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3日 星期一

新聞自選輯 20211213 武漢肺炎篇

台灣篇

*中研院前助理未遵守SOP 疑脫手套再脫衣染疫

曾任職中研院P3實驗室的女助理染疫(案一六八一六),所幸採檢接觸者二五九人均陰性,初步觀察未向外擴大。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是好現象,並指個案感染源確定在實驗室內,疑為未落實穿脫防護衣SOP,而是「先脫手套、再脫防護衣」所致,但是否因此染疫待確認。

259接觸者採檢皆陰性 初步觀察未擴大
案一六八一六最新接觸者匡列採檢結果,一○五人列居家隔離、三十四人列自主健康管理,全數採檢陰性;自我健康監測三四○人持續由衛生單位評估是否採檢,已採檢一二○人也是陰性。北市衛生局晚間發布新聞稿表示,該案一○五名接觸者、擴大採檢五十三人、社區民眾及中研院員工共八○五人,全數篩檢陰性。

陳時中指出,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已與中研院相關主管完成面談,全案會朝內部、外部兩方向同步檢討。目前無論是中研院、中央訂定SOP問題不大,主要是看執行面有無疏漏。根據個案陳述,疑似被老鼠咬到後急著「先脫手套、再脫防護衣」,與標準動作流程「先脫防護衣、再脫手套」不同,但是否因此感染仍待確認。

最新疫情方面,國內昨無新增本土與死亡病例,但新增六例境外移入。兩例來自美國,其餘柬埔寨、馬來西亞、菲律賓及印尼各一例,其中四例為突破性感染,一例嬌生混打莫德納、一例打BNT、兩例打科興疫苗。

春節檢疫明上路 PCR報告日往前調整
春節檢疫專案明天上路,PCR報告日調整為啟程地表定航班時間往前推三個「日曆日」計算,不排除當地國定假日、例假日。三項方案包含防疫旅宿檢疫十四天、防疫旅宿十天加在家檢疫四天、自費入住集檢所或防疫旅宿七天加在家檢疫七天。三方案後續均須自主健康管理七天。

一週接種1.8萬人 北車再延長至21日
另台北車站莫德納接種站十二月五日開設,一週已接種一萬八千六百多劑。設站原只到昨日,評估民眾仍有需求,將延長至十二月二十一日,並持續贈送好禮。目前到期莫德納都已打完,但十二月二十一日前又有十二‧五萬劑莫德納到期,指揮中心將積極調配與加速接種。

台灣出現三例Omicron境外確診,有專家建議病毒藥物增加至總人口的廿%,陳時中在高雄受訪時強調,廿%是四七○萬人,他不認為目前台灣疫情有此必要,重點是疫情阻絕及疫苗施打。

*疫情讓心理健康失調 今年前9月精神科求診破130萬人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近兩年,不少民眾生活受到影響,心理健康也失調!根據健保署統計,今年一至九月精神科求診突破一百三十萬人,較去年同期成長三.二%,更較前年同期成長一成以上,以四十至六十九歲族群為主。

較前年成長一成 40至69歲占逾五成
今年至九月精神科就醫一百三十萬人,較去年同期約一二六萬人、前年同期約一一八萬人成長,單月高點為三月近八十.四萬人,本土疫情發生後,六月以七十一.五萬人為最低點,但疫情平穩後,七月起回溫,九月更已達七十九.三萬人的水準。

健保署醫管組科長陳依婕表示,整體以女性五十五%為大宗,四十至六十九歲占超過五十一%為主,前三名疾病包含持續性憂鬱症約十六.四萬人、非特定的焦慮症十三.一萬人、廣泛性焦慮症十二.九萬人。

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袁瑋說明,持續性憂鬱症常是曾罹憂鬱症沒好完全,人變得易緊張、悲觀;非特定焦慮症可能因突發事件壓力引發;廣泛性焦慮症則指焦慮逾半年,影響注意力、睡眠,甚至產生肩頸不適等。

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方俊凱觀察,就診患者分兩大類,一是疫情初始調適困難產生焦慮的中老年人為主;二是疫情爆發後兩、三個月,面對遙遙無期的解封、不確定的未來感到憂鬱者。

阿公阿嬤長期悶在家 引發「心身症」
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陳宜明則發現一群「意想不到」的病人在疫情後明顯增加,就是社區阿公、阿嬤,少了公園跳舞、唱卡拉OK的機會,困擾就來了,通常主訴睡不著、身體不舒服,其實就是長期悶在家,對疫情焦慮、疫苗接種不確定性引發的「心身症」。

新光醫院精神科醫師詹佳達分析還有其他類別,像是確診者或接觸確診者而被隔離者,二十%後續會出現情緒問題;原本可和平共處的焦慮症狀因反覆觀看疫情資訊且不敢出門與運動而惡化;還有打疫苗誘發焦慮族群近三個月內快速成長。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1/12/13/34.jpg

*「疫」常焦慮!有人猛噴消毒水 有人染疫康復被排擠

COVID-19疫情延燒兩年,有人因其他家人確診,出現嚴重焦慮及強迫症,消毒水一天就用掉好幾罐;有家人打疫苗後意外染疫,全家人陷入憂鬱情境;更有染疫康復者出院後長達兩、三個月都檢出陽性,辦公室沒人敢與他共事,情緒幾乎潰堤。

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醫師許正典表示,一名個案在家人確診而被隔離,每天用大量酒精不停消毒,在家人勸導下就醫,到院時包得密不透風、「像個保鮮膜人」,稍微咳嗽就懷疑自己染疫,所幸經兩、三個月藥物治療及心理輔導,症狀好轉。

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袁瑋分享一名染疫者的困境,他解除隔離後都沒有症狀,卻持續檢出陽性,即使醫師開立證明背書工作沒問題,但主管、同事沒人敢跟他同一辦公室,外縣市家人也請他不要回家,讓他覺得被排擠且失去價值,一度憂鬱得很嚴重,幸好兩、三個月後檢驗終於轉陰,狀況才改善。

袁瑋並提到有一家人求助,原因是九十多歲的婦人接種疫苗發燒住院,未料遭同住的確診患者傳染,痊癒後卻退化快成植物人,當初堅持請媽媽打疫苗的兒子自責不已,全家人都陷入憂鬱。

疫情帶來情緒問題新病人
至於一般民眾,袁瑋指出,疫情確實帶來情緒問題的新病人,例如新聞不斷播報負面資訊,對於未來失去盼望;在家工作要兼顧小孩、照顧失智症長者角色,壓力倍增;以及疫情影響工作、收入而鬱悶。

另外,有精神科病人則恐懼疫情而未回診,北醫附醫精神科主任李信謙舉例,一名思覺失調症病患藥快吃完了就減半吃、結果病情惡化。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1/12/13/45.jpg

*精神科報復性回診 2成問疫苗/面對疫情壓力 醫師建議說出口、多運動、常聯繫朋友

國內COVID-19疫情逐漸回穩,精神科出現「報復性回診」,且幾乎每五個病人就有一個會問可不可以打疫苗。醫師建議理性評估,面對疫情壓力時可做好防護措施、擔心就說出口、維持適度運動、與朋友保持聯繫,也適度食用B群及深海魚油。

國泰醫院精神科醫師蔡季衡發現,最常被問到「我到底可不可以打疫苗?」尤其是易憂慮、恐慌者接種疫苗前後都壓力倍增,治療上通常先穩定身體狀況,再提供精神治療協助。

精神病患抵抗力較差 醫師建議打疫苗
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陳宜明也說,幾乎每五個病人就有一個問疫苗。通常若其他科別醫師沒說不能打,就會提供研究數據與專業意見給病人參考;國外研究也顯示,易憂鬱、焦慮的精神科病患抵抗力較差,染疫後重症風險較高,建議優先接種疫苗。

新光醫院精神科醫師詹佳達提到,疫情趨緩後,這一、兩個月就診數已回到疫情前水準。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袁瑋更指出,來診量達疫情前一‧五倍。

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醫師許正典指出,疫情降級後患者增加至少一、二成,以睡眠障礙為主多三成,焦慮多兩成,憂鬱多一成五,主要擔心疫情再度爆發、工作沒有著落、親子衝突等。

袁瑋建議,除了做好打疫苗、戴口罩等保護措施,自己的憂慮要說出口,找一些共同背景的人分享,多與朋友保持聯繫。

詹佳達指出,運動可緩解焦慮症及輕到中度憂鬱症。另食用B群,特別是葉酸,以及深海魚油,有研究證實對情緒改善有助益。

北醫附醫精神科主任李信謙建議多運動、爬山,或是好好吃喝一頓。若負面情緒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可請親友陪同就診。

醫師也建議,過度在意疫情資訊會陷入越緊張不安,甚至災難化思考,要將心力放在讓自己內心安定的事情上。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1/12/13/44.jpg

*中研院設接種站 提供莫德納、BNT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P3實驗室二十五歲已離職女工作人員日前確診,台北市因此出動採檢車到中研院。台北市衛生局今(十三日)、明天(十四日)更在中研院規劃疫苗接種站,提供莫德納、BNT疫苗接種。

衛生局表示,今上午九點至下午四點,中研院會設置行動篩檢車,讓中研院自我健康監測員工進行採檢。十三至十四日,衛生局也會在中研院體育館一樓設置COVID-19疫苗接種站,服務時間為上午九點至十一點三十分、下午一點三十分至四點。接種將採分日分流方式,十三日安排莫德納疫苗(含一、二、三劑)、十四日接種BNT疫苗,接種莫德納疫苗者可獲贈一百元等值商品禮券。

衛生局表示,截至昨天午二點止,中研院確診個案已匡列接觸者一○五人居家隔離,採檢結果皆是陰性,擴大採檢五十三人陰性。衛生局十、十一日也已安排行動篩檢車至中研院,社區民眾及中研院員工共八○五人篩檢,全數陰性。

衛生局也呼籲第一至三類高風險對象,含P3實驗室之工作人員,都應加速完成三劑疫苗接種;民眾可至北市指定醫院特別門診預約接種。北市花博也持續提供莫德納隨到隨打接種服務至十五日,完成莫德納疫苗接種者還可獲得一百元等值商品禮券,接種前請備妥健保卡及小黃卡。

*《台中》疫苗首打族 市民限定送200元禮券

全市12歲以上未接種者約25萬人 須至指定地點施打 到25日截止
台中市府十一、十二日啟動十六處百貨、賣場等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苗接種站,兩天共接種近四千四百人,今天將針對首打族,提供「市民限定」只要是施打第一劑就贈送二百元禮券,目前全市十二歲以上、尚未接種第一劑者約二十五萬人,只要至台中市指定地點包含三十家衛生所、合約醫院、診所、賣場,都可領取,至十二月二十五日截止。

市民禮 任一種疫苗皆可領取
台中市府催打全市還未施打第一劑的市民,祭出市民禮,除了一百元中央補助,中市府加碼一百元,共送出二百元禮券,施打BNT、AZ、莫德納、高端等任一種疫苗皆可領取、每場無限額,鼓勵市民踴躍施打。

不過,並非全市疫苗合約院所皆能領到首打禮券,須至指定地點,包括三十家衛生所等共三百八十六家合約醫療院所,再加原定十八、十九日持續設站的七家賣場(五家家樂福及兩家全聯),共有三百九十三處,受理首打市民限定禮。

百貨、賣場接種站 兩天打近4400劑
中市在十一、十二日百貨、賣場等疫苗接種站,兩天共施打近四千四百劑,首日接種站因大多提供BNT疫苗,共施打近二千四百劑,昨天則大多數提供AZ疫苗,則施打近二千劑,其中東協廣場這兩日皆施打BNT疫苗,施打量最多,分別打到約四百及七百劑,主因是中央提出外來人口接種專案,不通報、不查處、不收費、不管制,外國人打得最多。

台中市全市武漢肺炎疫苗第一劑接種人數為二百三十二萬一千三百八十八人、占全人口涵蓋率為八十二.四八%,完成第二劑接種人數為一百八十五萬七千零八十二人,涵蓋率為六十五.九八%;第三劑(追加劑)接種為三千九百四十三人,涵蓋率為○.一四%。

衛生局也提醒,各類武漢肺炎疫苗首打年齡,BNT須滿十二歲、AZ及莫德納須滿十八歲,高端須滿二十歲可接種,呼籲符合接種資格市民把握機會,尤其市民務必攜帶身分證及健保卡前往接種,以利禮券核發身分認定,相關接種地點已公布於台中市衛生局官網(https://www.health.taichung.gov.tw/1856283/post )。

*南投第二劑疫苗 夜間也可接種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變種病毒Omicron來勢洶洶,南投縣衛生局為提高第二劑疫苗接種率,除要求防疫等第一、二、三、七類對象,應在本月十七日前接種第二劑疫苗,其他民眾也可向各地衛生所、醫療院所洽詢(https://reurl.cc/jgAoky),由於南投目前疫苗充足,共二萬一千劑,部分院所也能夜間接種,呼籲踴躍施打第二劑。

衛生局表示,縣內第一劑疫苗接種率近七十六%,第二劑接種率為六十%,民眾若尚未完成兩劑接種,可向各衛生所、合約院所諮詢預約,部分院所也有夜間門診,方便民眾下班接種。

另外,明年起,中央及地方政府權管場所工作人員,凡屬維持醫療及防疫人員、高接觸風險工作者、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以及矯正機關、殯葬場所等人員,應在本月十七日前接種第二劑疫苗,若未完整接種二劑,則應提供三天內快篩或PCR檢驗陰性證明,才能進入工作場域上班。

*鋅、鉻、釩金屬空污微粒 恐讓流感疫情更嚴重/北醫大採樣研究 3種金屬提供病毒更好存活環境、結構更穩定

空氣污染、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高的地方已被證實容易讓流感疫情更嚴重。台北醫學大學進一步研究發現,空污中若有鋅、鉻、釩三種金屬,可能創造更適合流感病毒存活的環境,人體吸入後更易被感染致病。

北醫大呼吸治療學系教授莊校奇團隊二○一九年十二月廿四日到隔年一月十三日的流感好發季節,在台北市長興街、基隆路附近採集空氣樣本,用PCR檢驗分析樣本中的病毒包括A、B型流感和H5等病毒存活時間,以及各種空污微粒相關性,發現這三種金屬微粒存在與病毒存活時間、濃度呈現正相關。

莊校奇說明,鋅通常由交通工具排放廢氣產生,鉻多從工業廢氣而來,釩則存在於石化產業廢氣。這三種金屬提供病毒更好的存活環境,一起包覆在細懸浮微粒上,使其結構更穩定,更容易被保存,「當然還有其它成分也有影響,但相關性最高的就是鋅、鉻、釩這三種」。

口罩、空氣清淨機可濾掉病毒
莊校奇說,流感季節被感染的病患多,患者打噴嚏將病毒藉由飛沫帶到環境與空污結合,病毒保存時間越長,就越可能提高他人被感染機會。至於多少濃度的PM2.5和鋅、鉻、釩能讓流感病毒延長存活的時間和活性?則需要進一步研究。

根據研究發現,約七十九%被吸入的細懸浮微粒PM2.5能到達上、下呼吸道,四十五%PM2.5能抵達肺泡上皮組織,使其黏附的流感病毒能感染人體。

「最好的防治方式是病患戴口罩、健康者在空污環境也戴口罩。」莊校奇說,或可用空氣清淨機,濾掉PM2.5等於也濾掉包覆在上面的病毒。

減少空污 也能降低武肺疫情
至於細懸浮微粒和金屬微粒濃度是否也會增加新冠病毒的存活能力?莊校奇認為理論上也符合,因為已有非常多的研究證實空污嚴重的地方,新冠疫情也比較嚴重,只是目前不確定哪些微粒會對新冠病毒有影響,能確定的是減少空污絕對有效。

這項研究已在今年九月底登上國際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接種疫苗 慢性病患不宜停藥

接種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苗前,慢性病病友要先停藥?新竹縣兒科醫師曾文智說,答案是「錯」!

自主停藥反添不適
天氣轉涼,最近想要接種COVID-19疫苗的民眾,或是追加打第三劑的人有增加趨勢,但曾文智發現當中有不少長期用藥的高血壓等慢性病患,竟在接種前「自主」停藥再打疫苗,他說這種行為反而會增加接種後不適的風險,甚至有出現不良副作用的可能性。

曾文智說,他們替民眾接種疫苗前,都會先幫來者量血壓,發現有些人的血壓特別高,經詢問才知多半本身就是高血壓病患,且有長期服用降血壓藥,但卻為了打疫苗,當天沒吃藥就接種,大概十個病患會有一、兩個有這樣的現象。

他說,這類高血壓患者停止服藥以後,血壓如果只是稍高,他還是會替他們接種,然後請患者回家趕快吃藥。

等血壓穩定再來打
不過,如果血壓真的過高,考慮到天氣變冷、當事人對疫苗副作用的心情緊張、顧慮家屬擔憂,以及前一晚極可能沒睡好等多重壓力累積,曾文智評估會增加疫苗風險,最後多半建議下次等血壓穩定以後再打。

國際篇

*以國研究》接種第3劑輝瑞 有效抗Omicron

中和能力增加約100倍
十一月在南非發現的武漢肺炎最新變種病毒Omicron,截至台灣時間十二日晚間,已在逾六十個國家和地區以及美國二十七州現蹤。以色列研究人員發現,接種第三劑美國輝瑞大藥廠/德國BioNTech公司研發的疫苗,可針對Omicron提供顯著保護力,中和能力增加約一百倍!

這項研究是由以國「希巴醫療中心」(SMC)和衛生部中央病毒學實驗室共同執行。比較廿名五至六個月前接種兩劑輝瑞/BNT疫苗者(下稱第一組),與廿名一個月前追加接種第三劑同款疫苗者,發現第一組對Omicron毫無中和能力,但對武肺另一變種病毒Delta則確有若干中和能力;追加劑對Omicron有顯著保護力,但相較於對Delta的中和能力,低了約四倍。

這項發現與輝瑞及BNT日前提供的數據類似。研究團隊是以活病毒進行實驗,輝瑞及BNT的研究則是使用生物工程的假病毒。南非研究此前亦發現,Omicron可部分躲避兩劑疫苗的保護。

不過,香港南華早報十二日報導,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從十名一個月前接種兩劑BNT疫苗者的血液中發現,該疫苗對Omicron的中和能力,恐降低至少三十二倍。惟中大教授許樹昌仍強調,接種疫苗對重症與死亡仍有保護效果,重點在於所有適合接種者完整接種,預防接種仍是免於武肺的「唯一有效方法」,呼籲高齡或其他高風險族群接種追加劑。

該團隊也正檢測追加接種第三劑BNT疫苗者的血液,預料這一組受試者對Omicron的免疫水準會較高。

接種追加劑間隔 澳縮至5個月
澳洲十二日宣布,由於Omicron確診病例攀升,將縮短接種追加劑的間隔時間,從原先的接種第二劑後六個月,縮短到五個月,適合年齡則仍維持十八歲以上。澳洲採用輝瑞和美國莫德納疫苗做為追加劑。

蘇格蘭首席大臣施特金(Nicola Sturgeon)預測,Omicron將在數日內取代Delta,成為部分歐洲國家的主要優勢病毒。英國衛生安全局亦相信,按照目前的傳播率,Omicron十二月中旬就會在英國成為主要優勢病毒。

(自由時報)
--
台灣篇

*染疫研究助理 陳時中:疑違反SOP

國內昨新增六例新冠肺炎境外移入病例,無本土及死亡個案。針對中研院實驗室染疫一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目前採檢二五九人,全數陰性,「這是好現象」,但還需持續做好社區監測;指揮官陳時中則說,該名染疫研究人員疑似先脫手套,再脫防護衣,違反SOP程序,但詳情仍待釐清。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案一六八一六)全基因序列,與中研院P三實驗室使用的Delta變異株相符,且實驗室門把和桌面採檢陽性。陳時中說,「確認是實驗室汙染」;莊人祥說,不排除實驗室內交互感染、環境感染的可能性。

陳時中說,中研院和疾管署制定的SOP沒有問題,可能執行面出狀況。按照實驗室規定,應先脫防護衣再脫手套,但該研究人員自我陳述說,疑似被老鼠咬到時,先脫手套,再脱防護衣,但是否因此染疫還無法確定。中研院正在檢討,是否給予懲處依檢討結果而定。

至於Omicron變異株讓許多國家疫情再起,但陳時中對於本土疫情信心滿滿,昨接受前總統陳水扁廣播節目專訪時說,若控制得宜,春節後預計能往降級方向走;國內出現Omicron病例是預期內的事,但狀況不會比Delta嚴重。

入境檢疫 專家:應看疫苗保護力
國內已有三例Omicron境外移入病例,其中兩人來自英、美,但指揮中心未將這兩國列為重點高風險國家。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說,政府應以疫苗保護力來區隔旅客風險,而非從哪些國家入境,研究發現疫苗保護力不足是這次全球疫情再起主因之一。

陳秀熙建議指揮中心緊縮「七加七」專案資格,僅限於接種兩劑未滿六個月者,至於未完整接種兩劑,或接種兩劑超過六個月,且未接種第三劑者,應至集檢所或旅館隔離十四天。

但中國附醫副院長黃高彬說,Omicron境外移入個案仍不多,加上確診者幾乎都無症狀或症狀輕微,目前應無調整必要,但春節返家檢疫家用快篩應改為PCR篩檢;一旦境外移入七八成均感染Omicron變異株,就需考慮加強入境檢疫措施。

另指揮中心於北車開設「莫德納疫苗施打站」再延長至廿一日,完成接種仍可獲得一百元全聯禮券。

中國篇

*大陸疫情升溫 再倡導就地過年

大陸本土新冠疫情升溫,在大陸國家衛健委坦言「元旦、春節即將來臨,疫情傳播風險較大」後,河北、廣東及廣西等多地,再度倡導「就地過年」政策,外界預估將有更多省市跟進。分析師認為,若「就地過年」時間提早確定,會有更多的人口留在「生產地」,對生產缺工情形、線上消費會有正面影響,但對旅遊業來說,則可能再次「過冬」。

以率先發布,規定最嚴格的河北張家口經濟開發區為例,通知倡導區內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幹部職工要帶頭示範,一律在本地過年,一律不出境,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盡量不離開當地,確實有需要的嚴格審批管理,並要求民眾勸導親友不進行人員流動。

此外,廣東中山市三鄉鎮、廣西崇左憑祥市等地,也陸續發布倡導企業應鼓勵人員「就地過年」,「非必要不離開」,呼籲「網路拜年」的通知。

大陸國家衛健委發言人米鋒前天坦言,Omicron變異株進一步增加疫情不確定性,「外防輸入」壓力持續增大;大陸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副局長吳良有則稱,元旦、春節即將來臨,疫情傳播風險較大,要在科學精準防疫上下更大功夫,「確保大家度過一個健康、平安的節日。」

除了二○二○疫情爆發之初,今年春節前,大陸就曾因疫情多點散發,有廿九個省市陸續發出「春節期間非必要不返鄉」的倡議。對於二○二二年可能又要「就地過年」。

大陸「問卷網」調查顯示,有百分之七十一點二九的受訪者認為可以接受,但也有超過五成的受訪者坦言,已有超過一年、至多三年以上沒有回家過年了。

浙江本土疫情持續上升,防疫壓力也加大。大陸國家衛健委昨通報,新增確診本土病例四十九例,分別是浙江卅八例(紹興市廿二例、杭州市八例、寧波市八例)、內蒙古十例(均在呼倫貝爾市)、黑龍江一例(在哈爾濱市)。

陝西西安昨中午自行通報,新增本土確診病例一例,為一門診部工作人員。

受疫情影響,目前大陸共有八個高風險地區、四十四個中風險地區,浙江、廣東、黑龍江等地已暫停跨省團隊旅遊,長三角主要城市要求民眾盡量不要離開當地。

(聯合報)
--
國際篇

*旅遊業寒冬恐再臨

在Omicron變異株入侵、本土疫情反覆出現的背景下,中國大陸2022年春節可能將迎來第三次「就地過年」,分析師認為,若就地過年時間提早確定,會有更多的人口留在「生產地」,對生產缺工情形、線上消費會有正面影響,但對旅遊業來說,則可能再次「過冬」。

興業證券分析師王涵指出,相比2020年疫情發生之初,很多人已經返鄉,被暫時留在「消費地」,若疫情防控距離春節較遠,生產端表現可能會優於傳統春節放假時期,表現為正向影響,如勞動者實際工作天數增加。

江海證券分析師屈慶提醒,考慮到農民工錯峰提前回家,節前趕工意願可能降低,從行業看,交通、文化旅遊、住宿餐飲等與移動相關消費將受疫情及防疫政策收緊負面影響,電商、線上娛樂等消費需求將增加 。

大陸文旅局統計,2021年大陸七天春節假期,國內旅遊2.56億人次,為疫情前同期的75.3%,旅遊收入人民幣3,011億元,僅疫情前同期58.6%。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