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6日 星期三

新聞自選輯 20240626 中東危機篇

更新時間:16:06

*影片曝!以軍將受傷巴勒斯坦人綁在引擎蓋上遊街 美震驚說重話

以色列軍隊22日在約旦河西岸城市傑寧(Jenin)的一次行動中,將1名受傷的巴勒斯坦男子綁在軍用吉普車的引擎蓋上遊街,影片曝光後引發爭議,美國發聲表示,對於這段影片感到震驚,要求以軍立刻追究責任。

據《路透》報導,以色列軍隊22日在約旦河西岸城市傑寧執行一次行動中,將受傷的巴勒斯坦居民穆賈希德·阿茲米(Mujahed Azmi)綁在一輛吉普車引擎蓋上遊街,遊街過程中,有2輛救護車從一旁經過相當諷刺。

這段影片在網路上曝光後,引發廣大爭議,美國國務院在24日的例行記者會中被詢問「這難道不是軍隊將巴勒斯坦人當作人盾嗎?」,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 )回應已經看過這段影片,他表示:「這令人震驚。這種做法是絕對不可接受的。人類永遠不應該被用作人肉盾牌」,他強調以色列國防軍應該迅速調查發生的事情,追究責任。

以色列軍方對此發表聲明表示,士兵在一次行動中遭到射擊並與對方交火,1名嫌疑人受傷並被逮捕,士兵隨後違反了軍事協議,以軍稱:「事件影片中部隊的行為不符合以色列軍方的價值觀」,將對此事進行調查和處理,受傷男子也已轉交給醫務人員治療。

(自由電子報)
--
*專家:加薩下階段軍事行動 以軍擬接掌民政管理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週末宣布加薩(Gaza)的激烈戰鬥正在進入尾聲,這番話使得外界對於這塊巴勒斯坦土地上軍事行動的下一階段議論紛紛。

接受法新社訪問的專家預期,接下來可能會進入一個較長期的階段,以色列軍方可能會接管加薩的民政管理,然後過渡到一個獨立的民事行政機構。

●「激烈」戰鬥告終?
尼坦雅胡23日表示,以國軍隊與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在加薩走廊(Gaza Strip)南部拉法市(Rafah)的激戰將告終,以軍將這座城市視為哈瑪斯的最後據點。

以色列保守派智庫耶路撒冷戰略與安全研究所(Jerusalem Institute for Strategy and Security)軍事專家杜斯崔(Omer Dostri)表示,他預期以軍將「減少」在加薩的地面部署,逐漸改採無人機或戰機攻擊。

杜斯崔指出,第一階段涉及「廣泛的空襲和砲擊」,「鎖定加薩的武裝結構,持續約兩週」。第二階段現在即將結束,包括「對加薩地區進行地面進攻,部署步兵、裝甲車和戰車」。

第三階段的目標會是「進一步瓦解哈瑪斯殘餘勢力、防止他們捲土重來、阻止埃及邊境沿線走私和救援人質」。

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分析人員桑尚(Mairav Zonszein)說:「他們的意思是,他們基本上已經完成了對拉法地區哈瑪斯部隊的解散,所以他們現在要轉向隨時調整的行動。」

●新階段會持續多久?
將近9個月的戰爭後,拉法是加薩面臨地面入侵的最後一部分。

以色列國防部長葛朗特(Yoav Gallant)目前人在華府討論所謂在加薩的「C階段」。

葛朗特批評尼坦雅胡未能排除以色列治理戰後加薩的可能性,但杜斯崔表示,以色列軍事行動的下個階段「預計至少會再持續個幾年」。

前戰時內閣成員、參謀總長埃森科特(GadiEisenkot)昨天在會議上發言,強調在加薩的長期戰略,說「我們要算總帳,這會耗上許多、許多年」。

桑尚說,以色列會在那札林(Netzarim)等戰略地區「始終維持一些地面部隊」。那札林橫跨加薩地區,限制加薩人民向北移動。

●加薩治理模式會是何種型態?
杜斯崔說,以色列將「在可預見的未來維持對加薩走廊的軍事掌控,即使與哈瑪斯達成人質釋放協議,部隊也會保持部署,但規模會縮小」。

不過杜斯崔補充表示,預期最終會由一個獨立的行政機構來處理民間事務。

以色列國安顧問哈尼比(Tzachi Hanegbi)在昨天的會議上表示,「內閣授權(以軍)主導尋找替代政府的進程」來治理加薩。

哈尼比指出,首選的替代方案是「當地領導階層能與以色列共存,而不是致力於試圖殺害以色列人」。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哈尼比說他設想「由溫和的阿拉伯國家聯合美國、歐洲及聯合國」共同承擔責任,推動一個由上而下的進程。

哈瑪斯今天稍晚堅持巴勒斯坦人和加薩的未來「只會由我們巴勒斯坦人民自行決定」,還說「不會允許任何人插手此事」。

●人質問題如何解決?
美國總統拜登5月概述了以色列提議的停火及釋放人質計畫。

哈瑪斯武裝分子在去年10月7日的攻擊期間擄走251名人質並帶往加薩,其中116人仍被扣留當地,以軍認為其中42人已經身亡。

在調解人員努力達成解決方案的同時,分析人士警告說,要是哈瑪斯不釋放所有人質,以色列可能會恢復全面戰鬥。

桑尚指出,哈瑪斯可能會「釋放部分人質,然後停火會結束,他們會重新開戰,這樣尼坦雅胡和以色列實際上就會放棄剩下的人質。」

*以色列最高法院裁定 極端正統猶太教男性需服兵役

以色列最高法院今天裁定,軍方必須開始徵召極端正統猶太教男性服役。在以哈戰爭延燒之際,這項決定可能導致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的執政聯盟垮台。

美聯社報導,最高法院無異議裁定,在沒有法律條文可區分猶太神學院學生和其他被徵召入伍者的情況下,以色列的義務役制度同樣適用於極端正統猶太教徒(ultra-Orthodox)。

根據以國兵役制度,大部分猶太男女都必須入伍服役,然而,極端正統猶太教男性長期以來都享有豁免兵役的權利。

民眾對上述豁免規定的不滿在長達8個月的以哈戰爭期間進一步加劇,因為軍方已徵召數以萬計軍人,並宣稱他們需要「所有人力」。截至目前,已有超過600名士兵在這場戰爭中喪命。

擁有強大政治影響力的極端正統猶太教政黨是尼坦雅胡執政聯盟的重要夥伴,這些政黨反對就現行制度做出任何改變。一旦終結上述豁免權利,它們就可能退出聯盟,導致政府垮台,接著就必須重新舉行選舉。

在庭審過程中,政府的律師告訴法院,強制極端正統猶太教男性入伍,將「撕裂以色列社會」。

法院則認為,國家正進行「無效的選擇性執法,這嚴重侵害法治,也違反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以國內閣部長戈德克諾夫(Yitzhak Goldknopf)是執政聯盟其中一個極端正統猶太政黨的領導人,他在社群媒體平台X發文表示,他認為最高法院的決定「非常不幸且令人失望」。

不過,他尚未透露他的政黨是否會退出執政聯盟。

*加薩民防局:哈瑪斯領袖10名親屬命喪以軍攻擊

加薩民防局表示,以色列今天稍早對加薩北部難民營發動攻擊,造成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領袖哈尼雅(Ismail Haniyeh)的10名親屬喪生。

法新社報導,加薩民防局(Gaza civil defenceagency)發言人巴薩(Mahmud Basal)表示,遭受攻擊的地點在加薩走廊(Gaza Strip)北部夏提(Al-Shati)難民營、哈尼雅家族的住處。

巴薩指出:「這次攻擊造成10人殉難,其中包括哈瑪斯政治局主席哈尼雅的手足薩爾.哈尼雅(ZahrHaniyeh)。」

他說,可能還有一些遺體被埋在瓦礫堆下,但「我們沒有必要的設備」來挖出這些遺體。

巴薩還提到,民防人員已將遺體運往附近加薩市(Gaza City)的阿里醫院(Al-Ahli),並稱另有數人「在攻擊行動中受傷」。

以色列軍方告訴法新社,他們「知道報導內容,但無法證實」。

以軍4月對加薩中部發動空襲,造成哈尼雅的3個兒子和4名孫輩喪命,以軍指控他們從事「恐怖活動」。哈尼雅本人身在卡達。

哈尼雅當時稱,自去年10月7日哈瑪斯與以色列爆發戰爭以來,他的家族中已有約60人慘遭殺害。

*約旦河西岸以軍將巴勒斯坦男嫌綁軍車 美震驚籲調查究責

美國國務院今天表示,關於有段影片顯示,以色列軍隊在約旦河西岸將1名受傷的巴勒斯坦男嫌綁在軍車上帶走,畫面「令人震驚」,美方敦促以方迅速調查並追究相關責任。

路透社報導,在美國國務院記者會上,有記者詢問:「這根本上不就是(以色列)軍隊將巴勒斯坦人當作人肉盾牌?」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Miller)回覆:「我們已看過那段影片,這令人震驚,這種做法絕對不可接受。人類絕不該被當作人肉盾牌。」

米勒還表示:「以色列國防軍(IDF)應該迅速調查發生什麼事情,並追究人員的責任。」

根據以色列軍方說法,以軍22日在以色列占領的約旦河西岸(West Bank)內城鎮哲寧(Jenin)進行一場逮捕行動時,將1名受傷的巴勒斯坦男子綁在1輛軍用吉普車的引擎蓋上。

社群媒體上流傳的影片顯示,住在哲寧的巴勒斯坦人艾茲米(Mujahed Azmi)躺在1輛軍用吉普車的引擎蓋上,這輛軍車並從迎面而來的2輛救護車之間駛過。這段影片已經過路透社核實。

畫面曝光後,以色列軍方發布聲明表示,以軍遭人開槍後與對方駁火,因此打傷1名嫌犯並將其逮捕,其後以色列士兵的行為違反了軍方守則。

聲明還說,「影片中軍隊的行為不符合(以軍的)價值」,將對事件進行調查及處理,片中男子已被送醫治療。

*85%教育設施停擺…戰爭阻考試 加薩青少年夢碎

加薩走廊的青少年本應在6月參加期末考試,這是他們進入大學、追求終生理想前的最後一道障礙,但這片巴勒斯坦領土上的戰爭粉碎了學子們的希望。哈瑪斯控制下的加薩教育部表示,加薩85%的教育設施因戰火而停止使用。

中央社引述法新社報導,來自加薩南部甘尤尼斯(Khan Yunis)的18歲學生法拉 (Baraa al-Farra)說:「我熱切期待考試,但戰爭阻礙了考試,也摧毀我的快樂…我們不知道戰火會持續多久,也不知道它會剝奪我們的教育多少年。」

加薩近9個月的戰爭始於去年10月7日哈瑪斯對以色列南部發動史無前例的攻擊。

聯合國支持的組織「教育群集」(Education Cluster)估計,加薩超過75%的學校需要全面重建或大規模修復,才能重新開放。

18歲的尼哈德(Liliane Nihad)從加薩北部的加薩市遷徙到甘尤尼斯,她說,她與同學等了12年才得以參加考試,期望通過後進入大學,「但這場該死的戰爭剝奪了一切」。

尼哈德說,她一直希望學習英語、取得博士學位,「但這全都煙消雲散了」。

數十名學生和教師22日在加薩市的黎瑪區(Al-Rimal)抗議,表達對於現況的憤怒。他們高喊「要求參加高中考試的權利」、「要書不要炸彈」,同時擺出空椅子,象徵在戰爭中喪命的學生。

以色列占領的約旦河西岸的學生,以及設法逃到鄰國埃及的加薩人都將參加考試。但即使對這些學生來說,戰爭也打亂了很多事。

自加薩戰爭爆發以來,約旦河西岸的暴力加劇。巴勒斯坦的瓦法社(Wafa)報導,當地有數百名巴勒斯坦人遭殺害,包括20名高中生。

報導提到,預計今年有8萬9000名來自加薩和約旦河西岸的學生參加高中考試;但在加薩根本不會有考試。

聯合國引述巴勒斯坦教育部的說法表示,加薩約有3萬9000名高中生無法參加考試。

*調查:以色列戰車砲火 恐是法新社加薩分社受損原因

全球新聞通訊社法新社和國際媒體今天發布的一項聯合調查指出,以色列戰車的砲火,可能是去年11月2日法新社加薩分社因爆炸受損的原因。

法新社報導,自去年10月7日加薩戰爭爆發以來,發生數起涉及記者和媒體基礎設施遭到攻擊的事件。調查團體「禁忌故事」(Forbidden Stories)聯合了來自13家機構約50名記者,對這些事件進行了為期4個月的調查。

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Hamas)襲擊以色列而引發加薩戰爭不到一個月,法新社加薩分社遭到攻擊。由於工作人員已經撤離,因此沒有任何人員傷亡。

作為調查一部分,記者和專家仔細研究現場錄影檔案,以及建築遭到攻擊後的照片與衛星影像,試圖確定爆炸的原因。

接受諮詢的5名專家表示,伺服器的機房損壞很可能是由戰車砲火造成;戰車這種武器在這場衝突中,除了以色列以外無人擁有。

以色列軍方先前表示「該建築在任何情況下均非攻擊目標」,6月時聲稱正在調查此一事件。

法新社加薩分社是在去年11月2日中午左右發生爆炸,伺服器機房嚴重損毀,建築物外牆還留下一個大洞。

法新社去年11月4日呼籲以色列進行「深入且透明的調查」,以查明以軍在這次攻擊中的確切涉及情況。

以色列軍方表示,以軍「在該建築附近發動了一次攻擊以消除急迫的威脅」,而「攻擊有可能產生破瓦殘礫」,但「該建築絕非攻擊目標」。

在媒體調查上述事件期間,以色列被要求澄清去年11月2日所發生的攻擊事件,但是以色列軍方的聲明與先前大同小異。

以色列軍方在聲明中寫道:「法新社的辦公室並非攻擊目標,它們的損壞可能是由於衝擊波或彈片造成。」但以軍並未述明攻擊所指為何,也未提到事件日期。

另一方面,去年10月13日在黎巴嫩南部,法新社的一個小組和路透社、半島電視台等其他媒體記者在拍攝黎、以邊界衝突畫面時也遭到攻擊,造成1名路透社記者死亡,1名法新社攝影師重傷、最後單腿截肢。

法新社全球新聞主任齊特溫(Phil Chetwynd)呼籲,「針對黎巴嫩南部和我們加薩分社的事件進行非常明確和透明的調查」。

齊特溫說:「任何對記者或媒體機構造成傷害或損害的攻擊,都是非常嚴重的事件。在這兩起事件中,確實引發外界擔心個人或媒體基礎設施成為攻擊目標。」

*拜登政府人道援助加薩 希望渺茫

以色列在加薩南部城市拉法(Rafah)用兵的七周以來,拜登政府擔心的所有最壞假設幾乎全都真實上演。哈瑪斯(Hamas)沒被摧毀,巴勒斯坦平民死亡持續增加,期盼人道援助能穩定進入加薩的希望破滅。

逾百萬平民逃離加薩之後,迄今仍然流離失所,簡陋難民營連棲身之地、糧食、水或醫療都嚴重缺乏。以色列本月在馬瓦希(Mawasi)發動空襲造成數十人死亡。約有50名至100名人質仍遭哈瑪斯挾持,其中包括5名美國公民。

過去幾周,隨著倡議政策與停火協議成功機會逐漸降低,拜登政府瀰漫不樂觀氣氛。黎巴嫩的伊朗代理人發動區域戰爭的風險則愈來愈高。

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Benjamin Netanyahu)與拜登政府關係走下坡,上周公開指責國務院扣留美國對以武器軍援,但美方否認內唐亞胡說詞。

戰火爆發以來,6月堪稱情勢最險峻的一個月。拜登6月初做岀政治賭注,宣布美國對停火協議及釋放人質的條件。但內唐亞胡與某些首長對未能徹底消滅哈瑪斯的任何提議都公開潑冷水,並堅持以色列必須對加薩掌握控制。

一名美國資深官員對華盛頓郵報說,拉法衝突可能在未來2周至3周之內結束,然後又再出現混亂與脫序亂象。記者詢問拉法停火之後糧食與醫藥援助是否有機會增加,官員表示不抱希望。官員分析,人道援助面臨困難並不是因為以色列的關係,而是因為加薩安全問題。

拜登政府官員說,與波斯灣國家已接近達成協議,戰爭結束後將為加薩提供重建經費與過度時期的安全協助。然而,如果哈瑪斯、以色列任何一方或雙方持續挑釁,阿拉伯國家恐將對狀況混亂的安排感到卻步。

官員說,唯一可行之道仍是拜登兩個月前的公開提案。

*號稱「世上最強準軍事組織」真主黨 美憂以色列鐵穹難擋彈襲

近來以色列和黎巴嫩武裝團體真主黨緊張關係白熱化,美國官員分析指出,以色列的鐵穹飛彈防禦系統(Iron Dome)恐怕扛不住真主黨密集飛彈攻擊。

英國衛報報導,若干美國官員上周評估以色列與真主黨對峙態勢,呼應了以色列和美國等專家近來分析,憂心雙方此次倘若全面開戰,戰情恐怕遠比2006年黎巴嫩戰爭(在以色列稱為「第二次黎巴嫩戰爭」)更加嚴峻,當時黎巴嫩在以色列狂轟濫炸下死傷無數。

真主黨是目前世界上最精銳的準軍事組織,並且從2006年開始大幅提升軍火能力,包括取得以色列最難抵擋的自殺無人機,還擁有反軍機飛彈能力,專家預估飛彈數量介於12萬到20萬之間。另外,真主黨領袖納斯拉勒(Sayyed Hassan Nasrallah)聲稱組織約有10萬名武裝人員,不過核心軍事人員大概只有三分之一,其中許多人在敘利亞擁有戰鬥經驗。

對以色列而言最棘手的應該是真主黨的飛彈規模及其作戰準則。

雖然真主黨絕大多數軍火庫存是數萬枚非導引飛彈(包含短程與遠程),但是從2006年至今,真主黨已獲取數百枚導引彈道飛彈,並且有能力從堅實掩體和移動發射器發動攻擊。

除此之外,真主黨愈來愈多且有效使用無人機,包含自殺無人機,這是以色列既有防空系統難以應付的武器。

以色列賴赫曼大學反恐研究所在以哈戰爭前不久完成一項長達三年研究指出,真主黨每天可發射多達3000枚飛彈、保持三周時間,主要目的就是迫使以色列防空系統崩潰。

而美國外交政策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最近評估真主黨火箭能力指出,偵查和摧毀真主黨火箭與導彈能力將是極其龐大的行動,真主黨可能利用遠程導彈攻擊以色列人口密集區,削弱以色列人對戰爭的支持。

專家認為,最嚴峻的挑戰是大量來襲導彈,專門設計成一波波發射,從而壓垮以色列防空系統。

目前以色列約有10個鐵穹電池,每個電池可供4座獨立發射器使用,每個電池都連接一套雷達系統,可偵測來襲飛彈。可是鐵穹與所有防空系統一樣受到物理限制,無法同時對付多個威脅。

真主黨不斷升級的飛彈能力已經對以色列民間恢復力造成威脅,也迫使以色列制訂因應戰爭爆發後的大規模傷亡應變計畫。

但是以色列的軍事和政治領導層是否完全掌握相關風險仍有待商榷。

另據以色列時報報導,一項電視民意調查顯示,愈來愈多的以色列人對總理內唐亞胡感到失望,轉而支持前總理班內特(Naftali Bennett);此外,51% 的人不認為對哈瑪斯戰爭可以全面勝利,只有36%的人表示可以。

*自己收拾善後!美警告真主黨:若惹火以色列開戰 華府無力叫停

若干美國、以色列與西方國家知情官員透露,美國特使霍克斯坦(Amos Hochstein)上周出訪中東,曾要求黎巴嫩政府傳話給伊朗扶植的黎巴嫩武裝團體真主黨,倘若持續攻擊惹火以色列宣布全面開戰,華府恐怕無力插手叫停。

Axios報導,霍克斯坦上周訪以,會晤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與國防部長加蘭特,會後轉赴貝魯會見黎巴嫩國會議長柏瑞(Nabih Berri)、總理米卡提(Najib Mikati)及其陸軍司令奧恩(Joseph Aoun)。

會中霍克斯坦請柏瑞轉告真主黨領袖納斯拉勒(Sayyed Hassan Nasrallah),相信美國有能力控制以色列是「錯誤的」,如果以黎邊境局勢升溫,美國將無法牽制以色列,真主黨需要間接與以方談判,而非加劇緊張局勢。

一名西方國家外交官員表示,霍克斯坦釋出訊息後,真主黨也透過第三方向華府表示無意開戰,可是有信心一旦黎巴嫩遭到侵略,真主黨有能力重創以色列。

自從以哈戰爭爆發後,真主黨也加大在以黎邊境的武裝行動力道,拜登政府高度關切以色列和真主黨持續惡化將擴大中東戰事。

除此之外,美國官員也憂心以哈遲遲未能達成停火協議,也會增加以色列和黎巴嫩陷入更大衝突的可能,把美國進一步拖下水。

*以色列雙線開戰? 部隊劍指真主黨

以哈戰爭規模恐擴大!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宣布,主力部隊將要移到以色列與黎巴嫩邊境,且同時仍不放棄攻擊加薩走廊,直到哈瑪斯被徹底消滅為止。納坦雅胡面臨內部解散戰爭內閣,外部各界施壓停戰的狀況下,仍固執不願屈服,也讓協助調停的美國、埃及與卡達等國很頭痛。

以色列想多線開戰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納坦雅胡表示,以哈戰爭的密集交火階段將結束,但這不代表以哈戰爭結束,以軍還是會持續執行小型軍事行動到哈瑪斯徹底被趕出加薩。雖然外界擔心與真主黨開戰將會引發區域戰爭,但納坦雅胡表示並不怕多線開戰,軍隊都已經準備好了。

納坦雅胡也表示,已經準備好接受部分停戰協議,以換還還在哈瑪斯手上的116名人質,但交換戰俘並不代表完全停戰。對此,哈瑪斯則回應說,以色列顯然就是要拒絕美國總統拜登先前在聯合國安理會提出的三階段停戰方案,包括停火換囚、全面換囚與重建加薩。

真主黨比哈瑪斯強大
真主黨與哈瑪斯都是背後受到伊朗暗中資助的武裝組織,在以哈衝突剛爆發時,真主黨也有對以色列境內發射火箭與飛彈,但對以色列造成的傷亡並不大。但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朗警告說,真主黨的實力比哈瑪斯還要強,且伊朗支援的動機更強,盼以色列不要輕舉妄動。

《CNN》提到,目前以哈戰爭已導致3.7萬人死亡,雖然以哈戰爭正在結束的階段,但以色列持續對加薩發動攻擊,外加可能多方開啟戰線,也讓各界擔心衝突繼續擴大,甚至直接牽涉到與以色列死對頭的伊朗。

*京都飯店拒以哈戰爭軍人入住 以色列使館抗議:明顯歧視

京都市一家小型精品飯店Hotel Material以疑似涉及侵攻加薩走廊為由,拒絕以色列籍男性旅客入住,以色列大使館對飯店發出抗議信,指這是明顯的歧視行為;京都市認定違反旅館業法,已介入行政指導。

京都市表示,這間飯店透過網路上的資訊,認為這名以色列男性可能是參與攻擊加薩走廊的以色列軍人,要求他取消訂房。

被取消訂房的男子在社群揭露此事,事情才傳開。京都市17日接獲訊息,向飯店求證,得知確有其事。

日本旅館業法規定,除了有指定傳染病、賭博等違反社會風險等理由,業者不得拒絕旅客入住,京都市說,以國籍、職業為理由而拒絕對方住宿,已經違法。

營運這家6間房小型飯店的公司社長面對採訪,表示本案已交律師處理,他們不便發言,包括整起事件的過程、以及如何回應以國,現在都無法回答。

以色列駐日大使館指這是明顯的歧視行為,表示「無論任何手段,都是不能容許的事」。

(聯合新聞網)
--
*納坦雅胡嗆聲︰了結哈瑪斯 轉攻黎巴嫩真主黨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廿三日表示,以軍與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目前在加薩走廊南部城市拉法的「激戰」已到尾聲,接下來的重點將在北部的黎巴嫩邊境。此舉有望緩解加薩的人道危機,但美國擔憂,與盤踞在黎巴嫩南部的「真主黨」作戰,使中東戰火有擴大的風險。

納坦雅胡在電視訪談中透露,以色列國防軍即將完成在拉法的地面攻勢,但戰爭並未結束,以軍將轉向北部以應付真主黨的威脅。

納坦雅胡表示,拉法激烈戰鬥的階段結束後,以軍將能向北部地區重新部署部隊,主要是基於防禦目的,同時也是為了讓流離失所的加薩居民回家。

以色列與真主黨的交鋒已持續數月之久,但在以軍十一日擊斃真主黨高階指揮官後,雙方在邊境緊張局勢進一步擴大,並有升級為全面戰爭風險。真主黨有比哈瑪斯更強大的武裝力量,開啟新戰線可能引發更大規模區域戰爭,將其他伊朗代理人、甚至伊朗本身捲入衝突,造成更大傷亡。

以色列揚言,以軍已核准攻擊黎巴嫩的行動計畫,真主黨將在全面戰爭中被摧毀。白宮特使霍克斯坦上週會晤以色列和黎巴嫩官員,試圖緩解緊張局勢,但戰鬥仍在持續。納坦雅胡說,希望能找到外交解決方案,但強調以色列已準備在多條戰線作戰,戰爭不會結束,直到所有被哈瑪斯扣押的人質獲釋,並摧毀哈瑪斯的軍事和行政能力為止。

(自由時報)
--
*加薩「激戰」結束 以色列擬攻黎巴嫩真主黨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廿四日報導,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廿三日受訪時說,他準備好與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達成局部協議,以交換哈瑪斯釋放部分以色列人質。他還說,與哈瑪斯在加薩的「激戰」即將結束,以軍接下來可能轉向以北的黎巴嫩武裝團體真主黨。

內唐亞胡接受以媒「第十四頻道」專訪時表明,這並不代表以哈戰爭即將結束,只是目前在拉法的行動準備告一段落。他並重申即使雙方達成停火,以軍也將持續戰鬥,直到消滅哈瑪斯。

內唐亞胡表示,下一步可能將兵力轉向以北,一方面出於自衛,另一方面要讓流離失所的平民重返家園。「若能透過政治斡旋達成目標自然最好,要是辦不到,我們會換個手段」。

伊朗支持的真主黨自去年十月七日以哈開戰以來,就頻頻越過黎南邊界襲擊以色列,近來以、真緊張更趨白熱化,外界擔憂雙方全面開戰。

美國官員評估,以色列自豪的鐵穹飛彈防禦系統可能扛不住真主黨密集飛彈攻擊,屆時戰況恐遠比二○○六年時更加嚴峻,當時黎巴嫩在以色列狂轟濫炸下死傷無數。

英國衛報報導,真主黨是當世最精銳的準軍事組織,自二○○六年起大幅提升軍火能力,包括取得自殺無人機,還擁有反飛彈能力,專家預估其飛彈庫數量介於十二萬至二十萬間。另外,真主黨領袖納斯拉勒聲稱麾下共十萬名武裝人員,但核心軍事人員約三分之一,其中許多人曾在敘利亞有實戰經驗。

以色列瑞克曼大學反恐研究所在以哈戰爭前不久完成的一項長期研究顯示,真主黨每天可發射三千枚飛彈,並持續三周,主要旨在迫使以色列防空系統崩潰。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最近評估真主黨火箭能力也發現,偵察和摧毀真主黨火箭與飛彈能力將必須大費周章,真主黨可能利用遠程飛彈攻擊以色列人口稠密區,打擊以色列民眾對戰爭的支持力道。

CSIS高級副主席兼國際安全項目主任瓊斯提到,以色列防空系統要對抗來自北部的大量火箭將是艱鉅任務。此一說法與五角大廈官員的示警不謀而合。

*安撫美 以防長拜會華府高層

以色列國防部長葛朗特廿三日啟程訪美,商討下階段的以哈戰爭,還有以、黎邊境愈演愈烈的戰鬥。他出發前表示,以、美關係的重要性更甚以往。

自去年十月以哈開戰以來,以色列和真主黨就在以黎邊界頻頻交火。真主黨揚言,除非加薩停火,否則不會停止襲擊以色列。

葛朗特對此在啟程訪美前聲明,「我們準備好任何可能會在加薩、黎巴嫩及更多地區需要(採取)的行動」,此行與美國政要的會晤對以哈戰爭至關重要。

法新社報導,葛朗特這次訪美正值內唐亞胡一連串公開發言,引發內唐亞胡與白宮關係更緊繃之際。內唐亞胡廿三日才向以色列內閣指稱,美國援以的武器彈藥銳減,但拜登政府予以否認。

葛朗特預定與美國防長奧斯丁及國務卿布林肯會談。紐約時報引述葛朗特辦公室報導,他還將和美國中情局(CIA)局長伯恩斯及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晤談。葛朗特廿三日並跟美國特使霍克斯坦會面,霍克斯坦上周訪問以黎,試圖舒緩兩國邊境緊張。

葛朗特在前述聲明提到,以哈戰爭會過渡到第三階段,該階段將為以色列公民創造「一個新的安全現實」,紐時報導推測是達成解除哈瑪斯在加薩的軍事及統治能力目標。該聲明還說,他此行將和美國官員商討相關事宜,「我知道我們也將與美方在該議題上達到密切合作」。

有官員對路透說,以色列第三也是最後一個階段對加薩的攻勢,將轉變為較小規模的作戰,並強化哈瑪斯被消滅後的「後哈瑪斯」時期,對加薩內部的治理作為。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