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客空前攻擊 俄國疲於應付
儘管俄羅斯的駭客利用犯罪組織實現其政治目標,例如利用勒索軟體讓美國最大燃料管線營運業者「殖民管線公司」(Colonial Pipeline)停擺,甚至揚言將加強攻擊美國基礎設施,但華盛頓郵報一日指出,烏克蘭戰爭進入第三個月後,疲於應付空前駭客攻擊的是俄羅斯,而不是美國。
據報導,這波結合政府活動、政治熱中人士及犯罪組織的駭侵浪潮,竊取俄國的個人財務資料、破壞網站,並將時間橫跨數十年的政府電郵交給國外的反保密活動人士。最近一項調查顯示,三月份來自俄國的密碼和其他敏感資料被公布到開放網路上的數量,超過來自其他國家的資訊。
俄羅斯國家資訊科技、通訊及大眾傳媒監察機構(Roskomnadzor)也難逃駭客毒手,某一地區辦事處的電腦緩存資料被公諸於世,其中除披露該處分析師關注的社群媒體話題外,還曝光該處一直向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提供報告,讓安全局持續逮捕不滿政府政策的異議人士。
一個名為「Network Battalion 65」的駭客團體,則是披露俄羅斯國營「全俄國家電視廣播公司」(VGTRK)廿年的電郵內容。資安公司「Recorded Future」匿名研究人員告訴華郵,他認為這些資料被曝光,後續影響深遠。曾任美國國務院首任網路議題協調官的潘特(Chris Painter)表示,此類活動激增有升高和干擾政府秘密行動的風險,但似乎也協助美國在俄羅斯實現目標。
不過,專家警告,俄羅斯仍具有網路進攻能力,可能會在最關鍵時刻加以運用,美國官員已敦促各機構做好因應準備。
華郵指出,這波攻擊浪潮中的最大受害者,也許是俄羅斯網攻優勢的迷思,數十年來,這種迷思震懾了其他國家的駭客及其境內犯罪份子,讓他們不敢輕易對俄國發動網攻行動,不料卻在這次侵烏行動中栽了跟頭。
*俄戰力衰退 烏軍伺機轉守為攻
逾1/4營級戰術群受挫 參謀總長赴前線被擊傷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事逐漸不利於俄軍,不僅四分之一營級戰術群(BTG)疑似失去戰力,連俄國參謀總長吉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都傳出為了攻勢不順而親赴前線,卻遭烏軍突襲受傷。與此同時,烏軍在美歐軍事援助下士氣大振,準備在五月底至六月中旬間「反守為攻」。
俄精銳部隊人員耗損
英國國防部二日發佈戰情報告,指俄國在戰爭初期調派逾一二○個BTG赴烏,約佔俄軍全部地面戰力的六十五%,但現在可能已有超過四分之一失去戰力。報告指稱,俄軍一些最精銳的部隊,包括VDV空降部隊,也遭受最高程度的人員或裝備耗損,可能必須耗費數年時間才能重振旗鼓。美國國防部近日同樣評估,俄軍目前戰場上的BTG數量遠少於第一階段軍事行動,在頓巴斯地區的進攻進度「緩慢且落後」。
「紐約時報」指出,俄軍參謀總長吉拉西莫夫日前疑似親赴烏東前線督導,包括調整進攻路線,烏軍趁機在四月卅日傍晚砲擊他視察的伊久姆「第十二院校」(School No.12),該處據稱現為俄軍指揮所。烏方聲稱,有兩百多名俄軍在砲擊中喪生,包括一名將領,但吉拉西莫夫早一步離開返俄。美國兩名知情官員證實,吉拉西莫夫過去幾天確實到過烏東。
英國「每日郵報」等多家媒體進一步引述烏國消息披露,吉拉西莫夫此行是要指揮一次重大攻勢,旨在奪取頓內茨克的克拉馬托爾斯克(Kramatorsk),對烏軍形成包圍網。然而,在烏軍砲擊下,吉拉西莫夫右腿的三分之一遭砲彈碎片所傷,雖然沒有生命危險,但傷勢仍嚴重到不得不從前線返國接受治療。
紐時分析,像吉拉西莫夫如此高階的軍官親臨前線「極不尋常」,特別是在西方普遍認為俄軍內部日益混亂的情況下。俄軍雖已大幅下修戰略目標,但仍苦於後勤和部隊間的協調問題,同時還面臨烏國軍民頑抗。每日郵報則說,吉拉西莫夫受傷對俄國總統普廷是另一次「沉重的心理打擊」,並影響著岌岌可危的軍事行動。
歐美援烏武器陸續到位
相較於俄軍的困頓,烏國總統澤倫斯基的軍事顧問阿雷斯托維奇(Oleksiy Arestovich)一日向「日經亞洲評論」透露,美歐援助的坦克、長程火砲和其他武器將在五月中陸續抵達,烏軍最快五月底至六月中之間即可組成攻擊部隊。他強調,俄軍在佔領基輔失敗、一項主要目標都未能達成後,「戰略上已經被打敗」。俄軍使用許多蘇聯時代舊武器,且缺乏儲備,戰力正在衰退。日經指出,烏軍迄今大多僅進行防禦,若全力反擊,將是戰爭的重大轉捩點。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2/05/03/101.jpg
*力挺烏克蘭一波又一波 美第一夫人 將赴歐探視烏難民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一日率領國會議員代表團訪問烏克蘭,拜會烏國總統澤倫斯基,隨後轉往波蘭喊話,呼籲烏國面對俄羅斯「霸凌」切勿退讓,強調美方與烏同一陣線的立場。同日,美國宣布第一夫人吉兒.拜登五日至九日將出訪羅馬尼亞和斯洛維尼亞,八日母親節當天拜訪當地收容的烏克蘭婦孺將是重點行程,展現美國府會強力支持烏克蘭的堅定立場。
裴洛西在波蘭記者會上指出,她和澤倫斯基的會談聚焦於「安全、人道協助、經濟協助及最終勝戰的重建議題」。根據澤倫斯基辦公室發佈的畫面,裴洛西當面告訴他,「我們來訪是要對你說謝謝,因你為自由而戰…我們立下對你們的承諾,直到戰鬥結束」。澤倫斯基也推文感謝美方,「在烏國對抗俄國入侵之戰上,領導強大的支持力量」,「協助保護我方主權與領土完整」。
拜登政府已對國會提出三三○億美元援烏要求,包括提供武器及長期協助。民主黨籍參議員凱恩(Tim Kaine)一日表示,兩黨議員均樂觀其成,預計本週通過法案。參院多數黨領袖舒默則說,將按照拜登政府要求,在援烏法案中增列條款,讓美國得以沒收俄羅斯權貴資產加以變賣,並將款項直接交給烏克蘭。
第一夫人吉兒自俄國二月入侵烏克蘭後,即積極扮演關懷烏國難民的角色,三月曾和波蘭第一夫人艾嘉達合作加速提供醫療物資。
丹麥、南韓重啟駐烏使館
與此同時,在俄國二月廿四日侵犯烏國當天立刻關閉駐基輔大使館的丹麥,外交部長庫服特(Jeppe Kofod)二日突然造訪基輔,宣布駐烏使館重新恢復運作,創北歐國家首例,南韓同日也宣布跟進。
芬蘭5/12申請加入北約
另一方面,芬蘭「晚報」(Iltalehti)一日引述匿名政府消息人士說法報導,芬蘭將於本月十二日決定申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據報導,這項決定將有兩個步驟,芬蘭總統尼尼斯托(Sauli Niinisto)將先宣布批准加入北約,之後國會各黨團再核准加入北約的申請。
俄國入侵烏克蘭已使芬蘭及瑞典摒棄數十年來不公開選邊站最能維持和平的信念。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高級研究員指出,芬蘭加入北約將使「被迫在東西方之間維持中立」的概念劃下句點。
*俄扯希特勒有猶太血統 以色列譴責
俄羅斯二月入侵烏克蘭以來,擬於五月九日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對前蘇聯正式簽訂降書的「勝利日」七十七週年終戰的傳聞不絕於耳,俄國外交部長拉夫羅夫一日正式否認此說。前一天,始終對烏俄衝突維持「中立」的中國官方媒體,則是破天荒地刊登烏國外交部長庫列巴指控俄國「入侵」的訪談內容,學者解讀為顯示中國對烏克蘭戰爭長期化的憂慮加深。
拉夫羅夫向義大利媒體Mediaset表示,俄軍不會對行動日期進行調整,包括「勝利日」,行動步調優先取決於「平民百姓及俄軍人員風險最小化」。而為了指控猶太裔的烏國總統澤倫斯基也可能是納粹主義者,拉夫羅夫接著說:「我可能搞錯了,但希特勒也流著猶太人的血液。」
以色列外交部長拉皮德二日指前述言論「不可被原諒且令人髮指」,強調「猶太人大屠殺不是猶太人自殺,針對猶太人最低級的種族主義,就是指責猶太人反猶太。」以國政府也召見俄國駐以大使,要求拉夫羅夫收回言論。
拉夫羅夫日前還說,國際間解除對俄制裁,也是與烏克蘭和談的條件之一,但遭烏方否認。對此,德國外長貝爾伯克一日強調,唯有俄軍從烏國領土撤退,包括頓巴斯地區和克里米亞半島,制裁才有可能解除。
中國官媒首刊烏控俄入侵
新華社四月卅日刊發對拉夫羅夫和庫列巴的書面訪問全文,但焦點集中在庫列巴。庫列巴指控,「歐洲當前出現的最大不穩定正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造成的」,強調「這場戰爭不符合中國的利益。俄羅斯入侵我國領土引發的全球糧食危機和經濟問題,會對中國經濟造成嚴重威脅。」庫列巴提議中國成為烏克蘭安全的保證者之一,希望中國呼籲俄停火。
*俄軍車易卡泥坑 中國製輪胎害的
俄羅斯軍隊入侵烏克蘭的過程中,卡車和裝甲車經常在偏離一般道路時陷入泥坑,不僅延遲進攻計畫,也更容易成為烏軍活靶。英國「每日郵報」一日指出,西方國家官員認為,俄軍內部貪腐問題嚴重,不排除官員中飽私囊後,為車輛配備廉價、品質低劣的中國製輪胎,導致俄軍連連出師不利。
據報導,烏克蘭進入春季後更加潮濕,路面泥濘的情況愈發常見,導致俄軍的卡車和裝甲車在駛離一般道路後,容易被卡在泥坑裡動彈不得,只好盡可能行駛在一般道路上,如此一來不僅拖延推進速度,還使得俄軍車隊往往過度集中在某一處,進而遭到烏軍鎖定襲擊,造成整體軍事計畫落後。烏國南部和克里米亞半島氣候較乾燥,地形對俄軍的威脅性較少,但其他地區的潮濕是一大挑戰。
俄軍內部嚴重貪腐致出師不利
西方官員指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車輛使用的是米其林XZL輪胎,俄軍可能採用中國企業仿冒西方企業智慧財產權所大量生產的廉價劣質品,而此與俄軍內部貪腐息息相關。情報顯示俄軍將領嚴重腐敗,俄國一年六百億英鎊(約二.二八兆台幣)的國防預算中,有很大一部分被層層剝削,俄軍只能被迫為昂貴的戰車配備廉價的輪胎,「結果根本發揮不了作用」。
一套米其林輪胎107萬 中製6100元
美國芝加哥大學學者穆斯(Karl Muth)表示,中國仿冒米其林XZL輪胎的產品是「黃海YS20」輪胎,品質明顯更低劣。據瞭解,五十個一套的米其林XZL輪胎,在中國電商龍頭「阿里巴巴」的售價為三萬六千美元(約一○七萬台幣),但中國相同數量的同級別輪胎僅二○八美元(約六千一百台幣)即可購得。
另一方面,俄軍前進速度減緩的原因,也不排除是車輛維護不善。輪胎持續數月曝曬在陽光之下,就容易裂開,這也是大量俄軍車輛被遺棄在烏國境內原因。俄軍「鎧甲-S1飛彈車」(Pantsir-S1 SAM)爆胎照片先前曾在「推特」上廣為流傳,而曾為美國陸軍維護車輛的美國國防部退休公務員特連科亦曾指出,俄軍內部腐敗使其無法在烏克蘭有效使用鎧甲-S1、卡車或輪式裝甲車。
(自由時報)
--
*歐盟本周提新制裁 擬禁運俄石油
為因應俄國入侵烏克蘭,歐盟預計本周提出對俄第六輪制裁案,最快四日將把制裁草案文本提交會員國,討論透過逐步限制的方式,達成年底前禁運俄國石油,以及將更多俄國與白俄羅斯銀行業剔除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支付體系外。歐盟此前已宣布將在八月停止俄國煤礦進口。
歐盟國家能源部長二日也將齊聚比利時布魯塞爾,討論如何應對莫斯科當局上周宣布停止供應波蘭和保加利亞天然氣。然而,制裁的內容、強度仍存變數,因為歐盟的制裁案需要廿七個成員國一致同意方可施行,而匈牙利等國一直反對限制俄羅斯能源,德國起初也反對能源禁運,惟近期立場開始轉向支持。
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表示,德國希望分階段禁運俄國石油。經濟部長哈柏克一日表示,德國在降低能源依賴方面持續取得進展,預計在今年夏末之前,就能夠完全擺脫俄國石油。
哈柏克還說,儘管一系列措施會造成經濟成本,加重民眾負擔,但「如果德國不想要繼續被俄羅斯勒索,那這些改變就是必要的」。
歐盟仰賴俄國能源,形同資助俄國入侵烏克蘭。仍有多個歐盟國家對禁運俄國態度保留,包括希臘、奧地利、義大利和斯洛伐克。匈牙利已宣布,將否決任何限制引進俄國能源的提案。匈牙利依賴俄國石油,且與俄國走很近。
路透報導,歐盟官員說,考慮到匈牙利和斯洛伐克重度依賴俄國石油,為了維持歐盟團結,禁運石油措施可能把匈牙利和斯洛伐克排除,或給予很長的過渡期。
烏俄戰爭之前,歐盟三分之二石油及四成一天然氣來自俄國,而德國的天然氣則有一半以上來自俄國。
*烏燃料危機惡化 加油站排長龍
俄軍封鎖烏克蘭港口,攻擊煉油廠和儲油槽,導致烏克蘭燃料短缺。全國各地加油站大排長龍,只是燃料危機的冰山一角。
紐約時報報導,西部大城利維夫的一個加油站一日早上出現五十輛車排隊加油的慘況。退休公務員亞瑞馬說,他等了一小時,只買到限購的十公升汽油,「不能抱怨,農人要耕種,國家正在打仗」。
哈爾科夫一間加油站經理瑪麗亞表示,連警察巡邏車都加不到油。她的母公司下令,持有加油預付卡的民眾才能購買汽油,一次限購五公升。
烏國加油站目前汽油每公升售價約九十美分(約台幣廿七元),油價略高於上周並未漲太多,不過許多加油站因沒油可賣已經關閉。烏國政府取消汽油稅緩解漲價衝擊。
聯合國糧農組織今年三月發布的報告中,指燃料短缺影響農業機械運作,是決定烏克蘭農民是否能收成和種植新作物的主要因素。聯合國報告發布後,俄軍上周攻擊了烏克蘭最大煉油廠和重要的儲存燃料設施。
戰爭爆發前,烏克蘭近四分之三進口汽柴油來自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烏克蘭正與歐洲燃料供應商洽商,但面臨運輸問題,必須從波蘭和羅馬尼亞港口經陸路運到烏克蘭。
聯合國報告顯示,烏克蘭政府今年三月中針對近一千三百間大型農業企業進行調查,僅五分之一的企業有足夠燃料操作農業設備,為玉米和大麥等農作物進行春播。
除了燃料,電力也是問題。二月開戰後,俄軍攻擊烏克蘭供電網等基礎設施,烏克蘭從三月起切斷了與俄國電網數十年的連結,改和歐洲其他供電商電網連結,以維持供電。
*美國不斷談戰勝俄國拉高烏戰目標 部分盟友不安
美國眾院議長波洛西上周末突訪基輔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晤,展現對烏國的堅定支持,表示將力挺烏國直到勝利來臨。儘管對勝利未給出明確定義,但自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防長奧斯丁4月24日聯袂訪烏後,美方官員似乎不斷加碼承諾要協助烏克蘭戰勝,這讓一些盟國感到不安。
紐約時報報導,在美國總統繼承順位排第二的波洛西,是自烏克蘭戰爭以來訪問基輔的最高級別美國官員。她說的話很有分量,這似乎凸顯美國與盟國對戰爭目標擴大的看法。
奧斯丁在結束基輔行後,明顯將戰爭目標從捍衛烏國領土主權變為削弱俄國,此舉引發一些爭議與辯論。
雖然盟國同意將提供更重型、更先進武器給烏克蘭,但在戰爭目標從烏國轉向俄國方面則毫無共識。
法國防務分析師埃斯堡說,歐洲有一種感覺,「美國想把所有人拖進一場不同的戰爭」。他說,美國總統拜登早就說過,俄國總統普亭不能繼續在位。
一些國家想知道華府到底想做什麼。埃斯堡說:「幫烏克蘭獲勝,並不是為了跟俄國治理有關的原因而向俄國開戰。政權更迭可能是個願景,但不是戰爭目標。」
埃斯堡與其他專家認為,華府這類發言,完全迎合普亭的論述,也就是北約正對俄國發動戰爭,俄國在烏克蘭正在打一場攸關生存的保衛戰。這可能讓普亭在9日慶祝戰勝納粹德國的年度「勝利日」活動上,有藉口宣布對烏國的「特別軍事行動」是一場戰爭,並讓普亭動員民眾與大舉徵兵。
德國分析家史佩克表示,戰勝俄國言論「很容易給對方提供為自己辯護的依據,製造出西方恐有進一步行動的憂慮情緒,這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不想撕碎俄國」。
曾任法國駐美大使的阿羅德推文說:「支持烏克蘭的目標及方式,應在盟國之間的政治層面上達成一致。我們現在夢游到不知哪去了。」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