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4日 星期日

新聞自選輯 20140914

七、八月史上最熱 九月恐續創紀錄

明後天颱風海鷗路過台灣南面 北部可能超過35度

中秋已過,但是板橋、台北兩測站昨天中午仍飆出攝氏卅五.七度、卅五.六度高溫。氣象局表示,十五、十六日颱風「海鷗」將路過台灣南面,北部恐受過山風沉降效應影響,仍有機會超過卅五度。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昨說,台灣今年七到八月是創紀錄的熱,研判九月可能會持續創紀錄。



昨天全台日高溫前三名都在北台灣,分別是板橋卅五.七、台北卅五.六、新竹卅四.九,高溫讓民眾懶得出門或乾脆往百貨、電影院覓涼。

鄭明典昨在臉書上寫:「九月的熱還沒有結束的意思,台灣七到八月是創紀錄的熱,九月可能會持續創紀錄。」

台北九月一日36.9度 逼近1946年紀錄

中央氣象局表示,以台北為例,一九四六年曾創下日高溫卅七.一度,今年九月一日則攀上卅六.九度,已經逼近台北的日高溫歷史紀錄。

鄭明典說,攤開天氣圖,北美已經有地方開始下暴風雪了,去年有個流行的氣象名詞叫「極渦」,也就是北極冷空氣的核心,現在極渦偏在北美那側,台灣這邊就偏暖了。

中央氣象局預報員顏增璽解釋,九月台灣附近的太平洋高壓少見地維持強勢,幾天來都有鋒面接近,卻被高壓卡在北邊無法南下。

顏增璽預測,下週仍會維持高溫,北部會到卅五、卅六度,中、南部卅三到卅四度,東部卅二到卅三度,且週一、週二颱風海鷗路經台灣南部,不影響台灣,卻為北部帶來東南風及東風,吹過中央山脈形成過山風,反倒在北台灣形成沉降作用,昨天的高溫就是沉降作用發威。

中央氣象局展望秋季氣象指出,今年七月太平洋高壓最強,七月平均最高溫度廿九.九八度,打破二○○七年的紀錄廿九.九七度,創下一九四七年以來歷年同期最高溫,其中,新竹、嘉義日高溫超過卅五度的天數,各高達十五、十六天,也刷新當地紀錄,但十月有低氣壓經過,將比正常值偏冷,十一月則維持正常值。

(自由時報)
--
鄭明典:史上最熱9月 將破紀錄

秋老虎發威,今年可能會是史上最熱的9月!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昨在臉書PO文:「9月的熱還沒有結束的意思」。他說,台灣7、8月是創紀錄的熱,9月可能會持續創紀錄,台灣很少9月還動不動就飆上35、36度,幾乎跟夏天一樣。

鄭明典表示,全台7、8月的平均氣溫高達29.63度,創下1947年以來的歷史新高,打破67年來最熱紀錄。昨天9月13日,台北、板橋還飆破35度,的確很罕見,加上未來一周受到「海鷗」颱風沉降增溫影響,台北盆地恐怕會更熱。

有人問,為什麼那麼熱?鄭明典說,攤開天氣圖,北美已經有地方開始下暴風雪了,去年流行的氣象名詞「極渦」,北極冷空氣的核心,現在還偏在北美那一側,所以我們這邊就偏暖了。而他也貼出一張好望角霞光照片,PO文「雲很薄、風很弱,今天還是會熱。」

氣象局表示,主要受到太平洋高壓籠罩,北邊冷空氣下不來,南邊低壓帶也上不去,台灣剛好卡在中間,天氣穩定,導致平均溫度特別高,夏天、秋天偏熱。

氣象局預測,今年秋天全台氣溫明顯「偏暖、少雨」,民間氣象公司也說,今年受到「弱聖嬰」影響,除了夏天特別熱,大台北突破35度的「熱浪天」可能多達50天,不僅破紀錄,甚至會一路熱到9、10月,如今證實,中秋過了還是熱,很不尋常。

氣象局指出,輕度颱風「海鷗」昨距離台灣鵝鑾鼻東南方約1100公里海面上,以每小時20公里速度朝西北西、往菲律賓呂宋島前進,台灣發布海上警報機率不高,但明天颱風最接近台灣,北部山區、東半部及南部地區,要留意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雨恐怕會下到周二。

(中國時報)

社會

67座「蚊子陸橋」 民意反彈下緩拆

蓋橋容易拆橋難!新北市升格後,工務局接管各地人行陸橋,不少陸橋利用率接近零,成為名副其實的「蚊子陸橋」,部分年久失修也破壞都市景觀,工務局去年開始檢討,但在調查地方意見時被居民「打槍」反對拆除,全市有六十七座陸橋暫時緩拆,或等到使用年限屆滿再拆,造價不菲的陸橋成了都市中昂貴的裝飾品。

過去交通設計以車輛為主體,隨著行人意識高漲,近年來已逐漸轉變成以人為本,除非必要,各地縣市政府多半傾向不增設陸橋,改成直接劃設斑馬線或行人穿越道,但要如何處理現有陸橋也成了棘手的問題。

新北市工務局養工處長林茂盛指出,新北市升格前,各地鄉鎮公所為因應民眾需求,廣建人行陸橋,統計全市共有一百四十三座陸橋,數量最多的前三名分別是板橋廿六座、新莊十四座、土城和新店十三座。

三座允拆 兩座正進行調查

林茂盛表示,部分陸橋使用率幾乎趨近於零,被民眾戲稱為「蚊子陸橋」,因此去年十月開始養工處即針對轄內人行陸橋進行勘查檢討,以使用率高低作為判別陸橋存廢指標,排除校園周邊、民間企業認養、新建天橋等,去年勘查五十二座人行陸橋,今年七月第二階段勘查廿座,最後僅三座陸橋地方同意拆除,另有兩座正進行地方意見調查。

養工處橋隧維護科長黃茗宏進一步說明,地方同意拆除的汐止區智慧陸橋和三重區成功陸橋已分別於去年十月和今年四月拆除,瑞芳區台二丁線與明燈路口陸橋最近要拆除,至於汐止連興街陸橋和石門老梅兩座陸橋,則是由當地區公所進行民眾意見調查作業中。

養工處︰緩拆陸橋仍會保養

黃茗宏坦言,拆除陸橋除專業評估使用率,地方意見也是很重要的參考依據,假使居民反彈,市府也不會強行拆除,畢竟陸橋存在必要性因地而異,當地民眾感受最深刻,只要陸橋存在,市府每年都會編列經費保養及美化,不會放任其毀壞。

反對拆除陸橋的三重區幸福里長李恩賜表示,明志陸橋橫越車水馬龍的重陽路,加上鄰近明志國中、修德國小、三重果菜公司,對學生和老人家而言走陸橋相對安心,為了行人安全考量反對拆除,每座陸橋興建之初都有其時空背景,不應該貿然拆除。

瑞芳明燈路天橋 十七日起拆除

新北市瑞芳區台二丁線、明燈路口天橋,因使用率低,確定於十七日起到廿四日夜間進行拆除工程,天橋上的柏油礦工觀光意象,將移至瑞芳高工保存,區公所表示,施工期間將進行交管措施,請用路人配合。

瑞芳區公所主任秘書牟荷富指出,這座天橋自民國八十五年落成至今,長年日曬雨淋下來,橋身鋼骨出現鏽蝕、穿孔情形,每年保養費六、七十萬元,但因為使用率相當低,每年都要編列預算維修,也不符經濟效益,經評估後決議拆除。

至於天橋上由畫家邱錫勳繪製的「金色新故鄉」礦工觀光意象,拆卸後將移至瑞芳高工保存。

這項拆除工程預計自十七日起到廿四日的晚上十點至隔天六點進行,並分階段封閉台二丁線、明燈路執行拆除作業。

封閉台二丁線時,原往瑞濱、九份方向的車輛,可從中山路轉明燈路行駛;封閉明燈路時,原本從市區往瑞濱、九份方向車輛,可經由中山路轉台二丁線,或民權街轉中正路行駛。

車流大路口 四處擬建人行陸橋

雖然近年各地縣市政府少見興建人行陸橋,但遇交通流量大路口,考量學生通學和行人穿越馬路安全性,仍有設置陸橋必要,新北市養工處計畫在機場捷運新北產業園區站等地興建四座陸橋,其中有兩座預定今年底動工。

養工處橋隧維護科長黃茗宏指出,目前預定興建陸橋的四處地點包括及人中學、機場捷運新北產業園區站、台六十五線快速道路新莊中正路匝道口,和林口南勢國小附近的文化北路及忠孝一路交叉路口。

黃茗宏說,及人中學和南勢國小附近蓋陸橋主要是考量學生通學安全,至於其他兩處,新北產業園區站未來將提供搭乘機場捷運民眾附掛行李,新北大道車流量大,旅客走陸橋較安全;至於台六十五線快速道路新莊中正路匝道口,則因位置鄰近國泰國小和盲人重建院,地方爭取興建陸橋聲音不斷,此座陸橋和及人中學兩地陸橋工程預定年底動工。

(自由時報)
--
學英國推車送信?基層郵差︰反對到底

中華郵政︰實驗性質 會考慮郵差接受度

郵差以後不騎機車,改用手推車?中華郵政規劃以大型手推車取代目前使用的郵務機車,並要求台北郵局試辦;引發基層郵差大反彈,質疑「誰要推這麼大箱子在路上走」。郵政工會理事長鄭光明抨擊,用人力送郵件是倒退作法,將反對到底。中華郵政改口「只是實驗性質」,會考慮郵差接受度,三輪機車也會考慮在內。

六高層出國考察 要台北郵局研擬試辦

據了解,中華郵政六名「高層」前往英國及愛爾蘭考察,看到由英國郵政郵車定點停放手推車,再以兩人一組推手推車,以三到四條街為範圍,進行人工投遞郵件的作法,不用像台灣郵差騎機車一路熄火、發動,有助降低車輛折損,減少意外,也可避免郵務士肩負郵件肩部受傷,減少郵件遭竊失險,「高層」研商後七月發公文指示台北郵局研擬試辦。

郵政工會理事長鄭光明說,公文中羅列使用手推車好處,竟然有「減低投遞人員體力負荷及職業傷害」,簡直讓人不可思議,「推手推車難道比騎機車送郵件輕鬆」?並抨擊高層脫離現實。

工會批中郵 未考慮台灣住宅、道路格局

鄭光明抨擊,東方人與西方人體型、體力不同,英國與台灣的都會住宅形式、道路條件也大不相同。台灣都會住宅區夾雜獨戶、公寓、集合住宅,又有擁擠的騎樓,難道要郵差沿街推手推車,再穿梭住宅送郵件?

台北郵局一名主管說,台北郵局郵差共一千六百多名,扣掉輪休,人力捉襟見肘,根本無法負荷這種投遞方式,「難道要郵差中暑暈倒街頭,高層才會重視嗎?」

中華郵政郵務處長李甘祥說,郵政電子商城成績亮眼,增加不少小包裹,但其實都很蓬鬆,機車一趟載不了幾件,因此想到仿效英國郵政研擬用手推車,目前只是實驗性質,連手推車都還沒做好,若基層有反彈,也會列入綜合考量。

郵務處副處長范福楨說,一般郵差騎機車載重只有卅公斤,已經慢慢跟不上投遞量,交通部擬推動三輪機車明年上路,也將載重量及安全性較高的三輪機車列入考慮,基層無需擔憂。

(自由時報)
--
核三廠珊瑚 能耐高溫差 

台電核三廠出水口排放熱廢水,被指是墾丁海域珊瑚白化「殺手」;但台大教授戴昌鳳和海生館研究員樊同雲表示,長期研究核三廠出水口珊瑚,發現部分珊瑚已演化出適應溫差變化的耐受力。

核三廠出水口曾發生三次嚴重的珊瑚白化,外界紛將矛頭指向出水口的「人造高溫」;戴昌鳳說,出水口水溫平均高出二度,確實是部分珊瑚白化的原因之一,但他也發現部分珊瑚已適應高溫差的環境。

樊同雲說,珊瑚對環境很敏感,主要分布在熱帶南北緯卅度以內淺海,珊瑚白化的原因很多,有海水暖化、酸化、人為開發、水質汙染、颱風等因素,墾丁南灣海域海水溫度在短時間內變動高達攝氏十度,墾丁珊瑚已出現獨特的適應力。

他說,廣泛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的尖枝列孔珊瑚及細枝鹿角珊瑚,在八至十度的劇烈變動溫度中,幼體在光合作用等反應表現佳;這種因應環境變動的演化可能歷時數萬年,是研究重大發現,「如能解開生存機制的秘密,可為陷入氣候暖化危機的珊瑚找到生路」。

(聯合報)

生活

iPhone6 Plus 出貨恐延近月 預購量創新高 26日在台開賣

9月19日將在美、日等國率先開賣的蘋果公司新款iPhone 6,已在美、日預售一空,較大尺寸的iPhone 6 Plus交貨時間至少要等3周,有些電信商甚至要等到11月底,蘋果宣稱這次預購已再創新高紀錄,但未公布數字。

台積極爭取供貨
上周二發表的iPhone 6與iPhone 6 Plus,在美國時間上周四開放預購,蘋果官網與美國各電信商網頁瞬間塞爆,預計出貨期很快地從發售日的19日往後推延。
《蘋果》記者昨晚查詢時,美國蘋果官網標明5.5吋螢幕的iPhone 6 Plus要「3到4周」才能出貨,4.7吋的iPhone 6要「7到10個工作天」。美國最大行動電話電信商Verizon官網寫iPhone 6 Plus要10月28日才能出貨,AT&T甚至要等到「11月9日到11月27日期間」。
兩款新iPhone預定9月26日在台灣開賣,台灣大哥大已開放預約,遠傳電信將在9月15日、中華電信將在9月16日開放預購。中華電信昨表示:「會積極替客戶爭取供貨,但供應量還是取決於蘋果公司。」
蘋果公司向美國科技網站Re/code說:「(預購首日)當晚的訂購數量已經創下新紀錄,需求高到不可思議。」蘋果沒有透露「創紀錄」的預購數字是多少支,去年蘋果iPhone 5s與5c在開賣的第一個周末賣出逾900萬支。

紐約現排隊黃牛
紐約、東京等首波上市地區,在發表會前已有民眾聚在蘋果直營店前排隊。有些是狂熱的蘋果粉絲,有些是廠商贊助的「排隊廣告」。在紐約第五大道蘋果旗艦店排隊的汪先生1周前已經在店前佔位,穿著贊助廠商的T恤接受觀光客拍照。另一名排隊的25歲紐約客坎普根本不是蘋果迷,他說:「我想在之後把位子賣給其他人。」

(蘋果日報)
--
iPhone6 Plus 預購要等1個月

蘋果上周五宣布,iPhone 6和大尺寸的iPhone 6 Plus的預購速度打破以往紀錄,反映消費者買氣熱絡。由於供貨預訂一空,部分iPhone 6 Plus顧客必須等3~4周新機才會到手。此外,在網路拍賣市場,iPhone 6 Plus的「預購權」已喊價逾1,600美元,將近空機價的2倍。

蘋果新款iPhone 6預訂9月19日在美國上市,於美西時間上周四午夜開放預購,旋即引發搶購熱潮,導致蘋果網站因湧入大批流量而運作緩慢,許多人在推特上抱怨登錄蘋果網站困難,也有人發文表示必須努力不懈才預購成功。

蘋果表示,此次預購速度超越過去所有iPhone的水準。該公司發言人穆勒表示,「市場對iPhone 6和iPhone 6 Plus的反應非常驚人,一整夜的預購訂單數量即刷新紀錄。」

iPhone6 仍可如期出貨

由於供貨量在幾個小時內搶購一空,許多顧客無法在9月19日取得iPhone 6 Plus。蘋果網站顯示,大尺寸iPhone 6 Plus預購量已售罄,顧客最長得等1個月到貨,不過較小的4.7吋iPhone 6仍可如期在9月19日出貨。

蘋果合作行動業者Verizon Wireless、AT&T、Sprint亦各自在網站上公布延遲出貨消息,最長延後6周。

此外,iPhone 6 Plus的預購權在網路上炙手可熱。例如在eBay拍賣網站上,1支128GB、未綁約的iPhone 6 Plus,上周五下午喊價高達1,625美元,為空機價949美元的2倍。

大陸果粉 赴香港掃貨

而因iPhone 6預售名單中沒有中國大陸,許多大陸「果粉」為此火速前往香港搶iPhone,連大陸的黃牛也看準iPhone 6的轉售暴利,提前到香港準備掃貨。

陸港媒體報導,9月12日有許多大陸手機黃牛湧進香港,結果香港蘋果公司只用了2小時就清倉,預期這些手機中將有一大部份流入大陸市場,而售價估計是香港的4到5倍。

(工商時報)
--
押租式學生悠遊卡 月底停賣

持有學生票悠遊卡的北北基學生族群注意了。北市府原本去年宣布今年九月將全面發行記名式學生悠遊卡,將改為先試辦再上路。因應新制,下半年共有四種新舊學生悠遊卡併行運作,優惠效期、上路時間、汰換期限都不一致,重新大洗牌。

「嗶嗶」,每天上下公車都可聽到這專屬學生的悠遊卡刷卡聲,卻被不少畢業後的非學生濫用,可享搭公車每趟少三元的優惠,北市府估計每年因此短收三千萬元。

知情人士透露,記名式學生悠遊卡原定九月全面發行,因遇到問題,改為九月底擇各一國中、高中、大學試辦,十二月才會全面發行。若試辦成果不理想,改革也可能煞車,以免台北市長郝龍斌任內最後兩個月有負面政績。

北市府交通局長王聲威表示,去年提出政策時,悠遊卡公司計畫採用人工查核方式,後來改為App查核,需使用教育局學籍資料系統。「碰到了一些技術問題,因此先試辦再分階段上路」。試辦與上路時間將再公告。

悠遊卡公司總經理鄭有欽表示,採用App連線學籍資料系統可加快流程,從過去十四天作業期限縮短為最快當天申請成功。目前已改裝了六千台公車驗票機。

教育局長林奕華表示,原希望各校在九月九日前完成學生資料填寫,今年因十二年國教部分學校分發作業較晚,預計九月底能完成。

陪伴無數莘莘學子十多個年頭、發行量近五百萬張的押租式學生悠遊卡,也將於九月底試辦時走入歷史,停止販售。舊版記名式悠遊卡預計十二月底停售,改由新版記名式悠遊卡上路。新版記名式悠遊卡持卡人沒有記名的話,只有廿天優惠,管制較嚴。

http://uc.udn.com.tw/NEWS/MEDIA/8934475-3545830.jpg?sn=14106381021731

學生悠遊卡記名 應拋政治算計

市府去年宣布將全面發行記名式學生悠遊卡時,儘管部分民眾還得從口袋掏錢乖乖使用一般悠遊卡,但因能夠杜絕長期以來的學生優惠被濫用問題,外界多給予肯定。

令人遺憾的是,從去年12月宣布起,市府相關局處已準備9個多月,卻仍跳票。

部分市府官員認為,政策跳票,只不過是從原預定的9月上路延後至12月上路,對現行持卡人權益不受影響。

事實上,雖然新制先試辦再分階段上路,現行使用各種學生票悠遊卡的北北基80多萬學生,自然會連帶受影響,甚至產生混亂、銜接空窗期。

更令人擔心的是,若試辦時期若有閃失或出包,傳出在政治考量下可能鳴金收兵,讓學生卡整併動作停滯不前。

對使用悠遊卡的消費者而言,自然希望能愈簡單、一卡到底;對發卡公司而言也可簡化管理,更能替納稅人省下每年3000萬的濫用金額,這項政策自應全力以赴,不應有那麼多的政治算計。

(聯合報)
--
除蔬果農藥 還是水洗好

「1天5蔬果,醫生遠離我!」但蔬果上的農藥殘留,卻讓不少人感到憂心,市面上各式祛除農藥的蔬果清洗機便應運而生。標榜使用臭氧、離子可祛除農藥,售價動輒4、5千元,甚至上萬元,但真得可以祛除農藥嗎?專家及醫師表示,這些產品可以讓洗蔬果變得輕鬆、省事,但不見得能有效祛除農藥,祛除蔬果農藥最好的方法,還是流動的清水。

流動清水 祛毒8成

農委會農藥毒物試驗所所長費雯綺表示,農藥有300多種,包括了水溶性及脂溶性,各種農藥特性不同,分解去除所需的時間也不同。由於市面上出現各種清洗農藥的產品,農委會曾做過實驗對照,發現這些使用臭氧或離子的蔬果清洗機,祛除農藥的效果有限,不若使用流動的清水,就可以去除70%~80%的農藥。

北榮臨床毒物科主任楊振昌表示,這些蔬果清洗機有些使用強力的水柱,有的則使用滾動讓水起泡的方式清洗蔬果,的確可以增加蔬果農藥的洗淨效果,但一般流動的清水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只是主婦在清洗蔬果的過程中,可以較為方便、省事。

楊振昌強調,有些蔬果清洗機有使用到臭氧,臭氧在臨床上有除塵殺菌的效果,使用臭氧清洗蔬果可以殺菌果,但對於農藥的分解卻是沒有足夠的證據能夠證明。要特別提醒的是,使用臭氧時一定要保持空氣的流通,避免吸入過多的臭氧,造成慢性支氣管炎及肺部纖維化。

至於使用離子的祛農藥效果,費雯綺指出,不知其原理為何,倒是市面上有一些離子蔬果清潔劑,強調利用離子吸附可以將農藥祛除,但其終究還是化學物質,若殘留在蔬果上,反而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浸泡再洗 省水資源

費雯綺說,使用流動的清水沖洗,仍是祛除蔬果上農藥最簡單、省事、效果又好的方式,如果可以,最好將蔬果放在流動的水下沖10分鐘左右,若覺得這樣太浪費水,可以先把蔬果泡在水中10-15分鐘,之後再把蔬果拿起來用流動的水再沖一次,即可祛除大部分的農藥。另外,由於蒂頭最容易沉積農藥,民眾最好仔細刷洗或是乾脆把它切掉,以減少農藥的曝露。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4-09-14/Clipping/656/B05A00_T_01_03.jpg

鹽巴蘇打水 殺菌難祛毒

不少人清洗蔬果時,會在水中加上一瓢鹽巴,以為這樣可以洗掉蔬果上的農藥,專家醫師表示,在水中加鹽只有殺菌的效果,無法去除農藥,如果鹽水濃度太高,會因為滲透壓的改變,反而使得營養流失,如果只是為了祛除農藥,不建議加鹽巴清洗。

農委會農藥毒物試驗所所長費雯綺表示,除了鹽巴之外,不少人還會用蘇打水洗滌蔬果,認為農藥是酸性,蘇打水是鹼性,可利用酸、鹼中和的原理去除農藥。事實上,經農委會實驗對照,以蘇打水清洗蔬果對於祛除農藥的效果並不顯著,頂多有些殺菌的作用。

另外,常見的還有不少民眾會使用無患子、苦茶粉及黃豆粉等去清洗蔬果,以為這些東西具有天然洗淨的作用,可一併祛除蔬果表面的農藥,北榮臨床毒物科主任楊振昌表示,雖然這些都是天然的洗淨,即便殘留對人體的傷害不大,但目前尚無研究指這些天然洗劑能夠祛除蔬果上的農藥,倒是提醒民眾要小心,如果使用到一些假的無患子、苦茶粉及黃豆粉等,由於其多為化學物質,洗完如果沒有沖乾淨,吃下肚反而傷身。

(中國時報)

政經

包商申請 中國工作船進駐台灣

不只中國車可以來台灣趴趴走,恐怕連中國平台工作船、工程船也將大舉進駐台灣沿岸!

全台沿海水文恐遭掌握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驚爆,交通部航港局可能應離岸風力發電承包商之請,首度核准中國平台船及技術人員來台施工;如果此例一開,全台沿海的水文資料將漸為中國所掌握,大開海防後門。

據了解,經濟部能源局在彰化外海推動的離岸風力發電示範計畫,除了發電機組外,還要裝設海氣象觀測塔;然而承包商卻申請由中國平台船及技術人員來台施作,擬由中國拖船從上海拖運至台中港,再由台灣拖船從台中港拖運至彰化外海施工。人、船分屬內政部移民署、交通部所執掌。

依「兩岸海運直航許可管理辦法」規定,這種不屬於客、貨運工作船,應由航港局核轉交通部「專案許可」;不過交通部卻透過一個委託公告,把准駁權下放給航港局。

中國技術人員獲准來台

因事涉跨部會業務,航港局在八月中旬發函詢問各機關意見。陸委會表示,中國人無法來台工作,但可循專業人士的途徑來台。國防部則表示,只要船隻在進出直航港區時,全程開啟通訊及定位系統,且檢附航行計畫即可。國安局則認為,事涉水文機敏資料,指定由國防部及有關機關再作認定。

在管碧玲接獲舉報時,移民署已經核准中國技術人員得以「工程研討」的名義來台;剩下平台船的部分,航港局似也有意核准。

管碧玲要航港局擋下來

管碧玲出示相關資料指出,不只海氣象觀測塔,整個離岸示範風場的三十座風機,都預計由中國平台船及相關工作船施工;而風場就位於十二浬內的「禁止海域」。不只中國平台船可藉工程需求,取得該海域的水文資料;更能在長期的施工過程中,進一步獲取更完整的觀測資料。

她強調,航港局絕不該開放;若開此先例,除未來還有一百支的離岸風電計畫,加上其他沿海、離岸的海事工程,下包商都能堂而皇之地申請中國平台船、工程船來台施作,政府要拿什麼拒絕?屆時整個台灣沿海的水文資料,恐怕會一點一滴地漸為中國所通盤掌握。台灣海峽的虛實恐將因此洞開,我們還有什麼自保的本錢?

(自由時報)
--
電磁脈衝防護做半套 國防部新大樓砸5千萬補強

凸顯軍方決策反覆導致浪費

國防部即將在十月間搬遷到位在大直的新大樓,但據軍方官員透露,新大樓原本投入五千餘萬元設置的「電磁脈衝防護設施」,二○○七年曾因新大樓工程總經費超支,遭到中途喊卡,導致部分樓層防護設施並未完工,在中斷五年之後,軍方又在二○一二年核定電磁脈衝防護設施的補強計畫,估計還要再投入五千萬元補強,更凸顯軍方決策反覆所造成的矛盾及浪費。

07年蓋到一半曾喊卡

熟知此案的官員昨晚指出,補強方案完成後,將可充分滿足國防部新大樓主體大樓的安全防護需求,國防部在新大樓主體大樓電磁脈衝防護設施案中學到教訓及經驗,軍方未來的重要新建案,將採集中化、地下化為主要考量,以降低執行風險及成本。

國防部位在北市大直的新大樓營區,軍方內部代號為「博愛分案」,基地面積約十九.五公頃,其中的主體大樓則為國防部及各聯參單位進駐使用,由於主體大樓目標明顯,戰時恐成為第一波遭攻擊的目標,軍方除了設有各項的防護措施外,也因應電磁脈衝的攻擊模式,在主體大樓各樓層都規劃設置電磁脈衝防護設施。

官員指出,電磁脈衝的攻擊模式,是以發射電磁脈衝彈在目標物上方爆炸,經由瞬間爆發的強大電流產生電磁波,讓以目標物為圓心的一定半徑範圍,所有以電流運轉的裝備、物品立即失去功能,達到全面癱瘓的目的。

決策離譜 監院糾正立院關切

他指出,國防部最早是在二○○二年時就核定將電磁脈衝防護設計納入國防部新大樓營區的主體大樓規劃,並且委由中科院執行,中科院實際執行經費達五千餘萬元,另外還投入二千餘萬元購置相關設備,但在全套設施尚未完工情形下,國防部卻以總經費超支為由,在二○○七年核定停止辦理,並且直接進行結算。

由於軍方決策相當離譜,此案因此曾遭到監院糾正、立院關切,官員透露,「電磁脈衝防護設施」在二○○七年被迫中止後,國防部又於二○一二年再度核定補強方案,並將新投入五千萬元經費來執行。

設部史館 國防部豪擲4千萬

國防部預定十月搬遷到位在北市大直的新大樓,據軍方高層指出,為配合搬遷後的新環境,國防部上月砸下四千萬元,委託設計公司在新大樓內打造「國防部部史館」,做為國內外貴賓參訪國防部時之用。

官員還透露,軍方先前已因應國防部新大樓進行內部軟硬體規劃,並以跨年期的預算規劃方式,以總經費八億三千萬元,在新大樓設置國防部文書檔案中心、國防部圖書館等,但部史館經費並不在其中。

國防部軍事發言人羅紹和昨晚指出,國防部有軍史館,但從早期到現在,沒有設置一個專屬於國防部的「部史館」,許多友邦貴賓拜訪國防部時,難以用生動活潑方式介紹說明,加上國防組織歷經多次調整,國防部因此有設置部史館的構想。

他指出,國防部新大樓原規劃是在二○一一年(民國一百年)時完工啟用,部史館的規劃也是要在二○一一年同步完成,但因為工程延後等因素,相關經費年年保留,今年則是以「部控款」方式來支應。

國防部新大樓工程自一九九六年開始規劃,歷經波折至今年才完工,前後總計十八年之久,總建造經費也由原本估計的一三三億,一路追加到一五八億元。

相關人士指出,新大樓營區規劃有主體大樓、勤務大樓及聯合演訓中心等重要建築物,主體大樓雖對外宣稱是地上八樓、地下二層樓的建物,但其實地下還有牆壁厚達一公尺,可防止核生化攻擊的地下戰情中心,地面各樓層也使用強化鋼筋混凝土,並有裝甲防護,足以抵擋榴砲攻擊。

國防部目前使用忠愛營區及博愛第一大樓及博愛第二大樓,在國防部搬遷到大直後,忠愛營區將由後備指揮部繼續使用,在總統府後方的博愛一樓將交由總統府、國安會及法務部使用,博愛二樓也交由法務部使用。

(自由時報)
--
中國網貸爆倒帳 金管會示警

中國網貸平台日前爆出億元倒帳風暴,金管會再度示警,強調國人透過網路在境外的投資行為,完全不受法律保障;金管會並在九月初發函銀行公會與信合社聯合社,警告國內金融機構不得有相關招攬或勸誘行為,違者將移送法辦!

金融機構不得招攬中國網貸

根據中國媒體報導,紅嶺創投在八月二十八日爆出一筆逾期放款,金額高達人民幣一億元(近新台幣五億元)。中媒將此事件稱為「億元壞帳」,強調紅嶺創投的案例並非首例,中國網貸平台問題不斷擴大,包括鉅額壞帳出現、網貸業者無法擔保風險等。

由於台灣持續低利率,中國網貸平台今年開始向國人招手,以八%的高利率向台灣吸金,其中又以中國平安集團旗下的「陸金所」最受到矚目。

「陸金所」的融資總額約人民幣二十六億元,規模已位居全球第三大P2P平台;陸金所高階主管與台灣關係密切,包括董事長計葵生與總經理謝泓源,都曾在國內金融業擔任高階主管。

中國跨海吸金 金管會無法可管

陸金所也在今年初開放台灣民眾跨海投資,初估吸納國內資金約人民幣二.六億元、折合新台幣逾十二億元。問題是,台灣不僅未開放P2P網貸業務,像這類在網路從事跨海放款的行為,金管會根本無法可管。

對此,金管會銀行局局長詹庭禎表示,七月中旬曾發布新聞稿公開示警,呼籲投資人不要參與此類投資,否則未來若有損失或糾紛,將血本無歸、求助無門!

詹庭禎強調,境外機構及其架設之網路平台,不僅非經我國法律許可經營、亦非金融機構,不受金管會監管,民眾若投資其產品,將不受我國金融消費者保護法之保障。

為避免中國網貸平台倒帳風暴延燒至台灣,金管會除對消費者進行道德勸說,另一方面,更大動作要求國內金融業者積極配合把關。九月初,金管會發函銀行公會與信合社聯合社,強調國內金融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向客戶推介、招攬、勸誘網路平台個人借貸商品;如有該等行為,已涉及違反《銀行法》,將以移送法辦。

金管會說明,依《銀行法》第二十九條規定,非銀行不得經營收受存款、受託經理信託資金、公眾財產或辦理國內外匯兌業務;違反者可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網貸風險蔓延 投資人勿當冤大頭

雖然我國並未開放個人對個人的網路貸款業務,但中國網貸平台P2P業者已把業務延伸至台灣,以高利率大舉吸金;只要中國那邊出現壞帳倒債,風險就會蔓延到台灣,國內投資人切勿貪圖小利,而緊抱不定時炸彈!

借款人跑路倒債事件頻傳

從事非金融機構融資借貸的網貸平台,在中國已處於嚴重失控、風險急速攀升的階段,借款人跑路倒債的新聞屢見媒端。原因包括缺乏法律規範,中國監管政策不明確、業務運作不規範等。

正當中國網貸風暴不斷擴大之際,台灣也必須高度警覺,謹慎防範;就像當初美國金融風暴,結構債商品不斷包裝出去,釀成全球金融海嘯;而中國網貸開放台灣參與,同樣讓國內投資人正踩在地雷區,隨時都可能引爆。

既然具有高風險性,為何還有台灣投資人願意參加?除了高利率的誘因外,中國網貸業者均會宣稱,背後有資本雄厚的公司背書擔保,放款人可以放心。

實際上,一樣會有「擔保風險」,一旦第三方擔保公司發生財務危機或破產,導致無法履行「代償責任」,此時若借款人不能按時繳交本息,投資人同樣面臨收不回資金的風險。

任何投資都應透過合法與正常的管道,像是中國這類的個人網貸融資,既非正式金融機構,又屬於境外機構,當你把錢匯出去之後,將面臨拿不回來的風險;國內投資人別再繼續當冤大頭、做白日夢。

新聞小字典 網貸平台

「網貸平台」起源自美國,又稱為個人對個人(P2P)網路借貸,這是一種「非金融機構」的融資管道;由於近年來中國面臨嚴重資金荒,使得「網貸平台」應運而生,根據統計,目前中國網貸平台業者已達一千多家。

「網貸平台」提供出借人(投資者)與借款人(融資者)的小額融資、網路媒合服務;也就是說,個人透過網路平台,把錢借給需要資金的個人,以賺取利息。

不過,透過網路平台進行借貸媒合,等於借錢給不認識的陌生人,投資人仍需面臨借款人或擔保人倒帳的風險。

(自由時報)

國際

如獨立 蘇格蘭「恐陷大蕭條」 商人恫嚇物價飛漲 獨派:卡麥隆唬人

蘇格蘭歷史性的獨立公投,將於本周四展開,民調顯示支持與反對勢均力敵,但金融界與商界憂心變動,頻頻放話。德意志銀行的專家前天甚至警告,蘇格蘭獨立無異於自尋「大蕭條」,有百貨商家更要脅獨立後,蘇格蘭民眾將面臨物價、費率調升。專家稱這些警告在獨派選民中造成的恐懼與日俱增,獨派指控是英首相卡麥隆指使商界嚇唬民眾。

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福爾克茨蘭多(David Folkerts-Landau)前天指出,蘇格蘭欲脫離英國是「不可理喻」,將造成「歷史上政治與經濟的大錯誤」,他將獨立與1925年英相邱吉爾的錯誤金融政策,或美國1930年代的大蕭條相比。

成本轉嫁消費者
福爾克茨蘭多還說,蘇格蘭一旦獨立,貨幣和銀行體系充滿不確定性,民眾勢將現金和資產轉到英國,銀行也會南移。上周蘇格蘭的駿懋銀行和蘇格蘭皇家銀行都表示,若獨立就把總部移到倫敦。
英國百貨集團John Lewis及英國次大連鎖超市ASDA警告,蘇格蘭一旦獨立將面對物價上升,ASDA執行長克拉克說:「如果我們不再於同國家、同市場、同法規下營業,勢必增加商業模式複雜度。」John Lewis董事長梅菲爾德指,增加的成本無可避免將轉嫁到蘇格蘭消費者身上。

電訊費用也擬漲
包括Vodafone等多間電訊商也發表聯合聲明,警告蘇格蘭獨立後將面對電訊費上漲。電訊商指獨立後商家面對新的監管機構,不安因素增加。對於金融界與商界的警告,鼓吹獨立的蘇格蘭首席部長薩門(Alex Salmond)稱這些都是臆測之詞,指控是英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指使商界嚇唬獨派民眾。
蘇格蘭政府財政事務大臣斯文尼發言人堅定表示,蘇格蘭有完整的金融機構、穩固的經濟基礎,獨立後經濟上只會更堅強,「蘇格蘭已是全球最富裕的國家之一,人均財富超越法國、日本和英國其他地方。」

英人欲參加投票
市調機構YouGov總裁卡爾納指,民眾愈來愈恐懼獨立後銀行戶頭將受衝擊,尤其是女性。英國《衛報》和市調機構ICM前天公布最新民調,蘇格蘭支持與不支持獨立者,比例為49%比51%。
另外,市調公司Populus調查,約7成英國人反對蘇格蘭獨立,逾半英國人認為自己也應該對蘇獨議題有投票權;一旦獨立,逾半數受訪者認為不應讓蘇格蘭繼續使用英鎊。

名人看蘇格蘭獨立公投
◎支持
.名設計師薇薇安魏斯伍德(Vivienne Westwood)
蘇格蘭該獨立以免被英國拖垮,英國根本不民主,政府總是為所欲為
.男星史恩康納萊(Sean Connery)
身為蘇格蘭人,絕對不可錯失獨立良機
.男星艾倫卡明(Alan Cumming)
這是歷史性的一刻,我們現在可以決定國家前途
◎反對
.《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J.K. Rowling)
蘇格蘭若獨立將是一大歷史性錯誤
.歌手「蘇珊大嬸」蘇珊波爾(Susan Boyle)
當英國的一員能讓我們保有自豪
.足球名教練佛格森爵士(Sir Alex Ferguson)
我們是英國這個大家庭的一份子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

【報你知】公投獨立需立法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葛永光表示,過去英國殖民地眾多,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民族自決原則,讓殖民地決定是否易主統治,但民主時代的獨立公投則需國內立法同意,如這次蘇格蘭獨立公投。
英國政府和蘇格蘭自治政府在2012年10月達成協議,讓蘇格蘭以公投決定是否獨立,2013年11月蘇格蘭議會通過立法,12月取得英國王室同意。本周四的公投問題為「蘇格蘭是否該獨立成為一國?」逾400萬名滿16歲的蘇格蘭居民都有投票權,回答「是」的選票過半即可獨立。

年輕人挺獨 投票鬧家庭革命

兩代不同
是誰在支持蘇格蘭獨立?民調顯示「新人」們,包括年輕人或新住民,傾向支持獨立,認為獨立能帶來更公平、更有發展機會的社會;老一輩的「舊人」呼籲維持統一。

脅斷絕父女關係
這次公投開放年滿16歲的青少年參加投票,這批年輕「首投族」票數不多,卻可能在緊繃的選情中變成影響結果的關鍵。
少女蘿拉在寄出支持獨立的郵寄選票後,她的父親怒到要斷絕父女關係,「如果蘇格蘭離開英國,都是妳的錯!」
來自印度、巴基斯坦、中國等地的新移民這次佔約4%選票,他們覺得蘇格蘭比英格蘭更願意接受移民,更能讓他們融入,因此支持蘇格蘭獨立。21歲伊朗裔格拉斯哥居民哈米迪說:「我以身為蘇格蘭人為榮!」
37歲的波蘭裔居民莫妮卡指出,英國正在吵著退出歐盟,「如果對獨立說不,英國要退出歐盟時,我們這些歐盟來的人怎麼辦?」

加泰隆尼亞 數十萬人爭自決

受到鼓舞
蘇格蘭將舉行獨立公投,刺激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地區、巴斯克地區、法國最大島嶼科西嘉島、比利時荷語區等地區的分離派,再度群起要求獨立公投。
蘇格蘭格拉斯哥卡利多尼安大學文化政治學教授歐唐納說:「若蘇格蘭公投真的決定獨立,將創下強而有力的先例,其他區的分離份子也會覺得獨立有望。」
擁有760萬人口的西班牙東北部加泰隆尼亞地區,分離派上周四呼籲數十萬支持者上街遊行爭獨立公投,地方首長馬斯(Artur Mas)仍不放棄在今年11月9日舉辦獨立公投的念頭。

西班牙揚言封殺
但西班牙總理拉侯伊(Mariano Rajoy)以《憲法》規定公投必須涵蓋全體人民為由,認定加泰隆尼亞獨立公投違憲,揚言封殺。
馬斯說:「加泰隆尼亞獨立是政治問題,應該透過政治手段解決,不應視為法律問題,威脅封殺。」
西班牙北部巴斯克地區2005年也曾要求獨立公投,西班牙政府當時威脅若敢辦公投,將把巴斯克的地方首長送進監牢,加泰隆尼亞若強行闖關,馬斯恐將面臨牢獄之災。

(蘋果日報)
--
公投前最後周末 蘇格蘭統獨大拚場

蘇格蘭獨立公投將於十八日舉行,支持與反對獨立者民調相當接近。昨今兩天是投票前最後一個周末,雙方皆卯足全力上街遊行拉票。獨立派動員志工遊說民眾,反對派除了溫情喊話,也警告蘇獨將付出巨大的經濟代價。

蘇獨陣營表示,預計周末動員超過三萬五千名志工,挨家挨戶遊說民眾支持獨立,並在兩天內發出兩百六十萬分文宣。有鑒於七月遊行時曾發生民眾對反獨人士扔瓶子,結果砸中十二歲男童臉部,主辦單位十三日特別要求支持者「展現冷靜與尊嚴」。

蘇格蘭副首席大臣史德珍說:「蘇格蘭人的自信隨著公投活動持續增長,這股氣勢仍在壯大,終將銳不可當。」

反獨人士以歷史情感為訴求。約一萬五千名反獨民眾在愛丁堡舊城區遊行,從格拉斯哥趕來參加的園丁普蘭提斯說:「如果你的歷史被奪走,你還能跟孫兒輩說什麼?」

前首相布朗表示沉默的大多數將讓獨立公投鎩羽,另一前首相布萊爾也喊話希望同鄉留下來。

民調機構YouGov最新民調顯示,支持與反對獨立約為百分之四十八對百分之五十二;衛報和ICM合作民調則為百分之四十九對百分之五十一。反對派雖領先,但雙方最大差距僅約四個百分點。

蘇格蘭若獨立產生的經濟議題,成了這次公投的關鍵。包括瑪莎百貨在內的三家英國零售商聯名投書英國每日紀事報,表示若蘇格蘭獨立將導致成本增加,屆時必須「做出痛苦的抉擇」,考慮是否轉嫁成本到消費者身上,調漲商品售價。

德意志銀行更警告,蘇格蘭獨立的決定將是政治和經濟上的錯誤,可能導致類似一九三○年代經濟大蕭條的後果。英國石油公司(BP)也說,北海石油最好能在英國維持統一的狀態下繼續開採,並批評蘇獨人士誇大油藏。

主導獨立公投的蘇格蘭首席大臣薩孟德回嗆,不想被石油公司、超市或倫敦當局「霸凌」。蘇格蘭民族黨副黨魁席勒更是激情演出,揚言蘇獨成功後,要把BP國有化,他說:「當我們成為多數,會利用這權力對BP和銀行發起『清算日』。」但他事後澄清發言只是為了博版面。

「新蘇格蘭人」 公投結果關鍵少數

隨著蘇格蘭獨立公投日接近,統獨雙方支持率差距愈來愈小,被稱為「新蘇格蘭人」的少數族裔移民可能成為影響公投結果的關鍵少數。在蘇格蘭出生的年輕移民後代傾向獨立,老一輩則認為維持統一較好。

蘇格蘭有約十四萬名亞洲人,自稱是「亞裔蘇格蘭人」。此外還有近三萬名非洲人、七千名加勒比海人、五萬五千名波蘭人及超過十六萬名非英籍的歐盟其他國家公民,這些都是所謂的新蘇格蘭人。蘇格蘭的少數族裔約占五百萬人口中的百分之四以上。

「種族動力學中心」研究發現,蘇格蘭的少數族裔較傾向支持獨立;在蘇格蘭出生的少數族裔後代,百分之九十四認為自己是蘇格蘭人而非英國人,可說是獨立公投的鐵票。住在蘇格蘭的歐盟其他國家公民則擔心獨立後,無法加入歐盟。獨立公投即使沒過,幾年後英國公投決定脫離歐盟,同樣讓人煩惱。

廿一歲的伊朗裔男子哈米迪在蘇格蘭最大城格拉斯哥出生,這裡也是蘇格蘭種族最多元的地方。過去六十年,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中國、義大利和波蘭等國的移民,在這裡生根,融入當地社會。哈米迪認為自己是格拉斯哥人,希望蘇格蘭獨立。

六十三歲的辛哈卅五年前移民英國,在蘇格蘭住了十八年。他表示會投反對票,「我絕對認為自己是英國人而非蘇格蘭人,我們都是一個國家,和住在哪裡無關」。

蘇格蘭公投 獨立變成是非題/黃琛瑜(淡江大學公行系助理教授)

十八日蘇格蘭即將舉行獨立公投,不僅將決定蘇格蘭獨立與否,同時亦將影響英國的國家存續。

這場公投是近代獨立公投中,少數經由民主協商達成合法公投協議的例子,被譽為「當代憲政主義的里程碑」,引起世人關注。

一七○七年,蘇格蘭王國與英格蘭王國簽訂聯合法案,組成大不列顛聯合王國。三百多年後,蘇格蘭將舉行公投,決定是否成為一個獨立國家。蘇格蘭為何舉行獨立公投?主要原因如下。

就遠因論,蘇格蘭王國,可追溯至西元九世紀,國王肯尼士一世建蘇格蘭王國。合組聯合王國前,雙方戰爭與衝突不斷。蘇格蘭對抗英格蘭的著名戰役,包括華勒斯(William Wallace)於一二九七年領軍擊退英格蘭,以及布魯斯(Robert the Bruce)於一三一四年於班諾克本擊敗英格蘭,他們成為民族英雄,催化蘇格蘭民族運動及意識發展。

就近因言,蘇格蘭獨立公投,歸因於近年來地方分權的三項發展。其一,一九九七年工黨政府上台後,推行權力下放,蘇格蘭獲得最多移轉權力。下放過程中,不但成立蘇格蘭議會及行政院,開啟邁向獨立公投的機會之窗。

其二,二○一一年五月蘇格蘭議會選舉,主張獨立的蘇格蘭民族黨,首次取得議會過半數席次,並組成政府,開啟蘇格蘭推動獨立的新篇章。

其三,二○一二年十月十五日,中央政府與蘇格蘭達成「愛丁堡協議」,決定同意蘇格蘭進行公投。

根據民調顯示,多數蘇格蘭民眾,並不贊成獨立。進行獨立公投,許多人顯得意外。

首先,前首相布萊爾出版的回憶錄承認,對蘇格蘭權力下放是一場「危險博弈」,因為「你永遠無法確定民族主義情感的盡頭,以及分離主義的起點」。工黨政府原本認為,權力下放會殲滅民族主義,未料間接促成公投。

其次,自二千年以來,蘇格蘭民族黨對「最大化權力下放」模式,表示支持。一二年與中央協商公投時,蘇格蘭民族黨希望將「最大化權力下放」,納入公投,成為除了贊成獨立與否的問題之外的第二個公投問題。

當時民調,「最大化權力下放」為蘇格蘭多數民眾的最優選擇。但在卡麥隆政府堅持下,僅就蘇格蘭應否獨立公投。蘇格蘭的未來,從選擇題變成了是非題。

最後,愛丁堡協議協商過程中,卡麥隆的考量為,倘若近期舉行公投,公投將失敗。根據當時民調,僅三成贊成,獨立可能性不高。卡麥隆政府希望儘快,甚至「可以明天舉行」。公投失利可解決蘇格蘭獨立壓力。然而,隨著公投進行,支持獨立聲浪升高。卡麥隆因而表示,倘英國分裂,他的心也將破碎。

卡麥隆雖反對蘇格蘭獨立,但強調他同意公投背後的民主動機,他表示:「你不能維繫聯合王國,卻又違反這個國家人民的意願」。不過,倘若公投通過,卡麥隆恐成英國分裂的歷史罪人,或英國末代首相。

蘇格蘭獨立公投,凸顯民主的可貴,但民主的代價,大到把國家本身都消滅,這究竟是一場悲劇或喜劇?

(聯合報)
--
蘇格蘭獨立 反對派占上風

蘇格蘭本周(18日)舉行獨立公投。最新民調顯示,蘇格蘭反對獨立的勢力大於獨派,但差距依然很小。投資人擔心蘇格蘭獨立將衝擊英國經濟和財政,8月從英國金融資產撤出270億美元,流出金額創2008年雷曼危機以來最高。

根據衛報的民調,在1,000名受訪者中,扣除尚未決定的選民後,有48%支持獨立,52%反對。這是一周內第四次調查結果顯示獨派民調落後幅度小於抽樣誤差3個百分點,獨派在大型民調中居於領先的情況只發生過一次。

民調公司YouGov分析師威爾斯(Anthony Wells)說:「每個民調都顯示兩派勢力相當,反對獨立的一方略占上風。反對獨立的人雖然較多,但只多一點點。」

倫敦CrossBorder資本公司1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受蘇格蘭可能獨立影響,8月流出英國的資金達到270億美元,遠多於去年同月的89億美元,單月流出金額創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引爆金融危機以來最高。

德意志銀行12日警告,蘇格蘭獨立帶來的傷害,可能和邱吉爾決定讓英鎊重返金本位,及美國聯準會未提供足夠流動性給美國銀行體系一樣大。這兩個決定是引發美國經濟大蕭條的元兇。

http://uc.udn.com.tw/NEWS/MEDIA/8934320-3545749.jpg?sn=14106361074961

蘇獨若過…英鎊恐再貶10%

上周民調顯示蘇格蘭選民可能在本周的公投中支持脫離英國而獨立,導致英鎊連續第二周貶值。經濟學家預測,倘若獨立公投過關,英鎊可能再貶10% 。

彭博資訊對31位經濟學家的意見調查顯示,61%的受訪者認為,18日的公投結果若是分離主義者占上風,英鎊一個月內可能對美元貶值5%到10%。若英鎊跌10%至1.46美元左右,將是2010年6月來最低價位。英鎊上周貶值0.5%至1.6244美元;英鎊過去十周有九周下跌,本月10日還下探1.6052美元,是去年11月15日來最低。英鎊對歐元也貶值0.5%,跌到0.7974英鎊兌1歐元。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駐倫敦外匯策略長史崔克說:「民調如此接近,周四前不知會有什麼變化,很難不認為英鎊仍會受更多不確定性影響。」

(經濟日報)
--
蘇獨 恐面臨經濟大蕭條

18日舉行的蘇格蘭獨立公投倒數計時,恐慌效應不斷升高。根據英媒報導,近來資金自英國出走的速度已達2008年雷曼兄弟信貸危機以來的最高點。德意志銀行更警告,若獨立,蘇格蘭可能面臨經濟大蕭條。

擁獨志工 積極拉票

目前蘇格蘭統獨兩陣營仍呈現拉鋸,游離選民將決定投票結果。面對主流媒體與財經人士紛紛表態反獨,蘇格蘭擁獨派利用最後一個周末積極造勢,派出逾3.5萬志工在473個地點拉票,並會在48小時內加發260萬份傳單,以一搏英國首相卡麥隆的悲情牌,與財經人士的警告牌。

英國財相奧斯本和英格蘭銀行總裁卡尼,已決定缺席下周末在澳洲舉行的G20財金首長會議,擔心蘇格蘭獨立可能立刻讓英國經濟陷入動盪,因此不得不留在國內坐鎮。根據彭博預測,萬一蘇格蘭獨立陣營贏得公投,英鎊可能重挫10%。

恐慌效應 資金出走

《每日電訊報》13日報導,投資人士擔心蘇格蘭獨立後經濟環境惡化,自6月底開始,資金不斷從英國出走,單是8月匯出資金就高達168億英鎊(約台幣8215億元),是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以來的最大量。

此外,德意志銀行也稱,蘇格蘭若獨立,將是一個政治和經濟上都錯誤的決定,其負面影響「遠超過」想像,可能步上邱吉爾1925年不當決定恢復英鎊的金本位制,或是美國聯準會1930年代緊縮信貸的錯誤決策導致的經濟大蕭條。

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佛克茲蘭道警告說,獨立後的蘇格蘭必須「嚴格地」克制支出或是大幅加稅,才能在國際金融市場建立信譽。

成本變高 手機費漲

此外,三大零售商馬莎百貨、B&Q、亭普森聯名投書蘇格蘭《每日記事報》,稱蘇格蘭若獨立,成本將上漲,他們可能得做出轉嫁消費者的困難決定。

蘇格蘭若獨立,當地數百萬民眾手機費也可能上漲。由於蘇格蘭高地面積廣闊,架設寬頻電纜或行動通信基地台的成本較高,目前這些成本是透過英國其他地區來攤,但一旦獨立,就可能會有不同的收費結構。

另外,中國大陸政府表示希望英國經濟維持「穩定」,也被解讀成支持蘇格蘭留在英國。

和女友大吵…薩蒙德憤而入黨

41年前,英國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有位大一新生,為了蘇格蘭獨立問題,和女朋友黛比大吵一架,之後憤而加入「蘇格蘭民族黨」,後來這個人成為該黨黨魁,還一手催生即將於18日舉行的蘇格蘭獨立公投,他就是目前擔任蘇格蘭半自治政府第一部長的薩蒙德。

薩蒙德在聖安德魯斯主修經濟學與中古歷史(主要是蘇格蘭史),來自倫敦的黛比則擔任工黨在該大學黨部的書記,兩人大吵之後黛比說,「既然如此,那你就加入該死的蘇格蘭民族黨」。薩蒙德回說,「那可不」。果然他隔天就申請加入該黨。

薩蒙德1954年12月31日生於林利斯哥,從小在祖父的薰陶之下,培養出強烈的蘇格蘭民族意識。他的母親是保守黨支持者,父親原本支持工黨,因為不滿工黨黨工嘲笑蘇格蘭民族黨是「蘇格蘭挖鼻黨」,因此投入該黨。這點倒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中學期間,薩蒙德喜歡閱讀威爾斯民族詩人湯馬斯(R.S. Thomas)的作品。當英格蘭人在威爾斯的住宅被丟炸彈時,湯馬斯出面支持這種暴力行為,並稱,「比起整個威爾斯國家的死亡,死一個人又怎樣?」

進入大學之後,薩蒙德已經是徹頭徹尾的蘇獨支持者。他的大學同學,曾任保守黨政府閣員的佛賽爵士說,聖安德魯斯大概有1000名保守黨黨員,民族黨黨員只有6位,但薩蒙德毫不在乎,「他在大學就不愛交際,總是獨來獨往」。另位同學說,薩蒙德當時非常左傾,且崇拜毛澤東。

大學期間和黛比分手後,薩蒙德陸續交過幾位女友,但都沒有結果,大學畢業後他當過一段時間公務員,上司是大他17歲的莫伊拉。1981年,薩蒙德與莫伊拉成婚,兩人雖無子女,但相守至今。

1990年,薩蒙德首度當上民族黨黨魁,2000年下台,2004年回任,2007年出任第一位蘇格蘭第一部長,2011年他帶領民族黨在蘇格蘭議會選舉中大獲全勝,從而使得蘇格蘭獨立公投勢在必行。但他的蘇獨夢想能否實現,還得看18日的投票結果。

(中國時報)
--
美向IS宣戰 部隊軍機下周到位 訓練5千敘反抗軍共同作戰

美國白宮前天正式宣布,殲滅遜尼派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IS)的行動就是「戰爭」,並提名美軍駐阿富汗前指揮官艾倫協調盟國作戰事宜。為了準備對盤據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IS展開更猛烈的空襲,增派的美軍和軍機最快下周到位。
白宮發言人厄尼思特(Josh Earnest)前天表示,美國正與IS開戰,「就像我們打擊恐怖組織基地及其全球分支的情況一樣。」

聖戰士想家被囚
美國也任命美軍駐阿富汗及伊拉克的前指揮官艾倫(John Allen)負責協調盟國圍剿IS計劃。
美國官員透漏,美軍的增派部隊最快下周抵達伊拉克北部,「掠奪者」(Predator)和「死神」(Reaper)無人機,及能干擾防空雷達、攻擊地面目標的海軍EA-18G電戰機也將加入。
美軍除加強在伊拉克的攻勢,也開始到敘利亞蒐集攻擊目標和相關情報,準備擴大空襲行動。美國防部稱,將在1年內訓練逾5千名敘利亞溫和派反抗軍,共同打擊IS。
在中東訪問的美國國務卿凱瑞昨抵開羅,會晤埃及總統塞西及阿拉伯聯盟秘書長阿拉比,積極尋求盟邦支持。
據英媒報導,5名厭倦聖戰想要回家的英國籍聖戰士,已被IS囚禁在敘國拉卡市,這些聖戰士因擔心返英就被逮捕,不斷拖延行程才被IS識破。

女性加入敢死隊
英國安全部門消息來源說:「英籍聖戰士沒本錢與英國討價還價,立刻丟下武器離開是最佳選擇。」目前預估有250名英籍聖戰士返國,其中40人已被捕。
為防止IS勢力擴大,英國考慮是否要阻止聖戰士返國,突尼西亞則打算將支援IS行為列為刑事罪,俄羅斯則立法禁止民眾加入IS。伊拉克庫德族民兵組織「敢死隊」也有女性加入,接受訓練對抗IS。
至於遭IS斬首的美國記者佛里,其母黛安日前公開批評當局阻撓家人的營救行動,白宮發言人厄尼思特前天反駁稱,政府將該案列為優先要務,並盡一切方法要救回他。

(蘋果日報)
--
白宮宣布 美與IS處交戰狀態

美國白宮與國防部十二日定調,美國與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處於「交戰」狀態,同時任命鷹派的北約駐阿富汗前指揮官、並曾於西伊拉克指揮部隊的美國退休將領艾倫(John Allen),領導以美國為首的盟軍打擊IS的極端份子。

六十歲的艾倫直言:「IS違反人性,天理不容,必須根絕。若現在我們延遲,以後將付出代價。」白宮發言人厄尼斯特強調:「美國與IS的交戰方式,與對抗恐怖組織開打及其全球分支的手法並無二致。」美國防部發言人柯比也傳達類似訊息,強調美國雖然不是在打最後一場伊拉克戰爭,但的確是與IS處於交戰狀態。美國中央情報局推估,在伊拉克與敘利亞的IS戰士人數約兩萬至三萬一千五百人,是之前估計的三倍之多。

稍早在中東展開穿梭外交,以建立一個對抗IS的廣大國際聯盟的美國國務卿凱瑞,在許多訪問中並不願使用「交戰」一詞,而代之以「重大的反恐行動」,這樣的說法讓人懷疑歐巴馬總統到底如何看待這場衝突。白宮與國防部的定調解決用語上的紊亂問題。凱瑞在十三日前往開羅。

包括伊拉克以及十五到二十個國家十五日將在巴黎集會,討論如何因應伊拉克危機。該會談較聯合國安理會十九日的部長級會議以及月底的聯合國大會元首會議還早登場,顯示法國似乎有意在該危機扮演領導角色。法國總統歐蘭德十二日在巴格達說:「我們的目標是為伊拉克的統一,以及對抗該恐怖組織,協調救助、支援與行動事宜。」他是IS六月攻城掠地以來首位訪問伊拉克的西方元首。

去年美英兩國在法國軍機準備起飛,襲擊對平民使用化武的敘國總統阿塞德前數小時抽身,讓法國總統備覺孤立、尷尬。此時,巴黎希望在敘利亞與伊拉克的任何行動都有明確承諾並符合國際法,前法國外長韋德里納表示:「該聯盟須盡可能合法,其組成必須是聯合國安理會的成員國,及盡可能多的阿拉伯國家。」

如同法國,英國對於在敘利亞行動的合法性問題,以及敘國政府的防空武力感到謹慎,同時重申不派出地面部隊。其他歐洲國家,多半不願參與人道與後勤協助以外的任務,德國與捷克承諾協助武裝庫德族,但德國表明不參與空襲。

美盼中東國家軍事支援

美國為首的盟軍希望中東國家積極提供軍事支持,以避免西方發動「十字軍」的觀感。然而,沙烏地、土耳其、約旦與埃及不太可能在軍事任務上扮演關鍵角色。北約會員國的土耳其因為擔心遭IS劫持的四十九名土國人質,迄今拒絕開放空軍基地給對抗IS的盟國使用。

(自由時報)
--
美官員曾警告被斬首記者家人 付贖會被起訴

美國兩名被「伊斯蘭國」(IS)斬首的記者家屬都曾遭官員警告,如果付贖金,就會被起訴。

美國的政策就是不付贖金給綁架美國人的恐怖分子,以免世界各地美國人面臨被綁架的危險。

其中一名記者薩特羅夫的家屬12日說,白宮官員告訴他們,如果付贖,會被起訴。家屬發言人說:「他們聽了都覺得非常無助。」薩特羅夫的父親跟國安會官員開會後更氣得「發抖」。

和平獎得主歐巴馬對伊斯蘭國宣戰/嚴震生(政大國關中心美歐所研究員)

二○○九年十月,美國總統歐巴馬剛上任不滿九個月,就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兩個月後他到奧斯陸發表獲獎演說,闡述他對戰爭及和平的看法,學者將此演說詮釋為「歐巴馬主義」。

由於歐巴馬剛上任就獲得這項殊榮,因此有人譏諷,是想藉此綁住歐巴馬,讓他不要如前任布希總統一般窮兵黷武。歐巴馬似乎也因有和平獎的光環,而排斥戰爭;不僅自伊拉克撤軍,也計畫在二○一六年底撤出阿富汗,甚至在敘利亞使用化武跨越紅線時,還是不願意動武。

然而在九一一攻擊十三周年前夕,歐巴馬發表對抗伊斯蘭國(IS)的重大演說,儘管仍不派遣地面部隊進入伊拉克,但實質上等於對IS宣戰。

為何在競選聯邦參議員時就反對伊拉克戰爭的歐巴馬,竟在執政近六年後又要捲入戰爭?從他在奧斯陸的演說看出,其邏輯並沒有矛盾之處。

在這篇名為「公義與永續的和平」演說中,歐巴馬首先陳述戰爭的演變,由國與國衝突,逐漸轉為內戰,而恐怖攻擊更是最新形式戰爭。接著他坦承有生之年不可能看到戰爭消失,因為有時戰爭不僅必要,更在道德上無可指責。他以身為美國總統為例,他要保護人民、捍衛國土。過去六十年,國際社會秩序建立及和平維繫,大部分是美國參戰後,士兵流血犧牲換來的。

儘管歐巴馬肯定美國軍人在戰場的英勇表現,但卻不得不承認戰爭的悲劇本質,因此除非是「公義戰爭」,否則他不會隨意發動的。在歐巴馬演說中,自我防衛、保護平民百姓、及人道救援等,是發動戰爭的正當理由,為此而出兵則是公義戰爭。基於此,他認為阿富汗戰爭及美國出兵索馬利亞,都符合這標準;反之,伊拉克戰爭則是不公義戰爭。此外,他也希望美國未來不會專斷獨行,因為唯有盟友共同參與的多邊行動,才會帶來永續和平。

如果用歐巴馬所訂的標準來看,他這次對IS的宣戰,他的邏輯並沒有矛盾之處。

首先,當IS宣稱要對美國發動聖戰,且將兩名美國記者斬首時,歐巴馬宣戰,屬於自我防衛性質。其次,美國採取的空襲行動,確實想要保護平民百姓,兼具人道救援功能。最後,歐巴馬並沒有如布希總統或保守派人士,執著於單邊主義,而是整合北約力量,組成十國聯軍,並透過國務卿柯瑞在沙烏地阿拉伯的努力,說服中東國家共同參與。

相信歐巴馬最終決定宣戰,乃是因美國民意對空襲行動的支持度超過七成,這和兩名美國記者遭斬首有關。換句話說,美國人的命,還是比阿拉伯人的命要值錢得多,而歐巴馬也是一個看民調作決策的總統,至於對IS宣戰的正當性,歐巴馬五年前在領取和平獎的演說中埋下伏筆,將自己定義為反對不公義戰爭、而非反對所有戰爭的「和平主義者」。

儘管如此,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可能還是會有些後悔,因為它並沒有綁住歐巴馬不發動戰爭。

(聯合報)
--
白宮:美國和IS是「戰爭狀態」

美國對伊斯蘭國的政策到底屬於什麼性質,一直沒說清楚,白宮12日終於宣布,美國對伊斯蘭國是「戰爭狀態」 (at war)。

美國國務卿柯瑞最近一連串電視訪談,都不願以明確的措詞將美國在伊拉克和敘利亞擴大攻擊伊斯蘭國稱為「戰爭」。

但白宮和五角大廈12日被媒體追問總統歐巴馬怎麼看美國對伊斯蘭國的行動,這問題再無疑義。

白宮發言人厄尼斯特說:「美國和伊斯蘭國是戰爭狀態,就像美國在全球和凱達是戰爭狀態。」

五角大廈發言人海軍少將柯比的回答,用詞一樣。他說:「別搞錯了,我們知道我們和伊斯蘭國是戰爭狀態,就像我們對凱達是戰爭狀態。」

柯瑞奔走中東打造對付伊斯蘭國的聯盟,11日就美國的行動政策接受訪談,「戰爭」一詞老是說不出口,還說希望大家別患「戰爭熱」。

他的說法是:「我們正在致力一場重要的反恐作業,而且將會是一種長期的反恐作業。」

他甚至說:「我認為『戰爭』是錯誤的用詞和類比,不過,事實倒是,我們正努力在全球遏制恐怖活動。」

美國人民厭倦了用兵海外,歐巴馬兩次總統選戰都矢言結束阿富汗與伊拉克戰爭,受選民歡迎。

(經濟日報)
--
剿滅IS 專家:仍需地面部隊

雖然歐巴馬總統誓言徹底摧毀伊斯蘭國(IS)武裝恐怖組織,主要是靠空襲,而不是派出地面作戰部隊,但國家安全事務專家認為,摧毀IS最終仍需動用地面部隊,他們指出,至少要把作戰部隊部署到戰區附近,並派遣特種部隊與伊拉克安全部隊一起獵殺IS頭目,以及設立戰機引導前哨站。

前中央情報局(CIA)分析員和國務院反恐專家強森說﹕「IS是軍隊組織,空中打擊不能消滅他們,除非派出部隊,否則他們將調整策略,混入百姓中繼續存在。」

分析人士指出,面對攻城掠地的IS武裝分子,伊拉克部隊是望風而逃,僅靠伊拉克部隊和美軍的空襲消滅他們是不務實的對策,只有戰鬥力強的地面部隊才能對付他們。

五角大廈一名陸軍軍官說﹕「僅靠空中打擊不能贏得戰爭,總統忽視了這一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但派出少而精的地面部隊,我們就能與庫德族等聯手,支持當地的地面部隊摧毀IS。」

陸軍退役將領基內表示,鏟除IS武裝至少需要美軍顧問接近戰場,「如果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同時對IS進行猛烈和持續的空中攻擊,他們就無法靈活調動部隊,將只能是被動挨打。但摧毀他們還需地面部隊,由伊拉克和敘利亞的自由戰士在空襲的支援下,奪回失去的土地」。

專家認為,摧毀IS武裝更像是摧毀伊拉克的凱達組織,需要空襲、特種部隊、傳統地面部隊和地面情報人員的聯合行動,俾能與恐怖分子進行巷戰和逐城爭奪。

但歐巴馬的現行計畫只有空襲,卻沒有其他要件,而面對的IS又是武器、戰鬥力和占領土地處處占上風的更強大對手。

艾倫任特使 協調各國作戰

美國為積極與各國組成聯盟共同圍剿伊斯蘭國,12日宣布總統歐巴馬指派退休海軍陸戰隊上將艾倫出任特使。艾倫曾在伊拉克及阿富汗的戰爭與中東盟友合作,對當地情勢瞭若指掌,這次將再挑大樑協調各國作戰事宜。

艾倫在2011年至2013年,曾赴阿富汗出任美軍最高指揮官,與各國盟友並肩作戰。在這之前,他擔任美軍中央司令部副指揮官,負責監督美軍在中東、北非及中亞的軍隊。2006年至2008年間,他在伊拉克擔任美軍副指揮官,與阿拉伯盟友合作,組織遜尼派起義對抗凱達組織。

艾倫主張採取強硬手段對付伊斯蘭國,8月曾在媒體發表文章說:「伊斯蘭國是人類不能容忍的組織,必須被鏟除。倘若我們延宕,之後會付出代價。」

國防部表示,艾倫的任務著重在協助建立、協調與維持各國盟友行動,一同打擊、最終殲滅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在伊敘二地勢力。國務院負責近東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麥格克將擔任他的副手。

2012年艾倫曾被歐巴馬提名擔任北約最高指揮官,但在捲入中情局局長裴卓斯性醜聞後決定退役。

(聯合晚報)
--
美:與IS處於戰爭狀態

美國白宮當局與國防部12日正式宣布,美國與敘利亞、伊拉克境內恐怖聖戰組織「伊斯蘭國」(IS)當前處於戰爭的狀態(at war)。這顯然是意圖釐清先前美國國務卿凱瑞談話中避用「戰爭」一詞所引起的疑問。

白宮發言人厄尼斯特12日說,IS表明準備與世界各國開戰,而美國總統正加緊領導國際聯盟對抗這個威脅。他也指出,最終國際聯盟將負責削弱及摧毀IS,從這個角度可以斷言,美國目前與IS處於戰爭狀態,正如同美國與基地恐怖組織及其全球關聯團體處於戰爭狀態。美國國防部也提出類似說法。

美國國務卿凱瑞先前的說法刻意避用戰爭一詞,他稱美國政府對付IS的策略,包含許多一般不會從戰爭的情境來思考的事務,美國所致力的是一場非常重大的反恐行動。

在美軍緊鑼密鼓準備對敘境IS據點發動空襲之際,美國官員12日指出,歐巴馬總統更積極對付IS的軍事行動計畫,最快可能於下周率先從伊拉克境內的IS目標下手。歐巴馬預定17日前往佛州坦帕市聽取美軍中央指揮部高層指揮官們的簡報。中央指揮部的轄區涵蓋中東地區。

美軍偵察機與無人機目前正蒐集敘境IS目標以及防空火炮相關情報。關於敘境防空能力評估,美軍推測,多數防空系統應集中於西部地區、大都會與關鍵基礎設施所在地,美國軍機可從較偏遠、荒涼、關鍵基礎設施較少的東部地區著手。

美國防部發言人柯比說,先前展開的對伊境IS目標空襲行動,將會進入一個全新的、更積極的階段,且本質上將會從防衛性質轉換成為攻擊性質,他暗示打擊對象可能包括IS領袖,不過他沒有宣布空襲新階段具體的日程。

(中國時報)
--
伊波拉 恐升級飛沫傳染 蔓延快 新病例倍增「比愛滋恐怖」

伊波拉失控
世界衛生組織前天警告,肆虐西非的伊波拉病毒疫情有加速擴散趨勢,尤其賴比瑞亞新增病例倍增。美國專家擔心伊波拉未來恐突變為空氣傳播疾病,從現在必須接觸病人體液才會傳染,演變成連打噴嚏或咳嗽都會傳染他人,變成公共衛生夢魘。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與對策中心主任奧斯特洪說:「這是我投身公衛40年來,看過最令人憂心的情況,我想不出有其他疾病,包括愛滋病在內會比透過空氣傳播的伊波拉殺傷力更大。」
專家指儘管伊波拉突變成空氣傳播的機率很小,但伊波拉病毒傳播得越快,突變機率越大。

「好萊塢情節成真」
伊波拉是RNA病毒,每次複製傳播時,都會有1到2處變異,恐突變成空氣傳播。加拿大學者2012年曾觀察到,伊波拉從豬隻透過空氣傳染給猴子。
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感染科主任王立信表示,若伊波拉變成空氣傳播疾病,就是好萊塢電影《危機總動員》情節成真,目前無法預測疫情,但病毒的確可能突變。

黑市血清交易氾濫
世衛(WHO)估這波伊波拉疫情可望在9個月內獲控制,可能2萬人染病,但美國學者認為疫情可能要拖上1年半才受控,可能多達數十萬人染病。現在伊波拉蔓延的速度太快,賴比瑞亞最近1周新增病例,幾乎是前1周的2倍,加上恐有更多未通報病例,可能1個月內就會達到WHO估的2萬病例。
WHO秘書長陳馮富珍稱,疫區地下黑市出現伊波拉血清,從伊波拉痊癒的民眾出賣帶有抗體的血液,陳馮富珍警告,黑市血清未經妥善處理,可能含其他病毒,非常危險。
在賴國感染的美醫生薩克拉,因治癒其他美籍患者的實驗藥物ZMapp用罄,改注射已痊癒的布蘭特利醫生的血清,希望靠內含抗體提升免疫力。
美國國家衛生院和英國葛蘭素史克藥廠合作研發的疫苗,周三將在英國牛津大學展開臨床實驗。

伊波拉(Ebola)病毒小檔案
發現:1976年首度在剛果民主共和國伊波拉河流域及蘇丹爆發
傳染方式:果蝠被認為是伊波拉病毒的源頭,人類因食用果蝠、猩猩等動物染病,再透過血液、汗水等體液傳染給他人
症狀:潛伏期2到21天,初期症狀是發燒、肌肉痠痛、頭痛和喉嚨痛,接著上吐下瀉、起紅疹,進展到內外出血幾乎必死
療法:目前尚無獲得許可的疫苗與治療藥物,美國、加拿大研發的疫苗和藥物都尚未展開人體實驗
疫情:這波疫情今年3月在西非爆發,至少4784人染病、逾2400死,死亡率約5成,以獅子山、幾內亞和賴比瑞亞最嚴重

(蘋果日報)
--
學者憂伊波拉突變 變空氣傳染

美預測疫情恐持續一年半

伊波拉肆虐西非,世界衛生組織(WHO)原先估計九個月可遏制疫情,感染人數控制在兩萬,但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國防部委託科學家利用模型研判疫情,發現依照現今伊波拉感染病例呈指數成長的狀況,疫情恐怕還要持續一年到一年半之久,感染人數恐達數十萬人,遠大於世衛組織估計值,將是一場長期抗戰。

美國傳染病研究暨政策中心主任歐斯特霍姆十一日投書紐時指出,各界必須嚴防疫情擴散至開發中國家其他大城市,同時更必須小心伊波拉病毒突變,從接觸傳染變成空氣傳染。

根據WHO資料,伊波拉病例已達四七八四例,超過二千四百人死亡,但秘書長陳馮富珍承認,數值有所「低估」。美國國防部與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則委託多名流行病專家,研發一套預測模型。專家表示,依照病毒現在成長率,很有可能在一個月內感染病例就超過兩萬,而非九個月。

感染人數將暴衝到數十萬

此傳染疾病因子模型(Midas)透過病例成長率與每位感染者傳染之人數等進行分析,用本月數據預測下月數據。參與計畫的哥倫比亞大學環境衛生學家沙曼表示,「因伊波拉呈病例指數成長,軌跡非常簡單。」

但科學家也注意到,預測乃基於病毒在沒有控制而散佈極端狀況,若公衛體系能有效介入將會不同。模型顯示,若疫情控制程度不變,到十月十二日時,將有一萬八四○六例感染;如有效控制,病例則增至七八六一例;如果疫情爆發失控,病例將暴衝到五萬四八九五例。

對此,WHO發言人十二日表示,仍堅持自己的預測。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拒評論,但該中心主任佛萊登早就警告疫情比想像中還嚴重許多,二日更用「急遽失控」形容。

上次伊波拉疫情爆發在農業區,此次則擴及人口稠密的貧窮城市,包括賴比瑞亞首都蒙羅維亞,讓疫情遏制更為複雜。更讓官方擔心的是,賴國疫情呈指數成長,最近一週賴國就有四百例新感染病例,幾乎是前一週的兩倍;獅子山上週也通報了二百例新增病例。

WHO也憂慮有隱匿病例的可能性存在,在幾內亞、賴比瑞亞及獅子山三國疫情並無趨緩之勢,西非半數的病例及死亡人數,都發生在過去二十一天。

對於疫情瀕臨失控,專家認為由於疫情爆發在三國邊境,人們穿梭旅行頻繁,將病毒帶到人口密集區;此外,落後國家衛生體系不良,沒有足夠的設備,而國際協助緩慢且無組織。

(自由時報)
--
伊波拉疫情失控 病例增至4,784個

世界衛生組織(WHO)12日公布,西非感染伊波拉病毒的新病例增加得太快,已非各國當局所能控制,並再度呼籲全球醫療衛生工作人員前往該區援助。這波伊波拉疫情的感染病例迄今已增加到4,784個,其中超過2,400人死亡,幾內亞、賴比瑞亞和獅子山三國受創最嚴重。

(經濟日報)
--
香港反假普選 22校922會師罷課

為反制二○一七年香港特首「假普選」案,繼香港八個大學學生會組成之「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簡稱「學聯」)於七日宣布十一所大學自二十二日起罷課一週後,香港各大專院校學生組織的「大專政改關注組」亦於十三日響應學聯號召,表示將帶領十一所院校加入罷課行動行列;香港學生政治組織「學民思潮」同日也宣布「九二六中學生罷課抗爭」行動,香港青年學子集結的反中能量,將自本月二十二日正式引爆!

來自各大專院校的學聯與關注組學生代表於十二日齊聚學聯辦公室,高喊「九二二學界大罷課,共創香港未來!」口號,矢言以年輕人的力量挽救香港未來;兩股學運勢力昨並宣布,共二十二所香港大專院校將於本月二十二日發動一週罷課,行動首日將在香港中文大學百萬大道會師。

為達「罷課不罷學」目標,關注組也將於罷課期間邀請講師舉行論壇及對談講座。但關注組發言人朱偉聰指出,專上學校注重學生出席率,出席未達七成者通常無法參加學科考試並可能失去學分,因此希望校方能安排補課等方式彌補;關注組另一位發言人葉志衍則補充,明愛專上學院的罷課匾額遭校方拆除,將於該校十五日開學典禮發動示威,要求校方說明處理罷課缺席方式。

主張「學生亦公民」並以此為名的「學民浪潮」和「中學生聯校政改關注組」於十三日聯合透過臉書發表《中學生罷課宣言》及《罷課不罷學承諾書》,呼籲中學生於本月下旬大專罷課期間,擇二十六日罷課一日,共同抗議中國不合理的政改框架。

(自由時報)
--
民憂福利削減 瑞典大選恐變天

瑞典國會大選將於十四日舉行,該國政局可能出現近十年來最大轉變!執政八年的現任總理賴因費爾特(Fredrik Reinfeldt)著重經濟且成績斐然,但卻遭人民憂慮拋棄福利國家的北歐模式,外界預料中間偏左的反對陣營可能險勝,使瑞典再向左轉。

執政聯盟經濟牌未獲認同

賴因費爾特為瑞典第二大黨「溫和黨」的黨魁;溫和黨於二○○六年選後與「中間黨」、「自由人民黨」和「基督教民主黨」共組中間偏右的執政聯盟,以低稅政策及經濟自由主義成功帶領瑞典度過全球金融危機,目前經濟成長率達七%。

然而,以經濟為訴求無法滿足以「福利國家」為依歸的瑞典民心。去年五月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貧窮移民區一連三晚發生青年暴動事件,敲響以福利國家自豪的瑞典警鐘。

據瑞典民調機構Sifo十一日發表的最新民調,執政聯盟原落後反對陣營十七個百分點,目前差距縮小至六.二個百分點。另一機構Demoskop十二日公布的民調結果更顯示,主張勞工權益的「社會民主黨」將以二十九.二%支持率險勝溫和黨的二十%至二十五%得票率。

社民黨現任黨魁羅文(Stefan Löfven)一直未提出廣泛政策。五十七歲的羅文是工會領袖出身,沒有國會或政府經驗,這次大選他主打教育,指控賴因費爾特激進的減稅政策,已使國家資金難挽教育頹勢。他在十二日舉行的最後一場公開辯論,明確提出擴大鐵路、住宅等公共投資增加就業機會,做為建設「更好的瑞典」之策略。

但羅文在十二日辯論中卻犯下嚴重錯誤,把中間黨女黨魁勒夫(Annie Lööf)送上的文件舉手揮開,這種輕蔑動作在極為重視女權的瑞典引發譁然,恐讓羅文流失選票。

(自由時報)
--
瑞典國會大選 貧富差距擴大 民意再左轉

瑞典十四日舉行國會大選投票,十二日的最後民調顯示,左派的社會民主黨可望拿下百分之廿九點二的選票,贏回政權,結束保守聯盟的八年執政。工會領袖出身,沒有國會議員和部長歷練的社民黨主席洛芬,被看好能成為新總理。

瑞典可能再度向左轉,因為選民認為,總理賴因費爾特領銜,中間偏右的四黨執政聯盟,主張小政府,政策親商、節制預算,雖帶領瑞典度過金融危機,但已使福利國的形象蒙塵,讓富人越來越富,窮人日子越來越難過。賴因費爾特率領的溫和黨可望贏得百分之廿至廿五的選票,成為國會第二大黨。

賴因費爾特的聯合政府二○○六年上台後,立即著手減稅、廢財產稅、削減福利、放寬勞動法、將國有企業民營化。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指出,瑞典雖仍為最平等的國家之一,貧富差距擴大速度卻高於多數其他已開發國家。稅收占國內生產毛額之比由賴因費爾特主政之初的百分之四十八,降到百分之四十四,在已開發世界排名從第二退至第五。

瑞典人仍然享有免費教育、高比例醫療補助與令人羨慕的福利,政府對於日常生活的影響力則已經大減。賴因費爾特最近說:「瑞典人現在可以選擇自己的幼稚園、學校、醫療健保及老年照護 。」

青年出走 候選人跨國拉票

瑞典十四日舉行國會大選,競選活動跨國界進入鄰國挪威,因為候選人需要爭取數萬名在挪威就業的瑞典人支持,這些人大多是年輕族群。

瑞典經濟榮景和AAA信評可能羨煞許多歐洲國家,但過去幾年,十五到廿四歲年輕族群失業率高達百分之廿至廿五,大約是整體失業率的三倍。

瑞典約有八萬到十萬年輕人為了前途離鄉背井到挪威就業。廿五歲的安潔莉卡‧柏格說:「在瑞典,有經驗才會被雇用,但若沒人給我們第一次機會,我們哪來經驗?」柏格兩年前到挪威首都奧斯陸一家連鎖咖啡店工作,她從服務生做起,現在即將升為營運副主管。她說:「這裡最棒的是升遷快。」

挪威本國人幾乎無人失業,需藉外籍勞工填補勞力短缺,瑞典文化語言相近,成了最佳選擇。現在,瑞典籍服務生、護士、牙醫、工程師及打工換宿者在挪威就業很普遍。瑞典瑟德港自治區甚至提供津貼鼓勵青年到挪威就業。瑞典公家就業部門的卡洛拉‧波頌說:「年輕人都到挪威去了。」

挪威企業認為,瑞典青年工作賣力且薪資相對低廉,挪威青年要求多且挑剔無法勝任的工作。挪威獵人頭公司創辦人沃賈迪克說:「業主要從剛自商學院畢業、要求年薪五十萬克朗(約台幣二百卅六萬元)的挪威新鮮人,和有十年經歷、要求年薪四十萬克朗的瑞典人中做選擇,不會太難。」沃賈迪克的公司成立十年來已替四千人找到工作,百分之七十五是瑞典人。他說:「在挪威找工作很容易,平均工時短,薪水卻多四成。」

(聯合報)
--
瑞典大選 女權政黨拚崛起

瑞典的兩性平權於歐盟國家首屈一指,然而14日舉行大選的瑞典,選前的頭號議題卻是男女不平權。憂心瑞典的兩性平權就此停滯不前,給予該國女權政黨「女性主義先鋒」黨(FI)崛起的機會。

今年5月,FI成為首個在歐洲議會取得席次的女權政黨,14日選後,FI可能成為歐洲國家中,唯一擁有立法權的女權政黨。

現今瑞典政府女多於男,瑞典的托兒所補貼和育嬰假,都是全球數一數二給的最大方的國家。

然而瑞典女性平均薪資低於男性14%,企業董事會女性僅占25%,育嬰假75%由媽媽來請,是女性提出申請的這些剩餘不平權,協助誓言推動女性主義2.0 版的FI,於瑞典政壇異軍突起。

FI 2005年由古倫‧希曼創立,她是前「左派黨」領袖,曾一把火燒了1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42萬元),抗議兩性薪資差距。今年1月,該黨成員從1,500人暴增成2萬人,預估這次大選得票率3%到4%,有望跨越政黨取得國會席次的4%得票率門檻。

FI也吸引男性加入,占黨員總數25%。30歲的林登,是首都斯德哥爾摩公關公司「宏業」(Greatness)的分析師。他說他投FI一票,是想替較不幸的人發聲。他說:「社會資源分配不均,就財政而言,人人都是輸家。」

在育嬰假上,FI推動480天假應由男女方各請一半。這項建議僅獲「左派黨」支持,中間偏右、執政聯合政府政黨之一的「基民黨」,認為應由家庭自行選擇請假方式。

(經濟日報)
--
烏國總理 控普亭滅國

烏克蘭總理亞琛紐克十三日指控俄羅斯總統普亭意在消滅烏克蘭,不讓烏國成為獨立國家,而烏克蘭唯有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一員,方能抵禦外國侵略。亞琛紐克還說,普亭野心勃勃,不會以兼併克里米亞半島為滿足,因此他認為目前的烏東停火難望成為持續性和平進程的開端。

另一方面,烏克蘭十二日與歐盟及俄國於布魯塞爾舉行三方會談後,歐盟宣布,烏克蘭同意將烏歐自由貿易協定中極重要、卻為俄國強烈反對的「降低歐洲貨進口關稅」部分,推遲到二○一五年十二月卅一日才實施。有了這項協議,烏克蘭與歐洲議會下周均可順利批准烏歐的結合協定。

根據協議,這段期間,歐盟將持續就來自烏國的商品放寬貿易規定,但烏克蘭降低歐洲貨進口關稅則到明年底才實施。歐盟表示,此舉是考慮俄國的立場,也有助穩定烏國局勢。亞琛紐克說,此舉有益烏國經濟。

亞琛紐克表示:「我們獲得緩衝期。歐盟先開放市場,但我們仍受到保護,對烏國來說,不是一筆糟糕的交易。」

烏歐今年三月廿一日就政治結合簽署協議,六月廿七日又再完成烏歐自由貿易協定簽署。俄國一再強力反對烏歐建立更密切的經濟關係,抱怨大量的歐洲商品將從烏國流向俄國。

烏東停火八天來大致執行良好,僅爆發零星衝突。不過,路透記者表示,頓內次克市機場附近十三日發生戰鬥,明顯違反停火協議。

(聯合報)
--
睡眠期間 大腦可認單字

英國劍橋大學與法國高等師範學校聯合研究發現,人類睡眠期間大腦仍可辨識簡單的單字,甚至執行自動化任務,研究報告發表在「當代生物學」期刊。

研究團隊請受試者在實驗前一晚比平常少睡兩小時,並於實驗當天透過腦電波儀記錄受試者腦波情況。受試者在暗室中閉眼躺下,透過按壓雙手旁邊按鈕,來分辨簡單的單字。例如,聽到動物的名稱按右手的按鈕;聽到物件則按左手的按鈕。受試者入睡後,研究員會換一組新單字來測試其大腦反應,腦電波儀顯示受試者大腦做出正確回應,只是反應較慢。

法國高等師範學校認知神經學教授考依德說:「這項研究顯示人睡著時,大腦比想像中『活躍』,這解釋了我們在睡覺時聽得見別人叫自己的名字,或鬧鈴聲等日常經驗中比較特別的聲響。」他說,人類在入睡的過程中還能解簡單的方程式,睡著後仍能辨別方程式的對錯。

(聯合報)
--
法國工時太短…惹議

■法國前經長才因公開批評政府政策而下台,新經長一上任放砲的火力也不遑多讓,暗示將廢除羨煞全球勞工的每周35小時法定工時規定。

■New French economy minister takes swipe at 35-hour work week.

8月底才接任法國經濟部長的馬克隆(Emmanuel Macron)一上任就拋出震撼彈,宣稱將研議廢除每周工時35小時的規定,這是法國勞工最寶貴的權益之一,不僅社會反彈聲浪高,執政黨社會黨黨內同樣砲聲隆隆,恐加劇社會黨走向分裂。

法國政府8月份被迫進行內閣改組,主因為執政黨鬧內鬨,尤其是經長蒙特柏格(Arnaud Monteboug)公開開砲,抨擊政府實行縮減預算的撙節措施大錯特錯,總理瓦爾(Manuel Valls)火速改組內閣,並由馬克隆取代蒙特柏格,出任新經長。

新經長 挑動敏感話題

才上任,馬克隆就挑動超級敏感的議題,他在接受一家周刊專訪時透露,傾向廢除擁有全球勞工最羨慕的每周35小時工時規定,他說:「只要業界獲得工會大多數的支持,我們將允許企業與產業部門暫時不用遵守有關工時與薪資的相關規定。」

馬克隆還說:「許多財務出現危機的企業已經可適用相關新的規範,如果公司方面能獲得大多數員工的同意,何以此一彈性的作法不能全面適用至所有企業?」

馬克隆今年才36歲,過去2年擔任法國總統歐蘭德的首席經濟顧問,其出任經長的消息備受外界議論,許多人視此為社會黨捨棄左派理想路線的象徵。

馬克隆在說明廢每周35小時工時的理由時提到,「法國勞工權益在連年不斷擴增後,現在反而成為失業民眾找工作的一大障礙,而每周工時規定鬆綁可讓法國勞動市場擺脫此一束縛。法國若要重返成長軌道,唯一的方法就是釋出能製造就業的動能。」

法國每周35小時工時制度於2000年上路,但此一規定備受爭議,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法國縮短工時是弊大於利。

為了拉抬法國陷於停滯的經濟與對抗史上最高的失業率,法國總統歐蘭德一方面採取包含企業減稅的財政刺激方案,同時實施撙節措施,政府預算總刪減規模達500億歐元,歐蘭德搶救國家經濟大工程,馬克隆就是首席工程師。

明白廢每周工時規定必將引來外界議論,立場向來親商的馬克隆坦承,他的理念「難以闡述,且不易採用,畢竟我們現在走左派路線。」

馬克隆這一番談話隨即掀起波瀾,法國反歐蘭德的輿論馬上見縫插針,再度痛批政府是要犧牲勞工好不容易才爭取來的權益,產業工會也反彈,法國民主工會聯盟(CFTD)會長柏格(Laurent Berger)指出:「馬克隆所說的意見是個錯誤的想法,廢除每周工時規定根本不是個議題,這個問題沒有什麼好談的。」

總理出面滅火 安撫民心

執政黨黨內也對馬克隆的談話表達不滿,並擔心可能流失基層黨員的支持,為了安撫黨內民心,總理瓦爾趕緊出面滅火,宣稱政府絕不會廢除每周35小時工時的規定,而且政府並未全面實施嚴格的撙節措施,他並呼籲黨內要團結一致,「在有心人士企圖造成分裂之際,我們需要更加團結。」

儘管如此,馬克隆的發言已讓執政黨分裂加劇,多數民眾都認為社會黨必將「一分為多」,根據當地媒體《星期日報》完成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有高達72%的選民認為在2017年的下次總統大選前,社會黨將分裂成數個小黨。

(工商時報)
--
德國反歐元派…茁壯

■德國反歐元政黨AfD聲勢大振,首度在省級議會取得席次,更被看好在後續省級議會選舉將連戰皆捷。

■The AfD wants an end to EU bailouts and for Gemmany to return to its once beloved Deutschmark.

德國東部薩克森(Saxony)省在8月底舉行省議會選舉,主打反歐元的新興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拿下將近10%選票,輕鬆跨過5%門檻,宣告該黨首度進入省級議會。

AfD由經濟學者路克(Bernd Locke)創立,儘管去年才誕生,卻已震撼德國政界,因它聲勢鵲起,吸納所有其他政黨、特別是自由民主黨(FDP)的支持者。

更甚者,AfD倡議「解散歐元」、「終結紓困」、「德國回歸使用馬克」等,都與現任總理梅克爾的政策立場相左。梅克爾在歐債危機時的表現,已使她被定位為歐元或歐洲單一貨幣的擁戴者。

路克也出自梅克爾所屬的基民黨(CDU),但他主張:「德國需要修正路線及改變歐元。需要一個較小的貨幣集團,或是脫離歐元,回歸使用馬克。」

新興政黨震撼德國

去年,AfD以些微之差而未能進入德國聯邦國會,也在海斯(Hesse)省的省議會選舉鎩羽。

但今年來,AfD在5月的歐洲議會選舉中贏得7個席次,現又首度進入省級議會,更被看好在後續的省級議會選舉中將連戰皆捷,實力及潛力都不容小覷。

梅克爾的基民黨在這次薩省省議會選舉中雖拿下39%選票,仍是最大黨,但其在薩省既有執政聯盟夥伴─友商的自由民主黨,因得票率僅3.8%,未過5%,已確定丟失席次。

自由民主黨繼去年被選民踢出德國聯邦議會後,現在又失去薩省這個該黨最後的地方執政據點,因此對其而言,已經不只是挫敗,而是終結。

這意味基民黨必須另尋夥伴來組成聯盟,才能繼續在薩省執政。

這次薩省省議會選舉,其他得票率逾5%的政黨依序為:左派黨19%、社民黨(SPD)12.3%、綠黨5.5%。強烈反移民的極右派國家黨僅4.95%。

AfD雖已日益成為各右派政黨的威脅,但到目前為止,梅克爾的基民黨仍都漠視AfD的崛起。

基民黨認其不成氣候

基民黨聯邦議會黨團領袖考德(Volker Kauder)在受訪時說:「他們(AfD)在省議會難成氣候,若只會反歐元、反這個、反那個的話。」

基民黨籍的薩省省長田立克(Stainslw Tillich),已排除和AfD結盟,強調將先和社民黨討論合作的可能性,另也會和綠黨接觸。

田立克說:「我們將尋求能一起為這個省做點事的夥伴,而AfD顯然不在考慮之內。」

梅克爾本人也反對和AfD合作。她的高級幕僚刻意淡化AfD在薩省省議會選舉的耀眼表現,堅稱若目前就斷定AfD已具長期壯大之勢,還言之過早。

不過薩省省議會選舉,是梅克爾在去年贏得第3任總理後,德國的第1個地方選舉,而薩省又是德國前共黨省份中最具經濟活力者,因此具有一定的指標意義。

專家預測,緊接著在9月14日登場的圖林根(Thuringia)省及布蘭登堡(Brandenburg)省議會選舉,AfD都可望超過5%門檻,取得席次。

屆時,在中央或地方,梅克爾可能都必須正視和AfD合作的可能性了。AfD的路克已表態,不排除任何可能的結盟。

(工商時報)
--
食用昆蟲造福泰農

■「吃昆蟲救地球」,相對於牛羊雞豬,昆蟲是較為健康且環保的蛋白質來源,泰國農民也由食用昆蟲開拓另一財源,促使泰國年產約7,500噸昆蟲,成為全球最主要的食用昆蟲生產國。

■Averaging an annual output of 7,500 tons in recent years, Thailand leads the world in producing insects for the dining table.

泰國東北部是該國最貧困的地區,當地稻農種的是看天田,降雨若豐,則收成佳,反之只能眼見稻田乾枯荒蕪,直到晚近,他們發現飼養昆蟲也能維持家計。

本譚這位農民所住村莊有30戶人家在自家後院圈養蟋蟀,主要供應泰國國內食用昆蟲人口,甚至外銷市場也在逐漸形成之中。本譚設有6間蟋蟀房,用雞飼料、南瓜及其他蔬菜把蟋蟀養肥。他表示,家裡沒有因為養蟋蟀變有錢,但讓家人生活比較好過,現在是自給自足。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資料,泰國食用昆蟲產業的年產值今已有數百萬美元,全國有超過兩萬家合法飼養戶,大部分是小規模家庭經營模式。

可能有不少人覺得吃昆蟲很噁心,但FAO指出,其實世上有將近100國,昆蟲早已是當地人類飲食的一部分,以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尤著,食用昆蟲種類超過1千6百種。

根據FAO去年發表的一份報告,昆蟲不僅美味,營養成分又高,由於低脂故能抗肥保健康,而且飼養昆蟲帶給環境的負擔輕省許多,吃昆蟲可謂是顧及環保的表現。

FAO資深官員德斯特(Patrick B. Durst)表示,吃昆蟲就像在服用複合維他命,比如6盎司一份的蟋蟀,相較於同樣份量的牛絞肉,前者所含飽和脂肪比後者少了6成,但維生素B12含量卻是後者的兩倍,而飼養食用昆蟲的農民不施用抗生素或生長激素,也不像螃蟹和龍蝦養殖,要以腐肉為食。

昆蟲美味且營養成分高

FAO稱昆蟲為6隻腳的家畜,這些生物對環境較4隻腳家畜來得友善,每生產1磅牛肉,就得耗費2,900加侖的水、25磅飼料及廣闊的牧場,反觀養出1磅蟋蟀僅需1加侖的水、2磅飼料及小小的隔間。

德斯特表示,當他小時候生活在美國,大部分民眾對壽司不屑一顧,但如今,壽司在美國相當時尚,人們的飲食習慣會改變,或許10到15年以後,吃昆蟲會流行起來,被認為既讚又酷。

德斯特個人最愛炸黃蜂、蟋蟀配啤酒等。他認為,要讓吃昆蟲成為時尚,可能要有名廚將棕櫚象鼻蟲的幼蟲或印度大田鱉列入菜單,然後請來像湯姆漢克等名人來吃,這樣民眾就會想說,「如果湯姆漢克敢吃,那我也敢吃。」

只要能跨越心理及文化障礙,許多昆蟲還滿好吃的。蟋蟀吃起來香酥脆,滋味有點像蝦子又有點像杏仁;炸竹蟲吃起來就像未加鹽的洋芋片;棕櫚象鼻蟲有些人喻之有嚼勁又帶甜味餘韻的培根湯,而其幼蟲肥滋滋;其他有些昆蟲的口感則像在吃菇類。

西方國家晚近對食用昆蟲越來越感興趣,主要基於健康和環保考量,而寮國、迦納等國,正嘗試以飼養食用昆蟲因應營養不良問題。此外,養殖業和畜牧業對昆蟲的需求益趨擴大,做為飼料用途,在生物安全方面,部分昆蟲被應用於對付害蟲。

飼養昆蟲 投資風險較低

泰國人愛吃昆蟲,國內供不應求,須從柬埔寨、中國、寮國及緬甸進口,有時昆蟲行情超越雞肉、牛肉或豬肉。

47歲的本譚4年前投入一些資本,開始飼養食用昆蟲,是相對低成本的事業,也不太費力,現在每年可賺約3千美元。本譚的鄰居佳瓏養蟲每年賺5千美元,因而能送兒子上大學。

本譚表示,以前是靠一年一獲的稻米營生,又因當地欠缺灌溉系統,若是遇旱,農民必受災殃,反觀養蟋蟀兩個月熟成,投資風險也較低。

為把生意做大,村裡養蟋蟀農戶組成了合作社,交流資訊及推展行銷,也接受地方政府和孔敬大學的協助,孔敬大學是泰國研究食用昆蟲的重鎮,其推動食用昆蟲外銷不遺餘力,同時致力於開發產品,如蟋蟀佐以地中海香草、酸奶油風味竹蟲等。

(工商時報)

健康

日曬打球 10歲童長白色糠疹

好發頭頸 略具癢感
10歲的王小弟喜歡打籃球,是班上的體育健將,因最近幾個月臉上出現一些顏色較淡的斑,媽媽擔心是白斑症,又聽說白斑很難治療,焦急地帶他來門診求醫。初步檢查王小弟本身膚色偏深,可能跟常運動曬太陽有關,而膚色較淡的區域侷限在臉部,和正常膚色的皮膚分界不明顯,有的地方看起來若有似無,經氫氧化鉀顯微鏡檢查後排除汗斑感染,診斷為「白色糠疹」。
白色糠疹好發於青春期前的兒童及青少年,男、女生發生比率差異不大,算是滿常見的一種皮膚變化。典型好發區域在頭頸部,呈現單一到數個邊界不明顯的白色斑塊,通常無症狀或略具癢感。造成白色糠疹的原因並未完全清楚,皮膚內主要變化是局部黑色素細胞及黑色素小體減少,可能跟異位性體質相關,也有學者認為跟過度日曬或過度清洗有關連性。
白色糠疹在初期呈現偏粉紅色的外觀且周邊略微凸起,經過數周之後粉色退去成為較蒼白的顏色並伴隨白色細屑,之後這些白色細屑會消失,留下顏色較淡的皮膚。由於症狀輕微,初期不易發現,三個變化階段也可同時發生,但通常就醫時會以色素脫失為主訴。

注重防曬 抹保濕劑
廣泛型白色糠疹指分布範圍不限於頭頸部,而擴及到軀體的下半部,比較好發在成年人,有人認為這和進行性斑狀色素減少症是相似的疾病。白色糠疹通常靠臨床病史即可診斷,並不需要特別檢查,需要區別的疾病包括汗斑、脫色母斑、貧血性母斑、發炎後色素脫失、白斑與脫色型的皮膚T細胞淋巴瘤等。
白色糠疹不會無限制的擴張惡化,但色素脫失常會持續數月至數年之久。治療方面並沒有非常有效的方式,建議用一般的滋潤保濕劑即可,外用類固醇或A酸藥膏雖然有案例報告可改善,但因可能有副作用,除非伴隨明顯症狀,較不推薦。平日注重防曬可減少正常(深色)和病灶(淺色)膚色的反差,是改善外觀方面較實際的方式。所幸白色糠疹造成的膚色不均勻通常隨年紀越大、到青春期後會逐漸改善,所以說時間是最好的解藥。

(蘋果日報)
--
秋天悶濕 小童紅臀增3成 錯用爽身粉 症狀更嚴重

季節變換常引起肌膚敏感,開業小兒科醫師許修平表示,尤其包尿布的新生兒,1日排泄次數可達6~8次以上,臀部常常悶在潮濕環境易受刺激,肌膚發紅、感染求診約增3成。觀察門診也發現,部分家長為改善尿布疹,錯用爽身粉,甚至是茶湯、麻油等偏方,導致症狀更嚴重。

許修平醫師表示,嬰兒肌膚厚度只有成人1/3,對外界刺激較敏感,再加上新生兒解便次數多,尿布疹機率相對較高,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幼兒,換季肌膚敏感也要當心。
建議維持局部乾爽,勤換尿布,勿頻繁使用含酒精的濕紙巾,或容易導致刺激皮膚的產品。若小朋友屁股出現些微發紅時,應加強局部通風與乾燥,或搭配使用含氧化鋅的護臀霜舒緩,若已出現脫屑、破皮或是紅疹等感染症狀,則需至小兒科就診治療。

喝母奶 解便次數多
有些說法認為寶寶食物改變,如更換配方奶等,可能導致糞便酸鹼值變化,使臀部增加罹患尿布疹的機會,不過許修平醫師認為影響不大,無需刻意調整飲食,反而要注意母乳寶寶因排便次數較配方奶寶寶多,屁屁處在悶濕環境的時間也相對較長,會增加罹患尿布疹機會,需家長更費心維持清爽與乾燥。
建議每天勤換尿布6~8次以上;寶寶排便通常在喝奶前後,可觀察習慣,固定在解便後更換尿布,維持臀部乾爽。

濕紙巾 酒精恐刺激
更換尿布也要注意,如果都以一般濕紙巾擦拭,長時間因含酒精、香精等添加物,容易對臀部造成刺激,最好改用清水洗,約莫是洗臉的微涼溫度即可,再以毛巾輕拍、吸乾水份,勿大力擦拭;外出不便水洗清潔,則可挑選不含添加物的水濕巾清潔寶寶臀部。
若平時並無紅屁屁困擾者,維持臀部清潔與乾爽即可,肌膚較敏感可塗抹成分天然、低刺激性的保養品,如嬰幼兒專用護臀霜、凡士林等,塗抹在肛門口周圍與兩側臀部。
不過,若已出現泛紅症狀,應加強維持臀部乾爽,並使用含氧化鋅成分的保養品,抹爽身粉恐加重症狀,更嚴重如破皮、脫屑,更得進一步由醫師治療。

【醫師說】
嬰幼兒肌膚薄,皮膚面積佔體重比例卻較成人更大,對藥物吸收力十分敏感,因此建議相關不適應求助小兒科或小兒皮膚科,較能依幼兒狀況提供合適劑量的處方與建議。

母乳寶寶解便次數多,家長更得費心勤換尿布,維持臀部乾燥。
市售濕紙巾多含酒精、香料等,容易對幼兒稚嫩肌膚造成刺激。
可將護臀霜塗抹肛門周圍等好發尿布疹部位。
爽身粉容易飄散空中,恐誘發呼吸道不適。
勤換尿布,維持臀部肌膚乾爽才能有效預防尿布疹。
民間偏方茶湯號稱消炎,不僅無效還會使症狀惡化。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_sub/640pix/20140914/MN05/MN05_016.jpg

(蘋果日報)
--
減緩「肌少症」 加強營養多運動

大老遠就聽到有助步器緩緩靠近的聲音,原來是翁先生來了。他從70幾歲以後,就漸漸肌肉無力、行動困難,到醫院檢查也找不出原因,只能說是「肌肉減少症(Sarcopenia,簡稱肌少症)」。

「肌少症」由Dr. Irwin Rosenberg(爾文.羅森伯格)在1989年提出,從sarcopenia字面上看是肌肉減少,但後來的意思卻擴大到肌肉減少與功能喪失。

歐洲肌少症工作小組在2010年提出「肌少症」的定義:「漸進性的肌肉質量減少及肌肉功能(肌力及生理活動)降低,可能造成提高疾病發生率、生活品質降低、甚至死亡的症候群。」

此病的成因是多重的,包括老化引起肌肉纖維質與量的改變、運動神經的變化、生長激素性激素下降,造成蛋白質合成減少、營養供給不足、久坐少動或臥病在床的生活型態、甚至過多的氧化壓力與發炎反應 。

逾40歲肌肉量每10年下降8%

「肌少症」的盛行率在歐美60-70歲年齡層約5%-13%,80歲以上則佔11%-50%,年紀越大盛行率越高;40歲以上肌肉量每10年下降8%,70歲以上每10年下降15%;而力氣的流失在50歲以後每年下降1.5%,到了60歲以後每年下降3%。

人體在肌肉流失的同時,也是脂肪組織的堆積。研究發現,30-60歲每年少0.5磅(約0.23kg)肌肉,卻會每年多1磅(約0.45kg)的脂肪。這種身體組成的轉變對體重影響不大,會讓人誤以為身體仍健康,殊不知已產生質變。

◎如何預防或治療肌少症?

●第一是營養:

每天要吃1.2-1.5g/kg的蛋白質才足以防止「肌少症」,最好能分在三餐攝取優質含有leucine(白胺酸)的蛋白質,如牛奶、黃豆、花生、雞肉、瘦肉、魚等。

除了蛋白質以外,維他命D的補充也是必需,包括鮭魚、鮪魚、鯖魚或起司、蛋黃等,還有含抗氧化物質的蔬菜、水果,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如核果類。

●第二是運動:

運動確實可以減緩肌肉流失與功能退化,特別是阻抗性運動,這也是對抗肌少症最有效的方式,像舉啞鈴、伏地挺身、仰臥起坐等鍛鍊肌肉的活動。

●第三是藥物:

目前不建議使用生長激素、男性荷爾蒙、女性荷爾蒙。倒是有一種常用的降血壓藥(ACEIs),具有增加肌肉組織、改善生理功能的作用。當然有一些新藥正在試驗階段,說不定哪天吃個運動丸就可以強壯肌肉。

對於肌少症,年輕人要多存「肌本」、中年人要維持「肌本」、老年人要減少流失「肌本」。

(自由時報)
--
長期輸血「鐵質」過量 沒曬太陽卻「黑臉」?/王銘崇(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

南部一名約40歲的男性病患,患有「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同時合併慢性腎病變,須長期洗腎、仰賴輸血,才能維持最基本的生理功能。但因他每個月要輸6袋血,長期下來,皮膚變得越來越黑。

剛開始患者以為是因為南台灣的太陽大,長時間曝曬造成,但經過醫師診斷說明後,他才了解,這是因為長期輸血導致體內鐵質過量,造成皮膚沉著併發症。目前經醫師處方,每天按時服用口服排鐵劑治療,面色開始好轉,他回診笑稱:「治療後,終於獲得『好臉色』囉!」

據筆者臨床經驗,「鐵質沉積」是慢性輸血最可怕的敵人。經常發生在罹患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嚴重型海洋性貧血及其他骨髓造血疾病、洗腎病患,因為長期輸血也會輸入過量的鐵質。

這些鐵質如果沉積在心臟、肝臟、胰臟及內分泌等器官內,會造成可怕的併發症,最常見的便是心臟功能衰竭、肝硬化、糖尿病、皮膚沉著症、不孕症等,甚至骨髓造血功能更差。

長期輸血病患要遠離鐵質沉積症,生活中需搭配飲食、運動、排鐵劑治療。我常用以下三原則分享給患者:

◎飲食控制:

長期輸血病患飲食應以均衡為基礎,不可吃太多富含鐵質的食物,例如:紅肉、動物內臟、紫菜、菠菜等。同時也要避免食用含有鐵質的維他命,也盡量避免吃其他的坊間「補藥」,以免增加肝臟負擔,食補不成反加重病情。

◎運動:

規律運動可以增加身體的新陳代謝,也可增加血管彈性,然而,提醒病患要衡量自己體力可負荷之下運動。

◎排鐵治療:

若輸注超過20袋血或「血清鐵蛋白濃度(serum ferritin,SF)」>1000-2000ng/mL就要開始「排鐵」治療,如此才能有效降低慢性鐵質沉著症引發之併發症風險。

目前已有新一代口服排鐵劑,對病人來說,方便且相對安全許多,患者可與門診醫師諮詢,以最合適的方式進行治療。

長期輸血是一件辛苦的事,鐵質沉積症是可避免及改善的,呼籲患者應勇敢地面對,兼具耐心與信心按時服藥,並定期3個月監控一次血清鐵蛋白濃度,唯有積極治療與追蹤,身體與生活才能擁有更好的品質。

(自由時報)
--
腦中風愈早復健 活動力恢復愈快/羅巧涵(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復健科病房護理師)

腦血管疾病一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三位,不僅威脅病患生命,更需長時間照護與復健,耗用龐大醫療及經濟資源,不僅影響病人身心,更對家屬及整個家庭造成莫大的衝擊。

腦中風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發病年齡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讓我們更加重視腦中風後續復健照顧的問題,對腦中風病人及家屬,復健是一條長遠的考驗,需要持續的耐心和堅持且在中途不能停頓,也需要醫療團隊持續提供復健訊息和指導。

腦中風病人約有1/3會出現後遺症,須仰賴他人照顧,因受損部位不同產生肢體殘障,而影響日常生活,也失去自我照顧能力。

研究發現,腦中風病患愈早接受復健治療,在日常生活活動及步行方面會有明顯進步,因此持續復健治療非常重要。

目前復健病房健保給付一次以3-4週為限,之後須至他院復健科排序住院,以致家屬得不斷尋找復健科病房,有時還會出現空窗期,病患須回家等床。

因此健保為因應社會人口老化,越來越多病患因為疾病而導致失能情形增加,而規劃急性後期的醫療照護模式。

急性後期復健治療團隊依照個別需求予以評估、計畫及治療,有別於過往住院復健的照護模式,依病患失能的程度,在黃金時期內,給予積極的整合性照顧。

入住復健病房的治療期以6週為原則,經由復健團隊評估後,依照個別需求,規劃每週一至週六復健療程,可能包含:物理治療、職能治療或語言治療。

促使病患功能改善,將可減少後續再住院醫療費用,大幅減輕家庭及社會照顧負擔,讓病患可以提早回歸家庭及社會,提升病患生活品質且不易與社會脫節,讓病患不再對自己中風感到失望無助。

(自由時報)
--
秋夜轉涼 慎防惡性高血壓

許多高血壓病友在中秋節吃了太多月餅與烤肉,且秋季夜晚轉涼影響血管收縮,最近血壓上升;心臟科醫師提醒,若身體出現不適,應及早就醫,避免高血壓引發心臟病、中風或惡性高血壓。

67歲鐘姓老婦患有高血壓與高血脂,平日規則服藥,血壓控制穩定,日前卻突然劇烈胸痛,痛感轉移至背部,她在家中測量血壓,收縮壓高達190mmHg,到醫院掛急診,經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胸主動脈有小面積裂孔,確定為急性主動脈症候群。

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心臟內科醫師賴怡青說,高血壓是常見疾病,但「高血壓急症」卻常被忽略,這種「惡性高血壓」指短時間內血壓急速升高到180mmHg以上,人體因血壓驟升產生器官傷害,常見為高血壓性腦病變、顱內出血、不穩定型心絞痛、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肺水腫等。

惡性高血壓嚴重程度與血壓數值高低無絕對關係,會因個人體質而異,「惡性高血壓」須立即降壓,以減少該器官繼續損傷。

她指高血壓若沒症狀,患者不會意識到,病患要自行控制規律作息與飲食,減少鈉、脂肪與膽固醇攝取, 養成規律運動,還規則服藥控制。

(聯合報)
--
乳酪添加物 大量吃恐致癌

沒食子酸丙酯(抗氧化劑)

用途:用於防止油脂氧化,避免產生油耗味。
成分:沒食子酸丙酯。
常添加食物:油品、奶油、乳酪等。
健康疑慮:動物實驗認為長期大量食用恐有致癌疑慮。

專家的話:為了避免油品氧化,業者會添加沒食子酸丙酯(化學物質),因為油品如果氧化,除了會出現油耗味,還會產生很多的過氧化物,長期食用會導致心血管疾病,因此會添加抗氧化劑防止油品氧化。

沒食子酸丙酯類的抗氧化劑,常用在油品、乳酪、奶油中,根據衛福部規定,每公斤食品含量不能超過0.1公克;若過量攝取可能會刺激腸胃道,引發嘔吐等不舒服症狀。

這類抗氧化劑雖屬於合法添加物,但仍是化學物質,有過敏體質的民眾,過量食用恐會引起過敏反應,建議選購相關產品時應注意標示。

值得注意的是,沒食子酸丙酯屬於內分泌干擾素,長期大量暴露,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可能會造成不孕等疑慮;另外,其他的動物實驗研究也發現,長期大量食用,具有致癌疑慮,可能引發甲狀腺腫瘤、大腦腫瘤等。

(聯合晚報)
--
腫瘤標記有紅字 不代表罹癌

問:最近公司體檢,檢驗報告卻發現腫瘤標記的CA125有紅字,上網查到CA125可能跟乳癌、子宮內膜癌等有關,嚇得晚上睡不好。請問腫瘤標記檢查過高,罹癌的可能性高嗎?該進一步去做篩檢嗎?(40歲,李小姐,台北市)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吳岱穎答:

腫瘤標記只需抽血檢驗、價格不貴,感覺很「炫」,是不少民眾於體檢時會自費,或是健檢單位會加送的檢驗項目。

但腫瘤標記高不等於有癌症、檢驗正常也不代表沒事,其實並不建議將腫瘤標記用於篩檢,腫瘤標記比較適合用於癌症治療後的追蹤,瞭解患者的治療情形、有無復發等。

因為各種腫瘤標記都可能跟良性疾病有關,以CA125來說,在月經、懷孕、子宮內膜異位、或是骨盆腔發炎、卵巢良性疾病等情況下,也會使得CA125的數值升高,目前臨床上只建議CA125用於卵巢癌的治療反應與復發監測。

除非是腫瘤標記的數值檢驗出來高出正常值百倍,則需要有警覺心。若是檢驗出數值稍微偏高,可以從其他癌症的相關風險因子去判斷。

例如,CA125過高,是否有乳癌家族史?與肝癌相關的AFP偏高,自己是否是B、C肝炎的帶原者?若是有家族史或是帶原者,就要比較小心看待數值偏高,最好再進一步找醫師評估。

最好不要依賴腫瘤標記作為癌症篩檢工具,目前比較有效的篩檢方法,包括以乳房X光攝影篩檢乳癌、以糞便潛血檢查篩檢大腸癌、以抹片篩檢子宮頸癌,以及口腔癌的口腔檢查等,都比腫瘤標記效果更好。

(聯合晚報)
--
攝護腺肥大 男性夜尿快就醫

「一夜小便七八次,又對不準,廁所臭得要死!」泌尿科診間經常可見妻子當場斥責老公,要他睡在廁所門口,免得吵得全家人睡不好。由於攝護腺肥大經常合併勃起功能障礙,讓不少男性身心受創,顏面盡失。

彰化基督教醫院外科部副部長江恒杰表示,男性從30歲起,攝護腺就開始肥大,年過50歲,約三成出現症狀。研究顯示,62%攝護腺肥大患者經常伴隨勃起功能障礙,高達72%勃起功能障礙患者合併攝護腺肥大症狀。

70多歲的陳先生飽受攝護腺肥大困擾,平均每小時得起床尿一次,每晚平均得尿七、八次,成為名符其實的「一夜七次郎」,太太早就受不了,直嚷「如果有空房間,就要一個人睡」。

除頻尿、夜尿外,陳先生還有殘尿、尿不乾淨等困擾,尿液常滴在馬桶座旁邊,每天清晨妻子上廁所時,總得捏著鼻子,一邊沖水清洗,一邊罵著「臭的要死」。

此外,陳先生勃起功能障礙,在床上欲振乏力,夫妻兩人已經很久沒有性生活,導致感情逐漸變淡。加上長期被先生夜尿吵得睡不好,睡眠品質惡劣,以致於陳太太對另一半講話口氣越來越不耐煩。

江恒杰表示,大部分女性都不瞭解老男人的痛苦,因此,妻子毫不留情地斥責老公等相同戲碼,經常在門診上演著。儘管責罵內容不一樣,口氣也不同,但患者反應幾乎一樣,僅能低著頭,無言以對。

江恒杰指出,不管是緊要關頭,欲振乏力,或夜間尿尿一夜七次郎,都會重創男人自信,垂頭喪氣。如有這些困擾,務必積極面對。最新治療方式可同時解決二種煩惱,熟男朋友可與醫師討論,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聯合晚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