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9日 星期六

新聞自選輯 20140419 馬奎斯病逝篇

《百年孤寂》馬奎斯癌逝 「全人類都該讀的作品」台灣未獲授權

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哥倫比亞文學家馬奎斯,前天因肺癌病逝,享壽87歲。馬奎斯的魔幻寫實風格對文壇影響甚鉅,其代表作《百年孤寂》被譽為「全世界人類都該閱讀的文學作品」。作家駱以軍昨說,馬奎斯影響台灣、中國、香港等地的作家,包括張大春、朱天心、和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等人。



馬奎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出生於哥倫比亞阿卡塔卡(Aracataca)小鎮,家境貧困,出生後不久就被父母留給外祖父母照顧。

賣出逾3千萬本
馬奎斯深受長輩影響,外祖父灌輸其左派政治思想,外祖母則經常講民俗靈異故事給他聽,馬奎斯曾說:「外婆常告訴我一些超自然及神奇的事情,她講得那麼理所當然,我發現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相信故事,然後也用同樣的方式講述出來。」
《百年孤寂》以魔幻寫實手法,描述一個大家族6代故事,情節包括鬼魂造訪、近親繁殖生下豬尾巴小孩、會漂浮的神父等,此書於1967年出版即大受歡迎,首周就售罄,迄今已被譯成逾30種語言,全球賣出逾3000萬本。美國《紐約時報》推崇此書是「全世界人類都該閱讀的文學著作」。

台灣賣完不再版
作家駱以軍坦承自己的作品受馬奎斯影響,他認為,馬奎斯之所以可在當時傑出的魔幻寫實主義作家中表現特別突出,是因為他充滿魔幻的作品不僅僅是天才的噴灑、狂想的天分,若仔細拆解他的作品,可以發現他寫作非常嚴謹、精準,並無忽略工匠技藝。
但《百年孤寂》中文版近幾年才被正式授權。據《中國青年報》報導,馬奎斯1990年造訪中國時被猖獗的盜版風氣惹毛了,曾誓言「死後150年都不授與(中文)版權」,直至2010年才態度軟化授權中國出版商,而台灣至今未獲授權,出版此書的遠景、志文出版社昨表示,庫存賣完後,不會再版。
台大外文系教授張淑英認為,拉美後輩作家恐難走出馬奎斯魔幻寫實風格,而張大春、朱天心、平路、李昂等台灣作家都坦承受其影響,例如張大春的《將軍碑》及《沒人寫信給上校》,都可看到馬奎斯的蹤跡。

交友卡斯楚惹議
馬奎斯也是記者及政治評論家,左傾的他和古巴前領導人卡斯楚的一段友誼曾引發爭議,而馬奎斯未利用與左派人物的影響力,協調哥倫比亞政府與左派游擊隊的衝突,加上晚年長期住在墨西哥市,都讓他在祖國相當不被諒解。

馬奎斯小檔案
生卒:1927/03/06∼2014/04/17,享壽87歲
學歷:哥倫比亞卡塔赫那大學法律系畢業
經歷:畢業後成為報社記者、開始創作
榮譽: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家庭:與瑪契達絲結婚56年,育有2子
著作:《葉風暴》、《百年孤寂》、《獨裁者的秋天》、《預知死亡紀事》、《愛在瘟疫蔓延時》等

(蘋果日報)
--
諾貝爾獎文豪《百年孤寂》馬奎斯辭世

以小說「百年孤寂」聞名於世,並把「魔幻寫實主義」放進世界文學版圖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哥倫比亞作家馬奎斯十七日在墨西哥市家中與世長辭,享壽八十七歲,他的妻兒都隨侍在側。

魔幻寫實主義教父 享壽87歲

馬奎斯是記者出身,最膾炙人口的名作包括「百年孤寂」、「愛在瘟疫蔓延時」、「獨裁者的秋天」和「預知死亡紀事」等,他是全球最受歡迎的拉丁美洲小說家,也被視為魔幻寫實主義運動的教父,以及繼十七世紀西班牙大文豪塞凡提斯之後最受世人尊崇的西語文學作家,他的小說在西班牙的銷售量僅次於聖經,他的文壇影響力更超越拉美和西語系國家,包括英國小說家魯西迪、中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都自稱曾受到馬奎斯作品的啟迪。

百年孤寂 拉美百年滄桑縮影

儘管馬奎斯是多產作家,但他花了多年時間才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一九六七年的小說「百年孤寂」敘述哥倫比亞加勒比海濱一處虛構村莊馬康多的布恩迪亞家族七代興衰史,揉合了奇蹟和超自然事件,以及拉美人民日常生活與政治現實的細節描述,呈現拉美百年滄桑歷史的縮影,一出版即大為轟動,至今共賣出逾五千萬冊,更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

墨西哥作家富恩特斯盛讚此書為「拉美的唐吉訶德」,這本小說奠定馬奎斯魔幻寫實主義的寫作風格,更讓他於一九八二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

馬奎斯與古巴前領導人卡斯楚是相交多年的好友,他在紐約成立古巴官方新聞通訊社紐約分社後,美國曾長年禁止他入境。馬奎斯也曾譴責美國的毒品戰爭「只不過是干預拉美局勢的工具」。不過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也是他的友人之一,柯林頓十七日表示,馬奎斯捕捉到人性在寫實與魔幻情境下的痛苦與快樂,「我很榮幸身為與他結識逾二十年的好友」。

馬奎斯還曾被同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好友、秘魯作家尤薩譏為「卡斯楚的文壇交際花」,一九七六年尤薩曾當街毆打馬奎斯,兩人從此不再交談。不過尤薩十七日還是公開向「偉大作家」馬奎斯致敬。

馬奎斯近年來健康欠佳,今年三月生日當天在墨西哥市自宅外最後一次公開露面後,三月底即傳出他因肺災住院,一週後返家休養。他的死訊傳出,包括美國總統歐巴馬等全球政要、作家及名人紛紛表達哀悼。

馬奎斯家人表示他的遺體將會火化,墨西哥官員則宣布將於二十一日在墨西哥市藝術宮替馬奎斯舉辦追思會。

(自由時報)
--
走進百年孤寂…馬奎斯 永遠擱筆了

魔幻寫實主義大師、一九八二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Gabriel Garca Mrquez),十七日下午(台北時間十八日上午)在墨西哥市家中病故,享年八十七歲。馬奎斯的故鄉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表示馬奎斯的辭世為舉國上下帶來「千年的孤寂與哀戚」。

馬奎斯是拉丁美洲「魔幻寫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更被譽為自《唐吉軻德》作者塞萬提斯後最受歡迎的西語系作家。主要代表作《百年孤寂》被譯成卅五種文字,暢銷三千萬本。

《百年孤寂》以魔幻寫實手法,寫出迷人的渴盼與愛情,故事時而戲謔、時而猥褻、時而悲慘,為讀者鮮活刻畫出拉丁美洲的生活。

馬奎斯在三月底因肺部和泌尿道感染住院九天,四月八日出院返家接受保守治療,十四日病情再度惡化,十七日在妻子與兩位子女陪侍下與世長辭。

馬奎斯出生地阿拉卡塔卡鎮,居民十七日晚間舉行燭光追悼會,懷念這位令小鎮揚名於世的鄉親。

馬奎斯家人計畫舉行私人性質的悼念儀式,遺體將火化。墨西哥政府預訂於廿一日在首都歷史中心舉行公眾紀念會。

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宣布舉國哀悼三天,政府機關降半旗。桑托斯表示,馬奎斯為拉丁美洲民眾帶來警醒,不致再度經歷「百年孤寂」,也為這片土地帶來新生機。

美國總統歐巴馬發表聲明指出,「全世界失去了一位高瞻遠矚的作家;他也是我年輕時最喜愛的作家。」

墨西哥總統貝尼亞尼耶多讚揚馬奎斯把拉丁美洲的魔幻寫實文學帶入世界,並以國家名義對這位當代拉美最偉大作家的辭世表示哀悼和惋惜。

巴西總統羅塞夫在推特上寫道,馬奎斯筆下的拉丁美洲豐富多彩,《百年孤寂》塑造的人物獨特新奇,都將長留在億萬讀者的心中。

馬奎斯廿歲出頭就開始擔任記者。他曾表示,「我現在是個記者,也永遠都是記者。如果我沒當過記者,不可能寫得出這些書來,因為所有的材料都來自於事實。」

http://uc.udn.com.tw/NEWS/MEDIA/8622321-3400590.jpg?sn=13978571116111

馬奎斯閉關18月寫「百年」 沒錢寄給出版社

英國廣播公司(BBC)追憶馬奎斯的專文中說,馬奎斯以鮮活、豔麗的散文,把世界描繪成宛如拉丁美洲嘉年華會般富於異國色彩。他雖以飽受貧困、暴力蹂躪的老家哥倫比亞為寫作背景,卻將富含想像力的魔幻元素編織入現實生活之中。

馬奎斯一九二七年生於哥倫比亞北部阿拉卡塔卡鎮,不久雙親即遠赴外地工作,幼年由外婆撫育。外公是打過「千日戰爭」的老兵,曾參與哥倫比亞解放運動,也是馬奎斯的政治啟蒙導師。

外婆告訴他各種鬼神傳聞和民間故事,祖先、惡鬼和精靈全都會繞著房子跳舞,這些傳說日後都融入了他的小說。

後來馬奎斯進入天主教耶穌會辦的大學攻讀法律,不久即輟學轉任記者;即便後來因小說而聲名大噪,他始終沒有和新聞脫節。一九五四年他被報社派往羅馬,此後大部分歲月都住在國外,先是巴黎,再來是委內瑞拉,最後定居墨西哥市。

馬奎斯廿三歲就寫成第一部小說《枯枝敗葉》,卻花了七年才與另外三部後續的小說一起出版,可惜叫好不叫座。馬奎斯坦承,年輕時曾有四年文思枯竭,寫不出東西。

一九六五年他在墨西哥阿卡波可市開車時,《百年孤寂》的第一章突然浮現腦海。於是他調頭回家,把自己鎖在房間裡,每天六包菸。十八個月後出關,完成一千三百頁的文稿。卻因家裡背債一萬二千美元,差點無法寄給出版社。

第一版《百年孤寂》以西班牙文印行,一周內就銷售一空。法新社報導,之後被翻成卅五種文字,賣出三千萬冊。紐約時報譽為自聖經《創世紀》以來第一部全人類都應該閱讀的文學作品。

馬奎斯後來曾推動哥倫比亞政府與革命軍等多個游擊組織間的談判,但無功而返。他也跟古巴革命領袖卡斯楚成為好友,交情超過半世紀。馬奎斯從未批評卡斯楚獨裁,他解釋,「卡斯楚很有文化,我們見面時只談文學。」

(聯合報)
--
拉美文壇巨擘 馬奎斯逝世

拉美文學巨擘馬奎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17日於墨西哥家中逝世,享壽87歲,這位魔幻寫實巨星的殞落,也象徵一個文學年代的終結。

馬奎斯1927年生於哥倫比亞小鎮阿拉卡塔卡,曾任記者,後移居墨西哥和歐洲從事文學、新聞、電影工作,1967年以小說《百年孤寂》享譽國際,書中以揉合哥倫比亞民間神話傳說的魔幻寫實筆法,打造獨特的語言魅力,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馬奎斯代表作包括《獨裁者的秋天》、《預知死亡紀事》、《愛在瘟疫蔓延時》、《迷宮中的將軍》等,1999年曾罹患淋巴癌。2004年寫出最終一部小說《憶我憂傷妓女》,2006年宣布封筆,晚年罹患阿茲海默症。病逝時妻子梅瑟德斯˙巴爾恰(Mercedes Barcha)、兩個兒子都在身邊。

馬奎斯與柯達薩(Julio Cortazar)、富恩德斯(Carlos Fuentes)、尤薩(Mario Vargas Llosa)等人同為拉美「爆炸文學」一員,他們受古巴革命浪潮鼓舞,以融合當地風俗、神話的魔幻寫實筆法,爬梳拉美殖民歷史,書寫本土現實,批判獨裁、為弱勢大眾發聲,1962年至1972年打造拉美文學榮景。

馬奎斯對世界文壇影響深遠,且廣受大眾歡迎,作品暢銷國際。文學之外,他擁有高度政治熱情,終生信奉左派理念,與前法國總統密特朗、前美國總統柯林頓及近幾任哥倫比亞、墨西哥總統都有交誼,與卡斯楚的長年情誼更是備受爭議。

1982年諾貝爾獎得獎致詞,馬奎斯以「拉丁美洲的孤寂」為題批判歐洲「無能或不願瞭解拉丁美洲歷史問題」,並宣稱他得獎不只為文學成就,也因他在政治上的活躍。馬奎斯的小說著眼普羅大眾充滿悲憫,他曾說:「面對壓迫、掠奪和孤單,我們的回答是生活。」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4-04-19/Clipping/656/BX2A00_T_03_04.jpg

書寫妓女、堅持左派 傳奇馬奎斯

馬奎斯作品貼近普羅大眾,充滿幽默諷刺,故事性強,這位文學大師的一生,也充滿戲劇性。傑拉德‧馬汀執筆的傳記《馬奎斯的一生》中,馬奎斯描述他父親常四處拈花惹草,他就讀中學時甚至在父親的「指引」上妓院,雖然初體驗時他懵懂痛苦,但妓女卻從此成了他年少歲月的重要寄託。

多情少年 情定愛妻

馬奎斯說:「我對妓女有很美好的回憶,我寫她們的故事是因為念舊…我和那些妓女—包括我沒有與之上床的—總是有很好的友誼,我可以和她們一起睡覺,因為一個人睡覺很可怕。」

他77歲寫成的最後一部小說《憶我憂傷妓女》就描寫一個90歲男人與為生計賣身的少女之間的愛戀,2013年被丹麥導演漢寧卡森(Henning Carlsen)改編為電影。

馬奎斯情史豐富,學生時期就有過幾段和年長的有夫之婦的戀情,但他與妻子梅瑟德斯‧巴爾恰(Mercedes Barcha)的相遇更傳奇,據馬奎斯說法,他在第一次見到9歲(也有12歲、14歲說法)的巴爾恰,便決定要娶她為妻,之後果真在31歲回家鄉與她成婚,育有兩子。

馬奎斯成名後,妻子仍扮演接待員、祕書與經紀人,為他整理文章、新聞簡報、故事及小說的打字稿。

政治分歧 尤薩決裂

馬奎斯另一個被傳述的軼聞,便是與祕魯作家、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尤薩的決裂,兩人早年惺惺相惜,卻在1970年代分道揚鑣,有一說導因於兩人政治分歧。由於當時古巴政權對知識份子展開高壓迫害,作家們在這場文化內戰中選邊站,馬奎斯雖多次呼籲卡斯楚釋放政治犯,但堅守左派理念,而選擇站在卡斯楚那邊,尤薩不滿卡斯楚強權作風而逐漸右傾,兩人漸行漸遠。

另一傳聞是馬奎斯看不慣尤薩外遇不斷,他出於正義與憐惜,與尤薩太太派翠西亞越走越近,引發尤薩不滿。然而馬奎斯80大壽發行的40周年版《百年孤寂》,重收入尤薩舊時研究馬奎斯的論文,被解讀兩人和解。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4-04-19/Clipping/656/BX5A00_T_01_09.jpg

馬奎斯:我因羞怯而成為作家

馬奎斯曾說:「我因羞怯而成為作家,我真正的職業是魔術師,但我變魔術的時候會很緊張,只好避難於文學的孤獨之中…」馬奎斯出身貧困,幼年由外公外婆帶大,他自述小時候蒼白羸弱,中學時離家就讀寄宿學校,1947年進波哥大大學攻讀法律,開始文學創作,1948年因哥倫比亞內戰而輟學,進報界任記者。

1955年他因報導揭露一樁海難真相而被迫離開哥倫比亞,擔任《觀察家報》駐歐記者,1961年至1967年移居墨西哥,寫出蜚聲國際的《百年孤寂》,之後旅居歐洲等地,晚年回墨西哥定居。

《百年孤寂》小說源起於他童年在阿拉加塔加的外公家,他在這間住滿了阿姨、臨時工、印地安人及死去親人鬼魅的大屋中,承襲豐饒的家族故事,打造出布恩迪亞家族迷人的敘事。

在傑拉德‧馬汀(Gerald Marin)執筆的傳記《馬奎斯的一生》中,馬奎斯回憶寫作《百年孤寂》時,他辭掉工作,每天一早送兩個兒子上學後,就在書桌前從8點半寫到下午2點孩子放學回家。然而,他的存款也逐漸見底,當他和妻子抱著《百年孤寂》到郵局寄出時,只夠付一半的郵費,只好回家把暖氣、吹風機拿去當,再寄出第二批稿子。

馬奎斯因此從窮途潦倒的記者,成為作家名流,回顧成名過程,馬奎斯說:「當你有一個題目在腦海裡揮之不去,直到爆炸的那一天,你必須冒著謀殺妻子的風險,在打字機前坐下來。」

大師斥錢鍾書:你們是盜版販子

馬奎斯曾於1990年訪北京和上海,那次留下頗為糟糕的印象。他看到書店隨處有盜版《百年孤寂》等書,直率的他當著中國文學泰斗錢鍾書面斥責:你們都是盜版販子!並發誓死後150年,他的書都不准在中國出版。

「1984年我第一次讀《百年孤寂》的感覺是震撼,接著是遺憾,原來小說可以這樣寫。」2011年5月30日上午,終打破禁忌,在《百年孤寂》中文版新聞發佈會上,莫言說道:「我和許多作家一樣,此前都不知滋養他們走上文學道路的各種《百年孤寂》版本,原來都是盜版。」

據透露,馬奎斯那次訪北京,北京相關部門特別安排藝文界人士座談,出席者包括錢鍾書在內。馬奎斯指著錢鍾書及在座者說,「你們都是盜版販子啊!」錢鍾書聽了馬奎斯半怒半笑之言,頓時沉默不語,哥倫比亞駐華大使試圖緩和局面,但白費力氣。

儘管馬奎斯首度訪華發下狠話,但經大陸出版界一再爭取,《百年孤寂》終獲授權。

香港節目主持人梁文道說,新經典文化總編輯陳明俊2008年的一封信,才獲得馬奎斯回應。

陳明俊在信中寫道:「正如當年您在巴黎隔街深情喊著『大--師--!』向您的偶像海明威致敬一樣,我們隔著太平洋竭盡全力高喊『大--師--』向您致敬。我們相信,如您聽到了,一定會像海明威一樣揮揮手大喊:『你好,朋友!』。」
--
馬奎斯名滿天下,台灣文壇奉他如神,諷刺的是,他的作品卻拒絕授權台灣,多年來台灣出版界要跟馬奎斯爭取版權未果,導致他的著作在台全數絕版的窘境,至今無解。馬奎斯作品1980年代起在台流傳,當時台灣尚無著作權法,《百年孤寂》最早版本為遠景出版社邀宋碧雲翻譯、1982年出版的《一百年的孤寂》。

駱以軍:他有怪物化眼球去內觀

馬奎斯說:「這個世界太新,很多事物還沒有名字,必須用手指頭去指。」他的魔幻文學筆法、筆下豐饒的世界為20世紀小說開創新局,也影響兩岸華文文壇甚鉅,包括唐諾、張大春、駱以軍等作家都以他為師。

專研西語文學的台大外文系教授張淑英表示,馬奎斯的《百年孤寂》雖非魔幻寫實先聲之作,卻因故事豐富迷人,成為其中知名度最高的作家。

他雖不如聶魯達、尤薩、富安蒂斯實際投身政壇,但對左派理想終生不渝,努力以自己影響力關心政治。張淑英認為:「馬奎斯代表一群弱勢、貧窮,被西方制度壓制的人,他從一而終的理念、永遠以拉美普羅大眾為出發點,他的理念也是拉美廣大人群的精神支柱。」

作家駱以軍表示,馬奎斯的小說不但發展出一種「新奇的怪物化眼球」去內觀自己及自身民族史,「而且他眼球的水晶體弧度還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包括《愛在瘟疫蔓延時》,「有一種第三世界被殖民後受了重傷,卻反而產生更猛接近如生殖力般的創造力。」書中創造的人物雖然存在於小說中,「卻如親人般熟悉。」

寫過《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評論家楊照認為,馬奎斯的魔幻寫實表面上看是很不合理的描寫,「但這個不合理卻會觸動、震憾、撩撥我們內心深處幽微。」

(中國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