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粒子」揭質量來源 雙傑奪物理獎
2013 諾貝爾獎
「終於來了!」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昨揭曉,一如各界預測,由提出「上帝粒子」理論的學者,英國物理學家希格斯(Peter Higgs)及比利時學者恩格勒(Francois Englert)共同拿下。他們的理論解釋了形成宇宙的所有物質質量來源,得獎眾望所歸。
瑞典皇家科學院昨宣布,「今年獎項頒發給帶來所有改變的小東西」,以表揚2名學者「提出的理論機制,促成人類了解質量亞原子粒子的來源,而此理論最近也獲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團隊的大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LHC)實驗證實確實存在」。2人將共享約3690萬元台幣獎金。昨公布儀式罕見延後1小時,但未說明原因;英《獨立報》指,有可能是評審委員會仍在討論是否把第3名學者或CERN列入獲獎名單。
根據電腦模擬圖,兩道高能量質子對撞(紅線)後,產生無數粒子(黃線),再從中尋找希格斯玻色子產生瞬間。美聯社
曾遭譏無希望
「上帝粒子」全名為「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由希格斯等6名學者,在1964年先後提出理論,但以希格斯的姓氏最簡潔好記,因此取用。諷刺的是,希格斯最初提出理論時被譏為「毫無希望的實驗家」,其研究更被批評「與粒子物理完全無關係」,如今卻獲得殊榮。其實最率先提出此理論的是恩格勒與其拍檔布魯特(Robert Brout),可惜布魯特2011年逝世,未能跟他一起獲獎。
去年實驗發現
2學者的理論解釋「物質為什麼有質量?」這個最根本的問題。希格斯玻色子是一種亞原子粒子,現行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理論,認為它是所有物質的質量之源,是促成宇宙形成的重要粒子。宇宙某些基礎粒子沒有質量,因為與希格斯場之間交互作用而獲得質量。質量造成引力,使粒子結合,造就今天的萬物。
但希格斯玻色子當時只屬理論推測,若能尋找到就能填補解釋大自然最深層結構理論失落的一塊拼圖,但它極難製造出來,出現後又稍瞬即逝,因此CERN花了約2935億元台幣,在瑞士和法國邊境地下27公里處打造「大強子對撞機」,將粒子加速對撞製造出「小型宇宙大爆炸」,從中產生許多粒子,並於去年7月宣布發現「上帝粒子」蹤跡。
交互產生質量
台灣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林誠謙昨說,他從1979至1984年跟隨希格斯做研究,應是希格斯在亞洲唯一的學生,直到現在每年還會收到希格斯的賀年卡。
林誠謙說,希格斯認為真空狀態時,希格斯玻色子會比其他粒子優先出現,因為其優先和獨特,各界常用「上帝粒子」來稱呼。林指出,希格斯玻色子出現時,後來「蹦出」的其他粒子和它產生交互作用,便帶有質量;這些粒子組成我們身邊的物質,所以希格斯粒子是物質質量的根源。
2013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小檔案
◆恩格勒 80歲 Francois Englert
國籍:比利時
學歷: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物理學博士
國籍: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希格斯 84歲 Peter Higgs
國籍:英國
學歷:倫敦國王學院物理學博士
國籍:英國愛丁堡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粒子如何獲得質量示意
1.希格斯場就像一個派對場所,當粒子貴賓(戴皇冠者)進場時,其他客人都被吸引而靠近。
2.粒子貴賓等人因而移動速度變慢;也就是說他們取得了質量。粒子吸附的希格斯玻色子愈多,質量就愈大。
希格斯害羞神隱 恩格勒嗨翻
得獎反應
英國物理學家希格斯昨獲獎後害羞「神隱」,僅發表簡短聲明,感謝同事、家人的支持。同獲獎的比利時物理學家恩格勒接受電話訪問表示,當宣布得獎時間延後1小時,他以為自己錯過今年的諾貝爾了,知道得獎後非常開心,至於如何使用獎金,他說:「哈!我還不知道。」
「到無電話處度假」
希格斯透過他任職的愛丁堡大學,發表事先準備好的聲明稿:「得獎令我非常高興,感謝瑞典皇家科學院。我恭喜所有對發現新粒子有貢獻的人,謝謝家人、朋友、同事的支持。」他也表示希望這項對基礎科學的肯定,有助加強科學界對「藍天研究」(Blue-sky research)的意識,「藍天研究」指未能應用在真實世界的科學領域。
同事指希格斯很害羞,他為避開鎂光燈「到一個沒有電話的地方度假」,瑞典媒體之前便收到風聲他在獎項公布後會神隱,結果不單媒體找不到他,連瑞典皇家科學院也無法聯絡上他。
至於恩格勒在接受媒體電話訪問幽默地表示:「你可以想像,這並不是令人不快的事。我非常、非常開心獲得這非凡的獎項。」
恭賀對方研究傑出
被問及有什麼想對共同獲獎的希格斯說,恩格勒表示:「我當然要恭賀他,因為他的研究成果非常重要、非常傑出。」
台教授參與實驗「與有榮焉」
國內研究
台大、中央大學和中央研究院組成的團隊於2000年參與「大強子對撞機」(LHC)實驗,主要負責建造偵測器和計算、分析數據,總計投入上億元台幣。參與教授、中大物理學系特聘教授張元翰昨說,希格斯獲獎讓他覺得與有榮焉,也證實希格斯有先見之明;中大物理系副教授郭家銘認為,這代表實驗上獲得相當大的成功。
郭家銘說,實驗中希格斯粒子可能會衰變成兩個光子,台灣團隊建造的偵測器要在它通過時去除雜訊干擾,才能驗證希格斯粒子是否存在,實驗進行時還要校正儀器、分析所得數據、解釋它代表的意義。郭家銘估算,台灣團隊人數約40人,只佔該研究總人數1.5%,但獲得的效益遠超過人數比率。
部分貢獻超越中國
張元翰說,研究高能物理需要很多人力、物力,目前最頂尖的地點就在CERN;台灣從1990年代開始投資相關研究,目前我方和中國的參與程度差不多,某些實驗的貢獻度甚至超越中國。郭家銘指,尋找希格斯粒子是LHC實驗的首要目標,但不是唯一目標,未來還可能引領人類發現許多現在未知、還沒有明確理論的「新物理」。
我物理實力世界14
國科會自然科學發展處處長陳于高說,高能物理只佔國家整體科學經費的一小部分、比率很低;他提到,台經濟成長率約為世界第20,物理整體實力卻達世界第14,可知近年高能物理投資成果相當豐碩。
(蘋果日報)
--
發現「上帝粒子」 英比學者奪諾貝爾物理獎
希格斯、恩勒特 都已逾80歲
八十四歲的英國物理學家希格斯(Peter Higgs)與八十歲的比利時物理學家恩勒特(Francois Englert),以預測「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存在的成就,於八日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殊榮。又名「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解釋了基本物質如何獲取質量,以形成恆星與行星。
希格斯玻色子 宇宙建構基礎
在兩人的原始研究發表半世紀後,「希格斯玻色子」才終於在二○一二年,於鄰近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巨大的強子對撞器被偵測到。這項成果被譽為物理學界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研究發表半世紀後 才被證實
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希格斯與恩勒特因描述宇宙如何建構的基礎研究而獲獎。該單位指出︰「根據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從花朵、人類到恆星與行星,萬物僅是由一些基礎建材,也就是物質粒子組成。」
希格斯玻色子是描述宇宙基本組成的「標準模型」物理最後一塊拼圖。一九六四年有六名科學家發表相關論文,恩勒特與二○一一年辭世的同僚布勞特拔得頭籌,幾週後,愛丁堡大學年輕講師希格斯也提出理論,他同時是明確預測有新粒子存在的第一人。
向來不喜歡曝光的希格斯即使獲得諾貝爾獎,也不願公開露面,他透過任教的愛丁堡大學發表聲明說︰「我希望這對基礎科學的肯定有助於提升對『藍天研究』(Blue-Sky Research)價值的重視。」所謂的「藍天研究」意指研究領域和現實世界的應用難以立即產生關聯,也常被稱為「基礎研究」。
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舉行的記者會上,恩勒特表示:「我非常、非常高興獲得這個非凡獎項的肯定」,但他也說:「遺憾的是,我的同事與朋友布勞特,沒辦法一起分享。」
希格斯與恩勒特的研究,顯示出原子內的基礎粒子如何透過與瀰漫整個太空的無形的「希格斯力場」交互作用來取得質量,而它們越是交互作用,它們就變得越重,與「希格斯力場」關聯的粒子就是希格斯玻色子。
證實「上帝粒子」 台灣團隊也有功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提出「希格斯粒子」的兩位學者,台灣團隊在證實發現希格斯粒子的過程中,參與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的大強子對撞器研究計畫,幫助建造偵測器與分析巨量數據,也算有功。
參與大強子對撞器研究計畫
中研院物理所副研究員林誠謙是得主希格斯的學生,對於老師獲獎感到十分高興;中央大學物理系特聘教授張元翰則對兩位得主的「先見之明」直表「實至名歸」。參與大強子對撞器計畫的林誠謙表示,發現希格斯粒子有三個元素,分別是加速器、偵測器與網格計算,台灣的中研院、台大與中央大學團隊參與偵測器建造與網格計算分析部分;尤其台灣巨量資料傳輸的能力,協助分析將近十分之一的數據。
宇宙早期形成時,所有粒子都沒有質量,與希格斯粒子交互作用後才被賦予質量,所以找到希格斯粒子,便可解釋質量的起源。物質世界組成的粒子物理「標準模型」裡,只差希格斯粒子還未找到,因為希格斯粒子產生的機率非常低,必須在能量很高並且大量數據分析下才能發現。
直到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在瑞士與法國交界地底下一百公尺處,建造造價超過三千億台幣、人類史上最大、最複雜的實驗儀器大強子對撞器後,模擬宇宙大爆炸瞬間,終於在去年「撈」到希格斯粒子,證明它確實存在,外界以「上帝的粒子」稱呼這個關鍵元素。
科學家將兩束質子或鉛離子加速至接近光速,使其迎面對撞,以四座偵測器探測對撞所產生的新粒子,再經由計算、追蹤這些粒子的軌跡、找出它們的特性,重建宇宙大爆炸後的宇宙現場。
中研院林誠謙是希格斯的學生
林誠謙說,原本在二○一○年要邀請希格斯來中研院演講,但因希格斯已八十高齡,長途旅行不太方便而作罷,但師生情誼很好,至今每年新年還會收到希格斯寄來的手寫賀卡。他也透露,希格斯未受重視前,曾被學校同仁不太禮貌地對待過,雖然希格斯不是那種上課舌粲蓮花、活潑生動的講者,但他「學問很飽」,學生有問題去找他,常常能一語道破。
林誠謙說,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貢獻,在於理解基本粒子如何獲得質量,「重要性就像是從前發現電子的角色一樣。」張元翰則認為,兩人能夠得獎,在於長久搜尋、相信存在的粒子終於被證實找到,讓科學家對自然界理解的原理跨進一大步。而這種對高能物理最前緣、最基礎研究的邁進理解,就是他們最大的貢獻。
「上帝粒子」Q&A
什麼是「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
「希格斯玻色子」是一種次原子玻色子,是建構宇宙的根本物質之一,也是物理學「標準模型」理論推論的61種基本粒子中,最後一種被實驗證實的粒子。希格斯玻色子是一種具有質量的玻色子,沒有自旋,不帶電荷,非常不穩定,在生成後會立刻衰變。
此推論的來源為何?
「希格斯玻色子」之名來自首度推論其存在的英國科學家希格斯。現年84歲的希格斯1964年提出的理論指出,137億年前宇宙大爆炸後,一種粒子促成一種看不見的力場成形,這個力場稱為「希格斯力場」,其中的粒子就是「希格斯玻色子」。
尋找希格斯粒子的過程為何?
科學家利用大型對撞器尋找希格斯粒子,這種機器可擊碎粒子,過濾出次原子殘渣,而其中最大者是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LHC深藏在日內瓦附近一個圓形隧道中,撞擊時可短暫達到比太陽熱10萬倍的溫度,複製宇宙形成後不久的狀況。
去年7月4日,CERN科學家宣布發現一種與希格斯「相符」的新粒子。今年3月,CERN表示,這種粒子的「自旋」與「對稱」2種重要特徵,與希格斯粒子應具備的特性相符。
(自由時報)
--
提出「上帝粒子」 2人摘諾貝爾物理學獎
英國物理學家希格斯和比利時物理學家恩格勒在半世紀前假設有「上帝粒子」之稱的「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的存在,八日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兩人在一九六四年分別提出一種能賦予宇宙萬物質量的基本粒子存在的假設,解釋物質如何取得質量,形成星球和整個宇宙;這種粒子後來就以希格斯的名字命名,稱為「希格斯玻色子」。
兩人的觀察被譽為是了解宇宙起源的最重要理論之一。希格斯提出宇宙有一個看不見的「希格斯場」(Higgs Field),充滿「希格斯玻色子」,若沒有「希格斯場」,所有粒子將以光速穿越,不會具有質量,原子將不存在。
去年七月四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宣布,他們以大強子對撞機找到一種新的基本粒子,與希格斯玻色子「相符」,證實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也肯定了希格斯與恩格勒的成就。
八十四歲的希格斯得知獲獎後表示「不敢當」,「我也要恭喜所有對發現這種新粒子有貢獻的人。」八十歲的恩格勒也表示,樂於接受這個獎。兩人將分享八百萬瑞典克朗(約台幣三千七百五十萬元)獎金。
諾貝爾評審團說:「希格斯玻色子來自一個看不見的場,填滿所有宇宙空間,即使宇宙看起來是空的,這個場仍存在。沒有它,我們就不存在,因為粒子與這個場接觸,才會獲得質量。」
一九六四年,六位物理學家分別在三個小組進行研究,發表了許多有關粒子如何獲得質量的論文。最早是由已於二○一一年去世的布勞特和恩格勒共同提出,一個能賦予質量的粒子場侵入早期的宇宙,在此之前,宇宙充滿沒有質量的粒子。
然後是希格斯首度提出,唯有一種不明的粒子存在,才會產生質量。因此,這種不明粒子就稱為「希格斯玻色子」。
物理學界在一九七○年代設計了基本粒子的標準模型,但無法解釋為何有些粒子有質量,有些則無,例如光子。
答案就在充滿玻色子的「希格斯場」,基本粒子穿過「希格斯場」時,與它的互動程度不同,互動大的就獲得質量,反之則無。
希格斯玻色子是標準模型預言的六十一種基本粒子中,最後一種被實驗證實的粒子。
物理大師希格斯 不用手機、網路
沒手機也沒電視機,住所也不接網路,提出本世紀第一個重大科學發現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之一,英國愛丁堡大學名譽教授希格斯,過著令人驚訝的「低科技」生活。
諾貝爾委員會表示,發布得主前試圖聯繫希格斯,但所有電話號碼都沒有回應。公布是否因此延後一小時,委員會不願評論。
但八十四歲的希格斯,無論如何害羞低調,大名都將被寫進教科書,和愛因斯坦、普朗克齊名,世代流傳。
俗稱的「上帝粒子」指的是希格斯於半個世紀前利用標準模型所提出的一種新粒子,後人正式稱作「希格斯玻色子」,其提供的「交互作用」讓粒子具有質量。在此之前,質量只是一種現象和概念,並無理論能解釋為何物質具有質量。
一九二九年出生於英國紐卡索的希格斯,一九五四年在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獲得博士學位。
希格斯住在蘇格蘭首府愛丁堡,教授理論物理。據說每當有人提及「希格斯玻色子」,他就會侷促不安,自己總是避免用這個詞。
身為無神論者,每當有人用「上帝粒子」來描述他的發現時,希格斯就更焦慮了。
愛丁堡大學物理系教授,同時也是希格斯好友的華克表示:「希格斯是位很溫和又很客氣的人。但是如果談到跟物理有關的事情而且說錯,他就會變得有點固執。」
周日泰晤士報報導,希格斯一周前在住所外跌倒,本周身體狀況一直很脆弱。最近傳出他得獎呼聲最高,希格斯決定暫避風頭。
與希格斯同獲殊榮的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名譽教授恩格勒,在一九六四年提供了希格斯玻色子的理論基礎,主張宇宙初生時並無質量,後來出現的粒子賦予原有的粒子質量。宇宙「暴脹」(inflaton)結束後,暴脹子轉換為今日所見的各種粒子。
恩格勒表示,他鑽研宇宙學,是因不想受限於特定主題:「對某個主題有興趣就閱讀所有相關材料是沒必要的。重點在於分辨出重要和次要的資訊,藉以決定要鑽研哪一部分。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大強子對撞機的上千名的科學家,證實希格斯玻色子存在,功不可沒。但諾貝爾物理獎最多只能三人共享,所以該單位只得到讚譽,並未獲獎。
解開質量之謎 15年前早該獲獎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出爐,由英國物理學家希格斯和比利時物理學家恩格勒獲得,因為他們提出的理論終於被證明為真;台大物理系教授侯維恕說,這個證明相當重要,因為它解釋了「世界萬物為什麼會有質量」,年過八十的希格斯和恩格爾其實十五年前就可以拿諾貝爾獎。
一直以來,物理學家一直在尋找「基本粒子」,即組成所有東西的最小、最基本、不可再被分割粒子。侯維恕說,六零年代,科學家的確找到了目前最小的粒子,可是卻無法解釋為什麼粒子會有質量。
台大「梁次震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研究中心」主任陳丕燊說,希格斯和恩格勒當時試圖解釋,他們認為空間中有一個「場」無所不在,只要粒子在這個「場」裡面,「場」就會把能量加在粒子身上,粒子「能量上身」,就有了質量,這個「場」被命名為希格斯場。
希格斯和恩格勒認為這個「場」無所不在,卻找不到能證明場存在的「希格斯粒子」。侯維恕說,前諾貝爾獎得主雷德曼曾寫了本書「天殺的粒子」來說明希格斯粒子有多難找,後來書名被改為「上帝粒子」,卻更加貼切形容希格斯粒子有多重要。
侯維恕表示,其實九零年代末期,希格斯的理論即通過兩大難題的考驗,那時兩人應可拿諾貝爾獎。
陳丕燊說,今年三月,科學家終於用大型強子對撞機,在高速對撞的質子殘片中,找到稍縱即逝的希格斯粒子,證明希格斯和恩格爾的理論正確。
科學家將「大型強子對撞機」加速到接近光速,再讓質子對撞,看可不可以從希格斯「泥沼地」中撞出一點「泥漿」來,這個「泥漿」就是「希格斯粒子」。距離他們最初提出理論,這個「遲了近五十年」的諾貝爾獎也終於肯定希格斯和恩格爾的重要理論。
(聯合報)
--
49年前預言上帝粒子 英、比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8日揭曉,獲獎人為84歲的英國科學家希格斯(Peter Higgs)與81歲的比利時科學家恩格勒(Francois Englert),兩人因提出基本粒子質量來源相關理論、預言「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俗稱「上帝粒子」)的存在而同獲殊榮,將平分800萬瑞典克朗(約台幣3660萬元)的獎金。
台灣參與相關實驗
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兩位得主藉由理論發現的機制,對人類瞭解次原子粒子質量的來源貢獻卓著。該機制新近已由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大強子對撞機(LHC)的超導環場探測器(ATLAS)與緊湊渺子螺管探測器(CMS)實驗證實,當時發現了兩人理論預測的基本粒子(上帝粒子)。」
這項物理學界至高無上的學術桂冠,台灣也算與有榮焉,因為台灣的實驗高能物理團隊已參與LHC計畫13年,其中,台灣大學與中央大學參與CMS實驗,中研院則參與ATLAS實驗。
希格斯與恩格勒在1964年分別獨立提出基本粒子如何獲得質量的理論,對粒子物理學重大課題提出解釋。他們的理論構成了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的核心。
標準模型是一套描述強力、弱力及電磁力這三種基本力與組成所有物質的基本粒子的理論。理論上基本粒子是構成物質的最小最基本的單位。在基本粒子和基本力形成的物理世界中,除了重力以外,標準模型可以合理解釋這世界大多數的物理現象。
解釋粒子質量起源
但初始的標準模型倚賴規範場論,設定所有規範粒子不具質量,被質疑很明顯地不夠完善。
而希格斯1964年提出的「對稱破缺」(symmetry breaking)理論,建立「希格斯機制」(Higgs mechanism),成為所有解釋基本粒子質量起源的機制中最獲認可的一種。
希格斯機制假設宇宙遍布一種特別的量子場,稱為希格斯場,能夠與某些基本粒子交互作用,而這交互作用的一個必然副產品,就是希格斯玻色子。當物理學家實驗證實希格斯玻色子存在,即確定標準模型大致無誤。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預言存有62種基本粒子,而希格斯玻色子是其中最後一種被實驗證實者,唯有它才能夠解釋為何物質會有質量,乃至宇宙如何形成。
證實上帝粒子存在 台灣團隊有功
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跨國研究團隊去年利用大強子對撞機(LHC)實驗觀測,發現「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存在證據,成為英國物理學家希格斯和比利時學者恩格勒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重要關鍵。台灣研究團隊也在這項關鍵性實驗扮演重要角色,並參與發現希格斯粒子的兩項探測器研製計畫。
參與探測器研製
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林誠謙強調,LHC、緊湊緲子螺管探測器(CMS)和超導環場探測器(ATLAS),以及網格計算中心,是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發現希格斯粒子存在的三大要素,台灣研究團隊除了參與CMS和ATLAS研製以外,也負責營運亞洲網格計算中心。LHC質子束以接近光速的高速碰撞後,產生的粒子觀測資料,「有10%是在我們這裡分析」,台灣在對證實希格斯粒子存在,確實有相當的貢獻。
中央大學物理系特聘教授張元翰表示,台灣研究團隊由中研院、中央大學和台灣大學共同組成,經由LHC計畫證實希格斯粒子存在,成為英國與比利時兩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關鍵證據,「理論部分,我們不敢居功,但在驗證實驗方面,我們當然有貢獻,而且是與有榮焉!」
張元翰指出,台灣在證實希格斯粒子存在的關鍵性研究上,最大的貢獻是發現希格斯粒子變成兩種光子的兩個「黃金通道」;並透過CMS,觀測到質量約1250億電子伏特、過去從未被發現過的新粒子訊號,成為希格斯粒子存在的重要證據。
觀測新粒子訊號
台灣研究團隊是在國科會與中研院的支持下,從2000年開始參與LHC計畫。林誠謙形容,LHC透過網格計算中心從歐洲傳送到位於中研院的亞洲網格計算中心,每秒高達100億位元,要在這麼多資料裡面找到希格斯粒子存在的證據,就是大海撈針,但CERN主導的跨國研究團隊經過多年努力,還是完成這項跨世紀的科學挑戰。
台灣早在13年前就參與尋找「上帝粒子」跨國計畫,參與計畫長達7年的台大物理系副教授陳凱風,目前正在CERN工作。他說,現場有記者會,但沒有其他慶祝活動;團隊都很高興,不過開心一陣後也立刻埋首工作,很有科學家本色。
陳凱風表示,台灣主要貢獻在於截取數據,並負責一個偵測器,是發現希格斯粒子的管道之一。計畫啟動20年來,各國翹楚聚在一起往同一目標努力,每個人的貢獻都很小,但累積起來才能找到上帝粒子。
但他也認為,理論原就預期有上帝粒子,真的找到也只是合乎預期,而科學家期待的是「超乎預期」,接下來的工作,除了要了解上帝粒子的特性,還要倍增加速器能量,尋找其他粒子。
無神論 希格斯討厭上帝粒子稱呼
現年84歲的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希格斯(Peter Higgs),為愛丁堡大學名譽教授,因提出希格斯機制和希格斯粒子理論而聞名。在得知獲獎之後,他發表聲明說:「得到這個獎,我受寵若驚,感謝瑞典皇家學院。」
希格斯說:「所有對發現此一新粒子做出貢獻的人,我也要向他們道賀,同時謝謝我的家人、朋友和同事的支持。」他也希望諾貝爾委員會對基礎科學的肯定,有助於促進外界對純理論研究的重視。
希格斯是「低科技」人,沒有手機,簡樸的公寓裡沒有電視,也沒有連接網路。此外,身為無神論者,他並不喜歡希格斯粒子被稱為「上帝粒子」。
希格斯出生在英格蘭東北部泰恩河畔新堡市,父親曾在BBC擔任音控師。他童年時患有氣喘,因為父親工作的關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舉家搬離新堡。然後進入布里斯托的考瑟姆文法學校就讀,並受到校友保羅.狄拉克(量子力學的奠基者之一,1933年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物理方面的影響。
17歲時,他進入倫敦市立中學就讀,擅長數學。希格斯後來在倫敦國王學院拿到物理學博士學位,並成為愛丁堡大學研究員,也曾在倫敦帝國學院及倫敦大學學院任職。希格斯在1960年返回愛丁堡大學擔任講師,1980年成為愛丁堡大學教授,1996年退休,成為該校名譽教授。
希格斯曾獲得許多獎項肯定,包括1997年獲得狄拉克獎章,和英國物理學會理論物理傑出貢獻獎,2004年獲得沃爾夫物理學獎,以及2010年榮獲櫻井獎。2012年,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受訪時曾表示,希格斯應該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恩格勒:做重要的事 沒想過得獎
獲悉得獎,80歲的比利時物理學者恩格勒說:「當然,我很開心。」他感謝所有在研究之路幫助過他的人。被問及50年前他開始這項研究時,是否曾想過會得到諾貝爾獎,他回答說,沒有想過。
恩格勒為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理論物理學名譽教授。他說:「工作時,不會去想要拿諾貝爾獎,那不是做事情的方式。不過我們記得,當時正在做重要的事,以後會被其他研究人員使用。」
戴著眼鏡、蓄鬍的恩格勒是納粹大屠殺的倖存者。他出生在比利時的猶太人家庭,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軍占領比利時期間,必須隱藏猶太人身分。
恩格勒1955年從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畢業,獲得學士學位。畢業後,留校繼續攻讀博士,1959年得到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他成為康乃爾大學的副研究員,上司是助教授羅伯特.布繞特。他們成為好朋友與密切工作夥伴。
恩格勒後來回到比利時,布繞特全家也跟著一起去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布繞特在那裡擔任教授。1964年,恩格勒擢升為教授。1980年,布繞特與恩格勒共同領導理論物理組。1998年,恩格勒成為名譽教授。
1964年,恩格勒和布繞特共同提出希格斯機制與希格斯玻色子理論,另外還有兩個研究小組也在同年提出類似結果,其中一組為希格斯。6位物理學者分別發表三篇論文在《物理報導期刊》50周年慶祝文獻,公認為「里程碑論文」。
恩格勒回想起1964年他和布繞特「突然了解到我們的理論從邏輯的觀點來看,是完美無瑕的」,當時他雀躍不已。
新聞辭典-希格斯粒子 解釋了宇宙的誕生
在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預言的62種基本粒子之中,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又名「希格斯粒子」)是最後一種被證實的基本粒子,而其重要性在於,唯有它才能夠解釋為何物質會有質量。
希格斯玻色子極難發現和分辨,尋找它是當代物理學界最熱門的課題之一,有人形容它是物理學家的「聖盃」,198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雷德曼則尊稱它為「上帝粒子」(God particle)。
根據標準模型,物質之所以會有質量,是因為夸克(quark)、電子等基本粒子與希格斯玻色子發生交互作用。科學家相信,在大霹靂(宇宙誕生)後的第十億分之一秒,宇宙有如1大碗粒子湯,以光速四處移動,沒有質量可言。這些粒子是在與希格斯場(Higgs field)互動之下才獲得質量,最終形成宇宙。
希格斯玻色子本身不帶電荷,無法在偵測器中留下軌跡。然而它一旦在撞擊中產生,應該會瞬間衰變為一對帶電的底夸克(bottom quark)與反底夸克,或者一對各帶正負電的W玻色子。因此科學家一觀測到適當數目與能量的這兩種粒子對,就可以認定希格斯玻色子現身。
新聞辭典-大強子對撞機 模擬宇宙大霹靂
「大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LHC)是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從1995年啟動。
它位於法國侏儸山脈與瑞士日內瓦湖之間,由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負責運轉。LHC主體環型構造深藏在地下50到175公尺的隧道中,隧道周長26.659公里、內徑3.8公里。隧道內有兩條真空管,由鈮-鈦合金超導體磁鐵調控,並以液態氮與液態氦冷卻到攝氏零下271.3度(絕對溫度1.9度)。
在實驗中,2束能量各達3.5兆電子伏特(Tev)的質子束以逼近光速(1秒30萬公里)的速度在2個定點對撞,在電流與磁力的導引之下環繞加速,能量達到7兆電子伏特,對撞瞬間產生帶電粒子和光子軌跡。物理學家最大的期待是解開希格斯玻色子存在與否之謎。
2012年7月,國際研究團隊宣布實驗結果「強烈顯示」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我國研究團隊透過緊湊緲子螺管探測器(CMS)實驗,更觀測到質量約1250億電子伏特(125Gev)的新粒子訊號,為這項新發現提供重要證據。
對於可能代表新空間維度的較重粒子,目前其他的加速器只能偵測到1兆電子伏特,而LHC將這個質量上限提高一倍,還可望驗證粒子是否有相對應的超對稱(SUSY)粒子,模擬宇宙肇始的「大霹靂」狀態。此外對於物質與反物質的不對稱性、弦論預測的多維度空間、宇宙暗物質與暗能量、重力的本質等問題,LHC也將提供寶貴的研究資料。
(中國時報)
--
台成長率 4小龍吊車尾 遭IMF二度下修 明年可望回升
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昨在最新公布「全球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WEO)報告中調降全球經濟成長預估至2.9%,台灣今年則二度遭下修,全年成長目標再砍0.8個百分點至2.2%,在亞洲4小龍敬陪末座。
美政策衝擊全球
IMF指出,全球先進經濟體成長雖轉強,仍不足平衡新興經濟體走疲衝擊,拖累全球成長進一步走疲,並警告美國若無法立即提高舉債上限,導致債務選擇性違約,將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衝擊。IMF估今年全球經濟僅成長2.9%,創4年新低,低於7月預估值3.1%,明年目標也下修0.2個百分點至3.6%。
亞洲4小龍中,台灣今年成長力道最弱,僅2.2%,遜於4月預估值3%,但明年可望回升至3.8%,躍居4小龍第2,僅次於香港的4.4%,惟仍低於原預估的3.9%。
IMF分析,原為全球成長引擎的新興經濟體前景轉淡,美國反為全球成長主要推手,只要政局穩定,美國明年可望進一步成長至2.6%;歐元區儘管今年預估衰退0.4%,但已低於7月預估的0.6%,明年成長目標由0.9%升至1%;日本今、明年成長預測值維持不變。
金磚4國成長動能放緩,中國今年估成長7.6%,明年將降至7.3%,印度今年僅成長3.8%。
受政治電價干擾
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說,歐美經濟逐漸轉好,台灣出口反而下滑,第4季經濟恐怕比預期糟,加上台灣受政治干擾,電價上漲更導致民間消費減少、內需不足,今年經濟成長恐在2%上下,明年則因比較基期低,成長數字可能會好點,但仍要看政府的政策推動。
(蘋果日報)
--
IMF下修我GDP至2.2% 四小龍之尾
國際貨幣基金(IMF)發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台灣今年經濟成長預估下修至二.二%,為亞洲四小龍之末,比主計總處八月公布的預估值二.三一%還低;明年則估增幅為三.八%。
因資本外流導致新興市場成長疲弱,IMF調降今明兩年全球成長預估至二.九%和三.六%,低於七月預估的三.一%和三.八%。
IMF並警告美國政府債務違約,可能重創全球經濟。
中國今明年成長預估分別被降至七.六%和七.三%。受此拖累,亞洲以出口為主的經濟體,如台灣、南韓等亞洲四小龍,今年經濟表現均不如預期。
(自由時報)
--
孝子套招 失智母樂「都免費」 兒預付給店家 嬤由退縮變開朗
「你是誰?我是小傑呀!」近日熱播的失智症電視廣告打動人心。台中真的有一名孝子謝先生呵護八旬失智老母,他和住處附近早餐店和髮廊套招、預付費用,待母親上門消費時,老闆就誇說:「老太太人緣好、免錢!」哄得老母親好開心。《蘋果》昨找到謝先生,他說:「媽媽小時候一口一口餵我吃飯,現在換我一口一口餵她,是天經地義。」
現年81歲的謝老太太是中山附醫神經內科醫師周希諴(諴音同賢)的病患,上月24日,老太太在50多歲兒子陪同下回診。周希諴說,穿粉色上衣的老太太神采奕奕,一進診間就說:「最近大家都對我很好,不跟我收錢。」護士說:「肯定是阿嬤太可愛。」她笑說:「我告訴你們,我連洗頭也免費。」樂得眼睛瞇成一條線。
不會用錢「無路用」
周希諴詢問才知道,老太太失智後對金錢沒概念,分不清百元和千元鈔,常抱怨:「我無路用(台語,我沒用)。」整天足不出戶,謝先生心生一計,和母親常光顧的店家套招,他先預付費用,老闆見母親來消費都要說:「老太太做人真好,免錢。」老太太心情大好,喜歡往外趴趴走。
《蘋果》聯繫上謝先生,才知道老太太昨不小心跌倒骨折、送醫開刀,謝先生守在手術房外焦急等候,他在電話中說,自己是獨子,媽媽生病後走失3次,都靠好心人送到警察局,1年前他突發奇想,找了媽媽常消費的早餐店、髮廊,跟老闆講好預付費用,再請店家跟媽媽說要請客,讓媽媽心情好,又不會忘記付錢,至今都沒再走失。
謝先生說:「我做的一切都只是為人子女該做的,只要她健康平安,再辛苦都值得。」周希諴醫師說,謝先生原本跟太太都有工作,1年前他辭職照顧媽媽,還報名參加失智者照顧者協會課程,是模範生中的模範生。
與人互動減緩退化
周希諴說,失智症患者會自我封閉,家屬應想辦法讓患者與人互動,有助緩和失智退化。台中大里仁愛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林俊豪說,失智症和腦組織退化、血管循環不好有關,初期出現剛發生的事馬上忘,例如剛吃完飯卻忘記吃過飯,或對自己有興趣的事情變得興趣缺缺、個性變暴躁等,建議家屬讓患者多動手學習,例如做陶藝、植栽,都是減少惡化的良藥。
孝子照顧病父病母 事件簿
★2013/06/12:罹患幽閉恐懼症的黃姓男子,到日本接癌母回台灣治療,卻因自己恐懼無法搭機,最後花25小時搭郵輪返台
★2013/05/29:南投縣民吳明德開車載八旬病母下山看病,途中坍方路面顛簸,擔心母親受不了,吳先請母親下車,自己開車通過,再回頭背母親走過泥濘的落石區
★2012/03/02:退休丁姓調查員以花布包巾抱母親到台南奇美醫院複診,被民眾以手機拍下上傳臉書,網友大受感動
失智症年輕化 嚴重會妄想
耐心陪伴
「我都92歲了,還要照顧未成年的小女兒!」實際才72歲的老太太逢人就抱怨,而陪在一旁的50歲女兒只是微笑。失智者照顧協會副祕書長陳淑圓指出,失智主要症狀是時間、方向感、人物等認知障礙,上述個案的女兒原是公務員,為照顧媽媽,不到50歲就提早退休,每周搭計程車帶媽媽到協會參加有氧健康操、做手工藝,對媽媽的抱怨都微笑面對,她說:「只要她記得我是她女兒就好!」
病因不明難預防
陳淑圓說,失智者好發年齡65歲以上,但近年有年輕化趨勢,曾出現48歲就發病,剛開始認不出親友、才吃完飯又要吃,嚴重者甚至懷疑朋友要殺他、老婆紅杏出牆等妄想。
陳淑圓說,50到60%失智症患者屬於阿滋海默症,病因不明無法預防,但早期發現以藥物治療,家人多呵護照顧,可延緩病情惡化,若不接受治療,病情會惡化很快。
民進黨立委趙天麟昨開記者會,指台灣2012年的失智症患者逾19萬人,衛生福利部推估,台灣到2056年時,失智症患者將達72萬人,平均每100名老人就有4名是失智症。趙呼籲各縣市區域醫院應設立「失智症特別門診」。
(蘋果日報)
--
依世衛組織統計推估 台灣失智人口 12年後將達69萬
民進黨立委趙天麟、田秋堇昨協同民間團體召開記者會,指出台灣去年失智症患者已超過19萬人,65歲以下早發性失智症多達2萬人。
田秋堇指出,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失智比例,114年台灣將有69萬名失智症人口,將如海嘯一般,嚴重衝擊台灣社會。
昨天有兩位早發性失智症患者家屬現身說法,其中劉慧芳的先生在54歲那年,出現大小便失禁、血壓不穩、表情猙獰、精神恍惚等症狀,甚至遭人詐騙了鉅款;另一家屬許又尹表示,他的媽媽是在53歲時出現病徵,包括善忘、出現幻覺、失蹤等。兩人皆就醫多年,但醫師卻未能立即發現是失智症。
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社會大眾乃至醫療體系普遍對年輕失智患者不了解,不容易在早期發現、即時提供治療,未來政府需花更多時間從學校體系就開始作教育,讓醫療人員與社會大眾更完善了解失智症。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副司長王宗曦說,面對老齡化的社會,失智症的疾病負擔越來越大,政府為因應此衝擊,已於全國83家區域醫院建置「失智症特別門診」,預定今年底台灣本島會達到103家,再加上離島共105家。
民眾若發現親友出現以下十大失智症警訊,包括:「記憶力減退影響生活、計畫或解決問題有困難、無法勝任原本熟悉事務、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分辨視覺影像和空間有困難、言語或書寫表達有困難、東西擺放錯亂或失去尋找能力、判斷力減弱、退出社交活動、情緒個性改變等。」就應及早帶家人就醫。
此外,包括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過胖或過瘦、頭部外傷、抽菸、憂鬱等都是失智症高危險群。
(自由時報)
--
公車慢速 逼繫帶「行不通」
「蝦米!公車時速才40公里,況且我才搭二站,坐公車還要繫安全帶喔!」因應交通部修法,從7月15日起民眾搭公車時坐到特定的五個前座位置,依規定要繫安全帶。不少民眾直呼政府擾民、管太多,公車業者也吐槽根本行不通。
交通部去年初全面取締汽車後座乘客未繫安全帶,計程車駕駛若告知乘客、即使乘客未繫安全帶,駕駛仍可免罰、改罰乘客,因此也修正《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31條,規定營業大客車司機若已告知乘客應繫安全帶,乘客不從將改罰乘客,並自7月15日上路。
不符比例原則
但政策上路後質疑聲不斷。台北民眾吳先生說,都會區搭公車常只坐二、三站就換車,公車時速也慢,這樣也要繫安全帶,未免管太多。
在大台北地區駕駛公車的公車司機林先生說,依他經驗,乘客站著比坐著還危險,乘客坐在公車位子上摔倒的很少,要坐著的乘客繫安全帶不符比例原則。
不願具名北市公車業者直言,公車行駛快速道路時速60~70公里,都允許乘客站立,市區公車時速僅40公里,多半行駛公車專用道,乘客上下車頻率高,要乘客繫安全帶窒礙難行!
做不到罰不完
連地方政府也未必全照辦。北市府現評估開罰不可行,改以勸導。台中市跟進北市,以勸導為主不開罰;新北市以勸導為主,未來不排除開罰,僅高雄市決定先宣導,之後再依法開罰。
逢甲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系副教授李克聰批,政府規定太瑣碎,民眾做不到、政府罰不完,顯示法令擾民,應檢討法令,而非貿然執法惹民怨。
政府回應
交通部路政司監理科長趙晉緯表示,從2001年依「汽車駕駛人及前座乘客繫安全帶實施及宣導辦法」施行至今12年,公車前、後車門及安全門的第一排座位及最末排中間面向走道座位與其他前方未設座椅等位置,共五個前座依法須繫安全帶。今年7月15日只是新增若司機已告知乘客,未繫安全帶的責任應屬乘客。
他說,該措施行之有年,沒擾民問題,地方政府執法機關可舉發,且國外已有實施客運乘客繫安全帶的措施,台灣不是首例。
(蘋果日報)
--
愛上網找優惠 台全球第2 僅次於香港 民眾:月可省千元
據尼爾森最新公布的一項抗漲調查,台灣人最常用的抗漲3招是「只買促銷品」、「上網找優惠」和「產品促銷時囤貨」,其中最愛上網找優惠程度僅次於香港,為全球第2。專家分析,台灣民眾購物趨於保守,愈來愈傾向計劃性購物。民眾說:「購物前先上網比價、最多可月省逾千元。」
只買促銷品抗漲
尼爾森昨公布「全球通膨影響研究」,調查58個市場、逾2萬9000名網路受訪者,首次調查全球受訪者如何在收入範圍內調整支出,因應上漲的食品價格。88%台灣受訪者指食品價格上揚,會影響日常用品採買;因應漲價三大措施為「只買促銷品」、佔48%,「上網找優惠」佔46%,後者比率僅次於香港49%、排全球第2;第3項措施是「產品促銷時囤貨」、佔41%。
另有37%台灣受訪者會運用社群媒體找特價品,24%常網購。台灣尼爾森零售通路服務副總監康德蘭分析,這意謂台灣消費者越來越傾向計劃性購物。
上班族周小姐說:「不景氣會更省,會上網比價,有時價格可省一半,仔細搜尋,一個月可能省上千元。」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陳建甫說,上網找優惠的比率高顯示台灣民眾購物趨於保守,因不景氣,只想買特價品,許多日用品價格也可能成為消費者唯一的選擇考量。
搶購特價品囤貨
PChome 24h購物表示,觀察近3個月採購日用品行為發現,25%消費者固定在網路回購日用品,近40%回購族每月上網採買家庭日用品,日用品熱銷前10名排行榜,有8項是多入經濟包等「買越多省越多」規格。
團購網GROUPON指,先前推抽取衛生紙一包約10元,平均1小時賣120包,消耗性生活品促銷,消費者都會囤貨,現物價漲,民眾找優惠欲望更高。
(蘋果日報)
--
這里最有種:萬豐里 存7.7萬作物種子
位於台中市霧峰區萬豐里的行政院農委會農試所,設有「國家作物種原中心」,每年都會從世界各地蒐集不同作物的種子,建立資料庫,1993年完工至今,已建置包括台灣原生種水稻等約7萬7千多筆資料,儘管離車籠埔地震帶僅500公尺,但九二一地震並未受損,堪稱是最有「種」的里。
農試所作物種原組組長溫英杰指出,國家作物種原中心內有3個不同的保存庫,須控制溫度、濕度,避免種子發芽。
避免野生種消失
短期庫內,擺放著隨時可以取用的材料,溫度控制在10℃,濕度在45%;中期庫是最主要保存的地方,溫度約0℃,裡面存放7萬多份種子,長期庫溫度在零下18℃,種子真空包裝,至少可保存50年到100年。
保存種原可提升農業技術及科技水準,還有助維繫生態平衡。溫英杰說,從最早的原生種到改良後的種子都一一分類,2009年起連3年參與聯合國全球種子庫備份保存計劃,將種原送到號稱全球「農業諾亞方舟」的種子銀行。作物種原組技佐魏趨開說,別人不要的,我們通通都要,避免野生或被忽視的地方種日漸消失。
(蘋果日報)
--
這里最少人:俯瞰3縣市 最小里看最大景
全台人口數最少的里在旗山區中寮里,全里人口數僅二百一十人,但因地處台南、高雄、屏東三縣市的中央,從里內最高處、海拔四百二十一公尺高度,能俯瞰三縣市風光,是從「最小里看最大景」的最佳賞景地點。
里長洪萬祥說,清晨往東看日出不輸阿里山,下午往西可看太陽從台灣海峽落下,往南則欣賞高市萬家燈火夜景,往北則遠眺月世界惡地形及台灣最高峰玉山,「東西南北不論從哪看、哪個時段看,都有絕美景色」。
成單車挑戰路線
單車客小強說,中寮海拔高度適中,且距高雄市區近,近年單車風盛行,成為單車騎士練體能、新手挑戰的絕佳路線,此外位置及高度適中,也是電視台、廣播電台等設置轉播天線的絕佳地點,山上設有大型天線十餘處。
洪萬祥提醒,上山賞景以外,更別忘了品嘗農特產。因海拔及地質關係,種植的粉薑纖維細緻,有「無絲薑」美名,此外佛手蕉、龍眼、山芋頭都是當地特產,千萬不可錯過。
(蘋果日報)
--
蘋果調查:劣劣劣 中央大學40棟違建 41校黑名單 遇強震恐坍塌
教育部統計各大學院校校舍未取得使用執照情況,全台共有41校、229棟學校建物登錄為「違建」,涵蓋校園學生宿舍、活動中心、行政大樓、辦公室與實驗室,其中近半數違建大戶為國立大學,中央大學以40棟違建最多,台大、政大等名校也榜上有名,專家警告違建若未經耐震、消防檢測,強震來襲恐造成傾斜、坍塌,師生安全面臨嚴重威脅。
行政院消保處2年前針對大葉大學宿舍進行安全抽查,發現該校舍沒有使用執照,教育部緊急查訪,發現許多大學校舍都未依法申請建築執照與使用執照,「全台約每4所大學就有1所不合格」,國立大學就佔18所,又以中央大學40棟違建最多,其次為宜蘭大學30棟與中興大學18棟,台大、政大與成大等名校也名列惡榜,違規校舍從家長最關心的學生宿舍、學生餐廳、活動中心、教學大樓到實驗室、行政大樓都有違建。
1天上千學生出入
《蘋果》記者實際走訪違建校舍最多的中央大學,後門警衛崗新穎氣派,外觀看不出有問題,前進中央大學宿舍區,男女生宿舍學生出入頻繁,因時間適逢開學日,不少新生背著行李找宿舍,記者拿出宿舍被登錄為違建的資料,詢問家長意見,家長半信半疑:「若是違建那就很危險,要跟學校查證。」
記者轉往宜蘭大學,校內矗立許多具有設計感的嶄新建物,被點名的多處溫室及農業用實驗室,內部樑柱少且未設無障礙設施,一名學校行政人員說,師生都不知道學校溫室是違建,只有校內承辦人員與高層才知情,違建問題確實令人擔憂。
至於中興大學違規校舍,部分違規老舊校舍已停用,其中使用率最高的學生活動中心仍開放使用,每天上千名學生進出、辦活動,並設有學校餐廳及郵局ATM,中午時刻學生湧入吃飯、領錢,但這棟大建築也沒有使用執照。有學生說:「學校教人要守規矩,自己卻帶頭違法,感覺很諷刺。」
中央大學解釋,早期法令未強制要求辦理建照與使用執照,但從2006年起即針對所有館舍結構安全,進行耐震評估及補強作業,並完成結構補強工程,後續建物維護,均依現行法令辦理建築物公共安全、消防安全申報檢查。
「早期都是這樣蓋」
「早期學校都是這樣蓋」,宜蘭大學回應違建大樓都是高職時代所建,且以溫室、車棚居多,全部違建樓地板面積僅佔全校1.33%,其實並不多,已請建築師估價,幾年來花了近2000萬元作耐震補強,明年寒假將率先拆除舊機械大樓。
中興大學指出,校內未取得使用執照建物共18棟,包括校本部及惠蓀、新化與東勢林場,建物多作為收費站、肥料室等庶務用途,已請土木技師公會做過評估,建物會在安全無虞的前提下繼續使用。
已要求補照或拆除
教育部高教司科長曾新元指出,各大學院校違規校舍興建多落在1971至1980年間,是《建築法》修訂公布之際,因新法剛起步沒有嚴謹規範,目前除要求學校研擬補照或拆除作業,並將校舍種類分級管理,列管首要以學生宿舍為主,均須符合最新耐震係數規定,預計明年底改善完畢。
對於學校違建奪冠,中央大學企管系學生吳俊億(23歲)說,學校宿舍老舊,就算違建也不意外。中興大學學生李旻諺(21歲)也說,就讀3年來從未聽過違建問題,學校太不負責。至於宜蘭大學英文系學生劉嘉欣(19歲)說:「很意外!」學校應以身作則。
大學院校違建前10名
1.國立中央大學 違建物40件
→學生女二、三、五宿舍、男三、五、六、七、十一宿舍、甲種學人宿舍、行政大樓、志希館、遊藝館、健身房、教職員單一、單二宿舍、氣象觀測站
2.國立宜蘭大學 違建物30件
→生產工廠房屋、農業用實驗室(A、A1、B棟溫室)、農業用溫室生資大樓屋頂溫室、堆棚(園藝系倉庫)、腳踏車停車場(時化學舍後)、高壓變電站
3.國立中興大學 違建物18件
→理工大樓、學生活動中心、教授宿舍、農藝系作物實習館、惠蓀林場梨園山莊、惠蓀林場露營區服務中心、合水溪辦公室
4.國立成功大學 違建物14件
→數學系館、船用機械實驗室、公共工程中心、震波實驗室、心臟科學研究中心、公共衛生學科暨研究所、力行校區警衛室
5.國立嘉義大學 違建物10件
→機電館、園藝場管理室、食品加工廠、園藝技藝中心、松屋餐廳、學而園、生物產業機械實驗室
6.崇右技術學院 違建物10件
→警衛室(正門、前門)、電力機房、仁愛樓、莊敬樓鍋爐室、資訊大樓電機室、學生餐廳廚房
7.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違建物9件
→藝術博物館、書畫藝術大樓、版畫中心、古蹟系教室、美印大樓、戲劇系佈景製作室
7.台北城市科技大學 違建物9件
→中央行政大樓、化工系藥品室、教學大樓加建、電子館、機械館、餐飲系、體育館、禮堂
9.世新大學 違建物6件
→廣電教室、學人宿舍(木柵路、試院路、花園新城、世新山莊)
10.國立清華大學 違建物5件
→學生宿舍(誠齋、實齋)、大專用房屋(大禮堂、醫務室)、物品倉庫(保管組庫房)
10.東吳大學 違建物5件
→J棟樓、K棟樓、臨時教室(M001室)、發電機及變壓機房、微生物實驗室及廢棄物儲藏室
10.東海大學 違建物5件
→3棟女舍、化學系館(舊)、新餐廳(花園餐廳)
10.華梵大學 違建物5件
→華梵室、焚化爐、汽機車停車場、警衛室、法華塔
10.東南科技大學 違建物5件
→忠孝樓、電子館、先進樓、四維樓、和平樓
(蘋果日報)
--
防倒債 美舉債上限擬增30兆
美國政府債務眼看要在下周四觸頂,共和黨籍聯邦眾議院議長貝納(John Boehner)仍高姿態要求總統歐巴馬進行協商,否則不會同意提高舉債上限。主導參院的民主黨為了防止倒債危機,計劃提出一項不帶附加條件的議案,將目前約490.5兆元台幣的舉債上限再調高約29.4兆元台幣以上,期限逾1年,以確保政府在明年期中選舉前有足夠舉債空間。
不滿貝納拒表決
參院多數黨領袖瑞德最快周二會提出議案,可能周五進行測試性投票。不過此舉能否成功提高舉債上限,尚未可知。若議案中未附加削減赤字的條款,預料共和黨會予以否決。白宮官員史伯林前天說,或可接受臨時性的提高債務上限短期方案,以免出現災難性後果。
美政府局部停擺仍未見轉機,歐巴馬與眾院間的僵局甚至有惡化傾向。貝納不願得罪茶黨,以票數不足為由,拒絕在眾院表決不附帶延後實施歐巴馬健保條款的臨時預算案,但眾院民主黨員與溫和派共和黨員表示,以目前兩黨議員票數看來,應有過關可能。歐巴馬前天意外造訪多數員工放無薪假的聯邦緊急管理署(FEMA),痛批貝納不肯表決,「因為他顯然不想看到政府關門的僵局結束。」
美國在台協會(AIT)官網首頁昨出現「暫停定期更新」訊息,指「由於美國政府撥款的延遲,本網站將暫停定期更新。但我們將繼續發表任何必要的緊急消息」。有1萬多名粉絲的AIT臉書也暫停更新。
AIT網站暫停更新
AIT發言人金明(Mark Zimmer)說,因接獲華府指示,在政府關閉期間不更新網站與臉書。
(蘋果日報)
--
美債限倒數一週 兩大債主中日示警
美國財政僵局進入第二週,民主、共和兩黨持續惡鬥,美國總統歐巴馬與眾議院議長貝納仍不願妥協,外界擔心國會若無法及時敲定協議,十七日就要觸及舉債上限,美國政府違約的風險將高漲。美國兩大債主中國與日本紛紛喊話,呼籲美國盡快解決僵局。
兩國各持有上兆美元美債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七日表示,中方已經清楚表明對華府政治僵局的不安,美國在中國有大量投資,中國也持有巨額美國公債,中國「自然會關注美國財政僵局」,也要求美方確保中國對美投資的安全性。朱光耀還說,希望美國「記取歷史教訓」,也就是二○一一年美國國會一直到最後關頭才達成提高債務上限的決定,儘管順利化解違約危機,但標準普爾公司仍降低美國主權信用評級,也是美國史上首次失去3A的信用評級。
日本財相麻生太郎八日也呼籲美國政府盡快解決債務上限的僵局。麻生說,假使財政僵局無法解決,日本持有的美國債券價值將會下跌。日本高層官員則透露,日本財務省十分擔心貨幣市場可能遭遇的衝擊。美國如果違約,可能導致投資人拋售美元,大幅推升日圓匯價。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官員七日已和美國財政部官員舉行數次的緊急電話會議。
據美國財政部資料,截至今年七月三十一日,中國持有一.二八兆美元的美國公債,日本則持有一.一四兆美元的美債。
歐洲也同樣憂心,尤其希臘、西班牙經濟才剛出現轉機,德國順利通過大選考驗、義大利也才剛挺過信任投票的政治危機,若美國債務違約,不只是債務纏身的希、葡、西會受到衝擊,法國等國也無法倖免於難。
IMF警告美倒債風險
國際貨幣基金(IMF)首席經濟學家布朗查德(Olivier Blanchard)八日在下修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展望之際,也警告美國政府違約可能造成經濟復甦轉為衰退、政府開支巨幅縮減、金融市場混亂,「嚴重破壞」世界經濟。
美恐慌指數 創6月以來新高
至於美國方面,儘管俗稱「恐慌指數」的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CBOE)波動率指數七日暴漲十五.九五%,創六月以來新高。不過,市場這次反應相對淡定,部分原因或許是市場仍相信美國國會能像兩年前一樣在最後關頭達成協議。不過,部分投資人擔心,市場冷靜反應會遭到政治人物錯誤解讀,反而無法警告國債觸頂的危險性。
(自由時報)
--
中日施壓 促美避免債務違約
美國政府停擺進入第二周,歐巴馬政府暗示有彈性空間,但仍無突破性進展。美國兩大債主中國和日本雙雙加強施壓,公開要求美國避免史無前例的債務違約,同時私下敦促華府尋求解決辦法。
日本財相麻生太郎8日在東京的例行記者會中說,美國財政對峙,正威脅到日本手上的美國公債價值,「日本必須明白,這些債務部位的絕對價值可能下滑」。他並未提及日本可能的應對方針。
此外,日經新聞報導,日本官員與美國財政部官員7日數度舉行緊急電話會議。
中國財政部副部朱光耀7日也說,美國應該避免債務違約。他並透露已經為此聯絡華府。
據美國財政部統計,截至7月底止,日本持有1.14兆美元的美國公債,僅次於中國的1.28兆美元。
如果這些大戶的美債部位有風吹草動,可能推升美國利率,導致全球貨幣市場劇烈震盪。
日圓匯價本月因投資人尋求避險持續上揚,日圓兌美元8日盤中升抵兩個月來最高的96.55美元。
歐巴馬政府7日暗示,可能支持短暫提高舉債上限,讓民主黨和共和黨有更多時間,協商較長期的解決方案,但除此之外仍無突破性進展。如果美國國會無法在10月17日提高舉債上限,美國將面臨史無前例的債務違約。
主持日本政府年金投資基金(GPIF)專家小組的伊藤隆敏說,美國債務違約對全球經濟的打擊,可能比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還糟。他說:「我無法想像日本和中國會坐視他們的外匯存底蒙受損失。」
國際貨幣基金(IMF)日本事務主管席夫(Jerry Schiff)警告,日本首相安倍正在推動的貨幣寬鬆、財政刺激與結構性改革,「現在是日本的關鍵時刻,任何可能拖累全球經濟成長或金融穩定的額外逆風,會讓這個任務變得更棘手」。
(經濟日報)
--
美債限逼近 社安金恐發不出
美國破天荒無力償債的「大限」日漸逼近,社會安全署7日針對此事發出警告。它說,儘管聯邦政府停擺進入第七天且社安福利未受影響,但如果國債上限不予提高,10日內社安福利就可能發不出來。值此關鍵時刻,白宮暗示,它可能接受短期提高債限方案。
財政部估計,如不提高現有的國家舉債不得超過16兆7000億元上限,政府可能在本月17日無力償債,距今只差10天。眼看情勢緊迫,社安署發言人7日開始通知社安福利受益人,提高債限與政府關閉不同,政府關閉不會影響社安福利,但不提高債限將危及社安福利,它無法保證付出全額福利。
社安署與財政部都沒有透露社安福利何時及如何縮減或切斷,僅說應變計畫仍在研擬中。
政府臨時開支法案之爭,白宮與國會眾院共和黨領袖迄今都沒有讓步,而影響更大的債限問題正分秒逼近,國家經濟會議主席史伯林(Gene Sperling)7日暗示,歐巴馬總統願接受短期提高債限方案,而不堅持非延長舉債期限一年不可。
華盛頓郵報指出,此一轉變值得注意,因為去年出現同樣的債限僵局時,歐巴馬政府堅拒短期提高債限。該報分析,這可能是因為歐巴馬無需再競選連任,立場更有彈性,但共和黨方面能否通過短期提高債限法案,並無把握。
儘管周末期間傳出共和黨正考慮一項法案,計畫暫時繞過延後歐記健保爭執,為政府提供運作經費,並把提高債限授權延長六周,先解決國家重大問題再說,但眾院共和黨籍議長貝納的助理說,眾院不會通過不附加民主黨額外政策讓步條款的提高債限法案。
(世界日報)
--
俄冬奧被爆「全面監聽」 稱提供最佳4G與WiFi 其實攔截通訊
蘇聯垮台後俄羅斯首度舉辦的奧運,明年2月將在黑海畔城市索契揭幕,俄國砸約1兆4700億元台幣主辦這場冬奧,並提供奧運史上最佳無線網路環境,但媒體前天踢爆遊客暢快上網的代價就是網路與電話通訊全面被攔截、監聽。
俄記者索達妥夫與波洛岡探究政府採購紀錄等文件後發現,提供4G與Wi-Fi上網服務的廠商,都須依特定方式架網路,讓聯邦安全局(FSB)可攔截所有訊息。索達妥夫告訴英國《電訊報》說:「這是要讓索契所有通訊都透明呈現給當局。」
監控計劃使用冷戰時期蘇聯建立的SORM系統,官方還採購無人機,索契全城也密集安裝閉路電視。媒體戲稱,監控若是冬奧競賽項目,俄羅斯必然奪金。
美已發出警告
這些監控措施表面是為防範恐怖攻擊,但索達妥夫說,莫斯科任命FSB反情報部門主管出任冬奧保安主管,顯示監控行動是為了蒐集情報,而非反恐。美國國務院已警告國民,若前往觀賽,「最好把筆記型電腦或智慧型手機都留在家裡,以免通訊遭攔截。」
史諾登現超市
此外俄國新聞網站Life News日前公開一張聲稱是美國深喉嚨史諾登步出俄國超市的照片。美國政府亟欲追捕的史諾登8月1日離開莫斯科國際機場入境俄羅斯後,這是首次有人聲稱目擊他的身影,但真假難辨。該網站聲稱付了約9萬元台幣買這張照片。
【報你知】SORM監控系統
俄羅斯SORM監控系統,全名意為「特務調查活動系統」,聯邦安全局(FSB)前身格別烏(KGB)早在1980年代建立,1995年政府正式認可,可監聽所有電話通訊。1998年又建立SORM-2,用於監控網路活動,要求所有網路服務提供者(ISP)自費在伺服器安裝特殊裝置,讓FSB可追蹤所有信用卡交易、電郵內容及網路使用紀錄。
(蘋果日報)
--
科學家發現 撫摸讓貓有壓力
喜歡愛撫小貓的主人可要三思了,英國林肯大學、奧地利獸醫大學和巴西聖保羅大學合作研究顯示,主人撫摸貓咪可是會讓牠們覺得很有壓力。
研究人員測量不同貓咪被撫摸前後的壓力賀爾蒙,顯示沒有一隻貓咪喜歡被一直不斷撫摸,有些貓咪雖然會忍受被撫摸,但這些貓咪承受的壓力,比不忍受的還要來得 大。他們比較家中只養一隻,或2隻以及3隻以上的貓咪,測量獨居的貓和團體生活的貓的壓力賀爾蒙,發現2歲以下獨居的貓所承受的壓力,比群居來得高,推翻 先前普遍認為貓咪應該獨居的想法。
不過專家建議家中飼養多隻貓咪的主人,應要讓貓咪自己選擇如何分享空間,並給予每隻貓專屬自己吃飯上廁所的地方。
(蘋果日報)
--
聖城70萬人 送葬猶太領袖 言論偏激 咒以色列總理生病竟成真
以色列最具影響力的猶太教拉比(rabbi,是智者的象徵)尤塞夫,前天在心臟手術後不幸過世,享壽93歲。聖城耶路撒冷湧進逾70萬信徒,夾道送他最後一程,是以色列有史以來最盛大的喪禮。
尤塞夫(Ovadia Yosef)1920年生於伊拉克巴格達,4歲遷居耶路撒冷,20歲成為拉比,因善於跟信眾互動,吸引許多人擠爆集會堂聽他講道,還有電視實況轉播。
政壇恐風雲變色
他1984年創建神諭黨(Shas),全盛時期是以色列第3大政黨,至今仍是各黨籌組聯合政府時爭相拉攏的「造王者」。但他經常發表偏激言論,2010年曾叫以色列死對頭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去死,2007年說美國卡崔娜風災傷亡慘重,是因為美國人「心中無神」,2005年詛咒要以色列撤離加薩走廊的總理夏隆生病,結果夏隆隔年中風昏迷,至今還沒醒來。
尤塞夫沒有明確的接班人,可能導致神諭黨分崩離析,以色列政壇風雲變色。神諭黨黨魁德里哀痛表示:「我們全都成了孤兒,痛失父親和領袖。」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感嘆:「猶太人失去這一代最偉大的智者之一。」
300民眾被擠傷
尤塞夫的靈車前天被人海包圍,好幾個小時動彈不得,以色列派了4000多名警力維安,並且封閉多條街道,有300人被擠傷。24歲猶太教神學院學生摩爾說:「我聽到噩耗後一直哭到現在。」26歲軍人霍茲說:「尤塞夫拉比對以色列人來說是無可取代的。」
尤塞夫小檔案
生卒:1920/09/23~2013/10/07,93歲
家庭:妻歿,身後遺留11名子女、數十名曾孫及曾曾孫
學歷:Porat Yosef猶太教神學院
經歷:
1940年成為拉比
1972~1983年以色列首席拉比
1984年創建神諭黨
(蘋果日報)
--
妙齡女隆鼻 鼻樑竟變寬
微整形風潮愈吹愈盛,但也出現不少糾紛案例,有一位20多歲的妙齡女注射填充物隆鼻,一開始效果還不錯,沒想到半年後卻發現鼻樑逐漸變寬,導致鼻子看來變大、而且歪斜,皮膚科醫師林上立表示,這位女性注射的是人體不可吸收的填充物材質,再加上注射的劑量可能過多,隨著時間而重心不穩倒向鼻樑一側,才造成鼻樑變寬的情形,由於填充物不可吸收,因此再注射微晶瓷慢慢修飾鼻樑,才解決這位女性的問題,不過,這只是暫時解決問題,因為填充物材質一直存在於體內,未來萬一填充物再次重心不穩,可能又會再次影響外觀。
進行醫美療程前,一定要先經醫師評估,才能掌控注射填充物的適合劑量與位置。
術前 完整評估
林上立醫師表示,由於注射類微整形侵入性較低,一般民眾較能接受,因此最受愛美人士青睞,但相對來說糾紛也最多,建議進行療程前,一定要接受完整的術前評估,醫師較能掌握注射時的劑量、位置,因為有時患者自認為淚溝需要填補,但經過醫師評估後,才知道原來是蘋果肌下垂才導致淚溝,只要注射填充物於蘋果肌,便能解決淚溝問題。除此之外,進行療程前也要清楚自己注射的填充物材質為何,若屬人體不可吸收的材質,就要特別謹慎,萬一效果不如預期、或是出現狀況,由於材質不可吸收,對外觀的影響也會較大。
(蘋果日報)
--
低頭滑3C 粉領雙下巴 37歲被譏像大嬸
低頭滑手機,小心滑出雙下巴!手機、平板電腦衍生的低頭族現象延燒。一名三十七歲粉領族因工作需要,常利用搭車、上班時間低頭滑手機聯絡公事,導致雙下巴、兩頰鬆垮,還被譏為五十歲大嬸。醫師表示,這類因長時間低頭而使皮膚產生皺摺頸紋、雙下巴民眾愈來愈多,提醒民眾每滑三十分鐘手機或平板,至少要休息五分鐘。
收治個案的開業皮膚科醫師施易青說,該女子身材不胖,因近一、兩年來每天上班時間幾乎都沒停過滑手機,導致頸部皮膚深層肌肉因長時間壓迫導致頸部鬆弛,脖子頸紋明顯,雙下巴讓外貌至少比實際年齡老十歲,求助拉皮療程消除雙下巴,才找回魅力。
國中女就有症狀
桃園長庚醫院皮膚科主任胡倩婷說,低頭族頸紋與抬頭紋類似,都是長時間姿勢固定致皮膚皺摺形成,門診有類似困擾年輕人愈來愈多,她收治過最年輕個案是十五歲國中女生,每天下課就滑手機沉迷臉書、LINE,母親看到年紀輕輕女兒出現雙下巴嚇壞,帶她就醫打飛梭雷射治療。醫師指飛梭雷射是以分段磨皮方式,刺激頸部真皮組織再生,改善凹凸不平的頸紋皺摺。
以飛梭雷射治療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任王國憲說,正常的皮膚老化、膠原蛋白流失,大約要年逾四十五歲,頸紋、雙下巴才會浮現,治療上以電波拉皮為主;低頭族產生頸紋,如要治療是以注射玻尿酸、飛梭雷射為主。
胡倩婷說,低頭族一旦出現頸紋,靠作息、飲食和運動都很難改善,雙下巴還是得就醫治療;但可事前預防,例如平常多保養頸部皮膚,白天防曬、晚上擦保養品。此外,施易青提醒,低頭滑手機每三十分鐘應休息五分鐘,頭部上仰伸展脖子避免頸紋出現。
骨刺白內障報到
而隨著手機等3C產品風行,也引發許多身心傷害案例,三總眼科部主任呂大文曾收治一名十九歲大學生,因長時間使用平板電腦,半年內近視度數暴增至三千度,提早白內障;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也碰過二十五歲上班族,因長期窩在沙發上滑手機,致脊椎長骨刺、背痛站不直。
耕莘醫院精神科醫師楊聰財也說,低頭族現象致手機幻聽焦慮症患者暴增三成。民眾蕭文雅表示,自己常在無聊時就滑手機,以後會節制滑手機時間,免得老得太快。
低頭族防雙下巴須知
★低頭連續使用手機、平板等3C產品30分鐘,應休息、伸展頸部5分鐘
★頭部上仰伸展脖子,可預防頸紋、皺摺致雙下巴
★充足睡眠、不熬夜,養成運動習慣可延緩頸部皮膚老化致雙下巴
★補充綜合維他命、頸部防曬可延緩頸紋提早報到
資料來源:施易青醫師、胡倩婷醫師
低頭族傷身一覽表
★長時間滑手機等3C產品,易致乾眼症、假性近視、提早白內障等
★同一姿勢固定太久易致肩頸痠痛、手腳痠麻、長骨刺等
★沉迷臉書等即時通訊軟體,有可能引發幻聽、焦慮、自律神經失調等
★太過沉迷臉書者,若貼文、放照片沒被按讚,恐致情緒失落、欠缺自信
(蘋果日報)
--
長期焦慮壓力大 恐致腸躁症
有民眾問《蘋果》,指他腸胃敏感,經常1天要解便2次,若食物不乾淨,還沒吃完就想拉肚子,擔心腸躁症找上門。醫師表示,患者應先排除血便、體重減輕等可能是大腸癌的症狀,若伴隨情緒緊張、壓力大等因素,導致腸道蠕動敏感,就醫評估後才能確診為腸躁症。
開業肝膽腸胃科醫師唐瑞祥說,成人的腸躁症盛行率約10%,若過去半年內,腹痛、腹瀉症狀加總出現逾3個月,排除大腸癌危險因素後,才能定義為腸躁症。
運動減壓少吃冰品
正常情況下,食物吃下肚經消化到大腸排便,約需8至10小時,腸道蠕動情形因人而異,因此1天解便3次或3天解便1次,都算正常。
唐瑞祥說,腸躁症成因與情緒、壓力和飲食習慣有關,上班族或學生若長期情緒焦慮、緊張,工作、課業壓力大,都可能導致腸躁症,應多運動減壓,少吃太辣、太冰和易脹氣食物。
台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醫師林聰蓉強調,腸躁症不會影響食慾,若腹瀉伴隨血便、體重減輕等症狀,或年逾50歲、有腸癌家族史者,應儘速檢查,及早防治大腸癌。
(蘋果日報)
--
醫受招待上金錢豹 開不實診斷書
【案例】
台中榮總前特約醫師楊孟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師李漢忠,被控3年前受勞工保險代辦業者劉育仁請託,為一般腰椎、膝關節受傷患者廖榮德、蔡錫琪開立「機能永久喪失」診斷證明書,致南山保險理賠2名患者共176萬餘元。檢警查出,劉育仁化名「劉威廷」,自稱「多寶專業理賠法律聯合機構」理賠經理,坦承為了拉攏醫師,曾贈送2名醫師手錶,另招待楊姓醫師到高級餐廳或到金錢豹酒店飲宴,楊姓醫師才在患者未到診開出診斷證明。報導╱鄧玉瑩
【判決】
台中地院將病人相關X光資料送往財團法人犯罪防治中心鑑定,發現病人脊椎沒有診斷證明登載那麼嚴重,不到「機能永久完全喪失」程度。法官認定醫師開不實診斷證明害保險誤理賠,判2醫師、劉姓業者和2名患者須連帶賠償保險公司176萬元。
【醫療險投保建議】
★幼兒期:終身或定期的日額醫療險,可提高住院日額及加護病房保障。
★就學期:意外傷害保障,可加強意外傷害醫療。
★就業成家:重大疾病及特定傷病,加強防癌保障。
★退休:涵蓋身故的終身醫療險。
(蘋果日報)
--
血汗醫院真相未明/劉梅君(醫改會董事長、政大勞工所教授)、李芸婷(醫改會研究員)
近年來血汗醫院問題持續引發關注,在醫改會等多個團體遊說下,立法院在2年前修訂《勞基法》,增列公布嚴重違反《勞基法》之僱主名單。日前醫改會彙整勞委會公布101-102年期間違反《勞基法》的醫院名單,經各報以「帶頭違法!衛福部所屬醫院也列血汗醫院」、「豈止血汗,護理師累到血便」為題深入報導,引發廣大回響。
基層醫護無法發聲
不少護士質疑自家醫院怎沒上榜?有醫師抱怨是因醫師沒納入《勞基法》所以不用勞檢,否則哪家醫院不血汗?違法醫院有的喊冤,表示被罰後已改善;有的認為是護士疏於簽退或未設簽退簿冊才違規,稱他們為血汗醫院太沉重。箇中玄機,有待逐一釐清。
到底誰是血汗醫院呢?最清楚的應該是院內醫護人員,以及負責掌管醫事人員實際執業登錄、依法應不定期追蹤醫事人力評鑑成績的衛生機關。很可惜,白色巨塔的基層醫護在缺乏檢舉人保護機制下,很難系統性舉發醫院實況;衛生機關即便在立委以凍結預算施壓下,既不願打開白色巨塔緊閉的大門,也不願公開評鑑成績,以及來自各醫院的三班護病比及藥師調劑量等數據資料。
事實上,此次勞委會公布的違法名單,僅是冰山一角,因為許多縣市勞工局乃被動查核遭檢舉的單位或隨機抽查,導致血汗名單出現漏網之魚而失公允,此情況容易讓醫院管理者抱持「被抓到才算」的僥倖心理。至於違規醫院普遍持「被抓到後我已經改正」的說法,也因為沒有持續性評鑑查核的資料可公開驗證,往往難讓醫護勞動團體信服。
衛福部應持續稽核
醫改會訪談護理「巷仔內人」得知,原來「勞工疏於簽退」大有玄機。不少醫護被迫超時工作,但院方要求先準時打下班卡再回去加班,因此醫護便以「不打卡」作為抵制,並非只是表面上的疏於簽退那麼單純。況且《勞基法》本就針對未備簽到簿逐日記載出勤之情形訂有罰則,其立法目的旨在遏止無法計算加班費、違法超時卻無從稽核等亂象。部分院方敷衍回函需要有關單位繼續追蹤嚴查。
這些違反《勞基法》的醫院名單並不包含未納入《勞基法》保障的醫師;若也考量醫師們的工時,違法者恐倍數成長。遺憾的是,醫師工時保障條文,仍只聞樓梯響。呼籲衛福部及勞委會,持續進行專案稽核,並公布醫院人力評鑑資料;並針對因預算不足以致人才羅致艱難的偏遠醫院提供更適切的資源協助,才可能終結「血汗醫院」污名。
(蘋果日報)
--
有話直說:大學英文應改為選修/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日前有多名學者評論台灣的國際競爭力與國人英文能力之間的關係,認為全英文授課不等於國際競爭力,各大學拼英文的作法也走岔了路,此點筆者深有同感。
英文門檻如同虛設
我曾擔任過大考英文考科的閱卷老師十餘年,發現長久以來,我們高三考生的英文程度普遍欠佳,很大的比例處於完全放棄或部分放棄的狀況,這個現象多年來似乎未曾改變。在大學錄取率接近百分之百的時代,他們多半進了大學,又在各校的要求下必修英文,畢業前還得通過英文能力檢測的門檻。據我觀察,不只許多學生苦不堪言,連第一線的任教老師也頭疼不已──這些學生英文不好為時已久,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怎麼樣才能把這些深陷英文泥淖的學生拉拔起來?
全國各大學都在強調提升學生的英文能力,但恕我直言,不只成效不彰,甚至連高中程度都稱不上。諸多大學校院廣設英文能力的畢業門檻,明訂未達標準者不能畢業,有些門檻還因人設事,往下調降。可是,我擔心這些多是打腫臉充胖子的面子工程,悖離現狀,不切實際。眼見學生的英文程度如扶不起的阿斗,有多少畢業生能夠達到校方訂的畢業門檻?達不到的,學校又大量開設所謂的補救課程,而這些補救課程,據我所知,也只是虛晃一招,讓學校、學生都有個台階下罷了,而學生就在這些形式上面虛耗了大好的學習時光。
讓學生對自己負責
英文是很重要,我不否認,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有意願、有時間去把它學好。人各有所長,有自己的價值判斷,要學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有關單位何時才能拋開「我這樣做是為你好」的威權式家長心態,現實一點,把大學必修的英文改成選修,取消英文的畢業門檻,讓大家都能喘口氣,也讓學生對自己負責,把時間精力放在更有意義的刀口上?
(蘋果日報)
--
洪仲丘同期關禁閉生︰憲兵官說「玩出人命」
桃園地院審理洪仲丘案,合議庭昨傳喚與洪仲丘一起送禁閉的一兵宋昀燊作證,宋說,案發後,軍團與司令部7月4日都派員調查,當時憲兵官郭毓龍指責戒護士們:「早就叫你們不要玩了,現在出人命了吧!」但郭否認說過這話,審判長昨要宋當庭指認是否郭說的,宋說「就是他!」還說其他禁閉生也都聽到了;宋說,洪在禁閉室期間,除了抱怨長濕疹,並未反映身體不適。
宋昀燊作證,指他與洪一起違規被大門警衛查獲,部隊召開士評會讓他們陳述意見,開完會後,他與洪仲丘知道各自被送禁閉、悔過七日,也都簽下放棄申訴切結書、自白書且簽收懲罰令。
宋說,關禁閉時,他與洪在浴室會互相打氣,洪說長了濕疹,另在做加強型伏地挺身時,洪曾反映做不下去。
合議庭昨提訊在押的何江忠、徐信正、范佐憲,並傳洪案另15名被告,在法院禮堂開庭,由檢、辯向證人交互詰問。
542旅前副旅長何江忠被控向269旅前副旅長黃天任「喬」禁閉室床位,黃天任首度作證說,他因配車借給學弟,6月28日赴國防部演訓中心兵棋推演後,首度搭何江忠便車返隊,途中他查看手機收到禁閉室室長傳來簡訊,知道禁閉室當時僅收3人、尚有7個空位,隨口對何說「我們禁閉室主管很盡責」,何搭話「我們旅上有士官兵因資安違規要送禁閉」,他回說「你們趕快按程序送來,會有床位」,隨後打電話給旅上的憲兵官郭毓龍,請他協助542旅處理。
何江忠的司機洪博彥作證說,他開車時聽到何對黃提及「我們旅上有2個人要送禁閉」,黃打電話詢問後回答「有床位」,何就回稱「那我們程序跑完就送過去」,就沒再聊這個話題。
(自由時報)
--
洪仲丘案 禁閉同袍:洪沒說過不舒服
與洪仲丘同時關禁閉的士兵宋盷燊昨天作證說,洪說有長濕疹,沒有說任何不舒服、睡不好,至於操課「大家都操一樣」,洪曾說加強型伏地挺身有點做不起來,至於范佐憲說「明天洪就判死刑」,他是聽別人說的,應該是隔天要送禁閉室。
269旅副旅長黃天任也作證說,何江忠沒找他「喬」禁閉室床位,6月27日下午,他搭何江忠便車,上車看到禁閉室傳來的簡訊,他和何聊起禁閉室管理很認真,何才提到有無床位,因簡訊中提到還有床位,就跟何說「還有,要按程序送來」,當時不知是關洪仲丘,他還表示,很多單位都會先打電話問禁閉室有無床位,「這很平常」。
審判長問他,何江忠有無交代嚴格操練洪仲丘,黃天任表示「絕無此事」。
(聯合報)
--
洪案禁閉生:洪溼疹無其他不適
桃園地方法院8日審理洪仲丘案開庭,傳喚與洪一起在269旅關禁閉的前542旅士兵宋昀燊、何江忠的駕駛兼傳令洪博彥、269副旅長黃天任等3人作證,18名被告並出庭交互詰問。宋昀燊證稱,與洪操練、禁閉時互相關心,只聽說他因悶熱患溼疹,但身體沒其他不適。
宋昀燊說,當初與洪簽自願放棄申覆切結書,就耳聞同袍轉述范佐憲嗆聲「他們死期到了」,他與洪關禁閉時,會利用上廁所互相勉勵,洪說他溼疹,但沒其他毛病,晚上睡不好是悶熱,跟白天操練沒關係。他說,洪唯一有反映的是「加強型伏地挺身」做不太來。
宋昀燊指稱,當天操練,管理士陳毅勳說,「你(洪仲丘)剛才做十幾下時就說不行,現在還不是做到30幾下!」口氣有點類似催促,又有一點責罵。
下午操練,則由管理士李念祖接手,下午洪有喝水,而李的操練強度相對其他戒護士來說較輕鬆。
(中國時報)
--
家長踢爆︰廠商贈超錳餐具 孩子天天用
你的孩子用的是「超錳」便當盒嗎?
家長送驗 含錳量達10.31%
主計總處致贈給民眾的不鏽鋼餐具贈品,因業者未依契約要求、使用國家標準的三○四規格而緊急回收。台北市有國小家長再爆料,指他將學校營養午餐業者誆稱是三○四的不鏽鋼餐具送驗,結果竟是二○○系的次級品,含錳量高達十.三一%,是三○四的五倍。學者都已說超錳會影響神經系統,呼籲教育主管單位全面回收或禁止。
教部擬發文 鼓勵全用304
台北市教育局體育衛生科長許裕陞說,目前在「食品衛生管理法」與「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中,都未規範不鏽鋼容器的錳含量,各廠商皆需提供合格檢驗報告讓學校備查,教育局也已向中央反映,有關不鏽鋼餐具是否應訂定相關標準或規範。
教育部主秘王作臺表示,既然不鏽鋼餐具三○四品質優於坊間常見的二○○系,教育部會考慮發文給各縣市教育局,鼓勵全面採用三○四。
台鐵、主計總處主動退貨
依金屬製多層菜盒與金屬製飯盒的國家標準規定,須以含鉻十八%及含鎳八%的三○四不鏽鋼製作,不少業者以較便宜的錳代替鎳來防鏽,製作二○○系的不鏽鋼餐具,降低成本搶市。以直徑十二公分的圓形雙層便當為例,三○四售價近四百元,二○○系只要兩百多元。
也因此,「超錳」不鏽鋼餐具事件一爆再爆。新北市六月採購三萬三千個不鏽鋼便當餐盒組,送給全市幼兒園畢業生,事後驗出錳含量達十.三七%,因此全面退換貨。台鐵及主計總處也同樣因合約指明三○四,業者卻提供二○○系的不鏽鋼便當餐盒,導致全面回收的案例。台鐵因此損失超過二百九十四萬元,已按鈴控告廠商詐欺,要求廠商退還六百萬得標金,並賠償台鐵額外提供給上萬個退貨消費者、每人八十元的便當費用。
家長呼籲 官方全面回收
台北市投訴家長表示,在爆發台鐵「超錳」便當事件後,向學校詢問由營養午餐業者致贈的餐具是否合格,學校都說沒問題,廠商也提供符合標準的三○四規格檢驗報告;直到九月自行送驗,才揭穿其中謊言,原來孩子手中所用的不鏽鋼餐具是二○○系的次級品。
校方︰家長可自行準備
校方說,過去此一餐具都為契約廠商免費致贈,「羊毛出在羊身上」,本學期已不再請廠商另外致贈,也請有疑慮的家長自行替孩子準備合宜的餐具。
教育部國教署學校事務校園安全組組長楊國隆說明,營養午餐如果是學校中央廚房製作,由中心學校統一向廠商採購餐具;部分的國中採用桶餐,則是由廠商附贈免費餐具。
本報調查,高雄市的學校,午餐餐具都由學生自備,台中市學子的不鏽鋼餐具,多由學校自行採購及學生自備。
食器安全把關 立委促官方強制執行
大量不符國家標準的不鏽鋼餐具流入市面,立法委員林佳龍表示,官方理應百分百保障民眾「食」的安全,主動會同相關單位積極檢測,並且全面要求食用餐具必須採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優質不鏽鋼。
民進黨立委田秋堇表示,她與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聊過,詹強調自己都用三○四以上的不鏽鋼餐具,絕不用二○○系餐具。她認為,政府應針對含錳、鎳等金屬的餐具制定強制性標準,讓公權力擔任國人健康守門員的角色。
民進黨立委鄭麗君表示,主計總處都已主動回收這批贈品,食藥署卻說二○○系是OK的,標準究竟在哪裡?帶便當的學生跟上班族這麼多,民眾也會因為環保理由,使用不鏽鋼保溫杯,政府必須把螺絲拴上,釐清安全標準,不要便宜行事。
衛生福利部次長許銘能指出,依據現行的規定,不管是哪一系列的鋼,只要符合標準,食藥署並不會特別建議民眾一定要用哪一個系列的不鏽鋼產品。
他表示,根據食藥署先前進行的溶出試驗,不管是二○○、三○○還是四○○系的不鏽鋼,錳的溶出量並沒有差異。如果民眾有疑慮,一定要選特別材質的不鏽鋼材,或許可參考部分自願參加CNS認證的產品。
至於CNS的分類,主要是材質的分類,其依據應為材質耐用度等,並非材質的安全分類。
(自由時報)
--
受僱律師、農漁會職員 將納勞基法
勞委會條件處昨日宣佈,受僱律師及農漁會職員將分別自明年四月及後年元月起,正式納入勞基法適用範圍,總計三萬三千多人可受惠。預計下一波可望將公寓大廈管理員納入勞基法規範保障,至少有六千人受惠。
勞委會日前針對法律服務業僱用律師及農民團體進行檢討,同意納入勞基法適用範疇,勞委會昨日說明,受僱律師自明年四月一日起適用,受益人數約七千五百人;農民團體部分,則因需配合修正現有農漁會人事管理辦法等相關法規,將自後年元月起適用勞基法,受益人數約二萬六千人。
勞委會條件處專委黃維琛並表示,勞委會將持續研議評估其他尚未適用勞基法的各行業工作者,下一波檢討對象主要針對管理委員會自行僱用的公寓大廈管理員。
目前各大樓聘用保全公司的保全員,早已適用勞基法,但管委會自聘的管理員尚未納入,因此將研議一併納入。亦即工時兩週四十八小時、月薪至少一萬九千二百七十三元者,也須有勞退、職災保險等福利,一旦納入規範,估計約有六千人可受益。
此外,包括住院醫師、私立學校非編制內職員等,是否可獲勞基法保障,未來亦會討論。
(自由時報)
--
蔬果汁沒原汁 須改名風味飲料
沒牛肉的牛肉泡麵,目前已改名叫做牛肉風味麵;後年起,沒有真材實料的果汁,也只能叫做蔬果「風味」飲料!衛生署昨日正式公告含有果蔬汁的包裝飲品標示原則,未來沒有蔬果汁的橘子汽水、蘋果紅茶等,將得改名變成橘子「口味」汽水、蘋果「風味」紅茶等,預計後年七月正式施行。
即便不叫蔬果汁,若在包裝上有大篇幅蔬果圖暗示有蔬果,只要不含蔬果原汁,也得在包裝上明確標示「無蔬果汁」,以方便消費者選購。
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組組長蔡淑貞指出,「宣稱含果蔬汁之市售包裝飲料標示規定」預計一○四年七月正式施行。她表示,擬定草案後,已有部分廠商決定改變配方,例如某知名的蘋果風味汽水,就決定要調整配方,將在產品中加入真材實料的蘋果汁。
蔡淑貞說明,果汁標示方式也跟果汁含量有關。含有原汁十%以上者,必須標示原汁含量。原汁低於十%者,可以標示果汁含量不到十%,或是標示實際果汁含量,例如果汁三%等。
但若內容物完全沒有蔬果原汁,則只能在包裝上標明為「╳╳風味」、「╳╳口味」飲品,如果包裝上印有蔬果圖示、卻沒有蔬果汁,還必須在外包裝明顯處寫明「無蔬果汁」。
未依規定標示 最高可罰300萬元
未來沒有依規定標示者,最高可處三百萬元罰鍰。如果查獲其中添加未經核准的食品或是食品添加物,最高甚至可處一千五百萬元罰鍰。
不過,果汁牛奶、草莓優酪乳等乳製品,以及最近開始流行的鳳梨啤酒、芒果啤酒等酒類,因為討論時仍有爭論,不在這波含果蔬汁的市售包裝飲料標示規定範圍內。
(自由時報)
--
控制核融合 美國家實驗室大突破
美國「國家點燃實驗設施」(NIF)的核融合研究,首次成功讓核融合反應釋出的能量超過燃料球消耗的能量,寫下重要里程碑,朝「點燃」可受控制且自行持續的核融合反應更邁進一步。一旦科學家可駕馭核融合,將能取得安全、乾淨而且幾乎用之不竭的能源。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位於加州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的NIF,在上月底的一次實驗中,核融合反應釋出的能量首次超過燃料球吸收的能量,創下獨步全球核融合實驗設施的紀錄,被形容為近年來核融合研究最具意義的進展。
核融合是兩個較輕原子受擠壓、結合成一個較重原子的核反應過程,與目前核能發電採用的核裂變反應相反,核融合可產生比核裂變反應更多的能量,具有提供人類無限量、乾淨且便宜能源的潛力。但以核融合反應爐發電的難題在於,如何控制這種核反應過程,且使其釋放的能量大於電廠發電所需能量。
目前核融合研究的兩大主流分別是「慣性約束核融合」(ICF)與「磁控電漿核融合」(MCF),前者以雷射誘發升溫進而產生核融合反應,NIF研究便屬此類,擁有全球規模最大、能量最強的雷射系統,號稱「人造太陽」,可模擬太陽等恆星內部的物理反應。
(自由時報)
--
同性戀可「偵測」?波灣6國禁入境
科威特宣稱研發出「同志偵測法」
中東國家科威特宣稱研發出一套「偵測」同性戀者的健康檢測法,並向「波斯灣合作理事會」(GCC)提案,在所有成員國機場港埠實施,防止同志進入科威特或者任何一個GCC成員國。
波斯灣合作理事會成員巴林、科威特、卡達、阿曼、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六國,均將同性戀列非法行為,但根據科威特衛生部公共衛生事務處長敏卡的說法,這些國家有關同性戀的立場未來將更強硬。
中東多國 同性戀行為可處死
敏卡向科威特媒體「民意報」(Al Rai)表示,醫療中心對進入波斯灣合作理事會國家的外國僑民都會進行例行檢查,確認其健康狀況,現在將增加檢驗是否為同志,若發現是同志、跨性別或變裝癖者,將給予一張證明宣告不適合入境。他說:「我們將採取有助於我們偵測同志的更嚴格作法,禁止他們進入科威特或任何理事會成員國。」
不過,要怎麼「偵測」是否為同性戀,敏卡並未詳述。波斯灣合作理事會衛生部官員十一月十一日開會時,將討論科威特這項提案。
全球有七十八國將同性戀列非法。在科威特,二十一歲以下者有同性戀行為最高可能被判處十年徒刑;在沙烏地阿拉伯、伊朗、蘇丹、葉門、茅利塔尼亞等五國更可能被處死。目前將近兩千萬外國人住在波合會國家。
(自由時報)
--
誰說眼不見為淨…難忍看不見髒污 荷盲婦安樂死
荷蘭一名七十歲婦人晚年為失明所苦,極度愛乾淨的她,因無法忍受看不到衣服上的污漬,生不如死,多次自殺未成之後,決心尋求安樂死,並於日前注射毒針離世。這是荷蘭二○○二年開全球先河批准安樂死以來,首例以眼盲為由接受安樂死的案例。
這名姓名未獲披露的老婦,天生視力不佳,老年後更惡化成完全看不見。夫婿死後獨居的她,因為失明「承受難以忍受的痛苦」。比方說,她非常愛乾淨,但眼盲連衣服髒了都不知道,她實在難以忍受。她多次自殺不成,轉而向醫師求助,醫師最後同意為她執行安樂死。他們先為她注射鎮靜劑,接著注射毒針,讓老婦得償宿願地離開人世。
每7人就有1人 荷安樂死比例創新高
荷蘭安樂死比例已創歷史新高,每七人就有近一人是靠醫師的手離開人世。不過老婦的案例仍引起支持生命團體批判,他們認為,越來越多所謂的安樂死或協助自殺案例,是因為微不足道的理由執行,而醫師忽略了這名老婦自殺背後的想法,未能處理她的心理問題就這麼讓她安樂死,實在是醫療疏失。
上個月比利時也有一名四十四歲男子接受安樂死離世,他是因為變性手術失敗,變得像是「怪物」一樣,因此決定求死。
二○○三年核准安樂死的比利時,去年也有一對天生失聰的雙胞胎,得知基因缺陷讓他們即將失明後,因無法忍受過著看不到、聽不到彼此的生活決定求死,並於去年十二月如願攜手離世。
當時執行安樂死的醫院發言人說:「他們不只是因為聾了、失明了而獲准安樂死,而是因為他們再也無法承受不能聽見或看見對方。」他說,這對雙胞胎是在「完整意識」下決定赴死,「無法承受的折磨可能是心理上和生理上」,「這對兄弟離不開彼此」。
(自由時報)
--
阿嬤免疫力差 生飲過濾水險送命
生水及生食中可能潛藏肉眼看不見的危機!
台中市80歲的黃阿嬤生飲過濾水喝出問題,全身發癢起斑、發高燒,合併腎衰竭、尿毒症與敗血症,險喪命,檢驗發現她感染了水生性細菌「產氣單胞菌」。
黃阿嬤罹患糖尿病超過30年,幾年前跌了一跤,健康狀況愈來愈差,也開始洗腎,去年底,全身發癢起斑,高燒到40℃,就醫時體力很差,白血球從2000降到800,不到正常值1/3,合併腎衰竭、尿毒症與敗血症現象,住進隔離的獨立病房,並服用抗生素,住院1個月才好轉。
老人家不適合生機飲食
檢驗確定阿嬤感染水生性細菌「產氣單胞菌」,腎臟內科主任陳一心詢問家屬,追查細菌來源,發現原來基於健康養生,家人花了上萬元安裝過濾水設備後生飲,推斷是阿嬤的抵抗力太差,喝水喝出問題。
陳一心指出,這種「產氣單胞菌」,普遍存在淡水與海水中,在蛋、牛肉、豬肉,甚至人類的糞便中,偶爾也可以分離出來,一般人吃下遭污染的食物或水,只會引起腹瀉,但免疫力較差的病人,尤其是肝膽管疾病或惡性腫瘤病人,會引發全身疾病,甚至可能致命。
坊間強調養生的生機飲食,包括精力湯、生菜,一般人吃不會出問題,但卻不太適合免疫力低的病患、老人家。
(自由時報)
--
生飲家中過濾水 老婦險喪命
生飲過濾水恐會感染細菌!台中市80歲黃姓老婦人,生飲家中過濾水後,竟高燒合併腎衰竭、尿毒症與敗血症,差點喪生,住院救回一命,卻難逃洗腎,醫師提醒,生水與生食中有肉眼看不見的危機,建議過濾水還是要煮沸再喝。
黃姓老婦去年底因全身發癢起斑、高燒到40度,被送到台中慈濟醫院,到院時還有腎衰竭、尿毒症、敗血症等現象,檢驗發現她感染水生性細菌「產氣單胞菌」,醫師追問下,認為是生飲過濾水惹禍。
慈濟醫院腎臟內科主任陳一心指出,老婦人家人花上萬元安裝濾水設備,本以為生飲比較養生,但老婦糖尿病史超過30年,抵抗力太差,感染到這種細菌可能致命。
陳一心解釋,濾水設備不是不好,但家用濾水設備儲存方式及周遭環境變數太大,很容易受汙染,「產氣單胞菌」,存在淡水與海水中,在蛋、牛肉、豬肉甚至人類糞便中也能找到,被汙染的食物或水,一般健康人吃了會腹瀉,但在有肝膽管疾病或惡性腫瘤病人身上,被感染會造成體力快速下降,病情更惡化。
他呼籲,生食、生飲不一定適合每個人,喝水前煮沸是保護自己最保險、簡單的方法,坊間強調養生的生機飲食,精力湯與生菜,一般人可能不會出問題,但是對免疫力低的老人或小孩來說,最好不要食用。
(聯合報)
--
9萬派遣工 政府包了1成多…
政府大量使用派遣人力,總數超過一萬人。立委與勞工團體昨天開記者會,批評政府帶頭濫用派遣,導致國內薪資停滯不前。台灣勞工陣線要求,政府應該在三年內全面停用派遣;但人事總處表示「不可能」。
立委鄭麗君批評,政府是帶動台灣勞工派遣化的元凶之一,使勞工商品化、廉價化。
曾在林務局擔任派遣工作,卻被非法解雇的徐珮瑄昨出席表示,派遣員工如孤兒,要派公司和派遣公司互踢皮球,毫無保障,黑心制度戕害勞工,不公不義。
主計總處統計,去年全國派遣勞工有九萬六千六百五十一人,其中有一萬七百三十八人在政府機關工作,占總人數的一成多。立委段宜康指出,政府就是全國最大的派遣大戶;其中,輔導勞工就業的勞委會職訓局有九百八十五名正職員工,卻有二倍(即一千八百零六人)派遣人員。
立委鄭麗君表示,政府是「假派遣,真雇用」,在政府部門工作的派遣員工中,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年資超過五年,有一千兩百人有碩士以上學歷。
對於立委及勞團的批評,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組編人力處長懷敘表示,政府已經建立「派遣勞工人數管控機制」,派遣人數增加,是大型計畫的人力需求所致,像是五年五百億元中相關研究計畫、農委會的試驗所計畫等類似的短期計畫。
至於勞團要求在三年內停用派遣人力,人事總處表示,現階段不太可能,派遣人力若改為正職,人數將超出中央政府機關總員額法十七萬三千人的規定;若改為聘僱人員,法規上已沒有任用空間;若改為臨時人員,又與立法院要求要求牴觸。
人事總處強調機關核心業務或行使公權力的業務,不可能交由派遣人員來做,職訓局的派遣人員主要負責行政作業、收件登記、或協助就業推介,不涉及公權力。
部會回應:派遣工比率低
國科會、農委會、教育部等單位,昨天都否認派遣人力超過五成,教育部說,若連所屬機構及學校計算,派遣人力僅百分之一;不過,部分單位派遣比率的確偏高,例如教育部新聞工作小組十四人,只有主管一人是公務員,其他都是派遣、約聘或借調人員。
教育部、農委會表示,目前員額嚴格管控,一旦取消派遣人力,又無法增加員額,單位將面臨縮編,職員負擔加重,恐影響行政效率。
教育部人事處處長陳國輝指出,各部會員額都被控管,一旦業務增加,只能用派遣人力。
農委會人事室主任陳素枝表示,農委會和附屬單位的派遣人力共兩千七百多人,占四分之一,大多在農業改良場和試驗所,從事照顧動物、採樣等工作;農委會本部派遣人力只有廿九人,占百分之六,以文書處理、收發公文為主。
國科會副主委賀陳弘則表示,國科會和附屬單位的「勞務外包」人力,分成「業務承攬」和「派遣人力」兩種,立委可能把兩種都歸為派遣人力,比率才會偏高。
賀陳弘說,國科會主要勞務外包在科學園區,派遣人力只有九十三人,但「業務承攬人力」有九百七十五人,占外包人力約九成,是和國科會合作企業的保全、資訊等常任員工,較無勞工權益問題,例如宏碁就有十七人承攬科學園區管理局的資訊業務。在國科會本部和三個科學園區中,共一百八十人派遣,只約占百分之六。
文化部的派遣人力約占一成六,並未特別集中於某些單位,主要協助處理輔助性的文化事務,但如媒體聯絡部門八人,只有兩名是正式職員。
派遣不是原罪 彈性任用
「派遣」工由派遣公司媒介給要派公司,本意是為了臨時性或緊急性的目的,來解決要派公司或機關短時間的勞力或技術工作需求;沒想到越來越多企業、政府,利用這個方便之門,成為購買便宜勞力的偏門。
派遣工作本來也是一種工作模式,並沒有原罪,一些讓不想被工作綁死的人,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嘗試不同的企業文化,也可以彈性安排自己的工作時間。
在歐美國家的派遣員工因沒有退休金,薪水通常比正職員工還高。勞委會勞資關係處處長王厚偉舉例,他聽過歐美的專業派遣人才,常常選擇一年工作、一年休息,到處遊玩。
但是回頭看看台灣的派遣人力,工作時間不比正職員工少,但是薪水及福利卻差一大截,呼之則來,揮之即去,甚至發生過派遣員工遇到職場性騷擾也投訴無門。這樣的人力派遣制度不是壓榨,那什麼才是壓榨?
政府要用派遣人力,不是不可以,但是要弄清楚,派遣人力不該是政府節省人力支出的「替代勞力」,也不應該是「便宜好用」的廉價勞力,應是臨時任務發生時的「急需」勞力。且因派遣福利、退休保障不如正職,政府機關應「一次給足」才合理。
(聯合報)
--
國道計程收費將上路 夜間折扣恐跳票
交通部研擬國道計程收費上路半年後,只要準時繳費,沒裝eTag車輛也可打九折。高速公路局指出,若實施,將讓國道基金每年短收約十八億五千萬元,原定計程收費上路半年至一年後要實施的「夜間差別費率」,恐因此受衝擊難順利推行。
高公局原規畫,年底計程收費上路後,eTag用戶通行費可享九折、登記車號並預儲通行費的預約用戶打九五折;但立委葉宜津要求,只要按時繳通行費,不論有無裝eTag,都應打九折,交通部長葉匡時當場也同意。
高公局評估,現行國道通行費每年收入二百廿億元,計程收費實施後,國道基金年收入僅一百八十五億元;若再全面打九折,粗估每年短收約十八點五億元。
再加上立委李鴻鈞建議的免費體驗一個月,將再短收十五億元,國道計程第一年恐共短收卅三至卅四億元。
高公局原訂計程上路半年至一年內,實施「夜間差別費率」,吸引車主夜晚上路;若照立委提案,國道基金恐無法支應,夜間差別費率將因此延後一年以上。
(聯合報)
--
生活愈富裕 不見得愈長壽
荷蘭新研究報告推翻生活愈富裕、人們愈長壽假定,指出部分已開發國家的經濟愈好,年長者的死亡率愈高。
荷蘭里敦生命力和老化學院的羅登說,這個結果「讓人非常意外」,就連報告作者也感到困惑。
一般認為經濟繁榮有助降低各年齡層整體死亡率,主因是年長者的死亡率下降。不過,報告分析澳洲、日本、紐西蘭、美國和歐洲等19個已開發國家,1950年至2008年的經濟成長數據和死亡率,發現1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增加1個百分點,70至74歲男性人口死亡率提高0.36%、女性增加0.18%,40至45歲男性人口死亡率上升0.38%,女性增加0.16%。
報告作者猜測,經濟蓬勃時,年輕族群面臨更多工作要求,較沒時間關心或照護年長者。
(Upap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