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0日 星期一

新聞自選輯 20240610 中東危機篇

更新時間:23:10

*終結加薩戰事 哈瑪斯高層籲布林肯施壓以色列

美國務卿布林肯10日前往中東,推動以哈停火協議,在布林肯抵達埃及之前,哈瑪斯高層官員發布聲明敦促美方對以色列施加壓力,停止加薩佔領行動,並稱哈瑪斯組織已做好結束戰爭的準備。

根據《路透》報導,哈瑪斯高層官員、發言人朱瑞(Sami Abu Zuhri)在布林肯飛抵中東前發布聲明表示,「我們呼籲美國政府對以色列施加壓力,終止對加薩的佔領,哈瑪斯已經準備好了,將以積極正面作為處理加薩停火提案」。

《路透》指出,布林肯本次造訪中東旨在避免爭端衝突擴散至黎巴嫩。10日巴勒斯坦居民表示,以色列戰車於當日凌晨持續挺進,對加薩走廊南部沙布拉(Shaboura)地區步步進逼,該處為人口最稠密的區域之一。

以色列戰車目前已完全佔領加薩與埃及邊境,由拉法一路延伸到地中海沿岸,拉法百萬難民暫無可退去處。根據以色列統計,截至目前為止,以色列對加薩走廊的襲擊已經造成3萬700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推動以哈停火協議、避免衝突升級 美國務卿布林肯再訪中東

以哈衝突持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0日出訪中東,為以哈衝突去年10月爆發以來,布林肯第8次造訪中東區域。美國華府尋求對以色列和哈瑪斯雙方擴大施壓,避免衝突局勢擴散到黎巴嫩等地。

根據《路透》報導,布林肯10日出訪中東,為去年10月7日哈瑪斯襲擊以色列以來的第8次,除了埃及與以色列外,布林肯此行還將前往約旦與卡達等地。依照行程安排,布林肯首先將在開羅與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al-Sisi)會面。

《路透》指出,結束與塞西的會面後,布林肯10日稍晚將飛往以色列與總理納坦雅胡會晤。美國總統拜登5月31日曾公布以色列三階段停火提案,旨在永久終結敵對行動、釋放以色列人質、巴勒斯坦囚犯與重建加薩。

在布林肯到訪以色列之前,以色列戰時內閣部長甘茨(Benny Gantz)9日宣布請辭,《路透》評論提到,甘茨屬於中間派,請辭雖不會對以色列政府構成直接威脅,但有可能造成嚴重影響,迫使納坦雅胡更為依賴強硬派,以方與黎巴嫩真主黨衝突恐升級。

*以色列救出4人質 哈瑪斯:導致274巴人死亡、近700傷

哈瑪斯掌控的加薩衛生部表示,以色列在週六(8日)展開的營救行動造成至少274名巴勒斯坦人喪命、近700人受傷,最後救出4名被哈瑪斯俘虜的以色列人質,此次行動也是繼去年10月7日哈瑪斯入侵後,規模最大的救援行動。

《美聯社》報導,有數十名人質據信被藏匿在加薩人口密集區或是哈瑪斯的地下隧道,致使以色列的營救行動變得更為複雜。

以軍表示,其部隊日間在城市建築群的深入行動中遭遇猛烈襲擊。此類營救行動的成本耗費巨大,以軍在2月的營救行動雖解救了2名人質,卻也導致74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據報導,以軍此次深入加薩中部努賽拉特(Nuseirat)難民營的行動,是繼10月7日哈瑪斯入侵以來規模最大的救援行動,而該難民營建於1948年第一次以阿戰爭期間。

加薩衛生部今(9日)表示,以軍在營救人至過程中造成至少274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包括64名兒童和57名婦女;而受傷人數則是近700人。該衛生部的統計數字未區分武裝組織成員或一般民眾。

許多以色列人敦促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接受美國總統拜登在5月提出的停火協議,但遭其極右翼盟友威脅表示,若接受停火將會解散政府。週六晚上有數千名以色列民眾再次上街抗議,呼籲政府達成停火協議。

去年10月7日,哈瑪斯入侵以色列南部並綁架250名以色列民眾。截至目前,仍約有120名人質,其中有43名已被宣判死亡,以色列目前確定至少有19名倖存者。

*以色列戰時內閣部長甘茨辭職 要求提前大選

以色列戰時內閣部長甘茨今天宣布退出政府,並要求提前大選。甘茨上個月揚言,若無對加薩走廊的戰後策略,將會退出內閣。

法新社報導,甘茨(Benny Gantz)在電視播出的演說中說:「(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正在阻止我們取得真正勝利。那是我們之所以懷著沉重心情,今天離開緊急政府的原因。」

左右兩側擺放著以色列國旗的甘茨說,尼坦雅胡在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激進運動哈瑪斯(Hamas)在加薩走廊的戰爭中失敗。

他要求提前大選,強調「應該就最終建立一個會贏得人民信任並且有能力面對挑戰的政府而舉行選舉」。

「我要求尼坦雅胡:定下獲得一致同意的選舉日期。」

甘茨上個月表示,如果尼坦雅胡未能於6月8日之前批准加薩戰後計畫,他將退出戰時內閣。

不過甘茨此舉應該不致於導致成員包括宗教和極端民族主義政黨的尼坦雅胡政府垮台。

甘茨的國家聯盟黨(National Union)上週提出解散以色列國會(Knesset)、提前大選的法案。

*戰時內閣部長辭職逼宮 批納坦雅胡「阻止以色列走向勝利」

以色列戰時內閣部長甘茨(Benny Gantz)5月18日向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在6月8日前制定計畫實現6項戰略目標,否則將帶領中間派政黨官員退出內閣,甘茨的要求遭到納坦雅胡拒絕。對此甘茨6月9日宣布退出內閣,並要求提前大選。

綜合外媒報導,甘茨9日表示,政治因素正在為納坦雅胡內閣的重大戰略決策蒙上一層陰影,在人質仍在加薩、士兵仍在加薩作戰時退出內閣是個痛苦決定,但納坦雅胡正在阻止以色列走向真正的勝利,「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今天要離開緊急內閣」。甘茨呼籲納坦雅胡在未來幾個月內舉行大選,建立一個能贏得人民信任、應對挑戰的政府,要求納坦雅胡趕緊敲定選舉日期。

針對甘茨退出緊急內閣,納坦雅胡則在社群媒體發文向他喊話,聲稱「現在正是要團結起來的時候」。納坦雅胡表示,目前戰爭的所有目標都已實現,最重要的要釋放所有以色列人質並消滅哈瑪斯(Hamas)。納坦雅胡表示,他仍然向任何願意分擔打擊哈瑪斯戰爭負擔的政黨敞開大門,並將戰勝敵人、確保以色列公民安全。

*父親在他獲救前一天驟逝 以國人質與父天人永隔

以色列8日對加薩走廊中部的紐瑟拉特(Nuseirat)難民營發動突襲,成功救出4名人質。21歲的人質阿爾莫格‧梅爾‧詹恩(Almog Meir Jan)去年10月7日因「Supernova」音樂節,被哈瑪斯(Hamas)綁架,被囚禁8個多月,而無奈的是,在詹恩獲救的前一天,他的父親尤西(Yossi Jan)在家心臟病發逝世,無緣與兒子重逢。

綜合外媒報導,詹恩的姑姑迪娜(Dina Jan)表示,尤西在兒子回來的前一晚心臟驟停,因為悲傷而過世,沒能與兒子再見面。迪娜表示:「我們對於阿爾莫格能回來非常高興,但大腦無法接受這結果,我們都心碎了。尤西,我的哥哥、阿爾莫格的父親,他在這8個月都黏在電視上,想緊緊抓住每一條訊息。」

迪娜表示,尤西非常愛阿爾莫格,想知道他經歷了什麼,每次有人質相關新聞都會讓他心碎,為此也瘦了20多公斤。迪娜回憶,當她接到軍方電話告知姪子獲救消息,卻被軍方告知無法聯繫上尤西,她這才趕往尤西住處,發現尤西已在家中死亡,享年57歲。

*加薩營救行動英雄殉職! 遺孀深情追憶:他是完美父親

以色列軍方8日從加薩走廊中部的紐瑟拉特(Nuseirat)一帶救出4名人質後,過程中色列國境警察特勤隊(YAMAM)指揮官亞農·札莫拉(Arnon Zamora)不幸殉職,留下妻子和的兩個孩子。遺孀米歇爾·札莫拉(Michal Zamora)9日在臉書上發文,希望人們除了記得他是一位英雄之外,也能記得他是一位「很棒的伴侶,一位完美的父親」。

《以色列時報》報導,36歲的札莫拉來自南部以色列南部的Sde David基布茲(Kibbutz,基布茲為以色列一種常見的集體社區體制)是精英反恐部隊YAMAM的成員,在行動中受重傷,幾個小時後不幸身亡。他參與了成功從加薩走廊救出4名人質的行動,其中包括在去年10月7日諾瓦音樂節(Nova Music Festival)被綁架的阿加瑪尼(Noa Argamani)。

米歇爾寫道:「現在一切都充滿了英雄高級督察亞農·札莫拉的形象。但在他成為戰士和英雄之前,他是一位溫柔迷人的男人。」

「他是一位很棒的伴侶,一位完美的父親。一位充滿愛,也受到愛的人。我們將永遠懷念他,我也希望你們也能如此。」

札莫拉的葬禮預定於當地時間9日下午4點(台灣時間同日晚間9點)在耶路撒冷的赫茨爾山軍事公墓(Mount Herzl military cemetery)舉行,留下米歇爾和他們的兩個孩子。

*以軍突襲救4人質 加薩當局指控:為了救人殺死236巴勒斯坦人

以色列軍方8日從加薩走廊中部的紐瑟拉特(Nuseirat)一帶救出4名人質,加薩衛生官員8日指出,以軍的救援行動至少造成236人死亡、400多人受傷。

綜合外媒報導,加薩醫院官員指出,因以色列軍隊突襲行動而死的人被分別送到紐瑟拉特當地醫院以及代爾巴拉赫(Deir al Balah)的「阿克薩烈士醫院」,兩院合計共有236人死亡。

當時正在購物的民眾阿布多(Nidal Abdo)表示,他在購物時突然遭受瘋狂轟炸,不到10分鐘內有150枚火箭墜落,許多人被炸碎、散落在街上,「以色列消滅了紐瑟拉特,這裡是人間地獄」。哈瑪斯方面則指責以色列犯下「可怕屠殺」,並表示救援行動不會改變以色列在加薩地帶的戰略失敗。

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哈加里(Daniel Hagari)指出,此次人質營救行動發生在紐瑟拉特一處住宅區,哈瑪斯將人質關在兩座公寓中,以軍在突襲過程中遭受猛烈砲火,因此開火反擊,包括空中支援。哈加里聲稱,巴勒斯坦人傷亡不到100人,「我不知道其中有多少人是恐怖分子」。

此次突襲除了巴勒斯坦人傷亡外,服役於特別反恐部隊的以色列警察札莫拉(Arnon Zamora)在行動中受傷,送醫後搶救不治。

*以色列救出4人質! 中以混血女重獲自由 飛奔急探癌末母

以色列軍方8日從加薩走廊(Gaza Strip)中部的紐瑟拉特(Nuseirat)一帶救出4名人質,中以混血女大生阿加瑪尼(Noa Argamani)也在其中,而阿加瑪尼獲釋後隨即前往特拉維夫(Tel Aviv)一家醫院,探視正在接受癌末治療的母親。

綜合外媒報導,以色列國防軍(IDF)8日指出,以軍從紐瑟拉特一帶的兩個不同地點救出4名人質,分別是26歲的阿加瑪尼(Noa Argamani)、21歲的詹恩(Almog Meir Jan)、27歲的柯茲洛夫(Andrey Kozlov)與40歲的齊夫(Shlomi Ziv),4人都是在10月7日的「Supernova」音樂節中被哈瑪斯(Hamas)綁架,被囚禁8個多月。以軍表示,4人被救出後大致無礙,已讓4人搭直升機送醫檢查。

4名人質中最為人所知的是26歲的中以混血女大生阿加瑪尼,當時她和男友奧爾 (Avinatan Or)參加音樂節被哈瑪斯抓走,事後流傳一段影片,阿加瑪尼被哈瑪斯武裝分子騎車載走時,一路哭喊「別殺我」,影片在哈瑪斯突襲事件後廣為流傳。而阿加瑪尼的父親雅科夫(Yakov Argamani)持續奔走,原中國籍母親莉歐拉(Liora Argamani)中文名為李春紅,因癌症住院治療。

阿加瑪尼被救出後送往醫院檢查,並和以色列總統赫爾佐格(Isaac Herzog)通話報平安,隨後她趕往特拉維夫一家醫院,探視正在接受治療的母親,母親莉歐拉在阿加瑪尼遭囚期間曾許願能再見她一面,如今也完成心願。父親雅科夫則說:「今天是我的生日,但我從沒想過能收到這麼棒的禮物。」

*葉門叛軍持續飛彈攻擊 亞丁灣貨輪起火已控制

英國海事安全公司安布雷今天表示,1艘懸掛加勒比海島國安地卡及巴布達(Antigua and Barbuda)國旗的貨輪在葉門亞丁東南83海里處遭飛彈擊中,火勢受控制無人員傷亡。

路透社報導,此前,英國海事貿易行動辦公室(UKMTO)表示,他們曾收到1艘船船長的通報,說葉門亞丁(Aden)東南約80海里處發生事件。

控制葉門人口最多地區並與伊朗結盟的葉門叛軍「青年運動」(Houthi),近幾個月以來一直在沿海襲擊船隻,稱他們以此聲援在加薩(Gaza)與以色列作戰的巴勒斯坦人。

安布雷(Ambrey)在諮詢通報中表示:「這艘船當時正以8.2節的速度沿亞丁灣向西南航行,船隻前段遭1枚飛彈擊中。有爆出火勢但已被撲滅。」

「有看到第2枚飛彈但沒有擊中這艘船。事件發生期間,附近小船上的人員向這艘貨輪開火。」

安布雷說,這艘船改變了航向,加快了航速,並補充說「沒有人員傷亡報告」。

葉門叛軍「青年運動」在曼德海峽(Bab al-Mandab Strait)與亞丁灣(Gulf of Aden)以無人機和飛彈進行攻擊,迫使船運商去年11月起必須繞行非洲南部,航行距離大增且成本更高。

*哈瑪斯:以色列人質救援行動造成210名巴人喪生

以色列軍方宣布今天從加薩走廊(Gaza Strip)中部救出4名活著的人質。哈瑪斯當局媒體辦公室指出,以軍針對營地的攻擊造成21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還有數百人受傷。

法新社報導,這3男1女人質是去年10月7日在以國南部參加諾瓦音樂節(Nova Music Festival)時,遭到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Hamas)帶頭的武裝分子劫持。4人獲救後已被送往醫院接受檢查,身體狀況大致良好。

他們分別為25歲的阿加瑪尼(Noa Argamani)、21歲的梅爾(Almog Meir Jan)、27歲的柯茲洛夫(Andrey Kozlov)與40歲的齊夫(Shlomi Ziv)。這4人是從紐瑟拉特(Nuseirat)營地的2棟獨立建築物中被救出。

根據以國當局統計,遭到武裝分子劫持的251名人質當中,仍有116人被關押在加薩,其中41人已被宣告死亡。

哈瑪斯媒體辦公室表示,「以色列在紐瑟拉特營地大屠殺的受害者已增加至210名烈士,還有400多人受傷」。

哈瑪斯稍早指控以軍「對紐瑟拉特營地進行殘酷而野蠻的侵略」。加薩的1間醫院初步統計,以軍對該地區的猛烈攻擊造成15人喪生。

以色列警方則表示,有1名警官在救援行動中受到重傷。

*黎巴嫩美國大使館遇襲案 消息人士:槍手欲聲援巴人

黎巴嫩司法消息人士今天表示,美國駐貝魯特大使館5日發生槍擊事件後,黎國當局已逮捕20人,據稱這起攻擊事件是為聲援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人。

法新社報導,槍手是1名敘利亞籍男子。他在當地時間5日上午8時34分左右在大使館入口附近以「小型武器」開火,此後與獲報趕往現場的黎國軍方交火受傷,並遭到逮捕。1名司法官員表示,槍手的目的是要「對加薩表達支持」。

黎國司法消息人士今天說,「因美國大使館攻擊事件而被捕的人數已增至20人,其中包括正在貝魯特軍事醫院接受治療的敘利亞籍槍手法拉吉(Qais Farraj)」。

消息人士透露,「被捕的人還包括嫌犯的父親、兄弟、替他上宗教課的神職人員,以及部分與他保持密切聯繫的人。」

報導指,根據調查結果,可能還會有更多人被逮捕或釋放。然而,消息人士稱,現有證據顯示這次攻擊不太可能是激進組織行動的一環。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指出,美國正「與黎巴嫩當局合作,以對實際犯案動機進行全面調查」。

(自由電子報)
--
*團圓前1天永別…兒子被綁架8個月獲釋 以色列人質父心臟病亡

梅爾(Almog Meir Jan)是近日獲救的4名以色列人質之一,此前被哈瑪斯扣押約莫8個月,就在闔家可望團圓的前一天,卻傳來父親因心臟病發而身故的噩耗,父子天人永隔。

英國廣播公司(BBC)9日報導,現年22歲的梅爾因去年10月7日參加諾瓦音樂節(Nova MusicFestival)而被綁架,之後被扣押在加薩走廊長達8個月。

以色列軍方8日在加薩中部救出4名人質,梅爾是其中之一,這次陸空夾擊的救援也導致大量巴勒斯坦人喪命。

梅爾父親的姊姊告訴以色列公共廣播公司(Kan),就在姪子獲釋前數月,弟弟的健康日益惡化並「緊盯著電視」。

她說:「梅爾的父親擔心兒子落入殺人者的手中,更擔憂兒子的處境和遭遇。」據信梅爾父親是因心臟病發而身故。

梅爾父親的胞姊說:「我弟弟因悲痛欲絕而死,沒看到他兒子平安歸來。」

梅爾與其他3個人質獲救,以色列各界歡欣鼓舞,與此同時,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Netanyahu)盛讚特種部隊救援行動「具創意又勇敢」。

但以色列藉由包括連串空襲展開的救援行動所造成的傷亡,引發各方強烈抨擊。

盤據加薩的哈瑪斯(Hamas)衛生部門表示,以色列的攻堅行動造成274人喪命,若前述的數據屬實,可說是這回以巴爆發衝突以來,加薩死傷最慘重的一天。

一名以色列國防軍(IDF)發言人則表示,加薩的死亡人數不到一百。

卡達總理於9日杜哈舉行的峰會期間,呼籲全球加強向以色列施壓,制止以軍在加薩的「野蠻入侵」;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也譴責,這番殺戮猶如「另一回的平民大屠殺」。

一位以色列部長說,歐盟不譴責哈瑪斯把平民當人肉盾牌,反而指責以色列救人。

去年10月被綁架的約莫116人至今仍遭囚禁,當中超過1/3已獲證實慘遭不測,但一般認為可能不只這個數字。

*不滿沒戰後計畫…以色列部長請辭 總理:若制定形同已敗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的政府還能運作下去嗎?以色列戰爭內閣3人領導小組之一的甘茲9日宣布請辭,主因是納坦雅胡沒有制定以哈戰爭的後續計畫,只顧著想消滅哈瑪斯。但內閣成員同樣有極右派威脅納坦雅胡,若答應美國總統拜登提出的停戰計畫,他將從內閣離開,讓納坦雅胡很為難。

未制定戰後計畫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甘茲雖然從戰爭內閣請辭,但他在國會中是提供納坦雅胡「緊急支援」的政黨,納坦雅胡本身的聯盟仍佔據以色列內閣多數(120席中的64席)。甘茲在5月底要求納坦雅胡要制定戰後計畫,包括將哈瑪斯趕出加薩、多國共治加薩等,但納坦雅胡並不接受,並認為若制定戰後計畫,形同以色列已經戰敗。

《華盛頓郵報》提到,雖然甘茲過去常批評納坦雅胡,但納坦雅胡知道他辭職的消息時,還是發推文說:「現在不是辭職的時刻,而是加入軍隊的時刻」,仍希望爭取甘茲回心轉意。戰時內閣原由納坦雅胡、甘茲與國防部長葛拉特共同領導,但甘茲離職後,極右派的國安部長班格維爾期盼能加入。

難遏止好戰極右派
班格維爾則是揚言,若納坦雅胡答應由美國提出的停戰協議,將不惜一切從政府退出。甘茲原本是被外界視為對納坦雅胡內閣中極右派的平衡力量,但如今他的退出,恐讓主張打到底、沒有戰後計畫的極右派勢力更大,以哈之間的僵局似乎只會更難解。

《CNN》提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再次訪問中東,他將前往以色列、埃及、約旦與卡達討論以哈停火協議,不過他過去在中東各國間斡旋都沒有很成功。

目前以哈雙方都互相怪罪彼此不接受停火,以色列軍隊仍持續轟炸加薩走廊各地,尤其是近日對努塞拉特難民營的攻擊,引發不少中東國家不滿。

*撕破臉!以國戰時內閣成員甘茨辭職 嗆總理內唐亞胡阻礙「真正勝利」

以色列前參謀總長甘茨(Benny Gantz)9日晚間宣布退出政府並要求提前在秋季前舉行大選,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盟友可能加大對總理內唐亞胡施壓,內唐亞胡恐怕更仰賴聯合政府內的極右派閣員。

甘茨曾任國防部長,亦是戰時內閣3名成員之一,他上個月曾揚言,倘若內唐亞胡未能於6月8日前批准加薩戰後計畫,他將退出戰時內閣。而此次他帶領中間偏右的國家聯盟黨(National Unity)共8名國會議員退出政府,應不至於導致聯合政府垮台。

甘茨在請辭聲明中表示,「去年10月7日之後,國家聯盟黨一如成千上萬愛國的以色列人動員起來加入聯合政府,儘管我們知道這是一個糟糕的政府,」他說,可是內唐亞胡阻礙了以色列實現「真正勝利」,因此國家聯盟黨懷著沉重心情離開緊急政府。

*分析:以色列戰時內閣成員甘茨請辭 削弱他在以哈戰影響力但有1利多

紐約時報報導,以色列戰時內閣成員甘茨(Benny Gantz)9日晚間宣布辭職,批評者指出他很可能幾個月前就做好決定,此舉一方面凸顯甘茨和總理內唐亞胡在加薩戰後方案的分歧,另一方面將削弱甘茨在以哈戰爭上的影響力,可是有利於在未來選舉與內唐亞胡抗衡。

甘茨和內唐亞胡最大的分歧在於加薩戰後治理方案。多位批評者表示,內唐亞胡遲遲未能針對戰後如何以及由誰治理加薩提出一貫方案。甘茨則呼籲,在取得美國、歐洲和阿拉伯國家與巴勒斯坦人背書下,建立行政體制負責平民事務。

如今,甘茨出走勢必削弱他在以哈戰爭上的影響力,可是有利於將自己塑造成站在內唐亞胡對立面的政治人物,有利於未來大選。

以哈戰爭以來,甘茨一直是推動停火協議的代表人物,他的溫和派立場也增加以色列在國際社會的可信度。如今,甘茨領導的中間偏右國家聯盟黨(National Unity)離開政府,內唐亞胡的聯合政府將向極右派傾斜。

*以色列為救人質突襲 今持續猛攻加薩中部…哈瑪斯:迄今釀274死

加薩居民及哈瑪斯表示,以色列軍隊昨天為營救人質進行突襲,迄今造成274名巴勒斯坦人死亡,以軍今天繼續猛攻加薩中部,戰車進一步深入南部城市拉法,試圖封鎖部分地區。

路透社報導,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治下的加薩(Gaza)衛生部今天更新傷亡人數時指出,巴勒斯坦人遇害者已從昨天通報的210人,攀升至274人,另有698人受傷。

以色列特種突擊隊昨天闖進加薩中部人口稠密的紐瑟拉特(Nuseirat)難民營,營救去年10月起遭哈瑪斯武裝分子挾持的4名人質。

以色列軍方發表聲明指出,以軍繼續在加薩中部布賴吉(El-Bureij)以東及迪爾巴拉市(Deir al-Balah)行動,已擊斃數名巴勒斯坦槍手,並且摧毀武裝分子基礎設施。

根據受困家中的居民,以色列戰車今天開進兩個新地區,顯然為了完成對整個拉法(Rafah)東側的包圍,與哈瑪斯領導的武裝團體爆發衝突。

*以國防軍:前半島記者包庇哈瑪斯關押人質 已遭擊斃、家人生死不明

紐約郵報報導,以色列國防軍8日發動空襲和地面戰解救4名以色列人質,現在軍方曝光前半島電視台加薩記者阿爾賈莫(Abdallah Aljamal),為哈瑪斯提供自家住所關押其中3名人質,而該記者同時是哈瑪斯勞動部發言人,已經被以軍突擊隊擊斃。

以色列時報指出,最一開始,歐洲—地中海人權觀察組織(Euro-Med Human Rights Monitor)負責人阿布杜(Ramy Abdu)率先報導宣稱,國防軍突襲記者阿爾賈莫住家,殺害阿爾賈莫及其父親在內等若干家人。

後續國防軍證實消息,但並未透露阿爾賈莫家人的下落,且在聲明稿中強調「證明哈瑪斯拿平民作為人肉盾牌」。

阿爾賈莫曾於2019年為半島電視台撰寫專欄,不過半島電視台表示阿爾賈莫從來並非旗下員工。

阿爾賈莫生前為《巴勒斯坦紀事報》(Palestine Chronicle)撰稿,報導大量死於以哈戰爭交火的加薩巴勒斯坦人。而他近來的報導多半聚焦國防軍在中部紐瑟拉特(Nuseirat)的行動,也是他的住家所在地。

對此非營利組織《巴勒斯坦紀事報》亦於9日證實阿爾賈莫身分,不過並未評論阿爾賈莫協助哈瑪斯藏匿人質一事。該報總部在美國華盛頓州,旨在提供關於加薩的每日新聞,聲稱旗下團隊 「由專業記者、受人敬重的作家和作者組成,他們不代表任何政黨發言,也不擁護任何特定政治宣傳」。

被拘禁在阿爾賈莫家的人質是22歲詹恩(Almog Meir Jan)、27歲柯茲洛夫(Andrey Kozlov)與41歲茲福(Shlomi Ziv)。

*釀2死、引發野火…以色列空襲黎巴嫩南部 真主黨使用火箭回擊

黎巴嫩官方媒體指出,以色列今天空襲黎巴嫩南部,造成2人死亡並引發野火災情;獲伊朗支持的黎巴嫩什葉派民兵組織「真主黨」(Hezbollah)則宣布旗下一名戰士喪命。

黎巴嫩官方的國家通訊社(National News Agency)今天報導,「一架以色列無人機用兩枚導向飛彈發動空襲,鎖定艾塔龍村(Aitaroun)一間咖啡廳」,造成37歲的咖啡廳老闆以及另一位年輕人死亡。

此外,黎巴嫩南部邊境村莊基安(Khiam)也遭受「猛烈空襲」。

法新社報導,以色列軍方發布聲明表示,以軍一架飛機擊中艾塔龍村的一名真主黨恐怖分子,空軍也鎖定基安村和馬卡巴村(Markaba)的「恐怖分子設施」。

真主黨隨即宣布向以色列邊境城鎮發射卡幽沙式(Katyusha)火箭,「藉此回應以色列敵軍攻擊黎巴嫩南部村莊及避難處所,而且還鎖定平民,尤其是在有2人喪命的艾塔龍村」。

真主黨是巴勒斯坦伊斯蘭組織「哈瑪斯」(Hamas)的盟友。自從哈瑪斯去年10月7日攻擊以色列引發加薩走廊(Gaza Strip)戰爭後,真主黨過去8個月幾乎每天跟以軍交火。

*「透過屠殺行動解救人質」…以軍突襲帶回4人質 哈瑪斯:造成部分人質喪命

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Hamas)旗下武裝分支艾茲丁.卡薩姆旅今天表示,部分人質在以色列於加薩走廊中部紐瑟拉特難民營及周邊地區進行的解救人質行動中喪命。

路透社報導,艾茲丁.卡薩姆旅(Ezzedine al-Qassam Brigades)發言人烏貝達(Abu Ubaida)在通訊應用程式Telegram發文寫道,以色列「透過駭人聽聞的屠殺行動得以解救其部分人質,但也在行動中造成另外一些人質喪生」。

據哈瑪斯官員說法,以色列部隊今天在加薩走廊(Gaza Strip)發動突襲救出4名人質,與此同時也在同一地區發動空襲,造成超過200名巴勒斯坦人喪生,是以色列於戰爭中最血腥的襲擊之一。

根據以色列的統計,去年10月7日哈瑪斯突襲以色列,造成約1300名以色列人死亡,並且擄走逾250人,目前仍有約120人被扣押在加薩走廊。

目前尚不清楚以色列今天的人質救援和空襲是否屬於同一行動,但都發生在加薩走廊的紐瑟拉特(Nuseirat)。

建築密集的紐瑟拉特在以色列與統治加薩走廊的哈瑪斯間長達8個月的戰爭中,時常陷入困境。

烏貝達還說,今天的「行動將對敵軍的人質構成巨大威脅,並將對他們的處境和生活產生負面影響」。

*疑遭叛軍「青年運動」襲擊 葉門外海兩艘船隻起火

英國兩家海事機構通報指出,有兩艘船隻於葉門亞丁(Aden)外海遇襲後起火。葉門叛軍「青年運動」(Houthi)近幾個月來一直襲擊沿海的航運船隻。

路透社報導,英國海事安全公司安布雷(Ambrey)今天表示,一艘懸掛加勒比海島國安地卡及巴布達(Antigua and Barbuda)國旗的貨輪於葉門亞丁東南方83海里處遭飛彈擊中,火勢已受控制。

英國海事貿易行動辦公室(UKMTO)稍早指稱,他們曾收到一艘船的船長通報,說亞丁東南方約80海里處發生事故。

另外,安布雷和英國海事貿易行動辦公室也提到,他們接獲通報,亞丁西南方70海里處發生另一起事件。

英國海事貿易行動辦公室於諮詢通報中表示:「船長通報說,該船的船尾被不明發射體擊中,導致起火。正在進行損害管控。」

控制葉門人口最多地區並與伊朗結盟的青年運動近幾個月來一直襲擊外海船隻,他們宣稱以這些行動支持在加薩走廊(Gaza Strip)與以色列作戰的巴勒斯坦人。

青年運動以無人機和飛彈攻擊曼德海峽(Bab al-Mandab Strait)及亞丁灣(Gulf of Aden)的船隻,迫使船商去年11月起必須繞行非洲南部,航行距離大增且成本更高。

*駐以色列美軍官員 提供情報助救出加薩人質

美國國防部和中央情報局(CIA)一直提供加薩上空的無人機空拍、通訊攔截和其他來源收集到的人質可能位置的資訊。了解援助情況的美國和以色列官員透露,以色列8日的營救行動成功,部分功勞是美國情報部門提供了有關人質的情報。

紐約時報報導,一名美國官員表示駐紮在以色列的人質營救小組透過情報和其他後勤支援,協助以軍救出四名人質。兩名以色列情報官員也說駐以美軍的官員提供了一些有關8日獲救人質的情報。

據一位熟悉情況的以色列高階國防官員透露,美國和英國的情蒐分析小組在戰爭期間一直駐紮在以色列,協助以色列情報部門蒐集和分析與人質相關的資訊,因其中一些人質是英、美兩國的公民。

以國官員稱雖然該國有自己的情報來源,但美國和英國能提供以色列無法自行收集的空拍和網路情報。以國官員表示美國和英國團隊都沒有參與規畫或執行營救行動,因以色列人已是人質救援的專家,在戰術規畫上幾乎不需要支援,但額外情報確實提供了附加價值。

美國官員則說情報支援主要集中在人質位置和哈瑪斯最高領導層的資訊,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說服以色列結束戰爭的最佳方式是奪回人質並抓捕或狙殺哈瑪斯高層。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的聲明也呼應此立場,在聲明中表示「美國支持一切確保哈瑪斯扣押的人質獲釋的行動」,包括進行中的談判或其他方式,尤其是人質中仍有美國公民。蘇利文也說哈瑪斯、以色列、埃及、卡達、美國的談判代表目前正在討論的停火提案將是剩餘人質平安返家的解方。「目前檯面上的人質釋放和停火協議將確保所有剩餘人質獲釋,同時為以色列提供安全保證、救濟加薩無辜平民」。

拜登總統在巴黎與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會面後也對此發言,他樂見四名人質安全獲救,得以返回以色列與家人團聚,「在所有人質回家並達成停火協議之前,我們不會停下腳步,這是至關重要的」。

*律師妻發內唐亞胡逮捕令恐遭制裁 男星庫隆尼槓上白宮批離譜

國際刑事法院(ICC)檢察官上月申請對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和哈瑪斯3位領袖發出逮捕令,好萊塢巨星喬治庫隆尼(George Clooney)的人權律師妻子艾莫(Amal Clooney),在ICC提出起訴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如果拜登簽署眾議院最近通過的制裁ICC法案,她可能面臨美國制裁。據悉,庫隆尼曾致電白宮,對拜登表達關切與不滿。

華盛頓郵報報導,庫隆尼曾致電白宮顧問芮契提(Steve Ricchetti),表達對拜登譴責ICC檢察官申請對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國防部長加蘭特的擔憂,特別是他還在電話中使用「離譜」(outrageous)一詞。

知情人士稱,庫隆尼也對拜登政府對於制裁ICC官員的態度表達不滿,擔心他的妻子可能會受到處罰。

報導指出,喬治庫隆尼長期來一直是民主黨的支持者,2020年曾向拜登的選舉活動捐贈50多萬美元,同時在募款活動上協助募資700萬美元,庫隆尼定於15日出席拜登在好萊塢舉辦的募款活動,屆時將有奧斯卡影后茱莉亞羅勃茲、前總統歐巴馬等重量級嘉賓出席,使得有些美國官員擔心庫隆尼可能退出這場募款活動。對此庫隆尼透過代表拒絕評論,白宮也拒絕置評。

美國眾議院於4日已通過一項針對ICC的制裁法案,目前尚不清楚參議院是否會審議這項法案,也不知道是否庫隆尼的反映是否奏效。

白宮先前已對該眾院通過的法案表示「「強烈反對」,稱「該法案可能會造成對法院工作人員、法官、證人,以及在法院各方面提供有限、針對性支持的美國盟友與夥伴實施制裁,保護以色列還有更有效的方式」。

*挺巴數萬人白宮前示威 爆警民衝突…煙霧彈、辣椒水都出動

數以萬計親巴勒斯坦的抗議者8日在白宮外舉行大規模示威活動,最終演變成警民衝突,警方對示威人群施放辣椒水及催淚劑,有示威者投擲煙霧彈還擊,現場濃煙滾滾,一片混亂。

「粉紅代碼」(CODEPINK)及「美國伊斯蘭關係協會」(Council on American Islamic Relations)等團體發動這次包圍白宮的活動,不少人響應,他們分別乘坐長途巴士由各州來參加集會。

當局對此做好應對措施,特勤局發言人表示:「本周末在華盛頓特區的活動將導致大量人群聚集,為此已在白宮建築群附近實施額外的公共安全措施」,包括設置防攀爬圍欄。白宮大樓周圍也豎起柵欄作為第二道防線。

3萬多的示威人群主要聚集在拉法葉廣場公園(Lafayette Square Park),警方一早設防將附近數條街道封閉。

示威者先是展開一面兩哩長的巨大的紅色橫幅用以包圍白宮,上面寫著遭以色列殺害的巴勒斯坦人名字。他們高喊著「自由巴勒斯坦」、「去死的警察」等口號。部分人揮舞巴勒斯坦旗幟。

示威集會上有人發言指斥以色列是屠夫,要求馬上停火、立即結束對加薩的圍困、恢復所有巴勒斯坦囚犯的自由以及結束對巴勒斯坦的占領。

示威最終演變成衝突,從社群媒體上發布的一些視頻顯示,有抗議者點燃煙霧彈後扔到白宮草坪,一時間濃煙滾滾。也有視頻顯示白宮外第七位總統安德魯‧傑克森(Andrew Jackson)雕像遭到破壞,上面被人塗上「解放加薩」和「抵制以色列產品」等字句。

大批州立公園局警察介入,有示威者聲稱遭到施放辣椒水及催淚劑,也有人表示遭警察用警棍襲擊,一名獨立記者在社媒發布了一張他臉上流血的照片,聲稱是警察試圖逮捕他時使用了警棍。州立公園局未說明有多少人被逮捕。

正在法國作國事訪問的總統拜登,此前表示支持和平抗議,但不支持混亂及暴力。

*哈瑪斯領袖回嗆4字!以軍空襲加地面戰救4人質、釀236死

耶路撒冷郵報報導,以色列國防軍8日於加薩中部紐瑟拉特(Nuseirat)難民營解救4名人質,哈瑪斯首領哈尼雅(Ismail Haniyeh)旋即回嗆「永不投降」。

以色列軍方8日空襲加薩中部紐瑟拉特難民營,同時展開地面行動救出4名人質,分別為22歲詹恩(Almog Meir Jan)、27歲柯茲洛夫(Andrey Kozlov)、41歲茲福(Shlomi Ziv)與26歲阿嘉曼妮(Noa Argamani)。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紐瑟拉特難民營醫院表示,這項解救行動造成至少236名巴勒斯坦人罹難,這是8個多月以哈戰爭迄今以軍最致命的攻擊之一。

而哈瑪斯領袖哈尼雅也隨即發表聲明稱,我們的人民「永不投降」,還說「如果占領國認為可以透過武力將其選擇強加於我們,那是癡心妄想,抵抗運動不會同意任何不能實現巴勒斯坦人民安全的協議。」

*以色列女大生人質獲救衝醫院見癌末母 被擄上機車影片曾轟動全球

以色列軍方8日空襲加薩中部紐瑟拉特(Nuseirat)難民營,同時展開地面行動救出4名人質,其中一人是去年10月7日遭哈瑪斯槍手劫持上車、影片轟動全球的26歲阿嘉曼妮(Noa Argamani)。紐瑟拉特難民營醫院表示,這項解救行動造成至少236名巴勒斯坦人罹難,這是8個多月以哈戰爭迄今以軍最致命的攻擊之一。

阿嘉曼妮去年10月7日在超新星音樂節遭遇哈瑪斯突襲行動,當時被槍手綁在機車上強行帶走,她一邊哭喊救命、一邊伸手試圖去拉同樣被劫持的男友。該影片在社群平台瘋傳,震驚國際社會。

如今,阿嘉曼妮和另外3名人質順利獲救,回到特拉維夫後她火速前往醫院探望腦癌末期的母親。

另外3名人質分別為22歲詹恩(Almog Meir Jan)、27歲柯茲洛夫(Andrey Kozlov)與41歲茲福(Shlomi Ziv);阿嘉曼妮的男友則仍被俘虜中。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目前還有116名人質尚未獲救。

以軍發言人哈加里透露,哈瑪斯將人質分別囚禁於兩棟公寓街區,以軍「空襲並進行地面行動」,和武裝分子經過激烈交火後救出人質。

巴勒斯坦官員表示,該行動造成至少236人喪生,附近集市和一座清真寺周圍屍橫遍野,男人、女人和兒童的遺體殘缺不全。

*以色列救出被哈瑪斯扣押的4名人質 包括1名25歲中以混血女子

以色列國防軍當地時間6月8日宣佈,他們當天上午對加薩中部開展了一次特別軍事行動,解救出四名以色列遭扣押人員,這些人是在去年10月7日參加音樂節時遭扣押的,其中包括25歲的中以混血諾亞.阿加瑪尼(Noa Argamani)

陸媒觀察者網報導,阿加瑪尼其母曾因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要求幫助而在網路上引發爭議。阿加瑪尼是中以混血,去年10月7日,巴勒斯坦武裝人員騎摩托車將其帶走的視頻在網路上流傳。她的母親是莉奧拉.阿加瑪尼(中文名李春紅,後入籍以色列)。

阿加瑪尼自從遭到扣押後,其母曾向多方求援拯救其女兒,她曾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說:「難道就因為我是以色列籍,你們中國人就能(見死)不救,就不可以幫助我們嗎?」一度引發網民爭議。

以色列此次的援救行動,對當地的空襲已導致至少93名巴勒斯坦人死亡,上百人受傷。加薩地帶媒體辦公室形容,以色列對加薩中部難民營發動了「前所未有的野蠻襲擊」。

據「以色列時報」報導,這四名人員自去年10月7日以來一直遭扣押,他們分別是25歲的諾亞·阿加瑪尼(Noa Argamani)、21歲的阿爾莫格·梅厄·揚(Almog Meir Jan)、27歲的安德列·科茲洛夫(Andrey Kozlov)和40歲的什洛米·齊夫(Shlomi Ziv)。以色列方面稱,四人獲救後身體狀況良好,已轉入醫院做進一步體檢。

*去年音樂節遭挾持哭喊「別殺我」!女子被以色列軍方救出 激動和父親擁抱

以色列軍方表示,以軍今天從加薩走廊(Gaza Strip)中部的紐瑟拉特(Nuseirat)一帶2處不同地點合計救出4名活著的人質。

路透社報導,這3男1女人質是去年10月7日在以色列南部參加諾瓦音樂節(Nova Music Festival)時,遭到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Hamas)帶頭的武裝分子劫持。

以軍表示,4人已被送往醫院接受檢查,身體狀況良好。

他們分別為25歲的阿加瑪尼(Noa Argamani)、21歲的梅爾(Almog Meir Jan)、27歲的柯茲洛夫(Andrey Kozlov)與40歲的齊夫(Shlomi Ziv)。

統治加薩走廊的哈瑪斯去年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突襲,導致加薩陷入至今長達8個月的破壞性強大戰爭。根據以色列統計,遭到武裝分子劫持的約250名人質當中,仍有116人在加薩地區,其中至少40人已被當局宣告死亡。

今天獲釋的阿加瑪尼是以色列和中國混血,母親利奧拉(Liora Argamani)來自中國。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去年底曾請求中國介入讓阿加瑪尼獲釋。

以色列的N12新聞台播出阿加瑪尼與父親團聚的畫面,她微笑擁抱父親。

阿加瑪尼和男友歐爾(Avinatan Or)去年10月7日上午在諾瓦音樂節被綁架,當時她遭到2名男子用摩托車強押到加薩,事發後不久影片在網路上流傳,她在片中瘋狂大喊:「別殺我!」使她成為這場人質危機的代表面孔之一。

據信歐爾目前仍處於被俘狀態。

*加薩臨時碼頭完成修復 以色列:人道救援數天內恢復

以色列軍方今天表示,美國在加薩走廊海岸附近建造的一座臨時碼頭完成結構修復後,透過海路進入加薩的人道援助將在未來幾天內恢復。

路透社報導,美國為協助援助物資進入加薩走廊(Gaza Strip)以緩和當地人道災難,而在加薩外海搭建一座臨時碼頭,並於5月中啟用。但僅過了2週,這座碼頭便在狂濤和天候衝擊下,部分結構5月28日斷裂脫離,導致碼頭暫時移除。

美軍中央司令部(US Central Command)昨天表示,這座臨時碼頭已經重新搭建。

以色列軍方今天說:「以色列國防軍(IDF)已開始確保美軍聯合灘岸後勤(JLOTS)能力所處的加薩沿海地區安全。這座碼頭重新架設後,將促使未來幾天內能開始繼續向加薩人民遞送人道援助。」

統治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Hamas)去年10月7日突襲以色列、造成1200人死亡,引發以色列反攻後,至今8個月加薩地區不斷上演人道災難。

根據加薩衛生部的說法,自以色列進攻以來,當地已有3萬6000多人因此喪生。以色列的攻擊已使加薩大部分地區淪為廢墟,大多數居民也已逃離家園。

(聯合新聞網)
--
*以軍白晝突襲 救出4人質

鎖定加薩難民營兩公寓同時行動 軍機火力支援協助撤離
以色列八日對加薩走廊中部的紐瑟拉特(Nuseirat)難民營發動突襲,成功救出四名人質。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則聲稱,以軍突襲造成至少二七四人死亡,其中包括多名婦孺,另有近七百人受傷。哈瑪斯旗下武裝分支「艾茲丁‧卡薩姆旅」(Ezzedine al-Qassam Brigades)更聲稱,部分人質在以色列的救援行動中喪命。

哈瑪斯稱以軍造成274人死亡
以軍九日繼續猛攻加薩中部,戰車進一步深入南部城市拉法,試圖封鎖部分地區。哈瑪斯媒體辦公室指稱,八日在以軍突襲行動中喪生的遇難者包括六十四名兒童、五十七名婦女。但以軍堅稱,因此事而喪命的巴勒斯坦民兵或平民「不到一百人」。

四人分別為廿五歲的阿加瑪尼、廿一歲的梅爾、廿七歲的柯茲洛夫與四十歲的齊夫,均為去年十月七日在諾瓦音樂節遭哈瑪斯綁架。當局釋出獲救人質在醫院與親友團聚的激動畫面,也讓近期因人質安危問題而氣氛低迷的特拉維夫暫時釋放壓力,出現歡欣鼓舞的場面。

一段廣為流傳的影像顯示,阿加瑪尼遭兩名男子押上機車載離時大喊「別殺我」,成為被綁人質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以色列和中國混血的身份更讓她受到矚目。阿加瑪尼獲救後,隨即趕往母親治療腦癌所在的醫院相聚。

以軍發言人哈加里表示,軍方情報認定人質被關押在紐瑟拉特難民營中心相距約兩百公尺的兩棟公寓內。在展開行動前,以軍反覆以公寓建築為模型進行操演。為製造奇襲效果,以軍在白天同時對兩公寓展開行動,但在撤離時仍遭到包括火箭推進榴彈(RPG)等猛烈砲火攻擊,以軍出動軍機等重火力反擊,協助人質撤離。營救人質過程中,一名突擊隊員傷重不治。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強調,將持續作戰直到所有人質獲釋;國防部長葛朗特讚揚救援行動「勇氣十足、計畫縝密、執行卓越」。然而,此次救援行動仍無法消除人質家屬疑慮,認為僅憑軍事行動難以將所有人質救回。

埃及譴責以色列攻擊難民營
哈瑪斯高層幹部奈姆則批評,這起突襲是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犯下的駭人屠殺,質疑納坦雅胡並未打算透過協議,和平地終結戰爭並讓人質獲釋。埃及外交部也以強烈措辭,譴責以色列攻擊難民營,違反所有國際法規範。對於平民傷亡情況,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在社群媒體X寫道,「這樣的殺戮必須立刻終止」。

美聯社報導,這場救援行動仍不清楚會對正處於僵局的三階段停火協議談判造成何種影響。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本週將再次前往中東,尋求突破。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重申,當前的協議能夠讓所有人質獲釋、以色列獲得安全保障,並解救加薩的無辜平民。

*提供情報協助 美英團隊建功

以色列特種突擊隊八日進攻加薩走廊中部人口稠密的紐瑟拉特(Nuseirat)難民營,救出去年十月起遭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武裝分子綁架的四名人質。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八日報導,由美國與英國人員組成的團隊,自去年十月加薩戰爭爆發後,便在以色列協助蒐集、分析人質情報,以軍八日的「夏日種子行動」(Seeds of Summer),也是獲得美英情報協助。

蒐集人質、哈瑪斯高層情資
美國國防部在加薩戰爭爆發後曾透露,有「一小群」美軍人員在耶路撒冷大使館,藉由提供情報協助以色列政府。五角大廈和中央情報局(CIA)向以方提供透過無人機空中偵搜加薩、通訊攔截和其他來源取得的人質潛在地點資訊。雖然以色列有自己的情報系統,但美國與英國能夠提供空中及網路等以國無法自行取得的情資。

美國官員認為,說服以色列結束戰爭的最好方式,就是人質獲救及剷除哈瑪斯領袖,因此美方情報工作著重人質和哈瑪斯高層相關情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表示,透過持續性的溝通和「其他方式」,美國傾力支持包括美國公民在內仍遭哈瑪斯挾持的人質獲釋。仍身陷加薩的一一二名人質中有八人為美國籍,其中三人已喪生。

助以辨別哈瑪斯隧道網絡
此外,美國情報分析師也會協助以國官員辨識哈瑪斯在加薩走廊建立的地下隧道網絡,使用強大的情報分析技術將碎片化訊息整合。

以色列媒體披露,夏日種子行動由以色列國防軍(IDF)、以色列國家安全局(Shin Bet),以及以色列國境警察特勤隊(YAMAM)共同策劃執行。在任務開始前幾天,YAMAM便開始演練從紐瑟拉特撤離的各種模式,以軍也在紐瑟拉特東部及迪爾巴拉(Deir al-Balah)一帶持續攻擊。

情資顯示,四名人質被關押在紐瑟拉特兩座相距兩百公尺的公寓中,其中廿五歲女大生阿加瑪尼被單獨關押在一個巴勒斯坦家庭中,廿一歲的梅爾、廿七歲的柯茲洛夫與四十歲的齊夫則被關押在另一處。在確認地點後,為避免人質遇害,突擊隊選擇同時突襲兩棟建物。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與國防部長葛朗特六日晚間批准任務。

*母曾向習近平求助未獲回應 以中混血女大生獲救

8日獲救的以色列人質之一、25歲的阿加瑪尼,是以色列和中國混血的女大學生,母親利奧拉(Liora Argamani)來自湖北武漢,目前已是腦癌末期,非常希望在死前見女兒最後一面。利奧拉去年10月為女兒慶生時,呼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協助阿加瑪尼獲釋,但未獲任何回應,反遭中國網友嘲諷,「又不是中國籍,關我們什麼事?」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去年12月表示,已透過中國駐以色列大使蔡潤傳達,希望習近平介入此事,協助人質獲釋。據稱蔡潤向納坦雅胡「保證」,訊息已經傳達。

*連累1.3萬條小生命 以被列危害兒童人權國家

以哈戰爭至今八個月,在以軍對加薩的一波波攻勢中,估計約三.六萬人死亡,當中喪命的兒童可能超過一.三萬,包括六日空襲加薩聯合國學校,造成婦女、兒童在內超過四十人死亡。聯合國秘書長辦公室已於七日告知以色列駐聯大使爾登,秘書長古特瑞斯將於十四日向安理會提交危害兒童人權的國家、武裝團體清單,以色列與哈瑪斯同列其中。爾登獲訊後發出聲明嚴正批評聯合國,「對這項可恥的決定感到徹底的震驚和厭惡」。

爾登強調,「以色列軍隊是全世界最富道德良知的軍隊。因此,這項缺德的決定只會惠及恐怖份子和嘉獎哈瑪斯」、「哈瑪斯將進一步利用學校和醫院,這個可恥的決定只會給哈瑪斯倖存的希望,延續戰爭和苦難」。

以:衝擊與聯合國關係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聲明表示,「聯合國把自己放進了歷史的黑名單中」;外交部長卡茲警告,這項決定將衝擊以國和聯合國的關係。

巴勒斯坦駐聯大使曼蘇爾在社群媒體X寫道,把以色列加入「羞恥名單」也無法讓數以萬計兒童死而復生,「但是通往正確方向的重要一步」。

聯合國秘書長發布的年度「兒童與武裝衝突」報告,揭露殺害、致殘、性侵、綁架、拒絕援助及鎖定學校和醫院等危害兒童人權行徑,隨報告附上迫害兒童人權的國家、武裝團體清單,使其承受國際壓力。安理會收到名單後可決定是否對其採取行動。

美聯社分析加薩衛生部數據發現,比起去年十月戰爭爆發時超過六十%的婦幼死亡率,四月已低於四十%。然而,人道危機情勢嚴峻,據世衛組織上週表示,超過八成兒童每三天就有一天整日未進食。聯合國五日警告,若局勢持續發展,超過一百萬加薩人會在下月中面臨最高飢餓程度。

(自由時報)
--
*被擄246天 以軍加薩救4人質

以色列特種部隊八日發動自去年十月七日以哈開戰來,最大規模的營救人質行動,從加薩中部紐瑟拉特鎮救出三男一女共四人,其中的女性人質是中國大陸和以色列混血兒阿加瑪尼,四人遭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綁架二四六天。哈瑪斯指控以軍這次行動突襲人口稠密的紐瑟拉特難民營,造成至少二七四名巴人喪生、六九八人受傷。

對法國進行國是訪問的美國總統拜登及東道主法國總統馬克宏,八日慶賀這四人平安返家;歐盟外交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則譴責以軍這次行動造成慘重傷亡,「加薩再度傳出屠殺平民報導,令人震驚」。

拜登在共同記者會說,在所有人質返家以及以哈戰爭實現停火前,「我們不會停止努力」。馬克宏重申法方支持美國政府五月卅一日公布的加薩三階段停戰提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九日將又一次展開中東行,以促成恢復以哈停火談判。

紐約時報等外媒報導,被關在兩處地點的廿六歲阿加瑪尼、廿二歲梅爾、廿七歲柯茲洛夫與四十一歲齊夫生還,先由直升機送醫檢查,再跟家人團聚。以色列民眾聞訊歡欣鼓舞。

這四人都是開戰當天在以南參加諾瓦音樂節時,遭哈瑪斯為首的民兵劫持。網路影片可見阿加瑪尼遭兩名巴勒斯坦男子用機車押到加薩,她大喊「別殺我」,讓她成為以哈戰爭知名度最高的人質之一。

阿加瑪尼獲救後對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說,很久沒聽到希伯來語,真的很高興。據信和她同時遭綁架的男友歐爾仍未獲釋。

哈瑪斯共綁架約二五○名人質,約半數在去年十一月為期一周的停火時獲釋,但哈瑪斯手中仍握有約一二○名人質,包括約十五名婦女、兩名五歲以下幼童和兩名八旬老翁,並宣稱其中四十三人已死亡。以色列政府指稱,以軍已尋獲至少十六具人質遺體。

以軍說,一名以色列特種部隊軍官在這次營救行動中喪生。哈瑪斯旗下的加薩衛生部表示,以軍這次行動空襲紐瑟拉特難民營並在周遭和哈瑪斯激烈槍戰,造成二七四名巴人喪生,包括孩童等平民。以軍發言人哈加里則稱,當天巴人死亡人數「應不到百人」。

哈瑪斯領袖哈尼雅八日說,「我們的人民不會投降,將繼續抵抗」。一名哈瑪斯高官聲稱,開戰逾八個月,以方才救出四名人質,這「凸顯失敗,而非成就」。

哈瑪斯高官、加薩前衛生部長奈姆指控內唐亞胡及其「法西斯政府」八日犯下駭人大屠殺,顯示內唐亞胡根本不打算達成停火協議以終結這場戰爭。

*以救人質策畫數周 挑白天突襲

以色列官員表示,這次赴加薩中部紐瑟拉特拯救人質的行動,事先經過數周策畫,直到八日早晨實施前幾分鐘才獲批准;過程中特種部隊與哈瑪斯民兵激烈駁火,以國精銳的反恐特種部隊指揮官札摩拉(Arnon Zamora)殉國。

紐約時報報導,以國特種部隊在軍方、情報單位及空軍掩護下,突襲紐瑟拉特市區相隔數百呎的兩棟大樓,救出四名人質,人質生還且健康狀態不錯。

加薩衛生官員表示,二七四名巴勒斯坦人,包括婦孺,在這次行動中被殺;以軍表示,只針對危及以國拯救人質部隊的民兵下手。

兩名以國國防官員表示,自去年十月展開地面攻勢以來,已橫掃加薩大部分地區,但是在三個不同的軍事行動中只拯救七名人質生還,而仍留在加薩的人質粗估有一百廿人;幾次擬定的救援任務,都因憂心危及人質性命和部隊傷亡,最後並未發動。

以軍發言人哈加里表示,為這次拯救行動,以軍籌畫數周,匯整必要人力物力;情報單位先行探知一名女性人質被關在一棟大樓,而另三人在另一座;官兵先在兩棟建築物先行密集模擬訓練,沙盤推演;這次任務地點,在平民住宅區的中心,哈瑪斯蓄意躲在民宅裡,平民及武裝民兵一起看守人質;以軍必須用確保人質能夠生還的方式執行任務。

直到八日早晨,軍方參謀長哈勒維及國家安全局長巴爾在原訂上午十一時任務展開前幾分鐘,才下達執行命令;選擇在光天化日下進行,攻占兩棟建築,讓哈瑪斯猝不及防;哈瑪斯原以為以軍打算在夜間行動。

哈加里表示,關押女性人質的建築有武裝守衛圍在囚室外,但被以軍出其不意擊倒。而在另棟有三名人質的建築中,以軍先艱難與守衛駁火,才救下人質。特種部隊撤出兩棟建築物時,哈瑪斯向他們開火、發射火箭彈,部隊隊員用肉身掩護人質;以國空軍則在該區內外鎖定民兵攻擊。

以軍「雅瑪姆」反恐特種部隊指揮官、三十六歲的札摩拉傷重不治,他身後留下妻子及兩個小孩。

當地阿克沙烈士醫院巴勒斯坦官員達克蘭表示,攻擊發生在市集附近,當地行人密集,故傷亡慘重。哈加里表示,軍方知道有巴人傷亡,但認為不到一百人,無法確定有多少是武裝分子。

*美方情資 助以色列掌握人質位置

美國和以色列官員透露,以色列八日營救人質行動成功,部分功勞是美國情報部門提供人質情資。美國國防部和中央情報局(CIA)一直提供加薩上空的無人機空拍、通訊攔截和其他來源情報,讓以軍獲知人質可能位置。

紐約時報報導,一名美國官員表示,駐紮在以色列的人質營救小組透過情報和其他後勤支援,協助以軍救出四名人質。兩名以色列情報官員也說,駐以美軍官員提供了一些有關八日獲救人質的情報。

以色列高階國防官員透露,美國和英國的情蒐分析小組在戰爭期間一直駐紮在以色列,協助以色列情報部門蒐集和分析與人質相關資訊,因其中一些人質是英、美兩國公民。

以國官員稱雖然該國有自己的情報來源,但美國和英國能提供以色列無法自行收集的空拍和網路情報。以國官員表示,美國和英國團隊都沒有參與規畫或執行營救行動,因以色列是人質救援專家,在戰術規畫上幾乎不需要支援,但額外情報確實提供附加價值。

美國官員則說,情報支援主要集中在人質位置和哈瑪斯最高領導層資訊,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說服以色列結束戰爭的最佳方式是奪回人質並抓捕或狙殺哈瑪斯高層。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在聲明中,表示「美國支持一切確保人質獲釋的行動」,包括進行中的談判或其他方式,尤其是人質中仍有美國公民。蘇利文也說,哈瑪斯、以色列、埃及、卡達、美國的談判代表目前正在討論的停火提案,是剩餘人質平安返家的解方,「目前檯面上的人質釋放和停火協議將確保所有剩餘人質獲釋,同時為以色列提供安全保證、救濟加薩無辜平民」。

*父生日當天獲救 她如願與癌母團聚

八日獲救四名以色列人質中,廿六歲的唯一女性阿加瑪尼(Noa Argamani)生於中國大陸北京。她獲救後說,最大心願是去醫院探望已癌末的六十一歲華裔母親利奧拉(Liora Argamani)。美聯社九日報導,阿加瑪尼已得償所願。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去年曾請北京介入,好讓她從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手中獲釋。

歷經近二五○天地獄般生活,阿加瑪尼重獲自由當天,正是她以籍父親雅柯夫生日。這對父女團圓後笑著相擁親吻,接著一起喝可樂,她還和以色列總統赫佐格及內唐亞胡通電話。

利奧拉來自大陸湖北省武漢市,正與末期腦癌病魔搏鬥,她先前多次表達希望能再見到心愛的阿加瑪尼。去年底及今年三月,利奧拉透過影片請求美國總統拜登,盼有生之年能有機會再擁抱愛女,「但我的時間所剩無幾」。

雅柯夫二月曾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敘述自己第一次看到阿加瑪尼去年十月七日遭綁架時影片的心情,「它撕碎了我。她是我們的獨生女。看到影片只感到崩潰」。

哈瑪斯一月中也曾在其發布的影片中,要阿加瑪尼對鏡頭說話。看來憔悴的她當時應是在遭脅迫下呼籲內唐亞胡停止戰爭、「帶我們回家」。

據赫、內兩人辦公室公布的通話紀錄,阿加瑪尼獲救後說,「我心情好激動」,「我很高興能在這裡」,「感謝您(赫佐格)做的一切」。

內唐亞胡則對阿加瑪尼說,「我們片刻都沒放棄妳。我不知道妳相不相信,但我們不只相信、還讓它成真」,「祝福妳的家人,請替我和我內人抱抱妳媽媽」。

阿加瑪尼男友歐爾同樣在去年十月以哈開戰當天遭劫持,據信尚未獲釋,歐爾母親曾向以色列「新消息報網站」說,這對情侶約兩年前開始約會,一起上阿加瑪尼家鄉、以色列大城俾什巴的班古里昂大學,兩人遭綁架前正計畫搬到特拉維夫。歐爾主修電機工程,已獲全球人工智慧晶片龍頭輝達聘僱。

雅柯夫亦感謝所有參與這次營救的人員,包括內唐亞胡。雅柯夫要以色列人別忘記,還有一百多名人質遭關押,號召民眾參加以色列國內每周一次的集會活動,盡全力讓人質平安返家。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