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日 星期五

新聞自選輯 20240503 中東危機篇

更新時間:20:16

*美校園反戰示威逾2千人被捕 拜登強調秩序譴責暴力

去年10月7日爆發的以哈戰爭,近日引發美國校園抗議潮,多所大學出現反以色列示威群眾,美國總統拜登2日首度公開表態,強調抗議時必須同時維持言論自由及法治,並譴責各地示威有關的暴力行為,以及他支持執法部門恢復秩序的努力。

綜合外媒報導,針對以色列在加薩走廊(Gaza Strip)與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交戰,美國各地大學生近日展開抗議,進行反以色列示威,近日警方也陸續進行清場及逮捕動作,據指兩週內在全國40個校園已有超過2100人被捕。

報導指出,針對校園示威,沉默多日的拜登於2日首度發表談話,他表示美國不是要人民噤聲或打壓異議的專制國家,但也不是沒有法律的國家,強調美國是公民社會,而秩序也須排在首位,任何校園、任何地方都不該容許反猶主義或針對猶太學生的暴力威脅。

拜登強調,暴力的抗議不受保障、和平的才有。若發生暴力行為,抗議就違法,打破窗戶、阻擋校園出入與癱瘓校園、迫使學校停課及取消畢業典禮等舉動,都不屬和平抗議,而是違法的。他強調民眾有抗議的權利,但沒有造成混亂的權利。

報導提到,雖然大多數校園抗議活動都是和平的,許多民主黨人和學者對警方採取的高壓手段表示震驚,不過拜登明確表示,他認為抗議活動太過分了,導致學生無法上課,造成多個校園遭到破壞,強調異議對於民主至關重要,但異議絕不能導致混亂或剝奪他人的權利,並指他支持執法部門恢復秩序的努力。

針對抗議示威是否會影響對以哈的政策,拜登則表示不受影響,並指對於正在加薩走廊作戰的以色列,他的支持仍堅定不移。

美國大學教授協會哥倫比亞大學分會則表示,最近的決定「不可挽回地損害了我們對政府的信任」,且是「過去7個月的決策和判斷中,最令人震驚的失敗的結果」。

*土耳其全面終止與以色列貿易 控加薩「人道悲劇惡化」

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Hamas)去年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攻擊,引爆至今持續約7個月的以哈戰爭。土耳其貿易部2日表示,由於巴勒斯坦領土「人道悲劇惡化」,土耳其自即日起全面停止對以色列的進出口貿易。

綜合媒體報導,土耳其貿易部在聲明中指出,「以色列政府的侵略行徑仍在持續,巴勒斯坦的人道主義悲劇進一步惡化。因此土耳其決定在國家層級採取第二階段措施,暫停所有與以色列有關的產品出口和進口業務。」

聲明強調,「土耳其將嚴格並果斷執行新措施,直到以色列政府允許人道援助不間斷且充分地進入加薩為止……土耳其將一如既往、持續堅定地支持巴勒斯坦的正義事業。」

土耳其與以色列2023年貿易總額達68億美元(約新台幣2202.8億元)。

土耳其上月9日便已對以色列祭出第一階段貿易限制,稱以色列拒絕同意土耳其參與對加薩的空投物資行動;對國際推動停火的努力置之不理;並阻止糧食、醫療用品在內的人道援助。

以色列外交部長卡茲(Israel Katz)2日對此表示,土耳其總統艾多根(Tayyip Erdogan)禁絕以色列進出口貿易、封閉港口,已違反了國際協定。

哈瑪斯治下的加薩衛生部今天則表示,以哈戰爭期間,至少已有3萬4596人在加薩喪命、7萬7816人受傷。

*耗時16年!聯合國:若戰爭現在結束 加薩至2040年才完成重建

以哈戰爭不僅帶走數萬名無辜巴勒斯坦人民,更完全擊垮巴勒斯坦的經濟民生。根據聯合國機構發布的資訊顯示,倘若以哈戰爭即刻結束,加薩地區仍須等到2040年,才能重建出所有被戰火摧毀的房屋建築。

根據《美聯社》報導,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和西亞經濟社會委員會(ESCWA)在週四(2日)發布的報告指出,加薩至少有37萬戶住宅在戰爭中毀壞,其中有7萬9000戶被「完全摧毀」。

在過去數次的以哈衝突結束後,加薩重建的速度能達到每年992戶,但報告表示,即便當前的戰爭停止、以色列允許增加五倍建材進入加薩,也須等到2040年才能完成重建。

對此,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長史坦爾(Achim Steiner)表示,「只要這場戰爭每多一天,加薩人民和巴勒斯坦人將承擔更巨大、複雜的代價。」

戰爭至今,由加薩和約旦河西岸組成的巴勒斯坦,整體經濟已萎縮了25.8%,報告警告,若戰爭持續直至7月,萎縮規模將達29%(等同於2469億新台幣)。

*以哈停火談不攏 哈瑪斯再派員赴埃及談判

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今(2)日表示,儘管他們對當前版本的以哈停火協議抱持著「否定」立場,但這並不代表與以色列之間的停火談判就此中斷,他們仍會派員前往埃及繼續協商。

《以色列時報》(The Times of Israel)報導,哈瑪斯官員哈姆丹(Osama Hamdan)在週三對真主黨媒體表示,他們並不滿意由埃及、卡達與美國提出,並已獲以色列批准的停火方案,「對於當前的協商文件,我們的立場是否定的。」

哈瑪斯新聞處後來澄清:「否定立場不代表協商中斷。目前有一個來回(傳達)的議題。」

據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報導,哈瑪斯領袖哈尼雅(Ismail Haniyeh)今日對埃及情報部長證實,哈瑪斯將派人前往埃及,繼續商討如何實現以哈停火。

*同意警方入校攻堅清場 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公開信曝「無奈之舉」

美國各地大學爆發挺巴勒斯坦抗議潮,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的教學大樓更被示威者佔領,紐約警方架梯從2樓攻堅,投擲閃光手榴彈突破封鎖,2小時內將校園清空,逮捕百餘名示威者,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沙菲克(Minouche Shafik)發表公開信,強調很抱歉走到了這一步,希望未來幾週能恢復平靜,讓學生完成學業。

綜合外媒報導,哥倫比亞大學的教學大樓「漢彌爾頓廳」(Hamilton Hall)在當地時間4月30日清晨被示威者佔領,在大樓入口處設路障並鎖門;紐約警方獲得校方授權後進入校園,進行強行攻堅,2小時內將校園清空,逮捕109名示威者,哥倫比亞大學因同意警方進入校園引發批評。

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沙菲克5月1日發表一封公開信,她表示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一直耐心地容忍未經授權的示威活動,週二一小群抗議者闖入漢彌爾頓廳佔領,校園內的緊張局勢達到了新的高度,將大學推向了崩潰的邊緣,同時安全風險提高到了無法容忍的等級。

沙菲克認為,安全是首要目標,她決定要求紐約市警察局進行干預,這些行動在週二晚間完成,感謝紐約警察局令人難以置信的專業和支持。

沙菲克指出,哥倫比亞大學在越南戰爭、民權和南非反種族隔離等許多重要議題上有著悠久而自豪的抗議和活動傳統,今天的抗議者也在為一項重要事業而戰,即巴勒斯坦人的權利和加薩的人道主義悲劇,他們有權表達自己的觀點並進行和平抗議。

但學生和外部活動人士打破漢彌爾頓廳,傷害學校的公共安全官員以及破壞財產,這些是破壞行為,而不是政治言論。

最後沙菲克強調,治癒需要時間,希望能夠利用未來幾週的時間恢復平靜,讓學生完成學業,並在畢業典禮上表彰他們的成就,也盼在言論自由與歧視之間取得平衡以及為中東取得更好結果做出貢獻,讓哥倫比亞大學能夠在這兩個主題中引領新思維,不僅成為抗議的中心,也成為解決世界問題的中心。

*全美校園示威爆衝突 伊朗教授拍手叫好:向美宣戰一定會獲支持

全美大學校園挺巴示威引爆警民衝突,伊朗德黑蘭大學一名教授卻在受訪時稱「整個伊朗都在為學生們拍手叫好」,且一旦伊朗和美國發生衝突,一定會「獲得這些『自己人』的支持」。

據《每日郵報》報導,全美多個大學校園爆發挺巴示威,警方今(2)日稍早強力攻入校園、驅散示威學生,且部署重兵防止抗議事件再次升級。

然而,德黑蘭大學教授伊扎迪(Foad Izadi)日前接受伊朗官媒專訪時,竟稱整個伊朗包括他自己都在為示威學生們「拍手叫好」。

伊扎迪直言,「這些(學生)是我們『自己人』」。他甚至大膽預測,一旦伊朗與美國緊張情勢升溫爆發衝突,一定會獲得這些學生的支持上街示威。

據悉,伊扎迪曾留學美國,在美國德州休士頓大學(UH)取得學士及碩士學位,並在路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LSU)取得博士學位後返回伊朗。他在LSU期間曾研究美國針對伊朗所進行的公共外交目標和方法。

*哥倫比亞與以色列斷交 轟以國總理「種族滅絕」

南美洲國家哥倫比亞總統裴卓(Gustavo Petro)當地時間1日宣布,自翌日起與以色列斷交,他抨擊以國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圍困加薩走廊是「種族滅絕」行徑。

綜合媒體報導,裴卓1日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Bogota)的勞動節集會中表示將與以色列斷交,因為該國政府有一位種族滅絕的領袖。」

裴卓重砲抨擊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及其所領導的極右翼政府。裴卓一直嚴厲批評以國與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的殘酷戰爭。

以哈戰爭爆發後,玻利維亞率先於去年10月底與以色列斷交;哥倫比亞、智利及宏都拉斯等多個拉美國家則紛紛召回大使,表達對以國不滿。

以色列外交部長卡茲(Yisrael Katz)則在社群平台X上回擊,裴卓兌現了獎勵哈瑪斯及「強暴犯」的承諾,稱歷史將銘記裴卓和「卑鄙怪物」站在同一陣線;卡茲並強調,充滿仇恨的反猶總統將無法破壞以國與哥倫比亞的關係。

*納坦雅胡表態拒絕停戰換人質 停火與否都將進攻拉法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1日向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他不接受以終結戰爭的方式交換哈瑪斯釋放人質,布林肯近期展開中東之旅,最後一站到訪以色列,1日納坦雅胡與布林肯在耶路撒冷會晤,以方清楚表示,不以停戰交換人質。

綜合外媒報導,儘管聯合國及國際上多個國家均表示反對以色列進攻拉法,納坦雅胡1日與布林肯會面,向布林肯表示,不論是否與哈瑪斯達成停火協議,是否成功讓人質獲釋,以色列都將進攻拉法,拉法行動對於消除哈瑪斯在加薩的控制力來說有必要性存在。

布林肯在會後記者會上指出,「如果以色列沒有確保平民安全的計畫,我們不能也不會支持以方對拉法推行軍事行動,目前還沒有看到相關的安全計畫,與此同時,依照我們的判斷,其實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來因應哈瑪斯帶來的挑戰,這些方法不會涉及到大規模入侵拉法」。

*哥大紐約市大約300抗議者被捕 警方部署重兵

美國警方強力驅散持續數週的反以哈戰爭抗議活動後,今天在大學校園內部署大批警力。紐約市警局局長卡班指出,警方已在哥倫比亞大學和紐約市立大學逮捕約300人。

法新社報導,位於紐約市的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是這波示威活動的發源地,警方昨晚進入哥大校園強力終結抗議活動後,今天駐守校園待命。

此外,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簡稱UCLA)深夜發生反抗議人士攻擊支持巴勒斯坦的學生營地,導致校園爆發暴力衝突後,數十輛警車在校園巡邏。

美國上述最負盛名的大學出現大批頭戴鋼盔的警察,令一些學生感到驚慌。

22歲的UCLA學生托瑞(Mark Torre)告訴法新社:「我認為警方不應在校園派駐大批警力。」「但日復一日,我愈來愈認為這是必要之惡,至少可以確保校園安全。」

警方在哥倫比亞大學與紐約市立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連夜驅離示威群眾,有些學生批評警察使用的手段「粗暴、具侵略性」。

紐約市大學生荷塞(Jose)向法新社表示:「我們遭到攻擊、粗暴地逮捕。我被關押了6個小時才獲釋,被打、被踩、還被割傷。」

一名醫學生在校園治療被捕後獲釋的學生,稱他們身上有一系列傷勢。僅透露自己名為伊沙貝爾(Isabel )的學生說:「我們看到像是嚴重頭部創傷、腦震盪等傷勢,有些人在營區被警方打到昏過去,還有些人被人從樓梯丟下來。」

紐約市警局局長卡班(Edward Caban)今天在記者會上指出,哥大和紐約市大約有300人遭逮捕。紐約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譴責「外部煽動者」升高緊張情勢。哥大學生否認有外部人士參與。

自上個月以來,示威者在美國至少30所大學聚集,通常還會設立帳篷營地,抗議以色列在加薩走廊(Gaza Strip)的戰爭造成死亡人數持續攀升。

這波抗議活動已對大學行政團隊構成了挑戰,他們試圖在言論自由權以及對犯罪活動、反猶太主義和仇恨言論的投訴之間取得平衡。

拜登對以色列的支持激怒了許多抗議者,如今他的政府團隊也試圖在這之中拿捏好分寸。白宮新聞秘書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向媒體表示:「我們認為這是一小群學生製造了這場混亂,如果他們要抗議,美國人有權在法律範圍內以和平的方式示威。」

拜登在11月美國總統大選的對手川普表示,他全力支持警方在哥大的行動。他說:「致每一位大學校長,我說立刻拆除營地,打敗激進分子,為了所有正常讀書的學生拿回我們的校園。」

根據法新社對以色列官方數據所做的統計,巴勒斯坦哈瑪斯(Hamas)武裝分子去年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前所未見的攻擊行動,造成約1170人死亡,其中多數為平民。

哈瑪斯治下的加薩走廊衛生部表示,以色列之後對加薩展開報復攻擊,迄今已釀3萬4500多人喪生,其中多屬婦孺。

*哥倫比亞與以色列斷交 控以國總理對加薩種族滅絕

哥倫比亞總統裴卓(Gustavo Petro)今天宣布將與以色列斷交,並形容以國總理尼坦雅胡在加薩(Gaza)戰爭實施「種族滅絕」。

法新社報導,裴卓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Bogota)舉行的國際勞動節(May Day)集會上指出:「明天(週四)將與以色列國斷交…因為該國有一個種族滅絕的首長。」

根據法新社,裴卓此言意指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他一直嚴厲批評以方與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的戰爭。

在以哈戰爭爆發後,玻利維亞去年10月底率先與以色列斷交,哥倫比亞、智利及宏都拉斯等數個拉美國家則召回駐以大使。

*以哈停火談判關鍵之際 法國外長突訪埃及開羅

法國外交部長塞茹爾內(Stephane Sejourne)近期展開中東行,於拜訪黎巴嫩、沙烏地阿拉伯、以色列後,1日增加行程拜訪埃及開羅,法國外交界消息人士透露,塞茹爾內選在此時突訪開羅,主因是停火協定談判進入關鍵之際,希望能確保達成停火。

根據《路透》報導,法國外交界人士透露,「外長塞茹爾內是在埃及努力達成人質釋放與停火的背景下突訪開羅」,法國目前仍有3位公民為哈瑪斯人質,拜訪開羅亦是為了確保這3名人質能夠獲釋,以及理解目前離達到真正締結協議的距離還有多遠。

《路透》指出,塞茹爾內4月30日才與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會面,在受訪時塞茹爾內表示,雙方已經離達成協議越來越近,但這只是長期停火的第一步,塞茹爾內同時也警告,以色列對加薩南部城市拉法的攻擊無助於終止與哈瑪斯的戰爭。

*哥大示威警清場抓人 UCLA校園挺巴爆衝突大亂鬥畫面曝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校園挺巴勒斯坦示威活動今天爆發衝突。全美數十所大學正設法遏制一波類似的抗議浪潮。

法新社報導,電視畫面可以看到抗議人士和反示威人士手持棍棒上演全武行,金屬路障則遭人推倒。其他畫面還可看到被雷射筆和手電筒照亮的暗夜中,有人燃放爆竹煙火或投擲物品攻擊對方。

洛城警方在社群平台X上表示,「已經部署警力,目前在協助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校園恢復秩序」。

警方稍早表示,接獲校方提出協助平息衝突要求後,對「發生在大營地上的多起暴力行為」展開應處。

衝突發生前,校長畢傑恩(Gene D. Block)就曾警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兩派人馬及與本校無關人士」上週就已紮營。

畢傑恩昨天在大學官網發表公開信說:「許多示威人士……平和進行活動,但是坦白說,也有人活動手法駭人聽聞、很不像話,已有暴力情事發生。」

警方昨天對紐約巿的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校園進行清場,驅逐占領一棟大樓的挺巴勒斯坦示威學生。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後來也引爆一波動盪。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紐約市警察局(NYPD)報導,有超過100名示威者遭到逮捕。

警方利用雲梯車從2樓窗戶爬進稍早被學生占領的哥大漢密爾頓大樓(Hamilton Hall),然後將戴上手銬的學生押出大樓外、帶上警車。

法新社記者於子夜過後看見,校方已拆除校園內草坪上的帳篷,現場遺留物品則被丟進黑色垃圾袋中。

哥大校長夏費克(Minouche Shafik)致函警方強調占領大樓行徑由「與本校無關的個人」發動,並且要求警方至少於5月17日前留駐校內,「以確保不再有人重建營地」。

示威人士在Instagram上抨擊夏費克,說她口口聲聲強調的「關心」和「安全」,簡直令人「毛骨悚然」。

過去數週一波蔓延數十所大學院校的抗議浪潮為1960、1970年代反越戰示威以來,美國大學校園最廣泛、時間最長的抗議活動,已經導致數百名學生及運動人士被捕。

總統拜登的白宮對於漢密爾頓大樓遭到占領一事予以嚴詞抨擊,發言人直指「這種做法絕對是錯的」。

前總統川普則在福斯新聞頻道(Fox News)感嘆說,「反猶太主義正彌漫我國」,並且痛批11月總統選戰的對手拜登沒有作為。

(自由電子報)
--
*土耳其封殺以色列貿易並要求人道援加薩 埃及總統盟友海削難民上億

土耳其貿易部表示,由於巴勒斯坦領土「人道悲劇惡化」,土耳其自2日起全面停止對以色列的進出口貿易,並稱土耳其將嚴格並果斷執行新措施,直到以色列政府允許人道援助不間斷且充分地流入加薩為止;據悉,土耳其與以色列2023年貿易額達68億美元。

路透報導,土耳其貿易部在聲明中說:「與以色列相關的進出口業務已經停止,所有產品都涵蓋在內。」事實上,土耳其上個月已對以色列祭出貿易限制,原因是以色列拒絕允許土耳其參與對加薩的空投物資行動,以及以色列對加薩的攻勢。

以色列外交部長卡茲(Israel Katz)則表示,土耳其總統厄多安(Tayyip Erdogan)對以色列進出口貿易封閉港口,違反了國際協定。

另據獨立新聞媒體「中東之眼」報導,埃及總統塞西的盟友旗下公司利用以色列和哈瑪斯戰事,向想逃離加薩的巴勒斯坦人收取巨額費用提供轉運服務,短短3個月恐至少獲利1億1800萬美元。

自從統治加薩走廊的哈瑪斯去年10月7日攻擊以色列後,以色列便對所有想進出加薩的巴勒斯坦人關閉陸上通道,這使得加薩南端城市拉法成為逃離加薩戰事的僅存陸上出口,因為拉法與埃及接壤,是加薩唯一未與以色列接壤的陸上通道。

根據巴勒斯坦和埃及消息人士說法,在今年2月之前,原本有數家中間商各自以隨機方式從事協調巴勒斯坦人離開加薩的轉運服務,且收費不一,最高甚至要價每名成人1萬1000美元;但之後一家名叫哈拉顧問與觀光服務的公司壟斷市場,並將收費價格統一。

據中東之眼調查,在以哈戰爭之前,哈拉顧問與觀光服務向想透過拉法關卡離開加薩的巴勒斯坦人每人僅收費350美元。但今年2月2日起,這家公司開始提供前往埃及的所謂「貴賓」(VIP)轉運服務,每名成人至少收費5000美元,漲價14倍;16歲以下兒童每人則要2500美元。

哈拉顧問與觀光服務的母公司是奧甘尼集團(Organi Group),是由擁有影響力的埃及商業大亨奧甘尼(Ibrahim al-Organi)創立。儘管國際媒體近幾個月來已經盯上這兩家公司,但它們從巴勒斯坦人身上賺到的錢4月仍翻倍,達到平均日進超過200萬美元。

根據巴勒斯坦駐開羅大使埃魯(Diab Allouh)的說法,自從以哈戰爭爆發以來,估計已有8萬至10萬巴勒斯坦人經埃及逃出加薩。

此外,根據聯合國2日公布的報告,依照過往的衝突趨勢推斷,加薩走廊重建家園的工作可能要到下個世紀方能完成。

路透報導,以色列軍隊近7個月來的狂轟猛炸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加薩的許多混凝土高樓層建築都被夷為平地。一名聯合國官員形容,如今的加薩滿目瘡痍,荒涼景象堪比「月球表面」。

*挺巴示威蔓延法國!巴黎政治學院再遭占領 校方急關閉主校區

法國享譽盛名的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 university)表示,由於數十名親巴勒斯坦學生再度占領各大樓進行抗議,校方明天將關閉巴黎主校區。

法新社報導,校方今天晚間傳訊息給教職人員表示,位於巴黎市中心的大樓「明天仍將關閉」,請他們繼續在家上班。

親巴勒斯坦學生的組織今天稍早宣布將在巴黎政治學院「和平靜坐」,6名學生會進行絕食抗議,以此舉支持飽受戰爭蹂躪的加薩走廊(Gaza Strip)巴勒斯坦人民。

巴黎政治學院被視為法國頂尖的政治學校,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也是校友。巴黎政治學院的學生發起一系列抗議行動,響應美國名校如火如荼的反戰示威。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Hamas)戰爭引發加薩走廊的人道危機,許多學生為此憤恨不平。

法國境內的猶太人口居全球第3,僅次於以色列和美國,同時也擁有歐洲最多的穆斯林人口。大巴黎區當局右翼首長波克瑞斯(Valerie Pecresse)本週稍早暫時中斷對巴黎政治學院的資助,並譴責抗議群眾是「少數號召反猶仇恨的激進人士」。

一名學生組織的成員表示,絕食抗議會持續進行,直到學校董事會投票決定調查校方和以色列大學的合作關係為止。

巴黎政治學院為試圖平息數天來的抗議而舉行與學生的辯論,臨時院長巴塞爾(Jean Basseres)表示在期間已拒絕上述要求。高等教育部長荷泰佑(SylvieRetailleau)今天稍早呼籲校方維持秩序,包括必要時請警方介入。

據法新社統計以色列官方數據顯示,哈瑪斯去年10月7日襲擊以色列,造成約1170人死亡,多數為無辜民眾。此事拉開戰爭序幕。據以色列估計,目前仍有129名人質被哈瑪斯扣押在加薩。軍方認為其中34人已喪生。

據哈瑪斯治下的加薩衛生部統計,以色列對哈瑪斯展開報復攻擊,加薩地區的死亡人數累計已達3萬4596人,死者多為婦孺。

*澳洲大學生跟進美國!雪梨大學校內紮營 和平抗議以巴戰爭

以巴戰爭近期在美國各地大學校園引發抗議活動,澳洲雪梨、坎培拉等地也有大學跟進。雪梨大學有學生在校園內紮營,展示標語及舉辦短講等活動,他們以越戰為鑑,訴求反戰、停止加薩衝突,場面和平。

美國各地大學校園掀起抗議以巴戰爭行動,反對以色列在加薩走廊(Gaza Strip)發動戰爭。

澳洲知名大學也跟進這波浪潮,包括澳洲首都坎培拉的澳洲國立大學(The Australian NationalUniversity)、位於雪梨的雪梨大學(The University ofSydney)學生,自上周末起發起「學生挺巴勒斯坦」(Students for Palestine)行動。

雪梨大學抗議學生自上周末起,就在被譽為「霍格華茲學院」的校內指標建築「雪大四合院」(University of Sydney Quadrangle)前草坪搭棚紮營,他們透過展示標語及校園遊行、短講、電影欣賞等活動表達訴求,相較於美國校園出現多起衝突,場面相當和平。

抗議學生今天上午再度召集支持者在雪大四合院前聚集抗議,儘管陰雨綿綿,還是有百餘位群眾參與支持,高喊「不要戰爭、要和平!」、「學生挺巴勒斯坦」等口號。

抗議學生來自各國,並提出反對以巴戰爭的不同觀點。有學生表示,美國介入越戰時,也引起學生抗議的浪潮,這證明學生的抗爭是有用處的。

一名學生受訪表示,澳洲政府在越戰時為了獲得國際社會和美國認可,明明是和澳洲無關的戰爭,卻派了6萬人軍隊幫美國打越戰,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也有學生以社會主義者自居說,現在加薩發生的戰爭都是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下的產物,反對這場衝突就是反對資本主義。

針對校園內抗議,雪梨大學昨天向全校師生發公開信,提醒所有學生和平抗爭與言論自由的重要性,但也提醒,如果學生或教師做出不可接受的行為,例如擾亂課堂、騷擾或恐嚇不參與抗議的師生、造成財產損失、阻止校園內活動等,學校將果斷地做出紀律處分。

雪大表示,近日發現雪大四合院建築牆上遭到塗鴉,還有抗議者進入建築內騷擾校內人員等,這些行為都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校方積極與抗議者接觸,某些校內建築近日也可能設置為安全模式,僅允許持有效學生證與教職員證者才能進入。

*寬待挺巴示威演變成流血衝突 UCLA應對政策遭檢視

對於挺巴勒斯坦的紮營抗議區在校園裡逐漸擴大,洛杉磯加大(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一直採取寬容政策。即使其他大學開始有抗議人士遭到逮捕,洛杉磯加大也沒有對示威群眾採取行動。學校主管上周表示,只要保持和平,言論自由都將受到支持。

不過到了1日上午,校園裡的和平氣氛終被打破,學校宣布停課一天,期中考延後舉行,校方忙著處理前晚由反示威者引發的流血暴力衝突。

紐約時報報導,這場混亂在沒有校方介入的情況下持續數小時之久,兩派示威群眾拳打腳踢,充滿強烈敵意,有人在空氣中噴灑化學物質,有人被踹或遭棍棒毆打,許多滋事群眾看起來並不像學生。

原本在紮營區參加抗議的28歲研究生塞拉姆(Marie Salem)說,打架群眾帶了驅熊噴霧,帶了辣椒噴霧,朝人群扔擲木叉與水瓶。她說,這些群眾點燃煙火就丟進紮營區,「我們只好全體出動,保衛抗議區」。

報導指出,洛杉磯加大對於這場暴力事件的因應措施引起高度不滿,學校也因為遲未對暴力衝突做出即時處理而面臨檢視。許多批評人士說,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儘管洛杉磯市警察局員警已經抵達現場,卻未逮捕任何人,也未介入處理。

學校主管1日晚間下令,抗議群眾若不離開紮營區,就會遭到逮捕。少數學生選擇離開,數百人依然留下,戴著頭盔、口罩與護目鏡。抗議地點周圍則有數十名警察駐守。

2日凌晨,警方開始清除紮營區,但第一波行動遭到木盾與強光燈抵抗。警方後來終於移除紮營區的主要遮蔽物,員警開始逮捕抗議者。某些示威群眾則喊著「不要攻擊學生」、「昨天你們怎麼不來?」

洛杉磯加大校規規定,除非有保護學校成員人身安全的「絕對必要」,否則不讓執法機關介入。紐約時報指出,抗議事件發生以來,洛杉磯加大一直遵守校規,未來幾天學校將面臨更多考驗,如今洛杉磯市警察已經在校園出現,校內緊張氣氛因此升高。

洛杉磯市長已下令全面調查,洛杉磯加大校長則下令接受獨立調查。

*渲染挺巴學運 中國、俄羅斯、伊朗趁機擴大美國內部分歧

就在全美各大學爆發反對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示威活動之際,中國、俄羅斯與伊朗等國也連篇累牘發表關於美國校園示威的報導,用意是刻意損毀美國在全球的形象。

一篇由Meta連結到俄羅斯資訊行動的假新聞網站的文章,將美國大學校園的衝突歸咎於拜登政府失能;中國共產黨控制的一家報紙則指出,警方的鎮壓行動暴露了美國在言論自由上的「雙重標準及虛偽」。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卡納尼(Nasser Kanaani)則在X平台貼出一幅漫畫,內容是裝扮成自由女神的警察逮捕一名年輕抗議者。他並寫道說,「美國的#freedom自由被監禁了」。

雖然目前並無證據指出,上述這些國家針對示威活動有提供物資或組織上的援助,但這些操作將美國描繪成一個被社會和政治動盪撕裂的國家。根據追蹤假消息的機構NewsGuard數據顯示,過去短短兩周,俄國、中國和伊朗的國家媒體就發布近400篇關於抗議活動的英文文章。

克萊蒙森大學(Clemson University)媒體鑑識中心主任林維爾(Darren Linvill)說,「這是一個傷口,我們的對手會試圖撒鹽,因為他們能這麼做。」「我們自己愈是內訌,他們的生活就愈輕鬆,能逃避的事情就愈多。」

專門研究資訊操弄的「德國馬歇爾基金會」(The German Marshall Fund)資深研究人員謝夫(Bret Schafer)也指出,中國、俄羅斯和伊朗動員發布相關消息的背後動機不盡相同,但各自都可從強調損害美國全球形象的敘述中獲益。他並表示,長期支持哈瑪斯的伊朗官方媒體發布關於校園抗議活動的報導篇幅,比俄羅斯或中國還要多,而且還放大了美國評論家如欣克爾(Jackson Hinkle)針對警方應對示威的批評。

專門研究惡意影響的研究小組「資訊流行病學實驗室」(The Information Epidemiology Lab)指出,俄羅斯文宣行動「Doppelgänger」(分身)一直在發表批評援助方案或聚焦在政治爭議相關的內容,其目標是將美國形容成一個不可靠的盟友,部分貼文甚至還聲稱美國早就已經離棄了以色列。

這些貼文還建議,以色列和其他國家應該尋求與俄羅斯和中國建立新的夥伴關係,另一系列的貼文則分享了一篇偽裝成福斯新聞(Fox News)網站的文章,內容聲稱前總統川普將會「停止對美國預算的掠奪」。

*哥大挺巴示威衝擊招生?已有家長、高中生改變志願

在全美各地大學爆發支持巴勒斯坦及反對以色列抗議活動之際,高中畢業生正申請大學,使得不少家長大為「頭疼」。

儘管申請大學的截止日期很快臨近,然而全國各地大學的校園抗議活動繼續上演,不少家庭也在努力考慮將高中畢業的子女送到哪裡讀大學的問題。

全國高中畢業生目前還只剩下幾天時間,決定秋季入讀的大學並提交申請,其中有不少大學的申請入學期限定在5 月1日前後,這讓2028屆大學畢業生進退兩難。

一名紐約市的18歲高中猶太裔女生獲得哥倫比亞大學提早錄取,原計畫入讀,可是她的父母目睹校園內的衝突景象後,決定讓她選擇讀麻州布蘭迪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

這位匿名的猶太裔學生說,「哥大是我的首選。 我非常想去,但在看到校園裡發生的事情之後,很樂意去讀布蘭迪斯大學,我感到非常高興和安全」。她的母親表示,重新考慮女兒秋季就讀的學校是家庭的決定。

一名協助大學招生的公司負責人多伊(Mimi Doe)向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表示,有些學生重新考慮了去哪裡就讀,特別是原本有意就讀哥倫比亞大學的人。

她說,一名準備進入哥大的學生說,由於抗議活動,最終從理想大學的名單上刪除了哥大。另一位學生說,「猶太裔學生和家長,肯定會在讓學生感到安全的地方作出更明智決定,這不僅僅是猶太家庭,即使非猶太人的家長這樣考慮。」

每年此時,一些學生都會參加「重訪日」,再一次參觀校園,以便在接受錄取通知之前更好地了解生活方式和環境。

但多伊表示,現在不少大學對外來者關閉大門,或對進入招生辦公室的人嚴格篩檢,使得今年的「重訪日」變得更加困難。

她說,自以哈爆發衝突以來,儘管校園內已出現嚴重的政治動盪,但現在的抗議活動,對學生及家長來說更加「刺耳」。許多家長表示不會送孩子去這些大學上學,指學校表現出的仇恨傾向令人作嘔。

哥大拒絕就抗議活動如何影響其秋季入學置評。

*媒體進不來 哥大學生記者第一線記錄歷史:既振奮又沮喪

哥倫比亞大學校園報的學生記者在第一線負責「捕捉歷史」,掌握一切情勢發展並提供圖文影像給被封鎖在校外的各大媒體。

美聯社報導,帶著防暴盾牌的警察到場逮捕力挺巴勒斯坦的抗議群眾之前,哥大的學生記者便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學生記者目睹緊張情勢升級,示威者堅守陣地,拒絕放棄漢彌爾頓大樓(Hamilton Hall),並利用滑車將補給物資送進占領校舍內。

這些為大學、美國及國際線上媒體工作的記者在示威人士戴口罩隱匿身分之際,深諳挺巴人士與校方的談判沒有進展,記者們也開始打地鋪,睡在媒體教室或辦公室地板,深怕錯過大事。

當新聞系教授開始用油性筆將緊急聯絡電話寫上手臂,因應被捕的緊急情況時,事態逐漸清晰,校園記者明白,他們正在記錄歷史。

4月30日晚,警方強制進入漢彌爾頓大樓,終結哥大兩周來的抗議和占領活動,而這所常春藤盟校的學生記者也詳盡報導事件始末及一切經過。

除了校園記者之外,所有媒體都被擋在校外,而哥大記者成為唯一能紀錄事件發生情況的關鍵人物。

哥大新聞研究員希瑪‧拜拉姆(Seyma Bayram)曾創建與挺巴學運無關的長篇調查播客(podcast),她說:「我醒來便想,我要去拍些照片。」

挺巴示威者的營地宛如視覺饗宴,有音樂表演,學生席地閱讀並幫忙寫報告,而拜拉姆想記錄這一切。

學生4月29日收到最後通牒,得知若不離場可能面臨停學等嚴重處分。

眾人開始在營地周遭遊行、喊口號,學生將校方送達的書面通知撕碎,丟垃圾桶,現場謠言滿天飛。

29日當晚,拜拉姆不願回家,她睡在辦公室地板,思忖「當局要如何驅逐不願離開的學生」。

時至30日,拜拉姆筋疲力盡,學生記者為相機等電子設備充電,然後等待。

哥大新聞系研究生沙伊扎‧瓦利德(Shayeza Walid)為替中東新聞網站「觀察」(Al-Monitor)報導挺巴學運清場逮捕事件,她憶述當時許多抗議者開始離場。

夕陽西下,示威群眾手牽著手,高呼口號,深諳將面對學術影響;瓦利德表示,當時已有許多人脫下口罩,以真面目示人。

對瓦利德而言,示威口號聽起來就像讚美詩,她看到有人哭泣,其中不乏戴著巴勒斯坦頭巾的人。

瓦利德表示,這幕場景會讓她永生難忘,「感覺既振奮又沮喪,這些孩子願意被捕」。

當提著鎮暴裝備的警察開始集結,學生記者向後退,邊走邊錄影;當瓦利德被逐出校園,到處都是警車和警員,而她周圍有人被捕。

拜拉姆說:「我們這些被趕出來的人,包括學生記者和教職員,我們都很惶恐,因為漢彌爾頓大樓內外都沒有媒體。」

瓦利德表示,記者基於安全結伴而行。她的夥伴是一名國際學生,而此人從未在單一場合見過這麼多警察。瓦利德說:「坦白說,我也沒有。」

*美軍2023年空襲敘利亞 美國防部承認:鎖定凱達組織卻誤殺平民

美國國防部今天在一項內部調查中承認,美方去年5月出動無人機空襲敘利亞時誤殺一位平民,因為美軍將他誤認為原本鎖定的凱達組織(al Qaeda)目標。

路透社報導,美軍中央司令部(U.S. CentralCommand)透過聲明表示,由於涉及機密資訊,許多調查細節不能公開。雖然這次空襲遵守武裝衝突法及美國政策,但美方的調查「揭露了幾個問題尚可改進」。

聲明寫道:「美軍中央司令部承認那場空襲對平民造成危害,並對此感到遺憾。」

美軍中央司令部還說:「我們致力從這起事件記取教訓,並改進我方的目標鎖定流程,以降低傷害平民的可能性。」

根據聲明,美軍去年5月3日空襲敘利亞西北部,是把凱達組織一名高階領袖當作目標,卻擊中一位名叫瑪斯托(Lufti Hasan Masto)的平民。相關調查是於去年11月中旬完成。

*伊拉克民兵聲稱向以色列射彈!首次襲擊首都特拉維夫

路透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導,伊朗撐腰的武裝組織「伊拉克伊斯蘭反抗運動」(The Islamic Resistance in Iraq)2日以巡弋飛彈對以色列發動多次攻擊。

伊拉克伊斯蘭反抗運動的一名消息人士稱,2日的襲擊行動使用多枚阿庫布型巡弋飛彈(Arqub-type cruise missile),並首次針對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

以哈衝突爆發的6個多月來,伊拉克伊斯蘭反抗運動聲稱對駐伊拉克與敘利亞的美軍和以色列目標,發動數十次火箭彈和無人機襲擊。

以色列尚未對伊拉克伊斯蘭反抗運動的聲明做出公開回應。

*美校園反戰示威爆衝突 拜登打破沉默強調秩序

美國各地大學生抗議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自治區加薩走廊(Gaza Strip)戰爭,經過數週動盪、與警方衝突及大規模逮捕後,總統拜登今天強調,校園必須恢復秩序。

法新社報導,拜登先前在學生示威擴大時一直保持沉默,但他在數百名警力開始強制清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抗議營地、拆除障礙物並拘留逾200名示威者數小時後,終於開口表態。

從紐約到加州,美國各地校方數週來試圖在示威權與暴力和仇恨言論的指責之間求取平衡。這波抗議潮在學期即將結束之際已導致兩週內超過2000人被捕。

這波示威也讓拜登遭受政壇各方批評,他在白宮透過電視轉播發表聲明說:「我國不是要人民噤聲或打壓異議的專制國家,但也不是沒有法律的國家。我國是一個公民社會,秩序必須優先。」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學生稍早戴著白色頭盔,互相挽手組成對抗警方的陣線,警方則拘留並帶走多名抗議群眾。

校長卜洛克(Gene Block)說:「約300名示威者自願離開,但有超過200人反抗驅離命令被逮捕。」

警方用閃光彈驅離聚在營地外呼喊「放人」的群眾,還有直升機在上空盤旋。

在營地另一區,學生們拿雨傘、頭盔和塑膠盾牌在緊張氣氛中與警方對峙,不時有人呼喊「解放巴勒斯坦」、「從河流到海洋,巴勒斯坦終將自由」。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表示,基於「校園緊急狀態」,今明兩天的課程將採遠距進行,並警告學生避開抗議區域。

共和黨人指責拜登面對他們所謂的抗議群眾反猶情緒時,態度太過軟弱,同時拜登在他所屬的民主黨內部也面臨反對他力挺以色列的聲浪。

拜登今天說:「美國任何校園、任何地方都不該容許反猶主義或針對猶太學生的暴力威脅。」

與此同時,將在11月總統大選再度與拜登對決的共和黨籍前總統川普再三肯定警方的反應,並呼籲全面鎮壓。正因封口費案受審的川普還在紐約法院譴責那些「極端左派的瘋子」。

他昨天在威斯康辛州的集會上說:「我要告訴每一位大學校長,立刻拆除營地、壓制極端分子,為所有正常學生奪回我們的校園。」

*美大學校園挺巴人抗議潮 拜登首度公開表態

針對自4月中以來,全美多所大學校園的挺巴勒斯坦人抗議活動,美國總統拜登2日首度公開發表談話。他當天在白宮表示,抗議時必須同時維持言論自由及法治。至於各州是否應派國民兵入校介入這類活動,他明確回答「不該」。但他補充說,這仍取決各州州長。

拜登說,美國是公民社會,而秩序也須排在首位。大學校園的抗議人士應可自由表達己意,但同時不應演變為違反法規和道德或暴力。

拜登強調,暴力的抗議不受保障、和平的才有。當發生暴力行為時,那抗議就違法,破壞公私財產的舉動不是和平抗議、而是違法。破壞行為、違反法規及道德、打破窗戶、阻擋校園出入與癱瘓校園、迫使學校停課及取消畢業典禮,都不屬和平抗議。

拜登指稱,有抗議的權利,但沒有造成混亂的權利。

拜登還說,對正在加薩走廊作戰的以色列,他的支持仍堅定不移。但他並未對其政府至今有關以色列和以哈戰爭的政策提出說明及辯護。

在拜登發表前述談話後,有記者問他,全美校園抗議是否已使他重新思考美國對中東地區政策?他則說「沒有」。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說,拜登的談話雖企圖在和平抗議與暴力示威間畫紅線,批評至今在校園抗議出現的違法和破壞行為,但他也承認抗議人士有權讓他們的聲音被聽見。

*指加薩滿目瘡痍堪比「月球表面」 聯合國:住宅重建可能需時長達80年

根據聯合國今天公布的報告,依照過往的衝突趨勢推斷,加薩走廊重建家園的工作可能要到下個世紀方能完成。

路透社報導,以色列軍隊近7個月來的狂轟猛炸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加薩的許多混凝土高樓層建築都被夷為平地。一名聯合國官員形容,如今的加薩滿目瘡痍,荒涼景象堪比「月球表面」。

巴勒斯坦當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10月7日爆發的以哈戰爭裡約有8萬棟房屋被毀。以軍的攻擊迄今已造成數以萬計巴人喪生。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 Development Program)發布的最新報告稱,加薩需要「大約80年的時間,才能修復所有被摧毀的住宅」。

報告指出,在最好的情況下,意即如果建築材料運送速度可以達到2021年上一次加薩危機的5倍,那麼2040年就可以完成修復工作。

報告還警告,如果以哈戰爭延燒達9個月,加薩地區的貧窮人口比例將從2023年底的38.8%增加到60.7%,屆時大部分中產階級都將被拖入貧窮線以下。

*埃及總統盟友海削難民 壟斷出加薩生意日進200萬美元

埃及總統塞西的盟友旗下公司利用以色列和哈瑪斯戰事,向想逃離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人收取巨額費用提供轉運服務,短短3個月恐至少獲利1億1800萬美元(約新台幣38億元)。

獨立新聞媒體「中東之眼」(Middle East Eye)報導,自從統治加薩走廊(Gaza Strip)的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Hamas)去年10月7日攻擊以色列後,以色列便對所有想進出加薩的巴勒斯坦人關閉陸上通道。

這使得加薩南端城市拉法(Rafah)成為逃離加薩戰事的僅存陸上出口,因為拉法與埃及接壤,是加薩唯一未與以色列接壤的陸上通道。

拉法通道理論上由埃及政府控制,但占領加薩走廊的以色列會對進出的旅客和貨物實施嚴格限制。而根據巴勒斯坦和埃及消息人士說法,在今年2月之前,原本有數家中間商各自以隨機方式從事協調巴勒斯坦人離開加薩的轉運服務,且收費不一,最高甚至要價每名成人1萬1000美元(約新台幣35萬7500元)。

但之後一家名叫哈拉顧問與觀光服務(HalaConsulting and Tourism Services)的公司壟斷市場,並將收費價格統一。

據中東之眼調查,在以哈戰爭之前,哈拉顧問與觀光服務向想透過拉法關卡離開加薩的巴勒斯坦人每人僅收費350美元(約新台幣1萬1400元)。但今年2月2日起,這家公司開始提供前往埃及的所謂「貴賓」(VIP)轉運服務,每名成人至少收費5000美元(約新台幣16萬2500元),漲價14倍;16歲以下兒童每人則要2500美元。

調查發現,哈拉顧問與觀光服務成為獨占業者後,過去短短3個月估計一共已從逃離加薩的絕望巴勒斯坦人身上賺取至少56億埃及鎊(約1億1800萬美元)。

哈拉顧問與觀光服務的母公司是奧甘尼集團(Organi Group),是由擁有影響力的埃及商業大亨奧甘尼(Ibrahim al-Organi)創立。儘管國際媒體近幾個月來已經盯上這兩家公司,但它們從巴勒斯坦人身上賺到的錢4月仍翻倍,達到平均日進超過200萬美元(約新台幣6500萬元)。

中東之眼指出,根據哈拉顧問與觀光服務在網路上公布的資料,在2月、3月和4月分別有23、30、30份「貴賓」轉運名單,使其分別進帳至少2100萬美元、3850萬美元和5800萬美元。其中光是4月就運送了1萬136名成人和2910名兒童。

根據巴勒斯坦駐開羅大使埃魯(Diab Allouh)的說法,自從以哈戰爭爆發以來,估計已有8萬至10萬巴勒斯坦人經埃及逃出加薩。

奧甘尼是埃及西奈半島(Sinai Peninsula)的一名部落領袖,也是塞西(Abdel Fattah al-Sisi)和埃及軍方的盟友,並被外界普遍視為西奈半島最有勢力商界人物。塞西於2022年1月任命奧甘尼擔任西奈發展局(Sinai Development Authority)成員,這個國家機構享有西奈半島開發和營造活動的唯一控制權。

埃及作家暨西奈半島情勢專家沙布瑞(MohannadSabry)告訴中東之眼,埃及政府不採取任何作為來阻止奧甘尼利用巴勒斯坦人的絕望來獲取利益,並不令人意外。

他說,奧甘尼商業活動的問題,是埃及軍方控制的更大規模且不透明的經濟體系一部分,奧甘尼不過是「埃及國家及軍方掌控的事業和其施政的門面」。

*內唐亞胡:結束對哈瑪斯戰爭不能作為釋放人質條件

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今天會晤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一名以色列官員告訴以色列時報,內唐亞胡對布林肯說,他不會接受結束加薩戰爭作為釋放人質協議的一部分。

這位官員說:「他(內唐亞胡)告訴布林肯(Antony Blinken),我們有意達成協議,並決心瓦解哈瑪斯(Hamas)。」

一名以色列官員告訴以色列時報(The Times ofIsrael),以色列上週末透過調解人埃及向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傳達了最新提議,並期待今天晚間獲得回應。

總理辦公室告訴以色列時報,內唐亞胡(BenjaminNetanyahu)在耶路撒冷會晤布林肯時還說,與哈瑪斯達成人質協議並不意味著可以避免入侵拉法(Rafah)。

總理辦公室說:「對拉法的攻擊行動不取決於任何因素。內唐亞胡總理向國務卿布林肯明確表明這一點。」

同時,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說,布林肯「重申美國對拉法的明確立場」。

米勒沒有確切說明這個立場是什麼,但美國拜登政府一直堅決反對以色列在沒有可靠的平民撤離計畫下攻打拉法,甚至聲稱一旦揮兵進入這個加薩南部城市就是踩到「紅線」。

米勒表明,布林肯「強調是哈瑪斯阻礙停火」。

從去年10月7日哈瑪斯大規模襲擊以色列以來,這是布林肯第7度訪問以色列。這位美國最高外交官今天稍早會見以色列總統赫佐格(Isaac Herzog)時表示,哈瑪斯這個加薩恐怖組織是「停火無法實現、人質無法回家的唯一原因」。

布林肯說:「不能拖延,沒有藉口,就是現在。」

*美眾院通過放寬反猶定義 因應大學挺加薩示威潮

加薩走廊的以哈戰爭引爆全美各地一波學生示威浪潮,美國國會議員對此做出最新回應。聯邦眾議院今天通過法案,將放寬「反猶太主義」定義,以利教育部強制執行反歧視法律。

美聯社報導,這項提案獲兩黨支持,以320票贊成、91票反對通過,將把「國際猶太大屠殺紀念聯盟」(International Holocaust Remembrance Alliance)對反猶主義的定義入法,納入1964年民權法案(CivilRights Act)第6章。這項聯邦反歧視法律禁止有人因種族、膚色、宗教或國籍而受到歧視或隔離。

示威抗議席捲美國大學校園,此一立法行動為國會的最新回應。共和黨國會議員早已對一波校園抗爭予以譴責並要求採取行動加以遏止,把校方高層推上以色列在加薩(Gaza)的戰爭行為引發激烈政治論戰的風暴核心。

這項法案現在送交美國聯邦參議院審議,前景仍在未定之天。法案若獲參院通過並簽署成法,則反猶主義的法律定義將予以放寬,納入「以被視為猶太人集體的以色列國為目標」。

反對者批評,這將對美國各地大學校園的言論自由造成寒蟬效應。

紐約州民主黨聯邦眾議員納德勒(Jerry Nadler)昨天在聽證會指出:「如果言論內容只是批判以色列,並不構成違法的歧視行為。法案將關於以色列純屬政治評論的發言也納入(民權法案)第6章的範疇,實在過於廣泛。」

支持法案的倡議人士則表示,法案將提供教育部亟需的一致性框架,就以猶太裔學生為對象、與日俱增的歧視與騷擾案件進行監督和調查。

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聯邦眾議員傅萊(RussellFry)昨天說道:「國會早該採取行動,保護猶太裔美國人不會在全國各地的校園受到反猶主義傷害。」

*UCLA挺巴挺以兩派爆衝突!校方停課一天 警察進駐清場遭酸「可恥」

當夜幕降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數以百計執法人員在校園中一字排開,準備清理前一晚遭到親以色列支持者攻擊的挺巴勒斯坦抗議營地。

路透社報導,電視現場畫面顯示,身著戰術裝備的警察在校園中被示威者占據的帳篷群附近列隊。校方昨天宣布這些營地不合法後,為了因應警方突襲,一些示威者戴上安全帽、護目鏡和防毒面具「備戰」。

警察走進校園時,另有數百名挺巴活躍人士聚集在帳篷區外,嘲笑警察「可恥」。有些人敲著鼓,揮舞巴勒斯坦旗幟,許多示威者戴著傳統的巴勒斯坦圍巾。

警方進入校園之前,用擴音器敦促示威者清理營地。這些帳篷設在校內知名地標羅伊斯音樂廳(Royce Hall)和大學部圖書館之間的草地廣場上。

昨天深夜和今天清晨,紮營者與一群用棍棒攻擊帳篷區的蒙面反示威者發生暴力衝突,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因而取消了今天的課程。

兩派人馬上週搭建抗議營地,在昨晚混戰之前,基本上保持平和。校方將昨天這場混戰歸咎於「有人煽動」,矢言進行調查。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與紐約巿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等校園近日爆發的衝突,是2020年反種族歧視集會以來,美國最大規模學生活動的一部分。

從哥大開始的這波全國校園示威浪潮是為了抗議以色列於去年10月7日遭哈瑪斯(Hamas)致命攻擊後對加薩走廊開戰。當時,哈瑪斯武裝分子襲擊以色列南部,殺害約1200人,其中大多數是平民,並擄走約250人作為人質。以色列矢言將剷除哈瑪斯。根據加薩衛生部統計,以色列已在加薩殺害超過3萬4000名巴勒斯坦人。

*UCLA爆發挺巴、挺以衝突!美國警方清場營地 數十名抗議者遭逮捕

以哈戰爭近期在全美各地大學校園引發抗議活動,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數十名抗議者今天凌晨遭加州公路警察(California Highway Patrol)逮捕。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當加州公路警察凌晨開始拆除UCLA營地外圍的擋板並逮捕挺巴勒斯坦的抗議者時,現場響起閃光彈的聲音。

抗議者試圖加固擋板,而身穿防護裝備的警察著手突破築起的障礙。

影片中可以看到,來自加州公路警察特別行動小組的員警身穿防暴裝、戴著頭盔及防毒面具並帶著束帶和警棍等防暴裝備進入營地,擋板後傳來尖叫聲。

根據CNN現場影像顯示,警方已近一步深入UCLA營地。CNN記者團隊還看到執法人員發射看似是橡膠子彈來驅散群眾。

一些被警方逮捕的抗議者跪在地上,雙手被束帶綁在背後;與此同時,更多抗議者被員警從營地中帶出。

警方在距離校區約1英里外停有巴士,CNN記者團隊見到員警將被逮捕的抗議者送上車。

*UCLA校園大亂鬥!警方進挺巴營地抓人拆帳篷 傳對抗議人士射橡膠子彈

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校園的挺巴勒斯坦營地遭反示威人士襲擊大約24小時後,仍有數百名示威人士無視警方命令離開。美聯社與BBC報導,員警在當地時間2日凌晨移除路障,並且開始拆解營地。

根據現場照片,全副武裝的加州公路巡警(CHP)排成隊伍與手持警棍站好,戴著頭盔與防毒面具的示威人士則據報高喊「你們想要和平,我們想要正義」。

UCLA猶太和平之聲的克斯縢(Ben Kersten)稍早從現場告訴BBC,鎮暴警察隊伍聚集在營地周圍的幾個地點,已經開始在邊緣與入口逮人,並對空發射了閃光彈。記者指出,抗議人士點燃了煙火,還大喊「警察正對我們發射橡膠子彈」,但尚未得到證實。

警察陸續拆除了UCLA校園營地周圍的路障,並且抓走了一些人。抗議人士的手腕綁進束帶。警用直升機在上空盤旋,閃光彈的聲音劃破了空氣。當警員節節逼近時,抗議人士則高喊,「你們昨晚在哪?」。一位正被員警帶走的抗者對著鏡頭表示,自己是UCLA的學生,「我是學生,我主修英文,別讓我們失望」。

截至美西時間凌晨4時30分,警察已從四面八方包圍了挺巴勒斯坦營地。當抗議人士意識到警察已經成功拆除了路障時,顯然正變得更加焦慮,但似乎打算盡可能堅持下去,且顯然已經為這一刻做好準備。

據報導,有示威人士拿著擴音器,互相高喊指示,警告群眾戴上護目鏡和頭盔。不過,當警察進入主營地所在的迪克森廣場時,數十名學生開始逃離。許多示威人士似乎已經離開,但仍有一些人留了下來,似乎遭到警察的包圍。報導指出,警察現正拆除帳篷,廣場似乎基本上已經得到控制。

*哥倫比亞與以色列斷交 哈瑪斯讚一大勝利

南美洲國家哥倫比亞總統裴卓今天宣布將切斷與以色列的外交關係,並稱以國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在加薩戰爭實施「種族滅絕」。哈瑪斯盛讚此舉是一大「勝利」。

法新社報導,裴卓(Gustavo Petro)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Bogota)舉行的國際勞動節集會上指出:「明天(週四)將與以色列國斷交…因為以國有一個種族滅絕的首長。」

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Hamas)去年10月7日對以色列南部發動史無前例的突襲,以國旋即採取報復,裴卓一直嚴厲批評以色列對加薩(Gaza)的攻擊。

根據以色列統計,哈瑪斯攻擊導致約1170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平民。此外還有約250人在這場突襲中遭到劫持,目前仍有129名人質被囚禁在加薩,據信其中34人已喪生。

哈瑪斯治下的加薩衛生部稱,以色列對加薩的報復性攻勢至少奪走3萬4568條人命,其中大多是婦孺。

裴卓今天告訴數以千計支持者,這個世界無法接受「種族滅絕,整個民族被消滅」。

他說:「如果巴勒斯坦滅亡,人類也會滅亡。」語畢現場響起熱烈掌聲,其中有些支持者手中高舉著力挺巴勒斯坦的標語。

以色列則稱裴卓「反猶太且充滿仇恨」,還說他的立場相當於向哈瑪斯提供獎勵。

以色列外交部長卡茲(Israel Katz)在社群媒體X表示:「哥倫比亞總統承諾要獎勵哈瑪斯殺人犯和強暴犯,今天他做到了」。

「歷史會記得,裴卓選擇與人類已知最卑劣的一群人站在一起,這些人燒殺嬰童、強暴婦女,還綁架無辜平民。」

哈瑪斯則盛讚哥國選擇與以色列斷交的舉動是一大「勝利」。

以哈戰爭爆發後,玻利維亞、貝里斯和南非先前已相繼與以色列斷交或暫停外交關係,哥倫比亞、智利及宏都拉斯等數個拉美國家則召回駐以大使。

*內唐亞胡當面向布林肯表態「拒絕停戰」! 進攻拉法無先決條件

以色列媒體報導,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1日向來訪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明確表示,以色列不接受使用加薩停戰的方式,換取哈瑪斯釋放以色列人質。

以色列和哈瑪斯繼續就加薩停火和釋放以色列人質進行談判。布林肯1日在以色列耶路撒冷與總理內唐亞胡會面2個半小時,他會後向記者重申,美國對以色列安全的承諾,又批評哈瑪斯是實現停火的障礙。

以色列時報引述一名以國官員說法,內唐亞胡向布林肯說,他不會接受用加薩停戰的方式,換取哈瑪斯釋放以色列人質。

此外,內唐亞胡還說,以軍在拉法的軍事行動「沒有先決條件」,與哈瑪斯達成人質條件不代表不會攻擊拉法。

據了解,正在談判的停火協議將在第一階段釋放33名人質,以換取以色列釋放數百名巴勒斯坦囚犯。

內唐亞胡最新言論再度表明,以色列依舊只接受暫時性停火,這與哈瑪斯長久以來堅持必須徹底停戰才能換俘的要求,完全悖離。

*哈瑪斯即將回覆停火提案 稱不願屈服以方條件

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正在考慮一項與以色列停火40天及人質換囚的計畫。法新社1日報導,哈瑪斯高階成員辛迪說,他們很快就會回應以方休戰提案,但未指明確切時間;他也強調一切停火須為永久性質。

哈瑪斯談判代表已從埃及開羅回到位於卡達的據點。辛迪接受法新社電訪時說,談判代表是否認為有取得進展,目前尚難論斷;他並強調,其目標是結束戰爭。

一名對談判知情的消息人士說,卡達的斡旋人員預期哈瑪斯會在一到兩天內回覆,並說以方的提案包括實質讓步,納入在初步停戰、雙方人質換囚犯後的一段「持續平靜」時期。該人士稱,雙方爭點可能仍是以軍從加薩走廊撤出事宜。

一名以色列官員向法新社說,以方將等候答覆至1日夜間,後決定是否再遣代表到開羅敲定協議。

辛迪並說,哈瑪斯和所有巴勒斯坦反抗派系都相當有意終結這場針對巴人的戰火,但並非可以不惜一切;哈瑪斯對與埃及、卡達等國斡旋人員對話保持開放,也樂見任何方案來終結戰爭,但須符合一些非常明確、不容放棄的條件。

他並說,巴人已歷經超過200天戰火,絕不會舉白旗或屈服於敵人以色列的條件,「我方的尊嚴和榮耀拒絕妥協」。

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4月30日說,仍打算派兵進軍南加薩大城拉法,不顧國際對拉法150萬名避難民眾安危的關切。訪以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日強調停火必要,在與內唐亞胡會談時重申美國反對以軍攻擊拉法。

*UCLA挺巴挺以兩派爆衝突 15人受傷1人住院

美國大學校園因加薩戰爭發生一系列暴力事件,反抗議者今天清晨攻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挺巴勒斯坦營區;在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運動人士與摧毀帳篷的警察爆發衝突。

美聯社報導,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系統校長表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校園衝突造成15人受傷,其中有1人住院。警方昨天晚上闖入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遭反戰抗議人士占領的一棟建築,解散癱瘓學校的示威活動。

UCLA校長卜洛克(Gene Block)在聲明中說,「一群煽動者」昨晚來到校園,「強力攻擊」挺巴抗議營區,促使校方向外部執法機關尋求協助。

反抗議者丟擲交通錐與椅子、噴灑胡椒噴霧,還拆除營區周圍的路障,其中有些攜帶以色列國旗。挺巴營區的一些示威者跳過路障,與另一派發生衝突。

雙方扭打幾個小時後,戴著頭盔與面罩的警方將兩派人馬區隔開來。接著,挺巴抗議群眾在營區周圍再度築起路障。美聯社報導,目前沒有看到反抗議群眾,但執法警力仍部署在校園各地。

今天在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Wisconsin in Madison),除了一個帳篷外,帶著盾牌的警方清除所有其他帳篷並推擠抗議群眾後,校園裡爆發騷亂。校警發言人洛維克特(Marc Lovicot)說,有4名員警受傷,其中一人是州警察,他的頭部被滑板打到。然而,在數小時內又有更多帳篷搭建起來。一開始有30多人遭拘捕,但警方說只有4人遭控毆打執法人員。

抗議群眾在全美各地的大學校園紮營,呼籲校方停止與以色列或支持加薩戰爭的公司從事商業活動,這樣的學生運動與本世紀的其他示威活動不同。隨後的警方鎮壓與數十年前的行動相呼應,然而,當時是針對規模更大的反越戰抗議運動。

這一切都是在美國選舉年發生,鑒於現任總統拜登力挺以色列,引發各界質疑對民主黨至關重要的年輕選民是否將支持拜登競選連任。

美國大學院校的示威者與執法者爆發衝突,有1300多人遭到逮捕。在極為罕見的情況下,學校幹部與抗議領袖達成協議,限制對校園生活與即將登場的畢業典禮造成的干擾。

目前未傳出UCLA有人遭到逮捕。官員未說明示威群眾是否都是學生。

卜洛克矢言學校將展開徹底調查。他說:「無論別人對抗議營區有什麼看法,這場針對我們學生、教職人員與社區成員的攻擊完全無法令人接受。這從根本上動搖我們校園的核心。」

UCLA大四生葛梅茲(Edgar Gomez)冒險從宿舍走出,看著這場騷亂展開。他說:「我從未看過這種場景。」他表示不支持任何一方,「我從沒看過人們如此激動」。

加州州長紐松(Gavin Newsom)與洛杉磯市長巴斯(Karen Bass)都要求對涉及這場混亂的人究責。州長發言人說,校園警方在回應衝突出現「無法令人接受」的拖延後,外部執法人員被派到校園因應衝突。

這場全國校園示威浪潮是從哥大開始爆發,目的在抗議以色列於去年10月7日遭哈瑪斯(Hamas)致命攻擊後對加薩發動進攻。當時,哈瑪斯武裝分子襲擊以色列南部殺害約1200人,其中大多數是平民,並擄走約250人作為人質。以色列矢言將剷除哈瑪斯,根據加薩衛生部統計,以色列在加薩走廊殺害超過3萬4000名巴勒斯坦人。

*紐約警察在哥大等校園逮捕約300人 川普大讚「真好看」

全美各地大學校園的挺巴抗議活動持續延燒,紐約校方已請求警察進入校園維持秩序,從當地4月30日晚間至5月1日早上,紐約警方已逮捕約300人。

4月30日晚間數十名紐約市警察衝進哥倫比亞大學校園,對占領一棟校舍的挺巴示威者進行清場。當天,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也爆發暴力衝突。

紐約市長亞當斯5月1日在媒體記者會上表示,在哥倫比亞大學和紐約市立學院總計逮捕了約300人,強調不能允許合法抗議活動演變成一場毫無意義的暴力場面。

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沙菲克表示,她要求警方對所有抗議點進行清場,並留駐校園到17日。截至4月30日晚間11時40分左右,哥大工作人員拆除帳篷,清除抗議主營地的供應物資。而警方的行動為哥倫比亞大學持續兩周的緊張局面畫上句號。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也請警察進入校園維安,花了幾小時才平息挺巴和親以抗議者的對峙場面,有學生說,示威群眾用球棒互毆,並「扔出一切他們能丟的東西」,警方花了一段時間才抵達現場。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管理人員說,一些示威者的手段「令人震驚和可恥」,已暫停課程。

白宮新聞秘書尚皮耶表示,拜登總統正在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強調美國人有權和平抗爭,但「不可」強占建築物。

美國前總統川普5月1日在威斯康辛州造勢時對支持者表示,紐約警方攻入哥倫比亞大學一棟被示威者佔領的大樓,「真是太好看了」,稱挺巴示威者同情哈瑪斯,是「氣憤的瘋子」。

川普對支持者說,「我認為應該立刻拆除示威者的營地,消滅那些激進分子,為所有想要安全上課的正常學生奪回我們的校園!」

(聯合新聞網)
--
*大學挺巴示威暴力升級 全美擴散

席捲全美多所大學校園的親巴勒斯坦示威活動日趨火爆,東西兩岸皆有知名學府請求警方入校維安,其中紐約鎮暴警察進入長春藤名校之一的哥倫比亞大學的一棟遭抗議學生佔據的大樓清場與逮人,洛杉磯則因抗議人士間爆發衝突,而部署員警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校園維持秩序。

電視畫面顯示,UCLA校園內的親巴示威者與挺以色列抗議人士一日凌晨爆發衝突,雙方以棍棒互毆、拆路障、放煙火或互丟東西,甚至是丟催淚彈。洛杉磯警方證實,由於在校園內紮營的抗議人士間爆發多起暴力衝突,警方已應校方要求部署員警以平息衝突與協助恢復秩序;直到當地時間一日清晨四時(台灣時間同日晚間七時),仍有大批員警部署於校內。

UCLA校長畢傑恩在爆發衝突前的四月卅日表示,上週就在校園內紮營的抗議人士中,除了有該校社區成員,也有與該校無關的其他人;許多示威者的活動一直很和平,「但坦白說,其他人的策略令人震驚與可恥。我們已目睹暴力」。洛杉磯市長巴斯則表示,暴力不可原諒。

就在UCLA爆發衝突前,癱瘓哥大的親巴抗議四月卅日晚間以戲劇性方式收場:在哥大校長夏費克的請求下,戴頭盔、持鎮暴盾牌的紐約警察架梯從二樓窗戶進入前晚被誓言打死不退的親巴抗議人士霸佔的漢米爾頓大樓進行清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警方說法稱有超過一百名示威者被捕。人在現場的法新社記者指出,到了午夜過後的一日凌晨,原本搭在校園草坪上帳篷也被拆除。

一如UCLA校長夏費克在請求警察入校清場時說,佔領校園大樓的行動是由與該校無關之人士所主導;她還要求警方留在該校至少到十七日,以確保此等示威行動不會再現。

(自由時報)
--
*警進洛杉磯加大 清掃挺巴學生

美國加州警方二日採取行動,逮捕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校園內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學生,並開始拆除抗議營地。

UCLA校方請來警方清場前不久發布安全警告,要求學生避開狄克森廣場,即挺巴抗議人士紮營的區域。警告指稱,鑒於該集會非法,警方已下令該廣場清空,學生們勿再進入該區域。

二日一早,加州公路警察就開始動手拆除營地外的路障,並在現場抓人,美國有線電視新聞(CNN)報導,員警穿戴鎮暴頭盔、防毒面具、可作為手銬的束帶及警棍入校,在路障另一方和警方對峙的抗議人士看到後傳出尖叫聲,員警並發射閃光彈。有示威者指稱,警方朝他們發射橡膠子彈。

根據現場照片,全副武裝的警方排成隊伍與手持警棍,戴著頭盔與防毒面具的示威人士則高喊「你們想要和平,我們想要正義」。

警察陸續拆除了UCLA校園營地周圍的路障,並且抓走了一些人。抗議人士的手腕綁進束帶,警用直升機在上空盤旋。一個被員警押走的抗議者對鏡頭表示是該校學生,「我是學生,我主修英文,別讓我們失望」。

當警察進入主營地所在的狄克森廣場時,數十名學生開始逃離。許多示威者早一步逃離,留下來的人則遭到包圍。警方花了近三小時接管校內抗議營地,將抗議者送上警用巴士載走,並拆除帳篷。

UCLA抗議現場一日曾發生挺巴和挺以色列兩派示威者衝突,互相毆鬥,造成十五人受傷,一人住院。

在紐約,警方表示,哥倫比亞大學及市立大學在這次挺巴人占領校舍抗議中,共二八二人被捕,其中一三四人並非這兩校的教職員生,其餘一四八人則和其中一校有關。

持續近兩周的哥大挺巴示威四月三十日夜間告一段落。警員當晚將占領漢彌爾頓大樓的上百名示威者全數逮捕,並將校園內抗議營地清除。紐約市長亞當斯說,「有外部勢力」涉入學生運動,但尚未公布具體名單。

而在麥迪遜威斯康辛大學,聲援巴勒斯坦的十二名示威者一日遭校警拘捕,另有四名警員受傷。警員離開後,示威者重新架起帳篷。

CNN估計,在四月卅日至五月一日的不到廿四小時內,至少四百名示威者被警方逮捕。

*美校園挺巴浪潮 凸顯世代差異

美國各大學對於校園內挺巴勒斯坦人示威,開始採取逮捕清場等強硬措施,逮捕行動四月中始於常春藤名校哥倫比亞大學,引發全美校園示威聲援,以及愈來愈多校方找來警力清場。有觀察家認為,這凸顯美國社會對以巴相關議題的世代差異。

皮尤研究中心前年一項調查也顯示,美國人愈年長愈支持以色列,十八歲至廿九歲四成一支持以色列,六十五歲以上挺以比率達六成九。CNN四月廿八日公布的民調顯示,十八歲至卅四歲受訪者不贊同拜登總統處理中東衝突的比率高達八成一,在受訪各年齡層最高。

卡達半島電視台引述專家報導,美國成人對以色列看法出現世代差距,較支持巴人的年輕人,願挑戰較挺以的老一輩政治人物和大學高層、校友及金主。

柏克萊加州大學助理教授瓦梭表示,「我們現已看到對以色列的世代差距證據,這將是民主黨面臨的一個長期問題」。民主黨內部對於如何處理挺巴學運有不同意見,共和黨則態度一致,主張強力鎮壓。

造成這種世代差異,原因不難理解。老一輩美國人對猶太大屠殺和以色列在中東艱辛建國過程印象較深,自然傾向以方,年輕人成長過程卻持續看到以軍的強勢和巴人受害,因此同情弱者。

這次美國大學校園示威,其實從去年十月以哈開戰後就零星出現,原本相對平和,但不免有些示威者在過程中或在網路上喊出敵視以色列和猶太人言論,部分猶太裔學生表示心生畏懼,各校金主開始不滿,國會議員則傳喚大學校長,要求強硬對付挺巴示威者,金主和政治壓力導致賓州大學、哈佛大學校長相繼下台。

近來校園示威再度鬧大,起因也是國會四月中傳喚哥大校長沙菲克施壓,沙菲克回到學校就要求警察清場,引發後續示威和逮捕蔓延。眾院議長強生上月還到哥大開記者會,要校長不清場就下台,並當場和示威學生對嗆。

對以巴態度的世代差異,加上政治人物煽風點火,拜登政府又無力促成以哈停火,校園內的對立恐難化解。

*美眾院通過新法案 放寬反猶定義

美國眾議院一日表決通過了跨黨派支持的「反猶主義意識法」,將要求美國教育部制定更廣泛的反猶定義來執行聯邦反歧視法,支持者認為該法將有助對抗大學校園的反猶主義,反對者則擔心會威脅言論自由。

「反猶主義意識法」規定美國教育部在執行聯邦反歧視法時,採用國際猶太大屠殺紀念聯盟(IHRA)推出的反猶定義。IHRA在網站指出,「反猶主義是一種對猶太人的特定看法,可能會以帶有仇恨的方式宣洩在猶太人身上,包括針對猶太人個人、財產、社群和宗教機構施以反猶太言詞和行為」。然而,定義中所舉的範例將批評以色列政府也列為反猶,引發爭議。

眾院表決結果為三百廿票贊成、九十一票反對,七十名民主黨眾議員與廿一名共和黨眾議員投下反對。提案的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羅勒表示,「我們打擊自己國內的反猶仇恨至關重要,我感謝跨黨派支持反猶主義意識法,並感謝廣泛的猶太組織支持,他們正挺身而出,支持這項立法,並表示我們受夠了」。

反對者主張,反猶主義意識法的定義過度廣泛,可能會導致言論審查問題。本身就是猶太人的民主黨眾議員潔卡珀絲就投下了反對票。她認為,反猶太復國主義並非「本質上」的反猶主義,眾院通過的這項措施將「扼殺」言論自由權利。

「反猶主義意識法」接下來將送交參議院審議,前景不明。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事前致函眾議員,表明反對此法案,稱「聯邦法律已禁止聯邦資助實體的反猶歧視和騷擾」,不需要再立新法防範反猶歧視;相對的,該法可能將批評以色列政府等同反猶主義,傷害大學校園言論自由。

*美警攻堅哥大校園 逮捕挺巴學生

美國各大學校園支持巴勒斯坦示威引發的對立逐漸升高。洛杉磯加州大學一日爆發挺巴、挺以色列兩派示威者暴力衝突,校方請求警方進入校園維持秩序;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鎮暴警察四月卅日使用閃光手榴彈攻堅,進入被示威者占領的漢彌爾頓大樓逮捕數十名示威者,結束占領行動並清理在校園內的帳篷。

洛杉磯加大校方四月卅日首度宣布校園內挺巴紮營示威是非法的行為,挺巴、挺以色列兩派示威者隨即發生暴力衝突;該校學生刊物指出,挺以人士試圖拆毀挺巴抗議者在校內的營地。

現場畫面顯示,有人揮舞棍棒等簡易武器攻擊挺巴抗議者營地,並用煙火、辣椒噴劑等物品襲擊對方,挺巴陣營還擊,雙方爆發鬥毆,一個落單的挺巴示威者遭多名敵對陣營成員包圍動粗。

校方表示校園內發生「可怕的暴力行為」,校長卜洛克請求警方協助,洛杉磯市長巴斯則譴責暴力。大批警力一日清晨二時抵達洛杉磯加大校園,隔開敵對雙方控制局面。

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警察四月卅日穿戴鎮暴裝備進入校區,抵達遭抗議者占領的漢彌爾頓大樓前門時喊「我們要清場了」,隨後透過雲梯車從二樓窗戶進入大樓。另有數十名警察前往不遠處抗議營地,清理校園內帳篷,過程中沒有發生太大衝突。

旁觀的學生們高喊「丟臉!丟臉!」不久便看到警察帶著示威者走向停在校外的警用車輛。約有五十人被帶上警用巴士,每人雙手都被束帶綁在身後。大樓外有抗議者高呼「解放巴勒斯坦」,另有人喊著「放了學生」。紐約警方隨後表示,已逮捕占領大樓的所有示威者。

示威者占領大樓時間約廿小時。哥大校長沙菲克說,警方在校方要求下協助淨空示威場地後將留駐到五月十七日,也就是畢業典禮過後,「維持秩序並確保不再有人重建營地」。

挺巴的哥大學生卅日占據漢彌爾頓大樓,並用桌椅或鐵鍊封鎖大樓各出口,要求校方與支持以色列的企業斷絕往來。哥大校方說,將開除占領校舍的學生。白宮國安會發言人柯比表示,拜登總統認為學生占領大樓是「絕對錯誤的做法」,「不是和平抗議的典範」。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4/05/01/realtime/29582450.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800&nt=1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