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日 星期日

新聞自選輯 20220501 俄烏衝突篇

*通敵法揪賣國賊 哈爾科夫6週逮400人

二月廿四日遭俄羅斯入侵後,烏克蘭三月中迅速通過並生效實施該國史上首部通敵相關法令,自當月底宣布依法正式起訴首例後,烏國當局宣布已有兩名烏克蘭國安局(SBU)將軍因叛國被拔階;另已啟動超過兩百起調查案件,罪名成立者至多恐吃上十五年牢飯,導致人員死亡者更可能面臨終生監禁。

在東北部的烏國第二大城哈爾科夫,中年男子維克多因為先前在社群媒體讚揚俄國總統普廷犯烏「和納粹份子戰鬥」,遭到SBU人員突襲其公寓,他雙手顫抖試圖掩面,頻頻為其言論道歉,自稱已改變心意。該市目前累計近四百人被捕,原因為疑似和俄軍「勾結」。

SBU哈爾科夫分部負責人杜丁(Roman Dudin)告訴美聯社,「我們關鍵目標之一是不讓任何人從背後捅我方武裝部隊」。在烏國東南部頓巴斯地區說俄語的民眾有許多人挺俄,烏國政府指控他們是協助俄軍砲擊的直接觀測員;遭圍困逾兩個月的南部港口城市馬立波官員指責通敵者協助俄方切斷當地多數地區電力、自來水、天然氣和通訊,市長博伊琴科說,他終於「完全了解俄羅斯人對關鍵基礎設施何以能進行如此精確、協調的攻擊,知道烏國公共汽車撤離難民的所有地點、甚至時間。」

烏國國家安全會議主席達尼洛夫(Oleksiy Danilov)拒絕透露全國有多少人是當局目標,僅強調正編輯「賣國賊名冊」待稍後公布。美聯社指出,「通敵」指控在烏克蘭可激起強烈歷史共鳴,當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蘇聯統治發生大饑荒造成三百萬人死亡後,有人甚至願意和入侵的納粹德國合作。惟美聯社也引述烏國部分人權團體看法,指當局目前做法有違反人權之虞,聯合國正關注此事。

烏國當局另根據戒嚴法,已取締十一個親俄政黨,其中在國會四五○席次占有廿五席、第二大黨「反對派平台─為了生活」,其創立者、國會議員梅德韋丘克(Viktor Medvedchuk)和普廷關係密切,目前人在獄中。

*頓巴斯進展緩慢 英示警:普廷勝利日最後一擊

攻勢被烏軍多戰線擋下
俄軍在進攻基輔失敗後,作戰策略改為控制烏東頓巴斯,但烏克蘭、美國和英國的最新情報均顯示,俄軍持續受制於烏軍的有效抵抗、自身補給線跟不上,以及部隊士氣低落等利空,在烏東的進展緩慢且落後。英國國防大臣華勒斯更警告,俄國總統普廷可能在五月九日「勝利日」宣布國內大規模動員,以向全球納粹宣戰名義,對烏克蘭發動最後一擊。

美國五角大廈一名官員四月廿九日表示,美方研判,由於烏軍在烏東、烏南的頑強抵抗,加上俄軍未能攻下基輔後更將審慎,俄軍目前在烏東頓巴斯的攻勢「緩慢且進展不一」。美方認為,俄國正在為更長期、更大規模的進攻創造條件,包含建立一套先空襲、後砲擊,接著才展開地面進攻的模式,但這些攻擊未能奏效,導致俄軍原地踏步。

該官員表示,俄軍仍對補給線跟不上有顧慮,不想再重蹈基輔一役失利的覆轍。因此,「我們相信,俄國目前在頓巴斯的目標進度已落後,至少比計畫慢了好幾天。」他指出,俄軍正朝伊久姆(Izium)邁進,也試圖藉由攻擊電力設施,擾亂烏軍補足武器儲備進度。至於對敖德薩的攻擊,可能是想阻止當地烏軍馳援頓巴斯。

美在駐德基地訓練烏軍
美方統計,俄軍已朝烏國發射一九五○枚飛彈,而大多數瞄準馬立波的大砲,都屬非精準導引,凸顯俄軍仍無法補足精準導引武器的缺額。美方也宣布,正在駐德軍事基地等三處地點,對烏軍展開雷達系統和裝甲車的額外訓練。英國國防部卅日的戰情報告指出,俄軍可能苦於士氣低落、空中支援不協調等問題,甚至被迫重新整合及部署在烏北戰線敗陣的士兵。

專家分析,俄軍應是打算包圍前線烏軍,短期目標是奪取哈爾科夫到頓內茨克之間一段假想線以東的土地。另外,五角大廈表示,俄軍目前在烏東、烏南派出九十二個營級戰術群(BTG),較前一週略增七個,但遠低於第一階段軍事行動的一二五個。

烏克蘭總參謀部強調,儘管有更多俄軍部隊跨越邊境進入伊久姆地區,但烏軍仍在多個戰線擋住攻勢。俄軍也朝重要鐵路中心利曼(Lyman)步步進逼,當地廿九日即遭俄軍砲擊。

*俄和談新條件 要西方解除制裁

和談僵局 俄外長怪烏怪西方
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和談自三月廿九日以後中斷至今,烏國總統澤倫斯基四月廿九日表示,由於俄軍在烏克蘭暴行引起公憤,烏俄和談瀕臨破裂,他對和談前景感到悲觀;俄國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則在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以及阿拉伯媒體的專訪中,指支持烏國不斷改變立場,以及挺烏的西方政府「好戰言論和煽動性的行動」,才是推進和談進程的阻礙。他強調,解除西方的制裁,也是和談的條件之一。

澤倫斯基批俄 和談瀕破裂
烏克蘭國際傳真社報導,澤倫斯基指出,與俄和談破裂的風險很高,他歸咎於俄軍暴行引起公憤,「大家(烏克蘭人)想殺了他們,當有這種態度,就很難談什麼」。

新華社卅日報導拉夫羅夫專訪內容,被問到是什麼阻礙兩國和談,他說「基輔政權的西方支持者好戰言論和煽動性行動」,並指只有烏克蘭政府遵循烏國人民,而非「遠方顧問」的利益,才能達成協議。

俄稱已有97萬烏人逃到俄
拉夫羅夫另外在「阿拉伯新聞」(Arab News)專訪,指和談停滯不前,要怪烏國不斷改變立場,以及西方破壞和平努力,「我們陷入僵局是因為他們一直想耍花招」。

拉夫羅夫在新華社的訪問中說,目前俄烏代表團「幾乎每天」都在透過視訊會議討論可能的條約草案,並指解除對俄制裁也在和談議題中,「我們贊成繼續談判,儘管談判進展困難」。他還指出,已有九十七.五萬人從烏克蘭、以及頓內茨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疏散」到俄羅斯,其中包括十一.九萬名第三國公民。

他指責北約正設法阻撓俄烏達成政治協議,包括輸送烏國武器,「如果美國和北約真有興趣解決烏克蘭危機,首先就應停止向基輔政權提供武器和彈藥」。但是他也說,俄羅斯不認為在烏克蘭的戰事,是在與北約作戰,並說絕對不能挑起核戰,因為「沒有人會是贏家」。

俄媒模擬核彈攻擊歐洲
然而,俄羅斯官方媒體「第一頻道」新聞節目,卻在同日播出模擬核彈攻擊歐洲的情況,宣稱俄國發射核飛彈後兩百秒就可打到倫敦、巴黎和柏林。一名美國國防部高官向「路透」表示,五角大廈持續每天監控俄國的核武能力,「我們評估沒有動用核武之危,也沒有對北約領土的威脅」。

*批普廷喪盡天良 美挺烏參加G20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比四月廿九日在每日例行記者會上談及俄軍侵烏時,忍不住痛批俄國總統普廷「喪盡天良」。對國際經濟合作論壇「廿國集團」(G20)今年十一月峰會主辦國印尼已邀請普廷與會,白宮發言人莎琪強調俄方不該繼續是G20一份子,但「歡迎烏克蘭參加」。

記者問及美國國防部是否認為普廷是個「理性行為者」,柯比停頓近十秒後說,他認為「看到一些影像後,很難想像任何一個思考縝密、嚴肅認真、成熟的領導者會這樣做。所以我無法談論他的心理。但我認為大家都能講他的喪盡天良。」至於普廷以掃蕩烏國境內納粹份子、保護當地俄國人及俄國國家利益做為進犯理由,柯比突爆粗口斥之「屁話」,因烏國並未威脅任何一項;反觀俄軍行徑「不合情理」,包括反綁平民雙手再對後腦開槍、殺害含孕婦在內的女性、連醫院也難逃轟炸。

柯比表示,俄國對烏國的「粗暴行徑是最冷血、最敗類的那種」,隨後為上述「個人觀點」道歉,但拒絕詳細說明美方評估之普廷心理狀態。俄國駐美大使安東諾夫稍後直指柯比「冒犯性言論」令人「難以接受」。

今年主辦G20會議的印尼面臨來自美國為首的西方施壓,但印尼總統佐科威仍邀請俄國與會,普廷已確定出席;但佐科威對並非成員的烏國總統澤倫斯基也發出邀請函,以平衡壓力。

美國務院發言人波特廿九日表示,美國不覺得該讓俄國照舊參與國際社會或國際組織。白宮新聞秘書莎琪也說,總統拜登已公開表達反對普廷與會,美國歡迎烏克蘭。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引述美國官員說法報導,指G20會議還有半年之久,因此美方近期內不會就萬一普廷出席,拜登是否杯葛做出決定,而且美方也擔心,若拜登缺席,等於把舞台獨留給俄國和中國。

*身家盡毀 俄菁英群反普廷

與政府嫌隙擴大 至少已4名寡頭出走
美國華盛頓郵報四月廿九日指出,俄羅斯寡頭、富豪和財政官員原本對總統普廷發起入侵烏克蘭默不作聲,但隨著自己在制裁下「身受重傷」,包括財富大幅縮水,以及眼看長年築起的經濟架構被摧毀,卻又有苦難言,不滿情緒逐漸高漲,有人開始試圖提出反對意見,有人放棄職位或遠走他鄉,顯示俄國上流社會與政府間的嫌隙日益擴大。

華郵指出,西方壓倒性制裁措施,為俄國經濟降下新的鐵幕,直接讓許多寡頭、產業大亨的身家化為烏有。據了解,至少四名寡頭已離開俄國,他們都是在前總統葉爾欽執政時代打下江山;來不及出逃者為求全身而退,僅能保持緘默。另至少四名資深官員自請離去,其中最高階官員為普廷的國際特使邱貝斯(Anatoly Chubais)。

央行總裁求去而不得 形同被綁架
此外,維繫國家運作至關重要的政府高層人員中,有人形同被綁架、想求去而不能,中央銀行總裁納比烏林娜(Elvira Nabiullina)即為一例。五名知情人士透露,她在西方啟動制裁時就提出辭呈,但普廷拒絕批准,「納比烏林娜很清楚自己不能一走了之,否則下場會很淒慘」。

普廷核心圈被鷹派佔據 異議皆被消音
多位億萬富翁、資深現任和前任官員向華郵表示,他們都被普廷抓住弱點,且普廷的核心圈全被一小群鷹派安全官員佔據,圈外的人根本無法左右普廷決策,而所有公開的抱怨不是被「消音」,就是被政府反擊外國制裁的宣傳內容覆蓋。俄國鋼鐵大亨利辛(Vladimir Lisin)就怒斥,要求外國買家購買天然氣以外的商品時也支付盧布,恐導致俄國「被踢出國際市場」。

在普廷二月底宣布開戰的幾小時,卅七位俄國最富有企業家曾被傳召至克里姆林宮。參與者透露,很多人聽聞戰爭消息沮喪又震驚,甚至無法開口說話,意識到改革卅多年來奮力打造的企業王國即將崩毀,但沒人敢當場向普廷抗議。一名富豪表示,普廷「全面侵烏」的決定,除了國防部長紹伊古、第四十一軍團參謀長吉拉西莫夫(Vitaliy Gerasimov)和聯邦安全局(FSB)部分人士外,無其他人知情,各部會都措手不及。

知情者指出,隨著俄軍傷亡擴大及敗退基輔,不僅直接被制裁的富豪,連安全部門官員都對戰況愈發灰心,包括防長紹伊古。

制裁力道尚未發威 最糟情況還沒到
納比烏林娜日前警告,俄國目前還沒全面感受到制裁的威力,包括仰賴進口零組件的製造業的庫存快要用罄,進口商品存量也逐漸見底,直言最糟的情況還沒到來。俄國流亡大亨浦加契夫(Sergei Pugachev)直言,俄國民眾迄今仍對政府說詞深信不疑,「但三個月後,商店和工廠都無貨,俄軍傷亡也會更醒目」,普廷的地位恐將凶多吉少。

(自由時報)
--
*高舉抗俄大旗 烏克蘭抓異議者

烏克蘭當局刻正掃蕩國內與俄國占領軍勾結勢力,依當前頒布的戒嚴令,當局已查禁十一個親俄政黨,凡通敵而致他人於死者將面臨無期徒刑;目前在第二大城哈爾科夫區就有近四百人被捕,當局正彙整通敵者名單,完成後將公之於眾。

美聯社四月廿九日報導,雖說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政府廣獲支持,但並非所有烏國人都反對這次俄國入侵,頓巴斯區俄語民眾裡尤其如此。俄烏開戰之後,國會立即制定反通敵法,由澤倫斯基簽字執行。

目前與俄軍勾結者,或公開揚言俄國沒入侵、支持莫斯科者,都面臨最高十五年刑期,通敵行動致人於死者更處無期徒刑。

澤倫斯基表示,因通敵而究責是免不了的事,最重要的是正義一定要伸張。

有些生意人、公職人員、州政府官員甚至軍人都叛逃到俄國一方;烏國國家調查局表示,兩百多起通敵案已經成案;澤倫斯基甚至開除國家安全局兩名將領,指控他們叛國。

依戒嚴令,當局已查禁十一個親俄政黨,包括在四百五十席國會裡擁有廿五席的「護生反對黨平台」(OPFL),創辦該黨的是與俄國總統普亭過從甚密的寡頭梅維楚克,梅氏現已入獄。

當局表示,東南部某些親俄人士甚至在交戰現場當觀測員,指引俄軍砲擊;在俄軍重重包圍的馬立波市,官員們譴責與俄勾結者切斷電力、自來水、天然氣及通訊。市長博伊琴科表示,現在終於了解何以俄軍能對重要基礎設施進行精準、協同攻擊,有些人甚至把疏散民眾巴士的地點、時間都通報給俄軍。

依戒嚴令,軍法檢察官得不通知被告律師,逕行羈押嫌犯卅天。當局因意見不同就拘捕民眾,正中莫斯科下懷,證明烏國壓迫俄語民眾。但官員們表示,戰時言論自由與平時不同。

(聯合報)
--
*俄一個月降息24碼

俄羅斯央行上周五(4月29日)宣布降息,為4月第二度調降基準利率,對受俄烏戰爭和西方制裁這兩大因素衝擊的本國經濟提供支持。

俄國央行把基準利率從17%降至14%;上月8日已將基準利率從20%調降至17%,等於一個月內降息6個百分點(24碼)。俄國入侵烏克蘭不久後,以央行總裁納比烏林娜為首的央行官員,2月28日召開緊急會議,將基準利率拉高一倍,以便阻貶盧布。

接下來俄國央行並實施資本管制,阻止民眾把資金匯出俄羅斯,且要求本地出口商將多數外匯收入兌換成盧布。央行29日表示,這些措施除了能支撐盧布匯價,也已減緩通膨上升的步調;俄國通膨在俄烏開戰後的幾周內迅速攀升。

俄國央行也指出,西方制裁將造成重大經濟傷害,預估國內生產毛額(GDP)今年將萎縮8%到10%,與國際貨幣基金(IMF)日前的預測一致。

*俄債務違約炸彈 暫時拆除

俄羅斯原本揚言,只要外匯存底遭凍結,就會堅持以盧布償付債券利息,但29日態度大轉變,以美元償付兩批4月初到期的國際債券利息,避開本可能演變成百年來首見的債務違約危機。

俄羅斯財政部29日表示,已針對一批2022年國際債券支付5.648億美元的利息,另對一批2042年債券支付8,440萬美元利息,都以美元、即債券上指定的貨幣支付。

美國高階官員證實確有此事,且莫斯科償付債息用的美金並非出自在美國遭凍結的外匯存底,但確切來源不明。

俄羅斯財政部表示,已把這些償付債息所需的美元匯給「付款代理人」,即花旗銀行(Citibank)倫敦分行,再由該行撥付給債券持有人,「因此,這些國際債券的償債義務已履行完畢」。花旗銀行對此不予置評。

俄羅斯因入侵烏克蘭遭國際制裁,美元資金流在4月初受阻,因此之前以盧布償付債息,但這麼做違反當初債券發行時約定的償付條件,觸動政府公債常訂的30天寬限期倒數計時。這個期限將在5月4日截止,逾期就可能宣告債務違約。

這些利息若能在寬限期截止前撥付給投資人,俄羅斯就可望避免自1917年布爾什維克革命以來首次外幣債務違約。不過,美國財政部准許銀行處理俄羅斯償債付款的授權將在5月25日到期,若不延長,俄方債務違約疑慮仍將捲土重來。

俄羅斯1998年爆發過金融危機,此後未發生任何形式債務違約,以至於俄烏開戰前若說俄國可能倒債,簡直不可思議。畢竟俄國靠石油和天然氣出口賺進巨量外匯存底,政府債務水平也低。

但西方制裁導致俄羅斯一大部分外匯存底遭凍結,且被踢出全球金融體系,與總統普亭相關的政商名流資產也被各國當局扣押。莫斯科則拿能源當武器還擊,上周切斷對保加利亞和波蘭的天然氣供應。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