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7日 星期一

新聞自選輯 20240617 俄烏衝突篇

更新時間:22:21

*烏克蘭東北戰線陷膠著 傳俄軍被包圍

俄羅斯5月起針對烏克蘭哈爾科夫州(Kharkiv Oblast)邊境地區發動攻勢,不過邊境戰線目前又陷入膠著,有烏軍指揮官在社群媒體發文指出,有部份俄軍在沃夫昌斯克(Vovchansk)周邊被包圍。

根據美國《CNN》報導,烏軍小隊指揮官布尼亞托夫(Stanislav Buniatov)指出,沃夫昌斯克當地局勢雖然艱困,但已經受到控制,且有俄軍被包圍,烏軍並沒有因失去陣地後撤,反而是偶爾會成功反擊俄軍,收復陣地反擊俄軍。

與烏軍關係密切的Telegram頻道「DeepState」指出,一小群俄羅斯士兵曾多次試圖保護一座工廠,但烏軍不斷攻擊,俄軍方面正透過無人機向被圍俄軍士兵運送食物與飲用水;俄羅斯軍事部落客「WarGonzo」則表示,該地區正在激戰中,烏軍試圖將俄軍從陣地中趕走,但是並沒有「被包圍」的狀況發生。

*睽違24年首訪! 俄媒:普廷受金正恩邀請 18、19日出訪北韓

俄羅斯克里姆林宮今(17)日稍早證實,俄國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將在本月18日至19日,睽違24年首度出訪北韓(朝鮮),會晤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根據俄媒強調,促成普廷前往北韓的原因,是他受到金正恩的邀請,並聲稱屆時2人會面後,將會渡過「極為充實」的時光。

綜合外媒報導,俄媒《塔斯社》17日稍早最新報導,證實俄國總統普廷出訪北韓的時間,為本月18日至19日;北韓官媒《朝中社》也於同一時間,證實這項消息。報導指出,若出訪成行,將會是普廷第3次與金正恩見面,前2次分別為2019年4月金正恩出訪俄羅斯海參崴,以及去年9月金正恩前往俄羅斯東方太空發射場。

俄羅斯對外情報局(SVR)局長納雷什金(Sergey Naryshkin)則向《塔斯社》表示,「我們期盼俄羅斯總統普廷造訪北韓後,能夠有正面的收穫。此次訪問經過精心準備、籌劃,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成果。」另外,待出訪北韓的行程結束後,普廷將於19日至20日啟程前往越南,預計將在越南首都河內舉行會談。

*烏克蘭和平峰會落幕 澤倫斯基:俄羅斯撤軍就立刻和談

為期2天的烏克蘭和平高峰會16日在瑞士落幕,共有80個與會國家在會議結束後發表的聯合公報上簽字,力挺烏克蘭維護領土完整。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只要俄羅斯從烏克蘭撤軍,他願意立刻展開和談。

共有90多個國家和組織的代表出席這次由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提議舉行、由瑞士主辦的和平高峰會。俄羅斯並未受邀,會前一再揚言此舉徒勞無功,只是浪費時間。而受邀的中國則以其參與會議的先決條件並未獲得滿足而拒絕出席。

會議結束後發表的聯合公報聚焦核安、糧食安全,以及交換戰俘等議題。公報指出,聯合國憲章和「尊重領土完整和主權…可以而且將成為實現烏克蘭全面、公正和持久和平的基礎」,並強調「我們認為,實現和平需要所有各方的參與和對話」。

公報也敦促烏俄兩國「全面交換」戰俘,並讓所有「遭到遣送出境和非法遷徙」的烏克蘭兒童返鄉。

在核安和糧食安全方面,公報呼籲俄國將烏克蘭札波羅熱核電廠的控制權交還基輔當局,而且「糧食安全絕不能以任何形式予以武器化」,並強調進入黑海和亞速海港口對於全球糧食供應「至關重要」。

澤倫斯基在閉幕式上致詞時表示,西方及其他國家領袖的支持表明,國際法治是可以恢復的,「我們將向世界上每一個人證明,聯合國憲章是可以完整地恢復其效力的。」一旦俄國從「我們的法定領土上撤軍」,「俄羅斯明天就可以開始跟我們談判,沒有什麼好等的。」

俄羅斯總統普廷在峰會前夕揚言,只要烏克蘭同意割讓4個州的領土,俄軍可立即停戰,但此要求隨即遭到基輔及其西方盟友嚴詞拒絕。俄軍目前已佔領和控制約20%的烏克蘭領土。

澤倫斯基還說,雖然北京與莫斯科關係密切,但中國不是烏克蘭的敵人,「中國可以幫助我們」,希望北京認真參與形成中的和平提案。

澤倫斯基也再次重申西方軍援的重要性,強調已經到位的西方軍援仍未達到讓基輔能夠打贏這場戰爭的程度,「是有援助,有相當重大的方案。但是這樣就足以打贏嗎?不。太晚了嗎?沒錯。」

參與會議的印度、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國,並未在公報上簽字。

*和平峰會落幕 澤倫斯基:若俄撤軍「明天」就和談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天在「烏克蘭和平峰會」閉幕時表示,如果俄羅斯從烏克蘭撤軍,他願意立刻與對方展開和談。

超過90個國家參與在瑞士布爾根施托克(Burgenstock)舉行的為期2天烏克蘭和平峰會。這場會議目的在於就如何結束莫斯科長達27個月的入侵行動凝聚世界各國意見。

法新社報導,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閉幕記者會中說:「俄羅斯明天就可以開始跟我們談判,沒有什麼好等的,如果他們從我們法定領土撤離。」

這場峰會因俄羅斯沒有受邀、莫斯科的強國盟友如中國等缺席,被認為其可能的影響力遭到削弱。

澤倫斯基表示,儘管北京與莫斯科關係密切,但中國不是烏克蘭的敵人。他並喊話,希望北京認真參與形成中的和平提案。

他說,「中國可以幫助我們」、「烏克蘭絕對不會說中國是我們的敵人」。

澤倫斯基同時表示,已經到位的西方軍援仍沒有達到讓基輔得以打贏這場戰爭的程度。

他說:「是有援助,有相當重大的方案。但是這樣就足以打贏嗎?不。太晚了嗎?沒錯。」

*稱世界需要持久和平 馬克宏:不能以烏克蘭投降作為代價

由瑞士主辦的「烏克蘭和平峰會」15日登場,全球共有92個國家派出代表與會。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出席峰會時強調,不能以烏克蘭「投降」作為代價來達成和平。

綜合外媒報導,馬克宏表示,烏俄戰爭是一項全球性議題,參加這場峰會的各國代表都希望實現永久和平,但和平的前提必須尊重國際規則、恢復烏克蘭主權。馬克宏強調,所有人都致力於建立一個可持續的和平,但和平不能以烏克蘭投降作為代價,這場戰爭中明顯有侵略者與受害者的角色。

馬克宏認為,在目前的局勢下,強化對俄羅斯的壓力使之停火,這點非常重要。

*92國參與烏克蘭和平峰會 澤倫斯基:盼儘快實現「公正和平」

由瑞士主辦的烏克蘭和平峰會昨(15日)登場,全球共有92個國家派出代表與會。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表示,他希望透過這場國際峰會,能儘快找出實現「公正的和平」的途徑。

《法新社》報導,澤倫斯基在峰會的開幕演說中表示:「我相信,我們會在峰會上見證創造歷史。願儘快建立公正的和平。」

澤倫斯基接著表示:「今天在峰會上商議決定的所有事務,都將成為建立和平過程的一部分。我們已經成功的讓世界重新認識到,一同努力可以阻止戰爭,並創造出公正的和平。」

他也期盼這場峰會為烏克蘭與俄羅斯達成「公正」且「持久」的解決方案奠定基礎,「然後這項提案將傳達給俄羅斯代表,如此一來,我們在第2次和平峰會上將能真正結束戰爭」。

報導指出,本次峰會共有92國參與。英國、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哥倫比亞、智利、芬蘭、迦納、肯亞與波蘭等國領袖親自出席會議,其中阿根廷總統米雷伊(Javier Milei)、斐濟總統及厄瓜多總統最早抵達瑞士的一批領導人。

美國由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代表出席,俄羅斯、中國皆缺席,另外與俄羅斯同處金磚國家組織(BRICS)的巴西、南非及印度都只派出特使到場。

*出席烏克蘭和平峰會 馬克宏堅稱:不能是烏投降

全球多國領導人今天出席「烏克蘭和平峰會」,法國總統馬克宏堅持,和平不可藉烏克蘭投降達成;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則強調全力支持烏克蘭建立「公正且持久的和平」。

法新社報導,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今天在烏克蘭和平峰會堅持,促使俄烏終戰不可包含基輔「投降」。

馬克宏在瑞士對齊聚一堂的各國領袖表示:「我們所有人都承諾建立可長期維持的和平…這樣的和平不能是(透過)烏克蘭投降(達成)。」

美聯社報導,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今天矢言,美方全力支持烏克蘭及國際社會致力達成「公正且持久的和平」。

賀錦麗稍早宣布,美方將提供烏克蘭15億餘美元(約新台幣485億元)援助,主要用於改善烏克蘭的能源業和人道情況。

路透社報導,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則避談某些最艱難的議題,把烏克蘭和平峰會比做「一小株需要澆水灌溉、悉心照料及培育的植物」,未來將看到這場峰會的成果。

這場峰會也更廣泛關注俄烏戰爭引起的其他憂慮,例如糧食與核子安全。

不過土耳其和沙烏地阿拉伯指出,需要俄羅斯參與才能達成有意義的進展。這兩國都曾提議主持另一場烏克蘭和平峰會。

*澤倫斯基:一旦國際社會同意 將向俄國提出和平方案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今天在瑞士「烏克蘭和平峰會」表示,一旦國際社會同意烏方的和平方案,他將向俄羅斯提出這項終戰計畫。

烏克蘭和平峰會本週末於瑞士舉行,超過90國參與,但俄羅斯與中國皆缺席。

澤倫斯基在會上發表演說,表示期盼這場峰會為烏克蘭與俄羅斯達成「公正」且「持久」的解決方案奠定基礎。

他說:「我們必須共同決定,公正的和平對世界而言意味著什麼,以及如何持久實現這一目標。」

他還說:「然後這項提案將傳達給俄羅斯代表,如此一來,我們在第2次和平峰會上將能真正結束戰爭。」

澤倫斯基並未提及他是否準備與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直接對話。

峰會剛開始時,澤倫斯基指出:「我相信,我們將在這場峰會見證創造歷史。但願公正的和平能盡快建立。」

他接著說:「所有今天在峰會達成共識的事務,將成締造和平進程的一部分。我們已成功讓世界重新認知到,共同努力能停止戰爭並建立公正的和平。」

烏克蘭和平峰會旨在為俄烏兩國最終進行和平談判,建立一個初步的國際平台。

*出席烏克蘭和平峰會 賀錦麗宣布援烏15億美元

烏克蘭和平峰會於今(15日)在瑞士召開,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在會議上宣布,美國將援助烏克蘭超過15億美元(約為485億新台幣)。

根據《路透社》報導,代表美方出席烏克蘭和平峰會的副總統賀錦麗說,一部分援助將用於烏克蘭能源部門與人道救助。

關於相關細節,美國副總統辦公室說,這筆15億美元的援烏資金中,包含5億元資助於能源協助部分、先前宣布將重新用於維修緊急基礎能源設施的3.24億元及其他需求。

賀錦麗也說,國務院和國際開發署(USAID)將提供超過3.79億美元的人道援助,以幫助烏克蘭難民和其他受烏俄戰爭影響的人。據報導,人道援助將為數百萬名烏克蘭人提供糧食、醫療衛生、居所及衛生服務。

*蒲亭提烏克蘭和平談判條件 義大利總理斥為「宣傳」

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在烏克蘭和平峰會前夕,對烏方提出實為投降的要求,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今天抨擊蒲亭只是在做「宣傳」。

法新社報導,烏克蘭和平峰會在瑞士召開之際,梅洛尼表示:「告訴烏克蘭它必須從自己的領土撤軍,在我看來這似乎不是特別有效的談判提議。」

梅洛尼指蒲亭的提議「似乎更像是宣傳措施」,一種為對抗西方資訊、轉嫁衝突責任所創造的論述。

蒲亭昨天表示,只要烏克蘭放棄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及烏東、烏南4個俄佔區,俄羅斯就即刻停火並展開談判結束戰爭。

路透社報導,烏克蘭及其盟友旋即斷然拒絕蒲亭的要求。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說:「他是在呼籲投降。沒有烏克蘭參與,就不應做出任何關於終戰的決定。」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也表示,在外國軍隊占領烏克蘭領土的情況下,結束當前衝突「不是答案,而是開給未來侵略戰爭的良方」。

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則稱「蒲亭對真正的和平毫無興趣」,並指蒲亭對烏克蘭和平峰會發起外交攻勢,指示其他國家不要參與峰會,還創造自己願意談判的假象。

*俄羅斯轟炸機擅闖領空 瑞典戰機緊急升空驅離

瑞典軍方今天表示,在戰略要地波羅的海哥特蘭島附近,一架俄羅斯蘇愷-24戰鬥轟炸機侵犯瑞典領空,直到瑞典的JAS-39獅鷲戰機緊急升空後,這架俄軍戰機才離去。

法新社報導,俄國蘇愷-24(SU-24)戰鬥轟炸機昨天闖入瑞典領空,此時正是這個北歐國家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滿3個多月,瑞典已經放棄兩個世紀以來的軍事不結盟政策。

瑞典軍方指出:「週五下午,一架俄羅斯蘇愷-24闖入瑞典哥特蘭島(Gotland Island)南端以東的領空,瑞典空軍作戰司令部向這架俄國軍機廣播示警。」

軍方還提到,當對方未聽從,俄國軍機也沒轉向,才由JAS-39獅鷲戰機(JAS-39 Gripen)驅離,整個擅闖領空的過程相當「短暫」。

瑞典空軍司令韋克曼(Jonas Wikman)表示:「俄羅斯的行徑令人無法接受,且足以證明不尊重我國領土完整。」

瑞典的軍事準則認為,誰能控制哥特蘭島,誰就能大致掌控波羅的海(Baltic Sea)的制海權和制空權。

俄羅斯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半島(Crimean peninsula),促使瑞典開始加強軍力,2022年俄國全面入侵烏克蘭後,致使瑞典做出加入北約的歷史性決策。

俄羅斯軍機上一次闖入瑞典領空發生於2022年3月,當時有兩架蘇愷-24和兩架蘇愷-27(SU-27)侵犯哥特蘭島以東領空,瑞典則升空多架戰機進行攔截。

(自由電子報)
--
*隔24年首訪!俄媒:普亭18日起連訪北韓、越南

路透17日引述俄羅斯塔斯社報導,克里姆林宮當天宣布總統普亭18日至19日將訪問北韓。韓聯社同日報導,外界本就猜測普亭本周會到訪北韓。若普亭成行,這會是他時隔24年首度訪問平壤。

緊接著在19日至20日,普亭則會出訪越南。路透指出,普亭訪越凸顯共產主義統治的越南對俄忠誠,也引發美方反彈。

*澤倫斯基:俄若撤軍 明天就展開和談

烏克蘭和平峰會閉幕當天,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表示,只要俄羅斯從烏克蘭撤軍,願意立刻展開和談,並呼籲北京政府加入推動俄烏和談。

烏克蘭和平峰會在瑞士布爾根施托克(Burgenstock)舉行兩天,超過90國代表參加,以推動長達27個月的俄烏戰爭盡快結束,不過俄羅斯沒有受到邀請,澤倫斯基強調:「俄羅斯沒有出席,因為如果俄羅斯對和平有興趣,就不會有戰爭。」

澤倫斯基在閉幕記者會主張:「俄羅斯明天就可以開始跟我們談判,沒有什麼好等,只要他們自我們的主權領土撤退。」

不過澤倫斯基也坦承,西方軍援雖然已經送達,卻不足讓基輔贏得這場戰爭;他說:「是有援助,相當龐大的計畫,但這樣就足以打贏戰爭嗎?不能,已經太晚了嗎?沒錯。」

據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烏克蘭官員在和平峰會上強調,基輔不會與俄羅斯進行直接談判,因此希望廣邀各國、包括俄羅斯盟友共同建立和談聯盟,加速推動結束俄烏戰爭。

澤倫斯基表示,儘管北京與莫斯科關係密切,但中國並非烏克蘭敵人,並趁機呼籲北京政府認真考慮參與和平提案,並強調「中國可以幫助我們」、「烏克蘭絕對不會說中國是我們的敵人」。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副主任佐夫克瓦(Igor Zhovkva)表示,烏克蘭希望藉由俄羅斯友邦發揮對莫斯科的影響力,共同推動烏克蘭和平方案:「在第一次會議上,我們針對十大和平條件其中三項:核電安全、糧食安全以及釋放俄國手中的烏克蘭人,尤其國際社會絕大多數皆同意此三項要件。」並補充道:「但我希望和平方案其他條件也能在峰會最終宣言,獲得認可。」

佐夫克瓦指出,儘管俄羅斯有一定影響力的中國沒有出席和平峰會,但烏克蘭仍希望北京政府在未來某個適當時機加入:「有些國家擁有足以影響俄羅斯的能力,國際社會目標是在各方領域取走俄羅斯的侵略工具,畢竟俄羅斯的侵略行為不單只發生在戰場。」

*俄烏2022和談內容首曝光 癥結仍難解

紐約時報15日刊出首度公諸於世的俄羅斯和烏克蘭2022年和談文件,當時俄烏戰才剛開打不久,雙方進行外界所知至今唯一和談。談判期間,俄國曾保證不再阻止烏克蘭加入歐盟,烏克蘭則鬆口同意不加入北約並成為永久中立國,而且願意割讓東部土地、兵力和武器種類設限等條件。

不過那次和談後來破局,交戰至今雙方癥結點只見深化不見緩解,未來俄烏和談之路更顯得困難重重。

2022年2月俄烏戰開打,當年春季雙方曾進行系列和談,在國防、領土以及軍事力量等議題各有退讓。談判文件指出,俄國要求烏克蘭絕不加入北約或其他安全同盟,但同意烏克蘭加入歐盟,以及可能簽署協議,讓烏克蘭建立防禦機制,包含設立禁飛區、烏克蘭遭遇武力侵犯將在三天內進行協商。俄方還要求烏克蘭割讓東部頓巴斯地區,承認克里米亞是俄國一部分。

烏克蘭則提出成為永久中立國,並且撤銷「任何可能違背永久中立的盟約」。克里米亞控制權雖然無法達成共識,但烏克蘭提出願意花10年到15年外交努力而非軍事手段,解決該問題。

紐時指出,烏方談判人員一度提議,放棄申請加入北約,接受俄國占領烏國東部部分領土,但烏方拒絕承認俄國擁有那些領土的主權。

另,俄國在談判中提出限制烏克蘭軍隊規模,總兵力最多10萬人,對武器種類數量亦有所規範;對此烏克蘭也同意,不過要求兵力門檻提高到25萬人。

談判破局的主因之一,是烏克蘭成為中立國之後的安全保證問題。俄烏雙方原本同意,由美國、中國、英國、法國和俄國擔任保證國,未來若烏克蘭遭攻擊,這些保證國就會協防烏克蘭。然而,俄國後來堅持加入一項規定,就是協防烏克蘭必須經保證國一致同意。這讓俄國可在未來侵略烏克蘭時否決保證國協防行動,烏克蘭認為這是荒謬規定,拒絕再談。

此外,俄國還要求烏克蘭恢復俄文為官方語言,廢除推動烏克蘭語和文化認同的法律,烏克蘭認為這和停戰無關,拒絕接受。

隨著當時和談破局,俄烏作戰至今超過兩年,相關癥結點只見深化不見緩解。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拒絕割地的立場愈發強硬,俄國對領土要求與不准烏國加入北約的要求也更加極端。除此之外,現在烏克蘭軍隊已經是歐洲最強的軍隊之一,更不可能接受片面限武。

儘管普亭反覆強調和平協議將以2022年春季和談作為基礎,可是現在烏克蘭和諸多西方盟友懷疑,俄國似乎非得烏克蘭全面屈服才肯罷休,和談之路恐怕暫時看不見盡頭。

*川普:若當選速砍援烏經費、澤倫斯基是「史上最偉大業務員」

前總統川普15日抨擊拜登政府對烏克蘭支持的規模,威脅若贏得11月大選,將會立即「解決這個問題」,削減對烏克蘭援助;擔心川普成功連任,烏克蘭盟友開始競相為基輔爭取長期援助。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川普15日在底特律(Detroit)舉行的造勢活動上,稱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業務員」,因為澤倫斯基在烏克蘭受莫斯科全面入侵後兩年多以來,成功並持續爭取到美國的支持。

川普抨擊說:「他四天前剛帶著600億元離開,回家後又宣布還需要600億元,這是根本個無底洞。」

川普表示:「我會再當選總統、入主白宮之前,就會解決掉這個問題。」

而烏克蘭的西方盟友,則擔憂川普很可能在11月連任並因此削弱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因此紛紛開始加大力道,為基輔爭取長期援助;拜登政府上周就延長了對烏克蘭的長期安全保障;在此之前,國會也於4月批准了,向烏克蘭提供超過600億元的援助。

北約(NATO)國家則是在上周展開一項計畫,要從美國手上接手運輸武器給烏克蘭的協調工作,維護北約的軍事援助機制;外界普遍認為,這項轉變是為了防止川普插手「烏克蘭防務聯繫小組」(Ukraine Defense Contact Group);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 12日表示,因為美國今年11月大選後可能由對北約充滿懷疑的川普回鍋執政,屆時北約可能要多自立自強一點。

另外,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日前代表拜登總統,出席15日於瑞士召開的烏克蘭和平高峰並宣布加碼援助烏克蘭15億元;鑒於俄羅斯27個月來的全面侵略造成的破壞,這筆援助主要將用於改善烏克蘭的能源業和人道情況,其中5億元是為了能源相關援助提供的新資金,3億2400萬元則是將先前宣布過的金援轉為用於修復烏克蘭的急難能源基礎設施和其他需求。

*川普:澤倫斯基要美國金援 沒完沒了如無底洞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 16日報導,共和黨籍前總統川普15日猛烈抨擊美國援烏規模,宣稱只要他11月總統大選當選,將立刻「搞定這件事」。

瑞士15日召開首次烏克蘭和平高峰會,並於16日閉幕,代表美國總統拜登出席的副總統賀錦麗,15日宣布加碼援烏15億美元(台幣約489億元)。

川普15日在底特律的選舉造勢活動批評澤倫斯基,諷刺這位烏克蘭總統是「史上最偉大推銷員」,為基輔大力推銷,以確保美國在俄羅斯侵烏後對基輔的支持。

川普在前述活動指稱,澤倫斯基「4天前才帶著600億美元(台幣約2兆元)閃人,然後他到家,又宣布自己還需要600億美元。無底洞,沒完沒了」。

川普聲稱,「在本人以總統當選人身分入主白宮前,我將把這事做個了結」。

*北京雖缺席烏克蘭和平峰會 澤倫斯基:「中國能幫我們」

瑞士主辦的烏克蘭和平高峰會16日閉幕,儘管中國大陸未派代表團參加,但烏國總統澤倫斯基同日表明,「中國可以幫助我們」。

即使中國和俄羅斯間的關係密切,澤倫斯基仍在該峰會後召開的記者會說,烏克蘭「從未說過中國是我們的敵人」。

澤倫斯基並呼籲北京今後認真參與發展中的烏戰和平提案。

路透日前報導說,在北京缺席下,藉由該峰會孤立莫斯科的希望已破滅。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5月曾指稱,中方堅持國際和會應當具備俄烏雙方認可、各方平等參與,以及對所有和平方案進行公平討論這3個重要要素,否則難以為恢復和平發揮實質作用。據各方回饋與公布的會議安排,中方提出的這些要素看來均難以實現。瑞士會議安排跟中方要求和國際社會普遍期待,皆有明顯差距,中方難以參加,已向有關方通報中方的考慮及關切。

*烏克蘭和平峰會落幕…公報敦促俄烏展開停戰對話這些與會國家未列入

烏克蘭和平峰會今天落幕,數十個與會國家在峰會最終公報一致同意基輔當局應該與俄羅斯就結束戰爭進行對話,各國同時力挺維持烏克蘭的獨立和領土完整。

路透社報導,超過90個國家參與了瑞士布爾根施托克(Burgenstock)舉行的為期2天「烏克蘭和平峰會」,這場會議目的在於,要就如何結束莫斯科當局長達27個月的入侵行動凝聚世界各國意見。

這場峰會的最終公報指出:「我們相信,需要各方的參與及對話,才能實現和平。」

然而,並非所有與會國都支持這份公報,印度、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並未列入峰會現場螢幕顯示的支持國家名單。

公報內容也重申,對於「包括烏克蘭在內所有國家領土完整」的承諾。

最終公報還敦促俄烏兩國「全面交換」戰俘,並將所有「遭到遣送出境和非法遷徙」的烏克蘭孩童送回國。

今天峰會的工作小組也商討了全球糧食安全和核安全議題。公報指出,「糧食安全絕不能以任何形式遭到武器化」,並強調進入黑海(Black Sea)和亞速海(Azov Sea)港口對於全球糧食供應「至關重要」。

各國更呼籲將烏克蘭札波羅熱核電廠(Zaporizhzhia Nuclear Power Plant)的控制權交還基輔當局。

公報內容發布之前,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表示,和平峰會的最終公報已考量到基輔當局立場。

庫列巴告訴媒體記者:「公報內容取得平衡,烏克蘭堅持的所有原則立場都被納入考量。」

*烏克蘭和平峰會將落幕…各國設法就最終宣言達共識 多少國家支持待觀察

瑞士召開的烏克蘭和平峰會進行到最後一天,西方強權和其他與會國家的領導人今天將設法在峰會宣言達成共識,以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強調俄烏戰爭釀成的慘重傷亡。

根據路透社見到的峰會最終宣言草案,俄羅斯入侵行動被稱為「戰爭」,但莫斯科當局一直拒絕承認這種說法。草案還呼籲把烏克蘭札波羅熱核電廠(Zaporizhzhia Nuclear Power Plant)及亞速海(Azov Sea)港口控制權交還基輔當局。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和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等90多國領導人昨天齊聚瑞士布爾根施托克(Burgenstock),展開為期2天的烏克蘭和平峰會,以強化國際社會對於結束戰爭的支持。

許多西方領導人對俄軍入侵行動表達強烈譴責,不僅援引「聯合國憲章」捍衛烏克蘭領土完整,並拒絕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所提出烏克蘭放棄烏東和烏南4個俄佔區的和談要求。

西班牙總理桑傑士(Pedro Sanchez)表示,「這場衝突中,有一件事非常清楚明確:侵略者就是普亭,受害者就是烏克蘭人民」。

預計部分國家領導人會提前離席,今天的峰會將就核安全和糧食安全的必要性,以及衝突期間烏克蘭戰俘及孩童返國等議題尋求共識。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告訴媒體記者,在卡達的協助調停下,至少有30名烏克蘭孩童從俄國返回到家人身邊。

他還說,「這問題需要國際施壓,也會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不僅有來自美國或歐洲的聲音,還有不常見的聲音,一同表達俄羅斯所做的事情在道德上應受譴責,且必須設法逆轉傷害」。

消息人士透露,關於峰會的最終宣言,各方正設法在直接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與獲得最廣泛支持的措辭之間取得平衡,這一直是此次峰會外交拉鋸戰的一環。多少國家會支持最終版本的聯合宣言,仍有待觀察。

*明年度起停招…俄遠東聯邦綜合大學日本分校僅3新生 受俄烏戰爭影響

俄羅斯遠東聯邦綜合大學位於日本北海道的函館分校明年度起停招學生,加上俄國侵略烏克蘭影響兩國關係,入學人數因而驟減,今年度的新生僅3人,當地對此出現惋惜的聲音。

讀賣新聞報導,函館(舊稱為箱館)與俄羅斯的交流始於俄國的使節1793年來到當地。根據1858年簽署的「日俄修好通商條約」,俄羅斯因而在日本成立領事館。居留在函館的外國人中,俄羅斯人曾占了將近一半。

作為日俄國際交流據點的俄羅斯遠東聯邦綜合大學函館分校,與俄羅斯總領事館函館事務所共用同建築,與函館日本正教會相當接近。

俄羅斯遠東國立綜合大學(現為遠東聯邦綜合大學)校址位於海參崴,1994年成立函館分校,被日本政府文部科學省指定為「外國大學的日本分校」,設有四年制的俄羅斯地域系與兩年制的俄語系,目前在校生共14人。

該校函館分校明年度起停招新生但是表示,「全員在校生畢業之前,校方會確保教育持續進行」。配合這間學校2008年成立「俄羅斯中心」,俄國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當年曾訪問函館。

俄羅斯遠東聯邦綜合大學函館分校創立以來,持續開設俄語講座等課程,推動市民交流,每年2月還會在校園定期舉辦「函館俄羅斯節」,吸引大批市民參加並享受俄式料理。

函館市政府持續支援該校的營運,市府國際與地域交流課的負責人表示,「之前聽聞狀況嚴峻,(該校)作為學校法人做出經營上的決定(停止招生)也是無奈之舉。想到函館與俄羅斯的歷史淵源深厚,對此感到可惜」。

*烏和平峰會/賀錦麗:美支持烏實現「公正持久的和平」

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15日出席在瑞士琉森(Lucerne)召開的烏克蘭和平峰會,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會面,承諾美國將全力支持烏克蘭、實現「公正持久的和平」,亦宣布提供15億元的援助。

美聯社報導,賀錦麗向參加峰會的100位國家和全球組織領導人表示,俄羅斯的侵略不僅僅是攻擊烏克蘭人民的生命和自由、不僅僅是攻擊全球糧食安全和能源供應,也是攻擊國際規則規範以及《聯合國憲章》所代表的原則。她表示,美國致力於繼續讓俄羅斯付出代價,努力實現公正和持久的和平。

賀錦麗也宣布15億元援助,其中5億元的新資金用於能源援助、先前已宣布的3億2400萬元轉用於修復受損的能源基礎建設;另將透過國務院和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提撥3億7900萬餘元資金用於人道援助,幫助安置難民並加強平民安全。

澤倫斯基表示即使在聯合國沒有代表的國家,只要行動言論上認同《聯合國憲章》的價值觀,都能加入下一階段的工作;他說這場聚會成功避免戰爭可怕的陷阱:世界分裂為多個陣營,雖然仍有許多事項需要完成。「第一次和平峰會我們必須確定如何實現公正的和平,第二次峰會就能夠真正結束戰爭。」

澤連斯基幾個月來一直公開呼籲拜登總統和其他世界領導人參加這次峰會,甚至警告「若缺席可能會進一步讓普亭在長達28個月的戰爭中更加囂張」。拜登最後決定派賀錦麗和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參加,不過拜登最近幾周接連發布進一步支持烏克蘭的聲明,可能緩解缺席烏克蘭和平峰會的失望情緒。

拜登和澤倫斯基已在七大工業國(G7)峰會上會面過,兩人13日也簽署了一項安全協議,承諾美國在十年內繼續訓練烏克蘭武裝部隊、加強武器和軍事裝備生產合作及情報共享。

*烏和平峰會/恐淪同溫層相互取暖 俄烏戰下一步怎麼走?

瑞士舉行的俄烏戰爭和平峰會15日登場,為期兩天。俄國未受邀,中國不捧場,連主辦方都努力降低各界期望。對烏克蘭來說,唯一的好消息是七大工業國(G7)義大利峰會通過500億美元貸款,但不是G7自掏腰包,而是慷俄國之慨。

瑞士和會要談什麼?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022年11月提出十點和平方案,但無法成為談判基礎。歐盟大部分國家領導人出席峰會,但烏克蘭鎖定的目標受眾:全球南方的國家,對俄烏戰爭的基本立場是不選邊。

因此,瑞士峰會注定是一場同溫層相互取暖。瑞士預告,9月在沙烏地阿拉伯還有續集,歐盟可望邀請俄國與會,這才比較像是玩真的。

G7峰會通過五百億美元的貸款案,這是來自俄國入侵烏克蘭後遭凍結資產的孳息。俄國遭凍結的海外資產估計有3000億美元,每年孳息30億至50億美元,十年就是500億,G7與烏克蘭另簽署為期十年的安保條約,數字就是這樣來的。

美歐搶在G7峰會公布對烏克蘭的貸款和安保條約,與其說是針對普亭,倒不如看成是因應一旦美國前總統川普回鍋,對烏克蘭撒手不管,先打預防針。

俄烏戰爭打了兩年多,終局劇本究竟是什麼?外界只注意到普亭三不五時揚言動用核武,卻很少有人發現普亭從5月15日起,四度提及停火談判。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資深顧問、美軍陸戰隊退役上校坎西恩指出,倘若普亭可以如願,至少算是局部勝利,因為俄國目前占有約20%的烏克蘭領土,和談達成協議後不必支付賠償金,普亭也無須受到國際刑事法院的追訴通緝。

不過,和談現階段在烏克蘭和盟友間太敏感:在光譜的兩端,一邊主張設立停損點早點結束,一邊則揚言要收復包括克里米亞在內的所有失土。和談被視為投降,沒人敢公開提議。

俄國軍事專家盧琴指出,俄國從未放棄戰爭的目標,提出和談只是為了換取喘息時間。

*烏和平峰會/澤倫斯基:國際同意 就向俄提出終戰計畫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15日在瑞士「烏克蘭和平峰會」表示,一旦國際社會同意烏方的和平方案,他將向俄羅斯提出這項終戰計畫。

烏克蘭和平峰會周末於瑞士舉行,超過90國參與,但俄羅斯與中國皆缺席。

美聯社報導,澤倫斯基在會上發表演說,表示期盼這場峰會為烏克蘭與俄羅斯達成「公正」且「持久」的解決方案奠定基礎。

他說:「我們必須共同決定,公正的和平對世界而言意味著什麼,以及如何持久實現這一目標。」

他還說:「然後這項提案將傳達給俄羅斯代表,如此一來,我們在第二次和平峰會上將能真正結束戰爭。」

澤倫斯基並未提及他是否準備與俄羅斯總統普亭直接對話。

峰會剛開始時,澤倫斯基指出:「我相信,我們將在這場峰會見證創造歷史。但願公正的和平能盡快建立。」

他接著說:「所有今天在峰會達成共識的事務,將成締造和平進程的一部分。我們已成功讓世界重新認知到,共同努力能停止戰爭並建立公正的和平。」

烏克蘭和平峰會旨在為俄烏兩國最終進行和平談判,建立一個初步的國際平台。

法國總統馬克宏15日堅持,和平不可藉烏克蘭投降達成。法國總統馬克宏在烏克蘭和平峰會堅持,促使俄烏終戰不可包含基輔「投降」。

馬克宏在瑞士對齊聚一堂的各國領袖表示:「我們所有人都承諾建立可長期維持的和平…這樣的和平不能是(透過)烏克蘭投降(達成)」。

*俄烏2022年和談協議曝光!俄同意烏入歐盟 烏同意俄占地且自減兵力

紐約時報15日刊出首度公諸於世的俄羅斯和烏克蘭2022年系列和談文件,當時俄烏戰才剛開打不久,那是外界所知兩國至今唯一的和談。談判期間,俄國曾保證不再阻止烏克蘭加入歐盟,烏克蘭則提出有意成為永久中立國,而且一度同意割讓東部土地與限制國家兵力和武器種類上限。不過那次和談後來破局,交戰至今,雙方癥結點只見深化不見緩解,烏克蘭和平峰會15-16日在瑞士召開,俄烏和談之路更顯得困難重重。

2022年2月,俄烏戰開打,當年春季雙方曾進行系列和談,在國防防禦、部分領土以及軍事力量等議題各有退讓。

談判文件指出,俄國要求烏克蘭絕不加入北約或其他盟約,但同意放行烏克蘭加入歐盟,以及可能簽署協議,讓烏克蘭建立防禦機制,包含設立禁飛區、烏克蘭遭遇武力侵犯將在3天內進行協商;可是俄國希望防禦協議能加入「允許軍事干預」。

烏克蘭則提出計畫成為永久中立國,並且撤銷「任何可能違背永久中立的盟約」。克里米亞控制權雖然無法達成共識,但烏克蘭提出願意花10年到15年外交努力、而非軍事手段,解決該問題。

紐時指出,烏方談判人員一度提議,他們放棄申請成為北約會員國,接受俄國占領烏國東部部分領土,但烏方拒絕承認俄國擁有那些領土的主權。

另一方面,俄國在談判中提出限制烏克蘭軍隊規模,總兵力最多10萬人,對武器種類數量亦有所規範;對此烏克蘭也同意,不過要求兵力門檻提高到25萬人。

隨著當時和談破局,俄烏作戰至今超過2年,相關癥結點只見深化不見緩解。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拒絕割地的立場越發強硬,俄國對領土與不准烏國加入北約的要求也更加極端。除此之外,現在烏克蘭軍隊已經是歐洲最強的軍隊之一,更不可能接受限制自我保衛能力。

而本月15日、16日烏克蘭在瑞士琉森舉行和平峰會,除了俄羅斯未受邀,中國也婉拒出席,美國總統拜登則只派副總統賀錦麗代表。

儘管普亭反覆強調休兵協議將以2022年春季和談作為基礎,可是現在烏克蘭和諸多西方盟友懷疑,俄國似乎非得烏克蘭全面屈服才肯罷休,和談之路恐怕暫時看不見盡頭。

*入北約3個月之際…俄轟炸機擅闖領空 瑞典戰機驅離

瑞典軍方表示,在戰略要地波羅的海哥特蘭島附近,一架俄羅斯蘇愷-24(SU-24)戰鬥轟炸機14日侵犯瑞典領空,直到瑞典的JAS-39獅鷲戰機(JAS-39 Gripen)緊急升空後,這架俄軍戰機才離去。此時正是這個北歐國家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滿3個多月,瑞典已經放棄兩個世紀以來的軍事不結盟政策。

中央社引述法新社報導,瑞典軍方指出:「14日下午,一架俄羅斯蘇愷-24闖入瑞典哥特蘭島(Gotland Island)南端以東的領空,瑞典空軍作戰司令部向這架俄國軍機廣播示警。」

軍方還提到,當對方未聽從,俄國軍機也沒轉向,才由JAS-39獅鷲戰機驅離,整個擅闖領空的過程相當「短暫」。

瑞典空軍司令韋克曼(Jonas Wikman)表示:「俄羅斯的行徑令人無法接受,且足以證明不尊重我國領土完整。」

瑞典的軍事準則認為,誰能控制哥特蘭島,誰就能大致掌控波羅的海(Baltic Sea)的制海權和制空權。

俄羅斯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半島(Crimean peninsula),促使瑞典開始加強軍力,2022年俄國全面入侵烏克蘭後,致使瑞典做出加入北約的歷史性決策。

瑞典外長比爾史特龍(Tobias Billstrom)稱此舉「不能接受」,將就此事召見俄羅斯大使館人員。路透就此事詢問俄國駐瑞典大使館,未獲回應。而瑞典鄰國芬蘭表示,懷疑4架俄軍機在10日侵犯其領空。

俄羅斯軍機上一次闖入瑞典領空發生於2022年3月,當時有兩架蘇愷-24和兩架蘇愷-27(SU-27)侵犯哥特蘭島以東領空,瑞典則升空多架戰機進行攔截。

*烏克蘭和平峰會 美副總統:提供15億美元能源與人道援助給烏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今天在烏克蘭和平峰會上宣布提供烏克蘭15億餘美元援助,鑒於俄羅斯27個月來的全面侵略造成的破壞,這筆援助主要用於改善烏克蘭的能源業和人道情況。

路透社報導,賀錦麗(Kamala Harris)出席在瑞士琉森(Lucerne)召開的烏克蘭和平峰會,她預定會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並將在全體會議上致詞。

賀錦麗辦公室表示,這15億美元(約新台幣485億元)當中,有5億美元是為了能源相關援助提供的新資金,有3億2400萬美元則是將先前宣布過的金援轉為用於修復烏克蘭的急難能源基礎設施和其他需求。

賀錦麗辦公室說:「這些努力行動,將協助烏克蘭回應俄羅斯最近對其能源基礎建設的攻擊。包括透過支援修復工作、改善烏克蘭應對能源供應中斷的韌性,以及替烏克蘭能源系統的修補與擴張打下基礎。」

賀錦麗還宣布,從美國國務院和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提撥3億7900多萬美元資金投入烏克蘭的人道援助,以協助難民和其他受到俄烏戰爭影響的人。

這筆資金將涵蓋對數以百萬計烏克蘭人提供糧食援助、健康服務和避難所,以及用水、公共衛生和個人衛生相關服務。

*援烏成政治燙手山芋 利用凍結「俄資產利息」援烏方案行得通嗎?

在近兩年半的時間裡,資助烏克蘭反擊俄羅斯入侵的行動,已經從一個信誓旦旦的任務變成了一塊政治燙手山芋。全世界已經承諾向烏克蘭提供2970億歐元(約合3210億美元、新台幣10.2兆)的援助,但烏克蘭顯然需要更多。

今年4月,美國國會最終批准了向基輔提供610億美元援助的一攬子計劃。而此前數月間,美國國會一直在爭論這筆錢是否可以更好地用於解決國內問題。在上周末的歐盟大選中,類似的主題也出現了,選舉結果顯示歐盟向右翼傾斜。

在俄羅斯坦克開進烏克蘭後不久,作為西方制裁的一部分,俄羅斯中央銀行約3000億美元的資產被凍結,美國和歐盟在如何處理這些資產的問題上也一直難以達成一致。

華盛頓希望用這些被扣押的資金來支持烏克蘭的戰爭。由於大部分被扣押的資金存在歐洲,布魯塞爾拒絕了這一要求,因為在西方沒有直接與俄羅斯交戰的情況下凍結資產可能造成巨大的法律黑洞。

「這些資金不會還給俄羅斯,至少只要普亭還是總統就不會還。」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布魯塞爾辦事處高級研究員基爾克加德(Jacob Kirkegaard)告訴德國之聲,「然而,沒有人願意從政治或法律途徑去大聲說出這句話。」

經過兩年的爭論,七國集團(G7)領導人周四(6月13日)就使用這些凍結資金的計劃達成一致。

向基輔提供新的一次性貸款
新計劃將利用這些資產所產生的利息(估計每年為幾十億美元)作為抵押,向烏克蘭提供高達500億美元的一次性貸款,而不需要動用3000億美元的本金。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烏克蘭裔經濟學教授戈羅德尼琴科(Yuriy Gorodnichenko)告訴德國之聲:「烏克蘭的財政赤字巨大,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0-30%。作為對比,希臘在債務危機最嚴重時的財政赤字是13.5%。」

他說:「像烏克蘭這樣的赤字很難通過內部融資。我們沒有發達的金融市場,經濟狀況不佳,許多資產價格低迷。我們需要國際社會支持這場戰爭。」

戈羅德尼琴科指出,烏克蘭政府每年需要1,000-1,500億美元來管理國家和戰爭,但今年頭兩個月收到的援助幾乎為零。他說,「這就造成了很大的不確定性,不知道你有多少錢來資助武器和國內需求」。

更糟糕的是,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最近編制的烏克蘭援助追蹤報告顯示,拜登政府最新承諾的610億美元中只有一半將直接用於烏克蘭。其余資金將用於美國國防部的國庫。各國的承諾和兌現情況也存在巨大差異。

折中方案將俄羅斯的凍結資金捆綁多年
雖然這筆額外的500億美元會受到基輔歡迎,但是這個折中方案也給政策制定者帶來了挑戰,因為需要對凍結資產支付數年利息才能償還貸款。

「如果你將這些未來的回報證券化並發行債券,你必須保證基礎資產在10-20年內保持凍結。」基爾凱加德說,「因此,需要有人保證這些資產在此期間不會返還給俄羅斯。那麼,我們是不是等於在直截了當地說,俄羅斯不能拿回自己的錢,這是否構成了間接沒收?」

基爾凱加德補充說,這樣一來,戰爭結束後可能很難解凍本金來幫助資助烏克蘭的重建,因為長達十多年裡,本金將用於支持這筆新貸款。

他說:「如果你認為烏克蘭最終會取得勝利,並需要在某個時候進行重建,那麼這些資產如果被鎖定或凍結10年,可能在三到五年後開始重建時就無法使用了。」

讓烏克蘭援助不受川普的影響
然而,這筆一次性貸款確實幫助西方國家解決了巨大的資金短缺問題。在過去幾個月中,歐盟一直在努力彌補美國延遲提供資金的缺口。從短期來看,這一妥協將使對烏克蘭的援助在一定程度上免受川普的影響。這位美國前總統此前曾發誓,如果在11月再次當選,將削減對基輔的支持,但最近他在資金問題上的言論有所收斂。

「美國大選的結果可能對烏克蘭不是特別有利,因此他們(七國集團領導人)希望確保至少再提供一年的資金。」戈羅德尼琴科說,「但最終,我們的歐洲伙伴需要做出政治決定,決定是否要動用這些俄羅斯資產的全部本金。」

烏克蘭對援助的需求可能在幾年內都會居高不下,其中包括數十億美元用於重建戰爭期間受損的電力基礎設施,以及戰爭結束後的城市重建。

基輔別無選擇,只能增稅
與此同時,烏克蘭政府的籌資已經面臨窮途末路。在戰爭期間加稅會抑制本已疲軟的經濟,基輔政府一直猶豫不決,但目前正准備提高所得稅、消費稅、銷售稅和其他間接稅。

俄羅斯也一直在提高稅收,以繼續為其戰爭機器提供資金。分析人士認為,克裡姆林宮將在未來兩年內面臨嚴重的預算限制。這再次讓人們呼籲華盛頓和布魯塞爾動用2022年凍結的全部3000億美元,讓烏克蘭佔得先機。

「無論如何,俄羅斯都要為他們在烏克蘭的所作所為負責。我們要麼等10年,然後把錢轉給烏克蘭,要麼現在就轉,而且要有效。」戈羅德尼琴科說。

(聯合新聞網)
--
*烏克蘭和平峰會聯合公報︰終戰協議 應以烏國領土完整為前提

澤倫斯基︰邁向和平的第一步
尋求結束烏俄戰爭而在瑞士召開的國際和平高峰會,逾九十個參與國家和組織十六日聚焦討論核安全、航行自由、糧食供應、人道主義問題,以及接回戰爭期間被俄羅斯帶走的兒童等議題。會後發表的聯合公報強調,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的戰爭持續造成大規模人命傷亡和破壞,任何終結烏戰的和平協議,都必須以烏克蘭的領土完整為前提,敦促「相關各方」進行對話。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對此表示歡迎,稱此為「邁向和平的第一步」。

公報將俄侵烏稱為「戰爭」
約八十個國家簽署的公報將俄國侵略烏克蘭稱為「戰爭」,這是莫斯科迄今拒絕接受的用詞,並呼籲讓烏克蘭恢復對札波羅熱核電廠及亞速海港口的控制、反對使用核武和糧食安全武器化、全面遣返戰俘以及讓被迫遷往俄國和俄佔區的兒童返家,但迴避一些更為棘手的問題,例如戰後的安置方案、烏克蘭是否可以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以及如何管控雙方撤軍等。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德國總理蕭茲和法國總統馬克宏等全球九十多國和組織的領袖,出席此次和平峰會,為烏俄開戰以來規模最大的峰會,但俄國未受邀,俄國的重要盟友中國也缺席,因此外界普遍認為現階段難以取得重大進展。儘管如此,這次峰會仍凸顯烏克蘭享有其盟友的廣泛支持,並嚴正拒絕俄國總統普廷近日開出的條件,包括基輔撤出莫斯科宣稱擁有的烏克蘭四個地區,並放棄加入北約,以促成烏俄停火。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批評普廷的方案是「政治宣傳」,西班牙總理桑傑士也重申「侵略者是普廷,受害者是烏克蘭人民」。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則呼應總統澤倫斯基,稱普廷方案猶如「最後通牒」,烏方不會允許。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則說,峰會為達成烏克蘭和平邁進一步,但真正的和平並非一蹴可幾,因為俄國總統普廷並非真心想要停戰,因此需要耐心和決斷力。

不過,部分國家拒絕支持峰會最終聲明,包括印度、墨西哥、巴西、沙烏地阿拉伯、南非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反而是試圖在烏俄之間調停的土耳其表態支持。公報也暗示,未來關於和平架構的談判,有需要納入俄國。

另外,挪威十六日宣布將向烏克蘭提供約一.○三億美元(約卅四億台幣),協助修復其能源基礎設施,在下一次冬季前確保烏國的電力供應。

*瑞士和平峰會登場 美再援烏490億

尋求結束歷時兩年多的烏俄戰爭,為烏克蘭帶來和平,為期兩日的和平峰會十五日在瑞士琉森的布爾根施托克渡假村召開,召集全球一百個國家、組織出席。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抵達瑞士後,在總統阿姆赫德陪同下發表聲明,強調「攜手合作能夠停止戰爭並建立公正和平」、「我相信我們將在峰會見證歷史」。

峰會目標為基於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為烏克蘭找出通往長久和平的道路。十五日的行程為約一百個代表團參與的全體會議;十六日以分組詳細討論核安全、自由航行和糧食安全、人道領域三大主題,並聚焦黑海運輸、戰俘交換、平民拘留和遭遣送出境的兒童等問題。

「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僅美國總統拜登未親自與會。代表出席的副總統賀錦麗宣布,提供烏克蘭十五億美元(約四九○億台幣)非軍事援助,當中包括新一筆五億美元資金,用於協助基輔應對俄羅斯對烏克蘭能源設施的最新攻擊。此外,另有來自美國國務院和國際開發署超過三.七九億美元的人道援助,為數百萬難民以及受戰爭衝擊的民眾提供援助及公衛服務。預計不到廿四小時的快閃行程將與澤倫斯基會面,後續行程由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參與。

中俄缺席 外界不看好成果
除了G7,另有歐盟、阿根廷、智利、芬蘭等超過五十位國家、政府首長與會。俄羅斯的金磚國家(BRICS)盟友巴西和南非僅派特使參加,印度則由部長層級作為代表。在俄羅斯與中國雙雙缺席的情況下,外界對峰會達成顯著成果的可能性並不看好。

柏林智庫「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主任陳寒士分析,雖然俄羅斯無法藉由軍事手段快速達成其終極目標,但俄軍的動力正在提升,對烏克蘭猛力施壓,「因此,許多參加峰會的國家的問題會是,澤倫斯基的和平提案是否還站得住腳?」俄羅斯總統普廷十四日提到,俄軍派出近七十萬人參與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

(自由時報)
--
*烏克蘭和平峰會公報聲討俄 80國簽字

在瑞士舉行的烏克蘭和平高峰會十六日結束,八十個國家簽署會議公報,同意烏克蘭應就結束戰爭和俄羅斯對話,並強調烏克蘭的「領土完整」應作為任何俄烏和平協議基礎。

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媒體報導,聯合公報將兩年多來俄烏戰爭的大規模生命財產損失歸咎俄羅斯,堪稱烏克蘭的外交成功。但參加峰會的九十多國中,沙烏地阿拉伯、印度、南非、泰國、印尼、墨西哥、阿聯及巴西都婉拒在公報簽字。

公報強調聯合國憲章,指出「我們重申對所有國家在其國際承認疆界內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的承諾,包括烏克蘭」,還呼籲讓烏克蘭恢復對札波羅熱核電廠及亞速海幾座港口的控制,以確保烏克蘭核電廠安全和穀物出口。該核電廠反應爐自四月中旬以來已全部停機,但這些地點目前均屬俄占區。

公報也直指俄國侵烏是場「戰爭」,而莫斯科至今仍稱之為「特別軍事行動」。峰會代表們亦商討返還戰俘以及遭綁架烏克蘭孩童等人道議題,但最爭議的幾項議題,像俄占區地位,將留待日後討論。

峰會主辦單位希望宣布將再召開一次和平峰會,地點可能在沙國。

多國代表十六日發言強調,無論日後達成任何終戰和平協議,一律應尊重烏克蘭領土完整;為促成烏戰的長久解決,「各方」對話將不可或缺。

俄羅斯沒有受邀參加會議,俄國主要盟友中國大陸也沒有出席,公報以核子安全、糧食安全和囚犯交換為三大主題。義大利總理梅洛尼表示,這些條件相當於與俄羅斯談判的「最低條件」。

代替美國總統拜登出席的副總統賀錦麗十五日說,美方全力支持烏克蘭及國際間達成公正持久的和平;法國總統馬克宏則強調,和平不能透過烏克蘭投降達成。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十六日呼應說,「我們知道烏克蘭和平不會一蹴可幾,而是一場旅程」。

俄羅斯稱這次會議是浪費時間,俄羅斯總統普亭十四日表示,如果烏克蘭從俄羅斯占領的札波羅熱、赫松、頓內次克和盧甘斯克地區撤軍,並放棄加入北約,俄國會立即停火展開和談。不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和西方國家都拒絕普亭提議。

澤倫斯基十六日說,俄國還沒準備好討論持久和平,如果俄軍撤離烏克蘭,烏國「明天」就可以和俄方和談。

*紐時:烏克蘭曾願割地 換取俄不阻止入歐盟

紐約時報十五日刊出首度公諸於世的俄羅斯和烏克蘭二○二二年和談文件,當時俄烏戰才剛開打不久,雙方進行外界所知至今唯一和談。談判期間,俄國曾保證不再阻止烏克蘭加入歐盟,烏克蘭則鬆口同意不加入北約並成為永久中立國,而且願意割讓東部土地、兵力和武器種類設限等條件。

不過那次和談後來破局,交戰至今雙方癥結點只見深化不見緩解,未來俄烏和談之路更顯得困難重重。

二○二二年二月俄烏戰開打,當年春季雙方曾進行系列和談,在國防、領土以及軍事力量等議題各有退讓。談判文件指出,俄國要求烏克蘭絕不加入北約或其他安全同盟,但同意烏克蘭加入歐盟,以及可能簽署協議,讓烏克蘭建立防禦機制,包含設立禁飛區、烏克蘭遭遇武力侵犯將在三天內進行協商。俄方還要求烏克蘭割讓東部頓巴斯地區,承認克里米亞是俄國一部分。

烏克蘭則提出成為永久中立國,並且撤銷「任何可能違背永久中立的盟約」。克里米亞控制權雖然無法達成共識,但烏克蘭提出願意花十年到十五年外交努力而非軍事手段,解決該問題。

紐時指出,烏方談判人員一度提議,放棄申請加入北約,接受俄國占領烏國東部部分領土,但烏方拒絕承認俄國擁有那些領土的主權。

另,俄國在談判中提出限制烏克蘭軍隊規模,總兵力最多十萬人,對武器種類數量亦有所規範;對此烏克蘭也同意,不過要求兵力門檻提高到廿五萬人。

談判破局的主因之一,是烏克蘭成為中立國之後的安全保證問題。俄烏雙方原本同意,由美國、中國大陸、英國、法國和俄國擔任保證國,未來若烏克蘭遭攻擊,這些保證國就會協防烏克蘭。然而,俄國後來堅持加入一項規定,就是協防烏克蘭必須經保證國一致同意。這讓俄國可在未來侵略烏克蘭時否決保證國協防行動,烏克蘭認為這是荒謬規定,拒絕再談。

此外,俄國還要求烏克蘭恢復俄文為官方語言,廢除推動烏克蘭語和文化認同的法律,烏克蘭認為這和停戰無關,拒絕接受。

隨著當時和談破局,俄烏作戰至今超過二年,相關癥結點只見深化不見緩解。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拒絕割地的立場越發強硬,俄國對領土要求與不准烏國加入北約的要求也更加極端。除此之外,現在烏克蘭軍隊已經是歐洲最強的軍隊之一,更不可能接受片面限武。

儘管普亭反覆強調和平協議將以二○二二年春季和談作為基礎,可是現在烏克蘭和諸多西方盟友懷疑,俄國似乎非得烏克蘭全面屈服才肯罷休,和談之路恐怕暫時看不見盡頭。

*烏克蘭和平峰會 美中領袖缺席

烏克蘭和平高峰會十五日至十六日在瑞士琉森舉行,共約一百個代表團共襄盛舉,東道主瑞士盼推進各方就俄烏戰爭潛在和平框架達成共識。但除俄羅斯未受邀,中國大陸也婉拒出席,美國總統拜登則只派副總統賀錦麗代表。她十五日宣布美國加碼援烏十五億美元(台幣約四八九億元),主要用於改善烏國能源業與人道援助。

確定將與會的國家及國組數目,還有出席的國家領袖人數均不明。有說法是共一百個國家與國組出席,也有說法是七十八個。

綜合英國廣播公司等外媒報導,各國出席與否成為該峰會關鍵點,有批評人士認為俄國總統普亭及其政府未獲邀將使峰會徒勞無功。與俄國關係深厚的其他金磚國家也未見領袖親臨,印度派部長級官員,巴西自稱觀察員。

賀錦麗預定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談並發表相關談話,甫結束義大利G7峰會的拜登則選擇直接回加州為其總統選戰募款。

中國外交部五月即稱該峰會不符中方預期,恕難參加。中共黨媒人民日報十五日專欄文章更寫道,已有一○三個國家和國組積極回應中國及巴西此前發表的解決烏戰「六點共識」,呼籲遵守戰場不外溢、戰事不升級與各方不拱火等局勢降溫「三原則」。

澤倫斯基十五日預料這次峰會將創造歷史,並已成功讓世界重新體認攜手努力就能阻止戰爭和建立公正和平。

基輔此前大力鼓吹各方參與,以施壓普亭接受澤倫斯基前年底提出的十點和平框架,包括俄國歸還所有俄占區,但如今看來機會並不高。

華府智庫歐洲政策分析中心專家葛林也說,烏國漸被認為可能贏不了。美國外交政策主流派大多也相信基輔應設定停損。該峰會目標之一將是激起各方支持基輔認為的可接受結果。

布魯塞爾智庫國際危機組織聯合國事務專家高文則提到,該峰會可能反而暴露基輔的外交侷限,但烏國可藉機提醒世人,烏方正捍衛聯合國憲章揭櫫的原則。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