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2日 星期日

新聞自選輯 20110522

男人該坐著尿? 反對派:「晨舉」壓不下

男女要平起平坐,能不能先從尿尿這件事做起?網路人氣作家「宅女小紅」最近就提倡男人坐著尿尿,以免尿漬噴濺到馬桶周邊和地板上,臭氣薰天,這個話題也引起網友的論戰。


宅女小紅說,她生於父權意識高張的家庭,從小母親就告誡她上完廁所,要記得把馬桶蓋掀起來,免得女生上廁所時,會坐在父親和她弟弟的尿漬上,當時她還不以為 意。直到她買了房子,男友偶爾到她住處,她才發覺男友留在馬桶邊緣和地板的尿滴,讓她快要抓狂,因此有了男人坐在馬桶上尿尿的想法。

宅女小紅表示坐著尿或許會讓男人感到有傷尊嚴,但畢竟是在家裡,只要廁所門一關,沒人會探究你尿尿的姿勢。

她不改搞笑本色,指男人應該接受「少年噴過山,中年滴腳盤」的現實,何況男人也不會希望看到女人的經血滴在馬桶上,男生坐著尿尿的確是個值得推廣的美德。

小紅拋出這項話題後,在她的部落格引起廣大回響。反對坐著尿尿的男網友認為,男人大都會「晨舉」,如果起床時尿很急,又還沒「消腫」,就算坐在馬桶上也壓不下去。而且站著小便事關男性尊嚴,不能有絲毫退讓。

女網友則一面倒地支持小紅,認為男人就像小狗,一定要訓練尿尿的規矩,以免養成靠尿味「宣示地盤」的壞習慣。而且男人多花幾秒鐘坐上馬桶,比事後清理馬桶還能省下更多時間。

對於男人以晨舉,當做無法坐著尿尿為藉口,更有網友突發奇想,認為男人可以像騎機車一樣,倒著坐上馬桶,就可以解決不肯低頭的問題,有網友形容這招是「張果老倒騎驢背」。

小紅說,雖然她周遭的男性,包括父親和弟弟,仍不肯改變站著尿尿的習慣,就連她認識的一位個性陰柔的男同性戀友人,也表示不習慣坐在馬桶上尿尿,但她會持續推廣這項觀念,最起碼偶爾要讓男人自己掃廁所,才會了解自己尿漬有多讓人難受。

醫師:男性坐著尿 尿得較乾淨

男生尿尿採坐姿或站姿好?泌尿科醫師說,其實男性站著尿尿,骨盆腔肌肉無法放鬆,可能解尿不乾淨,甚至會引起泌尿道感染發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婦產科醫師林姿吟表示,身體站立時,骨盆腔肌肉必須用力,無法放鬆,小便可能解不乾淨,尤其脊椎曾受傷、糖尿病或攝護腺肥大男性,若以坐姿解尿,較不易出現殘尿。

台北榮總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林志杰則指出,二○○八年國外曾對兩百名的男性做過研究,發現坐著小便比站著小便,殘尿量比較少,可以少十西西,且每秒最大尿流速度快一西西。

德國男人 在家大多坐著尿

德國男人可以大口喝啤酒,也可以揹著太太參加越野障礙賽,從來沒有人懷疑德國男人不夠man,多數德國男人在家卻是坐著小便,而且大都源自母親的教導。

在日本,由於多數的家庭都裝有免治馬桶,日本甚至發明出一種小便跪墊,讓抵死不肯坐著尿的男人,乾脆就跪著尿。

目前在台灣一間學術單位任職的德國人史蒂芬說,小時候,媽媽就教他該坐著尿尿,理由是沒有人喜歡坐在沾有尿漬的坐墊上。所以他從小就養成在家坐著尿的習慣,也不覺得任何蹩扭。

對部分台灣男性認為坐著尿有傷男性尊嚴,甚至會被視為娘娘腔,他難以理解,因為男子氣慨不必表現在尿尿姿勢上。

德國男性並非不會站著尿,史蒂芬說,在有小便斗的場所,或是在男廁,當然還是站著解決。有時他啤酒喝多了,懶得解開皮帶,在家裡也會站著尿,但事後他一定會清洗馬桶周邊和地板。

他說,台灣應該儘早教育男性的如廁習慣,媽媽要教導兒子,女生也該教導男朋友或丈夫,坐著尿才是互相尊重的表現。

史蒂芬並說,不要既堅持站著尿,又把清理廁所的工作留給女性。

史蒂芬的台籍妻子陳小姐說,旅居德國期間,周六日的早餐店前,幾乎都是男人在排隊買早餐;夫妻帶子女出遊,也大都是男人背著寶寶,可見兩性平權已落實在德國人生活中。

曾為「跨性人」發聲,提出「性別友善廁所環境」的台灣性別人權協會秘書長王蘋,認為男人尿尿是否應採坐姿,就像家中碗筷該怎麼擺、出門路線該怎麼規劃一樣,該由家中的男女兩性協商出彼此可以接受的方式,不需強制。

她認為,女性看似比較愛乾淨,卻常對堵住浴室漏水孔的頭髮視而不見;男性習慣站著尿,並不表示男性不尊重家中的女性。應透過協商,找出雙方都可接受的方式。

(聯合報)
--
移動、互動,與運動/王文華

當電影、電視、電玩,都進入三D時代,政府、企業的行銷手法也必須「三D」。我鼓吹的「三D」,是三個「動」。

先說「移動」。消費者不斷移動,行銷不能再維持靜態。比利時啤酒品牌Stella Artois的手機應用程式,根據顧客的地理位置提供促銷訊息。走在路上突然想喝一杯,用手機把街景拍下,應用程式就可告訴你最近的酒吧在哪裡。

但 這種一對一式的移動行銷,有用但不有趣。「移動」再加上「互動」,黏度才高。「Mini汽車落跑」遊戲,在斯德哥爾摩市中心擺設一輛虛擬的Mini(地上 畫出Mini的形狀),消費者走到五十公尺之內,就可用手機應用程式「搶到」這輛Mini。搶到後可立刻落跑,其他人可從應用程式上看到車在哪裡,追到五 十公尺內把車搶過來。誰能保住虛擬車一周,不被別人搶走,就可得到一輛實體的Mini。

Mini遊戲讓車迷彼此互動,美國超級杯足球賽則 讓球迷和非球迷互動,吸引後者成為球迷。到現場觀看冠軍賽的球迷,只要用手機「打卡」(告訴社群網站上的朋友自己現在的位置),就可以得到密碼,享受上網 購物八折的優惠。朋友們看到打卡者人在現場,對比賽更有興趣,連帶增加電視轉播的收視率。利用第一層消費者賣給第二層消費者,事半功倍。

消費者之間互動的性質,不止於告知或競爭,更深化到激勵的層次。「Nike+GPS」應用程式,讓你和朋友們都知道你跑步的距離和時間,也讓你和不同位置的同好賽跑。當朋友在你臉書上對這次賽跑按「讚」,你還會即時收到朋友的加油訊息。

上述活動雖酷,但只達到單一「活動」的業績目標。最深層的行銷,能改變消費者心態,塑造社會潮流,形成「運動」。

星 巴克鼓勵民眾參與公共事務,在美國總統大選日贈送每位已投票的民眾一杯免費咖啡,廣告文案說:「因為您和星巴克的交情,不只是咖啡而已。」當天,星巴克送 出兩百萬杯咖啡,讓選民們在咖啡廳內情感交流,也順便賣出了大量的糕點。凝聚了社群,改變了世界,賺到了錢,是行銷的最高境界。

台灣又要 選舉了。但願候選人,或任何必須行銷、溝通的主管,看得出來:喊口號、貼布條、發傳單、下命令等「一D」的手法已經過時了。網路讓每個人更聰明,在上位者 別再想操縱人心。要打動新一代的選民或顧客,賣方必須提供更即時、更動感、更有趣、更有心的參與模式。消費者不希望被銷售,他們希望被諮詢、被娛樂、被啟 發。

人生是一場終極的「社會運動」,看看這一次,誰能帶我們向前衝。

(聯合報)
--
寶貝小屁屁 清水對付尿布疹

調查發現,近九成寶寶都曾出現不同程度的尿布疹。利用濕巾、痱子粉、凡士林等接觸寶寶屁股,小心反讓問題加劇。醫師提醒,對於輕微的尿布疹,以清水清洗最好,症狀未改善應盡快就醫。

出生才一周,「小沙米」就出現紅斑等尿布疹症狀,媽媽用含酒精濕巾擦他的小屁屁,紅斑沒有消失,疹子和紅腫區域蔓延至大腿及鼠蹊處,親友推薦漢方痱子粉,沒想到症狀更嚴重,嚴重發炎到甚至破皮、化膿。只要尿布一濕,孩子就痛得大哭,有一個月,一換尿布,小沙米就頻頻尖叫。

調查逾千名家有2歲以下幼兒的家長發現,近9成家長都有孩子長尿布疹困擾,七成五先選擇痱子粉、濕巾、凡士林等方式處理,有人用民俗偏方,如黑麻油、茶葉水。

長庚醫院小兒皮膚科主任施一新說,寶寶的小屁屁若長期在有尿液、糞便的潮濕環境中,尿布與皮膚接觸、摩擦便可能造成尿布疹,此時用含酒精的濕巾,含油脂的麻油或含多種生物鹼的茶葉水等,都會使刺激加劇,若已感染,使用凡士林、痱子粉更可能使皮膚不透氣。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說,有些家長會先買藥膏擦,但小心擦錯藥。建議先分辨寶寶皮膚是一片紅或有點濕的刺激性皮膚炎,還是呈環狀或發散式紅疹,甚至起膿泡的黴菌或念珠菌感染,不同原因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一昧使用類固醇藥膏,並不妥當。

施一新說,輕微的尿布疹,最好用清水清洗寶寶的小屁屁,約兩小時就換一次尿布,如果紅疹逾兩天沒改善,最好就醫,檢查是否有感染,及早治療,才不至於一發不可收拾。

黃毓惠提醒,少數寶寶因吸收代謝問題,可能因缺乏鋅,易導致肛門附近破皮,被誤以為是尿布疹。她建議,若寶寶嘴唇、手指也有脫皮現象,應考慮營養問題。

(聯合報)
--
國內最新研究 中度腎病患 記憶力會下降 40歲以上女性出現「尿毒性腦病變」無法根治

女 性若腎臟不好,人也恐跟著變笨。國內最新研究發現,女性若患有慢性腎臟病,且病情達中度者,認知功能會變差,醫師說以往認為重度腎病患者才會出現「尿毒性 腦病變」,使記憶等能力下降,但事實中年女性若罹患中度腎病已會影響認知能力,提醒民眾勿服不明藥物,以免敗腎又傷腦。

研究成員、台北榮 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傅中玲說,該研究收案1622人,其中有64位婦女經檢驗發現罹患中度慢性腎臟病,年齡分布為40至54歲,再從其餘1558人中隨機 挑選同年齡、教育程度的一般婦女192人,2組人分別做認知功能測驗。結果發現中度腎病組成績普遍較差。在臨床上中度腎病病人,尚不需像重度腎病病人定期 洗腎,但其腎絲球過濾率能力已較常人差。

尚未實驗於男性
傅中玲說,認知測驗除比較2組人數字記憶力,如研究人員唸長串數字,看記住多少,另做軌跡實驗,如研究人員給寫滿數字的紙,看其從1找到10要花多久。
分析測驗發現,以往認為發生在老年重度腎臟病人的尿毒性腦病變,在中度腎病的40歲以上女性已見認知功能衰退前兆,現醫界僅減緩尿毒性腦病變症狀,無法根治。此次收案對象無男性,無法推論男性有相同現象。研究已刊登於《國際腎臟》醫學期刊。

亂服藥易患腎病
傅中玲提醒,國人平均每百人有6人患慢性腎臟病,成因推測可能與濫用藥物有關,而該研究又發現當腎病達中度,因傷腦、認知功能便會下降,呼籲民眾拒吃來路不明藥物。

糖尿病患更危險
新竹國泰醫院腎臟內科主任洪崇尹則說,慢性腎臟病除了濫用藥物會導致之外,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也是危險因子,民眾應定期健檢。

尿毒性腦病變小檔案
●成因:腎臟失去代謝的能力,致使尿毒等廢物蓄積於體內,日積月累,傷害腦部中樞神經
●症狀:記憶力或認知功能衰退,嚴重者會口齒不清、走路不穩等
●治療:藥物、洗腎等
●注意事項:
◎患者應定期回診,勿吃來路不明藥物
◎患者飲食須限制鹽分、蛋白質,以防病況惡化

(蘋果日報)
--
瘋壯陽 喇叭海膽遭盜獵

只因吃了可壯陽?屏東縣墾丁後壁湖自然保育區,有人白天公然盜獵野生的喇叭毒棘海膽。前天有人發現3名盜獵者,但警方趕到前盜獵者已離去,目前正追查中。

近來銳減200顆
在墾丁後壁湖自然保育區研究海底生物的中山大學海生所教授宋克義痛心說:「過去5、6年在保育區內的野生喇叭毒棘海膽,一直穩定成長,已有約900顆,但近來卻銳減只剩約700顆,被盜獵情況嚴重,再不制止將影響當地海域生態,希望全民一起譴責不法。」
宋克義向《蘋果》投訴指出,前天下午一名浮潛客在保育區內發現3名年輕人,騎著載著一只大塑膠桶的沙灘車,到海邊就提著袋子下海,不久上岸時,一人手裡拎著一袋喇叭毒棘海膽。浮潛客偷拍下對方照片向國家公園警察隊報案,但警方趕到現場對方已離去。
墾管處保育課長馬協群表示,喇叭毒棘海膽雖非保育類動物,但盜獵者可依《國家公園法》處3000元罰緩。海產店的王老闆說,喇叭毒棘海膽經濟價值不高,因成熟海膽內有4到5瓣像橘子瓣的生殖腺,可當下酒菜,老饕相信能壯陽,一隻收購價在20到30元。

喇叭毒棘海膽小檔案
學名:Toxopneustes pileolus
科別:毒棘海膽科
俗稱:喇叭海膽
分布:深度約30公尺內的亞潮帶淺水礁岩區
特徵:管足孔每三對排列成一弧狀。體殼大但棘刺短,棘刺呈綠色,但末端有紫色環,刺尖為白色。喇叭形叉棘中心點為紫紅色而末端框白邊生態:以大型藻類為生,時常會以管足和叉棘捕捉藻類或石礫掩蔽其身

(蘋果日報)
--
嘿咻傳C肝 風險8成

Q:婚後老公才告知他有C型肝炎,C肝會透過性愛傳染嗎?
A:C肝患者應先抽血檢驗,確定是否還帶原,2成C肝患者僅帶原但不會傳染,其餘8成透過性行為、輸血等方式傳染,建議可接受藥物治療。

治療期勿懷孕
台灣常見的C肝基因型為一到三型,其中第二和三型治療成功率高達9成到9成5,第一型治療效果稍差,僅6成,服藥後可轉變成帶原者、不具傳染力。
一般療程約半年到1年,若服藥第1個月病毒就消失,則只需治療6個月,若第3個月病毒才消失,療程就需1年,健保均給付藥費。但女性治療期間不能懷孕,以免藥物導致畸胎,停藥半年後才能受孕,若先生沒有接受治療,太太就已懷孕,也不需擔心胎兒,寶寶不會因此感染C肝。

(蘋果日報)
--
抗老化先顧腸胃美人體內革命

經常飯後覺得胃微微抽痛、消化不良,有胃炎、胃潰瘍、胃酸過多問題…專家表示,這些症狀都顯示你的腸胃過勞了!腸胃不好的人會提早老化,應及時調理,才能長保青春美麗。

台大內科教授、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吳明賢表示,坊間熱門的微整形、美白產品等等,有人嗤之以鼻,有人趨之若鶩,但這些讓外在變美的方法,效果並不能持久,因為如果不從根本改善身體機能,再多的外力也是徒勞。

日本消化內科的權威之一、京都府立醫科大學校長吉川敏一教授,最近在《美人體內革命》中強調,「內臟美,人一定美」,因為皮膚會直接反應出身體的狀況,過勞與睡眠不足導致腸胃疲勞時,人體因消化不良,無法充分吸收營養,導致新陳代謝減緩甚至停滯,皮膚再生能力也跟著衰退。

很多胃部毛病是長期壓力或緊張引起,吉川表示,緊張壓力會讓自律神經失衡,胃部無法休息,不斷進行消化活動,拚命分泌胃酸,壓力會導致保護胃黏膜的黏液分泌減少,使胃壁易受胃液侵蝕,進一步形成胃炎與胃潰瘍。

很多人以為「很累的時候,為了提振精神,要吃點有精力的食物」,其實反而會出現反效果。吉川教授表示,「沒有食慾」就是胃想要休息,勉強吃東西將無法充分消化,還會引起消化不良與腹瀉。

當胃感到疲勞、有消化不良的狀況時,要補充易消化、沒刺激調味的食物。吉川建議,別碰高脂、冰冷、重口味的食物,改吃燉煮、搗碎後做成湯、柔軟好消化的食物。

如果胃酸過多,則要減少含咖啡因或高鹽的食品,補充豆腐、白肉魚、牛奶等可以抑制胃酸分泌的食物。

食道逆流也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通常在飯後易出現胸口灼熱症狀,除了應避免暴飲暴食,咖啡、油炸物、酒精、橘子等,都會刺激胃部,盡量別碰。另外,辣椒含有辣椒素,會讓胃功能過度活躍,胃疲勞時最好別吃。

吉川教授並推薦幾個對胃很好的食物,包括:高麗菜、白蘿蔔、芋頭、山藥等。因為高麗菜含有能治療受傷胃壁的維生素與促進消化的礦物質;白蘿蔔含分解消化酵素與食物纖維,吃太飽覺得很撐時,可吃些磨成泥狀的白蘿蔔來緩和不適;芋頭、山藥有黏性易消化,可防止胃壁產生潰瘍。

吳明賢說,要保護胃部健康,須從飲食習慣著手,避免長期食用煙燻、鹽醃、醬漬、碳烤、加工及含防腐劑的食品,平常多攝取新鮮的蔬菜及水果。若持續胃部不適,最好進一步就醫檢查,胃鏡或幽門桿菌檢測,找出病因對症治療,就能擺脫胃部不適困擾。

顧胃生活秘訣

想要保護腸胃機能,吉川教授建議,生活作息上有一些秘訣:

一、空腹勿喝酒

一般的食物營養是由小腸吸收,但酒精卻是從胃吸收。胃裡沒有任何食物時,酒精會直接接觸胃黏膜,引發急性胃炎。建議別空腹喝酒,要喝酒前最好先吃些含有蛋白質或脂肪的食物。

二、咖啡餐後喝

不少人一天會喝好幾杯咖啡。咖啡會增加胃酸分泌,容易引發胃炎。如果要喝咖啡,就要在「餐後」,並且加點牛奶再喝。一天盡量別喝太多杯咖啡,建議可以改用較不傷胃的烘焙茶或麥茶代替。

三、運動抒壓 胃變健康

適度的運動,可改善血液循環,並活化內臟機能,腸胃運作也會變好。另外,有壓力時,投入喜歡的事物、向朋友訴說煩惱、看看搞笑節目開心一下,找到抒壓的方法,胃部機能就能健健康康。

(中國時報)
--
禿頭警報提早響搶救毛囊大作戰

20多歲的你髮線已經節節敗退,頂上明顯稀疏呈現地中海狀嗎?醫師臨床觀察,年輕族群憂心髮量減少前往皮膚科求診者愈來愈多,除資訊發達醫學知識提升,不排除也與西化飲食有關。

林口長庚皮膚科副主任黃耀立表示,雄性禿依嚴重度可分為1到7期,7期最嚴重,像頭頂、前額都沒有頭髮的「電火球」蘇貞昌即是代表。

黃耀立說,雄性禿主要和遺傳、年齡、雄性荷爾蒙有關,男性青春期雄性荷爾蒙分泌增多,出現陰毛、變聲等第二性徵也通常意味著落髮警報開始響起,尤其家族有禿頭遺傳基因者,有可能廿多歲就髮量稀疏,讓掉髮不再是中年男性專利。

臨 床便曾有年紀輕輕的高中生前來求診,年僅18歲前額髮線已後退一到二指、頂上髮漩處也明顯稀疏,讓正值愛美年紀的他相當在意。不過黃耀立說,即使家族有禿 頭基因,也不代表子女一定會「頂上光」,醫學界目前尚未找出雄性禿的關鍵基因,但有人前額禿,有人地中海,目前研判和毛囊的接受體不同有關。

要了解自己是否有禿頭危機,台大皮膚科醫師蔡呈芳表示,家族中是否有人禿頭、髮際向後退、頭頂毛髮是否越來越稀疏、新長出的頭髮越來越細有如「大樹變小草」,這些都是評估標準。

另一般人每天正常生理掉髮量約介於50到100根之間,黃耀立說,要判斷自己落髮是否過多,可在睡了8小時後,輕輕撥弄頭髮,若枕頭上的落髮量超過35根,就要注意。

對於最常見的雄性禿掉髮,黃耀立說,雄性禿患者可使用含Minoxidil的生髮水、口服藥物如柔沛避免毛囊退化,若仍成效不彰,再考慮手術植髮。

黃耀立強調,治療掉髮一定要有耐心,頭髮1個月只長1公分,且用藥3個月只能減少掉髮量,至少要半年以上才會有成效,千萬別自行停藥,且掉髮無法根治,愈早治療越好,也別輕信生薑、辣椒生髮等偏方,否則等到毛囊萎縮,搶救更加困難。

威廉王子脫帽那一刻 令人心碎

4月29日真是個讓全世界女性都「心碎」的日子…

威廉和凱特的世紀婚禮在眾所期待下隆重登場,睽違30年英國皇室終於又傳出好消息,身為記者的我怎麼可能錯過這個寶貴的歷史鏡頭呢!回憶29日下午,記者室裡的記者同業紛紛騷動,4點不到便趕緊打開電視,見證這讓人既欣羨又心碎的一刻。

當新郎威廉王子,在弟弟哈利王子陪同下抵達倫敦西敏寺,一襲紅色軍服、頭頂軍帽的筆挺帥氣模樣,真是迷倒在場所有女性同業,紛紛發出「好帥」的讚嘆聲。

但當威廉王子步入教堂,脫下軍帽的那一剎那…「快把帽子戴回去!」「天呀!他的頭髮!」「怎麼沒去植髮呢?」「倒帶回去前一秒啦!」記者室忽然哀鴻遍野,爆出陣陣心碎的惋惜聲,此時男記者也不甘示弱回嗆「男人禿頭有罪嗎?」

哈!當然沒罪囉!想我親愛的爸爸也是童山濯濯一族呢。但威廉王子年僅28歲就獲得父親查爾斯王子的「真傳」,頭頂明顯光禿,年紀輕輕就雄性禿,難道沒有補救方法嗎?

林口長庚皮膚科副主任黃耀立表示,從電視轉播研判,威廉王子前額髮線後退、中間明顯光亮已經達到中度的第三級,此時已需要積極治療,不妨考慮吃口服藥或擦生髮水,若效果不好,再考慮開刀植髮。

但其實相由心生,即使「頂上光」還是很迷人!像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台中市長胡志強不也都是髮量稀疏卻也絲毫不減他們的魅力。就像我家老爸,30多歲就頭頂光亮亮,但在女兒眼中還是大帥哥啦!

(中國時報)
--
男人果斷 女人較無偏見

夫妻外出,通常丈夫得等妻子選好並穿好衣服才能上路。如今科學家證實,女人不如男人那般果決,但男人判斷事情往往「非黑即白」,女人則比較開放而沒有偏見,能見到「灰色地帶」。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研究人員要求113名男女受訪者對50件物品進行歸類,讓他們判斷這些東西是部分、全部或是根本不屬於某一類物品。例如:油漆是工具嗎?蕃茄是不是水果?

結果,女性選擇「部分」者,較男性高出23%,顯示她們在回答可能引發爭論的問題時會猶豫不決,而泰半男性則樂於做出決定。

以「蕃茄是不是水果?」這問題為例,女性多認為蕃茄「有幾分屬於水果類」,男性則乾脆回答「是」或「不是」。

參與這項研究的華威大學艾斯特斯博士(Dr Zachary Estes)說:「當然,不能只因為男女對物品進行分類出現差異,便認定他們在作選擇時有優劣之分。」

艾斯特斯舉例說,男醫師會根據系列症狀,迅速且自信地對病患作出診斷,這對及早治療有助益,但若是誤診,那就非常不利了。在許多情況下,以較開放的態度去分類或診斷,效果會更好。

(中國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