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1日 星期五

新聞自選輯 20240621 俄烏衝突篇

更新時間:12:09 / 21:45

*南韓考慮軍援烏克蘭 普廷嗆「將是一大錯誤」

俄羅斯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19日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引起南韓政府抗議,揚言重新考慮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的方案。對此普廷20日強硬回擊,稱若南韓改變立場向烏國提供殺傷性武器,「將是一大錯誤」。

據《韓聯社》報導,南韓政府19日公開表示,將重新研討「不對烏克蘭提供軍援」的現行方針。普廷隨即在越南河內舉行的記者會上做出回應,稱「將殺傷性武器運往烏克蘭戰區將是一大錯誤。若此種情況發生,我方將做出相應措施,而該措施絕不會是現任南韓領導層所樂見的」。

南韓總統室國家安保室長張虎鎮19日譴責北韓與俄羅斯簽署僅次於軍事同盟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此前,南韓政府始終秉持不軍援烏克蘭的原則,俄國則將該原則視為兩國關係的「紅線」。

*普廷攜手金正恩 南韓召見俄羅斯大使抗議

南韓外交部21日宣布召見俄羅斯大使,將當面抗議俄國與北韓日前為軍事合作而簽署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

據《路透》報導,針對俄羅斯19日與北韓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南韓外交部副部長金洪均今(21)日代表召見俄羅斯駐南韓大使季諾維耶夫(Georgy Zinoviev),表達南韓立場。

金洪均指出,俄羅斯對北韓的軍事援助,損害了南韓的國防安全,也必定會對南韓與俄關係帶來負面衝擊。同時他也敦促俄羅斯務必慎思而行,做出負責任的決定。

此前,南韓外交部長趙兌烈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皆已對俄羅斯及北韓軍事合作條約表達強烈譴責,稱此將對區域和平穩定造成嚴重威脅。美韓日三方也正密切溝通,商討適當對策。

據悉,俄駐南韓大使季諾維耶夫去(2023)年12月剛到任,此前為俄羅斯外交部亞洲事務主任。

*拜登鬆綁烏武器跨境限制 五角大廈:不限哈爾科夫

美國國防部20日表示,烏克蘭軍方已獲准使用美方提供的武器,打擊跨境向烏軍開火的俄羅斯部隊,且「不侷限」於俄羅斯境內任何地區。

據《路透》報導,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月悄悄授權烏克蘭使用美國供應的武器,對俄羅斯境內目標實施打擊。但五角大廈官員當時強調,範圍僅限與烏國北部哈爾科夫州(Kharkiv Oblast)接壤的俄國邊境地區。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賴德(Patrick Ryder)20日告訴記者,儘管政策沒有變化,但烏克蘭對俄軍使用武器的範圍已不限於哈爾科夫周遭地區。

賴德說:「這項政策的真正重點,是促使遭遇攻擊時能夠進行反擊……正如我們看到俄軍跨境開火那樣,烏克蘭也有能力使用美國提供的彈藥,向(俄國境內)地面部隊實施打擊。這是自衛,所以他們有理由這麼做。」

賴德此番言論呼應了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本週稍早的公開談話內容。蘇利文接受美國公共電視網(PBS)訪問時表示:「這與地理無關,這是常識。如果俄軍正從其領土攻擊烏克蘭,那麼唯有授權烏軍對敵境實施反擊,才是合情合理的。」

蘇利文並補充,如果俄羅斯軍機欲向烏克蘭境內目標開火,烏軍將可以使用防空系統向仍在俄國領空飛行的敵機開火。

*美防空攔截飛彈將先供烏克蘭 台灣訂單不受影響

白宮國安會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今天指出,為加強烏克蘭的空防,愛國者防空系統及NASAMS攔截飛彈將優先提供烏克蘭,其他國家的訂單暫緩出貨16個月。但他說,台灣的訂單不受影響。

柯比(John Kirby)今天在線上記者會指出,美國決定重新安排其他向美國採購愛國者防空系統(Patriot)和NASAMS(國家先進地對空防空飛彈系統)國家的交貨優先順序,這是「困難但必要」的決定,美國已跟近期會受影響的國家個別溝通,他們都了解烏克蘭的急切需求。

他說,這個優先順序調整將讓烏克蘭在這個夏天結束前就能獲得更多愛國者防空系統及NASAMS攔截飛彈系統。預估在這約16個月內,烏克蘭可多取得數百套系統。

柯比也主動指出,這個決定不會影響台灣的訂單,也不會影響台灣持續需要美國提供用於自我防衛的武器。他同時說,以色列也不會受到這個決定的影響。

柯比不願多說明哪些國家會受影響,因每個國家的訂單不同,也涉及各國的防空能力,應讓各國自己說明。美國會持續跟這些國家溝通,盡力減少延誤交貨對他們的影響。

柯比指出,如果美國的其他夥伴遇到類似烏克蘭的情況,「我們也會竭盡全力支持」。這個決定顯示,當美國的夥伴處於存亡危機時,美國會堅定確保對他們的安全承諾。

柯比說,這個決定也向俄羅斯釋出一個訊息:「如果你認為你能比烏克蘭堅持更久,或者你認為你能夠比支持烏克蘭的我們堅持更久,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柯比指出,美國會確保給予烏克蘭現在及未來所需的關鍵防空能力,也將持續與盟友和夥伴合作,確保他們也能獲得他們所需的防空能力。美國很感謝這些國家,他們不僅能了解這個決定的必要性,也非常支持。

*羅馬尼亞總統退選北約祕書長 荷蘭總理呂特篤定接任

羅馬尼亞總統約翰尼斯(Klaus Iohannis)今(20)日證實,他已無意競爭北大西洋公約(NATO)祕書長的職位,這意味著荷蘭總理呂特(Mark Rutte)成為下任北約祕書長唯一可能接班人選。

《路透》報導,羅馬尼亞最高國防委員會(CSAT)說,約翰尼斯上週已通知北約,他打算撤回候選資格,此外,羅馬尼亞也願意捐贈2套愛國者防空系統(Patriot)其中1套給烏克蘭,條件則是盟國願意以類似的防空系統作為替換。

CSAT在聲明中指出,「考慮到俄羅斯持續且大規模襲擊平民與民用基礎設施,在此情況下烏克蘭的安全狀況顯著惡化,以及……包含羅馬尼亞的安全在內等地區後果。」因此決定捐贈愛國者系統給烏克蘭。

北約現任祕書長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即將在今年10月1日卸任。報導指出,祕書長的任命需取得北約全體會員國的共識,而在約翰尼斯退選之前,呂特已經爭取到31國的支持,僅有羅馬尼亞表態反對。

*譴責北韓、俄軍事合作 南韓考慮對烏軍援

南韓政府20日對北韓與俄羅斯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表達強烈譴責,並表示將重新考慮對烏克蘭提供武器。此舉被視為南韓對俄羅斯支持北韓軍事發展,以及對烏克蘭戰爭局勢的重大回應,南韓可能改變過去不提供殺傷性武器給烏克蘭的立場。

《韓聯社》報導,南韓總統室國家安保室室長張虎鎮20日主持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常任委員會會議後,發表政府聲明,指出朝俄簽署新條約加深軍事和經濟合作,令人擔憂。

聲明指出,南韓政府認為,北韓與俄羅斯都曾發動侵略戰爭,卻聲稱會互相提供軍事援助以防禦攻擊,此舉違背國際社會責任,是自相矛盾的行為。 此外,政府強調,任何協助北韓強化軍事力量的合作,都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將受到國際社會的制裁。

聲明續指,俄羅斯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曾主導對北韓的制裁決議,如今卻違反決議提供援助,對南韓國家安全造成威脅,也將影響韓俄關係。

面對此威脅,南韓政府將與國際社會合作,堅決回應,並強化韓美同盟與韓美日安全合作體系,以消除北韓核飛彈脅。同時,首爾當局政府將重新考慮對烏克蘭提供武器的方案。《韓聯社》分析,此舉意味著南韓可能改變過去不提供殺傷性武器給烏克蘭的立場。

*抗議俄羅斯與北韓簽訂戰略協議 南韓:考慮軍援烏克蘭

北韓與俄羅斯本週簽訂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南韓政府今(20)日對此提出抗議,稱俄羅斯此舉違反聯合國對北韓的制裁,並考慮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

根據《路透》報導,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和俄羅斯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於本週的平壤會談中,同意恢復一項在冷戰時的協議,承諾在任何一方受到攻擊時,另一方將會提供軍事援助,共同防禦敵人。

南韓政府今日發表聲明,譴責北韓和俄羅斯領導人在本週簽署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稱這份協議違反了聯合國的制裁。

南韓政府在聲明中強調:「任何直接或間接的幫助北韓增長軍事武力,會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並將受到國際社會的監視和制裁。」

*歐盟將通過第14輪對俄羅斯的制裁 將禁俄國天然氣利用歐盟中轉

歐盟外交官20日表示,歐洲聯盟(EU)國家已批准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對俄國進行的第14輪制裁,其中包括禁止俄國液化天然氣(LNG)利用歐盟港口中轉再出口。

歐盟輪值主席國任期將於本月底屆滿的比利時在社群平台X上表示,最新這輪俄羅斯制裁方案「透過堵住漏洞,來最大限度發揮現有制裁的影響」。

此一中轉禁令是歐盟首度對俄國液化天然氣設限。但天然氣市場專家表示,該制裁對俄羅斯的衝擊有限,因為歐洲本身仍向俄國採購天然氣,以及透過歐盟港口中轉輸往亞洲的俄國天然氣,僅佔俄國液化天然氣出口總量約10%。

此外,這波制裁也加強對「影子船隊」措施。影子船隊是俄國規避西方制裁的油輪船隊,將俄油運往俄油價格被七大工業國集團(G7)訂定上限以外的地區。

外交官們指出,歐盟國家將這些油輪以及至少2艘將武器裝備從北韓運出來的俄羅斯船隻,納入制裁實體名單。

總的而言,歐盟制裁名單新增47個實體與69名個人,制裁總數達2200個。外交官表示,這波制裁方案預計將在24日的歐盟外長會議上被正式批准。

*普廷抵達河內 大讚越南「在俄烏衝突保持中立」

俄羅斯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20日抵達越南,將與越南共產黨高層舉行會談,是他本次亞洲行的最後一站。越南同時是普廷5月宣誓就職第5個總統任期後訪問的第三國,前兩國分別是中國及北韓。

據《路透》報導,普廷專機20日凌晨降落在越南首都河內內排國際機場(Noi Bai International Airport),越南副總理陳紅河(Tran Hong Ha)、越共中央對外部長黎懷忠(Le Hoai Trung)到場迎接。

普廷行前在越南媒體投書,讚揚這個東南亞共產國家支持「以務實方式處理(烏克蘭)危機」。

越南對世界強權奉行中立政策,即所謂「竹子外交」(Bamboo Diplomacy)。然而越南迄今未指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西方國家因此認定其立場偏向克里姆林宮。

普廷投書越共「人民報」(Nhan Dan),文中讚揚越南在烏克蘭戰爭的「平衡」立場,並列出兩國在支付、能源和貿易上的長足進展。

近期北韓、俄羅斯雙雙面臨國際孤立,越南則與美國及歐洲聯盟(EU)建立審慎的聯盟關係。

澳洲國防大學(Australian Defence Force Academy)越南安全專家塞爾(Carl Thayer)認為,「普廷訪問北韓和越南,是要表明西方孤立俄羅斯的企圖並未奏效,俄羅斯在亞洲仍有合作夥伴。」

普廷訪問越南期間,將與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Nguyen Phu Trong)、越南國家主席蘇林(To Lam)和總理范明正(Pham Minh Chinh)等人會面。

由於俄羅斯一直是越南的主要軍火供應國,任何可能的武器交易勢必都將引發關注。

*打破沉默! 烏克蘭女性勇敢揭露俄軍性暴力罪行

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無數烏克蘭女性在戰爭的陰影下,承受著難以言喻的痛苦。她們遭受俄軍性暴力侵害,身心飽受摧殘。然而,越來越多的受害者選擇不再沉默,勇敢地站出來,講述她們的遭遇,為自己,也為更多沉默的受害者發聲。

《法新社》20日報導,2022年3月,俄軍控制了基輔(Kyiv)附近的加夫隆希納村(Gavronshchyna)。33歲的插畫家達莉亞·齊門科(Daria Zymenko)在家中被幾名醉酒的俄軍士兵帶走,聲稱要進行問話。她被帶到一間廢棄的房子,士兵們強迫她脫掉衣服,長達兩個小時的性侵讓她身心受創。第二天,士兵們再次返回,對她進行了第二次性侵。

自俄羅斯於2022年2月入侵以來,烏克蘭當局表示,他們記錄了超過300起俄軍犯下的性暴力案件。然而,倡議人士估計,實際的受害者人數遠遠超過這個數字,可能高達數千起。許多受害者因為害怕被污名化,或者身處俄羅斯佔領區,而選擇保持沉默。

為了打破沉默,幫助更多女性,齊門科加入了SEMA烏克蘭(SEMA Ukraine)組織(SEMA在非洲史瓦希利語意為「打破沈默」 ),該組織聚集了因俄羅斯入侵而遭受性暴力和基於性別暴力的烏克蘭女性。她表示,代表那些無法作證的人發聲「極其重要」,並希望透過自己的行動,打破性暴力受害者所面臨的禁忌和污名化。

同樣遭受過性暴力的烏克蘭女導演艾莉莎·科瓦連科(Alisa Kovalenko)也勇敢地站出來,講述自己的經歷。2014年,她在烏東頓內茨克地區拍攝紀錄片時,被親俄分離主義者拘留,並遭到性侵犯。儘管她決心說出來,但分享這些細節仍然讓她感到痛苦。直到最近,她才鼓起勇氣將這段經歷告訴了親人。

倡議人士表示,圍繞性暴力的禁忌在烏克蘭正在逐漸被打破。SEMA烏克蘭的創始人伊琳娜·多夫甘(Iryna Dovgan)表示,由於俄羅斯的侵略戰爭仍在繼續,現在有更多女性願意站出來,揭露俄軍的暴行,並呼籲國際社會關注。

然而,性暴力留下的傷痛並非輕易就能抹去。齊門科表示,她曾試圖忘記這段可怕的經歷,但經常遭受焦慮症的困擾,最終向SEMA烏克蘭尋求心理幫助。

科瓦連科也表示,她仍然會做惡夢,並坦言:「你無法從這樣的經歷中痊癒,你只能感覺好一點。」 這些烏克蘭女性的勇敢發聲,不僅揭露了戰爭的殘酷,也提醒我們,戰爭帶來的傷害遠遠不止於肉體,更會在受害者的心靈留下難以磨滅的傷痕。

*烏克蘭無人艇頻建功 改寫海戰規則

2024年2月一個夜晚,烏克蘭武裝無人艇在黑海靈活地躲避俄軍砲火,最終成功擊沉俄羅斯飛彈護衛艦「伊凡諾維茨號」(Ivanovets),這一幕標誌著海戰規則的全新改寫。

美國軍事新聞網站《防務一號》(Defense One)17日報導,自2014年克里米亞被俄羅斯佔領後,烏克蘭的海軍實力大減,2022年2月的全面入侵更是讓烏克蘭海軍幾乎全軍覆沒。然而,烏克蘭並未因此放棄海上戰場,而是轉向使用無人艇(USVs)和無人機(UAVs)進行攻擊,展現出強大的創新能力和戰略智慧。

據報導,2022年10月,烏克蘭首次大規模使用7艘無人艇和6架無人機攻擊俄羅斯在塞凡堡的俄國黑海艦隊基地,雖然未能摧毀主要目標,但卻展示了無人武器在低成本高效能方面的巨大潛力。此後,這類聯合攻擊成為常態。

2024年2月14日,烏克蘭的「MAGURA V5」無人艇擊沉了俄羅斯的大型登陸艦「凱薩庫尼科夫號」(Caesar Kunikov),幾週後又在聯合行動中摧毀了黑海艦隊巡邏艦謝爾蓋.科托夫號(Sergey Kotov)。這些成功的攻擊行動不僅削弱了俄羅斯的海軍實力,還使得烏克蘭重新掌控了一部分黑海的制海權。

報導提到,烏克蘭的無人武器不僅針對艦艇,還攻擊關鍵的基礎設施。2023年7月,「海寶貝」(Sea Baby)武裝無人艇成功攻擊了刻赤大橋,顯示出無人武器在精確打擊方面的潛力和靈活性。未來,烏克蘭計劃為無人艇配備對空飛彈和火箭發射器,進一步提升其攻擊力。

儘管俄羅斯努力改進防禦措施,其黑海艦隊仍然頻頻遭受烏克蘭無人武器的打擊。這些攻擊展示了無人武器在現代戰爭中的潛力,引起了全球戰略家的廣泛關注。俄羅斯和其他國家也開始研發自己的無人艇,以肆應這一新興威脅。

報導總結指出,這場黑海海戰仍未結束,但烏克蘭的無人武器策略已經顯示出顛覆傳統海戰的潛力,為小型沿海軍事力量提供了新的戰術選擇,並改變了海戰的未來發展方向。

(自由電子報)
--
*烏克蘭、摩爾多瓦加入歐盟談判將開始 澤倫斯基:歷史性的一步

法新社報導,歐盟國家21日正式批准25日啟動與烏克蘭和摩爾多瓦的入盟談判。歐盟輪值主席國比利時表示,歐盟部長們25日將在盧森堡先後與烏克蘭和摩爾多瓦進行談判。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入盟談判的開始是「歷史性的一步」。

澤倫斯基在社交媒體X的貼文寫道:「數百萬烏克蘭人,甚至是我們幾代人,正在實現他們的歐洲夢。烏克蘭正重返歐洲,成為歐洲社群資格完備的成員,這個國家數世紀來一直在歐洲。」

俄羅斯2022年入侵烏克蘭後,烏國和摩爾多瓦同年申請加入歐盟。啟動談判將使這兩個國家展開可能長達數年的改革過程,最終才能成為歐盟成員國。

*不滿俄朝協定!南韓揚言向烏克蘭提供武器 普亭警告「別犯大錯」

北韓與俄羅斯宣布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定,南韓政府除了強烈譴責,更揚言將重新考慮提供武器給烏克蘭。俄羅斯總統普亭20日警告,如果首爾武裝基輔,將犯下「一個大錯」。

BBC與CNN報導,當時還在越南訪問的普亭告訴記者,如果首爾決定向基輔供應軍火,莫斯科「將…(做出)不太可能讓南韓當前領導階層高興的決定」。

據俄羅斯官媒衛星通訊社的轉述,普亭稱「如果南韓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它不會喜歡答案的。我希望他們不會這樣做,這將是一個很大的錯誤」。

普亭還宣稱,關於俄朝新簽署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定,首爾「沒什麼好擔心的」。他說,「我們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軍事援助,根據我們簽署的條約,只有針對這分文件簽署方之一展開侵略,才會發生。據我所知,大韓民國沒計畫侵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代表不需要害怕我們在這個區域的合作」。

同時警告,如果美國與其盟邦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武器,莫斯科願意武裝平壤。俄羅斯官媒RT報導,普亭回應記者提問時說,「我們不排除供應武器給其他國家,包括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讓西方想想,它們可能到達什麼地方」。

普亭表示,「提供這些武器的人相信,他們沒在跟我們處於交戰狀態。我說過了,包括在平壤,我們接著保留供應武器給世界其他區域的權利」。

韓聯社21日報導,南韓總統室警告,南韓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的程度,取決於俄羅斯今後的態度。南韓外交部也召見俄羅斯駐南韓大使,就北韓與俄羅斯簽訂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定,傳達韓方的立場。

*對烏軍援多少?南韓稱「取決俄態度」 消息人士:考慮提供2武器

南韓譴責北韓與俄羅斯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揚言將重新考慮提供烏克蘭武器一事。普亭20日則警告,若首爾武裝基輔,將犯下「一個大錯」。韓聯社報導,南韓總統尹錫悅辦公室21日警告,軍援烏克蘭的程度取決於俄方今後態度。韓聯社指出,這類言論可看作是對俄國總統普亭的警告進行回應。

總統辦公室一名高官當天接受韓聯社電話採訪時表示,南韓對烏軍援有多個選項,韓方對於北韓和俄國間關係發展所抱持的立場,取決於俄國如何處理未來局勢。

南韓根據禁止提供交戰國致命武器的政策,目前只提供烏克蘭非致命物資和設備。南韓政府消息人士指出,他們正在考慮提供的可能武器包括烏克蘭需要的155毫米大砲砲彈和防空系統。

*無視美批評 越南奉行「竹子外交」與俄簽12份協議

俄羅斯總統普亭與北韓簽訂防禦條約後,20日早上抵達越南進行國是訪問。普亭在越南訪問期間,與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越南國家主席蘇林(To Lam)和總理范明正(Pham Minh Chinh)等人會面。普亭承諾深化兩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並簽署了至少12份合作協議,涉及教育、衛生、石油天然氣勘探等領域。

普亭行前在越南媒體投書,讚揚這個東南亞共產國家支持「以務實方式處理(烏克蘭)危機」。

越南對世界強權奉行中立外交政策,即所謂的「竹子外交」。越南迄今從未指責俄羅斯攻擊烏克蘭,西方國家認為這樣的立場過於靠近克里姆林宮。

越共總書記阮富仲(Nguyen Phu Trong)在2016年提出「竹子外交」(bamboo diplomacy),並自2021年起積極奉行,以應對全球局勢日益緊張。越媒報導,阮富仲去年12月在一場全國外交會議上闡釋,形容越南的外交傳統有如該國盛產的竹子般既「根深柢固而主幹結實」,同時分枝「富有彈性」。他指出,越南外交應同時具有適應力和彈性,其核心宗旨為「目標堅定,而戰略和戰術上具有彈性」。

越南接待普亭的舉動招致了主要夥伴美國的批評,美國駐河內大使館日前曾發表聲明表示,任何國家都不應給予普亭一個宣傳俄在烏克蘭戰爭的平台,或以其他方式讓他將自己的暴行正常化。

紐約時報報導,河內和莫斯科自1950年以來一直保持外交關係,今年是越俄建立「友好關係」條約30周年。在越南許多人仍記得當年在對抗法國和美國的戰爭中蘇聯對越南提供的支持。蘇聯曾是最早與胡志明領導的越南政府建交的國家之一;俄羅斯也是越南最大武器供應國。

據報導,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專家史托瑞(Ian Storey)說:「越南人認為,戈巴契夫在1980年代為了改善與中國關係而拋棄了越南,葉爾欽在整個1990年代幾乎沒有關注過越南,普亭於2000年一上台,就給予越南高度的重視。因此越南人對此心存感激。」他補充說,越南領導階層喜歡普亭,因為「他使越、俄關係重新回到正軌」。

在北韓和俄羅斯面臨國際孤立之際,越南與美國及歐洲聯盟(EU)建立審慎的聯盟關係。

澳洲國防大學(Australian Defence Force Academy)越南安全專家塞爾(Carl Thayer)表示:「總統普亭訪問北韓和越南,是要表明西方企圖孤立俄羅斯沒有什麼用,俄羅斯在亞洲也有夥伴。」

莫斯科於2022年2月入侵烏克蘭,稱為「特殊軍事行動」,之後受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制裁打擊。去年3月,位於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ICC)以在烏克蘭犯下戰爭罪為名對普亭發出逮捕令,普亭並不認罪。越南和俄羅斯皆非ICC成員。

*普亭前腳剛走!俄羅斯向西方下戰帖 美官員康達將訪越南重申承諾

美國今天針對俄羅斯總統普亭訪問越南一事回應說,華府將持續深化與越南的往來。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卿康達明天也將訪問越南。美國一直尋求加強與越南的關係,以面對與中國的競爭。

路透社報導,普亭(Vladimir Putin)昨天與北韓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雙方重申冷戰時期的共同防禦承諾後,今天轉往越南訪問,受到21響禮砲的軍禮歡迎。他說,他希望在區域內打造「可靠的安全架構」。

數小時後,華府宣布國務院主管東亞及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明天將抵越南展開兩天的訪問,以強調美方與越南合作的承諾,確保印度太平洋地區「自由開放」。

普亭接連親訪北韓與越南,被視為向西方國家下戰帖;越南接待普亭也遭美方猛烈批評,美方認為不應給普亭一個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辯護的舞台。

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在例行簡報會上被問到美國是否認為普亭會向越南尋求支持俄烏戰爭,他說,美方希望越南繼續遵守聯合國尊重領土完整的原則。

柯比強調,美越關係去年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我們會為了彼此和區域的利益,致力繼續深化、拓展、提升這段關係」。

美國現為越南的第一大出口市場,美國國務院在宣布康達訪越的同時也表示,康達將「重申美國支持一個強大、獨立、有韌性且繁榮的越南」,並「強調美方落實雙邊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堅定承諾」。

俄羅斯與越南簽署能源等領域的協議,凸顯俄國因侵略烏克蘭而受到西方制裁後,開始將重心轉向亞洲。

雖然美國對越南接待普亭頗有微詞,有些分析家認為,由於美國在印太地區還要仰賴與越南的友好關係來對抗中國競爭,因此越南經盤算後可能認為自己不會承受實質後果。

不過,越南還在等美國在7月26日之前做出一項攸關是否提升越南市場經濟地位的重要決定。夏威夷「亞太安全研究中心」(Daniel K. Inouye Asia-PacificCenter for Security Studies, APCSS)越南暨亞洲事務專家伏溫(Alexander Vuving)說,越南接待普亭一事可能會影響這個決定。

他說:「我認為普亭的訪問讓越南在美國眼中變得比較不可信,或許會對美國的決定產生負面影響。」

*美允許援烏武器用於回擊俄本土 不限哈爾科夫附近

美國國防部今天表示,烏克蘭可將美國供應的武器,用於回擊在俄羅斯境內任何地方朝烏軍開火的俄國部隊,不限於靠近烏克蘭哈爾科夫州(Kharkiv)的俄國領土。

路透社報導,美國總統拜登上個月悄悄授權,讓烏軍能夠朝俄羅斯境內的軍事目標發射美援武器。但官員當時表示,拜登的決定僅適用於毗鄰哈爾科夫州的俄國邊境區域。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賴德(Pat Ryder)今天告訴記者,烏克蘭對俄軍使用美援武器,範圍不限於靠近哈爾科夫州的俄國領土,但他稱政策並未改變。

賴德表示:「這項政策的重點其實擺在遇襲時的反擊能力…當我們看到俄軍跨境開火,烏克蘭用美援武器回擊那些地面部隊…屬於自衛,具備這種能力合情合理。」

賴德的發言呼應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Sullivan)本週稍早的說法。

蘇利文告訴美國公共電視網(PBS):「重點不是地理而是常理。如果俄羅斯正在或即將從俄國領土攻擊烏克蘭,允許烏克蘭回擊這些跨境襲擊的部隊,這樣才合理。」

蘇利文也說,假如俄羅斯空域的俄國飛機即將跨境襲擊烏克蘭,烏克蘭也能使用防空系統回擊它們。

*北韓俄國軍事合作引西方擔憂 未來北韓軍隊恐出現在烏克蘭?學者這樣看

普亭於6月19日與金正恩會晤後在平壤對外界透露:兩國新簽署的《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協議》包含在任何一方受到第三方攻擊的情況下,承諾相互提供支援之條款。俄羅斯總統說,防務互助協定是具有突破性的文件,並且不排除與朝鮮進行軍事技術合作。普亭還呼籲聯合國重新審視對朝鮮的制裁。

金正恩則表示無條件支持俄羅斯的全部政策,其中包括對俄羅斯攻打烏克蘭戰爭的全力支持和團結。

根據朝鮮官媒朝中社的說法,此次兩國領導人的會晤證實了雙方堅不可摧的持久友誼和團結。

韓國對協議中包含軍事技術合作表示遺憾,認為這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制裁朝鮮之決議。日本也同樣對軍事技術合作表示嚴重關切。美國國務院則表示,莫斯科與平壤深化雙邊關係值得擔憂。中國外交部則只是簡短表示朝俄作為友好近鄰有交流合作、發展關系的正常需要,相關高層交往是兩個主權國家的雙邊安排。

烏克蘭總統助理波多利亞克(Mykhailo Podolyak)言辭激烈地抨擊說,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地俄羅斯極其無恥地架空了針對朝鮮武器開發計劃的所有國際制裁。北約秘書長則擔憂專制政權正在結盟。

瑞典安全與安全政策研究所所長施萬通(Niklas Swanström)指出,外界此前低估了莫斯科與平壤合作的深度,當前雙邊合作顯然已經觸及了支付工具、研發合作等領域。

路透社在一篇分析文章中認為,新的防務互助承諾將顯著改變東亞地區的戰略平衡。在此之前,朝鮮只有在和中國的《友好合作互助條約》中訂立有任何一國受到他國攻擊或意圖攻擊時,兩國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對締約的另一方進行軍事及及其他範疇上的全力援助之條款。不過,平壤與北京的軍事合作顯然不及俄羅斯與平壤最近幾個月所達到的規模。

朝鮮成為東亞的白俄羅斯?
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教授魯金(Artyom Lukin)對路透社表示,莫斯科與平壤的聯盟是對亞太地區以美國為中心的聯盟之公開挑戰。如果俄羅斯給予朝鮮安全保證,後者就會成為俄羅斯的又一個白俄羅斯。明斯克是莫斯科在東歐地區最重要的盟友。

歷史上,朝鮮曾經在1961年和蘇聯簽署共同防御條約,後者承諾在朝鮮半島發生戰爭的情況下出兵協助平壤。隨著蘇聯解體,這份協議也在90年代宣告失效。目前外界並不清楚新的協定是否與1961年的舊條約接近。盧金說:無論從哪方面看,這都是一個軍事聯盟協議,這將是莫斯科在後蘇聯時代的第一個防禦聯盟。不過,這位俄羅斯學者也表示,防務互助條款並不意味著自動參與彼此的戰爭,俄羅斯和朝鮮這次的聯盟關係將走多遠、走多深還有待觀察。朝鮮軍隊會出現在烏克蘭嗎?俄羅斯會在黃海有爭議的邊界上發生南北衝突時向朝鮮提供軍事援助嗎?現在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韓國統一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趙韓範(音譯)則指出,防務互助條款對俄羅斯而言是巨大的勝利,為朝鮮支持俄羅斯攻打烏克蘭的戰爭打造了法律框架;同時,協議之措辭也為莫斯科留下了回旋空間,從而讓俄羅斯可以避免在未來發生衝突時協助朝鮮。

*金融時報:美將宣布愛國者飛彈暫緩交貨 先供烏克蘭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 美國政府將暫停所有愛國者防空系統和攔截飛彈的未完成訂單交運,直到烏克蘭具備足夠的能力抵禦俄羅斯空襲為止。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引述3位知情人士的話說,美方將於今天宣布這項舉措。美國總統拜登(JoeBiden)上週曾在義大利表示,他已取得一些國家承諾,會向烏克蘭提供更多防空系統。

拜登表示,已有5國同意向烏克蘭運送愛國者飛彈和其他防空系統,其他尚在等待美國交付愛國者飛彈系統的國家得繼續等待,因為「我們擁有的一切都將運往烏克蘭,直到他們的需求滿足為止」。

拜登和烏國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上週在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峰會場邊簽署一項10年期雙邊安全協議。拜登隨後在他一旁補充說,基輔會「比較快」開始取得更多防空系統。

其中2名知情人士告訴金融時報,美方預計今天發布的聲明,將把拜登對基輔的承諾寫入法律,並確保烏克蘭能獲得保護其城市和關鍵基礎設施所需的愛國者飛彈系統。

美國和烏克蘭官員並未立即回覆金融時報的置評請求。

*從步槍到飛彈都有 南韓估計:北韓援俄1萬個貨櫃量武器

俄羅斯總統普亭訪問平壤兩天與北韓領袖金正恩會談,美國等西方國家指是商討北韓提供砲彈和飛彈等常規武器給莫斯科,以應付與烏克蘭戰爭所需。

有關北韓向俄羅斯提供所需常規武器的說法已非今天才出現。早在2022年9月,也就是戰爭爆發七個月後,美國就首次指責北韓向俄羅斯提供火砲。

2023年7月在韓戰停戰70周年紀念日,金正恩陪同到訪的時任俄國防部長蕭伊古(Sergei Shoigu)參觀北韓新型武器展覽,亮相的包括「火星-18」洲際彈道導彈,以及類似美軍「全球鷹」和MQ-9「死神」的新型無人機。

數星期後白宮官員表示,北韓已向俄羅斯運送了1000多個貨櫃的武器,用於烏克蘭戰事,截至今年3月已付運近7000個貨櫃武器。

南韓國防部長申源湜(Shin Won-sik)指出,如果裝滿152毫米砲彈,這些貨櫃可裝載多達300萬發砲彈,若是裝滿 122毫米火箭彈,可以容納超過50萬發。他在上星期的最新評估是,北韓運往俄羅斯的貨櫃數量為1萬個。

除了付運彈藥之外,白宮今年1月甚至說,俄羅斯已開始發射北韓生產的飛彈。在俄羅斯對烏克蘭城市展開數月空襲,包括今年2月對哈爾科夫的空襲後,發現了短程火星11A彈道飛彈的碎片。

南韓軍方認為,北韓還可能提供反戰車飛彈、便攜式地對空飛彈以及步槍、火箭發射器、迫擊砲及砲彈等。

俄烏戰爭是一場消耗戰,雙方每天發射數千枚砲彈、飛彈和火箭。這意味著北韓提供的武器彈藥,有助俄羅斯保持對烏克蘭的優勢,尤其是「火星11A」系列飛彈,精準度高,很難擊落。

不過也有消息指,北韓的彈藥質素不佳,傳出所提供的152毫米砲彈有時會失效。去年9月卸任的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就質疑這些砲彈在戰場上能起的關鍵作用。

莫斯科與平壤迄今均否認有任何武器交易,根據聯合國對北韓實施的制裁,包括禁止武器交易。

*普亭訪越南 商討俄烏戰爭、軍火輸出與經貿議題

俄羅斯總統普亭今天抵達河內(Hanoi)會晤越南領導人,預料此行將與越南高層就俄烏戰爭、軍火輸出與經貿往來等議題進行磋商。

法新社報導,越南與俄羅斯緊密的雙邊關係可回溯至1950年代,不過河內當局不太可能像北韓領袖金正恩那樣,在烏克蘭議題上公然表態「全面力挺」俄羅斯。

越南是東南亞製造業大國,多年來始終小心翼翼,避免與任何大國走得太近,也就是所謂「竹子外交」(bamboo diplomacy,對世界強權奉行中立外交)。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月來皆相繼訪問越南,以深化雙邊關係。

「國際危機組織」(ICG)亞洲計劃副主任黎依芯(Huong Le Thu) 表示,當前俄羅斯因侵略烏克蘭而遭到國際制裁,因此接待普亭(Vladimir Putin)到訪,將考驗越南的多方押寶策略能維持多久,以及其他大國是否仍願買單。

黎依芯還說,對於普亭而言,出訪越南是個良機,以證明自己在國際間並不孤單。

俄國與越南在2012年升級至河內最高規格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其層級等同越南與澳洲、中國、印度、日本、南韓及美國的關係。

至於普亭會晤越南領導人將磋商的議題,俄國官員表示,雙方的晤談將著重經貿、教育與能源,尤其是莫斯科如何幫助越南向潔淨能源轉型。

然而,分析人士指出,武器出口、俄烏戰爭與莫斯科承諾協助越南加入新興經濟體組織「金磚國家」(BRICS)等,也將納入議程。

受到國際社會對俄制裁影響,近年來越南自俄國進口的軍武驟減。

澳洲國防大學(Australian Defence Force Academy)政治學榮譽教授塞爾(Carl Thayer)表示,雙方的閉門會商可能研議不違反西方制裁的經貿往來之道。

*冷戰以來最強 普金簽署戰略協議 北韓援俄侵烏

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V. Putin)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Kim Jong-un)19日在平壤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雙方重申冷戰時期的共同防禦承諾。普亭在協議簽署後的聯合記者會上表示,「今天簽署的協議,包括在締約方之一遭受侵略(aggression)時提供互助。此協議涵蓋政治、貿易、投資、文化及安全領域,實屬突破性文件。俄羅斯和北韓已將關係提升至新水平」。

深化結盟 兩國的新時代
金正恩在兩人會談前的演講中表示,北韓「全力支持和聲援俄羅斯政府、軍隊和人民的鬥爭」,尤其是莫斯科「為保護自己的主權安全和領土穩定而在烏克蘭發動的戰爭」。

金正恩聲稱,新「條約」將兩國關係提升為「聯盟」,是「雙邊關係發展分水嶺」。兩位領導人都宣稱該協議是兩國關係新時代的開始。俄羅斯和北韓雖未立即公布新條約文字,但已被視為是冷戰以來最強有力的夥伴關係協議。

普亭在當地時間19日凌晨抵達平壤,距他上次訪問平壤整整相隔24年。金正恩在金日成廣場舉行的歡迎儀式上,大張旗鼓熱烈歡迎普亭到來;最後還在深夜護送普亭登上前往越南訪問的飛機。在兩國共同面對西方敵意、國際社會對兩國擔憂日益增長之際,雙方藉此訪問深化結盟,與西方對峙升級,意義不言而喻。

加劇美亞焦慮 南韓尤甚
紐約時報指出,普亭與金正恩的互助承諾,可能會進一步令華府及其盟友感到震驚。這不僅預示北韓將進一步支持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也顯示莫斯科將加強協助金正恩尋求性能更好的核武、飛彈、潛艇和衛星;如此事態發展將加劇美國亞洲盟友的焦慮,尤其是南韓。

俄羅斯支持的聯合國制裁措施,禁止向北韓或從北韓轉讓任何武器或軍事技術。然而,普亭19日表示,現在是審查這些制裁的時候了;他稱「制裁是扼殺」,是西方霸權工具,「平壤有權採取合理措施加強自身防禦能力,確保國家安全和主權」。

俄朝能走多遠 取決中國
紐時分析指出,北韓軍隊長期以來因其技術落後和大量過時的蘇聯時代武器庫存而飽受嘲笑。但普亭大力擁抱平壤顯示,這種老式彈藥是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消耗戰中最迫切需要的武器。普亭對北韓的支持能走多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自普亭入侵烏克蘭以來,中國已成為俄羅斯的生命線。北京可能會對普亭與金正恩發展過於密切的關係,持謹慎態度。

*歐美狡猾企業2大方法 助俄羅斯獲禁運物資

美國上周宣布對俄羅斯國內外的300個目標實施新的制裁,然而俄羅斯即使遭受制裁,仍有管道取得西方的商品;美國堪薩斯州一名商人透過亞美尼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其他第三國,將遭禁的航空電子設備運往俄羅斯。另有一家法國公司負責偽造文件,協助歐洲出口商規避制裁。

中央社引述法新社報導,儘管西方已經採取懲罰措施兩年多,俄羅斯仍在不遺餘力躲避禁運的狡猾企業協助下,取得遭禁運的商品。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說,制裁行動「打擊了他們獲取國際材料和設備僅剩的途徑,包括他們對從第3國取得關鍵供應的依賴」。

俄羅斯2014年併吞屬於烏克蘭的克里米亞(Crimea)後,遭遇首波制裁。2022年2月,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之後西方又加強對俄制裁措施。

不過,俄羅斯經濟面對這些衝擊挺住了,且隨著與亞洲與中東的貿易關係快速升溫,今年第一季還成長了5.4%。

部分企業領袖表示,他們沒辦法隨時控制自家產品在供應鏈中的最終落腳處。一名不願身分曝光的歐洲精密機械製造商高層說:「我們不必然是天真,而是無能為力。」

此外,俄羅斯獨立民調公司「列瓦達中心」(Levada Center)18日公布的一項民調顯示,只有11%俄羅斯人表示,西方制裁對他們或家人產生切身影響。

烏克蘭基輔獨立報報導,俄羅斯2022年3月對烏克蘭發動的全面戰爭開始後不久,這個數字就從大約30%的高點逐步下降。在2015年,有較高比率的俄羅斯人表示,制裁對他們或家人產生了切身影響,約為34%。

儘管西方實施大規模制裁,俄羅斯經濟一直保持出乎意料的強勁,俄羅斯民眾擔心程度下降可能與此有關。列瓦達中心的民調發現,只有29%的受訪者非常或有點擔心制裁,低於2022年3月表示感到擔心的45%。

即使自稱沒錢購買食物的受訪者,也只有34%表示他們擔心制裁。

另一方面,俄國總統普亭19日高調訪問北韓,在平壤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熱情互動;這次普亭又送了一輛有「俄國勞斯萊斯」之稱的Aurus豪華轎車,還親自開車載金正恩兜風。

根據俄國官媒發出的畫面,普亭載著金正恩,親自駕駛這輛Aurus Senat載金正恩兜風。而在另一畫面中,換金正恩親掌方向盤,載著普亭兜風。

*俄朝在中門口結盟 習近平不樂見 曾勸普亭別馬上訪北韓

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北韓領導人金正恩(Kim Jong Un)清晨3時親赴機場歡迎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隆重儀式所有環節都為了讓西方國家感到憂心,但區域裡的真正強權其實沒到平壤,普亭與金正恩就在中國門口展現友誼,但雙方都小心翼翼避免觸怒北京。

普亭、金正恩 怕觸怒北京
對於北韓及俄羅斯來說,中國都是重要貿易來源,這兩個遭受西方國家制裁的政權,北京影響力不容小覷;即使普亭讚揚與金正恩之間有著「堅實友誼」,卻明白兩國關係其實有其限制,限制則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

報導指出,跡象顯示,習近平並不樂見俄羅斯與北韓結盟。根據媒體報導,北京曾勸普亭,5月訪問中國之後不要接著訪問北韓,中國官員似乎不喜歡北韓被納入普亭訪中行程可能帶來的外界觀感。

美歐促減少援俄 中難忽略
習近平已經面臨來自美國、歐盟壓力,要求減少對莫斯科援助,停止出售讓俄軍用在攻擊烏克蘭的零件。習近平無法忽略這些警告,因為北京需要外國觀光客及投資,好讓疲弱的經濟獲得振興,並讓中國保住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

報導指出,對想在國際社會承擔更重要角色並挑戰美國的習近平來說,外界觀感非常重要,他不願意遭到國際社會唾棄或面臨西方國家更多壓力,但在同一時間還要處理與莫斯科之間的雙邊關係。

習近平並沒有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但迄今也沒對俄羅斯提供重大軍援。習近平5月間會晤普亭時用詞非常審慎,相形之下普亭則對習近平高度讚賞。

掩護金正恩 也防野心崛起
到目前為止,中國一直為金正恩發展核武提供政治掩護,多次在聯合國出手為北韓擋下美國發起的制裁。然而,習近平並不希望看到野心勃勃的金正恩。平壤的武器測試讓日本與南韓放下歷史成見而與美國共同達成防衛協議。緊張情勢升高時,美國戰艦則在太平洋水域出沒,引發習近平對「東亞北約」的憂慮。

*俄羅斯、北韓簽訂戰略夥伴協議 留下4大疑問

俄羅斯總統普亭及北韓領袖金正恩均表示,兩國19日簽訂的戰略夥伴關係協議是一大突破,但兩造都未公布協議的文本,短期與長期的成果並不明確。美聯社分析,協議有四大問題並未明確的說明:

如何定義侵略?
普亭表示,簽下協議讓兩國面臨「侵略」時得以互助,這句話挑起許多問題,首先是何謂侵略;過去俄國及北韓均濫用這個詞彙,北韓更是如此,例如碰到美國、南韓聯合軍演就喊侵略、為發動侵略做彩排。俄國則把俄烏戰爭的基本原因,說成北約組織(NATO)想由烏克蘭發動侵略,進攻俄國。普亭另把2014年烏國示威、推翻親俄總統稱為侵略。

如何回應侵略?
協議中並未明言俄國、北韓遭遇侵略,會採取哪種相互支援,不像北約憲章第五條,要求成員國採取自認為必要的行動。普亭及金正恩都沒特定指出,協助時是出兵、提供物資或其他種協助。

沒有侵略如何互助?
北韓及俄國應該找不到理由,宣稱他們遭到侵略,但都表示會協助對方的軍隊;普亭基本上把與北韓軍事合作,聯想成西方供應武器給烏克蘭,指的是高精準武器系統、戰機等高科技武器。

西方國家認為,俄北韓簽訂的協議,刻在進行之中,只是形式化而已;俄國由北韓取得彈道飛彈及彈藥,畢竟俄烏戰爭已耗盡莫斯科的軍火庫存,另外俄國已進行科技轉移,讓金正恩的核計畫、飛彈計畫擺出來的威脅,因此可望升級。

協議在經濟面影響?
兩國協議另呼籲發展經濟關係。這件事對受苦於連串國際制裁的北韓尤為重要。北韓需要商品及物資,而以勞動力來回報被戰爭消耗的俄軍部隊;北韓工人接下來可以把他們的工資,由盧布轉換成美元或歐元,把硬通貨寄回國內。

普亭表示,俄國與北韓貿易去年升九倍,但也承認總量仍「不算多」。

但美聯社指出,幅員遼闊的俄國,與小且遭孤立的北韓,兩國關係近年來變熱絡許多,新簽訂的戰略夥伴關係協定可望讓兩國更加親近,而對國際社會造成新的威脅。

*北韓與俄簽署戰略夥伴條約 南韓外交部:遺憾

北韓與俄羅斯在兩國峰會後宣布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南韓外交部今天就兩國不顧國際社會警告,簽署條約及公開提及軍事技術合作之作為表達遺憾。

南韓外交部發言人任洙奭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上對相關提問做以上回應,表示將對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這次訪問北韓結果進行縝密分析,之後進一步發表南韓政府立場,強調會依分析結果與盟國及國際社會合作,嚴正應對所有威脅國家安全的行為。

北韓中央通信社(KCNA)報導,北韓領袖金正恩與普亭19日在平壤會談後,宣布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條約中約定若一方面臨武裝侵略,另一方將提供所有可用的軍事援助,且兩國都不會與第3國簽署侵犯對方利益的條約,不允許任何國家利用他們的領土來損害對方的安全與主權。

根據北韓中央通信社公布的條約全文,其中包括核能、太空探索、糧食與能源安全領域合作。值得注意的是,金正恩在會後宣布與俄羅斯的關係升級為「聯盟等級」,但普亭並未直接將兩國關係定義為聯盟。

*普亭訪問平壤 象徵多過實質/世界日報社論

今年以來,由於烏克蘭戰場的需要,朝鮮和俄羅斯公開的副部級以上的官員交流,急遽增加,達18次,最後達到頂峰的,則是普亭訪問平壤的元首訪問。

這次訪問是去年9月金正恩與普亭在遠東地區會晤後,對朝進行回訪,可是對朝鮮而言,這是金正恩上台之後,首次有大國領導人的國事訪問,也間接有助於朝鮮對內的宣傳。

這次訪問其實也是宣傳與象徵,多於實質,原本兩天的訪問行程是18、19兩天,普亭原訂18日傍晚到平壤,結果一延再延,到了19日凌晨2點半才抵達,而按照行程安排,19日午宴後,普亭原定要離開赴越南,結果臨時又加上普亭開車,由金正恩導覽平壤街頭,晚上又留下來參加朝鮮舉行的宴會,給足了主人面子。

此次朝俄首腦會談的焦點,就是雙方持續深化軍事合作,根據國際媒體報導,去年以來,朝鮮已經對俄羅斯輸出1萬1000個貨櫃,其中主要裝運500萬發砲彈與短程飛彈,雖然品質不一,但對亟需軍火的俄羅斯前線,填補了空檔。

對朝鮮來說,當務之急則是改進軍事衛星的發射技術,去年9月高峰會之後,朝鮮衛星發射首次成功,據信是俄羅斯協助的緣故,朝鮮同時也希望俄羅斯能夠提供新型戰機的技術。

雙方在這次高峰會上,簽訂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對朝鮮來說,希望明定「有事時自動軍事介入」,增加一重安全保障,但是俄羅斯並不同意恢復冷戰時期朝鮮與蘇聯簽訂的《相互防衛條約》中類似的攻守同盟條款,因為這將把俄羅斯拖入東北亞的核武僵局中,對俄羅斯而言,逐步提高與朝鮮的安全合作水準,是其企圖建立從中亞到朝鮮的全面集體安全體系的一環。

在經濟關係方面,除了兩國將發展擺脫西方控制的貿易和結算體系,共同對抗西方的經濟制裁,俄羅斯也將增加供應朝鮮燃油之外,並沒有太多能夠提供的,反倒是俄羅斯希望增加雇傭朝鮮勞工,目前俄屬遠東地區無論是開發礦產木材,或是建設都勞力奇缺,雖然雇用朝鮮勞工,違反聯合國安理會對朝制裁決議,但俄方並不予以理會。

近日國際輿論往往以兩個邪惡軸心合作,來看普亭與金正恩的關係,認為兩國的合作是相互利用,朝鮮的核武能力獲得提升,而俄羅斯的戰爭能量獲得補充,西方的制裁警告根本沒用;卻有兩個牽制的力量,讓俄朝的合作受到限制。

其一是韓國;普亭曾於5日首次就韓國不直接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向韓國公開表示謝意,韓國也藉此設定紅線,由總統府安保秘書向俄羅斯提出相對紅線,表示絕對不能接受俄羅斯向朝鮮提供核心軍事技術援助。

俄羅斯的外交政策,向來就是朝韓等距離外交,有鑑於近日俄羅斯與韓國相互最發出有意緩和緊張的信號,加上俄方考慮到戰後,韓俄關係比朝俄關係更重要,因此會適度與朝鮮調降合作程度。

其二是中國;首次升格為副部級的中韓外交安全對話會議,在普亭預定抵達平壤的同一天舉行,雖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輕描淡寫地說,這次對話日期是在之前就商定的,「並沒有涉及其他國家」,但是外交是沒有巧合意外的,朝鮮半島的北邊進行俄朝高峰會,而在南邊進行中韓外交安全對話,單單是中國沒有臨時延期本身,就可以看出北京想要藉此表現出對普亭訪問朝鮮的不以為然。

中國向來就不希望朝鮮核武再升級,所以對朝鮮的制裁,與俄羅斯有微妙的不同,今年3月對於聯合國安理會下屬的對朝制裁委員會專家小組,俄羅斯站在朝鮮的一邊,投下否決票,中國則以棄權來表態。

中俄朝三邊關係,從韓戰結束以來,就呈現出複雜迷離的狀況,往往看到平壤左右搖擺,一下子倒向莫斯科,一下子倒向北京,三國間的歧異,往往多過三國間的共同利益。

此刻雖然西方一直強調中俄朝是邪惡聯盟,但是情況並不是這麼簡單,不只是中朝對半島廢核看法不同,在烏克蘭戰爭的立場上,金正恩當然說「全力支持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但中國並不希望完全站在俄羅斯這邊,而與美歐對立,未來仍然會有相當的變化,值得繼續觀察。

*「普金」關係深化 習近平冷眼旁觀?

俄羅斯總統普丁週三(6月19日)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會面,兩人在機場一見面就熱情擁抱,在鏡頭前高調展現雙邊良好關係。兩人也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內容涉及雙邊防衛互助。

俄羅斯及北韓關係深化引發西方國家擔憂,中國在此事上的立場也格外受矚目。先前中國外交部僅回應「這是俄朝之間的雙邊交往」;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9日在記者會再表示:「朝俄作為友好近鄰有交流合作、發展關係的正常需要,相關高層交往是兩個主權國家的雙邊安排。」

有看法認為,中方似乎有意淡化俄朝領導人會晤與中方的連結。路透社引述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研究員趙通觀點,認為由於北韓與俄羅斯深化軍事合作可能破壞北京對平壤「近乎壟斷」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因此中國對此抱持一定的保留態度。

趙通指出,中方非常小心地避免「給外界留下北京、莫斯科和平壤結盟的印象,因為這樣不利於中國與主要西方國家保持務實合作」。

此外,一位不具名的南韓官員也透露,在當前有數千名北韓勞工違反聯合國決議滯留在中國的情況下,導致北京與平壤之間似乎出現緊張關係。

中國需要擔心俄朝深化關係嗎?
中國目前仍然是北韓最大貿易夥伴,雙方早在1960年代即簽署了共同防禦條約。不過美國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中國項目主任孫韻認為,儘管中朝關係不太可能有大變化,但金正恩與普丁的接觸,加上北韓與俄羅斯難以預測的行為,都為中國製造了新的不確定性。

「在出現挑戰中國立場的明確發展和政策之前,我認為中國還是願意袖手旁觀,看事態會如何發展。」孫韻補充說,對於北京而言,俄羅斯與北韓關係更緊密,將分散美國的注意力,對中方來說也不一定是壞事,「中國只是要小心,不要把這(北韓及俄羅斯合作)變成三方協議,這會產生太多責任」。

瑞典安全與發展政策研究所(ISDP)所長斯旺斯特倫(Niklas Swanstrom)表示,如果北韓與俄羅斯的夥伴關係導致挑釁行為,讓區域局勢對北京來說更加艱困,中國很可能會感到擔憂,「中國想要進行貿易、重建經濟;他們還有其他更重要的擔憂」。

中韓「2+2對話」撞期普丁訪北韓
普丁訪問北韓之際,中國及南韓首場副部長級「外交安全2+2對話」也於18日在首爾舉行,由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與中央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副主任張保群率團與會,和南韓外交部副部長金洪均及國防部國際政策官李承範等人會晤。

南韓在會中提及北韓近期發射彈道飛彈、廢棄物氣球等「挑釁行為」,也指俄羅斯與北韓在軍事方面的合作,對朝鮮半島的和平穩定構成威脅,呼籲中國在推動該地區和平及無核化方面發揮建設性作用。

中方則重申北京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的政策,呼籲雙方避免對立加劇對抗,並針對台灣等議題表達關切,要求南韓「妥善處理」。

據悉,南韓方面與中方討論期間,對普丁訪北韓一事表達擔憂;中方代表則回應稱,希望俄羅斯與北韓的交流有助於該地區的和平穩定。

台灣中央社引述韓聯社指出,這次中韓對話的會議時間有所延長,且新聞資料比往常更晚發布,這些「異常」狀況引起揣測。分析認為,中國一方面不樂見俄國和北韓關係太過緊密,但一方面也「無法不考慮友邦立場」,因此更慎重處理與南韓的討論內容及公開聲明。

該報導也引述《朝鮮日報》指,中國「不希望完全與受國際排擠的北韓與俄羅斯綁在一條船上」,但也憂心俄國與北韓過從甚密,會降低中國對北韓的影響力,於是把中國與南韓的對話安排在此時,藉此牽制。

事實上,也有觀察認為中國和北韓之間存在分歧。今年5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中日韓峰會上,與日本及南韓領導人討論朝鮮半島去核化的議題後,平壤曾罕見公開譴責中國與日韓的聯合聲明侵犯北韓主權,是「嚴重的政治挑釁」。

不過,DW客座評論員鄧聿文18日的文章認為,普丁訪問北韓整體而言仍然有利於中國。其中一個原因在於,金正恩不太可能完全「倒向普丁」,因為北韓「在很多方面還需中國的幫助和支持」,而且若俄烏戰爭最終是俄方戰敗,「金正恩回頭還得找北京……因此他不會把寶押在普丁一邊,必定是俄中兩邊押注」。

*俄羅斯與北韓牽手 烏克蘭與北約籲國際整合因應

俄羅斯與北韓今天簽署共同防禦條約,烏克蘭表示北韓正協助俄羅斯殺害平民,國際應加強對它們的孤立;北約秘書長也指出威權國家聯繫日益緊密,民主陣營應有聯合陣線。

綜合法新社與路透社報導,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今天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深化雙方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日趨蓬勃的軍事與政治關係。

烏克蘭總統顧問波多利雅科(Mykhailo Podolyak)表示:「毫無疑問,北韓如今在軍事領域積極與俄羅斯合作,刻意提供資源給俄羅斯供大規模屠殺烏克蘭人之用。」

美國及其盟國指責北韓提供彈藥與飛彈協助俄羅斯作戰,烏克蘭宣稱戰場上發現有北韓彈藥的碎片。

波多利雅科說,北韓運送砲彈給俄羅斯有助於俄羅斯軍隊維持「高強度」攻擊。

波多利雅科表示,「顯然,對俄羅斯和北韓的限制措施仍然不足。我們須以更嚴格的方式實現真正的孤立。」

另一方面,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表示,北韓向俄羅斯提供「大量彈藥」,中國與伊朗也都在俄烏戰事中支持莫斯科。

史托騰柏格今天表示,俄羅斯與北韓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表明威權國家之間的聯盟日益強大,民主國家建立聯合陣線也更為重要。

史托騰柏格在正式訪問加拿大期間於一次小組討論中表示:「我們必須瞭解,威權國家正彼此結盟。它們正以前所未見的方式互相支持。」

史托騰柏格表示:「當北韓、中國、伊朗、俄羅斯等獨裁政權越走越近時,作為信仰自由和民主的國家,我們之間的結盟就變得更加重要。」

史托騰柏格說,俄羅斯與其他亞洲國家間的關係日益密切,這代表北約與亞太地區盟國的合作變得更加重要,這也是北約7月在美國華府舉行的峰會,為什麼會邀請澳洲、日本、紐西蘭和南韓領袖參加的原因。

*北韓與俄簽戰略夥伴條約 若遭入侵將提供軍援

北韓中央通信社(KCNA)今天報導,根據雙方領導人簽署的條約,北韓與俄羅斯同意,如果有一方面臨武裝侵略,另一方將提供所有可用的軍事援助。

北韓中央通信社引述條約內容報導,這兩國不會與第3國簽署侵犯對方利益的條約,也不允許任何國家利用他們的領土來損害對方的安全與主權。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Kim Jong Un)與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昨天在平壤舉行會談,之後宣布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

北韓中央通信社今天公布條約全文,其中還提到核能、太空探索、糧食與能源安全方面的合作。

韓聯社報導,條約內容寫道:「如果兩國其中一方因個別或數個國家的武裝侵略而處於戰爭局勢,另一方應根據聯合國憲章第51條,並按照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DPRK)與俄羅斯聯邦法律,立即動用其擁有的一切手段提供軍事與其他援助。」

聯合國憲章第51條規定,如果受到武力攻擊,所有聯合國會員國有行使單獨與集體自衛之自然權利。

峰會結束後,金正恩宣布北韓與俄羅斯的關係升級到「聯盟等級」。但蒲亭沒有直接將這段關係定義為聯盟。

至於這類條約是否可視為共同防禦條約,各界的意見仍有分歧。

新的夥伴關係條約將取代北韓與俄羅斯目前簽署的雙邊條約,包括2000年聚焦於非軍事領域合作的雙邊關係條約。

北韓與前蘇聯曾在1961年簽署友好互助條約,內容包括所謂的自動軍事干預條款。根據條款,如果一方受到武裝攻擊,另一方可毫不遲疑地提供軍事部隊等援助。

在北韓與俄羅斯舉行峰會之際,各界擔憂這兩個遭到國際制裁的國家,將在莫斯科對烏克蘭發動戰爭的此時加強軍事合作。

美聯社報導,南韓官員表示,他們仍在解讀峰會結果,包括如果北韓遭遇攻擊時俄羅斯將如何反應,以及新的條約是否承諾提供類似1961年條約的保衛程度。南韓官員沒有立即對北韓的條約報導發表評論。

(聯合新聞網)
--
*俄朝共同防禦 韓擬軍援烏國反制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十九日與來訪的俄羅斯總統普廷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明列「遭侵略」將互相支援。對此,烏克蘭表示北韓正協助俄羅斯殺害平民,國際應加強對它們的孤立;北約指出威權國家聯繫日益緊密,民主陣營應有聯合陣線,南韓則宣布重新考慮對烏軍援,可能改變過去不提供殺傷性武器給烏克蘭的立場。

據北韓中央通訊社廿日公布的條約全文,其中第四條指出,若其中一方遭遇入侵並進入戰爭狀態,另一方將立即提供一切軍事援助。有這條自動軍事馳援條款,俄、朝等於簽定共同防禦,恢復了廿八年前廢除的友好互助合作條約。

烏籲孤立俄朝 北約喊團結
烏克蘭總統顧問波多利雅科指責北韓正協助俄羅斯屠殺烏克蘭平民,呼籲國際社會加強孤立這兩國。北約組織秘書長史托騰柏格十九日指出,俄朝簽署的新防禦條約,顯示當北韓、中國、伊朗和俄羅斯這些威權政權越來越緊密地聯合時,信仰自由和民主的國家需要更加團結,北約與亞太地區盟友的合作變得更加重要。

南韓外交部廿日表達強烈譴責,強調俄朝此舉威脅南韓國家安全,並可能影響韓俄關係,南韓將與國際社會合作因應,強化韓美同盟和韓美日安全合作體系,同時也將重新考慮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的方案。韓聯社分析,南韓可能改變過去不提供殺傷性武器給烏克蘭的立場。

日本官房長官林芳正廿日表示,日本對俄朝簽署協議表示嚴重關切,強調這可能直接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並影響日本及區域安全。

普廷抵越 稱俄越關係不變
普廷廿日率團抵達越南首都河內展開國是訪問,這是他第五次訪越,而越南也成為繼美國總統拜登去年九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十二月之後,近來唯一美俄中三國元首都曾訪問過的國家。普廷分別與越南國家主席、總理、國會議長與越共中央總書記會面,雙方發表聯合聲明,強調俄越兩國關係不受地緣政治形勢影響,重申不加入針對和損害彼此利益的聯盟。

分析家認為,普廷藉此行證明俄國在國際並不孤單。加上越共總書記阮富仲提倡堅固但可柔韌靈活擺動的「竹子外交」政策,意從與各國交流中獲取最大利益,故即使目前西方嚴厲制裁,越南仍不想失去與俄國的長期關係。

*美暫停愛國者飛彈交貨 優先供烏

英國金融時報廿日報導,美國拜登政府打算暫停交付給其他下訂國家的愛國者飛彈防禦系統,並轉單給基輔以滿足協助烏克蘭保護其城市與重要基礎建設等國防需求。報導中說,美國最快會在廿日宣布此轉單決定,而且美國對台軍售預料不會受到影響。

該報導指出,為加強烏克蘭抵禦俄羅斯攻擊的防空能力,美國決定停掉他國訂單好讓烏克蘭在排序上插隊排到最前。白宮一名資深官員說,美國將重排包括愛國者在內的防空系統的交付順序,「所以攔截飛彈現在一從生產線上下來,就被提供給烏克蘭」。該官員還說,此一決定展現美方的支持承諾,也要藉此告訴俄羅斯,若自認能在俄烏戰爭中比烏克蘭撐得更久,那就錯了。

對台灣的防空出口 預料不受影響
報導中說,華府已私下通知所有受影響國家,但對台灣的防空出口預料不會受到影響。白宮考慮重新安排防空系統與攔截飛彈的交付順序,並對此抱持開放態度,但華府最終會選擇採以「並行」與「密集」的方式讓烏克蘭取得額外的現有防空系統。

拜登上週在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峰會上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面時透露,已有數國同意把愛國者與其他防空系統交付給烏克蘭,而原應交付給其他國家的防空系統得等等,「直到烏克蘭的需求得以滿足」。

烏克蘭現有至少四套由美國與德國提供、已證明對擊落俄國彈道與高超音速飛彈至為重要的愛國者系統,但仍持續遊說以便取得更多。

分析家指出,解決烏克蘭防空的彈藥短缺與覆蓋範圍差距對捍衛其重要基建至為重要,重要性不亞於穩定前線,因俄軍攻擊重創烏國發電能力,而缺乏防空覆蓋則讓俄國無人機愈來愈能夠瞄準前線之後方的烏軍陣地。

*全面戰略夥伴 俄朝關係新高峰

在北韓進行國是訪問的俄羅斯總統普廷,19日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內容包括締約方之一遭到侵略時,必須互相提供協助,協助對方擊退外部「侵略」的「共同防禦條款」。美聯社報導,這是莫斯科和平壤關係自冷戰結束以來的新高峰,將擴大兩國軍事和經濟合作,鞏固對抗美國的聯合陣線。普廷聲稱,俄朝兩國正攜手對抗美國及其附庸國的霸權和新殖民主義;金正恩則說,這項條約將確保兩國關係百年不變,有助於推進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

(自由時報)
--
*普亭、金正恩低調走近 憂觸怒北京

俄羅斯總統普亭十九日在平壤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簽訂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定。北韓中央通信社二十日報導,北韓與俄羅斯同意,如有一方面臨武裝侵略,另一方將提供所有可用的軍事援助。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普亭與金正恩就在中國門口展現友誼,但雙方都小心翼翼避免觸怒北京。

韓聯社報導,條約內容寫道:「如果兩國其中一方因個別或數個國家的武裝侵略而處於戰爭局勢,另一方應根據聯合國憲章第五十一條,並按照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法律,立即動用其擁有的一切手段提供軍事與其他援助。」

峰會結束後,金正恩宣布北韓與俄羅斯的關係升級到「聯盟等級」。但普亭沒有直接將這段關係定義為聯盟。至於這類條約是否可視為共同防禦條約,各界的意見仍有分歧。

BBC分析,對於北韓及俄羅斯來說,中國都是重要貿易來源;即使普亭讚揚與金正恩之間有著「堅實友誼」,卻明白兩國關係其實有其限制,而這個限制就是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

跡象顯示,習近平並不樂見俄羅斯與北韓結盟。根據媒體報導,北京曾勸普亭,五月訪問中國之後不要接著訪問北韓,中方似乎不喜歡北韓被納入普亭訪中行程可能帶來的外界觀感。

習近平已經面臨來自美國、歐盟壓力,要求減少對莫斯科援助,停止出售讓俄軍用在攻擊烏克蘭的零件。習近平無法忽略這些警告,因為北京需要外國觀光客及投資,好振興疲弱的經濟,並讓中國保住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

到目前為止,中國一直為金正恩發展核武提供政治掩護,多次在聯合國出手為北韓擋下美國發起的制裁。然而,習近平並不希望看到野心勃勃的金正恩。平壤的武器測試讓日本與南韓放下歷史成見,與美國共同達成防衛協議。緊張情勢升高時,美國軍艦則在太平洋海域出沒,引發習近平對於美日韓形成「東亞北約」的憂慮。

與北韓簽訂防禦條約後,普亭廿日抵達這次亞洲行的最後一站越南進行國是訪問。行前普亭在越共「人民報」投書,讚揚這個東南亞共產國家支持「以務實方式處理(烏克蘭)危機」,讚許越南在烏克蘭戰爭的「平衡」立場。

*譴責俄朝協定 南韓放話考慮供烏武器

北韓與俄羅斯在兩國峰會後宣布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定。南韓政府二十日對此發表聲明,除了強烈譴責,更揚言將重新考慮向烏克蘭提供武器。

韓聯社報導,南韓政府就俄朝簽署新條約的應對方案進行討論後,由總統府國家安保室室長張虎鎮發表這項聲明,對俄朝加深軍事與經濟合作表達擔憂。

聲明中提到:「(俄朝)雙方都曾經率先發起過侵略戰爭,致使韓戰和烏克蘭戰爭爆發,卻幻想國際社會將率先對其發起攻擊而承諾軍事合作。這是當事方違背國際社會責任和準則的詭辯,實屬自相矛盾。」

聲明指出,俄羅斯身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曾主導對北韓制裁決議,現在卻違反決議援助北韓,對南韓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也為韓俄關係帶來負面影響。鑑於俄朝這項協議,南韓將加強與美國和日本的安全合作。此外,南韓還將考慮重新研討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的方案。

美聯社報導,南韓武器出口量日益增加,在美國支持下擁有裝備精良的軍隊,響應美國對俄經濟制裁的同時,還向烏克蘭提供人道援助。但南韓並未直接供應軍備給烏克蘭,因為其長期政策是不向積極參與衝突的國家提供武器。如今因為俄朝簽署新條約,可能促使首爾改變立場。

*普亭、金正恩會 承諾共同防禦

俄羅斯總統普亭十九日在平壤會晤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雙方簽訂一份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定,內容涵蓋共同防禦條款,兩國同意任一方遇襲時協助對方擊退侵略。

普亭說,不排除基於該協定發展雙邊軍事科技合作。金正恩則表示,這次協議屬和平、防禦性質,勢必加速新的多極世界成形,並稱北韓與俄國關係已升至新高的同盟等級。

普亭十九日凌晨兩點半左右飛抵平壤,金正恩在半夜親自接機,彼此握手擁抱。兩人隨後乘豪華轎車從機場穿過燈火通明的街道,當地建築掛有多幅巨大俄國國旗和普亭肖像。普亭在迎賓館過夜後,出席平壤金日成廣場舉行的盛大歡迎儀式。成千上萬北韓民眾不分老少到場圍觀,路旁迎接普亭車隊的群眾高喊「歡迎」並揮舞鮮花和兩國國旗。

「普金會」開始之際,普亭為北韓支持俄軍在烏克蘭作戰,向金正恩致謝,並說對烏作戰是在抗衡美國帝國主義霸權。

金正恩則說,雙方邦誼更勝冷戰時期,還稱會無條件支持所有俄國政策,力挺俄國軍民執行對烏「特別軍事行動」,以捍衛俄國主權、領土和安全。

普金峰會於平壤錦繡山太陽宮舉行。兩人這次所簽協定除涉及安全,還包括貿易、投資、文化、人道等領域,意味雙方聯繫達到一九九一年蘇聯瓦解後最緊密時刻。普亭肯定該協定為開創性文件,反映雙方均企盼關係更上層樓。金正恩則稱該協定擴大兩國政治、經濟和防務合作。

英國廣播公司(BBC)外交記者亞當斯分析,要待協定正式文本公布後,才能評估其實際效果;對普亭而言,他需要盡可能獲取砲彈、火箭對烏作戰。金正恩也有所求,北韓五月發射間諜衛星失敗,俄國能提供北韓渴望的技術。

紐約時報指出,普金同盟已令美國和南韓等國關切,擔憂其會危及抑制北韓核子及飛彈計畫的心血,且不利全球防止核武擴散。華爾街日報指出,北韓的核子及飛彈威脅,可能激起美國強化亞太部署,這將令中國大陸憂心。

普亭預定十九日晚間轉往越南訪問。

(聯合報)
--
*普亭訪越南 聚焦三議題

俄羅斯總統普亭20日抵達河內,會晤越南領導人,此行將與越南高層就俄烏戰爭、軍火輸出與經貿往來等議題,進行磋商。這是他這趟亞洲行的最後一站,前一天已與北韓締結防禦條約。

路透報導,越南是普亭自今年5月開啟第五個總統任期以來,繼中國大陸和北韓之後訪問的第三個國家,此行他會見了越南共產黨總書記阮富仲、國家主席蘇林和總理范明政。

不過美國駐河內大使館發言人本周表示:「任何國家都不應該給普亭提供一個平台,來宣傳他的侵略戰爭,否則就會讓他的暴行正常化」。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月來皆相繼訪問越南,以深化雙邊關係。

國際危機組織(ICG)亞洲計劃副主任黎依芯(Huong Le Thu) 表示,當前俄羅斯因侵略烏克蘭而遭到國際制裁,因此接待普亭到訪,將考驗越南的多方押寶策略能維持多久,以及其他大國是否仍願買單。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