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1日 星期三

新聞自選輯 20230111 武漢肺炎篇

台灣篇

*新增560例/境外移入創新高 半數來自中國

國內武漢肺炎境外移入昨新增五六○例,創下史上新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以中國入境旅客占半數為主,預計中國的航空業者一月十一日起增加航線、航班後,入境人數、確診個案可能再上升;今年中國入境旅客累計陽性率十八.六%。另外,「大白肺」台商病毒定序為BA.5,研判太晚就醫造成病況重症。

指揮中心統計,一月八日從中國四航點空運入境旅客採檢一三八六人,二二六人陽性,陽性率十六.三%;走金馬小三通水路入境則採檢五十三人,八人陽性,陽性率十五.三%。累計一月一日至八日桃園、松山、台中、高雄機場與金門水頭、馬祖南竿福澳碼頭的中國入境旅客共採檢九六五八人,一八○五人確診,陽性率十八.六%。

莊人祥指出,中國入境旅客於一月二日至八日約九千七百人,一月九日至十五日預計一.三萬人,十六至廿二日則是一.一萬人,這三週人數最多,之後進入春節期間,單週降至三千多人,期間持續監測。

「大白肺」台商染BA.5 太晚就醫惡化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醫師蘇一峰日前分享六十歲台商返台三天不適快篩陽性,未第一時間通報,拖了四、五天未好轉而求診,X光呈現嚴重肺炎的「大白肺」,昨透露還在插管治療。莊人祥表示,該名個案病毒定序結果為BA.5,不是特殊病毒,研判太晚就醫造成病況相對嚴重。

本土武肺昨新增二萬四五○三例,較上週二減少約○.六%。中重症新增卅一例,死亡新增廿六例。

外界關注中國解封恐引發新一波新冠病毒變異,台北榮總感染管制中心主任詹宇鈞表示,兩岸往來密切,對方提供疫情資訊有限,我方不易防範,但病毒一定是會慢慢演化,重症病人感染病毒株類型、新興變異株引發重症機會是目前疫情監測重點。

詹宇鈞也指出,春節人流增加會有更多交互感染可能性,造成疫情升溫,但當打疫苗有一定比例時,人們有一定抗體,可能達到群體免疫,疫情波峰就不會那麼高,呼籲長者、免疫不全等族群盡快打疫苗,且要打到足夠的劑數。

*武肺疫苗接種 4衛生所加開診次

新北市府衛生局因應疫情升溫及民眾接種疫苗的詢問度提高,決定優先協調林口、樹林、鶯歌、淡水等四區的衛生所,從下週加開疫苗接種診次,另加開一八○○個預約量提供預約,民眾可電洽衛生所或診所預約。

林口、樹林、鶯歌、淡水下週加開
衛生局長陳潤秋指出,新北市疫苗預約平台從去年六月啟用,每週均開放預約接種,截至今年一月六日已開放到第二十期,以第十九期開放五萬二○六九人名額、有二萬七四一六人預約,預約率五十二.七%;第二十期開放六萬二九九三人名額、有四萬二○六八人預約,預約率六十六.八%。將配合疫情來調整預約數量,各醫療院所也同步提供預約平台、電話預約、社區設站等多元疫苗的施打服務。

增加一八○○預約名額
市議員李宇翔反映說,目前武肺疫苗施打「一市多制」,例如新莊區隨到隨打,泰山區僅提供電話預約,林口區只能網路預約,讓林口區民有次等公民的感覺;衛生局表示,林口區衛生所採網路預約優先,少數民眾不擅使用網路,只要電話或現場詢問,衛生所都會協助預約或轉介到鄰近的醫療院所接種。

國際篇

*報復日韓管制 中國停發短期簽證

中國在武漢肺炎疫情邁向高峰之際開放國境,令多國不得不對中國旅客採取入境限制,避免本國疫情再起。然而,中方十日以「反歧視」為由,宣布暫停簽發南韓及日本公民赴中短期簽證,為第一起「報復」行動。香港媒體披露,中方原打算今年三月「兩會」後宣布解封,九月杭州亞運前全面開放,但經濟低迷和白紙運動迫使北京提前行動;旅美中國學者鄧聿文分析,這應該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排名第二的常委李強所主導。

日厚勞省要求藥妝店、藥局每人限購
中國駐南韓大使館十日宣布,暫停簽發南韓公民赴中國訪問、商務、旅遊、就醫、過境及一般私人事務類短期簽證,之後將視南韓對中「歧視性入境限制措施」取消情況再作調整。南韓外交部則強調,針對中國入境旅客的所有防疫措施皆依據客觀科學考量,先前也透過外交管道向中方說明南韓立場,對中方新措施感到遺憾。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同日晚間也表示,駐日使領館已暫停向日本公民簽發短期簽證。「讀賣新聞」另指出,針對中國人在日本掃購感冒、退燒等藥品等亂象,日本厚生勞動省已要求藥妝店、藥局規定每人限購數量,防止未來供貨不及。

香港「南華早報」披露,中方去年十二月忽然宣布解封,連地方決策官員都感到錯愕。一位衛生官員透露,中央本來打算在三月的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政治協商會議「兩會」後漸進解封,九月杭州亞運前完全開放,但去年十月中共廿大會後,負責經濟事務的親信官員以經濟情勢相當慘澹為由,促請習近平儘快解封,加上後來「白紙運動」蔓延全國,使經濟再度惡化,才迫使北京在未準備好的情況下提前解封。

中國第二波感染高峰 估在五、六月間
旅美中國政治學者鄧聿文在「美國之音」的評論文章提出類似觀點,指中國迅速且大力解封,應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準總理李強在背後主導,且他早已接替待退的總理李克強,接下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鄧分析,不論習或李都無法等到「兩會」後才解封,因為屆時中國經濟將徹底熄火,李恐怕無力回天;反之,去年十二月解封,最多影響今年第一季經濟態勢,後續將開始復甦,更有利其政治行情。

北京、河南、江蘇、浙江、四川、海南和廣東等地近日表示,發燒門診就診人數持續下降,研判已過第一波感染高峰。中國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張文宏進一步推斷,第二波感染高峰會在五、六月間出現,屆時感染者比率將落在廿五%至五十%之間。

(自由時報)
--
台灣篇

*境外移入病例 創疫情新高

本土新冠肺炎昨增二萬四五○三例,較上周二略降百分之○點六,境外移入增五六○例,為疫情新高,另有廿六例死亡、卅一例中重症。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目前仍無法確定未來本土疫情走向;有一半境外移入陽性個案與中國大陸入境旅客在機場唾液篩有關。

國際篇

*反制陸客遭限 陸停發日韓簽證

中國大陸本月八日重啟國境,世界各國嚴陣以待,多國紛祭出針對大陸遊客入境的加強防疫措施,引起北京當局不滿。北京昨開出「反制」第一槍,瞄準鄰近的日本和南韓,先宣布暫停簽發南韓公民赴大陸短期簽證,傍晚日媒又披露,北京已暫停向日本旅客發放新簽證。北京反制對象會否擴大、期限多久,將牽動後疫情時代人員往來和經濟復甦,引發國際社會關注。

為反擊南韓對大陸民眾入境採取限制措施,大陸駐韓國大使館昨發布通告稱,「根據國內指示,自即日起,中國駐韓國使領館暫停簽發韓國公民赴華訪問、商務、旅遊、就醫、過境以及一般私人事務類短期簽證」。通告表明,上述措施將視「韓國對華歧視性入境限制措施取消情況」再作調整。

大陸外長秦剛九日才與南韓外長朴振通電話,秦剛當時對韓方近期對自大陸入境人員採取臨時限制措施表達關切,希望韓方秉持客觀、科學態度。據韓聯社報導,朴振當時表示,韓方依據科學加強針對自大陸入韓人員的防疫措施,雙方將保持溝通。然而,中韓外長通電話不到一天時間,北京當局就宣布對南韓的報復措施,開出反制的第一槍。

南韓外交部昨回應稱,針對來自中國入境旅客的所有防疫措施都具客觀科學根據,也在實施前與中方討論,對中方這次措施感到相當遺憾。

南韓政府自本月二日起,要求所有自大陸入境的人員抵達後須接受核酸檢測;五日起要求登機前提交行前四十八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行前廿四小時內醫療機構開具的快篩陰性證明。

北京昨宣布暫停簽發南韓公民赴陸短期簽證後,韓方也宣布,即日起港澳旅客,只能由仁川國際機場進入南韓。

北京昨也向日本發起反制。中國大陸駐日本大使館昨晚發布消息指,「自即日起,中國駐日本使領館暫停審發日本公民赴華普通簽證。何時恢複,請候通知」。

日本共同社昨稍早援引旅遊業人士稱,中方宣布暫停向南韓公民發放短期簽證時,已通知日本旅行社暫停簽證發放,「直到取消對中國的歧視性入境限制」。

日本去年十二月卅日起實施對中國公民入境限制措施,包括七天內曾到過中國本土、自中國入境旅客一律強制篩檢,陽性有症狀者將被隔離七天,無症狀者隔離五天。自八日開始,日本更將從中國直飛入境者的篩檢方式從快篩改為PCR。

針對日韓簽證問題,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昨未點名批評說,陸方已與有關國家溝通,令人遺憾的是,「少數國家罔顧科學事實和本國疫情實際,仍執意針對中國採取歧視性入境限制措施。中方堅決反對並採取對等措施」。

*陸面子之爭 對日韓大小眼

雖然昨天相繼傳出中國大陸即日起停止發放日韓民眾簽證的消息,發布方式卻有所不同。南韓的消息由大陸駐韓國大使館宣布,並表明停辦簽證意在反制「韓國對華歧視性入境限制措施」,對日本則是先透過旅行業者發送消息,直到昨晚中國駐日大使館才正式發布,但未說明原因。針對北京當局只挑日韓兩國報復,有日本媒體直指是「差別待遇」。

對北京的反制,南韓外交部昨透過書面聲明與記者會方式解釋,針對來自大陸入境旅客的所有防疫措施都具客觀科學根據,與國際社會透明共享情報,也在實施前與中方討論,對中方這次措施感到相當遺憾,之後會再次向中方重申立場,保持緊密溝通。

繼南韓之後,隨即傳出北京也暫停發放日本公民簽證,一開始卻不是循外交管道公布,而是日本國內多家旅行業者收到大陸有關部門通知,當天起已暫停在日簽證手續。直至昨晚中國駐日大使館的「官宣」內容,也未說明停辦簽證的期間和理由,顯示北京當局對日韓表態存在差異。

有日本媒體抱怨,許多國家都對大陸民眾入境採取限制性措施,北京當局只挑日韓兩國報復,是「差別待遇」。

日本法政大學MBA實務講師浦上早苗指出,北京的反制措施並不嚴重,因為不是禁止旅行。而且由於大陸疫情爆發,去大陸旅行的日本人本就不多,影響自然不大。

法政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白鳥浩分析,從北京新聞稿批評日韓的用詞「歧視性入境限制」來看,北京認為日韓讓中國沒面子。浦上早苗表示,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放寬入境限制,會讓北京感覺比較有面子。

*陸疫情局部趨緩 專家:下波高峰估在5月

大陸疫情經過去年十二月以來的急速發展,如今不少省分或大城市都表示第一波感染高峰已過,發燒門診就診人數也持續下降。不過,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預估,大陸第二波感染高峰將會落在今年五月到六月間。

除了河南省已公布全省感染率近九成,包含北京市、重慶市、江蘇省、浙江省、四川省、廣東佛山與惠州、海南三亞與海口等省分與城市,都已在近兩周宣布當地感染第一波高峰已過。

綜合陸媒報導,北京市代市長殷勇表示,當地已過感染高峰期,人群在免疫能力已經構築起了新的能力。下階段要構建疫情的監測預警體系,對新變異病毒加強監測。上海重症醫學專家李穎川則表示,預期上海的新冠重症患者救治可能在二至三周後出現轉折點。

對未來大陸疫情發展,張文宏推斷,第二波感染的高峰將在今年五月至六月,屆時感染者的比例將為百分之廿五到五十之間,症狀可能會緩解。

大陸農村疫情也不容小覷。大陸農民日報指出,農村藥品非常有限,醫療人力也稀缺,不少地方的農民,連發燒體溫都沒時間量,就必須趕著下地種苗。

香港近期單日新增確診持續下跌,但死亡人數卻仍居高不下。香港明報分析過去半年香港確診死亡者新冠疫苗接種情況,發現近四周一二一五例死亡個案中,高達百分之五十四點六已打過三劑疫苗,比率較五個月前暴增近一點四倍。

港大專家何栢良表示,香港近日不少已接種三劑疫苗的重症和死亡個案,大多是打大陸的科興疫苗。他憂心近日在大陸的港人於農曆春節後返港,可能會引發香港新一波疫情。

*通關未見人潮 港府要檢討

香港與中國大陸實施首階段免檢疫通關,進出香港反應未如預期熱烈。設定需預約過境的名額,未來八周仍餘八成三,大陸旅客赴港也不熱烈。香港特首李家超稱會再觀察後檢討,包括審視是否以快篩代替核酸檢測。

陸港恢復通關,香港首階段開放海陸空七個口岸,其中三個陸路口岸有名額限制。自五日晚網上預約系統開放以來,八周內的預約名額只用了約一成七,未來兩三天都有約三至四成名額可供預約,連最熱門的春節前夕、年廿九亦有名額。

李家超說,港府著重通關帶來的長遠效益,期望日後兩地人員往來增加,不但滿足家庭團聚的需求,亦讓商務往來及旅行恢復正常,港府下月將聯同旅遊業界及商界,展開大型宣傳推廣活動,吸引旅客和商務活動重返香港。

他說,香港與大陸恢復通關的首兩日,口岸運作暢順,當局將過境人數上限設在五萬人次,符合實際需要。預料過境人數稍後會持續上升,兩地單位將保持溝通,之後會檢討運作,決定是否調整配額。

李家超又說,知道市民對高鐵服務需求很強烈,港府正爭取周日復運高鐵,現正與有關單位密切聯繫,作出部署。

陸港兩地恢復免檢疫通關,陸客赴港未見熱烈,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預估,春節期間會有少量大陸旅行團訪港,相信每日只是個位數,主要是短途行程,可能要到三月才見到大陸旅行團增加。

香港酒店業主聯會經理陳媛妍說,近期來自大陸旅客的酒店預訂率微升約一成,相信由現時到春節,訂房未必上升很多。

產業篇

*國境開放 日韓旅客量未如預期

國境開放後,日本旅客來台未如預期,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過去來台觀光大宗的鄰近日本、南韓原估去年可分別達九點九萬、五點六萬人次,但實際僅六點二萬及四點四萬旅次來台,反而美加長線及泰國、新加坡旅客逆勢崛起。觀光局長張錫聰坦言,目前確實吸引日客來台較困難。

張錫聰說,日本市場對台灣很重要,但因航班未完全恢復、日幣大貶、日本出國旅遊受限等,再加上日本政府鼓勵國旅,近期吸引日客來台較困難。

觀光局也說,台灣因國境開放較晚,加上初期「○加七」等防疫政策影響,南韓旅客多轉往日本。歐美旅客推測是疫情期間親友長期未相聚,解封後來台多以探親為主。泰國、新加坡則適逢當地長假,來台成長。

交通部設定今年首季國際客要達七十萬旅次,全年六百萬旅次。交通部政次陳彥伯昨說,正規畫加速國外觀光客來台方案,針對自由行跟團客會給予不同促銷,預計第一季公布;張錫聰說,行政院核定後會跟業者溝通、前往目標市場宣傳等。

張錫聰也說,台灣燈會將是今年首場大型實體活動,是觀光重要起手式,會找旅行業者力邀國際客、做促銷方案,也請駐外辦事處協助宣傳,目標至少吸引十萬國際客參觀。

昨台灣觀光旅遊聯盟總會則與泰國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簽署合作意向書,響應政府加速國際觀光客來台政策,鼓勵海外台商和員工、眷屬來台研習、參訪或旅遊。泰國台商總會長郭修敏也說,一直有跟泰國相關單位努力溝通、推動國人赴泰免簽,相信不會等太久。

(聯合報)
--
國際篇

*輝瑞新冠口服藥在陸生產

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執行長博爾拉表示,正與大陸的合作夥伴攜手,預備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在大陸提供新冠口服藥倍拉維(Paxlovid),雖未透露相關公司的名稱,但名單已呼之欲出。

包括華海藥業,九洲藥業、復星醫藥、普洛藥業等共有四家A股上市公司,被日內瓦藥品專利池組織授權進行輝瑞新冠口服藥Paxlovid在指定區域生產及商業化的許可。

據大陸國家藥監局官網訊息,Paxlovid於去年2月獲批在中國大陸上市,為首款獲批的新冠口服藥。

浙江華海藥業則在去年8月與輝瑞簽訂「生產與供應主協議」,華海藥業將在協議期內(五年)為輝瑞公司在中國大陸市場銷售的新冠病毒治療藥物Paxlovid提供製劑委託生產服務。

據澎湃新聞報導,華海藥業昨(10)日在上證e互動平台回應表示,「公司正積極配合輝瑞加速推進Paxlovid本土化專案的各項工作,以保障Paxlovid在大陸市場的充足供應。」

新浪科技報導,大陸國家醫保局日前宣布,倍拉維因報價太高,不納入醫保目錄,不過這對大陸國產新冠口服藥是利多,未來市場仍有競爭空間。

復星健康互聯網醫院顯示,大陸國產阿茲夫定片目前售價是一瓶人民幣310元,而倍拉維已由一盒人民幣2,300元下調至1,890元。

業內人士認為,這將刺激加快大陸國產口服藥和同靶點藥物的研發進程,未來競爭力將集中在臨床有效性、安全性和價格成本等。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