程的阿伯塔巴德。這是個高級住宅區,周邊有軍校,信使住的是間豪宅,面積是當地一般住宅的八倍。

CIA立 刻發現這個豪宅有名堂。圍牆高十八呎(約五公尺半),上邊是帶刺的鐵絲網。樓高三層,窗戶卻很少。有兩道門,出入管制嚴格。估計房價高達美金一百萬元,可 是屋主卻沒有明確收入。雖是豪宅,卻沒有電話或網路,而且落成至多不過五年。種種跡象顯示,這是專為恐怖份子高層打造的藏身之所。

CIA進而發現,住在豪宅裡的,還有一個家庭,應該就是賓拉登等人,當時是今年二月。但是歐巴馬的國安團隊很難完全相信,這個城市住的都是巴國退休將領及社會菁英,賓拉登會如此囂張的住在這裡?還是賓拉登真的以為自己的處境已經很安穩?

從那時起,歐巴馬連續主持了五次國安會議。直到一星期前,歐巴馬看到照片,確定賓拉登住在裡面無誤。四月廿八日最後一次開會。廿九日,歐巴馬下達攻擊令。

負責攻堅的是「海豹(SEALs)」部隊。SEAL是「海(SEa)、空(Air)、陸(Land)」三棲的縮寫。歐巴馬指示由中央情報局長潘尼塔指揮。潘尼塔的會議室即是指揮中心。

星期天(一日)凌晨一時許,廿五位「海豹」隊員分乘四架直升機進襲。由於豪宅圍牆幾乎是兩層樓高,因此事先估算任務可能很危險,但海豹部隊彷彿外科手術般的精準,耗時僅四十五分鐘。賓拉登殞命的消息傳至華府近郊的CIA總部時,潘尼塔的會議室爆出歡呼聲及掌聲。

歐巴馬:擊斃賓拉登 正義得伸

美國總統歐巴馬一日深夜舉行記者會宣布,「九一一」恐怖攻擊的主謀賓拉登已經被美國擊斃,賓拉登的遺體也在美國人手裡,「正義得到了伸張」。訊息顯示,美國中央情報局與美軍合作完成此一任務。

美 東時間一日晚上十一時卅五分(台北時間二日上午十一時卅五分),歐巴馬在白宮宣布,美軍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馬巴德近郊的阿波塔巴德 (Abbottabad)幹掉了賓拉登,使正義得到伸張。他說,美國在九一一後發動阿富汗戰爭,清剿「基地」巢穴,捕獲或擊斃一些「基地」恐怖分子,包括 九一一恐怖攻擊的主嫌,但賓拉登躲過追捕,越過邊境進入巴基斯坦,「基地」則繼續在全世界進行恐怖行動。

歐巴馬表示,他上任未久,即指示 中央情報局局長潘尼塔,「把擊斃或捕獲賓拉登列為反基地戰爭的第一要務」。去年八月,情報部門向他簡報說掌握了線索,不過很沒有把握;又過了幾個月,線索 逐漸確定。美國逐步鎖定賓拉登在巴基斯坦的藏身處,他也和國安團隊反覆開會,「最後,上星期,我決定我們已握有足夠情報可以採取行動;我授權對賓拉登採取 行動,把他繩之以法」。

歐巴馬表示,逾廿年來,賓拉登是「基地」與表徵,不斷攻擊美國及盟邦;因此賓拉登之死,標識美國反恐工作「目前為止最出色的成就」。

歐巴馬重申美國不是與回教世界作戰,「賓拉登不是回教領袖,而是殺害回教徒之人」。賓拉登早已向巴基斯坦宣戰,並下令攻擊巴國人民。

這次巴基斯坦沒有參與行動。歐巴馬表示,美國清楚表明過,如果美國知道賓拉登在巴基斯坦的藏身處,美國就會採取行動。不過,正是由於巴基斯坦與美國合作反恐,所以美國掌握了賓拉登的藏身地點。

海葬引質疑 美驗DNA證實未作假

美國擊斃賓拉登之後,到底是如何處理他的遺體?美國官員表示,美國當天就已經把賓拉登海葬了,而且是依照回教禮儀,非常慎重地處理。美國如此匆促地海葬賓拉登,已引起了不少質疑。

回教徒通常採土葬,但「為配合海洋生活,可行海葬殯禮」,阿拉伯語叫「站者那則」。維基百科則說,回教徒如果在海上過世,不及回到陸上,可以海葬,「在腳上繫以重物,遺體沉入水中」;又說,如果擔心敵人掘出遺體、加以羞辱,「也可以海葬」。

華府一名匿名的美國官員說,依回教國家習俗,往往廿四小時內即安葬。美方官員表示,海葬賓拉登有兩個原因。其一,賓拉登是全球頭號恐怖份子,要找到一個國家願意接受其遺體,實在很困難。其二,如果土葬,其陵墓可能成為恐怖份子的聖地,後患無窮。

美國媒體報導說,美國曾詢問賓拉登的祖國沙烏地阿拉伯是否願意接收其遺體,但遭到婉拒。至於葬於哪個海域,美國政府不願透露。

美軍官員表示,美軍是在北阿拉伯海上的「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甲板上,依照穆斯林宗教儀式,將賓拉登海葬。賓拉登的遺體經清洗後,放在一張白布上,而後放進一個加了重量的袋子裡。

一名軍官誦讀一段宗教文字,由一名口譯翻譯成阿拉伯語。念完後,裝著遺體的袋子被放上一個平台,接著便滑進大海。

美軍將賓拉登「海葬」之舉,已經在伊斯蘭世界引發批評。埃及首都開羅的愛資哈爾清真寺(Al-Azhar)是遜尼派學術權威,其發言人二日表示,伊斯蘭教絕對反對海葬,無論死者身分與死亡原因為何,人們對其遺體都應尊重。

然 而,美國不為賓拉登進行土葬,匆匆把賓拉登的遺體丟到海裡,而且沒有公布海葬地點,難免啟人疑竇,揣測死的真是賓拉登嗎?甚至可能傳出整件事是造假的說 法,不過要化解這個疑問也不難。第一,美國官員表示,已完成DNA檢測,證實確為賓拉登本人。第二,如果美國作假,賓拉登隨時可以露面以拆穿美國。

另有一種說法稱,美國不排除公布海葬的照片,因為一方面可證明是賓拉登無誤,一方面也可證明美國依照回教禮儀處理。

全球警戒 美:基地不會罷手

美國總統歐巴馬宣布賓拉登的死訊後,美國國務院隨即發布警訊,提醒出國旅客及海外美僑,應防範可能升高的反美暴力行動,並通知美國駐外使館及友邦。國防部則通知全球各地的美軍基地,嚴防報復攻擊。「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二日也呼籲世界各國提高安全警戒。

國務院在《全球警訊》中指出,美國擊斃賓拉登後,某些地方可能出現反美行為,因此未來三個月,在那些地方的美僑應盡量避免外出,也避免參加大規模聚會或示威。

國務院並表示,美國駐在這些地方的使領館將加強警戒,也請僑民注意當地情勢發展並與使領館及親友保持連繫。

歐巴馬宣布賓拉登死訊時表示「恐怖組織不會就此罷手」,因此提醒各界保持警覺。美國官員也表示,恐怖組織可能會加強攻擊美國。而且儘管「基地」主要份子多在巴基斯坦,但美國目前面臨的若干重大威脅來自葉門,因為「基地」在葉門建立了重要基地。

前年聖誕節,一架美國的民航客機差點遭到恐怖攻擊;去年秋天,兩架美國的民航貨機發現爆裂物;都是葉門的「基地」份子所為,與賓拉登未必直接相關。

英國首相卡麥隆也呼籲民眾,恐怖威脅未因而終止,未來數周英國必須更加提高警覺,防範報復攻擊。英國外相海格二日下令英國在世界各地使館加強安全措施,提高警戒。

法國外長居沛也提醒各國勿「過度樂觀」,因為,賓拉登之死不代表不再有恐怖攻擊威脅,「基地並未瓦解,他們仍有代理人,組織結構也依然存在。」

日本防衛大臣北澤俊美表示,為防止恐怖組織對美國同盟國進行報復,已著手加強自衛隊基地和駐紮地的警戒,並增加巡邏次數。警察當局也開始加強美國駐日本大使館等相關設施的警備。

基地曾揚言引爆核彈

「基地」恐怖組織首腦賓拉登被美軍擊斃之後,外界現在擔心是,「基地」接下來會如何回應,是否會在歐洲引爆核彈?

根據揭密網站「維基解密」上周公布的美國機密文件,「九一一恐怖襲擊事件」主謀哈立德二○○三年落網後曾供稱,「基地」早在九一一事件發生後不久即警告,該組織在歐洲藏有一枚核子彈,一旦賓拉登被逮或被殺,即會引爆核彈,引發「核子地獄風暴」。

根據這些文件,九一一之後,基地還策畫連串的後續攻擊行動,包括擬在英國倫敦發動化學和生物武器攻擊,並在美國公共建築的空調系統施放氰化物。

塔里班揚言 對美發動報復攻擊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二日表示,「基地」組織首腦賓拉登被擊斃,證明「塔里班」(神學士)游擊隊無法在阿富汗打敗美國,「塔里班」應斷絕與「基地」合作。

希拉蕊說:「在支持阿富汗人民建立一個強而有力政權,並開始為自己的安全負責之前,我們將持續在阿富汗對抗基地組織及其塔里班盟友。」

她又說:「我們給塔里班的訊息依然相同,但今日或許能獲得更多的共鳴:你們永遠等不到美國撤離,你們也無法打敗美國,不過,你們可以選擇放棄基地組織,然後加入一個和平的政治改革進程。」

賓拉登遭美軍擊斃,塔里班發言人二日則稱賓拉登為烈士,並揚言將對巴基斯坦與美國發動報復攻擊。

眼科醫生變軍師 恐怖副手 將掌「基地」

賓拉登伏法之後,最有可能接掌國際恐怖組織「基地」的,應是其副手札瓦希利(Ayman al-Zawahri),此人長期追隨賓拉登,名氣雖不如賓拉登響亮,但手段之凶殘與思考之縝密卻有過之。「基地」在他領導下,可能變得更加危險與激進。

札瓦希利一九五一年六月十九日出生於埃及開羅郊區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開羅大學醫學院藥學教授,他本人也學醫,專攻眼科。在求學過程就開始接觸伊斯蘭基本教義,甚至自組反政府祕密組織。一九八一年埃及總統沙達特遇刺,札瓦希利未參與其事,卻還是被捕入獄。

一九八○年代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快結束時,札瓦希利與賓拉登在阿富汗結識,據說當時賓拉登作戰負傷,札瓦希利在山洞中為他動手術,從此建立了革命感情。之後兩人一起籌組「基地」組織。

「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後,賓拉登一夕之間成為全球頭號恐怖分子,但識者指出,如果沒有札瓦希利,九一一恐怖攻擊不可能成功。賓拉登固然是「基地」創建人,但在組織組建、成員訓練乃至意識形態之灌輸等,全靠札瓦希利運籌帷幄。

近年來賓拉登漸漸淡出,札瓦希利在「基地」內扮演的角色更加吃重,並開始取代賓拉登,在組織宣傳錄影帶中挑釁美國。二○○八年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後,札瓦希利在影帶中辱稱歐巴馬為「黑鬼家僕」,可見他對美國積怨之深,這可能是因為其妻和至少兩個兒子都死於美國空襲。

反恐專家:分支早就獨立出擊

反恐專家二日表示,美軍擊斃「基地」首腦賓拉登,對該組織固然是一大心理打擊,但實際上「基地」的中樞已經式微,其分出的小組織遂行恐怖活動早已不必賓拉登指揮,因此賓拉登之死對他們的實際影響可能不大。

二○○一年發動「九一一恐怖攻擊」成功,是「基地」登峰造極成作。但接下來組織已經解體,分裂成自行其是的各個小團體,組成散布於全球的關係網絡,坐鎮阿富汗與巴基斯坦核心的賓拉登只充當精神領袖。

「基地」雖然還稱得上恐怖威脅,但多年來美軍無人駕駛遙控戰機在巴基斯坦不斷出擊,「基地」高層不是成擒就是被殺,核心領導力早已弱化。而自二○○五年犯下英國首都倫敦地鐵爆炸案,造成五十二人喪生以來,「基地」再也無力攻擊西方國家。

此外,近來阿拉伯世界由尋常百姓不斷起義,追求民主及人權,也令「基地」的意識形態飽受打擊。賓拉登曾說,民主制度不啻盲目信仰,把人欲置於真主之上,其觀念與民眾追求的大相逕庭。

美國前高級情報官員皮拉爾說,若就指揮恐怖行動而言,賓拉登是過氣人物。目前對美國威脅最大的是「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AQAP),即「基地」在葉門的分支。

卡達「半島」衛星電視台分析指出,若賓拉登是精神領袖,他可說已達成自己的目標:他的意識形態與戰略思想已廣受「基地」核心與外圍組織崇敬。

若干專家表示,賓拉登死後,其一生的事蹟會激勵信徒把他看待成死於戰鬥的烈士,然後替他復仇。

皮拉爾說,若就精神象徵、意識形態泉源來說,賓拉登不管是死是活,依舊能扮演其角色。

但也有專家表示,不管再怎麼吹捧,賓拉登遭擊斃對泛「基地」恐怖組織網的士氣還是一大打擊。倫敦政經學院的葛格斯說,「基地」如能由賓拉登之死而重振士氣及戰鬥力,那真會是奇蹟。挪威反恐專家赫格哈默指出,賓拉登曾是「基地」對抗西方長存不衰的象徵,如今這個象徵消逝了。

追剿基地 入侵阿富汗、伊拉克 10年兩仗 轟掉兆餘美元

賓拉登死了,可是美國因他而起的兩場戰爭還沒有止息。到目前為止,美國為了這兩場戰爭已經花了一萬二千餘億美金,還不算間接的與無形的開銷。

美國國會研究處(CRS)一個月前發布最新報告。阿富汗戰爭,美國花了四千四百四十億美元;伊拉克戰爭則花了八千零六十億;兩者合計一兆二千五百億元。

十年不到,花了美金一兆多,怎樣的財富禁得起這樣虛擲?

「九一一」後不到一個月,二○○一年十月七日,美國發動反恐戰爭,入侵阿富汗以清剿「基地」組織。這場戰爭迄今尚未終了,給美國造成沉重的經費、士氣壓力。

二○○三年三月,美國稱哈珊政權支持恐怖份子及研發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以反恐為由進襲伊拉克。這場戰爭正當性不足,使布希政府在國內外都遭到批評甚至抵制,重挫了美國形象。

受CIA訓練10年 反奪美3千人命

「基 地」組織首腦奧薩瑪.賓拉登於一九五七年三月十日出生,終年五十四歲。其父是葉門裔的沙烏地阿拉伯營建業鉅子,建立了號稱「沙國王室之外最富裕的家族」。 賓拉登曾接受美國訓練,對抗侵略阿富汗的蘇聯部隊。一九九○年第一次波斯灣戰爭爆發,賓拉登轉而反美,更謀劃了九一一恐怖攻擊而受到美國追殺。

賓拉登是虔誠的瓦哈比派穆斯林,大學時研習經濟學、商業管理和土木工程,當年就熱衷「古蘭經」和「護教聖戰」,倡議穆斯林世界恢復施行伊斯蘭教法,公開反對猶太人、泛阿拉伯主義、社會主義和民主體制。

根據賓拉登自己的說法,一九七○年代後期,埃及與以色列和談、以及伊朗的伊斯蘭革命,改變了他的世界觀。一九七九年,賓拉登參與阿富汗對抗蘇軍的游擊戰,此後十年不斷接受美國中央情報局提供金錢、武器和訓練支援,還被當年的美國總統雷根稱為「自由鬥士」。

一九八四年賓拉登與阿札姆共同創立「Afghan Services Bureau」,運用他繼承的龐大家族財產,召募全球伊斯蘭聖戰士投入阿富汗反蘇游擊戰。一九八八年,賓拉登與阿札姆分道揚鑣,創建「基地」,逐漸發展成國際恐怖主義集團。

一九九○年,沙烏地阿拉伯同意美軍駐紮境內,賓拉登也於一九九四年宣布放棄沙國國籍,並譴責美國和沙國王室。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美國檢方指控賓拉登策畫美國駐東非肯亞及坦尚尼亞大使館炸彈攻擊案件,造成逾二百人喪生。二○○一年,「基地」成員劫持民航客機對美國發動「九一一恐怖攻擊」,奪走近三千人的生命。

賓拉登至少娶過六個妻子,子女人數眾說紛紜,大約十二至廿六名。兒子歐瑪(Omar)和生母娜依娃(Najwa)在二○○九年十月底聯名出書,提到賓拉登對待家人十分嚴苛,甚至於「恨敵人甚於愛兒子」。該書也描述,賓拉登在兒子們成年後,要求他們自願執行自殺攻擊。

美軍祕密「斬首」巴基斯坦尷尬

全世界最惡名昭彰的恐怖分子賓拉登終於伏法,然而地點不在阿富汗戰場,不在阿國與巴基斯坦交界的崇山峻嶺,而在巴國觀光勝地阿伯塔巴德(Abbottabad),行動卻是由美軍執行。巴基斯坦政府是否知情、扮演何種角色,已成為國際觀察家饒富興味的話題。

阿伯塔巴德距離巴國首都伊斯蘭城只有五十公里,巴國菁英階層經常來此避暑,巴國軍方最高學府「巴基斯坦軍事學院」(PMA)也設在當地,況且賓拉登藏身處是一幢三層樓的顯眼豪宅,要說巴國政府不曾掌握任何訊息,實在難讓人置信。

二○○一年美國發動全球反恐戰爭以來,巴國在「不合作就被炸回石器時代」的威脅下,成為美國最重要的反恐「盟邦」,然而華府始終有一股聲音,認為巴國軍情單位與賓拉登暗通款曲,導致美國的追捕始終功虧一簣。

此 番美軍特種部隊搭乘直升機從巴國基地出發,在巴國境內執行任務,許多人懷疑美方可能根本沒有知會國政府,以免消息再次走漏。歐巴馬在演說中對此輕描淡寫, 表示「與巴國的反恐合作協助我們鎖定賓拉登及其藏身處。」巴國總理吉蘭尼也是含糊回應:「我不清楚細節…簡單說,我們有情報合作。」

由此可看出巴國政府的尷尬處境,如果事先毫不知情,那麼美國等於表明完全不信任它,也不把巴國主權放在眼裡。如果它知情甚至參與行動,那麼國內激進政黨與好戰組織就更有理由興風作浪,原本來就不穩定的局勢恐怕會更加動盪。

當年 世貿雙塔成灰燼 基地潛美 挾客機當飛彈連番炸

二 ○○一年九月十一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八點四十六分,紐約下曼哈頓區的世界貿易中心大樓(WTC)熙來攘往,上班族正準備展開工作。突然間,一架民航客機 撞上WTC北塔,轟然爆炸;十七分鐘之後,第二架民航機撞上WTC南塔,火焰與瓦礫齊飛,熊熊大火最終燒垮了兩棟大樓。

劫難還沒有結束。 九點卅七分,第三架民航機撞擊華府五角大廈的西側,造成慘重死傷。十點零三分,第四架民航機墜毀在賓夕法尼亞州的石溪鎮(Stonycreek Township),無人生還。四架客機,近三千名亡魂,寫下美國本土最慘重的攻擊事件,也對美國人心造成巨大創傷,廿一世紀的人類歷史從此改寫。

在歷來的恐怖攻擊事件中,九一一事件未必絕後,但絕對空前。

十九名阿拉伯裔「基地」(al-Qaeda)組織成員潛入美國,劫持四架分屬聯合與美利堅航空公司的波音客機,將它們當成巨型飛彈,挾帶大量燃油與強烈撞擊力,重創全球超級強權美國。

WTC雙塔在遇襲後兩個小時內坍塌,連同先前的大爆炸,兩千七百五十二人化為齏粉。五角大廈西側殘破不堪,一百八十四人罹難。第四架民航機預定的攻擊目標是華府的國會山莊,然而四十名乘客與機組員英勇反抗,和四名恐怖分子玉石俱焚。

911後…機場安檢惹議 掀戰緝凶傷國力

「九一一」事件使美國出現重大改變,包括成立國土安全部、情治國安部門權力大增、不斷強化安全機制與機場安檢,而對恐怖分子嫌犯刑求、凌虐、長期羈押等,也層出不窮。

為 了反恐,美國成立國土安全部、全國情報總監,並制定一系列法案,擴大美國政府在安全事務上的裁量權,也引發侵犯人民隱私、祕密通訊及人權的爭議。遭安全部 門秘密拘留、逮捕、盤問的多達數千人。最慘的是若干並無實證的所謂「基地」分子,在關達那摩拘留營飽受折磨,例如水刑、狗嚇、目睹可蘭經被置於馬桶上等 等。

機場安檢也更加嚴格,以往在美國搭機,無需身分證件,唯一的安檢是檢查隨身行李有無武器;如今變得極為嚴格且繁瑣,不但要按指紋及脫鞋、搜身檢查,最新的儀器還可以把人「看光光」,引起諸多爭議。

數周前,有位男士幾至落淚的告訴媒體,安檢人員竟然拔掉他的導尿管。而就在傳出賓拉登死訊的前一天,一位前美國小姐控訴說,她在機場被女性安檢人員「四次觸碰最隱私部分」。事實上,強化機場安檢及嚴格限制登機行李內容物,已經全球皆然。

機場如此,政府部門亦然,凡是國務院、國防部、造幣廠等最敏感的機構,訪客上廁所都有人「陪伴」。但由於反恐成為優先政策,一些以往被視為違反人權的作為,例如監聽通訊電郵安檢,現在也很少有人批評了。

對美國的另一重大影響,是國力與國際聲望的削弱。美國為了追殺賓拉登,陷入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的泥淖,國際形象大受損傷,經濟崛起的中國悄悄地擴張影響力。就長遠而言,這是「九一一」對美國最大的傷害之一。

各國賀反恐勝利 嚴防基地報復

世界各國對於賓拉登遭到擊斃紛紛表示樂見,但強調反恐戰還未結束,必須提防「基地」組織發動報復。

歐洲聯盟(歐盟)主席范榮佩和歐盟執委會主席巴洛索在聯合聲明中表示,賓拉登之死是對抗恐怖主義的一個重大成就,有助於讓世界變得更安全。

歐盟輪值主席國匈牙利則指出,賓拉登死亡固然是重要的一步,但不代表反恐戰已結束,必須密切注意那些正在轉變中的穆斯林國家究竟是選擇現代化,還是極端主義的道路。

法國總統薩科奇對美國鍥而不捨追捕賓拉登,並取得最後勝利表示祝賀。他也提到恐怖主義雖遭遇挫敗,「基地」仍卻還沒被消滅。

英國首相卡麥隆稱,賓拉登再也不能發動恐怖襲擊,是個好消息,讓世人如釋重負,他向歐巴馬總統以及成功執行狙殺任務的美軍表示祝賀。前首相布萊爾指出,這件事說明無論花多久時間,殘暴的罪犯終將受到制裁,他並提醒大家,對抗恐怖主義仍不可有所鬆懈。

德國總理梅克爾女士則形容賓拉登之死是「和平的力量取得勝利」,但國際恐怖主義尚未被徹底擊敗,大家仍需提高警覺。

西班牙稱,賓拉登死亡是打擊恐怖主義關鍵的一步,西班牙政府為此向美國總統歐巴馬及其領導的政府以及美軍表示祝賀。波蘭則說,賓拉登之死是在「基地」棺材上釘下的最後一根釘子,那些與自由為敵的人應引以為鑑。

俄羅斯克里姆林宮也表示,賓拉登被擊斃是美國的「重大成功」,俄羅斯願意在打擊恐怖活動方面加強與華府的合作。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說,以色列全國上下與美國人同感歡樂。日本和南韓對賓拉登遭擊斃表示歡迎,日本首相菅直人也對那些為此事做出貢獻的人員感到欽佩。澳洲總理吉拉德說,澳洲樂於知道這個消息,但「基地」雖然受挫,仍未瓦解,反恐戰還在持續進行。

主播口誤:歐巴馬死了

白宮證實賓拉登已死,媒體立即大幅報導。不過人有失足,馬有亂蹄,美國「福斯新聞網」主播傑拉德.李維拉(Geraldo Rivera)竟把「奧薩瑪.賓拉登死了」,脫口說成「歐巴馬死了」。儘管李維拉驚覺並馬上更正,但已經來不及,這段突槌影片立刻遭網友上傳。

美 東時間深夜十一點十四分,福斯特派員與李維拉電話連線,談論賓拉登究竟是被炸死或槍殺。此時李維拉插嘴道:「歐巴馬死了,我不在乎…」(Obama is dead,I don’t care...)話一出口他便察覺不妙,自言自語說:「我到底在講啥?」隨即更正「奧薩瑪.賓拉登死了。」(Osama bin Laden is dead...)。

有美國網友認為,奧薩瑪(Osama)與歐巴馬(Obama)讀音太像,舌頭打結不必苛責。不過,福斯電視台向來反歐巴馬旗幟鮮明,這個「奧薩瑪、歐巴馬傻傻分不清楚」的烏龍,難免遭網友揪出來訕笑一番,認為李維拉可能是「不小心說出真心話」。

網路回教論壇 揚言報復

賓拉登死訊傳出後,伊斯蘭世界官方與民間的反應截然不同,阿拉伯半島各國政府多半選擇沉默以對,網路上的激進回教論壇紛紛發聲,除了哀悼賓拉登,還把矛頭指向美國,揚言將會報復。

截至二日正午,阿拉伯半島唯一做出正式回應的國家是沙烏地阿拉伯,沙國是賓拉登出生地,該國官方通訊社說,希望「基地」組織首腦賓拉登之死有助國際社會的反恐努力。葉門一位官員不具名表示,期望賓拉登之死可「消除全世界的恐怖主義」。

巴勒斯坦人自治區迦薩走廊執政的巴人「哈瑪斯」組織表達不同聲音,哈瑪斯領導人哈尼耶譴責任何殺害「真主之戰士」或回教徒與阿拉伯人的行為,「我們認定這是美國壓迫並屠殺阿拉伯人與回教徒的一貫政策」。

賓拉登已死 反恐戰未了/陳一新(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

美 國總統歐巴馬證實,蓋達恐怖組織領導人賓拉登已於日前遭中情局團隊格斃,並認為此舉是替九一一恐怖攻擊受害者所做的一項正義的制裁。雖然恐怖魔頭的死亡, 或可稍解美國全國上下的復仇之心,但卻無助於消弭恐怖主義的根源。不過,此一遲來的正義卻極可能影響到美國的全球戰略布局。

如歐巴馬所 言,賓拉登的死亡是美國與蓋達組織之戰「迄今最有意義的成就」;但就恐怖主義而言,其在中東、南亞與東南亞各有不同成因。儘管賓拉登從地球消失,但只要這 些宗教、種族、貧富差距,以及種種社會不正義繼續存在,就會湧現無數的後繼者,更不用說原先既存在於歐美拉非社會中的各種反社會主義與反國家主義的極端分 子。既然恐怖主義的根源不太可能根除,則人類就要有與恐怖主義長相左右並與之周旋到底的心理準備。

比恐怖主義與恐怖攻擊事件更恐怖的,則 是國家恐怖主義的興起。迄今為止,美國對伊朗及北韓的束手無策,已將這兩個國家一步步推向挾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自重的國家恐怖主義方向邁進。柯林頓政府後 期,對巴基斯坦發展核武的縱容,更使北韓及伊朗更加積極追求成為擁核國家。而小布希政府尋求與印度簽署核子條約,不啻默認印度在中美英法俄所組成的核武俱 樂部以外的核武大國地位。

當國家恐怖主義擁有核武之後,將如虎添翼,特別是在核武載具精確性不夠的情況下,將使全球壟罩在蕈狀雲的威脅陰 影之下,並讓人類距離擺脫核子冬天的目標更為遙遠。在北韓及伊朗一步步擁核自重之際,那些無力發展核武的國家,可能也將被迫尋求發展生化武器,以期藉著這 些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抗拒來自其他國家的核子勒索,或威脅其他國家。

賓拉登之死,至少證明小布希的全球反恐戰爭並非完全荒謬。終其任內, 他在高舉反恐大纛時,至少做到下列幾點:第一,他派軍在巴基斯坦及阿富汗境內圍剿蓋達組織領袖,讓他們因成天遭受美軍的轟炸而疲於奔命,無暇發動大規模恐 怖攻擊事件。第二,直到其任內最後一天,他未讓大規模恐怖攻擊在美國境內再度發生。第三,至少就表面而言,他成功地阻絕了中東、南亞及東南亞各地之間的恐 怖主義集團進行大規模的串聯,而未讓已故哈佛大學教授杭亭頓所說的「文明的衝突」夢魘成真。儘管伊拉克戰爭因偽造情報而遭受到國內外的嚴重非議,但其在全 球反恐戰爭中的建樹,倒也很難一筆抹殺。

雖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但是歐巴馬承接此一全球反恐戰爭的果實之際,卻也必須戒慎恐懼地扛 起未來日益艱難的反恐大業。他對新任務的理解,可以從他下令美國各地使領館、機場、港口及全球美軍基地昇高警戒狀態,以防止遭遇蓋達組織的恐怖攻擊略窺梗 概。從美國的全球戰略布局來看,賓拉登之死將使歐巴馬政府更有理由堂而皇之地從阿富汗與伊拉克境內逐步撤出,而使美國在全球軍事部署上有更大的自由度與彈 性。

在全球反恐戰爭之初,北京當局曾研判美軍可能長期陷入阿富汗及伊拉克的泥淖之中並難以抽身而出,這對中國大陸全球戰略布局當然是一大 利多。作為中國大陸的重要盟國,巴基斯坦也積極配合北京戰略。儘管伊斯蘭馬巴德早就研判出賓拉登行蹤,但唯恐美國格斃賓拉登之後便不再重視巴基斯坦;因 此,巴國僅將蓋達組織次級領袖的行蹤分批提供給美國的特種部隊。這次美國一舉格斃賓拉登,為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報了一箭之仇,充分顯示任何對美國的攻擊都 將遭到華府的強大報復,一如美國當年為了報復日本奇襲珍珠港之仇,而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一樣。

儘管蓋達組織或各式各樣的恐怖主義仍將威脅美國與世界其他各國,但元凶遭到格斃將有助於「美國重返亞洲」戰略的進一步推行,而首當其衝的,應該就是崛起中的中國大陸:北京當局必須在與華府和平相處或繼續挑戰美國及其盟國在東亞地區的利益之間做出選擇。

(中國時報)
--
追緝10年 40分鐘索命頭部中彈

逃避美國通緝並躲藏10年的賓拉登,1日在美軍的突擊行動中伏法。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軍對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馬巴德以北約100公里城市阿波塔巴德一間宅第,1日發動代號「目標行動」的軍事突擊。

美國政府官員指出,這次攻擊行動美軍共派出4架直升機,美軍突擊隊在現場停留約40分鐘,無任何傷亡。但有1架直升機因機械故障墜落,之後基於安全理由予以摧毀。

這位官員說,突擊期間,賓拉登一度頑強抵抗,最後頭部中彈身亡,另有3名男子及1名充當人肉盾牌的女子遭擊斃。但巴基斯坦情報官員表示,不知道是誰開槍擊斃賓拉登。不過,巴基斯坦總理吉拉尼接受法新社專訪時表示,賓拉登的死是「偉大的勝利」。

據一位匿名美國官員表示,在突擊部隊執行任務時,中央情報局(CIA)局長潘尼塔及其他情報官員,在維吉尼亞州蘭利的CIA總部會議室即時監看全部過程。他說,「在得知這項行動成功時,會議室內的中情局官員全都大聲鼓掌喝采。」

美憂遭報復 發全球旅遊警示

美國總統歐巴馬1日晚間發布蓋達組織首腦賓拉登死訊,防範報復,美國維安層級也相應提高,「毫無疑問,蓋達組織會持續想辦法攻擊我們,我們必須、也會在海內外保持警覺。」國務院隨後下令世界各地美國外交機構高度戒備,並發布旅遊警示。

美外交機構高度戒備

美 國國務院2日凌晨通令駐外使領館提高警戒,並警告,美軍擊斃賓拉登後,爆發反美暴力事件的機率升高,並對美國公民發布全球旅遊警示:「基於目前狀況未知且 不穩定,強烈建議在最近可能發生反美事件的地區,美國公民應該避免外出,並避開大型集會與示威場合。」「美國公民應該密切關注當地新聞報導,隨時對周遭環 境保持戒備。」

1名美國高層官員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全球的所有美國外交人員正高度戒備。

國土安全部(DHS)和聯邦調查局(FBI)尚未發布任何可信度高或迫在眉睫的攻擊警告,不過維安層級勢必會提高,防範可能的報復行動。

反恐戰爭依舊持續

美國官員表示,他們相信賓拉登斃命代表著蓋達組織將走向衰敗,且會是很難逆轉的結果。但官員對蓋達組織第2把交椅薩瓦里(Ayman al-Zawahri)的行蹤隻字未提。

另一則隱憂是,「維基解密」資料顯示,恐怖分子仍在歐洲蠢動,並有可能發動核武攻擊。911恐怖攻擊首腦穆罕默德(Khalid Sheikh Mohammed)被捕後曾警告,蓋達組織已在歐洲某地埋藏核彈,一旦賓拉登被捕或遇害,他們將隨時引爆。

日本首相菅直人聽到賓拉登死訊後,立刻在首相官邸的危機管理中心成立情報聯絡室。日本警方開始討論加強美國駐日本大使館及基地等設施的維安問題,嚴防蓋達組織進行報復。

英國外相赫格下令英國在世界各地的使館加強安全措施,防範報復攻擊。

澳洲樂見傳出賓拉登斃命消息,同時警告蓋達組織雖因此受挫,不過並未瓦解,反恐戰爭依舊持續。澳洲總理吉拉德說:「我歡迎這項消息,蓋達雖然受挫,不過並未瓦解,我們的反恐戰爭依然持續。」新加坡則警告,賓拉登斃命並不意謂世界更安全。

法國外長居貝稱這是民主國家對抗恐怖主義的勝利。德國外長威斯特威勒說,賓拉登死亡對自由思考且平和的人民是好消息。

機場提升反恐等級

我移民署表示,已要求各駐在國祕書掌握最新反恐情資蒐報,並與國安局等單位交換分享。桃園航警航警局安檢隊長錢傳綱則指出,目前仍然維持對於飛美班機旅客加強安檢,不會因為賓拉登死亡而有鬆懈或放鬆的情形。

錢傳綱表示,原本飛美旅客登機前,在登機門皆需接受2次檢查,之後因恐怖等級下降,改為登機前抽檢3%的旅客;但現在因為美國擔心恐怖分子反報復而提升反恐等級,昨天起,他們也將登機前的2次安檢抽檢率增加1倍,成為抽檢6%旅客。

賓拉登 恐怖主義精神領袖

蓋達組織(Al-Qaeda)首腦奧薩瑪.賓拉登(Osama bin Laden,大陸譯「本·拉登」)在2001年美國「911恐怖攻擊」之後到被擊斃,已逃亡近10年。他被視為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通緝犯」,是恐怖主義的精神領袖。

1957 年出生的賓拉登在1988年成立蓋達組織,招兵買馬範圍包括東南亞、非洲、歐洲、美洲。在他短短的54年歲月中,大部分的時間都過著「恐怖」生活。 1998年針對美國駐肯亞大使館發動炸彈攻擊後賓拉登一戰成名,2001年「911恐怖攻擊事件」更震驚全球,致使美國出兵阿富汗。

賓拉登是虔誠的穆斯林,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令年輕的賓拉登受到極大觸動。他於是前往阿富汗,接受美國的訓練,資助阿富汗游擊隊,直至1989年蘇聯撤離阿富汗。

不過,隨著蘇聯在阿富汗的失敗和隨後的解體,賓拉登認為1990年波斯灣戰爭期間,美國在沙國駐紮軍人,特別是女性軍人,是對沙國伊斯蘭教聖地的玷辱和褻瀆,並誓言要讓美國付出代價。

賓 拉登視美國為敵人,導致沙烏地阿拉伯當局在美國的壓力之下,於1994年宣布剝奪他沙烏地阿拉伯國籍。賓拉登在1996年1月重返阿富汗並從此將阿富汗作 為他的根據地。1998年2月,賓拉登針對猶太人和所謂的西方「聖戰者」發布宗教追殺令,聲稱殺死美國人及其盟友是每個穆斯林的責任。

死亡傳聞達5次 第6次成真

在911事件之後,美國布下天羅地網追捕蓋達組織首腦賓拉登,但始終未果。在賓拉登逃亡的近10年歲月中,有關他的影片、錄音不時出現在公眾視野,但關於他已病故或被炸死的傳聞更是甚囂塵上,被宣布「死亡」的次數多達5次。

在美國總統歐巴馬證實賓拉登死於巴基斯坦之前,10年來不時傳出他的死訊,此前還有報導指出,美國早就得知他已不在人世,可是基於本身利益並持續在阿富汗用兵,所以不時製作模仿「賓拉登」的錄音帶加以播放。

他最早被爆出死亡消息要追溯到2002年,當時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稱賓拉登可能已死於腎病,因為他將一台透析機帶進了阿富汗。不過半島電視台後來收到的錄影帶顯示賓拉登還很健康。

2004年2月,伊朗國家廣播電台又報導:「可靠的」消息來源指稱,賓拉登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在巴基斯坦北部的部落控制地區被逮捕。不過,巴基斯坦軍方發言人和五角大廈隨後都否認。

時隔2年多,2006年9月,法國媒體援引法國情報機構的一份報告說,沙烏地阿拉伯方面確信,賓拉登已經於8月因為傷寒在巴基斯坦死亡。但這種說法最後遭到法國外交部長的否認。

直至當地時間5月1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宣布,賓拉登已在美軍當天的軍事行動中被擊斃。第6次被宣布死亡,賓拉登的人生畫上句點。

(旺報)
--
美軍獵殺 賓拉丹斃命

歐巴馬下令突擊 無意留活口

美 國總統歐巴馬一日深夜宣布,九一一事件主謀、全球頭號恐怖份子「開打」組織首腦賓拉丹已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城近郊一座豪宅內,遭美軍特種部隊擊斃,且已 確認其身分。消息傳來,不僅美國民眾隨即湧上街頭歡呼慶祝,各國領袖也稱此為反恐一大勝利,在此同時,美國本土、全球各地美軍和使館也提高警戒,慎防開打 份子反撲洩憤。

歐巴馬一日深夜,在白宮東廂發表全國電視演說,宣布賓拉丹死訊,他要向那些在開打恐怖行動中痛失摯愛的家庭說,「正義已獲 得伸張」。歐巴馬說,賓拉丹之死是美國抗擊開打迄今最重大的成就,但他也警告,開打不會因此罷手,並重申美國並非與伊斯蘭為敵。任內遭遇九一一恐怖攻擊、 發動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不論死活」全球追緝賓拉丹的前美國總統布希,也發表聲明向歐巴馬和參與行動相關人員致賀。

美軍運出遺體 依照傳統海葬

這 是歐巴馬上任以來在國安戰線上的最大成就,美國官員表示,在掌握確切情報後,歐巴馬四月二十九日下令中央情報局和海軍海豹突擊隊(SEAL),對伊斯蘭城 西北方城市阿波塔巴德一座豪宅發動直升機突擊行動,除擊斃賓拉丹外,另有賓拉丹親信及其兄弟、賓拉丹一名已成年兒子,以及一名據稱被迫充當人肉盾牌的婦女 喪生。

官員表示,賓拉丹在過程中開火頑抗,後來被擊中頭部喪命。美軍將賓拉丹屍體運回阿富汗,並在DNA比對百分之百確認身分後,按照伊斯蘭教傳統予以海葬。匿名美國官員強調,歐巴馬決定採取「積極行動」制裁賓拉丹,無意留活口,因此這起突襲行動是「獵殺」而非「拘捕」賓拉丹。

美國民眾狂歡 全球提高警戒

儘管專家認為賓拉丹已不具有實際指揮恐怖行動的能力,做為精神象徵的成分較高,但由於他的死訊被視為有助於降低全球安全風險,股匯市應聲上漲,油金則雙雙下跌。

消 息傳來,大批民眾聚集在白宮前的賓州大道、紐約時報廣場、世貿中心遺址等地歡呼慶祝,許多人揮舞美國國旗或將國旗披在身上,高喊「美國!美國!」還有人高 唱國歌,駕駛人表示慶祝的喇叭聲響徹夜空。紐約市長彭博在聲明中表示,紐約客等這個結果等了十年,希望此事能為九一一事件罹難者家屬帶來安慰。

網路上的激進伊斯蘭論壇則湧現大量貼文,與巴基斯坦神學士一樣揚言展開報復行動。在賓拉丹的故鄉沙烏地阿拉伯街頭,則有許多人對賓拉丹死訊感到悲傷。

在 這場獵殺行動中,最尷尬的莫過於美國的反恐盟友巴基斯坦。巴國追剿開打不力,早已為美國所詬病,賓拉丹所在的阿波塔巴德就位於首都近郊,藏身處附近就是軍 校,但美方在採取行動前顯然刻意隱瞞巴方。如今賓拉丹遭格斃,華府與伊斯蘭城的關係是否生變,巴國在美國全球反恐行動中的角色將如何定位,值得觀察。

獵殺10年 40分鐘斃了他

「開 打」恐怖組織首腦賓拉丹一日遭美軍擊斃,美國官員指出,這是一項經過四年追查佈局的獵殺行動,情報當局先確認一名賓拉丹親信身份與藏身處,進而判定賓拉丹 應該就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城近郊的一座豪宅內,美國總統歐巴馬為此密集召開國安會議,最後決定由中央情報局(CIA)和「聯合特種作戰指揮部」 (JSOC)共同執行這項「外科手術式突擊」行動。

佈局4年→去年鎖定→2月判定→歐巴馬429批准行動

匿名美國官員透 露,從關達納摩監獄恐怖嫌犯的口供中,情報部門判定一名為賓拉丹傳遞訊息的親信的身份,據稱他可能與賓拉丹住在一起擔任隨扈,但始終無法查出其真實姓名或 藏身處。直到兩年前,情報人員終於發現該名親信及其兄弟所在區域,但由於對方處處設防,美方仍無法確定他們住在何處。

神秘豪宅 沒電視沒網路高維安

去 年八月,美國情報人員終於在距離伊斯蘭城西北方約五十公里處、車程約一小時的小城阿波塔巴德,發現一座約於二○○五年興建的豪宅。這座佔地約周邊民宅的八 倍大、十分顯眼的獨立豪宅,有一棟三層樓高的主建物,外有三.六到五.五公尺的高牆環繞,頂端覆有帶刺鐵絲網,院內還有兩道安全關卡管制進出,及一系列區 隔不同宅區以確保隱密性的內牆,估計造價超過一百萬美元(約台幣兩千八百萬元)。院內沒電話、電視或網路,垃圾都是以焚燒方式處理。

中情局研判,這座極不尋常的宅院應該是為保護某位重要人士而特意興建,且住戶還有特徵與賓拉丹家族親屬吻合的其他人,包括賓拉丹最年幼的嫩妻。綜合種種跡象研判,並透過其他管道查證,情報專家認為賓拉丹極有可能藏身於此。

反 覆查證確認後,中情局在今年二月判定,賓拉丹應該就在這座豪宅內無誤,國安幕僚於是開始籌劃突襲行動,並定期向歐巴馬報告。三月中旬到四月下旬,歐巴馬先 後召開五次國家安全會議,研商可能採取的「積極行動」。只有少數核心幕僚知道此事,華府也基於確保行動與人員安全考量,選擇不通知巴基斯坦。

在四月二十八日的最後一次國安會議結束後,華盛頓時間四月二十九日上午八時二十分,歐巴馬在動身前往阿拉巴馬州勘災前,批准這項突襲行動。據紐約時報報導,歐巴馬在最後一刻仍決定對巴基斯坦保密。

海豹突襲隊空降狙擊

在中情局局長潘尼塔指揮下,兩架美軍直升機從阿富汗起飛,在當地時間二日凌晨一時三十分左右,將二十至二十五人的海豹特種部隊第六小隊送進這座戒備森嚴的豪宅,隨即遭遇賓拉丹方面抵抗,雙方爆發激烈槍戰。

美 官員透露,賓拉丹不理會棄械投降聲明,開火頑抗,遭美軍擊中頭部喪命,同被擊斃的還有該名親信及兄弟,及賓拉丹成年兒子共四人,整個過程不到四十分鐘。另 有一名據稱是被強拉充當人肉盾牌的婦女喪命。海豹部隊則無傷亡,全身而退,只有一架CH47契努克直升機因「機械故障」迫降,美軍撤退時予以爆破。

激戰40分鐘 美損一架CH47 人員全退

賓拉丹遺體被美軍運回阿富汗,在運用臉部辨識技術等多種方式確認其身份後,遵照伊斯蘭教傳統予以海葬。當天下午,坐鎮中情局的潘尼塔接獲賓拉丹已死的報告,充當任務指揮中心的會議室隨即爆出熱烈掌聲與歡呼聲。

尊重伊斯蘭傳統 賓拉丹已海葬

美國一名不具名官員二日表示,遭美軍擊斃的賓拉丹,屍體已依伊斯蘭傳統在他死後二十四小時內安葬,為避免墓穴地點成為爭議焦點,美軍已用海葬方式處理,把賓拉丹遺體披上白袍,投入北阿拉伯海。

防陸葬反成烈士聖地

美 國官員表示:「可能很難找到願意接受這名世界頭號恐怖份子遺體的國家,所以美國決定用海葬。」海葬在伊斯蘭教習俗雖屬少見,不過部分穆斯林網站表示,在部 分情況下海葬也可以接受,比方說擔心長途航程可能會讓屍體腐爛,或是害怕遺體遭敵人挖掘破壞,樹敵不少的賓拉丹,就很有可能出現後者的情況。

之前有一說認為美國選擇海葬是擔心賓拉丹墓地會成為伊斯蘭教聖地,不過這種說法可能並無根據,因為伊斯蘭瓦哈比教派傳統不允許這種情況,就算是沙烏地阿拉伯的國王,墓地也不會標上記號。

美 國官員稍早表示,賓拉丹的遺體將依照伊斯蘭傳統,在二十四小時內完成入殮等儀式後安葬,雖然如此的處理方式遵循伊斯蘭習俗,也可能避免冒犯穆斯林國家,但 如此迅速卻也可能引來死者並非賓拉丹疑慮,即便是美國已採集DNA確認死者身分無誤。不過美國過去並非都遵守伊斯蘭傳統,在二十四小時內處理穆斯林的遺 體,○三年遭美軍擊斃的海珊二子烏岱和庫賽,就是在死後十一天才下葬。

第一時間PO摔機 推友見證歷史

當三十三歲的電腦資訊顧問索海伯.阿沙爾開始在推特上詳述不明的爆炸、窗戶震動、直升機盤旋於巴基斯坦阿波塔巴德上空等訊息,他壓根沒想到正記錄下美軍擊殺賓拉丹的突襲行動。

阿沙爾第一個訊息寫道︰「凌晨一點,直升機盤旋在阿波塔巴德上空(這實屬罕見)。」美東時間一日下午三時五十八分。

他 提到炸彈爆炸︰「窗戶嘎嘎作響、震得厲害。」「實在太吵,因此不可能是偵察機,不然就是非常爛的偵察機。」四時四十八分「深夜此時還在線上的一些人說,其 中一架直升機不是巴基斯坦的。」五時二分「由於神學士可能沒有直升機,也因為他們說不是『我們的』,所以情況必然複雜。」五時十分「阿波塔巴德的直升機或 者幽浮在畢拉鎮附近被擊落,傳聞有閃光,人們說可能是一架無人駕駛的直升機。」他指出,有兩架直升機,其中「掉下」一架。

阿沙爾也寫下「這是一起訓練意外,有人死了,……,軍方在附近挨家挨戶進行搜尋。」他的推特吸引一萬四千名網友的注意。

他之後領悟到自己可能見證美軍突擊行動,他寫︰「我想,墜毀於巴基斯坦阿波塔巴德的直升機與歐巴馬總統的突發新聞演說有所關聯。」在八個小時、留下三十五條推特訊息後,他證實說︰「賓拉丹在巴基斯坦阿波塔巴德遇害,事情就發生在這附近。」

白宮證實在攻擊中,一部直升機受創,在海豹部隊人員帶著賓拉丹遺體登上另一架直升機,返回阿富汗前,摧毀該機。

其人其事 賓拉丹 54年恐怖人生落幕

挑 戰「異端」美國強權,奧薩瑪.賓拉丹建立了即使在他死後也能發動「聖戰」的全球網絡、策劃了史上最血腥的恐怖攻擊。這名九一一事件主謀雖然終在美國鍥而不 舍的緝捕中伏法,但在西方眼中是邪惡化身、在追隨者心目中卻又如神一般的賓拉丹,一生故事將會一直以不同的方式解讀、流傳下去。

西方稱邪惡化身,追隨者視如神…

一九五七年,賓拉丹出生於沙烏地阿拉伯一個有五十四個小孩的富商家庭,父親在他年幼時墜機身亡。生性害羞的賓拉丹青少年時期就以虔誠著稱,他每週聆聽聖城麥加的佈道,深深著迷於當時席捲沙國的瓦哈比教派原教旨主義,這也是其步上激進伊斯蘭之路的開端。

蘇聯入侵阿富汗 初試啼聲

取 得土木工程學位後,一九八○年代,一百八十公分、留著落腮鬍、瘦高的賓拉丹前往巴基斯坦加入阿富汗對抗蘇聯入侵的戰爭,時任指揮官的他以勇敢與富機智聞 名,家族財富顯然也讓他提升不少知名度。當時,賓拉丹希望以金錢與武器支持反蘇聯佔領的「聖戰」,與美國利益不謀而合,但不久後,他的目標逐漸與西方漸行 漸遠,據說賓拉丹就是在蘇聯佔領進入尾聲階段協助創立了「開打」,他在此階段演講有段批評美國說:「我們買美國商品,就是謀殺巴勒斯坦人的共犯。」

第一次波灣戰爭 反美遭沙國除籍

一 九九○年,賓拉丹人生出現大轉折。當年美軍進駐沙國,準備將伊拉克軍隊逐出科威特。賓拉丹大聲疾呼,試著說服政府不要讓非穆斯林軍隊進入先知穆罕默德創立 伊斯蘭教的土地,不過沙國領導人為保護石油支持美國,賓拉丹當時大肆抨擊利雅德與美國走太近,惹毛沙國高層,最後被撤銷沙國國籍。

被撤銷國籍後,賓拉丹與家人斷絕關係,九一年先搬到蘇丹,接著再現身阿富汗,靠著慷慨、共同穆斯林意識形態,很快打入神學士核心。在那裡,賓拉丹幾乎每天都與追隨者練習丟炸彈、射擊、籌備聖戰,至此也因此成為華府頭號敵人。

98年首度指揮開打 犯下東非2美使館爆炸案

一 九九八年,開打發動賓拉丹指揮下的第一場攻擊,犯下肯亞與坦尚尼亞的美國使館爆炸案,炸死兩百多人,兩年後的二○○○年十月,開打攻擊葉門外海的美國戰 艦,即便是二○○一年的九一一事件之後,雖然開打在美方緝捕下勢力大減,美國懸賞兩千五百萬美元緝拿的賓拉丹都還有能力鼓動新生代恐怖份子,以他之名發動 攻擊。

豪語「我可以被消滅,但使命不會」

曾與賓拉丹在洞穴共處十天的倫敦阿語報紙「阿拉伯聖城報」編輯阿特萬表示,賓拉 丹把自己塑造成從以色列手中解放阿拉伯土地、讓人民重拾榮耀的另一種選擇。他曾在受訪時表示,「美國沒辦法活捉我,我可以被消滅,但我的使命不會」。或許 如伊斯蘭論壇留言「奧薩瑪可能遇害,但他的聖戰訊息不會消失。兄弟姊妹們,我們等著看,他的死將因禍得福」。

911遺恨 歐巴馬︰正義已經伸張

美國總統歐巴馬一日晚間在白宮向全美民眾及全世界正式宣布,九一一恐怖攻擊案幕後首腦賓拉丹已遭美軍擊斃,正義已經伸張。

歐巴馬表示,美國已執行了殺死「開打」恐怖組織首腦賓拉丹的任務,這名恐怖份子曾涉嫌殺害數千名無辜的男女老幼。

歐巴馬在演說中首先回溯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對美國人民造成的衝擊,以及美國向賓拉丹與開打組織宣戰的決心。歐巴馬強調,過去十年來,靠著美國軍方及反恐人員不眠不休地努力,美國在反恐戰爭中交出了漂亮成績單,成功攔阻了多次恐怖攻擊,也強化美國國土的防禦措施。

歐巴馬表示,他上任後不久,即指示中情局局長潘尼塔,把擊斃或生擒賓拉丹列為針對開打組織反恐戰爭的優先要務,另一方面繼續進行瓦解、破壞,並擊敗開打組織的廣泛任務。

歐 巴馬指出,經過情治單位多年來的努力,去年八月他獲通報美國可能已掌握賓拉丹行蹤,但後來又再花了數個月的時間,才能確定情報可靠。在這段期間,他曾多次 與國安團隊會商討論賓拉丹可能藏身在巴國境內的情資,直到上週他才斷定,美國已有足夠的情報,因而授權採取行動逮捕賓拉丹,將他緝拿歸案。

歐巴馬說,四月二十九日他親自下令,對巴基斯坦境內阿波塔巴德的一處宅邸發動攻擊,一小隊勇氣與能力過人的美國人執行了這項任務,過程中沒有美國人受傷,同時也全力避免造成平民死傷。經過一陣激烈槍戰,美軍擊斃了賓拉丹,並暫時保管他的遺體。

歐巴馬表示,過去二十多年來,賓拉丹一直都是開打組織的領袖與象徵,並持續對美國及盟邦策畫恐怖攻擊,賓拉丹之死,代表著美國反恐戰爭迄今最重要的成就,但並不表示美國會停止反恐努力。開打組織無疑會繼續設法攻擊美國,美國必須、也會持續在國內外保持警覺。

強調美不會與伊斯蘭為敵

歐 巴馬強調,美國不會、也從不曾與伊斯蘭為敵,正如布希總統在九一一攻擊案發生後所說,美國的反恐戰爭絕非以伊斯蘭為對象。此外,賓拉丹並非穆斯林領袖,反 倒是眾多穆斯林的謀殺者,開打組織在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屠殺了許多穆斯林,因此賓拉丹之死應受到所有相信和平與人性尊嚴者的歡迎。

歐巴馬表示,他已和巴國總統札達里通過電話,巴國同意,對兩國而言,今天都是極具歷史意義的一天,巴國未來也會繼續與美國合作打擊開打及相關組織。

美中情局長︰開打一定會報復 全球提升反恐警戒

國際刑警組織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潘尼塔二日相繼警告,賓拉丹之死恐升高「開打」組織及其分支機構發動恐怖攻擊的風險,各國相關單位需嚴加防範。美國國務院已對僑民發佈全球旅遊警示,同時美、日、英、法等國也紛紛加強美國使館及各駐外使館的安全戒備。

美 國總統歐巴馬敦促美國人民,賓拉丹死後仍需保持警戒。潘尼塔則說,幾可確定開打一定會報復。美國國土安全部與聯邦調查局目前雖無發布可能或立即的恐怖威脅 之警訊,不過已嚴密防範可能的報復行為。美國國務院也強烈建議美國公民在近期可能發生反美活動的地區,避免外出,並避開大型集會與示威場合。

各國加強使館戒備

一些國家已宣布將加強安全措施。日本首相菅直人在二日上午確認賓拉丹的死訊,首相官邸危機管理中心馬上成立情報聯絡室,下令警察及防衛系統加強美國使館、自衛隊基地及駐外使館等警戒措施,嚴防開打組織進行報復。

英國證實,全球各地的駐外使館將採取額外的預防措施。法國外長朱沛也警告,開打仍然存在,切莫因為賓拉丹的死而「過度樂觀」。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指出,當局將保持高度警覺,避免境內恐怖組織進行報復行動。

在台灣,旅行業全聯會提醒出國民眾,此事短期內對國人出國旅遊意願一定會有衝擊,部分國家已提升安檢措施,民眾出國最好提早出門並做好因應;旅遊品質保障協會也提醒自由行旅客,每到一個國家,最好先與當地駐外單位聯繫。

旅 行業全聯會秘書長許高慶評估,此事短期內對國人出國旅遊意願一定會有衝擊,強度則要看風波何時落幕而定。他也提醒民眾,包括美國等西方國家已經提昇安檢層 級,通關程序會相對冗長,國人最好提早出門。且最近出國最好減少夜生活,部分人潮較易聚集的地點,能避免就避免前往,以確保安全。

也有旅行業者私下建議民眾,華人喜歡的旅遊地區和歐美客略有區隔,國人最近應該避免前往歐美客比較喜歡流連的景點,例如東南亞峇里島、芭達雅等島嶼。

目前航空公司及航警尚未接獲任何安檢升級通報,航警局安檢隊長表示,目前維持對於飛美班機旅客加強安檢,不會因為賓拉丹死亡而有鬆懈。

憂報復 國際續聯美反恐

賓拉丹死於美軍手中,全球各國的反應,有慶祝、有為接下來可能的報復行動警戒,同時,賓拉丹追隨者震驚之餘,也警告恐怖攻擊不會因賓拉丹的死亡而結束。

法 國總統薩科茲讚揚美國在漫長追緝過程展現的「韌性」,英國首相卡麥隆說,「全球人鬆了一大口氣」,俄羅斯政府稱此為重大成功,矢言加強與美反恐合作。各國 祝賀中,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的聲明顯得恭維過頭,「肅清賓拉丹,以色列與美國民眾同感欣喜。總理納坦雅胡恭賀美國總統歐巴馬,取得此一正義、自由和彼此並 肩對抗恐怖主義的民主國家共同價值上的勝利。」

多國也提醒,消滅賓拉丹不代表恐怖主義消失。薩科茲說,「這不是開打組織的結束」;德國總理梅克爾稱此為「勝利」,但提醒「不代表已擊敗國際恐怖主義。」歐洲理事會與歐盟執委會主席的聯合聲明表示,賓拉丹的死,讓世界更安全,但歐盟仍將與各國合作,繼續對抗恐怖份子。

印度和阿富汗政府都把矛頭指向賓拉丹藏身巴基斯坦這一點,認為這證明巴基斯坦是好戰份子、恐怖主義天堂。巴基斯坦總統札達里在消息傳出當時,正召開緊急會議,會議地點就距離賓拉丹喪生處阿波塔巴德車程兩小時。

對 賓拉丹支持者來說,這是壞消息。昔日神學士民兵、現於阿富汗東部甘茲尼省種田的莫赫布拉說,「我的心都碎了」,「過去我們聽過太多謠言說他死了,如果他真 的死了,就是災難、黑暗的一天。」被控與恐怖組織開打掛勾的巴勒斯坦、約旦裔好戰份子領袖阿南尼甚至警告,很快會有另一名領袖,並稱歐巴馬吹噓這個所謂的 勝利,但卻無法隱藏他對即將發生之事的害怕。一名在網路上署名「阿薩德.聖戰二號」(Assad al-Jihad2)的開打意識形態份子則誓言報仇。

台灣曾多次遭點名攻擊

開打組織首腦賓拉丹被美軍擊斃,總統府昨天表示,馬英九總統在第一時間已獲知訊息,相關單位均會密切注意因應。

外交部表示,賓拉丹遭美國擊斃,可能引發新一波報復性恐怖攻擊行動,呼籲國人赴海外商旅應特別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前往人潮聚集或示威遊行地區;對於美國等外籍人士在台灣的安全,已請相關警政單位加強防護。

外交部籲出國注意安全

據熟知國安作業的一名政府高層官員表示,在美國遭到九一一攻擊至今,台灣看似平靜,事實上,國安及警政部門每天都在上緊發條,因包括美日等國在內,提供台灣的反恐情資從來都沒有少過,情資中也發現,台灣曾多次遭到恐怖組織點名攻擊,或是計畫取道台灣向美國展開攻擊。

國安官員說,台灣原本極有可能成為九一一事件的受害者,根據國際交換情資顯示,開打組織九一一事件策劃的主腦穆罕默德,原擬攻擊亞洲地區十二架飛機,其中包括一架由台北飛往美國的航機,並曾親自到桃園機場勘查測試,計畫最後就演變成美國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

官員還說,峇里島爆炸案的策劃者、「伊斯蘭祈禱團」首腦漢巴利 ,與開打組織有密切關聯,根據美國提供反恐情資顯示,他曾兩度計畫攻擊台灣,項目包括劫持台灣飛往美日的班機,以及對AIT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美國學校或美資在台指標性企業展開攻擊。

官員還引據情資表示,也被列為疑似恐怖組織的「伊拉克伊斯蘭軍」,在二○○四年七月期間,曾在組織的網站上表明,考慮對包括台灣在內的十家航運公司,以協助駐伊美軍載運武器裝備為由,發動恐怖攻擊。

國安官員說,台灣近年舉辦的大型國際活動,都可發現有恐怖份子試圖滲透我國的事證,包括高雄世運、台北聽奧及最近閉幕的花博都有,但在我國與友邦密切配合下,這些人士均遭境外阻絕,或是拒絕對方入境。

開打二檔頭 晉升頭號通緝犯

美軍擊斃九一一事件主謀賓拉丹,達成這十年反恐行動的最高目標:消滅「開打」恐怖組織首腦。不過這十年間,開打組織新陳代謝、觸角滲透更廣、策略也有所調整,使其恐怖攻擊能力不太可能因賓拉丹喪生而一併消失,仍舊是美國安全的最大威脅。

札瓦希里 出身埃及醫生

賓 拉丹喪生後,最有可能接掌「開打」組織的是賓拉丹副手、開打第二號人物札瓦希里,他是賓拉丹和開打最重要的智囊,曾任札瓦希里律師的札亞特形容,札瓦希里 對賓拉丹的重要性,就像「大腦之於身體」。札瓦希里一九八○年代中期在巴基斯坦白夏瓦從事支持阿富汗對抗蘇聯運動時結識賓拉丹,之後兩人就密切合作。九一 一攻擊後,與賓拉丹一起藏匿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邊界。

賓拉丹遭美軍格殺之後,美國聯邦調查局隨即更新反恐通緝要犯名單,開打組織第二號人 物、埃及醫生札瓦希里成了頭號通緝犯。FBI網站的賓拉丹照片上方,現在出現紅底白字的「死亡」(deceased)字樣。美國政府懸賞兩千五百萬美元, 要給提供線索讓FBI逮獲札瓦希里的人。

過去十年來,開打已經換血、調整策略、滲透層面也更廣,即使賓拉丹已死,該組織仍可能繼續威脅美國。國家情報首長克萊伯二月就指出,反恐行動大幅削弱開打核心能力,但是開打分支,特別是葉門和北非,仍是一大威脅。

曾 任美國中情局(CIA)代局長的麥克勞夫林說,「斬其首腦不會削弱其行動,開打分支和獨立行動份子仍將構成威脅。但是,開打核心的鼓舞力量會大幅度消 散。」CIA前任中東、南亞情報官皮拉說,開打已廣泛分散到全球各地,近年與開打有關的活動大多是周邊、而非核心組織發起,賓拉丹喪生對開打策劃攻擊能力 沒太大衝擊,賓拉丹作為「象徵和意識形態源頭更甚於行動煽動者」的角色,不管他死活都不會改變。皮拉認為短期內恐怖活動會增加,展現賓拉丹帶領的伊斯蘭極 端運動依舊活躍,「這名最重要人物之死,不代表開打的死亡」。

一九五一年出生的札瓦希里,出身埃及上層階級,父親是藥理學教授,祖父是伊 斯蘭世界最重要清真寺之一、開羅「阿茲哈爾」清真寺大教長,他本身也是外科醫生。他唸書時參與伊斯蘭非暴力團體「穆斯林兄弟會」活動,一九七三年加入當年 成立的好戰組織「埃及伊斯蘭聖戰組織」,一九八一年埃及總統沙達特暗殺案後被捕,雖然獲判無罪,卻因非法持槍遭監禁三年,出獄後前往巴基斯坦支持阿富汗對 抗蘇聯。一九九三年札瓦希里接掌埃及聖戰行動,也被控涉入一九九八年美國駐肯亞、坦尚尼亞使館攻擊案。札瓦希里的妻子和三個女兒據信在二○○一年十二月初 阿富汗堪達哈一場空襲中喪生。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