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9日 星期三

新聞自選輯 20240619 俄烏衝突篇

更新時間:23:24

*北韓、俄羅斯關係再升溫! 金正恩、普廷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

北韓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和俄羅斯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今(19日)在平壤「錦繡山迎賓館」舉行盛大會談,雙方進一步拉近關係,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

據《韓聯社》報導,俄羅斯總統普廷時隔24年再訪北韓,北韓方面盛大歡迎,普廷表示現在是奠定俄朝長期關係的時候,金正恩也表示,普廷總統此訪進一步鞏固兩國人民的友誼和民心基礎,同時無條件支持俄軍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彼此在深化雙邊戰略合作達成共識。

金正恩與普廷在平壤「錦繡山迎賓館」舉行約2個小時的一對一會談,據俄媒報導,雙方今簽署了朝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普廷在會前表示,今天正在製定一份新的基本文件,該文件將成為彼此長期雙邊關係的基礎。

*金正恩與普廷舉行大範圍會談 平壤掛滿普廷頭像

北韓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和俄羅斯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19日在平壤「錦繡山迎賓館」舉行大範圍會談。這是普廷時隔24年再訪北韓,為展現歡迎之意,平壤街頭隨處可見俄羅斯國旗和普廷頭像。

據《韓聯社》報導,金正恩和普廷19日進行交談後,將舉行大範圍會談。與會人士包含北韓內閣總理金德訓、外務相崔善姬、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樸正天、黨組織書記趙甬元、黨中央委員會國際部部長金成男和外務省負責俄羅斯事務副相任天一;俄羅斯第一副總理曼特羅夫(Denis Manturov)、分管能源部門的副總理諾瓦克(Alexander Novak)、國防部長貝洛索夫(Andrey Belousov)、外交部長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等人。

普廷當天凌晨2時許飛抵平壤,這是普廷自2000年後時隔24年再次訪問北韓。會談前,金正恩和普廷共同出席在金日成廣場舉行的歡迎儀式。

*普廷飛抵平壤 金正恩親自接機

俄羅斯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19日凌晨飛抵平壤,展開對北韓國是訪問。

據《韓聯社》報導,克里姆林宮19日凌晨2時46分在通訊軟體Telegram上發布普廷抵達平壤的消息。航班追蹤應用程式Flightradar24提供的資訊顯示,普廷搭乘的專機當天凌晨2時22分在北韓首都平壤順安機場著陸。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駐北韓記者證實,北韓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19日凌晨親自到機場停機坪接機。

普廷18日走訪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薩哈共和國(Sakha Republic)首府雅庫次克(Yakutsk)後,當晚乘專機飛往北韓。普廷原定18日起訪問北韓2天,但抵達平壤時間臨時延誤,行程縮短為1天。

這是普廷時隔24年再次訪北韓,上一次是2000年7月19日至20日,當時普廷以俄羅斯總統身分首度訪問北韓,與時任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父親金正日舉行會談,會後發表《朝俄聯合聲明》。

本次也是普廷和金正恩第3次會晤。普廷和金正恩擬於19日下午舉行會談,並簽署將兩國關係升格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相關協議。普廷將在訪北韓行程結束後,啟程赴越南,進行為期2天的國事訪問。

*適逢普廷訪北韓 俄國副外長:正與夥伴討論部署遠程武器事宜

俄羅斯副外長雷雅布可夫(Sergei Ryabkov)接受俄羅斯媒體《塔斯社》訪問時透露,俄羅斯正與盟友及夥伴討論部署遠程武器的問題,而報導發佈時正值俄羅斯總統普廷前往北韓訪問,格外引人聯想。

綜合外媒報導,雷雅布可夫指出,俄羅斯在亞洲與拉丁美洲都有「最親密的夥伴」,雙方正在實質性地討論如何解決安全局勢問題。被問到俄羅斯是否與部份國家達成協議、討論在其領土上部署武器的可能性時,雷雅布可夫表示,此類合作形式可能不同,俄羅斯與世界各地的夥伴針對軍事合做的對話仍持續進行,且對話頻率十分頻繁。

雷雅布可夫在訪問中並沒有透露俄羅斯和哪些國家合作,且討論是在「充份尊重」這些國家在根據國際條約可能承擔的義務下進行。

雷雅布可夫也在訪問中提到,俄羅斯目前跟美國的外交政策溝通頻率已降低至最低限度,俄羅斯外交官目前主要在處理簽證、人道主義案件、使館運作以及需要前往美國參加活動之代表團等事宜。

*荷蘭總理呂特有望成為下屆北約秘書長 長期堅持反普廷立場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10月1日將卸任,荷蘭總理呂特(Mark Rutte)成為下一屆秘書長有力人選,呂特長期以來是俄羅斯總統普廷的反對者,而在烏俄戰爭爆發後,呂特也是烏克蘭的堅定盟友。

根據《路透》報導,呂特自2010年擔任荷蘭總理至今,成為荷蘭任期最長的總理,在其任內發生馬航17號班機空難,造成298人死亡,其中有193人是荷蘭公民,荷蘭政府將此事件責任歸咎於俄羅斯,而這起事件對於呂特影響很大。呂特在事件發生後曾強調,北約必須擁有強大力量來對抗莫斯科,其他歐盟國家領導人也不能對普廷領導的俄羅斯抱持天真態度。

自此之後,呂特從關注荷蘭國內事務轉變為歐盟政策的主要協調者,包括移民、債務、防疫等議題。在呂特的領導下,荷蘭將國防預算提升至北約門檻(達國內生產總值2%)以上,大力投資荷蘭軍隊,並向烏克蘭提供F-16戰機、火砲、無人機和彈藥。在呂特總理任期尾聲,呂特和烏克蘭簽署一項為期10年的安全協議,呂特也領導一個國際聯盟,專門向烏克蘭提供F-16戰機,協助烏軍訓練飛行員。

呂特今年4月在國會中曾提到,雖然普廷對歐洲構成威脅,但他也暗示普廷實際上可能並沒有如此強大,「不要在精神面上高估普廷,他不是個堅強的人」。

*俄烏最新戰況 俄軍嘗試以新戰術滲透烏軍 慘遭孤立與痛擊

俄羅斯出兵侵略烏克蘭戰爭持續中,有消息指出,俄軍目前正在以新型戰術攻擊烏克蘭哈爾科夫戰線,結果造成許多部隊被孤立與摧毀,烏軍在有西方軍援下成功堅守前線。

綜合外媒報導,過去幾週俄羅斯軍隊正在加速進攻行動,他們試圖以不超過5人的小型突擊部隊多點滲透烏克蘭武裝部隊在哈爾科夫構築的防線,並在烏克蘭陣地內與其他小組合併成更大的部隊。

但這個作戰計畫並不如預期,這些部隊被烏軍孤立並個別擊破,俄羅斯軍事分析家指出,這樣的戰術需要部隊具有高度協調性,而這些俄軍接受的訓練不足,專家擔心,該戰術可能導致俄軍人力、物資損失增加,並加速削弱俄軍的進攻能量,導致進攻速度下降。

烏軍參謀總長巴赫列維奇(Anatoliy Bargylevych)近日受訪時表示,俄軍近期在哈爾科夫戰線傷亡慘重,單日最高可達1740人,烏軍使用西方合作夥伴提供的軍援,瞄準俄軍補給與撤離的道路,俄軍的傷亡人數持續飆升中。

*克宮幕僚:蒲亭訪北韓 雙方可能簽戰略夥伴關係條約

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將於6月18日至19日前往北韓展開「友好國是訪問」。俄媒引述克里姆林宮一名幕僚的談話報導指出,俄國與北韓屆時將會簽署數項「重要文件」,其中可能包括戰略夥伴關係條約。

法新社報導,克宮幕僚鄂夏柯夫(Yuri Ushakov)告訴俄羅斯國營媒體:「雙方將會簽署數項文件,其中將包括重要、高度意義的文件。」

他指出,其中可能包括「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勾勒雙力未來的合作以及應對「安全問題」。

*蒲亭訪北韓 北約秘書長:俄國侵烏克蘭依賴獨裁者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柏格今天表示,俄羅斯總統蒲亭本週將訪問北韓,表明莫斯科當局侵略烏克蘭的戰事已經變得「依賴」於獨裁國家領導人。

法新社報導,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於華府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發表談話後,他向記者說:「這表明蒲亭(Vladimir Putin)和莫斯科當局現在有多麼依賴世界各地的獨裁國家。」

史托騰柏格指出:「他們最親密的盟友和俄羅斯侵略戰爭的最大支持者,就是北韓、伊朗及中國。」

被問及北約可以採取什麼行動時,他表示:「已經對北韓實施許多制裁,但問題是俄羅斯現在違反了這些制裁。」

史托騰柏格引用南韓情報部門先前提供的數據說,北韓已經向俄羅斯運送100萬枚砲彈。

他還提到,武器運送仍持續進行,載著軍備的列車穿越北韓與俄國之間的邊界。

*北約秘書長警告中國 援俄侵烏將付出代價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柏格今天警告說,北約必須讓中國因為援助俄羅斯而付出代價,且只有穩定提供武器給烏克蘭才能結束俄烏戰爭。

法新社報導,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正於美國華府進行訪問,他指責中國透過美國官員所說的方式,亦即以大量出口重建俄羅斯國防工業來加劇俄烏戰爭。

史托騰柏格於華府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試圖營造出他在這場衝突位居次要位置的印象,以避免受到制裁並保持貿易暢通」。

他指出:「但現實是,中國正助長歐洲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最大規模武裝衝突,同時它又希望跟西方保持良好關係。」

史托騰柏格強調:「北京當局不能兩者兼得。在某些時候…盟邦必須使其付出代價,應該要承擔後果的。」

他還提到:「這看似矛盾,但通往和平的道路就是為烏克蘭供應更多武器。」

北京當局則宣稱,不同於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中國沒有向衝突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的援助。

*俄羅斯認了!首證實A-50預警機遭擊落 惱羞成怒通緝烏克蘭旅長

俄羅斯聯邦偵查委員會和聯邦安全局,證實一架A-50U預警機在境內上空被擊落,並聲稱該機並未直接參與軍事行動,因此以恐怖主義事件立案,通緝烏克蘭第138防空飛彈旅旅長賈曼(Николай Дзяман),這是俄國官方首次坦承A-50被烏軍打下。

據俄媒《工商日報》報導,俄羅斯調查人員透露,這架A-50U是在2月23日於克拉斯諾達爾邊疆上空巡邏時遇襲,賈曼當時知道A-50U沒有直接投入作戰行動、沒有武裝、在俄羅斯上空飛行,卻還是命令下屬進行攻擊。

據了解,烏克蘭隨後宣稱擊落A-50,即時通訊軟體Telegram親俄頻道則認為可能是友方火力誤擊,如今俄國官方終於證實是烏軍出手。

《工商日報》指出,這架A-50U造價超過3億美元(約新台幣97億元),墜毀後10名機組人員全數陣亡。A-50系列預警機是由伊留申-76運輸機改造而來,號稱可以同時追蹤空中和地面上數十個目標,包括飛彈發射和飛機起飛。

莫斯科哈莫夫尼基區(Хамовнический)地方法院,批准聯邦偵查委員會對烏軍旅長賈曼的逮捕申請,指稱他犯下俄羅斯刑法典第205條的恐怖行為,將其列入聯邦通緝名單。

*北約集體強化戰力 秘書長:逾20國提升軍費支出達GDP 2%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17日指出,今年將有20多個北約成員國把國內生產毛額(GDP)2%用於軍費支出,達到北約的國防預算目標。

根據《路透》報導,史托騰伯格表示,北約盟國今年的軍費支出增加,較過往成長了18%,是這幾十年來最大增幅,有23個國家今年的國防預算高於GDP的2%或更多。史托騰伯格提到,北約2014年設定國防預算支出不低於GDP的2%時,只有美國、希臘和英國這3個成員國有達到目標。

史托騰伯格強調,北約成員國的國防預算增加趨勢是從俄羅斯2014年非法併吞克里米亞半島開始,而北約軍事開支議題及烏俄戰爭議題將成為下個月在華盛頓舉行的北約峰會重點。史托騰伯格表示,美國先前延遲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的情況不能再發生。

(自由電子報)
--
*俄羅斯遭西方制裁 外媒:仍有管道取得禁運物資

俄羅斯即使遭受制裁,仍有管道取得西方的商品。法新社報導,美國堪薩斯州一名商人透過亞美尼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其他第3國,將遭禁的航空電子設備運往俄羅斯。

另有一家法國公司負責偽造文件,協助歐洲出口商規避制裁。

儘管西方已經採取懲罰措施兩年多,俄羅斯仍在不遺餘力躲避禁運的狡猾企業協助下,取得遭禁的商品。

上週,美國宣布對俄羅斯國內外的300個目標實施新的制裁。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說,制裁行動「打擊了他們獲取國際材料和設備僅剩的途徑,包括他們對從第3國取得關鍵供應的依賴」。

俄羅斯2014年併吞屬於烏克蘭的克里米亞(Crimea)後,遭遇首波制裁。2022年2月,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之後西方又加強對俄制裁措施。

不過,俄羅斯經濟面對這些衝擊挺住了,且隨著與亞洲與中東的貿易關係快速升溫,今年第一季還成長了5.4%。

部分企業領袖表示,他們沒辦法隨時控制自家產品在供應鏈中的最終落腳處。一名不願身分曝光的歐洲精密機械製造商高層說:「我們不必然是天真,而是無能為力。」

*俄民眾對西方制裁無感? 民調:僅11%稱個人或家人受到切身影響

俄羅斯獨立民調公司「列瓦達中心」(Levada Center)18日公布的一項民調顯示,只有11%俄羅斯人表示,西方制裁對他們或家人產生切身影響。

烏克蘭基輔獨立報報導,俄羅斯2022年3月對烏克蘭發動的全面戰爭開始後不久,這個數字就從大約30%的高點逐步下降。在2015年,有較高比率的俄羅斯人表示,制裁對他們或家人產生了切身影響,約為34%。

儘管西方實施大規模制裁,俄羅斯經濟一直保持出乎意料的強勁,俄羅斯民眾擔心程度下降可能與此有關。列瓦達中心的民調發現,只有29%的受訪者非常或有點擔心制裁,低於2022年3月表示感到擔心的45%。

對這個問題的感受與政治光譜有關,不支持俄國總統普亭的受訪者當中,57%對制裁感到擔心,比率最高。

即使自稱沒錢購買食物的受訪者,也只有34%表示他們擔心制裁。當問起制裁產生哪些具體問題時,30%的受訪者提到「品牌離開、不能購買商品、商店和工廠關閉」,29%說通膨和物價上漲、13%指出國旅遊限制,12%稱信用卡還款困難和其他銀行問題。

報導指出,78%受訪者表示,西方制裁不應影響俄羅斯繼續目前的政策。另根據列瓦達中心網站首頁公布的數據,普亭5月的支持率為87%,不支持率為11%。列瓦達中心2016年依俄羅斯外國代理人法,被打上外國代理人標籤。

*俄媒:普亭、金正恩簽署全面戰略夥伴協定 一對一會談2小時

路透19日引述俄羅斯國際傳真社(Interfax)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亭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已簽訂一份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定。俄媒指出,兩人稍早已進行約2小時的一對一會談。

俄國塔斯社引述普亭指出,該戰略夥伴協定內容包括共同防禦條款,兩國同意協助對方擊退外部侵略。

美聯社報導認為,此舉意在擴展兩國經濟和軍事合作,鞏固劍指美國的共同陣線。普亭這次出訪北韓平壤,是他睽違24年再度訪問該地。

*金正恩稱「全力支持」俄軍攻打烏克蘭! 獲普亭誠摯邀請訪俄羅斯

俄羅斯總統普亭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稍早在錦繡山迎賓館進行雙邊會談,普亭感謝北韓對俄羅斯的無條件支持,「包括在烏克蘭方面」,並稱該國正在與「數十年來美國霸權強加的帝國主義」對抗。

韓聯社、塔斯社報導,普亭與金正恩19日下午在錦繡山迎賓館進行90分鐘的會談。普亭對北韓支持俄羅斯出兵烏克蘭的政策表示感謝,並稱已準備好「改變俄朝兩國外交關係」的基本外交文件,預計雙方將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宣言,普亭並表示,期望下一次能與金正恩在莫斯科舉行峰會,也誠摯邀請金正恩出訪莫斯科。

此外,普亭不忘砲轟美國,稱「數十年以來,俄羅斯一直與美國和其同盟國所帶來的霸權、帝國主義奮戰」。

金正恩則表示,朝俄兩國正進入迎向新繁榮的時期,讚揚俄羅斯在維持戰略平衡上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誓言將與俄羅斯加強戰略合作。

金正恩強調,「(我國)全面支持和聲援俄羅斯政府、軍隊和人民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以保衛主權、安全利益和領土完整。將無條件全面支持俄羅斯推出的政策。」

克里姆林宮表示,目前普亭和金正恩已結束公開會談,隨後將進入非公開的私下會談,討論極具爭議且敏感的議題。

*普亭抵達金日成廣場!與金正恩展開正式會晤

塔斯社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亭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已在平壤金日成廣場舉行正式會晤,會談時間約1個多小時,預計兩人將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宣言。

朝中社稍早報導,金正恩19日凌晨在平壤機場迎接普亭,兩人互相擁抱致意,並熱烈交談了幾分鐘,隨後共同乘車前往錦繡山國賓館。

報導稱,金正恩一路上與普亭交流了許多「壓抑內心許久」的想法,並敞開心扉討論要如何更加堅定發展北韓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

*俄副外長:與盟友談部署長程武器 亞洲、拉美皆有

俄羅斯塔斯社(TASS)今天引述俄國外交部副部長雷雅布可夫(Sergei Ryabkov)報導,俄羅斯正與最親密的夥伴討論部署長程武器的問題。

路透社報導,雷雅布可夫接受塔斯社訪問時表示,俄國在亞洲和拉丁美洲都有「最親密的夥伴」,「雙方正在實質性地解決安全局勢問題,而不僅僅是在交換評估的層面上」。

塔斯社引述雷雅布可夫說:「這不是什麼新鮮事。我們正向一些合作夥伴提出(長程武器的部署)這個問題。」

雷雅布可夫沒有透露任何國家的名字,他表示,討論是在「充分尊重」這些國家根據國際條約可能承擔的義務的情況下進行,包括俄羅斯未加入的條約。

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今天抵達北韓,美國及其盟國表示,擔心俄國可能為北韓的飛彈和核子計畫提供援助,而聯合國安理會相關決議禁止這些計畫。

雷雅布可夫也告訴塔斯社,俄羅斯和美國之間的外交接觸已減少到絕對最低限度,主要處理使館、簽證和人道主義問題,而且可能進一步惡化。

*飛官將比戰機少!烏克蘭議員控美國 蓄意拖延F-16飛官訓練

英國泰晤士報17日報導,烏克蘭國會議員烏斯蒂諾娃(Oleksandra Ustinova)說,美國正「故意推遲」烏軍飛官飛航F-16培訓,導致將出現「飛官少於戰機」的情況。

報導引述基輔獨立報,擔任烏克蘭國會武器與彈藥特別委員會主席的烏斯蒂諾娃估計,到了2024年底,烏克蘭將只有20名飛官已全部完成F-16培訓計畫。她說,12名飛官正在丹麥接受訓練,8名飛官在美國亞利桑納州受訓。儘管羅馬尼亞國防部長2023年11月宣布,位於該國的F-16飛官訓練中心正式開放,但「羅馬尼亞的第3個訓練計劃尚未開始」。

美國空軍國民兵5月表示,第一批烏軍飛官已完成訓練,將在歐洲繼續額外訓練,但沒有具體說明多少名飛官已結訓。

烏斯蒂諾娃對泰晤士報說,美國正在為無法培訓足夠數目的烏軍F-16戰機飛行員製造「藉口」。她說,基輔已要求華府,在訓練計畫另外提供至少10個名額,但美方拒絕。

有美媒日前報導,華府已告知基輔,在訓練位置的排程上,一些其他國家飛官排在烏軍飛官之前,而美方不能打破對這些國家的承諾。還有匿名美方國防官員透露,烏軍飛官正疲於應付英語跟飛行技能計畫,但烏斯蒂諾娃稱前述說法「可笑」。

烏斯蒂諾娃表示,這些說法是「藉口」,「他們一再提出來」。她還暗示,飛官訓練推遲疑似出於政治理由,華府可能擔心,大量美製F-16出現在烏克蘭戰鬥中,會被莫斯科視為將烏克蘭納入北約。

烏斯蒂諾娃是烏克蘭反對黨領袖。她表示,烏克蘭最初想用F-16支援2023年的反攻,現在這些戰機將用在保衛烏克蘭城市免於俄羅斯炸彈攻擊。她說,這些導引航空炸彈是空對地發射,而烏軍將之擊落的唯一解決方案就是「戰機對戰機」,「我們把F-16視為防空系統的一部分」。

烏斯蒂諾娃還說,烏克蘭人很難理解,西方供應烏軍武器為何如此緩慢,「我們一直提出要求,實際上收到是在六個月以後了」。她說,「2023年反攻時,如果我們有F-16,情況將完全不同」。

*普亭到北韓了!金正恩親赴機場迎接 兩人熱情擁抱、親暱交談

俄羅斯總統普亭19日凌晨抵達北韓,進行睽違24年來的首次訪問。根據朝中社刊登的照片顯示,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平壤機場迎接普亭,兩人互相擁抱致意,並熱烈交談了幾分鐘,隨後共同乘車前往錦繡山國賓館。

朝中社報導指,金正恩一路上與普亭交流了許多「壓抑內心許久」的想法,並敞開心扉討論要如何更加堅定發展北韓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

BBC報導,兩人上次會晤是去年9月,地點在俄羅斯的東方航太發射場,也是普亭2000年來首次訪問北韓。

報導指出,預計在金日成廣場會舉行閱兵儀式,普亭將觀賞一場音樂會,並參觀平壤唯一的東正教教堂。

在抵達北韓前,普亭稱讚金正恩堅定支持莫斯科對烏克蘭的戰爭。在北韓官方媒體發表的信中,普亭承諾與平壤建立不受西方控制的貿易與安全體系。

*北約秘書長:盟友正討論讓中國為助俄侵烏付出代價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柏格指出,中國如今是俄羅斯侵略戰爭的「主要支持者」,北約盟友持續討論如何讓中國為此付出代價,若中方不改變自身行為模式。

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在英國廣播公司(BBC)17日刊登的專訪中說,中國為俄羅斯的戰時經濟提供支援,並供應大量科技及微電子產品,其在飛彈和武器生產發揮關鍵作用。俄羅斯將這些武器和飛彈用於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歐洲境內最大規模戰爭。

然而,中國試圖魚與熊掌兼得,既支援俄羅斯,又與北約各歐洲成員國維持「正常」關係,特別是經濟關係。史托騰柏格說,長遠來看,這是行不通的。

至於可能的對中制裁措施,史托騰柏格指出,相關決策不宜由北約、而宜交由個別成員國裁定。不過,他強調,盟友之間持續討論中國該為援俄付出什麼代價,特別是在經濟層面。

另一方面,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Zelenskyy)16日在瑞士舉行的「烏克蘭和平峰會」閉幕記者會提到,烏克蘭從未稱中國是「敵人」。

他在回應一名自稱來自中國香港的記者提問時說,他一向表示烏克蘭只有一個敵人,那就是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朋友」則是遇困難伸出援手的人,而他希望中國成為烏克蘭的友人。

中國可以對俄羅斯發揮政治和經濟實質影響力,澤倫斯基說,他希望中國能協助烏克蘭。

他並提到,中國是烏克蘭重要經貿夥伴,如今因為蒲亭發動戰爭、阻礙黑海貿易通道,烏中雙邊經貿活動才趨緩。

澤倫斯基6月初曾在新加坡國際安全論壇「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場邊記者會提到,俄羅斯利用中國在亞太區域的影響力和中國外交官,以說服、施壓各國不要出席在瑞士的烏克蘭和平峰會。他當時連稱「令人遺憾」,像中國這樣強大的國家竟淪為蒲亭的工具。

澤倫斯基16日指出,他當時形容中國是「工具」,指的是俄羅斯透過資訊戰及其他方式,讓中國官員對其他國家的外交單位施加影響力,促使相關國家取消出席在瑞士的峰會,轉而支持中國和巴西的「烏克蘭和平方案」。

他強調,每一個國家都有權擁有自己的立場,但不需去破壞別人。

他並提到,他對中國的期望很簡單,就是尊重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烏克蘭一向尊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也尊重中國的價值觀、生活方式、選擇和人民,希望中國也能對烏克蘭展現同等尊重。

在「香格里拉對話」場邊記者會,澤倫斯基曾說,中國不能一邊聲稱支持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一邊支持侵略者,這是「戰略錯誤」。

*普亭訪北韓 北韓專家:可能尋求平壤擴大參與金磚集團

俄羅斯總統普亭赴北韓國是訪問,還帶上防長貝洛索夫、外長拉夫洛夫和俄國太空機構主管。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這個陣容可能透露此行議程線索。除普亭幕僚鄂夏柯夫日前稱兩國可能締結安全夥伴協定,有專家認為普亭或許會藉機尋求北韓進一步參與金磚國家集團(BRICS)。

BBC引述北韓領袖觀察組織創辦人麥登指出,俄國今年擔任金磚集團輪值主席,不排除會企圖讓平壤擴大參與該聯盟。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資深研究員潘達則說,這次俄國、北韓雙方會面,展示其戰略夥伴關係深化,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將亟欲讓俄方同意新形式合作,包括在數個技術領域。

普亭訪北韓時逢15日至16日在瑞士舉行的烏克蘭和平高峰會剛落幕。該會議雖有美國等約90國參與,但俄國未受邀,中國大陸婉拒邀請,印度、南非、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則並未簽署將俄烏戰禍歸咎於莫斯科的會議公報。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俄羅斯政治專家葛林說,這顯示眾人還不確定局勢走向,不知西方未來對烏援助的穩定程度。他向BBC說,這對普亭而言就已足夠,普亭在論述上的目標並不需要世界各國都對他的說詞埋單。

*普亭將訪北韓 俄朝關係雙向奔赴…大陸會「吃醋」嗎?

俄羅斯總統普亭已於18日對朝鮮進行24年來的首次訪問。就目前俄朝兩國在地緣政治的現狀而言,普亭此次訪朝在東北亞算是一件大事。而作為俄朝雙方的所謂友好鄰邦,中國如何看待此訪,也是輿論關注的。自2019年後,中國領導人有5年未再涉足朝鮮,金正恩也沒有來北京「朝拜」,坊間一直傳言中朝兩國有芥蒂,與此對照,俄朝卻頻頻互遞秋波,在此情形下,觀察家們有理由懷疑中國對俄朝走近抱有一定的戒備。

國與國的關係,不論如何宣稱「友誼無上限」,都無法做到像人與人的關係那樣坦蕩和肝膽相照,必要的防範是要有的,尤其當兩國關係建立在互有需求而非共享價值基礎的時候,是不可能消除互相之間的某些猜疑的。不說中國對俄朝接近有某種戒備,俄朝對中國也會有戒備。

中國:拒絕加入「邪惡軸心」
就兩兩關係來講,俄羅斯非常希望中國能夠出售攻擊性武器給它,但中國害怕美歐制裁,還是謹守這條邊界,雖然俄羅斯沒有批評中國,可心裡的不滿是肯定的;朝鮮則非常不願看到中國和韓國拉拉扯扯,所以對前不久的中日韓峰會頗為不悅,雖然不敢對中國公開發難,但也是有一肚子怨氣的。

就三國關係而言,俄朝希望能和中國結成一個緊密的圈子,共同應對西方壓力,然而,中國寧願和它們發展各自密切的雙邊關係,就是不願結成三國同盟,免得坐實西方貼的「邪惡軸心」標籤。

儘管中國和俄朝對對方都有不滿,但這不表示中國就一定不樂於看到普亭訪朝。我認為,中國事實上是願意普亭訪問朝鮮的,雖然這會讓朝鮮在中俄之間將外交的重心進一步偏向俄,但總體上普亭訪朝還有訪越是有利中國的。

先來看看普亭此訪要達到什麼目的。一是宣示他的元首外交並未因國際刑事法院的通緝令而受到多大限制,在首訪中國後,現在又訪朝越,接下來有可能訪問其他國家,國際法院的通緝令給他外交活動空間造成的麻煩正在消失,又逐漸回到國際舞台。

二是正如他18日在朝鮮《勞動新聞》發表的文章說的,朝鮮過去是、現在依然是莫斯科的「堅定、志同道合伙伴」,俄朝將走向更緊密合作,以鞏固兩國主權,並團結起來抵制來自西方的壓力。這話的意思是,除了俄中的背靠背外,現在又多了俄朝的背靠背。

三是在中國不願提供武器彈藥下,可以獲得朝鮮對俄羅斯更多的武器援助。去年9月二人會面後,朝向俄運送了約1萬1000個集裝箱的軍事裝備和彈藥,以支持俄在烏克蘭的戰爭行動。朝鮮有龐大的軍火庫,金正恩這次應該會繼續提供俄需要的武器彈藥。

金正恩想從普亭那裡得到什麼?
而金正恩邀普亭訪朝的盤算是,一方面,以武器彈藥為代價,得當俄羅斯的糧食、航天和核潛艇技術,最好是獲得俄核武器設計圖或洲際彈道導彈技術等最尖端軍事技術。雖然韓國政府認為,普亭寧可送給金正恩俄羅斯產高級豪華轎車,也沒有給朝鮮轉讓有關核導彈的軍事敏感技術,以保持對朝鮮的影響和支配能力,然而,即便不能從俄方得到最尖端的軍事技術,能在俄羅斯的幫助下提高武器的性能和打擊能力,對韓美也將提高戰略威懾力。

另一方面,要俄羅斯解除對朝制裁,打開聯合國制裁的一個缺口。俄中對朝鮮上次因核試爆而導致的聯合國制裁,最近幾年一直呼籲聯合國解除,如果這次普亭同意取消制裁,對朝鮮的孤立處境會有一定改觀。此外,金正恩也希望和普亭能夠簽署類似1961的友好互助條約,該條約包含締約任何一方處於戰爭狀態,另一方應立即盡其全力給予軍事及其他援助的內容。而普亭已簽署決議,同意與朝簽署《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條約》,現在只是不清楚是否包含軍事援助條款,假如有這方面內容,朝鮮就獲得了中俄兩大國的軍事背書,對韓美挑釁恐怕會有恃無恐了。

普亭這次訪朝如果雙方達成了上述勾連,表面看對中國似乎不太有利。然而,從中國要破除美國及其盟友的圍堵這個戰略高度看,俄朝結合得愈緊,對中國實際上是有幫助的。對中國對俄朝接近的心理,必須從大政治的角度來理解。

中國怎麼看待普亭與金正恩的「雙向奔赴」?
首先,中國不會擔心自己的力量會被俄羅斯排擠出朝鮮。金正恩是個戰略玩家,他擁抱普亭的意圖是要得到中國的重視,不可能把朝鮮完全賣給俄羅斯,否則他就沒有價值了。另外,普亭也會謹慎,不會讓中國不高興。在中俄朝三方,當下最有力量、國際處境相對好的是中國,因此,是俄羅斯有求中國,普亭肯定不想因自己訪朝而得罪中國,他會小心處理俄中朝的三方關係。普亭5月訪中,當時傳說他會順道訪朝,但他是個聰明人,要給北京表演,中國對俄羅斯的重要性是唯一的,所以沒有順道訪朝,當然,現在訪朝也顯示對朝鮮的重視。

其次,中國需要俄朝給美國和西方搗亂。中國雖然不想和俄朝結成三國邪惡軸心,但如果中美對抗俄朝增加抵抗西方的力量,是中國樂見的,這將為中國減輕來自美國和西方的壓力。在沒有中國參與的情況下,俄朝結成某種程度的一體化,互相支援,會增加各自實力,俄羅斯若得到朝鮮武器援助,就有更多的武器用於俄烏戰爭;朝鮮若得到俄羅斯的軍事技術,在挑釁美韓方面膽子會更大。可以把這看作策應中國。比如,面對朝鮮的挑釁,韓國可能需要中國介入對朝鮮進行一定約束,作為籌碼,韓國就不能在圍堵中國上跟得美國太緊;而俄烏戰爭的持久也使美國必須分一部分力量來對付。

外界所以認為中國會擔心普亭訪朝,主要還是覺得朝鮮脫離中國全面倒向俄羅斯。中朝關係確實遇到了一定瓶頸,但正如前面分析的,金正恩不可能倒向普亭,不只是朝鮮在很多方面還需中國的幫助和支持,也是因為,俄烏戰爭並沒有分出最終的勝負,雖然俄羅斯看似在戰爭中佔有某種優勢,但在西方新一波武器支援並且授權烏克蘭可以打擊俄境內目標的情況下,俄羅斯概率上也存在失敗可能。如果普亭在戰場上被打敗,金正恩回頭還得找北京,但屆時北京會對他提出怎樣的條件,他必須得考慮,因此他不會把寶押在普亭一邊,必定是俄中兩邊押注。

關於這個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早先表示,不評論普亭訪朝,但原則上中方歡迎俄羅斯與相關國家鞏固和發展傳統友好關係。又說中朝是山水相連的近鄰,保持著傳統友好合作關係。今年是中朝建交75周年,也是雙方商定的「中朝友好年」。中朝雙方就團組交往和各領域交流合作保持溝通。這雖是外交辭令,卻也可以看出中國其實不太擔心俄朝會因普亭此訪而有損中國利益。如果中國今年邀請金正恩訪華,後者一定會大贊朝中友誼是如何如何的堅固,中國是朝鮮最最重要的朋友兼同志之類。

*援俄羅斯侵烏克蘭遭警告 北京反嗆北約應自我反思

針對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警告中國,北約必須讓中國為援助俄羅斯付出代價,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今天聲稱,北約在「烏克蘭危機」中扮演什麼角色,國際社會自有公論,北約應做的是「自我反思」,而不是任意對中國抹黑攻擊。

中國外交部下午舉行例行記者會。澎湃新聞報導,林劍在回答法新社記者相關提問時,作上述表示。

林劍聲稱,北約作為「冷戰的產物」和「全球最大的軍事集團」,在「烏克蘭危機」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國際社會自有公論。北約應當做的是「自我反思」,而不是任意對中國進行抹黑攻擊。

他宣稱,中方不是「烏克蘭危機」的製造者和當事方,始終致力於勸和促談,「中方的客觀公正立場和建設性作用,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

林劍又聲稱,中方奉勸「有關方面停止甩鍋推責,挑撥離間,不要拱火澆油,鼓動陣營對抗,切實為政治解決危機做點實事」。

正在美國華府訪問的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昨天直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試圖營造出他在這場衝突位居次要位置的印象,以避免受到制裁並保持貿易暢通。但實際上,中國正助長歐洲自二戰以來的最大規模武裝衝突,同時它又希望跟西方保持良好關係」。

史托騰柏格指控,中國透過美國官員所說的方式,也就是以大量出口重建俄羅斯國防工業,加劇俄烏戰爭。但北京當局不能兩者兼得,在某些時候,北約盟邦必須使其付出代價,應該要承擔後果。

*普亭訪問北韓之際 俄海軍40艘艦艇東北亞演習

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俄方將於18日起在靠近南韓、日本的太平洋海域展開為期10天的海上軍演,參演艦艇將達數十艘。時間點正逢俄國總統普亭罕見前往北韓國是訪問。

法新社報導,軍演也時值俄國因總統普亭18到19日赴北韓國是訪問,而與日、韓兩國的緊張升溫;俄國與北韓間提升軍事關係也引發西方國家擔憂。

俄羅斯國防部指出,此次軍演將在太平洋、日本海、鄂霍次克海舉行,除將出動「40艘各型艦艇和支援船隻」外,另還有約20架定翼與旋翼機。

俄國國防部公布的影片顯示,幾艘艦艇與一艘潛艦駛離俄國遠東的海參崴,海參崴是而俄軍太平洋艦隊作戰基地。

俄羅斯國防部聲稱「官兵將展開演練反潛、海上艦隊防禦、針對假想敵艦隊的聯合飛彈打擊、演練抵禦無人機及無人載具攻擊,進行一系列實戰訓練與作戰演習」。

俄羅斯定期會在遠東的太平洋進行軍演以展現海上軍事力量,但自從俄國2022年入侵烏克蘭後,西方國家對相關演習的焦慮漸增。

*睽違24年普亭訪朝 北韓會派兵援俄?

俄烏戰場恐將出現北韓士兵?俄羅斯總統普亭18日將訪問北韓,與領導人金正恩會面。普亭上次訪問北韓是2000年,當時北韓領導人還是金正日。外界分析,北韓將會用彈藥、志願軍,來換俄羅斯的衛星發射技術。雖然俄烏近日都釋出停火信號,但從朝俄雙方交流內容來,普亭仍不願輕易停戰。

俄羅斯要大量砲彈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兩人將會簽署夥伴協定,這代表朝俄關係正在實質升溫,比起過去較多形式上的互動有所不同,因此兩國關係的加深讓西方特別擔心,尤其日本與南韓對於北韓精進衛星或飛彈發射技術相當敏感,且未來射程不排除也會達到美國本土。

普亭的資深盟友、俄羅斯政治學家馬可夫分析,俄羅斯可能會向北韓要更多飛彈、砲彈等軍火資源,還有建築工人、甚至是可前往俄烏戰爭的志願軍;北韓則希望俄羅斯提供先進軍事技術,讓該國飛彈可以擴及射程至美國本土。據傳北韓已經向俄羅斯提供500萬枚砲彈。

非西方愈來愈團結
俄羅斯最近也在聯合國安理會否決延長監控北韓武器發展的小組設立,兩個受到聯合國制裁的國家,加上中國、伊朗的協助,讓西方的制裁效果下降不少,而且這也會鼓勵如非洲、中亞、拉丁美洲等區域的國家,違反西方制裁規定,提供俄羅斯與北韓更多物資。

《美聯社》提到,普亭曾對烏克蘭提出停戰計畫,但要求烏克蘭撤出俄羅斯目前已經佔領的區域,還要撤回加入北約的計畫,此議遭到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拒絕。澤倫斯基則要求若俄軍能撤出頓內次克與盧甘斯克,他也可以宣布停火,但同樣遭到俄羅斯拒絕。

互相怪罪破壞停戰
普亭認為,俄軍不攻擊烏克蘭首都基輔,也已經準備好要與烏克蘭進行談判,但在西方暗中破壞下,讓俄烏遲遲無法進行談判。但北約秘書長史托騰博格反批,普亭提的停戰計畫就像當年納粹「切香腸戰術」,停戰只是為了未來侵略更多土地,並非真心停戰。

*普亭時隔24年再訪北韓 北約關切「獨裁聯盟」

北韓及俄羅斯週一(6月17日)宣布,俄羅斯總統普亭18日及19日應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邀請前往北韓進行國是訪問。此次也是普亭自2000年7月以來,時隔24年再度訪問北韓,同時也是新冠疫情後,首位到訪北韓的外國領袖。

俄羅斯官媒引述俄羅斯總統外交政策問題顧問烏沙科夫(Yuri Ushakov)說法稱,普亭此次出訪將與金正恩簽署多份文件,其中可能包含一份最早在1961年蘇聯時期簽署的「戰略夥伴關係」更新版本。

烏沙科夫表示,該文件將進行修改,以配合「世界和該地區地緣政治局勢的深刻變化」。但他也指出,該協議不針對任何國家,而是「概述進一步合作的前景」。

普亭將於18日晚間抵達平壤,同行人員包含俄羅斯國防部長別洛烏索夫(Andrey Belousov)、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等人。訪北韓行程結束後,普亭19日將前往越南,展開為期2天的訪問。普亭上一次與金正恩舉行「普金會」是去年9月兩人在俄國會晤。

北約秘書長:普亭變得更依賴獨裁國家
對於普亭訪北韓一事,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17日出席華府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的活動時表示,普亭此行顯現出莫斯科對烏克蘭的入侵行動,如今已經變得如此「依賴」獨裁國家領導人。

斯托爾滕貝格也將北韓、中國及伊朗指稱為莫斯科「最親密的盟友及俄羅斯侵略戰爭最大支持者」。

此前,美國多次指控北韓向俄羅斯提供武器,幫助俄軍繼續侵略烏克蘭。平壤與莫斯科始終否認相關指控。

斯托爾滕貝格17日引用南韓情報部門早前提供的數據統計,稱北韓已向俄羅斯運送100萬枚砲彈,且雙邊當前仍持續透過列車跨境運送武器。

除此之外,斯托爾滕貝格也提到中國在俄烏戰爭中的立場加劇俄烏衝突。他重申歐美近期的指控,稱中國出口的軍民兩用科技產品和衛星能力,讓俄羅斯能夠「對烏克蘭造成更多死亡和破壞,增強其國防工業基礎,並逃避制裁和出口管制的影響」。

斯托爾滕貝格批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公開場合試圖讓外界認為,他在這場衝突中退居次要位置,以避免中國受到制裁,並確保貿易流動;「但事實上,中國助長了歐洲自二戰以來的最大規模武裝衝突,同時還想跟西方保持良好關係」。斯托爾滕貝格說,中國不能夠「兩面討好」。

北約擬增加核彈頭庫存?
隨著中國、俄羅斯及北韓在經濟及軍事上的合作更加密切,斯托爾滕貝格16日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專訪時透露,北約正在考慮是否增加可用的核武數量。

「我不會詳細提到要使用多少枚核彈頭,以及應該儲存哪些核彈頭,但我們需要就這些問題進行磋商。這也正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斯托爾滕貝格主張,「北約可能在不遠的未來就會面臨前所未見的事,那就是有兩個具備核武能力的潛在對手——中國和俄羅斯。當然,這會產生後果。」

克裡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批評斯托爾滕貝格讓「緊張局勢再度升級」;北約發言人則淡化斯托爾滕貝格的言論,強調除了現代化之外,北約的核威懾力量並沒有發生重大改變。

不過,斯托爾滕貝格的說法呼應了美國白宮官員早前的說法,即西方需要對北京、莫斯科及平壤增加核彈頭數量作出對策。

美國國安委員會資深官員瓦迪(Pranay Vaddi)本月初稱,在對手的軍備不變的情況下,美方未來幾年內可能有一天要增加核武部署。「如果那一天真的到來,我們會做出決定,需要更多核武來威懾我們的對手。」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也在最新年度報告中指出,估計中國核武庫的彈頭數規模已從2023年1月的410枚,增加到2024年1月的500枚,且當前全球9個核武國家,包含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北韓及以色列,都持續對核武庫進行現代化改造,部分國家也在擴大部署核武。

*價值百億!俄羅斯首認A-50預警機遭擊落 怒喊通緝烏克蘭旅長

俄羅斯聯邦偵查委員會證實,烏克蘭空軍今年2月在亞速海上空擊落一架俄軍A-50預警機,造成機上10名機組員死亡,是俄國官方首次承認A-50被烏軍打下。

基輔獨立報報導,烏克蘭軍事情報機構與空軍於今年2月23日擊落俄軍A-50預警機,造成10名機組員身亡。烏克蘭軍事情報機構稱,此次擊落事件是對俄羅斯軍事能力的「又一次嚴重打擊」。俄羅斯國防部未對此發表評論。

俄羅斯聯邦偵查委員會聲稱,該架A-50預警機當時並未直接參與軍事行動,也未武裝,在俄羅斯上空飛行,因此以恐怖主義事件立案,通緝烏克蘭第138防空飛彈旅旅長賈曼(Mykola Dzyaman)。

除了本次,烏克蘭也曾聲稱於1月14日擊落一架俄軍A-50。A-50每架造價約3.5億美元(約新台幣113億元),俄羅斯擁有不到10架次,能偵測防空系統並協調俄羅斯戰機目標。

*普亭訪問平壤前 投書讚揚北韓力挺俄對烏戰爭

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即將前往平壤訪問,目的在提升這兩個核武盟國間的關係。此行前,他投書讚許北韓「堅定」支持莫斯科在烏克蘭發動的戰爭。

法新社報導,普亭在北韓中央通信社(KCNA)投書指出:「我們十分感謝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韓)堅定支持俄羅斯在烏克蘭發動的特別軍事行動。」

普亭表示,兩國「現正積極發展多方夥伴關係」,舉例來說,指莫斯科和金正恩政權一直「在聯合國保持共同路線和立場」。

普亭今天晚些時候將抵達北韓,展開他2000年以來首次對這個遭孤立國家的訪問。由於金正恩推動遭禁止的武器計畫,北韓遭聯合國連續施以制裁。

普亭在北韓中央通信社的投書中指出,這趟行程「在我們共同努力下,將讓雙邊合作邁向更高水準,有助俄羅斯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發展互利平等的合作」。

俄羅斯與北韓的歷史結盟關係,可回溯至二戰後北韓創立時期。專家表示,自俄羅斯2022年入侵烏克蘭以來,因普亭日漸遭到孤立並尋求盟友下,莫斯科和平壤關係日漸緊密。

去年,金正恩搭乘他的防彈列車罕見地出國訪問,在俄羅斯的太空火箭發射場與普亭會面。

美國、南韓和烏克蘭之後指北韓運送武器至俄羅斯用於烏克蘭戰爭,以交換對其初期衛星計畫的技術協助,這樣的行為已違反聯合國制裁措施。

北韓矢口否認並稱這種說法「荒謬可笑」,但仍感謝俄羅斯3月動用聯合國否決權以有效地結束對北韓違反制裁的監控,而此時聯合國專家正對據稱武器轉運展開調查。

金正恩已加速武器測試,包括今年一連串巡弋飛彈試射。分析家認為北韓可能供應這類飛彈用於烏克蘭戰爭。

今年5月,美國國防部根據飛彈碎片公布分析報告指出,俄羅斯正使用北韓彈道飛彈攻擊烏克蘭。

*為何金正恩如此熱切歡迎普亭來訪?

當普亭開始對朝鮮進行訪問時,莫斯科和平壤都希望他與金正恩的會談能加強兩國關系,因為兩國都知道自己被世界大部分地區排斥。

兩人的會談將促成一系列經濟和軍事合作。分析人士警告說,其中一些協議——特別是關於武器和先進導彈及衛星技術的交易——可能會被嚴格保密。

然而,除了這些協議,雙方都同樣渴望展示政治領袖的姿態。金正恩迫切希望提升自己作為重要世界領導人的資歷。衛星圖像顯示平壤為普亭的到訪進行了奢華的準備工作。

普亭則希望證明俄羅斯仍有朋友和盟友,儘管聯合國對他實施了制裁,國際刑事法院也因俄羅斯軍隊涉嫌在烏克蘭綁架兒童而對他發出了國際逮捕令,但他仍可以自由地出國旅行。

金正恩能接待普亭本身就是一場勝利
「願意歡迎普亭的國家名單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短,但對金正恩來說,這次訪問是一次勝利。」首爾梨花女子大學國際研究教授李雷夫(Leif-Eric Easley)說,「這次峰會不僅提升了朝鮮在反對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國家中的地位,還幫助鞏固了金正恩的國內合法性。」

「莫斯科和平壤可能會繼續否認違反國際法,但顯然已經從隱藏他們的非法活動轉向炫耀他們的合作。」他對德國之聲說。

「普亭的訪問部分是為了感謝朝鮮作為『專制政權的武庫』支持他非法入侵烏克蘭。」李雷夫補充說,「在金正恩為前兩次峰會訪問俄羅斯之後,這次回訪在政治上很重要,因為它使平壤的宣傳能夠將金正恩描繪成世界領導人。」

在抵達平壤之前,普亭已宣布建立新的尚未具體說明的貿易和國際支付系統。由於烏克蘭戰爭的制裁,俄羅斯實際上已被排除在西方主導的國際合作體系之外。朝鮮同樣因其核武器和導彈計劃而無法獲得銀行和其他貿易機制。

在周二早上朝鮮《勞動新聞》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普亭表示兩國關係「基於平等、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原則」。

他還對朝鮮在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中的支持表示感謝,並表示美國正在「竭盡全力將所謂的『基於規則的秩序』強加於世界,這實際上不過是基於『雙重標準』的全球新殖民主義獨裁統治」。

朝鮮官媒盛贊普亭「傑出政治家」
《勞動新聞》的社論稱贊普亭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他用「精湛的技能和堅強的意志」加強了俄羅斯的國家力量。

東京國士館大學俄羅斯裔國際關系學教授津貝格(Yakov Zinberg)認為普亭對平壤的訪問具有「威脅性」。

「這是對美韓日安全聯盟的蓄意威脅,旨在傳遞他不僅在歐洲對北約強硬,而且在遠東也同樣強硬的信息。」津貝格說。

津伯格預測,除了分析人士認為已經運往烏克蘭前線的數百萬發炮彈外,金正恩還將承諾向俄羅斯提供更多武器。作為回報,普亭將繼續為朝鮮的核、導彈和太空項目提供技術支持。

俄羅斯和朝鮮都否認轉移彈藥和在衛星及軍事技術上的任何非法合作。

韓國公州國立大學國際研究副教授林恩靜(Lim Eun-jung)補充說,金正恩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初就做出了支持俄羅斯的「戰略選擇」,部分原因是減少其在世界舞台上對中國政治支持的依賴。

「去年9月,金正恩訪問了俄羅斯遠東的東方航天發射場,似乎他能夠獲得更多的俄羅斯先進技術。」她對德國之聲說,「我預計他將在此次會晤中再次尋求同樣的支持,但他也可能要求普亭給予明確的軍事承諾。如果他得到書面保證,那麼朝鮮將處於非常有利的位置。」

俄羅斯用自然資源交換朝鮮勞工
普亭還可能同意提供朝鮮經濟亟需的自然資源,包括石油和天然氣。同時,預計金正恩將同意向俄羅斯派遣更多勞工,以彌補俄羅斯因軍事征募導致的勞動力短缺。

林恩靜表示,金正恩無疑從這筆交易中獲益最大,並指出金正恩在中國的朋友可能對朝鮮向莫斯科靠攏表示反對。

「這在首爾、東京和華盛頓是一個重大關切,而在北京也是如此。」她說。

但是李雷夫認為,在這個實際上是權宜之計的聯盟的表面之下,很可能存在著裂痕。

「這些國家的聯盟對全球商業與和平構成威脅。」他說,「然而,這些國家並沒有共享持久的聯盟體制和價值觀;他們只是因為抵制執行國際法和國際准則而狼狽為奸。」

「除了富裕的民主國家之外,許多其他國家的政府也對基於規則的貿易和外交有持久的興趣。」伊斯利總結道,「他們應緊急執行制裁,以幫助確保普亭-金正恩的國際關係願景落空。」

*北京不能兩面討好…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援俄得付出代價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17日在華府表示,北京不可能左右逢源,一邊維持對西方國家友好關係,一邊支援俄羅斯對烏克蘭作戰,他說,盟友必須讓北京為此付出代價。

北約峰會下月將在華府舉行,史托騰柏格本周訪問美國與加拿大,他17日在華府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提到,中國大陸對俄羅斯分享半導體和軍民兩用產品在內的尖端科技,強化俄國的國防工業並協助俄國規避國際制裁。

史托騰柏格表示,中方正在挹注歐洲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軍事衝突,還同時希望與西方維持好關係;他說,北京不可能左右逢源,除非中方改變做法,否則盟友得讓其付出代價。

美國上周擴大對俄羅斯的制裁,包含將援俄的中國大陸企業與個人列入黑名單。

史托騰柏格點名中國大陸、北韓和伊朗援助俄羅斯,並說,俄烏戰爭表明,安全議題不是區域性而是全球性的;俄國與其亞洲威權朋友的結盟,使得北約和印太區域友人的合作更加重要。

史托騰柏格強調中俄與其他威權國家結盟的危險性,他日前接受英國電訊報(Telegraph)專訪表示,北約正在討論將取出貯存中的核武,部署為待命狀態,以嚇阻成長中的中俄威脅。

史托騰柏格拒絕透露更多細節,但他說,北約無疑地是核武聯盟,因為在這世界上,俄羅斯、中國大陸和北韓都有核武,若北約沒有,會是一個更加危險的世界;路透報導,史托騰柏格上周表示,核武是北約的最終安全保證,也是維持和平的方式。

路透報導,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i Peskov)17日批評史托騰柏格升高緊張局勢。

烏克蘭持續成為今年峰會重點,史托騰柏格表示,全球必須持續支持烏克蘭,雖然這看起來前後矛盾,但通往和平的道路就是為烏克蘭提供更多武器,這有賴跨大西洋的努力,也符合美國利益;此外,他說,應支持烏克蘭取得永久的和平,而非暫時停火。

史托騰柏格表示,若俄國在烏克蘭戰場獲勝,就會對俄國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傳達「可以動用武力來遂行己願」的清楚訊息,「若擔心中國在南海或對台灣的侵略,就要非常在意烏克蘭。」

此外,史托騰柏格在智庫提到,北約2014年設定盟友軍費支出比率超過其國內生產毛額(GDP)2%的目標,直到5年前只有不到10國達標;如今,32個會員國中超過20國的軍費比率超過其GDP2%,這對歐洲和美國都有好處。

捲土重來問鼎白宮的前總統川普預告自己當選後,會把北約盟友畫分為付出夠多防衛預算,以及預算不足的兩群,俄羅斯可對後者為所欲為;川普告訴時代雜誌(TIME),這不是隨便說說,「如果你不打算付,那麼你就要靠自己。」

美國總統拜登17日會晤史托騰柏格時,討論了23國負擔軍費的長足進展,是拜登剛接任總統時的兩倍有餘。

*中俄緊密同盟 北約秘書長籲美強化合作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秘書長史托騰柏格指出,美國數年前推動促成北約關切中國威脅,如今中俄同盟關係緊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強力反對並想弱化北約,此時美國更應壯大北約。

北約(NATO)7月9日至11日將在華府舉辦75週年高峰會。北約成立於1949年4月4日,12個成員國跨越北美及歐洲,旨在透過集體防禦保障成員國安全,特別是應對第2次世界大戰後蘇聯在歐洲擴張帶來的威脅。北約至今有32個成員國。

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目前於華府訪問,他今天在華府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參與對談,多次提到北約與美國合作的重要性。

可能再代表共和黨角逐白宮大位的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長期質疑北約,批評他們沒有足夠的國防預算,揚言要退出北約。今年初甚至說要「鼓勵」俄羅斯攻擊未履行財政義務的北約成員國。川普若重返白宮可能為美國與北約關係投下變數。

史托騰柏格說,因應世局變動,北約做出許多調整,例如,北約過去只關切俄羅斯,2019年因美國推動才首度於文件提到中國,當時有些歐洲成員仍持疑。他坦言:「我們是有點慢。」但北約能靈活調整,這也是北約能成功的原因。

史托騰柏格指出,今年的高峰會有3項議題。第1是關於北約將透過集體努力強化嚇阻能力與防衛能力。5年前,不到10個北約成員國的國防經費高過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今年至少有20個成員國已經達到這個目標。

他表示,第2項議題是協助烏克蘭對抗俄羅斯。他期待成員國同意由北約協調提供給烏克蘭的安全援助、軍隊訓練以及長期財務支援,包括每年提供新的資金,「這可能有些矛盾,但實現和平的途徑是為烏克蘭提供更多武器」。

史托騰柏格指出,北約也將討論關係全球的安全威脅,因為相關議題都是全球性。

他提到,中國是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主要支持者,俄羅斯去年進口的微電子產品有90%來自中國,用來製造飛彈、坦克、飛機。中國也提供俄國衛星影像,助俄軍作戰。此外,北韓提供俄羅斯超過100萬枚砲彈,伊朗提供數千架無人機。

史托騰柏格說道,習近平表面上試圖營造對俄烏戰爭袖手旁觀的印象,事實上卻在幫助俄羅斯,習近平想要維持與西方國家的關係,「但是,北京不能兩面討好」,除非中國改變作法,否則北約成員國必須讓北京付出代價。

史托騰柏格更說,若擔心中國可能對台灣、南海有侵略性舉動,就必須關切烏克蘭。

他表示,中俄聯盟關係緊密,再加上北韓、伊朗。當這些獨裁政體聯合起來,美國有了北約的合作,將更能應對這些挑戰。這是習近平如此堅決反對北約的原因,習近平認為削弱北約符合北京利益。因此,讓北約更強大符合美國的利益。

他也說,北約將加強與印太夥伴合作,他已邀請澳洲、紐西蘭、日本、南韓的領袖參加7月峰會,討論如何維繫國際秩序,保護共同的價值。

(聯合新聞網)
--
*北約秘書長警告︰中國援俄侵烏 將付出代價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十七日警告,中國不能在支援俄羅斯的同時,維持與西方國家的友好關係,若不改變行為,北約將使北京付出代價。他並強調,自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北約成員國的國防支出已大幅增加,廿三個成員國今年將實現將國內生產毛額(GDP)至少二%用於國防的聯盟目標。

批中助俄重建軍工產業
正在美國訪問的史托騰柏格在華府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發表談話時,強烈批評中國透過出口協助重建俄羅斯的軍工產業,從而加劇烏克蘭衝突。他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試圖規避制裁並維持貿易,但實際上中國正在助長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歐洲最大的武裝衝突,北京不能兩面討好,盟邦必須使其付出代價、承擔後果。

中國向來辯稱,並未向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援助,北京也婉拒參加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號召的瑞士和平峰會。對於史托騰柏格的指控,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十八日回應,指責北約應反思自己在烏克蘭危機中的角色,而非抹黑中國,聲稱中國並非烏克蘭危機的製造者,並始終致力於勸和促談,呼籲各方停止推責、挑撥離間。

史托騰柏格也多次提到美國與北約合作的重要性,強調美國數年前促成北約關切中國威脅,如今中俄同盟關係緊密,再加上北韓和伊朗等獨裁政權的聯盟,因此習近平強力反對並企圖弱化北約,此時美國更應壯大北約,在北約合作下,美國將更能應對這些挑戰。史托騰柏格還說,若擔心中國可能對台灣、南海有侵略性舉動,就必須關切烏克蘭。

23國今年GDP2%用於國防
在白宮,史托騰柏格告訴美國總統拜登,北約卅二個盟國中有廿三國今年將達成至少將GDP的二%用於國防的承諾。二○一四年的北約峰會設定此一目標,當時只有美國、英國和希臘達標;五年前,實現此一目標的北約成員國不到十個。今年北約盟國的國防支出增加十八%,這是數十年來的最大增幅。

北約預定下月在華盛頓舉行成立七十五週年峰會,傳達長期支持烏克蘭立場,這對即將面臨選舉考驗的拜登至關重要。除了北約卅二個成員國,峰會還將邀請亞太地區四個重要夥伴:日本、南韓、澳洲和紐西蘭。史托騰柏格希望峰會能夠承諾每年提供至少四百億歐元(約一.四兆台幣)軍援給烏克蘭,並由北約負責協調。

*普廷訪北韓 擬簽戰略夥伴關係條約

舉行峰會 共抗西方制裁
俄羅斯總統普廷十八日展開為期兩天的北韓「友好國是訪問」行程,將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舉行峰會,這是他自二○○○年擔任總統首次訪朝後,廿四年來再訪平壤,雙方可能簽訂「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勾勒雙力未來的安全合作。

普廷在北韓官媒中央通信社(KCNA)發表的公開信中,感謝北韓「堅定」支持俄國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聲稱兩國將密切合作,克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制裁,持續堅決反對西方阻礙建立多極世界秩序的野心。

俄羅斯總統外交政策顧問鄂夏柯夫(Yuri Ushakov)透露,兩國領袖可能會簽訂包括安全議題在內的戰略夥伴關係條約,不會直接針對任何國家,而是形塑未來合作願景。韓聯社報導,南韓情報官員認為,俄朝簽訂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可能會將兩國關係提升到類似一九六一年前蘇聯時期簽訂的「蘇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內容包括締約任何一方遭受任何國家或國家聯盟的武裝進攻而處於戰爭狀態時,另一方應立即盡其全力給予軍事及其他援助,雙方也承諾不締結反對對方的任何同盟,不參加反對對方的任何聯盟和行動。

就在普廷前往北韓訪問之際,俄羅斯國防部宣布,俄軍十八日起在靠近南韓、日本的太平洋海域,展開為期十天的海上演習,參演艦艇將達數十艘,還有約廿架定翼與旋翼機。

美憂心 俄朝關係深化

美國務院發言人米勒十七日再次提及北韓供應彈道飛彈和超過一.一萬個彈藥貨櫃給俄羅斯。他說,美方觀察到,普廷過去幾個月來已轉向北韓和伊朗,企圖填補在烏克蘭戰場上損失的裝備。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柯比表示,莫斯科與平壤的關係深化令人憂心。

(自由時報)
--
*北約:援俄有代價 陸別想左右逢源

北約組織祕書長史托騰柏格十七日在華府表示,北京不可能左右逢源,一邊維持對西方國家友好關係,一邊支援俄羅斯對烏克蘭作戰,他說,盟友必須讓北京為此付出代價。

北約峰會下月將在華府舉行,史托騰柏格本周訪問美國與加拿大,他十七日在華府智庫威爾遜中心提到,中國大陸對俄羅斯分享半導體和軍民兩用產品在內的尖端科技,強化俄國的國防工業並協助俄國規避國際制裁。

史托騰柏格表示,中方正在挹注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軍事衝突,還同時希望與西方維持好關係;他說,北京不可能左右逢源,除非中方改變做法,否則盟友得讓其付出代價。

美國上周擴大對俄羅斯的制裁,包含將援俄的大陸企業與個人列入黑名單。

史托騰柏格點名大陸、北韓和伊朗援助俄羅斯,並稱俄烏戰爭顯示安全議題不是區域性而是全球性的;俄國與其亞洲威權朋友的結盟,使得北約和印太區域友人的合作更加重要。

史托騰柏格強調中俄與其他威權國家結盟的危險性,他日前接受英國電訊報專訪表示,北約正在討論將取出貯存中的核武,部署為待命狀態,以嚇阻成長中的中俄威脅。他拒絕透露更多細節。路透報導,史托騰柏格上周表示,核武是北約的最終安全保證,也是維持和平的方式。

路透報導,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十七日批評史托騰柏格升高緊張局勢。

烏克蘭持續成為今年峰會重點,史托騰柏格表示,全球必須持續支持烏克蘭,雖然這看起來矛盾,但通往和平的道路就是為烏克蘭提供更多武器,這有賴跨大西洋的努力,也符合美國利益;此外,他說,應支持烏克蘭取得永久的和平,而非暫時停火。

史托騰柏格表示,若俄國在烏克蘭戰場獲勝,就會對俄國總統普亭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傳達「可以動用武力來遂行己願」的清楚訊息,「若擔心中國在南海或對台灣的侵略,就要非常在意烏克蘭」。

*普亭訪北韓 將簽新戰略夥伴關係

俄羅斯總統普亭十八日晚間啟程赴北韓國是訪問,重要行程預定十九日登場。北韓官媒朝中社十八日刊出普亭投書,文中他讚許北韓堅定支持俄軍對烏克蘭作戰。普亭幕僚透露,普亭此行將和北韓締結新的戰略夥伴關係。白宮十七日稱俄國和北韓關係深化恐衝擊朝鮮半島、烏克蘭安全,基輔則敦促盟邦追加援烏。

普亭寫道,十分感謝北韓支持俄方對烏發動的「特別軍事行動」,雙方正積極發展多方面夥伴關係,例如莫斯科和平壤一直在聯合國保持共同路線和立場。他並說,此行可望使雙邊合作更上層樓,有助兩國發展互利平等合作。

普亭並讚揚北韓儘管面對美國數十年來經濟施壓、挑釁、恐嚇和軍事威脅,依然有效捍衛自身利益。他還聲稱,雙方會發展不受西方控制的貿易和付款系統,共同抵制針對兩國的不當制裁。

普亭幕僚鄂夏柯夫十七日透露,普亭此行有重要議程,兩國計畫簽新戰略夥伴關係,但稱該協議不具挑釁性也不針對其他國家,而是為了確保東北亞穩定。他說,新協議將取代雙邊在一九六一年、二○○○年和二○○一年所簽的文件。

鄂夏柯夫並說,雙方將有各種形式會談,包括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舉行非正式的「普金會」,討論最重要及最敏感的問題,涉及經濟、能源、交通、農業乃至安全等。俄國官媒日前報導,鄂夏柯夫說雙方仍在協調,以形成簽署協議的最終決定。

白宮國安會發言人柯比十七日說,俄國和北韓深化關係,將影響烏克蘭人民,美方得知北韓彈道飛彈仍用於攻擊烏國,另外俄國與北韓若干互惠關係恐影響朝鮮半島安全。

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則呼籲國際社會提供基輔更多武器,對抗普亭和金正恩的「孤獨兄弟情」。

首爾國民大學教授、北韓專家蘭科夫說,普亭此行最大目的就是購買北韓彈藥攻打烏克蘭。蘭科夫說,北韓有俄國需要的彈藥,而且願意出售。

美國前國安官員、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專家車維德十七日說,這次普金會展現美國自韓戰以來最重大國安威脅,俄國和北韓歷史深厚的關係因俄烏戰爭再度活絡,不利歐、亞甚至美國本土安全,美方應和各地夥伴強化對平壤經濟外交施壓,並敦促中國大陸有所行動。

普亭結束暌違廿四年的北韓訪問後,十九日會應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邀請,赴越國是訪問。

*中俄朝各有盤算 結盟難

俄羅斯總統普亭十八日起訪北韓,雙方可能締結戰略夥伴關係條約。華府近年憂心俄國、北韓和中國大陸形成三國軸心,企圖壓倒美軍、支援俄軍侵略烏克蘭並強化彼此軍備。但專家認為,三邊軸心的設想可能不切實際,俄、中對印太安全的看法因北韓核計畫而分歧,俄國和北韓也遭西方經濟體系抵制,而中方則盼望穩定對美關係提振疫後經濟,因此北京結盟意願冷淡,反映三邊關係因各自利益若即若離。

美國近來在印太頻頻拉幫結派,華府智庫「北緯三十八度」文章指出,鑒於美、日、南韓三邊結盟可能和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相互接合,眾多俄國專家也認為俄、中、北韓(簡稱朝)軸心形成是北約組織觸角伸至印太的必然。

但俄中朝關係並不比冷戰時代的陣營堅實,中、俄也都不願承認三國軸心存在。儘管俄中朝軸心論甚囂塵上,此設想在莫斯科並未廣被接受,在北京更不受歡迎。俄羅斯科學院中國與現代亞洲研究所學者阿斯莫洛夫曾指,俄中朝軸心論是杜撰產物,企圖合理化成立亞洲版北約。

儘管中俄關係持續擴展,兩國對印太安全的歧見卻日益尖銳,尤其針對北韓核武計畫。北京一方面否認平壤展示核軍力屬於單方面挑釁,將兩韓危機歸咎於外部勢力,卻也認定北韓升級形勢可能催化美在印太追加軍力。

俄國卻較無這類顧慮。俄國軍事情報局局長柯斯特克夫曾主張,北韓應將核武視為面對美國威脅的唯一安全保障。基於這些分歧,俄朝擴大安全合作,不太可能代表中朝軍事科技合作也會突飛猛進,俄國專家認為,中國希望避免美日韓合作深化、以及北韓對中國潛藏的不信任,皆是中朝合作侷限因素。

另俄朝都遭西方制裁,雙方抱團取暖,俄國可獲北韓軍火應急,北韓則寄望俄國經濟和技術援助。但中方近來的路線是穩定對美關係以提振經濟,和俄朝走太近激怒美國,不符中方利益。

要真正理解中俄關係政策,不能盡信西方誇大說法。中國對俄立場已從前年俄烏開戰前「上不封頂」關係,回歸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傳統原則,這是大陸外交部在普亭五月訪中前公布的立場。大陸分析家趙隆去年也在中共黨媒環球時報撰文說,俄中朝軸心不符北京反對二元敵我思維的立場,這呼應中共長期口徑。

因此中俄合作強化、俄朝安全合作激增,仍不足讓三國軸心成為現實;中俄分別與北韓合作,或許更符合個別地緣政治利益。

*普亭今起連訪北韓、越南

路透十七日引述俄羅斯塔斯社報導,克里姆林宮當天宣布總統普亭十八日至十九日將訪問北韓,接著十九日至廿日轉往越南訪問。他上次訪問平壤已是廿四年前。南韓情報安全部門研判,俄國與北韓可能以此為契機,建立等同「有事」時自動軍事介入的密切軍事合作。普亭訪越時,則可能商討軍備、能源及經貿等議題。

北韓領袖金正恩去年九月訪問俄國遠東地區時即邀普亭回訪。克宮也說,這次普亭國是訪問北韓是金正恩邀請。韓聯社報導,金正恩亟欲利用普亭來訪加深兩國連結,預料將盛大歡迎。

南韓情報機構相關人士認為,俄國和北韓可能趁普亭到訪,達成類似一九六一年北韓和蘇聯締結的朝蘇友好合作互助條約合作模式,代表北韓若進入戰爭狀態,莫斯科可能立即軍事介入。

至於訪越,路透報導說,此行展現共產國家越南對俄國的忠誠。

這將是普亭第五次、也是自二○一七年來首次國是訪問越南,預料將會晤越南新國家主席蘇林等領袖。有官員透露普亭屆時可望宣布貿易、投資、科技和教育等雙邊協議,並討論軍備、能源,以及俄國受制裁影響的付款管道等。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