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4日 星期二

新聞自選輯 20230124 武漢肺炎篇

台灣篇

*本土+10501》春節休診 確診數初三後恐「回補」

春節連續假期武漢肺炎本土疫情仍破萬例,昨天新增一萬五○一例本土病例,雖較上週同期減少約卅一‧九%,但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認為,春節連假期間本來就預期單日病例數較少,重點觀察期應於年後一月底到二月初。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年假病例數比較少,原因包括民眾過年不喜歡看病,很多診所也休診,預估初三之後才會陸續「回補」。羅一鈞說,一直以來BA.5以外的亞型都在彼此消長跟拉鋸,等到醫院和診所慢慢恢復看診後約開工一週後,就能知道春節期間疫情概況。

另外,指揮中心昨天公布近一週的本土病例病毒定序監測,BA.5佔五十五%、BA.2.75佔卅二%、BQ.1佔十四%。與上週相較,少了如BF.7、XBB、BA.2等亞型,但BQ.1佔比卻大增。BQ.1變異株是Omicron變異株亞型BA.5子代變異株,有較高的傳染性,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評估,BQ.1與其他Omicron主要流行株相比疾病嚴重度未增加,但新突變可能具有免疫逃脫優勢,可能有較高的重複感染機率。

昨天新增一例特殊死亡個案,廿多歲男性有先天心肺疾病等多重慢性病史,曾接種三劑新冠疫苗,本月十一發燒、咳嗽,快篩陽性確診,十二日因呼吸喘、氧氣濃度偏低至急診,檢查有肺炎併呼吸窘迫,收治加護病房使用瑞德西韋、類固醇等藥物治療,十六日因病況惡化過世。

*醫院、長照、大眾運輸 年後續戴口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多次預告春節後將公布第二階段的口罩放寬措施,亦即進入室內可免戴口罩,昨天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進一步說明,室內放寬場所指一般民眾日常生活作息常出入的場所,但高風險場所如醫院、長照機構和大眾運輸工具上仍得戴口罩。

羅一鈞指出,鄰近國家的口罩放寬做法大概都是對一般民眾日常生活常去的場所放寬,以新加坡為例,只剩醫院、長照機構和大眾運輸工具內要戴口罩,其它室內可不用戴。

指揮中心去年十二月開放第一階段特定條件下室外可不戴口罩,羅一鈞說,未來第二階段口罩放寬措施會以「正面表列」方式明定須戴口罩的場所,例如醫院、長照機構和大眾運輸工具上等,未列入表中的其它室內可免戴口罩。

指揮中心初步規劃,第二階段解禁措施宣布後,將有一小段緩衝期,之後新措施便可上路。

(自由時報)
--
台灣篇

*確診數降3成 下周一開工是觀察點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國內新增一○六六九例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其中本土病例一○五○一例、境外移入一六八例,新增病例數較上周一減少四九○八例,降幅約百分之三十一點九。不過,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今天醫療院所陸續恢復正常看診,需觀察確診人數是否上升,另有許多民眾春節出國旅遊,可能帶回其他國家變異株,下周一開工後是另個疫情觀察重點。

羅一鈞說,初一、初二確診病例數偏低,符合指揮中心的預估,原因是年節期間習俗,民眾不喜歡就醫、篩檢減少,其次這兩天基層診所多休診,如果這兩天有確診民眾就醫,初三檢驗結果才會出爐,初四後確診人數可能出現回補情形,民眾如果身體不適,仍建議進行快篩、在家休息,確診者應就醫。

另外,針對放寬口罩禁令將如何實施?羅一鈞表示,目前為除了例外的活動、情形,室內一律要戴口罩,往後是絕大多數場所都不用戴口罩,但列出必須戴口罩的場所、時機、活動,也就是從負面排除改為正面表列。他說,指揮中心有看到新加坡、南韓等鄰近國家室內口罩放寬措施,主要是開放民眾日常生活作息常出入的場所,但對醫療院所、長照機構、大眾運輸工具等高風險場所仍要求民眾戴口罩,這部分會參考。

指揮中心昨天也公布新增廿四例死亡個案,其中廿二例具慢性病史、十五例未接種三劑以上新冠疫苗;一名廿多歲男性,有先天心肺疾病等多重慢性病史,曾接種三劑新冠疫苗,十一日因發燒、咳嗽快篩陽性確診,十二因呼吸喘、氧氣濃度偏低至急診,檢查有肺炎併呼吸窘迫,收治加護病房使用氧氣面罩和瑞德西韋、類固醇等藥物治療,十六病況惡化過世。

(聯合報)
--
國際篇

*大陸解封 各國貨幣政策承壓

中國大陸經濟解封,將使各國央行貨幣政策走向平添變數,短期內可能使各國央行在考慮停止升息時,更為審慎。

許多經濟學者雖不擔憂中國大陸解封會再度推升全球通膨,卻憂心初期的諸多不確定性,將增添美國聯準會(Fed)及其他央行的利率決策複雜度。

滙豐銀行亞洲經濟研究主任范力民表示,「中國去年讓Fed較為輕鬆,今年則使Fed辛苦得多」。他認為中國大陸經濟解封,至少可能限制其他地區通膨的下降幅度,光是這項因素便可能使各國貨幣政策更緊,時間更長。

中國大陸解封後,隨著經濟復甦,可能消費更多能源,使油價及其他原料商品看漲,但同時也能進一步紓解全球供應鏈瓶頸,使廠商增加生產,降低一部分通膨壓力。兩項因素可能相互抵銷,但在交會之際卻可能使央行有理由維持高利率更久,密切監視大陸情勢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國際能源總署(IEA)最近預測,由於大陸石油需求增加,今年全球原油日需求量將創下1.017億桶新高,遠超過疫前水準。法國興業銀行經濟學者預測,如果中國大陸的解封動能不墜,今年國際油價平均將達到每桶100美元,遠高於目前的82美元左右。中國大陸傳統工業與化工廠的天然氣需求也可能激增,推升氣價。

不過,就算油價回升到100美元,也比2022年時的高點130美元低得多。而且一些經濟學者表示,美國經濟成長走下坡,抑制油價的力道將超過大陸需求增加的影響。

法國興業銀行經濟學者目前預期,來自大陸的通膨外溢影響仍不足以改變Fed與歐洲央行(ECB)的貨幣政策路徑,但不排除中國大陸的能源需求回升力道可能「比預期更強」,使Fed承受更大的升息壓力。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