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12:26 / 22:34
*俄軍40枚飛彈狂轟烏克蘭 基輔兒童醫院也中彈嚴重受損
俄羅斯今(8)日再度對烏克蘭各大城市發動空襲,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與官員指出,首都基輔(Kyiv)以及第聶伯(Dnipro)等地皆遭遇攻擊,造成至少31人死亡,而基輔地區至少已有17人罹難,且一間兒童醫院更嚴重損毀。
《基輔郵報》(Kyiv Post)報導,澤倫斯基在社群平台上發文指出,「俄國恐怖分子再次以飛彈攻擊烏克蘭。不同的城市受災:基輔、第聶伯、克利福洛(Kryvy Rih)、斯拉夫揚斯克(Sloviansk)以及克拉馬托爾斯克(Kramatorsk)。40多枚各種類型的飛彈。住宅大樓、基礎建設以及一間兒童醫院受損。」
澤倫斯基文中提到的兒童醫院是位於基輔舍甫琴基夫斯基區(Shevchenkivsky)的奧赫馬迪特兒童醫院(Okhmadyt Children's Hospital),澤倫斯基形容它是「歐洲最重要的兒童醫院之一」。
在醫院現場勘災的烏克蘭衛生部長利亞希科(Viktor Lyashko)指出,奧赫馬迪特兒童醫院有多處受損,包括血液透析室、加護病房、手術室以及腫瘤科部門等等。
烏克蘭內政表示,目前已知俄軍空襲造成31死與154人受傷,其中基輔地區20死61傷,傷亡數字可能還會增加。
*烏克蘭無人機深入俄境發動攻擊 莫斯科揚言報復
烏俄戰火延燒近2年5個月,雙方衝突不僅限於烏克蘭境內,近期更出現戰火外溢趨勢。俄羅斯西南部沃羅涅日州(Voronezh)一處軍事設施7月7日遭無人機襲擊起火,莫斯科當局揚言,將對烏克蘭境內目標展開報復,烏俄緊張局勢再度升溫。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獨家報導,俄國遭到攻擊的目標,是位於沃羅涅日州波德戈連斯基區(Podgorensky district)一處外傳存放彈藥的倉庫。沃羅涅日州州長古謝夫(Aleksandr Gusev)證實了這起事件,並表示當地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同時緊急疏散附近居民。
古謝夫指出,事發當時,俄方防空系統偵測到數架無人機入侵領空,隨即展開攔截行動,其中1架無人機殘骸墜落後,引燃這座倉庫並引發爆炸。雖然這起事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仍造成當地居民恐慌。
烏克蘭方面並未正式承認發動這次攻擊,但一位熟悉內情的烏克蘭消息人士透露,發動攻擊的是烏克蘭國家安全局(SBU)的無人機,目標則是俄軍用來存放彈藥的重要後勤設施。該消息人士稱,倉庫内存放了大量地對地和地對空飛彈、戰車和火砲砲彈,以及各式槍械彈藥。
事件發生後,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隨即發表聲明,譴責烏克蘭的攻擊行動,並強調俄羅斯將採取必要措施,保護國家安全。拉夫羅夫更揚言,俄羅斯將對烏克蘭境內目標展開報復,暗示俄軍可能會發動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拉夫羅夫在接受俄羅斯國家電視台採訪時,更將矛頭指向美國和北約組織,指責西方國家持續軍援烏克蘭,才是導致衝突延宕不決的主因。他警告西方國家,不要低估俄羅斯捍衛國家利益的決心,並呼籲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
報導稱,這起無人機攻擊事件不僅暴露俄羅斯邊境地區的防禦漏洞,更顯示烏克蘭軍隊有能力將戰火延燒到俄羅斯境內,對莫斯科構成直接威脅。隨著烏克蘭積極展開反攻,並持續獲得西方國家軍事援助,預料未來俄烏衝突將更加激烈,甚至可能出現更多出人意料的戰術運用。
*刻不容緩!專家:北約需贏得「彈藥戰爭」才能保衛烏克蘭
俄烏衝突已持續近2年4個月,烽火遍及廣袤的東歐平原,雙方深陷漫長的消耗戰。然而,隨著戰事膠著,一個隱形的戰線逐漸浮上檯面,成為左右戰局的關鍵因素:彈藥供應。
《美國國防新聞週刊》(Defense News)7月5日刊登一篇由大西洋理事會智庫(Atlantic Council)歐亞中心非常駐研究員特姆尼奇(Mark Temnycky)撰寫的評論文章。他指出,即將於9日登場的2024年北約峰會,除了持續關注烏克蘭局勢外,更需要將國防採購列為優先討論事項,否則俄羅斯的侵略戰爭恐將演變成一場看不到盡頭的消耗戰,而這對烏克蘭、歐洲乃至整個世界都不是好消息。
特姆尼奇指出,儘管北約國家在去年的峰會上做出一系列承諾,包括增加國防支出、提供烏克蘭軍事裝備等,試圖在物質上支持烏克蘭抵抗俄羅斯的侵略,但近一年來,俄羅斯不僅在戰場上取得局部進展,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彈藥生產上取得了令人憂心的優勢。據報導,俄羅斯目前的火砲彈藥產量幾乎是美國和歐洲的3倍。此外,俄國還不斷向北韓和伊朗購買軍備,試圖透過「以量取勝」的方式,壓垮烏克蘭的抵抗意志。
相較之下,歐盟和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卻屢屢出現延宕,這看在焦急的烏克蘭人眼中,無疑是種煎熬。以歐盟為例,一項新的援助方案在2023年6月提出後,因為成員國對援助金額、分配方式等議題存在分歧,導致援助遲遲無法到位,延宕了整整8個月,直到今年2月才終於通過。同樣地,美國國會在2023年10月提出的新一輪對烏克蘭的國防和人道援助方案,也因為共和、民主兩黨爭論不休,拖延到今年4月才過關。
特姆尼奇直言,就在歐美國家忙於內部政治角力的同時,烏克蘭卻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彈藥短缺困境。在2023年秋冬之際,烏軍甚至被迫調整戰略,優先考慮減少傷亡和保護平民,導致部分辛苦奪回的領土再次落入俄軍手中。
面對彈藥供應上的巨大落差,特姆尼奇建議北約應該採取更積極的行動,並且將以下三點列為首要任務:加強成員國之間的技術共享,提升軍事互通性,建立更有效率的生產體系;擴大國防工業規模,升級改造現有的老舊軍工廠,以提升產能,更快地生產武器裝備;並在此基礎上,加速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讓烏克蘭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所需的武器裝備。
特姆尼奇最後警告,北約如果無法正視並解決彈藥供應問題,持續延宕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只會讓俄羅斯有機會重整旗鼓,將這場原本就不該發生的戰爭無限制地拖延下去,最終將造成更多無辜生命傷亡,而這絕非任何一個愛好和平的人們樂見的結果。
*斡旋俄烏衝突? 匈牙利總理周旋中俄 引發盟友質疑
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近期積極斡旋俄烏衝突,卻因其親近中俄的立場,引發歐盟盟友的質疑和警覺。奧班8日低調訪問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習近平在會中呼籲俄烏停火,並敦促國際社會為和談創造條件,這番談話被視為中國試圖在調解俄烏衝突中扮演更積極角色的訊號。
《法新社》報導,7月初,奧班先後訪問莫斯科和基輔,試圖尋求和平解決方案,隨後於8日訪問北京,與習近平就俄烏戰爭交換意見。奧班稍早在社群平台X發文稱,中國是促進俄烏和談的關鍵力量,並將此次北京之行自詡為他的「和平使命3.0」。
然而,奧班的斡旋之旅,在歐盟內部引發疑慮。奧班過去曾批評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並與俄國總統普廷維持友好關係,與歐盟的主流立場相悖。此次奧班訪問北京,更讓西方國家擔憂其外交立場是否已經傾向中俄。
儘管歐盟對奧班的斡旋行動持保留態度,習近平仍對奧班的到訪表示歡迎,並強調中國在俄烏衝突中始終保持中立立場。習近平呼籲俄烏雙方停火,透過談判解決分歧,並呼籲國際社會為此創造有利條件。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兩個月前,習近平訪問歐洲期間,曾與奧班在匈牙利舉行會晤,並將中匈關係提升為「全天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顯示中國積極拉攏歐洲國家,試圖擴大自身影響力。
分析人士指出,奧班積極斡旋俄烏衝突,一方面是為了展現匈牙利作為歐盟輪值主席國的影響力,同時也藉機拉近與中俄的距離,為自身爭取更多外交籌碼。然而,在缺乏歐盟盟友支持,且俄烏雙方立場仍然對立的情況下,奧班的「和平使命」恐難以取得實質進展。
結束中國之行後,奧班將前往美國華盛頓參加北約峰會,屆時預計將面臨來自歐盟和北約盟友的壓力,其外交策略能否經得起考驗,有待時間證明。
*俄羅斯暗示修改核武政策 全球憂核戰陰影再起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已持續約2年4個月,雙方陷入僵局。然而,近期莫斯科當局釋放出可能調整核武政策的訊息,為國際局勢投下一顆震撼彈,引發全球對於核戰風險升高的擔憂。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7月6日報導,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雷雅布可夫(Sergei Ryabkov)近日表示,烏克蘭戰爭的發展讓莫斯科認為有必要調整俄羅斯的核武政策。他直言,在當前的局勢下,「傳統意義上的核威懾已無法完全發揮作用」,暗示俄羅斯未來可能採取更積極、甚至先發制人的核武立場。
報導指出,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羅斯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對於核武的態度一直曖昧不明。一方面,他強調俄羅斯不需要使用核武來達成目標;另一方面,俄羅斯卻又頻頻舉行核武演習,包括今年6月在俄羅斯南部和盟友白俄羅斯境內舉行的戰術核武演習,挑動國際社會敏感神經。
更令人擔憂的是,普廷上個月在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暗示,可能會修改俄羅斯的核武政策。他將其形容為「與時俱進」的文件,並強調克里姆林宮「不排除對該政策做出任何修改」。這番言論為俄羅斯未來的核武政策走向埋下伏筆,也加劇了國際社會的不安。
事實上,俄羅斯國內一直存在著主張對西方採取強硬態度的鷹派聲音。例如,前總統梅德維傑夫(Dmitry Medvedev)便多次公開發表核武威脅言論,克里姆林宮的宣傳機器也暗示可能對支持烏克蘭的西方國家發動飛彈攻擊。種種跡象顯示,俄羅斯試圖將核武作為籌碼,向西方國家施壓,企圖扭轉目前在烏克蘭戰場上的劣勢。
莫斯科智庫「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Institute of World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學者特列寧(Dmitri Trenin)主張,俄羅斯應該修改核武政策,將「當核心國家利益面臨威脅時,可以使用核武器作為先發攻擊手段」明確納入其中。他認為,此舉是為了讓西方國家明白,「介入與俄羅斯的衝突將付出代價,無法置身事外」。
面對俄羅斯的核武威脅,美國和北約盟國在軍援烏克蘭的議題上一直謹慎行事,試圖在不激化衝突的前提下,協助烏克蘭抵抗俄羅斯的侵略。華府非營利組織「 武器管制協會」(Arms Control Association)執行主任金波(Daryl Kimball)則呼籲,俄羅斯和美國應該盡快恢復已中止的核風險降低和軍備控制對話,避免因誤判而引發核武衝突,將全球推向毀滅邊緣。
*歐盟駐中大使:北京暗助俄侵烏 歐洲越來越不滿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歐盟駐中國大使托雷多(Jorge Toledo)7日在北京清華大學舉辦的世界和平論壇座談會上表示,自疫情爆發以來,中國與歐盟之間的人文交流沒有恢復;相反的,與疫情前的水平相比相差甚遠。他表示,這與美國駐中國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稍早的看法一致。
伯恩斯6月時曾說,北京當局使人民之間的交流無法進行,包括阻止中國公民參加美國政府的活動;自去年11月以來,中國官員干擾了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籌辦的61場公開活動。
托雷多指出:「這也是我們的經驗。我們原以為,一旦取消了防疫封控措施,就能再次自由地與中國教授、中國學生和中國智庫會面。結果卻是不行。他們都需要獲得授權才能與我們見面,而且有時等不到(授權)。」
近幾個月來,歐盟與中國之間的緊張關係不斷加劇,尤其是歐盟決定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並對北京當局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問題上的矛盾反應日益感到不滿。
托雷多表示,歐盟與中國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張,「我不會說雙方關係有所改善,而是正在經歷一個困難時期」,他還為歐盟決定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高達 37.6% 的懲罰性關稅進行辯護,稱這個措施是「基於事實」且「完全合理」。
托雷多還對歐盟與中國之間的夥伴關係提出質疑,因為中國缺席了上個月由瑞士籌辦的烏克蘭和平高峰會。他說,中國選擇不參加這次峰會,即使這個峰會涉及對中國至關重要的問題,包括人道和糧食安全問題。
北京當局列舉的理由是,這次會議不符合其標準,比如沒有讓俄羅斯參與其中。
托雷多在談到中國缺席時表示,這非常令人失望,並強調烏克蘭戰爭關乎到歐洲的生存問題,「我必須強調,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對中國的形象造成了巨大損害,中國沒有參加烏克蘭和平高峰會這個事實造成了更大的損害。
托雷多說:「當我們眺望大西洋彼岸時,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盟友美國正在伸出援手。當我們向東看,看中國時,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不幫忙的中國。」
比利時駐中國大使安格萊(Bruno Angelet)也指出,烏克蘭戰爭仍是歐洲的優先事項,同時他質疑中國在衝突中保持中立的做法。他說:「中國長期以來堅持和平共處5項原則,包括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但當這些關鍵原則遭到違反時,怎能說自己可以保持中立?」
*英新防相訪烏克蘭表支持 增援反戰車飛彈和自走砲
英國國防大臣希利今天訪問烏克蘭,宣布將加快速度,讓烏克蘭在未來100天內儘速取得英國4月承諾提供的軍援。希利並宣布增援90枚「硫磺」反戰車飛彈、10台AS-90自走砲。
希利(John Healey)5日接任國防大臣。英國國防部表示,上任不到48小時,希利即啟程前往烏克蘭,訪問南部濱臨黑海港口城市敖德薩(Odesa),期間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及國防部長烏梅洛夫(Rustem Umerov)會談,並重申英國對烏克蘭的堅定支持。
希利宣布英國軍援烏克蘭新方案,包括90枚「硫磺」(Brimstone)反戰車飛彈、10台AS-90自走砲、25萬發50口徑彈藥、50艘河上與沿岸小型軍用船艇、61輛可用於防禦工事的推土機、40輛掃雷車等。根據英國國防部的資料,這些都是隨時可供應的軍需品與軍備。
英國4月曾宣布歷來單筆最大規模的軍援烏克蘭方案,包括逾1600枚打擊型及防空飛彈;裝甲車、全地形車(ATV)等逾400輛陸戰載具;近400萬發小型武器彈藥;近海突擊艇(ORC)、蛙人輸送艇等總計60艘船艇及槍砲;以及數量不等的「暴風之影」(Storm Shadow)長程巡弋飛彈。
英國國防部指出,希利已下指示,務必在未來100天內將以上軍援全數運抵烏克蘭。
陪同希利訪烏的英國國防參謀長(相當於參謀總長)拉達金(Tony Radakin)說,長遠而言,透過持續支援烏克蘭、協助確保俄羅斯戰敗,英國和歐洲將更安全、更強大。
希利強調,即便英國政府更迭,英國對烏克蘭的支持依然是跨黨派團結一致。
英國4日舉行國會大選,工黨勝出並接替保守黨執政,工黨黨魁施凱爾(Keir Starmer)於5日就任首相,當天任命希利為國防大臣。
*中國挺俄侵烏 北約峰會將列入「威脅名單」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將在9至11日於華府舉行成立75週年的領袖峰會,近年逐漸成為北約關切目標的中國,將被列入「威脅名單」中,且北約預計在這次峰會的公報中,正式對中國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事提出批評。
美國《華爾街日報》7日指出,北約32國領袖9日在華府聚首時,主要將討論烏克蘭、俄羅斯和歐洲的軍事開支,但議程中隱約可見一個在地理位置上遠離北約的國家:中國。
北約認定,中國正在幫助俄國對烏克蘭發動戰爭;北約外交官透露,北約計畫在峰會公報中批評中國支持俄國入侵烏克蘭。
事實上,北約成員國近年接連指控中國對他們發動間諜活動、網路攻擊和假消息活動,並也利用其經濟實力來懲罰支持台灣的歐洲國家。就在不久前,歐洲人和亞洲人還認為自己屬於不同的地緣政治領域,而美國是兩者間的橋樑。 如今,中國在北約及其亞太地區親密盟友的各項計畫中,扮演著愈來愈無法忽視的角色。
北約在2019年底的領袖聲明中,首次表達對中國的擔憂,指中國「公開的野心和脅迫性政策挑戰我們的利益、安全和價值觀」,並列舉北京的軍力建設、利用經濟脅迫的作法,以及與俄國的戰略夥伴關係。
北約當時對中國和亞洲的重視,並未得到所有成員國認可。去年,法國反對北約在日本東京派駐高階文官,認為東亞距離北約太遠,成員國應自行處理關係。一些南歐國家因更關心來自中東的非法移民和威脅,都在暗中支持法國。
然而,由於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對俄國愈發明顯的幫助,以及中國不願譴責俄國發動戰爭,人們對中國及其與北約關係的看法發生轉變。
即將離任的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上月表示,俄國去年有90%的微電子產品是從中國進口,並將這些零件用於飛彈、坦克和飛機,同時也協助改善衛星技術和圖像。
美國駐北約大使史密斯(Julianne Smith)上月直言「中國已站在俄國那一邊,如果北京減少對莫斯科的供應,「我們相信將對俄國在烏克蘭境內發動戰爭的能力產生重大影響」。
史托騰伯格觀察到,儘管中國支持俄國,但仍希望與西方保持良好關係,特別是與歐洲的經濟關係,但「北京不能兩全其美」,「除非中國改變路線,否則在某些時候,盟友需要讓北京付出代價」。
*愛沙尼亞送來「西北風」 便攜式防空飛彈系統助烏抗俄
烏克蘭軍聞網《Militarnyi》報導,愛沙尼亞國防部 (Estonian Ministry of Defense)6日在社群平台X上宣布,已向烏克蘭提供一批「西北風」(Mistral)便攜式防空飛彈系統(MANPADS),作為對烏克蘭軍援的一部分。這批武器將強化烏克蘭的防空能力,協助擊落俄羅斯持續攻擊的無人機和巡弋飛彈,為烏克蘭在戰場上提供更多安全保障。
「西北風」是一種由法國設計,歐洲飛彈製造商MBDA生產的便攜式防空飛彈系統。它主要用於攔截敵方直升機、飛機、巡弋飛彈和無人機。該系統包括一個密封的運輸和發射容器內的飛彈、一個帶瞄準裝置的三腳架和一個電源。防空飛彈配備紅外線導引頭,能夠鎖定具有熱特徵的空中目標。
「西北風」系統的最新型號「西北風 3」可以在惡劣天氣條件下,以及一天中的任何時間,在0.5到7.5公里的距離和高達3公里的高度攔截各種空中目標。其性能優越,已在全球30個國家的軍隊和海軍服役。
據報導,此次愛沙尼亞提供「西北風」防空飛彈系統給烏克蘭,是繼6月份宣布的軍事援助計劃的延續。愛沙尼亞國防部表示,這批武器旨在最大程度地幫助烏克蘭抵抗俄羅斯侵略者,強化烏軍的防空能力。
歐洲飛彈製造商MBDA在2024年3月宣布,將提高「西北風 3」便攜式防空飛彈系統的生產速度,以滿足全球市場對該系統的需求。這也反映出當前國際局勢下,對便攜式防空飛彈系統的需求不斷增長。
報導提到,愛沙尼亞向烏克蘭提供「西北風」防空飛彈系統,展現了其堅定支持烏克蘭抵禦俄羅斯侵略的立場。這也是國際社會對烏克蘭軍事援助的一個最新例證。烏克蘭在戰場上獲得更多先進武器,將有助於其抵抗俄羅斯的侵略,並在戰場上取得更多勝利。
*彈藥標準化成關鍵!北約峰會將強化防務 防範未來危機
《路透》報導,北約 (NATO) 將在10日於華盛頓舉行的峰會上發布其首份防務產業承諾,呼籲各國加強武器生產,並回歸更嚴格的彈藥標準化,以使彈藥在戰場上能夠互通。
一位不願具名的北約官員表示:「烏克蘭戰爭證明,我們的標準化在紙面上很完善,但在實際上卻不盡如人意。」他指的是 155公厘口徑榴彈砲等彈藥,由於 2022 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的巨大需求,全球供應短缺。
雖然北約對突擊步槍等輕武器的彈藥制定了標準,使盟國能夠使用彼此的彈藥,但榴彈砲卻並非如此。儘管北約有榴彈砲的標準,但執行是自願的,缺乏遵守標準的情況導致市場碎片化,並阻礙了供應。有 14 個北約國家保留了偏離標準的權利,這意味著存在不同類型的 155 公厘彈藥。
根據砲兵專家的說法,這些不同的彈藥仍然可以在所有榴彈砲中使用,但操作人員在將彈藥裝入武器時,需要輸入彈藥的規格,否則可能會導致彈藥偏離目標 50 到 60 公尺。這些規格記錄在操作人員使用的表格中,但官員表示,軍火公司有時不會提供所有必要數據,北約希望改變這種情況。北約還希望制定更多通用標準,這將意味著更簡單、更短的表格。
北約希望透過這次峰會,推動各國在彈藥標準化方面達成共識,以消除現有的差異,並建立一個更完善的彈藥供應體系。這將意味著各國需要在彈藥生產方面進行協調,以確保彈藥的互換性,避免在戰場上因規格不同而造成延誤或混亂。
官員指出,如果能制定一個統一的北約彈藥標準,所有盟國都生產相同的彈藥,將能有效提升軍隊指揮官的決策效率,並在戰場上創造更大的協同作戰能力。然而,推動彈藥標準化也將面臨挑戰。一些彈藥製造商可能會反對,因為標準化的結果可能會加劇競爭,並降低產品價格。
報導提到,為了因應烏克蘭戰爭的衝擊,北約盟國已經加強了彈藥生產,從戰爭前每年約幾十萬發榴彈砲彈,增加到今年的約 200 萬發,預計在 2025 年達到約 300 萬發。但是,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北約需要更有效地協調各國的軍備生產能力,以確保在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中,擁有足夠的彈藥儲備。
*14國無人機聯盟再出手 拉脫維亞2500架無人機援烏抗俄
烏克蘭軍聞網站《Militarnyi》報導,拉脫維亞國防部7月5日宣布,將在本月向烏克蘭國防軍移交超過2500架各型無人機,作為國際無人機聯盟援助計畫的一部分。這批無人機總價值400萬歐元(約新台幣1.38億元)。
報導引述拉脫維亞國防部網站公告,首批300架無人機將在近日內運抵烏克蘭。這些無人機由7家拉脫維亞企業生產,涵蓋多種類型和規格。
拉脫維亞國防部長史普魯茲(Andris Sprūds)表示:「我們與國際無人機聯盟的成員國正持續努力,根據烏克蘭軍方當前需求,提供各種性能的無人機。」
2024年,拉脫維亞國防部為無人機聯盟需求撥款2000萬歐元(約新台幣6.9億元),其中1000萬歐元(約新台幣3.45億元)用於向本國國防工業採購無人機。今年4月和5月,拉脫維亞已向烏克蘭運送了135架各型無人機和電子戰設備,總值約100萬歐元(約新台幣3450萬元)。
無人機聯盟目前包括14個國家,除拉脫維亞和烏克蘭外,還有英國、澳洲、加拿大、丹麥、愛沙尼亞、法國、德國、義大利、立陶宛、荷蘭、波蘭和瑞典。截至今年6月,參與國已籌集5.49億歐元(約新台幣189.4億元)用於向烏克蘭供應無人機。
該聯盟起源於2023年12月拉脫維亞與烏克蘭國防部長會晤時提出的倡議,並於今年2月17日正式成立,初期由8個國家組成。今年6月初,英國和拉脫維亞代表聯盟開始徵求企業投標,為烏克蘭供應第一人稱視角(FPV)無人機,可執行偵查、監視、通訊中繼等多樣化任務。這批來自拉脫維亞的無人機將加入烏克蘭軍隊的裝備行列。
*助烏防禦俄羅斯空襲 德第三批愛國者防空系統送達
德國今天指出,承諾提供給基輔的最新一批愛國者防空系統已送達烏克蘭,此時烏克蘭正難於應付俄羅斯的空襲行動。
法新社報導,德國駐烏克蘭大使葉格(Martin Jaeger)在社群媒體X發文指出:「德國第三批愛國者防空系統已送達烏克蘭。」
德國今年4月曾宣布,將提供基輔愛國者防空系統。
烏克蘭一直緊急呼籲西方支持者提供更多防空系統,強調美國設計的愛國者防空系統有能力攔阻俄羅斯的極音速飛彈。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對這批防空系統送達表示歡迎。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逾兩年,飛彈和無人機襲擊導致烏克蘭供電受損,基輔不得不實施停電並從歐盟進口電力。
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德國放棄傳統的和平主義立場,成為美國除外第二大對烏克蘭軍援的國家。
*德國再援第3套愛國者!德駐烏大使:能幫助保護民眾和設施
烏克蘭的能源基礎設施近幾月不斷遭俄軍空襲,造成該國供電嚴重不足,曾發生大規模斷電。而週五(5日)德國大使表示,烏國已收到來自德國的第3套愛國者防空系統(Patriot air defence system),將能有效保護民眾和設施。
根據《路透社》報導,德國駐烏克蘭大使耶格(Martin Jaeger)在社群媒體X上表示,送抵的愛國者系統將幫助提高對民眾和基礎設施的防護,而赴德國受訓的烏克蘭機組人員也已成功完成訓練。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持續表達對防空系統的迫切需求,表示至少需要再增加額外7套愛國者以保衛國家。這也是德國贈予烏克蘭的第3套愛國者系統。
烏克蘭當局也表明,希望防空裝備供應的問題,能在下週於美國華府舉行的北約峰會上取得進展。
據報導,一位美國國務院資深官員表示,烏克蘭預計將會在峰會上得到「好消息」。
*俄佔領區州長控烏軍襲擊 釀2死15傷
俄羅斯任命的烏克蘭頓內次克州(Donetsk)佔領區州長於週五(5日)指控,烏軍攻擊該州的伏爾諾華卡市(Volnovakha),造成2人死亡、15人受傷。
根據《路透社》報導,俄佔領區州長普希林(Denis Pushilin)表示,烏軍在攻擊行動中使用無人機,和美國提供的M142高機動砲兵火箭系統「海馬斯」(HIMARS),導致數處住宅區中有7棟大樓遭毀。
普希林也表示,除造成2人死亡,還有15人因此受傷,當中包括一名青少女,和兩名俄國緊急部門的員工。
據報導,目前路透社無法獨立查核此襲擊事件,烏當局也無立即針對指控置評。頓內次克州的伏爾諾華卡市目前為俄國佔領區。
*匈牙利總理訪俄會普廷 遭歐盟人士抨擊
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今(5日)訪問俄羅斯首都莫斯科(Moscow),與俄國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會談。雖然奧班標榜他這趟旅程是「和平之旅」,但仍遭到歐盟人士與部分歐洲國家領導人的抨擊。
《法新社》報導,數天之前才訪問過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的奧班,今日在X平台(前身為推特)PO文稱:「和平任務持續進行。第二站:莫斯科。」文章附圖則是一張他抵達莫斯科的照片。
奧班週五接受匈牙利國家電台訪問時堅稱,若缺乏對話就不可能達成和平,「如果我們就只是坐在布魯塞爾,那我們就無法與和平拉近距離。必須採取行動。」
波蘭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則說,他「難以置信」奧班居然會訪問俄國,芬蘭總理歐爾波(Petteri Orpo)也表示,這是「令人不安的消息」。
另外,由於匈牙利自本月1日起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因此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博雷爾(osep Borrell)也特地澄清,奧班的訪俄之旅並沒有得到歐盟理事會的授權,「匈牙利總理不以任何形式代表歐盟。」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也在X平台發文批評奧班:「綏靖無法阻止普廷。只有團結與決心,才能為烏克蘭的全面、公正以及持久和平鋪平道路。」
(自由電子報)
--
*俄襲烏釀31死 英法及聯合國譴責攻擊基輔兒童醫院
俄羅斯今天上午發射飛彈攻擊烏克蘭各地城市,造成至少31人死亡,並嚴重毀損首都基輔主要兒童醫院,成為數個月來死傷最慘重的空襲。英國、法國、聯合國都譴責這次攻擊。
路透社報導,在這場罕見的白晝空襲後,數以百計的人趕往基輔(Kyiv)這家窗戶碎裂、壁板掀飛的醫院清理殘骸;神情恍惚或哭泣著的爸媽抱著嬰兒,在醫院外的街道上走動。
33歲的克拉弗成柯(Svitlana Kravchenko)告訴路透社:「很嚇人,我無法呼吸,我試圖蓋住(我的小嬰兒),我用這塊布試著蓋住他,讓他還能呼吸。」
法新社報導,烏克蘭安全局(SBU)初步評估,俄羅斯用一枚KH-101戰略巡弋飛彈,攻擊基輔這家兒童醫院。烏克蘭總統府高官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更指出,飛彈「內含數十個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國家製造的微電子零組件」。
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表示,俄羅斯發射超過40枚飛彈,毀損基輔的住宅和商業大樓與基礎設施;澤倫斯基的故鄉克利福洛市(KryvyiRih)、中部的第聶伯羅市(Dnipro)和2座東部城市也遇襲。
當局稍早表示,基輔遭遇的主要一波攻勢造成10死35傷。大約2小時之後,又有一波飛彈攻擊的殘骸擊中另一家醫院,另外造成4死3傷。
澤倫斯基在社群媒體Telegram寫道:「全世界必須盡可能果斷行動,以終結俄羅斯的空襲。謀殺就是(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帶來的東西。唯有團結,我們才能實現真正的和平與安全。」
北約本週將在美國華府召開峰會,澤倫斯基今天先行訪問重要援助國波蘭的首都華沙(Warsaw),與波蘭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簽署一項雙邊安全協議。
圖斯克告訴澤倫斯基:「你們永遠能依靠我們。」兩人也為今天空襲的罹難者默哀一分鐘。
法國、英國、聯合國都公開譴責這場對基輔兒童醫院的空襲。
法國外交部表示:「這種直接且故意鎖定兒童醫院的野蠻行徑,可列入俄羅斯將被追究的戰爭罪清單之中。」
英國外交大臣拉米(David Lammy)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平民發動駭人攻擊」,還說「英國對烏克蘭的支持如鋼鐵般堅定,我們必須追究蒲亭非法作戰相關人員的責任」。
聯合國(UN)的烏克蘭人道事務協調員在聲明中說:「這場戰爭造成兒童死傷,令人無法接受。」
俄羅斯國防部則宣稱,從現場的照片和影片看來,基輔在俄軍空襲後的大規模災損,其實是烏克蘭防空飛彈所造成的;俄方並宣稱擊中俄軍本來就鎖定的國防工業和軍事目標。
*澤倫斯基控俄射40多枚飛彈攻烏 罕見日間空襲至少23死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指稱,俄軍8日鎖定烏克蘭幾座城市,共發射40多枚飛彈。路透同日報導稱,烏克蘭首都基輔市面臨罕見的日間空襲。烏克蘭官員說,這波攻擊至少造成23人喪生。
澤倫斯基說,「俄羅斯恐怖分子又一次用飛彈大規模攻擊烏克蘭」,涵蓋基輔、第聶伯羅、克利福洛、斯拉夫揚斯克、克拉莫托斯克這些不同城市,以多種型號、共逾40枚飛彈,造成集合住宅、基礎設施和1間兒童醫院受損。
*會習近平談俄烏停火後 匈牙利總理將訪美國華府
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今天宣布,在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討論俄烏戰爭的和平計畫之後,將前往美國華府訪問。
路透社報導,匈牙利本月開始擔任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輪值主席國6個月,並仿效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America Great Again)」口號,喊出「讓歐洲再次偉大(Make Europe Great Again)」。川普是奧班的盟友,經常尖銳批評歐盟。
匈牙利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後,奧班陸續出訪烏克蘭、俄羅斯及中國,他稱這是為烏克蘭戰爭執行「和平任務」。
民族主義者奧班支持川普重返白宮,且今年3月與川普在佛羅里達州見面。不過目前尚無跡象顯示,奧班和川普將再次會晤。
奧班在自己的社群媒體帳號宣布將訪美,匈牙利政府並未立即回應對他行程細節的相關提問。
奧班拒絕向烏克蘭輸送武器,並在俄軍於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後,仍與莫斯科保持密切經濟關係。他本月5日才與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見面,接著在今天造訪北京和習近平會談。
*北約峰會將登場 烏克蘭入盟仍難有具體進展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峰會明天登場,會中預料重申烏克蘭有朝一日將入盟並矢言持續軍援基輔。但北約各國領袖這次將不會給出烏國總統澤倫斯基最想要的事物:入盟邀請。
法新社報導,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希望獲得堅定邀請,讓受到戰爭摧殘的烏克蘭在短期內加入擁有核武的北約。
北約去年在立陶宛舉行的峰會上,未提供烏克蘭確切的入盟時程,引起不快。澤倫斯基痛批北約「荒謬」,因此掀起一場外交風暴。
在北約今年峰會召開地點美國華府,西方國家官員表示,他們希望避免再度出現撕破臉的情況,因此澤倫斯基已獲明確告知,關於烏克蘭入盟,這次仍不會有任何具體進展。
多名外交官透露,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Stoltenberg)已提前會晤澤倫斯基向他說明北約會採取的做法。一名北約外交官說:「這次做了更好的事前準備。無論情況如何,澤倫斯基都將得接受。」這名外交官與其他消息人士一樣要求匿名。
對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而言,這場北約峰會平順格外重要,因為他在競選總統辯論會上的表現重傷形象後,力拼連任陷入苦戰。
烏克蘭遭到俄羅斯全面侵略已達2年半,因此持續堅信,若進入美國為首的北約保護傘下,是唯一能帶來長期安全保障的辦法。
但基輔方面已接受,北約華府峰會將不會讓烏克蘭入盟有任何進展。一名烏克蘭高階官員表示,「獲邀機率趨近零」;但他也說,基輔希望藉盟邦對烏克蘭入盟缺乏進展的「罪惡感」,來在其他領域取得進展。
對於讓烏克蘭朝加入北約更靠近,意願最低的成員國是重量級的美國和德國,兩國長期以來謹慎避免讓北約更接近與蒲亭(Vladimir Putin)領導的俄羅斯開戰。
數名外交官員指出,烏克蘭在軍購等關鍵改革部分已有些進展,但在根除貪腐上仍有許多工作要做。
*莫迪選後首出訪選擇俄國 印俄尋求深化關係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訂於8日前往莫斯科拜會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這是自俄國入侵烏克蘭以來莫迪首度出訪克里姆林宮。
美國CNBC新聞網報導,莫迪連任後的首次出訪第一站給了俄國,使這趟訪俄重要性不言可喻。莫迪於今年6月贏得第3任總理任期,任期之長在印度並不多見。
克宮於上週表示,兩國領袖將就「強化俄印友好關係」和「討論國際及區域重要議題」作為會談目標。
印度外交部常務次長卡瓦特拉(Vinay Kwatra)在5日的記者會上說,8日的會談將為俄印雙方提供檢視眾多議題的機會,包括雙邊國防、貿易、投資及能源合作。
卡瓦特拉表示,兩國會就於上海合作組織(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簡稱上合組織)、二十大工業國(G20)、金磚國家(BRICS)、聯合國乃至東亞高峰會(East AsiaSummit)等國際組織內的雙邊來往情況展開評估。
卡瓦特拉還說,兩國領袖會談也將觸及「釋放被誘騙至俄軍服役的印度公民」一事進行討論。在揭發國內人口販運網絡後,今年3月以來印度當局便積極尋求釋放被騙到俄軍服役的印度公民。
俄國2022年2月底入侵烏克蘭。包括七大工業國組織(G7)及其他國家紛紛對俄國制裁,試圖中斷、限制莫斯科的戰爭金脈;俄方則始終堅稱侵烏為「特殊軍事行動」。
印度呼籲俄烏雙方停戰之餘,並未直接批評俄國總統普亭,對戰爭一事始終保持中立。新德里當局雖對戰事初期殺害平民的行為有所譴責,但未歸罪俄國。
莫迪6月在義大利與G7領袖會晤。美、加、法、德、義、日、英等G7成員皆同意使用俄國海外被凍資產的孳息,作為援烏資金。
澳洲智庫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Lowy Institute)一篇評論指出,莫迪此舉將困擾西方許多觀察家。
俄烏戰爭爆發後,印度煉油廠持續收購便宜俄國石油。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的報告指印度當局是「從歐洲的麻煩中獲利」。
印俄自冷戰時期便是長年安全合作夥伴,印度軍隊高度仰賴莫斯科提供的軍事裝備。
距離莫迪上次訪俄已有5年,當時他為參加一場經濟論壇前往海參崴(Vladivostok)。俄印領袖上次見面則是2022年於烏茲別克的上合會議,當時莫迪雖以「這不是個戰爭的年代」勸普亭停戰,但並未譴責俄國在烏克蘭的行動。
前印度外交部常次席保(Kanwal Sibal)近期在社群媒體平台X上表示,在印度外交政策上,俄國和美國各有重要地位。曾任駐俄大使的席保還說,印度和「全球南方」國家都不會在國際間孤立普亭。
卡瓦特拉指到2024年3月結束的會計年度裡,印度與俄國的雙邊貿易成長33%,達到657億美元的新高,只不過雙邊貿易並不均衡。官方數據顯示,印度對俄出口僅42.6億美元,但從俄國進口卻將近614.4億美元。
結束兩日的訪俄行程後,莫迪將於9日轉往維也納,這是41年來,首次有印度總理訪問奧地利。
*印度總理莫迪抵俄羅斯 晚間將與普亭會談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今天抵達俄羅斯,進行為期2天的國是訪問。在與莫斯科維持長遠關係,以及與西方尋求更緊密的安全事務聯繫之間,莫迪走得小心謹慎。
法新社報導,這不僅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莫迪首度拜訪俄羅斯,也是他再度成為全球人口第一大國領導人後的首次出訪。
莫迪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很期待與我的朋友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從各方面審視雙邊合作,並分享對於各種區域及全球性議題的看法。」
「我們設法扮演支持區域和平穩定的角色。」
路透社報導,俄羅斯克里姆林宮(Kremlin)宣布,普亭今天晚間將在莫斯科與莫迪面談。
一名印度高官上週表示,莫迪此行的首要議題包括處理印俄之間貿易失衡問題,以及確保被誘騙去參加俄烏戰爭戰鬥任務的印度公民能獲釋。
俄羅斯仍然是印度廉價石油和武器的重要供應國,但克宮被西方孤立,又與北京日益友好,影響了俄國與印度歷史悠久的夥伴關係。
*烏克蘭無人機殘骸致彈藥庫起火 俄羅斯邊境部分區域進入緊急狀態
與烏克蘭接壤的俄羅斯佛洛尼斯州(Voronezh)當局今天表示,烏軍連夜發動無人機攻擊,造成州內一處俄國彈藥庫起火,佛洛尼斯州部分區域進入緊急狀態。
法新社報導,佛洛尼斯州州長古塞夫(Alexander Gusev)在通訊軟體Telegram上寫道:「防空系統連夜在佛洛尼斯州上空偵察到數架無人機,並加以摧毀。」
古塞夫表示,無人機的殘骸導致波德戈連斯基區(Podgorenski)一處彈藥庫起火,引發爆裂物爆炸,但沒有人員受傷跡象。
救難隊已在現場處置,古塞夫說,正在疏散彈藥庫附近居民。
路透社報導,古塞夫並表示,在烏軍無人機引發倉庫火勢後,佛洛尼斯州部分區域實施緊急狀態。
自俄羅斯2022年2月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兩國廣泛運用無人機,其中包括飛行範圍達數百公里、攜帶爆裂物的大型無人機。
烏克蘭今年加強攻擊俄羅斯本土,目標包含邊境村鎮,以及烏克蘭指稱供應俄軍能源的設施。
*英媒:北約擬以貪腐為由 延遲讓烏入盟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將在9至11日舉行峰會。英國媒體披露,北約屆時可能以國內貪腐問題仍嚴重為由,再澆積極尋求加入北約的烏克蘭一盆冷水。
每日電訊報引述未具名的美國國務院高層表示,北約會要求基輔,在入盟談判有所進展前「應拿出更多措施」消除貪腐,還說此一立場會被寫入9日北約峰會的公報內。
這名美國國務院高層說:「退一步來看,我們仍為烏克蘭過去兩年多以改革名義所做的一切表示讚賞,隨他們持續進行改革,我們要給予讚揚。然而我們希望能討論尚需採取的其他步驟,特別是在反貪腐這塊。」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推動在俄烏戰後能快速加入北約,以防日後再遭俄國入侵,此舉會迫使美國與歐洲必須冒著與俄國開戰的風險保護烏克蘭。
然而烏克蘭的貪腐問題,近期一直是北約成員國就應否給基輔具體入盟時間表的一大爭點。每日電訊報近日披露,美國正阻止英國和歐洲,避免將烏克蘭加入北約「是不可逆之路」這類文字形諸書面。
自蘇聯解體以來,烏克蘭飽受貪腐之苦,尤其在軍隊中。拜登總統稍早接受時代雜誌(Time)訪問時,點出烏克蘭存在重大貪腐,也未就烏克蘭推動成為北約成員國過程或行動大力支持。
五角大廈一名官員表示,北約方面已給烏克蘭一份改革清單,要求在入盟前須落實。外界研判,這次將前往華府參與北約峰會的澤倫斯基,可能獲得「為加入北約搭建光明之橋」這樣的允諾。
*烏東頓內茨克州持續激戰 俄軍宣稱再奪下1村
俄軍在烏克蘭戰場持續緩慢推進之際,莫斯科當局今天表示,部隊占領了烏東頓內茨克州(Donetsk)的一個村莊。
法新社報導,俄羅斯國防部說,俄軍「解放了索基爾村(Sokil)」。這座村莊位於頓內茨克州同名首府的西北方約30公里處,俄羅斯2022年宣稱併吞了這個州。
基輔表示,目前整條前線最激烈的戰鬥發生在頓內茨克州,俄軍正試圖將烏軍逐出當地。
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昨天重申,烏克蘭若想要和平,就得全面撤離頓內茨克州及其他3個位於烏克蘭南部和東部的州。
俄軍今年在戰場上已取得小幅進展,步步擊退了筋疲力竭、兵員不足且火力居於弱勢的烏軍。
*匈牙利總理訪俄與普亭談烏克蘭和平 歐美齊批評
匈牙利總理奧班今天在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亭就烏克蘭可能的和平協議舉行會談,引發歐美不滿。歐盟領袖警告勿姑息俄國,還說奧班並非代表歐盟發言。
綜合路透社和法新社報導,匈牙利本月1日剛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翌日奧班(Viktor Orban)訪基輔會晤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而且6月底才宣布與其他右翼民族主義人士組成名為「歐洲愛國者」(Patriots for Europe)的歐洲議會新黨團。
奧班之後訪問莫斯科執行「和平任務」,時間點就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舉行高峰會前幾天。北約高峰會預定9日在華府登場,將談論進一步對烏克蘭提供軍援,對抗所謂俄羅斯「無端的侵略戰爭」。
俄羅斯2022年2月對烏克蘭發動全面入侵,兩個月後奧地利總理內哈默(Karl Nehammer)在莫斯科會晤普亭(Vladimir Putin),奧班如今成為繼內哈默之後首位訪莫斯科會晤普亭的歐盟國家領導人。不過奧班去年10月也曾在北京一場峰會上與普亭會面。
奧班這趟訪問引發其他歐盟領袖強烈批評,烏克蘭也表示,匈牙利未事先就此行徵詢烏方意見。
普亭在雙邊會談後表示,兩人談論有關解決烏克蘭衝突的可能方式。普亭一再要求烏克蘭從莫斯科吞併的地區撤出所有軍隊,並表示烏方「不準備放棄發動戰火的念頭,戰勝方休」。
普亭在會談開始時表示,他想與奧班就烏克蘭衝突「討論已出現的細微差別」。奧班則表示他已意識到俄烏雙方「立場相差甚遠」。他說:「結束戰爭、實現和平需要採取很多步驟。」
奧班向來直言不諱批評西方對烏克蘭軍援,他與普亭的關係是所有歐盟國家領導人中最友好。奧班說,他承認此行未獲歐盟授權,但「坐在布魯塞爾舒適的扶手椅上」不可能實現和平。他在社群平台X上寫道:「我們不能坐在一旁,等待戰爭奇蹟般地結束。」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唯有歐盟27國內部的團結和決心才能為烏克蘭實現公正和持久的和平鋪路。她在X上發文說「姑息不會讓普亭停手」。
白宮也批評奧班此行「適得其反」,北約也與此劃清界線。匈牙利是北約會員國。
白宮新聞秘書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表示,奧班此行「不會推進和平事業,而且對促進烏克蘭主權、領土完整和獨立會適得其反」。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表示,奧班出訪前已事先知會北約,但強調奧班「並非代表北約參加這些會議,他代表的是他自己的國家」。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指控奧班破壞歐盟輪值主席國職務。預定成為歐盟下一任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的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KajaKallas)也說,奧班利用歐盟輪值主席國職位來製造混亂。
匈牙利外交部長西亞爾托(Peter Szijjarto)反擊說:「匈牙利是獨立國家,因此我認為我們不應該關注這種批評。時間已證明…不對話、不保持溝通管道暢通,這場戰爭就無法解決」。
*若法國極右派上台 實質領袖誓言阻派兵入烏、撤飛彈打擊俄境內許可
法國國民議會改選第二輪投票將於7日登場,CNN報導,如果極右派的國民聯盟(RN)上台,不只要阻擋馬克宏總統曾提出的「不排派兵到烏克蘭」,烏國在俄羅斯境內使用法援長程飛彈的許可也將遭到撤回。
外界視為RN實質領袖的前黨魁瑪蘅.雷朋4日接受CNN主播艾曼普針對廣泛議題進行採訪時誓言,該黨的總理將阻止烏克蘭使用法國供應的長程武器打擊俄羅斯境內,並阻撓馬克宏總統可能派遣法軍到烏克蘭領土的建議。
雷朋向艾曼普表示,「如果馬克宏想要派兵前往烏克蘭,而總理反對,那就沒有官兵派往烏克蘭」。她說,「總理有最終決定權」。
根據報導,雷朋指出,除了兵力部署之外,自己對烏克蘭的唯一「紅線」,就是阻止法國成為俄烏衝突中的「共同交戰方」,即經由使用法製長程飛彈對付俄羅斯領土的目標;多數西方國家領導人目前並不認為這類援助構成跟烏克蘭一起共同交戰。
根據第二輪投票前的最後一波民調,在國民議會的577席中,RN與友黨有望贏得最多席位。儘管可能無法達到過半的絕對多數,馬克宏仍有可能會提供RN挑選下任總理的機會。
雷朋的年輕學徒兼現任黨魁巴德拉曾表示,只有RN以夠大優勢勝出的情況下,他才會接受總理職位,但副黨魁之一的切努(Sébastien Chenu)日前受訪時說,「如果的確能夠(在議會)找到支持,我們將承擔對法國人民的責任」。
CNN指出,若是出現RN黨籍的總理,將跟中間派的馬克宏建立緊張的「共治」(Cohabitation)政府,在支援烏克蘭抗俄戰爭等核心政策會特別明顯。
(聯合新聞網)
--
*中國挺俄侵烏 北約峰會列「威脅名單」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將於九日至十一日於美國華盛頓舉行成立七十五週年領袖峰會,華爾街日報七日報導,近年成為北約討論焦點的中國,將因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動,而被列入「威脅名單」,北約也將在峰會公報中正式對中國做出批判。
聯合公報將做出正式批判
據報導,北約卅二國領袖九日在華府聚首時,主要將討論烏克蘭、俄羅斯和歐洲的軍事開支,但議程中隱約可見一個在地理位置上遠離北約的中國。北約認定,中國正在協助俄國對烏克蘭發動戰爭,將把中國列入對北約構成威脅的名單,並在聯合公報中加以批判。
事實上,北約成員國近年陸續指控中國對各國從事間諜活動、網路攻擊和假訊息宣傳,並利用其經濟實力來懲罰支持台灣的歐洲國家,包括立陶宛和捷克。與此同時,中國派遣船隻穿越融化的北極到達大西洋,在歐洲各地取得商業港口設施經營權,並尋求建立通往非洲大西洋沿岸港口的海軍通道,讓中國船艦進入北約艦隊巡邏的水域。
北約在二○一九年底的領袖聲明中,首次表達對中國的擔憂,指中國「公開的野心和脅迫性政策,挑戰我們的利益、安全和價值觀」,並列舉北京的軍力建設、經濟脅迫作法,以及與俄國的戰略夥伴關係。北約當時對中國和亞洲的重視,並未獲得所有成員國認可。去年,法國反對北約在日本東京派駐高階文官,認為東亞距離北約成員國太遠。一些南歐國家因為更關心來自中東的非法移民和威脅,都暗中支持法國。
然而,由於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愈發不收斂對俄國的協助,以及北京不願譴責莫斯科發動戰爭,人們對中國及其與北約關係的看法發生轉變。在北約內部,對中國態度發生最顯著變化的並非歐洲國家,而是創始成員國之一的加拿大。
加拿大國防部長布萊爾近日表示,加國的主權和安全不再由地理位置來保證,加國看到愈來愈多中國軍民兩用研究船和監視平台蒐集有關加國北部的數據,防範這種情況是加國轉變的主因,「我們還有更多工作要做」。
*英相施凱爾與美烏領袖通電 承諾持續援烏
美國總統拜登五日致電英國首相施凱爾,恭賀其就任並彰顯兩國特殊情誼。雙方重申對烏克蘭堅定不移的支持、確保印太區域和平穩定、加強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等重大國際事務的持續合作方向。
英美堅定挺烏 維護印太和平
白宮聲明寫道,兩名領袖強調了共同努力支持全世界的自由、民主重要性。拜登期盼與施凱爾在許多共同利益領域上緊密合作,重申持續力挺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侵略;保障北愛爾蘭和平進程成果,並與北愛爾蘭領導層合作創造、維持經濟成長和機會。拜登也歡迎施凱爾訪問華府參與九日至十一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七十五週年峰會。
英國首相辦公室指出,兩人談及促進經濟大幅成長的共同意念。施凱爾表達了對烏克蘭毫不動搖的支持,期待在包括AUKUS協議和確保印太自由開放等議題上的合作。
由於施凱爾得出席九日的國會新科議員宣誓,預料將缺席北約峰會首日行程。抵達後將與拜登舉行雙邊峰會。施凱爾上週接受媒體專訪時指出,希望是由拜登贏得總統大選。
另外,施凱爾在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通話中,承諾持續提供基輔援助對抗莫斯科,「首相開門見山地表示,重申對烏克蘭堅定不移的承諾,對他入主首相辦公室的第一天格外重要」、「他補充,英國政府的政權輪替不會改變對烏克蘭的支持。英國會繼續提供烏克蘭面對俄國侵略所需的國防資源」。
澤倫斯基在社群媒體Telegram發文表示,「我對施凱爾擔保英國對烏支持原則不變表達感激」。澤倫斯基另感謝甫辭職下台的前首相蘇納克對烏國的堅定支持。
(自由時報)
--
*俄烏戰爭效應…德打破禁忌 爭取國防訂單
德國今日投入軍備與相關服務的企業日益增加,逐漸打破二次世界大戰後普遍存在的一項禁忌:不接受來自國防產業的訂單。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德國產業過去曾與納粹政府密切合作,這段關係所帶來的後遺症,是許多德企長期以來不願與國防產業有任何瓜葛。但在2022年俄國入侵烏克蘭後,德國中小企業(Mittelstand)有些製造商和工程公司,開始重新思考是否該終止關於國防合約的禁令。
其中,客戶包含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的德國雷射設備商Trumpf,正考慮解除全面禁止供應國防部門的規定。該公司雷射部門主管齊莫說,軍備業者對他們的雷射產品在軍事方面的用途表示興趣,例如攻打無人機。
零件製造商Hawe Hydraulik也在2022年解除對國防合約的限制。該公司董事長豪斯根說,俄國入侵烏克蘭、歐洲各國也隨之開始增加國防預算,已淡化了國防產業的汙名。
德國外交關係委員會(DGAP)前主席、政治學家艾希布魯克說,德國對國防產業長期以來的態度正快速轉變,「戰爭已壟罩歐陸三年,加上國家經濟損失慘烈,德國看來已經準備好要進行一場歷史變革」。
德國總理蕭茲在俄國入侵烏克蘭三日後,宣布投資1,000億歐元提振軍備、將軍力現代化,更計劃派遣一支駐立陶宛的戰鬥小組,並在國內恢復有限度的徵兵制。而一部分的德國社會也在考慮這項轉變。PwC Germany今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近七成受訪者贊成增加國防支出。
這個歷史變革,正值德國工業力圖從中國大陸需求降溫所帶來的困境中復甦之際。
DGAP研究所副所長慕凌說,冷戰結束後,德國企業面臨將國防產業轉型為民間製造業的必要,如今情況正好相反,「企業現在思考的是,如何將民間產能、技術和製程,更有效運用在軍事領域上」。
汽車零件大廠馬牌公司(Continental)近期啟動一項計畫,將數百名員工轉職到德國軍備承包商萊茵金屬公司(Rheinmetall)。一位萊茵金屬高管克勞斯表示,馬牌員工可為公司帶來「極有價值」的技能。
漢莎航空(Lufthansa)全資持有的子公司漢莎技術(Lufthansa Technik)去年正式推出軍用飛行器服務部門,如今快速成長,也預計將協助維修德軍的契努克(Chinook)直升機和F-35戰鬥機。
坦克車零組件製造商Renk執行長威甘德說,德國民間和國防製造部門間日益成長的「綜效」對雙方都是有益的,也是「推動科技發展」的良方。
*地緣政治促各國提高開支…美歐軍工業 上演搶人大戰
俄烏戰爭爆發與地緣政治緊張之下,全球政府紛紛提高軍事開支,促使相關訂單飆近歷史新高。軍工業者為此大舉招募人手,聘僱速度創冷戰落幕以來之最。
英國金融時報(FT)訪調顯示,歐美20家中大型國防暨航空公司,今年打算聘僱上萬人。美國前三大軍火承包商,包括洛克希德馬丁、諾斯洛普格魯曼(Northrop Grumman)、通用動力(General Dynamics),開出接近6,000個職缺。十家受訪的軍火商共擬增聘近3.7萬人,逼近這些公司總人力的十分之一。
歐洲航太及國防貿易協會ASD秘書長派恩說:「這是冷戰結束以來,國防產業最緊張的時期,接單量在短時間內出現最高增幅。」
業者表示,各部門都欠人手,從學徒到資深主管都喊缺,需要人員包括工程師、軟體研發者、網路安全分析師,以及焊接人員等。
義大利國防巨擘李奧納多公司(Leonardo)人資長利奧提表示,正緊鑼密鼓地尋找新人,情況比先前伊拉克或阿富汗戰爭時更緊張。
李奧納多公司正與英國航太系統公司(BAE Systems)、日本三菱重工,攜手打造新戰機。該公司準備在2024年底前,雇用6,000名新人,並預計將在2025~2028年,徵聘以工業和軟體工程師為主的8,000~10,000名新人。
利奧提指出,徵才不只出於戰事,也是因高科技業和顧問公司等相關產業招人,加劇聘雇競爭。另外,人們更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及只做最低限度工作的「悄悄抽離」(quiet quitting)盛行,也有關係。
彈藥生產商萊茵金屬公司(Rheinmetall)和納莫公司(Nammo)等,須大力增產以補充政府庫存,為最積極招人的企業之一。
由挪威和芬蘭政府共同持有的納莫公司表示,從未見過這種情況。該公司人力已提高15%,從2021年的2,700人,2023年擴編至3,100人。納莫目前雇用約3,250人,並說在2030年底前公司規模增加一倍,似乎相當合理。
萊茵金屬公司也說,因車業需求疲弱,擬從汽車零件大廠馬牌(Continental)挖角數百名員工。
軍工業招人的特殊挑戰是,部分職位需要額外的安全審查。軍事設備廠雷神(Raytheon)的母公司RTX說,今年稍早在徵聘高條件的人員時,持續遭遇考驗。
*國防專家:產業不確定性仍高
為因應俄烏戰爭、以巴衝突,以及台海緊張升高,美國國會通過了巨額援助法案,使目前正處於一波榮景的國防工業在經歷多年需求下滑後,更能滿足激增的訂單。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對這三國的援助法案撥款近130億美元,正在提升全美五大國防集團洛克希德馬丁、 雷神、諾斯洛普格魯曼、波音與通用動力,以及其供應商的武器生產。
儘管資金躍增,但國防專家警告說,未來合約的不確定性意味著無法保證美國或其盟友的武裝部隊能獲得所需的持續且長期供應。
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的國防計畫主任佩蒂約翰說:「就飛彈及彈藥而言,這不是筆很大財富。」「但這是長久以來該產業首度出現持續的顯著成長。」她並表示,僅注入援助資金「並不能解決需求不一致的問題,也不能成為長期解決方案,因為這些都是一次性的OK繃」。
烏克蘭法案提撥54億美元用於開發與擴大火砲、防空彈藥、反無人機系統和關鍵彈藥零件的生產。對以色列的援助包括10億美元用於擴大火砲生產,而印太法案則撥款33億美元用於擴大潛艦工業基地、25億美元用於建造潛艇,以及1.33億美元用於生產火砲及巡弋飛彈。
烏克蘭戰爭爆發後不久,航太及國防工業主管警告說,由於供應鏈混亂、勞力短缺,以及國防工業基礎脆弱,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滿足需求。他們表示,希望能獲得更多多年期合約,才能投資新設施及擴大產能。
國防分析師表示,即使資金增加,如果中國大陸和台灣之間爆發衝突,美國仍可能難以為其盟友提供物資。
產業結構已使其難以應付需求的突然改變。在1990年代國防工業開始快速整合,最終採用「精實生產」,這種及時交貨策略,使得供應鏈中的公司數量減少,一旦某家供應商出現問題,能求助的對象很有限。
這也使五大國防公司必須互通有無,每家公司會將各種計畫分包給其也公司,這意味著若有一家公司出問題,整個產業都會受影響。因此,當烏克蘭戰爭爆發時,業者很快發現自家的生產線已緊繃到極限。
五角大廈前採購官員、現在任職於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坎西恩估計,這筆援助資金將使五角大廈的採購支出在2024至2030年間增加5%或6%。他說,對於國防公司來說,「這將是一時的榮景」,「對於國防工業來說,這很不錯,但並非大幅增加」。
但政府為武器提供資金的長期前景仍不確定。儘管美國總統拜登本月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簽署了一項為期十年的雙邊安全協議,但如果川普最終重返白宮,該協議可能會被川普撕毀。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