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0日 星期三

新聞自選輯 20140910

iPhone6 AppleWatch亮相

蘋果公司(Apple)於台灣時間今天凌晨1時在美國加州舉行新品發表會,4.7吋的iPhone 6與5.5吋的iPhone 6 Plus正式登場,且螢幕雖加大,蘋果仍做出「史上最薄的iPhone」,被視為穿戴裝置典範的Apple Watch也終於現身。iPhone 6除各項規格更上層樓,加上電子錢包「Apple Pay」與各種健康檢測功能等創新設計,年底將和眾家機皇共同定義數位生活的新面貌。



新iPhone由全球行銷資深副總裁席勒(Phil Schiller)發表,由於iPhone 6的厚度僅6.9公釐,就算是iPhone 6 Plus也只有7.1公釐,兩者都比7.6公釐厚的iPhone 5s還要薄,堪稱是「史上最薄的iPhone」。至於A8處理器的運算速度則是初代iPhone的50倍,比起前代的A7最多可省下一半的電力,所以續航力可顯著提升。iPhone 6可待機10天,iPhone 6 Plus則是16天。

後天首波預購
在相機方面,iPhone 6的相機仍維持在800萬畫素。但對焦速度、臉部辨識、微笑與閉眼偵測效能都更加提升,iPhone 6是數位防手振,iPhone 6 Plus更搭載光學防手振。iPhone 6的連拍速度達到每秒240張,錄影規格則是1080p(每秒30格或60格),三星等對手機皇的4K錄影並未納入iPhone 6。新iPhone也有金、銀、太空灰3款,美國綁約2年的價格從199美金(16GB的iPhone 6,約5970元台幣)到499美金(128GB的iPhone 6 Plus,約1萬4970元台幣)。
在iPhone 6之後,執行長庫克(Tim Cook)說出了蘋果發表會的金句「We have one more thing.」(我們還有一件寶貝)果然,眾所矚目的Apple Watch登場了!這款採不銹鋼機身的蘋果智慧型手錶可自動對時,裡頭的感應器偵測到使用者舉起手腕,螢幕才會顯示資訊。Apple Watch也內建Siri,並可跟iPhone相互傳訊。
新機在美國、香港等9地,後天起開放預購,19日正式開賣。
中華電信昨晚搶先公布,若想收到台灣新機上市最新優惠,可上官網(http://goo.gl/HhG5Uu)加入CHT會員完成最愛手機品牌通知設定,就會可接獲iPhone新機第一手消息,不過這與預購無關。
中華電信行動通信分公司總經理林國豐表示,現有iPhone用戶約佔4G用戶的3至4成,原iPhone4和4s用戶約50多萬,應是首批轉換iPhone6的主要對象。遠傳電信、台灣大哥大都看好iPhone 6會帶來一波換機潮。台灣之星也表示,會跟電信三雄同步開賣。至於具體開賣時程等訊息,業者都表示要等蘋果公告。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0910/_Other/LN03_005.jpg

(蘋果日報)
--
iPhone6、iWatch亮相

一如外界預期,蘋果公司於台灣時間十日凌晨一點正式發表兩款新iPhone,除了眾所期盼的四.七吋iPhone6外,還有加大版的五.五吋iPhone6 Plus。新機在第一波上市國家於九月十九日正式開賣,但台灣上市時間仍不明。

iPhone6螢幕解析度為一三三四乘七五○,iPhone6 Plus則是一九二○乘一○八○,皆配備Retina高畫質顯示器。性能方面,皆搭載64位元A8處理器,並支援全頻段LTE。新機提供銀、黑、金三種顏色供消費者選擇。

在電池續航力部份,iPhone 6比iPhone 5S長二十五%,iPhone6 Plus則比iPhone 5S多出整整一倍。待機方面,iPhone6與iPhone 5S一樣,可待機十天,iPhone6 Plus則可待機長達十六天。

相機部分,主鏡頭為八百萬像素,視訊鏡頭一三○萬畫素,還搭配雙色溫LED及f/2.2大光圈,並加強人臉辨識器。攝影畫素達到1080p,慢動作攝影則可以到240fps。

此外,Apple也新推出電子錢包服務「Apple Pay」,結合近場通訊技術(NFC )與TouchID雙重認證方式,提升安全性。蘋果還推出智慧手錶iWatch,有大小兩款,搭載地圖、健康偵測功能,並可更換錶帶。

不只是硬體,在六月WWDC亮相的新版iPhone作業系統iOS8,與電腦作業系統Mac OS X 10.10 Yosemite,今天也釋出正式版,整合後使用者可直接從Apple電腦中收簡訊、接電話,電話聲響不用再急著找電話。iOS8導入「健康」平台與數位居家平台「Home kit」等,也將展出具體應用。

能否推革命性新品?庫克接任3年大考驗

華爾街日報報導,蘋果週二重回老會場發表新品,市場關注執行長庫克(Tim Cook)在資安疑慮的危機處理能力,以及新產品服務的創新成果,將為其上任3年來最大考驗;該公司股價過去一年大漲38%,本月初再創歷史新高。

市場預期,蘋果將同時發表2款大尺寸iPhone、首款穿戴式裝置iWatch,並推出健康追蹤管理、智慧型居家和行動支付等功能;市場研究機構Forrester分析師麥奎維(James McQuivey)表示,蘋果在庫克於2011年8月接班後,一直未能推出突破性的商品,但從這一波新產品攻勢來看,蘋果顯然有意藉此引起巨大轟動,並進一步證明自己創新的能力。

該公司2007年推出iPhone,改變智慧型手機市場生態,2010年又以iPad驚艷全球,站穩科技產業創新領導地位,但近年來Google極力發展無人駕駛汽車、飛機和智慧型居家服務,其他競爭對手如亞馬遜(Amazon)與臉書,也大舉進軍硬體市場,相形之下,蘋果在技術領域方面的野心顯得黯然失色。

庫克去年10月透露,蘋果即將發表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作,該公司副總裁克佑(Eddy Cue)日前更指出,蘋果今年推出的產品,將是他在公司服務25年來,最為出色的陣容。

目前Android作業系統在智慧型手機的市占率高達85%,蘋果需要積極向消費者證明其獨創性,並推出搭載新款服務的硬體設備,以維持用戶的忠誠度。

蘋果將推27吋iMac 高解析度風潮吹向PC

就在市場屏息等待蘋果發表的大尺寸iPhone 6時,研究機構TrendForce旗下光電事業處WitsView指出,蘋果最晚將於第四季推出27吋5K3K高解析度的iMac,在蘋果帶動下,這股高解析度風潮從電視吹進PC領域。

目前一般稱為4K2K高解析度電視,解析度有3840×2160和4096×2160畫素2種規格,是Full HD電視的4倍,雖然過去一年市場焦點都放在4K2K電視市場的滲透率,但是在包括三星與LG、DELL等已陸續推出具有4K2K超高解析度的顯示器產品下,此次蘋果於第四季推出的27吋iMac,解析度更進一步升級至5K3K(5120×2160),比起4K2K,解析度提升了30%。

WitsView的研究經理王靖怡表示,PC(包含AIO與顯示器)無論使用在專業領域或是遊戲上,因為不擔心內容問題,比電視更具成長潛力。

然而,在中國市場六大品牌大打價格戰下,預估今年全球4K2K電視滲透率仍可望拉升至13%~15%,約有1400萬台的銷售量,4K2K顯示器的滲透率則不到1%。

隨著顯示器也開始走平價路線,群創今年供應三星與DELL低價的28吋4K2K顯示器,終端市場售價630美元,一推出就打敗LG的23.8吋及31.5吋機種,成為銷售冠軍。

此外,加上蘋果也將於第四季推出27吋的5K3K高解析度iMac,未來勢必將帶動4K2K顯示器的成長。

(自由時報)
--
洩iPhone機密 陸疑因此失首賣

蘋果今天宣布推出iPhone 6,但早在發表會公布新機外型規格與售價前,中國大陸早有宣稱是iPhone新機的影片與相關資訊流出。據傳正是這個原因,導致大陸喪失了新機首賣權。

蘋果今天在洛杉磯舉行新機發表會前,大陸的「微博」、「秒拍」網站各有1名用戶分享他們說是盜取來的「iPhone 6s」的影片。兩段影片都引發網友強烈質疑,不少人懷疑影片拍的根本是山寨版手機,還有人嗆聲說,「等著收蘋果的律師信吧」。

此外,大陸各大網路商早在發表會前,就在官網大搖大擺放出iPhone 6預訂甚至規格等資訊,但當大陸失去首賣資格後,相關網站全部變成空白,或是已找不到原本文章。

蘋果宣布19日起在9個市場開賣iPhone 6 與iPhone6 Plus,美國、法國、加拿大、德國、英國、澳洲、香港、新加坡、日本率先開賣,台灣則是緊接著在26日上市。iPhone 6 16GB售價2萬2500元,iPhone 6 Plus16GB 售價2萬5900元起。

得知大陸不在iPhone 6首賣地區內的消息後,大陸網民反應兩極。有些人酸說「不用那麼快賣腎了」,有些則比較極端,痛罵蘋果地圖將釣魚台標示為日本領土,買iPhone的是「賣國賊」,呼籲大家都別買。

有些網民覺得大陸作為「天朝大國」,花了這麼多工夫做普通話現場口譯,但卻得不到首賣權,就像「被打臉」一樣;有些還覺得「得到中國大陸那麼多好處甜頭,蘋果沒感受到嗎?」

不過大部分網民持平而論,都認為先前的洩漏事件「玩得太過火」,才會導致大陸被抽出首賣名單外。也有網民比較實際,認為可能受到網路商的4G 網絡影響,例如不支援VoLTE等,才未能首賣。

(中央社)
--
iPhone 6大開眼界 iWatch魔力重現

美國蘋果公司於美西時間9日上午10時(台北時間10日凌晨1時)在加州庫珀蒂諾舉行新品發表會,推出4.7吋iPhone 6和5.5吋iPhone 6 Plus,兩款手機預定9月中旬在美國、中國和日本等首波上市地區開賣,至於iWatch則於明年開始銷售。

穩住主導地位 傳承意味濃

一般認為,共同創辦人賈伯斯過世後,蘋果已逐漸「失去魔力」,現任執行長庫克在發表會上,企圖以iWatch打破這種印象,協助蘋果在這塊新領域奠定主導地位。

蘋果此次選在已故創辦人賈伯斯1984年發表蘋果第一代個人電腦麥金塔的佛林特藝術展演中心舉行發表會,傳承意味濃厚。在發表會前,蘋果還重金邀請賈伯斯最喜愛的愛爾蘭超級樂團U2登台獻唱,氣氛熱烈。

iCloud遭駭 股價仍飆新高

儘管日前蘋果雲端服務iCloud遭駭,導致好萊塢101女星裸照外洩,但仍無損投資人對蘋果的熱情,加上iPhone 6上市在即,蘋果股價日前一度飆至每股105美元,再創歷史新高。

這次蘋果推出iPhone 6,深受業界矚目。蘋果先前堅持不推出大螢幕手機,坐視宏達電、三星和索尼等競爭對手瓜分大尺寸手機市場,如今蘋果改變心意加入戰局,外界看好iPhone 6可望掀起果粉換機潮。

雖然iPhone 6還要10天才會上市,但在紐約曼哈頓的蘋果旗艦店,死忠果粉早在8周前即在店外徹夜排隊,長期抗戰,還有不少公關人士和專門替人代購的跑腿幫,也加入排隊搶購行列,足證iPhone 6魅力之大。

宣誓進軍行動支付版圖

蘋果在發表會上宣誓進軍行動支付版圖,兩款iPhone 6都內建NFC(近場通訊)晶片,讓新機變成電子錢包,上iTune消費更方便。

這次蘋果發表的兩款大螢幕iPhone 6,改採更堅硬的藍寶石玻璃,防刮和抗碎裂效果更佳。在硬體規格方面,兩款iPhone 6都搭載解析度1704x960的LED背光IPS螢幕,4.7吋內建記憶體1GB,5.5吋版本2GB,儲存容量最高可擴增至128GB。

處理器部分,採用台積電代工量產的雙核心A8處理器;相機部分,主鏡頭搭載800萬畫素,最高可拍攝解析度達3264x2448靜態影像,同時配置雙色溫LED閃光燈。至於在顏色方面,共有黑、白、金色三款可供選擇。

另外,配合iPhone 6上市,蘋果也同步推出最新作業系統iOS 8。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4-09-10/Clipping/656/B06A00_T_01_04.jpg

iWatch到位 穿戴裝置正面對決

穿戴式裝置市場愈來愈受重視,包括三星、SONY、LG、ASUS都加入戰局,應用面從生活起居的記錄,延伸到運動和健康管理,三星更擴及到旗下家電、甚至汽車相關的應用。隨著iWatch的到位,勢將掀起另一塊穿戴裝置大戰。

SONY SmartWatch 3為首款Android Wear智慧手表,可顯示簡訊、約會、氣象,即使沒有與Android手機配對仍可單獨使用,內建加速度計、羅盤、GPS感應技術,可讓生活記錄更精確。另外,SmartBand Talk具有接聽電話、聲控行動裝置的功能,比較接近手機配件的角色。

華碩首款智慧表ZenWatch外觀有點像古典腕表,骨子裡很多數位應用,包括手機解鎖、簡報、遙控相機等,其中TapTap很有趣,有7、8種功能可選擇為預設,例如設定為找手機,敲2下手表,手機就會發出震動和聲音,ZenWatch還有一項噱頭,號稱可以測出當下的情緒指數。

相較於SONY、LG、ASUS都加入Android Wear陣營,三星Gear S則是採用Tizen平台,這是三星與英特爾、韓國通訊、Vodafone等多家廠商及電信業者參與開發的平台,可執行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小筆電、車載訊息娛樂設備和智慧電視等設備。

三星認為行動裝置是跟著人走,所以應該由人控制,不能只是單向記錄,只做機械性的提醒。

三星今年在IFA大展打造一間Smart Home,使用者可以Gear S控制包括冰箱、洗衣機、燈光、空調和音響,現場也展示與BMW i3電動車結合,使用者不在車上也能掌握車子剩餘電量、可行駛里程,上車之前可遙控啟動空調提前降溫,拜訪朋友時可將連絡人名單的地址資訊傳入行車導航規畫路線。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4-09-10/Clipping/656/B06A00_T_03_02.jpg

(中國時報)
--
果粉注意! 新iPhone亮相

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周二在加州弗林特中心(Flint Center),主持名為「希望我們能說更多」的新機發表會。一如外界預期,推出4.7吋的iPhone 6和5.5的iPhone 6 Plus等兩款新iPhone,並推出新作業系統iOS 8的正式版本。

新機將於9月19日在美國與另外8國開賣,在售價上,最便宜是16G iPhone 6兩年綁約價為199美元。64G為299美元,128G為399美元。至於iPhone 6 Plus,16G、64G和128G,綁約價分別為299美元、399美元和499美元。

新iPhone公佈後,蘋果股價周二盤中大漲逾3.5%,超過102美元,重回100美元大關。

新iPhone採用解析度更高的Retina螢幕,其中,4.7吋解析度為1,334乘750像素。5.5吋iPhone 6 Plus更達到1,920乘1,080像素,後讓蘋果能切入平板手機市場;首度推出儲存容量達128G的版本。

兩者都採用運算更快更省電的A8處理器,讓運算效能提升50%。配備更多感應器來提高辨識高度與距離等周圍環境的功能,和語音辨識等聲控效能。其光學鏡頭也如外界預期加裝防震功能。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4-09-10/Clipping/656/A01A00_T_01_03.jpg

(工商時報)
--
特招 北中也喊停 多元入學崩盤

十二年國教爭議不斷,台北市長郝龍斌昨宣布北市明年不辦「特色招生考試」,台中市長胡志強隨即表態跟進,加上高雄、新北等早已宣布不辦特招,明年全國將僅剩台南市可能續辦特招,其餘幾乎只剩免試入學管道,官方標榜的「多元入學」形同崩盤。有家長和考生痛批,少了一個升學管道,升學壓力恐更大。

今年上路的十二年國教引發民怨,因明星高中留下七成以上名額給特招,造成免試入學時許多考生「高分低就」,靠特招才拼回名校,引發學生和家長多次抗議。教育部上月公布改革方案,要求各校須有五成名額給免試入學,並要求各就學區若要辦特招須自行命題,放榜時程由六月延至七月。

南市態度也動搖
郝龍斌昨指,據教育部規定,北市已沒有空間辦理特招,因此明年北市不辦;北市雖提許多改革,但教育部不採納,北市尊重教育部。北市教育局則發聲明砲轟教育部「政策框架處處掣肘」。胡志強昨也跟進宣布台中明年停辦特招,他說辦特招會讓考生及家長陷入煎熬,「沒有必要。」
今年有七個就學區舉辦特招,與北市同屬基北區的新北市長朱立倫日前已決定明年不辦特招,基隆市還要與雙北市協商。桃園縣教育局長吳林輝說,目前僅兩高中要辦特招,會勸他們取消。新竹縣和高雄市也指明年不辦特招。南市教育局長鄭邦鎮昨中午說,全市有十二所學校表達續辦意願,預定由南一中主辦。但昨晚傳台南市長賴清德對鄭逕行發表續辦決定直覺不妥,市府昨晚透過新聞稿澄清,「是否續辦特色招生,會在最快時間內審慎評估後對外公布。」

明星學校吐苦水
今年以特招為主要招生管道的名校昨大吐苦水。建中校長陳偉泓說,他對停辦特招感到遺憾,特招提供非基北區考生念建中的機會,沒有特招就失去「多元」價值。北一女中校長楊世瑞批,現在免試入學方式比基測還「開倒車」,實質上已回到以前「聯招時代」。台中一中、台中女中也指是因要承擔出題責任、且時程緊迫,才同意停辦。
教育部次長林淑真回應,不應把特招看成是菁英學校的聯招,教育部對各校辦理特招,仍以鼓勵方式進行。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立昇說,特招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若不辦特招,對於專注智育但不擅長其他項目的孩子,少了一個升學管道。

「要多浪費一年」
北市龍門國中國三學生孫如彤說,取消特招,只剩一次機會,形同回到聯考時代,不贊成。今年免試錄取社區高中、靠特招拼回北一女中的吳姓高中生說,若沒有特招,可能只能重考,要多浪費一年青春。北市三民國中家長袁明義表示,贊成取消特招,全面免試可降低學生壓力。

特招事件簿
2013/06/27 立院三讀通過《高級中等教育法》,確定12年國教各校免試入學名額不得低於25%,即最高可有75%給特色招生
2013/08 教部核定特招名額,有7就學區辦特招
2014/06 第一次免試入學放榜,部分考生高分低就,放棄免試錄取拼特招
2014/07/09 教育部邀各縣市討論明年12年國教入學制度,高雄、桃園連江區率先表態明年擬不辦特招,教育部研擬明年不辦聯合特招
2014/07/12-13 首屆特招考試,7就學區共2萬1451人報名,錄取率近7成
2014/08/14 新北市長朱立倫宣布新北市明年不參加特招
2014/08/15 台北市長郝龍斌拋「一試兩用」構想,即會考成績同時供免試分發和特招分發使用
2014/08/30 教育部拒絕北市所提「一試兩用」
2014/09/04 建中校長指明年沒有辦特招空間,教長吳思華喊話盼建中、北一女續辦特招
2014/09/09 郝龍斌宣布台北市明年不辦特招,明年可能僅剩台南區辦特招

基北區免試入學比序規定
會考成績:每科A為6分、B為4分、C為2分,5科均拿A即為30分
多元學習表現:國中體健、藝文及綜合3個領域及格、每學期服務6小時以上即為滿分30分
志願序:填第1志願可拿30分、第2志願29分、以此類推至第10志願21分,之後第11∼20志願均為20分,第21至30志願均為18分。明年將改以數個學校為同一群組計分,細節未定
註:當各高中報名人數多於招生名額時,還需要進行超額比序,15就學區各自訂定比序項目和順序。今年各考區比序內容詳見http://goo.gl/H2FAFw,明年規定尚未定案。

取消二一留級「擺爛也有文憑」

審慎評估
以往高中職學生每學期有二分之一科目成績不及格,要留級重修,但教育部近日修正《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學習評量辦法》取消此規定,未來高中職學生若學科被「二一」當掉,仍然可升級。家長批,此舉可能讓部分無心念書學生擺爛、混完三年就能取得文憑。

只能拿修業證書
因應十二年國教,教育部修改成績評量辦法,將原本規定的學期二分之一學分不及格「應重讀」,修正為「得重讀」。教育部未統計過去各校重讀學生人數。教育部次長林淑真說,取消二一留級是為讓學生可和同儕一起升級,學生可選擇是否要補修學分,若要拿到畢業證書,仍須取得應修的畢業學分數,否則只能拿到「修業證書」。
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新北市北大高中校長薛春光說,過去有二一重讀門檻作為約束,「至少讓他們為了不要留級而念一點書」,取消規定後,可能造成部分孩子放棄學習,希望官員能重新思考。
全國高中高職家長會長協會理事長陳鐵虎也憂心,十二年國教已發生沒考會考的學生也能上高中,現又取消二一重讀門檻,恐讓學生混完三年,將使學生學力低落,也影響競爭力。

開倒車 會考一試定終身 家長轟「假免試」北一女要教部檢討

多數縣市明年不辦特招,使明年高中職入學將以「免試入學」管道為主。免試入學預計以國中會考成績為分發關鍵,教育部規劃明年會考將提供單科一至十分量尺分數,在「比無可比」下使用,可避免同分者須以抽籤決定入學。家長憂心制度回到「一試定終身」老路,考生只能分分計較。

將採量尺分數
今年實施的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是依會考成績、志願序、多元學習表現等積分作為分發依據,但因會考成績僅分「三等第四標示」(A++、A+、A、B++、B+、B、C),造成競爭激烈就學區同分者太多,最後靠作文或志願序定江山。
為避免爭議,教育部規劃明年各就學區志願序計分採群組,數個學校為一組,避免今年每往後一志願就扣一分的情況,另各就學區也可調整比序順位和項目。另外在基北、中投、高雄等招生區,將提供單科一至十級分量尺分數,在超額比序同分比無可比時使用。
主辦會考的台灣師範大學心測中心副主任曾芬蘭說,經評估,三等第四標示再外加量尺分數十級分,已可避免抽籤問題,但少部分學校可能出現同分人數須增額錄取,但推估增額僅在個位數。
北一女中校長楊世瑞說,雖然會考只佔基北區免試入學總積分三分之一,但因另外三分之二參採多元學習表現、志願序「都在玩假的」,只剩會考成績決勝負,教育部應檢討。北市教育局指,會配合教育部規劃,包括作文比序順位向後調整、志願序群組化等。

「還是搞不懂」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副理事長謝國清說,理想中的十二年國教是要免試入學,也要有特色課程,但現在免試是「假免試」,特色課程也沒特色,取消特招將重回基測老路,讓學生面臨「一試定終身」。
新北五峰國中劉姓家長憂心,明年遊戲規則和今年不同,升學制度到現在還搞不清楚。

(蘋果日報)
--
特招 北市中市停辦 教育部:尊重 未掣肘

台北市與教育部在十二年國教的角力不斷,繼教育部退回北市會考「一試兩用」提案後,台北市長郝龍斌昨宣布,北市明年不再辦理特色招生,市府尊重教育部的主導權,但也要教育部負起應有的政治責任,再度將球踢回中央。

新北市早就宣布取消特招,市長朱立倫表示,很高興聽到北市也不辦了,這讓孩子鬆口氣。基隆市也傾向不辦。台中市長胡志強昨也跟進宣布,明年台中市不會辦理特招。

郝龍斌昨偕同建中、北一女、中山及成功校長,共同宣布停辦特招。郝表示,教育局提出很多改革措施給教育部都未被採納,日前邀集北市十六所辦理特招的學校、家長及教師代表研議,與會者一致認為,在教育部的特招政策框架下,沒有辦理特招的空間,因此決定停辦。

教育局長林奕華指出,依教育部八月底宣布特招應以會考為門檻,加考一到三科,須等六月會考成績出來後,六月十五日才能報名,在此一「不友善」的規劃中,考生必須熬至七月底,才能完成分發。

她說,北市不願意增加國三生學科測驗重複考試的負擔和壓力、不願意讓國三生開學還得面對特招考科及內容不確定引發的不安,以及不願意讓超過九成的考生在會考成績出爐後,須等待超過一個月才能辦理一次分發的情況下,決定停辦特招。

郝龍斌呼籲,教育部應儘速公布明年免試十級量尺的細節規劃,落實「公平、簡單、零抽籤」原則,並修訂不合宜的法規及配套,不該再「穿著西裝改西裝」。

重回單一入學 建中、北一女中校長遺憾

建中校長陳偉泓及北一女中校長楊世瑞皆認為,重回單一的入學管道,喪失多元入學價值,令人遺憾。北一女因體育生名額不到一%,九成九都將改採免試入學;建中明年免試名額占九十五%,剩下五%則是每年三月建中獨招的科學班。

屬同一個招生區、但由教育部管轄的師大附中及政大附中表示,明年辦不辦特招,仍將與教育部溝通協調,但基本上會與基北區同步作業。由於取消特招,明年非基北區學生只能透過甄選入學與免試入學兩途徑進入基北區學校,要參加基北區的免試入學,必須設籍在基北區。

教育部表示尊重北市的決定,但對郝龍斌把不辦責任歸給教育部,教育部次長林淑真表示,依高級中等教育法規定,特招本就是由高中職主動申請辦理,教育部並未掣肘,沒有政策責任問題。十二年國教一向是以「免試為主、特招為輔」,鼓勵多元入學,並未希望全面廢特招、沒要消滅菁英學校。

林淑真表示,教育部以五十%免試規模去設計十級量尺,基北區決定明年全區免試,超額比序也由各區自行設計,基北區應去了解比序項目是否足夠等細節,不是把問題丟給教育部。

台師大心測中心表示,會考十級量尺分數已足夠做為超額比序之用,少數單一學校有可能出現同分人數較多,須「增額」錄取,但推估增額大多僅個位數,最多一、二十人,在可接受範圍。

《小檔案》十級量尺分數

國中教育會考是每位國三學生原則上必考的考試,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及寫作測驗等考科成績,採3等級4標示共7級,分別是精熟級(A++、A+、A)、基礎級(B++、B+、B)及待加強C級。但因只是概略粗分,容易陷入同分比序的爭議。

基北區、中投區及高雄區學生人數都逾3萬人以上,為使學生可查知自己的序位落點,學校亦可據此篩選學生,台師大心測中心設計了10級量尺,將每科依答對題數分為10級。例如今年國文考48題,第10級的考生要答對47到48題,占該科總考生人數的1.69%;答對45到46題為第9級,考生比率為3.87%;答對42到44題為第8級,考生比率為7.96%;至於答對0到25題為第1級,這級考生占了36.99%。

免試定終身 家長團體就怕不公平

教育團體雖大多認同台北市放棄以考試招收優秀學生的「假特招」,但也擔憂各區未來免試管道全部依賴會考成績、相對將變成「一試定終身」;家長團體表示,不樂見免試做為唯一入學管道,因免試入學幾乎只憑3分之1的會考定生死,分發的公平性令人質疑。

台北市國中學生家長會聯合會總會長黃世榮說,若取消特招,靠會考成績決定一切,等於又走回基測,且在會考計分模糊化的情況下,成為「較不公平的基測」。他要求會考一定要公平、資訊要公開,應在考生成績單上直接提供個人成績序位。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秘書長劉欽旭表示,本來台北市今年辦的特招就是「假特招」、根本沒特色,應該廢除或改變;至於明星高中若全部免試,教育部提供十級量尺已足夠篩選學生,但會考成績決定升學、會有一試定終身的壓力。教育部表示,會有一試定終身的問題,希望主管機關再跟學校溝通。

全家盟︰證明建中、北一女「假特招」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副理事長謝國清則表示,台北市取消特招,更證明建中、北一女等明星高中過去只想考試招生,根本不是特色招生;未來基北區全部免試入學,再用會考十級量尺分數去綁升學,距離真正完全免試的目標遙遙無期。

國教行動聯盟召集人王立昇說,特招取消後,擁有特殊才藝的學生沒有發揮的空間,令人遺憾,建議取消志願序扣分、單科標示和量尺成績的比序往前提,才能解決同分的問題。他並建議擴大科學班、藝術才能班、體育班等「特招甄選」的名額,彌補單一入學管道不足。

國三生楊姓家長表示,明年變成完全用會考成績決定入學,遊戲規則和今年又不同,孩子變成第二屆白老鼠,不知道怎麼填志願,很焦慮。

高中職取消留級 校長憂學力低

教育部從九月新學年起,正式取消二一留級制度,高中職學生將不會被留級,但要修滿一百廿個必修學分才能拿到修業證明、修滿一百六十個學分才能拿到畢業證書,且修習成績都要及格。

現行高中職學生每個學年修習的總學分超過二分之一不及格,就會被留級,但教育部新公告的「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學習評量辦法」,把二分之一學分數不及格時「應」重讀改為「得」重讀。教育部次長林淑真說,此舉是為了使學制更有彈性,把選擇權交給學生,由學生自行選擇要不要重讀;學生雖然不必留級,但也要補修學分,及格學分數未達畢業門檻的一百六十個學分,仍然「不能畢業」、拿不到畢業證書。

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新北市北大高中校長薛春光表示,取消二一留級規定,可能造成部分孩子放棄學習,許多校長得知此消息後感到錯愕和意外,擔心將造成學力更加低落,希望教育部重新思考。

台北市華江高中校長陳今珍表示,雖然沒有高中畢業證書也可讀大學,但萬一大學也沒有畢業,最高學歷就只有國中,會提醒學生審慎;台北市中正高中校長簡菲莉表示,連讓學生認真讀書的最後籌碼都沒有了,每年約有一成學生重補修,為因應學生重補修需要,學校要在假日開班。

台中二中校長何富財則肯定取消留級制,認為這是校園民主人權進步的重要措施;建中蔡姓畢業生表示,留級生都會被歧視,例如被取老頭學長等綽號,老師問學生問題時,也會被譏笑學過了,不公平。

北一女校長:服務學習 玩假的

批教改「大開倒車」

北市一○三年免試入學總積分滿分為九十分,其中會考占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採多元學習表現、志願序等;但北一女校長楊世瑞昨批評,這三分之二「都在玩假的」,因為大家都滿分,根本讓免試入學只剩會考成績決勝負,認為教改「大開倒車」。

多元學習表現92%學生滿分

楊世瑞說,三分之一的「多元學習表現(含均衡學習、服務學習)」、三分之一的志願序,竟然有高達九十二%學生都滿分,代表這三分之二參採項目「僅供參考」,根本沒有比的意義。她說,參採項目不能發揮鑑別度,還有部分學校限制學生只能在校內做公益,因擔心在外做公益反而作假,國中生都在學校掃地。

她說,比序項目雖然有「就近入學」、「健康體適能」等選項,但校方都不建議選,擔心所有學生被送到健身房、要拿金、銀、銅牌,苦練體適能,這都是本末倒置。

建中校長陳偉泓也說,多元學習表現與會考的比例相同,若將多元學習當作門檻、或當成加分條件,已超過比例原則,「占小比例就OK」。

兩校校長都表示,這是針對一○五年免試入學的建議,因為明年一○四年考試的國三學生都已取得相關證明,不適合在此時再做更動,教育政策公告需三年到一年的緩衝時間。

北市教育局長林奕華則說,「也不能說玩假的」,因為今年九成滿分,代表還是有人沒滿分、還是有意義;教育部的原意是要學生經歷這些過程,所以有做就可以拿到分數。

台南市特招 上午說續辦 晚間急煞

台北市及台中市昨天宣布停辦特招,台南市政府晚間發布新聞稿指出,有許多學校表示將續辦特色招生,甚至有今年未辦理特招的學校表示要加入。由此顯見,特色招生還是有存在的價值,但是否續辦,將在十一日開會討論。

是否續辦11日開會討論

台南市教育局長鄭邦鎮昨天上午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因學校有需求,將依照自己步調,不會隨台北及台中起舞。晚間又踩煞車,是否表示狀況有變,有待觀察。

台南市在今年初調查,想要繼續進行特招的學校,包括台南一中、台南女中、台南二中、家齊女中、南科實中、大灣高中、新營高中、北門高中、德光女中、光華女中、慈濟高中及聖功女中等十二校。

不過,隨著這段時間,教育單位調整免試及特招遊戲規則,除了台南一中及台南女中表示將續辦,台南二中、家齊女中等已開始觀望,至於北門高中及部分私立學校更直接表示不再辦特招。

由於台南市列出全國最多的多元比序項目,在今年首屆免試入學時,就出現全國榜首卻連前五志願都無法錄取的情況。鄭邦鎮表示,他對郝龍斌等人主動提出廢除特招覺得不可思議,台南市尊重高中決定,有學校認為,在多元舉才的情況下,還是要留一條路給智育比較好的學生。

明年考大學 有特殊才能 免考入學

明年大學入學又多了新管道,教育部試辦「特殊選才」,核定十二所學校、五十三個名額,若有特殊才能,就可免學測、指考,進入頂尖大學;如台灣大學研擬「台大火星」計畫,盼學電影《心靈捕手》找到萬中選一的數學天才。

「台大火星」計畫 要找數學天才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馬湘萍說,特殊選才限定每所大學最多招收十人,目前已核定十二所大學、五十三個名額,希望針對有特殊才能的高中同等學力民眾,不用考學測、指考就有機會進入頂尖大學。

台大教務長莊榮輝表示,已研擬「台大火星」計畫,希望搜尋高中生中具有特定科目專長的天才,如電影《心靈捕手》中的數學天才威爾;但他也強調,徵選標準需「萬中選一」,若該生「全才」有本事考上台大,就不需計畫扶持。主要目標為其他科目成績不好的「偏才」,提供全額獎學金、免費住宿等,未來也將引介與國際知名數學泰斗見面,如數學大師丘成桐等;若能直接與教授對話,或許不用等到畢業,直接出國留學也沒關係。

清華大學全校不分系預計提供十個名額,交通大學則以理工相關系所為主,台灣師範大學盼招收有國文、應用華語等專才的學生;其他如中興、陽明、暨南、東海、靜宜、大葉、義守和高雄醫學大學等,也紛紛在各科系所提出特殊選才計畫。

教育部核定的計畫並未規定特殊背景限制,只要符合高中同等學力者都能報名,待各校招生簡章出爐便可提出申請,教育部將與各校討論,避免徵選撞期。

(自由時報)
--
特招紛擾 郝龍斌嗆:教部負政策責任

北市明年確定不辦特色招生。台北市長郝龍斌昨表示,幾個月來北市教育局提出多項改革措施,教育部都未採納,北市府尊重教育部十二年國教的「主導權」,明年不辦特招,並配合會考及分發政策,但也要教育部「負起政策責任」。

郝龍斌表示,和教育部溝通十二年國教變革的過程中,教育部都說法律有相關規定,也同意未盡合理,但因法律有相關規定,沒辦法大幅度更改,不過,「穿著西裝改西裝不是辦法」,他建議盡速修法,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也達到教育多元化目標。

教育部日前否決北市提出的「一試二用、先特後免」主張後,郝龍斌昨由建中、北一女、中山及成功四所明星學校校長陪同舉行記者會,宣布北市明年不辦特招。

郝龍斌表示,前天邀北市主要辦理特招學校的校長討論後一致認為,按教育部規定,北市沒有辦特招空間,且教育部公布的十量尺,特招學校覺得有相當鑑別度,因此決定明年不辦特招。郝也呼籲教育部,盡速公布明年免試相關規定和細節,希望達到公平、簡單和不抽籤原則,安家長和學生的心。

北市教育局長林奕華也表示,北市無辦理特招考試空間,是因教育部政策框架處處掣肘,且多次否決北市教育局提案,經各特招學校審慎評估的結果。
--
北市昨拍板不辦特招,率先主張不辦特招的新北市長朱立倫笑說「這是好消息」,唯有簡化入學程序、「一試完成」,才是正確方向。

北市取消特招 教團:另一個噩夢開始

北市明年不辦特招,建國中學校長陳偉泓昨表示,特招沒了,會喪失多元入學價值和意義,他感到「非常遺憾和難過」;北一女校長楊世瑞也說,明年學生幾乎只能走單一免試管道,令人遺憾。

陳偉泓表示,按現今政策方向,特招比率逐年下降,有一天終究要停招,考生考量到能否上榜,也比較不會選擇特招。此外,特招時程也讓考生、家長抱怨,若短時間內要讓他們接受新的考試方式,也很困難。

楊世瑞也表示,特招管道是多元入學的重要精神,原訂民國一○八年自動結束,但教育部明年就要壓低到百分之五十,甚至更低,「在這樣不友善環境下,要推動有一定困難度」。
--
明年北市不考特招,國九家長、學生表示,希望明年免試真能解決今年的紛擾,否則若少了特招,等於少一個公平入學的機會。部分教育團體擔憂,明年等於回到基測時代「考試定終身」,與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精神背道而馳,「是另一個噩夢開始。」

北市國中家長聯合會總會長黃世榮說,家長要的是公平的升學制度,希望教育部要解決今年混亂的高分低就、低分高就、會考零分上成功高中的問題,否則明年若是免試亂糟糟,學生又沒有特招入學管道,學生與家長將上街抗議。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副理事長謝國清表示,明年改成全免試入學,超額比序時,會考成績成關鍵,跟十二年國教「減輕學生考試壓力」的目標越離越遠,讓人悲觀。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秘書長劉欽旭雖然樂見台北市不續辦,但也擔憂明年以會考成績「一試定終身」。

別讓家長考生煎熬 胡志強轟:12年國教就是拖

台中市長胡志強昨天表示十二年國教最大問題就是「拖」。政府做事不能拖拖拉拉、不做決定,中投區明年決定不辦特色招生,不要讓家長和考生煎熬。

中投區日前調查,僅台中一中、台中女中考慮辦特色招生。但兩校校長昨天首度鬆口「辦不下去」,如果中投區的免試入學作業要點、超額比序具有鑑別度,並不堅持辦特招。

胡志強說,辦特招的考區七月才放榜,讓所有考生煎熬,加上特招學校要自己命題,很有難度,考量這兩個問題,中投區不辦特招。

胡志強說,中投區原來提出「一試兩用」的構想,也提出「同步放榜」配套,但教育部都不同意,仍堅持先免後特,中投區必須面對各校自行命題、放榜時程限制等現實問題。

胡志強說,教育部把特招的壓力丟給地方,地方決定不辦特招之後,教育部要承擔「不抽籤」、「不增額」招生原則的壓力,希望教育部要協助地方政府、學校辦好入學機制。

台中市教育局長吳榕峯說,教育部的態度讓特招變成「千夫所指」,不是學校不辦,是教育部的政策「逼」得學校辦不下去。

中女中校長戴旭璋質疑,若不辦特招,十二年國教僅剩「免試」唯一的入學管道,這還算是「多元入學」嗎?不辦特招代表只有一種選才方式,並不樂見。戴旭璋說,並非學校不想辦特招,而是明年心測中心不協助命題,校內老師認為剩下不到一年,學校要承擔命題類型、經費等壓力,只好放棄。

中一中校長陳木柱說,明星高中只能被動接受政府決策,中一中不排斥一免就定位。

辦不辦特招? 南市話沒說死

台南市教育局長鄭邦鎮昨表示,放棄特招無異打了總統馬英九重重的巴掌,馬總統當初推行十二年國教,就是希望各高中辦出特色,如今卻又否定特招,自相矛盾。

全台只剩台南市尚未決定辦不辦特招,台南市長賴清德昨不表意見,市府則發聲明,指教育部把壓力丟給地方政府承擔,「教育部對價值的悖離,市府表示遺憾」,會在最短時間決定是否辦特招。

鄭邦鎮昨表示,「會堅持做對的事」,尊重各高中意見,該辦就要辦,但下午台中市也宣布不辦後,鄭轉趨低調,晚間發聲明表示,台南市前有十二所學校想辦特招,教育局會協助,台北與台中的決定不影響台南市。

但鄭的聲明也沒把話說死,表示各高中職仍由教育部管轄,是否辦特招「相信教育部會加以斟酌」。

台南市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許又仁昨形容教育部決策過程「一團亂」,指當初特招是教育部在明星高中壓力下妥協的結果,如今又規定台北、台中等考生達三萬名以上考區(台南市未達三萬名),可有十級量尺鑑別學生程度,與過去的聯考以分數決定分發的作法無異;既然又重回「分分計較」的舊框架,台北、台中當然願意放棄特招,對明星學校有利,北、中兩市輸了面子,卻贏了裡子。

許又仁說,台北與台中放棄特招不難預料,可笑的是台中與台南的高中職仍由教育部管轄,但台中市長胡志強卻自行宣布不辦特招,讓台南市顯得尷尬。實際上,除非各高中職不辦特招,否則市府沒有權力拒絕。

教部:不樂見回到「一試定終身」

基北、中投區昨先後宣布明年不辦特招。教育部次長林淑真表示,教育部仍鼓勵各校辦特招、維持多元入學,不樂見回到一試定終身的老路。

林淑真說,教育部從未說過要消滅明星高中,但特招也不應變成明星高中的小聯招,應回歸依特色課程來選才的基本精神。

有人擔心,明年不辦特招,建中、北一女等明星高中免試同分人數多,可能要抽籤決勝負。台師大心測中心副主任曾芬蘭表示,明年會考成績在原本的三等級、四標示之外,還可細分成十級,超額同分人數可能只有個位數,可增額錄取,不必抽籤。

林淑真說,教育部長吳思華曾一再表示,學術傾向明顯的學生應有適合的入學管道,台北市長郝龍斌說不辦特招是因「政策掣肘」、要教育部負政策責任,「我不能理解。」

林淑真表示,教育部希望回歸高級中等教育法,明年由高中來辦特招,而非由招生區決定。若建中、北一女等校明年想舉辦特招單招,教育部會請台師大心測中心在命題上協助與諮詢;針對台南區等明年有意辦特招的學校,教育部也會比照今年,向立法院爭取經費,適度補助。

林淑真表示,十二年國教多元入學規畫,以免試為主、特招為輔,特招又分為學科考試分發、及術科甄選入學,教育部不樂見只剩免試入學,變回會考「一試定終身」。

新聞分析 爭議最大的是免試

基北、中投區昨先後宣布明年不辦特招考試分發,只剩台南區獨撐。眼看著十二年國教標榜的多元入學面臨瓦解,恐走回「一試定終身」的老路,明年考生照樣又是白老鼠,壓力不見減輕。

台北、台中的明星高中原是想辦特色招生的,但教育部要心測中心不能為其命題,且免試得等特招一起延後放榜,營造情勢「擠兌」得台北、台中放棄特招。

教育部如今除了說「仍鼓勵特招」的場面話,更應具體研究,若明星高中想招收學術傾向明顯的優等生,該怎麼招、考什麼、開設什麼課程或專班,為想辦特招的學校鋪條可行的路。

檢視今年十二年國教上路,爭議最大的入學制度,其實是免試入學,而非特招。免試超額比序要比當志工、當幹部、體適能,加上志願序、作文比序的計分不合理,導致許多會考高分學生無法如願進明星高中,最後仍要靠特招;明年沒了特招,這群學生該怎辦?

明年十五招生區中,至少有十四招生區將廢特招、全免試,但當「多元」入學只剩「一元」入學,這唯一的免試入學公平性也將受到更大的考驗。「廢特招」不是解決十二年國教入學爭議的答案,而只是挑起另一爭議的開始。

(聯合報)
--
北市明年也廢特招

十二年國教爭議未歇,台北市長郝龍斌上午說,台北市教育局幾個月來,提供很多改革建議給教育部,都未被採納,為免明年學生重複面對沒有意義的學科測驗,甚至耽誤所有考生的分發時程,台北市府決定明年不辦特招,希望教育部也要負起政策責任。

郝龍斌上午偕建中、北一女、中山及成功等高中校長共同宣布,台北市明年將不辦特招,也會尊重並配合教育部;教育部應盡速公布明年免試十量尺等細節規劃,並修訂不合宜的法規及配套,讓明年免試可以公平、簡單、零抽籤。

中市 也傾向不辦了 南市 維持明年續辦

除北市之外,之前只有中投和台南兩個招生區計畫明年繼續辦特招,中市副市長蔡炳坤今天表示,若基北區不辦,中市府會傾向勸中一中、中女中也不辦。

台南市教育局長鄭邦鎮今表示,南市辦不辦特招,不會受到其他縣市決定的影響,目前傾向是「不變」,維持明年續辦特招的態度;未來是否有其他變化,要看教育部在9月18日召開的會議結果而定。

教育部8月30日宣布104年特色招生考試,應以會考為門檻,特招應加考1至3科,由各校單獨或聯合辦理命題考試。

郝龍斌說,市府前天邀集北市校長、家長及教師代表開會研議,一致認為教育部對特招的政策,將使明年北市高中職沒有辦特招考試的空間,因此決定北市明年不辦特招。

郝龍斌說,幾個月來,北市府多次提出建議,但教育部不採納,直接否定一試兩用;教育部日前公布的104年特招政策,不僅未減輕學生考試負擔,期程亦無法有效縮短,更會讓多數參與免試的學生因特招辦理,需延至7月底才能分發定位。

「尊重教育部的主導權。」郝龍斌說,市府會尊重並配合教育部辦理會考、分發等相關規定,但教育部也應負起政策責任。

一再唱反調 都為明星高中?

從過去基北區自辦北北基聯測,教科書一綱一本和中央的一綱多本唱反調,到十二年國教先免後特或先特後免,北市因為擁有最多資源、轄區內有全台最知名的高中,很多教育政策都和中央意見不一。但從北北基聯測、只辦一次就夭折的特色招生,到今天決定不辦特招,北市或許該思考,教育政策應該有更多理想,而非只是積極保護明星高中的優勢。

北市今天宣布停辦特招的同時,還用詞強烈指責「在教育部政策框架下處處掣肘」、「多次否決北市教育局有關特招提案、要負政策責任」,把停辦特招歸咎教育部。但當年特招原就是為明星高中開的大門,北市除了卸責,也該檢討自己的招生策略、教育理想,是否有哪個環節出錯、而非偏重少數學生、學校,更不該一味推諉卸責。

幾年前北市獨排眾議堅持使用一綱一本,甚至自辦北北基聯測,最後灰頭土臉,但殷鑑不遠,十二年國教推動初期,當時教育部考量明星高中招生,特別增設「特色招生」,政策背後最主要推動力量就是台北市。

不管升學管道怎麼改革,北市幾所明星高中擁有多年來建立的金字招牌,只要升學制度中還保留考試、要比分數,明星高中還是能挑選到成績最好的學生;或許不像國中基測時代全招到PR99的學生,但如果能把程度稍差學生教好,這才能證明星高中教學真的有過人之處。

台北市也該好好思考,教育應該是有教無類,北市擁有多教育資源,應該扮演領頭羊角色,訂出能帶領台灣教育往前走的前衛政策,而不是一直停留在保護明星高中的技術層面。

免試比序 教部:10級分量尺應夠用

基北區宣布明年不辦特色招生考試分發,95%考生將透過免試入學,北市要求教育部能保證全區免試「零抽籤」,考生和家長也最關心明年免試如何比序;教育部次長林淑真表示,明年會考成績提供量尺十級分,就是提供免試入學超額比序「比無可比」的工具,但教育部不會為基北區再擴增量尺分數的等級。

台師大心測中心主任宋曜廷指出,經過模擬,會考十級分的量尺分數已足夠使用,應該可以避免抽籤問題,但不保證不會增額,因為即使過去基測量尺80分的情況下,也會出現增額,他研判每校增額人數可控制在個位數。

宋曜廷說,今年會考三等級四標示,同分人數就不多,明年超額比序可使用會考標示轉換積分,且在比無可比的時候,再比會考十等級量尺分數,即使是競爭激烈的建中、北一女,比會考十等級量尺分數後,最後同分人數也只剩個位數。

林淑真也說,如何避免抽籤和各招生區的超額比序規則有關,基北區決定明年全區免試,就要自行思考制度如何設計,才可避免抽籤,而不是把問題都丟給教育部。

由於特招管道可以跨區招生,明年基北區不辦特招之後,跨區生想讀基北區高中職,只能參加基北區免試入學;林淑真表示,現行機制本來就有變更就學區的管道,不會影響跨區考生的權益。

針對台北市表示,是因為被教育部的框架所摯肘,被迫取消特招考試。林淑真說,北市的說法「很難以理解」。

林淑真說,教育部並沒有要消滅特色招生,但希望回歸高級中等教育法規定,由各校及招生區視需要辦理,而不是把特招辦成菁英高中的小聯招。

高級中等教育法38條明文規定,特招由高中端和招生區發動,並非教育部主辦,教育部堅持由各招生區自辦特招考試,是「回歸法制面」的做法。

林淑真表示,特招是多元入學管道之一,教育部從未要消滅特色招生或明星學校;她呼籲各招生區回歸高級中等教育法,由高中發動特色招生,而非由招生區硬性規定各高中不能辦特招。

建北免試率 估可突破95%

北市宣布明年不辦特招,並與建中、北一女等四所明星高中校長達成共識,估計明年免試比率可能一舉突破95%,僅剩藝術才能、體育等甄選管道;但台北市也向教育部喊話,希望能儘早公布三等第、四標示與十量尺的詳細辦法,達到零抽籤的目標。

由於新北市長朱立倫之前已宣布不辦特招,基北區明年確定沒有特招這個招生管道。

但大幅擴增免試名額後,是否能做到零抽籤與免增額錄取,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馮清皇坦言「沒有把握」,請教育部針對擴增免試名額後進行模擬,希望達到免抽籤。

台北市教育局長林奕華表示,零抽籤是教育部的政策,北市配合不辦理特招,希望中央給予協助完成零抽籤的目標。

建中校長陳偉泓指出,現在的免試入學也非真正免試,依舊有國中教育會考做為成績門檻,取消特招後僅有一次入學機會,不符多元入學的理念。

北一女校長楊世瑞表示,因為特招讓免試入學分發時程延後一個半月,對學生是煎熬,考會考和特招兩次考試,不知意義何在;且特招比率降至50%以下,對特招非常不友善,因此繼續推動特招有困難。

林奕華也表示,希望教育部能成立十二年國教各項制度研修小組,針對課綱、教學、評量與入學制度等中長期政策進行研訂,徹底修改不合理的制度。馮清皇則提醒,國中基測時代每年有3000到3500人跨區報考基北區,今年因為新制人數減少,但如果僅剩免試入學,外縣市考生若參加基北區免試,即使沒考上前段高中,也只能留在基北區念書。

家長聯盟批重回基測

台北市宣布明年不辦特招,全國家長聯盟副理事長謝國清說,台北市突然的決定讓人「非常訝異」,將導致明年會考成績重要,回歸基測時代考試定終身;國教行動聯盟副理事長陳麗雯則說,假如在免試階段就能讓學生進入合適的學校,不需要特招額外增加壓力,樂見台北市的決定。

(聯合晚報)
--
台北、台中不辦特招

台北市、台中市昨天宣布明年不辦特色招生,換言之,除了台南市尚未做最後決定外,其餘縣市明年都不辦特招,走回只有會考「一試定終身」的老路!

郝胡批教部封殺特招

台北市長郝龍斌昨天率同建北等明星高中校長召開記者會,宣布明年停辦特招,他批評教育部所規範的特色招生考試,不僅未減輕學生考試負擔,期程亦無法有效縮短,且會讓多數參與免試學生因特招辦理,需延至7月底始能分發完畢。

郝龍斌說,台北市尊重教育部有國教政策主導權,他也希望教育部要負起政策責任。對於教育部提出的10等級量尺分數,各校認為有相當鑑別度,希望未來資訊公開、完整,並要達到公平、簡單、不抽籤的原則。

台中市長胡志強表示,中市和北市立場相去不遠,今年最大的問題就是拖,政府做事不應該拖。明年如辦教育部規範下的特招,也是拖。台中市教育局長吳榕峯則強調,教育部的政策逼得學校無法辦理特色招生,且辦不辦特招,放榜差了19天,期間會讓家長焦慮。

是否跟進 賴神兩難

繼北、中市表態後,台南市成為全台迄未做出結論的縣市,市長賴清德不滿教育部把壓力丟給地方政府,認為停辦特招是放棄12年國教精神,強調台南市將在最短時間內,對外宣布12年國教整體策略,若停辦也和台中一樣,是迫於教育部壓力。

他說,教育部不應該逼地方政府只能選擇要或不要,這是很不負責的作法。他強調,12年國教上路以來,台南市一直是最落實12年國教精神辦理招生事宜,即使之前教育部態度反覆,台南市仍維持既定政策做對的事,反而是教育部悖離核心價值,令人遺憾。台南市教育局長鄭邦鎮坦言,台南原則上續辦特招,但尚未做最後決定。

明星高中不排除增額錄取

台北市昨天表示因為教育部掣肘,明年不辦特招,市長郝龍斌更要教育部負政策責任。教育部次長林淑真回應,這樣的說法對教育部不公平,她不懂郝市長指的「政策責任」是什麼,為了避免一試定終身,教育部主張免試和特招同時存在。

在台北市、台中市宣布明年不辦特招後,全國15個招生區中,僅剩台南市要辦特招。

台師大心測中心表示,各招生區沒有特招後變成全區免試,即使明星高中也不需用到抽籤錄取學生,但不排除要增額錄取。

林淑真表示,依《高級中等教育法》,特招應由高中職發動,再由主管機關逐校、逐班審核,教育部並未制訂新政策阻擋高中職辦特招,她實在不瞭解台北市指「教育部掣肘」是什麼意思。

林淑真指出,教育部不但未阻止各招生區辦特招,還要求台師大心測中心協助想辦特招的學校命題。教育部希望免試和特招都存在,是但台北市提出將會考成績加權變成特招成績,因為不符法律規定,才被拒絕。

明年全國有14個招生區不辦特招、採百分百免試入學,台師大心測中心副主任曾芬蘭說,會考成績經過3等級、4標示及量尺10級分的比較後,即使像建中、北一女這類明星學校,也不用抽籤就能招到想要的學生,但有的可能要增額錄取,頂多增額10多人,每班增加1到2人。

對台北市、台中市明年不辦特招,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立昇表示「很遺憾」,因為這讓專注在智育發展或某些學科比較弱的學生,失去一個適當的升學管道,逼得他們要去參加免試入學超額比序,比他們不擅長的項目。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秘書長劉欽旭則表示,明年會考成績可分到10級,已經足夠讓建中、北一女可以收到頂尖的學生。

不過他也認為,這樣子的發展,又讓會考成績成為升學最主要依據,也有隱憂。

停辦特招 名校順勢下台階

北市昨天宣布明年不辦特招雖然有點迫於教育部壓力,但其實也有脈絡可循。12年國教的重要精神是「免試」,理應讓學生盡早就位,北市堅持特色招生,終究敵不過教育部拿出「入學期程」這張王牌,只得舉白旗投降。

事實上,儘管明年幾乎是全免試,建北等名校仍按成績高低收學生,看不出有什麼改變,此時放棄特招,不失為一個下台階。

台北市長郝龍斌幾周前才大動作開記者會,宣示北市明年要「一試兩用」、「分發先特後免」;遭疑違法,還嗆教育部今年「違法在先」。

教育部堅持不讓步後,郝龍斌昨日改口說「尊重教育部的政策主導權」,但也不忘補充「教育部要負政策責任」,充分顯示「無奈但不滿」的態度。

教育部日前提出免試、特招並行區,須於7月中完成報到,讓北市跳腳。「考一次試」是所有人的共識,真要堅持特招,讓免試生多等至少1個月才放榜,北市教育局也承受不起排山倒海的抱怨。

部分高中強調為了符合多元入學精神,所以須辦理特招。但是有國中校長直言,今年特招根本是少數學校在會考找不到夠好的學生,所以調整考科創造新的入學方式,沒達到各校走出「特色」意義。

今年特招參加人少,明星高中不見得占到便宜;明年不辦特招,也不一定會吃虧到哪裡去,畢竟優秀的學生還是只會鎖定某些學校,少有人會委屈自己。名校現在順勢「下台階」,下一個角力戰場轉移到「爭取配套措施」。如何透過調整比序的方式,篩選到想要的學生,也避免造成抽籤、不當增額錄取的情況,才是關鍵。

獨家辦特招?南一中、南女態度鬆動

在台北、台中相繼宣布停辦特招後,全台僅剩台南市明年可能續辦特招,讓台南一中、台南女中備感壓力。南女中校長陳修平忍不住嘆了一口氣說,明年是否續辦特招?「尊重教育局決定」;南一中校長張添唐雖表達續辦特招的意願,但也強調「需要教育局支持」。教育局強調近日內會做出決定。

12年國教上路後,台南區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制度,由於比序項目太多、太複雜,加上又秉持「全能教育」的精神設計,相較其他區「偏重智育」的制度設計,曾引發不少考生、老師及家長的不滿。其中,南一中校長張添唐不僅多次重炮抨擊該制度,還曾強調「如果參考高雄區的制度,我馬上就可以宣布停辦特招。」

儘管張添唐續辦特招的立場頗為堅定,還一度不排除聯合台南女中辦理特招,甚至要依法辦理獨招,但最近1周飽受外界壓力後,態度已明顯鬆動。

昨天上午張添唐指出,原則上仍希望明年能夠續辦特招,南一中也願意與其他有意願特招的學校聯合招生,「但仍需教育局的支持」。

陳修平表示,其實要不要續辦特招?她個人沒有意見,相信教育局長官會慎重考量台南區考生及家長的需要,也會負起相應的責任。

不過,她個人比較擔心的是,12年國教上路後,台南市堅持「走自己的路」,迵異於其他區的免試入學制度,是否留得住優秀學子?會不會導致優秀子弟遠走他鄉就讀?這都是教育當局應該思考的事情。

教育局表示,目前徵詢各校續辦特招的意見,不少學校仍表態想加入,雖也有學校觀望,但也顯示特招仍有其價值,放棄特招,即少了智育的招生考量,12年國教精神蕩然無存。

另外,桃園區明年內壢高中、私立大園國際高中2校辦理特色招生,共招3班120名,採取單招方式辦理。縣府教育局9日表示,將研擬減少招生人數,預計9月底可抵定。

至於縣內包括國立武陵、中壢、桃園、陽明等校,都已決定不再辦理特招考試。

想念基北區 恐爆遷籍潮

基北區明年不辦特招,其他縣市考生想念基北區的高中,恐怕都得放棄原入學區,「遷戶籍」到北北基才能如願,是否因此引發類似「遷籍潮」效應,有待觀察。

北市教育局副局長馮清皇昨日明確表示,104年基北區不辦特招,其他縣市學生想到基北區就讀,唯有透過「甄選入學」和「免試入學」。

免試雖名額較多,但考生如果沒有設籍基北區,就無法就讀,這是非常大的改變。日前媒體報導,高雄區的雄中、雄女宣布不辦特招後,屏東就出現戶籍搬遷的情況。

馮清皇說,在過去基測時代,非基北區考生占整體人數約4%至5%,約有3000至3500人;而今年基北區特招開出6000多個名額,有8000多人參加,非基北區考生僅200人左右。

馮清皇表示,應是今年制度的不穩定,造成考生數減少,但過往經驗顯示,仍有許多外縣市學生希望到基北區就讀,可能出現的相關效應不能不謹慎。

中崙高中校長孫明峯表示,想跨區來台北讀書的學生,今年還有免試、特招2種管道可分擔風險,明年只能放棄原就學區、遷籍參加免試,有點可惜。

建中校長陳偉泓也直言,學生必須「遷戶籍」才能讀書,有些奇怪。既然明年只剩下單一的會考,教育部應該允許免試入學可跨區。

沒特招 建北:仍可收到優秀生

台北市明年不辦特招,是否會造成明星學校耀眼光環褪色?建中和北一女校長認為免試還是可以招生到優秀學生,不可能因為明年不辦特招,就變成不是菁英學校。但台中市副市長蔡炳坤表示,從培育人才的角度來看,如果入學單一化,素質高的孩子可能流向私立學校,台灣的教育如果朝平庸化發展,造就私立學校招收菁英,長遠來看,不利人才培育。

擔心教育平庸化發展

沒有了特色招生,蔡炳坤憂心明星高中的未來走向,他認為特色招生停辦絕對不能放棄特色課程,否則人才培育難以發揮,台灣的教育終將朝平庸化發展,可能會帶動菁英學生到私立學校就讀。

建中校長陳偉泓、北一女校長楊世瑞昨日皆強調,舉辦特招並不是為了要招收「好學生」,而是要符合12年國教多元入學的精神。成功高中校長李慶宗也曾說,只要成績區分夠精細可不辦特招。

不過,楊世瑞表示,過去幾所學校都非常努力規劃特色課程,以體現12年國教多元入學、適性發展精神,而非只是想招收好學生;如今北市將停辦特招,未來學生都只能走向單一免試入學管道,對此感到遺憾。

她說,當未來只剩下單一入學管道時,如此入學方式對高中現場學習及對學生未來學習發展,都是相當值得重視及關切議題。

家長肯定免試鑑別度

師大附中家長會長趙筱瓏以師大附中為例,過去學生專長多偏向數理,今年因為作文比序位置較前面,收到許多學術傾向文史的學生。對學校而言,這種改變未必不好,但相關作法應該循序漸進。

成功高中家長會長陳美琴也說,透過免試招收的孩子程度不會有落差,因為還是依分數排序在收學生。而且老師能否精進教學、開發孩子的潛力,也是決定整體學生程度的重要關鍵。

身兼建中、中山女中家長會副會長的饒月琴認為,只要做好配套措施,學校的學術品質不會受影響。

她建議包括劃分15級的成績標示,區隔學生程度;調整作文比序位置,避免學科好的考生因作文落敗;並取消志願序扣分,不要讓此事左右考生的選擇。

雄中雄女:名校不會消失

「當然會擔心中一中的明星學校光環褪色」,台中一中校長陳木柱表示,中央將12年國教要不要舉辦特招,下放為地方政府自主的權限,市府僅訂104年停止特招決策,但是還不見具體方案,未來須如何因應,還要尋找對策。

雄中校長謝文斌及雄女校長黃秀霞也認為「名校不會消失」,他們認為,只要把會考的標示擴大,採用全部免試及10級量尺,應可以適當區分出學生的程度,又避免發生抽籤情形,對學生的鑑別度還是很高,學生透過個人努力還是會被肯定。

1/2學分不及格 補修也可以 高中職取消強制留級

教育部修訂「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學習評量辦法」,將高中職學生各學年2分之1學分數不及格時「應重讀(即留級)」,改為「得重讀」,也就是要不要重讀學生自己決定。高中校長認為,這樣的做法讓學校失去一項督促學生用功讀書的利器。

教育部次長林淑真表示,這種改變是讓學制更有彈性,各學年2分之1學分不及格的學生,可以選擇重讀或是找機會補修學分。根據現行規定,高中生需要修滿160學分(120學分必修、40學分選修)才能拿到畢業證書。

林淑真指出,從這個學期開始,高中生如果學分不及格但又不想重讀,也可以升級,但要注意的是,3年內至少要修過120個必修學分才能拿到修業證書。高中生讀3年如果連修業證書都拿不到,代表沒有學好。

102學年共有2178個高中職學生重讀,是97學年的2倍。教育部國教署組李秀鳳說,因應這項改變,高中生如果2分之1學分不及格,學校可以開專班讓這群人補修,或是讓他們隨班附讀,學生在學習上有更多選擇。

台北市中正高中校長簡菲莉說,這學期原本有10個學生要重讀,但規定改變後,只有1個學生願意重讀,其他學生都選擇升級、再找機會補修學分。她認為,這樣的調整讓學校失去督促學生用功讀書的利器,學生程度恐怕會下降。

台北市華江高中校長陳今珍表示,現在沒高中畢業證書也能讀大學,但她會提醒學生,萬一大學也沒念畢業,未來最高學歷證明將只有國中畢業證書,這是他們可以承擔的嗎?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立昇說,教育部每年花大錢對國中小學習落後學生進行補教教學,成效如何令人質疑,這些學生進入高中後,若又沒有學力監控機制,取得高中文憑又如何?建議教育部開放高中自訂學力把關門檻。

(中國時報)

社會

針灸肩頸痛 竟刺穿肺 婦氣胸險死 怒告中醫師

新竹市一名身材纖細的人妻,上月因肩頸痠痛到中醫診所針灸,未料右肺竟遭針刺穿多處導致氣喘,但執針中醫師把脈後卻僅說是「氣虛,休息一下就好」,兩天後,人妻症狀加劇,根本起不了床,照X光才知已造成氣胸積血,「再晚個兩天就醫恐休克死亡」,她怒控中醫師業務過失傷害:「我不要錢,請他們還我健康!」

針灸被刺穿右肺的蔡姓女子(三十五歲),身高約一百六十公分,體重只有四十多公斤,在新竹經營服飾店,工作常要搬貨,肩頸容易痠痛,常到竹市南大路常春中醫診所找女中醫師高蘭馨(三十多歲)針灸治療,未料造成氣胸差點喪命。結婚兩年的蔡女因工作忙碌,這個月本來要補度蜜月,卻因術後須靜養兩個月而被迫取消。

8公分針插遍肩頸
蔡女指控,之前到中醫診所針灸都是左右肩頸各三針,但上月十三日因特別不舒服,高醫師就在她兩側肩頸各扎七針,目測針長約八公分,扎完後覺得胸悶、呼吸不順,回家後連走路都會喘,急忙返回中醫診所,高醫師把脈診斷竟是氣虛,「休息一下就好。」
蔡女說,因氣喘狀況愈來愈嚴重,「呼吸都會聽到啵啵的聲音」,上月十五日到國泰新竹分院掛急診,急診室醫師郭文華向她表示,經X光檢測發現右肺有空氣進入並有積血現象,若再延遲兩天,血液恐浸潤肺泡,並壓迫到心臟致呼吸困難,嚴重恐休克死亡,她一聽差點嚇死。

拒賠償「還我健康」
醫師緊急在蔡女右胸下方氣切,插入肺部進行導流治療,並轉院到馬偕新竹醫院住院五天治療,上月二十日出院。蔡女表示,高醫師事後有道歉,但與診所談和解時,對方僅願賠償五萬元,氣得說:「我不要錢,請他們還我健康!」並控告高醫師業務過失傷害罪。記者昨午前往診所等候醫師說明,但因看診人潮眾多,晚上醫師透過診所人員表示,目前該案由衛生局持續協調中,醫師和診所不便回應。

入針深度勿逾半吋
律師汪紹銘指出,醫師針灸引發氣胸,刑事上可控告業務過失傷害,將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民事則提過失傷害侵權行為賠償,診所須負連帶責任。
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主任陳建仲表示,針灸四肢風險較小,軀幹部位最好採斜刺,且頸、背部入針深度不要超過半吋(約一點二七公分),腹部約一吋,若背部入針太深恐造成氣胸;腹部可能刺到腸子引起腹膜炎;胸部靠近心臟應盡量避免。若針頭不乾淨恐會引發細菌感染,輕則發炎,嚴重可能會有蜂窩性組織炎、肝炎,甚至感染愛滋病。

針灸致氣胸案例
2014/02/14 北市一名17歲少年肩膀痠痛針灸卻意外造成氣胸
結果:急診住院診療
2011/09/05 北市一名藍姓中醫師幫女病患進行肩頸針灸,不慎造成氣胸
結果:醫師依業務過失罪嫌起訴
2009/01/10 新北一名鄭姓中醫師幫賴姓女病患針灸肩背,因扎太深造成賴女左側氣胸
結果:法院判賠16萬元
2008/01/06 北市一名糖尿病患者針灸背部,針刺穿肺臟引發急性雙側氣胸
結果:送醫住院診療

(蘋果日報)
--
想抗議 先破解它 警練「抬離3法」

為讓警員在執行強制抬離抗議民眾時,手法可以更加嫻熟和柔和、統一,因此,警政署特別挑選台北市警局和保一、保四、保五和保六5單位進行「抬離3法」訓練,並將在下個月進行抽測,已備應付將到來的選舉和陳抗各種社會運動。

台北市刑大從10號起連續四天,在大直橋下的大佳河濱公園進行「抬離3式」的集訓,3警1組,因為執行強制抬離時,也是3警1組負責抬離1名陳抗民眾,如果是女性陳抗民眾,將會由3名女警負責抬離,這是避免男警被指控對女陳抗民眾性騷擾。
警政署要求台北市警局等5單位一定要練好及純熟的「抬離3式」,分別為第一式,正面夾肘控制法。第二式,後肘挾手控制法。第三式,雙人別手控制法。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困難度高。
警方指出,「抬離3式」是擒拿術和逮捕術結合為一,其實就是抬離法的標準動作。練好及純熟,是可以應付323反服貿學生攻佔行政用的手勾手平躺放軟招式,總之警方為不讓參加陳抗民眾學生受傷,正在費心加強「抬離3法」集訓。

(蘋果日報)
--
「凸」是比中指 象形字辱人判刑

陳女丈夫外遇,小三行徑囂張,多次以電話、簡訊向陳女「宣示主權」,陳女發飆 ,在臉書張貼小三個人照,嗆「出來面對,凸」,反被小三告公然侮辱。法院認為「凸」的字形象徵「比中指動作」,有貶抑意思,判陳女罰金一萬元,可易服勞役。

律師李季錦說,網友以為「罵人不帶髒字」就不違法,但法院認定公然侮辱的定義是「與時俱進」的,利用注音符號、阿拉伯數字或圖像式文字,以諧音、象形方式罵人,只要指涉特定人,且在網路等公開空間,都構成違法。

卅六歲陳姓女子與丈夫結婚多年,近年來丈夫認識夏姓女子,發展婚外情,丈夫時常與小三外出,陳女請徵信社暗中跟監蒐證,發現丈夫確實有小三。

陳女拿著蒐證照和丈夫對質,丈夫默認小三存在,陳女要求丈夫離開小三,小三得知後利用陳女丈夫臉書、通訊軟體,傳訊、打電話向陳女叫陣,「妳丈夫就是不愛妳,才會跟我在一起,妳為何要逼他呢?趕快離婚吧!」

兩個女人衝突越演越烈,全武行後互控傷害,陳女一併提告妨害家庭,全案目前仍在審理中。

小三雖被告妨害家庭,但仍故意邀約陳女丈夫外出,故意留言、傳訊給陳女「宣示主權」,陳女氣得在臉書貼上夏女照片,留言:「貝戈戈,出來面對,我等你,凸!」夏女控告陳女公然侮辱。

法院審理認為「貝戈戈」為「賤」字拆解,而「凸」字其字形象徵「比中指動作」,都屬侮辱他人言語,且臉書為多數人共見共聞的網路公共空間,認定陳女構成犯罪。

(聯合報)
--
五輕關廠 一秒都不能拖

許多人聽說過酸雨,高雄則多次遭黑雨侵襲。「7年前,一個禮拜天晚上,約6點半左右發生氣爆,門窗被震破,天空降下黑雨,同時有刺鼻臭味,我趕快把晾在外面的衣服收進來,但已來不及了,衣服沾滿黏稠黑油,洗都洗不掉。」後勁居民七嘴八舌回憶過去幾次下油雨的慘痛經驗,直說太恐怖。

後勁位於半屏山與後勁溪之間,是中油五輕煉油廠所在地,早在明鄭時期,鄭成功曾在此地駐軍屯墾,民風剽悍。1987年7月,後勁居民發起激烈的反五輕運動,後勁因此聲名大噪,1990年9月,當時的行政院長郝柏村承諾,五輕將在營運25年後關廠,不過,對於後勁居民而言,這25年等待實在太漫長了。

罹癌陰影 揮之不去

「明年五輕一定要關廠,一秒都不能拖。」由於反五輕,後勁居民培養了深厚革命情感,每天晚飯過後,地方耆老聚集在玉屏里里長邱進川家泡茶聊天,回想這24年來飽受毒氣、汙水、油雨、氣爆的威脅,大家紛紛搖頭說:「這些汙染說也說不完,太可怕!」

前大社鄉環保課長林見賢,家住大社工業區旁,他回憶,小時候到處是綠油油的農田,大社盛產棗子、芭樂,空氣好得不得了,後勁溪裡有魚蝦,還有烏龜。不過,自從1973年工業區開闢以來,棗子、芭樂長不大,蔬菜、黃瓜也種不起來,情況越來越嚴重,農地最後被迫變成工業區。

林見賢的爸爸原本務農,後來死於舌癌,哥哥48歲時死於口腔癌,接著大嫂罹患子宮頸癌、堂嫂與堂姊也得了乳癌。他說:「社區組成巡邏隊,發現臭味時,馬上向環保單位檢舉,但都沒下文。」既然這麼危險,為何不趕快搬家?他無奈地說:「土地、家人親友都在這裡,要搬去哪裡呢?」

若再跳票 一定抗爭

江菊會在8月22日達成共識,確定五輕明年關廠,大社工業區降編為乙級,對此,後勁耆老說,「這是誠信問題,如果屆時政府失信於民,後勁人絕對再度發動抗爭。」

家住五輕附近的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教授沈建全指出,據經濟部1993年5月5日公文,當時的立法院副院長王金平主持協調會決議,「大社工業區應配合五輕遷廠計畫,一併遷移。」他強調,大社工業區應於明年一併降編為乙級,意即區內石化廠必須遷移,不過,弔詭的是,大限逼近,2010年高雄縣政府竟核發數張建照,允許該工業區內石化廠擴建新廠,主管機關心態十分可議。

大林蒲人 要求遷村

有關石化專區的設立,經濟部研擬相關地點包括南星計畫區、洲際貨櫃中心附近。經長杜紫軍8月中旬出席南台灣企業座談會時表示,「未來填海造陸與大林蒲遷村費用,將由石化事業單位負擔。」不過,由於長年飽受汙染之害,大林蒲居民對於石化專區非常反感,表態堅決反對。

由於緊鄰中油、台電、中鋼等工廠,大林蒲居民早就提出遷村要求。投入環保運動20多年的高雄市議員黃石龍指出,「我家在五輕旁,身受其害,最能感受大林蒲居民的痛苦,住在那裡沒有未來,中央應早日協助遷村。」他認為,遷村後原址可做為重工業區,石化廠納入集中管理,如此石化管線不必經過市區,可降低風險。

石化產業 轉型怠惰

如果石化產業對經濟成長有極大貢獻,地方人士展開雙臂歡迎都來不及了,何以避之唯恐不及?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指出,「近10年來石化業能源消耗占GDP比重節節上揚,但其對GDP的貢獻比重沒有增加,業者獲取龐大利潤卻未提升研發能量,迄今附加價值率僅歐美大廠的一半,這正是轉型怠惰。」

未來的石化專區,牽動高雄的轉型,不論設在哪裡,已挑動地方敏感神經。政府長年對高汙染、高耗能產業給予大量補貼之際,也該檢討石化業高喊高值化多年,為何還原地踏步。高雄究竟要轉型為綠能永續城市,或持續與高汙染產業為伍,有賴高雄人明智的抉擇。

健康高風險 後勁苦撐25年

五輕明年若確定關廠,對承受25年石化業環境重擔的後勁人來說,終能喘一口氣。

「石化廠在這裡設廠以來,居民明顯身體變差,但在國家發展主義下,像是必須要承受一般,即使苦也不敢說出來。」後勁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黃佳平表示,「為了台灣的發展,長輩們也就忍25年,但他們不是光在乎五輕遷廠,他們知道大半個高雄都在惡劣的環境中。」

今年初高雄市衛生局委託調查的「左楠仁大石化工業區居民健康風險評估」報告中指出,大社、仁武及後勁是健康風險最高地區,當地致癌風險約高於旗山美濃1.88倍,高於花蓮約4.52倍。造成致癌風險最大的幾項汙染物,為甲醛、苯、乙醛等石化工業區常見汙染;在非致癌風險評估方面,石化工業區內居民發生各類呼吸道疾病的總風險指數均大於1。

除此之外,工業區鄰近居民的呼吸系統疾病發病率,亦高於對照區甚多。此結果顯示,石化區居民暴露於空氣汙染風險的危害已直接增加其呼吸道相關疾病發病的機會。

黃佳平表示,後勁居民皆知因環境影響而身體變差,阿嬤們來基金會走動時,也會討論到左鄰右舍誰又得了癌症。後勁基金會成立後,便開始進行健康風險和環境評估調查,結果說明這地區罹癌率、死亡率偏高。除此之外,五輕內部時常出現的工安問題,也讓後勁人操心。

石化專區 四大前提缺一不可

高雄氣爆事件後,新加坡裕廊島石化專區再次成為朝野關切焦點,許多人質疑「新加坡行,為何台灣不行?」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詹長權表示,裕廊島石化專區有四大前提,包括土地、水、空氣與安全距離,台灣要推石化專區,必須同時達到這4個關鍵條件。

新加坡早在1993年提出計畫,以填海造陸方式連接7個小島組成裕廊島,做為發展世界級化學工業聚落的基地;這項工程於1995年展開,原訂2030年完成,由於工程進行順利,提前在2009完成,比預定時間提早20年。目前裕廊島由一條2.3公里長的聯外道路與本島連接。

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對於石化專區,有完整戰略思考。詹長權指出,20年前新加坡決定設石化專區時,就決定不在本島,而是填海造陸,新土地創造出來後,海權隨之擴張,同時也與鄰近國家發生緊張關係。

「高雄若要仿新加坡模式設石化專區,不能在現有土地上。」詹長權指出,大家在探討新加坡模式前,必須先看新加坡有哪些條件,台灣能不能做到這些條件。

除了創造土地外,新加坡進一步創造新水源。詹長權指出,「新加坡地狹人稠,天上來的每滴水都是供人使用的,因此石化專區必須創造新水源,從海水淡化、100%廢水循環再利用做起。」

新加坡與台灣都屬於水資源匱乏區,但新加坡沒有農漁業,台灣則必須考慮農漁業的需求。由於石化工業會消耗大量的水,他舉例說,台灣如果以海水淡化來創造新水源,可能會與沿海漁業有衝突,這點必須考慮。

新加坡在「永續發展藍圖」中明訂2030年之前將空氣懸浮微粒濃度PM2.5降至12,趨近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標準值上限10,詹長權指出,新加坡石化專區採用乾淨的天然氣,不用骯髒的煤。「這項計畫背後有積極戰略,新加坡希望成為亞洲天然氣交易中心。」

此外,設立海外石化專區,必須注意與本島的安全距離。詹長權表示,「從雲林麥寮的慘痛經驗得知,一定的安全距離是必要條件。」他感慨說,「新加坡石化工業發展比台灣晚,但進步比台灣快,如果台灣20年前就決心採用天然氣,如今亞洲天然氣交易中心早就在台灣了。」

究竟應不應設立石化專區,台灣在學習新加坡模式前,必須先反問自己,能否在土地、水源、空氣與安全距離等4個關鍵條件上做到像新加坡一樣的高標準。期待有擔當的政府首長拍胸脯說,「新加坡能,台灣當然能。」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4-09-10/Clipping/656/B08A00_T_03_03.jpg

(中國時報)
--
2個月記42次申誡 消防員被炒

高市消防局杉林分隊員徐國堯疑因籌辦消防大遊行及擅自對媒體發言等行為,連續2年考績乙等,近2個月被記2大過、6小過、6申誡。消防局表示,徐員9日正式收到免職令,先予停職,若30日內未有異議及提出複審,免職生效;徐國堯表示,他會提異議,要求複審。

徐國堯表示,昨下午5時在消防局本部拿到免職令,雖早知這是最後結果,但心中難免些許感傷與失望;先休息一陣子、冷靜一下,除邊找工作過生活外,也要奮力打贏官司,為自己討回應有權益與公道。

他強調,雖然自己在維護基層消防員權益上重摔一跤,甚至會失去工作,未來還是會挺弟兄、爭權益。

徐國堯說,他帶頭爭取消防員權益及籌辦831遊行,並擔任消防員協會監事引來長官不爽,隨後被調至杉林分隊;誇張是為了要整垮他,2個月內連續被記的大、小過及申誡等同於42次申誡的處分,犯錯理由竟是對媒體發言、向廉政署檢舉長官貪汙等。

高市消防局7月30日召開考績會,討論徐國堯免職案,場外有多個勞動團體聲援,為維護基層消防員基本權益爆發多次推擠;徐也在考績會上陳述已見,但考績會委員認為其闡述遭消防局打壓,是徐個人矯卸託詞,無限上綱,依照其被檢舉、長官簽核虛偽請假、業務承辦不力等不合規定情事,考績會決議將獎懲建議報請市府裁決。

(中國時報)

生活

一隻松鼠癱瘓台鐵 誤萬人 動物入侵8天2次 旅客罵翻

一隻松鼠癱瘓台鐵三小時,昨上午六時四十五分,台鐵新豐-竹北間東正線電車線突然掉落,搶修三小時才恢復通車,台鐵在電車線三角架上絕緣礙子發現「烤熟」的松鼠屍體,判定是松鼠入侵引發接地效應,導致電車線短路斷落六百公尺,一萬兩千人因此遭延誤。這已是台鐵今年第四起鳥獸入侵誤點事件,民眾抱怨連連。

台鐵本月二日才因鳥擊導致電車線掉落、造成一萬四千多人誤點,事隔八天,昨再上演「松鼠擊」事件,台鐵表示,因新豐-竹北間電車線外不到一公尺處有一片樹林,松鼠疑似從樹上跳下電車線三角架上的絕緣礙子,引發接地效應,東正線電車線短路斷落六百公尺。
台鐵事後改採西正線單線雙向行車,上午九時四十一分完成搶修,由於遇通勤時間,造成大誤點,旅客抱怨不斷。

誤28分鐘無退費
台鐵表示,共影響三十五班次,平均每班誤點二十八分鐘,一萬二千人受害,但無對號列車延誤超過四十五分鐘,因此台鐵未予退費。
昨在台北車站的民眾陳先生說,台鐵幾乎每個月都會誤點,昨還有班次延誤四十多分鐘,又剛好是上班時間,害一堆人遲到,真的很離譜。
台鐵強調,電車線短路後雖已啟動斷電機制但仍斷掉,主要是該處電車線過於老舊,未來將更換更粗更堅固的電車線,遇短路將不會斷線,目前已爭取到二十一億元、預計六年內改善電車線。
據統計,台鐵今年有十五起電車線事故,其中鳥獸導致佔四起,包括兩件鳥類、蛇類和松鼠各一件,比去年的三件多;另外來物包括塑膠袋、鋼筋等有六件;可歸責台鐵包括施工和設備問題等共五件。
台鐵表示,為防止動物入侵,台鐵中南部路段的電車線立桿設有防蛇盾,避免蛇爬上去,也會在鳥類較多處的門型架上塗油,大多是參考台電做法。另歐美等國家則會架設鐵網,但台灣地狹人稠不太適宜。

遇襲一秒內斷電
台灣高鐵則表示,高鐵電力系統具自動防護功能,外物入侵產生短路,一秒內會斷電,確保電力系統及設備安全,之後偵測無誤後即自動投電,且高鐵電車線相當堅固,從未因外物入侵而斷落。

松鼠入侵台鐵誤點影響
時間:昨清晨6時45分
地點:新豐與竹北間
肇因:松鼠入侵三角架上絕緣礙子引發接地效應,導致電車線短路斷落600公尺
影響:35班次誤點、1.2萬人受害
退費:對號列車延誤皆未超過45分,因此不予退費

(蘋果日報)
--
松鼠觸電癱瘓台鐵 延誤1.2萬人

動物跟台鐵過不去?還是電車線太脆弱?上週台鐵才遭鳥擊熔毀電車線,延誤一.四萬名旅客,昨日又發生松鼠誤爬台鐵新豐站電車線三腳架絕緣礙子而觸電,造成短路高溫燒斷電車線,近三小時才修復,延誤一萬兩千人,旅客對台鐵抱怨連連。

台鐵表示,新豐站南端一.三五公里處的電車線三腳架(建置電車線的立桿),昨早六點四十五分,出現松鼠攀爬至三角架絕緣礙子上,造成電線短路,電車線溫度瞬間暴增到一千多度熔毀電車線,東正線(南下)六百公尺電車線垂落,松鼠也被電焦在絕緣礙子上。

這起事故導致新豐站到竹北站間電力中斷,台鐵啟動西正線單線雙向通行,並派出電力維修車搶修,直到九點四十一分搶通,影響卅五列約一萬兩千人,事故雖屬「不可抗力因素」,但台鐵表示歉意。由於事故發生後採單線雙向通車,受影響的三十五列次列車均未延誤超過四十五分鐘,未達退費賠償標準。

旅客大罵哪天才會準點?

因昨天適逢中秋連假結束,民眾上班上課首日,湖口、新豐站不少旅客受阻,台北車站也有南下民眾被延誤,許多旅客大罵台鐵︰「哪天才會準點?」

一位在新竹站搭車的李姓老師抱怨說,自己在學校任教,上午原本要接待來自日本的外賓,參加重要會議,因為擔心塞車才改搭火車,怎料卻因此耽擱半個多小時。

在板橋站候車的謝姓工程師說,昨天改搭火車到竹北台元科技園區參加會議,未料不僅延誤工作,最後也錯過重要會議,他「實在氣昏了」。

台鐵才在九月二日板橋樹林段因野鳥展翅熔毀電車線,造成下班旅客嚴重受阻,昨又發生鼠患事件,讓民眾搖頭大嘆︰「一下子鳥擊,一下子鼠患,下次難道換蛇?台鐵究竟怎麼回事?」

消基會秘書長雷立芬說,台鐵把颱風、水患、甚至行人穿越都列為「不可抗力因素」不賠乘客,現在連鳥擊、鼠患都列不可抗力,難道要台鐵自己養的鳥、松鼠才要負責?天候及鳥、鼠等外在因素早在鐵道建置前就存在,也算廣義的人為出錯,仍要賠償。

台鐵電力老舊 恐成「代罪之鼠」

台鐵八天內分遭「鳥擊」和「鼠攻」,導致電車線熔斷紀錄,「動物危機」今年四起也創歷史新高,台鐵僅對蛇設計「防蛇盾」,對鳥、鼠尚無對策;但電力專家質疑,動物觸電最多僅能造成跳電,會出現電車線熔斷,可能是電力設施老舊出包,松鼠應是「代罪之鼠」!

針對台鐵松鼠事件,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裴家騏表示,這不是第一起,也並非常見,一般松鼠習慣在高處攀爬跳躍,若不小心觸碰到正負極相交,就會觸電,他認為應該純屬意外,過去也常見候鳥甚至獼猴爬到高壓電塔等,建議相關的電線桿、電車線都應加裝絕緣設備,避免動物停留造成短路。

台鐵坦承 電車線30年未換

台鐵電務處坦承,卅年未汰換的老舊電車線才是行車安全的最大隱憂,目前僅花東新線使用「十九芯、九十五平方公厘」粗電車線,竹南以南都是「七芯、四十九平方公厘」,最近出事的都是老舊電車線,由於僅能夜間施工,預計要五到六年才能全面改善。

一位電子專科老師指出,電車線的電壓兩萬五千伏特,驅動電車運轉僅三百到四百安培電流,一隻鳥或松鼠體內電解質、水分,所形成的電阻僅個位數安培,形成短路同時就成焦炭了,如何能讓高達七股銅芯的電車線熔毀?依照片看,松鼠的屍身完好,一旁架空線接點也完好,台鐵理由太牽強,可能是路基不穩或電車線磨耗嚴重造成斷線。

不過台鐵電務處副處長呂秋楠表示,台鐵變電站有電力跳脫裝置,二.五秒斷路器會運作,並依原設計跳電後再送電一次,但變電站供電區長達廿公里,為了找出事發地點會重複試送電,有可能多次造成短路,是否電車線因此溫度急遽升高導致熔毀?還待調查。

台鐵電務處承認,基隆到竹南正逐步淘汰「七芯」電車線,桃園高架段及新豐到新竹及各站站內尚未完工,竹南以南則都是老舊電車線,台鐵編列二七五億元預算中,有廿一億元要改善電力設施,將現有的電車線變粗。

(自由時報)
--
松鼠闖禍 台鐵電車線斷落延誤1.2萬人

台鐵新豐至竹北區間昨上午疑因松鼠誤闖高壓電桿導致主吊線短路、斷落,台鐵花了近三小時才排除,耽誤近一萬兩千名旅客行程。台鐵沿線經不少山區,鳥、蛇、松鼠等小動物入侵情況防不勝防,台鐵已編列經費將電車線加粗,減少外物入侵導致電車線受損機率。

昨晨六點四十五分,台鐵新豐—竹北間,東正線電車線突然斷落。

台鐵維修人員接獲通報前往維修時,赫然發現電桿上的絕緣礙子旁掛著一隻松鼠屍體,懷疑是松鼠觸電身亡時造成電線短路,再引發主吊線斷落。

台鐵緊急調度改為雙向單線,但南北雙向卅五車次被延誤超過廿分鐘,但沒有列車達誤點賠償標準。李姓大學職員原先上午要接待日本外賓,因台鐵班車延誤半小時,被迫放遠道而來的賓客鴿子;從板橋搭到竹北台元科技園區開會的謝姓工程師,也因為這起意外被耽誤約四十分鐘,會議報銷。

台鐵電務處長陳三旗說,台鐵路線經過不少山區,目前防範小動物入侵的作法是加粗電車線,逐漸從現在截面積四十九平方公釐汰換成九十五平方公釐的電車線。

(聯合報)
--
電車線短路 台鐵又掛了

台鐵上周才因鳥擊造成電車線斷落,昨又發生鼠禍!昨上午6時45分,新豐至竹北間有一隻松鼠跳到電車線的絕緣礙子上,瞬間導電造成短路,電車線禁不起高溫燒熔,斷落達600公尺。因正值上班上課通勤時間,不少旅客急得跳腳,共計35列次、1萬2000人受延誤。

上班時間 1.2萬人跳腳

昨是中秋連續假期結束後第一天上班,有不少人一大早,欲搭乘台鐵列車北上、南下返回工作崗位,另6至8點是通勤高峰時段,更有不少靠著區間列車短程上班、上課。沒想到台鐵大誤點,讓通勤族為之氣結,大罵「台鐵到底哪天才要準點?」後得知是松鼠惹禍,氣的說:「該死的松鼠害我遲到!」、「海綿寶寶管一下你朋友!」

台鐵緊急派出電力維修車搶修,耗時3小時,終於在9時41分通電,恢復雙線行車。不過,這起事故屬外力因素,台鐵尚未修法認賠,且延誤的35列次均未達延誤45分鐘退費標準。

崩斷600公尺 造成停駛

台鐵局電務處表示,松鼠跑到新豐站南端1.35公里處電車線的絕緣礙子上,讓高達2萬5000伏特的電車線與接地的電桿瞬間導電造成短路,而短路電流高達近3000安培,形成有如電焊時的高溫,而該段的電車線較老舊,是直徑45平方公釐的7芯絞線,只要燒掉其中2、3芯,重達1000公斤的電車線就支撐不住而崩斷。

動物入侵 今年第4起

這已經是今年第15起電車線事故,也是今年第4起動物入侵軌道造成短路而熔斷電車線,近3年來,鳥、蛇等動物入侵事故就占了13.7%。

台鐵日前曾仿效台灣電力公司,在固定電桿的拉桿上裝設「防蛇盾」,避免蛇、鼠爬上電車線;另也曾在距離樹叢較近的電桿頂端塗油,用臭味防止鳥類在附近築巢,但效果有限。

台鐵局表示,目前花蓮至台東、基隆至竹南已優先換成96平方公釐的19芯絞線,但因經費不足,基隆至竹南間尚有桃園高架段、新豐至新竹、以及各站站內尚未更新。不過,國發會初步審核同意台鐵所提的21億電車線更新計畫,約5、6年可全線更新。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4-09-10/Clipping/656/B07A00_T_01_02.jpg

頑皮松鼠變焦炭 學者:闢緩衝區

小小松鼠竟釀成台鐵電車線斷落600公尺、逾萬名旅客行程受延誤,不少民眾怒指「壞松鼠」、「該死的松鼠」、「鼠輩」,但動物專家說,肇禍的松鼠只是比較有「冒險犯難」精神,十分無辜,建議交通部台鐵局多了解動物棲地情況,以增闢緩衝區、引道路線來避免事故。

「松鼠是樹棲動物,找不到樹爬,當然只好爬電桿!」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良恭表示,松鼠為覓食,往往得透過人為電桿來移動,而台鐵的電桿又粗又好爬,最好下手。林良恭指出,松鼠有學習能力,知道什麼路徑不能走,通常是膽子特別大、想快速通過才敢亂闖,而昨天這隻被燒得全身乾焦的松鼠,可說是「勇氣可嘉」。

林良恭建議,台鐵可增加軌道旁的緩衝淨空區,讓「一到地面就有壓力」的松鼠根本不想靠近,或效法國外設置動物橋梁,引導通過。

除松鼠外,鳥類也是闖禍高手。台北市野鳥學會總幹事何一先說,鳥的習性就是喜歡站在樹枝和電線上,沒辦法避免。他認為關鍵在於人類如何防止動物觸電,建議台鐵在門型架與電車線間、電車線與電桿之間等容易導電的敏感交界處,加強絕緣設備。

(中國時報)
--
7月發現戴奧辛鴨 官方隱匿

衛福部︰只監測到一隻鴨超標 下週說明

最近台灣不僅籠罩在餿水油風暴,也有戴奧辛鴨!衛福部七月在高雄賣場監測到戴奧辛鴨,卻遲不公布,遭外界質疑隱匿。衛福部說,只監測到一隻鴨超標,後續檢測的二十個樣本都符合標準。但台大職衛所教授吳焜裕批評,衛福部就是抱持「大事化小」的心態,才讓台灣食安風暴一再發生。

衛福部食藥署區管中心主任馮潤蘭昨在行政院記者會上表示,衛福部請成大教授李俊璋進行例行監測,發現有一隻鴨的戴奧辛超標,於是啟動跨部會機制,後續在台南、高雄與屏東檢測八個鴨場、二十個檢體都符合標準。

吃到戴奧辛 恐增致癌風險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戴奧辛為世紀之毒,是世衛確定的致癌物。由於動物、魚蝦等吃到戴奧辛後無法分解,人體戴奧辛有九成是透過飲食而來,短時間、高劑量的暴露恐導致皮膚病、肝功能異常,長時間、低劑量的暴露,會干擾內分泌、增加致癌疑慮、免疫功能異常,以及引起孕婦流產、胎兒畸形。戴奧辛會殘留在鴨的脂肪與內臟、鴨皮等,民眾應避免食用這些部位。

學者質疑 官方想大事化小?

吳焜裕質疑,衛福部沒有在第一時間公布案情,消費者在不知情下已把戴奧辛鴨吃下肚。他認為,不會只有一隻鴨被監測到,後面一定還有其他的鴨存有風險,只是衛福部沒有抽檢到而已。他懷疑衛福部、環保署、農委會追源頭的態度,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嗎?

記者昨到成大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尋訪李俊璋,但內部人員說:「李俊璋人在外地開會,不便代為回應」。而李俊璋本人接獲記者電話後只匆促表示:「我在開車,二十分鐘後再打來。」事後即不接電話。

問題鴨來自台南? 農委會否認

昨天也有網友在臉書上轉傳「戴奧辛鴨」訊息,點名問題鴨來自「台南某家知名農場」,台南市農業局得知消息後向農委會及轄內鴨農查證,得到的回答是「沒有這回事」。

衛福部食藥署副署長姜郁美表示,衛生單位七月針對南、高、屏地區監測市售的蛋、肉品的戴奧辛含量,抽檢兩百多件,在一處傳統市場販賣屠宰後的鴨體,驗出戴奧辛濃度十五皮克,是標準限值一.七五皮克的八.五七倍。

食藥署隨即通報地方環保、農業單位針對該攤商合作供貨的八個牧場、養殖場內的鴨隻進行移動管制,並對水、空氣、土壤、底泥,和牧場內的活體鴨隻、飼料等查驗戴奧辛含量,結果均未超標。監測人員對這隻屠宰後的鴨體為何戴奧辛含量如此高,也感到存疑,目前正找第二家檢測單位進行複驗,「看這隻鴨有沒有騙我們?」還是第一次抽檢的儀器靈敏度過高?預計複驗報告本週出爐。

食藥署︰等複驗出爐 絕非隱瞞

她強調,原來跨部會將在下週一召開記者會,對民眾說明、釋疑,但因最近所有人力都投入追查劣質豬油事件,且戴奧辛監測都未超標,公布那家牧場並不公平,須待複驗結果出爐,絕非刻意隱瞞。

(自由時報)
--
NFC手機支付 2年後商機千億美元

NFC行動支付旋風來襲!根據ABI Research調查機構預估,2016年將有5.52億支NFC智慧型手機,可創造高達1000億美元行動支付商機,到了2017年,商機上看1911億美元。

就全球行動支付市場發展來看,以日本發展最早也最為成熟,新加坡、美國、南韓、中國也陸續推出行動支付服務,其中,日本行動支付服務早在2004年就已起跑,新加坡則是在2010年推出NFC支付服務,美國在2011年由三大電信業者共同合作推出行動支付平台ISIS提供電子錢包服務,南韓在2013年推出各種電子錢包應用,中國則是在2013年透過中國銀聯體系平台推出手機支付服務。

現有的近場支付技術除了NFC,還有藍芽、紅外線等,以NFC最被看好,NFC主要優勢在於耗能要求低,便捷性、精確度與安全性相對高,適合地鐵、公車等需快速通過的環境,因NFC傳輸距離很短,使其精確度提高,目前最讓大眾擔心的保密性,紅外線保密性最差,藍芽可透過軟體加密,NFC則可再加裝SE安全晶片,通過密鑰認證提高安全性。

根據調查,全球前20大手機品牌中,有15家已有NFC手機上市,佔比超過70%,其中SONY、中興努比亞、OPPO、黑莓四大品牌的NFC手機佔比更超過60%,NFC功能已成為這四家手機的標配,手機、電信、銀行等各方業者全力推動NFC,只要消費者願意買單,NFC滲透率將出現爆發式成長。

《 NFC小辭典》行動支付 手機新趨勢

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又稱近距離無線通訊,可讓電子設備之間進行非接觸式點對點資料傳輸,可運用在手機、行動消費性電子產品以及信用卡。

NFC耗電量低,一次只和一台機器連結,近距離的私密傳輸,具有較高的保密性與安全性,受到推動小額支付業者的大力支持,可以與其他具備NFC功能的裝置透過無線連線快速配對和連線,不需要輸入密碼或確認,目前多數手機大廠均推出支援NFC手機。

(自由時報)

政經

太扯了 鎮長名字當路名 北港鎮民譙翻天

雲林縣北港鎮公所二度呈報中國醫藥大學重劃區路名給縣府核備,其中兩條路名竟與尋求連任鎮長的蕭永義及其兄長蕭永富同名,地方一片譁然,不少鎮民直批:「太扯!」並質疑戒嚴時代全台都是中正路的馬屁現象,竟會在民主時代重演。由於反對聲浪高張,且縣府已兩度退回命名案,北港鎮公所今將重新開會檢討路名。

三年前被打槍 重來又被駁回

北港鎮公所三年前開始規劃重劃區道路命名,民進黨北港鎮長參選人、縣府秘書張勝智昨天出示公文,指公所在重劃區規劃的路名,兩條主要道路分別命名永義路、永富路,正好與鎮長蕭永義及其胞兄、南安里長蕭永富同名。

張勝智表示,鎮公所在二○一一年十二月將新路名送縣府核備,縣府依「雲林縣道路命名及門牌編訂自治條例」規定,認為鎮公所未「廣徵民意」,將該案駁回,但公所執意以此命名,兩年後認為程序完備再提報縣府,如今又遭駁回。

消息傳出後,鎮民對此議論紛紛,陳姓鎮民直言實在不可思議、太誇張,縣府若同意就太扯了;王姓鎮民則認為,蕭永義是現任鎮長,鎮公所以蕭的名字當路名,易招致假公濟私的非議。

林姓婦人認為,現在又不是戒嚴時代,怎還搞「以偉人取路名」的做法?讓人感到不可思議;李姓鎮民則表示,路名意義看似很好,但鎮公所應該避開瓜田李下的嫌疑,免得陷蕭永義於不義。

鎮長喊冤 聲稱未參與命名

今年尋求連任鎮長的蕭永義則出面喊冤,強調自己未曾參加重劃區道路命名會議,新路名也是與會單位決議,並非他的權責,他並保證北港鎮以後不會有永義路、永富路。

鎮公所主任秘書蔡寶元表示,當時道路命名會議由他主持,永富、永義路名是怎麼來的?因時間久遠已記不得,既然縣府、民眾認為新路名不宜,鎮公所將在今天重新開會,傾聽各方建議,也不排除以網路投票決定路名。

(自由時報)
--
北港鎮長名當路名 被批造神

雲林縣北港鎮公所召開市地重畫道路命名會議,新路名「永義」路、「永富」路,竟與現任鎮長蕭永義、胞兄蕭永富名字相同,引發議論,9日北港鎮長參選人張勝智抨擊「鎮長名字當路名,時光倒退60年,有如回到威權時代」。

北港鎮公所主祕書蔡寶元民國100年3月,邀集雲林縣政府、北港戶政、鎮民代表、里長、鎮公所人員共9人,舉辦「北港中國醫藥大學市地重劃計畫道路」命名會議,會中決議南北向道路以「新」字開頭、東西向道路以「永」字開頭,取其「新市鎮新氣象、永享和樂」。

具體路名為新街路、新街1路、新街2路、新街3路、永富路、永義路、永樂路、聖母路共8條,其中新街為重畫區里名、聖母路取自北港朝天宮天上聖母,但永富路、永義路卻與現任鎮長蕭永義、胞兄南安里里長蕭永富名字相同,引發外界批評。

北港鎮長參選人張勝智、雲林縣長參選人李進勇昨天指出,早年戒嚴威權時代力行「造神運動」,各鄉鎮主要道路名字不是中山路就是中正路,如今民主時代,竟出現以鎮長名字做為道路名的離譜事情。

張勝智說,重畫計畫道路最寬敞的30米寬道路命名為「永義路」,20米寬道路為「永富路」,「聖母路」也是20米寬,許多聖母信眾得知後大為不滿,「鎮長大過聖母,太誇張了!」

張勝智指出,鎮公所在100年12月將這些路名報請縣府核定,縣府以「未徵詢當地居民之意見」等理由退回重議,沒想到102年5月,公所再將原資料送縣府核定,縣府也再次要求公所應依法行政,事隔1年3個月,至今仍無下文。

北港鎮長蕭永義表示,命名會議並非由他主持,事後也未注意到自己的名字被當成路名,後來縣府回文要求重新命名,他也指示公所相關人員照辦,今日將再度召開命名會議,「命名事宜尚未定案,是有心人刻意炒作」。

(中國時報)
--
入祀忠烈祠 三類對象將放寬

部分因公殉職的軍警消人員家屬近來頻向相關單位及立委陳情後,內政部將放寬國軍、警消人員入祀忠烈祠的相關規定。

相關官員透露,研擬放寬對象共有三類,一是早年與國防有關的文職人員因公殉職,二是參與演習的國軍因公殉職,三是軍警消在救災期間因公殉職。內政部官員並強調,軍警消若是上下班時間因發生意外身故,或者上班時在辦公室病故,則仍不適用放寬入祀的規定。

內政部政次陳純敬表示,對於國軍在演習期間因公殉職,或者軍警消投入救災因公殉職者,未來擬放寬入祀忠烈祠的規定,內政部將與國防部進一步研商。

內政部民政司副司長黃正雄說,在五十八年「忠烈祠祀辦法」還未訂定以前,軍方部分文職人員因公殉職,但礙於規定無法入祀位於圓山的國民革命忠烈祠,未來擬就這部分放寬入祀規定。

相關官員表示,未來除了參與演習的國軍因公殉職,擬放寬入祀規定外,軍警消在救災期間因公殉職,也擬納入,但究竟要如何具體認定,畢竟因公殉職的認定不能太寬鬆,這部分仍待與相關單位仔細研議。

(自由時報)
--
榮化30億擔保 高市府撤假扣押

被懷疑是高雄氣爆案禍首之一的李長榮化工,昨公告提供新竹、高雄兩筆土地,外加存在銀行「備償基金專戶」的六.五億元,以市價超過三十億元的擔保品抵押設質給高雄市政府,換得高市府不提出假扣押。

備償基金加兩筆土地擔保

高市府八月六日對榮化提出假扣押,以確保可獲得十九億元災損賠償,昨天是繳交六億多元保證金的最後一天。對榮化趕在截止日才提出確保災民債權的承諾,高市府雖表示可以接受,但也有官員私下指出,榮化直到最後一刻才宣布,誠意難免令外界質疑。

榮化發言人魏正誠表示,高市府若對榮化提出假扣押,勢必要拿出擔保金,將影響市府資金調度;對榮化來說,若高市府進行假扣押,榮化也會因資金周轉不靈而營運困難。與其造成「雙輸」,榮化董事會通過提出抵押部分資產的替代方案,擔保將來依法應負擔的「市政重建損害」以及「代位求償損害」的請求權,榮化絕對會支付,以此方案代替假扣押,期待能夠「雙贏」。

榮化說明,新竹市隆恩段土地價值約二十一億元,高雄市林園區土地約值四.一八億元,都將設定最高限額抵押給高市府,以擔保最高二十三.五億元的市政重建損害及代位求償損害;加上八月八日通過的六.五億元「備償基金專戶」,總金額共三十億元。

高市研考會主委許立明強調,市府與榮化協議三原則,災民需有足夠擔保、災民需在最快時間內獲賠償、責任歸屬交由司法;榮化擔保符合災民與市府立場,遂同意其替代方案,不再假扣押。

民代:應先確保管線安全

但市議員陳麗娜提醒,榮化抵押方案目的是為復工作準備,市府接受的同時,應該同步確認其廠區運作與管線安全,尤其災區管線已被斷除,榮化如何彌補?未來如何運輸原料?更應該讓市民清楚。

經發局副局長林英斌強調,榮化的提案和榮化大社廠復工無關,業者仍應依規定提出復工計畫交市府審查。

(自由時報)
--
榮化保證賠償 假扣押免了

李長榮化工提出總價30億元的土地抵押及保證帳戶,做為高雄石化氣爆的替代擔保方案,高雄市府昨(9)日同意不執行對該公司19億元的假扣押,市府指出,今日可完成土地抵押設定,至於現金部分僅用於災戶損害求償。

高雄發生石化氣爆後,為防止被認定為禍首的李長榮化工脫產,高市府聲請對榮化執行19億元假扣押,並於8月8日獲法院裁定。

榮化昨天指出,為讓高雄市政府免於繳交擔保金即可獲得與執行上開假扣押裁定相關保障,提出抵押部分資產替代方案,擔保將來榮化就其依法應負擔部分,使高雄市政府滿足其就「市政重建損害」及「代位求償損害」請求權,並使未透過高雄市政府代位求償的受災戶滿足其損害賠償請求權,保障受災戶權益。

經榮化方面主動與市府協商,雙方達成協議,市府昨日宣布接受榮化提出現值23.5億元的土地抵押,及6.5億元的銀行保證帳戶,做為抵押擔保,將不再執行對榮化的假扣押。

市府昨日下午召開保全災民債權記者會,由經發局副局長林英斌、研考會主委許立明及新聞局長丁允恭對外說明。

林英斌表示,假扣押恐對榮化營運造成影響,榮化提出包括新竹和林園二筆土地及現金的債權保全替代方案,市府考量災民權益、產業發展、投資大眾和員工生計,接受榮化抵押擔保方案,決定不執行假扣押。

其中,土地設定抵押給市府,現金部分僅用於災戶求償,不會任意動用。

銀行團融資榮化 不緊縮

高雄氣爆後續賠償,榮化表達賠償誠意,宣布提供不動產擔保品,價值逾30億元,作為賠償準備,銀行團主管表示,榮化仍屬營運良好正常的授信客戶,先前未動撥額度仍會照合約進行。

榮化轉投資的福聚能大虧逾89億元,與銀行團聯貸案也因協商結果不如預期,包括一銀、華銀等參貸銀行,都已陸續提存呆帳,但行庫主管說,福聚能屬榮化轉投資事業,不會與母公司榮化授信案混為一談。

行庫主管說,榮化對於氣爆賠償釋出善意,營運狀況也正常,銀行的態度是,若榮化營運狀況穩定良好,先前已完成授信,未動用額度可繼續使用。

(經濟日報)
--
榮化提30億擔保 高市撤假扣押

針對高雄石化氣爆案,高雄市政府為保全李長榮化工的財產以利日後求償,向高雄地院聲請假扣押,但榮化認為假扣押有可能影響外商投資及銀行抽銀根,決定提出替代方案,將兩筆價值23.5億元土地及6.5億元銀行保證現金帳戶抵押,將來受害者不會求償無門,市府決定不進行假扣押程序。

抵押2土地和6.5億現金

榮化提出的兩筆土地分別在新竹及高雄市林園區,榮化與高雄市地政局都委請鑑價公司進行鑑定,確定價值約23.5億元,已經辦理抵押給高雄市政府,預計10日完成抵押手續;至於6.5億元現金帳戶則由銀行保證,將來供作災民求償之用,市府不會參與求償行列。

高雄石化氣爆發生後,除了造成道路等公共設施被破壞,政府須花19億元修復外,還有32人罹難、300多人受傷,市府預估代位求償也須6至9億元,所以市府法制室向高雄地方法院提出假扣押,8月8日獲法院裁定准許,但市府要拿出6億餘元的高雄銀行股票作抵押才能執行。

憂外商卻步及抽銀根

榮化認為,執行假扣押會影響外商投資及銀行抽銀根,為了數萬上市股票投資大眾及數千員工著想,他們願意提出抵押方案,來代替假扣押。

經過多日研商,加上氣爆罹難者自救會長陳冠榮也表明不希望對榮化假扣押,以免影響員工生計,高雄市政府在律師見證下,接受23.5億元土地抵押設定及6.5億元銀行現金保證帳戶的條件,藉以不執行假扣押。

災民權益可獲得保障

高市府研考會主委許立明說,市府非只著重在19億元的公共設施損害請求權,而是以災民權益保障為最高原則,與榮化協議有3原則,確保災民損害賠償請求權有足夠擔保、在最快時間內獲賠償、責任歸屬交由司法裁定,市府不會迴避任何責任。

高市府新聞局長丁允恭表示,假扣押並非懲罰的手段,而是為實現債權的保護手段之一,如今有更好的擔保方案,災民權益獲得保障,將來不會求償無門,市府同意不再進行假扣押程序。

榮化:已展現誠意 盼讓林園廠復工

面對高雄市政府擬對李長榮化工提出19億元假扣押,榮化昨宣布,將提出新竹市隆恩段、高雄市林園區兩筆廠房空地(總價值25.18億)設定抵押權23.5億元給高市政府,連同上月已提出6.5億元質押擔保品,合計共30億元。榮化說:「我們已展現誠意,希望高雄市政府也趕快讓我們林園廠復工。」

一旦高雄市政府向法院提出假扣押,榮化恐難跟銀行業借貸資金,進一步影響營運,因此昨緊急提出「替代方案」。

李長榮協理魏正誠表示,新竹是舊工廠土地,值21億元,高雄林園廠旁空地也有4.18億,這兩筆土地只設定抵押權23.5億給高雄市政府。連同8月初董事會通過6.5億元質押擔保品,總計30億元,做為高雄氣爆案後續賠償的保證金。

魏正誠強調,「公司已展現最大誠意」,大家不用再擔心榮化會跑掉,將來如果官司確認,不管公司是全部負責、連帶賠償、或者是附帶賠償一定比例,只要拿不出錢來,高雄市政府就可自行使用這30億元。他說,提出這些土地擔保質押對公司營運、資金調度不會有影響。

魏正誠再三說明,官司曠日費時,支持高市府幫災民「代位求償」,滿足其損害賠償請求權。他也呼籲,既然榮化已經展現誠意,希望也儘快讓林園廠可以復工,畢竟已停工一個多月,要榮化賠償,總要讓公司開始營運。

30億夠賠嗎?自救會質疑

「30億夠不夠賠,還言之過早!」林榮里自救會長鍾水成說,災區許多房子地基鬆動,可能未來遭遇地震、淹水後會更嚴重,賠償鑑價八字還沒一撇,賠多少還說不準;氣爆罹難者自救會長陳冠榮則贊同市府與榮化達成協議的作法,希望大家坐下來談賠償問題。

高雄市府原本向法院提出假扣押榮化資產19億元,以追償政府提撥19億經費在重建災區道路公共建設上,但榮化提出價值23.5億土地及6.5億元現金帳戶作抵押,市府認為足夠政府及災民求償所需,答應不執行假扣押。

但鍾水成認為,賠償災民的錢如果夠的話,不執行假扣押也沒關係,但問題是現在要賠多少錢還言之過早,因為不止是賠償死傷者,房屋受損程度才是影響長遠,現在估價也沒有一定標準,氣爆後整個土地都鬆動了,未來地震或大雨淹水影響,這些都要包括在鑑定裡面。

他說,災民希望善款歸善款,市政府不能拿善款來當作賠償金運用,也不能有關係的多一些,沒關係的連口水喝都沒有,要求市府要做到公平公正原則。

不過,氣爆罹難者自救會長陳冠榮就贊同市府的作法,他先前已呼籲政府不要對榮化進行假扣押,免得員工失業又釀另一個社會風暴。

陳冠榮說,市府不對榮化執行假扣押,是正確的方向,因為市府已取得保障災民權益的保證,沒有必要再進行假扣押,他除希望市府、業者與災民坐下來好好談賠償外,下一步應該在安全的範圍內,盡速讓榮化提出復工計畫,使員工恢復正常工作。

(中國時報)
--
榮化再提25億土地擔保

為表達對高雄氣爆善後的誠意,榮化將以提出抵押部分資產替代方案,擔保將來依法應負擔部分,方便高雄市政府代位求償。榮化提出,座落新竹市、高雄林園兩土地,合計價值約25.18億元,兩項次設定最高限額抵押給高雄市政府,以擔保最高23.5億元市政重建損害及代位求償損害。

榮化提出,董事會先前通過對受災戶償付依法應負擔的損害賠償金額擔保6.5億元,加上這次提供的市政重建損害及代位求償損害擔保23.5億元,合計擔保總額約30億元。昨(9)日股價力守平盤之上。

7月31日發生高雄市氣爆事件,造成高雄市相關路面、人行道、路燈、交通號誌,及下水道等市政設施遭受損害,台灣高雄地方法院在8月7日裁定,准許高雄市政府供擔保後,就榮化財產於台幣19億元範圍內執行假扣押。

榮化表示,為使氣爆事件受災戶儘速取得賠償金,高雄市政府擬受讓受災戶的損害賠償請求權,代位向依法應就「氣爆事件」負賠償責任者求償。未將損害賠償請求權讓與給高雄市政府代位求償的受災戶,仍可依法直接向應就「氣爆事件」負賠償責任者求償。

為讓高雄市政府免於繳交擔保金即可獲得與執行上開假扣押裁定相關保障,提出抵押部分資產替代方案,擔保將來榮化就其依法應負擔部分,使高雄市政府滿足其就「市政重建損害」、「代位求償損害」請求權,並使未透過高雄市政府代位求償的受災戶,滿足其損害賠償請求權。

榮化提出,座落於新竹市隆恩段價值約21億元土地、座落於高雄市林園區價值約4.18億元土地,兩項次設定最高限額抵押給高雄市政府,以擔保最高23.5億元市政重建損害及代位求償損害。上述擔保方案對公司財務、業務及營運無重大影響。

榮化假扣押 解除

在兼顧氣爆受災賠償、榮化可能會被銀行抽銀根、假扣押可能會造成李長榮化工(榮化)經營不善的衝擊考量之下,高雄市政府獲得榮化2筆土地抵押、以及6.5億元現金保證帳戶,合計30億元的足額擔保之後,決定不再執行對榮化的假扣押。

高雄市政府新聞局長丁允恭、研考會主委許立明、以及經發局副局長林英斌等3位高市府首長,昨(9)日召開記者會,說明不再執行對榮化假扣押的氣爆後續發展。

林英斌指出,高雄市政府在8月8日獲得高雄地方法院對榮化的假扣押之後,榮化主管於8月11日和12日,在律師陪同之下,前來經發局拜訪,建議市府不要對榮化執行假扣押,避免造成銀行對榮化抽銀根,以及避免對榮化營運、員工、股東,造成影響。

研考會主委許立明表示,經過雙方同意之後,榮化已經在9月5日將2筆土地,設定抵押給高雄市政府,預定最慢今(10)日就可以完成設定,主要作為公共建設的賠償費用,而6.5億元的現金銀行保證帳戶,未來將專款專用,優先作為受災戶的求償帳戶。

他指出,在榮化完成土地設定抵押,確保債權之後,高雄市政府的後續處理是「不再執行假扣押」,也沒有所謂撤回假扣押的問題了。

另外林英斌也透露,榮化董事會早在高雄石化氣爆之前,即已經過董事會決議,規劃將研發總部,遷移到高雄的楠梓加工出口區二期園區,「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工商時報)

國際

圍剿IS 美與中東10國會商 澳擬參與空襲 以色列喊分享情資

伊斯蘭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IS)幾成全球公敵,各國都設法增加打擊力道。美國務卿凱瑞昨赴中東,將與阿拉伯等區域內國家商討打擊IS計劃,尋求更多國際支持。遭IS肆虐的伊拉克,新政府前天成立,不過關鍵的內政、國防部長仍懸而未決,伊議員憂心「人選喬不定」顯示政府仍積弱而分裂。

為爭取中東國家支持美國為首的打擊IS行動,凱瑞將先到約旦,再訪沙烏地阿拉伯,今、明2天在沙國吉達,與包括伊拉克、埃及、黎巴嫩、約旦及6個阿拉伯國家部長會面,凱瑞說每個國家在打擊IS上都扮演重要角色。

伊拉克新內閣成立
美國至前天為止,已在伊拉克對IS進行148次空襲,擊中或摧毀逾500個目標;有國會議員甚至表示,總統歐巴馬若提出任何增加軍費的要求,國會將「有求必應」。
英國過去透過第三國對與IS交戰的庫德族提供武器,英相卡麥隆前天證實,現已直接提供庫德族武器。以色列國防部長亞隆昨呼籲各國分享有關IS情資。澳洲昨表示,準備好派出訓練人員和軍事顧問,也考慮加入空襲。
伊拉克國會前天通過總理阿巴迪任命的內閣重要閣員,盼組兼容各族各派新政府,但內政、國防部長人選未定,阿巴迪表示還需約1周時間,傳統該國防長由遜尼派出任,內政部長則交給什葉派。歐巴馬前天在電話中,恭喜阿巴迪與伊拉克組新政府,凱瑞說這「無疑是伊拉克重要里程碑」。

歐巴馬聲望陷谷底
閣員中的石油部長為曾任財政部長、副總統的邁赫迪,他過去並無石油相關背景,但其政壇資歷有助政府與庫德族打交道,庫德族目前雖與政府軍聯手打擊IS,但在石油利益分配上與政府關係緊張。
今為美國911恐襲13周年前夕,歐巴馬將發表演說,料將揭示對抗IS明確戰略。歐巴馬目前身陷民調低迷的困境,美國《華盛頓郵報》昨公布與美國廣播公司(ABC)合作的民調顯示,歐巴馬施政總體表現滿意度降至42%,接近執政以來最低點。

7成美人支持空襲
對於歐巴馬在國際、外交對抗IS表現,美國民眾的滿意度僅38%,56%不滿意;民眾也亟欲政府大力掃蕩殘殺美國記者的IS,6月時僅45%支持於伊拉克空襲,3周前達54%,昨民調顯示71%美國人支持政府空襲IS。

(蘋果日報)
--
準備抗IS 伊拉克新政府出爐

面對伊斯蘭教遜尼派激進組織「伊斯蘭國」持續擴張勢力,伊拉克國會八日批准新內閣人事,什葉派伊斯蘭主義者阿巴迪(Haider al-Abadi)擔任總理,政府成員多數隸屬什葉派,並納入庫德族和遜尼派人士,但與對抗「伊斯蘭國」密切相關的內政與國防部長仍難產。對伊拉克新政府正式成立,正積極籌組全球反「伊斯蘭國」聯盟的美國國務卿凱瑞給予高度評價,稱其為促使伊國遜尼派切割「伊斯蘭國」的「重大里程碑」。

(自由時報)
--
對抗IS 英國供武器給庫德族

英國首相卡麥隆8日表示,英國已開始直接提供武器給伊拉克的庫德族戰士,協助他們對抗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但新的伊拉克政府組成之前,英國不會空襲伊斯蘭國目標;伊拉克國會8日晚間通過新內閣人事。

英國先前只幫忙從阿爾巴尼亞等國運送其他國家提供的武器給庫德戰士,如今不但將直接供應武器,並將訓練庫德戰士。英國先前已進行空投物資、監控等作業。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上周在蘇格蘭舉行高峰會,卡麥隆8日向國會議員說明峰會情況時,透露英國武裝庫德戰士的消息。

卡麥隆表示,北約非常清楚伊斯蘭極端主義的威脅,「我們必須竭盡所有管道,包括人道、外交、軍事途徑,讓這個野蠻的恐怖組織無法生存」。

8月的報導指出,庫德戰士希望英國提供標槍反戰車飛彈、迫擊砲、重型機槍、狙擊槍,以及防彈背心、鋼盔、夜視鏡等裝備。

庫德戰士也希望獲得MSTAR機動雷達,以利提早發現敵軍火力攻擊和陣地位置。

德國、法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已同意提供一些輕武器給庫德戰士。

卡麥隆8日另外表示,盟國將對軍事入侵烏克蘭的俄羅斯實施新制裁。

卡麥隆說:「北約向俄羅斯傳達明確訊息,普亭總統的做法違法、站不住腳。我們堅定支持烏克蘭自主的權利,不受踐踏烏克蘭主權領土的俄國士兵指使。」

(聯合晚報)
--
冷酷殺手:伊斯蘭國是全球安全威脅/聯合報社論

剛建國不久的「伊斯蘭國」(IS)最近連續處決兩名美國記者,冷酷的斬首手法,由操著英國口音的蒙面聖戰士執行,刻意透過網路放送,挑起了西方國家的敏感神經。這個新崛起的伊斯蘭恐怖組織,擁有外界無法預測的面貌和性格,一路屠殺異教徒及外國人,憑著豐厚的資金,橫行無阻。

說伊斯蘭國已成為中東地區、乃至全球最大的威脅,並不誇張。它不僅在伊拉克、敘利亞之間攻城掠地,動輒殺戮當地民眾,更將各路外來者當成綁票、勒贖、殺頭示眾的對象。尤有甚者,這個組織吸收了來自數十個不同國家同情伊斯蘭的「聖戰士」,在當地接受訓練,從事戰鬥;西方國家擔心,這些聖戰士一旦返國,會把恐怖活動帶回本土。

最近有五十名英國「聖戰士」因後悔參加「伊斯蘭國」,向英國申請返國;但英國對此頗表疑慮,並未立即同意。美國方面,則是設法攔阻聖戰士返國,唯恐他們將恐怖任務帶回本土。與此同時,丹麥則計畫透過帶有精神治療性質的「康復計畫」,幫助一時失足的年輕聖戰士重返社會。但是,也有德國的伊斯蘭聖戰士因意圖落跑,被IS當成叛徒處死。

比起烏克蘭危機或以巴衝突,伊斯蘭國的難題確實更讓美國總統歐巴馬頭痛。歐巴馬日前談論到IS問題時,坦言尚無因應戰略,引發輿論譁然;但他說的是事實,美國和盟國要想剿滅伊斯蘭國,任務是艱鉅而漫長的。

首先,各國派不出、也不肯派部隊進駐當地,但若無地面部隊掃蕩及堅壁清野,便無法徹底消滅伊斯蘭國。目前美國只能派軍空襲,在伊拉克戰場,地面支援以庫德族部隊為主;在敘利亞戰場,則靠溫和派叛軍對抗。然而,這些雜牌部隊訓練裝備都差,只能打順手戰,卻難成大事。

其次,由於伊斯蘭國是跨國界的,伊拉克問題必須要連結敘利亞問題一併解決。但是,敘利亞問題矛盾重重:美國不願意坐視伊斯蘭國攻陷敘利亞,但空襲打擊或殲滅了伊斯蘭國力量,等於替阿塞德去掉心腹大患,使其政權延續,這並非美國所樂見,也非反阿塞德的沙烏地與阿聯大公國所樂見。

第三,是中東傳統友敵的解構。卅年來,美國和伊朗一直敵對,藉此爭取波灣國家的支持;如今,為了殲滅伊斯蘭國,伊朗大教主哈梅尼發布敕令,授權伊朗指揮官與美軍協調軍事行動。儘管美方強調並未與伊朗進行任何軍事合作,但據報導,在美伊限核談判的空檔,雙方的確討論了伊拉克情勢,甚至傳出美國正秘密協助敘利亞政府軍,間接透過德國聯邦情報局傳遞情資,讓敘利亞政府軍擊中伊斯蘭國的特殊目標。

歐巴馬最近在北約峰會邀請九國組成「核心同盟」,共同對抗IS,但是美國務卿柯瑞不諱言,這是需要長時間的努力,「可能需要一年,二年或是三年。」尤其,伊斯蘭國的外籍聖戰士人數高達七、八千人;如果他們返國,都可能把恐怖活動帶回本土。

處決兩名美國記者的劊子手,操英國口音,讓全球觀眾不寒而慄。據估計,參加伊斯蘭國聖戰的英國公民達五百多人,英國之前要派特種部隊將他們緝捕歸案,但這談何容易?航空公司奉令不准讓黑名單上的人登機,但對存心攻擊的恐怖份子而言,這些障礙並不難繞過。美國參加「聖戰」的人數估計只有一百多人,但因為美國是全球霸權,容易成為歸罪的對象,成為攻擊目標的機會反而更大。

藉著雄厚的財力和大膽、冷酷的行動,伊斯蘭國如今已成為全球恐怖團體的新領袖。從葉門到非洲,都有恐怖組織宣布仿效伊斯蘭國成立哈里發國,精神上的號召,加上網路的宣傳,讓伊斯蘭國成為繼蓋達組織之後對西方最具威脅的恐怖團體。

歐巴馬政府目前考慮的所有出兵策略,都是以不派遣地面部隊為前提;但在兩名美國記者遭處決後,歐巴馬的政策會不會改變,值得觀察。儘管伊斯蘭國不致直接威脅東亞或台灣,但美國外交的重心一旦轉移,所有政策就會隨之調整,包括與中國對抗的「重返亞太」或與俄羅斯對抗的「烏克蘭政策」都可能淡化或妥協。這點,是值得我們注意的關鍵。

(聯合報)
--
強硬空襲IS 美民意支持驟升

最新民調顯示,絕大多數美國民眾認為,伊斯蘭教遜尼派恐怖聖戰組織「伊斯蘭國」(IS),對美國重大利益構成威脅,且民意也顯著轉向廣泛支持美軍空襲伊拉克乃至敘利亞境內的IS據點。

美國總統歐巴馬10日說明未來對抗IS的策略時,預料會把鷹派民意抬頭的趨向納入考量。歐巴馬9日在白宮與國會領袖們召開會議,研商政府有關如何對付IS的計畫。據白宮當局指出,政府將尋求國會議員們對推動相關計畫共同承擔責任,但未提及會否徵得國會授權。

歐巴馬希望國會對反恐挹注更多資金,協助其他國家對抗IS等極端組織。美國目前僅有限度地轟炸伊拉克境內的IS目標,但兩大黨國會議員要求直接介入敘利亞內戰(如空襲敘境IS據點)的呼聲愈來愈高。

美國也已向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遞交一項決議草案,要求各國透過國內嚴刑峻法,「避免和壓制」國民加入IS這類好戰組織。

《華盛頓郵報》與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的民調顯示,9/10的美國人認為IS對美國重大利益構成嚴重威脅。支持美國空襲伊境IS的民意,已從3周前的54%驟升到71%。而贊成美國未來空襲敘境IS的民意,也增加到65%。

而該段期間接連有佛里與索特羅夫2位美國記者遭IS斬首處決。索特羅夫的家屬相信,敘境溫和派叛軍以5萬美元代價,將索特羅夫入境敘國以及所在地點等情資賣給IS。

歐巴馬當前的外交政策評價為任內最低,總體施政滿意度42%,處於谷底邊緣。歐巴馬處理國際事務的方式,56%美國民眾不贊同,僅有38%民眾贊同,多數認為他對國際問題過於謹慎。且只有43%民眾認為他是強勢領導人,是他入主白宮以來最低。過半數的人覺得他是個失敗的總統。

歐巴馬8日曾致電伊拉克新總理阿巴迪,共商美國協助伊國新政府對抗IS事宜。伊方表明將與伊國各界以及區域和國際的夥伴合作,以對抗IS這個共同敵人。

伊拉克國會8日通過阿巴迪的新內閣名單,當中廣納各大派系,美國國務卿凱瑞稱許這是樹立「重要里程碑」。不過新內閣中的國防和內政部長仍懸缺。

伊媒:巴格達迪重傷 沒死

美軍日前在伊、敘邊境城鎮塔阿法空襲「伊斯蘭國」(IS),謠傳該組織領導人巴格達迪被炸死,但伊拉克報紙引述消息稱,巴格達迪沒有死,而是受重傷,已在伊國和敘利亞邊境的IS據點進行治療。

伊國國防部稱,3名IS高層在此次空襲中被炸死,包括巴格達迪的得力助手阿蘇斐,他是炸彈製造專家,也是IS在塔阿法的司令官。關於巴格達迪也被炸死的傳聞,美國國防部官員則否認,並告訴新聞網站《野獸日報》說:「沒有證據顯示我們炸死巴格達迪。」

伊國紙媒《晨報》報導則說:「這是巴格達迪在近兩個月內第二次受傷。」

另外,近日網上流傳巴格達迪屍體照,也被證實是合成圖。該照原是一名阿爾巴尼亞裔士兵的屍體照,該士兵於2013年在敘利亞戰死。不過該合成照還相當注意細節,連巴格達迪戴的「勞力士」名牌錶也都合成上去。

(中國時報)
--
炸彈客攻擊 智利地鐵14傷

智利首都聖地牙哥的地鐵軍事學院站前天發生爆炸,造成地鐵站建築受損、站內至少14人受傷,其中有民眾手指被炸斷。警消人員獲報後趕赴現場,緊急將傷者送醫。警方指出,歹徒將爆裂裝置放在地鐵站內的垃圾桶後,中午時引爆,傷者全是在地鐵美食街用餐的民眾,當局已將此定調是恐怖攻擊,正全力追查犯案者。

(蘋果日報)
--
挽蘇格蘭 英相親征固票 威凱第二胎喜訊 拉抬統派聲勢

蘇格蘭獨立公投定下周四舉行,最新民調顯示獨立派聲勢看漲,英相卡麥隆昨稱,會盡一切努力遊說蘇格蘭民眾不要選擇脫離英國,他今將與副首相克雷格及工黨黨魁米利班到蘇格蘭固票,不少英國國會議員也建議卡麥隆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出面喊話,留住蘇格蘭。

端出權力下放牛肉
跡象顯示,英國在野工黨支持者有越來越多人支持蘇格蘭獨立,包括前首相布朗(Gordon Brown)等工黨高層,前天開始加入宣傳統一的活動。布朗特別提出讓蘇格蘭議會擁有更多權力的時間表,一旦選舉結果是統一,計劃就開始運作。
過去數月,統一派的民調始終領先,但周日最新民調顯示,挺獨派支持率首度超越統一派,震撼英國政壇,外界擔心有300年歷史的聯合王國會分裂,英鎊對美元匯價跌至10個月新低。
統一派打算本周發布「行動計劃」來拉票,而統一派的國會議員希望女王能出面喊話;伊莉莎白二世曾在1977年登基25周年活動時,針對蘇格蘭及威爾斯要求中央政府權力下放一事,發表激勵人心演說,化解當時的獨立危機。
有分析指,王室前天宣布威廉王子與凱特有了第二胎,或許有利拉抬統一派的聲勢。因為威廉與凱特當年成婚後,王室獲民眾支持度大增,而他們長子喬治小王子出生時,也令王室支持度提升。

西國自治區也喊獨
蘇格蘭獨派聲浪高漲,間接鼓勵西班牙加泰隆尼亞自治區民眾對獨立的渴望,部分民眾將於明天、加泰隆尼亞的民族日舉行示威。該區首長馬斯先前提出今年11月9日舉辦獨立「諮詢」活動,遭政府強烈反對。

(蘋果日報)
--
50萬外籍居民可投票 牽動蘇獨公投

蘇格蘭即將在十八日舉行獨立公投,九日公布的最新民調數據顯示,鐵定會出門投票的選民中,支持和反對蘇格蘭獨立的比例以四成一打平,約五十萬名住在蘇格蘭的外國人因擁有投票權,將可能影響公投結果。

民調機構TNS蘇格蘭(TNS Scotland)所做的這項民調是以九百九十人為樣本,其中三成八支持獨立,三成九反對,二十三%尚未決定。蘇格蘭五百二十萬人口中,有四百萬人登記投票,為擴大獨派贏面,投票資格不限定純正蘇格蘭血統,只要具有英國、愛爾蘭、歐盟國家與大英國協國家國籍者,在蘇格蘭住六個月以上、滿十六歲、有登記者均可投票。

卡麥隆和工黨黨魁米勒班十日都將前往蘇格蘭,力勸蘇格蘭人留在英國。兩人將因此錯過國會的每週質詢時間,但他們說: 「我們要聆聽選民心聲,並討論他們面臨的重大選擇。我們對蘇格蘭人民傳達的訊息很簡單:『我們希望你們留下』。」然而,面對英國朝野政黨釋出放權讓利的橄欖枝,蘇格蘭首席大臣薩蒙德仍不為所動,表示此舉了無新意,「這是反對獨立陣營終於瓦解的一天。」

目前蘇格蘭約有五十萬名外國居民,其中三十七萬人是英格蘭出生,歐盟公民約十二萬八百人,不含威爾斯及愛爾蘭,住在蘇格蘭有投票權的歐盟公民主要包括三萬多名波蘭人,以及一萬多名德國人。有人認為蘇格蘭比英格蘭更支持歐盟,因此力挺蘇格蘭獨立。但也有人認為,維持大不列顛聯合王國三百多年的歷史傳統是最佳選擇,沒有必要改變。

為簡單多數決 無門檻設定

在全球範圍內,蘇獨公投給了其他許多尋求獨立的實體相當大的啟發性,尤其是公投規則的設計。相較於台灣政客說出「公投百分之五十門檻限制合理」的一席話,蘇格蘭此次公投根本沒有門檻設定,亦即採取最直接的「簡單多數決」(simple majority),多贏一票的一方就算贏,不論所佔投票比例為何。

挺獨立民意高漲,蠶食鯨吞維持現狀派長期維持的領先優勢,英鎊匯價則連續數日走跌,兌美元匯價八日更創下近十個月來新低。英國主要政黨國會議員呼籲首相卡麥隆,求助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出面調解。

(自由時報)
--
查馬航失事 「遭大量外物射穿」

馬航空難
馬來西亞航空MH17班機7月17日從荷蘭阿姆斯特丹飛往馬來西亞途中,在烏克蘭東部墜機,機上298人罹難。荷蘭政府昨天發表初步調查報告,指馬航「遭大量外物高速射穿,導致結構受損,在空中解體」。

結構受損空中解體
調查人員分析空難現場照片、雷達資料和俗稱「黑盒子」的飛行記錄器與駕駛艙通話記錄器,斷定馬航空難不是機械故障導致,因駕駛艙並未聽到機械故障的警示音或其他可能導致空難的緊急狀況。
報告指出,從馬航前段機身受到的損傷研判,飛機應是遭到大量高能物體從外擊中,可能因此導致機身結構受損,空中解體墜毀,但還需要進一步調查才能斷定空難原因。完整報告最快要明年中才會出爐。

烏叛軍炸機場4死
荷蘭調查報告沒說馬航是遭飛彈擊落,也沒說可能是誰幹的。但曾有烏克蘭反抗軍高層坦承誤擊馬航。烏克蘭政府上周五和烏東反抗軍達成停火協議,調查人員希望能夠重返空難現場蒐證。但烏克蘭政府指控,反抗軍違反停火協議,政府軍控制權的頓內次克機場屢遭火箭砲攻擊,估計停火以來又造成4死29傷。
歐盟前天宣布,若俄羅斯煽動烏東反抗軍打破停火協議,歐盟將進一步制裁俄國,包括限制俄國國營石油公司等企業在歐洲募資,凍結更多俄國官員資產和禁止出入歐盟。俄國總理梅德韋捷夫則反嗆,若歐盟膽敢加強制裁,俄國將禁止歐洲班機飛越俄國領空,還以顏色。

(蘋果日報)
--
荷報告︰馬航墜烏東 因「高能物體」擊中

馬來西亞航空MH17客機七月間在烏克蘭東部戰區墜毀後,負責調查的荷蘭當局九日公布第一份針對空難原因的官方報告。報告指出,MH17是遭機外大量「高能物體」撞擊,機身多處遭穿透後出現結構性毀損,才會在空中解體而墜毀。

與遭飛彈擊落的理論相符

荷蘭運輸安全委員會(Dutch Safety Board)調查發現,從殘骸四散範圍達數十平方公里看來,飛機是在空中解體;而分析現有照片,可看出殘骸多處遭穿透,像是「大量高能物體從外部穿透飛機」,與客機遭飛彈擊落的理論相符。

報告強烈認為,撞擊駕駛艙與機身前端的物體是從烏克蘭東部或俄羅斯西部發射,但報告並未點出撞擊飛機的碎片來源、或該物體是誰發射。西方國家多指控俄羅斯支持的分離主義份子以俄方提供的飛彈擊落飛機,俄國則反咬是烏克蘭政府軍所為。調查團隊已開始分析四散在罹難者身旁的金屬碎片,希望從中找到線索,判定穿透機身的物體,分析結果會在最終版報告中公布。

在海牙的調查團隊也說,檢視飛機的飛行紀錄器,也就是所謂「黑盒子」記錄的通話內容後,並未發現MH17墜毀是因機械故障或機師過失造成的證據。黑盒子紀錄發現,客機進入親俄民兵掌控區時,飛行高度為三萬三千英尺,原本塔台人員要求升高到三萬五千英尺,但MH17機師希望維持原高度,獲得塔台人員同意。報告說,塔台是在烏克蘭時間當天下午四時二十分過後不久與MH17失去聯繫,也就是烏克蘭塔台要把飛機聯絡工作移交俄羅斯塔台時。

MH17七月十七日從荷蘭阿姆斯特丹起飛,原定飛往馬來西亞吉隆坡,卻在途經烏克蘭上空時爆炸,機上兩百九十八人全數罹難,其中三分之二是荷蘭人。

飛機墜毀後的這兩個月間,多名目擊者及至少一名烏克蘭親俄民兵告訴西方媒體,空難發生的前幾天,曾看到有人在後來墜機的區域內,搬運應是飛彈發射器的物體。那些證詞所指的物體,應是用來發射俄製地對空飛彈SA-11的發射器。SA-11也就是俗稱的「山毛櫸」飛彈,是可裝載在車輛上的自走式飛彈,移動容易、難以追蹤。

(自由時報)
--
馬航MH17墜機 大量高能物體擊破

馬來西亞媒體九日大幅報導,荷蘭公布馬航MH17班機墜機初步報告,指客機當時是遭大量「能量巨大的物體」從機身外部擊毀,並在空中解體,但報告沒有直接指明MH17是被地對空飛彈擊落。

大馬「星洲網」報導,長達卅四頁的報告稱「客機沒有任何技術問題。」說明客機並非因技術問題或機組人員的行為而墜毀。

報告稱,MH17可能因遭到大量能量巨大的物體從機身外部刺穿機身,形成結構毀壞,而在空中解體。MH17解體、斷裂成許多碎片,推測是因客機架構被大量高速的物體擊破。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指出,報告之所以全文未提「飛彈」一詞,是為了強調這架航班並無不當行為。MH17遵守航管指示避開天候不佳地區,也在合乎規定的空域飛行,同時間在該空域的大型商務客機還有三架。飛機黑盒子數據正確,機師更沒有問題,一切合法;原本這只是一趟正常且普通的飛行,卻因「在錯的時間到了錯的地方」,被高能量物體擊落。

MH17班機今年七月十七日自荷蘭阿姆斯特丹起飛,經過烏克蘭東部、接近俄羅斯時墜毀,機上二九八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罹難,其中一九三人為荷蘭籍。

九日另有兩名馬航MH17班機罹難者的遺體運回馬來西亞。

(聯合報)
--
烏東失事馬航 初判「外物」造成

荷蘭政府9日發布馬航MH17號班機於烏克蘭東部戰區失事的初步調查報告,認定「外物」造成這架波音777型客機墜毀,它可能是在高空被「大量高能、高速物體」擊中,導致機身結構損毀,進而解體。

但是報告未明指MH17遭飛彈擊落,也未論斷責屬。

今年7月17日,由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起飛,預定往赴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MH17,在飛經烏東頓涅茨克州親俄羅斯的叛軍掌控地區上空時墜毀,298名乘員全數喪生,罹難乘客以荷蘭籍居多,達193人。

烏克蘭政府與西方國家指控親俄叛軍發射俄國供應的「山毛櫸」超音速防空飛彈,擊落MH17,但叛軍否認,俄方則怪罪烏國政府軍。

MH17失事原因的國際調查由荷蘭安全委員會主導。由於事故主現場與墜機殘骸散布區域陷於戰火,荷蘭調查團隊幾度受阻,無法親赴檢視,初步報告係本於該機2具「黑盒子」記錄的座艙語音與飛航數據、墜機殘骸影像以及烏克蘭航管單位提供的相關通聯。

報告說,MH17於烏東高空定速巡航時,引擎運作正常,「且無任何證據顯示機件故障、機師操作失誤或機艙出現緊急狀況」。「機體前段損毀的情形似乎顯示,客機是遭大量高速、高能物體由外部穿入,機身結構可能因此失去完整性,導致空中解體。」

軍事專家判定,MH17是遭飛彈「破片殺傷彈頭」爆炸後產生的高速碎彈片擊中,荷蘭安全委員會初步調查的發現,與此若合符節。委員會預訂明年中旬發表最終調查報告。

另一方面,歐盟8日決議擴大制裁俄羅斯,新方案涵蓋禁止俄國大型國營企業於歐洲金融市場募集資金。但歐盟主席范榮佩說,制裁將在「日內」生效,歐盟也將評估烏東停火協議與和平計畫進展,檢討整個或部分制裁內容。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9日則稱,烏克蘭政府軍與烏東親俄武裝分離運動組織,「大致」都遵守停火,而莫斯科當局希望兩造儘快就烏東頓涅茨克州與盧甘斯克州「特殊地位」問題展開談判。

(中國時報)
--
伊波拉失控 賴國恐增千例 計程車載病患散播 美英急設醫院

世界衛生組織(WHO)前天警告,賴比瑞亞伊波拉疫情快速蔓延,全國15個省已有14個發現確診病例,顯示疫情失控,未來3周內恐會新增數千病例,呼籲各國派遣醫護前往疫區支援。

賴比瑞亞有440萬人口,但因連年內戰缺乏醫療資源,平均每10萬人才分配到1名醫生,今年3月爆發伊波拉疫情以來,已有152名醫護中鏢,其中79名不幸病死,使賴國的醫療環境更加險峻。
賴比瑞亞現在一床難求,有民眾一家人擠一輛計程車,在首都蒙羅維亞四處探詢可收治患者的病床,但WHO表示賴國已無空病床,估計光首都就短缺1千張,「患者別無選擇,只好打道回府,又將病毒傳染他人,導致感染人數飆高。」加上賴國計程車載客前均未妥善消毒,成為散布病毒的溫床。

WHO呼籲各國救援
WHO估計要妥善治療70名伊波拉患者,約需要200到250名醫護,賴國急需大批外國醫護支援。為避免更多賴國醫護因伊波拉病倒,美軍將在蒙羅維亞設立專為醫護人員專用的野戰醫院。
獅子山唯一的病毒學家7月時死於伊波拉,上周又傳為WHO工作的美籍醫生在獅子山中鏢,前天已搭飛機,將送回治好美國醫生布蘭特利的亞特蘭大艾莫里醫院治療。英國2個月內將在獅子山首都自由城成立62床的伊波拉治療中心,其中12張病床將保留給染病的醫護使用。

美空警遭針筒攻擊
美國1名航空警察周日在奈及利亞拉哥斯的機場,遭人用針筒攻擊,注射不明液體,擔心可能內含伊波拉病毒,緊急將空警和針筒送回美國德州休士頓檢查,空警迄今尚未出現任何異狀,不過伊波拉的潛伏期為2到21天。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0910/LA18/LA18_001.jpg
(蘋果日報)
--
伊波拉大擴散 世衛:賴比瑞亞恐增數千新病例

世界衛生組織(WHO)8日警告,已導致至少2296人死亡的伊波拉疫情,未來3週將在賴比瑞亞快速擴散,賴國恐面臨數千起的新增感染病例;在此同時,一名在獅子山共和國任職的WHO醫生證實感染伊波拉病毒,但不確定此人是否為9日被送回亞特蘭大接受治療的美國病患;至於義大利首度出現一起疑似病例,疑似染病的奈及利亞女子已送醫治療。

義大利首見疑似病例

WHO表示,當任何一座新的伊波拉治療設施開始在疫區國家運作,馬上就會被病患塞滿,顯示有大量但過去未曾察覺到的病例量,「預料賴比瑞亞在未來3週會出現數千起新病例」。伊波拉疫情已蔓延至西非各地,幾內亞、賴比瑞亞與獅子山國情況嚴重,近4000個感染病例中,半數在賴比瑞亞。

WHO還說,賴比瑞亞疫情惡化,援助規模可能得比現行增加3到4倍;人口達440萬的賴國,在爆發疫情前就嚴重缺乏醫療人員,一名醫生平均得治療10萬名病患,如今在賴國有152名醫護人員遭伊波拉病毒感染,其中79人死亡。WHO指出,該組織一名在獅子山國伊波拉治療中心工作的醫生感染伊波拉病毒,並已撤離當地。

第4名美國人染病

目前並不清楚,上述WHO醫生是否就是預計9日抵達亞特蘭大艾莫瑞大學附設醫院接受治療的美國病患。這是第4名感染伊波拉病毒的美國人,也是艾莫瑞醫院所收治的第3名伊波拉病患。該病患目前身分保密。稍早在艾莫瑞醫院接受治療的兩名美國病患皆已康復出院,第3名染病的美國病患則是在內布拉斯加州就診。

此外,一名住在義大利的奈及利亞女子出現感染伊波拉病毒症狀,若經證實染病,將是義大利首例。

美國總統歐巴馬7日表示,為協助打擊伊波拉疫情,美軍會協助成立隔離病房與提供公衛工作人員的安全;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華倫8日指出,美軍人員會在賴比瑞亞首都蒙羅維亞成立一間有25張病床的野戰醫院,用於治療遭感染的醫護人員。該野戰醫院成立後,將交由賴國政府管理,目前無計畫配置美軍人員。在此同時,英國8日表示,將在未來數週於獅子山國開設有62張病床的治療中心。

(自由時報)
--
世銀示警 全球臨就業危機

世界銀行(世銀)在澳洲G20(Group of Twenty,20國集團)勞工部長會議上發表報告指出,全球面臨嚴重就業危機,不僅影響經濟復甦,也沒有特效藥可解決,2030年前須創造6億個職缺,才能跟上人口增加速度。
世銀就業部門主管圖沃斯(Nigel Twose)表示:「報告清楚顯示,工作短缺,特別是優質工作,同樣讓人不安的是,我們看見許多G20國家薪資與所得不平等擴大,儘管巴西、南非等部分新興國家已取得進展。」
圖沃斯指出,整體上新興經濟體在創造就業上表現較先進G20國家好,尤以中國和巴西為佳,但前景堪憂,「目前預測黯淡,挑戰迫在眉睫。」

G20上億人口失業
這份與OECD(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及ILO(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國際勞工組織)共同彙整的報告顯示,G20國家有超過1億失業人口,另有4.47億人每日生活費不到2美元。
世銀指出,儘管經濟在2013~2014年溫和復甦,全球成長預料將落在趨勢水準之下,在可預見的未來面臨諸多不利風險;同時,疲軟勞動市場正抑制消費與投資。
經濟持續緩慢成長不利就業前景,許多G20國家實質薪資停滯,部分國家甚至呈現下滑。G20領袖去年11月集會時呼籲各成員國推動成長策略與就業行動計劃,今年稍早在雪梨舉行的G20財金首長會議同意齊力推動讓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5年內合計增長逾2個百分點。

(蘋果日報)
--
世銀提警告 全球陷入就業危機

世界銀行發表報告指出,全球正面臨就業危機,將使世界經濟成長難以重振雄風,而且沒有「魔法」及「公式」可救。各國須致力於創造就業機會、提高就業品質及勞工薪資,才能促進消費、投資及經濟成長。

世銀在全球20大經濟體(G20)勞動與就業部長會議上發表報告指出,從現在到2030年間,全球需額外創造6億個工作機會,才勉強能跟上世界人口擴張的速度。

這份由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及國際勞工組織所編寫的報告指出,目前G20國家共有逾1億人失業,且青年失業率普遍居高不下。

金融海嘯使G20國家的平均實質工資成長率降到僅1%至2%,主要是靠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薪資增加;先進國家的實質工資一直處於0與負成長的邊緣。目前G20的新興經濟體中有4.47億人被視為「有工作的窮人」,一人一天生活費不到2美元。

報告中說,勞動市場疲軟,工資與所得持續停滯,一直壓抑消費、投資、生活水準及總需求。OECD警告,所得從勞工轉向資方及最高所得階層,勞工在所得分配中占的分額縮小,使消費普遍減少,對總需求及經濟復甦皆造成不利影響。

世銀指出,要縮小所得差距須改善所得重分配,並創造更多且更佳的工作,將生產力提升所帶來的利益做更普遍分配。

報告中並提出「積極性勞動市場政策」,即改革公共就業服務、直接創造就業、對雇主或員工提供補貼,或支持創新企業計畫、基本工資、集體議價、社會對話,及勞工權利、職場安全等。

世銀強調,目前大部分G20國家的工作缺口仍大,工資與所得持續停滯,將壓抑消費、生活水準及全球總需求,使全球經濟陷入低成長的惡性循環。因此必須提高勞工薪資與所得,並加強社會保障,支持消費需求,激勵投資,促進經濟成長並創造更多就業的良性循環。

OECD 7月失業率升至7.4%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34個會員國7月失業率由6月的7.3%上升到7.4%,顯示全球經濟復甦力道仍然溫吞且不平均。失業數字偏高,也顯示各國現行的寬鬆貨幣政策不會大幅回縮。

OECD指出,7月失業率雖僅上升0.1個百分點,卻是今年2月以來首次回升。OECD共有4,480萬人失業,比2008年7月金融海嘯之前的數字仍高出1,020萬人;不過,與2010年4月時的失業高峰相比,已減少510萬人。OECD也指出,美國、日本、墨西哥及澳洲的失業率上升,歐元區持平,加拿大及南韓下降。歐元區的失業率仍高於其他地區。

OECD表示,15-24歲年輕人的失業率仍維持在14.9%的高水平。金融海嘯造成就業市場萎縮,尤以年輕人受創最重,使各國擔心會出現「失落的一代」,而年輕人可能因為缺乏工作經驗而影響他們的前途。

OECD在就業市場年報中指出,預估到2015年底,許多已開發國家的就業率仍將遠低於金融海嘯之前的水平。失業率居高不下的主因是全球需求疲軟;因此,如果經濟復甦動能增強,失業率便能下降;不過有跡象顯示,失業率偏高仍將是一些OECD國家的長期性問題。

http://uc.udn.com.tw/NEWS/MEDIA/8925750-3541501.jpg?sn=14102936576683

(經濟日報)
--
家暴死亡人數 多於戰爭

全球經濟年損241兆元

槍彈無眼的流血戰爭,通常帶來大量死傷與損失,但專家9日指出,針對小孩和婦女的家庭暴力所造成的死傷人數,甚至高於戰爭,全球經濟每年更因此損失8兆美元(約新台幣241兆元),呼籲聯合國應更關注家暴問題。

首度研究「全球暴力成本」的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員霍夫勒與史丹佛大學政治系教授費隆,試圖估算全球因暴力造成的經濟損失,結果發現,人際糾紛造成的傷亡遠比戰爭要多。報告指出︰「內戰每死1人,粗估就有9人死於人際爭執。」霍夫勒與費隆希望透過這份研究,讓聯合國能更加關注家庭虐待問題,而非僅聚焦敘利亞、烏克蘭的武裝衝突。

霍夫勒與費隆表示,全球的暴力行為,小從家庭糾紛、大到跨國戰爭,每年耗損9.5兆美元,其中經濟產值受創最鉅,相當於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1.2%。近年來,有20到25個國家飽受內戰之苦,造成每年在地經濟損失達1700億美元;但相較之下,大部分針對婦女與兒童的家暴事件,每年造成的損失竟高達8兆美元。

研究引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資料指出,全球約2億9000萬名兒童受到家庭虐待。霍夫勒與費隆根據兒福機構資料估算,兒童遭虐但未致命的情況下,造成高所得國家GDP約1.9%損失;在嚴厲管教更為尋常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損失則達到GDP的19%。

委託研究的哥本哈根共識中心(Copenhagen Consensus Center)指出,家暴問題常受到忽略,就像車禍死傷人數事實上遠比飛機失事多,但前者較不受到關注。該研究旨在協助聯合國達成千禧年發展目標專案,訂立2030年的目標,將可能包括終結對兒童過度管教習以為常的問題或婦女遭受家暴的處境。

(自由時報)
--
溫室氣體濃度 去年創新高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9日發表報告,指出二氧化碳濃度激升,使得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在2013年創下新高紀錄;而海洋因吸收碳排,變得比以往更酸。報告表示,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等氣體濃度,全都在2013年創新高紀錄;光是2012年至2013年間,二氧化碳濃度就增加2.9ppm,全球二氧化碳濃度在2013年攀升至396ppm,是30年來最大年度增幅。

(自由時報)
--
溫室氣體濃度創新高 增幅30年最大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年度「溫室氣體公報」,2013年地球大氣的3種主要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及氧化亞氮濃度均創新高,其中二氧化碳濃度為396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相當於工業化前(1750年)的1.42倍,2.9ppm增幅也是30年來最大。

公報數據顯示,受地球生物圈吸收量降低及排放逐步增加的影響,2013年地球大氣甲烷濃度為1824ppb(1ppb為十億分之一),相當於1750年的2.53倍;氧化亞氮濃度為325ppb,相當於1750年的1.21倍。

受溫室氣體影響,1990至2013年地球大氣的「輻射強迫」增加了34%,其中二氧化碳約占8成。公報今年首次涵蓋溫室氣體造成的海洋酸化影響,海洋可吸收人類排放二氧化碳約1/4,但吸收二氧化碳量增加會導致酸化,目前海洋酸化速度為3億年來首見。

(Upaper)
--
溫室氣體濃度創高 地球氣候將更極端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9日發布的報告指出,2013年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濃度都創下歷史新高。該組織首長賈羅德說,「我們毫無疑問的確知,拜燃燒石化燃料等人類活動之賜,地球氣候正在改變,天氣變得更極端」。

二氧化碳是造成全球暖化的主嫌,根據上述報告,2013年二氧化碳在大氣中濃度達396ppm,比2012年增加2.9ppm,創下30年來增加最快的記錄,比起前工業化時代(1750年之前)的水準,則高出42%。

另外兩個主要的溫室氣體甲烷和一氧化二氮也持續增加,2013年甲烷(暖化效應僅次於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濃度達到1824ppb,一氧化二氮濃度達到325.9ppb。

報告說,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造成地球暖化的所謂「輻射效應」(radiative forcing),從1990年至2013年增加34%。

報告進一步指出,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約1/4被海洋吸收,每天吸收量每人平均約4公斤,這些二氧化碳在海洋長期滯留,增加海洋酸化程度,目前海洋酸度達到至少3億年的最高點。酸度增加會改變海洋的生態。

聯合國氣候變遷高峰會本月23日將在美國召開,世界氣象組織選在此時發布前項報告,顯然希望有助於與會國營建共識,從而在明年的法國巴黎氣候變遷高峰會簽署預定2020年生效的氣候公約,將地球暖化限制在不高於工業革命前攝氏2度之內。

但科學家指出,以目前的排放趨勢看來,地球溫度在本世紀前可能升到比工業革命前高攝氏4度。

賈羅德說,我們必須將地球溫度升高限制在攝氏2度之內,才能給地球一個機會,給後代子孫一個未來。

(中國時報)
--
挪威監獄爆滿 向荷蘭租牢房

治安良好的挪威,監獄竟然爆滿,得向荷蘭租借牢房?挪威司法部8日表示,因準備整修監獄,且還有許多已定罪的犯人大排長龍等候入監,挪威當局決定向荷蘭租借牢房。

挪威官員說,目前有1300名遭監禁的犯人在收容所等待發監,需要大量的監獄空間;荷蘭已將監獄租借給比利時使用多年,把犯人移送到荷蘭監獄服刑,會是可行的方案。

挪威監獄因對囚犯講人道而聞名世界。對於非暴力犯罪罪犯,通常讓犯人住在開放式牢房中,並給予犯人一些個人自由活動、工作、娛樂設施的空間,以幫助他們矯正偏差行為。

挪威將把數百名囚犯送到荷蘭監禁,如此可避免挪威的監獄過於擁擠,且可讓監獄在進行整修的過程中維持一定的品質。監獄整修工程將耗資44億克朗(約新台幣210億元)。

在挪威,每10萬人大約有72人坐牢,比例只有美國的10分之1,罪犯再犯罪率約為20%,位居全球最低之列。

負責荷蘭監獄事務的司法部國務秘書特文(Fred Teeven)向國會表示,荷蘭監獄收容量仍有剩餘,與挪威的協議,可為荷蘭創造數百個工作機會。根據荷蘭獄政資料,2012年底,荷蘭監獄囚犯人數是1萬1160人,且自2008年開始就不斷下降。

目前荷蘭還收容約550名比利時囚犯,那些收容監獄多半在比利時與荷蘭的邊境,且約有一半的比利時人說荷蘭語,所以監獄管理問題不大。

但挪威的情況就有些不同,特文表示,因挪威不是荷蘭的鄰國、也不是歐盟成員,而且語言也不一樣。

若挪威與荷蘭的協議談得順利,2015年,荷蘭境內將有依挪威法律執刑的監獄。挪威移送的囚犯將是暴力罪犯、性侵害罪犯等判刑2年以上的囚犯;有逃亡之虞或是極度危險的罪犯,例如在2011年犯下槍殺77名學童的殺人魔布瑞維克,則不會移監到荷蘭。

(自由時報)
--
挪威監獄爆滿 想跟荷蘭租牢房

挪威司法部8日說挪威計畫向荷蘭租用牢房,因為挪威已定罪判刑而等待入監的人正在排長龍,加上挪威監牢正在改建,監獄空間進一步減少。

挪威司法部說,目前已有1300名已判刑者排隊,監獄空間的需求量很大。荷蘭對比利時出租牢房已好幾年,挪威可以取法。

挪威監獄對囚犯講人道是出了名的,非暴力型犯人往往住在開放式牢房裡,頗有一些個人活動的自由,還有工作、休閒設施,主要是以協助他們重返正常社會為目的。

挪威向荷蘭租用數百間牢房,有助避免國內監獄過度擁擠,維持其人道標準。挪威目前正在斥資七億美元(台幣210萬元)改建監獄。

挪威每十萬人大約有72人坐牢,比例只有將近美國十分之一,罪犯的再犯率約為20%,在全球最低之列。

荷蘭監獄事務主管官員提文對荷蘭國會表示:「挪威監獄容量短缺,我們則有剩餘。」

荷蘭目前已收容比利時裝不下的囚犯,那些收容監獄坐落比荷邊界附近,距離不遠,而且比利時差不多一半人口講荷蘭語,因此各方面不難安排。

提文表示,挪威的情況比較不一樣,挪威和荷蘭並非比鄰之國,而且不是歐盟成員,語言也不同。

挪威和荷蘭協議順利的話,有些挪威人將從2015年開始在荷蘭服刑。

根據荷蘭政府資料,迄2012年底,荷蘭的監獄人口是1萬1160人,而且從2008年以來不斷下降。

(聯合晚報)
--
中國黑心商 豬蹄泡雙氧水美白

中國媒體披露,北京肉品攤販市場最近驚傳「美白豬蹄」,光鮮白嫩的豬蹄是加工點使用強腐蝕性的「藥水」浸泡而來,可致人於死!肉販為提高商品賣相,竟使用氫氧化鈉、雙氧水加工浸泡豬蹄,讓豬蹄看起來光鮮嫩白。當地肉販指稱,這就叫「美白豬蹄」,「幹這行的都知道」,透過批發出現在熟食加工店、社區菜市場、餐館等地。中國農業大學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教授王世平說,雙氧水具有強腐蝕性,不可添加到食品中,「美白豬蹄」吃多了可致人於死。

(自由時報)
--
日正史寫裕仁 怕戰貪勝的傀儡

日本宮內廳九日發表官方正史「昭和天皇實錄」,書中指廿世紀前半日本在亞洲各地發動血腥戰爭期間,在位的日皇裕仁曾批評軍部與美國輕率開戰將「自取滅亡」,也曾反對和納粹德國合作,但對於在中國的戰果則相當得意。

法新社說,有人認為裕仁在日本邁向二次大戰上扮演關鍵角色,有人則認為他只是遭失控的軍國主義挾持的無助傀儡,這部史書的觀點大致上同情裕仁。但紐約時報指出,書中內容顯示,裕仁對日本軍部以他為名發動戰爭,很少試圖阻止。

書中提到,一九四一年七月,裕仁得知海軍準備和美國開戰突襲珍珠港,他警告不要輕率發動「魯莽、自取滅亡的戰爭」,表示這會讓他「深感愧對皇室先祖」。

另一段提到一九三九年七月日中爆發全面戰爭後,日本陸軍想和納粹德國加強合作,裕仁則傾向與美國合作,因此曾當面斥責陸相板垣征四郎。不過,日本最後還是加入軸心國陣營,與德國、義大利結盟。

不過,中日全面開戰初期,裕仁對日軍在中國的戰果則是相當滿意。一九三七年日軍攻下南京,裕仁獲報戰果後,曾要高層將領轉告官兵「對他們的勇氣與迅速拿下南京感到非常滿意」。書中詳細記載南京圍城戰,但並未提及南京大屠殺細節。

這部六十一冊的巨著,耗時廿四年編纂,花費日本納稅人二點三億日圓(約台幣六千六百萬元),但對這位廿世紀最具爭議性人物,書中披露的新史料卻不多。宮內廳表示,因史料過多因此編纂耗時,但紐時指出,外界都認為,因日本國內對二戰諸多行為、裕仁該負的責任都沒有共識,才會讓這部處理敏感題材的史書拖延許久。

裕仁一九八九年逝世,享年八十七歲。戰後他到國外訪問時,經常被抗議,被指責未能阻止戰爭,且經常在記者會上被問到有關戰爭的問題。書中還提到,一九七八年東京靖國神社暗中供奉十四名二戰日本甲級戰犯後,裕仁就不再前往參拜。已故前宮內廳長官富田朝彥的筆記中指出,裕仁拒絕參拜是因不滿靖國神社供奉甲級戰犯。

(聯合報)
--
二戰開戰 裕仁:非我之意

長達約1萬2千頁,記載昭和天皇生平的《昭和天皇實錄》9日在皇宮東御苑公開,其中描寫了從太平洋戰爭開打到日本戰敗期間,昭和(裕仁)天皇內心的掙扎與苦惱。

實錄中記載,昭和天皇曾在記者會上說:「在位時最感到悲傷的回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昭和天皇當年對軍部不滿,為了沒能阻止開戰之事,直到戰後都持續苦惱中。天皇原本希望在宣戰的詔書中寫「完全無法忍受這次的開戰,此非自己之意」。

不滿軍部作戰計畫

日中全面戰爭後的1939年7月5日實錄記載指出,天皇希望與美國合作,陸軍卻企圖加強與德國的關係,讓天皇對陸軍體制相當不滿。1941年7月31日的實錄記載,天皇對於沒有勝算就主張對美開戰的海軍作戰計畫表示「根本就是自暴自棄的作戰,非常危險」。

實錄中首度公開昭和天皇於開戰後1年在參拜伊勢神宮時寫著「請儘速收伏敵人,恢復永久和平」的祈禱文。不過天皇後來於1945年6月指示外務大臣「希望早日結束戰爭」。

日媒分析指出,昭和天皇原本一心希望打勝仗,但隨著戰況惡化,為了日本國民著想,變成希望早日結束戰爭,可能他內心有所掙扎。

1945年8月廣島和長崎被投下原子彈,軍部仍主張戰爭應持續下去。實錄中指出,8月14日的御前會議記載,昭和天皇決心自己終結戰爭,他說戰爭若持續下去國家就沒有未來,且力求大臣們支持停戰決定。

願負戰爭全部責任

停戰後,昭和天皇曾傳喚內大臣木戶幸一問說:「如果我退位的話,可以不將戰爭責任者送交聯合國嗎?」昭和天皇1945年9月與聯合國盟軍統帥麥克阿瑟會晤,麥克阿瑟在回憶錄中記載,針對發動戰爭的政治和軍事兩方面責任,昭和天皇說:「我將負起所有決定與行動的全部責任」等。實錄中僅引用麥克阿瑟回憶錄的內容,並沒有多加著墨。

2006年《日本經濟新聞》曾報導已故前宮內廳長官富田朝彥留下的筆錄提及,昭和天皇因不滿靖國神社合祀14名甲級戰犯,於1975年後就不願赴靖國神社參拜。實錄中記載了媒體報導的內容,形同承認「確有此說」。

《昭和天皇實錄》是根據未曾公開的天皇親信的日誌等史料,自1990年起經112人花費24年5個月編纂而成。

宮內廳9日起在皇宮東御苑的書陵部廳舍,公開複本供一般民眾閱覽,還計劃花5年的時間將《昭和天皇實錄》出版成書。

(中國時報)
--
卡特:當年承認中共 是艱難決策

在擔任美國總統任內與中華民國斷交,轉而承認中共政權的美國前總統卡特昨天在上海演講時表示,當年承認紅色中國,曾是他總統任內一項「艱難決策」。

「但是幸運的是,美國憲法規定了,只有一個人能夠認可另外一個政府,這個人就是美國總統。國會在這方面沒有否決權,所以我就拍板決策了,儘管當時並不受到民意的支持。」卡特說。

上海報業集團旗下的「澎湃新聞」報導,卡特至今仍將促成中國與美國建交為自己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已九十歲高齡的卡特,昨天在復旦大學出席二○一四中美青年高峰論壇時,於演講中再度提及這段歷史。

卡特表示,歷史上美國曾與中華民國(台灣)有過卅年的外交關係,有很多美國人也是台灣的朋友,包括他前任的總統尼克森、福特都不願意承認中共的地位。在卡特第二次競選美國總統時,競爭對手也不贊成他的政策。他指出,可以說,當時要承認紅色中國面臨著重重阻力。

卡特還回憶他與中共前領導人鄧小平,及現任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互動往事。目前在美國的中國學生已達廿四萬人,對於文革結束後大陸如何重新派遣留學生赴美,卡特透露,這得從卅多年前,鄧小平在一日深夜撥給他的一通越洋電話說起。

卡特說,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美國與中共建立外交關係後的某一天半夜三時許,卡特被一通來自中國的電話叫醒,電話那頭的鄧小平告訴他,「卡特先生,我能不能派五千名中國學生去美國留學?」

因睡到一半被吵醒而不太高興的卡特,有些賭氣地回說,「派十萬人來吧!」

後來當卡特知道,有很多中國留學生到了美國取得學位後,就留在美國工作不回中國,他向鄧小平開玩笑說,「我要向你道歉,因為你的好學生跑到美國都不回去了。」

鄧小平淡淡地回說,「這是好事,這就是我的計畫。那麼多中國留學生去了麻省理工大學,去了IBM,之後再回到中國來,不就把你們的技術偷過來了嗎?」

卡特還提到,二○一一年底中美「乒乓外交」四十周年時,習近平與他的一次對話讓他印象深刻。習近平告訴他,「太平洋那麼大,足夠容下中國和美國;中國的經濟體也夠大,同樣能容下中美;我們的外交舞台也夠大,可以容下中國和美國。」

習近平在二○一二年初訪問美國前接受「華盛頓郵報」書面採訪,以及去年六月在加州與美國總統歐巴馬舉行「莊園會」時,也都曾對中美關係提出相同的論點。

(聯合報)
--
谷歌和解提案 歐盟打槍

網搜巨擘谷歌(Google)與歐盟之間的反壟斷訴訟案如今再起波瀾。歐盟執委會競爭事務主委艾爾穆尼亞(Joaquin Almunia)史無前例地三次退回谷歌的和解提案,要求該公司提出「新的解決方案」以平息競爭對手的指控,使谷歌未來能否順利和解憑添變數。

值得一提的是,艾爾穆尼亞並表示,「可能」針對谷歌的Android行動作業系統展開新的調查。

谷歌與歐盟間進行長達4年的反壟斷攻防戰於今年2月和解,原以為此案就此告終,但在競爭對手的強烈遊說下,谷歌提出的和解內容屢遭歐盟執委會歐推翻。

此舉對於歐盟執委會的威信亦為一大打擊。美國反壟斷律師巴爾托(David Balto)表示,「對於機構信賴度而言,這對歐盟執委會非常不利。」他認為,未來美國企業可能感到困惑,不知是否可以相信與歐盟官員達成的協議。

艾爾穆尼亞接受彭博電視訪問表示,他試圖要求谷歌提出更好的條件,提供競爭對手在谷歌搜尋結果旁有較佳的顯示位置。

他指出,「原告釋出新的論點、新的資料和新的想法。我們必須進行分析並且看看是否...谷歌可針對這些疑慮提出讓我們認可的解決方案。」

在谷歌與歐盟2月達成的和解協議中,關鍵之一是谷歌在網站上必須讓對手的服務顯現於頁面上對等的曝光位置。

倘若和解談判宣告破裂,谷歌恐面臨歐盟的正式裁決,歐盟有權要求谷歌停止特定服務,以課處最高全球營收10%的罰金。谷歌2013年營收達555億美元。

不過專家認為,可能要耗費數年才會到達上述結果。

(工商時報)

健康

子宮斷2截 縫合奇蹟產子 婦摘巨瘤險沒命 未料術後能懷孕

子宮斷成兩截,竟還能懷孕生子。三十六歲許小姐三年前懷孕生女,懷孕前發現患有子宮肌瘤,沒想到肌瘤與女嬰一起長大,生產時三顆肌瘤直徑合計已四十五公分、重量三點五公斤,如一顆足球,醫師接生女嬰、再摘除肌瘤時,子宮卻應聲斷成兩半,經緊急縫合治療,日前許小姐再度懷孕,上月順利產子。

收治病例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昨說,懷孕期間合併子宮肌瘤機率約百分之二,因肌瘤不影響胎兒生長,懷孕時並不會手術摘除肌瘤,多半是生產時評估肌瘤是否需手術摘除。子宮肌瘤為婦科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三十五歲以上女性約三分之一有子宮肌瘤,大多沒症狀。

「自然受孕少見」
劉偉民說,許小姐懷孕前已有三顆子宮肌瘤、每顆約三公分,沒想到懷孕時肌瘤也和胎兒一起長大,三顆合計直徑達四十五公分,剖腹產生下女嬰後,子宮已被女嬰、肌瘤撐大,結構脆弱,再摘除肌瘤時,子宮竟應聲斷裂,所幸緊急縫合保命。許小姐未預期還有懷孕機會,日前卻再度自然受孕,上月產下一名重近三千公克的男嬰。
亞東醫院婦產部病房主任吳文毅指出,臨床相當少見子宮斷裂縫合後,可再度受孕的案例;子宮肌瘤則是女性常見疾病,估全台兩百萬多名女性患者,肌瘤小於三公分時,並不會出現症狀,可追蹤觀察、不須治療,若肌瘤大於六公分,可能出現經血過多、腹痛等症狀,建議以手術切除肌瘤。

經血過多應檢查
子宮肌瘤症狀輕微者,進入更年期後,肌瘤會逐漸萎縮,吳文毅建議女性若有經血過多、疼痛等症狀,應就醫檢查,有子宮肌瘤者更應每三到六個月定期追蹤、檢查腫瘤情形。

子宮肌瘤小檔案
●成因:女性荷爾蒙長期刺激子宮肌肉細胞,造成細胞異常分裂,形成腫瘤
●好發族群:20∼40歲正值生育年齡的女性,全台約有200多萬名患者
●症狀:月經時經血量過多、腹痛,或因腫瘤壓迫膀胱,造成頻尿、腹脹
●治療:
★若子宮肌瘤並未引發不適,應3∼6個月追蹤檢查一次;症狀輕微者,更年期後,子宮肌瘤將會逐漸萎縮
★有經血過多、腹痛等症狀,建議以手術切除肌瘤

子宮斷兩半 3年後竟可自然受孕

3年前一名旅居德國、33歲(現為36歲)的許姓孕婦,因希望剖腹產時,能順便摘除體內長40公分、重達3.5公斤的巨型肌瘤,沒想到在手術過程中,子宮硬生生斷兩半,所幸經過緊急縫合,母女均安,且3年後再度自然受孕,並於日前產下一名男嬰,目前健康狀況十分良好。
許小姐於日前產下一名健康男嬰,與德籍丈夫Mr.Zauner相當感謝北醫的醫療團隊。

綁住子宮兩側動脈 減少出血
收治這名患者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許小姐原先就有2~3顆、約3公分大的子宮肌瘤,但懷孕後疑因子宮充血,肌瘤跟著愈長愈大,成為長40公分、重3.5公斤的巨型肌瘤,在剖腹後,施行子宮血管阻斷術,將子宮兩側動脈綁起來,減少出血,但在切除肌瘤瞬間,子宮斷成上、下兩半,但因先前已綁住子宮動脈,且即時將子宮緊密縫合,才沒有造成更大的出血量。
雖保住性命,但劉偉民主任坦言,當時判斷許小姐以後受孕機率應是微乎其微,沒想到3年後竟然再度自然受孕,日前剖腹產時發現子宮乾淨、毫無沾黏現象,順利產下第二胎2998公克的男嬰,讓醫療人員嘖嘖稱奇。

(蘋果日報)
--
子宮斷2截 奇蹟生子

36歲的許小姐,3年多前肚皮「有喜」,但也發現長達45公分、重3.5公斤的巨大肌瘤,臨盆之際,子宮斷成兩半,雖經緊急縫合處理,受孕機率卻已微乎其微,但去年竟再傳「孕事」,日前產下1子,醫師震驚不已,直說「文獻找不到類似個案」,堪稱醫療奇蹟!

收治個案的北醫附醫婦產部主任劉偉民表示,許小姐懷孕約30週前來求診,當時經評估決定生產同步處理子宮肌瘤,在2010年10月6日、孕期38週送入產房剖腹,順利取出2810公克女嬰後,開始切除比新生兒大的巨型肌瘤,沒想到處理完畢,子宮卻應聲斷成上、下兩半,上面約2/3、下面約1/3,出血1900CC,當下確實有一點驚慌。

劉偉民回憶,「當時恨不得直接把子宮拿掉」,降低生命風險,但已承諾患者絕對不會摘除子宮,只好硬著頭皮先綁住雙側子宮動脈進行縫合,不過內心已不指望一分為二的子宮,仍有正常生育機能。

許小姐說,當時與擔任BMW主管職的德籍老公旅居海外,曾求診阿拉伯、德國醫生,均回應協助生產,但拒絕處理肌瘤,並宣稱可能要切除子宮,所幸終於在台找到理想醫生,順利生下一女,實在很開心!

或許上天眷顧,與德籍老公定居卡達的許小姐,去年竟然再度好「孕」到,未依靠任何外力輔助就自然受孕,今年1月返台待產,而後於懷孕35週、8月31日剖腹生產,順利產下1名體重2998公克的男嬰,母子均安,堪稱奇蹟!

劉偉民指出,35歲以上的女性約3成有子宮肌瘤,可能出現的症狀包含經血過多、疼痛,或是腫瘤壓迫造成的頻尿與腹脹,懷孕中合併發生子宮肌瘤機率約2%,常於產檢中發現,近年女性生育年齡提高,個案也逐年增加,除非是體積太大或位置過於中間有一定難度,否則絕大多數可以順利摘除,仍有機會當媽媽。

子宮頸切除重建 拚得女兒

罹患子宮頸癌的婦女也能一圓媽媽夢!34歲的林小姐4年前新婚不久,發現罹患子宮頸癌,切除腫瘤和子宮頸後,將部分子宮重建成子宮頸,不但保存正常性功能,也保有懷胎能力,今年生下一名可愛女兒,開心當媽媽!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科主任曾志仁指出,子宮頸癌患者為保命,得將子宮頸全切除,無法再懷孕,現在利用子宮的下段約長1.5公分部位重建子宮頸,子宮剩下2/3至3/4仍能懷孕產子,不過建議娠妊12週後須臥床安胎,免得子宮頸無法支撐胎兒重量而流產。

中山附醫6年來已為35名21到39歲子宮頸癌婦人進行這項手術,患者存活率百分之百,且有70%懷孕,其中34%成功產下健康寶寶,近日還有一名30歲婦人生下女兒後,再接再厲懷第2胎,已懷孕24週;曾志仁說,要懷上5胎都沒問題。

林小姐罹患子宮頸癌1期B,腫瘤有2公分大,想當媽媽的她接受子宮頸重建術,曾志仁說,手術有4階段,先做神經保護術,能保有正常性功能也不會漏尿,再進行子宮頸癌根除術,將腫瘤和子宮頸全切除,再將子宮的下段綁紮重建成子宮頸,最後將重建子宮頸和陰道縫合,手術約3小時,術後6個月就能再嘗試「做人」受孕。

林小姐術後1年多成功懷孕,不過在懷孕22週時,因子宮頸難以負荷胎兒重量早產,緊急剖腹產子仍保不住,1年後再度懷孕,為保胎兒辭職安胎,從妊娠12週起就一直臥床到32週又5天,成功產下女兒,她開心說:「這是拿命拚來的女兒!」丈夫也留職停薪全程照料,有女萬事足,直呼一切都值得!

不過,癌友要能接受子宮頸重建手術,癌症期別須在2期A以下,腫瘤3公分以下且癌細胞未擴散到淋巴,曾志仁說,術後約64%患者會嚴重經痛、52%會流血,但在1至3個月就會改善痊癒。

子宮脫垂 人工網膜補漏

婦女骨盆鬆弛疾病常合併尿失禁問題,造成婦女生活困擾,一般多以手術治療,但傳統手術因傷口大,影響病患意願。新式手術利用人工網膜,經陰道將脫垂部位利用人工網膜固定,腹部無傷口且術後恢復快,但目前健保無給付,患者得自費,其中子宮脫垂手術費約5萬元,尿失禁3萬元。

郭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林之行指出,婦女骨盆鬆弛疾病是一群複雜的疾病,成因有多種,主要包括生產造成的骨盆會陰肌肉神經傷害、年齡造成支持組織老化、停經婦女缺乏荷爾蒙、神經和肌肉病變、骨盆手術傷害,或是過度久站、便秘、肥胖、慢性咳嗽、或提舉重物等皆可能引起,臨床可見症狀包括有子宮、陰道、膀胱或直腸脫垂。

這些症狀常合併尿失禁問題,據統計,40歲以上曾懷孕生產過婦女,6成以上曾有尿失禁問題。

治療可分為非手術及手術治療。其中非手術治療,是以子宮托置入陰道,每天早上置入、晚上拿出並反覆使用,以改善症狀與順利解尿。但一輩子需靠子宮托使用,也會增加陰道感染機會。

如想一勞永逸,則只能靠手術治療,傳統多採取經陰道將子宮切除合併陰道前後壁修補,治療骨盆器官脫垂,但陰道脫垂的復發率很高,而剖腹修補骨盆筋膜缺損處,成功率高但傷口大。

新式手術則是利用人工網膜固定脫垂部分,手術時間短,術後恢復較快,術後2至3天便可出院;在先進國家及台灣均逐漸藉此進行骨盆腔脫垂的修補,是骨盆重建手術的新趨勢,希望提供有骨盆鬆弛以及尿失禁困擾的婦女更多治療選擇。

(自由時報)
--
仍有機會!患子宮頸癌 她生了

罹患子宮頸癌患者還是有機會懷孕生子!台中市中山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曾志仁昨天發表新式子宮保留手術成果,35名婦人利用保留的子宮重建子宮頸,其中5人順利產下健康寶寶,林姓女患者昨天帶4個月大女兒參與病友會,萌翻全場。

中山附醫副院長、婦科主任曾志仁提醒,婦女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若不幸罹患子宮頸癌,期別在第2期A以下、沒有淋巴擴散、腫瘤小於2公分的患者適用這項新式手術,有機會保住子宮、懷孕生子。

曾志仁說,多數子宮頸癌患者,為切除癌症,不得已須切除子宮,甚至神經都拿掉,讓患者失去生育能力、性生活也受影響。

曾志仁指出,他到日本學習新式子宮保留子宮頸癌根除手術,並且加以改良,整個手術先進行神經保護手術,再切除子宮頸,第3階段利用子宮下段1.5公分重建子宮頸,將子宮下段束緊,重建口徑0.2公分到0.5公分子宮頸,最後縫合子宮與陰道。

曾志仁說明,新式手術優點是可將癌症削除乾淨,也可保留子宮,手術復原以後,月經一樣恢復正常,女性仍然保有生育能力與性生活,可以連生好幾胎,讓子宮頸癌患者保有「生」機與生活品質。

曾志仁統計,6年半以來,共35名21歲到39歲病患接受這項新式手術,除癌症治癒率100%,其中14人結婚、10人懷孕,3年來共有5人生下健康活潑的寶寶,成功受孕率達70%,43%生下健康寶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1名病患生下1女後,力拚第2胎,如今懷孕21周。

曾志仁說,接受新式手術患者,少了子宮頸支撐子宮與胎兒的重量,從懷孕三個月臥床,必須特別著重孕期的追蹤與產檢,尤其是在懷孕廿八周到卅五周需密切觀察,平均卅二周剖腹生產。

老婦子宮脫出十餘年 子出錢動手術

78歲老婦子宮脫出10多年,大約有半個拳頭大的子宮跑出體外,不僅不舒服、連大小便都無法順利,但她不好意思就醫,長期忍耐,還好貼心的兒子發現,花錢幫媽媽手術,解決多年困擾。

郭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林之行表示,今年剛引進台灣的新型人工網膜,目前評估復發率大約只有1%,這名78歲患者是南台灣首位使用新型網膜的患者。

78歲老婦由兒子陪同就醫,醫師發現子宮因脫出體外多年,不僅長期發炎,連帶把直腸與膀胱也都拉扯離位,老婦每次大小便時,都要用手把子宮擠進體內,才能順利排洩,雖然不便,但她表示「習慣就好」,讓醫師覺得患者實在「太能忍」。

老婦困擾多年,根本不敢出遠門;兒子帶媽媽就醫,醫師將子宮摘除後,再以最新式人工網膜托住膀胱及直腸,患者目前已不再有大小便的困擾。

患者自然產4胎,加上有糖尿病,醫師認為是子宮脫出的原因;林之行說,骨盆鬆弛會造成子宮、膀胱及直腸脫垂,原因可能與生產、老化及停經有關,而糖尿病會引發肌肉與神經病變,也會造成骨盆腔鬆弛。林之行說,最新方法經陰道利用人工網膜固定骨盆腔,幾乎看不到傷口,恢復也快,但健保不給付材料費,大約要5萬元。

(聯合報)
--
董娘膝蓋痛難跑趴 血小板來救

台中市一名企業的蔡姓董娘(53歲)平常陪伴丈夫應酬,四處趴趴走,近半年,她左膝蓋疼痛難耐,腫脹有如一顆包子掛在左膝,不僅無法上下樓梯,嚴重時甚至無法行走,應酬生活被迫停止。她排斥手術進行人工關節,經衛福部豐原醫院骨科醫師陳彥名使用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治療,抽這名董娘的血處理後施打左膝蓋,蔡姓董娘的疼痛削減,恢復昔日陪丈夫四處應酬的生活。

蔡姓董娘很沮喪告訴陳彥名,左膝蓋的疼痛讓她非常挫折,無法陪伴丈夫四處應酬。經檢查是退化性關節炎,左膝蓋大腿骨和小腿骨之間的軟骨嚴重磨損,以致骨頭和骨頭不斷摩擦,釀發炎疼痛。她跑遍中部各醫院,所有的骨科醫師都訝異她年紀輕輕就罹患退化性關節炎,且統統建議她進行人工關節手術,但她非常排斥。她無奈說,近半年來,整個應酬生活都停止,活潑且外向的她為此感到沮喪。
陳彥名表示,人工關節退化的治療方式,輕者止痛、復健,嚴重者施打玻尿酸、進行膝關節鏡手術,甚至開刀做人工關節,但是,人工關節使用期限約15至20年,且靈活度僅120度,患者難以蹲下,正常的膝關節彎曲度是140度。
陳彥名指出,蔡姓董娘最後選擇比較新的治療方式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治療,也就是抽自己的血進行離心處理,取出血小板,然後施打左膝關節,蔡姓董娘的疼痛削減,腫脹情況改善,且左膝蓋大腿骨與小腿骨之間的軟骨也增生,行動變方便了,恢復往日的應酬生活。

(蘋果日報)
--
神經 內分泌瘤 釀胃潰瘍出血

一名30歲粉領上班族,因有長期慢性腹瀉且胃潰瘍出血症狀,本以為是壓力引起,直到進一步透過內視鏡檢查,才發現是神經內分泌腫瘤,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明晃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因臨床症狀不易確診,常被誤認為是腸胃道疾病,除內視鏡檢查外,應合併超音波影像檢查,幫助早期發現治療。

陳明晃醫師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為體內控制荷爾蒙分泌細胞發生病變所致,主要因遺傳因子引起,腫瘤在體內會分泌過量的荷爾蒙,且依荷爾蒙分泌量之多寡,有些患者會產生不適的功能性症狀,如頭暈、咳嗽、腹瀉、腹痛及起紅疹,甚至是胃潰瘍症狀,在治療上若無法透過開刀根治,必須採用高劑量的體抑素類似物治療,幫助改善病情。

【先了解】遺傳因子引起
神經內分泌腫瘤主要為遺傳因子引起,有15~20%的患者與基因突變有關,據統計台灣每年新增約400病例,屬罕見腫瘤疾病,有腹痛、低血糖頭暈、體重減輕等症狀,但也有近5成患者症狀輕微不易辨別。

6成好發腸胃
神經內分泌腫瘤約有6成好發於腸胃,部位包括前腸、中腸、後腸及胰臟,其次為肺部,尤其當腫瘤在腸道分泌出的荷爾蒙過多,就可能引起反覆性的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造成嚴重腹瀉讓患者流失大量水分與電解質。

【提醒你】飲食抗副作用
使用高劑量體抑素類似物藥物治療時,依患者體質可能出現程度不一的副作用,像部分患者容易有腹瀉、便祕等,可將飲食改成流質食物,如蘋果汁、未添加固體食物的果凍等,另外要避免酸性飲料如汽水、柳橙汁等。

【這樣做】多科會診治療
若已出現腹瀉疼痛等功能性症狀,應就醫進行內視鏡檢查,並配合超音波,由於神經內分泌腫瘤位置分布不同,加上腫瘤有轉移與局部侵犯周邊器官的可能,需外科、血液腫瘤科等專科醫師組成團隊,商討治療準則。

藥劑緩解症狀
神經內分泌腫瘤若在患者體內已出現轉移,無法僅藉由手術根治,此時可合併高劑量體抑素類似物治療,有助於緩解臨床症狀帶來的不適感,同時可以延緩腫瘤惡化時間,讓腫瘤狀況維持穩定。

定期回診追蹤
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經治療控制良好後,可與醫師溝通定期回診,觀察功能性症狀有無改善,並利用生物標記平台技術檢測血液中的CgA(一種醣蛋白)濃度,發現腫瘤是否有增長或惡化,有利下一步治療進行。

【醫師說】
若神經內分泌腫瘤惡化指數高,無法只靠高劑量體抑素類似物治療,則應即時接受化學藥物治療,增加患者存活期。

(蘋果日報)
--
酒量好壞 與胖瘦無關

有民眾到臉書《蘋果生活八爪魚》留言詢問,酒量可否培養,胖的人是不是酒量比較好。醫師說,酒量好壞與胖瘦無關,與肝臟代謝酒精的酵素多寡有關,但飲酒過量會對肝臟造成傷害。

每天30克為限
國泰醫院肝臟中心主治醫師張睿欣表示,酒精為乙醇,喝酒後肝臟會釋放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兩種酵素,前者會將乙醇分解為乙醛,後者則會把乙醛再分解成乙酸,排出體外。
酒量好的人是因體內乙醇脫氫酶、乙醛脫氫酶等酵素較多,因此可迅速分解酒精,讓人比較不容易喝醉。
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朱光恩說,天天喝酒,因肝臟長期接觸酒精,可能使酵素分泌增多,加快酒精代謝速度,感覺好像酒量變好,但喝酒不應過量,男性每天酒精攝取應以30克為限、女性20克,以防酒精過量罹患肝癌。

(蘋果日報)
--
中秋假期腹瀉急診多3成

日前臉書粉絲團「急診室女醫師其實」有PO文說「中秋節對急診醫師來說,是僅次於過年和聖誕節(甚至更恐怖)的關卡」,根據疾管署統計,9月8日中秋節當天,全台急診腹瀉就診為1324人次,較前一週假日約1000人次,增加3成,與往年差不多。

在「急診室女醫師其實」上傳的圖畫作品中,女醫生將中秋節定義為「不就是一堆人明明沒有烤肉的習俗,也趁機唱歌、烤肉、玩水、放煙火,結果燒燙傷、沒烤熟拉肚子、吃到不新鮮海鮮拉肚子、過敏、掉到水裡溺水、喝太多酒吵架、打架、酒駕、撞人全部一起送來急診的爛日子嗎?」呈現醫生對於中秋連假的無奈。

疾管署表示,去年中秋節全台急診腹瀉就診最高約1500人次,較前一週約1200人次的增加幅度,今年對照差異不大,而烤肉食材不新鮮、長時間未低溫保存,或是未徹底烤熟加熱,是造成腹瀉的可能原因,估計1週內就會恢復平穩,但進入秋天,是病毒性腸胃炎的好發季節,民眾要特別留意個人飲食衛生。

另外,往年開學季也是腸病毒流行季,雖然目前尚未出現疫情增加的情況,但疾管署仍提醒家長,不要掉以輕心,應該落實學童正確洗手、生病不上課的防疫觀念。

(自由時報)
--
連假吃太好… 國人平均肥1.5公斤

中秋連假剛過,對於減重者言,假期是最容易讓減重破功的時期,統計資料顯示,國人在假期後平均增重1.5公斤,醫師提醒餐後多動,別忽視「節慶發胖症候群」。

「連假剛結束,褲子就變緊!」中秋假期間,民眾可能攝取不少高熱量食物,不只飲食失控,體重恐怕也直線上升。據國民健康署年初調查,52.8%受訪者表示,假期間容易攝取過多零食、含糖飲料,體重平均增加1.5公斤以上。

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劉燦宏表示,體重增加後若只是少吃,只能減去體內水份,復胖機率高,容易養成易胖體質,還是需靠運動讓基礎代謝率提升。

「運動半小時,可以減去一顆蛋黃酥或一粒柚子!」雙和醫院體重管理諮詢專員高欣農說,一顆蛋黃酥熱量約280大卡,若以60公斤的成人來說,運動30分鐘消耗約200大卡以上,努力運動減掉一顆蛋黃酥絕對沒問題。

(聯合報)
--
器捐家屬優先移植 30萬人受惠

衛福部預定今天正式公告「人體器官移植分配及管理辦法」新制,未來器官捐贈者配偶或三等親內血親有移植需求,將可優先獲得器官分配,初步估計約30萬人可符合資格,而等待器官捐贈的人口中,推估約100名可以成功「升等」;新制預定10月1日起實施。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李伯璋表示,目前國內每年約200名器官捐贈者,以推動器官捐贈近30年的時間計算,累計約6000名,假設每人三等親以內親人有50名,初步估計約30萬人可以優先獲得器官分配。

同時,在排序條件更動、新制溯及既往的情況下,目前等待器官捐贈的排隊人口中,估計有人可能會從序號100「升等」至第一位也說不定,推算約100人符合資格,今日衛福部正式公告後,符合資格的民眾可以帶著戶籍謄本與親人器官捐贈證明前往登記醫院更改註記,10月1日新制上路,電腦系統將自動調整序位。

李伯璋指出,目前約8000人等待器官捐贈,其中,約7000名是洗腎人口,但以每年200多人捐腎計算,相當於至少要等35年,許多人等不到都選擇放棄,雖新制會影響等候序位,但器官捐贈者優先幫助親人也是人之常情,其實很合理。

不過,李伯璋也強調,考量現實,雖親屬條件可以提前排隊序位,但決定排序仍會將疾病嚴重程度,或是基因比對符合程度等特殊情況,納入更優先的參考條件,因此受捐人不必太擔心。

(自由時報)
--
10月起 器捐者家屬優先受捐

捐贈器官遺愛人間,也能造福親友。

衛生福利部明將公告器官捐贈與移植分配管理辦法,器官捐贈者的配偶與三等親內血親若需要移植,可優先獲得器官分配,粗估約30萬人符合資格。

據了解,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理事長、台北榮總移植外科主任龍藉泉,就是新措施受惠之一,他胞兄捐出了眼角膜福澤後人,他日後如有器官移植需求,順位將大幅優先。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王宗曦指出,新制明天正式公告,訂10月1日實施,採溯及既往方式,排隊等待器官移植者如果符合資格,應盡快向器捐中心提出申請,從下個月1日起排名順位就會異動。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李伯璋表示,台灣每年約200名器官捐贈者,如以過去30年約6000人捐贈,每人三等親以內親人有50名計算,全台約有30萬人能夠優先獲得器官分配。

「死後留給家人的不一定是財富土地,最好是健康保障。」李伯璋說,台灣將是世界第一個將嘉惠親等辦法列入器官移植要件的國家,希望藉此提高國人器官捐贈的意願。

李伯璋表示,新法實施後,影響器官捐贈積分的前三大因素分別為疾病嚴重程度、基因配對、捐贈者嘉惠親人,相關病患只要提出親人曾經器捐等證明資料並至醫院註記,從10月1日起,器捐排序將會大躍進。

李伯璋指出,目前僅規定捐贈者家人可以指定器官捐贈給五等親及姻親,但只限於當次捐贈,例如兒子車禍死亡,家人可指定將腎臟捐給洗腎的父親,但如果其他親友亟需器官移植,則無任何優惠。

(聯合晚報)
--
10月上路 器捐者家屬 可優先受捐

為提高民眾器官捐贈的意願,衛生福利部今公告《器官捐贈與移植分配管理辦法》,未來器官捐贈者的配偶與三等親內血親若需要移植,可優先獲得器官分配,預計法規10月1日上路,約30萬人符合資格。

受惠的三親等血親包括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兄弟姊妹、子女、孫子女、外孫子女、伯叔父、姑媽、舅舅、姨媽、姪子女、甥子女。

衛福部醫事司長王宗曦指出,新制預計10月1日上路,且溯及既往,排隊等待器官移植者若符合資格,可向器捐中心提出申請,從下個月1日起排名順位就會異動。

目前國內每年約有8000多人等待器官移植,但一年僅200人捐贈,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李伯璋表示,透過實施新辦法,盼能提高國內器捐意願,消弭家屬對於器捐的傳統觀念。

器捐中心曾試算新的辦法對家屬的影響,發現1名等待心臟移植的第24名民眾,因配偶或三親等血親曾捐贈器官,等候順序隨即跳至第6名,排名大幅超前。

李伯璋強調,器官移植分配仍以疾病嚴重度為第一優先考量,加入這項加分條件,僅為相同等候者疾病嚴重度相同、器官配對成功的情況下,這個優先次序才會造成影響。

李伯璋說,病患只要提出親人曾經器捐等證明資料,並到醫院註記,從10月1日起,器捐排序就能提前。

(中國時報)
--
長期輸血皮膚變黑 需排鐵治療/王銘崇(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一名約40歲男性病患,患有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合併慢性腎病變,須長期洗腎並需仰賴輸血,才能維持基本的生理功能。

由於每個月要輸六袋血,長期下來,患者皮膚愈來愈黑,原本他以為是南台灣太陽大,長時間曝曬造成,經過診斷說明後了解,是因為長期輸血導致體內鐵質過量,造成皮膚沉著併發症,目前每天按時服用口服排鐵劑治療,面色開始好轉,他回診笑稱:「治療後終於獲得『好臉色』!」

對於必須定期輸血來維繫生命與生活品質的病患,鐵質沉積是慢性輸血常見合併症,包括最常見的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嚴重型海洋性貧血及其他骨髓造血疾病、洗腎病患等,因長期輸血也會輸入過量鐵質,鐵質如果沉積在心臟、肝臟、胰臟及內分泌等器官內,可能出現心臟功能衰竭、肝硬化、糖尿病、皮膚沉著症、不孕症等,甚至骨髓造血功能更差。

長期輸血病患要遠離鐵質沉積症,需搭配飲食、運動、排鐵劑治療,以下三原則分享:

一、飲食控制:長期輸血病患飲食以均衡為基礎,不可吃太多含鐵質食物,如紅肉、動物內臟、紫菜、菠菜等。同時要避免食用含有鐵質的維他命,其他坊間「補藥」,也盡量避免,以免增加肝臟負擔,食補不成反加重病情。

二、運動:規律運動可增加身體新陳代謝及血管彈性,然而提醒病患,要衡量自己體力,在可負荷下運動。

三、排鐵治療:若輸注超過20袋血或血清鐵蛋白濃度(serum ferritin,SF)> 1000至2000 ng/mL,就要開始排鐵治療,如此才能降低慢性鐵質沉著症併發症風險。

長期輸血是一件辛苦的事,鐵質沉積症是可避免及改善的,呼籲患者勇敢面對,兼具耐心與信心,按時服藥,3個月監控一次血清鐵蛋白濃度,積極治療與追蹤,身體與生活才能擁有更好的品質。

(聯合報)

評論

穿二手制服不准註冊的學校/許育典(成大法律學系特聘教授)

某少女甫考取新北市開明高職夜間部,因家境清寒半工半讀才籌措到學費,母親也向親戚募得二手制服,減少不必要開銷,沒想到竟遭學校禁止,還要求她購買5800元全新制服才准完成註冊。

開明教務主任解釋說,這是依「新生制服發放規則」,而購買全新制服是為了「便於學校管理」,學生能有「一致性」。
親睹這個案例,不知道教育部與新北市教育局的「大人們」作何感想?以前「大人們」支持學生穿制服的理由,就是披著「避免清寒學生因衣著在學校被凸顯、歧視」的外衣,掩飾著「便於學校管理」的主要目的。如今這個案例正好反諷了「大人們」的想法,因為清寒學生本清寒,可以穿著過去的舊衣服,過著簡單的生活,但「大人們」卻要學生購買全新制服。清寒學生不會只在中小學清寒,到大學通常還是清寒,為何國家不在大學也用同樣理由,規定大學生穿制服呢?
這個道理,跟過去只有在中小學存在體罰的事實一樣,因為中小學生通常不會反抗,大學生因為逐漸成熟理性,比較具有權利認知與權利感情,「大人們」通常了解會遇到麻煩。

自由才是教育本質
學生是否有自主選擇穿何種衣服的自由?《憲法》雖未明文人民有「穿衣服的自由」,但人民如果藉由身上所穿的衣服,來表達其意見,則屬於《憲法》第11條言論自由的保障。而單純的「穿衣服的自由」,則可透過《憲法》第22條一般行動自由予以保障。學校要求學生穿制服時,即限制了學生以衣服來表現自我的自由,因而需有《憲法》上的正當性。
在此,除了最被強調的避免學生間互相比較外,還隱藏著教育當局「大人們」所謂的「管理」與「安全」。因為穿制服讓學校得以方便管理,讓學生得以被辨識,進而保障其安全。問題是,學校是為了「管理」學生而存在嗎?「被管理的學校」已不再適合現代化教育的本質,自由、多元而開放以學生為中心的學校才是。
此外,就要求學生穿制服來看,卻僅存在於學校的校規,而不見於任何的法律或授權命令。由此看來,縱使基於學生「安全」的理由,而要求學生穿制服,也因不符合法律保留的要求而違憲。
開明高職的「新生制服發放規則」中,規定新生、轉學生的舊制服須來自「直系血親」才准使用,若鄰居轉贈、學長姊轉送因屬「第三方」不准穿著。這樣的規範邏輯令人無法理解,一方面來自「直系血親」的舊制服,必須是父母或祖父母等的隔代制服,可能存在嗎?另一方面,「直系血親」與「第三方」顯然非對等,規範用語不明。
問題是此規定也不存在學校官方網站,筆者的判斷是學校誤解了「直系血親」的定義,這裡應該包括了「旁系血親」,包括了兄弟姊妹,才有可能。連這樣簡單的法律用語都誤解,如何教育學生?
最後,也是最諷刺的是,新北市開明高職的校訓是:「勤『樸』信誠」,真不知道這是學校隨便貼貼的標語,還是要學生信口念念的口號!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