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6日 星期四

新聞自選輯 20240606 中東危機篇

*拜登公布停火提案 美官員證實「事前未通知納坦雅胡」

3名美國官員證實,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月31日公布以色列提出的加薩(Gaza)停戰3階段提議,並發送給哈瑪斯(Hamas),事前沒有徵求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的意見與認可。

據《路透》報導,不具名的美國官員表示,單方面公布停戰3階段提議的做法「經過深思熟慮」,減少了以色列或哈瑪斯退出協議的可能性;但他也坦言,這對美國與親密盟友來說並不尋常。

美國高級官員透露:「我們沒有請求(以色列)允許公布該提議,我們僅告訴以色列,華府將針對加薩局勢發表聲明,但沒有提前告知具體內容。」

數月以來,美國、埃及和卡達不斷試圖調解這場導致數萬人喪生的殘酷戰爭,但事實證明達成協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上月31日公布的提案呼籲哈瑪斯、以色列初步停火6週,以軍自加薩人口稠密地區撤離,同時釋放年長和婦女人質;隨後雙方就「永久結束敵對行動」條款進行談判;最後對加薩展開重建。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歷史和公共事務學者蘇里(Jeremi Suri)認為,拜登擅自公布提議、將該提議描述為「以色列方面提出」,用意是提高停火的可能性,並藉此向納坦雅胡施壓。

然而,當被問及拜登的聲明是否對以色列政府造成壓力時,1名以色列官員強調,沒人可以阻止以色列摧毀哈瑪斯,「認為壓力能迫使以色列採取違背國家利益的行為和想法,無疑是愚蠢的。(美國)應該向哈瑪斯施壓。」

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3日接受記者採訪時,否認華府意圖「干擾」以色列領導人。

*歐盟第11國!斯洛維尼亞承認巴勒斯坦獨立建國

中歐國家斯洛維尼亞政府上月30日向國會提交了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議案,總理高洛伯(Robert Golob)當時強調,「達到和平的解決方式就是讓巴勒斯坦建國」。本月4日,斯洛維尼亞國會進一步以多數票通過了該議案,同時駁回了最大反對黨舉行公投的呼籲,成為最新1個承認巴勒斯坦獨立建國的歐盟國家。

據《路透》報導,斯洛維尼亞政府上週決定效法西班牙、愛爾蘭和挪威,承認巴勒斯坦為主權獨立國家,此舉意在向以色列施壓,終結在加薩走廊長達近8個月的殘酷戰爭。

投票訂於4日舉行,國會外交事務委員會3日以多數票支持了內閣的決定。然而,由前總理楊薩(Janez Jansa)領導的右翼「斯洛維尼亞民主黨」(Slovenian Democratic Party,SDS)隨後提交了1份將承認事宜訴諸公投的提案,試圖拖延議案通過。

最大反對黨SDS認為,現階段不是承認巴勒斯坦國獨立的適當時機,稱此舉只會讓「恐怖組織哈瑪斯(Hamas)」受益。

斯洛維尼亞國會外交事務委員會4日以SDS的提案不夠充分為由,在特別會議上將其駁回,投票如期展開。最終,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議案以52票贊成通過,反對黨SDS退席後無人反對。

議案通過後,斯國總理高洛伯立即在社群媒體X上表示,「今天我們承認巴勒斯坦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這將為約旦河西岸和加薩的巴勒斯坦人民帶來希望。」

歐盟27個成員國中,西班牙、愛爾蘭、瑞典、賽普勒斯、匈牙利、捷克、波蘭、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均已承認巴勒斯坦國。沒有領土的主權實體馬爾他騎士團(Sovereign Military Order of Malta)則透露可能在近期跟進。

*膽敢起訴以色列!美眾院通過法案 要求制裁國際刑事法院

美國眾議院於6月4日以247票贊成、155票反對通過了一項針對國際刑事法院(ICC)的制裁法案,引發了國際社會對於以巴衝突的關注與討論。這項法案的通過,不僅反映了美國政治界對於以色列的支持,更凸顯了美國在全球政治舞台上的角色。

綜合外媒報導,這項被稱為《HR 8282號法案》的制裁法案,獲得眾院所有205名共和黨人支持,此外,還有42名民主黨人也支持這一法案。法案的起因是ICC首席檢察官卡林汗(Karim Khan)5月20日宣布,他已申請對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和國防部長葛朗特(Yoav Gallant)發出逮捕令,指控他們在加薩「以飢餓作為戰爭手段」,犯下謀殺、滅絕和故意攻擊平民等罪。卡林汗也申請了要逮補3名哈瑪斯官員,他們是哈瑪斯加薩地區領導人辛瓦爾(Yahya Sinwar)、卡桑旅(Qassam Brigades)軍事部門指揮官戴夫(Mohammed Deif)和政治局負責人哈尼亞(Ismail Haniyeh)。

美國兩黨內的以色列支持者對此表示強烈不滿,認為ICC將以色列與恐怖組織哈瑪斯相提並論,並指控以色列領導人和哈瑪斯頭目犯有同等罪行。他們認為,ICC的行動是對以色列自衛權的否定,並呼籲對ICC進行制裁。

報導稱,根據眾院法案文本,該法案將對「參與調查、逮捕、拘留或起訴美國及其盟友受保護人員的任何個人」實施制裁,制裁措施包括禁止在美國進行房產交易、阻止簽發和撤銷簽證。

眾院議長強生(MikeJohnson)在法案通過後表示:「國際刑事法院必須為這一行動受到懲罰。」眾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眾議員麥考爾(Michael McCaul)則補充道:「如果我們在國會不採取行動,我們就會與國際刑事法院的非法行為共謀。我們絕不能保持沉默。我們必須與我們的盟友站在一起。」

《以色列時報》分析,儘管法案在眾議院獲得通過,但由於參議院由民主黨控制,該法案不太可能在參議院進行表決。此外,美國總統拜登的政府也強烈反對這項制裁法案,儘管拜登本人也曾批評ICC的行動「令人憤慨」。

ICC的指控源於以色列對去年10月哈瑪馬斯襲擊行動的回應行動,期間造成大量巴勒斯坦平民傷亡。這引發了國際社會對於以色列軍事行動的批評,並促使ICC檢察官對以色列領導人提出戰爭罪指控。而美國的政治人物則選擇站在以色列一邊,表達對以色列的支持,並譴責ICC院的行為。

外媒分析,這場爭論反映了國際社會在處理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衝突時所面臨的複雜挑戰。美國眾議院的制裁法案,無疑對ICC及其支持者構成了挑戰,也引發了對於國際法和國際正義的反思。

*耗資近970億 以色列再買25架F-35戰機

以色列國防部4日宣布與美國簽訂價值30億美元合約(約新台幣970.26億),向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 Corp.)採購25架F-35戰機,預計於2028年展開交付,分批次每年交付3架到5架,未來以色列F-35機隊數量將達75架。

綜合外媒報導,以色列先前向美國採購50架F-35戰機,迄今已獲39架,本次再採購25架F-35戰機,未來機隊數量將達75架,以色列國防部長葛朗特(Yoav Gallant)透過聲明表示,「本次採購再次證明美國和以色列的戰略聯盟關係」。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透過聲明指出,「對以色列採購25架F-35戰機感到開心」。以色列為繼美國之後,全球第二個接收F-35戰機的國家,根據協議內容,美方亦同意讓以色列國防工業參與戰機零組件生產,以色列空軍首批2架F-35I戰機於2016年12月交付,此後曾執行轟炸突襲,成為第一個使用F-35戰機實戰的國家。

*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遭攻擊!槍手與安全人員爆發槍戰

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在當地時間5日上午驚傳遭到槍手攻擊,襲擊者與安全人員爆發槍戰,最後槍手中彈送醫。

綜合外媒報導,位於貝魯特的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在當地時間5日上午遭到槍手攻擊,黎巴嫩軍隊和使館安全人員迅速動員,爆發近半小時的槍戰;黎巴嫩軍方在聲明稱這名攻擊者為敘利亞國民,槍手中彈受傷,被送往醫院。

美國大使館表示,上午發生的使館入口襲擊事件沒有造成使館工作人員任何傷亡,黎巴嫩軍方已在使館周圍及周邊地區部署了部隊。

*以軍再轟加薩釀19死 拜登特使急赴中東促停火

巴勒斯坦醫務人員證實,以色列4日砲擊並空襲加薩走廊(Gaza Strip),導致中南部至少19人喪生,包括2名在南部城市拉法(Rafah)執行人道援助物資運送任務的警察。1名美國官員透露,拜登的中東和北非事務特使麥格克(Brett McGurk)本週將前往衝突地區,推動人質協議和停火工作。

據《路透》報導,不具名的醫務人員透露,19名死者中,共17人在以軍針對布賴吉(Al-Bureij)、馬加齊難民營(Al-Maghazi)及中部城市迪爾巴拉(Deir al-Balah)的各別空襲中遇難。截至4日傍晚,以色列戰車部隊仍持續對加薩東部地帶展開砲擊。

醫務人員透過通訊軟體向《路透》控訴,以色列新一波的軍事行動已播下「恐懼的種子」。居住在馬加齊的無數家庭被迫在戰車砲火下撤離,至少4枚砲彈落在難民營1家診所附近。

以色列軍方4日透過簡短聲明指出,戰鬥機正對加薩中部的哈瑪斯(Hamas)軍事目標發動攻擊;地面部隊則在布賴吉地區,「依循情報展開集中行動」。

以方沒有提及有關拉法軍事活動的最新資訊。以色列部隊上月席捲了拉法,軍方強調這是在近8個月毀滅性戰爭後,實施的1次「有限度行動」,目的是剷除哈瑪斯最後完整的戰鬥單位。

卡達調停人士4日表示,已向哈瑪斯傳達了以色列的停火提案,該提案反映了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月31日提出的3階段停火目標,並且更接近以哈雙方立場。

然而,哈瑪斯發言人4日重申,除非以色列「明確承諾」永久休戰並完全自加薩撤軍,否則哈瑪斯不會對任何協議妥協;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則誓言,除非徹底根除哈瑪斯,否則不會有永久和平。

(自由電子報)
--
*以軍空襲加薩聯合國學校傳27死 稱藏哈瑪斯據點

以色列軍方今天表示已在加薩走廊中部一所聯合國學校發動空襲,並指稱此處藏有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據點。哈瑪斯治下的加薩當局媒體辦公室說至少有27人喪生。

綜合法新社和路透社報導,以軍在聲明說,以色列戰機對加薩走廊(Gaza Strip)紐瑟拉特(Nuseirat)地區一所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工作署(UNRWA)學校內的哈瑪斯(Hamas)據點發動精準空襲,還說多名「恐怖分子已被殲滅」。

以軍聲明還說:「這些恐怖分子從校區指揮恐怖行動,同時利用學校作為掩護。」

哈瑪斯治下的加薩當局媒體辦公室說,這所學校內有流離失所者,已知至少27人喪生,數十人受傷,已送到艾格撒烈士醫院(Al-Aqsa Martyrs Hospital)。辦公室還指控以軍發動「可怕的屠殺,令人類蒙羞」。

醫院稍早在深夜通報發電機故障,恐使患者治療變得複雜。

以軍表示,軍方在空襲前已採取措施,減少對平民造成傷害的風險。

加薩衛生部未立即證實上述消息,且哈瑪斯未在第一時間置評。記者也無法立即證實上述消息。

根據無國界醫生組織(MSF)統計,在這場空襲前,醫院自4日以來已接收至少70名死者,收治300多名傷者,其中大多是婦孺,以色近日多次對加薩中部發動空襲。

*恐爆更大規模衝突?內唐亞胡:已準備好在黎巴嫩邊境「激烈作戰」

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今天表示,以色列已準備好在與黎巴嫩接壤的邊境地區進行「非常激烈的作戰」。以色列部隊幾乎每天都在那裡與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武裝組織交火。

路透社報導,邊境附近的以色列城鎮經常成為真主黨發射火箭彈和無人機的目標,許多居民已經從當地撤離。黎巴嫩發射的火箭彈本週引發森林大火,吞噬以色列北部大片地區。

在以哈戰爭發生的同時,伊朗撐腰的黎巴嫩真主黨和以色列過去8個月來也一直在交火,令人憂心這兩個全副武裝的對手間可能爆發更大規模衝突。

法新社報導,內唐亞胡(Benjamin Netanyahu)今天稍早訪問邊境地區時表示:「我們已準備好在北部進行非常激烈的行動,無論如何,我們都將恢復北部的安全。」

內唐亞胡的極右派聯盟夥伴、國家安全部長班吉維爾(Itamar Ben Gvir)及財政部長史莫崔赫(BezalelSmotrich)最近幾天都呼籲採取緊急行動來恢復以色列北部安全。

班吉維爾昨天在通訊應用程式Telegram發文寫道:「他們對我們放火,我們也應該燒毀並摧毀所有真主黨據點。這是戰爭!」

*遭射火箭釀大火! 以軍參謀長:將決定是否對真主黨開戰

伊朗扶植的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日前對以色列北部邊境發射火箭和無人機,造成大面積森林大火,以色列國防軍參謀總長哈勒維(Herzi Halevi)4日表示,以方即將決定是否對真主黨發動攻擊。

以色列時報報導,哈勒維在基爾亞特謝莫納(Kiryat Shmona)的軍事基地說,「我們即將做出決定,以色列國防軍已為該決定做好準備。」

他表示,「我們已經進行8個月的攻擊,真主黨付出非常高的代價。最近幾天他們加強攻擊力道,我們經過良好的訓練後,已做好向北部發起攻擊的準備。」強調以軍有強大的防守,做好進攻的準備。

以色列戰時內閣4日開會討論黎巴嫩邊境的最新事態發展,批評政府在歷經長達數月的衝突後未能為該地區帶來安全。

*不滿內唐亞胡恐遭通緝!美眾議院通過制裁ICC法案 但後續闖關機會黯淡

美國聯邦眾議院4日通過制裁國際刑事法院(ICC)法案,意在回應該法院檢察官上月對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等人申請逮捕令。ICC檢方的決定雖招致華府廣泛不滿,但民主黨議員對該制裁案支持有限,使得法案後續在參議院闖關機會黯淡。美國國務院也表態不支持制裁案。

美聯社報導,共和黨掌控多數的眾院以247票對155票通過制裁ICC案,內容擬對與該法院有關的個人、法官等實施經濟制裁和簽證限制,甚至擴及其家人。民主黨陣營稱此舉範圍太廣,且可能影響和該法院從事重要合作的美國人民和企業。

白宮稱該法案為踰越;國務院發言人米勒說,已表明反對ICC檢方的決定,認為其並不適當,雖不支持制裁,但願意和國會合作商討其他可能回應方式。

ICC檢察官卡林汗5月20日基於在加薩和以色列發生的危害人類罪、戰爭罪嫌,申請對內唐亞胡、以色列防長葛朗特,以及3名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領袖祭出逮捕令。內唐亞胡等以國官員批評此舉可恥、反猶太;美國總統拜登和數名國會議員也都抨擊卡林汗,支持以色列有權自衛。

兩大黨眾院外交委員會領袖都承認,該項制裁案成為法律機會不大,並對後續與白宮進一步協商保持開放。共和黨籍眾院外委會主席麥考爾說,兩黨須一致發聲,才能發揮外委會的力量,雖不樂見仰賴單一政黨支持、徒具表態作用的法案,但目前只能如此。

眾院外委會民主黨首席議員米克斯則說,該法案恐對ICC產生寒蟬效應,妨礙該法院追訴世界各地犯行的工作,包括在烏克蘭、烏干達等地的犯罪。

以色列不是ICC會員國,因此即使逮捕令發布,內唐亞胡、葛朗特也不會立即面臨被捕風險,但這會讓他們難以出訪ICC會員國。麥考爾說,若國會不有所動作,將讓他們成為ICC「不正當」行動的共犯,因此不能沉默,「我們要和盟友站在一起」。

*以色列3階段停火提案 哈瑪斯高官:以必須承諾完全停火、撤出加薩

巴勒斯坦組織哈瑪斯(Hamas)高官今天表示,除非以色列「明確」承諾永久停火並完全撤出加薩,哈瑪斯不會同意任何協議。

卡達與美國和埃及持續斡旋哈瑪斯和以色列的談判,敦促以色列表明取得整個政府支持的立場,來達成協議。

哈瑪斯官員哈姆丹(Osama Hamdan)在記者會上表示:「我們不能同意不能保障、保證和確保永久停火,以及完全撤離加薩、完成認真換囚的協議。」

美國總統拜登5月31日提出3階段提案,其中第1階段是為期6週的停火,屆時以軍撤離加薩「所有人口稠密地區」,哈瑪斯釋放老人和婦女在內的部分人質,交換數以百計巴勒斯坦囚犯。

*是誰讓以巴衝突無法停戰?美再提停戰方案 批哈瑪斯是阻礙

是誰讓以哈衝突無法停戰?美國總統拜登3日跟卡達埃米爾阿達尼說,哈瑪斯是停戰的唯一阻礙,呼籲卡達施壓哈瑪斯,通過美國新提的停戰方案,包括交換以哈戰俘、以色列軍隊與哈瑪斯都要撤出加薩,但哈瑪斯過去拒絕撤出加薩的方案。雙方都互相歸罪彼此是無法停戰的原因,談判仍陷入僵局。

西方施壓哈瑪斯
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拜登表示,以色列已經準備停戰,希望卡達能勸勸哈瑪斯接受新的6周停戰方案,但卡達方僅表示接受到拜登來電,討論加薩停火方案。3階段的停火方案包括交換以哈戰俘、以色列軍隊與哈瑪斯都要撤出加薩與被摧毀區重建等,G7也呼籲哈瑪斯儘速接受此方案。

哈瑪斯發言人哈丹表示,他們歡迎停戰計畫,但目前沒有收到任何一方送來的紙本方案。《以色列時報》提到,以哈停戰長期由美國、卡達與埃及分別與雙方溝通,雖然去年11月曾成功停火2周,但隨後雙方提出各種方案都被彼此拒絕,以哈也在國際上互相責備彼此才是衝突無法平息的凶手。

國際多不滿以色列
以色列政府則表示,拜登的停火協議並未完全符合以色列的要求,雖然雙方互換戰俘可以暫時停戰,但他們仍堅持要消滅哈瑪斯。不過由於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並未制訂加薩走廊戰後計畫,因此內閣官員與美國都有反彈,呼籲納坦雅胡儘速制定戰後方案,避免加薩局勢惡化。

以哈衝突已經造成超過3.6萬人死亡,加薩230萬人口有90%流離失所,歐美國家有許多大學生抗議;國際法院與國際刑事法院分別要求加薩停火,與逮捕哈瑪斯領導人和納坦雅胡;南非、土耳其、巴西與哥倫比亞批評以色列在加薩走廊進行種族屠殺,但停戰談判仍持續陷入僵局。

*以色列與美國簽訂970億軍購案 再添25架F-35戰機

以色列今天表示,已與美國簽訂價值30億美元(約新台幣970億元)軍購案,購買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製造的25架F-35匿蹤戰機,將於2028年開始交機。

法新社報導,以色列國防部長葛朗特(Yoav Gallant)在做出上述宣布的聲明中指出:「當一些與我國敵對者意圖破壞我們與最好盟邦之間的關係時,我們只會進一步強化我們的聯盟。」

「這向我們在整個區域的敵人傳遞了一個強力訊息。」

以色列國防部表示,這筆軍購案將使以色列F-35戰機數量達到75架。

以色列國防部聲明指出:「自2028年起,將以每年3至5架的速度交付這批軍機。」

以色列是中東地區唯一擁有F-35戰機的國家,這款全球最先進的戰鬥機,具有匿蹤功能,還能用以蒐集情報、深入敵方領土攻擊和進行空中纏鬥。

以色列軍方2018年5月宣布,以色列已成為第一個將F-35戰機用於實戰的國家。

在去年10月7日以哈爆發衝突前,以色列已在敘利亞多年戰爭期間對敘國領土發動數百次空襲,主要針對伊朗支持的部隊、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戰士和敘利亞陸軍據點等。

今年4月,以哈在加薩(Gaz)激烈交戰之際,伊朗出動300多架無人機和飛彈,首度直接攻擊以色列。

*內唐亞胡是為自保而拉長戰爭? 拜登說法前後不一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接受「時代雜誌」(TIME)專訪時曾暗示,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Benjamin Netanyahu)是基於政治因素才拉長加薩戰爭;然而,他今天似乎淡化上述說法。

法新社報導,拜登上星期接受「時代雜誌」專訪時,尚未對外宣布一份以色列提出、但內唐亞胡反應並不熱絡的加薩停火協議提案。當時他被問到,是否認為內唐亞胡是為了政治上的自保而拉長戰事。

根據今天出刊的專訪,拜登當時回答說:「人們有充分理由得到這樣的結論。」

但報導出刊的同一天稍晚,81歲拜登卻似乎不再支持上述說法。

媒體在白宮問拜登,依他之見,內唐亞胡是否在「玩弄政治」。他回答說:「我不認為,他正試著解決手邊的這項重大問題。」

儘管如此,拜登在「時代雜誌」專訪中坦承與內唐亞胡的關係處於全面緊繃狀態,還說他們對以哈戰爭過後加薩的未來存有「重大歧見」。

他也補充說,加薩戰爭雖是因為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Hamas)10月7日攻擊以色列而挑起,但以色列在以哈戰爭期間曾做出「不適當」舉措。

民主黨籍的拜登說:「我對內唐亞胡最失望的部分在於,加薩之後會發生什麼事?要回復怎樣的狀態?以色列部隊會再度進駐嗎?」

「答案如果是這樣,就行不通了。」

*向加薩人民傳遞希望 斯洛維尼亞承認巴勒斯坦國

繼上週3個歐洲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後,斯洛維尼亞國會今天也表決通過政府命令,成為最新一個承認巴勒斯坦為主權獨立國家的歐洲聯盟(EU)成員國。

綜合法新社和路透社報導,斯洛維尼亞90個議席的國會經6小時混亂議程後,有52名議員投票贊成這項政府支持的法令。

巴勒斯坦旗幟在斯洛維尼亞國會前升起後,總理高洛伯(Robert Golob)在社群平台X的政府帳號上發文指出:「今天承認巴勒斯坦為主權獨立的國家,為約旦河西岸(West Bank)和加薩(Gaza)的巴勒斯坦人傳遞了希望。」

斯洛維尼亞中間偏左政府上週提交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法令給議會審議,以作為盡快終結加薩戰爭的努力一環。

斯洛維尼亞前總理楊薩(Janez Jansa)領導的保守派「斯洛維尼亞民主黨」(Slovenian DemocraticParty,SDS)昨天提議就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議題舉行諮詢性公投。斯洛維尼亞民主黨指出,斯洛維尼亞應與多數歐盟國家一致,即現在還不是決定承認巴勒斯坦國的適當時機。

斯洛維尼亞民主黨表示,政府承認巴勒斯坦國,「藉由支持恐怖主義組織哈瑪斯(Hamas),對斯洛維尼亞造成長期傷害」。

根據巴勒斯坦當局,西班牙、愛爾蘭和挪威上週承認巴勒斯坦國,使得193個成員國組成的聯合國已有145國承認巴勒斯坦國家地位。

歐盟27國目前已有瑞典,賽普勒斯、匈牙利、捷克、波蘭、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承認巴勒斯坦國,馬爾他表示很快就會跟進。

法新社彙整以色列官方數據指出,哈瑪斯去年10月7日突襲以色列南部,造成多為平民的1194人死亡,導致以色列報復引發加薩戰爭。哈瑪斯武裝分子也擄走251人做為人質,其中120人仍在加薩,以軍表示其中41人已死亡。

根據哈瑪斯治下加薩衛生部說法,以色列轟炸與地面攻擊已造成至少3萬6550人喪命,其中絕大多數也是平民。

*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附近爆槍擊案 朝使館警衛開槍遭逮…槍手身分曝光

美國駐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大使館附近5日上午8時半左右驚傳槍響,根據當地最新消息,有3名槍手發動攻擊,其中1名槍手遭擊中並被逮捕。

國家報報導,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在X發聲明證實,「事件發生在當地時間上午8時34分,地點就在美國大使館入口處附近,感謝LAF、ISF與使館安全小組的快速反應,我方設施與團隊都很安全」。

使館表示調查正在進行中,並與黎巴嫩執法部門保持密切聯繫。

黎巴嫩武裝部隊也證實這起槍擊事件,確認槍手是敘利亞公民。當地媒體報導稱,槍戰持續約半小時。

目前迪巴耶(Dbayeh)與奧加(Awkar)前往大使館的道路已經封鎖。一名外交消息人士指出,一名槍手向使館的一名警衛開槍,黎巴嫩武裝部隊回擊,該名槍手遭回擊後被捕並送醫治療。

*美駐黎巴嫩使館外爆槍戰!槍聲大作影片流出 疑「伊斯蘭國」槍手襲擊

俄羅斯官媒RT與路透報導,黎巴嫩軍方5日表示,一名男子朝著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美國大使館建築群開槍,跟安全部隊交火後受傷被抓。

黎巴嫩軍方在聲明表示,保衛使館的部隊擊中攻擊者,並把他送往醫院。據稱槍手是「一名敘利亞國民」,黎軍正在該地區搜尋其他槍手。

沙烏地阿拉伯媒體「Al Hadath」報導,這名槍手與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有關連。黎巴嫩部分媒體也公開了照片,似乎顯示攻擊者穿上黑色背心,上面有著阿拉伯語的「伊斯蘭國」字樣,還有英文字母「I」和「S」。

路透已核實疑似槍手照片,以及背心上的部分阿拉伯文為「伊斯蘭」,地理定位在使館附近;沒有組織立即宣稱對此事負責。

根據當地媒體消息,使館外的槍戰歷時大約半小時,在社群媒體流傳的影片可聽見多聲槍響;該影像據稱是在攻擊事件發生時,於事發地區拍攝。

*聯合國稱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釀500多死 籲終止暴力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公署今天表示,自從以色列和哈瑪斯在加薩走廊開戰後,約旦河西岸已有500多名巴勒斯坦人遭到以色列安全部隊和屯墾的猶太人殺害,必須結束暴力。

路透社報導,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公署(OHCHR)發布聲明,指稱以色列在其占領的約旦河西岸(West Bank)使用「不必要且不成比例的」武力,並譴責以色列在當地系統性不予醫療援助的行為。

以色列國防軍(IDF)未立即回應對聯合國聲明發表評論的請求。

自從統治加薩走廊(Gaza Strip)的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Hamas)去年10月7日率先對以色列發動攻擊、引發以色列出兵加薩以來,約旦河西岸的暴力事件激增。巴勒斯坦人視約旦河西岸為未來建立獨立國家的核心領土,國土還包括加薩走廊。

以色列安全部隊近幾個月在約旦河西岸採取鎮壓行動,逮捕了數千人。以色列官員先前表示,他們之所以採取行動,是為了避免約旦河西岸長期暴力情勢更猖獗,包含有哈瑪斯武裝份子犯下的暴力行為;以及為了預防當地對以色列發動攻擊。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公署在去年10月7日以哈開戰後約旦河西岸登記的505件巴勒斯坦人死亡案件當中,深入研究其中80件。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圖克(Volker Turk)表示,結果顯示「以色列安全部隊在使用武力方面,持續違反國際人權法律」。

圖克指出,以色列安全部隊的違法行徑,包括「在非必要之下或以不成比例方式使用致命武力,以及進行愈來愈多顯然有計畫的鎖定目標殺人」。

不過聯合國的聲明也說,在上述同一段時期,有24名以色列人死於與巴勒斯坦人的衝突或據稱來自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攻擊。

(聯合新聞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