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日 星期一

新聞自選輯 20230102 武漢肺炎篇

台灣篇

*本土+25270、中重症+134、死亡+20/病例週增42.8% 估高峰每日4萬例

進入二○二三年,疫情持續升溫!本土武肺昨新增二萬五二七○例,較上週日增加四十三%;上週病例數累計十二萬○七六○例,較前一週上升四十二.八%。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預估未來一週仍持續上升,高峰可能落在一月底、二月初,屆時每日平均確診數由先前估計的二.九萬例至三.六萬例上調至四萬例。專家分析歐美留學生返台、對岸台商返台是疫情發展主因。

本土病例昨新增以新北市五三三四例、台中市三四一九例、台北市二八六○例最多。境外移入新增一一六例。

中重症新增一三四例;死亡新增廿例,最年輕為四十多歲女性,有癌症轉移病史,接種三劑疫苗,去年十二月廿八日咳血至急診,檢查有肺炎及PCR陽性確診,住院後病況惡化於廿九日死亡,死因為肺炎併敗血性休克。

新一波仍以BA.5為主 占率可能變小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預估未來一週疫情仍持續上升,但期盼增幅逐漸趨緩,否則高峰恐再延後。目前推估新一波仍以BA.5為主,但占率可能變小,會有一些BQ.1、BF.7等新型變異株個案,高峰落在一月底、二月初,屆時每日平均確診數中推估四萬例,以往疫情結果也多接近中推估,低、高推估數值則待進一步估算。

「高峰單日病例數四、五萬例逃不掉!」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黃高彬認為,歐美留學生陸續放假返台,中國一月八日邊境解封,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旅遊,雖然我國尚未開放中國觀光客來台,但可預期台商回台潮,若要趕上春節圍爐,可能集中一月八日至十五日入境。

親友自中返台 應保持警覺性
黃高彬指出,中國疫情資訊不透明,保守估計當地至少已四成人口感染。非官方資料顯示,從去年十至十二月,當地至少有一三○種變異株,其中不乏中國獨有的「特有種」,因此台商回台最憂心變異株入侵,尤其有些人二、三年未返台,病毒型態與中國一樣,可能與其他國家不同。他提醒若有親友從中國返台,保持警覺性,防護措施不可鬆懈,疫苗要盡快接種,室內外口罩能戴就戴。

另外,中國入境旅客昨起必須接受唾液PCR,昨日來自中國班機共有七個航班,預估約五五五人入境,採檢秩序良好。採檢後送到醫院進行檢驗需要時間,預計相關結果最快今日出爐說明。

國際篇

*黑數多 中國恐逾6億人染疫

中國網路媒體近日先後出現憂心武漢肺炎感染率過高與官方數據未能反映事實的文章,指稱某些城市的感染率恐破九成,全國感染率破四成,恐有逾六億人染疫。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提及疫情時,也說「每個人都不容易」,聲稱疫情防控已進入「新階段」,呼籲民眾再加把勁,「曙光就在前頭」。

紐時︰數據不透明如猜謎
紐約時報說,中國武肺疫情大爆發,全球都在探究對數億中國人的健康及全球經濟發展的影響,但由於中國政府不提供可靠資訊,使得判斷中國疫情嚴峻程度,猶如一場大型科學猜謎遊戲(a big scientific guessing game)。

20天感染率超過全球3年
中國網路近日流傳一篇作者署名「管理視界」的文章,指稱中國解封後廿天的感染率,超過全球所有國家過去三年的感染率,未來發展難以預料。該文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日前推估北京染疫率恐逾八成來推算,懷疑北京恐有一七六○萬人感染。作者稱曾光的估計大膽但客觀,而他個人認為北京感染率更高,恐逾九成、甚至近百分之百,實際感染人數可能破一八○○萬;絕大多數城市感染率破五成,綜合平均全國感染率破四成,即至少六‧五億人,甚至可能逾六億人感染。

「中國新聞週刊」去年十二月卅一日刊出的一篇文章則說,由於快篩陽性者不被視為「確診」而不會向上通報,導致官方發布的每日武肺疫情資訊與民眾實際感受存在極大落差,民眾因無法判斷真實疫情而受謠言影響,陷入恐慌湧入醫院,加重醫療負擔。中國的武肺疫情資訊去年底從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改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該中心一日稱,卅一日全國新增五一三八起確診病例、一起死亡病例,累計死亡病例五二四九例。

由於官方數據與實際情況有落差,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帳號「警民直通車上海」發布消息指出,查獲殯葬「黑仲介」、哄抬藥價、非法銷售快篩等涉疫違法行為,出現加價一五○○至二○○○人民幣(約六七○○至九○○○台幣)轉售遺體火化服務名額的「殯葬黃牛」,顯示殯葬業務供不應求等慘況。

*防病毒傳播 摩洛哥禁中國客入境

加拿大、澳洲要求出示陰性證明
中國境內武漢肺炎確診及死亡人數飆升,而且即將在本月八日開放國門,官方對外公布的疫情訊息卻不夠詳盡,令各國對可能遭新變異病毒株入侵憂心忡忡,紛紛對中國旅客採取防範措施。加拿大、澳洲分別在去年十二月卅一日及本月一日宣布,將要求中國旅客出示病毒採檢陰性證明,摩洛哥更直接禁止所有中國旅客入境。

加國並檢測國際航班廢水
加拿大政府表示,考量到中國確診病例急速上升,且與這些病例相關的流行病學與病毒基因定序資料十分匱乏,將要求來自中國的旅客,在入境時出示四十八小時內的病毒採檢陰性證明,同時也將檢測所有降落在多倫多或溫哥華的國際航班廢水,以監控新變異株。不過,入境的中國旅客若在起飛前十天確診並已康復,則可提供康復證明文件,替代陰性採檢結果。五日起生效。

澳洲政府也宣布,儘管澳洲超過九十七%的成年人已至少接種一劑疫苗,但因北京當局並未適當分享確診病例數或目前傳播的變異株細節,為了保護國民免受潛在新變異株侵襲,同時掌握中國疫情迅速發展情勢,將要求來自中國的旅客在抵達前出示病毒採檢陰性證明,規定自五日起生效。

北非國家摩洛哥外交部則發布聲明指出,鑑於中國確診病例激增,決定禁止所有來自中國的旅客入境,無論其國籍為何,藉此避免病毒傳播。這是目前對中國旅客最嚴厲的規定。

歐盟將開會擬共同對策
儘管各國祭出程度不一的防範措施,但歐盟至今仍採觀望態度,引起義、法、西等多國關切。對此,元旦起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的瑞典表示,歐盟理事會將在四日召開危機管理機制「綜合政治危機應對機制」(IPCR)會議,「在關於採取可能的入境限制方面,瑞典正尋求歐盟制定一個共同政策。我們迅速採取必要措施,這是很重要的。」

美國東北大學人工智慧與生命科學主任史卡皮諾向「彭博」指出,中國因接種疫苗或自然染疫而獲得免疫力的人數還相對稀少,因此還不到變異株突破人體免疫的時機,但隨著感染人數日益增加,加上欠缺遏制病毒傳播的措施,新變異株可能很快就會帶來麻煩,「一個月或兩個月後,我們就得密切注意此變化。」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3/01/02/72.jpg

(自由時報)
--
台灣篇

*疫情高峰恐提早 春節單日估確診4萬

新冠肺炎進入第三波本土疫情,昨新增二萬五二七◯例本土個案,較上周日增加七千多例,上升四成三;以單周累積病例來看,上周較前一周增加五萬多例,增幅也近四成三。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上周病例上升速度快,這次疫情可能提早於一月底達高峰期,預估春節當周或下周的病例數最多,單日恐破四萬。

另,國內昨起針對中國大陸入境航班,實施旅客唾液PCR篩檢,廈門航空MF八八七班機上午九時卅七分最早飛抵桃園機場,機上共八十四名乘客進行採檢。羅姓旅客說,大陸疫情嚴重,搭機前已要出示四十八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入境台灣再篩檢有助於防疫,不會感到不方便,將在家等待採檢結果出爐。

莊人祥說,昨共六班、五百多名旅客入境,今天會公布新制首日的檢驗結果。至於包括日本在內多國管制中國旅客入境,莊人祥說,國內尚未開放陸客,返台旅客多為國人或持有居留證者,不需管制人數。

疫情部分,昨新增十九例死亡、一三四例中重症個案,死亡包括一例境外移入個案。莊人祥說,該個案為紐西蘭返台的五十多歲男性,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症等慢性疾病,且曾接受腎臟移植,長年居住於紐西蘭,入境時身體不適,被送急診收治於加護病房,隔天確診,插管使用呼吸器、葉克膜,並使用瑞德西韋、類固醇等藥物治療,仍於上月廿八日死亡。

另名較年輕死亡個案為四十多歲女性,有癌症轉移病史,曾接種三劑疫苗,因咳血至急診,檢查發現,肺炎及PCR陽性確診,住院隔日死亡。

*疫情盡頭的最後一哩路/洪子仁(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

去年12月初,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表示「COVID疫情盡頭已近在眼前」,國內也討論傳染病降級與指揮中心解散的可能性,疫情即將走向盡頭。但2020年以來,疫情瞬息萬變,中國大陸自第一波社區傳播,防疫思維瞬間由清零政策轉向與病毒共存,14億人口的疫情大爆發擾動黎明前的全球疫情發展。

大陸此波解封將新冠肺炎更名為「新冠感染」,確診者不需強制隔離,並開放居民出國限制,選擇放手讓疫情流行曲線「快上快下」,在極短時間內將壓縮整體人口染疫過程,策略考量是將經濟衰退的影響及幅度降至最低。

儘管現行病毒株致病率較之前低,但短時間內大量人口確診,在感染母數極大的情況下,重症及死亡絕對值還是很高,因此出現醫療量能擠兌,也增加不必要的重症與死亡率。

大家擔心台灣受大陸影響,但近日觀測,大陸現行主流變異株為BF.7和BA.5.2,目前尚未在台灣境外移入個案中大量發生,本國境外移入個案仍以BA.5為主流,來源國以日、韓、東南亞居多。而去年底疫情上升,主要是秋冬氣溫下降,營造病毒生存條件加上民眾防疫疲乏,還有去年第一波染疫者多感染BA.2,體內免疫保護力已下降,目前在BA.5流行下,有機會重複感染,造成第三波疫情。

第三波疫情 不會超越前兩波
回顧本土疫情,第一波疫情是去年4月1日至8月20日的社區傳播,以BA.2變異株為主,約500萬人確診,最高點落在5月27日的9萬4808人;8月20日後的第二波疫情以BA.5為主,約350多萬人感染,最高點5萬4874人;第三波疫情正在竄升,但預估確診個案不會超越前兩波高峰。

隨大陸邊境解封及春節將至,台灣須強化邊境檢疫,高度監測境外移入及本土變異株。目前指揮中心規畫大陸返國旅客於機場進行唾液PCR檢測,確診者比照台灣確診隔離政策採5+n方式,檢出陽性患者再將其檢體進一步基因定序檢驗,這有助國內防疫措施擬定。

防疫憑藉科學與證據,不是憑感覺,將大陸返台旅客確診者變異株定序與國內數據比對,客觀推估台灣疫情走向,面對黎明前的最後挑戰。

次世代疫苗 長者應盡速接種
面對大陸疫情變化,應提高警覺,但平常心,勿過度恐慌,在密閉空間、人潮擁擠場所或大眾運輸系統等仍須全程配戴口罩,提醒孩童及年長者盡量不要到擁擠的公共場所,減少不必要社交活動以降低染疫機會。

最後提醒,「與其擔心不如行動」,65歲以上長者盡速接種BA.5次世代疫苗提升保護力,後疫情時代防疫責任由政府轉到民眾自身,透過自我健康監測及風險評估來決定參加社交活動頻率,這樣才能順利度過第三波疫情,迎接如常生活來臨。

國際篇

*陸估6億人染疫 上海現殯葬黃牛

大陸正處於疫情海嘯,陸媒推估,全大陸感染人數恐上看六億人。大陸多地醫院重症床位緊缺,數據顯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急症接診人次達到一○三○次,急症搶救病床使用率為百分之二一六六點六七。廣州市衛健委則指出,在經歷一周多的高位平台期後,研判廣州本次疫情已達峰,預計在春節前,將進入流行尾期。

大陸網路媒體平台「今日頭條」去年十二月卅日刊發署名「管理視界」文章指出,據觀察,周圍的北京員工感染比例都超過九成了,不少已接近百分之百,現在還沒確診的人是鳳毛麟角。一周前未感染的少數人,本周多數都確診了,估計北京感染人數已超過一八○○萬。

文章表示,由於大陸已不做大規模檢測,政府也沒有建立快篩自測上報平台,沒有準確的統計數據,但從網上發布的各種預測看,比較一致的結論是:「目前大陸全國絕大多數城市都已經達峰,感染率都超過了五成,一些城市甚至超過了九成,綜合平均估算,全國感染率已經超過了四成,也就是說全國感染人數至少五點六億人,甚至有可能超過六億人了。」

另據「第一財經」報導,北京急救中心「急診接診人次搶救床位留觀床位使用率情況」數據顯示,去年十二月廿七日,當地一三四家醫院中有六十四家報告「急症擁擠程度高」。其中,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當日急症接診人次達一○三○次,急症搶救病床使用率為百分之二一六六點六七,為當天之最。

大陸疫情高燒下,殯儀館和火葬場出現「超負荷」運作。上海市出現殯葬黃牛,傳出有人加價人民幣一千五百元至兩千元(約新台幣六千六百至八千八百元)轉售遺體火化服務名額,顯示當地殯葬業務供不應求。

在大陸南方,廣州市衛健委昨指出,在經歷一周多的高位平台期後,去年十二月廿三日以來,廣州全市發燒門診就診患者人數開始從高位回落,單日就診量從高峰期的五、六萬人次下降至一點九萬人次。據研判,廣州市本次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已達峰,預計春節前,本波疫情將進入流行尾期。

至於大陸「健康碼」何時會退場?大陸官媒健康時報引述不具名公衛專家稱,疫情下,對脆弱人群的保護是必要的,這也是目前部分養老院、醫院等地還需要查驗健康碼的原因。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前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曾表示,新冠轉移到「乙類乙管」後,「健康碼就不存在了」。

*港陸通關人數設限 需PCR陰性

香港預定一月八日與中國大陸首階段通關,港府各相關部門加緊通關準備,港府「通關事務協調組」正制訂通關方案,首階段料有人數限額,預期旅客將要核酸檢測,結果陰性方可過關。

港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說,正爭取最早於一月八日實施與大陸首階段通關,港府「通關事務協調組」正擬訂方案,以達致逐步、有序、全面通關,同時與北京中央政府、廣東和深圳政府相關單位密切聯繫,除現時已開放口岸外,部分已關閉多時的口岸將會恢復運作。

陳國基說,通關初期會預設合適的人數安排,並逐步增加往來中港的海陸空交通班次等,視乎首階段通關的運作情況,再進一步擴展通關規模,最終達致全面通關。為減低疫情交叉感染的風險,建議到大陸的香港市民,以及到香港的大陸旅客,都必須事先接受核酸測試,確保陰性才可過關。

港府運輸及物流局長林世雄說,港府各部門正以最短時間,為與大陸通關作好準備,又指目前來往大陸的口岸尚未恢復運作,會與業界確保足夠跨境運輸能力,包括運輸工具、人員配置。

中港間口岸、鐵路等設施疫情間數年未用,香港鐵路工會聯合會主席林偉強說,硬體方面例如車站設備、路軌一直有維修,大部分設施都有檢查,已準備就緒。港鐵會在通關初期在幾個關口車站安排更多人當值,雖然其他車站基本運作沒有太大問題,但如果遇到緊急事故,需要疏散或救援,可能不能馬上進行既定程序。

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彭耀佳說,通關在即,期待旅客重返香港旅遊,但仍需時間逐步恢復航班及客流,業界正在準備,預計香港旅遊業最快一、兩年內回到疫情前水平。

通關對香港是好消息,港府財政司長陳茂波指今年香港經濟形勢審慎樂觀。他預期與大陸通關對跨境人流物流會帶來積極作用,新一年度訪港旅客人數將明顯反彈,陸路及空運貨運亦會顯著改善,為香港出口、旅遊及零售餐飲業帶來更大復甦動力。

產業篇

*疫情紅利沒了 金融業去年獲利恐跌破六千億

受升息、股債崩跌、防疫險理賠潮等三大利空罩頂,金融業去年獲利恐跌破六千億元大關,下探四年來新低。金管會統計,去年前十一個月銀行、證券期貨投信和保險業等金融三業,稅前盈餘近五二八○億元,和去年同期相比衰退百分之四十二,其中又以保險業獲利驟降逾八成最慘。

去年十二月台股量縮小跌、防疫險理賠未見趨緩、加上各銀行依慣例會在年底增提呆帳準備金,金融業獲利承壓,全年恐難突破六千億元大關。

金融三業二○一九年獲利衝破六千億元,二○二一年攀升到九三六六億元新高,但今年獲利縮水,若失守六千億元將是二○一八年來低點,等於吐出過去三年的疫情紅利。

二○一九年全球爆發疫情,包括台灣在內等各國央行實行量化寬鬆,政府隨後祭出紓困振興,點燃一波疫情商機;而過去三年的疫情紅利榮景,在今年升息潮中消逝。

金管會公布金融業去年前十一月獲利,銀行業獲利四○六○點一億元、年增百分之九點七;證券期貨投信業賺六○一點七億元、年減百分之五十三;保險業賺六一八億元、年減百分之八十五。考量銀行業成長力道已縮減、保險業衰退幅度擴大,獲利難樂觀。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說,銀行業今年前十一個月獲利成長百分之九點七,主因受惠升息及放款成長,推升銀行淨利息收益所致。

證券期貨投信業方面,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指出,券商獲利年減六成,是因為台股量縮價跌,導致券商自營虧損、經紀收入也大減;投信業則是因資產管理規模今年大降,導致基金經理費收入減少;期貨商則因升息,自有資金和客戶保證金存款收入增加所致。

至於保險業去年前十一月獲利六一八億元、年減百分之八十五,衰退幅度擴大,其中壽險業因淨投資損益年減百分之十二點七或一五○一億元,降到一兆三七二億元,導致壽險業稅前盈餘衰退四成到二一六一億元;產險業則因防疫險鉅額理賠,虧損擴大到一五四三億元,創六十年來最慘。

(聯合報)
--
台灣篇

*金融業獲利 探四年低點

2022年受升息、股債崩跌、防疫險理賠潮等三大利空罩頂,使金融業全年獲利恐跌破6,000億元大關,下探四年來新低點。據金管會統計,2022年前11月金融三業(銀行、證券期貨投信和保險業)稅前盈餘近5,280億元,年減42%,又以保險業獲利驟降逾八成最慘。

去年12月台股又量縮小跌、防疫險理賠未見趨緩、加上各銀行一般慣例會在年底增提呆帳準備金,12月金融業獲利承壓,2022年全年恐難突破6,000億元大關。

金融三業從2019年開始,獲利就衝破6,000億元,更在2021年攀升到9,366億元的史上顛峰,但2022年逆風大降,一旦失守6,000億元將是2018年來低點,等於將過去三年的疫情紅利全部回吐。

2019年全球爆發疫情,包括台灣在內等各國央行實行量化寬鬆、隨後又紓困振興,更點燃一波疫情商機,這三年的疫情紅利榮景,終在2022年升息潮中消逝。

金管會公布金融業2022年前11月獲利,三大金融業中,銀行業獲利4,060.1億元、年增9.7%,證券期貨投信業賺601.7億元、年減53%,保險業賺618億元、年減85%,銀行業成長力道已縮減、保險業衰退幅度擴大,獲利難樂觀。

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說,銀行業2022年前11月獲利年增9.7%,主因是受惠升息及放款成長,推升銀行淨利息收益所致。

據統計,本國銀行、外銀、在台陸銀、信合社等四大銀行業別中,以本國銀行和信合社前11月獲利年增各14%及16%年增最大,但票券與中華郵政反年減三成。

林志吉說,票券獲利大減,主因是債券殖利率走揚、持債評價減少;中華郵政則是因配合壽險業第六回生命表、死亡率下降,提撥退休金準備增加,加上升息墊高成本、投資評價也減損,導致獲利衰退。

券商受台股量縮價跌,經紀收入大減、自營也出現虧損,投信業也因管理規模大降使基金管理費收入減少,導致2022年前11月獲利,較2021年同期全陷入衰退,僅期貨業受惠銀行調升存款利率、增加保證金利息收入,年增由黑翻紅。

據統計,2022年前11月券商賺426億元,投信業賺124億元,年減各為62%、12.5%,期貨業賺51.5億元,年增20%,合計證期投信共601.7億元、年減54%。

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說,券商獲利年減六成,是因台股量縮價跌,導致券商自營虧損、經紀收入也大減;投信業則是因資產管理規模在2022年大降,導致基金經理費收入減少;期貨商則因升息,自有資金和客戶保證金存款收入增加所致。

保險業2022年前11月獲利618億元、年減85%,衰退幅度擴大,其中壽險業因淨投資損益年減12.7%或1,501億元,降到1兆372億元,導致壽險業稅前盈餘減四成到2,161億元;產險業因防疫險鉅額理賠,虧損擴大到1,543億元是一甲子來最慘。

國際篇

*陸開放邊境 13國祭限制令

中國大陸預定8日開放邊境,但在當地新冠疫情爆發之際,為了防範新的新冠變種病毒,迄今已有美、歐、亞、非洲等四大洲的13國加強限制來自中國大陸旅客的入境條件,最新加入的國家包括澳洲、加拿大以及摩洛哥。

摩洛哥去年12月31日宣布,1月3日起將禁止所有來自中國大陸的旅客入境,無論其國籍。加拿大同日表示,5日午夜起,所有從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飛往加拿大的2歲以上旅客,都須出示登機之前兩天內的新冠篩檢陰性證明,暫時實施30天。

澳洲1日也表示,5日起,來自陸港澳的旅客須提供離境前48小時內的新冠篩檢陰性證明,並正考慮額外措施,包括檢測飛機上的廢水、以及對機場旅客自願採檢。

此前,美國、英國、法國都已要求來自中國大陸的旅客,5日起都須在登機前出示新冠篩檢陰性證明,西班牙規定來自中國大陸的旅客在入境時,都須提供新冠篩檢結果、或以數位憑證提供最新的疫苗接種證明,義大利要求所有入境的來自中國大陸旅客都須進行新冠快篩,包括轉機旅客。

法國1日起也對來自中國大陸的部分旅客隨機進行PCR檢測,並敦促歐盟其他國家跟進,本周將進行更多討論。

南韓已要求來自中國大陸的旅客在登機前提供新冠篩檢陰性證明,並在入境後進行新冠篩檢。日本要求來自中國大陸的旅客在入境接受新冠檢測,馬來西亞加強對篩檢結果呈陽性者的追蹤,並抽檢來自中國大陸航班的廢水。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