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出現全台首例本土兔熱病
疾管署︰無擴大傳染可能
國內出現新傳染病!疾管署昨公布首例本土兔熱病,為居住台南60多歲本國籍男性,感染源待釐清,但不會人傳人,研判是散發性個案,沒有擴大傳染的可能性。另主要是野生動物之間的傳播,若家中寵物兔沒有到野外,飼主不用過於擔心;台南市長黃偉哲則呼籲市民留意環境清潔、小心防範。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該男有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等慢性病史,本身免疫狀況較低下,潛伏期間無國內外旅遊史及動物接觸史,家中沒養寵物,但住家附近草叢及魚塭有野貓出沒。
抗生素具療效 患者已出院
該男7月底出現發燒、寒顫、腹瀉等症狀,之後到某醫學中心就醫,武漢肺炎檢驗陰性,後經血液培養菌株基因定序與土倫病法蘭西斯氏菌高度相似,經血清二採抗體檢驗陽性確診為兔熱病。
林詠青說明,兔熱病為人畜共通傳染病,病原菌為土倫病法蘭西斯氏菌,野生動物宿主包含兔子、野兔、田鼠等,傳人途徑包含人類被帶有病原體的蜱蟲叮咬、接觸受感染動物組織、吃到遭汙染的食物或水、吸入遭汙染的塵土等,若未及時治療,嚴重可能出現敗血症,致死率3至6成,使用抗生素則可大幅下降。台南市衛生局表示,個案經治療後症狀改善已出院。
林詠青說明,從腸胃道症狀來看,研判可能吃到受汙染的食物或水,加上本身免疫力較低落而致病。此病不會人傳人,應該是散發性個案,沒有擴大傳染可能性;若家中有養寵物兔也不用過度擔心,因主要是發生在野生動物之間的傳播。
林詠青提醒民眾避免接觸野兔、囓齒類等野生動物,並避免生食、生飲,處理動物屍體尤其兔子要注意戴口罩、防水手套等措施。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我國從2007年將兔熱病列為法定傳染病監測,迄今確診兩例,另一例為2011年自美國境外移入。
美國研究 兔熱病 9成接觸兔子感染
病原為土倫病法蘭西斯氏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是一種革蘭氏陰性且不能自由游走的球桿菌。
雖然是人畜共通傳染病,但不會直接人傳給人,人類遭感染途經主要包含一、經吸血性節肢動物傳播,例如被帶有病原體的蜱蟲叮咬,可能出現皮膚潰瘍、淋巴結腫大;二、直接接觸感染,經由皮膚、結膜囊或口咽黏膜的細菌接觸感染,也是人類受到感染最常見方式,在美國估計9成人類病例是直接接觸兔子而染病,也會有皮膚症狀;三、經口感染,食用到遭感染動物或被汙染的水,會有腹痛、嘔吐、腹瀉等情形;四、吸入感染,吸入被帶菌塵土、灰塵,恐發生肺炎。病況嚴重者會出現敗血症,未及時使用抗生素等藥物治療,致死率高達3成至6成。
(自由時報)
--
國內首例 台南男染兔熱病已痊癒出院
國內出現首例本土兔熱病病例,患者為台南市60多歲男性,因發燒、寒顫、腹瀉等症狀就醫,血液培養出菌株的基因定序與土倫病法蘭西斯氏菌相似,經疾管署判定為兔熱病,台南市衛生局表示,通常是被兔子、田鼠或硬蜱等叮咬或吃到被汙染的食物,但患者並無特別的接觸史,還找不到感染源,同住家人也無症狀,正持續監測。
衛生局表示,兔熱病不會人傳人,患者可能因高血壓、心臟病及腎臟病等病史,免疫力較弱而染病,現已癒痊出院,住家周遭都完成清消,民眾不必太擔心。
疾管署昨天公布這起病例,於8月24日通報,經血清2採抗體檢驗陽性確診;國內自2007年將兔熱病列為法定傳染病監測,迄今共通報確診2例,另1例為2011年自美國境外移入。
疾管署指出,兔熱病為人畜共通傳染病,病原菌為土倫病法蘭西斯氏菌,宿主包含野生動物、家畜及多種的硬蜱,主要野生動物宿主包含兔子、野兔、田鼠、麝香鼠、海狸、水鼠。
病原循環存在於媒介節肢動物及各種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及魚類間,低劑量即可致病,潛伏期與暴露劑量有關,通常為3至5天,亦可長達14天。
流行地區包含北美、歐洲、亞洲及中東地區,傳染途徑多元,人類可經由吸血性節肢動物叮咬而感染,也可經由接觸受感染動物組織、吃到受汙染的食物、水或吸入受汙染的空氣而感染。
症狀包括高燒、寒顫、淋巴腺腫,病原侵入部位出現癒合緩慢潰瘍疼痛、咽頭炎、腹痛、嘔吐、腹瀉等。
(聯合報)
--
突破通膨警戒線 8月CPI年增2.36%
飼料成本提升、普度需求高 豬肉漲7.2%、6年半新高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公布八月消費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二.三六%,今年第三度突破二%通膨警戒線。主計總處說明,主因低基期,加上蔬果價格上漲以及恢復夏月電價,導致八月CPI增幅擴大,屬於短期因素,國內暫無通膨疑慮。
交通、通訊類漲6.51%最多
主計總處調查,八月CPI較七月漲○.五九%,較去年同月則漲二.三六%。七大類指數中,以交通及通訊類年漲六.五一%最多,主因油料費續漲廿三.二四%,機票也漲廿六.六四%;食物類年漲三.八四%居次,主因豪雨影響供給,蔬菜及水果分別漲卅五.二二%及三.六%,加上肉類及水產品分別漲五.三八%及二.八四%。扣除蔬果及能源後,核心CPI年增一.三三%,物價尚處平穩。
至於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關注的十七項民生物資,八月平均年增二.九八%。主計總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表示,豬肉上漲七.二%、為七十八個月來最大漲幅,主因二至四月小豬養成率不佳,供給減少且飼料成本提升,加上中元普度需求推升。
對於CPI年增率再度破二%,曹志弘表示,國際原物料價格仍在高點,國內油價、桶裝瓦斯雖有緩漲機制,但主要原物料還是靠進口,未來是否影響下游物價仍要關注。他指出,近期國際原物料價格波動不大,只要原物料價格沒有持續攀升,通膨壓力就小很多,第四季起應會緩步往下。
通膨壓力 Q4應會緩步往下
另外,八月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十一.八八%,曹志弘表示,WPI反映廠商進貨成本,因變種病毒使疫情再起、供需受影響,WPI漲幅較七月略收斂。
(自由時報)
--
物價漲 今年第3度破通膨警戒
許多家庭主婦採買、上班族外食,最近都覺得買東西變貴了。主計總處昨公布八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百分之二點三六,較上月百分之一點九五大幅上升,是今年來第三度突破百分之二通膨警戒線。但官員表示,預估第四季物價就會緩步往下,國內無通膨現象。
今年四月CPI年增率突破百分之二,五月攀升百分之二點四七新高,六、七月CPI回落至百分之二以下,七月CPI年漲百分之一點九五,仍處在相當高的水準。不料八月CPI年增率再大幅上升到百分之二點三六,三度升到百分之二通膨警戒值。
食物類較去年同期漲三趴
外界高度關注通膨隱憂是否再起,主計總處專門委員曹志弘昨解釋,八月CPI主要受到蔬菜、水果、油料費、運輸費漲幅較大影響;食物類較去年同期上漲百分之三點八四,主因是六月以來接連豪雨影響供給,蔬菜及水果,價格分別上漲百分之三十五點二二、三點六,加以肉類及水產品各漲百分之五點三八及二點八四。這部分就影響總指數增加○點五九個百分點。
但曹志弘表示,國內有各種凍漲機制,只要天候因素消失,國際原物料不再持續攀升,物價就可逐漸恢復到二左右水準,國內通膨壓力就會小很多。
航運、空運等運輸成本大增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航運「缺船、缺櫃、缺工」三缺現象,在航運、空運等運輸成本大幅增加下,也是導致物價上漲的原因之一。反映廠商進貨成本的八月份躉售物價總指數(WPI),也較上年同月漲百分之十一點八八,達今年以來次高。
觀察今年主要國家CPI年增率,台灣在四、五、八月均超過百分之二;美國四月突破百分之四,後來更擴大至百分之五以上;南韓四月後CPI漲幅也擴大至百分之二以上。曹志弘指出,主要國家都差不多在四月起CPI漲幅擴大,主因都是受到疫情爆發帶來的低基期影響。
儘管國內外都有專家預警,物價全面上漲將不可避免,但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日前強調,通膨是暫時的,澆熄市場疑慮;我國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也指出,台灣經濟不算過熱、沒有超寬鬆。
不過,韓國央行日前拍板決定升息一碼,為近三年來首次升息,也成為疫情時代第一個升息的亞洲主要經濟體,又使得對抗通膨議題浮上檯面。
面對通膨隱憂,主計總處表示,八月CPI若扣除蔬菜水果,漲百分之一點八三,再剔除能源後之總指數(即核心CPI),漲百分之一點三三,尚處平穩區間;綜合上述因素,國內仍無通貨膨脹現象。
(聯合報)
--
今年第三度 8月CPI衝破2%
主計總處昨(7)日發布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2.36%,是今年來第三度突破2%通膨警戒線。針對揮不去的通膨疑慮,主計總處仍重申,國內無通膨現象,近期CPI漲幅略高屬於短期因素,第4季就會緩步往下。
今年CPI年增率在4月、5月、8月均超過2%,高點在5月的2.45%,主計總處認為,8月CPI年增率再度衝破2%,主因蔬菜受天候影響,量減價揚,且油料費的低基期因素仍在,加以機票、肉類、成衣及水果價格上漲所致。
針對外界關注通膨隱憂再起,主計總處專門委員曹志弘指出,8月CPI明顯較上個月增加0.44個百分點,主要有二個原因,包括8月颱風造成蔬果災情,另8月全面恢復夏月電價,蔬菜、水果、電費成了推升8月CPI的主因。
曹志弘表示,目前國內暫時沒有通貨膨脹的現象,但國際原物料價格仍居高不下,雖然政府有緩漲、凍漲機制,但由於我國原物料多靠進口,因此國際原物料價格的變動是否影響民生物價,政府會持續關注。曹志弘特別指出,今年8月OPEC油價每桶平均70.33美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45.19美元,漲幅55.6%。
曹志弘也說,主要國家大多在今年4月起,CPI漲幅明顯擴大,美國4月突破4%,而後更擴大至5%以上,南韓同樣是4月後CPI漲幅擴大至2%以上,主要都是受到去年低基期影響。
曹志弘表示,近幾個月國際原物料價格還在高檔,但波動已經趨緩,只要國際原物料不要持續攀升,國內通膨壓力就會小很多。
據主計總處最新預測,今年第3季CPI年增率仍會超過2%,但第4季就會回落至2%以下。至於疫情造成全球航運「缺船、缺櫃、缺工」現象,在運輸成本大幅增加下,也是物價上漲的原因之一。反映廠商進貨成本的躉售物價指數(WPI),8月年增率為11.88%。
8月CPI突破警戒 學者:官方數字偏保守
8月CPI再度突破通膨警戒值,官方仍認為只是短期現象,沒有通膨。但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認為,今年CPI恐不易回復到2%以下。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殷乃平也說,官方CPI數字仍偏保守,通貨膨脹現象恐怕比主計總處公布的數字嚴重多。
吳大任昨(7)日表示,因疫情影響造成全球供應鏈問題,短期內恐怕很難克服,缺貨、缺料,特別像是汽車晶片,買不到東西而推升產品價格所造成的物價上漲壓力,預料將持續下去,今年CPI不易回到2%以下。
吳大任指出,其實民眾對於物價上漲的感受已經很明顯了,但6、7月CPI回落,主要是因為前兩個月受到疫情影響,店家生意不好,還不敢將原物料成本增加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隨著降級、解封且開放內用後,店家陸續將部分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加上蔬果上漲,都是推升8月CPI再度衝破2%的原因。
殷乃平則認為,主計總處CPI數字仍偏保守,無法完全反映民眾感受物價變動,物價向上調整已經產生預期心理,這種狀況帶來的結果,將可是通貨膨脹現象可能會出現,現象可能比主計總處公布的數字嚴重多。
(經濟日報)
社會
專車右轉彎 女學生飛出撞地
安全門突開啟 學生驚聲尖叫
桃園客運一輛由余姓司機駕駛的學生專車,6日傍晚滿載50多名桃園市立壽山高中學生放學返家,經桃園區三民路右轉春日路口,安全門突然開啟,站在門邊的鄭姓女學生瞬間被摔出車外,嚇得車內學生驚聲尖叫,所幸路人擋住後方來車,鄭女才未遭輾撞,因頭部腫脹、膝蓋擦傷,送醫包紮後返家休養;離譜的是,桃客並未立即通報校方,學校直到女學生隔天沒到校,才知道此事。
余姓司機表示,當時正逢下班尖峰時間,他依規定速度行駛、車輛零件也無異常,轉彎時車子左後方突然傳出安全門被打開的「嗶嗶嗶」蜂鳴器警示聲響,趕緊停車並詢問「誰把安全門打開來啊」?到後方查看,才發現女學生竟摔出車外。
學生隔天未上課 校方才知此事
救護人員趕到,發現鄭姓高三女學生頭部腫脹、雙腿膝蓋多處擦傷,幸意識清楚,尚能走動,送醫治療,晚上7點多由家長帶回。
壽山高中校長徐宗盛昨指出,據教官向鄭生及同車學生了解案情,鄭生事發前並未靠著安全門,是背對著門靠在座位區的欄杆,背包揹在左肩而非門把上,車子轉彎時莫名其妙被摔出車外,感覺很驚恐;同車學生也說,專車座位已坐滿,鄭生獨自站在安全門邊階梯上,靠著座椅欄杆低頭滑手機,沒想到一個轉彎就出事了。而鄭生昨仍不適,在家休養,導師致電詢問未到校原因才知道此事,若是桃客疏失,將協助家長提告過失傷害並求償。
桃客營運課長崔展華說,案發後即派員到醫院關心女學生傷勢,當時因忙於關心女學生,才未在第一時間通報校方,並向校方致歉。
崔展華說,公司初步檢視事故車輛安全門把手外蓋無損,昨至桃園監理站檢驗的結果也正常,同款10輛車召回,由檢修班確認安全無虞,今會再檢查事故車輛,確認無虞才會復駛。
桃客:將再檢修 無虞才復駛
崔展華坦言,啟動安全門需經過打開保護蓋、拉扣環、再推門共3步驟,不曉得怎麼會一撞門就開,如果是安全門沒關好,車上的蜂鳴器應會警示,但行進中都沒有警報,直到門打開那一刻才響起。
檢查皆正常 安全門莫名開啟 原因不明
桃園市立壽山高中鄭姓高三女學生,6日搭乘桃園客運公司承攬的學生專車,安全門突然莫名開啟,導致鄭生摔出車外受傷,經校方了解,鄭生事發前並未靠著安全門,為釐清事故原因,桃園監理站召回該車檢驗,確認安全門開關及開啟警告裝置都正常,安全門為何突然開啟,原因仍不明。
人怎麼飛出來的?繼續調查
公路總局新竹區監理所桃園監理站副站長林崇宇昨表示,接獲意外通報後,調閱事故車輛6月22日在代檢廠檢驗影像,昨下午召回該車至監理站實施臨時檢驗,確認車上安全門開關及安全門開啟警告裝置功能正常。
雙方簽運輸契約 無法罰桃園客運
市府交通局公共運輸科官員說,客運業者和學校簽訂有運輸契約,雙方是有特定關係存在,搭載的非一般不特定民眾,因不屬於一般公車,這起事故無法用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來對桃客開罰。市府教育局長林明裕說,教育局及壽山高中校方,將跟監理站單位、桃客公司,進一步了解車輛的問題。
(自由時報)
--
服勞動造假案 翁茂鍾重判2年2月
主導勾結警所警員造假
台南佳和集團董事長翁茂鍾,九年前捲入佳和炒股案被合併判刑一年,二○一二年初獲准到台南麻豆警所易服社會勞動,卻涉勾結警所幹部、員警造假,今年五月被起訴、收押。翁一審開庭才向社會道歉、表明全部認罪,八月獲法院交保;台南地院昨以翁在本案居於主導犯案地位,利用人脈逃避刑罰,嚴重破壞國家刑罰執行公正性,依偽造文書罪重判二年二月徒刑。
翁出庭後道歉全部認罪
合議庭並依違法不行刑、偽造文書兩罪,判同案被告麻豆警分局官田分駐所前副所長楊博賢一年十月徒刑、緩刑四年,須付國庫五十萬元,均可上訴。
與公懲會前委員長石木欽等多名司法官有不當往來及送禮、飲宴的翁茂鍾,被爆出有二十七本詳列與司法官、警、調、民代及官員往來「喬事」的筆記本,醜聞重創我國司法獨立形象。
警察楊博賢判緩刑4年
而翁勾結台南員警在社會勞動記錄造假,翁應執行二一九六小時的社會勞動,竟在短短九個月內完成;南檢林姓觀護佐理員與麻豆另十名員警均被緩起訴。
翁茂鍾1天都沒服勞動/颱風豪雨離譜造假 11警配合演出
2196小時勞動9個月完成
佳和集團董事長翁茂鍾與司法人員不當交往,爆出司法醜聞,鍾多年前因案易服社會勞動,就利用他的司法人脈,勾結警所11名幹部、員警及觀護人員「配合演出」、假造記錄,原本應執行2196小時的社會勞動,翁9個月就完成,還曾登載一日勞動時數達12小時之久,檢方認定全數做假,分明是精心設計,替他量身訂做的假社會勞動,因此被台南地院依偽造文書罪重判2年2月。
楊博賢退休到翁公司任職
涉案的麻豆分局官田分駐所前副所長楊博賢(一審判刑1年10月、緩刑4年)與另10名緩起訴員警。檢方未查到他們有收到翁的好處。但台南地檢署今年5月偵結此案時提到,楊博賢於2013年7月中旬從官田所自願退休,並從2017年起在翁的佳和實業公司任職、擔任堆高機操作工作。
檢方調查,翁茂鍾曾任兩屆8年的原台南縣警友會理事長,利用此身分關係,透過不詳管道把易服勞動機構,安排到南市麻豆警分局官田分駐所,在翁於2012年初尚未到官田所報到時,楊博賢說,他在2011年12月間,就知道翁要到官田所做社會勞動。
翁清潔工作表演拍照
翁於2012年初到麻豆分局報到當天,不詳的高階警官與麻豆分局長都到場接洽,看在南檢林姓觀護佐理員眼中是冠蓋雲集,林員坦承每次到官田所,翁雖有在、但都在休息,翁清潔工作的照片,是他叫翁演給他拍的。
翁茂鍾在官田所工作日誌填寫的「勞動內容、當次完成時數、累積完成時數」幾乎都造假,負責督導翁勞動的楊博賢,也讓翁在南檢社勞工作日誌上,填寫不實勞動日期與時間;楊並指示及借用知情的員警職名章,在「執行督導」欄位放水蓋章。
楊指示同事蓋章放水
檢方查出,官田所同時有工友負責清潔,翁卻記載勞動時數每日平均為8至10小時,更有記載勞動時數達12小時之久,甚至當年春節除夕至初三休假,及當年颱風或豪雨,有3次停班停課期間,翁都記載到場勞動;此外,翁登錄勞動工作的時間,居然也有多次外出就醫與使用金融卡、信用卡的刷卡紀錄,顯然勞動都不實。
檢方認定,翁在2012年短短的1月至9月間,就把應執行的2196小時社會勞動做完,全案分明是精心設計,替翁量身訂做的假社會勞動。另外,在無翁留存的麻豆區住居資料,南檢韓姓主任觀護人(另分案偵辦)竟指示潘姓觀護佐理員,把翁的執行機構遴選到麻豆分局,檢方也持續追查其他涉案共犯。
翁茂鍾4案重查 檢調高層涉案 9司法官移送監院
佳和實業董事長翁茂鍾,前年被爆出其手寫的「百官行述」筆記本,與多名司法官、警調官員不當往來、接受宴飲餽贈或買股多年,疑有司法官和調查官為翁的官司在幕後出謀獻策、下指導棋,替銀行追債反挨告的前百利達銀行經理諸慶恩抱憾而亡,全案揭發後,有多名退現職法官被移送監察院,檢方為諸案聲請再審求翻案,目前最高法院審理中,而翁茂鍾相關的4大刑案,也由高檢署發交地檢署啟動偵辦。
石木欽通過彈劾
司法院與法務部調查司法官與翁茂鍾不當接觸案,先後認定前公懲會主委石木欽、前法官林奇福、顏南全、蘇義洲、曾平杉、陳義仲、林金村、現任法官鄭小康、前檢察官羅榮乾等9人有懲戒必要,移送監察院;監察院去年8月通過彈劾石木欽,懲戒法院審理中,餘8人監院調查中。
檢方也啟動偵辦翁茂鍾相關案件,包括「怡華公司財務副總吳仙富自首偽造有價證券案」、「怡安公司內線交易案」、「控告諸慶恩偽造定存單案」、「應華炒股案」等4案。
被移送的檢調高層被告,包括台南地檢署前檢察長方萬富、前承辦檢察官曲鴻煜、調查局經濟犯罪防制處前處長秦台生、經濟犯罪防制中心前主任李錨,檢方偵辦中。
翁茂鍾旗下的怡華公司,向百利達銀行(已改名法國巴黎銀行)申貸1000萬美元信用額度後無力償還,百利達提告求償失利,翁反過來找百利達算帳,指控代表銀行追債的時任百利達資產負債管理部經理諸慶恩,利用偽造定存單向怡華追債。
檢方依偽造文書罪嫌起訴諸慶恩,一審判無罪,二審改判4月徒刑、緩刑3年,諸上訴三審期間抱憾離世,不料多年後翁「百官行述」曝光,疑有多位司法官與調查官為翁獻策或配合。
高檢署今年替諸慶恩聲請再審尋求平反,高院今年5月認定,諸慶恩在上訴期間死亡,最高法院諭知不受理,並非實體判決,不符再審要件,駁回聲請;檢方提抗告,最高院審理中。
(自由時報)
--
易服社會勞動造假 翁茂鍾判刑
佳和集團前董事長翁茂鍾因炒股案九年前遭判刑一年獲准易服社會勞動,卻串通時任麻豆警分局官田分駐所副所長楊博賢造假包庇;台南地方法院昨天以翁是本案主導者,造成社會大眾對公權力執行公正性觀感不佳,判刑二年二月。楊判刑一年十月,緩刑四年。
台南地檢署在六月間便針對翁茂鍾先前所犯證交法案件遭判刑定讞後,因勞動時數不實,撤銷他先前的社會勞動處分,應發監執行,翁茂鍾於六月十五日向高院聲明異議,高院尚未裁定。
合議庭指出,楊行為時為警務人員,本應公正、客觀、確實執行法律所賦予監督刑罰執行職權,竟未能善盡職責。翁為受刑人,已受法律寬典得以易服社會勞動,未能確實履行,鑽營減免,所為均屬可議。
楊偵查中坦承犯行,翁初始否認犯行,直至準備程序始坦承;翁於本案中居主導地位參與犯行,利用其人脈關係逃避刑罰執行,嚴重破壞國家刑罰執行之公正性;楊僅配合完成易服社會勞動執行,角色分工不同,量刑有所區別。
翁茂鍾當時藉曾任台南縣警友會理事長身分,指定鄰近的麻豆警分局官田分駐所作執行機關,楊博賢指示值班警員在工作日誌「執行督導」欄位簽名或核章,短短九月做完二一九六小時勞動工作。
高檢署今年重新檢視案卷查出做假,檢方五月廿八日依不執行刑罰及行使公務員登載不實文書罪嫌起訴兩人。
法官認事證明確,翁犯共同行使公務員登載不實公文書罪,楊犯違法不行刑罪及共同行使公務員登載不實公文書罪。合議庭審酌,楊沒有前科,一時私心縱容觸法,犯後坦承並有悔意,宣告緩刑,判決確定起六個月內,向國庫支付五十萬元。翁是主導者,造成社會大眾對公權力執行公正性觀感不佳,判刑二年二月。
翁茂鍾廿七本記事本記載與司法人員飲宴、收禮、買股,揭數十名法、檢、警違法亂紀,爆司法最大醜聞。
(聯合報)
--
眾目睽睽性侵女博士 碩士助理判賠百萬
北部某國立大學已婚黃姓前研究助理與多名友人在租屋處開趴,大家喝掛躺在通鋪席地而睡,隔天清晨黃男竟起身性侵好友的博士妻子,聲音驚醒友人,赫見黃男跪坐在妻子雙腿間,當場將他壓制報警。事後被害人因在眾目睽睽下遭辱,罹患急性壓力症候群,斷絕生活圈,疏離人際網路,更與丈夫離婚,憤而對黃男訴請民事賠償。新竹地院審理認為,黃男眾目睽睽下性侵,被害人所受痛苦至深且鉅,可能終其一生都在此陰影下度過,判黃男須賠精神慰撫金100萬元。
眾人開趴喝掛 苀唐事當眾曝光
判決書指出,有碩士學位的黃男,去年5月2日晚間在新竹租屋處與友人聚會,喝到凌晨2點多,大家在通鋪地板躺了就睡。清晨5點多,黃男趁友人妻子不勝酒力昏睡、不能反抗之際,以手指性侵並猥褻。
被害人的丈夫指控,當時黃男睡在他旁邊,妻子睡在他對面,清晨5點多他被聲音吵醒,睜眼一看,黃男跪坐在妻子兩腿中間,他將黃男壓制並把燈打開,怒問為何如此,黃男竟要他去問太太舒不舒服?
被害人顏面盡失 罹精神疾病
被害人說,此事當時被全部友人知悉,丈夫也在現場,造成她精神上相當痛苦,事後出現焦慮、恐慌、無現實感、對人缺乏信任,經診斷罹患急性壓力症候群。她選擇切斷原有生活圈,疏離人際網路,以憤怒、對外界抱持敵意方式保護自己,黃男犯行已造成她難以抹滅的陰影。
她說,心理受創,難以再與任何和黃男相關的人相處,終致夫妻離婚,黃男犯行影響既深且鉅,因此請求精神慰撫金257萬元。
黃男聲稱與被害人認識多年,案發前曾多次單獨外出獨處,但均未越軌,若非當天酒後亂性,應不致發生此事。
法官認為,黃男眾目睽睽之下性侵,被害人丈夫也在場目擊事發經過,足以造成她身心難以抹滅傷害,可能終其一生都在此一陰影下度過,判賠精神慰撫金100萬元。
刑事部分,新竹地院法官認為黃男堅稱因酒醉才犯案,難認有悔悟,依乘機性交罪判刑3年4月。
(自由時報)
--
12度猥褻男學生 補教狼師 終身不得回教育界
台南市某補習班羅姓男老師利用教學機會,於2019年2月至6月在補習班教室、樓梯間、房間對多名男國中生猥褻及口交,或是要學生陪他看A片再上下其手,其中3名學生偕家長提告,台南高分院查明羅男狼行、合併判刑3年2個月。
判刑3年2個月
台南高分院指羅師請求緩刑自新機會,但於法不合,不予緩刑,全案還可上訴;羅師在杏壇醜聞發生後已離開補教業。
檢警調查,3名男國中生在案發時都不滿14歲,二審法官查出羅師對3名男學生強制猥褻、性交及猥褻等行為,分別有4次、1次與7次,3名學生家長得知憤而提告。也有其他多名學生證稱曾經遭羅師突然撫摸下體,但這些學生與家長都未提告。
羅男從檢警調查到二審審理都坦承犯行,在偵查時先後與2生及家長達成和解,另一被害學生拒絕和解,羅當庭請求法官給予緩刑、自新的機會。二審法官認為,羅犯行次數不少,對受害學生造成身心健康、人格發展相當的傷害,非為人師表所為,讓人無法認同,依法不給予緩刑。
南市教育局說,此案已於2019年「南市短期補習班不適任人員認定委員會會議」決議,因羅男違反「補習及進修教育法」第9條第6項第2款規定,認定為不適任教育人員,終身不得在教育場域受聘僱。
醫界看法:戀童癖再犯高 應強制治療
台南市羅姓補教男老師對多名男國中生猥褻及口交,羅師經嘉南療養院精神鑑定,醫師判斷羅師有戀童癖且再犯率高,應強制接受治療。
嘉南療養院鑑定指,羅師無任何精神疾病、且智商高,雖然羅自述過去交往對象是成年女性、看的成人片也是一般男女性行為,無特殊嗜好;但羅對醫師說「只對1名男童,且在男童同意下只摸男童下體1次」,與判決指對多名男學生下手的情況迥異。
醫師說,戀童癖須有重複出現強烈性興奮的幻想、衝動或行為,內容是與未達青春期的兒童(通常是13歲或以下)進行性行為,且持續6個月以上。羅男雖稱對兒童沒有性幻想與性衝動,但其行為卻是客觀上碰觸兒童的性器官。
對於碰觸兒童性器官,羅男解釋因為男童難以管教親近,想到用這種方式來拉近與男童的距離。因無法提出教育學上的實證,顯示其解釋並無所本,證明是在管教學生遇挫折,直接跳到摸性器官,可能是自己無力感產生焦慮的一種心理補償,因兒童是相對弱勢者,對兒童進行性方面控制,來解決自己心理矛盾與衝突。
醫師認為,羅男目前無病識感,因其對教育認知嚴重扭曲,有高再犯風險,若羅拒絕接受治療,應強制其接受治療,定期評估療效,減少再犯風險。
(自由時報)
--
大安分局賴300元裁判費 高檢主任擬聲請強制執行
高檢署主任檢察官陳宏達去年7月沿著斑馬線邊緣穿越馬路,遭違規左轉的汽車撞傷,事後反收到未走斑馬線的300元罰單。陳宏達提告,法院以汽車未禮讓行人,且陳緊挨斑馬線直線前行,因此撤銷罰單,挨告的台北市警局大安分局未上訴,今年7月全案確定。詎料大安分局未支付300元裁判費,陳擬聲請強制執行,讓警局知道法治國的重要性。
陳宏達質疑,大安分局放棄上訴,全案7月27日確定,判決寫到「訴訟費用新臺幣300元由被告負擔」,大安分局至今未把裁判費還他(陳先行墊付),難不成局內沒人認真看待司法判決?
陳宏達表示,當初興訟目的,是要捍衛斑馬線權威,讓交警能依照司法實務見解執法,而非檢討被害人,盼日後交警能落實判決精神。他強調,金額多寡並非重點,他在意的是,一個行政機關竟無視司法判決,非常不可思議,畢竟民主國家最重要的就是法治國原則,若負責執法的大安分局都漠視司法,人權如何獲得保障?
陳宏達直言,「大安分局可能成為近30年來,第一個被強制執行的機關!」已著手擬書狀,準備向台北地院民事庭聲請強制執行大安分局財產,以彰顯分局的被動與不作為,盼藉此方式,讓各行政機關都能重視人民權利。
他說,收到罰單時,曾以訴訟為由請求緩繳,未料大安分局一方面同意,一方面卻移由行政執行署強制執行;他只好再跟行政執行署協調緩繳獲准。而今敗訴確定,大安分局反賴帳300元。
大安分局︰將由分局支付
得知要被強制執行,大安分局表示,當時交大是依現場處理員警蒐集相關事證,認定陳未依規定走行人穿越道、開罰300元,尊重判決結果,已主動跟陳聯繫,300元裁判費將由分局支付。
(自由時報)
--
花近4百萬 老家修成漏水屋 屋主怒告 水泥工判賠183萬
簡姓男子的老家破舊,他與陳姓水泥師傅簽約,打算花374多萬元重新整建,預計5個月完工,未料陳男攬下所有工程並獨自施工,不但工期延宕了437天,沒漏水的房子,還被修到大漏水,簡男憤而提告求183萬元,陳男拒到庭答辯,高雄地院判陳男應賠183萬元。
判決指出,簡男的老宅2019年1月4日開工修繕,與陳男於2月3日簽約,原本預訂同年5月31日完工,沒想到才剛開工,就被檢舉違法施工,簡男了解後,得知陳男只申請一般修繕施作,沒有去申請建照。
同年10月4日申請建照通過後才復工,但修繕工程開工後,陳男又沒找工班幫忙,自己一個人攬下這個大工程,造成工程進度遲滯,甚至沒有做好防水工程,原本不會漏水的房子,屋內竟嚴重滲水,已油漆的牆面還出現壁癌,並大面積剝落,陳男氣得破口大駡「技術爛還敢包工程」。
原本預計只要5個月的修繕工程,花了437天還沒修好,簡男打算解約,並向陳男依違約求償,但陳男拒不出面,簡算出工程逾期金163萬元,加上租金損失、貨櫃屋租金支出等,向陳男求償183萬餘元。高雄地院審理時,陳拒出庭答辯,法官根據雙方簽約內容和老屋修繕情況,認為簡男請求有理,判陳男應賠償,可上訴。
房屋修繕簽定契約 確保權益
室內裝潢、裝修,就算只是簡單的水電工程、粉刷或窗簾施工等,不論金額多寡,最好都簽定契約,以保障雙方的權利義務。
(自由時報)
--
買別墅變「水濂洞」 3招求償
去年乾旱少雨,有民眾在神岡區購買別墅社區入住,今年卻有3住戶都發現牆壁滲水、浴室漏水,向消保官投訴;大雅區一間預售別墅房價1450萬,屋主發現下雨室內變成水濂洞,水從三樓漏到一樓,要求建商賠償。消保官強調,買到漏水屋,可要求建商改善並索賠。
房市交易熱絡,但買到漏水屋讓人苦惱。台中市法制局主任消保官何怡萱說,去年不下雨,有民眾購買神岡的別墅社區,原以為屋況好,今年6月開始下雨,才發現房子會漏水。
何怡萱說,總共有3戶房屋漏水,不只牆壁滲漏,浴室也漏水,其中1戶建商承諾負擔防水工程,並且提供5年防水保固,另2戶尚未與建商達成協議。
另有人在大雅買下集合式透天別墅,3層樓邊間視野不錯,斥資1450萬元,近日大雨,屋主發現新買的房子漏水,三樓到一樓都有問題,屋內彷彿水濂洞。
屋主要求建商處理,但建商僅採取「打針」、「粉刷」等方式,讓他很不滿,擔心治標不治本,未來會繼續漏水,雙方未達成共識。
台中市法制局表示,買到漏水屋,可儘速通知建商修繕,並延長防水保固期限;若漏水造成家具、裝潢損毀,可拍照、估價向建商索賠,若因此造成房價減損,也可向建商請求賠償。
何怡萱說,建商、屋主常因漏水修繕工法意見不同,可委託第三方公正單位提供意見,若雙方無法達成共識,可向各地消保官提出申訴。
(聯合報)
--
台東/合法仲介誆購屋 3新住民遭詐逾600萬
台東傳出3名新住民為在台灣置產,遭合法房仲詐欺事件,數百萬積蓄付諸流水,向台灣司法通譯協會創辦人陳允萍求助,陳允萍研判3人疑遭分工精細的詐騙集團詐財,除給予民事及刑事訴訟法的救濟方式,也呼籲全國各地消保官主動介入了解。遇詐新住民近日將向仲介公司抗議後報案。
陳允萍表示,受疫情影響,許多新住民無法返鄉,想在台灣投資置產,經友人介紹在高雄有一家可靠的不動產仲介公司,去年底數名新住民邀請同鄉前往該公司,希望可在合法房仲業者協助下獲得保障,未料竟受騙。
李姓受騙女子說,林姓詐嫌先在合法的仲介公司說服取信後,勾結其他不法分子,以預先承租的房子,假權狀及假屋主等情節,誆騙交出訂金,其中為取得信任,更以合法的土地代書事務所為掩護,假簽訂購屋契約書後,繳付100餘萬元訂金,但經數月遲未完成交屋手續,再次查證後才知遭詐財。
陳允萍表示,新住民對台灣不動產買賣及各種投資等法律知識較淺薄,有心人士利用這個漏洞,以在合法房屋仲介公司的身分,加上串通合法土地代書事務所做為掩護,以假的出售屋便宜賣出為由吸引不知情的買家,更以偽造的銀行成功交易簡訊及假屋主、假所有權狀等,一氣呵成取信前來看房買屋投資的人。
陳允萍表示,目前台東已發現有3名新住民被同一名仲介詐騙,金額達600多萬元,為防止類似情況再發生,除指導受害人可採取民事及刑事訴訟法救濟方式,也呼籲全國各地消保官主動介入瞭解,以保護新住民及社會大眾財產交易安全。
(自由時報)
--
偷拍女顧客還勒索 推拿師遭砸店痛揍
新北市三峽區54歲郭姓推拿師,涉嫌騷擾及偷拍多名女顧客,甚至以此勒索被害人,周姓男子聽到被害友人訴苦,一氣之下夥同5名友人6日凌晨開車到郭男的推拿店興師問罪,郭男不斷否認,6人氣得拿起球棒砸店、痛毆隨即逃逸,警方循線找到犯嫌,郭男揚言提告。
警方逮6嫌 推拿師嗆告
據了解,郭男是民俗療法的推拿師,傳出會暗地放置針孔,趁女性顧客換衣時偷拍,甚至還以此威脅勒索錢財,有多人受害。
其中有受害人向37歲周姓男友人訴苦,周男聽聞後為了替她出口氣,夥同5名友人搭乘3輛車,前往三峽永安街上郭男所經營的店面逼問,沒想到郭男對於偷拍事件否認到底,6名犯嫌氣的拿球棒在店內一陣亂砸。
試圖阻擋的郭男也遭到棍棒痛毆,造成頭部、左眼撕裂傷,左腳大拇指與右手背骨折,6人犯案後隨即逃逸,三峽警分局接獲通報到場,店內只剩下受傷的郭男,經送醫已無大礙,警方循線逮捕6人到案,他們供稱不認識郭男,只是聽到郭男對於女性有不禮貌行為,才會前往討公道。
三峽警方將6人依妨害秩序、傷害、毀損、侵入住宅等罪嫌,函送新北地檢署偵辦。至於郭男是否以針孔偷拍女性,警方說還在查證中,目前尚未接獲報案。
(自由時報)
--
本土蚵受衝擊 漁業署︰將檢討進口政策
蚵農陳情叫苦 立委蘇治芬、蔡易餘要求推動進口量減5成、加強產地標示稽查
越南進口蚵混充台灣蚵銷售衝擊本土蚵產業,200多位蚵農昨天向立委蔡易餘、蘇治芬陳情,要求禁止蚵苗、成蚵進口,保護國內養蚵產業;兩立委要求漁業署等單位朝蚵苗禁止進口、成蚵進口量減5成方向推動,另需加強邊境查檢、產地標示稽查,同時提高養蚵技術及人才培育經費。
進口蚵混充台灣蚵銷售
蚵農們指出,進口蚵年年增加已嚴重打擊國產蚵銷售,且他們強烈懷疑有中國蚵到越南洗產地後,再蒙混進入台灣,越南蚵、中國蚵外觀與台灣蚵很難分辨,政府一定要加強邊境查驗與市場端產地標示查核,保護蚵農與消費者。
懷疑中國蚵洗產地混進來
丁宗德、丁健家等多位蚵農指出,進口蚵養殖成本還不到本土蚵4分之3,蚵農辛苦養一整年牡蠣,因價格拚不過外來牡蠣而滯銷,心血都化為烏有,整個產業已陷入困境。另外,台灣西部海岸近年來養蚵棲地的消退、破壞,政府除了對養蚵技術、人才培育要加強外,對於海岸的保護和管理更要有良好對策,確保養蚵產業永續。
漁業署主秘繆自昌表示,根據關務署資料,去年我國共進口1930公噸蚵肉,另蚵苗約進口500公斤,漁業署會與蚵農討論產業現況,將跨部會檢討蚵苗及蚵肉進口政策與數量。
食安署︰邊境嚴審 市場抽查
針對進口蚵混充台灣蚵銷售,食安署官員表示,進口蚵屬邊境會嚴加審查,後端消費市場的抽查也會要求縣市衛生局要多加抽查。
蔡易餘表示,台灣是WTO的會員國,要遵守相關的貿易規範,他要求漁業署要做好市場調查,跟國貿局合作,針對牡蠣進口採取必要措施以降低進口損害。
蘇治芬要求關務署、食藥署加強邊境把關以及產地標章查驗,漁業署須與財政部協調,第一階段先減少5成的牡蠣進口量,來保護本土蚵農。
(自由時報)
--
大陸蚵矇混進口 中南部4縣市蚵農陳情
越南進口蚵充斥台灣市場,中南部蚵農進一步發現有大量產於大陸的蚵混充在越南蚵中轉口來台,因外觀不易分辨,嚴重衝擊台灣蚵的產業鏈與食安,昨天彰化、雲林、嘉義、台南4縣市約200名蚵農,聚集雲林台西鄉,向立委蘇治芬、蔡易餘陳情,並與中央官員開公聽會,要求加強邊境疫檢和限制進口,以保障本產蚵的生存。
養蚵漁民丁健家等多人說,進口蚵雖可彌補國產蚵青黃不接的時節,但最近進口量愈來愈大,衝擊本產蚵市場,尤其發現有大量大陸蚵混充越南蚵轉口來台,因蚵殼外觀幾乎一樣,很難分辨,成本又低,大舉搶占市場,使台灣養蚵產業面臨無以生存的境地,政府不能坐視。
昨天來自雲嘉南彰4縣市眾多漁民,齊聚蚵苗主產地的台西鄉,運來大批蚵串綁上白布條,高喊「救救台灣牡蠣產業、反對進口」口號,遞交陳情書給蘇治芬、蔡易餘,並在台西水試分所和漁業署、食藥署、國貿局、關務署、海巡署等單位開公聽會。
漁民說,越南產蚵量沒這麼多,卻夾帶大陸蚵轉口來台日益猖獗,大陸蚵從越南轉口「洗產地」進來,重創台灣蚵的產業鏈,尤其混充進口逃避檢疫,恐帶來嚴重的食安問題,過去大陸九孔、西施舌的疫病事件歷歷在目,他們強烈要求嚴加管制。
漁民說,大陸蚵比台灣蚵大,且養殖成本低約4成,混充有利可圖,要求從進口源頭控管,以保障本產蚵農。漁業署主秘謬自昌等官員說,越南每年進口蚵苗約500多公斤,蚵肉約兩千噸,大陸蚵則禁止進口,因蚵屬高風險農產,檢疫規格高,將來會強化產地證明和散裝標示,以利查緝,保障蚵農和食安。
(聯合報)
--
抓丟菸蒂、吐檳榔汁 台東檢舉達人年賺107萬
台東縣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民眾檢舉違反廢棄物清理法案件獎勵辦法」,盼民眾不再亂丟菸蒂、亂吐檳榔渣汁,雖然自2020年2月3日起檢舉獎勵金從罰鍰的60%降為30%,檢舉案件數大幅減少,但至今檢舉裁罰案件總計1萬7763件,開罰2000多萬元,共發出檢舉獎勵金1270多萬元,其中2009至2020年佔939萬元,去年1名檢舉達人獲得逾百萬元獎勵金,是歷來最多。
環局8年開罰2000多萬元
台東縣環保局表示,台東獲選為2020年最受台灣旅客喜愛的十大國旅城市第一名,環境清潔需共同維護,但仍有民眾貪圖一時之便,在汽機車行進道路或等待紅燈時及商家外等場所隨意亂丟菸蒂、垃圾、亂吐檳榔渣汁等,嚴重影響環境整潔及市容。
獎勵金降低 檢舉仍踴躍
環保局環境稽查科長林世銘表示,檢舉最多就是亂丟菸蒂,佔6成以上;菸屁股難分解,是易造成排水堵塞的污染物之一,每年舉辦環境清潔活動,菸蒂撿拾率最多。縣府雖在去年將檢舉獎勵金從罰鍰的60%降為30%,檢舉案件數減少許多,但仍算踴躍,2018年有檢舉人獲67萬4000餘元檢舉獎勵金,2020年更有人領到107萬6000多元。
環保局表示,亂丟菸蒂或亂吐檳榔渣汁遭檢舉查證屬實,將依廢棄物清理法第50條第3款規定,處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鍰,呼籲大家發揮公德心,改正惡習,不要跟自己的荷包過不去。
(自由時報)
--
台東檢舉達人 去年獎金逾百萬元
台東縣政府鼓勵民眾檢舉亂丟菸蒂、亂吐檳榔渣行為,18年來檢舉裁罰1萬7千餘件,開罰累計2千多萬元,去年檢舉獎金從罰鍰60%降為30%,民眾檢舉風氣仍踴躍,去年有大戶領走107萬6千多元,年進帳百萬,比一般上班族收入更高。
縣環保局稽查科長林士銘說,這名檢舉達人是中年男子,騎機車加上行車記錄器穿梭市區,重點守在紅綠燈路口錄亂丟菸蒂等違規,光去年就檢舉逾1千件,核定有800多件,領取破百萬獎金,超越前一年冠軍67萬4千多元甚多。
台東縣是觀光大縣,縣府92年施行「民眾檢舉違反廢棄物清理法案件獎勵辦法」,鼓勵民眾協助檢舉亂丟菸蒂、亂吐檳榔渣汁行為,各類裁罰案件中,亂丟菸蒂占6成以上,汽機車行進間或停等紅燈時,以為沒人監督,隨意亂丟菸蒂、亂吐檳榔渣,殊不知正有鏡頭對著他。
環保局指出,去年檢舉獎金修正,從罰鍰60%降為30%,民眾檢舉熱度仍高,今年1至8月,檢舉件數逾700件,民眾亂丟菸蒂或亂吐檳榔渣汁,經查證屬實,會被依違反廢棄物清理法,處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鍰。
(聯合報)
--
嘉市鐵路高架 挖到2700年前文化遺址
交通部鐵道局辦理嘉義市區鐵路高架化計畫,施工時發現台斗坑文化遺址,屬於距今約兩千七百年到兩千五百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階段,是嘉義市首見的史前遺址。目前已發掘約四分之一,其中兩具骨骸昨出土,保存完整。
台斗坑文化遺址 嘉市首見
學者初步研判,兩具骨骸為一對男女,因埋葬距離一公尺多、採面對面姿勢,應具某種親屬關係。
兩具骨骸昨出土 保存完整
兩具骨骸將先由鐵道局委由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進一步鑑定、研究,研究後再運回嘉義市展示及保存;另還發現一具人骨遺骸位於軌道邊坡,出土時間將交由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審議決定。
台斗坑遺址 完整的史前聚落
嘉義市台斗坑文化遺址地點位於嘉北站區以南、世賢路以北、鐵路以西的區域,預定挖掘面積2058平方公尺。負責發掘、考古的言古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顏廷伃表示,遺址粗估為新石器時代晚期,嘉義稱為「灰黑陶文化」,遺址分為墓葬區、住宅區,可能是完整的史前聚落。由於發掘作業配合鐵路高架換軌工程進行,目前僅發掘約四分之一,預計還需1、2年時間,遺址年代待後續確認。
分為墓葬區、住宅區 共發現三具遺骸
顏廷伃說明,軌道東側還有房屋尚無法推測,初步探測遺址分布範圍約在軌道西側、沿河道邊的平原區,其中發現3具人骨遺骸,已發掘出土2具骨骸,依照其保有的牙齒、恥骨形狀,研判為一對中壯年的男女,應具某種親屬關係。另1具人骨遺骸位於軌道邊坡,為避免邊坡滑動影響工程安全,將交由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審議決定出土時間。
長期關心嘉義文史的建築師陳世岸表示「很驚訝」,市民第一次得知、看到嘉義市竟有大規模史前聚落跟生活圈,且從未有過那麼清楚的遺址考古,建議該區工程先停工,挖掘整個遺址範圍,豐富嘉義市立博物館典藏,讓各界更了解嘉義歷史文物。
鐵道局北部工程處第一工務段長楊朝景說,鐵路高架化工程興建前,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已研判該區域疑有台斗坑文化遺址存在,工程標案合約內含考古挖掘作業時程,施工進度有調整規劃,完工期程不受影響。
(自由時報)
--
嘉義鐵路高架化 疑似「台斗坑遺址」2遺骸出土
嘉義市鐵路高架化工程今年2月於嘉北車站往南、鐵軌西側發現疑似「台斗坑遺址」文物,鐵道局昨天將2名墓葬男女的遺骸出土,將點交給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帶回調查,出土處可能有聚落,會持續考古,鐵道局指出,不影響鐵路高架化進度,仍維持2025年完工的目標。
考古計畫主持人顏廷伃說,現僅能評估遺址範圍在鐵軌西側,聚落大致沿著河道邊的平原分布,估計距今2700年至2500年前,為新石器時代晚期,應屬嘉義的灰黑陶文化遺址。
顏廷伃從骨骼研判,2具遺骸應為1男1女,臉部相對,應有關係或是家人;其中1具骨骸因日前大雨,頭骨有些損壞,仍算完整,目前開挖3個坑,還發現1具骨骸及陶片。
市府文化局指出,2010年鐵路高架化環評時就得知疑有台斗坑遺址,經考古遺址審議會多次討論後,分區進行試挖掘、搶救作業,今年2月、7月陸續發現遺骸、陶片等,鐵道局委託史前博物館鑑定與研究,再運回嘉義市保存。
鐵道局北部工程處指出,工程標案含考古挖掘作業時程,不會影響施工,目前進度還些許超前。
(聯合報)
--
週六若再降雨 基隆今年供水無虞
台灣自來水公司第一區管理處處長李慶興昨天表示,基隆市新山水庫儲水量目前為801萬噸,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本週六降雨機率高,若基隆週六有大雨,再加上10月起東北季風帶來的冬雨,則基隆市今年供水無虞。
經濟部水利署為確保水庫安全,昨天由經濟部水利署與台灣自來水公司,共同舉辦「新山水庫整備維護檢查演練」,分別推演颱風豪雨水庫水位遽增,及水庫原水輸水幹管損壞的緊急應變處理。水公司並針對不明油料污染,及水庫下游壩面異常滲透的緊急應變進行實兵演練,確保新山水庫供水安全。
李慶興指出,基隆市的枯水期是6到8月,今年已順利度過枯水期,距離東北季風帶來的冬雨,還有1個月時間,如果本週六有降下大雨,今年基隆供水可以說是順利通過考驗。
(自由時報)
--
警局新聞群組 副分局長誤傳A片
台北市警局文山一分局副分局長林介銘,昨天中午在分局的新聞發布LINE群組上誤傳兩段成人影片,上百名警、媒尷尬見證;林第一時間未察覺,十分鐘後接獲通知緊急收回影片並道歉,已造成軒然大波;警方報市警局撤換職務。
林介銘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學系六十六期畢業,他說,當時友人傳來影片,他一時操作不慎誤傳群組,對於造成其他人困擾深感抱歉,深自檢討改進,尊重警局後續安排處置。
手機通訊軟體普及,各政府機關為即時回應、澄清輿情,皆設有新聞發布LINE群組,供媒體隨時聯繫。林介銘昨天中午十二點左右,在有一八○名警媒的新聞群組中,轉傳兩段影片。
群組成員男女都有,有媒體記者點開一看是成人影片,隨後陸續有人通知市警局和文山一分局,林介銘才知自己誤傳,急收回訊息並道歉。
分局得知後認為林雖是一時不察誤傳不雅影片,但已有觸法之虞,依刑法第二三五條散布猥褻影像罪嫌送辦,並記過一次,報市警局調整非主管職務。
有警官認為,妨害風化罪不處罰過失,倒是若有群組成員申訴,可能面臨性騷擾問題。市警局表示,員警使用LINE溝通工作,應恪遵資安保密原則,不應在群組傳遞機密或不相關訊息。
(聯合報)
--
偷倒廢棄物賺3萬 警過濾電眼逮人
苗栗縣後龍鎮台61線旁駁坎下方遭傾倒大批廢棄布料,地主8月29日發現氣得報案,竹南警方花了5天調閱監視器畫面,鎖定一輛小貨車曾在6月28日趁著深夜傾倒,63歲孫姓男子涉嫌重大,前天到案坦承犯行。警方說,孫男為了3萬元報酬濫倒,恐面臨刑期或1500萬元以下罰金,得不償失。
竹南警分局南勢派出所8月29日接獲報案,後龍鎮台61線南下110.9公里側車道旁,遭傾倒大批廢棄布料,員警趕赴現場查看,發現有5、60捆廢棄布料,且有些時日,廢棄布料都已爬滿雜草,地主表示已好幾個月未來察看土地,也不清楚廢棄布料何時出現?
南勢派出所所長呂建基及員警花費5天,調閱附近監視器畫面過濾,查出6月28日當天一輛小貨車開車經過事發地點,原本滿載廢棄物,後來卻空無一物,循線通知孫男到案,他坦承自台北市一家工廠載運廢棄布料,南下行經台61線110.9k 時,至側車道旁將布料丟棄於近20公尺深的駁坎下。
警方指出,孫男涉嫌違反廢棄物清理法46條,已經依法移送,可處1年到5年徒刑,得併科1500萬元以下罰金,也呼籲民眾清運廢棄物務必委託合法清運廠商,勿存僥倖心態違法傾倒廢棄物。
(聯合報)
--
雙語教育/只想靠外師 城鄉英語差更大
我國推動雙語政策,外籍教師人力需求增,但受疫情影響,外師招聘不易,尤其偏鄉和「不山不市」的學校。教育部為此透過學術交流基金會的「傅爾布萊特交換獎學金」計畫,今年引進七十幾名美籍教師,澎湖有學校連兩年找不到外師,總算因此來了位英語教學助理。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教授陳錦芬說,疫情降低外師移動意願,不少學校這學期等不到外師。絕大多數外師想在都市教書,其次是遊樂活動多的離島,「不山不市」的鄉鎮最難找外師。
陳錦芬提醒,雙語教育若持續仰賴外師,長久下來恐致城鄉英語能力落差,教育部要加緊安排本國教師練功上陣,才能實現雙語國家願景。
澎湖湖西鄉龍門國小校長鄭文健說,受疫情影響,已連兩年找不到外師,今年還好有「傅爾布萊特交換獎學金」計畫,找到一位英文教學助理,開學後跟本國老師搭配上課。新竹縣教育處長楊郡慈則說,新竹外師流動率不高,受疫情影響,縣內外師繼續留台的多,續聘意願也增高。
雙語教育/師培成效低「教雙語又沒加薪」
今年不少縣市要找雙語教師,招考名額卻比報名者還多。為短期量產雙語師資,教育部擴大職前和在職師資培育,但不少「準雙語教師」還在考英檢、修學程,或在大五實習;不少縣市曾建言「從現有老師下手最快」,但教育部廣設在職教師增能班,報名的卻多是英語專長教師,也有部分報名者自請退訓。短期急就章衝量成果堪慮。
教育部規畫,本學年有十四所大專校院培育雙語師資,預計年增五百人。台師大今年原錄取一百人,最後錄取九十一名,台師大師培學院院長洪儷瑜說,未錄取原因包含英檢未達B2中高級門檻,也有學生未具師培資格落榜。
台北教育大學三年前開設小學雙語師資專班,每年收廿人。首年「不足額錄取」,第二年幾乎「有報有上」,今年則有四十二人報名,錄取率五成;首批學生也還在大五實習,尚未正式投入職場。
一名師培大學主管說,師資生學分數已很高,若雙語學分太多,恐降低修課意願;某大學師培主管也提到,學生學科都用中文在學,卻被期待要用英文上專業課程,雙語教學恐淪為「中翻英」的教學,無法達成政策成效。
除了職前培育,教育部也廣設在職教師增能班,預計每年要培養一千名雙語教師,但開班以來,英語專長教師占多數,更多老師直言「教雙語又沒加薪」,缺乏誘因。
一名今年初剛結訓的國中英語教師說,英語教師基本上都具備全英語授課能力,培訓半年下來,確實提升「課室英語」與「英語教學共備」的能力,但回到教學現場,其他學科教師不領情、學生缺乏英語力,都會讓雙語理想卡關。
雙語教育/標竿大學沒配套 學生憂畢業門檻高
教育部擇優挹注特定大專校院轉型為雙語標竿校院,今年選出四所大學、以及廿五校的四十一個學院。不少學生表示,此計畫只給各校三個月準備,多所大學喊出目標卻無配套,擔憂未來英語畢業門檻變嚴,或因跟不上英語授課而沒學好專業。
台大是雙語標竿大學之一,教務長丁詩同說,台大將設雙語教學推動辦公室統籌相關業務,並再增加三到八百門全英語課程,安排更多能勝任英語教學的專業課程教師開課,並設置教學助理。台大也將推動多項措施來營造雙語環境,讓雙語融入校園生活。
台師大也獲選,教務長劉美慧說,台師大也打算成立雙語辦公室來推動相關業務,預計安排碩士與博士班學生學寫英文論文;大學部學生則按英語能力,鼓勵修習基礎英語或間接的學術英語相關課程。台師大已有一千名教師拿到劍橋英語師資培育證書,且打算一年幫助十所大學的教師增能。
台大學生會代理會長黃柏森說,台大喊出很多目標,但他不知學校要如何執行。例如其中一項要提升通過特定英檢級數的學生人數,是否成為新畢業門檻不得而知。他還說,自己土木工程系曾有專業課程試以英語授課,讓他發現「能讀英文資料」和「用英語傳授與接收知識」是兩回事,後者有不少學生無法和老師溝通。
台師大學生會長馮輝倫說,學校還沒與學生溝通配套,就趕著送出計畫。學生擔憂國文系、台文系要如何用英語教專業課程?校方最近還要求學生填問卷說明外語能力,不填就不能選課,遭學生反彈。
雙語教育/拔尖不扶弱 實驗班淪特權班
為銜接大學端雙語教育,教育部這學年核准五十所高中設置雙語實驗班,但沒有高職,且每班收卅五人,形同全國僅百分之零點三五的高中生能享雙語學習資源。學者示警,這恐變相為特權班、資優班,只能拔尖沒有扶弱,無法讓雙語普及。
五十所高中雙語實驗班九月開學,明星高中和社區高中日前都傳出上百人報考盛況,錄取率低於四成。台南一中、高雄女中和彰化女中等校主打生醫理工學群,並鼓勵畢業後出國留學。
彰化女中教務主任李政憲說,彰女是中部重要女校,希望培養女性理工人才,校方將安排實驗班學生參加全國物理辯論競賽,以英文發表成果。另與中興大學和彰師學合作,將延攬大學教師分享醫療、人工智慧等領域的最新趨勢。
羅東高中雙語實驗班主打社會組,校長謝寶珠分享,校內音樂、資訊、生命教育、數學都有教師能以雙語授課,將成實驗班特色科目。國教署代學校聘任一名外師,八月中已到校,將入班協同各科教學。
但台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教授陳錦芬說,這類班級會變成變相特權班、資優班,不宜在公立學校推行。研究雙語教學的台師大學教育系教授林子斌也說,新加坡也設「特選中學」作為雙語教育一環,但這只能拔尖,呼籲政府同步思考扶弱措施。
謝寶珠說,非實驗班學生也會被顧及,二○三○年高中除國文、社會等科,都要以雙語教學,學校會持續充實師資,讓雙語學習逐漸普及各班。李政憲也說,會於普通班高一、高二的多元選修課,和高三特色課程「國際瞭望台」融入雙語資源。
雙語教育想長久 應建台灣模式
蔡政府喊出二○三○年雙語國家口號,行政院今年起到二○二四年將編列一百億預算,其中從大專到小學的雙語教育新制九月新學年剛上路,可謂我國雙語教育元年。但學者分析,教育部撒錢聘外籍教師,本國教師受訓意願卻不高,但我國環境與歐美不同,應建立「台灣模式」雙語教育,才能走得長遠。
行政院四年百億雙語國家預算,教育部就有九十億,今年先以廿億打根基。各教育階段落實雙語略有不同,共同點是教育部擬廣聘外師到校,這學年起每年為國中小聘三百名外師;高中增五十個雙語實驗班,每班聘一名專任外師;大專則選出標竿校院,延攬國際人才進行全英語教學。
台師大副教務長、教育系教授林子斌曾在力推雙語教育的新加坡任教,他提醒,台灣與星國、歐美環境不同,推動雙語應建置專屬台灣的教育模式,切勿大量倚賴外師、盲目移植歐美經驗,否則走不久。
林子斌說,台灣教育模式要靠國內教師建立,雙語教師培訓要「群聚作戰」,呼籲各校籌組備課社群,讓第一線教師共同學習成長。
主導雙語教育的教育部政次蔡清華曾強調「外師只是輔助角色」,本國教師才是主力。但本報調查,教育部雖預計每年增加一千五百名職前和在職雙語教師,但多名推動雙語教育的校長都坦言,校內教師無法立即上陣,短期內得靠外師支撐。
像去年各縣市雙語在職教師培訓班多半吸引英語教師報名,最後約兩成教師退訓、未修完課。新竹中學李明昭、台南一中廖財固等校長,都呼籲教育部祭出配套增加本國教師進修誘因,才可能鼓勵更多教師投入。
此外,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教授陳錦芬也說,許多學校打算與外師協同教物理、數學等學科,但外師不具學科專業,只能協助備課、審閱教案上的英語用詞、文法是否正確,不能上台教課,才不會讓本國老師變成教學助理,影響學習品質。
林子斌也觀察,有些縣市規定一堂課講英語的比率要達五成,甚至七成才是雙語教學,太過死板。雙語教育不應本末倒置,建立各校執行「課室英語」教學,也就是不犧牲學生學習學科知識的品質,用延伸活動時間帶學生說英語,才能打造長遠且健康的雙語學習環境。
(聯合報)
--
防野鳥窗殺 獸醫師籲貼窗貼
北市動保處與七星生態保育基金會合作,推出為期1個月的「2021台北自然生態保育活動」線上展覽,透過圖文展出各項議題,包括生物汙名化、鳥類窗殺等。台灣猛禽救傷站主任王齡敏表示,建築物的玻璃因為會反射影像,讓鳥類誤以為可以穿越而高速撞上導致死亡,數量難以統計,因此會建議民眾在玻璃貼上防撞窗貼,減少窗殺意外。
台北自然生態保育活動因應疫情,今年首度推出現上展覽,以圖文故事呈現議題,包括公民科學、生態旅遊、野生動物汙名化、窗殺、生態專業技術服務、移地保育、餵食動物、環境教育、野生動物救傷、流浪動物與野生動物衝突等。
獸醫師王齡敏也在記者會中解說與如何製作友善窗戶降低窗殺事故。王齡敏表示,窗殺和路殺不同,路殺可以觀察哪些路段動物死亡數高進而改善,但窗殺無法觀察熱點,只要有窗戶的地方,就可能發生。
王齡敏說,會發生窗殺,就是因為玻璃反射出可以穿越的影像,鳥類就會義無反顧的飛過去,尤其都市綠化後,就會有很多生態熱點,如公園、綠地、行道樹等,都會有鳥類棲息,附近若有玻璃反射這些影像,當鳥類以為是穿越路徑時,就會一頭撞上。
王齡敏指出,現在一年大概會有40多隻猛禽受傷送到救傷站,很多都是後軀癱瘓、脊椎受傷,後腳站不起來,糞尿也無法排出,最後器官衰竭死亡,有時看鳥類太痛苦也會安樂死。王齡敏呼籲,民眾可以在窗戶貼上圖樣或原點,讓鳥類知道有障礙物,就會減速避免撞上。
(聯合報)
--
陳吉仲銷漁產自稱「吃魚上台大」 外界認為行銷過頭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天促銷漁產時,分享自己考上台大的秘訣。他說,高三那年每天吃一條魚,因此考上台大,他藉此鼓勵國人多採購國產魚,引發現場鼓掌大笑。專家說,魚類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也就是DHA,對大腦發育和健康有幫助,但恐不見得吃魚就能考上台大。
陳吉仲昨參加農委會「漁業嘉年華中秋企業消費者團購慶」記者會,致詞時特別說了自身經歷,他表示,他高中前都沒開竅,但高三那年住姑媽家,姑媽每天煎一條魚給他,因此讓他考上台大。
推銷國產魚美事一樁,但天天吃魚就能上台大,外界認為恐推銷過頭。陳吉仲解釋,他的意思是吃魚蛋白質多,老少咸宜且容易消化,維生素D又特別多,多吃沒有壞處,更重要的是台灣的水產品品質好價格穩定,他太太每天都讓小孩吃魚。
台大教務長表示 入學管道多元 不能只靠吃魚
台大教務長丁詩同是知名動物科學學者,他說,魚類含DHA對大腦發育和身體健康都有幫助,確實有科學證據支持,海魚的DHA又比淡水魚豐富,像是石斑魚、虱目魚、鮭魚等。
但考上台大不能只靠吃魚,丁詩同說,像大學個人申請是台大主要入學管道之一,明年起考招改制,此管道學生要繳交高中學習歷程檔案,學校也執行大學招生專業化計畫來提升審查專業,每個學系選才方向不同。
他表示,考試分發也是主要入學管道之一,明年起分科測驗和學測部分科目成績為篩選依據,台大約把總名額的四成放在此管道。他觀察,從今年指考來看,還是很多考生想透過此管道翻身,台大希望這個管道夠公平,讓考生有機會呈現努力成效,錄取理想校系。
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魚含有EPA(也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DHA,對於學齡兒童或學生的專注力有幫助,魚類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發育中需要鐵質,但魚的營養成分中雖然沒有鐵,卻會增加鐵的吸收率,加上礦物質鋅是重要的營養元素,若學生身體健壯,主要是因為攝取到足夠的營養素。
(聯合報)
--
查黑戶有無廚餘養豬 桃園將納管
防範非洲豬瘟,9月起為期1個月全面禁廚餘養豬,桃園市政府農業局1周來查核3家養豬場未列管「黑戶」,所幸都未違規使用廚餘養豬,桃園市養豬協會理事長曾文湖盼市府持續加強稽查、輔導,尤其查核19頭以下的未列管養豬場,避免豬隻吃到不明來源肉品廚餘,反讓養豬場「崩盤」。
市府農業局表示,全市已列管的廚餘、飼料養豬場共318家,市府也積極稽查列管養豬場之外「黑戶」,後續會輔導黑戶納入列管。
另,桃園市環境清潔稽查大隊1周來清運約600噸廚餘,送至觀音區泓橋環保科技公司快速醱酵分解為有機肥料,廠方昨天表示,站在回饋鄉親立場,決定免費提供全市農民、農場載運使用。
(聯合報)
--
汙泥覆藻礁 桃市:三接如危害即停工
真愛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日前發現有礁體表面被汙泥覆蓋,且新出現藻礁碎塊,直呼「心痛」;要求啟動調查藻礁遭覆蓋而難以存活的原因,調查出爐前,三接工程應暫停工。桃園市府表示,已開始評估藻礁適當保護方式,如確認嚴重影響藻礁生態,會下令中油公司停工改善。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昨發出聲明表示,觀塘三接海事工程自2019年施工以來,聯盟志工持續發現大潭藻礁G1區的海灘出現藻礁碎塊,2020年中,海灘的藻礁碎塊出現更多。今年2月,大潭藻礁G1、G2,甚至北邊的白玉藻礁沙灘也出現大量的藻礁碎塊,是過去不曾發生的狀況,研判就是三接海事工程挖掘傷及藻礁,這些藻礁經不起海流沖擊化成碎塊沖積到附近海域沙灘。
聯盟進一步指出,近期志工發現大型沉箱的土方汙泥外溢,經海流推送,造成大潭藻礁G2區到處都是汙泥,導致藻礁孔隙被堵塞,生物等於失去家園,一級保育類動物柴山多杯孔珊瑚更悽慘,因為無法移動,只能默默的被汙泥重壓、活埋。
聯盟提出五點呼籲,包括立即啟動調查,三接海事工程停工等。
桃園市政府回應稱,今年已再投入約二千萬元預算,執行觀新、大潭及白玉藻礁的生態環境調查作業,並開始評估大潭、白玉藻礁適當的保護方式及等級。三接站施工過程中,如有故意騷擾、虐待、獵捕、宰殺野生動物,將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究責。如經證實有嚴重影響藻礁生態之虞,將立即下令中油公司停工改善。
台灣中油昨天指出,藻礁區淤沙屬自然現象,會透過海流作用消退,這些現象早在三接施工前就已出現;研判近日藻礁被淤泥覆蓋,應與前段時間煙花、盧碧颱風帶來持續性的暴雨,導致河川底泥被帶到鄰近海域有關,經一段時間洋流作用後,淤泥應該就會被海水帶走。
中油指出,三接工程近期並無任何浚挖海床及抽砂作業,且均依規定設置污染防止膜,並未有漂沙導致藻礁被淤泥覆蓋。中油出示昨天的空拍照片佐證,顯示現場棧橋施工並未造成汙染,施工前的照片紀錄也可佐證。
(聯合報)
--
獨居老人宅 十年增一倍
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公布「僅老年人口居住宅數」最新統計,今年第2季全戶都為65歲以上老人的住宅高達62.7萬宅,較十年前33萬宅幾乎翻倍成長;僅一名老人獨居的宅數,也從十年前22.6萬宅增至47.7萬宅,量增逾一倍;而全國獨居老人宅數占僅老人宅數的比率已高達76%。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該資料統計住宅人口僅剩老人宅數,其中桃園、台中、台南和高雄四都,十年間獨居老人量增比例比雙北還高,顯示中南部因為就業需求,青年北漂或離家築巢的比例漸增,僅剩長輩留鄉獨居的狀況也愈加明顯。
資料顯示,獨居老人宅數占僅老人宅數方面,桃園在十年間成長7.1%、台中增幅6.9%、台南增加9.2%、高雄增加6.4%。
進一步觀察發現,目前六都獨居老人宅的數量,以新北市的9.4萬宅最多,占老人宅的比例也最高,達78.8%。
而獨居老人宅比例增幅最多是台南,十年來增加9.2個百分點,而台北市獨居老人宅的增幅最低,十年間增加2.9個百分點。
張旭嵐說明,隨著小家庭化的趨勢,子女結婚後,大多希望和長輩各自留有生活空間,且中南部的房價基期低,獨立成家的門檻低,父母觀念也日漸開放,因此獨居老人宅數占比例,從2011年第2季的68.6%,今年第2季增至76%。
反觀台北市,張旭嵐指出,台北不僅房價高,生活花費、子女教育成本皆高,小資夫妻購屋不容易,三代同堂增加,還能享受爺爺、奶奶托育協助,因此台北的獨居老人宅近年量增速趨緩。
新北市因為幅員廣大,許多偏遠區域的老宅屋況不佳,子女同住意願不大,因此獨居比例居高不下。
(經濟日報)
生活
天空有魚鱗 中部美翻天 璨樹颱風不排除襲台
昨中午中部出現一片片如魚鱗般的美麗雲彩,民眾驚呼「好美」。氣象局長鄭明典解釋此為「卷積雲」,俗稱「魚鱗天」,為5公里以上高空細碎雲朵成群漫布。
輕颱璨樹昨形成,估今白天增強為中颱,最快週四(9日)傍晚發海警、不排除週五(10日)發布陸警,中心不一定登陸台灣,但暴風圈可能在週六(11日)侵襲東南部陸地。
(自由時報)
--
璨樹周五恐發海警 不排除登陸
今年第十四號颱風璨樹昨天生成,和輕颱康森形成雙颱共舞現象。中央氣象局說,璨樹周末將影響台灣,最快周五上午發布海上颱風警報,並增強為中颱,且不排除有登陸、發布陸警可能,東半部和南部留意雨勢。
氣象局說,兩個颱風中,康森昨已在菲律賓陸地,未來將朝南海往海南島方向移動,對台灣沒有直接影響,和璨樹也還有超過一千公里的距離,是否產生藤原效應還要觀察,太平洋高壓強弱是主導因素。
至於璨樹,氣象局說仍在增強中,有機會在周五上午來到中颱等級。目前預估路徑會朝西北西往西北方向移動,周末來到台灣東南邊海域上,台灣天氣將從夏季天氣型態,轉為不穩定。
氣象局說,周五璨樹颱風外圍環流影響,花東和恆春半島出現零星短暫雨,基隆北海岸、東半部沿海、恆春半島跟西南部沿海有長浪發生。璨樹最接近時間是周六到下周一,預計將為東半部、南部、成春半島帶來降雨,不過程度還要觀察。
氣象局說,周五上午有機會對璨樹發布海警,至於陸警要看颱風移動狀況,當然也不排除登陸侵台,但變數仍很大。
(聯合報)
--
9/12週日 國5北上取消高乘載
因中秋節連續假期彈性放假,本週六民眾須補上班,交通部高速公路局表示,以往週六有補上班時,週日國道5號北上交通量較低且交通狀況大致正常,所以週日(12日)將暫停實施國5蘇澳至頭城北上入口匝道高乘載管制。另外,昨日起雙鐵取消售票不得超過列車乘載率8成的限制,中秋連假疏運期所增加可銷售車票,台鐵局將於9月11日上午9點開放訂購。
國5每逢收假日就湧現大批北上車潮,受限於雪隧容量,為縮短用路人於匝道入口排隊等候及行車時間,每週日下午3點至晚間8點,國5北上皆會實施高乘載管制。高公局提醒民眾,雖然本週日不實施國5北上高乘載管制,但當天仍會視國5北上實際交通狀況,機動實施匝道儀控管制、大客車通行路肩、主線儀控等措施。
國內疫情二級警戒持續實施至9月20日,不過許多措施鬆綁,台鐵對號列車開放全車座位數發售,但仍不售站票,觀光列車也開放全車座位數發售營運;高鐵全車座位數均可發售,但實施全車對號座等。
台鐵、高鐵對號座可販售車票數,昨起從限定8成改為全車座位數均可販售,台鐵局表示,每日約增加1萬2000個座位數,皆開放民眾訂購,中秋節連假疏運期(9月17日至22日)增加的2成座位數,將於9月11日上午9點開放旅客訂購;國慶連假疏運期(10月8日至10月12日)對號列車座位,規劃於9月10日凌晨0時起全數開放旅客訂購。
台灣高鐵公司表示,將於近日公告開放民眾訂購時間。
(自由時報)
--
台南小黃公車動態資訊系統 上線
台南市「小黃公車」動態資訊系統即日起上線,不只可以查詢車輛的即時位置及預估到站時間,還能掌握車上還有沒有空位及線上預約,大台南公車官網、APP都能查詢,沿線智慧站牌也會同步更新。
為了解決偏遠地區公共運輸不便的問題,小黃公車自2019年起,陸續在玉井、白河、左鎮、龍崎等區上線營運,為讓民眾可以和搭乘一般公車一樣,也能查詢小黃公車的即時資訊,交通局花費1年多時間開發,以小黃公車的智慧型手機取代一般公車的車機,讓小黃公車也能GPS定位與傳輸訊號,成功將小黃公車也整合至大台南公車動態資訊系統中。
交通局長王銘德表示,大台南公車第1代動態資訊於2004年上線,是全國最早的公車動態系統之一,今年首度納入小黃公車動態資訊,過去民眾要搭乘小黃公車,僅能透過電話預約,現在則能利用大台南公車的網頁及APP,查詢小黃公車的即時動態、車上空位,還能線上預約。
王銘德說,在即時動態部分,和一般公車路線使用方式相同,民眾可以查詢固定班次的小黃公車目前位置、預估到站時間。也可利用「車上空位查詢」功能,透過APP看到每一班次的車內空位數,事先掌握小黃公車的載客情形,在疫情期間也有助於避免群聚。
此外,小黃公車提供2人以上同行、搭車前1日下午5時前預約服務,除電話預約,也可使用大台南公車APP預約,只要在第1次使用時完成身分認證,之後依搭乘路線、時間、地點及人數操作即可完成預約,系統也會主動推播告知預約是否成功。
(自由時報)
--
台南小黃公車 線上可預約查空位
行駛台南市偏遠地區的「小黃公車」動態資訊系統即日起上線,民眾可在大台南公車網站、App查詢車子何時到站,還可查看車上有無空位及線上預約,沿線的智慧站牌也同步更新,讓偏鄉民眾省去候車時間,事先掌握車上載客情形,疫情期間也可避免群聚。
台南市交通局長王銘德說,小黃公車是以計程車行駛偏鄉地區的公車路線,較大型巴士節省成本,更可提供彈性路線及預約時段,解決偏遠地區公共運輸的不便,2年前陸續在玉井、白河、左鎮、龍崎等區營運,目前已有11條路線,今年疫情前每月約2500人次搭乘。
王銘德說,一般公車安裝工業級車機定位,系統上顯示即時資訊讓民眾查詢,但小黃公車車體小,礙於空間和電力無法裝設,之前僅能電話預約,影響便利性。
交通局利用駕駛的智慧型手機取代車機,進行定位和傳輸訊號,成功將小黃公車整合進動態系統,現在大台南公車官網、App、智慧站牌都可看到小黃公車即時動態,包括位置與預估到站時間。
另外,系統首創車上空位查詢,民眾可掌握車上載客狀況,以免花時間等到車才發現已客滿,現在2人以上同行、搭車前1天下午5時前也可用線上預約。
(聯合報)
政經
央行副總裁陳南光示警 5大結構鬆動 恐誘發通膨上揚
中央銀行副總裁陳南光在最新一期銀行家雜誌發文探討「消失的通膨」(Missing Inflation)現象,他示警長期以來抑制通膨的五大結構因素鬆動,將誘發通膨上揚,全球央行都須審慎面對。
陳南光指出,過去三十年全球物價穩定,金融海嘯後全球也沒有讓通膨上揚,主要是全球化效應、老年人勞參率增加、電商快速成長、央行控制通膨與逆循環商品與勞務通膨率仍低等緣故。
但最近這些抑制通膨的長期結構性因素已鬆動。陳南光說,美中貿易戰及疫情爆發,「去全球化」趨勢加速進行並暴露全球供應鏈脆弱性,過去透過全球化建立更有效率的商品和勞動力市場及抑制通膨的力量已逐漸被削弱。
此外,嬰兒潮世代退休,勞動力短缺問題逐漸浮現,導致全球性薪資與通膨上升,而此次疫情之後的量化寬鬆措施、加上最近通膨與通膨預期逐步升溫,也都是會誘發通膨上揚的情境。
陳南光指出,主要央行如美國聯準會(Fed)釋出可容忍更高與更持久通膨訊息,也使央行抗通膨的公信力正在削弱,將扭轉過去數十年低與平穩的物價走勢。
台灣目前通膨尚屬溫和,但陳南光認為,主要已開發國家的通膨走勢及貨幣政策效果會經由商品及勞務貿易、國際金融交易及資本流出入等管道,外溢到其他國家,尤其是小型開放的新興經濟體,都是全球的央行們必須面對的問題。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日前曾表示,相較於美國通膨率來到五、六%,Fed都認為是短期現象;台灣連二%不到,算是相對溫和;加上台灣也沒有發債、貨幣政策不是超寬鬆,且經濟沒有過熱,外界預期二十三日央行第三季理監事會議,將維持利率不動。
(自由時報)
--
創新高 上市櫃上半年 海外賺5763億
金管會昨公布上市櫃公司第2季海外及中國投資情形,今年上半年上市櫃公司海外獲利5763億元,創下歷年新高,較去年同期暴增175%;中國市場方面,獲利金額為2430億元,同為歷年最高,年增57.5%。
上市櫃公司獲利「強強滾」,儘管全球疫情仍不斷延燒,本國企業無論在海外或中國市場都交出漂亮成績單。海外市場方面,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表示,上半年上市公司獲利5530億元、上櫃公司233億元,合計5763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3670億元。
航運業上半年賺1530億 年增達22.18倍
蔡麗玲表示上市櫃公司海外獲利大增,主要是貨櫃運價上漲及遠距產品需求增加;其中,航運業上半年大賺1530億元,較去年同期暴增1464億元,年增達22.18倍。
至於海外投資部分,上市公司累計海外投資6兆2676億元、上櫃公司6285億元,合計6兆8961億元,較2020年底增加854億元,主要是投資設立或併購取得海外子公司,或海外子公司建廠資金需求、參與現金增資,上市櫃公司均以半導體業投資金額較大。
中國市場方面,上市公司上半年獲利2295億元、上櫃公司135億元,合計243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887億元。蔡麗玲表示,上市櫃公司對中國獲利成長來源,主要是石化塑膠及電腦相關產品需求增加,以及去年同期受到疫情衝擊影響,比較基期較低所致。
(自由時報)
--
8月出口連14紅 395.5億美元創新高
前8月達2844.2億美元 今年有機會挑戰單月突破400億美元
財政部統計處昨公布八月出口三九五.五億美元,再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二十六.九%,連續十四個月成長;累計一至八月出口二八四四.二億美元,為歷年同期新高,年增三十.九%。財政部表示,八月出口及進口均維持相當火熱狀態,預估九月出口年增二十三%至二十七%,今年有機會挑戰單月出口破四百億美元紀錄。
根據統計,八月出口三九五.五億美元、進口三六○.八億美元,均為歷年單月新高,分別年增二十六.九%及四十六.三%,進口增幅為十一年來最大,且新台幣計價進口首度破兆元;累計一至八月出口二八四四.二億美元、進口二四三二.一億美元,均為歷年同期新高,年增三十.九%及三十二.五%。出、進口相抵,一至八月出超四一二.一億美元,年增七十四.四億美元。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指出,八月出口及進口均以極顯著差距突破前高,主因包括:全球生產活動加速復甦引發增補庫存效應;新興科技運用及數位轉型商機持續延燒;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潮及旺季效應;以及國際原物料價格走高及供應鏈產能緊俏,帶動出口產品報價調漲。此外,東南亞疫情升溫,對被動元件及封測等帶來轉單效應。
主要出口貨品中,科技及傳產齊頭並進,包括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基本金屬及其製品、機械出口均再創新高,分別年增二十一.九%、十七.二%、五十.三%及三十九.六%;但光學器材因面板價格漲勢滑落及鏡頭出貨減少,增幅降至十一%、為十一個月新低,在十一個主要貨類中敬陪末座。
今年對美、中港出超可望創新高 前8月對歐、東協出口年增逾35%
蔡美娜表示,八月對五大市場出口全面挺升,對中國及香港、美國出口創新高,分別年增十六.一%及二十八.九%,今年對美國及中港出超可能創新高;對歐洲、日本出口更年增約四成,對東協出口也年增三十二.二%。累計一至八月,對五大市場出口均為歷年同期最高,且對東協及歐洲出口均年增三成五以上。
出口力挺 50大企業獲利10年新高
中華信評昨發布報告,強勁出口需求帶動,加上企業獲利與現金流改善,台灣前五十大企業今年整體EBITDA(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的獲利),有望創下調查十年來新高;但後續仍要留意疫情及半導體供給過剩等風險。
中華信評昨發布「二○二一年台灣信用焦點」指出,整體來看今年企業評等展望穩定,下行風險較去年低;且所有產業信用品質持續改善,受評企業發行體的「負向」評等展望趨勢持續減緩。
中華信評分析師許智清表示,今年前五十大企業的信用結構,自去年以來略微增強,主因是遠距辦公與學習,推動國內電子產品強勁需求;因疫情引起的消費變化,也帶動電子商務及其他業務成長;製造業與營建業活動免於因疫情而嚴重中斷,維持國內需求。
企業強勁獲利維持到明年
他強調,疫苗接種對已開發市場需求復甦有正面影響,台灣大型企業今年獲利能力普遍改善,受惠出口大幅成長,台灣前五十大企業現金流、獲利大幅提升,預期企業強勁獲利可維持到明年。
中華信評預測,今年前五十大企業整體EBITDA,將較去年同期成長十六.六%;平均EBITDA利潤率可能會從去年的十五.一%升至十六.二%。今年EBITDA與EBITDA利潤率,均為調查台灣大型企業近十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但中華信評示警,仍有諸多風險需留意,包括變種病毒帶來風險、半導體產量可能過剩、全球生產線與物流面臨嚴重瓶頸,及關鍵原物料與零組件供應短缺的情勢、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等。
(自由時報)
--
前8月總進出口 近11年最強勁
財政部昨公布八月出口三九五點五億美元、進口三六○點八億美元,雙創歷年單月新高。其中出口年增百分之二十六點九,創下連十四紅;進口規模若換算為新台幣,也是史上首度突破新台幣一兆元,除反映出國際原物料價量齊揚,也凸顯台積電、聯電等大廠積極進口設備擴建產能。
在出口持續創新高之際,資通訊與電子產業獨領風騷,內需卻面臨考驗。商研院昨發布最新一期「台灣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分析預測」,並示警若疫情遲無改善,預測到二○二二年一月,商業服務業景氣將比二○○八年金融海嘯時期低迷,顯示疫情造成部門與產業不均衡復甦,並因防疫警戒使得服務業步入衰退,尤以觀光旅宿餐飲為甚。
我國企業不僅出口表現暢旺,海外投資也大豐收。金管會證期局昨公布今年上半年上市櫃企業在大陸投資賺二四三○億元、海外投資(不含大陸)賺五七六三億元,雙雙創下十年來同期新高紀錄;各產業中以航運業表現最突出,上半年海外大賺超過一千五百億元,比起去年上半年大增廿二倍之多。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昨分析出口四大利多,第一是全球生產活動復甦,增補庫存效應;第二是5G通訊等新興科技及數位轉型商機;第三則是消費性電子新品如iPhone新機等備貨潮以及旺季效應顯現;最後則是國際原物料行情走高,價量齊揚。
蔡美娜表示,無論從規模或市場觀察,八月出口都呈現「遍地開花」的意味,她指出,前八月總出口、總進口、對五大市場出口等,規模值都是歷年同期新高,且是近十一年最強勁表現。
此外,我國八月對陸港、美國出口都創新高,財政部表示,樂觀預期今年兩大出口市場的出超規模,可能會創下歷年新高。若從出口貨類觀察,八月仍維持科技、傳產齊頭並進,包括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基本金屬、機械等四貨類出口值都創下單月新高。
(聯合報)
--
出口連14紅 寫五驚奇
財政部昨(7)日公布8月出口395.5億美元、進口360.8億美元,雙雙再創歷年單月新高。其中出口年增26.9%,連14紅,包括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基本金屬、機械等四貨類出口值都創單月新高,寫下五驚奇。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分析出口四大利多,第一是全球生產活動復甦,增補庫存效應;第二是5G通訊等新興科技及數位轉型商機;第三則是消費性電子新品如iPhone新機等備貨潮及旺季效應顯現;最後則是國際原物料行情走高,價量齊揚。
總結前八月進出口表現,蔡美娜表示,無論從規模或市場觀察,都呈現「遍地開花」的意味,包括總出口、總進口、對五大市場出口等,規模值都是歷年同期新高,且是近11年最強勁表現。
從出口貨類觀察,8月仍維持科技、傳產齊頭並進。電子零組件8月出口以152.2億美元改寫單月新高,年增21.9%,已連28紅,其中積體電路出口也續創新高,主要受惠於各類晶片需求強勁並直接反應到價格;此外東南亞疫情嚴峻,被動元件、封測廠也受益轉單效應。
8月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54億美元,也創單月新高,年增17.2%,雖受長短料衝擊導致部分出貨遞延,但美國、中國大陸與香港的遠距需求維持不墜,有效挹注出口。
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則受惠於歐美等主要國家推動基礎建設,加上大陸、俄羅斯限制鋼材出口推升鋼價;機械出口成長則來自於半導體機械、醫療、自動化設備等需求。這兩項貨類規模也是單月新高,年增率分別達50.3%、39.6%。
值得留意的是,光學器材8月出口雖維持11%的正成長,但成長幅度在各貨類中敬陪末座。
蔡美娜分析,歐美經濟解封後,民眾從室內走向戶外,宅經濟有降溫趨勢,加上貨運成本高漲,終端廠商下單保守,面板價格漲勢從高點滑落,是下半年變數較大的出口產品。
展望未來,蔡美娜引用主計總處預估指出,單月出口規模超過300億美元已成為新常態,第4季不排除有機會單月跨過400億美元大關;至於9月因中秋假期,工作天數比去年少兩天,推估9月出口年增率約在23%至27%之間,規模落在378億到390億美元,仍有機會是歷年單月前三高。
我對美、中出超 將破紀錄
財政部昨(7)日表示,今年8月我國對五大市場出口規模全面上揚,尤其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對美國單月出口規模,都創下空前紀錄。財政部官員表示,可樂觀預期,今年我國對美中兩大經濟體出超規模,可望創下歷年新高。
財政部表示,8月對美國出口59.9億美元,創下新高,年增近三成,其中外銷美國的資通與視聽產品、基本金屬及其製品、機械、運輸工具、電機產品、塑橡膠、化學品等七大貨類,8月出口值都創新高。
官員表示,對美出口成長動能一方面來自於出口復甦,另一方面則是美國通過基礎建設法案帶動需求,再加上遠距商機持續不墜,挹注出口表現。
首見 進口值飆1兆元新高
財政部昨(7)日公布8月進口規模360.8億美元,創下新高,若換算為新台幣,這是史上首度進口值突破新台幣1兆元,財政部指出,進口農工原料、資本設備分別創單月新高,成為兩大引擎,反映出國際原物料價量齊揚,加上台積電、聯電等大廠積極擴建產能。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進口規模衝高,一年內增加了上百億美元,年增率達到46.3%,創下2010年6月以來最強勁的成長幅度。
蔡美娜表示,若將進出口值換算成新台幣,出口規模是在今年3月首度跨越新台幣1兆元,不讓出口表現專美於前,進口規模為新台幣1兆59億元,是進口值首度超越兆元大關。
財政部表示,進口表現隨著出口衍生需求擴增,包括對外採購半導體與自動化設備躍升、原物料報價上揚與增補庫存等三大效應,使進口規模顯著成長。
其中8月進口農工原料251.2億美元,是歷年單月新高,年增逾五成,包括礦產品成長一倍、基本金屬成長77%、塑化原料成長47%、電子零組件成長36%。
官員解釋,主要是供應鏈分工方面,我國進口中間財再出口,隨著出口暢旺,進口農工原料自然也順勢上揚,同時也能看出下個月的出口仍有強勁動能。
此外8月資本設備進口70.2億美元,也是歷年單月新高,年增逾六成。成長的動力主要來自半導體設備,8月進口34.4億美元,是歷年單月次高,年增逾八成。
官員表示,從大廠釋出的公開訊息,台積電衝刺先進製程研發與擴產,今年資本支出高達300億美元,創新高;聯電也上調今年全年資本支出規模到23億美元。
中華信評示警:三大產業 面臨風險
中華信評昨(7)日發表報告指出,提醒貨櫃航運與航空公司未來面臨的風險,特別是航運目前積極造船,一旦塞港情況改善,供給過剩風險會提高;另外半導體產業也須留意供給過剩問題。
中華信評昨公布「產業分析:全球復甦與高科技需求推升台灣企業的獲利至新高」的報告,挑選的台灣前50大企業中,近半數為科技公司,其次為大宗化學品公司。報告提到,過去一年主要企業部門的平均信用品質已略為提升,前50大企業個別基礎信用結構(SACP)中位數從去年的「bbb-」上升至「bbb」。
中華信評認為,由於疫苗接種計劃對已開發市場的需求復甦帶來正面影響,台灣大型企業獲利能力與現金流量將維持在接近目前新高的水準,在強勁出口需求帶動下,未來一年台灣企業信用結構實力提升,獲利能力可維持至2022年。
但未來貨櫃航運與航空公司可能面臨三大風險,中華信評指出,包含全球疫苗接種速度緩慢加上確診人數再度驟升、部分航空業者借款與運作成本過高致明年獲利受影響,航運業積極資本支出,都是未來經營風險。
(經濟日報)
--
催生大新竹 林智堅爭取府院黨支持
新竹市長林智堅前天在本報專訪中,首度拋出新竹縣、市合併主張,引發熱議。據了解,林智堅昨北上與民進黨秘書長林錫耀、立法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等人交換意見,稍晚並與蔡英文總統會面提及「大新竹合併計畫」。黨政高層表示,府、院、黨樂見這樣的討論,但對民意反應與相關法制,還須觀察與討論。
北上與林錫耀、柯建銘、李孟諺交換意見 也向蔡報告
由於明年底就是縣市長選舉,林智堅提出合併議題引發選舉聯想。此外,新竹縣、市無論合併升格,或是單純合併,都得修正或完備法規。目前新竹縣、市合計人口為一○二萬餘人,若要合併升格為直轄市,就得下修「地方制度法」中升格直轄市人口聚居須達一二五萬人以上的門檻規定;若單純兩縣市合併,則要制定行政區劃法做為合併法源。
林錫耀昨受訪表示,林智堅是很有衝勁使命感的人,他鼓勵林智堅,若需要協助,黨中央樂意幫忙。民進黨本來就強調地方自治的精神,不只是他個人樂見這樣的討論,大多數民進黨人士都樂見有這樣的思考,這是好的開始,也應該符合新竹民眾的意願與期待。
兩首長達共識 柯建銘:力促修法
在與新竹縣長楊文科達成新竹縣、市合併升格、修法降低升格門檻的共識後,林智堅昨北上拜訪立法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及黨團立委,爭取民進黨團與中央的支持。林智堅表示,在和柯建銘會面過程中,柯建銘表示他身為新竹人,樂見新竹縣、市合併升格,尤其兩位分屬不同政黨的首長已達成合併共識,並希望透過修法降低升格的門檻,當場允諾幫忙遊說立委支持,全力促成修法。
多位民進黨立委和林智堅會面時也提到,新竹縣、市因為有竹科,創稅高且戰略地位特殊,又有經濟發展的特殊需要,從人為分家到自然發展成合併,名正言順。
鄭文燦、林右昌 也支持合併主張
林智堅也獲悉黨政平台針對大新竹合併升格議題「樂見正向討論」,因此昨天包括桃園市長鄭文燦、基隆市長林右昌,都公開支持林智堅的主張。
林智堅也向行政院相關人士,表達新竹縣、市已達成合併升格的共識,並說明大新竹改制的必要性及願景,希望爭取政院的支持及協助。政院官員表示,現階段各界意見紛陳,政院有注意到此案,並沒有特定立場。
民進黨內人士指出,目前以防疫為首,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的問題不容易被凸顯,民意能否強大到必須加快推進修法、趕上二○二二地方選舉,也要觀察。
柯建銘:修地制法第四條 趕得及明年地方選舉 大新竹合併 林智堅、楊文科都可選
新竹市長林智堅拋出新竹縣、市合併的「大新竹」願景,引起各界討論。對此,出身新竹市的立委、立法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昨直言「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四十年前新竹縣、市拆夥,而今城市發展遇到瓶頸,合併升格有利於未來城市發展。修法部分,只要修「地方制度法」第四條,將直轄市門檻從一百二十五萬人降為一百萬人,時間上趕得及明年的地方選舉,不過仍待討論。
民進黨高層直言:「即使與選舉相關,只要對民眾有利,為何要避諱這個議題?」區域合作合併的議題不會因為人事而更迭,重要的是社會有共識,大家要促成,新竹縣長楊文科已經在第一時間表達支持,若藍綠有共識,修法很快就能完成。
直轄市門檻擬降為一百萬人
柯建銘指出,林智堅在擔任市長期間,有感於城市發展遇到瓶頸,拋出「大新竹」願景,先是倡議合併,下一步就是要升格,楊文科也贊成。柯強調,合併的話一定要升格,這涉及「財政收支劃分法」及「地方行政機關組織準則」,人才與資金才會變多,變成七都來分大餅,對於新竹縣、市都有好處;若新竹縣、市成功合併升格,未來將會是七都中最有特色的城市。
柯也坦言,此議題「大家都有政治考量」,合併後只有一個市長,也因此國民黨立委林為洲提出將苗栗縣納入,畢竟苗栗縣是民進黨在桃竹苗地區唯一沒有執政過的縣。柯表示,合併有利於整體城市發展,但在政治上,誰也沒辦法說對誰有利,就是一場賭注,新竹縣民進黨只有兩位議員,議會部分反而是對國民黨有利的。
柯:合併有利整體城市發展
修法部分,柯建銘認為相對單純,只有地制法要修,且只要修第四條而已,就是把直轄市的一百二十五萬人門檻調降為一百萬人,時間上趕得及明年縣市長選舉,因為只需要在選前半年公告議員應選名額,選區不會重新劃分,也因此「林智堅當然可以選」,「楊文科、林為洲也都可以選」,大家都可以選。
地制法第四條規定,人口聚居達一百二十五萬人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得設直轄市。根據新竹縣、市政府統計,截至八月底,新竹縣、市人口合計共一○二萬六六三九人,尚未達規定門檻。
林為洲拋竹竹苗合 徐耀昌樂觀其成
新竹市長林智堅近日拋出大新竹合併議題,新竹縣的國民黨立委林為洲昨天提議「不如竹竹苗(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合併升格」;苗栗縣長徐耀昌昨天表示,如果成立第七都,對苗栗縣民有利的前提下,他樂觀其成。
徐耀昌表示,日治時代、光復初期的新竹郡(州),本就是一個共同生活圈,對於新竹縣長楊文科近期將邀竹竹苗轄區立委及縣市長等人針對本案研商討論,他也尊重有共識的結論。
國民黨立委徐志榮表示,竹竹苗以前為新竹州,加上苗栗縣財政狀況不佳,若合併後能向中央爭取更多資源照顧縣民,並改善苗栗縣財政體質,他樂觀其成。
藍委陳超明不認同
但國民黨立委陳超明認為,現在拋出第七都議題,不過是在吸引民眾注意力,他不認同竹竹苗合併的作法。他強調,六都升格後,反而拉開城鄉差距,原本落後的地方並未因此進步,且徒增公務機關人事成本,不如檢討財政收支劃分法,讓非六都縣市擁有更多資源。
桃園市長鄭文燦昨天受訪則表示,新竹縣、市為共同生活圈,合併可以提高競爭力,在城市治理上會提高等級,是正確的方向。媒體追問,林智堅提出合併主張是否為了個人之後選舉在拚?鄭表示,「合併需要時程,我沒有這樣想」。
林智堅昨表示,民國七十一年縣、市分家,明年就滿四十週年,他與楊文科縣長、地方不分藍綠,都想推動升格為直轄市,這不僅是新竹市民、縣民之福,很多竹科廠商也樂見,因事涉修法,他會積極向中央爭取。
對於外界關心他合併後是否參選大新竹首長?林智堅說,身為新竹子弟,在任期中可以見到此事推展,比起個人的未來更重要。
林智堅說,新竹縣、市每年為國家創造一千九百二十億元的稅收,超過兩個直轄市,但統籌分配稅款卻是全國倒數。新竹市只分配到四十九.八三億元,新竹縣分配到四十四.六九億元。
林智堅、新竹縣長楊文科都認為,新竹縣、市貢獻台灣稅收甚多,分到的統籌分配稅款卻不成比例,民眾都希望升格後能大幅改善交通等基礎建設,促進科技產業發展,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楊文科昨天表示,合併升格的關鍵在於立法院修法,財政收支劃分法與地方自治法應同步修正,為早日完成這個目標,將主動邀集林智堅市長與大新竹地區的立委會商,討論如何加速修法時程。
嘉縣嘉市併不併 翁章梁:大格局規劃國土 黃敏惠:先談合作
新竹市長林智堅拋出新竹縣、市合併為「大新竹」議題,嘉義縣、市是否合併再掀話題。嘉義縣長翁章梁認為,合併只能解決少數縣市因六都與非六都之間所產生的矛盾問題,國土規劃必須放大格局,以區域整合分工、財政及產業結構等面向,重新思考;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談縣市合併前,先談合作較重要。
嘉義市於一九八二年升格為省轄市,開始嘉義縣、市分治,嘉義市屬城市型態,嘉義縣過去則被定位為農業縣,縣市雖屬共同生活圈,但產業不同,資源有差異,發展至今,嘉義市府零負債,嘉義縣府負債則達一百五十億元。
翁章梁說,東部有「花東地區發展條例」支持地方建設,澎湖等離島有「離島建設條例」強化地方財政,數十年來嘉義縣以農業支持工商業大步前進,卻沒有受到特別的待遇;隨著國際經貿的緊密關係與科技產業的大躍進,現有的國土規劃與行政區域劃分確實已不合時宜,建請中央重視、並重新思考行政區域劃分問題。
黃敏惠則說,只要對嘉義市民有利的,就會努力去做,縣市談合併之前,先談合作,要能合作最重要,因為縣市互利共榮、一起合作及努力,才是人民之福。
(自由時報)
--
新竹合併升格第7都 柯建銘:修法不難
新竹縣市分家明年滿四十年,新竹市長林智堅拋出「大新竹合併」議題後,昨天再表態和新竹縣長楊文科看法一致,都朝新竹合併升格「第七都」,加速大新竹建設,並以戰略城市之姿,繼續扮演守護台灣的關鍵角色。楊文科表示,他會邀林智堅及新竹地區立委研商,如何讓修法速度加快,讓第七都早日實現。
新竹縣市合併議題,也牽動明年縣市長選舉。已經不得連任新竹市長的林智堅,將因新竹縣市合併升格,可參選「大新竹市長」。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昨天更表示,要修法升格直轄市並不複雜,可以趕上二○二二年九合一大選,屆時首任大新竹市長「林智堅當然能選、楊文科也能選,國民黨立委林為洲也可以選」。
柯建銘指出,變成第七都後,對新竹縣市都有好處,現在中央統籌分配款百分之七十是直轄市,升格後才分得到直轄市大餅,相信不會有人反對。
對於新竹縣市合併人口未達法定升格條件,柯建銘說,合併後升格並不困難,只要修地方制度法第四條,將直轄市人口的一百廿五萬人,修為一百萬人,甚至趕得上明年選舉。
但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費鴻泰表示,柯建銘若是要幫徒弟找位子,建議換掉一個部長讓林智堅入閣,何必為了一人破壞多年的地方自治制度,未來若修法只要達一百萬人口的縣市就能升格,台灣會有多少直轄市?「乾脆台灣廿二縣市都成為直轄市好了」。
由於林智堅已表態新竹市長任期「做好做滿」,如今積極倡議大新竹合併與升格一事,引發外界議論。被問到大新竹若真能成形,是否繼續「為民服務」?林僅表示,盼任內推動與促成,「這比起我個人的未來重要許多」。
彰化縣人口一百廿五萬人,是六都外第一大縣市,彰化縣長王惠美昨說,每個縣市都應該是「都」,如何在人力財力各方面都能均衡才重要,而不是集中在直轄市,應該要讓各縣市有均衡的資源能發展。
「大新竹升格」挨批完全政治考量 林為洲加碼倡竹竹苗合併升格
新竹市長林智堅拋出新竹縣市合併議題,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贊成,並拋出修改地方制度法,而升格後的首任大新竹市長,「林智堅可以選,新竹縣長楊文科、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同樣也可以選。」行政院表示,沒有特定立場,但勢必要有高度共識才可能成真。
雖有國民黨立委贊成縣市升格,甚至拋出「竹竹苗合併」升格,不過,國民黨團總召費鴻泰表示,這麼重大的修法,應該先徵求各方意見,除了開多場公聽會,找地方制度的相關學者專家提供意見,不是柯建銘一人說了算;民進黨多次破壞制度,「乾脆台灣廿二縣市都成為直轄市好了」。
表態考慮參選新竹市長的民眾黨立委高虹安表示,「提出概念討論很好,但不該因人設事,量身訂做」,升格的目的應該是爭取資源,讓新竹有更好、更均衡發展,而不是為了延長政治人物的生命。
另位考慮參選新竹市長的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認為,這是完完全全的政治考量。邱顯智指出,林智堅拋出問題很好,但談的太片面,沒有談及現實面與法制面的問題,「柯建銘則是完完全全的政治考量,把行政區劃的重大議題,矮化為解決新竹縣市選情的政治議題」。
邱顯智表示,賴清德擔任行政院長任內喊出的「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民進黨政府什麼時候才要拿出方案?同樣也是「賴院長」時期提出的「行政區劃法」草案,民進黨團有要處理嗎?如果這些問題都避而不談,只談選舉考量的合併升格,根本是陷林智堅於不義,把竹竹苗的民眾當成空氣」。
民眾黨立委賴香伶也質疑,林智堅提出這議題的時間點非常敏感,到底是引導國家對於區域發展政策做調整,或者基於個人可能性的發展,「作為政治上的風向球?」竹苗許多區域社福、醫療資源都很艱困,都需要改革,「期待林市長提出的,不會是曇花一現」。
新竹縣選出的國民黨立委林為洲表示,「新竹縣市合併,不如竹竹苗合併升格」,不僅跨越人口門檻,地理、人文、產業皆屬共同生活圈,符合升格條件,可成為台灣第七都。但林為洲質疑若只是為了林智堅要選,修法有正當性?他主張「竹竹苗」合併升格,更快、也不用修地制法。
對於被質疑政治算計,柯建銘說,民進黨在目前新竹縣市僅有六個市議員、兩個縣議員,可預見未來合併後,議長可能會被國民黨拿下,雖然林智堅拋出這議題,「不一定是對民進黨有利」,「政治上誰都說不準,不要太多政治算計。」
新聞眼/取巧「拱林」 民進黨赤裸裸陽謀
新竹市長林智堅日前突拋出新竹縣市合併議題,雖然他一再重申結合共同生活圈是時勢所趨,盼大家不要做選舉聯想;但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一席「要修法升格直轄市並不複雜,可以趕上二○二二年九合一大選」的說法,已赤裸裸展現民進黨欲以合併升格「巧取」新竹縣市長的陽謀。
林智堅連任新竹市長即將屆滿,去向備受臆測。林智堅原先被點名轉戰桃園,但桃園市長鄭文燦上周直言林「目前不在桃園的政治版圖裡」,讓外界一頭霧水,如今「圖窮匕現」,原來有此一招。隨著二○二二逼近,要外界不生政治聯想也難。
林智堅提出「大新竹市」構想的第一時間,行政院、內政部都暫不表示意見,僅說會繼續注意各界後續討論。結果,柯建銘昨天即表態說,若跨黨派有共識,可修改「地方制度法」調降直轄市人口門檻,將可趕上二○二二年地方選舉。如此一來,行政部門即可根據這項「民意」,展開後續研議。執政黨傾全力要拱林智堅挑戰「大新竹市長」的苦心,可見一斑。
然而,縣市合併升格是何等大事,先前的六都已存在許多後遺症還待解決,若是依柯建銘所言,直接修法下調地方制度法的直轄市人口數,問題恐怕更多。最簡單而立即的問題是,人口超過一百萬的彰化縣,是否就地升格「大彰化市」?若此,則行政當局對國家整體區域規畫究竟何在?如果只為財政分配,為何長期放任不公的「財劃法」而不修?
這樣的布局,從選舉思考來看,民進黨確是高手;但從國家行政區劃角度,卻極其粗糙。政治人物若以城市發展之名,行選舉思考之實,並淪為個人量身定做,還要大家勿做選舉聯想,未免太低估選民智慧。
併雙北老是落空 基隆人:地虎國能併入天龍國嗎
新竹市長林智堅拋出「新竹縣市合併」議題,同為省轄市的基隆市,生活圈及地理位置都和雙北連在一起,「併新北或北市?」每到選舉就會被挑起,基隆市民常自嘲是「天龍國旁邊的地虎國」。傳出基隆市長林右昌想選台北市長,基隆人也想問:「地虎國併入天龍國」會成為可能嗎?
十年前台北縣升格直轄市,基隆加速邊緣化,這些年來,基隆併新北或台北,每到選舉就被挑起。兩年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到基隆演講,提出基隆要最大發展,就是併入台北市,還說國土規畫要重做,「像雙北包在一起卻都是直轄市,就是荒謬」。
柯文哲這一席話,讓林右昌很不滿,直指「柯市長說錯了」,總統大選以後他要邀雙北市長一起討論首都圈國土規畫與行政區劃問題。但蔡英文連任都一年多了,北北基首長會連個影子都沒有。
昨天上午,林右昌被問到「大新竹」話題,他很有同感,也很贊成林智堅想法。他指出,整個國家的國土規畫應該有更高的思維,避免分散式的討論縣市行政區如何調整,新竹縣市是一個課題,北北基桃也是一個課題,中央應有高度,不要把它當成地方議題。
民進黨立委蔡適應指出,十年前台北縣要升格為直轄市,基隆要如何成為直轄市一部分,當時有很多版本,有人提到基隆、汐止、台北市合併,新北市面積就不用那麼大,台北市也多了海港;或是新北市東北角幾個區加上基隆及台北市,結果最後選了一個最差的版本,讓台北縣就地升格。
蔡適應指出,現行法令無法「飛地合併」,台北市如果要和基隆合併,中間卡一個新北汐止,沒有這種合併模式,再來汐止已是直轄市,行政區從新北改為台北市也沒有誘因;在現行法令下無解,只能以合作替代合併。
(聯合報)
--
波蘭外長稱「台灣是中國一部分」 外交部駁:中國從未統治台灣
波蘭外交部長饒兀,六日回應媒體詢問時表示,波蘭立場是「一中政策」,並稱「承認台灣是中國一部分」。外交部昨強調,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主權屬於台灣二三五○萬人民,也只有台灣的人民有權決定自己的未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台灣,且台灣活躍參與並積極貢獻國際社會,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
波蘭政府捐贈台灣四十萬劑AZ疫苗五日抵台,是在美國、日本援台疫苗後第三多的數量,台灣政府與民間均對波蘭表達感謝。不過,波蘭外長饒兀近日訪問立陶宛,六日在聯合記者會中回應媒體提問時說:「波蘭的立場很明確。我們承認一中政策,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發言引起台灣輿論關注。
外交部昨回應指出,台灣與波蘭是民主自由陣營、中東歐地區的堅實合作夥伴,雙方迄已簽署二十二項協定,關係十分強健,並持續深化;饒兀的發言,主要是針對歐盟各國紛紛開始檢視與中國的關係,所以應記者發問而重申波蘭政府的一貫立場,其政策方向並無改變;且波蘭外長在記者會上也譴責中國對立陶宛的施壓,指出中國的脅迫手段並不適當,對於十七加一機制九年多來的成果也不滿意,尤其是與中國的貿易問題並沒有獲得解決。
(自由時報)
--
蔣經國基金會、中技社不編預算買回來 國產恐淪私產
可依財團法人法「買回」機制 回復公設財團法人
「財團法人法」規定施行後三年內,即明年二月一日前可「買回」原先為政府捐助成立、後持股遭稀釋變為民間團體的財團法人。不過,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意外揭露,適用「買回」機制的財團法人共三家,政府擬不「買回」蔣經國基金會與中技社,僅衛福部從明年起編列預算,將把「藥害救濟基金會」回復為政府捐助之財團法人。
補足捐助比率差額龐大 教部、經部未編列預算
教育部證實,考量編列預算補足捐助比率差額,需要三億八九八七萬四千元,將對教育部其他計畫經費產生排擠,因此決議「不編列經費買回蔣經國基金會」。
蔣經國基金會財產總額約卅六.七億餘元。據教育部初估要編列超過三.八億元預算,才能拿回主導權。至於中技社資產累計已達八十五億元,經濟部恐要捐助更多。根據教育部與經濟部已送至立法院的明年度預算書,並未編列該項預算。
「財團法人法」二○一八年八月制定公布、二○一九年二月施行。過去屢遭點名「國產變私產」的蔣經國基金會、中技社等,被認為該法施行後,可透過「買回」機制,將其回復為公設財團法人,而主管機關教育部與經濟部在法案三讀時也稱將取回主導權。
不過,預算中心最近出爐的「中央政府捐助財團法人相關問題之探討」報告指出,適用「買回」機制共三家。報告揭露,政府不會「買回」蔣經國基金會與中技社,僅衛福部認為藥害救濟基金會有回復為政府捐助財團法人的必要,預計在二○二二至二○二五年,每年編列一千萬元,合計四千萬元捐助,以補足基金總額計算差額。
蔣經國基金會於一九八九年成立時,教育部捐助三億元、捐助比率百分百,後又持續捐助,累積達十四.二億元。預算中心指出,至二○二○年底政府捐助比率為三十七.三五%。教育部審認,蔣經國基金會「政策目的仍存在」,因此擬不回復為政府捐助之財團法人。
監委12年前即點名蔣經國基金會 脫離政府監督
事實上,監察院在二○○九年通過時任監委趙榮耀與葛永光所提糾正案,即點名蔣經國基金會,創立時政府百分百捐助,後卻以盈餘轉基金,變更財產總額登記,造成政府累計捐助低於五十%,脫離政府監督。
至於中技社,預算中心指出,一九五九年設立時政府捐助十六萬元,財產總額廿四萬元,政府捐助比率六十六.六七%,二○二○年政府捐助為四十四.四四%。經濟部審認,中技社未有未能達成社會公益或辦理公權力委託目的,尚無回復為政府捐助之財團法人需要。
蔣經國基金會:預算從未送審
面對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質疑,蔣經國基金會昨澄清,從七十八年成立至今卅二年來,政府捐助部分累計佔基金會於法院登記基金的卅九.二三%,依法不屬於「政府捐助之財團法人」,重申成立以來,皆定位為民間財團法人的學術自主機構,因此從未送預算供政府審查,但每年均依規定送財務報告給主管機關教育部,並對外公告。
「最初定位就是民間捐助 無回復道理」
蔣經國基金會表示,每年均依規定送給教育部相關資料,至於教育部如何運用,不便過問;而在教育部基金會資訊網中,可查詢到每年度工作報告、財務報告、監察報告書及會計師查核簽證,皆公開透明,否認有預算規避之嫌。
蔣經國基金會也補充,成立至今,尚未收到政府公文要求「回復」政府捐助等,且最初定位就是民間捐助,無回復道理。
蔣經國基金會涉規避監督 立委促積極買回 貫徹轉型正義
營運計畫 連兩年未送立院
蔣經國基金會接受政府捐助成立,但從去年開始,已連兩年未送營運及資金運用計畫至立法院,立法院預算中心直指,該會有規避政府監督之虞。另,教育部本可依法「買回」該基金會,使其回復為政府捐助的財團法人,卻決定不編列經費買回,多位民進黨立委昨要求政府積極辦理買回程序,避免國家資產流落在外。
預算中心指出,政府捐助基金累計超過五十%者,以及日本撤退台灣接收其所遺留財產而成立的財團法人,應由主管機關將其年度預算書送立院審議;上述以外的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應由各主管機關將其營運及資金運用計畫送立院。
預算中心強調,蔣經國基金會二○二○年底政府捐助比率為三十七.三五%,依規定,教育部應將該會計畫書送立院,但該會以其屬民間捐助的財團法人而未函送。
根據立法院網站,蔣經國基金會從二○一四年開始送營運及資金運用計畫至立院,不過,去年與今年卻未送出。多位民進黨立委呼籲,基金會應接受監督,讓政府資源能公平合理使用。
「財團法人法」規定,明年二月一日前可「買回」原先為政府捐助成立、後持股遭稀釋變為民間團體的財團法人,蔣經國基金會符合條件,但教育部以預算排擠為由,決議「不編列經費買回蔣經國基金會」。民進黨立委黃國書表示,處理蔣經國經基金會,牽涉到轉型正義的問題,教育部卻始終不願碰觸,是因為沒有預算,還是認為不是迫切的課題?畢竟政府已挹注龐大資源,希望資源都能夠公平合理使用。
收回國產 政院應列督考重點
民進黨立委賴瑞隆也認為,當時由國家出資成立,應該要回到政府的手上。若「財團法人法」賦予這樣機制,各部會應該更積極辦理,盡其所能收回,避免資產流落在外,這也是轉型正義重要的一環。
民進黨立委林俊憲盼相關部會不要再有拖延的藉口,行政院可考慮把這項工作列為督考的重點,以貫徹轉型正義。民進黨立委蔡易餘也呼籲,政府要趕快處理,建議相關部門編列預算「買回」。
教育部︰從未說要買回蔣經國基金會
教育部昨說明,教育部從未說過要買回蔣經國基金會,且要買回須編列逾三.八億元,會排擠其他預算,因此教育部採取的措施是「取得四成董事席次,以取得主導權。」
「會排擠其他預算」
教育部表示,一○七年立法院三讀通過財團法人法,教育部曾對外表示的是:「未來立法三讀通過後,教育部將可以依比例取得四成的董事席次,以取得主導權。」從未曾表示「回復(買回)該基金。」
教育部說明,一○八年教育部依財團法人法通過意旨,持續討論後續處理方式,考量編列預算補足捐助比率差額,需要三億八九八七萬四千元,將對教育部其他計畫經費產生排擠影響,因此決議「不編列經費買回該基金會」,而是取得四成董事席次,目前官派董事席次為八席、民間董事為十三席,另官派監察人一席、監察人兩席。
對於蔣經國基金會未將今年的營運及資金運用計畫送至立法院,教育部說明,依主計總處解釋,依據預算法第四十一條第三項規定,政府捐助基金比率五十%以下者,仍須依預算法規定編製營運及資金運用計畫送立法院。
教育部說明,蔣經國基金會認為有法律爭議。該基金會認定,預算法所指「政府捐助之財團法人」名稱與「財團法人法」相同,基金會認為自己屬於財團法人法第二條規定的「民間捐助財團法人」,不適用預算法第四十一條。該基金會認為財團法人法屬於特別法,且是新法,法律位階優於預算法之上,反而建議「預算法應於財團法人法施行後,隨之調整。」
教育部表示,為釐清法律爭議,將針對預算法第四十一條第三項「政府捐助之財團法人」之定義及範圍,函請行政院主計總處釋示。
中技社收歸國有?經濟部︰尚未滿足買回條款
經濟部表示,政府捐助中技社比例為四十四.四四%,目前董事為九人,而在「財團法人法」修正後,經濟部代表已由三董一監增加為四董一監,其中一位為常董,監察人也為官派。
至於「財團法人法」修正後是否可編預算買回股份,將中技社完全收歸國有?經濟部表示,目前尚未滿足該法所定六十八條的買回條款。
經濟部表示,法務部解釋該條為政府編列預算買回之依據,但仍需董事會同意再接受捐贈,方能執行買回程序;目前官派董事席次依政府捐助比例,並未過半數。
目前經部依財團法人法加強監督,中技社已符合該法六十三條第一項第一款規定,經濟部也於二○一九年發函指定中技社為加強監督之民間捐助財團法人。
蔣經國基金會小檔案
成立時間/1989年1月12日
成立目的/獎勵各國學術機構與學者從事中華文化研究,促進國內外學術機構進行交流合作,使國際間對中華文化有更充分的瞭解
政府捐助金額與比率/原始捐助3億元,捐助比率100%,之後共捐助14.2億元、至2020年底為37.35%
董事長/前監察院長錢復
執行長/中研院士朱雲漢
董事/國民黨前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前故宮博物院長石守謙、前司法院長翁岳生、前教育部長曾志朗、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等21人
監察人/前央行總裁彭淮南、前司法院長賴英照、前司法院長賴浩敏
註:港府7月公布特首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劉遵義為成員之一
中技社小檔案
成立時間/1959年10月12日
成立目的/引進科技新知,培育科技人才,協助國內外經濟建設及增進我國生產事業之生產能力
政府捐助比率/原始創立基金24萬元及捐贈基金16萬元,創立時政府原始捐助比率66.67%、現行累計捐助比率44.44%
董事長/前中油董事長潘文炎
執行長/前中油總經理陳綠蔚
常務董事/中鼎集團總裁余俊彥、中油總經理李順欽
董事/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中鼎公司董事長楊宗興、經濟部次長陳正祺、行政院副院長辦公室參事兼主任鄒宇新、經濟部工業局永續發展組長凌韻生、陳綠蔚
監察人/經濟部中部辦公室主任郭坤明
(自由時報)
--
今年勞退分紅 目前每人1.6萬元
隨著疫苗施打、全球景氣回升,金融市場資金寬鬆,攸關勞工退休經濟生活保障的勞退新制基金大賺錢,截至今年7月底,勞退新制基金大賺1,987億元,以目前約有1,250萬戶勞工計算,人均可分紅近1.6萬元。
勞退新制基金於每年3月分配前一年度盈虧,換言之,勞退新制基金2021年全年收益將於明年3月分紅給勞工。但勞工明年3月並不能領出分紅,而是連本帶利,滾入下一年度投資,直至勞工滿60歲時才可以領出。
勞動基金運用局表示,儘管全球股市多頭走勢已有一段時間,預計下半年全球金融市場將會大幅震盪,上上下下波動,但全球資金市場仍呈寬鬆,全球景氣也持續復甦,勞退新制基金獲利還是有機會再增加。
勞動基金運用局指出,截至今年7月底,勞退新制基金規模逾3兆元,收益數為1,987億元,收益率6.99%,較今年6月底收益數再增加117.9億元,平均每名可分紅1.5萬元;若以目前勞退新制勞工帳戶數1,250萬計,平均每位勞工可在明年3月分紅約1.6萬元,勞工分紅節節走高。
勞退新制2005年7月上路,由雇主每月提撥勞工薪資6%到勞工個人帳戶,勞工可自行決定是否相對提撥,最高可自提6%。個人專戶交由勞動基金運用局投資運用,每年3月依前一年盈虧結算,勞工須至60歲退休或死亡時才能領回個人帳戶裡的金額。
(經濟日報)
--
42家金融業者 須設資安長
疫情加速金融業數位進程,資訊安全更顯重要,金管會加強監理,昨(7)日宣布明年首季前,符合一定條件的證券商、期貨、投信投顧與銀行業需設立「副總級」以上資安長,目前尚有17家證券業與25家銀行還未設置,需在六個月時間內完成增補。
為進一步推動「金融資安行動方案」,金管會訂定一定規模金融機構或純網銀設置資安長,本月修法完成,2022年第1季前須全部增設資安長。
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昨日指出,金管會已完成修法預告,未來符合一定條件的券商、期貨商、投信投顧都要設置副總級以上的「資訊安全長」,條件包括實收資本額100億元以上的券商、20億元以上的期貨商、規模達6,000億元以上的投信投顧業者,或電子下單達一定比率的業者,此外,經紀業務成交量達全市場2%、散戶客戶比重逾半的證券商,以及證券周邊F4「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期貨交易所及證券集中保管事業」也都要申設。
蔡麗玲說,目前符合條件的有證券商13家、期貨商二家、投信四家,其中只有富邦證、華南永昌證二家已設置,此次修法預計2021年9月下旬發布施行、預計六個月內要調整完成,迄今未設置資安長職務的17家業者,要在明年首季前要完成。
銀行業也要因應金管會「資安行動方案」,需增訂銀行業應指派副總經理以上或職責相當之人兼任資訊安全長,並給予六個月緩衝期.調整期間已刪除法令遵循主管之專任與兼任、應具備資格條件之調整期規定。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表示,銀行業目前有設立資安長有13家,尚有25家需要增設。
16家金控不需設資安長,童政彰解釋,因為金控主要業務是投資跟管理被投資公司,業務相對單純 。
(經濟日報)
國際
薩爾瓦多豪賭 比特幣列法定貨幣
全球首例
薩爾瓦多七日成為全球第一個採納比特幣為法定貨幣的國家。現年四十歲的薩國總統布格磊推文表示,該國已購買了四百枚比特幣(約值二一○○萬美元、五.八八億台幣),計畫購買更多;這將有助於海外薩爾瓦多人每年省下匯錢回國的手續費約四億美元(約一一二億台幣)。
海外移民匯回款項 年省逾百億手續費
不過,這場接近豪賭的實驗在薩國內外都引發爭議。比特幣在今年四至五月貶值近半,國際貨幣基金(IMF)先前已警告比特幣風險;世界銀行也拒絕薩國政府盼協助其採用比特幣的請求。
薩國民調近7成喊廢法 逾7成寧用美元
薩國民眾為表達不滿,已出現多起抗議。彭博報導,薩爾瓦多中美洲大學上週民調顯示,布格磊本人支持率雖逾八十%,但這項比特幣法律普遍不受歡迎,三分之二受訪者認為應廢除該法,逾七十%民眾說寧願使用美元。
設專用ATM 成立基金保障兌換美元
薩爾瓦多國會六月通過把比特幣列為法幣的法律。布格磊政府將於薩國民眾註冊使用比特幣電子錢包Chivo後,預放卅美元等值比特幣;開始接受以比特幣繳稅、商家企業也必須接受用比特幣交易;將在全國安裝二百台比特幣ATM(自動提款機),用於兌換成美元;成立一.五億美元的比特幣基金,以保障兌換美元。
薩國遭質疑無能力遏制投機性攻擊
薩國經濟不佳,重度依賴海外移民寄回匯款,去年該匯款總額達六十億美元,約占其GDP(國內生產毛額)五分之一。不過,比特幣價格波動大、易受新聞或社群媒體消息引發拋售閃崩,薩國民眾擔心若政府以比特幣發放退休基金,可能損害購買力。
前IMF西半球部門主管羅塞表示,薩爾瓦多沒有任何工具和能力來遏制投機性攻擊。IMF已警告,不應該把投機性很高的加密資產作為國家發定貨幣,主因是其避開了負責維護經濟和貨幣穩定的政府及央行監管。
穆迪率先降信評
布格磊政府希望吸引外資,利用薩國火山開發地熱發電,以供應比特幣挖礦所需大量電力,但該計畫在其舉債管道有限下,存在重大風險。
穆迪七月下旬已將薩國信評從垃圾級(高度投機性)進一步下調,主因包括該國採用比特幣作為法幣、明年開始需償還大量債務前難以進入信用債市場,且從IMF獲取新融資的談判具有不確定性。
我國央行:比特幣非貨幣 是投機虛擬商品
中美洲的薩爾瓦多共和國宣布比特幣為法定貨幣,我國中央銀行對此態度則始終如一,早在二○一三年央行就將比特幣定位為「高度投機的虛擬商品」、不是貨幣,我國也已將「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納入洗錢防制法規範;央行更多次呼籲,國人宜注意比特幣大起大落風險。
央行分析,比特幣等虛擬通貨近來盛行有三大原因,包括全球資金寬鬆,投資人將資金投入高風險的虛擬通貨尋求高報酬;名人代言、散戶短期投機行為;部分機構如國際第三方支付巨擘PayPal等,開始提供虛擬通貨買賣及轉換法定貨幣服務。
我納入洗錢防制法規範
央行認為,比特幣這類虛擬通貨仍缺乏制度安排與監管機制、發行資訊不透明,難以成為廣泛支付的支付工具;反而較類似投資標的,但因不具內含價值、易受人為炒作或操縱,從而價格波動大,屬高度投機商品,風險遠高於股票與黃金,且投資人恐需自行承擔交易平台出問題等風險。
此外,比特幣因具匿名性、易於跨境流通且採去中心化管理,也容易被不法人士用於洗錢及資恐工具;根據研究機構Chainalysis估計,二○二○年約有二十二億美元虛擬通貨被用於非法用途,因此目前各國政府均持續加強對虛擬通貨的洗錢防制監管力度。
我國央行早在二○一三年就與金管會聯合發布將比特幣等虛擬通貨定位為高度投機的虛擬商品、而非貨幣,為避免虛擬通貨助長國內洗錢交易,金管會也於二○一八年七月函請各銀行對交易平台及其客戶採取實名制等措施,以落實洗錢防制;另我國也通過「洗錢防制法」修正案,將「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納入,與金融機關一樣適用洗錢防制規定。
月餘反彈77% 比特幣又漲破5.2萬美元
今年中以來加密貨幣持續受各國監管打壓,導致價格劇烈波動,但隨著市場利空消息淡化,加上薩爾瓦多首開先例、承認比特幣為法定貨幣之一,以及美國最大交易平台Coinbase準備增加加密貨幣持有量,週二比特幣漲破五.二萬美元,創近四個月最高。
7月一度跌破3萬美元
過去一年來比特幣價格波動劇烈,從去年九月初的一萬美元左右,一路攀升至今年一月的四萬美元,今年四月中旬更創下六.五萬美元歷史天價;然而,隨著中國擴大打壓挖礦產業,加上各國加強監管,比特幣價格在短短幾個月內就面臨腰斬,七月二十一日一度跌破三萬美元大關。
近期則因薩爾瓦多承認比特幣為法定貨幣之一,加上Coinbase獲得董事會批准,將再度購買逾五億美元的加密貨幣,並計劃將十分之一的利潤投資於加密貨幣,又讓比特幣的中長期行情翻紅。
根據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desk數據,週二比特幣一度漲至五萬二九一二美元,從七月低點已反彈七十七%。
(自由時報)
--
薩國挺比特幣 沒人看好
薩爾瓦多7日已正式把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是全球第一個以比特幣為法定貨幣的國家,展開加密貨幣史上最大規模的實驗。但不管是民調、還是「新興市場教父」墨比爾斯等市場專家,目前都不看好比特幣做為法定貨幣的前景。
薩國總統布格磊(Nayib Bukele)推文表示,該國已分批買進共計400枚比特幣。根據Coindesk的報價,比特幣價格7日在5萬至52,800美元之間波動。若以目前最新報價5.07萬美元來看,400枚比特幣相當於2,028萬美元。
目前比特幣和美元在薩爾瓦多同時流通,當地企業須能接受以比特幣付款購買商品與服務,而政府也接受比特幣納稅。讓比特幣成為法定貨幣的計畫是由40歲的總統布格磊提出,他表示,這會把更多民眾納入金融體系,且讓匯款成本更低。
薩爾瓦多的經濟相當依賴赴海外打工民眾的匯款,例如去年匯回的款項多達60億美元,幾乎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五分之一。布格磊因此主張,若採用比特幣每年能省下4億美元的匯款手續費。
不過,批評人士說,當比特幣價格下跌時,這項倉促實施的計畫可能會讓較貧困的薩爾瓦多民眾付出代價,使銀行和保險公司成本提高,同時為洗錢者提供避風港,並對經濟穩定帶來風險。
知名投資人墨比爾斯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時也說,比特幣不方便且風險高,薩國此舉不會在國際上掀起跟風,「或許幾個在財政上有問題的國家才會採用」;除非像美國這樣的政府,也接受人民用比特幣等加密幣繳稅,他才可能改變對加密幣的看法。
他形容薩爾瓦多是把比特幣當救命稻草抓著。
布格磊本人的支持度超過80%,但上周何塞西蒙坎納斯中美洲大學進行的民調卻顯示,多達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認為總統一手推動的比特幣法該廢除,逾70%說他們還是寧願使用美元。
信評機構穆迪(Moody's)已調降薩爾瓦多的債信評等,部分原因是這項法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採用加密貨幣做為法定貨幣,可能會破壞物價穩定並使金融體系面臨風險。
(經濟日報)
--
緬甸「全國團結政府」籲起義反抗軍政府
緬甸國防軍二月一日推翻去年贏得議會選舉的全國民主聯盟政府以來,該國示威不斷,截至上月十八日已有逾千人因政變喪命。以緬甸合法政府自許的「全國團結政府」(NUG)副總統杜瓦拉希拉(Duwa Lashi La),七日在「臉書」透過影片正式宣告「起義反抗軍事恐怖份子統治」的「人民自衛戰」啟動,喊話力勸軍政府官員立即離職。在他登高一呼下,不少學生會、 民兵、武裝團體幾小時內即出面響應號召。
NUG四月由緬甸聯邦議會代表委員會宣布成立,其內閣成員現多藏身或流亡中,旗下「緬甸人民國防軍」(PDF)目前有緬甸地方少數族裔民族主義政治組織「欽民族陣線」的武裝部隊「欽民族軍」結盟,杜瓦拉希拉七日邀請全民共同在緬甸各地齊力對付現任總理兼國防軍總司令和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主席敏昂來勢力,並宣布緬甸進入緊急狀態。
鑑於緬甸諸少數族裔和當局武力對抗的歷史上看數十年但彼此之間合作程度不明,杜瓦拉希拉也特別呼籲過去習慣單打獨鬥的武裝民兵共同加入反抗軍政府行列。
致力協調緬甸和平的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緬甸特使艾瑞萬(Erywan Yusof)告訴日本共同通訊社,他要求敏昂來停火至年底;緬甸軍政府在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國內安全與信任度低落的動盪環境下,為確保人道援助到位,已接受提議。
不過,NUG成員等民主人士皆不信軍政府能信守協議。敏昂來上月才自任為緬甸總理,將NUG和PDF列為恐怖組織的他,早已把緊急狀態延至後年八月,聲稱最遲後年迎來選舉。
(自由時報)
--
澳洲央行鷹聲揚 利率不變啟動縮表
澳洲央行在週二的例行會議後宣布,將維持基準利率在○.一%的歷史低點不變,並從本月起開始縮減購債規模;而因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可能延後啟動縮表,並在短期內維持擴張性貨幣政策,週二全球股市走高。
澳洲央行表示,本月起每週購債規模將由五十億澳元減至四十億澳元(約三十億美元),並且至少持續到明年二月中旬;該行原本承諾將購債計畫維持到今年十一月中旬,但因經濟延後復甦,Delta變種病毒造成的不確定增加,因此決定展延。
也因變種病毒肆虐影響,美國上週公布非農業新增就業人數僅二十三.五萬人,是七個月以來最少,降低Fed提早縮減購債規模的預期。
聯博日本組合經理人Masahiko Loo表示,美國聯準會似乎不可能在九月宣布縮減購債規模,預期股市的「金髮女孩」(Goldilocks)時刻,至少會持續到十或十一月。「金髮女孩」意味著經濟環境處於不冷不熱的適中狀態,經濟溫和成長、低通膨,這樣的環境有助於帶來資金行情。
(自由時報)
--
澳洲拉長QE實施時程
澳洲央行7日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也將如期從本月起縮減量化寬鬆(QE)措施規模,但實施時間將拉長到明年2月中,反映該央行對經濟復甦前景有信心,同時審慎提防Delta新冠變種病毒蔓延所帶來的威脅。
澳洲央行7日決議,基準利率維持在歷史新低的0.1%不變,本月起將縮減每周購債規模,從50億澳幣降至40億澳幣,出乎市場預期,但QE實施時間將持續到至少明年2月中;該央行原定今年11月中檢討購債計畫。
澳洲央行總裁洛威(Philip Lowe)表示,最新決策「反映經濟復甦的延後,以及與Delta病毒爆發相關的不確定性升高」,「理事會將繼續依據經濟和公衛情況評估債券收購計畫」。
央行決策出爐後,澳幣兌美元一度勁升0.4%,但在澳洲央行表明購債計畫的實施時間可能比先前預期更久之後,澳幣匯價翻黑,轉為重貶0.5%,報1澳幣兌0.7402美元。
RBC資本市場公司澳洲固定收益策略師指出,澳洲央行此舉為「鴿式縮減QE」,官員承諾將每周購債40億澳幣至少半年,該央行雖縮減購債,卻拉長購債時間,因此依然持續向經濟注入大量刺激資金。
澳洲央行的最新決策正值情勢證明Delta變種病毒比預期更難控制,迫使雪梨和墨爾本延長封鎖措施。一些經濟學家預測,澳洲本季經濟將萎縮4%,為歷來最大萎縮幅度,下季成長率預估也遭調降。西太平洋銀行認為,澳洲今年的經濟成長已被Delta變種病毒抹除殆盡。
澳洲央行藉由維持縮減購債計畫,展現出對經濟有充足支持、能夠復甦的看法。
(經濟日報)
--
岸信夫重申:台灣若出事 日無法置身事外
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在任職屆滿一年前夕,接受日本每日新聞專訪,再次強調台灣近在咫尺,台灣若發生危急狀況,日本也無法置身事外。對於日美防衛合作指針是否會納入台灣有事的設想,並進行修改,岸信夫表示目前尚無修改的計畫,但並未否定修改的必要性,且重申台灣情勢的穩定,對於包含西南地區在內的日本國家全安保障與國際社會的穩定極為重要。
岸信夫去年九月十六日接任防衛大臣職務,即將屆滿一年。這一年來岸信夫極為重視台灣安全問題,多次發表友台談話;在他手上編撰的最新版「防衛白皮書」更首次載明「台灣情勢的穩定對日本安全保障和國際社會的穩定至關重要」,並將台灣從中國的章節抽離,放入新增的「美中關係」章節中獨立介紹。
每日新聞電子版七日刊出岸信夫專訪。記者問到美軍高官提到中國在六年內犯台的可能性,情勢極為緊迫,日本對台灣情勢的立場及可能對日本帶來的影響是什麼?岸信夫表示,日本的立場仍是期待當事者雙方透過直接對話和平解決,這在今年三月的日美防長外長二加二會議、 四月日美領袖峰會、六月的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峰會中均有相同共識,就是「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極為重要,期待兩岸問題和平解決」。
岸信夫指出,日本和台灣僅有咫尺之遙,日本與那國島與台灣僅離一一○公里,台灣若發生危急狀況,日本也無法置身事外。台灣是共享自由、民主、人權等普遍價值的重要朋友,雖然日台僅有非政府間的實務關係,但在各領域均交流頻繁,日本將持續並確實地對台灣情勢保持關注。
岸信夫表示,中國的國防經費缺乏透明性,估算二○二一年度的國防預算已是日本的四倍,中國人民解放軍擁有第四代、第五代戰鬥機和現代化艦艇,中國持續嘗試以實力改變現狀,日本絕不能容許。
(自由時報)
--
解放軍掌華大基因數據 已5國示警
全球至少52國840萬孕婦用過
中國最大基因科技公司「華大基因」(BGI)研發的「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Nifty)產品,被踢爆疑似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分享基因數據後,在全球引起極大恐慌。「路透」六日再次披露,該產品已遭德國、加拿大、澳洲、愛沙尼亞和斯洛維尼亞等至少五國監管機構嚴審,專家也在數據安全考量下,建議孕婦勿使用該產品。
專家建議別再使用該基因篩檢產品
據報導,華大公司的「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產品用以篩檢唐氏症等八十多種基因遺傳疾病,已在全球至少五十二國販售,多達八四○萬名婦女曾使用。然而,十餘項科學研究與臨床實驗顯示,華大與解放軍醫院合作開發及改進該產品,並同步蒐集孕婦和胎兒的DNA(去氧核醣核酸),用以研究人口特徵。
基因數據傳送 恐涉監管問題
此外,華大也在其他領域與解放軍醫學單位合作,從保護軍人免受高山症影響,到大規模病原體測試等。美國政府顧問三月間就曾警告,華大使用人工智慧分析的龐大基因組數據庫,可能為中國帶來經濟和軍事優勢。
前述五國監管機構認為,基因數據傳送可能出現監管問題。加拿大政府隱私專員表示,此事涉及「高度敏感」資訊,當局正在調查。德國和斯洛維尼亞相關機關也根據歐盟「通用資料保護規則」(GDPR)進行審查。此外,英國政府八月要求華大必須為其Nifty產品註冊才可販售,而華大已提出申請,但尚未通過所有審查。
五國監管機構呼籲,即使數據被送到國外,外國供應商也要負責確保數據隱私。加國安大略省資訊和隱私委員會辦公室警告,遺傳訊息不僅對行銷方和數據仲介有價值,對外國和網路犯罪份子也是如此。
孕婦胎兒DNA數據恐遭不當使用
英國胎兒醫學顧問畢爾堤(Bryan Beattie)建議婦女勿使用華大基因篩檢產品,因為個人基因數據可能被不當使用,甚至被用於無法想像的地方。
華大基因則否認產品存有數據安全疑慮,強調他們與數千家醫學機構合作,並且相關產業與軍方合作在國外也有前例。
(自由時報)
--
中國重現「公私合營」 民企恐淪國企
高盛分析師報告示警,中國合計價值達三.二兆美元的民營企業面臨監管風險,網路、教育、媒體娛樂、房地產等四大行業可能遭政府官員鎖定,極端情況下民企可能會被國有化,或獲利能力受到管制。「美國之音」(VOA)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共同富裕」倡議,已引發中國共產黨「公私合營」運動在時隔七十年後捲土重來的疑慮升高。
「公私合營」是中共在一九五○年代針對民族資本家和私營個體勞動者,消滅工商業私有財產的過渡手段,強行將這些資本家的企業股份、私人財產劃歸國有。北京近期對中企加強全面監管,已有民企被迫將業務交給國家營運。
中國教育部七月規定要求所有的民辦學校轉為公辦,或停止辦學。《金融時報》統計,過去三個月,中國政府已無償接管至少十三所營利性學校。
路透報導,據透露,做為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集團被監管後的整改工作之一,中國多家國企將和螞蟻合組新徵信公司,這些國企將取得相當大股份、接管超過十億筆的消費者資料,以有助螞蟻重啟去年十一月突然被監管機構叫停的首次公開募股(IPO)。
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近日稱,監管整頓旨在緩解中國社會不平等現象,企業「慈善捐贈」屬於市場收入分配、政府調節分配之外的「第三次分配」,這是在「自願基礎上」,中國「不搞殺富濟貧」。
不過,富裕階層已被迫響應「共同富裕」號召,包括阿里巴巴已承諾在二○二五年前投入一千億人民幣(約四三○○億台幣)來促進社會平等,騰訊承諾再額外投入五百億人民幣,啟動專案改善低收入者生活,電商拼多多將捐一百億人民幣幫助農村發展。至少七十三家上市中企在前兩週財報中提到「共同富裕」關鍵詞。
(自由時報)
--
對手陣營分裂 河野太郎勝算大增
日本執政的自民黨將於廿九日選出接任首相菅義偉的總裁人選,目前在可能成為下任首相的潛在候選人中,由於黨內對手陣營分裂加上民調最高,行政改革大臣兼新冠疫苗擔當大臣河野太郎的呼聲最高,即便他迄今尚未宣布參選自民黨總裁(黨魁)。
日相菅義偉三日宣布辭職後,在黨總裁選舉中勝出者幾乎篤定成為首相。
到目前為止,只有前外相岸田文雄宣布參選,但河野及曾任總務大臣的高市早苗均表現出角逐大位的雄心。共同社七日報導稱河野考慮本周末舉行記者會宣布參選。
日本前防衛大臣石破茂所屬自民黨石破派(水月會)七日針對總裁選舉開會,但未得出結論。國會議員福山守向記者表示,派系成員在支持石破或另一個派系的河野太郎上意見分歧,但石破會議上沒說不會參選。石破茂在會上說:「為了國民應怎麼做,有著許多選擇,將聽取更多意見再做決定。」
多家日媒民調顯示,石破茂是下屆首相的熱門人選,知名度較高,但石破派所屬國會議員僅十七人,如何獲得參加總裁選舉所需的廿名推薦人仍是問題。河野與石破在選民青睞的首相候選人名單中常名列前茅。
草根自民黨成員此次也將跟黨內國會議員一同加入總裁選舉投票,新當選的總裁將帶領全黨迎戰必須在十一月廿八日前舉行的眾議院選舉,這使得公眾吸引力成為自民黨此次選擇新領導人的一個重要因素。
經濟政策方面,岸田文雄日前在接受日本權威經濟雜誌「周刊鑽石」專訪時說,當選後將透過發債募集逾卅兆日圓來實施新一輪經濟刺激計畫,以緩解新冠疫情對日本經濟造成的衝擊。
未來新首相可能人選之一的這番言論也讓市場預期會有更多經濟刺激措施,激勵日經指數七日一度大漲百之一點三,自四月以來首度破三萬點重要心理關卡,連七日收紅。
(聯合報)
--
世界第8 南韓潛射飛彈試射成功
韓聯社七日引述軍方消息人士報導,南韓海軍最近水下試射國產潛射彈道飛彈(SLBM)成功,意味南韓追上北韓,繼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印度、中國、北韓後,成為世界第八個擁有潛射飛彈的國家;前七國都是核武國家。
韓軍表示,國防科學研究所一日在海軍「島山安昌浩」號潛艦首次主辦的潛射飛彈水下試射順利進行。韓軍計畫再進行一到二次非公開試射後,量產並在上月十三日服役的「島山安昌浩」號潛艦上部署潛射飛彈。
「島山安昌浩」是南韓第一艘三千噸級潛艦,配備六支冷發射管的垂直發射系統;國產潛射飛彈因改自射程五百公里的「玄武2B」彈道飛彈,故命名「玄武4-4」。
韓軍去年底進行了潛射飛彈地面試射,後來運用駁船進行水下試射。國防部以保密為由沒有證實潛射飛彈研製進度。
「東亞日報」報導,潛射彈道飛彈技術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地面試驗發射、水下試驗發射和潛艦試驗發射。南韓在二○二○年底地面試射成功,而在二○二一年,南韓軍方完成了水下試射的第二階段,用駁船代替潛艦在淺水發射潛射彈道飛彈。
北韓二○一五和二○一九年接連成功進行「北極星-1」型、「北極星-3」型潛射飛彈水下試射,去年十月和今年一月在閱兵式上展示了「北極星-4」、「北極星-5」等新型潛射飛彈。另據悉,北韓已經完成對一千八百噸排水量的羅密歐級潛艦的改造,可搭載「北極星-3」型的三千二百噸級新型潛艦下水在即。
韓聯社七日引述南韓軍方消息人士指,從目前北韓平壤美林機場的閱兵彩排動向來看,北韓軍隊可能在九日的建政紀念日舉行閱兵,展示潛射彈道飛彈等新型武器,駐韓美軍七日上午派三架偵察機偵察北韓動向。
南韓潛射飛彈對台沒影響 專家:平衡陸部署
韓聯社七日報導南韓海軍成功試射國產潛射彈道飛彈(SLBM)。我國防部未對此作出評論。國內專家則認為,韓國擁有潛射彈道飛彈,對台灣沒有直接影響,但會連動中共的北部戰區與北海艦隊的戰力部署,間接平衡中共對台軍力。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表示,南韓潛射彈道飛彈載具為傳統動力潛艦,預估為過渡產品,如俄國早期高爾夫級潛艦、中共032級潛艦,做為取得核動力潛艦前的技術驗證。
他認為,韓國取得潛射彈道飛彈的目的,主要是用於嚇阻北韓,其次則是中共,因潛艦具有匿蹤性,存活性好,可保證較高的第二擊可信度;韓國對此也準備甚久,除技術研發外,美韓峰會成功廢止「美韓飛彈準則」得以發展長程飛彈便是一大軍事外交成就。
蘇紫雲表示,外界關心韓國是否隨之發展核武,目前可能性不高,主因是美韓都同意朝鮮半島非核化,其次是現代彈道飛彈命中精度較高,可取代部分戰術核彈功能,美軍可能也開放軍規GPS給韓國此系統使用,以交換不發展核武;畢竟韓國若核武裝化,日本恐也跟進,東亞將陷入核武競賽。
蘇紫雲進一步表示,或許可以這麼說,韓國只是先準備好投擲載具,因韓國近年大力推廣核電廠,便被視為為核武原料預先準備,日本不放棄核電也是相同的戰略顧慮,甚至導入鈽提煉技術。
蘇紫雲表示,韓國潛射彈道飛彈,對台灣沒直接影響,但會連動中共的北部戰區與北海艦隊的戰力部署,間接平衡中共對台軍力。但潛射彈道飛彈被視為核武的前趨配備,因此也將觸發東北亞「次核武」競賽的戰略競爭。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則表示,南韓之所以要開發這種未配備核彈頭、射程僅約五百公里的短程潛射彈道飛彈,應該是要利用潛艦的匿蹤特性,打擊特定的北韓地下掩體和坑道,研判是為了能在北韓發動核打擊前,先對北韓手中數量有限之核彈頭的儲存地點,進行先制打擊。
(聯合報)
--
陸企告侵權 要求停售iPhone
大陸企業「小i機器人」三日向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提出行為保全申請(禁令),要求蘋果公司立即停止涉及Siri的專利侵權,停止生產、銷售侵犯其專利的iPhone產品。
據澎湃新聞報導,「小i機器人」微信公眾號於七日發布這項消息。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證實已於六日收到「小i機器人」提出的禁令申請。「小i機器人」是上海智臻智能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產品及服務的商標名稱和品牌名稱。
「小i機器人」表示,小i機器人是中國發明專利「ZL200410053749.9」(一種聊天機器人系統)的權利人,該專利於二○○四年申請,二○○九年獲得授權。
「小i機器人」聲稱,其專利申請比蘋果公司的Siri領先七年,二○一一年,蘋果公司在其發布的iPhone 4S手機上首次推出Siri,其後又在全線產品中陸續搭載,Siri已成為蘋果產品人工智能交互的主要入口。經二次司法鑒定,Siri落入「小i機器人」專利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
去年六月廿八日,大陸最高人民法院下達一份行政判決書,終審判決蘋果電腦貿易(上海)有限公司敗訴,確認小i機器人「ZL200410053749.9」專利權的有效性。
二○二○年八月,「小i機器人」向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正式要求蘋果公司停止專利侵權,並賠償人民幣一百億元,創下大陸高科技企業向國外科技大廠索賠專利費的最高紀錄。
(聯合報)
--
陸追殺劣跡藝人 喊管網路平台
大陸近日加緊整治娛樂圈和「飯圈」文化,大陸官媒點名違法失德藝人如范冰冰、黃海波等,通過各種途徑回歸公眾視野,依然賺得盆滿缽滿,並稱「對違法失德藝人的懲處,應該延伸至網路平台」。此外,藝人成立的演藝工作室已成逃漏稅的手段,應嚴加懲治。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機關報「法治日報」指出,兩年前被徵收超八億元人民幣(約合新台幣卅四點四億元)補繳稅款及罰款的范冰冰,當下經常出席時尚活動、登上時尚雜誌,其微博粉絲六千四百萬、小紅書粉絲一千三百卅八萬、抖音粉絲六百六十九萬,還推出自己的面膜品牌。而曾因嫖娼被收容教育的黃海波,正通過擁有一百六十九萬粉絲的抖音教授表演技巧。
報導稱,當前藝人不再完全借助傳統影視平台發展,更多是依靠網路平台及網路流量。有受訪專家認為對違法失德藝人的懲處,應延伸至網路平台。若讓劣跡藝人仍活躍在網路平台,容易讓公眾認為懲處不到位,違法失德卻依舊過得「瀟灑」,將對社會帶來負面價值取向。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不能將有負面新聞的明星藝人「一棍子打死」。中國政法大學文化娛樂法中心主任劉承韙稱,應區分嚴重惡劣社會影響和輕度社會影響,有些可給予悔過自新機會。
大陸央廣「中國之聲」微信公眾號則發文稱,藝人成立的演藝工作室已成為逃漏稅的手段,應嚴加懲治。
報導引述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祕書長潘燕表示,從行業自律的角度來說,須盡量避免違法、違規的情形出現,增強法律意識、合法合規經營是從業人員及相關經紀機構應有的共識。他強調,從范冰冰的逃稅事件,到近日大陸國家稅務總局對鄭爽逃稅案,罰款二點九九億元人民幣,透露相關部門嚴懲逃稅行為的決心。
據「天眼查」資料顯示,截至八月底,今年大陸已註銷六百六十多家與藝人經紀相關企業。
(聯合報)
--
英相喊增稅 自家人反對
為修補醫療與社會照護體系,英國首相強生7日宣布一項對勞工、雇主及部分投資人的增稅計畫,目標是一年增加120億英鎊(170億美元)稅收,可能對經濟造成更大的壓力,且違背強生競選執政黨黨魁時的承諾,觸怒許多國會議員,英鎊匯價7日盤中應聲重貶0.5%。
強生倫敦時間7日下午在下議院發表演說時,宣布修改社會照顧制度計畫,提高2,500萬名勞工的國家保險(NI) 稅率1.25個百分點,股利所得稅率也拉高1.25個百分點,預估未來三年將籌得360億英鎊(500億美元),以擴大稅收,補貼退休民眾的照顧成本,包括富裕的退休人士。
強生表示,「為了必須讓接受國家衛生服務(NHS)的病人獲得需要的待遇,並修補破碎的社會照顧制度,政府不會怯於做出艱難的決定」。財政大臣蘇納克與衛生大臣賈維德之後也召開聯合記者會說明。
企業團體已警告,這項增稅措施可能降低企業招聘人手的意願。許多保守黨(執政黨)議員擔心,此舉將會傷害年輕人、低所得勞工,並違背強生在2019年競選保守黨黨魁時所提出的絕不加稅保證。英國電訊報指出,國會議員可能會在本周稍晚時,拒絕對強生的計畫進行表決。
英鎊兌美元7日盤中應聲重貶0.5%至1.3768美元,兌歐元也貶值0.2%至86.14便士,為7月21日來最低。
依據現行照護制度,資產額超過2萬3,350英鎊的英國公民,須自付全額醫療費用,這可能使醫療成本盤旋上升,並使一些民眾必須變賣資產。英國電訊報指出,國會議員可能會在本周稍晚時拒絕對強生的計畫進行表決。
儘管英國政府已大量舉債,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已高達14.2%,但許多國內人士仍要求政府擴大支出。政府已於6日宣布,未來六個月將增加54億英鎊的NHS支出,以加速施打疫苗。
英國下次大選要到2024年才會舉行,但許多保守黨人士表示強生如果增稅,將會傷害保守黨一貫主張的低稅立場。
(經濟日報)
--
缺料缺工…家具業叫苦
除了木材、樹脂和鋼鐵等原物料短缺,加上卡車司機缺工、塞港、運價高漲等物流問題,讓家具業也成為全球供應鏈吃緊的受害者。
金融時報(FT)報導,歐盟執委會的季度調查顯示,在歐盟家具製造商中,三分之一表示已受供應短缺影響,這個比率創紀錄新高。
就連宜家宜居(IKEA)這樣的大公司也受到影響。IKEA說,「無法預期」供應鏈何時會恢復正常,主要是受英國卡車司機不足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從全球層面來看,亞洲主要港口因天候不佳、新冠疫情而關閉,導致運輸成本高漲和交貨延遲,是造成供應鏈受阻的關鍵因素。
受木材、樹脂和鋼鐵今年稍早短缺影響,法國家具製造商Temahome型錄的600件商品,有一半缺貨,迫使該公司用別的原物料製造家具。Temahome執行長蒙羅說,運輸簡直是「夢魘」,「一根螺絲或小零件,從亞洲運過來可能都要三個月」,「我們16個貨櫃在6、7月運往美國,但到8月時都還沒送到。運到美國的交貨時間已增加一倍」。Temahome產品外銷全球逾45國,一旦缺料,就可能衝擊出口、進而拖累歐元區的經濟成長。
(經濟日報)
--
大陸進出口 超預期
大陸海關總署昨(7)日公布,8月出口金額2,943.2億美元,逼近3,000億美元大關,創下史上單月最高紀錄。不只出口,進口也大超預期,尤其執行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擴大對美採購,也帶動8月中美貿易金額增長25.8%。
據統計,8月出口2,943.2億美元,年增25.6%,8月進口2,359.8億美元,年增33.1%,雙雙優於預期。8月貿易順差583.4億美元,較7月擴大17.4億美元。
大陸商務部部長王文濤8月底才在記者會上預警:「下半年的出口增長在逐步放緩,明年的形勢可能很嚴峻。」但8月逾25%的出口增速卻一掃原本悲觀的官方預測,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范若瀅指出,原因是美歐經濟恢復狀況相對比較好,需求旺盛;同時,全球加工製造業重心的東南亞地區疫情更轉嚴峻,使得訂單回流大陸,帶動出口高增長。
另外,進口則以農產品、鐵礦石、原油等大宗商品進口增速明顯加快,大幅拉高整體進口水平,而大宗商品進口大增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內需轉弱對進口的影響。
據海關統計,8月進口農產品金額年增46.7%,較7月上升近17個百分點;進口鐵礦砂年增95%,較7月加快超31個百分點;進口原油年增59.8%,較7月加快8.3個百分點。
北京商報報導,農產品和原油進口加快和執行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有關。據中美在2020年初簽訂的協定, 中方在2017年基數之上,要擴大自美採購進口製成品、農產品、能源產品和服務不少於2,000億美元。但由於疫情等因素限制,中方完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進口目標的可能性較小,尤其製成品和能源離目標差距較大。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8月曾回應將擴大中美貿易合作。而據海關統計,8月對美貿易增長25.8%,正是因執行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有關。
整體來看,8月進出口增速均高於預期,但長期而言外貿增速回落的大趨勢並未改變。主因航運價格上漲和港口擁堵沒有明顯緩解,會影響出口新訂單,進口的還是會維持量減價升情況,國際大宗商品雖逐月回落,但比去年同期還是居高,近期需求仍然減弱。
東北證券宏觀分析師沈新鳳指出,由於海外疫情擾動,未來中國生產替代效應的減弱空間有限,故不宜對下半年出口過於悲觀。天風證券則表示,隨著疫情對內需的干擾接近尾聲,9月進口將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
專家:本季經濟有撐
大陸8月外貿表現超預期,分析師認為,進出口雙雙走升,對第3季經濟形成支撐,經濟走勢到年底有望「在景氣區間逐步趨緩,急跌現象難現。」
路透報導,儘管各地疫情多發,但大陸外貿的超預期表現,緩解市場原本對進出口將墜崖式創低的擔憂。分析師指出,機電、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速仍將保持高位,特別是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品訂單回流,抵消包括口罩在內紡織品出口下滑影響 ,加上官方擴內需等系列政策支持,下半年隨著地產周期的下行和內需消費依舊疲軟,外貿出口將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中海晟融首席經濟學家張一指出,外貿對第3季經濟形成支撐,展望第4季,考慮到發達經濟體需求仍將保持正增長,出口仍有望較高增速,尤其是耶誕節需回暖將超出預期。
方正中期期貨金融衍生品研究員彭博指出,由於海運受阻未解,耶誕節備貨因此提前,導致傳統旺季提前到來,總體來看,到年底進出口持穩是大方向。
上海證券宏觀分析師胡月曉指出,得益於大宗商品價格逐漸回落,大陸到年底將延續高貿易順差,加上大陸經濟在世界經濟格局中一枝獨秀,帶來的金融順差,雙順差將為中國貨幣環境平穩和金融市場發展創造條件。
(經濟日報)
健康
未孕大量泌乳 原來腦腫瘤作怪
彰化縣一名謝姓女老師雖然沒懷孕,卻常分泌大量乳汁,造成上衣浸溼的尷尬,就醫確診為腦下垂體腫瘤,因此服用藥物控制。沒想到她因兩眼昏花再度就診,醫師發現她的腦腫瘤已壓迫到視神經,經鼻內視鏡微創手術移除腦下垂體腫瘤,解決了她的生活困擾。
現年38歲的謝女表示,5年前因月經不規則並大量分泌乳汁,讓內衣經常濕掉,弄得很不舒服,由部立彰化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趙紹清診療,確診為腦下垂體腫瘤。因其為良性瘤,只要吃藥控制荷爾蒙即可,但卻會造成不孕,她和醫師配合控制藥量,後來還懷孕,也順利生下孩子。
今年謝女感覺到眼睛不對焦,兩側視野不見了,她以為是老花眼,後來眼壓升高,眼睛痛並引起頭痛,回醫院檢查才發現腦下垂體腫瘤變大,壓迫到視神經,因而接受手術治療,且術後不再因視力問題造成生活不便。
荷爾蒙治療 可減少泌乳激素分泌
部立彰化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趙紹清指出,謝女因腦下垂體腫瘤引起泌乳激素大量分泌,但因為只有1公分大,先觀察不開刀,用荷爾蒙抑制藥劑治療,減少患者的泌乳激素分泌。但後來腫瘤已經大到2公分,還壓迫到視神經,進而影響視力,一定要動手術去除,如果不處理,不僅生活中處處是危險,眼睛還有可能失明。
趙紹清表示,手術不採取傳統的開顱方式,而是經鼻腔內視鏡切除腫瘤,利用3D立體影像導航系統準確定位,內視鏡從鼻孔進入。這種鼻內視鏡的微創手術沒有傷口,手術隔天即可下床,術後通常良好,但過去卻常有患者的視神經被壓迫置之不理,最後雙眼失明。
趙紹清強調,良性腫瘤危害不如惡性腫瘤大,但如果出現在腦部和脊椎,就可能壓迫到神經,造成其他嚴重後果,因此病患絕對不能放任不管,要定期監測。
(自由時報)
--
控糖未達標、不適 應尋求醫療第二意見/余宜叡(員榮員生醫院社區醫學部主任暨減重門診醫師)
50多歲的戴先生罹患糖尿病8年,按時服用4顆藥物,自覺控糖穩定且無任何不適症狀。最近看媒體報導後,得知糖化血色素要小於7%才達標,才瞭解他自身的血糖其實都沒有達標過。此次至醫師門診詢問血糖管理的第二意見。醫師評估戴先生的問題,藥量無法配合他的飲食份量,於是給予兩個方案做為控糖的第二意見。
40多歲的王女士,罹患糖尿病已經3年,但血糖一直無法順利達標。這次因泌尿道感染至婦產科就醫,婦產科醫師建議她多看一位醫師,尋求糖尿病治療上的第二意見。
轉介後,醫師發現王女士的主要問題是常發生低血糖不適,因而「減少易低血糖用藥比例」作為控糖的第二意見,希望能下降低血糖的發生與不適。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50多歲的應先生身上,他罹患糖尿病超過8年因血糖一直無法達標,看了報導後,前來門診尋求第二意見。醫師建議其可再增加血糖藥,來強化血糖的穩定達標。
治療相異甚遠 再找1醫師評估
面臨手術或癌症治療時,常常會尋求不同醫師,給予治療上的第二意見。如果2位以上的醫師治療計劃相差不多,有很高的可能表示,這已經是目前最佳治療;但若相異甚遠的話,建議再找1位醫師評估,以更瞭解掌握病情走向與狀況。
根據目前美國與歐洲糖尿病學會治療指引,血糖管理的兩大目標: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產生,及維持控糖上的生活品質。若是血糖控制遲遲無法有效穩定地達標(糖化血色素小於7%)或血糖管理嚴重影響到目前的生活品質,建議尋求醫療上的第二意見,做好最佳自我健康控制!
(自由時報)
--
減重手術甩40公斤 也改善慢性病/王致遠(羅東博愛醫院暨基隆長庚醫院一般外科醫師)
陳先生170公分、體重150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50,因膽囊炎發作需住院開刀,但卻因為肥胖,以致手術時的麻醉插管難以進行,讓手術暴露在諸多危險下完成。這情況讓陳先生痛下決心,決定接受縮胃手術,並在縮胃手術後1年,成功減掉40公斤。
對許多人來說,透過運動與節制飲食可達到體重控制的預期效果,但對部分有肥胖症的病人來說卻不容易,尤其是BMI大於40以上的人,很可能肥胖原因與基因有關,此時透過外科手術協助減重,就成為肥胖症病人的另一種選擇方式。
一般來說,外科的減重手術分成兩種,一種是讓病人吃得少,如:縮胃手術、胃夾具手術或胃水球手術;另一種是讓病人可以吃,但消化不良,如常見的胃繞道手術。
其中縮胃手術是切除胃的部分結構,食量雖可變小,但容易有胃食道逆流的後遺症;胃夾具與胃水球,則是透過鈦金屬夾具或水球,暫時性的夾住胃袋或使胃空間受限,減少食物的攝取量,以達成食量減少的目的,但減重經過一段時間後,仍需將夾具與水球再次拿出。
而胃繞道手術則是透過手術讓原本有6公尺的小腸限縮成2公尺,讓吸收能力受限,常見副作用為慢性營養不良,如缺維生素、缺鈣等,需定期補充營養品。
根據臨床觀察,無論是縮胃手術或胃繞道手術,以160公分、120公斤的病人為例,術後第1年平均都可減掉40公斤左右,但後續都必須仰賴病人持續培養健康的飲食與運動習慣,才能持續降低體重。
運動、健康飲食 有助持續瘦身
不過,多數病人在體重下降後,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也會一併改善,且有助病人恢復自信心,建議有肥胖與慢性病困擾的民眾,試過多種減重方式仍無效,可考慮將減重手術視為另一種解決方案。
(自由時報)
--
破解健康迷思/洗牙不會傷牙 少量出血正常
Q:一定要定期洗牙嗎?洗牙後會出血嗎?牙縫變大、牙齒動搖,怎麼辦?
A:牙周病、蛀牙都是由牙菌斑引起,牙菌斑能在24小時內生成,除每天刷牙外,定期洗牙可除去附在牙齒表面上的牙結石,使牙齒表面光滑,以利清除牙菌斑,是預防及治療牙周病或蛀牙的方法之一。依據牙結石的形成速度,建議每3至6個月洗牙1次。
定期洗牙的好處多,但許多人洗牙後發現牙縫變大、牙齒動搖,甚至出血,擔心洗牙會破壞牙齒。其實,洗牙是利用器械震盪牙結石,使牙結石與牙齒表面分開,並非切割牙齒,因此不會破壞牙齒組織。
洗牙只是清除致病的囤積物,不會使牙縫變大。洗牙後,初期牙齒或許會有些許動搖,但消炎消腫後,牙齒反而會更加堅固,不需過於擔心;洗牙後會有一點出血是正常現象,但大量出血者,多是原本就患有嚴重的牙齦炎、牙周病或者是病人體質異常,必須留意。
(聯合報)
--
標靶藥物接力 晚期肺癌破5年魔咒
晚期肺癌不僅治療困難,癌細胞往往已轉移到多處器官,因五年存活率不到一成,以往醫師宣布檢驗報告時,病人如同被宣判死刑。近年來,肺癌治療精準化、個人化,如標靶藥物順利接棒,有效延長存活期,雙和醫院副院長李岡遠表示,愈來愈多晚期肺癌病友申請第二張重大傷病卡,繼續邁向第二個五年。
台大、北榮、中山、長庚、成大、雙和、慈濟等肺癌治療團隊,日前透過視訊與日、韓專家齊聚,共同探討最新亞洲肺癌治療大型研究,發表近五年來肺癌臨床資料。
南韓三星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教授朴根七表示,韓國大型臨床研究RESET顯示,ERFG基因陽性病友使用第二代、第三代標靶藥物接力使用後,約七成晚期肺癌病友有效控制超過三年,且大幅提升預後生活品質。
台灣肺癌治療成效也不輸國際,晚期肺癌患者存活率穩步提升,不少病友存活期超過五年。李岡遠指出,十幾年前,四期肺癌患者治療效果差,五年存活率不到一成,近年精準醫療成為抗癌趨勢,以病患基因檢測報告為依據,擬定最佳的治療策略,有效延長存活期。
以ERFG基因陽性癌友為例,韓國的大型研究RESET或雙和醫院資料分析皆顯示,使用第二代標靶藥物超過一半的患者存活期能超過四年。若使用2+3標靶藥物接力治療,可延長存活期。
標靶藥物問世,接力治療臨床運用,證實針對晚期肺癌患者使用標靶藥物治療已成為臨床第一線治療首選,傳統化療的無疾病存活期約5至6個月,反觀標靶藥物於台灣健保資料庫資料顯示可治療約一年以上,第二代標靶更可長達近16個月。
李岡遠表示,針對晚期肺癌患者,健保給付多項標靶藥物及單項基因檢測費用,大幅減輕癌友負擔。希望健保能夠逐步開放給付範圍,給付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一次檢測至少十種基因,協助醫師擬定最好的治療策略,藥物一棒接一棒,讓更多癌友可以續領重大傷病卡。
(聯合報)
--
5運動助長壽 避免肌少症上身
多運動可避免肌少症上身。甫結束東京奧運任務的長庚運動醫學團隊副主席林瀛洲在元氣網粉絲團直播時,詳解羽球、游泳、瑜伽、跑步等長壽運動,並傳授如何預防運動傷害、自我肌力檢測、居家肌力訓練的方法,以緩解身體痠痛。
根據英國運動醫學雜誌發布一項持續做了15年的調查,列出前五名最有助於長壽的運動,分別為:持拍運動、游泳、瑜伽、跑步、球類運動。林瀛洲說明這些運動對健康的好處,以及其降低的死亡與心血管疾病風險。
第一名:持拍運動
羽球、網球、桌球都是此類運動,可訓練眼手的協調。其中羽球是非常好的間歇性運動,老少咸宜,運動強度可以自己決定,讓心跳提升,達到心肺耐力訓練的效果,而腳步的移動可達到肌力平衡,揮拍的動作需要手眼協調跟神經反射,因此,打羽球能運動全身,具長壽養生的效果。
第二名:游泳
游泳是全身性的運動,對肌力訓練有很大的幫助。游泳對關節的衝擊比較小,水可以帶給身體一些阻力訓練,達到有氧燃脂的功效,游泳的運動傷害比較小。適合中高齡的人選擇這項運動。
第三名:瑜伽
瑜伽結合肌力訓練與伸展運動,是相當好的運動,在運動緊繃肌肉的同時,也可達到舒展的效果。
第四名:跑步
跑步是現在很風行的運動,路跑、線上路跑都有許多人響應,但跑步運動最常遇到膝蓋痛問題,但跑步不一定會傷膝蓋,建議在運動前要想辦法提升肌耐力,讓身體的結構夠強壯,才能與運動達到平衡,比較不容易發生運動傷害。
第五名:球類運動
年長者適合高爾夫球、槌球、木球等較緩和的球類運動。有規律運動的人較不易受傷。
年紀漸長後,會擔心有「肌少症」,林瀛洲指出,在日常生活中觀察老年人的行為,若有走路愈來愈慢、無法轉開寶特瓶蓋的情況發生,這些是有肌少症的徵兆,要特別留心。建議可在家做簡單的肌力測試,找一張椅子測試是否有肌少症潛在的危險。
預防肌少症,林瀛洲建議,平常在家可做「滑牆」運動,年輕人則可做深蹲運動,多多訓練肌力。但在家裡做運動,也要穿上室內運動鞋,不要穿拖鞋做運動,才可止滑並防止運動傷害的發生。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