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5日 星期二

新聞自選輯 20240625 俄烏衝突篇

更新時間:20:35 / 23:42

*停火換援助!路透爆川普顧問俄烏終戰計畫 施壓基輔談判

《路透》25日獨家報導,美國前總統川普的兩位關鍵顧問,近日提出一項結束俄烏戰爭的計畫,若川普在11月5日的總統大選中勝出,將告知烏克蘭,只有進行和平談判,才能獲得更多美國武器援助。

據報導,這項計畫由川普的國家安全顧問、退役中將凱洛格(Keith Kellogg)和前國家安全會議幕僚長弗萊茨(Fred Fleitz)共同擬定。凱洛格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美國同時會警告莫斯科,若拒絕談判,將增加對烏克蘭的支持。

計畫的核心內容包括:在和平談判期間,根據現有戰線實施停火;暫緩烏克蘭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計畫;向烏克蘭施壓,要求其參與談判,否則美國援助將會中止;警告俄羅斯,若不願談判,美國將全力支持烏克蘭。

弗萊茨表示,他們已向川普提交了這份計畫,並得到了正面回應。然而,川普發言人澄清,只有川普本人或獲授權的競選團隊成員,發表的聲明才應被視為官方立場。

這項計畫如果實施,將標誌著美國對烏克蘭戰爭立場的重大轉變,可能面臨來自歐洲盟友和共和黨內部的反對。克里姆林宮發言人表示,任何和平計畫都必須反映實際情況,但俄羅斯總統普廷仍保持開放態度。

分析人士指出,這項計畫可能會給莫斯科在談判中帶來優勢。前助理國務卿弗里德(Daniel Fried)認為,凱洛格描述的過程,偏向於讓烏克蘭放棄俄羅斯目前佔領的所有領土。

目前,拜登政府一直堅持支持烏克蘭,並支持其最終加入北約。然而,川普在最近的訪談中,排除了向烏克蘭派兵的可能性,並對烏克蘭加入北約持懷疑態度。

*俄軍前防長等被ICC通緝 俄羅斯回應:無關緊要

國際刑事法院(ICC)今(25日)宣布,已對俄羅斯前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及俄軍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發布逮捕令。烏克蘭對此表示歡迎,稱讚這是「重要決定」,俄國官方則試圖淡化此事,稱ICC管轄範圍不含俄羅斯,這份逮捕令「無關緊要」。

ICC針對2人的逮捕令其實昨日就已發布,但今日才公諸於世。ICC在聲明中指出,紹伊古及格拉西莫夫被指控犯下了戰爭罪,包括直接攻擊民用事務、對平民造成過度附帶傷害,以及在烏克蘭「非人道行為」的危害人類罪等等。

《法新社》報導,烏克蘭總統府幕僚長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在社群媒體上發文表示:「紹伊古與格拉西莫夫負有個人的責任。這是一項重要決定。所有人都會因罪行被究責。」

紹依古在卸下國防部長職務後,被俄羅斯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任名為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而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則發表聲明稱:「國際刑事法院預審分庭對安全會議秘書紹伊古的決定無關緊要」、「由於ICC的管轄權不包含俄羅斯,因此ICC的逮捕令只是空話。」

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也補充說,他們認定ICC的決策是「針對我國混合戰的一部分」。

*停火換援助!路透爆川普顧問俄烏終戰計畫 施壓基輔談判

《路透》25日獨家報導,美國前總統川普的兩位關鍵顧問,近日提出一項結束俄烏戰爭的計畫,若川普在11月5日的總統大選中勝出,將告知烏克蘭,只有進行和平談判,才能獲得更多美國武器援助。

據報導,這項計畫由川普的國家安全顧問、退役中將凱洛格(Keith Kellogg)和前國家安全會議幕僚長弗萊茨(Fred Fleitz)共同擬定。凱洛格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美國同時會警告莫斯科,若拒絕談判,將增加對烏克蘭的支持。

計畫的核心內容包括:在和平談判期間,根據現有戰線實施停火;暫緩烏克蘭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計畫;向烏克蘭施壓,要求其參與談判,否則美國援助將會中止;警告俄羅斯,若不願談判,美國將全力支持烏克蘭。

弗萊茨表示,他們已向川普提交了這份計畫,並得到了正面回應。然而,川普發言人澄清,只有川普本人或獲授權的競選團隊成員,發表的聲明才應被視為官方立場。

這項計畫如果實施,將標誌著美國對烏克蘭戰爭立場的重大轉變,可能面臨來自歐洲盟友和共和黨內部的反對。克里姆林宮發言人表示,任何和平計畫都必須反映實際情況,但俄羅斯總統普廷仍保持開放態度。

分析人士指出,這項計畫可能會給莫斯科在談判中帶來優勢。前助理國務卿弗里德(Daniel Fried)認為,凱洛格描述的過程,偏向於讓烏克蘭放棄俄羅斯目前佔領的所有領土。

目前,拜登政府一直堅持支持烏克蘭,並支持其最終加入北約。然而,川普在最近的訪談中,排除了向烏克蘭派兵的可能性,並對烏克蘭加入北約持懷疑態度。

*國際刑事法院發出拘捕令 通緝俄前防長紹伊古和俄軍總參謀長!

烏俄戰爭已持續2年多,國際刑事法院(ICC)今天(25日)以涉嫌危害人類罪、戰爭罪等國際罪行,對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和俄軍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發出拘捕令。

根據《CNN》報導,紹伊古和格拉西莫夫除了被指控危害人類罪,還犯下至少2項戰爭罪,即針對民用建築和設施進行攻擊,以及牽連太多無辜平民,對平民造成「過度的附帶傷害」(excessive incidental harm )。

國際刑事法院指出,紹伊古和格拉西莫夫被指控的罪行與俄國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期間在烏克蘭各地眾多發電場和變電站進行轟炸有關,據此對2人發出拘捕令。

CNN表示,加上紹伊古和格拉西莫夫,因戰爭罪被通緝的俄羅斯高層已達4人。去年3月17日,國際刑事法院以涉嫌將逃難的烏國孩童驅逐到俄國境內,對俄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和俄國總統的兒童權利專員路芙娃-貝洛娃(Maria Lvova-Belova)發出拘捕令。

*普廷得逞! 紐時:亞洲之行掀區域地緣政治風暴

《紐約時報》24日專文分析指出,俄羅斯總統普廷僅用4天的亞洲訪問,就成功激怒了華盛頓,削弱了北京的影響力,並讓一些印太地區國家更加緊張不安。這次訪問揭示了地緣政治的新動態,凸顯出俄羅斯在這一地區的破壞性影響。

文中提到,普廷此行訪問了北韓的平壤和越南的河內,重繪了亞洲的地緣政治風險地圖。北韓在這張地圖中佔據了重要位置,這個經常威脅鄰國的核武國家,因俄羅斯承諾提供尖端軍事援助和簽訂「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而氣勢大增。同時,普廷在越南簽署了至少十幾份協議,強調「封閉的軍事政治集團」無法建立「可靠的安全架構」,進一步強化了越南的重要性。

普廷的亞洲之行不僅挑釁,而且具有破壞性,讓該地區的國家在安全和大國競爭方面的計算變得更加複雜。過去幾年,印太地區一直深受中美地緣政治角力的影響,特別是中國對台灣的主權聲索以及在南海的軍事化行動。近期,中國和菲律賓的船隻在南中國海一個有爭議群島附近相撞,造成一名菲律賓海軍水兵受傷,進一步加劇了地區緊張局勢。

許多國家已經在加強軍力,以肆應來自中國的壓力,以及中美競爭可能發展到何種程度的不確定性。美國總統大選也在該地區掀起不安情緒。加上本月一份新報告顯示中國正在「大幅」增強核能力,這使得該地區的外交政策圈子更加頭疼。

普廷此行還支持北韓,包括公開威脅要為金正恩的軍隊提供更強大的武器,實際上給亞洲的關切事項列表上增添了一個潛在危機,重新點燃了朝鮮半島的敵對情緒。南韓和日本尤為擔憂,這兩國已經在討論加強防禦,並加強了彼此之間以及與美國的合作,特別是金正恩的言論近幾個月來對它們變得更加敵視。

美國駐日本大使易曼紐(Rahm Emanuel)告訴《紐時》,普廷在亞洲的活動是「你最擔心的事成真了」。他指出,俄羅斯正成為那些發展核武器、違反不擴散條約的流氓國家的主要支持者,並允許受聯合國制裁的國家擺脫制裁影響。

文中強調,作為北韓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也必須因應這些後果,這可能包括承受壓力,澄清中俄「無止境」友誼對其宣稱的穩定朝鮮半島的目標意味著什麼。倫敦國王學院俄羅斯政治學教授格林(Samuel Greene)認為,普廷加強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聯繫,既是為了嚇唬美國,也是為了向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表示不滿,因為習近平沒有採取更多行動幫助俄羅斯在烏克蘭取得勝利。

普廷的亞洲之行也是對俄羅斯歷史性軍事聯繫的有力提醒。數十年來,北韓、印度和越南等國一直嚴重依賴俄羅斯的武器裝備。然而,即使在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這些關係已經鬆動。根據獨立研究,俄羅斯對東南亞的軍售從2014年的12億美元(約新台幣388億元)降至2021年的8900萬美元(新台幣2.9億元)。如果普廷對北韓的姿態助長了亞洲的軍備競賽,莫斯科將從中獲益。此次河內之行的協議,可能涉及以南海的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權支付,為俄羅斯經濟提供急需的收入。

文末總結指出,普廷在亞洲的地緣政治風暴已經形成,各國如何回應這一挑戰,將對未來區域穩定產生深遠影響。

*遭凍結俄資發揮新作用 歐盟批准486億元援烏資金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當地時間24日早晨,布魯塞爾迎來了一個重要決定:歐盟國家一致批准了一項提案,將從凍結的俄羅斯資產中釋出最多14億歐元(約新台幣486億元),提供給烏克蘭用於軍事用途。這筆資金將通過烏克蘭援助基金(Ukraine Assistance Fund, UAF)轉交,然而付款一度因匈牙利的阻撓而受阻。

據報導,歐盟理事會的法律服務部門強調,由於匈牙利在創建UAF時棄權,因此其無法阻止這些付款。歐盟官員解釋道,這些資金並非來自歐盟納稅人,而是凍結的俄羅斯資產利潤,這樣的法律見解為繞過匈牙利提供了法律依據。

不同於以往的報銷模式,這次的資金將直接用於購買彈藥和防空系統等軍事裝備,其中4分之1的資金將用於購買烏克蘭本土工業生產的物資。

各國須對這項提案表達意見,最終無一國投下反對票。此次決定不需一致同意,這意味著匈牙利無法再度阻撓。

即便如此,匈牙利仍在阻止支付給UAF的66億歐元(約新台幣2292億元),這筆款項原計劃用於部分補償各國向烏克蘭提供的武器費用。一名外交官透露,匈牙利對24日的決定感到「憤怒」。

目前,最終將轉交基輔的凍結資產利潤總額仍有待確定,但外交官預計數額在12億至14億歐元之間。正式公告將在下週一(7月1日)於盧森堡舉行的歐盟外長會議上宣布。

報導指出,這一決定不僅為烏克蘭帶來急需的軍事支持,也凸顯了歐盟內部對俄羅斯制裁措施的堅定執行。歐盟此舉將有助於提升烏克蘭的軍事防禦能力,對俄羅斯構成新的壓力。

據《路透》先前報導,有約1900億歐元(約新台幣6.6兆元)的俄國資產存放在總部為於比利時的國際證券託管機構「Euroclear」,這致使歐盟成為如何利用俄凍結資產的關鍵參與者。

*烏克蘭疑射美製飛彈襲克里米亞 克宮警告美國後果自負

俄羅斯官員指控,烏克蘭以美製飛彈襲擊克里米亞(Crimea),造成4人喪生。克里姆林宮24日警告說,美國將面臨「後果」,俄方已召見美國大使,並將更新核武使用規範。

法新社報導,莫斯科當局日益頻繁地抨擊華府和支持基輔的西方國家,稱他們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以打擊俄國目標,直接參與這場長達2年的俄烏戰爭。

克里姆林宮(Kremlin)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批評,烏克蘭23日對克里米亞塞凡堡(Sevastopol)發動的襲擊是「野蠻的」,並指控華府「殺害俄羅斯兒童」。

塞凡堡市長拉茲沃茲哈耶夫(Mikhail Razvozhayev)在通訊應用程式Telegram寫道,其中2名死者為未成年人。

佩斯科夫24日向媒體記者表示:「美國的參與,直接參與,造成俄羅斯公民喪生,不可能會沒有後果。」

此外,佩斯科夫引述俄羅斯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稍早的聲明表示,俄國已經開始更新其核理論。俄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國家。

佩斯科夫在記者會說道:「普廷總統表示,使核理論符合當前實際情況的工作正在進行中。」

俄國下議院國防委員會主席卡塔波洛夫(Andrei Kartapolov)23日表示,如果莫斯科當局認為針對俄方的威脅正在增加,可能會縮短官方政策中動用核武的決策時間規定。

另一方面,烏克蘭東部頓內茨克州(Donetsk)州長菲拉什金(Vadym Filashkin)指出,當地城鎮波克羅夫斯克(Pokrovsk)24日遭到俄國襲擊,造成4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菲拉什金指出:「至少有4人喪生、34人受傷,這是波克羅夫斯克所受襲擊的初步傷亡統計。」

他在社群媒體的聲明還提到:「傷者中有2名兒童,分別為12歲和13歲,他們的情況為中度至重度傷害。」

菲拉什金表示,俄軍向波克羅夫斯克發射了2枚伊斯坎德-M(Iskander-M)飛彈,摧毀並損壞數間房屋。這個城鎮的戰前人口約為6萬1000人。

*札波羅熱核電廠周遭遇襲 國際原子能總署籲停止

國際原子能總署今天呼籲停止攻擊安赫德鎮(Enerhodar)。安赫德鎮位於俄羅斯占領的札波羅熱(Zaporizhzhia)附近,本週無人機攻擊了為這個地區供電的兩座變電站。

路透社報導,札波羅熱核電廠的俄羅斯官員指責烏克蘭發動兩次無人機攻擊,摧毀一座變電站,並導致另一座變電站受損,一度切斷了居民的供電。

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署長葛羅西(Rafael Grossi)並未提及烏克蘭,他說,這些事件對札波羅熱核電廠的運作沒有影響,但攻擊必須停止。

葛羅西在國際原子能總署官網發布聲明說:「無論誰是幕後黑手,都必須停止。對核電廠及其附近地區使用無人機的頻率愈來愈高。」

「這完全不可接受,違背了獲得一致同意的安全支柱和具體原則。」

他說,距離核電廠數公里的安赫德鎮已斷電16小時,但本月19日與21日的兩次攻擊都沒有對核電廠維持運作的電線造成任何影響。

*荷蘭攜手盟友再援烏克蘭「愛國者」系統 強化烏軍防空能力

烏俄戰爭持續延燒,烏克蘭防空能力已成戰場關鍵。荷蘭國防部長歐龍仁(Kajsa Ollongren)6月21日宣布,荷蘭將與另一個未透露名稱的國家,共同向烏克蘭提供一套完整的愛國者(Patriot)飛彈系統,這對飽受俄羅斯空襲威脅的烏克蘭來說,無疑是一大助力。

荷蘭英文媒體《荷蘭時報》(NL Times)報導,歐龍仁強調,愛國者飛彈系統對烏克蘭至關重要,她指出,烏克蘭正是在防空系統保護下,才得以抵禦俄羅斯攻擊。愛國者飛彈系統作為一種先進的防空系統,能夠有效攔截敵方的戰機、巡弋飛彈和彈道飛彈,堪稱現代戰爭中不可或缺的防禦利器。

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愛國者飛彈系統在烏克蘭的防禦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功攔截俄羅斯發射的大量飛彈,保護烏克蘭的城市和基礎設施。

然而,烏克蘭的防空需求仍然十分迫切。烏克蘭方面表示,他們需要另外7套愛國者飛彈系統,才能有效抵禦俄羅斯空襲。歐龍仁也坦言,這次的援助並不能完全滿足烏克蘭的需求,但她認為,任何擴展都是值得歡迎的,「因為俄羅斯人正在繼續,甚至加強空襲」。

除了荷蘭,其他國家也紛紛伸出援手強化烏克蘭防空能力。羅馬尼亞上週宣布將提供一套愛國者飛彈系統,德國也承諾提供更多系統,而美國也在努力為烏克蘭提供更多幫助。日前在布魯塞爾(Brussels)舉行的會談中,各國再次清點庫存,以幫助烏克蘭提升其防空系統。

歐龍仁透露,「所有拼圖碎片」都擺在桌面上,意味著各國正積極協調,希望能提供烏克蘭更全面的防空支援。

儘管各國的援助為烏克蘭帶來希望,但戰爭的陰霾仍然籠罩著這個國家。歐龍仁沒有透露愛國者飛彈系統何時會運往烏克蘭,因為她不想向俄羅斯軍方提供任何情報。

*烏克蘭回擊克里米亞 俄羅斯控訴邊境遇襲4死百傷

俄羅斯官方昨(23日)表示,烏克蘭對克里米亞和其邊境城市的襲擊共導致4人死亡、近百人受傷。

根據《美聯社》報導,烏克蘭射往克里米亞佔領區的五枚飛彈被擊落,飛彈殘骸掉落在港口城市塞凡堡(Sevastopol),造成3人重傷死亡,其中2名是兒童。對此,塞凡堡市長拉茲沃扎耶夫(Mikhail Razvozhayev)表示,該市有近百人因此受傷。

在俄軍於週六(22日)轟炸烏克蘭東北部哈爾科夫(Kharkiv),造成3人死亡、數十人受傷後,烏克蘭23日反擊。

除了克里米亞佔領區出現傷亡,俄羅斯靠烏邊境的貝爾哥羅德州(Belgorod)同樣遇襲。烏克蘭3架無人機攻擊該州西南部的格雷沃龍鎮(Grayvoron),造成1人死亡、3人受傷。

俄國防部表示,其防空系統連夜擊落了該國西部布良斯克(Bryansk)、斯摩稜斯克(Smolensk)、利佩茨克(Lipetsk)和圖拉(Tula)地區上空出現的33架烏克蘭無人機,且無造成損壞或人員傷亡的通報。

*烏克蘭攻擊克里米亞 彈頭碎片波及海灘遊客、釀5死上百傷

烏克蘭與俄羅斯持續交戰中,雙方均使用遠程武器襲擊國土,由俄羅斯占領的克里米亞半島當局指出,烏克蘭23日對塞凡堡市(Sevastopol)發動攻擊,烏軍飛彈在塞凡堡上空爆炸,彈頭破片波及塞凡堡的海灘遊客,造成5人死亡、124多人受傷。

綜合外媒報導,烏克蘭向克里米亞發射5枚飛彈,4枚飛彈被俄軍攔截,但還有1枚飛彈偏離飛行軌道,彈頭在塞凡堡市上空爆炸,彈頭破片波及塞凡堡市海灘的遊客。塞凡堡市長拉茲沃扎耶夫(Mikhail Razvozhayev)指出,此事件造成5人死亡,包括3名兒童、2名成人,另有124人受傷。

俄羅斯國防部在Telegram發文指稱,烏克蘭使用美國提供的陸軍戰術飛彈系統(ATACMS),以配備集束彈頭的飛彈發動這次攻擊,烏軍根據美國衛星的資訊設定飛彈作標,代表美國有直接責任,並表示美國必須為此次襲擊負責。

*哈爾科夫連日遇襲 俄軍疑似用滑翔飛彈造成1死10傷

繼前天(22日)遭俄軍轟炸傳出死傷,烏克蘭哈爾科夫昨天再度受到轟炸,且俄軍疑似再度使用「滑翔炸彈」。據哈爾科夫州長希內胡柏夫(Oleh Synehubov)表示,城市遇襲兩處皆有人員傷亡,造成1死10傷。

根據《路透社》報導,希內胡柏夫表示,俄軍週日(23日)對哈爾科夫轟炸,造成1人死亡、10人受傷。

希內胡柏夫在Telegram頻道上表示,俄軍針對襲擊哈爾科夫的民用基礎設施,並疑似使用「滑翔炸彈」進行攻擊。

據報導,該市兩處遇襲地點均造成人員傷亡,其中包括2名十幾歲的兒童。希內胡柏夫補充表示,有兩名傷者傷勢嚴重。

在烏俄戰爭爆發至今,哈爾科夫一直是俄軍的普遍襲擊區域。

*核陰霾再起!俄羅斯或重塑核武使用門檻

俄羅斯國家杜馬(國會下院)國防委員會主席卡塔波洛夫(Andrei Kartapolov)23日表示,如果莫斯科認為威脅加劇,俄羅斯可能會縮短官方政策中規定的核武器使用決策時間。這項聲明凸顯了俄羅斯核政策可能發生的重大變化。

卡塔波洛夫在接受官媒俄新社(RIA)採訪時指出,如果看到挑戰和威脅增加,俄羅斯可以調整核武器使用的時機和決策。然而,他強調目前談論具體修改核武政策為時尚早。

俄羅斯現行的2020年核武政策規定了總統考慮使用核武器的情況,主要是回應核武器或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攻擊,或在國家生存受到威脅時使用常規武器。

俄國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本月表示,俄羅斯不需要使用核武器就能在烏克蘭戰爭中取得勝利。然而,他也暗示可能修改核武政策,這被視為對強硬派要求更靈活使用核武器的回應。

俄羅斯和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核武擁有國,據美國科學家聯盟(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估計,兩國共擁有世界上88%的核武器。兩國目前都在進行核武現代化,而中國也在迅速擴充核武庫。

《路透》報導,美國表示,未來幾年可能需要部署更多戰略核武器,以肆應來自俄羅斯、中國和其他對手日益增長的威脅。俄羅斯表示有興趣與美國討論軍備控制問題,但前提是必須包括歐洲安全和烏克蘭未來在內的更廣泛討論。

(自由電子報)
--
*控俄羅斯兩大高層犯戰爭罪 國際刑事法院發出逮捕令

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ICC)今天表示,已對俄羅斯參謀總長吉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和前國防部長蕭依古(Sergei Shoigu)發出逮捕令。

法新社報導,國際刑事法院發布聲明表示,由於這兩人涉嫌犯下指揮攻擊平民目標、以及對平民造成過度附帶傷害的戰爭罪,並在烏克蘭進行「不人道行為」,犯下危害人類罪,因此對他們發出逮捕令。

國際刑事法院法官認為,「有合理的理由相信,兩名犯罪嫌疑人對俄羅斯武裝部隊從至少2022年10月10日到至少2023年3月9日,針對烏克蘭電力基礎建設發動的飛彈攻擊負有責任」。

法院指出,這些攻擊「針對的是平民目標」,即便標的可被視為軍事目標,對平民造成的傷害「也明顯超出預期的軍事利益」。

國際刑事法院去年3月對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Putin)發出逮捕令;對此,莫斯科當局認為這項裁決在法律上「無效」。

*侵烏波及平民!ICC對前防長與現任總參謀長發逮捕令 俄冷回「空談」

國際刑事法院(ICC)25日以在烏克蘭犯下戰爭罪,對俄羅斯前國防部長蕭依古和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吉拉西莫夫大將發出逮捕令。對此,蕭依古目前擔任秘書長的俄羅斯國家安全委員會只發出了簡短的聲明,斥為「空談」與「混和戰的一部份」

POLITICO Europe與美聯社報導,位於荷蘭海牙的ICC指控蕭依古和吉拉西莫夫在俄軍入侵烏克蘭期間,以「刻意造成極大痛苦或嚴重傷害」的轟炸行動攻擊平民目標。

ICC在聲明指出,「有合理的理由相信,2名嫌犯對俄羅斯武裝部隊」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期間,「針對烏克蘭電力基礎設施進行的飛彈打擊負有責任」。

ICC補充指出,「在此一時間範圍內,俄羅斯武裝部隊針對烏克蘭多個地點的眾多發電廠和變電站,進行了大量的打擊」。

俄羅斯普亭連任總統,對國安人事做出了局部改組,蕭依古從國防部長調任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長。俄羅斯塔斯社報導,俄羅斯國家安全委員會將ICC的逮捕令貶為「無效」。聲明指出,「這是空談,考慮到ICC的管轄範圍不包括俄羅斯,其決定是以西方針對我國混和戰的一部分作出」。

ICC在2023年3月以烏克蘭兒童被遣送至俄羅斯為由,對俄羅斯總統普亭和兒童權利總統專員利沃娃-貝洛娃(Maria Lvova-Belova)發出逮捕令。美聯社指出,蕭依古或吉拉西莫夫都沒有立即被拘留的可能性。

*美副國務卿:普亭訪朝後 北京在互動中透露出焦慮

美國副國務卿坎貝爾周一表示,北京在與華盛頓的互動中暗示,普亭上周與平壤簽署防禦條約後,北京感到「焦慮」。

「我想,可以說,中國很可能擔心朝鮮會受到鼓勵,採取挑釁性步驟,進而引發一場東北亞危機」,坎貝爾在外交關系委員會表示。

他提及朝鮮在與韓國非軍事區的小規模軍事事件增加,以及平壤「非常挑釁的語言」和不與美國外交接觸的「完全清楚的決心」。

俄羅斯可能考慮向朝鮮提供核、導彈技術支持
坎貝爾表示,美國相信,俄羅斯正在考慮向朝鮮提供更大的支持,包括可能與核計劃或遠程導彈計劃、能源有關的領域,「這是一系列危險的發展,我們正在關注。」

上周四,普亭表示,俄羅斯可能為朝鮮提供武器,並暗示以此作為對西方武裝烏克蘭的對等回應。

朝鮮受到聯合國一系列對其核計劃和導彈計劃的制裁,但通過向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輸送武器,平壤有了莫斯科這樣一個在安理會具有否決權的夥伴。

普亭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簽署一項協議,其中包括在一方受到攻擊時將予以協助的承諾,似乎回到冷戰時期的聯盟關係。

坎貝爾:中俄也存在分歧
平壤的長期主要盟友北京近期與金正恩保持一定距離,對於普亭訪朝也表態不多。

美國也批評北京盡管並未直接提供武器,但通過工業出口扶持莫斯科的軍工建設。

坎貝爾表示,中俄一致對抗西方的同時,兩國就朝鮮以及北京與中亞國家關係存在分歧。

「我想,未來莫斯科與北京之間可能會出現緊張」,坎貝爾說道。

不過,近期而言,坎貝爾表示,北京佔據上風,或許可以從俄羅斯獲取潛艇以及其它莫斯科仍具優勢的技術。

「目前,這一聯盟關係是強有力的。它在繼續,並且對歐洲的戰場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普亭對平壤的訪問令韓國不安。蘇聯解體後,首爾與莫斯科關係正常化,而如今,首爾表示將重新考慮對烏克蘭不提供軍援的方針。

中美試圖緩和關係 但中菲緊張關係升級
這一系列發展正值北京尋求與華盛頓緩和關系之際,包括兩國元首高層外交。

而一個例外的情形是中國與菲律賓的海事對抗激化。菲律賓與美國有著共同防禦條約。最新的一次船只衝撞中,一名菲律賓士兵失去了一根手指。

在被問及北京的何種行動將觸發美菲聯防條約時,坎貝爾僅表示,美國與菲律賓就此進行了「密切的磋商」。

「對於何種情形下我們將考慮動用美菲之間的條約,我們的高級官員作出非常明確的表態」,坎貝爾沒有進行更多闡述。

他說,美國也採取了某些私下的步驟來應對緊張局勢,而菲律賓希望「謹慎地」與中國接洽。

「他們並不尋求與中國發生危機,而是尋求對話」,他說道。

*用美援武器當籌碼 逼俄烏上談判桌!傳川普對幕僚提出終戰計畫反應正面

路透25日獨家報導,美國前總統兼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的2名重要顧問已經向他提出一分計畫,即如果打贏總統大選,要怎麼終結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其中涉及告訴基輔,只有展開和談,才能獲得更多美國武器。

這兩位顧問分別是退役中將柯羅格(Keith Kellogg)與傅萊茲(Fred Fleitz),在川普執政期間均擔任過白宮國安會幕僚長,並在支持他的智庫「美國優先政策研究所」擔任要職。根據他們起草計劃,俄烏雙方將在和談期間根據現有的戰線停火。柯羅格受訪時表示,美國將同時警告莫斯科,任何拒絕談判會導致美國對烏克蘭支持的增加。

柯羅格表示,如果川普贏得大選,讓俄羅斯和烏克蘭迅速上談判桌將非常重要,「我們跟烏克蘭人說,『你們必須來到談判桌前,而如果你們不來到談判桌前,美國提供的支持將耗盡』」。他接著說,「你跟俄羅斯總統普亭講,『他必須來到談判桌前,如果你不來到談判桌前,那我們將向烏克蘭人提供他們在戰場上殺了你所需的一切」。

報導同時指出,根據柯羅格與傅萊茲的研究論文,莫斯科也將因為烏克蘭加入北約被推遲一段較長時間的承諾,而被哄上談判桌。兩人表示,烏克蘭的長久和平將需要獲得額外的安全保障。傅萊茲補充,「讓烏克蘭全副武裝」很可能是這一點關鍵要素。並指根據計劃,烏克蘭不需要正式割讓國土給俄羅斯,但短期內不太可能恢復所有國土的有效控制,「我們的擔憂在於,這已經變成一場消耗戰,將殺掉一整代的年輕人」。

傅萊茲表示,兩人已將戰略提交給川普,獲得了正面的回應,「我不是在聲稱他同意,或是同意它的每一個字,但我們很高興得到我們收到的回應」。

川普曾說,如果他在11月5日的選舉擊敗拜登,就可以迅速結束俄烏戰爭,可是沒有討論詳情,而柯羅格與傅萊茲所概述的計畫則是川普幕僚到目前為止最具體的計畫,也將標明美方對俄烏戰爭立場的重大轉變,並面臨歐洲盟國跟共和黨內部的反對。

克里姆林宮和烏克蘭外交部沒有回應對該計畫發表評論的請求。川普發言人史帝芬.張(Steven Cheung)表示,只有川普本人或競選團隊授權成員發表的聲明,才應該視為官方聲明,「川普總統已多次表示,他在第二任期的首要任務將是迅速談判結束俄烏戰爭。如果川普是總統,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戰爭永遠不會發生,很難過」。

*俄國北韓簽防禦協議惹惱中國? 分析:北京反應節制

俄羅斯與北韓日前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引關注,美國軍事首長指中俄可能因此產生摩擦。北京學者評論,中國不願東北亞局勢因此加劇,至今反應很有節制,可說是不表態。

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布朗(C.Q. Brown)23日出訪海外途中告訴媒體,俄羅斯與北韓稍早前簽署共同防禦協議,可能導致俄羅斯與中國產生摩擦。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是孤立於國際社會的北韓的主要盟友。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評論,稍早前在平壤締結的俄朝(北韓)條約是軍事同盟條約,因為規定彼此在對方遭到武力攻擊時提供直接軍事支持。

他說:「在東北亞、西太平洋和歐洲局勢持續緊張或衝突背景下,該條約與美日、美韓軍事同盟的不斷強化以及美日韓三邊軍事合作的擴展和深化結合,當然顯著加劇這三大地區的對抗、競鬥或衝突」。

時殷弘表示,北韓近來宣布與南韓的關係是兩個敵對國家關係,並以系列行動加以貫徹,中國因此不能再將促進半島南北民族緩和作為朝鮮半島政策其中一項要素,但中國仍主張防止朝鮮半島兩國之間爆發規模性軍事衝突、甚至戰爭,「這關係到中國的緊要利益之一」。

他並分析,「朝(北韓)俄結成軍事同盟不會助成中俄結成軍事同盟。中國政府至今對朝俄結盟的反應很有節制,可謂不表態」。

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稍早前訪問北韓,並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平壤會談後宣布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約定若一方面臨武裝侵略,另一方將提供所有可用的軍事援助;同時兩國都不會與第3國簽署侵犯對方利益的條約,不允許任何國家利用兩國領土來損害對方的安全與主權。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今天報導,俄羅斯副外長魯登科(Andrei Rudenko)受訪時表示,一旦「所有必要條件」具備和簽署各類文件的基礎形成,金正恩就將對俄國進行訪問,並強調「金正恩已經收到訪俄的邀請」。

*副卿坎伯 暗指中俄結盟因北韓存在隱憂

美國副國務卿坎伯(Kurt Campbell)24日在智庫活動時暗指中俄結盟因北韓存在隱憂;面對中國、俄羅斯、北韓和伊朗的安全合作,美國依然致力於重振聯盟應對,和過去相比,如今的歐洲和印太戰區緊密相連,歐洲盟友也關切南海和台海局勢。

話雖如此,當被問到南海和台海爆發衝突時,歐洲盟友將馳援台灣?或美菲動用共同防禦條約?坎伯均拒絕透露應變劇本,只說,必須落實美中建立軍事溝通管道,小心擦槍走火,重演2001年美中南海撞機事件。

拜登政府上台後,坎伯作為印太事務重要推手,促成以美國為首的台海議題國際化、重啟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建立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安排美日韓三國領袖峰會、邀請日本、南韓、紐西蘭和澳洲等印太四國參與北約峰會,並大力推動美軍在印太區域的重新部署與軍事基地擴張。 

中菲上周才在仁愛暗沙(Second Thomas Shoal)附近爆發衝突,北京在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就職後在台灣周邊舉行軍演和執行灰色地帶行動。

坎伯表示,北京在承平時期展開最大規模的軍事建設,正在破壞區域平衡,解放軍在南海、東海、中印邊界及台海周邊挑釁,都可能導致衝突從而破壞全球經濟,他舉例,若台灣半導體的供應鏈備切斷,將導致全球經濟大蕭條。

坎伯在演講時說,美國動用軍售、軍事融資和總統提撥授權(Presidential Drawdown Authority, PDA)等手段來軍援台灣,這符合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並加強嚇阻來自北京的挑釁;現在不只有美國這麼做,呼籲台海和平穩定的國家有十多個。

話鋒一轉,坎伯談到北京、莫斯科、平壤和德黑蘭的協調與安全合作,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最努力援俄的是中國和北韓,而俄國也以協助軍事研發相報。

坎伯說,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上周舉行峰會,俄朝夥伴關係有了戲劇性進展,美方認為,北韓可能因此跟俄國交換核子計畫、遠程彈道飛彈或能源,這點美國和盟友都擔心。

坎伯也透露,中方官員在對美互動中也表達焦慮,可能擔心北韓因此採取更挑釁的做法,導致東北亞陷入危機,美國正密切關注此事。

坎伯說,菲律賓也不希望和中國爆發危機,美國也採取了若干行動,希望維持區域穩定,包含對中方官員發出外交照會;現在各方都在壓力測試,美國必須公開明確表明對菲律賓的支持。

不過,無論是台海或南海爆發軍事衝突,坎伯都沒說明將會聯合盟友怎麼做。

*普亭訪平壤 美稱中國憂北韓因此壯膽掀區域危機

美國副國務卿康貝爾(Kurt Campbell)今天表示,中國與俄羅斯雖是公開的盟友關係,北京仍擔心在俄國總統普亭訪問平壤後,恐讓北韓更加大膽地挑起區域危機。

康貝爾說,中國在與美國互動時曾表示,普亭(Vladimir Putin)上週與平壤簽署一項防禦協議,讓中方感到「焦慮」。

普亭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簽署的協議,包括承諾兩國在遭受攻擊時相互提供援助,似乎重回冷戰時期的聯盟。

康貝爾在華府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Foreign Relations)演說時表示:「我認為可以說,中國可能擔心北韓會受到某種鼓舞,進而採取挑釁行動,恐為東北亞帶來危機」。

康貝爾還提到北韓在毗鄰南韓邊界的小規模軍事事件增加,以及平壤「非常挑釁的用語」和避免與美國外交的「絕對明確決心」。

他說,美國認為,俄羅斯正研議向北韓提供更多支持,包括可能在核子方面的支持,「這是一連串的危險發展,也是我們關注的焦點之一」。

法新社報導,北韓因核子與飛彈計畫受到聯合國制裁,卻找到俄羅斯這個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擁有否決權的熱切合作夥伴,並為莫斯科入侵烏克蘭提供炮彈。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是北韓的主要合作夥伴,最近則與金正恩保持距離,也鮮少公開談論普亭這趟訪問北韓的行程。

此外,美國也指控中國透過產業出口助長俄羅斯軍事擴張,儘管並未直接運送武器。

康貝爾表示,雖然中、俄對抗西方的立場一致,但這兩大強權在北韓議題上,以及在北京與中亞的前蘇聯共和國關係方面,各有不同觀點。

康貝爾說:「我認為,莫斯科和北京未來可能再現緊張情勢。」但他說,從近期來看,中國已經占了上風,且可能從俄羅斯手中獲取潛艦或其他較為先進的技術。

*比俄軍殘害更多自家人!烏軍司令指揮不利遭澤倫斯基撤換

衛報報導,烏克蘭民兵部隊「亞速營」(Azov)指揮官克羅特維奇(Bohdan Krotevych)指控聯合部隊司令索多利(Yurii Sodol)指揮不利造成大量烏軍傷亡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4日宣布任命荷納托夫( Andriy Hnatov)取代索多利,但未提供任何理由。

克羅特維奇日前在社群平台Telegram指控,某烏克蘭軍官指揮不利,造成前線挫敗,「殺害的烏克蘭士兵比任何俄羅斯軍官都多」。

克羅特維奇並未指名道姓,但是他說,「所有士兵都明白我說的是誰,因為99%軍人都憎恨他的所作所為」,還補充已經呼籲烏克蘭國家調查局對索多利的活動進行調查。

亞速營指揮官在烏克蘭被尊為英雄,去年他們負責領導馬立波(Mariupol)防禦行動,當地是俄國入侵行動中占領的最大城市。

索多利今年2月在一系列爭議的軍方高層任命案中出任聯合部隊司令,負責領導烏克蘭東部和南部軍隊,該地區近幾個月受到俄軍猛烈攻勢。

而烏克蘭軍事觀察員亦樂見索多利被解職。前《基輔獨立報》防務記者波諾瑪璉科(Illia Ponomarenko)稱,索多利是「極不受歡迎的高級軍事指揮官,軍中經驗令人髮指」。

荷納托夫自2022年一直擔任南部戰區副司令,從俄軍手中奪回南部赫松州(Kherson)大部分領土,有效發揮領導作用。

*歐盟制裁涉及挺俄侵烏企業 新增19家中國公司

歐洲聯盟(EU)今天對19家中國公司實施制裁,目的在懲罰西方所認為北京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的行動。

法新社報導,歐洲聯盟公報(Official Journal of theEuropean Union)刊出的清單包含數家設於香港的公司與兩家全球衛星巨擘。

這波針對俄羅斯的第14輪制裁將61家新公司列入被控在俄烏戰爭中直接「支持俄羅斯軍事工業複合體」的實體清單,使得清單上的公司總數增至675家。

這些公司現在因為銷售可能用於「增強俄羅斯國防與安全部門」的「軍民兩用商品與技術」而面臨嚴格的限制措施。

西方指控中國支持俄羅斯的軍事行動,但中方否認。

新增的公司包含中國衛星產業的兩大企業,這兩家公司涉及向俄羅斯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WagnerGroup)出售衛星與衛星影像。

去年10月,法新社調查揭露,瓦格納集團2022年11月與北京昀澤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 YunzeTechnology Co Ltd)簽署一份價值超過3000萬美元的合約,以採購兩枚衛星並使用他們的影像。

當時莫斯科揮軍入侵烏克蘭已超過半年,瓦格納集團在創辦人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領導下,於戰場上扮演重要角色。

這兩枚高解析度衛星是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Chang Guang Satellite Technology)的產品。這家企業是全球名列前茅的衛星公司,也是被列入歐盟制裁清單的公司之一。

今天新增的另一家公司是北京和德宇航技術有限公司(Head Aerospace Technology),這家銷售衛星影像的公司2023年因供應資料給瓦格納集團而被列入美國制裁清單。

即使中國沒有直接向俄羅斯運交武器,美國與歐洲也指控中國向莫斯科軍事工業銷售零件與設備。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稱這些說法是「不實資訊」。

今天被列入歐盟清單的61家實體中,設於俄羅斯的公司占了約一半。這份清單除了增加19家中國公司外,還列入9家土耳其公司、2家吉爾吉斯公司、1家印度公司與1家哈薩克公司,還有1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公司。

*歐盟批准俄遭凍結資產逾400億獲利援烏 第一批款項預計下周發放

英國天空新聞報導,歐盟批准使用俄國遭凍結資產的14億歐元(約台幣486億元)援助烏克蘭,第一批獲利款項預計下周發放。

匈牙利先前表示反對這項提議,並稱將透過法律途徑挑戰這項決策。然而,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表示,歐盟找到無須獲得匈牙利同意就能實施這項提議的方法。匈牙利外交部長西亞爾托(Peter Szijjarto)則在臉書(Facebook)批評:「這顯然是條紅線。以前從未有過這麼無恥地違反歐洲共同規範的例子。」

*烏攻俄境盼美解禁長程飛彈 指「限100公里綁手綁腳」

美國總統拜登5月終於同意烏克蘭用美援武器有限度攻擊俄羅斯境內目標,21日又再放寬範圍。但美聯社22日報導,幾位烏軍前線指揮官及烏國國會議員仍感綁手綁腳,疾呼進一步鬆綁美援長程飛彈使用限制。

烏方希望用美援陸軍戰術飛彈系統(ATACMS)等長程武器打擊俄境機場,以防止俄軍戰機從這些機場起飛,以滑翔炸彈轟炸烏軍陣地與平民。

美國自今年稍早起提供增程型ATACMS,但限制烏軍只能用在烏境或俄占區。烏克蘭國會國安委員會副主席謝爾尼夫說,可惜烏軍還不能用射程逾100公里的這類武器,襲擊俄境機場和軍機等高價值目標,基輔正敦促美國等盟友解除這些限令。

烏軍5月已經獲准可攻擊距離烏東哈爾科夫州的烏俄邊境20公里內俄軍部隊和防空系統,烏軍不僅得以拖慢俄軍進軍速度,也因此在烏國東北部邊境地區有所斬獲。但一名烏軍砲兵指揮官說,幾個俄軍旅級指揮據點位於距前線100到150公里處,一般火砲打不到,若能用ATACMS將對摧毀俄軍指揮中心有很大幫助。

烏東哈爾科夫市市長泰芮可夫也說,烏軍用海馬士攻擊俄軍S-300和S-400飛彈防禦系統陣地後,該市遭受的飛彈攻擊,從5月的25次降至6月截至目前的○次;但該市仍處於滑翔炸彈威脅下,這種炸彈以空投方式,俄國軍機起飛的機場卻超過美方容許的攻擊範圍。

烏軍一支無人機隊指揮官則直言,俄軍用各式飛彈和砲彈襲擊,「我們卻不能回擊俄境後勤據點,這相當荒謬」。

另據華盛頓郵報21日報導,烏克蘭官員指稱美國已將攻擊範圍定為距烏俄邊境100公里內,但美方並未證實。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說,俄軍5月對烏境投下逾3200枚滑翔炸彈;但烏克蘭官員坦言,恐怕只有戰況更危急才能使美方放寬對ATACMS的限制。

另一方面,俄羅斯新聞社(RIA)23日引述俄國下議院國防委員會主席卡塔波洛夫(Andrei Kartapolov)說法報導,若針對俄方的威脅增加,莫斯科當局可能會改變使用核武器的時機。

美國之音報導,俄國總統普亭21日稱,由於西方國家試圖降低使用核武的門檻,俄方正考慮對其國家核原則進行可能的修改;俄羅斯和美國外交官都表示,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的戰爭正處於迄今為止最危險的階段,有關核武的討論愈演愈烈。

自2022年2月發動入侵烏克蘭以來,普亭多次談到準備使用核武。烏克蘭軍方曾表示,「核子詐欺」是普亭政權的一貫行為,是在用核武嚇唬西方。

*中國大陸怎麼看俄朝簽新協議? CNN:沉默背後可能保持警惕

俄羅斯和北韓日前簽署新的戰略協定,雙方如果有一方面臨武裝侵略,另一方將提供所有可用的軍事援助。美國CNN報導,中國大陸身為俄國和北韓主要政治和經濟上的支持者,對此事保持沉默,但分析家稱其背後心態可能是保持警惕。

CNN指出,反覆無常的獨裁者普亭和金正恩間的關係日益加深,可能為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帶來新的不確定性。隨著習近平應對一系列國內挑戰,特別是經濟成長趨緩,他需要東北亞局勢和平穩定。

關注中國大陸政治的香港大學助理教授劉冬舒表示,中方擔心俄方對北韓的援助,特別是在軍事科技方面,這將進一步助長不穩定的金氏政權,從而加速其核武和飛彈計畫發展。他說,「提及北韓議題,中國的目標是控制局勢並防止其升高,但也不希望北韓政權崩潰」,中方擔心北韓政權崩潰會讓美國的控制權擴展到自家門口。

俄國先前在北韓議題的立場基本上和大陸一致,但俄國迫切需要北韓支持他們在烏克蘭的戰爭,這可能會破壞這種微妙平衡。

CNN指出,儘管美國指責大陸提供俄國軍民兩用商品,但大陸避免直接軍援普亭和支持金正恩的核武與飛彈計畫。劉冬舒說:「如果普亭在核武議題上提供北韓更多援助,包括一些科技援助,會使中國更難以控制朝鮮半島局勢。」

華府智庫史汀生研究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孫韻也表示,中國大陸不認為自己可以控制俄朝關係深化的速度和廣度,但稱「他們都知道中國對俄朝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國大陸仍是北韓和俄國最大貿易夥伴,也提供他們重要政治支持和外交掩護。

劉冬舒表示:「中國不認為北韓和俄國結盟是個背叛。兩國都沒有能力背叛中國。即使他們結盟,仍需要依賴中國。」

*「取決於俄國」…南韓官員放話 若俄供應北韓1武器:援烏武器將不設限

韓聯社報導,南韓總統辦公室國家安保室室長張虎鎮23日表示,若俄羅斯提供北韓高精密武器,那南韓援助烏克蘭的武器也將不設限。

張虎鎮當天登上KBS一個時事節目時發表這些言論,並強調南韓是否援助烏克蘭武器取決於俄國會如何和北韓進行軍事合作。他在節目上強調:「我想強調,這一切都取決於俄國會怎麼做。如果俄國提供北韓高精確武器,那我們還需要留有什麼餘地嗎?」

韓聯社指出,張虎鎮的言論意味著如果俄國跨越這條線,南韓就可能提供烏克蘭致命武器。

南韓先前譴責北韓與俄羅斯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揚言將重新考慮提供烏克蘭武器一事。普亭隨後則警告,若首爾武裝基輔,將犯下「一個大錯」。

張虎鎮表示,不只是南韓,俄國也該為改善雙邊關係付出努力。他說:「如果他們想要恢復並推動韓俄關係發展,我想重申,俄方應該仔細思考」。

(聯合新聞網)
--
*俄國會國防委員會主席︰莫斯科可能調整核武使用時機

就在俄羅斯總統普廷暗示可能修改使用核武條件後,俄羅斯國家杜馬(國會下議院)國防委員會主席卡塔波洛夫(Andrei Kartapolov)廿三日表示,倘若莫斯科認為威脅加劇,將可能縮短官方政策中規定的核武器使用決策時間。這項聲明凸顯俄羅斯核武政策可能發生重大變化。

卡塔波洛夫在接受官媒俄羅斯新聞社(RIA)訪問時聲稱,一旦挑戰和威脅增加,俄羅斯可以調整核武使用的時機和決策。但他也強調,目前談論具體修改細節仍為時尚早。

俄羅斯現行的二○二○年核武政策規定總統考慮使用核武器的條件,主要是回應核武器或其他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攻擊,或者是對手使用傳統武器對付俄國,導致「國家存亡受到威脅」之際。

普廷本月表示,俄羅斯不需要使用核武,即可在烏克蘭戰場上取得勝利,但他也說不排除修改核武政策,被視為對強硬派要求更靈活使用核武的回應。普廷近日再次強調,由於俄國的對手發展超低當量的核裝置,莫斯科可能必須修改核武政策。

俄羅斯和美國是全球最大核武擁有國。美國表示,未來幾年可能需要部署更多戰略核武器,以因應來自俄羅斯、中國和其他對手日益擴大的威脅。俄羅斯則說,有興趣與美國討論軍備管制問題,但前提是必須包括歐洲安全和烏克蘭未來在內的更廣泛討論。

若俄供應北韓精密武器 南韓︰軍援烏將不受限
而在普廷訪問平壤後,南韓南韓國家安保室長張虎鎮廿三日表示,若俄國向北韓提供高精密武器,南韓援助烏克蘭的武器種類也將不再受限,警告莫斯科應深思熟慮後再行動。南韓政府在普廷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後發表聲明,對俄朝兩國強化軍事合作表達憂心,並暗示將重新考慮是否向烏提供殺傷性武器。首爾當局迄今仍堅持僅為烏提供非軍事物資。

(自由時報)
--
*美援武器攻俄境 烏盼解禁長程飛彈

美國總統拜登五月終於同意烏克蘭用美援武器有限度攻擊俄羅斯境內目標,廿一日又再放寬範圍。但美聯社廿二日報導,幾位烏軍前線指揮官及烏國國會議員仍感綁手綁腳,疾呼進一步鬆綁美援長程飛彈使用限制。

烏方希望用美援陸軍戰術飛彈系統(ATACMS)等長程武器打擊俄境機場,以防止俄軍戰機從這些機場起飛,以滑翔炸彈轟炸烏軍陣地與平民。

美國自今年稍早起提供增程型ATACMS,但限制烏軍只能用在烏境或俄占區。烏克蘭國會國安委員會副主席謝爾尼夫說,可惜烏軍還不能用射程逾一百公里的這類武器,襲擊俄境機場和軍機等高價值目標,基輔正敦促美國等盟友解除這些限令。

烏軍五月已經獲准可攻擊距離烏東哈爾科夫州的烏俄邊境廿公里內俄軍部隊和防空系統,另據華盛頓郵報廿一日報導,烏克蘭官員指稱美國已將攻擊範圍定為距烏俄邊境一百公里內,但美方並未證實。

烏軍不僅得以大大拖慢俄軍進軍速度,也因此在烏國東北部邊境地區有所斬獲。但一位烏軍砲兵指揮官向美聯社說,幾個俄軍旅級指揮據點位於距前線一百到一五○公里處,一般火砲打不到,若能用ATACMS將對摧毀俄軍指揮中心有很大幫助。

烏東哈爾科夫市市長泰芮可夫也向華郵說,烏軍用海馬士攻擊俄軍S-300和S-400飛彈防禦系統陣地後,該市遭受的飛彈攻擊,從五月的廿五次,降至六月截至目前的○次,局勢丕變。但該市仍隨時處於滑翔炸彈威脅下;這種炸彈以空投方式,俄國軍機起飛的機場卻超過美方容許的攻擊範圍。

烏軍一支無人機隊指揮官則直言,俄軍用各式飛彈和砲彈襲擊,「我們卻不能回擊俄境後勤據點,這相當荒謬」。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說,俄軍五月對烏境投下逾三二○○枚滑翔炸彈。但烏克蘭官員坦言,恐怕只有戰況更危急才能使美方放寬對ATACMS的限制。

*見挺烏派波蘭總統 習:勿藉中俄貿易抹黑中國

俄烏戰爭持續,北京挺俄立場備受國際社會質疑。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在北京會見波蘭總統杜達,雙方就「烏克蘭危機」交換意見,習近平稱,中方在烏克蘭危機上的立場是勸和促談、政治解決,應努力創造和談條件,反對以中俄正常貿易轉移矛盾,抹黑中國。

杜達此次訪中,是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的首次。杜達被視為堅定支持烏克蘭的歐洲國家元首之一,曾表示北約是「防禦聯盟」,必須對俄羅斯的侵略「做出明確且勇敢的反應」。但中方昨晚發布會談內容,未提及杜達就俄烏戰爭的說法。

據中方發布,習近平會談時指出,雙方要理解和支持彼此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所作努力,共同反對冷戰思維、陣營對抗,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推動構建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他並稱,中方歡迎更多優質波蘭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希望波方為中企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營商環境。並宣布對波蘭公民實施十五日單方面免簽。

杜達表示,波方堅定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歡迎更多中企赴波蘭投資。波方願同中方密切多邊溝通協作,推動波中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發展。明年上半年波蘭將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波方願為推動歐盟同中國關係發展發揮建設性作用,並繼續促進中東歐國家同中國合作。

根據發布,雙方還就烏克蘭危機交換意見。習近平稱,中方在烏克蘭危機上的立場是勸和促談、政治解決。當前應努力避免衝突擴大激化,努力推動局勢降溫,努力創造和談條件。這符合包括歐洲在內的國際社會利益。中方反對一些人藉口中俄正常貿易轉移矛盾,抹黑中國。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