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6日 星期五

新聞自選輯 20110506

19歲役男出國 給半年寬限 該年年底前 可申請國外秋季班 近千人受惠

十九歲役男可望開放出國留學!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昨初審通過《兵役法施行法》修正案,將現行十九歲役男在當年七月後即管制出國的規定,予以取消,役男只要在年底前申請到國外學校,一樣可以出國留學,估計近千人受惠。修正案仍須待立院三讀後實施。


讓學子合法出國念書
現 行《兵役法施行法》雖規定,十九歲役男當年六月三十日以前可申請出國留學,但因國內學校畢業時間已接近此一時限,畢業生根本來不及申請國外學校,實務上役 男出國留學的可能性很小。修正案若三讀通過,未來役男仍可在未入伍前申請國外秋季班等課程,出國留學,就學期間,還可自由入出境台灣,不受兵役影響。
提案藍委徐少萍說,因國內學制關係,十九歲當年六月才高中畢業的學子,因已屆役齡而無法出國留學,所以她才提案修正,讓學子能合法出國念書。
國 防部人力司長趙克達說,國防部推行募兵制後,國軍志願役兵力逐年增加,義務役兵力需求減少,為解決義務役兵源超額問題,經相關業管單位研議,在不違反兵役 公平前提下,適度放寬役男出境就學限制,以保障年輕學子求學權益。據了解,此案如三讀通過,可讓近千名學子合法出國念書。
一位打算出國留學的童姓學生認為,修法可讓他在國內接受完整教育後再出國念書,也不用怕因為要當兵,而不敢回國。

吳珈慶轉籍仍要當兵
至 於我撞球選手吳珈慶轉籍中國,引發是否要當兵的爭議,綠委蔡煌瑯批,未來吳若加入中國共產黨,當台灣的兵會有忠誠上的問題,而且未來赴中國念書的役男愈來 愈多後,難道國軍也要設共青團,設「共產黨連」,把他們部署在第一線,讓中國飛彈不敢打嗎?國防部人力司長趙克達答詢時說,吳珈慶不能免除當兵義務,但因 他入中國籍,回台當兵會有特別的職務安排。

《兵役法施行法》修法比較
●現行規定
19歲役男出國只能申請國外當年6月30日以前開課的學程,7月1日後,役男即受管制,不得出國留學。
●修正案初審後規定
取消7月1日後的役男出國管制,19歲役男若取得外國學校入學許可,全年都可出國留學。

(蘋果日報)
--
賓拉登子及親信死狀曝光 美軍匿蹤直升機首度現身

「基 地」組織首腦賓拉登遭美軍狙殺身亡,美國總統歐巴馬前天表示,不會公布其遺照。而向來不為外界所知的美軍匿蹤直升機也因這次行動曝光。巴基斯坦軍方昨在美 軍突襲後首度發表聲明,強調若美軍再採取片面行動,將重新檢討與美的軍事和情報合作,要求美軍把駐巴部隊人數減到「最少」。

美軍海軍海豹部隊1日深夜搭乘改良的匿蹤黑鷹直升機,前往賓拉登藏身大宅,成功狙殺下令發動九一一攻擊的賓拉登。歐巴馬政府經兩天辯論,前天宣布,不公布賓拉登腦袋被子彈炸爆的相片。
歐巴馬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60分鐘》專訪時說,不會拿賓拉登死亡照,當「宣傳工具」或「戰利品」,而「引燃煽動起更多暴力」,何況公布也難杜懷疑論者悠悠之口。
路透昨率先公開向巴基斯坦官員買來的賓拉登被殺現場照片,傳包括他兒子及親信陳屍照,手法引爭議。3人死狀極慘,照片上標明時間,在2日凌晨2時30分拍下,離美軍行動頂多1小時。

美憂機骸被送往中國
美方稍早指3人分別是賓拉登么子卡里德及傳話人,但白宮發言人卡尼前天指,因文件有疏失,使先前消息顯示卡里德被擊斃,但其生死狀況應由國防部回答,但國防部不願置評。卡尼表示,由於戰雲密布,他也搞不清楚第一線情況,只能等海豹部隊發回更多報告。
此次獵殺行動也使美軍機密曝光,在突襲行動中一架黑鷹直升機故障,美軍自行引爆留下殘骸,美軍事專家認為機尾角度不像傳統黑鷹,好像經改裝,疑是研發中的新式隱形直升機,據傳這種直升機引用類似F-117匿蹤戰鬥機的技術,可避開雷達。
對於外界對匿蹤直升機的揣測,美國國防部官員表示「絕不回應」。美國白宮前反恐官員克拉克分析,「美國防部現在可能有人擔心,引爆的(匿蹤)直升機殘骸正被送往中國,因為中國正在研發匿蹤飛機。」
我 軍事專家宋兆文認為,留在現場的僅是加裝消音器的黑鷹直升機,因美國防預算一切透明,如有研發中的新武器必須經測試才能上戰場,不可能擅自動用機密武器作 戰。他指,從新聞照片研判,賓拉登宅邸中彈孔痕跡寥寥可數,而大宅中的婦孺也都沒受傷,可斷言現場未發生槍戰,賓拉登與手下幾乎沒反抗。

「父先遭活逮再擊斃」
巴基斯坦軍方於美軍撤離後,自賓拉登大宅帶走2婦6童,包括他的12歲女兒及一名妻子。女孩對巴國調查人員指,美軍一度活逮父親,還把他拖向直升機,最後在家人眼前擊斃他。
賓拉登被殺前,曾有年輕女子替他擋子彈,美國副國安顧問柏南說,她是被賓拉登當人肉盾牌的妻子。媒體刊出此女照片,她叫法塔,今年27歲,葉門人,據報導,她17歲時被父親送給賓拉登當禮物,兩人於阿富汗結婚,育有3子。

巴國拒交出賓拉登妻
不過,卡尼前天更正,賓拉登沒拿法塔當盾牌,她自願護夫,僅受槍傷。美軍原想帶走法塔審訊,但因直升機空間不足,無奈將她留給巴軍,現在巴國不肯交人。

美國政府說詞反覆
◎公布賓拉登屍體照
.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柏南2日暗示,政府考慮公布照片與海葬錄影帶。
.中央情報局(CIA)局長帕內塔4日評估至少公布1張,以消除外界疑慮。
.歐巴馬總統4日表示,為防激發全球暴力或淪為宣傳工具,決定不公布。
.白宮發言人卡尼4日稱,歐巴馬原本就不贊成公布,也不會公開海葬地點照片。
◎賓拉登是否武裝
.柏南2日指出,賓拉登被擊斃前,持武器向突擊隊開火。
.卡尼3日表示,賓拉登遭射殺時未持武器,但曾抵抗,故被格斃。
.美聯社4日引述聽取簡報官員指,海豹部隊攻堅時賓拉登作勢掏槍,才將他格斃。

賓拉登子及親信死狀曝光 美軍匿蹤直升機首度現身

「基 地」組織首腦賓拉登遭美軍狙殺身亡,美國總統歐巴馬前天表示,不會公布其遺照。而向來不為外界所知的美軍匿蹤直升機也因這次行動曝光。巴基斯坦軍方昨在美 軍突襲後首度發表聲明,強調若美軍再採取片面行動,將重新檢討與美的軍事和情報合作,要求美軍把駐巴部隊人數減到「最少」。

美軍海軍海豹部隊1日深夜搭乘改良的匿蹤黑鷹直升機,前往賓拉登藏身大宅,成功狙殺下令發動九一一攻擊的賓拉登。歐巴馬政府經兩天辯論,前天宣布,不公布賓拉登腦袋被子彈炸爆的相片。
歐巴馬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60分鐘》專訪時說,不會拿賓拉登死亡照,當「宣傳工具」或「戰利品」,而「引燃煽動起更多暴力」,何況公布也難杜懷疑論者悠悠之口。
路透昨率先公開向巴基斯坦官員買來的賓拉登被殺現場照片,傳包括他兒子及親信陳屍照,手法引爭議。3人死狀極慘,照片上標明時間,在2日凌晨2時30分拍下,離美軍行動頂多1小時。

美憂機骸被送往中國
美方稍早指3人分別是賓拉登么子卡里德及傳話人,但白宮發言人卡尼前天指,因文件有疏失,使先前消息顯示卡里德被擊斃,但其生死狀況應由國防部回答,但國防部不願置評。卡尼表示,由於戰雲密布,他也搞不清楚第一線情況,只能等海豹部隊發回更多報告。
此次獵殺行動也使美軍機密曝光,在突襲行動中一架黑鷹直升機故障,美軍自行引爆留下殘骸,美軍事專家認為機尾角度不像傳統黑鷹,好像經改裝,疑是研發中的新式隱形直升機,據傳這種直升機引用類似F-117匿蹤戰鬥機的技術,可避開雷達。
對於外界對匿蹤直升機的揣測,美國國防部官員表示「絕不回應」。美國白宮前反恐官員克拉克分析,「美國防部現在可能有人擔心,引爆的(匿蹤)直升機殘骸正被送往中國,因為中國正在研發匿蹤飛機。」
我 軍事專家宋兆文認為,留在現場的僅是加裝消音器的黑鷹直升機,因美國防預算一切透明,如有研發中的新武器必須經測試才能上戰場,不可能擅自動用機密武器作 戰。他指,從新聞照片研判,賓拉登宅邸中彈孔痕跡寥寥可數,而大宅中的婦孺也都沒受傷,可斷言現場未發生槍戰,賓拉登與手下幾乎沒反抗。

「父先遭活逮再擊斃」
巴基斯坦軍方於美軍撤離後,自賓拉登大宅帶走2婦6童,包括他的12歲女兒及一名妻子。女孩對巴國調查人員指,美軍一度活逮父親,還把他拖向直升機,最後在家人眼前擊斃他。
賓拉登被殺前,曾有年輕女子替他擋子彈,美國副國安顧問柏南說,她是被賓拉登當人肉盾牌的妻子。媒體刊出此女照片,她叫法塔,今年27歲,葉門人,據報導,她17歲時被父親送給賓拉登當禮物,兩人於阿富汗結婚,育有3子。

巴國拒交出賓拉登妻
不過,卡尼前天更正,賓拉登沒拿法塔當盾牌,她自願護夫,僅受槍傷。美軍原想帶走法塔審訊,但因直升機空間不足,無奈將她留給巴軍,現在巴國不肯交人。

美國政府說詞反覆
◎公布賓拉登屍體照
.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柏南2日暗示,政府考慮公布照片與海葬錄影帶。
.中央情報局(CIA)局長帕內塔4日評估至少公布1張,以消除外界疑慮。
.歐巴馬總統4日表示,為防激發全球暴力或淪為宣傳工具,決定不公布。
.白宮發言人卡尼4日稱,歐巴馬原本就不贊成公布,也不會公開海葬地點照片。
◎賓拉登是否武裝
.柏南2日指出,賓拉登被擊斃前,持武器向突擊隊開火。
.卡尼3日表示,賓拉登遭射殺時未持武器,但曾抵抗,故被格斃。
.美聯社4日引述聽取簡報官員指,海豹部隊攻堅時賓拉登作勢掏槍,才將他格斃。

身藏500歐元 「隨時可逃亡」 美查獲100個隨身碟 「挖到珍貴情報」

美國突襲格斃賓拉登細節陸續曝光,傳他當時身上帶著500歐元現金(約2.1萬元台幣)和2個電話號碼,隨時準備逃亡,這可能代表賓拉登自認情報靈通,就算被追捕也能脫身。

電話號碼縫在暗袋
美國中情局局長帕內塔(Leon Panetta)日前向國會議員祕密簡報,透露獵殺賓拉登內幕,賓拉登將現金與電話號碼縫在衣服暗袋中,似有逃亡準備,議員追問賓拉登身邊為何無大批人馬護衛,帕內塔答覆,因賓拉登自認組織嚴密,被追捕前會有人通風報信,有恃無恐。
一直有人揣測巴基斯坦有高層袒護賓拉登,被懷疑的對象就是巴國情報局,美國顯然也有相同想法,所以行動前對巴國保密,避免打草驚蛇。
美軍這次搜捕賓拉登,也查獲5台電腦、100個隨身碟、10支手機,堪稱挖到情報「寶藏」,官員說內含「極珍貴情報」,可能有助於找出「基地」組織的財源管道,甚至查出恐怖份子的炸彈攻擊陰謀,正著手分析解碼。

建宅工人稱不知情
另 外,賓拉登大宅曝光,附近人員也遭巴國當局訊問,肉販康恩常送羊肉到大宅,他稱從沒進過大宅,更沒見過賓拉登;建築工人穆罕默德2003年受僱建造大宅, 出面接頭的人只透露屋子為「主人」而蓋,他好奇問起圍牆為何要這麼高,對方回答「少管閒事」。屋子2005年完工,據說賓拉登直到2006年1月才搬入。

海豹部隊年薪 等同教師

擊 斃賓拉登的美國海軍海豹部隊戰功彪炳,美國廣播公司(ABC)估計,這些平均資歷10年以上的鐵漢,年薪僅約5萬4000美元(約154萬元台幣),和美 國教師平均年薪差不多,且薪水不會因出特別任務調整。有特種部隊退休將領表示,這些弟兄出生入死絕非為了高薪,「而是為了報效國家。」
海豹特種部隊因擊斃賓拉登而聲名大噪,但仍保持低調,成員姓名全不公開。社群網站已有數以百萬計致敬留言,援助家屬的海軍海豹部隊基金會的捐款也大增。

(蘋果日報)
--
賓拉丹駭人屍照 歐巴馬不公開

美國總統歐巴馬4日表示,凱達組織領袖賓拉丹確實已死亡,但若將他頭部中彈照片公諸於世,可能引發更多暴力,增加國家安全風險,因此美政府不會公布賓拉丹遭擊斃的照片及影帶。

他指出,他看過賓拉丹死後的照片,「就是他」。但美國不會把這些圖像當成宣傳工具,「我們不會把這些照片當成獎杯四處炫耀」。

對於有人質疑所謂「賓拉丹死亡」是個騙局,歐巴馬強調,賓拉丹毫無疑問已遭擊斃,凱達組織的成員也確知他已死亡;「我們不認為公布一張照片會有任何差別」,總是會有一些人拒絕承認事實。實情是,「你不會再看到賓拉丹在地球上行走」。

歐巴馬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六十分鐘」專訪,完整專訪內容將在周日播出。白宮發言人卡尼下午在例行記者會,特別逐字宣讀歐巴馬說明不公布賓拉丹照片的訪談內容。

歐巴馬表示,美軍突擊隊員擊斃目標後,不但將死者拍照,進行臉部比對分析,後來也作了DNA檢驗,證實死者就是賓拉丹。

他 說,賓拉丹罪有應得,美國及全球民眾都很高興他已死亡,但不必用公布照片來慶祝。這些照片呈現的影像可能增加美國國家安全的風險,他與國防部長蓋茲、國務 卿希拉蕊及情報團隊討論過,他們都贊成不要公布。美國政府官員曾透露,賓拉丹屍體的照片,可看到子彈在其頭部造成很大傷口。卡尼3日說,這些照片讓人觸目 驚心。

卡尼表明,美國不會公布任何賓拉丹屍體的圖像及影像,至於DNA採樣分析、臉部辨識分析等資訊,未來應會對外說明。

賓拉丹「護夫」嫩妻照片 首曝光

恐怖首腦賓拉丹遭美軍突襲時,據說他最寵愛的27歲葉門籍妻子薩達曾衝向美軍,試圖保護丈夫。她的照片5日首度在媒體曝光,美國和巴基斯坦正為她的監管權,展開搶人大戰。

巴基斯坦報紙5日率先刊出薩達(Amal Al Sadah)的護照圖片,上面有她的照片。在美軍的突襲行動中,薩達腿部中彈。美軍原想帶走她,但因一架直升機墜毀,剩下直升機空間不夠,只好把她留下。

薩達被隨後趕到的巴基斯坦部隊逮捕,目前被安置在拉瓦爾品第軍醫院治療小腿的槍傷。

為了搶奪薩達,美國和巴基斯坦展開國際監管權爭奪戰。巴基斯坦官員拒絕讓美方人員在拉軍醫院偵訊薩達。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薩達17歲時和賓拉丹在阿富汗結婚,據傳這宗婚姻是為了鞏固賓拉丹和葉門的關係而安排,薩達的父親將女兒送走時,曾表示這宗婚姻令他「自豪」。賓拉丹今年已54歲,27歲的薩達年齡正好是他的一半。

賓拉丹為了薩達的安全,曾將她送回葉門,不過她在受到監視的情況下,又設法返回賓拉丹身邊。

美國時代雜誌報導,薩達告訴巴基斯坦的偵訊人員,她和賓拉丹自2005年起,就一直住在日前遭美軍突襲的宅院內。

美匿蹤直升機 躲過巴國雷達

美軍海豹特種部隊的直升機從阿富汗基地飛進巴基斯坦領空,進行長達40分鐘的獵殺賓拉丹任務,並在完成任務後飛回基地,從頭到尾都沒被巴國雷達發現。美國航空周刊的專家研判,一種從未公開的匿蹤直升機參與這次行動。

美方表示,美軍將一架機械故障的直升機摧毀,但機身雖毀損,掛在賓拉丹豪宅牆頭上的機尾仍很完整,專家看不出是什麼機型的直升機。航空周刊指出,根據直升機的細部照片,直升機機尾的尾桁和尾端整流罩有匿蹤形態,很可能是改良的H-60黑鷹直升機。

該周刊說,覆蓋在尾旋翼上的「圓盆」,有類似V-22魚鷹式傾斜旋翼機的灌銀紅外線抑制表面處理,能躲過防空飛彈的紅外線感應器偵測。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航空周刊編輯史威特曼說:「我們現在才知道,為何看不出是何機型,這是秘密研發的匿蹤直升機,可能是大幅改裝過的H-60黑鷹直升機版本。」

他說:「美軍將領願意讓這種技術浮出檯面,顯示這項任務對美國的重要性,這也說明巴國國防單位為何沒看到它飛進來。難怪海豹部隊要想盡辦法摧毀它。」

匿蹤直升機的科技並不新,曾應用在RAH-66科曼契(Comanche)直升機上,但2004年停止開發。

外界先前認為,突擊隊採用改裝過的MH-60黑鷹直升機。

(聯合報)
--
賓拉登屍體照 美決定不公布

美國總統歐巴馬四日宣布,他決定不公布恐怖組織「基地」首腦賓拉登的屍體照片,以免成為極端分子煽風點火、製造仇恨的工具,威脅美國的國家安全。而且美國也無意把賓拉登的屍體當成宣揚國威的戰利品。

歐巴馬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六十分鐘》節目專訪,藉由與主持人克羅夫特的問答說明他的決定。

對 於如何確定死者是賓拉登,歐巴馬強調,特種部隊到達時就很確定對方身分。後來照了相,面部分析顯示就是他。當時雖然還沒有檢測DNA,但已有九五%的把 握。對於為什麼不公布照片,歐巴馬表示,這些照片可能會激發暴力反應,被有心人拿來大作文章,因此影響國家安全。國防部長蓋茨、國務卿希拉蕊一致同意他的 看法。

主持人又問,如果不公布照片,有些人會說整個事件是謊言,是美國耍的把戲。歐巴馬指出,賓拉登之死毫無疑問,「基地」組織內部心知肚明,是否公布照片沒有任何差別。而且無論美方公布多少資料,總會有人不承認賓拉登已死。

白宮新聞秘書卡尼四日回答媒體詢問說,歐巴馬的態度很堅決,也很快就決定不公布,四日上午定案。

如果九一一或其他恐怖攻擊的受害人家屬要求公布賓拉登死亡照片,讓他們在心理上有個「了結」,白宮要如何回應?卡尼回答說,種種證據都顯示賓拉登已經死了,「從此不會看到賓拉登在世上行走」,因此所有美國人的心理應該可以「了結」。

聯邦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羅傑斯(共和黨,密西根州)四日也說,如果公布照片,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美軍會承受更大壓力,風險太高;而且即使公布,還是會有人說照片是偽造或合成,不信者恆不信。

歐 巴馬五日前往紐約世貿中心大樓遺址,獻花憑弔,但他並未發表演說。他還走訪第五十四消防局,該局在「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中,失去了十五名打火兄弟。九一 一事件發生時的總統布希也獲邀參加獻花活動,但他婉拒出席。布希的發言人表示,他很感謝邀請,但他決定卸任後,儘量不要出現在聚光燈下。

海豹部隊爆紅 婉謝公開表揚

執行獵殺賓拉登任務的美國海軍特種部隊「海豹第六分隊」(SEAL Team Six)成員四日已返回美國,暫駐華盛頓近郊安德魯空軍基地。儘管名滿天下,但只能私下接受表揚,並做任務簡報。

第六分隊總部設於維吉尼亞州的維吉尼亞灘市(Virginia Beach),市長希望能舉辦遊行向他們致敬,但已遭婉拒。市府發言人說,海軍對這項提議表示感謝,但這支秘密部隊自稱是「相當低調的職業軍人」,希望避免公眾過多的關注。

儘管如此,提供海豹部隊家屬援助的基金會表示,近來外界捐款大增。聯邦眾議院委員會也二話不說,立即批准撥給海豹部隊督導單位美軍特種作戰指揮部(SOCOM)的一百零五億美元款項,金額甚至比原先預算增加七%。

海豹部隊爆紅之後,描述隊員出生入死的傳記新書《海豹第六分隊:精銳海豹狙擊手憶往》(SEAL Team Six:Memoirs of an Elite Navy SEAL Sniper,暫譯),也洛陽紙貴,尚未出版就掀起預購熱潮。

聖馬汀出版社表示,本書係由前隊員瓦斯汀(Howard Wasdin)與海軍退伍軍人坦普林(Stephen Templin)合著,原定本月廿四日出版,但一日傳出海豹部隊獵殺賓拉登的消息,本書也立刻轟動市場。

聖馬汀說,本書在亞馬遜網路書店的預購排行一下從第二萬名飆升至第五名。出版社已決定打鐵趁熱,提前至本周出版,首刷足足加印四倍,達七萬本。此外,好萊塢知名經紀商CAA更買下該書電影版權,準備改編搬上大銀幕。

獵殺任務 傳出動新式匿蹤直升機

美國海軍「海豹」特種部隊長驅直入巴基斯坦,如「天降神兵」般闖入巴國阿伯塔巴德市賓拉登的豪宅將他擊斃,何以竟未驚動巴國空防系統?答案可能是,海豹部隊搭乘的直升機是美軍不為人知的新式匿蹤直升機。

海 豹部隊搭乘四架直升機出任務,其中一架疑因機械故障墜落於賓拉登的豪宅,後由部隊自行炸毀,不過直升機尾桁部分則掉在牆外。原先報導指這是一架黑鷹直升 機,但英國《每日郵報》公布的照片顯示,其機尾整流片、掠式安定翼均有匿蹤設計,尾槳則加「盆狀」外殼,還漆鍍銀的紅外線抑制塗料,與美軍陸戰隊使用的 V-22鶚式(Osprey)傾翼機相似。

據專家推測,這架神秘的直升機,可能是二○○四年停止開發的RAH-66「科曼契」(Comanche)匿蹤直升機的新款機種,以MH-60黑鷹直升機為藍本大幅改良而成。

這也可以解釋,為何海豹部隊急於炸毀這架直升機。由於巴基斯坦與中國軍方過從甚密,萬一美軍匿蹤直升機落入巴國手中,難保巴國不會與中方分享機密。

至於這架直升機墜毀,可能是由於阿伯塔巴德緯度高,氣溫也比預期高、密度小,導致旋翼(升力螺旋槳)難以承受載重。特別是滿載海豹隊員外,還加載油料,已接近最大載重。

突襲少遇抵抗 多花在搜電腦情資

美國白宮官員表示,他們不再提供有關美軍突襲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市賓拉登宅邸的任何新細節,聲稱有人就獵殺這位恐怖分子的過程提出各種說法,意圖譁眾取寵。

不過《紐約時報》等媒體揭露,廿多名海豹特種部隊第六分隊成員發動突襲,只有剛開始時,在一樓與賓拉登最信任的信使阿布.阿瑪德駁火,之後便沒有遭遇任何抵抗。這與官方說法明顯不同。白宮三日發布五角大廈的說詞,宣稱海豹隊員在行動過程中「不斷與對方交火」。

解決掉阿瑪德和他的妻子之後,海豹隊員進入大宅主屋,在一樓遇到阿布.阿瑪德的兄弟。他在黑暗中將一隻手伸向後方,結果遭到射殺,後來才發現他並未攜帶武器。

海豹隊員後來發現幾處地方藏有武器,以為將遇到抵抗,可是也沒有。他們上到二樓,遇到賓拉登的兒子哈立德,立即開槍撂倒,結果他身上也沒有武器。

海豹隊員之後上到三樓,撞開賓拉登房間的門,賓拉登的妻子衝上來,一名隊員朝她腿部開了一槍。接著槍口指向身穿睡衣的賓拉登,迅速開了兩槍,一槍打在胸部,一槍打中頭部。賓拉登身旁雖有一枝AK-47突擊步槍和馬卡洛夫(Makarov)手槍,但中彈時手中並沒有武器。

事實上,海豹隊員當天大部分的時間是花在搜集電腦、硬碟、手機和檔案等具有情報價值的物品。他們臨走前將廿二名婦女和小孩集合起來,並將數名婦女被銬上塑膠手銬,全部留給巴基斯坦當局處理。

抗議美軍如入無人之境 巴國惱火 要美撤離非必要人員

全世界恐怖分子魁首賓拉登在巴基斯坦遭到格殺,但巴國朝野毫無歡欣之情,反而無比尷尬。因為動手的是美國特種部隊,而且是從鄰國阿富汗飛來,事先並未告知巴方,如入無人之境。

巴國軍方五日發布聲明,要求美軍撤離派駐巴國的「非必要人員」,並警告美方日後若是再當不速之客,動輒跨國出兵,就要重新檢討雙方的軍事與情報合作計畫。對於國際社會質疑巴國包庇賓拉登,軍方則坦承「有情報工作方面的缺陷」。

巴國外交部官員巴夏爾,則是首度對媒體透露巴方的事件版本。巴夏爾說,五月二日當天晚間,兩架美軍直升機顯然是低空飛入阿伯塔巴德(Abbottabad),因此避過雷達偵測,若不是其中一架因機械故障墜落地面毀損,巴方可能完全被蒙在鼓裡。

後來巴國軍方確認兩架直升機並非本國部隊,緊急派兩架飛機升空,但軍方人員趕抵現場時,美軍海豹部隊早已揚長而去。軍方是從留在現場的賓拉登女兒口中,得知他已經斃命。約一個小時之後,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才打電話,知會巴國參謀總長卡亞尼。

《時周》:賓拉登接班人三度來台

「基 地」組織首腦賓拉登遭美方擊斃,引發全球關注,各國也嚴防恐怖攻擊反撲。根據今天上市最新一期《時報周刊》的報導指出,在九一一事件發生前,賓拉登的副 手、「基地」接班人札瓦希利就曾過境台灣,九一一事件主謀默罕穆德更計畫從台灣飛美班機,模擬探勘攻擊路線,差點讓台灣成為受害者。

報導 指出,札瓦希利在一九九五年到一九九七年間,曾至少三次進出台灣,最長時間停留一周;但目的為何、與誰接觸,我國安單位始終視為最高機密而封鎖消息,至今 仍未解密。默罕穆德則曾親自飛到亞洲各國,選定十家航空公司及路線模擬攻擊路線,台灣桃園機場也在探勘路線中,但遭我方情治單位全程監控。

報導還提到,根據美方提供的情資,有恐怖組織曾兩度計畫攻擊台灣,包括劫持台灣飛往美、日的班機,以及對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美國學校或指標性美商企業展開攻擊,還好遭美國中情局事先偵破;但由於事涉台美情報交流,國安局始終不願證實。

二○○九年台灣連續舉辦世運會及聽障奧運兩大國際賽事,根據《時報周刊》報導,當時我方情治單位就接到國際刑警組織通報,有十位列名國際恐怖分子名單中的人物,將假冒記者、運動隊員的名義入境台灣。我方接獲通報後,統統拒絕這些人士的入境申請。

報導指出,九一一事件前,台灣甚至沒有反恐單位及措施。九一一後,政府才趕緊亡羊補牢,在行政院增設國土安全辦公室,在《外國護照簽證條例》增列反恐條款,以拒絕可疑的外國人入境。

(中國時報)
--
3死者照片曝光 獨缺賓拉丹

美 國總統歐巴馬四日指出,由於公佈「開打」恐怖組織首腦賓拉丹遭擊斃的照片有引發國安風險之虞,因此決定不公佈相關照片。白宮發言人卡尼也表示,賓拉丹海葬 影像也不會公諸於世。不過,路透五日公佈一批狙擊現場照片,照片中沒有賓拉丹,但有三名男子倒在血泊中,身旁並無武器。

歐巴馬四日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六十分鐘」節目專訪時表示,賓拉丹的死是不爭的事實,對於不相信的人,即使看到慘死的相關照片也一樣不信,他說︰「雖然總是會有人否認,但重要的是不會看到賓拉丹在這個地球上再度走動。」

歐巴馬表示︰「對我們來說,重要的是確定頭部中彈死亡的寫實照片不會四處流傳,進而煽動額外的暴力事件。」歐巴馬五日前往紐約世貿中心,出席九一一事件追思會並獻花致意。

美又改口 賓拉丹撲拿武器才格殺

至 於賓拉丹是如何被擊斃,繼他開火頑抗、先被擒再處決之說後,美國官員五日又有新說法,指出衝入賓拉丹住處的海豹突擊隊員看到他似乎想撲拿武器,因此開槍射 殺他。之後突擊隊員在現場找到包括AK-47步槍等隨身武器。而且由於忘了帶皮尺,一名隊員得躺在賓拉丹屍首旁邊,以估算他的身高。另外,美方宣稱賓拉丹 的豪宅價值百萬美元,但美聯社發現,該豪宅土地購買價格僅有四萬八千美元,美方的估算恐嫌誇大。

3男子倒臥血泊照片 巴官方外流

雖然美國拒絕公佈殺害賓拉丹現場的屍體照片,但路透五日卻公開了現場照。這批照片是巴國安全官員在美軍突襲行動結束後不久,進入賓拉丹宅邸拍攝,後來將照片賣給路透,拍攝時間是在二日清晨。

最 早拍攝的屋內照片中,可看到三名男子倒臥血泊之中,鮮血從他們的耳朵、鼻子與嘴巴裡流出,其中兩名男子穿著傳統巴基斯坦袍子,另一人身穿T恤。路透相當有 把握照片並未造假,因為有拍到毀損的直升機,與二日其他來源拍到的照片相符,而且這批照片有連續性、像素都相同,應該沒被動過手腳。

一些歐洲國家與穆斯林世界譴責美國違反國際法,將手無寸鐵的賓拉丹擊斃而非逮捕。美國官員透露,在四十分鐘的任務行動中遭突擊隊槍殺的五人僅一人開過槍。美國司法部長霍德告訴參議員說︰「這項突襲是針對合法的軍事目標展開的國家自衛合法行動。」

賓拉丹嫩妻中彈送醫 巴拒美偵訊

該突襲行動的另一位焦點人物就是賓拉丹最年輕的太太艾莎達。二十七歲的她因撲向海豹突擊隊員而小腿中彈,目前她在巴國一家軍醫院療傷。巴國政府四日拒絕美國調查人員入院偵訊她。

艾莎達是賓拉丹最年輕的妻子,十七歲時與賓拉丹在阿富汗結婚。她出生於葉門,據稱這樁婚姻是為了強化賓拉丹與葉門的連結而做的安排,艾莎達的父親對此感到驕傲。

賓 拉丹一度將妻子送回葉門以保護她,不過艾莎達仍回到丈夫的身邊。她向巴國調查人員供稱,他們自二○○五年起住在遭突襲的建物內。巴國官員透露,艾莎達康復 後可能被遣返回葉門。如此恐阻止美國取得賓拉丹在巴基斯坦時的重要情資,更坐實巴國情報單位實際上包庇賓拉丹的指控。巴國軍方五日聲明,未來若美國再採取 片面突擊行動,將會檢討兩國合作關係;不過,前往羅馬訪問的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指出,兩國仍將持續合作。

直搗巢穴 美出動匿蹤直升機

美軍出動直升機搭載海豹特種部隊,在靜夜長驅直入巴基斯坦領空,盤旋四十分鐘,直搗賓拉丹巢穴,最後揚長而去,從頭到尾沒被雷達發現。軍事航空專家判斷,美軍出動的是執行最高機密任務、前所未見的「匿蹤」直升機。

降低噪音 躲過雷達

美國廣播公司(ABC)新聞網報導,賓拉丹的鄰居直到直升機飛臨正上空時才聽到聲音。任務結束時,其中一架直升機因機械故障墜地,隨即遭美軍摧毀,顯然是不願讓機密外洩。

照片顯示,這架墜落的直升機尾部角度設計平滑,機身極似其他匿蹤戰機,就連航空專家也說不出它的名稱。

外界先前認為,突擊隊在一日的行動中,採用改裝過的黑鷹直升機,或是海鷹直升機。

曾任職美國國防部的列辛頓研究所副所長丹.高瑞指出,從改裝過的尾樑(tail boom)、後方旋翼的減噪覆蓋物,到類似使用在匿蹤戰機的高科技材料,據以判斷這是前所未見的直升機。

美國「航空週刊」三日發表國防科技編輯斯衛特曼的專文稱,此一墜毀的直升機是美軍秘密開發的匿蹤直升機,可能是UH-60黑鷹直升機經過大幅度改裝的版本。斯衛特曼指出,匿蹤直升機的優先考量與固定翼的飛機不同,減少噪音並使其難以被發現是第一優先。

斯 衛特曼指出,旋翼的覆蓋物,連同特殊的旋翼設計,可以在直升機降落時壓制噪音。他指出,匿蹤直升機的技術本身並不新,曾運用於RAH-66卡曼契 (Comanche)攻擊直升機,這是美軍於一九八四年開始研發,相關計畫二○○四年喊停。專家推測,這次美軍出動的神秘直升機,可能是卡曼契攻擊直升機 後續機種。

無人偵察機 也上陣

另外,據信海豹突擊隊員也使用了空軍秘密的RQ-170無人偵察機。美軍直到二○○九年才承認有這種外型極具未來感的飛機存在,不過至今未正式公布照片。

自稱追捕賓拉丹有功 美國藍波討1.8億賞金

美國科羅拉多州一名建築工人,自稱以電影「第一滴血」主角「藍波」的單打獨鬥方式,在追捕「開打」恐怖組織首腦賓拉丹過程中立下大功,據此向美國國務院請領二千五百萬美元(約台幣七億一千七百萬元)賞金中的四分之一,相當於台幣一億八千萬元。

英國每日郵報五日報導,外號「洛磯山藍波」的福克納,自稱在賓拉丹斃命過程中有出力。當他去年搭機飛往巴基斯坦時,還一度因為單槍匹馬進行追捕,而被國際媒體爭相報導。

有人看到福克納在巴國北部山區徘徊,身上帶著手槍、武士刀、夜視鏡及地圖。二日凌晨,美國海軍海豹特種部隊在巴國首都伊斯蘭城以北的阿波塔巴德擊斃賓拉丹。

去年六月,福克納因試圖越界進入阿富汗,遭巴國警方羈押,後來被驅逐出境,成為國際媒體焦點,這是他第十一次試圖查出賓拉丹下落。他當時告訴警方,自己想替九一一恐怖攻擊的受害者復仇。

當福克納聲稱在追捕賓拉丹時,巴國警方嗤之以鼻。官員與醫師都懷疑他可能精神狀態不正常,但他的兄弟否認他有精神方面的問題。不過,福克納從一九八○年代以來,確實有不少輕微罪行的前科。

在 歐巴馬政府披露中情局如何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追緝賓拉丹的過程中,並沒有提到福克納的名字,但他聲稱是他讓賓拉丹退出山區老巢,退至丘陵地帶的豪宅。福克納 強調:「必須有人讓他(賓拉丹)離開那裡,而這正是我去的地方。我把這隻松鼠嚇得跑出洞外,他探出頭來,就失手被擒了。」福克納也駁斥美國官員說賓拉丹已 定居阿波塔巴德六年的說法。

福克納說自己不是為錢去追捕賓拉丹,但既然事情落幕,他理應獲得補償。他說,將用這些賞金成立一個非營利組織,協助那些努力擺脫恐怖事件陰影而求生存的人。對此,國務院不予置評。

開打內鬥?札瓦希里借刀殺人

沙烏地阿拉伯大報「祖國報」(Al-Watan)五日報導,美軍得到「開打」恐怖組織第二號人物、埃及醫生札瓦希里手下的指引才得以誅殺賓拉丹,這起因於開打組織一場延燒中的內部權力鬥爭。

據傳美國情報官員是透過賓拉丹的科威特籍心腹信差找到他的下落。祖國報引述未具名「地區消息人士」稱,這名信差事實上是札瓦希里的手下,他是巴基斯坦人,不是科威特人。這名信差知道自己被美國軍方跟蹤,但裝作不知道。

報導中指出,自賓拉丹二○○四年病倒後,開打組織的運作實際上操縱在埃及裔派系手中,他們也一直試圖完全掌控大局。札瓦希里的派系後來說服賓拉丹離開,沿著阿富汗與巴基斯坦邊界的部族地區,前往巴國首都伊斯蘭城附近的阿波塔巴德棲身,他就是在這裡遭美軍突擊隊狙殺。

該報指出,自去年秋天另一名埃及裔要角阿戴爾從伊朗重返開打陣營後,埃及裔派系就醞釀要罷黜沙烏地阿拉伯出生的賓拉丹。

(自由時報)
--
嬰打嗝嘔吐 應立即就醫

Q:3個多月大兒子出生後就很會打嗝,看他的樣子很不舒服,該如何幫他止嗝?
A:嬰兒交感神經控制尚未成熟,當橫隔膜肌肉突然強力收縮會引起打嗝,屬正常生理現象,多數嬰兒不會感到不適,家長可輕拍寶寶背部,不需喝水,也無需多作處理,通常打嗝一會兒就會自行停止。

過度飢餓避餵奶
家長可觀察,寶寶打嗝時,是否合併嘔吐、腹脹、哭鬧不安,或打嗝過於頻繁,且合併不舒服,若有上述情形,應帶其就醫。
寶寶喝奶時若吸入太多空氣易造成脹氣,引起打嗝。避免在寶寶哭鬧、或過度飢餓時餵奶。寶寶喝完奶後,可先直立、輕拍背部。拍嗝時,應固定頭部,拍一、兩分鐘即可,若沒有打出嗝,不必強行拍打或拍太久。

(蘋果日報)
--
實習醫猝死「制度害人」

成 大醫院實習醫師林彥廷上個月二十七日在宿舍猝死,家屬質疑是過勞死,林的妹妹林妤珊昨在藍委鄭汝芬陪同下出面控訴,實習醫師工時長卻只有學生平安保險,沒 勞保也不適用《勞基法》,即使過勞死也缺乏保障,她泣訴:「制度為什麼這樣?」衛生署長邱文達昨在立院委員會答詢時承諾,檢討實習醫師規範,讓學生不要工 作太多。

提高學生保險額
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說,二○一三年後入學的醫學生將改為六年畢業,畢業後實習,最快二○一九年實習醫師可納入勞保;衛生署也會在兩周內與教育部、醫學院校討論新制實施前的過渡期,考慮以提高學生平安保險額度或額外投保處理。
石崇良強調,「教學醫院評鑑規範」規定實習醫師每周工時不得超過八十小時,照顧範圍不超過十床,值班頻率不超過三天一班,他說:「成大醫院有遵守規定。」

竟值班達36小時
林妤珊說,哥哥二十五日晚上起值三十六小時的班,手機通聯醫院就呼叫了十幾通。目前也在實習的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六年級柳林瑋說,實習醫師值大夜班平均照顧七十至一百床病人,每月值班八到十次,一次超過三十六個小時是家常便飯。

(蘋果日報)
--
實習醫師疑過勞死 家人泣訴三不管

高雄醫學系學生在成大附設醫院實習時疑似過勞,上個月底猝死宿舍。家屬昨天在國民黨立委鄭汝芬陪同下召開記者會,聲淚俱下控訴實習醫師工作超時過勞,且實習生只有學生保險,家屬求助無門,立委呼籲相關部會應明確制定實習醫師的法律定位。

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承諾,兩週內將與教育部及各教學醫院,檢討現行實習醫師的保險制度。

衛生署長邱文達也承諾,將會嚴格要求醫院落實工作規範,限定實習醫師只能照顧十床以下的病床,大夜班應由駐院醫師或主治醫師負責,並詳細檢討實習醫師工作規範以及教學醫院的評鑑基準,讓學生不要工作太多。

連續值班36小時昏倒

就讀高雄醫學大學七年級的學生林彥廷,上月二十七日在值班三十六小時後回到宿舍休息,卻在隔天清晨被室友發現倒在浴室,已經沒有呼吸心跳,急救後仍回天乏術。

林生家屬昨在記者會哭訴,家中經濟差,林生靠著助學貸款唸醫學院,「終於撐到最後一年」,卻突然發生天人永隔悲劇。家屬強烈懷疑實習工作制度不合理,導致林生過勞喪命。

成醫院方指出,林醫的死亡院方無法判斷是否過勞死,靜待鑑定結果。林醫的排班全依規定實施,一個月的白天加晚上值班不超過十班、也就是十天,就目前的值夜制度而言,並未超時。

石崇良表示,民國一○二年醫學系將由七年制改為六年制,學生變成畢業後再當實習醫師,屆時將以員工身分納保,確保實習醫師的職場權益。

教依現行法令,實習醫師不是醫師、勞工,也不是建教生,無異「三不屬地帶」,教育部將邀集教學醫院檢討實習制度,而不是被當作一般住院醫師。

醫院超摳 護理師降聘護士

護理費濫用於做制服

五一勞動節護士上街頭,朝野立委昨同聲質疑醫院未足額聘用護士,甚至護理師普遍被降級聘用,造成護士工作負擔沉重。立委還發現去年健保局開辦提升住院護理照護品質方案,增加給付護理費用,但醫院卻把錢用於做制服和開會。

立委黃淑英指出,以民國九十八年度為例,健保給付護理費一百九十九億元,但全國護理人員有九萬三千多位,平均每人只有一萬七千七百多元,一般護理人員成本四萬五千元左右,健保給付不到四成,給付偏低,因此醫院都不足額聘請護理人員。

立委林鴻池與黃淑英都質疑,去年健保局開辦提升住院護理照護品質方案,平均每人增加給付五百一十九元,事實上醫院卻把錢用於製作制服、辦護士節大會、買電腦,沒用在護理人員身上。

黃淑英還指出,護理人員普遍有高資低用情形,明明是拿護理師證照,卻被以護士級任用,這種情況在教學醫院比例高達二十%,其中台大醫院就有二十五%,署立醫院十七%,榮民醫院五十一%。

邱文達表示,今年會加強查核醫院高資低用以及健保費被高薪低報等情形,各醫院一定要把相關經費用於增聘護理人員,並解決薪資問題,衛生署會加強評鑑,並調查今年補貼醫院十億元經費是否真正用於護理人員身上。

(自由時報)
--
你捐越多 慈善公司開越大

Q:你在社福機構工作多年,為什麼開始對慈善捐款的運用產生質疑?
A: 我喜歡做志工,轉行進了社福這行,也一直積極跟企業敲門,希望把所有資源都用在機構。我們的捐款20%來自政府、30%是企業,其餘是民間捐款。首先,跟 政府要錢很難,又不好用,企劃還要完全符合他們的口味,才能申請到錢。至於企業的名義雖然是幫助弱勢,講白了也是要提升企業形象,所以跟他們提出公益合作 時,我們得想到企業的利多,要幫他們開記者會,辦活動,但不是每個機構都有錢。我們很感謝企業對社福的幫助,只是有些企業提出很多條件,對於人力少又多是 弱勢的我們來講,有些為難。

行政人資管理善款
現在民眾對捐款的判斷力很差,往往發生一件重大災難,所有的資源就往那邊跑,變成救 急不救窮。像這次日本海嘯一發生,我們竟找不到捐助單位,我不是不願意跟受災者同哀,而是這種捐款的排擠效應,顯示出慈善捐款不平均。像八八風災發生,我 們有一半的固定捐款者暫停捐款,他們想先幫助急難者。當大家的捐款瘋狂地往某一個點衝,資源沒被妥善利用時,我們很無奈,但現今仍沒有一個有公信力的單位 能監督這些錢。像督導我們的單位是縣政府社會科,他們每年做3次評鑑,但考察的標準在哪?無從得知。
Q:不是要申請「勸募字號」做管理嗎?
A:對外募款雖然有勸募字號,這是初期,等到捐款進到戶頭,機構就可以自由使用。錢由行政、人資負責管,至於老闆要如何使用,各憑良心。
Q:就你所知,資金如何運用?
A: 現在有些社福機構想仿效西方國家走向社會企業化。我們機構這幾年就不斷擴充,公司、工作室一間一間成立。但這是老闆個人的理想,現實中,底下這些單位很難 企業化經營,根本都在賠錢。政府不懂社會企業,沒有法律可以管,只知道機構底下的單位叫庇護中心,矛盾的是,庇護中心是沒有產能的,根本無法自動轉型成社 會企業,更別說自給自足!經營者只想滿足自我野心,卻忘了我們是社福機構,怎會拿捐款者的錢去開公司。

慈善服務不再單純
Q:所以善款到底要如何捐?
A: 我們機構已經過度發展,我現在跟企業談社福核心時,都覺得心虛。我們不再只是單純的慈善服務。當社會氣氛都在喊扶弱時,但回歸生活,不平等的歧視一直都 在,我是職員,薪水2萬3從沒調過。政府呼籲民眾做公益,企業用捐款避稅,機構拿捐款來擴充自己,很可笑。愛心是慈善的初衷,給與是很美的事,但為了讓愛 心不落空,捐款之前,請睜大眼睛,謹慎行事。

(蘋果日報)
--
全球首例 輸牛血救命 信仰「耶和華見證人」堅不輸人血

澳洲1名33歲女子在車禍嚴重失血之際,接受輸入由美國軍方研發、以牛隻血漿製成的人造血,創下以牛血救人的全球首例。醫界指出,這種目前仍在實驗階段的人造血,可望協助解決全球血荒問題。

脊椎神經幾乎斷裂
去 年10月,澳洲女子柯克蕾(Tamara Coakley)在公路上發生嚴重車禍,不僅脊椎神經幾乎斷裂、肺部塌陷、頭骨骨折,而且數根肋骨、顴骨和手肘都斷了,失血嚴重。然而她因「耶和華見證 人」(Jehovah’s Witnesses)的宗教信仰,不願接受傳統輸血,醫師只好尋找替代方案,從美國空運10單位以牛隻血漿製成的人造血HBOC-2-1。

解決血荒「是趨勢」
醫 師先讓柯克蕾陷入昏迷狀態,再花2天時間,慢慢將人造血輸入她體內,成功將她從鬼門關前拉回來。負責的醫師費茲傑羅表示,這種人造血不需要血型交叉配對, 且在無冷藏情況下可儲存3年。台北榮總輸血醫學科主任邱宗傑指出,以生物科技製造血液解決血荒「是趨勢」,目前國際上有許多單位正在研發,相關技術可能已 逐漸成熟。

(蘋果日報)
--
災後首次 福島核廠派人進1號爐 12人輪班施工降輻射 盼年底前解危

日本3月11日歷經規模9.0強震與巨大海嘯襲擊,隔天福島第一核 電廠接連傳出廠房氫爆、爐心增溫、輻射外洩等危急狀況,昨天電廠首度派遣工人進入1號反應爐建築物施工,以期減少輻射外洩濃度,電廠所屬的東京電力公司表 示,希望能在今年底之前讓核子反應爐進入安全的「冷關機」狀態,解除危機。

身穿防護衣,背著氧氣筒的兩名工人,昨上午先進入福島核電廠1號爐建築物內檢測輻射濃度,接著依照計劃,12名工人輪班進入廠房工作。
東電事先在反應爐相鄰的機房安裝帶有過濾器的換氣裝置,用來吸收漂浮在空中的放射性物質,昨天工人的任務就是把管線拉到反應爐建築物內。

預計5天才能完工
為 避免危險,工人每10分鐘就要出來換班,作業堪稱順利,工人並未過度暴露於輻射下,東電預計要進行4、5天才能完工,這套換氣裝置可讓1號爐的輻射外洩濃 度降為現有的20分之1。東電表示下一步是在廠房安裝全新的冷卻系統,目標是今年底把1至4號反應爐降溫到「冷關機」狀態,解除危機。

東電社長下跪謝罪
福島核災是自1986年車諾比核電廠爆炸後,全球最嚴重的核子災難,周邊近8萬居民被迫撤離,生活大受影響,民眾對電廠經營者東電怨聲載道,前天東電社長清水正孝前往避難所拜訪災民,遵照災民要求下跪謝罪,但福島居民認為他對於賠償問題的答覆欠缺誠意,大表不滿。

311震災近況
★官方統計死亡1萬4785人,失蹤1萬271人
★《每日新聞》統計,重災區至少132名兒童因雙親死亡或失蹤成為孤兒
★國會本周通過逾4兆日圓(約1.4兆元台幣)預算,主要用來重建公共建設、安頓災民等
★福島第一核電廠1號反應爐廠房3月12日氫爆後,昨首度有工人進入內部,架設換氣系統,減少輻射物質濃度
★受震災影響,日本國內4月份汽車、卡車、巴士銷售量下滑破紀錄,比去年同期少51%

(蘋果日報)
--
東電大突破 冒險挺進反應器廠房

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核災事故後,東京電力公司五日首度派人進入一號機組核子反應器廠房內裝設換氣裝置。由於一號機組曾發生氫爆,廠房內空氣仍含高濃度輻射物質,十二名工作人員穿載重達十三公斤裝備進入廠房,在輻射威脅下,輪番上陣地完成高難度的任務。

一 號機組的反應器廠房於東日本大地震發生的隔天三月十二日發生氫爆,後來就沒有人進入。東電為了淨化廠房內高輻射的空氣,五日上午先派人在廠房入口處測量輻 射量,下午一點過後,先後派十二名工作人員,三人一組,分成四組輪流進廠房施工,裝設經走廊延伸至核爐廠房內的八條換氣用的管線。為防止工作人員遭輻射汙 染,每個人都穿著防護衣,揹著沈重的氧氣筒進廠輪流施工。每人只能工作十分鐘,承受的輻射量不能超過三毫西弗,至下午三時八分順利將換氣管線安裝完畢,整 套換氣系統於下午四時半啟動。

換氣系統先將輻射濃度高的空氣抽出,經過濾後再將淨化的空氣送進廠房。東電希望這套換氣系統能將廠房內的輻射量減少到目前的廿分之一,除了換氣裝置之外,今後還將設置水位和壓力測量器。

一號機組反應器內的燃料棒預估已大部分熔毀。東電表示,這次安裝換氣系統是為了營造人員能進入廠房工作的環境,此外,為了讓反應器維持穩定冷卻,擬於本月中旬啟動冷卻系統。

東電向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提出報告指出,擬將一號機組反應器整個浸到水中,即所謂的「水棺」狀態,這也將是既安全又具冷卻效果的辦法。

(中國時報)
--
福島核災後首次 東電人員挺進1號機房

東電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搶救工作,五日向前邁出一小步。十幾名東電員工全副武裝進入一號機組廠房,安裝具有濾淨功能的換氣設施,吸附飄浮在空氣中的放射性物質,為安裝外接冷卻系統做準備。這是三月十二日一號機組發生氫爆以來,首次有人員進入機組廠房。

東電預定八日起展開一號機組的外接冷卻系統工程,讓反應爐內的水可循環使用,以降低溫度。如果一切順利,一號機組最快在一個月左右,便可將溫度降到攝氏一百度以下。

一號機組在發生氫爆後,由於廠房內輻射量偏高,工作人員無法進入。上月十七日,東電出動機器人進廠攝影與檢測,測到廠房內輻射量約每小時十到四十九毫西弗,但廠房入口處高達每小時二百七十毫西弗。

為進行外接冷卻系統工程,必須先降低廠房內的輻射量。東電五日先派遣兩名員工穿戴防護衣、氧氣罩,背著氧氣瓶,進入一號機組廠房內測量輻射數值,檢測到每小時十毫西弗。東電接著再調派十二人,分四組輪流入內安裝管線。

工 作人員將已安裝在渦輪機房的過濾空氣輻射裝置,透過八條吸氣及排氣用的換氣管延伸到反應爐廠房,抽出受輻射污染的空氣,這些換氣管連接到可過濾輻射物質的 四部空氣濾淨器上。廠房內的輻射氣體經濾淨後,將再排回廠房內。東電預定三天內可將廠房內的輻射量降低到目前的二十分之一。

(自由時報)
--
9成民眾在意車內空氣

台 灣大車隊針對806位乘客做最新調查,結果發現90.2%民眾最在意車內空氣品質與氣味,台灣氣喘衛教學會常務理事林應然醫師昨(5)日表示,美國曾有調 查顯示車內空氣若與都市人行道相比,空氣污染物質含量竟多出10倍,這是因為汽車座椅、配備充滿各種揮發性物質,如甲苯、甲醛等,再加上許多人沒有定期更 換車內空調濾網,因此滋生黴菌、塵蟎,容易誘發過敏性鼻炎或氣喘,建議開車時先開窗讓揮發性物質散去,汽車保養時也要定期更換空調濾網。

台 灣大車隊最新調查發現,90.2%民眾在意車內空氣品質與氣味,但超過5成民眾不知道空氣污染可能會引起鼻子、肺部問題,林應然醫師表示,這顯示民眾對空 氣污染認識不深,除了呼吸道系統外,近來甚至有研究顯示,空氣污染易使血管發炎,因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須特別注意維持空氣品質。

先了解
忽略塵蟎廢氣
此份調查在可複選的情況下,76%民眾關心菸味、檳榔味,僅有30.4%在意塵蟎、29%在意車外廢氣,其實塵蟎與廢氣也會影響健康,塵蟎易引起過敏,廢氣所含的一氧化碳也會傷害呼吸道系統。

易致鼻子過敏
林應然醫師表示,車內空氣品質不佳,長期會使過敏情況更嚴重,門診中經常看到孩童過敏症狀嚴重,一問之下才發現是經歷長途車程,在空氣品質不佳的密閉空間裡待太久所致。

這樣做
不抽菸先開窗
進入車內時,建議先開窗通風,尤其夏天汽車曝曬在陽光下,車內易有甲醛等揮發性物質。也要避免在車內抽菸、飲食,以免菸味影響呼吸道健康,散落的食物也易滋生細菌。

定期更換濾網
林應然醫師表示,濾網太髒等於沒有過濾效果,而且易滋生黴菌、塵蟎,建議汽車進行保養時同時更換濾網,或每行駛1萬公里就要定期更換。
汽車空調濾網太髒(左圖),易使車內空氣變糟,乾淨濾網(右圖)過濾效果較佳。

醫師說 盡量不放抱枕
車內要盡量避免放抱枕、絨毛娃娃,以免滋生塵蟎,另外,也要經常清洗踏墊、座椅減少灰塵,才能讓車內空氣品質更好。

(蘋果日報)
--
一戰最後老兵 110歲過世

一次世界大戰最後一位老兵喬勒斯(Claude Choules)四日於澳洲伯斯的老人院去世,享壽一百一十。一戰動員逾七千萬兵員,喬勒斯過世,為歷史的一個世代畫下休止符。

喬勒斯綽號「咯咯笑(Chuckles)」,他過世前已雙眼失明,幾乎全聾。喬勒斯十四歲從軍,軍旅生涯四十一年,但他堅決反戰,對戰爭紀念活動嗤之以鼻。喬勒斯的女兒達芙妮‧艾丁格說:「我父親認為不應該美化戰爭。」

喬勒斯身經兩次大戰,一九一九年他見證了德國艦隊的末日,其後在西澳洲,以爆破專家身分目睹二戰落幕。

一九○一年三月一日,喬勒斯出生英國密德蘭。一九一六年時,喬勒斯謊報年齡,加入英國皇家海軍;一九二六年他借調澳洲,擔任爆破軍官。

二戰時日軍曾轟炸澳洲,喬勒斯的任務是在日軍若進攻澳洲時斷後,炸毀來不及開走的船艦。

喬勒斯的女兒安娜波說,當時心中一直浮現一個畫面,就是騎腳踏車上下班的父親拚命踩著踏板逃命,日軍在屁股後面追。

在前往澳洲途中,他認識一名年輕蘇格蘭護士,兩人結婚,定居伯斯南部,兩人結縭八十年,有三名子女。

喬勒斯將他的長壽歸功於健康的飲食、運動、魚肝油,還有多笑。他曾開玩笑的說,長壽的祕訣是「持續呼吸不要斷氣」。

(聯合報)
--
一戰僅存老兵 110歲辭世

全世界碩果僅存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老兵、英國裔的克勞德.喬勒斯(Claude Stanley Choules)五日在澳洲伯斯市一所養老院辭世,享年一百一十歲。

喬 勒斯生性幽默風趣,從不愛向人吹噓自己在軍旅生涯中立下的功績,但一○八歲時出版自傳《最後的老兵》(The Last of the Last),除了描述長達四十一年的海軍生涯,也分享生活中的點滴,例如他很愛游泳,每天都會到西澳的海邊下水,一直到一百歲時才停止這項活動。

他經常開玩笑說,長壽的秘訣就是「不要停止呼吸」。有時候他也會說,要感謝魚肝油,他才能夠活那麼久。但是他的子女表示,在他的心中,他認為自己能夠走過多年歲月,都是因為家人的愛。

「我們都很愛他」,喬勒斯八十四歲的女兒黛芬說:「雖然一想到他已經不在了,我們就很難過,但這是無法避免的事。」

喬勒斯一九○一年出生於英國,當時的英國國王是愛德華七世(伊莉莎白二世的曾祖父)。喬勒斯就十四歲加入皇家海軍,當時第一次大戰正酣,他於一九一七年在戰艦「復仇號」(HMS Revenge)上服役,並在一九一八年見證了德國公海艦隊投降的歷史性時刻。

一九二六年,喬勒斯奉派到澳大利亞擔任海軍教官,之後轉投澳洲皇家海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水中爆破隊隊長,並成功清除掉第一枚被沖上西澳沿岸的德軍魚雷。二次大戰結束後,喬勒斯轉任海警,一直服務到一九五六年才退休。

(中國時報)
--
不知為不知/王道還

一九六二年六月底,倫敦,美國精子學者麥克勞德(John Macleod,1905-1984)出席英國生殖科學會年會,發表大會演講。

對 麥克勞德而言,那可算衣錦榮歸。他出生於愛丁堡。由於家貧,又是長子,他十二歲便輟學掙錢,補貼家計。後來愛丁堡大學生理學科需要幾名實驗室「小弟」,除 了當清潔工,還要為一年級學生打理實驗作業,是全職工作。兼差雇主出面打點,他錄取了;不出幾年,便從六名小弟中脫穎而出,成為實驗助理,承擔一部分實驗 教學。十六歲,他再度升職,協助教授做研究。十七歲,實驗室總管,直屬科主任。

幾年下來,麥克勞德愛上了科學研究,可是也明白自己的不足:缺乏正式教育。可惜他賺的錢、以及業餘的時間都不足。一九二七年,他廿二歲,科裡一位教授接受紐約大學聘書,順便把他帶到美國,他的人生從此改觀,成為「美國夢」的一筆註腳。

到了美國,他大學文憑都沒有,名字已出現在正式出版的生理學論文上。一九三八年,他還沒有博士學位,就獲得洛克斐勒醫院研究部的正式職位,並容許他到康乃爾大學醫學院念博士學程。

正 好那時美國計畫生育運動鬥士瑪格莉特.桑格(Margaret Sanger,1879-1966)資助紐約醫院設立男性不孕症門診。麥克勞德因緣時會,分潤了瑪格莉特提供的研究經費,開始研究精子;博士論文「人類精 子的代謝」於一九四一年通過。此後,精子成為他的終身事業。一九五○年代他發表了一系列論文,建立了評估精子品質的量化工具,如精液量、精子數、精子運 動、精子形態等,成為國際標準。

因此,一九六二年麥克勞德是以精子權威的聲望,受邀在祖國同行菁英面前做專業報告。

麥克 勞德站上講台,秀出的第一張幻燈片是顯微鏡下的芸芸精子。他指著其中一粒:「各位女士、先生,那是一個健康的人類精子,…。」話沒完,黑暗中講堂後面便響 起了一個聲音:「恕我打岔,請問你怎麼知道?」此人是派克思(Alan Parkers, 1900-1990),前一年才上任的劍橋大學生殖生理學教授。一九五○年代,他開創了冷凍生物學:不止精子能夠低溫冷藏,各種細胞、組織、甚至器官、胚 胎都成。

有人認出派克思的聲音,滿心期待一場高手過招的好戲。因為精子量是卵子受孕機率的指標。一九二九年的研究結論是:每毫升精液含有的精子必須超過六千萬個,卵子才容易受精。為什麼效率那麼低?至今沒有公認的答案。

以顯微鏡觀察過精液的人都知道,大量精子中,活力、形態各有差異;「卵子只接受其中最強健的」,純屬廢話。派克思提出的正是考驗專家手眼的問題,大家都屏息以待。

哪裡知道,麥克勞德在講台上一面翻講稿,一面哼哼啊啊、不知所云。最後整個講堂只迴盪著紙張的沙沙聲。麥克勞德察覺自己失態了,立即收拾講稿、走下講台、走出講堂,再也沒有回過英國。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半個世紀後回顧麥克勞德的行事,我們越發珍惜他的風範。例如兩年前這個時候,新流感爆發,有些所謂專家紛紛發表意見、煞有介事,事後證明無非瞎扯。

不過,樹立典範、傳述懿行從來是各級教育的內容,多一個麥克勞德的故事,未必便移風易俗。我們不免好奇:要不是出現令麥克勞德不得不誠實面對的質疑,而他又受制於不得不誠實答覆的義務,他還會成為典範嗎?

(聯合報)
--
日本方言 可追溯到朝鮮半島

最新利用進化遺傳學理論進行的1項開創性研究發現,日本地區許多方言,源自約2200年前來自朝鮮半島的移民農夫。

研究發現,日本許多地區的語言差異,及許多延伸至文化當中的差異,不像許多日本人認為的,是源自千年前就在這塊群島上的漁獵採集者。

部分學者認為,日本群島上的主要定居者起源於1 萬2000年到3萬年前,而現代日本人,不論是語言或人種,均是石器時代人類的直接後裔。當時有部分農業或動,但主要活動是漁獵和採集。

根據這套理論,西元前200年來自亞洲大陸的移民,帶來金屬工具、稻米,以及新的耕作技術,但對語言發展方面影響不大。

其他學者則認為,來自朝鮮半島的移民有更深的影響力,大大取代原地居民和他們的語言。

學者尚恩‧李和長谷川壽一將進化物理學家用來檢驗化石裡的DNA片段,以追溯數萬年家譜的方式,套用在語言上。他們創造出120個關鍵字名單,包括身體部位、基本詞彙、數字和代名詞等,再針對59種方言創造出對應名單。

利用電腦演算結果發現,這些Japonic語言,都有可追溯至2182年前的共同祖先,剛好與朝鮮半島移民大量湧入的時期相符。

(Upaper)
--
日本方言 可能來自朝鮮半島

日本多數地區的方言可能是在二千多年前,隨著來自朝鮮半島的移民帶進日本?東京大學兩名學者以進化遺傳學的觀點,在英國學術期刊上發表這項研究成果,進一步強化了農業擴張是全球語言多樣性主要推手的論點。

日語是世界主要語言中,目前唯一還無法確定來源,並引起激烈論戰的語言,主要論點包括原生說與外來說兩種。主張原生說的學者認為,日本群島上的主要原住民,起源於一萬二千年到三萬年前的石器時代,而現代的日本人,不論是語言或人種,均一脈相承自這些石器時代的祖先。

當時的原住民主要活動是漁獵和採集,直到西元前二百年來自亞洲大陸的移民,雖帶來金屬工具、稻米,以及新的農耕技術,但對語言發展方面影響不大。

另一派主張外部流入的學者則認為,西元前二百年來自朝鮮半島的大量移民,對日本的土著文化具有深遠的影響力,不但造成當時的原住民大規模移居,他們的語言也被外來的語言所取代。近來在考古學及DNA的證據,也比較傾向支持外部流入的說法。

東 京大學教授長川谷壽一和李尚恩(譯音),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生物學》發表的這篇論文也是支持外來說。兩名學者從身體部位、基本動詞、數字和代名詞等, 選出不容易受到其他語言影響的二一○個單字,並且做成五十九種對應方言的列表。經過電腦比對這些單字方言的音韻變化,發現它們共同的祖先可以回溯到二一八 二年前。這個年代正好與西元前二百年左右,朝鮮半島大量移民進入日本的時代吻合。

該篇論文的發表,由於觸動到日韓情結的敏感神經,引發日本網友的熱烈討論,網友表示,反正韓國人都說漢字是他們發明的,現在多了日語一項也沒差。也有網友質疑,學者光是追溯日本方言的祖先,又沒有和古代朝鮮語比對,就能推斷是來自朝鮮半島,未免太武斷了。

(自由時報)
--
重度睡眠呼吸中止 中風危險大增

60 歲的胡先生,每晚睡覺總是鼾聲雷動,吵得枕邊人夜夜難眠,有時甚至打鼾到忽然換不過氣,讓妻子十分擔憂,但他一覺醒來卻仍呵欠連連,白天不到午休時間就猛 打瞌睡,必需狂喝茶提神,直到就醫求診才發現,胡先生不僅有嚴重的睡眠呼吸中止症,還有「無症狀腦血管阻塞」,也就是中風的徵兆。

■腦組織缺氧 血管先遭殃

萬芳醫院睡眠中心主任宋家瑩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和腦中風高度相關,國外研究顯示,中、重度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之一,造成腦中風風險會增加2至3倍。

由於人體腦組織缺氧時,會破壞腦血管內皮功能及自體調節機制,造成血液凝固異常及動脈粥樣硬化,同時促使交感神經興奮,讓血壓脈搏上升,日積月累,血管硬化、高血壓、心臟病都通通找上門。

宋家瑩說,睡眠呼吸中止病患初期可能只是習慣性打鼾,白天出現嗜睡,卻以為是工作太疲累,不以為意,忽略及早就醫的重要。

■肥胖、糖尿病患 也要當心

目前睡眠呼吸中止症臨床上可透過減肥、戴牙套、懸雍垂切除、整形或戴上陽壓呼吸器,在睡眠期間主動偵測患者氣流量,當氣流不足及時給氧治療。

她強調,腦中風已經多年來蟬聯十大死因第2位,僅次於癌症,睡眠呼吸中止的影響不容小覷。除了打鼾、白天精神欠佳,腰圍大於100公分、難以入睡、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患、過胖者等都建議接受檢查。

她提醒,若老覺得睡不夠,甚至早上起床還會頭痛、口乾舌燥、半夜經常需起床小便、白天容易打瞌睡、無法集中精神,或是在睡覺時會忽然手腳抖動,就要提高警覺。

(中國時報)
--
研究顯示吃保健食品 未必變健康

吃了酵素,反而雞腿飯吃更多;吃了維骨力,反而不運動!中山大學教授邱文彬研究發現,民眾常因吃了保健食品,反而放縱自己吃更多或不運動,造成身體更糟糕。這篇研究將發表在美國《心理科學》期刊,也是創刊以來首篇完全由台灣學者貢獻的文章。

邱文彬表示,曾有同事早上吃了多種維他命,開會時不選有機便當,反而享受雞腿便當;他的父親也曾提到,因為最近吃了「維骨力」,所以較少到老人活動中心運動。

他說,台灣一年吃掉七百億保健食品,包含減重、抗老,但吃保健食品真能讓人變得健康嗎?研究團隊為此實驗,針對服用營養補充品後,對健康行為造成的負面影響。

兩項實驗在招募受試者時,皆被告知當天不能服用保健食品,實驗組被告知服用的是多種維他命,控制組被告知服用寬心藥丸。

事實上,為了掩飾實驗真正目的,兩組受試吃的都是寬心藥丸,受試者在服用測試藥丸後,填寫一份有關藥丸的知覺評估,例如大小、顏色、質地、氣味等。

實驗中以為吃維他命受試者,對運動渴望較低,卻對享樂渴望較高,且對吃到飽的偏好,比吃有機餐要高。另外,以為吃維他命的受試者,在「計步器」作業中,大多數人選擇較近的歸還點,測試過程中並沒有多走一些路。

邱文彬指出,研究結果與心理,可解釋「節食卻又暴飲暴食的惡性循環」,由於飲食習慣和規律運動,不容易建立與維持,對以為習慣吃保健食品就能得到健康的人,進一步自我放縱很可能付出慘痛代價。

(中國時報)
--
中山大學研究 食用健康食品 反易自我放縱

吃了保健食品真能讓人變健康嗎?在中山大學教授邱文彬針對「授權效應」所做的研究顯示,人會因為自恃食用健康食品,進而放縱自己從事不利健康的行為。這篇研究除已獲美國科學人雜誌、華盛頓郵報報導,也將刊登在最新的「心理科學」期刊。

中山大學教育所教授邱文彬以兩個實驗來檢驗人知覺服用健康食品後,會對健康有關行為造成負面影響。

邱文彬表示,在第一項針對八十二個人所進行的實驗中,被告知服用多種維他命的實驗組較被告知服用寬心藥的對照組,有較高的享樂慾望(3.05:2.12),對運動性活動渴望較低(4.41:5.11),且對吃到飽餐的偏好明顯高於有機餐(0.71:0.44)。

在第二項針對六十八人進行的計步器實驗中,兩組參加者受試前都閱讀一篇多走路有益健康的報導,結果實驗組在一小時內平均走了兩百六十七公尺,對照組則走了四百卅五公尺。

邱 文彬表示,這項研究結果可以解釋典型的「節食—暴飲暴食的惡性循環」。服用健康食品的人容易產生不易受到傷害的感覺,因而從事自我放縱的行為,最後可能讓 人付出潛在代價,公共衛生政策應該提醒民眾注意這種「授權效應」的負面結果,未來也計畫繼續探討哪些人容易受「授權效應」影響。

(自由時報)
--
當正義開始流行/吳典蓉

在台灣,向來是談理財或養生,才可能變成暢銷書,因此,當政治哲學家邁可.桑德爾的《正義─一場思辯之旅》竟然也能大賣,這就提醒我們許多事。

首先,台灣的學校教科書應該還有很大改善空間。前一陣子,老師及家長們紛紛抱怨,高中的「公民與社會」不但難度高,而且某一版本還滿是線圖與術語,老師簡直不知從何教起。高中的公民教科書到底應該怎麼編?怎麼教?桑德爾的作法也許值得參考。

桑德爾在哈佛大學的「正義」課程,被視為一則傳奇,因為大家設想應該很枯燥的哲學課程,竟然成為學生選修最熱門的課,透過桑德爾根據課程改編的書,我們也許可以了解原因。

在 這本談正義的書中,沒有單調的名詞解釋、艱深的理論也不多,幾乎全部都是從歷史、新聞、甚至大法官釋憲判例中擷取的案例,來刺激讀者思考;例如,募兵制是 以市場方式來解決國家兵源問題,他不直接批評募兵制,但是提到美國南北戰爭時代,卡內基、摩根、克利夫蘭總統等有錢有勢的人,可以花錢找替身、不用上戰 場,當時的媒體形容這是「有錢人宣戰、窮人戰鬥」,一個簡單的類比思考,就凸顯募兵制潛在的不公平問題,當然也提醒我們,很多事不能靠市場解決。

有 趣的是,《正義》一書大紅,賣得比美國好,已成亞洲現象,桑德爾本人到中國、日本、韓國演講,都深受歡迎;我想,被視為社群主義理論大將的桑德爾,一直相 信社會、國家有可能找到一種良善的公民美德,這樣的理論和亞洲國家向來的傳統倫理觀,是否有一定的親近性,頗值得探究。

當然,這樣的書如 果要讓我們訓練獨立思考的能力,讀者也有必要質疑桑德爾。他在理論界嶄露頭角、建立地位,就是挑戰另一位大師John Rawls的正義觀,迴避討論什麼是良善生活;相對的,Rawls認為,在多元社會中,公民不可能在對立的道德、宗教觀中達成共識,因此,自由民主社會要 能夠運作,不可能靠著追求最終的善,而是必須建立重視基本權利的公共政治文化。

哪一種說法行得通?依照桑德爾強調美德的價值觀,他認為應 該同意民運領袖馬丁路德金恩的遊行,但不同意新納粹分子故意挑在猶太人社區舉行的遊行,但是依照美國最高法院的判例,「在憲法第一修正案的原則下,沒有錯 誤的思想這回事」,他們不問兩種遊行宣揚內容是善是惡,在言論自由的前提下,應該都可以遊行。

回到極端對立的台灣,有沒有可能建立一種理想願景,是不論統獨都可以接受的?我認為,現階段也許Rawls的作法比較適合台灣,但是有一天,台灣要邁向一個良善的公民社會,《正義》這本書也許可以幫我們預作準備。

(中國時報)
--
全球反恐戰 方興未艾/胡瑞舟

冷 戰結束後,正當西方社會思考如何將自由民主風潮散播至第三世界時,未料這些地區的極端主義者,卻把非傳統安全威脅帶入西方國家。二○○一年恐怖主義集團基 地組織,在美國本土心臟地帶引爆九一一事件,不少人認為世界在當天上午已經改變,更認為該事件是安全、戰略、戰爭和歷史等眾多議題的分水嶺。

美 國宣稱擊斃九一一恐怖攻擊主謀、基地組織首腦賓拉登,雖然細節仍有爭議,其實也勾勒出歷史的新頁。歐巴馬認為,世界將因賓拉登死亡而變得更安全;然而,美 國舉國歡騰「正義終得伸張」之時,世界各地卻提高安全警戒,賓拉登或已為其狂妄偏激的行徑償命,基地組織則已吹響復仇的號角。反恐戰爭擒賊擒王,主謀首惡 伏法當然必要,但後賓拉登時期恐怖組織和攻擊的消長,才是關鍵所在。

美國前國防部長倫斯斐任內曾說:「我們每天所捕獲、斬除、嚇阻或勸退 的恐怖分子,是否比偏激宗教和恐怖團體所招募、訓練和部署對付我們的恐怖分子為多?」點出了問題的癥結。就遑論美國國會統計自九一一迄今,美國在全球反恐 戰爭上耗費了一兆二千八百三十億美元,超過韓戰與越戰軍費總和;國土安全部今年的預算,亦達五百六十三億美元。

尤其,在西方高科技掛帥的 未來,歐美各國將與對日內瓦公約和人權毫無所悉、甚或漠不關心的一群殘酷「聖戰士」交鋒,戰爭的型態、戰略、戰術和戰法的演變,更是深值關注。西方國家總 結戰史經驗教訓,體悟爭取廣大民心有利於贏得戰爭勝利與目的,因而一定程度上會尊重武裝衝突法。在此同時,恐怖主義則將毫不留情,不惜造成敵方部隊或民眾 的大量傷亡,因為這種魯莽的行徑與形象在其家鄉甚有賣點,媒體爭相報導亦有利宣傳。

歐美國家領導人的擔心,並非空穴來風。國際間防止核生 化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擴散的機制,常有鬆散疏漏。例如,前蘇聯解體後核武遭盜賣,已經成為好萊塢多部電影題材;少數擁核仇美國家暗地輸出核武、導彈和技術, 國際時有報導;巴基斯坦核彈之父阿布杜.坎(Abdul Q. Khan)被指控成立核武黑市,貨樣齊全宛如百貨賣場;組裝髒彈的科技知識從網路即可下載,有心人士更不難就地取材製造。歐巴馬去年四月曾指出,美國當前 國家安全的最大威脅是核子恐怖主義。

戰爭不僅限於兩國或集團國家間的武裝衝突,戰爭的定義已經在新舊世紀之交蛻變;恐怖主義和暴亂攻擊, 已被視為戰爭的範疇。包括哈佛大學奈伊教授在內、研究戰爭衝突的多位著名學者專家都已強調,諸如游擊戰士、種族鬥士、宗教文化激進分子、國際犯罪幫派組 織、跨國恐怖集團等「非國家行為者」(non-state actors),已悄然成為戰爭的要角。舉凡盧安達種族屠殺、蘇丹達佛民族衝突、九一一恐怖攻擊、阿富汗與伊拉克境內的暴亂、中東茉莉花革命,都是典型案 例寫照。

在這些被稱為「後現代」或「第四代」的戰爭中,武裝衝突樣式繁多;尤其傾向以低科技的非正規型態方式進行作戰。九一一事件揭露超 級強國仍有罩門,未來的恐怖攻擊自然指向強國的阿基里斯腳踵致命要害。戰鼓早已擂動,潘朵拉的盒子也已經開啟。探研未來戰爭,諸如太空、網際網路珍珠港事 變等第四、五維戰爭名詞,已穿過歷史時空迴廊在不遠的前方,它們的負面效應絕不比核生化及輻射武器遜色。賓拉登曾經威脅:下一回合的攻擊,將使美國人「忘 記九一一」;在西方國家巧實力尚難立竿見影之際,情報與防處作為將左右事態發展。

(中國時報)
--
高教與學術功利化 不能忽視/夏曉鵑(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教授兼所長)

清華大學彭明輝教授在部落格發表之〈台、清、交大羞於告人的「卓越」祕密〉以及後續數篇重砲批評高等教育制度的文章,引起廣大回響。彭教授揭露了名校以設分校之名行「炒地皮」之實。

台灣的高等教育在各種扭曲的政策下,彭教授所堅持的「培育後進與促進社會公共福祉」的學術傳統早已被恥笑為「不合時宜」、「自命清高」,而「只問業績、不論手段」已然成為高等教育與學術的主流。

不論各個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之主政者如何以漂亮語彙包裝,身在其中的高教和學術勞動者,早已切身體認到高教與學術功利化的事實。最近經建會通過教育部提報的「高等教育輸出─擴大招收境外學生行動計畫」便具體而微地揭露這個醜陋的事實。

依 據「高等教育輸出」計畫,經建會預計從今年至二○一四年投入約五十六億八千萬元,至二○一四年境外學生從四萬餘人倍增至八.八萬人,預估創造二百三十四億 元產值。教育部表示「擴大招收境外學生行動計畫」是十大重點「服務業」之一,以「打造台灣成為東亞高等教育重鎮」為願景,其產值以學雜費及生活費計算,目 前已達一百七十二億元,預計至二○一四年可創造二百三十四億元。

至此,教育部已公開承認將高教視為「產業」而非「志業」,雖然教育部仍不 忘以美麗的修辭掩飾其功利、營利的目的,宣稱「這項服務業的效益不在於經濟,而是社會效益及台灣與國際連結」,但明眼人皆可看出其「高等教育輸出」就是以 營利為目的,因為在「產業」的邏輯下,「產值」的極大化必然成為最高目標,否則何須汲汲營營地估算產值,又何須通過經建會的核可?

教育部 的修辭還包括:「未來將雙管齊下,對內營造友善留學環境,包括獎勵大專院校開設全英語課程、提供華語研習優惠學費等;對外強化留學台灣優勢,例如推動東亞 學子來台留學專案計畫等。」筆者衷心希望教育部真的會投注心力以營造友善的留學環境,然而,必須提醒的是,友善環境絕對不僅止於提供全英語課程或華語研習 優惠,更重要的是整體台灣社會對東南亞和中國大陸的理性和多元的認識。

試問:在台灣將東南亞的「外籍勞工」當作奴工的制度,將東南亞和大陸的「外籍配偶」視為「劣質人口」、「潛在罪犯」的法令政策和社會氛圍下,台灣憑什麼成為「東亞高等教育重鎮」呢?

在 充斥對東南亞與中國大陸的偏見與歧視(甚至仇視)的整體環境下,不難想像在台灣留學的東南亞或大陸的留學生,將有被教育部或各大學欺騙、被當成來灑錢的 「冤大頭」的嫌惡感。假使教育部不希望在台灣的留學生將台灣的高等教育視為「黑店」,首要任務便是拋棄將高教視為「產業」的功利主義思想,並致力於開拓台 灣人的視野,以開放的心胸認識我們在亞洲的鄰居!

(中國時報)
--
毒花生危機 戴奧辛污染彰化農田

彰化縣伸港鄉大肚溪河口附近花生田,竟然出現大量含有戴奧辛的集塵灰,不但可能污染,更波及民眾食的安全!

省道西濱大橋旁 發現集塵灰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黃煥彰等人,日前在省道台六十一線西濱大橋旁一塊五分地面積的花生田上發現大量集塵灰,憂心土壤已遭嚴重污染;環保署強調,立即調查,若確定污染到農地,會立即清除農作物。

大 肚溪口今年以來已接連發現集塵灰污染現象,黃煥彰指出,今年四月初他們在伸港鄉大肚溪口野生動物保護區發現大量含戴奧辛與重金屬的集塵灰後,日前又在距離 約僅一公里遠的西濱大橋第五十一號橋墩旁花生田裡,發現大量集塵灰。 由於污染面積持續擴大,研判大肚溪被棄置有毒的集塵灰內含高量的戴奧辛,污染面積超過九公頃,彰化環保聯盟及台南社區大學於今年四月檢舉至今,仍未見官方 採取行動,移除有毒廢棄物。

建魚塭道路材料 棄置留遺毒

黃煥彰說,這處受污染花生田面積約長一百六十公尺、寬卅公尺,約五分地大,土壤表面觸目所及的都是密密麻麻的集塵灰,隱藏在土裡的集塵灰數量恐怕更為驚人,花生就種在充滿集塵灰的土壤裡,供人食用。他懷疑這些集塵灰的來源可能是多年前建魚塭時興築道路時所用的材料。

在附近種植花生的洪姓農民指出,他的農地也發現少許集塵灰,棄置者很夭壽,萬一被檢測出土壤遭污染,不但要耕鋤花生田,勢必還有一段時間不能種植。

黃 煥彰批評,四月初在大肚溪口野生動物保護區發現大量含戴奧辛與重金屬的集塵灰,當時彰化縣環保局曾派員勘查,信誓旦旦說要協請河川局等單位進行清除,但迄 今僅豎立一塊「此處遭非法棄置集塵灰,請勿靠近」牌子,任由大量未清除的集塵灰被潮汐沖入大肚溪裡,污染水源,政府單位無動於衷,亦無積極作為,實在無 能。

彰化縣環保局秘書江培根則表示,還在進行周遭環境調查、鑽研土壤污染深度及廢棄物分析,等完成調查工作,還要編列預算,才能由第三河 川局、公路總局等權責單位委外清除,清理速度沒那麼快。至於新發現的花生田疑遭集塵灰污染,將先找地主並派員採證,追查污染來源及後續的調查事宜。

環保署土污基管會執秘蔡鴻德表示,大肚溪河口集塵灰污染已交由河川局處理,農田污染影響到食用安全,如果確定污染到花生田,會立即將農作物清除,避免流入市面。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