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1日 星期二

新聞自選輯 20110531

德誓言 2022年全面廢核 已開發國家首例 將以再生能源替代

受到日本福島核災影響,德國能源政策大轉彎,德國聯合政府昨宣布,將於2022年全面關閉所有核電廠,成為已開發國家首個廢核國家。德國未來將縮減電力需求,並開發再生能源,德國總理莫克表示:「我們希望未來的電力更安全、更可靠也更經濟。」


德國聯合政府協商到昨凌晨才獲結論,宣布將分階段與核電脫鉤,現有17座核子反應爐,1座早已停用,另建於1980年代的7座於3月間停機,將就此除役;另外6座預定2021年除役,剩餘3座在2022年底停機。
德國目前約22%電力仰賴核電,政府指將在廢核前,縮減全國電力需求10%,並鼓勵開發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提高環保能源的供電比例,同時保留幾座反應爐備而不用,若到2013年德國的替代能源不夠用,會再啟動核能發電應急,原定2022年減碳40%目標不變。

更依賴火力發電
莫克(Angela Merkel)此舉能否挽回民心有待觀察,但瑞典環境部長卡葛倫先出面批評,德國將更依賴傳統火力發電,還可能得從法國買核電,這樣的政策根本「不平衡」。
德 國民意多傾向反核,莫克政府去年不顧在野黨反對,宣布將年份較久的幾座核電廠延役到2035年,短短9個月內就被迫扭轉政策,是因日本311強震、海嘯, 使福島第一核電廠出現空前危機,引發德國核能安全辯論,反核示威此起彼落。前天柏林還有一場規模不小的抗議;莫克領導的基民黨更在多次地方選舉接連受挫, 上周一在不來梅邦的地方選舉,基民黨首度被綠黨超越,落居第三大黨,莫克面對敗選壓力,不得不緊急修改政策,宣告提早結束核電時代。

核廢料稅引反彈
新政策仍須國會批准通過,環境部長洛特根(Norbert Reottgen)指廢核政策已「不能回頭」。當局決定即使民營核電廠全面停止運轉,仍將對業者課高達約945億元台幣的核廢料稅,勢必引發強烈反彈,電廠業者表示,不排除採取法律途徑維護權益。

台3核廠不延役
此 外,我國的核能政策是否定調,台電董事長陳貴明昨在立院經委會時強調,目前經濟部對核能政策方向,已就延役、除役或提前除役3選項評估,近期會公布結果。 經濟部次長黃重球昨表示,目前核一至核三仍確定不會延役,核四會在年底總體檢確定安全無虞後,才會繼續填裝燃料;經濟部目前對核五亦無構想。
提出2025非核家園計劃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正好將在下月5日赴德國考察綠能產業,民進黨發言人陳其邁昨表示,德國廢核對蔡英文是一種鼓勵,他強調,非核是做得到的事,就看要不要做,端視政府有沒有決心。

日本核災後 各國核電立場
◎台灣 核一至核三廠確不延役,核四在年底總體檢確定安全後才會繼續裝燃料。經濟部正對核能政策進行評估,近期公布結果
◎德國 昨宣布2022年全面停用核電
◎美國 仍將持續興建新核電廠,當局會審慎評估現有104座反應爐的安全措施
◎英國 不放棄核能,福島事件後政府要求加強評估各核電廠安全措施,半年內提報告
◎法國 新建反應爐計劃不變,但政府下令評估各地核電廠對地震、淹水及停電等突發狀況之應變力,年底前提報告

(蘋果日報)
--
2022年 德將關閉所有核電廠

日本福島核災已在德國引發重大效應,德國政府今天宣布,將在二○二二年全面結束核能供電,關閉境內所有十七家核電廠,使德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宣布、搶先淘汰核能的工業大國。

德國執政聯盟周日聚會展開馬拉松討論,環境部長候特根周一上午立刻宣布開會結束,他說,無論未來情勢變化,「這項結果不會再修改。」

德國總理梅克爾周一也表示,這項能源會議內容是基於安全可負擔及符合環保概念的準則來制定。候特根則說,新計畫已不是執政黨或當今政府的政策而已,這是全民及全國性的政策。

福島核災後,德國政府立即關閉七家核電廠的運作,外加一家期限已到的核電廠,目前已關閉八家核電廠。候特根表示,到二○二一年,德國會關閉另外六家核電廠,剩下三家新建的核電廠則將「備用」一年,至二○二二年,全德境內十七個核電廠將全面關閉。

此外,政府還計畫通過一項法律,加速規畫再生能源電廠和能源儲存設施,使再生能源更容易實施和運用。

日本核災後,德國境內反核聲浪急速升高,上周六德國各城又有十餘萬人走上街頭反核示威。梅克爾內閣提前結束核電的決定,不但被媒體譏為抄襲施洛德左派政府的提案,「只是複雜得多」,反對黨還認為,梅克爾是為了選票,有投機之嫌。

社民黨主席嘉布里爾周一稱此計畫「很可疑」,他從沒聽說「核電廠可以用待機模式運作」,這說明執政黨的計畫不切實際,完全不考慮技術層面。

綠黨領導人之一的庫許斯娜則說,執政黨的能源提案許多細節根本無法落實執行,這才是值得討論的大問題。

德國企業界也對這項反核計畫表示不滿,賓士集團總裁蔡澈便批評,執政黨十年逐步淘汰核電並沒有配套措施,是一個「大風險」,極可能動搖德國一向是歐盟最大貿易國及工業國的地位。

「若因應不及 德今冬恐大停電」

德國總理梅克爾政策大轉彎,決定在2022年之前全面廢核,但批評者表示,德國已有8座反應爐停止運轉,而現在距高用電量的冬天只剩下6個月,電力公司若來不及因應,今年冬天可能面臨大停電。

電力公司和主管電力配送的政府機關警告說,今冬可能大停電,聲明中說:「夏天幾個月還能過得去,但秋冬用電量大增。」

能源專家坎普佛特表示:「我們生產的電力其實夠用,問題是電力配送網的穩定。」

關閉8座核電反應爐,估計損失8.5兆瓦發電量,對總發電產能可達929兆瓦的德國來說,影響不大。但目前已停止運轉的8座反應爐中,有5座位於人口和產業密集的南部和西部,停機後會產生電力配送問題。

為了正常運作,輸送網的電壓必須維持穩定。但到了冬天,德國南部用電量達到頂峰,北部的風力發電試圖增加發電量,電纜負荷過大,會導致停電。

德國四大電力公司呼籲政府延後1座或2座反應爐的停機時間。

德國政府表示要在2012年之前再關6座反應爐,並在2022年之前關掉最新的3座,卻未說明如何補充電力缺口。

關閉核電廠也是其他歐洲國家熱門話題。奧地利環境部長貝拉柯維奇說,像德國這樣的工業大國也能完全拋棄核電,有很強的宣示效應,顯示廢核是可能且可行的。瑞士政府建議在2034年之前,分階段關閉5座反應爐;蘇格蘭不打算再建核電廠,要大幅增加風力、海浪和潮夕發電。

不過,比利時能源部長則表示,若要關閉核電廠,就要向法國進口電力,而法國七成五電量是核電,等於是關閉自己的核電廠向外國買核電。

瑞典環境部長卡格蘭也說,德國這項決定頗有風險,短期內德國恐怕要增加火力發電來因應核電廠關閉,屆時必須重開境內原本打算關閉的煤礦。

歷史性時刻 綠能將起飛

今天是歷史性的一天。儘管反核議題在德國已爭論了20年,政府也被迫一再宣布關閉核電廠的時限,但今天長期主張核電的右派政府宣布,德國將以十年時間淘汰核能,這是歷史性的時刻。

一旦反核,大能源供應商的利潤將大幅下降三成,電費瓦斯也將水漲船高。目前德國再生能源的供應只占整體發電量20%,未來比例將大幅提高,但仍有許多變數,如風力發電仰賴風力及其運輸和保存技術皆有待商確,但德國政府仍執意走上反核之路。

目前德國電力供應,燒煤炭的火力發電占42%,核能占22%,天然氣占13%,風力占5.9%,生化瓦斯占4.6%,水力發電占3.2%,太陽能占1.9%。

為了淘汰核能,德國政府每年將投入30億歐元擴大再生能源的建設和措施,其中發展的重點便是風力發電,尤其以外海風力機架設和風力儲存、運輸,使目前供應全國電量的5.9%,增加二倍以上。

另外一個發展重點是生化再生能源,尤其是生化瓦斯,德國境內大收集動物糞便,以細菌培養轉化成再生瓦斯,使用在摩托車或家電上,用途很大。境內糞便處理站共五千多家,這些糞便處理對自然生態環境便很有貢獻,同時改善汙水問題。

而生化能源項目愈來愈多,潛力無窮,德國生化學家在研發海藻能源項目也很有斬獲,海藻成長很快,作為生化瓦斯也大有可為。綠色商機跟著起飛,十年後,德國期待能源供應將不再由大型供應商主導,中小型企業和能源供應商將興起,且將愈來愈「去中央」和私營化。

我核廠除役日 六月底宣布

經濟部次長黃重球昨天表示,經濟部已有「核一、二、三廠不延役」的共識,至於確定的除役時間與具體的能源政策,將在六月底對外宣布。

德國宣布2022年前全面廢核,經濟部次長林聖忠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表示,各國立場不同,經濟部將收集相關資訊,做為政策參考。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天審查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員工久任獎金等專案,國內核能政策備受立委關注。立委陳明文指出,五月下旬媒體報導總統馬英九、經濟部長施顏祥表示核一、二、三廠不延役,核四續建,但經濟部並未正式在立法院宣布。

經濟部次長林聖忠說,在日本發生福島核災之後,行政院與經濟部密集進行協商,核安是「內部很重要的重點」;針對國內重大的能源政策,「經濟部已在進行最後的定案討論」。

台電公司董事長陳貴明表示,有關國內三座核電廠的未來命運,究竟是延役、如期除役或提前除役,都在研議評估當中;至於核四,則以確保安全為前提。

陳貴明指出,台灣電力系統為孤立型的系統,核一、二、三廠除役,必須考量國內電力系統的安全、供電穩定度、電價合理性,並兼顧節能減碳。他坦言,「非核家園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台電核能副總徐懷瓊表示,德國將關閉的八座反應爐屬於較老舊的核電設備,德國不用核電,可向歐洲其他國家買電,補足電力缺口。

徐懷瓊說,能源是相當複雜的問題,不是「要」或「不要」的選擇題,而是開放性的「思考題」。要朝向非核邁進,要考慮國內輸電網絡、替代能源需要多少投資、對經濟、民生層面將產生何種影響等議題。

(聯合報)
--
執政黨地方選舉挫敗 迫使梅克爾支持廢核

德國30日宣布要在2022年之前關閉國內所有核電廠,成為日本福島核災後率先廢核的主要工業化國家。

德國環境部長洛特根說,總理梅克爾的中間偏右聯盟已弭平歧見,決定在2020年前逐步淘汰核電。

他強調此舉是受日本福島核電廠危機驅動,指廢核是「不可逆的」趨勢。他說:「經過長時間磋商,我們達成終結核能的協議,這個決定是一致、果斷且明確的。」

德 國共有17座核反應爐,其中八座已暫停運轉,這八座中有七座是在日本核災後被德國政府下令關閉三個月以進行安全檢查,另一座位在德國北部的 Kruemmel核電廠則因技術問題已停止運轉多年。洛特根說,最遲會在2021年底之前再關閉六座,其餘最現代化的三座最晚會在2022年停役。

德國是第一個決定完全捨棄核能的工業強權,這意味德國勢必得從其他來源來滿足目前由核反應爐提供的22%電力需求。洛特根堅稱這麼做不會導致缺電,保證電力供應無虞,但並未透露更多細節。

德國16邦的環境首長上周齊聲呼籲聯邦政府讓原定只暫停三個月的七座反應爐永久關閉。洛特根30日說,不會重啟已被擱置的八座反應爐。

30日的決定象徵德國重新擁抱前社會民主─綠黨聯合政府十年前設定的時間表,也顯示梅克爾的核能立場出現180度大轉彎,她去年底曾決定把德國17座反應爐延役12年,即延長使用到2030年代中期。

這項延役決定,即便在日本尚未發生核災之前,也不受德國民眾歡迎,促使梅克爾不得不重新檢討核能政策。

對這項重大議題的立場反覆導致梅克爾政府近來在地方選舉中屢吞敗戰,例如本月23日在不萊梅的邦選舉,讓梅克爾的保守勢力退居到第三名,而反核的綠黨大獲全勝,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在地方選舉的得票數超過保守派。

德國經濟部的資料顯示,2010年風力和太陽能等再生能源提供德國17%的用電。

德國兩大核能業者E.ON和RWE的股價今年分別重挫12.5%和17.9%,表現在法蘭克福DAX指數中墊底。

法國痛批德 將加重排碳汙染

法國工業部長貝松30日在聲明中指出,德國會更依賴化石燃料和進口電力,該國的電費將更昂貴且汙染更嚴重。他說,德國家庭的電費帳單是法國的兩倍之多。

德國總理梅克爾的中間偏右聯盟已決定,在2022年前關閉17座核電廠,推翻國會去年通過延長核電廠營運期限的決議。梅克爾3月時曾表示,日本福島核電廠危機迫使她重新思考對核能發電的支持。

法國國營核能集團亞瑞華(Areva)執行長羅維津(Anne Lauvergeon)也質疑,看不太出來德國要拿什麼取代核能,「我不確定波蘭的煤夠用,而且會增加碳排放的問題。替代能源的來源不穩定,我想德國將走上奧地利的後路,從鄰國進口核能。」

她警告,如此將導致電力成本提高,衝擊產業發展。

德國是歐洲最大電力市場,其次為法國。法國電網公司RTE資料顯示,去年德國是法國的電力淨出口國。

但在福島核災後情況開始逆轉,4月時換法國變成德國的電力淨出口國,是去年6到8月以來首見。

民調顯示,法國民眾對核能的看法比較矛盾,跟德國不一樣。根據TNS Sofres在3月所做的調查,僅19%的法國民眾希望迅速改變發電對核能的依賴。

(經濟日報)
--
德2022前分階段關閉核電廠

德國政府卅日宣布,將分階段關閉境內所有核能發電廠,最遲在二○二二年底全面建立非核家園。自日本三月發生禍延千里的福島核能災變後,全球反核聲浪高漲,德國成為第一個決定逐步終結核能發電政策的先進工業化國家。

德國環境部長羅根指出,梅克爾總理的聯合內閣加盟各黨,廿九日挑燈夜戰,歷經幾番激辯之後,終於在卅日清晨就非核家園政策達成協議,他稱許這項決策是「美好的結果」,而且「不可逆轉」。

梅克爾三月間授權一個核能專家委員會,就核能發電政策進行評量,廿八日作成的結論即建議,至遲於二○二二年底終結核能發電政策。這項新政策仍須國會通過,不過在野黨「社會民主黨」與「綠黨」領袖也參與了這次政策辯論,顯示各黨共識很高。

德 國的全球經濟排名位列第四,且是歐洲最大經濟體,全境共有十七座核能發電用途的反應器,核電占總體發電量近四分之一。而在日本核災爆發四天後,柏林當局即 下令一九八○以前建造的七座老舊核反應器暫停供電,接受安全檢查。此七座反應器供電量約占核能總供電四○%。德國北部另有一座核反應器因不斷發生技術問 題,已停止運轉多年。

據羅根指出,這八座核反應器都不會再重新啟用,而且二○二一年底前,會再讓六座除役,到二○二二年底前,最後三座新型反應器也將步入歷史。因應此計畫,德國必須強化可再生能源的供給。

為實現無核家園,德國政府計劃在二○五○年底之前,將太陽能、風力、水力、生質燃料發電等可再生能源比例,由當前的一七%,提高到五○%至六○%。

德國是能源淨出口國,當前核電與燃煤火力發電供電比例各占二二%及四三%。專家認為,雖然德國的風力、生質燃料與太陽能發電成長快速,但各自只能供應六.二%、五.六%及二%的用電需求,因此終結核能發電,似乎可能面臨燃煤火力發電比例增加,排碳汙染惡化的風險。

法國國家控股核能集團「阿海琺」則認為,德國政府決定十年內關閉所有核電廠,將迫使德國必須從其他國家進口核電。

瑞士二○三四廢核 中英印度續建廠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因地震發生災變,凸顯核電廠災變的潛在危險,導致全球反核意識高漲,許多國家都被迫檢討其核電政策。除了德國之外,瑞士也宣布將分階段廢核電。

瑞士核電比率占四○%,上周已宣布將逐步淘汰核電廠,壽命超過五十年的反應器將逐一關閉,目標是在二○三四年成為無核電國家。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核電國家,現有一百零四座核能反應器,分布在全國六十五個廠區。過去卅年,美國很少興建新核電廠,但從二○○七年之後,共有十六項申請案要求興建廿四座反應器。美國行政部門基本上支持核能發電。

法國是全球最倚重核能發電的國家,現有五十八座反應器,占總發電量約七五%。法國總統薩科奇大力支持核電,但也強調將大幅投資再生能源。但反核團體強烈要求,先關閉十六座老舊反應器,最遲在二○五○年放棄核電。

中國大陸現有十三座運轉中的核能反應器,另有廿七座正在興建。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考量下,中國計畫在二○三○年將核電比率提高至一○%。中國人民反核意識在日本核災後逐漸滋生,但尚未轉化為具體行動。

印度現有廿座反應器,另計畫興建廿三座。辛格總理表示,五十名印度傑出人士已於三月底聯名請願,要求政府就安全、成本和公共接受度等角度徹底檢討核電政策。

南韓現有廿一座反應器,占全國總發電量三六%,另有十一座正在興建或擬議興建,預計在二○三○年將核電比率提高至五○%。南韓政府承諾,投入近十億美元改善核電安全。

英國近年來在風力發電頗有進展,但基於減少排碳的考量,政府仍計畫興建八座新核電廠,將核電比率提高至四○%。

短評-德國人最怕死?

德國政府宣布,將在二○二二年以前關閉所有核電廠。日本核災後,這是第一個放棄核能的主要工業國。

全球最早發展核子科技的國家是美國與蘇聯,這兩個核能先進國先後發生車諾比與三浬島核災,車諾比輻射汙染所及之處,目前仍禁止居住。

全世界公認做事最一板一眼的民族,是日本人與日爾曼人。以日本人工作態度之嚴謹,都無法避免福島核災的發生,德國人難免會想:「德國遇到同樣的天災,躲得過嗎?」

德國人凡事都往壞的想,十七座核電廠絕對會嚇得他們睡不好覺,巴登福騰邦大選,綠黨首次拿下邦行政權,一葉知秋。連右翼的基民黨都知道反核已成主流民意,於是決定廢核。

德國兩成多電力來自核能,未來十年要分批關閉核電廠當然是大挑戰。不過,德國人環保意識極高,卻不影響國家競爭力,出口總值在全球數一數二;既決心廢核想當然也有一套完善的因應方案。

反諷的是,沒受過核災的德國嚇得廢核,全球唯一被原子彈炸過,剛爆發核災的日本,卻仍嘴硬地說「不考慮廢核」。

日本顧慮的,當然是經濟成長;是現代化生活對電依賴太深,缺電難以過活... 。

如果連日本都寧可提心吊膽地擁抱核電廠過便利、富裕日子,那台灣就更不用說了。我們「死豬不怕開水燙」,塑化劑都已吃一堆,輻射哪算什麼呢?

(中國時報)
--
德國宣布 2022年全面廢核

德國總理梅克爾所率領的政府周一宣布德國成為非核家園的時程表,將在2022年前完全關閉境內所有的核電廠,德國前2大電力公司股價應聲重挫,企業界也湧現反對聲浪。

梅克爾政府此舉讓德國成為全球第1個宣布將完全廢除核能的主要工業國家,不過周一也決議德國今年初實施的一項核廢料稅將繼續徵收,以做為廢核成本。

對於發展核能,歐洲國家陷入分裂。法國及英國仍計劃增建核電廠,瑞士在日前定下核能退場期限,義大利則延長暫緩執行其重返核能的計畫。

報導指出,09年梅克爾競選連任時,曾保證當選後將會讓德國核電廠延壽,不過今年3月日本因發生核電廠危機,升高德國境內反核聲浪,導致梅氏所率政黨在3月及5月的地方選舉中敗給綠黨,意味2013年聯邦大選時可能變天,迫使梅氏在核能政策上大轉灣。

梅克爾政府周一表示,將以逐步退場方式,讓境內17座核電廠在2022年前完全除役,並稱過程中「不會有停電危機」,且這個決策「不會逆轉」。

德國環境部長羅特真說:「我們確信所有用戶在所有時間的電力供應都可獲得確保。」但他未進一步說明細節。

按德國環境部統計,去年德國有22%的電力來自核能,約有17%來自再生能源。

如何填補龐大電力缺口,成為德國企業界反對這項決策的主要理由,深恐能源成本將激增及供應變得較不穩定。製造業巨擘戴姆勒公司警告此舉將動搖德國身為歐洲第1大經濟體的地位。

梅克爾政府希望在6月提出5項到6項法案,其中包括修訂政府收購太陽能、風力、生化物質等電力的制度。

德國EON及RWA這前2大電力公司都有經營核電廠,股價應聲重挫,周一早盤都趺逾2%,後者更創04年12月來新低,再生能源類股則大漲。

台灣有能力廢核嗎?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喊出2025年要廢核,而德國昨天也宣布2022年將廢核,德國能,台灣能嗎?

為了化解民進黨在總統選戰中操作廢核議題,府院高層連月來舉行多次祕密會議,雖然內部擁核、廢核意見不一,但提前減核的思維未曾間斷。

台灣究竟有無能力提前廢核?台灣,德國的電力設施比一比,便一目了然。德國使用很多再生能源,電力系統完全自由化,電價充分反映燃料成本,各電力公司售價不同,一度電平均售價約9元,台灣平均一度約2.7元。

而德國使用再生能源約佔總供電系統16%,台灣加上水力約3%多,扣除水力真正的風能、太陽能等再生能源不到1%,。

而德國因為大量使用太陽能和風力發電,成本比台灣便宜甚多,因為德國面積大,經濟規模大,使用風力或太陽能發電過多時,需要儲存餘電,可以暫時儲存在歐盟其他國家,一旦電力不足時,再從其他國家輸入電力。

由於歐洲電力系統是互通的電力聯網,德國雖然廢核,仍會從法國進口核能發電的電力,無異將使用核電的安全風險轉嫁在他國身上。

台灣想要仿效德國廢核,有能力嗎?台灣再生能源所佔比例不足德國的1/5,依中經院董事長梁啟源的估算,台灣的再生能源設備利用率偏低,如果要以風力發電取代核能,風力發電需要提高3倍容量,太陽能需要提高6倍,才有辦法做到,但這樣目標非短期可達成。

別忘了,台灣若是提早廢核,要大量使用燃煤或燃油,與減碳的趨勢相違,何況燃煤電廠大多是在南部,921大地震時曾把中寮輸電網震斷,南電、中電都難以北送。談廢核何其容易,但是要能端出穩定且可靠的替代電源,才是負責任的政府。

台電:核能存廢 牽動電價

日本核災事件後,全球興起廢核聲浪,台電董事長陳貴明昨日表示表示,核能政策牽涉到電費成本,目前核能每度發電成本約0.5~0.6元,核電廠無論是如期或提前除役,將牽動電價成本。

至於德國政府宣布將於2022年前關閉所有核電廠,原能會核管處長陳宜彬表示,德國在日本核災後關閉8座反應爐,原屬較老舊核電設備,最近又決定陸續關閉其他新式核電廠,主要是歐洲的確有較優越電力環境。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日邀請經濟部就國營事業的獎金制度提出專案報告,但立委質詢焦點都在能源政策。

之前經濟部長施顏祥已明說,在核能政策的選項中,已有一個選項「核電廠延役」被排除,換言之,核一、二與三廠,屆時將會除役。

台電董事長陳貴明對此表示,核能政策牽動電費成本,目前核能每度發電成本約0.5~0.6元,之所以這麼便宜,主要是現有核電廠折舊攤提完成。

陳明文詢問,在2025年是否能做到非核家園?陳貴明直截了當說「不一定」,因為要看能源技術發展而定。

能源局官員則說,草擬中的環境基本法草案有提到非核家園的精神,經濟部將會依循此精神逐步落實,但要看發電缺口是否有辦法補起來,如果2025年來不及,就有可能再往後推5年至2030年,但目前尚未定案。

(工商時報)
--
廢核第一槍 德10年後關閉所有核電廠

首位發難棄核的主要工業國
經過近十二小時的冗長協商,德國總理梅克爾領導的中間偏右執政聯盟三十日達成共識,訂出二○二二年前關閉德國所有核電廠反應爐的時間表,這是德國受日本福島核災衝擊而做出的核能政策大逆轉,將使德國成為第一個放棄核能的主要工業國家,但仍可能面臨電力公司強烈反彈。

日核災啟示 2022年最後一座核電廠熄燈
執 政聯盟各黨領袖經過徹夜會議,三十日凌晨就廢核時程達成共識。環境部長羅特根對外宣布:「確定了:最後一批三座核反應爐結束時間是二○二二年。」他說,現 有十七座核反應爐中,八座已暫停運轉的最老舊反應爐不再恢復運轉,就此除役,另外六座也將在二一年前停止運轉,剩下三座最新核電廠則將在二二年關閉。同時 為配合廢核,也訂出二○二○年前用電減量十%、再生能源發電比率倍增到三十五%,並且維持二○二○年前減碳四十%的目標。

再生能源發電率增至35%
梅 克爾三十日說,這是「從根本上」重新思考能源政策的開始,「我們希望未來的電力更安全,同時也要可靠且經濟。」梅克爾去年九月提出核電廠平均延役十二年引 發爭議,福島核災後,反核聲浪更加高漲,並產生政治效應,讓執政的基民黨(CDU)失去傳統大票倉巴登︱福騰堡邦,梅克爾不得不撤回延役決策。

廢 核後,一年估計二十三億歐元(約台幣九百四十五億元)的廢核燃料稅持續徵收,政府曾考慮停徵此稅,換取四大電力公司同意提前廢核、不以此控告政府。另外, 有提議訂出條款,保留未來修改時程的彈性空間,但未被採納,但會議同意留下一座反應爐作為「冷備用爐」到二○一三年,以因應過渡期。

電力業警告將傷害產業根基
電力公司曾警告,提前廢核將大幅傷害產業根基,也會導致電價上漲。建議二○二五年廢核的最大能源供應商萊茵西發利亞電力公司(RWE)就表示,「二○二二年結束(德國核能發電)不是我們原本希望的日期」。

風力和石化發電也是高污染 德民意兩極
福島核災前,德國全國用電量二十三%來自核電,決定廢核後,需要從再生能源,如風力或石化燃料發電補足供電缺口,但這些隨核能政策逆轉浮現的問題也同樣棘手,石化燃料發電向來被批評高污染,風力發電則需要新建高壓輸電網,可能破壞環境生態。

另 一方面,德國核電廠多設於南部,方便就近供應用電量大城市如慕尼黑、司圖加特等,而風力發電廠多設於北部,廢核後為了將北電南送,已提出一項被稱為「能源 高速公路」的新建高壓輸電網計畫,將經過德國中部心臟地區,已引起地方居民抗議,他們不要核電,但也反對高壓電網破壞環境。

IEA︰2010年碳排量創史上新高

根 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的估計,二○一○年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歷來最高點,引發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可能超過攝氏兩度的憂慮,暖化問題恐將失 控!IEA首席經濟學家畢羅爾指出︰「這是有關碳排放最糟糕的消息,將氣溫增加控制在攝氏二度以下,成為極大的挑戰,其前景日益黯淡。」

阻暖化行動 前景悲觀
二 ○一○年全球經濟恢復成長,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1.6GT(gigatonne,十億噸),創下有史以來最大增加量。去年湧入大氣的二氧化碳,達破紀 錄的30.6GT,比二○○九年增加1.6GT,其中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先進國家佔四十%,中國、印度等非OECD新興國家,因經濟成長加 速,碳排放量也大增。

倫敦政經學院專家斯特恩警告,「這些數據顯示,溫室氣體的排放現在幾近回到『如常』的老路,同時根據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的預測,循此老路,二一○○年時,全球平均溫度將有五成的機率升高逾四度。」

IEA統計,若世界要避開全球暖化最可怕後果,那麼在二○二○年前,與能源有關的碳排放每年不應超過32GT,如果今年碳排放的增加量與二○一○年相當,那麼此限制將提早九年被超越,致使將暖化維持在可控制程度幾乎不可能。

拜金融危機,○八年至○九年間,與能源有關的碳排放從29.3GT微幅降至29GT,,因經濟復甦,已預測二○一○年碳排放將小幅上升,然而結果卻是意外驚人,其中升幅的四分之三來自新興經濟體。

(自由時報)
--
刷卡搭台中公車 8公里內免費 南北4票證通用車資上限60元 全國最便宜

台 中市交通局暑假前祭出大利多,明天起用台灣通、悠遊卡、高雄捷運卡或ETC卡,都可在台中搭公車,且持此四種電子票證搭乘三百號以下的台中市區公車,上車 刷卡就可享有八公里內免費的優惠;遠到谷關或是台中港,票價最多只收六十元。中巿府表示,屆時中巿巿區公車可說是全國最便宜。

台中市「愛上巴士i384悠遊山海屯」免費公車明天上路,交通局指出,民眾上車刷卡八公里內免扣款,八公里以上,每增加一公里則扣二到三元,例如搭九公里三元、十公里六元,車資上限為六十元,多出的部分不再扣款,通勤族可以省下不少錢。

編預算估明年續辦
交通局長林良泰表示,免費公車計劃實施後,「台中市百分之八十五的地區都在免費里程內,相較台北市八公里內搭公車要支付十五元、台南市要十八元,台中市的可說是最便宜的」,且也是全國唯一台灣通、悠遊卡、ETC卡和高雄捷運卡四種電子票證都可通用的公車系統。
過去台中公車被抨擊,從大甲到台中票價比台中到台北還要貴。台中市副市長蕭家淇表示,新優惠上路後,大台中最高到谷關、最遠到台中港,票價超過六十元由市府吸收,「最多只要花六十元公車錢,就可以在大台中市山海屯遊一遭。」市府已編好明年的預算,明年可望繼續辦下去。

谷關到豐原砍半價
林良泰舉例解釋,外縣市遊客在台中火車站下車,刷卡轉搭乘三百號以內的市區公車到市區內任何商圈及景點,都不必扣款。再以谷關到豐原為例,原本需要一百二十六元,現在則只要六十元。

市民讚「非常方便」
台中市議員沈佑蓮表示,梨山的居民也應享有這項福利。林良泰承諾,兩年內一定會完成規劃,讓梨山到台中市區也只要六十元。民眾賴卿秀說,「不必再多花錢買一張卡來扣款,非常方便。」

(蘋果日報)
--
中彰投客運+公車 明天起可用悠遊卡

配合中台灣地區多卡通系統啟用,悠遊卡公司表示,明天六月一日起,台中、彰化、南投等地十三家中部地區客運業者、約一千七百多輛公車,均可使用悠遊卡。

悠遊卡公司指出,中部地區客運也能使用悠遊卡,除了中部民眾直接受惠,對於到大台中地區旅遊的台北人更是一大利多,幾乎一張悠遊卡,就能完成台中一日遊的行程。

例如台北的民眾要到台中,可以使用悠遊卡在國道客運台北總站購票,搭乘統聯客運到台中朝馬或台中中港轉運站的班車,抵達台中後,不管是到東海大學、逢甲夜市、自由路商圈或一中商圈等台中熱門景點,只要搭乘客運,都可使用悠遊卡感應扣款。

另外,搭乘編號三百號以下的台中市市區公車,還可以充分利用每趟八公里以下免費的優惠;持悠遊卡的民眾,還可以再到台中新光三越百貨美食街,使用悠遊卡小額消費。

(聯合報)
--
女工罹纖維肌痛症 被當摸魚 全身痛到失眠 1周請假2天

台中一名三十八歲在大賣場工作的女性,今年初因全身肩頸、背部、腰部多處嚴重痠痛,吃止痛藥、貼痠痛貼布都無效,還因一周至少要請假兩天被公司列為「摸魚黑名單」,半年來四處求醫都不見效果,最後才確診是「纖維肌痛症候群」,經藥物治療兩個月後已經明顯改善。

全台約40萬患者
中港澄清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江維昕表示,這名患者到院時說,她在賣場要搬重物,原以為是工作造成全身痠痛,但做各種復健治療症狀不僅未緩解,疼痛點還越來越多,從四肢、肩、頸、背部,延伸到腰、臀部,讓她痛到失眠,甚至因為全身疼痛無法工作只好請假。
江維昕以美國免疫風濕科醫學會提供的十八個壓痛點測試,也用抽血檢查排除神經發炎等因素,篩檢出其有超過十一個點出現壓痛、且持續長達三個月以上,確診是「纖維肌痛症候群」。
江維昕說,纖維肌痛症候群是軟組織慢性疼痛疾病,主要影響肌肉、肌腱和韌帶,患者因痛到睡不好常會併發憂鬱症、失眠、腸躁症、慢性頭痛等問題,「以美國盛行率百分之二發生率推論,全台約有四十萬人罹病」。

常合併焦慮症狀
台中醫院免疫風濕科兼復健科醫師呂傳欽說,纖維肌痛症候群常合併焦慮、憂鬱症狀,非單純因肌肉使用過度疼痛,且只會痛在特定部位,除止痛外還要合併抗焦慮、抗憂鬱藥物才有效。

(蘋果日報)
--
每餐餵飽 寶寶半夜不喝奶

Q:3個多月大女兒,夜間仍會每2、3個小時喝奶一次,大人沒法好好睡覺,如何訓練她夜間不喝奶?
A:寶寶無法一覺到天明,家長確實會很困擾,但家長短期應考量孩子需求,給孩子一點時間。

確保喝奶不分心
尤其寶寶若喝的是母奶,比較好消化,因此母奶寶寶的喝奶間隔,又比配方奶寶寶來得短。
一般而言,喝母奶的寶寶夜間喝奶量,是一整天的3成,若寶寶睡前沒喝飽,晚上不讓他喝奶,寶寶可能會吃不飽、導致體重不足。
想讓寶寶喝奶間隔拉長,應確保寶寶每一餐都喝飽,包括餵食姿勢正確、現場安靜、不悶熱,以確保寶寶喝奶不分心。若喝了睡著,應輕拍讓寶寶醒來繼續喝,或讓寶寶喝兩邊乳房,都有助於讓寶寶喝飽,延長睡眠時間。

(蘋果日報)
--
趕流行穿人字拖 引起足發炎

夏天到來,許多人愛穿人字拖趴趴走,骨科醫師陳鵬仲提醒,穿人字拖第一和第二腳趾會較費力,長久易造成韌帶、肌腱發炎,另因其多半缺乏足弓設計,造成足底發炎,形成足底筋膜炎,典型症狀是腳底及腳跟處有撕裂痛,早上起床第一步和傍晚會特別疼痛。

行走時腳趾較費力
人字拖設計為人字型,用腳拇趾夾住,又名夾腳拖,穿人字拖行走時腳趾頭需較用力,在第一和第二腳趾處易造成肌腱和韌帶發炎,且人字拖大多為平底,無法吸收 走路的震動,缺乏足弓設計,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足底筋膜炎,嚴重甚至合併膝蓋、小腿後外側疼痛症狀;此外,原本就有大拇趾外翻的患者,穿人字拖也可能使症狀 更趨嚴重。

宜選鞋底厚有足弓
可選購足弓處有突出軟墊,且鞋底不要太薄、太平的人字拖,另由於人字拖缺乏支撐腳踝設計,不宜穿著跑步、登山,以免扭傷,若鞋底、鞋跟出現磨損侵蝕狀況或紋路消失,就不要再穿。
一旦罹患足底筋膜炎,應在醫師指示下服用消炎止痛藥,並穿鞋底較厚、內裏較軟氣墊鞋,搭配每天做3~4次、每次重複20下的復健運動,如雙手抓握前腳掌, 往上扳腳以牽拉足底筋膜,或坐在椅上將足底平貼牆壁等,若復健效果不佳,可考慮自費訂作功能性鞋墊,其可依據個人足部壓力分布達到矯正、支撐效果,依材料 不同約3000~9000元。

(蘋果日報)
--
天氣悶熱 陰道搔癢增2成 3小時換一次護墊 帶內褲備用

夏季氣溫偏高,梅雨季來臨更悶熱、潮濕,婦產科醫師詹景全表示,以往每到夏季因陰部搔癢感染的女患者平均增2成,他提醒使用衛生棉或護墊應2~3小時更換 1次,若分泌物較多或搔癢嚴重,出門前可換一條乾淨棉質內褲,帶一條供下午更換。一旦外陰部出現紅腫、搔癢、有異味或分泌物變多時,應趕緊就醫。

詹景全醫師指出,夏季氣候濕熱,應避免穿塑身褲、褲襪和緊身牛仔褲等,以免下半身不透氣,造成陰部搔癢感染,建議改穿透氣度較佳的裙子和棉質內褲。另熬 夜、疲累易使免疫力下降,導致陰道的乳酸桿菌數減少,作息應盡量正常,可多吃優酪乳或優格,讓好乳酸菌增加;如廁後要由前往後擦拭,避免將肛門細菌帶到陰 道和尿道。

提醒你
潮濕悶熱生細菌
女性尿道平均約4公分,男性尿道約16公分,因此女性憋尿或處在悶熱環境,就易造成感染,另夏天氣候較為悶熱,細菌和黴菌又喜歡潮濕悶熱環境,若沒保持私處乾爽,可能導致外陰部感染,出現紅腫、搔癢、有異味等症狀。

注意分泌物變化
正常陰道分泌物應如蛋清般透明黏稠、無異味,若觀察到內褲上分泌物增加、有異味或感到搔癢,可能是感染,一般分泌物呈白色豆腐渣,多為黴菌感染;呈墨綠為滴蟲或細菌感染,最好至婦產科治療,切忌自行買陰道灌洗劑處理。

這樣做
保持下半身通風
夏天溫度較高,穿緊身牛仔褲、褲襪、塑身褲等,易使下半身悶熱、不透氣,導致感染細菌或黴菌機會增加,可改穿裙子或較寬鬆褲子,若工作需久坐,最好隔幾小時就起身動一動,降低潮濕悶熱機會。

勤換衛生棉護墊
用護墊或衛生棉,不勤於更換易因悶熱孳生細菌,應每2~3小時換1次,夜用衛生棉最好別超過8小時,有些女性愛用有香味、花樣的衛生棉或護墊,敏感體質或私處有感染者最好別用,以免香精刺激。

可吃優格優酪乳
1星期可吃2~3次優酪乳或優格,讓陰道的好乳酸菌增加,避免穿塑身褲、丁字褲,以吸汗透氣棉質內褲為佳,另為保持乾爽,可早上起床出門前換一條內褲,再帶一條乾淨棉質內褲,供下午再更換。

溫和清潔外陰部
過度清洗或使用偏鹼性的沐浴產品,皆容易破壞外陰部的酸鹼值、導致乾燥不適,建議以溫水清洗外陰部,或使用中性、弱酸性、不含皂質的沐浴品或私處專用沐浴產品,且1天洗1次就好。

陰道有異才灌洗
陰道內的酸鹼值大約pH3.5~4.5,含乳酸桿菌能抵抗外來細菌,一般清洗外陰部即可,不需用清潔乳洗陰道內部,或灌洗陰道,除非陰道確定感染、分泌物有異常,在醫師指示下才需灌洗減輕症狀。

用私處專用濕巾
在外上廁所若陰毛或外陰部沾到經血,可用私處專用濕紙巾清潔,其不像一般濕紙巾添加酒精成分,較不刺激;用私處專用爽身粉出現敏感要暫停使用。

搔癢不適快就醫
疲倦、免疫力下降也會使陰道乳酸桿菌數減少,增加感染黴菌機會,細菌或滴蟲感染多半跟性行為傳染或不當清潔有關。搔癢不適應就醫,一般會給陰道塞劑、口服藥物或外陰部藥膏,約1~2周可改善。

醫師說
比基尼線為範圍
夏天許多女性為穿泳裝好看,會修剪、剃除陰毛,建議剃除範圍以比基尼線為止,不建議全剃除掉,否則會使外陰部細嫩肌膚失去保護,長出短毛時會刺刺的,若再跟衣褲摩擦,不但不舒服,還可能造成小傷口感染。

(蘋果日報)
--
母語即生活 否則成死語/臧汀生(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語言一旦賦予文字對當配套後,往往犧牲原本活潑細膩的語言,以降低文字數量過度孳乳的學習負擔,檢視中國歷代字書與辭書,不難發現許多如今根本不用的「死 字」「死辭」;也就是說中國文字統一教育的推廣,付出的代價就是弱化其語言活力。古來遠離中國政治中心而未能充分獲得「語、文」配套的閩、粵,也因此倖免 於語、文配套的束縛與弱化,保存其細膩的口頭語言,豐富其口語文學表述的揮灑空間,特別是曾與中國斷絕政治統屬關係的台、港兩地。

如果我們對照清末民初同題的廈門歌仔冊與台灣歌仔冊,即可發現廈門本不免拘泥於文字而半文半白,台灣本則由於大膽擺脫「語、文」對當配套的拘執,容許「任 意書寫」,從而保存其活潑細膩的語言(詳見拙著,「台灣歌仔冊的本土化」2011年5月)。香港更因任意書寫的自由風潮,發展為「優未必勝,劣未必敗」卻 「約定成俗」風行至今的口語俗寫字。足證「保存」「發揚」生活語言途徑,未必要依賴「嚴謹」的文字規劃。

未考量便利需求
無論是「說」「寫」生活母語,乃至「母語文學」的推動,不是應該以「鼓舞」更多人的參與為首務嗎?那麼初階段如果大家願意「開口說母語」,即使「走精」又 有何妨?「任意寫母語」而不倫不類,有何不可?等到人人能夠「上口」,大眾樂於「下筆」,從而產生「標準母語文字」的需求之後,再進行用字的規劃,豈非 「水到渠成」「事半功倍」?何不參看網路天地裡的年輕人,在沒「台語字」或「羅馬字母」拘束下,是如何任意、快樂地書寫他們的「生活母語」或「生活國 語」?始終強調「從快樂中學習」的黃春明先生演講題目所謂「台語文書寫與教育的商榷」,主旨或在於此吧!
蔣氏一時鹵莽而成為眾矢之的,固然令人遺憾。然而,各族母語教學推動團體但知追求自我意志的立即實現,卻未能考量使用者的「便利」需求,強制採用艱澀的 「生字」及「羅馬字母」進行「母語」教學所造成的「困擾」與「畏懼」,同樣也發生在客語及原住民語;十餘年來各族母語教學的「實際」成效如何,大家心知肚 明,毋庸諱言。如果真心想要保存、推廣台灣各族群的母語,而不是將之營造為「專業」,以創造個人的「地位」或「利益」,或許不妨參看下列寓言一則:
宋人有酤(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恭),為酒甚美,縣(懸)幟甚高,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問其所知,(使)問長者楊倩,倩曰:「汝狗猛耶?」 曰:「狗猛則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懷錢挈壺罋(甕)而往酤,而狗迓(迎)而齕(噬)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韓非子》外儲說右 上)
「母語」當然是美酒,為何學童、家長與大眾皆有所畏,遂令酒酸而不售?當前推動母語教學者,請反復上文,如何?

霸凌黃春明太容易/張大春

黃春明不是第一次被霸凌了。早在鄉土文學論戰時期,台灣朝野皆不便或不敢明目張膽搞上綱上線的政論攻伐,只好掛著文學的羊頭、賣著政治的狗肉,一場什麼真理也沒有辯明的爛仗打下來,倒是讓好幾位當時炙手可熱的中堅代作家噤若寒蟬,灰心寫作,黃春明其一也。

對於作品作無窮的意識形態檢驗,一向只能讓愚人遂其囂頑,而智者無言以對。原因很簡單:意識形態檢驗只要抱住一條簡陋的價值信仰,便可以黨其同而伐其異,遑論作品的豐富面向和內涵,多容易?
發生在國家文學館的這起「台語文」假抗議事件其實是個霸凌事件。這種霸凌和一般發生在學校裡的豎子惡行在本質上差不多,自覺在特定環境之中不受重視的角色 看似有引人注目而不得不然的理由,突然引起庸眾對知名或典範人物受挑釁、遭侮辱的好奇與快感,於是才會有等而下之的觀感,竟然會表示:這樣不就成功地凸顯 了「台語文」不受重視的問題了嗎?
「台語文」提倡者若誠心誠意想要本乎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精神搞革命,應聽聽下面這個真革命的故事──我相信以這批人的教養和信仰,大約沒聽過也不在意這個故事。
光緒31年乙巳(1905年)9月24日,滿清輔國公載澤、兵部侍郎徐世昌、戶部侍郎戴鴻慈、湖南巡撫端方、商部右丞紹英,五大臣正式出洋考察。消息傳出 得很早、看來也很準確──五個人從北京搭火車到天津、再轉乘海輪,西遊取經,看是否能由攻錯西洋憲政的妝點,來為君主制度贏得些苟延殘喘的時間。
光天化日、眾目睽睽,整起爆炸事件被各方面考掘得十分詳細,一般咸信:刺客就是當場被炸死的吳樾,由於他裝扮成親隨模樣、卻操著一口桐城腔的話語,被人識破了,在行將就逮前倉卒發難,只讓五大臣受了皮肉傷,吳樾自己則當場給炸成七零八落的碎片。

怒火像燦爛紅花
吳樾行刺前數日,曾經在「蕪湖科學圖書社」的閣樓上和另外兩位同志趙聲、陳獨秀開祕密會議。趙聲,字伯先,也是一個坦易、豪邁的志士,搶著要北上從事這必 死的任務。吳樾說了一段話,影響革命史十分深遠。他說:「捨一生拼與艱難締造,孰為易?」翻譯成現代通用的白話文,是這麼說的:「捨棄一條性命,與奮一生 之力艱難締造一個國家,哪一樣容易?」
趙伯先的答覆是:「自然是前者易、後者難。」吳樾遂說:「然則我為易,留其難以待君。」這幾句話,看來要比一聲炸彈的巨響更為震撼人心,因為他把生死看 開,而且看得太從容、太澹然。對我們這些凡人來說,千古艱難唯一死,吳樾口口聲聲的「易者」其實是不容易的。搞革命,正是要取徑於難,才能發揮感動千萬人 的力量。
取徑於霸凌一位高齡76歲的知名作家,以便攫取媒體膚淺的好奇,除了欠缺尊重他人的基本教養之外,也充分顯示出搞「台語文」這種把戲的豎子便宜行事的鄙陋。
對於那些指摘黃春明脫衣服幹譙的人,我要說的是:倘或你必欲以春秋大義責備賢者;試問:你又拿甚麼標準去衡量一個預謀辱人以得鬧場宣傳之利、卻連聽話禮貌都沒有的小雜碎呢?
所幸,大作家畢竟是大作家,他留下的名言還是讓我們見識到真正的文學是什麼:「怒火就像一朵燦爛的紅花,我前幾天開了一朵。」

(蘋果日報)
--
消失中的成功大學/李中志

成大台文系的蔣為文教授到作家黃春明先生的演講會場抗議,引發衝突。事件之初,筆者認為蔣為文教授的行為很無聊,但無聊的行為通常要在言論自由的規範下受 到保護,但沒有;而黃春明先生的反應則十分低級不堪,低級不堪的行為應當受到譴責,但也沒有;我們看到的是,主流媒體略過黃春明的不堪反應,切割開蔣為文 行為的原始動機,興高采烈地對蔣為文集體霸凌。但儘管連日來越演越烈,還是沒有真正引起筆者的關切。一來筆者對台文的研究沒有興趣,二來筆者認為雙方已表 達立場,也引起社會廣泛討論,這原本是好事。

直到友人傳來成大台文系譴責蔣為文教授的聲明,加上近日以來一連串的校園民主事件,筆者才意識到我國學院已悄悄撤守其應堅守的學術與言論自由的底線。聲明 由包括系主任在內的十位教授署名,放在成大首頁,顯然是由成大高層批准。事件發展至此,贊不贊成蔣黃兩人的行為事小,最不堪的不是別的,而是執掌學術殿堂 的學校高層,竟如一群政客,只想損害控制,撇清消毒。更令人洩氣的是,該聲明簽名的教授有些平常還是以自由主義者自居,但面對壓力,立刻骨折,完全沒想到 學院的責任就是要抵抗主流,以知識的高度保護因理念在外受到壓迫的教授。

不該向主流賣乖
再細讀該聲明,從第一點到第六點,只予人一個印象:我們和蔣為文是不一樣的。但若所言為真,那蔣教授在該校的學術表現與信念平時是如何評鑑的?成大的淘汰 與溝通機制在哪?是不是只要不鬧事,大家和稀泥可也?但若依成大校譽與蔣已升等為副教授來看,蔣教授的學術表現與信念應該是被成大認可的,那校方就要站出 來捍衛蔣教授因此理念所引起的衝突。若要表現風度,大可以為蔣教授的行為向黃春明與社會道歉,但成大對學術自由、言論自由、教授理念要有自己的定見,而不 是打壓自己「小牌」教授向主流賣乖,這種做法,實在令人不齒。
不禁想到戰後知識份子的典範,已故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薩依德(Edward Said)。巴勒斯坦裔的薩依德對美國中東政策一向嚴厲批判,2000年訪問以色列──黎巴嫩邊界時,忍不住拿起石頭扔以色列士兵被記者拍到,引起軒然大 波,受到猶太學界與媒體的撻伐。基本上,做為一個觀光客丟石頭挑釁以色列士兵也算無聊之舉。
哥大與美國媒體的猶太勢力何其強大?排山倒海要求哥大懲戒薩依德,至少發表聲明譴責,不過哥大不為所動。反薩依德的勢力持續加壓,兩個月之後,哥大校方發 表長文,明白支持薩依德,堅持薩依德的行為乃其政治信仰的表達,無人受傷,且並未違法,因此並無不當,必須受到學術自由與言論自由的保護,此乃哥大的最高 價值。一切壓力方知難而退。

世界百大像笑話
這種學院的高度與價值,不是近代西方的專利,北洋軍閥尚不敢進北大抓人,是北洋軍閥比較文明嗎?當然不是,而是蔡元培帶領北大建立起的這種知識高度,擋住 了來來去去軍頭政客對學術的褻玩。在台灣,胡適、傅斯年、殷海光已作古多年。如果後繼無人,一旦學院消失,那麼撒錢百億的大學理念,百不百大,怎麼排都只 是個笑話。

(蘋果日報)
--
三總廢輻水外洩 原能會:輕微事件

三軍總醫院內湖院區碘一三一治療病房發生廢水外洩,原子能委員會輻射防護處醫用科科長陳志平說,這只是「輕微輻射異常事件」。

昨天中午原能會已收到三總的事故報告,但尚未同意三總重新啟用該病房。

陳志平指出,三總清潔人員上周五早上例行巡視時發現此事,經量測後,汙染區域約一平方公尺、廢水總量約三公升、輻射劑量率最高約每小時五微西弗,昨天已經降到最高每小時二點六七微西弗。

原能會強調,這起事件對就醫民眾和醫護人員沒有安全疑慮;其中有少量廢水滲至停車格地面,不過廿天內,裡面的碘一三一就會衰變殆盡,目前三總已經修好管線並且測試完成。

三總核子醫學部主任鄭澄意預估,遭汙染地面輻射值,大約廿天可降至安全值;三總考慮以鉛板覆蓋地面,希望能提早解除管制,恢復使用。

(聯合報)
--
三總微量碘輻射廢水外洩

三軍總醫院由於收集病房輻射廢水管線轉彎接合處墊片老化,導致輻射廢水滲滴外洩至地下二樓停車場,三總核子醫學部主任鄭意澄表示,輻射廢水放射物質主要為 碘131,污染面積僅有60cmx60cm,經檢測最高輻射劑量為每小時5微西弗,對人體不會有影響,如果以拍一張胸部X光的劑量來換算,等於要在輻射廢 水滲滴站60個小時。

鄭意澄指出,目前已將輻射廢水以紙尿布吸乾淨,但滲滴區仍有一些微量輻射,院方考慮在廢水污染區蓋上鉛板,即可將輻射值降到不需做特別防護處理的0.5微 西弗以下。三總將對院內輻射廢水排洩管線全面體檢,獲原能會核准通過後,治療病房及受污染的停車場區域,才會重新開放使用。

(自由時報)
--
「夢幻便當」退休 高鐵改賣麵包

曾被戲稱為「夢幻便當」的高鐵便當,從明天起將成為名副其實的「夢幻」便當。高鐵宣布,下月起將停售車上便當,改供應三種口味麵包,每個定價四十五元。外界解讀「高鐵便當被台鐵打趴」,但高鐵澄清「不是因為便當賣得不好」,而為了給旅客更多元選擇,「沒有輸贏的問題」。

高鐵二○○八年二月底開始供應車上便當,目前南下北上各有三種口味,分別由兩家空廚公司供應,每個售價一百廿元,可以買兩個台鐵排骨便當,平日銷售量約在一千個上下,假日可到一千兩百個至一千三百個。

常在台北搭高鐵的民眾會發現,用餐時間,停靠的南下列車靠窗旅客,一眼望去,幾乎每個人都「捧」著台鐵便當,有人就形容,「搭高鐵吃台鐵便當,是人生一大樂事」。

高鐵台中站及左營站都有台鐵便當本舖進駐,銷售量「嚇嚇叫」,高鐵則是收租金。對於台鐵以便當「絕地大反攻」,有人就戲稱,這證明了:高鐵可以帶走台鐵的旅客,但帶不走台鐵旅客的心。更有人說,高鐵今天的「末日夢幻便當」搞不好會大賣,「從明天就只能夢中見了」。

不過,高鐵公關經理陶令瑜說,高鐵原本就會根據旅客的需求推出不同產品,從二○○七年通車初期推出的輕食及後來的車上便當。她說,其實高鐵車上便當銷售「還滿穩定的」,即使台鐵便當本舖陸進駐高鐵站,銷量也沒減少,「兩者本來就屬不同市場」。

她說,現在高鐵站不論台鐵或超商,便當銷售管道相當多元;且車上便當有銷售時段,時間有所壓縮,高鐵才會調整。高鐵與烘焙業者合作獨家販售三種口味麵包是 全天候供應,所有車次都購買得到,包括甜的黑糖桂圓、純素的鄉村裸麥及鹹口味的五穀捲,預計一天供應一千個,尖峰時段每趟車約有卅個。

常搭高鐵出差的林先生認為,高鐵便當停售是「惡性循環下的結果」,在車上吃便當,「圖的就是方便」,但高鐵便當因為數量太少,往往擔心買不到,會事先買好 便當才上車。他同意高鐵跟台鐵便當是兩個不同市場,但「高鐵的『市場』經常是不存在的」;高鐵改賣麵包,他說,重要是要「買得到」,他就會考慮購買。

(聯合報)
--
棄守便當戰場 高鐵改售麵包

高鐵、台鐵鏖戰四年,台鐵總算在便當大戰上獲勝一次,高鐵公司昨天宣布,明天起列車上將不再販售便當,改提供三款只在高鐵列車販售的特製麵包,有別於便當只在午、晚餐時段供應,所有列車都買得到麵包。

便當走入歷史 特製麵包登場

在高鐵列車上販售三年多的高鐵便當今天晚餐後將走入歷史,明天開始,高鐵將推出委託85度C特製甜口味的「黑糖桂圓」、純素的「鄉村裸麥」及鹹口味的「五穀捲」等三款麵包,每個售價四十五元。高鐵公司強調,三款麵包只有高鐵列車上才有販售,85度C各處據點均不供應。

得知高鐵將停售便當的消息,台鐵官員開心地說:「總算贏一次了!」也有官員透露,兩鐵一度曾洽談合作販售便當計畫,但因台鐵人力不足,無法上高鐵列車販售 便當作罷;高鐵公司則強調不僅與台鐵洽談,所有能滿足旅客需求的管道,他們都會嘗試,這次改賣麵包,也是要提供新服務。

高鐵便當銷售三年多來,因僅在中午、傍晚時段列車上提供,而且數量有限,有時等了很久、都已經準備下車了,餐車才推來,有時則是好不容易等到餐車,便當卻已賣光,旅客都覺得不方便。

記者昨天傍晚走訪台北車站,旅客楊先生表示,高鐵便當常買不到,而且比較習慣台鐵便當口味,所以,只要是用餐時間搭高鐵,他都帶台鐵便當上車吃,因為台鐵便當較便宜,「有時候還吃兩個!」

也有旅客笑稱,高鐵通車後,搶走許多台鐵旅客,但高鐵「搶走了旅客的人,搶不走旅客的心」,看到旅客人手一個台鐵便當搭高鐵,就算心沒向著台鐵,「胃也向著台鐵」。

(自由時報)
--
重建政府責任感 是時候了/南方朔

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丹尼斯.湯普森(Dennis F.Thompson)在近著《重建責任感》論文集裡指出,當今政府,由於公共事務日趨複雜,加以複雜化後所造成的黑洞更多,濫權而不必負責任;有責任的 不做事已日益普遍。現在政治上,「我負責」和「沒有人負責」儼然成了同義辭。重建責任感已成了當今政府的共同課題。

當今的政府的確已愈來愈好混了。像權力濫用這種罪大惡極的事,它躲在龐大而又複雜的官僚黑洞裡,很容易就被遮蓋掉或模糊掉,最後成了「濫權而不必負責 任」。至於有責任該做事的,它的「不作為」(Omission)就更容易了,有權但不做事只要不出大事闖大禍又會有誰知道?於是有責任但不做事的現象遂日 趨普遍。這種權責的錯亂,搞得嚴重一點,就等於是責任的無政府正式形成,而此刻的台灣就差不多已成了這種責任的無政府社會。

就以江國慶刑求逼死案為例,台灣過去在國共對峙的時代,軍中的安全保防及反情報人員獨攬大權,甚至軍法部門都成了附庸,也養成了軍中辦案如抓匪諜的文化; 只要他們認定是人有嫌疑,莫不用辦匪諜那一套將人屈打成招斃掉,儼然成了體制裡的黑社會。而這個黑社會並未隨著民主化而被清理掉,而是繼續頑強存在著,江 國慶碰到的就是這個黑社會,和當年被赤裸裸做掉的尹清楓相差無幾。而今江國慶案被翻案,照理當年的那批人全都應以集體謀殺罪名追訴,但在官官相護大結構 下,硬是找個最輕鬆法條就將他們的行為免予追訴。再怎麼罪大惡極的濫權,也可做了而不必負責。根據台灣體制的邏輯,只要多印一點鈔票發給被害者家屬就可以 擺平一切,問題是鈔票可以加印,但人命及正義也可以印得出來嗎?托爾斯泰說過:「只要坐過牢的人,才知道國家的可怕!」旨哉斯言。

江國慶案已讓人看透了濫權而不必負責的政府本質。而上星期鬧翻半個天的塑化劑風暴,以及中央政府對台塑連續四次失火不聞不問,迫使雲林縣政府只好自力救 濟,勒令它的兩個廠區停工受檢;再加上新北市對國小營養午餐疏於管理,竟出現營養午餐有蛆的大醜聞。管理塑化劑、台塑失火及學童營養午餐,這都是政府的責 任,而今卻都是有責任的不作為,遂到鬧出一大堆問題,甚至還喧騰國際,成為一則奇聞。明明有責任的卻不作為,這已不是政府有沒有能力的問題了,而是升高到 台灣到底還有沒有政府這個更本質的問題了。

政府的存在有些是責任很清楚的,它是政府該管的事,而既然該管就要管好。而今台灣政府在人權上亂管,管到了濫權刑求程度;對該管的食品安全、工業安全及學 生營養午餐安全卻都泄沓至極。這樣政府又怎可能讓人民安心?電視上充斥政府的宣傳廣告,甚麼「衛生署關心您」、「國防部關心您」的廣告辭多不勝數,現在政 府的紕漏大量湧現,益發襯托出那種「XXX關心您」的虛情假意。台灣已到了須重建政府責任感及落實責任感的時候了。

重建政府責任感,在學術上乃是個複雜的體制改革問題。而談這個問題時,我就不由得想起日本德川幕府時的第八代將軍德川吉宗。德川吉宗乃是所謂「吉宗中興」 的明君,他雖是封建時代的人物,但他任內的確做了許多推翻了祖宗法度的改革,他的改革沒有甚麼大學問,乃是看到缺點及人民受苦,就相信「這一切的惡皆始於 我」。近代人談改革總喜歡將問題推給過去或推給前朝,但德川吉宗不然,他認為一切的惡皆始於他,正是因為這樣的心胸擔當,他對改革工作遂自然而然產生良心 上的急迫感,他不是在改革別人,而是在改革自己。

台灣要重建政府的責任感,不能有這問題乃是老問題,前朝也沒有多好的心態,要把所有的問題都視為始於我的問題。只有如此,台灣的無政府狀態始有可能改善!

(中國時報)
--
大寮查獲脫硫渣污染 強鹼廢水滲入土壤

黑心商人又一起!高雄地檢署環保犯罪查緝中心在高雄市大寮區赤崁段一處無照的處理事業廢棄物的作業場區,查獲高達兩千噸的事業廢棄物「脫硫渣」。現場發現清洗脫硫渣後的廢水pH值達十一.九三,呈現強鹼性,嚴重污染土壤。

現場查獲兩千噸脫硫渣

涉案在場清洗、篩選脫硫渣的嫌犯洪泰山等四名業者,檢方訊後各以八萬元交保,檢警正擴大追查上游脫硫渣事業廢棄物來源。

高雄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王俊力指出,日前有民眾向高市環保局舉報大寮區赤崁段某作業場區,飄出異味,環保局向雄檢環保犯罪查緝中心通報後,檢察官劉河山 立即調派高市環保局、環保警察隊第三中隊、林園警分局人員趕赴現場,查獲洪泰山、邱中信、王祉儒、莊俊興等四人未領有廢棄物清理、處理許可證,從事篩選、 清洗事業廢棄物。

檢方說,王嫌開挖土機從事廢棄物篩選、清洗疑似脫流渣之事業廢棄物,邱嫌、莊嫌各自備營業大貨車及三十五噸營業貨運曳引車載運清洗篩選後的脫流渣,交予洪嫌、王嫌反覆清洗分離出具磁性金屬。

四人在場區內挖掘一個長約五公尺、寬約三公尺之大坑洞,再抽取林園大排內的水至坑內清洗、篩選具磁性金屬,產生呈污泥狀的事業廢棄物,露天曝曬;清洗後的廢水呈強鹼性,由於現場並無排水管道,污水嚴重污染土壤。

檢方調查,處理中的事業廢棄物約四、五百公噸,場區旁露天堆置約二千公噸的脫流渣泥狀事業廢棄物,數量龐大,占地約五百平方公尺,因具強鹼性,將造成地下 水中pH值降低,水中生物死亡,甚至將環境中某些重金屬物質溶出,造成重金屬毒性危害;滲入土壤,會造成植物開花結實不良,產量減低,根部變黑、易腐爛, 枯黃、萎凋而死亡。

(自由時報)
--
災區餓死人?!自民黨驚天爆 重創菅內閣

日本東北大地震後有災民被活活餓死?福島縣出身的自民黨參議員森雅子日前爆料指出,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福島縣南相馬市有超過十人死於飢餓。由於日本媒體 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有七成受訪者希望首相菅直人下台,自民黨很可能在本週提出對菅直人內閣的不信任案,因此災區餓死人若屬實,將進一步重創菅直人政府形 象。

森雅子二十六日在參議院法務委員會上表示,她從南相馬市屍體監察醫(相當於法醫)提供的情報中發現,有十幾名災民死於飢餓,由於死亡診斷書的死因欄中沒有 「餓死」一欄,所以屍體監察醫將這些人登記為「衰弱死」。森雅子質疑,這些人的死亡與政府救災行動遲緩有關。對此,厚生勞動副大臣小宮山洋子說並不知情, 但會進行調查。

新相人選 枝野幸男民調第一

由於自民黨正緊鑼密鼓串聯在野各黨,提出內閣不信任案,因此森雅子的爆料在網路上也引發不同看法,有人認為這是自民黨累積倒閣正當性的手法,以強化菅內閣「人禍」的形象,尋求更多民意支持。

事實上,日本經濟新聞和產經新聞分別在這兩天發表最新民調,菅直人的支持度雖有小幅提升,但仍不超過三成,不支持率高居五成八到六成二之間。日經的調查 中,希望菅直人下台的民眾高達七成,其中二成一受訪者希望首相儘早換人,四成九認為應在震災核災處理告一段落後換人。而產經民調,受訪者對倒閣案,贊成與 反對各半,但六成二認為,若內閣不信任案通過,內閣應選擇總辭而非解散國會。至於下任首相人選,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以十%支持率居冠,自民黨總裁谷垣禎 一僅獲一.九%的支持。

2福島壯士 首傳輻射值超標

東京電力公司表示,有兩名核電廠員工可能已遭比最近調高的官方年度暴露上限還高的高劑量輻射碘污染。若證實,將是首起福島核一廠員工輻射暴露超標案例。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